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录资料片

2024-08-17

实录资料片(共3篇)

实录资料片 篇1

摘要:“冒籍”意即假冒籍贯, 是科举分区配额时代的作弊方式之一。作为原始档案的《清实录》中就有百余条冒籍资料, 从中可以看出清政府对这一影响选才的行为高度重视, 而屡禁不止的冒籍也花样百出, 并呈现出较强的地域性特征。

关键词:《清实录》,科举,冒籍

“冒籍”意即假冒籍贯, 在中国古代科举考试的语境中特指假冒籍贯参加科试以获取更大录取机会。自明代实行科举分区配额制以来, 籍贯的差异已成为影响科举成败的因素之一, 虽律法严禁, 但铤而走险者越来越多, 有清一代尤甚于明, 在各类史料中都常见不鲜。作为重要清史资料的《清实录》中就有许多相关记载。《清实录》是清朝历代皇帝统治时期的编年体大事记, 共四千四百八十四卷, 记载了有清一代近三百年的用人行政和朝章国故, 内容包含上谕、朱批奏折, 起居注及其他一些原始档案, 是经过整理编纂而成的清代原始史料。遍检《清实录》, 可得科举冒籍资料上百条, 涉及除宣统外历朝的上谕、朱批奏折。细析诸条实录, 从中可以看出冒籍现象对科举考试及社会生活的影响。

一、清政府的高度重视

《清史稿·选举志》云“有清以科举为抡才大典, 虽初制多沿明旧, 而慎重科名, 严防弊窦, 立法之周, 得人之盛, 远轶前代。”作为国家的“抡才大典”, 科举取士间接影响着政治统治, 历代统治者都禁止冒籍, 而且许多决策直接来自于统治阶级最高层。《清实录》中有不少资料直接表现了这一点, 如顺治十三年戊午批复礼部奏言中即特别强调“不得滥取冒籍”;康熙五十一年三月庚子上谕“中式进士等, 其中有冒籍替代等项, 俱赴部实首。复试之日, 朕前亦许面奏。倘隐蔽不发, 朕一查出, 悔之无及。”《实录》乾隆十年八月“冒籍顶名, 例有严禁。”乾隆二十二年正月“此等冒籍生员, 即永停乡试, 亦不为过。若未经查明, 遽准与试, 必至仍多弊混。著将冒籍各生, 停乡试一科, 以便通行清厘, 永杜冒滥”。而《实录》道光三十年九月更有吏科给事中赵东昕疏请严禁冒籍跨考等弊, 赵用语甚为激烈, 中有“冒籍跨考之人, 两籍均不准其应试。嗣后凡因跨考斥革者, 并不准其捐复, 一起送冒考之州县教官。本有应得处分, 仍照旧例办理。冒籍童生犯案, 先将廪保斥革审讯有无受贿, 分别治罪, 永远不准捐考, 并将审音御史、照例议处。”之语。这与当时的考试法规相吻合, 在《钦定科场条例》卷三十五“冒籍”“现行事例”一部分中, 第一条即云“士子考试俱由原籍送考, 其有假冒籍贯者, 该生及廪保一并黜革。因而中式者, 革去举人, 照例治罪。仍将原送教官、收考官、出结官、学臣、地方官、教官一并议处”。

如果不考虑地区均衡原则, 绝对的考试公平将是无法实现的, 所以科举时代选拔人才必须要考虑到各地经济文化的差异性, 从而兼顾区域公平, 实行分区定额, 但区域公平本身就有“不公平”的原罪, 所以冒籍行为的产生又有其合理性。但无论如何, 冒籍是对考试法规的侵犯, 在具体的环境中会产生负面影响。被流入地区的教育秩序将被冲击, 而发展机会也会因此减少。乾隆二十五年四月, 《广西学政鞠恺为陈严惩冒籍办法事奏折》表达了对冒籍行为的深度忧虑:“至其所冒籍之地, 虽土著文风未盛, 而就地取材士子犹可渐自濯磨。若尽被冒籍占据, 则土著进取为难, 文风日就颓废, 攻讦势难宁息。以国家论秀育才之地为若辈行私舞弊之场, 以彼地寡廉鲜耻之徒妨此地向学进身之路, 于文教风所关非细。”

实录所涉清代十帝中, 除宣统朝因科举已废而无记录外, 其余九代皆有若干科举冒籍资料, 尤以享国日长的乾隆朝为多。清朝诸帝均表现出对科举冒籍现象的高度关注, 现存许多上谕中专涉科举冒籍者在《清实录》中比比可见, 对于严惩冒籍的奏请也多批“从之”。有清二百余年, 科举制度能够始终比较平稳地运转, 与统治阶级严禁包括冒籍在内的各种作弊行为不无关系。

二、多种多样的冒籍形式:

清代科举冒籍形式多种多样, 其中民籍冒商籍与冒少数民族者居多。

商籍, 是一种临时性的户籍, 明清朝的商人如因经商而留居其地, 其子孙户籍得以附于行商之省份, 称商籍。中国人历来有“商而优则仕”的思想, 商人家经过三代左右, 年轻人就会被鼓励从政, 最终都会踏上科举路途。但由于长期客居他乡, 商籍子弟的童试乡试都要千里回乡赴考, 徒增许多艰难。在商人们的不懈努力下, 政府特批临时户口给商人们, 让他们有资格在寓居地参加考试, 而且可以另获生员配额。这是社会流动性加强对考试造成的积极影响, 但也因此为科举冒籍开了一扇新的窗户。《清实录》中对民籍冒商籍的现象保持了高度警惕。

《实录》雍正九年三月“礼部议覆山西学政朱曙荪疏言、山西专设运司一学。自前任学政励宗万将民童冒籍商学者题请改归本籍之后。文武生员及应试童生为数无多。”乾隆实录乾隆八年二月。“商童应试, 专以商结为凭, 恐招致冒籍、假充子侄冒考、致生顶替代倩诸弊。应如所请。遇有滥保甲商, 依应律严治。”《实录》乾隆十七年七月“礼部议覆浙江学政彭启丰奏称商籍官生请改归本籍考试一摺。查官卷应试, 或商或民, 应随祖父之籍, 不得牵混。请嗣后本官由民籍中式者, 其子孙编入民籍官卷, 不准复隶商籍。如已冒商籍入学者, 勒限改归。未入学者, 不得再考商籍。若本官由商籍中式者, 其子孙编入商籍官卷, 不复于本籍重编官号。其同胞兄弟之子, 虽例得编为官生, 然必与本官同籍者, 方准编入。若民商异籍者, 不得借名改归。至商籍应试之人, 或借族姓盐引充考商籍, 不论为官为民, 即照冒籍例处分。”《实录》乾隆二十八年十月“礼部议奏, 御史王懿德奏称大兴宛平二县, 近多本籍稍通文艺人, 先应府试, 旋将府试名售与冒籍人应院考。无凭查核请饬顺天学政嗣后考大兴宛平二县, 务将朕进卷与府试卷取对笔迹, 有不符者究治从之”。

少数民族出身的清朝最高统治者非常重视民族问题, 一方面大力打压各种反对声音, 另一方面则对各民族都加以怀柔, 在科举问题上也是如此。以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科举为例, 可以看出清廷民族政策在科举方面的变化。《实录》雍正六年二月:“考试冒籍之弊, 向来习以为常, 理当清查禁约。况今滇黔楚粤等省, 苗民向化, 新增土司入学额数, 为学臣者, 尤宜加意禁饬。毋使不肖士子冒其籍贯, 阻土民读书上进之路”。《实录》雍正十年六月 (《贵州学政晏斯盛条奏考校察核事宜》) :“苗童应试, 加取一名。请用汉廪生同苗生联名保结, 苗童五名互结, 以杜汉童冒占。其苗童名目改为新童, 苗卷改为新卷”。

两则资料表明了政府对汉民冒籍其他民族的担忧, 而在嘉庆十八年二月十四日《贵州巡抚景敏等为审拟黎平府苗童欧阳五彩赴京控告冒籍等事奏折》与嘉庆十八年三月初十日《贵州巡抚景敏等为密查苗汉分棚后暗中阻考事片》中则明确记载了一则事关民族冒籍的冤案, 虽则佞人诬告未成, 但民冒苗籍所引发的民族冲突却是真实的历史记录。

这些少数民族所参加的科举考试即所谓“苗试”, 其试卷称苗卷, 名额单列, 是一种优待当地少数民族的做法, 清廷的理由就是“苗民向化”, 实则是为了安抚少数民族人民, 因为清初的苗民起义星火不绝, 朝廷为此大伤脑筋。而且, 清政府还实行增加学额, 令落第举人充当地方教官等政策来优待边远地区少数民族。但优待政策的利益诱惑必然会在民族杂居区域滋生作弊现象, 当地有些汉族士子为了更易被录取, 便想出了冒籍少数民族的作弊方法。统治者特别提出“为学臣者尤宜加意禁饬。毋使不肖士子冒其籍贯, 阻土民读书上进之路”, 就是出于民族关系的考虑。而黎平苗童事件确也反映出这一担忧并非杞人忧天。

三、冒籍的区域性特征

冒籍现象的产生本来就与“籍贯”有关, 因此其也表现出明显的地域性特征。分区解额制的核心内容就是相对的区域公平, 文教落后地区的士子也有晋身的机会, 因此文化发达地区的人到此考试面临的竞争力就更小, 因此那些文教相对落后的边远地区如贵州、云南、广西、甘肃等省历来都是冒籍者的首选。

《实录》乾隆二十五年六月“鞠恺奏折”言及广西“该省地处偏隅, 向学者少。他省人士, 未免乘机混名冒考······他如云贵川广偏僻州县, 文风稍陋, 他省人或因父兄作幕, 或因亲友贸易, 遂尔乘便混考”。《实录》乾隆二十五年七月“广西童生应试, 多因亲友影射冒籍混考, 竟有一学多至数十名者。不急为严禁, 则土著进取为难, 边地文风日坏”。《实录》乾隆三十二年七月贵州学政陈筌奏折则言“黔省所属地方, 均与各省毗连, 每有湖广、四川附近之人, 希图贵州人少额多, 获售较易, 遂私通廪保, 窜名冒考。”《实录》雍正六年二月“况今滇黔楚粤等省。苗民向化。新增土司入学额数。为学臣者、尤宜加意禁饬。毋使不肖士子、冒其籍贯。阻土民读书上进之路。”都反映了考生到边远地区冒籍的情况。

冒籍行为对边远地区的文化教育产生了巨大影响, 如乾隆元年正月《江南道监察御史谢济世为请停外省人入籍广西应试事奏折》载:“至于云贵川广, 人才寥落, 冒籍多一人, 则土著更少一人”, 而从长远来看, 冒籍则可能引起政局不稳, 社会不安定, 这一奏折中特别提到“而至于以土改流之府州县与未改流之土司犬牙相错, 汉苗杂处, 苗人朴鲁甚于本省汉人, 其所以梗化出劫、敢与官兵为敌者, 皆因外省通文识字、犯罪脱逃之人潜窜其中, 或往来其地多方煽诱所致。是则此等地方, 不特不许冒籍, 亦并不许入籍;不特不许入籍考试, 亦不许流寓暂居, 然后边境得以安宁也。”

科举冒籍的另一重灾区则是顺天府的大兴、宛平两县, 在所有冒籍资料中, 与顺天府两县相关者竟有一半之多。乾隆、嘉庆、同治、光绪诸朝实录中涉及冒籍顺天的上谕及奏折不下二十条, 尤以乾隆朝为最。天子脚下, 本为文化重镇, 何以多致冒籍?分区定额制度中, 首都所在地永远都是政策的受惠者, 较多的名额降低了录取的难度, 到此地冒籍中式的可能性甚至大于边远地区。因此, 虽然政府百般禁止, 到顺天冒籍者依然如过江之鲫。

冒籍行为将影响考试效果的关键活动从考场内转移到考场外, 且在考试举行前既已完成, 较之挟带、顶替等高风险做法, 冒籍相对隐蔽。它在客观上有限地促进了社会流动, 是对科举绝对公平的一种变相追求, 但在区域公平前提下, 它确又是社会公平的破坏者。因此, 政府必须要在两者之间求得平衡, 这对今天应对高考移民现象也不无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清实录[M].中华书局, 2008.

[2]钦定科场条例 (《续修四库全书》本) [M].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

[3]赵尔巽.清史稿[M].中华书局, 1977.

[4]乾嘉时期科举冒籍史料[J].历史档案, 2000 (4) .

实录资料片 篇2

一、导入 师:同学们好!生:老师好!

师:今天陈“>陈老师来到美丽的山城重庆,感受到了地道的重庆话,我非常喜欢。我想请两位同学用重庆话分别有感情地朗读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故都的秋》的第一个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有哪两位同学愿意试一下?也让陈”>陈老师开心开心。(生踊跃举手)

师:请前面这位男生和后面那位女生,分别试一下,好吗?(生鼓掌)(男生开始第一自然段,大家笑。)师:看来,笑声是最好的赞美!

师:刚才这位男同学声音非常洪亮,感觉到用重庆话朗读别有一番味道。下面请女生代表来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情感更投入一点,可以吗?(女生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生:好!(掌声,大笑)

师:刚才我们两位同学深情并茂地朗读,让老师深深感受到了重庆话的魅力,也轻松了一下课前氛围,同时也把我们带进了故都浓浓的秋意中。好,咱们下面正式走进课堂。【展示PPT课题:故都的秋。】

二、解读“悲秋”文化

师:郁达夫“>郁达夫先生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

第 1 页 他的《故都的秋》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按照写景散文的学习方法,老师一般都会带着同学们分析文章中的景物描写,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但今天,老师在这里,想换另一种方法,和大家一起来解读一下其中的“悲秋”文化。大家有没有信心? 生:有!

【展示PPT:教学目标:品味“悲秋”文化】 师:首先,我们来理解一下什么叫“悲秋”文化。【展示PPT:

一、解读“悲秋”文化】

师:既然不走寻常路,那我们就从第12段开始吧。在12段当中有这样一段话,让我们一起读一遍。

【展示ppt: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色彩,所以中国的诗文里,颂赞秋的文字特别的多。】(生齐读该段文字)

师:这里面说到很多的中国的诗文里,颂赞秋的文字特别多。我们会想到哪些跟秋天有关的文字呢?

生1: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师:这是我们初中时候所学的非常经典的《秋思》(马致远),让我们一起读一遍。(生齐背《秋思》)

第 2 页 师:除了刚才说到的,还有哪位同学想起哪些诗歌? 生2:“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这是刘禹锡的《秋辞》。还有《观沧海》中“秋风萧瑟,洪波涌起”。生3: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师:嗯,这些都是我们学过的跟秋天有关的诗词,看来同学们的积累挺不错的。除了刚才同学们所提到的这些,老师再给大家介绍一些写秋天的诗句,我们一起来朗读一遍,读的时候留意一下,这些诗句比较集中写到了哪些景物? 【展示ppt:1.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2.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3.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4.晚趁寒潮渡江去,满林黄叶雁声多。5.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6.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7.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8.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9.秋风吹白波,秋雨呜白荷。(这些诗句比较集中写到了哪些景物?)】(生齐读)

师:回到我们刚才的问题,这些诗句比较集中写到了哪些景物?

生:秋风(西风)、秋雨、秋声、黄叶、黄花、霜、寒蝉、大雁……

师:非常好!第二个问题:我们看到的这些诗句从感情上来看,有什么倾向?

第 3 页 生:悲凉、萧瑟……

师:(引导学生做简要的分析)

师:第三个问题:为什么这些写秋天的诗词大多都有着“悲凉”的感情色彩?

生1:古代实行科举制,很多学士文人年轻时候不得志,就像千里马遇不到伯乐一样,所以他们就在秋天看到带有萧瑟的景物的时候就发表感慨。

生2:过去交通不方便,出远门的人一走就是几个月、一年甚至几年都能不回家。这个时候如果看到萧瑟的秋景,看到一年一度南飞的大雁,自然而然就伤感惆怅了:大雁尚且能够回去,而我们却不能……这个时候就自然勾起了很多的人生感慨。

生3:有时候,我们想要做一件事情却做不好的时候,看见一些秋天的景物,看到树叶掉的时候,也会有那么一种特别的感情。

师:很好,引起了共鸣啦!现在我们再来看看郁达夫”>郁达夫先生是怎么说的。在文章的第12段还有这么一句话,大家读一遍。

【展示ppt:不过在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士”的成语,读本里又有着很普遍的欧阳子的《秋声》与苏东坡的《赤壁赋》等,就觉得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了。】 师:关于“秋士”这个词,课文是有注解的,请一位同学读

第 4 页 一下。

生:古时指到了暮年不得志的知识分子。

师:这个注解表明,所谓秋士,包含了几个要素? 生:暮年、不得志、知识分子。

师:很好!秋天,草木枯萎了,树叶掉下来了,大雁南飞准备过冬了,西风吹过,带来了阵阵凉意……那些因为各种原因导致仕途不得志、到了老年仍然难以有所作为的知识分子,很自然的就会产生年华易逝,人生易老,功业未成的悲凉之感。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关于“悲秋”的文化元素。【展示ppt:“悲秋”文化元素

秋天景物:秋风、秋雨、黄叶、枯草、残蝉、归雁……繁华落尽,满目萧瑟

秋士情怀:时光流逝、年华易老、迟暮不遇、经年漂泊……】 师:当这样的景与这样的情一结合,诗和词就出来了。南朝著名文学批评家刘勰曾说过这么一段话,说的就是这样一种情形。大家一起读一遍。

【展示ppt:刘勰《文心雕龙 物色》:“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情以物迁,辞以情发。”】 师:这段话的大意是说,春秋四时往复更替,冷暖季节景物变化,让人心旌摇动,受到感染,感情随景物而变化,而文章的辞句又凭借感情抒发出来。而把“悲秋”的景和情表现到极致的应该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这首《登高》了,大家齐

第 5 页 读一遍。

【展示ppt:杜甫《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哪些体现了我们刚才谈到的“悲秋”文化元素?(秋天的景物,秋士的情怀)】(生齐读)

师:这首诗哪些体现了我们刚才谈到的“悲秋”文化元素?(秋天的景物,秋士的情怀)生1:猿啸哀、无边落木 生2:风急天高

生3:我看出了一点。诗歌中写到“万里悲秋常作客”就是说他们整天在外面漂泊。

生4“百年多病独登台”也是写出了悲秋的感觉。因为杜甫晚年是比较痛苦的,他小孩是饿死的,他是多病独自一个人登上楼台,所以当时他是孤独寂寥的。师:有没有人生易老这样一种感情在里面呢?

生:应该说也有吧。“百年多病独登台”中的“百年”也是有那么一种人生孤寂在里面。

师:更清晰地表达人生易老这个概念的还有哪些句子呢?

第 6 页 生:繁霜鬓。

师:好!非常棒!请坐!应该说这首《登高》是悲秋的典范之作。它把悲秋的景和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刚才我们说到的这节课的任务是品“悲秋”文化,那么,“悲秋”能不能上升到一个文化的高度来理解呢?老师在百度上看了一下文化的概念,我们来读一下蓝色的字。【展示ppt:文化是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的,能够被传承的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是人类之间进行交流的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

(生齐读“文化是人类之间进行交流的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

师:如果某种思维方式、情感表达仅仅在古代的人之中才能理解和交流,我们现代人读不懂,还能称之为文化吗? 生:不能

师:如果它只是古代的知识分子之中才有的情感,后面的人不再用这种方式来表达情感,那也不能称之为文化。我们之所以能把“悲秋”作为一个文化的概念来理解,是因为除了古代,现、当代也还有很多文人用不同的形式表达一种悲秋情怀。所以,接下去我们要进行今天的第二个环节,回到我们的课本中来,品味《故都的秋》中的悲秋文化。【展示ppt:

三、品味《故都的秋》中的悲秋文化】

第 7 页

三、品味《故都的秋》中的悲秋文化

师:老师不要求大家一下子把文章的内容解读完,只要你看出了刚才我们所讲的悲秋文化元素(秋景、秋情),都可以和大家分享。

(生看书寻找答案,师巡逻)

生1:第7页最后一句“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这里所说的落叶就是表达悲秋的情感。师:很好。哪位同学再来?

生2:第1自然段中“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师:那么你觉得“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跟我们的悲秋文化联系最紧密的是哪一个呢? 生2:悲凉。

生3:第7页的第3自然段“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象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这里的牵牛花是冷色调,写出了秋的清净和悲凉的特点。

生4:“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

第 8 页 象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这里通过细致地描写槐树的落蕊来写出秋的静和淡的特点,也描写出了作者内心细腻的感受以及当时的心情。

师:心无尘埃,才能看到满目尘埃。只有内心够清净,才能感受到一些很细微的东西。那其他同学还有没有找到找到更明显的句子?

生5:“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罢,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师:这里有没有写秋天的一些代表性的景物呢?

生5:在人海之中,租一间屋子住着。有那么一种遗世独立的感觉。

师:好,这是属于你的解读。那还有没有同学找到能够很明显地表现秋天的悲凉的句子呢?

生6:第3段最后一句“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疏疏落落的秋草”有一种孤单寂寞的感觉。师:很好!

生7:第5段的“秋蝉的衰弱的残声”也体现了秋天的悲凉。

第 9 页 生8:第8自然段“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可不是么?一层秋雨一层凉了!”本来秋天的雨给人的感觉是朦朦胧胧的,特别得细特别的静,而这里却说是一层秋雨一层凉。这只有在一个人心凉的时候才能感受到。

师:好,同学们基本上把文章各段涉及到的有关景物都讲到了,但是还没有同学提到第11段中关于的“秋天的果树”的描写。这段能不能体现秋天的悲凉?

生9:能。“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北方便是尘沙灰土的世界” 枣树叶落尽了,西北风刮起来了,体现了秋的悲凉。

师:很好!这一段景物描写虽然难得出现了几抹暖色(淡绿微黄的颜色,成熟的枣子、柿子、葡萄),但很快的,枣树叶落尽了,西北风刮起来了……美好的时光稍纵即逝,繁华落尽,便是无尽的悲凉了。

那么,郁达夫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悲凉感呢?在他身上,是不是可以看到“秋士”的身影呢?现在我们先来看一下写作背景。

【展示ppt:写作背景

从1921年9月到1933年3月,郁达夫曾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1933年4月,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他从上海迁居到杭州,这段时间里,他

第 10 页 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写下许多记游散文。

1934年7月,中国大地连年烽火不断,民不聊生,郁达夫本人也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和哀痛。作者“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于是写下了本文。】

师:同学们,透过这段写作背景,我们有没有看到“秋士”的影子呢?

生1:思想苦闷,创作枯竭。

生2: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和哀痛。师:把握得很到位!在那个特定的历史背景下,郁达夫和当时很多知识分子一样,颠沛流离、居无定所,才华没办法舒展,饱受愁苦之痛……逢秋悲寂寥,于是就有了这篇著名的散文《故都的秋》。

师:从刚才对《故都的秋》的品读我们可以看出,这种悲秋文化在古代杜甫《登高》里有;到了现代,我们依然可以在郁达夫《故都的秋》感受到……它是有传承性的,不同时代的人都能够共同地去读懂它。

让我们再回到第12段,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这段文字—— 【ppt展示:“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不单是诗人,就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

第 11 页 也一定会感到一种不能自己的深情;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生齐读)

师:那么我们学了这个“悲秋”文化有什么用呢? 【展示ppt:

四、拓展延伸】

四、拓展延伸

师:让我们先来看一下这首词,大家一起读一遍。【展示ppt:《八声甘州》 柳永

对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这首词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师:这是一首写秋天词(一番洗清秋),比较长,但如果我们运用这节课学到的关于悲秋文化的知识,就可以快速把握它所表达的情感。因为它里面有很多“悲秋”的元素,我们一起来找找。

首先,我们看它所写的景,有哪些? 生1:潇潇暮雨 生2:霜风凄紧

生3: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师:这句能理解吗?

第 12 页 生:大概是说草木凋零

师:非常正确!红的是花,绿的是叶,用了借代手法。那么,作者情感呢?

生1::思乡(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生2:想念亲人(想佳人,妆楼颙望)

生3:漂泊无依(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师:非常好!“悲秋”是中国文化的主旋律,当我们掌握一定的规律时,就比较容易读懂很多的古典诗词文。同学们课后也可以回去找到课文中提到的欧阳修的《秋声赋》和苏轼的《赤壁赋》,品味两篇写秋的名作中的“悲秋”文化。

五、作业布置

【展示ppt:课外阅读欧阳修的《秋声赋》和苏轼的《赤壁赋》,品味两篇写秋的名作中的“悲秋”文化。】

六、结束语

师:最后“>后老师想用一首打油诗来结束今天这节课。大家一起来读一遍好吗? 【展示ppt:《品秋》 品秋(陈丽茹)

北国天高胜南方,风霜落蕊唱寒蝉。古都落寞千古意,一清一静一悲凉。诗词河流非寂寞,炽热文心有蟹黄。聚奎学子逢盛会,悲秋文化意绵长。】

第 13 页(生齐读)

师:这节课上到这里,非常感谢同学们的配合,下课!生:谢谢”>谢谢老师,老师再见!

实录资料片 篇3

【案例】

师:小朋友们,读了《父亲和鸟》这个故事以后,你们最喜欢课文中的哪句话?

生:我最喜欢课文中的最后一句话。

师:非常好,有自己的看法。(教师一边表扬,一边幻灯出示最后一句话:“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让学生自由读这句话三次,目的是让学生在读中感悟。)生:我能读懂这句话。师:你读懂了什么?

生:我读懂“高兴”表示“快乐”、“愉快”的意思。师:真好,真聪明,你们都读懂了什么?(学生纷纷举手发言)

生:我“高兴”父亲不是猎人,要不,小鸟就没命了。生:我“高兴”在这篇课文中认识了许多鸟的生活习性。生:我“高兴”的是明白了观察事物的方法有很多,有“看、闻、听、摸……”。

生:我“高兴”的是人人都明白了要爱护小鸟,保护小鸟,关爱自然。

生:我“高兴”的是父亲有一颗善良的心,我要向父亲学习,做“鸟”的知音……

师:很棒!大家真是个动脑筋的好孩子。

第 1 页 【反思】

在课堂教学中,教者能结合新课标精神,把准课文中的布疑点,巧妙地运用自主学习的探索方法,引导学生在课文中寻找突破点,找出重点词句,随之相机设疑,抓住学生的童心童趣,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学得有趣,充分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力,诱发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在语言环境中体验生活,受到感染和熏陶,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轻松。

上一篇:新闻传播类专业下一篇:装饰装修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