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道德生活

2024-05-23

学生道德生活(通用12篇)

学生道德生活 篇1

自古孔孟言传身教其弟子要 “导之以德, 齐之以礼”, 学生才能做到 “有耻且格”。古代思想家对学生进行深刻的道德教育, 对我们今天正确认识学生道德生活的重要性仍具有启发意义。如何正确认识道德生活, 首先我们要充分了解道德生活理论。增强当前学校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力的同时, 对他们的道德生活教育也需要强化, 使他们发展更为全面。

一、“道德生活”概念的涵义

道德生活是人类将道德纳入生活之中并以道德来指导和引领生活的生活, 是立根于生活之中同时又赋予生活一种意义和价值且能够予以自由选择的生活, 是即渗透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之中又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作一协调统合且要求和谐发展的生活。 (1) 道德生活属于上层建筑范畴, 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是对人们生活行为进行善恶的评价, 也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活。现今我们对道德生活内涵理解分广义和狭义两种, 狭义的道德生活是指保持善良和正当的生活, 按照道德要求进行生活, 排斥一切不道德的行为和现象。广义的道德生活是能够正确区分善恶, 以善恶评价进行生活, 广义道德生活即包含狭义道德生活, 又包含其他生活中的道德现象和行为。本文所论及的道德生活, 包含广义和狭义两种, 学校学生通过道德教育, 分清善恶, 以善恶评价为准则进行道德生活。

道德生活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而学生道德生活培养也是道德生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是国家发展的栋梁之才, 学生的德育水平关乎国家整体素质水平, 学生道德生活出现状况应及时发现并提出积极改善对策。本文侧重研究学生道德生活现状, 认为学生道德生活即是广义道德生活中善恶的区分, 又是从学生注重道德问题, 认真学习道德知识, 培养良好的道德习惯, 确立明确道德目标和追求更高道德境界进行研究, 深入发掘学生在学校中道德生活出现的问题, 它是道德教育在生活中的体现, 也是精神生活一个重要方面。

二、道德生活相关概念辨析

学校学生道德生活应构建一种高素质、高品质的生活, 提升受教育者的道德素养。通过学校学生的道德生活与日常生活、德育生活、文化生活和公民政治生活的四方面结合, 培育出良好的学生道德生活环境, 促使学生确立明确道德目标和追求更高道德境界。

1. 学生道德生活与日常生活

日常生活中包含着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而道德生活从属于精神生活, 是上层建筑, 所以道德生活蕴藏于日常生活之中, 是日常生活的道德体现。学校学生的道德生活要以日常生活为基础, 回归于学生的日常生活, 通过日常生活中的道德和道德教育来引导学校学生的道德发展。相对于学校学生的生活而言, 日常生活显然是他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道德教育回归于日常生活将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从这个方面上来说, 学生道德生活应时刻注意日常生活中的道德存在形态, 通过发现日常生活中的 “恶”, 彰显日常生活中的 “善”, 以它为标准来建立一种更加合理的、更具有道德教育意义的日常生活, 最终促进道德教育回归现实的日常生活。

2. 学生道德生活与德育生活

早在古希腊时期许多学者就致力于追求至善美德, 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所强调的, 德性是理性地选择道德行为的道德禀赋和人格品质, 同时也是一种过好生活的艺术。因为, 幸福就是合乎德性的现实活动。 (2) 在中国孔孟也同样致力于研究德育品质, 从诸多学者提出的德育观点我们了解到, 德育生活是包含德育涵义和价值、追求更高道德理想的一种生活。德育生活同样也是来自日常生活, 但它又以日常生活不同, 超越了日常生活进入一个更高的道德境界生活。培养学校学生的德育品质, 引导学生的养成良好的美德, 通过善良、诚信、公正、友善、勇敢、正义等等, 用这些伦理美德来提升学生的道德境界。

3. 学生道德生活与文化生活

文化生活是道德生活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重中之重。文化生活很重要的原因是在于道德生活很大一部分是由文化生活构建的, 没有文化, 我们什么都不是, 甚至都不是人这一物种。虽然人类创造文化, 但是文化是与人类相辅相成的, 文化生活影响着人类的日常生活, 引导着人们向善, 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 所以文化生活是重中之重。学校是学生学习文化的重要场所, 学校应有意识的培养学生文化知识和道德修养。学生自身所具有的文化水平很大程度上影响道德品质和道德观念, 文化水平高, 道德生活就会提升, 相反会使道德生活下降。由此可见, 我们不能忽略对学校文化生活的建构, 要通过建构一种高品质的文化生活来陶冶和培育学生的道德品质和道德修养。

4. 学生道德生活与公民政治生活

由以上三点, 我们了解到道德生活需要回归于日常生活、德育生活和文化生活, 以此来帮助学生实现道德修养的现实性与超越性的构建。但是, 我们也应该意识到, 在我国政治稳定, 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 人们不应只是过着日常生活、德育生活和文化生活, 我们应积极融入公共生活。国家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公民的政治生活, 我们需要唤醒公民权责意识, 不断改变着人们以自身为中心的生活样态。学校应该积极培养和发展学生公民的政治能力和政治行动能力, 这已经成为了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道德生活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形成的, 它需要在学校生活范围内建构一个适合于公民政治生活空间, 来促进学生的公民政治思维的养成。学校教育学生不仅作为受教育者生活于社会中, 同时更是作为一个中国公民而生活于社会, 学生同样享有公民所具有的权利, 同时也必须学会承担相应的公民责任。

三、道德生活的类型

道德是以善恶来划分, 道德生活同样可以分为三种: 社会道德生活、家庭道德生活、学校道德生活。

1. 社会道德生活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 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在公民道德建设中, 应当把这些主要内容具体化、规范化, 使之成为全体公民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学生也是社会的一员, 即可以享受公民的权利, 同时也必须履行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做到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和关心他人。身为社会的一员, 学校学生应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以此作为自身道德生活建设的基本要求。同时还要学习和保持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 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构建优越的社会道德生活, 保持良好的社会道德生活环境, 使学生可以安心在学校接受教育, 获得更多文化知识和道德素养, 对培养学生道德生活其重要作用。

2. 家庭道德生活

家庭是人出生后的第一所学校, 是家庭道德生活的第一场所, 也是个人成长的摇篮。婴儿出生后逐渐具有社会性, 培养良好的道德教育观念, 这和父母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他们自身待人接物的态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往往给家庭成员和子女留下很深刻的影响, 他们在日后的成长和学习中往往以此为基础并作为判断的参照物。因此, 家庭的道德教育对子女成长有着很大的重要性, 父母对培养子女的道德教育观念具有深远的影响。

3. 学校道德生活

学校是青少年成长的第二个家庭, 学生离开父母家庭教育以后, 在学校度过漫长的学习生活, 对道德品质的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对学生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 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通过思想品德课程来教育学生, 使学生了解到个别道德教育可以加强和影响学生道德生活。学校是教育的主体, 其中教师身为言传身教的行为者, 在对学生受教育者进行文化和道德教育中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目前学校学生道德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 例如: 学生是否注重道德问题, 是否认真学习道德知识, 是否培养良好的道德习惯, 是否确立明确道德目标和追求更高道德境界等等, 这些问题让现实生活对道德教育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使得学生道德生活发生了变化。这就需要道德教育者 ( 教师) 积极面对现实生活中道德问题, 从学生切身道德生活的需要出发设计道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 向学生传授与现实生活相观的道德教育, 提升学生道德品质。

四、道德生活的特点

1. 道德生活是人类特有生活方式

道德生活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生活方式, 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一个根本方面。除了人类之外的其他生物包括植物、动物, 它们只是单纯的生存, 并不具有道德。荀子在其 《荀子·王制》 中提到:“水火有气而无生, 草木有生而无知, 禽兽有知而无义, 人有气有生亦且有义, 故最为天下贵也。”早期许多儒家学者认为, 人类之所以异于植物、动物就在于人类有独特的道德, 可以过上有道德的生活。动物是不具备仁义道德的, 同样也没有礼教, 然而如果人同时舍弃了仁义道德和传统礼教, 那人就没有办法与植物、动物区分开来。

2. 道德生活是特有的一种精神生活

道德生活是一种精神生活, 类属于上层建筑, 是一种以物质生活为基础的精神生活。人的生活可以分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物质生活是人类最基本的、最原本的、必须的生活, 同样也是道德生活的基础。但是人类生活的目标、价值和意义并非是为了生存而活, 人类不断尝试脱离肉体从物质生活走向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然而精神生活又是依附于物质生活的, 只有满足物质生活, 道德生活才可以向着这一基础无限超越, 人不应只是活着, 人会为了更高生活质量或者更有价值的生活而活着。虽然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是人类生活的两个不同面, 但它们并不妨碍彼此的存在, 它们是对立统一的, 二者相互作用形成 “道德生活”。

3. 道德生活是对道德进行评价

道德生活是一种有意义有价值的生活, 它在促使人们不断地去追求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这是有别于动物的。道德生活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不同, 原因在于道德生活是在追求人生价值、人生理想和人生意义, 人是一种有思维能力的动物, 在追求人生的目标时, 渴望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对于动物而言生理需求得到满足就是十分美好的生活, 但是人类不单单只是生理需求得到满足, 他们追求精神生活的满足。人类往往是拥有两个世界, 一个是现实世界, 而另一个是精神世界, 二者相辅相成, 精神世界不断完善作用于现实世界, 现实世界为精神世界提供有利的条件, 引导和激励精神世界不断创新。

五、“道德生活”的衡量标准

学生道德生活衡量标准说到底就是要弄清楚, 用什么标准来度量学生的道德生活, 用什么尺度来衡量学生道德生活水平, 并观察其是否达到了社会所期望的理想值。本文研究学校学生道德生活现状, 对学校学生道德生活状况的衡量标准分为五点, 分别是学生“是否注重道德问题”, “是否认真学习道德知识”, “是否培养良好的道德习惯”, “是否确立明确道德目标和追求更高道德境界”依此分析目前学校学生道德生活状况, 陈述学生道德生活的问题、成因, 提出修正策略。

参考文献

[1]王泽应.中华民族道德生活史.东方出版中心, 2014, 6.

[2]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苗力田 (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学生道德生活 篇2

摘要:

网络的健康发展不仅需要高科技作为重要条件,而且离不开伦理道德作为其发展的支撑力量。在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重要组成部分的情况下,科学分析大学生网络生活中的行为样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道德观,自觉抵制网上不良信息的误导是当前高校德育面临的新课题。

引言:

1.大学生网络生活中的行为样态

大学生网络生活的存在以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为条件。信息是网络生活的基础和核心,大学生在网络上的活动和行为也是以信息为轴心的,因此,我们可以对信息的使用方式为标准将大学生在网络生活中的行为作如下划分。

1.1信息采集

许多大学生上网,目的就是搜索于己有益的信息。互联网向大学生提供了浩瀚的信息,互联网是一个巨大信息库,几乎容纳了所有现实社会中所能掌握的信息,因此,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搜索平台。在第十八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的调查中,大学生利用网络获取信息者占55.3%,从事学习者占5.4%,从事学术研究者占1.3%.简易、快捷、方便、低廉等特征使得查询、下载信息成为经常性的、习惯性的行为和活动,信息采集也正是大学生上网最主要的目的。

1.2 收发邮件

随着学习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电子信箱的普及,Email作为一种迅速、费用低廉的通讯方式,正在逐渐取代传统的书信而成为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因此,每天开邮箱收发邮件已逐步成为当代大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之一。

1.3 网上聊天

“白天带书上课,晚上带钱上网”.在网络上聊天交友是大学生在网上的主要活动内容之一。2006年3月,江苏省教育部门的一项调查显示,大学生中经常上网的人数达80%,而其中只有15%是为了学习,60%是上网聊天,25%则是上网玩游戏。

聊天、交友、网友见面成了一些大学生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有些大学生乐此不疲,甚至深陷其中,论文发表,专利申请,论文辅导老师Q/微信:993383282,不能自拔。据有关调查资料表明:仅武汉大学生上网率已高达80%,其中仅以网上聊天为重要目的者占84%1.4 网络游戏与游戏机或游戏光盘相比,网络游戏因其具有交互性,更加显得魅力难挡,因此,游戏阿站也是大学生经常光顾的地方。

有的大学生在游戏网站一呆就是七八个小时,甚至逃课,严重影响了其学业。至于如何把网络与自身的专业学习、人生发展、兴趣爱好结合起来,很多大学生则是一片茫然。

1.5 BBS BBS即电子公告牌。BBS可实现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沟通功能,它可提供多个用户同时登录、浏览、发布、回复信息,它集信息发布、信息讨论、聊天为一体,也成为大学生最重要的交流沟通平台之一。BBS有2大功能:一是公告栏功能,适用于学校向全体师生发布学校动态信息、通知、公告、规章制度等信息;二是讨论区,可根据讨论的内容,不同的院系、专业、班级等分成不同的分讨论区,便于集中学生的智慧推进学校工作。学生也可利用这个平台反映一些问题或发表自己的观点。

1.6 网上论坛

基于万维网而面向全社会的网上论坛,已经为大学生接受和喜爱。网上论坛虽然发端于BBS,在本质上与BBS并无区别,但它具有良好的图文界面,在界面和直观程度上要高于BBS.网上论坛覆盖和影响的范围十分广泛,可以跨越国界,获得广泛的回响和传播翻。这类交流形式主要是通过鲜明的主题和正确的引导实现讨论的意图,但也有少数大学生在论坛上发泄私愤,散布消极错误思想。

上述网络生活对大学生道德行为的影响,从积极层面看,网络拓宽了道德交往的领域,超越了时空的限制,改变了道德行为和道德活动的方式,有利于形成新的道德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有利于培育完善的道德心理、健全的道德人格和健康的道德意识,因而有助于形成新的道德关系。同时,网络的发展形成了许多新的价值观念和伦理精神,如自主精神、共享观念和奉献精神、权利和平等意识、自由和民主精神、创新意识和精神等。从消极层面看,在道德意识方面,道德相对主义盛行,无政府主义泛滥;在道德规范方面,道德监督和评价困难,传统道德规范的约束力减弱;在道德行为方面,道德失范现象屡见不鲜,直至违法犯罪;在道德情感方面,出现了严重的道德冷漠和道德冲突现象,出现了扭曲的道德人格。大学生网络生活的道德特点 2.1 网络社会是“寝化社会” 网络社会是人类为自己开拓的另一生存空间,这个崭新的信息世界里基本上还是没有法律规范、道德规范的“寝化社会”.大学生只是按照自己在现实社会中的人生体验来约束自己或不约束自己。这对现存道德规范形成巨大冲击。

2.2 网络空间是离散结构

网络采用特殊的离散结构,没有中心和界限,不受任何组织机构控制,加上运行数字式和虚拟化,网上交往以字符为介,故非常自由和难于控制,现实中大学生不能或不敢做的事在网上可能会做。如缺乏节制就会表现出与现实道德规范不相符的状况。

2.3 网络道德约束力是非强制性的

大学生在网络的言行仅靠个人内心信念来维系,遵从道德规范与否别人不易觉察和监督,这不像现实社会中的道德要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三者来维持。因此网上道德规范约束力大为减弱。若长期放任自流,则对现实的道德行为形成巨大冲击。

2.4 网络空间是从现实空间分化出来的

尽管网络空间与现实有许多不同之处,但它与现实并非对立。相反,它是现实中的人创造的崭新空间,因此凡是大学生在现实中遇到的各种伦理问题、道德矛盾,网络空间都有。由于网络空间具有虚拟性,其极有可能将这些问题和矛盾通过电子信息手段加以放大,转变成现实社会伦理道德规范甚至是法律秩序难以调解和整合的社会“顽症”.所以要规范网络道德行为,必须从外部条件探讨网络空间存在与运行的社会背景与根源。2.5 网络对提升文学生的道德素质提出了新要求人类社会道德规范在历史中有一个量的积累过程,并且适用范围在总体上趋于提高和扩大。网络行为也需要和其他社会行为一样具有一定的道德规范和原则。大学生正在成为网络社会的主流群体,他们的网络道德标准对现存道德标准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德育研究开拓了新的领域。大学生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是人们在网络生活中为了维护正常的网络公共秩序需要共同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则,是社会公德规范在网络空间的运用和扩展。大学生应当积极倡导网络文明,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上网习惯,在网络生活中加强社会公德自律。

3.1 正确的网络认知

网络世界既是一个充满自由、开放、平等的世界,也是一个充满着诱惑与陷阱的危险之地。对于大学生而言,网络只是一个工具,网络资源是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财富,对网络的破坏与滥用就是对社会正常秩序的极大破坏,会危及我们每一个人;网络社会并非真实的社会,网上暂时的成功并非是真实的成功,虚拟的情感宣泄与满足也并非能得到真正的快乐。大学生只有对网络树立正确的认知,才有可能正确地面对网络,合理地使用网络资源,准确把握自我,认清自己的真实需要,处理好现实社会与虚拟社会的关系,避免网络道德问题的产生。

3.2 正确使用网络工具

网络是一个内容庞杂、覆盖面广的信息共享平台,人们可以通过网络便利地浏览新闻、查询资料、下载数据。大学生应当学会利用网络这一先进工具获取知识和信息,使之成为提高自己学习能力的重要工具。

3.3 健康邂行网络交往

网络已成为一种人际交往的媒介和工具。人们可以通过网络收发邮件、实时聊天、视频会议、网上留言、网上交友等。网络交往要做到诚实,不侮辱、诽谤他人,更不能参与网络色情游戏、赌博等活动。大学生应通过网络开展健康有益的交往活动,在网络交往中树立自我保护意识,不要轻易相信、约会网友,避免上当受骗。

3.4 自觉避免沉迷网络

学生道德生活 篇3

一、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采用分层整体随机抽样调查方法,选取河南省一所初中的218名7-9级的初中生为被试进行问卷调查,其中男生104人,女生114人,年龄范围为12-16岁,平均年龄为14.24岁。

2.研究方法

学校道德氛围调查问卷:该问卷由李伟强编制,包括公正、关爱和宽恕三个因子,总共40个题,其中有4道测谎题。总问卷及各因子分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684~0.879、分半信度为0.759~0.9、重测信度为0.678~0.816,问卷具有较好的效度[7]。本研究中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602~0.832。

青少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该量表由张兴贵编制,包括6个维度(家庭满意、友谊满意,学业满意、自由满意、学校满意和环境满意),共37个题。总量表和各分量表的同质性信度介于0.70~0.91之间,稳定性信度介于0.54~0.91之间,并具有较好的效度。在本研究中,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688~0.842。

3.统计分析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二、研究结果

1.初中生对学校道德氛围感知的总体反应

所有被试在问卷上的总均分和标准差,他们在公正、关爱、宽恕三个因子上的均分、标准差,以及三个因子均分间的t检验,见表1。

表1表明:被试在宽恕因子的均分最低,并且与公正、关爱均分之间的差异水平达到显著,而公正与关爱均分之间的差异水平没达到显著。另外,被试在公正因子上得分的标准差最大。

2.初中生学校道德氛围感知与生活满意度的相关

初中生学校道德氛围感知与生活满意度的相关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除关爱因子与学业满意度相关不显著、宽恕因子与家庭满意度相关不显著外,学校道德氛围总体感知、三个因子与总的生活满意度及其6个维度两两之间相关显著。

3.道德氛围感知对生活满意度的回归分析

以学校道德氛围调查问卷中的三个因子为自变量,青少年学生生活满意度中的各维度为因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为解决多重线性问题,使用Backward法筛选变量,道德氛围感知对生活满意度的预测力如表3所示。

从表3可以知道,关爱氛围感知可解释友谊满意度的13.9%,家庭满意度的4.1%,自由满意度变异的4.9%;宽恕氛围感知可解释学业满意度变异的4.3%;关爱氛围感知和宽恕感知可解释学校满意度变异的11.2%,公正感知和宽恕感知可解释环境满意度变异的16.2%;

三、讨论

研究表明,在对学校道德氛围的总体感知上,关爱高于宽恕,进一步分析宽恕因子得分发现初中生感知到的学校对学生过失、错误的宽容接纳程度低于同学之间对过失、错误的宽容接纳程度,二者均分的t检验呈显著水平(P<0.001)。这个结果说明学校的严格管理与初中生内心对宽松环境的需求存在差距,某些同学会视学校管理为宽恕的对立面,从而感知到较低程度的宽恕氛围。另外,初中生在公正因子上得分的标准差最大,说明初中生在感知学校环境中的公正氛围时,有些人感知到的公正多,有些同学感知到的较少,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因有些同学确实遇到的不公正现象较多,一方面也可能是一些同学对公正的认知存在偏差,或者是因为看问题以个人为中心,把正常合理的现象误解为不公正的现象,从而对公正感知的程度较低。李伟强的研究证明通过干预,学生对公正的感知程度可以提高[9]。

相关与回归显示,初中生对学校道德氛围感知与生活满意度存在着显著相关。初中生道德氛围感知得分越高,其生活满意度越高。其中,初中生对关爱氛围的感知对友谊满意度、家庭满意度、自由满意度及学校满意度都有显著的预测力。爱与被爱是人的基本需要,对爱的需要与对被爱的感知渗透在初中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初中生如果能得到更多的关爱或者感知到更多的关爱就会对生活更加满意,就会有更高的幸福感。初中生对宽恕氛围的感知对学业满意度、学校满意度、环境满意度有显著的预测力。基于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和活动范围,笔者认为初中生对环境的理解中学校是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对环境的满意程度更多是对学校的满意程度。上文分析到初中生可能会视学校的严格管理为宽恕的对立面,当他们的过失或所犯的错误受到处罚时,就会降低对宽恕氛围的感知程度,引起对学业及学校的不满意,进而降低了生活满意度。

综合分析研究结果可知,初中生对学校道德氛围的感知影响其生活满意度,也即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因此,学校应加强营造良好的学校道德氛围,让这个道德教育隐性课程在塑造学生美好心灵和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同时,学校可筛选出那些道德氛围感知能力弱的学生,采取干预措施,提高他们的道德氛围感知能力,从而提升他们的生活满意度,以培养其健康的心理。

参考文献

[1] PowerC,Higgins A,Kohlberg L.“LawrenceKohlberg's approach to moral Education”.New York:Columbia.1989.

[2] Brugman D,et al.Students perception of the moral atmosphere in secondary school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ral competence and moral atmosphere.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 1998 (1).

[3] A.Leo Beem,Brugman D,et al. Students perception of the mor al atmosphere:From mor al culture to social competence.A generalizability study.European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 y,2004 (2).

[4] Brugman D et al.Perception ofmoral atmosphere in school and normtransgressive behaviour in adolescents:an intervention stud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velopment,2003 (4).

[5] 胡颖慧.学校道德氛围量表的编制及应用.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

[6] Shin DC,Johnson DM.Avowed happiness as an overll assissment of the quality of life.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1978(5).

[7] 李伟强.学校道德氛围问卷的初步编制,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

[8] 张兴贵,何立国,郑雪.青少年学生生活满意度的结构和量表编制,心理科学,2004(5).

[9] 李伟强,岑国桢.干预对学校道德氛围感知的影响,心理科学,2008(2).

学生道德生活 篇4

然而, 传统的德育教育停留在自我参照的意识上, 形成教师居于中心地位, 学生处于从属地位, 过度强调了成人的愿望, 重传授、轻交流;重传递, 轻思考, 久而久之降低了学生道德自我选择和澄清的能力。重外律, 轻内修, 一味的制订一系列规定, 而轻视了德育主体自身的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 重显性, 轻隐性, 热衷于表面的活动, 忽视了身边的潜移默化的学科德育渗透、每位教师的自身德育示范及一切自然陶冶多渠道的隐性德育功能。

基于此, 我们开展了《提高中学生道德自我选择、自我规范能力的研究》的研究。在实践中, 我们坚守三个阵地, 即:氛围营造、课堂教学、实践活动。重视体验、重视感悟, 彻底摒弃灌输式教学和形式主义教学条框, 追求德育无痕。善于从学生的生活、学习活动中抓住契机, 运用情境感受, 强化实践体验, 在不露痕迹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德行。

一、加强宣传, 创设环境, 营造提高学生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能力的外显氛围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世界是通过形象进入人的意识的。”而校园环境对学生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能力的培养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为此, 负责德育工作的三所学校的研究者非常关注学校外显文化对学生的渗透, 学校的长廊、黑板报成为了宣传的阵地, 同时, 充分利用“校园广播”、“国旗下讲话”、“宣传画廊”、“今日榜样”、“校园之星”等校园宣传阵地及时表扬榜样人物、同龄人物事迹, 通过榜样的言行把一些抽象的道德规范具体化, 人格化, 使受教育者看得见, 摸得着, 学得了。同时, 对一些缺乏判断能力的行为进行分析、讨论, 及时纠正, 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意识和能力。

二、民主和谐, 师生平等, 营造培养学生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能力内涵氛围

中学生处在心理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时期, 充满着不稳定的因素, 他们既渴望交流, 期待找到倾诉情感的对象, 又崇尚独立, 表现出强烈的自我为中心的“封闭“心理。所以他们在待人处事中一般总怀着戒惧的心理, 对老师更是如此。如果教师高高在上, 成天扳着脸, 以权威自居, 说话总是带着教训的口吻, 那么学生只能消极地敬而远之。其实“人爱和谐, 渴求和谐”, 在青少年身上都有一种追求进步、发展自我、实现自我的内在需求。要让学生畅所欲言, 说出真心话, 学会分析和判断, 必须要营造出平等、和谐、民主的班级氛围。

在实践中我们坚持:

1. 身教重于言教, 实现民主和谐的班级文化, 必须从教师

自身做起, 教师应该从权威的“讲台”上走下来, 主动地亲近学生, 做一个“平民”班主任。古人云:“其身正, 不令而行”, 讲的就是垂范的作用。青少年善于模仿, 教育者的行为成为楷模, 自然会产生巨大的教育力量, 是“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身教是“不教而教”的首要方法。就拿对待错误的态度来说吧, 老师也是人, 难免会犯错误, 犯错误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掩盖错误, 如果能做到有错就及时纠正, 学生不但不会轻视你, 相反能拉近学生和老师的距离。

2. 倾听八方声音, 倾听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育手段。

教育者要善听, 即对教育对象的任何想法要听得进去, 表示理解, 在倾听中因势利导, 让教育对象自己得出正确结论。班级学生的问题来源于各方面, 如上课分心;过于贪玩;性格内向, 不善交流;也有的家长一味追求高分, 考砸测试的同学不敢回去签名;还有学生与老师存在心与心之间的距离……面对这种种问题, “如何正确处理好学习与兴趣爱好的关系, 加强学生、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和理解?”我们进行了“我的成长和烦恼”“学会感恩, 收获幸福”, 以谈话为主要形式, 展开对中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探论”, 在讨论和分析中明辨是非。

3. 宽容爱护学生, 让每一个人都具有健康的心理。苏霍姆

林斯基曾说:“如果问我一生的教育经验是什么, 一句话, 就是尊重学生!”我们可以对一个优秀学生的错误采取谅解的态度, 但我们往往不能对一个问题学生采取宽容的方式。其实, 那些问题学生的心理更脆弱, 他们是班级的“弱势”群体, 关心爱护他们, 把他们真正视为集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共同进步, 才能真正实现整个班级平等、和谐、民主的氛围的形成, 也才能使他们在未来的人生路程中不会过于偏激, 而能理智的面对复杂的社会现象。

三、师生沟通, 互动交流, 提升学生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能力

1. 平等对话──春风化雨细无声

新课程中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一种平等、互动的关系。首先, 它强调对学生的理解和尊重, 同时, 也只有在对学生充分尊重的基础上, 才可能实现教师对学生活动的支持、合作和指导。只有尊重学生, 学生才能信其道, 践其行。例如《走向自立人生》课, 老师结合初一学生的特点, 创设了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情境, 在情境中启迪学生的智慧, 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在平等的对话中, 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在思品教学中不是传授道德规范的传道士, 不是知识的权威, 不是道德价值评判的独裁者, 而是一起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指导者。

2. 遇物而诲──道是无情却有情

我们的学生来自于经济文化背景各不相同的家庭, 我们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 是正在不断发展的人。作为一线思品教师, 与学生接触最多, 最了解学生, 遇物而诲也就最有必要。所谓遇物而诲, 就是遇到什么就利用什么进行教育。例如《践行“八荣八耻”, 争做合格公民》就是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 老师和学生一次坦诚交流。我们过去的教育太多时候是老师设好圈子引着学生往里钻, 当学生的认识和规范的道德出现偏差时就粗暴地呵斥学生硬把道德塞给学生, 这样的教育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反感和抵触。

3. 情境感悟──心中悟出始知深

置身于美的环境中, 心情会格外轻松。我们的品德教学如果给学生创设一个美的学习环境, 一个轻松的学习过程, 学生的学习就不会感到压抑, 就会不知不觉中融入到我们设计的教学情境之中。情境所显示的鲜明形象, 对于正处在表象思维阶段的学生来说, 可以引起无意识心理倾向, 忘我地进入情境, 引起他们的同感, 从而更加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在名为《诚信, 与我同行》的主题活动中, 同学们通过自己编排设计的小品、“打假行动”的开展、经典故事的讲述、诚信演讲等一系列活动的开展, 进行道德是非的判断和道德素养的内化。“纸上得来终觉浅, 心中悟出始知深。”“悟”是个体经验的整合和提升。在品德教学过程中, 我们通过创设道德情境, 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 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教学过程中, 进行情境感受, 内化体悟。这样, 学生自觉参与到教学中去, 由“被动”转为“主动”, 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开展活动, 加强实践, 巩固学生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能力

1. 班队活动, 模拟社会, 练习学生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能力

学生对事物的看法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全面的过程, 所以, 班队活动内容应该是循序的、系列的, 由不断的积累使“工程”得以完成。按初中生发展情况进行了如下设计:初一年级重在培养学生尽快适应初中的生活, 养成守纪意识, 培养班干的能力, 形成班级的凝聚力和向上的学习风气;《走向自立人生》一课中老师结合初一学生的特点, 创设了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情境, 在情境中启迪学生的智慧, 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初二年级重在通过各项活动培养学生的个人道德品质, 引导学生顺利度过青春萌动期, 创设平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我的成长和烦恼》的主题活动中, 同学们通过讲述自己成长的故事, 回忆自己走过的路程, 反思自己曾经的行为, 进行道德是非的判断和道德素养的内化。初三年级是中考决战的阶段, 重点是前途、理想教育, 主题班会《我的未来我作主》就是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疏导, 培养独立意识, 激励学生奋发向上, 使全体同学在认真分析和思考的基础上理性的规划适合自己的未来。

2. 社会实践, 直面问题, 锻炼学生道德判断和选择能力

道德存在于学生的生活之中, 品德教育要回归生活, 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感知道德, 培养正确的道德情感, 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每学期, 围绕课题研究内容, 课题组成员带领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家乡童子河调查, 学生知道了环境污染不是空穴来风, 而是真真切切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敬老院一天体验, 同学们在和老人的聊天中感受了他们丰富的人生阅历、曾经的付出和辉煌, 明白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道理……

五、研究反思

1. 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 教师是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

教师教学的方式应当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 如果说向学生灌输知识的教学, 产生了经验型的教师, 那么, 目前教师就要努力成为研究型的教师, 但在课题研究中, 要真正实现此目标还须进一步努力。

2. 如何鉴别学生判断能力的提升必须有科学评价, 评价要以鼓励为主。

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的过程, 它本应属于教学和活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科学的评价对学生学习发展具有反馈、强化、激励和导向作用。不能以单纯的分数或单一的模式对待每一位学生。不能凭一份考卷来和一次活动的效果来判断, 作为学生判断能力是非正确的评价, 教师可以用记录卡片的形式记录学生的成长情况, 作为评价的依据。但过重的学业和教学负担及对学生急功近利的追求往往使评价的过程形同虚设。

以道德面对生活作文 篇5

道德是什么?我们每个人都知道,道德作为规范人们行为的准则,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

价值取向。正因为有了道德的力量,我们的社会才会变得和谐,生活才会变得美好。

道德,不是凭空想象的,而是用实际行动来证实的。相传战国是有个名叫孙叔敖的人,很有德行。有一天,他在外面做事,看到了一条两头蛇,因为乡里谣传,看到两头蛇的人都活不了,可能会有厄运。所以他看到以后就哭哭啼啼的`回家了。

孙叔敖的母亲问他:“你哭什么呀?”

孙叔敖说:“我不能奉养您老人家了,因为我看到两头蛇,命可能保不住了。”

她的母亲听完后很欣慰,因为孩子能够替别人着想。就安慰他说:“你不用担心,你有这样的善心,往后一定会有福分。”

孙叔敖在自己的性命都可能保不住时,还能时刻为母亲着想,可见他绝对没有私心,如果人人都像他一样,难道社会不会更加和谐;生活不会更加美好,祥和吗?

其实,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并不难。道德,是道理和品德之和,也是做人的根本,无论干什么,都要讲道理,遵守一个人该有的品德,绝对不可以扭曲事实。

用生活之水浇灌道德之花 篇6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学生获得知识、开阔视野的重要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前提。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最好的方法就是从学生感兴趣的、为他们所熟知的日常生活人手,即新课导人生活化。例如,在上《新学校,新同学》这一课时。先组织学生参观新校园,然后让学生做了一份“问卷调查”:①学校给你的第一印象是____;②你最喜欢学校的一个地方是____;③进入新学校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件事是____。这种教学过程的设计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了新学校,新的初中生活,拉近了学校与实际生活的距离,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充分考虑学生的情感发展、生活境遇、人生体验的实际,精心选择一些贴近生活的事例,把课本上的理论和现实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创设一个与生括息息相关的活动性课程,而不能就事论事、以理说理。这种回归生活的教育,使学生更乐于接受教师的指导。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既可以是实际感知和经验得到的生活本身,也可以是一些需要在时代、生活背景下得到重新检验和论证的假说,它将充分体现生活的多样性、生动性和丰富性,将人类文化的间接经验和学生亲身经历的直接经验结合起来。

美国教育教学中流行这样一句话:“我听了。我忘了。我看了,我知道了。我做了,我懂了!”这句话很明白地告诉我们:作为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充分考虑学生,不能让学生成为听众,应组织他们多看、多做,多参与合适的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使思想品德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反复亲历体验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向校园、走向家庭、走向社会。只停留在分析别人的水平上是不够的。教学,须让学生用心去经历、用心去体验,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体验人生的美好艰辛,体验他人的奋斗与幸福……從而真正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从而在生活中真正树立自己正确的是非观念、善恶观念。

学生道德生活 篇7

一、网络的特点对大学生的影响

网络具有开放性、共享性、便捷性、互动性等特点, 开放的网络将各种各样的信息资源连结成一个整体, 可以不受时空和地域的限制在网络上搜寻自己需要的信息, 也可以和不同地域的人们进行沟通交流。计算机可以作为网络共享载体, 借助互联网这个面向公众的社会组织, 进行信息和资源共享, 并允许他人来共享自己的信息。人们可以在网络上获得由他人提供的所有信息和资源, 同时自己也可以将自己的信息资源上传到网络上供大家浏览, 使得不同文化主体之间的碰撞和融合成为可能。

网络的迅速发展与网络使用率的飞速上升, 使网络成为生活中的百科全书, 对于善于利用网络的大学生来说, 网络是一种获取信息、学习、娱乐的强大工具, 能够使自己的大学生活更充实更丰富;而对于不善于利用网络者、特别是对沉溺于网络的大学生来说, 网络也会让他们荒废学业, 沉沦和堕落。

二、生活网络化环境下大学生思想道德存在的问题

(一) 网络对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冲击和影响。

大学生正处于社会规范形成的过程中, 现实生活中老师、家长的引导和提醒, 使他们的言行逐渐符合社会规范, 而目前关于互联网尚无完善的法律规范, 一般网上的行为规范基本依靠非强制性手段加以维持, 遵守这些网络规范与否完全取决于网络使用者内心的道德观和责任感, 在网络世界中, 其约束力基本消失。因此, 网络发展存在的问题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一定的冲击, 例如, 许多网站以营利为目的, 大量充斥广告、游戏、色情、暴力、血腥等低俗内容, 致使大学生沉溺于网络脱离现实生活;网络具有虚拟性和无约束性, 极大地削弱了大学生道德责任感, 网络的虚拟性可以方便使用者隐藏真实身份, 即使违背了正常的道德规范也不会受到实际的道德谴责, 对大学生的道德规范的传统灌输、引导和监督有着极大地冲击, 造成部分学生自我约束力降低, 久而久之产生恶性循环, 导致大学生在使用网络时无法做到辨伪存真, 也使得网络欺诈、盗窃、诋毁等不健康现象层出不穷。

(二) 网络对大学生言行的影响。

网络上出现很多信息交流平台, 在诸多的网络平台上日益呈现出语言的暴力化、粗俗化、戏谑化现象也是当前网络社会道德失范的一个真实缩影。大学生思维异常活跃、敢于创新、标新立异, 而当他们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被不良的网络环境冲击的遍体鳞伤的时候, 语言表达的放荡不羁、语无伦次也就不可避免。在网络交流中, 屡见大学生以制造偏离逻辑、语法和修辞规范的“奇言怪语”为时髦, 以发表粗制滥造、肆意恶搞的“胡言乱语”为潇洒, 以传播黑色、黄色、灰色信息为乐趣。语言表达的这种现象正在改变和侵蚀着大学生阅读、写作、思考、生活的传统模式, 严重影响着正常的语言表达和书写能力, 思想和规范也失去了语言这个基本的物质外壳, 这对大学生的学习成长发展有着无法估量的的负面影响。在网络世界里, 几乎每个人都用虚拟的符号、数字来代替, 人与人的交往成为数字、符号之间的互动, 使个体丧失了在现实生活中社会和自我良心的约束, 逃避了善恶标准、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等道德力量制衡, 为青少年的好奇、恶搞、投机取巧等不良心理提供了肥沃土壤, 利用QQ、微博等网络平台参与不良信息的分享、转载与发布, 放纵自己, 做出一些现实生活中不敢做出的行为。

(三) 网络对大学生犯罪的影响。

宽松的网络环境也造成大学生道德法律观念相对淡化, 分辨能力缺乏, 导致部分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迷乱和扭曲, 偏离了社会所要求的发展方向, 进而出现行为异常的犯罪行为, 例如, 近几年高校“门”类事件的发生;另外, 大学生精力旺盛, 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与表现欲望, 他们盲目崇拜网络技术而忽略道德行为规范, 沉溺于网络世界而忽视其他素质的培养与提高, 表现为实现价值的方式虚拟化, 无规则而漠视权威, 认为自己能够突破网络安全系统是一种具有挑战和彰显自己智能的行为, 因此他们想方设法的进入安全级别较高的系统进行破坏和攻击, 以此来实现自己的成就感, 最终导致具有高智能型、高隐蔽性和高危害性的高科技犯罪。

三、完善生活网络化环境下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一) 加强网络道德认知教育, 提高道德认识水平, 倡导网络文明。

面对充满诱惑的网络, 高校应加强网上的宣传和舆论引导, 让大学生懂得如何在网络的知识宝库中挖掘宝藏, 鉴别和抵抗各种不健康、消极的、落后的信息。若要培养和引导当代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 必须倡导网络文明, 借助技术、行政和法律等手段, 全面加强对网络的管理。

1. 制定、完善网络政策法规。

各级网络监控中心要针对网络的特点与影响, 提高对网上舆论管理和监控力度, 制定、完善网络法规, 对利用网络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行为给予坚决打击, 实现法制化网络, 净化泥沙俱下的网络环境。从信息传播的源头上加强控制, 过滤虚假有害信息, 正本清源, 扬清去浊。

2. 加强对校园网的管理。

高校各级党组织要加强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 成立校院 (系) 等多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小组, 做到层层负责, 切实抓好校园网的登记、备案工作和校园网、人人、微博、BBS等信息平台的管理。

(二) 及时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 正确引导言语规范, 加强大学生自我教育。

网络的虚拟性使网络交往变得更加自由平等, 信息的获取变得更容易。但高校并非能够完全掌控大学生所使用的网络信息系统, 无法对大学生的思想言行和信息获取进行有效干预。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网络信息的获取主要依靠大学生的自我判断和自我选择。因此, 学生刚进入大学, 积极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 能使学生及时树立明确的奋斗目标, 也是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是以全面认识自我为前提的。如果一名大学生能全面、正确地认识自我, 客观的评价自我, 就能量力而行, 为确立合适的理想自我, 实现理想自我而不懈努力, 可以有效地避免由于缺乏理想自我, 迷失方向, 丧失动力, 陷入网络困境。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建立在积极塑造自己的基础上。积极塑造自己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 它能使大学生正确地对待自己优点和缺点, 成功和挫折, 能提高大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 不断完善自我, 不会轻易被各种诱惑因素干扰, 能遵循基本的道德规范和要求, 基本上做到网上网下一个样, 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来“过滤”网上的信息, 准确地鉴别网络信息的真伪和良莠, 自觉地抵制各种有害思想的侵蚀, 这也需要大学生加强现实生活中的道德磨炼, 将现实生活中的道德自律精神应用到网络世界里, 进而磨炼坚强的网络道德意志。

参考文献

[1].王鲜萍.结合网络特点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教育[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3

[2].邱伟光, 张耀灿等.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试论大学生道德教育中的生活性 篇8

(一) 以封建伦理道德为本位的教育不能适应现代大学生的综合式的道德教育

儒家文化以天人一体, 物我不分的“天人合一”思想为主流, 强调物我统一, 天人和谐。它成了封建伦常道德之形而上的根据, 成了服务于人之伦常、协调人际关系、建构封建社会秩序的政治和道德观念, 成为统治阶级把其统治规范、阶级秩序诗化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折射。在现代文化和现代文明双重作用下的大学道德教育, 其中的人文主义、人本主义的色彩逐渐增多, 道德教育回归其本来应有的位置。“学会做人”“学会关心”“学会生活”成为大学道德教育的主题, “促进学生的德性现代化”成为现代大学道德教育的核心思想, 道德教育突出了“人的发展”的观点, 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 即把人作为道德主体来培养, 促进人的德性发展和道德人格的提升。因为对于学生来说, 满足精神生活的需求, 争取自身的发展和全面进步, 是更高的目标。从实现人的价值看, 道德教育的价值就在于提高、扩展人的价值, 道德教育的崇高使命就在于通过塑造伦理精神, 培养完满人格, 改善人们的道德生活, 实现道德对人生的肯定、调节、引导和提升。重视大学生道德教育也就是重视大学生自身生存素质和生活素质的提高, 使每一个学生都生活得更有意义, 更有人的尊严, 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的创造潜能。这些以现代道德理念灌注的大学道德教育从根本上否定了“天人合一”传统道德观。

(二) 以抽象的共性和谐压抑学生的具体的个性和谐

以人伦道德为本位的儒家文化, 其突出特点是以抽象的共性和谐否定具体的个性和谐, 以形而上学的道德传统否定个体的精神自由, 以封建专制压制民主。在儒家文化笼罩下的个体既没有个人的人格独立, 更没有自由与尊严。在现今的教育体系中, 还仍然有一些教育思想在对学生的个性思想进行压制和诱导其服从, 这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是起着毁灭性的作用的。因为它遏制了学生的思考和发散的思维, 他让学生在旧有的框框中不停的打转而无法探究框框之外的事物, 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破坏了学生的个性和谐, 一个社会的高速发展不是由在这个社会中的每个人占有的知识量的大小来决定, 而是由每个人的创新性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决定的。而这种创新性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却恰恰需要教育去培养, 去发现, 需要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和足够的空间、时间去发展自己的个性特点而不是压制具体的、生动的个体性。

二、道德教育要关注学生的生活

(一) 生活是过程, 现在的生活本身就是生活, 它并不是将来生活的准备

我们关心学生, 不能只关心他们的学习如何, 他们的智力发展如何, 还应该关心他们的整个精神世界的活动, 关心他们的全部生活。因此, 我们不应只是在学科上下工夫, 在智力的发展上下功夫, 而应该在整体的人身上下工夫, 着眼于学生的完整的、独特的自我完善。生活是过程, 现在的生活本身就是生活, 它并不是将来生活的准备。

如果人专注于未来生活的完满, 并把现在的一切看成是未来生活的准备, 那么它就必然会遗忘现在就是生活, 无法倾心于现在的生活, 以获得现实生活的充盈。“现在永远不是我们的目的, 过去和现在都是我们的手段, 唯有未来才是我们的目的, 因而我们永远也没有在生活着, 我们只是在希望着生活;并且既然我们永远都在准备着幸福, 所以我们永远都不幸福。”重视现在, 重视学生现在的生活, 意味着强调学生现在的兴趣和能力, 意味着关注学生现实生活的欢乐与哀愁和所面临的挑战与诱惑。

(二) 人的精神世界的形成是通过某些实际体验来实现的

“人的亲密情感、兴趣、动机的形成, 则又是一种方式, 不同于掌握某种知识、规则和技巧。譬如, 可以对学生讲解某个算术规则或语法规则, 让他们做相应的例题和习题, 结果他们就会掌握这个规则。但是, 假定以善良和同情为题进行谈话, 然后布置相应的作业, 指望用这种方法培养出善良和有同情心的人, 那是不可能的。”由于脱离了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 因而也就不可能培养出真正的生活者, 而生活正是道德教育赖以发展的真实背景。

三、建立道德教育与学生生活相关联的体系

(一) 构建信息畅通、内容丰富、教育手段现代化的和谐道德教育模式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使传统的教育学的模式发生改变, 知识的垄断、教师的权威受到挑战, 教师将逐步从信息的提供者转变为引导者, 学生知识的来源、经验的获得、观念的确立将更多地来自社会而不是学校, 信息接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选择性将大大增强。网络文化对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民族文化和社会道德的挑战与冲击已不可等闲视之。

在教育内容的选择和安排上要以受教育者认知水平相适应的教育内容为基础, 引导受教育者养成道德习惯, 从事道德判断, 进行道德选择, 形成富有个性的道德状况。

在道德教育的方法上, 要充分利用传播媒体的优势和现代化的教育手段使抽象的道德教育理论直观化, 现实化, 让道德教育更加贴近现实, 更具时代气息。

(二) 要以学校道德教育为基础, 构建以审美教育为主线的和谐道德教育体系

道德教育作为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手段, 其作用不容低估, 当然, 对美育的重视, 绝非轻视道德教育或其他教育, 而是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审美意识具有直观性、非知识性、非道德性等特点, 它不是本能欲望的满足、知识的充实、功利的牵饶、善恶的规范, 但又与这些事物紧密相连, 是对他们的克服与超越。对审美境界的追求,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 有着悠久的历史, 美育是中国传统教育中的一个不可忽略的部分, 长期以来, 传统美育形成了一套以自我修养为主的美育方法。在传统的学校教育中, 美育常常同道德教育相结合而进行, 在古代的“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中, 美育被置于重要位置。为此, 无视甚至鄙弃自己的文化传统是不足取的, 须知传统、现实与未来三者绝非孤立的三点, 它们是彼此不可分离的有机整体, 传统作为一种文化积淀, 永远的, 不断的存留在现实之中。审慎地研究传统, 积极地面对召唤, 这才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 也是我们建立现代和谐道德教育体系的基础。

(三) 德育工作者要正确处理好德育生活化过程中与学生生活实践等多方面的关系

1.坚持德育生活化与德育知识化相结合的原则。

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在其他学科中渗透德育知识, 使学生学会在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家庭生活中捕捉德育知识, 并用学到的德育知识指导自己的德育实践活动, 在实践活动中, 使自己获得的德育知识升华为自己的德育生活化的发展目标。

2.坚持德育生活化与德育实践性相结合的原则。

与实践活动相脱离的、单纯的德育理论, 对于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形成与内化, 无疑是空中楼阁。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实践活动, 让学生在活动中成长, 在成长中完善, 在完善过程中健全自己的人格, 并形成独特的、具有个性的人格魅力。

3.坚持德育生活化与德育主体性相结合的原则。

德育生活化, 就是要摆脱以往的灌输式德育方式的束缚,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调动学生的能动性, 培养学生自觉的道德意识和道德判断、道德选择能力, 通过学生自己的亲身经历去感悟、体验德育内涵, 使学生获得心理体验, 获得自我教育和发展, 使学生的道德价值观取向等得到更好的建构和提升。

摘要:中国传统道德思想的核心是一种和谐的精神。孔子和儒家提出“仁”的思想, 要求人们应当“舍己爱人”。虽然这种思想在封建社会无法实现, 但其在中国传统道德中仍处于重要地位。中国传统道德的精华是崇尚和谐, 主张以和为贵。但在今天,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伦理正处在深刻的变革时期。与此同时, 中国传统道德慢慢失去了它的光彩与个性, 并且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理念, 那么, 我们就没有理由漠视大学生的生活和他们内心的价值冲突。

关键词:道德教育,学生生活

参考文献

[1]刘树范, 李永连译.比较教育学.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 1989.

[2]鲁洁, 王逢贤主编.德育新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4.

[3]戚万学, 杜时忠编著.现代德育论.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7.

[4]肖川著.教育的视界.岳麓书社, 2003.

[5]范忠义.中国传统道德和谐思想的解构与现代道德教育模式重构探析.

公共生活与公民道德 篇9

一、公民与公共生活

人的生活由公共生活和私人生活两个方面组成, 但公共生活是最根本、最主要的。人自出生开始就是群居动物, 社会性是人的根本属性, 人在根本上是公共生活中的, 个人生活离不开他人和社会, 更离不开公共生活。个人在公共生活中关注公共福祉、分享公共价值, 关注以公共正义的原则奠基的制度建设, 公民就是在公共生活中积极行动、追求和共享公共幸福中获得自己的公民身份的, 之所以说公民是“公”, 原因也就在于此。公民通过在公共生活中积极行动, 与他人共同生活在一个世界里, 在这个共同的世界里, 人与人之间相互合作, 共同创造和共享着公共的福祉, 同时也构成了人们共同生活的公共生活领域。虽然人的利益从来都是存在个人与公共之间的差别的, 但是“个人生活福祉不可能脱离共同生活而实现, 同样, 牺牲个人生活福祉的公共生活也是不可能持续的。正是这种相互性使得个人关心共同生活的福祉, 关心政治对社会生活的管理” (1) , 也就构成了公民的公共生活。需要说明的是, 这里的公共生活, 首先, 与个人生活相对而言的;其次, 在公共生活中, 人与人之间是自由、平等的;再次, 在公共生活中, 有一种人们共同追求和共享的福祉。因此, 原始或封建社会不是我们这里所说的公共生活, 那种没有个人权利与自由的社会制度也不可能形成我们现在普遍意义上的公民, 因为公民只有自由、平等地思想、言说、行动, 才能在公共生活中自我展示, 创造更多的公共福祉, 否则公民就没有生存和发展的土壤。

二、公共生活与公民道德品质

公共生活的公共性表明, 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的保障, 而这种公共秩序的存在也意味着人的生活不仅仅是自己的, 也是公共的, 是个人价值在公共生活中的积极创造。在公共生活中, 一切人、事、物都打上了公共的烙印, 都要受到公共秩序的制约。这种制约既有制度的要求, 也有道德方面的价值指引。公共生活领域是公民自我展示、自我发展、追求卓越的主要场地, 每个公民都是在公共生活中通过践行自己的思想自由、言论自由和行动自由权利的方式来实现自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公民在进行这种公共实践时必须进行理性思考, 即公民不仅要努力争取自己的利益, 同时, 也不能因己而损害他人和公共的利益, 既要为自己负责, 也要为他人、社会负责。“公民因此能够超越个体性而为他人、为公共生活承担一种与个人的存在不可分割的责任。这种责任摆脱了利益的算计或者工具性的手段, 是纯粹的, 是道德责任的内涵” (2) 。这种公民道德品质不同于私人道德品质, 它可以唤起人们对公共利益和交往理性的关注, 是协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伦理规范, 它是针对全体公民而言的, 具有共同制约性。公民道德关系到社会的发展, 公共生活的和谐有序, 同时也关系到个人在公共生活中的形象。健康有序的公共生活为公民生活权利和积极、理性参与公共生活权利的实现, 以及公民良好德性的养成提供可能, 而健康有序的公共生活恰恰需要无数具备较高公共道德素质的公民积极推进。

现代社会, 公共生活领域不断扩展和丰富, 有道德地行动是生活在公共生活中的公民的一种理性选择, 公民在公共生活中的实践行动必须以道德承诺为前提, 这是公民的需要, 也是健康有序的公共生活的需要。虽然人的生活并不全部是道德生活, 但从总体上看, “道德无疑是个人生活的特性。一方面, 个人生活永远无法割裂‘他性’, 使得个人生活领域总处在道德关系中, 总具有道德的意蕴;另一方面, 个人对自我生活的治理是在实践理性对道德的追求下展开的生活行动”。

三、公民道德品质的建设

我国自古以来缺少公共生活的土壤, 封建社会奴役制度无法较早地孕育出民主自由的公共生活环境, 现代社会, 公民虽然获得了平等、自由权利, 进入了民主的公民社会, 然而, 一切向“钱”看代替了人们追求和创造公共幸福的生活目的, 公共生活领域狭小, 公共利益不能被最大限度地创造, 因此,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尤其是公民道德品质建设将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紧迫任务。

公民道德有赖于制度和个人两个方面的促成, 道德的制度性保障, 在培养公民道德品质方面效果卓越, 但是, 公民的个人道德不可替代, 它对于形成健全、自律公民的培养和形成健康有序的公共生活秩序和促进社会普遍的公平、正义至关重要。在全球化的今天, 社会主体文化背景的多元化导致人们道德价值观混乱, 必须有一些核心的道德品质作为普遍的公民道德价值观被认可。在笔者看来, 公民应该具备的道德品质有很多, 但最核心的、最基本的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

1﹑理解和尊重他人。公民生活在公共生活中, 与他人相处是必然的, 理解与尊重他人应该成为人与人之间相处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在当前全球化进程中, 作为要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的公民, 必须学会理解别人的文化背景以及在此背景下形成的价值观念, 我们可以求同存异, 但不能否定或歧视其他民族的文化及其价值观念, 要学会理解, 学会尊重。这也是以人为本的科学价值观的基本要求。

2﹑诚实守信。市场经济是现代化社会公民很重要的一个公共生活领域, 健康有序的经济市场是健康有序的公共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经济条件下, 每个人都是以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平等交换, 这就需要市场主体必须以诚实守信为前提, 否则, 整个市场, 乃至公共生活秩序就会混乱, 难以维持。

3﹑正义与勇敢。正义与勇敢说的是公民在面对险恶与正义较量时, 能毫不犹豫地选择正义的一面, 而不向险恶势力低头服软。这是一种对公民更高的道德要求, 是一种加强对他人、对社会责任意识的道德品质。

摘要:公民是在公共生活中获得公民身份的, 从根本上说, 公民是生活在公共生活中的, 公共生活为公民的形成提供了可能, 公共生活的健康有序也需要有道德、有理性的公民的积极配合与促成。

关键词:公共生活,公民,公民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低碳:环保时代的道德生活 篇10

人们在生活和消费过程中的过量碳排放, 是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因素之一。值得说明的是, 我国城市家庭的碳排放水平要比美国小很多。有调查数据显示, 我国74个城市平均的标准家庭年碳排放是2.2吨, 其中北京是4.0吨, 上海是1.8吨。即便是年碳排放达到5.1吨的大庆, 也不足美国最“绿色”的城市圣地亚哥 (26吨) 的1/5。我国的城市居民大多住在单元房中, 私家车拥有率的快速增长也仅仅限于大城市。相对在大面积的独立式住宅居住, 且私家车拥有率超过80%的美国人, 国人生活中大量的“面子消费”、“奢侈消费”、“便利消费”、“重复消费”等浪费能源、增加污染、高碳排放的不良消费和生活方式, 同样值得关注。有统计数据显示, 我国城镇居民生活用能源约占每年全国能源消费量的26%, 二氧化碳排放的30%是由居民生活行为及满足这些行为的需求造成的。

作为一种简单、简约和俭朴的生活方式, 低碳生活要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节能的好习惯, 建立全新的生活观和消费观, 减少碳排放,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低碳生活作为可持续的绿色生活方式, 将是协调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重要途径。而从长远看, 低碳生活更是一种着眼于未来的生活理念。低碳生活眼下所受到的以都市白领为代表的“低碳族”的热捧和践行, 与其本身所蕴含的环保元素和道德魅力密不可分。

——低碳生活是健康绿色的生活习惯。低碳生活是一种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 更是一种值得提倡的生活态度。低碳生活, 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做到, 随时随地都可以实现。正如联合国环保规划署执行主任施泰纳所说, 在二氧化碳减排过程中, 普通民众拥有改变未来的力量, 人人都有能力过上一种低碳生活, 我们应该坚持低碳的生活方式。

——低碳生活是更加时尚的消费观。低碳生活提倡的是可持续的消费方式, 即克服自工业化以来形成的消费至上理念, 戒除“便利嗜好”、“奢侈和面子消费”, 尽量减少、纠正高能耗、高浪费的消费。它既不同于因贫困和物质匮乏而引起的消费不足, 也不同于因富裕和物质丰富而引起的消费过度, 而是一种不追奢、不尚侈、不求多、不唯量的健康、平实、理性和收敛的消费方式, 既充分享受现代物质文明的成果, 又时时考虑为人类的发展保留和储蓄应有的空间和资源。

——低碳生活是全新的生活质量观。很多人曾有过这样的顾虑, 认为高排放才有高质量的生活, 低排放就是贫穷。之所以会存在这种误解, 正是因为这些人没有看到, 在较高发展水平情况下也可以是低碳的。如在使用核能为主的法国, 人均碳排放比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低一半;北欧绝大部分国家依赖可再生能源, 丹麦基本上依靠风电, 挪威、瑞典则依靠水电。事实证明, 这些国家碳排放很低, 但生活水平却很高。低碳就是在对环境影响更小或有助改善环境的情况下, 给人体提供舒适的生活并最大限度地保护人体健康。所以低碳不但不会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 相反它将人类的生活提高到更高的水平。

一项名为“擦掉你的碳足迹”的行动, 已在国外流行开来。碳足迹, 就是衡量一个人在一定时期内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例如, 要靠植树等方式“擦掉”自己乘坐飞机留下的“碳足迹”, 乘坐飞机的经济舱飞过3000公里所产生417公斤二氧化碳, 就应当种4棵冷杉, 让它们在未来30年里将这417公斤二氧化碳“消化”掉。低碳生活虽然是一个新的理念, 但在日常生活中, 可以概括为适度的食、住、用、行。每个人每一天都会留下自己的“碳足迹”, 尤其是城市居民的一些粗放式生活和消费模式, 每天都在产生巨大的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量。我国已经作出承诺, 即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可见, 居民承担降低碳排放的责任和任务, 是相当艰巨的。

“雁过留声, 人过不留‘碳’”, 低碳生活要从自身做起。据统计, 美国每年扔弃的塑料袋等于消耗了1200万桶石油, 而我国每年使用塑料袋的数量也已超过惊人的1万亿个。公务人员要将每张纸都双面打印, 这相当于保留下半片原本将被砍掉的森林;需要很早起床的学生用传统的发条式闹钟替代电子钟, 每天可减少48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家庭主妇洗衣服后不用洗衣机甩干而选择自然晾干也可减少2.3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都市白领们在午餐休息时间和下班后关闭电脑及显示器, 可将这些电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1/3;运动健身的人将电动跑步机上45分钟的锻炼改为到附近公园慢跑, 又可减少近1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即便是饲养宠物, 也要审慎考虑才是, 因为一只中型犬的生态足迹竟是一辆4.6升、每年行驶一万公里的丰田陆地巡洋舰汽车的2倍, 哪怕是一只猫的生态足迹, 也只比一辆大众高尔夫汽车的生态足迹略小……只要每一个人养成良好习惯, 低碳居家、低碳消费、低碳出行等, 低碳生活就会成为现实。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低碳生活要从现在做起。低碳生活方式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表现, 离我们并不遥远, 随时随地都可以实施。在着装方面, 不穿野生动物毛皮制作的服装, 购买棉质衣服, 少买或不买化纤产品;在用餐方面, 多吃素、少吃荤, 少吃荤的结果是减少家禽家畜的饲养量从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 同时尽量做到不购买包装繁杂的食品, 不用一次性碗筷和杯子, 吃不完打包不浪费;在交通出行方面, 尽量少开车或不开车, 出行尽量选择乘坐火车或者地铁、公交汽车而不是飞机, 把自行车作为中短途代步工具, 最好步行;在居家生活方面, 采用简单和节能的装修, 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使用节能灯。这点滴的节约, 就能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用低碳意识管理工作、生活中的每个环节, 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环保的“低碳人”。

《道德经》带给现代生活的启迪 篇11

尊重规律,不要逆规律而行

道家思想对规律的最根本的见解就是“规律是自然的,变化的,不为人所控制的。”对待规律的根本态度是“充分尊重规律,然后才是利用规律。”

母照海(国学爱好者):道就是方法和途径,也是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就指出了人对规律认识的客观局限性。更深层次的含义在于:人在旅途,对规则的知或无知,对规则的或顺或逆,都无法摆脱或超脱规则的影响。这种规则是可以被认识的,但规则也会随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不能采用“刻舟求剑”那样僵化的认识方式。“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也就是告诉我们既要从客观的角度去辨别观察,也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去亲身体会。“玄而又玄”就是说反复认识,反复实践,通过螺旋式上升,追求认识的不断深入,境界的不断提高。

张康 (古代文学研究生):实际上,道家的确是尊重规律的,但这个规律不全等同于今天所说的经验世界的客观规律,其不同之处在于,人化的实践部分是老子所不强调的,他看重的是整体性的自在自然,老子在《道德经》里着重强调的是顺任自然的态度,如以水喻道,“上善若水”,以水的自然特征比附客观世界的自然和经验世界的规律。所以道家是尊重规律的。而利用规律正是其所主张的顺任这自然的生活态度,即“我自然”。不言之教,无为与不争都是这种态度的呈现。

先人后己,反而会得到更多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母照海 (国学爱好者):我们都知道水涨船高的道理,可是却常干涸泽而渔的事情。如何正确对待公与私、舍与得的关系,我们不妨先说说这样一个例子:草原上有一群勤劳的牧人,牛羊越养越多,生活也不断改善。可是草原上的狼和狐狸却不时偷袭羊群,牧人们觉得无法容忍,就组织起来猎杀狼狐,很快使草原上的狼狐濒于绝迹。牧人们觉得从此可以高枕无忧安心放牧了,可事实却没让他们高兴太久。由于没有了狼和狐狸这样的天敌,使野兔和鼠类迅速繁殖,他们不仅和羊群争草,而且因为打洞做穴使草场严重褪化,载畜量大幅降低。当我们这个社会过度放大了逐利思想,对资本的力量顶礼膜拜的时候,我们必然也会面临和牧人一样的规律惩罚。不同的选择决定了接下的是良性循环还是恶性循环。回首历史,相关的例证何其多也!

张康 (古代文学研究生):老子对待自然所持的是随顺的态度,所以对人为的干预是不赞成的。实际上老子本无意于强调先人后己而所得愈多的经验世界中的状况,他只是以经验世界的“道”具体呈现来说明天地长久在于其本性就是“不自生”,反观“圣人后其身而身先”的圣人做法,的确得到了“成其私”的结果,但这在老子的观念里,只是出于如天地一般的本性之行为,绝不是“自觉”的、功利性的追求。

面对竞争要有一颗平常心

对待竞争,我们要敢于去迎接挑战,对待失败和不平等我们要报以一种平常心,用合适的方法去改变或适应,而不去盲目的争鱼死网破。

范超(中新社网侨编辑):谈起竞争,想必现代都市青年会对这个词感觉尤为熟悉,有人说我们八零后是出生在蜜罐里的一代,然而,这种甜蜜亦是一种被贴着“竞争”标签的非正常幸福态。彼时,我们开始羡慕许三多式的人物,羡慕他不争不抢,羡慕他无欲无求。我们羡慕他,是因为我们早已在时代洪流中被竞争冲刷的没有了棱角,我们羡慕他,是因为我们身上缺乏了他的那种被人说成有点儿傻的“平常心”。此时,老子的“不争”,从最初的名篇背诵,逐渐变成了一种对生活的重新定位与感受。我们不排斥竞争带给这个时代与社会的进步,只是更倾向于用一种更加平常的心态去面对它,更重要的是学会去坦然地面对竞争后的得失成败。

张康 (古代文学研究生):在《道德经》里,老子着重讲过“柔弱”与“不争”的问题。水是柔弱的,自然施以何种压力,它便成为何种形态。老子将柔弱和不争视为最贤的品质。但并非是看中水的“柔弱”,因为柔弱背后有刚强,所以他讲水可以“驰骋天下之至坚”。老子的落脚点不在于柔后有刚,他看中的不是强力,而是既有强力也能不争。这在周代末年恐怕堪称第一等参悟第一等襟怀。

学会坚强不屈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在最困难的时候,必须拿出开始时的决心和信心,千方百计地去克服困难,所谓成功者绝不放弃,放弃者绝不成功,也就是“强行者有志”,这种品质就是符合“道”的,这种品质就能保证你成功。

母照海(国学爱好者):道就像潺潺的流水,不用不会多,用了也不会少。它渊源流长,滋润万物;它清澈透明,似有似无。我无法探究它的源头在哪里,只是推测它的存在应早于造物之主。每次读到这里,都自觉心境恬淡如水。禅语云:“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我乐见佛的自省与道的认识如两汩清泉在这里交汇,激荡起喜悦的浪花,相携而去。其实,不管是何种宗教,抑或哪家哲学,都一样承载着人类认识自我、探究自然的共同命题。按照老子的看法,不必计较谁领先、谁落后,暂时的认识差别最终都将殊途同归。体悟到了道,也就断绝了对神仙的痴迷妄想,没有了对神仙的空洞指望,人就更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道德经》是一部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的启蒙巨著,拉开了从古至今几千年来人类对自然规律进行探索的序幕。辩证的去看待它,深刻思考其中的道理,在追求成功的同时,调整自己的身心状态,这对我们人生的指导是大有裨益的。

普通人如何过上道德的生活 篇12

也许, 生物学家和哲学家至少对此能够达成共识:人是一种道德的动物。要像动物那样生活, 这不难;难的是过上一种道德的生活。不由得想起上世纪六七十年代, 那时金训华、草原英雄小姐妹等英雄人物的名字及其事迹被到处传诵, 正如今天歌星或电影明星的名字流行于大街小巷一样。在那个时期成长的人们, 对于道德的启蒙认识就是, 要像上述英雄人物那样, 时刻准备着为集体财产或祖国而奉献自己的一切, 甚至生命。无奈生活中并不时时都有灭顶之灾突袭而来, 更何况出于人性中生来就有的自私自利或求生本能, 舍生而求义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实难做到。于是, 随着那个时代的结束, 这些英雄的名字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躲避崇高”成为另一种风尚。当然, 这种“崇高”绝不是道德的同义词。作为道德的动物, 我们终究难以躲避道德。那么, 何谓道德?

哲学教科书也许会给出关于道德的标准定义, 但促使我再思道德问题的诱因, 是因为刚刚读完《道德的重量———在无常和危机面前》一书。作者不仅是一个人类学家, 而且还是个精神病医师, 他曾接待并诊治过不少病人, 因而本书除了导言和后记部分论及一般的道德问题之外, 主线均由作者曾经接待过的具体人物和案例构成。正是书中这些人物的命运及其遭遇, 他们面对无常和危机的所作所为, 促使作者 (其实也是读者) 去思考一个沉重却难以回避的问题:何谓道德?

书中所列人物的命运及其遭遇各异, 但他们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对生活中曾经历过的重大事件, 有着刻骨铭心的反思。比如, 一个曾经在二战中被授勋章的士兵, 战后成为一个成功的法律专业人士, 应该说, 他的生活和事业都相当顺遂。然而, 他却有着严重的心理疾患, 在心理医师面前, 他和盘托出, 那是因为, 每当回忆起太平洋战争期间他所犯下的暴行, 就彻夜难眠, 锥心刻骨般地刺痛。他认为那不仅是自己道德堕落的明证, 而且还证明了社会的伪善, 因为它不愿承认战争把普通百姓变成凶手的事实。因此, 他的心灵备受折磨和煎熬, 家人也焦急万分。然而, 正如作者所问, 那种终生挥之不去的曾经犯有暴行的愧疚秘密, 究竟是医学问题还是道德问题?显然, 那更是一个道德问题。

可见, 道德不是追随崇高, 而表现为一种深刻的忏悔和反思。正是在这种反思之中, 人类生活的意义得以显现。人首先需要活着, 为了生存之需, 我们不得不遵守诸多规则,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社会规则。当整个社会都倡导女性裹脚, 或是容忍奴隶制 (比如南北战争前的美国) , 更不用说鼓吹以“爱国”的名义多多杀人, 此时, 个人若是敢于逆流而动, 结局可想而知。当然, 社会中总有个别格外富有道德勇气的人物敢于挺身而出, 不得不承认, 他们已经达到的道德境界远非大多数人所能企及。●陈蓉霞

但这决不意味着普通人就不能过一种道德的生活。此处的道德是指, 勇于反思并敢于承担个人责任, 哪怕他的所作所为是迫于当时的局势, 正如上述那位二战期间的士兵。如此反思的人多了, 一个道德问题自然就会摆在人们面前:评判一个具体的行为, 是仅看它的一时一利, 还是背后有着更为深沉的普世价值?也许身为白人, 对于奴隶制难生恶感, 但进一步再想, 这样的制度对于所有人 (自然包括黑人) 公正合理么?正是这样的反思, 让我们体会到普世价值的可贵。

当然, 道德并不仅仅停留于反思, 它更是一种行动。本书提到一位美籍法国人, 她出入于世界上最贫穷的地区, 为当地的人们, 尤其是妇女儿童, 提供力所能及的人道主义援助。她这样做的动力是来自对社会公正的热情追求, 眼看这些人身处困境难以自救, 她无法做到袖手旁观。而她这种崇高献身精神的背后则有着更深层的理由, 因为她始终不能忘记她的祖父在二战期间协从战犯的往事。于是, 任何她认为与祖父有关的可耻行为———帮凶、种族主义、没有责任感, 等等, 她都要在自己的生活中与之对着干。这就是说, 她已经从反思走向行动。后来这位可敬的女士死于一次意外车祸。正如她母亲所说, 她不是圣徒, 也不是英雄, 而是无数普通人中的一个, 做着他们认为应该做的事情。

这就引出了一个更为关键的命题:道德不仅是反思, 而且还是人们做他们认为应该做的事情。如今, 我们已习惯于把诸多不良社会风气归之于体制的弊端, 但事实上, 这仅是在事理层面对原因的一种追问, 但绝不是一种道德意义上的质问, 因为道德的前提即是人有自由意志, 正如法律的前提也在于人有自由意志一样。

在此必须区分的是, 比如针对严重的道德滑坡, 就一种社会现象而言, 我们理当追问社会机制本身出了什么问题;但若是落实到具体的个人, 我们依然可以追问, 他对此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这就是说, 我们是否在做着我们认为应该做的事情。也许个人的力量实在微不足道, 但这绝不是逃避个人责任的理由甚至借口, 尤其是, 当我们面对的选择远非生死考验之时。回到本文开头关于道德的追问, 对于普通人而言, 要过一种道德的生活, 绝非体现在罕见的、轰轰烈烈的壮举之中, 而只是体现在日常平凡的举止之中。我们为改变当下社会中的不正当和不公平可曾做过力所能及的事情, 这就是我们每一个人的道德责任, 而非等待多年的媳妇熬成婆之后再来弥补当年曾经受到过的不公正待遇。因此, 要做的第一步就是从自我反思开始。一种缺乏反思的生活就是麻木的生活, 而麻木就是不仁, 古人早已如此告诫过我们。但令人遗憾的是, 这种麻木正在吞噬我们社会中的大多数成员。正是在此意义上, 本书所举案例中的人物行为值得我们阅读和回味。不要说社会太强大, 道德的力量就在于, 全世界的黑暗也不能使一支小蜡烛失去光辉。

上一篇:根本任务下一篇:化工设备的维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