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思潮引导

2024-09-02

社会思潮引导(精选12篇)

社会思潮引导 篇1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P.戈尔德马克在一份商品开发计划中第一次提到了新媒体, 此后新媒体这一说法开始在美国流行, 并蔓延到全世界。在我国新媒体又称新兴媒体, 主要指依托于互联网、移动通信、数字技术等新电子信息技术而兴起的媒介形式, 例如电子书、IPTV等。新媒体的传播特征主要表现为基于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上的交互性高、容量大、传播周期短的特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加深, 国内外社会思潮相互转化、渗透, 并借助新媒体的传播特性和科技手段, 进行多元化、立体化宣传, 使得一些社会思潮表现出由纯学术性转向社会热点问题, 对主流意识形态不断冲击。

社会思潮一般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反映某一阶层的利益要求以某种理论学说为依据, 得到广泛传播并对社会生活产生一定影响的思想趋势或潮流, 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现象, 社会思潮是经济政治生活的晴雨表, 也是判断一定时期意识形态状况的风向标。社会思潮是社会心理与意识形态的动态综合, 是重要的社会意识现象。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思潮的深刻变动与社会意识的变化转型不无关系。深化对社会思潮意识特性的认识, 有助于更好地把握当代社会思潮的变动情况。

社会思潮的发展呈现出以下的特点:一是意识社会思潮影响的交叉重叠性。这里主要是指社会思潮内容影响的交相重叠。一种思潮可以同时散发着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影响, 正如新自由主义思潮一样;不同思潮也存在着一致的影响, 如个人主义、消费主义、拜金主义的影响力那样, 社会思潮影响的性质归类是一件十分复杂的事, 在这一过程中, 社会思潮本身属性与社会思潮影响后果的性质两者有时存在着不一致性, 它们之间有着复杂的因果关系, 并且这种因果关系的性质也不尽相同, 通俗地说就是存在着好因好果的现象, 也存在着好因坏果的现象, 还存在着坏因好果或坏因坏果的现象。我们可以对有些思潮的整体属性做出否定性判断, 但这并不妨碍人们可以从中选择出一定程度的合理因素为自己服务。二是影响方式的复杂性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情况:第一, 传统方式与现代方式交织, 其中既包括传统的影响途径和方式, 还包括现代的影响途径和方式。第二, 各种社会心理形式交杂, 即社会思潮常常通过各种社会心理形式得以表现。第三, 显性方式与隐性方式相交织, 这里所谓显性方式是指通过书籍、报刊、广播、影视、网络等技术手段和路径所发散的社会思潮影响;所谓隐性方式, 是指渗透在各种显性方式之中, 不易被人们直接观察和描述的一些影响机制和方式。

目前, 社会思潮借助新媒体对社会大众特别是80后、90后影响巨大。一方面, 网络技术使西方国家占据了信息强势地位, 为实行意识形态的渗透提供了便利, 同时使我国控制国内舆论导向的难度加大, 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种种挑战另一方面, 网络社会在转型中国逐渐生成和发展, 日益展现出对实体社会的重构力量;网络时代的挑战主要表现在:开放性网络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流地位的挑战、信息网络化对我国传统意识形态传播方式的挑战、网络垄断化对我国意识形态防御能力的挑战等。总之,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 网络已成为我国意识形态的新领域, 网络信息传播的特点使互联网成为一些国家和敌对势力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和攻击的工具;面对网络意识形态多样化, 我国主流意识形态遭遇认同危机。这就使得做好新媒体环境下的引导社会思潮显得至关重要。

一是加强阵地建设, 引领社会思潮。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 《意见》指出, 整合新闻媒体资源, 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 是落实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部署、推进宣传文化领域改革创新的一项重要任务, 是适应媒体格局深刻变化、提升主流媒体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和舆论引导能力的重要举措。通过融合发展, 使我们的主流媒体科学运用先进传播技术, 增强信息生产和服务能力, 更好地传播党和政府声音, 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信息需求。在引领社会思潮的同时掌握群众, 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

二是开展新媒体从业人员政治引导。新媒体是信息技术革命的产物, 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生力量。新媒体从业人员, 作为新媒体的研发者和掌控者, 在信息科技的发展程度、舆论引导方向、传播途径方式、受众群体选择等方面起着主导性作用。把新媒体从业人员纳入到统一战线来, 通过必要的沟通、团结、引导, 会使其自觉地根据新媒体传播内容的性质把握传播的速度和受众群, 整合有积极意义的社会思潮, 抵制消极反动言论, 宣传社会正能量, 从根本上解决社会思潮通过新媒体传播良莠不齐的问题, 降低社会管理成本。目前, 社会各界充分利用新媒介, 开办政府网站、公安微博、书记信箱等,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使得收效和影响远不如新媒体。通过与新媒体从业人员的良性互动和资源共享, 能够使政府和相关部门第一时间采取相应措施, 增加效益、减少损失, 也会使新媒体行业沿着健康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颖.浅谈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2013 (1) .

[2]柳国勇.新媒体时代坚持党报舆论主导地位的对策思考[J].新闻知识, 2013 (1) .

[3]牛永勇.新媒体究竟是怎样的媒体[J].山西经济日报, 2012 (11) .

[4]赵曜.当代中国社会思潮透视[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002 (1) .

[5]王音, 宋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当代社会思潮, 辽宁大学学报, 2007 (3) .

社会思潮引导 篇2

社会主义相适应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正确处理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做好宗教工作的一个重要问题。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不是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放弃宗教信仰,而是要求他们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要求他们从事的宗教活动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的最高利益和民族的整体利益;支持他们努力对宗教教义作出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阐释;支持他们与各族人民一道反对一切利用宗教进行危害社会主义祖国和人民利益的非法活动,为民族团结、社会发展和祖国统一多作贡献。要鼓励和支持宗教界继续发扬爱国爱教、团结进步、服务社会的优良传统,在积极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方面不断迈出新的步伐。(内涵)

综观我国和世界的宗教历史,可以发现一个共同的规律,就是宗教都要适应其所处的社会和时代才能存在和延续,十六世纪基督教发生的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就是一个例子。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宗教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存在和活动的,必须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这既是社会主义社会对我国宗教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各宗教自身存在的客观要求,更是由于我国宗教的政治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以及社会主义条件下宗教将长期存在这一现实所决定的。(为什么)

在我国,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主要表现为广大信教群众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在宪法和法律、政策的范围内开展宗教活动;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扬宗教教义、教规和道德中某些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开展国际友好往来、促进世界和平等。

各宗教在使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尤其是在神学思想建设上,提出了一些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重要观点,如佛教提出的“人间佛教”、“庄严国土、利乐有情”,道教的“齐同慈爱、济世度人”,伊斯兰教的“两世吉庆”,天主教、基督教的“荣神益人”等。这些合乎时代精神的神学思想,极大地激励着我国信教群众积极投身建设社会主义两个文明与建立人间天堂的伟大事业。党和政府以及整个社会正确对待和处理宗教问题,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尊重和保护全体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是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可靠保证。(表现)

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明确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基本途径和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鼓励和支持宗教界发扬爱国爱教、团结进步,服务社会的优良传统。要求他们热爱祖国,拥护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要求他们巩固反帝爱国运动和宗教制度民主改革的成果,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原则,使宗教活动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的最高利益和民族的整体利益;要求他们高举维护法律尊严、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的旗帜,支持他们与各族人民一起,反对一切利用宗教进行危害社会主义祖国和人民利益的非法活动,为民族团结、社会发展和祖国统一多做贡献。

二是鼓励和支持宗教界发挥宗教中积极因素,为社会发展和稳定服务。要鼓励宗教界多做善行善举,在国家的引导和管理下,宗教组织从事一些有益于社会发展的公益、慈善活动,帮助信教群众发展经济、改善生活,追求和创造现世的幸福生活,使广大信教群众把主要精力用于经济建设,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也为自身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而努力。三是鼓励和支持宗教界人士对宗教教义做出符合社会进步的阐释,使宗教在深层次上与

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近年,中国伊斯兰教协会成立了教务指导委员会,进行“解经”工作等,就是对教义作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初步尝试的具体体现。要继续鼓励和支持宗教界在这方面迈出新步伐、做出新贡献。

在“积极引导”中具体要把握好的几个方面:一是坚持不懈地贯彻执行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尊重和保护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进一步加强广大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的团结,把他们的力量凝聚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共同目标上来。二是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加快宗教法制建设的步伐。三是提高宗教人士自身素质,加强宗教团体自身建设。四是不断加强党同宗教界人士的爱国统一战线。(怎么办)

经济衰退引导社会变革 篇3

当我们回顾2008年至2009年的衰退时,它将被视为具有重要的经济影响;它将让我们“正本清源”,在下一轮过剩前,纠正过去的支出过剩。这是一场经济“斋戒”。上世纪80年代初和90年代的衰退也起到了类似的作用。衰退就是糟糕透顶的事情发生之时;就是我们立足的根基塌陷之时。

处于衰退时——就像我们现在这样,人们关注的是资金、金融和经济。媒体上充斥着各种图片和数据,“10亿”成为一个常见的数字。短期而言,吸引注意力的是资金,但长期而言,衰退将像影响我们的钱包那样,影响我们的日常工作。尽管衰退的经济影响可能巨大,但长期而言,它对工作和工作习惯的影响可能是正面的。

1981年至1982年的衰退预示着“终身工作”想法的终结。工作和职业绝不是一回事。上世纪80年代的衰退过后,人们的箴言变成了“自由职业者”。员工和雇主之间的关系从“子女与家长”变成了“成人与成人”的关系;弹性工作越来越被视为一个可行的选择,只有那些受到蛊惑的人才会认为他们有一份终身工作。这越来越被视为一种规范,它让一些人陷入了绝望,同时给其他人带来了解放的感觉。

1990年至1991年的衰退加速了这些变化,同时增加了一个更为重要的维度:全球化。通过把工作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印度和东欧等新兴国家的劳动力市场,成本下降了。接下来的10年,低成本工作加速流向发展中国家,融入了信息技术(IT)和研究等行业人才的全球化。

那么,目前的衰退将给未来10年的工作造成何种影响呢?当然,我们事后很容易发现这些趋势,但当你处于经济低迷之中时,就比较难以做到。但我们有足够的线索进行推测。

首先,虽然人们目前关注的重点仍是提振金融和经济,但最终我们将开始质疑目前的领导和决策标准。现在占主导地位的“命令和控制”式领导风格,让雷曼兄弟的理查德·富尔德(Richard Fuld)等首席执行官可以单方面做出有关整个公司的决定。这种风格将日益受到详细审查。如果群众是真正明智的,我们为何要相信一小部分人的决定和知识?我预测,未来几年,越来越多的人们会意识到,把决策和领导权分配给更广泛的不同人群将产生更佳决策。这将对领导人的选择和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其次,过去的衰退往往加速了那些在衰退之前不太受欢迎的行为和程序的发展。例如,在上世纪90年代的衰退之前,外包被视为一个过于复杂且困难的选择。只有在付出衰退所必须的代价后,外包才开始受到推动,最终变成一种标准,并在后来得到扩大和深化,变成如今的样子。群件技术也是如此,当时人们对它理解不深,人们说,他们更愿意面对面交流。但现在,去年那些会坐飞机去参加会议的人们已大幅削减了差旅预算。他们不得不使用视频会议和网络播放。一旦成本削减计划放松,一些人将回到机场。然而,其他人则会彻底改变自己的习惯,开始建设虚拟工作社区。

最后,2008年至2009年的衰退将深刻改变人们看待职业的方式。此前的每次衰退都对人们的认知产生了一些影响。上世纪90年代的衰退放慢了人们涌向科技和初创企业的步伐。当前的危机很可能对银行业产生同样的影响——银行业一直是吸引人才的一块巨大磁石。此次衰退的一个好处是,我们最优秀的年轻人可能不会把事业目标仅仅放在投行。

經济衰退是旧秩序毁灭的时刻,所有的假设都会受到质疑,新鲜的行为和想法将获得蓬勃发展的空间。目前看来,这并不太令人兴奋,但长期而言,这是一种对改革的巨大刺激。

社会思潮引导 篇4

1. 社会思潮的内涵和特征

社会思潮, 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反映某一特定阶级或阶层的利益和要求、得到广泛传播并对社会生活产生某种影响的思想趋势或潮流。它从不同侧面和不同程度上对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精神信念产生影响。

社会思潮的基本特点如下:首先, 正确思潮和错误思潮并存。社会思潮作为反映社会状况的晴雨表, 代表着不同阶层的利益, 所以有的社会思潮是正确的、向上的、积极的, 有的社会思潮是错误的、落后的、消极的甚至是反动的。即便如此, 他们还是在社会上层建筑之中, 互相对立、影响、激荡、消长, 对人们的思想和社会生活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另外, 社会思潮极具时代性, 是时代的产物。社会思潮的出现不是偶然的, 一种社会思潮能代表一个时代的观点, 所以社会思潮显然是在是在某一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所形成并传播的, 社会条件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一种社会思潮总会随着社会条件的变化而被另一种社会思潮取代。例如, 在我国“文化大革命”时期, 因为受到当时政治环境和政治气候的影响, 极“左”思潮和否定一切、打倒一切的无政府主义思潮盛极一时。而右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也在“四人帮”粉碎以后, 随着纠正“左”的错误指导思想和社会条件的改变而出现。

2. 青年的基本特征

按照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观点, 人的本质属性是自然性、社会性、实践性的统一, 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青年作为人的群体的一部分, 除了具备人的一般本质属性外, 还具有其自身的特殊属性。青年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 变化明显的自然属性。青年作为人生的重要阶段, 在蓬勃向上的发展过程中, 身体形态和机能发育迅速, 身体的发展促使他们的内心深处萌发一种强烈的自我意识, 产生强烈的成人感。另外随着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成熟, 其抽象逻辑思维能力高度发展, 出现理解能力快、思考能力强、创造力发展和想象力丰富的特点。这都为青年自身发展提供了坚实可靠的自然基础。

(2) 日益成熟的社会属性。青年时期是一个从依赖性到独立性, 从幼稚到成熟, 从被动到主动的心理活动复杂而多变的时期。这一时期青年进入社会, 心理过程日趋成熟, 具有了敏锐的认识能力、丰富而热烈的情绪、自觉性坚持性较强的意志力和不断增强的自我意识, 能够自觉适应、自己选择并能动地参与社会活动。

(3) 逐步完善的实践性。青年的自然属性的变化和社会属性的日益成熟使得青年的实践性也逐步完善。在这一过程中, 青年的天然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从社会的依附地位发展为行走在社会独立成员的社会化的轨迹之中。另外, 按照社会要求, 在实践中不断地实现自我外化和内化, 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生活, 最后获得社会关系和社会存在。

二、社会思潮对青年的影响

社会思潮作为社会中的一种意识现象或多或少多不同的群体会产生一些影响。而青年由于他们自身的一些特性如急剧变化的自然属性、日趋成熟的社会属性、逐步完善的实践性, 使得他们很容易受到社会思潮的影响。社会思潮对青年的影响大致如下:

1. 社会思潮引导青年价值观选择

青年价值观是随着人们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变化的, 由于人们所处时代不同, 社会实践 (包括个人经历) 不同, 他们的思想观念也就明显地呈现出差异性。社会思潮作为特殊的群体意识, 对青年思想观念具有更直接、更显著的影响。青年人渴望实现人生价值, 但是由于身心发展特点的制约和社会经验的缺乏, 在如何实现人生价值上往往缺乏明确的取向。社会思潮的传播能给青年思想上的启迪, 使他们思考人生。许多青年能够正确看待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的辩证关系, 认识到人的本质在于社会性。而在这一过程中, 有些青年的价值观也受到了社会思潮的消极影响, 动摇了理想信念和原有的价值观念, 表现出排他主义或者个人对社会的否定性倾向, 影响青年自身发展, 这也不容忽视。

2. 社会思潮重塑青年文化体系

根据戴维·波普诺关于文化的定义为:文化是一群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共有的符号、价值观和规范及其物质形式。那么青年文化就是青年群体自觉与不自觉形成的代表青年发展方向所共有的符号、价值观和规范及其物质形式。青年文化体系就是这种符号、价值、规范等精神形态、制度形态及其物质形态的总和。社会思潮在引导青年价值观选择的同时, 又解构与重塑着包括青年价值观在内的整个青年文化体系。消极社会思潮正是通过对青年精神世界的构筑和统领, 通过对青年行为世界的标榜与示范, 消减青年主流文化, 催生青年亚文化、反文化, 激发青年对传统社会文化秩序、道德观念的反叛和挑战。

3. 社会思潮催生青年社会运动

青年运动的发生、发展与社会思潮的传播以及对青年的影响是有直接联系的, 青年社会主体意识的觉醒是青年运动的思想先导, 社会思潮的广为传播对青年的思想意识发展将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推进或干预青年运动的发展。1995年12月联合国大会以决议形式通过并发布了《到2000年及其后世界青年行动纲领》。该纲领在开篇序言中就开宗明义地恰当指明了“青年是社会重大变革的推动者、受益者和受害者, 他们通常面临着这样一个矛盾, 即寻求融入现有秩序或成为改变这种秩序的一种力量”。每一种社会思潮的兴起都是从青年开始的。一方面, 社会思潮促使青年思想意识的觉醒并焕发出青年参与其中的巨大热情;另一方面, 社会思潮往往作为指南影响青年的现实行动选择, 成为青年社会运动发生的思想理论条件。从兴起于19世纪末、盛行于20世纪的欧洲青年社会运动, 到我国20世纪初的五·四爱国青年运动;从二战后兴起的美国青年黑人民权运动, 到20世纪60年代末法国学生掀起的“五月风暴”等世界范围内的青年运动, 都活跃着各种社会思潮的身影, 并起着巨大地指引作用。

三、加强对青年的思想引导

正如社会思潮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而青年又极易受到外界的影响, 所以我们国家应该加强对青年的引导, 使社会思潮发挥其积极的作用。

1. 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导社会思潮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 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文化建设的经验所做出的战略决策, 社会思潮中不仅包含着一些先进和有益的成分, 同时也包含着一些落后和消极的成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其科学性和规范性来引领和整合多样化的社会思潮, 形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的积极向上的社会思潮主导, 以便更好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为其提供强有力的思想和舆论支持。价值观是人们价值评判的标准, 它对人的思想观念具有潜在的决定作用, 并且价值观不是一成不变的, 它会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及社会环境的变迁发展完善, 但是人的核心价值体系一旦形成, 就会以一种稳固的持续的方式, 自觉地融入人们的思想行动中。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社会思潮的影响作用是潜在的和深远持久的。

2. 加强对青年科学世界观教育, 提高青年对社会思潮的辨别能力和接受水平

首先, 马克思主义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科学的、具有完整结构的理论体系, 是科学的世界观。只有使青年系统而不是零碎的、全面而不是片面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才能使他们对世界、社会、人生有一个正确的看法, 使他们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立场, 确立起明辨是非、真假、善恶、美丑的正确标准, 进而提高青年对社会思潮时尚的认识、评价和接受水平。加强对青年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科学世界观教育, 还可以提高他们的科学理论水平, 提高他们对形形色色的社会思潮的辨别能力, 使他们做到既大胆地吸收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又自觉克服社会思潮在影响他们正确思想观念形成和巩固中的消极影响。其次, 要积极引导青年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 促使他们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 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正确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确立科学的价值观, 选择正确的人生方向。再次, 要引导青年在研究社会思潮的过程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 保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宏伟事业做出自己的努力和贡献。

3. 发挥网络传播的优势

社会思潮的传播是需要一定的路径的, 在现在信息技术时代, 网络是他们选择的一个主要方式。因此社会思潮的网络大众传播和渗透对青年群体的影响具有积极的作用。首先, 以广大青年群体为对象。青年人占据中国3亿网民的70%以上。通过网络传播的社会思潮, 因为面对的主体的大众化, 使得它不同于精英文化的教化性、规范性, 而往往更通俗、更有趣味, 成为快餐式的网络文化, 这样便很容易被最广泛的青年群体所接受。其次, 强大的渗透性。青年人思维敏捷、求知欲旺盛并且处于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有利地位, 他们总是以极大的容纳度来接受各种社会思潮, 这些特性使得社会思潮在大众化的网络传播过程中, 凭借其巨大的容量对青年群体构成了强大的包围和操纵性渗透力量, 使青年人无法躲避其影响与控制。再次, 意识形态隐蔽其中。网络文化是一种大众化的文化表现形式, 虽然其表面上看似乎是纯粹的娱乐消遣性, 但它的意识形态内涵往往蕴含在这其中并且不易被察觉具有隐蔽性。所以, 广大的青年群体在慢慢享受这种消遣性网络快餐的同时, 潜移默化地接受着社会思潮的隐蔽性的意识形态内涵, 并自愿、主动传播。

社会思潮是社会生活的晴雨表, 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 透视社会思潮我们可以洞察到社会历史的基本情况及其发展趋势。青年是我们祖国未来的希望, 是未来建设的主力, 是民族的希望。加强对青年的引导也是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题中之意。

参考文献

[1]高瑞泉, 杨扬等.转折时期的精神转折[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8.

[2]衷贵礼, 邢建辉.透视灵魂:世纪之初中国大学生价值观研究[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06.

[3]王易.当代大学生价值观调查报告[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2008.

[4]严锋, 卜卫.生活在网络中[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7.

[5]浙江省团校课题组.青年和社会思潮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 2004 (1) .

[6]曹继建, 姜华.论新时期社会思潮对青年影响的特点[J].社会心理科学, 2007 (1) .

[7]张建卫, 刘玉新.隔膜与消解:中国青年的跨文化交流[J].中国青年研究, 1998 (3) .

创新社会管理中的舆论引导 篇5

安康市委理论讲师团

为了探求健全创新社会管理中舆论引导机制的对策,安康市委宣传部、市委讲师团结合工作实际,对全市新闻宣传战线如何在社会管理创新中进一步发挥好舆论引导作用进行了调研讨论,较全面地收集了我市舆论引导能力建设的基本情况,提出加强舆论引导能力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一、舆论引导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作用和地位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面临的重大任务,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根本途径。

我们正处在一个传播技术快速变革,传播格局空前变化,受众个性高度多样,价值理念日趋多元的时代,新闻管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和挑战。受众的需求正在发生显著变化,呈现出思维多元化、判断自主化、追求个性化的特点,对新闻的接收拥有很大的自主权。现代传播手段也在发生着快速变化,由媒体的单一传播变为媒体与受众越来越多的双向互动,出现了传统媒体舆论场、网络舆论场、口头传播舆论场等三个舆论场。因此,要与时俱进,解放思想,大胆实行改革,创新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方法、创新管理手段,从机制上真正“还权”于媒体,充分发挥媒体在提高自身舆论引导能力方面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社会思潮引导 篇6

[关键词]社会治理;党建搭台;“两新”组织

[中图分类号]  D2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5)10-0050-02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利益日益分化和复杂,如何有效整合各类资源,解决日益凸显的各类社会问题,满足社会的多元需求,是当前各级党组织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上海市闵行区立足当前社会发展现状,通过党建搭台,探索“两新”组织履行社会责任的途径及方法,推动多元社会主体参与社会治理,为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式。

一、引发党建搭台的三个思考

随着闵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会利益主体的多元,我们党领导的对象和领域正在发生重大转变。要拓展社会领域党建工作的载体和途径,就要考虑到我们党开展工作的社会环境产生的变化,这也是闵行区采取党建搭台、探索多元主体参与社会治理的背景。

一是考虑到要实现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的转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社会管理发展为社会治理,适应了我国新时期的新特点。社会治理的核心就是参与主体的多元,不仅包括党委、政府,同时应包含社会新兴主体,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是考虑要探索一条我们党通向社会的有效方法和路径。通过组织搭台、党建牵线,将非公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和培育公益服务类社会组织相连接,整合社会治理及各类服务资源,可以在社会领域实现党的引领、社会组织协同、企业支持和党员群众参与的工作格局。

三是考虑要将我们党在社会领域的建设落到实处、发挥实效。党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处于领导核心地位,起着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通过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既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又为社会组织发展提供社区土壤,更是为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发挥作用提供工作抓手。

二、引导各方主体参与社会治理的探索实践

闵行区坚持需求导向,通过党建搭台,挖掘社会需求、设计优质服务项目,推动各方主体参与公益服务实践,加强项目推进中的机制建设,赢得各方参与主体的信任和支持。

(一)需求导向,多渠道的社会项目设计。闵行区各级党组织问需基层,聚焦民生类公益项目,完善社会需求到社会服务的转化过程。一是征集社会需求,通过党建牵线,全区各领域、各条线党组织重点关注受益群体受益的有效性,通过筛选,共收集需求16项。二是引入社会组织,通过走访调研、业务咨询、专家推荐等方式,从区内、外梳理出近30家有能力根据社会需求提供相关公益服务的社会组织。三是设计服务内容,邀请社会组织根据组织专长,自行选择社会需求,共设计出33个具体服务内容。

(二)公益凝聚,多层面的社会资源支持。闵行区对区内有关部门工作资源进行梳理整合,动员区域内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通过支持社会组织开展公益服务,履行社会责任,增强与社区的互动。一是寻求企业支持,通过积极走访非公企业,宣传党建搭台服务项目,取得了部分非公有制企业和商会的认同和支持,扩大参与覆盖面,丰富社会资源。二是企业自选项目,由企业党组织及所隶属的上级党组织共同把关,结合企业自身特长和文化建设需要,由企业党组织从33个服务内容中自愿认领合适服务项目,发挥企业自主性。三是多方完善项目,党组织多次召开协调会,召集支持企业党组织、受益方和社会组织多方主体,根据实际社会需求,由社会组织根据服务对象特点、提供服务的企业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设计服务项目内容,使公益服务更具可操作性。

(三)跨界合作,多主体的社会服务评价。在开展社会服务的过程中,闵行区坚持专业、开放的理念,引导多方参与社会服务项目的观察、服务和评估。一是坚持党组织把关,由党建指导部门督导社会组织按步骤实施项目内容、合理使用项目经费。二是引导企业党员群众共同参与,企业党组织带领党员积极参与社会服务项目,激发党员意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三是引入专业第三方评估,与上海交通大学第三部门研究中心开展合作,委派专人指导社会组织,完善服务内容、拓展服务途径,同时进行过程督导和结果评估。

通过“党委搭建平台、社会组织参与、企业资源支持、社区居民受益”的实践模式,闵行区党组织的社会工作以项目化服务为形式,开展得有声有色,先后开展了民办三级幼儿园幼儿助学项目、预防视角下的临终关怀服务项目、“绿色城花”垃圾分类减量行动项目、困难学生心理健康辅导项目及非公企业来沪务工人员亲子关爱等项目,提供了各类专业社会服务200余场,2000余名区域范围内的幼儿、学生、教师、社区居民、外来务工家庭亲子从中受益。

三、闵行区探索社会治理现代化取得的成效

“党委搭建平台、社会组织参与、企业资源支持、社区居民受益”的模式在探索过程中,闵行区逐渐搭建起了三个平台:

一是搭建了部门协作平台。整合了区各相关部门工作力量,将工作对象一致的部门统一纳入到社会公益指导服务体系,开展了部门合作、区镇合作、政社合作的公益项目。

二是搭建了资源衔接平台。梳理并建立了闵行区非公企业公益资源库、社会组织及优质服务项目库、社区公益服务和社会救助需求库,通过党群部门协作,使各方资源与需求有效对接。

三是搭建了社会协同平台。坚持“多元平等、尊重接纳、共享共赢”的理念,促进了党政部门与“两新”组织、公众间的交流互动,以亨特讲坛、社会建设主题沙龙等形式,展示了通过社会力量优化社会治理、满足群众需求的有效经验做法。

四、工作启示

启示一:党组织动员、引领和服务社会的方式要转变。在整个工作的开展过程中,闵行区不断挖掘社会资源,积极探索由党委、政府直接主导,向党建搭台、非公企业、社会组织与群众骨干等多方参与的党的动员方式的转变。同时,通过党建搭台,重塑党建引领社会建设的有效路径与载体,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反哺社会,社会组织提供更为专业的社会服务,让更多需要关爱的人群受益,有效传递党的声音。

启示二:党组织要支持、服务社会组织的发展。在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感觉到社会组织的服务能力与现实要求存在一定落差,党在搭台、引领社会建设中要注重发挥扶持和支持的作用,帮助社会组织成长,不断提高其服务能力以及和企业沟通、满足企业需求的能力。

启示三:党组织要善于借助第三方的评估力量增强客观公正性。每一个服务项目都要既让受益者满意,也要让企业的利润和人民的税负能够公开、公正、透明的使用,这就需要在多方参与社会建设的格局下,引入第三方专业评估机构及时跟踪、指导、督促与公开项目开展的过程、效果,形成企业、社会组织与受益群众等多方社会主体的良性互信关系。

社会思潮引导 篇7

而所谓青年大学生社会思潮, 一般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反映当代青年大学生的利益和要求、得到广泛传播并对社会生活产生某种影响的思想趋势或思想潮流。它从一个层面反映社会生活的变化, 对社会发展和大学生的精神信念产生不同性质、不同程度的影响。

一、社会思潮对青年大学生的影响

社会思潮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就其性质来看, 存在积极向上的顺应历史前进方向的正确社会思潮, 也有消极反动的与历史前进方向相悖的错误社会思潮。这一特点也就决定了社会思潮对青年大学生的影响也同样是双重的效应。一方面, 进步的社会思潮可以给青年以理论的滋润, 促进青年社会化的进程, 激励青年为实现社会的理想目标和个人人生价值而努力奋斗。另一方面, 错误的、落后的社会思潮则会给青年带来消极的、负面的影响。成为阻碍青年健康成长和社会进步的因素。比如九十年代在广大青年乃至整个社会中日益流行的功利主义思潮, 任其发展就会与我们追求社会的完善和共同富裕的终极目标发生冲突, 最终损害当代青年和其他社会成员的根本利益。因此, 我们要加强对当代青年大学生的社会思潮的正确引导。对科学的、促进社会发展的进步社会思潮大力提倡, 为我所用, 而对于反科学的, 阻碍社会发展的反动社会思潮

加强对青年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特别是要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和科学发展观理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核心社会的理论的教育, 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加强我国光荣革命史、国情和时事政策的教育, 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引导和帮助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投身改革开放伟大事业, 坚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信念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2) 教育与自我教育的方法

引导青年大学生认真阅读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原著, 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加强自身的理论修养, 以增强对社会思潮的免疫力, 可以在诸多社会思潮中辨别出积极向上的社会思潮。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思想“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共产党建党和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指导思想, 在中国社会政治生活中占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青年学生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时, 应立足于读原著, 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观点, 真正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 树立科学的思维方法, 提高自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增强对各种社会思潮的辨别能力。

(3) 对社会文化的公共舆论环境的优化

“冰冻三尺, 非一日之寒”, 社会思潮对青年大学生的消极影响也是渐进的, 在社会思潮的传播过程中, 一旦某一时期的舆论导向发生错误, 往往对其泛滥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从而使青年的思想产生极大的混乱。我国1989年的政治风波, 正是由于大范围的错误的舆论导向, 模糊了人们的视野, 影响了人们对事件的定性和判断, 使其愈演愈烈, 进而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后果。所以, 优化社会文化环境的第一步就是要优化社会舆论环境, 要使舆论宣传坚持正确原则的指导, 使四项原则在社会正确舆论的作用下得到广泛的宣传, , 成为青年的精神动力和判断事物的科学标准。

三、结束语

青年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 对其进行正确、科学的社会思潮的引导具有重要的意义。青年青年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 我们要加强对其思想政治教育, 提高自身的政治免疫力, 培养政治素养。寻求新的社会思潮下的当代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我们应努力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加强对青年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引导, 强化对青年大学生的国情和中国共产党关荣的历史传统的教育。提高其自身的政治理论素养, 增强对各种社会思潮的免疫力。对社会公共环境的优化有利于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发展。以上的各种对策是对当代青年大学生社会思潮的引导方法, 在诸多社会思潮中, 科学引导青年大学生社会思潮, 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 在包容多样中增进思想共识, 吸取精华、剔除糟粕, 更好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参考文献

[1]李晓静.当代青年大学生社会思潮的分析与教育对策[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7, (2)

[2]万美容.试论当代青年与社会思潮的互动作用[J].青年研究, 1999, (6)

[3]张耀灿, 杨静.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着力点[J].思想理论教育, 2007, (10)

[4]张晓红.加强对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的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 2005 (12) :5—8

社会思潮引导 篇8

一、高校思政课与社会思潮的辩证关系

1.高校思政课与西方社会思潮的对立。

西方社会思潮种类繁多、鱼龙混杂, 绝大多数西方社会思潮本质上代表、反映着资产阶级的价值观, 是为资本主义辩护的, 其消极作用、负面影响显而易见。在这个意义上讲, 西方社会思潮与思想政治教育是对立的, 它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影响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造成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困惑、导致大学生对传统意识形态认知的混乱、造成大学生对社会发展规律的困惑[1]。

2.高校思政课与西方社会思潮的联系。

我们也应该看到, 思政课与社会思潮之间又不是完全对立的关系, 二者存在关联和互动。一方面, 社会思潮丰富、拓展了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 思政课由于其学科的特殊性, 责无旁贷地肩负着引导大学生辨析社会思潮的重任, 同时在引导大学生辨析社会思潮的过程中也增强了自身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使其自身更加生动、鲜活。西方社会思潮的负面作用是主要的, 但这并不表明其中没有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东西。“这些理论、观念、思潮虽然打上了西方学者的意识形态烙印, 但也包含着一些合理性的观念”[2]。而且, 西方社会思潮的很多内容都是高校思政课在教学过程中所涉及的重要方面, 比如, 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对民主问题、社会公平问题的重视, 新自由主义思潮对经济私有化的强调等, 这些问题也恰好是思政课的重点教学内容。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指导对这些社会思潮及其理论主张进行评析, 有引导性地进行教学, 不但会丰富思政课的教学内容, 避免照本宣科的空洞说教, 增强思政课教学的现实性和吸引力, 而且可以在马克思主义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潮的比较中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理论魅力, 从而自觉作出正确选择。

二、高校思政课在引导大学生辨析社会思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为确切掌握高校思政课引导大学生辨析社会思潮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们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实证调研和访谈。本次调研以上海高校为重点, 同时选取北京、山东、浙江、新疆、黑龙江等省市自治区有代表性的高校为研究单位, 采用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共发放学生问卷3000份, 回收2722份, 有效率为90.73%;发放教师问卷220份, 回收204份, 有效率为92.73%。

调研结果表明, 大学生对各种社会思潮的了解和对待社会思潮的正确态度在很大程度上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形成的。对于“你在上课过程中, 哪些老师提及或介绍过西方社会思潮?”84.87%的学生选择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 45.83%的学生选择了“哲学社会科学教师”, 11.70%的学生选择“理工科教师”;同时, 89.47%的思政课教师也认为自己上课过程中会给学生提及西方思潮等相关知识。当然, 大学生对此是持欢迎态度的, 72.51%的学生认为思政课教师“很有必要适当介绍西方主要社会思潮, 有利于拓宽学生视野”。 从数据来看, 学生欢迎思政课教师介绍西方思潮, 思政课教师也是这么做的, 似乎非常和谐。但深入的调研发现, 当前思政课所提供的跟学生所需求的并不吻合, 其间尚存有一定错位。

1.在介绍社会思潮的方式方法上, 教师的做法与学生的期望不一致。学生最喜欢的思政课教师介绍社会思潮的方式方法的排序依次是:66.49%的学生希望教师“把思潮介绍与评析有机结合, 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41.55%的学生希望教师“突出重点, 介绍有代表性的思潮理论及代表人物”;34.17%的学生希望教师“把对西方思潮的介绍跟讲解教材内容有机结合”;23.32%的学生希望教师“只客观介绍, 不要讲倾向性的评价, 以免影响学生个人评判”。相比学生的要求, 有43.24%的教师认为自己在介绍西方思潮时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 边介绍边评析, 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有45.95%的思政课教师是“持中立观点, 只介绍不评析, 免得影响学生个人评判”;还有10.81%的教师“在介绍思潮时比较随意, 没有系统的考虑”。可见, 当前思政课教师在介绍西方思潮时普遍存在随意化、零散化、深度不足、供需不对称等问题, 与学生的需求和期望并不吻合, 思政课没有充分发挥引导学生辨析社会思潮的作用。可能很多教师并没有意识到, 这些不正确的介绍方式, 非但不能对学生起到引导作用, 相反还很可能充当传播错误思潮的媒介, 需要引起重视并加以改进。

2.思政课教师自身社会思潮素养不高制约了对大学生进行社会思潮引导教育的效果。以民主社会主义思潮为例, 对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性质问题的判断, 典型地暴露出不少思政课教师需要提升自身思潮素养的现状。在对社会民主主义思潮性质判断的问题上, 只有18.92%的思政课教师能作出正确判断, 认为它是“与科学社会主义背道而驰的反马克思主义思潮”;62.16%的思政课教师认为它是“位于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第三条道路’”;2.70%的思政课教师认为它是“比马克思主义更加科学的理论体系, 更适合中国”;16.22%的思政课教师表示自己“不知道”。对社会民主主义思潮性质的判断是一个原则问题, 也是我们对其进行正确介绍、评析的前提。如果教师自身都对这个最基本的问题判辨不清甚至错误, 难以想象他能教育出立场坚定、正确的学生。

三、加强高校思政课对社会思潮引导的对策

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 我们认为发挥高校思政课在社会思潮引导中的主渠道作用, 要着重做好教学、教师、学生等三个方面工作。

1.改进教学方式, 提升教学技巧。

针对思政课教师在介绍西方社会思潮时存在的随意性、零散性、教条化、“讲评分离”等问题, 思政课的教学应该围绕明确介绍目的、提高教学技巧加以改进。我们首先应该肯定,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介绍一些西方社会思潮是必要的。事实上, 如很多学者提到的, 即使教师不在课堂上正确地介绍, 学生也会从其他渠道去了解, 而从其他渠道了解到的信息往往是片面、甚至错误的, 对学生造成的误导更为严重。因此, 思政课教师有必要介绍西方社会思潮。介绍西方思潮的目的和出发点, 是有利于学生全面、客观地了解当前主要社会思潮, 进而能够正确辨析西方社会思潮, 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从这个目的出发, 对于西方社会思潮, 思政课教师不能主观、随意、机械地介绍, 更不能完全肯定地介绍, 要为我国形成有活力的政治文化服务, 突出反映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促进功能, 提升马克思主义在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层面的强大功能。思政课教师还应该深入思考如何改进介绍西方社会思潮的方式、方法。比如, 教师可以探讨进行社会思潮教育的多元化方式, 把讲授与学生的自学、思考研讨等结合起来, 进行启发式教学;采取案例、演讲比赛、专题课堂讨论等多种教学组织模式;使用多媒体、网络、放映优秀影视片等现代化教学乎段等。再比如, 教师可以联系我国社会和学生的实际进行讲解, 脱离实际只能是空泛而谈。以民主社会主义思潮为例, 教师就必须讲清楚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国情, 强调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建设、政治体制建设、民主法制建设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绩, 使学生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光重视经济发展, 而且高度重视保障全体人民的民主、自由和人权, 促进社会的公平和公正。要让大学生知道他们关心民主、公正问题没错, 政府也应该加快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步伐, 但是民主的进程应该跟国家的实际情况相符合,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发展生产力、提高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是当前的主要矛盾、主要任务, 脱离国情、不顾一切地讲民主、要自由、搞多党制只能破坏安定团结、欣欣向荣的大好局面, 最终自由和民主会离我们越来越远。

2.加强西方思潮培训, 提高教师理论素养。

思政课教师是思政课教学工作的具体承担者, 担负着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西方社会思潮的重任。如果教师自身对西方社会思潮相关问题模棱两可、一知半解, 就不可能教育出立场坚定、正确的学生。所以, 思政课教师应把加强自身理论素养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思政课教师首先要认真阅读、学习马克思主义原著, 坚定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端正政治态度, 增强对不良社会思潮的免疫力, 避免与不良社会思潮或西方社会思潮中的某些错误观点产生“共鸣”, 误导学生。调研发现, 现在思政课教师对原著的阅读热情下降, 认真读过马恩原著选集的只占19.44%, 大部分教师只零星地读过马克思、恩格斯的一些著名篇章, 比率是61.11%。对马克思主义原著的研读是提升自身理论功底必不可少的途径, 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其他捷径。思政课教师其次要及时关注、认真阅读、广泛涉猎有关西方思潮的书籍, 把握西方社会思潮的背景、内容、方法、观点和价值, 与我国的实际条件相比较, 阐述其对我国社会及大学生个人的价值和局限性。教师的理论素质提高了, 就可以在西方社会思潮介绍问题上游刃有余, 根据教学需要适时、恰当地向学生介绍, 既可避免介绍的随意性、简单性, 更能阻断西方思潮的负面影响无意识中从教师向学生扩散, 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对西方社会思潮盲目相信的问题。

3.做好思政课的社会实践教学, 提高大学生运用理论分析实际的能力。

许多大学生因为一直生活在校园中, 社会阅历浅, 思想不成熟, 对国情、社情、民情知之甚少, 本本主义倾向浓厚, 易于片面地认识问题、判断是非, 容易出现思想上的波动, 以致被各种不良社会思潮天花乱坠的说辞而迷惑。我们要努力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实践工作做好、做实, 增加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机会, 引导大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深入了解当前的政治经济形势, 了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通过社会实践帮助大学生深化对我国国情的认识, 通过实践检验不同社会思潮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提高他们独立进行思考、认识和判断的水平, 自觉抵制各种消极社会思潮的侵蚀, 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做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王建光.西方社会思潮对思政课教学的影响及分析[J].中国高等教育, 2007, (24) :22-24.

社会思潮引导 篇9

一、树立“和而不同”的思维理念

1.“和合”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中心,并吸取了道、墨、法各家以及宗教文化等精华,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与演化而形成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合”是一个重要范畴,是促成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和合”两字,最早分别见于甲骨文和金文。“和合”连起来使用而构成的“和合”范畴,最早见于《国语·郑语》中:“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意思是说,商契能把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这五教加以“和合”,使百姓安身立命。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发展中,经过历代各家学者的阐发,“和合”逐渐成为中国的传统文化精神。由于“和合”精神的作用,我国古代的各种文化,在保持自己特色的同时,相互吸收与融合,从而形成了多元共存、和睦相处、相互借鉴、共同发展的格局,并由此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也正是由于“和合”精神的影响,历代统治者在对待宗教问题上,大家都能基本上采取一种宽容的态度,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之间也处于一种和谐的关系之中。

2.“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互相尊重”是中国共产党人处理同宗教界人士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

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和合”的传统文化精神,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宗教的具体国情相结合,把宗教界人士纳入统一战线的范畴,创造性地解决了中国的宗教问题。

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就明确提出了同宗教界人士结成爱国统一战线的思想。毛泽东指出:“共产党人可以和某些唯心论者甚至宗教徒建立在政治行动上的反帝反封建的统一战线,但是决不能赞同他们的唯心论或宗教教义。”[1]中国共产党坚持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不因世界观上的不同而排斥宗教界人士,在反帝爱国的共同基础上同他们建立统一战线,从而赢得了宗教界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的信赖和支持。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中国政治经济制度的变革,我国宗教领域也相应地进行了宗教制度的重大改革,党同爱国宗教界人士的统一战线也得到巩固与发展。1991年,江泽民在会见我国各宗教团体主要领导人的谈话中明确提出了“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互相尊重”方针,体现了党和国家正确处理同爱国宗教界人士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

3.树立“和而不同”的理念,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宗教在社会主义社会将长期存在,而宗教与社会、各宗教内部以及宗教之间的和谐是构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就必须发扬“和合”的传统文化精神,树立“和而不同”的理念。

树立“和而不同”的理念,有助于在思维方式上纠正和防止过去一个时期出现过的“左”的偏差。宗教在社会主义社会将长期存在,决定了中国共产党人必须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要在思维方式上超越、抛弃以往的“斗争哲学”,树立“和而不同”的理念,以“和合”的思想理念对宗教界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积极加以引导,使宗教在社会主义社会这一和合体中,与社会的其他方面形成总体上的和谐与合作。当然,讲“和合”不是要否认矛盾,也不是用“和合论”代替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论”。

树立“和而不同”的理念,在实践上有利于化解宗教矛盾,更好地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期,人们的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和人际关系等方面均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意识领域也呈现出多元化趋势,矛盾与冲突日益增多。我国宗教在正常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对于宗教领域的问题,要在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基础上妥善加以解决。用“和合”方式处理宗教问题,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亲和力和凝聚力,使广大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团结起来,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共同奋斗。

二、探索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基本途径

1.全面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对待和处理宗教问题的一项长期的基本政策。这一政策的实质,就是要使宗教信仰问题成为公民个人自由选择的问题,成为公民个人的私事,从而使全体信教和不信教的群众联合起来,把他们的意志和力量集中到建设现代化社会主义强国这个共同目标上来。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有着丰富内涵,如国家保障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自由,也保障公民享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和宣传无神论的自由;“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互相尊重”是党处理同宗教界人士关系的原则;实行政教分离、宗教与教育相分离的原则;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维护宗教界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挥爱国宗教团体和组织的作用;政府依照法律、法规和政策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和监督;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部势力的干涉;共产党员不能信仰宗教,等等。

要使宗教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党和国家就必须全面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这是使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重要前提和必要条件,也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根本途径与手段。

2.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

“依法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是指政府对有关宗教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贯彻实施进行行政管理和监督。”[2]这既是以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需要,也是保障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根本途径与手段。

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首先,应做到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抵制渗透和打击犯罪的统一,保障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全面贯彻。其次,必须坚持依法管理与依照政策管理相统一,把法律的“刚性”和政策的“柔性”有机结合起来。再次,坚持依法加强管理与改善管理,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现代法制观念和服务意识,不能用简单的行政命令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要注重和体现管理的服务功能与关怀功能。最后,坚持依法加强管理同做好宗教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的思想教育工作相统一,在加强宗教管理中始终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独立自主自办教会,是国家主权在宗教教务上的体现,也是正确处理我国宗教与国际政治关系的基本方针。

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要处理好开展对外友好交往与抵制渗透的关系。以宗教为载体的对外友好交往,对于增进我国同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促进国家间关系的发展,维护世界和平具有积极作用。随着国力的日益提高,我国应更加重视这种交流与交往。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提高警惕,抵制国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活动。要加强对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的教育,提高他们自觉抵御渗透的能力;要完善宗教法律法规,依法抵制渗透;要加速具有中国特色的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各宗教教理体系建设。因为提供一种具有更大吸引力的文化、心理与信仰归宿,是抵制境外宗教渗透的根本。

三、 建立健全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系统协调机制

1.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横向系统协调机制

第一,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政治相适应,这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基础。它一方面要求作为引导主体的党和政府制定正确的宗教政策、法规,各级行政与文化教育部门密切配合,对宗教团体、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进行四项基本原则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教育,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民族团结和法制教育,进行独立自主自办原则与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教育。在坚持政教分离原则的基础上,把宗教纳入爱国统一战线的范畴,发挥宗教团体、爱国宗教界人士的桥梁作用。另一方面也要求宗教界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自觉地把“维护法律尊严、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在宗教允许的范围内,适时地对不适应社会主义政治的因素加以改革和调整,使宗教不断地与社会主义政治的发展要求相适应。

第二,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经济相适应,这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关键。要引导宗教界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面对现实,追求现实的幸福生活。引导他们在对影响生产的某些教规戒律和耗费大量财务的某些宗教习俗、仪式加以摒弃和改进的同时,利用宗教道德中的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成良好的秩序和行为服务。要支持广大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兴办社会公益事业,支持他们对宗教中所包含的生态环保思想加以挖掘并作出新的解释。对于各宗教组织和寺庙开展的自养活动,国家要在资金、技术、土地、税收等方面给予支持,并制定政策予以管理。要解决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的脱贫问题,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提高信教群众的科学文化水平。此外,还要建立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经济相适应的激励机制,鼓励和支持广大信教群众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第三,在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相适应的同时,还必须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文化相适应。要引导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与宗教理想统一起来,努力使宗教理想与共同理想相协调、相一致。鼓励和支持宗教界人士按照社会主义的方向与要求,对宗教神学思想逐步加以改革,深入挖掘宗教教义、教规与宗教道德中的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教育广大信教群众划清宗教与迷信的界限,在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的同时,坚决制止和打击各种封建迷信活动。正确处理文化的内容与形式间的关系,逐步消除宗教文化中的对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不利因素,利用宗教文化的某些有益形式,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服务。

2.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纵向系统协调机制

第一,建立党和政府的宏观领导与决策机制,这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重要保证。它首先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决策指挥部门高度重视宗教工作,采取特别慎重的态度对待宗教工作,把宗教工作经常列入议事日程,放在全局和长远规划中加以研究,制定引导工作的具体方针、政策,并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加以实施。各级领导干部和从事宗教工作的干部,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了解我国宗教的历史与现状,熟悉党在社会主义时期关于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与基本政策,尽可能多地掌握宗教基本知识。要加强宗教理论研究、强化信息意识,建立及时、准确、全面的宗教信息网络,及时研究和解决宗教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

第二,建立多级宗教管理系统协调机制。要保证引导宗教的各项宏观决策的贯彻落实,必须有一套行政管理实施机构。这种管理的承担者是各级宗教局与宗教管理委员会。要认真贯彻执行中央有关文件的规定,切实加强宗教工作机构建设;要建立中央、省、市、县、乡、村多级宗教管理网络系统;各级宗教事务部门要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具体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使宗教管理制度化、规范化;要层层建立管理目标责任制,做到目标明确,责任落实;要建立多方位的宗教管理工作的检查与监督制度。

第三,建立宗教的自我管理、自我监督机制。各宗教爱国组织要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与制度建设,开展爱国爱教、独立自主自办原则与法律法规教育。要加强宗教团体领导班子与教职人员的自身建设。各级宗教团体都要依据党和国家关于宗教问题的相关政策法规,制定相应的具体规定,加强制度建设。各寺庙教堂要在当地政府宗教工作部门的领导下,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较大的宗教活动要经民主讨论决定,经济账目公开,并接受群众的监督。

摘要:在我国,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是可以相适应的。当前,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对策是:树立“和而不同”的思维理念;探索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基本途径;建立健全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系统协调机制。

关键词:宗教,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对策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07.

[2]新时期宗教工作文献选编[G].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5:26.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欲望引导 篇10

一、生存欲是总体小康社会建设时期的主导欲求

生存欲是再合理不过的一种欲求。中国人民整体上达到小康, 未来的十二五期间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这是一种生存欲主导下的国民经济增长。个人要求生存, 企业要求生存, 国家也要在国际竞争中求生存。生存在总体小康建设的过程中是居于主导的, 也是其解决的核心问题。GDP增长不是目的, 根本的目的是解决了大多数百姓的生存问题。

2010年中国人均GDP达到4 300多美元, 按人均来讲, 中国人应该不存在温饱问题, 但是不可能重新按平均主义分配, 因此底层有未达温饱之人。但收入差距至少不能太大, 否则低层解决温饱的社会资源会进一步为社会上层占据, 贫困永远也不可能被消除,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不可能实现。这部分人将一直停留在生存欲的追求中, 无法摆脱贫困。美国等西方发展国家的贫民窟正是这个机制的恶果。这是少数人的问题。

二、消费欲不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导欲求

现今的中国大部分人的生存问题已经解决, 他们的欲望需要有新的引领。这是多数人的问题。而这个新的欲望导者又必须承载中华民族的可持发展问题。政府在发展经济时必须统筹兼顾, 考虑到经济的道德价值和哲学价值。而不仅是经济的生存价值和消费价值。上层社会的消费欲须要得到扼制。诚然生存欲和消费欲这两种欲望会一直存在下去, 但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 绝对不能成为主导欲。

消费欲无限扩张不是主要问题, 却是不得不解决的问题。人们一味地追求消费, 消费欲的无限扩张, 加重了人的异化。新得到的钱转而被消费, 人不再是为人而努力, 而是陷于“消费—钱—消费—钱—消费”这个无终止的循环中。企业生产为了利润, 不是为提高员工待遇。一些人为了追求利润损害生态环境, 剥夺自然生灵生存权。个人的发展让位于消费。人的全面发展不是最终目的, 而是变为追求金钱继而实现消费的手段。豪宅、别墅、名车、貂衣应有尽有, 奢华之风弥漫。“地下繁华, 地上奢华”的广告语充斥城市, 奢侈物品随处可见。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八荣八耻以勤俭节约为荣。然而事实上, 却是以奢华为荣。金钱至上, 本应更多的关注贫困人口媒体却关注富豪。富豪在财富积多时不反馈社会的情况下, 并非好事, 代表这个国家财富多数集中在少数人手中, 这仅是对富豪本人有益。人均经济条件改善、贫困问题的解决和社会公益事业才更值得关注。

任何资源是有限的。不仅仅指非可再生资源稀缺, 现今就是可再生资源如木材、水等也变得不足。在这个资源有限的地球上, 底层人不具备消耗更多资源的能力, 上层社会则是社会资源消耗的大户。然而由此带来的环境问题、物价上涨等却是底层人民需要承担的。

人类最应感恩的应是自然之母。感恩教育在全社会施行, 尤其注重对父母的感恩教育。然而人类生于天地之间, 从诞生之日就不断向自然之母索取, 人类又对自然回报了些什么?自然之母以博大的胸怀滋养人类, 然而人类无尽地向自然索取并肆意挥霍。那些被残害的自然生灵何尝不是我们的兄弟?试问有何资格教育子女感恩自己?在人类 (下转8页) (上接5页) 社会讲, 任何肆意挥霍自然资源之人, 都是逆子。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宝贵的真知, 需要大力弘扬。

道德的社会价值是指道德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意义。经济的社会价值是指经济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意义。道德是社会的主导价值, 而不是经济的社会价值主导道德价值。经济的社会价值应以道德的社会价值作为判断标准, 经济活动是否有意义, 要看它是否符合道德。经济活动的取舍也要依道德而决定。我们常常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如何拜金、如何享乐、如何个人主义, 然而却在我们的社会生根。因此消费欲必须得到扼制。

三、求知欲应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导欲求

求知欲可以激发人提高自身素质、挖掘创新能力。一个国家的国风必将会左右这个国家的未来。财富不能左右未来, 它是身外之物, 随时可以被转移。一个国家的真正强大, 应是在国民素质上体现。这些素质包括技能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等。金玉满堂莫之能守。清末不能用贫穷来形容, 却成为帝国主义刀下的鱼肉。致国宝外流, 新中国一穷二白。经济发展所创造的财富可以瞬间灭失, 但是人的素质却是自身之物。天生我才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道德是经济这匹骏马的缰绳, 让他朝向阳光。国民素质胜于经济。人有能力就可以创造出经济效益。财富积累生存问题解决之后, 目标应转变为可持续发展问题, 而不是一味满足无限的消费欲。享受性的生活偶尔为之, 却不可以习以为常。那将给地球带来资源上的极大灾难。过去中华民族面临生存成问题,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可不为。现今生存问题解决掉的那部分人, 建设的重点应包括人自身的智能、体能、健康方面的开展。真正的做到以人为本, 让人生活在适合生存的一种状态中。而不是有车无处放。

社会思潮引导 篇11

[关键词]社会资本;物流园区;商业模式

1013939/jcnkizgsc201520016

1 研究背景与意义

我国物流园区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缺乏理论和实践基础,虽然国外有成功的范例,但是至今关于物流园区规划、建设及运营的理论尚未成熟,如果不考虑各国的国情差异,盲目照搬国外的经验是具有风险的。物流园区研究和实践对推动我国物流发展、国民经济发展具有显著作用,有利于扩大内需,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协调、稳定发展,通过统一规划可以促使众多物流企业聚集在一起,可以实现专业化和规模化经营,发挥整体优势和互补优势,可以促进物流技术和物流服务水平的升级,对共享相关设施和配套设施、对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规模效益起到重要作用。

2 物流园区商业模式

参考中外物流项目的投资运营模式,主要有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模式、自行投资、BOT模式、合资/合营投资模式等几种。其区别在于投资建设组合形式、经营管理形式的不同,并将决定项目投资人的收益模式。

21 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模式

由政府派驻的物流园区开发机构通过有偿出让土地使用权,以指定的地块、年限、用途和其他条件,由土地使用权受让人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和使用金后,供土地使用权受让人开发经营。

22 自行投资模式

由政府派驻的物流园区开发机构单独投资整个项目,并自行组建管理公司,对建成后物流园区进行独立营运,并获得所有项目的收获,同时承担全部项目风险。或者由政府派驻的物流园区开发机构投资土地、基础建设,进行项目经营权的招标,由中标公司投资主要物流设备及相关设施的投资,并由其组建管理公司,对建成后的流园区进行营运,同时承担项目风险。政府派驻的物流园区开发机构通过出租的方式获得收益。

23 “投资—经营—移交”(BOT)模式

通过给予开发商适当的土地政策、税收政策和优惠的市政配套等相关政策,由开发商主导进行项目内的道路、仓库和其他物流基础设施及基础性装备的建设和投资,然后以租赁、转让或合资、合作经营的方式进行项目相关设施的经营和管理,给予开发商在项目建成后一定时期内的特许权。开发商在此特许期内通过经营收回投资并取得利润,特许期结束后把该项目完好地、无条件地移交给政府。

24 合资/合营投资模式

政府派驻的物流园区开发机构以土地及项目的经营权为股本,选择具有资金及技术管理优势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为合资方,共同负责土地开发及项目建设,项目建成后双方根据股权成立管理公司,对物流园区进行经营运作。收益按股份分红。

3 适合社会资本引导物流园区发展的商业模式

在物流园区营运阶段,主要是由于市场竞争、营运管理、投资回收压力等带来的风险。因此社会资本引导物流园区发展的时候,需要综合运用多种商业模式,发挥各种商业模式的优势,避免其劣势,最大程度的发展物流园区,同时获得相应的收益。

31 综合商业模式介绍

目前,由于国内经济发展水平所限与物流管理人才不足的原因,在物流园区的管理中,应注意借鉴发达国家物流专业运营商的经验,或者引入加盟;在我国,以政府为主体来进行招商引资的效果并不好,物流园区应采用社会资本引导的商业模式来进行招商引资,即鼓励社会资本投资物流行业,辅以专业运营商来运作,通过优秀的专业管理团队去招商引资,运作业务,建立物流体系,在此过程中实行综合商业模式,即:政府通过给予园区开发者适宜的优惠政策,吸引投资者主持进行物流园区的道路、仓库和其他物流基础设施及基础性装备的建设和投资。然后,由投资者吸引社会资金,通过多种融资方式、资金渠道、股权形式进行资金的筹措和解决,并在此过程中进行物流园区的建设、开发与运营,同时将相关利益相关者引入园区开发的全流程中,通过公开招标、资产置换等方式实现上下游利益相关者共享园区利益。

32 综合商业模式操作方案

(1)前期拿地依托政府。在拿地阶段,要研究地方政府、区域发展的规划,了解当地的经济发展趋势和特色产业,物流园区的规划和发展阶段,与政府主导产业、地方优势项目相结合,在选址拿地阶段要紧靠政府政策导向,争取以低廉的地价取得土地,并获得相应的税收政策。

(2)缺口资金多方筹措。拿地和注册公司启动项目阶段,由社会资本主要投资方出资,然后出资方依靠低廉土地优势,结合地块信息,配套完善可行的研发规划方案,将土地和公司进行增值(增值数在初期投入2~3倍),然后以公司股份进行资金募集,在此过程中要保证初始投资方绝对控股权(一般在51%),由此可以实现初始投资完全撤出,用于下一步的工程建设。此种方式基本实现由合作各方以现金形式出资,提供公司注册资金和一期用地地价费用,然后在建设阶段依靠银行贷款获得项目建设资金并通过土地增值收益獲得持续开发的资金,在建设阶段还可以引入资产置换,实现滚动开发。

(3)工程建设置换资源。物流园区建设资金来源方式有三种,包括企业自筹、银行融资、资产置换,约定比例为2∶5∶3。在物流园区研发方案确定后,即确定挑选部分置换资源,介入甲方供应,辅以一次招标、二次资产置换,根据供应商(合作伙伴)主业区域提供可选置换资源;资产置换过程自供应商招标伊始即谈判资产置换比例,确定资产置换资源,价格为集团批复的销售价格下调10%进行计算,根据确定的价格和资产置换比例及资金数量确定资产置换资源。资产置换资源确定后根据乙方需求进行操作:①直接过户给乙方,使得乙方可作为资产进行抵押贷款或资产自持;②签署合同由甲乙方约定,乙方进行使用或出租享受相关收益;③乙方签署合同后进行出售,出售成功后由甲方过户给相关卖方;④甲方在完成销售70%后帮助乙方促成销售。

(4)后期运营专业操作。在足够的投资能力及技术管理能力下,选择自行营运将获得最大的收益及项目控制权,但根据实际情况,在园区运营初期引入国内外专业物流园区运营机构不失为一个好的解决方案,以此来充分学习、借鉴其技术与管理优势。

4 社会资本引导物流园区发展的展望

物流园区是物流企业集中的场所,是具有一定规模和综合服务功能的物流集结点,最近几年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未来将呈现以下的发展趋势,值得后续研究、实践过程中高度关注。当然,物流园区的建设周期长,投资大,投资回收期长,所以具有较大的风险,主要包括:物流园区建设的决策风险、布局规划风险、投资风险、管理风险等,所以为了规避风险,建设园区过程中对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和研究是很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彭望勤建立物流基地的一些问题[J].国际商业技术,2001(5):50-52.

[2]许扬帆城市物流基地规划与设计[J].物流技术与应用,2001(3):38-42.

作文教学应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 篇12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 高中语文课程“应增进课程内容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学生成长的联系,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 学习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 实现本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利用好作文教学这个平台, 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观察社会、深入社会、理解社会, 不断提高对社会生活的认识, 从而加速自身的社会化过程, 为走向思想成熟奠定基础。

一.改变以写作技巧训练为主的倾向, 引导学生把思想的触角延伸向社会现实

文以载道, 以意为主, 是我国优秀的创作传统。我们的作文教学, 应该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切入社会。如果作文教学单纯地训练写作技巧, 而没有沉甸甸的内容支撑, 那么, 只能滑向“为文造情”的泥潭。事实上, 我们的中学作文教学, 还是过多地注重写作知识和写作技法的训练。尤其到了高三年级, 为了在高考中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 我们太过注重写作技巧。

因此, 我们要正确处理好技巧训练与内容训练之间的关系。实际上, 打动人的, 还是作文内容所表现出来的真的情感内容、善的价值取向、美的语言形式。因此, 无论是命题作文训练, 还是材料作文、新材料作文训练, 还是其它形式的作文训练, 都需要引导学生把思维的视点和关注的触角延伸到自己的生活中, 延伸到社会现实中, 摄取动人的生活故事, 避免生搬硬套和胡编乱造。把写作技巧的训练, 融入到对素材的选择、立意的提炼、主题的升华中去, 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事实上, 在每年的高考高分作文中, 这样的文章占了绝大多数。

二.与农村和社区广泛联系, 布置“长”作文, 促使学生深入社会生活层面

写作, 是情感的表达, 是思想的凝炼与升华。风花雪月、浅酌低唱抑或是校园爱情、爱恨情仇都是写作园中的一道风景, 本来无可厚非。但是, 如果我们的学生能够以天下苍生为念, 把个人命运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 那是怎样的一种大气。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语文教师要成为学生深层融入社会的组织者和促进者。《国际教育大会第35次会议给各国教育部的建议书》指出, “因为学校的作用不再局限于教学, 教师除了教学职责之外, 现在还必须与社区的其他教育力量合作, 在为年轻人作好进入社区生活、家庭生活、生活活动等方面的准备, 承担更多的责任。”语文教师可以借鉴研究型学习课程和活动课程的一些做法, 以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和社会意识为目标, 以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为出发点和归宿, 以写作调研报告、人物访谈、当地热点问题追踪等文章为载体, 帮助学生组成具有凝聚力的调研团队和实践团队, 及时指导学生接触社会脉搏, 贴近社会现实, 获得对社会生活的深切感受。语文教师要主动出击, 为学生广泛联系工矿企事业单位, 利用双休天、暑期等节假日, 布置学生进行适度的社会调研, 促使学生深入社会生活各层面。当然, 这样的作文, 不是课堂上两节课内完成的作文, 而应该是有一定时间程度的“长”作文。

例如, 我们可以利用寒暑假, 组织学生对新时期农村水利建设、旧城改造、空巢老人生活情况、留守儿童就学管理情况、暴雨以后城市积水的形成原因、农村乡镇对上海世博的关注度研究等布置“长作业”, 在调研的基础上, 写出有一定深度的研究报告。在立足自身周围环境的前提下, 我们还引导学生把触角引向更广阔之处。如, 让学生就“绿色奥运”、“电视节目低俗化现象”、“就业难现象”等写好短评, 发表看法。只求言之成理, 不求鞭辟入里, 促使学生把自己的生活、自己的认识与现今这个万千世界紧密地联系起来, 用自己的心智感受感悟这个世界。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在半个多世纪以前就曾强调过, “生活即教育”, “我们的真正指南针只是实际生活。实际生活向我们供给无穷的问题, 要求不断地解决。我们朝着实际生活走, 大致不至于迷路。” (《陶行知文集》第256页) 我们的写作教学难道不也是如此?

三.巧用批语, 引导学生从社会时代角度透视生活本质

毋庸讳言, 应试压力下学生的生活圈越来越小, 联系社会深入社会的机会越来越少, 因此, 对社会现象的认识往往失之偏颇, 对发生在自己身上或身边的事情, 也常常很少从社会层面上加以思考和理解。作文训练中, 学生的视域是狭窄的。教师运用评语, 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把个别的生活现象与火热的时代联系起来看, 与日新月异的社会变化联系起来考察, 加以正确的导向, 这样不仅能够增加学生作文的深度, 还能够加深学生对时代社会的理解, 正确认识时代社会的变迁, 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例如, 我校高三学生黄汧滢写的一篇题为《桥》的作文, 文章的主旨是通过爷孙俩在桥边的几次活动, 歌颂“爷爷”对幼辈的关切, 抒发作者对“爷爷”无尽的思念。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 屋前的小河上出现了一座桥。

说它是桥, 那只能算是很简陋的桥, 粗粗的麻绳系在两岸的木桩上, 上面铺着层层的薄木板。爷爷就这样乐呵呵地扛着锄头, 从河对岸走过来, 看着我飞奔着扑进他怀里, 抱起我, 笑着说:“走!回家吃饭!”

…………

我习惯搬着一张小板凳, 坐在桥边, 撑着下巴等爷爷。爸爸妈妈不允许我走过去, 说是太危险了。来来往往的人常常对我爸妈说:“你女儿真乖。”他们不知道我是在等爷爷呢。静静地坐一个下午一点儿也不无聊, 那桥就像老朋友一样陪着我, 看看天空, 望望河面。当爷爷踏碎了满地的金黄走来时, 桥便咿咿呀呀地唱着歌, 向我告别。

有一天, 我悄悄地离开板凳, 走上了桥, 因为我想去爷爷那儿。我小心地挪动着我的双腿, 可是桥忍不住地叹息, 又像是责备。任性的我继续往前, 绳索摇摇晃晃, 我跌倒在桥面上, 死死地攥着一根绳索, 越想越害怕, 不禁号啕大哭起来。不一会儿, 桥便死命地晃动起来, 我一惊, 哭得更厉害了。“别哭了!”是爷爷的一声喝斥止住了我的哭声。我擦干眼泪, 爷爷红着脸, 喘着粗气地站在我面前, 脑门上全是汗。

后来, 听说那桥被拆了, 因为不安全。于是造了一座石板桥。

后来, 爷爷走了。

桥那边的爷爷, 你好吗?真希望你再次踏着余晖, 笑着说:“走!回家吃饭!” (有删节)

我运用评语, 一方面充分肯定作者在语言、构思、描写等方面的优点;另一方面, 我重点对此文的立意提出建议, 加以疏导提升。我在文后写道:“……两座桥, 爷孙俩, 真实的生活场景, 动人的细节描写, 使本文变得有血有肉。如果我们把立意的侧重点放到‘桥’的变迁史上, 让个人生活照进时代风云, 让读者在心灵激荡的同时, 真切感受到社会巨变, 则本文就更有了‘魂’。”

四.组织学生参与作文讲评, 相互激发, 提高社会认识

同龄人之间的生活经历大致相同, 无不打上时代的烙印。但是, 由于所处的区域文化背景不尽相同, 家庭环境也有相异之处, 他们的生活状况、人际交流、对社会的认识以及人生阅历是不完全相同的。这就给同伴丰富自身人生阅历、拓宽社会生活面提供了可能。组织学生积极参与作文训练后的讲评, 让习作者现身说法, 必定让同伴受到启发, 尤其是独特的生活经历、个性化的社会阅历, 会引发同学之间的联想, 激活生活积累, 丰富人生阅历, 加深对社会的认识, 谱写美丽的生命之歌。

如:刘丽华同学的《向往绿色》一文, 叙述了自己回到家乡, 看到了乡村满眼绿色的景象, 受到亲朋邻里的热情款待的其乐融融的动人场景, 同时记述回到自己所居住的城市中隔壁邻里、对门人家对面不相识的冷漠和隔膜, 抒发了对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从而大家和谐相处的向往。讲评课时, 我们就让她到讲台前, 说说自己这篇习作的运思过程, 给农村的、城市的同学以不同的深切感悟, 从更深的层面了解了这个社会, 提高了学生把握社会的能力。

上一篇:脱贫策略下一篇:北盘江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