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文化(精选12篇)
女性文化 篇1
摘要:女性文化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女性文化的实质是女性文化对强势男性文化的一种积极反叛。女性在中国文化历史背景下探索、跨越她们的“德”的位置和物质边界而努力。让女性文化得到提高, 这也是知识女性的责任, 只要我们不懈地努力追寻, 女性文化必然会大放光彩。
关键词:女性文化,女大学生,女性形象
歌德说:“永恒的女性, 引导我们飞升。”女性孕育生命、哺育生命和美育生命, 赋予这个世界连绵的生命体, 这种博大的创造性构成了女性世界的共同性。女性是土地和收获, 女性在这个世界的位置首先是创造这个世界。这个世界不可以淹没、遮蔽女性的存在, 女性用她们的肉体和心灵所塑造的世界一直默默地矗立着, 女性的文化资源一直在历史和现实中存活, 对人类的文明史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女性文化中的女性形象
王红旗描写中国女性文化时曾把女性形象分成了十大类型:在事业与家庭的冲突中, 欲进围城而不能、欲返围城而不得、下岗失业而失家、突出重围的女性形象;在婚姻与爱情的冲突中, 遭遇婚外情、寻求姐妹方舟、被权力金钱物化、情爱潇洒的都市新女性等女性形象;在自我“心狱”的冲突中, 分裂失落、幽闭逃亡的女性形象。我们选择其中一类做一下分析解读。
欲返围城而不能的女性形象。娜拉, 是挪威作家亨利克·易卜生 (1828-1906《玩偶之家》中的女主人公。在文学作品中的娜拉形象:娜拉是个觉醒中的资产阶级妇女的形象。她出身中产阶级家庭, 从小就是她父亲的玩偶, 结婚以后又是她丈夫的玩偶。她热爱生活, 她热爱她的父亲、丈夫和儿子, 为了他们的幸福, 她不惜牺牲自己。她为了偿还给丈夫治病的债务而又不让丈夫发觉, 费尽心机节省家用, 甚至夜晚偷偷领一些抄写工作来干。她同情那些遭遇不幸的人。她相信海尔茂所说的为了爱她会毫不踌躇地牺牲自己的生命的诺言。但是, 铁的事实最终让她醒悟过来, 她眼里的海尔茂原来是一个极端自私和虚伪的人, 她幻想出现的所谓奇迹并没有出现。剧中的海尔茂用一个妻子和母亲的责任来约束她时, 她毫不犹豫地回答说:“我还有别的同样的责任”, 那就是“我对自己的责任”。“现在我只信, 首先我是一个人, 跟你一样的一个人——至少我要学做一个人。”她最终也看穿了丈夫的伪善和自己的处境, 她的心终于平静了, 她为了追求个性自由, 毅然抛弃舒适安逸的家庭生活, 走向充满不确定因素的社会。这其实是女性独立自求的美丽宣言。这是资产阶级社会中的一个叛逆的女性。剧本最后以“楼下‘砰’的一响传来关大门的声音”, 娜拉走了。把一代妇女长久以来困惑其间的家庭夫妇生活中的无聊虚伪以及妇女对自身地位价值等问题的追求向往, 也一股脑儿地呼的一声扔在了如醉如痴的全世界观众面前。鲁迅在《娜拉走后怎样》中有这样一段话:人生最痛苦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做梦的人是幸福的;倘没有看出可走的路, 最要紧的是不要去惊醒他。然而, 娜拉既然醒了, 是很不容易回到梦境的, 因此只得走了。
对事业的追求和幸福家庭的向往是全人类正常健康的人生目标, 男性事业成功可以夫贵妻荣, 为什么女性要争取生活中的这一部分就必须放弃或者牺牲其他部分?为什么事业成功往往以形象的异化、爱情的背叛、家庭的破裂为代价, 就必须做精神上的流浪汉、漂泊者呢?又为什么这样的悲剧已成为大多数高学历、高智商的当代女性的婚姻定律?在现今生活中, 当人们想更好地赞美一个女人所做的文化成就时会说:“天啊, 这个女人所做的事简直就跟个男人一样。”按照世俗的观点, 男人取得的文化成就被完全归结为他自己, 顶多说他背后有一位贤内助, 而对一个有成就的女人, 绝大多数人的心理是会同情她的丈夫的, 并会意带挖苦地说“她一定有一个模范丈夫”, 一般来说, 男人不喜欢这样的女人。看看那些高学历女性吧, 一般在大学里学位越高的女性找配偶越难, 尤其是理工类的女大学生, 这与客观文化的男性品质有非常大的关系。
女性文化的发展
“娜拉出走何处是归程?”的文化论争, 再次催生了女性文化的进一步觉醒。这是女作家们对女性精神解放的深层思考。两性关系平等的前提, 是男女双方都作为独立的个体而存在。而几千年的男权中心文化的沉淀, 绝非短短几十年就可以彻底清除。因此, 对出走的娜拉们而言:精神上的独立往往比经济独立来得更为艰难。何处是归程?归程就在那些真正拥有了独立人格的娜拉的脚下。社会现代化不能被中止, 中国女性的现代化也不可能被中止。自强自立自尊自爱的新女性话语被各级妇联组织反复灌输给基层妇女, 以取代她们的旧文化观念便是明证。
中国这个历尽沧桑的东方文明古国, 经历了三十多年改革开放的洗礼, 政治、经济、民生和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相连, 中国女性的生存命运也发生了空前的改变。全社会关心女性事业、贯彻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得到了长足发展。女性文化也变得更鲜活。如今, 一大批具有文化独立意识的女性知识精英, 在反思性别文化得失与跨出“他者化”的过程中, 正在以各自的思想与智慧, 从大文化视野与跨学科角度绘制着女性文化的地图, 以与“他者”文化平等对话的姿态, 展示中国女性文化精神的多彩和分量, 主动参与中国现代性文化历史的进程。要想使女性文化真正绽放光彩, 就需要女性无论是在顺境, 还是遭遇逆境、困境、绝境时, 都具有笑谈苦难悲欢的非凡。著名女作家张洁、张辛欣是当代女性意识觉醒的开先河者。张洁的小说《爱, 是不能忘记的》, 还有后来的《沉重的翅膀》, 冲破爱情禁忌, 挑战传统婚姻, 发出渴望真爱的呐喊。女性被压抑已久的情欲与性欲望, 尽管还拖着沉重的翅膀, 但已作为一种愿望、一面旗帜第一次张扬出来;正在中国戏剧学院读书的青年女作家张辛欣, 在1980年发表了小说《在同一地平线上》, 直指知识女性遭遇事业发展机会不平等的社会现实:著名女诗人舒婷的名作《致橡树》也首先发表在北京的《诗刊》上, 在北京诸多大学校园里、在女大学生与青年知识女性的朗诵会和读书会上传诵, 当时对一代人审视爱情的位置产生了极大影响。“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 紧握在地下/叶, 相融在云里……”“木棉”与“橡树”并肩而立, 表达了诗人对两性平等关系与平等爱情的内心向往。女作家以鲜明的女性立场与亲历的生活经验叙事, 揭示出“在同一地平线上”的生存现实真相, 反映了知识女性爱情观与人格价值观的觉醒。这不仅震撼了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新一代知识女性, 更在全社会引起巨大轰动。这种社会文化对女性文化, 特别是对女大学生, 也包括对男大学生的教育与影响是空前的。这实际上是一场精英知识女性的自我教育运动, 而三十年来的女性“自我教育运动”在不断延伸, 由精英知识女性到更多的知识女性, 再到不同阶层的大众女性, 促使各阶层女性主体意识的逐步觉醒。
正是这些女性以全球性的文化视野, 挑战传统女性角色定位, 克服女性性别弱点, 发挥自身聪明才智, 把性别劣势转化为优势, 一次又一次打破有形与无形的“玻璃顶”, 创造出独特的生存发展经验。这些有为女性以亲历的经验, 认识到自己的智慧与创造潜力, 进一步催生了女性超越自我、超越性别的独立“大我”意识。
女大学生应让女性文化绽放光彩
在现代科学日益发展的社会形式下, 女性受教育的程度越来越高, 她们有可能做也应当做她们最感兴趣的事情。女人是更契合大地、更为植物性的生物。现代社会在制度安排上给予了女性越来越多的机会。正因为如此, 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成为一件艺术品, 更容易保持意志行为和观念之间的内在和谐, 女性文化的真实意义不在于让女人的思想方式、行为方式变成男人的, 而是在一个充满了出人头地的竞争与冲突的男性世界中, 追求个体灵魂的高雅、独特、内在性。是良好的修养、平和的心态, 懂得尊重和关心他人, 是爱心, 是温柔和宽恕, 是从从容容的平常心, 是永远对自然保有好奇热爱的赤子之心。女大学生所受的人类文化的陶冶, 无疑较普通女性更具有思辨的分析与理性观念。面对社会的变革, 文化的动荡及价值观的变化, 相应的心理压力加大, 心理矛盾增多。这正是历史观的变化, 社会变迁、角色冲突等在女大学生心理上的积淀与反映。女大学生正是风华正茂, 对未来充满着美好的向往, 她们在人生的旅途中, 过关斩将, 自尊自强。她们追求完美、追求浪漫, 她们抓住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在渴求自我认同的同时, 又渴望得到社会的肯定与他人的尊重。对于知识女性将要面临的事业与家庭的矛盾, 她们也十分关注。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 女性以“失嫁、失婚、嫁错”为最大不幸, 传统文化中的女子, 命运大多依附在男人身上, 而对于具有高等文化的现代女性来说, 婚姻不再是她们决定终身幸福的唯一选择。
大学这个得天独厚的文化氛围, 因其自身的社会地位和文化结构的高层次性, 不仅使女大学生有机会领略科技生命的大潮, 接受丰富的精神文化的熏陶, 同时也使她们有机会接触现代观念与思潮, 所以女大学生常常以自身的优势成为现代观念和行为的先行者。女大学生凭着自身的实力走进高等学府, 又以自己的智慧和努力与男生展开了新一轮的竞争。比起一般的女性, 她们更为自尊、自立与自强。追求生活中有更大的自由度, 特别反对别人干涉自己, 这种独立意识的日益完善, 是创造优良品质的心理基础。
因此, 她们较少束缚、较少封闭、较少受到干预, 无论从做人还是做女人的角度, 她们都赶上了一个最好的时期, 因而历史自然地将中国女性文化绽放光彩的任务交给了她们。
在女性文化发展过程中长大成人的女大学生, 有着既做人又做女人的主体意识, 她们处在空间相对开阔的自由之中。她们比以往任何女性都具有实际动作的可行性, 对她们的外在束缚相对来讲是最小的, 或者说她们抗拒外在束缚的力量较以前任何女性都强大。现今的女大学生将自己对人生的体验和理解、对女性文化的思索、对幸福前途的追求, 可以变为自己的实际行动。她们敬慕撒切尔夫人的成功, 欣赏王菲的洒脱, 喜欢三毛的“自我”, 崇拜成名的歌星、影星、体育明星……在她们的内心世界里, 不是仅仅只有一个或两三个偶像, 多元的开放时代造就了有个性、有追求的新一代女性, 也只有这种选择是独立自主的, 它便能让女性文化更有光彩, 因此一定意义上说, 女性文化是选择的权利和自主性的获得。重要的是自主选择, 重要的是行动能力。重要的不仅是思考、选择、等待或寄希望于明天, 而是女大学生现实的、今天的实际行动。女大学生要从女性立场出发, 针对有史以来于今仍存在的两性间不平等状态, 真正关注自身性别的历史状况, 审视其文化形成, 呈现其性别生存现状, 争取其性别利益。按照女性个体的体验和需求而独立的地作选择。这种选择是女性文化的精神升华, 当然这种选择要考虑时代的要求和人民的利益。只有这样才能让女性文化绽放光华, 这将使女性文化的价值空前提高, 产生质的飞跃, 有了全新的意义。
命运掌握在我们女性自己手中, 路在自己脚下。只要我们不懈地努力追寻, 女性文化的未来将充满希望和阳光。
参考文献
[1].王红旗:《走不出“心狱”困惑的当代女性》, 《妇女研究论丛》, 2000 (4) 。
[2].佚名:《北京女性三十年从人到女人》, 《中国网》, 2008-12-17。
[3].秦燕、高小贤:《女大学生的困惑、选择和重塑》, 北京:人民出版社。
女性文化 篇2
化妆之前一定要认真的清洁肌肤,不要只用清水洗脸,因为经过一个晚上,脸上有大量的油脂,只有用温水和洗面奶才能清洗干净。
2、基础保养
洁面后,就是正常的基础护理程序。一般是洗脸-化妆水-乳液,如果你想追求更好的上装效果,可以在化妆水之前加上肌底液或者乳液之后加上妆前乳这两个步骤。
3、毛孔隐形
如果你是毛孔比较粗大、明显的肌肤,可以在妆前使用一些毛孔隐形膏之类的。当然这个步骤也不是必须的。
4、隔离
接下来,就是要使用隔离霜打底了。将隔离霜均匀分布点在下巴、脸颊、额头、鼻头、嘴周等,轻轻用手指拍打,注意不要用涂抹的,拍打的比较均匀。如果想要追求更白净的效果,可以再重复此步骤一到两次。
5、底妆
使用完隔离霜之后,接下来就是要使用BB霜或粉底了。使用BB霜或者粉底就要看个人肤质及喜好。粉底遮瑕效果比较好,但是对肌肤伤害会比较大一点。BB霜遮瑕能力比较一般,但是一般都带有防晒值和一些护肤功效。
6、腮红
如果你想追求比较红润的脸色,可以增加腮红这样一步骤,但是这个步骤也不是必须的。使用腮红一定要注意,用刷子蘸取少量,先在手背刷一下,这样是为了避免使用量太多以及让腮红在刷子上分布更均匀,然后颧骨处往耳朵方向轻轻刷出去。
7、定妆
脸部妆容最后一步就是定妆啦,用粉扑或海绵多次少量蘸取散粉或蜜粉,轻轻在脸部轻轻拍打,重复几次。
8、唇妆
传统女性文化的颠覆 篇3
关键词:残雪;《五香街》;女性形象 ;特殊意象 ;女性文化
一、前言:残雪与《五香街》
残雪1985年开始发表作品,1988年发表长篇小说《突围表演》,《突围表演》即《五香街》。全文以五香街为空间坐标展开叙事,以街道上的一段“奸情”为引,延展出与之相关的一系列匪夷所思的事件。男权中心话语语境的存在造成了女性的失语状态,而残雪的《五香街》正是试图打破对传统女性形象的建构,展现出一个个不同的女性个体。所以,本文试图通过对《五香街》上诸多男女形象和特殊意象的分析,展现出五香街女性们的对于传统女性文化的颠覆。
二、女性形象:一条以女性为主导的街道
(一) X 女士:“妖妇”形象
故事前面的介绍主要围绕了X女士的年龄、职业、对于“性”这件事的意见以及对于男人的感受。关于她的年龄至少有28 种说法,关于X女士所从事的职业的说法也是千奇百怪。性格方面,从X女士在大庭广众之下大胆发表性的看法、敢于在公众场合脱衣等可以看出她的开放、大胆。她只是自顾自的生活着,但却深深牵动着五香街居民的生活。譬如X女士丈夫,最后背着包袱离开;Q男士最后的“消融”;X女士丈夫的好友和煤厂小伙子为了X女士搬到工棚居住。他们无疑都是是X女士的陪衬而已。
所以X女士基本上是一个“妖妇”的形象,是一个有着极大吸引力的诱惑者,似乎引领着五香街的女性们从父权制度下解放出来,去反转或消解“菲勒斯中心主体”的霸权。
(二)寡妇文化:“五香街文化”代表
寡妇是一个性感而又自信的女人。对于男人,她觉得只要自己想要,随时都有;而且寡妇天不怕地不怕,寡妇甚至觉得这个社会之所以这么淫乱,就在于女性太过于散漫了,她希望女性意识不要被泯灭。寡妇还认为坐在家中什么事情都不做犹如坐在棺材里,没一点价值。因此故事的第十节对寡妇的历史功绩与地位之合理性作了专门的阐述。寡妇的高尚境界、智慧、辨别力与钻研精神,代表了五香街人的集体个性。毫无疑问,“寡妇文化”就代表了“五香街文化”。
五香街上的各色女性形象与过去不同,这些女性形象呈现出了女性从历史语境的环境里由男权的附庸者(第二性),逐渐颠覆和解构男权地位的清晰脉络。
三、特殊意象:源于女性自我爱恋的精神世界
(一)镜子
X 女士有一大爱好:“照镜子”。她总是随身带着镜子,家里有一面巨大的穿衣镜,甚至还有一架显微镜用来观察自己,她鼓励儿子照镜子(后来她的儿子小宝有了“照镜癖”的倾),影响Q男士买了一面镜子(Q男士以前从来不照镜子),还吸引了一大批少男少女到她家照镜子。X女士还直接表示了对照相的讨厌,在她看来照相是一种不彻底的自我审视,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行为。
正如人的同一感最初是从镜子中获得一样,没有完全成长的女性自我就一直沉浸在对镜子的张望中,这就决定了她与镜子的对视目光既是审视的,又是自赏的,而且往往是自赏超过了自审。而X女士照镜子是比照相更高一层的自我爱恋。
(二)裸体
“裸”这种现象是从X女士家的粉白墙壁上出现了一个炭笔画的男性生殖器开始的。之后,金老婆子取消上衣对她肉体的遮蔽,她要达到那种‘整个灵魂的展示。”①女士在沙滩上脱光了衣服,享受着这种裸体的快乐;B女士与同行女士嗟商后两个人裸体出现在大街上,进而五香街的女人们则全体脱得一丝不挂持续了整整一天的“性狂欢”。这些裸体现了深深的自恋情结。
吉登斯在《现代性与自我认同》中指出:“自恋是把外部事件与自我的需要和欲望联系起来。”而上述特殊意象共同的指向即是对女性自我的强调和对精神独立的追求,残雪和《五香街》的女性们一起完成了女性精神的自恋。
四、结语:传统女性文化的颠覆
伊丽格瑞《痴呆症的语言》一书中认为:女性语言与痴呆症患者语言在内在结构上有着类似性。因为她们“被谈论多于谈论,被表述多于表述……。”②《五香街》的不同在于五香街上的女性们反抗了所谓的“阳性主体”,所以五香街上的各色女性成为鲜活独特的女性形象。伊丽格瑞提出了颠覆父权制的“女人腔”主张。“女人腔”消解了父权制坚持的男女二元对立,否定了父权制对女性的统治与压迫。残雪在《五香街》中把千百年以来形成的男女地位颠倒过来了,而之所以把速记员笔者设置成一名男性,是为了力求冷静和客观地用五香街人自己的语言,勾画出五香街人生活的形形色色,她在《五香街》中建造的“五香街文化”就是为了完成对传统女性文化的颠覆。
注释:
①残雪《五香街》,台北木马文化2003版,第50—51页。
②Moi,Sexual/Textual Politics:Feminist Literary Theory,p.70.
参考文献:
[1] 残雪.五香街.台北木马文化,2003.
[2]唐荷.女性主义文学理论.台北扬智文化,2003.
女性文化与室内空间设计 篇4
1 女性文化概述
了解女性文化就需要对女性主义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女性主义指的以女性经验为动机与来源的政治运动或社会理论, 主要表达的是对男女平等的要求, 也是反思与批判人类历史发展中而产生的的父权制度。西方国家的女性主义在上世纪60年代以来的发展呈现了非常广泛发展的态势, 并不断对思想界、艺术届、文化界等领域等产生深厚的影响, 而女性文化正是女性主义在文化领域的体现。女性文化对于室内空间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女性文化对家居空间与消费空间的设计都要求体现女性的偏好与特色, 因此该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女性主义与室内空间设计的关系。
2 女性文化室内空间设计的特点
2.1 精神特点
在女性文化的要求, 室内空间设计应当追求的是一种自然的精神状态, 以通过室内空间的元素体现一种真情的流露和情感的发泄。该类型的室内设计强调女性受众可以从丰富的选择中得到心灵的愉悦, 但是并不局限于某些几种固定的设计方案或图案, 更重要的还是一种自由精神的体现。
2.2 色彩特点
室内装修的色彩如果选择较为柔和的色彩将比较符合女性文化的要求, 但需要清楚地知道, 由于女性年龄、性格的不同, 对色彩的偏好也存在不同, 而在设计中, 以下两种颜色较能体现女性文化的要求。
2.2.1 红色
红色是众多色彩中具有最轻视觉冲击感最有生气的颜色, 而红色随着透明度的增强就变成了粉红色, 而粉红色最能体现浪漫与温柔, 也是最能代表少女性格的颜色。一般来说, 在室内设计中粉红色的应用, 能够使得室内显示出温馨、浪漫的感觉, 对于感性的女性来说是非常适宜的。
2.2.2 紫色
紫色是青色与红色的混合色, 体现出精致与高贵的特点。而紫色中的粉紫色更体现出一种妩媚的美丽。而在室内设计中用到粉紫色, 则体现出成熟女人的魅力。
2.3 造型特点
从一定角度上来说, 不同的室内空间类型的区别主要体现在造型上, 而符合女性文化的室内设计中的造型, 主要体现在心形、花形、曲线以及蕾丝等造型。其中曲线是在符合女性文化的室内空间是使用频率最高的造型形式, 能够体现女性柔美、典雅的特征。而蕾丝的造成能够体现出多种多样的变化, 根据女性的具体要求, 可以体现出清新可爱或者雍容华贵的特点。
2.4 材质特点
在女性文化中, 女性往往比男性更亲近与自然, 因此在室内设计中的材质也需要体现出清新、自然的特点。而这样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4.1 木质材料
木质材料体现的是一种温馨舒适的感觉, 而木质的这种质感也能够给女性带来一定的安全感, 因此室内设计中的木质设计能够得到众多女性的喜爱。例如:樱桃木能够体现出雍容华贵的特点, 比较受成熟女性的欢迎;而浅色枫木家具则体现出时尚、活泼的特点, 因而深受年轻女性的喜爱。
2.4.2 布制材质
因为布制材料比较柔软, 因而深受女性的喜爱。如棉、麻、丝等材质, 因为其柔软的特性而深受女性的喜爱。
3 女性文化在家居室内空间设计的体现
由于女性文化对室内空间设计的影响, 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种设计风格之中。
3.1 简约式风格
这种风格体现了简约又富有个性的特点, 而这种风格受到果敢、自我意识较强的白领女性的喜爱。因此, 在设计中体现的是一种简化明晰、线条明确的结构, 而材质上多为紫檀木等木质材料, 能够体现出一种时尚而又简约的室内风格特点。在色彩选择上更多地倾向于选择浅色, 同时对于配饰更多地体现自然感。
3.2 浪漫主义风格
这种风格处处体现感性与浪漫, 符合心思细密而又温柔女性的喜好。在具体室内设计上, 材质以软材质为主, 一般来说尽可能地减少石材、玻璃的应用, 在颜色的注重淡雅与柔和, 粉色调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或者以米色为主辅之以一些明亮的颜色。灯光上不采用灯光的直射, 营造出一种浪漫的氛围。
4 女性文化对消费室内空间设计的影响
由于女性主义的影响, 以及女性消费能力的逐步提高, 越来越多的消费空间为女性提供专门性的消费服务, 因此专门针对女性的消费室内空间设计也成为了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体现女性文化的消费室内空间设计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
4.1 浅色色调的广泛应用
在消费室内空间中, 由于年轻女性的消费欲望更为强烈, 因此更多地采用了彩色色调的设计, 如粉色或者米色等颜色, 给人一种浪漫、感性的消费氛围。而室内的某些小挂件, 如帷幕、窗帘、坐垫等等, 浅色调的设计也能给女性消费者带来一种舒适感。
4.2 曲线造型的运用
在针对于女性的消费场所, 如美容spa、化妆品店中, 在室内设计的线条运用上往往体现出曲线的特征。而在室内的器皿、小饰品都具有柔和、光滑的曲线特征, 而墙壁上或饰物上的图案也体现出了曲线的特征。这样的设计特点能够体现一种雍容和柔美的感觉, 对女性具有相当的吸引力。
5 结语
随着女性主义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不断加深, 室内空间设计中对女性文化的体现也逐渐充分, 这是对女性的重视, 也是符合现实性的考量。因此立足女性文化的空间设计已经变的十分重要, 如何在创作理念、线条或者材质等方面体现女性文化的特点, 是我们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
摘要:该文通过对女性文化的分析, 然后对女性文化的室内空间设计特点进行相关的分析, 认为其在精神、色彩、造型和材质上对室内空间设计造成了影响。该文将室内空间分为家居空间和消费空间, 而女性文化在这两种空间中都体现了非常突出的特点。
关键词:女性文化,设计特点,家居空间,消费空间
参考文献
[1]张少婷.现代商业空间中的生态陈设艺术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 2008.
[2]张琴.上海女性白领休闲行为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 2011.
外企女性面试着装文化礼仪 篇5
1、服装要得体
女士求职服装一般以西装,套裙为宜,这是最通用、最稳妥的着装,不沦年龄,一套剪裁合体的西装、套裙和一件配色的衬衣或罩衫外加相配的小饰物,会使你看起来显得优雅而自信,会给对方留下良好的印象。切忌穿太紧、太透和太露的衣服。
2、鞋子要便利
女士如何穿鞋也有学问,总的原则是应和整体相协调,在颜色和款式上与服装相配。面试时,不要穿长而尖的高跟鞋,中跟鞋是最佳选择,既结实又能体现职业女性的尊严。设计新颖的靴子也会显得自信而得体。
礼仪讲师谭小芳提醒面试的职场女性——穿靴子时,应该注意裙子的下摆要长于靴端。
3、袜子也很重要
袜子不能有脱丝。时装设计师们都认为,肉色作为商界着装是最适合的。为保险起见,你应在包里放一双备用,以免脱丝能及时更换。另外,不论你的腿有多漂亮,都不应在面试时露着光腿。
着装礼仪技巧
庄重典雅的套装相比之下,女生的着装比较灵活,每位女生应准备一至两套较正规的套服,以备去不同单位面试之需,尽可独树一帜,穿出自己的风格,突出个人的气质,强调个人魅力,参考的法则是,针对不同背景的用人单位选择合适的套装,必须于准上班族的身份相符,要以内在素质取胜,先从严肃的服装入手,不管什么年龄,剪裁得体的西装套裙,色彩相宜的衬衫和半截裙显得稳重、自信、大方、干练。给人“信得过”的印象。裙子长度应在膝盖左右或以下,太短有失庄重,服装颜色以淡雅或同色系的搭配为宜,穿着应有职业女性的气息,虽然服装潮流应在首位之列,颜色鲜艳的服饰会使人显得活泼有生气,但T恤衫、迷你裙、牛仔裤、紧身裤、宽松服、高跟拖鞋等,虽然在街上铺天盖地,却应列为面试的编外服装,以免给人留下太随便的印象。
中高跟皮鞋使你步履坚定从容,带给你一份职业女性的气质,很适合在求职面试时穿着。相比之下穿高跟鞋显得不太不稳,穿平跟鞋显得步态拖拉;如穿中、高筒靴子,裙摆下沿应盖住靴口,以保持形体垂直线条流畅,同样,裙摆应该过传统丝袜的袜口;夏日最好不要穿露出脚趾单位凉拖鞋,或光脚穿凉鞋,更不宜将脚趾甲涂抹成红色或者其他颜色;
袜子,穿裙装袜子很重要,丝袜以肉色为雅致,拉的不知或者不正的丝袜缝会给人很邋遢的感觉,画龙点睛的装饰品,当今是一个追求和谐美的时代,适当的搭配一些饰品,无疑会使你的形象锦上添花,但搭配饰品也应讲求少而精,一条丝巾、一枚胸花、一条项链就能恰到好处,体现你的气质和神韵,应避免佩戴过多,过于夸张,让饰品真正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否则容易分散他人的注意力,有时也会给他人留下不良的印象。皮包大方的背在肩上,不要过于精美,太珠光宝气,但也不要过于旧气,仪表大方青春靓丽。
发型,不管长发还是短发,一定洗的干净,梳得整齐,增添青春活力,发型可根据衣服正确搭配,要利用视觉错觉来改变脸型,脸型过于长的人,可以留较长的前刘海,并且使两侧的头发尽量蓬松,脖颈过于短的人,可以选择干净利落的短发;脸型太圆或者太宽的人,一般不适合留齐耳的发型。
要点
1、深蓝色或其它自然深色西服套裙。
2、裙长略微过膝,站立时绝不要高于膝盖!
3、白色或浅色衬衫,面料为纯棉或真丝。
4、传统颜色的连裤丝袜,保持整洁(无破损或脱丝),随身携带备用丝袜。
5、浅口无带皮鞋,鞋跟2.5厘米至5厘米。(不要穿系带凉鞋、沙滩鞋或厚底坡跟鞋!)
6、饰品简洁。除耳环外不要有其它可见的身体穿孔型饰品(如鼻环、眉环等)。
7、化妆应淡雅、保守、低调。
8、极为清淡的科隆香水或其它香水。
9、轻便的公文包或公事包。
重阳节与女性文化 篇6
关键词:重阳节 女儿节 女性习俗 女性文化
九月九重阳节,不单单是“敬老节”,还是中国传统的“女儿节”“妇女节”。《北京市志稿》载:北京旧俗,重阳节“父母家必迎女来食花糕,或不得迎,母则诟,女则怨,小妹则泣,望其姊姨,亦曰‘女儿节。”民国《张北县志》载:“九月九,搬回闺女息息手。”以此可见,古代北方的重阳节,实际上就是当今的“女儿节”。
一、重阳女儿节主要习俗文化
(一)放重阳糕于女儿额头以祈福
此习俗,古已有之,宋代吕原明《岁时杂记》载:“九月九日天亮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更祝曰:愿儿百事俱高,作三声。”当今陕北过重阳,夜里登山,许多人都摘几把野菊花,回家插在女儿的头上,用来避邪。
(二)吃重阳糕
俗云:“九月九,精大软米咬一口。”九月九妇女例吃重阳糕,《隋书·五行志》载,在南北朝时,民间有“七月刈禾伤早,九月吃糕正好”之童谣。是日,男女老幼,皆吃重阳糕。重阳糕各地名称不同,有花糕、菊糕、五色糕、珠糕等,制无定法,较为随意。
(三)登高
中国自古有“一到九月九,全家高处走”之民谣,实则指重阳登高。重阳登高有多层含义,一是登高赏秋、赏菊;二是锻炼身体、陶冶情操;三是登高避邪、除恶;四是祝愿生活节节高、事业步步高升;五是满足异乡游子“长歌可以当哭,远望可以当归”的文化心理。重阳“全家登高”,当然也包括家庭女性。女性重阳登高之俗,古来已久,汉代刘歆《西京杂记》即有:“三月上巳,九月重阳,使女游戏,祓禊登高。”
(四)戴菊花
古代,未婚女子称为“黄花闺女”,“黄花”即指菊花。因其具有贞节、高雅品格,又有“节花”“金英”“黄华”“秋菊”“陶菊”“艺菊”“女花”“女儿花”等雅号。女孩重阳节,不但赏菊,还戴菊花。唐代李绰《辇下岁时记》(卷三)有:“九日宫掖间争插菊花,民俗尤甚。”唐代杜枚《九日齐山登高》:“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五)佩茱萸
茱萸是一种中草药,茱萸香味浓,有驱虫祛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故重阳节有插茱萸、戴菊花之俗。《风土记》云:“九月九日,律中无射而数九,俗尚此月,折茱萸房以插头,言辟除恶气而御初寒。”重阳佩茱萸的习俗在唐代很盛行,人们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称为茱萸囊,还有插在头上的。
(六)荡秋千
荡秋千是我国古代女子重阳节重要娱乐方式之一,并非当今人们想象的女子娱乐嬉戏。汉武帝时,每逢“千秋节”日,宫女以之戏于后庭。秋千因为使人联想到千秋万岁的“千秋”,故被用于庆贺汉武帝生日。此俗后来传入民间,成为孩童重要娱乐节目。荡秋千的女子衣袂飘飘于半空之中,就像乘风飞舞的仙子,给人一种空灵潇洒的淋漓之美,故“秋千佳人”又是漂亮美女的代名词。宋代豪放派词人苏轼之《蝶恋花》:“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声不闻声渐消,多情却被无情恼”,含蓄传达出“外物本无心,烦恼皆自寻”的秋千哲理。
(七)踢毽子
踢毽子是中国女孩传统娱乐项目之一。踢毽子起源于我国汉代,盛行于隋、唐,至今不衰。宋代高承在《事物记源》一书中,对踢毽子有详细的记载:“今时小儿以铅锡为钱,装以鸡羽,呼为毽子,三四成群走踢,有里外廉、拖抢、耸膝、突肚、佛顶珠等各色。”明代已有童谣:“一个毽儿,踢两半儿,打花鼓儿,绕花线儿,里踢外拐,八仙过海,九十九,一百。”此俗当今依然普遍,如山东临淄,“岁岁重阳今又重阳……跳绳、下象棋、打门球、踢毽子”。
(八)跳绳子
跳绳是重阳节女孩的娱乐项目之一。跳绳运动在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唐宋明清都有记载。唐朝称跳绳为“透索”、宋朝称“跳索”、明代称“白索”、清代称“绳飞”,民国以后才称“跳绳”。清代《松风阁诗抄》有诗记载:“白光如轮舞索童,一童舞索一童唱,一童跳入光轮中。”重阳节女孩跳绳,此俗至今依然流行,如上海潍坊社区每年重阳节都举办跳绳比赛。
(九)放风筝
重阳节日,不论大人小孩,不论男孩女孩,都喜欢在此日放风筝。如广东阳江,“每逢九九重阳,秋高气爽,正是纸鹞放飞的最佳时节,放风筝便成了民间最兴盛的赛事。阳江是南国风筝之乡,为南派风筝的代表之一。”如江苏南通,每年重阳节都举办“传统记忆——重阳节里放风筝”主题活动。河南《清丰县志》载:“重阳士大夫仿古遗事,率登高饮菊花酒,儿童放纸鸢为戏。”在古代放风筝并不是一项单纯的娱乐活动,在民俗观念中它有“放去灾祸、放走晦气”的心理寄托。
(十)玩风车
重阳节日,与男孩一样,小女孩也喜欢玩风车。自己动手做一个或买一个纸质的风车,在重阳节里,顺风而跑,风轮飞转,乐不可支,喜气洋洋。其实,重阳玩风车不单单是“好玩、锻炼身体”,而且寓意“前景风顺、时来运转”之义。
(十一)对山歌
青年男女在九月九“对山歌”在江南地区尤其是南方少数民族聚集区非常流行。现在,不少地区在重阳节举办山歌比赛,以活跃节日气氛,如广东韶关“在韶关市区到了重阳节这一天,三座大山(莲花、芙蓉和帽峰)准会人满为患……对山歌、玩游戏、吃大餐。”
(十二)结伴郊游
重阳节,大人们习惯郊游登高望远,当然女孩们也习惯于此日结伴郊游。或与家人一起郊游,或与闺友一起郊游。此俗宋代即有,宋代程大昌《庸录》(卷六)载:“唐曲江正月晦日、三月三日、九月九日,京城士女咸即此袚禊,帟幕云布,车马填塞,词人乐饮歌诗。”
由此可见,重阳女儿节习俗文化具有较丰富的内涵,一是体现中国传统社会对“女儿”的一种关爱,如重阳节祝福女儿、戴茱萸辟邪等等;二是体现女孩对美的价值追求,如重阳节赏菊花、戴菊花等;三是体现女孩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荡秋千、放风筝、踢毽子、跳绳子等等;四是体现女孩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如重阳节赠重阳糕、对山歌等等。
二、重阳妇女节主要习俗文化
重阳节是“女儿节”“茱萸节”“菊花节”,更是天然的妇女节,其主要习俗如下。
(一)妇女休息日
俗云:“九月九,大撒手。”九月九自古是“公休”之期,当然也是一个女人休息之日。是日,妇女休息,男人做家务。
(二)重阳不能回娘家
重阳民俗,各地有异。在北方,绝大多数地方都有重阳节“新妇回娘家”风俗,但有例外,如山东滕州、临沂等地重阳习俗:出嫁不到三年的女儿,重阳节时忌回娘家过节,有“回家过重阳,死她婆婆娘”之民谣。在绍兴一带,重阳节还忌讳相互走访,以避免传染晦气。
(三)亲家互送重阳糕
九月九重阳佳节,亲家双方互送重阳糕,相沿成俗。婚前,男方家不送,女孩没面子;女方家不送,男孩没面子;婚后,男方家不送,过门媳妇在娘家人面前失面子;女方家不送,丈夫在家人面前丢面子。
(四)给娘家送重阳糕
重阳节出门女儿给娘家送礼的习俗在许多地方均有。如浙江《磐安县志》载:“重阳,出嫁的女儿要把麻糍粽子送娘家,称‘重阳担。”
(五)给婆家送重阳糕
重阳节婆媳两家互送重阳糕在浙江、陕西等地为习俗,只是互送的重阳糕质地形状不一而已。如浙江《天台县志》有:“重阳日,娘家要给女儿家送两个大方糕、九个小方糕,表示‘二九相逢之意。”陕西《大荔县志》有:“重阳节……娘家给出嫁女儿都要送糕。如不送糕,女儿就不拜年。”
(六)戴茱萸
妇女重阳节戴茱萸囊主要目的是避邪、除恶,或戴之于手臂,或戴之于胸前,或戴之于腰间,或藏之于枕下,或挂之于窗前,如湖北《云梦县志》载:“重阳节,饮菊花酒,女眷臂系茱萸囊,以图消灾。”总而言之,插茱萸,戴茱萸,都是为了祈求亲人平安,寄托亲情。
(七)赏菊
重阳节赏菊是妇女最喜爱或者说必不可少的传统习俗。唐代时候,重阳赏菊风气已经很流行。初唐王勃《九日》诗云:“九日重阳节,门门有菊花。不知来送酒,若个是陶家。”意思是说重阳日家家有菊花,若王弘派人送酒,恐怕分不清哪个是陶渊明的家了。诗人用风趣的口吻说明了当时赏菊风气之盛。如北京,菊花又叫“九花”,九花就是菊花,因为开在农历九月,所以得名。北京菊花品种繁多……人们在这一天可大饱眼福,览尽菊花的千姿百态,赏尽它的婀娜多姿。现在,菊花己被评为北京的市花。
(八)饮菊花茶、喝菊花酒
俗云:“九月九,又吃油糕又喝酒。”重阳节女子饮菊花茶、菊花酒习俗汉代即有,据《西京杂记》载:“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华酒,令人长寿。”重阳节又称“菊花节”,最美菊花往往冠之于“菊花仙子”,而“菊花仙子”之美誉用之于人,非“女性”莫属。故重阳节,女性不但与男性一样登高赏菊,而且与男性一样饮菊花茶、品菊花酒,既美容养颜,又享受节日乐趣。
(九)做菊花枕头
重阳节做菊花枕头习俗主要流行于浙江等地,如《三门县志》也载:“九月九,乡村妇女儿童上山采摘野菊花,晾干装入枕头,称‘菊花枕,谓可清亮解毒。”古人认为,菊花枕有利于治疗颈椎、面目麻木、头晕目眩诸病。
(十)祭祀神仙
重阳节各地一般举办不同的祭祀活动,重阳节祭王母娘娘主要流传于广东南雄和山东泰安等地区,以求王母娘娘庇护孩子平安长大成人;在重阳节发源地河南上蔡县,该日祭祀的是南海观世音菩萨;福建、台湾等沿海地区重阳节祭妈祖;山东泰山地区,重阳节祭祀眼光奶奶;天津山东及东部沿海一带是日祭祀斗姆女神,等等。
由此可见,重阳妇女节习俗文化具有较深厚的文化底蕴,一是体现中国传统社会对“妇女”的一种人文关怀,如重阳节让妇女休息,重阳节新妇回娘家等等;二是体现中国妇女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如重阳节登高、赏菊、戴菊等;三是体现中国妇女勤劳手巧的劳动本色,如做重阳糕、泡菊花茶、酿菊花酒、缝菊花枕等;四是体现中国妇女特有的祭祀文化,如重阳节祭祀王母娘娘、观音菩萨等等。
三、重阳节与追节
重阳节又名“追节”,在北方地区向有“不追节、人烟缺”之民谣。如民国时期《香河县志》(卷五)载:九月九日,有姻亲关系的家庭会互相送礼,称为“追节”。“追节”习俗主要流传于北方,是男婚女嫁过程中一个重要程序,即在商定婚期前亲家双方进一步加强了解、协商婚期的一种“走亲”活动。一般要通过三次“追节”,方可定下婚期。一般选在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二月二、三月三、七月七、九月九等日进行“追节”。是日,准女婿要给未来的岳父母家送“重阳礼”。由此可知,“追节”目的有四:一是明确表示婆家希望尽快娶亲,即“追姐”;二是联络双方感情,即“亲姐”;三是送些礼物之类,好让女方及早准备嫁妆,即“崔姐”;四是商定迎亲日期,即“迎姐”。
四、结语
总之,重阳节女性习俗体现出两大文化特色:一是时代发展性,即在时间上体现出一个不断演化的历史过程,随着时代的发展,重阳节女性文化愈来愈丰富;二是空间差异性,即在空间上体现出一个因地域文化差异而不断变异的过程,重阳节与各地女性民俗相结合,使重阳女性习俗文化变得多姿多彩。在古代妇女地位极为低下的年代,重阳节无疑是一个“妇女解放”的节日。重阳节所体现出的尊重女性、爱护女性对当今提倡“妇女解放”“婚姻自由”“追求女性个性发展”具有较强的借鉴价值。当代社会,一提起女儿节,不是七月七“乞巧节”、九月九“重阳节”,而是二月十四“情人节”,青年人过于推崇西方时尚,与中国传统女性文化则渐行渐远。作为中国青年,首先应坚持弘扬祖国传统优秀女性文化,其次才是学习吸收国外女性文化。鉴于此,一方面,社会各界应该加强重阳女性习俗研究,使重阳女性习俗内容更加系统化、体系化;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应依托重阳节,加强重阳女性习俗的保护、传承、开发与利用,融合女儿节、妇女节、母亲节、敬老节、菊花节、茱萸节、追节于一体,吸取传统习俗文化精华,剔除传统习俗文化糟粕,通过举办重阳文化节、创办重阳文化馆、拍摄重阳文化电视剧、创作重阳文化歌曲(如《九月九的酒》)、开发女儿节产品等方式,大力弘扬重阳女性习俗文化,为当今繁荣节日文化、建设和谐社会作出新贡献。
参考文献:
[1]北京市志稿(卷五)[M],北京:燕山出版社,1998:281.
[2]大荔县志[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951.
[3]三门县志[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836.
[4]香河县志(卷五)[M],台北:成文出版社,1968:265.
作者简介:
刘苗苗(1993— ),女,河南平舆人,华南理工学校艺术学院音乐表演系大三学生。
女性就业与先进性别文化建设 篇7
大学生就业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尤其是女大学生的就业状况更是日益严峻。当前中国女大学生就业仍存在不平等的现象, 其主要表现有如下方面。
1. 从求职过程看, 女大学生遭受性别歧视严重。
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遭受性别歧视对待严重, 性别成为其求职就业中的首要和最大的障碍。许多用人单位采取各种或明或暗的歧视手段, 明确或隐性地拒招女大学生。据《中国妇女报》报道, “全国妇联发布的‘女大学生就业创业状况调查’显示, 有九成以上的女大学生求职时, 感受到了性别歧视。女大学生求职, 平均投出9份简历, 才可能得到一次面试或笔试机会;平均投出44份简历, 才有可能得到一个意向协议。”[1]在求职过程中实际遭受性别歧视的女大学生还可能大于九成。这些表明女大学生机会不均等, 平等就业权受到侵害, 已成为就业中的弱势群体。
2. 从就业数量看, 女大学生就业率明显低于男大学生。
根据历年全国各省大学毕业生的统计数据显示, 当前中国女大学生就业数量明显低于男生, 一次性就业率呈下降趋势。女大学生的就业率一直低于男大学生, 这是社会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 近年来, 这种趋势不但没有得到缓解反而有所增加。在高校毕业生整体规模空前庞大、就业压力日益增加、供求失衡和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的背景下, 大学生就业日益困难, 女大学生就业则是雪上加霜。在求职过程中, 女大学生面临严重的性别歧视, 使很多女生无法获得公平的就业机会[2]。
3. 从就业质量看, 女大学生就业层次普遍低于男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性别差异指男女毕业生就业状况的优劣程度的差异, 包括工作收入、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工作环境等的性别差异。女性就业仍然集中在传统的女性专业和女性行业上。“女性就业比例最高的专业是护理学, 其次为小学教育、英语、法语、日语、教育学以及心理学等。但即使是在女性的 (绝大多数的) 传统就业领域中, 除了对外汉语专业女性的平均薪资略高于男性外 (3091/3026) , 其余专业都低于男性。”[3]从女性就业比例最小的10个专业即可看出端倪, 它们“依次为: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石油工程、应用物理学、微电子学、机械电子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车辆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程力学、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3]。大多数女大学生仍然进入了传统以女性为主的行业。从就业的层次看, 女性就业层次低。有调查显示, 在高端技术研究领域女性只占36.98%, 而在政府机关和社会团体中只占22.65%[4]。
二、社会转型期女性就业难的性别文化因素分析
1. 传统的性别观念形成的社会性别排斥。
中国传统封建伦理中男权文化意识浓厚, “三从四德”、“男主外、女主内”等桎梏束缚了女性的思想和行为, 在社会上形成“男强女弱”、“男主女从”的思维模式。落后性别文化对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影响依然存在, “望子成龙”远大于“望女成凤”,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学得好不如嫁得好”等心态依然存在。“贤妻良母”这一女性传统标准形象依然是社会对女性首要的角色定位, 通过家庭成员 (主要是丈夫和儿子) 的社会价值来衡量自身社会价值依然是众多女性的价值实现途径, 这种性别观念形成观念上的社会性别排斥, 是形成男女就业中性别差异的深层次原因。
2. 传统的女性角色观限制了女性就业的竞争性。
作为一种文化, 性别意识主要通过受教育者的认同接纳进行复制和传递的, 是经过长期的潜移默化而形成的一种角色上的心理控制。女性的性别角色很大程度上是在后天成长过程中通过学校和社会教育逐渐获得的。男女从出生之日起, 就开始接受社会赋予他们各自的角色意识, 不断灌输“女孩子应该是什么样的形象, 适合做什么、不适合做什么”、“男孩子应该是什么样的形象, 适合做什么、不适合做什么”等观念。社会环境中对男女的不同教养方式使得两性获得了不同的性别心理模式与行为模式。可以说, 长期的传统女性角色观所形成的胆怯退让、依赖自卑等特性, 使女性在与男性的共同发展中竞争力减弱, 成了就业发展的主观藩篱。
3. 传统的女性价值观束缚了女性就业的主动性。
从社会价值取向上看, 传统的价值观在男女两性方面存在着双重标准:男性的成功在于事业有成, 人们将关注的焦点集中在男性承担的社会角色的是否成功, 而对其家庭角色的要求常常是无视或者是忽略;而女性则不然, 她们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家庭范围内, 通过相夫教子, 借助于男子 (丈夫、儿子) 社会地位的高低和价值的大小, 来衡量和体现自身的价值。当面对求职的各种困难时, 当面对事业和家庭的矛盾时, 女性往往习惯于选择退却, 转而走向家庭。由此可见, 对于现代女性来说, 一方面, 她们反对和抱怨社会的各种性别偏见;但另一方面, 又不自觉地将社会偏见内化为自身的价值标准, 不自觉地继承和沿袭了偏见, 遵循社会传统的角色分工来选择自己的职业方向, 把自己放在了从属于男性的位置上, 进而削弱了女性在社会领域里主动追求和发展事业的愿望。
三、建设先进性别文化, 在推进两性共同发展中实现女性平等就业
1. 思想上转变性别观念, 构建先进的性别文化。
性别文化含义是社会对男性、女性及其相互关系的观点和看法, 以及与之适应的性别规范和组织结构。“先进的性别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为指导, 以现代社会发展要求为依据, 以男女平等为核心, 以两性和谐、相互尊重、共同发展为目标而建立起来的。它承认男女的生理差异, 倡导和实现男女两性人格、权利、机会和过程的平等, 追求男女两性的共同进步与协调发展, 是一种有利于性别平等、公正、和谐发展的新型性别文化。”[5]构建先进性别文化, 逐步消除传统性别观念形成的社会性别排斥, 是促进两性平等就业的根本。我们要弘扬先进性别文化, 消除传统性别偏见的影响, 为女大学生就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
2. 政府应在宣传先进性别文化, 实现女性平等就业中发挥主导作用。
在坚持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的前提下, 政府加强对媒体的引导和监督。充分利用大众传媒, 通过电视、网络、杂志等途径, 塑造男女平等、健康向上、文明进步的性别意识, 对女性生育的社会价值进行肯定, 取缔含有性别歧视的内容的传播。在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以及文学艺术等领域展现妇女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成就和作用, 大力宣传妇女中的先进模范人物, 禁止在宣传媒体、广告和文艺作品中出现色情或有辱妇女人格的行为, 为妇女在新闻宣传领域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条件和机会。
3. 健全妇女权益保障, 为实现女性平等就业提供制度保障。
文化领域的废旧立新仅靠道德的约束是乏力的, 还需依靠制度特别是法律政策的作用, 通过法律政策的强制性力量推进。政府需对女性给予必要的政策倾斜与保障, 使女性享有更充分的发展资源和发展机会。应建立健全性别平等的劳动力市场政策, 消除劳动力市场中制度性的性别歧视现象;建立性别平等的人力资源政策, 引导用人部门充分认识女性人力资源的价值, 承担起促进性别平等的社会责任;完善包括社会统筹的生育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要大力完备涉及女性权益的法规建设和管理制度建设, 加强女性权益保障法规的可操作性和刚性, 使法律体系的发展与性别平等、两性和谐发展的客观要求相适应。
4. 借鉴国外的经验, 将先进性别意识纳入法律政策体系。
在国际社会和国家政府的联合推动下, 许多国家都建立了男女就业均等法, 作为立法的一项基本内容。德国的《平等权利法》于1994年9月1号生效。新加坡的《就业法》规定产假制度, 禁止以怀孕为由解雇女工;政府机构男女雇员无性别歧视。日本的《男女就业机会均等法》规定, 妇女在工资待遇就业机会以及职务的晋升方面, 享有与男子同等的权利。韩国的《平等就业法案》规定在招收、雇佣、提升、工作安置、培训等方面禁止性别歧视。另外, 女性受到就业歧视后如何获得救济也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在这方面可以借鉴国外的一些做法, 如欧美国家在其法律中都有明确规定, 就业中的歧视都会受到法律的惩罚, 企业在考察应聘者时只能衡量其能力是否能够胜任工作, 而与所要应聘的工作毫无关系的问题都不能提及, 包括外貌、年龄、性别等。因此借鉴国外的经验,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这是给女性提供平等就业机会, 也是社会进步的一个标志。
5. 推动男女两性共同参与先进性别文化建设, 为实现女性平等就业建立和谐的两性文化基础。
在建构先进性别文化的过程中, 男女都是性别文化的主体, 必须要培养女性的主体意识, 妇女只有积极、主动的参与社会经济、政治生活, 才能真正成为建设先进性别文化的主体。同时, 我们也要致力于帮助男性克服传统的大男子主义倾向, 使男性懂得女性的社会价值, 尊重女性, 给予女性同等的权利和社会资源。推动男女两性共同参与先进性别文化建设, 为实现女性平等就业建立和谐的两性文化基础。因此, 建设先进性别文化, 一方面, 应继续增强女性的主体意识, 充分发挥女性的积极性投入其中, 另一方面, 应努力提高男性的觉悟, 充分动员男性力量广泛参与, 让每一个公民都有敏感的性别意识和完整的先进性别文化观念, 从而让男女平等的性别文化在新的社会实践中生发出巨大的生命活力, 使女性真正得到社会的尊重、认同与支持。
摘要:性别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女性的就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社会转型期, 面对激烈的竞争, 女性的就业存在不平等现象。其中, 传统性别文化导致的性别歧视, 是女性就业难背后深藏的重要文化因素。解决女性就业难, 必须大力加强以性别平等为核心的先进性别文化建设, 从思想转变、政府主导、制度保障、法律构建、男女参与等方面为实现女性平等就业提供有力保证。
关键词:女性就业,性别文化,先进性别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李振忠.女大学生就业歧视需政府干预[N].中国妇女报, 2009-09-15.
[2]刘连国.女大学生低就业率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出国与就业, 2011, (22) .
[3]石彤, 王献蜜.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性别差异[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09, (6) .
[4]李春玲, 李实.市场竞争还是性别歧视——收入性别差异扩大趋势及其原因解释[J].社会学研究, 2008, (2) .
从文化视角解析女性回避成功心理 篇8
关键词:文化视角,女性,回避成功心理
关于女性成就动机的研究始于对两性成就动机差异的比较, 众多研究表明男性与女性的成就动机强度存在显著差异, 女性比男性的成就动机低得多, 并且女性对于成功倾向于采取回避的态度。
1.成功恐惧的内部心理取向研究
内部心理取向上的成功恐惧与对成功结果的预测有关, 是对成功可能带来的压力或孤独、后悔、紧张等负性情绪的焦虑体现在五个方面: (1) 学业或事业压力, 担心成功后不能保持现在的好成绩或更上一层; (2) 人际关系, 担心过分追求事业成功可能导致择偶困难, 或因无法顾及家庭而使夫妻、亲子间产生矛盾, 或由于自身成功为自己树敌过多而遭疏离和排挤; (3) 生活情趣, 担心事业成功后, 可能不得不放弃自己的爱好, 使生活缺乏情趣, 满意度不高; (4) 对成功的否定, 认为自己的成功只是偶然, 不是自己的真实水平, 而且难以再次取得同样大的成功。从内部心理角度出发, 成功恐惧与竞争情境、成就动机、自我同一性、个人早期经历、人格等有关; (5) 对成功的回避, 一个人预期成功会带来负面结果, 于是压抑成就动机, 降低成就表现, 避免在事业上有成功的机会。Horner发现, 竞争情境下女性预期成功会带给她们负面的结果, 例如不受欢迎、受到排挤、失去约会及结婚对象、丧失女性气质等, 从而降低成就行为, 采取消极行为。关于自我同一性与成功恐惧的研究显示, 二者得分显著相关, 同一性完成或稳定的人比同一性延缓或扩散的人在成功恐惧上的得分低。成功恐惧可能与早期经历有关, 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处在奖励成功、惩罚失败的环境中, 产生“成为失败者”的焦虑, 则会嫉妒和憎恨成功者, 长大成人后便倾向于将这些感觉投放到其他成人身上, 在无意识中认为成功会使他们处于同样的境地, 进而恐惧成功。
2.成功恐惧的社会文化取向研究
有学者提出, Horner对女性成功恐惧的研究采取的是不完全设计, 男被试得到的故事主角是男性, 女被试得到的故事主角是女性。不能确定消极回答源于被试自身性别 (即一种内部精神的解释, 尤其是女性的成功恐惧和矛盾) , 还是源于故事主角的性别。因此他们采用完全设计, 让120名10~16岁的男孩和女孩对男、女主角的故事进行续写。两种性别的被试都对女性线索给出了更多的消极结果, 证明了社会文化解释。社会文化取向认为, 成功恐惧是个体担心自己偏离社会规范的正常, 失去相应的性别形象, 从而被社会拒绝, 如男人在医务护理方面做得好, 可能失去男性豪迈、粗犷的形象, 不再“像男性”, 产生成功恐惧。因为社会已认可女性在医务护理中的角色, 这也是为什么在医科学生的调查中, 男性的成功恐惧反而高于女性的原因。从这个角度来说, 成功恐惧与性别的刻板印象和职业的刻板印象有关。性别刻板印象代表一种社会文化对两性角色模式的信念、规范。它是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固定看法, 对人们的行为产生影响, 人们在决定行为时会不自觉地考虑社会对自己所属性别群体的规范。研究表明, 女性被试性别刻板印象得分与成功恐惧量表的总分呈显著正相关, 而男性被试性别刻板印象得分与成功恐惧量表的总分相关不显著。女性存在事业成功与幸福婚姻的冲突, 不仅要跟男性一样事业有成, 还要拥有一个和谐家庭。职业刻板印象是长久以来自然形成的社会角色分工, 人们在头脑中形成定式, 某些工作应该是男性做, 某些职业应该女性做。我国传统的职业观鼓励男性走出家庭, 从事社会性劳动, 而规定妇女为家庭服务。如果颠倒则可能受到社会的排斥和拒绝, 从而使当事人感到焦虑。女性在传统男性化的工作领域比在传统女性化工作领域体会到的成功恐惧更高, 而且随着工作领域的区别越明显, 其成功恐惧得分越高。同样, 男性在女性化领域的成就也可能导致其对社会评价的担忧, 出现成功恐惧。1971年与1965年相比, 女性成功恐惧的评判概率没有显著变化, 而男性由原来的8%上升到了77%。由于社会刻板印象是大众所持有的观念, 因此它具有相当的稳定性, 但随着社会变迁, 观点不断变化, 所以随着社会分工界限越来越模糊, 这样的情况也可能会逐渐消散。
竞争激烈的现代经济社会, 女性本应和男性一样在追求成功方面扮演重要角色, 但是传统文化对女性的角色期待和刻板印象的作用, 使得女性在面对成功这一问题时表现出与男性不尽相同的心理特点。男性在成功面前表现出坦然、积极的心态, 而女性更容易产生恐惧成功心理。卡伦·霍妮指出, 男人在成长过程中往往持有这样一种信念:如果他们希望实现某种愿望, 就必须在生活中取得成就。女人相信:通过爱, 而且只有通过爱, 她们才可能获得幸福、安全和名望。正是这种文化地位的差异, 对男性和女性的心理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男性倾向于认为取得成功是自己的责任不应该依附于他人, 女性倾向于认为, 只有找到能够依附的男性, 幸福才有可能, 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想取得成功被认为是不自量力并且不会有好结果的行为。
参考文献
[1]Rosemarie Anderson.Motive to Avoid Success:A Profile.Sex Roles, 1978, 4 (2) :239-248.
美国黑人女性戏剧的文化批评研究 篇9
痛苦的奴役经历和世代传承的非洲族裔文化,以及长久以来遭遇到的种族与性别偏见塑造美国黑人女性独特的意识形态和鲜明的群体特征。这使得她们被主流文化排斥在族裔和性别的边缘,无法寻得身份认同。当代学者大多将“身份认同”界定为在具体的社会文化生活和劳动协作中个体或群体的身份认知和自我定义。从广义上讲,“身份认同”可以理解为某一意识主体在主流文化与边缘价值观念之间的有关自我属性的定位。身份认同是一个不断动态变化的过程,不可避免地会伴随不同思想意识与价值主张的碰撞与冲击,以及随之而来的主体所遭遇到的巨大精神迷茫和挣扎。美国黑人女性群体同时被白人霸权文化和男性中心主义排斥在种族和性别的边缘,她们既是族裔上的“他者”,又是性别上的“他者”。面对主流文化的影响与同化,黑人女性一方面难以避免地接受白人的价值观念,另一方面时刻用本族裔的文化警醒自身的独特文化身份。事实上,正是根植于思想深处的民族文化给予美国黑人女性反抗男性中心主义与父权文化,追求自我身份价值的勇气和力量。
特殊的历史背景和种族经历使得身份认同这一主题长期以来占据美国黑人戏剧的创作。受奴役、受压迫的悲惨经历和根植于白人主流文化中的种族歧视观念将美国黑人群体排斥在“边缘”地带,使他们成为无身份的“他者”。美国黑人群体在白人文化的同化影响下,在传承本民族的文化思想和精神意志的同时,积极探寻群体的身份认同。黑人女性戏剧是美国黑人戏剧的重要组成部分。凄惨困苦的奴役经历、来自种族歧视和性别偏见的双重压制和排斥,使得自我身份认同成为美国黑人女性戏剧创作的重要主题。黑人女性剧作家将切身的精神困惑、生存境遇和身份迷茫展现在创作中,讲述作为少数族裔女性群体所遭遇到的性别歧视和族裔压迫,表达出希望改变命运,确立身份的愿望和诉求。洛林·汉斯贝利的《阳光下的葡萄干》、吉布森的《重聚》及阿德里安娜·肯尼迪的《黑人的开心馆》都是美国黑人女性戏剧中的代表作。其作品真实地反映了黑人女性在寻求身份认同的过程中所经历的迷茫和困惑、挣扎与反抗。美国黑人女性戏剧通过讲述身为少数族裔边缘群体所遭遇到的不平等待遇,将真实的黑人女性的情感诉求、精神疑惑、生存境况和思想迷茫展现在世人面前,对“他者”的身份认同途径和策略作了积极有益的探讨。
洛林·汉斯贝利的《阳光下的葡萄干》获得了纽约剧评界奖,是第一部得到美国主流文学界认可的黑人女性戏剧。剧作以主人公杨格一家在得到一笔数额巨大的赔偿金之后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为主线展开,反映了黑人群体在白人霸权文化中所遭遇的不平等待遇,以及他们为改变自身命运所做的反抗与斗争。丈夫的死使黑人妇女丽娜获得了一笔数额可观的赔偿金。这笔钱成为原本拮据的一家人改变困窘现状的最大希望。丽娜希望在白人居住区置购一处新居,女儿柏妮莎借助这笔钱终于能够支付医学院高昂的学费,儿子沃尔特也有了做生意的本钱,可是一切并不像他们理想的那样顺利。由于遭到生意合伙人的欺骗,沃尔特的生意投资连同妹妹柏妮莎的学费都石沉大海。沃尔特的生意梦化为泡影,妹妹柏妮莎渴望从医的愿望变为乌有。原本满怀憧憬的一家人只能把改善生存境况的希望全部寄托在购置位于白人居住区的环境优质安沃的新房上。但令人愤慨的是,社区的白人居民竟然集体抵制杨格一家,甚至表示愿意出高价买下他们的房子以阻止他们搬入。面对白人社区的打压和排斥,一家人没有妥协。凭借坚忍的意志和勇于反抗的决心,母亲丽娜带领家人抵抗住金钱的诱惑,无畏白人的威胁和恐吓,勇敢地搬入新居,开始全新的生活。
在白人中心主义的社会中,黑人作为少数族裔群体被排斥在社会机制的边缘,是没有身份、不被认可的“他者”。他们无法获得与白人平等的受教育和工作的机会,因此生活在社会的底层,迫切地希望改变自身的命运。“在《阳光下的葡萄干》中,作者汉斯·贝利洛林提供了两种寻求身份认同的道路,一是通过改善经济条件而提升社会地位,以获得自我肯定及社会认同;二是通过追溯黑人自己的历史,以求在历史中找到一种归属感,以获得一种确定的而非飘忽不定的身份”[2]。
摘要:美国黑人女性戏剧文学自产生之初就将身份认同作为创作的核心主题。黑人女性剧作家通过讲述自身群体在美国白人霸权文化和男性中心主义的压制下所遭遇的生存困境和精神疑惑,积极探讨摆脱“他者”身份和边缘处境的途径和方法,以及确立族裔身份和性别身份的策略。文化批评视角下的美国黑人女性戏剧研究将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黑人女性身处异质文化中所经历的种族、性别双重压迫,以及力图改变命运,确立身份的愿望与渴求。
关键词:文化批评,美国黑人女性戏剧,身份认同
参考文献
[1]张学祥.美国黑人文学传统之鸟瞰[J].电影文学,2008(14).
[2]王军,孟庆娟.美国黑人女性戏剧作品中的身份批评研究[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4(2).
当女性主义遭遇文化堕距 篇10
新中国成立以来, 政府始终把维护妇女权益、促进妇女发展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 出台了相关政策、法律法规以维护妇女权益。2005年中国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7次会议高票通过了《妇女权益保障法》修正草案。此外, 我国《宪法》第19条, 第42条, 第46条, 第48条, 第49条等均对妇女权益作了原则性规定。《婚姻法》、《婚姻登记管理条例》、《母婴保健法》、《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的规定》、《女职工保健规定》等专项法律、法规亦对保护女性作了明确的规定。
虽然看上去保护妇女的条例繁多, 但就目前来看, 仍然存在着不少的实际问题。人们传统思想里的价值观念依然没有改变。在媒体宣传、舆论传播、日常生活中所折射出的价值观念依然是“男尊女卑”, “男主外, 女主内”。女性依然不能做到和男子平起平坐。下面我将简要地来证明我的观点。
一、女性同胞的自我意识
个体从一出生, 一个既定的文化世界就已经存在。包括女性自我对“男尊女卑”的价值判断力也是具有文化先验性的。这导致女性在很多方面已经自觉地把自己定位在男性之下。比如在家庭暴力中, 女性的软弱同样也是促使家庭暴力升级的重要因素。而他们之所以选择隐忍无非是为了维护家庭完整, 避免外界的闲言碎语, 于是他们只能牺牲自我, 依从丈夫。这其实是受中国千百年来“三从四德”、“夫为妻纲”的传统道德的影响。再比如在职场中, 为什么女生晋升普遍比男生慢, 这和女性的自我意识是有很大关系的。女性总把自己贴上温柔、无力的标签, 缺乏独立意识。在工作时, 粗活、重活都是男性在干, 并且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这就导致了在学校里, 女生成绩优于男生, 而在职场中, 却出现了男女两性“优势反转”的现象。当然这不排除用人单位对女性的歧视和女性生理特征因素的影响。但是我想女性自我意识在这其中所起到的作用也是不容小觑的。
二、父母长辈的教育观念
——“学得好不如嫁得好”
现代社会上普遍流行这样一种说法“世界上分三种人:男人、女人、女博士。”似乎女人读到了博士, 就不具备女性的特征, 就嫁不出去了。这显然是一种片面的说法。更有一些家长教育孩子“学得好不如嫁得好”, 女生混一张大学文凭就足矣, 找到一个能干又多金的男人才是王道。不少家长认为, 女生书读得太高, 到时候没有男生敢要, 难免沦为“圣女”。因此家长们并不鼓励自己的女儿学历过高, 生怕读到女博士时, 自己中意的乘龙快婿早被别人捷足先登了。
三、大众传媒的传播理念
在现代影视作品中,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那些有钱的女人们时常进出美容院、健身会馆, 以期留住自己年轻的容颜和娇好的身材。似乎使自己保持漂亮就能拥有幸福。难道女人们真的认为幸福便等同于美丽吗?这其中其实是有一个中间因素的。古语云:女为悦己者容。只有保持美丽才能留住男人们的心。由此可见, 女人们不惜血本地改造自身, 归根到底还是为了给男人们看的, 女性自身就已经把自己定位为男人们的附属品, 似乎得到了这个可以依靠的人, 便得到了天下, 拥有了幸福。而事业、人际交往圈等等都成了浮云。当然《婚姻保卫战》的异军突起, 固然是崇尚现代女性应该懂得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典范。但是正是因为我们周围的现实生活中缺少这样一类经济独立, 用于挑战的职场女性, 才使这部电视剧受到了如此热烈的追捧和强烈的反响。
在广告中, 这类现象更是明显, 几乎集中了对女性外貌、身材、性格等传统观念里的刻板印象。在洗发水、护肤品、汽车类等广告中, 白皙的皮肤、澄澈的眼睛、飘逸的长发、魔鬼的身材成了必不可少的元素, 展现出了女性美丽、性感, 而非知性的一面。广告商们都希望通过美女效应来招揽生意。似乎这些女性天生只知道追求时尚、享受生活, 而不懂得逻辑思维, 很少在科技、学术上动脑筋。比如达能饼干、贝因美奶粉、旺仔牛奶、雕牌洗衣粉等广告, 则直接把女性定位在家庭范围内, 表现出女性温柔、顺从、贤惠的性格。这实际上还是在宣传“男尊女卑、男高女低、男强女弱”, “男聪明理智, 女愚昧脆弱”的传统观念。
现代传媒不可避免地将现代女性商品化、娱乐化、世俗化, 以博得点击率, 吸引大众的眼球。从这个意义上说, 女性又一次成为了男权社会的消费品和牺牲品。
以上三方面都反映出现代社会中, 人们的价值观念又不自觉地落入了男权社会的圈套。因此, 如果只是一味地强调强制性的法规、政策, 而非扭转人们的传统观念, 那女性主义的崛起也只是一纸空谈, 强制性的法律也只能在形式上“保护”妇女的权益, 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女性的地位。
和谐社会需要的是性别和谐。这需要全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更仰仗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和自身的努力。“路漫漫兮其修远”, 我们翘首期盼着两性和谐, 晨曦初露的那一天。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女性地位已经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女性并没有改变男性占主导地位的现实境遇。追根到底, 还是因为从传统文化一路走过来的当代大众文化从来就没有摆脱过男权社会的阴影, 人们的价值观念依旧被禁锢在在“男尊女卑”的传统枷锁中。
关键词:女性主义女性形象,文化堕距
参考文献
[1]王秀英:《大众传媒与女性发展》, 《社会性别视阈下的女性发展》2009.4.兰州大学出版社
[2]方莉强:《中国城镇妇女劳动权益保护研究》, 《复旦大学》2006
农村女性文化贫困成因及其治理 篇11
摘要: 农村女性贫困的实质是其在接受教育、价值观念、个体主体性、思维方式以及生活方式等方面落后于当代经济社会发展,从而影响到自身生存与发展的文化贫困。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认为,造成农村女性陷入文化贫困境地的原因既有来自个体微观系统主体意识缺失的原因,也有中观系统中婚姻家庭体制的负向影响,以及宏观系统社会资源不足、文化消费有限,体制结构不合理等因素的制约。倡导文化自觉、提高农村女性自身的认知和评价水平,改变家庭传统观念,倡导男女平等,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大力发展农村教育等是治理农村女性文化贫困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农村女性;文化贫困
中图分类号:C913.6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14)05-0091-05
一、问题的提出
女性贫困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一个社会问题。早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美国瓦伦丁·M·莫格哈登博士最先提出了“贫困女性化”概念,分析了贫困女性化的原因和趋势[1]。 1995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人类发展报告》也指出,贫困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全世界13亿人口生活在贫困中,其中妇女占70%,多数是在发展中国家,贫困有一张显著的女性面孔。2005年中国妇女研究会发布消息称我国贫困人口中有60%是女性,女性比男性更容易陷入贫困。2010年中国妇女研究会举办的“社会性别与贫困”论坛发布会再次提出,我国女性贫困化程度有不断增加的趋势。农村女性贫困具体表现为:女性参与教育、政治决策和社会经济活动的机会和比例明显少于男性,她们的教育权、社会参与权、文化消费等权利明显不足。确切地说农村女性贫困更多的是文化上的贫困。因为文化贫困很难用数字量化和衡量,因此,往往被人们所忽视,这就造成了“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的扶贫工作重心在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忽视文化贫困治理” [2],因而一直难以从源头上彻底消除贫困。文化贫困容易产生,从而加剧经济贫困。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的结构性改变?导致农村女性陷入文化贫困的原因是什么?农村女性文化贫困的后果是什么?如何能够有效改变这一状况?将农村女性文化贫困问题置于社会生态系统框架之下,分析并尝试解答上述问题是本文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二、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受达尔文进化论思想的影响,把人类成长的生活环境(如家庭、社区等)看成类似生物周围的生态系统,强调人的社会生活环境对于分析和理解人类行为的重要性,特别强调人与生活周围环境之间各系统的相互作用及其对人类行为发生的影响。该理论的基本假设是:每个人自生来就有与环境系统互动的能力,人与环境的关系是互惠的,个人的意义是环境赋予的,要理解个人,就必须将其置于其生活的环境之中;个人的问题是生活过程中的问题,对个人问题的理解和判定也必须在其生存的环境中来进行。
最早提出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的是著名的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他用公式 D=f(PE)阐明人的发展是人与环境的复合函数关系,指出D (Development)即发展,P(People)即人,E (Environment)即环境,认为人的发展就是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这些环境系统直接或间接地以各种方式和途径影响着人的发展。这些环境系统从主到次分别是: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和宏观系统。
微观系统是指影响个人的生理因素和人格特质因素,中观系统是指家庭、群体等组织,宏观系统一般指大的社会系统。三个系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其中个体微观系统受到中观系统家庭的影响比较大,同时,还受诸如社区、社区文化、制度的影响和制约。同样微观系统对中观系统和宏观系统也有一定的影响。
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和宏观系统构成一个大的社会生态环境共同作用于某一个体或群体,有学者将这一生态环境又做了具体归类:即“滋养性环境和不友善环境。滋养性的环境能在适当的时刻和方式下,提供必要的资源、安全与支持给个人。不友善的环境则缺乏或扭曲了资源支持的提供,因而阻碍了个人的发展”[3]。依此,农村女性文化贫困,并非完全是经济原因所致,更主要是长期不友善的环境的压迫及资源享受不公等原因所致。生态系统理论主张提供多层面、多元化的全人服务,为研究农村女性反文化贫困对策措施提供了较为广阔的框架,本文在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视阈下,从滋养性环境和不友善环境等外在影响因素,探讨农村女性陷入文化贫困的成因,思考农村女性反文化贫困对策建议。
三、农村女性文化贫困内涵界定及成因的社会生态系统分析
(一)农村女性文化贫困内涵界定
联合国开发署在《1997 年人类发展报告》 中正式提出“文化贫困”(human poverty)概念。报告指出,贫困不仅仅是收入低微、经济贫困,更深刻的是人们在寿命、健康、居住、知识、参与、个人安全和环境等方面的基本条件得不到满足,即知识缺乏、参与不足、能力低下、素质不高、权利无法保障、健康状况差等的“文化贫困”。世界银行研究报告明文指出:贫困不仅表现为饥饿、寒冷、无助,远离政治生活、绝望、没有尊严同样也是贫困。2000年联合国开发署进一步指出,文化贫困是指人们生活中最基本的发展能力的丧失,包括文盲、营养不良、预期寿命不足、母亲健康恶化、可控疾病感染,其间接衡量指标包括缺乏获取维持基本生活能力需要的商品、服务和基础设施(能源、卫生、教育、通信、饮用水)的途径。
我国著名社会学家陆学艺[4]指出,文化贫困是指一些国家或地区文化滞后于时代发展并影响到其生存与发展的落后状态。学者秦存强等[5]人分析指出文化贫困的表现是:人们有一种强烈的宿命感、无助感和自卑感;他们目光短浅,没有远见卓识;他们视野狭窄,不能在广泛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去认识他们的困难。
中国农村实事表明,女性较之男性往往更易陷于贫困,即我国农村女性文化贫困是相对于农村男性群体的事实存在[5]。 而且从本质上看,农村女性贫困并非是单纯的物质贫困和经济贫困,她们更多的是处于文化贫困状态。农村女性文化贫困是就指这一特殊群体或个人在接受教育、个体主体性、思维方式、价值理念、行为模式以及生活样式等方面落后于当代经济社会发展,从而影响到自身生存与发展的落后状态。
作为占农村人口一半以上的农村女性,她们的文化贫困不仅在家庭内部形成代际恶性传递,对其后代产生难以克服的消极影响,而且严重延缓了农村的发展进程,制约着城镇化的进程和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文化贫困是一切贫困的总根源,消除女性文化贫困,将有利于从根本上消除物质贫困和经济贫困,提升农村女性个人的文化素质,进而全面推进城市化进程和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二)农村女性文化贫困成因的社会生态系统分析
1.个体微观系统自卑心理、依赖心理导致其主体意识缺失、社会参与不足等文化贫困。个体微观系统是指个体生理的、心理的以及社会的系统,三者之间相互作用,影响或决定个体的生存与发展状态。在分析农村女性文化贫困现状及成因时,需要深入分析微观系统三个要素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在许多女权主义者看来,女性生育的生理功能,是她们受剥削的根本,也是她们无法摆脱弱势地位的症结。因为从生理因素上看,女性较之男性,肌肉生长较为细腻,骨骼较小,力气不足。由此限制农村女性多数只能留守农村,导致农村女性不仅经济收入十分有限,而且生活范围、生活内容也十分狭窄和单一,进而致使其形成消极的自我评价,自我效能感低、眼界狭窄、自卑心严重等心理偏差。在这样的心理系统和生理系统的互相影响下,逐渐走向自闭,拒绝社会交往,进而逐渐被限制在农村社会公共领域之外,而农村女性这种参与公共生活不足的状态又导致其对自身的社会价值认识不足,加重了其自卑心理。此外,农村女性自我认知生理性别意识的弱者定位,使女性人格表现出一定的依附性,她们缺乏自主、自立意识,缺乏独立开辟事业的精神。而没有属于自己的独立事业又会导致其经济收入的有限和不足。这种物质贫困、经济贫困致使其产生强烈的宿命感、无助感和自卑感,使其陷入视野狭窄、缺少主体意识、社会参与不足等文化贫困境地。
2. 中观系统中婚姻家庭体制的负向影响,造成农村女性知识和能力欠缺的文化贫困状态。家庭系统和社区系统是对农村女性生存发展状态影响较大的中观系统。由于传统因素的影响,中国农村重男轻女的现象依然存在,这一现象的结果是农村女性婚前、婚后都很难获得对家庭的土地、财产的支配权力,接受教育权也极易被剥夺。家庭因素对农村女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1)农村女性的受教育机会明显少于男性。农村家庭受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伦理观念的影响较深,重男轻女依然存在,导致对女性充满了偏见和禁忌,使农村女性的受教育机会明显少于男性,对农村女性文化贫困造成了深刻影响。中国从事传统农业劳动的女性人口中,大多数是文盲或半文盲。调查数据显示:“文盲和仅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农村妇女占农村妇女总数的609%,远远高于城镇妇女227%的水平。农村妇女中文盲、小学、初中文化比例分别为677%、670%、512%,均高于农村男性相应的323%、330%、488%的水平;高中(中专)和大专以上学历中,农村女性所占比例分别为388%、273%,远低于农村男性612%和727%的水平”[6]。 农村教育的男女差异,造成农村女性知识和能力的欠缺,是导致农村女性易于陷入文化贫困的主要原因。(2)在婚姻家庭制度方面的一些约定俗成的规则使农村财产仅由男性子嗣继承,子女随父姓,婚嫁从夫居,对女性的经济状况与地位产生直接而深刻的影响。如,一些地方的《村规民约》中明确要求已婚妇女退回承包地,或规定出嫁女的户口所在地进而剥夺其土地分配权[7]。 同时,从夫居的家庭体制导致了女性社会网络资源的流失和弱化,农村女性一旦陷入困境,可获得的社会支持十分有限。
3.宏观系统社会资源不足、文化消费有限,体制结构不合理使农村女性处于“失权”文化贫困状态。在探讨农村女性文化贫困问题过程中,应在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视阈下将其放在特定的宏观环境中分析。纵观农村女性生活的宏观环境,发现问题表现在:(1)农村女性可参与分配的社会资源缺乏。社会制度决定了社会资源在不同地区、不同区域、不同群体(如社会性别群体)和个人之间的不平等分配,从而导致了特定地区、区域、群体或个人处于贫困状态[8]。 农村女性参与社会资源分配不平等待遇集中体现在物质资源、受教育培训资源以及社会参与资源不足等方面。这些都表明农村女性在现实社会中无法与男性一样享有社会资源和占有发展机会。(2)农村女性可消费的文化资源有限。目前大部分农村的文化设施比较落后,一些贫困地区没有科技文化图书阅览室,没有有线电视,没有广播影剧院等文化设施。更没有针对农村女性特点的农业科技教育体系来对主要从事农业劳动的妇女进行全面、系统、有效的农业技术培训。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农村女性文化、科技技能的获得[8]。 农村贫乏的文化基础设施和文化氛围造成了农村女性的文化贫困。(3)二元分割的体制限制了农村女性的发展。城乡二元结构是指“在同一国家由于种种原因而导致城乡长期分设、分治、分管,致使二者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出现明显的差别特征”[9]。 由于二元结构制的存在,尤其是现代户籍制度的限制,使大多数农村女性无法随丈夫一起进城,不得不留守农村,长期生活在相对闭塞的文化环境中,没有机会接受现代文明和先进思想,消磨了农村女性的主体意识和进取精神,致使农村女性的生存方式、生活模式得不到根本上的改变。
同时,由于城乡二元的体制分割,专门针对农村妇女发展的扶持政策相对较少,农村妇女难以得到必要的资金、技术、信息、基础设施等资源,这些都形成了强大的阻止农村女性发展的制度性障碍。加上社会性别歧视的存在,限制了农村女性个体的发展,使之在接受教育、个体主体性、思维方式、价值理念、行为模式以及生活样式等方面处于落后于当代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水平的文化贫困状态。
四、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视阈下农村女性反文化贫困治理途径
(一)微观层面:在个体与社会的良性互动中,激发农村女性文化自觉,培养其主体意识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强调人的问题来自个人与环境之间交流的失衡,强调从服务对象的生态环境探寻问题产生的原因。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认为人的价值理念源于生活内容的基本观点,要改变农村女性主体意识缺失状态,全社会应共同努力积极创造条件,为女性主体意识提升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应通过宏观调控手段为提升女性主体意识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切实解决事实上的男女不平等问题,使女性从实实在在的主人地位上产生主体价值;制定相应的保护政策,使女性与男性平等地开展竞争;通过各种社会化途径帮助农村女性进行角色塑造,从而成为主体价值发展的导向与支撑。
女性的主体意识是女性对自身价值认可与追求的理性起点和支撑,是激活女性追求独立、自主,发挥主动性、创造性的内在动力。女性的解放和发展关键在于女性主体意识的自我觉醒,即女性的文化自觉。“文化自觉”与“文化贫困”呈正相关关系,即拥有文化自觉意识会使文化主体对自身文化状况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能够了解自身的文化处境,进而促使其主动获取和接受先进文化。反之,文化主体文化自觉意识缺乏或不足,会极大影响或制约主体文化落后状况的改变。由于历史以及现实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加之社会性别因素的影响,导致农村女性长期以来习惯于“别人的附庸”这一畸形社会角色。改变这种状况的关键对策就是要不断提高女性自身的认识和评价水平,集个人、家庭和社会三方面的力量,积极宣传健康、文明、进步的女性性别意识,努力实现农村女性自身观念的转变,通过文化和教育的影响,培养反文化贫困主体的自我觉察、自我反思和自我审视的能力,使她们从传统角色模式中解放出来,树立良好的现代性别意识,使其从内心深处产生改变其命运的自觉愿望,克服自卑心理和依赖心理,进而真正帮助其从根本上实现文化脱贫。
(二)中观层面:改变家庭传统观念,倡导男女平等,发展农村教育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鼓励弱势群体多元化社会支持体系的构建。应建立“家庭——社会”联动互动体系。研究与事实表明,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是影响农村女性智力开发的主要障碍。家庭生活和政治公共领域的决策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10]。 多数农村家庭血缘的逻辑依然是,只有男性后代才能绵延宗族,而女孩是外姓人,“嫁出去的女人泼出去的水”。受传统父权制思想的影响,农村女孩从小就受家庭的歧视,受教育权力被剥夺,导致女性受水平普遍较低。按照生态系统理论,实现农村女性文化脱贫,需要政府主导下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1.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男女平等,消除性别歧视。在全社会层面开展男女平等,消除性别歧视教育,使男女平等思想深入每个家庭,让“男女平等”理念从村民生活层面深入村民意识。在全社会营造一种尊重女性的氛围,向农村女性和男性宣传社会性别意识,唤起农村家庭性别平等意识。同时,在社会性别意识推广的过程中,还需要电视、广播等媒介积极介入,形成倡导性别平等的良好社会氛围。
2.发展农村义务教育,消除文化贫困根源。保障农村女性实现文化脱贫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大力发展农村教育。鉴于中国农村地区教育资源不均衡,教育分布不合理以及男女参与学习的性别差异等因素,应大力发展农村义务教育,重点工作:一是发展女童教育,消除“重男轻女”传统思想的影响,并通过法律保障以及制度安排确保农村女童教育机会得到真正的实现;二是发展多样的农村社区文化[11],通过潜移默化使其受到文化的熏陶;三要加强农村女性的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其获取经济收入的本领。
3.通过政策法规减少父权制家庭制度对农村女性应有权力的剥夺。对于无法可依的家庭问题,国家有义务在保证社会性别平等和妇女权利不受损害原则下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以减少父权制家庭制度对女性实现功能性活动自由的困扰;坚持有法必依的原则,特别是在关于土地分配与补偿的问题上,国家应采取积极措施回应女性在村民自治过程中的利益受损问题;切实维护农村女性合法权益。同时要妥善处理好如农村女性土地承包权被剥夺、财产权受侵害等问题。
(三)宏观层面:性别取向的公共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是实现农村女性文化脱贫的根本保障
依照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的观点,农村女性文化贫困问题并非仅仅是微观的个人现象,宏观社会环境中的障碍是导致其问题出现的重要因素,因此,合理的制度政策及法律法规的制定对农村女性文化贫困问题的解决尤为必要。
1.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制定和调整具有性别取向的公共政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农村贫困女性免受生存危机的磨难,这既是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的需要,又是贫困女性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我国政府作为国家的公共权力机构,是公共政策的制定者,有责任调整资源配置,在坚持男女平等参与、共同发展、共同受益的原则基础上,把性别意识和性别和谐理论纳入制度和政策的制定过程,切实制定出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与妇女发展相协调的救助、就业、医疗、社会保障等政策,并适时地调整、修正公共政策以消除对女性的不利影响,形成有利于性别和谐的政策环境。
2.制定和完善保障妇女平等参与经济发展、平等享有劳动权利的政策法规,加大对贫困女性的扶持力度。国家不仅要以法律形式保证基础教育的性别公平,而且要以法律的形式保证优先对农村女性进行教育和继续教育的投资。政府在增加教育经费时,应保证对农村女性教育投入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增加对她们的教育补偿和优先扶持力度。举办各类诸如扫盲夜校、农村夜校等,提高农村女性整体素质。同时,制订有利于贫困妇女的扶贫措施,保障贫困女性的资源供给。帮助、支持农村贫困女性实施扶贫项目。小额担保贷款等项目资金向农村贫困女性倾斜。
参考文献:
[1]瓦伦丁·M·莫格哈登.贫困女性化[M].马元曦,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23.
[2]黄帅,李丹丹.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文化贫困解析[J].西昌学院学报,2010(6):7578.
[3]张璐璐.生态系统理论视阈下农民工子女社会融合教育探微[J].黑河学刊,2013(4):181183.
[4]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研究报告[M].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35.
[5]秦存强,郁大海,支秋霞.当代农村女性文化贫困现状与对策[J].理论观察,2009(5):108110.
[6]第二次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和2000年中国人口普[EB/OL].[20080717].http://www.hbwomen.org.cn/2008-07/17/cms647995article.shtml.
[7]谢志强,李慧英.社会政策概论[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278.
[8]金梅,祝平燕.农村女性文化贫困的社会学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1822.
[9]石扬令.试论二元结构对农村经济的影响[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7):3538.
[10]王淑婕,解彩霞.中国贫困女性化的社会制度根源——基于可行能力视角的分析[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11(6):36.
论广告文化对女性身体的规训 篇12
一、广告文化规训女性身体的理论依据
目前在西方社会,身体研究是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话题,并且渐渐形成了对身体进行理论研究的高潮。而在解释身体规训方面,一种越来越强大的理论阐释就是有关身体的权力观,这一观点就来源于法国后现代主义、后结构主义者米歇尔·福柯的权力理论。权力理论提出,现代社会中,在议会机构和新的政治自由观念上升的同时,一种更为黑暗的反向运动也随之出现,即一种针对肉体的新的、空前的规训———人们的对肉体的要求,已经超过了对政治效忠或者对其劳动产品的占用。新的规训侵占肉体,不仅试图控制肉体本身的力量和行动,而且试图控制肉体活动的节约和效率。所以,对于那些可能想要抵制它的人,权力现在试图改造他们的思想,而不只是惩罚或囚禁他们的肉体。福柯称这一新的权力模式为“生命-权力”(biopouvoir)。它首先是一种规训的力量,即“规范人的多样性的手段”。[1]
这一理论对于分析微观政治领域的主体建构了一个非常有用的分析框架,因为女性传统理论认为,女人对身体的执迷肇因于所谓的女性气质,女性气质的脉络乃是性别的权力关系,以及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女人之间的权力层次。也就是说关于身体的实践是控制和规训女性的一种方式。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认为广告中女性的身体特征和行为方式就是这种规训权力的体现。为了赢得销售,广告塑造了无数符合男性想象的现代美女形象,她们的服装款式、身体形态、面部表情、动作姿态以及行为举止,近乎一种刻板化的“标准”形象,引导着女性对性别气质的追求———这是一个没有终点的追求,一切以男性的要求为转移。在广告文化世界里,男人看女人,女人看着她们自己被看。这不仅决定了男人和女人之间的关系,而且决定了女人和她们自己的关系。女性自身的鉴定者是男性:被鉴定的女性。这样她就成为了一个对象———主要是一个视觉对象:一道风景,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尽管没有法律来规定女性必须符合的性别特征,但广告通过种种极具煽惑性的表象,比如,把美貌与成功,苗条与爱情,丰乳与自信等等联系起来,构建了女性身体与女性其它价值之间的关系,使得女性自愿地接受广告信息并依此进行身体消费,自觉地让自己成为男性赏心悦目的观赏对象,在广告里,她们知道了苗条的体型才是吸引人的,再按照广告的提示,在超市里购买减肥药和减肥食物,在商场里选择让自己看起来苗条一点的衣服———使身体具有男人眼中的“性别特征”———在这个意义上,广告文化实际上成了女性对自我进行“性别训练”的引导者,而且,这种在整体上并不客观的女性身体展示歪曲了人们的身体意识,包括女性自己都会以这种被塑造的想象的身体作为评判生活中身体行为的标准,凡是符合这一标准的就认为是合理的、美丽的,而不符合这一标准的则被视为另类、是丑的,甚至致使女性遭受羞愧感的折磨。
二、广告规训女性身体的途径
权力理论认为,权力是通过生产而不是压抑来运作的。广告实施对女性身体规训的权力也是通过生产而不是压抑来完成的。那么广告是如何规训女性身体的呢?这里借用巴特基规训身体实践的三个范围来具体说明:目标在于产生有确定的尺寸和外貌的规训实践;产生出身体的特定手势、姿势和动作的实践;那些宣扬把身体作为一种装饰性外观来展示的实践。[2]
第一,广告塑造了女性容貌、身材大小和体形标准,因为这种塑造是迎合男性审美理想进行的,得以借助男权社会强势意识形态的力量而更具权威性。我们不难发现,只要是与美容有关的产品广告,即使产品和品牌千差万别、广告模特各不相同,广告所塑造的女性身体形象都如出一辙:肤质剔透、眉目清丽、脸似鹅蛋、腰若蛮蛇、娇俏玲珑、凹凸有致。广告通过设置这样一个足以让所有女人自愧不如的形象,达到暗示和提醒女性的目的:她们未能符合标准,她们身体的每一个部位都需要改良或者重造。在这个前提下,广告恰倒好处地告诉她们:从美白祛斑、平皱减肥到洗肠排毒、卵巢保养,一切都有可能:“使用4周后,肌肤年轻12年,细纹减少47%”(某化妆品广告)、“瘦下身:1周打造如酥夺魂下半身”(某美容项目广告)、“洗肠又养肠,年轻又漂亮”(某保健品广告)、“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某丰乳霜广告)。那个完美形象为女性不切实际的幻想增添了具体的内容,而一切都可以轻松获取的谎言,更使女性毫不犹豫地投入到身体改造的消费中。于是,在广告商们为突飞猛进的销量举杯庆贺的时候,女性也落入了“标准美女”的陷阱———广告以销售的名义规立了女性的容貌、身材大小和体形的标准。同时,因为这个标准是按照男性的审美原则塑造出来的,因此,它得以在男权社会里广泛流传并在不断被肯定中得到强化,这样,又反过来加强了广告这种规立的权威力量。
第二,广告塑造了女性身体的姿态。“女人的空间不是一个可以自由实现她身体意图的场所”。[2]这一点在广告中体现得尤其显著:她们微笑,她们窃窃私语,她们购买家庭日常用品,她们不愿意舒展身体去反抗外界阻力,她们更喜欢待在家中,即使出现在职场,她们也大多表现出对男性的顺从姿态……。从某手机广告,身着紧身红裙的她撩人魂魄的曼妙舞姿;某香皂广告,她优雅的沐浴姿态;到某洗洁精广告,舞蹈家杨丽萍柔美翻飞的手指;某食品广告,奥运会冠军郭晶晶低眉顺目巧笑嫣然的模样,等等,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又一个阴柔的、被动的、顺服的直至私人性的身体举止。而那些成功女性的出现,更引导人们把对她们成功的崇拜转移到对她们行为举止的模仿上去———她们的社会身份也只是身体展示的一个背景,目的是借助社会身份加强这种身体展示的示范效应。于是广告告诉我们:无论身份无论地位无论处所,只要是女性,她们就必然遵循性别身份的特定身体语言,事实上,这只是广告按照男权社会的价值观念,片面地截取现实社会中女性的行动方式和生活空间导致的结果,是虚假的明显带有男性霸权色彩的女性姿态,然而虽然虚假,广告却把它具化成了真实可感的形象,并通过反复的大量的示范使之达到了以假乱真的效果,鼓励着女性纷纷效仿。
第三,广告强调女性身体的装饰性外观,并最终把女性身体物化为一种可以满足男性欲望的精神商品。如果说身体外观的展示是为了主体意识的表现,那么,对于女性身体,广告强调的是其展示的观赏性而非她身体背后的主体意识。这一点被奥曲轻减肥药的一则电视广告片诠释得淋漓尽致:她的身材已经很苗条了,但为了穿上那件漂亮的晚礼服,她还是要减肥,由此说明:“用奥曲轻减肥的女人就是这么不可理喻!”,其实哪里真是无理可喻呢,道理非常明显:女性必须苗条(因为大家都认为苗条是美的),而是否苗条(美)并不在于自我感觉,最终取决于能否穿上晚礼服被人观赏(美的展示)———身体的自我主体意识丧失了,女性的美成了有待交付和赞赏的东西。
另一则发表在俄勒岗州报纸“物神”科隆香水的广告是这样的:画面上,一个青春少女化着浓厚的粉红色妆容,穿着比基尼上衣,比基尼胸衣的中心挂着“物神”小香水瓶,印在她胸前的文字是“物神16号:多用些在你脖子上,这样当你摇头说‘不’时,他能闻到它的芳香。”这个广告传达的意思是:当女性说“不”的时候她们的意思是“是”,正是女性本人诱惑了攻击她的人,因为她说的是“不”,却用这种香水来说“是!”,它还显示出,女性的声音是应该被忽视的,一个女人她穿某种衣服或者是用某种化妆品,这就是表示她允许对她的性暴力;妇女想要,甚至很享受被强暴。这个广告不仅彻底消解了女性完美外貌和完美姿态的人本意义,而且以男权意识形态剥夺和抹煞了女性作为人的生存权力和愿望,完全否定和忽略了女性自主意识。
正因为被掏空了自我的主体意识,女性身体才被广告轻而易举地与商品摆放在一起,和商品一道成为共同被展示和挑选的对象。可以说:“一部广告发展的历史,始终与女性形象怎样被当作一种特殊商品来生产和消费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3]广告中,女性烘托着商品的价值,商品价值渗透女性主体,她就是物,物就是她。五羊-本田摩托车的杂志广告就是典型的例子:画面中摩托车旁斜倚着一位美丽性感的时尚女郎,旁边的文案是:“在她时髦漂亮的车身上,在她成熟的性能上,街道的视线被猛然抓住,拥有流畅线条外观,同时具有更高境界的行驶性能,率先实现欧洲1号环保标准的革新型发动机,追求环保的同时,更能让您享受到顺畅的骑乘。集无穷魅力于一身的革新型摩托车,如果是你,一定能感觉到她的优越性。”广告把摩托车与女性这两个在外表上没有任何相似性的形象联系在了一起,其暗含的预设就是:女性身体也是用来被展示的观赏对象。不仅如此,女性外表的美、性魅力所代表的时尚漂亮还被用来暗示摩托车的优美外型与性能,告诉消费者,它-她,美貌优秀,等待着你的享用。为达到销售的目的,现代广告刻意将女性和商品混为一谈,竭尽全力把商品和女性身体精心的融合在一起。也正是这种融合,广告把女性身体装饰性外观的展示推向了极至。
总之,在这样的广告描述中,女性的身体曲线、着装发型、一举一动都成了用来展示给男性看、并以得到男性的肯定为目的的表现形式。而当广告告诉人们,别人对她们身体的评价能够改变她们的社会经济生活状况和结果的时候,这种身体的表现形式就成了身体的全部内容。比如,某护肤品广告,一个销售经理惊喜地发现原来毛孔大、不够细的皮肤“变得好细腻啊”,这让她面对客户时信心十足、意气风发;某减肥产品广告中,一对正在咖啡馆喝咖啡的情侣,因为身材性感的另一个女性的出现而不欢而散;等等。在这里,广告让女性领悟:身体是用来被凝视的,成为男性凝视的恰到好处的对象才可以收获爱情、工作机会。广告把对女性身体的表达和控制从外表的规训上升到精神的控制,赋予了身体超越表象的意义。但这种意义不但没有提升身体的价值,反而诋毁了身体存在的意义。这样的身体规训无疑是对女性的贬损。
三、广告对女性身体规训的负面效应
广告对女性身体的规训不是通过某一个具体广告完成的,而是源于整个广告讯息体系,是整个累积效应的结果。而我们对广告文化这种身体规训的批判并不意味着女人应该具有男人的性别气质,其实优美的身体也是女人性别特征多样性的一种展示。就像张爱玲所说:“思想优秀,以思想诱人”,“身体优秀,以身体诱人”。但是,如果多数广告都旨在把女性塑造成男性“惊鸿一瞥”的观照对象、“目不转睛”的凝视对象、“秀色可餐”的欲望对象,那么女性身体必然成为“他者”和“客体”,成为满足男性欲望的精神商品。这样的建构必将引导女性更多从一个第三者的角度来思考和评价她们自己的身体,强调可观察到的身体特质,而不是从本人的角度强调那些天赋和不可观察的身体特质。这必然使女性更加整齐划一地专注于自我修饰,丧失自我意识的肯定和觉察,丧失女性个体的真实生命体验和价值,丧失她们的真实欲望和情感,她们也必将成为杰梅茵·格里尔所说的“女太监”,而绝不是“完美的女人”。这正是我们批判广告文化规训女性身体的焦点之一。
另外,广告借助于男人眼睛(凝视)对女性身体的塑造,完成了一个内在的驯化过程,这个内化过程通过女性自愿的身体消费在女性现实生活中得到了彻底的贯穿,致使女性对身体规训的反抗更加艰难。其实,男权文化对女性的贬损反映到身体规训上的情形,在广告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并进行着:无论是“君子好逑”的“窈窕淑女”,还是“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或者“三寸金莲”的小碎步、现代的“不爱红装爱武装”,女性的身体自古就是用来被男性凝视并在这种凝视之下被掏空所有主体意识而物化了的一具“玩偶”。相比过去这些显性的男权伦理暴力,广告对女性身体的规训就显得“温柔”得多,隐秘得多,似乎不具有强制性的约束力,但它却像毒品一样,更具有所谓“美学”上的迷幻效果,在广告的鼓励下,女性自愿接受甚至主动追逐这种温柔的规训。广告告诉她们:美丽的肤色(其实或小麦色、或象牙色何尝不是广告给女人的又一个神话)、高耸的鼻梁、丰满的胸部和苗条的体型才是美好的,于是,使“她们的身体”再一次背离“自然性”,她们晒太阳、化浓妆、整容、减肥,结果呢,我们看到了女人犯下的种种不可挽回的错误:长时间日光浴,罹患黑素瘤(皮肤癌中死亡率最高的一种)的几率要高于其他人;长期使用增白化妆品导致皮肤红肿溃烂甚至罹患皮肤癌几率大增;整容失败的女人们,一些惨状让人不忍猝睹;一家健身俱乐部打出一条广告:“塑身:让你瘦成干的五分钟瑜伽操”这种自虐到残忍的宣传居然引起了很多女性的关注,并得到极大追捧。面对这种女性刚刚逃脱伦理暴力又受制于美学暴力的境遇,杰出的法国思想家皮埃尔·布迪厄提出了一句极其精辟的断语———“对女人而言,镜子和磅秤取代了祭坛和跪凳。”[4]
广告在性别等级制度下所制造的美学标准,作为衡量女性优秀与否的尺度之一,使一部分人获得了社会尊严,使另一部分人沦落下层,而广告炼金术的运作则使得无论尊严者还是沦落者都对自己处境的形成原因懵懂无知。从这个角度看来,广告文化的规训力量,就不是凡·吉勒普所谓的“通过仪式”,而毋宁是一种“制度仪式”,[5]与其说它在之前与之后画了一条“通过”的界线,倒不如说它是将那些注定了要占据社会显赫地位的人,从其能够统治的对象群中辨别并超拔出来了。正如巴特基所说,“只要女性气质的规训实践产生的依然是‘屈从的和机械的、次等的肉体’,这些实践就必须被理解为一个更大规训、一个压制性和不平等性别从属制度的各个方面。”[6]但是,如果说从过去女童被束胸裹足时的哭声里,我们还可以看到反抗这种身体规训权力的希望,那么,现代女性面对广告规训表现出来的麻木和无知,尤其是这种麻木和无知将影响到这些被规训了的女性的下一代的性别观念,就真正值得我们悲哀了。因此,我们必须认清广告文化对女性身体的规训的实质,那就是———抹杀和压抑了女性的自我之声,取而代以男权文化赋予的种种意义和价值,最终必然造成的男权文化构造中女性自我的空洞化———女性失去的将不仅仅是身体健康,而是整个自我意识———这就是我们应该倍加警惕的问题关键之所在。
当然,广告并非凭空捏造,生活原本如此,广告只是援引现实生活。从这个角度看,需要迎合社会强势价值的广告存在性别歧视是必然的。而要改变广告这种对女性身体的不平等的权力运作,就不能仅从广告业和男性霸权这些外部因素入手,拆穿广告文化所散布的性别迷思,唤醒女性的主体自觉,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广告性别歧视存在的“社会价值标准”。也只有这样,才有可能颠覆包括广告文化在内的社会文化所建构的不平衡的两性权力结构,并为最终实现性别特质的多种可能提供可行性。
摘要:广告不同于产品说明书,它的想象和修辞,赋予产品以文化品位和精神个性。因此,它呈现图像的方式、内在于其想象的意识形态基础,也就成为值得研究的问题。作为商业与文化最灵敏的特殊结合体,广告正是通过一种极具煽惑性的表象,构建了身体与其他价值之间的关系,从而在规训女性身体的社会建构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引起我们关注和警觉的不仅是广告实施的规训方式,更是这种规训背后隐藏的意识形态控制以及由此带来的种种危害。
关键词:广告文化,女性身体,规训
参考文献
[1]李银河.福柯与性:解读福柯《性史》[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2]Sandra Lee Barky.“Foucault,Femininity,and the Modern-ization of Partria Power”.Irene Diamond and Lee Quin-by,in Feminism and Foucault:Reflections on Resistance,ed[M].Boston:Norhteactern Uninersity Press,1988.
[3]李陀.开心果女郎[J].读书,1995,(2).
[4]皮埃尔.布尔迪厄.男性统治[M].深圳:海天出版社,1999.
[5]皮埃尔.布迪厄.语言与符号暴力[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
【女性文化】推荐阅读:
女性音乐文化06-27
女性体育文化发展06-01
女性传统服装文化研究论文10-08
试论大众文化对都市青年女性情感取向的影响07-19
女性健康与女性保险06-16
论五四女性文学中的女性意识论文07-17
女性法律07-15
女性技术10-20
女性运动05-09
女性艺术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