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扬弃

2024-09-27

科学扬弃(精选7篇)

科学扬弃 篇1

一、《资本论》对资本主义私有产权历史沿革的研究概述

《资本论》的学术魅力不仅在于理论抽象和严密的逻辑推理, 而且更在于研究社会经济问题所遵循的方法论———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 它是《资本论》这一重要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著作的思想精髓。马克思正是在这一方法论的基础之上, 研究了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的私有产权问题。根据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 资本主义私有产权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通过梳理《资本论》中的相关阐述, 我们可以概要性地总结资本主义私有产权的历史沿革: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的早中期, 其最主要的形式是私人经营, 比如家族式私营 (当然由于私有产权形式的复杂性, 也存在合营等其他私有产权形式) ;到了中晚期, 随着资本主义信用制度的高度发展, 出现了资本主义股份制, 并且出现了一些类似合作工厂这一积极突破资本主义私有产权的产权形式;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穷途日暮的晚期, 极度自由资本主义走向了自己的对立面———垄断资本主义, 出现了卡特尔、托拉斯、辛迪加等垄断资本主义产权形式, 迫使资本主义国家权力对国民经济发展的积极干预。在以下的论述中, 本文将重点探讨资本主义股份制和合作工厂, 以及它们对我国现阶段公有产权改革的重要启示。

二、资本主义股份制与消极扬弃的辩证法

(一) 资本主义股份制的重要制度基础———资本主义信用

资本主义信用制度的产生具有历史必然性, 它的存在有其客观的物质经济基础———“以便对利润率的平均化或这个平均化运动起中介作用, 整个资本主义生产就是建立在这个运动的基础之上的。”简而言之, 资本主义的贪婪本性对信用制度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而资本主义信用制度归根结底是为资本攫取剩余价值服务的。简要剖析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信用制度, 它主要包括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 但在资本主义信用制度高度发达的今天, 三者相互渗透。比如说, 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 美国罗斯福政府通过金融机构大量发行国债, 并以工代赈, 消极应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这是国家信用、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有效结合、调节经济的典型案例, 因此, 资本主义信用制度正如马克思所解析的那样, 它“表现为生产过剩和商业过度投机的主要杠杆”。

(二) 资本主义股份制的历史特征

资本主义股份制的重要历史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首先, 它依然是资本主义私人产权形式, 它存在的物质经济基础———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依然根深蒂固, 因而它并没有突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这一陈旧的范围, 也没有根除资本与劳动、私人财富与社会财富的对立, 不仅如此, 它反而在新的形态上激化了它们之间的对立。其次, 由于股份制所必然导致的资金和劳动的社会集中, 即使是在私人控股的前提下, 资本主义股份制企业也取得了“社会企业”的形式, 形成了虚拟的、间接的“社会财产”, 策略性地适应了物质生产力社会化的发展要求, 而社会化大生产和现代化大工业是社会主义经济存在的重要物质经济基础, 因此资本主义股份制纯粹是一种消极的过渡点, 存在着“自行扬弃的矛盾”, 与此同时, 资本主义股份制企业产生了前所未有的规模经济效应。再次, 资本主义股份制企业出现了资本所有权与职能相分离的现象, 即资本所有者沦为单纯的货币资本家, 完全脱离了具体的生产过程, 企业由专门的职业经理经营, 但在“生产资料已经转化为资本”的前提下, 资本所有者可以攫取全部利润 (即包括企业主收入和利息) , 实现其梦寐以求的“坐享其成”。在此基础上, 产生了专门靠炒作、投机股票的食利阶层, 马克思称之为“一种新的金融贵族, 一种新的寄生虫”, “一种没有私人财产控制的私人生产”。最后, 由于股份制的过渡性, 资本主义股份制存在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可能性, 改革后的股份制———社会主义股份制 (公有控股) , 是一种具有积极意义的、能够适应“过渡型”社会主义经济的组合产权形式。

(三) 消极扬弃的辩证法

“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的三大规律之一, 它表明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不断地自我完善与发展的过程, 同时这一过程是由一系列存在着内在联系的阶段性过程的统一。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亦是如此。但是, 由于事物发展的复杂性、曲折性, 对某一阶段的“否定”, 既存在着积极地“否定之否定”, 又存在着消极的“否定之否定”, 这就是积极扬弃与消极扬弃的辩证法。

资本主义股份制是资本主义私有产权的自我消极扬弃形式。私人私营企业是资本主义私有产权初始的主要形式, 但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 特别是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出现, 资产阶级在确保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根本不变的前提下, 对资本主义私有产权的具体形式进行了适度调整, 资本主义股份制企业“粉墨登场”, 与私人企业形成了形式上的“对立”, 实质上二者“殊途同归”———都是为实现资本主义私人所有权 (所有制) 的经济利益服务的。因此, 资本主义股份制尽管在形式上有所突破, 但是它并没有根除私人财富与社会财富的对立、资本与劳动的对立, 反而在新的形态上发展了这种对立———随着“小鱼被鲨鱼所吞掉, 羊为交易所的狼所吞掉”, 对个人生产资料的剥夺发展到了极致———这种剥夺已经降临到中小资本家本身, 社会财富越来越被极少数大资本家所垄断, 并最终迫使资本主义国家行政权力的介入, 如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反垄断法。

三、合作工厂与积极扬弃的辩证法

(一) 合作工厂———对资本主义私有产权的进一步否定

资本主义股份制对资本主义私有产权进行了消极地“形式”层次的否定, 而工人联合体的合作工厂对其进行了更进一步的否定———涉及对资本主义私有产权的“物质内涵”层次的否定, 由此可见, 合作工厂是对资本主义私有产权更为深入地“否定之否定”, 取其精华———它所体现的某些共性范畴, 比如股份制及其基于的信用制度等, 祛其糟粕———它所蕴含的物质内涵———资本主义私人所有制 (权) 。因此, 虽然资本主义股份制和工人联合体的合作工厂都属于过渡性的组合产权形式, 即两者存在形式上的可比较性, 但是它们的物质内容大相径庭, 合作工厂批判性地否定了资本主义股份制, 它在对资本主义私有产权的扬弃方面, 走得更远。

(二) 合作工厂积极的历史过渡性

马克思指出:“工人自己的合作工厂, 是在旧形式内对旧形式打开的第一个缺口, 虽然它在自己的实际组织中, 当然到处都再生产出并且必然会再产出现存制度的一切缺点。”这句话体现了合作工厂的历史过渡性, 即合作工厂不仅具有历史积极性, 而且必然会存在其一定程度的局限性。合作工厂的历史积极性在于, 通过工人自己的资产和劳动的联合 (基于这一点, 马克思这里所讲的“合作工厂”可理解为“股份合作制工厂”) , 它在其内部从根本上消除了资本与劳动的对立, 从而扬弃了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范围内的、建立在资本与劳动对立基础上的资本增殖, 形成一种建立在自己劳动基础上的资产增值, 这类似与小商品经济私有产权形式, 不过那时的小商品生产者在这里转变为工人的“联合体”;但合作工厂存在其历史局限性:尽管合作工厂的资产归工人联合体共同“占有”, 摈弃了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垄断占有, 但是它依然遗留着资本主义“母体”的历史痕迹———工人联合体的个体之间的私人产权关系依然是清晰的, 这就使合作工厂依然仅仅是一种比较低级的集体经济产权形式, 依然有改进的空间。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 “工人自己的合作工厂”亦属于一种过渡性产权形式, 但它不同于资本主义股份制, 它是积极的过渡性产权。

(三) 积极扬弃的辩证法

马克思主义者的辩证法是积极扬弃的革命辩证法。工人联合体的合作工厂是对资本主义私有产权的革命性突破, 这种突破的革命性不仅仅是在于对资本主义私有产权形式的扬弃, 更为关键性的一点在于, 它扬弃了资本主义私人垄断占有, 在其内部消除了资本与劳动的对立、私人财富同社会财富的对立,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趋势, 为更适应物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的生产方式的形成, 进行了积极地探索和实践。当然, 由于当时的历史客观条件的制约, 马克思所描述的合作工厂存在明显的局限性, 但它的改革取向是积极向上的, 是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发展潜力的。

四、对我国现阶段公有产权问题的思考

公有制企业特别是国企体制改革是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 而所有制 (权) 的结构性改革是公有制企业体制改革的核心, 很显然, 对我国现阶段公有产权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整个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点、突破口。在社会主义公有产权的改革过程中, 我们必须坚持积极扬弃的辩证法这一科学的改革观, 从物质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 努力探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公有产权的具体形式。

在突破纯粹、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而实行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时, 要保持公有制经济成分的绝对主体地位以及国有制经济成分的绝对主导优势[3], 这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公有产权改革必须牢牢谨记的首要原则, 它是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有效宏观调控的重要物质经济基础, 是国民经济发展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重要物质保障。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属于过渡型社会主义, 公有产权可以采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合作制等各种过渡型产权形式, 但是要注意酌情处理, 不能“一刀切”, 更不能搞盲目私有化。比如说, 一些关乎国民经济命脉的、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部门依然应该采取国有国营的形式;一些经营状况不是很理想、但大有发展潜力的大中型国有企业可实行国有控股的股份制经营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 要继续推进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 ;而一些盈利能力明显不足、持续亏空、毫无发展前景的中小型企业可实行租赁、承包, 甚至出售;对于农村集体所有制经济, 根据目前农村经济的发展形势, 可鼓励农民从联产承包责任制过渡到农村专业化合作社经营, 实现农业的专业化、规模化、现代化经营;针对异军突起的民间个体私营经济, 对已经较有规模的个体私营企业, 要有意识的引导它们推行员工持股计划, 同时要通过法律、行政等强制性手段提取公积金、公益金, 提高公有财产的比例。此外, 要加快绝大多数企业 (特别是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 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的进程, 同时加快对金融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的规范化及监控工作, 谨防由于虚拟资产的极度膨胀而导致的经济虚假繁荣。

参考文献

[1]、张宇, 孟捷, 卢荻.高级政治经济学[M].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2.

[2]、张薰华.《资本论》脉络[M].复旦大学出版社, 1986.

[3]、何干强.《资本论》的基本思想与理论逻辑[M].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1.

[4]、马克思.资本论[M].人民出版社, 1975.

扬弃传统模式, 激发自主意识 篇2

一、教学要吸引学生的兴趣

传统的体育教学就是教师照搬课本知识教授给学生, 这种教学模式很不利于学生的创新发展, 容易束缚他们的思维, 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摒弃传统教学的弊端, 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自主能力进行培养。教师可以通过亲身示范, 边做动作边讲解, 让学生在教师的讲解中领悟体育动作的要领, 但是学生一味地进行模仿也是不科学的, 还需要让学生在模仿中进行创造, 这样才能真正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主意识。例如, 在一次体育课上学习“立定跳远”时, 教师让学生模仿蛤蟆, 并且在模仿中告诉学生关于蛤蟆的跳跃动作:蛤蟆蹦蹦跳, 两条手臂往上举起, 大腿向上抬, 两条腿使劲向上跳跃, 然后慢慢地落地。这样的模仿可以让学生深切地感悟到立定跳远动作的基本内容, 还能借助这些形象生动的动物模仿, 让学生对体育课的自主学习意识以及自主学习兴趣有了很大的提高。再如, 在教学“前滚翻”时, 教师让学生通过猜谜形式来了解动作要领, 学生在猜谜的过程中, 不仅提高了动脑的能力, 也调动了自主学习意识和热情。因此, 成功的体育教学应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要内容和游戏相结合

小学生的天性就是好动、好玩、不喜欢被约束, 所以照搬课本这种传统的教学已经无法满足学生。但是若将这些枯燥的文字教学变成游戏, 在做游戏的过程中, 让学生掌握知识, 这无疑是很有效果的。例如, 在练习“100米短跑”时, 教师让学生做了“传球”的游戏。以四人为一组, 总共分六组, 进行400米接球比赛, 每个组的第一人站在起跑线上, 听哨音开始跑, 在遇到第二个人时进行传球, 一直传到第四个人回到终点为止, 看哪个组用时较短。这样的游戏教学, 不仅让学生的100米教学得到了实现, 还激发了学生的团队意识, 提高了他们的集体自豪感, 同时这对于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是很有好处的。因此, 在小学生的体育教学中, 要多提供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 通过比赛、游戏等形式将教学内容丰富化, 才能真正地做到现代化教学。

三、教学要培养学生的纪律

一个好的课堂一定要有好的纪律作为保证。无论是进行室内授课还是室外教学, 亦或是做游戏等, 都要有良好的纪律, 这样才能保证教学进度按照教师的备课进行下去。要保证有良好的课堂纪律, 这就要求学生有很好的自觉性, 当然班长、组长等人的管理也很重要。无规矩不成方圆, 这是古人留下来的谚语, 可见无论做什么事情, 纪律都是很关键的因素。因此,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 一定要培养学生的纪律意识, 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例如, 在教师教学第八套广播体操时, 就要要求体委整理队形, 这时就要求学生能够听从指挥, 快速找准自己的位置。接下来, 教师从第一套动作开始讲解, 并亲身示范, 学生就要做到认真听讲, 仔细看每一个动作并熟记, 每教完一部分就让学生进行自主练习, 对做错动作的学生进行纠正。在广播操的学习中, 纪律显得非常重要。按照教师的要求, 学生能够高效地听指挥完成动作, 这样不仅能加快教学进度, 而且学生的掌握程度也会较好。所以, 纪律的培养非常重要。

四、教学要做到善始善终

小学体育教学中不但要重视开始, 更要注重结尾。一个好的结尾能让一节课变得更有意义, 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所以, 教师在课堂结尾时, 应该对本节课做出点评, 对学生学到的知识进行总结, 对学生的表现提出指导和表扬, 这样才能真正缓解学生身心的压力。教师通过对学生动作的纠正和点评, 提高了学生体育动作的准确性, 并为下次教学的内容奠定基础。课堂结尾的五六分钟, 教师应该多一些表扬, 少一些批评, 多对学生的进步和提高表示鼓励。这样的鼓励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 对他们以后的学习和发展非常有帮助。此外, 在这短短的几分钟内, 教师可以采取一些方式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 通过对个别学生动作的掌握程度以及对知识的领悟情况进行检查来掌握整体的把握程度。例如, 在教学广播体操快结束时, 教师进行总结, 并让课上动作比较优美、协调性好的学生上前进行演示, 让学生通过欣赏别人的动作来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 以便课后练习和改正。对于示范的学生来说, 这种在集体面前得到别人羡慕的满足感会激发该生的学习热情, 对于动作欠缺的学生也是一种鼓励。所以, 教学要做到善始善终。

初中物理新课程推进中要“扬弃” 篇3

但是, 传统的教学方法之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能够存在, 说明它还是具有一定的生命力, 或者有它存在的合理性, 即仍能反应物理教学中的某些客观规律。所以, 对物理教学进行改革的同时不应忘记“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一、对内容进行科学分析时该“讲”就“讲”

在初中物理教材中, 有的内容非教师讲授不可, 不然学生无法理解与领悟。如“内能”这一概念的获得就必须运用讲授法, 这一概念又要联系到“分子动能”与“分子势能”, 它们无法通过实验来直接获得, 教师们不得不采用类比法进行教学, 用宏观上的物体的动能类比微观上的分子动能, 用重力势能类比分子势能。再如获取“电压”“电流”等概念时教师们还是运用类比法, 用“水压”类比“电压”, 用“水流”类比“电流”等等, 学生们听老师一“讲”就明白什么道理。如果让学生们毫无休止地冥思苦想, 无异于“王阳明格竹子”。说到底, 如果是为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只要“讲”在点子上, 讲在学生“百思不得其解”之时, 这样的“讲”何罪之有?讲的方式多种多样, 可以画龙点睛及时归类;可以声情并茂, 以情动人;可以通俗易懂, 释疑解难, 最后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对问题进行科学探究时该“问”就“问”

问题探究, 是启发学生思维的一种有效方法。孔子的启发式强调“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注重因材施教。苏格拉底的“问答法”通过不断地向学生提出问题来鼓励学生积极思考, 从而引导学生自己获得知识。然而, 这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发展至今却变了味。一段时期以来, 教师串问到底的现象, 曾充斥物理课堂, 它的失误在于学生进行训练实践的时间完全被应付繁琐的答问所挤占, 导致教学效益低下。同时, 串问到底常常使课堂教学演变为少数尖子生答问, 多数学生当观众的表演剧, 学生的主体地位被架空。

于是, 在一致的谴责声中, 教师终于不敢问了, 便想方设法诱使学生问, 让原来是教师要提的问题, 通过学生的口问出来。在课堂教学中, 这样的环节耳熟能详, 教师问:“看这个题目, 你有什么问题?”即使内容不同、学生不同, 也一律生搬硬套。

针对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学情, 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把一种方式视为万能钥匙, 一律机械地到处套用, 是有害的。“串问到底”其实是教师对提问的滥用, 是运用失当, 而不应据此就否定提问本身。以提问为代表的启发式教学是建立在科学的教教师不是代作结论, 不是一味套问, 而是恰到好处地起认知“引路人”的作用。这样的“问”, 教者问有何妨?比如在《杠杆》一节的学习中, 教师问学生:“你课桌上的器材有哪些共同点?”学生有的说它们都有固定的转动点, 有的说它们都是硬棒, 教师肯定这些回答, 同时又进一步发问:“用一把羊角锤来拔木块中的钉子, 你有什么体会?”有的同学说拔得很累, 有的同学说拔得很轻松, 接着教师乘热打铁, 继续追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 与什么有关?”自然就过渡到力与力臂的问题。这样一问一答不但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喜悦, 而且还体现了学生积极的学习状态是有益的。

三、对问题的实质进行归纳总结时该“导”就“导”

如今一谈起“导”就会令人想起“牵”, 似乎强调了主导就一定会削弱学生的主体的实践活动。物理教学的实践活动无疑必须让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 教师切记越俎代庖, 但是这并不意味教师可以放任不管, 让学生随意实践。鲁迅先生曾形容他们那一代人的学习, “是在暗胡同里瞎摸, 有些人从暗胡同里摸了出来, 更多的人却终身留在暗胡同里。”物理教学受到学生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限制, 即使学生能够懂得全部的实践课程, 但是要从实验现象、实验数据等等得出一般性的规律, 往往是有困难的。

记得有一节公开课《电路的设计》, 教师的主观意图是让学生根据题目的要求把电路图画出来, 然后通过手边实验器材来验证一下。整个一节课从头到尾完全有学生自主到底, 包括设计、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而教师一直站在讲台上, 没有走下课堂一步, 学生电路设计错了也不知道。即使学生电路设计对了, 实验数据对了, 但根据数据归纳出的结论又错了, 他还是不知道。后来这位老师用实验器材把自己的设计思路演示一遍, 再滔滔不绝地说了自己的滴水不漏的结论。这种“自主”学习的学生是在“糊里糊涂”中度过的。其实, 在课堂教学中, 课前的设计, 课中的引导点拨, 课后的总结点评也都是离不开教师的参与。关键的问题是教师要培养自己“导”的意思, 在“引导”上下工夫, 而不是在教者的“结论”上白费力。

另一节公开课是“导”得“有板有眼”。如在做“伏安法”测电阻这一实验中教师事先把学生在实验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向学生交代清楚。如 (1) 这个实验为什么要用到滑动变阻器? (2) 在这个实验中要注意哪些? (3) 电流表、电压表的量程分别怎样选择等等。这样就避免了学生在实验中对可能碰到问题感到“措手不及”, 甚至“手忙脚乱”。故障分析时, 这位教师“就地取材”请学生把实验中碰到的问题提出来, 如:为什么开关一闭合电流表电压表均没有示数?为什么电流表一会儿有示数, 一会儿无示数?为什么移动滑动变阻器时电流表示数要么很大, 要么很小?或者组织学生讨论, 或者教师作出解释。这样就避免了把我们事先设计好的而在实验中不太可能发生的问题让学生去作无为的讨论, 这种做法多多少少有些“拔苗助长”的嫌疑, 一方面偏离了学生的实际水平, 另一方面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实为不可取。

总之, 物理的实践活动应该有探索有发现, 但是绝不能因此而追赶时髦, 追求形式新颖, 而忽视物理学习的扎实有效性。所以我们物理教学一定走出用一个误区代替另一个误区的老路子。

摘要:新课程实施以来, 很多教师在教学中都变得畏首畏尾, 例如课堂上不敢讲了, 好像一讲就是灌输式。所以面对新课程, 我们还是需要辩证地来看待课堂教学的改革的问题, 不能一棍子打死。本文为此作了一点反思。

探讨餐饮文化建设中的扬弃 篇4

1 扬其优点

我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悠久, 其中最有名的要属八大菜系, 并且各个菜系覆盖面十分广阔。

1.1 扬餐饮文化的根本

餐饮文化给人们带来两个方面的附加值, 其一是客观方面, 讲究餐饮文化的客观美, 主要看餐饮的色泽、香味和质感等客观标准;其二主要是对顾客的具有吸引力的美, 要不断地迎合顾客的心理, 并充分展现菜肴的魅力。要想增强对顾客的吸引力, 就要不断发扬餐饮文化的根本。

1.2 扬餐饮文化真诚的服务理念

餐饮文化的服务理念是餐饮的灵魂, 是一种精神文化。餐饮的理念主要有以人为本、热爱员工、关心顾客、真诚待客以及一视同仁等。这些文化理念可以有差异性, 因为这些差异性可以形成餐饮文化中独特的一面, 凸显个性, 注重经营特色是餐饮文化服务理念的基础。真诚是现代社会最缺少的态度, 将其发扬, 不仅能强化餐厅的品牌形象, 提升餐厅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还能得到社会公众和目标市场顾客的极大认同, 更加体现了餐饮文化的真诚服务理念, 因此, 要大力弘扬餐饮文化真诚的服务理念。

1.3 扬餐饮文化的特色

餐饮文化的主要特色是不仅能带给人温饱, 还能给人高尚、健康的精神享受, 这都体现了浓厚的文化特色氛围。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从烹饪到民俗、民情, 再到传统习惯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 这些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餐饮文化, 其蕴含的文化内涵是多姿多彩, 绚丽缤纷的。我国有八大菜系, 其中每个菜系都有自己的特色, 有的体现风俗民情, 有的体现乡土气息, 有的展现南国风情, 这些都是我们的餐饮文化特色。用同样的风格服务衬托着不同民族的事情和不同的餐饮文化, 让顾客在品尝佳肴的同时, 也能感受到我们中华民族的博大精深和风土文化。

2 弃之糟粕

我们要不断发展和弘扬餐饮文化建设中好的一面, 也要将不好的一面抛弃, 从而将真正的餐饮文化建设得更加美好。

2.1 弃餐饮文化低俗的意识

建设餐饮文化是积极向上的、健康的文化, 但难免会遇到一些低俗的文化倾向。低俗的文化意识主要是指那些庸俗、下流、不文明、不积极向上的行为和现象。现在的餐厅竞争十分激烈, 有些餐厅为了招徕客人, 使用一些低级的手段, 例如, 有些餐厅为了多赚钱, 选用隐形消费来增加自己的收入;有的餐厅甚至让女服务员打扮得花枝招展, 强行拉拢客人, 让客人进店消费。这些现象不仅不会被社会认同, 甚至会被人唾弃, 对餐厅的形象也产生很不好的影响, 甚至影响中国几千年传统餐饮文化的发展和传承。我们的餐饮文化博大精深, 比如, 在菜的取名上下了很大的功夫, 像四喜丸子、五子登科、龙飞双球、比翼双飞以及玉珠双珍等, 这些菜名给人以一种精神享受, 让餐桌别有一番情趣, 更体现了浓厚的餐饮文化氛围。但有些菜名就显得比较低俗, 如臭味相投、孤男寡女等菜名, 它们只能博得顾客一笑, 而顾客不会去选择这些菜, 所以, 要抛弃这些餐饮文化中的低俗意识。

2.2 弃餐饮文化的暴力行为

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弘扬正义公平、善良有爱的基本道德理念, 形成了一人为亲友、亲友为一人的道德意识。在长期的餐饮经营中, 总结出和气生财的餐饮文化经营之道。餐饮文化应建立在保护环境、注重生态平衡和绿色消费的基础上建立在善待环境、善待动物上, 这也是善待人类自己, 餐饮的美是环境与和谐的美, 因此要摒除一切残忍暴力。餐饮文化的建设是善良有爱的文化, 我们要弃一切残忍暴力的行为, 营造温情雅致、健康向上的餐饮文化氛围。

2.3 弃餐饮文化的铺张浪费

我们的餐桌上经常出现大吃大喝、铺张浪费的现象, 并且习以为常, 我们国家并不富裕, 要提倡合理消费与文明消费, 摒弃铺张浪费。珍惜劳动成果, 反对铺张浪费, 这本来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我们要发扬优秀的传统美德, 抛弃酒气冲天、大吃大喝、铺张浪费的现象。

餐饮文化是指通过食物、烹饪以及餐具、就餐的形式等体现出来的价值观念、习惯方式和被人们普遍接受、沿袭相传的各种习俗。我们要将餐饮文化建设得更加文明向上, 扬一切值得学习的地方, 弃不值得提倡的地方, 我们的餐饮文化建设最终要达到升华人们的人格、净化人们心灵的目的。

参考文献

科学扬弃 篇5

马克思提出的两个概念,一个是哲学上的“异化劳动”,一个是经济学上的“商品拜物教”,可以为我们进行消费异化的研究提供某种借鉴和依据。 “异化劳动”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首次提出的概念,又称“劳动异化”。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的本质,但在私有财产条件下却发生了异化,具体表现是:劳动者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异化,劳动者同自己的劳动活动相异化,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人同人相异化。[1]在异化活动中,人的能动性丧失了,遭到异己的物质力量或精神力量的奴役,从而使人的个性不能全面发展。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异化已经侵入到消费领域,消费背离了它的本性,消费异化正统治着人的发展,人越来越成为消费的奴隶,消费主义就是一种异化的消费观。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首次提出的“商品拜物教”,其实是“异化”的又一种形式,它使由人创造的价值以一种自然化的形式呈现出来。“商品形式在人们面前把人们本身劳动的社会性质反映成劳动产品本身的物的性质,反映成这些物的天然的社会属性,从而把生产者同劳动的社会关系反映成存在于生产之外的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2]“商品拜物教”容易使人们错误地把社会的外观误认为是社会的现实和本质,错误地把市场、商品、消费、量化的生活标准等同于自己真正的物质利益,容易导致人的本质、人的需要被异化。因而,在消费活动中,人的所有需要越来越以物来满足,人的主体性越来越受控于物的世界,这就是异化在消费领域中的一种新的表现形式——消费异化。马克思主义较早对消费异化进行了界定。所谓“消费异化”,即是指人们以欲求而不是以基本的生存需要作为消费的出发点,从而导致人在消费活动中主体地位和理性精神的丧失,使人的本质异化到消费品上的人的物化状态。

我国的人均资源拥有情况、现实的生产力状况组成现阶段中国消费的背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和价值追求则构成消费合理与否的依据。当消费领域中的消费现象或消费活动,威胁到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进而威胁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这样的消费现象或消费活动就是消费异化。

二、消费异化的表现

1.夸示性符号消费

所谓“夸示性消费”是指借消费夸耀自己的身份、地位和经济实力,以便引起他人羡慕为目的的消费。夸示性的消费不是出于人的真实需要,对消费品的物理性能和构造并不关心,关心的是商品的符号意义。夸示性符号消费是对个人欲望的一种满足,这种欲望是无止境的、虚荣的。

2.奢侈性浪费消费

奢侈性的浪费消费表明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对消费品使用不正当,并且没有节制,在消费量上超出了合理消费的限度,是对人类劳动成果一种糟蹋。区分消费还是浪费,关键在于消费品的使用价值是否获得了充分的利用,如果消费者对消费的真实需求不大或者根本就没必要消费,但他仍然过度消费,这就是奢侈性的浪费消费,属于消费异化。

3.跟风性盲目消费

跟风性的盲目消费指的是消费者在消费时不是从自己的实际需要做出消费决策,而是跟在时尚和潮流后的模仿性消费。消费者失去了自己的判断力,消费己经不是一种自由的行为,消费的主要动机是为了追赶时尚,体验时尚所带来的虚幻感觉。从本质上说,跟风性盲目消费指的是一种非理性的从众消费。

三、消费异化的危害

1.消费异化带来资源危机、环境危机和人的生存危机

地球上的非再生资源是有限的,我们对可再生资源的开发也不是没有限度的。但是,近代工业文明以来所形成的对无限度经济增长和消费的追求,形成了对自然的掠夺式的开发,这种发展造成当代人类所面对的资源危机是不可避免的。在无限度的经济增长和消费的追求中,大量的不可化解的人造废弃物被排放到环境中,使环境变得越来越不适合人类的生活。无论是资源危机、环境危机还是生态危机,说到底都是人的生存危机。我们享受着今天,也在毁灭着明天。我们创造了一个今天的天堂,却把明天变成了子孙们的地狱。

2.消费异化妨碍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美国学者艾伦·杜宁指出:“在消费社会中的许多人感觉到我们充足的世界莫名其妙地空虚——由于被消费主义所蒙蔽,我们一直在徒劳地企图用物质的东西来满足不可缺少的社会、心理和精神的需要。”[3]异化消费使人试图立足于物质层面来理解和构筑人的精神需要,贬低和曲解了精神层面上种种理想追求的高尚、独特的价值,破坏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由于人的独立性必须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人还不能摆脱对物的依赖。在社会活动中,人会不自觉地受物的驱使、驾驭,并以物来衡量人的价值,结果就导致人的精神需要很容易被物化。消费异化加剧了“人为物役”的异化倾向,人本应追求的不受物质条件限制的高尚精神目标消失不见了,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价值追求蜕变为一种贪得无厌的物质占有欲,赚钱、消费和享乐已经成为衡量一切的价值标准,甚至隐私权、人格、良心等精神价值方面的重要内容对某些人来说也变成了商品。

四、消费异化的扬弃——构建和谐消费观

1.倡导绿色消费

倡导绿色消费要注意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崇尚自然、追求自然、追求健康,在追求生活舒适的同时,注重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能源,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消费。它要求消费品生产所需资源是可再生的,使用不可再生资源生产的消费品应能够循环利用,努力做到在消费的同时必须考虑到废弃物的资源化,以及坚持消费“代际公正”与“代内公正”的行为准则,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友好发展。

2. 提倡文明的消费观念

文明消费不仅表现为消费内容的文明,而且表现为消费方式和手段的文明,要求消费要有利于个人的健康发展,不损害国家、集体、环境和社会的利益;要求消费者立足自身实际,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并举,既有物质追求,也有精神追求,在较长时期内坚持以发展消费为主,追求适度享受消费;要求消费者通过合法、正当的手段来获取消费资料,反对不健康消费,反对非法消费,反对以贪污、受贿等手段获取钱财的腐败消费,反对低级庸俗消费。此外,个体应选择有益健康的、文明的消费结构和方式。

选择和确立健康文明的消费方式,首先是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提供质优量多的各种“绿色”的物质与精神产品,不断地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条件;其次是要加强消费理论研究、消费科技开发和消费生活教育,帮助人们学习消费知识、掌握消费方法、协调消费关系和理解消费价值,树立起科学合理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态度;再次则是要健全生活指标体系及其质量控制体系,引导人们的消费方式向着科学、文明、健康化的方向发展。

3.树立理性的消费观念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要树立理性的消费观念。一方面,要注重提高消费质量。消费质量提高了,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身心发展和全面发展,才能优化社会机体,提高社会的文明程度,为人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另一方面,要注重改善消费结构,提高精神文化消费在消费中的含量和比重,这样人的全面发展才能落到实处。理性消费观有利于经济的循环发展,有利于缓解资源的紧缺,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价值提升,最终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因此,我们应当树立和谐消费观念,共同致力于和谐社会的构建,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1.

[2]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89.

传统文化在城镇化进程中的扬弃 篇6

一、环境的变化带来文化的冲击

当前,我国大量的农村人口流向城市,城镇化建设大有排山倒海之势。以吴江为例,常住人口80万人,近年来,来自全国各地的务工人员以不低于80万的人口数量大量涌入,这就迫使吴江这样一个县级区加快了城镇化的脚步,城镇人口的迅速膨胀,带来了城镇资源使用的大量问题,同时对吴江原有的文化习惯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原有的社会习俗被打破,安静的生活节奏被拥挤、嘈杂或意想不到的方式打乱,熟悉的语言和思维反生了难以逆转的变化。人们不得不重新寻找、重新架构社会伦理的平衡,重新规范行为准则,忍痛放弃原有的习惯,不得不接纳新的规范,并在新旧之间寻找平衡点。传统文化也正遭遇着这样的尴尬。一方面,传统文化轻易不被大量涌入的新驻民喜爱和接受,原先占主要地位的文化习俗可能或正在被冷落;另一方面,随外来人口一并涌入的外来文化正迅速在本地站稳脚跟,逐步成为主流。比如,20年前的吴江,吴方言是生活最主要的交流用语,而现在,沦为被拯救被保护的境地。再如餐饮文化,20年前,苏帮菜受到广东菜的影响较大,而现在南北兼容,辣行其道。评弹艺术曾经是就是江南文化的典型代表,“深刻影响着江南人的性格、社会风尚、价值伦理”“是江南民众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如今的评弹,却是听众寥寥,变为“老年人的艺术”,市场发展举步维艰。而新兴的歌星演唱会、电影、电视、体育活动、音乐会等把将江南人从茶馆、从窗前绣花带到了更为广阔更为炫目的天地。这种外源性的文化对传统文化的撕裂和重组,迫切需要我们对传统文化在城镇化进程的地位和作用进行思考。

二、城镇文化与农村文化的区别

文化的定义纷繁复杂,莫一是衷。英国人类学家E·B·泰勒最早对文化进行了解释,他认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讲,是一复合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目前,通行的“文化”定义为指人类活动的模式以及给予这些模式重要性的符号化结构。大致上指一个民族或者一个社会阶层或者一定空间范围内居民的生活形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的共同约定,同时又世代相传。各地文化的形成受制于当地的地理环境、物质生活条件。因此,城镇文化与农村文化建立的地理生环境、物质生活基础不同,呈现的特征也不相同。

城镇文化是一个城镇所创造和拥有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总和。城镇经济、城镇建设与管理、城镇文化是城镇发展的三大要素,他们相互作用,推动者城镇化进程。它是建立在城镇社会经济基础上的对人的综合规范,与现代城镇的意识形态相融合。它更多地建立在人与人之间的伦理规范、伦理契约的基础之上,呈现出平等、宽容、多元的特质。

农村文化建立在农村生产、生活方式、伦理规范的基础上。以宗族血亲为纽带的社会运行模式,以家族集团为背景进行农业生产,相对封闭的村落生活决定了农村文化很容易流露出长官意志、唯我独尊、自私自利、保守实用、狭隘落后等的弊端,与工业化的现代社会显得格格不入,甚至阻碍了人们之间的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农民”“农村”成为城市文化讥笑和鄙视的对象。

可以说,城镇化进程是当今社会的自然选择,是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生存选择。农村人口的流动,将各地的文化不自觉地进行了大规模的交流和融合,丰富了当地文化的内容,但是其中良莠不齐的文化习俗、文化观念往往使城镇居民在突然打开的思路面前困惑,无所适从。

三、文化的城镇化是思想的城镇化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地区的气候、环境早就当地的物产,造就当地人们的生活习俗。比如,大漠孤烟的北方,人们性情豪迈、坦荡直爽,手执铁板高唱大江东去。杏花春雨的江南,四季分明,江南文化因而多精致、温婉,以粉墙黛瓦表达生活的绚烂之极。文化最外在的体现是建筑以及城镇的硬件建设。这种外在的文化很容易很迅速地被竖立起来,然而这种被物异化的所谓文化是没有内涵的,是空洞的,因而是死的。文化是人的,是生活在一起的人所密切关注的。归根结底,人最关注的还是自身的生存、民生情趣与诉求,聚焦的是城镇化进程中的民生之变以及人伦中的良心之守。城镇化进程中的文化建设不在于修一个公园、造一座大厦;人的城镇化更不应该是户口的城镇化。城镇化文化建设的灵魂应该是人的建设,是以现代文明社会的规则、理念“化”人,并在与人的磨合中,再以人为本,以人“化”社会准则,是新的城镇适合人居住。这是一个相当长期的系统工程。文化的城镇化首先是人们思想的城镇化,人们心理的城镇化。满脑子小农意识的人是无法与讲究平等、宽容的现代城镇文化相兼容的。只有人的思想城镇化,文化才能真正城镇化。

四、传统文化在现代城镇进程中的自我修正

对中国而言,传统文化打着深深农村文化的烙印,而城镇文化是新兴的,随着国门打开、资本主义进入、新兴城市建立而产生,受到来自西方的、现代城市的观念的影响。而任何文化不是断层的、突然降临的,是以往文化的延续、继承及不断修正。例如西方的古代城市文化,源自古希腊罗马时代,而现代城市文化又“发轫于文艺复兴运动和启蒙运动,伴随着西方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确立而逐步实现的。”是古希腊罗马文化融合了基督教、人文主义的结晶。又如新加坡这个华人居多的国家,其城市文化的成功经验表明,“就是把东方价值观,主要是儒家思想作为国家意识,确定为行为准则和道德信条”与现代西方城市生活观念紧密结合、又不断融合。农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后沉淀地,这里大量保存着传统的生活习俗、思维方式。在与现代城镇化建设的碰撞中,它逐渐在失去以往的光辉。但是,农村文化和城镇文化不是截然对立的两个不同源文化。它们同源——都在同一片土地上产生和演变,但它们的性质又有所不同。一个小农时代的产物,一个是工业文明的灵魂。它们相互影响、发酵、裂变。它们同宗同源,无法割裂。城镇文化不应以排斥农村文化为前提和终极目标,在吸收借鉴外来优秀文化的同时,也有应理性地分析、保留传统文化的优点,彻底抛弃传统文化就是割断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根、文明之根。同时,传统文化在接收现在城镇文明的辐射时,也应自觉摈弃那些阻碍现在人适合新时代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主动与现代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接轨。这个过程就是“扬弃”的过程。传统文化有着鲜明的地域烙印,因而长期以来形成了个性迥异的丰富多彩的各地文化。工业化的弊端则是打破地域的割裂,大规模集约化统一的生产模式,造成了当今许多新兴城市或者改造过的城市呈现出千篇一律、似曾相识的面貌。而传统文化正好可以弥补这一不足,通过继承,拉大城镇间文化的差异性,凸显各地文化的不同特色,从而形成千姿百态的城市群落,把人们从单一、重复的环境中解救出来。同时加强文化的分享均等性,让更多的享受到更丰富更宽容的文化。传统文化的自我修正以及与现代城镇化的有机融合,也许正是人们寻找的“诗意栖居地”的有效途径。

摘要:在城镇化中,城镇文化无法割裂与传统文化的联系,相反应该脱胎于当地的传统文化,并吸收新鲜的文化因子,对旧时代的传统文化进行现代化改造,从而形成当今城镇居民都愿意并自觉接受的崭新城镇文化。这个过程,就是传统文化在城镇化进程的扬弃和涅槃。

关键词:文化的城镇化,思想的城镇化,扬弃,修正

参考文献

[1][法国]丹纳,傅雷译.艺术哲学[M].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2]周巍.记忆与性别——晚清以来江南女弹词研究[M].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2010.

科学扬弃 篇7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武术,扬弃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1]。在《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中,少林功夫、武当武术、回族重刀武术、沧州回族武术、杨式太极拳、陈氏太极拳、邢台梅花拳等传统武术赫然在目。所谓传统武术,是指在中国农耕文明背景下形成的、古代冷兵器时代发展的、中华民族特有的民间技击术。它不是现代社会的东西,现存真正的传统武术仅是少数民间武术家作为传统艺术习练着的技击术[2]。传统武术作为农耕文明的产物,在现代社会发展面临着诸多阻碍,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式加以保护和传承,相对于传统武术庞大的体系,保护的力度和宽度很难做到尽善尽美。为了适应当今社会发展需要,传统武术发展必须作出“扬弃”。本文旨在为传统武术的现代化改造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 传统武术在现代社会发展中面临的窘境

1.1 现代体育文化的压倒性优势

目前,以奥运会为主的现代体育已经形成了一个较经济和其它社会活动更为明显的全球化态势。由于西方工业文明在经济等领域所具有的巨大优势,今天的全球化在相当程度上已经表现为西方化。在体育领域,伴随着奥林匹克运动全球化的进程,西方体育文化逐渐成为世界体育文化的主导,世界各民族的体育文化都在向西方体育文化看齐。在首批公布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中,武术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武术界的一件大事,该事件将会载入史册。值得我们思考的是:“武术”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武术”申请进人2008年北京奥运会同时进行!那就让人难以理解,“武术”进入奥运会,其要求是在国际上有广泛的群众基础,那么至少在国内应该有很好的发展。既然发展很好,为何还要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呢?我们细想,其实道理很简单,此“武术”非彼“武术”。申奥的“武术”是现代武术,是以融入奥运会“更高、更快、更强”的目标的竞技武术,而申遗的“武术”是自古至今有着深厚文化内涵的以民间流传为主的传统武术[3]。在日益增长的西方体育文化压力下,代表中国五千年华夏文明的传统武术出现了生存危机、发展危机。所以才有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

在与世界联系不太紧密的中国封建阶级社会里,传统武术以口传身教的方式在较封闭的社会系统内延续,传统武术的维系和保护不成问题。然而,伴随着东西文化的交流,西方文化的强势入侵,不仅是西方体育的运动形式,而且西方体育思想、价值观等也渗透到武术中,引起武术深层价值观的改变,长此以往,在全球化的今天,如果任由武术与西方体育进行对撞而不加以保护,那么西方体育就会威胁到本来处于劣势的传统武术的安全,甚至影响到其生存和发展。

1.2 竞技武术的强烈冲击

作为当代中国武术运动主流文化的竞技武术,其中的套路运动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就定位于“自由体操”和“艺术体操”。所以其历年制定的《竞赛规则》和技术样式也越来越呈现出西方体育文化的色彩:即便1979年开始试验的散打运动,是对原来单一套路比赛形式的补充,或是对社会上批评操舞化套路运动的回应,但无论是比赛方式还是场地等,处处透显着西方搏击运动的文化痕迹,难以寻觅中华武术的文化灵魂[4]。由于“一花独秀”的竞技武术其异于寻常的发展动力基本上来自于一种由主管部门介入、被高度组织化的各类赛事制度,因而对包括传统武术在内的整个中国武术活动格局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在这种格局下,使得传统武术面临两种境遇选择:要么被竞技武术化;要么充当一朵离散聚合任自由的“后庭花”。人们总是在现实的世界中来把捉文化的现实性的。由于上述影响使然,在不少人的心目中,竞技武术成了中国武术的全部。

1.3 挖整成果的后续工作一直处于“沉睡”的状态

在1983-1986年间,中国武术协会做了一件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传统武术挖掘与整理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初步查明了流传各地的“源流有序、拳理清晰、风格独特、自成体系”的拳种129个:共收集武术文献资料482本,录制70岁以上老拳师拳艺394.5小时:古兵器392件,实物29件。应该说挖掘的成果是显著的。但后续的整理工作并没有跟上,以至大部分成果“沉睡”了20年[5]。我们分析有三个原因是不可缺少的:(1)行政部门在执行有关“挖整”文件和政策的连续性受到质疑。“挖整”工作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并不是阶段性的。它的目的是针对濒危失传,或正在失传的传统武术进行抢救和保护。20年间,国家主管武术的机构和领导换了几届,对“挖整”的认识和落实有很大是不同。总之,挖掘后的整理工作几乎没有进行,属于虎头蛇尾。(2)挖掘工作与整理工作严重脱节。这次挖掘工作国家动员了全国8000余名武术界人员,投资100多万元,将所获得的成果束之高阁或放任自流。挖掘后的整理工作几乎没有进行,我们所看到只是651万字的《拳械录》和《武术史志》。由于整理工作没能有计划的进行,一些文献资料已发潮变霉、一些录像带已遭到破坏,使得新一轮失传不可避免。(3)文献资料没有及时地加以开发和利用。我们在研究武术史时常感到资料的匮乏,而用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换来的有价值的资料没能科学地加以利用,也就难以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2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传统武术的“扬”

2.1 传统武术应发扬文化价值

张岱年先生把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概括为《周易》中的两句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贯彻于整个中国文化的始终,使中国文化有了持久而坚韧的生命力,而博大的文化胸怀又使得中国文化能在人类文化的演绎中兼收并蓄,不断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从而使中国文化具有了广博的蕴涵和丰富的积淀[6]。

传统武术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已经是不争的事实(21世纪不仅是经济全球化,也是东西方文化的相互融合与渗透的世纪)。商业功夫电影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势必会给东方文化的传播一个巨大的推动。面对日趋激烈的生存、生活竞争,传统武术所包含的“无为不争”、“静以修身养性”,所倡导的人与自然的融洽和谐,无疑会成为新世纪的主流文化。武术也是一种文化形态,是随着文化底蕴的更深厚,文化意识的更进步而发展、完善的。中国武术对现代文化生活的影响应该从表现形式、健身价值的吸引中进行文化理念的渗透,使其作为内在的吸引因素,让世界人民更深刻地认识武术、了解武术的文化特质和发展背景。

2.2 传统武术应发扬简单性

中国传统武术很早就开始进行了各种简化,有对某一拳种进行简化的,如:为了提倡太极拳锻炼,在1956年国家体委就组织专家整理、创编、出版了《简化太极拳》,随后又出了《简化二十四势太极拳》等等。例如,一套很短的拳术,往往也是拳、掌、钩,弓、马、仆、虚、歇俱全,主要腿法俱有,所以“难学、难记”;武术动作也过于强调规格,强调基本功,这些都给武术流传带来很大障碍。如果传统武术失去了群众基础,失去了习练的人群,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所以,传统武术在技术上必须改革,必须对技术进行简化,可以像应美凤老师那样,将武术和其他体育项目结合起来,同时又不失去武术的特点。对传统武术的简化“可以大胆地将武术内容和一些现代的健美操之类的练习方法相结合,使动作更加欢快、活泼、简捷”[7]。

中国传统武术到目前为止有130多个拳种。这样的一种数量和分布,是我们文化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庞大资源系统。但由于我们国家和民族发展历程的特殊性,民族文化在过去的历史时期较少地与外来文化进行交流和碰撞,原创文化的含量在传统武术中的成分仍占较大的或者说是决定的因素。我们民族长期闭关自守的文化发展模式,仍保持在农耕文化的社会发展水平。因此,在庞大的传统武术系统中,负载不同民族、地域文化特色的现实也就成为历史的必然。所以发展传统武术,实现现代化意义上的传统武术的发展,就必须坚持文化发展过程的筛选原则,也就是说要对文化进行简化,精益求精。文化的简化,实现现代文化意义上的变迁,对于我们来讲不是所有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都能够在同一时期发展成为理想的现代文化或世界文化。

2.3 传统武术应发扬国际化

世界上有许多传统的体育项目走向国际化并不是通过奥林匹克运动闻名世界。但是我们必须清清楚楚地看到,对传统武术变更影响最大的是“奥林匹克情结”。无论从哪个层面讲,似乎中国武术只要成为奥林匹克运动会一个项目,那么我们对传统武术的改良和变更就算成功了。甚至于在具体操作上直接走上了迎合西方体育文化潮流的道路,一切以西方体育文化为准则,粗暴地框束、肢解、删减我们的传统武术,一厢情愿地认为只要我们这样做了人家就认可我们接受我们,结果却适得其反。实际上我们在传统武术的改革上必须认清和遵循一个基本的原则,中国传统武术走国际化、现代化是对的,但现代化、国际化并不等于西方化。换句话说,每一个由农业社会进入工业时代的民族,其传统文化都有一个现代化和国际化的问题,而现代化和国际化并不是在价值取向、思维习惯、民族风俗、社会面貌、规章制度等等各个方面都必须完全以西方的文化标准为标准的,更不必一切都向西方看齐,当然也无法看齐。国际化不等于西方化。

3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传统武术的“弃”

3.1 传统武术应“弃”竞技化

目前,我国央视五套每周二举办的“武林大会”,对传统武术的普及与发扬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这将唤起人们对传统武术的追忆和思考,传统武术风靡国内的时候,显然是把传统武术竞技性向外推广[8]。中国传统武术到目前为止有130多个拳种。这样的一种数量和分布,是我们文化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庞大资源系统。“武林大会”虽然挑选了在全国范围内知名度高的拳种,但在我看来传统武术竞技化是很不成熟的:(1)传统武术竞技化在与拳击、跆拳道、散打等争夺发展空间,且在“武林大会”中传统武术的观赏性、娱乐性不强,在吸引观众方面与拳击、跆拳道等难以抗衡,这样的发展道路显然是一条死胡同。(2)传统武术在竞赛规则、裁判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各拳种规则显然没有细化到奥运对抗类项目的档次,裁判的判罚主要是靠主观臆想来判定比赛的胜负。(3)传统武术某些拳种的比赛与我们平常所看的跆拳道、拳击的欣赏价值相距甚远,且动作技法不具有观赏性。

3.2 传统武术传承方式的“弃”

传承的封建保守意识,导致传统武术“近亲繁殖”。中国长期以来稳定的农耕生活和以血缘纽带维系的家族制度限定了传统武术的传承依然是以师徒或血缘传承为主。这种传承有利于各门各派在技术上的千锤百炼,精益求精,形成独特的技术风格与传统,但同时也导致了其消亡的危险[9]。同时,由于传统武术注重言传身教,一旦找不到理想的传人,该拳派也就灰飞烟灭。尤其近些年来,经济、政治、文化观念、社会生活的改变,真正愿意“十年磨一剑”、勤学苦练的人越来越少,使得某些拳种真的后继无人,这更加速了这些拳种的消亡。“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传统武术在今后的发展中如果没有大量风格各异的传统拳术作为“资源”,所以在传承方式上要做出质的改变。传统武术再也不能借助于家庭和血缘的传承方式,这样的传承方式会导致许多拳种的失传,采取普遍撒网的方式,摒除门派之争、守旧心理,只要有兴趣学习的人都应传授,世界范围内都是传人。加强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传统武术。同时,要借鉴柔道、跆拳道等项目的发展模式,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向世界推广传统武术,使传统武术普及到全世界。

3.3 传统武术宣传方式的重新定位

商业武术影视对传统武术的影响应辩证地分析,商业因素可能导致传播的误区,对武术造成负面影响。李春玲等认为商业功夫电影对武术进行了积极的宣传,并吸引了更多的传统武术观众;负面影响是引起武术文化的异化,并使传(下转第25页)(上接第9页)统武术更加神秘。为此,需要加深传统武术对现代生活的文化渗透,转变传统武术的习练、表演、竞赛方式,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宣传方法。但是“神秘”是文化传播的动因之一,揭开神秘面纱后其实很难吸引人们的注意。郭玉成指出,“神秘”是文化传播的要素之一,埃及金字塔等文化广泛传播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其“神秘性”[10]。传统武术“高深武艺”传播也具有神秘性。其“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的高超武艺,吸引了众多求武者“衣带渐宽终不悔”的不懈追求。传统武术“明劲、暗劲、化劲”的功夫递进,也成为习武人士的目标。“口传”武术,不断塑造神秘。“飞檐走壁”、“点穴术”、“内功”等功夫更是让人们对武术顶礼膜拜。武侠文学与武术影视的艺术化、夸张化传播,使武术功夫有了“光电”效应,仿佛练习武术可以达到一个“超人”的境界。武术在人们的追捧中不断传播,尽管这种传播是非常表层的,但这样的传播方式把中国的传统武术加以神化,事实上传统武术并不具备这样的功能,当求武者的内心追求与现实产生了不可磨合的距离时,会对武术失去信心,同时也是传统武术对习武者的一种欺骗,这样的宣传方式无异于拿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4 结语

传统武术是中国武术的灵魂。随着武术高层次研究人员对传统武术关注度不断提高不断涌现,传统武术的研究已经逐渐向深、广方向发展。传统武术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以非物质文化为发展的依托,在今后的发展中“扬”其文化价值、简单性、国际化,“弃”其竞技化、家庭或血缘传承方式、商业武术宣传方式。从而在经济、文化全球化的今天,使传统武术的发展体现民族特色、中国元素,走上不同于西方体育的发展方式,站在世界的历史高度看待传统武术,实现武术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伟良.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传统武术[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7):869.

[2]叶鹏,蔡宝忠.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度审视传统武术的保护问题[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1):5153.

[3]张胜利,刘树军.中国传统武术可持续发展探索[J].体育学刊,2005(1):6971.

[4]秦子来.传统武术发展策略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1):3841.

[5]杨建营.传统武术和现代竞技武术比较研究[J].天津体育学学报,2004(4):9395.

[6]赵岷,李翠霞.现代语境下对传统武术中“传统”的解读与思考[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2):2023.

[7]王宏军.从系统论的观点看传统武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D].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7.

[8]洪浩,郭怀.论传统武术竞技化[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5):5153.

[9]王林,晋会峰,徐刚,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传统武术“原生态”传承之悖论[J].天津体育学学报,2009(2):159161.

上一篇:设备价格下一篇:交通建设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