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质量论文

2024-09-23

资产质量论文(精选12篇)

资产质量论文 篇1

摘要:低效无效资产主要分为资金类、实物类和由于盲目投资造成的投资类别的资产,在处理上应当注重方法上的合理性、处置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和实际处理中的灵活性与大资产上的大格局化。

关键词:企业,不良资产,资产运营,清理处置

企业尾大不掉的低效、无效资产造成了企业资产的冗杂和繁乱,影响了企业的发展速度和精简化的发展模式。企业要快速发展和前进,应当提高资产的运营质量和运营水平,清理处置低效和无效资产,将低效无效的负作用或者作用有限资产价值利用最大化,转化为企业前进发展的养分。

一、企业低效无效资产类型

(一)资金类低效与无效资产

资金类的低效和无效资产是财务处理中最明显也是最影响企业收支的资产类型。资金类的低效和无效资产以基本失效难以收回的应收账款形成的呆账和坏账为主,由于在正常销售中货物已经发出,但是账款钱款方面由于企业方面没有及时催收或者催款不力导致的拖延以及对方企业的财务状况的恶化导致更加难以收回,或者是对方的恶意拖欠导致的仅仅有部分应收账款能够收回,而剩余的资金资产转为现金资产或者其他资产基本无望。资金类的低效和无效资产也涵盖了部分极有可能在一定时限内也无法收回本金的收益率低造成的得不偿失的短期金融资产,这类资产往往是投资失误导致的历史遗留资金类资产,在判断失误形成后,部分企业会选择及时止损以防止更大的损失,也有部分企业会选择暂时持有以待回升,在持有一段时间后,出现较为明显和稳定的回升无望后,这部分金融投资就成为了低收益率的短期金融资产,被划归为资金类低效与无效资产的类别中去。在企业交易上容易形成的资金类的低效和无效资产,与销售货物形成的应收账款相对应的还有预付账款。企业在采购货物前的预付定金是企业交付的信任类的部分货款,但企业不总是能收到达到质量要求的材料内容,可能存在着需要返工修改或者需要退款的结果。有些企业还存在着由于会计核算和内部控制制度无效或失效形成的账款未能及时核算和处理成本费用造成的账面光彩,但实际上已经被使用的原材料等内容没有被核算的情况,实际资产少于账面资产,因而也计入无效资产范围内,体现了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中的核算问题。在退款问题上,预付款项的收回往困难,也导致了低效和无效资产的出现。另外企业在日常的投资和发展生产中还有汇率变化购进的原本的外埠存款和其他杰出款项,也可能导致了资金类低效无效资产的形成和企业资产的实际流出,造成企业损失。

(二)实物类低效和无效资产

实物类资产的低效和无效表现较为明显,判断上相对容易,处理周期较长的实物类低效和无效资产往往体现在固定资产上。在资产管理和盘存上,由于盘查少,很容易出现账实不符的情况,而实际上资产不存在的状况会形成实物类的低效和无效资产,来弥补账实之间的资产管理上的差别和问题。在已经购置的固定资产中,由于技术的发展和革新造成的设备资产淘汰也不在少数,已有的存在的固定资产造成的材料上的浪费或者货物已经适应不了当前的发展或者相较于购置新设备生产新类型货物的价值较小,会导致设备的淘汰,形成不良资产。除了企业力求发展导致的自我革新和淘汰之外,也有外部环境和经济周期的变化导致的资产被动淘汰,以火电厂为例,由于行业周期的变化和清洁能源的提倡与建设,火电厂被要求逐渐减少,生存和发展空间被压缩,发电规模缩小,需要的发电设备和生产设备数量要求上减少,导致了材料和设备上的沉积闲置,成为企业待处理的低效或无效资产。正常情况下淘汰的实物类固定资产则主要表现为自然或人为损坏造成故障形成的低效或无效资产以及财务上计提折旧完毕的固定资产等。它们在实际存在中不能导致新的经济利益的流入,或者其保存和维护费用已经超过了资产能够产生的经济利益。

(三)投资形成的低效与无效资产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尤其是上升阶段和成熟阶段,在已有的经济发展基础上,可能会探索新的行业发展和尝试新的前进方向,存在着探索期的投资失误或者是决策错误导致的盲目投资问题。在衰退期的企业,则可能会有转型探索上的病急乱投医和过往在快速盈利时期为利润复制或者完成绩效指标进行的建设,造成了企业低水平重复建设中的资产遗留。在企业投资的过程中,后期的企业发展受限。企业资金补给不足或者是前期投入过大也容易造成企业的正常发展受阻或者资金周转不灵的情况,对于较大的项目投入,企业对于后期的补给甚至可能影响到企业正常的生存和后续的资金链,在应对上很可能被迫选择放弃,导致前期的建设和投入报废或者停滞,损失上难以挽回,形成了企业的低效或者无效资产。

二、企业清理处置低效无效资产注意事项

(一)选择适合的处理方法

在处理低效无效资产的过程中,首先应当注意外部法律法规的约束,按照市场经济交易的基本原则和规定对低效无效资产进行合规性处理,按照资产处理的流程和步骤执行,透明化处理过程,公开交易情况。在处理过程中,应当对低效和无效资产作出基本的区分和评级,对于资产的市场价值和交换价值由专业处理部门或者财务部门进行市场调查,作出公允价值的基本判断和资产处理上的合理定价。在资产处理过程中,应当由资产拥有部门、财务部门和总负责人多方签字确认和考察,在资产处理前,可以由拥有部门和财务部门分别对资产情况再次考察,由拥有部门确认对本部门确实已经成为低效和无效资产。由财务部门的资产管理负责人确认对企业已经形成低效或无效资产,无法对企业形成新的经济利益流入或者性价比过低的情况。在实际置换中确认资产为已经考察过的对象,经过多方确认与负责表示,形成对资产处理的相互制约,防止在资产处理环节在实际交换中实际置换资产为优质资产,造成优质资产的流失和贪污腐败的滋生。对于在实际置换或者交易环节出现失职或者故意以显著低于该不良资产公允价值进行对外交易的个人和部门,应当追究其渎职责任并查明情况进行处理。对于在处理低效和无效资产上能高于预期或者将低效无效资产开发新的功能利用等情况创造新的收益或价值的,应当进行奖励或者考察其才能考虑令其负责不良资产的处理情况等。在资产处理的过程中,处理人员还应当考察低效和无效资产的形成原因,对于不良资产的高发情况探索根源和寻找防止大量同类低效或无效资产的方法,对于需要注意和警示的,应当形成低效无效资产报告抄送至财务部门、相关业务部门和管理层,做好不良资产的预防建议。

(二)低效无效资产处理的专业性要求

在方法选择上,涉及到了法律法规的基础流程要求和注意事项,以及对交易的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在具体的资产处理上,则需要较高的专业水平和一定的行业处理知识。企业的低效和无效资产的涉及范围较广,类目庞大。在资金类资产上,有金融资产类别和应收账款类别等,在资金类处理上需要较好的证券和金融处理实务经验和理论知识,借鉴其他类似企业的较高效率的处理方法,例如考虑将低效无效资产与其他资产打包进行资金池处理等或者直接选择单项出售来缩减企业的不良资产规模等,甩掉不良资产的尾巴。在处理过程中,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风格偏好,做到备选处理模式的多元化,厘清方法上的优劣和后果,为管理层提供辅助建议,陈明利弊。在固定资产设备处理上,对于机械行业,需要机械设备的专业处理知识或者能够与专业人士沟通的基本了解,判断其拆分改造和零件出售价值和整体出售价值或者零件的新利用,力争做到资产转让价值上的最大化和最优化。在投资类资产的处理问题上,需要市场的敏锐度和谈判技能,尤其是对于涉及企业发展和生存的较大的项目,需要寻找合适的买家或者寻找合适的合作投资开发者,既需要较好地沟通和谈判水平,也需要管理层信任和一定程度的授权。对于不同资产的处理,需要不同类型的人才或者专业的不良资产处理人才。资产处置的负责人至少需要在财务和法律上具备一定的知识并且有跨专业通识能力和较好的专业人才沟通技能。对于资产过大或者重要的不良资产,还可以考虑资产处理的外部合作或者外包,寻求法律顾问或者会计师事务所的辅助处理和资源优势。但对于规模较小或者较为简单对企业影响较小的低效无效资产处理,可以由财务部门进行调查后多方确认处理,简化资产处理流程,尽可能选择简单的资产出售或者置换,精简企业资产,减少资产处理中造成的新的损耗或者费用。

(三)低效无效资产处理具有灵活性和可创新性

企业在处理低效和无效资产的过程中,不一定要拘泥于单一和小格局的资产处理与置换模式,可以从企业发展的角度来进行资产上的置换和较大规模的合作。例如对于应收账款或者债券问题,发展期的集团企业或者经营上的优势规模企业可以考虑在债券问题上的不良资产与对方企业进行股权置换谈判,将已经存在的债券上的不良资产盘活,转换成可期待的未来收益的股权股本。具有经营管理优势的企业可以利用其经营管理优势,考察企业在自身管理优势下的发展前景,选择债转股并收购其部分其他资产,要求更多的股权,将对方公司实际控制在己方旗下,以实际控制人身份开展经营活动,形成盈利性企业,壮大自身集团资产规模,拓展自身的业务范围或者探索新的行业前景。创新和灵活性的低效及无效处理方式应当根据企业自身的规模和状况开展,对于规模较小的企业,其不良资产的处理上与大企业的合作,未尝不是新的企业扭亏为盈的发展机会。但新的企业合作模式也可能造成不良资产范围的进一步扩大和后续处置上的麻烦,需要企业在时机和发展上的专业判断和风险承受判断,科学合理的根据自身情况作出选择。

三、结语

企业提高资产的运营质量,首先应当处理冗杂的低效和无效资产,提高资产的平均运用水平后,再合理利用和提高自身的资产运营质量,提高资产的使用价值,减少在低效和无效资产上的人力、精力耗费和资产维护费用。企业在发展中应当保持动态变化,保持最优的发展速度和冲刺可能,在专业化发展中不断寻找新的可能。

参考文献

[1]张红岩.事业部管理中权责不对等的危害及治理[J].东方企业文化,2014(14).

[2]田旺杰.从保定房契看不动产交易价格[J].经济研究导刊,2014(05).

[3]朱冰冬,朱雪明.怎样界定企业的“不良资产”[J].中国内部审计,2006(01).

资产质量论文 篇2

我所对业务质量控制十分重视,并制定了完善的业务控制流程,每一流程都制定了相关质量控制制度、程序、控制标准及措施,包括:《质量控制制度》、《质量控制责任制》、《评估工作执业质量控制标准》、《评估质量控制程序》、《评估工作底稿编制工作规范》、《评估报告编制规范》、《档案管理制度》、《保密制度》等。针对本次评估主要控制措施如下:

1、评估前的质量控制

为了从开始确保评估质量,降低评估风险,从而大大节约具体评估过程的时间和成本,提高评估所的收益。全体员工要在评估业务的前期做好各项质量控制,加强评估前质量控制,主要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1)深入了解客户的情况,谨慎承接评估业务。抓准切入点,谨慎承接业务,防止客户风险转移。

具体做到:《1》委派有经验的注册评估师与客户洽谈业务;《2》重视对客户及其项目的了解,包括客户的历史情况、发展情况、社会声誉、委派目的等情况;《3》关注客户的一些特殊事项,如评估委托的特殊要求以及客户及其管理层面临的压力等;《4》按要求签好业务约定书,业务约定书中业务内范围,职责一定要明确;《5》接受业务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6》推行”双承诺制”,即客户向评估所保证提供真实、完整、合法的凭证、资料,承担相应的经济法律责任;从业人员向评估所保证依法、客观、公正地执业,承担相应的经济法律责任。

(2)工作人员与客户签定业务约定书后,要根据所了解到的客户经营及所属行业的基本状况,确定好评估目标和评估计划,对评估风险及项目的重要性作出合理评估,从而做好工作的委派。项目负责人应该根据项目的性质和复杂程度、客户的大小等派遣评估人员,分清重点,对一般的项目也要加强控制,安排经验丰富的评估人员进行督导。

(3)对于具体的评估项目确立项目负责人制;评估项目坚持“谁主审,谁立卷”的原则。评估报告发出,尽快立卷归档。强化对业务质量的三级复核制度的执行;设置专门的质量控制部门(如技术标准部),依据统一标准,对所内各业务部门及下属分所、成员所进行定期质量检查,做到防检结合,以防为主。要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划分事故等级,通过教育、解聘甚至机构调整等办法,予以纠正,把执业过程中的风险点消灭在萌芽中。

2、评估中的质量控制

评估中的质量控制是整个评估过程质量保证的核心。为保证评估质量,降低评估总体的风险,本所制定以下措施保证评估质量:

(1)在具体评估业务实施阶段,要按评估外勤工作的管理制度规定,严格外勤评估工作程序,明确项目负责人和各级评估人员的工作职责,明确项目负责人对评估项目的工作质量负全部责任,规范评估工作底稿的编制,要求注册评估师在工作底稿上反映出其专业判断的过程和工作轨迹,把好评估证据的质量关,重视评估计划和评估总结的编制,完善信息传递系统,保证上下之间信息渠道的畅通,避免外勤工作的失控。

(2)视评估风险,采用可靠、有限的评估方法,并以风险为导向,不仅应检查资产自身的风险,还要计估与资产密切相关的外部风险因素,用以确定某一时期需要评估的主要项目及其评估重点、范围和方法。评估人员在选择了最小风险方案并予以实施后,还应跟踪评估业务过程,进行评估风险分析,以便发现评估计划的不足和新的潜在风险,从而及时采取补救措施。(3)规范评估程序,严格执行三级复核程序。评估的质量体现在评估报告的每一个标点符号、每一个数字等等细枝末节中。严格三级复核制,各级都应具体明确复核内容和承担责任,层层把关,级级负责,确保每一个评估项目的每一个环节自始至终都符合独立评估准则的要求。

(4)督导机构加强指导、检查、监督的力度,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主任评估师必须对执业质量控制总负责,总结经验教训,掌握规律,提高水平,不能抓而不紧,更不能放任自流。督导人员对各层次的评估工作要给予充分的指导、监督和复核,必要时,应当聘请有关专家进行协作,征求有关专家的意见。

(5)报告的起草、签发、打印、签章及分发使用要符合相关的具体规定。保证评估报告按规定的程序、格式对外出具、避免出现纰漏。

3、评估后的质量控制

做好评估后的工作,对总结评估经验,检验当前使用的评估程序与方法,以及提升以后业务的评估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1)每一个评估项目结束,项目经理应在一个月内对本次评估工作进行总结,简要阐述本次评估工作中出现的重大疑难问题和采取的相应措施,指明今后类似评估工作中应注意的事项。

(2)除对不同评估项目进行总结外,还应对不同行业、系统的评估工作进行总结。

(3)每年的业务学习期间由公司董事长对当年的业务进行一次全面的总结。

(4)评估档案应当妥善管理和保管。由专人负责,并严格登记借阅和销毁记录。

(二)、服务进度保证措施

1、为做好各项评估项目,我所成立专门的项目组,拟派评估人员均具备中、高级职称,2010年以来有类似评估项目业绩,且本项目实施期间未承担其他单位的项目

2、我所将按照国家相关评估准则、条例、制度要求,规范实施评估程序,降低评估风险,保证评估质量,对完成的评估项目实行终身负责制。

3、我所将为每一个参与评估人员配备一台专用笔记本电脑及专用评估软件,为评估组配备打印机、传真机、复印机和交通工具等必要的办公设备。

4、保证及时快捷的提供服务,接到招标人通知要求快速到达指定现场,保质保量地完成评估项目。

5、我所人员在评估项目中会做到尽职履责,遵守工作纪律和职业操守,服从招标人领导,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按进度完成评估项目。

6、我所保证参与服务的人员身体健康,工作期间不参与评估纪律不允许的活动。保证遵守职业道德,不参加被评估单位安排的旅游、娱乐和联欢活动,不向被评估单位提出与评估工作无关的要求,不在被评估单位报销任何因公因私的费用。

7、与管理部门、项目单位给予最好的配合,并根据评估项目实际情况,对在评估中发现的有关内部控制制度、管理等方面的不足免费撰写合理化建议书。

8、我所项目组人员会积极关注、研究评估行业国内外发展趋势、政策、制度,主动提升评估能力,在评估中提出有价值的建议。

二、遵循实事求是、客观公证、保守秘密的原则

1、严格按计划进度完成评估任务,如需要调整,必须及时履行内部报告程序;

2、在进行评估工作中,注意对照相关法律、法规和经济考核指标、合同、协议、章程等,充分收集相关资料,包括重要合同、经济责任书、以前评估或评估等;

新疆上市公司资产质量研究 篇3

【关键词】新疆;上市公司;资产质量

一、指标遴选与度量

本文以2008年-2011年新疆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数据来自手工收集,由于北新路桥数据不全,天业节水为H股,故最终选择了35家新疆上市公司。

根据学者张新民和王秀丽(2003)研究成果,资产质量应包括资产经营状况、资产经营效率和资产经营风险三个方面。而资产经营状况可从资产结构、资产发展潜力等进行反映,资产经营效率可通过资产盈利能力、资产营运能力等来体现,资产经营风险可从资产经营风险、财务风险等方面进行反映。资产结构且流动资与非流动资产的比率度量、资产发展潜力用总资产增长率度量、资产盈利能力用销售息税前利润率和总资产贡献率度量。资产的经营风险主要考察财务风险对其影响,因此用资产负债率和流动比率进行度量。

二、新疆上市公司资产质量现状与特征分析

从整个样本的均值来看,新疆上市公司的资产增长速度不算慢,增长速度接近30%,但资产的获利能力并不高,资产利润率只有2%,这说明新疆上市公司资产的管理水平还有待提高、管理方式需要改善与创新,增强内涵式扩大,而不是单纯的外延;从样本资产结构接近于1来看,整个新疆上市公司的流动资所占比重接近1来看,资产的流动性较好,但较强的流动性意味着较弱的获利性,同时也是其资获利能力较弱的重要原因之一。样本资产结构中接近1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一半以上的新疆上市公司都属制造业,制造业以生产直接进一步加工的原料为主,所以对固定资产的要求相对较低,因此表现出较高的流动比例。公司整体上来看,新疆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和财务风险比较稳定,只是短期财务风险稍大,应引起关注。

从2008至2011年新疆各上市公司资产规模呈逐年递增趋势,这是由于公司不仅在固定资产方面加大投入,以增加其经营能力,而且流动资产增长的增长幅度更多,主要集中在预付账款、存货、货币资金的大幅增长,这也是促使流动资产比例逐年上升的重要原因。在资产经营效率方面,行业间的差距比较大。其中房地产的资产盈利水平比较高,达到10%左右,这与自2007年以来,房地产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关。由于房屋的刚性需求和大量的投机需求导致房屋供不应求以及对房价上升预期等因素促使房价的高速增长,并给该行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润空间。制造业的总资产周转率的均值在新疆各行业中居于首位,说明该行业的上市公司的资产管理效率和水平较高,这也是其资产盈利能力相对其他行业较高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农林牧渔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贸易的总资产贡献率都为负值,说明在这几个行业中的上市公司的资产盈利能力比较差,其关键原因在于其经营利润较差所致,当然其低于样本均值的总资产周转率也说明了公司的资产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和改进。行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除了要关注改善和提高其经营效益水平之外,更重要的是其要采取措施加强对资产的管理和提高资产和利用效率,这是由其较低的资产周转速度决定的。采掘业,重点是加强营销,提高其经营效益,以提高其资产的盈利能力。

三、提高新疆上市公司资产质量的对策建议

1.改善资产经营状况的对策建议。在资产总额中无论是流动资产比重大还非流动资产比重大都不利企业的发展,流动资产比重高会影响公司的长期盈利能力,反之会影响公司资产的流动性和短期偿债能力,因应确定一个合理资产结构。一方面,流动比例高的企业可通过加大对固定资产的投资、长期资产的投资、减少存货、加快应收账款的收回等措施来实现其资产结构的合理性。另一方面,对于流动资产比例低的企业应增加其资产的流动性,可通过减少其他长期投资、处置不需用或处理闲置的固定资产、加强对存货的管理、要保证企业货币资金日常规模处于适当水平等途径来实现。

2.提高资产运营效率的对策建议。新疆上市公司总体上资产盈利能相对较弱,资产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因此建议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改进:一是提高销售盈利能力,其具体途径有:通过制定科学的营销政策、严格的信用政策和产品品种结构方案持续稳定的增长收入水平;通过采用先进的技术、产品设计理念、规模经济效应、科学的成本费用管理策略合理降低成本费用的支出;销售盈利能力往往与盈利发展能力结合在一起才能更好地判别,只有那些能够长期持续稳定带来高利润率的公司,才是具备较强销售盈利能力的公司。二是提高流动资产的管理水平和效率,如:合理持有货币资金、加快账款的回收、扩大销售、提高存货周转速度。三是提高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和效率,如:提高企业固定资周转率;及时维护、保养和更新固定资产;处置技术性能落后、消耗高、效益低的固定资产;引进技术水平高,生产能力强,生产质量高的固定资产等途径,以此来达到提高企业盈利能力,进一步优化企业资产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张新民,王秀丽.企业财务状况的质量特征,会计研究,2003(09): 35-38

作者简介:

浅析企业资产质量 篇4

企业资产的来源有多种方式, 企业选择资产来源上必须要分析资产质量潜在价值, 在分析资产来源质量之前, 我们先看一个相关的案例。

如:有一个企业有一个很好的发展前景的项目, 一旦项目启动, 赢利情况会很不错。但这一项目启动需5000万资金, 企业可自筹3000万, 外筹2000万。企业对于这一项目的外筹资金有二个备选方案, 一是向银行贷款, 二是向朋友借款。就以上二种方案分析如下:一是向银行贷款, 既然是一个好项目, 为什么不向银行贷款呢?企业到银行咨询, 发现从银行贷款必须支付给评估、担保等中间机构一大笔费用, 加上银行贷款利息, 这些费用占据了赢利的12%。二是向朋友借款2000万, 不需要付利息, 条件是占二成股份。

那么从资产来源质量上来看分析如下:从眼前看, 朋友提供的2000万资金很容易得到, 不需要任何成本;而从银行贷款时间长、手续繁、费用大, 两者的优劣显而易见。但是从长期来看, 这两种资产在今后产生的效益是不一样的, 朋友提供的资产需要占二成股份, 这是长期的付出, 日后还会涉及到公司管理方面的问题;而银行贷款虽然需要支付利息等费用, 但是这些都是一次性的, 并且从项目具体情况分析是可以承受的。只有对企业未来有贡献的经济资源, 才是有质量的资产。这样一比较, 两种资产的优劣马上就出来了。因此, 分析资产的质量不能只看眼前的效益, 还要从长远来分析。

二、从资产使用质量上来分析

资产的使用质量是指资产的变现能力、被企业在未来进一步利用或与其他资产组合增值的质量。资产使用质量的好坏, 主要表现为资产的账面价值量与其变现价值量或被进一步利用在潜的价值量之间的差异上, 按资产质量将资产使用分为三类。

1、按照账面价值等金额实现的资产

主要包括企业的货币资金。企业在任一时期的货币资产, 均会按照账面等金额实现其价值。

2、按照低于账面价值的金额贬值实现的资产

是指那些账面价值量较高, 而其变现价值量或被进一步利用的潜在价值量 (可以用资产的公允价值来计量) 较低的资产。这类资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短期债权。这里的短期债权, 包括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等。由于存在发生坏账的可能性, 短期债权注定要以低于账面的价值量进行回收。

(2) 部分短期投资。短期投资可以计提投资损失 (即投资跌价) 准备。企业计提的短期投资损失 (即投资跌价) 准备, 比较恰当地反应了企业短期投资的贬值或跌价的程度。

(3) 部分存货。在企业的报表披露上, 存货可以计提损失 (即跌价) 准备。企业计提的存货损失 (即投资跌价) 准备, 反映了企业对其自己的存货跌价 (贬值) 的认识。

(4) 部分长期投资。为了揭示企业长期投资的贬值因素, 企业可以在其资产负债表中计提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同样, 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反应了企业对其存货贬值程度的认识水平和企业可接受的贬值水平。对于信息使用者而言, 在对长期投资质量进行分析、判断时, 还应结合对企业长期投资与方向构成的分析。

企业的资产按照其变现能力可以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长期资产) 。但是, 这种分类并不能进一步揭示资产的质量。为了进一步揭示资产的质量, 我们可从反映资产质量指标上来分析。

三、从反映资产质量财务指标上来分析

1、从反映资产整体质量的指标上来分析

(1) 其它应收款比例=期末其它应收款/期末总资产

在我国, 其它应收款大多为关联交易的应收款, 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 这类款项回收风险很大。其占总资产比例越大, 总资产质量越差。

(2) 不良资产比例= (其它应收款+待摊费用+长期待摊费用+待处理财产损溢) /期末总资产。从经济实质上讲, 待处理财产损溢已不符合资产定义, 在中际惯例中, 出现盘盈盘亏即给予, 不会出现待处理财产损溢这一项。严格意义上讲, 待摊费用不符合资产定义应该属于沉没成本。因此可以将这四类资产归为不良资产。其占总资产比例越高, 总资产质量越差。

(3) 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总资产。总资产周转率反映的资产循环和周转的速度, 速度越快, 表明在相同的时间内资产能够给企业带来的效益越大, 因此资产质量就越高。

(4) 总资产报酬率=息税前利润/平均总资产。总资产报酬率反映的是总资产获得收益的能力, 总资产的获得收益的能力越强, 资产质量就越高

(5) 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期末总资产。这个指标表明企业全部资产产生现金净流量的能力, 指标越大表明总资产产生现金净流量能力越强。

2、反映应收帐款质量的指标

(1) 应收账款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平均应收账款, 其中, 平均应收账款= (期初应收账款净额+期末应收账款净额) /2, 周转率越高, 应收账款质量越高。

(2) 坏账准备率=坏账准备/应收账款原值。坏账准备表示未来可能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 因此计提的坏账准备越多, 说明应收账款收回的可能性越小, 应收账款质量越差。坏账准备的计提会增加当期的管理费用, 受到管理当局主观意愿的影响, 一些业绩不好的公司, 往往倾向于少计坏账。

(3) 三年以上应收账款。根据国际惯例, 存在三年以上的应收账款是极不正常的, 即使存在, 也早已全额计提坏账准备, 因此三年以上应收账款越多, 应收账款质量就越差。

3、反应存货质量的指标

(1) 存货周转率=主营业务成本/平均存货, 存货周转率越高, 说明存货质量越好。

(2) 存货跌价准备率=存货跌价准备/存货原值, 存货跌价准备率越大, 说明存货价值下降的越厉害, 存货的质量就越差。

4、反映固定资产质量的指标

(1) 固定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平均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周转率越高, 说明固定资产的流动性越好, 固定资产质量就越高。

(2) 累计折旧率=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原价。累计折旧率越大, 说明现有资产越陈旧, 能够给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越少, 盈利能力越差, 固定资产质量也越差。

5、反映资产结构和资本结构的指标

(1) 货币资金比例=货币资金/期末总资产;

(2) 应收账款比例=应收账款原值/期末总资产;

(3) 存货比例=存货原值/期末总资产;

(4) 流动负债比例=流动负债/期末总资产;

(5) 资产负债率=期末总负债/期末总资产;

(6) 营运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以上除了从反映资产质量财务指标上来分析, 还可以一些“表外资产”来分析。

四、从“表外资产”来分析

账面上未体现净值, 但可以增值实现的“表外资产”, 是指那些因会计处理或计量手段的限制而未能在资产负责表中体现净值、但可以为企业的未来作出贡献的资产项目。主要包括以下4项。

(1) 已经提足折旧, 但企业仍然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2) 企业正在使用, 但已经作为低值易耗品一次摊销到费用中去, 资产负债表上未体现价值的资产。

(3) 已经成功地研究和开发项目的成果。

(4) 人力资源。毋庸置疑, 企业的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一项无形资产。遗憾的是, 目前财务会计还难以将人力资源作为一项资产来纳入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因此, 了解、分析企业人力资源的质量只好借助于非货币因素的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 可以看出资产质量分析对于企业持续生产经营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李秉成.企业财务困境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出版社.

[2]谢永堎.资产质量与财务困境[J].财会月刊, 2007, (11) .

资产评估质量控制问题研究 篇5

根据资产评估的特点以及我们对资产评估质量的定义,本文认为资产评估质量控制是指满足资产评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活动。资产评估质量控制的基本构成要素也包括上述三方面内容,即资产评估质量控制的主体、资产评估质量控制的对象、资产评估质量控制的手段。

1.2 我国资产评估监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2.1监管力度不够

从我国资产评估行业发展的十多年历程来看,政府对资产评估行业的监管可谓力度不够,主要表现在尚未制定专门的法律来约束资产评估执业行为。多年来,由于受管理机构体制改革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政府监管部门对资产评估整个行业的执业质量检查进行的很少。

1.2.2监管标准滞后

资产质量论文 篇6

8月24日,中国银行最新中报出炉。截至6月末,该行资产规模为12.8万亿元,比年初增长9958亿元,增幅为8.42%。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796.27亿元,同比增长8.14%;实现净利润716亿元,同比增长7.58%,剔除去年上半年中银香港雷曼兄弟相关产品的影响等一次性因素后,同比增长12.22%。

其净资产收益率(ROE)为18.99%,总资产净回报率(ROA)为1.22%,比上年末分别上升0.72%和0.05%。非利息收入占比30.94%,比上年末提高0.44个百分点,继续保持同业领先。成本收入比为29.23%,比上年末下降3.84个百分点。

券商分析师普遍认为,中行的中期业绩符合预期,海外业务的增长依然是一大亮点。

信贷结构优化

2012年以来,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错综复杂,银行业经营管理压力进一步加大。中国银行表示,上半年,其继续加强资产负债综合平衡管理,主动优化业务结构。

6月末,该行存款、贷款总额分别比上年末增长6646亿元和4108.5亿元,增幅为7.54%和6.48%。贷存比为68.59%,比上年末降低0.18个百分点。

中行的信贷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上半年,该行中国内地人民币贷款新增3376.75亿元,月度投放均衡。其中,中国内地新增人民币个人贷款在全部内地新增人民币贷款中占比为39.77%,比上年末提高5.65个百分点;“中银信贷工厂”中小企业人民币贷款增长24.3%,比全部人民币公司贷款增速高18.03个百分点。定价水平继续提高,中国内地新发生人民币贷款平均利率为7.06%,新发生美元贷款平均利率为4.49%,分别比上年提高47个基点和49个基点。

在中小企业服务方面,中行积极研发全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努力拓展核心企业上下游小微客户群体。6月末,该行中国内地小企业贷款总额为7965.95亿元,比上年末增长6.96%,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

上半年,该行实现利息净收入1240.54亿元,同比增加138.39亿元,增幅12.56%。净息差为2.1%,比上年同期下降0.01个百分点。

下降原因有两方面,一是人民币进入降息周期,利率市场化进程加速,存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扩大;二是人民币升值预期减弱,国内企业和居民持有外汇意愿增强,外币存款增长较快,但外汇贷款需求减弱。

面对挑战,中行已主动采取措施:第一,稳步扩大生息资产规模,促进利息净收入增长;第二,主动优化客户结构和业务结构;第三,加强定价管理,提高定价水平。

“我们已经调整了外币存款的定价政策。从今年开始,中行进一步调低外币存款的利率水平,希望在这个方面能够更加平衡地发展,加强负债管理和综合管理,避免这方面的因素对净息差的影响。” 中行行长李礼辉预计,中行今年全年净息差基本稳定,也许会略有下降,但不至于有很大幅度的变化。

资产质量改善

由于强化了对重点领域的风险管控,中国银行的资产质量有所改善。不良率为0.94% ,比上年末下降0.06个百分点,连续两个季度下降。二季度不良贷款余额635.6亿元,环比下降3.8亿元(减少0.6%);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为232.56%,比上年末提高11.81个百分点。信贷成本0.28%,同比下降0.15个百分点。

中行的不良、关注类贷款余额季度及半年环比均维持稳定,逾期贷款较年初增长 17% (主要来自于东部及境外业务),增速显著慢于中小银行约 40% 的增长。

中金公司研究报告认为中行资产质量维持稳定主要受益于其以大企业为主的客户结构(信用贷款占比仅次于工行,位居上市银行第二)。

针对政府平台贷款、房地产贷款风险问题,李礼辉表示,下半年,会特别重视重点领域的管控,在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方面,总量上严格限制,只减不增;同时加强监控,特别是预先落实还款来源,保证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按期还款。在房地产方面,亦将严格执行国家的政策,区域选优、客户选优,相互选优,避免发生风险。而对产能过剩行业,将继续严格控制,减少贷款所占的比重,并禁止进入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

“下半年在风险管控方面,我们的工作第一是严格管理,第二是主动防范,第三是积极化解。” 李礼辉说。

海外业务领跑

中行的海外业务具有传统优势,目前其正在加速发展海外业务,坚持“专业化经营、集约化管理、海内外一体化发展”的工作思路,提高对客户的全球服务能力。

上半年,境外机构资产总额比上年末增长18.98%,占集团比重23.84%,比上年末提高1.45个百分点。境内外机构累计办理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1.05万亿元,同比增长约20%,领先优势进一步扩大。台北分行、波兰分行、斯德哥尔摩分行、内罗毕代表处开业,海外机构布局取得新进展。中银香港推进可持续增长策略,人民币业务、银团贷款、住房抵押贷款等核心业务继续领跑市场。中银国际控股获得芝加哥商品交易所、伦敦金属交易所清算会员资格,市场影响力增强。中银航空租赁保持稳健增长,获惠誉及标准普尔A-级及BBB级信用评级,领先全球飞机租赁公司。

中行希望通过未来三到五年的努力,逐渐将海外业务及其利润贡献所占比重提高到30%,而跨境人民币业务是带动未来海外人民币业务发展的一个重点。李礼辉表示,未来会以公司金融业务为主来发展海外业务,在区域选择方面,亚洲地区仍然是重点。

中金公司表示,受益于较高的境外资产占比,中行在降息周期及利率市场化过程中的息差表现将优于同业,以大客户为主的客户结构也有助于其在经济下行周期中维持资产质量稳定。

资产质量概念框架研究 篇7

一、资产质量的概念

(一) 资产概述

资产质量这一概念所指称的是资产的某种性质, 是属性概念。对其界定必须借助于它所依附的事物, 即资产这一实体概念。目前比较流行的资产定义体现了未来经济利益观的观点, 认为“资产是预期的未来经济利益, 这种经济利益已经由企业通过现在或过去的交易获得”。现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将资产定义为“资产是可能的未来经济利益, 它是特定个体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中所取得或加以控制的”, 国际会计准则在框架中将资产定义为“资产是指作为以往事项的结果而由企业控制的可望向企业流入未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两者对资产的定义是一致的。未来经济利益观认为, 资产的本质在于它未来的经济利益。因此, 对资产的确认或判断不能看它的取得是否支付了代价, 而要看它是否蕴藏着未来的经济利益。

根据财政部2006年2月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资产本质的特征是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即直接或间接导致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流入企业的能力。由此可知, 我国对资产的定义也采用未来经济利益观。

(二) 质量概述

“质量”一词, 在很多学科中都有使用, 我们常用“质量”来表示产品质量。此处, 我们借助产品质量的概念来定义“质量”。对产品质量的认识有着各种层次的差异。低层次的产品质量概念是从产品的有用性来看, 指使产品履行其使用目的的具体属性。较高层次的产品质量概念则是从质量构成要素来分析, 大略分为消极质量要素和积极质量要素两大类。前者包括:价格适宜、较低的使用成本、不易老化、安全无害、使用方便、容易制造和丢弃便利;后者则指:设计良好、优于其他公司的同类产品、使用性能好和更具独特的个性。综合两者而言, 产品质量是对履行产品使用目的的综合评价, 它体现了人们从产品所获取的使用价值的大小。这一定义基本上只是局限于用户使用感官上来说明的。

更高层次的质量范畴则不是从人的感官知觉的角度来解释的, 它是一种比较观。西方学者指出产品质量是特定的产品使消费者需求得到满足的程度 (fitness for use) , 即通过将实际生产的产品与用户期望的偏离程度的相对比较来定义质量。具体地说, 即通过设计质量 (quality of design) 与符合质量 (或者称之为一致质量, quality of conformance) 相比较来确定这种满足程度。

(三) 资产质量的概念

企业资产的使用价值也就是在企业的持续经营中为企业创造价值。因此, 从企业的角度理解, 低层次的资产质量概念应该界定为:资产为企业带来的未来经济利益的大小。这种未来的经济利益既体现了资产的本质特征, 也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从会计的角度看, 未来经济利益的大小是指资产为企业带来的收入或者利润的大小;从财务的角度看, 未来经济利益的大小是指资产为企业带来的现金流量的大小, 包括现金流入的增加或者现金流出的减少。高层次的资产质量概念应该体现一种比较观, 它是资产使投资者 (包括债权人和股东) 的要求得到满足的程度, 是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理解资产质量的。企业的资产由两种途径取得, 一种由债权人投入的债务资本形成, 一种由股东投入的权益资本形成。资产质量的概念应该体现债权人和股东的期望, 资产实际创造的价值超过投资者期望价值越多, 资产质量就越好。因此, 高层次的资产质量概念应界定为:资产所带来的超过投资者期望的那部分未来经济利益的大小。

以上讨论的是资产质量概念的内涵, 即资产质量所具有的特有属性——未来经济利益大小或者超过期望的那部分未来经济利益的大小。已有研究中, 有的学者已经将资产的流动性、周转性等因素纳入资产质量的概念, 但鲜有学者明确指出这些因素应该属于资产质量概念的外延。综合相关研究, 笔者认为, 资产质量的外延应包括:资产流动性 (变现能力) 、资产周转能力、资产的风险、资产结构等因素, 这些因素都是影响资产质量的重要因素, 必须将其纳入资产质量概念。

(1) 资产的流动性。资产的流动性是指一种资产能迅速转换成现金而对持有人不发生损失的能力, 也就是变为现实的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能力, 也称变现能力。完美市场 (perfect market) 中, 资产流动性并不会影响资产质量。然而,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 完美市场的假设条件很难成立。投资者进行投资都必须考虑交易成本、税务成本、出售资产发生的信息收集和分析的成本和机会成本。市场摩擦的存在表明现实中不存在完美市场, 并且可能导致市场价格对资产价值的歪曲反映, 资产流动性必然影响资产质量。

企业整体资产的流动性越强, 企业资产中短期的流动性强的资产就越多, 那么, 企业资产的变现能力就越强, 变现损失也越小;并且, 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也会增强, 从而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但是, 企业整体资产的流动性越强并不意味着资产质量就越好。为投资者带来的超过期望的那部分未来经济利益的大小, 是资产质量概念的核心和本质。如果增强资产流动性会损害资产所带来的预期经济利益, 那么越强的资产流动性并不代表资产质量越好。只有当增强资产流动性所带来的收益 (主要是变现损失的减少、短期偿债能力的增强、财务风险的降低) 超过它所减少的未来经济利益时, 整体资产流动性的增强才有助于提高资产质量。否则, 就会损害企业资产质量。

确定合适的资产流动性强度非常重要。在图1中, 曲线L1表示资产流动性增强为企业带来的未来经济利益, 曲线L2表示资产流动性增强给企业减少的未来经济利益流入。在两条曲线的交点处对应的资产流动性强度为A, 此时资产流动性所带来的未来经济利益等于它所减少的未来经济利益流入, 此处企业资产所带来的未来经济利益最大。资产流动性增加所带来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由此可知, 在A处对应的企业整体资产的流动性强度, 能够给企业带来最大未来经济利益, 理论上是最佳流动性强度。

(2) 资产的周转能力。企业资产周转能力通常用资产周转率来表示, 它是营业收入与企业资产之间的比率。通常有三种表示方式:资产周转次数、资产周转天数和资产与收入比。显然, 资产的周转能力越强, 资产的使用效率就越高, 相同数额的资产在一年内所能带来的营业收入就越多;或者说在一年内取得相同的营业收入, 需要投入的资产数额就越少。如果企业保持目前的资产周转能力, 相同资产为企业带来的未来经济利益越大, 资产的质量就越好。

企业资产由各个单项资产组成, 在营业收入既定的条件下, 资产周转率的驱动因素就是企业的各项资产, 其中最重要的是应收账款、存货和固定资产。在其他条件不变时, 提高应收账款和存货周转率, 加速企业固定资产更新改造, 可以提高资产的周转能力, 使得相同的资产在一年内能够带来更多的营业收入, 从而提高企业的资产质量。因此, 资产的周转能力必然影响企业资产质量, 必须将其纳入资产质量概念。

(3) 资产的风险。资产为企业带来的未来经济利益大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通常是一个随机变量, 它的风险可以用方差或者标准差来表示。因此资产本身的风险必然影响未来经济利益的大小, 风险越大, 未来经济利益的偏离期望值的可能性就越大, 未来经济利益的稳定性就越差。

根据投资组合理论, 在充分组合的情况下, 单项资产的风险对决策是没有用的, 投资人关注的只是投资组合的风险;特殊风险与决策是不相关的, 相关的只是市场风险。也就是说, 企业应当并且可以通过合理的资产组合来消除单项资产的特殊风险, 市场不会因为企业承担单项资产的特殊风险而给以任何回报。因此, 纳入企业整体资产质量概念的风险只能是企业整体资产的风险, 而不是各个单项资产的风险。

(4) 资产结构。如果把企业所有资产的集合看作是一个封闭的系统, 企业各种资产项目或类别就是系统中的各组成要素, 那么资产结构就是企业不同项目或类别的资产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在持续经营条件下, 企业的整体资产为企业和投资者带来的未来经济利益, 比各单项资产或各类资产带来的未来经济利益更大;否则企业就应当进行清算, 将各项资产单独出售, 而不是持续经营。在一定时期内, 投资者 (包括股东和债权人) 投入企业的资本是一定的, 这就意味着企业资产总额在一定时期内固定不变, 增加某一项单项资产 (或增加某一类别的资产) , 必然会导致其他单项资产 (或其他类别的资产) 在数量上减少。因此, 通常可以用各个单项资产或各类资产在企业资产总额中所占的比重来表示资产结构, 当增加某一项 (类) 资产时, 该项 (类) 资产的比重就会上升, 其他各项 (类) 资产的比重就会下降。

虽然企业的各项资产都能够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 但是各项 (类) 资产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大小是不同的, 并且它们的流动性强弱和风险也有差别, 因此各项 (类) 资产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必然会影响企业资产质量。

第一, 企业资产按照流动性强弱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前文已经论述了流动资产的流动性越强, 带来的未来经济利益却越小。因此企业必须权衡利弊, 确定资产的最佳流动性强度, 使企业整体资产带来的未来经济利益最大, 以提高资产质量。

第二, 企业资产可以分为人力资产和非人力资产。资产确认条件之一是未来经济利益能够可靠地计量, 人力资产带来的未来经济利益却很难准确计量, 这也使得我们探讨人力资产比重与资产质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变得极为困难。但是, 从理论上讲, 人力资产高的企业, 资产质量也相对较好。

第三, 企业资产按照有无实物形态可以分为无形资产和有形资产。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今天, 任何企业要想在竞争中获胜, 必须高度重视科技投入和研究开发, 努力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因此, 无形资产比重越高, 尤其是专利权、商标权、非专利技术、商誉等比例越高的企业, 资产质量通常更好。

第四, 企业资产按照是否用于生产经营活动可以分为经营资产和金融资产。在有效的资本市场上, 流入企业的未来经济利益主要是企业的经营资产创造的, 企业持有较多的金融资产, 往往会导致未来经济利益的减少, 也就是说, 金融资产的比例越高, 企业资产质量往往越差。

综上所述, 在资产结构中, 我们必须要考察流动资产比例、人力资产比例、无形资产比例和经营资产比例等结构问题。这些因素都会影响资产结构, 进而影响企业资产质量。

二、资产质量的概念框架

(一) 单项资产质量

从内涵上看, 单项资产和整体资产都能为企业和投资者带来未来经济利益, 它们的质量也都可以用未来经济利益的大小来表示, 但是他们产生未来经济利益的方式有差别。整体资产由各个单项资产有机结合而成, 是一个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系统, 能够使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不断地获得现金流量, 也就是说整体资产所带来的未来经济利益主要是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取得。单项资产是企业整体资产的组成部分, 通常情况下各个单项资产并不能单独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带来未来经济利益。因此, 对企业绝大部分单项资产来说, 未来经济利益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资产处置收入;二是资产处置损失抵税 (如果是处置收益则需纳税, 应视为未来经济利益的减项) 。

从外延上看, 企业整体资产质量包括资产的流动性、资产周转能力、资产的风险、资产结构等。单项资产作为整体资产的组成部分, 并不考虑资产结构问题;它不能单独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带来未来经济利益, 因此也不考虑周转能力问题。对单项资产来说, 资产的风险主要是变现的风险, 即在资产处置中发生损失的风险。由此可见, 单项资产质量的外延主要是资产的流动性。

对企业和投资者来说, 整体资产质量比单项资产质量更为重要。首先, 从哲学的角度, 我们知道整体和部分的价值是有差别的, 整体通常具有部分所不具有的功能, 如果各部分配置合理, 整体价值比各部分价值之和更大。其次, 从企业持有资产的目的来看, 企业是在持续经营中创造价值, 任何单项资产只要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发挥作用, 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就不会被处置。因此各单项资产只能作为整体资产的组成部分, 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共同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

(二) 资产财务质量

有学者提出, 企业资产质量应该区分为物理质量和系统质量, 物理质量指资产的质地、结构、性能、耐用性、新旧程度等。实际上是将企业资产看作是一般物体, 从物理角度来阐述资产作为一般物体的特征属性, 它并没有反映资产之所以称为资产的本质特征——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虽然资产的物理属性会影响资产的使用效能, 但是在一个充分公平的市场中, 企业应该并且能够购买到那些物理属性满足效能和要求的资产, 因此, 从财务管理的角度来看, 物理质量并不是关注的重点, 本文也不做过多的研究。与物理质量相对应, 很多学者提出资产的系统质量这个概念。哲学上, 系统是由一些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一个有机整体。系统质量即为整体质量, 与整体资产质量相对应的应是单项资产质量。因此将物理质量与系统质量对应起来, 是不科学的, 容易产生歧义。

笔者认为, 与物理质量相对应的是资产的财务质量, 是资产作为会计要素, 在财务管理中表现的属性特征, 即带来的未来经济利益的大小。如前文所述, 资产的财务质量应分别从整体资产质量和单项资产质量来理解。

(三) 资产质量概念框架

综上所述, 资产质量概念是资产的属性概念。资产质量可以区分为资产的物理质量和财务质量, 在企业财务管理中, 应该关注资产的财务质量。科学的资产质量概念应该反映资产的本质特征——未来经济利益, 资产的财务质量可以从整体资产质量和单项资产质量来理解。从内涵上看, 整体资产质量和单项资产质量都是指资产为企业带来的未来经济利益大小或者为投资者带来的超过期望的那部分未来经济利益的大小。从外延上看, 整体资产质量应包含资产的流动性、资产的周转能力、资产的风险和资产结构等因素, 而单项资产质量的外延一般只包括资产的流动性。资产质量的概念框架如图2所示。

参考文献

[1]Sean Nicholson, Jeffrey McCullough, Patricia M.Danzon.Biotech-Pharmaceutical Alliances as a Signal of Asset and Firm Quality[J].Journal of Business, 2005, vol.78, no.4, pp1433-1464

顾客资产质量评价探析 篇8

一、相关理论研究进程

20世纪60年代, 随着买方市场逐步取代卖方市场, 以顾客导向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开始形成。到20世纪90年代, 顾客资产管理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企业管理思想, 顾客资产成为企业的一项重要战略资源。1996年, 国外学者罗伯特·布拉特伯格 (Robert Blattberg) 和约翰·丹顿 (John Deighton) 首次提出了“顾客资产 (Customer Equity) ”的概念, 自此, 顾客资产的研究逐步兴起。国外学者对顾客资产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顾客资产的定义、驱动要素和测量模型上;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是建立在国外研究的基础上, 对国外理论进行修正补充, 并对顾客资产的披露进行研究。2003年, 国内学者汪涛、李真贞首次对顾客资产的质量进行分析, 建立顾客资产质量矩阵。

关于资产质量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 国外学者对资产质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银行资产质量与信贷风险、规模经济;企业资产质量与生产效率等之间关系的研究。国内学者对资产质量的研究要晚于国外, 理论研究主要包括资产质量的概念、特征、分析方法、评价体系等。干胜道、王生兵 (2000) 认为资产质量是企业资产盈利性、变现性和周转能力的综合体现。陈仲威、朱小平、娄新轩 (2010) 对资产质量的概念从高低两个层次进行了界定。认为从企业的角度理解, 低层次的资产质量概念应该界定为:资产为企业带来的未来经济利益的大小。高层次的资产质量概念界定为:资产所带来的超过投资者期望的那部分未来经济利益的大小。徐文学 (2007) 从资产质量的存在性、有效性、收益性三个方面选取有代表性的指标, 构建了资产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资产质量的实证研究主要涉及两个方面, 一是对资产质量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辨别, 二是对资产质量与企业的盈利能力、企业价值的相关性研究。

顾客资产研究:定义→驱动要素→测量模型→信息披露→资产质量

资产质量研究:有形资产—————→表内无形资产—————→顾客资产

综上可见, 顾客资产的研究由定义、驱动要素、测量模型、信息披露延伸到质量评价研究;与此同时, 资产质量的研究也从有形资产质量, 逐步发展到表内无形资产质量, 顾客资产作为广义上的无形资产, 其质量评价研究也受到关注。目前专门针对顾客资产的质量评价研究十分有限。本文在借鉴前人顾客资产和资产质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 试图找到企业顾客资产质量评价的思路和方法。

二、顾客资产的质量特征

基于现有的顾客资产研究, 顾客资产属于企业的无形资产, 具有资产的一般特征, 同时也存在区别于有形资产的特殊性。

1. 存在性资产的存在性是指资产真实存在, 并预期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流入。对于有形资产而言, 资产的存在性很容易理解和证明, 但顾客资产作为无形资产, 并不具有真实的实物形态。顾客资产不仅区别于传统的有形资产, 也区别于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特许权和土地使用权等无形资产。企业的顾客资产的本质是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入, 这种量化关系以顾客为形式载体, 形成企业的顾客资产。因此, 顾客资产的存在性依赖于顾客的购买行为。虽然顾客资产的可控性较弱, 但正常运营的企业必定是以顾客资产的存在性为依托。

2. 盈利性盈利性是指资产的运用可以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顾客资产的盈利性就是指企业拥有的顾客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收入流入超过企业吸引、销售和服务顾客的花费的部分。这种盈利性, 不仅仅包括直接的顾客购买行为产生的基本购买价值, 还应该包括间接的交叉购买价值、顾客口碑价值、顾客知识价值等。

3. 风险性风险即不确定性。顾客资产的风险性是指顾客资产为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流入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主要指的是经营风险。顾客资产相对于其他传统资产而言, 具有较低的可控制性, 使得顾客资产的风险更大, 也更难以进行预测, 受不可预见因素的影响较大。因此, 在评价顾客资产时, 风险性评价不可忽视。

4. 有效性资产的有效性是指资产在经营过程中运用的效率。而顾客资产的有效性与传统资产的区别在于, 传统资产的运用效率取决于企业的生产与组织管理, 而顾客资产的运用效率取决于所购商品的使用频率和顾客的重复购买程度。一个重复购买并且热衷于宣传的顾客所形成的顾客资产具有较高的有效性。

5. 运营性顾客资产与其他资产具有很大不同, 顾客资产不具备强烈的排他性, 所以顾客资产在企业自己进行使用获得利润的同时, 还可以通过市场合作方式获取直接或者间接的利益, 如联合销售、转卖等方式。现在热兴的返利网的运营, 从本质上说就是以顾客资产为主的经营活动。

三、顾客资产质量评价原则

顾客资产的质量评价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 全面性对顾客资产质量的评价, 不仅应该能够系统的评价企业所拥有的全部顾客资产, 还要对顾客资产的存在性、盈利性、风险性、有效性、运营性等质量特性进行准确全面的反映。

2. 适应性传统的资产质量评价大多采用标准的量化财务指标, 如资产收益率、资产周转率等。对顾客资产质量的评价应该针对其特性设计合适的评价指标, 可以在量化指标的基础上, 引入非量化指标。

3. 实用性顾客资产的评价与传统资产的评价目的不同。传统的资产质量评价以信息披露为主要目的, 而顾客资产质量的评价则是以加强企业管理, 提高企业盈利能力的战略目标为主。因此, 顾客资产质量评价应当更具有实用性。应具备可比性, 使企业能够与自身不同时期、与行业同期、与竞争对手进行比较。还要同时具备可操作性, 评价方法应该简单易行。

四、顾客资产质量评价方法

顾客资产质量评价应以满足企业经营管理需要为目标, 为提高企业顾客资产管理服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顾客资产进行评价。

1. 单个顾客形成的顾客资产质量评价

基于单个顾客产生的顾客资产的质量评价, 主要是对顾客资产的盈利性和忠诚性的评价。从顾客资产的价值计量模型可以发现, 单项顾客资产的盈利能力由收入、获取成本、维系成本、获取概率、维系概率、顾客生命周期和折现率共同作用影响。对顾客资产的盈利性评价, 就是比较顾客产生的收入和与顾客相关的花费, 计算出顾客是否能够为企业带来利益。

顾客资产的质量评价指标:

盈利性=单项顾客资产形成的收入/企业总收入

忠诚度=单个顾客一年的购买量/产品正常使用情况下一年的消耗量

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 单项顾客资产的流动性较大, 所以对单项顾客资产的评价, 主要是为进行顾客资产的分级提供依据。

2. 整体顾客资产质量评价

对顾客资产整体性的评价, 是对资产的结构进行评价。而顾客资产的结构评价区别于传统资产的结构评价, 传统的企业资产结构评价是将企业拥有的所有资产作为一个整体, 对资产进行分类, 然后计算企业各类资产占企业总资产的比重, 得到企业资产结构。由于顾客资产的运营方式与传统资产的差别, 顾客资产的结构评价主要是对顾客资产的内部结构进行评价 (图1) 。

企业拥有的全部顾客资产, 按照单项顾客资产的质量, 进行结构划分。按顾客的盈利率和成长性的高低, 可以得到顾客金字塔盈利能力模型, 将顾客分为铂金顾客、黄金顾客、钢铁顾客、重铅顾客 (图2) 。国内学者汪涛、李真贞对顾客资产质量进行研究, 给出了顾客资产质量矩阵 (图3) , 将顾客的盈利性和忠诚度相结合, 把顾客资产划分为四类:优质顾客资产、时尚类顾客资产、低质顾客资产、问题类顾客资产。这两种模型矩阵为顾客资产的结构分层提供了依据, 能够帮助企业清楚的了解自身拥有的顾客资产的质量, 便于针对性的管理。

企业在对拥有的顾客资产整体质量进行评价时, 应基于对单项顾客形成的顾客资产的质量的评价, 将其进行结构划分, 清楚显示企业顾客资产中各类质量的资产所占据的比例, 并分析不同层级顾客资产的特征, 进而采取相适应的策略, 使现有资产质量得以提升。但顾客资产的评价不能仅仅依赖于静态的历史数据, 应该提高动态适应性, 对企业的顾客资产质量进行实时评价与监控。

五、结论与不足

在顾客经济时代, 顾客资产对企业价值创造的贡献作用日益凸显。对顾客资产质量进行评价可以帮助企业更加高效的管理顾客资产这项战略资源, 在顾客资产方面形成持久的竞争优势。本文基于顾客资产的质量特征, 以全面性、适应性、实用性为评价原则, 对顾客资产质量评价方法进行探讨研究。顾客资产的相关资料属于企业内部资料, 在获取上有一定难度, 这为研究造成了一些不便。本研究尚处于对顾客资产质量评价的理论研究探索, 所提出的评价方法是否切实有效, 便于应用, 还有待进一步的实证研究。对于企业而言, 顾客资产质量的评价基于对顾客资产信息的详细记录, 而我国目前企业电子化信息建设尚不完善, 这也为企业准确评价顾客资产质量, 加强顾客资产管理造成障碍。

摘要:顾客是企业经营的核心, 在顾客经济时代, 顾客资产对企业价值创造的贡献作用日益凸显, 将顾客资产作为企业战略资产进行管理, 对顾客资产质量进行评价, 可以帮助企业更加高效的管理顾客资产这项战略资源, 在顾客资产方面形成持久的竞争优势,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满足企业长期良好发展的需要。研究顾客资产的质量, 把握顾客资产质量特征, 对顾客资产进行客观分析与评价, 可以为企业顾客资产的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最优化企业顾客资产, 最大化企业价值。对于企业而言, 顾客资产质量的评价基于对顾客资产信息的详细记录。我国企业目前电子化信息建设尚不完善, 这为企业准确评价顾客资产质量, 加强顾客资产管理造成了难以逾越的障碍。

关键词:顾客资产,质量特征,质量评价

参考文献

[1]干胜道, 王生兵.试论企业资产质量优化与评价[J].四川大学学报, 2000 (5)

[2]陈仲威, 朱小平, 娄新轩.资产质量概念框架研究[J].财会通讯, 2010 (5)

[3]汪涛, 李真贞.顾客资产的质量分析[J].经济管理, 2003 (10)

[4]Blattberg Robert C.Deighton John.Manage Marketing by theCustomer Equity Test.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6, 744, 74 (4) :136-144

[5]徐文学.企业资产质量特征的理论探讨[J].江苏商论, 2007 (6)

[6]徐泓, 王玉梅.资产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9 (5)

资产质量内涵的研究综述 篇9

有些上市公司在连续几年收入和利润持续、稳定增长情况下, 会突然出现严重的财务危机, 这可能和宏观及微观绩效考核制度、政策规定不合理或市场体系不完善等等诸多因素有关。但站在财务分析的角度有一点是不容忽视的:看似形势“良好”的利润表背后却隐藏着大量的不良资产, 即通常所言的资产质量恶化造成的。这一现象与我们长期以来过分、单纯的重视利润、强调利润表密切相关。与实践中资产质量的长期应用相比, 理论界对资产质量问题的研究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才出现, 目前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随着市场机制的不断健全和完善, 资产质量已成为影响公司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环节, 本文对资产质量内涵的探讨有助于促进企业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资产质量, 从而对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一财务管理目标。

资产质量实质上是一个属性概念, 对其的界定和讨论必须依附于“资产”这一实体概念, 脱离“资产”这一特定对象来讨论“质量”是没有意义的。因此, 讨论资产质量首先应该明确资产的概念。

二、资产内涵的研究现状

资产作为会计六大要素之首, 是会计学和会计准则的基本概念之一。自1907年会计学家斯普瑞格讨论资产定义开始, 会计学界对资产的定义提出了多种不同的观点, 目前主要有以下四类代表性的观点:

(一) 未来经济利益观

这是最早出现的关于资产的观点, 它始于斯普瑞格在《账户的哲学》中认为“资产是未来服务的现在价值”, “体现为以前得到的服务和现在继续收到的服务的贮存”。随着1980年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 (FASB) 在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中认可了这一观点, 不少国家纷纷效仿, 成其为当今的主流观点之一, 但也引起了广泛的争议。

(二) 成本观

Paton和Littleton于1940年提出资产“是未消耗的收入借项”, 即已发生的、但尚未赚取收入的成本。这与1929至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后防止会计舞弊的时代大背景密切相关。

(三) 权利观

该观点认为资产是财产权利, 实际上是一个法律概念。经济学家萨缪尔森认为“资产是能够用于交换的抽象权利, 资产价值是财产权利的货币变现”。1999年英国会计准则理事会 (ASB) 明确表示虽然资产含有未来经济利益, 但资产不等于未来经济利益, 而是对未来经济利益的权利或其他权益。

(四) 经济资源观

2004年10月, IASB与FASB启动的“概念框架联合项目”将资产初步定义为:“主体的一项资产是主体对其拥有排他的权利或其他权益的现时经济资源”。这个定义恰当地反映了资产的本质特征、为各种没有具体实物形态的权利的确认提供了基础, 保证了主体对经济资源的占有和支配。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对资产定义经过了多次修订, 2006年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中载明:“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 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 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我国会计准则对资产的定义一步步完善起来, 进一步强调了资产质量, 同时更加注重与国际趋同。2015年最新版的企业会计准则延续了这一定义。基于上述观点, 可以看出, 无论是FASB、IASB还是我国企业会计准则, 四类资产的定义都强调了其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能力, 概念框架联合项目的资产定义更体现出资产是一种经济资源。可见, 资产的本质就是要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这一观念已经得到广泛而深入的认可。

三、资产质量内涵的研究现状

关于资产质量的研究, 可以划分为信贷资产质量研究和企业资产质量研究两大领域。其中, 信贷资产质量研究是针对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资产而言的, 其起步早、发展快, 国内外的相关文献较多, 目前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研究体系和研究规模;比较而言, 目前企业资产质量的研究较少, 主要集中于国内, 且研究内容较为零散, 还未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自1998年李树华和陈征宇在理论研究中明确提出资产质量的概念, 许多学者研究了资产质量的内涵。曾凡毅、甘辉 (2004) 指出分析资产质量主要是要找出影响资产质量的异常资产, 即虚拟资产、不良资产、贬值资产和泡沫资产。这一观点把资产质量的衡量仅仅局限于发现异常资产, 并不能全面衡量资产质量。而大多数学者认为资产质量是多方面特征的综合。

干胜道、王生兵对企业资产质量的优化与评价进行了理论研究, 认为资产质量是企业资产盈利性、变现性和周转能力的综合体现。考察资产质量既可以从总体上进行, 也可以分资产项目个别进行, 企业整体资产质量可以从上述三方面进行, 但是考察个别资产质量只能从后两个方面进行。资产质量具有相对性、时效性和层次性的特征。他们认为, 凡是符合企业发展方向、技术含量高、获取收入能力强、周转速度快、利用率高的资产都是企业的优质资产。甘丽凝 (2010) 基于《企业会计准则》中资产的定义、ISO9000质量体系的规定, 从财务学角度对资产质量进行了定义, 认为资产质量是由一组能够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固有特性组成, 且这些固有特性是通过企业在资产的获得、管理及其销售过程中形成的。她认为资产质量的特征可以从三个维度去衡量:资产的根本特性即收益性、质量特性 (存在性、结构性和变现性) 和时间特性 (有效性和先进性) 。可以看出关于资产质量特性的研究是一步步丰富、完善起来的。

上述研究是将资产质量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 而有些学者则从作为单独的个体和作为整体资产中的一部分这两个角度对企业的资产进行考虑, 进而对资产质量进行研究。张新民、王秀丽认为资产质量是特定资产在企业管理系统中发挥作用的质量, 具体表现为变现质量、被利用质量、与其他资产组合增值的质量, 以及为企业发展目标作出贡献的质量等。他们强调, 资产质量的侧重点不是特定资产的物理质量, 因为相同物理质量的资产对不同的企业而言具有相对有用性。同时指出, 不同的资产有不同的功用, 因而其质量特征也各不相同, 所以他们把资产按类别 (经营性流动资产、对外投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 进行了质量特质的分析。余新培 (2003) 则认为物理质量也是资产质量的重要方面, 其应包括资产的物理质量、结构质量、资产的“自由”度和有名无实资产的比例。张麦利、徐文学 (2004)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明确、系统的提出资产质量包括物理质量和系统质量两方面。物理质量主要通过资产的质地、结构、性能、耐用性、新旧程度等表现出来。资产的系统质量是指在企业管理系统中发挥的质量, 具体表现为变现质量、被利用质量、与其他资产组合增值的质量以及为企业发展目标做出贡献的质量等方面。在比较一项具体资产时, 物理质量更为重要;对企业整体评估时, 应更侧重于系统质量。同时, 他们指出资产质量的特征包括存在性、有效性、变现性和收益性, 且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并基于此提出了资产质量的评价指标。陈仲威、朱小平、娄欣轩从低层次和高层次两个层面, 界定了资产质量概念的内涵。低层次的资产质量是指资产为企业带来的未来经济利益的大小;高层次的资产质量是指资产所带来的超过投资者期望的那部分未来经济利益的大小。同时, 他们认为资产的流动性、周转能力、风险、结构等因素对资产质量有重要影响, 必须纳入资产质量概念的外延。在界定概念的基础上, 他们把资产质量分为物理质量和财务质量, 财务质量又分为单项资产质量和整体资产质量。这一观点认为与物理质量并列的不是系统质量而应是财务质量, 和前人观点不同, 但是这些研究的最终落脚点都兼顾了单项资产和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这两方面, 把资产质量看做二者的集合。

还有一些学者基于质量大师Philip B.Crosby在“零缺陷管理”理论中提出的“质量即是符合要求”的观点, 从另一个角度界定资产质量的概念。钱爱民, 张新民基于上述观点, 提出资产质量就是用于描述资产在特定的企业内部实际发挥的效用与其预期效用之间的吻合程度。他们指出, 相对性、时效性和层次性是资产质量本身所具有的属性, 并不是资产质量特征。在对资产质量的概念和属性重新加以界定的基础上, 他们对资产质量特征分总体质量特征、结构质量特征和个体质量特征三个层次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构建。曾人杰、谢志华则运用系统论, 从价值和结构的全新角度分析了企业资产质量。他们认为资产有实体价值和功能价值之分, 它们分别是指资产在市场上出售所获得的价款和资产的功能被反复使用所产生的结果在市场上被出售所获得的价款。如何实现资产功能价值的最大化是企业提高资产质量和实现保值增值目标的关键。资产的价值和结构是决定资产质量的终极因素。

四、研究评述与启示

企业资产质量研究起步虽然较晚, 但许多学者从众多新颖的视点和角度对资产质量进行了研究。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企业资产质量概念及其特征的研究和企业资产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上。关于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大多数学者都是从整体上去把握。而本文认为资质量的研究还应区分不同行业、不同类型, 从而制定不同的资产质量评价指标, 以更好地把握不同行业资产的侧重点。一般意义上对资产质量的测度, 应从企业整体角度进行, 且实证分析中以较重视资产质量或资产质量所占比重较大的同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 以避免不同行业所引起的系统差异。

综上所述, 资产质量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企业资产质量能够反映企业经营绩效、成长性、企业价值等方面, 使得资产质量可以作为信号向会计信息使用者和利益相关方传递需要的信息, 从而在经济活动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总体而言, 资产质量的研究内容呈零散的分布, 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本文认为, 未来关于资产质量的研究应进一步挖掘资产质量的经济后果, 通过对企业资产质量的全面分析, 深入研究资产质量各个特征对企业的影响, 以促进企业管理者对资产质量的重视, 并为其进行资产管理提供较为客观的依据, 同时为利益相关者如何通过企业资产质量信息来了解企业的成长与发展提供参考。

摘要:资产作为会计六大要素之首, 而资产质量作为资产的重要方面是会计学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 本文在回顾资产内涵和资产质量现有文献的基础上, 从资产质量内涵方面阐述了现有研究的现状及特点, 并对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做出简要展望。

关键词:资产,资产质量,研究综述

参考文献

[1]干胜道, 王生兵.试论企业资产质量优化与评价[J].四川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0, 5:49~52.

[2]徐泓, 王玉梅.资产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9, 5:117~121.

[3]张新民, 王秀丽.企业财务状况的质量特征[J].会计研究.2003, 9:35~38.

[4]陈仲威, 朱小平, 娄欣轩.资产质量概念框架研究[J].财会通讯 (综合) .2010, 5 (上) :135~137.

[5]钱爱民, 张新民.资产质量:概念界定与特征构建[J].财经问题研究.2009, 12:99~104.

资产质量论文 篇10

品牌日益成为企业高层不可忽视的最重要的无形资产。

品牌资产的管理和利用是一项专业化极强的工作, 因此, 必然会催生一系列品牌管理工具、品牌分析工具、品牌评价工具的出现, 品牌分析与评价也将成为一项职业。

本文提出了创新的“品牌资产质量分析模型”, 将为品牌分析师提供一个有效工具, 帮助品牌分析师更好地为企业提供品牌诊断、品牌咨询、品牌评价等专业服务。

1 品牌资产质量 (BAQ) 分析模型理论依据

1) 引入国际标准化组织“品牌评估—货币化品牌评估要求” (ISO10668) 关于品牌定义表述。

2) 引入首席执行官品牌资产管理研究院 (CEOBRAND) 对品牌资产包的表述。

3) 引入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和国务院“质量发展纲要” (2011-2020年) 及《新华字典》对质量的表述。

4) 引入国际标准化组织“品牌评估—货币化品牌评估要求” (ISO10668) 关于品牌价值、品牌价值来源、品牌价值驱动因素、品牌关联性、品牌强度、法律保护等表述。

5) 引入国际标准化组织“品牌评估—货币化品牌评估要求” (ISO10668) 和美国营销科学研究院关于品牌评价要求的表述。

6) 引入国际标准化组织“品牌评估—货币化品牌评估要求” (ISO10668) 和美国营销科学研究院关于品牌评价目的的表述。

2 品牌资产质量 (BAQ) 的概念、术语、定义

品牌:与营销有关的无形资产, 包括 (但不限于) 打算用来识别货物、服务和/或实体的名称、符号、标识、设计或其组合。能够在利益相关者意识中形成独特形象和联想、产生经济利益/价值。

(利益相关者:其决策受到或可能受到品牌影响的任何人, 包括客户及消费者、雇员及潜在雇员、供应商及渠道商、股东及投资人、意见领袖及媒体、政府及非政府组织等。)

资产:一个实体所控制的合法权利或组织资源, 并且具备生产经济利益的能力。

无形资产:没有物理物质可识别的非财务资产。

品牌资产包:由一个实体拥有的用于授权、转让、投资、抵押融资等品牌资产交易的标的物, 该标的物是由商业标识权、创新成果权、金融资产权、文化继承权等构成的一组可带来持续收益的权益。

品牌价值:品牌可以转让的货币单位测量的经济价值。

质量:

1) 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2) 事物、产品或工作的优劣程度。

3) 质量反映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 是企业和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 也是国家文明程度的体现;既是科技创新、资源配置、劳动者素质等因素的集成, 又是法治环境、文化教育、诚信建设等方面的综合反映。

3 品牌资产质量 (BAQ) 分析的目的

品牌资产质量分析的目的在于对品牌资产价值状况进行诊断和评价, 并提出改善建议及措施, 包括但不限于:

1) 了解品牌发展的现状、机遇及风险

2) 制定和改善品牌营销战略及战术决策;

3) 评价品牌营销决策的效果;

4) 评价品牌的可延伸性;

5) 评价品牌联盟的可实施性;

6) 通过与竞争者横向比较, 或与自身的纵向比较, 监控和跟踪品牌资产质量状况;

7、提高品牌价值报告:

8、为品牌资产价值评估提供分析数据。

4 品牌资产质量 (BAQ) 分析模型建立的原则

本原则引用了美国营销科学研究院1999年在品牌资产计量研讨会上对品牌评价提出的要求:

1) 有充分的理论依据

2) 尽可能完善, 涵盖品牌资产的所有维度, 并且这些维度应有其明确的含义

3) 具有诊断力, 能够反应出品牌价值的兴衰或涨落

4) 客观性, 以便不同的人使用测量工具能够得到同样的品牌资产测量结果

5) 数据容易获取, 以便测量能够定期监测众多产品品类中多个品牌的价值

6) 结果为单一数据, 便下跟踪研究, 并传播品牌价值

7) 对高层管理而言, 直观、可信

8) 说服力强, 可靠和稳定, 同时能够反映品牌健康状况的变化

9) 与其他相关的资产测量指示 (如会计上的) 存在关联效应

5 品牌资产质量 (BAQ) 分析模型三大维度的构成

品牌分析应直接说明品牌产生价值的方法, 并且应考虑在品牌经营背景下能够由品牌功能衍生出的所有经济利益。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在“品牌评估-货币化品牌评估要求” (ISO 10668) 中对品牌资产结构中消费者认知和市场效应与品牌价值的关系有一个相对系统的诠释:

从品牌可以衍生出许多经济利益, 如:

1) 提高效率。品牌创造更好的认知和交流信息的连接, 从而在公司的各种沟通活动中产生效率。沟通效率促进品牌经营的获利性。这一价值来源形成了本分析模型的认知度这一维度。

2) 提高溢价。品牌促进产品和服务的差异化, 如果差异是有意义的, 则对客户的购买行为有积极的影响。这种有意义的差异将带来偏好的建立, 最终产生财务增长。这一价值来源形成了本分析模型的参与度这一维度。

3) 提高可持续获利能力。品牌有利于客户的获取和保留, 从而增加业务的可持续性。品牌能够保证未来需求, 从而减小公司的经营风险。这一价值来源形成了本分析模型的忠诚度这一维度。

根据上述品牌价值的三大来源, 构成了品牌资产质量 (BAQ) 评价模型的三大维度。

6 品牌资产质量 (BAQ) 分析模型三大维度中的关键要素

品牌资产质量 (BAQ) 评价模型三大维度中涉及的关键要素引入了国际标准化组织“品牌评估—货币化品牌评估要求” (ISO10668) 对品牌评价要素的提示。

(1) 品牌价值驱动因素

1) 分析应包括品牌在市场中的形势评估, 包括品牌价值驱动因素。

2) 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对于品牌的情绪的和理性的思想状态将决定品牌未来的成功, 从而保持和/或增加品牌价值。这些关系是品牌作用和产生品牌忠诚的基础, 从而带来继续购买和品牌产生溢价的能力。

3) 没有全面和努力地分析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对品牌的感知以及与竞争品牌的比较, 对品牌价值和对品牌特定风险的评估一般来说是没有意义的。

(2) 品牌关联性

1) 每一项品牌分析应与品牌在特定市场和行业环境的关系评价相结合。品牌关联性描述的是由品牌施加给市场上目标群体的购买决策的影响。品牌的行业关联性与公司特点相结合, 转变成品牌对总价值有多少贡献。

(注:这项信息指出有多少现金流量可以归因于品牌。)

2) 关于现在和未来的品牌价值应考虑品牌关联性。因此对变化的估计品牌将来在所调查的市场或细分行业中关联性的增长或下降应结合到分析中。

(3) 品牌强度

1) 品牌强度的测量包括认知度、感知特征、知识、态度和忠诚度。

2) 为了估计将来的销售数量、收益和风险水平, 应对品牌在重要的利益相关者群体中的强度进行分析并且反映在评价中。

3) 品牌强度受消费者行为和趋势的变化、品牌投资、竞争活动和商标强制执行保护计划的影响。

(4) 法律保护

1) 法律保护是影响品牌价值的一个因素, 品牌分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分析在每个相关管辖区内为品牌提供的法律保护。

2) 在品牌分析中确定的价值只属于合法持有人。

3) 品牌保护方面存在的合法权利在法律体系之间有差别。

7 品牌资产质量 (BAQ) 评价模型

维度A:品牌认知度——光环效应

认识度由知名度、联想度、美誉度三项指标构成。这一维度可以用于测量“沟通效率促进品牌经营的获利性”的品牌价值。

维度B:品牌参与度——市场效应

参与度由关联度、感知度、体验度构成。这一维度可以用于测量“差异将带来偏好的建立, 最终产生财务增长”的品牌价值。

维度C:品牌忠诚度——财富效应

忠诚度由满意度、依赖度、传承度构成。这一维度可以用于测量“品牌有利于客户的获取和保留, 从而增加业务的可持续性”的品牌价值。

根据不同行业, 指标选择和权重设置可以做出调整。

8 品牌资产质量 (BAQ) 分析模型:特点及意义

品牌资产质量 (BAQ) 分析模型汲取了国外相关机构、学者对品牌资产形成的各种成因的界定、分析及评估模型, 最终形成一个由多维度构成的品牌资产质量 (BAQ) 分分析模型。

特点:

1) 利益相关者行为-品牌资产成因形成内在关联, 将多种影响品牌价值的因素归纳为三大维度, 用9大指标支撑三大纬度, 9大指标与39个关键要素关联, 形成全方位的信息输入和反馈系统。

2) 维度清晰, 指标检测数据易于采集, 评估结果为单一数据, 易于理解, 直观可信, 具有可复验性。

3) 企业通过改善39个关键因素, 可以提升或稳定品牌价值。

4) 可以将品牌资产质量 (BAQ) 分析结果转化为品牌评级, 以此塑造品牌形象, 提振利益相关者信心, 增强企业凝聚力。

5) 可以将品牌评级结果与品牌收益结合, 得出品牌资产的财务价值。用于投资、授权、并购、抵押等品牌资产经营活动估值的参考。

意义

1) 实现了从利益相关者 (消费者:购买者、决策者、使用者等) 、 (经营者:员工、供应商、渠道商、外包商、投资人等) 、第三方 (政府、非盈利组织、媒体、意见领袖) 各个角度进行品牌资产质量分析, 为改善全面、全员、全过程品牌资产管理, 提升品牌资产价值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

2) 用一个简单模型, 可以输出品牌内在价值 (数值) 、品牌社会价值 (评级) 、品牌财务价值 (关键数据) 等多种评估结果, 形成价值关联。

3) 通过提出品牌资产包的概念 (商业标识权+创新成果权+金融资产权+文化继承权) , 理清了无形资产与品牌资产的关系问题;理清了品牌与商标简单等同的问题, 理清抵押、交易对品牌标的物的界定问题。

9 品牌资产质量 (BAQ) 分析模型的使用

品牌资产质量 (BAQ) 分析模型由专业的品牌分析师 (Brand Analyst) , 通过对行业数据、市场数据、企业数据及品牌相关指标的分析, 得出分析结果, 包括:

1) 一组各维度分值:包括认知度、参与度、忠诚度三组分析数值, 或认知度、参与度、忠诚度总体分析数值

2) 一个或一组图示:包括单一品牌数值的雷达图、柱形图等, 或多个品牌评价数值对比的雷达图、柱形图等

单项或多项评级:包括单一品牌单一维度的评级, 或单一品牌的多个维度的评级

一份品牌资产质量 (BAQ) 分析报告。

附:品牌分析师 (Brand Analyst)

品牌分析师的职责:

资产质量论文 篇11

《投资者报》对已发布2012年年报的城商行展开搜索发现,城商行对投资者关系的重视度在提高,越来越多的城商行开始披露年度年报,不少银行披露内容开始详细化、标准化,这可能和其为今后上市或融资做准备的考虑有关。

我们将67家资产规模在100亿元以上的城商行纳入统计,展开业内较全面的一轮排查后了解到,规模超千亿的有28家,上海和江苏银行依旧占据前两席,以8169亿元和6502亿元总资产遥遥领先;杭州银行取代徽商银行升至第三位,总资产3250亿元。

整体看,这67家银行资产规模平均同比增长30.4%,净利润平均增长38.8%,仍保持较快发展速度。资产规模增幅最大的是珠海华润银行,为122.31%;最少的是齐鲁银行,为8.28%。

净利润增长较快的以小型银行为主,广东华兴银行以538%的增长率排名第一,其后是丹东银行,增长94.7%。有4家银行净利润负增长,分别是浙江泰隆商行、绍兴银行、温州银行、沧州银行,增长率为-19.17%、-18.97%、-15%、-10.34%。

同时,记者注意到,半数银行资本充足率有所下降,揽存压力有增大迹象,四成银行不良贷款率有所上升。

资本金消耗战

大幅扩张让城商行的资本金快速消耗,同时,平台贷款中隐藏的坏账率,也被认为是影响其资本充足率的原因。从数据上看,2012年,有32家城商行资本充足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占比接近50%。

首当其冲的是珠海华润银行,资本充足率同比下滑10.28个百分点;其后是昆仑银行、开封银行,分别下滑5.46和5.32个百分点;莱阳银行、抚顺银行、青海银行也下滑了3个百分点以上。

珠海华润银行成立于1996年12月,目前拥有2家异地分行、1家总行营业部、51家支行以及2家控股村镇银行。虽然资本充足率下滑不少,但仍保持在15.81%的水平。

相比而言,资本充足率最低的银行是大连银行,为11.23%;其后依次是浙江泰隆商行、金华银行、温州银行、盛京银行、绍兴银行、华融湘江,数值都低于12%。

揽存压力提升

年报显示,去年末34家城商行的存贷比有所上升。广东华兴银行、广西北部湾、青海银行增长超过10个百分点,分别为14.72、12.57和12.24个百分点。

还有一些城商行存贷比已接近75%的监管红线。据统计,10家银行存贷比超过了10%,包括济宁银行、稠州银行、台州银行、绍兴银行、浙江民泰商行、嘉兴银行、上海银行、浙江泰隆商行、温州银行、湖州银行。

济宁银行最高,达到74.05%,离监管红线仅一步之遥。该行去年末的存款总额为201.66亿元,贷款总额为149.33亿元。截至今年6月末,其存贷比有所下降,为71.3%,存款总额220亿元,贷款总额157亿元。

稠州银行的存贷比相比2011年增加了4.79个百分点,达到73.62%,排在第二。存款总额和贷款总额分别为565.93亿元和416.63亿元。

资产质量隐忧

今年来城商行的贷款规模持续保持增长,由于小微企业是城商行“门当户对”的天然客户,贷款的风险也较国有行及股份制行更高,之前长三角地区不良贷款上升的问题也引发了人们对银行资产质量的担忧。

去年不良贷款率排在前五的包括泰安银行、昆仑银行、内蒙古银行、嘉兴银行、济宁银行,分别为1.8%、1.8%、1.79%、1.78%、1.73%。

从同比增长上看,排在前五名的分别为昆仑银行、嘉兴银行、内蒙古银行、湖州银行、绍兴银行,不良贷款率分别增加了1.77、0.88、0.67、0.61、0.53个百分点。

昆仑银行主要服务于石油石化产业链,去年贷款业务发展较快,贷款余额为413.63亿元,同比增长97.02%;公司贷款余额313.82亿元,同比增长 81.78%;中小企业贷款余额177.99亿元,同比增长107.66%。

但贷款飞速增长的同时,风险也随之显现。昆仑银行2011年不良贷款率只有0.03%,2012年却骤增至1.8%。

资产质量论文 篇12

一、“三高”的直接结果

从账面上看, 企业未分配利润高, 足以证明企业盈利能力尚存。然而, 这些赚钱的企业许多已经陷入经营困境, 直接表现为资金周转困难。由于应收账款高, 企业的净利甚至正常的营运资金已然被他人占用, 这些债权人有限的资金服务于债务人。于是, 导致企业的负债无法正常偿付, 包括应付账款、应缴税金甚至应付股利。因此, “三高”的直接结果就是, 企业表面上是赚钱的, 但是没钱花。

二、“三高”的经济恶果

“三高”的罪魁祸首显然是应收账款。如果企业因赊销而形成的应收账款居高不下, 会迅速造成如下经济恶果。

恶果之一:企业应收账款的不断增加, 极易形成企业资产负债率的居高, 造成企业生产经营的流动资金出现短缺, 为了企业经营发展, 企业不得不向银行筹集资金借贷, 此举不仅增加了企业的财务费用, 且使经济效益下降。

恶果之二:现款回款率低, 贴现成本高。企业为了及时收回货款, 大量吸纳承兑汇票成为可能。有的企业现款回收率非常低, 承兑汇票成为主要结算手段, 为及时变现应急, 不得不承担高额的贴现息。

恶果之三:以物易物相互抵账, 成本上升效益下滑。以物易物相互抵账、抹账清理应收账款实属企业间的无奈之举, 比如赊销客户为房地产企业, 则用房抵应收账款, 多数以物抵债的价格都在高出当前市场价格以上。抵回的实物, 企业一方面抵出, 另一方面则根据需要用于生产或以当前市价赔款销售, 其结果是企业获取了维持基本生产所需资金, 但承担了巨额损失, 出现了顾此失彼的尴尬局面。

三、治理赊销, 方能治理“三高”

无论是何种原因形成的赊销, 在会计处理上都是作为应收账款处理。为此, 治理赊销, 控制应收账款发生的额度和风险, 是企业治理“三高”的前提。

(一) 赊销的成因

我国市场经济的现阶段, 杜绝企业的赊销行为是不可能的。这里现就赊销的成因概括归纳。

1.长期客户

有些企业的经营过程中, 建立了长期的稳定的客户群, 向这些客户在一定时间内赊销一定比例或全部货款似乎成为一种惯例。

2.大客户

当企业的产品用户购买额度较大 (比如客户群的前五名) , 往往认为这些客户为本企业的大客户, 于是赊销自然地在这些客户发生。

3.重点工程

一定时期, 国家或地方政府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会成为企业产品的重点用户。而恰恰是这些重点工程, 由于冠以国家、地方政府的名义, 往往成为企业赊销行为的重灾区。

4.占领市场

一些企业尤其是生产出新产品的企业为了拓展占领新的市场, 以提高市场占有率为目的, 大范围的撒开赊销之网。

5.关系赊销

现阶段, 市场经济往往具有浓郁的关系经济色彩。尤其是一些企业的高管, 最有可能为关系赊销开绿灯。

6.指标赊销

当一个企业把目标利润的完成或超额完成关乎业绩考核、职务晋升、薪酬奖金等, 极有可能过度赊销甚至虚构销售, 以期指标好看。

以上成因, 无论其最终结果如何, 在会计信息上, 必然反映为应收账款的发生和增加。这些应收账款如不能及时收回, 企业资产质量表现为“三高”亦成必然。

(二) 治理赊销的关键

从政府到企业再到个人, 建立全方位的全社会的诚信体系和诚信制度、诚信法律法规是治理赊销、使赊销产生的应收账款成为良性资产的关键。换言之, 政府、企业 (单位) 、个人必须三位一体共同构建信用体系。

1.共同树立一个理念, 即树立诚信理念

孟子曾经说过:“诚者, 天之道也;思诚者, 人之道也。”政府也好, 企业也好, 个人也好, 如果在诚信理念下实施各种行为, 那么社会的运转必定是良性的。作为企业, 只有诚信理念下的赊销才不会产生“三高”, 才不会带来不良后果和经济恶果。

2.共同谋划一个战略, 即信用工程战略

俗语说:“害人之心不可有, 防人之心不可无。”国与国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人与人之间, 不应有害人之心, 也就是要讲诚信, 但讲诚信, 只建立在理念上、口头上是不行的, 要建立讲诚信的规则、制度和法律, 这就是防人之心不可无。目前许多企业之间拖欠货款形成的“三角债”甚至“四角债”, 说到底是缺乏诚信保障造成的, 而这个诚信保障, 就是谋划和实施全社会的、全民的信用工程战略。

3.共同组建一个机构, 即信用部门

就各级政府而言, 设置信用监督和管理部门是十分必要的。许多企业的赊销对象是政府的重点工程, 是政府的一些职能部门直接参与形成了长期的应收账款。就企业本身而言, 设置独立于财务部门和销售部门的信用管理部门是降低企业赊销风险和提高资产质量的重要部门。

四、治理赊销, 防范“三高”的突破口

在我国, 全社会、全方位的诚信体系的建立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就企业而言, 树立风险防范意识, 运作良性赊销, 最大限度地减少应收账款的高额发生, 是企业最大限度治理“三高”以及减少“三高”对企业运营的伤害的出发点和突破口。当前, 这个突破口的选择应当放在成立独立于销售部门和财务部门的信用部门身上。其主要工作职责是赊销风险防范和客户信用制度建立。

企业信用部门的风险防范工作应当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第一, 市场营销过程要树立三个意识, 规划意识, 法律意识和契约意识。

第二, 赊销行为发生之前建立三个机制, 风险揭示机制、风险管理机制和失信惩戒机制。

第三, 赊销行为的管理要遵从三个流程:信用管理流程、授信决策流程和清欠作业流程。

第四, 赊销行为的监督围绕三个阶段进行:事前准备、事中监督和事后评估。

企业信用部门的风险防范工作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但是, 无规矩又何以成方圆。企业信用部门制定相应的信用制度是确保治理赊销、防范风险的重要前提。这些制度大体上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和设计:客户管理制度、客户评价制度、赊销管理制度、债权保障制度、收账管理制度、风险管理制度等。

综上, 赊销在企业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 但是赊销引发的企业“三高”风险是必须控制的。树立诚信意识、建立信用制度、设置信用部门是当前企业治理“三高”、防范经营风险的三部曲。

摘要:本文结合当前一些企业应收账款居高不下的现象, 阐述了“三高”的经济恶果, 分析了“三高”的成因, 并提出了树立诚信意识、建立诚信制度、设置诚信部门是当前企业治理“三高”、防范经营风险的重要思想。

上一篇:接地装置技术下一篇:文化聚力促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