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三步走

2024-07-17

数学课堂三步走(通用10篇)

数学课堂三步走 篇1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 学生由“客体”变成了“主体”, 教师由“主体”变为“主导”。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经过多年来的实践, 我觉得课堂就似一首歌, 要想“歌”优美, “曲”必须动听。下面我就浅谈一下自己在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中奏响的“三步曲”。

一、悦耳动听的“开始曲”

当听到一首悦耳动听的歌曲时, 我们会觉得心情舒畅, 精神振奋, 越听越想听。假如把一堂课比作一首歌的话, 那么课的导入部分就相当于一首歌的前奏曲。假如课在一开始就能吸引住学生, 那么我们的课堂就有了希望。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

结合教学内容, 我一般设计以下类型导入。

1. 情景导入。

结合实际, 设计相应的情景, 使学生精神饱满地投入。教学“乘法分配律”时, 我根据课前的“师生问好”巧妙地设计了这样一则导入:同学们好、老师好。一边进行师生问好, 我一边在黑板上板书 (师好生好) 。接着问:刚才进行的是什么过程?学生齐答:“师生问好”, 我边问边完善板书: (师+生) ×好=师×好+生×好。其实里面还有一个小学问, 今天我们要学的内容跟它有点关系。一番对话后, 乘法分配律字母表达式的影子已呈现在黑板上, 但学生还不知?只觉得有趣, 迫切想知道要学的内容究竟是什么?怎么会跟师生好有关呢?这样一下子激起了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

2. 设疑导入。

教师可以在准备练习中设置一些带有疑问性的题目, 也可以通过与学生谈话, 向学生提出疑问性的问题, 以吸引学生的注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学生得知高斯计算1+2+3+4+……+100=5050的事例后, 一定会想:“有什么简便方法或秘诀!如果告诉我, 我肯定也行!”这时教师趁热打铁:“学了今天的内容你就能揭开这‘神秘面纱’。”以此导入, 恰到好处。

3. 游戏导入。

通过读儿歌、猜谜语、讲故事等多种形式导入。猜个谜:“小宝宝, 真稀奇, 身穿三百多件衣, 每天它要脱一件, 脱到年底剩张皮。”让学生猜, 接着:“指出要学的内容就与日历———年、月、日有关。

总之, 不管“开始曲”节奏快、慢, 不管导入是说、是唱, 关键是为了使学生进入一个要学、想学、乐学的状态。

二、跃跃欲试的“进行曲”

教学新课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在进行新课教学时, 教师应时时处处尊重学生、相信学生, 相信他们自己会学, 相信他们自己会做, 相信他们自己会“唱”, 还得想方设法调动他们争着、抢着“唱”, 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到欢快、激烈的“进行曲”中去, 并伴有跃跃欲试的冲动。

在平时教学中, 教师可采用以下方法去启发、诱导学生, 帮助学生学会, 培养学生会学。

1. 安排自学。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为了让学生树立起学习小主人的意识, 课堂上可以安排一定量的内容自学。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又体现了新课标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另外由学生自己摸索出来的知识, 对于他们来说一定更容易接受, 印象一定更深刻, 且伴有一种自豪感、荣誉感, 这样学生对学数学一定会更加感兴趣。

2. 组织讨论。

讨论能集思广益, 既能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 又能使学生学习到别人的长处和优点。如教学“乘法的分配律”时, 为了使学生能根据几组等式, 通过商量得出乘法分配律的定义, 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 (1) 这些等式它们的左边有什么共同特征? (2) 它们的右边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 积又是怎样得到的?在讨论的基础上, 乘法分配律的定义已基本呈现在我们面前。

3. 表扬激励。

在教学过程中要密切注意学生的学习过程, 一旦发现学生表现出来的优点、闪光点要及时表扬, 给予肯定和鼓励。可以是投以赞扬的目光;可以是一个手势;可以是微微一笑……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 他们接受表扬的方式也有不同。有的陶醉于精神鼓励, 有的“拿来主义”, 根据不同性格的学生设立了不同的激励方式。

三、意犹未尽的“结束曲”

在接近尾声时, 有个音要延续几拍, 大家听了感觉意犹未尽……由此我想到我们的课堂, 在巩固部分也可以留有余地、留有悬念, 让学生感觉还没学完, 还想学……

1. 形式新颖。

数学练习不能只停留在算算、做做上, 一成不变地让学生算, 学生会对数学产生厌恶的心理。设计一些耳目一新、形式新颖的练习。如学“时分秒”后, 布置学生画一幅喜欢的小闹钟, 标出时针、分针、秒针, 且注上时间。结果发现学生的想象力非常丰富, 设计的图案种类繁多, 颜色五彩缤纷, 关键是学生在“画”的过程中, 同样对新知进行了巩固。

2. 练习分层。

不可否认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我们得承认差异, 因材施教。对于后进生, 他们只要掌握一些基础知识, 保证他们“吃得饱”, 不给他们留有过重的思想负担、精神压力。但是对于成绩好的学生是不能满足的, 或者说根本“吃不饱”。像这些学有余力的学生, 我特意安排一些有一定难度的思考题、智慧题、趣味题让他们解答, 以促进其智力的发展。

3. 扩展延伸。

学生课堂上投入的话, 会感觉一堂课很快过去了, 还会异口同声:“下课了?”在教学“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点”时, 课堂上学生热情高涨, 争得个个面红耳赤, 不知不觉下课铃响了, 学生一阵惊讶:“能被3整除的数有什么特点呢?”这问题正是下节课学习的内容, 学生居然能根据今天的知识, 类推出这样有价值的问题, 真了不起!我顺势说:“这个问题留给你们课后去研究, 先得出答案者有赏”!学生在这“意犹未尽”的研究状态下, 都很自觉地探索去了……

奏响数学课堂“三步曲” 篇2

关键词:曲;情景;设疑;游戏;自学;讨论;激励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学生由“客体”变成了“主体”,教师由“主体”变为“主导”。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经过多年来的实践,我觉得课堂就似一首歌,要想“歌”优美,“曲”必须动听。下面我就浅谈一下自己在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中奏响的“三步曲”。

一、悦耳动听的“开始曲”

当听到一首悦耳动听的歌曲时,我们会觉得心情舒畅,精神振奋,越听越想听。假如把一堂课比作一首歌的话,那么课的导入部分就相当于一首歌的前奏曲。假如课在一开始就能吸引住学生,那么我们的课堂就有了希望。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

结合教学内容,我一般设计以下类型导入。

1.情景导入。结合实际,设计相应的情景,使学生精神饱满地投入。教学“乘法分配律”时,我根据课前的“师生问好”巧妙地设计了这样一则导入:同学们好、老师好。一边进行师生问好,我一边在黑板上板书(师 好 生 好)。接着问:刚才进行的是什么过程?学生齐答:“师生问好”,我边问边完善板书:(师+生)×好=师×好+生×好。其实里面还有一个小学问,今天我们要学的内容跟它有点关系。一番对话后,乘法分配律字母表达式的影子已呈现在黑板上,但学生还不知?只觉得有趣,迫切想知道要学的内容究竟是什么?怎么会跟师生好有关呢?这样一下子激起了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

2.设疑导入。教师可以在准备练习中设置一些带有疑问性的题目,也可以通过与学生谈话,向学生提出疑问性的问题,以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学生得知高斯计算1+2+3+4+……+100=5050的事例后,一定会想:“有什么简便方法或秘诀!如果告诉我,我肯定也行!”这时教师趁热打铁:“学了今天的内容你就能揭开这‘神秘面纱’。”以此导入,恰到好处。

3.游戏导入。通过读儿歌、猜谜语、讲故事等多种形式导入。猜个谜:“小宝宝,真稀奇,身穿三百多件衣,每天它要脱一件,脱到年底剩张皮。”让学生猜,接着:“指出要学的内容就与日历——年、月、日有关。

总之,不管“开始曲”节奏快、慢,不管导入是说、是唱,关键是为了使学生进入一个要学、想学、乐学的状态。

二、跃跃欲试的“进行曲”

教学新课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在进行新课教学时,教师应时时处处尊重学生、相信学生,相信他们自己会学,相信他们自己会做,相信他们自己会“唱”,还得想方设法调动他们争着、抢着“唱”,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到欢快、激烈的“进行曲”中去,并伴有跃跃欲试的冲动。

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可采用以下方法去启发、诱导学生,帮助学生学会,培养学生会学。

1.安排自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为了让学生树立起学习小主人的意识,课堂上可以安排一定量的内容自学。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又体现了新课标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另外由学生自己摸索出来的知识,对于他们来说一定更容易接受,印象一定更深刻,且伴有一种自豪感、荣誉感,这样学生对学数学一定会更加感兴趣。

2.组织讨论。讨论能集思广益,既能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又能使学生学习到别人的长处和优点。如教学“乘法的分配律”时,为了使学生能根据几组等式,通过商量得出乘法分配律的定义,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①这些等式它们的左边有什么共同特征?②它们的右边先算什么?再算什么?③积又是怎样得到的?在讨论的基础上,乘法分配律的定义已基本呈现在我们面前。

3.表扬激励。在教学过程中要密切注意学生的学习过程,一旦发现学生表现出来的优点、闪光点要及时表扬,给予肯定和鼓励。可以是投以赞扬的目光;可以是一个手势;可以是微微一笑……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他们接受表扬的方式也有不同。有的陶醉于精神鼓励,有的“拿来主义”,根据不同性格的学生设立了不同的激励方式。

三、意犹未尽的“结束曲”

在接近尾声时,有个音要延续几拍,大家听了感觉意犹未尽……由此我想到我们的课堂,在巩固部分也可以留有余地、留有悬念,让学生感觉还没学完,还想学……

1.形式新颖。数学练习不能只停留在算算、做做上,一成不变地让学生算,学生会对数学产生厌恶的心理。设计一些耳目一新、形式新颖的练习。如学“时分秒”后,布置学生画一幅喜欢的小闹钟,标出时针、分针、秒针,且注上时间。结果发现学生的想象力非常丰富,设计的图案种类繁多,颜色五彩缤纷,关键是学生在“画”的过程中,同样对新知进行了巩固。

2.练习分层。不可否认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得承认差异,因材施教。对于后进生,他们只要掌握一些基础知识,保证他们“吃得饱”,不给他们留有过重的思想负担、精神压力。但是对于成绩好的学生是不能满足的,或者说根本“吃不饱”。像这些学有余力的学生,我特意安排一些有一定难度的思考题、智慧题、趣味题让他们解答,以促进其智力的发展。

3.扩展延伸。学生课堂上投入的话,会感觉一堂课很快过去了,还会异口同声:“下课了?”在教学“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点”时,课堂上学生热情高涨,争得个个面红耳赤,不知不觉下课铃响了,学生一阵惊讶:“能被3整除的数有什么特点呢?”这问题正是下节课学习的内容,学生居然能根据今天的知识,类推出这样有价值的问题,真了不起!我顺势说:“这个问题留给你们课后去研究,先得出答案者有赏”!学生在这“意犹未尽”的研究状态下,都很自觉地探索去了……

数学课堂探究活动“四步走” 篇3

一、精研学情, 创设情境, 适当介入探究

何克抗教授指出, “有意义的学习应是以积极的心态, 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上对新问题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一场和谐的探究活动, 师生应组成共同的“学习团队”, 由于学生年龄小、认知水平不高, 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活动与构建知识的过程中, 离不开教师科学、适时的引导与帮助。要想引导出色、帮助到位, 和教师自身的研究是分不开的。不认真研究学情, 就会介入过早或过迟, 造成进度和管理上的混乱, 使探究教学低效。而出色的预设是课堂教学和谐的必经之路, 动态生成则又促进了课堂的和谐。如今的课堂更关注过程体验中的即时生成, 在动态生成中, 与学生进行思想的碰撞, 产生思维的火花。如果说更好的“预设”是为了“生成”, 那么生成的精彩与否取决于教师个人的教学艺术, 也就是“课堂和谐的教学艺术”。

如“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一课, 探究的是游戏中的数学问题——公平性 (可能性大小) 问题。感受可能性的大小 (等可能性) , 是这节课的重点。在生活中学生已经接触过不少可能性事件, 已经具有相当的分析能力, 这是该课内容学习之前学生的学情。因此, 这节课把目标定位于在游戏中用已有的可能性知识, 解决游戏中的不公平问题, 利用等可能性的分析设计公平的游戏, 把游戏中的可能性这一数学问题突显出来, 则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教学中可以依次创设用公平的骰子 (以出现大于3或小于3的数字决定胜负) 和不公平的骰子 (每个面大小不同) 的情境, 让学生体验一个公平的游戏的丰富内涵。在学生理解后, 放手让学生合作设计一个超市开奖的转盘, 激发学生把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的原始动力。感受在随机性、偶然性的影响下, 有时候看似不公平的转盘实际上商家和购物者都是能够接受的, 而若设计等扇面的转盘来分别表示获得的奖次反而失去了游戏的趣味性, 商家也不能接受。

二、留足时间, 激发动因, 充分展开探究。

目前, 课堂探究活动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是探究时间太短, 往往是学生的讨论未展开, 实质问题还未全面突破, 即以几位思维活跃的小组代表用个人见解替代小组结论而草草收场。仓促的讨论, 不同意见无法充分发表, 更缺乏必要的争论, 课堂鲜见生动活泼、欲罢不能的情景。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课堂讨论活动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能说、敢问、会听的能力, 并注意调控节奏, 方能水到渠成。这在“梯形面积计算”这类几何类型的新授课中体现得很充分, 从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作梯形的对角线, 将它分成两个三角形→从上底的一个顶点作另一腰的平行线, 把梯形分割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从上底的两个顶点作下底的垂线, 把梯形分割成一个长方形和两个三角形……随着探究时间的增加, 学生能够发现更多的梯形面积计算的推导思路, 深刻激发学生探究的内在动因。

三、难易有序, 重视反馈, 分层推进探究

新课程强调要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此在探究活动中, 内容预设要注重提供给不同层次的学生, 让他们都可以得到发挥的空间, 做到难易有序, 并对于探究讨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予以及时反馈。具体操作时可以把问题的难易分为几档,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去解决层次不同的问题, 使层次低的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 通过合作交流、及时反馈得到思维的进步。将知识以问题的形式分层次推进, 可以达到面向全体的目的。

在教学“找规律”这节课中, 教师在练习环节, 出了这样一题:

教师先让学生找规律。一名学生说:“我发现的规律是数字之间相差1, 第一行1+1=2, 2+1=3, 3+1=4;第二行2+1=3, 3+1=4。”教师愣了一下, 学生此时还不能用上新知识, 教师让该学生坐下, 另外请一位数学较好的学生继续回答。其实这名学生的答案并不是完全错误的, 他只是观察到部分规律, 此时教师不妨继续引导:“说得有道理, 但是用你发现的规律继续算4+1应该等于5呀, 题目中是1。”让这一层次的学生体会到这个规律不适用于本题, 也在无形中培养学生验证自己所发现规律的习惯。但是该教师却是直接忽略了低层次学生的问题, 其实这都是在探究活动前, 教师对探究的层次缺乏必要的预设, 导致对学生的生成无法及时反馈。

四、揭示难点, 理清思路, 深入挖掘探究

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探究设计, 应该有着鲜明的学科特点, 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对探究深度的需求, 挖掘其中的难点问题。数学课堂的探究可以广泛地指向任何一个问题, 只要这个问题能成为学生思维的激发点, 能让学生经历探讨与研究的过程之后, 获得思维能力上的新增长。如果随意地给学生通过简单的自主思考就能回答的问题贴上探究的标签, 留给他们的探究空间就十分有限了;如果一个教师的预设从目标到内容再到方法、步骤, 甚至连表格都画好了, 那么所谓探究的活动设计, 就背离了合作探究的本意, 也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了。笔者在教学“棱长总和”一课时, 给出了这样一个题目:

用一根彩带如下图所示捆扎一种礼品盒, 如果接头处彩带长15厘米, 这根彩带长多少厘米?

引导学生思考:1.彩带的长和长方体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2.现在大家买生日蛋糕、买礼物时, 经常用这样的十字法给包装盒绑彩带。商家为什么要做这样的设计呢?现在老师给你们一根彩带, 你们合作为包装盒绑彩带, 看看有什么发现?学生探究兴趣高涨, 在小组充分合作挖掘后, 学生一致得出了结论:十字法绑包装盒最牢固, 很实用方便, 最省材料, 最符合商家的利益。整节课操作性强, 在数学本质引导下的生活味充满了整个课堂, 充满了学生的思维。

和谐的课堂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 有效的探究更离不开教师用心的研究。只有用心传递的关爱, 才能走进学生五彩缤纷的内心世界, 触摸到一个个灵动的生命, 产生新的智慧, 给我们的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真正实现教学探究的有效性。

数学课堂三步走 篇4

一、做好“三读”,打下基础

先读《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通过读《标准》了解数学课程的价值,即通过数学教育能提高公民的数学素养,使学生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技能解决问题,同时,数学作为一门抽象性、严谨性和广泛应用性的学科,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读《标准》还要弄清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和不同学段的目标。《标准》明确提出“四基”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四基”可以看作是对学生进行良好数学教育的集中体现,是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关系到学生当前学习、未来学习和长远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标准》强调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固然重要,而发现和提出问题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数学素养。

再读教师用书。无论什么版本的教材,都配备了详细说明编写体例和编写特点的教师用书。就北师大版本的教师用书来说,新教师必须用心读懂这样三篇内容:一是每册教师用书都有的《顺应孩子天性的一套教科书》和《关于教师教学用书的使用说明》,二是《分册主编小语》。通过研读这三篇内容,了解本套教材的编写体例、编写特点、内容分布,掌握本册教材各个单元内容呈现的出发点和所要实现的意图,教学设计时需要注意的问题等。

三读教材。读教材就要认识几个角色:智慧老人、淘气、笑笑、机灵狗。读教材还要了解本册教材的基本内容,这些内容与前后相关内容的关系。读教材还要弄清教材的基本呈现方式,什么是“情景+问题串”,为什么呈现那些材料和过程,“试一试”与“练一练”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如何处理……这些都要仔细研读,做到心中有数。

二、课前“三备”,心中有数

这里所说的“三备”指的是全册备课、单元备课、课时备课。

全册备课就是要熟知本册教材的每个单元内容,读懂本册教材编写的“序”,跟上下册之间的联系等,再制定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制定目标时首先要将教材根据课标划分的几大领域进行分类,然后根据相对应的所教年段的教学目标来制定本册的教学目标,这样才能恰当地设计出符合学生学习的课堂教学目标,同时在教学中也不会拔高或降低课堂教学目标,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课程实施与教学目标的高度一致。

单元备课要针对本单元进行分析,本单元教学目标是怎样的,思考教材是如何编排以达到教学目标的,课时是如何分配的。除此以外,教师还要思考本单元的重点是什么,难点在哪里;了解以往学生在学习本单元时碰到了哪些困难,应该如何应对等。

课时备课时就要具体解读每一个课时的教材,关注教材在呈现本课时知识点时的方式,思考为什么要如此呈现,学生适不适应这样的呈现方式等。我们在解读教材时,不仅要关注教材每个情境、例题包含了哪些信息及所承载的知识点,还要关注每一道练习,思考每一道练习所承载的任务和目标,从而选择不同的处理方式,以避免将练习视为简单的答题或者检测反馈。

三、熟悉“三生”,有的放矢

作为新教师,在进课堂之前,一定要摸清自己所带班级学生的基本情况。要做到事先对学困生、学优生和特殊学生的情况心中有数,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

一是找原先担任教该班的教师了解情况。可以了解谁是科代表、哪些是小组长,可以了解原来教师常用的教学方式、布置作业和批改作业的方式,了解对学生常用的评价、鼓励方式,了解哪些学生学习能力强些、哪些学习能力弱些、哪些学生需要特别关注……

二是正式上课之前,走进教室找学生聊聊。可以聊一聊他们喜欢什么样的数学课、喜欢什么样的数学老师,聊一聊他们的假期作业、上学期的学习情况,聊一聊他们的困惑、问题……

三是要做一份学生花名册,将自己了解到的情况做些标记,还要按照学生的座位顺序做一份座次表,不仅可以避免上课时叫不出学生姓名的尴尬,还可以帮助自己尽快记住每一名学生的名字。

做到以上三步,一名新教师就可以胸有成竹、信心满满地走进数学课堂了,也一定会非常迅速地对自己所承担的教学任务“上手”,真正实现各级教育部门对新教师“一年入格、两年合格、三年出格”的新要求,也就为成为一名优秀的数学教师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数学课堂三步走 篇5

“导学练三步”教学法将课堂教学分为情境导课、探究学习、应用练习三个步骤, 教师通过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 巧妙提出教学问题;学生在教师引导和组织下对教学问题展开自主、合作探究, 在深入交流、议论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知识要点;在学生掌握课时教学内容后, 进行深入的应用性拓展练习。三个步骤既逐层推进, 又相互呼应, 成为紧密关联的一个整体。本文谨就“导学练三步”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展开论述。

一、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激发兴趣

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说过:教师教学的关键是设法营造学生喜欢的学习环境和气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力量, 是决定学生求知欲望的最关键因素。结合小学生意志品格尚不完善, 自我控制能力和意志调节能力有限, 情感和兴趣容易受外界条件左右的特点, 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秉承新课程以学生为本的核心理念, 充分考虑影响学生认知的主客观因素, 对传统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方法实施有效的变革, 通过创设与学生心理特点和教学内容相适应的直观、新颖、生动的教学情境, 巧妙提出教学问题。以此打破教学“枯燥”、“单调”、“沉闷”的氛围, 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 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在教学“小数的性质”时, 上课伊始, 教师先在黑板上写出4、40、400三个数, 向学生提问:这三个数相等吗?学生异口同声:不相等。教师再问:能不能想个办法使它们相等?教室里惊诧, 沉寂了一、二分钟之后相继有学生提出:4米=40分米=400厘米、4元=40角=400分、4斤=40两=400钱。教师又进一步追问:是否可以加上同一单位后将三个数用等号连起来?学生听后, 思想更加活跃, 争先恐后地说:4米=4.0米=4.00米、4元=4.0元=4.00元、4斤=4.0斤=4.00斤。教师借势导入新课:4、4.0、4.00为什么会相等呢?今天我们就研究这个问题———小数的性质。这样富有新意的情境以及由此提出的问题引起了学生的好奇, 自然产生主动求知的心理冲动, 从而带着浓厚的探究欲望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

二、教师引导, 学生探究, 得出新知

在教学情境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后, 课堂教学就进入了“探究学习”的环节。为了更好地诠释“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理念, 教师必须明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不是让学生获取更多的数学知识, 而是使学生的思维保持激活状态, 形成自主探究的良好习惯。教师要发挥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引导学生根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提出思考和分析的问题, 并组织学生就这些数学问题分组进行自主、合作基础上的讨论和探究。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不仅要强化学生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培养, 更要使学生掌握的新知识与原有知识发生递进式的关联, 促使学生把新知识的获取、新方法的掌握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在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 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问题, 同学们提出了以下问题: (1) 三角形按角可以分为哪几种? (2) 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可以拼出什么图形? (3) 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或钝角三角形可以拼出什么图形? (4) 每个三角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5)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教师引导和组织学生就这些问题展开探究。明确的问题导向让学生学有目标, 议有方向, 论有中心。在讨论、研讨过程中, 同学们以个体独立思考为基础, 踊跃表达自己的观点, 各小组纷纷争取发表自己意见, 小组间互相取长补短, 拓宽思维。当学生的探究获得出现偏差时, 教师及时进行疏通和指点, 以使学生思维路径通达。各组学生汇总初步探究成果, 经教师的补充和完善, 归纳出知识要点, 实现“新知”的建构。

三、知识应用, 联系生活, 实践迁移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发展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教学要求, 强调“数学应来源于生活, 又要运用于生活。”为有效贯彻新课程的既定方针, 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坚持学以致用这一基本原则, 把应用的意识贯穿于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之中。在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理解和掌握了教学内容的基础上, 布置相关的应用性变式练习或实践操作, 实现“书本世界”与学生“生活世界”的沟通。使学生对习得的知识进行迁移和反思, 将新知应用于实践。在学生掌握了正方形面积后, 我们给学生这样一个应用性问题:在一个正方形水塘的四个角各有一棵大树, 现在要想在不移动大树的情况下将水塘的面积扩大一倍, 应该如何规划设计?对于这个寓知识于应用的问题, 同学们饶有兴致, 开动脑筋, 彼此交流探讨, 在获得共同认可结论的同时, 学生的知识和能力都得到了应用性的迁移和融合。

课堂教学要分“三步走” 篇6

我们先就现在语文教学的一般过程总结一下。每篇文章的教学基本分两步走。第一步,运用好的教法、新的学法,学习课文的具体内容。第二步,我们运用这课学到的知识,完成练习题。按照这样的两步走,教学第一篇文章后教学第二篇,教完第二篇后教学第三篇……如此循环下去,一学期教学30篇文章,教学任务就完成了。学期末,学生运用30篇文章所学到的知识,完成期末考试题。

大家肯定会问:我们就是这样教学,有什么不对吗?是的,就此教学两个环节,是没有错的,是必须的。但我们是否想过,其中缺少的环节呢?缺少的步骤呢?

我们粗浅地上升到理论上认识一下这两步。任何一项工作要干好,必然要分三步走,即实践——理论——实践。这是一条自古以来,经实践证明的真理。请大家认识一下两步走的教学,是否是实践——再实践呢?也就是运用好的教法、学法认知了知识——运用知识(练习和考试)。

我们不抛开语文教学谈高深的理论,仅仅为了说明问题举个例子。中国革命的成功就是三步走:共产党人经过百年探索,掌握了中国国情(实践)——把马列主义和中国的实际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理论)——运用毛泽东思想指导中国革命(实践)。我想,无论大小,道理是一样的。语文教学工作违背了规律,缺少了必不可少的一环“理论”,这就是制约了我们语文教学工作上新台阶的桎梏。

请大家试想一下,我们教学的第一步,学会的仅仅是对知识的认知,且知识是零乱的,以独立的个体在学生脑中贮存。在练习、考试时,尤其是考试,这是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不是一个个单个知识能解决的,也不是学生原贮存知识的再现。这样,成绩怎样能理想,怎能达到最佳境界呢?不必多说,可见,中间“理论”这一步是多么的重要!

第一步,实践是理论的基础;第二步,理论是第一步实践的质的飞跃;第三步,实践是理论的检验、完善,第二步“理论”是第三步实践的保证、指导。

可见,我们语文教学必须按规律办事,补上中间“理论”这一环,扎扎实实走好每一步,相对来讲,只有重视“理论”这一环节,才能使语文教学事半功倍。具体地说:第一步,认认真真教好每一篇文章,让学生在这一步中认知、积累丰富的知识;第二步,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对无序知识进行梳理,从中探求知识的规律,使知识系统化、理论化,具有指导实践性;第三步,不是“两步走”的盲目练习、考试,而是在第二步形成的理论指导下的练习、考试。并且,在三步的实践中,进一步总结、完善“理论”。

这就要求教师有极高的语文文化素养,对知识精益求精、融会贯通,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以评估试卷为导向,对语文知识进行梳理。这样,语文就会由繁冗杂乱、无规可循变得简单有序、有规可循,学生成绩自然就会得到提高。

数学课堂三步走 篇7

一、运用分层教学, 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所谓分层教学, 就是教师在学生知识基础、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存在差异的情况下, 有区别地设计教学环节和进行教学, 有针对性地实施对不同类别学生的学习指导。分层教学致力于促进学生的潜力能最大发挥, 以综合交替分组和个别教学形式结合为教学组织形式, 力求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二、实施分层教学的“三步走”策略

(一) 分层教学第一步:课前准备

1.学生分层打基础。学生分层建组是进行分层教学的基础。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学生对英语学习的信心、毅力、兴趣、智力水平等来划分学生层次, 采取学生自报和教师考查相结合的办法, 把学生按好、中、差分为A、B、C三层。例如:A层学生基础扎实, 积极性高, 兴趣浓厚, 接受力强。B层学生基础一般, 有一定的进取心, 接受力稍差, 但有一定的能力和潜力。C层学生基础差, 自觉性不高, 兴趣淡薄, 且思维反应慢并有一定的学习障碍。在英语的教学实践中可将其分别命名为三个有层次的英文单词, 如:A层为“sun”, B层为“moon”, C层为“star”;人数比例分别占全班人数的20%、60%、20%左右。分层后按综合搭配方式组成互助小组, 例如一个班共有学生36人可分成6个小组, 每组6人, 各个小组中兼有A、B、C层学生, 给学生提供互帮互学的机会, 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

2.备课分层当向导。分层备课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向导。备课是要在把握课标和吃透教材的基础上, 结合三个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 确定相应的教学目标。而后根据目标, 设置分层操练活动、作业, 测验题等各个项目, 其中要尤其注重如何帮助C层学生克服学习障碍和发挥A类学生的最大潜能。比如在小学英语听说读写四项技能方面可以做如下要求:

在“听”方面A层学生能透彻把握对话内容, 正确地完成原有的问题并就所听内容提出新的问题;B层学生能基本听懂, 独立完成提出的问题;C层学生能抓住文中关键词, 了解大意。在“说”方面, A层学生能复述所学内容并就所学在创设的情景中自编对话, 日常交际中能进行熟练的交流;B层的学生能熟读所学内容并对其进行简单的复述, 日常交际中能进行简单无误的交流;C层的学生能背诵四会词汇短语并正确朗读所学对话, 日常交际中能回答简单的问题。在“读”的方面, A层的学生能透彻理解文意, 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文章大意, 并就文章提出自己的问题;B层的学生基本了解大意, 正确回答提出的问题;C层的学生能把握其中的关键词句, 回答部分简单的问题。在“写”的方面, A层学生能够模仿所学对话文章编写新的对话, 并能进行简单的复述描写;B层学生能就关键对话句型进行仿写;C层的学生能默写四会词及词组以及对话部分的四会句型。

(二) 分层教学第二步:课上实践

1.授课分层为实战。分层授课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实战环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循“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 探究为主线, 能力为目标”的原则, 做好置疑、点拨、操练、指导、反馈等五个教学环节的分层。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 通过提问、讨论使各层学生掌握基础内容;继而学生进行分层操练, 教师分层精讲点拨, 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巩固理解, 最后对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层反馈和指导。

2.评价分层为激励。分层评价是在分层次教学的过程中一个激励环节。分层评价是一种建立在尊重和激励基础上的评价方式, 在评价中对A层学生注重启发, 对B层学生注重鼓励, 对C层学生注重表扬, 使各层次的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赢得别人的认同, 而增加学习的信心。并且根据学生成绩及表现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进步的升级, 退步的降级, 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地学习。

(三) 分层教学第三步:课后巩固

1.作业分层来查补。分层布置作业是对分层次教学的查漏补缺。恰当有效的作业可使各层学生得到相应提高和发展, 并减少优生因为重复练习造成的负担, 以及学困生因畏难而产生的消极情绪。在作业的设置上, C层学生以模仿性、基础性为主, A层学生则以综合性、灵活性为主, B层学生介于二者之间。如在6AUnit5 On the farm A部分的作业布置中, 我要求C层学生抄写文中出现的生词以及文中的四会短语并朗读课文对话, B层学生在完成C层学生的要求之上背诵对话部分, A层学生则要能默写文中出现的四会词语并且进行简单的口头复述。

2.测验分层做小结。分层测验是对分层教学效果的必要总结。分层测验首先是对测验内容的分层, 试卷分为基础题 (总分60分) 、巩固题 (总分30分) 以及拓展题 (总分10) 。基础题考查的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ABC层必做;巩固题考查的是知识的基本应用及分析能力, AB层必做, C层选做;拓展题考查的是知识综合应用及创新能力, A层必做, BC层选做。其次是计分方式的分层, C层学生得60分则记为100分, 若得分超过60分或90分, 可相应升入B层或A层再折算分数;B层学生得90分记作100分, 若得分超过90分可升入A层再折算分数;A层学生直接以100分为准。分层的测验方式让学生在富有灵活性的计分方式之下完成不同层次的知识检测题, 一方面让学困生体验到成功的快感, 同时也可避免学优生因常得高分而产生自满情绪。

资金时间价值课堂教学“三步走” 篇8

为让学生充分掌握该理论知识, 达到教学目的, 使学生能活学活用, 学以致用。笔者结合教学实践, 总结了课堂“三步走”策略:第一步, 一提问导入;第二步抓住主线加强学法指导;第三步引导实践以巩固提高。这“三步走”策略登堂入室, 可化繁为简, 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和接受程度, 优化了教学效果。

一、通俗易懂提问导入, 并在提问中辨识本质

过多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已经使学生感到厌倦。对于资金时间价值的概念的理解, 不能一开始就把课本上的概念直接灌输给学生:今天的1元钱不等于一年后的1元钱, 这样显得生硬且不容易被学生所理解和接受。另外, 今天的1元钱不等于1年后的1元钱, 原因有几种, 如果不加以辨析, 会使学生感到困扰。做教师的一个重要能力是, 学会问问题。良好的问题可以有效地激活课堂, 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兴趣, 为下一步学习做好铺垫。笔者开课前让学生思考了两个问题:一是“20年前, 1元钱可以买10个鸡蛋, 现在1元钱大概只能买到1个鸡蛋。这说明了什么?”。二是“今天我向你借1000元, 承诺1年后还你1000元, 你干不干?为什么?”

这两个问题简单直观, 而且联系生活实际, 让学生有兴趣思考和回答。最重要的是这个问题可谓一箭双雕:

第一, 揭示了主题, 第一问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今天的1元钱不等于明年的一元钱;第二问可顺势引出现值与终值这两个概念:既然同一货币量在不同时点上的价值不同, 为进行比较, 那么现值和终值就充当了把不同时间点的资金换算到同一时点的桥梁。

第二, 让学生辨识资金时间价值的真正本质:当前持有的1元钱, 比未来获得的1元, 之所以具有更高的价值, 在于货币的潜在盈利能力。第一问说明货物的价格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上涨, 即货币会发生贬值, 也就是说今天的1元钱比未来的1元钱更值钱。第二问说明了钱能生息 (资金时间价值) 以及未来的预期收入具有不确定性 (风险) 。

二、抓住主线, 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

所谓:“大道至简”、“简单”、“简约”是课堂的生命。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公式复杂且细分化, 容易使学生记忆混淆, 失去耐心和信心, 不利于主动吸收知识。如何把复杂的教学变成简单的路径, 就是教师教学智慧的一种考验。为使学生熟练掌握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 首先, 要深入公式, 让学生参与各种公式的推导过程十分重要, 同时更要让学生掌握计算所依据的原理, 引导学生总结得出资金时间价值计算的本质上是一种货币换算关系:要么是把不同时点的资金都统一换算到将来同一时点的价值———求终值, 要么都换算到现在同一时点的价值———求现值。这样便于学生抓住主线, 使学生知其所以然, 而不是只是教会学生套用公式。其次是掌握了公式的推导过程之后, 要学会抛开公式的记忆和计算, 借助系数表达式通过查表求解, 使解答过程简单化, 提高解题效率。

三、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实践应用, 通过应用巩固提高

“绚烂之极归于平淡”。“平淡真实”也是课堂的生命。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接地气的课堂应是使学生能把学到知识能灵活运用到实践中。“光看不练是假把戏”, 学了那么多五花八门的计算, 要会用来解决问题。案例1:假设你参加工作后, 你的月工资是3600元, 2014年的年终奖金是15000元, 年终奖12000的发放有两种方案:第一种方案, 一次性发放12000元, 但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共计360元;第二种方案, 把这12000元分摊到2015年的12个月中发放, 每月发放1000元, 假设银行存款利率是5.31% (月利率为0.44%) 。如果从个人福利角最大化角度来讲, 应该选择哪一种方案?

在这个案例里, 其任务就是要求比较每一种方案的奖金价值以及个人所得税的价值, 其思路是比较年终奖的现值减去个人所得税现值之后的大小。分两步:先比较年终奖发放形式的现值, 第一种方案的现值可直接得到, 第二种方案其实就是求奖金的年金现值;然后求个人所得税的现值, 和第一步相类似。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 比如子女教育资金的准备、购房决策等生活案例, 都可以运用到课堂上来, 使课堂更接近地气, 会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 也能让学以致用。总的说来, 要做好资金时间价值的教学还需教师不断的努力, 创新教学法, 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养成独立思考, 善于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

摘要:资金时间价值在财务管理中属于基础理论知识, 应用十分广泛, 贯穿财务管理活动的始终, 学好该知识对掌握财务管理的精髓至关重要。由于高职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使得学生在掌握该知识时有一定困难。针对高职生的特点, 笔者结合教学实际,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三步走”教学策略, 通过提问导入、抓住主线以及实践引导, 提高学生学习技巧的同使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

关键词:财务管理,资金时间价值,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周志红, 梁文涛, 侯君邦.财务管理.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3:24-28.

“学本课堂”三步走 篇9

一、第一步:激发兴趣,让学生想学

学生本位就是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那么学生缺少的是什么?是一种强烈的学习兴趣,是一种“我要学”的内心的原动力。但是这种期待和原动力都深藏在地底下,需要我们这些“勘探者”去考查,去开发这些埋藏在地底的汹涌澎湃的智慧的原油。这就需要我们老师“二次开发”教材,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深入地研究教材,思考用怎样的方式才能让学生学得快乐、学得有趣、学得有效。

那么用什么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呢?我想在课堂教学中,关键还是掌握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和心理特点,想方设法以教材为载体,有效地、科学地甚至是艺术化的进行教学设计,以此来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以《少年王冕》第一课时的教学为例,在教授“耽、莹、媚、载”这四个生字时,老师让请选择一个字大胆地猜一猜,这个字最初可能与什么有关。 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高涨起来,每一个孩子都举起手来想来猜一猜,而且大部分孩子根据字的偏旁结构是可以猜对的。“耽”和耳朵有关(“耽”的本义是耳朵大而且下垂),“莹”和玉石有关,“媚”和女子有关,“载”和用车装东西有关。”猜完后,老师再适当点拨一下,孩子们对这几个字的印象就相当深刻了。一个小小的猜一猜,唤起了学生学习生字的热情;一个小小的猜一猜,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了解了这些字的来历,记住了这些字的偏旁部首; 一个小小的猜一猜,把原先机械的识字教学变成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精彩的教学环节。

这样能够激发学生欲望的教学设计同样出现在《雾凇》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中。当教师出“笼罩、凝结、模糊、弥漫、淹没、洁白晶莹、银松雪柳、琼枝玉树 ”这些词后,教师顺势提问:“如果让你从中只选择三个词语报给大家默写,你会选择哪些词语呢?看一看,想一想。”孩子们主人翁的精神一下子被激发出来。他们一下子就找准了目标,其实,在孩子们辨析搜索的过程中,也完成了对这几个难写字识记过程。

学本课堂既然是学生的课堂,那么我想抓住学生求知的心理,灵活地运用教学方式,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有新意,有新意就能让学生兴奋起来,让学生产生主动学习愿望,学生有了这种愿望,学习过程才会变得更加美妙。

二、第二步:重视方法,让孩子会学

“教给孩子一生有用的东西”。这不是一句空话。若干年后,每篇课文内容到底讲了一些什么,学生可能早就忘记了,但是教给学生方法、能力是能使他们受益一生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就像掌握了开启智慧大门的钥匙,他们能用这把钥匙去探知、自己去学习未知的领域,并且学得主动、学得快乐、学得有趣。

在《少年王冕》第一课时的教学中,为了概述课文的主要内容,老师告诉学生:“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要想在很短的时间了解一个人,最好的办法就是看他的生平简历。”接下来老师出示了钱学森的生平简介,让学生了解到简历往往反映出一个人在具体的时间段里,做过哪些比较有意义的事。再让学生根据课文提供的资料,对王冕的少年情况做个简历,对学生来说就不是什么难事了。如此一来,课文的思路理清楚了,最重要的是他们学到了这个“写简历”的方法,以后同学们长大了找工作时,若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写个简历,他们就会懂得要写好简历“就是要抓住在特定的时间,发生的主要事件来写,对事件描述要有概括性。”这对学生来说真的是终身有用的东西。

另外,学习多音字时所用的“据义定音”法,理解词语时所用的“先拆后合法”,理解概括主要内容时的“找中心句概括段意”,写字指导时的“一看二写三对照”的方法都让学生受益匪浅。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课程,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长大后可能不会用到微积分、不会用到“万有引力定律”,但是一定会听说读写,一定要学会运用和表达。那么教学生有用的东西对学生的一生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其实,在我们的教学中,解词释意的方法、归纳概括的方法、指导书写的方法还有很多,关键是看老师能否在教学中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科学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指导,让这些方法在学生脑海里得以内化、巩固、升华,变成他们自己的能力。

三、第三步:顺应思维,让孩子乐学

教师的思维和孩子的思维之间还是存在着差异,自己在教学中也常常因为不了解学生或者教学方法失当,让教学陷入“填鸭式”的误区。或者整个教学设计凌驾于学生之上,让学生在课上望尘莫及。“学本课堂”要了解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了解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以学定教”,科学巧妙地处理和加工教材,由课堂的“控制者”变成和学生一起学习的共同体。

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放下身段,融入学生,倾听学生真实的想法也许是顺应学生思维最好的发法。所以我们既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否则课堂就变成了远离学生的“教案课”。

当然,不同的年龄段、不同的文体、不同的课时学生的理解能力、感悟能力都是不同的,所以我们老师在课前要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环节,顺应学生思维,合脚的鞋才是好鞋,顺应学生思维现状,因势利导的课才是真课。

“学本课堂”,“本”在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在发现中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才能变成一个兴趣盎然的、充满挑战的过程,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们老师除了做到“学本课堂三步走”外,还要做个有心人,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以利于学生发展为本,更大地挖掘学生的潜能。

数学课堂三步走 篇10

关键词:语文教学,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

我们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着眼于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 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那么, 创新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施展呢?我浅谈一下我的几点做法:

一、老师创造“平等”氛围, 让学生树立“创新”意识

《心理学》中说过, 人在愉快、和谐的环境中, 智力就能得到有效地发挥, 其个性、心理特征也能得到充分的展示。由此可见, 轻松、平等氛围的课堂能够让激发灵感, 集中注意力, 发挥创造潜能。

(一) 营造宽松氛围。

首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信任和鼓励学生, 让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在课堂上, 学生们主动产生疑问、提出问题、说出不同于其他人的答案、保留不同的观点, 在我的课堂中, 鼓励他们标新立异, 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自己的标新立异的创新活动。

其次, 在课堂上, 尝试着用“微笑艺术”。教师要“带着微笑”走进课堂。让孩子们在自由、平等、宽松的课堂气氛中, 有话敢说、有事敢做、有思维敢创新。

老师的一个眼神, 一个动作, 都会成为课堂上交流的好方式:一个学生想答问题, 但胆小, 老师望着他, 轻轻地点下头, 给他的是信心;有同学身体不舒服, 想请假, 老师点点头, 给他的是关心;有同学做错了事, 或答错了问题, 老师望着他, 点点头, 给他是一种无言的期待与勉励……这些带给学生不仅仅是关怀, 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孩子们的创新思维。

(二) 创设情境。

求知欲望是人们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驱力, 也是激发学生创新的基础。因此, 教师要依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 利用小学生的好奇心, 结合语文教材本身的感染力, 创设情境, 激起学生内心强烈的兴趣, 满足学生们“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欲望, 从而将老师“教”的愿望转化为学生们“学”的内在需要。

如教《赵州桥》一课时, 我引导学生从课题入手质疑, 学生根据课题找出题眼, 大胆发问:“赵州桥为什么叫赵州桥?为什么不能起另外一个名字呢?你给“赵州桥”起个名字吧?”如此一来, 答案一个一个地出来了:坚固桥、美观桥、奇迹桥、李春桥、石拱桥……激起了学生理解课文的能力, 教学指向更加清晰了。《“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看课题, 与之前学过的文章有什么不同?一是题目中有标点, 二是文章中人物说的话, 三是有反义词, 从课题入手导入新课, 激发兴趣。

二、老师运用灵活的技巧, 让学生发展“创新”思维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 我们语文老师根据课堂生成情况, 适时地引导和巧妙地点拨, 既能保证语文课堂顺利的进行, 又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充分展示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 利用灵活的技巧, 巧妙地引导。

在教学中, 设计各个教学环节的时候, 在导入上下功夫, 善于抓住生成点, 为我们继续上课所用。

在执教《难忘的一课》时, 我把握住了略读教学中教师的指导特点, 抓住课文的重点句, 引导学生自学、讨论、交流。这篇课文中, “我是中国人, 我爱中国!”是文章的主线, 也是教学的重难点, 我抓住这一点对学生进行指导、点拨, 与此同时, 我把握住了语文教学的最本质特点─读, 指导学生读出不同的情感。这句话第一次出现是作者看见一位年轻的台湾教师在教学生学习“我是中国人, 我爱中国。”他一笔一画地写, 很认真也很吃力;他先用闽南语, 再用不太熟练的国语一遍一遍地读, 教得非常认真。我在一开课就介绍了台湾被侵占的历史, 已让学生深深感受到了作为中国人不能学习祖国文字之苦, 学生此时再理解为什么那位台湾年轻教师的国语不太熟练, 就容易多了。我此处的点拨是有效的。接着我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情景“看着这些饱含爱国情意的师生, 听着这些饱含爱国情意的话语, 作为一个热血沸腾的中国人, 假如此时, 你就站在窗外, 你会怎样?”学生很自然地答道:“如果门是开的, 我会走进去。”很自然地引入到了这句话第二次出现的场景, 这一次引导又是非常有效的。

(二) 利用适合的时机, 巧妙地点拨。

教师引导学生时, 要选择恰当的时机, 而对学生的点拨要讲究巧妙。

在讲《草船借箭》一文时, 先请同学认真阅读全文, 划出课文的中心句──“周瑜长叹一声, 说:‘诸葛亮神机妙算, 我真比不上他!’”然后再请同学们把认为最能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句子划出来, 体会诸葛亮到底神在哪里, 妙在哪里。然后将与故事情节相关的历史人物如曹操、刘备、周瑜等人物一一介绍, 使学生的认知面不再局限于课文中那些单调枯燥的文字上。最后汇编诗歌, 体味经典。我把故事编成了这样的诗歌:草船借箭不寻常, 要论成败有文章。都督周瑜欲陷害, 孔明先生巧应对。妙算天文雾漫天, 通晓地利蒙曹操。洞悉人心妙计成, 箭如雨下满载归。神机妙算诸葛亮, 世世代代美名扬。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巧妙的点拨不但拓展了学生的思路, 而且对创新思维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使学生在愉悦的体验中感知知识、探究知识、接受知识, 使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更多、更全面的知识。

三、老师要关注“活”主体, 培养“学生创新”的能力

学生的创新从哪里来?来自于他们的动口、动脑、动手的实践。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让学生全面地“动”起来。只有学生积极地多方面地求知、探索, 创新能力方能逐渐被培养, 成为自己品质的一部分。

(一) 鼓励学生主动求知、探究。

正如“一千个读者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阅读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体验, 小学语文课堂中采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就会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讨论、交流机会, 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 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二) 激励学生开展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基地。在课堂中, 开展实践活动多种多样:写一两句话的感想;续说、续写课文;表演课本剧;写个人简介;办手抄报;做小导游……, 提高了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作业中获得知识, 锻炼能力, 形成良好的品质。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 我将还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 允许他们自由的畅谈自己的想法。让课堂动起来, 让思维舞起来, 真正能使语文课堂成为学生汲取知识的“乐”园。我将继续激活我的课堂, 勇于开拓创新, 不断探索, 继续前行在前进的路上, 在路上, 让我的“贝壳”都包含珍珠。

参考文献

上一篇:高认知问题下一篇:决策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