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大学生道德教育

2024-05-24

生活化大学生道德教育(共12篇)

生活化大学生道德教育 篇1

伴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信息量的不断提升,使得当今的大学生在思想和行为上形成了多元化的现状,告别千篇一律,彰显个性已经是现今大学生最鲜明的特点。因此,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再适合当今大学生了。如何有效的对当今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站在时代的前沿,将教育融于生活,以学生作为主体的教育模式,从而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意义。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释义

首先,我们需要对生活有一个准确的定义,即在特定社会背景下,利用与客观环境的相互反应,从而达到满足需求、创造意义的目的。在对生活有了明确释义之后,我们才可以准确的把控将思想政治教育向生活贴近、回归的过程。将整个社会的科学文化构建在坚实的地基之上,尽显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生活特质。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马克思主义人本论的体现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从马克思的思想中,我们都可以认识到人应该是生活化的人,这样也体现了我国“以人为本”的基本思想,进一步证实了教育向生活贴近的正确性和必行性。在实际运用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就是以贴切实际生活为着力点,从而实现“以人为本”的构想。从而,让大学生们切身感受到作为新时代的主人的地位,以此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教育与生活辩证关系的体现

在起初,这个理念的提出源于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途径美国现代教育家杜威的发扬和完善,在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提到过:“是生活就是教育,不是生活的就不是教育;是好生活就是好教育,是坏生活就是坏教育”。这些前人凝结出的教育精华都在提醒我们,将教育生活化的重要性和必行性。

首先,教育源于生活。教育的自身特点就需要生活作为它的载体,与此同时,教育内部存在的基本矛盾,也成功的促进了要求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转化,这也是需要植根于生活的。因此,大学生自身的素质,无论是学习成绩还是生活能力,都需要在教育中不断完成和得到升华。其次,生活是教育的归宿。无论是何种教育模式,最后都要在生活中得到印证和发展。对于大学生的影响,也必然是由教育结果转变为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实践成果。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现状

(一)思想政治教育观念过于理想化

现今“假、大、空”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还是不在少数的,很多政治思想课程上,真正意义上仔细研习的人寥寥无几。这样的现状必然导致了教育结果的严重偏差,理想主义和形式主义充斥着整个教育过程,严重缺少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行模式过于客体化

在我国,大多数高校甚至是高等院校,都将大学生看待成为一个个单纯的个体,严重丧失了对个体差异的考虑。在这个前提下,政治理想教育就沦为了客体化的教育模式。只讲究一味的灌输,完全不考虑大学生个体的情况,漠视甚至是无视,使得教育局限于课本和条条框框之中。这种思想政治教育必然走向了对各类抽象的理论、规范的识记、背诵,造成大学生主体性的缺失,完全忽视了教育过程中体现个体价值的重要性。

(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严重脱离实际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育,因为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但在大学生课本的内容中,我们看到的是理论课内容远远偏离学生们的实际生活,刻板的概念,没有活力的内容,老旧、乏味的例子,都与现今生活格格不入。这样的内容怎样正确确立大学生们的三观,又怎能对他们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呢?这样的教育内容,完全没有实际的效用和意义,仅仅停留在应试的层面上,无法将教育内容转变为自身素质的培养。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构建

(一)构建生活化的多层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在我国大的教育背景下,一直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的教育都是独立存在的,单独设立的课程与实际生活毫无联系的枯燥讲解,都严重脱离其本身的意义是所在,也没有完全发挥好它的作用。所以,将思想政治教育做的与实际相结合是势在必行的事,以生活为蓝本,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其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贴近生活的同时完成教育的目的,完成教育模式的合理转型,达到最终的教育目的。

(二)构建贴近现实生活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在确立了教育要向生活化转变的前提下,教育内容的改变就是实现这一教育理念的身躯。我们需要将现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与大学生的现实生活很好的联系、结合到一起。教育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在生活中内化教育,使得大学生更加认可和接受这样的思想教育课程。只有让他们有亲身经历的感受,有真情实感,才能很好的激发和影响他们,让他们从中有所感悟和升华,最终形成正确的三观,这样一来,才达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真实目的和期望。

(三)构建创新型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是能承载思想政治工作信息的有形和无形的手段,它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信息交流和沟通的中介环节。在当今社会发展的大前提下,如何做好这一点,还需要我们不断的实践与摸索。

首先,良好的学习环境是不可或缺的,在这的重点任务就是创造良好、积极的舆论氛围,适应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多样化需求,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地提高其思想认识,从而达到解决思想问题的目的。其次,利用现今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优势,利用网络得到第一手信息源的前提下,将思想政治教育放在网络这个大平台上,实现教育、学习的有效交流。最后,有效的利用社会这个大资源,理论联系实际,让大学生们在社会中检验真知。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贴近生活化这一举动任重而道远,在实施和完善中还会不断遇到新的问题,但也只有在不断实践中改进才会使得教育事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凯.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7.

[2]高德胜.生活德育论[M].人民出版社,2005.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60.

[4]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6-7.

[5]董宝良主编.陶行知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292.

生活化大学生道德教育 篇2

情感生活和我们的教育好像没有太大的联系,所以呢,这次要说的不是我们的教育,而是下一代的教育,现在谈这个或许为时尚早,但有些想法如果不及时记下来,那将一闪而过!不知道各位有没有那么一个习惯,去记下平时的一些能引起自己重视的事情和发现或者说是想法···

我以前听一位教授讲座时(好像是金林南教授),他说过这样一句话,说“现在的教育就像是商品加工”,是的,从一生下来就开始打磨,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一步步的进行产品改善,尤其在中国,这看起来更像是批量生产。而且,在我们小范围里看起来,产品质量很有问题。大量的产品出问题了,那肯定是生产机制的问题了,但是这个生产机制不单单是中国的社会教育,在我看来还有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家庭教育,但话又说回来了,我们的父母也是在那个大社会的影响中成长起来的,所以,片面的说,我们也是间接受影响的。

不绕了,绕太远就没意思了,写日志就应该好好说想法,不像平时的贫嘴。那就直接说说家庭教育,那也许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而且是自己不能掌握的。从在妈妈肚子里就应该算是在接受家庭教育了,一个好的环境,一个环的环境,可以缔造出完全不同的人,也许在我看来,只要环境没有太大的差异,就不存在好坏之分,只是被接受到大脑里之后会有不同的反应,不同的理解。

贫富只一种环境差异,父母矛盾多少是一种差异,隔代之间关系好坏也是一种差异,但在微妙还很幼小的时候,父母长辈的一些言传身教是相当重要的,这会直接影响你以后接收外界信息的倾向性,从而影响你以后的发展,俗话说“三岁定八十”,虽然夸张了一点,但却是很有道理的。记得我爸这样教育过我一次:“那次好像是老家大面积植树,我家后院也栽了几棵。那时我还在镇上上初中,很少回家,即是回家也不会去关心那几棵树的。后来有一次,我爸在老家后院跟我提到这几棵树,其实当时刚栽不久,几棵树都被风吹歪了,但他就留了一棵没有去扶直,为的就是等这些树长大了,来让我看看这些树的区别。”(这其中的道理你们都懂的)

那次···我印象特别深刻,这也许比在书本上学的要有用多,我很惊叹爸爸那次的“别有用心”,但这种影响会是一辈子的,会一直记得,而且会影响下一代,甚至更远···我是相当敬重我老爸的,除了脾气不好之外,其他的都是优点。其实脾气不好这一点···我也想说说:同样是家里父母脾气不好,这是环境,不同的小孩生活在其中,却会有不同的结果,有些脾气好,有些却得到了真传···这就和其他因素有关系了···

是不是要说说下一代的教育了,其实我从头到尾都在说,没有偏题。我说我们爸妈怎么怎么教育我们,其实我们在潜移默化中也会学会这样去教育我们的下一代,但你是不是对自己现在的各种素质都满意呢?这就是在问我们自己是不是要和父母教育我们一样去教育我们的下一代,如果对自己不满意,那是对自己哪里不满意,哪里需要改善,如何改善,育人不像养小猫小狗,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其实最简单的方法,目前觉得还是把自己修炼好,到时候生体力行,小孩子在你身边自然而然就学的和你一样了,想要下一代有什么优秀的品质,那就自己修炼一下吧,想要下一代有什么超强的哪里,那就自己修炼一下吧。

还有就是声明一点,这里所说的下一代,不仅仅是我们的子女,还有我们自己的小弟弟小妹妹,还有什么小外甥啊,就是包括所有的有年龄差的小孩子,作为他们的长辈,应该有责任有义务去做点点表率,在一个好的方向上引导他们···这也是对小孩子的一点关心哦。

生活化大学生道德教育 篇3

【关键词】思想政治 教育生活化 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045-01

一、教育即生活的理论缘由

美国教育主义理论家杜威19世纪末20世纪初,提出“教育即生活”的理论,围绕教育与生活的关系展开研究,他认为教育与生活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的,教育是人类生活、生长所必须的,生活为教育提供内容和基础,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改造经验来促进个体发展和成长。

强调教育对生活意义。教育是为人类的生活服务的,促进人类成长与发展,而类通过教育获得知识和经验,不断调整和创新已有的生活知识和经验,通过教育重建已有的人类现实生活进行,创造更美好的人类生活,实现人们的深层次发展。

生活是教育的源泉和中心,生活决定教育,有生活就有教育,有什么样的生活就有什么样的教育。因此,生活过程就是受教育的过程。生活需要教育。教育对生活具有能动性,教育必须作用于人的生活,才能改造和改进人的生活,使生活向着好的方向变化。教育要为改造社会生活而服务,人类通过各种生活实践获得一定的知识,教育则感化人、改造人,甚至是创造人,从而改造人的生活。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理论和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理论,是两种不同的视界,前者是站在教育的角度看生活,强调教育的生活意义;而后者是站在生活的角度看教育,强调生活的教育意义,但他们都认为教育与生活二者是相互联系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所要解决的问题与大学生生活是紧密相连的,因此,这两种理论都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二、教育生活化的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来源

(一)马克思主义的物质意识观

马克思主义认为,先有物质,后有意识,事物存在在先,而后才被人类的意识感知。世界是物质的,意识是人类特有的,人类的意识在人类出现后产生,是人类特有的意识。物质是客观的,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存在和发展,但可以被人类的意识所反映。物质对意识具有决定作用,同时意识反作用于物质。人类正确的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存在的事物,有效地指导人们开展实践活动,正确的意识反作用于客观事物,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和进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在实践中经过千锤百炼形成的正确思想,其内容来源于实践,同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反过来指导大学生的生活,指导大学生的日常实践活动,促进大学生更好的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人类的认识产生于实践活动,实践活动推动认识的发展,人类在实践中检验已获得认识正确与否,认识的最终目的是开展实践活动,指导人们的实践的活动。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回到实践中,进行修正、补充和发展。人类认识的过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是认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无限发展的全过程。所以,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最终根源,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认识在实践中产生,并依赖于实践的发展而变化发展。大学生生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产生的源泉,大学生认识在大学生的实践生活中产生,并在生活实践中不断发展和进步,把理论应用于生活的实践,理论通过生活实践的检验,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完善,以便更好的指导大学生的生活实际。

(三)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相对于“人的片面发展”的现实而提出来的。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人,不是抽象、孤立的人,而是指现实的、具体的、社会中的个人,不是“某一个人”,而是“每一个人”。全面发展、自由发展、充分发展、和谐发展在“每一个人的发展”内部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的活动全面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社会交往的全面发展以及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每个人都充分发挥自身一切潜能,即人的智力和体力的充分、统一的发展。同时,人的才能、志趣和道德品质的多方面发展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全面发展教育”的目的,同时“全面发展教育”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保障。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问题也就是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问题,他们都有现实的生存、发展和享受需要,只有满足大学生的需要才能调动教育系统主体双方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才能更好的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马克思主义的物质意识观、实践观及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观点,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要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本性,实现大学生的主体性和全面发展。

三、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如何生活化

“化”的基本字义有变化、改变之意,在本文“化”用在名词或形容词后面,构成动词,意思解释为使成为,使变成某种状态或性质。 “化”作为名词“生活”的后缀,是使……成为生活或使……变成生活的意思,“生活化”指变成或使成为大学生生活的一种状态。生活化是为了说明新时期大学生的一切活动过程都要在生活中展开和进行。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就是指使思想政治教育成为生活,在生活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利用丰富的生活资源,引导人们走上更好、更有价值、更有意义的生活。

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要回归大学生的生活世界,要充分认识到生活之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坚持以大学生为本,立足于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及生活状态,关注大学生的生活世界、关心大学生的生活、倾听大学生的心声,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利用和创设有价值、有道德的生活场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反思和重塑现实生活,同时引导大学生在生活中去体验、去感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精神,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的生活密切结合,最终使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习惯,进而建构自己的价值观,提升自身的生活境界和生命价值,实现自身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邱伟彬:《大学生心理问题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对策》,《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生活化的思考 篇4

1. 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回归日常生活的理论基础

重视日常生活领域的意识形态教育是高校开展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方面。一般来讲, 日常生活领域是指人们一切活动的基础, 具体包括:日常消费活动、日常交往活动 (以日常语言为中介, 以情感为基础) 和日常观念活动, 凭借传统、习惯、经验和情感等文化因素加以维系的自在的类本质对象化领域。日常生活领域也造就了个体存在的社会关系总和。

“生活世界”一直受到学者的关注, 而马克思的“现实生活世界”理论备受瞩目。马克思说:“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①显然, 马克思凸显了“现实生活世界”并将之赋予高于一切的优先权。马克思的“现实生活世界”建立于“实践”基础之上, “实践”是呈现人的生活世界的逻辑前提和现实展开。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 (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 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 而不是把他们当做感性的人的活动, 当做实践去理解, 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②马克思把事物、现实、感性当作人的感性活动, 当作实践来理解, 这为人的生存和现实生活寻找到了真正的合法性根基, 实现了“现实生活世界”的真正回归。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 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还可以描绘出这一生活过程的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反响的发展。”③这就是说, “生活世界”是一切人类历史的逻辑起点, 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展开的实践活动是一切历史的前提和出发点, 道德的、宗教的、形而上学的和其他意识形态的都是在“生活世界”中发端。高校日常生活意识形态教育正是建立在“生活世界”这个逻辑前提之上。

2. 回归日常生活, 开展意识形态研究的立场

回归生活的意识形态教育就是要从关注“抽象的人”向关注“现实的、具体的人”的生命状态和生命世界的回归。只有对日常生活保持自觉介入、反思和提升的姿态, 并致力于生活维度的意识形态教育的建构, 才能真正实现意识形态教育的创新。建立在日常生活维度的意识形态教育就是要考察大学生是如何展开自己的生活, 以及如何把相关的文化背景带入公共的社会生活之中的, 简言之, 就是要关注大学生日常生活背后起作用的文化背景和意识形态。高校只有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嵌入到大学生日常生活中, 才能促成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作用的最大效应。立足于生活世界才能寻找到破解意识形态教育难题的钥匙。

二、高校日常生活维度意识形态教育构建的必要性

1. 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基础和立足点向生活世界转变的必要性

我们需要认识到, 现阶段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在日常生活领域的影响还显薄弱。在意识形态传播的过程中日常生活维度长期被弱化, 甚至被忽略, 以致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未能深入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在青年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个人主义、消费主义、自由主义等思潮迅速迎合学生的需要, 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主流。现阶段高校日常生活维度的意识形态教育不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第一, 教育内容教条主义与虚无主义倾向并存。第二, 教育灌输对非日常生活的全覆盖与对日常生活零覆盖并存。第三, 教育主体越位与缺位并存。④

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必须主动回归日常生活, 真正融入广大青年学子的内心世界并转化为一种自觉追求, 才能使得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体现出实效性。高校日常生活维度的意识形态教育, 既要融入青年学生的日常生活, 又要批判、超越、引导青年学生的日常生活。

2.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普适性向生活性转变的必要性

高校的意识形态的普适性由于缺少生活化的语言而失去了指导生活和实践的意义, 进而也失去了创造力和生命力。意识形态教育话语需要走向生活话语。意识形态教育话语的理论性和文本性忽视了青年学生的理解力与接受力, 造成了意识形态话语失语或失效。如果脱离了青年学生的生活境遇和文化需要, 那么高校的意识形态建设就收不到实效。在日常生活面前“失语”, 这将导致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一定范围内被“边缘化”。教育话语向生活话语的转变, 需要强化文化熏陶。所谓的文化熏陶是一种隐形教育, 能使青年学生在优化的环境中去自我感受、自我领悟、自我提升, 不知不觉升华为自己的思想, 内化为自己的理念, 外化为个体的实践, 关注过程性和认同性。

马克思主义的宏观叙事视角和维度存在一些问题。马克思主义作为必修课被写进教材, 在话语上采用宏大的叙事结构。在这个结构中青年学生是置于被教育、被改造的位置, 马克思主义学习带有强制性。宏大的叙事结构弱化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情感认同。只有转化叙事方式的视角和维度, 把握话语阐释的有效范围和具体语境, 才能在社会文化语境中具有阐释和分析的有效性。

3.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传播向日常生活意识形态转化的必要性

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要真正实现大众化传播, 就必须回归到大众的日常生活中。揭晓曾撰文指出, 当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生活化传播的主要问题有:意识形态传播偏重政治性, 遮蔽了生活性;意识形态传播方式倚重灌输性, 轻视说服性;意识形态传播话语偏重学术性, 缺乏通俗性;西方意识形态日常生活渗透的隐蔽性。⑤这四个方面的问题也是高校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传播中的重要问题。高校意识形态教育需要探索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大众化传播的有效途径, 实现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真正认同与内化。从而克服政治性对生活性的遮蔽, 实现意识形态教育与青年学生日常生活的同构;克服灌输性对说服性的遮蔽, 实现宣传与受众的统一;克服学术性对通俗性的遮蔽, 实现非日常生活意识形态教育与日常生活教育的沟通;克服西方意识形态的隐蔽性渗透, 在日常生活领域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渗透以及对资本主义错误思潮、普世价值的批判, 实现非日常生活领域和日常生活领域在传播方式上的统一。

三、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日常生活维度的实现

当前高校亟须把意识形态教育与青年学生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 把向日常生活的回归作为新时期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重点, 建立贴近日常生活、体现日常需求、指引日常行为的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体系。

1. 塑造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契合点, 促进其向日常生活的嵌入

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日常生活维度的实现重点在于塑造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日常生活的契合点, 促成其向日常生活的嵌入。塑造好三个契合点。第一个契合点是需求方面。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要与青年学生需求相适应, 找准青年学生思想的共鸣点, 将宏大目标分解为一个个操作性强的任务, 将意识形态教育落实到教学实践中。第二个契合点是认知方面。将意识形态转化为符合大学生生活认知图式的形式, 让青年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观的培育。让青年学生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怎么做。这需要实现由理论术语向大众话语的转化, 从“基本原理”到“生活道理”的转换, 需要进一步完善青年学生守则, 将意识形态观落实为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规范, 让青年学生自觉以此为标准, 促进日常生活的改造。第三个契合点是情感方面。意识形态教育是一种情感存在, 需要通过人的意识和情感作用进行社会精神的传播和生产过程, 这就要求高校必须着眼于细节, 通过榜样的力量, 激发情感上的敬佩与认同, 落实到日常生活和学习实践中。

2. 转变宣传话语方式, 开展高校意识形态日常话语建设

(1) 开展意识形态日常话语建设, 掌握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生活化的意识形态话语引领青年学生的日常生活, 才是真正地掌握了高校意识形态的话语权, 同时有效地避免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和生活观念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和掠夺。我们要从变革青年学生的习惯入手, 面向日常生活中的青年学生, 提炼日常生活话语。

(2) 转变宣传话语方式, 掌握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高校意识形态话语需要紧贴时代和生活, 以积极开放的态度学习大众话语, 彰显话语的大众化和日常生活化。学会使用语录体、评论体、段字体、小说体等幽默诙谐的文体风格, 使得“硬”理论“软化”, 增强大学生的兴趣和共鸣。从表达方式来说, 要求有配图、音频、视频、网址链接等方式, 抓住青年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和学习生活中的焦点问题, 因势利导, 提升高校意识形态宣传的影响力和感染力。从应用主体方面, 采用微信、微博、网络论坛等方式, 使用网络图文、直接连线或对话参与等方式及其传达信息、引导舆论。转变话语宣传方式, 才能解决意识形态宣传的实效性问题, 这也是意识形态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

3. 创新日常生活领域的意识形态教育目标和内容, 培育多元主体, 开展意识形态教育

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内容的生活化。改变意识形态教育内容概念化、理论化和抽象化造成的与日常生活契合度较低的情况, 高校意识形态内容应该生活化, 做好两个有效结合, 一个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青年学生生活的有效结合, 另一个是国家的社会发展与青年学生生活的有效结合。通过两个结合将抽象的系统化的理论体系转化为日常生活中具体的、可分解的个人价值和日常生活准则。

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形式的生活化。高校需要研究“渗透性”意识形态教育模式。主要在以下方面进行渗透: (1) 高校不同领域中的渗透。高校需要倡导社会主流意识在不同领域的学科之间有所渗透。 (2) 校内外文体实践活动中的渗透。渗透教育开展可以依托校内外文体实践活动。比如, 升旗仪式、运动会、演讲比赛、优秀宿舍评选等活动。 (3) 校外社会实践中的渗透。比如, 高校通过组织学生参加义工志愿服务、寒暑假社会实践等活动, 通过实践活动, 激起青年学生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认可。

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过程的生活化。在整个教育的过程中要将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容渗透到青年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 特别要注意从青年学生衣、食、住、行等细节处入手, 从青年学习的学习、交友、情感问题、身心健康、甚至娱乐休闲等方面贯穿意识形态教育。这些生活细节是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死角”, 需要高校从细微处关心青年学生的生活, 真正走进青年学生的生活。

摘要:本文站在日常生活的维度探讨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形成具体的引导策略。马克思的“回归生活世界”重视实践的思想构成了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回归日常生活的理论基础。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基础和立足点需要向生活世界转变。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日常生活维度的实现需要把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作为教育的基础和立足点, 寻找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契合点, 开展意识形态日常话语构建, 创新日常生活领域的教育目标和内容、培育多元主体, 探索意识形态生活化的有效路径和机制。

关键词:日常生活,意识形态教育,话语权

注释

1 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519.

2 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499.

3 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525.

4 颜冰, 杨爱红.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生活维度的迷失与构建[J].学理论, 2015 (15) :257.

生活化大学生道德教育 篇5

有关低碳生活的论文:将低碳教育纳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杨秋泓 唐柏林

杨秋泓 唐柏林

【摘 要】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就是要使大学生的心理顺应人类心理发展规律、减少或纠正心理不健康的状态,即不因外物或是自身而使自己的心理健康失衡。新时期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引进新的活力,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引进低碳教育,使学生养成自我环保、自我减压的低碳意识,从而促进自我的身心和谐发展。

【关键词】低碳意识 低碳教育 心理健康

当今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人类欲望的无限上升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使得世界气候面临越来越严重的问题,全球灾难性气候变化屡屡出现,已经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随着世界气候条件的变化,全球变暖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环境问题之一。与此同时,大学校园环境也出现了一系列诸如校园暴力、学生自杀、学生心理问题种类增多等各种问题,这些问题也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针对环境问题提出的“低碳教育”即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应该有的顺应自然规律的教育,将此概念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是用环保的、自我促进、自我减压的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进行维护和修复,即培养大学生的低碳意识。

一、低碳型教育提出的背景及其定义

由于人类活动中碳排量的增多而造成大气环境变化,已经严重影响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其突出表现就是全球变暖。为减轻大气环境变化对人类的影响,英国在发布的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第一次提出了“低碳经济”这个专业术语:低碳经济是指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由此也衍生出了“低碳”一词,即是指较低或更低的温室气体尤其是二氧化碳为主的排放量。

基于“低碳经济”提出的“低碳教育”理念至今没有明显的界定。本文中提出的低碳型教育,主要是将“低碳”这一理念融入高等教育中,强调的是通过针对大学教育环境的保护,减少对教育环境的污染。因此在此将低碳教育定义为:在当前大学校园环境下,倡导和谐的学习及生活气氛,引导大学生建立平衡自身和周围环境的关系,减少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频率,使学生达到身心平衡的健康发展。

二、低碳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意义

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一直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为: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提升其心理素质,增强学生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意识,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

1.低碳教育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注入新的活力。现今社会正在向发展型社会转型,强调和谐发展、低碳生活。将低碳教育引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从新的角度来解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低碳教育是基于目前的环保和生态意识而提出的,强调利用大学生生活中的一切心理、生理、环境因素,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来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潜质,以达到一个自我成长的理想效果,以利于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发展,并对大学生以后人生的发展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2.低碳教育可以促进大学生实现全面发展。低碳教育是基于人与自然环境保持平衡而提出的,要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同样是要处理好大学生和大学校园的关系,从低碳教育中吸取人和环境平衡发展的经验,应用于大学生适应大学校园环境中,可以更好的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从而实现大学生生理、心理、环境因素的全面和谐发展。

3.低碳教育是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必然发展趋势。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推动高校普遍设立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机构,开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增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关心学生心理健康。制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测评体系。推进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与时俱进,就必须将低碳教育纳入其教育体系之中,低碳教育的环保的教育方式,如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平台,突破了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单一的面对面教育方式,可以让大学生有更多选择健康教育的方式,因此,低碳教育是大学生健康教育的必然发展趋势。

三、加强大学生低碳教育,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

1.培养大学生的低碳意识。低碳意识并不仅仅是强调环保的意识,更多的是对自己生活的低碳处理,通过改变对事物的看法,就可以将一件坏事变成一件好事。面对大学校园的开放自由环境,必然存在着很多诱惑,诸如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想要的东西,这样稍不小心就沦入物质至上或是过分自我的主观世界。通过培养低碳意识,使大学生对自己的生活减少欲望,能够以自律的心客观的对待诱惑,明白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么,磨练坚强的内心,才能真正提高大学生的精神境界,使其不会流于庸俗和碌碌无为中而不自知。

2.建立低碳的生活方式。低碳的生活方式是指不因外界环境的变换而改变内心的选择,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戒骄戒躁的一种生活方式。低碳意识的培养只是大学生主观方面的改变,真正要落实到实践中去,就是要建立大学生的低碳生活方式:让大学生顺其自然的融入集体生活,通过他们自己的努力和摸索,选择自己最适合的集体生活方式;促使大学生主动认识到人际交往的必要性,同时又要避免陷入组成小团体等极端的社交方式;引导大学生将低碳意识付诸实际。

3.低碳教育需要全体教职员工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除了依靠大学生自身自调以外,也需要全体教职员工的参与帮助。建立和谐的校园环境,促使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是一个整体性的工作,需要每个教职员工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才能促进整体校园环境的改变。

4.低碳教育要落实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各个方面。低碳教育的具体实施措施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是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的预防机制,实时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同时鼓励大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自我心理健康教育;二是针对大学生不愿面对心理健康的问题,可以通过开展网络视频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这样一方面尊重和保护大学生的隐私,另一方面可以避免学生因逃避心理而不主动寻求帮助的情况发生;第三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从专业角度向大学生宣传何为低碳教育,并为其答疑解惑,另外区分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的概念,前者是以预防为主的教育,后者是以解决已发生问题为目标的治疗方式。

【参考文献】

1.马璇,关于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高教研究,(7)

2.覃干超,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高教论坛,(4)

3.刘大康,对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动性的思考[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8)

4.陈志福,大学生低碳人生观教育探析[J],理论界,(10)

5.雷宁,培养低碳意识构建和谐校园[J],新课程研究,2010(9)

生活化大学生道德教育 篇6

关键词:大学生;廉洁教育:教育生活化;思想政治教育

一、大学生廉洁教育的现状

(一)廉洁教育内容脱离实际

—方面,当前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内容在新形势下的与时俱进性不强,学科中廉洁教育的内容多滞后于我国反腐倡廉建设的进程,也未能按照当前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新要求、新精神及时进行更新。另—方面,当前高校廉洁教育的内容主要侧重于廉洁思想理念、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与当代大学生的现实生活结合不够紧密,对实际的思想、成长需求关注不够充分。

(二)廉洁教育方法单一陈旧

首先,当前高校廉洁知识、价值、理念的教育,以课堂讲授为主,忽视了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其次,当前高校开展廉洁教育相关活动形式大于内容的倾向严重,活动开展呈现出“一窝蜂”态势。再次,当前高校实施廉洁教育的渠道普遍较为单一,对互联网教育等新媒体的教育方式利用不够。

(三)廉洁教育作用成效有限

当今社会存在的一些消极腐败思想与不廉洁现象,对大学生造成了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导致部分大学生对腐败认识不到位,出现了廉洁意识淡薄、价值观取向扭曲、思想消极腐败等问题,严重消解了廉洁教育的实效。

二、大学生廉洁教育日常生活化的意义

(一)教育日常生活化是人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当前高校廉洁教育成效有限的关键因素在于廉洁教育的实施更多地注重受教育主体的外在因素,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受教育主体包括自我实现在内的多样性需求,以及对生活质量的主观感受,导致受教育者与现实世界无法达到和谐统一,人的全面发展无法真正实现。教育日常生活化是实现受教育者与现实世界和谐统一的重要途径。因此,将廉洁教育融入大学生现实的学习生活,在寓于生活的教育中不断提升大学生的廉洁素养,促进廉洁教育目的的实现,才能真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教育日常生活化是廉洁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运用日常生活化的教育方式,把教育融入大学生现实的学习生活,更容易被大学生接受,也才能够真正使大学生的廉洁自律意识在生活实践中逐步提高,行为自然养成,实现知行合一的教育目的。因而,教育日常生活化不仅是实现廉洁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也是廉洁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教育日常生活化是提升廉洁教育成效的必由之路

把廉洁教育和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相结合,在真实生活中展开,能够更好地引导他们从自身的言行做起,养成良好的廉洁意识和品德,树立正确的廉洁观,做到学以致用,自觉运用廉洁知识理论指导生活实践,形成廉洁自爱的生活方式,提升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进行正确分析、判断、选择和处理的能力与水平,进而提高生存和生活的智慧、能力。

三、大学生廉洁教育生活化的实现路径

(一)内容要来源于生活,提高教育针对性

来源于生活的教育内容,是廉洁教育日常生活化的基础。对当代大学生实施廉洁教育,首先,要有既符合其特点又来源于生活、既体现时代性又丰富多彩富有启迪性的教育内容。其次,教育内容要系统化、体系化,不仅要充分挖掘、继承古代廉洁、廉政思想文化的精髓,赋予其时代意义,用以解决新时代的新困惑、新问题,也要借鉴世界其他国家优秀的廉洁、廉政思想文化,积极吸纳当代廉政建设的经验教训、新思想、新成就。同时,要加强廉洁思想理论研究,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导,加强不同学科间的廉洁理论知识的融会贯通,形成系统理论体系,从不同方面加强廉洁教育的针对性。再次,要针对大学生中不同群体的年龄、层次、心理成熟状况等特点区别对待,增强针对性。对在校本专科生应侧重知识理论、行为规范的教育引导:对研究生群体要注重学术道德等方面的行为养成:对学生党员、干部要注重增强廉洁自律性和榜样性的教育:对毕业生则要注重廉洁就业、恪守职业操守等方面的强化教育。

(二)方法要贴近生活,增强教育目的性

立足生活与实践的生活化教育方法,是廉洁教育生活化的保障。教育方法贴近生活,首先,要加强宣传舆论阵地建设,使互联网特别是手机互联网等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主要渠道的新兴媒介与校园宣传橱窗、校内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相结合,开展多渠道、多方式、全方位的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宣传廉洁教育知识理论,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敬廉崇洁的校园环境,让大学生认识、认同、接受、参与廉洁教育。其次,要改变传统教学方法,结合大学生的特点、需求,以理性思考和辨析为主,通过说理、讨论等形式,采用专题教育、典型事迹报告会、案例辨析等灵活多样、启发启迪式教学方法,突出大学生主体地位,让他们更多地参与教学过程,使其对廉洁的认知提升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知向行转化,增强践行自觉。再次,第二课堂要突出主题、形式多样、注重实效。第二课堂是廉洁教育的重要载体。廉洁教育的开展,要结合大学生党团、社团和暑期“三下乡”等活动与实践,围绕主题,精心设计,让大学生积极参与,在参与过程中提升廉洁自律意识,增强行为自觉。同时大力宣传弘扬淡泊名利、廉洁奉公、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优秀教师典型和艰苦朴素、勤奋学习、自强不息、报效祖国的优秀学生典型,发挥模范效应,通过身边人、身边事教育,用无声行为感染大学生,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增强其道德实践自觉,实现廉洁教育目的。最后,要加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结合,发挥学校在廉洁教育的主阵地作用,不断加强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衔接,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紧密配合的廉洁教育网络,形成教育合力。

(三)成效要融入生活,让廉洁自律成为当代大学生的生活方式

一方面,要把廉洁教育和大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教育引导大学生从身边点滴小事做起,将行动化为习惯,逐步使习惯成为生活方式,努力成为廉洁文明的传播者、践行者、推进者。另一方面,要不断巩固已有的教育成效,使廉洁教育转化为大学生的行为自觉,要巩固已有教育成效,发挥长效作用。首先,要完善体制机制,保障大学生对身边的不廉洁行为有反映渠道、监督权力和纠偏方法。其次,教育引导大学生不断提升自我教育、自我引导的能力与水平,提高自我廉洁认知,形成崇尚廉洁的价值取向,增强抵御消极思想腐蚀的抵抗力,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只有这样,廉洁教育才能真正实现日常生活化,才能真正使当代大学生把廉洁思想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到知行统一,实现教育目的,才能确保大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生活化大学生道德教育 篇7

一、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困境与经验借鉴

(一)当前我国大学生诚信教育困境原因分析

当前我国大学生诚信教育现状堪忧,大学生不诚信行为经常发生,大学生道德素质不断受到社会质疑。几乎所有高校都设有《思想道德与法律修养基础》课程,但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难以保证。例如,在去年曝光的河南大学生高考代考事件就折射出整个社会的考试诚信问题;多所高校表示困难学生获得助学贷款并顺利毕业后存在拖欠还款等不诚信行为。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类。

1.社会中的不诚信风气

社会中的不良风气是大学生诚信教育出现困境的宏观环境原因。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不断满足着人们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各种需求,但一定程度上出现了金钱至上、权力至上的错误思想,这种错误思想造就了市场混乱,制假造假、违法经营行为时有出现。近年来相继发生“瘦肉精”、“毒奶粉”、“彩色馒头”、“地沟油”等恶性食品安全事件,这些事件表明整个社会的诚信缺失和道德滑坡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这些丑陋的现象对国家,对社会,对全国人民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在客观上也助长了个别大学生唯利是图的思想和急功近利的心理,给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2.诚信教育脱离实际

诚信教育脱离实际是大学生诚信教育出现困境的本质原因。道德教育有三个来源,即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其中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显性的,具有直接性和显著性,但当前的学校和家庭的道德教育具有超现实性,道德目标设置过高,与社会现实存在巨大差距,脱离生活的诚信教育使学生不能从内心形成道德认同,导致教育效果大打折扣。例如学生从小接受道德高于金钱教育,但学生进入大学之后就会接触到一些错误的世界观和道德观,使之感到困惑、焦虑和彷徨。同时,教育者的教育与教育者本身行为的矛盾也会导致这种冲突,例如扮演教育者角色的老师和家长常常在生活中出现不诚信行为,这种不诚信行为和近乎神圣的道德教育形成的巨大反差使学生从小建立的道德观如巨厦崩溃。

3.制度性监督机制缺失

法律、法规的不完善,社会监管的不足是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制度性原因。在中国,诚信道德是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形成的,也就是在一种封闭的生产关系、人员流动很少的社会条件下形成起来的,在这种历史大环境下,诚信问题不会成为突出普遍的社会性问题。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建立,人际关系开始变得紧密、广泛、复杂、频繁,在这种变化的环境和关系里,传统的约定俗成对人的行为约束是有限的,当维系诚信的传统手段渐渐失去了效力,而社会尚未建立或健全与市场经济所匹配的各项法律体系和规章制度,诚信缺失现象便会出现在各个领域中。大学生诚信教育终究是从道德到道德的教育形式,道德行为缺乏可操作性的信用约束机制,人们的失信行为得不到应有的惩罚,诚实守信者的利益也得不到有效的维护,这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失信行为的一再发生。

(二)国外大学生诚信教育经验借鉴

在美国,大学生诚信教育不是纯粹 的道德教育,而接近一种规范教育,诚信教育不是从理论到理论的教育,而越发关注生活中的各种诚信行为,对学术研究、考试、还贷等具体行为规定了具体细致的标准,使学校的总体要求能够落实到具体生活中。在日本人看来,道德行为可以直接地归结为“诚”的行为。日本学校的道德教育不单纯依靠道德课进行,而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使道德思想渗透于学校的各项活动中。梅原猛就曾提出应该进行心灵的教育、独立尊重的人格培养,把不撒谎作为最起码的道德原点[2]。在瑞士,诚信作为现代公民道德的重要内容。例如《瑞士民法典》规定,诚信是社会活动的重要原则[3]。在德国,国家建立完善的信用监管体系,每个公民拥有一套信用信息档案库,用以记录个人信用行为,个人信息档案库伴随公民一生,使得诚信教育脱离了宣传感化的空洞,成为一种实在有效的制度育人形式。

从上可以看出,国外大学生诚信教育十分重视生活实践,其德育生活化为我国诚信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思路。

一是重视渗透。重视通 过隐性教 育、学校环境、宗教活动来渗透诚信教育,注意在学校各科教学中渗透诚信内容,通过环境渗透使学生在诚信环境中受到熏陶,并使其内化为学生品质;在专业教育中进行诚信渗透使学生从新的角度去认识和把握诚信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诚信水平。渗透教育体现了对学生的诚信教育是整个学校和全体员工共同的责任,渗透是一种自然融入的过程,是一种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二是重视志愿者服务。培养服务意识是德育重要的一个方面,而且对于学生提高诚信意识意义重大。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一方面使学生加强对社会的理解,另一方面培养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社会责任和道德意识,让同学们了解人与人相处中诚信的重要性,了解社会对于大学生的要求,这样就为更好地开展德育提供一个大环境。三是调动各种社会力量,提高学生道德素质。在美国的学校内,随处可见校训、校旗、历任校长的照片等等。同时学校经常带领学生参观与诚信教育相关的纪念堂、图书馆、博物馆,以正面的社会和历史环境教育学生。

二、德育生活化在诚信教育中的实践路径

(一)诚信教育的目标贴近生活

诚信教育的目标有三个层次:一是增强学生的诚信意识,二是使学生掌握诚信行为规范,三是使诚信德性内化为一种生活习惯。

一是增强诚信意识。诚信意识是主体通过自觉、主动地参与诚信道德实践活动,经过一系列的内化而逐步形成的,这种意识从根本上说,来自于社会生活实践。因此,在大学生诚信教育过程中应当鼓励学生尽可能多地参加社会实践,并对自己的道德行为进行分析、自省与反思,增强自身诚信意识。

二是掌握诚信规范。诚信规范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稳定的以诚信为行为标准的规则范式。个体的行为规范在社会生活中体现,因此,大学生诚信规范的培养应当放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完成,脱离社会生活的诚信规范是一座空中楼阁,毫无现实意义可言。

三是养成诚信习惯。诚信习惯是指人们在长时间的诚信行为后养成的一种稳定的 生活方式。诚信习惯行为已经脱离了意志的约束和限制,表现为一种不经意的自然行为,实际上诚信习惯是一种行为惯性,这种行为惯性依靠大量诚信行为累积而成。这些诚信行为只能来自于社会生活实践。

当代大学生崇尚务实,目标越贴近其生活,就越容易被他们所接受,也容易达到所期望的状态和水平。因此,诚信教育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围绕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我与集体、我与社会等关系,选择能为普通学生接受,与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目标。道德目标既要体现崇高性、超然性,又要体现可行性、现实性;既关注国家利益,又考虑人的现实生活需求,实现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

(二)诚信教育的方法突出实践

诚信教育需要理论指导,但更需要实践体悟。一方面,“诚信教育课需要思想理论指导”[4],这要求我们在高校课程教学中加强诚信道德理论指导,例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或职业生涯指导课中应当将诚信教育作为专题教育内容。这些专门的理论课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诚信道德的基本内涵和意义,将诚信作为自己立身立命的基础,使诚信道德内化为行为习惯,坚持将诚实守信作为为人处事的首要原则。学校在开展诚信理论教育的过程中,应更多地运用谈心式、感染式的方法,强调学生主动、积极、互动地学习,使学生将诚信理论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真正做到用心体悟诚信在生活实践中的意义。另一方面,诚信教育需要生活实践。一是要将校园作为重要实践课堂。学校应当使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自主广泛地开展主题活动,实现理论与实践相互印证。主题活动是大学生实现诚信道德品质实践外化的重要场所。主题社会活动形式可以是诚信承诺书、诚信榜样宣传、诚信征文活动、与诚信相关的党团日活动、诚信事迹展览等。要充分利用校园的文化资源和传播优势,在校内营造良好的诚信道德氛围。二是要将社会作为重要的实践课堂。学校要组织大学生广泛地深入到社会各个领域和行业进行参观学习和调查研究,使学生在实践中理解诚信的内涵,真正做到从实践中提高诚信觉悟。

(三)诚信教育的环境形成系统

一是全体教职 员工都要 成为实践 诚信的表率[5]。教师作为教育者,在大学生诚信教育中担负着为人师表的榜样作用。要想使大学生诚信教育取得效果,教师首先要做到诚信为人,起到诚信表率作用。首先,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诚信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引导者,在大学生心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辅导员的行为时刻受到学生的关注,因此辅导员的行为举止和教育导向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其次,专业课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具有崇高的学术地位和人格魅力,因此专业课教师的行为是否诚信对学生有着重大的影响。专业课教师在课堂上要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真正做到“德艺双馨”,身教重于言教,良好的身教对大学生道德教育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夯实诚信教育的基础[6]。大学生诚信教育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而不是一个简单的、孤立的过程,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成功需要依托中、小学诚信道德教育。因此,要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必须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否则大学生诚信道德教育就会基础不牢,难以取得好的教育效果。未成年人处在人生成长发育的重要时期,也是诚信道德养成的重要阶段。对未成年人诚信道德教育要在充分研究未成年人的心理特征的基础上进行,将未成年人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利用各类资源、环境进行主题教育活动。

三是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高校应当将大学生诚信教育放在制度框架中进行,建立诚信档案是大学生诚信教育制度化的重要内容和 有效途径。大学生诚信档案的记录内容应包含学习行为诚信、经济行为诚信、生活行为诚信、择业行为诚信等,这些行为评价应当与大学生素质测评及奖学金评比、研究生推荐、学生干部选拔、入党考察及各类评优工作挂钩。诚信档案建设是一种重要的制度教育,通过建立目标、设定方案、制度内化、评价教育等方法进行教育,不断地提醒着学生在学习、生活、择业等各方面坚持诚信做人。

生活化大学生道德教育 篇8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立足于大学生群体现实生活基础之上的精神性实践活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必须反映当代大学生的现实生活过程, 注重对从事实际活动的“现实的人”的研究, 任何忽视大学生现实生活的思想政治路径都难以取得应有的实效。因此, 立足于生活世界理论基础之上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路径研究被提上日程。国内学者关于生活世界理论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生活世界是在自然态度中的世界, 是指我们个人或各个社会团体生活于其中的现实而又具体的环境。”从此观点来看, 生活世界既是一个非客体的直观性世界, 又是一个具有主观性和相对性的奠基性世界。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视角看, 生活世界实质上是指大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与生活实践, 了解自己的本质, 以自己的价值观衡量和调整一切生活关系 (包括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关系) 而创造出来的感性世界;而所谓生活世界理论, 其真正的旨趣就在于通过揭示生活世界的起源、本质、内在要素和结构及其发展的基本规律, 为大学生建构自由和谐的理想生活世界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推断出,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路径是相对于脱离生活实际的概念化、抽象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路径而言的, 是一种以生活世界理论为基础的教育理念或教育哲学思想。它以大学生的现实生活为中心, 强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应遵循理论性与生活化相统一的原则。正如陶行知先生所指出:“没有生活作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 没有生活作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 没有生活作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

二、关注现实生活世界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路径实现了教育理念由抽象性向现实性的转换。弘扬和传播社会主义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功能之所在。但是, 社会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教育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不仅仅在于它所宣传的科学性和阶级性, 更重要的是它具有时代性, 它关注和贴近社会成员的现实生活。历史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应当注重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的有机结合, 通过对大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进行渗透式思想政治教育更能收到实效。因此,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尽可能避免抽象僵化的意识形态宣传理念, 转变为面向生活世界的服务理念, 寓思想政治教育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实践之中, 并在关注他们的现实生活世界中实现其意识形态教育与引导的价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路径实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由课堂型向生活化的转移。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强调理论灌输, 在某种意义上说, 这种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一种静态的教育、“死”的教育, 教育效果不理想, 因为大学生是在动态的生活环境中培养和提升思想政治素质的, 静态的理论宣传与教育往往具有滞后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路径强调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必须紧密结合当代社会的现实生活, 紧密结合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 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为中心进行。

三、提升人的精神生活质量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要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精神生活质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 极大地提高了我国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大学生的物质生活水平也有了极大提高, 但是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并不必然意味着精神生活质量的提升。物质生活水平回答的是为了满足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而消费的产品和劳务的多与少, 而精神生活质量主要是解释居民较高的生活水平与满足社会的、精神的需求方面相对落后之间的矛盾现象, 它回答的是生活得好不好。在现有的物质生活水平为基础提高大学生的精神生活质量, 必须重视对他们的精神文化等高级需求满足程度和生活状况的评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路径本身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要关注大学生的生活世界、提升其生活质量, 它必然要在精神生活质量提升过程中发挥其应有功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路径重视科学的价值导向和持久的精神激励对其精神生活的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路径把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引向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 大学生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去体验和感悟生活的意义所在。

四、培养科学的生活方式

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相比,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路径在突出其鲜明的意识形态性教育的同时, 非常注意突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科学性, 因为“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 因其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所以具有科学性的特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特点主要通过引导大学生确立良好的生活方式、最终通过促进其的自由全面发展得以体现, 而在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性特点的过程中, 生活路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路径重视引导其确立科学的生活方式。开放的社会环境下, 一些学生成了西方文化的“顺民”, 生活方式的浮躁化、随意化特征明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路径通过引导大学生的生活实践, 验证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与科学性, 使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传承中华民族特定价值体系、思维方式、社会观念、伦理观念和审美情趣等精神特质的同时, 引导大学生用宽广的眼界去观察世界, 促使其培养与形成开放态度与合作精神, 引导他们选择与确立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生活方式。当然, 这里所说的生活方式不是一种预测式的生活方式, 而是一种实践生成式的生活方式。思想政治教育学科, 从人的层面讲, 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学科, 而人的全面发展可以使人的主体性增强。提升和增强大学生的主体性, 既要在现实生活中充分尊重与发挥教师与学生的自主性与积极性, 又要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在社会生活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育人价值与导向价值内化为生活态度与生活方式, 提升自身的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 在健康向上、和谐有序的生活世界中不断促进自身的发展。

摘要: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的探讨是相对于脱离生活实际的概念化、抽象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路径而言的。它以大学生的现实生活为中心, 强调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遵循理论性与生活化相统一的原则, 并通过关注大学生的生活世界、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引导其确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得以体现。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探讨,生活世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全集 (第4卷) [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1:6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7:167.

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要贴近生活 篇9

1 环境变化对大学生发展趋势的影响。

1.1 个人与社会互动频繁

三十年来的改革开放, 市场经济的发展, 经济的全球化, 信息的网络化, 开放的深刻变化的社会环境。使国家和社会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大学生与社会互动频繁。家庭, 学校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影响有所减弱。社会组织对社会成员的控制力或影响力相对下降。当代大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处于一个非常广阔的社会背景下, 大学生身上的许多问题, 非常尖锐或明显地反映了一些社会现实。

1.2 社会环境深刻变化对大学生思想行为, 价值取向产生很大影响

一方面改革开放后社会经济基础发生了深刻变化, 如经济成分多元, 分配方式多样化, 必然带来社会意识的多样, 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的社会意识, 影响大学生的价值选择和价值观念。另一方面, 信息传播方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 自然也会对大学生思想道德观念产生影响。过去信息传播是精英传播, 组织传播、社会传播, 具有很大权威性, 而现代信息传播方式更加多样化, 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发展, 缩短了信息传递空间和时间, 信息网络化使地球变成了地球村, 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信息传播者, 信息传播呈草根化状态, 这就直接挑战了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 挑战了学校思想道德教育课堂上的东西。一个人的发展要回答两个根本性问题:即一个人的社会角色定位 (我是谁) 和人的基本价值定位 (我要做什么) , 这样才能确定其在社会中的位置, 顺利实现人的社会化过程。

1.3 大学生发展日趋多样化、个性化

社会发展由一元转变为多元, 当代大学生更追求与别人的不一样。传统的价值观和德育教育习惯于趋于一致, 这种方式很难应对个性化非常强的当代大学生的教育。

2 当代大学生特点

由于深刻的社会变更使社会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 市场经济发展带来人们观念上的深刻改变, 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学生群体的变化, 信息革命带来的网络文化的兴起等, 使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度高, 现代气息浓厚, 人格表现多样, 心理困扰较多。呈现出裂变性与传承性并存, 功利性与超越性转换, 个体性与社会性结合, 世界性与民族性统一的特点, 这对新时期大学生思想德育教育提出了挑战。因此, 大学生思想德育教育, 要贴近社会变化实际, 贴近学生生活, 把握学生思想脉动。一个时代的青年有一个时代的特点, 不同时代的大学生需要不同的教育方式。只有针对大学生特点, 因势利导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3.1 人本化的关爱教育

胡锦涛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现在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 集家庭宠爱于一身, 自然觉得家庭、他人、社会的关爱是理所当然的, 但他们对爱的理解不全面, 只想得到关爱, 不愿付出爱心。思想道德教育要以人为本, 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生活能力, 生活质量, 要以人的生存、发展、安全、自尊、幸福为出发点和归宿。一方面, 以大学生这个教育对象为中心出发, 真正做到事事关心学生, 时时依靠学生, 处处发展学生, 一切为了学生, 使学生真切感受到爱的滋润。另一方面, 培养大学生对祖国对人民和他人的爱, 塑造大学生的主体人格, 既是爱的享有者, 又是爱的付出者。

3.2 贴近生活的实践教育

教育与个人经验是有机联系的。个人经验是现实的, 充满生命气息的生活经历, 学生的生活实践。它包括大学生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个人生活与集体生活实践。思想道德教育应贯穿于大学生个人生活经历的各个领域, 而不仅局限于学校教育的单一领域。当然, 学校是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思想道德教育不只是传授相关知识理论, 树立大学生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 更重要的是要在大学生生活领域中, 将社会的道德规范通过实践落实在行动上。在教育教学实践中, 特别是学生毕业时常丢弃许多学习, 生活用品, 浪费行为时有发生, 这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道德建设的薄弱环节。作为每个人出自内心的约束, 道德每时每刻都在起作用, 并集中体现在一个人如何处理个人与周围人和事的关系上, 体现在个人的各种行为上。社会道德的底线是不损人利已, 高标准要求是大公无私。大学生应在自己心界上树起是非界限。守住道德底线, 不得越雷池半步。这就是思想道德中应坚持的自律原则。在思想道德教育中也应求真务实, 把大学生视为常人而非圣人, 恪守“已所勿欲, 勿施于人”的原则, 以此为底线, 使大学生在生活实际的各个环节中, 从不损人利已, 一步步向先人后已, 大公无私的目标努力, 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3.3 知行合一的自我教育

由于社会的深刻变革, 中国社会步入思想和价值观念多元阶段, 大学生思想活动表现出明显的独立性, 多样性和差异性。因此, 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必须打破单一教育模式, 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自我教育过程, 努力营造教育与自我教育空间, 创造“人人参与教育, 人人接受教育”的社会氛围。充分发挥党团、学生会、学生社团和青年志愿者组织的优势, 把大学生在参加这些活动作为自我教育的重要途径。在实际生活中可以出现, 许多学生讲起思想道德来引经据典, 侃侃而谈, 但在具体实践中言行脱节。知行合一, 是思想道德教育活动中不可分离的环节。道德实践应从自已做起, 从小事做起, 把道德理想和实践结合起来, 落实在具体行为上。知行合一, 身体力行, 塑造健全的道德人格。

3.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导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社会的主流价值, 体现社会主义意识的性质和方向, 是人们观察世界, 判断事物的标准。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内容, 使大学生确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相一致的人生价值目标, 建立起对大学生的正确价值导向。这就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落实科学发展观, 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和时代精神, 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不可否认,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偶像崇拜, 年轻人“追星”是一种榜样认同和学习。只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作为导向, 为大学生树立榜样应该是富有社会责任感, 创造社会价值, 具有奉献精神的楷模。通过社会各行各业的英雄、模范形象塑造另一种“明星”, 形成有利于大学生成长的文化氛围。

3.5 教育方法和评价机制科学化

思想道德教育的传统教育方式有其必要性, 而更应该重视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互动, 更新教育观念, 掌握新的教育方法和手段。要开拓网络教育方法, 借鉴国外思想道德教育的成功经验, 使网络教育成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借助教育载体的多样化, 建立起思想道德教育与大学生现实生活的血肉的关系, 使学生学到的不只是枯萎的思想道德符号, 出现知行分离甚至多重人格。思想道德教育科学的评价机制的建立, 对教育目标的制定, 教育内容和方法的选择是十分重要的。只有科学的评价机制, 才能形成思想道德的内驱力, 对思想道德培养起激励与鞭策等作用。在思想道德教育上, 应坚持自评、互评、家长、教师和社区的共同评价;坚持模向与纵向的比较评价;既有定性又有定量评价的原则。只有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 才能反映学生思想道德的真实, 有利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贴近实际, 推动社会思想道德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2008年2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2]《纪界观、人生观》2004年7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3]《立德树人》2009年3月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生活教育:大学教育价值新取向 篇10

一、大学教育价值取向的演变

(一) 大学教育价值的知识取向

知识取向是大学精英教育阶段的产物。这一阶段持续时间较长, 从中世纪大学一直延续到20世纪60年代, 在我国则持续到21世纪之前。此时, 大学的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主要围绕高深知识的生成或传承, 培养高级专门人才, 创新知识体系。尽管中世纪大学有着很强的专业性, 突出专业的实用性与功利性, 但大学由于无需过多考虑职业问题, “贫困学生和终日操劳而收入微薄的教授, 总是可以在离开大学进入公职领域或担任其他职业时致富, ”[1]因而一些非功利性智力探索、个人修养与文化传播随之产生, 使大学成为一座自我陶醉的孤岛, 形成了以传授专业知识为主的知识取向教育。同时, 精英教育阶段教师主要关注教学和科研, 对外界环境变化缺乏应有的敏感性, 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教育传统与教学习惯。

知识取向的大学教育以知识延续与拓展为目的, 以教师为主导, 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 不断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具体表现为:在课程设置上, 课程结构相对稳定, 学生服从于现有的课程设置, 较少受到外界职业因素的干扰。专业培养方案按照学科基础设置, 主要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主要课程, 此外还包括部分通识课程, 但所占比重较小。在课内与课外的关系上, 以教师为主体, 偏重于课堂设计与课堂教学, 学生课外活动的实践机会较少。尽管学生参与课外活动的积极性较高, 但是由于考试评价是以知识为主, 因此, 学生仍是以学习学科知识为中心, 参与其他活动的时间与广度都不够。

(二) 大学教育价值的职业取向

21世纪以来, 扩招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我国大学生自主择业的难度, 使就业成为社会、家庭与学生共同关注的问题。据调查, 2008年毕业大学生就业率不到70%, 2008年底有100万高校毕业生不能就业, 而2009年又有600万大学生面临就业问题。[2]大学生就业不仅关系到其生存与尊严, 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而且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而在高职院校的就业导向影响下, 一些本科院校不同程度地把课程与教学改革建立在就业导向上, 大学校园开始有转变成职业技能模拟车间的倾向, 校园中充斥着各种招聘和求职信息, 知识教育取向不断消解, 职业教育取向开始显现。

职业取向的大学教育以学生就业为目的, 以市场为主导, 以实践教学为主渠道, 不断提高学生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具体表现为:在课程结构与内容上, 适应职业变化需求, 动态调整课程结构与课程内容, 减少理论课程比例, 增加职业技能教育内容, 课堂教学不再以理论知识为中心, 而是以专业技能为中心;在课堂与课外关系上, 课堂教学时间被压缩, 就业实践机会增加。这种模式以就业为取向, 打破了文化教育模式知识中心主义传统, 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三) 职业取向的教育价值的式微与生活教育价值取向的出现

职业取向的大学教育所带来的问题表现为四方面:一是大学理念缺失。学生以就业为主, 把主要精力关注于未来职业生活, 不再坚守大学的传统理念, 大学难以发挥学术与文化中心作用, 失去了自由、文化与理性的大学精神。二是课程结构失衡。在就业导向下, 大学专业实践不断增加, 专业基础课程被压缩, 这就导致学生的专业课程学时不足, 专业基础理论与基础知识学时较短, 从而不利于学生的持续发展。三是大学文化不足。受不良就业情绪的影响, 学校的文化氛围已不再是20世纪中期之前那种充满理想与激情的情境, 许多学生较早地出现紧张、焦虑与不适的心理感受。大学各种活动已失去了文化的丰富性, 成为为未来职业的过渡与准备。四是学生素养单一。学生较早地涉足职业实践, 从进校开始就通过家教、推销以及创业等实践活动, 试图锻炼自己的能力, 思考如何深入社会, 提升交流与工作能力, 难以静下心来阅读经典, 无心修炼高雅艺术, 专业课程浅尝辄止, 学生的整体素养不高。这不仅影响到学生的当下生活, 而使他们由于失去一些应有的文化素养而造成将来低质量的生活。

大学教育的职业取向所带来的浅层次问题已经显现, 深层次问题不断积聚, 这就迫使大学不断反思教育取向, 统合大学的传统理念与学生的现实需求, 克服知识本位与市场本位, 回归到学生本位, 把学生的现实生活作为重塑大学理念的基础。杜威曾经指出, 传统教育没有把学校建设成为社会生活的形式, 没有使个人因素和社会因素相协调。陶行知不仅继承了杜威对传统教育的批判精神, 而且还进一步把这一理论发扬光大, 提出生活教育就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 简言之, 生活即教育, 从而把通过社会实践接受教育纳入教育的范畴。[3]现在看来, 这些思想并没有过时, 相反却有着更强的预见性与感召力。大学需要重新确立生活教育的价值取向, 既要延续传统精神, 增进学生的知识与智慧, 拓展学科知识, 同时, 也应基于发展的连续性与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的大学生生活的基本原则, [4]满足学生未来职业生活需要, 关注学生当下的生存状况, 确立学生的主体意识, 体现大学生活的完整性。

二、大学教育价值的新取向——生活教育的内容

生活教育是把大学生当下必然的经历作为教育的内容, 引导学生发现生命意义, 珍爱生命价值, 在此基础上根据专业培养方案要求, 主动积累学科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 提升学习能力, 结合社会发展的情势, 增强社会理解力, 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一) 生命教育

教育是在生命历程中展开的, 生命的延续与存在状态是教育的基础, 因而生活教育首先是生命教育。当前, 大学校园中的暴力、自杀及其他意外伤害事件时有发生, 部分学生不关注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特别是在就业压力加剧的背景下, 学生漠视生命的诱因有所增加, 有些高校频繁出现伤亡事故。可见, 在当今社会复杂多变的环境中, 生命教育是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

人的生命是自然生命和价值生命的统一体, 自然生命是价值生命的载体, 价值生命是自然生命的灵魂, 舍弃二者中的任何一个, 生命都是不完整的。[5]自然生命也就是人的生理生命, 其教育是要使学生了解生命的来源、生命的构成及生命的趋向, 这些内容是不同阶段的学生都需要了解的常识。对于大学生而言, 不仅要了解自身与他人生命要素及生理特点, 更主要的是要认清人的价值生命。大学的独特品性就是更强旺地展开自然生命、精神生命与社会生命的过程。其中, 精神生命教育是基础性构成。只有在大学教育中, 精神生命教育的全部理想才具有实现的更好外在条件和主体内部依据。[6]大学还应通过教育使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何在, 如何提升生命意义, 使他们增强对生命的自我意识、自我体验与自我表达, 以及对他人生命的尊重与呵护。生命教育从主体上包括自己的生命教育与他人的生命教育。由于个人生命是别人给予的, 个人没有选择出身的自由, 从个人同别人形成的伦理与社会关系出发, 个人要肩负起家庭的义务与责任。对于别人而言, 个人有生的权力, 生命是至高无尚的。社会的本质决定了别人的生命不仅不能侵犯, 而且要倍加呵护。学校应让学生明了个人生命对他人伦理关系与生活的意义, 尊重同学、家长与教师以及其他人生命价值与意义, 体验欣赏他人生命所带来的愉快与幸福, 以及伤害他人生命所带来的悲伤与痛苦, 增进个人承载生命意义的能力。

(二) 专业教育

从大学诞生之日起, 专业教育已成为大学的核心内容, 无论是早期神学、法学与医学, 还是近现代分化更细的学科专业, 专业教育是大学存在与发展的根本, 成为大学区别于其他层次教育的标志。大学具有学术性与事业性双重属性, 而学术性又是大学的第一属性, 大学根据学科的分化与组合划分出相应的院系, 把不同教师与学生归属于某一个院系。在强化通识与淡化专业的背景下, 学系的概念有所弱化, 学生首先生存于大的学科门类下, 而后根据学术兴趣自由地选择相应的专业, 不过, 学生最终的归属仍然是专业。同时, 在可以自由离开组织的背景下, 教师在学科与单位的选择上, 对于学科的思考远大于单位, 学科给教师带来的利益始终是教师选择是否离开的最高尺度。

大学传授专业知识、培养专业技能、发展专业能力似乎成为不容置疑的事实, 教师与学生按照专业培养方案按部就班地教与学, 至于专业教育的目标是什么, 应该教授专业中的哪些内容, 学生从中获得了多少, 是否需要专业教育以外的东西, 这些内容该如何安排, 如何评价, 生存于其中的学生参与得尤其少。关于专业教育, 有人认为应该增加专业技能课程, 有人认为应该加强通识教育内容, 有人则认为需要增加一般技能课程。实际上, 如何把学生发展放在第一位应该成为专业教育不容回避的问题。传统课程在设置过程中尽管考虑到了社会、学生与专业的多种需求, 但多数课程在实际运行中主要从学科本位出发, 对学生内在需求关注不够。大学需要从学生的生活出发, 考虑学生的心理感受, 分析学生的心理逻辑, 重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 发展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与专业伦理。

(三) 社会教育

了解社会、适应社会以及反思与批判社会成为大学生活教育必不可少的内容。以知识为主导的传统教育中, 教师与学生专注于专业课程, 着力于知识的积累与传承, 较少与周围社会生活发生联系, 大学成为一座孤芳自赏的象牙塔。正因如此, 大学背负着不入世俗的不良评价, 特别是在近代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浪潮中, 以及在资本主义制度萌芽与发展过程中, 大学受到了社会的强烈批判。如今, 随着知识经济成为社会的主流经济形态, 大学又开始不断适应社会的需求, 从而逐步走进社会深处。然而, 大学对社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利益为导向的教学与科研服务, 而社会急需的公益性内容相对不足, 大学应该履行的引领作用彰显不够。学生对社会事务的介入方式及内容较弱, 情绪化的网络发泄无法代替合理的社会批判, 也无助于推进社会改革。

大学是社会的组成部分, 大学理应融入社会, 直面社会问题, 以其知识与文化引领社会发展, 回馈社会需求。当代大学生不仅要适应社会, 走近社会生活, 体现出知识分子与社会之间应有的人格品性与作用张力, 进而对社会问题进行客观的分析与合理的批判。同时, 还应发挥文化引领作用, 提升社会文明, 推动社会进步。因而, 大学要能够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与参与精神, 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与批判能力, 使学生生活在真实的社会中, 而非游离于社会之外, 成为一个冷漠而孤独的看客。

三、面向生活教育的大学教育改革

以生活为取向, 要求大学教育以学生生存与发展为本位, 积极关注学生生存状态, 立足当下, 面向未来, 通过重构专业课程体系, 加大教学改革力度, 充实课程活动内容, 推进社会实践活动, 满足学生的生活需求。

(一) 课程体系

大学专业课程是在一定价值取向下, 由不同领域不同性质内容组织的结构体系。从课程设计与实际运行结构来看, 大学不同专业的课程结构大致可分为:通识课程 (公共基础课程) 、专业基础课与专业主要课程。从课程改革与发展的趋势上看, 通识课程越来越受到重视。20世纪80年代, 哈佛大学文理学院提出《公共基础课计划》, 代替先前实行的《通识教育大纲》, 拓展通识教育课程范围。[7]通过学习, 使学生能够有效地思考并作出书面表达, 对文学和艺术、历史、社会科学等作出批判性评价, 掌握自然科学和生命科学方面的数学和实验方法, 对伦理道德问题有所认识等。以美国杜克大学为代表, 20世纪90年代末对原有通识课程进行调整, 提出了面向21世纪的通识课程体系。根据知识领域、文学艺术、社会文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数学以及其他课程类型, 按照知识领域、探究方式、重点探究与能力培养不同教学目标形成矩阵式课程结构。[8]不过, 不同国家在课程结构的重心及设置取向上有所侧重, 但总体上是在立足学科的基础上, 越来越重视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

根据学科、社会与人的发展维度, 大学各专业课程应由以学科为主的专业课程和以社会与人发展为主的通识课程组成。有学者在梳理出专业知识中心课程、典型产品带教学课程和核心通识课程三种类型的课程体系基础上, 提出了以方法论为中心的四板块课程体系。[9]这一设计并没有超出核心通识课程范畴, 只不过把方法论单独列出加以强调。新的课程架构要在合理划分专业课程与通识课程比例基础上, 把专业课程内部结构交由各学校专业团队进行设计, 通识课程由各校根据人文、社会、自然、技术与方法四个领域, 参照教育目标分类方式, 按照知识、情感、技能与能力四个层次, 并对不同课程类型在发展层次上进行赋值, 形成结构清晰而完整的矩阵式课程结构及相应目标。特别是“打破我国通识课程中外语、计算机、体育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比例约占全部通识教育学分的70%”, [10]增加其他人文等通识课程。

(二) 教学改革

在课程设计的价值取向及相应目标引领下, 大学课程体系只是一个静态的结构概念, 合理的课程结构与体系只是实现大学目标的第一步。从国外实践来看, 专业课程与通识课程远未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在许多高校中, 人文类专业不过是要求学生在革个院系学习一定数量的课程, 缺乏系统性和深度;而自然科学类专业过分强调知识本身的传授, 而忽视了教会学生探求这些知识的方法。”[11]教学上, 教材中心、教师中心和课堂中心仍然盛行, 学生没有获得教学目标所期望的发展结果, 因而如何把大学理念转化大学文化, 在学生身上得以体现, 还需要通过教学环节实现学生与知识互动, 学生的发展与知识文化内涵互动。

大学要切实推进教学改革, 特别是改变习以为常的教学方法, 从学生现实生活的需要出发, 实现教学方法变革。着力改革最常采用的讲授法, 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所倡导的学生多学、教师少教方法吸纳进来, 大量使用以学生为主体的讨论式教学, 合理设计与分组, 充分发挥大学图书及信息资源作用, 调动学生课外学习的积极性, 形成学生的问题意识, 提高分析与综合能力, 提升信息获取与处理能力。同时, 对于核心概念及原理尽量采用案例法, 把复杂原理通过案例情境进行简化, 既结合学生的日常性经验资源, 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又可以通过案例解读发展学生逻辑推理能力。这种课堂上的多向交往与互动, 能够生成丰富的潜在课程, 从而创造激动人心的学习与交流氛围, 改善师生关系。

(三) 课外活动

大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 学生在学习中生活, 在生活中学习。因而, 大学的整个时空都充溢着学习的因素, 充满着生活的内容。课堂只是大学一个部分, 按照教育部有关大学专业课程总学时的规定, 学生每学期每天平均教学时间约4.5节课, 其余时间都在课外中度过, 如果不能有效设计与利用课外时间, 学生生活将失去目标引领, 尽管学生在生活着, 但这种生活的意义与大学的本真要求与时代的需要相去甚远。事实上, 大学生网恋、学业成绩不良以及目标缺失等现象同学生课外活动目标迷失有关, 同学生自我规划不足有关, 也同学校对校园文化建设有关。

大学文化是由教师与学生的共同生活空间所营造。大学首先要有意识建构生活性的校园文化, 注重校园艺术设计, 以学生社团活动为主体, 开展多样的文化艺术活动, 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 体验大学较高的知识情趣, 较美的校园环境, 较好的人际关系。特别是学生社团活动, 尽管数量较多, 但规模参差不齐, 目标定位缺失, 活动经费缺乏, 进入了发展的迷茫期, [12]需要多渠道筹措活动经费, 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避免学生社团活动行政化与形式化。前者以分管学生工作职能部门占主导, 由学校设计与组织, 难以体现学生活动的主题与意义;后者把社团活动作为评比的内容, 作为学校文化的点缀, 而不是为了学生真实的生活。学校要克服学生社团活动的行政化与形式化倾向, 使社团活动主题多元化, 方式多样化, 效果生活化。

(四) 社会实践

大学的职能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网络, 包括生产性职能、消费性职能和公民职能, 其中, 公民职能主要指培养学生政治、经济与社会职责的理解力, 对社会目的与行为的批判力, 为其他人提供力所能力的服务。[13]在我国, 大学生以校园为主要活动空间, 校园内又以专业学习为主要任务, 从而导致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 对社会现状与问题分析不够, 服务能力不强。对于社会的热点问题, 学生主要借助新闻媒体发表个人的观点与看法, 常常出现许多偏激的语言与过激行为。不可否认, 学生言语与行为的正义性, 对社会改革发展有促进作用, 但有些问题由于缺乏理性会导致建设性批判不够。同时, 受高考制度的影响, 学生原本应通过日常生活与学习发展起来的交往能力、表达能力、分析能力发展滞后, 延迟到大学进行学习, 从而加重了大学阶段的发展任务, 需要借助学生校外活动提供多种能力的发展空间。

生活化大学生道德教育 篇11

【摘要】儿童时期是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按照先入为主的规律建章立制,运用激励机制,固化学生行为,建立评价体系,让养成教育与受教育者的家庭生活、学习生活、交往生活、集体生活等紧密相联,增强养成教育的实践性、体验性、民主性、开放性,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反思,自我教育,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

【关键词】养成教育 实践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074-01

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道:“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家孔子曾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儿童养成良好的习惯,其行为将固而不化,长大后便可以“正性”、“养心”、“成德”。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形成良好班风校风的基础,是建设良好班级体的保证。在小学阶段注重习惯养成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真正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一、农村小学生养成教育现状

多数农村学校的孩子属于留守儿童,缺乏必要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教育,部分学生具有“多重人格”,表现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部分学生心理失衡,道德失范,行为失控。经调查发现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注意力不集中——老师安排学习任务,反复强调后部分学生仍不明确。二是行为不自觉——不经同意随便拿取人家东西,不能做到提前候课。三是乐于撒谎——作业没写便说“忘了拿”,发现别人做了错事便说没看见。四是缺少责任感——做了错事百般抵赖,即使证据确凿也不低头。五是自私自利——在课桌上划定“私人领域”,不愿帮助别人。六是不宽容、不感恩——生活中你打我还、你骂我咒绝非饶过,对父母的辛苦视而不见。七是缺少必要的修养——在楼道、走廊打闹、喧哗,脏话、粗话屡见不鲜。

本校以“红领巾飘起来”为主题加强了学生习惯养成教育,但仍然有部分班级的养成教育未得到足够重视,与学科活动相脱节,与家庭、社会生活教育少联系,学生的品德习惯知行不一。笔者认为农村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要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要根植于学生的生活世界并为学生的生活世界服务。直面生活中的问题与困境,让养成教育与受教育者的家庭生活、学习生活、交往生活、集体生活等紧密相联,用学生自己的生活、自主的活动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启迪与引导,创新方法、途径,增强养成教育的实践性、体验性、民主性、开放性,发展学生鉴别是非、自我约束、自我教育的能力,提升其公民道德素养。

二、关注生活实际,寻觅教育切入点

(一)知晓规矩、规范行为

宋朝理学家朱熹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足见知与行是不可分的。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应从学生的认知出发,《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以及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是学生首先要知道并且要落到行动上的规则,同时还要结合当地人生活常识的缺乏和生活观念的错误等方面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引导。对学生进行家庭生活、学习生活、交往生活、集体生活行为养成教育时,应创设灵动的生活学习场境,让学生明确为什么要这样做,以及如何去做,让学生在每天的生活中都能有法参照,并逐步在头脑中形成健康、文明生活之烙印。

(二)激励引导、固化行为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可形成的,必须时时抓,处处抓。尤其是对那些各种习惯都比较差的学生其自制力相对比较弱,好习惯如果没有得到及时强化便容易消退。因此训练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从细处抓起,有目的、有计划地增强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意识。同时要通过爱的甘泉去进行入脑入心的浇灌,通过榜样、示范的力量去争取,通过同龄效应去帮助,还应运用一定的激励机制去鼓起他们奋进的风帆。即使是教师、家长的少许表扬与肯定,对他们来讲也是一种荣誉,一份成长中的收获。适当采用多种形式的激励方式,以表扬为主,充分发掘学生的闪光点,让其多体会成功之感。用成功的喜悦强化学生的行为,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适时评价、落实监督

生活化大学生道德教育 篇12

(一) 廉洁教育内容脱离实际

一方面, 当前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内容在新形势下的与时俱进性不强, 学科中廉洁教育的内容多滞后于我国反腐倡廉建设的进程, 也未能按照当前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新要求、新精神及时进行更新。另一方面, 当前高校廉洁教育的内容主要侧重于廉洁思想理念、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 与当代大学生的现实生活结合不够紧密, 对实际的思想、成长需求关注不够充分。

(二) 廉洁教育方法单一陈旧

首先, 当前高校廉洁知识、价值、理念的教育, 以课堂讲授为主, 忽视了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其次, 当前高校开展廉洁教育相关活动形式大于内容的倾向严重, 活动开展呈现出“一窝蜂”态势。再次, 当前高校实施廉洁教育的渠道普遍较为单一, 对互联网教育等新媒体的教育方式利用不够。

(三) 廉洁教育作用成效有限

当今社会存在的一些消极腐败思想与不廉洁现象, 对大学生造成了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 导致部分大学生对腐败认识不到位, 出现了廉洁意识淡薄、价值观取向扭曲、思想消极腐败等问题, 严重消解了廉洁教育的实效。

二、大学生廉洁教育日常生活化的意义

(一) 教育日常生活化是人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当前高校廉洁教育成效有限的关键因素在于廉洁教育的实施更多地注重受教育主体的外在因素, 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受教育主体包括自我实现在内的多样性需求, 以及对生活质量的主观感受, 导致受教育者与现实世界无法达到和谐统一, 人的全面发展无法真正实现。教育日常生活化是实现受教育者与现实世界和谐统一的重要途径。因此, 将廉洁教育融入大学生现实的学习生活, 在寓于生活的教育中不断提升大学生的廉洁素养, 促进廉洁教育目的的实现, 才能真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 教育日常生活化是廉洁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运用日常生活化的教育方式, 把教育融入大学生现实的学习生活, 更容易被大学生接受, 也才能够真正使大学生的廉洁自律意识在生活实践中逐步提高, 行为自然养成, 实现知行合一的教育目的。因而, 教育日常生活化不仅是实现廉洁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也是廉洁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 教育日常生活化是提升廉洁教育成效的必由之路

把廉洁教育和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相结合, 在真实生活中展开, 能够更好地引导他们从自身的言行做起, 养成良好的廉洁意识和品德, 树立正确的廉洁观, 做到学以致用, 自觉运用廉洁知识理论指导生活实践, 形成廉洁自爱的生活方式, 提升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进行正确分析、判断、选择和处理的能力与水平, 进而提高生存和生活的智慧、能力。

三、大学生廉洁教育生活化的实现路径

(一) 内容要来源于生活, 提高教育针对性

来源于生活的教育内容, 是廉洁教育日常生活化的基础。对当代大学生实施廉洁教育, 首先, 要有既符合其特点又来源于生活、既体现时代性又丰富多彩富有启迪性的教育内容。其次, 教育内容要系统化、体系化, 不仅要充分挖掘、继承古代廉洁、廉政思想文化的精髓, 赋予其时代意义, 用以解决新时代的新困惑、新问题, 也要借鉴世界其他国家优秀的廉洁、廉政思想文化, 积极吸纳当代廉政建设的经验教训、新思想、新成就。同时, 要加强廉洁思想理论研究, 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导, 加强不同学科间的廉洁理论知识的融会贯通, 形成系统理论体系, 从不同方面加强廉洁教育的针对性。再次, 要针对大学生中不同群体的年龄、层次、心理成熟状况等特点区别对待, 增强针对性。对在校本专科生应侧重知识理论、行为规范的教育引导;对研究生群体要注重学术道德等方面的行为养成;对学生党员、干部要注重增强廉洁自律性和榜样性的教育;对毕业生则要注重廉洁就业、恪守职业操守等方面的强化教育。

(二) 方法要贴近生活, 增强教育目的性

立足生活与实践的生活化教育方法, 是廉洁教育生活化的保障。教育方法贴近生活, 首先, 要加强宣传舆论阵地建设, 使互联网特别是手机互联网等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主要渠道的新兴媒介与校园宣传橱窗、校内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相结合, 开展多渠道、多方式、全方位的宣传教育活动, 大力宣传廉洁教育知识理论, 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敬廉崇洁的校园环境, 让大学生认识、认同、接受、参与廉洁教育。其次, 要改变传统教学方法, 结合大学生的特点、需求, 以理性思考和辨析为主, 通过说理、讨论等形式, 采用专题教育、典型事迹报告会、案例辨析等灵活多样、启发启迪式教学方法, 突出大学生主体地位, 让他们更多地参与教学过程, 使其对廉洁的认知提升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知向行转化, 增强践行自觉。再次, 第二课堂要突出主题、形式多样、注重实效。第二课堂是廉洁教育的重要载体。廉洁教育的开展, 要结合大学生党团、社团和暑期“三下乡”等活动与实践, 围绕主题, 精心设计, 让大学生积极参与, 在参与过程中提升廉洁自律意识, 增强行为自觉。同时大力宣传弘扬淡泊名利、廉洁奉公、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优秀教师典型和艰苦朴素、勤奋学习、自强不息、报效祖国的优秀学生典型, 发挥模范效应, 通过身边人、身边事教育, 用无声行为感染大学生, 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增强其道德实践自觉, 实现廉洁教育目的。最后, 要加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结合, 发挥学校在廉洁教育的主阵地作用, 不断加强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衔接,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紧密配合的廉洁教育网络, 形成教育合力。

(三) 成效要融入生活, 让廉洁自律成为当代大学生的生活方式

一方面, 要把廉洁教育和大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教育引导大学生从身边点滴小事做起, 将行动化为习惯, 逐步使习惯成为生活方式, 努力成为廉洁文明的传播者、践行者、推进者。另一方面, 要不断巩固已有的教育成效, 使廉洁教育转化为大学生的行为自觉, 要巩固已有教育成效, 发挥长效作用。首先, 要完善体制机制, 保障大学生对身边的不廉洁行为有反映渠道、监督权力和纠偏方法。其次, 教育引导大学生不断提升自我教育、自我引导的能力与水平, 提高自我廉洁认知, 形成崇尚廉洁的价值取向, 增强抵御消极思想腐蚀的抵抗力, 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只有这样, 廉洁教育才能真正实现日常生活化, 才能真正使当代大学生把廉洁思想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做到知行统一, 实现教育目的, 才能确保大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十八大报告文件起草组.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

上一篇:第三方物流策略营销下一篇:凝胶渗透色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