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控制方法研究

2024-09-04

成本控制方法研究(共12篇)

成本控制方法研究 篇1

1 前言

移动通信基站建设包括主设备和配套建设两部分内容, 其中配套建设占的投资比例较大, 分析某公司去年的基站建设工程, 平均每个基站总投资为66万元, 其中配套部分每个基站为52万左右, 可见配套建设占基站建设总投资比例较高。进一步分析配套部分的内容, 配套投资比较大的主要有以下几部分:铁塔建设、机房建设和机房内电源设备、工艺材料等。因此这几个环节是控制基站建设成本的关键点, 应该在确保安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 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来降低建设成本。

本文将对基站的配套建设中的铁塔建设、机房建设、机房内电源设备及工艺材料使用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提出合理优化方法, 达到降低基站建设成本的目的。

2基站建设优化方案

通过分析归纳, 主要从以下3个因素入手来降低配套费用:优化铁塔塔型、降低塔高, 优化基站机房的建设和优化机房内部设计。

2.1 优化塔型, 降低塔高

2.1.1 优化塔型

首先, 从整体情况来看, 楼面建塔要比地面建塔高度要求低、结构简单, 因此楼面塔的造价要低于落地塔, 而且建设工期比落地塔短很多。而塔型的选择很大程度由基站的选址所决定, 因此, 从选址入手, 尽量选择合适建筑物楼顶 (站高要符合网络需求) , 采用支撑杆、拉线塔与美化天线结合的方式建设。对于楼面建塔的选择, 根据所处的位置和物业的要求, 考虑造价的情况, 选择优先顺序是支撑杆—拉线塔-美化天线-美化塔。对于地面建塔的选择优先顺序为:三管塔-四脚落地塔-通信杆-景观塔-仿真树等等。

对于楼面建塔, 由于受客观因素影响较大, 业主的要求和楼房的结构等因素限制了对塔型选择的余地。因此下面重点分析地面建塔中塔型的选择情况。对比分析几种地面塔型的情况, 从铁塔价格、占地面积和安装周期等方面存在以下的不同:

(1) 三管塔占地面积较小, 所用钢材材料比四脚塔要少, 而且美观经济, 走线方式和抱杆加固方式可以更好满足2G系统和3G系统建设要求, 安装周期需要3~5天;

(2) 四脚塔较三管塔占地面积大, 土建费用大 (对比50米三管塔和四脚塔, 三管塔比四脚塔所需混凝土量减少22%) , 安装周期8~10天;

(3) 通信杆适用于市郊等征租地较紧张的场所, 但是造价较高, 同时馈线走线方式可能制约多系统馈线共存, 难以全面满足多系统天线需要, 安装周期1~3天;

从工程造价、占地面积和安装周期综合对比考虑, 很显然三管塔占绝对优势。因此对于同等条件下的基站优选三管塔。

2.1.2 优化塔高

根据不同基站的情况, 合理调整塔高。依据奥村公式, 计算出不同塔高的覆盖半径, 随着基站建设数量的增加, 站间距也越来越小, 覆盖半径随之也缩短, 塔高可以适当降低。

奥村 (Okumura-Hata) 公式[1]为:

其中f为900MHz, ht为基站天线高度, hr为手机天线高度, d为传播距离

对于开阔地, Lb 0=Lb-Qr.Qr=4.7 8 l g f-18.33lgf+40.94

当hr=1.5 m时, a (hr) =0

对于天线挂高的要求, 我们从具体网络的需求来确定铁塔的高度, 表1是不同高度塔型的覆盖参数:

由表1, 可以发现51米与63米铁塔覆盖半径仅差12%, 且都能超过5公里;经统计分析, 一般农村基站站间距都在5公里以内, 因此, 除非特别偏远的地区, 一般农村基站, 51米铁塔已足够;采用51米铁塔比63米铁塔可节省3~5万元造价。

2.2 机房建设的优化

2.2.1 基站机房的选择

经过对基站机房建设综合分析, 不同类型机房的建设费用如表2:

(1) 自建砖房和自建钢板机房价格相差不大, 在农村首选砖房, 城市或业主有要求的情况可采用彩钢板房;

(2) 租用机房改造成本较低, 因此谈判中尽量采用租用机房;不过考虑长期的运营成本, 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

2.2.2 自建砖房基站的进一步优化

以标准自建砖房为例, 可以采取以下一系列降低成本的优化措施:

(1) 取消天面女儿墙:

一般的基站机房顶习惯做30 cm~40 cm的女儿墙, 如果取消女儿墙采用天面自由散水设计, 可以少砌30 cm高的女儿墙, 节省混凝土和钢筋, 并降低了模板等工作量, 避免了土建预算中的垂直运输费 (3.6米以上) , 避免了因屋顶女儿墙下水管道遭杂物堵塞造成屋顶积水现象, 减少机房渗漏风险。

(2) 围墙由“回”改为“日”字形:

对于面积为25 m2的标准自建基站, 当四脚塔改为三管塔后, 围墙可由原来的“回”字型改为“日”字型, 即利用了机房的墙体作为围墙的一部分, 节约了围墙工程量和征地面积, 可节省砖块约13 m3/站;如图1所示:

(3) 机房高度由原来的3.3 m改为3 m

目前大部分标准基站的高度都设计为3.3 m高, 考虑机房中实际的需求情况, 走线架高度2.4 m可以降低为2.3米, 机房高度改为3米, 走线架上空的高度完全可以满足施工要求;机房降低高度0.3米, 这样既有效的节约了材料 (可以节约用砖1 m3/站) , 又减少了空间 (体积减少约7.5 m3/站) , 同时降低了空调能耗。

2.3 优化机房内部设计

2.3.1 室内接地方案的优化

基站室内设备接地的传统方式是采用壁挂式IGB接地排, 各种基站设备均通过接地线连接到该接地排上, 由此带来很多问题:使用的接地线缆较多;接地线占用了走线架上的较多空间, 使布线不美观;走线架上的各种线缆容易交叉, 布线施工难度大;而且不易扩容, IGB的端子用完后, 需要另外增加一块IGB。采用了接地汇集铜排后, 减少了接地线缆的使用, 降低了走线架上接地线的占用面积, 使走线架上的线缆路由更加清晰, 减少线缆交叉的情况, 施工时更加方便、简单。例如:对于一个5m×5m标准基站, 使用接地汇集铜排后节约RVVFH-1kV 1×35mm2的线缆16米左右。

2.3.2 蓄电池组的优化

以阿尔卡特BTS主设备的耗电情况为例, 蓄电池放电时间见表3:

根据基站所处区域位置的用电稳定程度来确定实际需要放电时间, 尽量减少蓄电池的配置。城区大部分基站都可以在断电后7小时以内赶到现场, 交通便利的农村在基站断电后十小时以内也可以赶到现场, 因此建议采用2组300A蓄电池可以满足要求。

2.3.3 落地交流配电屏改为壁挂式交流配电屏

壁挂式交流配电箱具有节省机房面积、减少交流配电设备投资、降低安装费用、提高建站效率等优点, 同时节约了走线架和接地汇集铜排等材料。例如, 对于25m2标准机房, 交流配电屏改为壁挂式后, 可以将原来两列设备布置成一列, 可以节约走线架和接地汇集铜排各5 m。以某地区订货价格为例, 可以节约设备费约5 000元。

3 结束语

控制通信基站的建设成本, 必须在保证通信安全的前提下进行, 不能为了控制成本而偷工减料或者降低配置;控制建设成本的同时还要结合各方面的综合因素, 比如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等;最后, 应在对项目是否能做到既保证通信安全又降低成本进行跟踪测试, 并作出综合评估之后, 才决定是否采用该方案。

摘要:随着基站建设的数量越来越多, 降低基站建设成本成为目前务必考虑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主要从基站配套建设方面分析了降低成本的方法和相关措施。

关键词:通信基站,配套建设,成本控制

参考文献

[1]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主编.GSM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4

成本控制方法研究 篇2

(一)保证作用

通过加强成本控制,可以对房地产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成本费用从空间和时间上进行监督和调控,及时发现项目成本中的偏差,并可以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予以更正,提高成本费用的使用效率,进一步保证房地产企业经营目标的早日实现。

(二)促进作用

在企业日常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成本控制可以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计算、调节和控制各种费用,可以及时发现经营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及时发掘出房地产企业内部潜力,有利于促进房地产企业转变经营机制,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因此,加强成本控制对房地产企业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三)监督作用

房地产企业成本控制是全方位、全过程的系统控制,加强成本控制可以很好监控房地产企业项目建设的全过程,主管人员可以通过资料信息系统更好的反映出一些违法行为、浪费行为,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浪费和违法行为。

(四)协调作用

房地产企业各个方面利益受成本控制水平的影响,同时相关物质利益协调水平的高低也会影响财务成本控制。从企业成本目标来看,由于一些客观原因导致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会略显不公平、合理。通过加强成本控制,可以协调好企业各方的利益,实现各个子系统的协调统一。

二、房地产成本控制的管理方法

(一)投资决策阶段的成本控制管理方法

1.引进前期成本控制人才。房地产开发企业为了提高成本控制管理水平,要提高对前期成本控制人才的招聘,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投资决策阶段的成本控制管理水平,才能从源头上提高投资决策阶段的成本控制水平。2.建立成本控制机构。房地产开发企业要在投资决策阶段建立成本控制机构,要对开发项目进行可行性的研究,成本组织机构的成员主要由以下成员构成:房地市场专家、房地产管理的造价工程师、房地产项目开发的技术人员。同时,为了理论联系实际,也可以聘请高校教授来授课,这个机构应由善管理、知造价、懂技术的领导来负责。房地产开发企业可以根据成本控制机构的相关数据,房地产领导就会熟悉、了解资金的使用情况,银行也可以明确开发项目的偿债能力,坚持安全贷款的原则,科学合理的确定贷款数额。通过成本控制机构,房地产开发企业就会合理安排资金,保证项目资金得到有效利用,防止项目资金得不到合理利用造成资金链断裂的问题。

(二)设计阶段的成本管理方法

1.做好技术经济的分析工作。房地产项目设计工作是经济与技术对立统一的。因此,房地产开发企业应该从技术经济分析和项目方案进行比较选择,有利于保证开发项目的经济合理性。其中,技术经济分析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在保证开发项目质量和要求的基本前提下,适当减少工程内容,不用或者少用过多的材料,这样就可以在保证项目工程质量的情况下,降低开发项目的成本。

2.采用竞争机制和设计招标。在项目设计阶段,房地产开发企业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设计招标方式、指定承包方式、协商方式。设计招标是房地产开发企业从众多中标单位中选择优秀的单位来完成项目设计工作,实行设计招标可以使各个设计单位在公平的环境下竞争,房地产开发企业可以从多种设计方案中选择,提高了项目设计方案的质量,同时也可以有效防止行业之间的不正当竞争。

(三)招标阶段成本控制管理方法

房地产开发企业为了保证工程清单的正确性,要合理利用好签订合同的机会,用合同条款的方式约定具体对施工过程中的材料、人工等因素。一般来说,房地产开发企业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进行招标,即固定总价招标和工程量清单招标。其中,固定总价招标的方式主要应用在项目紧张的情况下,投标单位承担主要的风险,工程造价可以由招标方控制,然而这种方法不利于反映某一个单项的造价。因此,房地产开发企业也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在招标阶段选择合理的成本控制管理方法。

(四)成本施工阶段成本控制管理方法

1.不断提高员工的节约意识。从实质上来讲,房地产开发项目是一个比较系统复杂的工作。因此,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落实节约的原则,也就是在保证工程项目质量的前提下,大大节约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物力、财力、人力,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员工要认识到节约并不是消极的节约成本,而是动态监督施工阶段的成本使用情况,将工作的重点放在事前监督上,要以系统论为主要的指导思想。节约原则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建立严格的财务制度和明确成本开支的范围,这样有利于监督和限制成本开支;

(2)控制失控的成本,这样就可以有效防止浪费成本的现象;

(3)优化施工方案。管理公共项目,降低对施工项目物力、人力、财力的消耗。房地产开发企业只有做好以上三点,才能合理控制好开发项目的成本,实现节约项目成本的目标。

2.优化施工方法,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房地产项目施工质量水平与施工方案的选择密切相关,施工方案的选择也会影响工程造价,房地产开发企业由于选择项目施工方案不同,就会影响工程造价、工期、施工机具的不同。因此,房地产开发企业降低工程成本可以通过优化施工方案,要结合自身设备、现场情况、施工图纸、施工经验、技术规范验收标准和管理水平等因素,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合理控制工程造价,提高施工设备的利用率和效率,更好地实现节约成本的目的。

三、结语

房地产开发企业实行成本控制管理工作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带动房地产企业的发展,也可以为房地产行业带来一个良好的风气,可以激励房地产行业实现节能降耗。因此,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管理者要认识到成本控制管理的重要性,要做好各个阶段的房地产项目的成本控制管理工作,保证房地产开发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论公司成本控制方法的相关研究 篇3

【关键词】 成本控制节俭管理

1. 企业采用成本控制的原因和意义

成本控制是企业成本管理的核心环节。建立健全成本控制系统,对于充分发挥成本管理的职能,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

1.1成本控制是降低产品成本、增加赢利,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1.2成本控制的实施为财务物资的安全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

1.3成本控制在企业诸控制系统中起着综合的控制作用

1.4成本控制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与有效使用

2. 我国企业一般采用的成本控制程序和方法

在我国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就是在产品的制造过程中,对成本形成的各种因素,按照事先拟定的标准严格加以监督。而成本控制的基本工作程序如下:

2.1制订成本标准。成本标准是成本控制的准绳,成本标准首先包括成本计划中规定的各项指标。确定这些标准的方法,大致有三种:

2.1.1计划指标分解法。

2.1.2预算法。

2.1.3定额法。

在采用上述方法确定成本控制标准时,一定要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和科学计算。从完成企业的总体目标出发,经过综合平衡,防止片面性。

2.2监督成本的形成。这就是根据控制标准,对成本形成的各个项目,经常地进行检查、评比和监督。成本日常控制要与生产作业控制等结合起来进行。

成本日常控制的主要方面有:

2.2.1材料费用的日常控制。

2.2.2工资费用的日常控制。

2.2.3间接费用的日常控制。

上述各生产费用的日常控制,不仅要有专人负责和监督,而且要使费用发生的执行者实行自我控制。这样才能调动全体职工的积极性,使成本的日常控制有群众基础。

2.3及时纠正偏差。针对成本差异发生的原因,查明责任者,分别情况,分别轻重缓急,提出改进措施,加以贯彻执行。对于重大差异项目的纠正,一般采用下列程序:

2.3.1提出课题。

2.3.2讨论和决策。

2.3.3确定方案实施的方法步骤及负责执行的部门和人员。

2.3.4贯彻执行确定的方案。

3. 企业在成本控制中所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逐步确立,许多企业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采取有助于加强成本控制的管理方式,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仍有一部分企业的成本控制水平比较落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成本控制观念落后

传统的成本控制观念以是否节约为标准,片面强调降低成本,节省费用开支。

3.2对成本的功能变化认识不足

市场是企业实现效益的场所,也是生产的导向,但是许多企业却脱离市场需求进行生产,片面强调产量。

3.3成本管理过分依赖现有的成本会计系统

我国相当一部分企业的成本管理系统未能采用灵活多样的成本管理方法,使得成本管理陷于单纯的为降低成本而降低成本的怪圈,误导企业经营战略的制定。

3.4缺乏健全的成本控制制度体系

我国企业在寻找走出困境的途径时,目前较多的考虑采用租赁、拍卖、兼并、破产、债转股等“外科手术”,较少考虑建立健全成本管理运行机制,真正从提高内部管理水平入手。

3.5企业成本管理理论和内容僵化

从战略的角度来看,许多企业的成本管理只习惯于对产品的生产成本进行控制,而忽视对产品研究开发、设计、采购、销售、投资和日常管理活动发生的成本进行控制。

3.6忽视对企业成本管理文化的塑造

我国企业的成本控制运行机制过多地依赖行政手段来增加成本控制的约束力,难以发挥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谈不上企业的成本管理文化。

4. 加强和完善我国企业成本控制的措施

经济危机下,人力资源成本的控制成了成为企业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大多数企业采取了简单的“裁员减薪”。组织内长期工作的员工是企业宝贵的人力资本,失去他们将对企业的未来发展造成消极影响。因此,在成本控制上提出解决的措施,如下:

4.1突出一个“算”字,精打细算控制成本

针对本公司的做法,我提出可以让员工停薪留职或者由原来的两班制改成三班制。这样可以留住80%-90%的员工,一般愿意留下来的,都是在公司做了很久,不愿意离开公司的老员工,这些员工中绝大部分很熟悉本职位上的工作环境,流程和要求,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因此,企业要树立提高质量就是降低成本的概念,正确处理成本与质量的关系。

4.2抓住一个“技”字,技术进步控制成本

开发一项全新的技术,虽然耗费较大,在短期内的效果并不明显,但从长期的角度分析,则可能带来长期的、大量的成本节省,这种技术开发的投资是合适的。因此,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客观情况指定技术改造规划,加强培养科技队伍,加强对成本影响较大的环节进行技术攻关,用科技力量解决成本居高不下的现状,提高经济效益。

4.3要树立有效的采购管理理念

现代采购绝对不是简单的下订单、催催到货等日常性的工作,采购的增值环节应该在采购前端:采购的前期介入和供应商管理。通过调查,我们发现采购的工作时间和工作分工应该符合采购的“帕累多原理”:80%的时间和精力应该放在增值环节(供应市场分析、供应商培养以及采购技术的运用等方面),20%的时间和精力才放在日常采购业务的处理上。这就是我们经常谈的采购管理和采购业务的重要区别。

4.4要节约员工的时间成本

最大的成本是时间成本,你不会不知道。千金散尽还复来,时间一去不复返!昨天付出的一切,你都无法挽回。砍掉不必要的时间浪费,索回的是自己宝贵的生命。公司雇佣员工,买的是员工的时间,会议是最大的时间成本,其中90%以上会议时间都是浪费掉的。”会而不议,议而不行”是企业会议的通病,也可以说是中国人的通病。控制会议时间是一个管理者必须具备的素质!让员工做他今天等着他去解决的工作,在不同的岗位上发挥他不同的价值。

结论:

成本控制在企业最追求利益最大化中起着重要的位置。面对各种不利因素对企业控制成本所带来的诸多挑战,企业要深刻地认识到控制成本对企业发展,充分地理解和支持企业为控制成本所采取的政策措施。总之,无论是着眼于当前政策还是经济形势,都能使企业处在一定的优势中,使其永远处在不败之地,这也是成本控制真正所要达到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刘庆志,国凤兰,我国成本会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财会通讯,2006年,第3期.

[2] 何艳华,浅谈企业成本控制,冶金财会,2006年,第2期.

[3] 白永胜,我国企业成本控制的问题及对策,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9年,第4期.

[4] 万寿义,任月君,李日昱,成本会计,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7年.

矿建工程成本控制方法研究 篇4

关键词:矿建工程,成本控制,要点,案例

矿建项目施工长期处于粗放型管理模式, 具有技术含量低, 劳动强度大、高危性的施工特点。面对中国加入WTO, 建筑市场全面开放和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 依靠廉价劳动力求生存将成为历史。矿建企业要做大做强, 必须管理水平上台阶, 向管理要效益, 控制好成本, 合理界定成本控制的主体, 梳理流程、注重过程控制, 以精细化管理理念指导成本控制, 量化各项考核指标。依靠先进的技术、设备、高素质的员工, 把企业打造成高精尖型国际现代化企业。

做好矿建工程项目成本控制, 必须要掌握工程项目成本构成, 熟悉哪些成本有压缩空间, 哪些不但不可减, 反而要增加支出。根据建设部2003年10月颁发的《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 (建标[2003]206号) 规定, 建筑企业工程成本由直接费和间接费组成。直接费由直接工程费和措施费组成, 间接费由规费和企业管理费组成。由于矿建 (煤炭) 建设本身的特殊性, 矿建多为井工开采, 井巷工程辅助费虽不构成工程实体, 但也计入直接工程费且所占成本份额较大。井巷工程辅助费指井巷工程施工所发生的诸如:提升、井下供排水、通风、安全、运输、照明、供电、其他等辅助系统的工程费用。矿山建设因其在地下作业的特殊性, 安全生产在任何时候都显得特别重要, 职工生命安全是天大的事, 因而安全投入是一项很大的费用。

1 矿建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要点分析

1.1 成本控制的全过程管理

成本的全过程控制是指从一个具体项目的施工准备开始、经工程施工, 到竣工交付使用后的保修结束的各个阶段的每一项经济业务, 都要纳入成本控制的轨道。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控制内容, 应根据不同的施工阶段制定不同的管理对策。由于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复杂性, 往往导致许多国内矿建工程项目由于管理水平的限制失去对其进行有效控制或忽视这项工作, 成本控制大多仍停留在事后考核控制, 往往“秋后算账”, 但时已“木已成舟”, 又缺乏对后续工程的反馈, 对施工成本过程的全过程控制意识不强。

矿建工程从投标阶段, 就应进行成本预算, 提出投标策略, 防止做赔钱买吆喝的买卖。在施工准备阶段, 就应对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进行论证、优化, 从机械设备的选型、施工工艺、工序安排、流水节拍、措施等进行分析研究, 制定出科学、合理、先进的施工方案。在优化后的施工方案指导下, 编制明细而具体的成本控制指标, 并将成本责任落实到各职能部门, 并建立考核办法, 形成成本与收入挂钩的激励机制。

1.2 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手段

通常的成本控制管理, 要求材料费的使用, 严格根据企业内部定额编制的材料计划, 控制在计划范围内。除此以外, 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的具体措施还包括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合同管理措施以及经济激励措施。在具体的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活动中, 各成本控制手段是综合利用的, 不能孤立、简单地使用某种手段。如, 因材料进出库管理制度执行不严, 材料保管不善引起的失效、喷射混凝土回弹过多的技术处理等, 应会同有关部门落实, 并制定奖罚措施, 检查落实。大多数成本控制研究仍在探讨如何控制“跑、冒、滴、漏”, “工、料、机”杜绝浪费上下功夫, 诚然对“工、料、机”的管理控制是成本控制的充分且必要条件, 但同时对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方案、采用先进的技术、工艺、材料等对施工成本的影响更应重视, 同样一个工程, 由于施工工法的不同、施工机具的选择、施工顺序的安排和流水施工的组织不同, 成本相差很大。一定要提出多个不同技术方案, 对不同的方案进行经济技术分析比选, 结合施工现场条件及企业自身情况确定最佳的施工方案, 结合施工方法, 进行材料使用的比选, 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 通过代用、改变配合比、使用添加剂等方法降低材料消耗的费用, 确定最适合的施工机械、设备使用方案。

2 案例分析———矿建项目施工成本的控制

2.1 工程概况

某副井井筒设计净直径Φ6.5m、深度726m, 表土段深度为289.65m, 根据煤矿检查孔提供的资料, 由于第四系含水较大, 采用普通凿井法难以通过, 需采用冻结帷幕临时支护, 设计冻结深度340m。

2.2 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对成本的影响

根据业主提供的地质条件及井壁结构图分析, 对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经过优化及经济分析后确定采用主排孔+辅助孔+防片帮孔冻结方式, 综合考虑井筒开挖速度、冻结时间、冻结壁厚度和整体强度、防片帮和少挖冻土等要求, 主孔冻结深度由全深冻结方式优化为差异冻结方式, 即46孔全深340m冻结优化为340m/23孔, 312m/23孔差异冻结方式, 经过方案优化仅冻结造孔就比原全深冻结方案降低工程成本: (1) (340m-312m) ×150元/m (钻孔市场价) ×23孔=96600元; (2) 冻结用无缝钢管降低工程成本 (340m-312m) ×23孔×21.75kg/m×5.2元/kg=72836元, 仅此一项就节约成本96600+72836=169436元。

在施工中由原8AS-17、8AS-17活塞机调整为国内第三代新型螺杆机组HJLG25ⅢTA250、HLG20ⅢDA185型氨压缩机。该机型具备制冷量大、节能高效、安全可靠、自动化程度高、维护简便等特点。两台制冷量相当于过去的五台设备, 仅维护人员就由原计划的30人, 减少为12人, 按每人每月工资及社保2700元计, 冻结维护6个月计算, 人工费降低194400元;设备基础及厂房建设成本降低近6成;电费节约按每小时节约40k W.h计, 设计运转155天可节约电费40k W.h/h*组×24h×155天×6组压缩机=892800k W.h, 按0.56元/k W.h计, 节约电费499968元。直接节约成本:人工费、机械费、材料费计86万元, 还不包括各项措施费的降低。

3 结语

综上所述, 矿建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是工程项目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成本控制的好, 则相应利润就增加, 成本与利润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 而利润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源动力。项目成本控制反映的是按合同规定工程范围、内容, 在保证工期、质量、安全的前提下, 自投标到工程质保期满所发生的工程费用实际成本。做好成本控制, 达到创收节支, 节能减排, 实现企业利润、职工收入提高和社会效益是项目成本控制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赵运祥, 王军磊, 李海霞.作业成本管理信息化在平煤六矿的实施[J].中州煤炭, 2006 (S1) .

成本控制方法研究 篇5

最初,价值链理论是由哈佛大学的教授迈克尔波特所提出的。迈克尔波特认为,价值链由一系列业务流程构成,每个业务流程又可分解为若干具体的作业。企业的价值创造活动可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类,基本活动是企业的基本增值活动,辅助活动既支持整个价值链的活动,又分别与每项具体的基本活动有着密切联系。

二、新技术企业价值链的特点

(一)产品研发环节价值凸显。高新技术企业的在整个生产销售的活动周期中大致要经过研究开发阶段、原料采购阶段、生产制造阶段以及售后服务阶段,在这四个主要环节中,研究开发阶段研究成本较高、研究周期较长。研发环节产生的样品经过验证成功后会成为企业日后生产该产品的模版,因此样品工艺的难易度、材料消耗的多少、使用寿命等都会成为影响日后采购、生产以及售后环节的重要因素。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虽然产品研发环节所耗费的成本仅占总成本的6%,但是该环节对产品的总影响高达70%,企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研发,由此可见这一环节的重要性。

(二)采购环节对于成本控制至关重要。对高新技术产品而言,在试运行之前就要对生产产品所需的原料进行采购,一旦试运行成功,此次采购的原料将成为日后产品生产所需的原料,对制造环节的成本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由此可见,采购环节对总成本的影响也不容小觑。

(三)与制造型企业价值链管理的差异。高新技术企业与传统制造企业的不同还体现在价值链的管理方面,通过作业成本法可以明确区分生产经营活动之中的增值作业部分和非增值作业部分,传统的制造企业的增值作业部分包括原材料采购、产品生产和产品销售,而高新技术产业因生产方式灵活多变,其增值作业则主要体现在产品研发阶段和原材料采购阶段,由此可见,企业应当将这两个方面作为企业的基本活动作业,多关注、多研究,更大程度的发挥这部分的价值、降低成本。

三、目前成本控制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未形成精益化成本管理理念。经历了近10年的经济高速发展,新时代对于成本管理已经有了不同的管理理念,如今,精益化成本管理能够更好的完成企业成本管理的目标,企业应当强化精益化管理观念,树立“大成本”意识,统筹融资、生产、税务等多个方面进行成本管理。首先,控制好财务费用的还款节点,最大限度的发挥资金的作用;其次,还充分利用国家政策的便利条件进行涉税管理;再者,对于重点费用一定要加强监管力度。最大限度的将成本降到最低。(二)预算管理力度不够。高新技术企业由于产品研发期间的未知性较大,常常伴有相关副产品的产生,要对其进行预算管理缺失略有困难;再者,由于企业的研发人员知识结构、技能水平大不相同,企业的在研发过程中使用的仪器设备的技术基础条件的制约,限制了企业对研发项目进行预算编制的条件。但是企业可以通过后期对各项费用进行严密的管理来弥补预算的缺陷,明确不同项目的差别,对人工费、材料费以科学的方式进行管理。(三)高新技术对科技研发以及技术服务等成本费用精细化不足。对于高新技术企业而言,研发成本以及技术服务成本是企业成本控制管理的关键,而目前大多数企业在科技研发以及成本控制等成本控制的精细化不足,不能将成本控制精细到具体活动。其中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经费包括很多,诸如技术人员的人工费用、科技研发的相关支出、仪器设备的检验报修以及材料翻译和委托外部研发的成本等,企业的成本控制应该做到对专项环节严控把关,才能有效降低成本费用,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四、基于价值链的成本控制方法

基于价值链的研究以及作业成本法的有效运用,能够发现整个生产过程中的增值作业与非增至作业,企业面对不同的作业应当进行适当的取舍,形成具有企业自身特色的价值链结构,对自身特有价值链进行研究,形成竞争优势。

(一)产品研发环节的成本控制方式1、科技研发以及技术服务的成本控制。高新技术企业研发环节中对后期的成本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技术是高新技术企业的代名词,而技术研发成本在企业成本控制中占主要地位。首先,企业应该做到对科技研发以及技术服务等成本费用做到精细化管理,将成本控制精细到每一个环节。例如,技术人员的人工费用作为研发费用之一,企业可以通过技术人员综合素质考核对员工进行选拔,于此同时,综合素质较高的技术人员还能减少资料翻译以及简单的研发技术等相关费用的支出,从根本上对企业成本做到合理调控。2、研发环节税收筹划成本控制。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过程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因此,企业在进行财务核算时,常常不能准确把握好每项费用的归集预分配,这样不但对项目的研发成本计算疏忽,还会影响到税收筹划的有效性。税收筹划也是成本控制的一种方式,研发环节作为整个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对这一环节的税收筹划企业也要加强控制。值得注意的是,企业应该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到当地税务机关学习新政策,与税务机关保持密切的联系,企业相关税务人员应当充分理由国家政策带来的优势进行纳税筹划;对于某些工程国家给与企业领取补助资金的优惠政策,企业应当对该项目进行专项核算,准备税务部门所需证件,便可以将这笔资金作为免税收入,这也是进行研发环节成本控制的一种方式。

(二)生产环节的成本控制方式。高新技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常常涉及一人参与多项工程或者多项工程分摊统一资源的情况,这种情况下,企业相关人员倾向于根据以往经验进行决策,这样一来主观判断作怪,企业没有进行严密的分析判断归类,便会导致产品成本不够明确的现象。因此企业要善于对产品成本的动因进行考察,明确每项人工费、材料费、燃料费等的相关去向,尽可能准确的进行核算与计量,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三)售后环节的成本控制方式。售后环节的技术服务是企业形成商誉的一种途径,企业应当不断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相关培训,以提高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专业的技术管理也是成本控制的一种方式。除此之外,售后环节作用于不同的客户,每位客户可能对售后环节有着不同的需求,企业应该对不同的客户采取不同的措施。如在进行变电设备的安装后,有的部门明确提出日后每隔一定时期要进行维护,有的则有自身维护的技术不需要售后服务,企业面对这种情况要灵活应对,前者可以适当提高成交价格,将后期服务费算进去,以避免售后服务成本过高。

总而言之,在新形势下,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程度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战略水平。市场变化日新月异,经济发展速度迅速提高,高新技术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一定要重视成本控制。根据上述的讨论,高新技术企业要掌握好成本控制的方向,以价值链研究为基础是必不可少的。企业应当培养精益化成本观念,全方位的对成本进行控制。对于研发环节注重不同产品功能相似部件的标准化;采购阶段注重内部价值链与外部价值链的衔接;对于生产环节,注重采用动因分析法进行费用归集;对于售后环节注意灵活应对。除了上述建议,企业还要注重自身实力的培养,选拔优秀的科研人才,形成专业特色,才能成为同行业中的佼佼者,形成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中百物流成本控制研究 篇6

[关键词] 物流 物流成本 配送中心 物流整合

一、背景

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零售商业尤其是连锁超市的大力发展,现代连锁的标准化与统一配送产生了激增的物流需求,新技术与零售业的不断融合,共同促使国内消费加速增长,2005年,我国批发零售业零售总额为56589亿元,占全民消费总额的84.24%,零售业在我国将有着很大的发展前景。然而,从1993年第一家外资零售商进入我国市场时,我国零售业的竞争就十分激烈,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外资零售商更是蜂拥而入,投资规模迅速膨胀,仅2002年、2003年外商在我国商业领域的实际直接投资额就达到20亿美元,几乎占到10多年来商业实际吸收外资总额的50%。在机遇和挑战共存的这种大的氛围下,全行业普遍遭遇利润冬天(行业平均水平不到2%,而国外为2.2%,零售业龙头沃尔玛为3.5%)。因此,成本费用的控制成了零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只有从根本上降低费用和控制成本,才有可能在未来更为惨烈的竞争中获得生存空间和发展机会。

武汉中百是华中地区最大的零售商之一,根据国家商务部提供的数据,2005年,公司实现商品销售额60.88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4.73亿元,在全国零售企业百强中排名第二十位,在华中地区连锁商业30强中排名第三位,利润率达到2.79%。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中百在2003年以前的状况并不是很好,但是,2003年,中百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策——修建吴家山配送中心,整合物流,之后,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最终极大的提升了中百的整体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二、中百物流成本分析

据中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财务报告,年销售额为21.1584亿,而净利润却只有3735.78万,总成本为20.784822亿,占总销售额的98.3%,成本过高,而其中物流成本(占总成本4.9%,而整个行业平均水平为4%~4.5%。)居高不下。通过国内外的对比,我们发现2002年的中百正被物流成本过高所困扰着。

但是2003年武汉中百集团大型配送中心投入使用后,整个物流成本得到了极大的减少,物流成本占总成本的比率由原来的4.9%降到了3.7%,下降超过了一个百分点,极大的增强了中百集团的盈利能力。

三、依托配送中心的物流成本控制

1.采购成本控制

第一,严格筛选供应商。尽量选择制造商作为供应商,在不得以的情况,可选择贸易商为供应商,勿必使商品成本最低。一般商品,应该选择至少两至三家供应商。引入竞争机制。供应商良性竞争,可保证供应商提供的商品和服务质量。而每一个能成为本公司供应商的企业,必需满足以下几点要求:(1)商品质量优良,产品缺陷率应在0.1%以下;(2)商品价格应是市场最低价;(3)供应商信誉良好,能尊纪守法;(4)能满足大批量需求,及时供货。若连续三次不能满足订单或及时到货,将取消与该供应商的合同关系。当然,有的还应满足某特殊要求。

第二,建立良好的稳定的供应链。与供应商建立基于信任、双赢的、开放性交流的长期合作友好关系。不能收取供应商进场费;帮助供应商改进工艺、提高质量、降低劳动成本,离公司的信息系统等。例如,公司经过市场调查,发现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有特殊的要求,然将信息反馈给供应商,与供应商一起发展新产品。

第三,解决过分依赖供应商问题。首先,如前所述,同一类差别不大的商品,可选择多个供应商。供应商之间竞争,可以促进供应商保持和提高商品和服务质量,并且,供应商相制约,对公司与其建立平等关系到有利。再者,这样也可以减少由于供应商不能满足订单而的缺货问题。针对品牌度高的供应商,亦应当处理好与其的关系平等合作。其次,公司应当力发展自有品牌,这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供应商恃强”问题。当然,发展自有品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一个长期工程,但其带来的长期效益是巨大的。至少,发展自有品牌可以降低商品成本。

第四,解决采购腐败问题。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从供货流程方面,由各分店指定人员充当买手,负责上报申请各处所需商品,而由采购部门的成员组成采购小组,负责具体的采购事宜,而具体的流程如图4所示。从供应商管理:明文规定供应商不得向采购员提供任何形式的馈赠,如有发现,将做严肃处理,并告知供应商如何拒绝采购员的索贿和等。从内部人员管理方面:严格禁制公司员工向供应商索贿,如有发现,严肃查处。

第五,加强采购部门与公司其他部门合作,整合采购部门与其他部门的责任与利益,从整体上提高公司效益。采购部门要负责商品分析,市场的调查,库存管理,销售。

第六,我们采购方式以分店采购与统一采购相结合。对于一般对保鲜要求不高的商品,我们采用统一采购,通过扩大采购量来降低采购成本。

第七,提高内外部信息流通速度。寻求信息技术部门的帮助和支持,借助于信息技术,提高信息在采购部与供应商之间及其他部门之间的流通速度。例如,借助于EDI,采购部可以在第一时间知道各种商品的供销情况,从而做出采购决定。而供应商也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知道其产品的销售情况,从而做出下一步决定。

2.库存成本控制

在拥有配送中心的条件下,中百的策略是,配送中心统一库存(根据不同商品要求不一样),各个卖点保持零库存,如图1。

当采购中心把货物采购回来并存于仓库中时,公司的管理人员按照采购部的购货发票上的金作为成本入库,入库的产品马上被贴上价格标签和POS条形码,这批入库商品的价格信就被保存在我们的数据库中,下一次采购相同的产品可以此作参考。当一个卖场发生缺货现时,配送中心可以直接从仓库中挑选货物进行配送,上架,可以节约宝贵的时间。

发出存货的计价是指对发出的存货和每次发出后的存货价值的计算确定,发出存货值的正确确定是否直接影响我们当期损益的计算。由于零售也有存货品种多,数量大,流动的特点,其和大多数零售业一样选择先进先出法(FIFO)进行发出存货的计价。一般商品采取统一采购,由配送中心存贮,再将商品配送到各个卖点。针对某些商品库存管理费用过大,或者是对保质要求高,则会采用分散采购,而这些商品的库存则交给供应商,由供应商负责及时补充货物。也就是,采用JIT(just-in-time,及时生产)方法,一方面可保证各卖点的零库存,节省费用,一方面可及时补充货物,并可避免不必要的积压损耗和过时损耗。

3.配送成本控制

(1)配送中心建立前的供货模式(图2)

图2 没有配送中心的供货模式

在没有配送中心时,没有统一的采购供应系统,各个卖点各自购货,据点分散;供应商也要与每个卖点打交道,交流联系的效率低,并且各个卖点仓库容量不足,容易出现缺货。

(2)配送中心建立后的供货模式(图3)

拥有配送中心后,统一购货,统一库存,统一配送,减少了重复行为,可以降低供货时间,提高效率。

图3 拥有配送中心之后的供货模式

从以上拥有配送中心前后的供货模式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通过建立配送中心,整个集团就可以在整体上对各家超市的库存进行整合,采取集中采购和集中供应,这样一方面可以发挥大规模采购成本优势,另一方面还可以对全省范围内的各家超市进行统一购货,统一库存,统一配送,减少了重复行为,既可以降低供货时间,提高效率还极大的节约了成本。

4.运输成本控制

运输在物流中占有很重要地位,企业的采购、销售、配送等环节都需要运输。运输成本主要包括固定成本、车公里变动成本、吨公里变动成本和其他变动成本(如过桥过路费等)。构造货运车辆调度整数规划模型或其它模型,在采用精确算法或启发式算法对模型的分析、计算的技术解决方案中除考虑车辆运行时间、运行线路、车辆使用效率等因素外要充分考虑成本因素,选择车辆最优调度方案。运输费用控制的控制点主要在运输时间、运输准确的可靠性,以及运输批量水平等方面。

通过建立配送中心,企业的各项运输成本都会得到极大的减少:首先,采购环节的运输成本,由于中百集团有了自己的配送中心,企业内部必然会在整合的基础上尽量采取规模采购,这样就改变了原来的各家超市各自采购所造成的重复采购,以及运输的批量没有达到汽车的最大量等一系列的问题;其次,销售环节的运输成本,由于有了大型的配送中心各家下属超市就可以保持很地的库存水平甚至零库存这样就极大的减少了运输频率,还可以增大运输的准确度,另外由于有配送中心,当有大量的订单时可以改变原来那种从全省的各家超市分别提取库存然后出货,变成直接从配送中心提货然后直接送予顾客;第三方面就是配送环节的运输成本,由于中百集团的吴家山配送中心离各家超市的半径都不很大,由原来的四处发散的配送变成了以配送中心为发散点的配送,这样就极大的减少了运输半径和次数。

四、经验与总结

中百通过建立配送中心,并进行了相应的物流整合,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企业效益。但是,不是每个企业都适合建立自己的配送中心,这需要企业量力而行,从企业的实际情况以及外部环境出发,来决定自己的物流体系,以及是否需要和有能力修建自己的配送中心。自建配送中心需要很多的条件,最重要的是资金、规模和专业化程度。有资料统计,在北京一个大型的超市公司要建立一个配送中心,包括土地、仓库、运输设备、物流机械和电脑设备等费用的开支将近1亿元人民币。如果各家超市公司都各自建立配送中心,必然会造成物流资源配置上的严重浪费。从世界连锁业发展的实践来看,一个便利连锁公司,在拥有20个店,总面积达到4000平方米时,就可考虑建配送中心;一个超市连锁公司,在拥有10个店,总面积达到5000平方米时,就有建立配送中心的必要:连锁企业若未达到理想规模,盲目建立配送中心,很可能造成人、财、物等方面的浪费。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连锁超市是以供应商配送为主(74%),而连锁百强中80%都自建有配送中心的原因。

因此对于连锁超市而言,基本的判断条件为:规模、资金、专业化程度以及自身是否拥有自建配送中心的优势条件。这样,对于本身拥有丰富的场地、设施设备、人员等建立配送中心的基础的国内的连锁超市而言,在店铺规模达到平衡点时即可以考虑自建或升级改造物流配送中心。而对外资企业或本身并没有配送中心建设基础资源的连锁超市,则需要在考虑投入产出平衡时或处于战略考虑时进行自有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吴戈(太原理工大学阳泉学院):降低采购成本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前提.中国流通经济,2006(8)

[2]沈俊娜(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刘明(西南交通大学):采购物流管理及成本控制.物流科技,2006(29-131)

[3]赵志江侯金柱(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超市物流配送中心模式的合理选择.商业时代,2004(23)

[4]白光利(北京中铁快运有限公司):对零售企业物流配送模式的探讨.信息与电脑,2005(4)

[5]王兴邦吴晓鹏(兰州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发展零售物流——提升甘肃零售业竞争力的途径.商业论坛,2005

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方法研究 篇7

本论文主要从建筑工程项目的设计, 施工, 到竣工清算各个环节的不同角度进行成本控制方法研究, 以达到对工程项目的全过程成本控制, 从而做到对工程项目的成本最经济的控制, 使公司效益最大化, 为建筑行业以后的成本控制方面的研究奠定一定的基础。

2 成本控制方法研究

项目成本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检查等。施工项目经理部在项目施工过程中, 对所发生的各种成本信息, 通过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预测、计划、核算和分析等一系列工作, 使施工项目的实际成本能够控制在预定的计划成本范围内。施工项目成本控制通常强调三大方面:质量控制、工期控制、成本控制。

2.1 工程项目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

当接到一个工程项目后, 先要对该项目进行科学的规划。建设单位在项目做出投资决策后, 控制项目投资的关键就在于设计。据不完全统计, 设计阶段对投资成本的影响程度达80%左右。因此, 设计是控制投资规模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 而设计的关键是必须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标准和建设单位的合理要求, 首先做好项目的总体规划。这不但要符合规划部门对各项经济指标的要求, 而且要按照“布局合理, 经济适用”的总体规划思路, 因地制宜, 充分利用现有场地的地形、地貌, 在规划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提高建筑容积率, 有效增加总建筑的面积, 充分利用宝贵的土地资源, 增加建筑面积, 降低建筑成本。

2.1.1 单体建筑方案的成本控制

工程项目的总体规划确定以后, 单体建筑方案直接反映出单项工程投资高低、造价的合理性。影响单位建筑投资最敏感的两个问题:一是柱网的合理布置, 它会直接影响到上部结构的进深和跨度, 一般来说跨度不大造价就比较经济, 这就需要用科学合理的设计来降低造价, 以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二是建筑材料选用, 尽量做到就地取材。项目施工要在保证工期、降低消耗的同时, 造出符合设计要求和用户满意的工程, 工程项目的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即工程可靠, 实用性强, 造价合理, 按期交工并保证质量, 降低工程项目的成本。

2.1.2 工程项目施工图的设计

工程项目施工图设计也是控制成本关键。在对施工图设计阶段中应根据已定的方案, 按照“保证质量, 满足使用, 适用经济, 造型美观”的设计原则, 以达到“造价不高水平高, 标准不高质量高, 面积不大功能全, 占地不多环境美”的目的, 尤其是挖孔桩基础工程, 其造价约占整个工程的20%左右。设计时结构设计人员应慎重考虑:一是正确使用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成果, 选择基础类型;二是根据勘察成果结合该工程的实际情况, 选用既技术可靠又经济合理的桩墩基础, 节约基础工程的造价, 降低分项工程的成本。

2.2 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

2.2.1 施工方案合理评估

施工方案是控制工程项目成本的主要途径之一, 项目开工前首先要认真组织图纸会审和设计交底, 组织学习操作规程和技术标准, 编制质量保证措施、安全保证措施等。其次, 要根据设计、施工图等有关技术资料, 对拟定的施工方法、顺序、作业形式、机械设备选型、技术组织措施等进行认真的研究分析, 制定出分工明确、技术可靠、措施得力的施工方案, 以技术优势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2.2.2 严把合同关

树立法律意识, 把住合同签订关。不管是企业的决策层, 还是执行层都应重视合同管理, 掌握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及规章规定, 牢固树立法律意识, 熟悉专业知识, 同时充分发挥企业各部门内部会审合同的作用, 在签订施工合同前预先认真把关, 预防出现到工程竣工结算阶段因缺乏法律依据扯皮不清的现象。制定既保护企业自身利益又符合招标文件要求的施工合同条款, 提高对发生索赔事项的预见性, 并以合同条款形式明确约定, 为索赔提供必要的法律依据, 既能预期增加利润又能控制工程的目标成本。

2.2.3 建立资源消耗台帐, 实行资源消耗的中间控制

资源消耗台帐, 属于成本核算的辅助记录。对预算数与实耗数差异进行分析, 为成本分析提供尽可能详尽的资料;对内促进管理, 对外如有正式设计变更或口头变更应及时签证补充预算, 按时收取进度款和价差;劳动定额台账侧重于定额的全面执行和结算的准确性, 外来单位和用工的合理性。财务成本员应于每月初根据材料消耗台帐的记录, 填制“材料消耗情况信息表”, 向项目经理和材料部门反馈。项目经理和材料部门应及时根据本月材料消耗数和实际完成工作量, 分析材料消耗水平和节超原因, 制定材料节约使用的措施, 分别落实到有关人员和生产班组, 同时, 根据尚可使用数, 从总量上控制今后的材料消耗。

2.3 工程项目竣工结算阶段的成本控制

2.3.1 项目清算成本控制

对工程即将完工处于保养期内的项目, 要会同有关人员进行系统评价, 并对有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系统评估。工程竣工验收后, 要求施工单位及时收集各种竣工资料, 并按项目, 分项进行归类整理成册, 尤其是收集整理好设计修改通知单、业主、监理、设计等三方共同认可的签证单, 以及工程施工中出现的合同内容之外且不属于施工方引起的责任的要索赔的文字依据, 为做好竣工结算准备第一手资料。对于工程中由于质量问题已返工并已补救的局部工程资料, 也应由专门人员给予收集并汇编成册加以保管, 以备查用。

对工程项目已竣工的要认真做好工程的结算工作。竣工结算是施工企业对竣工的单位工程进行实际成本的分析, 是直接反映企业经济效益的一项结算工作。在各种资料齐全的基础上, 要求施工单位实事求是的正确套用预算定额和不同类型的工程费用定额, 要做到不漏项、不漏算, 对于审计部门提出各种有关工程项目中的问题, 要求逐个地给予正确解答, 做到依据充分, 资料详实, 耐心细致, 对于有不同意见或有争议的问题要坚持原则、协商解决, 如一时解决不了, 也可以暂时搁一下, 等到下一步汇总时再作进一步解决。当有的问题有争议或意见分歧比较大时, 可以通过合法的业务管理部门进行裁定, 以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 得到公正的待遇。

2.3.2 超估部分进行再评估成本控制

在整个项目工程完成进行清算后, 会出现超预算现象, 而这种现象的产生有多种因素, 比如原材料的超常规涨价, 预算与实际操作的正常偏差等, 对于这部分成本, 一定要与施工方进行妥善协商, 以达到最低耗用成本。

3 结论

本论文从工程项目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和竣工结算阶段三个阶段进行成本控制方法的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3.1 从整体规划、单体建筑方案和工程项

目施工图的设计三个方面寻找方法进行成本预算控制, 可以有效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3.2 从评估方案、现场管理和材料设备的

采购几个方面寻找方法进行成本控制, 是成本控制的重点, 也是关键点。

3.3 竣工后对现场进行清算、对超估10%

以上部分进行再评估以及其他方面寻找方法进行成本控制也是不可忽略的一部分。

土木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方法研究 篇8

1 开源增收

1.1 承包合同的利用

在土木工程建设中, 承包合同中的工程条款是项目实施的最重要的依据, 也是规范施工企业和业主双方行为的准则。现阶段, 我国建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导致业主在建筑市场中比施工单位更具发言权, 占据优势地位。基于此种情况, 在工程项目合同中更多体现的是业主的利益, 而施工企业在其中处于不利的地位。笔者认为, 工程造价人员应该重点对其进行研究, 仔细推敲, 对合同条款进行有效利用。作为合同, 其基本原则就是公平公正。而汉语语义有其独有的特点, 重在多重性和复杂性, 这就使得施工单位成本控制人员对其中表述严密性欠缺的条款可以多重理解, 使其更加有利于施工单位。如工程发生设计变更, 基于合同条款基础之上的变更索赔也能更具说服力, 一定程度上增加索赔的成功率。

1.2 优势单价的利用

在项目中标后, 其中利润较大的合同单价我们称之为优势单价。在我国目前的投标过程中, 大多施工单位为了能使投标单位中标之后利润空间更大, 往往在投标过程中实施不平衡的报价措施。也就是对投标单位中有的报价施工项目较低, 有的报价较高, 尤其是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工程量变更的项目, 这些利润相对较大的施工项目单价就是施工单位的优势单价。

众所周知, 在工程施工中施工设计的实现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进行, 各自都有优点, 也存在不足之处, 在选择采取施工策略时通常是多选一。对优势单价的合理利用, 就是尽量在施工过程中利用设计变更, 以增加其工程量, 从而获取利润。但要注意对施工设计的研究, 并全面结合实际施工情况及不同施工工艺的特点, 从而抓住每个设计变更的机会来扩大利润范围。

1.3 将造价与技术有效结合

在成本控制领域中, 技术与经济相结合一直是重点问题, 笔者就此进行了以下分析:

在土木工程建设中, 技术与经济的结合应该体现在施工中的每个阶段, 但重点要放在施工方案制定阶段。因为技术人员本身工作的局限, 在制定施工方案时, 由于其对工程施工成本欠缺了解而更加侧重与施工中的可操作性和安全性, 往往忽视了施工单位本身的利益要求。通常会导致施工方案的可操作性强, 但在经济方面达不到利润最大化, 甚至会减小施工单位的利润空间。如果将两者结合起来, 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这种问题的存在。

此外, 在设计过程中, 由于设计单位的施工经验存在一定不足, 在遇到较为恶劣的施工环境或复杂的地貌时, 往往需要征求施工单位的意见, 甚至很多时候是施工单位提出设计思路, 这就为施工方从设计阶段奠定了为自身谋取合理利益的基础。

基于这种情况, 对土木工程施工方案的设计, 成本控制人员应该积极参与, 与施工技术人员协调配合, 技术人员提出设计思路及意图, 成本控制人员进行比较论证, 以确保设计更加全面合理, 并能够为施工单位谋取更大的利润。

2 节流节支

在土木工程建设中, 加强对项目材料费用及劳务分包费用的控制就叫做节流。其中最主要的环节就是对施工过程中材料费用的控制。

2.1 对施工材料费用的控制

在土木工程建设中, 材料费用在整个项目建设费用中占据的比例一般都不低于百分之五十, 因此, 对材料费用的控制是项目成本控制的重点工作。对施工材料费用的控制就是在施工过程中对消耗的材料、物资进行价格上和数量上的控制, 努力将材料物资消耗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材料费用控制要从两方面进行, 一是对材料价格的控制, 二是对材料消耗的数量控制。笔者就此进行了分析:

(1) 对施工材料价格的控制。在我国现阶段的土木工程业中, 施工单位为了防止物资管理的疏漏, 对于大宗物资设备采购普遍采取的招标的措施, 这种措施虽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杜绝物资管理中的漏洞, 对于目前我国施工企业的采购而言是值得提倡的。但在时间过程中, 要注意广泛寻集投标的物资设备厂家, 并在招标制度上严格规范, 避免暗箱操作的现象。在招标过程中, 成本控制人员必须全过程参与, 必要的时候可以根据工程实际标价提出供参考的价格, 以方便物资管理部门进行正确的采购决额。对于小宗物资的采购可以由物资部门独立负责, 但要注意多选择厂家进行对比选择, 成本管理部门可在其中协调, 提供市场材料价格波动情况, 以便于物资部门的工作。

(2) 对施工材料消耗数量的控制。在土木工程建设中, 我国普遍的材料消耗控制办法是限额领料。也就是根据实际的工程量对材料的消耗额度进行确定, 并以此作为根据对各阶段的材料消耗进行控制, 但在实际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难点。首先, 由于土木工程的复杂性导致在同一项目中存在着施工特点不同的工程部位, 阶段不同施工工艺也存在很大的差异。这就决定了材料消耗定额不能完全将工程特点反映出来;其次, 定额是对社会劳动力平均水平的一中反映, 对于管理水平存在差距的施工单位而言, 材料消耗的额度也存在差别。所以, 材料消耗的定额数量并不能适用于所有的施工单位, 成本控制人员应该针对自身的施工情况及管理水平, 结合工程数量及定额数量进行成本控制, 以合理的确定材料消耗额度。

此外, 对材料消耗额度的计算也是一项繁复的工作, 对成本控制人员的要求除了要对现场情况及定额熟悉外, 还需要全面了解工程施工方法, 因此, 在土木工程建设中普遍存在成本控制人员不足的现象。目前我国的施工单位对于这种问题的解决大多是采取两种措施:第一是工长负责工程施工材料消耗的计算工作, 这不仅解决了人手不足的情况, 还能增强工长对于材料消耗控制的意识, 但同时也存在为了避免材料紧张而影响工程进度, 从而将消耗额度放大而导致不利于控制的问题;第二是对工程主要部位进行材料消耗的控制。这种方式将限额领料的方法进行了简化, 不仅减少了成本控制人员的工作量, 并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工程主要部位的质量控制, 但存在控制不够细致, 容易造成超耗的问题, 因此, 必须制定严格的现场检查制度, 避免故意浪费的现象发生。

笔者认为对于土木工程施工材料消耗数量的控制可采取以下措施:根据工程的实际施工特点进行分解, 将工程划分为几个等份的块, 分块进行控制;工长进行材料计划数量的计算, 成本人员对工程数量及计算额度的合理度进行审核。此外, 材料消耗数量的控制应该制定一套合理的奖罚制度, 以提高施工人员的材料节约意识。

2.2 劳务分包费用的控制

在土木工程项目中, 通常劳务分包费占据的份额比例较小, 但其中往往会包含部分不易控制的易耗材料费用及小型机具费用, 如果能对劳务分包费进行控制, 节约的资金也是比较可观的。我国目前的施工单位在进行劳务分包时, 除了确定分包队伍及劳务谈判外, 通常采取劳务招标的方式, 这样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施工单位选择价格合理的、优秀的劳务队。但现阶段我国的劳务市场发展不成熟, 劳务队伍良莠不齐, 且因为竞争激烈的方式通常以极低的标价投标, 但在实际施工中会采取一切可利用的措施提高要价, 如消极怠工、拖延施工进度等。一旦出现这种情况, 对于施工单位及劳务队伍而言都是不利的。施工单位由于项目进度的推迟可能会造成自身的不利影响, 如自身形象影响恶劣、社会效益低下等, 并且要承受来自业主方面的压力;而劳务队伍出现亏损, 一方面对自身信誉造成不利的影响, 且由于无法兑现对施工单位的承诺而造成自身在建筑市场的生存空间缩小。因此, 在招标过程中要注意以合理的低价进行招标, 并注意施工队伍的选择。

笔者认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可采取以下措施:

(1) 施工单位在对劳务队伍进行选择的时候, 要全面考虑劳务队伍的竞争力及其社会信誉, 以确保其水平和能力;

(2) 对劳务分包的成本进行计算, 做到心里有数, 且不可无故压低劳务分包价格;

(3) 对于各分包商也应该制定一系列的奖罚制度, 根据施工单位的实际情况, 拿出部分资金用于奖励在施工进度、施工质量及安全施工方面达到规定要求的劳务分包队伍, 以提高其施工的积极性, 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双方达到共赢。

3 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 我们可以清楚的认识到在土木工程项目建设中, 对成本进行控制主要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着手进行。除此之外, 工程建设的复杂性决定了一个完整的项目建成需要牵扯到各个方面。不仅仅是材料消耗费用及劳务分包费的控制, 还有各建设部门之间的工作的协调;与地方之间的关系处理;项目管理的费用;机械使用的费用控制等, 总之, 在项目成本的控制工作中, 既要充分调动成本控制人员及技术人员的积极性, 还要找项目成本控制经济与技术之间的结合点, 只有经济与技术统一协调, 互相配合, 才能达到既定的工程费用控制目标, 从而使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最大化。

摘要:在我国, 工程项目基本上是以招投标制度来确定, 当工程项目确定后, 整个工程建设的造价也就基本确定。在这种情况下, 企业要想增强市场份额并从中获得更大的利润, 最大限度地控制项目成本是唯一途径。因此, 在土木工程项目管理中, 成本管理和控制是重中之重, 它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命脉, 也是企业盈利能力和水平的直观体现。针对土木工程项目成本的控制 (开源节流) 进行浅论述。

关键词:土木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开源节流

参考文献

[1]李胜.浅谈施工企业的工程项目成本控制[J].山西建筑, 2011, (11) .

[2]马世栋.浅析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与管理[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1, (2) .

[3]夏国灿.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方法的研究[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10, (36) .

[4]席芩.关于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探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0, (16) .

企业成本控制方法改进研究 篇9

成本控制是指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过程中, 把“节省成本”和“避免成本”的思想作为原则, 以实现最佳的财务目标和提高资本的增值效益为目标, 运用现代信息科学技术的基本理论, 结合工程方法、组织措施和会计计量的多样化手段, 系统地规划和调节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资本耗费, 使得成本按照预期的方向发展, 同时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地对资本运动及其结果进行控制。成本控制是企业成本管理过程中的核心, 成本控制的效果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成本费用的高低。

二、成本控制目标的含义

我们对成本控制目标的认识往往集中在成本的降低方面, 现阶段主要存在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认为, 完成预定的成本目标是企业进行成本控制的目的, 通过实现预定的成本目标来降低企业的成本, 也就是说成本控制的目标是为了实现预先约定的成本目标。另一种说法认为, 在既定的前提条件下把将要实现的预定的成本目标作为成本控制的目标, 并在这个前提下, 采取各种办法和措施来改变成本发生的条件, 不断地降低成本。对于已经实现成本最低化的成本结构, 其成本的进一步降低如果单靠现在的科技水平是无济于事的, 一定要在技术革新和知识创新方面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这样才能使成本降下来。

三、成本控制方法介绍

常用的成本控制方法有以下几种:

定额成本法:它是根据成本的项目、现行消耗定额及计划价格从而制订的一定单位量的产品成本目标。使用定额成本法来计算产品的实际成本, 首先, 需要算出月末在产品和完工产品的成本定额, 其次, 分配计算出月末在生产产品和完工产品的成本区别。定额成本法需要事先制定定额成本, 才能进行成本的核算和差异的核算, 因此, 定额成本法主要适用于定额管理制度比较健全, 定额管理基础工作比较好, 产品生产已经定型, 各项消耗比较准确、不常变化的那些企业。

作业成本法:它的根本依据是“成本驱动因素”理论, 按照产品生产经营中发生的关于价值链和作业链、作业和产品的联系, 分析成本发生的起因, 成本计算的对象是“作业”, 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费用进行归集的同时又进行分配的关于成本的一种核算方法。作业成本法以作业为重点, 把作业作为成本计算的目标, 按照作业对资源的消耗情况把资源成本分配到作业, 然后结合成本动因把作业追踪到产品成本的形成、积累过程中, 据此得到最终产品的成本。

目标成本法:它是结合新产品的基本构想、设计和生产开始阶段, 进行“倒推式”的成本计算, 以达到降低成本、实现利润的目标。目标成本控制的重点是制定目标成本, 然后使用各种方法对产品进行改进、对工序进行设计, 从而达到产品的设计成本小于或等于它的目标成本的目的。目标成本法以企业的总目标为出发点, 以分级目标为具体目标, 在执行过程中重视各级人员的团结协作, 从而发挥全体人员的积极性、创新性。

四、成本控制一般存在的问题

1.成本控制的内容不全面

随着物价的上升, 人工的成本也在不断增高, 并且人力资源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着人力浪费、机构冗杂、薪酬不合理等现象, 同时, 管理人员以及技术人员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 导致在技术工艺改造、新技术推广等方面停滞不前, 多方面的问题使得生产成本居高不下。

2.技术研发投入不足

一般而言, 企业若要维持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 最重要的一点应该是提高其技术创新能力, 然而, 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主要受制于企业在技术开发上投入的力度,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公司要想降低产品成本, 就需要扩大业务范围, 增加研发投入, 提高技术研发水平, 进行公司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

3.成本控制的执行力度不够

公司虽然在成本核算方面实行统一核算和分级管理, 但由于各方面原因, 所进行的成本控制效果并不特别明显, 例如仅仅局限在生产、制造过程中产生的成本和费用的控制, 没有意识到上下游的其他企业和领域对本企业成本控制的影响。

4.成本控制方法比较落后

一般公司现行的产品成本控制体系还很不完善:一是成本管理的手段以手工操作为主, 成本管理的模式单一, 仅仅依靠现行的产品成本控制手段已经无法适应新的市场竞争要求。二是公司采用静态的成本控制方式, 比较关注企业的短期盈利能力, 并且成本控制策略似乎并没有完全体现成本的战略。

五、公司成本控制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1.缺乏现代成本管理意识和战略观念

很多公司缺乏现代成本管理意识, 保持着传统的成本观念, 成本控制范围和内容上仅限于生产领域和制造成本, 在成本管理上只重视宏观需要, 仅仅注重生产和销售, 对成本控制不够重视, 没有认识到其重要性。现代成本控制的基本要求是成本信息提供的及时性、全面性和准确性, 传统的成本控制只立足于短期效益, 缺乏对生产经营全方位的考虑。

2.缺乏严谨、完善的成本控制体系

严密的成本控制体系是企业经营管理所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据了解, 大多数公司没有有效的成本管理机制, 缺乏内部成本控制措施, 公司制定的控制措施只是“走过场”, 并没有得到贯彻执行, 造成了成本原始记录模糊、验收管理不及时及财产清查也不彻底等, 使得企业成本控制在决策的时候出现错误, 从而影响了成本控制的效果。

3.成本控制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不健全

一般情况下, 公司既缺乏成本管理的内部约束机制, 也未能有效执行成本控制激励和奖惩机制。公司现有的业绩评价体系是以经济责任制考核的形式体现的, 内部控制存在着:考核内容不全面、考核指标不完整、只考核到一级部门等现象。另外, 由于成本节约计划的推行未与激励机制挂钩, 奖惩措施力度不够, 导致员工对于成本控制的积极性不高, 采用这种成本控制方法, 也只能够起到不太明显的效果。

六、加强公司成本控制的几点建议

1.增强现代成本管理意识, 实行战略成本管理

在战略成本管理事前阶段, 公司从管理层到员工都应该加强成本控制的理念。首先, 使用战略定位分析工具, 确定企业的发展战略。其次, 公司管理层应加强对成本控制的认识、定期对员工进行成本控制方面的培训, 提高员工的成本控制意识, 最终在企业内形成较好的氛围来进行成本控制。

2.建立完善的内部成本控制体制

在战略成本管理实施的事中阶段, 公司需要在机构设置、管理职责、职责权限等方面, 建立完善的成本控制系统。一方面从成本管理的需求开始, 另一方面还得与公司内部的结构组织相一致, 从而使得组织机构内部得到更加全面的调整。

3.加强供应商的管理, 降低采购成本

公司可以运用互联网技术更好地实施成本控制, 将生产信息、库存信息和采购信息连接在一起, 实施实时采购。公司应将成本管理重点置于供应商管理, 需要建立供应商准入制度, 公司应完善采购制度, 进一步降低原燃料的采购成本, 实施采购招标, 采取定价、采购分离政策。另外, 公司应加强原材料的存储管理, 减少废旧损失, 实现定额管理。

4.加强研发投入, 利用价值工程降低产品成本

企业应结合价值工程理论对产品进行研发, 使得产品功能在达到最佳的同时结构也更合理, 企业应处理好投入和产出的关系, 对不同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然后找出最经济的方式, 从而达到降低成本, 提高效益的目的。

5.优化成本控制组织结构, 降低运营成本

组织架构是企业成本管理的重要一环, 直接关系到组成的团队、配备的人员、工作的效率及组织的执行力, 合理的组织结构可以提高团队工作效率、形成和谐的工作环境, 进而降低运营成本。

综上所述, 成本控制对于企业来说尤其重要, 任何企业都不例外, 所以企业要想谋得长远发展、在众多企业中立于不败之地, 就必须建立和健全成本控制体系, 强化成本预算约束机制, 创新成本管理思想, 实行切实有效的成本控制方法, 同时, 从整个成本控制体系出发, 压缩各方面的成本, 以实现利润最大化。

参考文献

[1]王振军.基于作业成本法的目标成本控制方法研究[J].煤矿现代化, 2010 (8) .

[2]林晓丽.浅谈企业成本控制中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商业, 2009 (2) .

[3]杨映东.浅论如何加强企业成本控制[J].现代商业, 2011 (1) .

[4]孟宪杰.浅谈工业企业成本控制[J].中国集体经济, 2010 (7) .

成本控制方法研究 篇10

我国的水电站建设, 是我国现今水利水电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水电站在建设的过程中通常需要较长的施工工期, 且施工中所涉及到的项目、内容以及对于周边环境造成的影响较大, 就使得我们做好其成本控制工作对于整个水电站项目的建设成本以及未来效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我们要想做好项目的成本控制工作, 就需要在水电站施工的设计、采购以及验收等全过程中对其进行全面的监督与控制, 从而为工程的整体成本进行节约。而在这个方面, 我国的彭水水电站在施工的成本控制方面则具有非常典型的效果, 对此, 我们就对我国彭水水电站施工的成本控制方法进行一定的研究。

二、水电站项目施工成本控制的重要性

在水电站项目施工的过程中, 其成本控制可以说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工作, 而对于施工单位来说, 其要想在我国目前非常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具有更好的发展, 就需要做好对于项目成本的控制, 从而在良好成本控制的基础上更多地提升企业所能够获得的经济效益。而如果企业不能够对这种成本控制工作的重要性引起充分的认识、不能够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贯彻成本控制工作的相关政策, 那么就会使自身逐渐减弱, 对于企业未来的发展以及更大利润的实现都是非常不利的。

三、彭水水电站简介

彭水水电站位于乌江干流下游, 是乌江水电基地的12级开发中的第10个梯级, 其上游为沙沱水电站, 下游为乌江银盘水电站, 电站坝址以上流域面积69 000平方公里, 占乌江流域总面积的78.5%, 坝址多年平均流量1 300立方米/秒, 年径流量410亿立方米。正常蓄水位293m, 死水位278m, 调节库容5.18亿立方米, 为季调节水库。水电站装机容量175万Kw, 年均发电量达63亿千瓦时, 总投资121.51亿元。电站距负荷中心区仅180km, 是重庆市不可多得的水电电源点。2003年3月份开始施工, 于2008年实现一年内5台机组全部投产目标, 2011年底随着通航系统通过验收, 电站主体工程全部完工。在整个施工过程中, 水电站的工期比预计工期提前完成, 且对于投资控制方面也具有非常好的效果, 是我国后续水电站建设成本控制工作中值得学习的一个案例。

四、彭水水电站项目施工成本控制方法研究

(一) 项目造价控制

对于编制执行的预算方面, 需要我们对整个项目的投资情况做好事前的预测。对于彭水水电站来说, 其核准概算按2005年一季度价格水平编制, 而在2005年, 该电站地下厂房、大坝及通航建筑工程等主体工程已完成招标工作, 具备编制更加细致的执行概算条件。为了在水电站建设的过程中能够获得更为准确的工程造价以及预测情况, 项目方也更早的对工程进行了执行概算工作的预算, 从而为工程造价控制提供了更为明确的目标。

(二) 鼓励设计优化

水电站的设计费用, 虽然在整个水电站施工的过程中占据着非常小的比例, 但是却会对整个工程的建设造成非常大的影响。所以说, 水电站项目的设计环节对于整个工程具有非常大的作用。而在彭水水电站项目中, 负责企业则对于设计的重要性引起了非常高的重视, 并通过设置规划方案目标奖励以及设计专项奖励的方式来充分调动工程设计人员的积极性, 进而更好地在发挥设计人员自身特长的同时使工程的整体成本得到降低。比如在水电站项目渗控工程方面, 为了保证工期及时, 并且在减少施工难度的同时减少工程的投资, 工程企业则专门同相关的设计方签订了灌浆实验的合同, 并通过实际现场实验的方式对大坝防渗主帷幕边界进行了优化设计, 从而有效地在渗控工程前期进度落后的情况下不但按期保证了项目顺利下闸放水, 同时也为整个工程的实际投资节约了5 000余万元。

(三) 减少物资周转

彭水水电站的坝址, 为一个较为明显的峡谷地形, 左右两边的地势都非常的严峻陡峭。对此, 就为我们实际施工场地的设置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在场地布置方面非常的狭窄, 且混凝土、变电站以及现场的办公场地就需要现场进行挖掘, 而对于施工所需材料存放的仓库以及营地都需要挖掘弃渣场地进行。面对此种情况, 为了能够更好的节约设备对方用地、减少物资材料占地, 从而能够更好的节约物资仓储、设备方面的周转成本, 彭水水电站的施工方特意使用了不存在库存的管理方式。对于这种管理方式来说, 业主单位在现场工地方面并不需要设立专门的材料仓库, 而是仅仅需要施工方在工地建立起一个临时性的过渡物资储备仓库即可。而在材料的供应方面, 则会根据施工的需求来联系供货厂家, 并根据施工方的计划以及调度情况将所需的材料运送到施工单位的临时仓库之中, 并由于监理、施工以及业主这机房共同对这部分材料进行收货以及验收。通过这种方式, 能够在施工方需求材料时再联系材料的供应商, 能够有效地减少物资材料在实际供应过程中所出现的管理费、仓储费以及转运费用等等, 同时也能够非常好的减少这部分材料在实际运输以及周转过程中所出现的物资损耗情况。而为了避免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对这部分材料可能出现的倒卖情况, 对此建立起材料核销办法, 并且在施工结束之后对这部分材料进行核销, 尤其是对于混凝土、材料管理等方面供需量较大的材料进行更为细致的核销, 从而更好的对施工成本进行控制。

(四) 严格执行招标制度

在工程项目建设的前期降低竞争成本也是我们水电站项目施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方式, 是我们对整个工程的成本进行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对此, 项目企业则可以根据上级部门以及我国招投标法的规定对项目中金额数目较大工程的监理、施工以及设备制造等过程中都以公开招标的方式来选择最好、最优的项目承包人。而对于部分具有较高专业技术要求、且具有一定的行业垄断现象时, 为了避免由于招标人过少而出现高额利润的项目, 则需要企业对于当地相关市场行情进行全面、细致了解之后以公开招标的方式主动对投标人进行吸引, 并以多联系投标人的方式对项目造价进行降低, 进而更好地减少工程之中的不合理利润。对于项目涉及金额数目非常小、并不适合使用公开招标方式的项目来说, 项目公司则可以通过问价、比价的方式向当地市场中所存在的多个承包人进行价格方面的咨询, 并在对市场价格进行多方查询、多方比对的方式对项目的最优承包人进行确定。通过这种更为公正、灵活的方式, 则能够在引入市场竞争的情况下有效的对项目投资情况进行降低。

(五) 编制总结算报告

由于水电站工程同其它类型的工程相比具有投资大、周期长以及涉及费用多等特点, 就使得对于这部分工程进行总结算编制的工作相比其它项目项目具有更大的难度。对此, 就需要项目的辅助企业能够在水电站整体工程即将施工完毕之后以专题会议以及同项目业主共同办公的方式对施工合同所存在争议的环节进行进一步的协商, 从而能够保证在一个较短的时间范围内对整个主体工程合同进行结算, 进而为后续整个水电站工程结算工作奠定了更高的基础。在总结算编制阶段, 也成立了以合同部门为主, 物资、财务以及工程等专业为辅的小组, 来共同对工程所涉及到的各类数据进行整理, 并对此建立起相应的数据模型。通过这种方式, 彭水水电站在项目整体工程完工半年时间以内就良好的完成了工程总结算的编制工作, 从而在节约成本、节约时间的情况下完成了项目的顺利结尾。

五、结束语

总的来说, 在水电站这种大型项目施工的过程中, 做好施工成本的控制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在上文中, 我们以彭水水电站为例对于水电站施工全过程中对于成本控制的方式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而在实际工程建设的过程中, 也需要我们能够充分的联系实际, 从而以更具针对性的方式做好项目的成本控制工作。

参考文献

[1]陈霞, 张慧.浅谈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1 (2) :251-252.

[2]杨映东.浅论如何加强企业成本控制[J].现代商业, 2011 (2) :67-68.

[3]周有贤.浅谈某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中的问题[J].中国住宅设施, 2009 (11) :37-39.

[4]张丽娜, 张健.论建筑工程的成本预测与控制[J].科技传播, 2010 (14) :101-103.

成本控制方法研究 篇11

摘要:企业集团是企业发展的高级阶段,也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企业集团具有自身的优越性,然而,我国大型企业集团,无论是国企还是民企,随着集团成员数量的增加、资产规模的膨胀,其盈利能力却在不断萎缩,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越来越大,企业不但没有显现出集团化优势,反而为集团化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并且,我国企业集团的财务控制普遍比较薄弱,其中,没有结合集团实际找到切实可行的财务控制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原因。

关键词:企业集团;财务控制;控制模式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8-0090-02

一、控制模式

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的具体模式多种多样。控制强度是指母公司实施统一控制的职权范围,即集团化管理权限的划分。不同战略、行业类型和竞争环境下,集团与下属子公司、分公司和事业部对资源的控制与使用呈现明显差异。但无论何种控制模式,都无一例外地对资金采取高度集权控制模式,即对资金的控制模式不受集团类型和所处发展阶段的影响,这反映了财务管理“现金为王”的理念。除资金控制权外,适合集团总部统一控制的权限还包括投资决策权、对外融资权、收益分配权、人事管理权、薪金分配权、采购配送权以及研发、品牌标识、广告宣传等方面的权力。对这些权限的界定与选择构成企业集团的控制强度。控制广度是指纳入企业集团管理控制的下属分公司、子公司和事业部的范围。控制广度由控制能力和控制需求两方面决定。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将集团总部对各级子公司、分公司和事业部的管理模式按照控制强度和控制广度分为四种类型:适度分权重点控制型、适度分权全面控制型、高度集权重点控制型、高度集权全面控制型。其中,高度集权全面控制型是多数跨国公司在一级法人治理结构下采用的控制模式,适度分权重点控制型则是企业集团统一控制的最低要求。

二、集团企业财务控制方法

由于企业集团及其财务控制的复杂性,加之长期以来对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的忽视,我国企业集团的财务控制普遍处于较薄弱的状态。总体来讲,财务控制制度和机制不健全,财务控制方法简单,控制效果较差。

1母公司对子公司的资本控制是财务控制的核心

资本控制是企业集团进行财务控制时首先应考虑的因素。根据资本结构理论,资本结构中包含一定的债务对于公司来讲是有利的。但是,借债意味着融资风险增加,借债越多,破产的可能性越大,破产成本越高,因此,借债要有一定的限度。委托代理理论说明,资本结构是影响管理者行为的重要因素,通过资本结构的控制可以有效地约束管理者及其子公司的财务行为。由于存在债务资本,企业必须保证一定的资本收益率水平,才能偿还到期债务。所以,企业管理者会倾向于提高资本的收益率,减少或停止不盈利和盈利率低的项目,从而达到投资者的目标要求。然而,举债筹资可能导致另外一种代理成本。所谓母公司对子公司资本结构的控制首先是指母公司对各类子公司投入资本比例的控制,其次是指母公司对各类子公司发展孙公司时投入孙公司的资本比例的控制。一般而言,母公司可根据各子公司生产产品的特点、经营领域的不同以及对母公司的重要程度来决定其投入各子公司(或子公司投入孙公司)的资本比例。母公司对子公司的资本结构控制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方法是下达子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和资产负债率等具体指标;另外,母公司应该对因母公司对各类子公司、孙公司投资而形成的资本层次进行控制,以避免管理的失控、资本的流失。企业集团的资本层次一般控制在三级之内,即母公司、子公司和孙公司。

2财务结算中心是财务控制的关键

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直接对象是资金,所以,掌握和控制资金的流入和流出成为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财务结算中心是企业集团内部设置的,以管理、协调集团内各子公司资金为主要业务的职能部门。财务结算中心除了与外部银行相类似地完成企业集团内的结算、信贷、出纳等工作,还应该能及时分析各单位经营状况,为管理决策及内部业绩评价提供更多的支持财务结算中心的职能包括如下六个方面:资金调剂、资金融通、资金结算、内部监控、资本运作和资金计划。财务结算中心的基本运作模式是资金集中统一管理,统一对外筹资、纳税(部分财务结算中心统一采购重要原材料,统一进行固定资产投资及管理);内部单位有偿使用流动资金,在财务结算中心存款、贷款,并通过财务结算中心对内外办理结算。在企业集团财务控制中,财务结算中心是内部资金控制的实施者。根据企业集团的不同情况。企业集团财务结算中心可以有几种形式,即资金结算中心、集团内部银行和集团财务公司。

3全面预算管理是财务控制的基石

全面预算管理不同于我国传统的企业计划,它是现代大中型工商业企业与成熟的市场经济相结合的产物。对企业来说,全面预算管理适应了我国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要求,它以预算为核心,兼备控制、激励、评价等贯彻企业经营战略目标的机制,成为企业内部控制和监管的基础。会计委派制度下的监督、企业绩效评价制下的经营考核、专业会计管理制度与内部银行制度下的控制调度。都是以全面预算为基础的。在监控体系中,全面预算制度不仅仅是一个量化的参照系,更重要的是,它方便及时获取管理信息、经营信息,优化整个集团的资源配置。在预算的编制中,企业可以全面判断市场潜力和企业竞争力。在企业集团的财务控制方面。尤其需要加强预算控制。

4财务报告管理是财务控制的枢纽

由于企业集团规模大、层次多,有必要在整个集团范围内建立一套财务信息报告体系,以保证财务信息报告的畅通、高效、准确和及时。对企业集团的各层次尤其是母公司来说,要想了解整个集团的状况,据此分析集团的发展并作出决策,最有效的途径是取得会计数据。而会计数据的取得途径就是各种财务报告。这一过程体现在各子公司的财务报表定期向母公司财务部门报送,使母公司管理层获得各子公司的财务信息,并且经过财务部门汇总合并后,得到整个企业集团经营运作的情况和财务信息。对各类财务报告的编制和报送要有明确的规定,如编制格式、编报周期要求等,为管理层提供综合的或专项的经营管理信息。

5内部审计监督是财务控制的重要手段

内部审计是企业集团实施财务监督的重要手段,也是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公司内部治理还是外部治理,一个重要的和关键的环节是所有者能够正确评价经营者履行受托经济责任的情况,而审计正好担当此任。对审计的需求已不仅仅是资本所有者的单方需求,而是资本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共同意愿,审计的作用在平衡信息不对称、促使股东利益与经理人员利益最大化和使代理合同有效执行的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因而审计在企业集团财务控制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已成为财务控制的重要手段。

6财务总监委派是财务控制的有效途径

财务总监委派制是企业集团财务控制中解决委托代理问题的有效方法。因为所有者依据委托代理理论设计的激励机制,仅能缩小却不能从根本上消除所有者与内部人效用目标之间的差异,从而也不可能完全避免内部人的种种败德行为。实施财务总监委派制是完善控制机制的有效手段。首先,财务总监能监督管理者,保证“用手投票”机制的健全。其次,能掌握充分信息,降低监督成本。无论是股权代表还是公司内的其他监督主体,他们掌握的信息都不可能比经营管理者多,而要掌握与经营者对等的信息,又要付出很高的代价,财务总监掌握的信息却很充分,在很多方面还胜过代理人,因而,任何不利于股东的经济行为都会置于财务总监的监控之下。我國大部分国企目前都进行了公司制改造,会计委派制度推行后,对规范会计秩序、减少“内部人控制”现象、遏制国有资产流失、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等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成为企业集团对下属公司实施监控的核心。实施财务总监委派制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确定财务总监的委派方式,虽然财务总监委派制主要是作为解决委托代理问题而出现的,但对于企业集团来说,由于存在多层次的产权关系,所以,其委派方式有不同的选择。财务总监委派方式主要有董事会委派制,即由董事会向公司管理当局委派财务总监的制度;母公司委派制,即由母公司向子公司管理当局委派财务总监,对子公司的经理及其行为进行监督。当然,会计委派制度也存在一定的局限,如委派会计的职责、权限、与被委派单位的关系等,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近年来一些集团公司实践的重点。

成本控制方法研究 篇12

近几年, 随着我国房产市场的持续升温, 众多资金纷纷流入了房地产业。大量资金与投资方的涌入, 使我国房地产业的竞争变得异常激烈。为了稳定房价, 国家出具了“新国五条”等一系列限制性政策。在这种背景下, 我国房地产企业若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 有效的成本核算与控制措施必不可少。也唯有房地产企业的管理者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加强对成本控制的重视, 挖潜绩效、开源节流, 增加企业的获利能力, 方能在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生存与发展的空间。

二、当前我国房地产企业在成本核算与控制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房地产企业管理者对成本控制的意识有待加强

目前, 我国大多数房地产企业的管理者在追求高盈利的同时, 成本控制意识较为薄弱, 并未对企业运营的全过程, 以及参与企业运营的各项要素、全部部门与人员实行全面的成本控制措施。随着国家限制性政策的发布, 以及愈发从紧的银行信贷, 房地产企业的发展道路越来越窄。唯有加强对成本控制的重视程度, 实施全面成本核算与控制措施, 才能引导企业在竞争中不断获得发展机会。然而很多房地产企业管理者的眼光过多的停留在企业销售业绩上, 对成本控制较忽视。或者有些管理者认为成本控制属于财务范畴, 是财务部门的工作, 并未从企业整体的角度设计合理规划。

(二) 房地产企业的成本信息质量不高

目前, 我国房地产企业的成本信息无论是在准确性、全面性, 还是在及时性等方面的质量均不高。主要原因是房地产企业建筑项目通常较大, 若要具体确定每一分项成本难度极大。而且, 有些房地产企业内部管理水平与会计人员的业务能力有限, 导致成本反映不真实, 财务指标也存在缩水情况。详细原因见表1。

(三) 房地产企业成本控制机制亟待健全

目前, 虽然随着政府对房产市场的“打压”, 越来越多的房地产企业的管理者逐渐开始认识成本核算与控制的重要性。但是其内部的成本核算与控制机制却并不健全, 使得房产项目的开发与销售好坏区分度不大。这种对成本管控考核或奖惩不到位的现象容易给未来的成本控制工作带来难度与损失。另外, 目前的成本核算与控制工作基本由财务部门负责。但是, 这种成本管控是一种“事后”模式, 不仅缺乏事前预算、事中监督, 而且在时效性上也相对滞后, 与现代企业的管理要求相差甚远, 无法及时发现与追踪成本管控的实际问题并对症下药。

三、房地产企业成本核算与控制的内容

房地产企业的成本核算与控制包括房产企业从建设项目的立项, 直至房产销售的全过程。有效的成本核算与控制措施, 能够帮助房地产企业降低投资成本, 快速回收资金, 并能有效保障国家、债权人, 以及企业自身的合法权益。总体而论, 我国房地产企业的成本主要包括以下两类。

(一) 项目初期即可确定的成本

在房地产企业的众多成本中, 土地成本、管理成本、财务成本在发生期初通常即可确定, 而且日后变化不大。因此, 笔者将这类成本归为项目期初即可确定的成本。

土地成本主要指在土地获得阶段所发生的地价、契税、拆迁补偿费等各类支出, 在房地产企业的总成本中大致约占30-35%。土地成本在房产项目的整个开发过程中变化不大, 可将其归为沉没成本。

管理成本主要指房地产企业为了有效管理与组织项目开发和各项经营活动而产生的成本支出, 比如员工工资、行政管理费等。在房地产企业的总成本中大致约占2-3%。

财务成本主要指资金使用成本与企业所缴纳的各项税费支出, 在房地产企业的总成本中大致约占6-8%。

(二) 发生前后测算差异较大的成本

有些成本在项目期初不可确定, 并随着建设项目的开发过程而不断变动, 前后测算差异较大。这类成本是房地产企业成本核算与控制的重点, 主要有工程成本与营销成本两类, 其中工程成本是控制重点。

工程成本在房地产企业的总成本中大致约占50-55%。主要指在土建、装饰装修、机电安装、消防、弱电配置等方面产生的成本支出。

营销成本主要是指在房产销售及项目推广过程中所形成的的各类费用, 比如推广费、广告费、销售费等。在房地产企业的总成本中大致约占5-8%。

四、房地产企业成本核算与控制方法

(一) 如何核算与控制项目初期即可确定的成本

1. 关于土地成本

首先, 房地产企业应加强与政府的沟通协商, 尽量争取优惠政策, 尤其是在税收优惠方面。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争取“高容积率”, 以降低土地成本。倘若是其他房产企业转让的土地, 则应在交易之前仔细研究与调查区位环境、地理位置等, 将风险降至最低。并且, 积极与转让方沟通谈判, 尽量延长付款时间, 减少资金使用成本。

2. 关于管理成本

管理成本的核算与控制要从企业日常工作入手。首先要在企业内培养员工树立节约成本的意识, 使全员参与进成本管控的过程中。在企业日常管理中尽量减少不必要支出, 以降低管理成本的消耗。

3. 关于财务成本

房地产企业应根据会计准则, 以及国家对房地产企业的相关制度与措施制定资金使用计划, 合理安排资金运用方向, 以保证项目的资金链, 发挥资金的统筹优势。对此, 房地产企业各部门之间应积极配合, 尽量延缓资金的支付时间, 最大限度的降低资金的使用成本。

(二) 如何核算与控制发生前后测算差异较大的成本

1. 关于工程成本

首先, 房地产企业应根据以往经验, 并参照市场价格、宏观政策等因素, 合理确定成本核算与控制目标。确定成本管控目标之后, 企业财务部、工程项目部等应及时将成本进行项目拆分, 比如可分成安装工程、装饰装修工程、土建工程、弱电工程、消防工程等, 以便于企业在决算时可根据分解后的成本管控目标设计成本控制措施。此外, 在工程物资采购过程中, 应对各工程分别编制标底, 并货比三家, 降低采购成本。对分包商、承包商, 应本着“三公”原则 (公平、公开、公正) 广泛吸收, 利用充分的市场竞争环境, 降低工程成本支出。

其次, 房地产企业项目管理部门应在预测成本前对建材市场进行充分调研, 及时了解市场上的新材料与新工艺。对于价格低廉的替换材料进行可行性调查。一旦证明具有可行性, 则应考虑选择质优价廉的材料替代原有的建筑材料, 降低工程成本。同时, 对由新工艺构成的新施工方案也应进行严格考察与测试, 必要时考虑替换传统工艺, 利用新技术降低企业整体的工程造价。

再者, 准备工作要完备, 人员工作经验要及时更新。俗话说“金无足赤, 人无完人”。因此, 在不断变化发展的经济环境下, 房地产企业应对招标等工作进行积极准备, 不断完善工作所需内容。另外, 无论是宏观环境还是企业内部经营运作, 都处于不断前进之中。对此, 房地产施工等人员应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技能与知识, 及时了解新材料、掌握新工艺, 为企业成本节约做好准备。

最后, 做好成本评审工作。第一步, 便是要明确造价、工程项目等部门的人员分工与签字权限, 目的是杜绝不实交易与虚假签证。凡是工程项目出现变更, 要根据合同规定及时增减预算成本。同时, 工程物资采购经办人员不得随意变更, 也不得由一人经办全部采购事宜。

2. 关于营销成本

营销成本在整个房地产企业成本支出中所占比例不足一成。因此, 营销成本不是房产企业成本管控的重点。但是, 有效的成本核算与控制仍然必不可少。房地产企业应及时编制广告支出预算与营销推广计划, 不仅能从宏观角度实现有效控制房地产企业营销成本的目的, 还能及时根据市场情况的变化, 针对不同项目采取相对“灵活”的项目推广措施。另外, 在采取广告推广时, 应尽量选择“招标”方式, 以寻求“质优价低”的广告制作方, 合理控制营销成本。

摘要:无论何种企业, 其生产经营的最终目的都是盈利。而在价格与宏观环境等因素基本不变甚至不断打压的前提下, 若要追求最大化利润, 良好的成本控制是关键。在此, 本文立足于房地产企业, 以成本控制为研究视角, 通过分析我国房产市场的当前现状, 对成本控制与防范展开探讨, 并提出相关建议与措施, 希望能够对我国房地产企业的成本管控略尽绵薄之力。

关键词:房地产企业,成本核算,控制,措施,防范

参考文献

[1]张媛媛, 王银生.房地产项目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J].财会研究, 2011 (15) .

[2]张莹璞.房地产开发过程中的成本控制[J].建筑设计管理, 2010 (03) .

[3]杨旭辉.浅析房地产开发企业建筑成本控制[J].建筑设计管理, 2010 (02) .

上一篇:管理专业学科基础课下一篇:资金拨付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