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探究

2024-10-03

中国画探究(精选12篇)

中国画探究 篇1

绘画是一种语言, 它是通过点、线、面和独特的符号、图式等绘画语言体系来传达作者思想感情的。那么, 衡量作品艺术价值的两条主线我们应牢牢地把握, 一是作品所传达出来的思想感情的精神高度及其感染力;二是作品所用的艺术语言和技法的表现力及与其思想情感的结合程度。两者是紧密结合, 相辅相成的, 后者是前者得以存在的物质手段, 而前者是后者艺术格调的总领, 并赋予后者精神生命。当然, 无论是思想精神还是语言技巧, 我们都应将其置于艺术史长河中去加以考察, 才能对其进行准确的定位。

中国画作为绘画的一种, 是以其独特的笔墨语言来传达思想情感的。由于中国画有不同的分科和表现技法, 加上近现代以来对西方绘画语言和技法的摄入, 当代中国画笔墨语言的表现程式和形态也千变万化, 但其应有的技术标准没有动摇。中国画历来注重对精神的表现, 这一传统在当代虽有所变化, 但仍得到继承, 是衡量中国画价值的重要标准。下面从绘画史的角度, 就传统延续、时代精神、个人图式三个方面对中国画的语言、技巧和思想精神进行分析, 从而更准确地剖析当代中国画的艺术价值所在。

首先看对传统的继承与延续。对当代中国画而言, 所谓的传统应包括中国画传统和西方传统。当代中国画仍以其自律性发展的主体为主流, 而借鉴西方传统的作品也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除了作为中国前卫艺术一部分的实验性水墨外, 传统型中国画也大量吸收西方绘画的元素来使自身的表现技法更为丰满。所以, 在对传统的继承上我们得对中、西方传统分而述之。

从中国文化传统方面判断当代中国画的价值时, 既要注意作品传统文化精神的继承, 又要注意其对传统笔墨语言精髓的掌握, 同时还要注意其在传统文化主线上, 从精神上或技巧上的新突破, 因为传承上的原地踏步对美术史无益, 只有在思想或绘画技法、绘画语言上有新意, 有突破的作品, 才获得绘画史上的存在价值。现代绘画大师们如黄宾虹、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李可染、陆俨少等已为我们做出了榜样, 他们的艺术价值也得到应有的体现。当代画家中也不乏其人, 如贾又福、田黎明、何家英等。他们或用传统的笔墨语言来表现时代精神和个人情趣, 或用新的艺术语言和技法去延续着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从而使其作品获得绘画史上的存在价值。

西方绘画传统是一个庞大的体系, 中国画家对其继承的态度主要是吸取能为我所用的部分, 不同的画家有不同的切入点, 如有的画家吸收其造型方法、画面构成方法、视觉张力等;而另一些画家则吸收创作理念、表现性、观照方法等。对这一部分作品的价值判断要透过表面的符号与技法嫁接, 而深入到深层的精神融合和为我所用的技巧的融合程度里去。从徐悲鸿、蒋兆和到林风眠, 再到关良, 是一个技法融合逐渐升级到精神融合的过程。对西画传统的借鉴、吸收在当代画家中, 尤其是青年画家中不乏佼佼者, 如吴冠中、贾又福、田黎明、卓鹤君、洪惠镇、李孝萱、刘庆和、刘进安、朱振庚等。这些画家或从表现技巧上、画面的构成方法上吸收西方传统, 如贾又福、田黎明、洪惠镇等;或从社会观照、人生观照等角度吸收西方理念, 如刘庆和、雷子人、李孝萱等。他们从技法、图式或精神上扩展了中国画的表现范围, 而又不偏离中国画的主线, 从而获得其在中国画史上的存在价值。

其次看对时代精神的表现。每个时代都有其特定的时代精神, 它是独特的不可重复的, 它影响着一代画家的创作理念, 从而影响了绘画风格的演变, 就算是打着复古旗号的画家, 其作品也带着明显的时代烙印。如五代两宋画家对理想化的古典诗化意境和丘壑构造美的深入探索;元代画家对笔墨情趣的深刻入微的体味;明清画家对情绪化笔墨语言的钟爱和对个性的张扬等, 构成了中国绘画发展历程的鲜活图卷。反观之, 作品中是否准确、深刻地表现时代精神, 便成了评判作品价值的重要标准。当然, 伴随着时代精神表现而产生的新技法、新语言亦包含其中。在当代中国画家中, 有关注中国文化复兴的大时代精神的, 如贾又福、卢禹舜等;有关注当代农村生活状态和田园情怀的, 如李伯安、袁武、何家林、方向等;有关注当代城市生活状态的, 如田黎明、刘庆和、李孝萱等;还有表现当代文人情怀的, 如洪惠镇、范扬、霍春阳、卢坤峰、王子武、李世南等。这些画家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表现了这个时代的精神面貌, 从而赋予其作品鲜活的生命力, 因此在时代精神上赋予其作品更丰富、更深刻的内涵, 从而大大增加了作品的艺术价值。此外, 在评判作品的价值时, 对时代感的把握是多层次的, 关键看画家是否关注当代, 敏感于身边生活, 做到有感而发, 那些无病呻吟之作是很难体现时代精神的。在表现时代精神时, 还要看所选择的绘画语言是否能与其所表现的精神高度融合, 如果在表现时代精神的同时出现技法的创新和绘画语言的拓展, 其作品则获得更高的艺术史价值。

最后看个人风格、个人图式的建构和个人思想感情的表现。众所周之, 艺术的生命在于创造, 无论重复古人, 重复他人还是重复自己, 都意味着艺术生命的终结。因此, 画家要想在绘画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必须建立自己独特的绘画语言体系, 形成自己鲜明的画风。鲜明的绘画风格同样包含两个方面:独特的内容与思想感情;新颖、独特的绘画语言及绘画方法。一些画家在题材内容上找到独特性, 这就是先解决“画什么”的问题。如李可染画漓江, 黄胄画新疆风情, 于志学画冰雪山水, 杜滋龄画西域风情还有李孝萱、刘庆和的都市人物等, 这些画家以独特的地域性题材为创作素材深入画进去, 并逐渐形成自己的绘画风格, 从而获得个人图式上的价值。另一些画家则首先在绘画语言、图式上建立自己的风格, 这就是先解决“怎么画”的问题, 如田黎明的光影, 洪惠镇的三角构图及清淡调, 张桂铭抽象花鸟, 范扬的漫笔书写等, 他们以独特鲜明的个人绘画语言表现各种题材, 从而获得他人无法重复的图式价值。此外, 还有些画家是在题材和图式上同时标立画坛的, 如贾又福, 以太行山为创作母题, 形成了有极大视觉冲击力的黑白交响画风, 从而获得了独特的题材和图式上的双重价值。

综上所述, 在对当代中国画作品进行价值评判时, 应排除各种社会因素的干扰, 而直接面对作品, 从思想、精神境界的高低, 技法传承与创新的程度, 时代精神的呈现程度, 个人图式的鲜明度等几方面进行全面的考察, 才能有较为准确的定位。有些画家在某一方面较突出, 而有些画家则在几方面都有建树, 这就形成作品价值高下的不同层次, 明者自能辨之。评判一个画家的艺术成就不仅要跟踪其一生的艺术轨迹, 更要将其置于美术史的发展长河中进行考察, 才能准确地定位。那些重复他人、无病呻吟之作, 只能作为家居装饰之用, 无艺术价值可言。此外, 一些曾有建树的画家, 成名后则不断重复自己的旧作, 也意味着其艺术生命的终结。

中国画探究 篇2

摘要:春节,俗称“过年”,可以说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追根溯源,在我国已延续了约3000年。春节期间,全国人民都要举行活动进行庆祝,渐渐地约定俗成,便形成了“习俗”,这些习俗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不断变化、完善、丰富,有些已经被淘汰,但是还有很多传统习俗流传至今,如祭灶神、贴春联、压岁钱、放爆竹、逛庙会等等。本文将对一些重点、有代表性的春节习俗进行介绍并探究其特点。

关键词:春节;习俗;特点;探究

春节,即农历的新年,一般是从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开始到正月十五结束,是中国时间跨度最长、最热闹,也是历史最悠久的节日。对春节最早的记载是在夏朝,“腊祭”中记载:“传说有腊月里,人们杀猪祭祀上天,祈求年风调雨顺,还用朱砂涂脸,鸟翼装饰,又唱又跳。”这其实就是庆祝春节的雏形。又有:“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1】这也是关于春节的记述。

“春者,天地开辟之端。”【2】春节是吉祥幸福的象征,意味着春回大地、辞旧迎新。由于长时间的积累,中国的“年事”活动十分丰富。民间流传这样一首歌谣:“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二十三,糖瓜儿①粘;二十四,写大字②;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坐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③。”这个主要是在北方流传的歌谣,但是类似的歌谣在全国各地几乎都有,而且内容也都差不多,都展现出人们在过年时热闹忙碌却又轻松快乐的场面。

一、祭灶神。

祭灶神的风俗历史悠久。灶神,民间多称“灶王爷”。对于“灶王”的来历,也是众说纷纭。有“炎帝作火官,死为灶(神)”之说【3】,还有“黄帝作灶,死为灶神”的说法。【4】腊月二十三是“年”的头,称之为“过小年”,传说这一天灶王爷要升天向玉皇大帝汇报。歌谣中“二十三,糖瓜儿粘”,指的就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祭灶升天,要准备饯行的佳肴,买些饴糖贿赂神仙,让他多说好话,也有说法是为了堵住灶神的嘴,粘住牙,免得他说些坏话。

祭灶活动内容很丰富,古代诗词中有很多描写。如宋代范成大的《祭灶词》:“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圆。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角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这首诗就生动、具体地描述了祭灶活动的场面。因为民间认为灶王爷是一家之主,天上去来共用七天,所以在大年初一时还要再把灶神接回来,把新的灶王神像贴上,让他在新的一年里保佑一家人的平安。

春节期间,民间所祭的神还有很多,除了灶神,还有门神、财神、喜神等等。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2、贴春联

春联,也称“门对”、“春贴”,是对联的一种,因为是春节的时候张贴,所以叫“春联”。春联上下联字数相等,平仄协调,内容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的愿望,是中华民族独有的艺术形式。公元964年除夕,蜀国孟昶自己动手写了“新春纳余庆,嘉节呈长香”。这是被人们公认的我国最早的春联。【5】春联是从两千多年前的“桃梗”演变而来的,古人相信鬼畏桃树,于是把用桃木做的牌子挂在门上用来避邪,后来渐渐发展成在红纸上写出字数较多、能充分反映心愿的句子,一年一换,便成为了现在的“春联”。“春联”正式诞生是在明朝,用红纸写春联也是在明朝,桃木的颜色是红的,红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联大都在红纸上写。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清朝的康熙皇帝、乾隆皇帝都十分喜欢对联,也是由于明清两代皇帝的提倡,人们对春联也更加重视。一些文人以对对联为乐趣,出现了不少趣联、奇联,适用于春节的就不胜其数,如:东风吹出千山绿,春雨洒来万象新。一家和睦一家福,四季平安四季春。等等。

除了贴春联外,还有贴“福”字的习俗。“福”字代表“运气”、“福气”、“幸福”,自古以来都被中国百姓喜欢。每到春节,家家都要在门上、墙上等处贴上“福”字,有的地方还习惯把它倒过来贴,取谐音“福倒”,意思就是福气到了。

3、压岁钱

过春节长辈给晚辈,大人给小孩压岁钱是中国的普遍习俗。清朝钱沃臣在《压岁钱》诗自注中说:“俗以五色线穿青钱排结花样,赉儿童压胜,曰压岁钱。”又据古籍《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压岁钱最早出现在唐玄帝天宝年间,嫔妃们在春节三五结伴做掷钱游戏,宫廷钱库就散些钱给她们。此风在当时宫廷内是很盛的。【6】后来此俗传到民间,便演绎成了现在的压岁钱。

压岁,是为了驱邪,民间认为孩子魂魄不全,要用压岁钱来压服“祟”④,来让孩子健康成长。虽然这是一种迷信,但是却反映了大人们渴望孩子茁壮成长的愿望。孩子们是非常喜欢压岁钱的,孩子们盼望过年,原因之一就是因为那份压岁钱。如清朝吴曼云的诗《压岁钱》所述:“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谈箫价,添得娇儿一夜忙。”孩子们收到压岁钱商议是买爆竹放呢还是买支箫来吹呢?想了一个晚上,可是忙坏了。

4、放爆竹

春节放爆竹之俗始于汉代,在我国已经有两千二百多年的历史了。“古时爆竹,皆以真竹着火爆之,故唐人诗亦称爆竿。后人卷纸为之,称曰爆竹。”【7】当时没有火药纸张,爆竹是用火烧竹子发出劈啪响声,“爆竹”的名称也由此得来。“卷纸为之”是唐宋以后,发明了火药之后的事了。这种“噼里啪啦”的响声是驱鬼避邪用的,用来祈盼来年幸福吉祥,又增加了喜庆的气氛,深受百姓欢迎,流传至今。渐渐地,爆竹的品种也越来越多,二踢脚、闪光雷、大地红等等。随着鞭炮的发展,又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烟花。烟花变化万千,绚丽多彩,伴随着爆竹声,一束束烟花腾空而起,在天空中绽放,让人心驰神往,给节日增添了无限喜悦。在除夕子夜,辞旧迎新之时,鞭炮声四起,铺天盖地,烟花腾空,此落彼起,人们互相祝福,祈盼新年顺利,让节日的欢乐气氛达到了高潮。李大钊曾说:“人生最有趣的事情就是送旧迎新。”现在的春节,便是人们总结过去,展望未来的节日。我们的祖祖辈辈为了庆祝这个节日,不知道积累了多少经验,形成了多少习俗,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习俗都各有特点,只靠这一篇文章也是说不清的。除了本文介绍的几个春节的传统习俗外,扫尘、拜年、剪纸、办年货、守岁、逛庙会、吃饺子汤圆等都是春节的习俗,以及各个少数民族特有的风俗,如土家族的“摆手舞”会⑤;壮族吃“压年饭” ⑥;蒙古族除夕吃“手把肉”,初一喝“辞岁酒”;藏族的“跳神会”⑦等等。

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对春节的庆祝方法也各有特点,不过,他们的共同点和出发点都是利国、利民、利家、利团结的,我们应该予以保护,并继承、发扬,使全国人民都过上愉快的春节,争取来年的丰收,争取更大的胜利。

注释:

①糖瓜儿,北方祭灶神时,用麦芽糖沾芝麻做成葫芦形或者瓜形的祭品。用意是使灶神上天后说些甜言蜜语,也有人说是让灶神的牙齿被黏住,说不出话,免得向玉皇大帝说坏话。

②写大字,指写春联

③扭一扭,指穿新衣服

④祟,本义指鬼怪,古时民间传有小妖叫做“祟”,大年三十晚上出来用手摸熟睡着的孩子的头,孩子往往吓得哭起来,接着头疼发热,变成傻子。因此,家家都在这天亮着灯坐着不睡,叫做“守祟”。

⑤摆手舞,又名“社巴”,整个活动以祭典舞蹈、唱歌等为表演形式,以讲述人类起源,民族迁徙,英雄事迹为内容。祭礼仪式毕,由“梯玛”或掌坛师带领众人,进摆手堂或摆手坪跳摆手舞,唱摆手歌。

⑥在除夕之夜就把初一的饭做好,叫做“压年饭”,预示来年丰收,吉庆有余。⑦藏族在除夕这天举行隆重、盛大的“跳神会”。人们穿着艳丽的服装,戴上奇形怪状的面具,在海螺、大鼓、唢呐等乐器伴奏下,高歌狂舞,以示去旧迎新,祛邪降福。

参考文献:

【1】《尔雅》【M】,卷六《释天·第八》,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

【2】刘尚慈,《春秋公羊传译注》【M】,中华书局,2010年5月

【3】刘安,《淮南子》【M】,卷十三《氾论训》,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年1月

【4】李昉,李穆,徐铉等,《太平御览》【M】,卷一百八十六,中华书局,1998年3月

【5】脱脱,阿鲁图等,《宋史·蜀世家》【M】,中华书局,1977年11月

【6】张玉清,《春节风俗之最》【J】,《大家健康》,1995年02期

中国画探究 篇3

关键字:中国画;山水题材;发展情况;代表画家

[本文系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课题青年项目《中国现代装饰艺术的美学研究》,立项编号:2013C056]

一、引言

改革开放至今,城市题材山水画作为一个全新的话题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在这期间涌现了大量优秀画作,它们从各个角度真实地再现和反映了当下的都市生活景观和人性化的生活场景。中国画城市山水题材作为美术的一个重要分支,不仅在美术教育和发展史上占据关键地位,它独具的贴近生活的特征更是广受大众喜爱。与城市题材山水画受到的广泛关注不同,人们对于山水画的研究却显得乏善可陈。本文仅以中国画城市山水题材概念的确立与发展为出发点,分析城市题材山水画的发展历史及内在特征,文中列举不同时期山水画家的代表作以及风格特点作为支撑,从唐宋时期的传统城市山水画作,到新时代的城市山水画百花齐放的态势一一展示,力求大众对中国画城市山水题材有个更直观的了解。

二、中国画城市山水题材的历史发展情况

中国画城市山水题材并不是当代中国才兴起的绘画题材,而是早在中国古代就已经有所发展,这主要表现为中国传统的山水画自古就有表现城市建筑和城市生活的作品,并且佳作层出不穷。以宋朝为例,当时出现了“宫室画”。所谓“宫室画”就是专门描绘帝王宫殿、大官府邸、园林楼阁等特定内容的画作,这可看做是中国最早城市画山水题材的前身之一了。如果说“宫室画”局限于皇宫重地,与城市山水题材不尽吻合,那么专门表现城市生活和城市景观的“风俗画”可谓是城市山水画的杰出代表了,无论是郭忠恕的《明皇避暑图》还是刘松年的《四景山水图》,都是其中不可多得的佳作。纵观众多画作,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城市的繁荣发展所带来的改变,为当时城市山水题材画作的产生提供了强大的原动力。而在层出不穷的城市山水佳作当中,《清明上河图》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唐末宋初时期涌现了大批佳作,可谓是中国画城市山水题材的最早萌芽。而城市山水画的第二次重大突破则发展在20世纪初。由于当时中国的大门被迫向西方世界打开,各种工业城市景观在广州、香港等沿海城市突现,城市的巨大变革对生活在这些城市当中的山水画家影响极大,当时的山水画家开始创造性地注重城市风景的写生和现实题材的创作,他们的绘画理念与唐宋期间的画家相比有所发展,并不是单纯地重现当时的城市风貌,而是选择性地加入了创造性元素,并且加入了西方绘画的写生观念,可谓是中国画城市山水题材的一次重大突破。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城市题材山水画的又一个重要发展时期。在此期间,中国的山水画家们受新中国农业建设所影响,积极投入到各种新题材的火热创作中。与20世纪初注重城市写生的山水画家们有所不同,这个阶段的画家写生是深入生活的手段,在画法上强调写实性,在趣味性上强调通俗好看,而在表现形式上则注重正面歌颂。这一时期的画作与政治和国家政策紧密相连,其中不少画作都能看出围绕着为工农兵服务的宗旨,题材内容虽然与之前的作品相比有所突破,更加贴近社会生活,但是从另一角度上来说却削弱了山水画传统。

三、中国画城市山水题材的概念确立与发展

城市山水概念的确立经过了一个漫长而又纠结的过程,其中钱学森先生在给当时担任《美术》杂志编辑王仲先生的来信中创造性地提出了艺术家应以城市山水作为新的题材探索关系,并且以此来促进“山水城市”的建设,由此“城市山水”这一概念才最终被确立下来。除了钱学森先生这个关键存在以外,深圳画院在当中同样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上世纪90年代开始,深圳画院率先提出了“城市山水画”这一全新课题,并在1991年再次提出了“深圳画家画深圳”的想法,以深圳为表现对象,通过画作向人们展示了深圳的立体形象,并且将城市山水画的艺术概念再一次推到人们视线当中;第二,1993年,深圳学院展开“城市山水画”的艺术活动,得到了国内外众多画家的热烈响应;第三,1995年5月,深圳画院从全国各处邀请了20多位著名的山水画家和美术理论学家以“城市山水画创作”为主题的研讨活动,以此为契机,城市山水画渐渐打响名号,逐渐被更多的人所熟悉和接受。

经过以深圳画院为主导的人们的一系列努力,中国画城市山水题材的概念不仅正式确定起来,并且在短时间内就获得了飞速的发展,这个时期笔者将其统称为城市山水画的初步发展时期。初步发展时期的城市山水画佳作层出不穷且形式各异,根据它们内在的特征,笔者将其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水墨风格的城市山水画,此类作品的代表画家和作品有祝林恩的《太阳岛初夏》、宋玉明的《雨中深南大道》等。这类作品重点是追求水墨语言的现代感,都市里的高楼大厦、川流不息的人群、灯火辉煌的夜景等是主要的内容元素,对灯光、色彩的严苛要求是这类作品的关键特征。第二类作品可谓是第一类作品的升级版本,同样水墨元素占据了重要作用,但同时更加注重写意语言的灵活运用。代表作家和画作有赵卫的《南国街市》、卓鹤君的《都市交响曲》等。此类画家大都是学院派出身,有良好的传统水墨造诣,并且深受西方现代主义影响,将西方流行的现代主义融汇于画作当中,在写实的基础上增加了更多天马行空的创意。第三类是创造性的城市山水画。它与前两者最大的不同在于对于传统笔墨线条的运用,画作中除了真实反映城市风貌,更加注重对画作中对象造型感的描绘和刻画。

中国画城市山水题材的初步发展,对城市山水画的各方面都做出了有益的尝试,为它的长足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结束城市山水画的初步发展之后,很快迎来了它的第二个发展时期——快速发展时期。这个时期,随着国家经济飞速发展,一方面人们有了更夯实的经济基础作为支撑,对于美术等艺术有了更高的需求;另一方面随着国内外联系的加强,东西方思想文化发生激烈碰撞,人们的文化艺术观念也发生着变化,不仅人们对于艺术的接受程度直线提升,艺术家们对于作品的要求和审美更是上升到了一个高度。这在城市山水画上的直观体现就是呈现一种百花齐放的势态,城市山水画从学术性到系统性,甚至到画作风格都有了很大提升。这个时期的一大特点就是涌现了一大批女性画家,她们用女性特有的细腻观察生活,出自她们之手的城市山水画别具温情和感性。除了出现越来越多的女性画家这个特点之外,这一时期的作品,不是单纯地停留在对城市风貌的描绘和提取,而是更多地展现作为城市人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

四、中国画城市山水题材兴起的意义

正如前文所说,中国画城市山水题材并不是当代的产物,早在唐宋年间就出现了一大批城市山水画的优秀作品,它的出现和发展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如果说传统的城市山水画作更多地停留在对传统山水画美学情境的眷恋之中,那么当代城市山水画则更多地表达了对现实观和人生观的抒发。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门大开,国际上各种新奇和不同的思想观念进入中国,对于艺术家来说,这是一场文化思想的革新。而随着中国的迅猛发展,当代中国社会全面进入城市化进程,时代变迁为艺术家们的创作提供了原动力,为将来能涌现更多的佳作提供了条件和可能。而中国画城市山水题材的兴起和发展不仅极大地拓宽了美术艺术的发展,同时城市山水画中蕴含了画家对城市文明和城市发展的殷切关注,它不是简单的一幅画作,而是对历史积淀而成的当代城市文明的审美再创造。

五、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跃发展,艺术在人们生活中占据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因此人们对艺术文化的要求和审美也水涨船高。尤其现在是全面进入城市化的中国,大众对中国画城市山水题材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他们不再满足于画家对城市风貌的再现和直观反映,而是期待能从中看到具有人性化和亲和力的生活场景,以及画家所蕴含在其中的思考和情绪表现。因此,当代的中国城市山水画,由被动化为主动,实现了作品内容由单一的为城市风貌造像到向个人生活场景叙述的突变。作品饱含画家的思想理念,除了展示城市山水的美观之外,更有对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赞叹与批判,还有着对当下人们生活的城市环境的积极思考,就连人与自然关系的剖析也涵盖其中。本文以中国画城市山水题材概念的确立与发展为落脚点,分析和总结了城市山水画的发展历程,希望能进一步促进大众对城市山水题材的喜爱和接受程度。

参考文献:

[1]李百鸣.中国画城市山水题材的前身发展特征[J].黑龙江省艺术科学学报,2015.

[2]洪再新,赵沨.中国美术史[M].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3.

[3]张彦远.历代名画记[M].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

[4]林登雄.“城市山水画”的发展问题[J].福建艺术,1994,(01).

[5]李百鸣,姚瑞江,王龙.中国画城市山水题材的前身与萌芽[J].艺术研究,2014,(01).

[6]羊草.论中国山水画的“虚静”说——道家“虚静”理论在中国山水画中的渗透[J].书画世界,2009,(05).

作者单位:

探究中国画用笔与书法的关系 篇4

唐代书画理论家张彦远曾经说过“夫物象必在于形似,形似需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①质感、立意须造型,造型须用笔,可见用笔便成为中国画的基础、灵魂,也称为核心、命脉,更是中国画独领风骚的一面。而中国书法强调的基础便是用笔,因此中国绘画和书法在用笔上追求一致。

一、追溯“书画同源”

我国历来就有“书画同源”一说。最早的“书画同源”说可以追溯到唐代。唐代的书画理论家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说:“颉有四目,仰观垂象。因俪鸟龟之迹,遂定书字之形,造化不能藏其秘,故天雨粟;灵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夜哭。是时也,书画同体而未分,象制肇始而犹略。无以传其意,故有书;无以见其形,故有画。”②此为最早的“书画同源”说。元代的画家兼书法家赵孟在题《秀石疏林图》中说:“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赵孟强调的是,书画同体而未分,而在画中国画时,也应该以书法的笔法画画,以“写”代“描”。明代的唐寅说过:“工画如楷书,写意如草圣,不过执笔转腕灵妙耳。世之善书者多善画,由其转腕用笔之不滞也”。③这些足以见得书法与中国画的紧密关系。黄宾虹曾讲:“书画同源,欲明画法,先究书法,画法重气韵生动,书法亦然。”④说明要了解画法,应先探究书法,书法、画法都要重视气韵生动。他还说过:“用笔之法,从书法而来。如作文之起承转合,不可混乱;起要锋,转有波澜,收笔须提得起。一笔如此,千笔万笔,无不如此。”⑤显然,他认为书法是绘画的基础。上述这些观点都表明了书画家对“书画同源”的一些认识。

中国书法和绘画使用工具相同,都是中国传统的毛笔。在中国绘画中,线条是重要的表现形式,而线条的起承转合、力度等都归于书法的功力,因此说书法是中国画的重要基础之一。

二、书法用笔在中国画中的体现

元代书画家赵孟,既是著名画家,又是元代楷书四大家之一。他的画线条极有书法韵味,融合了篆隶真行草各种笔法,可谓是多种书法技巧的组合。王蒙是元四家之一,是元代非常有成就的大画家,他同样以书法用笔作画,融合了篆隶行草等多种笔法,画中笔力浑厚。他曾有诗云:“老来渐觉笔头迂,写画如同写篆书”。这里他用了“写”画,而非“画”画,说明他认为作画要用写书法的笔力与技巧,而非单纯的物像描绘。明代书画家董其昌更在其《画旨》中说道:“士人作画,当以草隶奇字之法为之”,否则便会“已落画师魔界,不复可救药矣”,⑥

我国古代的著名画家,很多在书法史上也名垂千古,如宋代的米芾,元代的赵孟,明代的沈周、文征明、董其昌,清代的石涛、八大山人、郑板桥等,他们除绘画方面的成就外,书法也是造诣颇高。现当代一些著名画家如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等在书法方面也都是杰出者。他们在书法与绘画方面相互补充,相互借鉴。把书法笔法运用到绘画中,又通过绘画的形式对书法进行创造。

画家常用书法来创造新的绘画语言。如北宋的米芾,是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他写字自称刷字,痛快淋漓,变幻莫测。他的画也通过侧笔水墨点染,创造了米点画法,以侧笔点墨为主,不拘形色钩皴,创造了雾雨蒙蒙的《云山墨戏图》。其刷字的爽快与云山墨戏的淋漓尽致相得益彰。元代的赵孟,不但是著名的画家,同时也是楷书四大家之一,其画风书风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他的山水画以枯笔淡墨、浅绛设色等方式,创造出格调高雅的意境。他的《秀石疏林图》中,用飞白的笔法画巨石,犹如写草书;用浑圆的笔法画古木,犹如写篆书;用利落的笔法画竹叶,犹如写行书。充分展示了书法在绘画中的效用,更在题跋中表明了书画同源的理论。清代的八大山人擅长以书入画,以画入书,他把书画两方面相互渗透并加以联系。在他的绘画中可以看到各种奇怪的造型,如石头上大下小,树干上粗下细等,这都跟他书法的布局关系紧密联系。清代盛大士在其《溪山卧游录》中说道:“书画源流,分而仍合。唐人王右丞之画,犹书中之有分隶也;小李将军之画,犹书中之有真楷也;宋人米氏父子之画,犹书中之有行草也;元人王叔明、黄子久之画,犹书中之有蝌蚪篆籀也”,⑦可见,历代的画家以书笔入画的数不胜数,足以见得书法用笔在绘画中的重要性,使绘画富有精神,富有骨力。

近现代的一些著名画家,他们在书法方面也都造诣高深,如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等。吴昌硕在研究先秦的石鼓文后,将大篆运用于画中。并在其诗《挽兰》中说道:“画与篆法可合并,深思力索一意唯孤行”。⑧由此可见,他对书法与绘画关系的深层次思考。齐白石是我国20世纪的书画大师和书法篆刻巨匠,尤以行书和篆书见长。在他的人物画中融入了书法简约大方、雄健浑厚的笔意,同时,在他的书法作品中,也对整体布局的倾斜多姿有着精心的设计。黄宾虹也是20世纪的书画大师,在他对笔法的论述和在山水画的创作方面可以看出,他将书法原理运用于绘画,并取得了超高的艺术成就。可以说,黄宾虹的绘画是建立在书法之上的艺术楼阁。

上述的这些古今大书画家,他们的绘画线条能有这般魅力,可见他们在学习绘画的同时,更勤奋苦练书法,把书法的用笔融入到绘画中来。绘画有了书法用笔的支撑,便更加有精神,更加有可观赏性。

三、书法对于绘画的重要性

现代很多画中国画的人,只重视绘画的形式构图和笔墨技巧,缺乏中国画家所必备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另外,中国画前辈们的书写工具就是毛笔,从小对毛笔的笔性有所领会。而现代人书写工具则是钢笔、电脑等,已经很难对笔墨的情趣深刻的领会和把握。因此,对于毛笔的弃用可以说是一种时代的趋势。所以现代画家想要提高用笔的功力以及趣味性,都需要在书法上多下功夫,通过书法的练习,提高笔墨的质量与修养。只有更多的体会与运用,才能将毛笔的特点发挥到极致。中国绘画不同于西画,不光是形象的模拟和色彩、光影的再现,而是对线条有着极大的重视,以笔墨线条为元素直接抒发作者的审美情感。线条的浑厚、老辣、挺拔等方面,绘画都可以向书法借用。

中国画的线条基础是书法,因此学习中国画一定要学习书法。有了书法的基础,作画才会有力道,线条才会有质量。而写好书法又需要长时间的练习,所谓“字无百日功”。只有通过长时间的练习,才能将书法用笔熟练的运用于绘画中,才能达到艺术的高度。

结语

总之,在中国画的绘画中,书法用笔对于绘画的帮助与提高不可估量。不论是书法的笔墨意蕴,还是书法的用笔方式,都能提高绘画的线条力度以及可欣赏性。同时,我们也可以从绘画线条中看到画家书法的笔墨功力。因此我们在学习中国画的同时,要勤于练习书法,以书法用笔融入到绘画中,自然会有不同的艺术精神。

参考文献

[1]潘运告.中国历代画论选[M].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108

[2]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一《叙画之源流》

[3]周积寅.中国画论辑要[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5.541

[4]黄宾虹.宾虹书简[M].上海美术出版社, 1988.49

[5]赵志钧.黄宾虹论画录[M].浙江: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1993.143

[6]周积寅.中国画论辑要[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5.544

[7]周积寅.中国画论辑要[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5.549

[8]周积寅.中国画论辑要[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5.550

[1]张彦远.历代名画记[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

[21陈传席.中国山水画史[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

[3]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上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中国电子竞技的发展探究 篇5

本科学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题 目

中国电子竞技的发展探究 学

院 经济管理学院 专

经济学

学生姓名

黄 漫

学号 1204110026

指导教师

职称

2014年12月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目前,国内关于“电子竞技”的研究可以说是空白,难以搜索到关于该产业的研究报告或相关著作。对于一个新的领域,深入的探索比较的困难。所以本文只是对中国电子竞技的发展进行探究,根据我国现有的电子竞技发展状况以及国情,针对起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偏见、错误的政府管理、产业化程度低,专业人员的缺乏等问题,提出相应解决策略。

1、研究背景

农耕时代产生了田径,工业时代产生了赛车,信息时代产生了电子竞技运动。电子竞技运动是一个新时代的体育项目,而关于电子竞技运动的概念,目前专家学者还没有形成一个权威性的价值认知。

2007年10月,第二届亚洲室内运动会首次将电子竞技列为正式比赛项目,这是电子竞技第一次被正式纳入国际性体育赛事。长久以来,“打游戏”在许多家长眼里是“不健康”和“荒废学业”的代名词,而电子竞技正是孩子打游戏的“好借口”,因此大人们对之十分反感。客观地说,这样的理解有一些片面。电子竞技产生于游戏,国家体育总局对电子竞技的定义是:电子竞技是利用信息技术为核心的软硬件作为器械进行的、在体育规则下实现的人与人之间的对抗性运动。从定义上看,电子竞技与其他的体育竞技项目并无不同。通过这项运动,可以锻炼和提高参与者的思维能力、反应能力、心眼四肢协调能力和意志力,培养团队精神。电子竞技体育伴随新技术而产生。电子竞技借助于网络、机、鼠标、键盘与统一的规则等实现不同组织和系统间信息的廉价传递,进行人与人的对抗。电子竞技运动把信息技术和体育竞技紧密联系在一起,是一项受到许多青少年欢迎的新兴体育项目。而要改变大多数人的观念,就要优化电子竞技的大环境。在被纳入国家体育总局管理的体育项目之后,我国的电子竞技将走上一条良性的发展之路。

在国外,电子竞技作为体育概念的延伸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电子竞技体育产业在韩国已经成为国家的支柱产业,并被列为韩国三项最大体育竞技之一(足球、围棋、电子竞技),年产值相当于40亿元人民币。截止到2004年,全球电子竞技爱好者,已经达到了一亿人。据北美最大的娱乐软件商会组织IDSA统计:2001-2004年全球电子竞技产业年均成长率持续高达15%,2003年北美电子竞技产值为100亿美元,到2004年欧美的总产值达到490亿美元。

根据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下同)的调查,截止到2004年6月30日,我国的上网用户总人数为8700万人,同1997年10月第一次调查结果62万上网用户人数相比,增加了140.3倍。我国网民总数的快速增长已为世界所瞩目。但8700万网民在我国将近13亿的总人口中还仅占6.7%,这说明尽管我国的互联网用户总数很大,但增长速度较快。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3年,中国个人计算机普及率,仅为每1000人拥有16.31台,到了2006年,也仅仅是每一千人拥有56.53台。这个数字,仅仅高出中等收入国家的指标56.16台,却远远低于世界水平153.14台,中国香港是653.66台每一千人,韩国是540.85台每一千人,美国是806.07台每一千人,这又说明发展空间仍非常大。巨大的网民数量意味着巨大的消费群体和消费需求,需求就意味着商机和市场,这也正是电子竞技体育产业诞生的先决条件。而有庞大的市场潜力,我们就应该投入更多的力量,去引导市场的走向和产业的发展方向。让更多拥有个人电脑的用户,能够实际的参与到这项运动中,形成规模效应,吸引更多的投资。虽然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各种行业呈现百家争鸣的显现,而且发展热点和精力都投放在地产楼市上面,但我们却不能忽视那些刚刚步入正轨的新兴行业和得不到重视的发展项目。电子竞技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方向,拥有巨大的潜力,它所面向的需求人群,是年龄介乎16至28岁的年轻人士,而我国的年轻一代,占据着国内的大部分人口。拥有如此巨大的市场潜力,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这个新兴的经济增长点,成为一个新的课题。

2、研究问题

相对于国内外的研究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文献来说,一个学术研究的重要价值在于它对实践的指导意义。任何一种理论都具有相对性,根据不同国家的技术环境以及国情来说,没有任何一种理论是放诸四海而皆准的。所以本篇文章的选题,既反映了在世界范围内的电子竞技发展的政策选择和调整所面临的局面,也反映了我国在电子竞技发展的中的问题。本文主要研究对象是中国“电子竞技”,探讨关于电子竞技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以现今电子竞技发展状态,以及相关的数据统计,预测电子竞技的发展方向。

3、研究意义

积极推广电子竞技,具有双重意义,首先是能够形成庞大的产业链条,创造经济增长点,第二个方面,就是带动地区或者国家的经济转型,摆脱传统经济模式的高耗能,高污染,同时也符合新时代的节能环保的倡议。

作为一项新兴的发展产业,电子竞技包含了科技发展带来的技术革新,同时也包含了原始的竞技体育精神。在技术方面,电子竞技包含了软件开发业、硬件制造业业、通讯服务业等等,能够反向推动电脑硬件的销量,和周边硬件的需求。已经形成了一条依赖性极强的产业链。

体育竞技上,电子竞技侧重于锻炼和提高参与者的思维能力、反应能力、团队精神、自制能力、协调能力以及意志品质和体育精神,培养参与者对现代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是一项健心健智型的体育项目。电子竞技比竞技体育更容易入门,它对身体素质方面的要求不象传统竞技体育那样高,甚至健全人和残疾人可以同场竞技,所以电子竞技使得人们从身体素质方面的较量中脱离出来,转向更多的脑力技巧方面的较量,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来进行比赛,这使得很多在身体素质方面没有优势的人也可以站到世界级的体育运动领奖台上。

新的历史时期,体育事业蓬勃发展,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为体育打开了一片崭新的天空,两者的结合造就了充满魅力与遐想的数字体育,而电子竞技运动正是数字体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字体育中“体验体育”的一种。电子竞技运动将信息技术与传统体育相结合,它将体育人群从线下扩展到了线上、将传统体育从现实世界延伸到了虚拟世界,扩大了体育人口,促进了传统体育链的延伸。

现今电子竞技的发展处于一个转变期,从新生期转变为成长期阶段,由于电子竞技的发展基础比较薄弱,也没有太多的先例可以参考,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不少的问题。许多问题困扰着这个新兴的产业,也阻碍这个体育赛事向外扩展,成为影响世界的力量。纵使电子竞技周边产业具备相应的硬件和软件条件,如果电子竞技找不到正确的发展路向,最终会走向衰落。

二、研究思路和方法

本文的逻辑思路,首先是把握“电子竞技”的定义和时代意义,进而引入韩国与美洲等国家或者地区作为例子,旨在让读者明白该产业的潜力与可行的方向。而每一个学术的研究价值在于它的实践意义,而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国情,因此理论都有相对性,我们要考虑国情,而不是照搬照套。在有先例的前提下,再回到我国的发展中来,面对我国的实际情况,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使该新产业健康稳定发展起来。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调查法、比较研究法等方法。主要引用国家统计数据和相关的学术论文,以国外的实例,引进可行性,结合中国实情,做出分析,找出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针。

1、文献资料法

在阅读有关的期刊、论文等资料的基础上,获得与本研究相关的信息,为本文积累并提供了资料的来源和论据。

2、逻辑分析法

运用归纳法对相关的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对研究的资料进行分析,找出研究对象的内在联系,从而得出结论。

3、调查法

运用访谈的方法,对电子竞技运动在普通大众中的普及进行调查。

创新点

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经过发现,文明的秘密在于“分工”,分工是财富的根本来源。分工是工业经济与农业经济最初也是最大的区别点。亚当·斯密据此而作的《国富论》成为西方经济学的奠基石和依据。但信息技术的发展却预示融合是当代财富的根本来源。融合是信息经济与工业经济最大的区别点。有学者认为,就生产者与消费者、买方与卖方关系而言,农业财富来自他们之间的合一;工业财富来自他们之间的分工;信息财富来自他们之间的融合。

信息产业的知识信息特征使其具有向其他社会产品的附着性、粘贴性和渗透性,从而与其他三类产业相比具有较高的关联度。信息产业的产品一旦被人们需求,就会以极快的速度扩散它的,并和其他产业相互交叉、渗透,产生新的产业,称为产业融合。电子竞技体育产业正是信息产业和体育产业融合的产物。工作进展计划

本课题的研究时间期限为9个月左右,2015年1月开题,2015年9月份结题。

1)2015年1月制定开题计划。

2)2015年4-5月查阅相关资料与书籍。

3)2015年6-7月发放、回收调查问卷,并进行数据分析。4)2015年7月查阅相关书籍、验证自己论文的结果。5)2015年8-9月写出论文初稿。

6)2015年10月反复修改论文,请导师指正。7)2015年11月提交论文,准备论文答辩。

参考文献

中国画探究 篇6

关键词:中国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关系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不懈努力和艰辛探索,逐渐形成和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统一,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中国梦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国梦需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国梦的载体和依托,是追梦、圆梦的根本路径。

一、基本内涵解读

(一)中国梦的基本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给予了中国梦以时代性解读,其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无疑吹响了新时期奋进的号角,也极大地振奋了中华儿女的精气神。中国梦不仅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不仅是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还是个人的梦;不但是编织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自己的梦,而且还是助推国际社会实现共同发展的“世界梦”。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带领人民长期奋斗中形成的,是中国发展进步的必然趋势,其基本内涵是:一方面,坚持社会主义,这就决定了她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在于其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方面与其他社会主义有着不同,分别在实现途径、行动指南、根本保障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主要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党的十八大以来形成的最新理论成果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一步实践提供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也包括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

二、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

实现中国梦需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国梦的载体和依托,是追梦、圆梦的根本路径。

(一)实现中国梦需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实现中国梦的根本政治前提

鸦片战争爆发以来,伴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封建势力为了极力维护其统治,也日愈变得反动起来,在外受帝国主义欺凌而无民族独立、内受封建主义压迫而无民主制度的社会里,中国人民开始了长达百年的抗争。其间不乏有无数的仁人志士们为救亡图存而奔走,也曾掀起农民起义、资产阶级改良和革命,希冀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独立,但最后均以失败告终。直到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成功地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建立了新中国,并通过社会主义改造,引领中国人民走上了一条经得起历史证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人民群众真正成为了国家的主人,拥得了当家作主的权利,进而有了实现中国梦的可能。这为实现中国梦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

2.实现中国梦需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进行了艰难的探索和不懈的努力,虽然存在着明显的挫折和失误,但也为实现中国梦做出了有益的尝试,提供了一系列宝贵的经验教训。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邓小平在反思过去的社会主义实践的过程中,以巨大的政治魄力和勇气,客观公正地评价历史,始终认为社会主义是个好制度,必须坚持。关键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我们没有搞清楚或者没有完全搞清楚。为此,邓小平在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基础上,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推动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使我国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在这期间,始终扭住发展这个中心不放,大刀阔斧地改革,使我国社会生产力获得了极大地解放和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从贫穷走向温饱。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命题的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到理论的构建,为中国梦的建设和实践开启了新的思路,中国梦就是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基础上得以实现。

20 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东事件”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面临着严峻挑战。在世情、国情和党情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以江泽民为代表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带领人民经受住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挑战,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发展和创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使我国经济建设、综合国力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人民生活达到小康,这更加坚定了全体中华儿女实现中国梦的理想信念,为中国梦注入了新的前进动力。

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的发展实际,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做出了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重大转变的决策,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改善民生,使人民生活过得更加殷实。为实现中国梦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进一步增强了实现中国梦的信心和决心。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阐述中国梦的科学内涵的基础上,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新时期,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确立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须以中国梦为目标和方向,努力追梦、圆梦

中国搞社会主义,没有现成的道路和模式可循,只有充分认识我国国情,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顺应历史和人民的期盼,才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迈得更为坚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梦的提出,无疑将国家的希冀、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愿望融为一体,既蕴含着对中国过去历史的深刻洞悉,又表达了全国各族同胞对未来的共同期盼和宏伟愿景,承载着多年的历史夙愿和现实的梦想追求,是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价值坚守和对世界人民的责任担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须以中国梦为目标和方向,努力追梦、圆梦。

1.中国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夙愿和现实追求。多年来,我国人民在推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中砥砺前行。无论是五六十年代“穷则思变”的岁月还是人们通过建设改革开始共享发展成果的今天,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始终是人们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虽然我国现在处在历史上从未达到的制高点,整体实力已非昔日可比,但与人们所期望的中国梦的目标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就需要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中,进一步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同时针对我国现实存在的种种问题,适应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不但要实现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更要保障人民的幸福安康。中国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明确了前进方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目标引领。

2.中国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发展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得到了巨大的提升,这正是因为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长期以来,许多资本主义国家都曾采取多种形式,对我国的社会主义道路进行过颠覆和破坏,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行过指责和批判,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进行过干扰和抨击。然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艘航船却拨开迷雾,行驶得愈来愈稳健。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成就的取得,中国梦正一步步地得到实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增加了前进的动力,也极大地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同时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走向成熟和完善。中国梦不仅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自己的梦,而且还是实现国际社会共同发展的“世界梦”。这既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历史传统和民族特性,,也是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价值遵循。中国梦有着与世界共和谐共发展的细腻情感,中国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也为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给世界人民带来了更多的福祉。

总之,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梦的实现途径、行动指南、根本保障,让中国梦不断焕发出民族复兴和社会主义的迷人魅力;中国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和完善指明了前进的目标和方向,增添了不断发展前行的动力。着眼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继续向前发展,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仍是全体中华儿女面临的时代使命和责任担当。

参考文献:

[1]《论中国梦的基本内涵与精神实质——从“五个统一”视角,贾绘泽 郭华,《湖北社会科学》,2014年第6期

[2]《“中国梦”、中国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辛鸣,学习时报,2013年3月11日

[3]《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白洁,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学 子 论 坛》,2013 年第 10 期

[4] 《习近平在庆祝“五一”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的讲话》,新华社(电),人民日报,2015年4月29日

中国画探究 篇7

一、中国画审美特色

中国画的本质特色反映着中国文化, 而中国画的审美特色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全方位的体现。从‘天人合一’的哲学思维到‘道法自然’的绘画准则;从佛学的‘色空’思想到‘空灵’‘无我’的意境追求, 无一不说明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画审美的关系之紧密。

(一) 中国画追求天人合一

中国古人在形容中国画的创作中有这样一句话:“文以达吾心, 画以适吾意”, “不精不诚, 不能动人”, 就是说任何艺术作品若要感动其他人, 作者必须要先感动自己, 否则这样的作品必然是苍白无力和毫无价值的。真正的艺术大家从不以炫耀技巧为能事, 既注重自然为上的追求, 又对自身的内心世界借助绘画进行表现, 通过长期的理性和非理性的探索, 把二者合而为一, 创造出了最高境界“妙悟自然、物我两忘”的天人合一之境。

(二) 中国画追求文人情调

在中国画艺术史上, 几乎每位有成就的大画家都首先是人文修养很高的人。被誉为“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的王维, 学养与才情都堪称唐代诗人中的佼佼者, 开创了以诗歌意境入画的先河。齐白石老人说:“我的诗第一, 印第二, 字第三, 画第四。”可见其艺术追求。潘天寿也明确地讲过:“画事不须三绝而须四全。四全者, 诗、书、画、印是也。”就是这句话倒出了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必须具备的全面修养和独特才情。

中国画注重“书画同源”的同时, 也讲究“诗情画意”的表现。虽然都是独立的艺术门类, 但又同根同源, 即可单独欣赏又可作为一个整体, 构成了中国画艺术的独特形式。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画审美的影响

(一) 儒家文化对中国画审美发展的影响

儒家文化中“有为、中庸、尊正统”的出世观, 战国时期的《周易大传》中关于“刚健”和“自强不息”的思想对于中国文化向前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对于中国画的审美取向受到了深远的影响, 古代文人画多以梅、兰、竹、菊四君子表现自身的“刚健”与“高洁”的精神世界, 中华民族如竹有节, 宁折不弯, 如梅挺拔, 凌寒独放, 如兰清幽, 一尘不染, 如菊灿烂, 老而弥坚。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下民族精神的独特之处。

(二) 佛学文化对中国画审美发展的影响

受佛学思想的影响, 中国画作品更注重内涵与深度。如佛学中的“色空”思想, 使画家体会到了一切事物的存在与变化都包含着必然的内在联系和变化规律。创立的中国画的“意境”说。把中国画艺术推向了一个讲究内涵、讲究深度、“空灵”、“无我”的艺术境界, 形成了完善的中国画艺术风格和审美取向, 进一步丰富了创作理论和艺术语言, 使中国画审美的发展愈加成熟。

(三) 道学文化对中国画审美发展的影响

道学, 是中国本土产生的一门综合性的学说, 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以中国画的演变过程来看, 中国画从线描技法到大写意技法, 其过程就集中体现了一种“求新”“求变”的创新思想。国画家讲究的“气韵生动”也是出自道家提出的。

三、中国画与中国审美文化互为影响

中国画浓缩了华夏民族审美的最高智慧, 其艺术审美观念影响着无数文人士大夫的思想, 刚直不阿, 追求田园式的隐逸生活, 这都是中国画的主要表现题材, 也是文人士大夫引以为骄傲的精神追求和审美情趣, 这也是中国画之所以长盛不衰的源远流长的主要原因, 中国画就这样在中国传统文化的长河中不断发展。给无数骚人墨客提供了吟诗作赋的美好情趣, 形成了中国社会的主流审美格调。

(一) 中国画的发展对中国社会主流审美格调的影响

从历史上看, 中国画一直以来与诗书相结合, 成为文人士大夫乃至整个社会之日阶层人生审美追求的一部分, 因此中国画的不可避免的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中国社会主流审美格调的趋向, 其中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感情, 总要表达出特定时代的思想感情。如元明时期的画家因为社会的动荡, 产生了强烈的隐逸情怀, 并借助书画表现自己高洁孤傲的气节, 影响了当时的审美风格, 平远的山水画大行其道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

(二) 中国画的本质特色反映着中国文化

中国传统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派生物, 一个是诗画会通与书画同源, 另一个是吟诗作文、能书善画 (甚至包括篆刻) 是中国古代文人文化修养的一种重要体现, 梅、兰、竹、菊是文人士大夫笔下的宠儿, 用来表现自身的精神追求。对于历代中国人的影响也是非常深远的, 当社会形式的改变中国画的表现也随之改变, 当国家处于危难关头时, 他们就以梅、兰、竹、菊为榜样, 舍生取义, 杀身成仁, 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振兴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中国画的精神已经深深溶入了中华民族的躯体中。中华民族如竹有节, 宁折不弯, 如梅挺拔, 凌寒独放, 如兰清幽, 一尘不染, 如菊灿烂, 老而弥坚, 以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摘要:中国画是中国文化的产物, 是华夏民族审美的最高智慧结晶。中国画之所以形成独具特色的审美特点, 是因为中国画依托的是本民族古典哲学和文化的深层背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哲学和儒、释、道三大文化里蕴含着中国画中所包融的哲学深度和文化积淀。

中国“资源诅咒”现象探究 篇8

一、“资源诅咒”现象在我国的存在性研究

自从美国经济学家Auty (1993) 提出“资源诅咒”假说以来, 经济学家们用不同的研究方法从多个角度对“资源诅咒”的存在性进行了论证。我国学者将“资源诅咒”引入我国内部省区级进行考察, 多数认为我国存在“资源诅咒”, 只有少数学者认为不存在资源诅咒效应。

为衡量地区资源优势与经济社会发展反差的程度, 苏迅 (2007) 提出了矿产资源贫困指数的概念, 即一个地区的矿业产值占全国矿业产值的比重与该地区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的比值。姚予龙等 (2011) 提出能源资源诅咒系数, 用以衡量地区经济发展与地区资源优势的偏离程度。能源资源诅咒系数具体表示为:各地区一次能源生产量占全国产量的比重与各地区第二产业产值占所有全国产值的比重的比值。

两者从形式上来看, 都借鉴了区域经济中区位商的计算方法, 用商值来反映资源优势与经济发展的偏离程度。从内容上来看, 前者用不包含油气在内的矿业产值反映资源优势, 用国内生产总值来反映经济发展程度;后者用一次能源生产量来反映资源优势, 用第二产业产值反映经济发展程度。笔者认为, 单纯只考虑矿业或者能源都不能很好地反映资源的丰裕程度。

本文将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 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 用资源诅咒系数量化资源诅咒现象。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 在此仅考虑矿产资源和油气资源。用非油气矿业工业总产值与油气工业总产值之和来衡量资源优势, 用地区生产总值衡量经济发展程度, 那么资源诅咒系数标示为:

式中:μ系资源诅咒系数;Mi系地区非油气矿业工业总产值;M0系全国非油气矿业工业总产值;Oi系地区油气工业总产值;O0系全国油气工业总产值;Gi系地区生产总值;G0系国内生产总值;K系常数, 代表同时期国内生产总值与全国非油气矿业和油气工业总产值的比值。

可以看出, 资源诅咒系数能够反映出地区资源优势与经济发展的偏离程度, 如果地区非油气矿业工业总产值与油气工业总产值之和在整个区域中占的比重大于其地区生产总值在整个区域的比重, 则地区资源诅咒系数大于1, 该地区的资源优势并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 地区遭受了资源诅咒, 资源诅咒系数越大, 地区遭受的资源诅咒越严重, 如果资源诅咒系数小于1, 则该地区不存在资源诅咒现象。依据上面公式及数据, 计算出2005—2011年各省市资源诅咒系数如表1所示。

分析以上计算结果, 近七年资源诅咒系数平均值小于1的有17个省市, 以上海、北京、浙江、江苏、广东、湖南、湖北为代表的中东部经济发达地区, 它们经济发展几乎不受资源诅咒的影响。资源诅咒系数平均值大于等于1, 小于2的有8个省市, 以云南、贵州、甘肃等为代表的中西部地区, 它们的经济发展对资源存在不同程度的依赖, 受到轻微资源诅咒影响。资源诅咒系数平均值大于等于2, 小于4的有2个省市为内蒙古和陕西, 它们的经济发展已经严重依赖于资源产业, 资源诅咒影响严重。资源诅咒系数平均值大于4的有山西、黑龙江、青海、新疆, 它们是资源诅咒的高危区, 它们的经济发展完全依赖于资源产业, 然而丰富的资源, 并没有发挥促进经济发展的优势, 反而抑制了地区经济的发展。

而从趋势来看, 山西、内蒙古、贵州、陕西、宁夏资源诅咒系数有增大的趋势, 以山西省最为典型, 其资源诅咒系数一直处在高位, 而近几年仍然有迅速上升的势头, 需要高度警惕该地区经济会继续过分依赖资源产业, 经济进一步恶化。辽宁、吉林、天津、河南、甘肃、黑龙江、新疆资源诅咒系数有减小的趋势, 其中辽宁、吉林、天津、河南曾一度受资源诅咒困扰, 经过产业结构调整, 逐渐走出资源陷阱, 但是其资源诅咒系数接近1, 很容易再次掉入资源陷阱;甘肃、黑龙江、新疆的资源诅咒系数虽然有减小的趋势, 但是他们始终没有走出资源陷阱, 尤其黑龙江, 资源诅咒系数始终大于3, 是资源诅咒严重区, 新疆资源诅咒系数始终大于4, 是资源诅咒高危区。

二、我国部分省市遭受“资源诅咒”的原因

1、关于“资源诅咒”传导机制研究的概述

专家学者关于“资源诅咒”的传导机制有多种看法, 但归纳起来, 主要有三个方面:经济结构诅咒、政治制度诅咒和生态环境诅咒。经济结构诅咒主要是指丰裕的资源容易使经济体陷入经济结构单一的境地, 当资源丰裕的优势不在时, 经济便会陷入困境, 产生“资源诅咒”, 其主要途径有:贸易条件波动、“荷兰病”效应、挤出效应。政治制度诅咒论, 主要是指资源丰裕容易产生寻租、腐败等行为, 弱化了制度作用, 从而阻碍经济发展, 或者资源丰裕容易引发战争或者政党冲突, 从而给经济发展造成阻碍。生态环境诅咒, 主要是指资源富集地区的生态环境恶化速度往往更高, 从而给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带来较大破坏, 并引致“资源诅咒”。

2、典型剖析部分省市遭受“资源诅咒”的原因

(1) 产业过于单一, 经济过度依赖资源产业。资源优势能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 也容易形成一种所谓的“点源经济”。单一的资源会引致生产、资本、技术和人力资源向其集中, 结果是社会资源本来就处于弱势的领域如农业、制造业进一步弱化, 发展基础遭到破坏。另一方面经济高度依赖于自然资源的地区其宏观经济的波动性也较大。长期的趋势是一旦资源繁荣消失, 资源和非资源产业均遭受衰退, 经济增长停滞。

(数据来源:油气工业总产值、非油气矿业工业总产值均来源于2006—2012年国土资源统计年鉴, 国内生产总值来源于2006—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

(2) 产业结构失衡, 利润向外转移。资源禀赋条件好的地区注重发展其优势资源产业, 产业结构呈现重重工业、轻轻工业, 重初级产品生产、轻高附加值产品生产的粗放型特点。其产业结构一般是能源、原材料的超重型结构, 重工业产值年均增长速度大大快于轻工业;而在重工业中, 采掘工业和原材料工业的比重过大, 加工工业的比重偏小, 产品深加工不够;输出区外的产品以矿业产品为主;消费品对外依赖性强, 造成资源富裕地区长期存在利润向外转移现象。

(3) 外部条件恶化, 促使资本外流, 吸引外部资金乏力。我国资源诅咒严重的地区多分布在偏远的西北和华北和东北的少数地区, 生产生活条件恶劣, 城市化水平滞后, 基础设施薄弱。而且多年资源开发所到来的环境污染, 生活质量恶化, 迫使由资源开发生产而富裕起来的人们, 把大量资本转移到环境较好、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山西及内蒙古鄂尔多斯的煤老板在各大城市, 甚至海外大量购买房地产, 已经成为趋势, 导致大量资本外流。另外当地制造业逐渐萎缩, 投资环境的恶化, 吸引外资乏力, 也迫使本地投资者将资金转移至其他地区寻觅投资机会。有报道称山西有超6000亿或更多民间资本或将外流, 这对发展地方经济而言是重大的损失。

(4) 我国现存的资源税费制度, 对地方财政贡献有限。我国矿产资源开发主要采取以资源税、增值税、所得税为主的税收模式。从量计征的资源税, 没有随高涨的资源价格而增长, 再加上资源税税率长期偏低, 导致资源税征收水平低, 对当地财政收入的贡献率较小。而增值税是一种共享税, 75%归入中央财政, 并且许多资源是以初级产品形式输出, 这样留给地方的增值税就更少了。此外, 在从事资源开采的企业大都是中央大型国有企业, 大部分税收上缴给了企业总部所在地。在现有财税制度下, 地方政府从矿产资源开发中所分享到的税收收入相当有限。

虽然我国矿产资源补偿费是从价计征, 但矿产资源补偿费费率一直未能调整, 其制度标准为0.5%~4%, 平均为1.18%。资源补偿费的大部分被中央、省、市占用, 县级财政的分配权利最小, 而矿山企业开采所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却全部由地方政府负责, 由此造成地方利益极大的损失。

(5) 资源开发带来沉重的环境代价。我国资源诅咒严重的地区多分布在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和西北干旱区。这些地区资源丰富, 但水土流失严重、水资源极度短缺, 荒漠化严重, 生态环境异常脆弱。一方面, 本身脆弱的生态环境在人类对资源的疯狂掠夺下遭受到剧烈而严重的破坏。另一方面, 与矿产资源相关的产业, 诸如采矿、矿产冶炼加工、矿山机械制造、电力、化工等企业通常属于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 他们常常忽略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 造成环境极度恶化。生态脆弱, 环境破坏严重, 保护和治理缺失, 破坏了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稳定性和连续性较差。高强度的矿产资源开发, 引发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主要表现为地面塌陷、地裂缝、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矿山地质灾害, 矿区土地、资源占用和破坏问题, 空气污染及水污染等。截至2010年, 青海、新疆、山西、黑龙江、陕西、内蒙古六省矿业开采累计占用、损毁土地面积约占全国的70%。山西省2011年地表水污染达到轻度污染 (Ⅳ类) 以上的占监测断面总数的54.6%, 其中重度污染 (劣Ⅴ类) 占27.8%。山西、内蒙、黑龙江累计投入矿山环境治理资金分别为36.18亿元、15.41亿元、13.85亿元, 其中地方财政出资24.58亿元、5.08亿元、6.13亿元, 企业出资6.07亿元、5.98亿元、1.74亿元。资源丰裕地区在收获资源带来的财富的同时, 也付出了环境恶化所带来的沉重代价。

三、走出“资源诅咒”的途径

1、积极调整产业结构, 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第一, 资源优势是基础。遭受资源诅咒的地区要发展经济, 并不是要摒弃富裕的自然资源, 而恰恰要建立在地区的比较优势之上, 发挥地区资源优势。第二, 产业多元化是方向。要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改变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高依赖程度, 促使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资源产业带动和数量扩张向三次产业协同发展驱动转变。大力发展先进的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同时把旅游业、生态农业、环保产业等新兴产业作为重要的战略产业和支柱产业, 实现产业结构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第三, 产业纵深发展是关键。改变过去单纯以资源开采为导向, 资源初级产品销售为主业的模式, 提高生产技术, 对资源产品进行深加工, 发展高附加值的制造业。形成资源开发、材料加工、产品制造协调发展的完整产业链。第四, 产业可持续发展是动力。限制高耗能、高排放产业的发展,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培育接续替代资源产业, 为地区经济发展寻找新的动力。

2、改革资源税费体制, 加强转移支付, 增强补偿力度

首先, 我国现有的从量计征的资源税不能与资源价格挂钩, 失去了资源税调节级差收益的功能。有必要将资源税费的计征方法改为从价计征, 按应税产品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征收资源税。另外, 可以借鉴美国和加拿大等国的跨州税法, 对资源在省内和省外消费采取差别税率, 从而改善资源输出地的财政状况, 打破地区间经济的恶性循环和不平等竞争。同时要将资源税的征收与资源储量的消耗挂钩, 按资源储量的实际消耗水平确定不同的调整系数, 促进资源企业提高采取率和综合利用率。其次, 完善资源税费分配模式, 应理顺中央与地方政府在资源税费收入的权益关系, 增加资源税费对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比例。再次, 中央应加大财政转移力度, 通过二次分配调节, 改变资源收益分配在区域之间分配的不平衡。这种利益的重新分享一定要和落后地区的产业升级挂钩, 要有助于落后的资源丰裕地区改善环境、培养人力资本等, 否则就会更加驱使资源型省份继续扩张资源性产业, 最终反而会放大“资源诅咒”的效应。最后, 我国资源税费体制应建立不同产业间的产业反哺机制和发达地区对落后地区的横向财政转移制度, 使资源地政府和居民切实能从资源开发利用中获得好处, 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投资环境, 吸引外部资金

地处偏远地区、基础设施薄弱的资源丰裕地区, 要加大公共支出,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包括加快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推进信息网络建设, 推动水、电、气网络建设等。要为吸引投资创造政策环境, 对于一些重要领域和产业, 要从财税、金融等各方面给予政策优惠, 正确引导资金向多元化产业发展, 向高新技术发展。要加大教育经费投入, 努力提高地区人口素质, 让人才成为地区发展优势, 成为吸引资金、留住资金的新因素。

4、加强管理, 实现开放、透明、公平、有序的资源开发利用格局

众多学者认为封闭、寻租、腐败等等制度化因素是引起资源诅咒的重要原因。只有通过加强管理, 严格监督, 才能化解资源诅咒的制度症结。首先, 要加强与周边地区、发达地区在经济、技术、人才上交流合作, 打破垄断, 积极利用各种资源, 提升产业结构。其次, 为了有效利用有限的地方资源税和转移支付资金, 必须建立透明的监督机制与社会公众参与机制, 建立严格的专向拨款审批制度。政府公共财政的支出应主要投向支持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 将教育、交通、水利、公共卫生、科学研究、环境保护等作为首选投入部门, 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成本效益最高、受益面最广的社会发展领域。最后, 要加强执法, 严厉打击资源腐败行为, 让资源在阳光下开发利用, 实现开放、透明、公平、有序的资源开发利用格局。

5、实行生态补偿, 加强环境保护, 建立宜居城市

陷入资源陷阱的地区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契机, 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第一, 积极实施生态补偿制度。一方面要全面落实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 另一方面应增加用于矿产资源开采地区生态环境补偿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财政转移支付。第二, 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和矿山生态修复力度。切实增加环境保护投资, 重点推进环境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建设, 大力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 努力提升居民环境保护意识, 按照“谁治理、谁受益”的原则, 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矿山治理。第三, 贯彻建设生态文明国家战略, 推进城镇化建设。以恢复城市生态功能和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为重要手段, 推进城市生产—消费—资源—环境良性循环, 建立宜居城市。

参考文献

[1]徐康宁、王剑:自然资源丰裕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研究[J].经济研究, 2006 (1) .

[2]邵帅、齐中英:西部地区的能源开发与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 2008 (4) .

[3]姚予龙、周洪、谷树忠:中国资源诅咒的区域差异及其驱动力剖析[J].资源科学, 2011, 33 (1) .

[4]苏迅:资源贫困:现象、原因与补偿[J].中国矿业, 2007, 16 (10) .

[5]徐康宁、邵军:自然享赋与经济增长:对“资源诅咒”命题的再检验[J].世界经济, 2006 (11) .

[6]王高辉:从资源环境角度分析资源诅咒现象[J].能源环境保护, 2010, 24 (4) .

[7]杜凯、周勤、蔡银寅:自然资源丰裕、环境管制失效与生态“诅咒”[J].经济地理, 2009, 29 (2) .

中国大众理财观念探究 篇9

《六韬》中有一句话:“天下攘攘, 皆为利往;天下熙熙, 皆为利来”。自从有了私人财富以来, 人们便开始想尽一切办法追求财富, 积累财富。在中国家庭中, 人们总是忙忙碌碌通过各种形式的劳动换取财富报酬, 之后大部分人是将财富存储起来, 直到今天, 仍有许多家庭有着大量银行存款, 但却只有极少的投资行为, 甚至是不自知的投资行为, 有的人可能会认为我把钱存在银行不就是理财吗?或者有的人认为, 我平时只要有钱就存在银行, 生活很节俭, 从不乱花钱, 我的银行存款在逐年增加, 这难道不能说明我会理财吗?那么, 到底什么是理财?

(一) 理财及理财观念

1、理财指的是对财务进行的管理, 从而达到财富保值和增值的目的。

理财绝不仅仅是将钱存在银行就是理财那么简单。我们需要考虑物价上涨, 也就是通货膨胀带来的货币贬值风险, 还要考虑存在银行里的钱如果拿来投资的机会成本。因此, 理财就是我们一方面要让财富保值;另一方面我们实现财富的升值, 如果仅存银行, 银行利率上升的速度甚至不抵物价上涨的速度, 也就是净利率为负值, 那么简简单单把所有钱存银行往往造成钱越存越不值钱了, 理财更从何谈起呢?

2、理财是一种观念。

人们常说:我没有钱, 理什么财呢?高收入家庭又会说:我有稳定的收入, 不用考虑钱不够花, 好像没有理财的必要。但正所谓“你不理财, 财不理你”, 再高的收入如果不注意打理, 总是吃干花净, 那么也只能算高收入的穷人, 一旦将来收入不稳定, 或者遇到大的经济支出, 毕然带来个人财务危机。著名的学者、教育家、外交家胡适先生便是一个高收入却不会理财的典型。1917年, 胡适留学回国后, 便在北京大学担任教授职务, 月薪280银元, 当时一银元相当于现在的人民币40多元, 月薪约为现在的人民币11, 200元;1931年, 胡适担任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 月薪600银元, 再加上平均每月1, 500银元的版税和稿酬收入, 他月收入相当于现在人民币45, 000元人民币, 年收入约50多万元。虽然收入颇高, 胡适却常常吃干花净, 不注意储蓄, 更没有理财意识。中年后的胡适, 遇到国家抗日战争, 他的经济也越来越拮据, 进入暮年后, 每次住院都因医药费告急而提前出院。后来胡适也常常提醒身边的人年轻时一定要留点积蓄。

几乎所有知道财富含义的人都在努力追求财富, 包括知道财富可以交换东西的孩子, 他们也会努力得到一些零花钱, 甚至积攒零花钱, 事实上这些孩子也就有了理财的机会, 他们可以自己对得到的钱进行管理, 选择储存或者消费或者投资。股神巴菲特在介绍他的理财经历中说:他6岁开始储蓄, 每月稳定存入固定金额, 在他13岁时他拥有3, 000美元财富, 他开始买股票, 同时坚持储蓄, 简单的理财方法, 他几十年如一日坚持执行。2015年《福布斯》富豪榜上, 巴菲特排名第三位, 因此拥有正确的理财观念和理财方法, 成为亿万富翁并不是不可能的事。

(二) 理财的原因。

理财, 简单来说就是合理管理自己可支配的财务资源, 并以在财务上达到自己的生活目标为目的。人的一生, 从出生那一刻起就要与钱打交道。有人可能会说, 刚出生的婴儿也关系到理财吗?他们并不是没有理财需求, 而是人从婴儿到懂得财富概念的孩子再到真正成为财务独立的人, 这个期间, 他们大多是财务支出, 而很少有收入, 他们的理财问题大多由父母代办。因此, 理财是贯穿人一生的过程。

每个人一生中都有一些代表性的财富需求, 比如:1、为结婚做准备的储蓄, 包括购置房产;2、子女成长基金, 教育基金;3、为赡养老人做的储蓄;4、为自身养老做的准备;5、应对意外事故的财务需求;为应对这些财务需求, 我们必须早早做好准备, 也就是在这方面处理好你的财务问题。

二、中国居民家庭理财观念现状分析

(一) 中国家庭理财观念现状

1、富裕家庭高储蓄率。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0年2月25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末, 我国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已经达到260, 772亿元, 加上外币储蓄存款高达264, 761亿元。造成我国居民高储蓄率的原因主要有三点:第一, 传统观念的影响。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就有居安思危的意识, 有“常将有日思无日, 莫待无时思有时”的说法, 因此出于应对意外事故的目的, 人们会将财富积累起来, 以备不时之需, 而这种传统持续上千年, 直到今天人们生活质量有了较高的保障, 储蓄量越来越多时, 人们仍然没有及时调整传统的财富观;第二, 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健全。在现代社会, 人们的收入没有大幅度提高, 同时医疗、失业、养老、教育、住房等方面没有保障, 普通家庭只好自己给自己做好保障, 那么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大量储蓄。据麦肯锡的一项调查表明, 中国有120万个家庭有10万美元以上的存款。由此可见, 社会保障不健全对国民投资的热情有相当大的抑制;第三, 合适的投资产品不足。我国银行对个人的金融理财服务长期以来缺乏个人理财业务, 随着个人财富的增长, 个人理财业务在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出现。1995年, 招商银行推出国内首个以客户为中心的个人理财产品, 在之后的五年内中信实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陆续推出各种个人理财业务。中国个人理财业务起步晚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居民理财意识的薄弱。中国居民的财富思维长期被禁锢在银行储蓄的牢笼里, 在短短20年中, 居民对股票、保险、基金等理财产品仍没有较好的了解, 更是不敢拿多年储蓄轻易尝试。

2、年轻一代忽视理财。

年轻一代忽视理财也主要表现在庞大的“月光族”, 年轻一代工作时间不长, 往往薪酬不高, 而消费水平却较高, 月月吃干花净。这一族忽视理财的理由常常是, 我没有剩余财富拿什么理财呢?而高收入的年轻一代, 仗着高能力高收入, 又往往追求现时享受, 认为不需要理财。前世界拳王泰森, 拳击场上他用拳头换来巨额财富, 一度被认为是世界上赚钱最快和最富有的运动员, 曾创下在91秒内净赚2, 000万美元的记录。然而, 泰森最后却申请破产。从富豪到贫民也不过几年时间。泰森常被作为不会管理财富的负面典型, 年轻一代即使有高额薪酬, 如果不注意理财, 做好风险规划, 巨额财富也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化为乌有。

3、大众缺乏对理财产品的了解。

大众缺乏对经济知识和理财产品的了解, 一方面20世纪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崩溃, 1997年至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 2007~2011年美国次贷危机及全球金融危机三次大的金融危机的影响, 普通家庭对很多理财产品失去信心;另一方面中国股市尚不健全, 牛市时股民盲目投机, 熊市时找不准时机不敢入市, 也增加了中国投资环境的不稳定因素。

国民对理财知识的缺乏, 过度依赖小道消息或内部消息进行投机性理财, 必然导致理财结果的不尽如人意。

三、构建有效的家庭理财观念

(一) 投资者自身提高理财水平

1、正确理解理财观念。

首先, 理财不仅仅是投资。理财是根据个人的生活理想, 对财富进行有效管理, 从而达到人生不同阶段的生活目标。因此, 培养正确的理财观念, 就要综合考虑收入、支出、储蓄、投资、借贷、保险、税务等各方面的管理, 而投资仅仅是理财中的一个步骤;其次, 并不是没钱就不理财, 有钱就不需理财。穷人并不是穷在低收入上, 而是穷在理财观念的欠缺上。即使是穷人也总有一部分财富剩余, 利用好复利, 资产配置, 并且追求稳定的收益率, 经过长期的积累, 仅有一千元的穷人也可以成为百万富翁。

2、理财的方式

(1) 提早确立生活目标。谈理财要首先说确立生活目标是因为理财是贯穿人一生的过程, 并且财务状况直接关系到生活水平。如果一个人有着消极的生活目标, 他自然不会追求积极的理财结果, 而一个人如果积极创造成为亿万富翁的条件, 他必然会制定好人生每一阶段的财务目标, 再将目标细化, 逐步实现。

(2) 培养理财习惯。理财是一种习惯, 正如很多人有健身的习惯。理财的好习惯包括:第一, 节俭。财富不会从天而降, 是靠点滴积累和用心打理。很多人有心情不好就大量购物的习惯, 以平时舍不得买的东西买来安慰自己, 但是心情不好时购物有多少是理性消费呢?购物满足一时痛快, 事后财务紧张, 导致生活质量降低, 又会引起人情绪的低落, 如此反复也是恶性循环。因此, 何不将心情不好就购物的习惯改成心情不好就挑选一支潜力股, 那么财富想不来都不容易;第二, 坚持记账。国家有财政部门, 每年尚要通过细致的预算, 运营得好的企业必然账目清晰, 由此也可以想到, 一个会理财的人也一定会搞清楚自己的钱从哪里来, 花到哪里去;第三, 学习理财知识。你不理财, 财不理你, 财富不会主动跑到你的口袋里, 要想认识理财, 学会理财, 并成为理财高手, 就要不断学习理财知识。股神巴菲特也不是天生的股神, 除了小时候就有成为亿万富翁的志向外, 他也刻苦学习理财知识, 开始炒股的时候他也很多年亏损, 但是不断总结炒股经验, 形成自己的理财方法, 他才最终成为一代股神;从另一个角度来说, 理财是不管你学不学, 你都要理的, 因为一个人必然面临发下来的工资如何处理, 每日开支从何而来的问题, 这些问题逼迫每个人面对理财, 早点学习理财知识, 便能早日收益, 因此学习理财知识没有早晚之说, 也没有学的够不够之说, 而是学得越早, 学得越好, 收益越多。

(二) 政府的大力支持。

国家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提高居民收入, 但是如果社会保障不完善, 人民依然没有安全感, 居民的预防性储蓄需求过大, 必然导致投资需求降低, 造成人民有钱不敢花的现象。因此, 政府需要完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措施;落实破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纳入职工医保的政策, 将尚未参保的其他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纳入医疗保险, 落实农民工参保政策, 完善失业、工伤保险制度, 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 加大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全面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 健全社会救助体系, 完善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只有当社会保障制度健全, 人民不用担心生病、失业、教育、养老、住房没有保障时, 老百姓自然会拿出储蓄大胆消费、投资, 并且会鼓励百姓敢于尝试各种理财产品。

(三) 市场可做的努力。

中国20世纪90年代以后才逐步出现个人理财产品, 且选择性小, 发展缓慢, 作为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可加大对理财产品的开发和宣传, 通过多种途径向受众宣传理财知识, 消除老百姓对理财就有高风险的误解, 并且简化投资程序, 让尽可能多的百姓接触到理财。

参考文献

[1]管子牧民[M].河北人民出版社, 1986.

[2]赵爱华.理财观念论[D].复旦大学, 2008.

[3]孙晓光, 陷艳婷.居民储蓄转化为投资的可行性探讨[J].中国国情国力, 2011.12.

[4]邹东涛, 李欣欣.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政策措施[A].中国经济分析与展望 (2010-2011) , 2011.12.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现代化关系探究 篇10

一、中国现代化的探索历程及其科学内涵

中国现代化不是中国共产党的特有词汇,也不是中国共产党首次提出的。早在1840年鸦片战争后,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就开始注意和探究中国的现代化问题。西方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和同流合污让中国人民清醒地认识到弱小就要受到欺凌,落后就会挨打。从鸦片战争失败以后,中国人民纷纷开始对中国现代化问题进行探索。其中较为有代表性的是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解放运动;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的以兴办新式学堂、建设新式海军和派遣学生到国外留学为主要活动的洋务运动;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代表进行的以君主立宪为主要目的的戊戌变法;以李大钊、陈独秀等为代表的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的新文化运动。这一系列的中国现代化探索都以失败告终。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3年国民经济得到恢复与发展,党及时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即“一化三改造”,“一化”是指工业化,这是现代化在当时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标志。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党的八大明确宣布:要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大力推进中国现代化。在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周恩来总理宣布:要把中国逐步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这是我们党关于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第一次完整的表述, 从此, 在中国人民心中树起了一面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努力奋斗的旗帜[2]。虽然十年“文革”使中国现代化遭受了严重的挫折,但是并没有停止中国人民进行现代化探索的步伐。建国后二三十年的现代化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现代化不仅仅是一种经济现象,而是科技、经济、政治、文化等要素全面发展的过程;经济增长和工业的现代化也不是社会发展的唯一动力,只有经济、政治、文化等要素相互配合、相互促进才能推动社会的全面现代化[3]。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认真总结了中国的现代化问题并对其进行了新的思考和探索,确立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到目前为止已经实现了前两步战略目标,到21世纪中叶,即建国一百周年把中国建设成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实践证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精明领导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等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对中国现代化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开启了真正的中国现代化的探索历程。在中国共产党以前进行的中国现代化探索之所以失败,主要是因为他们对中国现代化的理解过于片面,加上他们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背景下进行的,是根本不可能取得成功的。

二、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现代化之间的关系

历史证明:在中国共产党产生之前所进行的中国现代化探索都是以失败而告终的。只有到中国共产党产生后,中国共产党依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等科学理论的指导,把中国的具体实际与科学理论紧密结合起来,虽然在探索现代化的过程中有过挫折,但是却能迎难而上,取得一次又一次的胜利,开创出中国现代化蓬勃生机的局面。而中国现代化伟大工程的建设一方面要求共产党不断加强自身的建设,改善执政理念,加强自身修养和对科学理论的学习,为中国共产党理论的创新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另一方面中国现代化所带来经济、科技的进步,政治、文化的发展必然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精神文化需要,实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因而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现代化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谁也离不开谁的关系。

1. 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中国现代化提供了必要前提和条件。

早在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民就开始了中国现代化的探索历程。不管是从林则徐、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解放运动到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创建新式学堂、新式海军舰队的洋务运动;还是从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保皇立宪的戊戌变法到李大钊、陈独秀等人宣传马列主义思想的新文化运动,都是一种对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勇敢实践,而它们共同的命运都是以失败告终。它们之所以失败是因为这些探索和实践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背景下进行的,国家民族没有实现独立,人民没有获得解放,它们缺乏推行中国现代化的必要前提和条件。直到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了二十八年的浴血奋战,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为推行中国现代化事业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和条件。我党经过三年的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党及时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即:“一化三改造”,成为了党在社会主义时期探索中国现代化的初步构想。在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周恩来同志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奋斗目标。这是我们党关于实现四个现代的第一次完整的表述, 从此, 在中国人民心中树起了一面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努力奋斗的旗帜。后来我党虽然经历了十年“文革”这场浩劫,但是并没有停止我党探索中国现代化的步伐。1987年,邓小平同志审时度势,提出了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到目前,我党已经实现了前两步目标。当前,党正在领导中国人民为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即到本世纪中期建国一百周年之际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2.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现代化战略性目标的制定者和领导者。

纵观中国现代化的探索历程,在中国共产党以前,不管是“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解放运动、创建新式学堂、新式海军舰队的洋务运动,还是保皇立宪的戊戌变法、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新文化运动都是以失败告终,因为它们都缺乏“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中国人民的解放”这一必要前提和条件。正是中国共产党依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等科学理论的指导,把中国具体情况与科学理论紧密结合起来,领导全国人民经过二十八年的浴血奋战,夺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创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为中国现代化的开展准备了必要的前提和条件。中国历史的发展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现代化战略性目标的制定者和领导者。中国共产党近90年的奋斗历程,几经风雨几度风霜,在中国历史上建立了的丰功伟绩,仍然能做到不骄不躁,居安思危,时刻保持着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深得广大人民的拥护与爱戴。到目前为止,已经发展壮大为7 000多万党员、超过360.7万个基层党组织的执政党。在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政党像中国共产党那样集中了如此之多的先进分子,组织得那么严密和广泛,保持了同人民群众如此密切之联系。中国共产党这种现实的地位决定了其能作为中国现代化战略性目标的制定者与领导者。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全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而这些要求正是中国现代化的价值追求和所要达到的目标。中国共产党价值追求与中国现代化价值所在和奋斗目标的一致性决定了中国共产党能够担当中国现代化战略性目标的制定者和领导者这一角色。

3. 中国现代化为中国共产党理论的创新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实践是理论的来源,是理论发展的根据和根本动力。任何理论都必须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创新, 否则便会脱离实践而陈旧, 中国共产党的理论也是如此。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既是一项伟大工程,更是一项实践活动,是一个不断从低级向高级推进的过程。在前进的过程中, 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地出现, 因此, 指导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要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而不断地发展、完善和创新, 使之变得更完整、更科学、更能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的结晶[4]。因此,中国现代化实践必然能为中国共产党理论的创新提供良好的契机,促进中国共产党理论的不断发展、完善和创新。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过程。中国现代化要求作为领导者和实践主体的中国共产党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实践能力。中国共产党只有掌握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现代化伦理道德才能胜任现代化建设工作,推进现代化历史进程。

4. 中国现代化有利于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巩固。

中国现代化是一项旨在实现经济、科技、政治、文化全面发展与进步、以构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主要目标的伟大工程。中国现代化过程中取得的一次又一次的成功必定能不断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需求,实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人民会越来越信任中国共产党,依靠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的威信和地位将会不断提高;中国共产党在民众中的形象会越来越好。广大中国人民会更加支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些现象的出现都会有利于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巩固。

摘要:从不同的角度审视和探究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现代化的关系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从“地位和作用”的视角探究两者之间的关系。首先简要介绍了中国现代化的探索历程及其科学内涵, 紧接着分析了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现代化两者之间的关系。指出: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中国现代化提供了必要前提和条件;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现代化战略性目标的制定者和领导者;中国现代化为中国共产党理论的创新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中国现代化有利于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巩固。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中国现代化,关系,探究

参考文献

[1]张红, 宋传信.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现代化”研究综述[J].江西社会科学, 2004, (4) :252.

[2]沈素珍.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现代化道路[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 (7) :19.

[3]郭榛树.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现代化[J].理论探讨, 2001, (4) :15.

中国公众科学素养现状探究 篇11

中国公众科拳素养水平达标率长期徘徊于1%~2%之间

中国所有现代化的指标都在日新月异地变化,比如通信程度、信息流通速度、公民受教育年限等等。但公众科学素养的提升仍然是一个相当漫长的增长阶段,绝不是一蹴而就立竿见影的事情。中国科普研究所于1992年开始利用米勒体系对全国的科学素养进行了连续的调查。1992年,我国公众具备科学素养的比例仅为0.3%;1994年的普查结果仍是这个数字;1996年,我国公众素养的比例上升至1.4%:2001年为1.96%;2003年下降为1.4%:2007年我国公众具备科学素养的比例上升为2.25%。由此可见,我国公众科学素养稳步提高,但幅度很小。虽然说,各国的调查都显示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科学素养水平不会有特别大的变化,但是,考虑到我国正处于一个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迅速变革的时期。经济正处于每年以将近10%的增长速度发展的时期,我国公众的科学素养却长期保持在1%~2%的水平,应该说,我国公众的科学素养水平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此外,与发达国家比,我国公众科学素养也十分落后。美国在2000年时。公众达到基本科学素养水平的人就已经为17%:1992年,欧共体公众达到基本科学素养水平的比例为5%;1989年,加拿大达到4%:1991年,日本达到3%。

我国公众科学素养发展不平衡

我国具备科学素养的公众在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城乡、不同经济发展地区具有程度不同的差异。调查显示,我国不同性别的公众科学素养水平存在差异,2003年,我国男性公众具备科学素养的比例达到2.3%,比女性高0.6个百分点。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群,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越大。初中、高中、大专和大学以上不同文化水平公众达到科学素养基本水平的比例依次为1.5%、6.2%、10.7%和13.5%。城乡差异巨大,城市居民具备科学素养的比例为4.1%。农村居民为0.7%。不同年龄段公众的科学素养水平也存在显著性差异,年龄越大,具备科学素养水平的比例越低。

中国公众科学素养在年龄上的起伏比其他国家大得多。其他国家的曲线基本平稳,公众从小学时起到60多岁,对科学的了解情况没有太大的波动。而我国的情况是,公众18岁~29岁之间,科学素养水平非常高,甚至超过一些发达国家,但一过30岁,就“像坐滑梯一样”直线下降。最直接的问题是,这种情况是怎么发生的?这可能和我国的继续教育不够发达有关。我国现在各类企事业单位普遍缺乏对职工进行再教育的意识,农民和农民工更加缺乏接受继续教育的渠道。这就容易造成很大一部分人群在脱离学校正规教育后,很少关心科学问题,形成科学素养的缺失。青少年可能因好奇心而喜欢科技,应付考试也是重要因素。一旦走上社会,好奇心淡漠,又失去了考试的压力,于是成年人在媒体首先选择的不是科学,而是娱乐。社会对成年人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不构成压力,而我国公众基本上也没有形成提升科学素养的自我意识,也就是说,“我们的社会还不是个知识型的社会”。

电视是中置公众获得科学知识的主要渠道

我国公众获得科普信息的渠道比较单一。绝大部分人依靠电视和报刊获得信息,而通过公共设施和场馆这些有效而生动的教育形式获得科技信息的比例很低。2003年调查显示,电视是我国公众获得科技知识和信息的最主要渠道。高达93.1%的公众通过电视获得科技知识和信息;报纸也是我国公众获得科技知识和信息的主要渠道,有69.5%的公众通过报纸获得科技知识和信息。美国公众只有6%依靠电视、4%依靠报纸获取科技信息,他们从图书和因特网上获取科技信息的比例都大大高于中国。当然,信息技术的发展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受到经济的制约。即使如此,按我国目前的经济水平,现在的电脑知识和技能应该说也是非常低的。报纸、杂志和图书中以科学技术普及为重要内容的比例仍然很低。“科技节”或以科技为主要内容的大型活动开展得不普遍。可以说,全方位地进行科学技术普及的形势在我国还没有形成。

为什么我置经济高速发展,科学素养的增长却停滞不前?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与公众科学素养水平的发展有何关系呢?英国学者曾总结出波浪理论:一个国家最先发展的是经济,即第一个波浪是经济的发展,然后伴随着经济第二个波浪是科学技术的发展,第三波是科学的传播。

美国经济在战后50~70年代高速发展。在80年代经济处于平稳状态,但是它的科学素养却在80年代开始高速增长。这是因为当时美国提出了2061计划。1985年。美国科学家认为美国公众科学素养水平在下降,于是提出了一项“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方案,旨在提高美国人在科学和技术方面的素养的计划——“2061计划”。该计划影响了美国教育界,整个美国教育的体系因此发生变化。该计划强调,学习科学和技术的共同核心应该集中在科学素养上,而不是对各个分立学科的理解。当年恰逢哈雷彗星临近地球,改革计划又是为了使美国当时的儿童——21世纪的主人,能适应2061年彗星再次临近地球的那个时期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化,所以取名为“2061计划”。由于美国政府坚定不移地推行“2061计划”,美国公众科学素养由此得到了快速的提高。科学家和工程师最了解科学的发展进程和前景,因此他们在科学教育上最具有发言权。从当前世界范围的科技教育改革来看,几乎所有的国家都是科学家首先提出科技教育改革方案,然后,与教育界配合共同进行教育改革。中国科学素养还没有完整的计划,我认为原因首先和中国教育相关,我们只传授知识,但科学方法常被忽视。我国的科学界和教育界应该在这方面做一些有益的尝试。

此外,我国公众科学素养停滞不前还有以下几点原因:

1.长期以来,我国学术界受到传统的教育和学术思想影响,将从事科普视为“不务正业”,甚

至认为搞不了学术的人才去从事科普。科普成就甚至影响专业职称评定。

2.近年来,我国出版界都增强了科普书籍的出版和发行,出版了一大批国内外的优秀科普作品,对科普知识的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影视传播媒介的科普力度并没有得到加强。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公众通过电视节目获得科技信息比例为各种信息渠道的第一位。但是,我国电视节目中的科技信息和科技知识的传播频率和密度比发达国家都还相差很多。

3.我国对科普的投入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比例相差较大是我国公众科学素养水平停滞不前的另一个原因。科学技术的普及主要依靠社会设施和机构发挥在科学技术信息传播中的作用。但是,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公众去过一次以上科技场馆的比例与同期美国公众去过一次以上科技场馆的比例相差45个百分点。由于科普投入不足和科技场馆的管理不善,使得许多科技场馆改为商业经营场所,丧失了重要的科普公共机构的基本功能。博物馆、植物园和其他科技普及场所按人口比例仍然处于非常低的水平。我国公众获得科技知识的渠道的单一化也是造成我国公众科学素养停滞不前的重要原因之一。

科学素养落后影响我国科技,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为什么说科学素养非常重要呢?没有科学素养确实能活着,但不可能活得很好。首先,在科学日益社会化,社会日益科学化的今天,基本科学素质如同阅读写作能力一样。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具备的。不具备这些基本素质,虽然不至于无法生活。但生活受困会是很经常的事。在今天的社会,不了解DNA的人,是无法读懂有关生物学方面的报道的。不知道“纳米”是长度单位的人,也无法分辨商品广告中信息的真伪。那么多人因无知上当,就足以证明这一点。

其次,公民是否能够有足够的科学素养参与国家科学技术政策讨论和公共政策讨论,是实现国家民主制度的保证。“公众有权利参加公共政策和科学技术决策的过程”在国际上已经形成共识,如果公众对科学技术达到的程度缺乏了解,不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参与讨论和决策是不可能的。公众理解科学中强调的科学素养不仅是指对科学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要具备参与决策的能力。比如,2005年圆明园防渗漏工程事件促使公众第一次有权参加环评听证会。吉林化工厂有毒物质泄漏事件将公众的知情权急速提升到社会意识层面。2006年初。国家公众参与环评议程的决定终于出台等等。公众对科学术语无知,就无法读懂媒体所报道的各种科学技术知识和信息,无法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无法识别政府科技政策的对错,无力进行意见的表达和参与,一个公民缺乏科学素养的国度,它的前途是不言而喻的。

再有,科学素养对一个民族文化十分重要。一个有科学素养的民族的竞争力远大于没有科学素养的民族。一个没有科学思辨能力的民族,不会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低科学素养水平的公众群体不仅无法承担本国日益发展的经济建设,而且将会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今天,我们在国际上不能只靠廉价的劳动力去竞争,更应该提高人的素质,而科学素养是民族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民族要想真正富强,提高教育、提高一个民族科学文化素养是非常重要的。(文章代码:2105)

探究中国式养老之路 篇12

今后如何养老,将是一把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习近平总书记早就强调“要完善制度、改进工作,推动养老事业多元化、多样化发展,让所有老年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十三五”规划建议中也指出,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建设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

在此背景下,如何结合自身国情探索实践中国式养老之路?

上一篇:无源光纤网络下一篇:成功的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