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录

2024-07-09

实录(共12篇)

实录 篇1

师:由于地域的不同, 各地过春节时的风俗习惯也有所不同。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台湾作家琦君的《春酒》, 去看看她的老家——浙江温州春节时有哪些风俗习惯。

(幻灯片1) (教师配乐朗读课文。)

生:蒸糕时, 脚都不许搁在灶孔边, 吃东西不许随便抓, 说话尤其要小心, 要多讨吉利。

师:你读书挺仔细真的很棒!希望你的语言更简洁。其它同学还有补充的吗?

生:喝春酒和会酒。

师:作者最喜欢的是什么风俗习惯?

生:喝春酒和会酒。

师:请快速浏览课文1至8自然段, 用笔划出最能体现儿时的“我”喜欢喝春酒、会酒的语句。 (幻灯片2)

生:“其实我没等她说完, 早已偷偷把手指头伸在杯子里好几回, 已经不知舔了多少次指甲缝的八宝酒了。”

师:哪些关键字词能让你体会出“我”最爱春酒?

生:“偷偷”、“好几回”、“舔”、“多少次”、“早已”。

师:这些字词分别写出了什么?

生:“偷偷”写出了作者对酒的喜爱好奇。“好几回”、“多少次”写出了作者“舔”的次数多, 可见作者对春酒非常喜爱。

生:“舔”写出了作者很顽皮可爱。

师:你们对语言的品味真不错!可见作者是字字匠心。那“早已”呢?

生:“早已”写出了作者想喝春酒时的迫切心情。

师:儿时的“我”顽皮可爱, 多么喜爱喝春酒啊!你们小时候有过类似的经历吗?

生:我小时候喜欢吃糖, 妈妈说吃多了对牙齿不好, 我就偷偷地买来, 躲在角落里用最快的速度把它吃完。

师:儿时的你也挺顽皮。童心是没有地域差异的, 愿我们永葆童心。儿时的“我”天真可爱, 无拘无束。谁能试着读读?并对他的朗读给予评价。

生: (读课文)

生:应该把关键字词读重一点儿如:“一马当先、不请自到、鼓鼓的、蜜蜂、捧、大包”等。

生:语速还要稍微慢一点儿, 读出感情。

师:“我”率直自由, 天真可爱, 乡亲热情好客, 淳朴善良。还有吗?

生自由发言。

师:其实, 她不仅喜欢喝春酒, 还喜欢喝会酒, 看出来了吗?

生:“喝完左邻右舍的春酒, 就眼巴巴地盼着大花厅里那桌十二碟的大酒席了。”“眼巴巴”写出了我急切地盼望喝会酒。

师:乡亲们为什么要请喝会酒?

生:凡是村子里有人急需钱用, 要起个会, 凑齐十二个人, 正月里, 会首总要请那十一位喝春酒表示酬谢。

师:“受人点滴之恩, 当涌泉相报”这种感恩是非常讲究的, 有哪些讲究?

生:吃十二碟;席散时, 还有礼品, 每人分一条印花手帕;地点也很讲究, 借“我”家的花厅。

师:乡亲之间和和睦睦, 情真意切。面对如此淳朴善良的乡亲, 母亲是怎样表现的呢?

生自由发言。

师:母亲不仅爱我, 还爱她的乡亲。有情趣的我和有情意的乡亲, 有爱心的母亲一起过春节, 气氛会如何呢?

生:高兴、热闹、温馨。

师:其乐融融, 和睦温馨!

师:儿时的琦君在这浓浓的乡情母爱中过着快乐幸福的生活。而如今呢?齐读第9自然段, 用一句话概括主要内容。

生齐读。

生:长大后, 自制八宝酒。用和母亲一样的方法泡酒。

师:喝起来, 又为什么没有道地的家乡味呢? (幻灯片3) 其中什么发生了改变?

生:是美国的葡萄酒酿的。地点变了, 人变了, 气氛变了, 时光变了。

师:一切风土人情都变了, 味儿也就变了。喝起来反而多了一种什么情味?

生:思念之情。

师:“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常年旅居海外的琦君在思念什么?

生:母亲, 乡亲。过年时的浓浓气氛。美好的童年。故乡。

师:这种思念对琦君来说是刻骨铭心。原本甜蜜的回忆中多了一丝绵长的——?

生:忧愁。伤感。

生齐读。读出思念感伤之情。

师:鸟儿高飞时尚且知道重返故土, 狐狸死后尚且做到凝望家园。故乡是我们的故土, 也是我们的精神栖息地。

实录 篇2

根据《小学语文教师》2005年7至8期里整理

师:今天我们学一篇古文(板书“古文”)知道什么叫古文吗?

生:古代的文章

生:古代的人写的文章。

师:说得有道理。古时侯的人写的文章自然就是古代的文章了。古文有时也叫文言文。古文和我们现在学的现代文有很大的区别。我们现在学的文章,包括你们自己习作课上的写的一些文章,都叫“白话文:”。白话文是从1919年的“五四”运动开始大力倡导的。古文与现在的白话文有很大区别。比如这个字(板书“之”)。谁能把它组成一个词语?

生:明日之星。

师:对,你们校园墙上就大大地写着这四个字。知道词语的意思吗?

生:学校让我们好好学习,成为将来的明星。(众笑)

师:解释得不错,但这个“星”可不是让你们都去当影视明星、当歌星,它是指一切有成就的人。我再问你,这个词语中的“之”字当什么讲?

生:就是“的”的意思,明日的星。

师:讲得很明白。谁还能组词?

生:之乎者也。(众大笑)

师:“之乎者也”可不是一个词。这本来是互不相连的四个字,它们是古文里的一些语助词。不过也有人用它来讽刺那些白话文还写不通,却老想胡撰两句文言的人,如:“这个人之乎者也说了半天,谁也不知道他说了些什么!”明白了吗?(生答明白)

师:还能组词吗?

生:军属门上有时贴一张“光荣之家”的纸。

师:对。其中的“之”字怎么讲?

生:当“的”讲。

师:也当“的”讲。刚才说了这个“之”字是古文中常用的一个字。现在用它一般都当“的”字讲;但在古文中,它却有许多种讲法;我们今天这篇课文里,“之”字行后一共出现了六次,大致有三种讲法;有时即使是同一个讲法,但所指的对象也不同,真的有点复杂。大家一会儿读的时侯要注意细心区分、理解。好了,现在大家打开课文,读一下课题。

生:(齐)学弈。(师板书课题)

师:翻开后页的注释。看看这个“弈”字是什么意思。(生看注释)

生:“弈”就是下棋。

师:“学弈”呢?

生:学习下棋。

师:完全正确。你知道这一课是学习下什么棋?象棋?军棋?还是跳棋?

(该生无语,另一生举手)

生:这一课说的是学下围棋。因为古代肯定没有什么军棋,跳棋呀!

师:可是象棋自古就有啊!(另一生举手)

生:他们下的是围棋,我从图上看出来的。那个棋盘,还有那么多子儿,应该是围棋。

师:你很聪明。会下围棋吗?

生:不会,看人家下过。

师:好好学!围棋可是我们中国古人发明的,但现在我们的棋手往往下不过韩国人。你学好了,将来为国家争光。行吗?

生:(迟疑了一下)行!

师:好,经过片刻考虑说“行”,看来你说话很负责任。下面大家各自把课文多读几遍,直到你觉得读通了为止。(学生各自朗读课文)

师:能读给大家听吗?谁敢为天下先?―――就是谁敢第一个读?(有生举手)好!敢为天下先的人出现了。请大胆地读给大家听!

(生读课文,有的地方读不通)

师:敢读就很好!虽然有些地方读得比较吃力,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最值得称赞。这样吧,你们看一下注释。这篇课文的注释很多,一下子记不住。你可以按照序号,把注释的内容简单地标记在课文中相应的字词旁边。然后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对照注释想想这些字、词、句子的意思。知道意思了,可能读起来就顺了。大家开始做这个工作:标记注释,理解字、词、句。开始吧,给大家10分钟时间。(生开始按要求自学课文)

师:读古文讲究“断句“。原来古文是没有标点符号的。我们的课文为了大家学习方便,加上了标点。读课文时,有标点的地方当然需要停顿,但在一些句子中,根据它的意思,那些没有标点符号的地方,需要拖个长声。这样读,你自己比较好理解,听的人也容易听懂。大家拿出笔来,听我读一遍,注意听我读到哪里没有标点却拖长了字音,你就在哪里画一条斜线。(板书画斜线“/”)为了大家便于听和画,我读得慢一些,拖音也放长些。明白吗?(生答明白)

(下面是教师示范拖音的读文)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师:下面各自按照画出的斜线朗读一次,拖音的地方,可以夸张些。(学生各自练习朗读)

师:古人读书讲究吟咏,读得入情后还要摇头晃脑,甚至身子也跟着节奏晃动。(师示范:“弈秋,通国这„„善弈者也。”生笑。)你们别笑,读出滋味来的人都是这样。你们也试一试,看看能读出滋味来吗?

(学生继续练习,不少人摇晃起来,气氛很热烈。)

师:大家读得真不错,敢站起来晃一晃吗?(众笑)

师:好多了。再重读一下这一句。(示范:“为/是其智/弗若与?”)注意是问号。(生重读此句)

师:谁再来读?(先后有四人读课文,师随机指导、示范)

师:你们觉得这样读是不是课文也好懂一点了?生:(齐)是。

师:那我问几个问题行吗?第一个问题:“弈秋”是什么意思?讲详细点。

生:弈秋是一个人的名字。这个人很会下棋。

师:没有说得太明白,很会下棋到什么程度?

生:他是全国最会下棋的人。

师:啊,放到现在他能拿到全国围棋比赛的金牌!(众笑)哪句话说了这个意思?读出来。(生齐读:“通国之善弈者也。”)

师:这句话中那个“者”字是什么意思?

生:“者”就是指那个人。

师:没听懂。我问你,什么叫“作者”?

生:“作者”就是作文章的人。

师:“读者”呢?

生:读文章的人。

师:“胜利者”呢?

生:胜利的„„得到胜利的人。

师:不简单!“善弈者”呢?

生:善于下棋的人。

师:说得都对。这样看来,这个“者”字,严格地说应该当什么“的人”来讲。你看你刚才讲的:作者――作文章的人,读者――读文章的人,胜利者――获得胜利的人,都是“的人”,是吗?(生答是)

师:第二个问题:课文里的人让弈秋干什么?

生:叫他教导两个人下棋。

师:听着别扭!老师今天教导我们《学弈》这一课。别扭吧?怎么说?

生:人们让他教两个人下棋。

师:这样说多顺啊!第三个问题比较难答,他这两个学生表现怎么样?一个一个说。

生: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人虽然听弈秋的教导,但一心认为有天鹅将至,想拉弓用箭射。

师:你很会利用注释,所以讲明白了,很好。你这段话说是说明白了,但听起来有点硬邦邦的感觉。为什么呢?因为你只是把注释原封不动地套了进去,就显得有点死。其实你把注释的意思理解了,然后把它变成你自己的话,自自然然地讲出来就行了。现在大家练习说一下,同桌的两个人互相说一说。

(学生练习,有的互相讨论)

师:大家停一下。我这里有几个字不明白,想请教你们,能帮帮我吗?“一人虽听之”中的“之”字是什么意思?(有学生翻看注释)

生:这个“之”字的意思是指弈秋的教导。

师:没错。注释上就是这么说的。但是,我们平常说话不会这样说。比如我说:“我们要听家长的话。”这个“家长的话”是不是教导我们的话呢?

生:是。

师:对呀!如果我们老是说:“我们要听家长的教导。”“我们要听老师的教导。”多累呀!(众笑)所以,按照我们平常的语言习惯,“一人虽听之”可以怎么解释?

生:一个人虽然也听弈秋的话。

师:你看,这样说就简单明白多了。是不是?第二个字,“惟弈秋之为听”中的“之”字是什么意思?(学生翻看注释)这次你不要再看注释了,注释里只是整个讲了这句话,没有单讲这个“之”字。你得自己动脑子想。

生:这个“之”字还是指弈秋的教导。

师:变成平常的说法怎么说?生:弈秋的话。

师:恭喜你答对了!(众笑)那么“惟弈秋之为听”怎么讲?

生:只听弈秋的话。

师:再次恭喜你答对了!(生答谢谢,众笑)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刚才的两个“之”字,都指的是弈秋的话。再看“思援弓缴而射之”中的“之”又是指什么?(生无人能答)

师:联系上一句“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想一想他想射的是什么?

生:射天鹅。

师:对。你看这个人,不但不好好学习,上课思想开小差,他还想猎杀珍贵的野生动物。(众笑)你把两个小句连起来讲一下。

生: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话,但他一心以为有天鹅将至,老想着拉弓用箭射天鹅。

师:对他讲的有什么意见吗?

生:他那个“将至”没讲出来。“将至”就是将要来到了,就要飞来了。因为“李白乘

舟将欲行”的“将”就当“就要”讲。

师:你真不简单,能联系旧知识解决新问题。还有没有意见?

生:最后那个“射之”的“之”是指天鹅,但他前面已经说了天鹅就要飞来了,所以他要射的肯定是天鹅,不会是别的。所以最后这个“之”字说成“它”就行了。称动物的那个宝盖头“它”。(众笑)

师:你说得非常正确。按你的说法把两个小句连起来说一下。

生: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话,但他一心以为有天鹅就要飞来了,他就想拉弓用箭射它。(掌声)

师:讲得很漂亮!大家看,这一段我们研究了三个“之”字,特别是第三个“射之”中的“之”,注释上并没有解释,但大家也理解了。很好!到现在为止,弈秋的两个学生各是怎么学习的弄清了吧?我接着提第四个问题:这两个学生学习的表现不一样,那他们学习的结果呢?

生:书上有一句话说:“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就是讲结果的。意思是:这第二个学生虽然和第一个人一起学,但学习成绩不如第一个人好。

师:得了,一个问题全叫你一个人承包了!(众笑)你既然这么聪明,我问你,你刚才读的书上那句古文“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中又有两个“之”字,它们都指的是什么?

生:两个“之”字都指的是那个好好学习的人。

师:非常好!这两个“之”字也有一个没加注释,他根据句子的意思也解释出来了。请坐!最后一个问题:造成他们学习结果不一样的原因是什么?作者是怎样分析的?先把有关的原句读出来。大家一起读,我看你们的想法一致不一致。

生:(齐读)“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师:谁能直接用自己的话把它解释出来?

生:有人说,是他的智慧不如前一个人吧?有人说:不是这样。

生:我认为应该这样说:有的人说,是他的头脑不如前一个人吧?也有人说,不是这样啊。我把他说的“智慧”改成了“头脑”,说“脑子”也行。因为人们平常都这样说:“这个小孩脑子好!”不会说:“这个小孩智慧好。”(鼓掌)

师:这是这节课第二位获得老师们掌声的同学,祝贺你!

生:老师,我说得比他们还简单,您看行不行?

师:你真客气!(众笑)你说吧,让大家共享一下!

生:有人说他不够聪明,有人说不是这样。(掌声)

师:老师们的掌声说明了一切,你到前面来,站在台口,向老师们说声谢谢。

(该生走上前,但行动有些局促忸怩,抓耳挠腮。众笑)

师:你看,掌声变成笑声了!你刚才漂亮的发方,多么优秀,所以赢得了掌声;现在为什么大家都笑了,知道吗?

生:不知道。(笑声)可能是笑话我吧?

师:大家的笑还是善意的,是看见你一下子变得那么腼腆,那么不好意思,觉得挺有趣。一个人不但要有知识、有学问、有道德,而且行为举止也要大大方方,礼仪周全。特别是面对大庭广众,更要落落大方、文雅而又潇洒,你愿意这样吗?(生答愿意)那就大大方方到台前向老师们敬礼致谢。老师们再给点掌声鼓励他!(掌声热烈)看老师们多爱护你,去吧!

(该生大方地敬礼:“谢谢老师们!”老师鼓掌)

师:看,这样多好!回座位吧。好了,这几个问题一讨论,课堂内容就都明白了。谁还有不懂的地方,提出来。

生:老师,课文里有两个“也”字,好象都没讲,它们是什么意思?

师:你把这两个句子读一下。

生:第一个是:“通国之善弈者也”,第二个是:“非然也”。

师:问题提得好。这个问题大家可能不知道,听我说。这个“也”字在现代语中最多见的是当“同样”讲。比如:“你去我也去。”“他朗读也很好。”都是这个意思。但在古文中,它一般放在句子的最后,表示某种语气,它本身没有什么具体的意思。跟现在的“吧”“吗”“呀”“啊”“了”等相似。如“非然也”,可以理解为:“不是这样啊”;“通国之善弈者也”,可以理解为:“全国最善于下棋的人了”。你说这个“啊”和“了”是什么意思。

生:没意思。(大笑)

师:对,它本身没有什么含义。下面我们进行最后一项活动。看谁能把这篇课文所讲的故事完整地讲出来。这次讲,不要求越简单越好。刚才我们理解句子,越简单越清晰。现在要讲故事,应该在符合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有自己的创造发挥,也就是说:可以添油加醋。(众笑)但要添得合情合理,加得有滋有味!我们由于时间关系,只能找三位同学讲。大家推荐三位同学吧!

生:我推荐王亚欧。

生:我推荐秦浩然。

生:我推荐我自己,我叫史维荣!(笑声掌声)

师:好一位维护自己尊严与荣誉的女同学!有个成语,就是讲自己推荐自己的,知道吗?

生:毛遂自荐。

师:差不多,只差两点!在你说的“遂”字上面加上两点变成“遂”(板书“遂”),“毛遂自荐”。毛遂也是一个人名,是战国时代平原君的门客。他自己推荐自己当一次“谈判代表”把事办成了。后来人们就用“毛遂自荐”来表示自我推荐的意思。好吧,现代女毛遂――史维荣女士请上台!(笑声)

(三位学生并排站在讲桌前,面向同学)

生:(自荐的史维荣)大家好!(师插话:很好,先行问侯!出于礼貌,哪位同学讲完了,我们都要报以掌声!对不起,打断你的讲演,重新开始吧!)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个古代的故事。大家知道,我们国家有五千年的历史。就在四千多年前(众笑),有一个人名字叫弈秋。他为什么起这样一个怪怪的名字呢?因为他是全国最善于下围棋的人了,所以叫弈秋,说明他的棋艺已经到了丰收的秋天,结满了累累的硕果。人们见他棋下得这么好,就请他出面教两个人学习下棋。

师:想在他丰硕的果园里再增添两只金苹果!(众笑)

生:这两个字下棋的学生一个叫李中芳(学生大笑,纷纷往后看),一个叫赵迪。(学生又笑又看)

师:笑什么?(有学生说刚才说的两个人都是本班学生。众大笑,师亦笑)你太棒了!为什么单说他两人?是不是一个爱学习,一个上课尽走神?

生:不是,他俩是我的好朋友。这个李中芳还不错,上课专心致志,聚精会神地上课,她只听弈秋讲课;可是那个赵迪就不行了。(众笑)她一边上课一边走神,看起来好象是在听课,但她一个心眼想着:要是有一群天鹅飞来有多好呀!我拿起弓射它几只下来,可以饱一顿口腹。

师:那叫“一饱口福”,“福气”的“福”。

生:可以一饱口福。结果两个人虽然一起跟弈老师„„(众笑)

师:最好不要说“弈老师”,你不是说“弈秋”是人们称赞他的一个称呼吗?他不一定姓“弈”,也没听说有姓弈的。

生:两个人虽然一起跟弈秋学棋,可是赵迪很快就跟人家李中芳差远了。(众笑)可赵迪还说:“我的脑子不如你,没你聪明!”但是弈秋却摸着胡须说:“错了,不是这个原因啊!”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管你干什么事,学什么本领和知识,都要一心一意,专心致志,不然就什么也做不好,什么也学不会。现在我们用的成语“专心致志”就是从这个故事中来的。

师:真的不简单啊!下一位讲。(该生发言略――编者)

生:(讲演得过奖的王亚欧)先生们,女士们。(笑声)

师:这种称呼是从国外传来的,他们比较尊重女性,所以应该把次序调过来。

生:女士们,先生们,欢迎各位光临今天的故事大全!(笑声)话说唐朝天宝年间,正是唐玄宗李隆基和杨贵妃的故事“越演越热”的时侯。地球人都知道,杨贵妃和唐玄宗两人都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人,一点不假。这天,正是春末夏初,贵妃娘娘刚刚在华清池洗完了温泉。觉得无事可干,就想下一盘棋。

师:弈秋终于快出场了!(众笑)

生:可是下棋唐玄宗不是杨贵妃的对手。于是,玄宗皇帝传来了太监高力十,问他通国上下谁人下棋最好。高力士说:“启奏万岁,小臣听说诗人李白棋艺不低。”玄宗说:“传我口谕:宣李白进宫。”李白进得宫来,听说了下棋的事,赶忙奏曰:“微臣李白不才,不敢在娘娘面前现丑。臣推荐一人必能令娘娘满意。”玄宗说:“此人是谁?什么背景?快快道来!”

师:这回弈秋该来了吧?

生:众位客官莫急,嘴急吃不了热豆腐!(众笑)话说李白长吁一口粗气,手捋三绺不长不短之须――我这个“之”字也当“的”字讲。(众笑)我下面开始扮演李白。启奏万岁,此人名弈秋,年已花甲。他乃我大唐天下最负盛名之弈手。日本使臣也派高人与弈秋手谈„„

师:告诉大家什么叫手谈。

生:手谈就是对弈,也就是下棋,是一种文雅的说法。我接着讲。结果日本人也大败而去。(众笑)这时玄宗皇帝已被说得兴起,说:“派两个学生去向他学弈。这件事就交给你办了。”李白说:“臣领旨谢恩。”然后李白就给弈秋送了两个徒弟过去。其中一个名叫聂卫平„„(大笑)

师:怪不得聂卫平人称棋圣,原来师出名门!另一个便是享誉全国、名扬欧亚的本人――王亚欧!(全场鼓掌大笑)

师:啊,你也是弈秋名下高徒!请问先生,您会下围棋吗?

生:不瞒您说,本人粗浅涉猎,学艺不精。曾想与马晓春小试牛刀,就是没有机会!(大笑)话说开学以后,聂卫平兢兢业业、专心一意好好学棋,惟师傅弈秋之言是听;而王亚欧那小子(众大笑)虽然也貌似听课,但身在曹营心在汉。他眼见秋去冬来,(师:又扯远了!)大雁准要南飞。(师:不是大雁吧?)天鹅也是侯鸟,到冬天也要迁移。

师:那不叫迁移,一般称其为“迁徙”。(师板书“迁徙拼音”并写“徒”与之区别)

生:好。天鹅也和大雁一样要迁徙。于是那个王亚欧就一心想着天鹅就要到来了。我得引弓射箭,命中几只,好献给老师弈秋。但时间一长,好坏就显出来了。虽然他与聂卫平同师学艺,但两个人的棋艺相差何止十万八千里。(师:孙悟空翻一个筋斗都追不上)就是。所以聂卫平成了棋圣,王亚欧明年才能小学毕业。(大笑)唐玄宗听到这里说:“这个王亚欧可能是小儿痴呆症吧?”但杨贵妃却说:“圣上此言差矣,那个亚欧小儿,非智不如人,是其不务正业,一心贪玩、不求上进也!”(鼓掌)

师:太好了。我问你,我国的四大名著你读过几本,最喜欢哪本?

生:都看过。《红楼梦》没多大意思,尽是家庭琐事。我最喜欢《水浒传》,里面一百零八将,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他们的绰号我能背着说出一大半,《三国演义》我也喜欢。

师:他为什么能讲这么好呢?主要是他读书多。读书多,知识就丰富,所以语言生动。说实话,他的知识面和表达能力,就是和中学生比也丝毫不差!你不会骄傲吧?

生:不会。我没学好下棋就已经后悔了!(笑)

美容案例实录 篇3

美容院已成为人们追求年轻、漂亮的好去处,当她们走进美容院时,发现这些美容院里的新名堂可真不少;过去的“脸部护理”、“文眼线”等已由“红核因子美眼”、“LEM去脂”、“绿色生命炔黄”等新名词所代替。面对这些有点“酷”的美容新词,不仅消费者看着有点“晕”,就连一些美容院的人也不清楚它说的是什么意思。

在某市一家美容院的橱窗上贴着“生物除皱”、“意大利LEM去脂”、“睡眠丰胸”、“水波护面”以及“红核因子美眼”等广告,前去美容的刘女士问:这“水波护面与梦幻瘦身”是怎么个“护”法和“瘦”法美容院的人笑着说:“只要你做了,就知道?。”一家装修豪华的美容厅小姐向前来美容的人介绍说:“这里用的美容材料都是‘国际新材料’、‘高分子材料’、‘纳米材料’。”当有人问什么是纳米材料时,这位小姐说:“纳米材料就是从雪白的大米中提炼出来的材料。”她的解释引起人们一阵大笑……美容新词的确很“酷”,但经营者是真的采用了先进技术吗据有关人士透露,现在的“高雅雪肌”、“绿色生命炔黄”等,实质上就是一般的护理增白,什么高分子双眼皮、日式双眼皮、欧式双眼皮,也不过是一般的双眼皮。由此看来,美容院不过是打着“酷”的招牌误导消费者。因此,消费者在接受这些美容项目时要注意查看美容院的条件、设施、证件是否齐全;对有关技术多做了解,以免盲目上当。

消委会提醒消费者:去美容院做美容最好签个协议

张女士在深圳一家美容院交了2400元做美容,说好按每次70元收费。张女士做了3次后感到面部发痒不适,不想再继续做,要求退款,但遭到美容院拒绝。美容院表示,不做可以,但原来已经做过的3次每次要按300元收费。张女士来到消委会诉说事情经过,但却无美容院的收款凭证,在消委会的要求下,张女士写好投诉信并提供了一张美容卡,最后在消委会的协调下,美容院同意将已做的3次按70元收费,余款退还张女士。

消委会由此提醒消费者,不管到哪一家美容院做美容,必须先搞清其有没有营业执照,经营范围是什么,正在为客人做的美容项目营业执照上有没有。如果决定要做美容,做什么项目、要交多少款、要达到什么效果,双方最好在事先签个协议,交款时要注意索取收据,并要求盖上公章。

美容成“毁容”一男生获赔偿

日前,湖南省湘潭市中级人民法院做出二审判决,驳回湘乡市某美容美发店老板张某的上诉,维持湘乡市人民法院的一审判决:被告张某退还原告彭欣美容服务费,并赔偿医药、整容、误工损失费以及精神抚慰费等共276205元。

彭欣系湘乡市电器技工学校学生,因脸上长了一些雀斑,他十分苦恼。1999年初在湘乡市看到一则祛斑美容美发广告,称其祛斑效果可达到95%,于是在1999年1月9日来到这家美容美发店,一次性交费1000元后该店为他提供了“10天特效中药祛斑、护肤”的祛斑美容服务。彭欣按老板的要求做了10天的脸部保养,却发现原已消除的部分斑点又长出了新的斑点。于是去找张老板,美容店又为他免费进行第二次脸部祛斑美容术,又过了10天不但未见效果,而且脸上出现了白条状花斑色素痕迹。为此,彭欣多次找老板,要求退还美容祛斑服务费及赔偿损失,张老板拒不答应,只同意为他再做祛斑美容。

“统计”教学实录 篇4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68~69页例1、2。

教材解读:

本课的教学重点不是简单地解读统计图, 而是通过简单事例, 使学生认识到:统计图直观、形象的特点可以帮助我们进行正确分析、判断或预测, 但如果对统计图不进行认真分析, 可能会得到不准确的信息, 从而得出错误的结论或判断。因此, 对统计数据必须进行认真、客观、全面的分析, 以保证所得结论的真实性和判断的正确性。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 直奔主题

师:今天, 咱们继续学习《统计》。

二、自主探索, 感悟新知

(一) 观察扇形统计图, 正确获取信息。⒈借助情境, 理解“其他”。

师:图1是六 (2) 班同学最喜欢的运动项目统计图, 你从图中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

生1:在同学最喜欢的运动项目中, 抖空竹占28%, 游戏占20%, 跑步占16%, 其他占36%。

生2:喜欢抖空竹的同学比喜欢游戏和跑步的同学要多。

生3:喜欢其他运动的同学最多。生4:喜欢跑步的同学最少。

师:你是怎么理解“其他”的?举例说说。

生:“其他”可能是跳绳、打乒乓球、打羽毛球、踢毽子…… (师板书)

师:现在, 谁来说说六 (2) 班同学最喜欢哪一项运动?

生1:抖空竹。

生2:不一定。可能是踢毽子的多, 也可能是打乒乓球的多。 (听了这个同学的回答, 教室里顿时安静了。)

师:要想知道六 (2) 班同学最喜欢哪一项运动, 必须把“其他36%”这个栏目具体化。

评析:把教材中的“彩电市场各品牌占有率统计图”更换成“六 (2) 班同学最喜欢的运动项目统计图”, 彰显了教师对学生现实的关注。让学生自己解释“其他”的内涵, 远远胜过教师的讲解。教室里顿时安静下来, 表示学生的思维已经进入状态, 并自然而然地感受到“其他”的模糊性。

⒉细化“其他”, 理解图意。

⑴出示提纲, 引导自学。

出示学习提示: (1) 在学习纸上把“其他”分一分, 并写上运动名称和数据。 (2) 分好后判断下面两句话是否成立:喜欢抖空竹的同学最多;喜欢跑步的同学最少。

⑵交流成果, 明晰图意。

师:谁来汇报一下学习成果? (要求先展示学习纸, 再汇报结论)

生1:通过分一分, 我发现“喜欢抖空竹的同学最多”这句话成立, “喜欢跑步的同学最少”这句话不成立。

生2:通过分一分, 我发现“喜欢抖空竹的同学最多”和“喜欢跑步的同学最少”这两句话都不成立。

生3:通过分一分, 我发现“喜欢抖空竹的同学最多”这句话成立, “喜欢跑步的同学最少”这句话也成立。

师:通过刚才的分析, 我们发现“喜欢抖空竹的人数最多”和“喜欢跑步的人数最少”这两句话有时候成立, 有时候不成立, 为什么?

生:因为“其他”两字表达的意思不清楚、不完整, 所以无法知道喜欢哪项运动的同学多。

师:看来, 我们在制作统计图时, 一定要客观具体地反映信息;在分析统计图时, 不要被数据模糊的统计图误导, 一定要进行认真分析, 找出问题的关键。

评析:通过三个典型学习成果的展示与汇报, 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其他”两字表达的意思不清楚、不完整, 其后的方法提炼也就水到渠成。

⑶及时追问, 把握图意。

师:如果要保证六 (2) 班喜欢抖空竹的同学最多, 跑步的同学最少, 该如何修改?

生:“其他”中的每个运动项目的百分比既要小于28%, 又要大于16%。

评析:此环节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其他”两字的丰富内涵。从学生的回答来看, 他们已经把握“其他”的本质。

(二) 观察折线统计图, 作出正确判断。⒈观察数据, 正确判断。

师:为了提高同学们课间活动的质量, 学校将组织跳绳比赛。下面是两名小朋友一周跳绳情况统计图, 你

生的意见)

师:请再仔细观察一下。

生2:小丽和小冬的成绩一样, 两个同学都可以。师:你怎么知道他们成绩是一样的。

生2:我是一个数据一个数据比较过去的。 (师课件演示)

师:两幅统计图描述的统计数据完全相同, 折线的变化趋势为什么却不一样呢?

生3:因为它们的标准不一样。 (师课件演示) 师:如果两张统计图的标准统一, 会怎么样?

生3:上升趋势就一样了。 (课件出示相同标准的统

⒉反思学习, 形成经验。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

生1:不要被统计图的表面现象所迷惑。

生2:要看清统计图的数据和标准。

师:对。我们在运用统计图进行比较和判断时, 不能仅仅关注统计图的外在表象, 还应了解统计图所包含的具体统计信息, 统一标准, 才能避免作出错误判断。

(板书:比较数据、统一标准)

评析:此时的小结, 体现了教师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关注。至此, 本课学习的主题已一目了然。

三、随堂练习, 延伸提高

⒈解决例1。

彩电市场各品牌占有率统计图

A牌彩电最畅销…… () D牌彩电最不畅销…… ()

其他里面有一个品牌一定比A牌畅销… ()

若保证A牌彩电最畅销, 请你对统计图提出修改意见。

⒉照应例2。

评析:第1题既是对“其他”的巩固, 更是对教材的充分利用;第2题是对“比较数据、统一标准”方法的巩固;第3题则是对身边事实的关注。

实录 篇5

师:昨天我在曲阜城里拍了几张照片,大家看看知道是哪儿吗?(展示幻灯片:《学而》杂志)生:孔子中学的校刊《学而》 师:(展示幻灯片:有朋超市、有朋宾馆、有朋路)生:有朋超市、有朋宾馆,我家就住在有朋路。师:(展示幻灯片:陋巷牌坊)生:陋巷街北头的牌坊。师:(展示幻灯片:舞雩坛)

生:一个土堆?(学生开始思考)

师:这个土堆可能不太引人注意,但很有名。现在有个学校就以此命名(展示幻灯片:舞雩坛中学),这就是沂河北岸著名的舞雩坛——古代鲁国求雨的土坛。师:(展示幻灯片:万仞宫墙)生:万仞宫墙——曲阜的南门。

师:我想问一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它们的来历吗?(展示幻灯片:《学而》杂志)生:“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师:对!(展示幻灯片:有朋超市、有朋宾馆、有朋路)这一个? 生:“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yuè)乎?” 师:不亦什么乎?乐(yuè)乎?乐(lè)乎? 生:(停顿、思考)乐(lè)乎!

师:再读一遍。生:(齐读)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lè)乎? 师:(展示幻灯片:陋巷牌坊)这里曾是谁住的地方? 生:刘禹锡。

师:刘禹锡?为什么?

生:因为刘禹锡写过《陋室铭》。

师:刘禹锡是河南洛阳人,他没在曲阜住过,这个人比刘禹锡要早一千多年。生:孔子。因为《陋室铭》中有一句:“孔子云,何陋之有?”

师:是有这句话。在《论语•子张》中记载:“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因为道不行就发了“欲居九夷”牢骚话,有人说九夷闭塞,经济落后等等,然后孔子说了这句话。不过孔子居住在阙里,今天我问的是陋巷的来历(展示幻灯片: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篇》)有一次孔子说,颜回真是圣贤之人,居住在陋巷,生活条件那么差,如果是一般人早已不堪忍受了,可是颜回是那么的快乐的学习,“贤哉!回也!”因此,陋巷就是后来被称为复圣的颜回居住的地方。师:我们齐读一遍大屏幕上的文字。生:(齐读)师:(展示幻灯片:舞雩坛)在第一册语文中有一个活动性学习专题——走近孔子,在活动资源里选了六则《论语》,其中有一则谈到它:有一次孔子和他的学生谈论理想—— 生:《侍坐》中有一段好像是说“风乎舞雩”什么的? 师:对,(展示灯片:“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先进篇》)找一个学生来读读吧!生:(读)

师:这是曾皙的政治理想。(展示幻灯片:万仞宫墙)曾有旅游者问:你们曲阜的古城墙南门为什么叫“万仞宫墙”,而不叫什么“门”?你知道吗?

生:(思考)摇头。

师:它的来历出自《论语•子张》(展示幻灯片: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 《论语•子张篇》)有一次有一个叫季孙的人说子贡的道德学问已经超出了他的老师孔子。子贡说:“千万不能这么说,如果把道德学问比作宫墙,也就是围墙,我的墙也就是到肩膀这么高,在外面就能看到里面的房舍;我老师的墙有几仞高,你根本找不到进入的门,根本看不到围墙里面的建筑。因此“宫墙”是指孔子的―― 生:道德学问。

师:曲阜的好些地名都和《论语》有着密切的关系。曲阜的大街小巷上到处都写有《论语》句子的。以下是我在曲阜鼓楼大街上拍摄的。(展示幻灯片: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你来读一下。生:(读)

师:这句话是写的哪一方面? 生:治理国家。师:用两个字概括。生:为政。师:很好!(展示幻灯片:“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大家边读便欣赏其书法。师生:(读)

师:这句话表面上说松柏,实际上说什么? 生:人的道德修养。

师:因此孔庙里有许多松柏。尤其是柏树已成为我们曲阜的市树。师:陈毅元帅曾做过一首诗:“大雪压青松,生:(齐背)青松挺且直,欲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师:(展示幻灯片: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大家齐读。生:(齐读)师:(展示幻灯片:“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这是我在曲阜师范学校的墙上拍的,因此《三字经》里面有一句什么来的? 生:性相近,习相远。师:这是哪一方面? 生:学习、道德修养。师:(展示幻灯片“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到处可见,大家说这幅放在什么地方最恰当?

生:曲阜是旅游胜地,接待外来旅游者,应放在孔林、孔府、孔庙门前。生:宾馆大厅或门口。

师:宾馆。好。我在好几个宾馆拍了几幅,但图象都不清楚,这幅是在汽车站拍的。汽车站,行不行? 生:(笑)行

再向下看(展示幻灯片: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生:(读)师:(展示幻灯片:“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师生:(读)

师:同学们想想这一句放到哪儿最合适? 生:学校。师:具体些。生:图书馆。

师:对。这就是曲师大图书馆前面草地上的一块石头上刻写的。为什么放那儿最合适? 生:我认为“博学”嘛!图书馆书多,应该广泛学习。切问而近思,一边学习一边思考,沉醉其中。

师:说的太好了。(展示幻灯片:“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个应该放在哪? 生:(齐答)教学楼上。

师:如果你想读《论语》全篇,我建议你到这里去!(展示幻灯片:论语碑苑)。那里有好些精美的书法作品,形式丰富多样。总之:《论语》在我们曲阜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耳熟能详。我们从小就接触这些,可谓耳濡目染。下面请同学们说说,除了这些,你还会背哪些?并归纳一下属于哪些方面。

生: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师:这是说的哪一方面?你归纳一下。生:珍惜时间,好好学习。学习方面。

生: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方面。生: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谈道德。生: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谈学习。生: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谈为政。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道德方面。

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做人的准则。你认为这句话放在什么地方最好? 生:学校。

师:学校。教给人做人的准则。还能放在哪? 生:市场。师:为什么?

生:提醒人们诚实,不欺骗。

师:有道理。我觉得这句话更主要是说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别人。据说,联合国大楼的门厅上就写着这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觉得这句话如果让美国人多看看多好!

师生:(笑)。师:总的来说,《论语》的内容可以分为这几个方面:一是学习教育,二是道德修养,三是为政治国。如果你今天放学回家,家长问你,今天在学校学了什么?你说《论语》。家长问什么是《论语》,那么请你概括一下什么是《论语》。思考讨论一下。生:(思考、讨论、交流)生:《论语》是每个人应遵守的准则。生:《论语》是一部编记录孔子言行的书,是由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编录的。师:它是记录孔子言行的,只有孔子的言行吗? 生:不,还有他的弟子。师:你再补充一下。生:《论语》是一部编录孔子和弟子言行的书,是由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编录而成的。师:这句话告诉父母,《论语》不是孔子写的。谁还想说? 生:《论语》告诉我们做人的准则,学习的方法。师:这是它的内容,谁还想说? 生:《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它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是教育我们的一部追记。

师:她补充了这么一个观点——“追记”,这个观点很好,为什么是教育我们的追记?

生:因为《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所以说是追记。我们是孔子的后人,应学习前人的经验。

师:我觉得大家说的很好,我总结了几句,请看大屏幕。(《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著作。全书二十篇,一万一千余字,分上、下两部分。《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论语》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之一,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其思想内容、思维方式、价值取向早已融入了我们民族的血液,沉淀在我们的生命中,熔铸成我们民族的个性,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无以复加的影响,故朱熹说:“天不生孔子,万古长如夜”,并影响到全世界。)让一个同学来读一读。生:(读)。师:(展示幻灯片:巴黎宣言)因此在1988年有75位诺贝尔获奖者在巴黎说:“如果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二千五百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今天我们面对的就是这么一群伟大的先人,手捧的就是这么一部不朽的论著。古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想象的说明的《论语》的重大作用。《论语》分上下两部,今天给大家手拿的的就是半部《论语》,《论语》的上篇。师:(展示幻灯片:“同学们,我们以首篇《学而》为例(如果你不喜欢,可以选取你所喜欢的一篇)从中选出你喜欢的句子加以研读,你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相互讨论,好吗?10分钟时间,够吗?

提示:你从中读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悟到了什么?哪些地方你觉得有异议?你认为如何?“)

我给大家举个例子,我读《论语》读过几次,不过,前两天我又读,有这么一句: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我产生了异议,学完之后整天复习,真是快乐!对吗?我就想,今天复习,明天复习,经常复习,我问你如果叫你整天复习,你快乐吗? 生:(齐)不快乐。

师:大家说在这方面古人的心态和今天天的我们是不是相通的? 生:(齐)是。

师:假如孔子整天复习,你说他快乐不快乐? 生:(齐)不快乐!师:可孔子当时为什么非得说快乐呢? 我想这里面可能有问题。再有一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你说到月底了,钱快花光了,工资还没发下来,有朋友给你打电话说,明天到你家去,你说会怎样?是不是很悲惨?“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人家不了解我,对我发脾气,我表面上不发脾气,心里恼怒一下也不行吗?这种君子不做也罢。因此,台湾有位学者叫南怀瑾,他曾经把这几句戏改为:“学而时习之,不亦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惨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难过乎?”我觉得这才符合常情。师生:(笑)

师:我认为这里面有一字应注意,就是“学而时习之”的“习”。这个字的最初写法是上面一个“羽”下面一个“白”,在《说文解字》上说“习”指小鸟反复的振翅学飞。意思不仅仅是学习,复习还引申为演习、训练。因此,我认为,“学而时习之”不仅仅指复习,还有实践、训练、实习的意思,老师讲了知识和道理我们来实践一下看看对不对,对了!乐!。因此这句话指少年时代应立志刻苦学习并且学了之后再干什么? 生:(齐)实践。

师:对!随着时间的流逝,到了中年,历经磨难,历经仓桑,知交半零落,好朋友没有几个了,这时才发现朋友的弥足珍贵。在一个风雨之夜,有一个好朋友从远方推门而入,这时你会怎么样? 生:快乐!

师:太快乐了,两人触膝长谈,不觉到天明。再随时间的流逝,人到老年,这时历尽苦难,人世间的悲欢离合都已看透了,所有的苦难都可以装在心里,这时晚辈即使抱怨一句甚至不了解自己,也是笑而不答,这才成了真正的君子。因此,我认为这三句话不可分割,它写了人生的三个时代:少年时代立志学习,并学以致用;中年时代知道朋友、友情的弥足珍贵;到了老年,能够包容世间的一切苦难。这是我研读的心得。大家研读一下,十分钟够不够?我加入那个组织?哪一组需要我就举手!师生:(讨论,十分钟)

师:同学们发现了好些问题,我们一起讨论,谁先说? 生:(争相举手)

生:二章17句。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对它的译文我有不同的见解,它的译文是:“孔子说,由,我教给你怎样做人,你明白了吧?”我认为应译为“我教你知或不知的态度吧!”因为这一则是孔子对子路的教诲,对他讲实事求是的态度,很多同学都知道子路的性格非常草率,不够谦虚,所以孔子针对他的这一特点,要他要养成实事求是的好习惯,所以我认为应这样翻译。

师:我觉得这个同学有两点非常的可贵:一,他的理由很充分;二,他从子路的性格态度入手,能够找到最原始的问题,做到知人论世,这就是历史地看问题。说得很好。谁还说? 生:“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解释为慎重的对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远的祖先。我认为这样不对。如果在父母终年之前没有好好地对待父母,没有尽到做子女的责任,仅慎重对待他们的去世又有什么用呢?

师:你认为不仅仅在最终的时候谨慎的对待,生的时候,尤其是赡养父母的过程更要认真。那么我再问你,这句话是不是一点道理也没有? 生:有些道理。师:哪些道理?

生:父母养育了我们,在他们去世的时候,理应受到谨慎的对待,在他们死后我们应该去追念,精神上追念,尤其是对父母的爱。

师:主要是精神上的追念,情感上的追念,不仅仅表现在表面的形式上。大家见过有些出殡的,表面上十分隆重,你认为应该怎样?

生:对待父母孝顺就够了,不必过分在乎形式。师:这一点很好。那么你如何评价“追远”这两个字?

生:我认为这没有多大意义,父母乃至祖先都死了,我们如果还沉浸在追念中,就会永远地沉浸在悲痛中。我们应该把对父母的那种情感寄托在孩子身上。师:寄托在孩子身上,培养好孩子,有道理。父母死了就忘了? 生:教育孩子不要忘了自己的祖先。师:不要忘记祖先,要不要追远? 生:在一定时候追远。师:什么时候? 师生:(笑)

师:我这个问题好像问得不好回答,好,你来说。一生:“慎终追远”这一句没有说对待父母生前怎样,它只说父母去世以后我们应该如何去做,所以我认为她刚才的说法不对。

师:她又反驳了,干脆你们俩辩论一下。

生:后面有“民德归厚也”一句,如果是对待仅仅在去世以后,就不足以使“民德归厚”了,这句话主要是教育后人如何孝敬父母的。

一生:不对,这话仅仅是说对待父母的死和追念祖先这两件事,我们应就事论事,不要扯的太多。

生:不行!这句话的意思不仅表现在追念祖先,还应体现在生前对待父母、孩子。其的中心是“民德归厚矣”,而“慎终追远”就是为了它。总之,这句话是教育人们要形成一个世人必须遵守的好传统。

一生:请问何为“终”?终”就是“死”,终点嘛。

生:汉语博大精深,它有多种意思。再者,你不能只看文字的表面。

师:你们两个互不相让,我来说两句好吗?我们先这样考虑,“慎重追远”,它有没有合理的一面?首先对于我们的父母,死了之后要不要“慎”? 生:(齐)要。

师:对于我们的祖先要不要“追”? 生:(齐)要。师:这个问题好象没有争议。我记得上个月国民党主席宋楚瑜先生来大陆访问就写了这四个字——“慎终追远”。他干了两件事,一是在故乡湖南湘潭“慎终”,他和他的母亲一起奠扫祖坟;再一个是在黄帝陵“追远”,拜谒我们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有时,我想世界上有四大文明古国,那三个已分崩离析了,只有我们中国完整的保存了下来,其中我认为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先人提倡的“慎终追远”的传统,这种民族的传统文化维系着我们。我们这个国家历经沧桑,50多个民族在历史上历经多少苦难战争和分裂,海峡两岸60年的隔阂没有隔断我们血浓于水的感情,靠的是什么?不就是“慎终追远”吗?但是我们也不能一味的沉湎于思念之中,应该如这位同学所说,把希望放在未来。再者,父母死了,形式上的大操大办行不行? 生:(齐)不行。

师:所以我们看问题应该用历史的眼光看,用发展的眼光看,这是我们看待论语最重要的两个方面。

(展示幻灯片:“历史的眼光,发展的眼光”)师:时间关系,我们再讨论一个吧!

生:17页,子曰:“父母之年不可忘。”——我认为它的译文有问题,孔子说,父母的年龄不可不知道,并且应该常常记在心里。为什么要把父母的年龄放在心里呢? 师:我先问你个问题,你知道你父母的年龄吗? 生:知道。

师:你怎么知道?

生:这是一个女儿应该做的。师:那么别人该不该知道? 生:(笑)我是说没必要非得把他们的年龄记在心上,而应珍惜和他们在一起的时光,努力孝敬他们。

师:你是说这个意思!还有呢?

生:为他们长寿而高兴,不应该放在年龄上。

师:但按照自然规律,判断一个人的健康长寿一般以什么为标志?

生:年龄。不过我认为应该把父母的健康和快乐放在心上,而不仅仅是年龄。

师:看来你是一个孝顺的女儿,很好,他说的很让我感动,让我们祝福我们的父母,让他们永远健康快乐!通过讨论我们发现《论语》里面有好些精华,值得传承,但是还有些—— 生:糟粕。

师:糟粕,好,你举一个糟粕吧!

生:子曰:“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远之则怨,近之则不逊。”我觉得这句话非常错误!师:非常错误,有没有合理的地方? 男生:(齐)有!

师:男同学派代表说一下。

一男生:古代女人地位低下,他把小人与女人放在一起类比,说明小人不得人心。师:不是说女人,是想说小人,女人受到无辜的牵连了!这位女同学想说一下。

一女生:我认为古代这样说有道理,现在再说就没道理,现在男女平等,如果没有女人,就没有你们的存在,有句话说:宁做小人,不做伪君子,试问伪君子中就没有男人吗? 一男生:女人中也有小人和伪君子呀。

一女生:我认为这句话是片面的。小人是难养也,但这句话歧视妇女,它直接把女人与小人并列,让女人受到无辜的牵连就不对了。《礼记》要求女子三从四德,给妇女套上了重重枷锁,这种男尊女卑的观念是不对的,想想如今,奥运会上阴盛阳衰。师:有点,男同学委屈一点吧。我顺便问一句,你读过《礼记》吗?

女生:没有,我听我爷爷说的。如果没有女人的这种力量,我们在奥运会上也不会有那么好的成绩,可以看出女人在现代社会中是一股强劲的力量,是社会的半边天!

师:我还是想问一句,你开始说这句话是片面的,刚才你说的是不合理的一面,那还有合理的一面呢?我很想听。

女生: 小人的确难养,但女人也有天生的一些缺点,如有时言行不一,有的妇女比较专制,心胸狭窄等。

师:关于这个问题的是非曲直我们今天先不下结论,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我们应从两个方面看等《论语》。一是积极的一面,一是…… 师生:消极的一面。

师:因此著名学者匡亚明说过这么一名话(展示幻灯片: “孔子思想中既有消极因素,也有积极因素,这两种不同因素导致了两种不同后果,前者使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停滞不前,后者则形成了中华民族某些优良传统和特点。这种矛盾现象是孔子思想内在二重性(矛盾性)的毫不奇怪的必然产物。”《孔子评传》)我想用他的话来平息我们刚才男女生之间的争执,好不好? 生:(齐)好!

师:因此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历史的眼光来看待论语。同时我们也应用一种包容的眼光来看待《论语》,包容它积极的一面,也包容它消极的一面。大家看世界上别人是怎么看待《论语》的。(展示幻灯片:

“1.孔子不仅是万古圣人,也是东洋学问哲学思想的元祖。--金溢洙

朝鲜学者

2.孔子不仅是中国文化的先哲,而且是全人类的老师。

--井上靖

日本学者 3.孔子是中国文化的中心。孔子是全世界多民族的光荣。--艾默生

美国学者 4.在道德上,我喜欢的是孔子。

--拜伦(英国诗人)5.中国文化基于孔子之学说。孔子学说关系建立一个中华大帝国。中国切不可盲目采用欧洲文化,时移世易,但将中国旧文明之不适于今日者,略加改易可巳。欧洲人皆言中国如无孔教,中国道德必破产,此语余极赞同。中国最切要者不在西方文化之吸收,反在东方旧有文明之复兴。中国学术远在两千年前已灿然大备,若加以整理使之复兴,则影响世界,极为大,对于世界,必有特别贡献,最后中国或将为世界文化之中心。

--——罗素

英国哲学家、数学家

6.以中国教化最著之邦,历数千年而存在,余认为孔子之功。余虽隶耶教,于孔子之道莫不乐闻之。

--李提摩太

英国传教士)前几句话都是对孔子的赞美,我最欣赏最后这两句,尤其是罗素说的,他为我们中华民族作了一个长远规划,最让我感动的是李提摩太说的,他虽然信奉耶稣,但并不排斥孔子。人家外国人都用这种包容的心态看待《论语》,我们更应该用包容的心态、开放的眼光来看待《论语》(展示幻灯片: “包容的心态”)不仅我们要用这三种眼光看待论语,同时论语本身也具备了这三个特点。首先它如实的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研究孔子及儒教的历史的第一手材料,它具有历史性。孔子有些保守,但他能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他说,“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如今者”;他又虚心好学,关于这点,《师说》上曾有论述,谁能说说? 生:“三人行必有我师”。生:“圣人无常师”。师:好。《腾王阁序》中有两句:“他日趋庭,叨陪鲤对”,这是一个典故,当时孔子对他的儿子孔鲤说:“学礼乎?不学礼无以立。”这句话在《论语》上有记载,可据《左传•昭公七年》记载,这句话最早是孟僖子说的,当时孟僖子说的时候孔子才十七八岁,因此孔子经常学习人家合理的话。在《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中还记载了子产不毁乡校的故事。当时有很多人在乡校这个地方议论朝政,有人建议把乡校毁了,子产说:“其所善者,我则行之,其所恶性者,我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何毁之?”此时孔子至多11岁,后来孔子评价说:“有是观之,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孔子用包容的心态看待并赞美民主作风。因此我们说在论语本身就具备历史性、发展性、开放性。最后我们用一幅对联概括我们今天研读的内容吧(展示幻灯片:“三种角度读论语 ,一颗童心谱新篇”)我记得一开始大家背了一句《论语》 “三军……” 师生:(齐背)“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志向(展示幻灯片:“同学们,让我们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为践行自己的理想,请从《论语》中找寻依据,好吗?并为刚才的那幅对联加个横批,作为我们下一步研读《论语》的目的,好吗?我可以为大家提供一些网址和资料。)比如说,他想当教师,你就找一找《论语》是怎样谈当教师的。刚才有一个同学和我讨论时谈到政治问题,我说他你很有政治才能,那么你就看看《论语》是怎样谈为政的。我可以为大家提供一些网址和资料,(展示幻灯片:网站:

资料: «论语别裁» 南怀瑾

«论语今释» 蒋沛昌

«论语译注» 杨伯峻

«论语类纂» 刘振东

«论语导读» 杨树增

«论语通译» 徐志刚)这些可以到我们学校的电子备课室和图书馆去查找。这节课就上到这里吧,下课!生:起立

“黄河”课堂实录 篇6

师:同学们,请猜谜语:中华母娘,发源天堂,形状像“几”。

生:(齐答)“黄河!”

(大屏幕:黄河汹涌波涛。)

(师板书——“第三节黄河”。)

(大屏幕显示:《歌颂黄河》。)

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你是中华儿女的摇篮,你是伟大祖国的母亲河!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中华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你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九省区和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四个主要地形区;经过长途跋涉,在山东注入渤海。流经沿途,你以伟大母亲的胸怀接纳了湟水、洮河、汾河、渭河等众多支流。

黄河,你为中华文明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你用淳美甘甜的乳汁塑造了具有“塞上江南”美称的宁夏平原,具有“塞上米粮川”美称的河套平原,你是塑造华北平原的主力军。黄河,你提供了丰富的水能资源。旧中国,滚滚河水白白流入大海;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你实行梯级开发,建设打扮;在上游和中游修建了刘家峡、三门峡、小浪底等八座大型水利枢纽和水电站,用于造福人民、美化山川。黄河,你灌溉农田,使干涸的土地展现了勃勃生机和活力。黄河,你哺育了华夏儿女,你奉献于炎黄子孙。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你是发展前进的动力。

师:听了《歌颂黄河》后,你有哪些感想呢?你对黄河的知识了解多少呢?下面,我们进行本节课第一个活动,考察黄河知识竞答。欢迎主持人走上讲台。(大家鼓掌! )

主持人:现在由我来主持黄河知识竞答,希望同学们配合。大家已经收集了有关黄河知识资料,现分成两组,第一组讨论回答黄河地理特征,第二组讨论回答黄河历史贡献。

(大屏幕:黄河——中华民族的发源地。)

(板书:中国第二长河。)

第一组学生

组长: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无私地奉献一切而又给我们带来过沉重灾难。那么,今天我们怎样评价她呢?首先,我们先来考察黄河的地理概况。我们组主要考察、汇报黄河的发源地、长度、注人海洋、形状、流经省区和地区、源头、主要支流等问题。(学生依次指黑板上的黄河略图回答。)

生A:唐代诗人李白的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天上”应当是指青海省的巴颜喀拉山,黄河从这里发源;这“海”是渤海。

生B:黄河全长5464千米,是我国第二长河。

生C:黄河干流形状像个巨大的“几”字。

生D:黄河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九个省和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四个主要地形区。

生E:黄河沿岸省会城市有:兰州、银川、郑州、济南以及西安。

生F:黄河源头为约古宗列曲——藏语的马曲(相当于汉语的孔雀河)。

生G:黄河上游和中游分界地点是河口,在内蒙古;中游和下游分界地点是旧孟津,在河南。

主持人:大家把黄河地理特征回答得很全面、准确。下面我们讨论:为什么说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而不说是第二大河?

主诗人:请看投影,读表后依次回答。

生H:通过读表得出:黄河只是长度和流域面积排第二,而年径流量远远小于长江和珠江,所以说黄河是第二长河。

生L:黄河长度5464千米,在世界排第五位。第一是尼罗河6671千米;第二是亚马孙河6480千米;第三是长江6300千米;第四是密西西比河6020千米。

生J:亚马孙河长度在世界排名第二,流量却是尼罗河的50倍。

主持人:下面,第二组讨论回答黄河的历史贡献。

(大屏幕:黄河——中华民族的摇蓝。)

(板书:母亲河的奉献。)

第二组学生

组长:母亲是伟大的,因为她无私地为我们奉献一切。那么,黄河有哪些奉献呢?我们这组主要讨论、研究、发现黄河的贡献。如塑造的平原、蕴藏的水能资源等。(学生依次指黑板黄河略图回答。)

甲生:黄河是塑造华北平原的主力,并在干旱的宁夏、内蒙古境内塑造了具有“塞上江南”美称的宁夏平原和具有“塞上米粮川”的河套平原。这里河渠两岸植树种草,栽种防风护田林带,保护了生态环境。

乙生:黄河上中游多穿行于高山高原峡谷中,河流落差大、流速快,水能资源丰富。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黄河实行梯级开发,并陆续建成了刘家峡、三门峡、小浪底等八座水利枢纽和水电站,为工农业发电灌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丙生:黄河流经地区大多是干旱地区。早在两千多年前,宁夏平原人民就开始引黄灌溉。建国后,又修建了许多引黄灌溉水利工程,大大增加了黄河流域灌溉面积。这样,使一块块干涸的土地展现了新的生机。

丁生:黄河流域面积75万平方千米,耕地3亿亩,人口1.2亿,黄河用她浑厚而甘甜的乳汁养育了中华儿女。

戊生:从2000年统计数字来看,黄河平均年径流量为580亿立方米,承担着全国15%的耕地灌溉以及12%的人口和50多座大中城市的供水任务。黄河对中国经济和文化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己生:黄河已有70多万年了。据考古发现,“蓝田人”、“丁村人”、“河套人”,这些旧石器时代的原始人都生活在黄河沿岸的黄土高原上。说明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

庚生:黄河的贡献有:塑造肥沃平原,蕴藏丰富水能,提供灌溉水源……她创造了五千年灿烂的文明史,哺育了中华儿女,是中华民族的摇蓝。

辛生:黄河上中游水能资源丰富,下游却经常断流,为什么呢?黄河下游支流很少、流域面积狭小。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状况呢?

主持人:这就是下节课我们要讨论研究的“中国忧患”和“根治黄河”的环保问题。今天黄河知识竞答就到这里,同学们的表现都很好,我也学到了许多知识。感谢老师给我这次锻炼的机会,感谢同学们的愉快合作。(大家鼓掌。 )

二、综合活动

(大屏幕——黄河沿岸风光美景、历史文物以及建筑等。)

师:主持人表现得很出色,同学们表现得也很好。千百年来,黄河流域的人民在黄河的哺育下,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让我们热情地歌颂、赞美黄河吧!

1.诗句诵黄河。

生A: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学人胸怀间。”“欲渡黄河冰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生B: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生C: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白日依山近,黄河人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生D:李世民:“千里黄河此一湾,寒风激浪射潼关。”

生E:毛泽东:“夏日消融,江河横溢。”“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生F:“君住黄河头,我住黄河尾,相思不相见,共饮黄河水。”

2.歌唱黄河。

生G:“最爱喝的水呀永远是黄河水……”

生H:“家里盘着两条龙是长江与黄河……”

生I:“静脉是长城,动脉是黄河……”

生J:“长江长城,黄山黄河……”

生K:“黄河在咆哮……”

生L:“一条大河波浪宽……”

3总结赞黄河。

某生:黄河——发源巴颜喀拉山,注入山东渤海湾。流经四形九省区,河口孟津做分端。湟洮汾渭四支流、水利工程龙小三。塑造平原灌农田,五千五百山海牵。

某生:老师,我想把黄河从兰州引入渭河,截弯取直,不流经黄土高原,减少泥沙?这样设计可以吗?

师:你的设想很好,有创造性、值得鼓励。这个问题,下节课大家再考察、讨论、研究。

师:黄河,伟大的母亲河,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黄河,中华民族的摇蓝,悠悠历史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黄河,中华民族的象征,让我们用歌声祝愿她,愿她同中华民族一道在新世纪焕发出勃勃生机。

(生齐唱《大中国》。)

(作者单位:延寿县新村中学)

《雷雨》课堂实录 篇7

师:孩子们, 周朴园是个好人还是个罪人?

生:罪人!

师:他是罪人, 他犯了哪些罪?他最大的罪是什么?

生:他抛弃了已怀身孕的爱人鲁侍萍, 还有他把两千两百人给杀死了。

师:两千两百个工人, 他并不是开枪杀死的, 而是故意让江堤出险, 淹死的。他双手沾满了两千两百个工人的鲜血。谁揭露他的?

生:鲁大海。

师:每个小工他扣了多少钱呢?

生:三百!

师:这是周朴园发家的第一桶金, 他是罪人。

刚才这个同学又说他还跟侍萍恋爱, 然后抛弃了她, 并把鲁侍萍逼得怎么样了呢?

生:自杀!

师:是怎么自杀的?

生:跳河。

师:就这两桩罪, 一个是两千两百个工人被淹死, 一个是所谓“始乱终弃”。其实还有一件事, 鲁大海之所以来罢工, 不是因为两千两百个工人被淹这件旧事, 他是因为什么罢工的?

生:周朴园怂恿警察开枪打死了三十个工人。

师:二者加起来是两千两百三十个!他杀人已经成为习惯了!只要出了事, 他就要动用警察, 要开枪, 要镇压!所以, 这算一桩罪———杀人!第二桩呢, “始乱终弃”。

也就是说, 他是一个虚伪、自私、冷酷、丧失人性的人, 由此来看, 他这个人是非常反动的!同时我们也可看出他的虚伪, 他把侍萍逼得跳河!

但是, 仅仅说他是一个资本主义社会的反动资本家的形象, 作者曹禺不同意!我们的《教参》说, 他是反动资本家, 曹禺写这部戏就是揭露反动资本家的反动、冷酷、罪恶, 暴露资本家大家庭的混乱、黑暗。看见别人这么去演绎、阐释他的作品, 曹禺先生自己很委屈! (多媒体投影曹禺话语, 一学生读)

“譬如‘暴露大家庭的罪恶’。但是很奇怪, 现在回忆起三年前提笔的光景, 我以为我不应该用欺骗来炫耀自己的见地。我并没有显明地意识着我是要匡正、讽刺或攻击些什么。”

师:“匡正”, 也就是揭露、揭穿、批判, 让人们不要去学它。曹禺当初写《雷雨》并没有批判、讽刺和揭露什么的意思。

那么, 曹禺本真的意思是什么呢? (让学生朗读曹禺的话)

“《雷雨》对我是个诱惑。与《雷雨》俱来的情绪, 蕴成我对宇宙间许多神秘的事物一种不可言喻的憧憬。《雷雨》可以说是我的‘蛮性的遗留’。”

“我如原始的祖先们, 对那些不可理解的现象, 睁大了惊奇的眼。我不能断定《雷雨》的推动是由于神鬼, 起于命运或源于哪种显明的力量。情感上, 《雷雨》所象征的, 对我是一种神秘的吸引, 一种抓牢我心灵的魔。

师:他在说什么?

生:他认为神秘的事物是不可理解的。

师:也就是说, 曹禺要表达的是隐秘的、不可理解的, 曹禺当初写这部戏就是因“一种抓牢我心灵的魔”, 宇宙间有那么多神秘复杂的东西。什么叫“神秘”“隐秘”“不可理解”呢?

我们举几个例子来看一看。先看“罪与罚”。

生:周朴园的两桩罪是, 第一, 恋佣人遗弃, 致母子跳河, “始乱终弃”;第二, 致死两千两百三十人, 敛横财发家, 他赚得铜板滴血。

师:再看看周朴园的结局, 他是一个罪人, 他的人生结局, 他受到惩罚了吗?他人生的目的, 他追求的荣华富贵、幸福美满、家庭和谐, 最终实现了吗?

生:没有。

师:他得到什么呢?

生:受惩罚, 家破人亡。

几番恋情不合伦, 几条人命不得生, 几个家庭同破碎, 几个生者孤苦终。

师:曹禺在《雷雨》尾声里, 写繁漪和侍萍精神都不正常了, 周朴园伺候她俩。周朴园最后得到圆满了吗?

生:没有。

师:儿女死的死, 走的走。他起初犯了那么多罪, 最后受了罚。前面是“犯罪”, 之后是“受惩罚”。那么我问大家, 犯了罪, 是否必然受到惩罚?

生:必然!

师:也就是说, 犯了罪就必然、肯定、百分之百受到惩罚, 是吗?

生:不是。

师:也就是犯了罪, 并不必然受到惩罚?

生:是的。

师: (对另一生) 犯了罪会不会受到惩罚?

生:我觉得会。

师:你能阐释一下吗?

生:现在的社会有法律来约束, 以前的旧社会, 法律不健全, 但伦理道德也会让他受到惩罚。

师:只要犯了罪, 就必然是“天网恢恢, 疏而不漏”。善有善报, 恶有恶报;不是不报, 时候未到;时候一到, 马上就报。所以, 刚刚那同学说的“犯了罪不会必然受到处罚”的说法是错误的。必然受到惩罚的说法, 才是正确的。

生:戏里的年代, 社会黑暗腐朽, 犯罪的人不一定受到惩罚。

师:你的意思是, 旧社会的罪人不会受到惩罚。当今的社会要是谁犯了罪, 一定是“天网恢恢, 疏而不漏”?

生:是的。

师:现在社会是非常圆满的, 过去是不圆满的?

生:是的。

师:现在也有很多坏蛋、罪人没有受到惩罚啊!如果真有恢恢的天网, 善必然有善报, 恶必然有恶报, 那还要警察干什么!可每天都有大量的犯罪分子漏网, 据说破案率百分之七十就很高了, 还有至少百分之三十漏网的。

生:但是现在政府正在努力。

师:可再努力他能百分之百受到惩罚吗?

生:那倒不能。

师:天网恢恢, 有没有疏而漏的时候呢?

生:有。

生:现在受法律约束, 以前这方面差些, 但是犯了罪, 他内心的痛苦, 也是一种罚。

师:也就是道德上的自责, 内心反省。那也并非必然吧。什么是必然?善有善报, 恶有恶报, 这句话里的规律是偶然还是必然?

生:必然。

师:善有善报, 恶有恶报——这说的是社会规律。下面我们看看自然规律, (老师将一黑板擦举过头顶) 我撒开手, 它落到地上, 究竟是必然的, 还是偶然的?

生:必然!

师: (撒手, 黑板擦落地) 它受地球引力影响, 必然掉在地上, 这是自然定律。那社会规律, 是否如此呢?作恶必然有恶报吗?行善必然有善报吗?

生:不会!

师:也就是说, 作恶与行善, 跟善报和恶报之间, 它是必然的、简单的、单线的联系, 还是偶然的、复杂的、多线的联系?

生:偶然的、复杂的、多线的联系。

师:社会历史现象、人生现象, 是否跟自然现象那样, 有那么多必然与直线简单的联系? (教师再次演示撒手黑板擦必然落地现象)

生:不是!

师:可是, 我们看这部戏, 周朴园做了坏事, 后边得到了这种结局, 家破人亡, 戏让我们观众感觉到这是必然的, 还是偶然的?

生:必然的。

师:戏把偶然的现象演绎成是必然的, 这就是一种神秘。周朴园前面干坏事, 人生的结局, 还有他人生的过程, 就是让他遭受惩罚。老天爷在看着呢, 这就是疏而不漏。实际上从科学的角度, 有没有老天爷?

生:没有。

师:是的, 没有。这就是曹禺写的神秘, 可理解吗?

生:不可理解!

师:年轻的曹禺在清华园里对人生、社会的这些现象不可理解。戏里周朴园犯的罪, 跟周朴园的人生结局、人生过程, 这之间冥冥有天意, 让我们读剧本的人, 看戏的人, 产生一种“必然”“关联”的想法。

下面看“诅咒”。

生: (朗读)

鲁大海:你故意淹死了两千两百个小工, 每一个小工的性命你扣三百块钱!姓周的, 你发的是绝子绝孙的昧心财!

师:这里是一种诅咒, 用语言去骂别人, “绝子绝孙”, 这种诅咒, 能否应验, 变成现实呢?

生:不一定。

师:若应验, 是一种偶然, 还是必然呢?

生:偶然。

师:周朴园最后绝子绝孙了吗?

生:没有。

师:周萍和周冲死了吗?

生:死了。

师:那这算不算断子了呢?

生:算。

师:到了结尾, 曹禺没有告诉我们, 他的另一个儿子鲁大海去哪了。两个儿子死了, 一个儿子下落不明, 我们还能想象他还有孙吗?

生:不能。

师:那这个诅咒实现了没有呢?

生:实现了。

师:基本上实现了, 偶然又变必然了, 神秘不神秘?

生:神秘。

师:用一个成语来表达就是———

生:一语成谶。

师:下面看四凤发的誓。

生: (朗读)

鲁四凤:妈, 我答应你, 以后我永远不见周家的人。

鲁侍萍:孩子, 天上在打着雷, 你要是忘了妈的话, 见了周家的人呢?

鲁四凤:妈, 我不会的, 我不会的。

鲁侍萍:孩子, 你要说, 你要说。假如你忘了妈的话。

鲁四凤:那———那天上的雷劈了我。

师:四凤最后是怎么死的?

生:被电死的。雷也是一种电。

师:两语成谶了, 一一应验。咱们都是学自然科学的, 语和谶, 两者之间, 有没有必然关系呢?

生:戏里让观众产生必然的关联、联想。

师:实际上二者之间没有必然关联。若有, 我们要实现共产主义, 我们13亿人一起来发誓, 共产主义不就实现了吗?

生:不会。

师:戏让“语”跟“谶”之间形成了必然的关系, 这就很神秘了。

下面看“命与天”。

人们有没有命运?老天是不是掌管着我们的命运呢?

生:不是。

师:你不相信命运是吗?

生:是。

师:那命运掌握在谁手里?

生:自己手里。

师:侍萍是怎么说的。

生: (朗读)

周朴园:谁指使你来的?

鲁侍萍:命, 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周朴园: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鲁侍萍:我没有找你, 我没有找你, 我以为你早死了。我今天没有想到到这儿来, 这是天要我在这儿又碰见你。

师:侍萍是否相信天命?

生:相信。

师: (老师模仿侍萍口吻深情地读)

天知道谁犯了罪, 谁造的这种孽!——他们都是可怜的孩子, 不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天哪, 如果要罚, 也罚在我一个人身上;我一个人有罪, 我先走错了一步。如今我明白了, 我明白了, 事情已经做了的, 不必再怨这不公平的天;人犯了一次罪过, 第二次也就自然地跟着来。

侍萍觉得自己是个罪人, 她越过了一条线, 她是一个佣人、仆人, 然而呢, 她违背规矩, 爱上了主人, 并且没结婚就生了孩子, 所以她觉得自己是个罪人。对天, 她是真信还是假信呢?

生:真信。

师:中国太多下层的劳动妇女都信天命, 相信天必然掌管着人的命, 侍萍就信这种必然、这种神秘。

以上一共有几种神秘?

生:三种。第一种是“罪与罚”, 第二种是“语与谶”, 第三种是“命与天”。

师:那么, 咱们说说, 天的定义是什么?从自然角度, 到底什么是天?

生:抬起头看到的就是天。

生:天应该是当时人们思想上的一种寄托。

生:周围的一切就是天。

师:咱们不是从物理、地理学上来严格定义“天”!一般地、笼统地说, 地之上的, 周围、周遭的就是天。注意, 都有一个“周”字。

师:再想一想, 这部剧的主角姓什么?

生:周。

师:刚才我们说了天叫什么?

生:周围。

师:周遭、周天、周围。曹禺写“周朴园”的时候, 为什么不让他姓张、王、李、赵呢?取名叫“周朴园”, 有什么寓意吗?正如《红楼梦》里人物的姓都是有讲究的, 《雷雨》里人物的姓名, 似乎也是有讲究的。

生:“周”其实就是天。

师:现在请同学们用“周”组词。

生:周围、周遭、周末、周边、周而复始、圆周、周全、周到、周游、周详、周易、周旋、周章、周长……

师: (朗读)

侍萍:我闷了三十年了!你结了婚, 就搬了家, 我以为这一辈子也见不着你了;谁知道我自己的孩子个个命定要跑到周家来, 又做我从前在你们家做过的事。我伺候你, 我的孩子再伺候你生的少爷们。这是我的报应, 我的报应。

用含“周”的四字成语来概括一下投影的剧情。

生:周而复始。

师:解释一下。

生:父母一辈, 主人和仆人产生恋情产二子, 母子跳河;子女一辈, 周萍和四凤生恋情, 四凤母子电亡。

师:儿女重复了父母一辈的悲剧, 有其父必有其子。父债子还, 母罪女偿, 是一种罪与罚的体现。这也是一种神秘感。周而复始, 循环往复, 这是“周”字的第一个含义。

现在大家来给“圆周”下个定义, 或者画图, 什么叫“圆周”?

生:起点和终点的重合。

师:起点与终点的重合、重逢。现在我们回到剧中, 数一数全剧中有几组重合、重逢、应验? (投影)

朴园:你来干什么?

侍萍:不是我要来的。

朴园:谁指使你来的?

侍萍: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朴园:30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侍萍:我没有找你, 我没有找你, 我以为你早死了。我今天没想到到这儿来, 这是天要我在这儿又碰见你。

师:算不算重合?

生:算。应该是两人30年后又转回来了。

师:再来看下一组。 (投影)

朴园:怪不得四凤这样像你!

师:从隐秘的角度来看, 四凤是侍萍的女儿, 是她身上的骨血, 来到母亲以前恋人的家, 伺候他, 此地也是母亲在这个年龄打工当侍女的地方。这算不算来到了她妈妈的起点?从生命密码的角度来看, 这算不算一种循环?

生:应该是一种循环。

师: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四凤好像是妈妈的一个使者、一个化身。而周朴园一看到四凤就想起了侍萍。从隐秘角度看, 也算是一种重合和重逢。

生: (朗读)

朴园:我要问你的, 你自己带走的儿子在哪儿?

侍萍:他在你的矿上做工。

朴园:我问, 他现在在哪儿?

侍萍:就在门房等着见你呢。

朴园:什么?鲁大海?他!我的儿子?

师:这里是谁和谁的重逢?

生:周朴园与鲁大海的重逢。

师:简单来说, 这是父与子的重逢。鲁大海去哪打工不好, 偏偏到了父亲的矿上, 这也挺神秘的啊!

看下一组。

四凤爱上周萍———自己的哥哥。兄妹相见并且相恋了, 兄妹重逢。

再来看下一组。

四凤的誓与大海的咒。

四凤:那———那天上的雷劈了我。

大海:姓周的, 你发的是绝子绝孙的昧心财!

师:语言、誓言和诅咒, 犹如在天上飞, 之后就落在现实的地上, 就应验、就实现。四凤的誓言和大海的诅咒都变成了现实。这就是谶!所以说“, 周”的第二义, 重合、重逢、应验。

生:五种重合:1.父母重逢;2“.父”女重逢;3.父子重逢;4.兄妹重逢;5.言行应验。

师:我们当然可以把此看作戏剧性, 而《雷雨》的“戏剧性”, 就是要营造、渲染一种神秘。

再来看看周朴园与侍萍, 这两人的名字。 (投影:浮萍的图片)

大家来看萍有什么象征含义。

生:没有根, 没有依靠。

师:有没有自主性?能否主宰、掌握自己的命运?

生:不能。

师:这就是萍。

生:漂泊、飘零、飘荡、漂浮、游移、无根。

师:无法主宰自我的命运。侍萍是不是这样的性格命运呢?

生:是。

师:大家再来看, 相对于“萍”的无根漂泊, 作为“周”, 圆周之“周”, 是否也是漂移不定的?

生:圆周应该是固定的, 有圆心。

师:“功名利禄、荣华富贵”就是他人生的圆心, 周朴园围绕这个圆心旋转, 对不对?周朴园能不能自己掌控自己的命运呢?

生:能。

师:所以这就是“周”, 这就是“萍”。所以他是稳定、可控的“周”, 她是无根、飘荡的“萍”。周朴园能自我掌控自己的命运。可是我们想一想, 他实现了自己赚大钱, 从而荣华富贵的愿望了吗?他实现了组织一个圆满的大家庭的愿望了吗?

生:实现了。

师:他掌控了自己的命运没有?

生:掌控了。

师:所以“周”围绕着圆心, 固定、圈定、限定, 周全、圆满。他有一颗“定心”丸。大家再来看侍萍, 她在周朴园的“周圈”内:她的福, 起于与周朴园的爱情, 但极其短暂, 像一个梦幻。她的祸也由此开始, 她没有跑出周朴园这个“天”, “周天”, 周朴园就是她的“周遭”“环绕”, 她没有能逃脱。

大家来解释一下这幅图。

生:心形的项链是周朴园以前对侍萍的爱。

师:正是这心形的项链最后变成了锁链, 成为侍萍人生的枷锁。萍没有跑出“周圈”。

那我们再来看, 剧中其他人物跑出周朴园这个“周圈”了吗?咱们挨个来看。繁漪同周朴园结婚了, 她得到的是自由, 还是一条锁链?

生:锁链。

师:他让繁漪听他的话, 她不得不听, 得到的是锁链。要繁漪给周萍、周冲做出服从的样子———事事听从周朴园, 必须听周朴园的话。繁漪其实是向往自由的, 不肯接受周朴园的颐指气使, 所以说周朴园是繁漪的锁链。

再看周冲, 是像自由的小鸟一样的五四新青年, 向往纯真的爱情, 他受不受父亲的父权约束?

生:受父权约束。

师:周朴园对待他的儿子, 表面上确实是温情脉脉, 很疼爱儿子。可是呢, 他必须让儿子怎样?

生:他必须让儿子遵守规矩, 维护父亲的尊严。

师:再来看看周萍, 他也想自己出去闯天下, 挣脱这个压抑的家庭, 但是他的人生已经被安排好了, 周朴园让周萍干吗?

生:到矿上工作。

师:注意了, 这是要让周萍接他的班。周萍也想走出周家, 可是他走出去了吗?

生:没有。

师:周朴园也是周萍的锁链, 也是他的“天”。以上哪四个人走不出这个“天”?

生:侍萍、繁漪、周冲、周萍。

师:再想, 还有谁?鲁大海到哪打工?

生:周家。

师:鲁大海同他斗争是失败了还是成功了?

生:失败了。

师:大海还是被周朴园“罩着”, 跑不了, 你跟我周朴园斗, 你哪怕是孙悟空, 我是谁?

生:如来佛。

师:再看鲁贵, 也依附于周朴园, 他除了周家这样的资本家大家庭, 是否容易找到一个好养家糊口的工作?

生:不容易。

师:周朴园是侍萍的锁链, 也是所有人的锁链。他就是一个锁链, 他就是一个牢笼, 就是一个“周圈”, 就是一个套, 就是“周天”。剧中所有人都逃离不了他的圈定, 所以说“周”就是周朴园, 他用命运的锁链, 锁住了剧中所有人。剧中所有人无一不在锁链中, 都是“萍”。除了周朴园, 其他人都是“萍”。萍无根飘零、命不由己, 仅仅是侍萍一个人吗?

生:是所有人。

师:再深思一下, 周朴园是不是“萍”?他掌握自己的命运了吗?

生:周朴园没有掌握自己的命运, 他也是“萍”!

师:周朴园似乎不是“萍”, 他似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他所向往的功名利禄、荣华富贵, 都获得了吗?

生:周朴园最后结局不好, 要是能掌握自己的命运, 他不至于让自己的孩子都死了, 最后妻子疯了, 自己落一个家破人亡。

师:他是不是“萍”啊?剧中人物无一不是“萍”。不仅仅是侍萍, 其实这幕剧人人皆是“萍”, 被谁掌控?

生:被命运, 被天。

师:周朴园既是他人命运的锁链, 又是命运中无根的飘萍。在周朴园这个“周圈”的外面, 大家想一想, 还有没有更大的“环绕”“周遭”?

生:有。

师:这才是曹禺让我们深思的。

咱们回到教材节选的课文文本。 (投影)

填字———

上半部分, 周 () ; (填3字组成成语)

下半部分, 周 () ; (填一字)

生:上半部分, 周而复始;下半部分, 周旋。

师:解释一下。

生:下半部分, 鲁大海和周朴园, 要达到不同的目的, 相互钩心斗角, 周旋。

师:周朴园费尽心机, 鲁大海也想方设法实现目的。情节上, 就是“周旋”这个词语。

朴园:那你叫他进来吧。等一等, 叫人到楼上请大少爷下楼, 我有话问他。

……

[周萍由饭厅上, 见有人, 即想退回。]

朴园: (看周萍) 不要走, 萍儿! (视鲁妈, 鲁妈知萍为其子, 眼泪汪汪地望着他。)

萍:是, 爸爸。

朴园: (指身侧) 萍儿, 你站在这儿。

(向大海) 你这么只凭意气是不能交涉事情的。

师:为什么周朴园与鲁大海谈判, 却让周萍从楼上走下来?

生:希望周萍与兄弟见面, 而且周朴园看到自己的儿子在一起, 可以有一种当父亲的感受。

师:嗯, 这是一点。

生:他本来是要让周萍接他的班, 所以现在谈判让周萍来学习一下。

师:周朴园毕竟是要退的, 现在让周萍来学学, 老董事长是怎样手段老到、运筹帷幄地处理这个棘手的问题?向老爸学学, 你要接我班!这也表明周朴园这个人的心思怎么样?

生:周密。

师:再掂量这句话, 是周朴园对鲁大海说的———“你这么只凭意气是不能交涉事情的。”

生:说明他还是关心儿子的。

师:这里面有没有一个父亲对儿子的叮嘱?我的孩子呀, 将来你凭意气能办成什么事啊!

生:有。

师:担心他儿子凭意气将来会怎么样?

生:惹事。周朴园自己会受到牵连, 鲁大海自己会惹祸上身。

师:想着自己儿子跌跟头, 周朴园心里好受不好受?

生:不好受。

师:面对两个儿子, 两句对话, 这是一个怎样的父亲?用“周”字概括。

生:周全。

师:和正常的父亲一样, 所以也可说是“周正”。不是很反动、很虚伪、很自私的, 他很周全、周正、正常。

具体再分析, 周朴园在后面这个谈判的戏里, 问了几个问题?又拿出来几个文件?

生:六个问题。两份文件。

生:电报和合同。

1.你叫什么名字?

2.你有什么事吧?

3.哦, 那么———那么, 那三个代表呢?

4.哦, ———他们没告诉旁的事情么?

5.你以为你们那些代表们、领袖们都可靠吗?

6.矿上昨天已复工, 你当代表的反而不知道么?

师:由此我们来看, 这六个问题, 周朴园是否知道答案?

生:知道。

师:那为什么明知故问呢?

生:因为他想表现出对儿子的关心。

师:仔细看, 只是那么简单吗?

生:我觉得不是, 是体现他的威严。

师:周朴园全部都布置好了、安排好了, 全部掌控着局面。现在他就像抖包袱, 在鲁大海面前, 在周萍面前, 一层层抖开。

生:让鲁大海屈服于他。

师:屈服于他, 让其狼狈!在我周朴园的威严下, 你鲁大海还嫩。让儿子在这里跌倒了、摔跤了, 实现了怎样的目的?

生:让儿子觉得他周朴园权势很大。

师:对, 一方面让大家觉得自己是运筹帷幄, 很周密, 很有智慧。另一方面呢, 让鲁大海在这里跌一跤, 吃一堑长一智, 实现了父亲对儿子的训导、叮嘱。周朴园如此表演、表现一番, 他想让周萍看到什么呢?在周萍的眼睛里, 周朴园是怎样的一个爸爸, 怎样的一个董事长?

生:我觉得, 周朴园这个父亲是一个既威严又很有能力办事的人。

师:对, 就是一个掌控全局的人, “顶天立地”的人, 处理各种棘手的事情, 应付裕如, 得心应手。他俨然一只经验丰富、才能超群的老猫, 捉弄着鲁大海这只小老鼠。表演给周萍看, 让他学一学。

好, 我们回到语言题:

生:父亲周正, 心思周密, 安排周详、周到, 考虑周全, 费尽周折, 全力周旋, 狼狈周章。

师:当然“周章”这个词语, 还有“周折苦心”的意思在。我们再回到周朴园的性格分析, 在刚才谈判周旋这场戏里面, 是谁狼狈周章?

生:鲁大海。

师:对, 他失败了。但在剧的结尾, 有一个人一辈子的终局, 人生的大结局, 却是狼狈周章, 谁?

生:周朴园。

师:他是别人的“环绕”“周遭”“周圈”“周天”, 他是充满智慧的, 他一辈子在处理、应对跟鲁大海谈判这样棘手的事情时, 他的对手是一万次一千次失败, 但周朴园呢?

生:一万次一千次成功。

师:而周朴园一万次一千次的成功, 加在一起, 却等于人生终局的大失败, 等于狼狈周章。周朴园这样的人呢, 绝顶的聪明, 在剧里是最聪明的, 可最后的结局是家破人亡!这正是曹禺要让观众深思的。

他想得很周密, 但是他的一辈子, 用一字, 不周什么?

生:不周全。

师:不周延。

师:人算算过天了吗?

生:机关算尽太聪明, 反误了卿卿性命。

师:这是哪里的一句话?

生:《红楼梦》。

师:对。即便是一部《雷雨》, 也重复了《红楼梦》的主题。曹禺、巴金那一代人受《红楼梦》影响很深。周朴园是一个胜利者吗?

生:不是, 人生惨败, 家破人亡。

师:他是一个狼狈周章的人。而周朴园是别人的“天”, 但他本人冲破了环绕着他的“天”了吗?周朴园冲破了宇宙的牢笼 (“周圈”) 了吗?

生:没有。

师:周朴园是可恨的, 双手沾满了鲜血, 是一个罪人, 我们当然应该揭露、批判、谴责。可我们对于周朴园, 除了以上这些情绪, 是否还有其他情绪?同学们, 看了《雷雨》全剧之后, 看到周朴园家破人亡时, 是什么感觉?

生:可怜。

师:悲悯, 是吧?周朴园是一个造孽的人, 他毁灭了别人, 同时也是一个被毁灭的人。别人想从他的“周圈”里冲出去, 侍萍想冲出去, 繁漪想冲出去, 最终却冲不出去, 塌陷于“周”的牢笼、周的限定, 无可奈何。

而周朴园自己呢?也是一个被圈定的人, 他也是一个突围不出“周圈”的人, 在宇宙的牢笼、在天命的自然法则里。

我们用了一系列的词来总结他, 他周全、周备、周密, 但不周延。他有票子, 有厂子, 有位子, 有房子, 有车子, 有女子, 有名气。

师:周字, 金文, 在古老社会是“圈田围园来播种”的意思, 到我们当今的社会呢?圈功名利禄, 圈票子、圈厂子、圈位子, 等等。

(韩老师说快板)

种下票子买园子, 买下园子建厂子;

种下房子找女子, 找了女子有孩子;

种下位子有名气, 有了名气坐车子;

万事周密万事备, 万事皆空毁盘子!

师:他毁了一生的盘子。好了, 咱们再回到作者的话。

“譬如‘暴露大家庭的罪恶’。但是很奇怪, 现在回忆起三年前提笔的光景, 我以为我不应该用欺骗来炫耀自己的见地。我并没有显明地意识着我是要匡正、讽刺或攻击些什么。” (曹禺《雷雨》序, 1936)

师:曹禺先生的意思是, 我不是要攻击, 我不是带刺的, 我不是拿着刀枪的, 我不是一个社会批评家, 不是社会的战斗者、挑战者。我是提醒看戏的人们, 请你们警醒, 请你们反思。

“我想通过一个家庭的毁灭, 表达自己一种复杂而原始的情绪, 表现宇宙里斗争的残忍和冷酷。在这斗争的背后, 也许有一个主宰, 它就是上帝或说是命运, 近代称它为‘自然法则’。” (曹禺《文学报》, 1993年7月2日)

师:宇宙间到底有没有操纵命运的事物呢?读完全剧, 我们或许觉得会有。

“连绵不断地、若有若无地闪示这一点隐秘, ———这种种宇宙里斗争的‘残忍’和‘冷酷’。在这斗争的背后或有一个主宰来管辖。这主宰, 希伯来的先知们赞它为‘上帝’, 希腊的戏剧家们称它为‘命运’, 近代的人撇弃了这些迷离恍惚的观念, 直截了当地叫它为‘自然的法则’。” (曹禺《雷雨》序, 1936)

师:管辖就是操控, 就是“周、圈、套”。

“人类是怎样可怜的动物, 带着踌躇满志的心情, 仿佛自己来主宰自己的命运, 而时常不能自己来主宰着。受着自己———情感的或者理解的———捉弄, 一种不可知的力量的, ———机遇的, 或者环境的———捉弄。生活在狭的笼里而洋洋地骄傲着, 以为是徜徉在自由的天地里。称为万物之灵的人物, 不是做着最愚蠢的事么?” (曹禺《雷雨》序, 1936)

师:曹禺先生所说的“狭的笼”, 大概就是我们讲的———

生:周字。

师:曹禺就让周朴园这个人类智慧的代表、飞扬跋扈的代表, 最后狼狈仓皇、狼狈周章, 来警示台下看戏的人们:请你们想一想吧, 连周朴园这样绝顶聪明的人, 都在“狭的笼子”里狼狈周章、家破人亡, 更何况其他的人!所有的人———剧中的人和台下看戏的人, 谁还能比过周朴园吗?

师:这部戏的情绪, 是“悲悯”, 不是批判、揭露。

“我用一种悲悯的心情, 来写剧中人物的争执。我诚恳地祈望着看戏的人们, 也以一种悲悯的眼来俯视这群地上的人们。” (曹禺《雷雨》序, 1936)

师:人, 须谦卑, 须敬畏。

最后我们继续说这个“周”字, 教师投影旋转的太极八卦图。

所谓周, 阴阳相生, 包藏天地, 孕育雷电。关于太极的这部书叫什么名字?

生:《周易》。

师:周字, 并非周朝之意, 而是无所不备, 包藏天地, 阴阳相生, 孕育雷电。

天地就这样旋转, 周而复始, 包孕雷电。所以这戏叫《雷雨》。让观众受到“雷”一样的震动, 受到“雨”一样的精神洗礼。

世界是否是神秘的?我不希望你们树立神秘的世界观, 只是希望你们树立一种神秘的审美观。你是否树立神秘主义的世界观, 由你自己去探索、决定, 谁也不能彻底地定义这个世界就不神秘。

(韩老师深情而富有感染力地诵读“侍萍祈天”)

“啊, 天知道谁犯了罪, 谁造这种孽!———他们都是可怜的孩子, 不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

天哪!如果要罚, 也罚在我一个人身上;我一个人有罪, 我先走错了一步。

如今我明白了, 我明白了, 事情已经做了的, 不必再怨这不公平的天, 人犯了一次罪过, 第二次也就自动地跟着来。

《乡愁》课堂实录 篇8

师:有人说,拿起一本中国的诗集,轻轻抖一抖,便会从中落下许多个愁字,于是当空明月是愁,人在天涯是愁,无边丝雨是愁。乡愁是出门在外的游子萦绕心间的情愫。同学们能背诵几首描写乡愁的古诗词吗?

生: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生: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师:在日暮斜阳下,在清风明月中,倾诉着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那是古人的乡愁。今天这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台湾诗人余光中所写的现代诗《乡愁》,去感受作者在诗中创造的感人意境。

(教师出示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品读意象,理解意象所承载的情感;2.结合自身的体验,展开联想、想象,描绘诗歌呈现的一幅幅图画,感受美的意境;3.借助背景资料,从“文化”层面品读乡愁)

二、明确基调,读出乡愁

师:学习诗歌,我们首先要关注诗的感情基调和朗读节奏。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诗歌,结合诗歌的创作背景,思考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生:深沉中又略带哀伤,所以朗读时的速度是缓慢的。

师:自由朗读,边读边标出节奏和重音。想一想每一节诗要读出什么样的情感?

生:我读出了诗人外出求学时对母亲的思念。

生:我读出了诗人与新婚的妻子离别时对妻子的不舍。

生:我读出了诗人因母亲去世阴阳永隔时的痛楚之情。

生:我读出了诗人对大陆故乡的思念。

师:诗人的这种感情是不是突发偶感呢?在诗人漫长的生活经历中,那对故乡的绵绵思念一直萦绕在诗人的心头,这一点可以从哪些词语看出?

生:“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呵”“而现在”四个时间序词,代表了四个人生阶段。诗人以时间的变化来组织诗,四个时间序词也概括了诗人的整个人生。

三、圈划批注,寻找意象

师:乡愁是一种抽象的情愫,这种感情看得见吗?看不见摸不着。要想将这种抽象的情感表达出来,就要借助一些形象的事物,这就是意象。我们在学习《一个深夜的记忆》时,讲了意象是什么?那首诗的意象有哪些?

生:意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是诗人用来兴寄思想感情的人、物、景、事等。《一个深夜的记忆》这首诗中的意象有“月光”“阳光”“风”“弓弦”“黎明”“河岸”“山影”“星”“旷野”等。

师:同样,《乡愁》这首诗为了表达“思乡”这一情愫用了哪些意象呢?这些意象又承载了怎样的情感呢?请再读全诗,并进行圈画批注。

生:这首诗用了“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意象寄托乡愁。

师:这些意象分别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任选一个意象细细品味。

生:我选的是“邮票”,乡愁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邮票富于感性,整个乡愁凝聚在一张邮票上。

师:邮票是家信的局部,但它比整体更有想象的启发性,更美,更有感情的分量。诗人的母亲两次逃难,丈夫都不在身边,孤零零一个人带着独子跑遍千山万水。中学时期,每次从朱氏祠堂返校,母亲总是殷殷送别,然后伫立山头,一直守望着孩子走下山去绕过谷底,消失在另一座山后。小小的邮票寄托了深深的母子之情。

生:我选的是“坟墓”,前面的邮票、船票虽有阻隔,但还能通信,将来还有希望和母亲、妻子团聚,但“坟墓”这一意象写出了天人永隔的悲哀。

师:你的品读很精彩。诗人选取的四个意象寄托了母子之情、夫妻之爱、丧母之哀、恋国之思。从家愁到国愁,乡愁在时序的更替中越酿越浓。

四、含英咀华,品读意象

(一)品析叠词之美

师:作者这些意象选得都比较小,即使“坟墓”“海峡”这些大的意象,也加上了一些限制性的修饰语,请找出这些修饰语。

生:修饰意象的词语有“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

师:读一读这些修饰语,邮票是“小小的”,船票是“窄窄的”,坟墓是“矮矮的”,海峡是“浅浅的”,这些词语普通却耐人寻味。任选一处来体会一下这些叠词的作用。

生:我觉得“小小的”用得好,写出了邮票的形状之小。诗人少时在外求学,写信可寄家中。

师:发现得好,邮票自然是小的,但如果删去“小小的”,感觉会如何呢?

生:删去后变成“小时候,乡愁是一枚邮票”,读起来好像差了点什么。

师:“小小”中似乎有大大的什么?大家再读读。

生:小小的邮票如那小小的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对了,邮票越小,离愁越多,思念越浓越深,小小的邮票里凝聚着他对母亲深深的思念与依恋。

师:说得好。“小小”“窄窄”“矮矮”这些词语既是这些物象真实的情形,而也正是诗人用这些看似小的物件来衬托一种沉重的情感。我们再来看一下“浅浅的”,先看一看真实的海峡。

(教师出示材料:台湾海峡长38千米,宽19千米,平均深度100米)

师:台湾海峡并不浅,诗人为什么说是“浅浅的”?

生:“海峡”尽管很深,但在诗人的心里,大陆和台湾人的情感是亲密的,所以深深的海峡因为心的贴近而变浅了,似乎很轻易便能越过。因此用“浅浅”修饰“海峡”,寄托了诗人对两岸统一的美好愿望。

生:诗人写这首诗的时间70年代初期,由于处于特殊的历史时期,尽管两岸人民心心相印,诗人在当时却看不出任何迹象可以回到故乡去,因此海峡虽浅犹深,写出了海峡两岸依然无法沟通、无法融为一体的惆怅。

师:你的知识面很渊博,能结合写作背景品读诗歌。台湾海峡与太平洋比起来太浅,而偌大的太平洋阻隔不了中美两个大国的交往,这浅浅的台湾海峡却阻隔了同根兄弟的来往,让两代人在精神上承受了沉重的悲剧,多么令人痛心。余光中的父亲去台湾的时候大概是50多岁,他在台湾去世时90多岁了,一直盼望回来,却一直没有能再回来。所以“浅浅的”表达出有家难回的沉痛,诗人对回归充满了期盼,又对无法回归的现实充满了无奈。

(二)品味音韵之美

师:一首《乡愁》,深深刺痛了海峡两岸所有互相对望着的眼睛,浓浓的乡愁牵动了诗人的一生,而且不同的人生阶段对乡愁的理解也是不同的。为了表达出浓浓的思乡之情,除了意象和修饰语的选择,还有哪些词值得我们关注?

生:“这头”“那头”“外头”“里头”,这个“头”字能换成“边”吗?

师:你的发现很独特,请大家读读看,细细品味,说说你的理解。

生:我认为不能。“头”是尽头的意思,“这头”“那头”“外头”“里头”,给人的感觉是距离的两个尽头,非常遥远,非常沉重。而“边”字轻飘飘的,“这边”“那边”“外边”“里边”无法传达距离遥远、生离死别、隔岸相望所带来的沉重的情感。

师:说得真好,汉字就是这样,相同的意思因为音韵的不同就会一个顿挫,一个轻快。

生:我发现诗歌四个章节有三个章节的结句都在重复“这头”“那头”,读起来很有味道。

师:这是“复沓”的手法,诗人用这种手法和排比的结构使得诗歌的内涵有了一种递进的深化。《乡愁》这首诗字里行间渗透着中文的音韵之美,要读得低沉,略带哀伤,我们来读一下,读出距离的遥远和情感的沉重。

五、联想想象,感受意境

(一)融入体验,感悟乡愁

师:刚才我们从意象的选择方面解读了这首诗,我想问一下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乡愁的体验呢?

生:我是住校生,我老家在涟水。有时早晨被冻醒,透过被子的一角向外张望,在地上发现了被我蹬掉的被子。若是在家,妈妈晚上总会到我的房间来几趟,帮我盖好被子。我一到冬天就手脚冰凉,每年冬天,妈妈都会用生姜和红枣为我熬甜甜的红枣汤驱寒。我的乡愁是妈妈为我轻轻盖被子的温暖,是一杯杯暖暖的红枣汤。

生:学校河畔的依依杨柳萌发了一树树鹅黄的芽苞,在我的家乡,门前也有一棵棵杨柳,我每年都从它们身上寻觅春踪。到了初夏,栀子花的香味让我想起在家的时候,妈妈总是用清水将栀子花养在瓶子里,整个家都有淡淡的花香。我的乡愁是早春这一堤随风飞舞的嫩柳和初夏淡淡的栀子花香。

师:同学们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自己的乡愁,也可以选择意象创作《乡愁》。

(二)展开想象,描绘乡愁

师:好的诗歌是读不尽的,它还需要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去诗歌所营造的意境中飞翔。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的四个诗节,但是每一个诗节都凝聚着作者一生的沧桑和难以言表的哀愁,深深震撼着我们的心灵。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诗节,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用散文化的语言描绘出余光中所营造的那一幅幅画面,进一步感受诗人为我们创设的动人意境。

生:我描绘的是第二节诗的画面,我想象的是诗人和他的新婚妻子离别和重逢的片段:当渡船解开缆绳,风笛催促着客船远行,“我”站在码头,紧握着船票,只等你前来相送。在茫茫的渡头,翩翩地你走来,宛若一朵白莲。“我”的新娘,你目送着“我”渐渐地离岸,脉脉的眼睛里流动着波光。水阔,天长,对“我”挥手。在“我”远行的无数个日夜,你是否会在对岸苦苦守候接“我”的下一班船?在不久的将来,在荒芜的渡口,有一天,“我”定会手握着船票,渐渐靠岸,对你招手。

师:你的想象很动人,抓住了离别的刹那,化用了诗人的一首诗《当渡船解缆》,描绘了新婚离别的恋恋不舍和刻骨相思。“窄窄的船票”里既有别离的惆怅,也凝聚了重逢的喜悦。

在这四节诗组成的画面中,老师喜欢最后一幅,每当读到第四节时,我的脑海里就出现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于右任先生1949年离开大陆前往台湾,当时他的妻子和长女却留在了陕西的咸阳。于右任先生到了晚年,特别想念大陆,想念他的家乡,想念他的妻子,想念他的女儿。他常常登上台湾的高山之巅眺望大陆,一站就是好几个小时,任泪水肆意地流淌。他多么想回去看一看家乡,看一看家乡的亲人,看一看故土的一草一木啊!但是,他想回却回不去啊!一湾“浅浅的海峡”却铸成他永远的遗憾!在他去世之前,曾写下一首哀诗: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惟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于右任《望大陆》

和于右任相比,余光中是幸运的,在多方努力下,1992年,余光中终于跨过台湾海峡,重返阔别43年的大陆。2003年9月17日,余光中回到了自己的故乡──福建永春县洋上村谒祖。“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这一天距他上次回乡已整整70年。在此后10多年当中,他20多次返回大陆参加各种文化活动,传播中华文化。

刚才,我们通过品读诗歌的意象,品味一些富有表现力的词语解读了余光中的《乡愁》。他所想到的乡愁,不仅仅是一种个人之愁,更是一种民族之愁、国家之愁。当我们理解了诗歌的意蕴,把握住了诗人的情感,再来读一读这首诗吧,读出鲜活的画面,读出情境。

六、赤子之心,文化情结

师:同学们刚才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自己的乡愁,我们的愁和余光中的愁有什么不同呢?

生:余光中的乡愁更深沉,有了沧桑感。

师:除了这首《乡愁》,1974年,它的姊妹篇《乡愁四韵》被歌手罗大佑谱写成曲,这首用国语演唱的歌,浓浓的华韵中浸透了思乡之情。余光中的诗为什么写得这样深沉?

生:因为他爱中华文化,他不仅爱时间、空间层面的祖国,也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哺育,深深爱恋中华文化。他的乡愁有游子的文化情结。

师:诗人的乡愁深沉、沧桑、有文化感。在《从母亲到外遇》中,诗人写道:“莫为五十年的政治,抛弃五千年的文化。”阅读屏幕上的材料,更深入地理解诗人的乡愁。

(教师出示材料:“一个读书人的乡愁是把空间加上去,乘上时间,乘上文化的记忆,乘上沧桑感……我庆幸自己在离开大陆时已经21岁。我受过传统《四书》《五经》的教育,也受到了五四新文学的熏陶,中华文化已植根于心中。如果乡愁只有纯粹的距离而没有沧桑,这种乡愁是单薄的。我慢慢地意识到,我的乡愁应该是对包括地理、历史和文化在内的整个中国的眷恋。”——《余光中谈<乡愁>》节选)

师:诗人的乡愁不仅仅是“某省某县某乡同乡会式的乡愁”,除了对故乡的思念,联系到中国,诗人的乡愁还有哪些深刻的内涵?

生:诗人写道:“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多年后他重返故土扫墓,也是在寻找自己的根。

生:诗人如今能经常回大陆,但台湾和大陆依然没有统一,诗人的乡愁更多的应该是对两岸统一的期盼。

生:诗人如此热爱中华文化,但现在下一代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还不够,诗人的新乡愁里应该包括对传统文化传承的担忧。

生:诗人的乡愁是对包括地理、历史和文化在内的整个中国的眷恋。

师:大家在发言时能结合时事谈,很好。朗读余光中的诗,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一颗拳拳的赤子之心。他对中华文化的眷恋让他对下一代的国文教育充满关怀。针对台湾地区教育部门对中文的不重视使学生的中文水平日益退化这一现象,余光中和台湾地区的一些学者成立了“抢救国文联盟”,呼吁台湾地区教育部门重视这个现象。

维系两岸的,不仅有那浅浅的海峡,还有同胞的感情,还有同种的文化。被两岸诗歌爱好者共同吟诵的,不仅有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的《回乡偶书》,也有余光中面对海峡写下的《乡愁》。让我们回到诗人创作这首诗歌的情境中去,再读《乡愁》,读出诗人的赤子之心,读出他对整个中国的眷恋:

《桥》教学实录 篇9

师:上课,同学们好!

生:老师您好!

师:请坐。

师:(板书:桥)同学们,当你看到这个字的时候,你会想什么呢?

生:什么样的桥?

生:哪里的桥?

师:今天咱们也带着这样的问题一起学习第16课《桥》(在桥前面板书:16)。课前大家已经自己预习了课文,现在请大家围绕“探究目标”进入小组讨论学习。(出示PPT1)

PPT1:

一、积累运用:你发现了哪些难记难写的字词呢?文中有很多形象生动的短语,你积累了吗?

二、领悟写法:你知道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吗?能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分段吗?你是怎么理解题目的呢?

三、个性品读:你觉得老汉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你从哪个角度来评价的呢?

四、小小创作:学习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认识了一位平凡而伟大的老汉,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呢?

学生进入小组讨论环节((1)读文;(2)讨论每一个目标,分享预习收获;(3)质疑解疑,思想碰撞)。老师巡视,参与小组学习,相机点拨,发现学习亮点。(20分钟)

讨论进行中:

生:我觉得题目“桥”与课文主题不是很配。课文写人的,题目却是写事物的,用“老汉”做题目更好理解些。

生:是啊,我一开始看题目,想到的是天桥、独木桥、石孔桥……根本没与人联系起来。

师:你们都很会动脑筋。写人的文章用与人物有密切关系或共同地方的事物命题是可以的。只是我们还小,大多是写人就用人命题。

生:我觉得老汉很伟大,为别人竟然连命都可以不要。

生:其实作者写老汉这样做,就更突出他的无私,让人读了更加敬佩他。

师:你们的想法都有道理!

……

师:讨论结束,现在我们开始分配展示任务。请各学习组长上台抽取任务。

任务1:词语积累与运用。

任务2:领悟写法。

任务3:个性品读:请从描写洪水的句子中感受老汉的精神。

任务4:个性品读:请站在老党员的角度体会人物的品质。

任务5:个性品读:请站在父亲的角度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任务6:小小创作。

学生在紧锣密鼓地准备着,有的还显得有些神秘,在展示前不让其他组知道他们的展示形式。

(下课休息)

第二节展示探究

师:同学们,我们前面已经交流讨论了《桥》这篇课文,我想大家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走进故事去认识一位平凡而伟大(板书)的老共产党员。

大家看学习目标,(出示PPT1)有请第一个任务的小组上来。

任务一:词语积累与运用

组长:大家好!我们与大家分享词语积累运用。投影:

生:请大家跟我读……

师:这一小组准备得很充分,把一些难记的字词找出来与大家一起学习,帮助大家巩固掌握,非常好。

接下来,我们进入课文的学习理解。哪一小组呢?有请小组上台!

任务二:领悟写法

生:课文写发洪水的时候,一位老汉在生死关头让人们先逃生,把自己的儿子拉到一旁,最后父子一起牺牲了的故事。

生:全文二十七自然段,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可以分为四部分。

生:第一部分(1~4自然段)讲突遇山洪;第二部分(5~134自然段)……

……

生:我们小组展示完毕。

(台下)生:我有补充———课文运用了许多拟人、比喻的句子,读起来比较形象,感受到当时的危急。

(台下)生1:我想请教你们———课文运用了许多短句,可我记得老师平时要求我们写作文时要写完整的话,在这作者只用4个字就构成两句话,而且没有主语。是不是课文出错呢?

师:你是会学习、爱思考的孩子!

(台下)生:我觉得应该不是出错吧,这样写更可以突出雨势之大。

师:你说得很有道理。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作者为给后文的“危急”做铺垫,采用了这种表达方式应该是可以的。而对于我们,老师觉得还是要先学会把一句话表达完整,不要随意模仿作者这种表达方式。

任务三:个性品读(请从描写洪水的句子中感受老汉的精神。)

组长:大家好!我们找出了描写洪水的句子,请大家跟我们读一读。(投影句子)

生:“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从中我体会到雨大的超出人们的想象,也为后文做了铺垫。

生:“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从这句话中我知道用比喻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水来势之凶猛,不可阻挡。

生:“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山洪爆发,生命有危险,人们纷纷逃命。

师:我想知道:逃命的人群中有没有“老汉”呢?

生:我认为没有。

师:为什么?难道老汉还待在家中?

生:他肯定也跑出来,准备逃命的。

师:对!任何一个人在生命有危险的时候,都会努力保护自己,这是人的本能。因为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活着。而老汉,他也是如此,也是热爱自己的生命的。(板书:爱生命)

一个热爱生命的人,怎么能在生死关头不顾自己的安危呢?我们一起了解“老汉”———一位老共产党员。请下一个小组。

师:听了这几位同学的创作,老师感到很欣慰,一篇课文能赋予大家那么深刻的、不同的感受。接下来让我们带着这份感动再次读题:桥,一座生命桥;桥,一座民心桥!

师:下课。

生:谢谢老师!

《我与地坛》教学实录 篇10

《我与地坛》 (节选) 是一篇份量很重的文章, 不是因为篇幅长, 而是因为它那沉甸甸的思考、沉甸甸的感情及沉甸甸的语言, 带给人的是心灵的震荡、思想的启迪, 能够给学生以思想的冲击、情感的洗礼、哲理的升华。刘锡庆先生在《中国当代散文欣赏》中谈到, “从‘情感———性灵———心灵———生命体验’这不同的层面, 散文已超越了‘实’生活而进入了写‘虚’的精神的‘内宇宙’”。“散文中的这种独特的生命体验, 也就和作者生命中的‘独特性’息息相关。它可遇而不可求。”“这个层面作者做的是生命运动。”“《我与地坛》是一篇很优秀的‘生命体验’的散文。”这是作者对自己以往的生活尤其是自己残疾以后的心路历程的回顾, 是回忆, 是自省, 它弥漫着沉郁的人生况味, 闪烁着澄明的智慧之光。这对于当代少年如何正确对待生死问题, 如何对待自己的生身父母, 如何提高心理素质, 着意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 克服脆弱, 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避免过激行动等等, 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

二.教学定位

如果按照一般的教法, 先明了文章的结构, 再逐层分析, 势必使文章内容变得支离破碎, 对学生思想感情上的冲击会大大削弱。因此, 在教学定位上, 我采用“主问题”的提问策略, 让学生感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懂得做人的道理。这样, 思考生命, 感受亲情就成为学习本文的最主要的教学目标。学生可通过品味诵读文中重要语段, 来加深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为此, 在教学处理上, 我打破通过划分结构来把握文章内容的传统做法, 而让学生围绕三个问题阅读全文。

这三个问题是:文章描写了一个怎样的地坛?一个怎样的我?一个怎样的母亲?设计这三个问题, 目的在于打破文章层次的界限, 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全文内容, 更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课文, 全面地把握人物形象, 了解文章的主旨。此外, 我还要求学生围绕“地坛”、“我”和“母亲”这三个元素, 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供课上交流。

三.教学过程

在教学实施上, 我围绕这三个问题来组织教学。第一课时, 我在介绍了作者的基本情况后, 布置学生围绕这三个问题进行预习, 并随时记下自己的阅读感想, 同时要求大家根据这三个问题就课文内容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这是发挥学生的自主作用, 让学生充分了解课文, 感受课文的重要环节。第二课时, 我带领学生围绕这三个问题进行探究。

“主问题”引领, 师生合作探索

在讨论中, 学生发言踊跃, 这当然得益于课前充分的预习。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 我就学生围绕这三元素而产生的疑问进行了整理:

师:这里的确是他思考问题的地方, 他和这地方有不解之缘, 然而在他和地坛之间还有一种我们所不曾体察的缘分, 下面就让我们结合课文来探讨一下。我们看看课文对地坛的描写有什么特点?学生筛选相关信息。

师:正是因为时间的洗礼, 它变得荒废了, 所以才很少被人记起。同学们再想一下地坛的情况和现在的作者有什么关系呢?

生:现在的地坛很破落, 很少被人记起, 与作者残疾后的生活一样。

师:对, 两者有着相同的境遇, 可谓是同病相怜, 这才演绎出后面的内容。可就是因为两者的遭遇相同才使作者把关于生死问题的思考交给了地坛。他在这园子里究竟想了些什么?接下来我们就带着这个疑惑来探究作者的思想轨迹。

生:他想了关于死的问题, 还有为什么出生和该怎样活的问题。

师:问题我们已经找出来了, 关键是作者如何解决这几个问题。

学生质疑2:是什么启示作者走出困境, 解决问题的?

师:看文中关于景物的描写, 透露着什么信息?地坛虽荒芜但又怎样?

生:地坛虽荒芜但并不衰败。

师:歌德说:“你若要喜欢你自己的价值, 你就得为世界创造价值。”这句话对史铁生来说意味着什么, 从文中你又能得到什么信息呢?

生:史铁生现在是身陷困境。他不能像正常人那样生活, 该怎样活是他要面对的一个大难题。

师:地坛启示着史铁生, 古园显然落败了, 但它仍然有着不可改变的东西, 而那些又是重要的、极其关键的。还有就是他的母亲, 那是一个坚强的母亲, 她可以承受一切痛苦, 从不畏惧生的压力, 所以作者被感动了, 决定要做一个身残志坚的人。

“主问题”回归, 让学生感悟、升华

师:史铁生在人生绚丽多姿的岁月, 遭受了命运的重击。十几年之后他再一次获了生的动力, 并成为我国著名的作家。是哪些因素促成这一转变的?你从中学到了什么?

学生通过讨论, 归纳为三个因素:自己的思考, 地坛的启示, 母亲的影响。又回归到课前提出的三个问题。作者常到地坛思考人生的问题, 古老而又充满生命律动的地坛给了他生的启示、生的力量;母亲面对厄运坚韧隐忍的生活态度, 让作者有了生的勇气。如果说地坛解决了作者是生是死的问题, 那么, 母亲则解决了他如何生的问题。

在讨论中, 学生深受启发, 他们了解了另一种人 (残疾人) 的生活轨迹、思想轨迹, 从而明白了健康健全的可贵, 深深地体会到了生命的可贵、生命的意义。

师:我们都知道认知生命是从经历苦难开始的, 史铁生对于生命的追问终于有了一个答案, 那就是:人生就是一场舞蹈, 一场围绕着欲望旋转的永恒的生命之舞, 当我们投入到这一场永不终结的生命之舞中的时候, 所有的对不幸的超越便成为了必然。有了这样的思想, 我们便会用一种平和的眼光看待苦难。

史铁生的母亲用苦难的钝铁配制成爱的钥匙, 终于开启了残疾儿子封闭的心锁。这就是母爱, 最伟大的爱!课后请同学们阅读史铁生的另一篇散文《秋天的怀念》, 在比较阅读的基础上, 以“母爱”为话题, 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读后感。

四.教学效果

猫捕老鼠实录 篇11

会抓老鼠的白猫

去年初冬的一天晚上,大约八九点钟,在乡下的四婶家,几个人坐在炕头聊家常,安静地卧在四婶旁边的那只白猫突然兴奋起来,它的眼睛瞪圆了,耳朵竖了起来,胡须也在翘动,但它静静地不出声,连站起身子都是小心翼翼的。

我不解地问:“白猫这是怎么啦?”四婶笑了笑,说:“我养的这只白猫,可巧了,逮老鼠特灵。”我有点等不急了,打断四婶的话,又追问:“白猫是要去抓老鼠吗?”

“嗯!”四婶继续说,“白猫肯定是听到了老鼠的动静,你看着吧,说不定它马上就会逮住老鼠。”

听四婶这么一说,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白猫身上。这时的白猫已经轻轻地从炕上跳了下去,悄悄地向一个房角处走去,那里放着两口袋粮食,估计老鼠是来偷吃粮食的。

白猫从炕上跳下去,接着往前走,这一连串的动作,若不是用眼睛看,而是用耳朵听,那是一丝一毫的动静也传不进你耳朵里的。这要归功于猫的特殊趾底。它的趾底生有脂肪质肉垫,趾端锐利的爪,能够缩进和伸出,行走和休息时收缩进去,捕鼠时伸出来。现在它是向老鼠靠近,当然要将爪缩进去,完全靠肉垫着地,所以才行走无声。

白猫走到粮食口袋旁边,贴着口袋趴下,不出声音地等候时机,足足过了 5分钟,屋子里静得连空气都凝固了似的。终于,猫的身子动了一下,是它看到了老鼠在活动,但无法逮住它。

白猫继续等待时机,大约又过了两分钟,白猫突然跃起,闪电般地扑了过去,这瞬间的动作,简直让人眼花缭乱,根本来不及看清楚细节。当它再转过头来时,嘴里已叼住了一只老鼠捕鼠行动快速凶猛,用时只不过几秒。

我对白猫的表现极为惊奇,四婶则更为自豪地说,咱乡下人养猫,主要是为了防止鼠害,我养的这只白猫已经 3年了,它表现非常好,自从有了它,家里的衣物、粮食等,从未遭到过老鼠的咬食。

白猫叼着老鼠,不紧不慢地向屋外走去,边走还不时地看看主人,眼神中好像在说,“我又成功了。”白猫走到院子的一个角落。这儿是它处理战利品的专门地方,它不管从哪儿逮住老鼠,都要叼到那儿去处理。

流浪猫捕鼠身手不凡

去年 11月初的一天,下午 3点左右,在北京某小区的一栋楼前,上演了 3只猫抓一只老鼠的精彩一幕。

3只猫均为流浪猫,但生活得还不错,总有人给它们送吃送喝,长得很是健壮。

这会儿, 3只猫正在楼前悠闲地玩耍,突然,楼墙根下出现了 1只老鼠,差不多有十几厘米长,我不由自主地喊道:“老鼠!老鼠!”我喊的本意是通知猫赶紧去捕捉,可心里却怀疑,这在城里过着吃喝不愁生活的它们会抓老鼠吗?

事实告诉我,这种怀疑是多余的。就在我喊的同时, 3只猫已经向老鼠跑去,那只黄猫跑在最前头,两只花猫紧随其后。

老鼠见猫便麻爪。刚才跑得挺快的它,现在哆哆嗦嗦地跑不动了。

黄猫冲上来了,还没等跟随其后的两只花猫到来,它就一下子咬住了老鼠的脊背。看那气势汹汹的样子,这一口下去就得把老鼠咬得皮开肉绽。然而,当它叼住脊背时,并没有使劲狠咬。原来,它没打算当即将老鼠“解决”掉,因为它还另有想法,那就是它还要逗老鼠玩

此时,它已叼着老鼠,向草坪的栅栏处走去。

栏杆是铁的,安装在一尺多高的墙上,这段墙的中间有根水泥电线杆。黄猫将老鼠放在了这里,这样一端由电线杆挡着,另一端由猫把守,如此这样老鼠是插翅难逃呀!

老鼠颤颤抖抖地呆在那儿,黄猫不时地伸出一只前爪去挑逗老鼠,跟上来的一只花猫在旁边打气助威,时不时地“喵喵”地叫上一声,另一只花猫却站在了五六米远的一个高台上,一会儿瞅瞅这边的伙伴逗老鼠,一会儿看看路边有无异常动静,说不清它是在看热闹,还是在担当 “了望哨”。

老鼠只要看到黄猫向它伸来爪子,它就不由自主地往后退一点儿,退来退去,退到了电线杆旁,没地儿再退了。

而两只猫更加得意地逗老鼠。难道这就是那种猫逮着老鼠一般先与其逗着玩、在逗烦玩够时才将其杀掉的传说吗?眼下场景的发展趋势,还真有可能是那样的。

《秋天》教学实录 篇12

师:老师今天在校园拾取了一片叶子 (展示落叶) 。唐诗曰:“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充满诗意的秋天不知不觉地走进了我们的校园。让我们做一个好读者, 随着季节, 一起走进何其芳笔下的秋天。

(课件显示课题、作者)

二.读秋

师:听配乐课文录音, 请大家结合课文下面的注释正音, 并小声随意朗读这篇《秋天》, 注意把字音读准。

(请一位同学朗读, 并请同学给他正音)

师:大家字音读准了, 但一首好的诗歌就像一首优美的乐曲, 有了快慢相间的节奏, 高低起伏的音调, 才会动听。

(课件显示已划好节奏和重音的第一诗节)

(简略讲解节奏和重音)

师:大家听一听第一诗节录音, 看看是不是应该这么读。

(播放第一诗节无配乐朗读录音)

(学生纷纷点头表示有节奏和重音的朗读效果要好很多, 有些学生迫不及待地按照节奏和重音读了起来)

(齐读第一诗节)

师:大家已经能按着节奏和重音来朗读了, 但朗读诗歌仅仅读准, 有节奏和重音还是不够的。那么, 还需要什么呢?让我们再一起往下学习朗读, 好吗?

生: (兴奋的) :好!

师:当代诗人徐志摩先生在他的诗作《私语》里, 认为秋在“一片将黄未黄的树叶上” (再次展示落叶) , 让我们一起看看作家何其芳笔下的秋天在那里?

生1:第一诗节中的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生2:第二诗节中的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生3:第三诗节中的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课件显示秋天的三幅画面)

师:这三节诗描写的三幅画面与这三句古诗的情感是相对应的, 你觉得那一节对应那一句古诗?

(课件显示) :二十四桥明月夜, 玉人何处教吹箫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稻花香晨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生1:“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对应的是第一诗节。这句诗表面上写的是夏天, 实际却写出对秋天丰收情景的展望, 这与第一诗节中的“饱食”、“肥硕”等词表现出来对秋天的喜悦之情是一致的。

生2:“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描写的是竹林里传来洗衣少女的欢声笑语, 渔舟穿过摇动的莲叶, 满载归航了。好像一幅淡远清纯的悠闲水墨山水。这和第二诗节中的“芦蓬上满载着白霜, 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所表现的意境是一样的。

生3:小桥流水, 中秋月色迷人, 可吹箫的玉人却不知何处去了, 浪漫之中又带点感伤, 表现了一种若有若无的思念。第三诗节中也有牧羊女对牛背上笛声的思念。所以我觉得这两者的情感是对应的。

师:这几位同学都抓住具体的文字对诗歌的情感进行思考, 所以体会得很深, 也很准确。诗歌重在情感, 所以我们在朗读时要读出喜悦、悠闲、思念的情感。

大家能推荐一位同学来为我们充满情感的读一读吗?

(大家推荐一位同学朗读, 该生读得节奏、重音清楚, 充满情感)

师:读得真好, 感情很到位, 我都忍不住要被陶醉了。

三.品秋

师:先让我们来学习这诗的第一节。

(学生齐读第一节)

师:大家读得已经不错了, 要想读得再好一些, 就需要加深对诗句的理解,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们这节诗的秋在哪里了?

生:农家里。最后一句说“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师:还有哪里可以看出?

生1:“稻香”、“镰刀”, 农民用镰刀割稻。

师:正确, 还有吗?

生2:还有“背篓”、“竹篱”、“瓜果”

师:找得准确, 这些确实是极具农家特色的物品。

生3:“露珠”、“幽谷”、“伐木声”说明这是一个山区的农家。

师:看书真仔细!

(课件显示) :露珠幽谷背篓瓜果

丁的伐木声

稻香

师:我把大家找出来的农家物品分成了三类, 能看出我的分类标准吗?

生1:清晨晶莹的露珠很好看, 第一类是好看的。

生2:我也看出来了, 第二类是好听的, 第三类是好闻的。

生3:我懂了, 有了这些好看, 好听, 好闻的, 诗所描绘的画面就丰富而绚丽了。

师:是啊!大家找出的这些词对于诗是很重要的, 正是这些景物构成了“诗情画意”中的“画意”, 要写诗, 就要善于找到这些好看, 好听, 好闻的景物。当然, 诗光有画意还不够, 还需要一些充满诗意的词语, 大家来看看这个。

(课件显示)

放下镰刀

用背篓来装竹篱瓜果

生:缺了“饱食了稻香”、“肥硕”这些词, 诗显得不完整了。

师:具体是什么不完整?

生1:干巴巴的, 没感情。

生2:显示不出来农民对秋天丰收的喜悦之情。

师:是啊!这些词表达出“诗情画意”中的“诗情”。要写好诗, 就要善于找到这些充满情感的词语。

我有一个问题想考考大家。为什么用“栖息”这个词, 而不简洁地说“秋天在农家里”?

(生沉默, 似乎不知从什么角度思考)

师:我提醒一点, 大家看看注释中“栖息”的意思。

生1:是“停留、休息 (多指鸟类) ”的意思, 难道和鸟有关?

生2:是的, 作者把春天比作小鸟。

师:为什么要比作小鸟?

生:这是一个山村农家, 比作小鸟很合适。

师:是啊!作者的想象是贴切而奇特的。要写好诗, 独特的想象也是非常重要的。第一节我们学完了, 一起再来读一遍, 试着背背这节诗。

(生朗读, 试背第一节诗)

四.赏秋

(生齐读第二、第三节诗)

师:二、三节, 大家合作学习吧, 大家按四人小组坐好。

(课件显示) :古人云:“学贵有疑, 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读了二、三两诗节以后, 你们小组有什么疑问和发现?

请设计一个可供大家讨论的问题, 先小组讨论解决, 然后再考考大家。

(学生小组讨论, 教师随机参与几组的讨论)

第一小组:我们组设计的问题是:为什么说“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师:那位同学来解答?

生:第一节因为写的是山区的秋天, 所以从“鸟”的角度来写。这一段也是如此, 它写的是水乡的秋天, 因此它是从“鱼”的角度来写。

师:是的, 我们前不久学了“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这句诗。它也用的是“游戏”一词。

生:“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这一句是从“牧羊女”的角度来写的。

师:能举一反三, 好!从鸟、鱼写到人, 也就是从物写到人, 这是诗歌创作的基本规律之一。

师:第一小组满意这样的回答吗?

第一小组:满意!

第二小组:我们组设计的问题是“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似的影子”到底收起的是青鳊鱼还是乌桕叶?我们小组的答案还没有统一, 有争议。

师:允许有不同观点的碰撞, 给大家介绍你们的争议。

生1:我认为收起的是乌桕叶, 因为前面加了一个“似的”, 所以说乌桕叶只是很像青鳊鱼。

师:这里用的是比喻句, 是吧?

生2:都收起来了, 因为它们十分相象。你们看注释上说乌桕的叶子形状略呈菱形, 还有秋天会变成红色, 在水里看应该很像鱼。

师:也有道理。

生3:我认为渔夫什么都没有打起来, 但是却被秋天那种悠闲的心情所感染。

师:他打捞上来的原来是一种好心情。

生2:我不同意没打到鱼。诗歌后面写的是“归泊”, 渔民若没打到鱼就不会回家, 不然他们吃什么呢?

师:观点很现实, 是啊, 先解决的是生计问题。 (大家笑)

生3:我不同意打到鱼的观点, 我从“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中的“轻轻”看出来的, 渔夫有一份闲适自在的心情。

师:看来你的渔夫已经达到了小康生活水平, 不愁吃喝, 把打鱼当作一种享受。 (大家笑)

老师觉得大家答的都对, 因为不管哪种意见, 都是你自己理解的, 诗歌的理解就应该是开放性的。

五.写秋

师:今天大家表现出来的学习能力真让我吃惊, 我觉得你们真了不起。看来光做读者不够过瘾了, 让我们来做一个小诗人吧!

(课件显示) :请以《春天》为题仿写一节诗。

提示:

秋天在这首诗中像栖息的鸟, 像游戏的鱼……你所选季节像什么?

要选择好听、好看、好闻……的景物

生动的修饰语对于一首诗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相信你也能像作者那样提炼出“饱食”、“肥硕”……一样提炼出好词。

要把我们自己的诗读得充满韵味和情感, 不要忘记边读边修改。

(学生创作, 老师巡回指导)

生1: (配乐朗诵自己的作品)

春天

迎春花释放出淡淡幽香

燃烧似火的桃花显得更艳了。

紫色的丁香吵吵闹闹地也开了,

春天飞舞在花丛中。

师:读得真有感情!这是你第一次写诗吗?

生:是的。

师:第一次写得这么好, 真不简单!哪位同学来评一评?

生2:她把春天比作“蜜蜂”了, 所以用了“飞舞”一词。

师:是吗?

生1:是的。

生3:她从多种角度去写了。

师:能说具体一点吗?

生:迎春花幽香好闻, 桃花似火好看。

师:很多同学这是第一次写诗, 诗虽还有些稚嫩, 但相信随着大家对诗的理解加深, 对生活的感悟加深, 大家一定会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也许有一天, 我们之中也会出一位像何其芳一样有成就的诗人。

六.布置学习

(1) 配乐朗诵何其芳的《秋 天》, 录进磁带, 上交给语文老师评奖。

上一篇:大学生村官的流动问题下一篇:中高档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