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育的理念和策略

2024-10-16

英语教育的理念和策略(共12篇)

英语教育的理念和策略 篇1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与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科技的日新月异, 人们对于电视节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电视媒体之间的竞争也越发激烈。为了能够赢得观众的青睐和喜爱, 在电视媒体中出现的营销手段花样百出, 令人目不暇接, 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 观众的收视需求越来越不容易被满足。基于此, 对电视节目编排进行介绍, 并提出相应的创新策略。

关键词:电视节目,编排,创新,策略

如今, 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 各类媒体竞争日趋激烈。尤其是电视媒体不再满足于单一的节目类型, 对于节目内容多样性、时段的创新性有了更多的要求。面临此种情况, 电视频道节目的编排就显得尤为重要, 好的频道要有好的节目支撑, 更要有好的节目组织编排来体现。

一、浅析新时代下电视节目编排的理念

虽然在电视上向观众所呈现的节目都是系统而完整的, 但就电视节目的编排来看, 其过程是极为繁琐而复杂的。想要让电视节目的播出达到一个令人满意的效果, 让观众觉得精彩、意犹未尽, 就必须要对电视节目编排的几个要素进行深入的了解, 并加以合理的运用。其中有三个要素最为重要, 第一个就是时间。人们在工作之余需要通过一些活动来解压, 而观看电视节目就是一项放松身心的活动。在时间上电视节目必须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和时代性, 符合各个阶层观众的品位, 满足他们对新事物的好奇心, 所以电视节目在编排的过程里必须能够呈现出现代社会的最新信息, 将人们感兴趣的部分进行具体化的修饰, 并具有连贯性, 满足人们对于资讯深入了解的需求。另外, 电视节目的播出还要考虑到时段, 不同的电视内容应该在不同的时段中播出, 对播出时段的正确选择也是保证节目编排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第二个要素就是节目的本身, 如果不能够保证节目内容的质量, 即便是对节目的编排再独具匠心也无法吸引观众的目光。所以说, 一个优质的节目必须是对其内容和编排双管齐下, 丰富而精彩的内容才会对节目的编排提供有利条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电视节目编排就是将其本身的内容和形式做了一个有效的处理, 将电视节目所涉及的各种要素进行整合, 对电视节目从框架到内核进行梳理, 变成一个完整的节目呈现给观众。电视节目编排的最后一个关键性要素就是观众, 大众化的电视频道, 拥有广泛的受众群体, 这些电视观众在收视习惯、收视兴趣、生活规律等方面有所差别。要使节目、时段与观众实现对位, 就必须充分考察每种节目类别的观众群体特征, 研究他们的收视习惯, 从而进行对位编排, 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

二、浅析新时代下电视节目编排的创新策略

1. 根据频道节目的总体布局和战略, 科学制定节目规划

从节目类型的确定, 频道内容的布局, 广告时段的确立, 以更高的视野, 更前瞻的角度, 落实到频道节目编排工作中。在充分利用黄金时段安排好节目外, 更加注重挖掘非黄金时段节目的价值类型, 寻找频道、节目和目标观众人群及广告市场的最佳结合点。

2. 增加各类型的栏目

除了传统的新闻、品牌栏目、热播影视剧等观众喜闻乐见的节目类型之外, 应着重增加各类型的栏目。比如多增加新闻资讯、文艺娱乐节目、教育节目、服务性节目、对象化节目、专题片、纪录片等, 以满足不同层次观众的欣赏诉求。把以独家播出、定制播出、系列播出、错位播出为手段的节目播出形式运用在节目的编排上。根据节目类型的不同特征, 细分不同的收视群体。让观众有常看常新的感觉, 假期节目编排是灵活性原则的最大化体现。假期可以分为周末、五一和十一的七日假期以及春节假期等几类。根据假期中电视观众收视习惯和收视时间的变化, 相应地改变节目编排策略, 以适应电视观众的需求。

3. 创新频道节目编排时段

对节目时段实行科学优化, 提高节目的新颖度, 在频道时段的编排上, 打破每天重复安排播出的格局, 压缩每天的电视剧的播出时间, 采取每天安排不同特色栏目的编排方式。利用自身地方特色全力打造自办栏目、区域栏目、特别节目、综艺类节目的播出段位。同时, 要充分利用新闻及热播影视剧之间的播出段位, 把这些节目的忠实观众吸引到黄金时段上来, 实现借力发展, 提升频道的知名度。

三、结语

电视节目对于提高我国国民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因此, 对电视节目的编排必须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制作精良的节目与科学的编排模式的形成会在与观众之间建立良好的约会效果。与此同时, 也更能够满足观众对于电视节目的高标准和高要求, 提高节目的收视率。

参考文献

[1]胡智锋, 周建新.电视节目编排的理念与策略[J].中国编辑, 2007, (1) .

[2]陆洋.电视节目编排策略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1.

[3]郭君荟.电视节目编排的策略与技巧[J].青年记者, 2010, (30) :64.

[4]吴胜昔, 祝小清.电视节目编排的艺术与创新[J].中国传媒科技, 2012, (8) :76-77..

[5]王昀.电视节目编排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济南: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9.

英语教育的理念和策略 篇2

语文课程的新理念和语文教学的新策略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我国曾颁布过《小学语文课程暂行标准》。时隔半个世纪,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取代《语文教学大纲》又重新出台了。名称的“回归”,不是历史的重复,而是教育思想的“与时俱进”。

新《语文课程标准》突出了四个理念,但贯穿整个语文课程的新理念却是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究竟是以传授知识为本,或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以教师为中心,或是以学生为中心;是以被动接受性学习为主,或是以自主学习为主。这是新旧教学理念的分水岭。

《语文课程标准》第一次提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语文教育界思想解放的重要成果。关于语文的工具性,过去我们讲得很多。语文是交流思想、沟通感情的工具,是人脑思维的工具,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工具,是人类传承文化、积累文化、传达社会价值观的工具。

如果认识到此为止,语文就可能陷入“纯工具论”的误区或“工具理性主义”的泥潭。只是工具,就可以因为某种需要而转换职能、失却本我,嬗变为和其他工具等同的工具,语文就异化了。

语文作为工具,是和人、人的生命,具体的人、社会历史的人紧紧地联在一起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离开了人,语文就不复存在,就没有存在的价值。语文离不开人,它富于人性、包括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语文为个体的人所掌握,又显示个性、具有灵性,是智慧之泉,是创造之源。语文反映社会历史的变迁,积淀社会文明的精粹,散发民族文化思想的光辉。因此,语文又是民族之根、国家之魂。

综上所述,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是以人为本、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在语文课程中的体现,是依托“文”来体现人的人生观、审美观、价值观的课程。因此,语文教学过程就是工具性、人文性统一的过程,是人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是激发人的生命力、创造力的过程,是在特定的时空中教师与学生双向生命运动的过程。

语文课程的性质决定着语文教学以学生为本的新理念,决定着语文教学在于揭示人性的真、善、美,显示人的本质力量的真正价值。所以《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主体――主人决定学习语文的过程是自主学习的过程,教师则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新理念的确立,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更新课程观、学生观、质量观,要求教师提高自身素质,掌握新理念指导下的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由于旧观念的痕迹很深,教育观念的转变是很艰难的、有时甚至是很痛苦的。人们常说,在历史的转折关头,有人被飞驰的时代列车抛弃;同样,在教育理念的转变时刻,也有人由于因循守旧而被时代洪流所淘汰,这就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新教材的相继使用,语文教学应该有哪些改变呢?

首先是教学重心要转移。教学重心要从以教师为主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使学生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说:“现在我们的教育中将引起的转变是重心的转移,这是一种变革、一种革命,是哥白尼在天文学中从地球中心转移到太阳中心一类的革命。在这里,儿童变成了太阳,教育的措施要围绕他们组织起来”。

实现教学重心的转移,就要如《语文课程标准》所言“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以上规定涉及学习兴趣、自主意识、学习习惯、学习情境、学习方式诸方面,都属于学生主体的意识和行为。

当前,对“学生主体”谈得很多,但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上的“议而不行”,而缺乏操作层面上的“行必有果”。如果仅此而己,实际上是把“主体”虚拟化、抽象化。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主体是一个个实实在在的具体的人,是一个个有丰富的精神生活、蕴涵着生命潜能的人。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尽可能把学生和自己的距离拉近,使之感到亲近;和教材拉近距离,使之感到亲和;跟教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拉近距离,使之共振共鸣。而常见的语文教学却是匆忙地将具体的抽象化、感性的理性化,把丰富多彩的生活经验一下子转化为“用符号表现的专门知识。”这正是杜威坚决反对的把“学生知识从生活中孤立出来作为直接追求的事件。”为此,语文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学生自己的生活为中介解决学生生活的多样性、具体性和教材内容的抽象性、概括性的矛盾。

例如一位老师教学《猫》,学生发言踊跃。

学生甲说:我知道猫会抓老鼠,我很喜欢它。

学生乙说:我看见猫的毛黑白相间,摸起来很光滑,也很好看,我很喜欢它。

学生丙说:我喜欢吃鱼,猫也喜欢吃鱼,我们都喜欢吃鱼。吃饭时,我把碗里的鱼给猫吃,它仰着头“喵喵”地叫,好像说,谢谢你!我和猫是好朋友。

第一个学生是从猫的作用来谈的,他喜欢猫是基于“告诉”获得的知识。

第二个学生是从猫的外形来谈的,他喜欢猫是通过感知获得的经验。

第三个学生是从“我”和“猫”有共同的兴趣爱好上谈的,他喜欢猫,是一种情感的自我体验。

应该说,第一个学生讲的,不足为奇,通过“告诉”即可获得;第二个学生讲的是通过感知获得的经验、真切可信但缺乏独特的视角;只有第三个学生讲的是一种独特的体验,值得珍惜。

语文教学就是要倡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去获得独特的感受、独特的体验和独特的理解。教师要重新调整自己的角色和行为,使自己成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和促进者,而不只是知识的占有者和阐释者,更不是神圣殿堂里的那些冷漠的喋喋不休的“说教者”。要真正蹲下来看学生,以平常的心态和学生交朋友。教学是师生共同享有的快乐的生活,教室是师生共处的生活世界。当前,在新理念的指导下,重建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重构一种新的教学生活,是十分必要的。

其次,语文教学要改变教学策略。所谓策略是在教学理念的指导下,为达到教学目标而运用的方法、手段、途径的总称。由于语文教学综合性强,应研究与教材和学生实际相适应的语文教学策略体系。当前,对单个教学法的研究比较多。应该说,这些研究各具特色。有的是从特定的理论出发(有我国传统的教学理论,也有从前苏联和西方引进的理论)通过实证性研究使传统的现代化,国外的本土化;有的是从本地本校的带有个性色彩的成功经验出发,经过提炼、加工、推广,使个性的共性化、经验的理性化、零散的系统化。虽然有的教学方法还缺乏理论构件,甚至还带有“经验色彩”,但由于是土生土长的,具有一种天然的亲和力,比较容易看到效果。也有一些教学法实验研究,既有自己的成功经验,又注意对传统的继承和对国外研究成果的借鉴,最终形成自己的特色。对这些语文教学改革实验都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和积极的评价。

当前对教学策略研究的着力点是把零散的个案研究体系化,把单个的教学实验研究置于一个大系统中加以整合。可以说,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是针对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的.多种方法巧妙的组合。如何组合,孰前孰后、孰多孰少,如何反映教师的教学功力和教学艺术,因此“课程标准”强调“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

语文教学要淡化教师的讲,强化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教师的讲,主要是引导,引导的方法主要是点拨。在课文的关键之处、联结之处、过渡衔接之处,以及表达的精彩之处,教师要善于“画龙点睛”“指点迷津”,使学生举一反三。学生的自主学习,主要指变过去掌握结论式的学习为探究性学习、反思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应放手让学生去尝试错误。没有经过挫折的成功,体会不到成功的快乐。还应让学生在自主的前提下,合作讨论、相互补充,自己去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探究性学习允许学生选取不同的视角、采取不同的方法、获得不同的结论。由于每个学生的经验背景不同、兴趣爱好迥异、性格气质有别,应提倡结论的多样化。允许暂不作结论,把问题延伸到课外,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方式去寻求解答。

探究性学习就是个性化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个性化行为”,揭示了阅读活动的本质。按照伊瑟尔提出的“空白”理论,他认为,文本给读者留下不确定性的“空白”,在阅读活动中等待读者用想像去填充。读者必须依靠自己去发现文本潜在的密码,这也就是发掘意义的过程。读者在发掘和填充“空白”的过程中对文本进行再一次创造,所以阅读是一种创造活动。个性化阅读又是一种体验性阅读。阐释学主张对话,在读者和文本的对话交流中丰富着文本和自我。在交流过程中,读者和文本实现了相互融合,这种融合就是一种独特的体验。阅读体验有两个特征:一是情感性,读者和文本的相互作用是以情感为基础的,情感贯穿了整个阅读活动;二是整体性,阅读体验是以整体感知为基础的,而不是在对每一个字、词的分析上,因此要强调培养学生的整体把握能力。

要变教师发问为学生提问。提倡教师少问,学生多问。并非一概反对教师提问,而是反对那种琐碎的无思考价值的提问,反对那种不能激发学生想像力、思维力的提问,反对那种浅显的无回味余地的提问。怎样看待“带着问题读”?这个提法本无可非议。因为循疑而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是古训中的读书要旨。要不要每一个段落都要学生带着老师提出的问题去读书呢?如果这段课文明白如话,学生一读就懂,有必要去提问吗?如果这段课文想像空间和思维空间很大,学生通过读、思、议可以自由发挥、自由伸展,何必要教师用一个问题框住学生、限制学生的思维活动呢?如果这段课文确实难以理解,学生不知从何入手,教师在课文的“节骨眼”上提出一个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在读书中找答案,也未尝不可。

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学会感受、体会、体验、揣摩。要重感悟、重语感训练。“好读书,不求甚解”。只要学生通过上下文在一定的语境中,明白意思就行了,不求精确,只求明了。

重读书,特别是重自读、重自由读书。当前,语文课上齐读太多,整齐划一、气氛热烈,可以调动学生的情绪,消减课堂上的沉闷。但齐读太多,教师不便了解学生的朗读能力,不易发现读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久而久之,还可能出现“滥竿充数”的“南郭先生”。因此,对“齐读”要适时、适度,不是不用,但不宜多用。

重积累,包括课内积累和课外积累。对语文教学来说,主要是语言积累,佳词妙句、古诗、儿歌、精彩片断都应要求熟读成诵,内化成自己的语言。语文学习,不是先学语言规律再去说话、作文,而是通过接触大量典范的语言现象,自己去悟出语言的规律和法则,所以在一定的意义上说,语文学习是“举三反一”。《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大量语言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

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解和运用语言的实践活动中学法、悟法。方法常常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中介。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就为自主学习创造了条件。《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识字教学“注重教给识字方法”,阅读教学要求学生学会朗读、默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有条件的学校还要求“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的阅读”。作文教学“应注意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让学生在习作实践中学习观察的方法、构思的方法、表现的方法和自我修改的方法。其中首次出现“表现”这一概念,颇具深意。“表现”是学生在观察客观事物中将主观意愿和客观事物结合、反映个性心理的一种

[1][2]下一页

写作方法,是习作的个性化行为。作文教学强调“写真实”是正确的,但在写真实的前提下要引导学生善于表现“自我”,表现有别于他人的主观感受、主观体验。学生个性化作文是学生个性心理的独特反映,这种独特性常常闪烁着创新的火花。

此次《语文课程标准》,不再强调每课必分段、归纳段意、概括中心。由于每篇课文的要求不同,在单元里的地位不同,课文的题材、体裁、表达方式也不同,因此,对课堂教学结构的分析应提倡多样化、个性化、多种样式并存。

有的课,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生感兴趣的段落入手来设计教学结构。但注意不要割裂课文,不要打乱作者的表达思路。有时,学生由于预习不充分,究竟对哪一段感兴趣说不出所以然,而是随口应答,教师应分辨真伪,作出正确判断。

有的课,以学生自读为主,辅之以合作学习。在读书中,遇到疑难处,自己运用工具书解决;实在不能解决的,由教师从旁指点。读书是一个过程,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在读中形成语感、在读中学会读书。教师在读中相机指导,或矫正目标、或提出要求、或纠正错误、或进行激励、或梳理归纳。在读的过程中,学生的读中感悟和教师的读中指导要自然、和谐,不要代替学生思考,更不要打乱学生的思路。

“披文入情”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特征。教师要引导学生加强朗读、培养语感,加强默读、自悟自得。把感悟语言和体会思想感情结合起来,在感悟语言的基础上,学习积累和运用语言。

读的过程应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唤醒学生主体意识的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读书的主人。制定读的目标、确定读的重点、选择读的方法、评价读的效果,都应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师生共同商定。

有的课以合作学习为主,先分组、后交流,然后提取各组之长,师生共同归纳出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的重点以及作者的表达顺序和基本表达方法。

有的课可直接从课文的重点切入,以点带面,从部分返回整体。引导学生用学习重点段的方法去自学其他段落。

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需要的不同决定课堂教学结构的多样化。要提倡不拘一格、标新立异,鼓励教师大胆尝试、勇于创新。

总之,所有的课都应强调适合学生实际水平的自主学习,要改变那种逐词、逐句、逐段分析课文的方法,改为重点精读、非重点略读和浏览。改变繁琐分析、零碎解剖以及每课必分段、必概括中心的做法,培养学生整体把握的能力。让学生在通读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点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特定的意义。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新的教学计划出台后,语文学科由原来占总课时的30%左右减为占总课时的20%~22%,课时减少,阅读量增大。中、高年级课文一般为35篇(包括精读、略读),所以必须研究长文短学,一般是一篇课文一节课学完。充分利用学一篇带多篇的方法,实行能力的迁移。教师要吃透教材的重点、难点,不要面面俱到、不要平均使用力量、不要求讲深讲透。要改变那种慢节奏、低效率的教学,强调提高教学效率,向40分钟要质量。因此教师的教学语言精炼,不讲或少讲那些“正确的废话”,教师不重复嗦,学生也不重复别人的话语。各个教学环节要严谨有序,不为一些细微末节的问题浪费时间,也不要为某个学生的无关问题影响教学进程。

时代在进步,事物在发展,语文教学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惟有创新型的教师才有教学的创新研究;惟有教学的创新研究,才会使语文教学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

英语教育的理念和策略 篇3

课堂教学有效性指什么?著名的教育学者余文森教授从专业的角度认为:“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有效教学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实现教学目标和学生的个性培养与全面发展,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

有效教学理念关心的主题是如何使用恰当的教学策略来提高教学的效率,它具有如下三重意蕴:①有效果,指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的吻合程度高;②有效率,指有效教学时间应占实际教学总时间的绝大部分;③有效益,有效教学理念的核心就是教学中的效益问题,是指教学目标与特定的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相吻合,也就是注重社会性,体现个体的主体价值。

那么,有效教学的具体策略是什么?在生物课堂中如何开展有效教学?

如何在有限的课堂中最大限度地实现有效教学,以下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体会:

1.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要既要确立“关注全体”的思想,又要树立“全面发展”的理念。使每个付诸努力的学生都有所收获,每个学生的发展应当是全面的发展,要把学科价值定位在一个社会公民的全面发展上。例如;在人教版必修三第二章第一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关于兴奋在神经纤维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很抽象费解,教师可以利用科学史的方式呈现:早在1791年,意大利解剖学家伽伐尼发现兴奋传导实际上是一种生物电现象。到20世纪30年代英国科学家发现乌贼的巨大神经纤维是实验的理想材料,提示学生注意观察图示,取两个微电极,一个插入神经纤维内,一个接到神经纤维膜表面,用微伏计测出膜内外的电位差,即电势差。结果显示:膜外为正电位,膜内为负电位。通过生物学知识和其它相关学科知识的联系,既巧妙地化解了难点,同时是学生认识到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都不是孤立的,都离不开相关学科知识体系的渗入和推进,从而使学生树立学生全面发展的观点。

2.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关注效益

教学效益不同于生产效益,它不取决于教师用最少的时间讲最多的内容,而取决于在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的进展情况。生物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它既有与其他自然科学相通的之处,又有自己独特的学科特点。生物学科有许多知识点需要记忆,当学生被生物学庞杂的知识点搞得不知所措的时候,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谐音记忆,形象记忆,联想记忆,口诀记忆,类比记忆,构建知识网络等等方法来帮助学生。另外,教师可以在实际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适合的灵活的教学方法。在《酶活性的影响因素》的课堂教学中,主要采用“实验—探究”的教学方式,通过对实验条件下酶活性探究分析,得出科学的结论。而在《植物的个体发育》的教学中,则主要采用教师讲授法,讲解植物个体发育各阶段的特点、规律。《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则可以让学生用材料亲自动手制作模型。从而发挥不同教学方式各自的特点、优势和适用条件。

3.不断完善探究性学习

探究学习是使学生直接参与质疑问难,探索释疑,学生是学习的主动探索者,学习过程便是研究过程、创新过程,也是收获过程。

然而我们的课堂也许会有这样的困惑:合作交流变成了无效或低效的玩耍,自主探究变成了失控的“放养”,情景教学削减了学生的独立感悟,启发式教学充斥了太多无谓的提问……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

在实施高中生物新课程中,开展探究式学习方式需注意以下几点:⑴探究知识要有明确的目标,打破对以往知识的盲目迷信,注重建构知识的动态过程;⑵要有值得探究的问题和内容,在探究过程中努力寻求知识与生活实践的结合点;⑶建立互助合作平等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⑷认识到学生个体差异,满足不同的学习需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5)作为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教学方式,探究是重要的,但不是唯一的。

4.采取有激励效果的评价方式

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而良好的学习评价具有激励性,有助于学生树立进取的自信心,提高学习动机是实现有效学习的催化剂。

教师在评价过程中应注意恰当使用鼓励性语言,进行适当的表扬。表扬和奖励的质量较之频率更为重要。重视学习过程中的评价,建立记录卡同时尊重学生的隐私权,在不同的教学方式和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评价策略,善于运用考试检测学生知识性目标的达成情况。

5.实施反思教学

有效教学迫切地需要老师自觉养成反思与总结的好习惯。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申继亮教授认为:教师的教学反思是教师教学认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教师为了成功实现教学目标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教学活动以及支持这些教学活动的观念、假设,进行积极、持续、周密、深入、自我调节性的思考。教师的教学反思是一个能动的、审慎的认知加工过程,也是一个与情感和认知密切相关并相互作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不仅有加工,而且需要有情感等动力系统的支持。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似乎永远没有绝对完美的课堂,但是我们可以在不断地反思中总结经验,汲取教训,以期做到更好。因此,没有反思就没有有效教学。

总之,教无定法,但是教不可无法。有效教学需要教师不断地从课程开发、教学策划与设计、了解学生和与学生沟通、帮助和指导学生等方面作出不懈的努力。

英语教育的理念和策略 篇4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管理理念和策略,心得体会

由于小学生年龄偏小, 心智尚不成熟, 认知能力与感受能力较弱, 自制力也较差, 就导致小学教师的管理工作开展具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就需要教师更新小学班级管理理念, 充分尊重、理解学生, 体现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地位, 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进行班级管理, 从而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一、小学班级管理的理念

(一) 采用“爱的教育”管理学生

教师对学生的爱护与关怀, 可以使学生感到温暖, 从而促进师生之间交流互动, 为教师顺利开展课堂教学打下基础。比如, 对于自由散漫、没有礼貌的学生, 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细致观察, 关注学生的言谈举止以及性格特征, 然后与其进行交谈。在交谈过程中教师要充分的理解尊重学生, 进而融入学生的思想世界, 与学生进行深刻的情感交流, 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教师对学生的关爱能够使学生变得积极开朗, 从而建立一个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带来积极影响。

(二) 班干部辅助管理班级

小学班级的管理不能只依赖于教师, 还需要班级干部的协助才可以。班干部是班级中学生的榜样, 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 并且班干部是通过学生采用“竞争上岗”的方式选举出来的, 在学生中具有一定的威信, 有利于班级管理的顺利开展。此外, 让班干部对班级进行管理不意味着“放任自流”, 教师一定不能袖手旁观, 这样会使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逐渐丧失, 不利于日后对学生的管理。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其主导地位, 培养班干部的管理能力, 从而辅助教师管理班级, 使班级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园[1]。

二、小学班级管理的策略

(一) 制定班规, 营造良好班风

小学教育能够为学生将来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因此就需要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制定相关的班规, 规范学生行为举止, 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正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 小学班级也要有班规, 班规的制定不仅可以营造良好的班风, 帮助学生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在学生执行的过程中还能够交会学生一些必备的生活技能, 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比如, 教师可以就打扫卫生方面制定班规, 规定学生在扫卫生的时候一定要认真细致, 如果出现打扫不干净的情况, 学生需要重新打扫, 不能够推卸责任, 从而培养学生的责任心。虽然打扫卫生是一件小事情, 但是以小见大, 长期下去就会使学生缺乏责任感, 因此一定要制定班规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规范, 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2]。

(二) 树立班干部威信, 便于管理

要学生服从班干部的管理, 就需要树立班干部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 只有这样班干部对班级进行管理的时候才能够得心应手。教师应该尽量为每一个班干部创造独立管理班级的工作机会, 为班干部设立“自主管理日”, 将一天的时间都交给班干部, 使其管理班级内的全部事务, 遇到问题独立解决, 这样做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以及管理能力, 还可以树立班干部在学生中的威信, 使班级学生尊重班干部、服从班干部, 让学生知道班干部为班级集体荣誉做出的贡献, 从而使管理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三) 关爱尊重学生, 帮助学生成长

小学生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 非常需要教师的关爱与关怀, 以满足自身的心理需求, 从而促进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对于一些存在心理偏差的学生来说, 教师给予的尊重与关怀是他们最欠缺并且最渴望的东西, 因此教师就应该对这类学生更加重视, 及时的指导帮助学生, 使其恢复心理健康, 快乐的学习成长。

(四) 帮助学生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

在小学的教学中, 学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 有的学生会克服困难, 有的学生就会止步于困难, 这样就会使学生的学习效率难以提高, 从而影响教学质量。因此当学生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 教师应该及时的对学生进指导, 并且教会学生冷静下来看待问题, 然后认真分析问题, 从而找到突破口, 顺利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使学生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 从而为学生日后的发展带来积极影响[3]。

三、小学班级管理的心得体会

因为小学生年龄偏小, 心智尚不成熟, 认知能力与感受能力较弱, 自制力也较差, 所以小学班集体是一个管理难度较大的集体, 因此就需要教师不断地创新管理理念, 从而将班级管理好, 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想要管理好一个班集体, 让不同性格特点的学生服从于教师的管理, 就需要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信任与尊重, 只有这样, 才会便于教师管理。并且教师应该热爱教育事业, 把教育工作当成一项伟大的事业, 而不是一个谋生的职业, 教师还需要有自己的教育目标, 把培养学生作为己任, 不求回报, 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此外教师还应该充分的了解学生, 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 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班级管理策略, 从而为学生创造出一个良好班级环境。

小学班级管理对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小学教师在对班级进行管理时应该注重对学生的关爱与尊重, 从而完善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此外教师还应该从制度班规入手, 从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生活学习习惯, 为学生日后的全面发展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美娜.小学一年级班级管理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14.

[2]王赫.小学班级管理中班长组阁制的实施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3.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策略 篇5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策略

“生本教育”是与传统的“师本教育”相对应的新型教育理念,提倡“一切为了学生”的教育的价值观,从学生这一生命实体的基本意义出发,高度尊重学生,开发学生的无限潜能,培养儿童在学习活动中的独立性。

一、课堂内容设计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课堂内容设计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课堂教育从学生这一实体出发,是生本教育理念的基本意义所在。如何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设计课堂内容,使教学内容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是教师授课中的重要问题。对小学老师而言,应当做到以下两点:

1.对学生的知识掌握进度、学习效率提升幅度高度敏感,根据学生掌握知识情况调整教学进度和课堂节奏。

2.课堂内容贴近生活。尽量让学生形成直观的认识。

3.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专题教学。教师应时刻把握学生的接受状况,对于复合性比较强的知识点在教材以外搜集相关的教学资料和测验资料,组织进行专题教学。

二、课堂内容要有针对性,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

高度尊重学生,开发学生的无限潜能,培养儿童在学习活动中的独立性,是生本教育的重要理念之一。这一教学理念运用于小学数学教育课堂中,主要体现在通过课堂环节的安排充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在具体的课堂实践中包括以下风个方面:

1.坚持以学定教的原则。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让学生掌握知识外,还应当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思维方式,领悟学习方法,最终掌握“学法”,具有自学、主动学习的能力。学生的抽象思维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锻炼,充分体现出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

2.坚持先学后教的原则。所谓先学后教,就是指教师先在课堂上确定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充分调动手脑进行学习探索和尝试。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始终扮演观察者的角色,通过观察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和凸显的学习兴趣点、兴奋点进行有效引导。

3.课堂与课外相结合。教师完成课堂教学后启发学生回家应用到生活中,并且第二天回学校和同学分享自己的经验。学生的生活阅历拓宽了,实际应用能力也加强了。

4.解答“开放型”问题时组织小组合作学习。为促进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在教学中教师常常会安排一些开放性问题,学生给出的答案可能会五花八门,这时可以安排小组协商合作学习,让学生自己把自己的结论根据展示出来,每个同学都从别的同学那里看到解决问题的另外一些角度,培养学生全面考虑问题和善于从别人身上取长补短的好习惯。

三、课堂评价要体现出学生的主导性

创意法教育理念的实施策略 篇6

一、创意法教育理念概述

1、创意法教育理念就是把学生平等看待,平等教育。教育要实现数学优等生向形象思维转换,差等生向逻辑思维转换,最终实现二者的和谐发展。创意法教育理念是对传统教育理念的重大冲击,但必须认识到创意法教育理念是先进的,科学的教育理念,对于明确教育目标,实现教育目标有重要指导和参考意义。创意教育理念是具有世界普遍意义的教育理念,不仅避免了教育资源的浪费,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由其正对我国传统的应试教育制度,创意法教育理念把学生作为了教育的真正主体,以完善学生人格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相对于以人才选拔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方式,创意法教育理念更能保障义务教育的教育成果,在广大中小学中应大力推广。

2、郭成志先生在提出“创意法教育理念”同时,也提出了创意法教学模式用于指导具体的教育实施。即横向操作模式和纵向操作模式。前者是以创意思维能力的培养为主线,根据学生基础分别指导教育,后者是以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为主线设计的教学模式。在我国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常采用综合两种模式的操作模式,形成了纵横教学操作模式。纵横教学操作模式因为综合了二者的优点,能实现优差等生的平等教育,很好的发挥教育的作用弥补二者的缺陷,可以在各个学科中广泛推广。小学六年级阶段的数学教学过程是实现创意法教学的黄金时间。首先,这个阶段的学生表现出来的以先天的思维模式为主,便于教师区分针对性的教学。其次,这个阶段的学生对新鲜事物还是有很大的好奇心,教师只要稍作引导就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兴趣。最后,这个阶段的学生是心理成长的重要阶段,重视学生并平等对待教育对学生心理影响的效果最大。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六年级的创意法教育理念实施策略

1、以创新的教学内容吸引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只有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才会投入注意力到课堂上,才会用心参与到更多的教学内容中。只有学生参与了,才能实现创意法教学。在小学六年级的数学课堂上,吸引学生兴趣的方法有很多,如在课堂开始先讲一个包公办案的故事,引入一道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类似的有很多著名的数学轶事和典故,史料,内容可以是天文地理,也可以通古今,更可以是花鸟虫鱼,包括日常生活中数学事件都可以作为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引子,带领学生走进教师设计好的教学模式中。讲故事,设悬念等等都是现在创意教学中常用的手段。能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关键是教师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同时在课堂上用丰富的语言,表情,表演制造出生动的故事情境,悬念情境,让学生能积极投入其中。

2、创意教学是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要做到因材施教,首先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楚的了解。能准确掌握哪些学生的水平是思维模式上的差异造成的,哪些学生是思想态度上懒得造成。清晰了解学生状况之后,合理实施分层次教学。在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自己语言魅力的打造。通过高超的问答技巧,向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在课堂上多向学生表达“很好。”,“能有这样的想法,你进步了!”等等陈赞的语句,不断肯定认可学生,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大胆提问。对于学生的提问,首先要尊重学生敢于质疑的表现,其次,在指导过程中可以多方位,多观念的鼓励学习自己思考解决。在对学生的思考结果评论时要把握展示“最差生”创意思维,修复“一般生”创意思维,激活“最优生”创意思维的原则。

3、创意法教育的原则是把每个学生个体作为一个待修补的教育对象通过各种方法实施能力思维上的提升教育。每个学生虽然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要有针对性的指导,但在教学过程中,创意法会把学生分层三个层次:优等生,一般生,差等生。创意法教学的目标最终是要实现三层次学生综合思维能力上提升。为了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要注意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教学案例,调动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首先,立足教材案例,开展探究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是各个学科在教育中为培养学生思考能力的有效教学方式。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思维能力,利用好教材组织学生探究式学生是可以实现的。可以把学生分层小组,每个小组由优等生,一般生,差等生三个层次组成。让优等生引导小组的探究学习过程,锻炼优等生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和策划能力,针对一般问题,先让差等生思考回答,给到他们形象思维能力展示,稍深入的问题就有一般生解决,这样对他们是很好的提升锻炼,疑难点问题有优等生思考解决。其次,立足于教材但也要不拘泥于教材,引导学生反向思维和创新思维思考。

创意法教学实现的是学生整体能力的提升,在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实施创意法教学理念,不仅能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还是小学数学教育响应国家素质教育改革要求的具体措施,应大力推广。

英语教育的理念和策略 篇7

一、创新思维方式, 树立柔性管理理念

“柔性”的本意是可以改变或者变革。20世纪末, “柔性”一词开始被引入管理学。在技术管理方面, 柔性体现弹性、适应性、扩展性和兼容性。在企业文化理论方面, “人”处于管理的中心和主导地位, 建设企业文化必须强调企业文化精神、价值观、凝聚力等柔性因素。“管理”是指一定组织的管理者, 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 使别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管理领域不断赋予新的思维方式和管理理念。高校学生柔性管理, 就是遵循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 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中心, 依据共同的价值体系和文化观念、大学精神, 努力把握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内在需求和行为习惯, 采用正面教育、精神激励、行为引导、心理暗示等柔性工作方法, 培养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风气、营造优良的学习生活环境, 形成尊重理解、培养教育学生的氛围, 增强学生的团队凝聚力、归属感, 产生潜在的说服力, 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

(一) 树立“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核心理念。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也是现代管理的核心理念。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学校是培养人力资源的重要场所, 人的发展是第一位的任务, 提高人的素质是高校的根本宗旨。因此, 必须在学生管理中, 树立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 开发学生的潜能, 充分激发人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发挥管理者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 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主要体现在尊重学生上。马斯洛需求理论把人的需求分为五类, “尊重需求”是第四层次的需求。每个学生, 都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 都有尊重需求。当学生受到应有的尊重时, 就会对自己有严格的要求, 会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完成应尽的任务, 内心会充满价值满足, 感到自信。因此, 在管理学生时, 坚持以人为本, 尊重学生, 尊重学生的需求, 就会克服刚性管理带来的矛盾, 发挥柔性管理的优势, 形成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和谐气氛, 使管理收到预期的效果。

(二) 坚持“以德为先、德育首位”的根本理念。

坚持以德为先, 把德育放在首位的理念, 就是坚持把人的思想道德放在第一位, 用人的思想道德作为柔性管理的精神支柱, 用道德的感召力来影响、调动和团结全体学生, 达到管理的目的。学校的管理者要把自己的道德修养放在首位。用自身的道德力量和人格魅力等柔性的因素去感染和影响学生, 而不是简单地用行政命令、制度约束和纪律处罚等刚性的因素来管理学生, 把刚性因素作为辅助手段, 刚柔相济, 使管理收到预期的效果。

(三) 倡导“以和为贵、协调和谐”的基本理念。

早在三千多年前, 我国就倡导和谐。孔子提出:“四海之内皆朋友”, “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孟子认为:“仁者无敌”, “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主张“以德服人, 提倡王道、反对霸道”。儒家提倡的“仁、义、礼、恭、宽、信、敏、恶、智、勇、忠、恕、孝”等思想, 都是强调实现“人和”、实现社会和谐。道家提倡“无欲”、“无为”、“无争”, 也是强调彼此和谐相处, 宽大为怀, 以实现“甘其食, 美其服, 安其居, 乐其俗”的理想社会。和谐在现代汉语中就是协调、融洽、合作等意思, 许多成语、俗话都反映了这一思想, 如“和衷共济”、“和为贵”, “和”代表了万事万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关系。“和为贵”是中华民族管理社会的基本原则和理念。这就要求在高校学生管理中, 既要尊重人的共性, 也要尊重人的个性。既要融入集体, 又要鼓励个人的追求、创新、爱好。学校的管理者, 坚持“和为贵”的基本原则, 营造和谐团结的氛围, 使师生、同学之间和睦共处、齐心协力, 共同努力, 实现学校的育人目标。

二、划清刚柔界限, 准确把握柔性管理的特征

高校学生柔性管理具有以下特征。

(一) 内趋性。

发挥学生内在心理的主动性、内在潜力和创造精神, 把学校的制度规范要求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自觉认识和行为, 依靠人性解放、权利平等、满足学生的高层次需要, 来深层次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内在潜力、主动性和创造精神, 最大限度地激励和释放积极性, 使其自愿地挖掘其潜能, 发挥其天赋。

(二) 感应性。

淡化等级观念, 减少权力影响力、强调成员之间平等, 通过真诚的交流沟通, 在心灵上产生相互感应与共鸣, 达成共识。同时也通过组织倡导的共同价值观念的导向, 发挥示范作用, 协调和约束组织成员的思想行动。

(三) 持久性。

柔性管理强调学生对学校强制规定的制度规范和管理理念, 自觉自愿地理解后, 自觉主动地贯彻执行, 转化为学生内心的自觉要求, 从而实行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 这种内化转化成功, 就会产生持久的影响力。

(四) 适应性。

柔性管理使学生管理工作快速适应环境的变化, 更注重管理中主动去顺应与积极应对社会变化和学生变化并及时调整策略, 能够及时解决问题, 并随主动寻找改善点, 突破薄弱环节。

三、针对学生实际, 采用柔性管理策略

柔性管理策略要强调四个“注重”, 即注重“随机因素, 感情色彩, 人际互动, 激发潜能”。就是在学生管理中坚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 信任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 提高学生对管理组织的向心力、凝聚力、归属感。针对当前学生实际, 在柔性管理中, 采取的策略有:

(一) 用“以生为本”的育人环境影响学生。

柔性管理的显著特点是“非强制性”、“以生为本”。就是要在管理中, 首先要关爱学生, 尊重理解学生的自由与情感, 使学生认识自己的存在和价值、增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信任等人文精神因素作为管理的首要要素, 营造“民主、自由、协调、和谐”的育人环境, 从而用宽松的心境来孕育灵感, 创造闪亮的火花, 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自觉接受管理, 主动参与管理, 使管理收到预期效果。

1.坚持人人平等, 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地对待学生。

要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学校中学生的管理者, 直接实施对学生的管理, 一定要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地对待学生。这是营造“以生为本”育人环境的重要因素。这是赢得学生信任的关键, 无论处理管理中的任何事情, 都要求“公正、公平、公开”, 特别是在学生干部选拔、评选优秀学生、评定奖学金和贫困生助学金等等与学生利益相关的事情上, 必须坚持公正的态度、公开的程序、公平的结果, 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 努力实现人人平等, 使学生生活在充满公平正义的育人环境中, 从而自觉接受管理, 如果学生感到歧视、偏袒、受骗, 就会抵制管理。

2.尊重个体价值, 营造“团结奋进”的集体氛围。

“团结奋进”的集体氛围是实施柔性管理必需的氛围环境。它能使每个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 追求自身的个体价值, 形成集体的向心力、凝聚力, 从而使班级中的每个成员感受到集体的温馨, 积极参与班级管理, 发自内心地热爱集体, 用自己的力量为集体争取荣誉, 把集体的荣誉作为自己的荣誉, 养成对集体负责、对自己负责、对别人负责的思维定势, 达到管理与培养的双重目的。

3.注重个性特征, 进行“分流引导”。

学生来自全国各地, 性格特征各不相同。少数民族学生在高校的比重也越来越大, 民族习惯、宗教习惯差异较大。因此, 要特别注重学生的个性特征,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根据学生的不同爱好、不同需要、不同目标等, 对学生进行分流引导。在学习上, 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基础, 制定不同的学习规划、学习目标、引导他们朝着适合自己实际的目标努力。在思想上, 要根据学生的思想基础、性格特征、心理素质等的差异, 注重心理疏导, 注重人文关怀, 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 形成健康的人格。在生活上, 尊重民族习惯风俗, 引导学生在班级集体中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爱护,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 用管理者良好的形象和亲和力引导学生。

1.情感交流引导学生。

柔性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以情感人。情感是人们必不可少的心理现象, 它是人们对各种客观环境是非好恶倾向的内在反应。柔性管理的核心就是利用情感对行为决策的正向引导作用, 要求管理者尊重、关心、信任、激励学生, 通过与学生的情感交流, 来进行感情投资, 产生感情共鸣, 从而协调管理者与学生的人际关系, 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敬重感和信任感, 心悦诚服地接受管理。

2.信任理解尊重学生。

柔性管理的基本出发点是信任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学生得到信任、理解、尊重, 就会从心理上产生对管理者的认同感、归属感, 把自己置身在管理之中, 以主人翁的态度参与和服从管理。管理者情真意切、合情合理, 尊重理解, 就会使学生乐于接受, 达到管理的目的。

3.协调沟通导向学生。

柔性管理的有效途径是协调沟通。就是要在学生管理中, 师生通过平等、互信、真诚的交流与沟通, 形成心灵上互通与感应, 从而产生共鸣, 达成共识, 实现行为一致。要通过组织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各种活动, 增加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 建立开放民主、和谐协调的环境氛围, 促使心理潜移, 使学生敢讲真话、愿讲真话。还可以通过沟通与交流, 采取暗示熏陶的方法, 利用语言、动作、事物、情景、氛围等含蓄地、间接地对人的心理状态施加影响, 引起情感的共鸣。

摘要:本文针对高校学生管理所面临的严峻挑战, 提出必须创新思维方式, 树立“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以德为先、德育首位;以和为贵、协调和谐”的柔性管理理念。教师应准确把握柔性管理的特征, 针对学生实际, 采用柔性策略, 实施柔性管理。

关键词:柔性管理,管理理念,管理策略

参考文献

[1].稻香.柔性管理[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6

[2].冯周卓.走向柔性管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3].顾翔.大学生管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8

[4].郑其绪.柔性管理[M].上海:石油大学出版社, 1996

[5].洪志钧.柔性管理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启示[J].江苏高教, 2005

[6].彭礼进等.论柔性管理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06

[7].徐学智.柔性化:高校学生管理的理念[J].教书育人, 2006

英语教育的理念和策略 篇8

一、班级管理理念

1. 用“法治”取代“人治”。

“人治”的弊端不仅显现在社会中, 也凸显于班级管理中, 90后的学生强调自我中心, 强调个性, “人治”很难使90后信服, 于是我积极借鉴“法治”精神, 6班的班规就这样应用而生了, 6班的班规是在学生进行了三次讨论并投票后决定的, 所以执行起来几乎没有什么困难。

2. 人格教育。

知识可能落伍过时, 但人格的力量始终伴随一生。我特别注重学生做人道理的教育, 强调“人格比知识更重要”。不断培养学生的尊重、理解、支持、让步、积极进取、诚信理念。

3. 宽容教育。

宽容是人生最大的美德。中华文化讲究包容并蓄, 中国经济发展倡导包容性增长, 我们的教育也应该大力提倡包容、宽容。我始终以包容的心态对待学生, 与学生相处, 学生也能以包容的心态来与我相处。

4. 赞美教育。

真正的教育应该是赞美和欣赏的教育, 在这种氛围之下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调动学生的潜能, 达到较为理想的育人效果。

二、教学策略

1.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所谓“亲其师, 信其道”。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提高教学效率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我的年龄和现在的学生差距较小, 加上我性格外向, 积极关注90后的需要, 经常讲幽默的笑话、寓意深刻的故事等, 这种形式为使他们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所以他们比较主动地学习我所教的科目。

2. 牢固树立三年一盘棋的战略思想。

高中学生的终极目标是参加高考, 从高一开始无论是讲授新课, 还是练习、测试和考试都以高考为导向, 着重提高学生的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与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3. 循环复习。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 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 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 以后逐渐缓慢。他认为“保持和遗忘是时间的函数”, 并根据他的实验结果绘成描述遗忘进程的曲线, 即著名的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大部分学生都无法摆脱这一规律, 为了利用好这一规律, 我采用穿插复习的方法, 打破书内体系, 构建书本之间的体系, 在复习过程中常抽查本专题之外的一些知识, 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以上列举了一些我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策略, 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之下, 我的班级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改观, 学生更加团结, 学习氛围更加浓厚, 在年级里已经逐步成为榜样, 在学校里, 也经常能够听见我的班级的声音, 我的班级在2012年度荣获“石家庄市先进班集体”称号。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 越来越需要我们彻底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用新的思想、新的方法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这种情况下, 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班级管理和课堂教学模式, 切实增强班级管理和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便成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英语教育的理念和策略 篇9

在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正影响着我国高等教育。分析“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历史渊源与理论内涵,探寻“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实践途径,对于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历史演变

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将卢梭“以天性为师,而不以人为师”的教育理念付诸实践,提出以“以儿童为中心”取代“以教师为中心”,强调学生学习的需要、兴趣、主动性等。“儿童中心论”深入人心,在全世界掀起了新教育的浪潮。1952年,在哈佛大学教育学院举办的“课堂教学如何影响人的行为”学术研讨会上,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首次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并将其应用到本科教育层面。[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实践陷入低谷。1957年苏联人造卫星上天后,美国上下共同指责“儿童中心论”造成了教育质量滑坡。美国政府对实用主义进行了反思和批判,开始强调基础学科的重要性,致力提高学生学业成绩和学校教育标准,使美国教育逐渐回归“以教师为中心”的轨道。

20世纪60-70年代,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和在校生人数的急剧增长,世界各国面临教育公平、教育经费不足等问题,学生对教育的不满情绪高涨,“学生消费者至上”的观念形成,于是引发了第二轮“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然而,60-70年代美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是教育中得胜最快的,也失败最快的”。[2]1983年4月,美国教育部长泰雷尔·贝尔创立的国家卓越委员会发布报告《国家在危机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严厉指控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是一股上涨的平庸主义,威胁着国家和公民的未来,号召美国教育重回以教师为中心的轨道。

20世纪末,针对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欧美各国又开始将视角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1998年10月5日至9日,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在巴黎召开,各国高等教育界、经济界和政府机构的4000多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大会宣言《21世纪的高等教育:观念与行动》中指出:“在当今日新月异的世界,高等教育显然需要‘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视角和新模式。”[3]从此,“以学生为中心”成为全世界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二关于“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剖析

1基本内涵

1952年,罗杰斯根据人本主义心理学原理,首次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观点。他提倡学习是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因此,学习是学习者自己的事,应该也只能依靠学生自己的努力来取得成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延伸,其理论基础是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它充分肯定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强调教学中“学”的第一性,特别指出了教育要承认和重视学生个体差异对学习活动和效果的影响。

因此,以“学生为中心”的内涵可以表述为:在教育活动中,把学生作为主体,关注学生的兴趣和个人特点,充分尊重学生的权利和需求,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参与到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来,鼓励学生为自己的学习负责。

2认识误区

准确地把握事物的内涵与实质,是取得良好实践效果的基本保障。当前,教改实践中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将“以学生为中心”等同为教学法。从传统的教育学出发,容易将“以学生为中心”理解为一种教学法。[4]将“以学生为中心”仅仅理解为教学法会带来很多问题。将“以学生为中心”仅仅理解为教学法,会使研究者将焦点关注在如何教与学上,导致人们在多种教学法试验中却容易迷失方向;将“以学生为中心”仅仅理解为教学法,可能还会误导研究者和教师将视角停留在课程的教学范围之内,而忽视了教学法之外的学校管理、服务等方面的内容和工作。事实上,“以学生为中心”是一种教育价值的终极指向与行为理念,我们应该超越其在方法上的争论。这才是对“以学生为中心”的真正理解。

第二,把“以教师为中心”与“以学生为中心”截然对立。“以教师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对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学生怎么学习、怎样评价教育结果等问题给出了不同的回答。从“以学生为中心”的历史演变过程来看,二者容易形成截然对立的姿态。在很多支持者看来,“以学生为中心”意味着对“以教师为中心”的一种颠覆。然而,以教师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并不相互排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同时,并没有否认和低估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任务是对学生发展的“促进”,学生主观能动性有赖于教师的激发、培养和教育,只有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有机的结合,教学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第三,认为“以学生为中心”忽视系统化、规范化的知识学习。在教育实践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倡导关注学生个体的经验,重视个体自身的感受与体验,但并不是完全忽视系统化、规范化的知识学习。必须认识到系统的、规范化的学习依旧是教学的本质特征,因为智力发展或者说智慧地解决问题是需要系统知识为基础的,没有知识为素材和原料,思维和智慧只能是空谈。[5]

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实践途径

学生是高校的生存之本,促进学生的发展是高校发展之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的目的,实质是要在各项工作中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重视学生的个性需要,真正地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给学生以最大的学习自由,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教学观念:树立学生主体意识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和主体之一,是高校所以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没有学生,教师失去了工作的对象,高校教育也就无的之矢,丧失了存在的价值。然而,有些高校对“以学生为中心”的认识是不够的,往往口头重视多于实际行动。目前,国内一些机构以科研经费和科研成果为主要考核标准搞高校排名,助长了众多高校只把眼睛盯在科研人才的引进和科研的发展上。高校的“以人为本”变成了单纯的“以教师为本”和“以科研为本”,高校在相当程度上丧失了其人才培养的职能。这是高校教育中的功利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典型表现。

2培养目标: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中,学生的发展是人人成才、个人在心智体等方面的充分发展。

传统教学中片面重视学生知识的学习,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忽视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及心理素质的养成。在过重的课业负担影响下,学生的身体素质得不到提高。正因为如此,“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更加强调促进学生在德智体心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包括学生个体各方面的发展,还包括学生的全体发展,即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个性和能力,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权利获得适合自己的教育方式,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长期以来,我们往往忽视了部分学生的发展,尤其是成绩一般和成绩较差学生的发展,这样的后果是拉大了学生间的差距,对这部分学生是不公平的,换而言之,也是不利于社会稳定的。只有全体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才能体现社会公平,实现社会的稳定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关爱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3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经验,积极参与学习过程。我国课堂教学长期存在着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学生在课堂上讨论少、提问少、质疑少,学生无法对知识的学习进行建构,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因此,课堂教学有赖于学生参与,教授们在课堂上不能以权威自居,而是尽可能将学生放在主体的位置,让学生本人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表观点。在课堂上应用多种参与性、合作性和实践性强的教学方式,如协作式学习、调查报告、口头演讲、专题讨论、小组作业等,把学生置于实践环境中,迫使他们用以往学过的理论及积累的经验,回答和解决他们不知道或不熟悉的问题,不断挑战自己的智力和能力极限,最后经过总结,获得宝贵的知识和亲身体验。

4教学管理:给予学生更多选择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在教学管理的方面要求就是要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一方面,要给予学生学习的自主权。学分制度和学生自由择课,不但体现了因材施教和“以学生为中心”的精神,也给教师带来无形的压力,迫使他们想方设法来提高教学质量,以吸引更多的学生选读其所教授的课程。另一方面,要建立一套服务学生学习的支持系统。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环境是一个支持和促进学习的场所,学习者在其中可以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在此环境中学生可以利用各种工具和信息资源来支持他们的学习,因此,学校在各个方面应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支持和帮助。

参考文献

[1]洪丕熙.“以学生为中心”——罗杰斯的教学原则和它的影响[J].全球教育展望,1984(2):23-24.

[2]Chall.Jeanne S.The Academic Achievement Challenge: What Really Works in the Classroom?[M].New York: The Guilford Press,2000.

[3]徐同文.现代大学为什么要以学生为中心[M].中国教育报,2008-01-21(6).

[4]朱欣.“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历史审视与价值定向[J].现代教育管理,2012(4).

英语教育的理念和策略 篇10

一、新课程理念下生物教学设计的重新审视

新课程理念下的生物教学设计是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分析不同学生特点的基础上, 创造性地设计教学目标、教学情境、教学程序等实施方案, 为有效教学绘制蓝图的过程。简言之, 就是教师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 对教学活动进行的系统规划、安排和决策。这是教师发挥教育智慧, 对教材内容进行再创造的过程。教学设计要以教育教学理论和新课程理念为指导,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从学生学什么, 为什么学, 怎么样学出发, 来考虑教师教什么, 为什么教, 怎么样教。教学设计不仅仅局限于教学内容的科学合理安排, 更要求教师从教学活动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的角色出发, 从学生的立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 充分考虑课堂的各种生成, 瞄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运用有效的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教学内容更具吸引力, 教学情境更具启发性, 教学环节更具互动性, 形成一个结构严密、循序渐进、有效达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的教学过程。

二、新课程理念下生物教学设计的策略

(一) 研读课标, 活用教材

传统教学设计中, 教师注重的是教学经验, 侧重吃透教材, 寻求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师更多的是关注课本讲了哪些内容, 怎样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 学生必须掌握哪些知识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分依赖教材, 认为教材是学生认知的客体, 教学的全部就是怎样教好教材内容, 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 从而导致理应属于理科的生物学科, 学生却以死记硬背的方法来学习。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过程, 要求教师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 领会新课程精神, 力求将新课程理念融入具体的教学内容。新课程理念下的教材观发生了明显变化, 强调教师要变“教好”教材为“用好”教材, 笔者认为, 其转变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 变“教材”为“材料”。

教材不再是“学校事实上的唯一依据”, 它只是一种主要材料, 是学生和教师进行交流的材料, 教师应该根据需求对教材进行再创造, 例如, 变更顺序、调整时间、转换实例、选择内容, 编写适合本地特点的校本教材等。

2. 变“教材”为“学材”。

教材虽是师生共有, 但它主要是供学生用的, 是学生学习的材料。因此, 新课程理念下, 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把教材还给学生, 不仅仅是教会学生教材的内容, 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利用教材来进行自主学习, 学会学习, 这才是学生终身发展所必不可少的能力。

3. 变“教材”为“媒介”。

教材应该是落实新课程标准的媒介, 是师生交流的媒介, 是传递教学信息的媒介。用好教材就要求师生通过教材这一媒介来进行交流、互动, 实现教学相长、共同进步。

(二) 关注学生, 了解需求

传统教学设计中, “只见教材不见学生”的现象尤为普遍, 这使教学策略的制订缺少针对性, 教学过程成了教师“一言堂”。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既是学习的主体, 又是自主发展的主体。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差异性, 根据学生的已有水平来设计教学。教师还要全面了解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 以学生的特点为依据, 来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 安排不同的课堂教学结构, 营造适合学生“内在条件”的“外部环境”。通过测验、谈话等方式来关注学生的知识准备状况, 从而确定新的教学起点。可见, 课堂设计要贴近学生的学习特点、思维特点和能力水平, 教师要悉心观察, 关注学生活动, 不断研究新的教学策略, 引导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三) 明确目标, 构建模式

传统教学设计中, 教师更多的是关注知识目标, 其次才是兼顾能力培养。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整体发展的课程教学目标。因而, 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三者兼顾, 由注重知识传授向注重学生发展转化。

传统的教学设计过程中, 教师更多的采用灌输式教学, 教师讲、学生听, 课堂模式单一。新课改倡导探究、自主、合作, 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应完成以下转变:

1. 变“组织教学”为“动机激发”。

苏霍姆林斯基说:“对知识的兴趣的第一个源泉, 第一颗火星, 就在于教师对上课时要讲的教材和要分析的事实所抱的态度。”学生的学习动机不会无缘无故地产生, 课堂学习气氛的营造也不能靠教师的说教, 这些都要靠教师在师生的互动中去激发、去培养。例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一节的学习, 笔者曾听过两节不同的公开课。一位教师一开始就大谈信息传递如何重要, 应用如何广泛, 并列举大量的事例加以论证, 可学生就是提不起学习的兴趣, 课上得很沉闷, 教学效果不好。另一位教师一开始只是让学生思考一个问题:拿一颗糖和拿一颗樟脑丸放在一群蚂蚁旁, 蚂蚁有何反应?提出的问题很贴近生活, 学生非常感兴趣, 探究的热情高涨, 一节课牢牢地吸引着学生, 教学效果良好。如此鲜明的对比凸现了精心设计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性。

2. 变“讲授知识”为“主动求知”。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要让学生“主动求知”, 要为学生创造“主动求索”的情境, 比如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一节的教学, 与其大量列举各种类型蛋白质的功能还不如放几段有关劣质蛋白质引发的病例的视频让学生自主感悟和分析总结;与其大讲解蛋白质的形成过程还不如给学生创造讨论的氛围, 设计一些小问题, 让学生自主探究、自主体验蛋白质的形成过程。

3. 变“检查知识”为“相互交流”。

传统课堂教学设计练习巩固环节必不可少, 很多教师多采取“题海战术”来检查巩固知识, 不但加重学生负担, 而且挫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标倡导自主建构和合作探究, 笔者在练习评讲时尝试采用学生讨论、师生点评相结合的办法。具体做法是:每两节内容一起评讲, 先分成若干小组进行讨论, 利用小组成员间的合作, 解决同学的疑难问题;接着每组选派代表, 将本组未解决的问题写在黑板上, 大家一起讨论, 再让会做的同学讲解, 这样既可利用班级中的学生资源解决问题、巩固知识, 又使学生的自我价值得以体现;最后留下的问题已经很少, 教师再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思考, 不但找到答案, 更要找出未能解决的原因。一段时间下来, 教学效果良好, 不仅效率高, 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分析、表述等能力, 提高了学生学习生物的主动性。

(四) 实施评价, 建立反馈

传统教学设计中, 许多教师往往忽视课程评价, 许多教师过分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忽视了对学生独立思考及批判性思考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会责任感等多方面素质的培养与评价。有的教师过分关注评价的导向和监督功能, 对评价的诊断、激励和发展功能认识不足, 没有有意识地通过评价活动激励学生的发展、诊断学生的优势和不足, 以及对学生的发展提出有针对性和建设性的建议。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 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据此要努力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专业发展、课程不断完善的评价体系。教师要关注评价, 建立反馈, 提高教学效益, 积累教学经验。

三、结语

如果说教学理念是课堂教学灵魂的话, 那么教学设计则是课堂教学的生命。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必需反复斟酌, 不断反思。要多问自己几句:这样的教学设计符合新课程理念吗?这样设计的教学情境可行吗?这样的问题情境适合学生实际吗?课堂上可能会出现哪些生成?如何应对?围绕三维目标的实现还有更恰当、更合适的计划吗?唯有如此深入思考、精心准备、潜心钻研, 教学设计才能成为有效教学的保证。

摘要:教学设计是课堂有效教学的保证。该文结合生物新课程教学实践, 在重新审视教学设计内涵的基础上, 从研读课标, 活用教材;关注学生, 了解需求;明确目标, 构建模式;实施评价, 建立反馈四个方面提出了新课程理念下生物教学设计的策略, 旨在形成一个有效教学过程, 达成三维教学目标。

关键词:新课程,教学设计,内涵,策略

参考文献

英语教育的理念和策略 篇11

【关键词】生命教育;减灾教育;教师成长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07-0062-02

【作者简介】李树民,江苏省无锡市市北高级中学(江苏无锡,214000)教务处主任,江苏省特级教师,教授级高级教师,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无锡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张军,无锡市市北高级中学(江苏无锡,214000)校长,中学高级教师。

一、减灾教育:适应生命教育的诉求

2013年8月,我校被江苏省教育厅批准为“江苏省减灾教育课程基地”,对减灾教育课程进行“原点”创新,继而“顶层推动”,而“原点”创新始于对减灾教育课程概念进行新的诠释,2014年10月,江苏省减灾教育课程基地在我校如期建成。

我们认为,减灾教育课程是一种敬畏自然与关爱生命的课程;是一种科学精神与人文关怀相融合的课程;是一种价值坚守与责任担当的课程;是一种探索发现与主动创造相结合的课程。

二、课程架构:系统的顶层设计

(一)软硬件并举,夯实课程建设基础

我校在原有地理生态园、多媒体数字化地理专用教室、地理情境室、环境探究室、防震减灾体验馆、生物多样性体验和研究中心、无锡市禁毒教育基地、国家空气质量监测站、国家区域气象监测站、区域地震监测网等课程资源基础上,基于学生发展需求的学习环境建设,进一步拓宽视野、创新思路,通过整体设计、优化升级,依据《江苏省减灾教育课程基地》实施方案,通过走访上海七宝中学、上海仙霞中学、常州北郊中学及靖江中学等省内外课程建设的特色学校,采取座谈、听介绍、看资料、临场馆的多种方式,实地了解兄弟学校建设的具体做法与取得的成效,多次召开相关学科的研讨会。

减灾教育课程基地不同于以往以做验证性实验为主的学科教学实验室,而是为开发学生创新潜质,激发学生创新意愿,实现拓展性学习和研究性实践搭建的综合性实践平台。减灾教育课程基地实践型、开放型、研究型的特点满足和丰富了学生充分互动及个性化学习需求,改变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提升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激发了学生内在需求和对学科学习的兴趣。

(二)校内外统整,丰富课程资源载体

减灾教育基地不仅是学生能力展示的平台,也是学校与社会之间的纽带,是社会关心教育的平台。减灾教育课程基地借力无锡市相关部门,建立了省防震减灾教育基地、市地质教育基地、气象教育基地和市青少年禁毒教育基地,充分体现课程基地的社会性,通过多种形式建立了便于向其他学校和社区开放的共享平台,衔接了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响应了“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工作的要求,实现认知教育——意识培养——行为践行的有机循环统一。

(三)学科整合,提升学生综合学习力

为系统建设减灾教育课程,提升课程的整体效能,以核心学科——地理学科为主的多学科知识交叉融合,基于现有学科知识体系,为加强某些规则、概念和原理的理解而拓展组合相关学科教学。以关注共同要素的方式开发课程,深入研究减灾教育元素渗透于学科教学的实施策略,使散点知识系统化,形成课程合力,促进学生对灾害知识深而广的理解。

通过学科融合,让教师在相互备课中,进行思维方式的互补和交融,使课堂成为教师和学生共同建构人生和生活的一个过程。学科融合促进了教学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使学生感受到学以致用。学科融合已从课中合作融合拓展到课前、课后辅助合作,学习空间不局限于课堂。丰富多彩的学科融合中,学生最终提升学习思考方式以及学习的综合能力。

三、课程统整:规范、可行的课程

注重生命关怀,坚守学生立场,尊重发展规律是当前教育改革倡导的理念,也是减灾课程的主旋律。

(一)减灾教育融入课程

课程是学生发展的核心载体。在减灾教育课程基地建设中,以课程内涵为价值标准,将课程核心价值及特质理念、课程目标贯彻于减灾教育课程体系中,系统思考课程理念、目标、性质、内容、实施建议和评价要求,将减灾教育课程基地进行课程转化,为更好地推进课程基地的建设,采用“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活动化,活动课程个性化”的开发原则,对国家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融入减灾教育理念,整合学校传统、师资力量、社区资源等优势,构建出一套适合高中生发展、有层次、有选择的课程体系。让课程意识无所不在,课程为学生提供适切的服务。

(二)主题活动助力减灾教育

主题活动以一个鲜明的主题为线索,主题来源于学生生活,活动项目尽可能体现主题型、教育性、实践性和渐进性。学生成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活动安排体现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特点,根据学生成长的需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年段特点,针对不同年级提出不同的体验主题。依据共建“北原”地学社协议,践行“活动即课程经历即收获实践即学习”的教育理念,在每年3月世界气象日、4月地球日、5月防灾减灾日、6月环境日与无锡市国土资源局、无锡市环境保护局、无锡市地震局、无锡市气象局结合“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防灾减灾日”“世界气象日”等开展系列主题综合实践探究活动,活动主要由学生设计,教师指导,既关注个体更关注团队,既关注内容更关注状态。让学生因兴趣而提升,因参与而提升。

(三)课题研究助推减灾教育

以省立项课题《新课程背景下的校本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为引领,结合学科教学实际,整合不同层面的教育资源,以学校为基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开发校本课程资源。通过此项研究,我们更加理性地思考并梳理校本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实施与效果,研究成果被江苏省教育厅评为教学成果(基础教育类)一等奖。

学校积极吸纳省课题《新课程背景下的校本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成果,有序推进省“十二五”教育规划课题《高中课程目标序列化引领下的有效教学研究》和《学校“原道”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研究》,课题研究与课程基地建设相契合。

(四)课程促进教师成长

课程规划的过程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课程建设提供了教师发展的高位平台。课程与教师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在整体规划课程时,了解教师的心理和需求,设身处地替教师着想,为教师创设适合发展的课程环境。课程的自主权和选择权最大限度还给教师,多一些自主发展的空间,这样有利于教师潜能的开发,有利于教师发现课程,创造课程。

减灾教育课程基地建设是教师成长的孵化器,是师生共同研究的平台、创生智慧的中心,是教师专业成长共建的过程。在减灾教育课程基地建设中,学校搭建研究平台,开展项目研究。减灾教育课程与学科教研工作紧密结合,学科教师研究课程标准,遴选并开发与减灾教育相关的内容、活动项目,使得减灾教育课程基地建设与国家课程融合生长,促进教研共同体的建立,在建设实施过程中提升教师科学教育素养,在教师科学素养提升中提高减灾教育实施质量。

英语教育的理念和策略 篇12

一、《英语新课程标准》对词汇的要求

词汇是构成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 是语言的基本材料, 离开了词汇, 人们就无法正确地表达思想。《英语新课程标准》的八级目标词汇的要求是:运用词汇理解和表达不同的功能、意图和态度等;运用词汇描述比较复杂的事物、行为和特征, 说明概念等;学会使用3300个左右的单词和400~5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以八级目标为例, 其目标描述为:运用词汇理解和表达不同功能、意图和态度等;运用词汇给事物命名、进行指称、描述行为和特征、说明概念等。这说明, 对词汇学习的要求不仅仅限于辨认、识记和理解, 还在于运用和表达;词汇教学不仅要扩大学生的词汇量, 还要提高学生运用已知词汇的熟练程度。

二、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教学中对词汇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

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只注重语法教学和篇章结构的分析, 光顾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 却把词汇教学一带而过, 缺乏研究。殊不知, 英语课程标准也明确强调: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合发展的基础上。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而在母语环境下, 英语的词汇教学则是基础的基础。

2. 缺乏对学生的词汇学习兴趣的培养。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 在学习过程中首先必须激发认知主体 (即学生) 的学习兴趣, 才能充分调动其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增强其主体意识。记忆单词也是如此, 但在以单调的“读背写”的方式下进行的词汇教学不但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兴趣, 还会使其产生厌倦心理。这样一来, 词汇教学中的难度和压力就更大了。

3. 缺乏对学生的词汇学习习惯与学习策略进行培养和指导。

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最烦恼的是英语单词记不牢, 而在学习过程中他们大多对记忆策略, 词汇学习策略知之甚少, 缺少这方面的培训。据我们了解, 绝大多数学生仍然经常使用死记硬背的方法, 这样要学生记住词汇就很困难。其实如果在教词汇时, 教师能调整策略, 词汇记忆就会容易得多了。比如, 帮助学生分析一下词的构成, 或创设一个语境来运用词汇。词汇学习策略作为英语学习策略的一部分, 在英语学习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因此, 教师要在这些方面多研究, 结合教学实际, 加强对学生词汇学习策略的指导和词汇学习习惯的培养, 这对于帮助学生比较轻松地过好词汇这一关是至关重要的。

三、新课程下英语词汇教学的策略

1. 通过语境猜测词义。

在英语里, 一词多义是非常常见的, 这与英语的多源性有关。因此, 在学习中应养成根据上下文判断词义的习惯, 然后通过查词典来确认。通过经常的、大量的积累、归纳和比较, 就能够逐步融会贯通, 牢固地掌握一词多义和一词多用的词汇, 从而运用得得心应手。

2. 分析构成, 扩充词汇。

从最近几年高考对词汇的要求来看, 根据构词法猜测词义的能力非常重要。构词法中常见的是前缀、后缀、合成以及词性转换。多数情况下前缀 (prefix) 改变词根的词义。后缀 (suffix) 改变词根的词性。教师应当及早将构词法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构词法知识后, 他们就比较容易地记忆单词并扩充词汇量。

3. 利用英语词典, 自主学习词汇。

教师应充分利用英语词典这一权威工具, 教给学生一些有效的查阅技巧, 在没条件或猜不出的情况下进行猜测既浪费时间, 又不会有什么有意义的结果。因此, 即使本能地做出猜测后, 仍要查词典, 细读该词条下的解释, 看看自己猜得对不对。如果猜错了, 则采用正确的答案;如果猜对了, 则可以增强自信心, 巩固所猜的词义。通过查字典, 学生可以直接接触到单词的音标、词性和具体的用法, 教师就能相应地训练学生的拼读能力, 培养他们的语感, 使他们对单词有一次直接的感性认识。这样长期下去, 必然取得丰硕回报。

四、词汇的巩固方法

词汇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准确运用词汇的能力, 对这一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词汇的巩固。根据艾宾浩斯记忆曲线, 教师有要引导学生有计划地经常复现英语词汇, 克服遗忘现象。下面介绍几种帮助学生巩固所学词汇的方法。

1. 造句。

教师可以让学生用所学的单词或词语造句, 查找自己词汇运用中可能存在的错误, 及时查漏补缺。

2. 词语填空。

词语填空有多种形式, 可以是同义词、反义词填空, 也可以是短句或短文填空。教师可以利用上面的填空形式检测学生对词汇的掌握程度, 使学生在语境中进一步领悟新词的意义与用法。

3. 复述课文大意, 巩固学生新词运用能力。

学习课文后, 教师可以根据文章内容, 给学生部分信息词, 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课文。这不仅使学生的英语口语得到训练, 同时又巩固了新学的词汇。凡是前边学过的单词, 在后边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有意识地反复再现, 让学生有很多机会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语境中对同一个生词进行不同方式的加工与处理, 从而加强学生的记忆力, 不断丰富学生的词库。

4. 加强写作训练, 在应用中掌握词汇。

用作文法记忆词汇也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作文历来是锻炼和测验一个人遣词造句、有章法地表达自己的能力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应当在英语教学中积极认真地运用和贯彻这一原理。教师要经常鼓励引导学生在记忆词汇时, 利用所学的5~10个词汇以对话、故事或日记的形式构成一篇小短文, 使这些生词一个个变得有血有肉。所写内容以学生熟悉的学校生活或家庭生活为主, 让学生觉得有话可说, 记忆也会更牢固。

上一篇:清宫治疗下一篇:合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