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堂的表演策略(共12篇)
英语课堂的表演策略 篇1
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活动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是学好语言的关键, 激发并保持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就成为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 课堂表演恰好符合学生的这一心理生理特点。
美国教育学家朱莉亚·多布森说:“游戏是在课堂常规操练中间稍稍休息而又使这放松活动保持在语言学习的框子里面的极好方式”。在众多教学方法中, 课堂表演无疑是一种激发并保持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 因为它寓教于乐, 把中学英语变得形象、具体、有趣, 使学生乐学, 对学生个人潜力的激发及团队意识的培养, 均有良好作用。中学生生理心理处在变化发展中, 好奇心强、爱动贪玩、渴望成功, 但又意志力不强, 对学习欠缺目的性, 英语学习动机主要来自对学习内容或学习活动本身的直接兴趣。一味地让学生被动地听和说, 再精彩的内容也会使人乏味。有目的地组织课堂表演是学生自我表现﹑体验自我价值的最佳方式, 也是克服疲劳﹑活跃气氛的调味品, 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然而, 受课堂时间的限制和其他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 教学时所选择表演必须是形式合适, 目的明确, 轻松而迅速, 可用性强的。
一、明确表演的目的
1.发展智力, 培养交际能力
英语课堂表演多为集体游戏, 以竞赛的形式进行。在游戏中, 教师的角色是导演, 学生是演员。学生是游戏活动的主体。通常“赢家”为大部分学生。满足学生的好胜心, 让他们产生成就感, 从而激发求知欲。英语课堂游戏能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等智力因素。通过一定的教学活动, 学生的智力可直接转化为英语学习的能力。例如, 限时记忆游戏可训练学生的瞬时记忆能力, 按要求做动作游戏可锻炼学生的瞬时反应能力。同时游戏教学作为一种以学生互动为主的教学形式, 训练了学生的听、说、读、写的技能, 并培养了初步运用英语进行表达思想、说服别人和获取信息等方面的交际能力。
2.成为联系新旧知识的纽带
牛津starter unit 7是学习色彩和形容词性物主代词的, 有些词汇学生已在小学学过, 该如何复习这些词汇并教授新词呢?我用多媒体制作了找主人和猜变化的游戏, 多种颜色的混合产生的新色彩让学生惊叹不已。帮物品找主人的有趣经历, 让学生在笑声中记住了枯燥的形容词性物主代词。游戏的趣味性让新旧知识的交替变的生动形象, 易于记忆。
3.突破重难点
每节课都有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内容, 它往往又是课文的难点, 如果仅靠教师反复地教读, 再三叮咛效果也不尽人意。通过设计一些像“比比谁的反应快”“猜一猜”“传话”等辨析游戏, 让学生反复操练, 整个游戏的过程既是竞赛的过程, 又是专心致志的学习过程, 参与覆盖面达100%。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明确表演安排的原则
1.游戏活动要具有创造性
教学是一门艺术, 艺术的生命在于创造。设计教学游戏即是对教材进行再创造。教师除充分运用教材中的游戏外, 还可自行设计游戏, 灵活性地处理教材内容与游戏活动的关系, 教师要能够把静态的书本知识活化为生动地游戏活动。例如教学字母时就可以设计“找左邻右舍”“What’s missing?”“字母接力”等游戏。灵活地选择游戏活动的时机注意课堂气氛和课堂节奏的调整和把握, 灵活地安排游戏活动在整节课中的位置。设置的游戏活动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比如, 这样一个游戏:给出教材中的任意一个单词, 让学生将跟这个词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单词说出来, 最好还能造句, 看哪位学生又准又快。通过这种游戏活动, 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 而且学生的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再比如, 还可以在课前或课后的时候加个互译游戏, 从而使学生们背单词的兴趣更加高涨。
2.游戏活动要具有可操作性
教师所设计的游戏活动应该形式简单, 可用性强, 能够进行随意改编, 这样才能使每个学生都会做, 乐做, 使课堂活而不乱、动静有序, 发挥游戏活动应有的作用。反之, 则会费时又费力, 收不到应有的效果。
3.游戏形式应生动、活泼、多变
俗话说:“好戏不可久玩。”再好的游戏, 玩过几次之后, 学生就没有新鲜感了, 这便需要教师不断地积累游戏的方法, 不断地设计新的游戏, 不断地翻新游戏的做法, 以满足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新鲜感。然后, 尽量创设真实的语言情景, 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进行具有信息差距的信息交流, 从而体验语言的交际功能, 增进成功感;最后, 引入一定的竞争机制, 以比赛、小组抗衡等形式去评价游戏的结果, 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例如, 在教学“in, on, under, behind, between, beside”等介词词组时, 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游戏比赛:以小组为单位表述图片中小狗的位置, 要求快速、整齐、正确。在快速地变换动物位置的过程中, 学生为能够赶上变换的速度, 个个目不转睛、全神贯注地接受着挑战。第二节课为了体现游戏活动的多样性, 我把游戏设置成:把一块橡皮藏在手中却假装把它放在文具盒的某处, 问道“Where is the eraser?Please guess.”这时学生兴奋地猜测着“It’s in/on/beside…the pencil-box, I think.”通过不断改变游戏的形式和方法, 使学生始终感受到挑战的存在, 从而注意力始终保持高度集中, 兴趣愈加浓烈。
三、表扬和激励
在教育中, 我们都能体会到表扬和激励对学生起的作用比批评更大。在老师的激励下, 学生的探索精神更易发挥, 更容易学会原本以为很难学的东西。在游戏过程中经常用肯定、赞扬的语言Good!Well done!Excellent, 以表扬鼓励学生, 并让全班同学跟着老师边拍手边重复这些赞扬的词语, 取得了很好的激励效果。大部分学生对游戏是认真的, 如果老师虎头蛇尾, 稀里糊涂不了了之, 将会影响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因此, 游戏结束时最好能总结一下, 做到有始有终。
英语课堂游戏表演已经成为一种独特的教学形式, 它使教师和学生都从枯燥的读和说的旧式教学中解脱了出来。但是, 它并不能成为教学的主要过程, 对于教学过程来说, 它只是一部分, 起到了辅助的作用。如何将它更好地应用于英语教学还大有研究与探讨之处。我们要坚持不懈地探索与努力, 设计各种符合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游戏, 就能更大地发挥其在英语教学中的优势, 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摘要:英语课堂表演是英语教学经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 但受课堂时间的限制和其他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 教学时所选的择表演必须是形式合适, 目的明确, 轻松而迅速, 可用性强的。明确游戏的目的, 即要发展学生的智力, 培养交际能力, 要成为联系新旧知识的纽带。明确表演安排的原则, 即游戏活动要具有创造性, 要具有可操作性, 游戏形式应生动、活泼、多变。
关键词:英语教学,课堂表演,游戏
英语课堂的表演策略 篇2
一、什么是有效课堂?(Effective Class)
在设定的时间范围内,运用一定的教学策略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并获得预期效益的最优化,使学习者与传授者双方获得最大的进步与发展。
从以上的界定可以看出,有效课堂的达成与一定的教学策略是分不开的,英语作为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教学策略有其独特性。
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交际服务,把它作为沟通、交流、获得信息的工具。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判断一堂课的教学的有效性主要看其是否达成传授者所预定的教学目标,判断学习者是否能够掌握既定的教学目标并能达到一定程度的运用。为达成这些目标通常采取的教学策略可以分为课前、课中与课后的策略。
二、有效课堂的课前准备:
对教学目标的设定与期望。充分熟悉、了解、掌握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包括语言知识、语言结构、语言能力、情感态度等等;教者在对这些目标有了充分的认识与掌握后,才能有信心有目的的实施一定的教学活动,采取一定的教学策略。对目标的设定与认识与课堂所取得的效果成正比。在教学Flow Chart这样一个主题时,一位教师定位理解为对制定规则的理解与认识,在课堂上她花大量的精力与时间来讲解与让学生理解这些规则,到了让学生来制作一个flow chart的时候,学生都一片茫然;另一位老师将目标定位为如何制作flow chart,便利用实际情况,让学生明白第一步作什么,接下来是什么,然后又是什么,最后做什么,这样下来一个完整的flow chart出来了。
对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宽度的把握。新课程标准强调对教材的“整合与开发”,其实质是教师在使用教材时的“再次开发”能力,对于教材上的一些材料进行适当的重新组织与整合。因此,在实际中就会出现这样一个问题,有些教师无限制的扩展教学的内容,不断增加、扩大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在学习festival的时候,一位老师课堂上讲完Chinese New Year, Christmas, Mid-Autumn Day后,给学生呈现了很多很多中外的Festivals,如:美国的独立纪念日、林肯纪念日、退伍军人节等等一大堆英美的节日。一节课下来,看似课堂容量很大,但学生真正掌握的内容却没有什么,而且对于那些节日更没有什么印象。我们不如在扩充一两个重要的节日的基础上,其他的则让学有余力的学生作为课外兴趣去了解。
有关教学辅助的准备。教学辅助包括多媒体课件,电教器材,flashcards,学生课堂所需要物品等等。这些辅助手段的利用是语言教学中有效的辅助与补充,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与兴趣,也可以给所有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教学I can „时,有位老师让学生准备小提琴、画笔、跳绳等等。
对学生学习程度与状况的了解。对学生学习进度、前一阶段学习内容及其对相关背景知识的预测与了解,是决定授课内容与授课深度的重要指标。
三、有效课堂的教学中的策略
语言的有效输入与输出。著名的英语教学专家L.G.Alexander说过:‘Nothing should be spoken before it has been heard;Nothing should be read before it has been spoken;Nothing should be written before it has been read.’ 依语言习得(Language Acquisition)规律,语言首先是通过听觉来接受与解码,形成学习者自身的语言编码。通过听、说、读、写这个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对语言的掌握也由低级到高级、从被动输入到主动输出。语法的学习一直都是英语教学中一个较为困难的问题,有位老师用口语课来学语法时这样上:先给学生讲了一个故事,再从故事中提出what was happening when he entered home?,然后,引导学生在反复、大量练习说这个句型,接下来,就让学生回忆和谈论what was your father/mother doing when you got home yesterday evening?学生经过大量的交流与谈论,能够非常流利的使用并掌握这个项目,最后让各组写出一些相似的句子。说与写是两个重要的环节,它们以听和读为基础。因此,在呈现新的语言项目时,教师一定要清晰、明确地表达,一定要让学生听清楚,才可能有它们的有效输出。
生动有趣的课堂与语言的规范化。生动有趣是要求课堂要有吸引力,能让学生高度注意与投入到课堂中来;语言本身是有趣的,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更有许多有趣的事。在学习activities时,我们可以利用Nike的一句广告语:Just do it!语言的规范化,既强调语言结构、语法的规范与恰当,更要强调语言的得体(Appropriative)与适用。有位老师上课提出这个问题:How heavy are you? 从语言结构、语法上都没有问题,但从文化的角度看,却完全违背了得体的原则。
有效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在新课程中提倡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Learning from doing),从任务出发,来完成一定的语言活动。语言活动的形式有很多种,内容多变。如:指令、指示、介绍说明、陈述事实、列举、寻求帮助、辩论等等。这些内容的实现可以通过组织各种活动。是通过活动来发展学生的语言还是通过语言来完成活动?二者无论在哪一方面都有其理论基础与合理性。但经常出现的一个问题是:老师往往为开展一个活动而更注重活动的形式而忽略了我们学习语言的目标。学习Clothes时,有一堂课让学生就不同情境下进行适当的服饰搭配。老师设计了一个活动让学生进行服饰的搭配,设计服装时,学生非常兴奋与活跃,但其中真正参与到用所学语言或者用英语来完成这一任务的学生却不多,很多学生甚至根本就没有使用英语交流!所以有的专家提出我们到底是在上语言课还是手工课的疑问。在这种情况下,不如改为某人为参加某项活动,希望别人提出一些服饰搭配的建议,这样既可以让各小组参加,也可以有更多的人参与讨论与交流,有效使用语言完成了任务与交际。
巩固复习。巩固复习的策略有很多,有的教师提出在每堂课的开始利用一定的时间复习上一节课所学知识,在每节课都留有一定时间对当堂所学知识回忆与巩固。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的广泛使用,一堂课的知识容量越来越大,而有时候用PPT呈现的时候,很多知识会马上闪过,利用传统的黑板作为辅助记下这些要点与知识,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手段。
问题提出的技巧。一些好的问题,有效的问题,往往是激发学习者思维、点燃学习者思路的火花。提出问题涉及到问题的难易程度、学习者的知识背景、知识程度、学习进度有关,问题提出还要考虑到涉及的面和切合实际。在实际中,经常有老师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常有使用一些不需经过多少思考的问题,一些有经验的老师提出:课堂尽量避免提出一些简单的‘yes or no’
问题。问题的提出应关注于是否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活跃,是否有利于学生使用英语表达的能力。有个老师在学生学完关于 ‘I can’t wait for spring to come’后,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When you think of spring, what comes into your mind?这个问题,对于每个人来说,就可以有不同的扩展空间,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与表达,语言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做更多的阐述,能力一般的学生可以做简单的说明与表达。在课堂教学中,笔者曾尝试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这些问题先让学生来回答,当学生无法回答时,老师再做出一定的帮助或引导,这样做的效果也很不错。
对学习者的关注。教师在课堂的位置不是固定的,活动范围应是整个教室,这样可以感受到每个学习者的变化;对学习者注意使用更多的Eye contact;使用学习者的名字来称呼而避免使用一些模糊的称呼。同时在课堂教师对学习者积极的鼓励与激励,正如一位英国教师所说:Good teachers always help and instruct the learners.Great Teachers always encourage and inspire the learners.四、有效课堂课后的教学策略
有效课堂并不仅仅只在课前的准备与课堂的实施,还包括课后的反馈与反思。从学习者的交流、作业和反映可以较为准确的了解课堂的效率与预定目标的达成与否,同时还可以加强对程度薄弱学习者的辅导与帮助,为程度较高的学习者提供更多的建议与扩展;作为教师个人的反思,可以更好的提高自我的教学效果,更有利于下一次的教学。
五、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的评价
对于课堂所采取的一些教学策略,根本的评价要看其对于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的发展的作用,这些策略的使用是否与语言习得的规律与发展规律相一致。能有效激励学习者参与语言的学习,激发他们使用语言的信心与动力,使语言的学习高效化、快乐化、趣味化,这些才是有效课堂所追求的目标。
六、结语
阅读教学课堂角色表演策略浅探 篇3
[关键词]角色表演 策略 功能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1-047
角色表演是一种创新型的课堂组织活动。它所独有的实践性、创新性以及体验性正是学生学习语文、提升言语表达能力所需要的。课堂教学中应该为角色表演寻找适切的结合点,充分发挥角色表演特有的功能。
一、以鲜明的目标意识甄别角色表演的视角
有了适切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才能有效。如果目标模糊不清,甚至发生偏离,教学行为将无所适从。在践行角色表演时,教师要树立敏锐的目标意识:为什么要设计表演,应该将学生的表演引向何处。例如,在《诺贝尔》一文中,诺贝尔的亲人不幸遇难后,教师安排了两次不同的表演:第一次,如果你是诺贝尔的亲友,你会如何劝说他;第二次,如果你是诺贝尔,你会对亲友说些什么。两次设计都指向了鲜明的教学目标,即感悟诺贝尔毫不气馁的坚强意志。第一次,学生以“拖后腿”的方式进行劝说;第二次,学生以“表决心”的方式进行劝说。聚焦文本的教学目标,怎样的表演设计更为积极有效呢?
第一,直面冲突,强化信息。此处的“诺贝尔亲友”是教师达成教学目标增设出来凸显诺贝尔形象的反衬角色。学生在表演过程中潜在想法是:“如何才能说服这个科学狂人?”而最终的结果却是无济于事,这与学生内心的出发点相悖。由于学生在表演过程中没有对文本中的核心人物进行直接有效的正面接触,其体验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第二,关注角色,广猎资源。如果将角色情境对话聚焦在诺贝尔上,学生则有更为实在有效的话语凭借,拥有更为广阔的背景资源:儿时的远大志向,现有炸药不够安全的现实等上下文的诸多背景都可以成为学生在对话中随时运用的资源。学生在与文本人物的直接体验中进一步感知人物的言行,体验人物内心,教学更加有效。
二、以生动的情感意蕴丰实角色表演的内涵
古语有云:“情动而辞发,披文以入情。”显然,没有情感浸润的角色表演只能徒有其表,而无表演之实质。语文教学中的角色扮演要注重对文本情感的酝酿、蓄积和流淌。
如,在教学《普罗米修斯盗火》一文时,教师按照这样的步骤进行了角色扮演的对话——
【酝酿】出示文字,想象画面,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想象到的情境。伴随着浸润人心的音乐,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文字。
【蓄积】教师激情渲染:“面对着生不如死的折磨,面对着丧尽天良的折磨,普罗米修斯没有屈服!你们听到他发自内心的声音了吗?”接着出示众神劝说的话语,引导学生站在普罗米修斯的立场进行毅然决然的坚守。音乐响起,学生纷纷动笔练写台词。
【流淌】小组合作,设计动作,模拟表情,展示表演。
在本案例中,教师始终将情感元素置入整个教学环节之中。首先,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幸福盗取天火的初衷让学生心生敬佩,被紧锁在山崖、被鹫鹰啄食的画面更是深入灵魂深处,这是对文本深入解读酝酿出的最为原始的情感;其次,情感的不断堆积内化源自于对文本语言的深入感知以及对人物内心的悉心体悟,学生在文本语言中想象,在教师渲染中徜徉,在音乐铺陈中浸润,情感之潮越积越涨;最后,情感在学生的台词、动作以及表情中得以释放,此时的表演已经脱离了形式化的窠臼,成为学生内心情感涌动的自主需求。
在情感的润滑下,学生经历了情感的潮起潮落的历程,实现了精神与语言的同构共生,使得角色表演走向了更为深刻积极的境界。
三、以扎实的语言训练凸显角色表演的效能
2011版的新课标指语文教学的核心是对语言文字的运用。借助角色表演这样的形式也不能脱离语文教学的这一核心要务,要让学生在积极的角色塑造中实现语用意识的训练。例如,在《诚实与信任》的教学中,教师针对“留纸条”一段的描述进行了这样的角色表演设计:
1.理文本:说说作者的真诚。
2.促表演:紧扣语言中的动作尝试表演。
3.引评价:探寻人物行动之后的内心活动。
4.再表演:用自己的话语展现作者内心的思想。
这样的设计紧扣文本语言,让学生在表演的准备、展示、反思以及再演的过程中对文本语言进行深入的感悟,有效的积累,积极的创造,从而促进学生言语生命的升华。首先,教师引导学生在语言文字的探寻中开掘出相应的情感和意蕴,并将其转化植入学生身上,为学生语言体系的建构奠基。其次,评价过程聚焦于人物诚实品质上,学生在评价中感悟人物言行,揣摩人物内心想法。其三,第二次表演是融入文本解读、人物感知并结合自身生活后学生自主话语的展现。这样的过程让学生在文本和生活的交融中实现了互通,促进了学生自身语言体系的再度创造,构建出属于学生自己生命意识中独有的语言体系。
积极有效的角色表演将轻松愉悦而又富有自觉意识的精神融入课堂教学之中。如果能够合理地加以运用,必定能将阅读教学引向丰盈的艺术境界,促进学生生命的自主发展。
小学英语课堂口语表演的优势 篇4
长期以来, 英语教师都是遵循以下四个步骤进行课堂教学的:一是复习旧的知识,二是讲授新课,三是让学生进行口头练习, 四是为学生布置作业。但是目前学生的人数逐渐增多,学校的硬件水平稍显落后,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在对学生的口语进行训练时,教师采取的多数是机械模仿的方法,没有创新与激情。教师认为自己的工作任务就是将那些课本上的知识点和语法传授给学生, 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方法概不关心。学生也没有科学的学习方法,以囫囵吞枣的方式吸收知识,费尽心力地将知识点背下来,对于知识的应用一无所知,导致学生空有满腹知识却无用武之地。
由于国家放开了对于教材的限制, 很多地区都有了适合本地学情的教材, 冀教版教材在口语教学方面有了很大的突破。编者在组织教材时非常注意学生的实际应用,每课的主要句型都是一些交际性比较强的、能够让学生在实际中利用起来的句型。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是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得到提高的, 单纯的语言知识讲解并不能为学生的语言能力提供太多的助力。教师可以利用课堂口语表演的形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实践的机会,这种形式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能让口语课堂教学更丰富多彩。
一、口语表演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受年龄的影响,小学生活泼好动,单纯、枯燥的口语练习会降低他们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成为他们终身发展的桎梏。因此,我们要逐渐提高口语训练的水平和层次,以口语表演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为他们的英语学习增加源源不竭的动力。如学习食物类单词时,笔者就为学生编了一个表演剧———喜羊羊与灰太狼之做蛋糕。笔者课前为学生准备了动画片里的面具,笔者扮演慢羊羊,一名学生扮演灰太狼,其他学生则是小羊。课堂问候结束后,笔者出示了一张蛋糕的图片,说:What’s this?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It’s a cake.扮演懒羊羊的同 学说 :“It’s a cake.I like it.I want to eat a cake.”“OK.Let’s make a cake.Can you help me make a cake?”“Sure.”然后笔者按照学生所说进行了一次“无实物表演”。“Put some flour.Put some water.Put some sugar.Put an egg.Put some fruit.Put it inthe oven.”,做完后请学生“品尝”,灰太狼说 :“I like the cake.It’s mine.”说着就来抢“蛋糕”,小羊们则齐心协力 , “赶跑”了灰太狼。在表演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和其他同学通力合作,还能有效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随时添加内容。学生都很喜欢这种由自己掌握的学习方式,课堂在欢乐的氛围中展开,学生对新单词的理解和掌握,达到了教学目的,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口语表演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传统教学模式追求的是知识的传授, 对于学生的应用能力要求很少。学生无论是接触社会还是在日常的生活中都没有使用英语的机会,他们运用知识的能力尚且欠缺,更谈不上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跟上时代的发展,也无法适应当前飞速发展的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不仅没有学习能力,更没有获得个性上的发展。因此,教师要努力改变陈旧的教学模式,利用口语表演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笔者经常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设计口语表演的内容,放手让学生组织和管理,最后的评价方式也以学生互评为主、教师评价为辅。如果让教师分配任务,有可能会发生与学生实际能力不符的情况,学生自主管理、组织则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在小组之中,组织能力较强的会自觉地站出来安排表演;写作能力较强的也会自觉地查资料、写剧本;动手能力较强的会自告奋勇去准备道具;表演能力强的会迅速代入角色,总之,大家都会全力以赴,积极地参与每次的表演。在这种全心投入的氛围中,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得到很大的提升,想象力也得到发展,一些创新的思维与方法就会逐渐浮出水面。
如学习“What would you like?/I’d like some ...”这一询问想吃什么东西的句型时,有的小组将场景设置在餐厅里,有的将场景设置为盛大的party,还有人将场景设置在KFC,学生的创造力真是超出笔者的想象。
三、口语表演能够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在英语学习中,学生只有熟练掌握句式,才能流利地说出来,但是句式的练习枯燥,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因此,可以利用口语表演的形式来帮助学生巩固,在这种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学生不经意的记忆就会发挥很大作用。
如学习购物类句型“May/Can I help you?”时,笔者将教室装扮成一个小型的超市,由学生分组扮演顾客和售货员,操练本课所学的句型。能够利用本课所学句型顺利买到想要的物品的同学,就能从老师那里领取一个小礼品。全新的学习形式与奖励形式瞬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都迫不及待地开始“购物”,句型练习水到渠成。
在课堂教学中,采取口语表演的形式并不难,但是为了让学生热衷于口语表演,必须做好一个前提工作,就是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口语表演的成功与否与课堂气氛是紧密相连的,如果课堂气氛绷得紧紧的,那么演出群体也会很紧张,这样一来,大家就不能把注意力集中在想要表演的内容上。如果课堂气氛是轻松愉快的,那么表演群体会少一些心理压力,学生就能学到新事物,学到新知识。此外,如果教师摆正自己的位置,以一个观众的心态, 而不是以一个评判者的态度对待学生的表演,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那么课堂表演将会是培养学生口语技巧的良方,使学生更热爱英语这门学科。
初中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篇5
摘要:英语课堂有效教学,应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更应关注可测性或量化。英语课堂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英语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本文以现代教学论和有效教学理论为支撑,以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实践为依据,论述了初中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有效教学;课堂教学;策略;初中英语
崔允漷教授在《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一书中对“有效教学”的内涵、核心思想作了清晰的界定,提出了有效教学的五个理念:
1、“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
2、“有效教学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
3、“有效教学更多地关注可测性或量化”;
4、“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
5、“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在有效教学的行动研究中,叶澜教授的“新基础教育”实验可谓独树一帜,经过长达10年研究形成的报告及叶澜教授完成的《重建教学价值观》《重建教学过程观》《重建教学评价观》,为我们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提供了极为有价值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一、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现状
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情况,显然包括负效、无效、低效、高效这几个层面。观瞻目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现状,许多课堂属于低效教学的范畴,不容乐观。
在教方面:
1、“穿旧鞋,走新路”,传统、陈旧的知识本位与英语新课程理念格格不入;
2、对教学内容把握不当或不精;
3、对教学目标理解模糊或表述不清,且停滞或游离于预成的层面上;
4、淡化或忽视学情分析,使教与学严重脱节或分离;
5、缺乏或弱化对教学设计、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的有效研究。
在学的方面:
1、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够突出或被人为“湮灭”;
2、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被教师的主导特征的过度呈现而取代;
3、“抄、背、默”几乎成了学生学习英语的“清规戒律”和制胜法宝,学不得法;
4、学生的思维、想象时空被人为扭曲或窄化;
5、课堂上毫无激情地、被动地听教师的讲解,机械地重复着昨天的“昨天的故事”。
究其原因:
1、新课程理念不实。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比较陈旧,还没有真正走出传统的课堂教学的“围城”。
2、教研氛围不浓。教研活动的内容陈旧、范围窄小、方法老套,缺乏研究的深度、效度和活力。
3、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的要点和抓手不清。部分教师在新课程理论指导下,主动开展教学研究和改革,但缺 1 乏方法的推敲和策略的研究,特别是对学情估计不足,以致课堂教学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4、主体与主导关系不明。有的教师为了赶进度、完成教学任务,只管自己的教,很少或几乎没有关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导致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累,但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学生没有得到实实在在的进步或发展。
二、中学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的主要特征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英语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所谓“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根据课堂有效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结合自己的英语课堂教学实践,英语课堂有效教学主要有以下特征:
1、课堂——观照学生的生活世界
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学生的生活世界指的是学生全部的生活,得以展开的背景和种种可能性。“生活世界”是教育之所以能够促进学生个性多种品质生成的奥妙蕴藏的处所。
2、课堂——给予学生的文化浸染
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全面促进学生成长与发展的乐园,所以要善于营造一种追求真理、崇尚学问的精神氛围,让学生在这样一种精神氛围之中接收文化的洗礼和熏染。
3、课堂——培养学生的智慧灵性
有效的课堂教学重视教学过程的探索性,重视教学中的师生的交往和对话。有效的课堂不是机械的生产一些整齐划一的脑袋,它培养的学生是鲜活的、富有创造力的人才。
4、课堂——追求教与学的“谐振”
真正意义上的有效性教学,是学生与教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多元化协作的结果。使“这一个”教师与“这一个”学生找到真正的“诗意地栖居”地,更好地协调、互补、匹配和共享,催化“学习共同发展体”的有效生成,使课堂成为师生生命共同成长的“乐园”。
三、中学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一)有效设计
任何有效教学总意味着“想方设法”地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有效的进步或发展。为了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有效的发展,教师需要在“上课”之前作好准备。这种准备活动最初称为“备课”,后来发展成系统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只是教学行为的一种备择的教学方案。它需要借助于一系列“教学行为”实 2 现教学方案的理想和价值。比如有效“讲授”和“提问”。
1、教学期望——适当
教学期望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基本构想。过高或过低的教学期望都是不符学情的,往往导致全局的失败。所以,教学期望要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适应、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要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因此,教学设计时,教师需要把握住教学的基点和训练的梯度。
2、教学内容——适宜
教学内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载体,教学内容分散,教学过程便不能深入。教材是选择教学内容的主要依据,但教材不等同于教学内容。因此,英语教师应从学科价值观的高度出发,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善于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对教学内容作信息处理,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实施有效的教学。
3、教学结构——适恰
教学结构包括教学环节的设计和教学过程的安排。优化教学结构,着重要符合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顺序和学习方法,体现教学设计的策略。因此,保证教学结构的适恰,应综合考虑这样几个因素:学科特点和学科教学理念;教材特点和学生特点;体现课时特点和课时目标,其中学生是最活跃和核心的因素。
4、预设与生成——适切
课堂教学是课前预设与课堂生成的统一,两者的联结点在于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主角,只有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才具有生命活力。教学设计应该是一种弹性设计,它兼顾到预设的计划性和生成的可变性。如果说教案是教师的课前设计,那么课堂就是教师的现场设计。具备这二度设计,课堂才是科学的、艺术的。
5、教学行为——适度
课堂教学行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综合体,重要的是,每一位教师都要学会选择。选择教学行为的依据主要有教学的目标、内容、学生准备程度、时间和教师自身素养等。行为是为目标服务的,什么样的目标决定用什么样的行为。同样,内容对行为也有制约作用,学生准备程度主要是指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动机准备与知识准备。要求教师在选择教学行为时,还要研究学生的准备程度。选择主要教学行为时,教师应该根据自己的特点,尽可能地发挥自身的优势,弥补自己的不足,这是最重要的。
(三)有效调控
教师能否充分发挥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调控和指导作用,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保证。
1、有效自控。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创造活动。其行为主体之一的教师是具有理性反思和行为调控能力的职业人。自我监控的过程表现为设问这样四个问题:①我在做什么?②我为什么做?③我做得怎样?④我将做什么?⑤还有比我做得更好的吗?第一问是指教师的外在行为;第二问是指教师的内在动机;第三问是对教学效果的自我评估;第四问是即时的教学打算;第五问是对自我的超越。自我调控的有效性体现在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在理性价值观的指引下展开的。
2、有效微控。好的教学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统一,需要教师适时地应用微观调控的技术。首先,教师应充分而合理地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来学习,让学生的眼动起来,手勤起来,耳灵起来,口读起来,脑活起来,逐步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其次,教师应关注教学的进程作适当调控,如对有效资源的开发,对问题深层的引领,对思考方向的纠偏等。再次,教师应适度调控好教学的节奏变化。一是尊重学生的注意规律,使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相结合;二是根据教学的需要,合理分配教学时间。
3、有效互动。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是课堂有效教学关注的焦点。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不令人意的地方:如学生学习能力差异大、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差、良好学习习惯得不到落实等等。要实现课堂的有效互动,需要注意:(1)淡化教师的权威意识。教师常常习惯性地充当了权威的角色,无形中降低了学生课堂主体的意识。(2)强化学生的自主意识,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内容变成学生内在的学习需求。(3)重视学习能力的培养,明确能力培养的目标、途径和方法,一课一得,得得相连。(4)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严格要求,贯彻落实。(5)关注学生中的弱势群体,不拘一格,因材施教。
4、有效管理。提高教学效率的实质是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教学成效。为此,必须优化课堂教学时间管理,充分发挥教学时间的综合效用。
(1)制度化学习时间与自主性学习时间相结合
传统课堂教学是以固定的时间单位组织教学的制度化体系,在教学时间分配上存在着教师支配一切的单向性,学生缺乏自我选择、自主学习的机会,从而影响了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因此,必须变革单一的。“制度化”教学时间结构,把制度化学习时间和学生自主学习时间、教学时间的统一性与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有机结合起来。
(2)提高课堂实用时间和学术学习时间比率,综合达成各项课堂学习目标
现代教学理论按照递进嵌套的层级关系把课堂教学时间区分为分配时间、教学时间、实用时间和学术学习时间等不同类型,后一变量较之前一变量其时间范围逐渐由宽变窄,其与学习结果间的关系也愈加密切。
这就是说,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不能寄希望于大量额外增加学生的学习时间,而是要通过提高教学水平和知识有效性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课堂时间损耗,提高课堂学习的实用时间。因而,应把课堂教学时间的科学分配与教学目标、内容等因素联系起来,这样,课堂教学才能综合、全面、高效地完成各项任务。
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系统,为了实现系统效果的最优化,这就要求教师灵活把握“因学定教,以教导学”的调控策略。有时顺水推舟,不露声色;有时旁敲侧击,迂回前进;有时和风细雨,润物无声;有时抓住机遇,生成资源;有时主动出击,积极控制。
5、有效反思
“反思”实际上是教师对自己所有教学行为的一种回顾。在回顾中形成某种“自我意识”并由此逐渐“认识自己”。康德在其《使用人类学》一书的开篇说道:“人能够具有‘自我’观念,这使人无限地提升到地球上一切其他有生命的存在物之上,因此,他是一个人。”
对教师而言,能否以“反思教学”的方式化解教学中发生的教学事件,这是判别教师专业化程度的一个标志。但这不是说教师必须长期地过一种“反思教学”的生活。只有当教师的教学中发生了某种教学事件,只有当教师以经验的方式无法化解这些教学事件时,教师的教学才需要由“日常教学”转向“反思教学”。
倡导“教师成为课程资源开发者”,将“有效教师”的基本使命定位在“为学生提供足够而有价值的课程资源”。课程物质资源自然重要,课程人力资源(或课程精神资源)亦不可低估。教师能否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取决于教师是否由“经验教学”向“反思教学”的转变。
6、有效分层。
在课堂教学中,不同学生获得同样知识所需的时间存在较大差异,若要按整齐划一目标发展,部分学生学习时间的浪费十分明显,这正是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实践中,如能按照“最近发展区”理论把获得某种知识所需时间和认知发展水平大体相当的学生进行归类分层,并确定与各层次学生的实际可能性相协调的分层递进教学目标,实施分层递进教学,教学效率即可大幅度提高。
“分层”是为了确保教学与各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相适应,“递进”则是不断地把最近发展区变为现有发展水平,从而使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教学活动不断向前推进。分层递进教学,是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深化和具体应用,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把备课的重点由“备”教材转向“备”学生,研究各层次学生的特点、适用的教学主导思想、教学内容和深度、教学策略及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
其次,针对不同的层次、不同的教学内容,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第三,合作学习小组的确定,应遵循“同组异质”原则,学生的性别、学习基础、能力、爱好、性格以及情趣等应合理搭配。一段学习时间后,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对合作学习小组进行重组。
由于课堂教学的分层,必然带给教学的各个环节的分层。比如:分层布置作业。A、B学生的弹性要有所区别。学生A以培养自主学习为主;学生B以检查落实为主。
7、有效评价:
科学地利用教学评价也非常重要。对于B班学生,信心的建立、自我肯定一直是我们教学的首要任务。在进入学习之后,我设计了三次课堂小测验,测验的题目是精雕细刻,最有价值的是我设计的第一次测验,不是单纯地检查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而是利用第一次测验让B班的学生树立起“我能学好英语”的信心,因为“我已经有了很好的开始”。结果证明,分层之后的教学效果的确比没有分层时的教学效果要好,当然,除了原有的知识基础之外,更重要的一点是许多学生在内心深处产生了自信和成功的信念。
要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摈弃教法上的随意性与盲目性,追求教学过程的规范化、模式化和科学化。当教师由原来的“供给者”转向“激励者”,学生才有可能真正地亲自去发现学习,成为“发现者”和“建构者”。
英语课堂有效教学,应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更关注可测性或量化。所以,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指明学生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所学的内容、采取易于学生理解的方式。不断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努力做到:有“对象”意识——离开“学”,就无所谓“教”。所以,教师必须固化“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理念,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积极、主动地进行检查、评价、反馈和调控;有“全人”的概念——学生的发展是全人的 6 发展,而不是某一方面或某一个点上的发展。课堂教学应定位在对一个完整的人的发展上;有“价值”观念——课堂教学应改变过分强调认知目标、知识技能为中心的错误倾向,必须进行价值本位的转移,由以知识为本位转向以发展为本位,力求教学目标真正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整合。
英语教师要具备热情、期望、好学和可信任等品质,做一个有效教师,这样,英语课堂才能成为师生生命共同成长的乐园,课堂有效教学才能得以真正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有效教学操作论;郭志明;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
2、有效教学;崔允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有效教学 聚焦课堂;张仁贤;天津教育出版社;2008
4、新课程有效教学疑难问题操作性解读;陈勇;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5、有效教学的理念与实施策略;宋秋前;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6、有效教学论;刘良华;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课堂表演在英语教学中的功能 篇6
一、课堂表演对英语课堂教学的好处
1.有利于句式的巩固和深化
在英语教学中,学生开口说的前提是掌握相应的句式。但是有时候机械的、反复的操练相同的句式,往往会使学生觉得枯燥,收效甚微。课堂表演可以使句式的表达更富情绪化和多样化,每个人可以通过自己理解来运用这些句式。学生可以在准备表演内容的时候、组织表演的时候、排练短剧的时候、表演短剧的时候接触到形形色色的句式,在潜移默化中就得到最大限度的操练,这样巩固知识相对地可以容易些。
2.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少年儿童好动,这是他们的天性。天性者,不可压抑,只能诱导和利用。课堂表演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而又全新的天地:无论在表演前的准备工作和表演的时候或者是观看别人表演的时候,学生始终处于动态之中,居于教学的主体,学生可以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可以自己选择表演的伙伴,可以自己创编表演的内容,又有自己选择演或是不演的权利,学生的主动性得到了最大的发挥,学生自然会很乐意地成为这种形式的学习的主人。
3.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组织能力
在传统模式的英语教学中,虽然能将知识系统地传授给学生,但是学生接触社会生产和生活实际的时间很少,创新能力和组织能力得不到很好的培养,既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不符合学生个性的发展。人类的创造力只有在创造活动中才能表现出来。
二、课堂表演应该注意的问题
1.课前准备,师生共同表演
课前的歌曲准备已成为英语课的规则。其目的是集中学生的思想,把学生的情绪转移到英语学习上来。我设计一些动作让学生边唱边表演,且自己也十分投入地和学生一起演唱,用表情、动作、眼神和学生交流,使学生情绪兴奋,快速进入“角色”,沉浸在浓厚的英语氛围中,全身心地准备学习的开始。
2.模仿表演,引导学生说话
小学生有个共同特点,善于模仿。在教学时通过听、看和教师的示范,引导学生大胆开口说英语。
独特的师生交流上课形式,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热情,并初步改变了农村校学生胆小、怕说话、不善表达的弱点,为培养学生大胆说英语打下了基础。
3.复习表演,积累应用语言
农村学生学英语,学校没有任何语言环境,教师得想方设法为学生创设环境。为此,我每课先安排5~10分钟的时间复习。而每次复习,尽可能把已学的内容串起来编成一个节目或有情景发展、有趣味的一件事,让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中进行表演。
4.操练表演,巩固应用
课堂操练形式多样,目的为了巩固应用新内容。操练中适当加些动作、场景表演,效果更为显著。
例如,老师问:“过生日确实很愉快,现在你们想不想过生日”?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我又提出要求,谁要过生日必须找两位同学扮演你的“爸爸”、“妈妈”(进行3人操练。)接着让学生围成一个圈,中间放上“蛋糕”,插上蜡烛,一个个学生和他们的“爸爸”、“妈妈”上来庆贺生日,最后在幽幽的烛光中《Happy Bithday to You》的歌声再次响起。
课堂表演的成功与否与课堂气氛是紧密相连的。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可以使表演群体少一些心理压力,学生就能学到新事物,学到新知识。此外,如果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以一个观众的心态,而不是以一个评判者的态度去对待学生的表演,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那么,课堂表演将会是培养学生口语技巧的良方,也会使学生更加热爱英语这一门学科。
短剧表演提高英语课堂活力的研究 篇7
一、教师正确认识短剧表演在课堂教学中所扮演的角色
短剧表演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确实具有一定的难度。一方面,小学阶段的学生刚接受学校教育,所掌握的知识不多,知识面较窄;另一方面,小学阶段学生的逻辑思维较弱,能够理解的知识多数停留在具体直观阶段。因此,针对学生的发展特点,教师将短剧表演运用到英语课堂教学前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并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给予学生适当适时的帮助、引导,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接受,进而最大化地优化英语课堂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此外,将短剧表演运用到英语课堂教学中,最大的目的是增强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尤其是英语口语,而不是让学生学会如何更好地进行短剧表演,促进学习才是主要目的。因此,教师在运用短剧表演进行课堂教学时应该明确并时刻意识到这一目的,只有教师正确认识了短剧表演在课堂教学中所扮演的角色,才能更加科学合理地进行设计,以适合特定阶段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
二、引导并帮助学生巧妙创设短剧表演情境
要根据小学阶段学生的发展特点以及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精心地进行教学设计。这一阶段的学生,更容易理解并接受直观具体的知识,更加把注意力集中到有趣的课堂教学中。针对上述特点,教师在运用短剧表演进行英语课堂教学时,应该注重短剧表演的内容是否适合该年龄阶段学生的发展特点,能否让学生在理解上没有困难。因此,教师在进行短剧表演内容的选择时,可以选择适合本年龄阶段学生的语言故事、图片、插画,这不仅不会让短剧表演偏离教学内容,而且也不会让短剧表演缺乏趣味性因而减弱学生表达自己看法的兴趣。例如,教师在进行“At the zoo”这一课的教学时,可以在前几节课教会学生简单的单词,针对这一课的教学内容设置一个短剧表演。教师可以先向学生呈现几幅与之相关的图片或者插画,“Look at the picture,everybody!Is the little monkey funny?What is he doing?Let’s have a guess!”让学生讨论几分钟后,可以邀请同学上台表演、发表自己的看法。以插画或者图片这种直观具体的方式引出短剧表演,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描述,也可以调动学生思维,激发他们用英语表达自己想法的兴趣,进而提高口语水平。
三、注重平时语言和表演的积累
要想让学生在短剧表演中自然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语言和表演基础。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积累大量的语言和表演素材。教师可以在学习一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章时,把适合学生进行短剧表演的主题先设置好。短剧表演需要大量的时间进行准备,教师可以在平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引导和帮助学生积累,为短剧表演做好准备。例如,教师在进行“Can I help you”的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先设置“商场购物”的短剧表演话题,并在学习此单元文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积累单词、常见表达句型,为学习完本章后进行短剧表演做准备。只有有了充足的语言和表演素材的积累,学生才能在短剧表演中自如地表现。要更多地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对英语课堂中的短剧表演更加有兴趣,进而增强对英语口语学习的兴趣,提升他们运用英语的能力。
四、结束语
社会的发展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学模式的更新迫在眉睫。在新课程理念的影响下,学校教育教学更加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教师尊重和鼓励学生有个性地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加以引导,让教学方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理念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认可,致力于创新教育教学方式,以培养出真正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为最终教育目标。口语作为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将短剧表演融入到英语口语教学是一个重大举措,可以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发挥明显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桂秀.短剧表演在英语教学中的有效性[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8(10).
[2]齐建军.情景表演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2013(06).
[3]王蔷,钱小芳,桂洲,张力青.以戏剧教学促进小学生英语学科能力的发展——北京市芳草地国际学校英语戏剧课探索[J].课程·教材·教法,2016(02).
英语课堂的表演策略 篇8
1 在口语教学中搭建“表演”平台的优点
1.1 表演驱动情感与注意, 促进理解和记忆能力
“表演”, 即“角色扮演”, 要求学生们在活动中想象自己是特殊情况下的自己或其他人, 并且所说、所做和所想的都是富有情感的。事实证明, 人们在进行复杂思维时, 不能将情感与行为相分离。这种富有情感的、贴近生活实际的活动, 激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去参与、思索和创新。学生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 情感丰富多变, 他们可能是生气的、沮丧的、厌倦的、狭隘的、兴奋的、困惑的或满足的。而每一种情感, 都会对发生的事情产生不同的行为, 形成不同的记忆。
1.2 表演驱动语音系统, 促进语言综合能力发展
在模拟的真实语境中, 学生们的语音、语调不再机械、呆板, 因为不同的语音语调代表着不同的情感;声音会根据真实情况有高有低、抑扬顿挫, 从而表达不同的个性;在交流的过程中更注重语义, 因而每个句子的断句和重音都会非常到位。在“表演“中, 学生们会很注重地去训练自己的口语, 尽量使自己的语言富有个性、富有生命力, 因而学生们的语言综合听说能力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1.3 表演驱动个性思考, 提高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真实语境中, 面对同样地事情, 不同的人物会有不同的理解与解决办法。在课堂表演中, 我们往往会看到学生们的表演有的含蓄, 有的直接, 有的幽默, 有的锋利……每一种行为的背后都代表了学生们的个性、价值观与人文修养。在一次次的比较之后, 以及在老师的适当点评之后, 学生们的个性得到了更加健康而全面的发展, 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2 在口语教学中搭建“表演”平台的策略
2.1 分组
分组很重要。我们要根据课文的需要和学生的需要, 进行
104教改一新论一一一一一一
不同形式的分组。
如果是日常对话, 因为难度不大, 可以按照座位分组。这样有利于调动每个同学的积极性, 特别有利于胆小的同学多与自己周围的同学进行交流, 使他们在心理上不惧怕英语。由于日常对话几乎每节课都有, 因此不再有学生因为抹不开面子而不开口说英语。
如果是故事表演, 因为难度较大, 可以根据自愿原则, 让学生进行自由分组, 这比较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力。小组与小组之间展开竞争, 比语言、比表演、比构思 (故事完全由学生在课文的基础上自由发挥) , 每次还可以评选出最佳小组和最佳表演奖。事实证明, 学生非常喜欢这个极具创造性的活动, 因此也格外注意自己的语音语调, 做到抑扬顿挫、表达自然。
2.2 背景介绍
表演前, 对对话或故事的背景介绍不必太长, 但却是必不可少的。背景介绍可能只要一分钟, 包括这个对话或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 表演中的人物要表达出什么目的, 表现出什么个性, 这些问题可以驱使学生去思考:在现实生活中我真的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可以促使学生的表演语境更加接近真实生活, 从而学生对语言的体验也就更加自然贴切。教育心理学指出, 情感是追求真理的动力.是智力发展的重要因素。
2.3 语音训练
表演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口语。在恰当的时机, 在学生们都想跃跃一试的时候, 给学生进行适时的语音训练是非常有效的。
语言训练主要包括声调、断句、连读、重读等等, 训练的目的主要是使学生在表达的时候能把语言的“音、义、形”做到同步调, 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训练得好, 学生们不仅兴趣盎然,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 学生们的英语表达会更加自如。
声调, 是很多学生忽视的一项内容。老师在展示的时候, 要让学生体会到, 不同的声调是带有不同情绪的。
断句, 是读句子的语感, 是对句子结构的体验, 会断句的同学跟他说主谓宾状一点问题都没有。
连读, 是为了增强学生的短语意识, 一个短语要把它连读出来, 这不仅能帮助学生的断句意识, 还能提高朗读速度, 更重要的是, 把断句和连读做好, 学生读句子的节奏和韵律感会加强, 即我们经常所说的语感会增强。
本栏目责任编辑:代影
重读, 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表义, 会重读的同学在抓住句子的主要意思方面会很强, 这也为听力理解和阅读理解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而言之, 经过一段时间的语言训练, 学生的口语表达不再那么生硬, 而是韵味十足, 富有个性, 饱含生命的张力。饱含着浓郁情感的语言, 往往会对学生产生极强的感染力, 学生对口语表达的兴趣可谓是愈演愈浓。
2.4 展示与点评
展示是整节课的重点, 是学生们期盼的一个舞台, 所有的努力为的就是这一刻。这一刻是表现自我才能的机会, 也是互相学习的机会, 是各种性格、各种情感、各种智慧碰撞的机会。同样的对话, 同样的课文表演, 在同学们进行深加工之后, 却有着不同版本的魅力。
往往, 我会让学生在课文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基础, 为的是掌握一些基本语言知识, 而创新那一部分, 却代表着学生处理问题的独特思维方式, 是学生们智慧的体现, 也是学生们灵活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体现。经过实践证明, 学生们往往不失时机的在他们的表演中加入幽默的成分。教育家斯维特罗夫说:“教育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 就是幽默。”幽默的教学语言, 绝不只是为了博得学生一笑, 它在给学生以愉快欢悦的同时。促使学生深入思索, 悟出“笑外之音”, 从而起到积极的教育作用。
在不同版本的表演完毕之后, 老师适当点评一些好的地方, 包括口语表达、表演能力、结构编排、独特之处等方面, 再评一些奖项或记个综合分, 期末一并表彰, 我想, 学生们的成就感也就一点一点在成长。
3 在口语教学中搭建“表演”平台的实践及结果
近两年, 我几乎每个单元都会让学生表演一下。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反复的实践, 学生的口语表达兴趣浓烈, 实际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班级课堂气氛活跃。在年级里的口语比赛中, 我所教的两个班的学生口语明显高于其他班级, 包揽一、二等奖, 还有同学在初一时就荣获南京市金牌英语讲解员的称号。在年级质量抽查中, 我所教的班级成绩不断稳步上升, 无论是优秀率、优良率, 还是合格率, 各项指标都在不断变好。从对学生的问卷调查情况来看, 自认为对英语有兴趣的达到97%。因此, 让学生们多“表演”, 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4 结束语
实践证明, 重视学生的口语教学, 并且多给学生搭建“表演”的平台, 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在“表演”的轻松氛围中, 学生对英语学生的认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从而提高英语口语能力, 增强语感, 同时好的口语能力、好的语感又反过来进一步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 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英语学习主动性的目的。但这还仅仅是尝试, 今后我们还将努力探索下去, 以争取更加显著的成绩。
摘要:该文针对目前初中英语课堂很多同学口语表达生硬的情况, 开展了口语教学的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输入过程中提供“表演”的样板, 在输出过程中搭建“表演”的平台, 大大激发了学生对口语表达的兴趣, 从而使学生们在语境中大大提高了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关键词:口语,表演,兴趣,语境,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周青青.让听力课闪耀‘英文歌曲’的亮色[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10 (7) .
[2]霍尔特L C, 凯斯尔卡M.教学样式:优化学生学习的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英语课堂的表演策略 篇9
笔者尝试着在每一单元的教学之后,安排一节都是对话表演的课堂,真正地将课堂交给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愿意说英语,喜欢说英语,并且能说好英语。
一、初试的第一阶段: 第一学期的模仿准备期
1. 充分利用课堂的对话表演环节
之所以将英语学习的第一个学期作为准备阶段,是由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能力水平所决定的。三年级的学生刚开始接触英语,几乎没什么语言基础。即使有个别学生提前在课外已学过一些英语,可在对话表演上的能力还是欠缺。所以,在真正开始放手让学生尝试体验对话表演课之前,笔者利用平时的英语课,就学生对话表演方面的能力进行逐步渗透与指导。其中,练习较多的就是Let’s talk环节了。在课堂上,笔者会经常给学生提供一些书中人物的头饰,并尽可能地为他们创设一个较为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们模仿文中的内容,进行角色的扮演。
Story time也是学生对话表演的极佳素材,只不过这是针对更有能力的学生的。一般来说,乐意接受挑战的学生会挑一些他们感兴趣的,同时又是比较容易的故事进行表演。如PEP1Unit4的Story time,Zoom一个个带着pig,dog,duck,rabbit,一边说着指令一边走向目的地。扮演这些动物的孩子们不但自己准备了头饰,还做出动物们各自的活泼可爱的动作。这些表演者认真而又风趣的表演,观众们看得也是津津有味。
2. 发现问题,具体指导
初期阶段,只要一发现问题,笔者就会适时地进行指导。如一开始,有的学生上台对话表演就是几个人站在原地说话,眼睛也不怎么看着对方,缺少眼神的交流与体态语的呈现。这样的对话表演,看上去很生硬,也不自然。于是,笔者就在学生中抓典型,运用榜样的力量为学生做示范。还有一些学生,他们的语言听上去不像是在对话,而像是在背课文。于是,笔者就引导学生不要刻意地照搬课文。特别是在一些有几种表达方式的句子的处理上,要灵活运用。其中,最能说明问题,同时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对How are you这个句子的回答。有的学生为了与书上回答得一模一样,明明已经说对了,却还要重复表达,立即改成书上的表达方式。
3. 适时提出分层的要求
当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笔者发现部分学生已经能有模有样地对话表演书中的对话和故事时,就会提醒学生书中的对话和故事并不是最完美的,还有可以完善的部分,有些地方可以再具体一些。学生不但可以用不同的句子替换文中的句子,还可以进行续编,使内容更加完整。现以PEP1Unit 6 Part B Let’s talk为例予以说明。该对话向我们呈现了Sarah和她的弟弟Sam打开家门,John在门口与他们打招呼,并给Sam送上生日卡片的情景。显然,对话中还有一些必要的内容被省略了。包括Sarah开门后,按常理会先跟John打招呼,然后再介绍自己的弟弟。以及进门后,John问Sam的年龄之后,肯定会有后续的内容。于是,在笔者的提示下,一些有能力的学生就在课上向大家展现了较课文更完整的对话表演。
二、后续的第二阶段: 第二学期的放手起步期
1. 明确要求开始尝试
对进入第二学期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有了一定数量的词汇与语句的积累,对角色扮演也有了一些经验。在这个时候,正式向学生提出对话表演的要求也就在情理之中。笔者告诉学生,新学期每个单元的学习之后都会有一节对话表演课。要求每个人都参加,自由组合小组,根据每一单元的学习主题自己编排并表演对话。而所谓的主题是指对话的重点,即要求学生重点运用本单元学过的句型。同时,笔者还给学生创设了自由选择的空间,学生可以参照两篇课文,将对话进行整合; 或者可以自己编排对话;也可以参照Story time中的故事稍加修改。之所以一开始就提出针对学生的分层要求,目的就是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选择与自己水平相当的对话表演内容,并获得相应的成功体验。
2. 教师引领,深入指导
当然,在此阶段,教师的引领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主要是针对一些学生出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或加以合理地引导,或给予一些中肯的意见。
( 1) 关于名字。当笔者发现学生在自编并表演一些与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对话时,总是会给人物取一些名字,导致有的学生对这些名字的感觉很生疏,而观众也看得比较陌生。于是,笔者就提议用自己的真实名字,以便贴近现实生活,而表演者们也就不用刻意地去记名字了。
( 2) 关于内容。由于对话表演的内容总是局限在一个单元,知识面就显得较狭隘,不能更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于是,笔者提出将所学内容进行融会贯通,即在编排对话时除了突出单元重点外,还要尽可能地与前面学过的内容相联系。这样,学生的对话表演内容就如滚雪球般,不断地充实着,丰富而又精彩。
( 3) 关于形式。当笔者发现学生的对话表演形式过于单一时,就提醒学生可在对话表演中融入唱歌、游戏、chant等环节,使整个表演既内容充实又形式丰富。
对笔者而言,尝试对话表演课的最根本目的是锻炼并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而对大多数学生而言,他们学英语、用英语的环境几乎只有学校一个地方,一出校门,甚至一走出英语课堂就没有了运用英语的环境。而真正要学好英语,就非多练习不可。课堂上的对话表演,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自由的平台。学生在一次次的编、排、表演的活动中练习、巩固语言,口语能力的提高是必然的。特别是对英语有着浓厚兴趣且勤奋学习的学生而言,口语能力的提高越发明显,仅从语感这一点来评价,已经相当出色。此外,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合作能力、自信力都能得到相应的提高。
对笔者而言,在英语课上尝试对话表演还只是开始,只要是对学生的发展有利,笔者就会实践下去,探索下去。
摘要:在小学英语课中,对话表演这一形式,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为最根本的目的。且对话表演对于学生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合作能力、自信能力的提高,以及英语学习积极性的提升,影响都是很大的。教师在对话表演的课堂,分阶段指导学生,同时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空间,学生的口语能力就能在实践中不断地稳步提高。
小学英语趣味表演策略分析 篇10
一、利用身边物品, 进行造句表演
每次上课的时候, 教师都可以根据上课内容进行造句表演, 巧妙地将学生所学的句型与周边物品进行结合, 让学生利用身边能找到的物品进行造句表演, 学生可以找到周围的各种物体进行口语练习, 在提高学生英语能力的同时, 拉近英语与生活之间的距离。
比如在讲授课文“Is this your pencil”一单元时, 教师在讲完这一单元的第一个环节“story time”,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Is this...?—Yes, it is./No, it isn’t.”这一个句型, 教师给学生布置了这样的一个表演任务:“大家找下自己身边的事物, 用is this造句进行表演。”学生纷纷找到自己周围的事物, 基础稍微好的同学这样表演:“—Is this your MP3?—Oh, yes it is.”也有学生这样表演:“—Is this your milk?—Oh, yes, it is.You can drink it.”大家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简单的表演, 提高了表演的兴趣, 从而达到了表演的目的。
教师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进行反复的造句练习, 可以让学生对课文中的语句有深入的掌握, 同时让基础较好的学生进行即兴表演, 培养他们的应变能力和语言综合能力, 是非常好的一种表演方法。
二、根据对话内容, 进行角色表演
在小学英语对话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在讲完一篇对话后, 让学生先熟读课文, 对课文内容有初步的认识, 随后引导学生对课文根据对话内容进行角色表演, 学生可以选择将对话中的语句完整的背诵出来, 也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改变句子, 从而达到表演的目的, 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更灵活地掌握英语口语对话内容。
比如在讲授“What time is it”这一单元的时候, 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文内容, 给学生布置了这样的角色表演任务:“请几组同学上台进行角色表演, 需要表演的角色分别为妈妈和涛涛, 教师站在舞台上拿着一块表, 随意调整时间, 扮演妈妈角色的同学随机给扮演涛涛的同学说几句话, 涛涛与妈妈进行简单的对话。”某组学生上台后这样进行表演:“ (老师先把表调到7:30am) M:Taotao, look at the watch, it’s 7:30.It’s time for class.It is late.T:Ok, Mum.But it’s Sunday.M:Oh, yes.sorry I forget it. (老师将表调到12:00am) T:Mum, what do we eat?M:Fish and noodles.T:Yeah!I like them.”
通过这种方式进行角色表演, 学生真正进入这个角色, 在对话过程中充分感受到表演的趣味。
三、创设课文场景, 进行即兴表演
当讲完一篇课文后,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课文或者对话的内容进行现实情境创设, 与学生一起创设出一个真实的室内场景后, 再引导学生进行即兴口语表演, 这时候的表演所受到的约束就更小, 学生可以更自由地进行英语口语交流, 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
比如在讲授“On the farm”一单元的时候, 教师可以在上课的前一天给大家布置这样的一个作业:“农场里面都有什么呢?假如我们把自己教师改装为农场, 大家认为应如何改装呢?准备相关的图片及实物资料, 明天我们一起装扮教室吧。”教师布置完作业后, 大家纷纷准备相关资料, 第二天大家把装扮农场的资料都收集全了进行场景布置, 教师在学生布置的同时与他们进行口语交流, “T:What are these?S:Pigs.T:What are those?S:They are apples.T:What color are they?S:They are red and green.T:Would you like to eat one?S:Yes, I like it.”教师一边与学生交流, 一边用视频的方式纪录这些趣味的片段, 大家在场景中既是一个装扮家, 更是一个表演家, 大家玩得非常开心, 英语能力随之有更大的提升。
总之, 在进行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 口语能力的提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口语, 教师首先应让学生放下对说英语的恐惧心理, 然后引导学生从简单的语句开始一点点的提高英语口语能力。 学生通过互相模仿动作、合作表演等课堂活动, 不仅发展课本表演能力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而且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多元智力, 更能陶冶学生的情操, 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 从而使孩子愉快学习, 使素质教育得到落实。
参考文献
[1]齐建军.情景表演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 (基础英语教育) , 2013, 06.
英语课堂的表演策略 篇11
【关键词】英语;课堂教学;表演能力
课堂表演就是要创造一定的语言环境,给孩子一份自由发展、自由发挥的天地。乌申斯基曾经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而表演正是集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于一体,它摆脱了死记硬背的旧模式。我在教学中,经常请几人一组运用所学的知识表演,成效较大。目前,英语课程改革,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综合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英语教学中的表演是指教师通过对教材、大纲及学生基础的认识和了解,把教学内容中的某一情景、人物及人物的浯言、行为等,通过自身的行为示范真实而自然地展现给学生的一种教学行为方式。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我深深体会到英语表演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结合教材运用简易、自然,有童趣的表演进行课堂教学,形成“一台戏”的课堂教学特色,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大胆开口说英语。
根据新教材的知识结构安排,结合英语的学生特点,教师要对教学内容中的某一情景进行表演,教师表演的成功与否会直接影响学生对语言结构和语言功能的理解,特别是在小学和初中英语教学中,情景表演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教师必须具备表演能力。
那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英语表演能力是目前英语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打破传统的教学框架,克服教师的心理障碍,增强表演意识。
新教材的改革为中学英语教学带来了生机与活力,然而,新教材老教法的现象还仍然阻碍课堂教学的进一步发展。教材的改革必然带来教学方法的改革,新教材要求教师应具备听、说、读、写、演、唱、画等七项技能,教师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克服各种心理障碍,增强改革意识,才能适应现代英语教学的需要。
其次,创设情景,明确职责,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创设英语教学情景也是新教材对教师能力的要求,为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和情景反应能力等,教师采取各种教学手段创造情景,在情景中教师担任组织者、指挥者、记分员等职责。让学生在英语环境中得到锻炼,并能充分地表现自己,激发他们的兴趣,增强学生自信心,培养他们的语言交际能力。
教师的表演可以采取以下三个步骤:
一是准备。教师课前的准备很重要,由于教师用书中对教学过程的安排和教学方法的使用做了较详细的说明,因此,教师首先必须仔细阅读教师用书对每课的具体要求。首先是知识准备。这一环节很关键。由于我国学生很少有英语的语言环境,所以学生对教材中的某些情景的理解往往是凭主观想象,对情景的想象导致对语言的想象。所以教师头脑中的英语始终受汉语的影响,教师需要对教材中的情景充分理解,表演起来才能真实自然。
二是表演反馈。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应时刻注意学生的反馈,教师在表演过程中要尽量选择学生不用过多思考就能够感知并理解的人物和语言。由浅入深地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
三是组织操炼。通过教师成功的表演后,学生理解了情景中的人物形象,掌握了人物的语言,学生能进行模仿表演。教师要抓住时机,由表演者变成组织、指挥者。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操练,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特别注意,机械操练一段时间后一定要打破这种形式进行自由会话。具体做法可灵活多样,让学生在所给情境中自由会话。具体做法可灵活多样,让学生在所给情境中自由会话,或者让学生自己设置情境,“Make dialogue”,然后教师任意给出一个话题,学生进行“free talk”。学生能达到语言准确熟练、反应迅速,教师的整个表演过程才算完成。
英语教师只要能从以上几个方面认真加以总结,反复训练,我想,英语课堂教学的表演能力一定会较快得以提高。
怎样实施学生表演:
课文剧表演不同于一般的对话表演。对话表演时,学生按给定的内容进行表演,或进行简单的角色替换、场景替换,对检查学生掌握的常用句式有一定的作用。课文剧表演则是以课文内容为素材,以表演为形式展开的综合运用语言的实践训练,是一种任务型的研究性学习。
初中生对课文剧表演普遍有一定的兴趣,因此,恰当地引入这一学习模式能带动英语课堂教学。笔者根据学生英语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的实际基础,结合学段教学要求,从以下方面精心挑选课文剧的话题。
1.选择贴近学生生活、易于激发兴趣的内容。发生在学生身边、学生有生活体验的内容,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如看病、购物、旅游等。
2.选择典型交际用语、便于创设情境的内容。如在学习Lesson 10 A Film Fan后,学生表演了Seeing a Film一剧。剧中学生运用了多种交际用语,如打电话、请求允许和应答、建议、祝愿、禁止等。课文剧表演一般在教室里进行,我们通过简单的布置,就可将教室变成办公室、图书馆、电影院、餐馆、诊所等等。
3.选择故事情节曲折、便于展开想象的内容。有的课文内容虽离学生生活较远,但有较丰富的情节,有利于学生自由发挥。如Book IV Lesson 12 The First Postage Stamp in the World的课文,介绍邮票的由来,讲述的是发生在160多年前英国乡村的故事。但学生根据故事提供的情节,展开合理的想象,成功地表演了课文剧。
实践证明,英语教学中的表演,确实能吸引学生们的兴趣,有利于创造语言情景的好的教学方法,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也是提高英语水平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章兼中.外语教育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
表演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篇12
心理学研究表明, 任何一种能力和技能都是在学生参与了相应的实践活动后才得以形成和发展的。同时, 英国语言学家Brumfit也曾指出“语言是一种动态的而非静态的系统”。因此, 对英语这一语言的学习, 必须将其置于交际的环境中, 使语言“动”起来。英语课堂是学习英语的基本环境之一, 在课堂上创设出学生熟悉的情境, 充分调动其积极性, 让其用所学的英语以表演的方式练习, 最终达到掌握及应用的目的是至关重要的。
一、表演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表演应用于单词教学
这一方式即让学生根据单词作出相应的表演来。当然一篇课文中有些单词是很难用动作来表演的, 但有了一部分表演作“调味料”, 单词学习这道“菜”应该会更可口了。如常用的方位词“in”“on”“below”“under”等, 可以借助一些简单的道具让学生很快理解并记住它们的含义及区别。在众多的英语单词中, 有了表演这一教学形式的参与, 可以大幅度地增加其趣味性, 自然也就让学生接受了。
2.表演应用于句型教学
以往的句子学习都是以纯粹的朗读为主, 或者是以“举一反三”的翻译或造句来完成, 但这样的方式未能激发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 久而久之, 英语失去它应有的魅力和交际功能。例如, 针对常用的打招呼句型“Hello!”“Nice to meet you!”“How do you do!”等, 可给学生设置各种不同的并且是他们熟悉的场景让其演练, 如与同学在校园见面时、与老师在路上偶遇时、与陌生人在公共场所首次见面时等都可。而老师也应积极鼓励学生加入自己的语言和动作, 使表演内容丰富化, 让语言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 做到寓教于乐。要使语言生动, 让学生有“我正在说这句话”而不是“我正在学这句话”的感觉, 让语言真正地“活”起来。
3.表演应用于对话教学
在此项学习中, 应用书本中的对话, 利用学生的想象力来加入相应的动作或表情, 以填充纯粹的语言对话, 让学生逐渐从书本走向生活。例如在讨论“Good manners and bad manners”这个话题时, 可让学生先就自己日常生活中看到的“good manners”或者“bad manners”的事例进行表演。在对话中可以创设不同情境, 同时可以鼓励学生利用教室中的资源进行表演, 这样产生出的对话会更有“生命力”。教师在整体过程中可就学生对话题的把握、对话的合理性等提出自己的建议, 而把从语言设计、动作设计、舞台设计等都交给学生自己来处理, 这样不仅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也使他们学会合理安排语言, 更重要的是, 使学生在整个过程中体会到了能用英语来表达日常生活的成就感, 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以及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4.表演应用于篇章教学
在课文学习时, 对篇章的表演应该基于对课文的初步理解上, 或是对课文充分学习过后的升华, 因此可以根据课文不同的教学过程来穿插表演内容, 也可选择与课文内容紧密相关的电影片段、歌曲、诗歌等, 让学生来模仿, 将其中与课文相关的句型、知识点等做重点强调。例如在讲到篇章中的虚拟语气时, 可结合“Three Days to See”中部分段落的朗诵, 使该知识点的教学生动化, 应该会让学生更快、更好地接受课文中的内容。
二、表演应用于英语课堂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1.紧扣主题, 量“量”而“演”
不管是传统的教学方式还是新型的教学理念, 是为教学过程和效果服务的, 出发点是教材和学生, 因此表演这种教学方法必须紧扣教材内容及教材中所要求的知识、情感等目标, 让表演的形式和内容符合教学大纲, 才能真正发挥出作用。同时也需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层次和结构调整表演的量及难易程度, 使学生体会到英语交际的快乐。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时刻以学生为主体来开展活动, 但也需要起到调节作用, 使学生的表演紧扣主题, 因此教师应在备课过程中安排好表演的量, 恰到好处地运用, 避免产生喧宾夺主、本末倒置的问题。
2.多项结合, 突出效果
英语教学的实效不能仅仅依靠表演这一种方式, 单一的教学方式再生动有趣, 如果不与其他方式结合的话, 也会逐渐失去它的活力。因此在课堂上需要将表演方式根据具体内容不断细化和强化, 且可开发出多种教学方式, 如竞赛、猜谜、接龙等, 并根据教学需要来搭配内容和方式, 充分发挥出表演功能, 最终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3.及时总结, 注重反馈
在由表演导出或参与的教学结束后, 必须对其中的知识点、语言点及时地总结, 对学生的表演及时地点评, 让学生能真正地学到知识, 同时可以结合表演及其中所反映的内容和深意进行总结, 完成情感教育。让学生对其他同学的表演表明自己的观点, 并逐步地引导学生思考在表演中所体现的跟课文有关的主题, 从而进行更全面的思考。课后要及时与学生沟通, 了解其未能理解的知识, 及在今后表演中需要改进或得到帮助的地方, 教师也要自我总结表演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出的作用, 并不断地完善。
三、表演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1.表演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英语学习可以是快乐、有趣的, 而表演让学生找到了更多的乐趣, 并且在表演成功时获得同龄人的掌声是对其莫大的鼓励, 有利于其找到学习英语的价值。一部分英语成绩落后的学生, 认为“我以前英语就很差”, 过去的成绩已经将其定位成“英语差生”, 而基础差影响现在的学习态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生缺乏自信心, 怕一开口就说错, 一说错就被看低。而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是自尊心极强的, 他们不想被嘲笑, 因此选择了沉默。因此, 表演作为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喜欢的方式, 也许可以慢慢打开心结。如果能对这一部分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循循善诱, 并及时地表扬他们微小的进步, 可以让其从害怕到羞涩, 由羞涩到勇敢, 逐步到熟练地表现, 重塑在英语学习中的自信。
2.表演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对英语的害怕很大程度上源于英语学习方式的枯燥、乏味, 让很大一部分喜欢新奇、热爱挑战的90后望而却步, 因此如何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至关重要。在90后中很大一部分喜欢追星、爱表现, 而表演正迎合了他们这一特点, 不管表演的效果如何, 让他们积极地投身于这一活动中, 并让其在表演中演练知识点, 使其在潜移默化中学习。有了表演这个“饵”, 学生就渐渐习惯了“咬”英语课这个“钩”了。
3.表演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
课堂时间是有限的, 课堂表演也是局限的, 为了能使学生更好地体会课文精髓, 可根据自己的教学目标来使学生思考, 并根据思考去准备自己的表演内容, 同时在课后还可布置相应的话题, 进一步让学生去探索, 这样不仅巩固了课堂所学的知识, 还能让学生不断地去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完善。
好的外语教学就是尽可能地让学生多用外语, 学生不仅仅是零散地得到一点点东西, 他们必须扎进去, 这样才能感受到自己是成功的游泳手。表演让学生像一名优秀的游泳手一样在课堂上尽情地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发掘出他们英语学习的潜力, 使其最终能用英语灵活交流, 而这应该是英语教学比较理想的目标。
摘要:传统英语教学模式已经让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了疲倦, 视其为一种负担, 自然不能实现英语的交际功能。因此, 在英语课堂上创设出既能充分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又能体现英语交际功能的教学方式是必然的, 而表演是其中之一。
【英语课堂的表演策略】推荐阅读:
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08-23
英语课堂导入策略09-15
初中英语高效课堂策略08-29
英语课堂阅读设计策略10-15
初中英语课堂提问策略01-08
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策略07-24
英语课堂有效提问策略论文07-15
大学英语课堂纠错策略07-18
中职英语课堂设计策略论文07-25
英语高效课堂策略一二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