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的教育生活的理念

2024-11-16

完美的教育生活的理念(精选12篇)

完美的教育生活的理念 篇1

一、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现状

职业素养指职业人从事某种职业时应该具备的符合职业规范和要求的综合品质, 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心理、职业习惯等内容。 关于职业素养的内涵, 学界存有争议, 但基本围绕其是否包含职业技能。

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不仅影响用人单位的发展, 对于整个行业发展的影响是深远的。 如果说职业技能是从业者从事职业活动的“硬实力”, 职业素养是从业者从事职业活动的“软实力”。 作为职业教育单位, 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不仅要具有优秀的职业技能, 更要有良好的职业素养。

(一) 教育理念重技能教育, 轻素养教育。

长期以来, 一些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设定上存在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倾向, 片面注重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 轻视职业素养教育。 在不少高职院校中, 专业课程改革如火如荼, 实验设备不断更新, 实习基地稳步建立, 技能大赛常年进行, 然而与职业技能培养举足轻重的地位相比, 职业素养教育显得微不足道, 教育师资薄弱, 教育形式简单, 教育效果不佳。

(二) 教育方式以理论教学为主。

关于职业素养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学界的探索成果颇丰, 如德育或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专业课程教学渗透、校园文化、实践活动、校企合作等, 但在实际教育活动中, 出于经费限制、操作困难等原因, 许多方法并没有被很好地贯彻。 目前不少高职院校职业素养教育仍然以德育或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为主、以理论教学为主的教育方式, 教育效果往往事倍功半。

(三) 教育实效低下。

教育理念的偏差和教育方式的简单使职业素养教育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当学生进入职场后, 许多用人单位对学生都有这样的共识:职业技能有余, 职业素养不足。学生缺乏责任感、职业规划意识淡漠、同事关系不融洽、创新观念薄弱、 攀比和浮躁心态突出等情况屡见不鲜, 欠佳的职业素养影响学生顺利就业和职业生涯发展。

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简介

陶行知先生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毛泽东语) , 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 在其丰富的教育理论中, 生活教育理论最能体现个人教育风格, 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线和核心, 贯穿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始终。

20世纪20年代, 中国教育一片萧条, 学校数量少, 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以书本为上, 严重脱离社会实际。 留学归国的陶行知受杜威“教育即生活”思想的影响, 提出“生活教育” 概念, 提倡用“活的人”、“活的东西”、“活的书籍”实施“活的教育”。 1927年, 陶行知创办了南京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 将自己的生活教育理论运用到学校教育教学中, 并在实践中使生活教育理论得到丰富和发展。

陶行知认为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 用生活教育, 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1。生活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观点:“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

“生活即教育”是对教育本质的阐释, 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 关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 陶行知认为, 生活本身就具有教育的意义, 生活决定教育, 教育要源于生活。 “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来说, 是生活决定教育。 从效力上说, 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2。 但是, 教育不是消极地适应生活, 它可以改造生活, “我们一提及教育便含了改造的意义”3。 此外, 教育与生活相辅相成, 同生长, 共幻灭。 “生活教育与生俱来, 与生同去。 出世便是破蒙, 进棺材才算毕业”4。

“社会即学校”指出了生活教育的外延, 生活教育范围不囿于学校, 而是整个社会, 社会既是生活的场所, 又是教育的场所。 他反对脱离生活、脱离民众的封闭式“小众教育”, 主张创立学校与社会相通的开放式“大众教育”。 他认为社会就是一所大学校, “这种学校以青天为顶, 大地为底, 二十八宿为围墙, 人人都是先生, 都是学生, 都是同学”5。 同时, 他还认为学习的对象不仅是教师, 还包括社会上一切有可学之处的人, “农夫、村妇、渔人、樵夫都可做我们的指导员, 因为我们很有不及他们之处”6。

“教学做合一”是对生活教育方法的诠释。 陶行知认为教、 学、做是一件事, 不是三件事。在生活里, 对事说是做, 对己之长进说是学, 对人之影响说是教, 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方面, 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 在他看来,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 也就是教育法”。 教育不能仅停留于书本, 而应该落实于行动, 以行求知, 即“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事怎样做便怎样学, 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7。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是在中外教育思想扬弃的基础上提出的适合中国当时国情的教育理论。该理论具有明显的生活性、大众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特征, 在当时中国产生重要影响。 国内不少乡村借鉴晓庄学校的经验, 兴办乡村教育, 日本、 缅甸等发展中国家也出现了一些研究生活教育理论的学者或受该理论影响而创办的学校。 虽然世易时移, 但生活教育理论却一直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直至今天, 学界依然有许多教育者探索生活教育理论的当代价值与现实意义。

三、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新理念———生活教育

职业教育与生活教育并非两个没有关联的事物, 早在1918年, 陶行知在 《生利主义之职业教育 》一文中就指出职业教育应以生利为主义, 阐述职业教育与生产和生活的联系。 作为职业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职业素养教育与生活是密切相关的, 生活教育为职业素养教育提供了新的理念。

(一) 生活教育的本质抓住了职业素养教育的源头。

首先, 教育来源于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关联, 教育与生活的联系是天然的。陶行知认为“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职业素养教育也不例外。 其次, 职业素养是人的精神特质, 这些精神特质在生活中都有所体现, 同样的精神特质体现在职场中是职业素养, 体现在生活中是个人修养, 在生活中培养出的良好素质迁移到职场中便是优秀的职业素养。 因此, 建立在学生现实生活基础上的职业素养教育是合乎教育规律和职业素养养成规律的。 教育实践告诉我们, 如果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 空泛地向学生传授未来职业生涯中应该具备的素质, 其教育效果是不佳的, 因为“教育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之间的脱节, 它宣扬的价值体系与社会目标之间的差别, 教育的课程计划陈旧与科学现代化之间的鸿沟等方面, 从根本上使教育受到了损害”8。

职业素养教育应始于生活, 其实, 学生的现实生活是职业素养教育的良好资源。 诚信考试、诚信还贷可以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观; 集体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职业意识;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创意创业大赛可以培养学生职场中的创新意识……在学生的现实生活中, 职业素养教育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我们为何要苦苦另寻他道, 而舍弃眼前这些无限丰富的教育资源?

(二) 生活教育的外延拓展了职业素养教育的范围。

陶行知认为生活教育范围是整个社会, 社会就是一所大学校, 在这所大学校里, “随手抓来都是活书, 都是学问, 都是本领”9。 在当时时代背景下, 有如此宽广的教育视野, 我们不由赞叹这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的真知灼见。

现代社会学生生活的环境与陶行知先生所处时代相比, 范围更宽广。 新媒体的广泛运用丰富学生的生活, 拓宽他们的视野, 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不可能也不应该回避这些。 在大数据时代, 学校、家庭、社会是无法分割的, 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是紧密联系的。 职业素养教育视角应顺应时代潮流, 从校园扩展到社会, 从现实空间扩展到虚拟空间。 学生的生活空间是立体的, 关注学生生活世界中各种事件给学生带来的影响, 潜移默化地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素养认知, 培养学生对职业素养的认同感, 并在生活实践中使良好的职业素养固化, 这是每一位职业素养教育工作者的应尽之责。

(三) 生活教育方法契合了职业素养教育的路径。

只有在实际工作中展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 职业素养教育才是有效的。 因此, 对于职业素养教育来说, 最终落脚点在于实践, 最核心的环节是实践。与道德教育中为了避免知行脱节而更强调道德行为的观点是相通的。 道德教育强调活动、交往等实践环节对道德品质建构的作用, 职业素养教育亦如此。

生活教育理论强调 “教学做合一”、“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 此方法与职业素养教育讲求实践的培养路径不谋而合。 高喊诚信考试口号却在考试中作弊;打着志愿服务的横幅却对身边需要帮助的人视而不见;激情澎湃地阐述团队意识的重要性却屡次推诿集体活动;发着勤俭节约的宣传单却暗自攀比生活用品价格的高低……这些都是职业素养教育中不该出现的画面, 我们期望培养出来的是真正有诚信、敬业、合作、心态平和等良好职业素养的职业人的雏形, 而非高喊口号的纸上谈兵式人物。

摘要: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现状令人担忧:教育理念重技能教育, 轻素养教育;教育方式以理论教学为主;教育实效低下。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与职业素养教育有密切的关联:生活教育的本质抓住了职业素养教育的源头, 生活教育的外延拓展了职业素养教育的范围, 生活教育方法契合了职业素养教育的路径。

关键词:生活教育,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教育

注释

11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陶行知全集 (第1卷) [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4:177.

22 陶行知, 胡晓风.生活教育文献[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1988:210.

33 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陶行知全集 (第2卷) [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4:128.

44 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陶行知全集 (第2卷) [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4:634.

55 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陶行知全集 (第2卷) [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4:711.

66 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陶行知全集 (第2卷) [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4:10.

77 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陶行知全集 (第2卷) [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4:289.

88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98.

99 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陶行知全集 (第3卷) [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4:247.

完美的教育生活的理念 篇2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生活教育理论最重要的命题是:生活即教育。陶行知多次说:“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之教育。”“生活 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好生活就是好教育,坏生活就是坏教育;前进的生活就是前进的教育,倒退的生活技就是倒退的教育。”

同时,生活教育更是一门活教育。“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总起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陶行知追求真教育、真课程。在当今课堂的万千姿态下,很多教师都流连于浮华的表面操作,也许外观上衣冠楚楚,而实质却是皮厚肉薄。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教育”,是“唯独从心里发出”的教育,教育时“要让真理赤裸裸的出来和小孩见面,不要戴面具。真理就是太阳,歪曲的理论是乌云,教师要吹散乌云”。他始终在追求真实的的课堂,力图在孩子们面前树立最美好的教师形象。追求课堂的真实更是为了教育孩子学做真人,是真正把孩子印到了自己的心窝。教师是太阳,而孩子们就是太阳底下最美丽的花朵,需要阳光的滋养,这时教师就得把自己的光和热真诚地奉献给他们。

“活的教育,就是要与时俱进。我们讲活的教育,就是要随时随地的拿些活的东西去教那活的学生,养成活的人才”。活的教育要“朝着最新最活的方面去做”。活的教育需要活的课程,追求好教育、好课程。“教人变好的是好教育。不教人变,教人不变的不是教育。”教材是死的,但学生是活的,课堂是活的。我们的课堂不能被教材牵着鼻子走,而是随时随地地给教材灌入新鲜的源泉。孩子要健康成长,就必须要求我们做教师的不断正确引导,如果把孩子引入了一个死水潭,他们能健康吗?鲜活课堂的创造靠谁,就靠我们这些奋斗在教育一线的教师们。

完美的教育生活的理念 篇3

学校的一切工作都要以学生为中心,少些功利、少些浮躁,围绕活生生的人、有思想的人、有个性的人而展开。把每位学生当做自己的子女看待,对每个孩子不轻言放弃,我们要把生活教育理念渗透到全校师生的每一个行动中,成为全校教师教育教学的行动指南和学生健康成长的精神食粮。全校师生全员行动,全方位推进学生生活教育,努力培养学生完美品质。

一、构建生活教育管理网络

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构建学校领导、班主任、任课教师、教官、生活辅导老师、学生家长和社区共同参与的生活教育管理网络,明确职责,各司其职。全员参与学校的值周、值日工作,落实任课教师生活教育承包制。每个任课教师都要关心所承包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学生的行为规范同班主任和承包教师的考核挂钩。

二、完善生活教育考核制度

通过修订班主任考核方案、班主任工作手册、任课老师生活教育手册和学生手册,建立德育干事、教官、学生辅导员、门卫保安、任课教师、值周教师、德育实践活动班级、学生干部和社团组织等考核方案,使学生生活教育有章可循。

三、强化纪律提升品质

通过全面深化“准军事化”管理,使生活教育具有军队作风。学生起床、晨跑、早自习、上课、实训实习、活动、就餐、晚自习、就寝、寝室内务整理和德育实践活动,均实行准军事化管理。队伍整齐、口号响亮,一切行动听指挥。同时,通过开设军事训练课程,锻炼学生健康的体魄,磨练学生坚强的意志,培养学生的纪律观念、服从意识和吃苦耐劳精神。使学生在身体和心理素质等方面都得到提升,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四、“三自我”活动磨练人

劳动既能培养学生的吃苦精神,又能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我们改革值周班制度,实行德育实践活动周制度,每周轮流安排一个班级,在班主任的带领下,负责整个学校的洒扫、校园巡查,监督检查全校学生的礼仪、考勤、纪律、体育、卫生、就餐秩序,教室寝室“7S”评分和就寝管理,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身素质,让他们融入学校的生活教育当中。通过德育实践活动周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公正意识、自律意识和团结合作意识,实现由他律向自律的转变,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教育。不仅如此,学校还把绿化认养区承包给每个班级,撤销所有的移动垃圾桶,要求学生从捡垃圾做起,捡回一份责任,捡回道德素养。此举既能提高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技能,也能培养他们爱护环境、热爱劳动、吃苦耐劳等良好习惯,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五、心理健康教育引导人

学校开展阳光工程建设,建立师生心理健康档案,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室,对学生开展成功教育、就业创业指导和心理咨询。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减缓学生的心理压力,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适时开展青春期健康教育和心理素质提升教育,指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遇到的心理问题,应对社会和家庭带来的压力和影响,养成自尊、自信、自强、乐观的心理品质。

六、环境文化熏陶人

良好的校园环境是进行教育的重要阵地。校园环境建设要突出学校专业特色,反映学校办学理念,融入优秀企业文化。构建具有鲜明专业技能特色的校园环境、实训环境和教室环境,让传统文化、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使学生感受企业文化氛围,领悟企业精神内涵,培养职业道德,提高职业能力。

以优美的环境教育人、影响人、成就人。为了打造优雅的校园环境和高层次的人文环境,学校对宣传栏、宣传版面、宣传条幅、警示语等进行了新颖的设计,既注重语言文字的规范,又突出教育功能,让每一棵花草、每一堵墙壁都成为育人的工具,融生活教育于环境中,让环境蕴含着生活教育。此外,学校还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橱窗、横幅、标语、校刊班报等进行大力渲染,为学校营造了浓厚的教育氛围,达到了“一墙一壁会说话,一草一木都育人”的效果,使学生的道德品质、思想情操受到了感染和熏陶,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思想认识和道德水准。

七、传统文化培育人

为了弘扬传统文化教育,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才兼备的合格职校生,把教师塑造成真正的德高为范、艺高为师的人类灵魂工程师,把学校建设成真正的育人圣地,学校开展“学经典、读经典、诵经典”活动,让经典书香飘满校园。我们从《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论语》《千字文》《千家诗》《菜根谭》这些中华文化经典中提炼并编写早读教材,利用早自习开展诵经典,开设传统文化选修课。利用书法试点教育在全校开展书法教育。

学校建设现代化的图书阅览室,并全天候开放,方便学生上课之余借书与阅览。要求每个班级建立图书角,并开展好书交换看活动。各班每天都安排一课时的中华美文朗读课。每位学生上学放学时,要求排队看书候车,并有专人督查。优秀读书笔记评比、学生征文比赛、定期出校报和班刊、视情况给与学分奖励……学校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努力营造书香校园氛围。

八、礼仪文化规范人

深入开展文明礼仪教育,要求学生仪表端庄、衣着得体,男生做绅士,女生做淑女。树立“要求学生做到的,我们老师首先做到”的思想意识,积极努力营造一个“上行下效”的育人氛围;对每位学生开展日常行为规范、交往礼仪及职业礼仪的教育与训练,进一步提升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公共职业素养和现代人文素养。每一位学生要做到“有礼貌、知礼节、懂礼仪”,见到老师和来访贵宾都要问好。

九、感恩文化激励人

学校制订感恩教育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感恩教育。通过传统节假日的主题日活动、每周德育家庭作业的布置与反馈、开展感恩典型事例教育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学会知恩,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教诲之恩、朋友的帮助之恩。

通过师生互相问好、集体诵读感恩词、布置德育作业等方式的反复熏陶、重复教育,让学生在无形中理解感恩的内涵,成为自发的精神支柱,促进学习与生活。在全校范围内,充分利用各种宣传途径以及各种媒体,营造一种既亲切、温馨、和谐,又充满浓郁的感恩文化气息的氛围,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

十、活动文化塑造人

以活动为载体,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培养锻炼学生的活动和沟通能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和德育实践活动。首先,结合时代要求,积极开展文明礼仪、法制、安全、青春期、禁毒等主题月(日)教育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推行教室寝室“7S”、社团活动、文艺汇演、大合唱比赛、艺术节、文化节、电影节、体育节、技能节、读书节等活动。让口号声、歌声、掌声、笑声响彻整个校园。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大赛。组织各种各样的社团,使社团活动,既有声势,又有品位,既能张扬学生个性,又能挖掘学生潜能,使校园成为学生的乐园。其次,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主题突出、形式新颖、内容鲜活、特色鲜明的学生德育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德育基地,瞻仰革命圣地,祭扫烈士陵园,观赏名胜古迹,进行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组织学生参加志愿者服务等社会公益活动,提高自我教育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通过生活教育,培养学生的品德、体能、技能和态度,营造有情天地,构建师生与家长、学校与社区的良性互动,一步一脚印,脚踏实地帮学生把握人生方向,助他们成人成才。

完美的教育生活的理念 篇4

一、搜集生活信息, 感受身边数学

人类社会已经步入一个全新的信息时代, 信息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 成为促进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变革的重要因素, 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 提高学生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传递信息的能力, 是时代赋予数学教学的使命。生活是信息的海洋, 生活是学生进行学习数学的起点与归宿。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获取信息, 把生活中的现象和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摆在学生面前, 让其观察生活, 收集信息, 能有效地激发其认知冲突。这既拉近了教材与生活的距离, 又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使学生感到数学亲切、易懂、自然。学生在课堂上, 面对新知识, 头脑中不再是一片空白, 而是满载着自己获取的信息、不理解的问题、初步的感受, 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如:在教学“小数的认识”之前, 让学生到超市搜集自己喜欢的食品单价, 在课前引入时让学生汇报, 很明显学生已经会读写小数, 还知道“2.50元就是2元5角”等有关小数的知识, 让学生感受到小数已经在我们身边广泛存在, 经常见面。消除学生对新知的恐惧心理, 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新知。如果在课尾进行“信息发布”, 还会宣起课堂的高潮。如在教学“多位数的读法”时, 学生在课尾汇报了经济信息、科技信息、环保信息等。既检验了学生多位数读法的掌握情况, 扩展了学生的视野, 又对学生进行了环保等方面的教育, 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同时鼓励同学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要经常搜集和交流一些有用的信息。

二、运用生活现象, 激发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育所需要的不是强制, 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的成功, 就在于为学生创造一个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 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小情景, 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获取积极的情感体验, 感受数学的力量, 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日常的生活现象中隐藏着大量的数学奥秘, 如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的?屋顶、自行车的三角架为什么做成三角形?汽车的里程表是怎样计程的?药瓶为什么做成圆柱形?一个游泳池的平均水深1.3米, 一个身高1.4米的人在水池里学游泳安全吗?……利用这些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 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三、运用生活实例, 实现原型启发

数学来源于生活, 生活中充满着数学。数学教育要使学生获得作为公民必须具备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为学生终生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必须开放小教室, 进入“大课堂”, 把社会生活中的题材引入到数学的大课堂之中。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 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 瞄准数学与学生生活经验的最佳结合点, 并架起桥梁, 将数学知识因贴近生活而变得生动有趣, 使学生在观察和经历生活实例时得到原型启发, 化抽象为具体, 化理性为感性, 减少教师过多的指导。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实例而悟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完全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如:在教学“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时, 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以下两个片段:

1、星期六, 小明一家人准备到野外游玩。

小明的爸爸给小明121元 (一张100元、一张20元和一张1元) 钱, 让他到超市去买全家人中午吃的食品。这下小明可高兴了, 蹦蹦跳跳地来到了超市, 选了一大包全家人喜欢吃的食品, 到服务台给服务员一算一共98元钱。小明拿出100元给了服务员。服务员找回了小明2元。小明现在还剩下多少钱?

2、小红到学校后勤部去领取本子, 他对后勤部的李老师说:

“我要领49本数学本和98本作业本。”李老师先数出49本数学本给小红, 又拿出一捆100本的作业本给小红, 再从这捆作业本中抽回2本。小红共领了多少本作业本?

学生观看完后, 分别让学生根据刚才的情景列出算式, 并说出是怎样快速想出答案的?学生很快列出算式:121-98=121-100+2=23 (元) , 49+98=49+100-2=147 (本) 。再让学生根据这两道题的思考过程, 很容易自己得出加减法的速算方法。实践表明, 从数学问题出发, 寻找学生生活的相关实例, 并有机联系起来, 让生活走进我们的数学课堂。既有利于发掘每一个学生的心理需要, 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借助生活经验, 解决疑难问题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小学生并非是“一张白纸”, 在他们的生活中已经有许多数学知识的体验, 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数学意识。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利用学生的生活阅历, 搭建认知平台。学生已经会做的不教, 学生已经会说的让学生充分地说, 学生能理解的让学生思考。

如:一位优秀教师在教学“元、角、分的认识”时, 他根本没有组织学生学习人民币的认识和进率, 而是在课前准备一些人民币和商品, 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上课时, 把教室变成小超市, 模拟超市购物, 教师参与小组活动。学生积极性高涨, 真有点像超市里搞促销活动一样, 热闹非凡。下课前教师让学生质疑, 只有一个学生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钱都是1角、2角、5角、1元、2元、5元一张的, 而没有3角、4角一张的呢?”教师也没有及时回答, 而是说:“这个同学提出的问题非常好, 下课后我们一起去查一查资料, 看这到底是什么原因, 好吗?”就这样一堂课结束了。这位教师就很好地利用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构建教学的认知平台, 让学生自己直接解决实际问题, 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五、回归生活实践, 提高应用能力

数学来源于实践, 又服务于实践。当学生面临生活实际问题时, 能主动地从数学的角度, 运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寻求解决的办法。教学中教师要创设运用数学知识的条件, 给学生以实践活动的机会, 引导学生自觉运用数学的知识、方法去分析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使生活问题数学化, 从而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与能力。

马虎的完美生活的散文 篇5

平生,我没见过这么干净整洁的木工房。

迎门一张陈旧的三屉桌擦得锃亮,幽幽地泛着岁月的荣光。桌子上,四只粗瓷茶碗围坐在一把憨厚的圆肚茶壶边,静静聆听茶壶讲述乡村生活的甘苦。刨子、凿子、斧头、锤子、锯,一样一样,整整齐齐地在工具架上列队,金属冰冷的光泽和木把被经久摩挲成的圆润相得益彰。屋子中央是厚重的木板搭成的简洁的操作台,台面上光洁如镜,只有尺子和墨斗静卧在一角,不留一星点木屑。台下的刨花和木屑簇拥在一只大木箱里,木箱里一只杂毛狗温暖地睡着。一些散发着新鲜木香的板材码在屋的一角,它们是等待被加工的材料。而屋的另一角规规矩矩地摞着成品——大约上百把马扎。

对,马扎,一种北方常见的简单坐具。但如果你见到他制作的马扎,就会感叹无论多么简单乏味的工作,都会创造出精致的生活。

这间朴素的木工房隐没在一片石墙土瓦的农舍中,农舍组成的村庄匍匐在群山环抱的坳里。木工房的主人是我的一个学生的父亲,村里人唤他“马虎”,其实应是“马胡”,因为他做马扎,姓胡。后来大家叫白了,遂成了马虎。不过他从不在意这个,名号只是被人叫的音符,并不能代表人的实质。

马虎的手艺和生活却一丝不苟。

在大山里,满山遍野的山杂木,多半将化作炊烟,去温热人们的口腹。马虎就觉得可惜,便花钱收来做马扎。山杂木质地硬,做出的马扎结实耐用。人家买木材论立方,但乡亲的山杂木长短粗细不一,很难计算,马虎就过秤,论斤收。本来不成材的烧火棍有人花钱收,价格又公道,四里八乡的人都扛着往马虎家里送。有人说马虎傻,有人说马虎疯,也有人说马虎的老婆跑了使他受了刺激。这些话灌到马虎的耳朵里,他只是淡淡一笑。

马虎的老婆三年前就跑了,甩给他两个女儿,现在一个上高中,一个上小学。上高中的女儿就在我的班里。有一阵子马虎的日子捉襟见肘,马马虎虎,可他从来没有找到学校要求给他的女儿减免学费,其实他的情况是符合受照顾的条件的。他说,女娃大了,自尊心强哩,别让她抹不开。乡里也不见他领过救济,村长说马虎你别屎壳郎支桌子硬撑,好汉也有打软腿的时候。马虎说,饿死买卖人饿不死手艺人,俺有点粗手艺,日子就不会轻贱俺!

马虎做活讲究,不做亏心工。每一根木条刨光后还要用细砂纸仔细打磨,不留半根毛刺。他用自己的手掌摩挲那些木条,扎到自己的手就要返工,再细细打磨,直到光滑柔顺,像陈年秤杆一样。木条上每一个圆孔都大小一致,圆如弹洞,排列齐整,绝没有参差歪斜之感。圆孔的边缘还要磨去棱,这样就不至于很快磨断绳子。穿马扎的绳子是棉麻混纺的,粗细均匀,既结实又舒服。马扎的斜撑皆用硬木,粗壮有力,即使胖如相扑者,坐上去也稳如泰山。斜撑的连轴不用铁丝,而是小号的钢筋,两边套丝,再拧上垫钱螺帽,既美观又挺括。所有的横木斜撑都用传统技法着色上漆,古朴端庄,光洁滑润。

马虎做的马扎简直就是工艺品!

这么精致的马扎不愁销路。来山里旅游的客人总会带几把回去,做礼物送人也是不错的.选择。于是马虎的马扎名声在外,订单像雪片一样飞来,有的大定单一下就是几百把,上千把,够马虎忙乎一年半载的。财神爷似乎从天而降,落到马虎的小院里了。

可是马虎坐怀不乱,依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喝大叶子粗茶,吃煎饼就大葱,把玩堪比文物的收音机,逗憨态可掬的杂毛狗。大订单他都婉言谢绝了,因为他根本忙不过来,不能误人家的事。小的订单他都把时间打出富裕,精益求精,不砸自己的招牌。后来他招了两个残疾人做徒弟,手把手地教他们手艺,基本算是出徒了。但关键的工序还须他亲自把关,他不想因为增加产量而降低对质量的追求。所以每天多做的几把马扎,被徒弟的工资抵消了——马虎赚不到大钱。有人出一千六百元的大价钱请马虎做两把极品马扎,做完了,马虎只收四百元,人家执意要按讲好的价,马虎急了:山上的棍棍,庄户人家的手艺,哪值那么多钱?做人不能毁良心!有人劝马虎扩大生产规模,乡里甚至想请他办工厂,马虎又急了:满山绿葱葱的杂木,看着多养眼,山外的人还不是冲这来的?给子孙留点吧,别都垫了屁股!马虎不曾上山砍过一根木头,他收的都是陈年旧木,每户的房后都有一大垛。

马虎过着井井有条的日子。两个女儿聪颖懂事,学习上进。日子再难,马虎也没难为过女儿,别的孩子吃啥穿啥,马虎拴住脖子不吃不喝也要给女儿弄。老婆跑了,原本家里会乱成一锅粥,可马虎收拾得利利落落,刮刮净净,比老婆在的时候还齐整。经济上马虎很快缓过神来,翻盖了新房,供两个女儿上学,还养着俩徒弟,却不曾白要别人一分钱的施舍。

马虎常对两个徒弟说:咱身残,出的活可不能残!残疾不是我们的错,可也不是咱依仗的资本!我就看不惯整日架着双拐或摇着轮椅去求人家施舍。谁也不该咱的,生活没有故意找咱的茬,社会不欠咱什么,咱自己别轻贱了自己!

是的,马虎残疾,在车祸中少了一条腿,老婆才耐不住贫苦跑了。可马虎咬着牙挺了过来,过上了充实舒适的精致生活。栽下梧桐树,自有凤来栖。最近听说马虎就要梅开二度了!

完美的教育生活的理念 篇6

关键词:诚信原则 市民社会 契约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9(a)-0208-02

中国漫长的农耕历史以及建立于农耕经济运行方式之上的社会关系特点决定了社会个体意志沟通渠道的狭窄与闭塞,从而缺乏了信息交流方式的探索历程。由于缺乏契约化生活的经验历练,诚信观念也就缺乏了社会关系的现实土壤,这种土壤在中国一维性的人才选拔—— 考试制度的作用下更为集中体现,考试成功所带来的可能社会资源的优势地位让竞争心态成为常规存在,这加剧了诚信观念的缺失。然而,现代社会的构建转型正在发生,市民社会、契约化生活让诚信观念的稀缺性日益凸显。

1 市民社会的契约属性与诚信原则

市民社会的概念首先由黑格尔提出,他认为“市民社会是处在家庭和国家之间的差别的阶段,虽然它的形成比国家晚。”[1]。按照查尔斯·泰勒的理解:“并不是那个使用了数个世纪的、与‘政治社会’具有相同含义的古老概念,而是体现在黑格尔哲学中的一个比较性概念。此一意义上的市民社会与国家相对,并部分独立于国家。它包括了那些不能与国家相混淆或者不能为国家所淹没的社会生活领域”[2]“市民社会又具有众多的共同特征,如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契约关系为中轴,以尊重和保护社会成员基本权利和自由为前提的基本组成……我们认为,中国的市民社会乃是指社会成员按照契约性规则,以自愿为前提和以自治为基础进行经济活动、社会活动的私域,以及进行议政参政活动的非官方公域。”[3],也就是说,在市民社会的社会关系中,血缘属性和国家强制属性降低,利益独立的社会个体通过契约来实现利益的获取与让渡,这也是社会进程的规律,“所有进步社會的运动在有一点上是一致的。在运动发展的过程中,其特点是家族依附的逐步消灭以及代之而起的个人义务的增长。‘个人’不断地代替家族……我们也不难看到:用以逐步代替源自‘家族’各种权利义务上那种相互关系形式的……是‘契约’……我们可以说,所有进步社会的运动,到此处为止,是一个‘从身份到契约’的运动”[4]而契约理念是一个意志表达和沟通的过程,黑格尔将其界定为一种意志的表达和交流方式,一方面双方的意志具有差别和独特性;另一方面具有一致性,并且强调了个体意志的独立性前提。也就是说,契约是意志内生与外化的过程。然而,“意志只有通过向外界宣布自身,向外界阐发自身,才能够约束自身。它们必须让人们了解,只有这样,社会才能为它们赋予一种道德的意蕴。这种宣布或外部呈现是借助言辞来实现的。”[5]这样,意志在构成契约的过程中就具有了规范的可调整性。因为,这种意志表达一旦缺乏了外在强制性权威的规范,或者说在外规范由于对意志的内生机制缺乏可衡量性的标准而导致规范的现实调整不能,契约的可履行性和顺畅性就会降低。另外,我们需要对社会个体的意志形成与外化进行规范,用一种规范的权威来代替家庭和国家的权威实现社会调整的职能。因为个体意志在内生和外显过程中蕴含着社会存在的矛盾:追求合意的僵化可能和个体意志保护所产生的对群体生活的偏离,“每一个社会都会受着两种相对立的危险的威胁:一方面由于过分讲纪律与尊重传统而产生的僵化;另一方面是由于个人主义与个人独立性的增长而使得合作成为不可能,因而造成解体或者是对外来征服者的屈服。”[6]。这种规范的调整目的是要确定社会个体意志内生与外显的一致性,从而保证契约关系的顺畅性,诚信原则应运而生,所以,很多国家都把诚信原则作为帝王条款,规定在自己的法律体系中“通常讲的诚实信用属于道德规范,从法律上看,诚实信用源于罗马法中的善意(bona fides)(善良诚实之意),这种善意是被用来为未受法律调整的交易行为产生的诉讼说明理由。法国、德国、日本、瑞士和我国民国时期的民法典都有诚实信用原则的规定。”[7]所谓诚信原则就是以对待自己事物的注意义务注意他人事物,诚信原则对契约式社会关系的调整职能体现在通过对社会个体的意志形成与外显整个过程一致性的规范,来实现契约式合意的稳定性和确定性,从而让契约式社会关系的意志具有了现实性的可调整性,并且加速社会关系的运转和效率。

2 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与诚信观念

中国传统社会的农耕属性注定了家庭在社会构成中的高比重,“中国传统社会的结构中最重要而特殊的是家族制度。中国的家是社会的核心。它是一‘紧紧结合的团体’,并且是建构化了的,整个社会价值系统都经由家的‘育化’与‘社化’作用传递给个人。”[8],中国传统社会的国家是建立在家庭基础之上的,并且家国具有一体性。就社会财产的流转方式而言,一方面,交换的比重比较小,因为其生产的目的不是为了交换,而是为了满足个体的需要;另一方面,就财产的获取方式而言(除生产以外),主要实行嫡长子继承制,也就是说,家长在家庭中具有绝对的权威。这让意志的对等交流成为不可能:缺乏独立意志的沟通与表达方式—— 缺乏对等的身份地位,“普通社会个体对权威缺乏交流的对等地位,如儿子对父亲,臣子对君主,这样也就缺乏了道德自主意识培养的现实空间”[9],据此,梁漱溟认为“中国人缺乏纪律习惯……人多时不能有秩序,缺乏组织能力……不会商量着办事”[10]而社会层面的意志表达以叛乱的形式出现,“任何政治的变迁都只是限于人事的变更,而非政治秩序的更迭……梅笃斯(T.T.Meadows)把反抗暴君的称之为叛乱,反抗政治现行原则的称之为‘革命’,他指出中国是历史上最少革命而最多叛乱的民族,他认为中国历史上只发生过一次革命”[8]。这种叛乱的发生原因在于缺乏契约化生活支撑的诚信观念;另一方面,叛乱的战争表现形式以及战争法则也降低了诚信原则在社会中的权威地位。然而,“随着中国社会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引起了社会结构的分化,现代职业结构逐渐取代传统职业结构,使建国以来形成的中国大陆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并且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白领阶层’和中小业主阶层,加之社会教育水平的提高,使民众在社会主导规范和种种新生观念之间有了更多的自主选择机会,对个人生活、社会生活及其相互关系有了新的理解和追求,中国特色市民社会已初露端倪。”[11],其重要的表现就是:一方面,家庭单位的缩小,家长权威降低;另一方面,民主化进程国家能力降低,这让社会个体的自治空间加大,也对诚信原则的出现提出了要求。因为诚信原则在规范社会个体意志表达的过程中能够保证意志表达的一致性,从而提高社会规范的调整效率,并加速契约的履行和实现。

3 回归契约式社会生活的大学生诚信教育

诚信原则作为一个重要的道德价值,在市民社会的契约式生活现实中变得尤为重要,这为我们的道德教育提出了新的目的。也就是说,我们的诚信教育应该建立在现实的社会生活环境中,“一个人的思想品德如何,一个人的道德发展至何程度,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只有在与别人的交往过程中才能得以表现、得以证明。我们正是从这种意义上说,活动和交往乃是道德教育的基础”[12]。就目前现实的社会生活环境而言,就是契约式的社会生活,这注定了沟通和交流的重要性,然而,我们目前的教育存在偏重知识的教育而忽略社会生活方式的教育,“学习越来越建立在传授、训练而不是交谈和交流的基础之上”[13],这来源于我国传统的农业社会运行方式下教育职能的缺失,“在‘农业社会的经济结构’背景下,社会并不怎么需要教育承担劳动力再生产的职能。这是由此时的经济结构的科学(技术)含量低这一特征决定的”[14]。这为我们进行相关的教育变更提供了方向,这一方向是现实的社会生活关系维系变更的结果,工业化在世界范围的冲击导致农耕运行方式的降低甚至消亡,代之而起的是工业社会的交换型社会关系,这要求社会关系的契约性和开放性,这也要求我们对道德教育进行相关的调整,防止封闭性理念的不良泛滥。毕竟“他必须防止把我们老一辈的道德教育作为一种闭塞的书本传递下去。相反,他必须在他们心中激起一种把他们自身的准则加诸其上的渴望,并能够满足他们这种合理的抱负的工具交给他们”[15]。这个工具的一个重要的承载就是诚信理念。具体到目前的诚信教育来说,第一个前提就是要意识到超验个体的存在,意识到个体对社会的皈依“人在很大程度上是社会的产物。我们身上所有最好的东西,我们所有高等的行为方式,都来来源于社会”[15]。而个体社会化的方式只能通过教育,“第一个方式是‘社会化’,指的是把一个新出生的个体培养为社会人的所有方式……另一个方式是‘社会控制’,我指的是让人们循规蹈矩以及他们让自己循规蹈矩的所有方式。”[16]。传统的道德教育以社会控制为主,忽略个体的行为目的向己性。在市民社会的契约理念下,强调社会性和个体的社会皈依要以个体的自主意识为前提,因为“除非我们把一种超越个人的目的指派给个人,除非我们能够为奉献和牺牲的需要提供某种目的(这种需要处于整个道德生活的核心),否则我们就不能实施世俗教育”[15]。因为背离了这种社会个体的行为目的性,就会让道德教育失去现实的支撑,从而让诚信观念的外显进入囚徒理论的困境(两个被捕的囚徒之间的一种特殊的博弈,说明为什么甚至在合作对双方都有利时,保持合作也是困难的[17]),并最终导致教育的现实目的落空,毕竟教育的唯一目的就是现在,“知识的唯一用途,就是武装我们的现在,没有比轻视现在对年轻人的危害更大的了。现在包涵了一切。现在是一个神圣的所在,因为它即联系着过去,又包含着未来。”[18],而当下忽略现实的教育导致我们当下诚信教育的效用降低“当前,高校德育的内容更新、方法创新及师德队伍建设等德育管理实践活动远远落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和对之提出的需要,主要表现为高校德育缺乏实效性,集中体现在作为德育主体的学生在接受学校所传授和灌输的价值观等知识后,并未能将这些价值观等德育要求内化为其内在的价值信仰。”[19]。具体到当代中国大学生来讲,承担着中国从农耕经济到工业经济的中介媒介的作用。另外,农耕经济运行方式的降低和工业社会的初建以及大幅发展注定了以交换为表征的社会关系在整个社会构成中的重要性,而相关生活理念和技能的习得也决定了社会个体的社会适应能力,这也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脱离了社会生活的依靠,将会导致教育变成了一种非人化的异化,从而导致教育资源的浪费和教育目的的落空。

参考文献

[1] (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197.

[2]查尔斯·泰勒.市民社会的模式[M]//转引自邓正来,亚历山.国家与市民社会—— 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3.

[3]邓正来.国家与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7.

[4]何勤华.外国法学经典解读[M].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6:251.

[5](法)愛弥尔·涂尔干.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M].渠东,付德根,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147.

[6](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上卷)[M].何兆武,李约瑟,译.商务印书馆,1963:23.

[7]魏振瀛.民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24.

[8]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M].法律出版社,2010:24,29.

[9]孙风强.传统儒家道德教育自主意识压制的现代性反思[J].软件教育现代化,2013(6).

[10]梁漱溟.梁漱溟全集[M].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629-637.

[11]袁祖社.社会发展的自主逻辑与个体主体的自由人格—— 中国特色“市民社会”问题的哲学研究[J].哲学动态,2001(9):24-27.

[12]戚万学,唐汉卫.现代道德教育专题研究[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45.

[13]康永久.回归生活世界的教育学[J].教育研究,2008(6):24-30.

[14]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人民出版社1998:59.

[15](法)爱弥尔·涂尔干.道德教育[M].陈光金,沈杰,朱谐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13,53,190.

[16](美)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M].三联书店,2012:34.

[17](美)N.格里高利·曼昆.经济学原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18](英)怀特海.教育的目的[M].庄莲平,王立中.译.文汇出版社,2012:4.

完美的教育生活的理念 篇7

一、创设生活化情境, 连接教学与生活

学习语言最终目的是为了交流。那么创设贴近生活的情景, 有助于学生能准确地运用英语知识。学习情境越真实, 学习主体建构的知识就可靠, 越容易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 从而达到教学的预期目标。

在教学文具类单词时, 我利用实物来创设情境。出示pen, pencil, pencil-box, ruler, crayon等实物, 问学生What's this in English?接着教学生说这些单词, 在学生掌握了这些单词的发音后, 我又设计了一些游戏活动, 如:Listenand show; Let's guess; What's missing?等。通过游戏来巩固这些单词。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相链接, 使学生切实感受到英语就在身边。同时, 教师还要注意启发学生留意生活,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英语。

二、合理运用多媒体设备,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课堂中我经常利用多媒体设备来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把文字、声音、图像等融为一体, 创设学生主动参与语言交际活动的情境, 让学生走入情境、理解情境、表演情境以此突破语言观。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更容易进入角色, 课堂气氛也异常活跃。用一个好的开端令学生带来亲切的感觉, 留下难忘的印象, 富有艺术性的开端, 可以使学生自然地进入学习新知识的情境, 并能激发学生学习情感, 兴趣和求知欲望, 使学生乐学、爱学。

在教授2A Unit9 Merry Christmas时, 我让学生先观看了简短的Flash, 让学生感受圣诞节的气氛, 引起他们的兴趣;接着展示给学生一棵小圣诞树 (提前制作) , 让学生更形象地明白圣诞树的装饰;操练“Merry Christmas”, “The gift isfor you.”时, 我带上圣诞帽子扮演圣诞老人, 与学生进行操练,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巩固所学的知识。

这一系列的教学措施, 改变了传统英语教学只注重传授, 忽略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将生活中的场景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把理论与实际紧紧地缠绕在一起,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美国教育家毕特指出:“生活的世界就是教育的世界, 生活的范围就是课程的范围。”英语教学仅仅依靠课堂上短短的几十分钟是难以达到深入掌握并进行语言交际的。因此, 要鼓励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用英语说说、练练、玩玩、耍耍, 以加强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从而加深对课堂知识的消化吸收达到学有所用的目的。

三、布置生活化作业, 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能力

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关键是要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英语的乐趣。因此, 我布置的英语作业除了要巩固课内知识和技能外, 还要让英语走进孩子们的生活。为了使英语学习与学生的生活建立联系, 我认为可以布置活动性和操作性强的作业。例如:

1. 让学生把所学内容改编成剧本, 编排剧本后表演给家长看 (也可以请家长一起表演, 并请家长提出宝贵的意见) , 通过对书本知识的演绎, 不仅加深了孩子们对书本知识点的理解还能使孩子们能更快的掌握语境提高运用能力;

2. 让孩子们每天坚持听读课文录音, 并开口朗读, 比较自己发音与录音的差异。鼓励孩子们阅读英语卡通故事书, 看英语视频, 欣赏儿童英语歌曲等;

3. 让学生为生活用品、学习用品贴标签, 以便加深记忆做到看见物品就能想起单词。通过这些生活化的课外作业, 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必然会大大提高。

现在生活中处处都是英语, 作为孩子们的引导者, 可以让孩子们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内容, 收集信息, 将这些内容书写在黑板报中的“学生展示区”中, 供孩子们相互交流学习。对一些好的作品要及时给出激励, 对于在生活中常见但孩子们理解有难度的内容可以用谐音来提高孩子们的记忆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 在班级氛围内形成“赶”“比”“超”的英语学习良性循环。真正达到生活学习与实践的有机统一。

总之, 《英语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学生的学习目标应该是综合语言能力, 而综合语言能力包括五个维度, 它们分别是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生活化的英语则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对待生活世界中各种问题的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此, 不管在课堂还是课外, “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可以帮助学生走得更远, 更好!

摘要: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近代最具有影响力的教育家。他重要的教育理论影响了中国的教育, 启发教育者们无限的思考。他的生活教育理论让我感触颇深。随着《英语课程标准》提出, 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的培养上升到了空前的高度。“生活即教育”应当把教育同整个生活联系起来, 通过各种社会实践真正做到“教、学、做合一”, 使日常的英语教学变成日常生活与课堂内容有机结合的一种“生活”, 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

关键词:生活即教育,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新英语课程标准

参考文献

[1]周德藩, 走进陶行知:教师读本[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2]吴本虎, 英语学习策略[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

完美的教育生活的理念 篇8

一、挖掘生活联系实际, 引出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尽管小学生年龄小, 但他们的头脑中同样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在教学中, 如果教师能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 去捕捉“生活现象”, 去采撷生活中的数学实例来引出数学问题, 为课堂教学服务, 学生一定能积极主动、饶有兴致地投入学习中。

例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认识”这一课时, 我事先布置同学们观察, 周围有哪些物体的面是四边形的, 学生会举出许多例子, 课上就先在全班交流, 再由老师通过课件展示各种实物图片, 如楼梯扶手、大厅地砖等等, 最后抽象成各种几何图形, 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图形的共同特点从而引出课题。

二、立足生活创设情境, 让学生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兴趣是一种具有积极作用的情感, 而人的情感又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如果把数学知识置于一个生动、活泼的情景中去学习, 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我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时, 特意拿出了一个酒盒包装, 问学生:“这就是我们洋河酒厂的包装盒, 漂亮吗?”“漂亮。”“如果老板要你测算出做这个包装盒要多少硬纸版, 必须知道这个包装盒的什么?”“必须知道这个纸盒的长、宽、高。”“那怎样算出这个盒子一共需要纸板的面积呢?”这时教师指出:“等你们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知识后, 问题就解决了。”

这里我结合生活中学生常见的酒盒引出了课题, 同时又设置了悬念。因此, 学生在整节课中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和努力探索获得成功的强烈愿望, 最后把落脚点又回到生活中, 让学生感到学好今天的数学, 将来能更好地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三、走近生活学习数学, 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数学的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 学生参与的形式多种多样, 可以是独立探究、师生交流、小组合作、动手操作等形式。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可充分运用生活中的数学素材, 吸收并引进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信息资料来重组教材内容, 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也可以培养学生相互协作的精神, 有利于学生的个体发展。

如在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时, 我设计了以下几个层次:

1. 出示一些长方体、正方体的图形, 根据给出的条件, 让学生独立求出他们的表面积和体积。

2. 再让学生动手操作, 拿出8块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 拼成一个大的正方体, 求出这个大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分别是多少?

通过操作, 使学生明白8块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大的正方体后, 它们的表面积变了, 体积没变。

3. 让学生讨论思考:

在我们的生活中, 有没有一些特殊长方体、正方体, 他们的表面积和体积不是按照公式计算的?让学生猜测、争论, 马上把学到的数学知识用到实际生活中, 拓宽了解题思路。

四、运用生活中的数学, 培养学生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是为了应用。因此, 教师应联系实际善于捕捉生活情境, 有目的地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例如, 在学过“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之后, 一个富于挑战性的问题摆在学生面前:靠一面长50米的墙, 用100米长的铁栅栏围一个停车场, 面积不得少于500平方米, 可以怎样围?在学生积极热烈地进行研究、探讨及多次尝试中, 最终用不同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 这就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真实体验。

完美的教育生活的理念 篇9

一、创设情境,悬疑导入

导入是一堂课的起点,学生学习注意力的调整和积极性的调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导入”这一“开场白”的精彩与否。运用生活中的生动事例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兴趣,迅速融入课堂。

导入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时,我问:你平常购物一般是通过哪些方式?学生一下子活跃起来,抢答激烈,“超市”“商场”“专卖店”“淘宝”“卓越”,五花八门,手段多样。我展示相关图片肯定学生的回答,然后点明这是实行市场经济后自由贸易带来的便利。再问:那你知道改革开放之前人们是怎么买东西的吗?出示凭票购物的图片,说明上世纪60年代,物资极度匮乏,什么都缺,买颗糖都是奢侈。衣食住行不论买什么都要凭票供应。粮票、布票、肉票、豆制品票、肥皂票、自行车票、手表票、缝纫机票、煤球票等。没票的话,有钱也买不着东西。以此鲜明对比点明现代中国经济体制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通过现在和过去的对话,学生对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有了简单直观的切身感受,能迅速集中注意力,引入本课的教学。

导入第24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时,我改编了一则材料:我的早晨———起床后,用潘婷洗发水洗头,佳洁士牙膏刷牙,洗脸时用了欧莱雅洗面奶,穿上艾格外套和耐克运动鞋,带上索尼MP3和诺基亚手机,出门吃了肯德基早餐,喝了杯雀巢咖啡,开着新买的奥迪汽车上班。设问:材料中你可以看出我身边的物品有哪些国外品牌呢?你身边多吗?在你我普通人身边出现这么多的外国品牌物品,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呢?通过这则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迅速营造了融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对经济全球化产生了了解的期待。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成功的艺术就在于使学生对你教的东西感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才是成功的。运用学生生活中熟悉的场景、事物联系看不到摸不着的历史现象,通过生活中的事例设置悬念,吊起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觉得历史离我们其实不远,就在我们身边,充分调动了主动性、能动性,学习起来才能事半功倍。

二、问题探究,讲授新课

历史是过去式的,我们无法穿越,在还原历史真相时只能运用史料推理。如果单靠史书资料分析推敲,则显得深奥难懂,这种“古董式”教学方式理论性过强,学生往往食之无味,降低了学习积极性。联系生活常识,通过身边活生生的事例,能使厚重的历史鲜活起来。

在分析洋务运动失败原因时,最早我是通过运动目的和具体做法分析归纳得出结论的,学生对此很难理解,往往是死记硬背强行记忆,不但对事件本身缺乏深度理解,而且不利于后面资产阶级倡导政治改革的教学;不仅失去了对知识探求的欲望,而且对学习历史丧失了兴趣。通过学习,我发现运用生活中的嫁接原理就可以很简单地解释运动失败的原因,通俗易懂。把封建制度比做植物已经腐烂的根,把西方先进技术比做植物生机勃勃的枝,问学生:“我们把这正在发芽的枝条嫁接到腐烂的正在死去的树根上,能成活吗?为什么?如果是你,你能想到什么好方法来使这根发芽的枝条成活呢?”学生立即得出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没有改变腐朽的封建制度,要想成功,一定要把烂根挖掉。由此学生自然而然地理解了知识点,而且明白了反封建的重要性。

又如:古代“市”和“草市”的辨别。“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这句诗说的是草市中饮食服务设施的发展,但是学生总是把它误认作是宋代“市坊”界限被打破的表现。就知识点而言,“市”和“草市”的区别是很明显的,但照本宣科讲解的后果就是学生做题时总是混淆。后来我联系生活中居住地的购物场所对照解释两者的含义。问:你家附近有没有集中做买卖的场所?这个场所位于城中还是乡下?学生稍作回答后,我就点明“市”是有些学生所住的市区方塔街地区,是城里做买卖的地方。“草市”是大部分学生所住的梅李镇或者其他乡镇买菜买东西的地方。通过对比联系,学生恍然大悟,在以后的练习中错误率明显大大降低。

用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活常识解释历史上相类似的事件或者概念,简单而易懂,快速而实用。历史来源于生活,现实生活与历史史实有机结合,有助于学生真实感受到遥远的历史,不会觉得历史是缥缈的过去,学起来动力十足。

三、知能训练,运用迁移

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求知与求学的欲望应该采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在孩子们身上激发起来。”我们应该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高考指挥棒下,枯燥的练习总是让学生望而却步。要使学生增强做题欲望,变枯燥为生动,离不开生活化的材料与情景。

选择题:1.午餐时间,经常看见同学图方便,去小卖部买个面包,冲一杯咖啡解决午饭。你可知面包和咖啡不是中国的传统饮食,它们是什么时候在中国的什么地方开始出现的呢?

A.乾隆年间广州 B.鸦片战争后通商口岸

C.辛亥革命后南京 D.新中国成立后沿海城市

2.同学们旅游期间去了尚湖游玩,都对这样一个工具(如图)很感兴趣,纷纷上去实践了一回。这件工具在中国古代出现时间和用途是()

A.曹魏灌溉 B.唐朝休闲

C.宋朝灌溉 D.明朝休闲

非选择题: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是由中国举办的首届世界博览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超越7000万的参观人数创下了历届世博之最。我们也是其中的一员。虽然前40届博览会我们无法参与其中,但我们可以通过以下问题了解其中几届的相关情况:

(1) 1851年5月1日,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在英国召开,被称为“万国工业产品博览会”。英国为什么能举办第一届博览会(从经济角度思考)?请你列举一些可以在博览会上展出的工业产品(两例)。

(2) 1904年美国圣路易斯世博会上有八个主题展馆:……电气馆、机械馆、运输馆……如果你是策划者,在电气馆中会展出哪些产品(三例)?机械馆中展出了各种能源发动机,你认为当时有哪几种新能源被运用到生产生活中去?运输馆中展出了新型运输交通工具,你认为应该最有可能被展出的是哪一种?

在练习中运用学生生活中参与过、接触过的事件物品检查书本知识的掌握程度,既拉近了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又提高了做题的兴趣,使学生从被动、应付做题慢慢转变为乐意做、主动做。正如孔子所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一旦产生了对学习的热爱,就会用心学习。

由此可见,在历史教学中把历史知识同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不但有利于学生对历史产生浓厚兴趣,感受到历史的魅力,更有助于学生分析理解透彻书本的知识,真正学到“活”的、“动”的、“真”的知识。

参考文献

[1]金林祥, 张雪蓉.陶行知教育名著教师读本.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03-01.

[2]赵德奎.抓住历史教学的切入点——谈谈中学历史教学与现实的结合.青岛教研, 2002 (一) .

[3]周明学.“就地取材”进行史料教学.中学历史教学, 2013 (4-5) .

完美的教育生活的理念 篇10

我们的学生抱怨学习数学没有多少用处,学习数学却无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习数学知识,教师应积极发掘生活中的问题,将其转化成课堂中的数学问题。把课堂教学和实际生活相互结合,可以让学生从中得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真正的感受学习的快乐。

一、从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入手,把学生拉入其中

为了更好地让学生融入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中,我总是积极的把生活中的问题转化成课堂上的数学问题,一下子拉近学生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有亲近感。例如,在学习新课知识时,我选用了这样一个问题:为鼓励和表扬七年级(6) 班在期中考试中成绩取得进步的同学, 老师派班长到文化用品商店购买奖品, 经过讨价还价后, 最后以八折的优惠价购买了一些文化用品, 商店老板: 你这些商品成本64 元, 我就赚了16 元, 问题来了:1、这些商品花了多少钱买的?2、商品的标价是多少元?3、老板赚的钱是成本的几分之几?

这是一道比较简单的应用题,来源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可以调动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学生阅读题目后,拿纸拿笔积极动手,开动脑筋进入思考状态。通过尝试练习,动手、动脑能力得到发展,同时学生也就容易理解掌握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成本、售价、利润、利润率之间的关系。

二、鼓励学生走进生活,用数学眼光去观察、认识客观事物

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以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既是数学教学目标之一,又是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需要。教师教授知识的时候,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接触生活实际,融入到生活中去,才能真正体味到生活中充满了数学,数学就在他们的身边。所以,在给学生们归纳了“成本、售价、利润、利润率”之间的数量关系及其变式时,提问学生去商场购物时是否遇到过举行优惠打折的活动,问题一出来学生表现得非常积极,你一言,我一语的说起了自己购物的经历,课堂气氛顿时活跃,学习热情高涨。与此同时,出示相关的应用题让学生解答,学生们更加跃跃欲试,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发散思维的培养需要让学生深入到生活中去

在构建生活的课堂,联系学生实际的教学中,联系的实际问题还应具有挑战性、激励性,使学生产生困惑、激活思维,引起学生的求知欲。课堂教学中出示例题:昌婺百货超市卖一种书包时,先按成本提高50% 标价, 再打八折( 标价的80%) 出售,可以赚8 块钱。这种书包每个进价是多少元? 如果不打折可以赚多少钱?

设置这样的问题,激发了学生探究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去商场购买东西时,是不是做到了明明白白消费的求知欲望。调动了学生解题的积极性,自觉参与到教学中来。为了进一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再设置相关问题降低学生思考的难度。提问一:利润8 元是从哪里来的?提问二:书包的标价是多少?售价是多少?可以发现有很多学生采用设未知量依据提问二用含未知量的代数式将题目中的数量关系表示出来。学习基础好的学生早就列出关系式把问题解决。得出结论了。

四、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要善于观察生活

20 世纪80 年代开始,美国教育界提出了“大众数学”的教育理念,强调在学校数学教学中,要教会所有学生都要学好数学,不仅要学生掌握未来社会所需要的基本数学知识,而且要促使学生主动地有效地学习更多的数学。“大众数学”的实质是指对数学教学进行再创造,使之顺应学生的需要,顺应社会的需要,从抽象的形式中解放出来,走出象牙塔,走向生活,走向大众。大众数学的引入可以促进学生更好的体会数学这一学科与大自然和人类社会存在的关系,更好的让学生学会应用数学思想去观察客观世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中获取知识,丰富适应社会生活必须的数学经验,掌握必要的应用技能。每次课堂中分析讲解例题之后,往往会留给学生一定的空间让他们自己出题目互相交流解答,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

五、在实践与发展中取得进步必须能感悟生活

时代的发展日新月异,社会是不断在进步的。数学老师不应该让学生成为解答习题的机器,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去体会数学的社会价值,能够从生活中去体会数学思想。数学,包含着丰富的哲学道理、人文思想,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努力发掘数学中的宝贵财富。无论哪一门学科,都要考虑到学生的全面发展,数学学科更是如此。数学老师应积极创设情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优秀的思想品德。

一般认为,数学的学习是枯燥无味的,几个公式一套死死板板的,哪来的什么生动有趣。因此,数学老师要努力在课堂上创建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学生亲近你,对你老师感兴趣了,自然做到对你提出的问题自觉主动去思考、探索。学习态度的改变可以促进正确的学习方式的形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样学生才会主动去感悟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坚持以一种真实的状态让教学融入生活,以学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基本问题为依据,正确引导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在生活中所必备的心理素质、法律意识、社会责任感与创新精神,让学生在实践与发展中取得进步。

摘要: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一门科学。在我们日常生活和各种生产活动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可以说数学学科成为人们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的基本工具之一。初中数学教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学生,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等方面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完美的教育生活的理念 篇11

关键词:寝室文化;寄宿生;社团生活

我校是一所寄宿制小学,寄宿生一周回家一次,与同伴在一起的时间长。丰富寄宿生课余团队自主生活,有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生的幸福感。

一、举办以“我爱我室”为主题的寝室文化创建活动

寝室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寝室成员之间的影响也很大。在寝室全面开展“五个一”(即一张团结照、一套规范的物品摆放要求、一套安全防范措施、一周小结栏、一张温馨卡)活动。在寝室最显眼处摆放寝室成员的合影,让学生感受寝室就是一个小家。大家相亲相爱,团结合作,感受家的温暖。每天进行寝室常规检查,被子的叠放、牙刷等物品的摆放统一有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举行逃生演习等。寝室外布置公告栏,总结寝室一周情况。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可以通过温馨卡传递自己的心声。通过这些活动既能加强寝室成员间的互动,又提升了宿舍的文化品位,营造出文明有序、温馨和谐的校园环境,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校园局域网、图书阅览室丰富寄宿生课余团队自主生活

1.建立校园广播站

每天晚饭后播出征集的广播稿、编辑、播音,全部由寄宿生完成,老师适当指导。使广播站内容更贴近学生生活,五彩缤纷。内容可以涉及“心中的老师”“生活气象”“真诚建议”“想象乐园”“绿色环保”等,涵盖校园内外学生多彩生活的各个方面。多角度地给广大寄宿生以深深的启迪和影响,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受到思想教育及美的陶冶。活跃了校园气氛,丰富了寄宿生生活。

2.晚上电脑房对寄宿生开放

以班为单位,每晚各班轮流,每周一循环,并有老师在电脑房指导,学生可以利用开放的时间查阅资料,浏览新闻,通过网络丰富知识,扩大视野。

3.定期开放图书阅览室

把借阅制度落到实处,图书馆对学生开放,特别是利用晚自习时间,学生走进图书馆,与好书交朋友。组建学生图书管理员,在每班選出图书管理员2~3名,让学生直接参与管理。对聘请的学生进行基本的业务培训,放手让他们管理报刊、杂志、图书的借与还,安排阅览室值日,维持阅览秩序并做好值班记录。这样做,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管理能力,又使学生认识到图书管理的科学性,养成良好的爱护图书、维持良好阅读环境的习惯。

4.寄宿生班级都安装了多媒体系统,在利用其进行教学的同时,也可用于丰富业余生活

每周周二、周四晚上用不超过半个小时的时间专人负责给学生播放电影,每个星期的电影主题根据学校情况以及学生存在的问题而定,如:感恩月就以播放《妈妈再爱我一次》;禁毒日就播放《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等影片。为了更好地激励和教育学生,学校阶梯教室每周一晚上播放学生喜欢的电影,如:动画片、科教片、历史题材电视剧等,每次电影只安排一个班,学生通过做好人好事、每周安全板报比赛等赢得本周文明班级来获得电影“入场劵”。为了得到电影票这一奖励,同学们在各个方面都会严格要求自己。利用多媒体教学的资源来“迎合”学生,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三、组建各种课外活动小社团

1.根据学生的特长组建各种小社团

各种小团体选派固定辅导教师,利用下午或晚自习开展小组活动。如:器乐小社团、美术小社团、书法小社团、乒乓球小社团、手工小社团、舞蹈小社团等,让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都有时间和空间展示和锻炼,使他们的特长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2.定期举行小社团成果展示

通过成果展示,给学生展示成果的机会,体会成功的喜悦。一方面比比谁学得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考查了辅导老师的工作成效。

四、开辟劳动基地,享受劳动的快乐

我校有一块7000平方米的空地,在这块空地上进行合理规划,栽种各种绿色植物,开辟成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基地。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在家中任何事都由父母包揽了,孩子们缺少了锻炼,养成了娇气、懒惰的坏习惯。加上我校处在新区,随着农村的城市化,现在的孩子走进农田的机会越来越少。利用这块劳动基地,让寄宿生走进农田,会使用简单的劳动工具,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技能。结合季节特点,让学生了解周围环境的变化,从不同角度来了解大自然中万物的变化。将劳动果实进行义卖,体会劳动的快乐。

参考文献:

[1]刘次林.幸福教育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王一军.儿童文化课程:理论、实践与案例.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12.

[3]孙忠生.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06.

完美的教育生活的理念 篇12

一、优化教学情景,让学生体验生活

新课标倡导通过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习,在生活中学习生活、学习道德,凸显“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带回真实的生活中,让他们面对真实生活,自觉进行观察、感受、体验、分析、研究、反思,引导学生创造生活,享受生活。

美国教育家布朗认为:“学习的环境应该放在真实问题的背景中,使它对学生有意义。”这里的“真实问题”显然是学生的生活实际。要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境有机结合起来,把学生带入一定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化的教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动机。

例如在教《氯气》一课时,先利用课件播放近期有关氯气泄露的图片引起学生注意,提出问题:如果你在现场该如何逃生? 讲述氯气的性质时可借助化学小故事,如讲述故事:国外一个淡黄色头发的学生跳进游泳池游泳。一会儿,人们吃惊地发现从水中站起一个满头绿发的青年。提出问题: 这是为什么?在讲述完氯气的性质后,提出问题:你们养过金鱼吗? 自来水可不可以直接养鱼?

二、活化教学内容,让学习贴近生活

“从生活中来 ,又到生活中去”,化学课的教材内容一般是以一个或几个实验、情景为载体,引出一个道德主题,这些内容大部分源于现实生活,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距较远,如果坚持使用教材的内容则肯定会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因此,化学教学内容应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教育资源, 把生活搬进课堂教学,教师应对给定的教学内容进行大胆变革与创新,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又贴近学生实际的生活素材改造和丰富教学内容,尽可能使学习内容生活化。

例如:燃料和燃烧、溶液、酸、碱、盐、有机物和各种材料等, 处理这些素材时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教学需要进行收集和筛选, 以此充实教学内容, 还化学课堂以生活化的本色。如可组织学生进行辩论“常用的几种燃料中,哪一种最理想”,也可以设计富有思考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如“为什么在新制的氧化钙中加入水能煮熟鸡蛋”等创设学习情境。只要教师善于从平凡但广泛的生活之中挖掘出具有化学教育价值的素材, 把那些与学生生活世界紧密联系的事物、现象等引入课堂,让他们探询、感悟、理解、想象,必将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三、深化教学知识,让学生理解生活

把生活世界提供给学生理解和体验,促进学生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深入感悟,使他们不断领悟知识和人生的意义。例如:炸油条时,向面团里常加入纯碱和明矾,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发明油条的人可能并不懂得化学,但是不自觉地利用了三个化学原理,才有了受人喜欢的油条。纯碱(Na HCO3)和氢氧化钠(Na OH),这就是做油条的第一个反应:

Na2CO3+H2O=Na HCO3+Na OH

第二个反应是生成的碳酸氢钠受热分解成碳酸钠、水和二氧气化碳:

2Na HCO3=Na2CO3+H2O+CO2↑

两个反应结果使面团里形成许多充满二氧化碳的微小气室, 气体受热会发生膨胀, 所以在炸油条时油条迅速膨胀起来。但上面两个反应结果会产生较多的氢氧化钠,因氢氧化钠是强碱,那是不能吃的,巧在发明油条的知道用明矾,中和氢氧化钠的碱性。反应产生的氢氧化铝呈胶体形式存在,有利于包裹二氧化碳气体和使面团具有较大限度的伸胀性。氢氧化铝是胃舒平的主要成分, 它能中和胃中产生过多的胃酸 (盐酸),保护胃壁黏膜,因此患有胃病的人,常吃油条有好处,不但营养价值高,而且舒坦自己的胃。课堂学习与社会生活实践密切联系起来, 这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教学做合一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是教育现象之说明。”

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的化学课, 使学生体会到化学来源于生活,扎根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同时让学生养成自己分析问题的习惯,理解生活的问题。

四、感化教学对象,让学生热爱生活

“生活教育”最根本的原则和方法是“教学做合一 ”, 即根据学生的生活需要而教、而学,通过生活实践学,从而使学生获得知识。

例如在教学“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后组织学生到环境监测站参观,听取工作人员的介绍,让学生明白目前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知道煤燃烧、机动车辆排放废气、乡镇工业的较快发展和农村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造成空气、水源与土壤的严重污染,导致在粮食、蔬菜等植物中残留,给人和牲畜造成潜在的危害。如酸雨、臭氧层的破坏、温室效应、沙漠蔓延、树林锐减、人口剧增、一些物种灭绝和水源污染等均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化学因素是导致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当今环境问题都源于人们缺乏环境保护意识,盲目地对自然界进行改造。同时利用化学知识可以帮助人们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使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前因后果及相应的解决办法,让学生了解、关注这些问题以达到培养学生的环境忧患意识的目的。

上一篇:开发电子技术下一篇:应用型技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