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思潮

2024-10-27

教育思潮(共12篇)

教育思潮 篇1

一、近代女子教育思潮产生背景

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1912年的辛亥革命为中国的近代社会时期。中国的女子教育问题应该是从近代开始的, 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女子所受的教育是以家庭为主的“女子无才便是德”、“男尊女卑”、“重男轻女”、“夫唱妇随”的传统女学。面对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一次次入侵, 许多有识之士在寻找拯救中国的方法和途径时, 把目光投向了发达的西方国家, 向他们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 不仅看到了他们先进的政治和经济管理制度, 而且注意到了西方列国的重视男女平等, 重视教育的状况, 开始对我国的教育制度及男女平等的现状进行反思, 对西方的女子与男子一样享有政治社会地位、受教育权等进行了广泛社会宣传, 带来了西方社会新思潮和我国传统文化革新的新局面。他们纷纷主张要学习西方男女平等的理论, 女子同男子一样都应对国家前途和命运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国在明清之际萌芽的民主主义思想是中国近代女子教育思潮形成的思想文化背景。晚明时期伴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早期启蒙思想家对封建礼教的抨击, 社会上萌动着一股要求男女平等的思想潮流, 这为后来的妇女解放, 男女平等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李贽宣称“有好女子便立家, 何必男儿”, 赞扬汉代的卓文君私奔再嫁司马相如是“正获身, 非失身”、“当大喜, 何耻为”, 他在讲学过程中还招收女弟子。这些都反映了他关注民生、追求个性自由、个人幸福和男女平等的权利。在关注女性教育、保存女性文化方面, 清代中期的袁枚更是功不可没。袁枚一生, 诗名满天下, 弟子遍海内, 而弟子中又有相当一部分是女弟子, 这些才女遍布江南各地。李汝珍的镜花缘更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妇女作为社会主角来加以公平讨论和深刻刻画的优秀小说, 书中涉及男女平等、女子贞操、女子教育、女子参政等问题。反映出作者对男女平等、女子和男子具有同样社会地位的良好愿望。这些明清之际的思想家的民主思想无疑为近代男女平等思想的形成提供了思想基础。

二、近代女子教育思潮的主要内容

1.太平天国的女子教育思潮

太平天国教育主张实行普遍的、平等的教育, 重视儿童、妇女、人民群众的教育, 要求男女老少都有受教育的机会。在我国几千年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 劳动人民尤其是女子的文化教育, 从来没有被统治阶级重视过。从太平天国女子教育的主要典籍论著《幼学诗》所涉及的“女道”、“姊道”、“妹道”等问题中可看出男女儿童均是受教育对象。《原道醒世训》中洪秀全“天下多男人, 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 尽是姊妹之群。”[1]体现了太平天国时期对教育所持的平等原则。虽然此时的女子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女太平军, 使太平天国的妇女同男子一样在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 调动她们参加革命斗争的积极性。太平天国运动虽然失败了, 但它在近代史上立下了不朽的功绩。此后, 一些开明人士逐渐接受平等思想, 提倡女子教育, 为后来中国女子获得真正的教育起到了积极作用。

2.洋务运动时期女子教育思潮

洋务运动时期女子教育思想为“中体西用”, 体现了张之洞提倡的“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的思想主张, 是洋务派办洋务教育的中心指导思想。但是,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导致他的思想实质是在保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来发展一些西方的先进技术, 其目的是巩固封建制度的统治。[2]

3.维新运动时期女子教育思潮

维新时期女子教育教育思想主要代表人物有:王韬 (1828—1897) 、陈炽 (—1898) 、郑观应 (1841—1920) 。1893年陈炽在《妇学》一文中, 把女子教育提到“富国强兵之本计”的高度, 主张“兴女学、戒缠足”以解决妇女问题, “宜严禁缠足, 治以象刑。令各省郡县之间, 就近筹捐, 广设女塾, 分门别类, 延聘女师。女子自四岁至十二岁为期, 皆得就学。”梁启超 (1873—1929) 在《时务报》写文章提倡女子教育。他认为, 女子受教育之后, 起码有三大益处:一是通过学习获得劳动本领, 可增加整个社会的经济生产;二是女子有了一定文化知识, 可摆脱狭小家庭和琐碎家务对思想的束缚, 与男子产生文化知识上的共鸣而增加家庭和睦;三是具备了母教与胎教的文化知识, 可以教育儿女、养育强健的儿童。“上可相夫, 下可教子, 近可宜家, 远可善种”, 是强国必由之路。《论女学》中, 梁启超提出了“欲强国必由女学”, “居今日之中国, 而与人言妇学, 闻者必曰:‘天下之事其更急于是者, 不知凡几, 百举未兴, 而汲汲论此, 此非知本之言也。’然我推极天下积弱之本, 则必自妇女不学始。”“男女平权, 美国所盛;女学布濩, 日本以强。女学次盛者, 其国也次强, 英、法、德、日诸国是也;女学衰微者, 则其国得存已为辜事, 印度、波斯、土耳其是也”[3]“治天下之大本有二, 一日正人心, 二日广人才”。“而二者之大本, 必自蒙养始;蒙养之本, 必自母教始;母教之本, 必自妇学始。故妇学实天下存亡强弱之大原也。”[4]1898年康同薇发表《女学利弊说》, 主张“遍立小学校于乡, 使举国之女, 粗知礼义, 略通书札;分立中学校于邑, 讲求有用之学, 大去邪僻之习;特立大学校于会城, 群其聪明智慧, 广其材艺心思, 务平其权, 无枉其力。”如此, 则“规模大立, 而才德之女彬彬矣。”呼吁中国社会的有识之士创办中国自己的女学。

4.清末“新政”时期女子教育思潮

此时期为近代女子教育制度的建立, 女子教育的全面发展阶段。教育思潮主要体现在教育制度的建立上。1901年 (光绪二十七年) , 清政府正式宣布实行“新政”。1905年 (光绪三十一年) 8月, “谕令停科举以广学校”, 废除了在中国沿袭了一千三百年 (公元606年起) 的封建科举制度。科举制度的废除, 标志着封建旧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结束, 近代教育制度正式确立, 为我国女子教育制度的确立和女子学校的兴盛奠定了坚实基础。由于资产阶级革命的不断发展, 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女权革命, 振兴女学”的口号, 把“兴女学”推上了历史的浪潮。1907年3月8日, 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女子小学堂章程》, 修订了1904年1月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的“以家庭教育包括女子教育”的主张。对女子师范及女子小学堂在办学宗旨、入学年龄、课程设置、修业年限、培养目标等方面作了详尽的规定和要求。自此, 女子教育纳入教育系统, 开始取得合法的地位。《女子小学堂章程》中规定:“中国女德, 历代崇重, 今教育女儿, 首当注重于此。总期不悖中国懿微之礼教, 不染末俗放纵之僻习。”《女子师范学堂章程》中规定:“中国女德, 历代崇重。今教女子师范生, 首宜注重于此。务时勉以贞静、顺良、慈淑、端俭诸美德。总期不悖中国向来之礼教, 与懿微之风俗。其一切放纵自由之僻况, 如不谨男女之辨, 及自行择配, 或为政治上之集会演说等事, 务须严切屏除, 以维风化。”其实质是在于培养“贤妻良母”, 但《章程》的制定, 在法律意义上, 承认了当时女子的社会地位和受教育的权利。

三、近代女子教育思潮的历史地位及局限性

在近代中国, 关于女子教育的思潮不断涌现, 有些思潮还付诸实际, 对于推动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今天看来仍有重要的进步意义。女子教育思潮的观点见解符合时代发展的趋势和要求, 得到了许多有识之士的支持, 为女子教育的实施发展争取到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强烈冲击了封建传统的道德观念, 倡导了男女平等的新的道德观念与风尚。女子教育是一个国家教育民主化和政治民主化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标志。倡导和推行女子教育是当代世界各国教育的趋势, 女子教育思潮的兴起, 启迪了人们的思维, 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提高了人们对教育平等性民主化的认识, 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 使得中国的女子教育较早地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今天我们梳理近代女子教育思潮时不难发现这些理论仍有一些局限之处。首先这些思潮由于受社会文化背景的制约并不能摆脱封建文化的影响;对妇女问题的认识, 也是处于感性阶段, 大多是直观的记录和表达, 理论层次不高, 付诸实际的也不多见, 没有取得实际的效果;所提倡的女子教育的内容也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 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男女平等, 摆脱不了贤妻良母的旧观念, 仍然把家庭作为女子的活动天地, 要求女子不仅要有传统的美德, 还要掌握进步的文化知识, 最终是为了相夫教子、依附家庭、依附丈夫的本质并没有改变;女子教育的内容多是传统女学的孝经、女训, 女诫, 烈女传等。虽然受到西方先进文化的影响, 但还是主张女子教育应以西学为辅, 传统女学为主的教育内容。所以近代女子教育思潮的观点是在不触动封建专制前提下进行的局部或枝节的改良, 带有明显的不彻底性和浓厚的封建色彩。[5]

摘要:漫长的封建社会, 中国妇女的教育一直局限于以家庭为主的女学中。晚清时期, 在西学东渐的各种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冲击下, 爱国的知识分子在探求救国救民道路时, 关注到妇女的受教育权的问题, 提出各自的见解, 形成不同的女子教育思想。本文对晚清时期女子教育思潮进行探讨, 分析了解中国女子教育各时期的思潮观点、贡献及局限性。

关键词:晚清,女子教育,教育思潮

参考文献

[1]杜学元.中国女子教育通史[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 1995.

[2]熊贤君.中国女子教育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6.

[3]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文集 (一) [M].北京:北京中华书局, 1989 (20) .

[4]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文集 (二) [M].北京:北京中华书局, 1989 (40) .

[5]杜学元.维新时期梁启超的女子教育思想[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7 (5) .

教育思潮 篇2

浅析素质教育思潮的发展历程及内涵

【摘要】自从邓小平同志在1985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之后,关于提高素质,实施素质教育的思想与口号逐渐流行、普及,短短的十余年间,形成了滚滚向前的思潮。在这种思潮的引领下,中国大地上纷纷兴起了素质教育的实践,并已然成为中国教育界的主流。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实施素质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任务,目前在理论上与实践中均有一些亟待解决的课题。笔者在此仅就素质教育兴起的背景和内涵作一浅显的论述,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素质教育、发展历程、内涵

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有关素质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在全国范围悄然兴起,并很快发展成为教育改革的主旋律。但是,有学者却强调指出:“近几年中国通过政府行为用素质教育猛攻应试教育,却久攻不下,应试教育仍巍然不动。究其所以,源于素质教育致命的理论缺陷。”实然,由于素质教育内涵外延十分复杂、深刻,因而人们对素质教育的认识不可能一步到位。所以,有必要认真回溯素质教育思潮兴起的过程、系统阐释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以确保素质教育的健康发展。

一、素质教育思潮的发展历程

素质教育是改革开放时代所产生的新生事物。对于这一论点,恐怕教育理论界并不完全认同。素质教育的提出与实施虽然在世纪之交的关键时期里是引发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一场革命,但从形体上看似乎并不是全新的教育思想。在我国教育史上,曾飞溅出素质教育的思想火花。从《礼记·学记》、《荀子·劝学》、《论语·先进》等论著中都可以寻找到两千多年前我国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荀子等先师们提出的“求出,故兼之;由也兼人,故退之”、“教也智,长善而救失者也”教育观中均闪耀着素质教育思想。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提出的“五育主义”(即军国民教育、实创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美育和世界观教育)亦颇具素质教育的特征。那么,为什么此种先进的思想在当时不能得以弘扬、发展而遭到扼杀呢?究其原因,无非是政治制度等深层次的原因:在封建社会里教育成为统治阶级的为其利益服务的工具,高度的中央集权制及其附庸科举制度与创造、创新教育格格不入。

吸取了经验教训,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汲取了历史的教训,采纳了古今的先进教育思想,制定了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毛泽东同志在/ 4

09级4+2李玲玲

1957年指出:“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58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规定:“党的教育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但让人扼腕的是,当时由于受苏联教育模式的影响以及其他原因,教育并没有完全按照自然规律发展,虽然教育要为一定的政治、经济服务,但过分强调它的服务性、政治性就使教育偏离自身发展规律的航线。上述的教育方针和全面发展教育思想虽蓄含着一定的素质教育成分,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并没有完全贯彻执行。

素质教育在我国的出现,应当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算起,至今已有20多年,其间大约可以划分为4个发展阶段。具体如下:

1.酝酿萌发阶段(约1985—1990),这是素质教育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其标志是1985年5月27日中共中央颁发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其第一部分的标题就明确指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随后,即有几位学者撰写了为数不多的几篇文章,阐述了民族素质的内涵、提高民族素质的意义,以及它与培养人才的关系。在《决定》的启示下,时任国家教委副主任的柳斌于1987年4月在一次重要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了素质教育的概念:“基础教育不能办成单纯的升学教育,而应当是社会主义的公民教育,是社会主义公民的素质教育。”此后的两年中,又有几位学者发表文章讨论素质教育问题,并提出了培养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技能素质与身体素质等,作为素质教育的目的和任务。所有这些,为素质教育的正式出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初步实施阶段(约1990—1999),这是素质教育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其标志是1991年7月29日国家教委发布的《关于实施(现行普通高中教学计划的调整意见)和普通高中毕业会考制度的意见》。此文件强调指出,要“把高中教育从‘应试教育’转变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从只面向重点学校和升学有望的学生转向全体学生”。此后的数年内,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全国教育事业“九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1996)等文件,对提高民族素质、实施素质教育等重要问题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与要求。在此期间,柳斌发表了3篇“关于素质教育的思考”的文章,燕国材撰写了有关素质教育问题的“九论”(9篇文章),徐仲安还出版了《中学生素质教育》一书等。所有这些,都为素质教育的初步实施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的支持。

3.全面推进阶段(约1999---2007),这是素质教育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其标志是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决定》全面而系统地规范了素质教育的目的、重点、内容、原则、方法和途径,还阐述了推进素质教育与深化教育改革的关系,并提出了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以及加强领导,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的要求。它的出台,宣布了素质教育初步实施阶段的结束,使素质教育的发展转向了全面推进的新阶段。在此之前的1996年,湖南省汨罗市大面积推行素质教育经验的总结与发表,为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发出了信号。在此之后,许多学者纷纷发表文章讨论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还出版了《素质教育论》、《素质教育论丛书》等一类的专著。所有这些,都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起到了积极的促动作用。

4.内涵发展阶段(约2007至今),我国的素质教育历经上述三个发展阶段之后.可以且应当转向第四个新的发展阶段,即内涵发展阶段,其标志应当是2007年10月1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关于“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讲话。必须强调指出,鉴于素质教育的前三个发展阶段中,由于缺乏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曾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种种偏差,因此,在今后的内涵发展阶段中,必须自觉地贯彻科学发展观思想,认真地处理好素质教育自身内部及其与外部各个方面的关系。

二、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要知道什么是素质教育,首先要知道什么是素质。素质的含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素质概念是生理学和心理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即“遗传素质”。《辞海》写道:“素质是指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原有基础。在心理学上,指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但不能决定人的心理内容和发展水平。”这是关于狭义素质的典型解释。广义的素质指的是教育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征及其基本品质结构,通常又称为素养。主要包括人的道德素质、智力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素质教育中的素质,指的是广义素质。

关于素质教育的含义,1997年10月29日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作了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而在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再次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

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里揭示了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和培养目标。

由内涵观之,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有:教育对象的全体性、教育内容的基础性、教育空间的开放性、教育目标的全面性、教育价值的多元性、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主体精神和个性健康发展、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等。因此,为了确保素质教育的健康发展,应该加深对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性的认识,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和教育质量观;广大教师要在全教会精神的指导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注重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并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做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合格教师。

结束语

素质教育的出现不是思维过程中偶尔飞溅出的火花,而是埋在肥沃土地中的种子发芽破土,委实让我们欢欣鼓舞。可以说素质教育既是对传统的先进教育思想的承传,又是特定的时代所酿就的、所推出的新的教育思想。继承与发展始终是中国社会进步的主题,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一直薪火相传,岁月的转换并不能导致其完全断裂,中国教育亦是如此。由于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代,面临的形势与任务也与其它时期有所不同,那么,教育思想也不应一成不变,否则就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诚然,全面发展教育与素质教育有其相似的一面,但较之全面发展教育素质教育有其更广的社会背景、更深的思想内涵,是新时期中对全面发展教育观的发展与创新,颇有新意,从这个意义上说,素质教育应该是一种相对独立、自成体系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

参考资料:

[1] 易宏.《对素质教育的思考》[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09)

[2] 燕国材.《论素质教育与人本教育》[J].探索与争鸣,2009,(08)

[3] 燕国材.《素质教育的回溯、成就与思考》[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9,(03)

[4] 王会朋.《素质与素质教育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09)

[5] 苏君阳.《素质教育认识论的误区及其超越》[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8,(06)

[6] 郭文安.《值得重视的素质教育思潮》[J].新西部,1997,(02)

[7]《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

教育思潮 篇3

关键词:高中物理;环境教育;渗透

学校不仅仅是学生学习课本知识的地方,也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场所。在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发挥学校的作用,将环境教育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是十分必要的。高中物理教学中有很多教学内容跟环境保护有关,物理教师应该在教授课本知识的同时适当地渗透一些环境教育,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提高环保意识,这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以及构建和谐社会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一、课堂上穿插、播放学生熟识的环境图片、环保视频

在教学电力知识和发电知识时,教师应该意识到这些知识与节能减排都有关系,所以教师可以根据要讲授的知识,收集一些视频,让学生了解在物理中的环境保护问题。比如,在学习放射性的危害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一些影片,让学生了解到放射性污染的危害,还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做到一举两得。

二、物理实验中开展环境教育的尝试和摸索

在物理实验课程中,积极探索实验设备的利用情况,看看能否做到一件物品多种用途。而且在实验过程中尽量做到对物品的循环使用,让学生知道节约的重要性,只要我们多多思考就可以利用有限的实验设备来做更多的实验,让实验设备发挥更多作用。

比如,我们可以利用试管,通过在试管中放置的水的改变来探索音调的高低。

三、倡导以“环境”为主题的研究性课题

新课程改革提倡在物理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物理老师可以让学生整理在物理学中跟环境有关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调查或者查阅文献等方式来深入研究。物理老师也可以提供一个与环境有关的课题让学生来研究,或者找出解决方案,或者提出有效建议。比如,老师可以让学生去研究我们平时使用的燃料,以及我国用来发电的材料会给环境带来什么问题。学生通过调查和查阅资料,我们发现使用燃料会污染环境也会使全球变暖。

教育思潮 篇4

终身教育给予个人、组织和社会是生存和发展的能力, 是进入知识经济社会的一把钥匙, 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1]现代教育体制下的终身教育不仅在理论上冲破了传统教育的桎梏, 顺应了世界教育改革在更广泛意义上对理论的需求, 而且阐明了世界教育发展现实可能的趋势。[2]

一、终身教育的历史脉络

(一) 终身教育的渊源

终身教育核心思想是——教育与人的一生共始终, 在人类早期的生活实践和教育实践中就有所表现, 如中国民间就有“活到老, 学到老”的格言。孔子在《论语·为政》篇中提出的人生修养的“阶段论”——“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 不愈矩”, 便是终身教育最经典的表述。有的研究者甚至认为孔子是东方“发现和论述终身教育必要性的先驱者”。[3]在随后的教育思想中, 也有很多终身教育思想的阐述。如朱熹更是将儿童教育、青年教育和成人教育作为一个统一的过程来考察。

在古代外国也可以找到终身教育的痕迹。古代波斯伊斯兰教要求人应该通过不但的自我完善来修炼自己。古代的雅典也认为教育不应该是一种独自分割、仅限于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且在人的某个时期进行的活动。柏拉图不仅提倡重视胎教, 而且是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建立了从幼儿到成人的教育体系的人。到了近代夸美纽斯在他的《泛教论》手稿中, 提出了与现代终身教育思想非常类似的主张。

古典时期的终身教育思想大多散见于各思想家的有关社会、教育和人生修养的论著中, 他们大多只是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缺乏系统的论证。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终身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潮被社会广泛的接受还是20世纪的事。

(二) 终身教育概念的提出和确立

1890年终身教育一词首先出现在英文文献上, 来源是北欧各国19世纪以来的成人教育思想。杜威在1916年出版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写到:“一个人离开学校之后, 教育不应该停止。”[4]1926年英国成人教育专家耶克思利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终身教育专著《终身教育》, 系统的阐述了终身教育的观点, 认为教育与人的生命相伴, 将教育看成是贯穿人一生的活动。1965年法国成人教育家保罗·郎格朗首次系统的阐述了终身教育的思想, 将终身教育提高为新的教育原则。1970年出版的《终身教育导论》更是集中体现了他的终身教育思想。197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体会议采纳了终身教育的概念, 并用它来解释整个的教育过程;同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终身教育介绍给各个成员国, 作为各国进行必要改革的总的指导方针。

二、终身教育的含义

终生教育作为一种思潮最早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1965年法国成人教育家保罗·郎格朗《终生教育导论》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终生教育思潮形成, 这一思想对世界教育乃至整个人类社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使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终生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概念、社会概念, 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发展性的概念, 其产生和形成具有多方面的原因, 既有社会发展提供的社会性因素的制约, 同时也有教育自身发展的因素, 同时更有人本身在不同社会形态下的发展对教育提出的要求, 正是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 才形成和产生了终生教育这一影响整个世界教育发展的新理念。

终生教育具有两个本质性的特征:一是从外延角度讲, 终生教育是贯穿人生始终的一种教育形态, 具有时间的延展性;二是从内涵角度看, 终生教育并非单一或纯粹的教育形态, 它更多的是一种教育理论和教育观念, 是包容了所有现存的教育形态在内的教育过程。终生教育建立在4个支柱的基础上, 这4个支柱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学会认知是指学会学习;学会做事是指更多地与职业技能相联系;学会共同生活是指在多元的社会形态下学会如何与人沟通、相处;学会生存是培养人的人格, 并能以不断增强的自主性、判断力和个人责任感来行动。由此出发, 要求教育重视对人的任何一种潜力的开发和培养, 把发展人的想像力, 培养人的创造性等作为未来教育应当关注的重点。终生教育既不是一种教育形态, 更不是特殊的教育形式, 而是一种教育观念。自其出现以来对世界教育领域带来的冲击和影响是巨大的, 而它所产生的历史影响也十分深远, 其影响至今仍处于颠峰状态。关于终身教育的精确定义, 虽然众多的专家论述和国际组织的报告不尽相同, 但主要的意思还是基本上一致。

⑴英国教育家耶克斯利在其1926年出版的《终身教育》一书中指出:“教育包括知识、经验和伙伴关系。正因为如此, 它永远不会结束, 同时也不是仅仅开始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终身教育的起点早于儿童时期, 并一直延续下去。一个人什么时候可以完成教育?唯一正确的答案是:生命终止时才会完成。

⑵1970年中国当代终身教育理论早期代表人物、法国教育家郎格朗在其《终身教育引论》一书中认为:“终身教育是一系列很具体的思想、实验和成就, 换言之, 是完全意义上的教育, 它包括了教育所有的各个方面, 各项内容, 从一个人出生的那一刻起一直到生命终结为止的不间断的发展。”[5] (p16)

⑶意大利教育家捷尔比认为:“终身教育应该是学校教育和学校毕业后的教育及训练的统合;它不仅是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的之间关系的发展, 而且也是个人通过社区生活实现其最大限度文化及教育方面的目的, 而构成的以教育政策为中心的要素。”[6] (p198)

⑷富尔认为, “终身教育这个概念, 从个人和社会的观点来看, 已经包括了整个教育过程了”, 它由“一切形式、一切表达方式和一切阶段的教学构成。”[7] (p180)

⑸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研究所专职研究员R.H.戴维认为, “终身教育应该是个人或集团为了自己生活水平的提高, 而通过每个人的一生所经历的一种人性、社会的、职业的过程。这是在人生的各种阶段及生活领域, 以带来启发及向上为目的, 并包括全部的正规的, 非正规的及不正规的学习在内的, 一种综合或统一的理念。”[8] (p13)

三、终身教育对学校教育的影响

1、教育理念的转变。从终身教育的理论发展来看终身教育首先是一种理念的转化。终身教育一人为本, 重视人的潜能的充分发展, 尊重人的主体精神, 是一种可以促进人的全面、持续、和谐发展的教育。终身教育重视人的个性因素和发展潜能。在终身教育理念下, 教育没有年龄限制。正如《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所指出的那样:“人是一个未完成的动物, 并且只有通过经常的学习, 才能完善他自己。如果确实如此教育就应该终身进行, 要在所有的现存的情况和环境中进行。”

2、教育制度的深刻变革。终身教育并不是以取消传统的学校教育为起点或代价, 而是以变革学校的功能为起点;它不是以非正规的教育来代替正规教育为特征, 而是以教育制度的弹性化、多样化、多元化、社会各类组织对教育的需求和潜能的开发, 个体自主意识和体能的提升, 以及这三种力量的有机交织。

3、应该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受教育者。传统的学校教育忽视了人的个性因素和发展潜能。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人类对自身认识的深化, 人们开始认识到“一次性教育”思想不仅是不公平的, 而且是不科学的。传统教育终极性、片面性的选拔模式, 过早的用一把尺子来衡量千差万别的人, 使一部分人成为现行教育制度的得宠者、胜利者, 另一部分人则成为永远的失意者和失败者。这实际上是忽视了人的发展潜能, 忽视了人的个性特征。终身教育倡导教育应该在每个人需要的时刻以最好的方式提供最好的知识和技能, 这就使每个人都有据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发展自我、完善自我。

4、教师地位的转变。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 不能越俎代庖。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这并不是说教师没有必要了, 教师的职业永远都不会消失, 只是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改变。由知识的载体, 学术的权威, 高高在上的教育者转变成为学生学习的领路人, 学习的伙伴。

参考文献

[1]朱涛.我国终身教育体制建设亟待加强[J].成人教育, 2008, (1) :4-7.

[2]陈乃林.关于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解读[J].成人教育, 2008, (1) :13-17.

[3]持田荣一等著.龚同等译.终身教育大全[M].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 1987.

[4]杜威著, 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0.

[5]郎格朗, 周兰照译.终身教育引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5

[6]捷尔比.生涯教育——压制和解放的辩证法[M].东京创元社, 1983.

[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R].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

[8]吴遵民.现代国际终身教育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9.

教育思潮 篇5

思政部李生

社会思潮是社会存在的产物,是一定时期内反映一定阶级阶层利益和要求,得到广泛传播并对社会生活产生一定影响和作用的思想倾向、思想潮流[1]。社会思潮是社会意识的一个重要现象,它在任何社会和任何时代都存在,特别是在社会大变动、大变革年代,社会思总是潮异常活跃。在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和各种思想文化不断交融、相互碰撞的今天,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侵蚀,就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当前,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已成为我国社会思潮的主

一、错误社会思潮的主要类别及影响 流形态,其主要特征是积极、健康和符合人民愿望的。但是,不能忽视的是,在主旋律高扬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噪音、杂音,一些人在急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面前无所适从,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心理压力、思想困惑和信仰动摇。就当前来说,对我国高校青年学生影响较大的错误思潮主要有: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后现代主义思潮、极端个人主义思潮、拜金主义思潮、享乐主义思潮等。

(一)民主社会主义思潮

民主社会主义,也称社会民主主义,是社会民主党所宣扬的一种社会主义,起源于19世纪初。它的基本理念是自由、平等公正、合作互助。民主社会主义在理论基础上宣扬多元性,主张放弃统一的世界观;政治上主张联合专政,主张建立一个政治民主、经济民主和社会民主并推进国际民主的“社会主义”;经济上主张建立“混合经济”,反对消灭私有制,主张实行国家干预和计划化,逐步扩大国有化;认为通过改良和科技革命,发展生产力,资本主义就会自动改造为民主社会主义。

需要指出的是,民主社会主义虽然在提倡社会保障、促进社会公平、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方面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二者实际上有着本质的区别,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指导思想上,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决不搞指导思想多元化。在政治建设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决不搞西

方的多党制和三权分立。在经济建设上,坚持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紧密结合起来;在文化建设上,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民主社会主义在本质上则是各种实用主义观点的大杂烩,是公开反对马克思主义的机会主义思潮,其最根本的缺陷在于认为资本主义无可取代,否认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其所谓的“民主”实质上是在指责中国共产党的政权不民主;其所谓的“社会主义”实际上是一种资产阶级的改良主义;其主张的指导思想多元化,实际上是在反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其主张的以私有制度为基础的“混合所有制”,实际上是反对社会主义的公有制;其主张的多党轮流执政,实际上是在反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从这些基本主张中,我们不难看出,民主社会主义反对社会主义、反对共产党的领导、否定我国四项基本原则的本质。这种错误思潮如果泛滥,必将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与发展。

(二)后现代主义思潮

后现代主义是指20世纪60年代产生于西方的社会文化思潮,“原仅指一种以背离、批判现代和古典设计风格为特征的建筑学倾向,”[3]后发展到以反对整个西方传统哲学为特征的社会文化思潮。它的核心主张是反理性主义,它的功用是消解现成的理论和摧毁现代文明。在生活中,他们反对男权主义,反对种族主义,反对人类中心主义,反对父权制,反对经济主义等现代文明,主张“让各种各样的声音、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同台演出”[4];在理论上,他们贬低资本主义的工业文明,企图消除人们对现代理论的依靠。零乱性或片断性是后现代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它不考虑历史,只重现实,没有过去也没有将来,这种思潮反映在人的行为上就是把放纵与享乐始终放在第一位。后现代作为一种西方思潮,带有许多消极因素,如否定主义、虚无主义等,这些思想对于中国的文化建设是极为有害的,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挑衅。二十世纪80年代中期,经济全球化使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通过各种渠道向中国思想文化领域扩展、蔓延,并在当代大学生中风靡开来,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我国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对我国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造成相当大的消极影响。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造成部分当代大学生政治意识淡化,理想信念缺乏、政治观念模糊;助长部分当代大学生过分追求物质享受、价值观失衡,导致部分大学生行为习惯随意化的倾向。针对后现代主义思潮给大学生带来的危害,高校教育者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导,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指导大学生逐步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和集体主义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培育社会责任感;加强对学生形势政策的教育,密切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际以及国际形

势,对大学生进行经常性的形势与政策教育,引导他们正确认识我们国家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使校园亚文化与主流文化保持一致,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大学生以高品位和学术性为目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三)极端个人主义思潮

个人主义这一概念,在西方,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和道德原则,在《不列颠百科全书》解释为:“一种政治和社会哲学,高度重视个人自由、广泛强调自我支配、自我控制、不受外来约束的个人和自我”,其核心内容是个人利益至上,国家、集体、他人都是为个人服务的,鼓吹绝对的民主和允许剥削,承认两极分化。极端个人主义在个人主义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以个人为中心,把个人利益放在集体利益上,只强调个人的价值和权利,无视于他人的价值和权利。极端个人主义的实质是私欲的膨胀,这种私欲一但得不到道德和法律的束缚,便会给社会带来难以估量的危害。极端个人主义的特征是个人本位、自我中心、利己主义,为了满足个人私欲而不惜损害社会和他人利益。在我国高校,有些青年学生只讲权利,不讲义务;只讲索取,不讲奉献;只看到自己的成绩,看不到集体的力量;只爱听表扬,不爱听批评。有些青年学生极端自私,份内之事能不作则不作,份外之事绝对不作。以上这些行为和思想都是极端个人主义的典型表现。这种错误的人生观害党、害国、害人、害己,如果任其发展,后果不堪设想。

(四)拜金主义思潮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对外开放政策的进一步深化,西方的价值观念也随之渗透到我国社会的各个层面,这就为拜金主义提供了滋生的土壤。拜金主义是指看待一切问题和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都以金钱作为尺度,而不受道德、法律的限制,它是一种金钱至上的思想观念。拜金主义在资本主义社会出现之前就已存在,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成为较为普遍的人生信条。拜金主义一旦形成一种思潮,必将导致道德沦丧、精神失落、人性异化、个人与社会失调,形成人类社会发展的危险趋向。目前,拜金主义思想在我国大有扩大的趋势,尤其是当代一些年青人甚至公然呼喊:“拜金有什么错,生存没有金钱寸步难行”、“金钱就是金钱,没有什么黑白香臭,能弄来就是本事”。拜金主义产生的社会原因是诸方面的,诸如当今社会对富有者过度的宣传和社会地位的提升;一些公众人物不良的道德行为和奢靡腐败的生活的影响;城乡生活的差距;贫富差距的拉大等等。这些现象成为一种无形的东西在污染着社会,甚至激发了一些人对生活和社会的厌倦、失望与仇视。

(五)享乐主义思潮

享乐主义认为人的自然本性是趋乐避苦,趋利避害,因而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就在于追求个人的物质享受,满足生理本能的需要,达到肉体的快乐。享乐主义视快乐和痛苦为人生价值的判断标准,力求将享乐与痛苦的距差增至最大。在享乐主义思潮的影响下,“有些大学生思维平面化合人生态度游戏化,从而淡漠传统优良道德而奉行一种现世操作理论。有些大学生认为世界是不确定的,把生活当作永恒的现在,生活没有远大的目标和意义,享受现在,享受过程是他们的座右铭.在人生观上,追求个人中心物欲至上,沉迷于及时行乐、游戏人生。”[5]具体表现为:在精神状态上,思想空虚,精神萎靡,贪图安逸,不思进取;在价值取向上,把个人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在工作态度上,怕苦怕累,逃避责任;在生活方式上,追求“高消费”,成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俘虏。享乐主义是一种颓废腐朽的思想,在本质上是一种剥削阶级的人生观,其先驱是功利主义的价值观。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当代社会思潮下的应对策略

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的高校也非常注重政治教育,大力弘扬爱国主义,让学生相信他们的制度是世界上最合理、最优越的。进而形成强烈的“民族意识”。他们的德育目标就是要使学生成为有国家意识、有社会责任感和正确价值观念。因此,立足于我国高校教学工作的实际,借鉴国外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经验,应从以下方面加强和改进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第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

当前,高校占领思想政治教育制高点的关键就是充分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在各种社会思潮相互涤荡、彼此交锋的校园环境下,当代大学生能否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否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取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否坚持社会主义教育的正确方向,能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学生进行正面的灌输和教育,而要要确保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不偏离科学社会主义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就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全面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大力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继续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切实提高大学思政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内容融入到教材内容和课堂教学之中,这是我们引领高校社会思潮朝着正确方向发展的根本保证。具体来说,一是要努力提高思政教师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思政理论课教学应当是师生进行思想交流、心灵沟通、互相影响、共同提升的过程,如果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表现得过于理性、机械、死板甚至冷漠,课堂教学就

会演变为纯粹的道德说教,学生就会产生厌学情绪,课堂便会变得乏味。因此,必须通过培训、研讨、师生座谈等多种方式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和业务能力。二是要不断探索教学方法的改革,增强两课的教育性、时势性和趣味性。加强教师间的经验交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采用新方法、新形式,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哲学原理析事明理、解疑释惑的能力。三是要以各种学生组织、社团、协会为载体,通过各种主题活动、学术讲座、学生论坛等形式,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理论学习活动,对最新理论成果进行宣传普及。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进一步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水平和道德修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认清错误思潮的实质和危害,从而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和决心。

第二,积极开展传统美德教育,使大学生培养科学正确的消费观

通过课堂教学获讲座、课外活动等方式,向学生宣传中国传统美德,引适度消费,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消费观,要使他们认识到崇尚勤俭节约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使他们树立一种勤俭节约意识、合理消费和适度消费的科学消费观。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正确引导,让大学生懂得人的价值取向并不只停留在物质层面。

第三,改变传统的教育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做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手段与时俱进

传统的教育理论往往是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对立起来,因此,我们教育的内容和表达方式应该有所改进。在内容上,应以宣传和弘扬社会主流文化为主,尽力从政策和技术层面抵制不良文化对学生的传播,规避不良非主流文化对学生的负面影响;在表达方式上,应抓住学生活泼好动的性格特点,尽量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教学,如表演、辩论、影视、游戏等。

第四,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大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网络工作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一是要在人、财、物、技术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确保其实施。二是要加强网站建设,利用好现有的网站,在网页上设置思想教育、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的栏目,要从用户的角度去思考,要有美感和高雅情趣,不能总是说教式的。三是要在网络建设方面我们应该开发相关软件,让正面的、积极的思想政治信息能够排在搜索结果的最前面。通过法律对搜索引擎开发商进行规制,过滤掉负面的、消极的思想政治信息。另外,信息内容突出政治性的同时要兼顾实际需求,形式上不断创新,提高思想政治网站的艺术性、趣味性,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

参考文献:

教育思潮 篇6

关键词: 初中生思想教育    社会不良思潮    正面引導    价值观

在初中班主任工作中,学生思想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环节,特别是在当前信息化社会背景下,各种思潮的碰撞交织对初中生产生了较大影响。正面的、负面的,积极的、消极的,各种思想碰撞形成的困惑成为初中生面临的重要问题,尤其是一些社会不良思潮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了较大影响。班主任一定要强化思想引导,对社会不良思潮予以坚决抵制,培养学生正能量价值观,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一、针对拜金思潮,以崇高理想引导学生追求高尚

当今社会,金钱至上、金钱代表一切这样的思潮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对学生的影响非常深刻,加上一些媒体的片面引领,导致部分学生出现拜金热潮,认为金钱是万能的,追求金钱成为他们人生最主要的发展目标。这样的思潮对学生的健康成长非常不利,充满金钱味铜臭味的思想必将对青少年一代的成长产生负面作用。笔者针对学生出现的这些拜金思潮,结合学校开展的主题价值观教育,处处渗透崇高理想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更加高尚的追求,以高级的趣味、远大的理想充斥心间。笔者在班会课、团队活动中专门开设了专题讨论,以“金钱的作用”为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金钱可以买到精美的食物但是买不到健康,可以买来豪华的享受但是买不来时间,可以买到大房子、好车子但是买不来亲情,让学生对金钱的作用的局限性具有更加直观的认识。笔者还举行了一系列讨论活动,以“我们活着为什么”为专题,让学生明白人活着要有一定追求,每一阶段都有不同目标,学生时期要好好读书取得好成绩,工作以后要努力创造价值为社会服务,金钱只是人生所获得的成果中的一个小小的部分,并不是全部,我们还应当有更高的理想,做一个对党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有用的人,这才是我们应当努力追求的方向,而不应当将金钱作为唯一追求。通过一系列的教育引导,学生对拜金思潮有了客观全面的认识,思想得到了净化。

二、针对暴力倾向,以鲜活案例警示学生时刻遵纪守法

曾几何时,一些港台影片对青少年产生了很大影响,许多初中生模仿港澳地区的黑社会帮会自封老大,或是与社会不良青年藕断丝连、勾搭连环,成为学生中的一些不安定分子。他们崇尚暴力,甚至对弱小的学生存在一些欺负勒索敲诈等现象,游走于法律的边缘非常危险,并且这样的一小部分学生对其他学生产生了不良的示范作用。笔者针对这样的危险思维,通过开展“平等、自尊、宽容、友谊”等主题班会,加大警示教育力度。一方面,认真搜集本市一些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案例,重点针对青少年打架斗殴涉黑等暴力犯罪,选取视频短片在班会课上进行播放,在学生头脑泼上一盆冷水,清醒地认识到在他们眼里所谓的威风凛凛、称霸一方,所谓的这些带头大哥、英雄人物,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带来身陷牢狱自毁前程,误了自己,害了家庭,让老师失望,让父母伤心,让他们对这样的思潮具有更加清醒的认识。另一方面,笔者邀请社区民警、法制辅导员走进课堂,向学生讲述如何遵章守纪,通过一些负面案例与警示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在学生心中筑牢遵纪守法的底线,让他们能够正确面对人生,抵制暴力思潮,保障自身健康成长不走歪路。

三、针对知识无用思潮,以发展态势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学习

知识无用、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等,一些新时期的读书无用论在社会上还有一定市场,他们往往选取一些个案进行无限放大扩展,偷换概念成为共性问题,对学生产生了一定影响。特别是平时学习投入程度不深的学生,他们对学习缺乏兴趣,加上读书无用论的思想泛滥,让他们对自身的要求更加放纵。心病还须心药医,笔者针对这样的状况,进行细致深刻的教育,让学生从内心认识到知识的作用、知识的功能,并结合学校的价值课程内容,开展“智慧”主题班会。首先,以社会发展的形势和规律引导学生,认识知识是改变社会、推动发展的中坚力量,从百年前的工业革命到现在的信息技术革命,知识让人类社会发展的速度迈上了快车道。缺少知识在这个社会就等于瞎子,虽然极个别没有读书的人也获得了成功,但并不等于不读书都能取得成功。笔者一方面从知识的重要性、在社会发展中的必要性入手,引导学生明白读书不成功的是少数,不读书能够成功的更是少数,让他们辩证地认清其中的内涵关系,不能以偏概全、偷换概念。另一方面,笔者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入手,从博士毕业、硕士毕业、高中毕业、初中毕业等不同人群的就业方向,对社会的贡献程度,以及社会所给予他们的待遇等方面入手,以实实在在的案例、与生活更加密切的各种因素,教育学生懂得知识无价、知识宝贵,知识改变人生、改变命运,从而让学生醍醐灌顶充分认识到应当珍惜时间努力学习。

四、针对享乐主义思潮,以人的价值开启学生的人生光芒

人生一共两万多天,及时行乐方不悔人生,这样的理念在当今网络上甚是流行。以追求享受为目标,缺少人生追求,这样的思潮会毁了青少年一代,让他们成为碌碌无为的庸庸之辈。享乐主义思潮在初中校园有所抬头,有些学生跟同学比吃比穿,比家里的交通工具,等等,享乐主义思潮初见苗头。对此,笔者进行了深刻教育,首先引导学生分析人的价值是什么,人的一生价值不在于他吃了多少山珍海味,住了多少高档楼房,拥有多少小汽车,而在于他存在的价值,在于他为这个社会奉献了什么,在于他在这个社会中具有什么样的重要性和重要地位。一名科学家,一名建筑师,一名医生,他所作出的贡献远比一个整天吃喝玩乐、无所事事的人要大得多,他所获得的社会认可程度、群众尊重程度也要高得多,这样的人生才能够体现价值、绽放光芒,引导学生通过对比明白人生的意义,让他们自觉摈弃享乐主义思潮,对人生进行重新规划定位。

综上所述,社会不良思潮对初中生的价值观形成具有非常明显的影响,广大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要充分重视教育引导,以正能量主旋律阻截不良思潮,保障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姜竹青.基于初中生思想特点的考虑看其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1(01).

教育思潮 篇7

柏林洪堡大学创立于1810年, 有“现代大学之母”的美誉。它是德国首都柏林最古老的大学, 也是世界上第一所现代大学。其创校元勋威廉·冯·洪堡 (1767-1835) 的办学理念可归纳为三点: (1) 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 (2) 教、学与科研相统一; (3) 培养“完人”的全面人文教育。鉴于教、学、研三者相结合已在当今中国高校得到高度重视, 以上三点中 (1) 和 (3) 对于我国高校教育改革尤其具有启示意义。

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陈平原教授倡议开设的“博雅清谈”活动2008年10月30日正式实施, 他主张“不计功利地畅谈学问、探索真理”。受“博雅清谈”的启发, 感于尼采在“德国人缺少什么”一文里的思考———德国“到处盛行着一种无礼的匆忙”, 德国文化衰落的由来是“缺少教育家”。本文从柏林洪堡大学办学理念中得到启示, 以中国当代社会高校教育改革思潮中的英语学习思潮、政治学习思潮及国学思潮为切入点, 试图评议探讨“中国高校教育缺少什么”的问题。

二、问题

(一) 英语教育之得失

要谈人文精神的追寻, 不能不先提英语教育之得失。英语教学是我国大学基础教育的一部分。其受重视程度可聊举四例证明: (1) 中国硕士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自1977年恢复, 自1980年起外国语开始实行全国统一考试。英语作为非“小语种”, 每年牵动着数万至数十万考生的心。 (2) 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二十多年来严密组织, 如期举行, 考试成绩与证书被作为大学生毕业与求职时表明英语水平的有效凭证。 (3) 到2007年, 中国有近3亿人的庞大英语消费群体, 英语培训机构总数量超过5万家, 英语培训市场年产值已达到近200亿元人民币。 (4) 北京大学在新世纪里曾大力主张教师应有广阔的国际视野, 拟在职务晋升标准中规定“除少数特殊学科外, 新聘教授应能用一门外文教学授课”。重视之下, 学生英语水平的日益提高、普遍见长自不必说。

但是, 缺失了什么?中国高校晨读中“朗朗书声多诵英语”之怪现状, 是否真应了鲁迅早年的激愤之辞“我以为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国书, 多看外国书” (《青年必读书》) ?在市场经济中, 商品化的主旋律使很多东西物化, 使人异化。在全球化思潮“高歌猛进”时, 被利益驱动的高校中英语已成为美元的替身、超级大国文化的符号。“旁采泰西”已被“出国”和“西化”取代。在与国际接轨、国际化的呼声中, 中国文学与“本土情怀”被轻视, 甚至被忽略。警醒者一语中的:“今天谈论大学改革者, 缺的不是‘国际视野’, 而是对‘传统中国’以及‘现代中国’的理解和尊重。”今日的中国大学, 能生产出英语完全合格的学士和硕士甚至博士, 但亟须作为“教化之重镇” (梅贻琦) 而融入并影响当代中国人的文化理想和精神生活的能力。

(二) 政治教育之利弊

在从小学到大学的马克思主义教育中, 我们了解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以及中宣部理论局近年连续编写的《理论热点面对面》等等, 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通俗化的高水平理论读物。其独到之处是: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对中国发展中的重大事件、重大活动和重大现实问题, 或广大人民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用深入浅出的语言, 作出了深刻阐释和有说服力的回答, 起到了指南针式的引领作用。

社会是在发展变化的, 用普遍联系的、发展的观点来看我们的政治教育, 尤其是高校的政治教育, 优点突出的同时, 其弊彰显。

1. 政治学习成为升学升官的门径。

政治是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全国统一考试科目。为应对每年一月份的考试, 各种考研政治班整个秋冬季节都很红火, 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概论、邓小平理论等是永恒的主题。很多考生不是为学习而学习政治, 硬着头皮背题, 腻烦与逆反心理很重。部分高校学生甚至只在写党课作业时抄抄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 不求甚解, 仅要形式 (作业) , 只重结果 (入党) 。尼采戏仿教育中“出自一次博士考试”的几道问答题似乎讽喻了这种使人丧失创造力的教育:“———‘一切高等教育的任务是什么?’———把人变成机器。———‘用什么方法?’———他必须学会厌倦自己。”

2. 哲学学习没有融入生活, 深入人心, 未达“提高心灵的境界”。

我们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习是全民性的, 但是, 这种全民学习从一开始, 就被抽象地架空:一个学生入小学到考博士的近二十年的成长中所看到的永远不变的第一条政治要求是“热爱祖国, 热爱人民, 热爱中国共产党”。然而可悲的是, 政府投钱最多的某些著名高校的众多学生毕业后最大的理想是———“移民”。如果比较一下中美小学生守则, 我们能看到美国小学生守则没有一条是笼统的, 我们能发现化抽象为具体的直观性和可行性。哲学史家冯友兰先生认为, 哲学的功能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 超越现实世界, 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我们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烂熟于胸, 可是, 理论知识的积累并不等于心灵的提高。我们需要一种深入心灵的哲学教育。

(三) 管理模式之利弊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实行中国共产党高等学校基层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现在中国任何一所公立大学, 党委常委会都是学校的最高行政管理委员会, 其中党委书记位列校长之上。其利在于, 党委常委会是绝对管理层, 能很好地执行传达中央精神, 对学校进行最具现实性和可操作性的管理。

其弊在于, 学校并无真正学术自由, 没有一个持续稳定的学术机构关注并致力于学校的长远发展、教育的长远利益。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面向未来是一种高瞻远瞩, 必须有既受国家保护又不受国家过度控制的自由机构来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十一条规定:“高等学校应当面向社会, 依法自主办学, 实行民主管理。”然而目前, 高校党委书记和校长基本上是由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任命, 没有真正体现教授治校的原则, 很难实现教育发展的独立自由和高瞻远瞩。

三、方向

(一) 全面人文教育

从“问题”部分的“英语教育之失”与“政治教育之弊”, 我们很容易从柏林洪堡大学的办学理念中找到中国教育改革前行的方向:哲学与文学 (尤指国学之中国文学部分) 并重的全面人文教育。

1. 哲学之基。

洪堡将哲学看做是人文教育的重要基石之一。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红旗到底能打多久?”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我们需要以实践为基础, 批判地吸收中国高校政治教育的经验和教训。在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注意化空洞为具体, 变理论为实践。在哲学教育主渠道———政治课堂上, 引介多种哲学思想代替一种主义, 用中外哲学经典熏陶学生, 真正“提高心灵的境界”, 培养振兴中华文明的“完人”。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观点是指人的全面、自由、和谐的发展, 人的“一切天赋得到充分发展”。如果大家的思想被束缚在一个主义上, 何谈发展的“全面”与“充分”?江泽民曾经说过:“要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实现人们思想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要让“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形成全面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们的全面学习是指批判地吸收古今中外哲学精华, 提高心灵的境界, 走向“完人”发展。

2. 文学/文化之石。

当今中国大学生的全面人文教育还应该有文学, 尤其是在全球化浪潮中因为英语冲击等因素而被忽视的国学中的中国文学作为基石。

“国际视野”吞噬“本土情怀”, 以至于“国学根底”几无。国学学人的忧虑是:“今人之不读中国书, 将如何接地气、续血脉, 重建中国文化?”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是党的十七大对文化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可见, 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推进文化建设与创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国学名家袁行霈先生说:“如果没有文化自主的意识, 如果没有文化创新的精神, 我们就很难在这个竞争剧烈的世界中立足和生存。科技要自主创新, 文化也要自主创新。一味地照搬古人和照搬外国, 都是不足取的。”因此, 在传承中我们要把国学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 使其充分实现其价值, 保持其生命力。

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的第三次国学思潮逐渐出现了市场化趋势。事实上, 文学给人的精神力量与心灵影响是不可用商品社会的金钱来计算的。推广开去, 整个国学也如此。正如袁行霈先生的自问自答:“国学究竟有什么用?……其精华部分能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 增强民族的凝聚力, 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以及人和人的关系, 能促使人把自己掌握技术用到造福于人类的正道上来, 这是也是国学无用之大用, 也是人文无用之大用”。作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深谙中国文学及包括经、史、子、集的整个国学之妙, 心灵中有诗意, 记忆中有历史, 思考中有哲理, 能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定更丰富。

(二) 教授治校, 学术自由

这一点虽然在现阶段只算愿景, 但却是高校发展的未来方向。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 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是可持续的发展观。“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在高校教育改革上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就要求注意教育的长久可持续发展。这与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未来”的观点契合。

在教授治校, 学术自由的国外经验与中国愿景中, 大学之长是校长, 他是平等的教授群体的一份子, 各项事务皆由教授会决定。这样, 一是可以避免管理者位高于教学者, 校园成为官本位官僚机构。二是在国家的保护支持与零干涉下, 高校作为纯学术机构能更注重教育的长远利益, 尽大程度地发挥知识分子的智慧为国家和社会生产、创造最高价值的财富。

比较而言, 我国现阶段的教改给了教师和学生更大的教与学的选择空间。未来, 大学的目标和利益也就是国家的目标和利益, 大学只需要按照科学活动本身的需要, 根据为科学而科学的原则进行其活动。教授委员会管理、指导下的高校师生服膺科学的内在要求, 独立自由且甘于寂寞地进行学术探索。政府在利于高校自由学术的前提下, 为学校服务, 只给学校当“后勤部长”, 无权干涉学校其他事物。

通过对中国高校教育改革思潮中英语学习和政治学习思潮、国学思潮、管理体制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基本观点进行评析, 我们可知, 教育改革三十余年中国高校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但是问题和缺失仍在。全面人文教育和学术真正自由是高校教育改革的方向。

摘要:“现代大学之母”柏林洪堡大学的办学理念能给我们很多启示。本文以中国当代社会高校教育改革思潮中的英语学习思潮、政治学习思潮及国学思潮为切入点, 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基本观点进行评析, 试图探讨“中国高校教育缺少什么”的问题。

论全民教育思潮对教师发展的启示 篇8

一、全民教育的内涵

全民教育最基本的目标就是向每一个人提供受教育的机会, 解决儿童特别是特殊儿童的教育问题, 扫除成人文盲, 让所有的人顺利地受到能够适应他们需要的教育。20世纪90年代全民教育最主要的具体目标是:[1]

1.扩大幼儿的看护和发展活动, 包括家庭和社区的参与, 尤其要针对贫困儿童、处境不利儿童和残疾儿童的看护和发展活动。

2.到2000年普及并完成初等教育 (或任何被认为是“基本”的更高层次的教育) 。

3.提高学习成绩, 使适当年龄组认可的百分比 (如14岁年龄组的80%) 达到或超过规定的必要学习成绩的水平。

4.降低成人文盲率 (各国自定适当的年龄组) , 例如, 到2000年减少至1900年水平的一半, 要特别重视妇女扫盲以明显地减少男女文盲率之间的差异。

5.扩大对青年人和成人所需的其他重要技能的基本教育和培训, 以行为的变化和对健康、再就业、对生产率的影响来评价培训计划的有效性。

6.通过包括新闻媒介、现代或传统的其他交流形式以及社会行动在内的所有教育渠道, 使个人和家庭更多地掌握那些为了更好地生活以及健全而持续地发展所需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念, 这通过所有教育渠道进行, 包括大众传媒、其他现代和传统的通讯方式和社会行动, 以行为的变化评价其有效性。

因此, 全民教育的内涵应从基本学习需要、入学机会、教育范围、教育手段、学习环境、教育合作、教育结果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 基本学习需要满足化

基本学习需要包括两个层次, 第一是指以知识、技能、观念、态度等为内容的基本学习需要;第二是指以读、写、口头表达、验算等为手段的学习需要。这些内容和手段是人们为了生存下去, 进而有尊严地生活和工作的前提条件。因此, 唯有满足基本的学习需要, 才能使人实现正常的社会化和个性化, 才能在当代的社会中立足。

(二) 入学机会均等化

全民教育计划旨在为每个人提供均等的受教育机会, 不仅为学龄儿童提供均等的入学机会, 而且为青年、成人、老人也提供均等的入学机会。在入学机会上, 全民教育思想打破了“男女不平等”的旧观念, 让女童和妇女也享受了教育的权利;冲击了“精英教育”的旧体制, 促使教育面向“大众化、普及化”方向发展。

(三) 教育手段和范围扩大化

教育手段的扩大“可以利用信息、通讯和社会活动等方面所有可能的手段来帮助传播必要的知识, 并就社会问题向人们进行宣传和教育。除传统的手段外, 还可以调动图书馆、电视、广播和其他传播媒介并发挥其潜力以满足全民的基础教育需要”[2]。多媒体技术、信息网络的普及已为全民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经济和技术上强有力的支持。

全民教育的涵义不仅仅要对教育对象和教育时间进行关注, 而且还应包括对教育范围的解析。教育对象强调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教育时间扩大为终生教育;教育范围不仅仅局限于学校这个单一的空间, 家庭和社会也是我们每个人学习的重要场所。

(四) 学习环境优越化

教育结果的好坏不仅仅取决于个人的学习能力, 而且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取决于学习环境的优劣。这里所说的学习环境不仅包括物质环境, 而且包括精神环境。物质环境更多地强调健康、卫生、营养、教学设备等, 精神环境主要包括校风、学风、教师素质、人际关系、社会风气等。全民教育旨在为每一个受教育者提供优质的学习环境, 让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发展自己。

(五) 教育合作广泛化

全民教育不仅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任务, 而且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和使命。所以从国家和民族的角度看, 所有国家都有责任和义务通过彼此的合作, 消除世界不和平的因素, 提供充足的财力、人力、物力及组织力量, 为全民教育的发展创造一个稳定和谐的环境氛围。从国家内部的角度来看, 政府部门、教育部门以及社会力量应形成合力, 为全民教育的开展提供最有力的支持。

(六) 教育结果优质化

《世界全民教育宣言:满足基本学习需要》强调, 对个人和社会来说, 扩大了的教育机会是否实现为有意义的发展, 最终取决于这些教育机会的结果, 人们是否实际学到了什么, 即他们是否学到了有用的知识、推理能力以及价值观念。比如基础教育必须把重点放在知识的实际获得和结果上, 而不是单纯地重视入学、不断修改组织化的计划以及完成证书的要求。[3]因此全民教育思想不仅关注教育过程, 而且更重视教育结果。所以我们的教育在注重“效率”的同时也要关注“质量”, 实现教育结果的“优量优质”, 让每一个人都能学会认知、学会做人、学会共存、学会生活。

二、全民教育的核心

全民教育是使每个人都能获得旨在满足其基本学习需要的受教育机会的教育, 其核心体现了教育的民主化和平等化。

(一) 教育的民主化

全民教育思想摒弃了传统的精英教育, 而大力提倡普及民众的大众教育。受教育的权利应为每一个人所享有, 而不是被少数人所垄断, 因此全民教育的核心揭示了教育民主化的趋向。教育的民主化不仅强调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 即受教育机会的平等, 而且还提倡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受到一种民主的教育, 这种教育有助于他们提高民主参与的政治意识和承担民主社会责任的能力。[4]

(二) 教育的平等化

全民教育提倡教育的平等化, 不仅是指教育机会的均等, 而且也指教育过程的平等。教育机会的均等并不等于教育过程的平等, 而是教育过程平等的先决条件。教育过程的平等是指为每一个受教育的人提供公平与适当的教育, 即能够因材施教, 教育符合他们自身的发展规律。

三、教师学习全民教育思潮的要点

顾名思义, 全民教育首先是指教育对象的全民性。也就是说, 教育必须向所有的人开放, 每一个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 而且都必须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每一个人接受教育的机会应该是均等的, 教育应该为所有人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 以满足所有人基本的学习需要、基本的学习手段 (比如读写、口头表达、演算和问题解决) 和基本的学习内容 (比如知识、技能、价值观念和态度) 。教师要认真学习全民教育思潮的要义, 抓住全民教育思潮的要点。

(一)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以人为本”在政治学中的涵义, 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 谋发展、促发展,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需要,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利益, 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以实现全民教育的最终目标。在教育学中的“以人为本”以实现人的价值为核心, 强调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和尊严, 追求个性解放, 同时注重教育的全体性, 即重视每个人的受教育权利。

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就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教师观, 以促使全体学生的个性、人性与潜能得到最大发展。具体而言, 教师要通过分析每个学生的特点, 发现每位学生的智能状况, 发挥不同职能活动在教学中的不同作用, 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进行差异性的教学, 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合其智能发展的“特殊”教育。

(二) 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在全民教育思潮的大环境中,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全民教育目标的早日实现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民主平等, 有利于和谐的师生关系的构建。教师既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 又要经常激励每一位学生, 尤其要鼓励学习有障碍的学生, 不歧视学困生, 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优化学生心理, 营造一种良好的民主氛围, 才能使学生保持“乐学”的心理状态。应试教育的“师者威严”影响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 而建立在素质教育“民主平等”基础上的新型师生关系应是“教学相长、亦师亦友”的关系, 应是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信任的关系。同时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和合作者, 而不是学生学习的灌输者、控制者。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 要树立民主平等的思想, 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让学生自主学习, 快乐学习, 学会知识, 学会做人, 学会合作, 学会生存。

(三) 注重实际的教学效果

全民教育的内涵不仅限于给每个人以同样机会的教育, 而且还要求给每个人以更好的教育。这就涉及提高教育质量的问题。如《达喀尔行动纲领》所言, 全民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确保人人都能学好, 在读、写、算和基本生活技能方面都能达到一定的标准”。[5]因此, 我们可以这样简要地表述全民教育的内涵:高质量的教育公平。对个人或对社会来说, 扩大了的教育机会是否会表现为有意义的发展, 最终取决于这些教育机会的结果, 人们是否实际地学到了什么, 即他们是否学到了有用的知识、推理能力、各种技能以及价值观念。这就要求教师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 因材施教的同时, 更要关注实际的教学效果, 如学生的个性是否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学生的潜能是否得到了全面的开发, 学生的价值观念是否得到了正确的引导, “学会知识、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会生存”是否内化到了学生的文化素质中, 等等。

(四) 熟练掌握和应用先进的通讯网络技术

作为信息与专业技术的重要渠道和远程通讯的重要手段, 通讯网络技术为全民教育的开展提供了许多新的可能性。正是由于通讯网络技术的存在, 我们的全民教育才具有开放的活力。比如现代远程教育, 它为全民教育提供了更加开放、更加适应实际需要的教育模式。因此, 为了更好地承担全民教育的伟大使命, 教师要熟练掌握和应用先进的通讯网络技术, 表现在:必须掌握新的通讯网络技术, 并开发新的教学工具;必须掌握信息的利用方法和研究技巧;必须研究和开发新的教学方法, 并且具备足够的教学技能, 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得心应手。

参考文献

[1][2][3]赵中建.教育的使命──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宣言和行动纲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

[4]唐盈盈.终身教育·全民教育·全纳教育——对战后三大国际教育思潮的剖析[J].教育与教学研究, 2009, 23 (6) :14.

教育思潮 篇9

社会进程的加速发展使大学生们产生了新需求、新思想, 而这种新需求和新思想一时不可能被主流意识形态所覆盖, 因而为新思潮的兴起和传入提供了机会和可能。中国的国内改革使人们原有的利益归属、价值判断和情感亲疏受到了冲击和震荡。新媒体的普及运用加速了社会走向信息社会, 加快了新思想的传播速度, 为各种社会思潮的传入开辟了道路;中国的对外开放使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不断深化, 西方各种社会思潮的传入, 有麦当劳、肯德基为代表的美国饮食文化;有愚人节、情人节等生活方式;有好莱坞大片、各种书刊等音像制品;有各种网络游戏无不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方式;西方国家运用美国之音、BBC、CNN等广播电视节目对世界进行西方意识形态的传播;互联网也是它们传播西方意识形态的的重要手段。中国改革开放后的“80后”、“90后”大学生们, 思想活跃, 善于接受新思想, 关心社会热点, 学习中注重专业技术学习, 政治理论基础薄弱, 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差, 对问题的分析辨别能力不够。他们对思潮的认识表面单一化, 而社会思潮由于其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和理论形式, 外在表现形式上也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因此容易被大学生不加辨析地接受。这就使社会思潮的产生成为必然。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 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其强大的综合国力, 极力传播资本主义文化, 力图得到主导世界的话语权, 不断加剧西强东弱的局面。目前, 虽然中国近几年的综合国力大增, 但在国际上发出最强音主宰着世界的话语权的仍然是西方国家。当代社会思潮无所不包无所不在, 表明社会思潮的产生有其必然性。

二、社会思潮概念的界定

社会思潮一般来讲是指在一定历史阶段, 反映一定阶级、阶层和社会群体的利益诉求、情感需要和思想愿望, 并有一定的社会理论作指导的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心理的思想潮流。社会思潮属于社会意识层面, 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矛盾冲突的产物和表现, 它可以在一定范围和领域获得广泛的认同, 对社会生活起到巨大的影响作用。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 是最易受社会思潮影响的人群。

三、社会思潮的内容和性质

影响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社会思潮内容复杂多变, 广涉政治、经济、社会、宗教、哲学、文学、生态、道德伦理等方面。从思潮的内容来看, 有以全球的视野思虑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 思考社会发展的趋势, 如生态问题、粮食问题、全球化问题、信息化问题等;有以社会视角关注腐败、就业、贫富差距、假冒伪劣、社会保障、道德滑坡、社会经济制度体制、政治制度体制、文化制度体制等;有以现实的视角研究社会, 如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新自由主义、新保守主义、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等;有以价值视角关注社会的善恶、美丑、平等、和谐、自由、民主、公平与正义等。社会中普遍流行的消费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潮时刻在影响着我们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各种思潮导致了大学生在价值选择上的困惑和价值观上的混乱。有些大学生对形形色色的社会思潮, 失去了分辨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 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带来了更多更大的挑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时刻关注并积极应对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产生的负面影响。

四、社会思潮的分类

社会思潮依据其性质来看, 有正确社会思潮和错误社会思潮两种类型。思潮的性质决定了其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是进步的社会思潮, 起到促进大学生社会化的进程, 激励他们为实现社会的理想目标和个人人生价值而努力奋斗的效应;另一方面是错误的社会思潮, 起到阻碍大学生健康成长和社会进步的效应。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社会思潮的正确引导。对科学的、促进社会发展的社会思潮大力提倡;对反科学的、阻碍社会发展的社会思潮进行调控和正确引导。社会思潮依据其与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亲疏关系不同, 可分为主流社会思潮、非主流社会思潮、反主流社会思潮三种流向。思想政治教育者对不同社会思潮应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并区别对待:主流社会思潮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加以广泛宣传;非主流社会思潮体现着差异性和多样性, 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加以正确引导;反主流社会思潮, 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加以抵制和批判, 消除其消极的、落后的、负面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科学的引导诸多社会思潮, 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 在包容多样中达成思想共识, 剔除糟粕、吸取精华, 从而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

五、影响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社会思潮

(一) 唤醒民族意识, 激发爱国思潮的兴起

资本主义国家一方面传播西方文明, 另一方面不同程度地丑化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国家的文明, 以显突资本主义文明, 这种做法激起了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国家人民的愤慨和不满, 激发了民族主义社会思潮的兴起。民族主义社会思潮就是指殖民地的人们为追求和维护民族国家的独立, 站在殖民地民族独立的立场上用民族主义、民族独立的立场上来批判西方的文化殖民, 强调本国本土文化的优秀传统和积极价值。后殖民主义思潮比民族主义思潮的眼界更为开阔, 立意更高远。由于受这两种社会思潮尤其是民族主义思潮的影响, 大学生的爱国心被激起, 民族意识被唤醒。1999年5月8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我驻南斯拉夫的大使馆;2001年4月1日美国一军用飞机撞击中国的一架军用飞机;2008年4月7日法国巴黎市政府支持藏独分子抢夺奥运圣火等等事件, 都引起了大学生们的强烈抗议, 他们在学校举行多种活动来表达爱国心民族情。

(二) 后现代主义思潮动摇大学生们的理想信念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大学生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然而后现代主义思潮特别关注着理想破灭、主体消解、消除传统权威的合法性。后现代思潮的最重要的表现之一是重建有关价值观念的根据。后现代主义更新了传统的思维方式, 提供了一种新的认识视角。它不仅是一种“主义”或“思潮”, 而且还是一种人类的生存方式和生存状态。后现代主义思潮强烈浸透着怀疑主义和虚无主义, 反映了一种站在毁灭因素边缘的一种完全失掉信仰的心境。它反本质、反规律、直观平面化的思维, 放弃对人生、社会和世界的终极层面的探索, 正面现实, 折射出西方社会理想危机、信仰危机。后现代思潮的消极颓废腐蚀人的心灵, 窒息人的深层思维。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 高校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 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如理想破灭, 信念动摇, 感觉生活空虚无聊, 沉迷于网络游戏的人比比皆是, 出现了各种心理问题, 有游戏人生的“不恭”心理;有轻视学业的“混”的心理;有对家庭不满的“叛逆”心理;有对社会的“仇富”的心理, 他们失去了人生追求目标。有些大学生甚至怀疑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 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过时了;也有些大学生受西方新自由主义等社会思潮的影响, 对社会主义制度及四项基本原则产生了怀疑, 社会主义信念动摇, 共产主义理想丧失。后现代主义思潮与大学生目前所追求的社会文化、价值观念相左, 这必然会造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空洞化和无力化。鉴于此情况, 在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 要正确认识和对待后现代主义思潮, 正视其所带来的正面和负面影响, 在借鉴和批判中促进高校大学生的进步, 做到取其精华, 剔其糟粕, 有效引导青年学生走向积极健康的道路。

(三) 实用主义思潮影响着大学生们的思想和行为

实用主义思潮的蔓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随着国家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知识经济的兴起, 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社会变革的深化, 大学生们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和发展压力。实用主义积极进取、奋斗实干, 注重实效的理论主张使大学生们产生了强烈的思想共振, 从而使部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带有浓厚的实用主义色彩。随着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日渐频繁, 大学生受实用主义思潮的影响, 自我意识膨胀, 集体观念淡薄, 一些人脱离国家和社会的需要盲目进行自我设计, 把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个人利益和集体、国家利益对立起来, 片面强调自我价值, 忽视社会价位。当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发生冲突时, 一些同学毫不犹豫地选择个人利益。据调查, 很多大学生处世哲学是做人没有理由义务奉献, 做事情就要有回报的心态, 这都反映了人们的实用主义的思想。作为时代骄子的大学生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直接影响社会主义国家的未来, 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 要培养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 促进大学生们的德智体全面发展。

(四) 唯功利化思潮影响大学生们的价值取向

唯功利论主张一切从利益出发来衡量人的价值, 有些大学生受唯功利化思潮影响, 学习和生活过程中也过度功利化和实用化。唯功利论是西方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偏激体现。学习中选择那些毕业后能够给自己带来直接利益的专业, 而对陶冶情操, 修身养性, 培养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人文学科则不认真研读。有些大学生把自己的人生信仰也建立在功利基础之上, 入党动机实用化, 把入党作为找到好工作的筹码。有些大学生为了入党, 在大一大二两年中积极申请加入学生会, 积极做班级的班干, 工作积极认真, 也获得了一些荣誉, 当党组织考察其可以上党课, 并被发展成为预备党员后, 有些大学生辞去了学生会、辞去了班干, 销声匿迹了。这就体现了他们价值取向唯功利化、实用化结果导致人为物所役, 失去了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追求。价值取向的唯功利化, 势必造成唯利是图、自私自利的畸形人格, 造成科技理性与人文价值的背离。在大学校园里如果此种价值取向占据主导地位, 则直接影响到中国的教育事业和社会主义千秋大业。因此, 以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取向矫正唯功利主义倾向, 从根本上扭转当代部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错位, 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当务之急。

(五) 大学生思想行为受消费主义思潮的影响

所谓消费主义是指西方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极力推销的, 以过度消费和高消费为特点, 以追求享乐主义为目的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消费主义思潮严重冲击了传统的价值观念, 把俭省、节欲、奋斗等正确的人生理想消解得荡然无存。在人们的衣食住行当中, 奢华已经成为所谓“成功者”, 显示身份和地位的方式。在高收入人群中存在着为显示其社会地位, 炫耀其拥有的“资本”多少, 肆意浪费资源, 挥霍钱财。在消费主义思潮的影响下, 低收入人群中的一些人奢求高消费超额超负荷消费, 使其负债累累。由于受消费主义思潮影响, 大学生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受到了严重冲击。大学生们的消费观念扭曲, 生活中享乐、攀比现象严重, 有些学生家庭条件不富裕, 生活却不节俭, 为了获得与同学趋同一致的消费, 把家长给的学费用于买奢侈品, 大学生们的消费方式追求高档化, 追求时尚流行, 表现是手机、衣服等生活用品不顾家庭入不敷出的实际执意买名牌。男生买名牌香烟, 女生买名牌化妆品, 这种现象在大学生中比比皆是。

六、正确辨析分解和解构各种社会思潮, 为社会发展和大学生的行为提供正确的思想和舆论导向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者来说, 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 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 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全面发展, 使得社会处于安定有序、充满活力的和谐状态。思想政治教育者要认识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实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状态是体现了社会整体发展理念, 有力抨击、挑战了当代各种社会思潮在社会发展观念上的单向性。认识和了解各种社会思潮的本质属性, 才能消除各种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的负面影响。例如, 后现代主义社会思潮认为历史唯物主义早已被解构了, 社会的发展根本不存在规律, 只是差异性、多元性和对抗性在起着作用, 过分地强调差异性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至于民主社会主义和保守自由主义, 以为只要将中国的政治体制变换为西方的议会制度, 实行多党轮流执政, 中国社会转型期的问题即自行消除等等这些思潮, 往往是根据自身理论的特点, 强调社会发展的某一向度, 而轻视其他向度, 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历史唯心主义。因此,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深刻认识到各种社会思潮给大学生思想所造成的困惑, 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及时进行疏导。时代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牢固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 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 让大学生认识到各种社会思潮的真面目, 从而能融入到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中去。

辨别各种社会思潮,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思想政治教育者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对各种思潮所流行的思想观点、理论形态,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加以辨别, 进行批判性认识, 区分社会思潮的产生背景、思想实质, 从而让大学生学习借鉴其内涵, 扬弃其思想糟粕,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在当代各种社会思潮中发挥马克思主义的威力, 既是创造性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需要, 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 更是时代对思想政治教育者提出的要求。在当前各种社会思潮竞相表现自己、张扬自身的情境下, 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针锋相对地主动挑战当代社会思潮。汲取其合理性的因素发展自身, 更要批判其不合理甚至包含危险的因素, 引导大学生积极向上的发展。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中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只有全面了解和研究影响中国公众的各种社会思潮, 才能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确保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王家忠.社会思潮的起源、作用及发展趋势[J].齐鲁学刊, 1997, (2) :56-60.

[2]黄科, 杨敏.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当代青年的影响及教育对策探悉[J].青少年研究, 2006, (2) .

[3]赵曜.当代中国社会思潮透视[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02, (1) .

[4]贾九斌.新时期大学生与社会思潮的双向作用[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7, (2) .

[5]林双忠, 陈庆本.当代社会思潮与青年教育[M].大连: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3:5-8.

[6]梅荣政, 王炳全.论社会思潮总体性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 2005, (10) :36-39.

[7]林锦峰.论社会思潮的预测和疏导[J].现代哲学, 2001, (2) :36-40.

[8]邢贲思, 江涛.当代西方思潮评析[J].中国社会科学, 2001, (1) .

教育思潮 篇10

中国教育的现代演进过程是近效法日本远效法欧美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 日本和欧美的教育思潮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其中实验教育思潮对中国现代教育研究科学化的影响最大。

一、实验教育思潮对我国现代教育研究的影响

实验教育思潮是指流行一时的, 反映一定阶级、阶层或社会群体利益要求和普遍心理的实验教育思想潮流。它是作为传统教育思想的对立面而出现的。在以赫尔巴特传统主知主义的教育思想影响下, 19世纪后半期欧美国家中小学校忽视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 学习负担过重, 身心发展受到严重戕害等问题越来越突出。在这种背景下, 许多实验教育专家、学者试图运用实验、观察、统计、测量等方法研究教育问题, 寻找解决传统教育问题的途径与方法, 从而兴起了实验教育思潮。“五四”前后传入中国, 大大推动了中国现代教育研究的科学化进程。

1. 西方教育实验理论著作得以广泛介绍与出版

20世纪一十年代中期以后, 中国掀起了一股引进、介绍西方教育著作的热潮。如《教育杂志》第4卷第10期介绍了当时德、法、美等国家实验教育学的发展状况, 强调指出:“盖有根柢之教育研究, 若非得确实之实验观察, 决无结果也。”《教育杂志》第5卷第11期刊登了署名为“么龙”的文章:《教育学之研究法》, 该文介绍了不少日本学者及他们的实验教育学, 如乙竹岩造的《实验教育学》、吉田熊次的《实验教育学之进步》、稻垣末松的《莫爱门氏实验教育学》等。《中华教育界》第19卷第11期刊登了钱歌川的《摩伊曼的教育学说》 (摩伊曼即梅伊曼) , 评介了德国梅伊曼和拉伊的实验教育学理论。1938年拉伊的《实验教育学》由商务印书馆翻译出版等等。这一系列西方实验教育理论的翻译和介绍, 推动了实验教育思想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尤其是拉伊、梅伊曼、桑代克、麦柯尔等人的著作被陆续翻译到中国, 对中国教育实验化和教育研究方式科学化产生了很大的冲击。

2. 欧美创办实验学校受到中国教育界极大关注

欧美各国创办了很多实验学校, 这一实践活动对中国教育领域产生了很大影响。如黄公觉认识到创办各种实验学校是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 并把当时世界上的主要教育趋势归纳为四种, 其中之一为“实验主义”。他强调说:“近代科学之所以迅速发达, 其原本于实验;教育家有见于此, 以为研究教育, 或实施教育, 也非注重实验不可……本着这种实验精神去研究教育的理想或方法, 于是成立了许多实验学校。”[1]这种实践趋向传入中国, 很快就有许多实验学校应运而生, 如东南大学附小进行了多项科学的实验研究, 主要有:“ (1) 生字教学讲解法与练习法之比较实验; (2) 练习大字, 究与小字成绩有若干裨益之实验; (3) 中国文字横写与直写之比较实验; (4) 注意写字与随意写字之比较实验; (5) 毛笔钢笔铅笔书写之比较实验”等[2]。在教育学术幼稚的当时, 该校已开始实施可控的教育实验, 这为中国教育界带来了一股科学研究之春风, 相关实验研究由此起步。

3. 教育测量、智力测验方法得到推广和运用

“五四”前后, 随着杜威、孟禄、麦柯尔等西方学者的相继访华, 教育测量与智力测验等科学方法在中国逐步流行起来。一批崭露头角的学者如俞子夷、廖世承、陈鹤琴、陈选善、艾伟等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一方面他们翻译、编制和实地试验各种测验, 同时, 通过邀请国外专家来华讲学, 成立各种测验研究机构等途径来推动此项运动;另一方面他们还著书立说, 撰文宣传介绍测验的一般性质和效用等。然而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教育测量工作者并不是为了测验而测验, 而是一开始就和教育教学工作结合起来, 如有人撰文提倡使用精细的测验将不同智力的儿童按程度分班, 因材施教等。此类活动提高了教育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为教育实验提供了比较可靠的依据。教育测量、心理测量、智力测验、教育统计等方法的运用不仅推动了教育实验的深入开展, 而且对教育实验的信度和效度的提高以及对实验作量化考查都具有积极的作用。随着教育实验的逐步推进, 调查法、观察法、实验法、测量法、统计法等也日益成为教育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4. 新的教育研究方法得以开发与研制

当时不少学者善于吸纳西方教育理论的精髓, 创造出一些新的教育研究方法。比如, 现代教育实验专家李建勋受到拉伊的教育过程三段论 (假设、实验和应用) 的启发, 把新教育实验分为八个步骤: (1) 问题的选择; (2) 问题的声述; (3) 调查有关研究; (4) 应用假说; (5) 搜集资料; (6) 整理资料; (7) 提出结论; (8) 做成报告。还创造性地把研究方法归结为四类:一是历史研究法;二是常模调查法;三是实验法;四是溯因法 (包括原因比较法、相关法、个案法及发展法) [3]。这些研究步骤和方法被运用到教育领域, 有利于解决教育的实际问题。此外, 道尔顿制、设计教学法等一些新的教学方法, 各级各类学校也进行了广泛实验, 比如, 穆济波主持的东南大学附中国文科道尔顿制实验等, 通过实验、统计、调查等科学方法得出新式教学方法的信度和效度。

总体来看, 实验教育思潮对中国教育界产生很多积极的影响, 一些人士不断尝试运用实验等科学研究方式来革新中国教育研究面貌, 在实践上取得了很大进展。有数据表明, 1933年以前国语科开展的红红火火的小问题实验达30余种, 如上海市立实小主持的“国语科应否用书”实验、安徽中心实小主持的“国语教材每课要多少生字”实验、东南大学附小主持的“朗读与背诵何者效率最大”等。在理论上也取得了不菲成绩, 如1933年罗廷光、王秀南合著的《实验教育》一书, 奠定了中国实验教育理论的雏形。艾伟出版的《阅读心理·国语问题》 (1948年) 、《阅读心理·汉字问题》 (1949年) 等著作, 标志着中国现代教育实验进入了理论总结期。

二、我国现代教育实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20世纪前期, 一些人士运用西方实验教育理念改造我国现代教育研究方式取得很大成绩, 这是事实, 但是由于机械照抄照搬、没有结合本土特色灵活运用等原因, 致使我国现代教育实验研究还存在不少问题。

1. 实验分散而无系统

当时的实验项目虽多, 但真正有组织、有计划的整体改革和重大项目不多, 多数是“小问题”实验研究, 其研究也多处于自发的状态, 缺乏全盘考虑和统一领导, 所以得出的结论多是局部经验, 用于指导一个学校乃至国家教育实践显然不行。正如李廉方所指出的, 在当时整个教育界千疮百孔之际, “小问题实验本为改进教学的必循途径。但有两个问题:一是在吾国整个教育需要改造时, 仅仅枝节为之, 不易影响全部;二是国内种种实验, 根本体系上多未深究, 仅从片面求浮泛之效率, 不无遗憾。”[4]

2. 实验问题简单重复

在中小学教学法实验中, 有些实验学校避难就简, 仅选一些靠常识即能判断的问题作为实验项目。再加上各个实验学校在研究中, 彼此孤立而缺乏相互联络, 很少相互合作, 共克难关, 结果出现了实验问题严重重复的现象 (由小学书写实验即可见一斑) , 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浪费。在人力、物力、财力都有限的中国, 这种简单重复的实验给整个教育界带来了负面影响, 同时也降低了实验的信度和效度。

3. 实验范围过于狭窄

当时的教学实验大都集中在沿海发达省市, 如江苏、浙江、福建、上海等, 实验学校一般集中在城镇而非乡村, 又加上许多学校出现了明显的贵族化倾向, 如设备考究、收费高、生源挑剔等, 所以普通家庭的学生很难有机会踏入实验学校的校门。由于实验对象不具有代表性等诸多因素, 导致实验范围很难扩大, 实验结论很难推广。

4. 崇尚速成, 不问结果

在当时的实验热潮中, 一些学校不顾自身条件, 在缺乏严密计划、科学设计和客观评估的情况下, “潦草将事, 但求速成, 不问结果”[5]。学校之间, 相互模仿, 相互标榜, 出现为结论而实验的倾向, 这样就大大削弱了教育实验的科学性。

5. 忽视学科教育的特殊性

当时主要采用的还是自然实验法, 企图用纯理科或纯自然科学的定量分析方法来解决文科教育的所有问题, 因过分强调实证和科学而陷入形式的困境。

以上诸多问题是制约20世纪前期我国现代教育实验研究的主要“瓶颈”, 今天的教育研究者应当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 以便更好地推动我国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

参考文献

[1]黄公觉.最近教育思潮的趋势.教育杂志, 1922 (9) .

[2]民国教育部编.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 (第1册) .台北:台北宗青图书公司, 1991.

[3]许椿生, 陈侠, 蔡春.李建勋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3.

[4]李廉方.最经济的合科教学法.河北教育厅1946年自刊本.

教育思潮 篇11

关键词:社会思潮;多元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21—0201—02

当今社会处于一个信息化、全球化的时代。这样的时代背景为起伏跌宕的社会思潮提供了广阔舞台,而中国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为众多社会思潮的涌入和萌发创造了条件。高校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不可能置身社会思潮的影响之外,社会思潮的激荡与起伏必然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面临的外在环境。本文拟从多元化的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为切入点,探讨多元化思潮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思路。

一、思潮多元化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在环境

社会思潮是社会存在的产物,是一定时期内反映一定阶级、阶层的利益和要求,得到广泛传播并对社会生活产生一定影响和作用的思想倾向、思想潮流。[1]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文化飞速发展的今天,在中国与世界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交流中,被认为是当今世界三大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思潮的自由主义、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正以各种形式激荡于中国这片国土之上。“‘多元性’无疑是对当前中国社会思潮的一个基本判断。”[2]赵曜分析了当代中国社会思潮,指出“当前中国社会思潮主要包括:伪科学思潮、经济私有化思潮、新自由主义思潮、保守主义思潮、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民族分裂主义思潮、拜金主义思潮和利己主义思潮等。”[3]在这些思潮的碰撞与交锋之中,作为知识分子集中地大学校园很难置身局外。

我们知道,社会思潮“往往占有相当数量的从众,其传递过程一般是从高层知识分子到一般青年大学生,再到社会群体。”[4]可见大学生群体在社会思潮的传播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虽然当代大学生未必能说得清曾经和正在流行的社会思潮,但是这并不影响我们从当代青年大学生的言行中发现影响其思想的社会思潮的主要特征。可以说,这种多元化的社会思潮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正是这种多元化的社会思潮和其他相关因素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外部环境。

鉴于此,对置身于多元化思潮之中的当代大学生思想中所反映的社会思潮的研究便有了突出的现实意义,这种现实意义在于,这种研究为认识和把握大学生的思想脉络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外部环境提供了依据,也有利于明确多元化思潮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

二、多元化社会思潮背景中的大学生

由于目前在校大学生的主体多是出生于上个世纪90年代左右,对于改革开放以来涌入中国的外来思潮和萌发于国内的各种思潮,他们并不一定知晓其来龙去脉,但是这并不代表如今的大学生与社会思潮没有关系。受时代环境的影响,“当代青年的成长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受到社会思潮冲击与洗礼的过程,同时他们也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对社会思潮的形成、发展发挥着作用。”[5]我们认为,在众多的社会思潮面前,大学生首要的角色就是选择者和传承者。从当代大学生身上我们总能找到某些社会思潮的影子。在上文提及的社会思潮中,以各种形式体现在大学校园里的民族主义思想正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人们的视线里,因而愈发引人关注。徐友渔指出“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民族主义情绪在知识界和广大民众当中,尤其是在青年学生中表现的非常强烈……。”[6]简要地历史回顾可以证实这并非虚妄之言。1999年美国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事件一下子使中国青年和民众的民族主义情绪达到一个顶峰。此后,2001年的中美撞机事件,以及美国对台湾态度,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等事件无不刺激着中国民众,尤其是大学生们的民族主义情绪。在与美国和日本等国的冲突中,熟知中国近代史的大学生们自然地把中国在近代史上的弱势地位和屈辱历史联系起来,民族的耻辱意识和民族痛楚一再强化。与此同时,由于香港和澳门的相继回归,中国加入WTO,成功取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中国全体民众的民族认同重新得以强化,民族自豪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和宣泄。无论在校的当代大学生是否能够意识到,其思想中的民族主义总会在恰当的时机表现出来。2008年奥运火炬事件及由此引发的家乐福事件,就给大学生提供了这样一个时机。回顾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当今大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民族主义和 “爱国、进步、民主和科学”这一“五四”精神有着不可割裂的渊源。在大学生自身看来,他们身上所表现出来的民族主义情绪正是“五四”爱国主义传统精神的延续。

在多元化社会思潮的影响下,新时期的大学校园已经打破了单一思潮独占一方的一元格局,形成了多种思潮在冲突中并存的局面,而民族主义思潮仅是各种思潮中的一种而已。如大学生中的“考研热”以及“考证热”在某种程度上能反映出实用主义思潮的特点。

时代催生了各种社会思潮,也为这些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创造了条件。在前面的讨论中我们认为,多元化思潮背景下的当代大学生无疑要受到社会思潮的影响,而这种影响不一定表现为他们接受并传播某一种社会思潮,这种影响还可以表现为推动一种新的社会思潮的形成。所以,作为当代青年大学生,在社会思潮的形成与传播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多元化思潮下的大学生绝不仅仅是社会思潮的被动的接受者,他们往往是在选择中传承社会思潮,甚至是创造和引领社会思潮,或者说创造社会思潮的表现形式。因而,对当代大学生在社会思潮的产生和传播过程中作用的准确的认识就成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必需要考虑的因素。

三、多元化思潮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综上所述,社会思潮是多元的,而大学生在多元化的社会思潮中的角色也并非是单一的,这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环境的一个重要特点,因而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面对的现实。

大学生们的大脑就像一个不能真空的容器,这个容器总是要装一些思想,选择什么样的思想是学生自主决定的事情。而其思想来源不仅仅是课堂,即便你不教育他,每一个学生都會有其思想,我们认为这就是其能动的主体性的体现。用什么样的思想武装大学生的头脑,这不仅仅是学校、社会和家庭要考虑的问题,更是大学生自身要考虑的问题。在社会思潮多元化的背景下,课堂思想政治教育在多元化的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面前似乎显得势单力薄。改变这种被动局面从本质上要求我们能真正做到对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的尊重。具体地说,要体现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主体地位,首要的应该是要了解他们思想中折射的社会思潮。我们知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同样,在不了解教育对象思想状况的情况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必然也是盲目的,其效果也不可能令人满意。只有有的放矢,才有可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引导大学生在众多的社会思潮中明辨是非,选择并树立正确的思想,而不是单纯地灌输某种思想,甚至是替他们树立思想。

长期以来,社会、家庭和学校一直把学生作为教育的对象,学生的主体地位很长时间内没有得到正确的认识和对待。目前,大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已得到确认,但离落到实处仍有距离。具体到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突出的体现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上普遍存在的教师讲的头头是道,而学生听的则是昏昏欲睡的尴尬现象。无论是选择接受社会思潮,还是传播社会思潮,亦或是推动社会思潮的形成,大学生都表现出能动的自主性。忽略其自主性的思想教育和引导往往收效甚微。这种课堂上的“冷”与上文提到的考研考证的“热”形成一种鲜明的对比,而这种一冷一热得现象在客观上也提醒我们要改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

针对上述现象,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首先,面对多元化思潮,不是“堵”和“灌”,而应该是“引”,即引导大学生自主选择,不能一味的灌输某种思潮的思想,把大学生视作思想的被动接受者。只有尊重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确实体现其主体地位,充分考虑大学生在社会思潮面前的能动作用,才有可能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其次,对于大学生在社会思潮的產生和传播中的作用,则应该着眼于其积极作用的发挥。由于其主体性体现在大学生对社会思潮的传播、选择和创造的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围绕这些方面为其实现主体性的不同角色提供实质性的帮助。具体到实践中来说就是要引导当代大学生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自己的头脑。

四、结论

新时期的大学生在多元化的社会思潮中既是这些思潮的传播者选择者,同时也是创造者。单纯地把他们视作社会思潮的接受者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必然遭遇尴尬境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在多元化社会思潮的视角下,体现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地位,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大学生思想中折射的社会思潮特征,准确把握其思想脉搏,引导大学生在社会思潮面前培养辨别能力,并为其不同角色的实现创造条件,从而发挥其在社会思潮中的传播、选择和创造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湖南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加强对社会思潮的正确引导[N].人民日报,2005-04-22,(9).

[2]贾敬远.激进保守多元—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思潮与大学校园文化的互动轨迹[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2):108-111.

[3]赵曜.当代中国社会思潮透视[J].当代话题,2002(1):36-42.

[4]周伟,吴凤国.青年大学生与社会思潮[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50-51.

[5]万美容.试论当代青年与社会思潮的互动作用[J].青年研究,1999(6):12-15.

[6]徐友渔.家乐福事件与当代中国的民族主义[N].南方都市报,2008-5-11.

A Brief Analysis o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form a Multi-trends Perspective

Shao Zhanxia

(School of Arts & Law, Anhu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hui ,Ma’anshan,243032)

Abstract: The context of diverse ethos is the inevitable situation tha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must face. This paper, initiating with the discussion of the influences of the diverse ethos on college student’s thoughts, explores the corresponding idea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t is maintained that, as the members of the society, college students are not only the passive receivers of the ehos but also its sowers and creators, and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hould adop corresponding measures according to their different roles to ensure the realization of the teaching goals in a multi-trends context.

Key words: ethos; diversification; college studen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教育思潮 篇12

1981年1月,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关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试行办法>的报告》,由此,在社会民众的迫切需要及强烈的期待中,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这一具有中国本土独创性特征的教育制度正式出台。借助自身具有的开放性、灵活性、自主性与权威性的种种特点,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在其发展的二十五年间,已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输送了一批批的优秀专业人才,同时其也为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及进一步健全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验基础和丰富的资源。据统计,截止2003年,全国参加过自学考试人数达4200万人,在籍考生超过2500万人,全国每35个人中就有1人参加过自学考试,每年参考人数超过1000万人,本专科毕业总人数达520万人。与此同时,国家亦一如既往地对自考制度在新形势下所发挥的作用寄予了高度期望,如周济部长在2002年全国考委第三届专业委员会全体会议上的讲话指出,“自学考试要积极发展,规范管理,开拓创新,真正在我们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了完成新时期、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历史任务,做出我们的贡献”。

然而,在进入新的世纪以后,尤其是在近年的发展中,我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亦逐渐面临着一系列的新问题和新挑战。如非学历教育相对于学历教育增长快速;各类在职人员已取代高考落榜生而日益成为自学考试考生的构成主体;报考专科层次的考生比例下降而考本科考生的比例不断上升等。由此,面对各种接连出现的挑战与问题,高教自考本身的制度缺陷及弊端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日趋凸现,如服务体系的松散,专业设置和课程安排的保守单一,教材组织的特色匮乏,评价系统的僵硬固定,以及自考制度“重考试、轻育人”的管理形式等问题已越来越引起人们对于自考真正“功效”的质疑,而自考25年来的优势地位也一度因受到来自其他教育形式的压力与冲击而发生动摇。不仅如此,处在21世纪这样一个由高科技水平、知识信息创新主宰社会经济发展乃至促进国家强盛的时代,各类教育及其人才培养模式都迫切需要进行创新和变革。尤其是在当今终身教育、学习社会理念广为流行、并备受国内社会关注的时期,如何使自学考试制度能真正纳入终身教育体系,并成为我国发展终身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则是自学考试又一轮发展的全新课题。

二、对我国自考性质和功能定位的思考

1. 自考性质的定位——回归教育属性

要使自考适应新的形势发展,对自考的性质和功能进行重新定位,则十分必要。对于自考的性质,1988年国务院颁布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暂行条例》第二条曾对此做过如下阐述,“本条例所称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对自学者进行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作为由国家统一组织、规范执行且对合格者最终授予国家学历的特殊教育制度,其对那些向往接受高等教育、但又因各种原因无法直接进入大学课堂的人来说,无疑打开了一条通往高等教育的通道。然而,随着报考人数的急增和高等自学考试吸引力的不断升温,人们越来越多地将注意力集中在“学历考试”的形式而非对“教育制度”改革与创新的关注上。由此,对自考内涵的误解亦造成了实施过程中诸多“失范”行为的出现。这些问题不仅涉及自考者自身,如只记不思、只学不做、忽略体验、临场突击等,同时也关乎到自考助学机构,如重应考技巧、轻素质提高、重及格率、轻培养人、重经济创收、轻教养提高过程等,更甚而还对这一国家制度本身提出了质疑,如开考课程陈旧、命题方式呆板划一等。而上述这些问题都直接影响了自学考试在我国高等教育体制中的正确价值取向及定位。

在此,笔者以为,自学考试制度绝非人们在狭隘视野下所持的“为考而考”、“为考促学”、“为考而教”的认识,如何重正自考制度“教育性”的特点,并以此为核心重建自考制度的目标定位,应该成为当前首先需要研究的课题之一。

诚然,“自学考试”实施的是我国具有独创性的“宽进严出”的教育制度,其教育属性可以透过“目标明确”、“要素完整”、“过程规范”、“理念现代”等过程层面得以体现;或也可以通过对自学考试“制度化的教育形态”、“学校与社会相结合的教育形态”、“信息社会的教育形态”等三种不同划分获得阐释,但笔者始终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或归宿乃是在于生命成长中的人;换言之,培养具有一定教养水平及可塑性能力的人才,应是教育的根本属性。而这一属性也应在自考制度中得以体现并焕发活力。简言之,自考教育亦应关注个体的生命过程、生命成长及生命体验。

事实上,在自考《条例》中亦明确地规定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任务,即“通过国家考试促进广泛的个人自学和社会助学活动,推进在职专业教育和大学后继续教育,造就和选拔德才兼备的专门人才,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但问题是人们往往只把注意力集中在“考”字上,相对更重要也是更艰难的“育”字问题,就少有关心了。处在一个终身教育的时代,学习者的主体地位无疑不可忽视,在漫长的求学过程中,知识的掌握、技能的获得、证书的认可固然重要,但考生学习方法、策略的提高,学习态度、科学精神乃至个性品格的养成则更是促进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面。换言之,教育的真正意义不在于获得一张张高学历的文凭或资格证书,而是文凭背后有智慧、有情感、有能力的新人。如何解决“智”与“德”二者缺一不可的难题,不仅一般学校需要认真思考,在自考领域也同样是涉及自考性质定位的关键之所在。

2. 自考功能的定位——重视阶段性发展特征

我们在研究了自考的目标性质定位后,还需研究它的功能定位。就自考最初产生及形成阶段的功能而言,其主要是在于适应当时“青年要上学、干部要文凭、国家要人才”的特殊社会背景,当时的功能定位亦符合于广大干部和青年对高等教育强烈的需求。不仅如此,专业的开设也多为与专科、本科相衔接的基础课,其中最热门的专业是为党政干部打基础的社科及中文类课程。在社会助学刚刚起步的阶段,上述学科较易通过,学历证书也较易获得。因此,该阶段的自学考主要发挥的是“补偿”教育的功能。

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应考对象的变化及社会经济发展对于应用性人才的需求,自考的专业结构亦有所调整。1996年全国考委在其制定的《自学考试改革与发展规范(1996-2000)》中要求,“实行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模块式结构,专业基础课在本专业类或相近专业类互通。在总体上保持与普通高等学校相同学历层次的要求相一致,同时,要有自学考试的特色。”不仅如此,由于高校的普遍参与,及全日制助学组织、系统教学授课的出现,使得社会助学主体及自考助学方式也日趋多样,加之自学考试开始承担民办高等学校学生的学历文凭考试、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注册视听生”试点的全国统一考试,以及非学历性专业证书考试等任务,自考对象与内容进入了扩大与深化发展的阶段,继续教育的功能亦渐趋显著。

在进入新世纪以来,自考呈现的世纪交替及时代发展的新趋向,更使自考显示了多元与多样的丰富功能:各种非学历证书教育、职业技能教育、农村自学考试教育的发展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对于自考生学习过程的关注、社会化学习服务体系的建立,亦都反映了自考重心向着“人”及“人性”转移的发展趋势。尤其是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要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构想,这就使得自考的功能定位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一言以蔽之,自考如何充分整合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及非正式教育的形式与内容,如何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终身学习的需求,以及又如何为实现终身教育对公民学习权保障的重要目标,这些都应成为自考功能定位的新的“闪光点”。

三、终身教育理念——我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的新契机

终身教育思想在我国的发展已经历了十几年的时间,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首次确立了终身教育在我国的法律地位,该法明确指出,国家要“推进教育改革,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1998年国务院通过的《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又进一步提出,到2010年要“基本建立起终身学习体系,为国家知识创新体系以及现代化建设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2002年党召开的“十六大”再次把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学习化社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相对于已经制度化并受到立法保障的学校教育而言,终身教育更加关注的是学校以外的,涉及家庭、社区、休闲乃至文化娱乐等领域的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换言之,终身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即是要把那些尚未被认可或受到轻视的,但对人却具有重要发展与促进作用的,各种学校以外的非正规教育活动予以“统合”并“制度化”。其目的是把包括学校在内的各种教育资源融合为有机的整体,并着眼于使其围绕人一生的发展。而自学考试正具有这样的功能,它呈现的是非正规和非正式的形态特征,并由学习者自主、自由地进行学习方式的选择,但通过国家的“资格”认可,它却又被“制度化”了的教育体制授予正规的学历文凭。这正如有学者指出的,它犹如一个“万能接口”,很简单并轻而易举地把终身教育理念所要实现的目标理想——即使正规的学校教育与非正规和非正式的学校外教育有机地衔接和“统合”起来,最终创建一种超越传统学校教育模式的,为培养创新型人才作贡献的、围绕人一生发展的现代国民教育新体系。

面对新形势和新挑战,尤其是处在一个终身教育的时代,我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将如何通过内部改革,而能有进一步的深入发展?对此,广大学者曾基于不同立场纷纷表达各自观点,在吸收借鉴的基础上,笔者着眼于学习者学习权保障及主体性发展来进一步深入挖掘,窃以为可以通过三种突破与转化来实现这一目标。

1. 以人为本、实现由学历型考试制度向生命教育模式的转化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学考试绝不仅仅只是一种考试形式,更重要地应体现为一种教育制度。尤其是在终身教育的背景之下,只有紧紧围绕人的终身发展,并以终身学习观取代单一狭隘的考试学历观,这才能营造出一个“时时可学、处处有学、人人能学”的学习社会氛围;而唯有如此,也才能真正实现以人为本、以教育为本、以每个人终身发展的需求为本的理想社会。

近年来,教育理论界关于生命教育的讨论十分热烈。何谓生命教育?“简单地说就是培育人生命的教育。它基于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促进生命的发展,提升生命的质量。生命是教育之本,是教育的内核,是教育安身立命的依据。教育的神圣和崇高,就在于它和生命联系在一起。教育只有从生命出发,用知识孕育生命、润泽生命,才能达于自身。”上述学者的论点从某一个侧面揭示了教育的本质,即教育之所以重要和必需,是因为人类自身所具有的未完成性;而更为重要的是,为开发人类生命持续发展的潜能,就必须要实施和谐、协调和均衡的教育。此时,对于教育而言,其作用更突出地表现在“保证人人享有他们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尽可能牢牢掌握自己的命运而需要的思想、判断、感情和想像方面的自由。”而就我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改革而言,也应顺应这一潮流的发展,即自考应着眼于为人的生命活动服务,培养个体完善的人格,促使教育真正融于人的生活,从而使人从各种功利性的驱动中解放出来。

2. 拓展自考领域,实现由城市向农村发展的转化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农村、农业问题一直是关系我国经济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问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我国国情出发,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但新农村如何建设?重要的一环无疑是农民素质的提高,这是直接关系新农村建设的速度和质量的大局问题。由于一个人的素质高低与否是与受教育的程度成正比的,因此农民受教育的问题亦开始受到党和政府的极大重视。

关于农村儿童的义务教育问题,国家已经加大了力度给予了保障,如“两免一补”政策的实施已为许多贫困儿童提供了接受基础教育的机会。但农村中的另外两个教育领域,即职业和成人教育领域却一直举步维艰、发展坎坷。这不仅使得农村中仍然存在着相当数量的知识性文盲和功能性文盲,而且许多来自农村的青年考入普通高校毕业后一般不再回到农村,这就使农村人才大量外流,新农村建设的形势无疑更加严峻。因此如何把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引入农村,以为广大“留守”农民,尤其是青壮年农民摆脱因受教育程度的低下而导致文化教养和技能水平无法提升的难题,应该是一条极好的途径。

当然,为了适应农民既有的知识结构、调动农民学习的积极性并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自学考试需要进行全方位的调整,以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如在专业设置、课程内容上,不仅要涉及知识的人文性,更要兼顾知识的应用性,尤其是需要加强农村特色产业所需技能的培养。又如对于课程的命题考察,也需结合实际,强化实践技能的考核,以使农民真正感到学以致用。在组织管理方面,也应切实坚持自考工作的服务性宗旨,以方便农民考生在报名、购买教辅资料,及组织专业助学辅导方面的便利为原则。在这一方面,江苏省自1999年开始的农村自学考试实验区试点的经验可供我们借鉴和参考。

3. 注重优势互补,实现教育资源由封闭向整合的转化

诚如以上所述,终身教育既包括正规的,又包括非正规与非正式的教育形态,其所涉及的领域也大凡包含家庭、学校、社会等各种教育因素。为了保证人在其一生中的任何时间、任何场所都有从事自主学习的可能,这就需要动员整个社会资源参与到终身教育活动之中。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作为一种高度开放、灵活自主的教育制度,其已充分体现了终身教育的原则与特征。尤其是随着自考制度自身的不断改革和完善,其已有效地承担起推动我国终身教育从理论向实践的有效转化。

面对普通高等院校、成人教育学校、网络学院等多种高等教育形态,自学考试如要形成自身特色并进一步确立优势,就必须扬长避短,并与其他高等教育资源进行适度的“良性互动”。如作为主考院校的普通高校常常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和丰富的管理经验,对之进行合理适度的利用则可确保自考教育在制度管理、知识传授、评价考核、助学过程中科学性和有效性的真正落实。又如,作为知识信息时代的产物,现代远程教育的办学模式,也可为自考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新的参照系。利用现代远程技术而发展起来的网络教育,在招生、学籍管理和教学活动(如过程考核的介入、网络多媒体的声像并茂和图文结合)等方面为自考生如何顺利渡过漫长而艰难的自学过程并保持学习兴趣亦可提供实践的基础。

不仅如此,社会中的其他教育资源也可以有针对性地为自学考试提供良性互动的环境,如社区中的企事业单位可联合自考委对职工进行资格评定;社区内的学校和社区图书馆可为自考生开辟自考专区,不仅可以提供专业辅导教材,也可为自考生彼此进行经验交流和学习讨论提供平台;社区教育委员会、社区活动中心等社区组织也可在社区内加大对于自学考试的宣传力度,快速传递有关自考的报名事项和相关助学信息、组织自考咨询活动并适时邀请专家进行讲座等。

总之,经过25年的磨炼和发展,如今的自学考试制度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制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凭借着自身的独特优势和开放的制度不仅为更广泛的社会民众、尤其是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群体提供了平等接受高等教育的条件和机会,与此同时,它也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现今,在国家全面奔向小康社会并着力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新时期,如何造就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具有完善人格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摆在自学考试发展面前的新要求和新任务,使命尚未完成,努力仍需持续!

参考文献

[1]熊伟.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现状、问题和发展对策.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

[2]教育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2005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作报告.2006年1月.13~18.

[3]王海等.试析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规模三次负增长[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4):18~20.

[4]黄恩育.论自学考试的教育属性[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4):55~56.

[5]鄢明明、易长发.试论自学考试教育的教育形态[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4):52~54.

[6]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70.

[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69.

上一篇: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剖析下一篇:课堂中的大数据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