现代档案管理新观念(精选12篇)
现代档案管理新观念 篇1
近年来, 档案部门和档案学界提出并运用不少档案管理新观念, 实现了观念更新, 推动了工作科学发展。本文试图对档案信息资源观、大档案观、档案记忆观、档案文化观、档案知识观等重要观念进行综述并提出融入新时期档案工作的措施。
一、关于“档案信息资源观”
(一) 定义及内涵
档案信息资源 (狭义的) , 是指来源于档案的反映事物特征, 经过加工处理有序化并大量积累起来的有用信息的集合。在世界步入信息社会时, 档案工作也引入了信息这一新观念。在信息时代, “档案是一种重要的信息资源”的观点已经得到人们广泛的认同。无论是在政府的管理工作中, 企事业单位的活动中, 还是在公众的社会生活中, 档案已经逐渐从“后台”步入“前台”, 成为社会管理与机构运行的工具, 成为维系人类社会永久记忆与创造力的智慧宝库。信息、物质和能量是共同构建社会的三大资源。档案是一种最真实、最可靠、最具权威性与凭证性的原生信息, 它具有确定性与可靠性, 在信息家族中具有不容置疑的基础性和支配性地位。随着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强化,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及《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发布实施, 国家档案信息资源的科学管理、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 已成为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 越来越受到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
(二) 价值及开发利用
档案信息资源观流行, 凸现了档案的价值, 消除了重藏轻用的传统观念, 由注重实体管理转向信息开发, 实现了档案信息的资源观和财富观。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是资源保护、配置优化的目的所在。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可以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加大向社会开放力度, 使信息资源更广泛地接触社会, 提高开采面;二是档案信息资源如何与图书、情报、计算机信息等其他类型信息资源共存, 一体化开发利用, 以取得更好效果;三是要尽快运用现代科学技术, 实现“资源共享”, 使有限的档案信息资源充分发挥其利用价值。同时, 使档案信息资源的形态和开发层次呈现多样化;四是使部分档案信息资源实现商品化, 进入市场交流。
(三) 开发的新形势
档案是一种信息资源, 这一观念促使人们探索“跨资源”联合开发的新形式。“跨资源”是指对不同种类信息资源进行联合开发。这是一种需求导向的开发思路, 因为利用者在查询信息时主要追求对特定需求的满足, 并不在意这些资源的类型和保管地点, 对他们而言, 资源库内容的丰富性、可用性是最重要的, 不同类型资源混合的专题信息库往往比单一类型资源的信息库更好用, 更受利用者欢迎, 更易于实现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这是档案部门需要向外跨出的一步, 它有助于档案信息资源走近利用者, 实现增值, 服务社会。
(四) 关于档案管理模式改革
档案信息的集成度和信息一体化管理和利用推进了档案管理模式改革。档案管理模式改革, 是对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档案管理模式展开的一场革命, 是一次触及思想观念、管理理念、工作方式, 打破不适宜的条条框框束缚的革命, 是一项系统工程, 迫切需要从国家档案事业发展战略的高度, 运用法律、行政等多种手段予以推广。一是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档案事业发展战略的高度,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加强对国家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的顶层设计, 积极构建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际的国家档案信息资源管理新模式。二是要适应改革新需求, 修订《档案法》, 尽快从法律层面推动档案管理模式改革, 全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档案事业管理的新模式。三是档案管理模式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 只有在党委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 才能推进改革, 取得成功。四是要在改革实践的基础上, 创新档案学理论, 推动档案学发展, 从而促进档案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关于“大档案观”
(一) 定义及内涵
传统认识中, 档案是指已经办理完毕, 并因具有保存价值而归档的文件。甚至, 在许多人印象中, 档案仅是指归档保存的纸质红头文件 (即党政机关的正式公文或党政文书档案) 。笔者认为, 为适应信息技术发展、档案内容与形式变革和人们信息需求变化的要求, 档案工作者应该提倡一种“大档案观” (或者说“泛档案观”) 。所谓“大档案观”, 即是将一切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视为档案, 而不论这些文件是否办理完毕, 不论这些文件是红头文件还是非红头文件, 不论这些文件是纸质的还是电子的, 不论这些文件是文字、图表的还是音频、视频的。
(二) 提出“大档案观”的必要性
1. 档案室档案要收集齐全完整。
有些单位档案室的档案人员局限于“档案是文件”的传统观念, 只收集红头文件, 非红头文件被排除在外, 导致室藏内容单一、效用低下。“大档案观”不仅要求收集红头文件, 更有必要把单位职能部门产生的非红头文件或“账外文件材料”。在企业, 档案专家认为, 企业档案室除了收集档案外, 还要收集图书、情报、市场信息等对企业决策、生产、经营有用的所有信息, 甚至可以把档案建成集档案、图书、情报于一体的信息中心。
2. 档案馆要整合档案资源。
集中统一管理是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 也是新形势下提升档案工作水平, 更好地利用档案资源为社会服务的根本保证。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传统档案管理模式是与档案馆服务对象相适应的;各个部门和单位形成的档案资料分散在档案形成部门, 也主要是为本单位领导和本单位工作服务的。尽管档案法律法规要求部门档案要按规定及时移送到各级国家档案馆, 以便及时向社会公众开放, 但由于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 部门形成的档案资料的移送, 并没有得到较好地执行, 使得档案资料不能及时地与社会公众见面。这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 与信息时代发展的趋势相比, 与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的服务需求相比, 很不协调、很不适应。新时期各级国家档案馆对行政区域内的档案资源实行集中统一管理, 是要求通过对国家档案资源归属与流向的调整, 档案机构的归并等措施, 进一步理顺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与有关部门在专业档案工作中的关系, 建立以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为主体, 各有关部门配合的国家档案监管体制, 变专业档案的多头管理、分散保管为国家综合档案馆集中统一管理, 最大限度地优化配置国家档案资源和发挥其作用。档案资源整合主要通过物理资源整合、数据资源整合、应用系统整合加以实现, 重在体现档案信息的系统性、有效性与共享性。档案资源整合既是新形势下贯彻集中统一管理原则的需要, 也是实现档案资源集中统一开发利用的唯一有效途径。
(三) “大档案观”可以拓展和提升档案工作
有人可能会质疑把文件 (档案) 的外延从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文件 (档案) 拓展到包含非正式文档、外部信息、隐性知识的“大档案观”或“泛档案观”, 担心这样做会损害档案工作的特性, 偏离档案管理的主线。对此,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徐拥军博士在他的论文中做出了精彩的回应:一是, ‘大档案观’或‘泛档案观’下, 档案管理对象的主体仍是严格意义上的文件、档案, 非正式文档、外部信息只是有益的、必要的补充, 如同我们过去强调档案馆 (室) 应该收集相关资料一样, 不会从根本上损害档案管理的特性。二是, 在机构精简的情况下, 公司里许多机构都会肩负多项性质类似的工作。许多公司没有负责收集、管理非正式文档、外部信息的专门机构, 那么这些工作由档案机构来肩负最为合适。更何况, 知识管理要求集成管理全部信息、知识资源, 以便于信息、知识共享。三是, 过去档案界人士严格区别档案与文件, 档案与其他信息、知识的努力, “主观上以坚守档案‘本职’工作为目的, 客观上严重束缚着档案界与时俱进的发展步伐, 其结果只能使档案界自己的工作领域越来越趋于狭小, 档案职业在社会分工中越来越趋于边缘化。”在实践中, 一些公司的档案部门应用“泛档案观”, 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三、关于“档案记忆观”
(一) 定义及内涵
档案记忆观自20世纪90年代提出以来, 随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议并组织实施的“世界记忆工程”项目的展开, “记忆”成为档案界继“信息”与“知识”之后的又一重要概念, 其影响日渐显现。随着档案界对“记忆”这一概念的重视和探讨的深入, “档案记忆观”作为档案学新视点被提出来。“档案记忆观”是指人们对于档案作为社会各项活动的原始记录而具有的构建人类社会记忆的作用和价值的基本认识。其核心内涵是:基于对档案社会记忆属性的深刻认识, 把档案与社会、国家、民族、家庭的历史记忆联结起来, 强调档案是一种社会 (或历史、集体) 记忆, 档案馆是“记忆的保存场所”, 并从个人乃至民族的根源感、认同感、身份感的高度去看待档案及其保护的重要思想或观念。
(二) 提出档案记忆观的必要性
上海大学丁华东教授从社会记忆理论出发, 认为档案与社会记忆的关系同向的, 有时是同一的;档案工作者在社会记忆向度层面承担的角色, 既是社会记忆的保护者, 又是社会记忆的中介者, 还是社会记忆的建构者。基于此, 档案界应积极行动, 开展对档案记忆的研究, 走进记忆之门;参与世界记忆工程, 开展中国档案遗产名单;开展社会记忆建设项目, 拓展档案工作领域, 更全面地构筑社会记忆。
(三) 成功经验:“城市记忆工程”的开展
2002年起, 青岛市政府拨出专款, 由青岛市档案馆实施“城市记忆工程”。该工程通过摄像、照相等技术手段, 全面记录21世纪初期青岛的城市面貌, 并对即将开工建设项目的原貌进行了抢救性记录。到2006年底, “城市记忆工程”一期计划项目基本实现, 形成了街道、村庄、优秀建筑、古遗址、名特优产品、河流、建设项目等共计1752个项目的2万多分钟录像档案和2万张照片档案, 在国内率先形成了规模化的城市面貌档案库。此后, 青岛市档案局馆又把记忆的视角拓展到城市的文化、社会生活等新的领域。
(四) “档案记忆观”的实践, 体现了档案部门主动记录历史、构建社会记忆的重要作用
传统的观念认为, 档案工作者记录过去而非未来, 处理历史事件而非现实或未来事件, 他们不构建历史和记忆, 因为这是史学工作者和其他档案用户的角色。但当代档案工作者认为, 档案工作者是建构社会和历史记忆的积极因素。在此过程中, 他们不仅有义务保护或记录过去, 还有责任把未来的需要和期望铭记于心, 惟其如此, 才更能反映社会的“价值”而不只是某些重要用户或传统用户的价值。
四、关于“档案文化观”
(一) 定义
由于“一切文化都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社会的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物质形态的凝聚”, 档案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历史记录, 是人类智慧的物态结晶, 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因而, 档案也是一种文化——档案文化。人们对档案文化的认识或看法也就形成了人们的档案文化观, 具体一点说, 档案文化观就是人们对档案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认识或看法。档案文化观属于意识形态范畴, 是档案意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 内涵
档案是文化的积淀。档案工作是人类积淀文化的一种有效手段, 是人类文化的贮存器, 人类的知识, 90%以上来自档案文化的历史积淀。如果没有档案, 也就失去了连续地全面地直接记录和积累文化的原载体。因此, 档案作为文化的积淀, 又是衡量文明的标准, 现代国家把档案保存的多少, 档案馆事业的发展作为衡量这个国家文明的发展的尺度, 不是没有道理的。
(三) 档案文化和档案文化观的提出, 对于我们重新认识和研究档案、档案工作和档案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 有助于我们从理性的高度把握档案、档案工作和档案事业的文化属性。从国际档案界来说, 直到20世纪, 多数档案机构在文化方面只是被动地发挥作用。但自1945年后, 档案界对自己的职能, 包括行政职能和文化职能两方面, 进行了认真的重新评价, 称之为档案界的革命。这样, 档案机构在传播自身的档案馆藏方面成为主动的文化单位。我国《档案法》第八条规定, 中央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各类档案馆, 是集中管理档案的文化事业机构, 这就以法律的形式肯定了档案馆的文化属性。因此, 从文化的高度重新认识档案、档案工作和档案事业的性质就显得十分重要。
其次, 有助于我们更为系统地研究档案、档案工作和档案事业, 丰富和发展档案学理论。我们在研究档案、档案工作和档案事业时, 不仅要研究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活动对档案、档案工作和档案事业的制约和影响, 而且要研究一定历史时期社会意识形态对档案意识的制约和影响, 并且还要研究人们的档案文化观, 对档案工作及其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是起了促进作用, 还是起了促退作用, 并以此作为衡量人们的档案文化观是否科学、正确的标准。此外, 从文化角度研究档案、档案工作和档案事业, 自身还可以构筑起一个理论体系, 如档案文化的内涵、档案文化的特征、档案文化的价值、档案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档案馆的文化属性与文化教育功能、档案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和传播等, 对于这些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 可以丰富和发展我们的档案学理论。
五、关于知识管理
(一) 定义及内涵
人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与信息的这种相互作用和内在联系决定了“知识管理”是一种对人与信息资源的动态管理过程。我们理解“知识管理”应是以“人”为中心, 以信息为基础, 以知识创新为目标, 将知识看作是一种可开发资源的管理思想。简单地说, “知识管理”就是人在组织管理中对其集体的知识与技能的捕获与运用的过程。
(二) 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两者管理对象重叠
档案管理的对象是文件、档案, 知识管理的对象是知识。组织的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一部分来源于组织在自身各项职能活动中直接形成 (包括制作和收到) 的文件、档案;另一部分来源于组织通过收集、购买、交换等方式从外部获取的图书、报纸、期刊、数据库等。也就是说, 文件、档案属于知识的范畴, 属于知识管理的重要对象。中国台湾学者杨舜仁说, “知识存在的型态与文件管理之型态相同”。可见, 文件、档案是档案管理和知识管理共同的管理对象。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的密切关系主要源于这种管理对象的重叠。
(三) 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的技术相同
在数字化环境下, 文件、档案产生、流转于各种各样的信息系统。对于非数字化环境下产生的文件、档案, 为了使其适应数字化环境的要求, 也必须对其进行数字化处理。因此, 现代档案管理的全部活动——文件、档案的制作或接收、归档、整理、鉴定、保管和提供利用等都依赖于现代信息技术。而知识管理更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产物, 知识管理的实现离不开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等的应用。档案管理和知识管理都需要应用的具体技术或工具包括元数据、数据库、文本挖掘、搜索引擎、电子邮件、门户系统、信息代理、信息推送、信息安全技术等等。可见, 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有着共同的技术支撑——现代信息技术。
(四) 知识管理融入档案管理后产生的作用
1. 知识管理可以拓展档案管理的领域。
传统的企业档案管理过分强调档案与文件、档案与图书情报的区别, 过分拘泥于历史记录的保管, 而不是为现实工作服务, 脱离于企业价值创造过程之外, 从而极大地限制了自身发挥作用的领域。知识管理要求将包括文件、档案在内的一切载体形态的知识纳入管理范围, 并将不同载体形态的知识进行整合与集成, 建构一个整体的知识资源体系。知识管理强调在企业各项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创造知识、共享知识、应用知识, 使知识直接服务于企业价值创造活动。这样, 档案管理就被融入一个更广阔的活动领域, 而与组织的发展战略、业务活动直接相结合, 成为企业日常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2. 知识管理可以提升档案管理的价值。
传统的企业档案管理重保管轻利用, 被动地提供简单、浅层的档案服务, 不能充分地满足用户对信息、知识的需求, 不能有效地为企业各项生产、经营、管理活动提供深层服务。知识管理强调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 通过现代化、智能化、人性化的手段, 主动地为用户提供高级、深层的信息、知识服务, 最终实现知识的价值, 提升组织的核心竞争力。知识管理对知识服务的强调和价值创造的关注, 使得知识管理专家能够增强文件管理工作者对信息和知识利用的理解, 促进文件、档案的开发利用, 从而提升档案管理的价值, 提升档案管理机构与人员在组织体系中的地位。
六、关于档案超前控制观
(一) 定义及内涵
档案的超前控制管理, 指档案管理部门的指导、监督、检查、协调工作, 做在档案形成、积累、整理和移交归档之前。这一管理理念形成于工程、科研、产品等科技档案管理领域。在一般情况下, 档案人员收集、整理档案只能在文件材料形成之后, 这就容易导致各类档案不齐全、不完整。因此, 科技档案人员要参与计划管理、课题管理和成果管理领域。科技档案超前控制管理, 增强了各方面同心协力办档的凝聚力, 促进科研档案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 以发挥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如:重大建设项目的竣工档案要达到完整, 齐全成套、不残不缺;准确, 图物相符、没有差错;系统, 有条不紊、整体一致, 实现档案的有效利用, 发挥投资效益, 档案人员必须从项目一开始就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超前控制, 主动出击, 严把平时的督查、指导关, 这是档案人员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二) 扩大化运用
这一工作理念后来被运用到文书及其它专业档案领域。特别是对临时机构、节庆活动和周期比较长的会议、开展的主题活动等, 由于事毕人散, 文件工作者和档案工作者均无权干涉机构文件的形成, 仅被动接受已形成的文件实体, 这些方面形成的档案容易失控、散失。于是, 档案部门提出了文件材料的超前控制理论。在重大活动、重要会议开始之前, 组成档案工作小组或指定档案人员, 从发出通知开始到这项工作结束, 对文件材料的形成、用笔、用纸、归档份数、归档要求写进工作方案、或写进合同、协议书中, 如此, 方可保证形成的档案具有成套性、完整性。
(三) 档案工作与经济责任制挂钩
档案的超前控制理念使档案管理产生了新机制, 特别是档案工作与经济责任制挂钩以后, 使归档工作变被动为主动, 变过去的四处求、讨, 变为现在的登门送档, 争相归档;使每项工作、每次会议、每次活动使所形成的档案材料符合形成规律, 保征其内在的必然联系, 使档案材料具有鲜明的系统性、完整性和准确性。
(四) 启示
首先提出了文件连续体管理的思想方法。用连续体这一系统方法管理文件从根本上改变了文件保管者的角色。文件保管者不再是在文件形成后才管理文件, 而是主动超前地同其他保管者一起共同确定机构活动需要保管哪些文件, 然后纳入事务活动体系进行管理。一体化强调共性而不是差异, 强调质量而不是数量, 强调积极主动和连贯性的思考而非消极被动和无法比较的思考, 强调全局观念决策而非局部利益决策, 强调实施一体化控制而不是搞分裂, 强调统筹兼顾解决问题而不是各行其是, 强调通过合作使用户满意。还应该强调文件连续体模式作为电子文件最优化管理模式的重要性, 其目的是为了增进人们对文件管理的关心, 提高管理效率和满足用户需求。电子文件管理可以通过一体化方法、一体化组织和一体化控制实现最优化, 从而构成电子文件最优化管理的框架。其次是形成了后现代档案管理思想。后现代档案管理思想认为档案工作者是知识、文化和社会记忆的形成者之一而不仅只是被动的接收、保护和检索完全由他人形成的文件和知识。再次, 一体化控制意味采用一体化方法和一体化组织, 将文件管理的产品质量控制、管理过程控制和服务控制纳入文件保管的管理过程, 它将一体化控制作为管理措施, 实现全面质量管理;增加文件的整体价值及其完整性;促进文件形成者、利用者、保管者和管理者间的合作, 共同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 从而保证我们能鉴定、保存和利用真实、可靠和完整的文件。
参考文献
[1]杨来青.青岛市档案馆“城市记忆工程”的实践与思考[C].“档案与城市记忆”论坛文集[M].中国档案杂志社, 上海市档案局, 2008.
[2]徐拥军.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的关系研究[J].山西档案, 2008 (1) .
现代档案管理新观念 篇2
传统经济环境下,企业经营过程中财务活动的核心是资金运动,表现为资金的筹集和运用。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财务管理的内容和方法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知识的作用不断增大。因此,知识资本观在财务管理中应运而生。如何正确认识知识资本对现代财务管理观念形成的影响,关乎企业未来的生存状态和发展。
财务管理的本质是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是从价值角度对企业资源所进行的优化配置。在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新经济时代,财务主体不仅由物质资本所有者构成,越来越多地是由物质资本所有者与知识资本所有者共同构成。财务目标也由原来的企业价值最大化变为货币资本所有者、知识资本所有者、债权人、经营者、政府、员工等各相关者利益的最大化。因此,现行单一的、以实物及实物所有者有形权益为报告主要内容的企业会计报表不能完全反映企业的市场价值。企业的市场价值更多的是由企业的商誉、所拥有的人力资源、知识产权等因素决定。财务管理的核心――财务资源也由原来的物质资源变成由知识资源、人才资源、信息资源、网络资源及市场资源等组成。因此,财务管理的内容由原来的对资金的筹集、运用、收益和分配,扩展为除资金之外,还有对知识、对人才的投资、储备、运作、收益及相应的`风险控制的管理,以及收益如何在资本所有者和知识产权所有者之间进行分配的管理。具体表现为:
1、筹资管理的扩展。知识、信息是新经济时代最主要的生产要素,企业筹资管理的内容将由原来的筹集“物质资本”扩展为筹集“物质资本”和“知识资本”。
2、投资管理的扩展。新经济时代企业投资战略将作出重大调整。人才、知识、信息等资本的投资管理将显得十分重要。
3、收益分配管理的扩展。新经济时代“按贡献分配”将取代原来的“按劳分配”,脑力劳动将成为劳动的主要形式,人力资本最大者拥有企业最大的剩余索取权。
新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的高度发达,使财务信息、财务数据的获取变得十分的快捷、方便和精确。新的财务管理方法就是现代网络技术和信息集成方法,实现企业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高度统一以及财务的实时管理。这种管理模式有三个基本的特点:一是集成化管理,它不仅对财务方面进行管理,而且对库存、生产、销售等业务方面进行管理;二是直接管理,通过网络技术减少了传统财务管理的许多中间环节,高层领导能直接对底层员工进行管理;三是实时管理,总部的财务部门通过网络及时全面了解各层次、各方面的即时会计信息,可以及时作出财务安排,实现财务的在线管理。这不仅需要相应的系统软、硬件,同时需要熟悉网络技术及掌握财务、管理等综合知识的高级财务管理人才。
我国目前企业财务管理中有相当部分由于其资
现代档案管理新观念 篇3
供电企业推进“大营销”体系建设过程中,要不断强化员工思想认识,提高执行力,明确细化营销指标的管控,认真落实指标责任,确保指标到人、责任到肩。供电企业还要严格执行营销对标指标监控制度,对管控的营销指标进行核查监控,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安排人员整改,并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抽查,确保营销各项指标显著提升,圆满完成全年各项工作目标。
一、树立“大营销”理念推进增供扩销工作
1.1、供电企业在推进“大营销”管理过程中,应大力推进电能替代,强化抄核收风险管控,经营管理水平持续提升,“大营销”体系建设持续推进,需要员工要切实转变思想作风,加强专业能力建设,营销队伍建设持续推进。1.2、供电企业要着力开展售电市场增供扩销。以增供扩销、保障民生用电为重点,采取灵活务实的营销策略,超前服务增量市场,积极推进电能替代工作,确保完成市场开拓指标任务。1.3、供电企业要着力提升精益化管理水平。以强化电费风险管控、夯实基础业务管理为切入口,深化应用营销信息化建设成果,实现基础管理与效率效益的全面提升。1.4、供电企业要针对当前电力供需形势,全力做好迎峰度夏有序用电工作,着力保障安全可靠供电。着力提升供电服务水平。深化“你用电,我用心”,积极探索新的营销模式和服务模式,全面提升优质服务水平。1.5、供电企业在推进营销自动化系统建设应用过程中,要以支撑“大营销”体系建设为主线,积极促进营销系统整合,加快各类业务融合贯通,持续推进营销自动化系统深化应用。着力打造一流营销队伍。以能力作风建设为重点,全面提升队伍整体素质和业务技能,努力打造一流营销团队。
二、开展员工岗位培训以使员工适应当前“大营销”体系建设的需要
2.1、供电企业要让企业员工进一步了解电力营销基本业务,提高公司营销人员的电力营销管理与服务水平,规范各个业务环节。2.2、员工培训要围绕电力营销的基本业务与技能,从业务扩充、变更用电、电费、电价、电能计量、供用电合同、用电检查和营业稽查等方面进行。要强调“客户至上,服务第一”,以提高客户满意度和价值增长为目标,通过现代化的市场营销,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电力服务。2.3、供电员工业务素质培训,要使员工熟悉和掌握电力营销的有关基本知识、方法和技能,转变思想,重塑了现代经营服务理念,增强了市场开拓和管理创新能力,增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了优质服务水平。2.4、培训过程中,供电企业要按照“管专业必须管班组”的原则,成立专业化管理组织机构和考评小组,落实培训人员责任,建立培训工作概况图、管理网络图和联络人,完成营销基础信息核查,建立信息台账并及时更新。2.5、按照制订实施方案,明确时间节点和重点工作,专业组要制定培训工作推进计划和任务分解表,将培训工作落实到每个岗位和每名员工。
三、提高班组建设管理水平推进“大营销”体系建设
3.1、班组建设工作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为全面贯彻落实推进“大营销”体系建设,供电公司应专门成立组织机构,发布班组建设实施方案重点抓好班组建设,实现班组建设工作上台阶。
3.2、供电公司应加强宣贯力度,营造“大营销”体系氛围。组织员工学习“大营销”体系建设工作要求,对企业“四大体系”和近、远期目标再学习,在加深理解的基础上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全员营销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营造班建氛围。
3.3、按照“管专业必须管班组”的原则,成立专业化管理组织机构和考评小组,各部室要设立兼职班组建设专责,落实班建责任。建立企业概况图、管理网络图和班组联络人,完成营销部班组基础信息核查,建立班组信息台账并及时更新。
3.4、按照制订营销班组建设实施方案,明确时间节点和重点工作,下达营销建设重点任务“八定”表。各室及专业组制定工作推进计划和任务分解表,将班组建设各项工作要求和争先进位目标落实到每一个岗位和每一名员工。
3.5、要严格执行通用制度、标准、流程、规定,落实“大营销”建设各项管理要求。落实供电公司建设管理评价细则及班组记录规范名录,加强记录、台帐、报表管理,实现班组记录“单轨制”和“一源录入、多端使用”。
3.6、加强信息化建设,通过营销业务信息化和档案信息化应用两个渠道,充分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提高班组管理效率;持续改善班组办公条件和环境整治,完善营销班组基本工器具配置。强化班组队伍建设,提高班组成员综合素质和执行力。
四、建立营销同业对标体系强化体系建设管理
4.1、供电企业要建立营销同业对标体系,强化激励考核机制。围绕营业核心业务,构建对标指标体系和责任体系,实现营销核心业务的指标分解和量化考核,实现压力逐级传递。建立“服务问责”和“业务后评估”机制,以“问题导向”倒逼服务提升;对业扩报装、用电检查、计量、抄核收等工作遗留问题,分专业建立后评估机制。
4.2、积极搭建创新平台,鼓励公司员工提出合理化建议,积极参加技术攻关等创新活动。建立营销专业帮包体系。营销部门分别帮包所属班组,相关专责按专业延伸,使班组建设工作成为一级抓一级,一级包一级的格局。
4.3、开展营销专业班组协同机制建设。加强以客户为导向的跨部门协同,梳理营销与外部专业业务关联,查找营销协同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逐一研究解决,切实提高服务协同效率。建立营销问题反馈和督办机制,实行营业问题销号管理。
4.4、“大营销”体系要求供电企业营配基础数据准确性要快速提高。需要通过开展营配基础数据核查治理工作,确保营配数据的唯一性、完整性、准确性,全面提升营销精益化管理,解决营配跨专业协同问题,提升营销业务效率效益及工作质量,促进了营销和生产业务管理提升。
4.5、要对服务资源进一步优化,为推进“城市地区建立十分钟缴费圈、农村地区电费缴纳村村设点”提供有力参考支撑。做到服务资源实时监测,对自助售电终端异常及时报警,保证了电费资金的安全及设备的高效利用。抄表路径、用电检查路径的可视化,打破了原来对抄表人员的依赖,为快速抢修及营业管理提供了有效保障。
五、结语
综上所述,建立“大营销”体系,宗旨是为了提高供电企业管理水平,促进供电企业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需要供电公司要加强“大营销”体系的宣贯力度,营造大营销体系的氛围,提出“大营销”体系的具体推进办法,制定可量化、可考量提升措施,明确了指标管理提升方向及目标,确保措施可行性,有效性。
现代林业管理的生态观念 篇4
1 现代林业管理中的生态观念内涵
在现代林业管理中运用生态观念主要强调针对林业所处的地位位置与环境,依据自然规律来对林业生态系统做逐步的完善与管理,需要借助科学、专业、合理的知识与技术对林业做全面完善与系统化的建设,有助于林业发挥更高效的生产功能,同时也可以保证林业处于平衡的生态环境状态下。
2 现代林业管理中运用生态观念的价值
在林业管理中运用生态观念,可以有效地促进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保持较为健康的发展状态,而且具有更高的生态效益。首先,可以涵养水源。可以有效地发挥森林所具有的蓄水与径流调控作用,遭遇强降水时可以有效地通过地表植被来降低水流速,有利于水流被土壤吸收,降低洪水等灾害。同时,植被具有较强的吸收能力,森林则会有较强的蓄水能力,进而达到储水的作用。其次,可以避免或者减少水土流失,而且有利于形成降雨,尤其对于干旱少雨地段,森林可以通过调节大气循环来促进云与降水的产生[1]。此外,对于沙漠地区可以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虽然在广东等沿海地区该功能较为弱化,但其价值仍旧不可否定。最后,可调节气温状况。尤其是在全球气候变暖趋势下,气温逐年提升,森林可以达到有效吸收二氧化碳而释放氧气的作用,有利于改善气候,同时达到空气净化的作用。
3 我国林业管理常见问题
在林业管理上,缺乏应有的全局观,对森林资源保护不足,导致森林面积逐年缩减。由于大部分人没有意识到森林管理的全局性作用,仅仅局限于个人或者局部的利益,从而导致森林受破坏情况不断恶化。由于缺乏生态观念,导致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大多数的林业管理在意识层面上仅仅局限在维持发展状态,缺乏提升意识。在林业管理中,虽然有较好的生态观念,但在实际的林业管理中有效不力,仅仅追求经济而不顾生态环境。或者仅仅认为生态林业管理就是简单粗暴地扩展林业面积,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发展思路;或者在林业匮乏区域发展林业,增加运输费用的同时经济效益较低,其整体发展效益非常低。
总的来说,在当前的林业管理上,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思路和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而且对整体管理工作的重视度不够,工作流于形式,管理思路僵化滞后[2]。
4 现代林业管理生态观念应用方法
4.1 保持全局观
在林业管理中,需要从大局着眼,进行林业管理的整体科学合理规划,而后将整体划分为多个部分做实际的操作管理。在管理上会存在一定的矛盾与联系,有些又相对独立。因此,操作中需做好细致化管理,注重生态建设的作用发挥,同时也要考虑管理所对应的经济效益,针对管理工作的投入与产出做细致分析。
4.2 提升管理水平与创新意识
在林业生态管理建设中,需要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同时顺应时代的发展,有效地针对实际林业状况做创新性管理技术、思维的改善。应逐步淘汰落后粗放型管理模式,逐步转为更为优质的精细化管理,注重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结合,促进林业管理中对应产业结构的调整,符合现代发展观[3]。促进提升生态效益的同时,可以积极地调整旅游等产业结构。在现代化的林业管理中,需要创新思路,有效地对现有林业资源与状况做针对性的策划改善,促进林业长远稳定发展,提升林业的整体产业效益,营造出良好的社会生态观念。
4.3 注重员工素质的培养
在生态观念的运用中,需要有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从而保证能够有效地开展林业生态管理工作。因此,需要对员工进行定期的分级培训学习,依据不同岗位不同能力者安排针对性的培训,提升培训的有效性。多鼓励员工进行深入学习与经验积累,提升工作效率,有效地应对社会市场竞争,促进林业管理的优化。积极地吸纳优质员工,提升员工队伍的专业性。一方面,要强调员工的专业性;另一方面,要具备积极的工作态度,对林业管理工作保持较高的热情。
4.4 充分利用资源
为合理利用资源,要正视林业资源缺乏的现状,做好林业资源保护工作,促进资源循环使用,鼓励科学合理地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与优化程度。有效地将林业生态资源转化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促进林业资源的优化调整,充分发挥林业资源的价值。
5 结语
现代林业管理需要不断创新思路,较好地运用生态观念,以助于经济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和谐发展,保障林业管理的科学化,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未来林业管理需要坚持的基本观念。
摘要:现代林业管理生态观念的运用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有助于改善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现状。但是在实际管理工作中,由于人员缺乏生态观念意识,员工队伍整体素养低下,管理技术与思路僵化滞后,林业管理产业结构模式落后,导致林业管理的整体提升存一定难度。因此,需要针对林业管理问题做对应的改善调整,提升管理效果。
关键词:现代林业管理,生态观念,方法
参考文献
[1]黄宇.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林业可持续发展研究[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41):61-62.
[2]蒋波.生态观念在现代林业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绿色科技,201(53):130-130,131.
现代教育观念 篇5
现代教育观念
现代教育观念远远不同于先前,
现代教育观念
。现代教育观念非常死板,他是用一种很死板的方式把脑力的灵活运用格式化。现在都提倡
是灵活运用,但几乎老师们常用一些不必要的规定让同学们不能用正常的`思维去想一些开放的题。比如说作文。作文本来就是
同学们发挥想象力的空间,但老师却用一些规定把这些空间反锁起来,
作文
有一次作文题目是《我的理想》。大家都知道,理想是每人都有的。但老师们却把这些作文规定了字数规定了不要写这个,
不要写那个,还要用一些好词好句,优美段落。原本是一篇好好的作文,却让老师们规定的,完全违背了自己的心。
老师们你们好好想想,这不光是一篇作文的问题,就是这一篇作文就完全扼杀了我们想象的心啊!我们要创造属于我们的天空,我们想要写一篇属于我们自己的作文!
现代美国政府观念的形成 篇6
十九、二十世纪之交,美国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传统的农业民主观念受到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挑战,农村政治和道德价值观念的衰败虽不可避免,但其引发的政治和社会危机却不能被置若罔闻。平民主义和进步主义运动就是这种社会危机在农村和城市中的表现。
霍夫施塔特说,“美国诞生在农村,然后走向城市,它起初的观念和政治价值以农村生活为模型”;“美国人在意识中同乡村生活有着根深蒂固的一系列观念和感情上的联系”;这种观念与爱国热情和共和理想相结合,成为美国的土地神话。这种神话可以在古希腊罗马时代的著作中找到注释。(霍夫施塔特:《改革时代:美国的新崛起》,俞敏洪等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7~18页)美国的民主传统是在农场和小村镇里建立起来的,是典型的“草根民主”,美国早期人口中大多数都是自耕农或称小农场主。有足够的土地可供分配,使民主这个原本抽象的概念因在美国具体化而变得神圣了。早期美国人普遍轻视工商业,相信只有农业和从事自耕农是神圣的,杰斐逊就是这种土地神话的信奉者和传播者的典型。他认为自耕自立的农民是最有价值的公民,其他行业都是腐化社会、颠覆民主的行当。
杰斐逊的共和民主观受到汉密尔顿为代表的联邦主义的挑战,后者认为加强联邦政府权威、发展工商业是现代社会趋势。难以想象,美国建国后是否发展制造业曾经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土地神话论认为,农业是惟一富有成果的产业,制造业生产不出与地租等值的东西。汉密尔顿驳斥这种观点是离奇和肤浅的,“这种见解的真实性,在哪一方面都没有为任何准确、详细的事实和计算所验证”;“它的意思无非是说:在土地的生产中,自然与人合作。所以二者联合劳动的效果肯定比人单独劳动的效果大”。(赵一凡编:《美国的历史文献》,蒲隆等译,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79页)为了扶植工业发展,汉密尔顿还提出国家要实行保护性关税、奖励发明创造和发展交通运输等措施。
克罗利本人更认同汉密尔顿的观点,但他指出,在十九世纪的大多数时期,杰斐逊的共和民主观占了上风。但十九世纪九十年代,“所有的土地都被占有了,边疆消失了,安全阀关闭了”。曾缔造了美国民主的西部和边疆精神,现在成了社会不满和动荡的一个根源。1890年平民运动就是这些农民在社会变化面前紧张、焦虑、愤怒和不满的表现。霍夫施塔特认为,“平民主义运动是美国第一次有实效的要求联邦政府对公共福利负责的现代政治运动;是对工业化造成的危害进行严厉批评的运动”。(霍夫施塔特:《改革时代:美国的新崛起》,俞敏洪等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49页)
与此同时,似乎不幸被杰斐逊所言中,工商业的自由发展不仅造成严重的贫富分化,而且垄断托拉斯所形成的工业和金融寡头操纵地方政府、控制选举,对美国民众实行新的经济专制并严重威胁民主的社会基础。这是二十世纪初进步主义运动产生的社会背景。一般的个人和民间组织显然无法对付这些有组织的经济巨头,人民在经济上处于依赖地位必然削弱民主的社会基础。于是,一些知识分子和开明政治家通过报纸、书刊等媒体揭露各种腐败行经,呼吁政治和社会改革,克罗利就是其中的一员。他的改革纲领是“新国家主义”。克罗利深知,他“冒天下之大不韪”提出的这一改革“药方”在美国人看来,不仅是猛药,甚至是毒药。对此,他以《美国生活的希望》一书作出了详细的论证和解释。
传统的美国式民主在大多数历史时期都是反国家主义的。美国人对政治和权力的怀疑和敌视的传统影响之大之强,怎么强调也不过分,甚至至今也没有根本改变。亨廷顿认为,早期美国思想中实质上缺乏国家(the state)概念,国家意味着单一主权、中央集权、政府权威集于一身。这种概念从未被北美殖民者们所接受。1871年一个奥地利贵族访问美国后明言,“个人自由必须受制于国家所代表的全体人民的自由……若是赋予个人太多,就会赋予国家太少。我们在你们的国家所见的丑恶和陋习大都源于此。民意机构的控制力不够。你们缺少的就是全世界都承认的权威的控制”。20年之后,依然有人声称,“美国没有国家理论,也感到无须这种理论……国家不是别的,只是许多个人而已。政府不是别的,只是某些代表和官员而已”。十九世纪一本杂志里写道,“‘政府’这个词本身就潜伏着微妙的危险性。如果将其理解为一种集中的强化的权力,治理并指导着社会的各种利益,那么所有政府都是邪恶的,而且是邪恶之母”。(s.亨廷顿:《失衡的承诺》,周端译,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第40、42页)
克罗利反对美国人僵化地照搬国父们的教导,主张根据新的社会发展重新解读美国的政治传统。他认为,美国人一直热爱自由和平等,但他们从来没有将这两者结合起来,让它们形成一种互利的关系。民主党人缺少对国家的信任,将国家化过程简单地误解为集权。而国家主义者则对民主保持着怀疑。他们一直没有从汉密尔顿和杰斐逊最初的分歧中解脱出来。(第176页)“美国国家发展道路上的最大障碍永远是美国人只屈服于地方利益和私人利益”,“利己主义的传统和狭隘民主主义的传统是反国家主义政策的中坚力量”。(第228页)他要使美国人摆脱对有力政府的偏见:一个民族国家化从不意味着只是让他们的政府集权。然而,对美国人而言,这个根深蒂固的观念太难转变了。
克罗利提出的“新国家主义”观念,要求政府首先明确什么是国家或社会的整体利益,这意味着政府必须抛弃狭隘的地方、阶级或群体利益;然后通过各种计划和立法来实现“公平交易”与“合理分配财富”。新国家主义就是将联邦政府作为推动民主的工具,进行政治、社会和劳资关系等方面的改革。他认为,国家和民主之间的建设性关系的理念实际上等同于一个新的《独立宣言》,使美国人为一个长远的民主目标,而组织他们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第229页)他说,“一个民主国家出于自身利益对经济分配进行调节,就像是对政治权力分配进行
调节一样”;“对政治权力问题适用的办法同样适用于经济权力问题”。(第167-168页)“美国生活希望的实现不仅需要最大限度的经济自由,而且还需要一定的制度约束;不仅要尽可能多地满足个人的需求,而且需要个人的服从,并具有忘我的无私精神”。(第21页)这种明确强调以联邦政府权力维护民主的经济基础,为社会的整体利益约束个人(主要是富人)自由的观念,在美国政治思想史上是有里程碑意义的。
克罗利对新国家主义改革的希望并非出于对联邦权力的幻想,相反,他指出,“美国政治机构中的所有成员都曾经以某种方式屈服于特定的利益,并为之服务。在这方面,州政府和城市的行政部门所犯下的罪行要比中央政府多;但中央政府本身也是罪孽深重的”。“最需要国家化的美国国家机构就是中央政府”。(第225页)但他在该书中高度赞扬老罗斯福的改革政策,因其改革的目的是建立“公平交易”即权利平等、没有特权。这主要是帮助自由经济中得不到公正待遇的弱势群体和个人。虽然权利平等不一定带来机会平等和财富的平等,但它却能禁止任何人将自己的成功或失败归因于社会法律制度。克罗利称老罗斯福“是第一个让美国人民意识到改革理念属于国家原则的政治领袖,也是第一个认识到如果不变成一个改革者就无法真正代表国家利益的政治家”。(第141页)这说明,老罗斯福的政策对克罗利新国家主义观念的形成是有影响的。
此书刚一问世,老罗斯福就写信给作者,“我觉得你是理解……我在政治中所奋斗争取的那些东西的”。(李剑鸣:《伟大的历险:西奥多·罗斯福传》,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第287页。)1910年,老罗斯福直接以“新国家主义”为题发表竞选演说,并请克罗利起草演说稿。老罗斯福说,“假如一个人的财富代表他自己的能力和智慧,而使用时又能完全照顾到别人的福利,我们是不会有任何不平的。但是财富必须来得正当,并且很好地加以运用。即令财富的取得没有损害社会,那也是不够的。只有当财富的取得对社会有利,我们才能准许取得。我知道这意味着政府要实施一种政策,空前积极地干预我国的社会和经济情况,但是我认为我们必须面对这个事实:现在已经有必要这样加强政府的管理了。”他还说,“我们正面临着关于财产对人类福利的关系的新看法……有人错误地认为人权同利润相比都是次要的。现在这种人必须给那些维护人类福利的人们让路了。这些人正确地认为,每个人拥有的财产都要服从社会的全面权利,按公共福利的需要来规定使用到什么程度。”(D.L_杜蒙德:《现代美国:1896~1946》,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166~167,第171页)这些言论与克罗利书中的观点完全一样。
老罗斯福不止一次地谈到,他的政府观是汉密尔顿的,民主观是杰斐逊式的。新国家主义就是用扩大政府权力的方法去维护美国的民主。也就是说,他已摆脱了汉密尔顿和杰斐逊的两难处境,站在了两位巨人的肩膀之上。老罗斯福曾自我评价说,“我已得出结论,我自己很少独创性,我所做的就是试图从我认为属于某一领域专家的那些人那里获得看法,然后设法把这些看法付诸实行”。(李剑鸣:《伟大的历险:西奥多·罗斯福传》,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第285页)当时美国民族正处在历史发展的十字路口上,一边是工业专制,一边是国家社会主义,这两条道路对民主和自由都是毁灭性的。现代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需要一个强大而民主的政府,霍夫施塔特也认为,老罗斯福是懂得这种需要的第一位政治家。(霍夫施塔特:《改革时代:美国的新崛起》,俞敏洪等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95页)
按照美国例外论的观点(关于美国例外论,可参见刘军:《美国例外论和工运史研究》,《世界历史》1999年第5期;《桑巴特命题的联想》,《北大史学》11期),美国既没有资产阶级革命,也没有无产阶级革命,美国的社会运动都是反对经济和政治领域内的垄断和特权,要求个人和群体的自由。美国历史也表明,只有在严重的国内危机和外部威胁的情况下,国家主义才能发展。二十世纪美国国家主义的发展得益于进步主义运动、新政、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六十年代黑人民权运动。这些事件程度不同地促进了国家权力的发展。当然,美国国家主义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一位学者在二十世纪中期指出,“真正的美国人仍然用怀疑的眼光盯着政府,不管政府装扮成什么,他们都会对它保持着警觉和担忧。这种普遍的心态,已使美国人积习成性”。“只要做民意测验,抽象地问及美国人对于政府的态度,否定的回答占压倒性的多数”。(s.亨廷顿:《失衡的承诺》,周端译,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第40~41页)当然,对国家主义发展的最大反动来自八十年代的里根政府。
克罗利虽然主张以政府权力推进民主,但他对新国家主义没有表现出丝毫的乐观或把握。因为他已经意识到,美国生活的希望(或许诺,英文是Promise)即美国人曾盲目乐观憧憬的“上帝之城”和“希望之乡”不会自动实现,它能否实现,完全取决于美国人自己如何去努力。如同美国的过去有许多值得自豪和感到羞愧之处,美国的未来也将充满着各种挑战。美国在二十世纪的发展历程似乎印证了克罗利的观点。今天,人们在二十一世纪初读《美国生活的希望》这本书,依然会感到亲切,因为克罗利对国家权力与民主关系的论述远没有过时。
浅谈现代职业教育的新观念 篇7
关键词:现代职业教育,能力,教育观,课程观
知识经济时代的二十一世纪, 能上重点高中、能读重点大学、能做办公室的高级白 (金) 领仍然被人们所追逐。学生只要成绩好, 在老师、家长的眼中就是好学生, 而成绩差自然就成了名副其实的“差生”。但是社会的需要是多元化的, 它需要白 (金) 领, 同时也需要更多的蓝领;人的智能结构也是多元化的, 我们不能用同一种智能标准去考核所有的人。现代职业技术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有别于其它类型教育和教育活动的, 它的本质特征是职业性、生产性和社会性。因此职业教育应该具有别于其它类型教育的目的、教育观、课程观、教学观、发展观, 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职业技术教育的需求。下面具体阐述现代职业教育的目的、教育观和课程观。
一、现代职业教育的目的
由于激烈的竞争以及国际国内市场对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 职业教育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受到重视, 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为了保证我国职业教育的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在大力发展各级各类职业教育的同时, 我们务必认真研究职业教育的目的究竟是什么的问题。
教育目的是学校教育培养人的总要求, 深刻理解教育目的, 对确立正确的教育观有重要作用。教育目的是受社会条件所制约的 (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制度和社会生活状况) 。同时社会成员的教育意识水平又对教育目的有着巨大的反作用。不同教育类型的存在, 是由经济及社会发展的不同需求所决定的, 而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对教育的需求又具体体现在教育的目的上。职业教育的目的与普通教育的目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总的教育目的的两个重要的方面, 在于培养和造就合乎时代发展趋势和国家或地区发展目标要求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成员。从广义讲, 每个社会成员所受的教育都应由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两部分组成, 而且这两种教育是贯穿于人一生的经常性的教育活动。职业教育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职业教育或职业培训而使社会成员获得某种职业能力和职业的发展潜能, 并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
二、现代职业技术教育的教育观
(一) 现代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
职业技术教育是传递职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社会劳动力的教育, 而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是不断变化的, 这主要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有关, 而现代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为:
1) 劳动分工由单一向复合工种转变。主要表现在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跨越、动作技能与心智技能的跨越、蓝领阶层与白领阶层的跨越。毫无疑问, 这三种跨越需要我们的现代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出具有跨岗位能力的职业技术人才。
2) 技术进步导致简单职业向综合职业发展。需要我们培养学生跨职业的能力, 即培养他们跨专业的智能结构、跨行业的智能结构、跨产业的智能结构。
3) 信息爆炸催化一次学习向终身学习转变。需要我们具有开发自身潜能的能力, 在学习中注意显形学习、隐行学习、和虚拟学习。一次学习受用终身的时代已一去不返, 新技术、新知识, 新需要层出不穷, 发展变化, 面临的是要求我们不断进行自我更新知识, 提高能力的局面。人们须“长到老, 学习到老”, 才能提高自己适应现代社会。
4) 竞争机制迫使职业向多种职业跃变。劳动市场需要的不断变化, 迫使人们不断更新提高自我, 来适应市场的需要。任何人若不思进取, 就会被社会所淘汰, 正所谓“物竟天择, 适者生存”, 激烈的竞争迫使人们必须具有适应劳动力市场的能力, 学会跨职业转移、跨行业转移、跨产业转移, 以拓展自己的就业面。
(二) 教育对象的多元智能理论基本结构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 人的智能是多元化的, 不能用同一种智能标准去考核所有人, 有些人也许不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 或许具有非凡的形象思维能力。人的智能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 逻辑数理智能;2) 言语、语言智能;3) 音乐、节奏智能;4) 视觉、空间智能;5) 身体、动觉智能;6) 自知自醒智能。
(三) 现代职业教育的教育观
基于现代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和教育对象的多元智能理论, 现代职业教育的教育观认为, 发挥人的潜能、发现人的价值、发展人的个性才是现代职业教育的正确取向。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真正的教育是:理解关爱学生、打造受教育者实现自我的过程。它培养受教育者进取的精神和克服困难的决心及信心, 帮助每个受教育者发挥潜能、以达到他的最佳状态, 使每个受教育者向其可能的方向发展。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要正确发展学生的个性, 千万不要做扼杀他们个性的刽子手, 更不要把学生压制成千篇一律的“板鸭”。
三、现代职业教育的课程观
架构职业教育课程和教材应突出“三性”与“三观”, 即定向性与能力观、应用性与基础观、整体性与过程观。具体阐述如下:
(一) 定向性与能力观
定向性是指课程设置、教材内容以及主要的教学活动, 必须服从与各行各业特点的培养目标和职业方向的实现。而能力观是指它的职业能力的培养, 包括方法能力、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课程的定向性与迁移性的矛盾通过三种能力来调整。而所谓关键能力是指当劳动组织发生变化或职业发生变更的时候, 这种能力依然存在, 从而能重新获得新的知识或新的技能, 从而有了更好的定位适应能力。
(二) 应用性与基础观
即培养“一专多能”的人才, 既有一定的专长, 又有较强的适应性。这里主要应合理解决应用性与普遍性的矛盾, 对普通文化基础、职业通用基础、职业专业基础教育课程内容进行合理分配, 可以边学边完善基础。
(三) 整体性与过程观
即注意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并合理解决整体性与局部性的关系。要培养综合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进行能力本位的考核, 即从以下几方面来全面地考核学生, 而不是以偏概全。1) 技能与知识考核;2) 笔试与口试结合;3) 模拟与现场;4) 结果与过程;5) 学业成绩与能力评价;6) 教育结构与就业结构。
总之, 在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 应注重各种能力素质的培养, 能力是素质的外延, 素质是能力的内化, 让教学成为师生互动的有意识、有目标的、有反馈的活动, 并始终以职业教育的职业性、生产性、社会性、目的性为导向, 才能跟上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步伐, 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进而获得良好的社会信誉。职业教育关系到国家的发展, 关系到学校的发展, 联系着学生的发展, 我们应该用责任心和智慧认真做好它, 为创造和谐社会尽一份儿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黄克孝.职业和技术教育课程概论[M].华东师范教育出版社, 1999.
现代化猪场传染病的防控新观念 篇8
1 认清当前猪病流行的新趋势
近年来很多猪场普遍感觉到猪越来越难养了, 原因是新病不断出现, 免疫抑制病威胁不断加剧, 混合感染、多重感染增多, 病情复杂, 诊防困难。 免疫抑制性疾病如蓝耳病、 圆环病毒和支原体等破坏淋巴细胞、降低免疫力、导致猪群产生免疫抑制后持续处于亚健康和受威胁状态, 影响猪瘟和伪狂犬病等疫苗的抗体水平, 并容易继发感染呼吸系统疾病。 猪群中多种病原混合感染越来越普遍, 比如在病毒病中, 猪瘟与伪狂犬病双重感染, 猪瘟与蓝耳病以及圆环病毒等混合感染在临床上已很常见, 并以猪瘟病毒、蓝耳病毒、 圆环病毒Ⅱ型和伪狂犬病毒多重感染与继发感染, 对猪群的危害性最大, 猪口蹄疫病毒、流行性腹泻病毒对仔猪的致死率较高。 细菌性疾病中常见气喘病和副猪嗜血杆菌病及传染性胸膜肺炎等多重感染。 当前在猪群中发生最多的是猪肺炎支原体、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和副猪嗜血杆菌及链球菌等多重感染, 同时也有病毒、细菌和寄生虫之间的感染, 如蓝耳病毒与副猪嗜血杆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链球菌, 圆环病毒与副猪嗜血杆菌或链球菌等。
2 注重猪群的保健, 提高猪群的免疫力
根据猪场实际, 制订猪场药物保健计划。 如妊娠母猪定期 (每2~3 个月) , 哺乳母猪产前、产后各1 周, 仔猪断奶后l周, 在饲料中添加保健药物, 哺乳仔猪于第3、7、21 天执行“3 针”保健计划等, 可以有效预防疫病的发生。 制定种母猪和种公猪保健方案, 清除母猪体内病原菌, 抑制病毒复制, 增强母猪免疫力, 净化猪场传染病。 促进母猪正常发情, 提高母猪产仔数, 减少母猪子宫炎、乳房炎和无乳综合征。 预防各种疾病通过胎盘垂直传播给胎儿, 提高妊娠质量。
加强断奶仔猪保健管理, 减少断奶应激, 预防水肿病的发生。 促进断奶仔猪消化, 减少呼吸系统病的发生, 提高成活率及日增重。
3 不能过分依赖疫苗应用
虽然疫苗免疫接种是预防动物传染性疾病最有效的方法, 但是我国近30 年来疫苗使用的密度也越来越大, 但是传染病似乎有增无减。 许多养殖场随意加大免疫剂量, 滥用未经批准的疫苗和自家疫苗, 造成免疫应激和免疫麻痹, 引起免疫失败。 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免疫接种, 是预防和控制猪传染病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 种猪场对猪口蹄疫、猪瘟、猪伪狂犬病、猪蓝耳病、猪细小病毒病、乙型脑炎、猪链球菌病及猪肺疫等应常年保持100%的免疫接种, 其他疾病可根据本猪场生产实际、 环境条件及当地疫病流行情况等, 有选择地进行免疫。
应加强病毒性疫苗和种猪的免疫接种, 特别是PRRSV、HC的免疫接种, 减少细菌性疫苗和肉猪的免疫接种。 另外, 有条件的猪场应建立检测体系, 根据抗体检测结果每年调整免疫程序, 做到有的放矢。
4 慎重选择预防性药物
用药物预防和治疗动物疫病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也是规模化养猪控制疫病的重要措施。 但是猪只在工厂化生产以后, 受多种因素影响, 猪只的发病规律出现很大变化, 阶段性、群体性和多源性较为突出, 虽然使用高规格的药物, 效果也不理想, 给机体增加了负担, 使其抵抗力下降。 由于长期滥用抗生素, 病原微生物产生了很强的抗药性, 造成疾病的循环发生, 很难有效控制。
5 坚持做到彻底的消毒
(1) 常规消毒工作。 种猪场大门口设大消毒池, 消毒液每2 天更换1 次。 每幢猪舍门口设石灰消毒池, 每周更换1 次消毒液。 每周消毒1 次猪舍, 猪舍外15天大消毒1 次, 产房每周消毒2 次。 临产前母猪阴户用l%高锰酸钾水清洗预防细菌感染; 工厂化全进全出的猪舍, 每批猪出栏后彻底消毒1 次, 并空舍1 周后方可进猪。 发生传染病时猪舍用具每周消毒1 次。
(2) 常用消毒液。 10%~20%石灰乳 (现配) 、2%火碱溶液、0.5%过氧乙酸溶液、1∶200 消毒灵、消毒王1∶800和百毒杀1∶3000, 用量可根据地面及墙壁的结构适当增减。
6 建立良好的饲养管理体制
现代档案管理新观念 篇9
1.现代教育观念的变革, 核心是如何处理好“儿童与教育”的关系问题。观念变革时期, 教育家开始重新审视儿童发展与教育的关系, 形成了对儿童和教育的新认识。认为儿童不仅与成人有差异, 儿童之间也是有差异的, 无论是在语言表达、阅读速度, 或在回答问题上等, 儿童之间都有很大的不同, 在教育中采用统一的内容、方法、进度, 要求所有的儿童是不合适的。在这个基础上, 有教育家提出“儿童中心”的观念, 认为教育应该使学校适应儿童, 而不是使儿童适应学校, 教育的一切措施都要围绕儿童进行。教育家也对学校形成了新的观念:认为学校与社会发展联系密切, 学校应该成为社会的中心, 学校要使儿童、课程与社会保持密切的联系;学校是一个各种知识、文化的净化器和不同等级、阶层的平衡器, 要使每个到学校学习的孩子能够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在这些新观念的影响和冲击下, 传统的等级教育观念、歧视性教育理念逐步被废弃, 适应儿童的教学内容、活动课程、个性化学习等观念逐步被接受。
2.现代教育技术的变革, 核心是如何处理好“技术为知识服务与为学生服务”的关系问题。从教育技术的发展来看, 早期的“班级授课制”主要是基于知识学习的考虑。进入20世纪以后, 教育技术发生重大变革, 从技术为知识传授服务转向技术为学生发展服务。如在教学技术或手段上, 传统的灌输式教学逐步由活动教学、设计教学、小组教学、单元教学、讨论教学所取代;学习方式也由传统的必修制向选修制、学分制、走班制等转变;课程设置也由传统的学科课程向活动课程、综合课程、AP课程转变;学校机构也由传统的统一学校向选择性学校、特许学校、公立学校市场化转变。教育技术的变革,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观念的变革。
3.现代教育制度的创新, 核心是如何处理好“制度约束儿童与保护儿童”的关系问题。传统的教育制度是一种限制和约束儿童的制度, 如早期的“双轨制”和“多轨制”, 把儿童分成不同的类型, 设置固定的通道。即使在实行单轨学制的美国, 早期学校制度也是从无年级制到8-4学制的。进入现代社会以后, 约束儿童的教育制度开始发生变革, 逐渐形成一种保护儿童的制度, 使儿童有多样性的发展通道, 特别是“综合制”的出现和6-3-3学制、6-2-4学制以及多种学制的出现, 为儿童发展提供了多样性的渠道。教育制度不仅要保护儿童, 也要约束儿童。这种约束是建立在现代儿童观念、教育观念和教育技术手段的基础上的, 约束也是一定程度的保护, 而且保护的内容更为细致和人性化。
转变观念推进现代养猪业发展 篇10
1 德州市养猪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发展现状
近年来, 德州市养猪业发展突飞猛进。到2010年底, 全市已先后引进了金锣、双汇两大生猪加工企业, 年加工能力达到500万头。全市发展标准化规模养猪场 (小区) 1800多处, 年出栏量达到460万头, 人均养猪业纯收入90元, 生猪产业已经成为全市畜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
1.2 存在的问题
与国内外先进地区相比, 与市场需求变化相比, 德州市养猪业仍存在亟须加以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尽管规模饲养场和小区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 但其生产和产品达到标准化要求的所占比例偏小, 有影响力的大型畜产品养殖基地偏少。还没有建立起紧密型利益联结关系, 养殖与加工之间还停留在简单的买卖关系上。发展养猪业投入不足, 特别是良种繁育体系、产品质量监管、重大疫病防控等方面的投入, 与实际需要有不小的差距。制约养猪业发展的贷款难、用地难、粪污处理难等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2 德州市养猪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今后几年是德州市由畜牧业大市向畜牧业强市转变、由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的关键期, 对养猪业来说, 既有新机遇, 也有新挑战。
首先, 从国际畜牧业发展形势看。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 养猪业发展将面临更加开放的市场环境和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一方面, 国外资本和产品大量进入我国。发达国家借助技术、资本方面优势, 不断在生猪种质资源、产品销售等领域抢占发展制高点和市场。比如, 国际著名投资公司高盛、摩根士丹利等已经进入我国生猪、祖代种猪等行业。另一方面, 我国产品出口难度越来越大。欧美、日韩等国际市场对畜产品要求标准和监控程序越来越复杂。同时, 东南亚国家畜牧业发展很快, 不断与我国争夺畜产品出口市场份额, 加之国内劳动力成本上涨等因素, 我国畜牧业原有的人力资源、养殖成本等优势正在逐渐弱化。因此, 必须适应形势需要, 积极做好转方式、调结构, 保障国内养猪业长期健康发展。
其次, 从国内经济发展大形势看。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保证农民收入稳定增加, 是我国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养猪业产业链长、发展前景广, 前联种植业, 后联加工业, 涉及运输、餐饮、商贸等多个行业, 与统筹城乡发展和劳动力转移关联度高。许多发达国家实践证明:经济发展越快, 城镇化、工业化水平越高, 越要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 强化畜牧业基础地位。也只有这样, 才能更好的保证畜产品供给, 保障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发达国家畜牧业产值占农业的比重普遍超过50%, 甚至达到70%以上) 。因此, 转方式、调结构, 推进现代养猪业发展, 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必然选择。比如:齐河县西魏村在发展养猪产业的过程中, 通过合作解决一家一户难以解决的种猪引进、饲料加工、品牌创建、成猪销售等难题, 实现了抱团闯市场, 全村60多家养猪场, 年出栏生猪近10万头, 人均增收超过3万元。
第三, 从养猪业发展的本身需求看。近年来, 养猪业规模饲养比重不断增加, 管理技术不断提升, 产业总体水平取得巨大进步。但也面临产业联结不紧密、质量安全水平亟待提高、疫病增多加重、环境保护压力增加等制约再发展、再提高的问题。而积极转方式、调结构, 推进现代养猪业发展, 就能够破解面临的这些矛盾和难题, 进而提升生猪产业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比如:临邑县以引进的六和海波尔种猪场为龙头, 向农户提供种猪、技术、回收等多种服务, 已发展存栏300头以上的养猪户130多个, 在今年养猪行情不稳定的情况下, 农户养的猪仍以绿色、品牌和成本低等优势, 每头获利100元以上。
第四, 从德州市养猪业发展实际看, 养猪业已初步实现了由分散饲养到规模饲养、由粗放经营到集约经营的战略转型, “强龙头+大基地”为基本特征的产业格局初步形成, 这为进一步提高养猪业发展水平奠定了基础。
总之, 当前养猪业已经进入由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的关键阶段, 积极转方式、调结构, 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应当也必然成为这一阶段的主要内涵。
3 抓好四个转变, 推进现代养猪业更好更快发展
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 德州市将以“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品牌”为发展方向, 坚持数量与质量并重、发展与保护同步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转变发展方式, 优化产业结构, 努力构建现代生猪产业体系, 加快由畜牧业大市向强市跨越。到2015年, 建成600万头生猪生产基地, 生猪标准化规模饲养比重达80%以上;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生猪产品品牌50个, 品牌优质率达80%以上。围绕以上目标, 我们将努力在四个方面实现转变。
3.1 加快生产方式由分散饲养向标准化规模饲养转变
发展标准化规模饲养是加快养猪业生产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 是提升我市生猪生产水平的有效途径, 也是促进养猪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十二五”期间, 全市将建成500处技术先进、管理科学、效益显著、优势突出的高标准现代化养猪示范区, 进而达到树立典型、示范引导、以点带面、全面提升的目标。突出抓好临邑海波尔10万头生猪等优质基地建设, 建成一批集饲料、种猪、养殖、加工和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养猪产业园区。继续发展标准化规模饲养场和养殖户, 并通过推广自然养猪法、循环种养、综合利用等措施, 控制和减少养猪粪污排放, 实现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
3.2 加快经营方式由生产环节各自为政向产业一体化转变
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最终目标就是向社会提供质量优良、数量稳定的畜产品, 而达到这一目标最佳方式就是实现加工企业和原料基地协调发展, 实行产业一体化经营。下一步, 我们将以生猪加工龙头企业为核心, 全面构建紧密型产业链, 实现产前、产中、产后各个产业链环节的专业化、合作化生产和一体化经营, 到2015年生猪产业一体化率达到80%以上。
3.3 加快销售方式由普通产品为主向品牌化营销转变
品牌是优良品质的代表, 是实现现代畜牧业发展的主要标识。我们将树立品牌观念, 增强品牌意识, 做好品牌经营。一是做好产品品牌文章。依托双汇和金锣牌猪肉产品等知名品牌优势, 逐步叫响“知名品牌德州造”。二是做好基地品牌文章。加快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的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 逐步实现优势产品向品牌产品过渡, 实现品牌带动, 进一步提高德州生猪及其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3.4 加快保障方式由以治为主向以防为主的转变
现代档案管理新观念 篇11
一、“教育观”的转变
教育的至高无上的目的就是为了个人和谐的发展、全面的进步,潜能的激活、创造力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使每个人得到良好的教育。1996年,国际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中指出,当今教育应基于四种基本能力来开展,即学会认识、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即当代教育的四个支柱。这种环境下,学校教育的功能有了根本的转变,成为面向全体的大众教育、促使学生社会化的教育和为终身教育打基础的教育。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教育功能的转变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作为教育任务执行者的教师,其教育观念必须与大教育观相吻合,将学生培养成为素质型而非单纯知识型的人才,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二、“教学观”的转变
传统的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强调教师的“教”,而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则突破了时空的限制,以学生自身的学习为主,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以学生的活动为中心,充分利用了声、像、动画、文字等各种信息载体,调动学生的感觉和知觉器官,挖掘非智力因素对学习的正效应,强调学生的“学”,主张学习不是被动接受信息刺激的过程,而是主动构建知识意义的过程,学习需要学习者根据自己的知识背景对外界信息进行主动选择、加工和处理,教学过程更加关注学习动机的激发与维持,为学生创造有利于知识意义的情景与气氛,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工具支持,整个学习呈现出自主性、交互性、个体性的特征。
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安排和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学习,克服了传统教学中“一刀切”的人为情况,学生与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交流,学习的进行过程中就可以了解自己的进步与不足,及时地按要求调整学习,自由进退,自主构架,任何时间里都可以进行学习或参加讨论及获得在线帮助,从网络广泛的信息源中选择需要的学习材料,实现真正的个别化教学,使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教学主体,教学模式也将因之由以掌握知识为目的的“复制型”、“消极型”的“维持性学习”模式,转变成以掌握知识的能力为目的的能够主动发挥学生学习知识能力、探索知识能力、发现知识能力、实现自我教育的“创造性学习”模式。
三、“学生观”的转变
在传统的学校教育中,教师具有绝对的权威,居于教学的中心,从社会的发展看,教师的作用的确是非常巨大的,起着延续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但在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得到拓宽,学校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场所,教师不再是一部百科全书或一个供学生使用的资料库,也不是机械传授知识的简单工具,师生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师生关系将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权威型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民主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指导学生学习,帮助学生获得信息、选择信息、处理信息,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知识性、技术性、伦理道德等的问题以及情感、人际交往等方面的问题,教师需要更多地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促使学生能力和人格的健全发展。教师不能再将单纯的知识传递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继续充当知识传递的“二传手”,而应当把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方法以及灵活的知识迁移能力、终生学习意识和能力的获得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更多的扮演顾问和向导,充当“学习促进者”的角色。从对他们掌握知识、能力结果的关注,转移到对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的关注上,从对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量的关注,转移到对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关注上。教师的注意力不再集中在学生要求什么、灌输什么,而是集中在如何把学生组织起来,发挥每个学生的聪明才智,激发学生发现、探索、创新的欲望。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主动发展的宽松环境,站在服务的角度,协助学生主动的发展,将学生看作是具有旺盛生命力、具有多方面发展需要和发展可能、具有主观能动性、能积极主动参与教育活动和学习活动不可代替的教育主体。
四、“课程观”的转变
课程观是人们对课程的基本看法,具体地说,课程观需要回答课程的本质、课程的价值、课程的要素与结构、课程中人的地位等基本问题。它支配着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影响着学生的发展。传统的课程观呈现出比较明显的知识中心的理性主义倾向,固守着“课程即学科”或“课程即教学科目的总和”的观念。知识、社会、人是制约课程的三个基本要素,知识的标准化、统一化支配着课程设计、课程实施,但长期以来,我们忽略了对课程的决定因素——人的关注。所以,在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教师必须改变这种传统、陈旧的课程观,即向完整的人以及其完整的生活的课程观转变,把学生作为活生生的、生活着的人来看待,还课程真正的生命活力。
五、“教育教学评价观”的转变
在现代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学里,教学形式更趋多样化,如基于资源的教学、基于问题的教学、基于项目的教学等等,信息资源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所以,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中,教学管理不应继续将中心环节放在对人的管理上,而应当重视和加强与教学活动相关的各种教学资源的管理。作为导向和手段,评价的科学性与管理的科学性是密切相关的。
传统的教学评价往往重知识,轻能力,轻智能,更轻思想和情感;重考试分数,轻平时表现,重纵向比较,轻横向比较,重共性,轻个性。而在教育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评价,则应主张全面、整体、积极、有特点地评价学生的能力,用发展的观点评价学生,将学生看成是有血有肉、有进步需要和发展需求的活生生的人,主动地将教学评价作为激活学生精神生命的基本导向,努力使教学评价更具人性化,在评价中始终坚持运用发展性评价方式,不以奖惩为目的,而是在没有奖惩的条件下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其主要特征是:(1)注重教师的未来发展;(2)强调评价的真实性和准确性,(3)注重被评价人的个人价值。具体说来,就是既要考查知识,也要考查能力和技能,还要评价情感、态度和习惯,既要考查学习结果,进行终结性评价,也要考查学习过程,进行形成性评价:既要有客观评价,也要有主观评价;即要有定量评价,也要有定性评价。既要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要有学生的自评和互评。同时,还要注重对信息资源的评价。
六、“思维方式”的转变
思维方式是指人脑处理信息时较为稳定的、带有倾向性的状态。它包括两重含义:(1)人脑处理信息活动的基本方法,如比较、分类、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2)人脑处理信息的特定态势,可产生诸如主观性与客观性、单向性与双向性、封闭性与开放性、静态性与动态性等矛盾特征。人们在处理信息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较为稳定的方法体系,由比较、分类、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基本方法,以及它们相互间的不同构成、不同角度、不同组合而成的,在一定信息参与下,具有一定的价值倾向,并因此深刻影响人们的行为。
现代思维方式是思维形式与思维内容的统一,是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尤其在当今教育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情形下,原有的思维方式发生裂变而形成现代思维方式时,教师的思维方式仍然表现无意于向现代思维方式的转化,就显得不合时宜了。在传统的思维模式下,人们往往习惯于面向过去的经验,从已知的条件和既定目标中求取问题的答案,不善于从多种假设和构想中寻找解决的办法,习于常规,因循守旧。传统思维方式作用于教育教学,常使教师沉迷于多年一贯制的堡垒之中,极大地阻碍了教学的改革与创新。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是一项开拓性的事业,它要求每一位教师必须能够根据教育教学发展的即时变化,进行多维思考,做出最符合当前现状的决策。这需要教师要注意思维方式的转变——变主观性思维方式为客观性思维方式,变滞后性思维方式为超前性思维方式;变习常性思维方式为创造性思维方式,变封闭性思维方式为开放性思维方式;变单向性思维方式为双向性思维方式,变单一性思维方式为系统性思维方式;变静态性思维方式为动态性思维方式,从而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能够站在更高的观察点上,从更广阔的视角,多方位、立体化、理性化、综合化地审视思维对象,从而使决策更加科学而合理,并最大限度地降低教育教学决策和行为的失误率。
七、“教育信息技术观”的转变
企业家应树立现代会计观念 篇12
准确、快捷的会计信息可以展示不同风险和报酬, 能够帮助企业家及时了解其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 发现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经营产业或地区上有所取舍, 从而促使经营策略更加科学合理。
因此, 新形势下, 企业家与会计部门之间的关系, 不再是签字、盖章、批条等单向指令关系, 而是需要企业家充分运用会计信息, 掌握企业的经营、财务等各方面状况, 从而促进企业的稳健发展。基于此, 本文从5个方面展开分析, 意在阐明当今企业家应树立全新的会计观念, 以发挥会计信息应有的作用。
一、企业会计体系观念
传统会计体系一般由5个分支组成: (1) 财务会计。其主要功能是对外报告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 (2) 管理会计。其主要功能是对内部管理者提供支持管理决策的信息。 (3) 成本会计。其功能具有两重性:一是为财务会计提供成本信息, 以合理确定存货价值及计算损益, 二是为管理会计提供决策分析中的基础信息。 (4) 税务会计。其主要功能是依据税法计提各种税额, 订立税务规划。 (5) 内部审计。其主要功能是维护企业会计体系的客观性和安全性。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起,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速度推进, 企业会计体系向外不断拓展, 由此产生了两个新的组成分支, 即会计信息系统和国际会计。会计信息系统是电子计算机应用于会计的结果。值得注意的是, 计算机应用于会计, 直接结果是人工操作过程的电算化, 更重要的是促使会计信息更加体系化, 一些在手工操作下不可能做到、甚至不可能想到的信息生成和其他复杂功能, 在计算机条件下成为现实 (比如复杂的可行性分析和决策控制方案比较) 。国际会计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在企业会计中体现的结果。由于涉外经济业务的不断增多, 企业在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交易中经常要用多种货币计价, 同时, 还需要遵循国际会计规则和市场法规。所以, 现代企业会计体系应由以上7个分支组成, 相应地, 现代企业家也应更新会计体系观念。
二、会计信息使用者至上的观念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应当不断强化会计信息者至上的观念。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是明确企业会计信息的使用者群体。不同类型的企业, 其会计信息使用者群体是不同的。如公司制企业的会计信息使用者最为广泛, 包括股东、贷款人、金融机构、税务机关、客户、政府机关、社会团体以及潜在的投资者。二是明确企业会计信息为信息使用者服务的观念。必要的信息服务是企业应当对外界提供的服务之一, 这既关系到企业自身的经济利益又关系到企业的社会形象。会计信息使用者有权利得到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企业会计信息, 甚至有权利因不能及时得到会计信息或受到不公正会计信息的误导而对企业提出诉讼。随着会计电算化的不断普及, 计算机与会计工作已越来越密不可分, 会计信息的迅速传播将为更多信息使用者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
三、会计系统的管理功能观念
会计系统的管理功能观念, 实质上是对企业家与会计师之间关系的认识, 是对会计系统在企业管理中角色功能的认识。过去, 会计师的主要工作是报送会计凭证, 接受会计部门之间的单据传递, 按照规则编报财务报表。而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起, 美国管理会计领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会计界多年来以财务会计为主的格局已经有所改变, 以作业成本会计和作业成本管理 (ABC和ABM) 为标志, 成本和管理会计不再限于计算产品成本、计量企业盈利能力和评价业绩这样一些事后事项, 而是迅速扩展向支持作业控制和战略规则方面发展。 (2) 更加强调会计信息的时效性和详实性, 从而使管理者的判断能够更加有的放矢, 信息反馈和决策改进也更加快捷。 (3) 会计师由被动角色向主动角色转变, 即不仅限于消极地按规定报送会计报表, 或等着用户提出要求后才提供会计信息服务, 而是积极主动运用会计信息系统, 不仅尽量满足信息使用者需求, 还积极运用会计信息为管理层决策服务。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 不仅是国家宏观管理的需要, 也是企业自身的生存之道。上述变化, 显然会对企业会计系统的管理功能观念带来新的转变。
四、会计信息的现代技术管理观念
会计信息的现代技术管理是指财务会计电算化与管理会计电算化有机结合而构成的完整的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管理。财务会计电算化是直接用电子计算机代替手工处理财务数据, 管理会计电算化主要是以电子计算机为工具, 运用会计、统计、数学等其他方法, 建立各种管理会计模式, 实现会计分析、预测、决策等功能。目前, 我国会计信息的现代技术管理水平较低, 财务会计电算化与管理会计电算化发展缓慢, 究其原因主要是企业家本身的业务水平和管理水平较低, 对会计信息的现代技术管理作用认识不足, 认为信息技术应用成本较高。虽然有的企业领导也较重视会计信息的现代技术管理, 在处理会计信息时采用电子计算机代替手工处理财务数据, 但仅仅是对手工会计核算系统的简单模仿与复制。由于管理会计资料来源少、分析工具 (包括硬件、软件) 落后, 使得许多企业家不能有效运用管理会计方法, 造成了会计核算数据闲置浪费。因此, 只有通过现代信息技术, 通过互联网以及财务管理软件, 使财务会计电算化与管理会计电算化成为统一的系统, 会计核算信息才能与其他相关数据建立联系, 变成企业家所需的资料, 从而发挥管理会计电算化的优势。
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会计业务之后, 必须建立会计信息系统, 使企业管理人员能够通过计算机快速、准确了解企业经营管理和财务状况, 及时收集、处理有关信息, 并通过信息系统各模块间依存关系进行信息反馈。
五、普及会计人员的会计信息观念
为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企业家应大力促进信息技术在会计处理中的应用, 使企业会计人员具有较强的会计信息观念。笔者认为, 现代企业家应关注以下两点:一是努力提高会计人员和有关人员的管理意识和计算机知识。会计人员应尽快转变传统的事后管理观念, 使其工作重点从单纯提供信息转为进一步利用有关信息来参与管理。同时要加强会计人员会计电算化培训, 提高其计算机应用技术水平。二是加强管理会计软件开发和应用。目前, 我国的会计核算软件较多, 但其运行环境与功能也各有差异。而会计软件只有在与之相适应的环境下运行, 并具备较高的性能指标, 才能保证发挥其功能, 体现会计电算化带来的便利和好处, 更好地帮助会计人员完成日常会计核算、财务分析和财务管理工作。
总之, 在企业管理机构的职能行使中, 会计系统是一个有特殊功能的管理分支。从我国当前状况看, 会计师自身应当更新观念, 企业家更需要调整传统会计观念, 使经营者自觉提高本身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良好的声誉有利于经营者和企业家的长期发展, 使之逐步变成职业企业家。由此, 企业会计系统才可能在企业管理和发展中发挥出其应当具备而尚未完全显示出来的管理功能。
参考文献
[1]柴东.谈企业家的财务与会计意识.《会计之友》, 2005 (2) .
[2]迈克尔·杰宾斯.财务报告中的职业判断.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5 (9) .
[3]韩秀坤.谈建立财务报告承诺制度的必要性.《冶金财会》, 2004 (12) .
【现代档案管理新观念】推荐阅读:
现代档案的保护05-10
现代医院人事档案09-25
档案现代化管理06-09
现代化档案管理07-29
现代化的档案管理07-19
档案管理现代化时期05-24
现代化档案管理研究08-29
档案的现代化管理策略06-20
水利档案的现代化管理07-07
人事档案的现代化管理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