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机械新进展(精选12篇)
石油机械新进展 篇1
一、21世纪的现代石油工业
自从1859年以来现代石油工业的出现, 石油为人类工业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可以说世界石油工业是一个发展及其迅速的工业。它为人类在改造大自然的同时也取得了从来没有过的荣誉与成就。但是后来就出现了几次让整个世界为之颤抖的石油危机。总体来说, 20世纪的得石油工业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有低谷同时也有高潮, 这样人们感到很茫然, 不知道在这个地球上到底还有多少油气资源可以供人们开采。只能靠着现在能用到的手段尽量多的发现油气资源, 尽量的可以开采出更多的油气。到目前为止, 石油工业仍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人们也对此充满了希望, 不过随着油气资源的不断减少以及人们对油气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 这也是能看得出像油气资源这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有多大。
曾经有人说21世纪会是石油时代终结的时代, 毕竟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油气的消费与油气的出产量达不成正比, 而油气资源的需求量还在持续不断的增加, 人类已经通过各种不同的手段从地下开采石油超过一个多世纪了。如果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的话, 在21世纪将不会再有石油出现。然而在21世纪, 人们还得继续依赖者油气资源进行持续的发展, 对油气资源的需求会更加的增长。那么在这里笔者想根据自己一些有限的认识和认知来对21世纪的石油工业展望一下。
(一) 21世纪世界石油工业发展的最大的制约就是有限的油气资源
短期油气资源展望:
总的来看, 丰富的世界油气资源还是能够满足最近几十年人类对油气资源的需求的, 不过人们也应该看得出油气资源在分布方面明显的出现分布不均的状况。剩余的石油探明可采储量在不断得增长, 但是人们对世界油气资源的需求也在快速的增长。
其实地球上的油气资源要比人们想象中的还要丰富。到2030年之前, 世界主要的能源供应还是油气大约能占到能源供应的百分之六十, 可见一斑。2030之后人们会在天然气的使用上快速增加, 因为天然气既环保又经济。
2005年6月的一次能源统计对2004年世界的剩余石油和天然气的可采储量以及世界石油的产量进行了统计, 基本上的地区分布特征都与油气杂志的统计相同, 见表1。
表1数据表明, 在世界石油天然气的剩余可采储量还是非常丰富的, 能够满足人类在未来几十年内对世界油气资源的基本需求的。
(二) 21世纪人类对油气资源的需求展望
现如今世界上能够获得新的石油供应, 是因为石油工业是一个长期的事业, 所以政府以及石油公司在10年甚至15年前做出的决策。一个概念, 我们今天对油气资源所做的预测和油气事业发展的预测, 都会对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
经济的增长与能源需求的增长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干系。没有可靠的能源的供应, 经济就不有增长, 对于能源需求量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能源消费者的数量。
二、常用的钻采机械的组成
目前, 在世界范围内, 常用的钻井方法是旋转式的钻井法, 相应用到的设备主要就是转盘旋转钻机。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 慢慢出现了各种形式的钻井设备。
钻机的组成主要分为8个部分:旋转系统、起升系统、动力驱动系统、传动系统、控制系统和检测显示仪表、钻机底座和辅助设备。
采油的设备主要是将天然气、石油井下边的天然气或者石油采集到地面上来的一种装置, 油田采油主要是机械采油、自喷采油、采用各种能够条采油出油率的三次采油, 设备主要有相关的阀门、采油树、采油油管、油水分离装置等等。
三、现代钻井机械新发展
1激光石油钻机。有专家认为激光钻井将会是21世纪的石油天然气钻井的一次革命性的突破, 就像20世纪初的旋转钻井代替顿钻一样带来的一次彻底的突破。主要有这么几个优点:可以提高机械钻的速度、降低钻井的成本、减轻磨损、减少钻井的时间、可以准确的控制井眼、最大限度的减少甚至取消使用同心套管。
2交流变频电驱动石油钻机。这是一种从国外引进的一种先进的电驱动石油钻机, 能够满足石油钻井工艺具有交流电驱动钻机和机械驱动钻机的非常优越的性能。主要的特点体现在它可以使电动机的短时增距倍数达到1.5-2以上, 这样就大大的提升了钻机的能力;比较容易实现钻机的智能化、自动化以及对外界变化的适应控制;交流电机价格便宜、体积小、维护费用低。使用的时候更容易操作和管理;安装、搬迁、拆卸更加的方便灵活。
3连续揉管石油钻机。这种钻机始于20世纪50-70年代, 在上世纪90年开始被使用在油田工业上, 它在钻具、钻机、钻井液设计理念等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主要有节约费用、节约时间、占地面积效、减少钻井液漏失等的优点。
4套管石油钻机。套管钻井则是一种全新的钻井工业技术, 它被称为是21世纪钻井技术前沿的技术, 98年开始正式用于石油工业上。主要的特点有: (1) 节省大量的钻井的管材, 节约费用; (2) 简化了钻机结构, 降低了钻机的成本, 是钻机更加方便, 容易搬迁和操作; (3) 可以降低钻井的成本, 与常规的钻机钻井相比, 所需要的费用可以节省百分之三十, 经济效益十分的明显。
参考文献
[1]苏义脑.螺杆钻具研究及应用[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1.
[2]西安石油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教研室.石油机械新进展[J].2002 (07) .
石油机械新进展 篇2
制药工程是一个化学、药学(中药学)和工程学交叉的工科类专业,以培养从事药品制造,新工艺、新设备、新品种的开发、放大和设计人才为目标。与制药工程专业密切相关的行业主要是制药工业,包括传统的化学制药、生物制药、中药制药和药物制剂,一些医药中间体生产企业、一些保健品生产企业也与制药工程专业有关。世界药品市场的增长率为5%~7%,中国药品市场的增长率为28%左右。其中,老年人和儿童仍然是药品消费的重要对象。国外制药企业发展非常快,基本形成了以超大规模制药集团为主体的制药工业,一些小公司的生存空间相对较小。国内医药企业的发展趋势良好,外商独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国营企业、民营企业等不同所有制和管理模式的制药行业已经形成了一个非常大的产业群。
目前,我国药学研究领域、中药及中成药研究、制剂研究、新药研究、生物技术等都还处于比较落后的水平,而随着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工程、超微量分离分析技术和药物分子设计、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迅猛发展,同时,国际药品市场竞争日趋激化,使我国医药面临重大的挑战和历史机遇,因此,我国的医学工作者,应当把握好药学研究的战略重心,为21世纪我国药事研究找出根本出路。传统中药研究进展
中医药有着数千年的历史,是我国的一个伟大宝库,在世界上有重大影响,WHO 召开的第28届世界卫生大会(WHA)上通过的决议中,首次提到传统药对人类健康的巨大贡献,并呼吁各成员国予以重视,目前约有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销售和使用中药,中药在全球医药市场的地位日益提高,这无疑对我国的中药研究与开发,并走向国际市场是一个良好的机遇。据统计,我国药用资源种类达12694种,其中药用植物383科233属11020种,药用动物414科87属1590种,药用矿物84种,其中植物来源的占9O,这无疑为发展我国传统医药提供了广阔前景,目前为止,我国先后对400多种中药材做了较深入的化学成分与研究,填补了一大批中草药化学成分空白,筛选出800多个生物活性成分,目前已完成500多种中药的传统炮制经验的收集整理及技术规范制订,在遵守古老炮制的基础上对近IO0种常用中药进行现化炮制技术。但与此同时,我国中药材还存在许多问题,如品种混乱退化、质量下降、生产管理粗放等,所以必须加大力度,在坚持中医中药理论的基础上,继承和创新并重,以治疗急症、重症为重点,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对中药进行研究加以提高,并通过剂型改革研究出科技含量高,有完善的质量标准,药效确切,服用方便的中药新剂型,促进中药材的标准化、国际
化。生化制药研究
生化药物正成为跨世纪发展的主要药源之一,发展前途极其广阔,为世界各国所重视,并迅速发展成为制药工业的一大领域,90年代初,生化药物已达500多种,常见的也有200多种,我国生化制药,尤其是对干扰素、胰岛素、尿激酶、过氧化物歧化酶、肝细胞生长因子,鱼油多不饱和脂肪酸牛磺酸等的研究近年来均取得明显进展,我国生物技术的研究开发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目前已有10多种基因工程药物和1种疫苗批准上市。
随着生化药物研究的巨大进展,许多医学上的疑难杂症将得以治疗,一个全新的制药工业体系将应运而生,因此,生化药物未来发展的方向将是应用生化理论,扩大开发新资源,利用现代生物新技术,大力发展新型药物,发掘中医中药宝库,创造具有我国特点的生化药物,研制药物新剂型,适应临床各种治疗的需要,总之,生化药物的发展,将为人类的健康长寿开壁新途径作出贡献。制剂研究
我国制剂研究长期滞后,约有2/3的原料药只有一种剂型,且传统制剂和低水平重复的制剂多,据统计,我国氧氟沙星制剂已申请新药证书108份,生产文号148份,其中单注射液就有40个厂家生产,而缓释控释等新剂型很少,许多国际上先进的剂型仍处于空白状态,几年来申报新药项目中涉及制剂研究的不多,少数与制剂有关的项目也多是研究颗粒剂、胶囊、冻干剂等老剂型,个别研究脂质微囊,靶向给药,缓控释等新剂型,能立项研究的极少,说明药物给药系统研究至今尚未受到足够重视。新药开发研究
近年我国密切注视国际上新药研究开发的进展,积极吸取先进的新技术、新方法、新药研究开发水平有所提高,但创新能力差,已批准立项在研究I类新药中,全新结构的化合物很少,是全新化合物又有专利保护的更少,多数是已知结构的化合物发现了新用途,或已知药物的结构类似物,其中相当一部分因已发表或其它原因已经不能申请专利;在研究的生物技术产品,基本上是国外已进入II,III期临床,我国跟踪抢仿,无论是在下游技术还是知识产权方面,都有较大的风险;研究开发中草药本是我国的优势,但I类中药的有效单体要求纯度在98 以上,在分离纯化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较多,且往往纯度与药效不完全成正比,毒性都有可能越纯越大,因此在研究的I类中药不多,另外在研究新药成熟度差,进展慢,近年新药研究开发中除继续存在低水平重复仿制外,又出现热门项目一哄而上,“高水平”重
复研制的现象,从全国范围看,部门之间,单位之间缺乏统一部署,及时协调和得力的管理,药品与其它产品一样受市场规律及临床需求的制约,重复研制势必造成人力、物力、财力尤其是时间上的巨大浪费。国际生物技术的发展
以生物技术、微电子、新材料、新能源、海洋工程和空间技术等为主要内容的新技术革命浪潮,正在以万钧之势,迅猛发展,在新技术革命中,生物技术又是各国优先发展的领域,传统的经典制药工业由于基因工程,细胞融合,酶工程,结构修饰等现代生物技术的渗入,使医药产品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尽管这类产品目前还不太多,但它代表了医药产品发展的方向。
目前,西欧现有的生物技术公司中75 以上属于医药行业,美国较大的生物制药公司至少有225家之多,我国自1986年实施生物技术领域“863”计划以来,在生物技术方面已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至1998年5月,已正式批准生产或试生产的基因工程药物有29种,但主要是仿制,首创的较少,另据报道至1999年12月又有了很多新的产品,目前国内外已批准上市的生物技术药物约40多种,正在研究的有数百种,这此药物绝大多数属于肽类与蛋白质类。
由于生物技术产品多为肽类和蛋白质类,性能很不稳定,极易变质,因此如何将这类药物制成稳定、安全有效的制剂,就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难题,例如,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是治疗高血压的有效药物,但该药物很不稳定,虽然早已开发,由于存在以上问题,至今未成为产品,另一方面这类药物对酶敏感又不易穿透胃肠粘膜,故只能注射给药,使用很不方便,因此运用制剂手段将其制成其它途径给药亦即研究新的给药系统,也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由于这类药物及其制剂疗效独特,应用日益广泛,因而具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抗癌新进展 篇3
问:对癌症实施“饥饿疗法”,是目前世界上一项前沿的科学研究。据了解,这项研究国外早就进行,但始终没有突破性进展,而您的研究似乎已经走到了前面。请您谈谈这方面的情况。
答:是的,这项研究国外60年代就开始了。当年,27岁的医学博士朱达·福尔克曼从事血液代用品研究。有一天,他把癌细胞注射进兔子的甲状腺,那个甲状腺在血液抽干后被保存在一个带有塞子的玻璃容器内。这时,细小的黑素瘤开始长出来,但是,它怎么长也只有铅笔的笔尖那么大。这说明肿瘤一旦没有血管供血,就不能生长。实验证明,一旦肿瘤与血管接通,肿瘤体积就会在10~15天时间里增大到100多倍。因为肿瘤细胞会分泌出促进血管生长的物质,使肿瘤中的毛细血管处于不断异常增长状态,以充分供应肿瘤细胞快速生长的营养需要。如果人体内有抑制血管生长物质存在,那么肿瘤血管内皮细胞就不能增殖,肿瘤就会因得不到足够的血液供应而萎缩,并处于休眠状态。此外,肿瘤血管不但提供了丰富的营养,还为肿瘤细胞提供了逃跑的路径。癌细胞一旦离开肿瘤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并在其它部位定居下来,就形成转移性肿瘤。正是这些转移肿瘤往往会致人于死地。如果没有肿瘤血管生成,肿瘤就没有了转移的路径,即使已转移到其它部位也不能增殖生长。所以,这种抗血管生成的疗法对肿瘤治疗意义重大,深受世人关注。应该说,我们研究的基本思路与福尔克曼是相似的。其突破性进展在于:发展并从人的肝脏基因文库中筛选克隆得到了人体内皮抑素基因,并将这种基因传导人人体内惟一不产生内外毒素的生理有益菌——双歧杆菌中,制成转基因口服制剂。
问:这种“饥饿疗法”基本没有副作用,且疗效显著。那么,是否可以因此而放弃放疗、化疗、免疫治疗等传统疗法?
答:目前医学界对恶性肿瘤的治疗主要采取杀死癌细胞为主的方法,但这些传统方法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同样损伤正常细胞,造成“杀人一千,自损八百”的两败俱伤的后果。而“饥饿疗法”能专一性杀死癌细胞而又不损伤正常细胞。因此,服用转基因双歧杆菌口服液没有明显副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疗法是一种治本疗法,代表了攻克癌症的方向。然而,目前仅靠这一种疗法不太可能完全征服癌症。最好与传统的疗法相结合,“多靶攻击”,才可能取得最佳效果。
问:“饥饿疗法”适用于所有肿瘤吗?何时可正式用于临床?价格是否很昂贵?
答:非实体性肿瘤,如血癌等不适用。其它肿瘤大多适用,尤以肝癌、胃癌、食管癌、肺癌等疗效更好。这种药物必须得到国家正式批准才能投产,从批量生产到临床应用还有一个过程。价格不是很昂贵,比目前化疗的价格要低。
问:从基因研究入手攻克癌症,是人类最终消灭这一顽症的突破口。那么,您认为从现在起,到最终人类征服癌症,还需要多长时间?
答:福尔克曼等人用他们研制的两种药物消除了老鼠体内的恶性肿瘤,这是去年国际重大科技新闻。在我们对30名志愿患者作临床试验获得成功后,福尔克曼们也正在对30名患者作临床试验,但结果还未见报端。可以认为,这是一项很有前途、很有希望的研究。但是,正如国外有关人士所说,期待抗血管生成药在两年之内治愈人类癌症是不现实的。美国临床肿瘤学会会长的话说得比较中肯:“我认为,这些药物的出现是很有希望的迹象,但是以为某种特定的化合物能在两年内攻克所有癌症,那是言过其实。”我本人认为,“饥饿疗法”作为一种全新的治癌方法,方方面面对它应有一个冷静和正确的评价。虽然它属现代基因工程的高新科技,但这种疗法不是惟一疗法,不可把转基因双歧杆菌药物当做灵丹妙药,因为以后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目前,我和同事们正着手研究将这种抑癌基因直接导入癌症病变区的方法,以寻求更直接、更有效、更迅速的治癌手段。
油田斜井机械采油技术新进展探析 篇4
一、油田斜井机械采油技术
1) 电潜泵斜井举升技术。电潜泵和杆式泵是我国油田开采运用的主要人工举升方法, 电潜泵举升技术具有排量大、检泵周期长、扬程高和调节范围广的优点, 可以解决油田开采过程中的杆管偏磨。近年来油田开采的地面和井下环境日益复杂, 电潜泵斜井举升技术研究工作需要加强电潜泵质量的研究, 提高电潜泵的耐腐蚀、防砂和耐高温能力, 进一步拓宽电潜泵斜井机械采油技术的适用范围。2) 水力喷射泵技术。该技术是油田斜井机械采油技术的一种, 主要应用于高油气比井、出砂井、复杂结构井、斜井以及海上采油, 具有适用范围广、可更换井下泵、不易磨损和无机械运动件的优点。由于水力喷射泵的动力液可以添加降粘剂和破乳剂, 因此水力喷射泵对于高凝固点、高含蜡和稠油的特殊油田的开采有重要作用。3) 有杆泵斜井举升技术。有杆泵斜井举升技术包括多种, 有连续杆、油管减磨接箍和偏置阀式斜井泵的组合形式, 还有内衬油管、减磨接箍和斜井泵的组合形式, 前种配套技术可以减轻杆管的磨损, 保证大斜度井段工作的可靠性, 而连续抽油杆可以避免油杆的脱扣, 降低油杆和油管之间的摩擦力, 降低工人的工作强度。后种配套技术可以减少阻力, 保证斜度井的可靠工作。此外, 有杆泵斜井举升技术还存在内涂油管、扶正器和偏置阀式斜井泵的配套技术, 该技术可以减小下行的阻力, 减轻磨损, 防止管杆的偏磨。4) 螺杆泵斜井举升技术。该技术有电动潜油螺杆泵技术和内衬管、螺杆泵和连续杆配套技术, 电动潜油螺杆泵具有不易磨损、产出液流动连续的特点, 最常适用于含气、含蜡、含砂和稠油的油井, 具有较好的节能效果, 可以避免断脱和卡杆现象。内衬管、连续杆和螺杆泵配套技术则具有磨损均匀和连续杆无接箍的优点, 内衬油管具有较好的耐磨性, 可以减轻斜直井段和斜井段之间的管杆磨损。此外, 该配套技术还具有占地面积小和结构简单的优点, 比较方便丛式井组和海上采油。
二、油田斜井机械采油技术存在的问题
由于油藏的类型和油田地质条件在不断的变化, 因此采油工程要根据实际条件选择合适的采油技术, 通过生产井以及注入井来采取各种措施, 选择合适的施工技术和施工方案, 实现较好的经济效果。近年来, 油田斜井机械采油技术在我国获得了较快的发展, 但是斜井机械采油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需要进一步的改进。
1) 有杆泵存在的问题。有杆泵采油法可以分为杆驱螺杆泵抽油系统和杆驱往复泵抽油系统, 有杆泵抽油系统主要包括抽油机、井下抽油泵和抽油杆三大部分, 油田斜井机械在使用有杆泵进行石油开采时, 杆管会出现较大程度的偏磨, 即使配有防偏磨设备, 也不能避免杆管的偏磨问题。此外, 有杆泵在大斜度井中应用时, 还存在杆柱下行困难和阻力大的问题, 技术人员不能通过三维软件来优化油田的开采。2) 电潜泵存在的问题。电潜泵和杆式泵是我国油田开采中常用到的机械, 但是电潜泵在使用的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问题, 比如曲率较大的井段是不能通过电潜泵的, 而且电潜泵也有自身的使用范围, 电潜泵在高含气井、油井出砂和油稠的情况下不能使用。此外, 电潜泵多是小排量的电泵, 系统工作的效率很低, 能耗也比较高。3) 电动潜油螺杆泵和地面驱动螺杆泵技术存在的问题。杆管偏磨是油田斜井机械采油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地面驱动螺杆泵在大斜度井中应用的时候, 也会存在杆管偏磨严重的问题, 抽油管在传递的过程中很容易扭矩和折断, 引发安全事故。螺杆泵的泵扬程度还会受到液体粘度的影响, 定子胶套很容易脱胶, 缩短系统的寿命。而电动潜油螺杆泵在斜井机械中使用的时候还存在排量小和不易散热的问题, 机组在通过大曲率的井段时很容易发生电缆的损坏和机械的变形损坏, 对油田开采造成影响。4) 水力喷射泵存在的问题。水利喷射泵是集排水、冷凝和真空功能于一体的机械装置, 具有较广的适用范围。但是在大斜度井中应用水力喷射泵也会存在一定的问题, 比如封隔器的密封性不是很好, 作业的过程中很容易发生气穴, 必须要有较高的压力才能防止装置出现气穴。此外, 水力喷射泵的工作效率不高, 不利于高扬程的举升, 能量损耗严重。
三、油田斜井机械采油技术新进展
1) 有杆泵技术的发展。有杆泵在使用的过程中最常见的难题便是杆的磨损问题, 技术人员在研究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有杆泵磨损问题的研究, 尽量使用抗磨和减磨的新材料来降低油管的整体成本, 对防腐抗磨的抽油杆以及新型斜井的抽油泵进行研制, 将计算机三维设计软件应用到有杆泵技术的研究过程中, 实现配套措施的优化, 提高有杆泵的抗偏磨效果。此外, 研究人员还要对油管减磨接箍技术、扶正器技术、小排量技术以及抽油管的减磨技术进行研究, 整体上提升有杆泵技术的应用水平。2) 液力采油技术的发展。该技术出现的时间较短, 在我国油田开采中还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 液力采油技术主要以地面的液压水站或者是抽油机为动力, 水作为动力液可以将机械的性能转化成动力的液压能, 将井液顺利的提升至地面。该种技术具有易于管理、成本低和耐磨的优点, 比较适用于大斜度井的采油。此外, 技术人员还要对电动潜油双螺旋泵技术进行研究, 加强技术在各种地质条件中的应用。3) 斜井气举采油技术的发展。该技术可以在丛式井、定向井、斜井以及气油比较高的油田开采中使用, 井下不存在摩擦件, 比较适用于高含水、含蜡以及含砂的油井。此外, 该技术还适用于大排量井的举升, 运行和维护的整体成本较低, 具有较广阔的使用前景。
四、结语
随着经济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 斜井机械技术在油田开采中获得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电潜泵、有杆泵和螺杆泵斜井举升技术优化了采油的过程。但是斜井机械采油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如有杆泵偏磨、胶套脱胶、运行成本较大等。技术人员要加强对斜井机械技术的研究, 突破技术使用的局限性, 实现斜井机械采油技术新的发展。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 我国油田采油技术获得了更大的发展, 平硐、立井和斜井机械采油技术日渐成熟。按照用途划分, 斜井机械可以分为主斜井、辅助斜井和混合斜井, 斜井机械之间作用可以实现矿石、人员、材料、设备和废石的提升。本文对油田斜井机械采油技术进行了简单的了解, 并针对斜井机械采油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斜井机械采油技术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油田,斜井机械,采油技术,新进展
参考文献
[1]迟世伟, 周思柱, 李洪波, 王勇.杆式抽油机油管偏磨分析[J].机械工程师, 2010.
[2]陈家庆, 周海, 王丽, 杨秋良.井下电动潜油双螺杆泵采油系统的设计初探[J].石油机械, 2009.
[3]罗燕, 张丁涌, 孙衍东, 徐建礼, 单金鹏, 张俊清.特种泵采油技术的研究[J].石油矿场机械, 2009.
依恋研究的新进展 篇5
自20世纪60年代 Bowlby 对依恋进行精细研究开始直到现在,依恋研究已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第一个阶段从60年代至70年代中叶,是依恋概念的提出和理论构架建立阶段;第二个阶段从70年代中叶至80年代中叶,由于测量工具的发展,使依恋的研究成为西方儿童社会化过程研究中最活跃的领域。深化了依恋本身的研究,并且同时开始进行了跨文化研究;第三个阶段从80年代后期至现在,是对依恋的心理机制进行深入研究的阶段,如开展的婴儿期以外不同年龄儿童的纵向研究;依恋与别的心理过程的相互关系和依恋的神经心理机制的横向研究;依恋在发展精神病理学的研究以及依恋的跨文化研究等许多工作。本文旨在对第三个发展阶段的进展进行总结。
1 不同年龄儿童依恋的纵向研究
最早的依恋研究源于精神分析理论对婴儿的观察。精神分析家认为,儿童形成对母亲的依恋是依赖母亲满足儿童的生理需要和这个时期特殊的口唇区刺激的需要;其后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理论则认为依恋行为是由于母亲反复降低儿童的饥饿,儿童习得了第二驱力造成的。然而,二战期间人们发现,孤儿虽然得到了身体上的看护,但仍然表现了严重的心理障碍。这种情况促使John Bowlby 对依恋开始进行精细的研究,并提出了一个综合心理分析、认知发展、习性学和控制系统等理论的新的依恋理论[4],这个理论成为以后依恋研究的理论框架和基础,
Bowlby 认为,儿童的依恋是一个具有目标校正( goal-corrected )策略的行为控制系统,儿童应用“组织观点”来控制自己的行为,处理与母亲的关系。研究发展到现在,这个理论已得到很多的补充。现在的理论认为[5],一个婴儿会在与周围人和物不断复杂化的交往中,建立一个内部的工作模型,这种模型内化了对依恋对象和自己以及两者关系的内在表征。儿童在这个模型的指导下,根据依恋对象对自己日常需求的反应速度和方式来建立在不同情境里的反应方式。这种行为模式一旦形成,就具有了很强的保持自我稳定的倾向,并且会在行为主体(婴儿)的潜意识中起作用。这种行为模式将对儿童的各种社会人际关系(如母子关系,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等)都产生长期影响。
由于对婴儿期儿童的研究有一套信度和效度很高的测量方法“陌生情境测验”[6],使得人们可以通过婴儿的行为来观察母婴关系的质量。研究表明[7],婴儿期影响依恋关系的因素与母亲和婴儿双方的特点有关。对母亲方面的影响因素的研究[8]表明,母亲的敏感性、合作性和接受度等特点对婴儿依恋关系的影响具有跨情境的一致性,母亲参与照顾婴儿的质量和态度是影响母婴依恋关系的重要指标。另一方面,婴儿本身的特点,如气质也对依恋有重要影响。有研究[9]发现:婴儿的气质,如规律性和反应阈等气质特点影响母婴依恋关系。除了以上两个方面的因素外,另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是母亲与婴儿相互作用的吻合度(goodness of fit),研究结果[10]表明,安全性最高的母婴依恋关系,其相互作用的方式就是吻合度最高的行为方式。
柔印技术新进展 篇6
一种技术总是在不断创新和发展中得以发展壮大,柔印技术也不例外。现在我们看看近年来柔印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柔印制版和版材新技术
1 柔印版直接激光雕刻机及版材
2015年9月的IGAS展会,柔版、凹版直接激光雕刻机展示不少,典型的是德国Hell的激光雕刻机,该机在现场雕刻2.2米宽的柔性版,由于其激光束是分层雕刻,网点的形状可以在3D方向任意调整,使柔印版的网点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适当调整,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与直接激光雕刻机相配套,直接雕刻树脂版大量展出。如富士胶片展出了DLE柔性版,原来生产橡皮布和柔性版的厂家如博星、威仕兰、金阳社。东丽、旭化成、东洋纺等也纷纷推出直接雕刻树脂版、上光版和柔性版。
2 平顶网点技术不断发展
平顶网点制版技术的核心是,主曝光过程中隔绝氧气对网点形状的影响。平顶网点制版技术可以提高印刷质量;提高印版耐印率和印刷稳定性;实现黑膜网点和印版网点的1:1复制等优点。因此,多家公司推出自己的平顶网点柔版制版技术。平顶网点柔版制版技术不断发展和完善。
目前实现平顶网点的方式主要有:富林特的NExT、柯达的NX、麦德美的LUX、杜邦的Digiflow、艾司科的Inline UV等。这些技术都有各自的鲜明特点,但所涉及的额外材料或设备会提高其制版综合成本。为降低因此造成的成本提高,不少厂家推出不需要额外材料或设备的平顶网点版材。如富林特的NEF和FTF版材,麦德美的ITP版材,杜邦的EPR和ESP版材等。
3 柯达Flexcel NX网点技术
该技术采用方型激光器技术,随机生成多边矩形,最小网点直径10μm。
4 艾司科HD网点技术
该技术采用圆形激光器,主曝光过程中由于氧气参与,使感光树脂反应不彻底,通过洗版使网点变尖,直径变小。
5 日本旭化成(Asahi)的水洗版技术
该技术的特点是,具有与UV油墨表面张力相匹配的印版表面张力,所以印刷中不易堵版。
6 杜邦热敏版技术及赛丽Easy系列柔性版材
通过加温使未固化的感光树脂从固体变为液体,然后在一定压力下,由无纺布将液体吸出,避免了洗版液(包括有机溶剂和水性溶剂)洗版时对印版表面张力的干扰,可以控制印版着墨区与凹陷区的表面张力不产生波动,是真正免冲洗的环保制版技术。
杜邦公司2015年5月,首次公开其全新的杜邦赛丽Easy系列柔性版材,该版材将数字平顶网点直接集成到版材上,经过50多家柔印印刷厂试用和测试,简化了印前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一致性。杜邦赛丽Easy柔性版材专为软包装/标签市场设计,基于全新的树脂配方,可实现更高的油墨转移率,色彩饱和度和分辨率。测试证明,油墨密度显著提高,同时不影响高光阶调。
7 康迪泰克的橡皮版技术
该技术是建立在马牌橡皮布基础上的,胶印橡皮布的耐印力非常高,可以达到500万~600万印。为降低成本提供了途径。
8 铝基柔性版和无缝套筒版
铝基柔性版的推出,提高了套准的精度,在局部精准上光上有独特的优势,已经在胶印机上光机组上广泛使用,实现了柔印、胶印的组合,柔印进入胶印领域。
无缝套筒柔性版使得柔印可以像凹印一样,可以实现连续不间断印刷。同时,无缝套筒版不需要双面胶黏贴平张的柔性版,可以提高印版精度,易于调整印刷压力和提高套准精度。
9 传统制版和数字制版曝光比较
①“微型网点”曝光比较:传统曝光,网点饱满,但网点被挤压容易变形而使网点增大。数字曝光,网点和侧壁坚挺,网点被挤压不易变形,从而网点不易增大。
②传统树脂版曝光比较:传统树脂版曝光在真空条件下进行,得到平顶网点。数字树脂版曝光在正常空气条件下进行,空气中的氧气会影响网点形成,从而形成圆顶网点。
网纹辊的新发展
印版网线与网纹辊网线的比例通常是1:4,后来逐步扩展为1:5,1:6甚至扩展到1:7。其扩展原则是,印版最小网点直径必须大于网纹辊网穴开口直径,以免印版最小网点塞进网纹辊网穴中。网纹辊网穴深度是开口直径的23%~33%,最佳值为28%。
通常柔印网纹辊的网穴是单个独立存在的。柔印连通型网纹辊如图1所示,它与电子雕刻凹版通沟技术非常相似。柔印连通型网纹辊大大提高了油墨储量,从而可以大大提高油墨颜色密度。为柔印提高墨膜厚度,达到凹印和胶印水平创造了条件。连通型网纹辊还可以大大降低网纹辊的种类数量,一般有4~5类即可。
柔印机新技术
1 机组式柔印机走肩铁
胶印机走肩铁技术已经逐步在机组式柔印机上应用,特别是柔印标签印刷机上应用较多。这对于控制柔印印刷压力和提高柔印印刷质量非常重要。
2 卫星式柔印机中心压印滚筒温度控制
中心压印滚筒印刷时温度上升而膨胀,使印刷网点增大,容易造成堵版。现在市场上已经有中心压印滚筒温度控制技术,而且很准确,绝对温差不超过1℃。
3 印刷压力自动控制
目前柔印印刷压力自动调整系统有开环和闭环两类控制系统。
①Kiss&GO印刷压力开环控制系统。采用CCD照相机采样,当中心压印滚筒受热膨胀后,可以通过自动控制软件使印版滚筒和墨系统后退,保持压力恒定。
②AVT印刷压力闭环控制系统。该系统是采用CCD照相自动检测并反馈的印刷压力闭环控制系统。先印刷一个光标,然后测定这个光标,用这个光标的网点大小为标准来衡量印刷中网点增大情况,如果网点增大发生变化,势必是中心压印滚筒与印版滚筒之间的间隙发生了变化。因此,该系统也可以检测中心压印滚筒与印版滚筒之间的间隙,在这个间隙变化(即网点增大变化)超出允差范围,系统便发出调整指令,自动调整印刷压力。
③检测滚筒阻力矩的压力控制系统。在全伺服机型,也有通过检测压印滚筒和印版滚筒的阻力矩并反馈,来控制印刷压力的技术。
责任编辑:李倩
石油机械新进展 篇7
1. 世界综采技术的发展过程
综合机械化采煤技术起源于20世纪中期。德国于1940年将用于采煤工作中的面铠装刮板输送机研制出来, 而英国于1950年发明了滚筒式采煤机;1954年, 液压支架出世, 三机设备的配套设计也随之出炉, 采煤、运煤、顶板支护等工作都可交予机械来完成, 这也就是综采技术开始投入应用。总得来说, 综采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初期阶段:综采工艺及其设备问世并投入应用, 取得良好效果并得到推广;发展阶段:对生产工艺及设备不断改进, 并在世界主要的采煤国家中得到应用;提高阶段:各个国家对于综采技术已处于研究其性能的提高及设备的改进阶段, 并研制出了相应的配套设备;自动化阶段: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 综采技术也不断将科技成果融入其中, 实现了综采工作的自动化和摇控无人化。
2. 我国的综采技术及其现状
2.1 我国所使用的综采设备
我国煤炭业发展到今, 也有了一定的水平和技术, 我国现使用到的综采设备主要有:适合各种开采角度的液压支架、大功率的电牵引采煤机、大槽宽和高功率的刮板输送机、2.4m宽的带式输送机、智能型的乳化液泵站。
2.2 我国所使用的综采技术
我国目前所采用到的综采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薄煤层综采技术:主要采用滚筒采煤机、刨煤机结合刮板输送机及液压支架的配套综采技术, 另外还有螺旋钻综采技术。薄煤层综采技术将薄煤层的煤炭采出率大大提高了, 但其自动化及保证安全高效等方面还有待提高;中厚煤层综采技术:我国中厚煤层的开采条件相对较复杂, 而且还需极高的过断层面水平, 但兖矿集团济宁二号煤矿的成功开采标志着我国中厚煤层的开采技术也得到了提高, 而且开采角度地不断加大也证明了我国综采技术的提高;厚煤层综采技术:对于厚煤层的开采主要采用大采高的方式进行, 但其在控制煤壁面方面面临着很大的问题, 对于顶板的控制是我国目前在厚煤层开采工作中的一大难题, 其次还有分层开采, 是指结合不同煤层进行分层依次开采;充填开采:是指利用高水材料、膏体材料等充填已开采的煤矿以防止污染和塌陷;另外就是针对于条件复杂的煤矿开采, 针对于不同的条件可采用上述的过断层技术、复合顶底析综采技术等进行具体施工。
2.3 我国综采技术的发展现状
就我国目前综采技术的发展来看, 虽有一定成果,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的综采技术及综采机械化的水平还是偏低。从综采设备来看, 我国目前使用的综采设备其功率较小、性能较差、没有成套设备、可靠性不稳定等劣势, 最为突出的问题是其使用寿命较短, 新技术的引用也不如发达国家;其次是综采技术, 目前国外所使用的综采技术其工作面广、出采量大、采高大、储存量高、煤炭路程长。而我国在2004年以前, 300m以上的综采工作几乎没有, 到了2007年才出现了400m长的综采工作。再次是我国的地质条件, 我国煤炭层的存在条件很复杂, 煤层厚度不均匀、煤层的倾斜度大、地质构造也很不规范, 这些都严重制约了我国综采设备的使用, 综采工艺的发挥受到了限制, 也拉大了与采煤技术发达的国家的差距。
3. 对我国综采技术的展望
通过多年的努力, 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 现如今, 我国综采技术的发展已经达到比较高的层次了, 利用综采设备所能达到了产量年产为100万吨、200万吨, 综采设备的应用也得到了有关单位的认可, 为将我国综采技术发展得更好, 我们应紧跟世界的步伐, 不仅要将世界的先进设备引进来, 而要将世界先进技术引进来并应用到综采技术当中去, 并发展属于我国自己的高水平综采设备和综采技术。今后, 我国综采技术主要朝以下发展:研究高产量的综采技术及装备, 尤其是对设备的可靠性、耐用性及其能力进行研究, 另外还有先进的采煤工艺及管理技术;保证综采工作的环境及安全, 其主要是针对生产设备的自动化、对于工况的监控、检测及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故障进行分析和研究, 对生产设备设施顺槽集中控制;无线通讯技术的研究, 在世界层面, 未来的综采工作主要朝无人自动化生产的道路前进, 我国也不能落后, 因此, 要对无线通讯技术进行必要的研究, 以跟上世界的脚步。
结语
煤炭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而综合机械化采煤技术是我国乃至当今世界最为普遍的采煤技术, 同时它也是用于开采煤炭的最先进的生产方式。目前, 长壁综采技术为世界创造了许多关于煤炭开采方面 (如最高年产、最高月产、最高日产、工作效率最高) 的纪录, 同时, 多年以来, 也保持着这些记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 综采技术必将也会融入高端科技, 从而使得综采技术朝更高产、更高效、自动化的道路前进。我国综采技术虽也有所发展, 但受到很多条件的限制, 现其发展水平还不够高, 因此, 必须引入高科技, 结合我国实情, 让我国综采技术慢慢向更高水平发展。
摘要:煤炭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我国煤矿产业的发展迅速, 对于煤矿开采的技术投入也不断增加。从原来的人工到半机械化, 发展至今已是全机械化操作, 但相对来说, 我国综合机械化采煤技术还有待提高。文章从世界综采技术的发展过程出发, 阐述了我国煤炭产业发展至今所使用的综采技术及其现状, 最后对我国综采技术进行了展望, 推出了我国综采技术未来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综采技术,技术应用,技术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金华.中国煤矿现代化开采技术装备现状及其展望[J].煤炭科学技术.2011 (01)
石油机械新进展 篇8
1起重机械疲劳断裂
起重机械的组成构件中, 疲劳断裂是其主要的破坏形式, 一般来讲, 起重机械的普通构件或存在初始裂缝的构件, 在低于其强度极限或断裂临界应力的静应力作用时, 并不会产生断裂现象, 但如果构件长期处于临界应力或较小应力的作用下, 构件中就会产生相应的积累损伤, 并使构件出现裂缝或原有裂缝不断扩张从而产生断裂, 这也就是常说的疲劳断裂。一般来讲, 疲劳断裂可以分为三个基本阶段:裂纹的产生、裂纹的不断扩展以及最后的断裂。疲劳断裂并不会像其他断裂那样具有较强的突发性, 它的发生往往没有特定的征兆, 所以对于起重机械的安全使用具有更大的危害性。根据相关的研究显示, 疲劳断裂产生的原因与应力循环次数以及应力的大小有着紧密的联系, 如果应力较小, 而且循环的次数较多, 那么起重机械的构件使用时间就会相应增加。
2起重机械疲劳断裂可靠性在国内的目前进展情况
起重机械是经济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设备, 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发展, 起重机械的使用规模越来越大, 起重机械的制造、安装、维修保养单位也越来越多, 但因很多相关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 设备管理制度比较滞后, 同时地区差异也比较大, 这都给起重机的安全运行带来隐患。
对于疲劳断裂而言, 它是一个损伤的积累过程, 通常在发生疲劳断裂前并不会出现明显的变形, 所以其发生过程常常非常突然, 因此, 因为疲劳断裂而造成的起重机械事故往往是一些灾难性的突发事故。在我国,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 起重机械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随之产生的起重机械事故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已经占到了全部工业事故的15%左右, 由于起重机械疲劳断裂而造成的重大事故也是屡见不鲜, 比如说近一段时间在某炼钢厂发生的125t铸造起重机主梁断裂事故中, 不仅使得起重机整体坍塌, 而且造成了多人的伤亡, 给人民生命安全和企业声场带来了巨大的隐患。
因此, 对起重机械的疲劳断裂可靠性进行研究, 估算出使用中的起重机械剩余疲劳寿命, 对于防止起重机械疲劳断裂事故的发生有着积极地作用, 同时还可以有效的对起重机械的设计、制造以及检验等进行有效的指导和补充。
在我国, 有些学者已经对正轨、半偏、全偏三种起重机箱行梁在常幅循环应力作用下的疲劳强度差别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并根据研究成果得出了相关的疲劳断裂曲线以及相应剩余疲劳寿命的计算公式。还有的学者经过细致的分析研究得到了普通起重机械构件的疲劳寿命估算方法, 并将这些与焊接箱形主梁疲劳分析, 对它们在实际焊接操作中的实用性进行了探讨, 支出其中仍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此外, 还有一些相关的研究人员利用常幅疲劳试验总结出了焊接箱行梁的疲劳强度P、S、N曲线及其方程, 并通过实验获得了特定寿命下疲劳强度的分布规律, 并进行相应的变幅实验, 并根据获得的P、S、N曲线对变幅和常幅试验的相互关系进行总结, 并根据相关的试验结果总结疲劳断裂的发生机理。还有的学者根据断裂力学的基本知识, 对等幅载荷下起重机械的疲劳断裂纹扩张阶段的寿命进行特殊的推论, 得到了相应的计算公式, 实际操作过程中, 根据起重机械荷载分布的特点, 利用时间循环法, 通过计算机模拟出相应起重机械焊接箱行梁的疲劳使用寿命。
此外, 还有的学者以工程机械金属结构作为研究的主要对象, 探讨了疲劳载荷下的随机结构分析、随机有限元计算构件疲劳可靠度的方法、随机疲劳累积损伤理论、系统疲劳可靠性分析, 论证了改进的M iner准则中随机M iner准则的合理性, 建立了疲劳寿命计算的近似方法, 并将焊接结构视为一个系统, 识别了系统的主要疲劳失效模式, 并计算了系统综合失效概率。有的学者对给定裂纹长度下焊接缺陷梁的疲劳可靠度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并运用Monte Carlo法, 结合桥式起重机焊接箱形梁的疲劳试验统计数据, 对给定裂纹长度时缺陷梁的可靠度的计算方法进行验算。
总之, 疲劳断裂的发生机制是复杂的, 严格执行相关标准及管理规定是预防疲劳断裂的前提。努力学习, 提高自身专业技术水平, 是防止工作中出现失误的最好办法。
参考文献
[1]盛景.起重机械疲劳断裂检验检测的研究.建材发展导向, 2011.
[2]黄忠渠.影响钢丝绳疲劳断裂的因素及提高疲劳寿命的技术措施.起重运输机械, 2010.
XBRL的新进展 篇9
XBRL最初由美国的一些会计师和IT专家于1998年提出,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为此成立了专门委员会, 并为XBRL的发展和研究提供资金支持。XBRL的应用前景和价值很快为人们所认识, 并获得不少非营利性组织的财务支持, 终于在2000年7月, XBRL的研究取得初步成果:XBRLV1.0规范书和XBRL分类标准面世。随后XBRL研究和实践进入快速通道, 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成熟, XBRL日益完善, 很快在全世界范围获得推广。时至今日, 美国、德国、英国等国家都颁布了以GAAP为基础的详细的XBRL明细分类标准。
国际组织使用XBRL的进展
2015年1月, 世界银行 (World Bank) 首次使用全球报告倡议组织 (GRI ) 分类标准编制并发布了XBRL格式的可持续发展年度报告。在编制过程中, 世界银行与德勤会计师事务所荷兰分所携手合作, 对指标加以标注, 并确定数据和内容服务商所提供的信息是否存在差距。此外, 世界银行已使用XBRL为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International Bank for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编制财务报表及“管理层讨论和分析”文件。据悉, 今后世界银行还将扩大XBRL的应用范围, 以帮助利益相关者更清楚地了解世行相关活动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情况。
世界银行这一重要的国际组织使用XBRL, 标志着XBRL得到更加广泛的认可。
美国应用XBRL的最新进展
2008年5月, SEC终于公布了推行XBRL的建议案, 该建议案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一是分阶段实施。采用美国公认会计原则报送财务报告且全球资本市值达50亿美元以上的约500家上市公司, 在2008年12月15日后结束的会计年度内开始率先以X B R L格式报送报告;其他采用美国公认会计原则的大型加速申报 (即市值达7, 500万美元以上) 的约1300家上市公司, 在2009年12月15日后结束的会计年度内开始以XBRL格式报送报告;所有其他采用美国公认会计原则的小型公司和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公司约10000家, 在2010年12月15日后结束的会计年度内开始以XBRL格式报送报告。
二是双轨并行。公司应向S E C同时报送X B R L格式的报告和普通文本格式的报告, 且在本公司网站上公布。报告包括年报和中期报告, 首次使用XBRL格式的公司具有30天的宽限期。
三是标签由粗到细。对于财务报表内的信息, 公司应分项目、分金额加以细致的标签。对于附注, 实施第一年只要求将每条附注整体标记为一项文本标签, 自实施第二年起, 披露会计原则的附注中的每条重要会计原则应标记为一项文本标签;每条附注中的表格应单独标记;每条附注中的每项金额和披露应分别标记。
四是免除第三方鉴证责任。建议案不要求审计师、咨询专家等第三方参与XBRL格式报告的生成, 也不要求审计师对XBRL格式的报告单独发表意见。
2015年5月8日, 美国财政部部长助理大卫·来布瑞克 (David Lebryk) 和白宫管理和预算办公室 (OMB) 联邦财政管理局主任大卫·马德尔 (David Mader) 联合在白宫官方网站发表题为《更好数据, 更优决策, 更佳政府》 (Better data, Better decisions, Better government) 的报告, 介绍美国《数字责任和透明度法》 (Digital Accountability and Transparency Act of 2014, DATA Act, 简称《数据法》) 实施的最新进展, 宣布将XBRL (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 作为美国联邦政府支出信息公开披露的数据标准, XBRL由此正式应用于美国联邦政府信息披露。这是XBRL在美国发展的重大进展, 它标志着XBRL已经从盈利性企业迈向政府机构。
《数据法》在2006年的《联邦资金责任和透明度法》 (Federal Funding Accountabi lityand Transparency Act of 2006) 的基础上修订而成, 核心内容是建立美国联邦政府公共支出信息披露的数据标准, 将所有联邦公共支出信息以公开的、标准化的数据在线公布。
《数据法》的核心内容是建立和实施一套政府公共支出信息披露数据标准, 该标准应是“广泛接受的、非专属的、可查询的、独立于平台的且计算机可读的标准”, 美国联邦政府所有支出信息, 包括使用联邦财政资金的企业对联邦政府提交的财务报告都应使用该标准进行披露。《数据法》授权美国财政部、白宫管理和预算办公室负责制定相关标准。
《数据法》要求在生效后一年内, 即2015年5月前, 财政部、管理和预算办公室应发布联邦政府支出数据标准指南, 确定采用的数据标准, 管理和预算办公室应启动一个为期两年的试点项目, 围绕联邦政府统一数据标准、消除重复报送财务报告、降低联邦资金使用者的报送成本收集意见;生效三年内, 即2017年5月前, 美国政府支出信息网站上的所有财务数据都应符合联邦政府支出数据标准要求, 管理和预算办公室完成试点项目并向国会报告试点情况;生效四年内, 即2018年5月前, 美国政府支出信息网站上的所有历史数据完成转换并满足联邦政府支出数据标准要求。
目前, 《数据法》生效已满一年, 按照《数据法》的要求, 财政部、管理和预算办公室应该发布数据标准指南并启动试点项目。两个部门在推进《数据法》实施方面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 标准制定
按照《数据法》的要求, 标准制定包括两个层面的工作:一是业务层面, 需要统一联邦财政支出信息的标准, 提高联邦政府支出数据的一致性和质量;二是技术层面, 制定数据交换的标准 (即数据以何种格式报送) , 该标准应是计算机可读的。
在业务标准层面, 目前两部门已经发布了57个数据标准元素, 其中15个元素已经定稿, 主要涉及公共资金使用者的主体信息, 如主体法定名称、标识码等;12个元素接近完成, 主要涉及资金账户信息;30个元素正在公开征求意见, 主要为资金性质、来源等。
在技术标准层面, 两部门确定将XBRL作为联邦政府数据交换标准并进行了测试, 测试结果表明XBRL能够较好地满足数据交换要求, 相关测试结果已经公开发布。
(二) 启动试点项目
白宫管理和预算办公室联合卫生和公众服务部 (HHS) 、联邦采购委员会 (CAOC) 以及联邦总务署 (GSA) 启动了《数据法》实施试点项目。该项目的主要目标是征集关于数据标准的建议, 以消除重复报送, 降低联邦资金使用者的合规成本。在试点项目中, 上述四个参与部门将收集与财政补贴相关的业务活动中需要标准化的数据, 分析是否存在需要消除的重复报送, 以降低报送成本。
我国的XBRL进展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强制要求上市公司按照XBRL格式报送财务报告的国家。按照相关规定, 自2005年起, 上市公司在向上交所和深交所报送包括季报和年报在内的所有财务报告时, 必须同时报送XBRL格式和普通文本格式的财务报告。
财政部从2008年开始推动XBRL在我国的应用, 目前已经建立起比较完善的XBRL标准体系, 标准试点实施也积累了很多经验。
2012年9月份开始, 18家商业银行将按照通用分类标准编制其2011年度X B R L格式财务报告。这意味着XBRL在银行业已经开始实施试点, 并实现落地生根。而保险业也将进一步整合保险监管的信息系统, 提高数据交换分析的效率和保险监管的信息化水平。
2014年9月, 国务院国资委与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印发国资委财务监管报表XBRL扩展分类标准的通知》, 正式要求包括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在内的13家中央企业按照国务院国资委财务监管报表XBRL扩展分类标准报送2013年度XBRL格式企业财务决算报告实例文档。《通知》要求试点企业的实施主体为集团合并层面和所属上市公司, 鼓励有条件的试点企业探索全级次实施, 同时鼓励非试点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积极参与实施。这意味着在财务报告层面, XBRL在央企内已开始全面实施。
参考文献
[1]王江磊.我国XBRL应用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网友世界, 2014 (13) .
多相计量技术新进展 篇10
在过去的十年中, 多相流计量系统的发展、评估和运用一直是世界油气工业的主要焦点。迄今为止, 已经开发了很多供选择的计量系统, 但是没有一个能够称得上是广泛应用或绝对精确。第一个商用多相流量计出现在大约十年前, 是80年代初期多相计量研究项目的结果。一直致力于研发多相流计量技术的大学研究中心和石油公司有:Tulsa (美国) 、SINTEF (挪威) 、Imperial大学 (英国) 、国家工程实验室 (英国) 、CMR (挪威) 、英国石油公司、德士古公司、埃尔夫石油公司、壳牌石油公司、阿吉普石油公司和巴西石油公司。对这些标准多相流量计进行的测试是由英国石油公司和德士古公司共同完成的。在不到十年之内, 多相流计量已经在油田中得到了认可, 并开始成为新油田开发考虑的首要计量方法。
2 多相流计量的基本原理
基本上, 有两种方法测量多相流的流量。第一种方法, 测量流动参数, 它是三个流量的函数。因此, 可以测定通过文丘里管流量计的压降、γ射线束的衰减和混合物的阻抗, 建立这些测量值与各相流量之间的关系, 要建立三相流动需要三个独立的测量值。没有方法能够理论上预测这种关系, 因此, 一定要通过校准来确定这些关系。但不可能在测量技术应用的所有情况下校准, 而且这种方法并不总是有效的。校准方法通常可以通过神经网络技术来得到增强, 这种技术可以高精度地确定函数关系。然而, 这种技术虽然有用, 但不能解决基本问题, 也就是说校准只用于实施校准的情况下。
第二种方法包括测量相位速度的基本参数和相位横截面分数 (持率) 或与它们有明确关系的量。为了测量管道中三种组分 (油、气、水) 的体积流量 (进而测质量流量) , 需要建立三个平均速度和三个相位截面。因此, 需要测量五个量 (三个速度和两个相位分数, 第三个相位分数由整体与两个测量值之和的差得到) 。当然, 这个难以达到的测量要求可以通过分离或均相化来减少。通过相分离, 就没有测量截面持率的必要了, 而三个体积流量可以通过传统单相计量技术来测定。但是, 相分离是很昂贵的, 而且在很多情况下很难实现。如果通过使混合物均相化来均衡速度也可以把测量要求减少到三个。这是更经济的选择, 而且是一些商用流量计的核心。但是, 能够达到均相化的范围总是有限的 (例如, 当大部分液体在壁面上而气体百分数很高时, 均相化就行不通。) 因此, 两种计量方法都有基本的缺陷, 正因为这个原因迄今为止还没有完全令人满意的计量方法。
从检测技术的角度看, 现有的多相流量计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部分分离型多相流量计, 第二类是在线多相流量计, 二者各有优缺点。部分分离型多相流量计的特点是:需要一个简单的或者小型的分离器, 其体积一般为三相分离器的25%以下;一般比传统测试分离器的测量精度好、造价低;能够对含少量液体的气体或者含少量气体的液体进行计量, 需要一台配套的含水分析仪;在线多相流量计不需要分离器, 其主要特点是:体积为测试分离器的5%以下, 而质量仅为测试分离器的2%左右, 测量精度与测试分离器基本相当, 在沙漠、沼泽等地区都可以应用。
3 得到广泛应用的测量技术
3.1 双能量γ射线密度测量法
利用不同能量的γ射线源, 可以测定三相的持液率, 而且这些测量值与速度测量值结合产生所需的各相流量。该技术遇到的问题包括屏蔽、光源衰减、截面平均、基本统计不精确、检测设备的局限、改变水矿化度的影响以及水下应用中操作高精密电子仪器的普遍问题。尽管有这么多问题, 但是双能量γ射线技术的发展已经使它成为一种相当可靠和有效的方法。
3.2 阻抗和微波技术
用于很多商用多相流量计中。这些技术的基本困难是方法的反应取决于流动构造。即使在两相流中, 气泡、液滴和环状流之间的阻抗也有潜在的差别[1]。对于三相流, 由于第三相的存在使问题更加复杂。可以通过使用层析χ射线摄影技术来改进阻抗法, 但是此技术昂贵而且不能很好地建立三相流动。介电测量的另一个缺点是受连续相影响, 而且在反转区 (含水率通常在40%~60%之间) 运转不太好。
3.3 差压装置
一般用在单相和多相测量中。用于多相测量最普遍的装置是文丘里管流量计, 有时也用喷嘴或节流阀等其他装置。一般来说, 这种装置对多相流动的反应取决于上游的流动情况。实际上, 在Imperical大学, 最近已经尝试使用上游效应作为流量计的依据。如果流动十分均匀, 那么差压将由均匀流动模型给出。相反, 如果通过文丘里管的流动仍然十分分散 (例如环状流) , 那么就要使用不同的模型 (分离流动模型) 。真正分离流动模型的压降比均匀流动的压降低。可以对流动进行调节, 因此进入文丘里管时, 可以是分离流也可以是均匀流。但是, 结果表明入口处分离流的压降比均匀流的压降低。这是因为文丘里管起到了混合器的作用, 它再次把液体以液滴形式夹带出去, 然后加速产生了更高的压降。流动中的液体有效黏度取决于连续相、分散相的百分数和它们混合的程度。流动黏度的增大使通过流量计的差压增大, 可能会影响流动速度的计算。没有多相流通过文丘里管和其他装置的差压的广义关系。最好的方法是尽可能地使流动均匀化;均匀化在低的气体体积流量下最有效, 在高的气体百分数 (尤其是高于0.9时) 下最无效。最近在Imperial大学的工作集中在为高的气体百分数区域开发更好的均匀化方案。
3.4 互相关
沿管线的两个位置得到的信号之间的互相关在很多多相流量计中使用。因此, 两测量值之间的互相关函数的峰值代表两测量位置之间流动特性的“飞行时间法”。此方法可以应用的测量技术包括差压、阻抗、γ射线衰减和声的传播[2]。尽管互相关方法有可以直接测量速度的优点 (因此不依赖于校准) , 但是还有很多问题,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为了测量速度, 要求有独特的流动特性。通常, 此流动特性是段塞。段塞很容易通过差压装置、γ射线或阻抗装置检测到, 因此可以测定段塞的速度。
这里的问题是将段塞速度与流体速度的精度关联起来。段塞速度与流体速度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在高速度下, 段塞以比流体速度大25%的速度移动;在低速度下, 段塞速度与流体速度的比值很高。而且, 段塞速度与流体速度的比值大大取决于物理性质。这个问题在三相体系中相转化点 (从连续的油相转变为连续的水相) 处尤为严重。还有建立广义关系的困难, 而且最终不能避免校准的要求。另一个影响段塞速度和流体速度之间关系的问题就是段塞速度脉动。如果段塞经过节流阀, 那么由于液体 (段塞) 区中对流动的较高的阻力, 流动在段塞通过的时间内逐步慢下来。在上游区域, 压力增大, 随后过余压力的释放导致了上游段塞的加速以及高于实际速度的速度记录。互相关技术常常可以由流动的预均相化得以改进。理想上, 这会导致与流体平均速度接近的特征速度 (在这种情况下, 会有均相化段塞的残余物) , 避免了校准的需要和含糊有效度的“理论”关系的引入。
4 国外研究现状
从上世纪80年代初至今, 国外多相流计量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取得了重要的进展。截至目前, 国际公认的达到商品化程度并且在工业现场进行了较为广泛试验和应用的多相流量计产品包括:美国Agar公司的Agar-301/401、挪威Roxor公司的Fluenta1900Ⅵ与RFM流量计、挪威Framo公司的Framo多相流量计、美国Daniel公司的MEGRA流量计、McCrometer公司的V-Cone流量计、英国Solartron公司的DualStream流量计和美国PECO公司的PECO流量计、意大利TEA公司的VEGA流量计等[2];其中能够用于凝析天然气检测的流量计仅有最后四种。
商品化的多相流流量计在限定工况下能够以90%的置信概率达到10%以内的气液相测量精度。但由于使用条件的变化与误差传递等影响, 在某些工况下油水相测量不确定度可能远远超出±10%的限度。公开声称能够解决凝析天然气流量检测的仅有Solartron、McCrometer、PECO与TEA四家公司, 其余产品用于油气水三相流的计量, 用于凝析天然气计量时, 存在较大误差。其中已经发布成功应用报道的仅仅是英国的Solartron公司的DualStreamⅡ流量计。
英国帝国理工学院 (ImperialCollege) 多相流重点课题组开创性地将先进的神经网络技术运用于流体测量, 在实验室研制成功, 并ESMER多相流测量技术获得多项专利。英国石油软件公司在实验室科研成果的基础上, 开展了大量的应用研究工作, 得到了包括Shell、BP、ElfTotalFina等主要国际石油公司的积极赞助和支持。ESMER技术的核心是基于简单传感器的智能化软件系统, 其基本原理为:任意的多相流动存在唯一的流态;唯一的流态可以用一组湍流随机特征进行量化和表征;随机特征可以从对流态敏感的传感器信号中提取;随机特征与多相流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3]。根据上述基本原理, ESMER运用先进的神经网络、信号处理和模式识别技术, 在大量模拟实验和油田现场测试的基础上, 建立了大型数据库 (大规模的多相流数据包括参考流量、湍流信号、随机特征、管线和流体的物理参数等) 和基于神经网络的自动匹配和自适应调节的模糊逻辑算法, 实现多相流流量的实时精确测量。
5 国内研究现状
目前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大庆油田先后开展了多相流技术的研究。兰州海默公司的MFM2000多相流量计采用伽马射线互相关测量流速, 双能与单能伽马传感器测量相分率, 经过运算后输出各相流量, MFM2000内部增加了一个静态流型调整器, 使得测量精度受流型和相分率变化的影响较小;胜利稠油热采研究所与西安交通大学工程热物理所合作、辽河油田与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合作都采用标准孔板流量计配差压变送器测量气液两相流, 由得到的差压与差压噪声信号结合半经验的拟合公式测量稠油开采过程中的高温高压蒸汽注入量。1994年胜利油田设计院开展了智能型在线无分离三相流量计研制, 设计了室内样机, 确立了计量模型, 完成了神经网络的设计以及气相计测量模型的构造, 取得了液相计量误差小于5%、气相计量误差小于10%室内试验的阶段性成果。
6 新的多相流量计技术
石油工业的工程人员认为目前应用的三相流量计并不十分理想, 理想的三相流量计应能精确地测量整个相分率范围内的各相流速。主要的石油集团对理想多相流流量的要求为:
◇ 相分率范围:体积含气率0~99%, 含水率0~90%
◇ 液体流速和气体流速:误差在±5%以内
由于许多油田的开采处于中晚期, 其含水率可能高达90%以上, 故要求含水率测量绝对误差小于±2%, 从机械设备的角度要求多相流量计是无介入式, 以避免对传感器腐蚀及对流动产生附加压降。
过去十年中对三相流量计的研制做了大量工作, 研制出一些型号的商用多相流量计, 但均不能达到误差在±5%以内的要求。目前广泛采用的综合测量法很难使误差达到±5%以内。
NMR (核磁共振) 及PNA (脉冲中子法) 等能直接测量被测相流速及相分率, 该项技术有一定的发展前景, 但由于其造价高昂和技术复杂性造成这种技术现场应用的障碍。
过程成像技术是过去五年中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 但过去一直进行的是两相流成像, 直到最近才出现三相流微波成像技术, 所以此技术的性能指标还不清楚。
迄今为止, 基于神经网络的流型识别技术已经应用于电导探针、差压和γ射线密度计中。人工神经网络的主要优点就是不以预先定义的规则为基础 (如传统的信号处理技术) , 而是从培训用数据集获取经验[3]。这个特点使神经网络可以处理多相流动的非线性, 并且精度高。但是, 一旦这些智能系统用于超出所标定的范围工作, 就不能复制实体。此问题的一个可能的解决办法是实现模糊逻辑。简要地说, 不同类型测量 (或物理模型) 的独立的每个结果都通过神经网络解释出来, 那么, 以特殊流动构造的每个物理和神经网络模型的可靠性为基础, 通过一种决策树选择最精确的解决方法。已经表明这种集成方法比从单一神经网络模型衍生出的方法更精确。
7 结束语
多相流量技术是计量方面的前沿技术, 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近几年在海洋石油平台上安装了十几台不同原理的多相流量计。从应用的效果看, 流体的物性、温度、压力、组成对计量精度影响很大, 没有一种多相计量技术产品适用于各种场合。
摘要:多相计量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计量方面的前沿技术, 它是在不进行油气水三相分离的情况下, 实现三相在线、连续、自动计量。在海洋石油、沙漠油田或边远油气田等特殊作业环境有着广阔的市场。
关键词:油田计量,多相流量计,多相计量
参考文献
[1]杨向东等.多相流量计的原理与开发应用简介.石油工业技术监督[J], 2004, (4)
[2]洪毅, 毕晓星.多相流量计的研究及应用.中国海上油气 (工程) [J], 2003, (8)
“尝试教学”的新进展 篇11
王俊校长以前是一位优秀的地理教师,曾把前苏联沙塔洛夫的“纲要信号教学法”运用到地理教学中,并获得成功。他从这段经历中得到启示,从这方面着手研究。王俊校长没有照搬外国的“纲要信号教学法”和外校的经验,而是根据教改实验中的实际情况,加以消化改造,创造性地提出了以“两类结构”为核心思想的结构尝试教学法体系。
所谓两类结构:一是“知识内容结构”,二是“方法程序结构”。“知识内容结构”指的是学科基本概念及其内在联系。语文教材是一篇一篇课文,数学教材是一道一道例题,好比散落的一颗颗珠子,现在要求把一篇课文或一道例题放在“知识结构”中来学习,也就是要把散落的珠子变成一串串珠子。这种知识结构不是教师交给学生,而是要求学生通过“画知识树”自己来建构。一类知识结构总有一个基本概念,好比树的干,由基本概念再生成许多下位概念,好比树干上生长出许多树枝,大树枝又会长出许多小树枝,用画“知识树”能够非常形象地表述知识结构,并有利于学生掌握。
“方法程序结构”是指以知识结构为基础的渗透学科思想方法的解决某类问题的操作步骤。学生习得了这种“方法程序结构”,就能有效地解决某一类问题,也就有了“举一反三”的能力。
国内外许多教育教学专家提出了“结构教学”思想,如美国的布鲁纳、中国的叶澜。宜兴市实验中学的“结构尝试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具体运用,并取得令人信服的教学效果。它不但使学生学会知识,而且能够促进学生提高概括能力、归纳推理能力,有效提升智慧的发展。而这些思维能力和智慧正是开展科学研究和创造性工作不可缺少的。从培养新时代优秀创新人才和创建学习型社会的发展方面来看,宜兴市实验中学课改经验所发挥的作用将是不可估量的。
该教学法有丰富的理论支撑。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认为,科学认识的任务是对直观的认识中获得的大量感性材料进行加工整理,经过一系列的科学抽象、逻辑思维,达到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对事物的认识达到了概括化和结构化的水平,就把握住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结构尝试教学的核心观点提出帮助学生掌握概括化、结构化的知识内容和方法程序,就是要使学生把握住学科知识的本质和规则,这样的学习是深度学习,这样的教学是有效教学。
反馈原理告诉我们,任何系统只有通过反馈,才能实现有效的控制。结构尝试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发生着广泛的信息反馈现象。教学过程中“知识为例,探寻方法”“变式训练,感悟验证”“当堂检测,应用提高”三个基本环节,构成一个反馈回路,教学过程中的“自学自检、互帮互学、展示点评、归纳小结”四个基本步骤实现着教学信息的有效反馈,在自学的基础上进行自我检测,在自学自检的基础上进行互帮互学,在自学与互帮的基础上进行展示点评,均有效地实现了教学信息的反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反馈,有效地调控着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认知心理学中有一派,主要是从信息加工的角度研究教与学,该理论认为,人类理解记忆的首要问题在于组织,在于对知识信息的编码。结构尝试教学法优化了教学信息的组织形式,将大量的教学内容编制成“学科知识树”或“纲要信号”其他形式,就是对知识信息作了很好的编码组织,每一个“知识树”或“纲要信号”就是一个很好的理解记忆的组块,它大大压缩了理解记忆的单位,实现了大容量与简约性的统一,可在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同时,有效地提高学习的效率。认知心理学认为,信息光有好的编码还不能由短时记忆进入长时记忆,还须通过多次复述和强化,才能保持长久。结构尝试教学的各个学习环节和各个学习步骤使学习的知识信息得到多次复述和强化,十分有利于学生对知识信息的理解记忆,特别是以学科知识树或纲要信号其他形式将学习内容直观地呈现,使学生边听边看,视听结合,多种渠道并用,发挥多种感官、多路通信的功能,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在本质上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心理表征或认知结构的过程,这种心理表征既包括结构性的知识,也包括非结构性的知识或经验。所谓结构性知识是指规范的、拥有内在逻辑联系、从多种情境中抽象出的学科基本的概念性知识,包括学科基本概念、原理和思想方法。良好的学科知识结构是促进学生建构良好的心理表征或认知结构的基础。而用学科知识树或纲要信号其他形式呈现的知识结构有利于促进学生建构良好的心理表征或认知结构。
该教学法以“尝试”为主线,构建了以“三段五环节,四步一核心”为特点的课堂实施模式,有效地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便于推广应用。
宜兴市实验中学的课堂教学具有鲜明的特色,使学生自主尝试学习再插上一对“两类结构”的翅膀,让学生在思维的王国里自由翱翔,它是对尝试教学的新创新,是尝试教学的新进展。
房颤器械治疗新进展 篇12
1 三维电解剖标测技术
Shlomo等发明的CARTOTM系统(即“心脏电解剖标测系统”)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房颤导管消融的临床实践,其工作原理为:通过CARTO信号处理单元收集超低磁场的强度、频率和时相的数据,然后通过软件分析导管顶端的位置和方向。
其中,图1-1:CARTO系统的工作原理类似全球定位系统(GPS)。a表示磁定位导管(NaviStarTM专用导管)的结构,可见导管顶端内置磁感受器;b表示CARTO磁定位器内置的三个超低磁场发生器,导管顶端内置的磁感受器(图中以s表示)可探测到磁场中随导管位置而变的磁场强弱和方向变化,三个磁场的伞形空间交点即为理论上导管顶端的位置;c表示系统可显示导管顶端的空间三维方向;d以飞机的旋转、倾斜和偏移变化表示导管顶端的相似变化也可显示出来。
图1-2:在患者身下有内置三个超低磁场发生器的磁定位器,患者背部皮肤上贴有定位参考电极,顶端植入磁感受器的NaviStarTM专用导管通过静脉系统送入心腔中,并由此产生导管顶端在心腔中的三维位置和方向[1]。
CARTO系统是目前最常用的三维标测系统之一,常用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三维解剖定位:能提供心脏解剖结构以及标测、消融位点的精确三维坐标,准确、实时地显示导管的位置和方向。(2)激动顺序标测:将心脏局部位点的三维空间位置及其相应心内电图整合在一起,创建心腔内电激动在三维方向上的传导电图,为各种心律失常的诊断提供帮助。(3)电压标测:可以提供心脏各三维空间位点的电压图,并以此推测心律失常发生和维持的可能机制。(4)其他:特殊应用如标测碎裂电位等。
目前国内外房颤电生理中心多采用CARTO系统进行房颤导管消融,其特征性的CartoMerge技术可以将三维CT、MR影像等与CARTO虚拟图象结合,新型CARTO操作系统还支持心腔内超声影像的显示,使心脏解剖构形更为直观、准确,从而增加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对经验较少的术者更可增加其对局部解剖特征的理解。
除CARTO系统外,非接触性心内膜激动标测系统(EnSite3000,Endocardial Solutions,St.Paul,Minn)对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和非持续性心动过速具有很大优势。该系统在感兴趣心腔内放置EnSite Array球囊,通过常规导管在心腔内膜下做清扫操作以采集信号,该信号通过特殊计算机软件处理后构建虚拟的心内膜边界。EnSite 3000系统运用边界元素法对Laplace等式进行逆解析,增强和辨识球囊电极探测到的电信号,由此计算机系统将重建出心腔3360个位点的心内膜电图,这些电图可以单极形式显示在心内导联上。
EnSite3000系统特别适用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室性心动过速(室速)的标测和消融。因为该系统具有一次心跳即可记录心内膜下激动传导的优势,因此血流动力学的不稳定对标测的影响较小。Schilling等[2]报道24例室速患者应用EnSite3000系统进行左室标测,其中21例患有缺血性心脏病,共诱发出81种起源于左室的室速,随访1年,14例(64%)患者术后未再出现任何类型的室速。Strickberger等[3]运用EnSite 3000系统对15例器质性心脏病室速患者进行标测,其中13例有心肌梗死病史,2例为扩张型心肌病。该系统标测到全部19种室速的出口和独立的舒张期电位以及1种室速的完整折返环。Kriebel T等[4]报道了运用EnSite3000系统对Fallot四联症外科矫治术后快速和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室速的成功消融。
2 新型导管导航技术
通常房颤的导管消融系统是通过介入术者操控消融导管在心腔内标测靶点进行消融治疗,由于心腔内解剖结构复杂,因此对消融术者的导管操控技术要求较高,尤其对于初学者来说学习曲线较长。新型的磁导航系统通过磁场来调节消融导管的运行方向,完全改变了以往的导管操作模式,不仅减少了放射线暴露时间,而且大大缩短培训者的学习曲线。
磁导航系统由安置在患者身体两侧的半球形磁体组成,每个磁体又由200余个小磁体构成;通过两侧磁体旋转产生不同方向的磁场,进而引导磁性消融导管按系统设定的方向在心腔内运行,并在既定的消融靶点自动精确定位。磁导航系统另一项显著的优势在于,其磁性导管的操作可由遥控操纵手柄控制,整个手术过程可在控制室内遥控完成,极大地减少了术中X线的暴露时间。
目前,国内外已有不少的研究显示磁导航系统对心律失常消融的疗效与传统操作系统相似,并有减少消融放电次数、明显减少术中X线暴露的优势。文献报道显示,运用磁导航系统进行房室旁路消融、房室结慢径消融以及局灶性房速消融均取得了成功,而且对于复杂性心律失常,如房颤、室速的消融也取得可喜的疗效。2006年Pappone等[5]报告采用磁导航系统进行房颤导管消融的研究,该研究共入选40例房颤患者(其中慢性房颤占37.5%),平均标测、消融时间为152.5min,即刻消融成功率为95%,无并发症发生;通过对12例患者的消融操作,术者即可通过学习曲线,较之常规消融操作系统,磁导航系统学习曲线明显缩短。而克利夫兰心脏中心的研究[6]显示采用磁导航操作系统消融房颤,消融过程中导管头部碳化焦痂的发生率达33%,尽管无围手术期并发症报告,但非盐水灌注磁导航消融导管的安全性值得关注。目前磁导航盐水灌注消融导管已相继被欧盟和美国FDA批准用于临床,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磁导航消融导管的安全性。
目前有关磁导航的临床研究显示,其在电生理消融的效率性方面与传统操作系统疗效相当,但通过遥控心导管技术可克服因复杂的心脏解剖结构带来的标测、消融困难,使导管易于达到消融靶点,明显缩短学习曲线,同时减少X线暴露,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Sensei机器手导管操纵系统(SenseiTM Robotic Catheter Control System)由Hansen Medical公司开发,2007年5月已在欧洲上市销售。该系统是一种精度极高的力反馈设备,使用其重力补偿、实时速度监控等功能后可以极好地实现微小的控制,结合三维影像系统后可以可视化地在心腔内精微操纵其专用导管[3]。手术过程中,医生可在导管室外的操作间移动手柄控制机械手臂,使其通过穿刺静脉插入导管直至患者心脏,同时,通过三维系统(如已与EnSite系统结合)的实时导航与显示系统,可以随时通过显示屏清楚地看到患者心脏内部的情况。导管尖端到达患处后,通过射频电流消融靶点心肌组织,从而达到治疗目的。Natale等报道对40例房颤患者应用机器手导管操纵系统进行消融,术中全部实现肺静脉隔离,1年随访86%患者无房颤复发。
3 新型导管
房颤消融采用传统消融导管需要对环肺静脉的各靶点逐点消融,对术者的操作要求很高,而且消融时间较长。如采用可调节周径的环状消融电极进行房颤消融,不仅可提高消融的疗效,更可大大减少操作时间,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Ablation Frontier公司研制的Frontier环状标测消融导管,远端为周径25mm的十极环状电极,通过操控消融导管内置的0.032-inch导引导丝,可以将其准确置入各肺静脉分支内;通过尾部手柄的操作可以调控远端电极的弯曲度,并可调整环状电极周径的大小,以适应不同的肺静脉,从而实现与肺静脉心肌的良好贴靠。Frontier环状标测消融导管不仅能够实现环肺静脉电位的记录,而且可以实现单极、双极放电消融。相关多项临床研究显示,采用Frontier环状标测消融导管进行房颤环肺静脉消融,平均手术时间(81±165)min,透视时间(18±49)min;成功率达81.4%。与传统消融导管相比,手术时间大大减少,而且具有环状电极的功能,具有很大的临床应用前景。
新型导管、导航系统等器械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房颤消融疗效的提高,同时也促进了对房颤机制的深入研究,利于早日攻克房颤这一顽疾。
参考文献
[1]Schmitt C,Deisenhofer I,Zrenner B.Catheter Ablation of Cardiac Arrhythmias:A Practical Approach[M].München:Steinkopff Verlag Darmstadt.2006:55-76.
[2]Schilling RJ,Davies DW,Peters NS.Characteristics of sinus rhythm electrograms at sites of ablation of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relative to all other sites:a noncontact mapping study of the entire left ventricle[J].Cardiovasc Electrophysiol,1998(9):921-933.
[3]Strickberger SA,Knight BP,Michaud GF,et al.Mapping and ablation of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guided by virtual electrograms using a noncontact,computerized mapping system[J].Am Coll Cardiol,2000(35):414-421.
[4]Kriebel T,Saul JP,Schneider H,et al.Noncontact mapping and 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 of fast and hemodynamically unstable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after surgical repair of tetralogy of Fallot[J].Am Coll Cardiol,2007(50):2162-2168.
[5]Pappone C,Vicedomini G,Manguso F,et al.Robotic magnetic navigation for atrial fibrillation ablation[J].Am Coll Cardiol,2006(47):1390-1400.
【石油机械新进展】推荐阅读:
《机械加工新发展》05-19
宝马工程机械展11-26
石油企业机械设计09-06
石油化工机械10-07
石油机械企业利润中心06-11
石油机械的防腐技术06-27
石油机械热处理技术10-22
石油机械缓蚀剂防腐10-27
石油机械加工与制造08-28
机械工程学院团日活动展新闻稿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