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依赖症(精选8篇)
酒精依赖症 篇1
近年来酒精依赖症患者有增多趋势, 已引起医学界和社会学界的重视。酒精依赖症所引起的一系列精神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社会功能, 轻者不能参加社会工作, 重者可导致死亡[1], 所以, 对于酒精依赖症患者应该进行积极治疗, 笔者在临床应用丁螺环酮联合硫必利治疗酒精依赖症疗效显著, 现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60例自2010年4月至2012年12月在本院收治的酒精依赖症患者, 均为男性, 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80例, 年龄25~58岁, 平均 (39.93±6.46) 岁, 饮酒史7~30年, 平均 (14.10±4.86) 年, 饮酒量每天0.8~1.6斤, 平均每天 (1.36±0.27) 斤;治疗组80例, 年龄27~59岁, 平均 (40.58±6.82) 岁, 饮酒史6~29年, 平均 (14.53±5.05) 年, 饮酒量每天1.0~1.5斤, 平均每天 (1.28±0.31) 斤;两组患者在年龄、饮酒史、饮酒量等经统计学处理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均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 (CCMD-3) 中的酒精依赖症诊断标准;汉密尔顿抑郁症量表 (HAMD) 评分≥18分,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A) 评分≥14分;治疗一周前未服用过抗精神病药物;排除躯体疾病所致焦虑及激越表现者;伴有严重心、肝、肾疾病者;青光眼、重症肌无力、白细胞减少及对本品过敏者。
1.3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维生素治疗, 在护理人员监督下按时规律服药, 对照组予硫必利初始量100 mg/d, 逐渐增加剂量, 最大剂量不超过4O0 mg/d, 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丁螺环酮, 起始剂量为5 mg, 2~3次/d, 口服, 一周后逐渐增加剂量至10 mg, 2~3 次/d, 口服, 最大剂量不超过40 mg/d, 均治疗6周观察HAMD、HAMA的变化。
2结果
2.1 统计学方法
统计数据用SPSS 11.0统计分析软件, 计量资料用t检验, 以
2.2 疗效比较
治疗前对照组HAMD、HAMA评分分别为 (23.60±6.54) 分、 (20.18±5.47) 分;治疗组HAMD、HAMA评分分别为 (23.26±5.97) 分、 (19.95±6.00) 分, 两组治疗前在HAMD、HAMA组间相比较 (P>0.05) , 无显著差异;治疗后对照组HAMD、HAMA评分分别为 (15.36±4.26) 分、 (12.17±3.50) 分;治疗组HAMD、HAMA评分分别为 (10.64±3.12) 分、 (8.20±2.85) 分, 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在HAMD、HAMA组内比较, 均明显降低 (P<0.01) ;治疗后两组在HAMD、HAMA评分组间比较, 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治疗期间对照组出现胃肠道反应 (恶心、呕吐) 7例, 口干6例, 头晕、乏力6例, 治疗组出现胃肠道反应9例, 口干7例, 头晕、乏力6例, 两组不良反应相比较 (P>0.05) , 未见明显差异。
3讨论
酒精依赖症又称慢性酒精中毒, 是由于长期过量饮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中毒症状, 临床多表现为对酒的渴求和经常需要饮酒的强迫性体验, 停止饮酒后常感心中难受、坐立不安, 或出现肢体震颤、恶心、呕吐、出汗等戒断症状, 恢复饮酒则这类症状迅速消失。酒精依赖症发病机理主要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 使大脑皮层接通功能减弱, 灵活性减低所引起。其病理改变是神经细胞的炎性改变及变性改变, 严重者出现脑萎缩, 脑的体积减少, 除中枢神经外, 周围神经同样受累, 并可导致其他脏器的病理改变, 而产生临床症状。而逐渐加重的个性改变和智能衰退是酒精依赖症患者的特征, 大多数酒精中毒者患有的精神疾病以焦虑、抑郁症最为常见[2]。
丁螺环酮是一种5-HT1A受体部分激活剂, 能与5-HT1A选择性结合, 产生激活作用。在焦虑症状时5-HT功能亢进, 丁螺环酮占据受体后表现为拮抗作用, 降低了焦虑时过高的5-HT活性, 从而达到抗焦 虑作用[3], 并且丁螺环酮片作为一种新型抗焦虑药, 长期应用不产生镇静作用, 无耐受性、无滥用危 险, 不影响日常生活[4]。硫必利属苯酰胺类抗精神病药, 对中脑边缘系统多巴胺能神经功能亢进有抑制作用, 对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运动障碍有拮抗作用, 有对抗运动障碍、镇痛和对抗酒精中毒所致的神经精神症状作用。在临床也经常用于急慢性酒精中毒和戒酒过程中出现酒精依赖所产生的神经精神症状的治疗[5]。所以本次临床研究显示应用丁螺环酮联合硫必利治疗酒精依赖症患者, 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症状, 并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临床疗效显著, 值得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观察丁螺环酮联合硫必利治疗酒精依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160例在本院进行治疗的酒精依赖症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 均80例。两组均给予维生素治疗, 对照组予硫必利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丁螺环酮口服治疗, 均治疗6周。结果 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在HAMD、HAMA组内比较, 均明显降低 (P<0.01) ;治疗后两组在HAMD、HAMA组间比较, 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两组不良反应相比较 (P>0.05) , 未见明显差异。结论 丁螺环酮联合硫必利治疗酒精依赖症临床疗效显著。
关键词:酒精依赖症,丁螺环酮,硫必利,联合治疗
参考文献
[1]张仁凯, 付学凯, 王建利, 等.纳络酮与硫必利治疗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疗效分析.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8, 29 (13) :1580-1581.
[2]段春艳.泰维思合并丁螺环酮治疗酒精所致精神障碍41例临床疗效观察.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 (36) :107-108.
[3]迟爱秋, 于泳.丁螺环酮治疗34例酒精所致焦虑伴激越患者临床观察.中国实用医药, 2012, 7 (3) :141-142.
[4]郑昌爱, 卢俊杰.丁螺环酮联合奋乃静治疗焦虑症70例疗效观察.海峡药学, 2010, 22 (2) :79-80.
[5]李桂玲.硫必利与纳洛酮治疗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对照研究.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06, 6 (5) :387-388.
酒精依赖症 篇2
酒精依赖的现状:
据WHO2004年报道,全球有饮酒者20亿,估计其中有1.4亿属于酒依赖者,酒依赖者中男性多于女性。每年因饮酒导致死亡的人数为180万,占全世界死亡总人数的3.7%(其中意外伤害死亡占1/3),医疗卫生总费用5830万美元,占所有疾病总负担的4.4%,其中酒精导致神经精神疾病的疾病负担占近40%。饮酒相关疾病负担在各个国家分布不均,在死亡率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占疾病负担的首位,而在发达国家位列第三,在全世界饮酒相关疾病负担位列所有疾病负担前5位。
我国1982年酒精依赖患病率为0.02%,至1993年,普通人群(15岁以上)酒精依赖患病率为3.18%。我国酒精依赖患者现已达3000多万,且连年上升,在酒精依赖患者中,男性是女性的6~7倍,最初接触酒的年龄一般在13岁左右,安全饮酒必须提倡。
酒精依赖的原因:
1、生物学因素。遗传学研究发现,某些人具有对酒精依赖的先天遗传倾向;酒的代谢主要通过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的作用,乙醛脱氢酶活性较低的人少量饮酒即可感到身体不适,因此不会大量饮酒,也就难以产生酒精依赖。
2、心理因素。性情抑郁、羞怯、焦虑、紧张、不善交际的人,为了克服这些缺陷而饮酒,久而久之容易发生酒精依赖。
3、环境因素
①传统文化的影响:传统文化对于饮酒持不同的态度,对酒依赖的发展程度有明显的影响。对酒依赖在国家和种族之间分布不均,爱尔兰、前苏联、波罗的海地区的发病率最高,我国东北、西北、西南有一些崇尚豪饮的少数民族,在经济宽裕之后,就滥用也迅猛发展。特别是在目前剧烈变动的社会。适应不良者增多,酗酒者也增多。
②亚文化群体的影响:信念,价值观和个性特点相似的社会群体,对人们社交活动影响颇大。若群体的“领袖”嗜酒,则饮酒即为该群体的活动内容,即使有成员想戒酒,其他 成员的嘲笑讽刺,足可使其畏而却步。
③家庭环境的影响:有夫妻两地分居,由于业余文化的生活单调、枯燥,下班后,倍觉无聊,聚饮也成消遣、娱乐方式之一;酒依赖的家庭中越有20%的儿子和5%的女儿去消防她们的事就的父母,对酒依赖往往高于非酒依赖的家庭。有的家庭要子女陪饮,久之则染上了饮酒的习惯。
④周围环境的影响:有的嗜酒者标榜自己长期嗜酒并未生病,有些人受到这种饮酒“无害论”的影响,并存在侥幸心理,不妨一试,结果成为酒依赖者,贻害自己。
酒精依赖的对策:
1、认知疗法:通过影视、广播、图片、实物,讨论等多种传媒方式,让嗜酒者端正对酒的态度,正确认识舶酒的危害,从思想上坚持纠正饮酒的成瘾行为,社会上舆论干预和强制的行政手段,对戒酒有绝对的效果,但应提倡主动戒酒。
2、渐渐减量法:要有计划地戒酒,切忌一次戒掉,以免出现成瘾症状。
3、借助药物:由于饮酒是一种成瘾行为,需要相当努力才能把这种习惯的不良行为改正过来,有时候借助药物的帮助也是必要的,这样能够提高戒酒成功率。
4、反恶疗法:这是一种行为矫正方法,其目的是在饮酒时不但得不到欣快感觉,相反产生令人痛苦的体验,形成负性条件反射.常用药物配合。
5、辅助方法:为了达到纠正不良习惯的目的,常常结合生物反馈,系统脱敏等辅助方法,以获得满意效果,不过这需要心理医生的指导和帮助。
6、家庭治疗:舶酒往往给家庭带来不幸,但对其进行制约的最好环境也是家庭.因此,家庭成员应帮助患者,让其了解酒精中毒的危害,及树立起戒酒的决心和信心,并与患者签好协约,定时限量给予酒喝,循序渐进地戒除酒瘾。同时创造良好的家庭气氛,用亲情温情去解除患者的心理症结,使之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烟草依赖的现状:
烟草危害是当今世界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目前全球共有11亿吸烟者,腌菜每年造成的死亡估计为1000万人,每秒钟就有一人死于香烟危害。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烟草消费国,每年香烟销量达1.8万亿支,约占全球总销量的1/3,烟民达3.5亿,并因此制造了5.4亿被动吸烟者,其中15岁以下儿童1.8
亿,且仍以每年2%的速度增长。
烟草依赖的原因:
1、生物学因素:尼古丁是卷烟和其它吸食型烟草产品中所含的成瘾性药物成分。它所引起的药物依赖性,类似于海洛英、苯丙胺兴奋剂,以及可卡因所引起的依赖性;它主要通过影响大脑中枢结构,刺激大脑产生欣快感。即使在停止使用烟草产品很长一段时间后,大脑的这种改变仍会持续存在。尼古丁的成瘾性导致吸烟者无法停止吸烟,会强化吸烟者的吸烟行为,并使吸烟者不愿放弃他们的习惯。
2、心理学因素:人们吸烟除了生理因素之外,还有强大的心理因素。这是导致烟草成瘾的第二链。吸烟者的行为取决于某些条件,这意味着吸烟与某些行为相关。比如在开始吸烟的时候,吸烟者会不自觉地有掏烟和点烟的动作,一旦这种习惯形成,吸烟者再吸烟的时候可能就不会意识到他们正在使用烟草产品。这些不断被强化的行为不仅可以导致躯体依赖,而且可以导致精神依赖,也即产生中枢性成瘾。久而久之,掏烟和点烟就成为吸烟者的一种无意识的习惯性行为。
3、社会文化因素:烟草在当今社会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它即可能是群体识别的一部分,也可能是日常社会和文化交往的一部分。由于这种社会文化属性,因此也给戒除烟瘾带来了极大困难。不同的社会和文化背景的人,对烟草的传统和态度可能有不同,所以当与不同背景的人进行接触时,一定要尊重他们的不同宗教信仰,不同的文化准则等等。
烟草依赖的对策:
1、对戒烟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对戒烟的难度要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多了解一些戒烟知识和方法,向戒烟成功者取经,采纳适合自己的戒烟方法。
2、搞清自己吸烟的原因,“对症下药”。若是工作压力大,就试着寻求其他健康的放松方式;若是为打发时间,就试着多做一些运动。
3、抵住“我就吸这一支”的诱惑,将戒烟的意愿公开,请战友、家人、朋友监督。安排一些体育活动,如游泳、跑步、钓鱼等,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酒精依赖症 篇3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观察病例为2012年3月至2014年12月于东方医院及北京友谊医院就诊的符合ADS诊断的门诊及住院患者,共211例。其中男性208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48.2±10.2)岁,男性平均年龄(48.3±10.1)岁,女性平均年龄(35.67±6.5)岁。病例中文盲占2.4%,小学文化程度占10.0%,初中文化程度占30.3%,高中文化程度占36.0%,大学以上文化程度占21.3%。
1.2纳入标准
(1)年龄18~65岁,性别不限;(2)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酒精依赖诊断标准;(3)无严重的戒断症状:如严重的认知障碍,暴力型精神障碍;(4)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排除标准
(1)其他精神障碍患者,包括与饮酒相关的精神病性症状消失不足1周,或因此服用抗精神病药停药不足1周;(2)妊娠者或计划3个月内妊娠者及哺乳期妇女;(3)虽然符合ADS诊断标准,但完全戒断超过2个月的患者;(4)不能按要求进行试验者。
1.4中医证候量表的制定
调查表是根据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疾病部分》[4]和《中医量化诊断》[5]进行标准化和量化,同时参考相关研究和专家意见制成,该量表对ADS的症状进行分析归类,得出常见的症状信息,并结合临床进行量表制定。其中与该病密切相关的四诊信息分为无、轻、中、较重、重5级,分别量化为0、1、2、3、4分;其余中医四诊信息分为无、轻、中、重4级,分别量化为0、1、2、3分;难以分级的则分为不出现与出现,记为0、1分。
1.5病例收集及数据录入
研究由高年资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组成的调查者进行信息采集。采取双录入的方式,将病例信息录入Excel数据表格,建立酒精性肝纤维化四诊信息数据库。
1.6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因子分析统计,应用Matlab工程软件进行复杂系统熵聚堆统计。
2结果
2.1因子分析法分析酒精依赖症的中医证候学分布
依据ADS的中医证候出现频率排序,其中发生频率50%以上的前12位为:尿黄85.8%,口干咽燥80.6%,烦躁易怒70.6%,倦怠乏力69.2%,口苦66.8%,面色晦暗65.9%,情志抑郁65.4%,面色萎黄55.9%,腰膝酸痛55.9%,潮热盗汗53.6%,腹泻51.2%,食欲不振51.2%。见表1。
本研究搜集到211个ADS病例,通过将证候信息信息化后,经KMO检验为0.605,可行因子分析;经Bartlett’s检验,P<0.05,各变量间存在相互联系,可进行因子分析。然后通过最大方差正交旋转法对共因子进行旋转,从研究对象群体证候学因子中共提取出13个共因子,累积贡献率均在77.2%以上。见表2。
2.2复杂系统熵聚堆分析结果
运用复杂系统熵聚堆对211例ADS病例的中医证候学信息进行处理,将组织得到包涵ADS患者的临床四诊信息量最大的同时相互独立的若干个类,类的数目由数据确定;对类和类之间包含了差异性的四诊信息,再通过分析其中包涵的临床证候特征对结果进行最终分类。通过计算共得到26个组合,并结合临床中医证候学进行再分类。见表3、4。
2.3酒精依赖症的中医证候分类
将因子分析和复杂系统熵聚堆对ADS的中医证候分类结果进行对比,并结合专家意见和临床实际,得出以下6个类型:(1)肝肾阴虚,湿热气滞证;(2)肝阳上亢,阴虚内热证;(3)脾虚肝郁,湿热瘀阻证;(4)脾虚湿困证;(5)肝郁气滞,阴虚血瘀证;(6)湿热内盛证。此6个证型包含的病例数也在90%以上,可以作为ADS主要证候类型。
对6个主要证型分别在211例ADS病例中出现的频次进行统计,其结果为:肝肾阴虚,湿热气滞证(37例,17.5%);肝阳上亢,阴虚内热证(19例,9.0%);脾虚肝郁,湿热瘀阻证(66例,31.3%);脾虚湿困证(18例,8.5%);肝郁气滞,阴虚血瘀证(49例,23.2%);湿热内盛证(22例,10.4%)。
3讨论
中医学对证的判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医者个人的学识、经验和阅历等,因而存在较强的个体性和主观性。王永炎院士认为,“证”是对疾病所处的一定阶段的病机概况;“候”是指这种病机或状态的可被观察到的外在表现。并提出证、候具有“内实外虚”“动态时空”和“多维界面”的特点,二者的关系是“以候为证”[6]。由于中医证候学的复杂性,故选取了两种不同的分析方法,对酒精依赖患者的证候学信息进行研究。其中因子分析法可以精炼临床证候学信息,提炼对证候诊断最有价值的四诊信息,但也同时会抛弃大量有用的成分信息;而复杂系统熵聚堆方法从本质上为一种特殊的聚类分析法,它通过非线性的分割方式,获取尽可能多的有意义的中医证候聚类方法。该方法具有下面的一些优点:熵分划法不需要特定的数据,仅需要知道所处理的信息指标发生的概率即可;熵分划法不需要对数据进行归一,整体计算量大为减少;熵分划方法有着一整套严格证明的用以验证的分划准则,对于评价所得到的分划结果有利。因此非常适用于中医证候学的分析[7]。在本研究中,将这两种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粗中取精,去伪存真,提炼ADS患者的中医证候特征[8,9]。
通过研究发现,ADS患者中医证候的六种归类比较符合ADS的中医病机演变,酒精相关疾病主要是以脾虚、湿热为主要病因,如田德禄教授在研究中发现,饮酒过量发病与素体禀赋不足及脾胃虚弱密切相关[10];王睿林等[11]提出酒精性肝病的形成与湿热体质相关,湿热内蕴贯穿于酒精性肝病进展过程。因此从体质上讲ADS患者是以脾胃虚弱为本,湿热内盛为标,由于病情轻重可有阴虚、血瘀等表现,病位在于脾胃、肝胆、三焦,病机是由于饮酒导致湿热、邪气郁于脾胃、肝胆,弥漫三焦,引起形体和神智出现异常,并由于饮酒可以一过性的振奋阳气,使饮酒者出现对酒的依赖。
酒精依赖症 篇4
我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 几千年来历史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酒文化。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酒是一种祭祀的用品发挥了重要作用, 酒文化不断传承、延续至今。现代社会酒饮品在社交、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人们在联络感情、人际交往、商业洽谈等一系列社会活动中酒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 酒饮品的销量不断增长的同时, 一些人群形成了对酒精依赖的情况, 一项酒品销量的统计显示中国人每年的酒消耗量相当于一个杭州西湖, 酒精对大众身心的危害也日益显现出来。
国内的一些精神病治疗机构在上世纪九十年代, 对酒精成瘾的患者治疗采用了引进日本的内观疗法, 并且对内观疗法的效果也做了大量的相关研究。但是, 对内观疗法的效果, 或者确切的说内观疗法对治疗者的基本要求和酒精成瘾患者的特定人格特征的不匹配会影响到治疗的效果。
2 内观疗法简介及应用
2.1 内观疗法简介
2.1.1 理论基础
内观疗法来源于佛教真宗一派, 内观又可以称为内省就是“观察自己的内心”即通过反省自身洞察到自己的罪孽并为之忏悔拜托佛祖来拯救自己。日本创始者吉本伊信1937年提出在此基础上去掉宗教色彩发展了这一理论。进行内观疗法主要回忆自己在经历的人际关系上所存在的问题而彻底反省, 比较自己与他人的矛盾和他人对自己的关怀这之间的差异和原因, 并且进行自我洞察自我分析来纠正自己在人际交往当中的不良态度。接受治疗者对自身成长经历的人际关系进行回顾反思来洞察自己的人际关系达到自我中心意识的变化。
2.1.2 方法及条件
患者置于一个封闭的房间内, 环境要求安静与外界隔离, 患者进行治疗时可以选择舒适的状态进行系统的自我反省。一次疗程为7天, 从早上7点开始到晚上9点结束, 除饮食、饮水、排泄、睡眠等生理需要外, 进行14个小时的连续内观治疗。患者可以选择一个明确的主题并限定一个方向, 从童年开始回忆。回忆对象是自己亲近的人, 从母亲开始其次是父亲、兄弟姐妹或者是亲属等。每隔1小时有治疗者进行指导询问治疗的情况, 了解和督导下一步心理治疗内容尤其是指导患者在回忆里站在对方的角度, 对每一件事进行体验和思考。内观疗法分为3个阶段:初期1-2天, 为内观的探索时期患者回忆过去的不能集中精力缺少深层次的情感体验;中期3-6天内观进一步深入, 体验到的痛苦也随之出现患者的意志坚定能够接受痛苦继续治疗下去就能够感受到被尊重, 回事事件数量情感变化增多, 之后感受到精神上的负担可以摆脱, 体验到自己被接纳整个人都改变;结束期第7天内观这对自己父母等亲密关系的人看法有很大改变意识到自己出现的问题是由于自己追求完美、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造成。
患者自身的条件要求意志坚强接受治疗的者应具备区分自我内心和他人内心的能力且有能力保护自我。在治疗过程中要求患者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目前的问题之间的关系, 并且在开始前要有能够改变自己的信心愿意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内观疗法与患者的性格有关, 性格缺陷的患者在治疗时会遇到很大困难, 一些患者不愿深刻反省自己难以进行内观。还有一些记忆障碍患者在回顾自身成长经历时会遇到困难内观效果也不理想。
2.2 内观疗法的应用
内观疗法在治疗酒精依赖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国内的精神医疗机构对酒精依赖患者采用该疗法在治疗结束的随访中发现效果良好。对酒精依赖患者的内观治疗可按照如前所述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采用七天的集中内观, 按照内观的方法过程进行回忆。回忆内容是与自己有密切关系的人物和经历事件的情况, 别人为我做的、我为别人做的、给别人带来的烦恼这三个方面为内容, 按照年代顺序进行回忆对自己回想的事件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和分析并且做出自我反省。
2.2.1 内观疗法的不足
通过查阅国内关于该疗法治疗酒精依赖的文献可以看出, 内观疗法在实际应用中是较为有效的方法, 王承祖等学者运用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对12名酒精依赖患者调查并与全国常模比较应用集中内观疗法, 其中有7名患者治愈, 5名患者在治疗后又出现酒精依赖。说明对这类物质成瘾患者的内观治疗一方面要给于医学方面脱毒、脱瘾治疗;另一方面配合心理干预的治疗才能发挥良好的效果, 况且酒精依赖严重患者大脑功能紊乱出现一些精神障碍、人格的改变, 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内观治疗的效果不佳或者失败。因此, 医院心理门诊和专业治疗人员要对酒精依赖患者的病情评估诊断基础上决定是否适合内观治疗。
3 内观治疗酒精依赖的不适宜人群
不适宜人群主要考虑两种情况, 一是患者有嗜酒前人格的人格基础在酒精成瘾后出现进一步的人格改变;二是在酒精成瘾后发展为酒精中毒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 这些患者考虑不适用内观疗法或者在治疗中出现精神病的症状都不利于治疗的开展。酒精依赖患者的饮酒时间一般都在5年以上, 在饮酒过程中嗜酒者会对酒精逐渐产生耐受性, 即饮酒量增大饮酒间隔缩短自控能力低下难以控制酒量等以及在停止饮酒一段时间内会出现戒断反应。临床上酒精依赖患者会发展为慢性酒精中毒, 症状表现为急性谵妄、记忆缺失损害、人格改变以及酒精中毒引发威尔尼克脑病。
3.1 酒精依赖患者人格特征
在确诊的酒精依赖患者中, 大部分有嗜酒前人格因素。具有这种“嗜酒前人格”的患者行为方式、意志力、认知等方面表现出敏感多疑、性格孤僻、不合群疏远人、对他人被动依赖、自我中心、易激惹、自控能力低、反社会等。具备这些人格潜在因素条件, 这类人如果遇到压力、环境改变、重大生活事件影响的同时又采取消极的应对策略如借酒消愁、吸烟等方式就会促成酒精的成瘾。酒精成瘾形成后人格又会进一步改变, 表现出意志消沉缺乏进取心、为了缓解压力逃避现实、退行压抑、撒谎欺骗、自尊心下降等。人格的改变患者在接受内观疗法治疗时不能积极投入自我洞察反省, 人格缺陷可能出现不配合治疗的情况, 与治疗者有冲突矛盾出现阻抗移情等消极情绪或者不认真主动的回顾自己的经历。这些情况都是与内观疗法的基本理念不相适用的。
3.2 科萨柯夫综合征及酒精中毒性痴呆综合征患者
戒断之后出现的科萨柯夫综合征以记忆障碍为主, 患者出现逆行性记忆障碍并伴有错构虚构, 有欣快、幼稚、懒散、定向障碍等症状, 严重者智力减退, 并常伴有周围神经炎等症状和体征。该综合征以错构和虚构为典型, 错构是错误的记忆临床表现为对事件发生的地点、情节、人物、尤其是时间发生错误的记忆, 而且患者坚信不移。虚构是编造一段虚构的故事填补他所遗忘的经历中的一个片段, 内容也是支离破碎的记忆。例如:一位患者在治疗第2天时, 在上午回忆自己在小学时期父母对自己的关爱, 下午回忆自己对待父母的不好之处。一旦记忆出现问题那么会把时间、人物等的回忆顺序颠倒或者捏造事实。接受内观治疗的患者出现这种情况时回顾的是错误信息或者是一些编造的故事缺乏真实感, 这些错误的回忆不能使患者集中精力干扰患者的自我洞察和转换, 错误的回忆也会影响内观治疗的效果。治疗过程的三个步骤里通常最初回忆的对象是自己的母亲, 那么患者的错构、虚构的一段故事可能对觉察自身的感受有影响, 可能会把对他人回忆内容错误的当作是自己母亲, 患者对他人的情感感受内观治疗围绕的三个主题也会因为回忆内容的错误无法让患者产生悔过、感恩的情感并且对固有认知的改正对自己对他人新的认识也不能很好的完成。
3.3 酒精中毒性痴呆
酒精中毒痴呆患者的情况更为复杂这类人群有严重的人格改变患者变得自私行为粗暴自控能力、记忆减退、痴呆, 病人的社会功能减退或丧失。不健全的人格特征在治疗过程中会与治疗者的关系难以建立, 对治疗不配合自己不愿意自我洞察自我分析容易产生怀疑、多虑的情绪, 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理解力、定向力、语言能力低下记忆力逐渐丧失。患者认知、行为的改变已经不具备内观治疗的条件。
4 结束语
治疗酒精依赖的成功需要治疗者与患者之间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或者咨访关系, 酒精依赖患者自身所具有的嗜酒前人格, 表现为自我中心、孤僻、冷淡、自制力差等, 在建立关系时会出现一定的困难, 克服阻抗治疗者应进行一定的指导是患者配合治疗全身心的进入内观。但内观疗法治疗酒精依赖者还是有一些不足之处, 上文提到进行内观患者需要有坚定的意志和健全的人格。要求患者的知、情、意、行等方面应正常才能进行内观回忆。在选择内观疗法是应根据酒精依赖患者的实际情况, 部分人群没有达到酒精中毒的水平可以选择该疗法, 如果患者被诊断为慢性酒精中毒且出现酒精中毒性脑病不适合采用内观疗法。内观疗法来源于佛教在进行治疗时患者要回顾自己所经历的事件。酒精中毒患者在戒断后会出现一系列戒断反应甚至威胁生命, 治疗时对这类人群要在诊断的基础上区分。因此, 内观疗法不是适用于所有被CCMD-3或者ICD-10诊断为酒精依赖症的患者。
通过内观疗法治疗酒精依赖能够获得疗效, 内观疗法的基本理念也与我国的传统文化有一致的方面在认知上可以被患者接受。对于酒精依赖患者的治疗必须有所针对性认真筛选适宜人群, 对非适宜人群识别在阶段脱瘾后治疗防止出现戒断反应以及中毒性脑病患者的护理工作。接受内观疗法需要自身一定的意志力、人格的完整、记忆力的健全等基本条件, 如果条件不健全整个治疗过程难以顺利进行, 治疗酒精依赖的集中内观疗法在治疗后还需要巩固疗效。内观疗法使患者自我反省主动从他人角度思考心灵得到洗涤, 戒除酒瘾后人格恢复正常帮助调整行为方式促进个性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承祖.内观疗法[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 1988, 3:138-140.
[2]榛木美惠子.内观法基础[J].上海精神医学, 2005, 17:373.
[3]徐鹤定, 王承祖.内观疗法在精神科酒依赖者中的应用[J].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1997, 1 (1) :40.
[4]徐鹤定, 王承祖.内观疗法治疗酒依赖[J].上海精神医学, 1997, 9 (4) :280-281.
[5]徐鹤定, 王承祖.内观疗法治疗酒依赖及随访[J].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2002, 1 (36) :34-35.
[6]何蕊芳, 李忠义.内观疗法治疗酒滥用4例[J].上海精神医学, 2005, 1 (6) :352.
[7]施荣汉.内观疗法治疗酒依赖1例[J].中国民康医学.2011, 23 (1) :80-81
酒精依赖症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8月至2013年8月在我院住院的酒精依赖的男性患者62例, 年龄30~65岁, 平均 (42.8±7.2) 岁, 酒精依赖史5~25年, 平均 (10±5) 年。首次戒酒年龄为28~58岁, 平均 (7.5±5.2) 岁。住院次数1~5次, 平均2.3次。入选标准 (1) 符合中国精神障碍与诊断标准第四版 (CCMD-Ⅳ) 中对酒精依赖的诊断。 (2) 17项汉密尔顿抑郁表 (HAMD-17) 评分总分≥18分。 (3) 排除脑部等其他器质性精神障碍疾病或者滥用精神药物者。 (4) 患者知情同意。其中应用常规戒酒治疗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 应用艾司西酞普兰加常规治疗的3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 两组患者在年龄酒精依赖史等一般治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常规进行戒酒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戒酒治疗的基础上每日早上加用艾司西酞普兰口服, 起始剂量为5 mg/d, 然后根据病情调整10~20 mg/d, 在服用药物期间禁止对患者、使用任何其他对精神有影响的药物。
1.3 观察方法
观察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2、4、6周进行HAMD-17量表评分情况以及治疗前及治疗后1、2、3个月进行酒精依赖程度问卷。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正态分布的各统计指标均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组间数值比较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MD-17与HAMA评分对比:
表1示观察组治疗后1、2、4、6周HAMD-17及HAM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后4、6周HAMD-17及HAMA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
注:*P<0.05vs同组治疗前;#P<0.05vs对照组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酒精依赖程度问卷评分对比:
由表2所示两组患者在治疗3个月酒精依赖程度问卷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患者治疗3个月问卷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3 讨论
有研究显示酒精依赖者在进行戒断治疗时, 容易出现焦虑及抑郁症状, 其发病机制与中枢神经分泌去甲肾上腺素及5-羟色胺异常有关[3]。长期大量饮酒的患者乙醇代谢产物与体内5-羟色胺相互作用生成5-羟色氨酸, 使大脑大量释放5-羟色胺和NE, 造成该物质耗竭, 从而导致抑郁产生。艾司西酞普兰正是通过对5-羟色胺的调节作用来减缓患者发生抑郁风险, 其作用原理是通过对5-羟色胺转运体的基本位点结合和异构位点同时结合而发挥双重抑制5-羟色胺再摄取作用[4]。本研究显示, 应用艾司西酞普兰的患者相对于仅仅进行常规治疗的患者HAMD-17与HAMA评分更低, 酒精依赖程度问卷评分也更优秀。可见, 对正在进行戒断治疗的酒精依赖性患者加用艾司西酞普兰的效果更明显, 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注:*P<0.05vs同组治疗前;#P<0.05vs对照组
摘要:目的 观察艾司西酞普兰对治疗酒精依赖性抑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62例酒精依赖性抑郁患者, 其中32例患者行艾司西酞普兰+常规治疗作为观察组, 只常规治疗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 对比两组患者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17) , 饮酒渴求程度评定。结果 ①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MD-17与HAMA评分对比:观察组治疗后1、2、4、6周HAMD-17及HAM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后4、6周HAMD-17及HAMA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 (P<0.05) 。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酒精依赖程度问卷评分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三个月酒精依赖程度问卷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 (P<0.05) ;观察组患者治疗三个月问卷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 服用艾司西酞普兰能改善患者抑郁, 并且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对酒的依赖程度, 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关键词:艾司西酞普兰,抑郁,HAMD-17,饮酒可求程度评定
参考文献
[1]徐建强, 宁夔, 李洁.西酞普兰与西酞普兰联合纳曲酮治疗酒精依赖伴抑郁的对照研究[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3, 15 (4) :36-38.
[2]陈艳琼, 魏玲, 熊玉芳.艾司西酞普兰治疗酒精依赖者情绪障碍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 2013, 6 (5C) :55.
[3]原伟.纳曲酮治疗酒依赖患者的安慰剂双盲对照研究[J].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2009, 18 (4) :325-330.
“投资依赖症”与产能过剩 篇6
目前中国经济面临的最严重问题是产能过剩。比如, 中国粗钢年产能为10亿吨, 但2012年总产量只有7.2亿吨, 产能利用率为72%, 而2012年钢铁业利润率只有0.04%。事实上, 生产两吨钢所获得的利润, 只能买一根棒棒糖。截至9月1日, 中国500强企业平均利润率为4.34%, 比2012年降低了0.33个百分比。
有人说, 当前的产能过剩来自过去的过度投资;也有人认为, 产能过剩是因为有效需求不足, 而决策层的观点似乎是两者的折中。
一方面, 当局要求数千家公司削减产能;另一方面, 政府引入了一些“迷你刺激”措施, 比如给“微型企业”免除营业税和销售税, 要求银行增加出口企业贷款等。
官方口径是中国的增长模式需要减少投资、增加消费, 但并非所有中国经济学家都同意这一点。他们认为, 资本存量是增长的关键因素, 而中国的人均资本存量相对发达国家仍然很低, 这意味着未来投资空间很大。
诚然, 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的一大动力, 赶超发达国家收入水平要求中国必须在长期增加资本存量, 但是, 要紧的不是资本存量的规模, 甚至也不是投资水平, 更关键的是投资增长率。
几十年来, 中国投资增长率大幅高于GDP增长率。根据官方统计数字, 中国的投资率已接近GDP的50%, 资本效率随着资本规模的增加而逐步下降。如果把投资飞速增长造成的环境破坏考虑在内, 中国的资本效率还会更低。
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不亚于实体资本和劳动。如果资源配置向实体资本的倾斜以破坏人力资本积累为代价——而后者又是充分消费的不可或缺的条件——经济增长就更有可能放缓而不是加快。因此, 中国应该降低投资增长率, 提高消费增长率, 让投资率在更加可持续的水平上稳定下来。
当然, 认为中国产能过剩反映的是有效需求不足, 也不是完全错误的, 然而有效需求来自何处?在这方面, 中国钢铁业再次提供了很好的例子。尽管中国在钢生产方面并无比较优势, 但仍建设了大约1000家钢铁厂, 产出占了全球总产量的半壁江山。早在2004年, 中国政府就试图降温过度投资, 但由于基础设施投资和房地产开发带来的强劲需求, 产出仍然增长迅猛, 从当年的3亿吨增加到2012年的10亿吨。
中国的投资大体可分为三块:制造业、基础设施和房地产业。2008年底和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顶峰时, 经济刺激带来的基础设施投资提升维持了产出增长。2010年, 房地产开发投资取代了基础设施投资成为增长的主要动力。如今, 基础设施和房地产都是中国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中国确实需要更多的基础设施投资, 特别是在电力、水电、交通、通信等方面, 但投资节奏必须充分考虑金融约束。更重要的是, 中国可以、也应该更多地投资学校、医院、养老院等社会基础设施。
房地产投资则是另一回事。很难判断中国房地产泡沫的严重程度以及破灭时间。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中国在房地产开发上已经投资得太多了。
中国人均收入不到6000美元, 但中国房屋自有率高达90%左右, 而美国还不到70%。中国人均住房面积为32.9平方米, 而香港中等家庭住房面积才刚刚达到48平方米。中国有696家五星级饭店, 另有500家在建。全球在建的10座最高建筑中, 有5座位于中国, 在我看来这只能用“疯狂”来形容。
中国经济正在被房地产投资绑架。一方面, 中国不应该通过保持房地产投资的高增长率来解决产能过剩。社会住房项目投资值得欢迎, 但目前占GDP高达10%-13%的房地产投资已经太高;另一方面, 如果房地产投资增长回落, 产能过剩就无法消除。这一两难凸显出中国所面临的结构性调整挑战, 这也应该让投资者保持谨慎。
你有“PPT依赖症”吗? 篇7
由于在教学中对PPT的依赖已经成为常态, 以至于板书到成了稀罕物。去年年底, 南京师范大学俞香顺老师漂亮的手写板书被网友拍成照片发到网上, 并命名为“杨柳体”, 还着实火了一把, 并引发了网络上“手写板书和PPT, 你捧谁?”的大PK。
面对严重的PPT依赖现象, 有些学校开始“挥刀斩PPT”, 提出了上课不许用PPT的要求, 并美其名曰要上“素课”。在《中国青年报》所登文章对学生的采访中, 也有个别学生愤怒地表示:“我们真想把学校里的多媒体教室砸了!”
其实, 我们大可不必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教师上课用PPT, 本意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质量, 多媒体的使用也确实在这方面发挥了作用, 这无可厚非。但是, 过分依赖PPT、滥用PPT, 却造成了前面所说的种种弊端。可见, PPT依赖实质上是对PPT的过度使用。治疗“PPT依赖症”的处方并不是不用PPT, 而是每位教师要想明白, PPT应该在什么情况下使用、怎么使用。在我看来, 我们不妨把问题归结为3个W。
第一个W是when, 就是多媒体教学在何时是有效的?换句话说, 我们应该遵循什么样的规律来制作和使用PPT?我们必须考虑:什么时候需要采用图形、图像、动画?能用简单图形表达清楚的, 就不必用复杂的图像来呈现。二维动画能演示清楚, 就不必用视频。文字与图形如何更好地结合呈现?在课堂上, 什么时候该停顿, 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诸如此类的问题, 将使我们避免把课堂变成“拉洋片”。
第二个W是who, 就是多媒体教学对什么样的学生是有效的?对这个问题, 心理学家曾做过多项研究。美国学者迈耶就认为, 多媒体对先前知识较少的学生效果比较明显, 对先前知识较多的学生效果不明显;对空间能力较高的学生效果明显, 对空间能力较低的学生效果不明显等。我们传统的“备课”中就有“备学生”一说, 现在的教学设计也强调对学生情况的分析, 因此, 在使用PPT教学之前, 我们应该考虑清楚, 我这节课所面对的学生适合用PPT吗?
第三个W是where, 就是多媒体教学在哪里是有效的?换句话说, 多媒体教学对什么内容最有效?这个问题恐怕要依不同学科具体回答了, 比如说, 在语文课上, 大段的展示文字, PPT成了“课本搬家”、“黑板搬家”;数学课上, 凡是立体的几何图形都用PPT展示, 完全取代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还有前面提到的理化实验课, 用PPT视频代替学生的动手实验。诸如此类, 显然就把PPT用错了地方。
酒精依赖症 篇8
一、分税制改革催生“土地财政”
为了增强中央的宏观调控能力, 改变“中央弱、地方强”的财政局面, 我国在1994年实行了分税制改革, 重新划分了事权和财权。此次分税制改革对提高中央政府财力的作用十分显著。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总额的比重由1993年的22.0%升至1994年的55.7%, 此后维持在平均52.46%的水平, 这使中央政府掌握更多的财政资源, 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政治控制能力。同一时期, 我国整个经济的成长性也非常明显, 分税制从制度上促进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加强税收征管、增加财政收入的积极性, 全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地方财政出现了普遍的收支不平衡, 收支缺口逐年扩大。至2010年, 全国地方财政当年的收支缺口已达到了惊人的33 271.39亿元。
数据来源:根据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整理计算
地方财政收支长期失衡究其原因就在于此次分税制改革造成了地方政府财权和事权的非对称性。地方政府除了承担本地区一般的公共服务支出外, 还要承担国防、公共安全、教育、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社会保障与就业等支出。但划归地方的税种却大都是一些税源零星、征管难度大的小税种。当预算内的收入越来越不能满足支出的需要, 为了平衡支出, 地方政府就只有从预算外寻找资金的来源。当前, 中央政府将存量建设用地收益全部留归地方政府, 新增建设用地部分则按平均土地纯收益与地方政府进行三七分成, 因此卖地的收入基本上全部归地方政府所有。[1]从2004年至2011年, 地方政府通过“招、拍、挂”方式获得的土地出让金超过10万亿元。
“土地财政”虽然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助推的作用, 但也带来了诸多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土地财政”使地方政府敢于大量举债, 增加地方财政风险和银行信贷风险。据《2011年国土资源部公报》公布的数据, 截至2011年, 全国84个重点城市处于抵押状态的土地为30.08万公顷, 抵押贷款4.80万亿。这其中还不乏存在着一些土地的非法抵押融资。2011年国家土地督察机构在抽查的31个市、25个县中, 发现有12个市、22个县存在土地违规抵押融资贷款行为, 涉及面积10.47万亩, 贷款总额557.98亿元。“土地财政”还推高了房价。以上海为例, 2001年和2011年上海的商品住宅平均销售价格分别为每平方米3326元和14 290元, 十年间房价涨了330%。由于住房消费属于刚性需求, 过高的房价必然对居民其他方面的需求形成抑制作用。此外, 地方政府在征地拆迁过程中与失地农民和被拆迁居民的矛盾冲突不断, 流血事件时有发生, 严重影响了地方政府的执政形象。
二、目前我国地方税收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个比较合理的财政收入结构中, 税收应是其主要的收入来源, 占绝对份额, 而非税收入则作为税收的补充, 主要是弥补公共财力的不足。[2]1994年分税制改革之后, 地方税收体系的建设长期被忽视, 导致其组织地方财政收入和调控地方经济运行的功能不能充分发挥。如果要摆脱对“土地财政”的依赖首先就必须完善地方税收体系, 使地方税收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一) 地方税种数量虽然不少, 但缺乏主体税种
分税制改革中划给地方政府的税种大部分是一些税源分散、征管难度大、税收收入零星的小税种。除营业税外, 税源集中、税收收入规模大的税种基本上都划归中央税或共享税。2010年, 地方政府的税收总收入为32 701.49亿元, 其中来源于营业税的收入为11004.57亿元, 占比33.65%, 来源于其他8个地方税种的收入合计为7267.41亿, 仅占比22.22%。当前, 我国正在进行营业税改增值税的试点。营业税属于地方税, 增值税属于共享税, 中央与地方按75%和25%进行分成。虽然试点方案中指出在试点期间, 为了维持现行财政体制的基本稳定,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后的收入仍归属试点地区。但将来营业税改增值税的工作全面铺开后, 届时该项税收收入是否仍属于地方财政就有待商榷了。地方政府有必要在营业税之外培育新的主体税种, 为地方财政寻找新的财源。
(二) 部分地方税种改革滞后, 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1. 现行房产税设计不合理, 征管不到位。
我国房产税的计税方式有两种, 一种是按房屋原值一次性减除10%-30%后的余值从价计征, 税率为1.2%;另一种是按房产出租的租金收入从租计征, 税率为12%。采用从价计征的方式, 新、老房屋的税负存在较大差距, 有失公平;并且在目前房价高涨的背景下, 房产税为地方政府组织收入的功能也不能得到有效的发挥。采用从租计征的方式, 由于房屋出租方不易寻找且纳税意识较差, 房产税实际征收的难度很大。房产税还规定了如个人拥有的非营业用房产免税等诸多税收优惠政策, 一方面导致征税范围过于狭窄, 另一方面也不能对投机炒房起到抑制作用。[3]
2. 现行资源税不利于资源合理开发利用。
我国目前资源税的征税范围仅限于依法规定的矿产品和盐, 未将具有生态环境价值的森林、牧场、地热、水等资源纳入征税范围, 导致这一类资源被过度消耗和严重浪费。资源税采用的计税方式不仅是从量计征而且规定的税额普遍较低, 使资源的稀缺性和市场价值不能被充分反映, 容易导致对资源的过度开采。
3. 其余地方税种亦存在不足之处。
印花税有13个税目, 计税依据五花八门, 不易掌握。土地增值税采用超率累进税率, 税率设计过于复杂, 操作难度大。城镇土地使用税每平方米0.6~30元的税额标准对于巨大的土地级差收入的调节功能已是微不足道, 不能充分发挥其杠杆作用。耕地占用税税源零星分散, 结构复杂, 实际征管难度大。
(三) 地方税收管理权过多集中于中央
税收管理权, 包括税收的立法权、解释权、减免权、税目和税率的调整权等。目前, 地方税收的各种管理权限高度集中在中央政府, 地方政府只负责税款的征收和在极小的范围内制定一些补充措施和征税办法。地方政府税收管理权限过小, 尤其是税收立法权缺位, 使地方政府不能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开征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新税种和调整税收政策, 不利于地方政府因地制宜的运用税收杠杆调节当地经济运行。[4]
三、完善地方税收体系的对策
(一) 完善以房产税为核心的不动产税
我国目前与房地产相关的税种有不少, 如房产税、土地增值税、耕地占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契税、营业税 (特指建筑业营业税和销售不动产营业税) 。但这些税种多为在流转环节一次性征收, 持有环节征收的比较少。这种“重流转, 轻持有”的税种设置使与房地产相关的税收收入受到房地产行业景气程度的很大影响, 不利于地方税收收入的长久、稳定。改革的方向是将征税重点转向房地产持有环节, 使以房产税为代表的不动产税成为地方财政的支柱税源。我国现行的房产税存在着计税依据不合理、征税范围狭窄等问题, 为了使房产税发挥应有的组织财政收入和调节社会财富分配的功能, 房产税的计税依据应取消从租计征, 统一按房产市场价值从价计征, 同时扩大房产税的征税范围, 把除刚性需求住房之外的个人非营业性住房也纳入征税的范围。
(二) 加快资源税改革的步伐
我国西部地区地广人稀, 房产数量和价格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较大。2010年浙江、福建、广东、新疆、青海、甘肃六省的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是分别是每平方米7826元、5427元、6513元, 2604元、2517元和2483元。同一年, 新疆、青海和甘肃三个省与房地产相关的房产税等五个税种收入合计为74.77亿元, 仅相当于广东一省的十分之一。上述数据表明, 在我国西部地区, 不动产税难以成为地方财政的收入支柱, 应考虑培育其他的税源。我国西部地区虽然经济不发达, 但却拥有丰富的矿藏资源, 只是现行资源税从量计征的计税方式使当地几乎不能分享资源价格上升带来的巨大收益, 是“捧着金饭碗受穷”。如果将资源税计税依据改为从价计征与从量计征相结合并适当扩大征税范围不仅能改善当地的财政状况, 而且有助于抑制资源浪费,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局网站数据整理分析
(三) 重新划分中央与地方的税收管理权限
解决税收管理权限过度集中于中央政府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实现真正的“分级管理, 合理分权”。具体来说, 中央税、共享税的税收管理权限仍应高度集中于中央政府, 这是毋庸置疑的。地方主体税种以及全国统一征收的地方税种, 其税收调整权可适度下放给地方政府, 但税收调整权的行使应是在授权范围内, 不能越权。由全国人大立法赋予省一级地方政府单独开征具有地方特色的区域性税种的权力, 新税种的开征经过中央政府批准后, 税收管理权限可以全部下放。
摘要:分税制改革后地方税收体系建设缓慢, 地方政府长期收支不平衡, 依靠土地出让金填补资金缺口。目前, 我国的地方税体系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主体税种缺位, 部分税种设置不合理, 税收管理权限过小。完善我国地方税收体系应从优化税制结构和合理划分税收管理权入手。
关键词:土地财政,分税制,地方税收
参考文献
[1]陈志勇, 陈莉莉.“土地财政”:困局的破解[J].财政监督, 2012 (5) :12-15.
[2]赵合云.“土地财政”的不良影响及其形成机制[J].统计与决策, 2012 (5) -172-174.
[3]傅樵.房产税的国际经验借鉴与税基取向[J].改革, 2010 (12) :57-61.
[4]刘学锋.地方税制研究[J].特区实践与理论, 2011 (1) :8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