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间套种

2024-08-03

高效间套种(精选8篇)

高效间套种 篇1

靖江市地处沿江砂性壤土区, 种植旱杂粮的效益较高。通过近年来的生产实践, 总结出了几种适宜当地推广的粮经间套种模式栽培技术。现主要介绍2种效益在4.5万元/hm2以上的模式栽培技术如下。

1 蚕豆+青蒜/香沙芋—冬菜栽培技术

该模式一般产青蚕豆荚15 t/hm2、青蒜11.25 t/hm2、香沙芋15.75 t/hm2、冬季叶菜22.5 t/hm2, 全年产值7.8万元/hm2, 效益5.7万元/hm2。

1.1 茬口安排

秋播时开沟做畦, 畦宽2.8 m, 沟宽20 cm, 蚕豆于10月下旬穴播, 宽窄行种植, 大行距80 cm, 小行距40 cm, 株距20 cm;大蒜在蚕豆出苗后套种在大行内, 开沟条播, 播幅30~40 cm。2月中旬至3月中旬分批分期起青大蒜苗上市, 3月下旬在起过的青大蒜行上套种2行芋头, 株距25~35 cm, 播4.5万~6.0万株/hm2;5月上中旬收清蚕豆鲜荚后将其茎叶壅在芋头根旁, 芋头于10月中下旬收清后可种植菠菜、青菜等冬菜。

1.2 选用良种

蚕豆品种选用适宜鲜食的日本大阪蚕豆等大粒型品种;青蒜品种选择抗寒能力强、休眠期短的山东仓山白蒜;芋头选用靖江市传统农家品种红芽密节型靖江香沙芋。

1.3 栽培管理

蚕豆秋播时结合耕翻整地, 施优质腐熟农家肥15 t/hm2、过磷酸钙375 kg/hm2。幼苗期即蚕豆在第3张复叶展开前因苗施人畜粪4.5~6.0 t/hm2, 或复合肥112.5~150.0 kg/hm2;盛花期施复合肥150~225 kg/hm2。2月中旬摘去蚕豆主茎和无效分枝。

青蒜播种前7 d, 在播种行间条施专用复合肥750 kg/hm2, 腐熟饼肥750 kg/hm2, 播种前用25%多菌灵500倍液浸种12 h。青蒜苗期追施1次提苗肥, 施尿素112.5~150.0 kg/hm2, 隔10~15 d因苗浇施1次加少量碳铵的稀水粪。春节前后青蒜苗价格较高, 为提早上市, 可用薄膜覆盖增温, 或用稻草覆盖防寒。蒜苗生长期间遇干旱要及时浇水抗旱, 苗高20cm左右时开始采收[1]。

香沙芋出苗后施腐熟稀人畜粪11.25 t/hm2提苗, 5片真叶时施腐熟人畜粪22.5~30.0 t/hm2、不含氯复合肥225~300kg/hm2作发棵肥;当7~8片真叶时, 结合培土壅根施土杂灰30 t/hm2、有机复合肥600~750 kg/hm2、秸秆或鲜绿肥3.0~4.5t/hm2作结芋膨大肥。另外, 及时去除边荷, 结芋期间要经常保持畦面湿润。

冬季叶菜播种出苗后需注重肥水管理, 早施、勤施稀水粪, 配施适量速效氮肥对水浇施, 以利速生快长, 争早上市。

2 春马铃薯/玉米+毛豆—青花菜栽培技术

该模式一般产春马铃薯15 t/hm2、鲜玉米棒11.25 t/hm2、鲜毛豆荚9 t/hm2、青花菜11.25 t/hm2, 全年产值6.3万元/hm2, 效益4.5万元/hm2。

2.1 茬口安排

以1.2 m为一种植组合, 马铃薯于1月上旬双膜保温催芽, 2月上旬地膜起垄定植, 小行距33 cm, 大行距87 cm, 株距25~27 cm, 种植7.5万株/hm2, 4月下旬至5月上旬采收。玉米于3月中旬塑盘育苗, 4月上旬双行套栽在空幅中间, 小行距40 cm, 株距25 cm, 6月底至7月上旬采收鲜棒上市。5月下旬在马铃薯采收后的空幅内穴播2行毛豆, 穴距27~30 cm, 每穴3~4粒种子, 播6万穴/hm2, 8月中旬采收鲜荚。青花菜于7月下旬遮阳育苗, 8月下旬移栽, 11月开始采收上市。

2.2 选用良种

春马铃薯选用脱毒种薯克新1号、克新4号等品种, 玉米选用适合鲜食的苏玉糯1号、中糯1号等品种, 毛豆选用早熟优质的台湾毛豆, 青花菜选择耐热、抗逆性强的早熟品种如对圣绿、珠绿等。

2.3 栽培管理

春马铃薯播前1个月选表皮光滑、薯形端正、芽眼匀称的无病种薯切块催芽, 切块一般重30~40 g, 每块芽眼2个左右, 要求床温保持15℃左右;当薯块芽长1 cm左右时, 揭膜炼芽2~3 d即可定植。定植前结合耕翻整地基施腐熟农家土杂灰肥22.5~30.0 t/hm2、硫酸钾复合肥750 kg/hm2。播后覆盖地膜, 出苗后及时破膜放苗, 苗高10~15 cm时看苗浇施腐熟粪肥22.5 t/hm2, 盛蕾期用15%多效唑225 g/hm2对水750 kg喷雾, 中后期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液1~2次, 及时防治地下害虫[2,3,4]。

玉米移栽时施复合肥112.5~150.0 kg/hm2, 浇施稀水粪, 苗期追施尿素112.5~150.0 kg/hm2, 拔节孕穗肥施碳铵、复合肥各150~225 kg/hm2穴施, 大喇叭口期防治好玉米螟。

毛豆幼苗子叶展平后, 用病毒灵3 L/hm2加大丰收300g/hm2对水600 kg喷雾防治蚜虫、控制病毒病。3张复叶展平后, 施高效复合肥225~300 kg/hm2加人畜粪15 t/hm2作苗肥, 开花结荚期追肥1~2次, 每次施复合肥150~225 kg/hm2。

青花菜定植前施腐熟有机肥22.5~30.0 t/hm2、复合肥375kg/hm2, 适当增施硼肥和钙肥。生长前期追肥2~3次, 施稀粪水7.50~11.25 t/hm2或尿素120~150 kg/hm2, 当植株12~13片叶时追施复合肥300~375 kg/hm2。苗期中耕培土1~2次, 顶球专用品种及时抹去侧芽, 注意防治软腐病、霜霉病等病害以及小菜蛾、菜青虫等虫害。

参考文献

[1]黄颂禹.蚕豆、青蒜、西瓜、秋番茄高效种植[J].农家致富, 2007 (12) :37.

[2]王秋红, 邓淑珍, 李英, 等.早春马铃薯套种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09 (17) :81.

[3]张农军.早春马铃薯—夏玉米—秋花椰菜一年三种三收模式[J].西北园艺:蔬菜, 2009 (3) :27.

[4]梁新安, 孙新政.春马铃薯、春玉米、秋冬花椰菜三种三收高效栽培模式[J].河南农业科学, 2005 (8) :79-80.

旱区冬小麦3种间套种优化模式 篇2

一、冬小麦—棉花

栽培要点是在秋分节前后用大三腿、小三腿耧或犁开沟种植冬小麦,麦收前15天在畦背套栽棉花。

1. 合理耕作,蓄水保墒。旱区冬小麦、棉花主要受水的制约,解决水分不足,主要采取以下几项措施:一是采取合理耕作,蓄水保墒,改春耕为冬季深耕,蓄积冬季雨雪;二是争取伏雨秋用;三是改普通小犁子浅耕为大犁子深耕,对土层薄、质地差、耕层以下是细碎风化石的耕地,实行大犁深耕,逐年加深,打破犁底层;四是前茬作物覆盖麦秸,减少蒸发;五是前茬作物收获前实行深中耕松土,提高对夏秋季雨水的接纳能力,尽量减少地面径流,迫使雨水下渗积蓄;六是特殊年份采用免耕法;七是按比例增施磷肥和微量元素;八是前茬作物成熟后,随收随灭茬。

2. 增施有机肥,培肥地力。土壤瘠薄是旱区农作物增产的主要障碍,因此,在每亩施有机肥3000千克的基础上,再增施化肥,氮、磷肥混施按1∶0.7的比例,以提高土壤的供肥能力。另外,也可施用种肥,这对壮苗发棵的作用很显著。

3. 选用抗旱品种,以种节水。选择生育期短、品质好的麦、棉品种是旱薄田节约用水、抵御干旱的有效措施。鲁南地区冬小麦一般采用烟农19号、烟农21号和青麦6号等良种,棉花采用提纯复壮的中棉所25号、中棉所41号和鲁棉研22号等品种。选择这些良种,不仅在风调雨顺的年头能增产,干旱年份也可丰收。

4. 精细播种,培育壮苗。旱地冬小麦播种期一般要比高产麦田提前1周左右,但播期必须服从墒情。棉花采用营养钵育苗移栽,一般于4月上旬育苗,5月中旬套栽,密度在4000~4500株之间,这样能充分发挥群体增产的潜力,以株保铃,以铃保产。

5. 加强管理,提墒保墒。5月中旬至6月上旬是麦棉共生期,这个阶段由于冬小麦的影响,棉苗生长弱,长势差,如管理不好,就会影响棉苗生长发育,所以在棉花管理上要体现一个“促”一字,狠抓一个“防”字。棉花遇雨后要及时中耕松土,破板结,保墒情,以调节土壤水、气、热状态,保证棉花根系发育和稳健生长。

二、冬小麦—花生—绿豆

秋分节前后用大、小三腿耧或犁开沟种上冬小麦,麦收前约20天在畦背上点花生,约隔5行点1行绿豆,行距约28厘米。

前茬冬小麦防旱措施同上,旱地花生、绿豆的防旱措施:一是施足底肥。秋种前每亩施优质圈肥3500千克以上,纯氮8千克,纯磷5千克,纯钾4千克。二是配方施肥。点种时每亩施氮肥3千克,磷肥10千克,钾肥13千克。三是花生品种选用抗旱性较强的鲁花16号、鲁花11号等,绿豆选用抗旱、抗病、耐瘠的绿珍珠、绿丰收等。四是选择适宜的种植方式。采取破背播种,合理密植,一般每亩播种8000~9000墩。五是适期早播晚收。一般5月中旬套种,冬小麦与花生的共生期要掌握在20天左右。六是及时拌农药,防害虫。每亩用0.6千克辛硫磷颗粒剂对细土(或细砂土)15千克,在点播时撒入穴内。七是加强田间管理,灭茬保墒,中耕松土。八是在适时播种的前提下,控制好盛花期与汛期的重合,这样增产幅度更大。九是切忌花生重茬。

三、冬小麦—甘薯—芝麻

秋分节后种冬小麦,麦收前15~20天在畦背上套栽甘薯,甘薯秧蔓封垄前、中耕后在沟中间作芝麻。

小麦栽培防旱措施同上。夏甘薯适应性强,生育期短,稳产高产,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其防旱措施:一是选用高产良种徐薯25号,培育壮苗;二是适时适墒栽插,合理增加密度,每亩栽4500株左右;三是提高栽插质量,一插全苗;四是大小苗分栽,使秧苗栽后生长整齐一致,避免大苗欺小苗;五是防治茎线虫病,实行瓜秧高剪苗1~1.5厘米长,用灭线磷20%的药液浸根5分钟,每亩用1.7千克灭线磷抓埯;七是早中耕,勤锄草,以提高地温,减少水分蒸发;八是保护茎叶,不翻蔓;九是后期根外追肥,每亩用3%~5%的过磷酸钙溶液100千克,或2%的硫酸钾溶液100千克,于傍晚前喷洒叶面,增产效果明显。

高效间套种 篇3

一、选用良种

选用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金船”或“白沙”蜜本南瓜品种。玉米选用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杂交玉米良种, 如“华试99”、“长玉13”、“贵玉2号”等优良品种。

二、合理密植

蜜本南瓜与玉米间作实行带状种植, 按0.83m×0.83m开厢, 玉米3月10~15日肥团移栽, 种植规格行、株距为 (80×50) cm×40cm, 栽单株, 一般每亩种植2 500株左右。蜜本南瓜3月20日左右育苗, 4月15~20日定植, 株行距3m×4m, 每窝栽双株, 每亩玉米地套种蜜本南瓜以55窝、110株为宜。

三、加强田间管理

1. 基肥

玉米定植前亩施腐熟有机肥1 500kg、过磷酸钙25kg、复合肥40kg+2kg锌肥;蜜本南瓜定植时每窝施腐熟的菜枯0.5kg, 不施化学肥料。栽后浇足定根水。

2. 追肥

玉米整个生育期追肥2次。第一次追施提苗肥, 每亩看苗施尿素5~10kg, 对粪水淋施;第二次追施攻苞肥, 每亩施45%硫酸钾型复合肥30kg。

蜜本南瓜一般追3次肥:当南瓜成活后7~10天, 用清粪水对2~3kg/亩尿素施提苗肥;当主蔓长到50~60cm时, 进行第二次追肥, 每窝施有机生物肥1kg+硫酸钾型复合肥0.1kg;第一个南瓜坐住后, 追第三次追肥, 每窝施45%硫酸钾型复合肥0.2kg。追肥方式为窝施, 若遇天旱, 应勤浇小水。

3. 整枝压蔓

蜜本南瓜侧蔓过多, 要摘除一部分, 最多留3个健壮侧蔓, 避免过于密集, 影响通风透光。当蔓长80cm左右时, 每隔40cm压蔓1次, 压蔓方法就是在土表挖10cm左右长的洞, 将蔓放入洞中, 上面覆盖泥土。压蔓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定向;二是有利于长更多的根系, 共需压蔓2~3次。

4. 及时倒秆

玉米收后, 应及时倒秆, 将玉米秆平铺在土表, 同时将南瓜藤蔓引在玉米秆上, 有利于蜜本南瓜正常着色, 商品性较好。

5. 人工授粉

蜜本南瓜在开花期如遇阴雨天气, 应采取人工授粉, 在早上7点钟左右将雄花花朵摘下, 倒扣在雌花柱头上即可。

四、病虫害防治

1. 蜜本南瓜病虫害防治

(1) 虫害害虫主要有蚜虫、黄守瓜等。一般不用化学农药防治。现介绍一种简单省事的土法防治:南瓜移栽后5~6天撒适量草木灰, 以后每下一次雨, 天晴后就撒少量的草木灰, 能有效地防治蚜虫和黄守瓜等害虫。

(2) 病害病害主要有白粉病、病毒病等。白粉病主要是在南瓜的后期发生, 一般不防治。如要防治可用甲基托布津或粉锈灵600~700倍液进行喷防。病毒病防治应以防治蚜虫为主。

2. 玉米病虫害防治

玉米螟是玉米主要害虫之一。一般在心叶期和喇叭期受害, 可每亩用Bt可湿性粉剂80g混合细砂4kg撒入玉米心叶防治, 同时加强对玉米纹枯病和大小斑病的预防。

五、适时采收

玉米在籽粒蜡熟后, 及时收获, 以防连续阴雨造成霉烂、发芽, 影响商品性。我县蜜本南瓜一般在玉米收获后才开始大量结瓜, 在谢花后40天左右, 瓜皮由绿色转变为橙黄色时可采收。贮藏的南瓜以上午阴凉时采收为宜, 留瓜柄2cm长, 在采收搬运过程中, 应小心轻放, 蜜本南瓜常规可贮藏到次年元月。玉米、蜜本南瓜收获后的玉米预留行内, 可种植小麦或青菜、榨菜、儿菜等品种, 不影响农时。

地芸豆——棉花间套种栽培技术 篇4

地芸豆选用生育期为50~55d的中早熟品种美国红, 棉花选用良种抗虫棉。

2、播前准备

1) 浇足底墒水

如土壤墒情不好, 于2月下旬至3月上旬洇地造墒。

2) 施肥

每亩施有机肥 (鸡、圈肥为主) 2~3t、碳铵25kg或尿素10~15kg, 撒于地面后进行浅中耕。

3) 精细整地, 作畦

一般畦宽2~2.2m或4~4.4m。

3、提早播种

1) 播种期

地芸豆3月上、中旬播种, 棉花在4月中、下旬播种。

2) 播种形式及密度

选用1.8~2μm的超薄地膜进行覆盖, 地芸豆采用大、小行开沟穴播, 每穴3~5粒种子, 深度为2~3cm, 每幅地膜种6行, 大行40~50cm, 小行17~18cm, 平均行距33cm, 穴距17~25cm, 亩穴数0.75万~1.1万穴, 亩播量12.5~15kg。用铲刀挖穴点种棉花, 每穴点种3~4粒, 播深2~3cm, 亩播量600~750g, 播后盖土呈馒头形, 便于浇水或雨后破板出苗, 行距66~90cm, 株距30~35cm, 亩株数2400~2900株。

4、栽培管理

1) 地芸豆管理

(1) 破膜放苗

地芸豆从3月下旬开始出苗, 经10~15d完成出苗过程, 需每隔2~3d检查出苗情况, 一般待子叶展平, 及早破膜放苗, 防止高温烧苗。

(2) 封土保湿提温

地芸豆苗齐后, 用细土将放苗口用土封严, 避免水分蒸发, 保持土壤湿度, 有利于提高地温, 促苗生长和高温杀草。

(3) 畦面撒土防杂草

对杂草严重的地块, 在膜上方压一层细土, 可防杂草生长为害。

(4) 防病治虫

因地芸豆播种偏早, 温度低, 湿度大, 苗期立枯病、根腐病发生严重, 要用抗枯宁等药剂进行喷雾及灌根防治。虫害主要是地老虎、金龟子、棉铃虫等。地老虎、金龟子等地下害虫用辛硫磷毒土、毒饵或灭扫利喷雾进行防治, 棉铃虫用菊酯类农药进行喷雾防治。

(5) 浇水施肥

一般掌握豆角长到2~3cm时浇第1次水, 对播前没施化肥的地块结合浇水每亩施尿素10~15kg。

1) 棉花管理

地芸豆与棉花共生时间40~50d, 此期棉花处在苗期, 地芸豆处在开花结荚期, 肥水需求及供应矛盾突出, 根据这一特点, 应重点抓好以下技术落实:

(1) 早清秧中耕

5 月底至6月初, 地芸豆采摘完后应立即清秧, 对棉花进行中耕松土, 破板提温。

(2) 追肥浇水

第1次施肥在6月中下旬, 结合浇水每亩施二铵5~7.5kg、尿素5~7.5kg, 第2次施肥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 (花铃期) 进行, 施尿素7.5~10kg。

(3) 整枝

因棉花株行距大, 通风透光好, 后劲较足, 管理上以抓伏桃和秋桃为主, 特别要抓住早秋桃。 (1) 打顶:在7月15~20日之前打完, 每株留果枝10~12个。 (2) 打群尖:下部2~3个果枝留果节2个, 中部3个果枝留3个果节, 其余上部果枝留4个果节。并及时去掉疯杈和赘芽。

(4) 化控

在打顶前后, 每亩用缩节安3~4g喷雾化控。

(5) 病虫防治

多样性间套种栽培技术 篇5

1 选地整地

选地要求中上等肥力地块, 为减少病虫害, 最好与水稻进行水旱轮作, 避免重茬。在前作收获后, 将地块进行深翻, 施腐熟农家肥30~45 t/hm2、复合肥450 kg/hm2。

2 栽培模式

蚕豆间种绿肥再套玉米栽培模式, 10月下旬在前作收获后, 进行翻挖, 如前作是水稻可不必翻挖, 直接在稻茬上点种。采用玉米种植1.2 m的大行距, 蚕豆带宽60 cm, 每穴点种1粒, 播深3 cm, 另60 cm带点种绿肥, 每穴点种4~5粒, 株距20~30 cm, 播种后及时灌水, 灌水做到速灌速排, 以免烂种;大麦、小麦间种绿肥再套种玉米栽培方式与套种蚕豆基本相同, 大麦、小麦带宽60 cm, 每带条播3行, 行距20 cm, 大麦、小麦用种量150 kg/hm2左右。

3 品种选择

在蚕豆品种的选择上, 主要以凤豆系列为主, 麦类选择中早熟品种。同时均应选择综合抗性较好的中矮秆品种, 如S500、S-4、凤大麦7号等, 小麦选择云麦53、云麦57、青春55等;在玉米的品种选择上, 可选择中晚熟、紧凑型品种, 如海禾1、2号、路单8号、兴黄单131、会单4号等。

4 适期播种

播种一般在10月中下旬进行, 蚕豆、绿肥点播, 大麦、小麦拉线条播, 也可机械条播, 便于中耕除草。玉米一般在4月中下旬播种。清明节后, 将带间的绿肥割去, 绿肥可作青饲料, 也可翻埋于田间作肥料。玉米播种采用先盖膜后三角形穴播的方式, 播深5 cm, 株距25 cm, 行距40 cm, 每穴播种2~3粒, 保证每穴2苗, 栽培6.75万株/hm2左右。如地下害虫严重的地块, 蚕豆、大麦、小麦可用甲基异柳磷和40%的辛硫磷拌种, 大麦、小麦可用粉锈灵拌种, 以减少白粉病和锈病的发生, 玉米采用包衣种, 以保证全苗。

5 田间管理

5.1 蚕豆

蚕豆出苗后用辛硫磷、甲基异柳磷或乐果1 000倍液喷雾防治蝼蛄、地老虎等害虫。苗齐后松土、锄草。开花期叶面追施磷酸二氢钾。蚕豆施肥要求重施磷、钾肥、适施氮肥。蚕豆株高25~30 cm时进行第2次中耕, 以后视情况进行中耕锄草。蚕豆生长到10层花序时, 选择晴天进行摘心打顶, 促进增产。蚕豆成熟后及时收获, 过早收获则籽粒成熟不好, 影响产量, 过晚影响玉米生长。

5.2 大麦、小麦

一是严格种子处理。晒种, 播种前晒种1~2 d, 以便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药剂处理, 用粉锈灵拌种, 以减少白粉病和锈病的发生, 玉米采用包衣种, 以保证全苗。二是施足底肥, 精细整地。撒施腐熟农家肥30~45 t/hm2, 翻耕后施复合肥300~375 kg/hm2。三是确保播种节令。及时播种合理密植。化学除草, 采用麦田专用除草剂和人工除草, 麦田杂草多的还可考虑选用70%麦草净1 050 g/hm2对水750 kg均匀喷雾。四是早施分蘖肥, 巧施拔节孕穗肥, 适当控氮增磷、钾肥。五是病虫害防治。主要防治赤霉病、白粉病、条纹病和蚜虫、粘虫, 同时要及时防治鼠害。六是收获与贮藏。大麦、小麦成熟后立即收割, 以免影响玉米的生长, 收获后应晒干扬净, 颗粒归仓, 在阴雨季节应选晴天翻晒, 以防发热霉变, 以保证安全贮藏。

5.3 玉米

一是土壤处理。用地正丹30~45 kg/hm2拌土撒施, 防治地下害虫, 确保全苗;二是施足底肥, 适时追肥。底肥施农家肥37.5~45.0 t/hm2、复合肥450 kg/hm2;追肥于玉米植株生长到四叶一心期施尿素300~375 kg/hm2, 生长到大喇叭口期时, 施尿素450~525 kg/hm2、复合肥75 kg/hm2, 对小苗、弱苗施平衡肥施尿素60~75 kg/hm2, 促进平衡生长;施肥最好采用打洞施肥, 施肥时距植株3~5 cm为宜, 以防止烧苗。三是科学管理。缺苗补栽, 提早育好预备苗, 发现缺苗及早移栽;间苗定苗, 去除大苗、小苗, 每穴留2株苗。及时防旱排涝, 当玉米叶片发白, 出现卷叶、萎蔫时应及时浇水, 如遇大雨时, 应及时排水, 做到沟内无积水;四是病虫草害防治, 出苗后地老虎用2.5%敌杀死800~1 000倍液, 于傍晚喷洒苗行地面;心叶末期用30%辛硫磷颗粒剂3.75 kg/hm2对细沙30 kg灌心防治玉米螟;玉米锈病、褐斑病用20%三唑酮乳油1 000倍液喷雾防治, 玉米大斑病、小斑病用50%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喷雾防治;中耕除草, 一般采用化学除草, 杂草生长到3叶1心时, 采用农民乐除草。五是及时收获, 当籽粒成熟、充分变硬时, 及时收获。过晚收获易造成籽粒霉烂。

摘要:总结了多样性间套种栽培技术, 包括选地整地、栽培模式、品种选择、适期播种、田间管理等内容, 以期为生产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多样性,间套种,栽培技术

参考文献

[1]李彩虹, 吴伯志.玉米间套作种植方式研究综述[J].玉米科学, 2005, 13 (2) :85-89.

[2]郭斌, 王友德, 王文静, 等.北疆麦田套种玉米生态区划及高产栽培[J].玉米科学, 2004, 12 (1) :79-81.

[3]王文静, 郭斌.北疆麦田套种玉米研究[J].新疆农垦科技, 2002 (5) :3-5.

高效间套种 篇6

1 小白菜栽培技术

1.1 品种选择

对于春白菜来说,品种的选择是基础,也尤为关键,应当选择耐寒、冬性强、产量高的优良品种。

1.2 施足底肥,高畦栽培

由于春白菜生长期间雨水较多,雨水过多将对其生长带来一定影响。因此,建议采用砂质壤土栽培,并在收获后及时翻地、施足基肥,基肥采用腐熟的猪牛粪与复合肥配合施用,用量分别为15.0~22.5 t/hm2、150 kg/hm2为宜。整地施肥后筑成高畦,以便于排水防涝。畦宽1.7~2.0 m较为合适,沟深30 cm左右,定植时植株行距以(20~25)cm×(20~25)cm为佳。

1.3 加强管理,促进早熟丰产

为了促进春白菜快速生长,栽植时温度较低时,应当采用塑料薄膜搭建小拱棚进行增温,以确保棚内白天温度保持在20℃左右,夜间温度保持在10~15℃之间为宜,当温度不至于过低时(5℃以上时)可以适当进行通风,保持棚内空气良好。等到气温回升且稳定后,便可将小棚拆除。在肥水管理方面,应当在白菜生长期间重点追施氮肥,通常以15%~40%的人粪尿为宜,从而弥补白菜根系较浅、吸收能力较弱的问题。

2 黄瓜栽培技术

2.1 品种选择

应选择津研5号、津研7号、碧丰2号,中农2号等优良黄瓜品种。

2.2 施足底肥

8—9月结合整地温室内撒施腐熟畜禽粪150 t/hm2。深翻细耙后,按大行距85 cm、小行距50 cm做成15 cm高的垄,每行(5.5~6.5 m长)沟施磷酸二铵、硫酸钾各0.25 kg。

2.3 适期播种育苗

黄瓜的最佳播种时期在9月末,采用嫁接方式进行育苗。接穗可以选用中农2号、山东密刺、津研5号等黄瓜品种,砧木建议选用黑籽南瓜。通常在10月中旬黄瓜和砧木长出1片真叶时,便可采用靠接法进行嫁接。

2.4 定植及田间管理

定植株距以25 cm左右为宜,种植密度控制在5.7万株/hm2左右。待嫁接苗长出3~4片真叶时,便可抹去气生根,并及时用网绳进行吊蔓;待嫁接苗长出5~6片叶时,为了缩短节间长度,防止其徒长,建议喷施增瓜灵或者矮丰灵;在黄瓜生长周期中的开花初期与盛期时,应当增施CO2气肥。黄瓜的采收期始于11月中旬,采收期长达140~150 d[1,2]。

3 菜豆栽培技术

3.1 品种选择

在菜豆栽培品种的选择方面,除了应当考虑其丰产性、抗病性等因素,还应注重品种的品质,优选荚多肉厚、无筋无革质膜的高品质双抗一号菜豆品种。

3.2 适时育苗,合理定植

菜豆的最佳播种育苗时间在2月上中旬,可在黄瓜垄外直播或定植,株距保持在55 cm为宜,直播的用种量为22.5 kg/hm2;为了保障成活率,通常在温室内采用营养钵进行育苗移栽,具体方法如下:将钵摆放在黄瓜架两侧或温室内后墙下,浇透水后放置2~3 d,随后每钵播种2~3粒,深度控制在3~4 cm,当苗龄达到30 d时,便可进行栽植,通常情况下每穴只留单株即可。

3.3 田间管理

当菜豆进入伸蔓期后,应将黄瓜秧向中间合拢并尽早将黄瓜下的枯黄老叶摘除,为了放置菜豆与黄瓜相互缠绕在一起,可用绳子将豆蔓吊起;在菜豆蔓长出第3片复叶时,应将生长点及时摘除,为了增加分枝数量,待分现2个花序时进行第2次摘心。为了防止节间过长,出现徒长现象,可以在苗期使用矮丰灵500倍液进行灌根。最适宜菜豆生长的温度范围在20~25℃之间,若温度过高,应及时通风降温,为了防止湿度不足造成的落叶、落花,可以通过叶面喷雾、适时灌水的方法增加空气湿度,还可以通过施药方式加以控制,如使用防落素喷花等方法,每5 m L加水2 kg,5~7 d喷施1次,连续喷施2~3次即可很好地实现防止落花的效果。在菜豆结荚期需要追施氮磷钾复合肥,每次采收后追肥1次,用量为每架施用100 g尿素加磷酸二氢钾50 g。为了增加开花结荚数量,建议每10 d左右叶面喷施0.03%钼酸铵或500倍垦易液1次。在黄瓜与菜豆共生期时不要浇水,等到黄瓜拉秧后,配合追肥进行少量浇水,切忌勿要大水漫灌。菜豆的采收期开始于3月末,采收期在80~100 d。

3.4 病虫害防治

危害温室菜豆的病害以锈病、灰霉病、炭疽病居多,可分别施用粉锈宁、克霉灵、炭疽福美等药剂进行及时防治[3,4]。危害温室菜豆的虫害主要以蚜虫、白粉虱、美洲斑潜蝇等为主,对于蚜虫来说,可以采用80%敌敌畏乳油1 000倍液进行及时防治,每隔7~10 d用药1次,连喷用药3次;对于白粉虱来说,可以用灭虱灵烟熏蒸,隔3 d熏蒸1次,连续熏蒸2次即可;若出现美洲斑潜蝇虫害,对于3龄以前幼虫,可以采用用农地乐1 500倍液、乐斯本500~600倍液、制潜灵1 500~2 000倍液进行防治。

参考文献

[1]吴旭江,吕文君,陈新洪,等.山地黄瓜套种菜豆模式的效益分析及栽培技术[J].中国蔬菜,2012(17):60-62.

[2]王燕凤,王燕丽,马红艳,等.宁夏川区露地黄瓜套种菜豆高效栽培技术[J].中国园艺文摘,2009(11):107-108.

[3]赵利田.大蒜秋黄瓜菜豆套种模式[J].农家科技,2004(9):12-13.

高效间套种 篇7

1 种植模式与特点

1.1 种植模式

种植模式为大麦/西瓜/夏鲜食糯玉米—秋鲜食糯玉米+秋鲜食大豆。

1.2 模式主要特点

1.2.1 一年5次播种收获, 复种指数300%, 土地利用率高。

利用该模式进行生产, 先后种植大麦、西瓜、鲜食糯玉米、鲜食大豆等4种作物, 种植的作物种类比较多, 一个生产周期先后播种收获5茬作物, 复种指数达到300%, 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1.2.2 抗灾能力较高, 适应市场的能力较强。

利用该模式生产, 种植的作物种类较多, 播种收获时间相对错开, 有利于规避不同时段不利气候的影响, 生产管理的调节余地大, 在某一作物受灾情况下, 其他作物的生产能使受灾的损失得到及时弥补, 增强了生产的综合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同时不同产品均衡收获上市, 适应市场的能力相对单一产品明显增强, 有利于提高综合的种植效益。

2 茬口布局安排

选择3年以上未种过西瓜的稻茬田块, 11月上中旬水稻收获后及时耕翻整地, 按4.2 m畦宽开挖竖沟, 间隔12 m左右开挖横沟做畦, 沟深25 cm以上。畦面两侧各播种5~6行大麦, 麦幅宽1.8 m, 畦面中间预留2.4 m西瓜种植行。翌年4月上中旬在预留的西瓜种植行上覆盖地膜移栽种植西瓜, 5月上中旬在每垄西瓜两旁距西瓜种植行35~40 cm处点播种植2行鲜食糯玉米, 7月上中旬西瓜收获结束后, 及时清理西瓜藤蔓让田, 7月底至立秋前3 d在原2垄西瓜中间点播种植6~8行鲜食大豆, 立秋前后3 d在上茬鲜食糯玉米割茬旁再点播种植2行鲜食糯玉米。大麦5月上中旬收获, 西瓜6月底7月初收获上市。第1茬鲜食糯玉米在7月中下旬可收获上市, 鲜食大豆在10月下旬初至11月初收获上市, 第2茬鲜食糯玉米可在11月上旬末至11月中旬上市。

3 品种选择

大麦选用早熟高产品种沪麦16, 西瓜选用京欣、8424等中果型优质品种, 鲜食糯玉米选用中糯2号、苏玉糯2号、苏玉糯11号等优质品种, 鲜食大豆选用地方品种白毛小寒黄、通豆6号等优质品种。

4 配套栽培技术

4.1 大麦

前茬水稻收获以后, 及时精细耕翻整地, 按实际播种的大麦面积, 施用尿素187.5 kg/hm2、磷酸二铵150 kg/hm2、氯化钾75 kg/hm2作基肥, 播种基本苗300万株/hm2。在施足基肥的前提下严格控制苗肥和返青肥的施用, 在大麦叶龄余数3.0前后, 根据苗情适量施好拔节孕穗肥, 一般施用尿素75~150 kg/hm2, 以巩固茎蘖成穗, 促进大穗, 提高灌浆结实能力[2]。后期根据病虫发生情况及时做好防治工作。在大麦生产上关键是防止后期倒伏, 同时根据套栽的西瓜生长情况适时收获。

4.2 西瓜

3月上中旬进行浸种催芽, 采用营养钵覆盖地膜加小拱棚方式育苗, 每钵留健壮秧苗1株。2月下旬至3月中旬移栽西瓜大田施用基肥, 即鸡棚灰9 000~11 250 kg/hm2、尿素300~375 kg/hm2、磷酸二铵150 kg/hm2、硫酸钾肥150 kg/hm2, 基肥施用后随即对大田进行旋耕整地, 3月下旬4月初, 选用丁草胺1 875 m L/hm2进行杂草封闭处理, 并在适墒条件下及时覆盖地膜;4月上中旬, 根据西瓜苗叶龄和天气条件及时进行移栽, 移栽密度9 000~10 500株/hm2。移栽后及时加盖宽2 m、高0.5~0.6 m的小拱棚覆膜以保温保湿。5月上中旬, 撤去小拱棚后及时进行理蔓, 使瓜蔓均衡分布生长, 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 并用麦秸秆垫蔓, 固定茎蔓。同时施用氮、磷、钾复合肥300 kg/hm2, 施后浇小水, 促进茎蔓生长和花芽分化, 当第1朵雌花开放时控制浇水和施肥, 以免茎蔓生长过旺造成坐瓜困难。当坐瓜达到鸡蛋大时, 施尿素225~300 kg/hm2、磷酸二铵150 kg/hm2、硫酸钾肥150 kg/hm2, 并结合浇水, 促进西瓜果实膨大生长, 提高西瓜甜度, 改善品质, 西瓜成熟后及时采摘组织销售。渍害和病害的发生流行是影响西瓜生产的关键, 生产管理上要特别重视。西瓜移栽种植后要持续做好清沟理墒工作, 以防止渍害对西瓜生长造成影响, 同时撤去小拱棚后, 要根据天气和病虫害发生情况及时做好预防工作, 以确保西瓜正常生长[3]。

4.3 夏鲜食糯玉米

5月上中旬, 西瓜撤去小拱棚以后, 随即在西瓜两旁距根部35~40 cm, 点播2行鲜食糯玉米, 穴距25 cm, 每穴留苗1~2株。由于西瓜根部施用肥料已经较多, 一般在玉米上不再施用苗肥。待玉米大喇叭口时施用摆果肥尿素187.5~225.0 kg/hm2, 并用24%新宝乳油1 125 m L/hm2对水750 kg/hm2进行灌心防治玉米螟, 防止虫蛀影响商品性。夏季鲜食糯玉米适宜采收时间很短, 仅有2~3 d, 要特别注意观察, 一般在授粉后20~25 d, 用指甲轻掐果穗中部籽粒, 能流出少量浆液时, 就要及时组织采摘上市销售, 提高品质和鲜果穗商品率。

4.4 秋鲜食糯玉米

秋鲜食糯玉米生长季节较紧, 播种过迟后期气温低, 灌浆速度慢, 容易造成灌浆不足, 甚至遭受霜冻影响, 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因此, 秋鲜食糯玉米一定要掌握好适期及时播种, 要求在夏鲜食糯玉米收获后, 及时在原种植行旁点播种植2行秋鲜食糯玉米, 种植方法基本相同于夏鲜食糯玉米, 播种最迟在立秋后3 d结束, 以确保必要的生长时间。秋季糯玉米生产关键:一是抓住适期进行播种, 二是各种病虫害的发生明显重于夏季鲜食糯玉米, 一定要根据发生情况及时有效地做好防治工作, 三是虽然成熟后适宜采摘期弹性相对较大, 但采摘过迟容易遭遇霜冻影响, 成熟后也要尽可能及时组织采摘上市销售[4]。

4.5 秋鲜食大豆

在西瓜收获清理藤蔓后, 即可进行播种。但根据市场需求, 以7月底至立秋前3 d播种较为有利, 一方面确保正常的生长, 另一方面上市时市场货源相对紧缺, 价格优势明显。种植方法:在2垄西瓜中间点播种植6~8行秋鲜食大豆, 行距40~45 cm, 穴距20~25 cm, 每穴点播3~4粒种子。苗期三复叶后, 及时施用苗肥尿素75.0~112.5 kg/hm2, 以促进营养体生长;初花期, 施用尿素75.0~112.5 kg/hm2、磷酸二铵112.5 kg/hm2, 以促进结荚鼓粒, 提高产量和品质[5,6]。在秋鲜食大豆生产中, 病虫害发生较多, 特别要注意做好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等病虫害的防治。当豆荚肥大、籽粒饱满, 色泽嫩绿、尚未转色时要及时采摘嫩荚上市销售。

参考文献

[1]陈玉花, 卞合申, 刘玉现.小麦、大蒜、西瓜、大白菜高效种植模式[J].中国农技推广, 2001 (2) :23.

[2]张进文, 王振庄, 王建民, 等.无公害西瓜生产技术规程[J].河北农业科技, 2002 (12) :10-12.

[3]冯颖竹, 赵琛, 周遗品, 等.糯玉米生产技术规程[J].广东农业科学, 2007 (6) :86-88.

[4]陈静, 颜伟.鲜食糯玉米优质高效生产技术[J].江苏农业科学, 2003 (4) :10-11.

[5]张飞剑, 董红霞.鲜食大豆无公害生产技术[J].农技服务, 2008 (4) :15-16.

高效间套种 篇8

扶绥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 全县农业人口35.7万人, 全县耕地面积10万hm2, 其中旱地约8.7万hm2, 占总耕地面积的87%。经过多年的发展, 形成了以甘蔗、水果、蔬菜、剑麻、粮食五大支柱产业, 农业效益、农民收入大多依赖种植业。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人口不断的增长, 土地资源匮乏, 作物之间争地矛盾凸现, 依靠扩大种植面积增加总产量来提高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越来越困难。而由于受自然条件、耕作水平和市场变化等因素的限制, 土地里种植单一作物单产增加难度很大。土地资源匮乏和单产提高困难的问题是严重制约扶绥县农业增效, 农民增收的首要问题。在生产中推广间套种技术, 充分利用各种农作物在生长过程的空间差和时间差, 建立多种作物共生、多层次结构搭配的农业生产模式, 使农业资源合理配置, 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和土地的生产力, 使农业生产方式向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效益的方式发展, 在有限的耕地面积内实现农业持续增效, 农民持续增收。

1 间套种产业现状

1.1 产业发展迅猛

扶绥县农作物间套种自2003年起零星分别在山圩、岜盆等乡镇, 2006年以来, 产业迅速发展, 种植区域履盖全县11个乡镇, 面积从2003年的几百亩发展到2010年的2.6万多hm2, 主栽作物由甘蔗、木薯几种发展到甘蔗、剑麻、木薯、果树、玉米等, 间套种的作物从原来的花生、豆类等发展到目前以春西瓜为主的香瓜、甜南瓜、冬瓜、花生、豆类、蔬菜等多种类多模式共存, 形成了间套种产业多头并进的格局, 面积、种类品种不断迅速扩大。其中甘蔗、木薯、果园间套种已上规模, 占全县间套种产业的主导地位。

据统计, 2010年, 扶绥县农作物间套种面积2.88万hm2, 其中甘蔗间套种面积1.92万hm2, 约占全县间套种总面积的67%。2010年全县甘蔗种植面积8.11万hm2, 其中新植蔗约2.4万hm2, 间套种面积1.92万hm2, 占新植蔗地的80%;木薯种植面积2666.67 hm2, 间套种面积2553.33 hm2, 占总面积的96%;果园种植面积1.23万hm2, 间套种面积3233.33 hm2, 占水果种植总面积的26%。间套种规模如滚雪球, 越滚越大。

1.2 多种模式并存

目前扶绥县间套种的模式有:甘蔗—西瓜 (甜南瓜、红瓜子、花生、豆类) ;木薯—西瓜 (香瓜、甜南瓜、黑皮冬瓜、红瓜子、花生、豆类) ;香蕉 (柑橙) —毛节瓜 (西瓜、花生、豆类) ;剑麻—花生 (豆类、西瓜、甜南瓜) ;玉米—花生 (豆类、肉芥菜等) 多种模式。这5种模式, 遍布全县11个乡镇。其中主要模式为甘蔗—西瓜, 2010年春植甘蔗间种西瓜面积达到1.6万hm2。

1.3 产业效益显著

1.3.1 经济效益

各种间套种模式均显示了增产增收。根据几年来的田间测产验收和统计显示, 甘蔗间种西瓜, 平均增收1800元/667 m2以上, 木薯间种西瓜、香瓜和黑皮冬瓜, 平均增收1700元/667 m2以上, 果园间种西瓜、冬瓜、甜南瓜等, 平均增收1000元/667 m2以上。甘蔗、木薯、果园、剑麻等地间种花生、大豆, 以及粮食作物 (玉米) 间套种蔬菜等, 平均增收600元/667 m2以上。

甘蔗间种西瓜模式增收效益最显著, 2009年全县甘蔗间种西瓜面积1.1万hm2, 平均西瓜收入2250元/667 m2, 平均甘蔗增收184.5元/667 m2, 两项合计平均比单种甘蔗产值收入增加2434.5元/667 m2, 全县实现总产值增加4.067亿元;平均西瓜纯收入1770元/667 m2, 平均甘蔗纯收入增加184.5元/667 m2, 两项合计平均比单种甘蔗纯收入增加1954.5元/667 m2, 全县实现总效益增加3.264亿元, 仅此一项, 全县农民人均产值增加1139元, 纯收入增加914元, 单一种植甘蔗投入产出比为1∶2.8, 甘蔗间种西瓜投入产出比为1∶3.7, 种植效益非常显著。甘蔗间种西瓜投入产出对比见表1。

山圩镇那任村渠茗屯, 全屯有168户725人。2009年全屯甘蔗间种西瓜113.33 hm2, 平均西瓜1500 kg/667 m2, 全屯西瓜产量2550 t, 按2010年西瓜平均收购价1.5元/kg计算, 全屯西瓜收入达382.5万元, 人均西瓜收入5275元;甘蔗增产0.5 t/667 m2, 按2009/2010年榨季原料蔗入厂价369元/t计算, 增收184.5元/667 m2, 全屯甘蔗增收31.4万元, 人均甘蔗增加收入433元。两项合计人均收入增加5708元。

山圩镇那任村渠茗屯农户郭惠豪, 家庭人口4人, 2009年甘蔗间种西瓜0.93 hm2, 西瓜总产量40 t, 西瓜总产值60000元, 西瓜部分总投入9500元, 西瓜部分纯收入50500元;甘蔗平均产量比单种增产1 t/667 m2, 按2009/2010年榨季原料蔗入厂价369元/t计算, 甘蔗产值增加369元/667 m2, 甘蔗总增收5166元。两项合计全年间种纯收入增加55666元, 人均纯收入增加13917元。

岜盆乡弄廪村杨海波, 2009年承包土地3.33 hm2, 进行甘蔗间种西瓜生产。西瓜总产量100 t, 总产值16万元, 总投入3.4万元, 西瓜纯收入12.6万元;甘蔗增产25 t, 增收0.92万元。两项合计增收13.5万元。

1.3.2 社会效益

间套种使主栽作物和间套种作物间实现了资源共享、节本增效的目标。以扶绥县甘蔗间种西瓜为例, 由于西瓜生长期比较短, 在甘蔗分蘖期已收获上市, 投入的地膜、化肥、农药等资源所剩余的部分为后期甘蔗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养分, 解决了甘蔗生长所需的投入。甘蔗地膜、农药、化肥等费用投入减少300元/667 m2以上, 同时在西瓜生产管理的同时也加强了甘蔗田间的前期管理工作, 为甘蔗获得高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甘蔗产业是扶绥县支柱产业, 种植面积占全县耕地面积的80%。通过间套种的开展, 既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又坚定了种蔗的信心, 对稳定扶绥县甘蔗支柱产业的地位起到了积极作用。农民富裕, 社会安定, 人民安居乐业, 从而显现出了巨大的社会效益。

1.4 配套技术日渐成熟

经过多年的实践、总结和推广应用, 以农作物“三避”技术为支撑的间套种技术, 综合配套机械深耕、测土配方施肥、设施穴盘嫁接育苗移栽、人工授粉、病虫草鼠害综合等配套技术日渐成熟, 并为广大农民所熟识掌握和广泛应用于生产中。这些技术的应用使主栽作物和间套种作物实现资源共享, 和谐共处, 互相促进, 共同发展的目标。

1.5 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相对完善

县-乡-村-户四级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网络和县-乡两级农业信息服务网络体系健全, 农业推广服务体系相对健全, 农民群众科技意识和科技素质较高。

县乡两级农业技术人员120多人, 熟练掌握农作物间套种和各项配套技术。而全县通过各类科技培训, 取得“绿色证书”的农民8000人, 获得“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结业证书的青年农民3200名, 获中等专业技术证书的农民200名, 获得农民技术员资格的农民1200名, 科技示范户8500户, 农村科技带头人1560名。这些县乡村的科技人员和科技示范户, 是扶绥县发展农作物间套种推广科学实用技术, 增加产量, 提高农产品品质的人才保障。

1.6 产品流通网络比较完善

间套种面积最大的是甘蔗间种西瓜, 2009年间种面积1.11万hm2, 2010年1.63万hm2, 每年西瓜总产量在30万t以上。几年来, 政府、业务部门、种植户和流通户联合, 通过加强宣传、创建平台、产销对接等营销措施, 建立了完善的西瓜经销网络。政府划出资金, 在西瓜主产区山圩、岜盆、东门和渠黎等乡镇种植区内建设和维修道路, 建设产品批发市场和经销点, 派出工作组到全国各大城市进行调研、参加各种产品展销会, 举办西瓜产销对接会和西瓜节等活动开展产品促销工作;媒体则充分利用扶绥县广播、电视、报刊等平台和通过广西日报、广西电视台等加强产品宣传;农业部门开通网上销售通道, 通过互联网及时发布扶绥县西瓜产量、质量、价格、收获季节、供销情况等信息, 为农民提供西瓜网上交易服务, 确保西瓜等农产品销售“绿色通道”畅通;农业和经贸两部门联合组织培训流通经纪人, 使其及时掌握国内各大市场西瓜供求信息和扶绥县产品供销信息, 并与全国各地的客商保持对接, 同时确保流通组织和经纪人依法守法经营, 避免坑农行为发生, 使农民有效地与市场和谐对接, 确保增产增收, 实现共赢。几年来由于产品流通网络完善, 扶绥县农产品顺畅地销售到全国各地, 甚至海内外, 没有出现滞销和压价现象发生。目前, 扶绥县有专业经济合作组织22个, 会员1500人, 农产品流通经纪人380人。

2 存在主要问题

2.1 育苗环节较薄弱

2006年以来, 由于间种西瓜规模迅速扩大, 西瓜苗供不应求, 于是涌现了许多育苗大户。但除了山圩镇的育苗专业户在西瓜嫁接育苗上技术相对较高外, 其他乡镇的育苗户自己没有实践经验, 多是聘请南宁市郊苏圩镇的师傅前来指导, 育苗技术普遍较低, 掌握不好播种、嫁接等时机, 嫁接成活率低。育苗设施简陋普遍比较简陋, 增温保温功能较差, 经不起长时间低温、高湿等不良天气的影响, 嫁接成活率低, 成苗率低, 苗木成本高。2008年2月初由于受突如其来的低至1℃极端低温影响, 育苗棚内增温设施差, 低温造成大量死苗, 当年瓜苗供应严重不足, 瓜苗价格也从以往的0.6~0.8元/株飙升至1.5元/株;2010/2011年冬春季, 由于受长期低温低光照的影响, 育苗成苗率低, 东门镇40%左右, 而渠旧镇约30%, 山圩镇也只有50%左右。

2.2 干旱问题严重

扶绥县年降水量1050~1300 mm, 雨量相对充沛但分布不均匀, 春秋季旱情较严重。每逢干旱, 种植户只能开着带水箱的拖拉机或赶着带水箱、水桶的牛车到几公里之外的地方去买水浇瓜抗旱。干旱缺乏灌溉用水, 增加了生产成本, 降低了生产效益, 制约了间套种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2.3 跟风发展问题较严重

一些乡镇不能做到因地制宜采用适宜本乡镇的间套种发展模式, 而是采用同一模式跟风发展。如渠旧镇春季偏旱, 水利基础设施差, 农民科技素质和生产管理水平相对较低, 跟风发展甘蔗间种西瓜难以取得明显效益。而同一种类同一季节上市, 造成巨大的产品销售压力, 政府和相关部门每年都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来开展产品促销工作, 增加了销售成本, 种植户也难以取得如期效果。

2.4 经营分散, 缺乏品牌

土地分散, 不利于机械化耕作, 不利于新技术的应用推广, 不便于生产管理,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间套种产业的发展。

间套种农产品如西瓜等, 品种好但没有树立基地品牌和产品品牌, 散装销售, 市场竞争力不强。

3 建议与对策

3.1 建立标准化育苗基地

通过政府财政支持和农户自筹相结合的方式, 加大投入, 加强西瓜等育苗基地的硬件建设, 提高育苗设施质量。组织育苗专业户进行育苗技术培训, 引导育苗专业户采用标准化、规模化育苗, 农业部门组织专家、技术员全程跟踪指导育苗, 保证苗木供应, 提高苗木质量, 降低苗木成本, 提高种植效益, 使间套种产业得以壮大持续发展。

3.2 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扶绥县属于喀斯特地貌, 地下水源比较丰富, 大部分种植区域属于小丘陵山地, 适宜利用缓坡落差水重力和辅助加压建设滴灌系统, 实行节水农业。通过政府划拨资金、申请项目资金和村屯集体经济及农户自筹等方式, 筹集资金挖井、建水塔, 建设灌溉系统, 充分利用地下水资源进行膜下滴灌、微喷等, 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 节约用水, 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生产效益;政府对水库和灌溉沟渠进行维修, 并适当出台大、中、小型水库用水优惠政策, 保证间套种生产用水。

3.3 因地制宜各种模式适当发展

部分乡镇应因地制宜选择适合本地生产条件的间套种模式发展间套种生产。山圩、东门、岜盆和渠黎等乡镇, 农民科技素质高, 生产技术管理水平高, 经验丰富, 宜继续采用甘蔗间种西瓜模式进行生产, 以使该模式得到长足发展;而渠旧镇因水源不足, 农民科技素质相对差, 宜采用甘蔗或木薯等间套种比较耐旱的品种如红瓜子等, 柳桥镇和东罗镇, 冬季水源比较充足, 适宜发展秋冬种, 可以采用果园间套种瓜类豆类、甘蔗间种马铃薯等模式。

3.4 加快土地流转进程, 创立品牌

结合土地流转工作, 建立土地流转示范点, 以“小块并大块”为主推模式, 结合实际推动土地流转工作进程。

上一篇:屋盖结构设计下一篇:矿区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