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断机制

2024-11-06

垄断机制(共5篇)

垄断机制 篇1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于2008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 反垄断法是市场经济国家的基本法律制度, 在西方被称为“经济自由的宪法”, 但在某些特定行业或领域中, 为了维护社会整体利益, 允许存在一定的垄断状态和垄断行为, 即符合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这些行业取得了合法的垄断地位, 在其核心领域没有能够与之抗衡的竞争者, 正是这种缺乏正常市场竞争的机制, 导致了技术创新水平低下、产品质量下降等问题的发生。

一、垄断行业发展现状

(一) 依法取得垄断地位行业。

为了维护社会整体利益《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第二章第十五条明文规定了反垄断法适用除外的七种情形, 主要是由于公用事业、农业、金融等行业需要避免过度的竞争, 减少重复投资, 同时也保障消费者得到质优价廉的产品或服务;在军事国防领域, 为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 保证产品的生产与开发拥有充足的物质基础和先进的技术保障, 军事与国防产品也要由国家垄断生产经营。[1]以农业为例, 农业不仅包含经济再生产过程, 同时也交织着自然再生产过程, 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地位, 如果处在自由竞争的市场条件下, 农产品市场的供求波动对社会将造成极大的危害。因此, 许多国家都允许这些行业的经营者之间订立限制竞争的协议, 甚至有的国家还规定了最低保护价格, 国家给予价格补贴或直接参与购销活动。

(二) 长期经营处于垄断地位行业。

现代反垄断法普遍承认和保护合法获取的垄断地位, 制止滥用垄断地位的行为, 即所谓的“垄断本身合法, 但垄断行为不合法”。2003年的思科诉华为案被称为我国入世以后, 国内企业在国外遭遇的最大一桩知识产权侵权案。从市场竞争角度考虑, 这场知识产权侵权诉讼更多伴随的是思科公司维护市场优势、排斥竞争对手的一种手段。思科长期处于垄断地位, 人为地阻止了各企业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 导致其他公司无法进入这个被思科“垄断独裁”的市场, 与此同时, 其垄断势力还会辐射到相关产品市场的上游和下游, 使得竞争对手无法参与到真正的竞争环境当中。[2]

二、垄断行业创新的主要障碍

(一) 法律制度不完善。

反垄断法虽然已经出台, 但是我国仍然缺少完善的反垄断法律体系。我国现行的有关知识产权滥用的反垄断法律法规, 虽然对涉及知识产权的垄断或限制竞争行为作了一些直接或间接的规定, 但是这些规定非常零散并且不明确, 主要表现为散见于相关的法律、行政法规之中, 并且多数法规只适用于有关对外经济贸易活动中的行为, 而不是普遍适用于中国市场上的有关知识产权滥用的垄断或限制竞争行为, 适用范围有限, 内容也需要更新和完善。[3]

(二) 中小企业发展受抑制。

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 我国一直将大企业发展作为国民经济建设的重点, 虽然法律有意识的要保护中小企业的发展, 颁布了《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小企业促进法》等, 但侧重点主要还是放在了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上, 并且这些法律效力等级不一, 未能形成完备的法律体系。同时, 我国垄断行业虽然已经在逐步改革, 但其准入限制一直没有消除。垄断行业经营者大部分为国有企业, 或国企改制后转民营的企业, 与国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能够获得和把握较为充分的政策、经营方面的信息, 而中小企业获取信息的渠道较少, 存在信息不平等的现象, 无法与垄断企业充分地展开公平竞争。另一方面, 从中小企业自身而言, 无法筹集到足够多的资本投入垄断行业, 然而一旦进入, 当政策或者其他外部或内部因素改变时, 以前的投资就化为沉淀成本, 中小企业主出于规避风险, 也不太愿意进入垄断行业。[4]

(三) 传统产业创新成本较高。

传统产业固定成本高, 前期投入多, 资金风险大, 回报周期长。垄断者由于占据了行业支配地位, 技术和管理创新缓慢其原因不仅仅是其可以凭借垄断地位攫取高额利润, 还因为创新就意味着原有技术以及管理体制的大幅度改革, 技术改革过程中势必要涉及到原有机械设备及其他固定资产的更新换代, 垄断企业主在付出高额投资并获得垄断利润的情况下, 很难做到推陈出新。

三、垄断行业创新激励机制

(一) 健全相关行政法规和指导性文件。

由于《反垄断法》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 仅凭一部《反垄断法》难以形成系统完善的反垄断法体系, 要通过完备现行的法律控制机制, 力求做到既能使知识产权得到充分保护, 又能使其行使尽可能不限制竞争。我国应在反垄断法有了原则性规定的基础上, 在具体的行政执法与司法实践中再逐步形成一些操作性较强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等, 列出执法或司法机关追究或豁免某一反竞争行为时的考虑因素和价值尺度。积累足够多的案例与经验后, 再在反垄断法基础上, 以实施细则或单行法规的形式对与知识产权有关的反竞争行为的豁免、限制和禁止分别予以规范, 将《反垄断法》无法纳入的具体规定和随市场变化而法律无法及时应变的内容归入其中, [5]同时还可以发挥民法基本原则如诚实信用、公序良俗等弹性条款来补充规范。

(二) 针对国家政府部门。

1.政府信息透明化。

当前中国存在的垄断现象, 除了一些在市场上形成的竞争性垄断外, 最主要的还是非竞争性的行政性垄断。针对这种经济现象, 《反垄断法》第五章以专章的形式规定了制止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打破行政垄断, 切实做到政企分开, 保证政府信息透明化, 使中小企业与垄断企业享有平等的信息渠道, 能够充分了解行业发展方向以及国家支持项目等信息。同时, 国家产业政策要保持相对稳定, 使中小企业能够预计到投资的前景及风险, 树立中小企业进入垄断行业的信心。

2.转让国家基础设施使用权。

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 这是中小企业想要进入垄断行业所望尘莫及的。在这种情况下, 最好是由国家对基础设施进行投资, 并将使用权转让给企业, 企业向国家交纳一定的使用费。这样既能保证国家逐步收回基础投资, 又可以打破垄断, 迫使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力, 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或产品。我国电力、通信、航空等诸多领域相继进行改革改组后, 原有垄断企业以市场主体参与竞争, 为中小企业进入垄断行业提供了可能。国家从经营者转为监督者, 经营活动由市场调节也符合当代市场经济的要求。

3.规范政府对垄断行业的监管。

政府应该依法加强对自然垄断行业的监督, 既包括加强安全、普遍服务等的管制, 也包括对垄断企业经营目标和收入分配进行严格管制。在涉及公众利益的产品和服务价格方面, 因为其价格的高低涉及到国家、公众和企业三方利益的分配, 所以应该实施规范的价格听证制度, 做到价格的设定既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也充分考虑到民生民情。同时, 在整体上要坚持公共利益优先, 企业内部按要素分配原则, 不能将国有资产投资和用于维护稀缺资源的收入, 作为垄断企业收入分配的依据。从各国对公用企业改革的经验来看, 放松对自然垄断行业的市场准入管制, 引入竞争机制, 让更多厂商参与垄断行业的生产经营是改革成功的关键所在, 自然垄断业务同样可以通过特许经营权的拍卖, 使其具有一定的竞争性。

(三) 针对国有大型企业。

1.反垄断法规定内容。

反垄断法第一章总则第七条指出“国有经济占控制地位的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行业以及依法实行专营专卖的行业, 国家对其经营者的合法经营活动予以保护, 并对经营者的经营行为及其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依法实施监管和调控, 维护消费者利益, 促进技术进步。行业的经营者应当依法经营, 诚实守信, 严格自律, 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 不得利用其控制地位或者专营专卖地位损害消费者利益。”

2.加快国有控股企业公司制改造。

国有控股企业改革关系到资源配置的效率和国民净福利, 除少数关系到国家安全等有特殊要求的行业外, 大部分企业应该通过混合所有制形式引入战略投资者, 国家资本投资入股或控股, 实现垄断行业投融资主体的多元化和市场化。垄断行业改革需要把引入竞争和民营化结合起来, 在开放竞争的基础上实施民营化改革。民营化带给管制者竞争的责任和压力, 越来越多的产业将开始进行纵向分离, 以便创造竞争性结构。这样推行下来, 垄断行业改革的内容就会从单纯的民营化, 转换为伴随结构重组引入竞争的民营化。

3.设立创新激励部门。

针对国有大型企业内某些部门, 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现象, 应该设立专门的创新激励改革部门, 定期对各部门的业绩水平进行评估, 如果业绩水平有所下降或一直处于某一状态没有提高, 就要进行立项、调查寻找原因, 当评估结果为需要该部门在现有基础上进行改革创新时, 则辅助该部门制定一系列新的工作标准以及改革指标, 并在改革过程中提供必要的技术和经济支持。

(四) 针对中小企业。

1.反垄断法规定内容。

通过加强立法来保护中小企业是各国在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普遍采用的重要手段, 反垄断法是为中小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环境的有力武器, 第二章第十五条明确指定“提高中小经营者经营效率, 增强中小经营者竞争力的所达成的协议不属于垄断协议, 不适用于反垄断法。”反垄断法有利于中小企业摆脱受歧视待遇, 中小企业可以依据反垄断法向国家有关机构举报, 甚至向司法机关提起诉讼来维护公平的市场秩序和自身的合法权益。

2.建立专门的中小企业竞争维权机构。

中小企业在与大企业竞争中明显处于弱势, 甚至不能获得与大企业竞争的机会。因此要建立专门的中小企业竞争维权机构, 弥补中小企业反垄断意识不强带来的不利, 并负责受理中小企业关于产业政策及竞争政策方面的投诉或起诉, 由专业人士负责跟进处理, 更好地满足中小企业发展的需要。

3.鼓励企业联合, 提高整体竞争力。

由于中小企业规模上的局限性, 决定了其在跟大型企业竞争中往往处于不利的地位。为了弥补中小企业在实力上的不足、加强自身的竞争力, 在未从实质上妨碍竞争的情况下, 要鼓励中小企业联合起来, 组成中小企业卡特尔, 满足资金以及规模方面的要求, 更新现有技术, 提高产品质量, 降低生产成本等, [6]以应对大企业的挑战和竞争。在与大企业竞争发展的过程中, 国家还应制定相关法律为中小企业提供特殊合作便利, 提高中小企业竞争者的待遇。

参考文献

[1].王晟.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利弊分析[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2

[2].王先林.对思科、华为知识产权之争中的“私有协议”垄断问题的思考[J].中南大学学报, 2003, 4

[3].王先林.知识产权滥用的反垄断法规制论纲[J].经济法论坛, 2004

[4].彭莉.反垄断法保护中小企业的若干问题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 2007

[5].陈敏.知识产权法与反垄断法的貌离神合[J].热点观察, 2007, 10

[6].Lester Ross.China's Antimonopoly Law[J].Antitrust, 2008, 2

此垄断不是彼垄断 篇2

关键词:垄断;商业垄断;垄断组织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6-092-1

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二第6课指出成立于17世纪初的荷兰东印度公司是垄断性贸易公司,又在第8课指出,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了垄断和垄断组织。垄断到底什么时候产生的,此垄断与彼垄断是不是同一回事?本文对此作一分析。

何谓垄断,原指站在市集的高地上操纵贸易,后来泛指把持和独占。在我国封建社会,凡是有利可图的工商业领域,基本上都被国家垄断(工商食官虽然在春秋战国时期打破,但是民间工商业在很长时间内只是作为补充),民间资本禁止进入。这是一种相对封闭的国家垄断,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形态基本一致。它的落后性越往后体现得越明显,这也是中国近代落后的重要原因。19世纪末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这种国家垄断才逐渐松弛。

新航路开辟以后,西欧进入扩张时代,垄断性的商业公司大行其道,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据统计,17世纪初的东印度公司,不只是荷兰一国,如英国东印度公司(1600),丹麦东印度公司(1616),葡萄牙东印度公司(1628),法国东印度公司(1664)和瑞典东印度公司(1731)。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于1602年,在当时诸公司中,威名甚大。荷兰东印度公司是具有国家职能、向东方进行殖民掠夺和垄断东方贸易的商业公司。成立之初国家给予公司在亚洲进行殖民活动21年期限的垄断权,同时在东起好望角,西至南美洲南端麦哲伦海峡具有贸易垄断权。这是国家特许的垄断特权,政府持有股份,为战争支持薪水,与外国签订条约,铸造货币,建立殖民地等权利,在近200年的时间里,在世界贸易中有重要影响力,每年给政府分红18%。荷兰东印度公司发展势头十分迅猛,1669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拥有超过150艘商船、40艘战舰、五万名员工,与一万名佣兵的军队,股息更是高达40%,是当时世界上最富有的私人公司。它在亚洲约有35个据点,建立了庞大的商业帝国。据统计,它的日本据点获利为388%,台湾据点获利为25.6%,具有十分强大的吸金能力,攫取了巨大的利益,满足了资本原始积累的要求,也进一步夯实了荷兰殖民帝国的根基。荷兰成为17世纪的殖民帝国,其东印度公司立下了汗马功劳,可以说荷属东印度公司扮演了国家殖民扩张的急先锋。17世纪下半期,为了争夺殖民地市场和海上霸权,英国和荷兰之间进行了三次战争。荷兰的海上力量大大削弱,它开始逐渐走下坡路,难与英国在海上争雄,同时由于国内对于亚洲货品的需求量大减,导致荷兰东印度公司的经济出现危机,终于在1799年12月31日公司解散。这说明商业垄断资本与国家兴衰息息相关。如果说荷兰东印度公司衰落是国运不济的结果,那么象英国商业垄断资本的消亡则主要面临工业资本的挑战,随着工业革命在英国的迅速推进,商业资本逐渐失去了它往日的地位,1813年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垄断地位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自由贸易,自由竞争,自由经营。从这个角度来看,商业垄断组织是资本主义不发达的产物,它必然随着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出现和发展而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而正是在自由主义基础上产生了垄断组织。

垄断组织是大企业之间为控制生产与市场以获取更大利润而结成的经济联合体。这种控制是通过订立各种协议规定价格、划分市场、分配产量来达到目的的。垄断组织的形成大致经历三个阶段:一是19世纪60、70年代,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出现垄断组织,但它们还仅仅处于萌芽状态,对经济发展影响不大。二是1873年经济危机之后,垄断资本有了大发展,但不巩固,还只是一种暂时现象。三是到19世纪末,随着资本主义生产高涨,尤其是1900至1903年经济危机的发生,垄断组织开始对经济发展进程产生重大影响,成为全部经济生活的基础,自由资本主义开始转变为垄断资本主义。垄断组织的原型是股份公司,其宗旨是吸收社会上的游散资金,以适应迅速发展的资本主义工业对巨额资本的需求。这一形式加强了资本的积聚。而生产过程在技术上的进一步复杂化,则导致了生产集中,这种生产集中在经济危机之后迅速加强,其主要表现是:生产规模增大,生产的规模效益突出,资本的有机构成提高,劳动力的比重下降。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有: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和康采恩。垄断组织也有一个从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其最高级是目前的国际垄断资本主义。19世纪晚期的垄断组织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垄断的出现,被视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实力的发展和增强,资本主义各国的垄断资本家从控制国家经济命脉进而控制国家政权,越来越多地干涉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以赚取最大限度的利润。随着各国垄断组织的出现,国内市场也相对狭小,垄断资本家竭力到全球各地争夺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在世界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形成了国际垄断集团。代表垄断组织利益的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对外侵略扩张,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到19世纪末,整个世界已被瓜分完毕。

像荷属东印度公司这类商业性垄断贸易机构是手工工场的产物,是国家特许垄断的表现,它在早期殖民过程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抢夺殖民地和加速资本原始积累)。而垄断组织则主要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是自由竞争的结果,是资本主义由低级向高级转变的重要标志,它对资本主义发展影响极其广泛。

垄断机制 篇3

在现代商业中, 企业研发投入所占比例越来越大, 研发创新已成为企业可持续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Caloghirou (2003) 指出, 由多家企业、以从事合作研发为初衷而建立起的组织已逐步影响所有产业。实证研究表明, 这些组织提高了投资企业劳动生产率和显著降低了产品的边际成本 (Benfratello和Sembenelli, 2002) , 同时也影响了产品市场的竞争 (Vonortas, 2000) 。不同于传统意义上寡头垄断市场中企业实行完全竞争、不合作机制, 实际很多情况下各企业在某些领域合作, 在另外一些领域保持竞争关系, 而本文也将在这一方面进行阐述。

鉴于研发具有其特殊的公共性质, 即不管如何保密, 部分新技术仍会流向企业竞争对手, 而这将减少竞争企业在研发上的投入, 且很多时候这种技术外溢是大量的 (Bloom, 2007) , 可以将市场机制分为以下三种 (Claude D’Aspremont, Alexis Jacquemin, AER, 2012) :在第一种竞争机制下, 企业双方无论是产品研发还是产品销售市场都保持着竞争关系, 没有任何合作关系存在, 同时也不存在任何技术溢出;第二种机制可以称为“后期竞争市场机制”, 企业在前期研发中共享基本信息, 保持合作关系 (也可理解为完全技术溢出) , 而在后期产品定位和销售市场上处于竞争关系;第三种机制是企业在第二种机制前提下做进一步的延伸合作, 在产品销售市场上实施类似的政策及计划, 这种机制的判断一般取决于对知识产权的保护程度, 在该种机制下, 各企业可以共享所有研发成果, 并同时控制整个产品流程以挽回其对研发投资的成本。

企业投资于合作研发的动机主要取决于两个外部效应 (Kamien, 1992) :竞争优势外部效应和联合收益外部效应。两者都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技术外溢。竞争优势外部效应指的是企业研发对竞争企业产品成本削减的影响。通过技术外溢每家企业都能无偿获取竞争企业研发成果。联合收益外部效应意味着技术外溢加强了其竞争企业在产品市场上的地位, 一方面降低了自身的利润, 但同时增加了竞争企业的利润, 这样导致的联合收益可能是正的也可能是负的, 这取决于技术外溢的规模。

可以预见的是在后两种机制下, 产品研发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重复研发, 因为减少了该产品的研发投入, 而这也是公司为何联合研发的主要动机之一 (Hernan, 2003) 。为简化模型, 本文拟设定仅存在两家企业的寡头垄断市场模型, 同时考虑企业预期收入以及整个社会福利, 考察技术外溢对这两者的影响。

2 模型

考虑市场上仅有两家企业生产同类产品, 其整体满足反需求函数, 以、表示两家企业分别的产量, 则为社会总产量。为企业的成本函数, 其中, 为本企业的研发投入, 为竞争企业的研发投入。并假设是线性的, , 。

假设产品初始边际成本为, 从而。研发投资将导致产品成本的下降, 而竞争企业的技术外溢效应也将导致本企业产品成本的削减, 因而实际有效研发投资可以定义为:。其中, 为技术外溢效应, 。

由实际有效研发投资所引起的成本削减可以定义为 (Kamien, 1992) , 且其投资回报递减, 即, 且 (Adams和Griliches, 1996;Madsen, 2007) 。根据Amir (2008) 指出:研发投资遵循以下原则, 在总研发投资固定的条件下, 不管处于何种外溢效应水平, 家企业独立研发所导致的成本削减都低于只有一家企业研发所导致的结果, 即:

基于上述条件, 作如下设定 (Amir, 2000) :

其中, 代表研发过程的有效性, 即越小, 研发越高效。则其实际成本函数为:

易见, 由于技术外溢效应的存在, 企业可以无偿获取竞争企业的部分技术, 从而导致自身产品成本的削减。基于其研发选择, 企业采用不同的研发水平策略和产品策略。下文将分析在三种不同竞争机制下企业间的博弈。

(1) 企业在产品研发和销售市场均采取竞争策略。企业的利润可以定义为:

由于企业在产品销售市场选择竞争策略, 从而根据纳什均衡, 即:

可得均衡产量:

故其均衡利润可以记为:

考虑企业在产品研发依旧采取竞争策略, 则其均衡解满足, 且

得:

(2) 在第二种竞争机制下, 企业在前期研发选择合作, 而在后期销售市场保持竞争, 则在研发过程中, 企业追求联合收益最高, 即:

上述解对应了在企业就前期研发达成合作意向的基础上最终市场均衡状态, 对比两种情形, 可以看出, 在技术外溢相对较大的时候, 即时, 企业在研发合作阶段会提高其研发投入, 即。同样的, 当技术外溢因子时, 即满足:

研发合作也将导致社会总生产力的增加, 即。对企业利润作比较同样可以得到类似结论, 当外溢效应时, 研发合作将导致企业利润更大。而当外溢效应相对较小时, 即各企业技术保密及壁垒较强时, 往往不选择合作研究;尽管在一定程度上产品成本 () 会增加, 但各企业利润会较大。

(3) 第三种竞争机制下, 企业在前期研发和后期销售均采取合作决策, 等同于市场上一家企业的垄断。由于在销售市场上也采取合作机制, 则其联合收益为:

考虑前期研发的合作, 考虑其联合收益最大化, 则有

比较和, 易见由于, , 即当企业全面合作时生产量会减少, 社会供应降低;同时易见, 即企业在全面合作的机制下会增加对研发的投入, 从而进一步削减产品成本;而利润方面, 明显的, 基于在前期研发和后期销售市场都采取合作策略, 企业为追逐更高的利润将为削减成本而增加对研发的投入, 同时减少一定的供应量以期许更高的利润率, 从而将给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

3 福利经济学

上面三种机制下, 均没有从社会福利阐释哪种机制更有效。越多的合作尽管增加了利润, 但同时却降低了社会供应, 而将更多的资金投入企业产品的研发。同时, 如果技术外溢效应足够小, 将导致研发上更多的浪费。基于上述讨论, 需要一个更为有效的标准。在此, 定义社会福利 (其中, 表示消费者剩余) :

给定, 则有效均衡产量为:

又有效研发投入满足一阶条件, 从而可得:

可见, , 。比较于上述三种竞争机制, 最大化社会福利不仅需要增加产量, 同时还要求更多的研发投入。

综上所述, 最显而易见的结论是当技术外溢效应较为明显时, 即, 前期研发合作 (不包括后期产品销售合作) 将会导致研发投入和产品产量增加, 即和。而当技术外溢效应不明显时, 情况恰恰相反, 在这种情形下企业选择研发不合作更为有利。

进一步, 分别考虑前期研发和后期产品销售因素, 技术外溢效应的明显与否依旧影响着企业决策。对于较大的外溢因子, 即, 当企业全面合作时所导致的研发投入将最为接近于使社会福利最大化, 即有。考虑产品产量, 在此外溢效应较为明显的情形下, , 即全面合作反而会导致产品供应量的降低, 而只选择前期研发合作、后期销售竞争机制将更接近于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要求。

当面临较不明显的技术外溢效应时对于研发水平而言, 最优的仍是全面合作, 而对于社会供应量而言, 最优的将是第一种竞争机制, 即在前期和后期都选择竞争策略。

上述模型表明多家企业生产同类产品时, 研发合作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一方面可以使企业增加研发投入, 从而进一步改善技术与产品;同时还能增加企业利润和社会福利。然而, 若要进一步分析、计算上述各机制的子博弈均衡解, 本文的分析还是较为片面的, 需要进一步更为严谨、全面的分析。

参考文献

[1]Amir, R.Modelling imperfectly appropriable R&D via spillover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2000 (18) .

[2]Amir, R., Jim, J.Y.and Troege, M.On sdditive spillovers and returns to scale in R&D[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2008 (26) .

[3]Benfratello, L.and Sembenelli, A.Research joint ventures and firm level performance[J].Research Policy, 2002 (31) .

[4]Caloghirou, Y., Ioannides, S.and Vonoratas, N.S.Research Joint Ventures[J].Journal of Economic Surveys, 2003 (17) .

[5]Claude D'Aspremont and Alexis, J.Cooperative and Noncooperative R&D in Duopoly with Spillovers[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8 (78) .

[6]Hernan, R., Marin, P.L.and Siotis, G.An empirical evaluation of the determinants of Research Joint Venture Formation[J].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nomics, 2003 (51) .

[7]Jeroen, H.and Jan, V.Product Market Competition and Investments in Cooperative R&D[J].The B.E.Journal of Economic Analysis&Policy, 2011 (11) .

[8]Kamien, M., Muller, E.and Zang, I.Research joint ventures and R&D cartels[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2 (82) .

[9]Kotaro Suzumura.Cooperative and Noncooperative R&D in an Oligopoly with Spillovers[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2 (82) .

垄断机制 篇4

垄断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可以从不同角度对垄断作不同分类。依据经济垄断的具体组织形式, 可以将垄断分为短期价格协定、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康采恩和其他组织形式的垄断。依据垄断发生的地域范围, 可以将垄断分为国内垄断和国际垄断。依据立法的取向, 可以将垄断分为合法垄断和非法垄断。依据垄断产生的原因, 可以将垄断分为经济垄断、自然垄断、国家垄断、权利垄断和行政垄断。在一般情况下, 自然垄断、国家垄断和权利垄断属于合法垄断, 而经济垄断和行政垄断属于非法垄断。依据市场结构的情况, 可以将经济性垄断分为独占垄断、寡头垄断和联合垄断。

垄断的巨大危害在于, 通过种种排他性控制, 阻止竞争对手 (含潜在对手) 的进入, 限制公平竞争, 带来垄断行业高收入和严重分配不公。损害消费者权益, 降低经济效率, 造成市场经济畸形发展。最典型的行为是人为地控制产品生产和供给数量, 制造“卖方市场”, 维持大大高于竞争性市场的产品垄断价格, 以攫取垄断利润。行政垄断行业完全排斥竞争, 必然带来经营管理的低效率, 并且严重损害社会资源优化配置。可以说, 垄断之手是在向“所有人行窃”, 损害的是“全社会”的利益, 因而垄断势力历来被视为是经济社会的头号公敌。

一、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期垄断的特点

在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 残存的计划经济成分产生的惯性使政府利用其公共权力限制市场竞争行为, 在众多经济部门建立了垄断企业, 比如铁路、电信、石油、银行等。垄断使得垄断集团与整个社会利益不一致, 由于他们占有优势资源, 可以合法占有动辄上亿的收入分配。

特点之一:由于我国市场化程度不高, 所以垄断利益集团数量比较多。据统计, 1998-2001年, 中国部分垄断企业收取的各种费用高达530亿元。

特点之二:有经济学家警告, 垄断是目前我国最严重的腐败形式, 其造成的损失已经远远超过官员贪污受贿造成的经济损失。垄断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经济体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 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 反垄断成为深化市场经济改革的重点所在。

特点之三:毫无疑问, 中国的垄断大多是该反的, 因为中国的垄断大多是非法垄断———行政垄断。主要表现为地方保护主义、强制交易、部门垄断和一定范围内的政府定价行为。垄断在我国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行业垄断和地区垄断。从行业垄断看, 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三家石油公司占据了石油行业90%的市场份额;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巨头瓜分了整个电信市场。从地区垄断看, 20世纪90年代各省级行政单位纷纷上马钢铁、汽车项目, 庇护本地企业利益, 限制其他组织和外地企业进入。

特点之四:反垄断是经济问题, 但更是政治问题。中国特有的垄断现象, 存在着一个极其鲜明的共同点, 即都是在经济学意义上的经济规模集中度非常低下的情况下发生的, 尚缺乏从公平竞争自然衍生垄断的普遍基础。在经济规模集中度普遍不高的场合, 能够导致垄断的, 只有行政权力这个唯一合理的解释。或者说, 中国的垄断主要不是凭借生产集中度, 而是凭借行政权力。传统经济体制的种种特征也可归结为国家垄断, 即凭借国家政权的力量直接控制所有的经济领域。行政化垄断通常发生在权力的集中点, 双重体制的交叉点, 监督环节的薄弱点, 法律政策的滞后点以及某些资源的稀缺点。而扰乱市场秩序、限制公平竞争的行政化垄断具体表现则多种多样。一是滥用权力, 冲击市场;二是政企虚假脱钩, 牢牢控制人事权力, 保持双重身份, 维持“官商一体”, 热衷权钱交易, 破坏竞争秩序;三是公开“设租”, 控制信息, 从中渔利, 排斥公平竞争;四是巧立名目, 增加费用, 增加经营成本和市场交易成本, 造成了“费大于税”的不利局面;五是通过参与立法设计的机会“给自己授权”, 将部门利益合法化;六是运用行政垄断控制资源、人为制造短缺, 制造省区际的贸易摩擦。

二、现阶段我国反垄断的对策

第一, 解决垄断问题, 首先要完善和加强反垄断的立法。反垄断, 作为规范市场秩序的第一主题, 以及基于反垄断的竞争政策立法, 在发达国家的争论、调整、修改和完善从未停止过。我国的垄断是体制转轨不到位的产物, 短期内不会被消灭, 现阶段唯一强硬的约束只能是依靠反垄断立法。国务院于1993年颁布《反不正当竞争法》、《产品质量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1997年颁布《价格法》, 2008年8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 标志着我国反垄断立法结构的完善。《反垄断法》除针对市场垄断行为进行限制之外, 还规定禁止行政垄断 (非法行政垄断是阻碍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最大障碍) , 体现了中国反垄断的特色。《反垄断法》的核心是反非法的行政垄断。在反垄断法中明确地界定和规制了行政垄断这是建立并维护平等、自由竞争秩序保护市场经济主体, 保障机会均等和交易公平, 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第二, 必须协调反垄断执法机关和监管机构的关系。当前我国反垄断执法是“多头执法”,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负责查处价格垄断和与价格有关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工商部门专门查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 然而其中可以涉及价格问题;工商部门和商务部可以同时审查经营者集中。另外, 国有垄断企业所属的行业主管机关有权查处不正当竞争行为, 其中包括垄断行为。在多头管辖和多头执法的情况下, 如何协调和分工各执法机构与行业监管机构成为打破垄断障碍的关键环节。因此需要在理论层面加大机构整和力度, 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 在实践层面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

第三, 要积极转变政府职能, 建设服务型政府。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 政府行政管制的做法转变为以市场配置资源为主的适度干预。具体来说, 政府必须积极转换角色, 退出经济经营活动, 仅作为经济运行的裁判员。另外, 我国还必须警惕反垄断执法机构沦为政府过度干预经济的工具。坚决执行十七大报告中“加快行政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决策, 着力转变职能、提高效能、形成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健全政府职责体系, 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 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 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运行的干预。只有坚定不移的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进一步规范公共权力的运用, 非法的垄断才会得到有力治理。

第四, 树立正确反垄断观。以自然垄断为代表的合法垄断行业中也存在不少问题, 需要适度的反垄断策略。经济学中的自然垄断是指在某一市场上出现一个经营者 (生产者或供给者) 之后即排除了其他经营者以同样的方式进入该市场, 从而使已经进入该市场的经营者自然地取得对该市场的独占地位。由一个厂商生产全行业产品的总成本比由多个厂商生产的总成本低, 因此独家生产比多家竞争更有效率, 更能够有效地向消费者提供廉价的商品或服务供给。基于以上原因, 自然垄断因其理论的合理性而合理地存在着。在我国自然垄断企业主要是包括电网、自来水、煤气管道、电信业等。然而由于垄断自身的弊病, 导致问题迭出, 比如自然垄断行业的创新意识日益薄弱、服务质量越来越差、给消费者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带来损失、给生产力的发展造成障碍等等。对此, 也应适度引入竞争机制来治理。

第五, 大力发展民间经济组织, 提高市场经济的组织化程度。在行政机构改革和经济行政化趋势减弱的同时, 为避免出现经济运行机制“真空”, 需要加快发展名符其实的、非官方的民间协会、商会等社团组织, 同时大力发展城市和乡村的民间经济组织, 不失时机地全面提高市场经济的组织化程度。正是由于行政化力量的无处不在和过于强大, 中国民间性质的经济组织几乎没有机会得到足够的生存和发育空间, 这一点应是今后反垄断、促竞争、建立和谐经济秩序过程中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

垄断机制 篇5

据《中国统计年鉴—2009》及其他相关年份的资料显示:从大行业 (包含农林牧渔业、采矿业、制造业等19个行业) 划分看, 2008年, 职工平均工资最高的行业是金融业, 为6.1841万元, 最低的农林牧渔业则只有1.2958万元, 两者间的差距为4.7倍。不过在“按细行业 (比如, 仅制造业就可细分为食品制造业、纺织业、医药制造业等32个细分行业, 我国共有细分行业100余个) 分职工平均工资”一项中, 2008年, 职工平均工资最高的行业是证券业, 达到了17.2123万元, 最低的畜牧业为1.0803万元, 二者之比为15.93倍。正是这个“15.93倍”, 一度被媒体称为“全球第一”。相比之下, 根据西方国家公布的数据, 2007年, 日本、英国、意大利、法国等国的最高、最低行业工资间的差距, 维持在1.6至2倍左右, 美国、德国、澳大利亚、韩国等国, 则在2.3至3倍之间。2007年, 《人民日报》下属的某杂志针对收入差距进行过民意调查, 结果显示, 对工资状况不满意的人达到了96.5%, 而认为与国有垄断行业工资差距很大的人占73.5%.

二、打破垄断, 缩小国民收入差距

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的改革, 根本是要打破垄断。2011年两会期间,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有效调节过高收入, 加强对收入过高行业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的双重调控, 严格规范国有企业、金融机构高管人员薪酬管理。”使我们在认识上跳出就收入谈收入的传统思维, 在改革上把整顿垄断行业的收入与改革垄断行业的体制弊端统一起来, 为整顿垄断行业过高收入指明了方向, 打破垄断并非易事, 牵扯到资源配置的变化, 利益格局和权力结构的调整, 并不是喊喊口号就能解决的。在这样的现实语境下, 我们如果简单地喊口号“打破垄断”, 无疑显得十分空洞。

从我国转轨经济的发展现状来看, 一般竞争性行业中国有资产的比重是伴随着改革的深入而下降的, 但是一些带有自然垄断性行业虽然经历了多次改革, 但是国有资产依然占有绝对优势, 尤其在基础网络资产方面。这些产业从新中国建立之初就由国家投资建设并由国家定价, 在政府规制下进行运营, 其产生和发展没有经过市场竞争阶段, 虽然经过一系列的引入竞争的改革, 但是其垄断格局基本不变。政府以这些产业具有自然垄断性质以及关系到国计民生等理由设置产业进入壁垒, 进行进入和价格规制。因此从中国垄断性行业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来看, 中国的垄断性行业垄断格局的形成并不是竞争产生的, 而更多的是行政垄断的结果。如果我们将这种垄断格局理解为一种制度安排, 那么政府就是这种制度安排的供给者, 而垄断性行业是这种制度安排的既得利益者和需求者。两者根据各自的效用函数来决定自己的选择行为, 相互作用并达成制度供给和需求的均衡。当前我国垄断行业收入过高问题实际上是垄断价格问题.是垄断价格形成机制和监管约束机制尚未完善的直接表现, 更是造成垄断的深层次体制性问题的终端反映.当前破坏公平竞争、妨碍市场机制有效配置资源、损害消费者或其他经营者利益的垄断价格问题主要有:一是自然垄断行业的经营者利用垄断地位倒逼政府虚高定价, 擅自调整价格或自立收费项目, 采取价外加价或价外收费变相提高价格;或者延伸经营范围或附加各种不合理交易条件, 进行强买强卖, 赚取由垄断带来的不正当收益, 损害消费者和其他经营者的利益;或者执行价格政策见机行事, 价格上调时跟得很紧, 但在价格下调时却寻找种种借口而延期执行, 赚取价格政策变化的时间价差。二是地方政府和行业部门从自身利益出发, 通过带有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内容的歧视性价格或收费政策搞市场分割和地区封锁, 或者以其他手段鼓励和支持地方企业进行恶性价格竞争, 或者以加强宏观调控和规范市场秩序为由搞行业自律价, 形成了企业背后有政府的价格垄断主体多元化的格局, 阻挠正常的价格竞争。

那么, 如何才能解决目前的垄断问题呢?笔者认为, 首先必须打破行政垄断和权力垄断, 打破行政权力与企业的结合, 让企业彻底走向市场, 在此基础上, 按照市场经济规律, 解决企业垄断的问题。以房地产市场为例, 从目前的情况看, 房地产市场的竞争性很强, 但是房地产商的利润依然很高, 其原因就在于房地产商与地方政府的权力相结合, 是行政权力为房地产商带来了可观的利润。想要解决这个问题, 就必须使政府权力同房地产市场相分离, 让房地产市场纳入市场经济的轨道, 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房地产市场的垄断问题。因此, 解决垄断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如何打破市场垄断, 而在于如何打破行政垄断、权力垄断。这就必须从体制上下功夫, 从解决政企分开上下功夫, 让行政权力真正远离企业、远离市场、远离竞争, 还原市场的本来面目。

摘要:调整收入分配结构, 规范垄断行业收入分配制度, 是改变我国经济长期依靠高投资和高出口驱动而消费低迷、缺乏内生动力的治本之策, 也是改善人力资本结构、加快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的基本途径。本文认为打破垄断, 取消行政保护, 并对垄断行业进行综合治理, 提高劳动所得是缩小行业收入差距拉大的有效措施, 也是当务之急。

关键词:垄断行业,收入差距,行业改革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0[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2]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N].人民日报, 2011年3月18日.

[3]单东.加强对国有垄断企业的立法监管体制[J].经济学家.2007 (1) .

上一篇:品牌导向下一篇:离退休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