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复习备考建议

2024-10-28

地理复习备考建议(共11篇)

地理复习备考建议 篇1

在新课程改革和新高考背景下, 高考试题呈现基础性、综合性、开放性和时代性的特点, 试题命制由知识立意为主逐步向能力和学科素养立意转变, 注重与社会实践密切结合, 凸显学习生活中有用地理的新理念[1,2]。备考过程中学生存在地理概念、规律和特征理解不清、区域定位不准、读图析图能力较差、复习脱离教材、不注重知识结构化等问题, 致使复习效率低、成绩不理想和学习积极性不高。对此, 笔者提出提高备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六点建议。

一、梳理知识, 查漏补缺

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丰富和完善知识体系的过程, 如何才能做到构建知识框架, 梳理知识脉络, 查漏补缺呢?首先要养成记笔记的良好习惯。知识网络应简明扼要, 重点突出, 梳理各地理要素与资源开发、环境整治、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制约关系, 并不断积累、总结、提升, 才能形成地理环境整体性观念, 达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目的[3]。如描述气温高低特征———热、温、寒, 表述降水多少特征———干、湿;对各种气候特征描述, 如热带雨林气候———终年热湿, 热带草原气候———夏季湿热、冬季干热,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湿热、冬季干冷, 地中海气候——夏季热干、冬季温湿, 这些实质上是对气候要素特征进行的重新组合。

其次, 建议建立错题笔记本, 内容包括错题、错因、纠错、感悟, 形式多样, 适合自己。学生虽会背教材上知识点, 但不能建立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不能宏观把握知识体系, 不会灵活运用知识、迁移知识。记录一些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地理现象和规律, 如同纬度具有相同的昼夜长短 (不考虑地形) , 赤道上始终昼夜等分 (不考虑云层反射、散射) , 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仅限于中纬度) , 暖流一般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 (夏季索马里寒流除外) , 暖流流经海区盐度上升 (日本暖流由于海水混合, 盐度却下降) 等。易错点平时要注意整理积累, 纠错本要经常翻阅, 温故知新, 并定期归类整理, 做到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

二、突出主干, 培养能力

主干知识为考试永恒中心。对地理主干知识进行归类, 主要有: (1) 影响因素类。如太阳辐射、气候、海水温度和盐度、地震烈度等因素; (2) 区位因素类。如工农业、人口分布、城市分布和人口迁移等区位因素, 如农业区位考虑自然因素 (气候、地形、水源、土壤等) 和人为因素 (劳动力、科技、机械、市场、政策、交通等) ; (3) 措施和意义类。如荒漠化、水土流失、盐渍化和雨林等环境问题防治措施, 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作用和意义。

能力考查是不变的主题。综合性、区域性是地理学科的基本特性, 分析问题要善于从地理要素角度进行逐个剖析和比较, 对比分析区域特征和差异[4]。如人文地理试题创设情景新颖, 开放性强, 突出考查学生的图表解读技能、文字材料分析技能, 考查归纳综合能力、反思与评价能力、运用学科术语进行表述能力。因此, 建议学生复习时能牢记案例, 如美国硅谷、意大利工业小区、德国鲁尔区等发展区位条件, 做题时结合新材料、新情景和区域特征, 具备知识迁移能力。

三、图文结合, 活用图表

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 是学习地理知识的最重要的手段和工具。区域地图是地理综合试题和空间思维的载体, 各式各样的图表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和有用信息, “题题有图, 无图不成题”成为地理学科的特色。读图、识图、析图并从图表中准确获取有用信息, 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 通过分析、比较、综合, 运用地理基本规律和原理, 揭示地理事物、现象的空间分布和空间联系, 把握事物空间变化的本质和规律, 从而进行科学表述, 成为考试能力的基本要求[5]。

建议: (1) 掌握读图的基本步骤。如等值线图要“五读一分析”, 即读数值范围、读极值、读疏密程度、读弯曲方向、读局部小范围闭合等值线, 分析成因; (2) 识记常见的图表, 强化图图、图文转换训练, 加强以图示文, 以文释图能力培养。如通过变换横纵坐标, 局部图转化为全局图, 达到化陌生知识为熟悉、化抽象为具体的目的; (3) 重视区域空间定位, 建构心理地图。学生要求经常翻阅地图册, 把相关的地理规律、原理、知识落实到图上, 利用绘制简图的方式进行巩固, 逐步培养空间概念、空间定位和空间思维能力, 做到心中有“中国”、有“世界”。

四、文理交融, 学法兼用

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区域性、空间性特征显著, 既有理科的严密性与逻辑性, 又有文科的形象性与灵活性, 文理交融[6]。自然地理内容具有鲜明的理科特点, 学习时首先要理解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其次, 学会简单运算, 如区时、地方时、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等值线等;再次, 理解地理过程, 进行推理判断, 如晨昏圈摆动、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太阳视运动、水循环过程、大气受热过程、流水侵蚀和堆积地貌发育过程、滑坡和泥石流形成过程等。如流水地貌发育过程经历了幼年期、发展期和成熟期, 在不同阶段发育典型V型谷、U型谷、宽浅槽型谷。

地理学科中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 主要属于文科内容, 适合采用偏重文科的学习方法, 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6]。人文地理学习侧重于理论知识学习 (如地租理论、中心地理论、比较优势理论、点轴发展理论、产品周期理论、梯度转移理论等) 和观点、方法 (辩证分析、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统一等) 的运用, 并结合实际进行评价与反思。如青藏铁路、宜万铁路等工程建设的意义, 从自然、经济、社会、政治等角度正反两方面考虑。区域地理侧重分析区域及其发展问题, 这就要求从自然环境特征入手, 分析区域发展优势条件和限制因素;从区域人类活动 (人口、产业活动等) 入手, 分析区域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寻求可持续发展对策。

五、关注热点, 轻松备考

地理高考试题选题新颖, 贴近生活, 突出地理学科特色, 具有基础性、时代性和创新性的特点。试题以当前社会焦点问题和热点区域为载体, 如重要资源分布区、重大环境问题发生地区、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地区、重大国际、中外关系焦点地区、地理科考区域等, 侧重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及知识迁移、分析综合能力, 注重运用所学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凸显学习生活中有用地理的基本理念。

高考试题在引导学生关注人类生存与发展进程中重大问题的同时, 更注重考查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阐释、评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注意引导、启发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7]。热点区域主要有:地缘政治敏感区 (中东北非、印度半岛、朝鲜半岛) 、自然灾害多发区 (中国鄱阳湖干旱、日本地震和海啸) 、生态环境破坏区 (非洲和中亚草场退化、墨西哥湾石油泄漏) 、可持续发展区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喀什经济特区等) 。因此备考时要注重联系实际, 尽可能把地理原理、规律与当前的热点问题或热点区域联系起来, 注重知识迁移, 提高空间思维、逻辑推理和综合分析能力, 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甚至提出创新的见解。

六、掌握技巧, 沉着应试

解题的技巧、方法和思路多变。如选择题解题思路, 首先, 要快速读题。地理的题目都是一个情境有三四个小问题, 这就要求在审题时, 把主题干和分题干都要读清楚;其次, 寻找关键词。如季节、时间、变化等;最后, 结合图表和所学知识, 分析选项、寻求答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可采用如直选法、排除法、图解法、巧算法、逆向思维等方法。文综 (II卷) 简单题还要重视审清题干、规范作答、条理清晰、科学表达、卷面整洁等, 争取高分[8]。

有人说良好的心态是考试成功的一半。因此, 考试时要调整心态, 发扬沉着、冷静的心态, 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考试中去。如何调整好心态, 概括为十六个字:强化信心, 优化情绪, 进入状态, 充分发挥。中医讲究“望闻问切”, 考生要能给自己把把脉, 认真细致的复习, 做到有的放矢, 夯实双基, 突出主干, 查漏补缺, 提高能力, 轻松备考!

摘要:在新课程和3+X高考模式下, 高考地理命题逐步由知识考查向能力和学科素养考查转变, 体现新课改基本理念, 注重考查地理主干知识、读图析图能力, 关注焦点问题和热点区域。当前, 学生备考中存在的对地理概念和特征理解不清、读图析图能力差、学习压力和思想负担重等问题, 要有针对地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关键词:新课程,地理高考,地理图表,地理能力

参考文献

[1]孙力.新课标高考地理试题的价值追求及教学启示[D].东北师范大学, 2010:5~30.

[2]蒋江来.2007年高考备考策略[J].地理教育, 2007, (2) :36~37.

[3]裴亮, 郭迎霞.水滴石穿绳锯木断——浅谈高中地理学习方法[J].地理教育, 2005 (5) :72~73.

[4]薛建宇.成人高考地理学科考生思维障碍剖析[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2003, (4) :24~26.

[5]张家辉, 徐宝芳.2010年高考文综地理试题分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2010, (12) :96~98.

[6]孙为民.高中地理学习方略[J].地理教育, 2004, (5) :65~66.

[7]庄平.针对高考地理热点试题的备考策略分析[J].新课程研究, 2009, (5) :170~171.

[8]卢群娇.解答地理综合题要掌握技巧[J].新课程研究, 2010, (7) :169~170.

地理复习备考建议 篇2

一、地理信息的获取和解读能力的培养是高考复习备考的主线

地理信息的获取和解读能力是文科综合考试检测的重点,每一道试题的解答都离不开这个环节,都需要这种能力。倘若这一环节缺失,就会导致考生难以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即无法审题),或是“误入歧途”,即所给答案离题万里。下面我们看今年的两道高考试题。

2012年新课标全国卷: 图1示意流域水系分布(a)和该流域内一次局地暴雨前后甲,乙两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b),读图1完成4~5题

4.此次局地暴雨可能出现在图1 a中的(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5.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文站,主要是因为甲,乙水文站之间( )

A.河道淤积 B.河谷变宽

C.湖泊分流 D.湖水补给量减小

在具体解答这组试题之前,我们首先应该从图a中获取“甲、乙两水文站分别在湖泊的上、下游”这一信息,并结合图b中的流量信息,解读得出本题考查的是“湖泊调节径流”这一重要规律(原理)的应用,由此结合题干,可先将第5题解决,虽然题目提供的选项采用了一种新的表述即“湖泊分流”,对此考生只需借助已经拥有的“湖泊调节径流”这一概念对其予以解读即可。第4题的解答需要根据本小题的问题情境信息“此次局地暴雨出现在哪里”重新回归材料(主题干和图中)重新补充信息,以求问题的解决。回归图a进行位置的假设,根据选项中提及的四个地点与甲、乙两水文站位置关系以及图b流量特征予以验证。具体过程如下:首先把握主题干设置的问题情境信息“该流域内一次局地暴雨前后甲,乙两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即两水文站流量的差异与此次暴雨有关。假设此次暴雨出现在①地或②地,此次暴雨产生的径流不会影响甲水文站,故不符合总的问题情境;假设暴雨出现在③地,因其产生的径流不经过甲水文站,所以不受湖泊调节,其结果应该是乙水文站的流量大于甲水文站;只有出现在④地时,暴雨产生的径流才会通过甲水文站使其流量增加,而乙水文站因受湖泊的调节,流量变化较小,故选择D。

2012年新课标全国卷:36.(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红木家具广受人们的喜爱。目前,我国红木原材主要依赖进口,越南是红木原材的主要出口国,近年来,越南规定红木原材需经初加工方可出口。凭祥(位置见图2)是我国红木家具加工基地之一,今年与家具生产相关的企业开始在凭祥集聚。

(1)说明越南限制红木原材出口的原因。(6分)

该题能否得到满分关键在于考生能否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并用其解决问题。材料中“近年来,越南规定红木原材需经初加工方可出口”传递给我们的信息是什么?时间信息“近年来”告诉我们的是越南的行为改变了。为什么要改变?我们很快会联系到保护森林植被,减少或避免森林植被破坏带来的水土流失、气候干旱等生态环境问题,但是越南并不是不出口红木了,而是“规定红木原材需经初加工方可出口”,为什么要先加工再出口呢?如果有了这一追问(追问是信息解读非常关键的方式),我们的思路就宽了,我们的答案就完整了。因为加工可以提高附加值,可以保证原木的采伐量的有效控制;加工还可以增加产业(延长了产业链),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思考到此,我们会恍然大悟,本题考查的是可持续发展问题。

地理信息的获取和解读能力关系到我们高考的成败,如何培养、提升这种能力呢?“实践出真知,斗争长才干”,能力的形成是在我们的复习过程中实现的。同学们应注意以下几点:

地理信息的获取和解读能力的培养应该从第一轮复习开始。第一轮复习的核心是基本概念、原理(规律)的落实和应用,这一复习过程是我们培养地理信息的获取和解读能力最重要、最关键的过程。如果此过程缺失了有意识地进行地理信息获取和解读能力的培养这一环节,而仅仅是将地理信息获取和解读能力的培养局限于做题环节,那我们的能力发展会是不健全、不完善的,也很难真正达到我们所期望的能力水平。

学会从概念的陈述中抓关键词句(获取和解读信息),可以促进我们对概念内涵的真正理解,准确把握概念。从提取的关键词句出发,列举出与概念相关联的具体实例(此过程属于演绎探究的过程),一方面我们获取了具体实例与概念陈述相关联的信息,并从概念入手予以解读,有针对性地培养了信息获取和解读能力;另一方面我们达成了对概念的理解,碰到相关题目时我们的准确性、有效性和实效性都将提高。如果缺少上述环节,只是机械地记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时间长了便会陷入“囫囵吞枣”的境地,且我们学习的热情会被削减。

概念的复习还可以用另一种方式进行。从众多与概念相关的具体实例中获取和解读信息,进行比较、归纳和概括,形成概念,这一过程属于归纳探究。这种方式所花的时间相对多些,但培养的能力层面更广一些。

二、类比(比较)方法的灵活应用是信息解读的突破口

地理信息的获取需要有“地理眼光”,能否拥有一双洞察秋毫的“地理眼”,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拥有了准确、系统的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和规律。通常情况下,地理试题中呈现的地理信息除了显现的外,还有很多是隐现的或是干扰的,这是试题(或问题)的本质属性,即试题设置的障碍,因此,信息获取的伴侣就是信息的解读。准确解读信息的基础仍然是地理概念、原理和规律,同时也有相对应的方式方法,其中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就是类比(比较)法,它是信息解读的突破口。下面我们来看一道今年的高考试题:

nlc202309011158

2012年新课标全国卷:读图3 ,完成6-7题

6.根据图示信息可以推断( )

A.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

B.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

C.7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

D.7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

7.图中甲、乙两城市分别位于( )

A.关中平原,浙闽丘陵

B.江汉平原,山东丘陵

C.汉水谷地,黄淮平原

D.汾河谷地,松嫩平原

这一组题目对于考生而言是既熟悉又害怕。害怕是因为要进行区域定位,世界如此之大,要想将大大小小的具体区域及其突出的区域特征都储存于脑海中是不现实的。我们只需记忆一些典型区域的位置和特征,碰到具体问题时再挖掘关键信息,将其与我们以往的记忆进行类比(比较),构建有效关联。

题目用两幅图呈现了两个小区域,从图中的经纬度能较快确定该区域为我国。如果我们在复习时按30°N、40°N和100°E、110°E、120°E这些特征经纬度构建我国重点地形单元的分布,面对此类试题就能从容做答。现在我们选30°N这条纬线按特征经度构建如下地形单元的分布格局:沿30°N,100°E所在地方是横断山区,以西为青藏高原,以东为四川盆地(30°N在青藏高原南部,30°N大致从四川盆地中部通过),110°E所在地是巫山,其东部为长江中下游平原。在此基础上考生就可以自由拓展思路,如四川盆地以南为云贵高原,以北为秦岭、黄土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南为南方低山丘陵区,以北为黄淮海平原。现在我们回归到试题中,图a纬度为33°N,经度范围为109°左右,类比关联上述记忆及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线(35°N以南)的记忆,即可确认甲在秦岭以南的汉江谷地。按同样方法,依据图b相关经纬度信息与相关储存记忆类比关联,可以确认乙应在黄淮平原。

第6题的解答除了上述区域定位外,还要类比(比较)试题提供的选项,寻找最大可能性。我们在做选择题时往往会遇到这类纠结的问题,耗时很多,结果还是做错了,原因是缺少通过类比(比较)确认最大可能性的环节和意识。所谓特征、规律等实际上就是一种最大可能性。

灵活应用类比(比较)方法的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应把握好高考复习备考的两个环节:一是主干知识的梳理环节,二是训练练习和各类考试环节。针对主干知识的梳理环节,要应用类比(比较)的方法,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辨析易混淆的概念并构建地理概念的组群关系;应用类比(比较)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把握原理和规律的条件,便于正确应用原理和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区域环境特征的归纳和概括,以及区域发展分析也是我们训练和提升类比(比较)方法应用能力和意识的过程。在训练练习和各类考试环节中,我们必须改掉力图马上得出答案的解题习惯,在下笔写结论之前,必须充分获取和解读题目信息,运用类比(比较)的方法,对获得的信息进行“真伪”和“有效性”的辨认,并实施科学的组合,构建信息链。

三、问题情景的构建是解题思路形成的关键环节

所谓问题是试题给定的信息和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加以克服的情景。问题的三个基本成分:①一组给定的信息,即关于问题解决的一系列描述;②目标:关于构成问题结论的描述,即问题要求达到的或结尾的状态;③障碍:思维者无法立即找到正确答案,必须通过一定的方式来改变给定状态,逐步达到目标状态。问题解决就是把问题从已给定的状态转换到目标状态。条件作用、联想和“尝试与错误”都是问题解决的不同形式。问题情景的构建过程就是解读题目给定的有关问题解决的一系列描述信息,形成问题解决的各种条件;解读构成问题结论的描述信息,形成达成目标需要具备的各种条件;将问题解决的各种条件与达成目标需要具备的各种条件构建条件链,不能连接起来的我们就应在相关条件的作用下产生联想,并不断尝试,一旦条件链形成,即解题思路形成,问题也就解决了。下面我们看今年的一道高考试题。

2012年新课标全国卷:图4示意某小区域地形,图中等高距为100米,瀑布的落差为72米,据此完成:

11.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最接近( )

A.260米 B.310米

C.360米 D.410米

本题关于问题解决的描述信息有:总题干提供的“等高距100米”“瀑布落差为72米”等信息;图中提供了山峰、瀑布、桥梁的位置信息以及河流流向、等高线等信息。该题关于构成问题结论的描述信息:要解决的问题(要做的事情)是计算高差;指定的两地是“桥梁附近河岸”和“山峰”。

问题情景构建如下:由“计算两地高差”这一信息联想解决该问题需知道“两地的海拔高度”或“等高距及两地间等高线条数”。调取问题解决的描述信息,可以找到山峰的海拔高度信息,但不能提取桥梁附近河岸海拔的精确数据,因此应舍去根据两地的海拔高度计算相对高度的思路。从“等高距及两地间等高线条数”出发,调取问题解决的描述信息,可以提取到“两地间隔三条等高线”信息,解读得出“有两个完整的等高距”,联系“等高距为100米”,得出高差应不小于“200米”这一信息;读图获取山峰的海拔为580米这一信息,联系“等高距为100米”,可解读出山峰比其外围等高线高80米,与前述高差不小于200米相关联,重新形成高差大于280米的信息,于是可以排除A选项,再加上桥梁附近河岸比其最近一条等高线的高差应在100米内,故山峰与桥梁附近河岸的高差应小于380米,故可以排除D选项。

以上环节大多数同学都能顺利解决,而在B、C选项的抉择中能否准确把握问题情境成为解题的关键。题目中关于问题解决的描述还有“瀑布落差为72米”这一关键信息,据等高线分布特征可以提取“河流向南流”这一信息,借助流向可以解读出桥梁在瀑布下游,进而得出桥梁附近的河岸海拔应低于瀑布底部的海拔,从图中可知瀑布和桥梁的海拔高度都比其西侧的同一条等高线的海拔高度值小。将上述信息整合就可以得出桥梁附近河岸的海拔比其西侧的等高线的高程值小72米以上。最后综合前面高差大于280米的信息,得出正确选项应为C。

nlc202309011158

四、规范的表述是得足分、得高分的根本保障

规范的表述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用语的规范,即我们的陈述应该使用学科语言。高考考试大纲明确指出,学科概念是学科的最小语言单位,我们的表述应该是相关概念术语组织起来的语句和语段,即有“学科味”。二是表述层面的规范,如一个区域地势特点的描述应该包括地势高低状况(哪里高,哪里低)和地势起伏状况(可用低平、平坦、和缓、崎岖等概括);一个区域地形特点的描述应该包括地势特点和这个区域有什么地形类型、分布在什么地方;一个地方气候特点的描述应包括气候类型和气候特点,气候特点又包含时间(季节)、气温状况、降水状况三部分。三是表述结构的规范,这需要根据问题解答方式动词进行确定,如描述、概括等,只需直接给出观点(结论);分析、说明等既要有观点(结论),又要有证据(证据可能是事实,也可能是理论依据),我们呈现出来的答案相当于一篇小小的议论文或说明文。四是表述要紧扣具体的问题情景,具体的问题情景包含区域情景和事件情景,如果我们的答案放在什么情形下都可以,这就很危险,就不可能得足分或高分了。我们来看今年新课标全国卷“自然灾害与防治”部分的选做题:

2012年新课标全国卷:读图6,完成下列要求。

图6示意美国本土飓风、地震灾害的空间分布。

(1)判断甲、乙自然灾害的种类并说明判断的依据。(6分)

(2)说明为防范上述灾害应采取的措施。(4分)

第(1)题后一问的解答要求是说明判断依据,而不是说明自然灾害产生的原因,因此表述时只需直接用地震带和飓风分布规律作为依据,结合题目提供的具体区域情景,交待甲、乙所处的位置即可,而不是从地震、飓风的形成机理和过程角度进行表述。

第(2)题要求“说明”,应该是既要说措施,又要讲原因,但是分值只有4分,此时,对“说明”的要求应解读为所列措施是针对图示区域的,而不是防范地震、飓风的措施。

五、选修模块的复习要有侧重,不必面面俱到

虽然高考选考是从三道试题中选择一道,在考场上学生不可能有充足的时间予以选择,因此在复习备考中应选择一个重点模块予以突破。建议重点复习“自然灾害与防治(选修5)”,因为它是必修三模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具体运用,且可以关照到必考和选考两部分的内容,且这一模块的内容,学生相对容易掌握。

责任编辑 赵玉渊

积极备考,提高高三地理复习效率 篇3

一、强化考纲学习, 落实复习目标

地理考纲是高三地理复习的方向标。复习的导向准确, 对提高学习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学习考纲时, 应该详细研究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考纲对地理知识范围的详细要求。 (2) 考纲对地理能力方面的具体要求。 (3) 考纲中有关知识、能力、题型、命题指导思想等的变化及其趋势。 (4) 考纲中的试题范例及其所蕴涵的考纲精神。明确了复习目标, 学生在复习中要多反思以下几个问题: (1) 考纲规定了哪些知识范围和能力要求, 自己复习时是否有遗漏。 (2) 想一想自己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应该如何制定切合自己实际的学习目标。 (3) 自己学习中存在哪些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看看是知识、能力方面还是答题规范、考试心理、应试策略等方面的问题。学生如果对自身水平有了准确了解, 并能够明确考纲的目标要求和命题原则, 在复习时就能够保持清醒的认识, 当然也就不会出现以下一些盲目复习的状况: (1) 复习时求难求偏。不注意夯实基础和不重视地理学科基本技能的训练, 这种复习效果当然不是很理想。 (2) 停留于对知识掌握。一些学生在复习时只满足于对知识的熟悉和掌握, 而很少去顾及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 很少去宏观把握知识系统, 因而知识没有结构化, 思维能力显得薄弱, 从而在知识应用过程中, 思维难以顺利开展, 在以能力型和应用型为命题方向的试题面前, 就只能望“题”兴叹了。 (3) 忽视地理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一些同学重视知识的全面复习, 但对地理能力的专项复习和专项演练不重视, 这也反映出学生对考纲的命题指导思想领会不够, 对历年的高考试题特点了解不够, 因此复习时一定要重视对考纲和高考试题的研究, 以便明确高考要求, 把握高考导向和命题趋势, 在此基础上一定要把考纲中的能力要求渗透到复习的全过程, 并进行针对性的能力专项训练和全面训练。

二、建立知识联系, 完善知识结构

许多学生认为只要熟悉教材, 把教材背熟就足够了, 其实这正是复习低效的重要原因。根据对近几年高考地理试题的分析可以看出, 高考地理试题非常重视对地理事物空间结构、空间联系的考查, 尤其重视对知识因果联系、逻辑关系的考查, 为此要使复习有成效, 在复习时完全可以不按照教材的顺序来进行, 可以突破知识的原有结构, 按照新的思想和方法, 通过变换思维视角, 借助“区域地图、地理简图、热点问题、典型试题、重点专题、思维难点”等方式和途径, 对知识进行重新梳理和归类。如日照图的判读、时区的换算、正午太阳高度角和昼夜长短的计算、气候类型图的判读、根据经纬网判断经纬度位置、比例尺的换算、地球上方向的判定、常见图例的判读、等值线类地图的判读、世界典型区域等既是地理的基本技能, 又是学科的主干知识和地理的重要考点。从试题的要求来看, 学生要有较强的思维理性, 因此必然成为学生的思维难点, 在复习时可以对其进行重新整合, 合理归类, 并通过抽象归纳和知识的网络化, 达到化难为易、突破难点的目的。再如, 根据高考试题特点和考纲的能力要求, 可将地理学科知识的复习体系整合为几个综合专题:等值线图判读及其地形剖面图的绘制、经纬网图判读及其比例尺运用、地球运动图判读及其区时和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天气与气候要素图判读及其绘制、海洋与人类活动、水与社会发展及中国的调水工程、地质地貌和生物土壤、资源和环境问题及其可持续发展、能源与社会发展及中国的跨地区能源调配、人口和城市问题及其解决途径、人类的生产活动和地域联系、区域发展及中国国土的整治与开发、世界重点地区和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等。通过这种重组教材内容的专题复习方式, 学生能够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 从而有利于学生熟悉知识间的有机联系和内在的逻辑关系, 这样也就有助于学生在答题时灵活应用所学知识。

三、注重方法总结, 畅通思维程序

在复习过程中很少有学生反思和归纳在思维中的一些得失, 尤其对解决问题中的“思维方法、思维方式、思维习惯”很少进行及时纠正, 因而往往在面对新情境、新设问的试题时难以做到应对自如。因此, 平时复习要善于总结“地理原理和规律、各类地理试题”的思维规律、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如高一地理中的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海洋污染、陆地资源开发中的生态问题、工农业生产活动中 (工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等) 的环境问题、城市化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及交通运输建设中的环境问题等, 这些内容都涉及“解决措施”, 而对于其思维方法或思维程序可总结为“工程、生物、管理、技术”四个方面。如关于解决华北地区水资源不足的措施, 就可遵循以下程序来思考: (1) 工程措施。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 (2) 管理措施。加强水资源的管理, 节约用水 (利用经济手段, 如提高水价) , 防止和治理水污染。 (3) 技术措施。扩大淡水来源, 如海水淡化等。当然, 在复习中还可以进一步进行总结。如对于综合题类思维方法可以细化为“意义类、区位类、影响因素类、区域类、图像类”, 再进行各类的方法总结。进行这种有意识的思维流程和解题方法的提炼和总结, 不但能够促进对知识的灵活运用, 而且能够帮助学生搭建知识间畅通联系的渠道, 从而为学生的灵活解题奠定基础。

四、坚持科学训练, 提高复习效率

高三地理备考复习体会 篇4

定位区域事物特征,剖析规律原因影响

——高三地理备考复习体会

花开花落,冬去春来,又一届高三复课再次进入百日备考冲刺阶段。在紧张的复习备考中,教师苦教、学生苦学的精神固然重要,但要想在高考中得高分、少丢分,光凭努力是不够的,还要有科学的方法、独到的技巧、适当的策略,这样,教师教起来自如,学生学起来轻松。

(一)明确高考目标。

高考考点告诉我们怎么考?考什么?的问题,明确了目标,教师才能知道怎么教、学生怎么学。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不难看出,贴近生活、关注热点是方向,其目标重在测试学习者的知识建构能力和迁移能力,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强调对整体知识的把握,以及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考核目标有明显的梯度,尤其第36题和37题,以实现高考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适当的难度。同时考察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准确表述、描述和解释地理事物、地理现象的能力。

(二)细研考试大纲。

考试大纲告诉我们考什么的问题。明确了大纲,我们就知道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细读近几年地理考纲,看似面面俱到,其实是重点突出、考点凸显。首先是不回避热点问题,如能源、资源仍是永恒的热点;环保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人口问题、自然灾 1

害问题也是重点提到的地方。值得注意的是考纲把太空开发、宇宙探测重点提出,这与我国神舟系列飞船的发射有关;宝岛台湾、南海的气候、地形、资源、旅游及对环境影响等,把这作为热点;10年新疆北部普降暴雪,其原因及影响;世界地理点到了几个具体国家:日本、印度、埃及、德国、俄罗斯、美国、巴西、澳大利亚;中国地理甚至具体到红水河水力资源的阶梯开发,接近越南凭祥的红木家具的开发等,这是以前没有的。

(三)立足地图材料,注重相关问题。

明确了目标,把握了方向,那么如何把浩瀚无边的地理知识理成条、串成线,使学生答题时运用自如、信手拈来,我的做法是立足地图材料,注重区域定位,认识相关事物的现象、特征、规律,分析发现其形成原因,认识人地关系的相互影响。

地图是地理的灵魂,逢题必考图,无图不成题。在第一轮夯实基础复习阶段,让学生把零散的知识用一幅幅图形把它串起来。地球运动图、日照图(宇宙、地球)——大气运动图、气候分布图(大气)——洋流模式图、盐度水温图(海洋)——地壳物质循环图、自然带分布图(陆地),用这样直观的八幅图将自然地理知识串成一串。如:当学生看到地球运动图时,立即联想到地球运动的方向、周期、速度,以及自转公转的地理意义。理解了大气运动图,也就不难理解大气的热力运动、垂直分布、三圈环流、气候成因等各种发散的知识点。人文地理也不例外。农业地域类型图——工业分布图——人口再生产图——城市布局图——交通线路图——文化景观图——世界格局图等。这些图形将人文地理条理化、清晰

化,学生依图索文就容易掌握一些。

对于区域地理的复习,地图的作用更为重要。学生如何快捷地掌握并会运用地图是关键。

首先,强记经纬网。经纬网是区域认定的基础,借助它可以计算距离、确定方向、认定地区。记忆的办法是掌握足够的控制性事物,如几条特殊的经线(0°、180°、东西经120°、90°)、纬线(赤道、回归线、南北纬30°、40°)所走过的地形区、大洲、国家、城市、河流、山峰。掌握了这些,那么与试题给出的区域相对位置就可以认定出来。我在教室分别悬挂大幅中国、世界地图,并用红笔勾画出重要经纬线,使学生在课余也可以无意识记忆。同时记忆具有战略地位的地区,如马六甲、波斯湾、苏伊士、巴拿马、开普敦、多佛尔、土耳其等。

其次,运用逻辑记忆,即记住东可推知西,记住南可推知北。比较记忆,将东西半球经度相同地区比较,将南北半球纬度相同地区比较,海峡与海峡比较,河流与河流比较。分类记忆,将地理事物分成若干类,分类记忆地理事物的分布地区。

最后,建立思维地图是对付无图考图题的有效方法。如:“从北极黄河站往正南走可到达哪个地点”;飞机从甲地飞往乙地的时间换算等,做这类题必须胸中有图。思维地图是将许多直观地图抽象、整合在头脑中,运用时再现。为了让学生构建思维地图,在复习中不放过任何一幅图,凡图必画,教师在黑板上画,学生在下边画,画得多了,便可将地理事物的点、线、面组合成完整的思维地图。

(四)综合整合地图。

在第一、二轮复习中,学生头脑中已积累了大量的各式各类的地图。后一阶段复习的重点任务是对地图的综合整合,并与政治、历史相互联系,形成文综知识体系。培养学生从地图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能快速、准确地读出图中潜藏的历史、地理、政治知识。如:能从一幅欧洲政治经济格局图中解读出欧洲区位、气候、地形等地理知识;与两次世界大战相关的历史知识。综合国力、资本主义国家霸权争夺等政治知识。在东亚季风图中能读出季风成因、特点以及季风与农业、自然灾害的关系等相关地理知识,还可以读出中国历史上借助季风航海的方向、航线、到达地区,以及中国的海外贸易与沿海城市兴起的关系等历史知识;还可从季风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利与弊引申到政治学科中矛盾的双重性、一分为二等辩证法的理论。让学生尽力从各种地图中挖掘整合文综知识,对那些横向联系明显的地图重点归纳,分类整理。

考前政治复习备考建议 篇5

1.以“放映”的方式再现教材主干知识。高考历来遵循“题在书外,理在书中”的命题原则。多数文科考生在最后的复习阶段,为了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喜欢一味地捧着政治教材,以机械、盲目诵读的方式记忆教材知识。其实,这种复习方式在关键时期是不可取的,效果也是很不理想的。因为,在有限时间内,面对多本政治教材,即便是通读一遍也是很紧张的,何谈记忆呢?因此,建议考生在这个时期,主要依靠第一轮中自己亲手整理(不能照搬他人)的“知识框架图”,从宏观上把握书本知识,即先从总体上浏览一下“知识框架图”,然后闭上眼睛,在大脑里呈现“知识框架图”, 以“放映”的方式再现出教材主干知识。在再现的过程中,一旦“卡壳”了,应该努力思考,根据教材知识内在的逻辑联系,尽可能的回忆起来。实在想不起来,就再看一眼“知识框架图”,这样,印象就非常深刻了,记忆效果自然就理想了。事实上,我们在第一轮复习中所做的“知识框架图”,就是为最后冲刺阶段做准备的,一定要把它排上用场。如果把第一轮复习中的成果弃之不用,是很可惜的。

2.选做近年高考真题,明确高考试卷的命题风格和答案特点。高考真题一般都是当年命题专家组成人员集体智慧的结晶,命题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导向性和选拔性。建议考生要相对集中时间,选做本地或外地的近年整套高考试卷中的政治部分,以检测自己对教材知识的掌握程度,进一步熟悉高考的命题思路和设问方式,并从中揣摩高考试卷的命题风格和组织答案的特点。

3.认真查阅“错题档案”,注意易混易错知识点。不少学校都要求学生在平常学习过程中建立“错题档案”,在对应的题目下面写出错因分析和正确答案。也有不少学生自觉地把易混易错的知识点汇集到笔记本。因此,在最后冲刺阶段,不要忘了查阅“错题档案”和易混易错知识点,为高考选择题作好最后知识检索和储备。

高考备考中区域地理的复习策略 篇6

一、描图填图, 构建空间概念

现在很多题目都是以特定的区域为背景。如果把位置判断错误, 那么学生所得出的结论一定是错误的, 尤其是高考中的“串题”和综合题, 学生会造成严重的失分。针对这一情况, 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方法:在复习世界和中国地理前, 可选取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上的主要经纬线, 让学生用红颜色的笔描出来并读出沿线主要的河流、地形、气候区、国家, 做好这些经纬线的复习, 可以使学生对全球地理事物有一个粗略的定位。在复习区域地理时, 进一步丰富所学地区的地理事物和现象, 利用空白的区域或国家填空地图, 指导学生将教材中的文字知识尽量直观转换到图上, 训练学生用图、填图、绘图、图文互换的能力, 并利于学生课余利用填空图进行单元知识的总结和复习。

二、重原理用规律, 抓住区域要素的特征和要素间的关系

地理高考题中不少题目呈现的形式是“为什么”“怎么样”, 因此, 我们在掌握区域地理的一些地理要素和现象的同时, 要利用我们学过的原理和规律来解释和分析这些地理要素的形成原因和特征, 如:地中海周边为地中海式气候, 我们必须利用气候的基础知识分析理解其成因, 描述其特征。

区域内的地理要素之间有空间上的联系, 也存在着因果关系。因此复习中既要重视要素形成中的原理规律的分析, 也要加强要素间的联系分析。如:我们在学习气候的基础上, 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该区域的地形、河流、土壤、生物等自然特征和农业、旅游等人文特征。

三、重视区域问题, 培养正确人地观

任何区域的发展中总会带来这样那样的问题, 我们要能对区域的资源利用状况和生产活动作出合理评价, 发现区域问题, 并提出解决区域问题的对策, 对区域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比如:我国南方的水土流失、欧洲的人口老龄化、中东的水资源紧缺形成的地理背景 (自然因素、人文因素) 、产生的危害、应对的措施, 这都是我们应当关注的重点。

四、熟悉图表, 提高判读能力

地理图表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 地理图表类型很多, 如事物分布图、原理示意图、景观图、等值线图、统计图表、地形剖面图、模式图 (成因、过程、分布) 、系统联系框图等。它们以直观形象的手段帮助我们理解、记忆、分析、比较, 因此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掌握主要图像的组成要素、绘图要领, 熟悉判读技巧, 以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如表格是地理统计资料的分类展示形式, 它能反映出表格中地理事物形成和变化的原因以及不同事物的特征和差异。因此在读表格时候应注意以下三点:抓主要线索, 综合分析、认识地理规律;对统计数据进行定量定性分析与研究;注重对表中地理事物进行横向类比分析。

五、运用类比和综合, 加深对区域地理知识的理解

区域对比仍然是出现频率较高的考点;地球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地方, 不同区域之间存在着地理要素的异同, 我们可以将两个区域进行比较、归纳, 可以将不同区域的同一方面进行比较分析。通过比较, 帮助学生掌握区域地理的基础知识, 突出区域地理的区域差异, 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能力。比较一般从两方面着手:一是不同地理事物归纳相似性, 如地中海式气候区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气候特征的相似性归纳;二是类似地理事物比较差异性, 如“中关村”与“美国硅谷”的比较, 六大洲的地中海式气候区的比较, 英国大不列颠岛和我国陕西的比较, 等等。

六、关注热点地区, 深化对区域地理知识的掌握

我们在区域地理的复习中, 应该捕捉与区域地理相关的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 将其有效地融入复习之中。从历年高考看, 热点和焦点问题最终还是回归到课本, 还是考查地理知识与地理能力。因此可以精心设计与地理有关的位置、自然特征、资源特征、人口问题、经济特征等问题, 强化对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发生地区的区域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新课标高考地理备考复习策略 篇7

高考地理试题往往不以教材知识为切入点, 而是使用新材料, 营造新情境, 设计新问题。尽管这些材料涉及了区域重点问题和热点问题, 但其知识和原理仍源于课本, 且要求考生解答的专业术语也要依据课本。所考查的知识点均能反映学科主要面貌或基本的分析、研究方法, 立足于考查学科的主干知识、原理和规律。试题通过引用课本内外的知识素材, 形成新的问题情境, 构成新的设问角度。因此, 在学习中熟悉教材、夯实基础是十分重要的。通过精读教材, 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梳理知识, 掌握基本概念和关键词语的含义, 准确把握主干知识体系, 避免出现知识盲点。要全面复习基础知识, 不留死角。对已考过的知识点, 不能麻痹大意, 在复习时可以转换角度进行思考。

二、立足基础, 突出主干

自然地理:偏重原理、规律运用, 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重点抓好: (1)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以日照图为信息载体, 计算时间、判断节气、分析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等) ; (2) 大气运动原理与天气形势分析 (等压线图的判读分析) ; (3) 气候形成、特征、分布规律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4) 河流水文特征; (5) 海水盐度与洋流的分布规律; (6) 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 (7) 板块运动与地质灾害; (8) 地理环境整体性与地域分异规律等主干知识的教与学。

人文地理:偏重观点、方法的运用, 结合实际进行评价与反思。重点抓好: (1) 人类活动的空间布局的区位分析 (包括农业、工业与商业活动, 聚落形成与布局、交通点线、文化生态、旅游活动等) ; (2) 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3) 人口增长、迁移和城市规划; (4) 区域经济联系等主干知识的教与学。

区域地理:偏重地理事物的空间定位, 图像图表的判读技能、基本概念的理解运用。按照“区域空间定位→区域要素分析→区域特征归纳→区域开发或治理评价”的思维把握好重点区域的教与学。

三、强化地图, 准确定位

读图——读图顺序:读图名、读图例、读正图, 这是获取地图有效信息的捷径。读正图的方法: (1) 按地理事物的空间顺序读, 这种方法适合阅读反映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特征的地图; (2) 按地理事物的时间顺序读, 适合于阅读表达地理事物随时间发生变化的地图; (3) 根据地理事物内在因果关系读, 适合于阅读揭示地理事物内部联系的地图。其次要正确指导学生掌握多种地理图像阅读、分析方法。

描图——一幅有着较多地理事物的地图, 会让学生感觉抓不住重点。为此要指导学生敢于删繁就简, 有意识的勾划出较为重要的地理事物;线状的地理事物和符号。可把其中一些重要的线状地理事物和符号在地图上描出, 这些做法都有利于学生快速准确地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

析图——就是通过对地图的分析, 找规律、抓重点。有些地图看起来似乎内容繁琐, 杂乱无章, 实际上往往是一件件简单事物的叠加, 关键是要善于进行分类分析, 找出规律。每幅图上的内容往往有主次之分, 分析地图时还要善于辨清主次, 排除次要信息的干扰, 抓住每幅图的核心和主旨, 以提高获取有效信息的效率。

画图——一些重要的地图, 教学中要让学生多画, 最好能做到不看原图就能熟练地画出个大致轮廓, 这样解题时不仅能及时地调用, 更有利于进行地图转换, 特别是图图转换:如将局部地图转换成整体图, 将平面图转换成立体图, 将抽象难读的地图转成具体形象的或者是熟悉常见的地图, 从而提高获取有效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四、加强限时训练, 提升应试能力

地理学科的训练强调地理图形读、填、绘、记, 要学会把地理学科的基本现象、规律、原理落实到图形上。通过经常的图形复习, 巩固积累地理知识, 完成知识的“积少成多, 厚积薄发”。学生在复习时要联系实际回归课本, 对过去的错题进行温习和重作, 做到步步为营, 稳扎稳打, 养成规范答题的良好习惯。在做练习时切忌仅仅满足于知识答案, 更重要的是掌握方法, 融会贯通, 并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练习量, 以适应高考的要求。

五、联系热点, 回归课本

复习中不能为热点而热点, 忽视基本技能的培养;不要盲目的阅读众多的资料和阅览纷繁的新闻;要把对热点、焦点的问题回归于教材中, 学会运用教材主干知识分析热点问题。另外, 关注国家大政、方针 (三农问题、重大工程建设) 、区域可持续发展、能源资源问题、重大自然灾害、生态环境问题、世界盛会、科学考察、世界 (中国) 热点问题、金融危机和经济全球化等。

总之, 过去以知识立意为主导, 这就要求学生要记教材, 重点以以考核知识记忆与理解的数量为主;今日以能力立意为主导, 这就要求学生要用教材, 重点以考核知识理解与运用的质量为主。只要我们运用正确的复习备考策略, 把复习工作做扎实、做到位, 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 就一定会收到理想的复习效果, 在高考中就一定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摘要:近几年高考文综地理命题已从“以知识立意”转向“以能力立意”, 更加突出考查了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体现了新教材的改革方向。因此运用正确的备考复习策略, 把复习工作做扎实、做到位, 就一定会收到理想的复习效果。

地理复习备考建议 篇8

一2013年新课标文综地理试题分析

2013年高考大幕已落下, 认真研读新课标文综地理试题, 整体呈现十分强调基础、主干和能力的特点, 题型稳定, 与去年相比差距不大, 总体感觉试卷难度在比2012年略有上升的基础上依然保持适中, 命题不拘泥于教材, 基本上是“源于教材”而又“高于教材”。本人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分析。

1. 命题意图的分析

注重运用新材料, 创设新情境。试卷突出了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考查, 充分体现了以能力立意为主旨的命题思路。从考查目标和要求上看, 客观题主要考查了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和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而主观题四种能力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究地理问题的能力) 在卷面上都有体现。

高考命题虽然从“知识立意”转为“能力立意”, 重在地理学科思维能力的考查, 但要清醒地认识到, 能力是以知识作为载体的, 离开了地理基础知识, 地理学科能力也就无从谈起了。所以, 从考查内容上看, 试题突出了对地理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

2. 考查内容的分析

客观题主要考查了农业生产、区域特征和定位、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因素、人口变化及分布、等压线天气形势图的判读;主观题主要考查了影响气候特别是气温的因素及天气特征的描述, 环境问题的原因分析, 地理环境与渔业生产的相互影响;选修部分主要考查了三沙市旅游的特性及问题;中国江南丘陵洪灾的成因及措施, 中国某地的固体废弃物污染潜在危害及措施等学科主干知识。而难度较大的地球运动连续多年没有出现, 但并不意味着地球运动会从高考试题中永久消失, 只是为了降低难度, 稳步推进新课程改革的一种策略, 所以这部分内容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不能忽视。

3. 试题形式的分析

从考题的呈现方式上看, 强调图像信息的判读与运用, 文综地理部分共出现10个图表, 充分体现了地理学科特色, 重视区域图、等值线图, 全面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提取信息, 运用图表解决问题的能力。相比2012年的试题, 从考题的比重上看, 自然地理的比重上升, 人文地理侧重人口和特色农业的考查。区域定位在选择题里难度较大, 而非选择题中难度较小, 但试题中区域图却有八幅, 所以区域定位仍不能忽视。从考题的设问方式看, 注重探究性和开放性, 如36题的第3问。这些开放性试题的答案并不唯一, 只要考生能阐述清楚理由即可, 突出了对考生发现、探究、评价地理问题以及解决地理问题能力的考查。

4. 成功之处

第一, 符合新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的相关要求, 确保了命题改革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考查内容没有超出规定的范围, 没有偏题和怪题。

第二, 试题难易适中, 区分度较好, 符合高考的选拔性。

第三, 试题体现出探究性 (第36题第3问) 、应用性 (43~44题的第2问都出现了措施类设问) , 较好地考查了考生“知其地、析其因、究其理”的地理思维能力。

第四, 试题注重对主干知识的考查, 体现基础性。如:河流的水文特征、气候干旱的原因、农业区位、工业区位和工业集聚、等值线问题、文化遗产问题、飓风和地震、城市水源问题等。

第五, 试题结构比较合理, 内容比例力求均衡, 但必修2部分试题所占分值较多。

第六, 地理学科的区域性和综合性得到明显体现。关注地理现实问题和热点, 体现鲜明的时代性。如根据三沙市的地理特点旅游开发应注意的问题。

总之, 2013年文综地理试题总体难度适中, 突出地理主干知识的考查, 试题以地图为载体, 学科特点鲜明, 情景设置贴近生活, 试题设问独特新颖, 注重对知识灵活应用的考查, 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理念。

二2014年文综地理备考建议

1. 突出对地理主干知识和主干思维方式的整合与训练

近年来, 高考地理的命题以“问题立意”、“能力立意”为宗旨, 突出对地理主干知识和主干思维能力的考查。因此, 在复习时要突出地理主干知识和主干思维方式的整合和训练。如在复习区域自然地理时, 可以采用“在哪里→有什么→为什么”的模式来进行整合, 既落实了地理主干知识, 也突出区域地理学习的主干思维模式。

2. 加强区域地理学习, 强化地理空间定位

要加强中国各国土整治区域、周边毗邻的国家和地区地理的学习。对这些地区:一要从经纬位置、海陆位置及其他相关位置 (区域轮廓图、地势剖面图、特征事物) 等, 熟记重要的经线、纬线经过的沿线地区和重要的国家, 建立起地理事物空间定位的参照体系, 能进行左邻右舍地理事象的空间推断, 形成空间逻辑能力;二要把重点区域的分层设色地形图转变为等值线 (地形、温度、降水) 图进行判读训练;三要加强地理位置的有关应用, 推断和概括区域特征, 如水文、气候、地形、经济、人文状况等。

3. 以地理考纲为指导, 加强学生地理能力的训练

由于高考命题已从“以知识立意”转向“以能力立意”, 因此, 复习内容也应以能力立意, 学好多角度迁移和转化知识, 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高三的地理能力训练要围绕几个方面进行:

第一, 学生获取地理信息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要帮助学生学会从试题提供的有关资料中, 获取信息资料的有效内容, 并运用地理知识对其进行分析与整合, 找出与试题要求和考查意图有关的信息, 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解读。

第二, 学生对地理事物的描述和阐释能力。要加强地理学科语言表达和答题规范的训练, 使学生能规范、完整地使用地理学科语言正确的解读地理图表, 辩证地考察事物和现象, 进行正确的地理表述, 准确解释地理事物的特征和原因。

第三, 学生对地理问题的论证和探讨的能力。要加强概念教学, 在地理问题的论证过程中使学生审题、答题伊始就能明确题目的意图, 知道从什么角度切入, 应当回答到什么程度才算到位。在论证过程中, 能够运用归纳、演绎、比较、概括等分析方法, 观点明确、逻辑严密、层次清晰。

4. 立足基础, 重视过程与方法的归纳与表述

高考试题以能力立意为主导, 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 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 不仅要立足基础, 让学生对高考考点过关, 要将知识体系网络化、综合化, 建立起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而且要能用地理术语规范地表述出来。

5. 开拓学生视野, 注意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试题多取材于生产生活实际, 设问角度灵活多样。要求考生拓宽思维和知识延伸, 多角度全方位思考。所以, 在地理高考备考中, 教师应该紧密结合实际, 插入新的案例, 深入研究身边的地理、生活中的地理。这样, 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能提高学生的思维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6. 掌握答题要领, 严格规范答题

高考阅卷采取流水作业的形式, 阅卷教师要在短时间内阅完一定数量的试卷, 因此学生对于地理简答题的解答, 就应该尽可能做到书写逻辑严密、文意顺畅。这样的话, 阅卷教师比较容易判断考生的解题是否“踩点”或“踩了哪些点”。地理专业术语的使用也很重要。学生在平时的复习中, 一定要对文字的组织、层次的划分以及措辞的准确等情况进行深入的考究, 从中不断地加以总结, 从而真正提高思维方式的科学性、思维过程的严谨性, 减少由于文字表述不当而造成的不必要的失分。

总之,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高考将更会体现出新课改的特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这对高三地理教师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 我们只有坚持在新课程的理念下的科学备考, 及时反思, 与时俱进, 才能取得素质教育和高考双丰收。

参考文献

[1]吕凤秀.基于学生存在问题的地理备考复习策略[J].地理教育, 2012 (9)

[2]陈刚.高三地理复习应考中充分发挥地图功能[J].地理教育, 2013 (2)

地理复习备考建议 篇9

一、对《考试大纲》不重视

《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依据, 然而在备考的过程中很多人并不重视《考试大纲》, 没有充分发挥它应有的作用。《考试大纲》在最后复习阶段可在以下方面发挥作用:一是梳理知识, 查漏补缺;可对照《考试大纲》上所列出的必考和选考的知识内容, 逐条过目, 回忆梳理一下脑海里对每个知识点已有的印象;二是整合考点, 构建网络;针对《考试大纲》将其中所列各大模块繁杂的、具体的知识内容, 寻找主线, 将它们整合到一起。以上两点, 一个相当于“分析”, 一个相当于“综合”, 这样可使繁杂的知识形成体系, 在体系中对各个知识点更加深刻透彻地理解。

二、过分强调“多做题”

随着高考复习的深入, 常出现学生埋头做试卷, 老师拼命讲评, 题做得越多, 越做越偏, 越做越难, 知识不等于能力, 有了扎实的基础知识之后, 还必须通过训练将其上升为能力, 所以复习考试理应做到一定数量的习题, 但是不能沉溺于题海中不能自拔。近年来, 高考试题形式更加灵活, 变化快, 这其实已向“题海战术”发出了挑战。正确的做法应该精选, 精练试题, 善于归纳, 总结和反思, 并提高答题技巧, 这样才能做到事半功倍。另外, 做题不能只停留在检测自己答题的准确性上, 还要注意对错题的自我总结:为什么做错, 是方法不当, 还是对知识的掌握不佳, 或是解题思路不对, 如果发现问题严重, 就应将相关的知识和内容在进行复习, 查漏补缺。

三、“讲评课”流于形式

讲评课在教学过程中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它不仅仅可以查漏补缺, 还应对考点的知识内容加以深化, 引导学生多角度, 多层次思考, 与学生交流解题技巧、方法、培养并规范学生的解题习惯, 提高应试能力, 然而, 现实是我们的不少老师忽略了讲评课的深层次目的和意义。简单认为讲评课就是讲评试题、纠正错误, 从而使得讲评课停留在文字表面, 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讲评课可按照“考情分析——自我纠错——典题剖析——补偿提高”四环节进行。在讲评过程中, 要做到有针对性、准确性、系统性、启发性、拓展性和时效性。积极高效的讲评有利于学生学习薄弱环节的解决, 也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讲评课应该是高水平的综合复习课。

四、简单问题复杂化

一直以来, 地理课堂的教学和复习中存在着一个较大的误区, 就是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复杂的问题更加复杂化, 学生如此, 老师更是如此。有些老师或是本着想给学生传授更全面更深入的知识, 或是本着让学生见识所有关于这方面内容的习题, 不遗余力, 收集资料, 讲练结合, 殊不知, 这样只会让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学生摸不着头脑, 还有不少的老师在讲课时, 或是少有对基本问题、必要规律和基本解法的总结, 或是过多地归纳一些不必要的规律和方法, 一节课下来, 加重了学生的记忆负担, 从近年来高考地理试题看, 灵活性、新颖性越来越强, 但万变不离其中, 对地理主干知识, 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考查却自始至终从未改变过。不少师生把主要精力放在难度较大的综合题上面, 认为只有通过解决难题才能培养学生的能力, 从而忽视了对基础知识、技能和方法的训练。高考试卷中, 基本的常规题大多可占整份试卷的80%, 并且所谓的难题最终还是要回归到最基本的知识点上。事实上, 在最后的复习过程中, 主要的任务应该是进行一个知识的回归, 而不是把问题复杂化, 过深地挖掘难题。

五、猜题风盛行

猜题主要是教师在复习过程中容易走入的误区, 由于投机取巧的心理, 不少教师喜欢根据自己的经验给学生猜题, 一些考生和家长也常常四处探听消息, 市面上也出现不少高考押题卷之类的资料, 让师生和家长满存侥幸心理, 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大家都知道, 想要猜中题那是不太可能的事, 如果一味靠猜题的方法, 而放松了对基础知识和实际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 这样应对高考是很危险的, 所以, 到高考复习的最后阶段, 老师和考生都不要寄希望于猜题, 而应回归教科书, 重视知识的全面掌握, 脚踏实地对各个考点进行系统复习, 构建以能力为首位的复习模式, 这才是高考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2010年高考历史复习备考建议 篇10

一、注重能力培养

研究近年来的高考历史试卷不难发现,高考历史出题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1)纯粹考查基础知识阶段,侧重考查记忆能力。在这一阶段,只要把书背好,一眼就能找到答案。(2)前几年,命题范围更加细化,开始考查平时老师和学生不注意的地方,如教材中的小字和注释部分。(3)近几年的高考命题常常设置新情境,对知识进行重新组合,提升能力考查的层次,既立足于主干知识,又超越主干知识,进一步拓宽了学生视野。但是,也有部分试题学术性太强。(4)目前,高考命题在突出基本历史素养的基础上,注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体现了高中历史新课程的三维目标。鉴于目前的高考历史命题趋势,我们在平常的复习教学中,精心设计了一些新场景新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在课堂上我们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其多角度思考问题,让各种思想的火花相互碰撞。这种教学理念我们坚持了一年,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对传统的三轮复习方法做一些改变

为使学生的复习更为有效,可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适当改变传统的三轮复习方法,具体做法如下:(1)2008年9月—2009年3月仍是传统的第一轮复习,第一轮复习旨在帮助学生夯实基础知识,把握每一个具体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背景、经过、内容、结果、影响、意义等,理清各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掌握历史事件的本质特征和特定时期的阶段特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并使课本知识结构化、体系化。针对本校大多数学生在一年级时受文理分科情况影响,中国近现代史基础相对薄弱、很多知识都已经遗忘的实际,我们把复习的重点放在了中国近现代史上,在细致复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挖掘隐性知识。(2)在2009年3月—5月第二轮、第三轮复习相结合,以专题复习为主,辅以综合考试训练。(3)进入2009年5月,我们将剩余的20多天时间完全交给学生,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回归课本,整理以前做过的习题,形成对历史的整体认识。

三、关注文史常识

从2007年全国高考文综卷Ⅰ考查皇帝谥号开始,文史常识被引入命题领域并且不断推陈出新,所涉及的范围不断扩大,是高考历史的一大亮点。这种做法与新课程改革相呼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针对这一命题趋势,在2009年的复习备考中,我们专门对学生进行相关文史常识的讲解和训练。因此,我校学生在应对2009年高考试卷中考查姓氏起源这一题目时能游刃有余。

四、注重历史观的培养

过去的历史观主要是马克思主义史观,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具体包括:阶级分析法,以生产力为根本标准,用辩证的眼光看历史问题。现在的历史观不仅仅局限在这些方面,还出现了新的观点,如:(1)文明史观。人类社会逐渐走向进步、文明、开放,历史既是人类社会的创造史,也是人类社会的演进史。(2)全球史观。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从世界历史整体发展的统一性去考查历史。(3)以人为本。把人类生存发展作为最高价值目标,强调人文主义、理性思考。因此,我们在平时教学与复习备考中,融入这些历史观,开展各种历史活动课,培养学生的历史观,使其以新的历史视角来审视历史问题。

五、夯实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具有永恒的生命力。不注重基础知识的备考,无疑是“无米之炊”。只有牢固掌握了基础知识,才有可能进行各种思维活动,高考绝不可能脱离基础去考能力。因此,在高考备考复习中,非常关键的一点是回归课本,夯实基础,力求做到“面全、线通、点透”。面全,就是对各个历史阶段特征力求宏观把握;线通,就是对历史线索有全面而准确的把握;点透,就是对每一个知识点做透彻的分析,透过现象,把握其本质,力争让学生做到既知其一、其二,还要知其三、其四。

六、密切联系现实

鉴古察今是学习历史的基本作用,贴近时代潮流、不避社会热点是高考历史试卷的一贯传统,近几年的高考历史试题大都与学科热点和社会热点紧密结合,体现了历史为现实服务的特点。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一直引导学生关注和参与社会热点问题的探讨,积极寻找课本知识与社会现实的结合点,确定新的历史专题;要求学生不仅要用历史的眼光留意生活中发生的日常小事,更要注意观察影响世界趋势的国家大事,从而引导学生传承惩恶扬善的人文精神,承担中国史学“经世致用”的社会责任,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正确理念,以历史知识、观点为基础,将热点和历史知识有机联系起来。

七、掌握解题技巧,规范作答

掌握解题技巧、规范作答是提高得分率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此我们专门总结了《历史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技巧》、《答题规范》、《高考历史试题常见命题用语解释及应用》、《高考常见题型解题方法》等学习资料,印发给学生。每次考试结束后,教师及时引导学生专门针对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总结。另外,通过学生互评、老师面评的办法也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八、精选试题

现在市场上历史资料种类众多,许多资料质量很差,其中偏题、难题、怪题、错题、重复题比比皆是,严重脱离教学实际。为此,学校规定禁止各备课组订资料和试题,而是自编自组学案和试题。在选编试题时我们严格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在命题原则上,以问题为中心,以能力立意为主,以人类所面临和关心的重大社会问题为素材,巧妙地将理论观点、史学方法、思想和教育功能渗透其中,全面考查学生的人文知识和基本素养。(2)在试题内容上,强调历史学科的主干知识,注重检查学生的学习能力。(3)在试题设计上以高考试题为样板,不偏离教学大纲、高考考纲。(4)题型以新情境题为主。(5)不用网上现成套题,一般从二三十套题中筛选出一套题,注意联系学生实际,追求质量和实效。

地理复习备考建议 篇11

一、培养读图用图能力是学习地球和地图部分的关键

培养读图用图能力对于学好地理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分析过历年来的高考试卷, 发现各类地图的份量占得非常重, 培养读图用图能力对地理成绩的提高应该有很大帮助。

首先, 要强调正确的读图步骤:一要看图名, 它可以告诉你这副图的时间、地点和主题;二要看图例, 它可以告诉你图中各种符号的含义及相关信息, 例如旅游区地图中多种旅游景观图例就隐含着该地旅游资源丰富的信息;三看地图内容, 找到解题所需信息。很多学生跳过第一、二步, 直接去看地图内容, 往往遗漏重要信息, 导致无法正确回答问题, 这种不好的习惯一定要改正。

其次, 还要培养学生的转换能力。包括: (1) 图与图之间的转换, 如侧视图转换为俯视图、光照图转换为太阳视运动图、等高线地形图转换为地形剖面图、平面图转换成立体图、整体图转换成局部图、表格转换成图形等等。 (2) 图与文之间的转换, 比如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判读某地的地形地势特征, 根据等压线图识别气压场类型, 根据气温和降水的分配判断气候类型与特点, 根据地质剖面图判定地质构造类型, 并做天气预报, 尽可能将地理课本中知识转换成各种静态的或动态的、平面的或立体的、单要素或多要素的地图去理解与掌握, 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

另外, 要培养学生的空间感觉。从近两年的文综试卷看, 对区域地理内容的考查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 考查的区域大多是课本上没有出现过的。而对高三学生来说, 众多基础的区域地理常识都已淡忘, 没有正确的空间定位, 所有问题都无从谈起。在世界地理的复习中, 特别注意世们穿过地区的自然地理要素与人文地理要素。给一个区域图或经纬度坐标, 要求学生说出其中的位置、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 并在地图上分析各种问题。经过这样的训练, 将地图装在胸中, 将知识图形化, 地理不再是单调的文字, 而成为一幅幅静态的或动态的地图。

二、用高中的地理理论解释世界上的地理事物和现象, 吃透总论部分

有些人认为初、高中地理在理论地理和世界地理中有所重合, 这是一个平面的认识。初、高中地理在知识层次存在明显差异。考虑到初中生的知识水平, 世界地理只是简单描述世界各个区域出现的地理事物和现象;高中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得到提高, 高中地理教材更加侧重于理论地理, 重点讲地球运动、大气运动、水运动、地壳运动、生物运动五大运动规律和人口迁移、城市、农业、工业、交通五大区位理论。初中地理到高中地理, 是由现象到理论的飞跃, 并不是知识简单的重复。

用高中地理的理论解释世界地理中的现象, 是把理论放到现实世界中加以验证。这就需要教师采用适当的方法, 选择适当的时机将区域地理知识渗透到高中地理的教学中, 如在学习“世界地震与火山分布”时, 可以将高中地理的“板块构造学说”内容融入, 在学习“世界的降水分布”时, 可将“三圈环流、气压带与风带”的知识插入到教学中, 指导学生用自然地理的基本原理去解释世界地理的地理事物与现象, 不断用区域地理的众多地理事实材料来验证自然地理的基本原理。通过这样的处理, 不仅使高初中地理知识密切衔接, 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而且减少了过多的死记硬背内容, 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用联系的方法综合分析地理知识的能力, 大大提高复习的效率。

分区地理知识量大, 需要记忆的内容包括众多的分区与国家、地形与河流、矿产地与森林、人口与城市、农业与工业等等, 让每个学生都头痛。解决的办法其实很简单。仔细钻研教材, 你会发现分区地理教材的设置有一定的模式。对于一个分区主要介绍其范围、地理位置、地形特征、气候类型与特征、水文特征、居民与经济等内容;某个重要国家则介绍其疆域、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文、资源、人口、农业、工业和重要城市。设计一个表格, 将分区地理的知识内容表格化、条理化即可。

在将分区地理的知识表格化、条理化之后, 还要熟读各分区地图, 掌握其大致的经纬度数据、海陆轮廓、地形区与气候类型、河流与湖泊、矿产与城市, 形成一个具有时间性和空间性的数据库。最终的要求是给你一个空白区域地图或某个经纬度坐标, 你要能立刻调出该地的地理位置、陆地上地势的起伏、海里的洋流方向、空中的风怎么样吹、雨什么时候下, 土地上生长着什么样的植被、地下埋藏着什么资源、人口的多少, 适合哪些农作物的生长, 哪里适合建设工业区, 发展哪些工业生产部门等等。

上一篇:敏化技术下一篇:数论布点方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