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对话

2024-09-29

展开对话(共7篇)

展开对话 篇1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它是师生及多种因素间动态的互动作用的推进过程。一方面, 他不可能百分之一百按规定的轨道运作, 常会生成一些意料之外的、有意义或无意义、重要或不重要的新信息、新情景、新思维和新方法, 尤其当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时, 实际的教学过程远要比预定的和计划的生动、活泼、丰富得多;另一方面, 从教师设想、计划的教学程序到实际进行的教学过程, 从教到学到学生发展的轨迹本身就是一个互动对话、动态转化生成的过程。

一、人格平等是课堂对话的基础

对话作为一种认识方式, 它强调师生间、学生间动态的信息交流;对话作为一种教育精神, 它强调师生互相尊重以及人格的平等。教师与学生, 学生与学生在各方面都存在着差异, 要达成真正的对话, 在思想上形成真正的互相回应和碰撞, 就必须以尊重为准则:对学生的创见要充分鼓励;对学生的异见要尊重理解;对学生的误见要宽容引导。这样才能使学生主动对话, 质疑问难, 达成共识。

我在《台湾的蝴蝶谷》的教学中, 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 平等对话, 引导学生阅读感悟。

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遇到不懂的地方或有疑问的地方做好记号, 等会一起解决。

(过了一会)

生:我觉得“飞过花丛, 穿过树林, 越过小溪”中的“穿过”“越过”都有飞过去的意思, 如果都用“飞过”还显得统一, 读起来也会好听些, 为什么不都用“飞过”呢?

师:嗯, 有这样的感觉。请大家读读这段话, 同桌讨论一下。

(学生自读, 讨论)

生:我觉得不好。都用“飞过”虽然也是可以的。但“穿过”“越过”更好。因为树林高, 蝴蝶飞不高, 不能从顶上飞过去, 只能在树林里穿梭, 用“穿过树林”更贴切些。

生:“越过”就是跨过去, 像我们跨步一样。我想蝴蝶是像我们跨水塘一样飞过去, 很形象。

生:我觉得用“飞过、穿过、越过”更丰富些, 读的时候不那么单调。

生:我会用动作来表示“飞过”“穿过”“越过”, 证明这些词用得好。

对话中, 教师不是高高在上的“师皇”, 而是平等对话的首席;不是绝对真理的代言人, 而是平等对话的精神领袖。教师和学生进行平等自由地讨论或交流, 使学生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 出现始料未及的体验和思维火花的碰撞, 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 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 平等对话的平台上, 真正实现了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的有效性。

二、认真倾听是课堂对话的桥梁

李政涛先生说:“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教师耐心地倾听能够有效地捕捉学生思维的信息, 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展调整自己的课堂, 从而能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以学定教。往往学生在听同学发言时只注意到谁在讲, 忽略了讲的内容。学生在听同学发言时就要弄明白他讲了什么, 为什么会这样想。如果有不同的观点或理解, 不轻易否定他人的意见, 可用“对某某的回答我有补充……”或者“我认为……”等方面参与交流。师生和生生在对话中思考, 交流, 判断, 增进沟通;在倾听中互动, 促进理解, 形成明晰的认识, 有所接受, 有所舍弃, 最终实现教学相长。

苏教版第二册第二单元共有5篇课文, 有不断向上的春笋, 有调皮可爱的雨点, 有热闹的梅花山, 美丽的大草原。五篇课文用“春天”串联起来, 语句生动优美。所以在学完这些课文, 教练习2“春天多美呀”时, 我设计了:春天来了_____, 。让学生根据自己看到的补充句子。生1:春天来了, 小草伸出了小脑袋。生2:春天来了, 桃园里, 杏花开了。生3:春天来了, 粉红的桃花开了。师:这位小朋友真了不起, 他不光说出了春天开放的花朵, 还说出了花的颜色。生4:春天来了, 黄黄的梨花开了。这时一个学生高高地举起小手, 不停地向我招手, 我让他起来回答。生5:我要纠正他的说法, 梨花是白的。师追问:那什么花在春天开放并且是黄色的呢?生6:春天来了, 黄色的迎春花开了。教师认真倾听学生的声音, 给了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独特见解的权利;学生认真倾听, 根据同学的表述来丰富自己的想象, 修正自己的认识, 提出自己不同的观点。这样良好的互动对话舞台使学生保持兴奋的心态, 无拘无束, 思维的火花不时迸发, 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三、有效设计是课堂对话的品质

教育心理学揭示, 学生的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 而课堂设计又是师生互动的有效方式, 教师巧妙的设计, 能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 这就要求教师能“设疑而问”, 学生要“疑而能问”, 善导善控, 使之更为有效。例如, 现行教材中有很多留“白”处, “白”并非一无所有, 空白“言尽”而“意远”, 是内容最丰富、情感最充沛之所在, 可以让学生驰骋想象、用自己的感受和经验去填补“空白”。苏教版第五册第4课《做一片美的叶子》是一篇散文诗。在了解了大树和叶子的外形之美和内在之美之后, 课文由物及人, “我们每个人都像叶子, 为生活的大树输送营养, 让它茁壮、葱翠。”“生活的大树”到底指的是什么呢?我们应该如何为生活这棵大树输送营养呢?有的学生说生活的大树指的是我们国家, 有的说是指世界, 有的说是指我们整个地球, 还有的说是指我们班级, 指我们每个家庭。我就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说说你为班集体、为家、为朋友做过什么有益的事情?只要给别人以帮助和快乐就是美丽的树叶。并用“我是一片美丽的树叶, ……”造句。学生拿起笔写下美好的事情。从“大树”和“叶子”到人, 想到了人的生活, 在这一系列课堂对话中教师巧妙地指导、点拨、启发、鼓励, 既全面把握和审视浮露着的显性意义和直观图景, 又仔细体悟潜藏于文中的内在意蕴和丰富情感, 引导学生从封闭的思维走出来。启发人们要学习叶子那种立足本职、无私奉献的精神。做到课虽尽而意无穷, 提高对话的品质。

总之, 对教学而言, 对话意味着互动, 意味着参与, 意味着相互建构, 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 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 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课堂对话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参考文献

陈淑华.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 2012.

张彦:以写生展开与世界的对话 篇2

“只有站在黄河壶口瀑布边上,感受到那种万马奔腾,沙石扑面的气势,才能把这种感觉传递到画面上。”张彦毫不掩饰他对写生的执着和热爱。即使因强光刺激而眼底病变做了手术,他依然不放弃外出写生。

张彦出生于河南洛阳,求学和执教于广州美院,写生足迹遍及国内名山大川,以至周游列国。他继承岭南画派注重写生的传统,扎扎实实深入生活,对景写生,秉承“写生一创作”二元合一的艺术理念,是中国山水画画家中风格极其突出的一位。剑与玉,是张彦最爱的收藏。他的气质中带侠之剑气与温润如玉的君子之风,作品亦受到熏染。

科班出身,师从林丰俗,传承岭南画派正统,正值艺术盛年的张彦,对于中国山水画有着自己的追求和思考。

14岁踏上写生之路

“老师太爱画画了!”张彦的一位学生说。

每到外国写生,张彦进房间第一件事都是先支起画架画画,等太阳没了,看不到风景,实在画不了,他才整理行李。有时,他与很多画家一同外出画画,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其他画家是拍照和收集资料,而张彦则一般先做15分钟观察,然后迅速把主要东西画下来,回去再补充画细节。

“对景写生带着对当时描画景物的感觉和状态,这和对着照片画差别很大。”张彦常常跟学生强调写生的重要性,能在现场就尽量在现场画。

张彦的很多画都是在路上抢出来的。他走到哪里画到哪里,飞机、高铁、吃饭的餐桌,任何一个街景,他总是随时随地拿出速写本写生,把生活的细节画下来。他认为写生、速写最能锻炼一个人构图、捕捉细节的能力。

从中学时代开始,张彦就痴迷于山水画,而且一开始就对景写生。他的父亲毕业于河南大学艺术系,擅画花鸟、人物。家庭的熏染下,张彦从小对于绘画有天生的热爱。当时的启蒙老师刘书民按照从小到大的尺幅规格,要求他以每种规格的宣纸上画百幅水墨写生。

1982年张彦考入广州美院中国画系。分专业时他选择了山水方向。当时广州美院的山水工作室师资阵容非常强大,集结了陈金章、梁世雄、刘书民、郝学军、陈新华在内的一批中坚力量画家,并且是6个老师带2个学生。回忆起来,张彦直叹这简直是“超豪华配置”。更加幸运的是,岭南画派的翘楚人物关山月、黎雄才等人物也时常造访美院。

“我在校园里画画,画着画着,一位老师走过来,给我指点一番走了,过—会儿又来了—位老师,又说一通走了。老师们讲的也有矛盾的时候,有讲的更深透些,有的则换一个触角。做学生就要有自己辨别和领悟,才能真正学到。”张彦笑说。

在广州美术学院国画系山水画专业学习期间,林丰俗等师辈从宋人绘画入手的教学路径,为他奠定了扎实的功底。与此同时,岭南画派兼采中西的画法与注重写生的传统在很大程度上进一步助长了他投身大自然的热情。

林丰俗老师对于速写非常严格和注重,要求学生大量速写。张彦从林老师的速写中感受到了写生的美感,使他在以后的几十年中一直醉心于速写中的硬笔线条。

除了对景写生,张彦从大学时代开始就时常对着历代前辈的画作,品读他们的心迹,揣摩前辈画中的笔墨密码和行笔轨迹。张彦并不否认画面上曾经有很多前辈的影子,包括关山月、黎雄才、林丰俗、傅抱石、李可染等,但他从中学习到不同前辈的视觉呈现方式的长处。

写生、创作二元合一

“每个人的审美的趣不同。我最主要追求的审美趣味,是画面的简洁、朴素,厚重感、有鲜活的生活气息,不能概念化。”长期大量的写生让张彦形成了对于中国画独特的审美追求。

1986年张彦从中央美院毕业后,先后求学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史论系,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后返回到广州美术学院教书。此间,他走遍国内的山水、村落。基本上一有空就出去,短则两三天,长则十天半月。

2002年,张彦又至法国进行艺术考察,学习数月。期间又进行过域外写生这—课程的实践,随后又到过英国、美国、俄罗斯、土耳其、日本、柬埔寨、尼泊尔等国家继续写生,积累了一大批写生作品。并举办了多次域外写生展。

张彦继承了前人重视写生的传统,但与前辈所认为的“写生一创造”二元格局不同的是,张彦认为写生和创作并没有明显的差异。

大学时张彦还认为写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直到2002年从法国考察学习归来,他才更加坚定了他的一种想法,即对景写生本身就是一种创作。

“中国画的各家各派,都非常重视写生。我很幸运,有这个条件能够走出去写生。而出去写生越多,越能加大我对写生的认识。”张彦说。

细观张彦历年画集,80年代受到关山月、黎雄才、林丰俗、傅抱石、李可染等前辈的影响痕迹还比较重。通过四十年的持续写生和点滴感悟,其个人的风格越来越成熟,画面亦变得越来越厚重、独到,用笔锋利。

张彦每次外出写生,他总会带着自己的学生,写生、教学、创作三种交融结合。域外写生又成为张彦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

而学生们对于张老师的评价是,教学非常认真严谨,从不马虎。而在生活中轻松幽默,没有架子,亦师亦友。

“张老师非常注重师傅带徒弟的传统。他对学生的学业、生活、成长、内心的想法都非常关注,他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家人一样对待。”一位学生如此评价张彦。

“除非走不动了,我就会一直写生下去。”张彦对于写生的执着,已经融入自己的艺术生命之中。

我从不相信不经过“过程”的神话

在广州美术学院张彦的工作室内,张彦用一把德产军用茶壶,冲上—道普洱茶,与我们聊他受到宋画的启发,聊林丰俗老师对他的提点,聊他的收藏和

nlc202309041439

爱好,聊他所执着的域外写生。

一个艺术家以他丰富而敏锐的触觉,去探寻几千年中国绘画传统的精髓,去感受各国文化器物所蕴含的美感,去描摹这个世界的光影变化意境起伏。而

这一切都是过程。

谈岭南画派传承宋画精神

《收藏·拍卖》:中国传统山水画传承几千年,您如何感受其中的美感?

张彦:从中国古代山水画来看,唐代的山水画在形上可以定位为一种“笔法森严,气度宏大”的时代风格;宋代的山水画在形上更是“穷其物理”地“格物致知”;元代山水画的形是绘画风格化的进化,以“笔墨为本体、主体,摆脱对客观对象的具体描绘”。而倪云林、苏轼等人为代表的文人绘画,则讲究笔墨美感的精神化趣味。

《收藏·拍卖》:岭南画派传承了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哪些精神?

张彦:岭南画派主要受宋画影响。宋画讲究“穷其物理”,“格物致知”,代表时代的一种高度。宋画里的每一笔,你都可以理解到时光的变化,非常真实。岭南画派就延续了宋画的精神,着力于对于景物物理的把握,对时代的表现,就是时代性。岭南画派是力求客观之上,找出一种美的东西,同时又能准确表达事物,表现现实,表现时代,这也是岭南画派一直倡导的精神。

谈林丰俗老师的创作

《收藏·拍卖》:林丰俗老师给您哪些启发?

张彦:林丰俗的画处处表现出他对这个时代的感受。《假日公社》是他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怀集县的作品。他观察到,每逢周末老老少少男男女女都去

看露天电影,他把那个场景和凤凰树结合起来,画面很亲切很朴实,但是越看越觉得有内涵。凤凰花的颜色浓烈、灿烂,是一种艺术夸张,大家踩着单车往前走,形成装饰性的一条线。这就是那个时代的状态。一幅山水画能够画出时代精神,这是非常难得的。

《收藏·拍卖》:似乎林丰俗老师的画总是有一种感动人的力量。

张彦:林老师经常讲要画出“意境”,但到底什么东西是意境?在他的作品《大地回春》中,为表现出“气息”,他把的元素放在油菜花上,而且画的非常细,双勾加色。油菜花画完了再加上钻井。春天土地解冻,北方就有钻井。那种春天来了,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的气息立刻出来了。但是还不够,要点题。他就在上面画了密密麻麻的鹩哥,画出了气势。意境要通过具体的东西展现。这些细节是非常感人的。当你明白了,觉得很简单,但是很多人未必能体现。

林丰俗老师给我最大的启示是,如何感受生活,感受时代的脉搏。这个时候,笔法已经不重要。这也是岭南画画创作的一种状态,笔墨有时候放在第一位,有时候放在第二位,就是要表达你的内涵和意境,可以用各种笔墨各种方式去表达意境,让它变得没有边界。可以说林丰俗老师对我的影响最大。

谈域外写生

《收藏·拍卖》:为何您要坚持域外写生,与在国内写生相比,遇到哪些困难?

张彦:以前想出国,除了经济、体制、国外的封锁,很难出去一趟。五六十年代的前辈出去非常艰难,而且是非常个别的行为。现在允许你出去,感受不同文化的交融和碰撞,自然而然会思考一些问题,并且想办法去解决。譬如出去写生时间紧迫,很多时候是走马观花,使得画面多呈现一种速写的状态。其次对于中国山水画的传统观察方式也是一种挑战。很多画家面对西式的房屋不知道怎么画了。是不是可以用焦点透视方法来解决画面所碰到的问题?我认为关键是个人笔墨的表现如何更加贴近对象。

《收藏·拍卖》:您到国外写生会经常到集市上购买刀剑,收藏刀剑似乎是您的一大爱好。

张彦:我确实收集了很多各个时代不同民族的刀剑,从中感悟到不同文化的美感。在冷兵器中,“形”的审美趣味一目了然,中国的剑、土耳其的弯刀、印度的手刺、马来西亚的克里士曲形刀剑,无不体现了本民族对于“形”的审美喜好。

在国外写生,不能按照画案上的静气去表现,我会用更加直接、概括的笔墨。我那些域外写生的画,基本上直线多,逢曲必直,所有小的东西都省略,一笔过去就行了,高度简练概括,这其中就有我对明代绘画风格和器形的认知。

谈笔墨与艺术追求

《收藏·拍卖》:从1978年中学时代,您就开始了写生。如果能用三个词来概括您关于艺术道路的探索,就是写生、写生、写生。为何您对写生这样执着?

张彦:有的艺术家是通过一两张创作而改变自己的艺术之路,来确定自己的艺术发展方向。同为中国山水画家的艺术之路,却是用时间来确定和改变的,这是我经过长期写生得出的一些体会。一两张作品无法印证一个山水画家的思想认识和艺术探索的方向。它需要长时间的沉淀:用几十年甚至一生时间来反复自问,反复提高认识,一方面是对传统认识,一方面是对造化理解。这种历程是一种工作,也是一种生活。

《收藏·拍卖》:关山月的题字“江山开眼界,风雪练精神”是您的座右铭?

张彦:是的。我已近知命之年,因而更明确自己的追求。“乐天知命”也是我作为画画人的总心态吧。过程,这是极为重要的。蝴蝶的美丽是在蜕变中缓慢形成的,我从不相信不经过过程的神话。这个过程中包含着艰辛、失败、痛苦,却又充满着希望与执着。“人间正当时沧桑”,回首历代画坛名家大师,没有哪一个是不饱经沧桑而最后修成正果的。

在“对话”中展开英语教学 篇3

一、对话情境创设要遵循的原则

要想创设一个高效率的对话情境, 需要遵循三个原则:情境要具有直观性、趣味性和连贯性。

首先, 学生在接受新事物的方式上, 直观的模仿要胜于理性的思维, 形象直观的接受更胜于抽象的理解, 因此开展对话教学, 直观性非常重要的。

其次,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要取决于教学模式的建立是否生动有趣, 因为有效的教学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点。比如, 教学中, 如果教师始终都满怀热情, 努力为学生创造一种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学生便会产生对话的欲望和积极性。此外, 教师幽默的语言也能感染学生, 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对话兴趣。

再次, 很多教师在设置情境教学时, 只在开始导入时引入一个情境, 在后面的教学活动中并没有充分地利用所创设的情境, 有的甚至把前面的情境搁置到了一边, 不再提及, 这样会导致对话不能顺利进行, 因此开展对话教学, 情境的连贯性是非常重要的。

二、运用多媒体辅助对话教学

信息技术已经越来越受到师生的欢迎, 掌握现代技术的一些窍门也是教师立足于世的一种不可或缺的业务能力。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 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任。在开展对话教学时, 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优势, 为学生的对话构建一个真实的语境, 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下主动地开展对话学习, 在对话中锻炼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

当然, 在实际的教学中, 教师还可以用不同形式的媒体来处理不同内容的课题。比如, 教学时, 教师会制作一些多媒体课件, 通过演播形式把要教学的内容呈现给学生。这样, 既能够将要教学的知识点更加直观地展现给学生, 又能够节省很多让学生参与活动的时间, 为学生发挥自己的才能留出了足够的舞台和空间。

此外, 教师还可以收集大量素材, 结合教材的内容和其他的一些材料, 制作多媒体课件。多媒体网络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取之不尽的资料, 教师在教学时就要多多去查阅、下载。比如, 在开展对话教学前, 教师可以结合教学的内容, 搜集一些资料, 然后再加以取舍、利用;在开展对话教学时, 教师要鼓励学生用心去听, 然后在与其他伙伴交流的时候大胆地说出来, 在学习时大声地读出来, 并结合多媒体提供的资源多加练习。

三、教师要及时调整在对话教学中的角色定位

在对话教学中, 教师的角色已经完全发生了变化, 由传统单纯的“教”的角色转为多元化的角色, 教师在对话活动中也具备多重身份, 是推进教学进程的指导者 (conductor) 、组织者 (organizer) 、督促者 (stimulator) , 因此教师要及时地转变自己的角色定位, 以此来不断地适应不同对话的需要。比如, 在领导学生学习一些新知识的时候, 有些学生对这些新知识点把握不到位, 尤其是当他们发音不准确的时候, 这时教师一定要扮演好指导者的角色, 及时地帮助学生纠正错误, 在设定新的话题时, 教师还要发挥好组织者的角色, 以便推进教学的顺利开展。

四、及时练习, 加以巩固

通过以上几个步骤的教学, 学生在听、说、读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锻炼和巩固, 这时教师要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 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比如, 教师可以根据对话的内容, 精心设计一些让学生补全对话或者对话逻辑排序等练习, 及时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对话。此外, 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写作文, 把对话的内容改写成一个个小短文, 逐渐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

比如, 在教学完“Unit1 This is me”的相关内容后, 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对话的内容, 写一篇自我介绍的作文。为了促使学生能够顺利地完成作文, 教师可以提示一些必要的单词, 如name, years, live等, 当学生看到这些单词的时候, 就知道如何下笔去写作文了。待他们完成后,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读一读自己所写的内容, 让全班的学生都了解一下自己。这样的教学, 既能让学生巩固所学的对话内容, 还能够锻炼他们的写作能力。因此, 在教学时, 教师要多给学生提供一些展示自己个性的机会, 让学生在展示的过程中体会成功。

初中英语教学中, 要想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就需要在对话教学中加强各个环节的教学, 激发学生参与到对话活动中的热情, 同时设置合适的对话形式, 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产生互补的效应, 相互促进和提高, 这样才能照顾到每个层次的学生。此外, 对话教学模式的展开, 还要充分地体现出趣味性和新颖性, 将对话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引导作用发挥出来, 以此来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英语学习中去, 化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 逐渐提高学生应用英语知识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冯茁.论教育场域中的对话——基于教师视角的哲学解释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08.

[2]黄光辉.中职英语“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研究[J].广东教育, 2011 (8)

展开对话 篇4

一、创造对话情景, 组织好课堂对话操练

语言交际离不开语言本身, 同时也离不开语言情景, 语言情景是语言发挥其交际功能的场合。因此, 老师可利用现实存在的情景, 或根据教材的内容和教学的要求设置情景, 把学生带入情景之中, 引导学生进行对话。情景设置应真实自然, 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例如, 在教七年级英语第七单元“My Favourite Season”时, 我可以用英语和学生对话:

T:What’s your favourite food?

S:My favourite food is noodles.

T:What’s your favourite colour?

S:My favourite colour is green.

T:What’s you favourite clothes?

S:Mr favourite clothes are pants.

T:What’s your favourite season?

S:My favourite season is spring.

T:Why?

S:Because…

T:What can you see in spring?

S:I can see…

T:What do you like to do in spring?

S:…

通过这一设置情景, 教师既可以训练学生的听力, 又可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情况。学生在这种情景中注意力高度集中, 用英语回答时显得很自然。教师从有意设计的大情景中自然的引出小情景, 以小情景补充大情景, 学生完全沉浸在英语的气氛之中, 他们也不由得用英语进行思维。情景大大促进了学生的语言交际活动, 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所以, 要想学生发挥好,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创造一个轻松的、和谐的交际环境。在这种而和谐的交际环境中, 学生不是死板的背课文, 读课文, 而是在极其自然的情景中运用英语进行交际回答, 学生的思维活跃, 积极性很高。

二、弄清场合, 注意习惯用法

情景不仅可用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中, 也可以用于词汇, 句型等习惯用法的教学中。在英语会话中, 习惯用法在某种意义上比语法更重要, 许多英语习惯表达法和汉语中同义的表达方式有很大差异。有些词组用汉语很难说明清楚, 用情景来区别, 学生就觉得容易的多了。例如, 在教look like和look the same这两个词组的区别时, 我拿了两张照片然后讲了下面这段话:

“Lucy looks like her mother, she and her mother look the same.”当我说完这句话时学生们都点头并且会心的微笑, 我明白他们听懂了, 接着我又问:

T:Do you look like your father or your mother?

S1:I look like my father, my father and I look the same.

T:How about you?

S2:My eyes look like my mother’s, but we don’t look the same.

这样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 学生掌握了两个词组的用法。情景运用于词汇, 句型的教学之中, 改变了偏重讲解和机械操练的传统教学方法, 有助于克服这种教学方法带来的高分低能的弊病。情景的设置, 使学生在真实或虚拟的语境中不仅能学到英语知识, 而且能学会运用英语。

三、鼓励学生在课外进行情景对话

课外对话不受情景、时间和条件的限制, 它为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天地, 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用英语进行课外的情景对话活动, 活跃他们的思维,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培养他们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为了鼓励学生在课外用情景对话, 学校可以开辟英语第二课堂教学, 在第二课堂上, 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 分角色表演课本上的情景对话, 也可以师生共同参加自编自导的各种节目, 也可以组织学生排练一些大家比较熟悉的情景剧或是童话故事, 或者是学唱英语歌曲。因此, 第二课堂是对学生已经学习过的知识起到了深化、强化、活化的作用, 它也是课堂教学的延伸, 它起到了让学生在玩中学, 学中玩的效果, 使学生有满足感和自豪感, 它更有利于我们加强课堂教学。

四、充分并合理利用现有教材

现行初中英语课本中结合学生的学习和日常生活, 设计了许多很好的情景对话, 这实际上已经为我们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 提供了条件。所以, 我们要充分的利用好教材中为我们创设的语言情景, 鼓励学生开口多说, 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教师教法生动活泼, 固然具有吸引力, 而真正吸引学生的恰是这些与课文有联系, 但又贴近生活的情景。情景的创设是没有局限的, 可结合课文编造情景, 也可以将班上同学本人及其家庭情况编入所需情景, 如值日生汇报、视听模仿、图片内容讲述, 等等。所以, 高效地利用课堂40分钟, 为学生创设一个开口说英语的环境, 是帮助学生学好英语的关键所在。

摘要:情景是语言交际的重要因素。一句话, 没有情景, 就没有语言交际活动, 也没有学生学习外语的积极性。那么, 如何有效地进行初中英语情景教学呢?对此, 进行了探讨。

让大学辅导课在“对话”中展开 篇5

一、对四类辅导课的反思

“辅导课”,顾名思义,指教师给学习者释难解疑的课。“辅导”是指教师要像教练、监护人、家庭教师那样,从关心、爱护的角度出发去辅导学习者的学习。《说文解字》释“辅”:“辅,人颊车也。”即“辅”是木夹车旁的横木,使车能载重物。后引申为“佐助、从旁相助”的意思。《说文解字》释“导”:“导,引也。”“导”的繁体字是“導”,很明显,“导”从道从寸,不是盲目地导。因此,“辅导”既有教师和学习者的心灵交流,也有教师按照“道”指定的路帮助学习者,两者都是为了促进学习。当前,有如下四种占主导地位的辅导课:

1.“沉默”型辅导课。在这类辅导课中,师生之间没有任何互动。教师或者坐在讲桌边,等待学习者的到来;或者在课堂里到处转悠,希冀学习者“拉住”他的脚步;或者试图和学习者搭讪,以期引出问题。可是,学习者好像忘记了教师的存在,自顾自忙。或者,学习者想向教师请教,但看到教师严肃的表情,以及想到往日的雷厉风行,心里不由暗自发怵,不敢和老师交流。这种辅导课空有其名,而无其实。

2.“独白”型辅导课。在这类辅导课中,教师从头至尾主宰了课堂:他不停地划重点,指要点,反复地、详细地讲解某个问题,或者叫学习者去记这个,去背那个。学习者则不停地做笔记,生怕遗漏了教师说的每一个字。这类辅导课多发生在考试课之前,而且很受学习者的重视。这种功利性十足的辅导课,已经完全丧失了开设辅导课的初衷。

3.“问-答”型辅导课。这类辅导课贯穿的是学习者问教师答的方式。这是一种最常见的辅导课。这类辅导课的问题在于,它让学习者养成不追根究底的学习态度:有了问题可以找教师,反正教师会给出最标准的解答,自己没必要花时间去钻研。同时,教师本着完成任务的态度,不能从这个问题中看出学习者的问题所在,也不能从若干问题中看出全体学习者的问题所在。真正有智慧的教师往往不断地反省这些问题,以期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将此问题公开化、明晰化。

4.“反诘”型辅导课。在这类辅导课中,教师为了让学习者认识到问题的症结所在,经常反问:“你为什么不从别的角度去看这个问题呢?”或者,“你这样的问题在何种程度上是有价值的,在何种程度上是没有价值的?”学习者本来带着一肚子迷惑来请教教师,但经过反诘后,他的困惑更多了。这种事例发生很多次后,学习者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也就不敢再向教师请教了。

罗曼(Joseph Lowman)认为,大学课堂“首先是一个戏剧舞台、一个知识交流的场所;其次,它还是一个人际交往的舞台。在这里,师生之间的交流活动——其中许多活动富有感情,或难以捉摸,或具有象征意义——深深地影响着学习者的士气、动机和学习”。2上述四类辅导课达到这些目标了吗?答案是否定的。第一类辅导课既没有呈现出令人激动的观点,也没有师生之间的交流;第二类辅导课功利性太强,已失去了辅导课的初衷;第三类辅导课虽有师生之间的交流,但扼杀了学习者进一步探究的动机;第四类辅导课没有尊重学习者提问的勇气,人为地拉开了师生交流的空间。

二、“对话”式辅导课的内涵

在2007-2008学年,笔者随堂观摩了武汉几所部级高校的辅导课,也同一些学生交流过,觉得对话式的辅导课能促进学习者学习。如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彭富春教授的辅导课很有代表性。他一般在课前半小时到达教室。在此半小时内,学习者可以向他请教。他也欢迎学习者在课后将问题发送到他的邮箱,他会尽快地做出解答。同时,彭老师还有专门辅导学习者作业的时间。他认为,一篇高质量的作业是在学习者与他人的对话中产生的。因此,他要求学习者提前一周将作业的构思以及基本观点公示在网上,然后他安排专门的时间,让学习者与他者对话,接着他会根据多方面的对话进行总结,最后提出修改意见。

从访谈中得知,“对话”式的辅导课是遮蔽与去蔽的斗争。一方面,学习者的经验具有惰性,不愿意接受新的经验的冲击;另一方面,“对话”总是撕裂学习者固有的经验,让旧的经验接受新的经验的挑战。正是在新与旧的遮蔽与去蔽中,真理显现出来。因此,与第一类辅导课相比,它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既有学习者与学习者的交流,也有教师与学习者的沟通;与第二类辅导课相比,它是超功利的,是面向真理的;与第三类辅导课相比,它不是单向的灌输,而是线形的反复辩论,让学习者逐渐明晰该如何完善自己的作业;与第四类辅导课相比,它不是为了提问而提问,而是基于真理的呼唤,在真理的追寻中,调动了学习者的学习激情。“对话”式的辅导课有如下的内涵:

1.对话源于问题。毫无疑问,没有问题就没有对话,是问题让双方具有了对话的关系。但这个问题不是一个生活问题,而是一个学术问题,是面向真理探究的问题。这个问题呼唤学习者去解答,但他又力不从心,因此需要他人的帮助。问题有时是明晰的,有时是晦暗不明的,但都需要对话双方首先去把握这个问题,否则就是自说自话。彭老师的辅导课之所以是成功的,在于他让学习者明晓了问题。也就是说,要对准这个问题讨论。

2.问题在语言中。不管是什么问题,必须要以语言形式确定下来,要么以书面形式呈现出来,要么以言语形式告知出来。憋在心里的问题和藏在脑里的问题都不是对话要处理的问题,对方只有知道了问题才能说出他对问题的看法。因此,对话总是人与语言的对话,语言是沟通教师与学习者的桥梁。语言既显现了问题,同时又让这个问题不成其为问题。

3.语言是欲、技、道的游戏。对话就是一场游戏,是语言的欲、技、道的游戏。欲望语言说出了学习者的困惑、不安、激情,学习者带着种种欲望开启对话。欲望语言是含混不清的,需借助工具语言的帮助才能实现,如遣词造句的原则、言辞表达的逻辑。不管是欲望语言还是工具语言,都受智慧语言的规定,即在学习者的所说所写中,思想已经自行跳跃出来。但是,学习者的欲、技、道对于教师和他人来说又是陌生的,需要多次对话反复解读,教师和他者对学习者的语言意义才会熟悉。只有熟悉了,才知道哪些意义是真的,哪些是假的,从而引导学习者继续追寻真理。因此,对话既有学习者与他者的视域融合,也有学习者理解的意义与语言的意义的视域融合。

简而言之,“对话”式的辅导课的内涵是,针对某一个具体问题的对话,让学习者知道在课后如何学以及学什么。它具有如下的特征:第一,注重引导学习,而非传输指令;第二,注重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热情,而不是被动地学习;第三,注重获取学分的努力,而非纯粹的学分;第四,注重营造学习环境,而不是单纯的说教;第五,注重教师亲自去辅导,而不是由研究生、助教来辅导;第六,注重最终学习的效果,而非教学时数;第七,注重更多的合作参与,而不是更多的重复。

三、让辅导课在“对话”中展开

“对话”式的辅导的言外之意是对准这个话题去辅导,而不是脱离这个话题去辅导。“对话”的英文是dialogue,它由前缀dia (through:“通过”)和词根logue (speech:“言语”)构成,和中文“对话”有异曲同工之妙。对话在如下环节中展开:

1.去学习对话。每个人都能且会说话,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懂得对话。中国的孔子、西方的苏格拉底都善于与学习者对话,并以对话开展教学。赫钦斯(Robert Maynard Hutchins)说:“虽然可以帮助人去学习,但人只能是自己学习。要对他们进行灌输,就不可避免地要违背他们本性的规律。批评、讨论、质询、争论,乃是真正的教学方法。和助产士一样,教是一种合作的艺术。……理智的进步并不发生在教师直接说出法则让学生记忆之时,而是出现在师生共同工作以引发学生时,呈现在他对面前的问题作理性回答的时候。无论学生是儿童还是成人,苏格拉底的对话都是教学法的伟大的借鉴。”3

2.要学习对话,首先就要学会中断日常语言,不自说自话,而是心平气和地接受诗意语言的指导;其次要中断逻辑语言,不自以为是,而是虚心地倾听诗意语言的呼唤。因为这两种语言可能是历史给予的,也有可能是后天接受到的,还有可能是自我创造出来的,夹杂着意见和盲见。盲见让师生听不到语言的呼唤,自说自话;意见让师生听到的只是片言只语、自以为是。去掉盲见和意见的理论是洞见,它就如擦亮的双眼,能看清事情的本来面目,从而让师生实事求是地行走于真理的大道上。

3.中断的同时也就在理解。语言与言说者的关系不是平等的,不是言说者规定了言说,相反是言说规定了言说者。作为规定性的言说就显现于所说中,亦即话语。这些话语涌动着学习者的欲、技、道,需要理解它们。因此理解是语言的理解,而非心灵的感知和体验。善解人话是对话的基本条件。在理解中,也就知道学习者学了什么以及还有哪些东西还要去学,进而采取措施,引导学习者进一步学习。

4.在理解中也是意义生成中。雅斯贝尔斯(Karl Jaspers)认为,4人在自我的生成上要冲破三重阻力:首先是每个人的不可改变的本质,其次是内在的可塑性,第三是人的原初自我存在。只有理解了这些,教学才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的活动(尤其是老一代对年轻一代),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启迪其自由天性,使他们自由生成”。

可以看出,上述四个阶段环环相扣。要对话就要学习对话;要学习对话,就要中断日常语言与逻辑语言的联系;中断的同时也就在理解诗意语言;在诗意语言的聆听中,意义自行向人敞开。于是,大学教学即意义生成。

摘要:“沉默”型、“独白”型、“问—答”型、“反诂”型等辅导课不能促进有意义的学习。而“对话”式的辅导课是针对某一个具体问题的相对探讨,让学习者知道在课后如何学以及学什么。通过个案分析可以看出,“对话”式的辅导课是在学习对话、中断日常语言与逻辑语言的联系、理解语言中展开。

关键词:辅导课,对话,促进学习

参考文献

[1].(美)约瑟夫·罗曼.掌握教学技巧[M].洪明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序言.

[2].(美)约瑟夫·罗曼.掌握教学技巧[M].洪明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序言.

[3].(美)Robert Maynard Hutchins.The Conflict in Education in a.Democratic Society[M].Newyork:Harper&Brather,1953:96-97.

展开对话 篇6

课堂伊始, 《妈妈的眼睛》这首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他们从熟悉的歌声中轻松地走进课堂, 师生闲话家常:“这歌声让你想起了谁?想起了他什么?为什么想起他?”这样, 学生的注意力凝聚到了课堂上, 贴近生活的话语唤醒了学生对“眼睛”的注意与思索。《妈妈的眼睛》这首歌耳熟能详, 妈妈的关爱溢满全身。学生的情感被淋漓尽致地激发出来, 他们对课文的学习充满了期待。

打开课文, 一双闪着光芒的眼睛, 一双充满惊恐的眼睛, 一双死不瞑目的眼睛, 不时地跳入我们的眼帘。这眼睛如同一根引线, 穿插于整篇文章, 诉说着扬科的命运。课文多处形象地描写了扬科的眼睛, 形成了本文的独特之处。教学中, 抓住了文本的关键句子, 也就是抓住了全文的脉搏。“大家能否从扬科的眼睛中读懂些什么?”问题一抛出, 便激起了学生探索欲望和读书兴趣。教师引导学生觅寻描写“眼睛”的句子, 并且充分发挥学生阅读主体的作用, 让他们酣畅淋漓地与文本对话。这样围绕主题, 以教材为依托, 以课堂为平台, 引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参与搜集、筛选学习资源, 给学生提供一个有效的研究主题与角色参与的机会, 教师给予学生一把有力开启文本之门的钥匙。

二、解读“眼神”:架起人本情感的桥梁

“提领而顿, 百毛皆顺”。以扬科的眼睛为切入点, 以扬科如何热爱音乐为重点, 让学生从中感受扬科的命运变化。扬科的眼睛唤起了学生内心深处的善良本性, 唤起了他们同情弱者、珍惜生命的人文关怀。

解读第一重:眼神“痴迷”。

作者透过“眼睛”, 将一个令人同情的瘦小、聪明而且具有音乐天赋的形象活生生地展示在读者面前。教师紧扣关键句子, 引领学生解读眼神, 挖掘有关眼神的一词一句一情节来体会作者的情思, 出示句子:“他长得很瘦弱, 脸黑黑的, 淡黄色的头发直披到闪闪发光的眼睛上。”学生反复读句子, 交流体会出扬科很聪明, 很有灵气;教师引导学生顺着这个眼神寻找出课文中哪些语段写出扬科“爱音乐”, 完成从句子到段落的学习;继之, 教师引出“你们认为哪些句子还是写扬科痴迷音乐的眼神呢?”继续学习以下两个句子:“他躲在草堆后面, 眼巴巴地透过开着的门, 望着挂在墙上的小提琴。”“扬科跪在小提琴前面, 抬起头, 望着心爱的小提琴。”说说从这两个眼神中, 你又收到什么信息吗?假如你就是扬科, 就在食具间门前, 会怎么做?会怎么想?教学时, 教师引导学生透过痴迷的眼神, 从“眼巴巴、望了很久很久”读出小提琴可望而不可及, 扬科进不敢, 走不舍;寻找扬科爱音乐的足迹———树林里、小河边、旅店墙角下、食具间门前……学生通过“眼神”去感受全文带给他们的每一个故事情节。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进行换位体验、对比体验、语言体验等多方面的感受。学生情动而辞发, 纷纷表达自己内心想法, 在体验中走进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时空交叉, 教师引领学生挥动想象的翅膀, 走进扬科的心里, 用此心换彼心体悟当时的扬科的心情, 使学生心间荡漾着对扬科喜爱之情、同情之心。

解读第二重:眼神“无助”。

学生继续交流学习其他描写眼神的句子, 教师抛出:“你还从扬科的眼睛中读懂了什么?”指名读句子, 评价朗读:“这个瘦小的孩子睁大了惊恐的眼睛。”“扬科一句话也没有说, ……像一只被捉住的小鸟。”学生相互质疑, 细细地品味从哪些词体会到扬科当时的心情?并说出为什么?……随着阅读的层层深入, 学生自然而然地走近扬科, 活灵活现地重塑了作者笔下扬科的生活。“教师最大的成功不是教给学生知识、方法, 而是赋予学生情感”。情感是深刻发掘教材的教学资源。我通过一次次的读课文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 读出小主人公的心理活动, 读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 从而洞察了“孤苦无助”的眼神背后的世界, 体会到在贫困交加, 处在生活重负中的小扬科热爱音乐的力量战胜了被打的恐惧, 也体会到小扬科的无奈和不幸。学生的同情心油然而生, 更深刻地受到了一次人性的洗礼, 得到了一次人文精神的沐浴。

解读第三重:眼神“愤恨”。

深入的阅读不断地升华学生的情感, 教师相机出示:“小音乐家扬科睁着眼睛, 眼珠已经不再动了。”指名学生深情地朗读这句话, 其他学生思考:此时, 你还想问什么, 说什么?仔细地想一想:扬科睁着眼睛, 他还有什么看不够, 还有什么想不明白?教师带着学生探讨课文的空白点, 浸润其间, 荡涤情怀, 再一次地步入扬科的生活。教师一次次引领学生感受扬科这个极有音乐天赋而被黑暗社会残害的孩子。学生结合自己收集的资料, 以及了解的故事背景, 进一步品出字里行间的蕴涵之意。在学生互动体验中, 教学活动向生活开拓、靠近、积累。学生在扬科“死不瞑目”的眼神里看到了扬科的冤枉无助, 对充满音乐的世界的留恋, 对悲惨的命运的控诉, 以及作者对穷苦人们的同情之心, 对不公平的社会的抨击。学生通过讨论、交流、表述, 深深地记住了这双凄凉的眼神, 明白如今的生活是多么幸福美好, 要好好珍惜;明白要关爱身边需要帮助的每一个人。学生的学习获得了新的生长点。在与文本的对话中, 学生逐渐领悟了作者的写作目的, 从而使语言能力、思想感情、思维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综合提升和进一步发展。

三、品评“眼神”:超越文本深层的体验

课堂教学离不开丰富的课外教学资源的支撑, 教学活动必然要由课内学习向课外生活拓展积累, 并且不断地探索、不断地思考, 产生新的问题, 获得新的生长点, 语文课才会焕发出更强的生命力。教材无非是一种示范和凭借, 对教材恰到好处地拓展延伸, 对理解教材、感悟教材无疑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课结束前让学生思考:“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扬科的眼神告诉我们什么?”“生活中你还注意到什么样的眼神, 它又告诉你什么?你收集了哪些描写眼睛的语句呢?请拿起手中的笔写一写, 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感情。”最后, 课堂教学在“我们为扬科献上一首最心爱的小提琴曲为他圆生前的音乐梦”的乐曲声中结束了教学。教学已经结束, 学生却意犹未尽。这样, 教师紧紧围绕描写“眼神”的句子, 借助有效的情感朗读和书面表达, 与文本再一次深刻对话。当小扬科悲惨的结局赤裸裸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时, 学生早已想找出最佳发泄心中愤恨的方式。学生再通过分享课外收集的句子, 以及不同的见解, 把积淀在胸中的情感得以宣泄, 升华了情感, 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感人的语言, 优美的旋律, 再次打动了学生的心扉, 水到渠成地升华了对文本的理解。通过生活化的语文课, 学生在拓宽知识面的同时, 又学会了怎样做人, 怎样处事。

展开对话 篇7

对话中, 与会的中方校长们与美国代表团的各位校长分别针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办法”“教师和学生关系处理原则”“帮助学业困难者的策略”“校长的角色定位与领导力”“学生学习方式”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而美方代表所介绍的美国学校课程设置、中小学教材选用、教师聘任与管理等方面的相关情况, 让与会领导、校长、老师们耳目一新。

“这不仅是一次两国文化的交流, 更是一次教育理念与经验的碰撞, 相信通过此类活动的开展, 必将推动中美两国基础教育向深入研讨发展”, 玉泉小学校长高峰接受采访时说:“通过对话, 在世界的横轴上, 寻找玉泉小学‘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自身的坐标, 也会进一步推动我们办学理念的不断完善, 推动学校双语教学的飞速发展, 乃至推动整个区域教育的高效提升。”

美国教育联合会国际部主任雷蒙斯?余、西柯维纳学区总监 (督学) 黛布拉·卡普兰、霍伦中学校长海克特?加力西亚、爱知伍德高中校长马克?超瓦托、卡梅隆小学校长谢丽尔?莱斯卡, 北京市海淀区教委副主任王建忠、教研室主任郭立军、教科所所长吴颍惠、国际交流科科长屠永永以及部分海淀区中小学校长参与了对话活动。

活动心得

“中美交流”促英语课堂改革

2月24日, 美国加州洛杉矶县西柯汶纳市的几名中小学校长受邀到我校就课程、教学与管理等问题进行交流、研讨, 令我感触最深的是学区总监黛布拉?卡普兰和卡梅隆小学校长谢丽尔?莱斯卡的精彩演讲。她们的演讲意义深远, 既有教育观念的渗透, 又有真实的教学实践经验, 特别是对于我———一位英语教师更是有着独特的推动作用。

按照我校《九年发展纲要》中所阐述的学校发展目标, 双语教学已经正式列为我校发展的重点项目。而正如高峰校长所讲:要想使学校走向国际化, 实现双语的教学目标, 就必须强化日常的英语教学。作为一名英语老师如何调整教学观念, 适应学校的发展已成为我急需解决的一项课题。

听着两位美国教育同行的讲解, 让我不得不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反思:日常的教育教学中, 我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和适应能力了吗?我的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创造能力了吗?在我的课堂上是不是保护了学生的好奇心?是不是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了批判性思考?是不是真正创设环境让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沟通协调、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一条条反思, 一点点触动, 让我一下看清了自己将要走的路。

我深知,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的学科, 交流和大量阅读是十分重要的, 要想做到这些就必须引导孩子们主动去参与。而美国这种“浸入式”的教学方式, 不正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 引导孩子们形成自己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吗?

伴着反思, 我决定将美国先进的教育经验立刻引进我的课堂。通过教研室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 做到教材有效整合的基础上, 为孩子们创设更多的独立阅读或小组的合作阅读、交流时间, 让每个孩子都能够有比较充分的独立阅读的时间和交流时间。交流、阅读的方式也会吸取美国教育同行的先进经验, 做到因人而异, 根据阅读程度、阅读兴趣, 形成不同的组合。使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水平和兴趣自主决定阅读材料和交流学习的方法。让英语课堂成为孩子们学习语言、使用语言的“幸福乐园”, 不再是望而生畏的英语课。

当然更要注重个人的发展。我将把握好学校创设的各种学习机会, 同外教老师更多的交流教育心得, 并且走出校门, 与有经验的专家、教师共同交流, 取百家之长, 补自家之短。真正实现个人修为、教学经验双发展。

品德课堂的转变

开学的第一周, 去给一年级孩子上品德课, 在楼道发现所教班的几个孩子正扶着楼梯扶手往下滑, 于是赶紧制止, 给他们讲了这样玩的危险性。上课, 又特意向全班同学重申了学校的要求。要求大家不要做这种危险动作了。没想到第二次去上课, 又看到他们仍然在玩。向学生询问后才知道, 他们一直都喜欢这么玩, 其他老师也批评过他们。于是课上我抽出时间请同学们针对这样的玩法展开讨论, 试图通过孩子们的互相帮助改变这种行为。课堂上大家侃侃而谈, 列举着种种可怕的后果, 最后, 一致表示要坚决摒弃这种不良行为。可当我再次跨上楼梯的时候, 我几乎要崩溃了, 孩子们依然乐此不疲。我被孩子们说一套, 而做又是另一套的做法快要激怒了, 整堂课上我都在寻找着解决的答案。

近日, 参加我校“中美校长对话”活动后, 我又再一次近距离感受到了美国教育家的风采, 倾听了创造“第56号教室”奇迹的美国大家———雷夫先生的报告。两次先进教育理念的冲击, 令我感受颇深。特别是雷夫先生所倡导的“没有害怕的教育”观点。他说:“着力孩子品格的培养, 激发孩子自身的高要求才是成就孩子一生的根本!”

在此理念的推动下, 我决定转变策略, 让孩子们自己去亲身体验, 并从中感悟。一节课后我请同学们找一找校园中的危险游戏, 并聘请那几位同学为问题考察员, 去验证同学们的发现。最后请他们将情况汇总, 向全体同学通报, 同时出版一本由他们主编的校园危险游戏丛书。虽然书至今没有出版成功, 但他们的确该变了。

这次的成功使我一下明白了品德只有这样教才是真正的以学生为本。教材中有一课是教给孩子们怎样和同学、朋友相处, 我决定将此理念再次尝试。课上我请同学们从班中暗自拟定一个准备交往的朋友, 给一周时间进行交流, 但要随时记下两人之间这段时间所发生的高兴或不愉快的事。再一节课进行交流, 最后自己评判是否和这位同学发展成好朋友。如果同意就走到他身边夸夸他。活动结束后我请同学们总结交友经验时, 同学们纷纷表示:要想和朋友相处好就要互相帮助、互相谅解。甚至有的孩子说: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别人的优点, 才能成为真朋友。

这才是真正的品德课堂, 这才是真正的育人呀!

作为一名新上岗的教师, 心中有着太多的想法, 但由于没有实践的经验, 这些想法在不断的实践中似乎变成了一座座空中楼阁。这次有幸参加“中美校长对话”活动, 让我有了太多的感触。

在新的教学理念冲击下, 原有的那些想法似乎又焕发了青春!听着来访校长的演讲, 让我从一个个实例中, 真正揣摩到了“教学是‘学’的技能, 而不是‘教’的艺术”的含义。一位好的老师不是教给学生知识, 而是引导孩子们去思考, 从中学到知识, 领悟到其中的哲理。例如:“1+1=2”, 这个简单的加法运算, 教授方法不同, 所产生的结果却截然不同。方法一:这就是一个普通的、谁都知道的加法算式, 学生只需要记住“1+1=2”而已。方法二:1+1=2, 你能从中得到什么?你可以想到什么?二者最大的不同在于前者是在给孩子灌输老师们的想法, 而后者是让孩子自己去思考、研究, 发现规律。

要落实“幸福教育”, 就要让学生在学习中享受研究的快乐, 学习的幸福。美国的教学方法使整个课堂充满探究的氛围, 并不是假合作、假讨论。整堂课在教师合理的评价与引导下, 有序进行。

通过这次活动, 我真切的感受到, 作为一个新教师, 虽然年轻的我有许多创新的想法, 但要学习的东西还有许多。只有不断的实现思想与实践的碰撞才能不断产生出智慧的火花;只有更多的接触到新的教育观念和教学经验, 才能成为教学的行家里手。

学校链接

北京玉泉小学:德如玉、智如泉

学校愿景:建设一所伟大学校

校训:玉不琢, 不成器

培养目标:培养“德如玉、智如泉”的玉泉学子

教育理念:让每一个学生拥有幸福人生

校风:如切如磋, 如琢如磨

办学特色:幸福教育、双语教育、情感教育

1960年, 时任中国国防大学校长的罗荣桓元帅为解决教官子女上学问题, 创建了北京市海淀区玉泉小学, 并亲自兼任名誉校长。2006年, 原金沟河小学和采石路小学先后合并到玉泉小学, 形成今日玉泉一校二址之格局。

学校占地15000平方米, 校舍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 拥有教职工120人, 48个教学班、1800名学生。专任教师中, 大专以上学历占98%, 其中本科学历占80%, 研究生层次的占3%;小学高级教师以上占55%;区级以上骨干教师和取得区级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的占66%。学校拥有报告厅、会议中心、交际中心、图书馆、微机室、科学实验室等教学设施, 普通教室配有投影机、微机、空调等设备。

办学50多年来, 历经几代玉泉人的努力, 取得了优异的办学成绩。学校是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课程改革实验学校、全国综合实践活动实验学校、全国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实践创新活动先进单位、全国少年军校示范校、全国新学校研究理事校、北京市阳光心语体操推广工作示范校、文明礼仪先进学校和健康促进学校;荣获全国十佳现代学校、绿色学校先进单位、中小学国防教育示范校、精神文明先进单位、体育项目特色学校、中小学群体科研课题先进学校等称号。

上一篇:关联方交易论文下一篇:科技服务资源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