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生活经验(共12篇)
学生生活经验 篇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 向他们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与交流的机会, 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 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 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成为学习数学的主人。同时强调“数学学习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因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大量的生活经验, 这些经验往往与数学概念、法则、公式、数量关系等数学知识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可见, 小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是学生学习数学、提高数学素养的重要基础之一, 有效的数学学习是建立在学生的数学现实基础之上的。基于此,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该侧重于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让学生逐步学会学习, 忌“代替包办”, 从而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这样, 不仅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也增加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深度, 人人有变化。
[案例1]五年级下册《数字与信息》
师:课前大家收集了家庭成员的身份证号码, 谁愿意任意报出其中一个, 老师马上能猜出是谁的, 你信吗?谁愿意来试试? (猜)
师:老师为什么能猜得这么准呢?其中肯定藏着什么奥秘, 想不想研究一下? (出示合作要求)
(1) 两人一组, 把你们收集到的身份证号码放在一起, 比一比、划一划、想一想, 你从中了解到哪些信息?
(2) 你能从身份证号码中看出一个人的出生日期吗?
(3) 不同的身份证号码有相同的部分吗?你知道这部分所包含的信息吗?
学生独立思考后讨论:通过研究, 你发现了什么?
汇报交流。
生1:我发现了从身份证号码中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出生日期。
师:9月份出生的, 为什么要用09来表示?
生:答 (略) 。
生2:我发现了从左往右数身份证号码中第17位数字, 奇 (单) 数表示男性, 偶 (双) 数表示女性。
要求学生看一看自己收集到的身份证号码, 是不是这样。
小结:在学习过程中, 有了大量的研究材料, 比较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
生3:我发现了身份证号码的前6位数字都是320482。
师:同意他的想法吗?谁收集的身份证号码的前6位不是320482的?这是什么原因呢?猜一猜, 身份证号码的前6位可能包含怎样的信息?
生:答 (略) 。
小结:遇到问题要敢于提出自己的猜想, 这也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
……
师: (出示自己的身份证号码) 这是谁的身份证号码?
生:老师的。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
师:老师身份证号码要表达的信息用文字能表达吗?既然可以, 为什么还要用数码来表示?
小结:这么几个简简单单的数字就可以反映出一个人这么多的信息。它非常简明、科学, 便于记忆, 这也就是编码的优越性。
[反思]精细、巧妙的设疑、提问, 既把抽象的教材变成形象的教材, 更把学生的学习由“静态”变成“流动”的过程。教师激趣式地提问:“任意让学生说出自己家庭成员中一个人的身份证号码, 老师马上说出是谁的身份证号码?”不管哪位同学说, 都难不倒老师, 学生自然惊讶不语……教师又说:“想不想知道其中的秘密?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 好吗?” (出示研究要求) ……学生分小组研究后汇报, 分享成果。“身份证号码”对于小学生来说熟悉但又不完全知晓其所反映的信息, 引导学生通过找一找、比一比、说一说, 为学生“验证、再应用”积累的新经验提供了可能, 不断将问题引向深处, 让学生成为一个积极主动的探究者、发现者, 充满着智慧。与此同时, 学生的观察、操作、分析等能力也得到了培养与发展。
[案例2]三年级下册《认识分数》
刚才已经认识了请取出一张长方形折纸, 折出这张长方形纸的
学生动手操作, 指名汇报 (电脑演示三种不同的折法图) 。
师:同一张纸, 三种不同的折法, 为什么涂色部分都可以用表示?
……
师:分数王国的子民多得数也数不清, 想不想自己也来创造一个几分之一?从老师为你准备的材料中任意取出一个图形, 折一折, 涂出它的几分之一, 并用分数表示出来。
学生动手操作, 教师巡视指导。
师:老师收集了同学们刚刚创造出来的作品, 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
生1:把长方形纸沿不同方向对折两次, 也就是把长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 每份是它的
师:有哪位同学所选的图形与这位同学不一样, 但涂色部分也可以用表示?
生2:我是把圆形纸两次对折, 也就是把圆形纸平均分成4份, 每份是它的
生3:我是把长方形纸连续两次对折, 也就是把长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 每份是它的41。
……
师:三张不同的纸, 为什么涂色部分也可以用来表示呢?
[反思]教学过程是师生围绕教学目标展开的积极的、有效、动态生成的过程。为了更好地激发和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 教师创设一种学生能够“真刀真枪”的情境, 及时进行有效的点拨与指导, 鼓励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 把“玩”的时间还给学生, 把“说”的时间留给学生, 使学生迸发出灵感, 进行经验的迁移, 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 在注重双基的同时, 发展“数学思想”, 积累“基本活动经验”。我们的学生是处在社会环境中的活生生的人。生活经验是很丰富的,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生活;教材不是学生的全部世界, 世界才是学生的全部教材。作为数学教师, 我们应该把学生生活经验作为促进学生进行数学思考的催化剂, 引导学生把现实、具体的生活经验提升为理性、抽象的数学经验, 在“游泳中学会游泳”, 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 学会学习、学会探索、学会创造、学会发展, 从而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更加丰富多彩。
学生生活经验 篇2
那篇作文是好在感情真挚,细节真实。为什么真实,因为是这个学生的生活经历。而且,这个学生的描写语言都非常符合一个小学四年级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这样就越发显得真实。也因此也就越发文理通畅。但是,我可以从文章很短,加上没有任何修辞和写作文的技巧来说,特别是文章的最后一段那种生搬硬套上去的高大上的说辞,可以肯定这个学生并不会写作文,也不懂得写作文的技巧。但是,她就是凭借自己的真实生活经历,通过非常本真、直白地表达,写出了一片很好的作文。为什么呢?就因为是这个学生的生活经历。所以,有些学生某篇作文写得好,因为是他有这方面的生活经历,所以他写得好。我所说的生活经历并不是简单的肤浅的一种外表的肢体经历,这种经历是学生的感情和思想上的经历,精神上的经历。
我在《作文和语文》一章里面讲到一个学生参加学生清淤行动后,对“累”有了一种深刻的认知,这种认知是通过肢体的累到达思想上的认知的,这才算是经历。相反,一个人无论经历多少山山水水、风风雨雨,在思想上、感情上、精神上没有认知,仍然不能说是有写作用途的生活经历。所以,在前面我讲到过的学生去某一个地方游玩了一次之后,回来仍然写不出一篇好的旅游文章的原因。旅游一次两次学生写不出作文是正常的现象,这点不要大惊小怪,也不要责备小孩子,因为学生好吃好住好玩的过了一会眼福口福,而平常生活本就很享受,只是看到了一些与自己生活的地方不同形状的地域、地理而已,你要学生如何写出一篇好作文呢?有人会说难道就直接叙述旅游过程不行吗?或者就把好玩的好吃地写一段难道不行吗?我说不行,因为这样不是写作文的方法。
一个学生旅游一趟回来就能写一篇好作文,那这个学生肯定是一个会写作文的学生,我可以肯定,这个学生平时不旅游同样可以写出好作文。
旅游中一个旅游者只眼睛在看到陌生的风景发生感官上的碰撞,然后发出一声“啊”的尖叫,这是最浅的感受,不可能形成写作文的素材的。假如旅游者不是嘴里发出一声“啊”的尖叫,而是心里面发生一声会心的微笑,一声轻微的叹息,那才是有着蓦然的体悟,那样能够写出一篇好文章的,也就是说,旅游者看到这个陌生的风景在内心与自己的经验、思想、精神发生了碰撞。这段虽然是顺带谈论学生为什么有时写得好,有时写得不好的原因,其实也是谈论学生在生活中不仅仅是看和听,更重要的是多一些生活经历。
我说的生活经历是参加一些生活中的日常事情,但不能是作秀。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像“累”这样的感受,从而达到思想上的认知。比如,可以让学生体会体会家务事情中的琐碎性;体会琐碎的家务事情中的一种具体性;在具体性、琐碎性中体会一种生活的构成。还比如让学生体会忍耐度,生活中一些真实的小微困难让学生自己去解决等等。所以,从这方面来讲,学生写不好作文的原因第一点是家长对学生的生活“包办化”,第二点是学生读书越来越“专业化”,学生毫无生活的经验,强迫他们写好作文,这成了要巧媳妇做无米之炊。因为没有生活经验,学生写作文所以成了普遍性的撒谎和抄袭。
作者|逆舟
学生生活经验 篇3
关键词:学生;生活经验;学习效率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高度重视了课程内容的优化和完善,其目的在于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实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生活化与适应性。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数学。因此,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中创设教学情境,让数学走进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接触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要抓住有利时机导入课题,促使学生探求新知。比如:教学有关“分类”的知识,可以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把自己带的东西进行分类,并说明分类理由,总结分类的方法。各小组操作完后,小组代表汇报结果。学生回答分类理由和方法时,教师适时引导,及时地给予肯定和评价。然后播放超市购物的视频,让学生清楚地看到超市的物品都是一类一类摆放、整整齐齐的,从而进一步理解为什么要进行分类,怎么分类。这样将知识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巧妙地创设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激活学生的思维。学生把好玩、好看、好吃的东西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体验,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发展过程,理解、掌握了分类的思想方法,获取了学习数学的经验,成为数学学习活动中的探索者、发现者与创造者,同时也提高了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挖掘生活素材,培养探究能力
生活化的数学问题是学生乐于接受的“宝贵礼物”。为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根据教材的内容去捕捉家庭、校园、公园、超市等熟悉的生活中的现象,善于挖掘生活资源,采撷生活数学实例,让学生熟知、亲近现实的生活数学。要通过数学活动,变抽象为具体,变无味为生动,变恐惧为亲切,让学生深切地体会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身边就有数学,从而使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成功感。
三、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应用意识
学以致用是数学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因此,在数学生活化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领悟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道理,让学生完全可以在生活实践中发现数学问题,进而解决数学问题。
如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时,教师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有一间长5米,宽4米的客厅,妈妈准备花800元铺地砖。你和父母一起去商店挑选材料。其中有3种规格的地砖:甲种:边长为50厘米的正方形地砖,每块9元;乙种:边长为50厘米的正方形地砖,每块7元;丙种:边长为40厘米的正方形地砖,每块8元。你能为父母做参谋,买到适合你家的地砖吗?
买地砖,关键是要搞清楚所买的地砖应符合下列条件:(1)价格适中,总价在800元以内。(2)质量较好。那么,究竟哪一种地砖符合条件呢?只有尽快地算一算才是。首先,算出家里铺甲、乙、丙三种地砖分别需要几块:用房间面积÷甲(乙或丙)的地砖面积。再分别算出铺三种地砖各需的费用,分别为720元、560元、1000元。最后通过比较知道,丙种价值太贵,甲、乙规格相同,价格均在800元以内,但乙的价钱太便宜,可能质量不够好,所以选择甲种地砖最合适。
上述例子将学生所学的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又从生活实践中弥补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自然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同时也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会了解决数学问题。
数学应用于实践,才会变得有血有肉、富有生气,才能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和意义,确立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信心。所以,数学教师要避免从概念到概念、从书本到书本,变数学练习的“机械演练”为“生活应用”,凸显数学的价值,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增强学生对数学价值的体验,强化应用数学的意识。
学生生活经验 篇4
第一, 在教学过程中, 首先要考虑如何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激发学生兴趣, 创设的情境又要有助于学生学习知识。为此, 我经常选择一些学生生活中的实例或常见的社会议题来创设情境。通过创设有效的情境来引导, 不仅能为学生创设良好学习氛围, 而且能减少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困难, 让学生由生活体验入手, 轻松获得学习的成功与欢乐, 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例如, 在研究蒸发快慢相关因素中, 教材是以新疆的坎儿井作为背景来引入课题的, 但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对坎儿井并不了解, 所以此安排并不能引发学生对蒸发的快慢的探究。为此, 我以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洗头后的吹头发来引入, 通过引导学生对已有生活经验的回顾, 在他们的最朴素的认识中发现蒸发快慢与液体温度、表面积、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实现由经验到科学知识的提升。
第二, 对于教学中一些抽象的、烦琐的概念, 最合适的教学方式莫过于利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作为依托, 恰当地利用类比法来开展有效教学。
例如, 在解释固体、液体、气体形状和体积与分子间作用力关系时, 我把固体比作我的物理课, 他们由于我的强大的作用下固定在一个位置上, 全班形成一定的形状和体积;把液体比作体育课, 受到的约束作用力变小了些, 他们就在操场上乱跑了, 他们间的距离变大了, 有一定的体积没固定的形状;气体就好比到了放学时候, 约束作用力变更小了, 距离变更大了, 他们就各自回家, 整个班级就没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了。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将抽象而深奥的知识形象化、简单化, 以此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又如在机械效率的教学中, 很多学生对总功、有用功、额外功的概念一直不能很好地掌握。为此我把它们三者关系比作一个最简单的社会现象来解释:老板请搬运工人帮他到市场上去买一批货物运回工厂, 那么老板付给工人货物的钱相当于机械做的有用功, 这是老板想要的, 同时老板还得付给工人劳务费, 这相当于机械做的额外功, 这本不是老板想要的支出, 但因为请了工人而不得不额外支付的。老板付给工人两份费用之和就相当于机械的总功。通过对这一简单的社会现象的类比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简单化, 有利于学生对知识形成清晰的认识, 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第三, 如果在教学遇到一些复杂的物理问题和概念, 我们还可以将物理问题模型化, 来帮助学生开展研究与学习。
例如,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后归纳出成像规律。在如何理解此规律、如何运用此规律时很多教师会让学生死记硬背, 虽然也有一些效果, 但往往事倍功半。我试着在教学中将凸透镜成像规律模型化, 在建立模型前, 我先给学生创设一个生活情境, 播放一段视频:一个人远远地看到一条狗, 看上去它很小, 很安全, 当人不断走进狗时, 会发现狗会不断向后退, 不过感觉到狗比原来看到的大了点, 且感到有点危险, 当他继续走到狗的领地时, 狗无处可退时, 它会跑到人的后面企图攻击人, 此时人感到狗很大且非常危险了。根据此情境, 我将凸透镜成像实验中的物体比作视频中的人, 像比作视频中的狗, 离凸透镜距离在两倍焦距以上的区域划为“远”, 把离凸透镜距离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划为“近”, 把离凸透镜距离在一倍焦距以内划为“禁区”。当物在“远”处时, 像在近处且像较小, 呈倒立缩小的实像;当物在“近”处时, 像在“远”处像较大, 呈倒立放大的实像;当物在“禁区”处, 像跑到物的后面, 呈倒立放大的虚像。
通过把知识和概念情境化、生活化、模型化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与概念, 有利于学生抓住重点形成清晰的知识结构。
第四, 对于一些估计类知识和概念, 我在教学过程中常将这类物理知识用学生生活中最常见的典型数据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比如, 我让学生找出身上的尺:一米大约是一侧肩到另一侧的手指的距离。一分米大约是手掌的宽度, 一厘米大约是大拇指的指甲宽, 一毫米大约是指甲的厚度。人身上的钟:中学生一次心跳大约间隔0.8s左右。身边物体质量:一个一元硬币约6g, 一个鸡蛋约50g, 一瓶500ml的饮料约550g。节能台灯大约15W, 日光灯大约是40W, 电饭锅约800W。等等。此类数据在学生学习和生活中常常要利用, 让学生记一些他们生活中典型数据既可以学生学好物理, 又有利于他们运用数据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让学生能切实感受到学习的价值所在。
总之, 充分利用学生生活经验来帮助我们开展课堂教学, 既能将物理知识和概念生活化、形象化, 化繁为简, 化抽象为具体, 使知识显得浅显易懂, 又能通过这些已有的经验让学生对知识有亲切感, 使我们的课堂气氛生动而活泼, 充满乐趣, 把“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有机结合在一起, 体现了教育的真正的目的。
摘要: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教学应以学生发展为主要目的, 要考虑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需求, 必须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开展教学, 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学生对知识的可接受性。因此最有效的教学必须合理地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经验源于生活 篇5
从小到大,我经历了许许多多的“第一次”,第一次做饭,第一次走夜路,第一次去野营,第一次登台表演……这无数的第一次给我带来了不少的快乐,像一个个欢快的脚印,印在我成长的道路上。最令我忘的,是第一次做实验。
八年级的一节物理课上,老师告诉我们蜡烛在水里仍可燃烧。老师的话在我心里激起了万丈波澜,我百思不得其解:不是常说“水火不容吗?蜡烛怎么可能在水里燃烧呢?我带着这个疑问好容易熬到了周末,准备做一个实验来验证一下,看老师的话是真是假。
我很快找来一根蜡烛和一个盆子,我把蜡烛固定在水盆底上,然后往盆子里倒入比蜡烛边缘稍微低一点儿的水,再把蜡烛点燃。一切准备好后,我便拉过一把椅子一屁股坐下,耐心地等待着。我盯着盆中蜡烛上一跳一跳的小火苗,心也不由得跟着七八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这个实验是否成功呢?蜡烛是不是真的在水里燃烧?但现在能做也只有等待而已。我全神注地凝视着那微弱的烛光,直到眼睛看得酸痛了,也不原把视线转移开来。
五分钟过去了,十分钟过去了,十五分钟过去了,二十分钟过去了……等了好久,蜡烛还未烧到水面。我抬手揉揉涩痛的双眼,心里不停抱怨:为什么这么慢呀,快点快点!可蜡烛丝毫没有觉察到我此时的心急如焚。仍是优哉游哉地闪动着小小的火苗。我渐渐开始不耐烦起来,于是就想做点儿什么事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我随手抓起一张报纸,一本正经地看起来。可我身在曹营心在汉,人还很“认真”地看报纸,但心却飞回了还在慢悠悠烧着的蜡烛那儿了。我很快又按捺不住自己了,扔开报纸又走身了水盆。
好长一段时间过去了,蜡烛终于十分接近水面了,我目不转睛地看着蜡烛以“龟速”向下挪移着,慢慢地、慢慢地、竟真的沉下了水里!只见一层薄薄的壳小心翼翼地“拥抱”着那微微跳动的炎苗,实验成功了!我迫不及待就去寻找答案,谜底随之揭开,原来那一层壳是蜡烛的“外衣”它叫蜡壳,当蜡烛燃烧到与水面刘平时,正是蜡壳“挺身而出”保护住了火苗不被子水淹灭。
我第一次做实验就尝到了成功,谁能说这不是幸运的事呢?它让我懂得了:生活是充满色彩的,它带给我们的乐趣无处不出,只要勇敢地去尝试,大胆地去探索,就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学生生活经验 篇6
关键词:媒体;情境;生活经验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基础。”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我们应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情境,通过多样化教学活动丰富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从而达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
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一般是依靠形、色、声、触觉来思考的。巧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唤起学生生活经历和体验,通过媒体形、色、声等独特功能和综合优势,迎合学生猎奇心理特征,引发思维,开发潜能,提升学生生活经验,培养学生良好品德,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从而打造高效的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
一、巧用媒体,回忆生活
回忆是恢复过去经验的过程,是指过去的事物不在面前,而在头脑中把它重新呈现出来的过程。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的综合课程,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对于生活感知程度必然牵制着教学效果,教师要围绕学生生活体验开展教学活动,触发学生生活记忆,让学生用自己经历参与教学活动,对生活经验进行甄别审美。在课堂教学中巧用媒体来创设情境,可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将学生注意力最大限度地引入回忆轨道,感知自己经历过的生活,从而提升生活经验,形成良好品德。
《我的课余生活》导入环节,我播放事先拍摄的兴趣小组活动视频,当画面中出现本班学生活动时,学生情绪高涨。随之追问:你们参加的是什么兴趣小组?学生思路一下就回忆到活动场面上来,依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书法 电脑 绘画 舞蹈……再问:参加了这些活动之后,你们有什么感受?学生答案不一,但都能结合自己活动经验说出感受:丰富生活,增长知识。这样一个导入环节设计,充分发挥了媒体强大的视听功能,激发了学生对已有生活经历的回忆,从回忆中总结提升对课余生活的认识,为下一环节全面深入认识课余生活铺垫基础。
二、巧用媒体,对话生活
“对话”是课堂教学中最简单、直接、有效的教学方法,它是解决问题和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策略。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课程标准中倡导的体验、探究、分组和问题解决的学习方式备受青睐,而这其中教学纽带却离不开“对话”的组织。但要使“对话”艺术表现发挥极致,这就需要多媒体技术的介入,巧妙地运用于教学活动中,提升学生生活体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巧用媒体技术,人机互动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与生活对话,交流生活体验,让生活的记忆流经学生的心田、溢于言表,在课堂教学的平台中师生对话、生生对话,提升对生活的感悟。
还是《我的课余生活》一文教学,在“深化理解”环节我先出示媒体图片:弹琴、赌博、绘画、书法、逛网吧……问:在这些兴趣爱好中,哪些是积极的?培养这样的兴趣爱好有何好处?然后同桌交流,小组讨论。由于这些都是学生自己的生活,交流讨论积极有效,小组汇报有说兴趣爱好能丰富生活,有说兴趣爱好能开阔视野,有说兴趣爱好能陶冶情操……同时我将学生的见解与图片结合起来,图文并茂,使学生触景生情,通过动态画面的逼真性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懂得积极兴趣爱好的好处,提升学生生活经验。接着通过视频带领学生去认识消极兴趣爱好的弊端,问题不言而喻,再一次在对话中从反面提升了生活经验。
三、巧用媒体,创造生活
道德存在于生活中,品德教育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回归生活却能创造生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从而让学生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思考生活,回归生活,指导自己创造新的生活。而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学生接受教育的情感是在一定的生活情境中产生的,因此,在课堂上我们应该运用图片、录像等多媒体教学手段,努力创设生活情境,把学生带入特定的生活环境中,让他们身临其境,真正走出课堂,走进自己创设的美好生活,丰富和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
《心中有规则》情感目标是:让学生认识规则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教育学生要遵守规则,严于律己。教学时,我先将学生平时在学校的所有学习、活动、娱乐等画面精选制成PPT课件在屏幕上播放,并让学生交流:大家为什么秩序井然?然后播放2012伦奥会相关比赛场面,学生随着激昂的乐曲感受比赛,然后问:比赛场面紧张激烈但却为什么有序?接着我亲述近期“钓鱼岛”事件,强烈谴责日本目无国际法,让学生从爱国激情中感悟规则的重要性。我由浅入深、潜移默化地将规则的重要性深深地烙在了学生心田。最后再让学生说说自己在生活中应遵守的規则有哪些,列举自己生活中引以为荣的例子或今后要改正的不良行为,学生把自己真正定位到了生活中,反思生活,知行合一,真正做到了回归生活,指导生活,创造生活,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
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渲染气氛,把抽象思想、模糊道德标准形象化、具体化,对于品德与社会教学效率的提高有着显著作用。因此,我们在进行品德与社会教学时,要尽可能地借助多媒体这一先进的教学工具和手段,避免空洞乏味说教,创设情境,寓教于乐,提升生活经验,让品德教育回归生活、高于生活。
参考文献:
钟启泉.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生活经验与文学创作 篇7
也许以歌德创作的《浮士德》为例就能够充分说明这个问题。《浮士德》无疑是一部充满奇特想象的作品, 歌德让主人公浮士德成为天帝与魔鬼靡非斯特之间打赌的对象, 浮士德与魔鬼签下契约之后, 就开始了神奇的命运旅程。他喝下女巫的药汤, 恢复了青春, 他也能借助魔法唤醒希腊神话中的第一美女海伦并与之结婚, 他能够下到地狱要求将死去的恋人复活, 也可以凭借自身的力量完成填海的壮举。但这一切的想象都是建立在歌德丰富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之上的。作品中各种神奇的人物其实都有现实人物的影子, 包括他少年时的初恋对象。歌德从构思到完稿, 几乎用了60年的时间。歌德的写作速度与今天一些作家相比就实在是太慢了, 我们有些作家几乎一到两年就能写出一部新的长篇小说, 而且动辄就是五六十万字的鸿篇巨制。对于歌德来说, 既然他的《浮士德》基本上是以自己的生活经验为蓝本进行写作的, 作者应该再熟悉不过了, 为什么他还写得这么慢呢?因为歌德一直在总结自己的经验, 梳理自己的人生经历。事实上, 歌德在年轻时写作《少年维特之烦恼》时就开始了《浮士德》的构思和写作, 后来虽然他写了不少其他作品, 但因为《浮士德》的构想太宏伟, 他始终在思索, 在积累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地深化自己的认识, 一直到逝世前的一年才完成。
可以说, 《浮士德》是歌德对自己人生体验的概括。因此在与友人谈到《浮士德》的写作时, 歌德说他就是要“把《浮士德》里所描写出来的那种丰富多样、极端复杂的生活, 统统串联在一个贯串一切的思想所组成的那根细弱的线索上”。事实上, 在《浮士德》中, 我们读到的已经不是歌德自己生活经历的直接呈现, 而是歌德以自己全部身心对生活经历的深刻体验。可以说, 这是一种心灵的体验, 正是在这种心灵体验中, 作家的原创力就迸发了出来。因此, 《浮士德》不仅具有神奇的想象, 更有作家对世界和人生的独到的认识。
《浮士德》也给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文学原创力不仅仅包括文学的想象力, 还必须包括作家心灵体验的能力。因此我们单纯提倡想象力还不够。说起来, 现在的想象并不缺乏。当人们普遍感到现在的小说越来越缺乏想象力的时候, 网络上的小说却以奇特玄妙的想象吸引了众多网民的眼球。网络小说可以穿越时空, 让现代人与古代人对话, 也可以开辟一个魔幻的世界, 让人的灵魂和身体相互置换。但如果我们对这些充满奇特玄妙想象的网络小说读得多了的话, 就会发现, 这些想象却是在互相模仿互相复制的结果。最重要的是, 这些小说的奇特想象也许有利于构建起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故事, 但这样的故事却是相当平面化的、相当苍白的。面对网络小说虽然奇异却很苍白、甚至趋于模式化的想象, 我不禁想起了鲁迅曾经说过的话:“天才们无论怎样说大话, 归根结蒂, 还是不能凭空创造。”也许这就是网络小说致命的问题:缺乏丰富的生活经验。
学生生活经验 篇8
一、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初中数学的教学方式有了很大的改观.《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更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创造性的学习能力.初中数学作为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于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生活化教学模式作为初中数学教学改革中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能够在教学中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和沟通交流的能力,并能够有效引导学生学会理论结合实际.对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显著的作用.新课标初中数学教材的编写,主要是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作为依据,其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引导学生把数学的知识与生活经验相结合,根据生活经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主要体现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会遇到很多需要解决的难题,此过程必然要用到数学.因此,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而教师要引导学生看到生活中数学的作用.生活化教学模式作为数学教学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新型的教学策略,随着我国新课改的不断推进,生活化教学模式在我国的课程教学中不断的得到应用,但在应用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得不到解决,需要加大注意,以此显著提高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质量[1].
二、学生生活经验在初中教学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让学生感受数学的乐趣数学源于生活经验,平常生活中充满了数学,现实世界就是数学的丰富源泉.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注意把数学与生活紧密地联系.在教学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能更好地感知和理解所学的一系列内容,同时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激情,使学生明确数学的作用.其中在学生生活经验基础上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则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例题设计生活化
让学生感知数学的作用,数学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数学通过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发挥自己的魅力和作用.因此例题设计需要从生活中进行提炼出数学,通过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从而让数学为实际生活服务,培养学生用带着问题的眼光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运用数学知识,会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感悟获得知识,通过学生的直接经验,从认知、理性范畴,扩展到情感、生理和性格等相关领域,会使学生拥有更高层次的聪明才智[2].
2. 课堂问题生活化
在《数学课程标准》中给广大数学教师提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等一系列建议.其中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构建宽容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有助于显著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从而显著提升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同时也能够进一步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魅力,提高自己的体验感悟,从而掌握相应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数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常会设置一些问题情境,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兴趣,构建高效初中数学课堂.在进行数学问题设置过程中,可以和生活实际密切相连,这样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并且还能够显著提高问题解决速率.例如在问题情境创设中,则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地震时期各学校师生均积极向灾区捐款捐物,有所中学捐书籍3280本,学习用品5500件,如果采用两种不同货车运送捐赠物,其中甲车每次运输数据280本,学习用品500件,乙车则为书籍200本、学习用品650件,那么应该如何合理安排甲乙运输车运输捐赠物呢?这样不但可以和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相连,并且还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问题探究能力,并且最大化寻找问题的不同答案,实现一题多解的形式,并且能够更好的锻炼学生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
3. 数学素材生活化
通过选用生活化的数学素材,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完美.在以往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特别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在学生的生活经历方面缺乏关注,偏向于从抽象到抽象,学生感受不到数学的趣味性.因此,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选取素材:(1)就地取材.数学素材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只要我们注意观察,就可以发现我们身边的数学素材,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角”这一课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在教室里,寻找到各种角,比如黑板、桌子、铅笔盒、黑板擦等都可以找到我们生活中的角.(2)化静为动.数学不仅是静止的,也可以是运动的,可以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将静止的图形通过动画等方式呈现给学生,比如旋转、平移、对称、折叠涉及到的一些变换方式,会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直观、形象、简洁,学生易于接受,学习也会更加轻松,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3)数学故事.数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数学有着悠久的历史,我们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也应牢记历史以及对数学做出巨大贡献的人物,比如八年级上册,教师讲述到完全平方公式,其系数关系属于是杨辉三角的一种最简形式,其中包括一些公式在数形结合中的证明,这些知识都是古代数学家聪明才智的结晶.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网上找一些与课堂知识相关的故事或趣闻,开拓学生的视野,同时让学生回味数学的魅力,提高课堂趣味性.
4. 作业设计生活化
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可以从网上找一些模板,设计一些图画等新鲜素材,使知识具有新鲜感.并且找寻一些数学历史或经典例题供学生探索研究,同时,教师应亲自做一下所设计的作业,精选习题,先易后难,同时考虑到学生的不同情况,可对作业进行人性化的分类处理,如对优生可全部完成,而对成绩不甚理想的学生要求适当完成即可,这样所有学生都能完成作业,从而每个学生都能收获成功的喜悦.比如,在“实数”教学过程中,则可以设置以下情境:1和0都迷路,那么哪位学生愿意帮助他们在数轴上找到他们的“家”?不用说各个学生均非常愿意帮他们找到家,很快也就能够在数轴上找到他们的位置.在此过程对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形成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良好的思维品质更能够在数学解题中灵活变通,从而满足当前数学题目的变化多样的要求.教师在进行生活化解题之后,也需要对自身经验不断进行总结和积累,并在数学题目解题中也要学会触类旁通,不断采用生活化思维模式进行解题.教师也需要注意将数学问题的生活化处理经验不断教给学生,引导学生学会在数学解题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从而掌握正确的解题技巧,逐渐将教师传授的经验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经验,为自己的数学知识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3].
总之,数学教学与生活经验的联系十分密切.数学中的许多知识都是来源于实际生活,同时可以通过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所以,数学教学必须要重视教学与现实生活经验的联系,让数学贴近生活.本文探讨的重点是在初中数学课堂上,结合初中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作为出发点,引导学生在学习数学中领悟生活,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让初中数学教学充满生活气息,使初中数学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摘要:新课改环境下,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教材为依据,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生活经验与初中数学知识相结合,让数学课堂充满生活气息.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让学生在生活经验体会数学的巨大作用和魅力.本文则基于学生生活经验引导分析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关键词:学生,生活经验,初中数学
参考文献
[1]钱可,吴媛.引导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知识[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5(12).
[2]叶立军,斯海霞.课堂教学中的偏差现象及应对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11).
经验,赋予学生“思”的力量 篇9
数学经验的积累不仅为学生理解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打下基础,更为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提高思维水平提供了一条重要的途径。作为数学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体验中学习,不断积累更为丰富的数学经验,促进思维的发展,实现数学学科知识的有效构建,使学生的思维水平不断提高。
一、经验卷入,引发学生“思”的需求
课前我们要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预设学生熟悉的生活问题,搜集与课程目标有关的素材,给学生充分的探究空间和时间,把社会生活中的题材引入到数学课堂教学之中,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求知成为一种内动力,直接获取数学活动经验,从而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从而使学生的思维表现产生“碰撞”,获得愉快的学习体验。
例如,在学习《小数的认识》时,课前收集生活中的小数,如最常见的商品价格,从价格中寻找小数,结合基本生活经验,初步感受小数的应用价值,体会到学习的必需。有了与现实生活经验,再与儿童经验的对接,使学生对小数的认识不是停留在教师直接的讲解和“告诉”,而是让学生充分展开探索过程,借助于直观图示的形象支撑,建立起一位小数的“直观模型”(长方形等分、涂色)。即学生头脑中先有“小数”,然后通过探究发现“一位小数实际上就是分母是10的分数”,让学生有一种“顿悟”、有一种发现了隐藏的秘密的快乐。让学生的生活经验真正在概念学习中发挥作用,进而找到分数和小数之间的连接点,也打开学生思维的张力。
二、经验积淀,触动学生“思”的核心
张奠宙教授曾撰文指出:“数学其实不完全是从现实生活情景中直接产生的,人们基于日常生活经验,还必须通过一些感性或理性的特有数学活动,才能把握数学的本质,理解数学的意义。”所以说在课堂上,当学生已有经验无法解决新问题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搭建活动平台,让学生切实经历新旧经验有效对接过程,让经验持续发展,利用既往经验造就新的、更好的经验,从而使学生自身的数学活动经验逐步积淀,走向丰富,只有不断积累,反思,再积累,再反思,才可能使数学知识产生“张力”,使学生的数学学习得以厚积薄发,学生的思维才可能产生质的飞跃。
例如,在学习《乘法分配律》时,在教学中,许多教师都让学生列举了大量的体现乘法分配律外形特征的算式,并引导学生通过计算和比较,看结果是否相等,以验证猜想是否成立。笔者认为仅仅这样做还不够。因为学生只是通过计算从外形上发现两边结果相等,还未从本质上探明为什么两边得数会相等。可以让学生想办法证明为什么相等,有的学生用乘法意义来证明,75个6加25个6等于100个6,所以(75+25)×6=75×6+25×6;也有的学生把算式放到刚才买衣服的情景中解释,把75当成上衣的单价,25当成裤子的单价,配套买,一套75+25=100元,再算6套是600元,分开买,衣服是75×6=450元,裤子是25×6=150元,合起来也是6套衣服的总价;还有的学生用数形图来解释:
横看是6个75的和加6个25的和,竖看是6个75与25的和。
这样学生从本质上证明了乘法分配律,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从感性到理性,学生逐步经历了“数学化”的过程,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于是便可能有意义地接受规律。
三、经验升华,提升学生“思”的水平
数学学习具有累积性,后一阶段的学习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之上的,是对前一阶段知识与经验的深化与发展。因此,数学活动经验重点在“积累”,教师不可“包办代替”,同时,也应看到仅停留在感性层面的经验是粗浅的,需要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予以提升。在质疑交流中使得学生的思维产生碰撞,并使其在碰撞中不断改造自己的经验,完善自己的经验体系,提升思维水平,促使经验的再生长。
例如,在学习《分数基本性质》时,在出示分数基本性质之后让学生说说对于分数基本性质还有什么问题想问。当老师问道:“你还有问题吗?”一只只小手像雨后春笋举起来,一个个问题不应而生,“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数的意义变了吗?”“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是乘或除以同一个数,这个数可以是小数、分数吗?”“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加或减同一个数,分数的大小变吗?”学生提的问题是多么到位,多么精到,“这些问题谁能解决?”教师的又一问激起了学生的大讨论,学生通过举例子的方法一一解决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在和谐的气氛中不断合作、交流、冲突和争辩,在层层深入思考中获得对问题解决的策略,最终合理而智慧地发现问题、确定问题和解决问题,充分体现数学学习的过程就是问题解决的过程。
让学生在“经验”中成长 篇10
一、激活学生“经验”, 促其成长
数学起源于生活, 又作用于生活。学生的学习经验往往建立在生活的基础上, 是一种个体性的学习。作为数学课堂教学应该着力体现“小课堂、大社会”的理念, 让学生在贴近生活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 同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 引领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使得“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2]数学教学中我们要激活学生内在的生活经验, 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 真正认识到数学与现实问题之间的密切联系。
我们不妨看看下面的苏教版一年级教材《认识人民币》教学案例[3], 教者创设如下教学情境:
片段1:
今天这节课老师请来了一位神秘嘉宾和大家一起学习, 猜猜看它是谁? (出示蓝猫) 这几天可把蓝猫累坏了, 因为它开了一家“蓝猫商店”, 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出示商品挂图)
谁愿意来当一回义务服务员, 向大家介绍“蓝猫商店”都卖些什么。 (请一位学生介绍)
如果小朋友要买文具, 需要带什么?也就是用什么购买文具? (钱)
对!带钱。我们买东西都要用上钱, 我们中国的钱又叫人民币。 (板书:人民币)
【思考】教者通过创设儿童喜闻乐见的蓝猫形象,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同时蓝猫商店引出的则是激活学生购物的生活体验, 激发学生的思维动力, 使学生对数学课堂产生亲切感。
片段2:
师:刚才每个小组都买到了合意的商品。商场今天还推出了一个特惠商品, 这个商品的价格是1元, 哪个小组要来购买呢? (出示特惠商品毽子)
生1:老师, 我们组想买。我给你一张1元的人民币。
师:除了给一张1元的, 还有没有其他的付款方式呢?看哪个小组最先想出来, 老师就卖给你们组。
生2:我付2张5角的。
生3:我付5张2角的。
生4:我付1张5角的和5张1角的。
……
师:你们为什么这样付呢?
生:没有1元的, 只要付10角就可以了。
师:也就是说1元可以换多少角? (10角) (板书:1元=10角)
师:那么你们知道2元等于多少角吗?
……
师:真聪明!我们知道了1元=10角, 你们猜一猜1角等于多少分呢?
生:1角=10分。 (板书:1角=10分)
【思考】人民币之间的进率是比较抽象的, 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师通过对商店购物这一环节, 激活学生在购物付钱时的经验。通过用不同方式付1元, 让他们感知到不管怎么付钱只要付出的钱加起来是1元即可, 从而很自然地总结出1元=10角, 并由此类推1角=10分。
从这则案例中我们不难看出, 教师的设计将抽象概念、数学法则融入学生熟悉的生活中。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 学生亲身经历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 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
二、学生“经验”“数学化”, 引领提升
儿童的生长实质上是个体经验的不断改造或重新改组的过程。因此数学教学不仅要基于学生的生活现实, 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 同时有必要对生活经验进行数学化, 进行经验提升, 以生成新的经验, 促进学生的经验从一个水平上升到更高水平, 实现经验改造或重新改组, 把教学的关注点放在促进学生的认识从模糊趋向清晰, 从形象趋向抽象, 提升数学活动经验。
让大树“缩小”
春节回老家, 院子里有一棵高大的银杏树。妈妈指着银杏树问我:“你知道这棵树有多高吗?”我不禁一下子愣住了, 心想:“这棵树这么高, 尺子又不能伸上去, 该怎么办呢?”
忽然我想到了数学课上学到的倍数, 能不能把大树缩小?于是我找来纸笔, 画出了自己的思路:把这棵大树看作一个直角边, 大树的影子看成另一个直角边, 这样从大树的顶端到地上影子的顶端和两个直角边就形成了一个直角三角形, 我量出大树在地上影子的距离是480厘米, 然后让我妈妈背对着太阳, 和大树并排站着。先测量出妈妈影子的高度是100厘米, 接着我问妈妈实际身高是多少, 于是我很快告诉妈妈, 大树的高度是792厘米。
妈妈听后疑惑地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我充满自信且略有些得意地说:“我是用倍数法计算的。我先测出你的影子长度和树影的长度, 然后算出树影长度是你影子长度的4.8倍, 由此推出树的实际高度也是你身高的4.8倍。算式:165×4.8=792 (厘米) , 所以树高是792厘米。”
——南通市城西小学五 (12) 班季圣珉
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具有累积性, 后一阶段的学习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之上的, 是对前一阶段知识和经验的深化与发展。因此, 数学活动经验重点在“积累”, 教师不可“包办代替”, 同时, 应看到仅停留在感性层面的经验是粗浅的, 需要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予以提升。因此, 教学中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学数学, 并不意味着数学教学仅囿于让学生能借用生活经验解决数学问题。如果仅重视生活经验的再现与利用, 忽略了把生活经验提升为数学经验, 那么学生尽管表面上学得热烈、积极, 却少了数学化的深入思考。因此, 教师必须摆正生活感悟与数学思考的关系, 应把生活经验作为促进学生进行数学思考的催化剂, 引导学生把现实的、具体的生活经验提升为理性的、抽象的数学经验, 在数学化的思考活动中建构数学。
三、个体“经验”“群体化”, 丰富内涵
学习是以个人的经验为基础, 是学生对自身经验的组织, 但由于学生个体经验的局限性, 需要合作交流分享他人经验。因此, 教学中组织多次小组交流活动, 丰富学生自身的经验, 进一步完善学生的经验世界, 使学生差异性的个人知识和经验成为丰富的学习资源。例如, 我在执教课标本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数的顺序》时, 学生的课堂表现则让课堂精彩起来。
片段3:
师:同学们, 我们已经认识了1~100的数, 今天我们就到百数王国参加它们的游艺会。瞧, 百数王国欢迎队伍来了。 (多媒体出示)
师:看了百数王国的欢迎队伍, 你发现了什么?
生:有些横着有数, 有些竖着有数, 有些斜着有数, 中间的数圆圆的, 像个万花筒。
片段4:
师:百数王国的欢迎鲜花中还有些数宝宝在和同学们捉迷藏呢!你能把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行的数宝宝找出来吗?试试看 (学生尝试, 教师板书) 。仔细观察这些数宝宝, 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横着看, 个位数每次都增加了1, 竖着看, 每行数相差10;第一行一位数有9个, 10是个两位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行个位上都是1、2、3、4……9;如果给第一行1~9前面加个0, 前面9列每一列都是0、1、2、3, 最后一列是1、2、3、4。
师:同学们真棒!发现了数宝宝隐藏的秘密。你能把游艺会里所有的数宝宝都找出来吗?
生:我发现每一行左右两个数相差1;每一列上下两个数相差10;个位数都是1、2、3、4、5……9、0;第一列是单数, 第二列是双数, 然后又是单数、双数;竖着看, 第一列个位是1, 第二列个位是2……最后一列10、20、30……100都是整十数;百数王国中有9个一位数, 1个三位数, 其他都是两位数;斜着看, 发现1、12、23……相差11;最大的两位数99与最小的三位数100相差1;……
【思考】小小的一张百数表格让学生观察、填写, 通过分层展示, 逐层深入, 在学生的眼中, 数学成了一个奇妙的世界, 一个令学生神往的世界, 这便是每一个学生所独有的经验。学生把自己当做知识的发现者、话语的交流者, 使得整节课学生和教师充满了活力和生机, 充满了成就感。学生的收获不仅仅是简单的数的规律, 更重要的是学生逐步形成的情感, 展现自我的价值观, 同时也对自己重新认识, 重新定位, 尝试着建构自己的数学舞台。课堂让每一个学生的“个体经验”转化为“群体经验”, 让学生的经验得到了丰富、丰满。
四、感性经验“理性化”, 举一反三
数学教学内容是抽象的, 对于具体形象思维和动作思维占优势的学生来说, 动手实践是他们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但让学生动手“做”数学, 不能仅仅满足于让学生动手操作解决问题。如果学生的思维仅停留于感性经验的层面上, 不能在感性认识中揭示、获取理性的经验, 那么他们对数学问题的思考就无法摆脱具体、直观的感性经验的束缚, 数学抽象思维能力就得不到训练和发展。因此, 教师要让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 适时地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比较, 揭示出感性经验背后的理性、抽象的数学经验, 让学生获取具有概括性、普遍性的数学知识。这样, 学生才能学以致用、举一反三, 灵活地运用数学知识。
例如, 我教学课标本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找规律》一课时, 设计了三次操作实践。第一次操作, 初步经历探索, 先让学生用已有的方法, 采取不同的策略去自主探索。在此过程中, 引导学生体会有序列以及了解平移的方法, 初步感知“平移的次数”和“一共有几种情况”之间的关系。其设计力求通过学生的自主操作, 将复杂的问题更形象化地展现, 从而为后面寻找规律埋下厚实的基础, 让学生感受到平移方法的简单、简便。第二次操作实践是学生在第一次操作的基础上, 形成自己的独特认识后进行的, 其目的是将简便的思想深入学生内心。学生在有了规律形成的体验下, 引导学生再次操作, 将其体验推进深化, 从而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平移的方法, 并通过平移得出每次框出了2个数、3个数、4个数和5个数, 一共有几种不同情况, 使得学生的感性经验逐步清晰, 形成策略。第三次操作, 则是将头脑中清晰的经验进行理性归纳。学生经过前两次的操作, 所形成的经验是分散的、片面的, 教师在第三次操作中引导学生交流, 学生的理解就变得全面、丰满、深刻, 经验从感性向理性逐渐转化, 从而在理论的高度给予总结, 并构建了相应的数学模型, 真正地内化了经验。
五、知识“经验”再创造, 智慧成长
数学教学不仅仅是结果的教学, 更重要的是过程的教学。数学教学如果仅着眼于让学生获得知识经验, 那么学生获得的仅是机械般的死知识, 难以“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而隐性的经验往往寓于显性的经验中, 并与显性知识相伴相随。因此, 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从有利于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高度出发, 注意引导学生领略与知识相伴随的经验, 让经验再创造, 实现既长知识又长智慧的目的。
数学让我“火眼金睛”
元旦放假, 妈妈和我来到了文峰大世界, 准备给我买几件衣服。
一个服务员姐姐过来, 笑着问我们:“请问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吗?”
“这件衣服有多少折扣?”妈妈问。
“这件衣服标价是520元。现在购买正好参加庆元旦活动, 可以打8折或者满200元返160元购物券, 两种都差不多。”服务员姐姐笑着说。
那么真的差不多吗?我心中产生了这样一个疑问。如果选择打8折, 那么就要花费520元×0.8=416元;而满200元返160元购物券, 那么我要先付520元, 然后能得到160元×2=320元购物券, 这样实际花费了520元-320元=200元。416元和200元比起来, 当然是第二种合算了!可是拿到购物券后呢, 又要再买320元的物品, 而且还是购满一定的金额才可以使用购物券, 同时要可以再继续领取160元的购物券, 接着又要使用购物券, 又要花费现金……循环往复, 现金、购物券在不断地增加。消费者就好像掉进了一个“无底洞”, 满200元返160元, 满200元返160元……你永远也有花不完的钱。
我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妈妈, 妈妈笑着对我说:“真棒!都会用数学思考问题了!”
最终, 我和妈妈选择了打8折的优惠, 做到实实在在的消费。
今天, 我的收获真大, 数学让我“火眼金睛”。
——南通市城西小学五 (12) 班涂敏
总的来说, 学生的经验是学习过程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 也是极富生命力的资源。我们应该用一种扬弃的眼光来聚焦经验, 能够植根传统又能突破定势, 有所创新。在教学实践的辩证解读中, 开阔学生的经验视野, 寻求超越, 引领学生在经验中成长。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文集 (修订本) [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8.
[2]陶行知.陶行知全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5.
生活经验数学化 数学知识生活化 篇11
一、数学语言生活化
数学教学也是数学语言的教学。掌握和巧妙应用生活化、趣味化的数学语言,是每个数学教师必备的基本功。教师的课堂语言是否准确、有趣。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教师要焕发童心,使语言生动形象,充满生活气息,让学生听起来津津有味,觉得优雅风趣。
如教学“用字母表示数”时,教师谈话导入:“同学们,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发现我们的生活简直是一个数字的世界。如王安石《梅花》一诗中写道:‘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你能从这首诗中发现哪些数学问题?”学生的注意力顿时集中起来,立刻提到了“数”字。这时,教师因势利导:“王先生真是了不起,他只用了一个‘数字,就代表了梅花的数量,引起了我们的联想。那我们能从数学的角度想个办法,精炼地表示那几枝梅花吗?”由此顺势引入课题一用字母表示数。
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过:“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不管是课前,还是课即将结束,教师生活化的语言能使学生带着快乐的心情展开高效的学习,使数学课堂如磁石般富有吸引力,成为学生流连忘返的殿堂。
二、数学情境生活化
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境有机结合起来,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可以促使学生不断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享受成功的乐趣。
如教学“小小商店”时,是在“认识人民币”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后安排的一个实践活动。教材借助“小小商店”这一学生熟悉的背景,应用“角色扮演”这一生动有趣的活动形式,一方面加深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进一步掌握人民币的换算和计算方法,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与能力。这样,改变了以往单一的、枯燥的、以被动听讲和练习为主的方式,给予学生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与空间,在亲身体验和探索中认识数学、解决问题,特别是在购物活动中与同伴合作交流共同消除困惑。
三、数学活动生活化
活动是学生所喜欢的学习方式,创设学生所喜欢的游戏活动,引导学生愉快地参与,使其在自由、宽松、活跃的学习氛围中,积极主动地感知、探索、发现数学问题,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动是儿童的天性,将学生置于学玩结合的活动中,既能满足动的需求。又能达到启智明理的效果。如教学“米和分米的进率”时,先让学生估算一条彩带的长度,再让学生分组合作,用1分米的纸条量一量彩带的长是多少。学生测量后,反馈:彩带长10分米。教师引导学生反思估算的结果:“刚才的哪种估算是正确的呢?为什么?”交流后揭示它们之间的关系:1米=10分米=100厘米。教师要善于把学生从活动中引导到数学上来,让学生在生活中“悟出”一些高层次的东西。体会数学思考的乐趣,提升自己的思维水平。
四、数学作业生活化
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是学习的最终目的。尤其是小学数学知识,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由于课堂时间短暂,所以作业成了课堂教学的有益延伸,成为创新的广阔天地。学生适当应用课堂内容的自然延伸,能从广阔的大千世界中学习知识。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激发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欲望,引导学生自觉地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如贯穿在小学各年级的“统计”教学内容,教材在编排时注重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经历数据收集、整理的过程。教学时,教师往往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灵活选取素材进行教学。学习后,教师经常安排实践活动,要求学生调查、统计,然后将统计出来的数据制成统计图,最后将调查分析的结果在小组、班级内交流汇报。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在搜集、整理、统计、分析的活动中,真正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实现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结合,提高了实践能力。
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篇12
因此,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帮助学生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但是众多小学数学教师对于它的认识还相对模糊, 甚至是迷茫的。其迷茫与困惑表现为:不能明确概括出它的基本内容与框架, 更不能将这些经验联系为一个发展的体系, 用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尤其是数学的学习不是简单的获得答案, 而是“了解答案为何是它”的过程。一个数学规律中常常蕴涵了大量的信息, 从背景材料、证明思想以及规律的应用等各个环节都包含了非常丰富的内容, 人们需要用一些时间与精力, 才能理解一个结论的细节。而在理解的过程中, 由于知识经验与个性的差异性, 不同的人往往会有不同层次与不同侧面的认知差异。但是, 事实上的数学课堂情景大多是:教师在苦口婆心地讲, 学生在机械地听、记、练, 一种货真价实的“填鸭式”教学。
所以, “课堂教学中如何巧设环节让学生在动脑、动口的同时多动动手, 画一画、摆一摆、比一比, 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 进而积累活动经验, 理解数学知识, 强化数学能力”就成为摆在日程上的重要问题。
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过程是学生主动探索的过程。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 在日常教学中不仅自己要注重观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而且更要注重引导和帮助学生去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进而达到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目的。
我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 结合教材内容, 有意识地让学生多动手, 引导和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例如, 在学习“三角形的边长之间的关系”时, 我安排每个小组的学生课前准备三组小木棒, 长度分别为:3cm、4cm、5cm, 3cm、4cm、7cm, 3cm、4cm、8cm。上课导入课题后, 我让同学们依次运用三组小木棒进行试摆, 看哪组木棒能够围成一个三角形。同学们兴趣盎然, 纷纷动手认真摆放小木棒, 活动结果自然很明显, “3cm、4cm、7cm”和“3cm、4cm、8cm”两组木棒围不成三角形, 仅有“3cm、4cm、5cm”一组能够围成三角形。待各个小组汇报完活动结果后, 我马上抛出了问题:“请同学们分析一下, 刚才的三组小木棒的长度各有什么关系?”经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学生对“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结论, 理解透彻、记忆深刻。又如, 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 课前让同学们准备了尺子、量角器、白纸、剪刀等, 上课导入新课后, 我让学生首先自制一个平行四边形, 然后让他们将平行四边形剪开, 组合成一个长方形, 再让他们比较一下组合的长方形的面积与刚才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之间有何关系。同学们很快就会通过推理判断出:二者面积相等。“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以高”这一结论, 自然也就水到渠成地被同学们理解和掌握。
总之, 作为数学教师, 我们应该结合教材内容, 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 动脑、动口, 更要动手, 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相结合, 亲身经历和体验数学知识的生成过程, 让同学们精神获得愉悦的同时, 思维得到了锻炼, 知识得到了巩固, 能力得到了提高, 自然也就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
摘要:经验既是知识构建的基础, 又是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知识不仅指数学事实而且包括数学活动经验, 并且特别强调“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 帮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积累经验, 实现知识建构”。在教学实践中, 应致力于帮助学生积累经验, 诱导学生激活经验, 促进学生提升经验, 使经验的构筑与知识的习得融为一体。
【学生生活经验】推荐阅读:
实际生活经验07-05
幼儿生活经验08-21
生活经验名言警句07-27
一个人的生活经验07-26
独居生活的100条经验07-22
生活老师工作经验交流汇报07-23
大学生活学习经验总结10-12
社区如何开展组织生活会经验介绍10-21
学生经验初中数学09-13
学生活动经验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