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心结

2024-07-27

打开心结(共7篇)

打开心结 篇1

苏霍姆林斯基说:“请记住, 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那么, 老师对学生的爱, 也永远不可能是抽象的。

——题记

作为班主任, 我平时对学生是关爱有加, 学生有困难, 我热心帮助;学生有困惑, 我尽力解答;学生生病, 我问寒问暖;学生有矛盾, 我积极调解……可是, 我真心付出这一切, 却换不来学生们对我的爱, 他们对我总是敬而远之。而对数学老师, 却亲热地不得了, 下课时都围着她聊天。看着他们亲密无间地样子, 我心里酸溜溜的。想想自己, 每天早出晚归, 把幼小的女儿扔给我母亲照顾, 全部心血都付给了班级, 可年终评教时, 我还不如别的科任老师。怎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呢?经过内心深刻的反思, 我觉得首先要改变自己付出爱的方法, 还要提高学生们对爱的感悟能力。

一、多微笑, 不做“变脸”班主任

我性格开朗乐观, 平时在办公室里和同事们说说笑笑, 可是, 只要我一走进教室, 马上就变得非常严肃, 不苟言笑。其实, 我内心也想和孩子们打成一片, 融入到他们心中, 可是为了保持班主任的威严, 我学会了“变脸”。一开始见到同学们对我敬畏的样子, 我还感到挺自豪, 可现在想来, “亲其师, 信其道”, 我与孩子们“冰火两重天”, 他们怎么还敢亲近我呢?

二、公平地付出爱

记得自己上学时, 特别讨厌那些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的老师, 可是当自己登上这三尺讲台, 也不知不觉得犯了同样的毛病。上课时, 柔和的目光和鼓励的话语总是洒向成绩好的学生, 而把严厉的目光和具有震撼作用甚至“毁灭性”的话语像炸弹一样抛向成绩差的学生身上。这一切的理由就是“恨铁不成钢”。

可是, 孩子们心思细腻, 也很敏感, 他们从比较中感受到的不是爱, 而是不公平, 时间一长, 不但不会感恩, 反而产生了不解和怨恨的心理。因此, 我们做老师的批评学生一定要注意火候, 把握尺度, 千万不要伤害孩子们稚嫩的心灵。另外, 一定要“一碗水端平”, 对学生一视同仁。

三、能歌善舞, 与学生同乐

《孟子》中提到:“独乐乐, 与人乐乐, 孰乐?“答:“不若与人。”

我出身农村, 自小只知道“书中自有黄金屋, 书中自有千斤粟”, 可是当我放下课本, 离开讲台, 我还会什么呢?回想教师节晚会上, 学生们提出让我唱首歌, 可是我却以“不会唱”拒绝了。而数学老师却大大方方地上台高歌一曲, 赢得满堂喝彩。我这才意识到自己只会上课, 而不能“与生同乐”, 这只能与同学们的距离越来越远。

实际上, 在娱乐中学生会觉得老师有童心, 没架子, 有亲和力, 从而能在心理上拉近彼此的距离。看来, 我以后要和女儿一块儿在周末去学舞蹈、学唱歌了。

四、与时俱进, 做时尚型老师

生活在21世纪的学生们生活中离不开网络, 他们上QQ, 玩游戏, 听流行歌曲, 追星, 电脑玩得比老师和家长还熟练。时尚、前卫和非主流都是他们的最爱, 而我们这些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们呢, 往往是传统文化的捍卫者。我们抵制网络游戏, 服装、发型被时尚远远地抛在了后面, 成了地地道道的“老学究”。思想观念、审美标准和行为方式的差异极大地影响了师生之间心灵的沟通和融合。

因此, 作为新时代的老师, 如果我们只是抱怨学生们不懂事, 自己墨守成规, 不知改变, 那么与学生之间的隔阂肯定无法消弭。我们要主动更新观念方法, 紧跟时代潮流。如果你进入学生们创建的班级QQ群, 你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如果你也开通手机微博, 与学生们聊聊天, 你会发现他们的内心世界原来如此丰富;如果课余时间你也戴上MP5听听流行歌曲, 你会觉得动感的音乐让自己也年轻了不少;如果讲课时, 偶尔蹦出几个网络词汇, 你会发现孩子们惊奇的眼神让你忍俊不禁, 课堂气氛也活跃了很多。

不仅做老师, 还要做朋友, 这样才能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 了解他们渴望什么样的爱, 那样才能“对症下药”, 也许学生们给我的绰号就由“灭绝师太”改为“及时雨”了。

五、真心付出, 真爱不求回报

我班上有个孤儿叫杨康, 有一年春暖花开的季节, 别人已经换上了轻便的春装, 而他还穿着臃肿的棉衣。虽然这并未影响他阳光般灿烂的笑容, 我心里还是很同情他。下班后, 我上街给他买了件运动衣, 下午悄悄地让班长送给了他。虽然低调办了件好事, 内心深处还是希望“高调地”被学生感恩。

现在想来, 爱不是用来交换的, 爱学生是教师的职责, 有爱才有教育, 爱是教育的桥梁和媒介。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是纯粹的, 不含功利, 没有杂质的。全国十佳班主任田丽霞曾经在文章中说:“学生是否爱我们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我们爱他。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 内心就多了几分纯净, 不再急功近利, 患得患失, 不会为学生一时的不理解而大伤脑筋, 怨天尤人, 自己也就自信、潇洒、大气与坦荡。”

六、爱, 需要用心感悟

《师说》中讲到“师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我认为, 作为新时代的老师, 还要知道怎样提高学生的情商。心理学女博士张怡筠在参与《人物新周刊》节目时说:性格决定我们的情商, 情商决定我们的命运。如今的孩子们大多数都是家庭的核心, 太多的爱, 太多的呵护。他们对爱的感悟接近于麻木, 如果老师们不能正确引导, 那他们爱的基因就会一直处于休眠期。

怎样引导孩子们去感悟爱呢?我们可以鼓励同学们在父母生日时自制小贺卡, 在上面表达对他们的爱, 也可以在父亲节、母亲节和教师节等节日里, 亲手制作礼物, 来表达对父母老师的感恩之心。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若只有学校而没有家庭, 若只有家庭而没有学校, 都不可能单独地承担塑造人的细致复杂的任务。对学生而言, 学校和家庭是最重要的生活环境。因此, 我认为要想让学生们能感受到周围浓浓的爱, 还需要家长配合老师的工作。家长理解了老师, 双方配合, 爱的工作就简单了。

作为教育工作者, 无论道路上布满的是鲜花还是荆棘, 让我们继续播撒爱的种子, 让家庭有爱, 班级有爱, 校园有爱, 让整个社会充满爱。

参考文献

[1]田丽霞.《爱到深处无怨尤》.班主任, 2012年第三期.

打开心结 篇2

外公回来了,在一个阳光和煦,空气清新的早晨。

我跟他说,要带他去一直想去而却从没去过的公园玩,还要带他去吃他一直念念不忘的“状元糕”。但前提是他必须乖乖吃完早餐。外公一听高兴坏了,像个三岁小孩一样,拍着双手,在客厅里高兴的蹦了起来。

此刻的外公是如此听话,就像小时候我服从他的命令那样,服从着我所下达的命令。

也许是饿了,也许是着急出去玩了,外公吃的很快,几乎是狼吞虎咽地吃完早餐的。吃完后,还张开嘴,伸伸舌头向我证明他已经吃完了。当看到我满意地点头后,他便迫不及待地拉着我,指着门外,用乞求的眼神看着我。我知道,他很想出去玩。我面带微笑的看着他,然后将手指向洗手间的方向。外公看看大门,再看看我,最后带着无奈的表情去了卫生间。从卫生间出来后,外公将双手伸到我眼前示意我检查。看着他那略带焦急地神情,我笑了。朝门口方向怒了怒嘴,示意他可以出发了。外公脸上那焦虑的表情立刻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满心的欢喜。

公园里的空气依旧那么清新。看得出,外公玩的很开心。他也很遵守我们的约定,没有乱跑,也没有乱拿别人的东西。

如今,已到了大家常说的阳春三月。天空很蓝很蓝,如棉花一样洁白的云朵,在调皮地变化着形状。暖暖的阳光照在身上,连心里都是暖暖的。坐在公园的椅子上,看着外公开心地在花丛中跑来跑去,几位老人家围在一起像是在下象棋,还时不时地传来吵闹的声音。花丛中的蜜蜂、蝴蝶欢快地飞舞着。正沉醉于眼前的美景时,一阵微风轻袭,打了个冷颤。再看看外公,依然是弯腰驼背,皮包骨,枯瘦如柴,尤其是那穿着的衣衫太单薄了。我走到外公身边,问:“外公,你穿这么少,冷吗?”外公没说话,只是摇了摇头。我不信,因为虽然最近天气变暖,但我依然还穿着羊毛衫,套着毛呢外套。刚刚那阵清风拂面,我穿的如此多,都冷不丁打了一个寒颤。而外公,上身就一件白色衬衫,下身穿着一条黑色西裤怎么能不冷。“他一定是想多玩一会儿,才骗我说不冷的。”我在心里这样想着。

“外公,走,我带你去吃你最喜欢吃的状元糕去。”我想甜品店里会更暖和点,于是便想着用美食去诱惑外公。果然,一听到要去吃状元糕外公立刻跑了过来。

一家不知名的甜品屋,在靠窗的位置安排好外公坐下后,我便去了柜台付钱点餐。很快,服务员便恭恭敬敬地为我们端上了我所点的东西。“外公,快吃吧,我买光了他们店里所有的状元糕,吃不完我们可以打包的。”听我这样一说,外公有些吃惊。然而,就在我一眨眼的功夫,外公不见了,连同眼前那满桌子的状元糕一同消失了。

我几乎找遍了甜品店的每个角落,我以为外公是在跟我玩捉迷藏。我也找遍了每条大街小巷,但都没有外公的踪影。最后回到家,坐在沙发上,看着墙上时钟的指针在一圈又一圈的转着。屋里很静很静,钟表“滴答滴答”的声音在这时听得特别清晰。

外公没回来,再也没找回来,我等了很久很久。

外公丢了,真的丢了,是我把他弄丢的。此刻,除了放声哭泣,我不知道还能做些什么。于是,我放声大哭,声音久久回荡在我的小屋。

“老婆,你怎么了?老婆醒醒啊,你是不是做噩梦了?”灯光有些刺眼,努力睁了睁双眼,看到眼前的老公,才发现原来是在做梦。

老公下床,倒了杯热水递到我眼前,只是抿了小小一口便将杯子放在床头柜上。老公说,我哭了好大一会儿了,任他怎么喊都喊不醒,把他吓坏了,最后还是他使劲摇才把我弄醒的。再看看我的枕头,都已湿了大半了。老公问我到底做了什么噩梦,能哭成那样,我没说什么,只是躺在他的怀里再也无法入眠。老公很快又睡着了,并开始打起了呼噜,这下我更加没了睡意。

起身,拿着床头柜上的水杯,走到客厅,重新为自己换了杯浓茶。然后,走向窗台方向。

捧一杯香茗,听一首老歌,眼睛凝视着窗外的夜色。漆黑的夜,一轮弯月高挂,多少有些凄凉,还有那最懂我的点点繁星,此刻也不见了踪迹。而此时的我,思绪早已游离出窗。

这一转眼,外公已经去世一年多了。自从外公走后,与他的相逢便只有在梦里。以前,我把这种情况称作是“外公回家了”,后来想想这样说有点不合适,因为梦里不能算是家,所以我现在称它为“外公回来了”。细数这一年多来,外公回来的.次数是屈指可数的。然而,每次回来都像这次一样,不说话,只是用眼神来交流,而且每次梦里的外公都是很开心的样子。我知道,外公之所以很少回来,是因为怕打扰我,他知道我忙、我累,所以很少来我的梦里。我还知道,外公这样做,是为了安慰我。因为他知道,在我的心底深处有一个无法打开的心结。

事情是这样的:

外公的家距离我家很远,而且交通不便。所以,除了小时候(大概六七岁吧)在外公家待过一段时间,长大后几乎很少再去过外公家。对于外公的记忆,也就一直停留在那个孩提时代。

直到那年。

那年,一直在外地漂泊的我,刚在县城稳定下来,就收到妈妈发来的外公病重的消息。那时候,那个消息对于我来说并没有多大打击。每天除了按时上下班、吃饭、睡觉,便是去医院探望一次外公。那时的我,感觉跟外公并没有多深厚的感情。

直到那天,一直跟妈妈轮流照顾外公的姨妈因家里有事,要回家几天。因此,我便成了接替阿姨的唯一人选。由于考虑到我白天要上班,所以白天照顾外公的重任就落到了妈妈的肩上。而晚上,自然而然就由我来承担了。

那天,下了班我便径直去了医院。妈妈在交代完晚上要注意的事项后,就回去了。想想这任务也挺简单的,就是在外公睡觉前喂他吃药,然后就是在半夜起来一次扶外公上趟厕所,这任务就算完成了。

由于医院床位紧缺,陪护人员只能在过道的椅子上对付一晚。幸好那时候是夏天,好凑合,不然我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按照妈妈叮嘱的时间,喂外公吃完药后,时间也不早了。扶外公躺下后,我便抱着枕头、夏凉被准备出去睡。然而就在这时,外公坐起来了,他拉住我的被子怎么也不放手。问他要做什么时,他才用虚弱的声音说不让我去外面睡,让我跟他在床上挤一挤,说是外面蚊子多,还吵,怕我睡不着。任我怎么解释都没用。没办法,拗不过外公,我只能听他的。

感觉外公瘦了很多,因为一张小小的单人床,可以轻松容纳我跟他两个人,而且一点儿都没感觉到挤。那晚,跟外公聊了很多很多。他还讲了很多关于我小时候的事,讲着讲着还笑了。有些我都忘了,而他却还记得,而且还是如此清晰。外公说,他感觉所有的事都像是在昨天才发生的一样。

或许是因为白天上班太累了,听着听着我竟睡着了。眼睛一睁开,天都已大亮了。赶紧下床,刚整理好床铺,妈妈就来。再一看时间也不早了,于是便拎起包包,跟妈妈、外公道别后,就去上班了。

晚上依然是回到医院,继续接替妈妈的班。由于第一天晚上睡过头了,没陪外公起夜,感觉心里挺内疚的。因此,临睡前便将手机闹铃调到了半夜十二点。正当我睡的迷迷糊糊之际,手机闹铃响了。于是,轻轻摇醒外公,问他要不要上洗手间,外公却摇摇头说不去,让我赶紧睡,白天好有精神上班。

第二天一大早,妈妈就打来电话,说家里有事,要晚点才能来。没办法,只能请了半天假,继续留在医院陪外公。医院的日子,是无聊而又乏味的。这两天是外公住院以来,我陪在他身边时间最长的。我想如果不是阿姨临时有事,我还会像前几天一样,拎上水果,到医院叫声外公,放下水果,问问妈妈外公的病情就走了。

一直以来我都感觉跟外公并不亲近,我甚至感觉照顾外公是妈妈跟姨妈他们做儿女的责任,自己没有义务去照顾他。直到那两天与外公相处下来,我发现自己错了,而且错的离谱。我发现自己有时候特没良心。

妈妈要晚点来,因此,早餐便只剩下了我跟外公。“外公,你早餐想吃什么?我去给你买。”我拉着外公的手问。

“丫头啊,外公有钱,外公给你钱,你想吃什么就自己去买点什么,外公现在有钱了。”外公声音依旧有些虚弱,边说边从他的裤兜里往外掏着什么东西。当外公用颤颤抖抖地双手打开那裹着的一层又一层的手绢时,一叠皱皱巴巴的零钱出现在了眼前。里面有十块的,有一块的、五毛的,也有很多一毛的。看着那些钱,我的泪开始在眼眶里打转。我知道,这些都是外公平时省吃俭用才攒下来的。而这些在他看来是笔不小的数目的钱,实际上却不够我一天的开支。

“丫头,快拿着啊,想吃啥就去买,别让你妈看到。”看我没反应,外公继续说道。

“外公,我不要,你快收起来吧。丫头现在也能挣钱了,你快点好起来,丫头请你去吃大餐。外公,你说说,你最想吃什么?”我蹲下身来,将外公手里的钱重新裹好,塞进口袋,眼泪却不由自主地滑落。

“外公啊,还是喜欢吃以前状元糕。可惜啊,现在都没有了。”外公叹了口气说道。

“状元糕?那是什么东西?是一种甜的糕点吗?”我好奇地问。

“是啊,上面有一层白糖,咬一口还酥的掉渣儿呢。那时候家里穷,外公好几年才能吃到一次呢。现在可能都没人卖了,你妈妈跟姨妈出去了好几次都没买到。哎,现在这好吃的东西太多了,但都没状元糕好吃。”外公的脸上略显失落的说着。

快中午的时候,妈妈来了,还没坐下就被医生叫了出去。回来的时候,两个眼圈红红的。“妈妈,你哭了?医生说什么了?”我焦急地问。

“没什么,丫头,你快去上班吧,待会该迟到了。”妈妈揉了揉眼睛将我拉出了病房外。

“是不是外公情况不太好?”我追问道。

妈妈点点头,眼泪顺着脸庞滑落。我扶着妈妈坐下,将妈妈的头靠在我的肩上。妈妈再也忍不住失声痛哭了起来。从没想过外公会离开我们,而且还是如此之快,我的泪也止不住往下流。

安慰好妈妈后,我便走出了医院。拿出手机,再次跟单位请了半天假,便上街了。不知跑了多久,也不知跑了多少家甜品店,都没有找到外公所说的状元糕。就在我准备放弃寻找时,脑海里闪过一个画面:外公背着瘦小的我走遍了家乡所有的小卖部,只为了寻找我那想吃而却不知名称的零食。于是我告诉自己不能放弃,要继续寻找,一定能找到的,我坚信。“或许是现在的人们感觉状元糕那个名字不好听,所以早都给改了其他的别名。”一家店铺的老板这样说道。想想也不无道理,于是,根据外公的描述,买了很多类似于状元糕的甜品。然而,当外公尝遍了所有的甜品后,还是摇摇头,说不是当年的那个味道,一定不是状元糕。妈妈安慰说,是因为外公生病了,所以味觉发生了变化,吃什么都不好吃了。但为了让外公开心,我准备带他出去玩。问他想去哪儿时,外公说他想去县城最大的公园去玩。于是,在得到了医生的允许后,便跟妈妈带外公去了公园。

盛夏时节,公园里的凉亭下坐了很多人。本想带着外公好好转转,结果外公说他太累,走不动了。没办法,只能扶着他在凉亭里坐下。傍晚的公园里,人很多,尤其是老年人。有打太极的,有下棋的,也有跳广场舞的。各个都气色红润,只有外公脸色惨白。没多久,外公就吵着要回去了,说是想要睡觉了。外公的公园之行就这样匆匆结束了。

那天,正在上班,接到妈妈的电话。电话里,妈妈泣不成声。

外公走了,我都没来得及看他最后一眼。当我赶到时,妈妈他们已经为外公换好了寿衣。外公就那样安静地躺着,神态祥和。妈妈跟姨妈哭的不省人事,邻居劝解道:老人走了,就不用再忍受病痛着折磨了,我们活着的人要照顾好自己,这样他们在天堂里也能安心那。是啊,他们说的对,外公终于不用再受苦了。

那天晚上,陪妈妈给外公守灵。漫长的夜晚,跟妈妈聊起了在医院照顾外公时的话题。说着说着,眼泪泪再次夺眶而出。因为,眼前再次出现了外公颤抖的双手捧着的那叠皱皱巴巴的零钱。妈妈说,在我小时候,外公就是那样将一点一点积攒下来的钱藏起来,等我来了就带我去小卖部买我最爱吃的东西。当跟妈妈说到,在医院照顾外公的那几个晚上,外公并没有像妈妈说的那样晚上要起床上厕所时,妈妈说,她问过外公,外公说是怕打扰我休息,所以晚上都是自己一个人扶着墙悄悄去的。

听到这里,眼前出现了一个画面:医院静悄悄的夜晚,外公吃力地爬下床,双手用力扶着墙上的围栏,一点一点挪着脚步走向厕所。我的心再也无法平静,外公的灵前,我失声痛哭。

根据老家的习俗,封棺时,棺材里要为老人放上一年四季的衣服,还有老人生前最爱吃的东西,才能封棺下葬。衣服妈妈跟姨妈都已准备好,只是那吃的东西还没买。于是,我拎起包包发疯似的跑了出去。我想也许在外公的家乡还有人在做外公爱吃的状元糕,也许这个偏远的山村依然传承着那种我们并不知晓美食。可是,当我跑遍了村里所有的超市、小卖部还有所有加工甜品的地方,依然没有找到外公生前念念不忘的状元糕。从此,我的内心深处便烙上了对外公永远的愧疚。

总是以忙为借口,很少去探望外公,等到有空带他去公园了,他却走不动了;等到认为自己为他买了贵重礼品就算是尽孝了时,才发现那些都不是他所需要,也不是他所想要的;等到想要多陪陪他时,他却走了。

外公走了,从此相见只能是在梦里。然而外公却很少来我的梦中,就算来了,梦里的他也是很开心的样子。我知道,外公是来安慰我的,因为他知道我内心深处那个无法打开的心结。他一定是不想我永远生活在对他的愧疚当中,所以他才回来的。

我在想,外公上次是在他的祭日即将到来时回来的。而这次,又会是什么日子呢?于是翻开手机,查看日历才知道原来是清明节快要到了。在我们这儿,是要赶在清明节前去扫墓的。我想外公是在提醒我,到时候别忘了去看他。

“叮铃铃”手机闹铃的声音将我的思绪打断了。再看窗外,旭日东升,看来今天一定又是个好天气。

打开这个心结 篇3

症状起因于几年前,李女士的父亲因病瘫痪在床上好几年。因为父母不和,李女士单独负责照顾父亲。在事业和家庭的双重压力下,李女士伺候父亲的态度也不怎么好。父亲去世之后,她非常痛悔自己没有善待父亲。就这样,她开始出现一种很奇怪的习惯,做完菜后老觉得似乎炉子还没关好,每次出门后就担心没锁好门,一想起来就得给家里人打电话,或干脆自己跑回家看。她的心力倾注在这类毫无意义的事情上,难以言表的苦恼犹如钝刀割颈。

凡某种想法、念头,反复、持久、不恰当地出现在脑子里给人们带来痛苦和烦恼,医学上称之为强迫思维。

很多人有强迫思维的表现,但不能认定自己就得了强迫症。因为强迫思维只是强迫症的基本特征之一,强迫症还会出现强迫行为,如反复关门窗、反复洗手冲凉、反复计数……

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等强迫症状会给人带来巨大的痛苦,当强迫症状持续3个月以上,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工作时,我们就认定其得了强迫症。患强迫症有各种原因,如遗传、脑外伤、癫痫、甚至风湿病,另外对于一些性子比较急的,医学上称为有焦虑、强迫性格的人,在环境改变、遇到突发事件,也就是应激状态下也会出现强迫症状。

轻微的强迫思维可能是焦虑情绪的表现,也可能是适应不良造成的。比如李女士遇到父亲久病、家庭不和睦等难题,心理和身体都有一个调整适应的过程,当这个过程中出现了矛盾或者不顺利,就会发生一些心理的反应。如果本人能够及时自行调整,当然是最好的。反之,心理障碍不断强化,就会罹患强迫症,甚至其他更为严重的精神疾病。

李女士片面地压抑心中消极情绪,没有以适当的方式宣泄出来,造成了心理疾患。其实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生的许多过失和错误都是可以原谅的。因此,李女士最需要的不是批判自己,而是接受自己,这是化解心结最根本的办法。

同时,强迫症往往是因当事人试图纠缠于琐碎的生活问题来逃避实质性的问题,只是这种调节不是解决问题的出路。如果一个人的现实生活不能正常化,任何心理调适都很难有真正的效果。因此,李女士采取实际措施改善自己的现实生活,让自己享有正常的家庭和社交环境,其心态也就慢慢归于常态了,强迫症状也就自行消散了。

打开心结 篇4

一、还原真实, 避免惰性思维

在简便计算的教学过程中, 为了突出其简便的特性, 牢固掌握运算定律, 我们往往会把眼光锁定在简便方法的运用和技能的处理上, 所以设计的练习基本都是配套练习, 全是可以简算的。这样做虽然可以帮助学生及时巩固新知, 有利于运算定律的掌握和运用, 但因为学生“只见树林不见森林”, 很容易造成惰性思维。等到能简算的和不能简算的题目混合在一起时, 看到“简算”两字, 他们会直觉地认为所有题目都是可以简便计算的, 而当题目没有“简算”要求时, 则出现对简算置之不理的现象。

其实, 简便计算并不是独立的, 它是四则计算中的一部分。想要避免思维定势的干扰, 我们就不能脱离计算教学来谈简便计算, 而应该创造一个真实的计算教学环境。特别是练习环节, 最好把能简便与不能简便的题目一起出示, 并穿插一些生活中的计算。让学生通过这样的练习, 知道有些计算通过运用运算定律可以变得简便, 有些却不能, 有些甚至用了运算定律反而会变得复杂。这样, 学生慢慢地也就能自己选择算法了, 而这也恰恰符合了算法多样化、算法优化的新课改理念。

二、依托生活, 避免本本主义

新课程以“关注现实背景、回归生活”为本, 大大加强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简算教学何尝不应如此呢?我们希望学生拥有灵活、实用的简便计算能力, 而不是那些机械、呆板的“为简算而简算”的能力。如果一味“闭门造车”, 只能让学生永远“纸上谈兵”。因此, 源于生活, 用于生活的思想必须牢牢扎根在简算教学中。

源于生活, 是指借助生活, 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出发, 引导理解数学运算律和性质, 构建个性化的知识意义。例如:在教学乘法分配律时, 为了让学生突破知识的难点、深入理解分配律的意义, 我设置了这样的情境:五 (1) 班和五 (2) 班为迎接广播操比赛, 需统一购买服装, 其中五 (1) 班51人, 五 (2) 班49人, 服装每套68元, 两个班共需付多少钱?在这种情景中, 学生通过列式计算并比较后不仅可以明显感觉到用 (49+51) ×68这种方法比49×68+51×68要简单得多, 而且还可以感悟乘法分配律的意义, 即49个68元加上51个68元就是100个68元。

用于生活, 是指有意识地把简算技能应用于生活中的方法,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悟由简便计算带来的便捷。这需要教师做个有心人, 在设置练习时, 注重与生活的联系,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引导算法的选择和优化。

三、注重实质, 避免一视同仁

简便计算是一种技能, 更是一种意识。它最重要的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灵活、合理选择计算方法的习惯和能力。因此对于学生的各种方法, 教师不能以偏概全, 一视同仁, 而应注重简算实质。

1. 口算就是一种简算

先来看个案例:办公室里一位老师正在改练习卷, 他看到有道题一位学生是这样做的:76×28+28×124=5600, 就在上面打了叉。有人问:“这道题答案是正确的啊, 为什么给他打叉啊?”改卷老师振振有词地说:“他没写过程, 谁知道是不是抄来的?”这时又有一位老师接话了:“是啊, 没有过程, 最多也只能给1分。”

在目前的简便计算教学中, 我们往往要求学生在作业及考试时必须写出具体的简算过程, 这样便于教师了解学生按什么方法进行简便计算, 否则就觉得无法判断学生究竟是不是在简算。上述案例中, 如果这个孩子的答案确实是抄来的, 那打叉无可厚非, 但如果他确实是一看就知道答案, 为什么要写过程呢?会直接口算写出答案的学生肯定很好地掌握了简算的技能, 只是嫌写具体的简算过程麻烦, 如果强迫他写, 反而会让他产生简便方法不简便的感慨, 从而违背了简算的本意。笔者认为, 学生在初学某一简算技能时, 可以有些规定, 写写过程, 但当他们已经掌握了该种技能后, 就没有必要抓着过程不放了。因为口算就是一种简算。一道很复杂的题目, 如果能直接口算出答案的人肯定选择了一种比较快捷的计算方法, 这不恰恰就是简算需要达到的其中一个目标吗?从这个角度上来说, 口算者在算法的选择上可能比其他人更灵活。

2. 降低难度的计算就是一种简算

从简便计算的内涵来看, 它并没有被约定成那些能凑整的题目, 只是要求算得简单、方便就成。也就是说, 只要运用方法降低了计算的难度, 那它就是一种简算。例如计算16×125时, 教师往往强调将125和8结合, 因为这样能够凑成1000, 采用16×125=2× (8×125) , 这当然是一种最优化的方法。但由于学生思维水平和认知基础的差异性, 有学生采用4× (4×125) , 其实未尝不可。因为与原来的计算相比, 它同样也降低了难度。

四、多元渗透, 避免单一评价

想要简算真正成为一种意识, 评价简算时也不应只停留在几道“简便计算”或“怎样简便就怎样算”的试题上, 而应该通过比赛、奖励等形式进行多元渗透。

1. 在比赛中感悟

在学生掌握了一些简算技巧之后, 可以定期组织口算比赛, 让他们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应的题目 (只需写最后的结果, 算法自由选择) 。通过直接计算与简算之间巨大的时间差, 让学生真正感悟简算带来的便捷。

2. 在奖励中提升

在平时的教学中做一个有心人, 及时发现并奖励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比较简便的做法。这种奖励可以是全班性的表扬, 也可以与学生的学习考核相结合。比如, 笔者在平时的练习当中, 如果发现学生有较简便的做法, 就会通过额外加分的形式进行奖励。满分100分, 发现一道另加两分。对于高分的追求让学生主动关注算法的选择, 久而久之, 简算意识也就有了不小的提升。

让人打开心结的散文诗 篇5

让人打开心结的散文诗

遥不可及的并非十年之后,

而是昨天,

珍惜眼前。

记住,无论发生什么,

遇事不要急躁,不要急于下结论,

尤其生气时不要做任何决断,

要学会换位思考,

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千万不要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

记住,

风光背后不是沧桑就是肮脏,

没有人会随随便便轻易成功,

放手去拼搏吧!

人生不是电影,

更不是演戏,

而负责发牌,最终洗牌的.

还是我们自己!

这个社会总有人失望,

有人失意,有人失恋,

我们要做的就是不要失心!

当你习惯了得到,

别忘记了感恩,

尤其常常感恩亲人,

很多人习惯了对亲人的冷漠,

对陌生人的感恩。

太在乎别人了往往伤害的还是自己,

随着时间的流逝对你好的人也会越来越少,

记住一个人要自己对自己好,

因为真正关心你的人很少,

有了事他们也不一定会在你身边。

走进学生心灵,打开学生心结 篇6

【摘要】素质教育理念背景下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提出了多方面要求,不单单要求学生增强对于知识的掌握,还强调学生心理健康与道德水平教育。班主任作为德育教育工作开展的基础,探索新的方法及新途径,能够走进学生心灵,打开学生心结,有助于德育工作的开展、贯彻与实施。

【关键词】班主任 德育工作 新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192-02

德育工作在校园的开展,有助于学生个性、品行的养成,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班主任作为学生的引导者,不断探索与总结德育工作新方法至关重要。在具体实践与探索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点自学生自身为出发点,走进学生内心,打开其心结,有助于德育工作发挥实效性,这也正是此次研究的根本目标。

1.尊重、理解学生

以相互理解与尊重为前提,通常是达成共识的基础要求。班主任对学生的理解与尊重,在德育工作中无疑具备重要价值。德育工作想要取得实效,作为班主任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想法、心理活动以及生活实际情况,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例如,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之前,应该充分自学生实际情况出发,了解学生的各自特点与个性差异,积极采纳与听取学生的意见及建议,尊重学生人格[1]。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对自身的重视,更积极的配合德育工作开展。如学生犯错,班主任教育过程所采取的方法十分关键,避免生硬、伤害学生自尊,通过引导方法、谆谆教诲,使得学生内心接受班主任的教育,感受班主任的宽容之心,一旦学生与班主任形成心灵上的共鸣,对推动德育教育发展事半功倍。

2.开展主题班会

主题班会作为德育工作开展的主阵地,运用该平台开展德育工作是工作发挥实效的核心内容。究其原因,德育工作本就是一项行动的教育内容,主题班会则扮演着激发内在价值的角色。激发学生实现自我思考,班主任探索工作落脚点。开展主题班会前期,班主任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选择灵活多样的主题方式;二是选择学生利于接受的话题。在这两点基础之上开展主题班会,能够潜移默化的去影响学生。例如,班主任组织以“从书里来,到书里去”的主题班会,让学生谈谈自己看过的所有书籍以及书中所诠释的内在含义,通过这种引导方式,让学生积极踊跃的参与到主题班会话题讨论当中[2]。学生畅所欲言,班主任及时纠正,挖掘书中的本质,增强学生对德育工作的理解。这种方式,作为德育新工作方法的拓展平台,需要班主任精心设计。

3.增强实践锻炼

基础品德的养成依靠于实践过程,学生通常都会依靠社会实践去总结品德、感受品德。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源于实践探索,班主任增强实践探索,不失为开展德育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增强实践锻炼,具体策略如下:

首先,班主任运用教学实践经验以及生活经验积累,设置适合这一阶段学生实践的内容,让学生在社会感知当中去总结实践价值。班主任在这一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主动探索实践内容,至关重要。例如,社会实践活动、好人好事收集、社会服务志愿者等等。

其次,学生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需要班主任的引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这一活动内容,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差异。对积极性较高的学生可引导其在实践中进行经验总结,感受德育内涵。对积极性较差的学生,可对其进行鼓励,增强彼此之间的信任度,以便于无差别的开展这一活动,让所有学生受益。鼓励学生彼此之间的相互合作,强化团队协作意识。

第三,完成实践锻炼之后,要求学生根据整个实践活动做出总结。同时在情景重新定义与回顾中找到其中开展德育教育的工作点,以便于加深学生理解,将道德规范深深的印刻在脑海中,吸收有营养、有价值的德育理念。

4.加强沟通

沟通是强化师生关系的基本途径,良好的沟通有助于班主任准确理解学生的个性化差异,更有针对性的开展德育工作。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主体,所涉及到的工作内容复杂,形势多样,通常在沟通开展过程中主观方面的沟通色彩较浓。这种环境下,将导致师生彼此之间的信任度缺失,德育工作开展陷入僵局[3]。

基于此,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过程中,应该注重管理的主旨,即遵守“民主、公正”的原则,增强与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与公正意识,避免武断。班级事务处理、学生问题处理,都需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差异,真正走进学生们的心灵,打开学生心结,改变传统师生的固化关系。班主任作为班级的核心,既要做好学生求知道路上的引路人,同样要做好道路上的引导者。沟通是德育工作开展的基础,以师生沟通为辅助才能够展现出其中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张晶.创新德育方法全面培养学生[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3,05:92-93.

[2]迟希新.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特点与实施策略[J].中小学德育,2013,10:32-35.

帮助孩子打开青春期心结 篇7

这直接影响了儿子的学习,周一,儿子的班主任给我打来电话:你家孩子最近学习成绩下滑,竟然有一门功课小考不及格。老师还告诉我儿子在学校里的一些表现:听课不认真,老是走神,作业有时候无法按时完成,即便完成了,错误率也比较高……

儿子在学校里的表现与在家里的状态几乎是一模一样,我想儿子一定有心事。当心事变成“心结”时,就会有这样的表现。正值青春期的儿子,心里到底有什么样的心结呢?我决定找时间与儿子好好谈谈。

吃过晚饭,我走进儿子的房间。

儿子正托腮想着什么,一副失神的模样。我知道他还是受困于“心结”。我轻轻地问儿子:“想什么呢?”

儿子这才发现我进了房间,他抬头看了看我,脸上硬挤出一丝笑容回答我:“没想什么,只是有点儿累。”

“应该是心累吧?是学习上的问题吗?”我想从侧面打开儿子的心门。

“嗯,学习真的有点儿累。”儿子叹了一口气。

“听说你们刚刚完成了一次测验,考得还行吧?”我接着问。

“有一门不及格。”在学习方面,儿子从来不对我隐瞒。

“这么说成绩有点儿下降——我感觉你成绩下降跟你最近的情绪不太好有关,爸爸常常见你一副郁郁寡欢的样子。是什么让你不开心呢,能跟爸爸说说你的心里话吗?”我小心地开导儿子。

儿子沉默了一会儿,然后站起身来,关上自己的房门——我知道,他是要向我吐露心声了。

还没开始说,儿子的眼里就满含了泪水。

我安慰儿子:“不要苦恼,不论遇到什么事,都要跟爸爸说,爸爸会帮助你的。”

在我的开导下,儿子终于向我完全敞开心扉,叙说让他不安已久的心结——

原来,最近他发现自己总会无法控制地“扫描”女生的胸前,这让他特别苦恼。儿子觉得这样观察一个女生非常不道德,他又自责又悔恨,儿子下定决心以后一定不能再这样。但一次次的决心又会被一次次的“无法控制”击败,儿子还是会不由自主地去看,于是儿子又会陷入到下一轮的自责中。“看”与“不能看”的心理循环,最终缠绕成了儿子心中一个解不开的“结”,正是这个“结”让儿子心绪不安,成绩下降……

听了儿子的话,我庆幸自己找儿子谈心是正确的。看来是需要我帮儿子打开青春期的心结,让儿子重拾快乐了。

我努力用一种轻松的口吻跟儿子说:“噢,我还当是什么大事呢。其实这是一件很平常的事。”

“很平常的事?”儿子睁大眼睛,眼神里有不解和困惑,也有得到长辈引导和帮助的渴望。

我说:“像你这样年纪的男孩,其实都有这样的经历——当然,有的男孩会敏感一些,会认为这样的行为不好,而有的男孩则并不认为有什么不妥。你显然是前者。你已经十六岁,正值青春期,会对女生有着朦胧的好奇心,观察女生完全符合生理和心理规律,但老盯着女同学的胸前看,显然也是不礼貌的,那么究竟该怎么辦呢?”我停下来看了看儿子继续说,“当你再遇到这样的事情时,你需要做的就是顺其自然,不要把看女生的胸前当成一件很特别的事情,更不需要把这样的事情认为是道德与不道德的问题。这样你就会渐渐摆脱越强迫自己不看就越想看的纠结了。”

听了我的话,儿子脸上的不安减轻了许多,他问:“这真的不是什么大事?”

我点点头说:“是的,这是一件自然的事,只需要你顺其自然,不必过于纠结——知道怎么做了吗?”

“知道了——顺其自然,不敏感,更不需要纠结。”儿子虽然有点儿羞涩,但的确是找到了把握青春期航行的正确方向。

后来,儿子照着“顺其自然不纠结”的做法对待自己的“青春之心”,果然渐渐从这件事中走了出来,后来我留意观察,他与女同学之间相处融洽,一个开朗活泼的大男孩又出现在我的视野中了。

上一篇:供电的模式下一篇:外汇储备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