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美术教育(共12篇)
儿童的美术教育 篇1
涂涂抹抹是每个儿童都喜欢和经历过的, 绘画给儿童带来最初的快乐不是绘画的结果, 而是儿童在随意涂抹的过程中摆动手臂在纸上流下的痕迹, 伴随这种愉快的“自我发现”的感觉经历, 随之产生浓厚的兴趣冲动。如何利用视觉艺术这一手段对孩子进行人生教育, 发挥每个儿童的能力和创造热情, 认识自身价值, 引导儿童去发现美, 并形成对世界至情至理的美感, 形成完善而健康的人格, 得到和谐全面的发展, 正是我们当今儿童美术教育的主要课题。
一、儿童绘画的实质
许多美术教育研究理论:认知理论、心理分析理论、感知理论、情感绘画理论等, 站在各自研究的不同角度, 分析认为:儿童的绘画行为源自人类本身的驱动, 是天生就具备的, 是一种天性和本能;或是认为出于表达情感的需要, 儿童借助绘画这一“语言”表达内心的所想、所感;抑或认为是受环境影响的从众心理, 日渐习得。
1. 儿童绘画是儿童本身一种兴趣的自然展示。
绘画是儿童不教自为的一种自然发现, 儿童绘画的实质是:儿童本身一种兴趣的自然展示, 兴趣是儿童绘画的内在动力。所以, 在我们日常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为孩子出示一个绘画主题, 他们在创作之前, 总是会问老师:画这个可以吗, 画那个可以吗?在他们的提问中, 我们可以感受到:即使是相同的话题, 孩子们感兴趣的事物也各不相同。
2. 儿童绘画是儿童游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发自生活本身的一种自然展示。
儿童把绘画当做他们游戏生活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是发自生活本身的一种自然展示。因此, 当孩子还不会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时, 他们就已经想到了如何用手中画笔, 描述他们看到的事物, 并能将自己的思想感情融入其中。
3. 儿童绘画是儿童天真、活泼真情的流露。
无论是儿童漫无目的的信手涂鸦, 还是被成人视之为极具艺术性的佳作。孩子们每天都在饶有趣味地进行创作:毫无修饰的、不和比例的人物造型, 夸张的人物表情, 变形的人物动态、没有调和的原始色彩……无不洋溢着儿童天真、活泼的情感, 是儿童旺盛生命力的流露。毫无疑问, 美术对儿童是有价值的, 对儿童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与玩耍一样, 成为他们成长和自娱自乐的重要实践活动。
那么, 我们通过辅导儿童画对学生进行的艺术教育, 将会对儿童的成长起到一个什么样的作用呢?创作儿童画, 对于儿童发展的重要意义何在?
二、儿童艺术教育对儿童全面发展的作用和意义
英国艺术教育家赫伯·里德在《通过艺术的教育》一书中指出:“艺术应为教育的基础, 美术教育的使命就是通过艺术来教育人。也就是说它是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的。”同时他在《为了和平》一书中阐述到:“我们不仅是要培养少数有艺术才华的孩子成为艺术家, 更要引导大多数孩子进行正常的创造活动, 尊重他们的个人意志, 维护他们的创造才能。”因此, 儿童美术教育应着眼于以下几方面的发展:
1. 培养儿童的美感和审美情趣。
艺术活动的最终目的在于:引导人们去发现美、欣赏美、并为我们的世界创造一切美好的事物。儿童美术教育的功能:从艺术学的角度来看, 在于培养儿童对美的感受性, 引导儿童审美观的发展。儿童对美好事物的感受带有直觉性, 虽然还很幼稚、肤浅, 但已有了初步的审美意识。他们喜欢色彩鲜艳、形象夸张的事物。我们可利用周围现实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打动儿童的心灵, 儿童作为未来社会的主人, 未来的世界开拓者和创造者, 必须拥有更为敏锐的美感。因此, 从小就要让孩子学会用美的眼光和标准对周围的事物作出思考和价值判断, 使他们艺术的心灵不被陈规陋习所束缚, 成为欣赏艺术和创造艺术的主体。从这一点上来说, 美术教育才真正体现了它的价值所在。
2. 使儿童个性得到自然发展。
赫伯·里德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启发、培养人的个性, 顺应儿童自然本性的发展。”美术教育是表现人们内心世界的艺术, 儿童通过视觉艺术这一形式来表示个人的感受, 从中体验到快乐、成功, 确定自身的价值。美术活动为儿童提供了自我表现的最佳形式。教师应利用现有的课程, 创造性的教学形式, 在尊重儿童个性差异的基础上, 因人施教, 因材施教, 并给予肯定, 从而促进其自我成长。给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 让他们在轻松的氛围中去思考、去实践。充分发挥其内在的潜能, 展示他们自己的个性, 鼓励孩子不断的创新。
3. 挖掘儿童的创造潜能, 培养创造能力。
每个儿童都具有创造的潜能和天赋。孩子们喜欢敲敲打打, 搓弄着泥巴, 堆砌着沙堆, 趴在地上涂画。对各种各样的形与色有着浓厚兴趣, 他们总是忘我地投入。发展儿童在美术活动中的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的主要方法, 是为儿童提供足够的时间和丰富多样的材料, 鼓励他们把想到的和感受到的, 自由、轻松、愉快地进行表现, 在这一自然而然的过程中使儿童的创造性逐渐丰富。
我们应正确地把握儿童心理发展的实质, 敏感地找到教育的定位点, 不要以成人为中心, 总想试图教给点什么, 那些刻板的模仿和干扰, 只会使儿童变的小心翼翼而带有功利性地去迎和成人的意愿, 从而失去自主的人格。教育应顺应儿童这种天真活泼情感的表现, 使儿童成为一个独立成长的个体, 这也正是儿童发自本性的人格化的需要。
儿童的美术教育 篇2
当今许多年轻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美术方面的才能,能够涂涂抹抹,写写画画,甚至长大后能成名成家。这种愿望是好的。然而一个孩子有无美术才能,能否沿着正确轨道发展,因素是很多的,除了遗传因素外,很重要还取决于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因素的影响,以及个人的兴趣和主观努力。所谓美术才能指儿童对形象中的线条、明暗、结构、色彩等方面而引起情绪变化的感受,并具有美术某一方面的特殊才能如绘画、泥塑、雕刻、折叠等。那么怎样及早地发现孩子的美术能力,并及时加以培养和教育呢?
(一)儿童美术才能与本身素质
儿童美术才能受遗传素质的影响,这种影响,早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就已决定了。笔者曾先后调查了20多户有艺术能力的家庭,发现他们的子女48%有艺术能力,而75户无艺术能力的家庭,其子女
只有20%有艺术能力。从这里可以看出,遗传素质仅仅为儿童美术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但美术才能的形成必须通过环境和教育的良好影响,所以我们及时发现和培养儿童美术能力非常重要。
一般说来,具有美术才能的孩子,往往早期就有显露。3~4岁时,其美术才能表现为:1.求知欲望强,好动好问,兴趣广泛,尤喜爱涂涂沫沫。2.视觉感受和辩别能力较强、能分辩各种颜色、线条曲直、方圆等。3.观察事物较全面、细致、准确。4.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现这一苗头时,家长就应紧紧抓住这关键期加以培养。一般说来人的大脑神经细胞有各自的发育关键期,一旦错过,再刺激,再教育收效也会较差。研究表明:2~3岁是儿童视觉感受能力发展的关键期,为了促进儿童的视觉感官的发展,首先要训练孩子的观察力和感受力,如分辩物体的大小、方圆、厚、薄、曲直、颜色等。其次,给孩子提供机会,参加各种活动,鼓励他们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画一画等,使孩子善于从比较中区别事物,找出特点变化规律。最后,还应帮助孩子掌握观察方法,按正确顺序从多种角度观察事物,充分发展孩子的感知功能,使孩子认识世界、感知世界。
(二)儿童美术才能与家庭教育环境
美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是儿童美术才能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早期教育尤为显著。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从一些美术家的家庭教育环境的影响来看,他们的家长都具有以下特点:1.较高的美术素养和良好的文化修养;2.重视早期美术熏陶和教育;3.善于言传身教;4.注意孩子性格及品德的修养;5.尽力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6.寻求造诣较高的教师并注意与其配合。
(三)儿童美术才能与好教师的作用
教师的教育在儿童美术能力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一定的主导作用,并影响和决定了儿童美术才能的发展。有人统计,儿童美术教育中的智力开发取决于接受教育的年龄:从2—4岁开始训练受教育的人91%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4—6岁为84%;7—9岁为40%,14岁后才开始训练的只占7.2%。由此可见,良好的有系统的对儿童进行美术教育,可以促使儿童美术才能的发展。所以为了培养孩子的美术才能,家长必须一开始就应为孩子找一位好教师;循循善诱的态度;良好的仪表和美好的品行。
通过以上诸因素的分析,笔者认为在儿童美术才能形成的全部过程中,遗传素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及个人的主观努力是一个有机的不可分割的整体,缺一不可。同时这些因素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相互促进,相互补充。我们希望更多的家长为孩子的未来着想,努力去寻求发现,并点燃孩子们美术才能的火花,使之放热发光。
为什么当今世界艺术教育如此重要?
学校对学生的测试、分数及智商的重视一直有赠无减,中国的素质教育喊了十几年依然很难推进,教育部近日印发通知,决定在全国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即通过学校组织的课内外体育、艺术教育的教学和活动,让每个学生至少学习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这项通知再次提出了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虽然一方面,研究人员和企业家们近年来接受了右脑开发的重要性,但是长时间以来文学,数学和应试一直是教育界更为关注的学科。为了迎合这种变化,许多重要的教育领域却大范围缩减,甚至消失,艺术教育就是其中之一。富有远见的学者们意识到,艺术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孩子需要学习艺术是因为:
面对挑战,他们能够提出具有想象力的解决方法,同时在商业和政策方面能够有所创新。
今天,那些能够运用于新兴的创新型商业模式中的创新能力是十分被看好的。创新已经不仅仅是人人向往的能力,而是一种急需而且十分重要的技能。2艺术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如今的学校更多地注重基本技能的教育,这当然很重要,因为我们必须然让孩子们能够从阅读,数学和其他重要的学科中学习基本能力。然而遗憾的是,这种教育方式却造成了其他学科教育的缺失,尤其是艺术教育和创造力教育。艺术教育属于极少数能够让孩子创造独一无二的,属于他们自己的东西的教育领域。视觉艺术没有对错之分,崇尚的是创造的激情。孩子们自由创造的过程能够激发他们的独立性,增强他们的认知能力。当他们创造出以前从未出现过的物品的同时,他们自身的能力也不断被挖掘。3艺术能锻炼右脑。
大多数学校教育都是针对左脑能力的锻炼。左脑的活动是研究性的,逻辑性的并且是连续的。而创造思维属于右脑活动。右脑的思考能帮助学生看到事物的全貌,觉察到事情的本质,理解更深入的关系。孩子学习用想象力画画和进行艺术创作的同时,右脑能力就得到了锻炼。“我相信右脑发达的人在世界经济领域具有天然的优势。艺术教育课程非常灵活,父母应该考虑锻炼孩子的右脑创造性思维能力,这样能给孩子一个好的起跑点。4所有孩子都有创造力。
没有创造力孩子们根本无法唱歌和摆弄房间,然而他们需要学习如何深入挖掘创造力。对于孩子来说,能够启发他们创造力并且鼓动他们参与到创造活动中的课堂活动是有好处的。真正会创造的孩子应该是和成年人一样能够提出想法和创造性的解决思路,并且灵活运用自己的想象力。5创造力是可以教的!
通过五十多年对创造力的研究,视觉艺术研究人员早已了解“创新”的人是如何处理信息和使用自己的技能,创立了一套系统的视觉艺术培养创造力的方法,鼓励孩子们抓住新想法,全方位的看待事物,学习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和风格,把自己的新旧体验用图画表达出来。父母和老师可以通过温和的引导孩子多方面地思考问题和全方位地看待事情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同时,孩子们也可以通过自我评估来提升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自信心。
国际化的发展和创新人才的紧缺。具有持续的创新能力是当今世界急需的人才。
有人认为孩子在幼儿时期有一定的绘画才能,将来长大了就一定能成为画家。其实小画家和大画家之间并没有直接的联系。幼儿时期画得相当出色的孩子,长大后真正成为美术工作者的为数并不多。但是,许多医生、科学家、设计师和画家的成才之路却常与儿时爱画画有着密切的联系。这是因为幼儿美术最大的特点就是发展了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在幼儿时期通过美术活动培养这种素质是非常有利的,为幼儿今后的成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美术活动除了可发展幼儿创造性思维外,还可以培养敏锐的观察力、灵活的动手能力和初步的审美能力。幼儿一旦形成了这种能力。就可以促进其他方面的学习,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因此,不管孩子是否有美术天才,也不管孩子长大后当不当画家,鼓励幼儿参加美术活动,培养孩子的绘画才能,通过活动发展幼儿的智力和能力,无论对孩子的今天还是明天都有好处。
学习美术的好处
美术是初中乃至整个基础教育阶段的必修课,但有些教师、家长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那么学习美术有什么好处呢?
一、美术教育能促进智力和能力的发展
学习美术有利于右脑的发育。据研究表明:人脑的左半部是抽象思维,右半部处理总体形象信息。而目前部分家长和教师重视的文字、数字这些教育内容,则使左脑负担过重,右脑锻炼不足。这种现象有损于正常的和谐发展。美术教育就是用有趣、新奇的刺激,启发和诱导儿童去感知事物的外形、结构,主要通过想象和形象思维,有利于右脑的发育。从而使人的智力获得更好的开发。
二、美术教育重在激发创新意识
美术教学的重点应是创造意识的启迪,而不是技能的传授。因此,通过绘画指导儿童如何思考远比知识技能的传授重要。儿童语言表达能力较差,学画画要比学说话快的多,在绘画中表达的心态和对事物的感受,要比语言还要丰富。绘画可以直接刺激儿童的右脑。
有文章说,瑞典的小学生三年级前几乎没有文化课,美国的小学生二年级也还是、大字不识一斗,他们大部分时间都拿来玩,拿来弄美术、音乐之类,文化课在整个小学阶段无足轻重。可是他们科技文化并不落后,瑞典是全世界人均发明专利最多的国家,是全球最富裕的地区之一,美国也是公认的科技文化经济强国。而我们,孩子还在娘胎就受到竞争压力,整个青儿童时期如临大敌;我们家长那么期待;我们老师那么辛苦,我们孩子那么努力,结果我们的文化远落后于人。人家的教育显然侧重创造力的培养,而我们则侧重了现成技术的培训。其结果人家做设计师,我们做技术工人;人家做老板,我们做打工仔。说我们沦为欧洲的打工仔一点也不惟过。我们劳苦至此却只能期望人家施舍残羹剩饭。他们创造力如此强大与中小学阶段的重视美育是分不开的。美国的中小学校是非常重视美术教育的,但是人家并不是要培养很多艺术家,而是要“借鸡生蛋”,是要借美术教育之名,让孩子更聪明,更健康,更有活力。也就是说小孩子学绘画其意义应该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不在绘画技术本身。
1、美术教育是培养形象思维的有效手段。
人的思维分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智力发展只有两种思维均衡发展才是最好的。也就是说少儿学习必须促进智力平衡发展。但是如果孩子学到的是模仿老师传授的绘画技术,学到的是描摹对象的能力,这属于逻辑思维的范畴。不给小孩子机会去自由想象,他的想象力就不会因为学美术而获得提高,他的形象思维就不会因此获得发展。因此如果少儿学习美术仅限于所谓的基本功,也就是规范技术的掌握,那么他就会丢掉发展形象思维这个更宝贵的机会。这个机会每个人仅此一次,永不再来。
2、绘画是培养好奇心的有效途径。
喜欢绘画的人普遍具有较强的好奇心,他们喜欢关注常人不屑于关注的事物,而且常常涉猎面很广,旅游、探险、考古、摄影、民俗、各门类艺术等等,从工作到生活各个方面。这些连带的丰富的兴趣爱好不但可以极大的丰富一个人的精神生活,而且同时也拓展了一个人的发展空间,增强人的社会竞争力。因此,美术可以作为一个突破口,一个切入点,以点带面,培养一个人广泛的兴趣。好奇心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动力,一个人好奇心没有了,他的心就老了,他就不可能再有什么长进,他的言谈举止将俗不可奈。绘画无疑是陪养好奇心的有效途径。
3、绘画对少儿具有娱乐功能。
娱乐是小孩子的天性,也是他的权利。没有足够的娱乐,小孩身心不可能健康发展。绘画是他们最喜欢的娱乐方式之一,同时也是最安全、最经济、最高尚、对身心健康最有利的娱乐。
4、绘画可以增进人的记忆力发展。通过绘画活动,人的大脑浮现一个个形象,一个个场景,一个个细节,这无疑有助于人的记忆力健康发展。
5、绘画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发散思维。
儿童美术教育的阶段性 篇3
儿童绘画心理的发展有着他自身的特殊性,而且儿童绘画的发展状况同样也是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我们只有充分地了解了儿童绘画发展中各个阶段的特性,才能制定相适应的教育方法。在这里我们根据儿童的心理发展状况,把儿童绘画心理分成三个阶段,即幼儿阶段(幼儿园),中级阶段(小学1-3年级),高级阶段(小学4-6年级)。
幼儿阶段绘画兴趣是最重要的。首先让幼儿观察大自然的风景,观察生活,让他们感知这个美好而又神奇的世界,然后再以游戏的形式,让他们用五颜六色的笔自由自在地来表现自己的感情。这个时期的幼儿尚不具备用文字、数字等手段进行交流的本领,绘画信手涂抹也可以达到一定的交流目的,产生心理上的满足。从这个意义上讲,幼儿绘画活动作为一种游戏,3—6岁的幼儿几乎百分之百地喜欢它。针对幼儿的这种心理特点, 绘画的最初启蒙应以兴趣为主。比如用弹珠沾上不同颜色,在白纸上自由的滚动,可以几个小朋友共同参与,这样画面效果好,幼儿也可以在游戏中认识色彩。如果因授课方法不当,激不起儿童的学习热情,或是指责过度,无疑将会使他们中断绘画的兴趣,给以后的学习带来困难。
中级阶段:这个阶段被人们称作儿童绘画的转变期或过度期。在这一阶段,他们的绘画水平是不稳定状态。因为这时期的儿童基本上能看出作品的不足,但又不知如何改变这种状况。此时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还不具备。无法解决诸如物体的结构、比例、色彩等问题,因而作画的兴趣下降,缺乏以前的那种热情和信心,从心理学角度来讲,这显然是儿童从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过度阶段。在这个时期,教师如不注意引导,过度指责,容易导致大批学生对绘画失去信心和兴趣,所以当儿童进入这个时期,教师一定要及时给予指导,通过多种形式的美术教育方式,如走出课堂、多增加写生和速写的练习,这对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和顺利度过这一时期是很有帮助的。
高级阶段:儿童在抽象思維方面已得到了很大发展,爱好美术的同学此时热情更高,他们对形体的观察理解能力已有了很大提高,常规教育已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这样教师就需对这阶段的学生教育要有所区别,除了传授课堂知识,在课外对爱好美术的学生要系统地传授一些理论知识和绘画技巧方面的知识,特别是写生能力的训练。
二、进行绘画基本技能培养
1.幼儿阶段:首先是基本线段、几何图形的训练,为了使幼儿在短时间内掌握基本线段和几何图形,将横线、竖线、斜线、折线、弧线、波浪线等集中起来,一节课教给幼儿,然后再教幼儿由线段组合图形。如两条横线两条竖线可以组成长方形和 正方形,两条横线两条斜线可以组成平行四边形、梯形、四边形,如此类推。这样不但学得快、记得牢,而且还锻炼了绘图能力。其次训练幼儿观察力,要想提高幼儿观察能力,必须训练幼儿视觉的敏锐性。上课时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对图形进行观察、分析,如用简笔画方式画小鸡,引导幼儿观察头、眼是圆形,身子是椭圆形,嘴是折线,爪子是斜线,翅膀是弧线,这样,幼儿有了兴趣,自己能独立用几何图形组成一个画面。随着画面的不断复杂化,幼儿的观察能力得到了锻炼。第三是提高幼儿的绘画记忆水平,教师先画出一幅画,让幼儿仔细观察,然后再擦掉部分内容,让幼儿说出擦掉的部分内容;教师再擦掉整幅画,再让幼儿凭记忆说出全部内容,然后画出来。如此反复练习、强化,随着幼儿画面的完整性、准确性的提高,幼儿绘画记忆力就得到了相应的锻炼。第四是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如给出长方形,要求幼儿根据长方形可以画汽车、房子、电视、冰箱、洗衣机等等,越多越好。再如听故事绘画,教师讲一个简单的故事,让幼儿根据故事绘画,教师稍加指点,幼儿就可创造出丰富多彩的画面。
2.中级阶段:属于幼儿成长为儿童的过度阶段,绘画技能应该以记忆画、想象画、临摹写生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有趣教学。只有掌握了一定的绘画技能,才能使儿童的绘画表现得更轻松而得心应手。低年级适于临摹简单的,线条单纯,色彩明快,令他们感兴趣的图画,可允许他们在一定范围内自由发挥,以丰富画面内容。这既可增加他们的兴趣,也可锻炼他们的想象力和创作能力。适当加点写生课,让学生感知物体形态、结构、比例、色彩、空间等概念,在写生练习时要引导他们观察、分析和表现。这个阶段多增加手工课,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增强空间想象力,还可以激发他们对美术课的热情。
3.高级阶段:是小学高年级学生,绘画技能应把临摹、写生、速写、默写综合在一起学习。老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提供一些静物和风景作品进行临摹,临摹只是辅助教学的一种方式,不能完全依赖临摹来学习基础绘画技能。写生是面对着实物进行的绘画,因而其最大的特点就是锻炼学生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锻炼眼、手的协调能力,让学生科学认识事物的真实性。速写同写生不一样,虽说都是面对实物作画。但速写要求在短时间内把眼前的物体表现出来,这种技巧的熟练掌握,将能极大地激发儿童用画笔表现生活的欲望和热情。默写是指把曾经看到的形象回忆起来,并用绘画的形式把他们表现出来,因此默写的基本前提是先要有记忆。教师在进行默写训练时,要通过组织活动,然后启发他们去回忆,想象活动中生动的场面、人或物等,然后将他们画出来。在这个训练过程中,教师的启发很重要,通过启发能使儿童们的回忆更富故事情节、更生动、更典型。但这种启发要根据儿童年龄的差异而有所不同。
儿童的美术教育 篇4
人类真实生命的体验在童年, 童年滋养着我们的精神世界, 同时也培养了我们必备的创新素质, 所以绘画创新思想的培养在儿童阶段尤为重要。在儿童的眼里, 他们对于世界的认识不仅充满好奇而且永远那么美丽。所以通过孩子们最真实的想法使他们认识绘画融入到绘画中, 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通过绘画来表达对美的认识。我们通过正确的启发与引导, 使孩子们在绘画的世界里展开翅膀, 让画面具有生命活力。保罗·克利说艺术并不是描绘可见的东西, 而是把不可见的东西创造出来, 正是基于这种特殊的经验领域的感受与体位。1
我们说的儿童绘画是指孩子们自主完成的画面, 他对于整幅画面的理解是和自身成长与自我生活的经验紧密相连的。儿童绘画通过观察、思考结合眼、脑、手的协同, 画出具有生活体验、表达内心情感的画面, 所以也有人把儿童画称之为儿童生命图像。儿童绘画首先应保护其本性的真实, 尊重个性发展, 培养纯洁童心, 从个人兴趣爱好出发顺应自然成长规律。生命和情感真实的表达是儿童教育的本质, 老师应通过美育活动及其绘画作品来了解儿童的性格、习惯及兴趣爱好。家长应给与孩子更多的鼓励, 支持孩子, 不要过多干涉儿童的思维, 应让孩子在画面中尽情表现, 自己细心聆听, 耐心欣赏孩子画面中所表现的故事。真正了解儿童所需的一切, 只有这样儿童才会充满自信。
儿童绘画相对成人而言, 他会更加的纯真及更富想象力及创造力。所以在美育过程中, 我们应更多的关爱孩子, 关注其童心, 孩子们才会感觉绘画不是一种负担, 而是一种情感的表达, 才能吸引孩子去画, 在绘画中使儿童找到乐趣, 对其健康成长也会起到积极作用, 从而达到美术教育的效果。对于孩子本身来讲, 儿童天生都会有欣赏美、感受美及创造美的一些能力, 对外界陌生的东西他们会充满好奇与激情, 儿童对天生具有美的欣赏能力, 在孩子眼中世界是灿烂美好的、五彩缤纷的。儿童脑海中呈现的所有物象, 在其放松状态下他都可以通过画笔表现出来, 因为审美是他们的本能, 感受美也是天生的。绚丽的颜色能使孩子的童年充满趣味, 这是我们很多年通过实践所得出的结果。孩子们的情感及情绪会通过表情表达, 也会通过其绘画作品及绘画过程表达出来, 情感的体验与表达是孩子内心真实的表现, 我们抓住这些特点, 学会通过孩子们的绘画作品了解其内心真实的情感, 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去了解他们, 更好的启发孩子的创造力及想象力, 给孩子更加广阔的创造空间和想象空间, 更好地关爱孩子。
儿童绘画的特点突出体现在表现在造型夸张稚拙, 想象大胆新奇, 其绘画作品中流露出内心的真实情感及对世界的认知和想象。儿童绘画与成人绘画在表现形式也是不同的, 相对成人绘画儿童的表现形式更加夸张及符号化, 能使我们更加明显的感受到对自由活泼, 对真、善、美的追求。所以, 在儿童美育中, 我们更应该关注儿童内心的真实情感, 关注孩子们的童心, 使孩子们的艺术潜能得到最充分的表达。
儿童美术教育其实不仅和孩子学习相关, 也是对孩子的一种素质培养, 会对其生活的各个方面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让绘画走进孩子的生活, 让孩子的生活充满绘画, 使孩子们在绘画中享受生活, 这样才能使儿童美术教育的价值得到更充分的体现, 也是美术教育本质的一种表现。
二、儿童美术教育的原则
(一) 兴趣原则
驱使儿童进行绘画创作的动力来源于兴趣, 他们在创作中表达对一些物象的兴趣。儿童创造艺术的方式多变和自发的, 儿童在绘画的学习过程中, 更注重自己情感的表达, 如过分要求技能的表达, 会使儿童产生抵触情绪, 甚至不愿学习绘画。儿童美术教育也并非不注重技能, 只能说技能的掌握只是一小部分, 而更多要考虑儿童自身成长过程中心理、生理发展状况, 以提高儿童的好奇心及兴趣为儿童美术教育的最初原则, 使儿童对绘画的学习成为自己的一中内在需求, 而不是受外界压力所驱使。待培养起其对绘画的兴趣之后, 再进一步引导他们向更高的目标方向学习, 逐步掌握绘画技巧。
(二) 愉悦性原则
目前教育大的环境整体缺乏宽容性, 在其影响之下, 儿童美术教育在课堂的管理上也相对过于呆板。本来用于儿童真是情感表达的科目, 往往因为课堂气氛过于严肃, 让孩子们感到肃然无味, 兴趣锐减。
教师与家长过于强调孩子学习的眼前成果, 也使得儿童美术教育的功利性过强。从根源上讲, 儿童美术教育是要通过绘画增强学习趣味性提升儿童对学习的主动性, 进而使儿童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绘画本身是给人带来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的一门学科。所以儿童美术教育要积极把握愉悦性原则。儿童美育愉悦气氛创造的前提是自由度的培养, 儿童美术教育要做到管理适度的, 尽量减少压制和束缚, 营造轻松快乐的气氛, 利于儿童创新思维发展, 潜能的释放。“当学校教育过度致力于将学生从自由状态转变为控制状态时, 全面限制个体的自由范围则使内含于自由之中的智慧也随之被摒弃。”2
(三) 创新思维原则
21世纪的教学主旋律是创新, 创新思维也是多元智能理论所提倡的, 美育也是培养儿童创新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儿童美术教育过程中我们要鼓励孩子们大胆的创新, 在儿童美术教育阶段创新思维的培养应得到鼓励与提倡。
1.给儿童创造性思维发挥创造有利环境
尊重孩子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儿童创新能力培养的前提是创造利于儿童创造性发挥的客观环境。在情感心理上给儿童创造宽松环境, 儿童在任何活动中都渴望被关注, 所以我们要了解孩子心理给孩子信心, 让孩子以合理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另外, 我们也需要给孩子创造能够引导儿童创新活动的一些硬件设施, 孩子们的想法能够借助硬件设施进行实施。
2.积极引导儿童美术创造活动
美术教育在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时, 要让创造性思维形成习惯, 这就需要我们在孩子们的创造过程中给予一些引导, 打开儿童的思路使其思路更开阔, 要让孩子自己探索答案, 敢于创造。教师在美术教育中给于启发式引导, 让孩子对绘画感兴趣, 并且联想大胆, 作品在完成后, 我们要对孩子以鼓励为主, 建议的提出一定要委婉, 以便更好的引导儿童。
总之, 新型儿童美术教育, 不是单纯的技能教育, 也是一种审美素质教育, 发掘儿童的绘画天分, 使绘画除了能培养儿童确的审美观以外也能使其心理和生理能力得到健康的发展, 使得儿童的人格得到塑造, 兴趣与创造力得到相应的培养, 审美的素质与情趣也会得到大幅度提升。我们要为儿童美术教育的发展创造优良环境因素, 使儿童得到整体全面的发展。儿童美术教育的发展与进步, 最终要体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研究儿童美术教育教学对儿童的学习和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儿童的每一步成长, 思维的每一点开阔, 都会为以后的社会发展带来了创新性的因素, 促使社会快速健康的向前发展。
注释
11.苏珊·朗格称之为“基本的幻想”.见其所著《艺术问题》, 第76页.
留守儿童的教育 篇5
巨家中心校 程晓燕
随着农村剩余劳力源源不断地涌向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下降、违纪频发、中途辍学的现象也日趋严重,它将直接影响农村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因此,“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应当引起家长、学校、政府、社会等方方面面的高度重视。
一、家长:努力承担起教子之责
目前多数农民文化程度不高,他们误以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家长是没有什么责任的,他们一般认为儿童学习成绩的好坏是由儿童个人的素质决定的。家长应该改变这些不正确的思想,树立“子不教,父之过”的教育责任观,明确教育子女是自己的应尽之责。应主动与子女的任课老师、村主任联系,加强沟通,向老师说明自己的情况,了解子女的发展变化,共同商讨教育孩子的策略和方法,这样才不致于使“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方面出现盲区。
家长还应加强与“监护人”的联系及亲子间的沟通,及时掌握孩子的学业、品行及身体健康状况,并通过各种方式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进行指导,要求“监护人”一定要保证孩子充分的学习时间,一定要嘱咐其对孩子的严格要求,加强生活和学业的监护。另一方面,应采取多种方式,注意与孩子的沟通交流。沟通的时间间隔越短越好,保证熟悉孩子的生活、教育情况以及孩子的心理变化;沟通的内容力求全面、细致,沟通中父母要明示他们对孩子的爱与厚望,希望孩子能理解他们的家境与现状,通过沟通以了解孩子的生活、学习、情感变化;沟通方式可以多样化,除电话外,可采用书信等进行交流。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块无暇的“翡翠”,只要心里装有父母和亲人的爱,他们就有积极向上的原动力,就会学得更棒、做得更好。
二、学校:加强管理,倾注关爱
学校应把“留守儿童”的教育作为专项工作来抓,建立专门的机构,负责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首先,学校应健全和完善寄宿制,在此基础上,配备专门的生活教师,对留守儿童进行科学的生活引导,配备专门的心理辅导老师解决他们平时心理上的一些问题。
其次,要建立留守儿童档案,以班级为单位,将留守儿童的姓名、年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兴趣爱好、智力水平、性格特征、学习动机和态度、学习能力和方法、与代管人的融洽程度、与打工父母的沟通情况、监护人的基本情况进行登记。再次,家长学校的制度应正常化、规范化。学校应定期召开家长会,通过会议形式,交流管教“留守儿童”的经验教训,了解留守儿童生活、学习、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共同制定教育策略。最后,建立定期联系制度。学校和学生家长之间应建立畅通的定期联系渠道,以便于共同教育管理孩子。家长宜每月与班主任联系两次,了解孩子各方面的情况并采取应对措施。班主任可利用“五一”、“十一”、春节等学生家长返乡的机会约父母面谈,这样能使这些父母较为详细地了解孩子,以便更好地进行短期的家庭教育。
三、社会:营造良好的环境
首先,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消除城乡差距,实现公平的义务教育政策。要逐步实现以户籍制度改革为中心,拆除就业、医疗、住房、教育等制度壁垒,彻底打破维系多年的城乡“二元经济体制”,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间的有序流动,给予农民工及其子弟以切实的市民待遇,适当鼓励、帮助民工将其子弟带到城市上学和生活,充分发挥家庭的教育功能。
其次,要增加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积极改善农村的办学条件。农村中小学是留守儿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但由于国家对农村教育投资的倾斜,使农村教育仍然面临着许多困难。因此,国家和政府应适当调整宏观政策,从资金、人力资源等方面大力扶持农村中小学,切实落实支农政策,全面提高农村教育质量。
再次,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留守儿童提供良好的乡土环境。新农村建设的根本手段就在于在提供物质性公共品供给的同时,也提供非物质性公共品供给,共建一种经济成本相对较低、生活质量却相对较高的乡土环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功与否,是农村能否长期稳定、城乡能否良性互动、中国现代化转型能否顺利完成、农村“留守儿童”现象能否从根本上得以解决的关键。
最后,要建立农村社会化的未成年人教育和监护体系。孩子并不是所有时间都在学校,因而在家庭教育缺位的情况下,加强和完善农村社区教育功能到了非常迫切的地步。当前基层党政机关有大量富余人员,中小学校有大量退休人员,他们完全能胜任中小学生的监护和教育工作。可考虑由基层教育部门牵头,联合共青团、妇联、工会等相关群众性组织,共同构建农村中小学生的社会化教育和监护体系。
美术教育对儿童智力发展的影响 篇6
【关键词】美术教育 重要作用 儿童时期 智力发展
一、美术教育在中国的现状
首先,美术教育是基础教育的一部分,也是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有着特殊意义,结合美术课的特点,发挥其特殊优势,发展儿童的智力,儿童的素质如何,与其本身智力有着莫大的关系。美术教育对促进儿童的智力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许多著名的教育家对美术教育的功能有着共识,他们认为美术教育直接的目的是寻找种种机会,用种种方法训练儿童身心和各种感官,使他们的各种感官及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及道德情感等本能渐渐地自由生长发育。从而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
其次,“智力”是指人的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美术活动是眼、手、脑共同参与并很好地配合进行的活动。现代社会需要“手脑并用”的人,学校培养的孩子既要善于动脑子,又要善于动手。美术学科恰恰为儿童提供了动手动脑的条件,当他们动手画画或做手工的时候,很自然的,他们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形象思维活动以及实际操作能力都会得要锻炼。
最后,美术教育对儿童的全面发展教育具有重要的融汇与促进作用。美育有助于开发人的右脑,使其大脑两半球的机能得到协调发展;美育有益于开发人的智力,使其增强感受力、培养观察力、提高记忆力、丰富想象力、发展思维力,促进创造力。郭沫若曾经说过人的根本改造应当从儿童的情感教育、审美教育入手。
上述观点很久以来就得到了很多大科学家的肯定和论证。例如,1980年,钱学森把智慧分为性智和量智加以阐述,文学艺术活动归于性智,科学活动归于量智。他指出:“科学家不是工匠,科学家的知识结构中应有艺术。”[1]他强调“大科学家尤其要注意“性智”。钱学森是大科学家,但很少人知道他是画家。他从小就受艺术的熏陶。这些都有力的证明了美术教育对促进学生智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儿童时期是智力发展的重要阶段。
3 -12岁的孩子正处在对色彩、空间记忆、想象等能力的引发优势期。美术是直接借助鲜明生动形象进行的一种思维。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特点溶易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是开发儿童智力的良好方式。
美术是开发儿童智力的总要方法之一,儿童的早期教育应以开发智力、完善人格和提高素质为目的。而人的智力并不完全是与生俱来的。后天的学习和锻炼可以促进人的大脑的发育,而且有益于大脑智力潜能的发挥。
建立对美术教育的全新认识,美术可以被当作我们检验儿童智力发育状况的参照物儿童从出生大约到10岁左右。他们的绘画表现力和智力发展都是同步向前的,儿童的智力按照一定规律不断发展变化。尽管每个人之间有相当大的差异。但各个阶段总定按一定的顺序发展的:儿童的绘画能力也是按一定轨迹发展的。虽然每个孩子的发展有快、有慢,但发展印次序不会颠倒。比如,儿童3岁以前的绘画能力主要表现为“涂鸦”,但智力发育早的儿童2岁就能用象征符号画人;再如:一个6岁儿童,如果他画的画同3岁儿童的图画一样,那么说明他的智力水平尚处于3岁阶段。从这一点上来了解孩子是很重要的。因为它不仅使我们认识儿童绘画自身的水平,还有助于我们去发现儿童表现力及其它方面存在的问题。
当然,这并不是说单看儿童的作品就可以判断其智力水平,人的智力发展因素往往是复杂的,对儿童来说,保持情感和智力的均衡是很重要的。如果儿童的表现力有受到约束的迹象,而他的智力发展已到相当高度,则需要给予均衡发展的机会,美术教育将有助这方面的调节。
三、美术教育对儿童智力的开发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首先,从历史发展来看,人类的劳动实践推动着社会的发展[2]。在原始的洞窟的色彩壁画中,可以看出当时的人类的生活和情感,生产力的发展也伴随审美的需求的提高,在这个过程中促进了人类智慧的进化。在我国古代的教育体系中就已经很注重全面发展了,“琴、棋、书、画”这样的教育思想,纵贯了我国的古代和近代历史。
其次,从美术绘画内容的主导作用来看,激发了孩子的想象力,孩子在塑造的过程中拓展了想象力的空间,孩子手下创作的形象有时超越现实,有时跨越时空,甚至有的作品跟某些大师的作品相似,曾经有人说毕加索的作品就像孩子画的儿童画,孩子的思维不受技法和规律的拘束,自由发挥,画随心出。
再次,从美术通常有助于产生更加开放的生活方式来看,由于这些方式始终相信鲜活的可能性。美术教育在培养整体的儿童方面具有巨大的潜能,审美意识能够恢复一种关于世界的非工具主义的理解,从而治愈自我的存在同世界的疏离,建立与世界的亲密关系,以画画为例说明了这一点,画画的实践是一种投入和维持注意的方式,画出美丽的逼真的或者其他的风格的图画并不是要点所在,关键是通过画画自我与他者走到一起,共同在场,共同出现。可见,通过画画人们重建对世界的神圣联结,从而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
总之,通过本文这三方面的论述,我们更加了解了美术教育不管是在对儿童智力发展上,还是在青年时期都起到了很大的影响,促进了儿童的智力开发和发展,美术在儿童的教育生涯上担任很重要的角色,不能单单看作可有可无的一门副科,必须引起学校、家长、社会重视,充分的把美术教育运用在儿童的各个阶段,从而把儿童的潜力、智力开发出来,促进其以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北京日报·理论周刊[N].2006-04-12.
儿童的语言与儿童教育 篇7
1. 从一岁左右开始说话, 进入单词句阶段。
单词句指儿童用一个单词来表达一个比该词意义更为丰富的意思, 儿童用一个单词表示的意思往往是成人需要一个句子才能表达的内容。这些单词能逐步表示儿童的愿望或观察到的事物, 并且随着不同的情景可能表示几种不同的意思, 比如:球球、抱抱等。这里的球球可能表示“这是球球”、“我要球球”或者“球球滚开了”。
2. 两岁进入双词句阶段。
这个阶段儿童说话的积极性高涨, 在很短的时间内会从不大说话变得很爱说话, 说话的词大量增加。这一阶段儿童语言的发展表现在开始由双词或三个词组合在一起的句子, 如:妈妈抱抱。这种句子的表意功能虽比简单句明确, 但表现形式是断续的、简略的, 结构不完整, 好像成人的电报式文件, 所以也称为:电报句、双词句。
3. 五岁左右进入成人句阶段。
这时儿童习得语言的过程基本完成, 虽然他们掌握的词汇数量还有限, 但基本的语法已经掌握, 已经能够分辨正确的表达方法和错误的表达方法, 能区别语句之间的关系。儿童对语言的运用已不限于表示眼前的事物, 已经能够谈论以前发生的事情, 也能谈论将要计划做的事情, 甚至可以谈论一些实际上不存在的事情。
上面几个阶段并非是截然分开的, 各个阶段是可以重叠发生的。从单词句到双词句, 最后发展到成人句阶段, 这个发展顺序是不变的, 前阶段是后阶段的基础, 后阶段是前阶段的发展。我们可以认识到儿童语言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那这个发展过程有何奥秘呢?
二、儿童先天的语言潜能
每一个儿童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都可以习得人类语言。聋哑儿童由于生理方面的原因无法用口正常说话, 但经过一定的语言环境的训练, 也会在脑子里播下人类语言的种子, 形成一系列人类的语言体系, 所以才可以用手语与人类正常交流。而猩猩即使处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 甚至进行最好的语言训练, 也还是无法发出人类语言的。这里我们想到鹦鹉, “鹦鹉学舌”就是说鹦鹉能模仿人类的说话, 但是鹦鹉的语言和人类的语言还是存在本质区别的, 人类语言能够主动地把各种声音和意念无限地连接在一起, 这种无限的语言潜能在儿童身上就存在。
蒙台梭利把儿童天生的语言潜能成为“语言的特殊机制”。她认为:人类不是天生就有语言, 而是具有创造语言的机制。儿童在说话的时候, 既要涉及到单个词语的变化, 又要涉及到整个句式的结构变化, 等等。语言含有一定的规则, 但也不可能包罗万象, 仍然存在着很多不规范的语言。但是儿童把复杂的语言作为一个整体来吸收和学习。如果我们对不同的发音进行观察, 就会发现有规律可循, 每个音都是通过相应的机制发出的。正是因为儿童有创造语言的机制, 所以, 无论语言是简单还是复杂, 在儿童生活的相同阶段, 世界各地所有的正常儿童达到的语言水平都是等同的。
另外, 乔姆斯基的“语言生成系统”类似于“语言机制”这个概念。乔姆斯基认为:儿童是自然界特别制造的小机器, 是专门为学语言而设计的。乔姆斯基关于儿童语言的发展显然夸大了儿童先天的语言能力, 但是我们也不能全盘否认他的观点。儿童获得语言是一个积极主动、充满创造性的过程, 儿童获得的不是一句一句具体的话语, 而是关于语言的一系列的规则。这一系列规则, 能够使儿童听懂他从未听过的话, 能够让儿童具有生成他从未听过的话语的能力。
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具有先天的语言机制, 但不是像乔姆斯基所说的那样, 而是一种认知性的加工语言的能力。认知能力的发展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基础。
不管是皮亚杰的创造语言机制还是皮亚杰的认知性的加工语言的能力, 我们会发现其中一条不变的规律:儿童是具有语言的发展潜能的。儿童先天的语言潜能从何而来?这里引用达尔文《人类的由来》里面的观点。达尔文通过动物的交流方式和人类语言作比较而得出结论:人类的语言是生命进化的结果, 人类语言的发展也随着自然进化和物种进化而发展进步。目前为止, 人类语言在所有语言体系中发展是最完备的。
总之, 儿童语言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不能否认先天的因素, 包括儿童具有创造语言的机制和认知能力的发展, 但也不能忽视环境的作用。儿童语言潜能是在认识和交际的环境中表达出来的。
三、儿童语言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外部环境
由于某种原因被弃在丛林中的孩子经过某种方式保留了生命, 这样的儿童的周围尽管有鸟兽的怪叫、淙淙的流水声和树木的婆娑声, 但他们仍然是哑巴。因为他们没有在唯一能刺激先天语言机制的人类语言环境中成长。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具有先天的语言潜能, 在这种潜能的作用下, 儿童是从环境中自动地积极地吸收人类的语言。环境对于儿童语言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必须提供儿童所需要的帮助, 随时辅导他们, 使他们不至于独自摸索、盲目前进。儿童语言是发展出来的, 但是不能听之任之, 而是需要外部环境的帮助和引导。
活的语言总是存在于认识和交往中。从儿童语言交往来说, 儿童语言的发展也应当在认识世界和社会交往的过程中展开。社会交往说认为:儿童和成人语言交际的互动实践活动对儿童语言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 显然这是夸大了外部环境中交往的作用。但是外部环境中的社会交往对儿童语言的发展是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的, 这是没有质疑的。成人为儿童提供了较为适合的语言样板, 以便于儿童进行模仿和加工, 并吸引儿童的兴趣和注意力, 带动儿童的语言向前发展, 在与成人的语言交往中, 儿童也具有控制话题的主动权, 这种话语实际是与儿童的生活密切相关的, 所以既是儿童与成人的语言互动, 又是生活实践的相互作用。
社会交往说特别强调成人与儿童的交往, 我们也不容忽视儿童之间的交往。儿童在成长过程中, 同伴的交往是很重要的, 在同伴的交流过程中形成与儿童情感、逻辑等密切联系的语言体系。
总之, 儿童具有语言发展的潜能或创造语言的机制, 这种潜能或机制必须在外部环境中的刺激作用下才能发挥出来, 所以儿童语言的发展需要两者的密切配合。
四、儿童学习语言是创造性的过程
我们观察每个儿童学习语言的过程, 并且将他们在三岁之前那种令人惊讶的学习能力的发展情形记录下来。这一学习语言的过程也是在学习历史的继承, 而学习的方式及成功的途径将决定整个人未来的生活。
我们在三岁以下幼儿身上所观察到的, 虽然总是属于个人成长过程中的奥秘, 以及人在这一年龄阶段所独具的才能和天赋, 但人若要在成年后仍然拥有这一财富, 就必须保持一种童稚的心。儿童的创造性与接触的环境有着本质的联系, 在相互影响和学习中, 儿童的语言得到发展, 并且他们放弃了自己独创经证实无用的语言, 而接受了社会化的语言。因为语言的意义来自传承, 以及社会的不断重复的理解和更新中。因此, 儿童语言发展的基本现象只是创造性学习, 而绝非全新的创造。
摘要:儿童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儿童接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和自身遗传的作用, 慢慢学会语言。儿童期是语言的创造阶段。
儿童美术教育的思考 篇8
儿童发展的特点
儿童处在成长发展最初端, 这意味着儿童的心智能力还不健全, 能力的发展还不成熟, 所以他们的成长发展需要一定的条件和过程。
在儿童的成长发展过程中, 需要生理发展、认知发展和社会情绪发展的共同相互作用。生理发展, 指身体上的发展变化, 如大脑的发育成熟、运动机能的发展等。认知的发展, 指思维、智力等发展变化。社会情绪的发展指个体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变化, 以及个性的发展等。为了论述的清楚, 在这里把三个发展过程划分来说明, 实际三者密不可分, 它们相互影响共同促进儿童成长发展。
设想儿童在周围的环境中游戏活动时, 这些活动需要感知的参与, 同时进行逻辑思维的认知, 还需要有同步的运动。这正是儿童成长发展过程中必然因素相互作用的体现, 相反, 这种相互作用也必需在儿童直接参与活动中才能实现。
游戏为这种直接参与形式提供了近乎完美的环境。
儿童对游戏的需要
游戏活动是儿童的本能需要。首先, 是基本的身体活动需要和安全需要。这满足儿童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最基本的信任。其次, 在信任下, 会出现不信任, 会产生不稳定因素, 使儿童产生兴趣和好奇感, 以想象、创造的冲动去理解和影响环境。最后, 是了解自己和社会的关系。这些儿童内部的需要正是儿童游戏动机行为得以产生的前提和背景。各种需要和动机相互交织作用引发了儿童进行游戏。
儿童的需要本身就是一种成长的需要, 发展的需要, 游戏成为满足这种需要的基本途径。帕普利等人曾这样描述过:“儿童在游戏中成长。他们学习如何使用肌肉;他们发展视觉与运动协调的能力, 他们还发展控制自己身体的意识。儿童在游戏中学习, 他们发现世界是什么样的, 他自己是什么样的。”就此看来, 游戏与儿童成长中的生理发展、认知发展和社会情绪发展关系密切。游戏是儿童认知发展的媒介。儿童的成长发展离不开游戏活动。
美术活动为这种综合性因素的相互作用发展提供了支持。
美术活动的特点
美术的性质不仅是所谓的造型、图示表达等, 更重要的是一种综合性活动。游戏和美术活动是相通的, 美术本身就是游戏, 是虚拟的, 这种特征正适合孩子的兴趣培养。孩子的行为特征告诉我们, 他们对一切事物产生好奇, 看待事物时不是定性的, 儿童在认知和逻辑建构之前, 是用各种尝试、虚构来认知。他们思维特点就是幻想和想象。儿童的这种认知特点恰好也是视觉艺术的行为特征, 即想象、虚构, 视觉思维可以创造想象出来的东西, 通过美术活动表现出来。美术活动为儿童这种爱幻想和想象的思维特征提供了实践场所。美术教育的灵活性和实践性特点在儿童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借用美术媒介的活动中, 儿童不是为了画画而画。绘画时, 儿童不但要使用视知觉, 还需感知的参与, 还要同时进行视觉逻辑思维协调, 用逻辑思维进行图像的整理, 还需要同步的生理机能运动, 绘画时孩子注意力都集中在肌肉的运动的知、感觉上, 整个肢体在运动的同时, 纸上留下肢体运动产生的线条, 这种运动痕迹展现在孩子面前, 展现了他们的表达, 与此同时行为活动也会影响到脑的发展。在表达的同时, 展现出的图像, 影响到了儿童对产生形象的感知和秩序感的经验效应, 既逻辑主次感的发展。所以说美术能提供媒介, 来感知理解未知。因为美术活动独特的视觉教育意义, 不是我们的认为仅是感知模式。在美术活动中, 不只是看或画的行为, 实际它是典型的思维教育模式。儿童在看的同时, 思维活动也在发展。阿恩海姆指出, 视知觉是与思维同时发生的, 是视觉思维模式。看就是思维过程, 在看的同时, 就有了主次的逻辑思维理解。也就是说, 孩子在看的同时信息就已经在处理、转化和把握。所以, 美术活动中, 儿童的生理、认知和社会情绪共同得到发展, 相反, 参与美术活动, 也需要孩子的认知能力的不断提高, 生理机能的成熟, 及社会情绪的经验积累。
美术活动就是一种高级游戏, 儿童在美术活动中是全面综合的发展, 在热情中运用他们的心智能力, 从而全身心的投入锻炼。
参考文献
[1]儿童精神:一种人文的表达丁海东著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儿童发展【美】约翰·桑特洛克著桑标王荣译上海人们出版社
[3]美术学科教育学常锐伦唐斌著人民美术出版社
对中国儿童美术教育的思考 篇9
现在许多家长让孩子学习美术都是冲着能让孩子以后成为美术家, 或者是想让孩子能在升学考试中加几分分数而来的, 在家长这样的指导思想束缚下, 美术教师可谓是进退两难, 迎合家长对孩子的发展会十分不利, 只考虑孩子的发展, 那么美术教育就得不到家长的支持。儿童美术教育该如何开展?好难!
二、儿童教育的现状
传统的、错误的儿童绘画教学方法有三种:
1照葫芦画瓢---老师挂一张范画, 学生照着画;或老师画一笔, 学生画一笔, 谁画得象谁分高。
2概念画---把气象万千的世界稀薄地抽象为几个形象概念:红蜘蛛 (太阳) 、面包云、白菜树、鸡爪草、圆圈花、馒头山、三角房子、市售的儿童读物中充斥着这类形象。
3、成人画 (化) ——把教成人那一套照搬过来教孩子, 例如人体比例、三停五眼、焦点透视等等。本来孩子很敢画人的肖像, 而且能抓住特征, 结果老师为了“提高”, 一讲脸部结构的“三停五眼”, 孩子反而顿时不敢画, 不会画, 画不出人的肖像了。
只有少数家长一听就能理解和欢迎这种教学法, 大部分家长不理解, 通常提出的批评有两个:
第一个也是我们最能直接听到的, 直截了当:画的不像!这也是最常见的误解。对儿童绘画根本不能、不必、不准谈论象不象的问题。这个时期, 应该谈论和引导儿童去观察物象的特征。
另一个是针对老师的, 比较婉转:老师你不教我孩子怎么会画呀?
三、美术界具体职能部门的较少“介入”和理论
美术界具体职能部门的较少“介入”和理论的弱化和使中国儿童美术在经常意义上仍成为爱心、慈善、或某个政治活动中的点缀品, 停留在文化馆、少年宫等群众文化层面及妇女儿童的特定人群, 对儿童美术本身具有的文化内涵与美学价值没有得到普遍认知和深入探究, 以致本属于儿童美术范畴的特殊教育形式被常规艺术教育的规范化模式所消解, 我们清楚意识到:儿童美术理论滞后与深度困乏所带来的尴尬和危机将直接影响中国儿童美术事业的正常发展, 作为正确构架美术教育理念和实践方式的具有学术导向性的中国儿童美术理论体系应早日形成。
与发达国家相比, 中国儿童美术理论的基础构建已落后了数百年, 十九世纪末的欧洲, 心理学和人类行为学的崛起使儿童艺术首次得到高度重视, 理论界的学者们从对“儿童艺术家”们浪漫式的好奇迅速发展为美学领域的深刻研究, 经历了不同流派的变迁, 令人尊重的传统与革新精神共同发挥作用。理论指导着教育理念的方向和实验, 其结果又推动着美术理论的深化和教育纲领的演变, 几百年的良性发展已在欧美国家的国民审美素质、以至整体生存环境的美感上得以体现, 根据大量理论研究成果出台。我们深信了解艺术和艺术实践对儿童精神思想的健康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结论
艺术与教育一词的含义是不可分的。长期的经验告诉我们, 没有一个缺乏基本艺术知识的人能够表明自己受过真正的教育。
中国儿童美术, 正因为这些第一线教师和有先见先觉机的构配合才彰显出本该属于儿童美术的强大生命力, 同时急迫需要美术领域包括各个权威机构转变固有观念、发挥学术导向的核心作用, 加速对儿童美术事业的职责履行。“成就未来——少儿课外美术教育工程”方案的出台与实施, 使我们看到美术界终于把儿童美术看作是中国美术事业的组成部分。
这些天真弱小的精灵、承传文化血脉的民族后裔, 虽然无力选择成人世界的给予, 但他们已是美术的实践者、欣赏者和接受者了;作为素质教育的对象, 他们的审美经验将影响的不仅是成长到成熟时期生命个体的文化状态, 更关系到未来中国国民的整体素质水平甚至民族审美基因的优劣。绘画是儿童心灵的图像符号, 是生命成长的需要。儿童通过绘画完善与外部世界的交流, 表达着人之初最无邪的情感。无论处于哪一阶段, 涂鸦期或象征期, 原创儿童美术作品的独特视觉语言都更能呈现艺术的本质精神。当我们面对那超乎寻常的创造和幻想时, 再也无法回避真实所带来的灵魂震撼。
摘要:儿童是谁?儿童美术是什么?对于日新月异的美术领域, 我们必须回答这个问题。儿童是爱美的, 而且对美的事物感受很早, 随着年龄的增长, 他们渴望艺术享受的心情日益增强, 尤其是进入小学以后, 对于美的事物的追求更为强烈。作为小学美术教育, 应当顺应他们爱美的要求, 采取多种形式实施美术欣赏教学。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要达到的一个重要目标之一, 它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好、欣赏能力, 陶冶情操等方面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儿童美术教育,介入
参考文献
[1]屠美如:《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西南师范大学出版.
[2]张晓鹭《现代美术教育学》西南师范大学
[3]于徳北《儿童情绪教育丛书》系列.
关于儿童美术教育的人文思考 篇10
面对众多的困惑, 很难说今天的儿童美术教育状况是令人满意的。谈起儿童美术教育时, 很多家长和老师最关心的是“怎样教育”这一现实的问题, 包括将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 孩子怎样才能提高画画水平等等。但是, 谁都知道, 不懂得心的教育就不能有好的教育主张和方法, 不懂得儿童美术教育是什么, 就不可能有突出的教学效果。丰子恺先生对人文精神的教育观体现了他对美术、音乐、文学的全面精通和研究, 他将人文精神的塑造贯穿于整个教育中, 儿童美术教育涉及到美术学、教育学、社会学、美学、历史学、艺术等门类。以人文为主线的美术文化贯穿于美术学科中, 我们转达给儿童的视觉艺术应该具有一定的价值, 儿童的潜在能力是通过人文文化的感召力来释放的。
1.正确认识儿童美术教育在儿童心目中的地位。
我们从来都是和孩子从同一方面看他们的画, 而且是从同一视角。我们往往忘了考虑儿童美术教育是一个承接和释放情感的载体, 儿童绘画和他的身心发展一样, 有一些早期的原生态净土, 在这片净土上, 每个孩子都在发展着自己的个性, 按自己的规律成长。儿童美术教育在儿童心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神圣的位置, 教师和家长应该给孩子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 鼓励他们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 尊重每一个孩子的想法和创造, 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 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
2.拓宽儿童美术视野, 让儿童热爱美术。
儿童美术教育是在多元文化影响下以多样性的面目出现的, 是以多元文化思想渗透的、综合的、全面的审美文化教育, “美是生活”, 生活中到处有美的事物。传统的美术课把主要的精力集中在绘画及技能的培养上, 使原本应当丰富、生动活泼的美术课, 变成了机械的模仿和乏味的操作训练。美术不应当局限于课堂中, 课堂造成了儿童部分个性的缺失, 束缚了他们的想象和创造, 儿童美术教育的终点不是要儿童走向一个共同的点, 这不是最终的目的。而应该注重过程, 既在过程中提炼美术的精华, 让每个孩子的个性不受阻碍, 自由发展。
大自然是每一位儿童向往的天地, 儿童的生活源于自然的观察和体验。观察是美术教育的教学核心, 是儿童绘画的源泉。孩子看的多、经历的多, 留于心中的印象就越多, 画画时内容就会丰富, 想象即无穷。观察并不是让儿童照实描绘他们的所见, 而是通过观察来培养他们对生活的一颗敏感、细嫩的心灵, 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 提高认知水平。教育者要善于抓住观察的时机, 根据儿童的兴趣和适宜的环境, 用积极的语言, 提升儿童对绘画的兴趣。
儿童拥有稚嫩的童心, 它无不被情所牵引。色彩是儿童表示情感的语言, 教师要善于发掘每个孩子身上的潜能, 知道他们表达的需要, 选择他们所要表达的方式。心理学家发现, 美术、音乐等艺术表现方式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发展, 有利于心灵的平衡发展。要让孩子热爱美术, 作为执教和教导者, 对自身要有严格的要求, 自己要热衷于生活中的美, 保持对美术的热爱, 用自己的热情感染每一颗渴望在白纸上“舞蹈”的心。
3.美与情感。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高于生活是因为它提炼了生活中美好的东西, 并融入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美术教育更是通过生活中那些直观、生动、具有美感形象的事物来进行的教育。因此, 美术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启迪儿童对真、善、美的认识, 陶冶美的情操, 激发美好的理想和追求。
罗丹曾说过:“生活并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大自然的湖光山色、社会的风土人情、生活中人们的相互关爱, 到处都蕴藏着美, 需要我们引导幼儿去发现, 并使他们知道美在哪儿, 为什么美, 使他们从小就受到美的熏陶, 生活情趣高雅, 积极向上。
爱因斯坦在他的《我的世界观》一文中说:“照亮我的道路, 并不断给我新的勇气, 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 是真、善、美。”他确信“个人的生命只有当他用来使一切有生命的东西都生活的更高尚、更优美时才有意义”。爱因斯坦的精神境界造就了他的伟大, 而这精神境界很重要的精神来源在于他从小对艺术的热爱。美术教育可以塑造人的灵魂, 提高人的精神境界。
4.美术教育体现人文的价值, 为健全人格的塑造打基础。
现代教育和教学思想非常重视“人”在教育中的地位, 强调儿童为教学的主体, 更注重人的品质与修养的培育, 杜威提出要保存儿童的天性。当读到这一段论述时, 不由想起尹少淳先生对儿童美术教育的一段精辟论述:“应该以一种发展的眼光看待儿童画, 千万要保护儿童美术学习的重要品质。如高昂的兴趣、旺盛的想象力和主动大胆的创造精神。”
许多心理学家已经证明, 自由说话或交谈是缓和个人情感与他人之不和最有效的安全活塞。由于儿童语言发展的局限性, 他们还不善于用语言表达那些令他感到新奇或不满的事情, 他们常选择绘画的方式来表达, 边画边用语言来进行补充。这是因为美术活动比较开放, 儿童可以不受限制自由灵活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愿望。这使他们的情绪、情感能够得到充分的宣泄, 可以使儿童解脱心理压力和紧张情绪, 获得情感自由和适应能力, 收到精神健康和心理治疗之效。
美术作品注重想象, 提倡自由表达和创新, 因而在美术创作中没有失败, 不会产生挫折感, 儿童的心情愉悦。在尝试操作或创作的过程中, 他们可以在毫无压力的情况下, 丰富自己的学习经验, 体验到发现、探索的乐趣。在完成作品时, 他们又充分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自信心油然而生。每次美术尝试, 对儿童来说是一次新的挑战, 在新的挑战中他们所体验、感受的那份快乐、自信、成功, 为他们今后能够勇敢地面对新问题、新环境作好了准备。
二、全面发展的儿童美术教育
1.把合适的美术教育还给孩子。
日本的儿童美术教育重在体验与创造, 他们准备了各种彩色泥土给孩子尽情玩乐, 让孩子体验色彩、自由作画, 鼓励个人的表达方式。而要让儿童画真正成为“儿童自己的画”, 评价方面非常重要。日本公立幼儿园的教师从不对孩子的画横加评价, 而是细心地把每个孩子的画悬挂张贴, 由孩子们欣赏讨论。边霞博士认为, 我们的教师应该转变评价的方式, 如可以问孩子“最喜欢哪一张”而不是“哪一张最好”, 因为我们要做的是允许孩子表现和发展个人对世界的认识, 允许不同评价尺度的存在, 允许个性的发展。如果我们的评价还是教师一言堂, “这张画我喜欢”, “这张画很干净”, “这张画画得很好”, “这张画乱七八糟, 我不喜欢”, 那么, 只能说明我们还没有理解美术教育到底是为了什么, 这样我们将永远不可能还给孩子真正意义上的美术教育。
2.家庭与儿童美术教育。
儿童的早期教学与家庭影响较大, 在自由宽松的氛围里生活的儿童, 一般性格开朗、活泼好动、思维灵活、无拘无束。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 父母是他们的第一位老师。儿童是在成人的价值观里成长的, 他们被家长所鼓励、赞扬的某一方面和水平, 均是建立在家长的文化素养上。家长的价值观在许多方面与人文文化教育观背道而驰, 但儿童天天都要和其打交道, 生活在一起。在一种潜移默化的自然影响下, 儿童的身心和文化素质已开始有一定的模式, 当这一模式与美术教育观念对话时, 随时会发生矛盾与冲突。
阿恩海姆评论说:“我想不出有什么艺术与美术创造中的基本因素是在儿童作品看不到萌芽的。”幼儿期是人的一生中最无忧无虑的阶段, 没有学习任务和压力, 他们可以自由尽情地去游乐, 且乐此不疲地从事一切艺术活动。他们从自己的探索中不断得到反馈, 得到享受。例如, 儿童的绘画兴趣是这样被激发的:儿童随意涂抹, 却能成为一幅作品, 得到成人的赞赏, 这时所带给儿童的不仅是过程的愉悦, 还能及时获得结果的享用。当他完成一幅画时, 他会迫不及待地希望成人分享他的快乐。这样, 他也很容易从成人那里得到正面的反馈来加强作画的动机。
3.教师与儿童美术教育。
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 在现代儿童美术教育中, 他们所扮演的角色应是“援助者”而非“教导者”, 互动中的儿童美术教育的结果是要把儿童引向一个较为完美的状态, 而其中包含了人文的情怀及充满人文关怀的艺术教育。儿童美术教育是一种深层次的隐性文化教育, 教师的素质和意识在美术教育中有很大的影响, 一个能适应现代教育发展、胜任美术教学工作的教师, 我认为需要具备以下基本素质:
(1) 走进童心世界。教师所耕耘的是一片净土。教师工作之所以纯洁, 是因为他所面对的是一群纯洁的孩子, 教育工作者不能容忍用肮脏的灵魂去玷污这圣洁的土地。教育工作者不能没有爱心, 热爱本职工作, 就会自觉地去辛勤耕作, 就会去认真地实践, 就会时刻警告自己要跟上时代的步伐, 不断更新知识, 勇往直前。当好孩子的美术教师, 必须要热爱生活, 要有耐心, 帮助孩子学会宽容和理解, 使孩子能理解人、尊重人、关心人, 懂得如何和别人合作, 能够很好地与人交流、相处与配合。
孩子是赤裸裸地来到这个世界的, 他们的身上没有太多道德理论的束缚, 对于孩子来说, 兴趣是如此重要, 教师要千方百计来保护、扶植儿童兴趣的萌芽。让我们暂且放下头脑中固有的对儿童绘画的种种期待与标准, 和孩子一起全身心地投入绘画, 不仅能发现孩子的另一个世界, 也能唤醒自己正在沉睡的另一种感悟。
(2) 精通本职专业, 力求全面发展。作为一名教师要能解读儿童绘画, 善于与儿童沟通。如果不能了解孩子就无法做好本职工作。现代儿童美术教育以人的发展为中心, 教育儿童的前提是尊重和了解儿童, 一切以儿童心理发展规律为基础。教师不仅要了解心理学知识, 而且要具有理解儿童, 善于和儿童建立密切融洽关系的本领。能随时进入儿童的天地中来, 能听懂儿童的心声, 知道儿童喜欢什么、需要什么, 并能以平等、友善的态度与儿童做朋友。只有这样, 教师才有资格去帮助和指导儿童。
美术教师还必须熟悉儿童创造的视觉语言符号, 能欣赏和正确评价儿童作品。儿童绘画反映儿童的内心世界, 教师要通过儿童的作品去了解他们的爱好、性格, 他们的成长状况。教师对儿童的艺术创造要充满热情, 具有关爱之心, 耐心地了解他们的想法, 才能因势利导地做好教学工作。教师指导儿童不能以个人爱好为准则, 不要轻易地批评和否定, 要以友爱协商的态度, 在美术活动中自始至终地帮助儿童身心及人格的全面发展。
(3) 让人文教育走进儿童美术。人文教育提倡创建积极的充满人性味的师生关系和学习氛围, 让每一个儿童在这种氛围中充分展现个性。《学会生存》中指出:“把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 使其成为一个完善的人。”换言之, 人文教育强调以人为中心, 注重教师所应具备的人性观。美术教师在加强自身学习的同时, 也要加强历史感、责任感和自我感, 那就是如何独立思考、发展自我, 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融相通。用这样的人文精神培养儿童的美术素养, 陶冶其情操, 促进其个性发展。
“世间的大人们, 你们是由儿童变成的, 你们的童心不曾完全泯灭。你们应该时时召回自己的童心, 亲身去看看儿童的世界, 不要误解他们, 虐待他们, 摧残他们的美丽与幸福。”丰子恺先生对儿童心理的了解和对教师工作的要求使我们倍感亲切。新世纪的儿童比以往更聪明、更具有探索精神, 同时对教育的要求也就更高。他们生活在一个不断变化的环境中, 在目前这种科技日益先进的社会生活里, 美术学习有助于儿童自身最大潜能的发展。
摘要:探索和建立我国社会主义21世纪的教育目标, 是美术教育界共同关心的大事。儿童美术教育有利于培养儿童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想象力。新世纪的儿童美术教育需要社会全方位的关怀, 以人文精神为主线的美育是现代美术教育的主要特征。
儿童的美术教育 篇11
[关键词]钟表时间;内在时间观念;取法自然
一、儿童具有自然的内在的时间观念
时间观念包括哲学和科学理论中的时间概念、时间经验、时间心理、时间意识、时间文化等个人和社会的时间理解。缺乏知识和经验、思维方式与成人明显不同的幼儿有正确的时间观念吗?
在崇尚科学与理性的现代社会中,时间被视为客观的、外在的、物理性的存在,等同于空间,并且获得了抽象的、均质的、片段化的形式——“钟表时间”。“钟表时间”符合现代人对确定性、精确性、高效性的要求,因而它已成为现代生活不可缺失的参照标准。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人们通常会以“钟表时间”为标准来衡量和考察儿童。以往关于儿童时间认知的研究就多以“钟表时间”为衡量标准,从而得出这样的结论:“5岁儿童不会使用时间标尺”“时间观念差”。概而言之,以“钟表时间”为标准,幼儿被视为缺乏正确时间观念的人。
然而,“钟表时间”足以作为衡量儿童时间观念的惟一标准吗?或者说,“钟表时间”就是最可取的一种标准吗?尽管“钟表时间”确实在人类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这并不意味着它能成为支配性的时间观念。首先,从人类时间观念的发展历程来看,“钟表时间”并没有随人类诞生而诞生,而是人类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自然界万事万物都具有自然所赋予的独特的时间形态,“生物有机体以很多不同的时间尺度度量时间的流逝”。“钟表时间”观念是人类试图超越自然的控制而不懈创造的产物之一,其诞生历史在人类漫长历史中仅仅是一个微小的片段。它是人类试图超越自然时间的限制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说,“钟表时间”与人天然的时间观念相对,由此可知钟表时间并不是人必然要拥有的时间观念。对于处于自然状态的幼儿来说,要掌握它就存在一定困难。
其次,从人类文化发展的多样性来看,尽管“钟表时间”在现代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参照作用,但它并非人类惟一可取的时间观念形态,亦不是对全人类生活最有价值的时间观念形态。人类不仅创造出了“钟表时间”观念,而且还创造了许多迥异于“钟表时间”的时间观念形态。比如,北美印第安的黑脚和霍皮部族就认为,时间是活的、有生命的,是灵魂的活动。这些时间观念强调时间的非匀质性、非线性和主观性。当前的人类学家们已开始站在人类文化多样性的立场来理解不同时间观念的价值。如大卫·克里斯多曾指出,精确性和直观性是西方社会文化的思维基础,有些种族之所以没有西方人所具有的精确的时间概念(如昨天和今天),乃是因为他们只对自身文化生活中有意义的方面进行编码,如果人们对他人文化中不区分昨天和今天的现象表示诧异,并认为这种文化肯定不能发展出成熟的时间概念,那么人们就是误解了这种具有变革性的思维方式。也就是说,“钟表时间”之所以会成为如此重要的参照标准,乃是因为现代成人的生活方式追求高效率和快节奏。对于持有其他生活价值取向的人群而言,他们拥有符合他们生活意义的时间观念,这些价值取向对人类生活的意义绝不能用单一的“钟表时间”来衡量。
正如人类学者必须反思其对原始种族的时间观念所做的判断一样,成人也需要反思其对儿童的时间观念所下的论断。“钟表时间”是特定文化的产物,知识和经验水平较低、思维方式不同于成人的幼儿往往难以将其作为生活的参照。仅仅用“钟表时间”的标准来衡量幼儿,其实质是站在成人文化中心主义的立场评判儿童,其结果是使成人将幼儿视为时间观念匮乏的个体。而事实上,以“钟表时间”为衡量标准,我们只能肯定幼儿尚未具备“钟表时间”的观念,尚不能用外在的钟表时间作为其行为的参照,但不能据此推论幼儿没有时间观念或没有正确的时间观念。
如果悬置成人中心主义立场和“钟表时间”尺度,成人将会发现,即使是婴儿也具有自己的时间观念——自然的时间观念。有研究表明,婴幼儿最初的时间观念是其生命节律和活动节奏;婴儿已经获得了经验性时间概念,他们对某个时间的发生顺序和持续性有亲身感受,如3~5个月的婴儿就能按着妈妈的某个活动节奏来调节自己的活动节奏,而且调节的准确性随婴儿年龄的增长而增长。显而易见,这种以生命节律表达出来的时间观念乃是自然的先天禀赋。自然界的生物无不具有自然赋予的内在时间尺度,最具自然本性的婴儿必然也先在地具有自然赋予的内在时间尺度,他不以外在的、抽象的钟表时间为参照,而以生命节律为基础,并且随经验的积累而发展。
转向幼儿的生活和意义世界,成人更容易发现,幼儿自然的时间观念渗透于幼儿的日常生活之中。成人以外在时间尺度为标准,将时间进行片段划分,并将时间的价值附着在日常事务和特定目标上;幼儿则依据内在的游戏本能和兴趣冲动来“安排”自己的日程。尽管没有成人那般预定的、精细的任务安排和时间划分,幼儿也会把自己的时间安排得很充实。每天醒来,幼儿首先要做的事并不是洗漱,而是径直走向放玩具的地方,开始游戏;到了夜晚,他仍然不放弃玩的意图,以至于会一边玩一边睡着了。尽管幼儿内在的、自然的时间观念通常处于无意识状态,但并非总是如此,一旦幼儿游戏的本能和自主支配时间的意志受到了抵制,幼儿就会表示反抗,甚至会清楚地表达自己对时间意义的独特认识。
二、内在时间是幼儿转变生长的必要条件
诚如蒙台梭利所言,幼儿实际上是“有着内在的精确的时间表的人”。这个内部时间表规定了儿童应当达到的发展目标和顺序,是儿童发展的内在尺度。对于这一事实,古人早已有朴素的总结,如“三翻六坐七爬”,现代心理学家则称其为儿童发展的规律,以皮亚杰为代表的心理学家已经对此做出了详细的阐释。“内部时间表”来自最为精巧的大自然之手,与之相比,任何人为规定的外部时间表都相形见绌。只有当外部时间表与内部时间表相匹配时,外部时间表才可能发挥作用。任何与“内在时间表”相抵触的外部时间表都是徒劳。事实上,只有在内部时间表的指引下,幼儿才能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地从事着创造自己的伟大事业。
“内部时间表”不但引导幼儿创造自己,而且还给幼儿心灵赋予了主观性、真实的时间体验。所谓的“主观性”乃是指幼儿以自身的兴趣、需要和本能冲动为时间流转的基点。在现实生活中,幼儿喜欢随兴所至,一切活动的延续和转移都没有固定的、规律性的外在时间表可以遵循,完全遵照自身内在的体验。这样的生活方式似乎是不珍惜时间、浪费时间的表现。这其实是一种误解。事实上,只有这种主观的、内在的、非客观性的时间体验才能给幼儿带来真实的时间体验,才能为幼儿发挥
创造性潜能提供条件。如柏格森认为人通过直接的经验直觉到的真实时间是“绵延”;而绵延是生命之流,生命的冲动没有明确目标,却永远朝向创新;生命的冲动是发散的,因而具有无限可能的创造路径。幼儿的生命实际上就是处在柏格森所说的“绵延”之中。通过释放自己的兴趣、需要和本能,幼儿体验到真实的时间和自我。在“绵延”体验中,幼儿的心灵可以不受客观时间框架的限制和催促,因而可以更深地沉浸于自身,更细致地体验当下。同时这种沉浸并不具有僵化、封闭的趋势,相反,它具有很强的开放性,使幼儿绝不受制于当下,可自由地、随自己的兴致而“跳转”人新的可能性之中。在幼儿主观的时间观念中,真实的时间乃是流动的、转变的、生成的,这种主观性的时间体验正是儿童发挥创造性潜能的必要条件。
幼儿流动的、转变的时间之流具有非匀质的、非线性的、跳跃的流转形式,“具有具体、不可度量的特性”。比如幼儿喜欢长时间沉湎于某个活动(比如持续或反复玩某个玩具或某种游戏)的行为特点,就体现出幼儿时间的非匀质性流转形式。成人往往认为幼儿在某件事情,事物上耗费太多时间,是“浪费”时间的表现。事实上,这种“浪费”才是儿童转变生长的真正的必要条件。“正如皮亚杰所争辩的,任何一种运算方式在另一种方式(或阶段)形成之前都可能需要过度发展。也正如布鲁纳所指出的,可能需要时间的过剩,根据科学效率模式实际上是时间的‘浪费’,才会促使转变发生。”正是由于幼儿能够沉浸于当下,充分地实现自身的自组织过程,幼儿才能实现自身的转变生长。
尽管幼儿的时间观念具有很强的主观性,但是这种主观性却往往表现为无意识性。“内在时间表”正是以一种不被幼儿意识到的状态存在于幼儿之中。这种“无意识性”与“主观性”并无冲突,而是一致的。“无意识性”并不意味着反主观性、无主观性,它不过是未意识到的主观性。“无意识性”有利于免除刻意性、僵化性,意味着更大的开放性、可能性和新异性。事实上,这种无意识性是与幼儿深刻的情感体验密切结合的。皮亚杰曾经指出:“对于儿童来说,‘在前’或‘在后’这种字眼是没有明确意义的,而且他是根据他当时的感情或更为深刻的感情去计算时间的。”换言之,这种“无意识性”实际上是饱含情感的,正是“无意识性”使得幼儿时间的“主观性”“真实性”体验更为深刻。
不仅如此,幼儿对内、外部时间表的无意识状态也为幼儿的“轻松”“高效”成长创造了条件。蒙台梭利就曾指出,幼儿阶段是人生中发展最快的时期之一,幼儿在其间取得了无数的发展成就。每一个成就都是幼儿吸收环境中的文化因素,并通过自己的创造活动而取得的,这些“吸收”“创造”的过程又往往是无意识的活动。在这个“任务艰巨”的成长过程中,幼儿内在的、无意识的时间观念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朱可夫斯基曾经感叹,语法规则的习得是一个繁重的任务,成人定要花费很大的力气和时间、脑袋炸裂,才能在短期内掌握那些规则,而“幼儿是我们地球上最辛苦的脑力劳动者”,但幸好他们对这项任务的艰巨性毫无觉察,所以幼儿能够在两岁就轻而易举地掌握浩繁的语法规则。为何此种“无意识性”反而可以使幼儿轻松成长呢?这或许是因为在幼儿自主的生活中,自然的、内在的时间体验与“游戏精神”是同一的。在幼儿无意识的、本能的游戏活动之中,“游戏精神”中的自由性、生成性与“自然时间观念”中的非匀质性、转变性密切结合、相辅相成。正是这种游戏精神和无意识时间观念的结合,使得幼儿能在愉快的体验中获得巨大的创造成就,而不用体验创造和生长的“艰辛”。
三、幼儿教育时间应“取法自然”
现代教育正置身于对“钟表时间”的迷信之中,“钟表时间”成了教育时间中最重要的参照标准和架构基础。现代教育者以为,只要严格以钟表时间为生活、工作的参照,就可以更快更好地促进儿童发展。现代教育的“时间好象就是一部电影放映机,而整个电影故事又完全被摄在电影胶片里”。不断有人对这部“电影胶片”进行规划:“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让儿童快快成长”“2岁识字、3岁阅读、5岁上小学、7岁上初中,15岁上大学”,这些规划将成人自我中心的、揠苗助长的思维方式暴露无遗。在“专业”的教育机构——幼儿园里,时间框架规划了幼儿每年、每日、每时的事件,事件被固定在框架之中,只等待按时“放映”。
事实上,现代教育迷信“钟表时间”,忽视、误解和压制儿童内在的、主观的时间的做法,其实质是反自然、反天性。赫拉克利特早在数千年前就告诫人们,“时间是一个玩骰子的小孩;小孩掌握着王权”,无论人们想要怎样努力地控制、掌握儿童的时间,但终究不能控制和改变由自然意志所决定的儿童生长进程。过分的控制反而会带来人们不想看到的结果。对此,卢梭有深刻的描述:“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就要象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就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
为了避免出现卢梭所说的后果,教育时间就必须“取法自然”。但是,这个“自然”是什么呢?它既包括自然赋予幼儿的“内在的精确的时间表”,又包括幼儿内在的、真实的时间观念和时间体验。教育时间必须“取法自然”,也就意味着教育时间必须尊重儿童自然的时间表和儿童内在的时间体验。必须以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儿童真实的时间体验为教育时间规划的首要依据。就近现代教育史而言,从夸美纽斯、卢梭到蒙台梭利、杜威、苏霍姆林斯基,无不提倡“取法自然”的教育时间,无不以尊重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为确定教育时间的基础。其中尤以倡导“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卢梭最为鲜明地提出了“取法自然”的教育时间观念。在《爱弥儿》中,卢梭以尊重自然、取法自然为原则,明确提出教育要服从自然的永恒法则,听任人的身心的自由发展:“要按照你的学生的年龄去对待他。首先,要把他放在他应有的地位,而且要好好地把他保持在那个地位。”卢梭认为,最重要的和最有用的教育法则是:“不仅不应当争取时间,而且还必须把时间白白地放过去”。把时间白白地放过去并不是一种浪费,而是因为儿童的心灵具备一定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运用他们的心灵,否则就会使儿童的心灵成为不健康的心灵。
或许有人会质疑,“取法自然”是否就意味着抛弃“钟表时间”的参照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首先质疑一下这个问题中隐含的二元对立思想,即将“钟表时间”和自然时间对立起来。事实上,“钟表时间”本身与自然时间并无实质冲突。只要追溯“钟表时间”的来由,人们就会发现,钟表时间本不是与自然节律相抗衡的,而是由于人类尊重自然、“取法自然”而取得的成就。之所以现代人会迷信“钟表时间”,乃是因为现代人过分追求超越自然,将“钟表时间”异化为与自然相对立的事物
了。要想利用“钟表时间”为人类服务,而又不让它控制人类,就必须让它返回“自身”,使它和自然时间的联系再度显现出来,使它在与自然时间保持和谐的状态中为人类服务。
“教育时间的本质,就是教育时间与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内在联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取法自然”的教育时间并不是要抛弃钟表时间的参照,而是指教育时间的规划必须首先建立在尊重儿童自然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教育的效率只能通过内在时间/自然时间和客观时间/外在时间之间的平衡与和谐来求取。始创“班级授课制”的夸美纽斯曾经严厉地批判旧式教育的低效,希望实现“使教员可以少教,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成为更少喧闹、更少令人厌恶的事、更少无效的劳作,而有更多乐趣和扎实进步的场所”的教育理想,因而提出了“班级授课制”,以提高教学的效率。然而,在追求效率的同时,夸美纽斯仍然强调“改革学校的基础必须是万物的确切规则……教导的确切规则只能从自然借取”。他所创立的班级授课制旨在提高教育的效率,但并不以贬损自然为代价。正是这种“取法自然”的取向使得夸美纽斯的“班级授课制”所蕴含的思想与现今班级授课制有很大不同:在每日教学时间的安排上,每天应该不超过四个小时,其余时间应当让儿童自由钻研;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教师应当如园丁一样根据一定的自然程序教导儿童,循序渐进;每个阶段的学习目标应当取法自然,按照学生的自然年龄段进行教学。
在过分赶超时间的现代性教育背景下,“取法自然”的一个重要涵义就是,成人要适当地等待儿童,而不是催赶儿童快速前进。所谓“等待”就是尊重儿童的当下生活和当下体验,等待儿童发展到适宜的教育时机,因为儿童需要时间来自主发展。当代认知科学研究表明,“信息加工过程是需要时间的。儿童在处理信息的过程中,往往需要连续的、不受干扰的时间来进行思考”。在另一项对儿童积木游戏的研究中,研究者指出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有不同的合理时长,合理时长将会给予幼儿游戏行为和作品的复杂度以积极影响。如果用外在的、过分精致的时间框架来限制儿童,儿童的学习过程将不能深入进行,教育的效率会大打折扣。诚如卢梭和现代研究者所指出的,等待儿童、给予儿童充分的时间,是儿童充分发展的重要条件。
儿童的美术教育 篇12
场景一:某幼儿园的美术兴趣小组里, 一位老师给幼儿进行简笔画的涂色练习, 老师再三叮嘱涂色不可以涂到外面去, 可一位年仅5岁的幼儿还是涂到外面去, 而且是又黑又脏, 直接招到老师的严厉批评。
场景一是当下少儿美术教育及其真实的一面, 我们部分地区的少儿美术教学依旧沿用一种流行已久的儿童美术教育方法—简笔画, 用抽象概括的线条方式将事物和人的轮廓形态描绘出来, 供我们的孩子摹仿学习。这种简单明了, 形象生动的教学模式能够让孩子很有效率地掌握绘画的基本方法。实际上, 这里面有不少误区。
我们的幼儿园的教师把学前儿童的美术教育等同于技艺教育, 认为教会孩子画出一张美丽的图画就完成了任务。简笔画简单易学又容易出“成绩”, 自然会受到欢迎。
场景二:儿童美术教学的伤痛—低俗的模仿
某个培训班里, 一位美术老师在上课, 只见她在黑板上非常认真地一笔一画给学生作风景示范画, 下面一群10余岁的儿童无不统一步骤小心翼翼模仿老师的画, 学的象的学生洋洋得意, 学的不像的儿童哭丧着脸, 全班学生的风景作品都是蓝蓝的天, 绿绿的草地, 红红的花, 并以老师的画作为学习和评价的标准……
美术课堂教学的实质, 儿童画学习的目标, 是对不同年段儿童形象思维认知图式进行改造, 而不是低俗的模仿, 要引导孩子们逐渐从其死板、拘谨的线形表现的记录模式中走出来, 逐渐转化为奔放、自由、生动的形态感知和表现;让儿童明白自己在自然状态之下能够产生随意的、富有情感的形态表现, 而非照着成人表现模式低俗摹仿。模仿给了孩子一个标准, 严重限制孩子关于事物的想象, 扼杀孩子们的创造性, 阻碍艺术感受和才能的发展。艺术是独特, 有创造性的, 只有摆脱模仿, 建立儿童的意象性目光, 才能形成创造性的思维。
笔者认为生命应当是教育的原点。叶澜教授曾说:“人的生命是教育的基石, 生命是教育学思考的原点。在一定意义上, 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 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一种越位, 成人在儿童立场上的越位, 最终使儿童的立场异化为成人的立场, 最后只剩下成人的立场”。没有了儿童的立场, 儿童的生活就只剩下外在的目的, 而没有了提升自身生命质量的内在目的。因此了解生命每一个发展时期的特点和每一个发展时期的需要, 是我们教育的基础。作为学前阶段的儿童美术教育更要关注这个阶段儿童独特的生命特征。尊重儿童独特的生命特征才是我们教育的起点。儿童美术教学应该让我们的孩子从最稚嫩的表达开始, 鼓励他们探索、体验和创造, 经验垒实为潜在的艺术表现能力和艺术修养, 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留下心智成长的足迹!
一、关注不同时期儿童生命特征
苏霍姆林斯基就曾说过:“我劝告低年级老师说, 给孩子们教比例、透视、相称规律这都很好, 但同时也要为孩子的幻想提供广阔天地, 切不可破坏孩子观察世界的那种童话语言。”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有他们特殊的年龄心理特征和规律, 在艺术表现和创造中有其特有的表现方式。幼儿美术教学应该重生命成长的认知过程, 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变化。儿童的成长可分为0~3岁婴儿期、3~6岁幼儿期、6~12岁儿童期、12~18岁少年期四个阶段。阶段与阶段之间有不同的身心发展特点, 因而进行年龄阶段不同的美术教育。0~3岁儿童, 善于涂鸦, 感受运动与痕迹的快乐。3-6岁儿童善于心理投射从而进行主观的情绪表达。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能够大胆的独立地按照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创造出有象征性的图画。如“蝌蚪人”, 把圆圈当做头部, 两只大眼睛占据了头的主要部分, 用单线条表现手和脚, 创造出富有儿童本性的“蝌蚪人”。也特别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区分, 特别在意属于自己的东西, 这个时候画我的爸爸、我家的小狗等题材启发儿童对物品所属感的追求从而激发创作的热情。儿童具有与成人不同的观察、思维和表达方式。儿童总是以自己独特的眼睛看世界的, 因而他们观察世界的角度与方式与成人不同, 对问题的理解与思考也自然与成人不同, 根据不同时期生理成长的兴趣点激发儿童创作的激情, 重视创作活动中儿童的生理成长, 所谓童言稚语说的就是他们不同的表达方式。
二、激发儿童对多种物质媒介的探索
绘画是由材料体现物质媒介的创作过程。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 艺术家创作的手段使将材料转化为有形的视觉语言作品, 通过媒介得以实践情感的升华和思想观念的表现, 多种物质媒介的运用是众多当代艺术所共有特征, 艺术家们用各种物质媒介来表达自己的观念和思考, 重视形式并在形式上不断创新。而我们的孩子面对这个璀璨的物质外界, 亲抚身边的物质外界, 眼与手逐渐架设出孩子与生活世界的一条条“血管”。身边的一切, 成为孩子心智成长的渠道。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来深入了解与消化, 渐渐地他们拥有了自己的行为方式 (抓、撕、摔、贴、扯, 扎、包……) 。其心智的真正开启就是源起于孩子对这个物质世界的属性认知。在美术教学的范畴里, 材料是完成表达或者表现的一个不可缺少的载体。那么美术材料就一定指望着美术材料店里的那些陈列材料?这始终是有限的范围, 而且承载育人的信息元素也是有限的。作为心智开启目的的儿童美术教育, 其答案肯定不是。我们的生活与自然, 其实早已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生动而缤纷的材料世界, 我们只要把材料稍加处理、巧加利用, 进行加工与改造, 便会促动孩子对物质世界的一次深刻的认知与阅读, 当这类信息逐渐在心灵沉淀, 越来越厚实时, 孩子渐渐明晰物质的意义与价值, 也明白了物质的审美价值。那么他们所感悟的经验也就一次次升华。成长也就是必然。因此, 儿童美术教育的目的性与功能性不仅仅在于美术本身, 而更应该有更宽广的领域。包括包装、雕塑、陶艺、雕刻、剪纸、染织、建筑、装置、设计、装潢、木工、铁艺、服装等等。这样的美术教育才可以展开一个丰富的世界。
三、唤起课堂创作对物的生命意识
(1) 游戏性教育家罗素曾经说过:“热爱游戏是幼小动物———不论是人类还是其他动物最显著的易于识别的特征。英国教育家洛克认为:“教育儿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儿童应做的事也都变成游戏似的。”儿童与游戏从来就是不可分的。我觉得美术课堂中可以将枯燥的知识设计成游戏的样式, 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 丰富了他们的想象力, 让他们感到无比快乐, 从而使我们的教学目的得以实现。
(2) 故事性故事是儿童文学的一种, 是语言的艺术, 它以优美形象的语言塑造艺术形象感染、教育儿童, 使儿童从中获得美的感受。而绘画是幼儿的一种特殊语言, 是幼儿表现内心世界的一种载体。二者虽具有不同审美形式, 但都是以塑造形象、表现情感为特征。通过有趣的故事情节, 激发幼儿的创造欲望。选择合适的故事内容。活动初期, 选择一些简单的故事。这些故事有重复的情节, 角色的数量一般在2个一3个, 选择幼儿比较熟悉的、易于表现的形象。如童话故事《龟兔赛跑》, 《不爱洗澡的小猪》、《丑小鸭的故事》让幼儿发挥想象, 并利用适当的机会让幼儿参与表演, 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用绘画形式反映故事情节。
(3) 情感性通过链式美术, 挖掘儿童身边熟悉的素材, 比如我的爸爸、菜市场等, 以游戏的方式让儿童对绘画对象进行情感上的联想和关联, 画地域性的隆山塔, 对不同儿童情绪的采访和了解, 通过情感的宣泄与所表达的对象产生关联, 引导儿童画出《开心的隆山塔》、《愤怒的隆山塔》、《悲伤的隆山塔》等, 激发学生对物的生命意识, 感同身受的表现物象, 焕发课堂的生命力。
四、提升儿童生命质量、保证儿童的幸福生活
罗恩菲尔德在其《心智的成长》一书中, 提到的教学的方式:扩大经验的范围。这句话的意思是:围绕具体的教学目标, 引领孩子的思维、情感的触角, 伸展到事物的特征、特性, 经验的认知迁移, 情感赋予上去, 使孩子对事物的认知达到饱满。在表达与表现的过程中, 自然而然地完成统整, 这才是儿童美术教育的终极目标。实际上这就是教学的张力。当孩子的思维触角得到拓展, 其心智也就得以开启。
儿童美术教育走向了以儿童发展为本的价值取向, 而且在儿童美术教育的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之间积极整合。儿童美术教育必须关注儿童, 关注儿童独特的生命特征, 儿童美术教育必须为儿童未来的幸福生活做必要的准备, 同时, 儿童接受少儿美术教育的过程也必须是幸福的、快乐的。美术一直以来是人类的梦想, 儿童也是这编织梦想的高手, 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为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 推动着进步, 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儿童的想象和幻想, 使他能够保持着与众不同的眼光, 有了眼光, 就会有追想梦想的动力, 人类才会有看不见的竞争力, 作为美术教师, 我们要唤起孩子们的梦想, 关注不同时期孩子们的生命特征, 利用媒介材料、游戏、故事想象、童话、儿歌、产生情感的迁移和探究教学, 寻找适合儿童心灵、适合儿童生命特征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 关照童年、童心、童真和童趣, 让纯净、天真、质朴、自然等本质在孩子们身上重新回归美术课堂, 杜绝儿童画创作中的抄袭现象。让我们的儿童美术教学真正回到儿童生命本身。才能起到提升儿童生命质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成尚荣。儿童立场:教育从这儿出发[J]。人民教育, 2007, (23)
【儿童的美术教育】推荐阅读:
特殊儿童的美术教育06-27
儿童美术创作的辅导12-15
美术教育对儿童的影响06-09
儿童美术教育的必要性07-12
儿童美术教育10-27
美术教学中培养儿童的创作能力10-18
儿童美术教08-19
让儿童的美术作品闪耀个性的光芒11-03
现代儿童美术教育05-27
儿童美术教育活动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