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平台校园网(共12篇)
跨平台校园网 篇1
一、引言
知识平台是人们对知识进行搜集、汇总、存储、使用、管理、学习和研究的信息平台。构建知识平台的主要目的在于建立一种基于快速获取有价值信息的技术平台。技术的成熟和应用带来了网络社会化, 提供了广泛的交流平台, 群体交流已成为知识发展、转化和创新的必要条件[1]。知识平台通常是学校、社会组织、企业发展、提高自身竞争力的有效手段。知识平台是一套完整的、严密的基于知识服务的平台。
二、校园网知识平台的概述
基于校园网的知识平台打破了传统的知识传播方式, 单纯的书面资料或者是课堂讲授已无法满足大数据时代的需要。基于校园网和互联网的知识平台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为社会提供了海量的信息与数据。然而, 基于互联网知识平台的建立对于个人、中小规模的用户来说, 实现有着难以逾越的技术和投资鸿沟。而基于校园网或是局域网的知识平台的建立对上述用户更有现实意义。一个基于校园网的知识平台的应该要选择合适的体系和架构, 充分发挥校园网的特点, 能够大大提高知识平台的使用效率, 满足用户的真正需求, 提高知识平台的可用性、适用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基于校园网或其他网络的知识平台有效降低了知识平台的开发成本。知识平台的优劣, 直接体现了该单位的竞争力。知识平台是用户快速获取知识的方式, 用户可以通过知识平台对知识进行有效的管理。
三、校园网知识平台的体系结构
知识平台向用户提供以知识获取为特征的服务, 基于校园网的知识平台通过数据搜集、分析、存储、统计、挖掘, 为用户提供所需的知识。互联网的发展开拓了知识传播的途径, 使知识的传播更加多源化, 而校园网的普及为知识的传播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平台。下面图1是基于校园网的知识平台的体系结构。
校园网内部的用户主要是学校教职员工和学生, 他们既是知识平台的使用者, 也是知识平台的管理者, 同时也是校园网的主要使用者, 是知识平台的受益者。教师的职责是利用知识平台向学生传授知识。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能力, 使其能够独立使用知识平台进行自主学习。此外, 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知识平台进行知识的交流、知识的总结, 从而进一步完善知识库。
知识平台依托于校园网建立之后, 需要对其进行丰富与完善。用户可以通过一定方式获取外部知识, 对知识库进行更新。当前知识的来源具有多样性特点。例如:有记录的知识可以通过书籍、音像制品获取;最新的知识可以通过互联网搜索获得;需要版权的知识可以通过购买和租用方式获取。其他获取知识的方式还有调查、研究、统计等。
知识获取之后, 我们需要对知识进行必要的评估, 因为知识的海量性和多样性, 决定了现有的知识平台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知识进行取舍, 一般原则是根据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自身需求, 选择适合他们的知识保留下来。对其他暂时不需要和远离实际需求的知识, 予以舍弃。
知识的管理主要是有对知识的录入、存储、发布, 用户需要在三者之间建立起稳定、平衡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下对知识进行管理, 方便用户的使用。知识的录入主要是对将外部知识输入到知识平台。知识的存储依赖于校园网的硬件条件, 我们可以根据校园网的实际情况, 建立分布式存储方案。根据知识平台的特点、知识获取的方法、知识发布方式的不同, 分别选择存储方式, 将大数据的知识存储于不同的服务器。知识的发布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建立几种典型的应用。例如, 电子期刊、图书的发布可以使用网站的特定页面发布;对于视频知识可以建立视频服务器予以发布;对于其他类型的知识可以根据其自身特点选择发布方式。
四、知识平台的建立
基于校园网知识平台的特点决定了其建立过程不是一蹴而就、一帆风顺的。在这里我们根据知识的来源、存储和发布方式建立知识平台体系如下面表1所示。
确定知识平台的体系后, 可以根据知识的来源对知识进行分类管理。每一种类的知识需要根据其自身特点进行存储和发布。其中, 服务器的投资是必不可少的;相应网站的开发与维护也需要必要的投资;定期获取外部知识, 也有投资的需要。在知识平台的建设过程中, 必要的资金需求是其中最重要的环节, 也是系统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知识平台可以采用有经验的教师筛选的知识库, 避免了学生漫无目的地查找, 使之快速接触到最新的知识[2]。这样学生可以更有效率的学习新知识。用户可以通过知识平台的应用研究, 总结新型知识服务模式的成功经验, 发现存在的问题, 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进一步提炼用户的知识处理需求, 从而改进和完善知识平台, 确保知识平台的顺利实施[3]。完善知识平台体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我们需要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完善。用户需要对校园网内部的知识和外来知识进行整合, 建立起对待知识的价值体系。在共享的前提下, 让知识去调动人的积极性, 用人去完善知识, 在知识之间建立有效的联系。通过知识平台推动校园内部良好的学习氛围的形成, 沉淀校园的文化底蕴, 提升学校的竞争力。
五、知识平台的维护与管理
知识平台的使用过程难免面会出现一些问题, 这需要我们对其要有宽容心。知识平台体系的维护需要大量的工作。使用者和管理者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对用户进行鼓励, 鼓励学习、鼓励知识的共享与交流、鼓励创新, 在知识平台的使用过程中要容忍失败。当然知识的积累与学习非一日之功, 知识平台的益处也不可能立竿见影。从长远角度来看, 基于校园网的知识平台必定会给校园注入更多的活力。
六、结语
基于校园网的知识平台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知识平台的建立、使用和发展依赖于校园网的建设, 同时知识平台的使用、管理与维护也需要使用者和管理者付出大量的努力。知识平台为校园网用户提供了知识整合的平台, 有组织的学习、研究对提升知识的价值和提高组织的竞争力有极大帮助。知识的积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校园网的发展可以构建良好的知识平台, 更好的发挥知识的作用, 促进校园网知识的有效积累和利用, 推动学校培养人才的能力和增加师生的知识基础, 提升学校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陈殿青.基于Web2.0环境下的协作学习知识共享平台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 (8) :83-86.
[2]王宏伟.基于校园网的医学课程自主学习平台思考[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0, 24 (3) :262-264.
[3]李晨晖, 崔建明, 陈超泉.大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构建关键技术研究[J].情报资料工作.2013, (2) :29-34.
跨平台校园网 篇2
(2)微信为新新媒体,对学生受众有很强的吸引力,而且迎合了当代学生的生活习惯。(3)微信发送语音形式的消息,使得信息的传递更具人性化、更贴近生活。(4)微信公众平台的开通,实现了信息一对多的传播,而且互动性更强。
(5)目前微信公众平台不仅能发送文字、图片、语音,还能发送视频图文列表消息。(6)建设微信公众号目前也有不少高校采用的第三方的微信平台,这里面可以去看一下微之家(微之家-专业的高校微信公众管理平台,微信查成绩、课表、空教室、图书、续借)帮其他高校做的一个微信案例:福建工程学院团委; 对策与建议
新媒体时代,微信粉丝与其说是传统意义上的受众,不如说是信息消费的“用户”,而校园微信公众平台的信息消费用户就是学生——一个特殊的群体。如何能更好地留住并开发更多的信息用户呢?我们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明确定位,打造品牌
定位是一个媒体建设和发展的核心。要想做好、做大一个媒体,必需制定一个适合自身发展以及符合自身建设的定位,明晰自己的定位,以形成品牌效应来辐射受众。而定位可以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前提假设:战略目标假设——我们想做什么;外部环境假设——我们可以做什么;内部实力假设——我们能做什么。富有特色又适合自己的定位,可以彰显微信公众平台这一新兴媒体与众不同的个性风格,增强其不可替代性。
传播校园信息的媒体,都与开展学生思想引领与成长服务这个主题离不开,也可以说,这是根本主旨。校园微信公众平台是要打造成为一个全新的传递校园信息的主流媒体,以“主流性与草根性并重,思想性与娱乐性并重,观念引导与行动实施并重,服务学校与服务学生并重,立足校园与放眼社会并重”为原则。
(二)创新内容,提升内涵
内容是一个媒体生存的最大武器。精彩的内容,实用的信息是吸引受众的最大法宝。“使用与满足”研究把受众成员当作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作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3要对内容进行创新,首先当然是需要了解受众的需求。
校园微信公众平台,主打的当然是校园新闻,所以应该更加注重报道校园新闻、校园活动预告等内容,但不能陷入简单的“复读机”模式,停留在单纯的复制层面,而是真正做好新闻的二次传播。同时,开拓新颖的板块栏目,创新新闻内容是十分关键的。除了校园新闻外,不能缺少学生感兴趣的饮食养生、娱乐、星座、职场等信息,而这其中,构思能引起学生共鸣的话题,是最值得实行的方案,以华中科技大学的校园微信公众平台为例,其成功推出“属于你的我的华科式爱情”等板块,不仅是本土化和接地气的做法,也是用学生的独特视角去解读生活、爱情以及校园和社会,让学生更容易、更乐于接受校园微信公众平台的内容。
(三)打破传统,革新形式
在这么多校园媒体中,可以说没有一个媒体传播信息的形式多于微信这个新媒体,微信主打的就是用语音进行信息播报,而像传统的文字信息,图片信息也在微信中得到运用,同时不能忽视的是微信视频的功能。一条讯息可能有多个化身,从相同的数据中自然生成。因此,在形式上,应该在尽量克服限制微信公众平台发布信息数量的基础上,不仅通过文字内容、图片和语音吸引学生读者,还可以利用3G时代智能手机的相关强大功能和不断研发升级的微信功能,加入微信漂流瓶、扫一扫甚至是视频信息的传递,使校园微信公众平台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例如:华中科技大学校园微信公众平台为方便校内同学交友交流,成功开发华科版微信校内漂流瓶和微信上墙等功能,迅速走红校园。
(四)灵活时间,增强互动
学生一般习惯晚睡,除了在晚上九点到十一点使用微信,在中午十二点到十四点这个时间段也是使用微信的高频段。因此,根据学生的生活作息习惯,灵活制定微信发布的时间是很重要的。
当然,除了制定时间,和粉丝互动是很关键的一个环节。增强互动就需要知道受众需要怎样的互动话题,需要怎样的互动形式,确立良好的互动关系。要增强校园微信的互动性,首先,应该想到“互动话题”本身能够引起学生的感兴趣度,如:“那些年我们一起......”等,使更多的学生“有话可说”。其次,利用奖品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互动粉丝的福利。再次,应该为学生受众提供更多的互动机会,并不一定只有互动话题才能参与,可以开设一个专门和粉丝互动的栏目,接收学生受众提供的各种信息。
(五)整合资源,优化人员
校园微信公众平台的整体运营包括微信运行后台、内容提供者——校园编辑、移动接收终端,学生用户等几部分。在这几个部分中,学生用户是主体,对各部分都起着显性或隐性的导向作用;而运行后台和接收终端是联系各方的传送血液。
跨平台校园网 篇3
关键词:校园网;考证管理系统;EAI应用集成;B/S架构;数据库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4)07-0189-02一、现状概述
中等职业学校的每个学生都要考取劳动部门的技能证书才能顺利毕业。每学期都会有大量的学生参加各种技能证书的考证,学校考证管理部门的工作量非常大。另外,上级考证管理部门没有配备下级版的考证管理软件,使得考证管理工作更加繁重。我校目前使用的校园网管理平台是由上级教育部门统一指定的,该平台也没有专门的考证管理模块。学校考证管理部门只能以文件形式和手工操作对日常考证工作进行管理,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并且数据经常出错。鉴于日常考证管理业务繁重,有必要开发一套比较完善的考证管理系统来改变现状。
二、需求分析
新开发的考证管理系统需要实现以下目标:
(1)与现有校园网平台整合,实现数据共享。利用已有校园网平台数据,大量简化手工录入数据的操作;通过已有的校园网平台数据,自动生成考证信息上报表,实现与上级管理平台的数据对接。
(2)实现考证结果数据的导入功能,把上级考证部门的数据导入到考证管理系统中;自动在校园网平台中生成所需的证书数据和奖励学分数据。
(3)考证管理系统在界面上集成到现有的校园网平台中,实现应用集成。
三、系统设计
考证管理系统尽量使用已有校园网平台的数据,对于要使用到的其他额外数据,需要在校园网平台数据库以外新建一个数据库提供支持。
学生考证以项目形式进行管理。一次考证对应一个项目,多个考证建立多个项目进行管理。根据考证管理业务的流程进行功能开发和界面设计。
采用和现有校园网平台相同的B/S架构,通过嵌入集成到现有的校园网平台中,实现应用界面的集成,与现有校园网平台既独立又统一。
四、概要设计
新开发的考证管理系统共分为7个流程:建立考证项目信息、考证项目名单管理、信息校对表生成、上报数据表生成、考证成绩导入、在校园网平台中生成证书信息、在校园网平台中生成奖励学分信息。
以考证管理业务的流程作为系统设计的依据,一个业务流程对应一个功能模块。考证管理业务的7个功能模块包含于两大功能模块中:考证项目管理和考证项目明细管理。
在校园网平台中,学生个人信息数据只能存放一张照片。该照片为蓝底证件照片,供学生管理部门使用。而考证要求的是白底证件相片。因此,需要在新建的额外数据库中存放一张白底相片数据,并且开发一个相应的考证照片管理的功能模块。
在校园网平台中,数据字段“户口性质”和“户口所在地”与上级报考数据不一致,不能采用。也需要在新建的额外数据库中存放学生的“户口性质”和“户口所在地”信息,并开发一个相应的学生额外信息管理的功能模块。
五、详细设计
(一)数据库设计
考证管理系统的运行需要一个新建额外数据库的支持,用于弥补校园网平台数据的不足和不一致。新建的额外数据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数据表:考证项目表,用于保存考证项目信息数据;考证项目明细表,用于保存考证详细信息数据,包括考证学生名单、考证成绩、证书编号等信息;考证照片表,用于保存学生的白底照片数据;学生信息附加表,用于保存若干字段的学生附加信息,这些附加的信息是在校园网系统中不存在的或者不一致的数据。
·问题探讨·基于校园网平台的考证管理系统开发(二)功能设计
1.考证项目管理模块
该功能模块是整个系统的主界面,对考试项目进行管理。能新建、修改和删除项目信息,列出所有的考证项目信息,可以通过点击项目名称进入项目进行明细管理。在该界面中还提供了其他额外功能的调用链接,主要包括“学生附加信息管理”、“学生照片管理”等功能。
2.考证项目明细管理模块
考证项目明细管理模块是用于管理考证项目的明细信息,包括考证名单管理,以及后续管理业务的各种功能模块的调用。该模块是整个系统的主要模块,主要包含了6大功能:考证名单管理、信息校对表生成、上报数据表生成、考证成绩导入、生成校园网平台证书信息和生成校园网平台奖励学分信息。
(1)项目名单管理。项目名单管理功能用于管理考证名单,通过简单的鼠标操作,无需键盘录入,就能非常方便快捷地对名单进行添加、删除等操作。
(2)信息校对表生成。上报考证数据前,需要学生本人核对个人信息,并确认签名,以确保学生信息准确无误。“生成信息校对表”功能,一键就能立即导出校对文件,并且带有学生的照片信息。
(3)上报数据表生成。该功能可以自动生成一个上级考证管理部门指定格式的报考数据文件。上级考证部门提供了一个固定格式的报名文件,该文件作为与上级管理平台的数据接口,文件格式为微软公司的电子表格格式。该文件是一个空的文件,需要把报考数据录入到该文件中。上报数据时,要在网上打开上级部门的管理平台,然后通过文件导入功能,把数据导入到上级管理平台中。
(4)考证成绩导入。考证结束后,上级考证管理部门会把考试结果数据以文件形式下发到学校。 “考证成绩导入”功能可以把考证成绩导入到考证管理系统中。该功能需要提供一个文件导入的界面,并能把导入的数据写入到数据库中。
(5)生成校园网证书数据。有了考证结果数据后,需要把考证合格学生获得的证书信息录入到校园网平台中。需要在校园网系统中录入的证书信息包括有证书名称、考生信息、证书编号等数据。该功能通过导入的考证结果数据,把考试合格的证书数据直接写入到校园网平台的相应的数据表中。
(6)生成校园网奖励学分数据。在校园网系统中,除了给考证合格的学生录入证书信息外,还要给这些考证合格的学生添加奖励学分。“生成校园网奖励学分数据”是把考证合格学生的奖励学分直接写入到校园网平台的数据库中。
(7)考证项目结束功能。该功能只是系统的一个附加的小功能。用于考证项目完成后,不需要再改动任何数据,该功能就会屏蔽所有的编辑修改功能,用于防止结果数据被恶意篡改。
3.考证管理附加功能
考证管理附加功能主要包括“考证照片管理”和“学生额外信息管理”。这两个功能的运行都需要额外数据库的支持。考证管理附加功能在主界面“考证项目管理”界面中提供链接调用。
(1)考证照片管理。该模块用于学生考证照片数据的管理,具有“查询”、“导入”、“导出Excel”、“导出照片文件”等功能。考证照片的数据放在新建的额外数据库中。其中,“查询”功能用于显示学生照片信息;“导入”功能可以导入RAR压缩文件,或者直接上传JPG格式文件;“导出Excel”功能,能把学生照片按指定格式输出到Excel文件中;“导出照片文件”功能,可以导出学生照片文件,以RAR压缩文件提供下载。
(2)学生额外信息管理。该功能用于管理学生额外的信息数据,这些数据都是在校园网平台中不存在的或者数据不一致的。可以通过导入形式,把学生额外信息导入到额外的数据库中。或者直接在界面中编辑学生的额外信息。在“学生额外信息管理”功能中还提供了一个小功能。该功能可以根据身份证号码信息,自动生成“户口所在地”字段信息。
六、总结
该考证管理系统在界面上已整合到校园网平台中,并充分利用了已有校园网平台的数据,实现了数据与应用界面的集成。考证管理系统界面简单明晰,操作简单,功能强大,已经成为考证管理部门正式的考证管理平台。该系统大大减轻了考证管理部门的日常管理工作,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房大伟,吕双,刘云峰.ASP.NET编程宝典[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
跨平台校园网 篇4
云计算时代的今天, 数据中心架构和技术正在向着开源、融合的方向迈进, 开源及融合的概念被越来越多的体积并成为新时代人们对产业失误发展进化的一种共识[1]。云计算[2]是基于互联网的相关服务的增加, 使用和交付模式, 通过互联网提供动态易扩展且虚拟化的资源。 云计算的体系结构的特点包括:设备众多, 规模较大, 利用了虚拟化技术, 提供任意地点和各种设备的接入, 并可以定制服务质量等[3]。 Open Stack[4]是一个由NASA和Rackspace合作研发并发起的, 以Apache许可证授权的自由软件和开放源代码项目。 云计算时代的今天, 数据中心架构和技术正在向着开源, 融合的方向迈进。在这样的趋势下, 作为一个几乎支持所有类型云环境的开源云计算管理平台, Open Stack在近几年增长迅速, 成为引领开放融合云计算发展的一个主导力量。
目前, 高校是网络用户较为集中的地方, 网络, 计算和存储等资源十分丰富。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成熟, 云计算已然成为高校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新模式, 私有云也随之成为主流模式。 因此在校园网络环境构建一个具有合理架构, 建设一种资源可管理和交付的, 满足校园业务需求的Open Stack私有云计算平台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提供校园网搭建云平台的基本环境和基本架构, 采用资源池化的方式进行私有云的建设, 解决校园网服务器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和存在访问高峰的问题;在平台搭建过程中对各个方面的相关配置, 实现资源的整合以及动态交付, 提高物力资源的利用率;平台搭建完成后提供云管理系统, 实现统一管理, 提高运行和维护的效率, 实现基础应用环境和测试环境。
1 云平台的整体架构设计
云计算有很多种不同类型的部署方式和运营方式, Open Stack也具有多种功能组件。所以本节结合校园网络环境分析说明云平台类型选择, 云平台架构设计以及云平台网络设计。
校园网络环境具有多种业务的需求, 其中的基本服务包括计算、网络、存储, 每种服务都有不同的资源需求, 所以云平台架构选择的是通用性云, 它将被设计为平衡的组件, 在整体的计算环境中不强调某个特定的领域。 对于计算、网络、存储等组件来说, 云的设计有必要的公平权衡, 这样可以适用于校园环境的各种用例。
1.1 云平台设计的类型节点
云平台架构主要设计三种类型节点:控制节点、网络节点、计算节点。
控制节点的设计:在控制器安装Horizon模块为云用户和管理员提供图形化界面; 安装Keystone模块为的是验证用户身份和访问服务目录的权限; 安装Swift模块可以提供对象存储;Glance模块主要是提供Image镜像的存储;Cinder模块则是提供block存储。 控制器的基础设施节点可以提供管理服务给最终用户, 还可以在云内部为运行和维护提供服务。 控制器较典型的现象[6], 就是运行消息队列服务, 在每个服务之间携带传递系统消息。控制器服务的性能不仅仅限于处理器的处理能力, 也受限于服务的并发用户。
网络节点的设计:遗留的网络服务主要是一个二层的网络服务, 云运维人员负责遗留网络的网络管理。 网络节点将安装Open Stack网络服务组件, 提供给租户访问网络的权限, 并且还可以管理和创建网络资源。 基于已有的网络基础设施来封装通信路径, 来实现给租户的流量分段。 这些方法依赖于特殊的实现方式, 例如GRE隧道, VXLAN封装和VLAN标签。 本文采用了VXLAN来实现节点间通信。 在网络节点安装的Neutron模块具有管理云平台局域网的功能, 用户可以通过web接口创建网络, 路由和DHCP等服务, 还可针对路由和协议配置访问控制策略。
计算节点的设计:计算节点选择硬件规格包括了CPU, 内存以及磁盘类型, 硬件规格和Open Stack的服务优化参数会直接影响到实例的性能。 本文主要是搭建一个通用性的云平台, 所以Open Stack环境使用默认的配置。 计算节点使用一致的硬件来设计资源池中的节点, 这样对资源池会有积极作用, 可以更易部署, 支持和维护云。在计算节点安装Open Stack的nova模块相关组件, 通过Nova组件控制整个云平台的计算资源的调度, 所以将它单独部署在一台节点上。 Nova模块的主要功能是实现Open Stack Compute的相关服务, 因此Nova是整个云平台Iaa S的核心模块, 它生成一个抽象层, 以此来实现资源的虚拟化, 提高自动化部署云主机的效率。
1.2 云平台的网络架构
1.2.1 云平台的网络拓扑
一般传统的网络设计把网络分为业务网段和管理网段。云平台按照传统网络的架构来部署, 多增加一个网段节点间的通信网段。 云平台的网络设计, 主要是针对提供云主机服务的计算, 网络资源来设计的。 图1 为云平台网络架构图。
图中根据防火墙的三个接口, 对整个拓扑进行安全域的划分, 不同的安全域可以在防火墙进行不同的访问控制策略, 并且为了避免流量嗅探, 局域网攻击等一些网络攻击方式, 把云平台网络区域划分三个网段, 以此来增强云平台的安全性。
图1 中云平台区域总共划分三个网段[5]:网段一为图中VXLAN, 它是通信网段, 用来计算节点, 为的是实现云主机间进行相互通讯和隔离;网段二是图中br-ex, 它是外网网段, 用来为云主机提供访问外网的路由功能, 图中web-api是给用户和管理员提供web接口, 通过浏览器可以登录云平台的web控制面板进行操作;网段三是图中标注的管理网段, 用于云管理员对服务器的管理和维护网段, 主要是针对硬件资源的管理, 同时也方便管理员在服务器上部署新的应用和管理工具。
本文采用VXLAN来实现节点间的通信, 计算节点和网络节点间主要功能组件设计安装如下图2 所示。
1.2.2 网络节点设计
网络节点主要处理外部和内部的虚拟路由和DHCP服务的, 如图1 所示。 网络节点安装neutron的二层插件ML2, 目的是实现节点间的二层通信, ML2 插件使用OVS机制为实例建立虚拟的网络架构;为虚拟网络提供路由服务需要安装Layer-3 agent插件, 通过添加外部网桥实现物理上的连通性;为虚拟网络提供DHCP服务需要安装DHCP代理插件 (如果这里配置错误, Open Stack会产生实例, 获取不到ip地址) ;安装OVS服务是为了给实例提供底层虚拟网络框架, 集成网桥br-int处理OVS内实例内部网络的流通。 外部网桥br-ex处理OVS内实例外部网络的流通。外部网桥需要提供外部网络接口来访问实例外部网络。
1.2.3 计算节点设计
计算节点主要处理是实例的连通性及安全性。 安装相关认证机制、消息代理和插件的网络通用组件。 认证机制的安装和调试可以使网络组件正常访问其他的服务组件, 然后进行交互;消息代理的正确配置使计算节点与其他节点可以进行节点间的消息交互和合作工作;对网络通用组件的安装和调试, 启用ML2 插件, 路由服务, overlapping IP addresses特性:ML2 插件使用OVS机制创建实例的虚拟网络, OVS服务为实例提供underlying虚拟网络服务框架。 在网络组件中需要设置网络组件不可以直接访问neutron组件的数据库。
2 私有云计算平台的实现
主机准备:需要新建3 台主机, 分别为控制节点, 网络节点和计算节点。 系统准备:Open Stack可以被比较多的系统支持。 本次的部署选择Centos7 系统, 选择“基本”安装包, 完成后配置安装Open Stack特定的yum仓库, 这样节点就可以在指定站点下载所需的安装包。
网络配置:主要是针对主机, 分为管理网络, 通信网段, 外网网段。本次的云平台网络设计使用了VXLAN来实现平台内部的通信, 计算节点和网络节点需要额外配置OVS, 来实现节点间的通信。 为了与外部网络通讯, 在网络节点需要配置br-ex。
公共配置:三节点时间同步, 需要安装NTP服务, 修改NTP的配置文件。
2.1 配置控制节点
实例采用MySQL和Qpid作为数据库服务和AMQP服务的实现。Qpid安装消息服务, 完成后需把客户端设置为不需要验证使用服务。
Keystone安装与配置:先安装keystone包, 安装完成后为keystone设置admin账户tokn。 然后keystone与数据库连接, 为keystone建表创建管理员和系统服务使用的租户, 为keystone建立service和endpoint关联。
Glance安装与配置:安装Glance包, 配置Glance连接数据库, 创建glance用户, 分配service角色, 创建glance服务, 创建keystone的endpoint。
Nova安装与配置: 安装Nova包, 并在keystone中创建nova相应的用户和服务, keystone注册服务, keystone注册endpoint。
Neutron server安装与配置:安装Neutron server相关包, 在keystone中创建Neutron相应的用户和服务, 为Neutron在My SQL建数据库, 配置Neutron Keystone认证, 配置nova使用Neutron作为network服务。
2.2 配置网络节点
安装Neutron相关的包, 修改系统配置允许ip forward, 配置Neutronkeystone认证, 配置Neutron使用openvswitch和vxlan模式, 实现二层转发功能, 配置L3 插件实现三层转发功能, 配置dhcp agent实现DHCP功能, 配置完成后将端口与ovs关联。
2.3 配置计算节点
安装配置Nova相关的包, 安装Neutron m12 和openvswitch agent, 配置Neutron Keystone认证, 配置Nova使用Neutron提供网络服务, 配置Neutron使用ovs和vxlan模式。
3 云服务实例演示
通过实例演示云服务的交付方式, 基本可以分为管理员角色, 云用户角色和其他用户角色。 交付方式如下图3 所示, 管理员创建项目和用户, 用户登录项目创建VM实例, 其他用户再访问VM实例搭建的服务。
3.1 管理员权限
管理员权限登录云平台 (http://192.168.23.11/dashboard) , 可以对整个云平台的计算, 网络, 存储资源进行管理, 调配。 管理员可以创建项目, 项目包含一定的计算, 网络, 存储等资源。项目创建完成, 管理员可创建项目组的用户, 之后用户就可以登录到项目界面, 在资源额度范围内自由的对资源进行分配, 使用。
3.2 云用户的权限
普通用户登录云平台, 可在管理员分配的资源额度内进行计算, 网络, 存储等分配使用操作。首先创建网络名称和管理员状态, 下一步创建子网名称, 网络地址, IP版本以及网关IP, 第三步创建子网详情, 可以配置地址池, 并可以选择开启DHCP功能, 可选配置DNS服务器地址, 以及主机路由下一跳配置。
云镜像创建, 可以选择本地或者网络镜像源, 镜像格式, 架构, 最小磁盘, 最低运行内存等参数, 设置时公有的还是受保护的。并且可以基于镜像去创建云硬盘。
启动云主机可以配置云主机名称、数量、镜像源、类型等。 选择之前创建的私有网络, 云主机将自动加到此私有网络内。 运行云主机之后, 将使用镜像开始安装系统, 系统安装完成后, 用户可以在系统上搭建服务。 当云用户使用云主机搭建好服务后, 其他用户可以访问云主机上服务了。
4总结
本文就校园网搭建云平台所需要的基本环境和基本架构进行分析, 采用资源池化的方式进行私有云的建设, 根据校园网服务器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的问题, 以及校园网存在访问高峰的特点进行合理设计; 说明在平台搭建过程中对各个方面的相关配置, 实现资源的整合以及动态交付, 提高物理资源的利用率;平台搭建完成后提供云管理系统, 实现统一管理, 提高运行和维护的效率, 实现基础应用环境和测试环境。
摘要:高校是网络用户的集中地, 资源丰富, 但是利用率却不高, 实验环境部署冗杂, 网络资源交付过程缓慢。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本文利用开源的资源管理平台OpenStack来构建学校的私有云基础架构。结合校园网络环境, 对云平台类型的选择、架构的设计、网络的设计进行分析、说明;云平台搭建过程中, 对于需要的基础环境以及节点功能组件配置和网络配置进行分析、说明。最终实现了校园网私有云计算平台的搭建, 平台搭建完成后提供了云管理系统, 实现统一管理, 提高运行和维护的效率, 实现基础应用环境和测试环境。
关键词:校园网,云计算,OpenStack
参考文献
[1]李辉.基于OpenStack的私有云计算平台的研究和实现[D].江西:江西师范大学, 2013.
[2]雷葆华, 王峰, 王茜.SDN核心技术剖析和实战指南[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3:10-19.
[3]赵少卡, 李立耀.基于OpenStack的清华云平台构建与调度方案设计[J].计算机应用技术, 2013, 33 (12) :3335-3338, 3349.
[4]李婧.基于云计算的远程教育资源共享技术研究与实现[D].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3.
[5]张子凡.OpenStack部署实践[M].北京:人们邮电出版社, 2014:35-39.
数字化校园三大平台建设研究 篇5
摘要: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掀起了数字化校园建设热潮。为了解决高校数据共享难、“信息孤岛”现象普遍等问题,同时增强师生体验感,建设数字化校园三大平台尤为重要。以西安石油大学数字化校园建设为例,对该校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公共数据交换平台、统一门户管理平台建设分别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校园网络;平台建设;数字化校园
DOIDOI:10.11907/rjdk.161142
中图分类号:TP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00(2016)005-0143-02
0 引言
数字化校园建设是以数字化信息和网络为基础,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对教学、科研、管理、技术服务、生活服务等校园信息的收集、处理、整合、存储、传输和应用,使数字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一种虚拟教育环境[1]。以西安石油大学为例,其“数字化校园”基础框架已见雏形,但是其现有应用系统由各部门分散建设,操作系统、开发语言、数据库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各系统之间缺乏统一的接口和标准,存在“信息孤岛”现象[2]。各应用系统之间的信息无法得到及时共享,重复的数据录入也增加了教职工的工作量,严重降低了办公效率。
因此,制定统一的信息化标准,建设公共数据交换平台、统一身份认证平台、统一服务门户管理平台是学校全面实现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重中之重。三大平台建设能够推进学校实现信息化、智能化和人性化管理,为师生提供全面、快捷的信息服务,实现学校优质资源整合和优化,从而整体提升学校管理水平与办学水平。
信息化标准建设
制定统一的信息化标准是数字化校园三大平台建设的前提。
所谓信息化标准,就是在信息产生、传输、交换和处理时采用统一的规则、概念、名词、术语、传输格式、表达格式和代码[3]。其体系是立体的、结构化的,包括信息化基础设施规范、应用系统规范、信息编码规范、用户规范与信息化管理规程五大方面,其结构如图1所示。
信息化标准建设主要分为数据标准建设和代码标准建设。在建立代码标准时应严格遵循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如《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教育信息化技术规范》、《软件设计与开发规范》等,以及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的符合学校校情的自定义标准。
信息标准建设对学校信息化建设至关重要,建设健全、完善的信息标准是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基石,是各应用系统能够有机结合的根本保证。因此,在三大平台建设前期,应落实信息化标准建设。公共数据交换平台建设
在三大平台建设中,公共数据交换平台建设是难点也是重点。数据交换是整个平台的核心,其成为解决“信息孤岛”现象的主要手段。数据交换能够有效实现各应用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与一致性。并且,稳定可靠的数据环境有益于数据的查询、统计、分析,使得学校领导的决策有据可依。
各应用系统建设时期不同,构建技术不同,采用的数据库也各异,应用系统会因代码、标准不统一而导致数据质量差、数据集成难度大等问题。因此,需要建立中心数据库,让各应用系统最新数据经抽取后存入其中[4]。
中心数据库能够与各应用系统开展数据交换、共享,形成一个完整统一的数据源。
公共数据交换平台主要完成数据集成过程,该过程即为ETL,它是数据抽取(Extract)、转换(Transform)、清洗(Cleansing)、装载(Load)的过程,能够实现数据从数据源向目标数据库转化。ETL工具已较为成熟,西安石油大学数据交换平台选用基于商业中间件的ODI(Oracle Data Integrator)进行构建,平台逻辑架构如图2所示。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建设
学校应用系统越来越多,师生需要记忆的登录信息也随之增多,忘记密码以及输错登录信息的现象频繁发生,不仅对用户造成了不便,也增加了信息中心运维人员的工作量[5]。为有效解决学校各应用系统登录名和密码不统一的问题,着手建设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尤为重要。
该平台属于门户平台的身份认证模块,是实现多应用系统间单点登录的基础[6],为门户实现一站式登录提供支撑。单点登录指用户使用单一用户名和密码登录时,统一身份认证平台直接将登录信息与信息库的用户信息作对比,进行身份认证,认证成功后生成认证标志返回给用户,用户持有该标志去访问门户中集成的经统一身份认证过的应用系统,该应用系统同样校验认证标志的有效性,当相互交换认证信息验证成功后,自动登录到要访问的应用系统中。因此,师生使用一套用户信息便可访问多应用系统,这极大地简化了用户操作,也减少了用户信息运维管理工作量,提升了系统整体安全性。统一服务门户管理平台建设
服务门户管理平台是三大平台中直接展现给用户的部分,该门户在建设时不同于早期的新闻门户,除具有新闻通知等信息发布功能外,还顺应时代潮流,增加了与服务相关的理念,能够更好地增强用户使用感,提升用户满意度。
将学校现有应用系统如OA、人事、教务、邮件、研究生等模块采用松耦合方式集成到门户网站中,并抽取如校园卡查询充值、OA待办事项、邮件未读提醒等应用服务模块。门户管理平台针对领导、普通教师、学生关注点的不同将门户页面展现内容分为3类,按照登录人员的3类身份呈现不同页面,将他们真正关心的内容直观展现,提升整体管理水平。例如,以领导身份登陆的用户门户中会增加报表数据信息,以方便领导层掌握学校真实数据,为正确决策提供保障。此外,服务门户平台提供了图形化工具,用户可对界面进行美化设置,还可以在已经集成的应用服务中挑选常用模块添加到首页,让用户体验这种自由的调整操作功能,提高用户对于门户的服务感知度。
这种基于SOA的服务集成门户平台能够为全校师生提供便捷服务,提高办公、教学质量,同时让师生在使用中切实体会到学校整体信息化水平的跃进。
结语
数字化校园建设热潮是互联网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各大高校提升综合实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西安石油大学的数字化校园基础建设已较为完善,日益增加的应用系统及数据资源如何有效利用,“信息孤岛”现象如何避免等问题则需要依靠建设三大平台来解决。三大平台集中管理学校现有应用系统及数据信息,为全校师生提供优质的用户体验,以及便捷、全面的信息服务;能够实现现有数据共享,避免系统分散建设过程中的重复建设问题,实现各类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配置;能够实现学校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率的大幅度提升,使得西安石油大学的信息化应用达到较高水平。
参考文献:
跨平台校园网 篇6
关键词:党校校园网;信息管理平台;二次开发;应用
中图分类号:TP393.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0) 04-0000-02
Secondary Campus Network Information Management Platform and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Pan Jianxing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Midu County,Dali675600,China)
Abstract:The educational information is means not an aim,is the campus network software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services for teaching and to measure the effectiveness of education information i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tandards,the release of hardware products to the energy in the application;the spirit of "full protection of initial investment,the establishment of safe,reliable,practical advanced,standards and open, easy to manage and expand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the campus network management platform,we are the original campus network software system for secondary developmen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campus network information management platform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secondary problems,Secondly,for campus network information management platform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secondary meaning. Meanwhile,on thecampus network information management platform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the second major content of a more detailed
discussion,with some reference value.
Keywords:Campus network;Information management platform;Secondary development;Application
一、前言
目前,很多党校在实施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面临以下问题及需求:如手工操作、模块独立、安全性、软件应用、支撑系统、扩充性灵活性、素质教育体系。现有校长办公系统,只注重应试教育,忽视了素质教育的管理。不能生成学生的综合素质报告、党校校园网的伸缩性体系、学生的跟踪体系以及二次开发接口等。校园信息管理平台是指党校在进行教学、管理、科研、交流以及对外通讯等工作的全过程中运用宽带、交互性和专业性的局域网络实现党校教育及管理的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增进交流、促进和改变老师的授课方式以学生的学习方式,加强党校与社会、党校与家长的沟通,真正做到社会、家庭与党校共同教育孩子,将三方面紧密联结成一个综合的教育环境,从而更好地提高综合教育质量。教育信息化是手段不是目的,党校校园网软件建设就是要为教学和管理服务,衡量教育信息化效益的标准在应用,释放硬件产品投入的能量在应用;本着“充分保护前期投资,建立安全可靠,实用先进,标准而开放,便于管理和扩展”的党校校园网管理平台基本原则,我们对原有的党校校园网软件系统进行二次开发。
二、当前党校校园网信息管理平台二次开发与应用存在的问题
在教育这个特殊行业中,很难有针对性地引进国外的相应教育软件,经参阅各种媒体的报导,目前国内中小学党校校园网管理以及应用平台尚无国外软件介入。
纵观当前国内市场上的各种教育软件(包括党校自行开发的软件),都有不足之处:
首先是,缺乏以教育信息化发展理论为指导的整体建设规划和目标,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式,以当前需求为导向的建设模式。而这些系统之间缺乏必要的整合和沟通,不能形成教学与管理上的合力,使用起来很不方便。
其次,当前教育信息管理平台的开发的参照模型存在着极大的谬误。
现在一般的作法是首先根据需求立项,技术人员到党校进行详细的需求调研,然后技术人员根据调研的结果进行系统分析构建起软件系统模型,最后开发完成。这样的开发模式是根据软件开发的常规模式进行的。这在教育行业,特别是在教学领域是行不通的,是错误的。因为教学手段的信息化,必然引起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的信息化变革,其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不可能还与粉笔黑板式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一样。如果信息管理工作平台软件的开发还以当前或以前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为参照模型,这就注定了开发出来的教学系统或平台在教学方面不够实用(例如缺乏方便实用的课件制作平台,易于使用、管理的资源库和素材库系统等等)、功能多但不够简洁、教师使用不方便等,更不可能适应和满足教育改革的需求和发展。
三、党校校园网信息管理平台二次开发与应用的内涵
该整体解决方案是一套以教学为中心,完全基于Internet/Intranet、采用最先进的B/S(浏览器/服务器)模式开发的党校校园网资源管理及应用平台,同时是支持党校信息交流、日常教学、自主学习、教学管理和个人信息管理的校园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完整解决了校园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信息高速流动的问题,让党校领导、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共同培养新世纪高质量高素质人才。平台整体解决方案的核心是"围绕党校的整个教学和管理过程,为教学的主体——教师和学生提供教学服务,一方面是教学资源,另一方面是对教学资源的有效应用。"随着平台的建成,党校内部所有的计算机都能接入Internet,每个人可以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通过网络自由地学习、工作或娱乐,每一个人都能得到每个学科第一流的老师的指导,都可以借阅世界上最著名的图书馆的藏书甚至拷贝焉,都可以从世界上的任何角落获取到最新的信息和资料,它在时间、地域、学习的内容、师生的交流方式、学习的方法和途径上都是开放性的。党校的围墙、教室的大小、时空的限制已成为不可制约的因素。这就是我们所构建的校园信息管理平台。
四、党校校园网信息管理平台二次开发与应用的主要内容
(一)教学软件开发方面
针对现在大部分课件都是封闭式的,教师在使用时无法根据具体需要进行修改和扩展的弊端,我们在原来资源库和素材库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开发“积件”库管理系统,教师可以将平时从网上下载的、自己开发的、党校积累的针对某个知识点的小课件入库,教师在使用时可以直接在库中查找,然后用课件编辑工具整合成适合课堂教学使用的课件。
(二)资源库素材库的开发方面
进一步完善现有的资源库管理系统,在分布式资源库上通过“联邦检索系统”实现资源共享,最大限度的为教师提供各种素材,提高教师使用计算机备课的效率。最终的资源库管理系统为教师提供一个开放式的资源库平台,同时为素材或资源的提供者开发一个积分管理机制,根据提供者得分的高低对提供者进行一定的奖励。也可以对资源库或者素材库提供一个会员式的管理机制。
同时我们将在原有系统的基础上开发出一个“网上资源自动搜寻系统”,它将自动在网上搜寻事先定义好的素材(图片、视频、或者文本),自动下载并且更新到本地素材库和资源库。
(三)网络考试
本系统提供开放性的题目编辑平台,教师可以将题目直接上传至党校校园网服务器,也可以将其他题库系统的题目导入本系统题库,教师利用该系统生成具有个性化的试卷,并且可以对生成的试卷进行编辑修改,学生可以再网上进行一种无纸化的考试,对客观题目由系统自动进行判卷并对考试结果进行分析。
(四)课外作业平台
对Spirit家校互连平台,进行二次开发,使得通过该平台教师可以向学生布置课外作业和同步练习,学生可以直接在网上答题,网上智能导师系统可以为学生解决大多数困难,学生也可以通过QQ与教师在线交谈或者电子邮件和教师进行沟通,同时将和电信部门合作开发出“党校手机短信息”服务,教师可以将布置作业的简单情况通报给学生家长,使得家长可以对学生作业情况进行督促检查。
(五)重点要解决的技术关键
1.各种不同系统的资源库、素材库如何整合问题,如何建立一种统一的标准,使得按照此标准建立的资源库和素材库可以实现分布式管理和“联邦式查询”。
2.网上智能导师系统的建立,如何根据学生当前的问题,向学生提供有效的帮助。
(六)专题学习网站开发
教育专家李克东教授提出了“专题探索——网站开发”的学习模式。近年来盛行的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知识重组和产生的学习方式,是一种生成学习资源的良好方式;而我校的中小学教师和学生本身就是网上学习资源开发和建设的强大力量。因此,结合这两点,我们完全可以有理由说:教师和学生既是学习资源的直接使用者,也完全可以是学习资源的开发者。
“专题探索——网站开发”学习模式是指在因特网环境下,对某一专题或多个专题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性学习,而以构建“专题学习网站”作为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这种学习方式结合了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与开发资源的技术和目标,很好地将专题知识的学习、综合能力的培养、信息技能的培养几个目标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崭新的数字化学习方式,实现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机整合。
《专题学习网站平台》主要适用于在因特网环境下,对某一专题或多个专题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学习,并借此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数字化学习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不同于传统的学习方式,其具有如下鲜明的特点: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是个性化,能满足个体需要;学习是以问题或主题为中心;学习过程是进行通讯交流的,学习者之间是协商的、合作的;学习具有创造性和再生性;学习是终身的。所以在设计该网站时我们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1.方便教师与学生展示学习专题相关的结构化知识,把课程学习内容相关的文本、图形、图像、动态资料等进行知识结构化重组。
2.让教师与学生可以将与学习专题相关的、扩展性的学习素材资源进行收集管理,包括学习工具(字典、辞典、读音和仿真实验)和相关资源网站的链接。
3.教师与学生可根据学习专题,构建网上协商讨论、答疑指导和远程讨论区域。
4.让教师与学生收集学习相关的思考性问题、形成性练习和总结性考查的评测资料,让学生能进行网上自我学习评价。
参考文献:
[1]任韶清,陈向东.因特网技术在校园管理系统中的应用[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4
[2]邓尚民,袁玉珍.浅谈对党校校园网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几点认识[J].中国远程教育,2000,2
[3]刘文堂,张震.党校校园网的功能与结构设计[J].防灾技术高等专科党校学报,2000,4
[4]朱敏.党校校园网软件系统规划[J].淮海工学院学报,2000,1
[5]袁景,汪赫瑜.党校校园网络建设及网络安全[J].计算机工程,2000,1
跨平台校园网 篇7
随着全球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用户数的迅速增长, IPv4地址枯竭、网络安全、服务质量等问题成为阻碍互联网发展的瓶颈。现行IP协议版本IPv4已经不能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需求。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技术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验, 逐渐成为一种成熟的网络技术, IPv6层次化结构和海量地址空间、支持端到端的安全、更好的Qos支持等为下一代互联网的应用和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持, IPv4向IPv6网络过渡已经成为大势所趋, 但由于目前校园网的教学及应用都是基于IPv4协议的, 很多路由器、终端设备等都不支持IPv6协议, 所以IPv4到v6的过渡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实现IPv4向IPv6的成功过渡, 无论是基础架构运营商、服务提供商还是开发人员或用户都要积极应对, 并为之付出努力, 充分研究IPv4向IPv6网络过渡机制, 部署IPv6网络已经成为当前校园网建设的热点。
2 IPv6校园网过渡的两个阶段
由于目前校园网大部分应用仍然是基于IPv4的, 校园网的很多硬件设备也不支持IPv6协议;而下一代互联网工程的最大核心网和唯一学术网 (CERNRT2) 采用纯属IPv6技术架构, 为全国高校和科研机构提供高速的IPv6接入服务。为适应网络的发展要求, 在校园网升级过渡过程中采用IPv4与IPv6共存和纯IPv6接入两个阶段。
2.1 IPv4与IPv6共存阶段
由于IPv4已经得到大量的应用, 被用户广泛使用的XP系统还只能访问IPv4网络, 目前Windows7和Vista系统已加入IPv6协议, 但用户不及XP系统使用广泛。以营利为目的网络运营商 (ISP) 和网络内容服务商 (ICP) 在用户需求不是很强烈的情况下, 不会积极推广。IPv6和IPv4的报文格式不兼容, 实现IPv4和IPv6的无缝结合以及无损害的平滑过渡也是IPv6大规模部署的瓶颈。因此在相当一段时间内, 校园网将是IPv6和IPv4共同存在、共同运行。
2.2 纯IPv6接入阶段
当IPv6发展到后来, 骨干网全部是IPv6, 而IPv4网络成了孤岛, 最终IPv6要取代IPv4, 这是大势所趋。IPv6得到较大规模的应用, 出现了骨干的IPv6 Internet网络, 在IPv6平台上引入了大量的业务。IPv6业务可以通过IPv6 Internet网络与IPv6 Intranet网络, 从而可以充分利用IPv6的诸多优势。
3 校园网IPv4和IPv6的过渡技术
校园网IPv4和IPv6的过渡技术解决如何在IPv4网络环境里实现与IPv6网络的相互操作及平滑过渡问题。在国内校园网建设中, 最广泛最成熟的技术包括双栈协议栈技术、隧道技术和网络地址转换协议 (NAT-PT) 技术。
(1) 双栈协议栈技术
双栈协议栈是指在单个节点同时支持IPv4和IPv6两种协议栈。IPv6和IPv4都基于相同的物理平台, IPv6和IPv4是功能相近的网络层协议, 所以可以在一台主机上同时支持IPv4协议和IPv6协议, 该主机既能与支持IPv4协议的主机通信, 又能与支持IPv6协议的主机通信。双栈模式不需要对不同类型的用户单独部署网络配置, 投资小, 容易管理, 但原有仅适合于IPv4的网络设备要淘汰弃用, 造成设备资源浪费。所以这种模式并不适合所有的情况, 只适合新建设的网络。
(2) 隧道技术
隧道技术是通过将一种IP协议嵌套在另一种IP协议中传递。两端的设备必须同时支持IPv4和IPv6两种协议。基于现有的IPv4路由体系来传送IPv6数据包, 原始包头和有效载荷是不被修改的。在隧道的入口处, 路由器将IPv6的数据报封装入IPv4中, IPv4数据报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分别是隧道入口和出口的IPv4地址。在隧道的出口处再将IPv6数据报取出转发给目的站点。隧道技术只要求在隧道的入口和出口处进行修改, 无需调整网络的拓扑结构和路由, 只需要简单设置客户端即可访问全球IPv6资源。但隧道技术不能实现IPv4主机和IPv6主机的直接通信。
(3) 网络地址转换协议 (NAT-PT)
网络地址转换协议 (NAT-PT) 是最常用的协议转换技术, 网络地址转换协议技术提供了IPV4网络和IPV6网络之间的互通技术, 它通过SIIT协议转换技术和IPv4网络中的动态地址翻译 (NAT) 技术适当地与应用层网关 (ALG) 相结合, 实现了纯IPv6主机和纯IPv4主机的大部分应用的相互通信。
IPV6/IPV4互通技术实现不同协议之间的互通, NAT-PT通过IPv4和IPv6数据报之间报头和语义的翻译为IPv6节点与IPv4节点之间的通信提供透明的路由, NAT-PT是附带协议转换的的网络地址转换器, 直接在IPv4和IPv6协议之间进行转换, 转换两种不同协议数据包的相应字段, 从而达到两种协议的互通。NAT-PT技术的优点是不需要进行IPv4、IPv6节点的升级改造, 但IPv4节点访问IPv6节点的实现方法复杂, 增加了网络设备进行协议转换、网络地址转换开销。
4 校园网IPv6的过渡原则及应用迁移推广
4.1 IPv6的过渡原则
校园网IPv4和IPv6的过渡策略应遵循下一代协议建议规范 (RFC1752) 中定义的过渡原则:
(1) 有明确的网络过渡计划, 过渡方式应该是逐步的和渐进的;确保IPv4网络设备在过渡时期一段相当长的阶段正常地独立使用, 保证现有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网络设计要有扩展性, 方便以后升级。
(2) IPv4网络和IPv6网络长期并存, 相互渗透, 这就要求IPv4和IPv6网络设备彼此可以互连互通, 实现互操作。应该着重考虑从边缘到骨干的逐步演进, 保证核心网络的长期相对稳定, 。
(3) Pv4网络向IPv6网络过渡过程中, 应该统筹考虑对现有网络存在问题的改进, 最大限度地保护现有投资, 方案又要考虑周全, 尽可能考虑到各种接入环境。
(4) 网络设计要对管理员和用户来说简单容易实现, 充分考虑部署IPv6网络对现有IPv4网络用户的影响。
4.2 IPv6的应用迁移
对IPv6的应用迁移应该从边缘开始逐步过渡到核心, 要提供平滑的网络过渡策略, 保护运营商的投资。对IPv6的开发, 首先低端路由器上实现IPv6的支持, 然后逐步在全系列的路由器产品上支持IPv6。目前校园网的很多应该都是不支持IPv6的, 在IPv4网络上大量应用的内容也必须分批的迁移到IPv6环境中去。对于比较容易迁移的应用先进行迁移, 短期内看到明显的效果, 而对于与IP地址有关的相对难以迁移的应用, 特别是基于客户端程序的应用系统, 迁移比较麻烦些, 不支持IPv6的可以采用在IPv6环境下重新编程或重新编写支持IPv6协议通信程序等方式解决。
4.3 IPv6用户推广
对于IPv6网络的推广可以在IPv6宣传网站上发布有关IPv6的发展状况及使用情况宣传。创建CERNET2之初, 有关部门就承诺校园网用户免费使用IPv6网络, 包括国际线路。然而ICP积极性不足和终端支持不够, 使用运营商对于IPv6网络推广兴趣不高。为了改变现状, 对IPv6网络运营商 (ISP) 和网络内容服务商 (ICP) 进行财政补贴和政策倾斜等适当的政策进行激励;对用户IPv6地址自动分配, 免费使用IPv6资源, 即采用加入IPv6不认证的方法进行鼓励;而对于政府网站等强制必须升级为IPv6等方式进行推广。
结束语
基于校园网的IPv6过渡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IPv4网络与IPv6网络的共存是必然的, 过渡技术也加大了网络的风险和复杂性, 新的安全隐患对网络的安全是个新的跳战。IPv6网络相对IPv4网络来说, 保密性和完整性方面有很大的改进, 对于过渡问题的研究, 不仅有利于完成校园网IPv4向IPv6的顺利过渡, 还能保证校园网长期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陈建, 赵玉娇, 柳雄.基于校园网平台的IPv6升级研究与部署[J].网络与信息, 2011, (06) :46.
[2]李雷.基于IPv6的高校校园网发展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1, (7) :20-21.
[3]孟庆伟, 刘婷.高校校园网IPV4向IPv6过渡方案设计[J].信息系统工程, 2011, (12) :34-35.
跨平台校园网 篇8
随着数字校园建设的推推进进和和信信息息系系统的广泛使用,高校信息化进进入入了了新新的的发发展阶段,然而,由于信息化发发展展的的每每个个阶阶段的环境和需求可能不同,使使得得目目前前所所使使用的应用系统,大多数都只对对本本部部门门的的各各种业务进行处理和数据共享,,没没有有实实现现业业务、跨部门、跨应用之间的数数据据集集成成和和共共 享,在不同的业务应用系统之之间间存存在在有有数数据冗余、数据不一致、数据资资源源的的共共享享程程 度不够高,数据资源重叠存储储,,应应用用系系统统重复建设等问题,难以对学校校的的管管理理决决策策层以及各种应系统的管理工工作作提提供供全全局局 性的、综合性的信息服务。为了了充充分分利利用用、、整合现有应用系统,实现局部部业业务务应应用用向向全局业务应用的转变以及全全校校的的数数据据资资 源共享,支持跨业务、跨部门门的的实实时时数数据据沟通和协同工作,本文面向全全局局业业务务基基本本流程,设计基于校园网的数据据共共享享平平台台。。
1 总体框架设计
数据共享平台是一个规规模模十十分分庞庞大大的综合系统 , 它通常包括多达达几几十十个个应应用用子系统。怎样构建一个可扩展展的的、、可可伸伸缩缩 的、开放性的,同时能够适应应业业务务需需求求动动态变化的信息系统体系结构构是是实实现现数数据据 共享平台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题。。根根据据对对学学校不同业务部门的具体需求进进行行分分析析,,要要实现各种应用之间的互连、互互通通、、互互操操作作、、 业务协作以及数据共享等功能能,,可可以以将将数数据共享平台自上到下划分为信息门户、应用系统层、应用支撑平台层和系统基础设 施层等四个层次。总体框架设计如图1所示。
2 数据标准设计
为保证数据共享平台的正常运行,数据流通顺畅,需要建立一个与国家标准、教育部标准及行业标准相符合的,同时又适合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标准规范体系,主要包括信息类规范、管理类规范和技术类规范三类。
信息类规范 :从信息和数据的角度建立的信息标准、元数据标准及代码标准方面的规范。
管理类规范 :从项目管理和信息化建设的角度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
技术类规范 :从应用系统项目开发角度建立符合软件工程的规范和技术文档。
3 数据分析设计
在基于校园网的数据共享平台的应用过程中,应用系统的信息服务离不开数据统计和数据分析,可以针对数据中心不同的业务主题进行数据的分析与挖掘,为校园里的不同用户提供最有效的信息服务和信息支持。
(1) 数据的综合统计分析
综合统计分析根据学校数据中心和各应用系统提供的业务数据,按照上级管理部门要求和学校管理需求,为学校领导提供各方面的、综合性的、实时的统计数据、图表和报表,统合统计分析是在数据中心基础上构建的综合报表体系,综合报表将与数据中心上的综合查询、统计应用等服务相互关联 ;从而保证实时性、开放性、关联性。
(2) 关键绩效指标监控
关键绩效指标是通过对学校的关键绩效指标参数进行设置、并能够取样分析的一种量化管理指标。可以通过各类数据及各类图表的形式展示学校各项指标,并对各项指标进行预警监控,为校领导决策支持做出数据分析依据。
4 数据共享平台应用模块整合与设计
(1) 基础环境架构整合
为了建设一个统一的开放的架构平台,可以遵循“统一、共享、动态”的原则, 充分利用数据分布式存储技术、网络虚拟化以及计算负载均衡等技术来进行实施, 充分体现出开放服务 (Open Services)、智能运维 (Intelligence Operations)、统一架构 (Unified Architecture) 的特点,从而实现整合系统资源,降低应用复杂性,提高设备利用率,增强存储资源的节约能耗、共享能力等目标。
共享数据整合
数据共享平台提供了数据共享的环境和手段,打破了原来各个个部部门门之之间间存存在在的信息孤岛,使不同部门之间的数据能够互通互联。共享的数据除了各部门和各处室的业务数据以外,还可以包含政策法规等信息,同时,还能够为决策层提供实时的信息参考,充分体现信息网络环境中数字校园准确和实时的特点。通过一个共享平台,整个学校的每个单位、每个部门的相关业务数据都可以实时的访问和相互查询。从而提高学校内部的工作效率,为各个部门的应用整合提供基础。各个部门可以改变以往被动等待数据的情况,而是动态的主动的使用共享数据。以前,在不同部门之间查询数据需要经过非常繁多的手续才能获取数据资源,如果使用共享平台,就能方便的直接访问其它部门所共享出来的数据资源。
(3) 统一身份认证整合
随着各种应用系统的正式运行,许多校园应用系统基本上存在不同的身份认证方式,用户通常需要记忆不同的账号和密码,同时,应用系统的管理员也要对各种账号的使用权限和密码进行必须的维护,这使得应用系统的维护与使用不断增加。因此,为了方便应用系统和用户信息的管理和维护,方便用户身份认证与授权,需要建立以目录服务和认证服务为基础的统一身份认证整合体系,实现用户信息的统一存储、分级授权和集中认证的用户认证方式。
通过统一身份认证整合,可以在可视化的服务平台进行身份的集中管理,实现单一登录、资源的统一访问控制,提高了应用系统的安全性,同时,基于用户信息的统一管理和维护,可以规范管理,避免系统相关应用的重复建设,减少数据冗余、提高用户的工作效率。
5 业务流程整合
根据校园网用户的特点对学校各个管理部门及相关的应用进行调研,同时对各种业务流程的管理流程和所需的数据资源进行梳理,最终对分析、归纳出各种业务流程进行整合,主要方面图3所示。
6 共享平台门户站群整合
信息门户站群的整合过程就是将分散的、异构的应用和信息资源进行聚合, 通过统一的访问入口,将各种应用系统进行各种集成和无缝接入,提供一个能够进行信息访问、传递的协作化的集成环境, 实现各种应用的开发、集成、部署与管理。其主要目标是加强各种业务部门的协作, 加强各种应用系统的互联互通和互操作, 简洁清晰的展现各类资讯信息,使用户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获取所需的信息资源, 不必重复登录不同应用系统进行检索和处理,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结语
数据共享平台的支撑平台是包含硬件系统与软件系统的综合体系,它为校园内各种业务的数据共享、各种应用系统的互联、互通以及互操作提供一个必需的环境基础。但是一个完善的应用支撑平台应 该是既能兼容现有系统的运行和维护,又能为适应未来新的需求进行扩展的,这就要求应用支撑平台的设计与建设要从其标准化、兼容性、开放性以及可扩展性等方面进行全面考虑,使数据共享平台能够实现各种应用模块之间互通、互操作与数据共享,从而真正解决信息孤岛问题。
摘要:为了打破校园网中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孤岛,使各部门的数据资源能够互联互通实现共享,根据SOA架构设计思想将整个数据共享平台划分为基础设施、应用支撑平台、应用系统和信息门户四个层次,分别对总体框架、数据标准、数据分析、数据共享平台应用系统、业务流程整合等内容进行设计。
移动智慧校园平台研究 篇9
本文利用移动互联技术, 将智能手机、Pad等移动终端作为应用服务载体, 构建了一个以教学、科研、管理和校园生活为一体的新型智能化平台。针对高校各学院的门户网站和其它分散的校园信息, 采用信息爬取和信息抽取技术建立综合的资讯服务平台;实现对个人或群体的个性化信息推送, 并从提高服务器推送的性能着手, 针对不同调度请求给予不同推送模式, 在保证能及时有效地推送信息到客户端的前提下, 减少网络连接时间实现了电量损耗和网络流量的最优控制。
1 校园信息采集与处理方法
1.1 校园信息爬虫设计
根据垂直搜索引擎的原理, 采用智能化的定向爬虫技术和脚本, 可配置和自动化地爬取指定某个或某类网站的内容, 对用户感兴趣的内容监控, 并智能“爬”取需要信息。
校园信息爬虫抓取流程如图1所示, 在完成当前层次的抓取后才进入下一层次抓取的遍历性抓取过程, 将网页文本和URL地址经过算法评定, 判断是否将URL加入URL抓取列表。校园信息爬虫能根据一定算法对网页及URL进行评定和筛选, 从而将目标锁定为抓取与校园主题相关的网页, 为用户提供面向主题的信息采集服务。
1.2 基于页面解析模板的信息抽取方法
信息抽取是指对校园信息爬虫所抓取网页进行文本分析, 从中抽取出有效信息[3]。
HTML网页均可经过处理转化为HTML DOM, 使用DOM树能够将网页HTML清楚地解析为树结构, 而使用XPath API能够唯一性的确定信息在网页中DOM树中的位置, 从而准确地抽取信息[4]。
页面解析模板设计的思路是:针对校园新闻、论坛、BLOG等不同类别的网页设计出对应的通用模板, 尽量囊括该类网页信息抽取所需的相对全面的信息。例如校园新闻网页解析模板记录了新闻标题、新闻作者、新闻所属板块、新闻内容、新闻发表时间、图片、音视频及超链接等信息的XPath。校园新闻网页解析模板设计如图2所示。
网页信息抽取可以分为信息源的注入和抽取规则的注入两个步骤。信息源是将可解析的HTML文档经过网页信息的清洗, 生成基于HTML的DOM树。规则来自于网页解析模板, 形式为XPath表达式。
2 个性化信息推送方法
2.1 信息推送方式的调度策略
基于手机的移动推送技术从技术原理上分为3种: (1) 客户端定期轮询査询服务器, 即Pull方式。Pull方式的缺点是实时性差, 过快消耗移动设备的电力和网络流量, 而且增加服务器负担。 (2) SMS方式, 实现方法是服务器通过发送短信告诉客户端有新消息, 缺点是发送短信的成本高。 (3) 基于长连接的服务器主动推送方式[5]。
智慧校园信息推送的调度策略是: (1) 按需定制。按照用户对信息推送的实时性需求, 分配合适的技术方式, 以求达到合理分配系统资源的目的。 (2) 优先级策略。通过对用户需求和推送服务进行分类、排序, 将用户请求级别高的应用优先处理, 保证系统关键需求的处理。
信息推送方案的整体流程如图3所示: (l) 调度请求器。根据用户请求的服务信息类型、用户类型计算该请求的推送优先级, 结合资源监测器提供的当前可用资源数据, 给予该请求分配合适的推送技术方案。 (2) 事件监测模块。监控每个服务信息队列的事件频率, 由状态管理器进行切换状态方法操作。 (3) 状态管理器。对需要切换推送方法的请求进行评估, 重新计算推送优先级, 按照设定的优先策略, 进行切换推送方法。 (4) 资源管理器。负责监控服务器资源, 包括内存、当前连接数等。 (5) 连接管理器。负责管理连接队列, 创建、维护请求连接信息。
2.2 基于MINA框架的推送服务端实现
Apache MINA是一个开发高性能和高可伸缩性网络应用程序的网络应用框架, 它提供了一个抽象的事件驱动的异步API, 能够采用TCP/IP、UDP/IP、串口和虚拟机内部符道等多种传输方式[6]。服务器收到和发送的消息都要对消息进行XMPP协议编码和解码。在传输过程中, 消息被封装为XMPP协议的数据类型, 当收到消息后对数据进行解析, 得到信息的具体内容。
信息推送服务器端的架构包含4个组成部分:Session Manager、Auth Manager、Presence Manager以及Notification Manager。Session Manager负责管理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会话, Auth Manager负责客户端用户认证管理, Presence Manager负责管理客户端用户的登录状态, Notification Manager负责实现服务器向客户端推送消息功能。
2.3 基于Android PN的推送客户端
Android PN (Android Push Notification) 是一个基于XMPP协议开源实现, 客户端利用asmack.jar包中的XMPPConnection类与服务端建立长连接, 通过这个长连接来接收服务端发送给客户端的最新消息[7]。
客户端的工作流程主要分为3个部分: (1) Executors.new Single Thread Executor () 创建一个单线程, 可以不停的submit任务, 与服务器进行连接。 (2) 线程在连接、注册、登录的过程中, 都可能会失败, 线程重连机制保证了连接的可靠性。 (3) 在Login Task登录服务器后, 其就会注册一个监听器, 用于监听服务器push的数据包和会话的断线重连[8,9,10,11]。
3 移动智慧校园平台设计实现
3.1 平台架构方案
移动智慧校园平台是集新闻资讯, 消息推送, 校园服务, 应用广场等功能的平台, 其主要包括服务器端, Web门户, 以及IOS和Android端。平台可提供服务接口实现与学校各种应用系统的互联和协作[12,13]。整体设计架构如图4所示。
服务器端采用Spirng、Spring MVC、Hibernate等Java EE开源框架, Jquery等Web2.0技术以及Lucene索引等技术, 根据AOP编程思想设计开发。
智能移动终端通过移动信号塔访问移动校园服务器, 采用Apache的Http Client模块来实现客户端与服务器端的数据通信。客户端分为面向学生端的普通版和面向教师端的管理版。普通版学生可自主下载使用, 提供个人信息管理、资讯服务、选课管理、成绩查询、师生交互、校园地图等功能。管理版对外是非公开的, 只授权于学校教师和管理人员安装使用, 提供新闻和通知发布、成绩信息管理、课程信息管理、信息推送管理、师生交流平台等功能。
3.2 校园资讯服务模块
管理员登录后可以方便及时对新闻信息内容进行采集更新和编排、用户评论管理、手机终端栏目定制和消息推送发布等, 为管理者提供了一个简单易用的操作环境。
采集新闻之前, 首先通过栏目模型管理功能对采集的栏目进行配置, 栏目如图5所示。
采集模块完成了智能爬虫脚本的设计编写, 可以针对相关网站信息进行智能筛选和聚合, 同时采用自然语言处理和信息提取算法, 自动清洗掉包括广告、无关链接、多余图片等冗余信息, 自动抽取正文信息。采集处理模块的运行界面如图6所示。
移动终端的资讯浏览功能采用下拉动作进行更新, 提供个性化资源订阅服务, 用户根据自己需要进行选取订阅、自由排版并发表评论。客户端资讯展示界面如图7所示。
3.3 校园资讯服务模块
信息推送模块用于推送学校的最新动态、讲座信息、活动信息、个人课表、成绩单等, 另外也可用于校园的生活服务。管理员的推送管理界面如图8所示。
客户端具有接收服务器推送的信息的功能, 当信息到达时, 移动端会有提醒状态和声音。可以在系统通知栏里看到最新的推送信息, 同时客户端会将信息保存在历史记录中, 以便随时打开推送记录功能进行查看, 如图9所示。
4 结束语
跨平台校园网 篇10
1 面向服务的架构
1.1 SOA
SOA是一种架构模型,它可以根据需求通过网络对松散耦合的粗粒度应用组件进行分布式部署、组合和使用。服务层是SOA的基础,可以直接被应用调用,从而有效控制系统中与软件代理交互的人为依赖性。通过对异构系统定义一致的服务接口,隔离了异构系统集成的复杂性。同时,SOA采用了已经发展的较为完善与成熟的Web服务技术,来解决异构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性难题。而Web服务技术还可以在广域网的范围内解决应用集成中的异构性问题,并为在动态、开放的环境下构造具有松耦合特性的集成化应用提供了一个较为实际的解决方案。
1.2 企业服务总线
企业服务总线主要包括消息机制、消息转换、消息路由、服务容器等四个部分,消息机制提供管理计算资源和网络通信的机制,为应用程序提供透明的通信服务。消息转换指对包含不同消息协议的消息进行转换,包括消息通信协议的桥接和消息内容转换。消息路由是分析服务传递的步骤,建立传递线路和规则,并逐步传递消息的过程。ESB可根据消息内容将其由消息提供者传递到消息请求者。服务容器是将各种类型的软件组件或应用,封装成可支持标准通讯协议的服务,并抽象成一个端点(endpoint),连接到总线上的组件。
2 模型架构
2.1 SOA架构
在实际应用中,面向服务的架构需要考虑系统的各种集成问题,同时也要为各服务接口之间提供松耦合的连接,作为一个功能强大的企业应用集成平台,它提供了从底层硬件层到最上层展现层的完整封装。SOA的实现是将它的理念落实到软件体系结构设计的模型框架,将它作为企业应用开发的规范和指导。本文从SOA的关键元素出发,提出了独立于开发平台与实现技术的校园网SOA模型SSOA(School 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如(图1、2)所示
展现层面向的是IT系统的使用者,目的是在一个视图前端与后台交互后得到的结果,展现层关注的是最终用户得到的场景,而忽略了下面各层的实现。因此本层采用的是各种门户技术,同时为了与系统进行更好的交互,会采用Ajax、XML、RSS等多种Web2.0的核心技术。
SSOA架构中流程与业务是由流程层来实现的,它基于标准规范XML,在任何一种支持BPEL的工作流引擎中都能运行;可以在BPEL中定义与业务相关的数据格式,突破了以往工作流中只能处理文档流转或任务下达的束缚。
企业服务总线层是整个SOA架构的基础,提供了事件驱动和文档导向的处理模式,以及分布式的运行管理机制,它支持基于内容的路由和过滤,具备了复杂数据的传输能力,并可以提供一系列的标准接口。
服务层提供了SOA架构中服务实现的接口,包括文件传递服务、信息采集服务、ERP服务等,包括服务之间的互相调用,本层屏蔽了数据的异构性,应用程序开发人员能以统一的方式访问和操纵来自不同的数据源的数据硬件层是提供SOA架构的物理基础,通过各种服务器来实现上层的服务和操作,通常包括配置在各个机房的Linux、Unix、Windows Servers服务器等,它主要提供基本架构的服务,如计算服务、存储服务、网络服务。
2.2 企业服务总线层的实现
企业服务总线作为SOA架构的核心组成部分,实现相对复杂,对于企业服务总线的运用,目前服务消息从服务请求者到服务提供者之间路径的配置大都是静态的,根据固定的策略来选择路由,当服务数量增加时,性能和可靠性就会降低。本文根据消息传递过程中的转换机制、服务接口、消息路由等,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动态企业服务总线DESB(Dynamic Enterprise Service Bus)。
如(图2)所示,在DESB中,消息转换由Message Adapter实现,它负责收集接受到的消息,并转换成统一的SOAP格式;消息路由则由Message Router实现,Message Router根据路由策略关键字,确定服务质量因素及其属性,然后根据服务关键字在服务注册表中找出与之对应的服务列表。服务容器即图中所包含的各个组件。
服务消息在DESB中的传送流程如下,首先Service Requester发送请求消息到Message Adapte将消息转换为统一的格式,同时提取路由策略关键字和服务关键字。然后转换后的消息被发送到Message Router进行路由选择。Message Router根据路由策略关键字,确定服务质量因素及其属性,同时根据服务关键字在服务注册表中找出Service Provider列表。对路由策略的选择,可以根据不同服务队路由策略的要求来选择。最终根据选择的服务质量因素表和获得的属性值进行建模分析,所有服务质量因素根据权值得到的最终评测值排序,确定最终的路由路径,并向Message Provider路由消息。其中Service Registry Table提供服务注册的相关信息,Attribute Table表示一段时间内的统计属性值,而服务质量因素矩阵则用来维护每个策略相关属性的值,分别从其它几个表获得。
3 应用实例
本校在实现数字化校园的过程中采用了DESB架构作为各系统之间集成的平台,实现了学生学籍管理、毕业离校、教师人事管理等系统的集成和交互调用,很好地解决了异构系统之间数据和语言不一致以及跨系统业务集成的问题[14]。学校DESB的服务器采用Linux和Unix,数据库采用SqlServer以及Oracle,本文以校园信息系统为例,并通过SOAPUI测试工具获取构建了DESB后的服务调用情况,将相应时间、丢包率与在同一台主机中进行测试的数据进行比较,得出如(图3):
从(表1)和(图3)可以看出,在响应次数较少的情况下,网络的环境较好,两者之间的数据差距也较小,在相应次数小于500的时候,DESB对相应时间和丢包率的优势并不明显。当响应次数增加时,DESB架构实现了统一的语言进行调用,相应时间明显变小,同时丢包率也减少。
4 结语
通过实践证明了SOA实现模型能够很好地集成多种异构服务,对基于SOA架构的软件开发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也促进了中职院校数字化校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欣,韩洪梅,刘金彪.基于IRP的高校教育信息管理系统集成研究倡[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1,28(3).
[2]Welke R,Hirschheim R,Schwarz A.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 maturity[J].Computer,2011,44(2):61-67.
面向大数据的校园社交平台 篇11
课程格子是一款面向校园、基于课程表的移动社交产品,目前已经突破1300万注册用户。课程格子在帮助学生们了解课程安排的同时,还可以展开各种社交功能:除编辑创建课程表外,可以添加课程笔记、评价老师;与同学打招呼、聊天,认识更多新朋友;查看其他学校的课程安排,更容易蹭课;校园社区格子BBS,支持匿名发表内容,提供更多隐私保护等。李天放介绍说,在课程格子之前,没有类似的商业模式可以借鉴,因此很多功能都得靠自己研发,“必须要找到自己的方向”。课程格子有两个特色,一个是同学们很方便添加课程表后那种“WOW”的体验,一个是校园社交BBS。
其中,校园社交BBS是课程格子目前重点打造的特色功能。为什么BBS社区反而回归了90后的校园?李天放解释说,现在的90后反而更喜欢匿名社交,因为对于90后大学生来说,有的时候做自己很累,因此需要一个匿名的地方,展开校园社交。在内容审核方面,由于课程格子是开放注册,但只有提供实名认证的VIP用户才可以匿名发帖,因此BBS里不会出现比较乱的内容。
课程格子通过“课程表”这个校园的刚需吸引学生用户注册,提供便捷的用户体验,让用户在30秒即可定制自己的课程表,获得“WOW”的用户体验,再通过校园BBS黏住用户,吸引用户不断回头全用课程格子。“可能学生一周只有一半的时间在使用课程表,但使用校园BBS的可能性高达八九成。”李天放说。
接下来,课程格子准备提供校园O2O功能,作为课程表、校园社交BBS的下一步。
宋师伟新近加入课程格子,成为公司的CTO,课程格子的研发实力得到了强化。目前,课程格子有30余名员工,全部从事产品开发。虽然课程格子的下一步是校园O2O,但从李天放与宋师伟的背景来看,课程格子的目标远远不止于校园O2O,李天放的目标是要做一家市值超过10亿美元的公司。课程格子团队在大数据与云计算领域的深厚实力,将是课程格子长期的核心竞争力。
跨平台校园网 篇1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也发展十分迅速,其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为多媒体教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在校园网的环境下开展网络多媒体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视觉和听觉享受,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同时,还能够使网络多媒体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推动了我国高校教育的创新发展。
1 网络多媒体教学平台的优势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促进了高校教育方式的改革,网络多媒体教育成为研究热点,教学平台的发展也十分迅速。基于学校的校园网和各种多媒体硬件设备,实施个性化和具有互动性的教学,将是高校网络教学的未来发展方向。基于校园网,教师和学生可以在同步网络上进行实时交流,开展视频会议,实现资源共享,这是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可比拟的优势。网络多媒体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的被动地位,让他们从原来的“被动的听”到现在的“主动的学”,这就是教学平台的亮点所在。
2 网络多媒体教学平台构建的基本技术
2.1 基于 3 层 B/S 结构的 Web 发布技术
在校园网环境下构建网络多媒体教学平台时,采用基于3层B/S结构的Web发布技术,能够实现系统间的连接,并基于Web数据库形成WWW的教学环境。在网络多媒体教学平台上具体应用B/S结构时,其三层结构如下所述 :
第一层结构教学信息表示层,也就是Web浏览器,用户采用Web浏览器进入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根据用户自身的需求向Web服务器发出请求,Web服务器采用HTI'P协议将用户的请求结果发送到Web浏览器上显示。
第二层结构应用功能层,也就是Web服务器应用层,该层具有ODBC或者CGI接口。表示层的用户要求被Web服务器接收后,它会执行相关的服务程序如CGI服务程序和数据库相连接,并对用户要求进行处理,处理结果被Web服务器发送到客户端的Web浏览器。
第三结构数据层,也就是网络多媒体数据库服务器。当前数据库服务器与Web服务器之间的连接需要通过中件间来建立。开发多媒体教学平台时应用3层B/S结构,其web服务器端、客户端、数据库端各层次间的服务器互不干扰,便于动态更新及实现分布开发。
2.2 web 数据库中间控件及链接技术
用户采用Web浏览器对教学平台进行访问时,由于多媒体数据资源很多为交互式的动态页面,并且这些教学资源都可重复利用,所以要对这些资源建立数据库进行集中存储,并采取中间件实现WEB服务器与数据库的快速连接,然后根据用户需求对动态页面的内容进行灵活组织。中间件可以采用ASP技术、CGI技术或者服务器软件的应用编程接口ISAPI等实现。用户登录教学平台,调用ASP文件,WEB服务器接收命令并执行,然后从WEB数据库中查询数据,将查询结果发送到浏览端,查询结果用超文本表示。所以,ASP技术构建Web页面及Web数据库中间件效果较好。当前广泛使用的很多Web数据库开发工具,能十分方便的实现课件的分布开发,并高效实现动态数据的发布管理。
多媒体数据库由于存储大量的教学资源,所以对于网上多媒体教学平台来说非常重要,它的实现也关系到平台的利用问题。从数据模型的角度进行分析,ODBMS也就是面向对象的数据库对于多媒体的应用需求比较合适。多媒体数据库中,具有完全集成的开发环境为Jasmine,内置对Web页面的支持及多媒体功能。
2.3网络CAI课件开发技术
多媒体教学平台中十分重要的资源就是网络CAI课件。网络CAI课件开发技术作为网络课程开发工具,其主要功能就是对各种多媒体素材进行集成,能够在网上进行浏览,比如将页面转换成动态的HTML格式文件。
可视化开发工具能够实现动态Web页面的设计、目录导航结构及课件总体框架,其主要过程如下 :在Web页面中,各种多媒体素材以插件形式插入,并配备相应的驱动程序 ;根据总体框架的结构Web页面以HTML格式在各章节层次存入相应的文件夹,并将其文件名超链接到课件数据库中 ;采用超文本技术实现页面间、文件间、各热键间的切换。
3 基于校园网的网络多媒体教学平台的设计
根据高校网络多媒体的教学需要,其多媒体教学平台的建设目标为 :第一,在校园网环境下,以学生为中心实现互动教学,根据学生的学习活动将课前预习、课堂教学和课后辅导紧密结合,锻炼并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课堂学习效果,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教师的教学负担。第二,教师采用网络多媒体教学平台进行教学,可以加快校园网的网络媒体资源库的建设,实现个性化和互动式教学,提供更多的符合学生需求的多媒体学习资源。
3.1 网络多媒体教学平台
基于校园网的网络多媒体教学平台其用户为教师、学生和管理员,网络教学平台的功能角度,各个用户的功能如表1所示。
根据各个用户的功能,构建网络多媒体教学平台的功能模块,其具体的功能模块如图2所示。
3.2 多媒体教学资源库
多媒体教学资源库中具有各种多媒体教学资源,可以作为用户网上学习的强有力的后盾,并实现学校内部或者是学校之间的教学资源共享。本文中设计的网络多媒体教学平台的资源库包括四个子系统,分别为资源使用统计、资源管理、资源库搜索、资源库评审子系统。
1资源管理子系统
多媒体数据库中存储的教学资源主要有教学案例和课件等内容,资源类型有图片、文本、视频等,该子系统要全面支持JAVA、XML、J2EE及HTML标准,只有这样才能全部显示数据库中的内容。
2资源使用统计子系统
数据库中的资源不能任意下载,对用户要有一定的权限限制,同时,资源的下载使用记录将会被记载在资源访问日志中,经过数据分析形成报告发送给系统管理员。
3资源库搜索子系统
资源数据库中存储的资源很多,使用十分不方面,所以按要求等方法对其进行分类,输入关键词进行搜索,可以很快找到需要的资源。分类时可以根据资源类型进行,如文档名称、科目、资源发布者、音频、文字等。
4资源库评审子系统
因为教学资源数据库并不是简单的存储所有教学资源,所以要对教学资源进行评审,资源库中只存储优秀的教学资源。评价教学资源的优秀程度时,其评价指标可为总积分、等级、点击次数等,评价结果形成评价列表为教学资源的发布提供参考。
3.3 课件制作平台
教师可以按照多媒体系统提供的各样的教学模板,组织教学内容,开发教学课件,操作简单,并可根据人性化的思考方式进行课件设计。
4 结束语
基于校园网构建网络多媒体教学平台时,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软件资源和硬件资源,实现学校的互动教学,达到教学资源共享,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并有效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高校也开始了网络化建设,建设自己的校园网和网络教学资源库,传统的教学方式被多媒体教学所取代。网络多媒体教学在高校教学系统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基于校园网络构建多媒体教学平台,成为高校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文首先分析了网络多媒体教学平台的优势,然后分析了构建平台时使用的关键技术,最后对网络平台的功能结构进行了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