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图书管理(精选12篇)
现代图书管理 篇1
现代图书馆的管理方面的创新需要采用科学发展观作为发展的指导思想, 对图书馆内的工作人员培养制度、管理制度、业务结构等进行不断的创新和发展, 实现现代图书馆人文建设与文化建设的共同发展, 采取科学的手段对其进行研究、设计、选择与实施, 这样才能促进现代图书馆的管理系统得到综合效能方面的不断提升, 实现服务的不断完善。
一、现代图书馆的管理现状
信息社会的高速发展, 也使得图书馆的管理体制有了较大的变化, 但从目前图书馆管理现代化的整体趋势看, 图书馆管理还存在很大的问题[1]。在原有的图书馆建设以及管理的过程中, 人们都比较注重对图书的收藏, 而忽视了对这些信息资源的利用, 形成了以书为本的发展理念, 图书馆中的管理内容也比较单一, 这样的运作方式对于图书馆的发展是一种阻碍, 也不利于人们对图书馆的使用。另外, 图书馆中的工作人员的自身素养对于现代图书馆的管理有着很大的关联, 在很多图书馆的岗位设置中存在家属安置的情况, 这种现状使得工作人员的素质存在比较大的差异, 具备专业的图书馆管理能力的人比较少, 不规范的人员结构会对图书馆的正常管理造成不利的影响。此外, 有的图书馆还因为一些特别的规定使得读者的借阅受到了阻碍, 比如对于没有借阅证的读者进行收费, 图书馆在发展中总是想着如何的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 这使得许多图书馆都走向了一条不归路, 损坏了图书馆在读者心中的崇高形象, 这一系类图书馆的发展现状对于其自身管理的不断创新都会造成不利的影响, 因此在发展中图书馆必须在创新、转变管理制度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 进行自我完善。
二、现代图书馆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现代图书馆的管理只有进行不断的创新才能不断地进步, 这些创新能够打破原有的管理体制, 弥补其中的不足, 使得管理制度更加完善, 管理效率自然就会得到提升, 这也是新时代下对图书馆运行的要求。另外, 现代图书馆的管理的创新也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要求, 在传统的管理理念中主要是对人进行束缚, 这种比较严格的管理形式不利于新事物的发展, 也会使得图书馆的管理出现僵化的局面, 对于创新是一种阻碍, 而当今时代却是一个新理念不断产生的时代, 人才与科学技术绝定着在社会中所掌握的发展优势, 而创新对于人才、科学技术的发展来说也是一种优势, 因此, 创新可以说是现代管理的潮流趋势, 相应的现代图书馆的管理也需要不断的创新, 只有这样才能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此外, 现代图书馆在管理上的创新还是深化改革的一种趋势, 在经济体制以及政治体制都在新时期得到重大的发展变革之后, 我国文化建设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 现代图书馆的管理内在要求以及发展目标、工作方法等方面也随之发生了改变。从这些发展变化的内容来看, 图书馆管理的创新是必须进行的一项工作, 而原有的陈旧落后的管理思想也将不再适用现代图书馆的管理进程。
三、现代图书馆的管理创新策略
1. 提倡以人为本, 改变传统管理观念
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就是以人为中心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 要把人作为管理中最重要的资源, 以人的能力、特长、心理状况等综合情况来科学的安排最合适的工作[2]。在管理工作中需要对每个员工的专业能力进行了解和分配, 发挥员工的不同价值, 这样也能够使工作人员获得工作上的成就感, 增加工作热情, 起到提高工作效率与工作业绩的效果。在现代图书馆这种人本理念的管理中, 人性化的服务内容必不可少, 改变过去图书馆工作者被动的进行服务的局面, 转变为主动的提供参与式的服务内容, 进行管理上的不断创新, 这样才能够做到以读者为中心的运行原则, 同时也可以提升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水平。在管理的创新方面应该从服务内容以及形式上着手, 提高对读者的重视, 树立图书馆为读者所用的意识, 现代图书馆需要管理的信息将会越来越多, 种类也会更加的丰富, 如果在管理方面不能适应这一变化, 还是只进行单纯的书籍资料的收藏、借还等业务, 那么就会对图书馆的发展造成阻碍, 丧失竞争能力。因此必须进行观念的创新, 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以满足读者的需求为中心任务, 增强自身的管理服务水平。
2. 共同建设数字图书馆门户, 推动馆际合作与共享
管理创新总是不断以新的观念、新的措施和新的方法, 使管理系统总体功能不断优化, 保持一种最佳效果的状态[3]。在现代图书馆的管理创新方面应该积极的利用信息技术手段, 建立城域网技术的网络管理平台, 使得借还图书的业务能够通过网络来完成, 通过便捷的物流系统可以增强其功效的发挥, 这样可以提高图书馆的工作效率。另外, 数字图书馆的建立也是现代图书馆的发展趋势, 它能够推动数字资源的城域网成员购买制度的实现, 进行读者用户的统一管理, 有利于对工作进行统筹安排, 也是特色资源共享制度建立的基础。此外, 积极的推动不同地区图书馆之间的合作关系的建立也是现代图书馆管理创新的手段之一, 增加图书馆馆际之间的互借和文献传递服务, 以合作的形式开展虚拟参考咨询服务等都是很好的创新管理形式。
四、结束语
现代图书馆的进步与创新是分不开的, 科学化的管理制度的创新是现代图书馆发展的必经之路, 它能够为广大的读者提供更加周全的服务内容和形式, 充分的发挥图书馆传播知识的作用, 加强其中的文化体系的构建, 增加文化活动的举办, 使图书馆成为名副其实的培育知识的地方, 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更好的为社会民众服务, 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参考文献
[1]赵力.综述现代图书馆的管理创新措施与途径[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 (17) :111.
[2]邓小娆.现代图书馆创新管理措施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 (24) :252.
[3]朱波.浅谈现代图书馆的管理创新[J].科技信息, 2011, (28) :375.
现代图书管理 篇2
在信息时代里,图书馆已成为全社会的一个重要的公共信息资源,图书馆的建设愈来愈具备高科技化,图书管理的重要性愈发突出,同时也向图书管理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现代图书馆的特点
现代图书馆比之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进步:
1.图书馆的重要性日渐显露。在著名的德国图书馆的大门上,镌刻着这样一段醒目的文字:“这里是人类知识的宝库,如果你掌握它的钥匙的话,那么全部知识都是你的。”而在现在这样一个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知识就是力量的时代,人们已经清醒地认识到,只有掌握了知识,才不会被时代抛弃,而对于求知的人们来说,特别是对于讲求独立研究多出成果的学者和求知者来说,图书馆就显得更为重要了,它可以满足人们不断提升的自学、终身进修和应用资讯科技的需求,可以促进社会崇尚科学、独立思考和提高社会文化意识的需求。现在图书馆读者日增、特别是双休日常常人满为患就是一个明证。图书管理员的岗位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图书管理员甚至成为了提供读者打开知识宝库钥匙的角色。
2.藏书数量增加速度更快,分类目录更细。纵观今日之知识世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学科呈现出既高度分化,又互相渗透,既高度综合,又纵横交叉的态势。目前,学科的门类早已突破“百花齐放”的范围,呈现出三千多门学科“千姿万态”的新
气象,使人大有“转侧看花花不定”之感慨。特别是近十年,人类在科学技术上的新发明、新创造,比过去两千多年的总和还要多,世界上每年登记的发明创造专利超过百万件,全世界每年发表的科学论文有一千多万篇,科学杂志有几十万种,各种书籍全世界平均每一分钟就可问世几本,西方许多著名图书馆的建筑面积,不到十年就得翻一番。这种“知识爆炸”的现状,使图书收藏流通出现了更复杂的局面,给图书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迫切要求图书管理的科学化、高效化。
3.新型媒体图书的比重愈来愈大。电子图书(数字化书籍)、音像光盘、录象带等多媒体资料,因其具有信息量大、声形并茂等特点正日益受到读者的青睐。eBook代表了一种全新的出版方式,它是未来图书的主流,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正在紧锣密鼓中。作为知识经济的载体,数字图书馆是国家信息基础设施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成为评价一个国家信息基础水平的重要标志和各国文化科技竞争的焦点之一。进入21世纪的美国国会图书馆,已开始进入了信息数据化时代的网上服务。我国已启动“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中国试验型数字式图书馆于2001年5月23日通过专家鉴定)。这一工程是“科教兴国”战略的源泉和动力,也是实现公民终身教育的大课堂。它将改变目前图书馆的工作方式和服务模式,可以更好地履行图书馆在倡导、组织和服务全民读书中的重要职能。图书馆馆员将成为捕捉和整理信息的专家,读者可以在世界各地通过网络阅览图书馆的丰富信息。图书馆的发展将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阶段,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此外,现代图书馆在选择藏书品种、提高服务效率、加强内
部管理等方面也面临许多新的课题。
二、现代图书管理员的素质:
现代化的图书馆要求有现代化的管理员。现代图书管理员除应具备传统管理员应有的一切素质外,还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修养。
1.图书管理作为一门专业学科,有其自身的特点和方法,作为一名图书管理员,除了掌握基本的管理方法外,面对层出不穷、分类日细的各种知识,只有不断学习、进修,加强自身的知识修养,方能熟悉馆内书籍,更好地为读者服务,帮助读者快速找到所需资料,甚至协助读者完成科研课题,从读者成功的快乐中找到自身的价值。从爱岗敬业方面,要求管理员有一种职业自豪感有一种自我充实、不断更新知识的精神。
2.随着图书馆管理的科技含量越来越大,要求图书管理员必须掌握现代科技管理手段。比如香港中央图书馆,作为全港图书馆系统的中心,拥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多媒体资讯系统。建筑造价六亿九千万港元的图书馆中,配备了一亿六千万港元的多媒体系统设备,及九千四百万的设施和电子设备,是一座有围墙、有厅堂的建立在庞大的多媒体平台上的数码图书馆。检索资料、存放图书等都实现了自动化、高效化,馆藏书库配置电脑组合密集书架系统,可自动净化调节空气。而这些现代化管理设施设备的应用,要求图书馆管理员有相当高的科技素质,除了能熟练运用和维护手中的先进设备外,更高一级的要求是能主动开发出图书管理软件系统的功能,使之高效率能得心充分发挥。能在多类媒体
现代图书馆借阅管理 篇3
着学校的学术地位和教学实力。本文针对当前图书馆借阅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其主要形成因素和解决策略,以求找到合理有效的管理方法,加强我校图书馆的借阅管理力度,推进图书馆的健康、有序发展,实现其有效的功能。
【关键词】:图书管理模式;借阅规则;
【中图分类号】TP311.52
前言
随着计算机及技术的飞速发展,电脑在全球范围内日益普及,当今社会正快速向信息化社会前进,信息自动化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从而使我们从繁杂的事务中解放出来,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
高校图书馆在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科研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服务作用。服务是图书馆的本质属性。高校图书馆的基本职能是满足师生的借阅要求。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师生对图书馆服务的期望值越来越高,他们希望科学,全面,快捷,准确地获取信息,使用信息。作为信息传递桥梁的高校图书馆所沿用的传统的“闭架式”,“书库式”借阅管理方式,已不能满足师生的信息要求,更阻碍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而对于图书管管理员来说,面对日益增加的读者数量,手工运作的工作量太大,而且容易出错,因此,运用电脑管理是趋势,也是必然。
正文
1、图书借阅规则
1.1 读者凭本人借阅证借阅图书,不得转借他人,违者一律扣证,并由证件所有者凭本人学生证或身份证前来领取。
1.2 学院图书馆实行开架借阅,读者凭本人借阅证换取代书板方可入库,图书选好后在借书处办理借阅手续,读者将所要借的图书交给工作人员,代书板放回原位,方可领取办好手续的所借图书。
1.3 读者入库后,请根据书架指示牌的标引按类查检图书。取书前先将代书板插入该书位置,若未选中,须将书放回原处,摆放整齐;凡读者无法准确归架的图书,请放在指定的书架上,由馆员处理,严禁乱丢乱放。
1.4 读者在办理图书借阅手续时,应仔细检查所借图书和条码是否完好,是否有涂画及损坏的现象,如有问题请及时向工作人员反映,并让其盖上“爱护图书”的印记,以明责任,否则责任由所借读者自负。
1.5 续借: 凡按60天借期出借的图书,允许续借一次,自续借之日算起,期限同上;过期图书不办理续借手续。借出图书逾期未还按超期的有关规定处理。
1.6 预约: 读者所需图书已被外借时,在借书处领取预约单,提出预约申请。预约册数:教职员工为3册,学生为1册。读者可以通过图书馆的电子信息检索预约图书是否回馆,預约图书保留期限为5天。预约图书在预约期限内不进入流通。
1.7 催还: 在有读者预约已外借的图书,图书馆将对借出30天以上的图书执行催还,调整其归还时间。持有被催还图书的读者,应在催还通知单上规定的还书日期之前将图书还回图书馆。被催还的图书不能办理续借。
1.8 凡借出图书,因教学、科研等特殊需要,图书馆有权随时收回。
2 、图书馆借阅管理中常见的问题
2.1图书摆放混乱
图书馆常见的问题之一就是图书摆放混乱,不利于寻找。在图书馆中经常可以见到图书混架、错架,读者难以确定图书搜索位置,往往是不在电脑搜索价位编号上。此外,图书的分类过于粗糙,不利于读者的精细查找。在图书馆的公开借阅中,图书错架,乱架成为图书借阅中的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具体表现在:
(1)需求量大的专业类书籍错放严重,如:文学类、英语类、考研习题类等书籍错放严重,不好寻找和整理;
(2)学生等读者有意错放图书。工作中笔者经常见到有的学生等读者将自己喜欢的书籍藏放在书架的偏僻角落或是放到的别的数来,来防止别的读者查到或借阅,方便自己下次阅读,这给图书馆管理人员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加大了图书整理的工作量。
2.2书本毁坏
书本毁坏常见于,读者在书本内圈划、折叠、撕毁等。有些读者为了方便自己下次阅读就对图书进行折页或是圈划来标记读书痕迹,这样造成了图书因长期折叠而易被撕裂,圈划也是图书保存出现污损,影响书籍的美观和读者的阅读兴趣,干扰别的读者阅读。此外,图书的故意撕毁现象也比较严重,部分读者懒于自己记笔记,而将书籍中的资料撕掉,供自己参考,这严重造成了图书的毁坏。
2.3 图书馆藏书问题
根据读者的反应,我们了解到,图书馆的专业知识藏书内容过于陈旧,缺少更新书籍,图书藏书资源不足,不能满足读者阅读等现象。根据对学生的调查我们了解到多数学生不满足图书馆学科专业书籍过少,原著不足,图书类别更是出现严重失调,如冷门书籍多,热门书籍少,图书数据库不能及时更新等。尤其是相关教材的参考资料信息,有很多参考书已不再适于当今学习需要,外语专业书籍表现尤为突出,同时还存在同类书籍藏书数量过少,报刊阅览室阅读材料更新过慢等问题。
2.4 图书检索有,按架查找无
在图书馆借阅中,很多读者反映,他们需要的书籍在电脑检索时可以查到,而到指定书架查找时,却没有。这一方面是由于书籍错放、混放、私藏造成的,另一方面确实由于管理人员造成的,如图书没有被编录正确的索书号,或是书籍应丢失没有及时入库登记或是被新书替换等,管理人员没有及时更新数据库造成的。
2.5图书馆信息过于封闭
对于读者来说,图书馆信息相对比较封闭,主要表现在图书馆不能及时公示其内部新进书籍,读者不只知识更新,而造成阅读滞后。此外,图书馆应该在馆口处就贴出图书所有分类和楼层,方便作者直接到相应的楼层寻找,无须一个楼层一个楼层的查看。endprint
3、图书馆借阅管理问题的应对策略
为更好的推动图书馆的发展和借阅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我们有必要进行各方面的改进,来促进图书馆的健康发展,实现图书馆的有效价值和功用。
3.1图书摆放混乱的有效制止
图书摆放混乱的因素其实是双向的,其一方面在于读者的意识不强,一方面在
于借阅管理人员的工作不到位。为此,可以对读者和工作人员同时进行教育宣传。特别是学校要针对入学新生进行一定课时的教育,使新生能够迅速、准确的掌握图书馆借阅流程,如图书的检索、借书、还书、阅览室阅读规则等相关注意事项。此外,图书馆内部要开展相关的知识讲座,通过培训、辅导等方式来介绍院校图书馆的收藏文献特点,是读者对图书有一个清晰的使用意識,帮助读者,特别是学生来进行文献的数据库的使用,加强学生对图书馆藏书的了解,提高其信息素养。另外,要针对图书馆工作人员实施素质教育,提高他们服务意识,监督检查器管理工作,提高工作的认真读和效率。
3.2还书和丢书问题的解决
图书馆借阅管理中要加强对读者的催还书力度。一方面可以加强通知还书的行为
措施。如在餐厅门口、宿舍入口、教学楼走廊等人员密集处,张贴未还书的读者姓名,通知其还书日期。此外,管理人员可利用学校网络资源,对学生和教师进行催还。
3.3关于书本毁坏问题
学校图书馆要对读者倡导文明读书的好习惯,不对图书的折叠、撕毁、圈划等,此外,在还书时管理人员要对图书进行随机检查,对于出现上述行为的,轻者给与警告教育,重者给与一定的经济处罚。此外,要宣扬学生记笔记的习惯,在阅览室内,可限量免费提供空白纸张,或是低价销售,为准备笔记本的同学提供方便。此外,可对读者进行积分制阅读,如每位教师和学生都有一定的阅读基础积分,如还书时书本与借阅前相比,书面整洁、未破损者可享受多一本借阅或是适当延长借阅时间的积分奖励,而对于那些还书时出现书籍破损的可进行扣除积分,减收借阅书本量的处罚。
3.4丰富图书馆的藏书
图书馆藏书要尽可能做到与时俱进,及时更新书架,引进各学科先进知识书籍,保证各种学术研究著作的数量,增加原著图书。同时可对读者进行读书反馈,对于那些读者需求多的书籍要集中购买,保障读者的阅读需求,同时要做好新书上架和入库的更新工作,保障书籍的正确编码,和归类上架,做好新书的借阅管理。图书馆要调动读者的积极性,开展代表读者研讨会,正确读者对图书馆藏书的建议。
4.图书馆管理模式
4.1图书馆知识管理模式
图书馆管理是指运用现代管理学的相关原理,通过计划、组织、协调、控制、指挥等活动,合理分配和使用图书馆的各种资源,以达到图书馆预期目标和最佳绩效的工作过程,并完成图书馆的任务,最终起到一定的社会作用。图书馆知识管理就是对隐形知识和显性知识的收集、整理、储存和运用,充分满足用户对知识和信息的需求,最终优化资源配置。它与传统图书馆管理模式的区别在于侧重点、管理对象和理论基础不同。要实现图书馆知识管理就需把原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加工利用,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再进行开发创新,同时提高管理员的知识水平和服务意识,整合工作者和读者,形成一个共同的知识交流平台。
4.2图书馆资源管理模式
什么是图书馆资源管理模式?图书馆资源管理模式就是把信息资源、人力资源和物资资源整合,形成一个兼容的管理体系。 随着网络技术快速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已不仅仅是藏书、报纸、杂志、TV,还有网络。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闲暇时间越来越少,快捷便利的网络信息服务被广泛接受,从而形成了以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服务中心。信息资源管理不单是指信息的收集、存放和占有,更主要是工作者对现有资源的创新和动态开发,链接各类信息资源和服务,分析利用信息,建立资源共享,帮助客户搜索。人力资源管理则是加强工作者的培训,授之以新的观念、新的措施和新的方法,提高其知识水平,调动其积极性,增强其创造性和服务意识,最终提高其工作能力;工作者自己要主动学习,与时俱进,提高自己的素质修养、知识涵养和精神修养,同时要求工作者相互交流学习,进行知识互补,将自身的知识传给他人,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学术氛围,提高图书馆员之间的凝聚力,发扬其团结精神。物资资源管理就是对图书馆内的藏书及相关设施进行合理调配、保管、维护和修理。 图书馆资源管理模式是以人力资源管理为核心,在提高管理者和工作者自身能力的基础上把信息资源管理和物资资源管理融合在一起,进行交叉管理,在信息资源管理的时候又进行物资资源管理,一举两得,省时又省力。
4.3图书馆数字化管理模式
图书馆数字化管理是运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将大量的文献信息以规范的数字方式储存于计算机之中,并将信息的储存、管理、检索、发布和产权保护等综合技术集成在一起,为读者提供服务。它具有文献资源数字化、文献传递网络化和文献资源共享化三个特点。文献资源数字化是将文献信息转化为用计算机设备存贮的二进制代码信息,并实现对形式转换后的信息的计算机管理;文献传递网络化是通过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进行数字文献传播;文献资源共享化就是说在数字图书馆时代,人们通过网络在网页上点击相关链接就可以找到世界各地的文献资源,说到底就是使其他资源为我所用。
随着信息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已取得了重大突破,如今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已包括:馆际互借服务、电子资源检索服务和联机检索服务等。
4.4服务主导型管理模式
服务主导型管理模式顾名思义就知道该管理模式是以“为读者服务”为中心的,“读者第一、服务至上”是它的管理理念,它要求最终达到“管理的互动性、管理的专业性、管理的服务性、管理的高效性、管理的系统性、管理的开发性”这六个基本目标。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转变管理理念,明确管理目标;完善管理机制,提高管理效率;创新管理方式,提升管理活力;强抓管理队伍建设,保障管理实施;拓宽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模式。在整个管理过程中,坚持贯彻“以人为本”、“以读者为中心”的管理原则和理念,使图书馆整体优化升级,步入现代化。endprint
4.5藏、借、阅、咨一体化管理模式
藏、借、阅、咨一体化管理模式是将收藏、借还、阅览、导读、参考咨询等多项服务融为一体的服务模式,它尊重读者并为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体现人文思想。其软硬件建设,空间格局通透化,多种信息资源一体化,信息资源保障共享化,布局形式超市化(阅览室功能书库化,书库功能阅览室化,信息服务一站化,读者权益平等化,环境氛围人性化,开放时间全日化等)。该模式是现代高校图书馆采用的全开放式服务模式,不仅给读者带来便利,同时也提高了文献资源的利用率。
除去上述的几种图书馆管理模式,图书馆还有其它管理模式,如图书馆、档案、情报一体化管理模式,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基于BS模式的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ASP+SQL,大图书馆总馆——分馆管理模式等,虽然它们的形式和内容有所不同,但是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即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服务社会的理念。
总 结
图书馆的借阅管理工作充满复杂性,在图书馆的发展中,我们要不断借阅管理的制度,尊重读者,在管理上体现出人文关怀,保障图书馆的学术研究价值和可阅读性,给读者呈现出一个有条不紊的、安逸的阅读环境,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形成自身的馆风,使高校图书馆更加健康、有序的发展。图书馆知识管理是我们提供现代服务的一种手段,现代服务提供的是高附加值的产品,这和知识管理的目标是相一致的,知识管理就是使知识增值,创新知识。管理和服务在现代社会合二为一,管理就是服务,服务是管理的核心,服务就是管理,管理是服务业内核。
【参考文献】
[1]朱红.文化软实力与图书馆和谐文化建设[J].图书馆情报学(人大复料),2009,3.
[2]韩峰.新技术在图书馆借阅管理中的运用[J].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12(S5).
[3]张贺东.图书馆借阅统计实例与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3,16.作者单位:河南 工程学院,郑州 451191
[4]段艳玲.中学图书馆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图书会刊,2009,(1).
[5]李红.浅谈高校图书馆“藏、借、阅、咨一体化”管理模式.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图书馆
如何用现代技术进行图书管理 篇4
现今社会的发展管理离不开计算机,其便捷性、廉价性、安全性、快速性正是其优点,各种的企业管理软件层出不穷,为企业管理提高效率,相之,图书管理采用计算机系统管理是形式必然。
一、采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图书资料管理是发展的必然
图书资料管理的网络化和信息化将是图书馆现代化的标志,图书资料由传统的低质纸质到电子化呈现,其电子化、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的现代化转变也是必然的趋势。数字化的图文资料将由低效整本的转变为多元化的,可以是图形、文字、图像等静态的图书资料,也可以是声效、多媒体等动态的图书资料。这将从根本上转变,可以使读者在网络检索时得到所需要的资料文献,更好的满足读者的借阅需求。
二、计算机人才的主要问题及解决
传统模式下,图书管理者一般身兼数职,时间、精力都是不充沛的。网络化模式与传统将有极大的不同,传统的人才难以满足网络化发展的需求,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和技能难以完成网络化的日常服务,更需要相对应的高素质管理人才。在网络环境下,许多图书馆工作人员将不再与图书打交道,而是与计算机和网络打交道,图书馆的服务内容和手段都发生了极大变化,由此产生新的工作岗位和新的工作任务与职能。图书管理员必须能在庞大的信息量中分辨信息的对错,过滤信息。这对于图书管理员提出了更高更新的素质要求。
自身要有良好的素质,作为一个图书管理员,要处理大量的图书数据,所以自身要有辨别不良信息的能力。要熟知国家政策、方针提防国外不良的相关图书流入国内。
要有较强的计算机技术,和专业知识。网络安全问题一直是个头疼的问题,刚刚建立的图书资料数据库,漏洞较多,所以要求图书管理员能够在发现问题的时候马上弥补错误,以及依靠专业人士来完善数据库。
三、运用计算机管理图书的便捷化、节约化问题
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下,图书整理较为繁琐和困难,在一个大的图书馆,人员的工作效率较低,可能使得读者寻找图书难度加大,浪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甚至最终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无法获取所需的图书资料和文献。在传统的图书馆中,计算机只是作为检索图书的辅助工具,难以提升图书管理的效率。而运用计算机中央图书管理系统,能够使得图书资料数字化,能够在读者需要的时候直接从网上终端或者个人终端中获取所需文献,其方便、高效、便捷;还能够使借阅者不受时间、空间、区域的影响;也可以减少图书管理人员的数量,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提高运行效率。
四、进行计算机管理图书资源的优点
1、可以增加图书资源量
运用计算机技术对图书资料进行管理,不但可以加快实现数字化图书资料的管理,更好的体现了图书资料在个性化知识服务中的作用,从而有效地提高知识服务的效率,提高经济效益,甚至还是实现无馆藏书的一个过程。
2、对教育事业的促进
网络化的图书资源管理,通过数字化电信网络使各大高校和企事业单位图书馆连接,实现图书资源共享,增加图书资源和各种文献的品种,更好的为各个社会阶层服务。图书资料对于科学研究有较大的贡献,不但能维持研究者的技术设计,而且对科学研究也有帮助。因为本单位的图书资料,都是个平时学术研究的资料,其专业性更强,且更系统化。
五、结论
计算机的普及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网络化、计算机化的图书管理提供了前提,由电子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结合的数字化电信网络、高速、综合、广域型成为其优点,能够不局限于地方,通过网中设网、网络互连而覆盖一国、数国乃至全球。为人们提供一个新的网络环境,传统的信息获取方式将彻底地改变,新的模式将出现和发展。不同地区的资源将以数字化的形式进行传递,人们通过网络获取所需的信息,将不受时间地点的影响。极大地满足人们的需求。就如同现代化的企业,为了降低安全风险和不浪费过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不少企业采用管理软件来进行企业管理,不仅使得员工的工作效率的提升,而且使得企业管理模式更加现代化。因此根据图书馆的实际情况而开发一套切身的管理软件将是十分有必要的。图书管理信息化也是信息化时代的必然趋势,根据自身构造图书信息管理系统模块的方法,并结合计算机数据库和星系系统分析技术,结合其他图书管理业务的常识,建立相关数据模块,面向使用者而设计的检索方式将更好的服务使用者。如此一来,将减少员工工作量,使得管理更具有科学性、规范性、简洁性,提高图书馆管理的工作效率和质量。以上优点是图书管理再发展的关键,信息化时代,图书管理信息化势不可挡,将是一个新的机遇和趋势。
参考文献
[1]古晋,欧阳皓,胡慧慧.图书馆资源管理计划系统的分析设计[J].科技管理研究,2005(11):113-115.
[2]李小青.浅谈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J].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5).
现代图书管理 篇5
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带来了信息的生产、存贮、传递、获取的革命性的变化,也使图书馆传统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图书馆的人性化服务是人类步入高度文明的信息时代和图书馆现代纵深发展所追求的一种新型的服务理念和管理理念。能否坚持“以人为本”、人性化服务和管理是当前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改革的新标志。
一、图书馆管理的传统观念
(一)服务观念淡薄
在“以书为中心”的传统观念支配下,馆员服务观念误解,服务意识淡薄,尽管“读者至上、服务第一”的口号贴在墙上,挂在嘴上,可是很多馆员还是一种被动的、机械的服务形式,产生职业疲劳病,没有职业荣誉感和职业责任感,没有服务创新思维。观念上的错误导致对读者态度冷淡,敷衍了事,缺乏与读者沟通了解,更谈不上开展个性化服务,人性化关怀。使读者无形中把自己摆在弱者地位,对图书馆产生不良印象,与馆员感情疏远,产生隔阂及抱怨。
(二)依赖规章制度管理
在图书馆管理传统观念的思维模式支配下,图书馆主要强调的是内部规模的发展。为了加强各个环节的管理,制定了各种规章制度,要求读者服从管理,却很少考虑如何方便读者,主动为读者提供多样化的服务,这是以书为中心,而不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念。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图书馆内部工作尽管井然有序,但服务环节却很薄弱,忽略读者的权益,忽视对读者的尊重,增加了读者利用图书馆的不便和困难,违背了图书馆服务的承诺和宗旨。
(三)环境和设备的影响
图书馆受技术主导环境的影响,绝大部分经费都用到了改进技术、引进设备上来,忽视了对图书馆人文环境的建设。实际上,图书馆优美的人文环境和极具亲和力的氛围不仅能吸引更多的读者,提高读者利用图书馆的兴趣和效率,还能对读者产生潜移默化的美育作用。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由于现代技术进入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自动化、机械化程度和方式越来越多。“技术就是一切”几乎成了现代图书馆的发展方向。
(四)馆员素质偏低
图书馆员的素质水平是人性化服务的核心问题。医院图书馆多被安置老弱病残人员,照顾对象为馆员,缺乏引进图书专业毕业的复合型人才。这种人才组合和知识结构的偏差造成图书馆的信息服务缺乏特色、缺乏新意、缺乏热情、缺乏吸引力,管理工作和服务工作难出精品。损害了图书馆的公众形象,流失了读者。
二、以人为本的服务内涵
图书馆以人为本,人性化服务理念的实施和所追求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全体馆员共同努力,都要通过点点滴滴、具体、细微的工作去实现。
(一)确立人性化服务新理念
20世纪末以来,对图书馆管理产生最深远影响的理念莫过于“以人为本”。这一理念体现在图书馆服务上,就是“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宗旨,就是“读者是上帝”、“读者永远是对的”的“馆训”。为了使读者满意,图书馆以藏阅一体化取代了长期沿袭下来的闭架借阅模式;以延长开放时间打破了机关式的作息制度;以个性化服务丰富了传统的服务内容;以现代化的服务手段极大地方便了读者对文献信息的检索与获取。可以说图书馆在满足读者需求方面不断地创新,人性化服务给读者带来的不仅是满意而且是惊喜。
(二)体现人性化服务的环境
现代图书馆的馆舍应是体现人性化的布局环境,“以人为本”不应是传统的“以藏书为中心”的布局环境。良好的馆舍环境是人性化管理的重要基础,能有效地提升图书馆亲和力,吸引读者,提高读者利用图书馆的兴趣和效率。图书馆推行各项服务的人性化,是为了从心理上拉近与读者的距离而开展的.服务措施,使读者服务更加顺应人性,读者一进入图书馆便能找到亲近感和归属感
(三)图书馆服务的人性化
体现人性化服务,把尊重读者摆在首位。一般来说读者进馆不愿面对求知阻滞及人为障碍,不愿面对需求落空和拒借的窘境,不愿与馆员发生纠纷,常以馆员服务是否及时和周到视为被尊重的程度,并以自我被尊重的程度判定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效果的标准。图书馆制定读者规章制度必须以读者“人性善”为前提,首先关心读者的思想、感受和需要,要充分考虑读者的利益和方便,考虑和包容人性的弱点,而不是硬性地用各种规章制度约束、要求读者,而是对各种“规范”之外的需求给予富有人性化的关注和富有爱心的奉献。
(四)馆员的人性化管理
图书馆的人性化管理还应包括对馆员的管理。图书馆对馆员的管理模式也应从传统的制度管理、目标管理等科学型管理向现代的人性化管理转变。图书馆最重要的资源和能动因素是人,而图书馆办馆水平的高低关键是人力资源的差异,馆员是构成图书馆诸多要素中最重要和最活跃且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因此,图书馆管理者应采取有效的管理手段如柔性管理、人本主义管理来调动每位馆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有效的情感管理、民主管理、自主管理、文化管理等管理手段使每位馆员感到人性平等、权利平等,心情舒畅、全心投入优质高效地工作。
三、正确理解图书馆人性化管理
人性化管理是图书馆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所在。人性化管理强调尊重人性,但不能离开科学管理去空谈尊重人、理解人和信任人,科学管理则是人性化管理的前提。
(一)人性化管理不是人情化管理
图书馆人性化管理是一种宽容的管理方式,是基于人性的充分觉醒,严明自律,是社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制度化管理的升华,而图书馆管理者则应对馆员一视同仁,处事要公平、公正、公道,尽可能做到有爱才之心、有求才之渴、有用才之胆、有护才之魄、有荐才之德、有容才之量,使馆员在工作中体现归属感、价值感。
(二)人性化管理与科学管理相结合
现代图书馆的人性化管理强调道德感化,强调对人性的充分尊重和信任,但不是离开制度管理去空谈尊重人、理解人和信任人。就目前人们的道德文明水平和自律境界而言,人性化管理的实施需要一定的制度管理环境,制度化管理不能完全让位于人性化管理。只有两种管理相互结合,相互借鉴,扬长避短,才能创新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
如何做好现代图书管理工作 篇6
[关键词]图书馆;图书管理;数据质量;优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6-0438-01
1 做好现代图书管理工作
1.1 建立现代管理理念
网络阅读、数字图书已逐步进入普通百姓的生活,图书馆提供的服务也不再是传统模式,读者关注的已不再是简单地获取知识,而是如何通过各种载体从繁杂的信息环境中获取和吸收解决所面临问题的信息内容,需要更加直接融入解决问题的全过程,这就要求图书馆必须建立和完善一套知识服务的方法,树立起现代化的服务观念。
1.2 更新现代管理知识结构
培养优秀现代图书管理员的关键就是继续教育,包括专业知识更新和网络应用知识两方面。专业知识更新是图书馆员知识结构的核心,是区别于其他领域人才知识结构的主要标志它是图书馆员从事图书馆业务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更是完成图书馆工作任务的重要保证,只有通过不断学习、不断更新才能使图书馆员拥有广博的知识储备,以最佳的工作状态服务社会。
1.3 及时完善编目规则。
为了保证书目数据质量,保证书目数据的统一性与规范性,图书馆应不断完善编目规则。应改变现状,根据国家标准著录规则,制定相应的编目细则,具体规定标准、规范所未涵盖方面的处理办法,供编目人员使用,减少因无据可依而造成的错误著录问题。另外要随着现行标准、规范的变动及时更新本馆编目标准及细则,做到始终与现行标准、规范的一致性。
1.4 严格控制套录数据质量。
图书馆套录数据的来源主要是书商,为了确保套录数据的质量,图书馆应对书商数据的来源提出合理的建议,要求书目数据最好来自大型书目数据中心。并要求书商在自己编目时严格按照各馆的编目规则和具体要求进行,尽可能不依赖CIP数据。
1.5 加强编目工作的过程控制。
编目工作一环扣一环,只要某一个环节出了差错,就会前功尽弃。因此,我们必须严把质量关,加强编目工作的过程控制。首先,要严把“书目查重关”,查重是编目工作中的第一步,是保证馆藏图书分类一致的主要办法,编目人员应通过书名、著者和ISBN号等步骤来确保同书同号,避免同书异号等现象的发生;其次,要严把“文献标引关”,文献标引包括分类标引与主题标引,编目人员应运用分类法、主题词表等标引工具,依据文献的主要内容,参考网上权威书目中心数据进行文献的标引;第三,要严把“数据著录关”,编目人员应严格按照文献著录规则、CNMARC著录格式进行数据的著录输入工作;第四,要严把“数据审校关”,制定严格的审核制度和适量的质量指标,设立专门的审校岗,对各编目人员制作的书目数据进行质量校验,不符合要求的要及时进行修改。
1.6 优化图书管理系统功能。
修正系统错误,系统的不足是编目人员所无法克服的,但由于系统的不足而产生的错误数据是可以修正也必须修正的。为了避免和减少系统带来的错误,首先,应对编目人员进行有关系统使用的技术培训,力争使每一位编目人员能够对系统的运行环境、功能特点、不足之处了如指掌;其次,编目人员要时刻留心编目系统容易产生错误的地方,一旦发现错误,及时运用技巧予以修正,对于情况比较复杂的可进行商讨,最好将解决办法以文字的方式呈现,便于以后参考之用。如果所用的系统已没有太大的升级空间,图书馆可以考虑更换新的自动化系统,来降低原有系统本身不足带来的书目数据质量问题。
1.7 开发馆藏与网络资源。
向读者提供有序化的知识,应把馆藏纸质书刊及大量的网络信息,按照图书馆文献与网络管理的模式分门别类地进行数字化排序处理。对这些文献信息进行整理和重组,保留相对重要的书籍、文章,介绍其内容,提炼核心观点及创新成分,通过深加工和重组,将大量分散庞杂无序的信息资源转化为有序可用的知识,最后依托网络课堂,运用信息技术软件,创建各种类型知识平台,最大限度地帮助读者取其所需。
2 图书馆图书管理制度的改进建议
任何事物都是存在两面性的,图书馆尽管一直以来都发展迅速而良好,在图书管理上也始终发挥着先进的作用,但是也不可避免的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弊端,诸如管理体系僵硬,缺乏更加人性化的服务制度,网上检索速度过慢等问题。
2.1 转变指导思想
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落实市委党委会议精神,以实现图书馆现代化建设为中心,以满足全社会多层次文化需求为目标,以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理念为支撑,以资源的高度共享为保障。
2.2 继续完善制度建设
随着社会的发展,图书管理制度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完善,一定要在时代发展基础上继续完善图书管理制度,管理员岗位制度,借阅和归还制度,以及阅览室阅览制度,损坏赔偿制度等一整套完整全面的制度建设。
2.3 借鉴城市开发典型案例
图书馆在深化图书管理内容的同时,必须要借鉴优秀城市文化发展的先进案例,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设备,以期形成一个智能化、动态性和持续性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网,构建起图书馆的空间架构和技术平台。
2.4 制度遵循指导原则
图书管理的内容要遵循“实用性、灵活性、多功能性、人本化和信息化”的原则,不仅要考虑现实应用,与时代需求同步,还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考虑电子文献资源的存储、开发和利用。
3 结束语
图书管理工作是一项崇高的工作,只有真正懂得如何管理现代图书各项工作的管理人员,才能更有效的为广大读者提供优质服务,才能使图书馆事业新月异、蒸蒸日上。
参考文献
[1]廖春艳;浅谈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信息服务与管理[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2(9)
关于高校现代图书管理路径的探索 篇7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管理路径,探索
一、现代高校图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高校图书馆的经费不足
高校图书馆的经费大多来源于学校的办学经费, 而高校往往将大部分资金用于壮大师资力量, 购买教学设施, 以吸引广大学生就读, 只有很少的资金被投入到图书馆建设中。相对而言, 图书馆的开销较为庞大, 不仅要支付管理人员的薪资福利, 还包含了书籍和管理设施的维护保养费用等等。由于高校投入的资金有限, 很多书籍得不到及时的维修, 致使这些珍贵的书籍出现破损, 有些书籍甚至无法恢复原状, 给高校带来了无可挽回的损失。除此之外, 图书馆经费的拨放也需要经过多个部门的审批, 常常会发生经费延误、经费不足等情况, 严重阻碍了图书馆的有效管理。
2、图书馆管理人员的技能与知识水平偏低
图书馆管理人员是图书馆中负责书籍的保管和维护的工作人员, 应随时对图书和信息进行整理归类, 并经常更新现有的图书信息, 以满足广大师生的查阅需求。可是目前我国高校的图书馆管理人员老龄化现象十分严重, 他们对新型的图书馆管理方法和理念接受程度较差, 而且整体素质偏低, 工作态度散漫, 不能适应现代的图书管理需求。为了减少开支, 高校普遍没有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 导致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较为落后, 有些管理人员甚至不会使用计算机, 无法对图书实行现代化管理, 致使管理效率十分低下。
3、图书管理理念陈旧
高校图书管理中大多存在着重量不重质的现象, 即只重视图书的数量, 各种类型的图书应有尽有, 但是图书质量较差, 缺少高品质的书籍。这与图书馆的管理理念陈旧, 管理经费不足有很大的关系。图书管理人员在采购书籍时只是为了完成任务, 敷衍塞责, 再加上购书经费有限, 所以他们往往仅凭个人喜好和经验进行选择, 而没有考虑时代的变化和师生的需求, 使得图书的价值有限, 师生的查阅量也随之发生大幅度的下降。
4、图书馆服务方式单一
图书馆的服务方式比较单一, 管理员与师生之间缺乏接触和交流, 师生们在借阅的过程中, 唯一与管理员的交集就是在借阅和归还图书时进行登记, 却很少有语言方面的沟通, 使管理人员无法了解到最新资讯, 加上管理员本身的知识范围有限, 又没有特定的人员进行宣传培训, 不能及时做到图书库的更新与社会的同步, 同时图书馆管理体制落后, 只会被动的接收图书的入库, 这些因素都影响了图书馆教育职能的有效发挥。
二、高校现代图书管理路径的探讨
1、建立健全的图书管理制度
通过分析高校图书管理的现状我们不难发现, 图书管理的效率低, 管理人员的服务态度差, 这些现象的发生都是因为高校尚未建立或健全图书管理制度, 导致管理人员缺乏约束, 因此, 高校图书管理的首要任务就是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建立图书管理制度需从高校的实际情况出发, 参考相关的规范条例和高校的工作准则, 对管理人员实施全方位的监督和管理, 使管理人员明确岗位职责, 贯彻落实各项日常工作。同时还应建立奖惩制度, 如果管理人员超额完成好岗位工作, 就会受到一定的物质奖励, 反之如果管理人员违反了某项制度条例就会受到相应的惩罚, 以激发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使其主动投入到图书管理工作中。
2、加强图书馆管理队伍建设
高校应重视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技能, 制定科学的培训计划, 从个人素质、管理方法、计算机技术等多个角度设置培训内容, 还应尝试运用多种培训形式, 以获得最佳的培训效果。在培训结束后要建立科学的反馈机制, 对所有参与培训的图书管理人员进行考核, 考核内容与培训内容要一一对应, 通过考核检验每个管理人员的培训效果, 为高校领导的决策提供依据。考核结果将作为加薪提干的重要指标, 以此提高图书管理人员对培训的重视程度。值得注意的是, 高校还应从外部聘请专业的图书管理人才, 为图书管理岗位输送新鲜血液, 使高校始终保有先进的图书管理理念, 以打造专业技术过硬, 素质能力够强的管理队伍。
3、加大对图书馆的经费支持力度
图书馆的经费, 是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的基础, 图书馆要实现现代化建设, 相应的投资必不可少。高校的财务部门应建立图书馆的专项经费, 专款专用, 其他部门则无权使用图书馆经费。如果图书馆需要使用这部分经费, 应由图书馆负责人批准, 并和管理人员共同签字, 财务部门要尽快拨放款项, 不能以任何理由拖延。还可放宽图书馆的使用权限, 将图书馆对外开放, 增加图书馆的收入, 弥补图书馆经费的不足。高校还应设置应急款项, 如果图书馆经费超出限额, 允许优先使用应急款项, 为图书馆的建设和管理工作提供最大限度的经济支持。
4、加强图书馆管理人员与读者的互动
高校图书馆的意义在于为师生在教学、学习过程中提供大量的文献信息, 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学习氛围, 为学校培养出更多有利于社会发展的综合型人才。在图书馆的所有书籍中, 书刊的使用率是最高的, 书刊也是管理人员与师生交流的重要媒介。由于管理人员的精力有限, 不能对所有的知识加以涉猎, 所以管理人员要与师生保持良好的互动和交流, 才能准确把握师生的喜好, 购买更多专业性强, 知识内容丰富的书刊供师生阅读和学习, 这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提高学习效率, 实现学校对人才的全面培养。
小结:综上所述, 高校现代图书管理中存在着管理经费不足、管理水平较低、管理方法落后、服务模式单一等缺点, 这与我国高校重教育、轻管理的办学理念是分不开的。为了改变这一现状, 高校应从根本上提高对图书管理的认识, 大力支持图书馆的建设, 积极提供各项资源, 并强化管理人员的知识技能, 使高校图书馆向着现代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 以充分发挥图书馆的服务职能, 从而带动整个高校的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史文辉, 蔡志华.高校现代图书管理路径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 (07)
现代学校图书管理的模式和任务 篇8
(一) 知识细节管理模式
现代学校图书样式复杂多样需要根据相关的知识理论将图书进行有效整理分类, 确保图书能够按照不同类别进行有序的摆放, 为学生们查阅图书资料提供便利的条件, 为现代学校图书管理带来了积极引导性作用。
图书在知识体系管理运行中, 需要加大信息资料的收集渠道, 构建清晰明确的图书管理框架, 对知识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优化, 为用户提供更高端、更满意的高质量服务。传统的图书管理模式比较单一化, 缺乏条理性和侧重点, 很难满足现代图书的管理发展的要求, 现代图书管理需要加大对图书管理模式的深入创新研究, 不断健全完善知识细节管理方案。
(二) 数字化项目管理模式
科学技术在更新发展的同时, 带动了网络技术的发展, 在现代图书管理过程中运用数字化项目管理模式带动了网络系统的有效运行, 为党校的教育教学也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条件。在现代图书数字化管理程序中要加大数字项目的网络普及化, 抓住数字项目管理优势和特点, 促进图书管理模式的完整化, 通过与网络系统功能相互结合, 实现图书管理资源的优化和共享。
(三) 一体化信息管理模式
在图书管理工作中, 需要认真核查各个细节的情况要素以及存在的不完善地方, 采取应对措施进行改正, 将各个部门的工作融为一个整体, 为用户读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确保用户能够在图书管理和相关工作人员的指导下, 找到完整的信息资料, 为读者带来更便捷的条件, 使得文献资料的利用率得到较快提升, 为读者进行一体化的信息管理和服务同时, 也为各大党校提供了更优质的资源。
(四) 注重图书网络阅读指导
网络阅读指导是现代学校图书管理的重要模式, 对读者起到了点化指导的作用。导读是图书管理中需要重点培养的工作人员, 能够利用网络的优势有效引导读者的思维, 同时, 在学习举办网络活动阅读时, 需要导读工作人员进行科学有效的操作演示, 帮同学们解决疑难问题, 进行详细讲解说明。并且可以给他们推荐一些比较热门的资料阅读网站, 不断积累总结写作经验。能够杜绝网络中的不良诱惑。
二、现代学校图书管理问题的具体分析
(一) 过时的图书资料管理
从当前的发展形式来看过时的图书资料没有及时进行更新已经满足不了现代读者的基本需求, 并且, 这些过时资料与实际生活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而且, 图书馆工作人员缺乏责任感和耐心, 没有将存在的问题及时向上级汇报, 反映真实情况, 图书管理模式一直停留在原始状态, 严重缺乏对文献资源的深入研究, 造成了图书资料的严重浪费。一部分学校缺乏有效管理, 忽视了文献资料的质量问题, 导致很多科学全面的图书资料没有得到及时引进和落实, 不能为读者创造阅读价值, 也对教师的课程教学带来了一定阻碍。
(二) 图书资料布局缺乏合理性
党校对资料信息的收集查阅范围比较广泛, 但是大多数学习的图书借阅仅限于本校的师生, 管理模式比较单一, 缺乏系统性管理。对于固定的文献缺乏数据统计整理, 很难对现有的图书资料进行全面掌握, 使得储存的图书具有形式化, 摆放形式比较混乱。这种摆放的局面影响了图书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很难满足读者的不同需求。
(三) 图书管理制度比较落后
图书管理制度比较落后管理服务范围比较狭窄影响了图书管理的深入研究创新, 在管理过程中, 只以本校人员为具体发展要求, 缺乏与其他高校管理经验方案的交流与合作, 没有借助互联网的平台进行细节管理调整, 使得整项管理制度比较滞后, 影响了整个学校的综合素养。因此, 各个学校对于图书的管理细节应该定期开展组织讨论会议, 提升图书管理模式的水平。
(四) 管理职能缺乏完善性
现代学校图书管理主要以资料的收集、存储和传播的手段进行综合管理。当前社会是信息发展的社会, 图书管理职能变得更加严格谨慎, 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今得的社会需要。因此学校图书管理应该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转变各项管理职能, 为读者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三、现代学校图书管理的发展任务
现代学校图书管理模式应该根据当前的发展形式进行目标制定和相应的任务规划, 当地的党校和各个学校的管理任务尽可能的要保持一致。现代图书管理的首要任务就是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党的规划和指导, 培养有能力有水平综合发展的人才。因此学校图书管理要加强措施完善, 阶段性的进行任务检查工作, 创设良好的阅读服务机制, 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等等。在以后的学校图书管理工作中要加强对各个管理部门的工作任务考核和检查, 制定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案, 对图书管理的工作人员定期举行专业的培训指导工作, 不断加强每一位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和道德观念, 在工作管理中更好的服务于读者。
四、结语
总而言之, 在现代图书管理工作中需要加强思维创新理念, 不断完善管理中的各个发展细节, 合理运用网络信息系统, 改变以往的图书管理方案, 总结出最全面完整的发展方式, 从而推动学校图书的全面发展进程。对管理工作中出现的细节问题以及管理不到位的地方及时向教育部门反映情况, 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得以解决, 为图书管理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通过现代图书管理模式的规范化, 为读者提供便利的查找条件, 满足当前学校的发展要求, 使图书资料在整个学校以及教育教学中变得更有价值。
参考文献
[1]张晶.解析现代学校图书管理的模式及任务[J].赤子 (上中旬) , 2014, 17:166.
论现代图书馆知识管理 篇9
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持续深入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图书馆的发展面临着全新的挑战, 知识正日益成为决定图书馆命运的关键因素, 通过知识创新, 图书馆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 因此, 知识经济时代的图书馆, 不仅要了解知识管理, 还要建立相应的战略措施并具体实施。
图书馆知识管理是通过对图书馆所有的知识资本进行综合管理, 实现知识的创新和增值。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从图书馆的社会职能出发, 强化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功能, 这是基于服务的知识管理, 它将知识管理视为对知识有效管理的过程, 即对图书馆内丰富的信息资源进行提炼、组织、开发、服务、传播, 以直接满足用户知识需求的过程;二是从图书馆的组织属性出发, 用知识管理的思想指导图书馆的管理工作, 通过注重图书馆内部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转化来促进图书馆的创新, 提升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 最大化地实现图书馆的管理功能。是以人为本的知识管理。
2 图书馆知识管理的特点
2.1 人力资源管理是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核心内容
人力资源管理是知识管理的核心内容, 人力资源管理将人作为一种资源进行开发、管理, 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能。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各个环节都离不开现代化的人才, 要求图书馆员既是知识中介和信息提供者, 也是知识创造者, 是知识型馆员, 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 特别需要广、博、精、专、具有敏锐的信息洞察力的人才。所以, 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就是以人为中心, 以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实现图书馆知识产业可持续发展为根本出发点, 创造一种催人奋进的学习氛围, 进行内在的知识累积, 进而实现知识创新的目的。
因此, 围绕培养和使用知识型馆员, 图书馆应制定一系列具体可行的人事管理措施和制度, 包括人事聘用、考核与报酬、培训与发展、激励与奖惩等, 重视馆员的职业培训与终身教育, 确保开展经常性的学习计划, 使图书馆成为学习型组织, 提高并发挥集体智慧, 保持长久的竞争力。同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充分尊重人的价值, 激发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引导发挥馆员的智慧潜能, 开发馆员头脑中的知识资源。此外, 还应充分协调图书馆的整体发展与员工个人发展的关系, 使团体与个人的目标有机统一, 让每一个员工人适其所, 人尽其才。
2.2 图书馆知识管理的目标是推动知识创新
知识创新包括两大类, 一是显性知识的创新一一创造新概念;另一类知识创新则是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 这类知识创新表现为解决问题出现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图书馆知识管理的目标是促进图书馆内部, 图书馆与图书馆之间, 图书馆与用户之间的联系, 促进知识的传播与共享, 与用户一起实现知识创新。包括两方面:
一是图书馆内部的创新管理。图书馆的创新管理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和组织创新管理。如开发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超文本技术等, 属于技术创新管理, 为知识管理提供技术保障;而优化图书馆职能部门和工作流程, 如业务流程重组, 建立CKO管理体制等则属于组织创新管理, 通过组织创新来建立适合图书馆知识管理的管理方式。
二是图书馆的知识管理推动用户创新。首先, 创新需要以前人的研究成果为基础, 图书馆帮助用户获得相应的知识, 并提供最新的科研信息, 是推动知识创新的前提条件;其次, 图书馆直接参与创新过程, 他们的工作是知识创新的组成部分;再次, 图书馆关注知识的扩散和转移, 为知识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搭建桥梁。图书馆的知识管理就是要促进图书馆内部、馆际之间、图书馆与用户之间的联系, 加快知识流动, 实现知识共享。
2.3 信息技术是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工具
虽然知识管理强调以人为本, 人的能力是知识管理的核心, 但信息和信息技术仍是知识管理的重要内容和研究对象, 对知识创新起着源泉、工具和保障作用。Internet, Intranet的出现加快了信息传送的速度和广度, 使各种信息更加有序, 为知识创新提供了信息保障;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打破了信息传递限制, 交流形式更为生动、直观, 通过这些技术可以方便地与世界各地的同行、用户探讨有关问题, 激发知识的创新。信息技术在知识经济的管理层面上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并从根本上改变图书馆的管理模式。
3 如何有效进行现代图书馆知识管理
3.1 创造知识共享机制, 创建学习型组织
创造知识共享机制, 首先要建立一种知识共享文化。知识共享文化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 领导与员工间、员工之间、员工与用户间要建立一种相互平等、信任、尊重、团结、和谐的人际关系, 而这种相互信任关系是建立在管理过程的开放和透明, 管理决策的公开、公正和民主, 以及员工对管理目标和价值观的认同上。
其次, 建立知识共享机制需要一整套的学习交流机制和激励机制, 以制度的形式保障和促进图书馆内的知识共享。尊重、引导、激励馆员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加强图书馆员的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 以保证专业知识的更新和扩充。例如开展图书馆内部的知识培训, 定期举行知识讨论会, 开展BBS论坛。尊重馆员所创造的知识资源, 把知识共享作为绩效管理的一部分, 建立与之配套的激励机制, 通过设立创新奖、建议奖等方式来激励促进馆员的知识共享行为, 对于通过情报分析、参考咨询等方式创造新知识的馆员和通过写作、出版、讲座和辅导等方式与他人共享自己隐性知识和经验的馆员给予激励和表扬, 从职务晋升、经济收入和精神满足等方面肯定馆员为图书馆的知识共享所做出的贡献, 使他们主动参与到知识管理活动中。
3.2 完善激励机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人才竞争和人才流动的现象非常普遍, 由于图书馆的社会地位和物质待遇相对较低, 许多图书馆已有的优秀人才大量流失, 如何让优秀人才留得住, 能发挥所长, 是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急需解决的问题。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对于现代图书馆吸引人才、提升核心竞争力具有现实意义。完善的激励机制不仅包括利益激励, 还包括精神激励, 如各种荣誉、奖励、成就感、信任感、被尊重感, 以及职位的晋升、挑战性工作岗位的分配等, 可以从多方面肯定馆员为组织的知识创新、知识积累和知识服务做出的贡献。因此, 要加强工作本身的激励, 不断开掘有挑战性的工作岗位, 对那些有创造力、有进取心的高绩效馆员委以重任, 为他们拓展更大的职业生涯发展空间。在设计图书馆员的绩效考评体系时, 要以促进图书馆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为目标, 把相关指标细化, 通过绩效考评强化馆员对知识管理的认同。
同时, 图书馆内的竞争使馆员经常面临挑战、存在危机感, 这种危机感和压力也会起到反向激励作用, 使馆员产生一种拼搏向上的动力, 促进馆员提高绩效。
3.3 实现图书馆知识服务方式的个性化创新
随着知识需求的变化, 知识服务正在向“个性化”方向发展。所谓个性化, 即针对每一位用户独特的信息需求提供的有针对性的服务。个性化服务以充分了解用户需求为前提, 其特点是无论系统或用户个人都能根据用户的需求自由定制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
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可基于客户管理系统中的用户调查分析数据。确定用户兴趣后, 系统利用知识挖掘技术为用户精选所需的知识信息, 再通过Push模式利用BBS、网上聊天室或E—mall提供给用户。其他, 诸如远程教育、网上阅读、知识检索等服务都基于读者的需求。例如知识检索, 图书馆致力于在多家异构数据库之间组建统一的检索平台, 可以实现无缝跨库检索, 以方便用户使用。
结语
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持续深入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图书馆的发展面临着全新的挑战, 图书馆只有把知识管理的理念和策略真正运用到读者服务中去, 以知识和信息作为桥梁和纽带, 以创新服务为手段, 发挥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能动作用, 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需求, 才能最终达到图书馆的知识传播与利用、知识创新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爱云, 图书馆的文献管理与知识管理, 国家图书馆学刊, 2005 (2) , 41~45.
现代图书馆创新管理措施分析 篇10
关键词:图书馆,管理,现代
以人为本的现代图书馆创新管理理念正在不断变化和不断趋于完善地为图书馆所关注,它的优越性就在于其无止境的创造性、灵活性,对图书馆的管理起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管理科学的行程没有终结,人本思想的管理理念正待开发。因此,要真正实践图书馆以人为本管理,实现理性、开放、和谐的图书馆,应积极引入系统思考的方法,开展服务意识创新活动、改善精神面貌和意识观念、以一切为了读者,一切服务于读者,激发读者学习、科研的热情为目的,使读者在知识的天堂里吸取更多更营养的精神食粮,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奋斗,从而实现真正的图书馆“以人为本”管理。
一、以人为本创新现代图书馆管理重要意义分析
(一)新时期科学发展是第一推动力。
首先,全球化和信息化带来知识的爆炸性增长,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图书馆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这种环境的改变必然反映到管理理念和管理哲学的改变上。信息量的快速增长,必然要求员工不再机械地按部就班地完成任务,相反,他们被要求去获取和鉴别信息,过滤掉不必要的信息,而保存对读者、对图书馆、对社会必不可少的信息;其次,馆员不再是单纯的借还书工作,还必须对读者进行信息推介,对书目和信息进行深加工,作信息导航等。这些工作要求馆员对图书馆目标的高度认同,也要求馆员必须拥有相当的专业知识和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而这些是传统管理做不到的,只能通过以人为本的管理来实现。
(二)创新了图书馆服务方式的多样化和管理。
科技的发展使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作为知识载体的媒介物由单纯的纸发展为纸、存储设备乃至网络。这就需要馆员不仅熟练掌握现代通讯技术,还要当好信息导航员的角色,作好网络信息的组织整序工作。信息也不再是单向地流动,而是在馆员和读者之间双向地流动,这种交流和沟通使图书馆管理不再局限于体力劳动,图书馆馆员的发展就是图书馆自身的发展和进步。读者第一的服务理念,要求馆员发展与读者需求形成互动、相互促进,加强管理就要实施以人为本的图书馆管理。
(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以人为本,古而有之。14世纪下半叶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首先在意大利兴起,十五六世纪扩展到整个欧洲,主张以人为本,以人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重视人的价值,提倡人性和人权。这一主张曾在反对神权统治和封建专制斗争中发挥了重大作用,成为人类文化艺术中的瑰宝,现代社会又赋予了它新的内涵。“以人为本”就是要从人的特点或实际出发,一切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要体现人性,要考虑人情,要尊重人权,不能超越人的发展阶段,不能忽视人的需要。其核心就是关心人,了解人,尊重人。提倡图书馆的“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目的是通过激励,尊重,沟通,交流,民主协商,解放束缚,使人的心情愉悦,舒畅,精神振奋,产生互动式的感染与共鸣。从而上下一心,扬长避短,发挥各自的潜能。不断开拓创新,最大程度地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不同需求的同时,不断完善自我和图书馆的管理。
(四)推进了民主化和管理学自身的发展。
民主化的发展瓦解了科层制带来的管理僵化,馆员的更大自由成为完成管理目标不可或缺的部分。管理学的发展就是逐步由将人视为工具和机器转变为以人的自我实现为终极追求的过程。
二、以人为本创新现代图书馆管理措施分析
(一)现代图书馆应增强服务意识,转变服务观念。
图书馆的工作重心应从”书本位”向“人本位”转移。读者不再是图书馆的客人,而是图书馆真正的主人。网络信息时代日新月异、瞬息万变,面对浩瀚无垠的信息世界,图书馆服务如果停留在延续旧制的收藏和墨守陈规的借还上,那么最终将被这个多变的时代所遗弃。现代图书馆工作人员必须从根本上更新观念,一切以读者的需求为准则,从读者的利益出发,为读者服务,向读者负责。工作的中心则放在“用”上。图书馆的整个业务环节,应该自始至终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只停留在微笑服务上是不够的,应从藏书楼的形态中脱胎出来,逐步向现代化信息化的图书馆方向迈进。
(二)培养读者的情报意识和文献检索利用能力。
在当今信息时代,各类文献资料不仅在数量上以惊人的速度增长,类型也日益丰富。如果不掌握知识宝库的钥匙,就不能全面把握各学科研究领域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一般到图书馆借书的大学生都怀着求知的阅读动机,而现代图书馆的教育形式也比课堂教育更具有主动性,灵活性和选择性,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创造和开创的能力。总之图书馆要与时俱进,积极适应知识导航员,信息筛选员,网络管理员等多重角色于一身的趋势,从读者的知识信息需求出发。创造简便、快速的检索方法和渠道,开设读者检索窗口。读者进入图书馆公共检索系统,就能检索到本馆的书籍,最新到书等各种信息,察看自己的借阅信息,可以网上续借、预约借阅。开展网上检索,建立自己的主页,购置了相关数据库,在主页上插入了超级连接。自建与本校专业相关适应本馆读者的特色数据库。
(三)要高度重视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个好的图书馆首先得有较为丰富的文献资源。文献资源建设应该既要注重数量,保证质量,更要突出特色,且要符合本校专业化建设的需求。既不能为了追求数量一味的进那些廉价,雷同,毫无学术价值的书刊,也不能只求其价格高而无实用的书刊杂志。总之理清符合本校办学定位和学科建设、教学科研需要的文献建设思路,找准突出本校特点的基本点,制订出有计划、有方向、有特色、有继承性的文献建设规划方案;处理好读者日益增长的需要与文献资源相对贫乏滞后的矛盾;协调各类型文献和馆藏学科结构的比例,处理好纸质文献与数字化资源的关系;充分考虑获取文献手段的变化,如文献传递等,处理好本馆馆藏利用与馆际文献资源共享的关系;从注重载体形式的管理转换到注重内容的管理,做好有价值的传统载体信息数字化工作。利用网络优势,在图书馆主页开辟“读者荐书”栏目,让师生推荐、参与购书;建立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文献建设联系卡片,推送新书信息,了解文献需求。
(四)一切为读者,建立满足读者各种需要的现代图书馆管理模式。
目前旧的图书馆管理模式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不足。很多图书馆为了缓和工作人员工作压力过重,对读者做出了一些不合理要求,从而制约了读者的学习热情,阻碍了读者对科学知识孜孜不倦的渴求。图书馆作为一个学习场所,应该尽量为读者提供宽松舒适安静的场所,方便其学习和科研。变封闭管理为开放管理无疑在图书馆管理上翻开了新的一页,我们应该按照以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导向,适宜灵活变通的开放式服务模式,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强化服务职能,加强服务管理,全面提高服务质量和办馆效益;通过资源合理布局,变革管理方式吸引学生到图书馆学习,使图书馆成为学生素质培养的基地。读者进馆可携带书包和其他个人书刊等任何学习资料,提供读者研究室,共性服务与个性服务相结合,读者对图书馆的任何意见均可通过意见箱或者网上留言形式得到方便快捷的回复。建立完善的图书馆员工考核制度,读者可参与员工考核,对管理人员工作实行监督。
三、结束语
总之,“以人为本”的图书馆管理模式是图书馆内在的本质要求,也是更好地为读者服务的必然要求。一切为了读者,一切依存于读者是图书馆创新管理的工作宗旨。因此,现代图书馆管理一定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从而促进经济社会,促进人与自然人文教育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秉珍.图书馆管理应强化以人为本的理念.沈阳大学学报.2001年第03期.
面向信息化的现代图书管理浅析 篇11
关键词:图书管理;信息化;利好;保障措施
中图分类号:G251
1引言
作为交融感情的媒介、成就记录的工具以及获取知识传承经验的载体之一,图书承载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对人类文明进步起着巨大推动作用。就图书而言,因种类繁杂且数量众多,如何管理是难点问题。尤其在当今追求便捷和效率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探寻更优适宜的技术手段和方法模式,以实现图书的优化管理,是当务之急。但随着诸如通信技术、微机技术、信息技术和电子技术等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并渐向各领域的渗透,图书的数字化、信息化和高效化管理,已成为可能。本文选取面向信息化的现代图书管理为主题,从利于提升图书利用率、利于实现图书资源共享、利于加快图书传递速度、利于图书快捷浏览和检索、利于满足读者多样化需求五方面全面阐述图书信息化管理的利好,并针对性提出树立信息化管理意识、构建信息化平台、实施信息整合、提高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加强管理工作队伍建设、资金投入及政策配套、改革并创新信息化建设六项可靠措施,以期切实保障图书信息化管理的落实。
2图书信息化管理的利好
图书信息化管理的利好之处可归结为多方面,但限于篇幅,本文仅节选下述五方面展开论述。具体阐释为:(1)利于提升图书利用率。图书的信息化管理,不论是应用于社会图书馆抑或是高校图书馆,实现途径均为赋予图书信息化的属性,并使之成为网络虚拟环境与数字信息化平台的组成单元,供读者借阅利用。从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层面言,图书的信息化管理,对提升图书利用率起到积极促进作用。除此之外,还可为社会或校园中良好读书氛围的形成创造利好条件。(2)利于实现图书资源共享。前文已述,图书之于社会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意义不言而喻。而其意义的彰显,需借助于阅读的形式。对于阅读,涉及的领域之广之博,而信息化恰可带来极大便捷。故此,图书的信息化管理,既利于读者的广博阅读,实现多层面、多方位汲取知识的目的,亦利于图书资源的共享,拓宽知识获取面。(3)利于加快图书传递速度。不难理解,实施信息化管理将图书以电子书的形式呈现,可彻底消除纸质图书无法异地同时阅读的弊病,不但利于提高图书的读阅率,而且利于加快图书的传递速度。(4)利于图书快捷浏览和检索。图书信息化管理的实现需借助网络平台,由于网络平台固有的开放性和便捷性,因此赋予其诸多独特优势,使得信息化管理模式下图书资源的浏览、检索和阅读尤为快速和简洁。(5)利于满足读者多样化需求。信息化管理方便读者结合自身多样化需求,针对性查阅、浏览图书资源,从而大幅缩减时间,实现省时高效。此外,不同层次、不同年龄段得读者还可依托信息化管理平台,选择定制所需服务,满足多样化需求。
3图书信息化管理的保障措施
鉴于图书实施信息化管理的多项利好之处,采取切实可靠措施保障信息化管理的实现极其关键。分析认为,可靠的保障措施主要归纳为:(1)树立信息化管理意识。实施信息化管理的先决前提在于树立明确的信息化管理意识。管理意识不到位,即便关联措施再完善,落实再到位,也难以收获预期成效。总而言之,管理意识是制约图书信息化管理落实效果的核心因素之一。对此,为帮助树立正确坚定的管理意识,可通过定期举办专家座谈会和优秀管理经验交流会的形式,不间断提高思想认识。(2)构建信息化平台。信息化平台,即提供海量图书资源,图书信息化检索所需类别、主题、目录及索取号等必需信息的平台。进入平台入口,选用主题或关键词查找的方式可轻松实现图书资源的检索和读阅。考虑到该平台涵盖丰富的数据信息,对于其的构建,须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数据处理技术等高新技术,以保障具备预期功能并发挥出最佳效用。(3)实施信息整合。信息整合具体指图书管理知识、网络知识和计算机应用知识等多方面知识信息的整合。实施图书资源信息整合和必要重组,有利于满足读者多样化的需求,并一定程度助力于图书信息化管理的深化实施和良性发展。此外,还可实现图书管理服务的开发性和交互性提供,使得服务更趋综合且全方位。(4)提高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加强管理工作队伍建设。具体而言,提高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即储备丰富的理论知识(涵盖网络技术知识、计算机应用知识、现代管理技术知识和数字化技术知识等方面),熟知且能娴熟运用科学高效检索方法和管理方式,并掌握一定的信息加工处理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加强管理工作队伍建设即加大对专业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和对专业信息化管理人才的引进力度,以及改良图书信息化管理需依托的基础设施。可以说,提高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并加强管理工作队伍建设可一定程度提升图书信息化管理的软实力。随着信息化发展提出愈高的要求,制定易于落实的管理人才培养计划,创建规范化、专业化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造就更多管理技术复合型人才,同时实现图书管理模式向网络化模式、信息化模式的平稳过渡,颇具现实意义。(5)资金投入及政策配套。信息化管理虽然可带来诸多便利,但如何持久维系是关键所在。从本质上讲,依赖于大量的资金投入及相关配套政策的出台,并且着眼于长远看极具紧迫性,这对推动图书信息化管理的优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6)改革并创新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和数字化发展进程的加速,迫使图书管理亟需进行全方位改革和创新,如构建集成加工、存储和交互传播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管理体系,同时从多方位入手加大信息化建设投入力度,并加快改造和创新步伐,以适应潮流和趋势,迈向信息化时代。
参考文献
[1]李静云.信息化条件下如何创新图书管理[J].科技资讯,2009(11):254-255.
[2]梁乃秀.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韶关学院学报,2008(3):37-40.
[3]陈秀英.信息技术对图书管理工作的影响[J].情报探索,2007(7):102-103.
现代图书馆发展方向及管理 篇12
1 图书馆组织结构的发展方向
我国图书馆发展经历了80多年的历程,现在的组织机构管理模式基本都是分散与集中的两种。我国图书馆对广大青少年起到知识普及,图书馆图书种类繁多,有自然、社科、科技、人文等各个领域图书,图书馆都对外,用户可以通过办证进行借阅,也可以在图书馆学习,图书馆是人们的终身学习学校,社会图书馆的藏书丰富,能满足各个层次人的要求,符合现代图书馆发展要求。传统的图书馆组织结构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必须建立新的组织结构,提高图书馆职能,借助于现代先进的网络技术,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方便用户职能。图书馆发展要紧跟时代步伐,云计算与物联网技术快速发展,并且在图书馆中的应用,数字化图书馆是图书馆发展方向,数字化图书馆基本完善,符合现代图书馆发展需要,提升图书馆职能,能更好的为读者提供服务。我国图书馆主要是社会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科研机构图书馆,三类图书馆管理模式基本相同,内部管理与沟通不协调,图书馆没有发挥出最大职能,体现图书馆的重要性。
2 图书馆的新兴管理模式
我国现有图书馆基本都是国家事业单位模式,单位管理缺乏创新,工作人员积极性不高,岗位职责不是很清楚,缺乏竞争,没有体现出合理的服务职能。尤其社会图书馆,工作人员服务不周到,服务意识淡化,一种高高在上感觉,阻碍图书馆发展。新的管理模式,必须合理的建立绩效管理模式,对工作人员进行科学考评,考评中读者具有一定评分权利,尤其对服务道德有问题工作人员,实现一票否决制,让图书馆在国家发展建设过程中,真正发挥图书馆职能,对提高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起到重要促进作用。
3 图书馆管理政策的规范化
我国图书馆经历了80多年的发展历程,现在管理方面逐步完善,但还存在一定政策的不规范化,没有相关文件对图书馆管理提出政策与法规,图书馆一般都是受到其它部门制约,比如高校图书馆,都受到大学领导的制约,图书馆要服务于高校师生,没有明确政策倾斜图书馆发展,比如在图书馆图书采购需要资金,大学发展资金使用很少往图书馆倾斜,这也是阻碍图书馆进一步发展的因素。图书馆要健康发展,要建立科学的管理方法,规范政策,对图书馆发展起到指导作用,成立专门委员会对图书馆发展进行调研,建立相应的图书馆发展的规划,以提高工作人员效率,服务意识为目标,发挥图书馆的社会职能,为提高全民文化素质作出贡献。尤其广大青少年的知识水平、素质水平、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提升,提高其创新能力。
4 图书馆社会职能的研究
图书馆对社会发展起到服务功能,图书馆是学习知识的场所,经过查找资料,图书馆具有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展社会教育、传递科学情报、开发智力资源这四项社会职能。图书馆每项社会职能,都对人们有很大影响,图书馆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标志,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现在图书馆基本都达到数字化图书馆的标准,数字化图书馆的完善,提高了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方便了用户,尤其大数据时代,云计算与物联网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能更加发挥图书馆的社会职能,为提高全民素质提供了保障。图书馆行业的强盛与发展带来了机遇,成为了一个新的增长点。深入细致地研究图书馆的各项社会职能,与网络相互融合,互为补充,通过网络需求获得社会回报,让图书馆进行文献整理和数字化工作的人员的社会价值得以充分体现,从而提高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摘要:图书馆是人们终身学习的学校,现代图书馆对青少年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尤其高校图书馆对学生发展起到重要作用。高校现在都是数字化图书馆,提高了图书馆的职能与效率,方便了读者。现代科学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明确了图书馆未来的发展方向,管理是图书馆另一职能,科学的管理,是保障图书馆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本论文主要从图书馆组织结构的发展方向、图书馆的新兴管理模式、图书馆管理政策的规范化、图书馆社会职能的研究几方面进行阐述,希望能为研究图书馆发展的学者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关键词:图书馆,发展方向,管理
参考文献
[1]郑飒.大数据时代的图书馆服务初探[J].黑龙江史志,2015(05).
[2]汪建.图书馆的发展方向与管理[J].价值工程,2014(04).
[3]王云虹.图书馆与学习型社会[J].现代情报,2004(07).
【现代图书管理】推荐阅读:
现代图书管理模式08-21
传统与现代图书馆管理09-15
图书资料的现代化管理07-25
现代图书馆服务07-05
构建现代图书馆08-09
现代大学图书馆08-10
现代电子图书的作用07-16
现代图书馆咨询服务09-24
现代图书馆发展分析论文09-27
现代图书馆文化建设论文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