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引导

2024-11-04

社会引导(共12篇)

社会引导 篇1

摘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但是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却远远落后于其他行业的发展, 这与我国的经济地位极不相称, 造成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缓慢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农业缺少资金的投入, 尤其是缺少社会资金的投入, 本文由社会资金投资农业的现状开始, 探讨制约社会资金投资农业的因素, 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社会资金,投资,农业

1 社会资金投资农业的现状及必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获得了迅猛发展, 随着农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及在农业领域资金投入力度的增加, 农业经济也取得了长足发展, 但总起来看, 我国在农业资金投入力度方面远不及西方发达国家, 尤其是私人部门对农业的投资微乎其微。从近二三十年数据来看, 发达国家私人部门对农业的投资是呈现增长趋势的, 增长速度快于公共部门在农业领域的投资。在亚洲发展中国家, 除了极个别国家私人部门投资呈现增长趋势外, 大多数国家的私人投资速度是有所下滑的。这说明这些国家的私人部门投资积极性还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 私人部门对农业领域还存在巨大的投资潜力。我国当前的经济现状是, 大量的闲置资金没有出路, 国际上很多热钱也大量涌入, 结果是要么推高房市, 要么推高股市, 带来房市或股市泡沫的增长。如果能够引导社会资金投资农业, 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整个中国农业的现代化, 从而加快农业现代化改革的步伐。另外, 现在绿色优质的农产品广受欢迎, 社会资金投入农业前景也很广阔, 因此, 只要适当地运用政策, 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农业, 是一举三得的好事, 既能够稳定经济增长, 也能够实现农业的现代化, 推进我国城市化的建设。

2 制约我国社会资金投资农业的不利因素

2.1 社会资金投资主体单一

长期以来, 我国对农业的投资主要还是以农户个体为主, 相对于其他行业或领域来讲, 我国政府在农业资金的投资绝对数额方面都是偏低的, 在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农业领域方面也明显不够, 这也导致我国农业经济发展长期缺乏资金的支持, 农业经济增长速度有限。

2.2 社会资金投资的积极性不高

从我国现实情况来看, 尽管近几年, 我国私人部门对农业的资金投资力度有所增加, 但私人部门在农业领域的投资远不及在其他领域的投资, 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 我国农业发展水平相对来讲比较低, 农业的投入产出比较低, 很多地区基本上还是一种靠天吃饭的模式, 这意味着将资金投入农业领域, 将面临着一种高风险低收益的境况, 对讲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来讲, 很明显是不合算的。第二, 资金实力雄厚的私人企业并不多。由于多种因素的存在, 我国实力雄厚的私人企业并不多, 在为数不多的这些私人企业里, 对农业感兴趣或与农业产业关联的企业则少之又少, 这也是导致我国社会资金投资农业偏少的主要因素。第三,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阻碍了农业资金的使用。尽管在历史上,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曾经发挥过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不可否认的是, 当前, 以家庭为单位的承包制度阻碍了农业经济的规模化发展, 农业经济达不到规模化经营也必然导致企业对农业的投资难以达到规模化收益。

2.3 社会资金投资农业缺乏政策支持和引导

目前, 我国私人部门投资农业缺少政府政策上的优惠, 由于农业具有准公共物品的性质, 完全依靠市场的力量难以达到社会效用最大化。因此, 在缺少政府政策支持的情况下, 由于存在效用外溢的情况, 私人部门不可能获得全部的效用, 这必然使私人部门不愿意将资金投入到农业领域。政府部门的投资由于没有私人部门参与竞争, 必然会降低其资金的投资使用效率, 从而不利于农业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2.4 投资农业的企业面临的风险较大

缺乏资金投入是我国农业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 在市场机制作用下, 资本会做出相对最优的配置, 之所以农业经营缺少资金投入, 主要在于投入农业的资金会面临一些风险,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自然风险。农业是弱质产业, 受自然条件的制约比较明显, 生产周期也比较长, 我国农村的水利灌溉等基础设施条件也比较薄弱, 这些都会导致投资农业的企业面临较大的风险。第二, 市场经营风险。农业的生产经营相对比较分散, 生产过程中生产要素价格波动往往也会引起最终农产品价格的波动, 而这种风险是要由投资农业的企业来承担的。第三, 政策风险。当前, 我国还缺乏相配套的针对社会资金投入农业的政策措施, 这导致社会资金投入农业可能会面临一些阻碍, 比如, 农村土地流转使用时不得改变其农业用途等。

3 促进社会资金投入农业的对策建议

资金是农业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 是农业稳定发展的有力保障。当前, 应该扩大投资渠道, 增加资金供给能力。我国目前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发展阶段, 国家财力水平有限, 国家对农业的资金投入不会超出其承受范围。因此, 完全依靠国家公共财政支持农业经济发展是有限的, 当前阶段, 需要引导各行业资金投入到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来, 政府可以制定合理优惠政策, 鼓励社会团体、社会捐助、吸引外资等方式来扩大对农业的资金投入, 以增加资金投资供给主体。这样, 在某一类投资主体本身投资意愿不强, 撤出资金投入时, 也不会对整体投资总量产生巨大影响, 也就不会对整个农业经济的发展起到严重影响。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 政府是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农业的诱导者, 企业则是真正投资农业的主体, 如何引导企业主动将资金投入农业, 则是一国政府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总体来看, 主要是制定优越的投资政策, 创新一种低风险高收益的投资渠道, 这是增加企业投资农业的关键和根本。

3.1 政府角度:继续增加资金投资力度, 优化投资环境

首先, 政府要继续加大对农业的资金投入力度。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农业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还靠天吃饭, 农业生产率比较低, 在这种情况下, 农村居民收入有限, 依靠农民自己对农业投入来提高农村经济发展, 其作用毕竟有限。政府对农业的资金投入是保证我国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前提, 尽管现在是工业化社会, 但农业发展是根本, 其基础地位不能动摇。只有农村经济发展了, 才能谈得上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为了保证政府投入农业的资金, 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 用法律的形式规定我国每年投入农业的资金比例、投入方式以及投资渠道等, 并加强资金的使用监督管理机制, 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其次, 制定政策, 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农业领域。尽管政府承担投资农业资金的主要任务, 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他部门在投资农业领域方面毫无作用, 相反, 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 非政府部门的投资在整个投资农业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因此, 我国政府在增加自身对农业资金投入的同时, 应该制定各种优惠政策, 鼓励引导非公共部门将社会资金投入农业, 比如, 可以以减免税收, 或者采取国民待遇吸引外资投入等优惠措施予以引导。

最后, 制定配套政策, 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我国当前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度不利于农业的产业化经营, 这势必阻碍投入农业资金的使用效率。因此, 政府应该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 加速农村土地流转, 实现农村土地的规模化经营。只有这样, 才会更好吸引社会资金投资, 也有利于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3.2 企业角度:加强投资资金的风险管理

我国政府投资于农业的资金往往被认为是一项支持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政府看重的是其社会效益, 而常常忽略了资金投入的经济效益。尽管我国改革开放已有三十多年, 市场经济体系已基本建立起来, 但是还有很多领域市场体系建设还未到位, 这也导致了我国农村市场资金使用时缺乏相应的风险管理意识和措施。在市场经济逐步完善的情况下, 控制资金使用风险, 提高投入农业资金的使用效率, 成为当务之急。对企业而言, 控制资金的使用风险, 一方面要靠宏观的政策措施, 另一方面则要靠提高其自身风险意识, 采取各种措施防范和化解风险。防范和化解风险的方法主要有:风险避免、风险自留、风险预防、风险抑制、风险转移等。风险避免主要适用于风险发生频率高, 发生风险事故造成的损失也高的“双高”情况。风险自留则主要是经过慎重考虑, 认为采取其他的风险处理方法不经济或者企业完全有能力自己来承担风险, 因此, 采取风险自担的措施。风险预防则主要是指在风险还没发生之前, 采取各种措施降低风险发生概率。风险抑制主要是指降低风险发生后损失程度。风险转移则主要是将企业面临的风险采取让其他行为主体承担的行为。对企业来讲, 在对农业进行资金投入之前, 要对投资项目进行风险管理。一般要经过风险管理目标、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方法的选择、完善风险管理方案等几个方面。比如先期要对投资的项目进行风险识别, 查看可能存在的风险种类, 对每一类风险的发生概率和损失程度进行评估分析, 看哪些风险属于重大风险, 哪些风险属于一般风险等, 选择相应的风险处理方法。针对具体情况, 尽可能地提前采取相应的措施, 来降低风险发生概率或风险发生损失程度等。

3.3 市场农户角度:优化资源配置, 注重特色农产品的生产

资源是有限的, 在社会资金投入农业领域之前, 强化市场作用机制, 引导社会资金优先投入到有发展前景的领域。有规模的特色品牌和绿色有机产品需求旺盛, 可以扩大该类产品的生产经营, 注重对全功能农产品的开发, 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 提高特色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促进农业结构全面升级。

4 结论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农业已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农产品品牌化、特色化, 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都为社会资金投入农业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农业是一个永不衰落的产业, 在其他竞争力比较激烈的行业, 企业处于微利状况, 一些实力雄厚的企业有进军农业的打算, 在企业运用现代化投资经营理念情况下, 农业可以为投资者带来丰厚的回报。对农民来讲, 以前以家庭为单位的联产承包难以为其带来较高的收入, 在实现农业现代化规模经营后, 其人均个人收入势必会成倍增长。于国家而言, 只要为社会资金投入农业提供优越的政策环境, 进行相应的引导, 则可以实现农业整体经营水平的快速提升。

参考文献

[1]郑新立.积极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农业现代化[J].农村工作通讯, 2012 (19) .

[2]蔡松锋.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技术路线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 2009 (12) .

[3]谭爱花, 李万明, 谢芳.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现代化目标的构建[J].生态经济, 2011 (9) .

[4]贾乃新.国外农业现代化建设启示[N].吉林日报, 2007-8-17.

社会引导 篇2

社会主义相适应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正确处理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做好宗教工作的一个重要问题。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不是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放弃宗教信仰,而是要求他们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要求他们从事的宗教活动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的最高利益和民族的整体利益;支持他们努力对宗教教义作出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阐释;支持他们与各族人民一道反对一切利用宗教进行危害社会主义祖国和人民利益的非法活动,为民族团结、社会发展和祖国统一多作贡献。要鼓励和支持宗教界继续发扬爱国爱教、团结进步、服务社会的优良传统,在积极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方面不断迈出新的步伐。(内涵)

综观我国和世界的宗教历史,可以发现一个共同的规律,就是宗教都要适应其所处的社会和时代才能存在和延续,十六世纪基督教发生的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就是一个例子。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宗教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存在和活动的,必须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这既是社会主义社会对我国宗教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各宗教自身存在的客观要求,更是由于我国宗教的政治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以及社会主义条件下宗教将长期存在这一现实所决定的。(为什么)

在我国,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主要表现为广大信教群众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在宪法和法律、政策的范围内开展宗教活动;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扬宗教教义、教规和道德中某些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开展国际友好往来、促进世界和平等。

各宗教在使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尤其是在神学思想建设上,提出了一些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重要观点,如佛教提出的“人间佛教”、“庄严国土、利乐有情”,道教的“齐同慈爱、济世度人”,伊斯兰教的“两世吉庆”,天主教、基督教的“荣神益人”等。这些合乎时代精神的神学思想,极大地激励着我国信教群众积极投身建设社会主义两个文明与建立人间天堂的伟大事业。党和政府以及整个社会正确对待和处理宗教问题,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尊重和保护全体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是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可靠保证。(表现)

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明确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基本途径和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鼓励和支持宗教界发扬爱国爱教、团结进步,服务社会的优良传统。要求他们热爱祖国,拥护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要求他们巩固反帝爱国运动和宗教制度民主改革的成果,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原则,使宗教活动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的最高利益和民族的整体利益;要求他们高举维护法律尊严、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的旗帜,支持他们与各族人民一起,反对一切利用宗教进行危害社会主义祖国和人民利益的非法活动,为民族团结、社会发展和祖国统一多做贡献。

二是鼓励和支持宗教界发挥宗教中积极因素,为社会发展和稳定服务。要鼓励宗教界多做善行善举,在国家的引导和管理下,宗教组织从事一些有益于社会发展的公益、慈善活动,帮助信教群众发展经济、改善生活,追求和创造现世的幸福生活,使广大信教群众把主要精力用于经济建设,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也为自身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而努力。三是鼓励和支持宗教界人士对宗教教义做出符合社会进步的阐释,使宗教在深层次上与

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近年,中国伊斯兰教协会成立了教务指导委员会,进行“解经”工作等,就是对教义作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初步尝试的具体体现。要继续鼓励和支持宗教界在这方面迈出新步伐、做出新贡献。

在“积极引导”中具体要把握好的几个方面:一是坚持不懈地贯彻执行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尊重和保护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进一步加强广大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的团结,把他们的力量凝聚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共同目标上来。二是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加快宗教法制建设的步伐。三是提高宗教人士自身素质,加强宗教团体自身建设。四是不断加强党同宗教界人士的爱国统一战线。(怎么办)

引导孩子关注社会,投身自然 篇3

一个生活在城里的孩子在谈理想时说道:“红南瓜很好吃。长大了,我要种又高又大的南瓜树,长出又大又红的南瓜,让人们一饱口福。”另一个生活在城里的孩子到乡下外婆家做客,看到外婆用谷糠喂猪,惊喜地说道:“以前我不知道猪吃什么,原来猪是吃锯木粉长大的!”糠和锯木粉不分,难道这是孩子的错吗?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考试书,会导致孩子孤陋寡闻,缺乏对于社会生活和大自然的见识。作为家长和老师,应引导孩子关注社会,投身自然。

当代学生绝不是一个孤立封闭的人,应关注社会生活,乐意同外界进行广泛的接触,对社会的进步和共同的理想有较强的责任感。他不仅关注和自己有直接关系的事物,还应关注广泛的公共事务,乐于参加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他见多识广,主动参与社会实践,积极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也不断进行自我调整和完善。

著名科学家、画家达·芬奇曾说过:“大自然向我们展示着奇迹,不向大自然请教的科学家不过是平庸的小儿,大自然才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大自然启迪人们的智慧。发现真理的道路要通过学习大自然这本宝书,大自然是科学创造之本,任何科学家都要从大自然中索取素材,从事科学创造。科学家热爱大自然,向往大自然,而大自然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科学英才。大自然不仅启迪人类的智慧,而且陶冶人们的性情,激励人们奋发向上。高山使人雄壮,大海让人广阔,江河发人怀古,冰雪令人坚强。大自然是我们的良师益友,他以壮美的风姿,给人以信心、勇气和力量。

走出应试教育的象牙之塔,引导孩子关注社会,投身自然,这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作为家长、老师责无旁贷、义不容辞。

湖南隆回一中胡德礼

社会引导 篇4

一、树立“和而不同”的思维理念

1.“和合”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中心,并吸取了道、墨、法各家以及宗教文化等精华,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与演化而形成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合”是一个重要范畴,是促成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和合”两字,最早分别见于甲骨文和金文。“和合”连起来使用而构成的“和合”范畴,最早见于《国语·郑语》中:“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意思是说,商契能把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这五教加以“和合”,使百姓安身立命。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发展中,经过历代各家学者的阐发,“和合”逐渐成为中国的传统文化精神。由于“和合”精神的作用,我国古代的各种文化,在保持自己特色的同时,相互吸收与融合,从而形成了多元共存、和睦相处、相互借鉴、共同发展的格局,并由此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也正是由于“和合”精神的影响,历代统治者在对待宗教问题上,大家都能基本上采取一种宽容的态度,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之间也处于一种和谐的关系之中。

2.“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互相尊重”是中国共产党人处理同宗教界人士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

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和合”的传统文化精神,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宗教的具体国情相结合,把宗教界人士纳入统一战线的范畴,创造性地解决了中国的宗教问题。

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就明确提出了同宗教界人士结成爱国统一战线的思想。毛泽东指出:“共产党人可以和某些唯心论者甚至宗教徒建立在政治行动上的反帝反封建的统一战线,但是决不能赞同他们的唯心论或宗教教义。”[1]中国共产党坚持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不因世界观上的不同而排斥宗教界人士,在反帝爱国的共同基础上同他们建立统一战线,从而赢得了宗教界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的信赖和支持。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中国政治经济制度的变革,我国宗教领域也相应地进行了宗教制度的重大改革,党同爱国宗教界人士的统一战线也得到巩固与发展。1991年,江泽民在会见我国各宗教团体主要领导人的谈话中明确提出了“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互相尊重”方针,体现了党和国家正确处理同爱国宗教界人士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

3.树立“和而不同”的理念,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宗教在社会主义社会将长期存在,而宗教与社会、各宗教内部以及宗教之间的和谐是构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就必须发扬“和合”的传统文化精神,树立“和而不同”的理念。

树立“和而不同”的理念,有助于在思维方式上纠正和防止过去一个时期出现过的“左”的偏差。宗教在社会主义社会将长期存在,决定了中国共产党人必须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要在思维方式上超越、抛弃以往的“斗争哲学”,树立“和而不同”的理念,以“和合”的思想理念对宗教界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积极加以引导,使宗教在社会主义社会这一和合体中,与社会的其他方面形成总体上的和谐与合作。当然,讲“和合”不是要否认矛盾,也不是用“和合论”代替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论”。

树立“和而不同”的理念,在实践上有利于化解宗教矛盾,更好地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期,人们的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和人际关系等方面均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意识领域也呈现出多元化趋势,矛盾与冲突日益增多。我国宗教在正常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对于宗教领域的问题,要在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基础上妥善加以解决。用“和合”方式处理宗教问题,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亲和力和凝聚力,使广大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团结起来,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共同奋斗。

二、探索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基本途径

1.全面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对待和处理宗教问题的一项长期的基本政策。这一政策的实质,就是要使宗教信仰问题成为公民个人自由选择的问题,成为公民个人的私事,从而使全体信教和不信教的群众联合起来,把他们的意志和力量集中到建设现代化社会主义强国这个共同目标上来。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有着丰富内涵,如国家保障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自由,也保障公民享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和宣传无神论的自由;“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互相尊重”是党处理同宗教界人士关系的原则;实行政教分离、宗教与教育相分离的原则;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维护宗教界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挥爱国宗教团体和组织的作用;政府依照法律、法规和政策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和监督;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部势力的干涉;共产党员不能信仰宗教,等等。

要使宗教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党和国家就必须全面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这是使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重要前提和必要条件,也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根本途径与手段。

2.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

“依法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是指政府对有关宗教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贯彻实施进行行政管理和监督。”[2]这既是以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需要,也是保障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根本途径与手段。

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首先,应做到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抵制渗透和打击犯罪的统一,保障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全面贯彻。其次,必须坚持依法管理与依照政策管理相统一,把法律的“刚性”和政策的“柔性”有机结合起来。再次,坚持依法加强管理与改善管理,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现代法制观念和服务意识,不能用简单的行政命令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要注重和体现管理的服务功能与关怀功能。最后,坚持依法加强管理同做好宗教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的思想教育工作相统一,在加强宗教管理中始终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独立自主自办教会,是国家主权在宗教教务上的体现,也是正确处理我国宗教与国际政治关系的基本方针。

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要处理好开展对外友好交往与抵制渗透的关系。以宗教为载体的对外友好交往,对于增进我国同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促进国家间关系的发展,维护世界和平具有积极作用。随着国力的日益提高,我国应更加重视这种交流与交往。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提高警惕,抵制国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活动。要加强对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的教育,提高他们自觉抵御渗透的能力;要完善宗教法律法规,依法抵制渗透;要加速具有中国特色的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各宗教教理体系建设。因为提供一种具有更大吸引力的文化、心理与信仰归宿,是抵制境外宗教渗透的根本。

三、 建立健全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系统协调机制

1.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横向系统协调机制

第一,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政治相适应,这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基础。它一方面要求作为引导主体的党和政府制定正确的宗教政策、法规,各级行政与文化教育部门密切配合,对宗教团体、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进行四项基本原则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教育,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民族团结和法制教育,进行独立自主自办原则与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教育。在坚持政教分离原则的基础上,把宗教纳入爱国统一战线的范畴,发挥宗教团体、爱国宗教界人士的桥梁作用。另一方面也要求宗教界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自觉地把“维护法律尊严、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在宗教允许的范围内,适时地对不适应社会主义政治的因素加以改革和调整,使宗教不断地与社会主义政治的发展要求相适应。

第二,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经济相适应,这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关键。要引导宗教界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面对现实,追求现实的幸福生活。引导他们在对影响生产的某些教规戒律和耗费大量财务的某些宗教习俗、仪式加以摒弃和改进的同时,利用宗教道德中的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成良好的秩序和行为服务。要支持广大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兴办社会公益事业,支持他们对宗教中所包含的生态环保思想加以挖掘并作出新的解释。对于各宗教组织和寺庙开展的自养活动,国家要在资金、技术、土地、税收等方面给予支持,并制定政策予以管理。要解决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的脱贫问题,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提高信教群众的科学文化水平。此外,还要建立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经济相适应的激励机制,鼓励和支持广大信教群众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第三,在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相适应的同时,还必须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文化相适应。要引导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与宗教理想统一起来,努力使宗教理想与共同理想相协调、相一致。鼓励和支持宗教界人士按照社会主义的方向与要求,对宗教神学思想逐步加以改革,深入挖掘宗教教义、教规与宗教道德中的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教育广大信教群众划清宗教与迷信的界限,在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的同时,坚决制止和打击各种封建迷信活动。正确处理文化的内容与形式间的关系,逐步消除宗教文化中的对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不利因素,利用宗教文化的某些有益形式,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服务。

2.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纵向系统协调机制

第一,建立党和政府的宏观领导与决策机制,这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重要保证。它首先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决策指挥部门高度重视宗教工作,采取特别慎重的态度对待宗教工作,把宗教工作经常列入议事日程,放在全局和长远规划中加以研究,制定引导工作的具体方针、政策,并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加以实施。各级领导干部和从事宗教工作的干部,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了解我国宗教的历史与现状,熟悉党在社会主义时期关于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与基本政策,尽可能多地掌握宗教基本知识。要加强宗教理论研究、强化信息意识,建立及时、准确、全面的宗教信息网络,及时研究和解决宗教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

第二,建立多级宗教管理系统协调机制。要保证引导宗教的各项宏观决策的贯彻落实,必须有一套行政管理实施机构。这种管理的承担者是各级宗教局与宗教管理委员会。要认真贯彻执行中央有关文件的规定,切实加强宗教工作机构建设;要建立中央、省、市、县、乡、村多级宗教管理网络系统;各级宗教事务部门要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具体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使宗教管理制度化、规范化;要层层建立管理目标责任制,做到目标明确,责任落实;要建立多方位的宗教管理工作的检查与监督制度。

第三,建立宗教的自我管理、自我监督机制。各宗教爱国组织要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与制度建设,开展爱国爱教、独立自主自办原则与法律法规教育。要加强宗教团体领导班子与教职人员的自身建设。各级宗教团体都要依据党和国家关于宗教问题的相关政策法规,制定相应的具体规定,加强制度建设。各寺庙教堂要在当地政府宗教工作部门的领导下,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较大的宗教活动要经民主讨论决定,经济账目公开,并接受群众的监督。

摘要:在我国,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是可以相适应的。当前,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对策是:树立“和而不同”的思维理念;探索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基本途径;建立健全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系统协调机制。

关键词:宗教,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对策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07.

[2]新时期宗教工作文献选编[G].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5:26.

创新社会管理中的舆论引导 篇5

安康市委理论讲师团

为了探求健全创新社会管理中舆论引导机制的对策,安康市委宣传部、市委讲师团结合工作实际,对全市新闻宣传战线如何在社会管理创新中进一步发挥好舆论引导作用进行了调研讨论,较全面地收集了我市舆论引导能力建设的基本情况,提出加强舆论引导能力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一、舆论引导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作用和地位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面临的重大任务,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根本途径。

我们正处在一个传播技术快速变革,传播格局空前变化,受众个性高度多样,价值理念日趋多元的时代,新闻管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和挑战。受众的需求正在发生显著变化,呈现出思维多元化、判断自主化、追求个性化的特点,对新闻的接收拥有很大的自主权。现代传播手段也在发生着快速变化,由媒体的单一传播变为媒体与受众越来越多的双向互动,出现了传统媒体舆论场、网络舆论场、口头传播舆论场等三个舆论场。因此,要与时俱进,解放思想,大胆实行改革,创新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方法、创新管理手段,从机制上真正“还权”于媒体,充分发挥媒体在提高自身舆论引导能力方面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智慧城市建设 篇6

中国正在大力实施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提出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发展,明确提出了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与发展的方向。当前,世界各国也纷纷提出了智慧城市发展战略,寻求新机遇、构筑新动力、实现新发展,如何通过智慧城市建设,促进城市发展模式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转变。城市管理由粗放型、经济型向金砖化、智能化转变,需要我们共同探讨,加强合作,相互借鉴。

第一,智慧城市建设要因地制宜,因城施策。既不能谋一时发展,也不能贪大求全、急功近利、照搬照抄,各地发展基础条件不同,路径也不尽相同。要从发展实际需要出发,区分轻重缓急,统筹加以推进。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急需解决的问题上,中国有300多个城市开展了智慧城市建设,城市间、企业间合作持续深化,从务虚转向务实,从概念转向行动,未来我们将推动中国与世界各国不同类型、不同发展城市结队合作,开展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合作共赢。

第二,智慧城市建设要以人为本,注重实效。中国城镇化还存在不少难题,面临着提升社会公共服务水平,增进人民群众福祉的艰巨任务。希望借助信息化和互联网,在民生领域开展惠民服务。智慧城市建设要坚持需求牵引、问题导向、突出重点、注重实用、注重效应,把群众的重点关切摆到第一位。

第三,智慧城市建设要创新机制,市场主导。智慧城市建设是信息技术推广应用与城市发展方式转变的交汇,涉及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体制方方面面,也需要大量的投资。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发挥市场化机制,引导社会资本参与至关重要。为此,我们将创新智慧城市建设运行机制和投融资模式,通过各种方式推动企业与各地智慧城市建设对激发社会活力,参与智慧城市建设。

智慧城市建设是中国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前不久国务院出台了《互联网+行动计划》,必将进一步推动智慧城市建设。按照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要求,成立了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的智慧城市发展部际协调机制,发布了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正在研究制定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配套政策,进一步加强统筹规划和对各地区的指导,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探索智慧城市建设运营和公共服务新模式,推动中国企业试点示范,着力形成信息化时代的新模式。同时我们高度重视并迫切地希望各国城市、企业和机构积极参与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共同分享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带来的发展机遇。

城市记忆着昨天,承载着今天,也创造着明天。它不仅是经济增长和财富创造的大舞台,也是社会进步和文化传播的先行者。工业化加速推动了城市发展,信息化将深刻改变城市形态,智慧城市建设也是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一项长期的任务。我们期待通过政府、企业、行业组织和社会公众的共同努力,共同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取得新成效。

社会新闻应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 篇7

然而, 我们也不得不承认, 社会新闻就像一把双刃剑, 一些“卖点”多、“可读性”强的社会新闻, 由于受新闻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和部分受众阅读超味不高等因素影响, 也带来了某些负效益。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在采写社会新闻时要把握重点, 避免社会新闻报道带来的负面影响, 使其无论是正面报道还是负面新闻都应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

由于受众的知识文化层次各不相同, 对社会新闻的鉴别、理解、认知也存在诸多差距, 因此, 一些内容不当的社会新闻, 往往会误导受众, 产生某些不良的社会影响。曾有媒体报道, 2005年, 外地来京的无业人员王某和刘某就因为看到一张报纸上刊登了一篇关于抢劫出租车司机的报道后, 对此十分“钦佩”, 于是照葫芦画瓢, 模仿报纸上对作案手法的描述, 对出租车实施了抢劫, 最后落入法网。无独有偶, 安徽也曾发生一起这样的案件:犯罪嫌疑人因看到当地报纸刊登的一则消息——一位民工为索要欠薪, 竟卸下挖掘机主板向老板留书讨薪, 于是深受“启发”, 在2011年的9月至12月间, 在安徽、江苏、山东三省疯狂作案, 利用盗窃来的挖掘机电脑主板及主控器敲诈勒索受害人十余起, 涉案总价值3万余元。虽然两起案件的最终结果都是罪犯受到了惩处, 但不当报道带来的消极影响可见一斑。

所以, 尽管社会上还存在着某些阴暗的角落, 还有着一些消极腐败的现象和落后愚昧的东西, 但这些毕竟只是社会在发展和前进中存在的枝节问题。新闻工作者应该在报道此类社会新闻时, 把握好分寸, 注意写作手法和词语的运用, 尽量避免社会新闻报道带来的负面影响, 保持住主流媒体的高品位和高格调。

从古至今, 道德之所以对人起着不可估量的规范作用, 主要是通过舆论的影响来实现的。当前, 大众传媒恰恰是舆论影响中最为重要的工具, 而新闻无疑是一种非常好的载体。社会新闻作为广大受众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 更加具有十分良好的传播效果。在我们的社会新闻报道中, 有相当一部分是关于人们的道德观念的, 它包罗了刑事、民事等案件, 邻里、家庭等纠纷, 等等, 都在传递着某种道德信息。因此说, 社会新闻具有显著的道德教化作用。在采写社会新闻时, 我们也应该注意发挥新闻的道德教化作用, 不能因为某些社会新闻的“新”、“奇”、“特”, 而忽略新闻本身的此项作用。

省内某报曾报道过这样一则社会新闻:为了追求忠贞不渝的爱情, 一对阴阳相隔的恋人终于举行了“婚礼”, 场面感人。这则新闻虽具有较强的新闻性和可读性, 对人的情感震撼也较强。然而, 忠贞不渝的美好爱情固然值得歌颂, 但生者和死者举行婚礼, 于情、于理、于法真的合适吗?它所要表达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报道起到作用是积极的吗?诸如此类比较“新奇”的社会“新闻”报道常常见诸报端, 我们却搞不清楚它的积极意义究竟何在。

诚然, 面对社会新闻, 每一位新闻工作者在采写时都会做好分类, 哪些是正面的, 哪些是负面的。对一些不良现象, 我们要加以无情的揭露和批评, 以此来消除负面新闻报道的负面影响, 更要以此来唤醒整个社会的责任和良知。

社会新闻报道, 不仅仅要报道事实, 还要引导舆论, 开展监督, 抨击丑恶, 弘扬真善, 这是每一位新闻工作者应该担负起的社会责任。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 我们应该把更多的关注和目光投向那些能够反映社会国泰民昌、人民安居乐业、美好事物层出不穷、共建和谐家园的新事物上, 以高尚的情操、完美的人格、健康的感情和扎实的作风自觉地去传播社会生活中的美好, 以此塑造人们高尚的心灵, 真正做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 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摘要:社会新闻反映世相百态, 它以其独特的对社会世态、人情冷暖的快速反映和新鲜奇特、包罗万象的内容, 受到不同阶层的读者的普遍喜爱和极大关注。尤其是近年, 社会新闻的价值开始逐渐显现, 用社会新闻来吸引受众的注意力, 通过关注程度的提高来提升新闻媒体的品牌形象, 令社会新闻以其特有的亲和力和可读性在新闻报道中异军突起, 快速发展。

作文教学应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 篇8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 高中语文课程“应增进课程内容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学生成长的联系,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 学习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 实现本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利用好作文教学这个平台, 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观察社会、深入社会、理解社会, 不断提高对社会生活的认识, 从而加速自身的社会化过程, 为走向思想成熟奠定基础。

一.改变以写作技巧训练为主的倾向, 引导学生把思想的触角延伸向社会现实

文以载道, 以意为主, 是我国优秀的创作传统。我们的作文教学, 应该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切入社会。如果作文教学单纯地训练写作技巧, 而没有沉甸甸的内容支撑, 那么, 只能滑向“为文造情”的泥潭。事实上, 我们的中学作文教学, 还是过多地注重写作知识和写作技法的训练。尤其到了高三年级, 为了在高考中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 我们太过注重写作技巧。

因此, 我们要正确处理好技巧训练与内容训练之间的关系。实际上, 打动人的, 还是作文内容所表现出来的真的情感内容、善的价值取向、美的语言形式。因此, 无论是命题作文训练, 还是材料作文、新材料作文训练, 还是其它形式的作文训练, 都需要引导学生把思维的视点和关注的触角延伸到自己的生活中, 延伸到社会现实中, 摄取动人的生活故事, 避免生搬硬套和胡编乱造。把写作技巧的训练, 融入到对素材的选择、立意的提炼、主题的升华中去, 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事实上, 在每年的高考高分作文中, 这样的文章占了绝大多数。

二.与农村和社区广泛联系, 布置“长”作文, 促使学生深入社会生活层面

写作, 是情感的表达, 是思想的凝炼与升华。风花雪月、浅酌低唱抑或是校园爱情、爱恨情仇都是写作园中的一道风景, 本来无可厚非。但是, 如果我们的学生能够以天下苍生为念, 把个人命运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 那是怎样的一种大气。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语文教师要成为学生深层融入社会的组织者和促进者。《国际教育大会第35次会议给各国教育部的建议书》指出, “因为学校的作用不再局限于教学, 教师除了教学职责之外, 现在还必须与社区的其他教育力量合作, 在为年轻人作好进入社区生活、家庭生活、生活活动等方面的准备, 承担更多的责任。”语文教师可以借鉴研究型学习课程和活动课程的一些做法, 以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和社会意识为目标, 以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为出发点和归宿, 以写作调研报告、人物访谈、当地热点问题追踪等文章为载体, 帮助学生组成具有凝聚力的调研团队和实践团队, 及时指导学生接触社会脉搏, 贴近社会现实, 获得对社会生活的深切感受。语文教师要主动出击, 为学生广泛联系工矿企事业单位, 利用双休天、暑期等节假日, 布置学生进行适度的社会调研, 促使学生深入社会生活各层面。当然, 这样的作文, 不是课堂上两节课内完成的作文, 而应该是有一定时间程度的“长”作文。

例如, 我们可以利用寒暑假, 组织学生对新时期农村水利建设、旧城改造、空巢老人生活情况、留守儿童就学管理情况、暴雨以后城市积水的形成原因、农村乡镇对上海世博的关注度研究等布置“长作业”, 在调研的基础上, 写出有一定深度的研究报告。在立足自身周围环境的前提下, 我们还引导学生把触角引向更广阔之处。如, 让学生就“绿色奥运”、“电视节目低俗化现象”、“就业难现象”等写好短评, 发表看法。只求言之成理, 不求鞭辟入里, 促使学生把自己的生活、自己的认识与现今这个万千世界紧密地联系起来, 用自己的心智感受感悟这个世界。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在半个多世纪以前就曾强调过, “生活即教育”, “我们的真正指南针只是实际生活。实际生活向我们供给无穷的问题, 要求不断地解决。我们朝着实际生活走, 大致不至于迷路。” (《陶行知文集》第256页) 我们的写作教学难道不也是如此?

三.巧用批语, 引导学生从社会时代角度透视生活本质

毋庸讳言, 应试压力下学生的生活圈越来越小, 联系社会深入社会的机会越来越少, 因此, 对社会现象的认识往往失之偏颇, 对发生在自己身上或身边的事情, 也常常很少从社会层面上加以思考和理解。作文训练中, 学生的视域是狭窄的。教师运用评语, 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把个别的生活现象与火热的时代联系起来看, 与日新月异的社会变化联系起来考察, 加以正确的导向, 这样不仅能够增加学生作文的深度, 还能够加深学生对时代社会的理解, 正确认识时代社会的变迁, 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例如, 我校高三学生黄汧滢写的一篇题为《桥》的作文, 文章的主旨是通过爷孙俩在桥边的几次活动, 歌颂“爷爷”对幼辈的关切, 抒发作者对“爷爷”无尽的思念。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 屋前的小河上出现了一座桥。

说它是桥, 那只能算是很简陋的桥, 粗粗的麻绳系在两岸的木桩上, 上面铺着层层的薄木板。爷爷就这样乐呵呵地扛着锄头, 从河对岸走过来, 看着我飞奔着扑进他怀里, 抱起我, 笑着说:“走!回家吃饭!”

…………

我习惯搬着一张小板凳, 坐在桥边, 撑着下巴等爷爷。爸爸妈妈不允许我走过去, 说是太危险了。来来往往的人常常对我爸妈说:“你女儿真乖。”他们不知道我是在等爷爷呢。静静地坐一个下午一点儿也不无聊, 那桥就像老朋友一样陪着我, 看看天空, 望望河面。当爷爷踏碎了满地的金黄走来时, 桥便咿咿呀呀地唱着歌, 向我告别。

有一天, 我悄悄地离开板凳, 走上了桥, 因为我想去爷爷那儿。我小心地挪动着我的双腿, 可是桥忍不住地叹息, 又像是责备。任性的我继续往前, 绳索摇摇晃晃, 我跌倒在桥面上, 死死地攥着一根绳索, 越想越害怕, 不禁号啕大哭起来。不一会儿, 桥便死命地晃动起来, 我一惊, 哭得更厉害了。“别哭了!”是爷爷的一声喝斥止住了我的哭声。我擦干眼泪, 爷爷红着脸, 喘着粗气地站在我面前, 脑门上全是汗。

后来, 听说那桥被拆了, 因为不安全。于是造了一座石板桥。

后来, 爷爷走了。

桥那边的爷爷, 你好吗?真希望你再次踏着余晖, 笑着说:“走!回家吃饭!” (有删节)

我运用评语, 一方面充分肯定作者在语言、构思、描写等方面的优点;另一方面, 我重点对此文的立意提出建议, 加以疏导提升。我在文后写道:“……两座桥, 爷孙俩, 真实的生活场景, 动人的细节描写, 使本文变得有血有肉。如果我们把立意的侧重点放到‘桥’的变迁史上, 让个人生活照进时代风云, 让读者在心灵激荡的同时, 真切感受到社会巨变, 则本文就更有了‘魂’。”

四.组织学生参与作文讲评, 相互激发, 提高社会认识

同龄人之间的生活经历大致相同, 无不打上时代的烙印。但是, 由于所处的区域文化背景不尽相同, 家庭环境也有相异之处, 他们的生活状况、人际交流、对社会的认识以及人生阅历是不完全相同的。这就给同伴丰富自身人生阅历、拓宽社会生活面提供了可能。组织学生积极参与作文训练后的讲评, 让习作者现身说法, 必定让同伴受到启发, 尤其是独特的生活经历、个性化的社会阅历, 会引发同学之间的联想, 激活生活积累, 丰富人生阅历, 加深对社会的认识, 谱写美丽的生命之歌。

如:刘丽华同学的《向往绿色》一文, 叙述了自己回到家乡, 看到了乡村满眼绿色的景象, 受到亲朋邻里的热情款待的其乐融融的动人场景, 同时记述回到自己所居住的城市中隔壁邻里、对门人家对面不相识的冷漠和隔膜, 抒发了对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从而大家和谐相处的向往。讲评课时, 我们就让她到讲台前, 说说自己这篇习作的运思过程, 给农村的、城市的同学以不同的深切感悟, 从更深的层面了解了这个社会, 提高了学生把握社会的能力。

社会引导 篇9

然而, 网络作为一种开放性的信息传播平台, 其主体的匿名性与虚拟性的特点也使得网络舆论多少具有某种情绪化和非理性的过激倾向, 一些虚假信息或谣言还可能催生出恶性的网络舆论, 这些都会对现实社会产生不良影响。对此, 我们既不能全盘否定, 也不能放任自流, 而是应该充分意识到网络舆论出现与发展的必然性和进步意义, 并切实做好对网络舆论的规范、调控和引导工作, 以求最大程度地发挥其作用。本文即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一、网络舆论的社会意义与作用

(一) 网络舆论的出现与发展是社会主义民主进步的重要体现, 并日渐成为人们实现民主权利的主要渠道

在我国《宪法》总纲中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人民依照法律规定, 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 管理国家事务, 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 管理社会事务。”在《宪法》第三十五条和四十一条还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 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但长期以来, 在传统媒体的舆论中, 多是知名人士的言论或媒体自身的意见, 普通民众的观点大都很难体现, 因此, 真正广泛的的社会舆论也不可能在传统媒体中得以实现。而网络舆论的出现使得传统媒介对社会舆论的相对垄断被打破, 在网络传播中, 信息传播途径的多样化也促使了信息获取能力和言论表达权利的平等, 普通民众甚至是处于弱势群体、边缘群体的人们都可以更自由、更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意见, 同时网络的匿名性也给言论的发表者带来了更高的安全感。可以说, 目前网络已成为我国转型期民意表达的新渠道, 普通民众通过多种方式如新闻跟帖、BBS论坛发贴或跟帖、个人博客或网上签名等可以最大程度地参与到新闻事件、社会事务和公共决策中去, 从而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知情权、参与权和表达权等民主权利。网络舆论的出现既是现代科技发展的结果, 也是民主进步的充分体现, 因为人们有更多的机会来自由表达观点, 并促使一切有利于社会发展进步的意见和建议都能够受到关注。

(二) 网络舆论促使舆论监督主体实现了本位回归, 并在具体事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舆论监督的主体应是社会公众, 但事实上舆论监督往往是由新闻媒介代替公众进行并实现的, 长此以往, 人们甚至把公众舆论监督等同于带有自身主观意图的媒介监督。网络赋予了普通民众真正的话语权, 从而实现了网络舆论监督主体的本位回归。同时, 网络的超强聚合力、良好的交互性和快捷的传播速度也使得网络舆论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产生、聚集, 并以其巨大的监督力量影响甚至决定了事件的最终发展结果。当网络上出现一些热点议题时, 网民们便会对此展开激烈的讨论, 进而形成强大的舆论影响, 这种网络舆论监督的力量不容忽视, 在最近几年的颇有影响的网络事件中, 我们都可以看到这种网络舆论监督的巨大作用。例如在“躲猫猫”事件中, 云南晋宁警方给出的李荞明的死因受到了网民的普遍质疑, 随后正是在这种强大的网络舆论的压力下, 云南省委宣传部公开征集网民和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到对此事件的调查中去, 真相很快水落石出, 相关责任人员受到了处分。今年3月, 新闻出版总署署长、国家版权局局长柳斌杰在新华网与网民在线交流时也表示, 网络是表达社情民意的很好平台, 它在社会监督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应提倡利用网络这种先进的传播工具加强社会舆论监督。 (3)

(三) 积极健康的网络舆论有助于构建成熟的“公共领域”, 从而进一步推进了我国的民主化进程

“公共领域” (public sphere) 这一概念虽然不是德国学者哈贝马斯的原创, 但他却创造性地发展了这个概念, 指出“只要是能够贯彻自由、开放、平等、理性精神的, 独立于国家和市场, 由公民参与的论坛, 都可以被称为公共领域。” (4) 很明显, 哈贝马斯强调的公共领域是一种公众能够自由参与、自由表达和自由对话的公共空间。一个成熟的公共领域的存在一方面说明了普通民众有较为通畅的诉求表达渠道, 另一方面也彰显了国家民主力量的增强。反之, 民主意识淡薄、民主力量弱小的国家和社会, 其民众没有可以诉求的合理渠道, 更谈不上对政府和其他权力机构进行监督, 那么其公共领域是不成熟甚至是缺失的。目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 各种新问题相继涌现, 尤其是许多传统的价值观念受到了冲击, 人们似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一个宣泄情绪、表达利益诉求的空间和平台;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网络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发表意见的最为便利的表达渠道, 相比于传统媒体, 人们可以更自由更便捷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毫无疑问, 这些都有助于构建成熟的“公共领域”, 尤其是积极健康的网络舆论与公共领域之间更是一种良性的互为促动的关系, 两者在推进我国民主化进程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网络舆论的引导策略

应该看到, 网络在给我们提供自由表达空间的同时, 还存在诸多问题:网络匿名性使得网民在信息的发布与传播上过于随意, 网络舆论的真实性无法保障, 从一些别有用心的虚假信息中滋生出的恶性网络舆论不仅会危及现实社会, 也极大地降低了网络媒体的公信力;网络舆论中带有情绪色彩的言论较为突出, 由此引发的“网络暴力”事件频频出现, 这已然对公民的一些合法权益构成了威胁和侵害;此外, 网络舆论有时也会影响到司法审判的独立性, 这在一些社会重大案件的审理中体现得尤为突出。对此, 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网络舆论的规范和引导。

(一) 以政府监管为主导, 并注重制度建设和相关法律法规建设, 从而提高网络舆论引导的效率

面对网络时代的舆论引导, 各级政府应主动承担起主导责任, 这样才能在复杂多元的网络舆论中牢牢把握住主动权, 同时这也是当下对政府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考验, 尤其是在应对突发性的公共事件的过程中, 政府不应堵住网络民意的表达, 而是要在第一时间以公开透明的方式告知公众事件真相或最新的相关调查结果, 否则不明真相的网民极易受到谣言的蛊惑, 从而产生出有负面作用的网络舆论, 甚至会对事件的发展造成及其恶劣的影响。在去年的“6·28”瓮安事件中, 面对百姓的质疑, 当地政府和公安机关一开始均采取了沉默回避的态度, 丧失了舆论引导的主动权, 致使许多网民和普通百姓盲目相信网上谣传, 最终造成了“打砸抢烧”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这虽然与当地社会黑恶势力有极大关系, 但也应该看到地方政府存在信息公开不及时的过错。因此, 政府应当转变执政理念, 对于网络舆论既不能视而不见、置若罔闻, 也不可盲目相信、受其牵制, 以一种开放、包容、自信的心态去对待, 并逐步建立起对网络舆论的收集、引导和应对的工作机制才是最为有效的途径。

此外, 相关体制建设和法律法规建设也不容忽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已于2008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 各级政府应根据这个总体的原则与要求, 不断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真正做到政务信息公开, 这样就可以有效地遏制网络虚假信息的散布与传播, 从而引导网络舆论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同时, 也要重视对网络法规的建设, 因为这是正确引导网络舆论的前提和保障。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法律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等, 相比网络自身的发展而言, 目前的网络立法还相对滞后。法律的不健全给目前的网络信息传播带来了管理上的难度, 对随意发布虚假信息甚至是恶意散播谣言的网民没有完善的法律机制来加以制止和管理。因此, 应针对现阶段网络舆论传播的特点尽快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 严格界定言论自由与侵犯他人隐私权等犯罪行为的区别, 并用明确的法律条文来约束和制裁恶性的网络暴力事件, 这样网民的行为才能有法可依, 也才能真正净化网络舆论环境, 保障网民的言论自由。

(二) 加强与传统媒体的合作, 并通过“意见领袖”的方式达到网络舆论引导的最佳效果

网络赋予了普通民众更多的话语权, 但在网络虚拟空间中网民无所顾忌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难免会有失公允, 使得网络舆论带有强烈的个体情绪化的色彩。因此, 对于网络舆论的引导, 其中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与传统媒体的互动与合作。不可否认, 目前传统媒体仍是受众最为可靠的新闻信息来源, 在受众心目中具有较高的权威性, 这也是网络媒体无法与之相比的。此外, 由于网络是一个开放的信息系统, 传统意义上的信息把关和过滤已不可能实现, 这就更需要传统媒体发挥自身的舆论导向作用, 针对网络上公众所关注的热点问题, 及时地设置议题, 引导讨论, 并在这一过程中始终坚持真实性的原则, 摒弃虚假新闻, 牢牢把握舆论发展的方向与重点, 确保网络媒体信息来源的可靠性, 以便使网络舆论的优势得到体现与发挥。

群体中“意见领袖”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 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受众态度和行为的转变, 由于网络中信息传播一般也要经过“大众传播———意见领袖———一般受众”的过程, 因此, 通过对“意见领袖”的培养来影响网民也是引导网络舆论的一个重要方式。网络媒体中的“意见领袖”往往因其独到的见解、精辟的言论和个性化的写作风格而成为网络中的强势话语者, 有较强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尤其是当受众面对大量的无法分辨真伪的网络信息和一些偏颇的极端言论时, 就更加需要“意见领袖”来为自己分析、解惑。目前很多大型网站都注意培养自己的“意见领袖”, 其代表性的言论往往会被放在网站的显著位置, 以引起更多网友的关注并最终影响网络舆论的发展方向。此外, 网络媒体也经常邀请一些专家、学者就某一热点问题“在线访谈”或撰写评论性文章, 这其实也是对“意见领袖”方式的运用。

(三) 大力开展网络素质教育, 不断增强网民及网络服务商的道德意识和责任意识, 以强化网络舆论引导的内在动力

对于如何加强网络舆论的引导和管理, 有一些专家学者曾提出实行“网络实名制”, 对此笔者有不同的看法。“网络实名制”固然会给网络的管理带来一定的便利, 但对于网络媒体所形成的自由言论的氛围而言无疑是有害的, 也不利于推进我国的民主化进程, 因此, 应从自律上加强网络道德建设, 大力开展网络素质教育。普通民众不仅应该掌握基本的对于网络信息的浏览、获取的能力, 更应该具备对于各种网络信息的分辨能力, 保持冷静理性的头脑, 让虚假的网络信息和偏激的网络舆论消失在萌芽状态。同时, 网民应注重自身的道德建设, 既要明确权利, 又要牢记义务和社会责任, 还要有清醒的法律意识, 不做对他人、社会和国家有害的事。此外, 网络服务商也要加强行业自律, 一方面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删除危害国家、社会或侵犯个人隐私的帖子, 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 并不断完善对网络信息源的控制和追查机制;另一方面, 也要遵守职业道德, 不传播有害或不健康的信息和言论, 时刻以一种全局意识来营造积极健康的舆论氛围。我们相信这种自律意识不仅能净化网络舆论环境, 更是网络舆论健康发展的长久保障。

摘要:网络舆论犹如一把“双刃剑”, 对现实社会的影响不可小视。我们既要看到它的出现与发展的必然性和进步意义, 又要对不良网络舆论产生的负面作用有较为清醒的认识, 切实做好对网络舆论的规范、调控和引导工作, 以实现网络舆论健康有序的发展。

关键词:网络舆论,社会意义,引导策略

参考文献

①CNNIC发布《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来源于http:∥www.cnic.ac.cn info detail.asp?infono=3055①CNNIC发布《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来源于http:∥www.cnic.ac.cn info detail.asp?infono=3055

②谭伟:《网络舆论概念及特征》, 《湖南社会科学》, 2003.5②谭伟:《网络舆论概念及特征》, 《湖南社会科学》, 2003.5

③李国民:《专家谈网络舆论监督:有六大优势致命缺陷可解决》, 来源于http:∥news.qq.com a20090408000846.htm③李国民:《专家谈网络舆论监督:有六大优势致命缺陷可解决》, 来源于http:∥news.qq.com a20090408000846.htm

社会引导 篇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即改变以往主要由政府管理社会的体制, 通过调动社会主体, 多方参与、共同治理, 形成社会管理和服务合力;同时又提出积极推进对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在任期内应负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审计, 二者之间存在密切联系。

(一) 经济责任审计是社会管理创新的组成部分

从主体上看, 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是社会管理的主体, 能否正确运用手中的权利和公共资源, 履行社会管理职责, 直接关系到社会管理的成败;审计机关本身就是社会管理部门之一, 对领导干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 在干部管理、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此, 社会管理创新与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从作用上看, 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作为有关部门和单位考核、任免、奖惩被审计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 为管理创新提供内在动力。从理论上看, 无论是经济责任审计的“监督论”、“控制论”、“服务论”, 还是“免疫系统”论, 其核心内容就是揭示政府审计如何作用于经济社会, 体现的是政府审计如何服务于社会管理。所以, 经济责任审计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 促进社会管理创新是经济责任审计的最终目标

1. 促进社会科学发展。

《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指出, 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以领导干部任职期间本地区、本部门 (系统) 、本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为基础, 关注领导干部在履行经济责任过程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情况;遵守有关经济法律法规、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经济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情况;制定和执行重大经济决策情况;与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有关的管理、决策等活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情况;遵守有关廉洁从政 (从业) 规定情况等。由此可见, 经济责任审计无论是推进法治、维护民生、推动改革、促进发展, 都直接或间接与社会管理创新相联, 其总的目标是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2. 提高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与社会管理的契合程度是引导管理创新的现实路径。

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是指领导干部在任期内或者任期届满, 审计机关根据年度审计工作计划对其任期内履行经济责任情况进行审计, 依法出具的审计结果报告等业务文书所反映的内容和事项。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 是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经济组织在干部监督管理、选拔任用、表彰奖励等工作中, 或在做出组织处理、纪律处分、经济处罚等决定时, 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作为依据的活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是经济责任审计的落脚点和归宿点。只有提高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与社会管理的契合程度, 科学有效地运用好经济责任审计结果, 即把审计结果运用于干部的任用、奖惩和考核管理工作中, 运用于有问题的被审计单位和领导的整改工作中, 才能为提升领导干部队伍素质、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提供保障;才能促使领导干部守法守纪守规尽责, 不断转变工作作风, 提高工作效能, 更好地履行工作职责, 为社会管理提供良好服务。

二、当前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责任界定和审计评价缺乏标准

由于缺乏统一的、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责任界定和审计评价规范准则, 有些经济责任的界定和评价没有明确依据, 导致责任界定难度大, 审计评价比较笼统, 审计成果缺乏权威, 难以根据评价结论任用干部。比如:没能准确地界定领导干部的直接责任、主管责任、领导责任;有的审计评价超越了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范围, 或过于宽泛;有的审计评价等同于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的评价, 未突出对被审计领导干部个人经济责任、个人在其中所起作用的评价;有的审计评价基本流于形式, 缺乏应有的利用价值。在客观上给有关部门运用审计结果造成了一定的难度, 降低了审计结果运用的权威性。

(二) 审计质量不高

1. 审计的内容及结果与组织人事等部门利用的需求不吻合。

一些审计机关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时侧重于对领导干部所在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的审计, 审计评价指标多关注财务数据, 而忽视了领导干部任职期间重大经济决策、政府投资重要项目建设管理、重要经济事项管理制度建立和执行、领导干部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情况的审计, 审计面较窄。很难科学、准确、全面地反映领导干部任职期内履行职责的全貌, 微观的审计结果难以满足组织人事等部门的需求。

2. 审计任务重与审计力量不足的矛盾比较突出。

由于任务重, 赶进度, 审计中必要的程序过于简单、粗放, 审计的质量难以保证。

3. 项目计划管理薄弱。

审计时间和对象的不确定性, 造成任务安排的突发性和集中性, 尤其是领导班子换届或者调整年度, 幅度大、任务重、时间紧、人员少,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审计结果的质量。同时, 受职业、知识面限制等, 对审计结果往往注重微观的多, 宏观的少, 影响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质量, 使审计结果运用缺乏根本的基础。

4. 审计机关的权限有限。

虽然《审计法》以及中央两办的《规定》明确规定了审计机关执法的相关权限, 但是还是有很多潜在问题由于权限问题无法详查, 从而影响了审计结果的质量。比如, 2010年7月11日,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第十三条规定, “纪检监察机关 (机构) 、组织 (人事) 部门可以对有关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材料进行调查核实”, 审计部门没在所列范围之内。而在经济责任审计中, 其重要的一个审计内容就是对个人的廉政情况进行审计, 并对其评价, 法律虽赋予了审计反腐的职责, 但又没有赋予一些反腐必备的利器, 这是一个局限性。

(三) 审计时效性不强

我国的经济责任审计大都是离任审计, 而且大部分是先离任后审计;虽然推行了任中审计制度, 但任中审计所占比重较低, 有的地方尚未开展任中审计。先离任后审计的做法使审计结果严重滞后, 影响了审计监督作用的有效发挥。一是有的被审计领导干部已升职, 审计出的问题无论大小, 提出来都感到很为难, 审计结果运用更无从谈起。二是被审计领导干部已离开原单位, 接任者推崇“新官不理旧账”, 相当一部分接任者抱着一种事不关己的心态对待审计, 有的以不清楚前任者为由搪塞审计, 在资料提供、人员配合上不积极、不主动, 使一些问题的核实和取证难度加大。三是有的审计处理 (比如罚款、收缴款项等) 需要在原单位落实, 接任者怨言大, 审计决定难以执行。四是造成审计机关实施经济责任审计的目的不明确,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审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四) 审计结果得不到合理转化

一是审计成果转化运用的意识不强。对审计结果的运用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没有深刻认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运用不仅是审计部门的事, 而且还关系到组织人事部门、纪检监察机关和其他有关部门;审计结果的运用仅局限于被审计的领导干部, 而有些未经审计的领导干部较少主动加强自身问题的排查和整改。二是审计部门根据审计情况写出的审计结果报告报送有关部门, 但有关部门就如何运用审计结果以及审计结果运用情况向审计部门反馈得不够, 组织人事、纪检监察部门对于存在经济问题的干部应提醒、谈话、诫勉、追究责任以及降职、免职等也没有具体标准。有些地方党委和组织部门甚至没有把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归入被审计领导干部本人档案。三是组织、纪检部门的工作人员对审计专业知识、审计职能作用等的了解也不多, 反过来又影响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与干部管理、监督之间的对接。四是重对事的处理、轻对人的处理, 某种程度上造成“审”、“用”脱节。五是审计结果不够公开透明, 影响了运用效果的发挥。

三、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引导社会管理创新的现实路径

(一) 夯实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的基础

1. 创新审计理念。

在注重财政财务收支的同时, 还要重点关注被审计领导干部任职期间重大经济决策, 强化对权力运行过程中的跟踪审计, 科学、准确、全面地反映领导干部任职期内履行职责的全貌。

2. 强化经济责任审计专业培训。

经济责任审计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内容复杂、要求审计人员不仅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 熟悉审计业务, 而且要具备较高的政策水平。因此, 要强化经济责任审计方面的专业培训, 以适应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发展需要。

3. 实行任中审计与离任审计相结合。

以任中审计为主, 离任审计为辅, 增强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的时效性。同时推行任中审计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因干部换届、调整等因素造成经济责任审计过于集中、审计任务不均衡的问题, 全面提高审计质量和水平。

(二) 促进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可靠可信可用

1. 建立健全审计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应由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南、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撰写规范和经济责任审计结果量化评价办法三部分组成, 其中,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应当分为审计单项结果评价和综合评价,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办法应当由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原则、评价内容、评价的等次及其标准、评价意见、责任界定、评价操作程序等内容构成。在具体操作中先由审计机关按照指南对审计对象进行审计, 再根据审计情况撰写经济责任审计报告和审计结果报告, 最后由审计机关业务会议根据量化评价办法进行打分量化, 确定评价等次。

2. 创新对领导决策行为进行审计评价的方法。

注重从会议纪要入手, 收集非会计资料, 一看决策制度, 二看决策依据, 三看决策程序, 四看决策效果。评价时要坚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 共同研究确定不同性质的部门领导干部的评价标准, 使审计评价更具科学性, 进而保证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3. 创新评价的内容和依据。

审计评价应当与审计内容相统一, 评价结论应当有充分的审计证据支持。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评价要围绕贯彻落实党中央方针政策, 以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为主线, 以财政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为基础, 以守法守纪守规尽责为目标, 重点关注领导干部任职期间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家经济政策情况、重大经济决策情况、内部控制制度情况、遵守有关廉政规定情况, 关注宏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评价, 重点关注和突出领导干部在推动当地、部门和单位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促进领导干部科学履行经济责任。坚持对违法违纪违规及失责问题进行揭示和反映, 并做出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评价。

(三) 创造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的衔接条件

1. 组织部门要拓展运用审计结果的基本方式。

一是把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到对领导干部的日常考察考核中去;二是把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作为领导干部谈心、谈话及实行诫勉的重要内容;三是把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作为加强对领导干部教育的重点内容;四是把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归入被审计领导干部本人档案, 充分发挥经济责任审计对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鉴证作用。

2. 经济责任审计领导小组狠抓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落实。

各级经济责任审计领导小组要及时召开相关部门领导会议, 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 要求被审计单位在规定时间内提出整改措施, 限期抓好整改落实。

3. 审计部门要把握好经济责任审计运用建议的形式。

一是对肯定性的审计结果, 应建议有关部门适当给予宣传, 建议组织人事部门应按规定给予表彰、奖励、提拔重用, 或提出岗位适应性的建议。二是对问题性的审计结果, 按问题性质区别对待:对只涉及一般性问题的, 可建议由组织人事部门出面找被审计人谈话教育, 打招呼, 防止问题的进一步发展;对问题较多但够不上党纪政纪处分的, 先由审计部门按照财经法规规定对被审计人所在单位给予处理处罚, 然后建议由纪检监察、组织部门对被审计人进行谈话诫勉, 诫勉期限内可进行跟踪性财务检查, 经财务检查发现仍没有改进的, 视情况建议由组织部门对被审计人予以降免或及时进行交流调整;对因工作失误造成重大损失或确有经济责任问题的, 先由审计部门按规定进行处理处罚, 然后建议纪检部门予以追究, 同时建议组织部门视追究情况对被审计人职务进行相应的降免和调整。三是对严重违法违纪的, 审计部门按规定公布审计结果, 并建议纪检监察机关和司法机关立案查处。

(四) 扩大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的渠道和平台

一是实行审计结果公示公开。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是对被审计者任职期间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综合评价, 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在一定范围内予以公开公示, 可以起到表彰宣传先进, 警示、教育、制约后进乃至违纪者的作用。同时, 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纳入领导干部任前公示的内容, 让群众更全面、更具体地了解拟任用的干部情况, 尤其是经济上的问题, 提高经济责任审计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地位。

二是加大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情况的宣传力度。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要加强与新闻媒体部门的合作与联系, 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情况通过报纸、电视、局域网、互联网等向外宣传、报道, 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对审计结果的需求, 以达到宣传审计监督的重要性和审计监督的威慑力。

三是建立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档案。组织部门在收到审计机关出具的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后, 及时登记, 并提出处理意见, 报送上级领导审阅, 然后归入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数据库, 作为考察任用、管理教育和年度考评领导干部的依据。

(五) 提供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的机制保障

一是要完善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的协调配合机制。进一步强化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工作责任制, 确保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职能充分发挥。

二是领导干部任用机关不认真采用审计结果, 导致用人失误失察的, 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三是对审计结论提出的问题, 纪检监察、财政国资等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依法履行部门职责, 根据审计机关的决定书、建议书、移送处理书等, 对审计发现的违纪违规问题依法予以及时处理, 对相关责任人依纪予以处分, 并将处理结果及时通知审计机关。无正当理由不处理的, 应承担相应责任。

四是完善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反馈制度。审计机关充分发挥审计结论落实协作机制的作用, 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报出后, 向审计结论落实协作单位发送审计建议书, 把审计整改情况和审计建议落实作为经济责任审计成果的考核指标。通过审计回访、召开专题会议等形式定期调查被审计单位落实审计结论和整改的情况。X

参考文献

[1].李晓华.绩效审计与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相结合的途径[J].中国审计, 2010, (22) .

社会引导 篇11

天津高品质肉羊生产基地,是中央财政重点扶持的现代农业项目。去年以来,天津市财政结合滨海新区农业资源禀赋和主导产业方向,以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为平台,加大市、区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力度,累计投入5000万元,带动社会资本投资逾1.2亿元,实施中塘镇肉种羊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和太平镇良种奶牛繁殖场建设项目2个现代农业项目,助推现代畜牧业快速发展。2013年,天津市肉羊存栏46万只,年出栏65万只,羊肉产量仅为1.5万吨,占全市肉类总产量的3%,市场需求空间巨大。

天津中塘镇肉种羊繁育基地项目位于滨海新区甜水井村西,占地面积1100亩。项目总投资8328万元,其中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2000万元,市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250万元,新区财政资金250万元,项目建设单位天津市腾源畜牧养殖公司自筹资金5828万元。项目包括建设70000平米养殖小区,其中新建羊舍6000平米、青贮窖4400平米,以及基础设施工程和配套设备等;引进澳洲杜泊羊、萨福克羊、东弗里生和我国湖羊等优良肉羊,开展杂交配套系生产肥羔,其规模为国内最大肉羊生产基地。

项目单位依托自身品质优势,发展肉羊产业、生产优质羊肉,运用网络营销、专卖店直销、会员制等多种营销策略,与顾客建立长期稳定的供需关系,培养高端、稳定的客户群,创建腾源羊肉品牌,满足本市高端羊肉消费市场,特别是以清真产品为主体的消费群,同时串联羊肉、羊毛、羊皮产品,形成畜牧生产加工产业链。项目预计带动100多农户从事肉羊自繁自养,每户年可出栏肉羊500只。养殖基地还可利用各类作物秸秆1.2万吨,生产有机肥3万吨,有效实施秸秆还田,改良土壤,增加农民收入。

浅谈社会热点引导的着力点 篇12

热点问题往往是矛盾集中、制约发展的关键问题, 社会关注度高、关联性大, 无论是解释起来还是解决起来, 难度都很大。热点问题报道成功不成功, 衡量的首要标准是舆论导向正确不正确。近几年, 丹东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在抓社会热点问题的报道中, 努力寻求做好社会热点引导的着力点。

一、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原则

广播电视是党和人民的喉舌, 既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 又要对党的方针政策贯彻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既要反映群众的意愿, 又要理顺情绪, 活血化淤;既要反映社会热点难点, 又要积极疏导和化解矛盾。特别是对当前改革发展进程中出现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 要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 站在党和政府的立场上, 从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 客观冷静地分析, 通过舆论的积极疏导化解, 使热点降温, 难点缓解, 焦点淡化。我们在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报道中始终坚持着眼导向、立足全局、促进解决、有利稳定这样一个原则。积极慎重地追踪热点、确定主题, 是正确引导社会热点的关键。我国目前正处在改革发展的重要时期, 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复杂多样, 要说热点问题, 一抓一大把。因此, 在选题上一定要有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 心系大局, 坚持正面宣传为主, 把握好主流与支流、弘扬与揭露的关系。本台《第一传媒》子栏目《舆情聚焦》就把报道的重点选定在百姓关注、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上, 确定的选题注重把党性、人民性、典型性结合起来, 在党和政府关注、人民群众关心的结合点上做文章。针对整治部分地区占道经营、违法建筑等现象以及老城区改造、和谐社区建设、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困难群众寻求救助、节日市场物价监管、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等问题展开聚焦, 先后播出了《富水丹东缘何供水吃紧》、《驾考新规阻击“马路杀手”》、《婚纱摄影当心“二次”消费》、《小区私搭乱建何时休》、《老年人乘公交该不该避开高峰》、《锦江山公园:三年免费开放之“伤”》、《向江边不文明行为说“不”》、《“四城联创”绘就大气秀美新丹东》等多期节目, 立足答疑解惑, 化解矛盾, 积极开展舆论引导, 产生了良好的舆论导向作用。其中, 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占道经营等相关节目播发后, 得到卫生监督、交通、城管、公安等多个单位的重视, 对节目反映的问题进行了集中整治, 并相继制定了管理规定, 确保治理成果长效巩固。这些报道都在社会上引起热烈反响。

二、把握政策性引导的原则

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 伴随着经济政治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 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生着深刻而广泛的变化, 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党和政府在这一时期制定的政策, 是为了保证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和经济、政治、文化体制改革目标的实现。新闻舆论宣传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做好社会政策引导, 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政策意识和执行政策的自觉性。我们《记者观察》、《舆情聚焦》栏目开办以来, 以党和国家、市委市政府的大政方针和法律法规为基本依据, 在宣传这些政策的同时, 引导社会成员正确认识和理解这些政策与自己利益之间的关系, 自觉利用这些政策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在保证全社会获得更好的整体利益的前提下, 也使自己获得更多的利益。

实践证明, 在宣传上搞好政策引导, 关键是编采人员要全面理解党和国家政策的基本精神, 加强学习, 提高政策水平。如, 群众反映物价高生活压力大, 我们就在报道中科学分析国际国内经济形势, 用群众看得懂、听得进的方式, 正确解释物价上涨等问题的成因, 充分展示党和政府解决民生问题的决心和成效。针对房价上涨过快问题, 我们积极报道中央和各地调控房价的措施效果, 准确反映房地产市场变化, 既不渲染房价继续上涨, 也不过度夸大调控措施对房价的抑制。同时大力宣传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进展成效, 反映中低收入群众通过保障性住房改善居住条件的感恩之情。大学生就业难牵动人心, 我们着重宣传有关部门单位积极主动提供就业岗位、大学生自主创业获得成功的典型和事迹, 为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创造良好舆论氛围。

三、坚持促使社会热点问题解决的原则

上一篇:银行资本:风险承担下一篇:甲硫醇的合成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