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复习方法(精选12篇)
数学复习方法 篇1
摘要:小学数学复习课上得好不好, 关系到教学质量能否提高, 学生素质能否增强.如何上好数学复习课, 提高复习的效率, 是每一位数学老师都关注的问题.但往往有很多老师在复习教学中会陷入“做试卷——讲试卷——再做试卷”的题海怪圈.随着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与展开, 数学复习课应把“发展为本”作为教学的中心, 使各层次的学生在各个方面都有所提高, 达到“温故而知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激发兴趣,构建知识体系
“复习课最难上.”这是许多数学教师经常发出的感叹.因为复习课既不像新授课那样有“新鲜感”, 也不像练习课那样有“成功感”.复习课, 如何才能让孩子积极踊跃、兴趣盎然呢?疑问萦绕在脑海, 回旋在心头, 我努力地找寻着答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复习课应把激活学生的复习欲望放在首位, 使学生真正成为自主复习的主人, 简言之:生活、放手、等待和调控.
一、走进生活, 激发复习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生活中也时刻离不开数学.只有从生活的源头汲取活水, 让数学问题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才能让学生体会“数学源于生活, 又服务于生活”.
例如, 在复习“过年———总复习”一课时, 由于本节内容所选取的素材非常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 与儿童的现实生活产生共鸣, 激起了学生复习的兴趣.创设的教学情境如下:利用学生喜欢看动画片的特点, 我播放了一段片名是《欢天喜地过大年》的影片.伴着优美欢快的乐曲, 镜头出现的是热热闹闹的农村过年的情景.放眼观望, 袅袅的炊烟随风飘飞, 报春的喜鹊登上枝头, 大红的春联送来祝福, 劈啪的鞭炮辞去旧岁;走近细瞧, 小刚一家三口乘坐小轿车回到奶奶家, 各种各样的年货应有尽有, 一盘盘鱼肉清香四溢, 一碗碗饺子热气腾腾……孩子们在影片中看到了自己熟悉的过年情景, 惊奇中掩饰不住内心的兴奋.课本综合信息图定格在大屏幕上, 影片结束了.正当大家兴奋之时, 我抛出了问题:“小朋友, 从刚才的影片中, 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几个我们曾学过的数学问题吗?”话音未落, 孩子们的小手早已高高举起, 学生的兴趣已达高潮.影片情境容纳并贯穿了各单元的知识要点, 满足了“以小见大”的要求.
二、大胆放手, 构建知识体系
复习课要把旧知识进行整理归纳, 这一过程, 就是将平时相对独立的知识点串成线, 连成片, 结成网.教学实践中, 我发现很多时候孩子喜欢“踏雪无痕”式的教学方式, 喜欢给他们足够探究空间的“大蛋糕”式的例题, 喜欢体验知识形成过程的“自我发现”.那么, 在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 老师就要相信他们, 放手让他们自己去研究、去碰撞、去思考、去发现、去建构.
如在复习“平面图形的特点和面积”一课时, 先让学生说说学过哪些平面图形, 我们要复习这些图形的哪些内容.目标明确后, 小组共同探究, 列出所要复习的知识再通过交流、对比补充, 学生把这一部分知识整理得井井有条, 形成了一个清晰的知识网络.由自己整理得出的结果, 印象深刻, 而且体验到成功的快乐.通过放手让学生整理知识, 让学生心情愉悦地进入复习活动, 使学生在趣中生疑、疑中生奇、奇中生妙, 大有意犹未尽之感.学习方式的变革带来课堂的勃勃生机, 彰显了课堂教学生成性的本质特征.
三、耐心等待, 学生还你惊喜
学生在探究、交流、建构的过程中, 既需要空间, 更需要时间作保证, 不能学生一有困难, 就急不可待地加以提示;或某个过程不过是走走过场;更不能越俎代庖, 替代学生的探究、建构过程, 剥夺学生的发现机会.当然有时学生的发现、建构并不成熟或带有片面性, 但只要教师稍加引导, 有时就能成为极佳的教学契机.如在整理“因数与倍数”知识网络图时, 有几个小组一开始也有“斗大的馒头无从下手”之感, 但经过小组内的商讨, 他们慢慢有了自己的想法.我呢?在整节课中一直是掌握复习方向的舵手, 是创设良好复习氛围的主持人, 是导向复习关键处的导游, 又是直接分享学生在问题解决后得到成功喜悦的朋友.
四、及时调控, 掌握课堂节奏
新课程理念主导下的课堂, 学生成为了真正的主体, 学生在课堂中生成的学习状态不一定与教师原有的备课设计相吻合, 尤其是复习课的设计, 因为预设的环节教师一般只能从经验出发, 带有自己的主观性.当教师预设的流程与学生在课堂实际生成的流程不一致时, 作为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学会不断调整自己的流程, 掌握课堂节奏.
数学复习课不能只重数量而轻视质量, 要在“精”和“趣”上下工夫.大量的“题海战术”不仅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还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这时教师不应该只关注习题本身, 而应该在设计一些新颖的、趣味的、具有挑战性的内容上进行调控.如, 在复习“名数改写”一节时, 学生在进行大量的单复名数互化后, 已进入倦怠期, 这时我就出示一篇里面包括各种计量单位的数学日记, 通过阅读日记, 程度不同的学生发现错误的个数是有区别的, 这也正是新课程理念所提倡的.这样的练习除了具有趣味性外, 还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样不仅让学生换个角度进行名数改写的复习, 又达到了清醒大脑的目的.
“一千个读者, 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一个教学内容, 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理解.新课程理念下, 更提倡教师有自己的教学风格, 但对教材的研读和感悟是第一步.只要每一个走进新课程的实验教师能够做到静心钻研教材, 潜心解读教材, 品出内涵, 悟出精髓, 就能很好地把握新课程的脉搏, 有效地实现教学“再创造”的过程.
当然, 复习课要真正上好, 上出实效, 并不容易, 我们的“整理与复习教学策略”还是基于教材内容作了一点浅层的尝试, 但至少这种尝试一定程度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甚至争辩.如此坚持, 必然能催生出鲜活的思想、撞击出智慧的火花, 从而使孩子们在整理与复习中也能探出真正的精彩!
数学复习方法 篇2
1、注重大纲和基础
“纲”是《数学考试大纲》,“本”为课本。详细了解本专业应考的数学卷种的基本要求,考试的题型、类别和难易度,以便更好的展开复习。凡是在大纲中表述为“会”、“理解”、“掌握”等的考试内容往往都是主要考点,务必要作为复习的重点。
数学复习不像英语、政治对辅导书的依赖性很大,主要靠课本来打下坚实的基础。翻一下数学大纲,上面列出的知识点全部来源于课本。一定要老老实实参照大纲的要求把原来的课本找出来,按照大纲对数学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基本定理准确把握。
数学学习中最重要的莫过于坚实的基础,包括对定理公式的深入理解,对基本运算的熟练和高正确率,对最基本的一些解题方法的掌握和运用。从这几年的数学统考试题来看很少有偏题、怪题。很多考生由于对基本概念、定理记不全、记不牢,理解不准确而丢分。所以数学首轮复习一定要注重基础。
2、加强练习和应用
研究生数学考试注重考察考生的综合能力,最终要看你解题的真功夫,而能力的提高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所以不能眼高手低,只看书不做题,每天可以做适量的题目。在做题的过程中才会发现考试重点、难点以及自己的薄弱环节。以便及时弥补自己的缺陷、把握重难点。
近年来的数学考研试题的一大特征是要求考生能将一些范围并不固定的几何、物理或者其它问题先建模抽象为数学问题,再利用相应的数学知识解答。(理工类已考过井底清污、雪堆融化、攀岩选址、压力计算、海洋勘测、汽锤作功、飞机滑行等问题)考研也考“熟练”度,只有通过针对性地实际训练才能真正地理解和巩固数学的基本概念、公式、结论。在练习过程中还要总结解题的技巧、套路,积累经验,把分散的知识在实际运用中联系起来,在理解的基础上触类旁通,熟能生巧后才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不变应万变。
3、复习建议学习时间
小学数学复习方法初探 篇3
关键词:小学数学;复习方法;策略
一、小学数学复习中的问题表现
1.“地毯式”复习方式
所谓“地毯式”的复习方式,就是在复习的过程中面面俱到,把学习过的知识点重新进行整合归纳。这样的复习方式有其优点,那就是在复习过程中,学生能将学过的知识重新掌握起来。但这样的复习方式也有缺点,即无法突出重点和难点。在复习过程中,教师和学生花费了很大的精力,但是收效甚微。
2.“串珠式”复习方式
所谓“串珠式”的复习方式就是将知识点用一个主要的学习内容贯穿起来,它主要是把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进行整合。这种复习方式,虽然能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却会遗漏很多内容,久而久之,就会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出现漏洞,而不利于知识的衔接。
这两种复习方式都有问题,他们共同的问题是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和学生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只是重复以前教过的内容与学习过的内容,到最后师生身心俱疲,教学效果却收效甚微。因此,在新的理论的指导下,小学数学的复习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复习出“味道”来。
二、小学数学课的复习策略
1.新——激活复习内容
复习课毕竟是重复学过的知识,所以在复习的过程中,复习课内容既不会像新授课那样有新鲜感,又不会像练习课那样有成功的愉悦感。因此,教师在整理知识与复习的过程中要设计出符合小学生心理特点的复习内容,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复习的兴趣。另外,小学的复习课还要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样就可以把理论上的内容融合于有趣的情境中去,学生就能在熟悉的事物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在引导学生复习时要通过有趣的、新颖的实例,以层层递进的方式进行引导,让学生主动参与、交流、讨论和实践。最终使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掌握知识的深层次内涵。
比如,在复习“计量单位”时,笔者以一篇小学生的日志进行导课,日志内容是这样的:早上六点我准时起床了,其实真不愿意离开那张长1.5厘米,宽1厘米的大床。起床后,我拿出那个重0.5千克的牙刷刷起了牙来,洗漱结束,我匆忙地吃了点东西,就背着我那重4吨的书包上学去了。
这段复习内容,从学情和生活实际出发,巧妙地设计了计量单位与实际生活中的矛盾。这样一来,不仅摆脱了纯理论性的知识的讲解,还加入了新的元素,让学生在无形中学习和巩固了以前的知识,可谓一举两得。
2.理——促进主体建构
复习课是以梳理、复习、巩固已学过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任务的教学活动,目的是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因此,教师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将分散的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归纳和总结,让学生在这样的复习过程中重新建构起新的知识体系。
在梳理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是引导者,告诉学生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这样学生才能有目的地进行复习。如果学生在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过程中出现了疑问,教师要给予及时的解决。
3.练——追求深度发展
复习课中要重视练习题的设计,过于简单的练习题起不到练习的效果,而过于难的练习题又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所以,教师在选择练习题的时候要注意练习题的质量和数量,而且要注重练习题的层次性和渐变性。这样学生在复习的时候,思维方式也会得到一定的训练。但是,过于单一的问题又会禁锢学生的思维,所以,练习题要广泛。小题要有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等,大题要涉及计算题和应用类的题目。同时还要设计一些求同练习、求异练习、类比练习和书面的练习等。
另外,还要让学生自己出一些练习题。学生自己在出练习题的时候势必会深思熟虑,既能把原有的知识进行梳理,还能巩固原有的知识,最终提高了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动——营造复习氛围
要达到有序整理、高效復习,就必须营造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复习氛围,创设情境要生动,学生投入复习要主动,突出师生交往与互动,组织好合作交流等活动。在复习的过程中,只有学生活动起来才能变被动为主动,才能在独立思考后得出新的结论,才能真正达到“温故而知新”的境界。
比如,在复习“简单的计算”时,教师要教会学生用求异的思维进行创新。此时,很多人可能会有疑问,不是要让学生动起来吗?这样的复习方式和原来有区别吗?其实所谓的“动”不是学生无目的地活动,而是学生在学习中把脑子动起来。在小学数学中有好多的数学题存在着多种解法,教师不要认为学生能做出题来就万事大吉了,而是要引导学生进一步思索,再用其他的方法解决此问题。
参考文献:
[1]霍丛德.浅谈小学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小学教学研究, 2009(6).
[2]苗建波.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09(1).
优选方法搞好数学复习 篇4
一、系统梳理, 构建知识框架
在进行数学复习时, 第一个过程务必要梳理知识。梳理知识就是要做到, 把学过的内容按标准分类, 让知识更加条理化和系统化。从形式上讲, 一定要和新授课区别开来。新授课的重点就是要让学生理解知识产生的过程, 重点是知识怎么来, 是什么样的问题。但复习课的重点却是弄清知识与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 重点应该放在怎么用, 怎么去综合, 这是新授课和复习课的主要不同点。作为数学教师必须对这两点心中有数, 一定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 抓住知识的重点, 突破各部分知识的难点, 弄清楚学生的弱点, 找到知识间的交汇点, 采取恰当的方式搞好复习。尤其在高年级, 还要敢于放手, 让学生自己梳理知识, 因为他们的年龄较大, 有了一定的自理能力, 如果总是教师牵着鼻子走, 有时候还会影响学生的复习。我们要让学生们自己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再加工, 或者对知识间的联系再加以复习, 可以让学生画出树状图, 在主干和分支上体现出学习的内容。这种梳理知识的方法, 可以把一个个知识整合到树状图中, 形成自己的知识, 内化为自己的能力, 从而提高自己的能力。比如, 在进行六年级复习时, 针对数的认识这一知识, 教师可以从数的发展的角度, 帮助学生一边完成复习, 一边呈现出数的发展图, 这样做人类对数的认识过程就跃然纸上。分数、整数、小数, 还有负数等由点及面, 统筹兼顾。又比如, 计算平面图形的面积, 在进行复习时, 可以先让学生回顾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让他们弄清来龙去脉, 然后再把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和圆面积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跟同学作一探讨, 让学生知道知识并不是孤立的, 能够做到知一个, 会一片, 既重视结果又重视过程, 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最后确保举一反三。同时, 我们还要讲究梳理的方法。在复习时可以先回顾后整理, 复习的主要目的就是让知识结构化、系统化, 复习旧知识, 得到新收获。而达到这一目的的前提就是对旧知识进行回顾, 把记忆库中储存的知识提取出来, 加以反刍, 进行再加工, 以达到更深刻、更牢固、更清晰的效果。梳理的方法还可以是一边回顾一边整理, 也可以是先整理再巩固。比如, 复习数的认识时, 可以先让学生对自然数、小数、整数、分数、百分数、正数、负数等进行整理, 然后进行分类, 并能够说出子丑寅卯。总之, 梳理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教无定法, 贵在得法。我们要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 大胆创新复习方法, 因地制宜, 因人而异, 从而确保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拓展提升, 提炼数学思想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获得必须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就要求复习课既要重视双基, 同时还要让学生站得更高, 看得更远, 归根结底离不开知识的延伸和拓展。我们要确保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让优等生吃好, 让中等生吃饱, 让学困生爱吃并达标。最后在复习过程中, 要用火眼金睛把知识剖析得淋漓尽致, 既要复习知识的形, 又要复习知识的神, 做到形神合一, 形神并重。在复习过程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提炼出数学思想, 把最有价值的东西、最具有驾驭性的东西提炼出来。大家都知道, 数学是锻炼思维的体操, 而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数学思想是数学知识的灵魂和精髓, 也是开启数学大门的金钥匙。可以这样说, 找不到数学思想, 就达不到数学学习的高潮。
三、精讲精练,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在批判陈旧教学方式的同时, 也要客观地承认传统的方法也有其可行的一面, 比如题海战术, 现在虽然不再推崇, 但是还有一定的生命力。试想, 如果教师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减负, 从新课改的角度上说, 与时俱进不可否认, 做到精讲精练, 学生也不再被泰山压顶式的复习题压得喘不过气来。但是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总有不尽人意。一道题讲解两三遍后, 隔一段时间, 做错的学生照样大有人在。这就说明没有量变就引不起质变, 但是我们也不能唯题海独尊。练习课是对新授课的补充和延续, 其主要任务也是巩固基础知识, 形成技能技巧。但是复习课中的练习要把重点放在综合运用上面, 对知识做到全面整理, 通过综合性问题让学生的能力得到升华, 在练习的时候要特别重视数学思想的体现和数学方法的贯穿。
高中数学复习方法 篇5
众所周知,高中数学知识容量比较大,需要很长的时间和很多的精力去逐一复习,但是毕竟复习的时间有限,特别是在高考试卷中也会有侧重点的考查某一方面的知识,所以在进行总复习时,要注重对知识点的取舍、详略得当,在前期的规划过程中就要将所有的知识点的重要程度进行排序,做到心中有数.
与此同时,教师要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以及高考试题的出题套路研究哪些知识点是每一年必考的重点,哪些知识点不会作为主观大题出现,这样在复习的时候就会有一个侧重,同时每一年新出的《考试大纲》也是必须要参考的一个重要内容. 例如在每一年的高考题中,最后一个大题几乎都是与函数相关的题,大部分都是几个函数的知识相结合,考查大家的综合能力,而数列、三角形、立体几何、导数等知识也是在大题和小题中都有所考查,所以要将这部分的知识作为重点来复习. 而类似于集合、平面几何等比较小的知识点都会以选择题或填空题的形式出现,所以在对这一部分知识的复习时可以适当减少一些精力,做到掌握基础、稍有提升就可以.
重视审题训练
想要有效提高解题的效率并保证解题的正确性,最为关键的就是审题。要求学生应该在准备解题之前,首先对题型进行认真分析,能够找到问题的关键点与重要的条件,并且找到与问题有关的信息,将其进行收集,之后进行正确地分析研究,最终找到问题的突破口。 例如我们在学习函数基偶性的判断之后,对有关题目进行解析时,如函数y=x3,x∈[-1,3],判断此函数的奇偶性。往往许多的同学在面对这类问题时,都没有进行仔细地审题,因此就注意不到x的取值范围,只机械套用函数的奇偶性,最终将公式进行化简后得到y=x3,最后直接定义此函数为奇函数;
高三数学复习方法与策略 篇6
【关键词】高三数学;方法;策略
实行新课改以后,一进入高三,数学课就直接进入了复习阶段,复习效果的好坏与教师的复习策略有直接的关系。带了五届高三,面对普通中学的学生特点,笔者归纳了如下行之有效的复习方法和复习策略。
一、教师应对高考的命题特点作出详尽的分析
尤其是06年陕西省自主命题以来的高考题,对比分析这五年的高考题,找出命题规律,并找出哪些方面是一成不变的,哪些是做了微调的?比如解答题考察的知识,一直都是三角函数、立体几何、概率分布、数列、圆锥曲线、解析式含参的导数。应用选择题的前两题一直考察的都是集合运算和复数运算。最后一题始终都是考查能力的开放性试题。做了微调的如2008年约束条件含参的线性规划,2009年改成目标函数含参的线性规划,2006年求三角函数取最大值时,x的取值集合,2007年改成三角函数取最小值时x的取值集合。并且亲自“试水”,通过自己动手做高考试题来感受试题难度,不让高考复习走入“偏”“难”“怪”的圈子,使高考复习更高效,更有意义。
二、选择合适的高考复习资料
现在的高考复习资料真可以说是五花八门,但仔细研究质量良莠不齐。有些资料依然有大量的老题旧题,有些资料的内容与教材严重不符。如在有些资料中仍热出现夹角公式,反三角函数,椭圆以及双曲线的第二定义等相关的题目。这样的资料是不能选给学生的,教材中没有出现的内容不可能作为高考题目出现,我们又何必大作无用功呢?
三、正确使用高考复习资料
高考复习资料固然有它的好处,比如它将学生学过的八本书浓缩为一本,使用、携带更方便了,而且它将知识点归纳的很清楚,知识结构一目了然。并且配有大量习题,省去了教师大量的时间,但是必须注意:
第一,应该学生自己做的他们必须亲自动手。如知识点的归纳小结,知识结构的划分。毕竟“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学生亲自动手可将知识间的关联搞清楚,复习效果会更好。
第二,就是所配习题的合理使用。每节课都有它的教学重难点,可复习资料在习题设置上并不是很關注这些。比如,复习集合内容时会出现求解时用到大量导数知识。复习三角函数出现了必须使用均值不等式,解析几何等知识才能解决的题目。我们要是不加选择,“眉毛胡子一把抓”,则会让这些“异类”冲淡主题,使复习失去针对性。
第三,指导学生正确选择复习资料。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看到学生拿着亲戚、朋友、哥哥姐姐用过的很久以前的资料来问问题。而对于这种资料中的题目大多解题方法陈旧,单一,存在偏题怪题,每当此时,对于这些,心知肚明的教师还会出于维护自己教师自尊的本能也硬着头皮讲解,这也是不可取得。在这样的关键时刻,我们一定要有勇气对这样的题目说:“不”,同时也让学生对于这种资料说:“不”。
四、重视复习中的“热剩饭”
贪多求全是高考复习过程中老师经常出现的心态。复习过的内容总想着学生跟自己一样复习过了就一定掌握了,可一经考试那种失望溢于言表。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在教学时,可以抽出零散的时间。让学生默写常用公式,常用的解题思想方法。比如:公式最多的三角函数、向量数量积、圆锥曲线定义、数列的通项公式等等都可以作为检查的对象。对于一些解题思想的检查,比如:累加法、累积法求通项公式,可以在默写公式的同时将这些思想归纳成小题让学生完成。如:递推式an+1-an=f(n),an+1an=an (a为常数) 的数列求通项公式,可以在不同的时间将f(n)变成常数,关于n的一次式或指数式;将an 中的a取不同的常数v让学生解答。再如想要考查定积分的几何意义借助求∫a-af(x)dx的值,使f(x)取不同的奇函数,这样经常性不定期的热剩饭会使学生在考试中因为公式遗忘而丢分的情况不再出现。
五、认真解读考纲
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主要依据。教师认真解读考纲,尤其是对考纲中涉及的如:了解、掌握、应用、熟练应用等“字眼”对应内容要做到心中有数,避免复习中的无的放矢,面面俱到,举重若轻情况的出现。
六、重视课本内容和课本例题解题思想
高考试题大多来源课本但高于课本,而且很多在课本中都能找到其影子。比如近两年连续出现的余弦定理,三垂线定理的证明,证明过程很简单但不重视课本也就无法得分。
七、关注高考前沿信息
每年在三月份组织的高考专家报告会,尽管老师们对它的看法褒贬不一,但还是能从中获取很多有价值的信息。比如:今年高考专家报告会的焦和平老师讲到阅卷速度最快12000份∕天。这个速度的确是平常人无法想象的,阅卷的快速度,必然对学生的书写“工整、规范”提出了要求,不工整、不规范肯定要吃亏的。再就是对于合格试卷的评判标准,允许误差在两分。全对的满分,半错半对的,比如结果错误的按标准给10分,若给成了8分也算合格试卷。这一点是很值得我们注意的。它要求学生会做的一定要做对。我们体会到这一点,对于学生的解题准确性就更应该关注了。何喜安老师举的事例,平时学习一般的同学就因为关注高考题中的易中题,考出了高于数学联赛一等奖同学的成绩。这一活生生的事例更让我们清楚高考要得高分抓基础题尤其关键。
教师的复习方法和复习策略影响着学生的高考得分。只要我们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选择适合我们学生的复习策略,一定会有最好的结果。
【作者简介】
周粉粉(1974— ),陕西武功人,供职于宝鸡市东风路高级中学。
考研数学复习方法探讨 篇7
1 数学考研复习要重视基础
根据大纲, 可以发现数学考研最近几年来一直强调重视基础, 包括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运算, 数学本来就是一门基础的学科, 如果基础、概念、基本运算不太清楚, 运算不太熟练那你肯定是考不好的。对极限、导数、不定积分、定积分、一元微积分的应用, 中值定理、多元函数、微分、线面积分等内容, 要熟悉其中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基本的定理。从最近的试题中也能发现, 综合题中直接考相关的基本定理的证明, 比如积分中值定理, 微积分基本公式, 拉格朗日中值定理等的证明。所以在开始复习时, 广大考生不要搞题海战术, 一般情况下把教材基本概念搞清楚, 该背的公式和方法理解性记下来, 书上的重要定理的证明要弄懂, 注意选择合适的教材, 很多高校都在用的教材难度比较适中。《高等数学》可以选用同济大学主编 (第五版) ;《线性代数》选用同济大学主编 (第四版)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选用浙江大学主编 (第三版) 。一般同学可以用这本书, 或者自己学校里学的教材也可以。三本教材在平时的学习中, 一般学校讲课都作为选用教材, 但其中的知识点, 有些考研作要求, 但在平时的讲课中, 由于课时关系, 不一定详细讲解, 因此, 有些内容还得自己补课, 比如在我们学校, 高等数学中的泰勒公式、曲率、曲率圆、对弧长的曲线积分等内容;线性代数中的二次型;概率统计中的方差分析等内容在讲课中就没有系统讲解, 因此在复习班的开始阶段, 我们辅导班根据相应的情况, 先给同学们补上这一课。在后面的复习中, 大家就很容易理解相关的知识点。
2 选好辅导书
数学学科是逻辑性较强的学科, 要求考生自己将所有的解题思路都琢磨出来是十分困难的, 为了节约时间, 也可以根据复习讲义和考研数学复习书本中的总结来复习, 这方面通常可以通过求教有经验的老师, 参加有较好信誉的辅导班, 或者阅读有关的辅导书解决。个人推荐对高数把握不是很好的同学 (功底不好的) 可以用李永乐的复习全书, 在这本复习书中对各种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归纳和总结, 该书注重的是基础和概念, 十分贴进考研真题, 许多例题选取的就是历年来考研数学真题, 从历年真题来看, 数学试题尽管变化较大, 但有许多知识点还是有规律可循的, 例如在概率统计部分, 最后的综合题, 一般出在极大似然估计和二维随机变量的分布的情况较多, 只要根据复习书上总结的形式和最近的真题很容易掌握相关的方法, 这部分难度不是很高。在熟悉了各种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之上, 也可以适当看看陈文登的复习指南, 该书注重的是方法和技巧, 但随着考研重点的改变, 此书中的许多怪题和偏题需要花较多的时间去理解和消化, 所以数学基础较薄弱和时间较少的同学可以适当参看。不一定将该书作为复习的重点, 但该书中很多的证明例如:关于中值定理的证明, 不等式的证明等方法还是较好的。
3 注意归纳和总结
在大量做习题的基础之上, 一定要注意对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 这种归纳和总结可以自己进行总结。另外在做题时, 不必每道题都要写出完整的解题步骤, 特别是类似的题一般只要看出思路, 熟悉其运算过程就可以, 这样可以节省时间, 提高做题的效率。考生在做题的同时还要注意各章节之间的内在联系, 数学考试会出现一些应用到多个知识点的综合性试题和应用型试题。比如在高等数学微积分部分, 积分的应用问题中求体积和面积可以和切线, 也可以和微分方程问题相联系。通过这些问题的分析, 可以对多个章节的内容和知识点有较好的了解。可以对各知识点之间、各科目之间的联系有更好的理解。通过这种训练, 也可以积累解题思路, 将书本上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另外考生在做题目时, 要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 将遇到的解答中好的或者陌生的解题思路以及自己的思考记录下来, 平时翻看, 久而久之, 自己的解题能力就会有所提高。求稳而不求多、不求快, 力争做到做完此阶段应该做完的题, 对每个题的知识点和相应的题型都有一定掌握, 要多思考, 做到举一反三。由于每个同学的复习情况不完全一样, 但是要提醒你的是数学复习一定要养成一个好的习惯, 拿到的数学题一定要有始有终把它算出来, 这是一种计算能力的训练。另外, 考生在看这些辅导书的时候应以例题当习题, 做完后想想做错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然后回头看提示, 紧紧抓住题型。
考研数学课复习尽管是一个艰苦的过程, 相信经过有计划的复习, 每个考生都可以使自己的综合解题能力有一个质的提高, 从而在最后的战场中考出好的成绩。
摘要:在考研中, 数学的所占的分值比例是较高的。本文主要探讨了考研数学复习的主要方法:要重视基础, 要选取好的辅导书, 要注意归纳和总结。
中考数学总复习方法谈 篇8
考试是检测学生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手段, 同时也是教师工作的总结.中考复习阶段是学生最关键的学习阶段之一, 复习工作做得好, 考试成绩会有明显的提高.因此教师必须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实施总复习教学.
一、重视课本, 系统整理知识网络
第一阶段复习应以课本为主.中考要体现课本的价值, 因此中考数学试题包含了“源于教材”的基础题和“高于教材”的提高题, 大都是教材中的例题或习题的引申、变形和组合.其中主要是以二次函数、一次函数、方程为基架和以圆、三角形为基架的综合题, 难度较大, 综合性较强.这类问题的解决, 是运用基础知识的相互关系, 而不是特别的答题技巧, 所以教师要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化繁为简、分步突破的能力, 善于将综合题分解为较简单的几个小题目, 各个击破.另外, 还要精心批改学生作业, 及时讲评, 指导学生建立“错题档案”, 查漏补缺, 巩固复习成效.在总复习的第二阶段, 教师要依据基础知识的联系和转化, 系统整理, 重新组织.教师要指导学生构建数学知识的结构网络, 选择以章节综合习题和系统知识为主的综合题, 做到既要有目的性、典型性和规律性, 又要有启发性、灵活性和综合性, 让学生体会方程、全等三角形、相似形、圆、函数等知识之间的纵横联系, 比如, 一元二次方程与二次函数的关系问题以及几何知识的联系, 利用图形的关系进行代数知识与几何知识的相互转换.
二、归纳数学思想, 培养解题能力
中考数学试题除了着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外还十分重视对数学方法的考查, 如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判别式法、因式分解法等操作性较强的数学方法.学生要熟练掌握每一种方法的实质、解题步骤和它所适用的题型, 灵活运用常见的添辅助线的主要方法.其次应重视对数学思想的理解及运用, 如函数思想、方程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化归思想、运动观念等.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 近几年的中考试卷中增加了探索性问题, 学生要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综合、猜想等系列活动, 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与数学方法, 经过推理与计算, 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另外还有与学生生活背景相关的应用题, 学生要能够从具体问题中建立起数学模型,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些试题难度较大, 但是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很少涉及, 所以教师要把近几年的相关中考试题分类整理, 集中研究, 抓住本质, 帮助学生初步掌握解题技能逐步形成能力.
三、加强心智训练, 强化考试方法
这是整个复习过程中的第三阶段, 是不可缺少的一环.这不是盲目地强化训练和大运动量的练习, 而要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地进行套题训练, 通过练、评、反思, 查遗补缺, 让学生掌握解题技能.其对策是:一是针对我市中考试卷的各类题型和试题结构, 进行全真模拟训练, 让学生稳定心态, 增加信心, 特别要强化运算的快和准.二是重视解题过程教学, 强调规范、简洁、严谨解题.三是善于放弃和攻坚, 保证会做之题不失分能够做一步就毫不犹豫地攻坚;过难的题确实不会做要学会放弃.考试过程, 既是考知识能力的过程, 又是考方法策略的过程, 知识能力固然重要, 考试方法策略也很重要.
复习工作中, 要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考试方法的训练:准备三份试题, 第一份教师讲每题及每种题型怎样做, 学生听, 然后学生仿教师所讲去做第二份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每道题考什么知识点及数学思想方法, 并用铅笔写在试卷上, 然后套用知识点去做;第三份由学生在前两份的基础上独立完成.
在第三轮复习中, 应防止出现下列问题:
1. 过多做练习, 以练代讲;
2. 以复习资料代替模拟试题, 不备课, 课堂组织松散;
3. 只注重知识辅导, 不进行心理训练.
在第三轮复习中的几点建议:
1.加强客观题解题速度和正确率的强化训练, 中考采取了客观题起点低, 减少运算量, 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完成解答题, 充分发挥选拔功能的作用, 这就需要在速度、准确率上下工夫, 定时定量强化训练.
2.让学生向错误学习, 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搞点讲评, 自己动手建立错题档案.对于有价值的题目, 让学生总结题目考查了哪些知识点, 每个知识点是从哪个角度考查的, 题目考查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 本题有哪几种解题方法, 最佳解法是什么?当自己出错时, 是知识上的错误还是方法上的错误, 是解题过程的失误还是心理上的缺陷导致的失误.切实解决会而不对, 对而不全, 全而不美的问题.
3.深入学生, 排忧解难, 及时剔除学生复习中暴露出来的各种不利因素, 调整心态, 迎接中考.
4. 切实用好用足《考试说明》, 把握教学的难度, 尤其是几何的教学, 不要片面追求过于新、奇、特、繁、难的练习题近几年纯逻辑证明的几何题不仅少了, 而且降低了难度.试卷也不会靠一道试题把关, 而是多题把关, 将每道综合题分几个台阶, 难在最后一问, 让每名学生努力尝试, 都有机会成功, 这些都是值得注意的.
初三数学复习方法新探 篇9
关键词:初三数学,复习方法,课堂经验
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安排初三数学总复习, 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笔者结合从教20多年的课堂教学经验, 谈谈初三数学总复习的几点看法。
一、认真学习教学大纲, 精心制定复习计划
初中数学教学内容多而复杂, 其中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又分散覆盖在三年的教科书中, 学生往往学了新知识又忘了旧知识, 因此一定要依据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和系统化的知识要点, 精心制定有效的复习计划。复习计划的制定应注意:
1. 认真钻研教材, 确定复习重点;
2. 正确分析学生的知识状况。
复习计划的编写必须符合学生的实际, 时间的安排也要合理, 往年编写的教学计划常常前松后紧, 重点知识复习仓促, 不扎实, 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较差, 中考当中由于计算能力较差造成失分严重。具体的操作可采用基础知识习题化的方法进行。我校20多个初三班, 数学教师分工合作, 根据平时学生掌握的实际情况, 按教材章节每人编写一份渗透主要知识点的测试题, 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 然后再按测试中出现的学生难以理解的, 遗忘率较高的且易混易错的题目, 确定教学计划的重点。集体备课时, 全体教师达成共识, 从而制定好整个初三的复习计划。
复习计划制定后, 教师就要精心的准备复习题, 包括例题的选择, 课堂练习的质量和数量, 课后作业的配套练习等, 都要做到心中有数。结合往年的中考题, 我们全体老师分类分块准备, 可以采取剪贴、复制、摘抄等形式, 重新组合, 展现给学生的数学题都是精华部分, 重点知识得到深化和巩固, 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去年中考中, 我校的数学成绩名列前茅, 这一经验也在全县推广。
另外, 及时地检测和抽查, 也是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上, 教师可以指定一定数量的题目让学生限时完成, 接着抽查部分同学的作业, 从而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课后作业老师分层检查, 对于大部分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 要放在课堂上作为重点内容来一一解决。
二、巧用课本, 系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初中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是学生进行数学运算和数学推理的基本材料, 是形成数学能力的基础。复习的开始阶段, 必须要求学生系统复习, 全面掌握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过好课本关。对学生提出明确要求:
1. 对基本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不仅要正确叙述, 而且要灵活应用。结合具体的数学题目进行复习上述内容, 可以降低难度, 学生容易掌握。
2. 对课本中的例题、练习题必须逐题过关。老师还可以举一反三, 变化题目中的题设和结论, 已知和求证, 创造性的发挥例题的示范作用。
3. 每一章后的复习题都有一定的综合性, 要求学生必须独立完成。难度大且大多数学生不理解的题目, 教师要有针对性地点拨与讲解, 让学生彻底掌握, 不留死角。有些问题也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究, 相互交流, 充分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 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成功的喜悦,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和口语表达能力。
4. 复习时, 要重视对数学思想的理解及运用。如函数的思想、方程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等, 复习时应着重分析题目, 让学生悉心体会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中是如何运用的。要求学生不要搞题海战术, 做题少而精, 养成及时总结的好习惯。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也要贯穿始终, 及时总结解题中所用到的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
5. 做课本中的习题时, 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对数学方法的运用。在复习时应对每一种方法的内涵、所适应的题型、包括解题的步骤都应熟练掌握。采取不同的训练形式, 填空题, 选择题, 解答题, 证明题交换使用, 让学生认识到虽然题变了, 但解答题目的本质和方法没变, 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适当进行题组训练, 用一定时间对一种方法进行强化训练, 学生印象深, 掌握牢固。
三、系统整理, 加强能力培养
总复习的第二阶段, 要特别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对初中数学加以系统整理, 依据基础知识的相互联系及相互转化关系, 梳理归类、分块整理、重新组织, 变为系统的条理化的知识结构, 从整体上把握教学内容, 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在系统复习中教师要从引导学生弄清知识的结构入手, 甴结构找性质, 由性质找方法, 甴熟练掌握方法到形成能力。此阶段切忌求快、求深、求难。复习时还要注意知识的横纵联系, 将各部分知识结合在一起系统学习。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 要把培养学生能力这一思想贯穿整个复习的始终。如变换图形的大小、方向、位置、形状, 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 也可改变题目的条件和结论, 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判断能力。
本阶段复习的目的是使学生能把各个章节中的知识点联系起来, 并能综合应用, 做到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例如, 初中代数可分为以下几块进行: (1) 数与式; (2) 方程与不等式; (3) 函数及其图像等内容。几何部分有: (1) 三角形与四边形; (2) 相似形; (3) 解直角三角形; (4) 圆。这些都是初中几何的主要内容, 按大纲要求进行复习, 在学生熟练掌握相关定义定理的前提下, 教师结合精选例题讲深讲透, 讲练到位, 让学生真正掌握所学知识, 并能学以致用。
四、集中复习, 争创最佳效果
梳理分块, 把握教材内容之后, 即开始第三阶段的综合复习。这个阶段, 除了重视课本中的重点章节之外, 主要以反复练习为主,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通常以章节综合练习题和系统知识为骨干的综合练习题为主, 适当加大模拟题的分量, 教师应及时批阅模拟试卷, 从而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 以便有针对性的补救。对教师来说, 这时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精选习题, 精心批改学生完成的练习题, 及时讲解点拨, 从中查漏补缺, 巩固复习内容, 达到自我完善的目的。精选综合练习题要注意两个问题:第一, 选择的习题要有目的性、典型性和规律性。第二, 习题要有启发性、灵活性和综合性。另外, 教师要充分利用好往年的中考试卷, 认真分析中考试卷, 把握好中考试题的格局和难易程度, 摸索中考命题的新动向, 狠抓重点内容, 适当练习一些社会关注的焦点、热点题型。
综上所述, 初三数学总复习时间紧, 任务重, 要求高。因此, 运用科学的复习方法对提高学生的数学复习效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赵素霞.如何上好初三数学复习课[J].新课程学习·上, 2012, (04) .
[2]胡全刚.初中数学总复习的方法[J].中小学数学 (初中版) , 2011, (05) .
高考数学复习方法之我见 篇10
一、改进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改进学法是一个长期性的系统积累的过程,一个人只有不断接受新知识,不断遭遇挫折产生疑问,不断地总结,才能不断地提高.应通过与老师、同学平时的接触交流,逐步总结出一般性的学习规律.
在课堂上应注意培养听课的习惯.听是主要的,把老师讲的关键部分听懂、听会,听的时候注意思考,分析问题,但是光听不记或光记不听,必然顾此失彼,因此适当的记笔记,领会课上老师的意图和精神,五官能协调活动是最好的习惯.在课堂、课外练习中应注意培养良好的做作业习惯,作业不但做得整体、清洁,培养一种美感,还要有条理,培养逻辑能力.同时作业必须独立完成,这可以培养一种独立思考和解题正确的责任感.
二、提高课堂效益的“四抓”
1.抓知识形成
数学的概念、定义、公式、定理等都是数学的基础,这些知识的形成过程容易被忽视.事实上,这些知识的形成过程正是数学能力的培养过程.一个定理的证明,往往是新知识的发现过程,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培养了能力.
2.抓问题的暴露
在课堂上,老师一般少不了提问与板演,有时还伴随着问题的讨论,对于那些典型问题、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必须及时解决,不能把问题的症结遗留下来,甚至沉淀下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遗留问题要及时补救.
3.抓解题指导
要合理选择简捷运算途径,这不仅是迅速运算的需要,也是运算准确性的需要,运算的步骤越大,出错的可能性就越大.因而根据问题的条件和要求,合理地选择简捷的运算途径,不但是提高运算能力的关键,也是提高其他数学能力的有效地途径.
4.抓数学思维方法的训练
数学学科担负着培养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重任,它的特点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逻辑性与广泛的应用性,对能力的要求较高.数学能力只有在数学思想方法不断应用中才能得到提高和培养.
三、学会归纳总结
1.如何抓基础(以高考学案为例)
(1)结合“边看边记,温故知新系统”的填空提示,预习阅读课本中所涉及的基本知识、公式、定义和定理,着重自己认为的重点、难点、疑点的再学习和新认识,重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并强化记忆.(2)结合“落实双基,稳步提高”的练习,遇到概念解题时要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再认识;理解定理的条件对结论的约束作用,并反问:如果没有该条件会使定理的结论发生什么变化?(3)结合“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设计,对典型例题师生共同赏析,在教师的指导下,注重如何把握思维的切入点,掌握各种题型的思路走向,揣摩命题的意图,归纳全面的解题方法.只有积累一定的典型习题才能保证解题方法的准确性、简捷性和完备性.(4)认真做好滚动测练习题,采用循环交替、螺旋式推进的方法,避免出现对基本知识、基本方法的遗忘现象.
2.构建知识的网络结构
认识课本知识间的横向联系,了解各部分内容在高考中所占的分值、地位和难易程度,有针对性地复习、梳理重点内容,突破自己的薄弱环节,力求从宏观上把握高中数学的知识体系,建立自己的解题方法体系和思维体系.
3.全面认识与掌握高中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
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所接触到的数学思想方法一般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用来解题的具体操作性的方法,如配方法、换元法、消元法、待定系数法、判别式法、错位相减法、迭代法、割补法、特值法等;第二类则是用于指导解题的逻辑方法,如综合法、分析法、反证法、类比法、探索法、归纳法、解析法等;第三类则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对于数学解题甚至于对于其他问题的解决都具有宏观指导意义的数学思想方法,如函数思想、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化归转化思想等.复习中要关注它们的应用,形成学以致用的习惯.
4.整理活页型错题集,真正做到“吃一堑长一智”
其整理步骤为(1)分类整理.将所有的错题分类整理,分清错误的原因:概念模糊类、粗心大意类、顾此失彼类、图型类、技巧类、新概念类、数学思想类等,并将各题注明属于某一章某一节,这样分类的优点在于既能按错因查找,又能按各章节易错知识点查找,给今后的复习带来简便,另外也简化了“错题集”,整理时同一类型问题可只记录典型的问题,不一定每个错题都记.(2)记录方法.老师进行试卷评讲时,要注意老师对错题的分析讲解,该题的引入语、解题的切入口、思路突破方法、解题的技巧、规范步骤及小结等等.并在该错题的一边注释,写出自己解题时的思维过程,暴露出自己思维障碍产生的原因及根源的分析.这种记述方法开始时可能觉得较困难或写不出,不必强行要求自己,初始阶段可先用自己的语言写出小结即可,总结得多了,自然会有心得体会,渐渐认清思维的种种障碍(即错误原因).
四、体验成功,发展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学习兴趣总是和成功的喜悦紧密相连的.如听懂一节课,掌握好一种数学方法,解出一道数学难题,测验取得好成绩,平时老师对自己的鼓励与赞赏等,都能使自己从这些成功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的兴趣.因此,在平时学习中,要多体会、多总结,不断从成功(哪怕是微不足道的成绩)中获得愉悦和享受,从而激发学习的热情,提高学习的兴趣.
五、注意培养良好的考试心理素质
初中数学总复习方法探究 篇11
关键词:总复习; 兴趣; 变式训练; 创新意识; 调整心态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6-040-002
学了就忘,这是很多学生都容易犯的毛病。孔子说过“温故而知新”,可想而知在学习的过程中复习的重要性了。怎样才能让初三的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牢牢的掌握,熟练的运用呢?这就需要我们数学老师好好的钻研如何进行总复习。数学总复习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系统的复习,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对三年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消化,运用,还能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初三的数学老师,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都希望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学生学得轻松,老师教得轻松,这是大家都盼望能达到的境界。下面就如何进行初中数学总复习,说一说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复习计划
在制定复习计划前首先要认真研究当年本市数学《中考说明》,对这几年中考试题进行一番研究,分析其特点。虽然是中考试题,但是也是有它一定的规律可循的。从近几年的中考试题来看,大部分还是来源于教材,只是通过适当的变形,拓展延伸而成的,最后的大题目难度略有提高。考题中越来越重视双基,考察学生能否利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有实际背景的问题。重视了对学生能力的考察。所以说制定复习计划还是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学生为主。初中的数学内容比较多,学生往往学了新的忘了旧的。我们必须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中考说明,以及学生的实际,认真的编制复习计划。重点是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哪些是学生容易忘记容易混淆的内容,要定为复习重点。老师也可以和学生进行沟通,把自己的复习计划复印给学生,让学生参照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符合自己的复习规划,给自己确定一个奋斗目标,有了目标,才有往前进的动力。
二、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加考试的是学生并不是老师,所以老师想的再多,做的再多,如果学生不配合,不参与,那都是徒劳无功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互相配合,相辅相成的。作为教师我们要发挥引导作用,以学生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他们成为复习活动的主角,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而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是一定要基于主动的基础上思考,才能把书本的知识转换成自己的知识。所以在课堂上,营造活跃的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怎样才能活跃课堂气氛呢?首先我们教师得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俗话说“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能否对学生表现出热情与关心,能否公正的对待每一位学生,是影响师生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所以作为教师我们要公正的对待每一位学生。不管是成绩好的还是成绩差的,每个学生都有他的闪光点,我们要善于去发现。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批评。其次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联系实际,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到学习中。导入法可以灵活多样。比如我们在复习抛物线的内容时,可以将姚明打篮球的场景作为主线,吸引学生的眼球。通过三分球,两分球,罚球等一系列的动作,设置一题多变的形式,把抛物线的知识都融入到学生感兴趣的场景中。对于教学方法我们也应该不断的更新和变换,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意向和求知欲,有利于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
三、课前—课堂—课后,三点连线,稳中求升
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要让学生尽可能的把两年多所学的知识点掌握串联起来,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作为老师,我们要合理分配好每节课的时间。在短短的四十五分钟里怎样做才能让学生达到最佳的效果呢?
首先备课是非常关键的一步,有些老师往往忽略了这一点,哪怕是老教师,每年的题型都在变化,不去做充分的准备,也不一定能达到理想的效果。上课说到哪就是哪,随随便便的态度往往既浪费了时间,又达不到想要的效果。对于学生而言,掌握基础的知识是最关键的,没有牢固的基础知识作后盾,碰到难题只会对着它傻眼。所以在备课时,我们要关注到基础题型,在每个基础题型里所涉及到的知识点,上课时要让学生去总结,只有学生主动参与了才能加深他们的印象。作为教师我们不能按部就班只关注于教材的表面,得要深入地挖掘教材,以教材为主要素材,深入浅出,举一反三地加以推敲,延伸和适当的变形,形成典型的例题,借助于启发式讲解,帮助学生一步一步的攻克难点,融会贯通地掌握基础知识。
其次在上课时,那就是真枪实弹了。老师的一言一行对于学生都有一定的影响的。我们在上课时,要尽量关注到每一位学生。要用鼓励的语气去和学生沟通,多给学生一些发言的机会,要让学生没有畏惧感,勇于说出自己的观点,有错的大家一起商讨,调动上课的气氛。对于一些基础题型,往往可以请一些基础相对差的同学来回答,这样不单可以多给他们一次锻炼的机会,而且答对了还能增加他们的自信心。如果后进生都能掌握了,那么班上的其他同学基本也就没问题了。基础知识点的总结可以让中等的同学去总结。有难度的题型,可以提问一些基础相对好的同学,这样可以培养他们做难题目的思维方式。班级是一个整体,少了哪部分同学都是不行的,所以在提问时也是要合理分配好的,不能顾此失彼。上课时我们要注意讲练结合,一味的讲不去练那是不行的,单看回家作业并不能确切的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回家作业毕竟是有一定的水分的,只有在老师的眼皮底下当场做的才能真实的反映他们的实际水平。所以像我每节课最后都会留个十来分钟给学生进行一次小练习,了解他们的掌握情况。
最后对于课后的回家作业,我们老师要精心的挑选,不能随随便便的从网上拉一份,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来选题。某些题型学生已经基本掌握的就不用重复的去做了,不然不但浪费时间,而且容易导致学生产生轻视的态度,感觉没新意也就不会认真的去做了。学生容易错容易混淆的题型可以适当的多做做。在题型上可以一题多变,逐步的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
批改作业时要本着认真的态度去做,哪些同学做错哪道题,我们可以记录在自己的卷子上,这样对于学生做错的情况了解起来就比较清楚了,上课可以提问这些做错的同学,给他们再一次思考的机会,加深他们的印象。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现代学生所缺少的。大部分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家里父母双方老人捧着护着的,经不起风浪。一碰到挫折,有些学生就气馁了一蹶不振,甚至还有寻短见的。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说面临着中考,是有一定的压力的。有些学生平时考试都挺好的,但是一到正规考试期末考,模拟考啊甚至在中考中就会失常了,这是为什么呢?有些同学说,我一碰到大考,有不会的题目就特紧张,脑子一片空白,就连剩下的题都没心思做了。那你为什么不这么想呢,我不會的题人家也不一定会啊,要难大家一起难啊,没什么大不了的,把会做的题先做了再说。所以说对于初三的学生,我们老师和家长都应对孩子的心理问题给予关注和调整。心理问题每一年都会给不少学生的中考发挥带来很大的影响。所以在复习巩固好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调整好学生的心态也是至关重要的。
总之,在初中数学总复习中,夯实基础是根本。复习的方法很多,重点是老师要做到心中有数,有条不紊地进行复习。通过变式教学培养学生分析判断能力,推理演绎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去发现去创新,真正的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这样才能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以后的工作起作用,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1]高尔爱.如何上好期末总复习课[J]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2)
[2]牛锦萍.初中数学总复习教学习题的设计原则[J]数学教学研究,2001(12)
[3]王喜安.中考数学复习题选编原则[J]中学教与学,2004(10)
中考数学总复习方法略谈 篇12
一、课堂上坚持忆、清、练相结合
1. 忆。
就是回忆, 将学过的旧知识在大脑中不断再现的过程。回忆是复习时不可缺少的环节, 要有意识地看课题回忆所学知识, 看课本目录回忆单元知识。回忆时, 可先粗后细, 并进行讨论, 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复述, 以系统地回忆已学知识。
2. 清。
就是梳理、总结、归纳, 理清知识线索、解题思路, 弄清各种题型的解题方法以及解题的技巧。要根据回忆, 进行点———线———面的总结, 做到从一点或一题串一线、连一面, 特别要注意知识间纵向、横向的联系和比较, 构建知识网络。在理清知识脉络时, 可以根据复习内容的多少, 分项、分步进行整理, 将所学知识前后贯通, 并进行拓展。
3. 练。
对以前的学习内容在进行回忆、整理、分析的基础上, 选取典型题型和适量的题目进行当堂训练, 以熟悉和巩固解题的方法和技巧。
二、归纳强化, 提高解题的正确率
1. 常见题型, 要熟能生巧。
经过适量、适当的强化训练, 以达到熟能生巧、触类旁通的程度。每练习一题就应是一次学习和巩固这类题型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的机会, 使得学生一看到这类题型, 马上就能联想到与这类题型相关的知识及解题的常用方法、技巧。
2. 注重归纳、总结知识体系。
归纳和总结知识体系不只是简单地机械重复、死记硬背, 而是要深化认识、拓展知识, 从本质上发现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 从而加以分类、整理, 逐渐形成一个条理化、网络化的有机知识体系, 真正实现由厚到薄、由少到多的过程。
三坚持做到“四化”
1. 使概念习题化
数学概念的复习不是简单重复, 而是要建立概念之间的有机联系, 不能死记硬背, 要会解决实际问题。例如, 初中数学中涉及到“代数式”、“整式”、“单项式”、“多项式”、“二次根式”、“最简二次根式”等概念, 教师要针对这些概念, 要求学生做和记忆一些题型, 以帮助他们弄清楚这些概念的联系及区别。
2. 使知识系统化
复习的目的在于巩固知识, 使其系统化, 以减轻学习压力, 零散的知识又不会被遗忘。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列表或画结构图来理清知识。例如, 初中所学方程的知识庞杂, 分布零散, 可把所学主要知识进行归纳, 形成“方程知识结构图”。
3. 使常见题型模型化
数学新课程给学生提供了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学习内容, 并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基本模式展开, 就是要让学生经历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模型、探索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过程, 并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理解数学知识, 进而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数学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数学学习的最重要的成果就是学会建立数学模型, 用以解决实际问题。”近年来, 全国各地的中考试卷都加大了对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解决数学问题方法考查的试题比例。因此, 初中数学总复习中要加强数学模型的教学。数学模型方法的教学就是根据实际问题构造数学模型, 也就是根据实际问题的特定关系和具体要求, 考查主要因素和有关变量之间的关系, 在进行抽象概括的基础上, 利用有关的数学知识和数学语言刻画这种关系。
4. 使训练方法科学化
只有采用科学的方法, 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训练, 才能使复习取得提纲挈领、事半功倍的效果。要利用教材和考纲, 正确处理记忆、练习、测验的关系。同时训练时还应贴近学生生活, 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实用价值, 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数学复习方法】推荐阅读:
考研数学高等数学复习方法10-07
考研数学复习方法07-16
初中数学复习方法07-02
高中数学复习方法09-19
高三数学复习方法11-27
数学复习方法总结06-27
初中数学复习方法策略10-22
高考数学的复习方法01-19
高三数学专题复习方法11-05
浅析高三数学复习方法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