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安全

2024-10-14

消费安全(精选12篇)

消费安全 篇1

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CPSC)成立于1973年5月,作为一个独立的美国联邦政府机构,CPSC负责消费品安全监管,通过教育、安全标准活动、法规和执法保护公众免受与消费品有关的不合理伤害风险。

CPSC对上万类在居家、外、工作场所以及学校使用的消费品进行监管,涵盖从儿童玩具到便携式发动机以及烤面包机等产品。尽管委员会的监管范围非常广,但还是有大量的产品不属于CPSC的监管范围。

为了履行对消费者保护的使命,力求保证消费者免受与消费品有关的不合理伤害,CPSC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点核心措施。

(1)与各利益相关方紧密合作,包括消费者、行业及其他相关代表,推进有效的自愿性标准的制定;

(2)如果没有可行的自愿性标准可以充分地保护公众,CPSC将颁布并且执行强制性标准,或禁止某些消费品;

(3)对具有潜在风险、可能造成严重伤害甚至死亡的产品进行召回或采取纠正行动;

(4)对潜在的消费品危害展开科学研究;

(5)通过新闻媒体和社会媒体、国家和地方政府、民营组织以及回复消费者的咨询来通知和教育消费者;

(6)鼓励行业实施全球认可的最佳生产实践,确保生产安全的消费品。

CPSC的监管权力延伸到消费品的制造商、零售商、进口商及分销商,不论其规模、员工数量或收益情况如何。CPSC不会支持或推荐某一具体品牌的产品。取而代之的是,CPSC致力于打造一个安全的消费品市场,不懈地对制造商和进口商提供培训,要求他们遵守CPSC的产品安全原则,并指导其建立有效的操作标准.

CPSC自正式开始运行以来,一直通过丰富的资源收集伤害、疾病、死亡以及其他的消费品安全事故信息,如:消费者或消费者组织报告、医院和诊所报告、行业报告等。CPSC主要通过以下三个主要来源汇总事故报告。

(1)全国伤害监督电子系统(NEISS);

(2)从州政府购买的死亡证明;

(3)伤害数据库或者潜在伤害数据库(包括:通过CPSC网站、热线电话或电邮提交的投诉;法医和验尸官的报告;新闻剪报;公共安全团体提交的报告;由其他政府机构提交的报告以及来自制造商、零售商的报告)。

CPSC向医院提供笔记本电脑并培训专职的医院报告录入人员,数据每天都会通过因特网传送到CPSC。每年,NEISS系统总共收到约70万条的记录,其中约30多万条是为其他联邦政府机构如美国国家疾病控制防制中心、美国国家食品药品管理局,还有美国国家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收集的。

CPSC每年通过“国家电子伤害监管系统”(NEISS)收集到超过36万条报告,8,000份死亡证书,还有多达23,000条来自于制造商和零售商就产品安全问题所提交的报告。

在2009年,CPSC通过www.cpsc.gov网站及热线电话收到大约15,000条事故报告。

每年CPSC都会受理数起来自国会的官方查询要求,此外,还有几百起来自消费者、媒体、其他联邦机构及其他州的关于已经被识别的产品危害的查询要求。

多样化的信息提供者和报告来源使得如何监控,如何标准化,以及对比这些大量的安全信息数据,从而跟踪伤害报告,识别新的风险情况变得非常困难。长时间以来,CPSC收集到的产品安全数据无法及时地以常规的、可搜索的方式向公众开放。

2008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消费品安全改进法案(CPSIA)“作为CPSIA的一部分,CPSIA第212章要求消费品安全委员会必须在2011年3月11日前建立一个可搜索的公开数据库(www.SaferProducts.gov),供消费者提交伤害报告。国会要求该数据库对公众开放,可搜索,并且可以通过CPSC官方网站链接点击进入。这些要求为数据管理创造了新的机会,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包括从二手/零售的消费品市场收集数据的需求也变得更为迫切。

2011年1月24日,CPSC开始对www.saferproducts.gov系统进行在线测试,从在线测试到正式启用,CPSC收到了大约1,500份由消费者在线提交的报告。已经通过“商业门户”通道注册的制造商可以及时地通过电子邮件收到关于其制造的产品的伤害报告。

2011年3月11日,网址为www.saferproducts.gov的CPSC消费品安全信息数据库正式上线投入使用。从当天开始,CPSC鼓励消费者们及时通过www.SaferProducts.gov消费品安全信息数据库提交产品伤害报告或者报告伤害风险,同时,消费者可以利用这个数据库搜索关于他们已经购买的,或打算购买的消费品的相关安全信息。消费品安全信息公开数据库为消费者和制造商们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信息源,关注产品安全问题,了解已被报告的消费品安全危害,从而进入一个由消费者为主导的伤害监控时代。

通过这个新的、方便使用的数据库系统,消费者可以随时报告消费品安全事故,这将有助于CPSC更快地发现产品危害,为更多的消费者提供在居家住所中使用的产品安全信息。

图1为消费品安全信息公开数据库的工作流程图。

CPSC按照美国国会指令如期在财政预算内开发了这个新的数据库系统”,CPSC主席伊内兹·特南鲍姆说:“通过这个消费品安全信息数据库,消费者们可以随时搜索、查询他们以前没有看到的消费品安全信息,这个新的信息系统将有助消费者做出更安全的选择。”

根据法律规定的程序,CPSC将对所有消费者在线提交的报告进行审核,报告提交后5个工作日之内,在切实可行的情况下,CPSC将把符合若干条件要求的报告转交给相关产品的制造商。接下来制造商可在10个工作日内对消费者提交的报告进行评论或发表声明。在10天制造商评议期即将结束之际,如果满足所有相关要求,消费者提交的报告和制造商发表的评议都将被公布在CPSC的消费品安全信息数据库中。

需要强调的是,当消费者向CPSC提供信息的时候,必须在其所知的情况下,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如果报告中被要求的信息缺失,这份报告将不会被公布。同样,在由制造商进行评议的10个工作日内,如果伤害报告中的信息被确定包含实质性的不准确信息,这份报告也不会被公布。如果报告中包含潜在的商业机密信息,在报告公布之前,这些机密信息会被从报告中去掉。

“我相信,一个知情的消费者应该是一位有权利的消费者”,特南鲍姆主席补充到。“为了保证家庭的安全,父母或者消费者们具备对消费品安全信息数据库进行搜索查询的能力,他们可以对已经购买或打算购买的产品进行相关安全事件的了解,再独立地做出自己的决定。”

“CPSC会继续接受消费者通过信件、电话及传真等方式提交的报告,几十年来我们一直这么做”,特南鲍姆主席说。“与以前的报告流程相比,全新的、重大的变化是:我们开始使用最新的系统,以便让消费者们查阅相关的消费品安全报告,包括制造商对此报告发表的评议。”

CPSC保持着与时俱进,开发新的工具,建设新的能力,除了启用新的消费品安全信息公开数据库,CPSC还成立了世界一流的检测实验室。这些措施帮助CPSC更快速地识别危害,保证消费者的安全。

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负责保护公众,不让他们因使用上万类受委员会管辖的产品而遭遇伤害或死亡的不合理危险。委员会向消费者及其家属承诺,他们使用的产品不应对他们构成火灾、触电、化学或机械性伤害的危害。委员会致力于确保诸如玩具、婴儿床、电力工具、香烟打火机以及家用化学品的消费品安全。在过去30多年里,由于委员会的努力,因使用消费品而酿成的死亡和受伤事故率显著降低。

消费安全 篇2

为贯彻落实全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实现卫生部提出的“4个100%和1个95%”专项整治工作目标,根据《xx市卫生局关于开展全市餐饮消费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精神和《xx市餐饮消费安全专项整治实施方案》要求,我市采取多项措施,克服困难,逐条梳理,抓住重点,扎实推进,自九

月份以来餐饮消费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自今年9月我市开展这项工作以来,餐饮消费安全专项整治取得了初步成效。据统计我市卫生监督部门共出动执法人员2976人次,车辆168辆次,检查1222家次。查处违法行为13起,罚没款金额1.76万元,取缔无证单位21家,整治重点区域5个。目前,共有餐饮单位277家,取得有效卫生许可证的有272家,持证率达98.19%;达到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c级的有261家,量化实施率达95.96%;建立台帐、原料进货索证制度的有272家,建立率达100%。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为开展好餐饮消费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确保整治目标按期完成,并收到实效,我市成立了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并印发了《xx市餐饮业消费安全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市卫生监督所还制定了责任包干方案,定人、定责、定时间和定区域,进一步明确专项整治的任务和目标,明确阶段性达标单位、时限进度及责任人。明确要求执法人员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本着“标本兼治、着力治本、突出重点、带动全面”的工作方针,积极主动开展专项检查,并认真履行职责,使卫生监管到边、到底,不留空白点。

(二)广泛宣传,深入发动

10月8日我市召开了全市餐饮卫生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会议暨餐饮单位负责人学习培训会议,有277个经营单位,约300人参加了学习培训。会上下发了致全市餐饮单位一封公开信,组织学习了《食品卫生法》、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讲解了食品卫生有关法规和卫生相关知识,并就餐饮消费安全卫生专项整治作了详细安排和部署。同时,为了加大整治工作舆论宣传力度,我们充分利用xx电视台、xx报刊等新闻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刊播致全市餐饮单位一封公开信,公布投诉举报电话。在每家餐饮单位醒目位置张贴“四个100%和一个95%”整治目标的告示,先后印发宣传单3000余份。广泛向餐饮单位、社会、人民群众宣传食品卫生法规,切实提高广大消费者食品卫生安全意识,让广大群众知道、关心、参与专项整治,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参与餐饮卫生监督的良好氛围。

(三)悉心指导,认真审查

按照“监管与指导结合,指导为主”的原则,牢记“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强化监管与服务相结合的意识,加大指导帮扶力度,采取上门培训方式,指导帮助业主改善经营条件,建立卫生管理制度、食品采购与进货验收台帐等。不断提高经营单位对整治工作的热情和认识,使他们变被动为主动,积极自觉开展专项工作。在指导同时,我们强化食品卫生许可工作,按照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要求,从环境卫生、经营场所、工具设备、食品采购、运输、加工、储存、出售、从业人员等各方面进行认真审查,建立严格准入制度。

(四)督促整改,狠抓落实

欧盟确保消费者安全 篇3

欧盟司法、消费者权益和性别平等委员VěraJourová说:“对于老百姓来说,欧洲境内的每一个产品都应该保证是安全的。对于可造成危害的产品,必须将其尽快撤出市场,这也是我们设立快速预警系统的原因。多年的实践证明,快速预警系统在保证欧洲消费者安全上非常有效。”

快速预警系统保证了在欧洲境内任何地方,一旦有危险非食品类商品被撤市或召回,其信息将即时传送到欧盟及各成员国。这样,欧盟各地能够采取合理的跟进行动(如禁止销售、撤市、召回、海关当局拒绝进口)并通知消费者。2014年,该系统共登记了2755次此类跟进行动。快速预警系统的网站在2014年度吸引了近200万访问量,同时新的搜索工具可以帮助消费者和企业更及时地了解到危险商品的检测结果及产品召回等相关情况。

如今,已有31个国家(欧盟成员国及冰岛、列支敦士登和挪威)加入了这个系统。

哪些商品有危险性?

2014年,玩具(28%)和服装、纺织品及时尚产品(23%)是受到救济措施最多的两个产品类别(见图1)。

据2014年公布数据显示,最常见的化学危害往往与鞋类、皮革制品(如与皮肤接触致过敏)、玩具、育儿产品、时尚珠宝(含有害的重金属)等有关。

危险商品来自哪里?

预警系统显示,中国依然是最大的危险商品来源国。2014年,来自中国的产品占据了已公布危险产品的64%,这一数据与2013年持平(见图2)。欧盟与中国就此展开紧密合作,通过快速预警系统,确保能够实时解决产品安全问题。

快速预警系统发布的数据

2014年共发布了2435个危险预警,相较上年增长了3%。这意味着消费者得到了更好的保护(见图3)。

2014年欧盟共采取了2755次跟进措施。当成员国检测到一个不安全的产品时,他们会在快速预警系统发布一个通知。所有其他的成员国会搜索其当地市场的相应产品,一旦发现有危险隐患,即采取相应的跟进措施。

(作者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本文根据http://europa.eu内容编译整理)

链接:

欧盟运用非食品类消费品快速预警系统(简称RAPEX系统),从2004年2月9日开始每周在网上通报一次,提供与公众直接相关的信息并发布预警,以及从市场上撤下危险产品,或从消费者手中召回该产品,以保障消费者不受伤害。目前,RAPEX系统的参与国总共有30个,包括欧盟全部27个成员国以及3个欧洲自由贸易联盟/欧盟经济区成员国(冰岛、挪威和列支敦士登)。

RAPEX针对的是“消费品”。消费品指为消费者设计并能够供专业人员及消费者使用的产品,在服务行业中向消费者提供的产品也被认为是消费品。通常包括玩具、儿童用品、电子产品、打火机、化妆品、机动车辆、家具、装饰物品、激光指示器、燃气器具和供热设备以及娱乐用船只等。

消费安全 篇4

目前, 轻工产品质量稳中有升, 消费安全总体表现出稳定并逐渐向好的趋势。但在与民生关系最重要的商品和服务方面, 危及消费者生命财产和安全事件时有发生。从年初央视曝光的部分地区用回收医疗垃圾制作儿童“二料”玩具, 到年中的纸容器荧光物质超标、可口可乐“含氯门”, 再到年岁尾的白酒塑化剂, 时刻提醒我们维护消费安全工作任重道远。

根据中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 2012年国内商品投诉中, 家用电子电器类、服装鞋帽类、食品类投诉量居前 (表1所示) , 占投诉总量的六成。

根据受理投诉反映出的问题, 结合媒体曝光的产品质量事件, 归纳总结出消费安全的几方面突出问题:

一是产品质量仍是困绕消费者的主要问题。根据中国消协的统计数据, 2012年产品质量问题投诉占投诉总数一半以上, 同比增长2.8%, 而关乎人们身体健康的食品行业依旧是消费者最为关注的行业, 也是当前安全事件频发的重点行业。

在全年的商品投诉案件中, 涉及食品类的投诉达4.9万件, 占商品投诉总量的14.6%, 比2011年增长31.5%。消费者对一些焦点产品的关注度始终不减, 反映出的问题也比较突出, 特别是国产奶粉, 虽然三聚氰胺事件已过去5年, 但是对消费者产生的阴影始终没有消失, 不断出现的各种质量问题影响了消费者对国产乳制品的消费信心。最近香港的“奶粉限带令”, 充分反映出了人们对国产奶粉安全的忧虑程度。2012年在婴幼儿奶粉投诉中, 78%的投诉与质量有关, 远远高于其他类别商品的投诉比例, 反映最多的是奶粉中含异物、变质、结块等质量问题。

除食品质量安全外, 儿童玩具, 儿童车、化妆品、小家电中的质量问题也较为突出。其中小家电质量投诉占小家电投诉总量的73%。

二是产品售后服务体系不完善成为消费新热点。2012年涉及产品安装和售后服务方面的消费问题有增加趋势, 销售服务类投诉的比重由2011年同期的5%上升到7.2%, 较为突出的是电动自行车售后服务方面的投诉增幅较大。全年受理电动自行车售后服务问题的投诉占电动自行车投诉的41%, 高于其他类别商品的投诉比例, 电池质量差、售后网点少、维修服务水平低等饱受消费者质疑。其次是家用电子电器产品, 2012年, 涉及家电售后服务问题的投诉2万多件, 占家电投诉总量的18.6%, 仅次于对产品质量问题的投诉。其中以厨房电器和空调产品的问题较多, 分别占家电类投诉量的10%和9.7%。

三是生产过程控制缺失引发消费安全事件。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在于生产企业建立严格的全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体系, 除了从原料到生产加工过程外, 也包括产品的运输、存放环境等。2012年曾发生“可口可乐含氯门”和“酒鬼酒塑化剂”事件, 可口可乐含氯事件源于可口可乐 (山西) 饮料公司因管道改造, 致使消毒用的含氯处理水混入饮料中, 涉及9个批次、12万余箱, 价值约500万元左右的可乐产品, 是一起典型的由于过程控制不到位造成的食品安全事件。“酒鬼酒塑化剂超标”事件, 经多轮排查和分析, 塑化剂并非人为添加, 来源于生产过程中接触酒的塑料管道、容器、包装材料和密封材料的析出迁移。这两起事件说明了生产过程监控不到位同样会引发产品安全事件。

四是假冒及虚假宣传危害市场安全消费环境。保健食品、化妆品的假冒伪劣和虚假夸大宣传现象仍然突出。此种行为在破坏市场秩序、影响公众健康权益的同时, 也极大损害了公众的消费信心。据统计, 2012年假冒伪劣及虚假宣传的投诉占投诉总量的近4%, 其中高价白酒假冒问题多, 中国消协组织受理白酒投诉1038件中, 五分之一涉及假冒问题, 远高于对其他类别商品假冒问题投诉的比例。一些经营者打着专卖旗号, 向消费者销售高价假冒酒牟取暴利, 部分高价名酒成为假冒的重灾区。而化妆品夸大宣传由来已久, 化妆品品牌接到FDA的警告早已不是新鲜事, 中国消协的资料显示, 对化妆品的投诉中, 假冒伪劣和虚假宣传的比重约20%, 主要问题包括假冒伪劣、虚假品质表示和夸大宣传。

从当前消费安全环境看, 消费安全综合治理的大环境已经形成, 消费环境建设不断完善, 整体表现出以下特点:

——政府高层高度重视。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向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 食品药品安全是人们关注的突出问题, 要改革和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 加强综合协调联动, 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严格从生产源头到消费的全程监管, 加快形成符合国情、科学合理的食品药品安全体系, 提升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水平。

李克强总理在谈及食品安全问题时多次使用“重典治乱”, 释放出了大力治理食品安全问题的明确信号。

2012年7月, 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 要求用三年左右的时间, 使我国食品安全治理整顿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用五年左右的时间, 使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法规标准、检验体系更加科学、完善, 使食品安全整体水平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

——法规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 切实加强食品添加剂监管的通知》;国务院食品办印发《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纲要 (2011-2015年) 》;卫生部发布《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等多项新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修订后的《食品召回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全国人大建议将食品安全纳入国家安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儿童化妆品申报与审评指南》;国家认监委发布《进一步加强目录内玩具产品认证监管》的通知。

——标准工作进一步提速。卫生部、工信部、农业部、商务部、工商总局等八部门制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十二五”规划》, 确定2013年底基本完成对现行2000余项食品国家标准和2900余项食品行业标准中强制执行内容的清理, 提出现行相关标准或技术指标继续有效、整合和废止的清理意见。

——行业组织指导作用加强。中国消费者协会确定2012年年主题为“消费与安全”;国际食品包装协会针对中国发布“食品包装十大安全警示”;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儿童安全座椅消费指引》和《化妆品消费安全消费指导意见》;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发出“全国坚果炒货行业食品安全承诺倡议”;中国饮料工业协会发布《中国桶装饮用水行业生产和管理自律文件》;中国五金制品协会携苏宁发起“中国安全节能新厨房行动”;中国调味品协会与李锦记公司联合举办“中国调味品行业食品安全工作座谈会”等。

纵观当前的消费安全形势, 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一是消费者的安全意识普遍增强, 消费安全成为消费者选购商品的首要考虑因素;二是法制建设提速, 相关法规制度不断完善;三是社会监管力度不断加大, 尤其是对乳制品等重点敏感产品采取了最严格的监管措施, 效果显著;四是社会舆论监督作用明显增强, 消费安全始终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五是舆论产生的蝴蝶效应加大, 负面报道对产业震动强烈;六是重大恶性事件后恢复消费信心的难度大, 时间持久, 一个偶发事件都可能对消费者信心恢复产生连带的影响。

消费与安全倡议书 篇5

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不断加深的背景下,为提高质量、保障安全、扩大需求、促进增长,党中央、国务院决定今年开展“质量和安全年”活动。这项活动的开展,为我们重新树立企业的商品信誉和消费者的购买信息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也为我们妥善解决产品质量安全的突出问题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契机。

企业界的同仁们,让我们携起手来,积极响应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号召,树立对广大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勇敢肩负起我们应尽的社会责任,关注质量安全,坚持以质取胜,加强企业质量安全管理,提高生产技术保障能力,全面提升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为人民群众创造健康安全的消费环境作出不懈的努力,也为我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消费者身边的质量安全 篇6

小龙虾

小龙虾拥有广阔的消费市场,尤其是麻辣小龙虾更是很多消费者的最爱,其麻、辣、鲜、香等特点足以挑起消费者的味蕾。作为消费者喜爱的一道美食,小龙虾本身的质量安全显得至关重要。

小龙虾学名叫克原氏螯虾,原产于北美洲,二战期间从日本传入我国,现已成为我国淡水虾类中的重要资源。我国小龙虾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江、河、湖泊中。

目前,关于小龙虾的食品安全问题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一是生长环境差的小河沟中,重金属含量高;二是小龙虾以腐食为生,存在病菌和寄生虫传播风险;三是曾经发生食用小龙虾导致横纹肌溶解症的事件。

根据调查,小龙虾在污水中很难存活,产量和卖相都很差。目前,我国小龙虾主产区都是在水域开阔的洞庭湖、鄱阳湖、洪泽湖、洪湖等地。人工养殖尚没有形成规模。所以,小龙虾的生长环境并不比螃蟹、贝类等水产品差,也没有证据表明小龙虾积累重金属超过其他水产品。

曾经发生在江苏省的食用小龙虾导致横纹肌溶解症,是因为无知加工摊贩使用含有草酸、柠檬酸、亚硫酸盐和蛋白酶等的“洗虾粉”,属于工业用清洗剂。经过这次事件,一方面,使加工者普遍了解了“洗虾粉”的危害;另一方面,行政部门也加大了防范和打击力度。

“速成鸡”

鸡肉,在中国肉类消费里排第二。2012年11月23日,媒体曝光了一家企业养殖的鸡从孵出到端上餐桌,只需要45天,是用饲料和药物喂养的,而该企业正是肯德基与麦当劳等快餐业的大供货商。后来媒体再度曝光了一些白羽鸡养殖户违规使用多种抗生素以及违禁激素药物催长白羽鸡的新闻。有些国内知名肉禽产品供应企业和知名连锁餐饮企业均卷入此次风波。

媒体报道的“速成鸡”,也就是老百姓所说的“快大鸡”。这是从国外引进的品种,完全可以在适当的条件下达到45天出栏的效果。而之所以长得比国内本地鸡快,除了品种原因外,更重要的关键是“营养合理”,每一个生长阶段都有不同的饲料配比。如严格按照农业部要求养殖,未添加影响健康的物质,45天速成鸡可放心食用。而“快大鸡”的优点是长得快、个头大、肉嫩、上市快、价格低,不足是损失一定的口感。

“速成鸡”事件中的鸡是“无罪”的,问题根源在于个别养殖户的违规用药。

蜂蜜

提到蜂蜜,市场上来自全国各地、各个品牌的蜂蜜产品琳琅满目,消费者在购买蜂蜜时,如何辨别真假蜂蜜呢?

假劣蜂蜜主要有3种类别。一是含水量过高的劣质蜂蜜,在蜂蜜成熟前就采收,或向蜂蜜中掺入蔗糖和水,以提高产量;二是采取非法手段,直接用蔗糖、水、色素和香精勾兑而成的假冒蜂蜜;三是向蜂蜜中添加一些功能和成分不明的添加剂,声称“养胃蜂蜜膏”、“老年蜂蜜”等。

辨别假劣蜂蜜的方法:一看名称。不要被“蜂蜜膏”等江湖手段“忽悠”。二看价格。假蜂蜜成本低,为了争取市场,其价格往往明显低于天然蜂蜜的价格,不要因贪图便宜而上当。三闻气味,尝味道。蜂蜜因为来源于不同的植物源,所以有着不同的色、香、味。蜂蜜往往给人愉悦的感受,而用糖浆等配置的假蜂蜜则没有这种感受。经常食用蜂蜜的消费者很容易根据这点来判断自己选择的蜂蜜是天然蜂蜜还是假蜂蜜。四选品牌。国内优秀的大型蜂蜜加工企业,从原料的采购到最后成品罐装,层层检验,产品的质量有所保障,所以当消费者不知道如何选择的时候,不如选择我国知名蜂产品加工企业生产的蜂蜜。

有些消费者喜欢到路边的蜂场买蜂蜜,认为这样的蜂蜜“新鲜”,品质好。专家建议尽量不要选择这样的蜂蜜。蜂蜜的采收大多都在环境比较好、蜜源植物丰富的地区。有些人在马路边放几箱蜂,然后声称卖的是天然蜂蜜,细心的消费者可以观察到,这些蜂箱里并没有蜜蜂飞进飞出,而且周围也没有可供蜜蜂采蜜的蜜源,何来“天然蜂蜜”?

什么人不适合食用蜂蜜呢?蜂蜜是含糖的高能量食品,特别是两种单糖的含量较高,极易被人体吸收,进入肠道后无需消化可直接被吸收入血,使血糖迅速升高,所以糖尿病病人一般要慎用蜂蜜。自然生产的蜂蜜常会含有少量肉毒杆菌及毒素,一般不会造成食用者中毒,对健康的危害也可忽略不计。但是,未满一岁的婴儿因肠道菌群尚不完善,吃蜂蜜可能会引起肉毒杆菌的中毒,小于6个月的幼儿更容易受害。

蜂蜜中含有少量的植物次生代谢物质,如蜂胶等,可以缓解便秘等症状,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但是长期腹泻者,最好忌用蜂蜜。一般人服用蜂蜜要尽量不和凉性食品如西瓜等同时食用,以免腹泻。

维护消费安全完善标准体系 篇7

瘦肉精事件尚未平息, 毒塑料又扑面而来。源自台湾地区的有毒塑化剂作为饮料起云剂毒害人体健康, 成为近期关注的热点。虽然嫌疑人已被控制, 但有毒塑化剂潜伏三十年才被发现, 且目前为止, 被塑化剂污染的产品数目已上升至948种, 这一结果令人震惊不已。

台湾有毒塑化剂的发现, 是由于检测人员认真负责, 面对异常情况并未简单放过, 而是以高度责任心, 终于将毒剂揪出。毒塑料事件给人们以深刻的警示:消费安全不容忽视, 维护消费安全任重而道远。

维护消费安全, 需建立完善的制度。消费产品从原料到产品, 从生产到消费, 涉及种植、养殖、生产、物流、批发、零售等众多环节, 因此必须有完善的制度体系, 加强各项制度、标准的制定和检测, 才能保证终端消费的安全。

维护消费安全, 需保持与时俱进。时代发展了, 标准需要与时俱进, 从《轻工标准与质量》每期刊发的TBT公告可看出, 国外的各项标准也都是不断地进行制修订。我国标准制修订工作任务艰巨, 需标准工作者加大力度、加快进度, 保持标准的先进性。

维护消费安全, 需科学的技术手段作保障。一方面, 研发、生产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需要不断地开展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 另一方面, 对消费品的检测、检验也需要先进的科技手段作支撑, 科学技术手段是消费安全的重要护卫力量。

维护消费安全, 需固守道德底线, 这是消费安全的根本所在。对健康、生命的尊重, 是每一个人都应具备的良知。正因为如此, 那些坑害消费者的害群之马, 受到了全社会的谴责和法律的严惩。

消费安全 篇8

邯郸市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点多面广、规模小、生产加工水平低, 给食品安全监管带来很大困难。随着食品生产加工科技化、产业化不断发展, 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也日趋复杂, 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新形势、新时期要求食品安全监管必须创新管理、广泛宣传、构建体系、严格执法, 在建立健全长效监管运行机制上下工夫, 不断提升监管能力和水平, 消除食品安全隐患和监管盲点盲区, 增强公众积极参与食品安全的意识, 形成全方位、科学化、立体式食品安全监管格局。

解放思想, 拓宽思路,

从创新管理上

开创食品安全监管新局面

新形势下对食品安全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做好食品安全监管, 必须解放思想、拓宽思路, 加强管理创新, 引导食品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在指导思想上, 正确处理监管与发展、监管与民生、监管与稳定的关系, 树立预防为主、事前介入的监管理念, 逐步做到食品安全“事后监管”向“事前监管”的转变, 有效防止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发生。

邯郸市创新建立了独立于食品安全各监管部门之外的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第三方监测机构, 对食品生产各环节及产品进行全天候、不间断监测。截至2012年10月, 共抽样监测1491批次, 其中食品食用农产品792批次、餐饮具699批次。监测结果为各监管部门有针对性的执法提供了依据, 使大中型企业餐饮具消毒、农产品加工、白酒和调料等产品的合格率得到大幅度提升, 为全市食品安全提供了保障。进一步发挥第三方监测机构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第三只眼睛”的作用, 可完善监测体系, 加大监测力度, 加强预测和研判, 确保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隐患, 做到早预防、早处理。

建章立制, 构建体系,

从机制运行上

推动食品安全监管新发展

1. 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

立足实际,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和综合协调机制建设, 细化职责分工, 发挥监管合力, 堵塞监管漏洞, 着力解决监管空白、边界不清等问题。在构建市、县、乡三级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构, 落实市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下发的《邯郸市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食品安全监管职责分工 (暂行) 》、《关于进一步明确食品安全监管职责的意见》等文件的基础上, 进一步优化监管方式, 强化对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的监管, 形成相互衔接、运转高效的食品安全监管格局, 并及时总结实践经验, 完善符合邯郸市实际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 实现食品安全无缝隙监管。

2.完善食品安全工作机制

建立健全跨部门、跨地区的食品安全舆情处置、联合执法、隐患排查、事故处置等协调联动机制, 有效整合各类资源, 提高监管效能, 形成监管合力。建立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 依法从严惩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加大对食品安全的督促检查和考核评价力度, 完善食品安全工作奖惩约束机制, 实施目标管理, 确保食品安全各项任务目标顺利实现。

3.着力构建“三个体系”

一是构建食品行业诚信体系。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 实施信用等级分类监管, 引导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牢固树立诚信经营意识, 打造信誉品牌, 培育诚信文化。如市政府制定了食品安全“黑名单”管理办法和约谈机制, 监管部门建立了“红黑榜”制度和失信惩戒制度, 为诚信经营者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是构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体系。扎实推行市级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中心建设, 全面开展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食品污染物、食源性疾病风险监测和例行监测, 加强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和研判。建立健全食品安全风险预警制度, 开展风险交流和预警。

三是构建食品安全信息化体系。加快建设功能完善的食品安全信息平台和电子追溯系统, 提高食品安全信息处置和追溯体系的便捷性和有效性, 实现各地区、各部门信息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

重点整治, 严格执法,

从责任落实上

实现食品安全监管新约束

1. 加强专项整治

突出整治重点环节、重点区域、重点对象、重点品种, 按照一个时期一个整治重点, 专项整治贯穿全年的工作思路, 坚持严字当头, 重点排查、治理带有行业共性的隐患和“潜规则”, 坚决查处食品非法添加等各类违法违规行为, 防范系统性风险。2013年以来, 邯郸市重点组织开展了生鲜肉及肉制品、“山寨”食品、大中型餐饮单位餐具消毒效果、前店后厂式糕点作坊等专项整治工作, 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2. 加强环节监管

各监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要求, 履职尽责, 严格落实措施, 强化种植养殖、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畜禽屠宰、餐饮服务、食品进出口等食品安全环节的监管, 把好产品质量关。加强协作配合, 高效利用监管资源, 开展综合执法和联合执法, 排查、治理食品安全隐患, 依法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违法行为, 维护食品市场正常秩序, 确保食品安全。

3. 严格落实责任

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责任制, 认真落实“地方政府负总责, 监管部门各负其责, 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食品安全责任体系;严格按照《邯郸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行政责任追究办法 (暂行) 》的规定, 对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 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同时, 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要求, 把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绩效考核体系, 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 实行“一票否决”, 切实保障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高效开展。

广泛宣传, 营造氛围,

从社会监督上

促进食品安全监管新改善

1.普及食品安全常识, 增强公众消费信心

推进食品安全宣传工作制度化, 将食品安全纳入公益性宣传范畴, 列入国民素质教育内容和中小学相关课程, 普及食品安全科学常识, 不断提高公众食品安全的意识和科学素养。大力组织开展各类宣传教育活动, 引导公众客观、理性看待食品安全问题, 切实增强公众消费信心, 营造“人人关心食品安全、人人维护食品安全”的良好社会氛围。

2.实施有奖举报制度, 形成社会监督合力

不断改进并完善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制度, 疏通和拓宽投诉举报渠道, 细化具体措施, 完善工作机制, 落实奖励政策, 严格执行保密制度, 实现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充分调动公众参与食品安全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 动员、组织社会各方力量参与食品安全工作, 形成群防群控的格局。《邯郸市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办法》出台以来, 市政府落实奖励资金70多万元, 极大地提高了公众参与食品安全监管的积极性。

3. 发挥媒体宣传作用, 正面引导舆论导向

消费安全 篇9

1 礼泉县动物卫生监督所基本概况

礼泉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是在兽医体制改革的政策下, 于2008年3月份正式挂牌成立的兽医行政执法单位, 总事业编制15名, 现实际人数23名, 其中本科3名, 大专13名, 中专6名, 高中1名;县所没有派出机构, 所内成立两组一室:检疫组、监督组、办公室。职能明确, 责任分明。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检疫组主要负责城区及周边乡镇城关、新时、药王洞3个乡镇的屠宰检疫和全县的出境检疫, 其余乡镇检疫监督工作由县监督所委托乡镇兽医站开展。全县15个乡镇, 设立12个报检点。

2 2010年全县生猪检疫监管工作开展情况

2010年7月, 生猪产地检疫1.45万头, 生猪屠宰检疫1.3万头, 生猪出县境检疫0.026万头, 共检猪肉980 t, 无害化处理生猪15头, 消毒车辆98车次;检疫票证使用情况: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90本, 动物产地检疫合格证明4本, 出县境动物检疫合格证明1本, 出县境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1本, 运输工具消毒证明2本。共发放《动物防疫合格证》10份, 办理检疫执法案件4起, 其中处罚1起, 警告3起。

3 全县生猪检疫工作的薄弱环节及安全隐患

当前, 全县生猪检疫监管工作存在以下突出问题和不足:

3.1 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设置不合理, 管理体制不畅

2008年1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赋予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职能与现状不太相符,造成管理的不畅通。2007年7月的《礼泉县兽医体制改革方案》中明确规定乡镇兽医站依法承担乡镇动物检疫监管工作,可是全县15个乡镇兽医站不隶属县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管理,县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没有专门的派出机构,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完全没有自主权,业务互相制约,互相渗透,互相联系,很容易造成有些工作开展不全面。

3.2 动物卫生监督工作量大, 编制少, 人员不足

全县共15个事业编制,要承担全县动物检疫和动物产品安全监督工作,负责依法查处全县重大动物防疫案件和畜产品安全案件,承担全县的动物及其产品的检疫工作,包括产地检疫、屠宰检疫、出境检疫,负责检疫监督、兽药饲料监督工作,及全县饲养、屠宰、加工、销售环节的防疫条件审核等等工作,尽管在职工作人员非常辛苦非常努力,但凭此力量,势必顾此失彼。

3.3 产地检疫工作开展不到位,难度大

产地检疫是动物检疫中的基础环节,是控制疫病传播、最大限度减少动物疫病危害的关键措施。产地检疫工作量大、面广、流程长,全县饲养方式以一家一户的散养为主,养殖规模小,管理又粗放,再加之很多乡镇位于半山区,交通极为不便,检疫员要在距离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外的报检点去检疫,仅凭几个身兼数职的检疫员,要长期有效开展量大面广的产地检疫工作难度很大。从产地检疫合格证明的使用情况可以看出产地检疫工作的空缺。

3.4 检疫队伍人员结构不合理,业务素质不高

动物检疫监督工作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执法工作, 但目前的队伍素质与工作的性质和要求存在很大差距。从县动物卫生监督所人员的基本情况看出, 具有中高级职称的仅占总人数的4.3%, 初级和无职称的占总人数的37%;从学历情况看:具有专业本科学历的3名, 仅占总人数的13%, 专业大中专学历的12名, 占总人数52%。从乡镇兽医站从事检疫监督的人员情况看, 具体从事检疫工作的14名检疫员, 有国家正式工资的12名, 其他的没有工资, 这些检疫员中中级职称1名, 初级职称5名, 有专业学历6名, 其余为高中初中文化;从年龄结构看40岁以上的占80%, 可见年龄严重偏大, 从事检疫工作人员又少, 他们既要承担本辖区的动物防疫工作、畜牧技术推广等工作, 又要承担动物产地检疫和乡镇屠宰检疫工作, 容易造成检疫工作力不从心, 甚至流于形式, 综上所述, 老同志经验丰富, 新知识少, 年轻同志经验少, 知识面不宽, 缺乏技术保障, 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新的工作要求。

3.5 动物检疫监督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缺乏一定的物质保障

一是诊断手段落后,缺乏仪器设备。检疫工作只凭一支温度计、一把刀、一个钩子,只能靠肉眼直观进行,缺乏所需的仪器、设备、器械,诊断手段落后,不能准确定性处理,基本不能开展化验诊断工作;二是基础设施条件差。县级单位没有固定办公地方,常年租用别人的地方,没有一个像样的化验诊断室。对乡镇来说,虽然乡镇兽医站改革几年,但大部分乡镇兽医站无站房,没任何检疫监督设备,没有交通通讯设备,这造成了整个检疫监督工作停滞不前。

3.6 经费短缺,制约动物检疫监管的规范开展

虽说是全额事业单位,但财政困难,没有工作经费,包括一些政策性待遇都无法到位,致使一些工作人员,特别是乡镇检疫人员违规操作,部分检疫人员不能严格按照《中华人名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畜禽产地检疫规范》、《畜禽屠宰检疫规范》要求实施检疫,嫌麻烦,图省事,不到现场查看,违规出证,个别检疫员以收代管,只收费不检疫,按摊位收月费偶有发生。

3.7 群众检疫意识淡薄,不主动报检

很多养殖户认识不到产地检疫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只认为这是收费项目,不自觉接受甚至逃避检疫,影响工作正常开展。

4 主要对策和建议

4.1 完善乡、村检疫监督机构,充分发挥其职能

加强乡镇检疫队伍建设,建立一支适合全县实际情况的、组织结构健全的检疫队伍。要足额配备乡镇检疫员,要保证检疫员的业务素质,其次合理增设村级协检员队伍,抓好协检员的管理和培训,并合理设置报检点,以方便报检员报检,方便检疫员检疫。

4.2 加强人员培训,提高队伍整体素质

要真正达到以监促检、以检促防工作秩序的良好运转,这样的工作任务与工作性质要求工作人员成为多面手和高素质的操作能手。队伍素质的培训和提高应当成为全年性的日常工作,常抓不懈。

4.3 狠抓管理,建立工作责任制,真正把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检疫监督实施方案,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用制度管人并形成长效机制,全面开展动物产地检疫工作。

4.4 加大宣传和监督力度

要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宣传, 提高认识, 提高自觉性, 引导社会各界共同监督、共同关注、创造人人关心、人人支持、人人参与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

4.5 加大检疫经费的投入

消费安全 篇10

一、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本文选择了北京市、河北省、山东省、黑龙江省、辽宁省、江苏省、广东省、陕西省、新疆10个省市、自治区, 100个乡镇作为样本点。具体抽样方法为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于2009年1月寒假期间发动各地学生分别在各省市随机选择10个乡镇, 每个乡镇随机选择30个居民、10个商店及2个县级相关管理部门进行了调查, 有效问卷2700份。

二、农村生活消费安全现状及其成因

(一) 从消费者角度透视我国农村生活消费安全状况

1.农村消费者购买商品的总体情况

(1) 消费者购买生活消费品的主要渠道

由调查数据得知, 村上小店和集市是农民购买食品的主要渠道, 为农民提供了43.13%的食品, 主要是因为小店遍布农村各地的便利性所致。镇上商店、县城商店和农村货郎还有其他的一些渠道共同为农民提供56.87%的食品。

在购买例如洗衣粉、肥皂、护肤品等日常用品方面, 农民选择在镇上商店和村上商店的情况相差不大, 都在25%左右, 因为镇上商店的日用品经营品种与村里小店相差无几, 价格也相差不是很多, 故农民有时也会选择比较近的镇上购买日用品。

家用电器、家用交通工具等在农民看来是相对比较贵重的商品, 在选择购买渠道时比较慎重, 从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 有83.85%的农民会选择到镇一级以上的商店购买耐用消费品, 其中60.4%的农民会在镇上商店购买, 主要是因为其对商品质量、售后服务等方面的保障比较可靠一些, 在这方面农民就不会顾虑距离的远近了。

与耐用消费品类似, 农民购买衣服的主要渠道是镇一级以上的商店, 这部分人占所有被调查者的68.7%, 主要原因是这一类商店的服装款式比较新颖、丰富, 质量也相对有保证, 且农民一年四季购买服装有限, 因此购买衣服时交通问题不是其考虑的主要因素, 为了买到一件质优价廉的服装, 从村里到县城的距离还可以接受。

(2) 农村消费者一年内生活消费支出情况

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07年各地区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生活消费支出数据会发现, 农民在食品方面的支出仍然占总消费支出的最大比重, 无论是经济比较发达的东部地区还是经济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 食物支出的比例均在30%以上, 全国平均比重是43%, 在海南省甚至达到53%。同时, 在衣服、居住、文教娱乐等其他七个方面支出占总支出比重均仅占10%左右。由此可见, 对农村生活安全的调查分析和相关政策实施上应把重点放在农村食品安全方面。

(3) 农村消费者购买生活消费品时主要考虑的因素

总体上看, 物美价廉是人们在选购商品时的主要标准。本次调查数据显示农民在购买食品和耐用消费品时首选质量因素所占比重最大, 分别是58.11%和48.17%, 可见, 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 农民购买商品时不再是“便宜就好”, 对直接关系到身体健康的食品和一次性开销比较大的耐用消费品的质量要求有所提高。但较城市居民来说, 他们受到收入水平的约束较大, 价格成为仅次于质量的考虑因素, 仍有29%的农民在购买食品时优先考虑价格, 26.3%的农民在购买耐用消费品时也把价格作为最主要决定因素。与食品和耐用消费品相反, 农民在选择衣服和日用品的时候优先考虑价格, 其次才考虑质量。被调查者中购买衣服首选价格便宜的人占51.1%, 首选质量优的人占22%;购买日用品时首选价格低廉的占48%, 首选质量优的占22.7%。

2.农村消费者遭遇假冒伪劣商品的状况

(1) 农村消费者购买到假冒伪劣食品的情况

食品支出是农民消费支出的主要组成部分, 因此本次对农村消费者遭遇假冒伪劣商品的状况调查参照孙艳华的《欠发达地区农村食品安全的实证研究》中的调查分类以食品消费为重点。调查的食品是农村居民经常消费的六大食品, 即奶粉类食品、熟食类食品、饮料类食品、糕点类食品、调味品、干货类食品。调查可知, 农村居民购买食品时, 饮料类食品假冒伪劣的概率最高, 其次依次是熟食类、奶粉类、调味品类、糕点类和干货类。其中, 饮料类仿牌最多, 熟食类过期最严重, 干货类掺假为主, 糕点类变质最严重。假冒伪劣现象中, 仿牌最严重, 其次是过期。

(2) 农村消费者购买其他假冒伪劣商品的情况

除食品消费以外, 农民在购买家用电器、家具和日常用品等其他消费品时遭遇假冒伪劣商品的情况也很严重。购买家用电器和家具这样的耐用消费品后, 农民最常遭遇的情况是无售后服务或售后服务不满意, 其次劣质和仿牌的情况也比较严重。在对日用品的消费中, 最为严重的现象是仿牌, 遭遇仿牌现象的被调查者占被调查总体的55.9%, 其次是过期占21.1%。

3.农村消费者对消费安全的认知及态度

消费者对消费安全的认知程度和态度会影响其购买行为。就消费者对消费安全的认知看来, 农村消费者除社会曝光度较高的三氯氰胺事件以外, 基本上不知道社会上消费安全相关事件和消费安全制度法规, 对消费安全的认知度较低。就消费者对待假冒伪劣商品的态度来看, 虽然大多数的农民消费者对假冒伪劣商品深恶痛绝, 但是当自己遭遇假冒伪劣商品时, 维护自身正当权益态度却有待加强。调查数据显示, 选择向工商部门或消费者协会投诉的农民仅占16%, 52%的被调查者会选择自认倒霉, 甚至其中有16%人会继续使用该假冒商品, 极大地损害了消费者利益。虽然有32%的被调查者选择同销售者协商解决, 但由于受人力、交通、经费等条件的限制, 对消费维权力不从心, 更加打击了农村消费者的维权积极性。

(二) 从经营者角度透视我国农村生活消费安全状况

1.农村商品流通体系不健全, 为假冒伪劣商品提供温床

随着个体私营经济的蓬勃发展, 农村一些供销社、国营商店逐渐解体, 由于农村消费能力薄弱, 利润微薄, 一些大型、正规、集团型商场和超市无意进驻, 农村流通领域经营主体主要变为集贸市场、村上个体小店、镇上小型商店, 上架销售的商品极为低档, 经营者进货时为顺应农村消费者务求价格低廉的需要, 将假冒伪劣商品混杂其中, 同时周转周期过长, 过期变质往往成为农村食品和日常用品的常态。

2.农村经营者素质不高, 经营责任意识差, 农民消费环境差

农村商店的经营者大多是农民, 普遍年龄大、文化程度低, 对法律知识、商品知识了解有限。硬件设施简陋, 卫生条件差等现象普遍存在。在本次调查中发现, 农村经营者大都爱选择一些价格便宜、送货上门的货, 其中有很多是那些在城市失去市场的劣质、将要过期的“三无”产品, 尤其是针对儿童消费群体的橘子水、饼干、油炸食品、酸辣食品等, 这些食品的特点是小包装、色彩鲜艳、价格便宜, 符合农村孩子的购买力。还有就是针对中老年人的蜂王浆、壮骨粉等营养品, 其特点是礼品盒包装、价格10多元钱一盒, 农民很喜欢买来看望亲友。这些食品有的加入色素甜味剂、香精等添加剂, 有的毫无营养价值, 极大地危害农民的身心健康。

3.农村生产者的生产环境恶劣, 卫生条件不合格

这一问题突出表现在食品生产上, 由于农村的销售商大多是当地居民, 许多生产者没有营业执照和卫生许可证, 大多在小作坊进行食品的生产加工活动, 卫生条件很差。由于食品生产加工准入门槛不高, 资金投入少, 技术含量低, 因而农村存在食品加工单位多、小、乱的局面。2006年, 国家质检总局的一项专项调查显示, 我国绝大多数食品生产企业规模仍然很小, 10人以下的家庭作坊式企业12.8万家, 占72.4%;有11.8万家企业不具备生产合格品必需的基本设备, 难以保证食品质量安全, 占66.9%;13.7万家企业不具备食品检验能力, 占77.5%;有5.2万家企业管理混乱, 不执行标准或者是在无标生产, 占29.4%。

4.城市企业长期对农村市场的歧视

长期以来, 很多企业发展的重点放在城市市场, 在农村市场建设上投入不足, 导致农村商品购销网络不顺畅。近几年, 城市市场疲软, 为了刺激消费, 扩大内需, 企业才开始关注农村消费品市场, 而且更多地是从市场营销的视角, 关注农村消费品市场的开拓。而这些企业没有及时顺应农民消费升级的新趋势, 及时开发、生产、配送适合农村消费特点、性能可靠、物美价廉的产品, 把很多换代产品甚至淘汰品从城市市场转向农村市场。

(三) 从监管者角度透视我国农村生活消费安全状况

1.监管资源不足, 监管任务重

通过对部分地区调查走访发现, 目前我国针对农村的消费安全监管部门及人员力量严重不足, 且人员素质不高, 同时监管手段落后, 监管设备缺乏。卫生监督员不足, 而乡镇又没有卫生监督派出机构, 农村食品卫生监督只能由乡镇卫生院监管, 而乡镇防保人员又没有执法资格, 而且还要承担其它卫生防疫工作, 这些使农村食品卫生监管面临着巨大压力。

2.市场监管机制不规范

在我国农村市场监管单位较多, 特别是专业性的市场监管单位多达十几个, 由于职责分工不明确, 职权的交叉, 一定程度上存在同一市场多头执法、重复处罚的现象, 有时也存在“错位”、“越位”, 甚至“失位”现象。仅就食品监管部门来说, 就有农业部、卫生部、国家质量监督检疫总局、国家工商总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 牵涉的部门较多, 这种多头管理形式常造成管理机构之间职责不明确, 业务上相互推诿, 从而弱化了监管力度。

3.社会监督体系未能充分发挥作用

我国虽然有消费者协会、商会行业协会等组织, 但在维护农民利益, 规制农村商品市场秩序等方面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对消费者权利的维护中, 行业组织、企业自律组织等作为社会监管体系的组成部分, 在维护消费者的权益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我国目前缺乏对这些组织必要的引导和支持, 以至于这些组织发展缓慢, 对维护农民消费者权益的作用有限。

三、结论及对策建议

通过对我国农村生活消费品安全状况的调查分析可知, 食品市场信息不对称、农民收入低、消费者维权意识弱、对消费安全缺乏认知、经营者责任意识差, 政府监管资源有限、技术设施落后等, 是造成我国农村假冒伪劣商品泛滥的主要原因。改善农村消费安全现状, 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 加强对农村消费者进行消费教育。应积极组织开展消费教育, 引导农村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第二, 建立农村经营单位准入制度, 加强农村商品经营单位自我监管。在目前较大商场、超市实施准入制度取得一定经验的基础上, 可以逐步向农村小商店、小超市进行推进。第三, 加强对假冒伪劣生产者的监管。把好食品企业准入关口, 工商部门在登记企业时要定期认真核查卫生许可证并进场进行实地核查, 对已经登记的企业要采取自查抽查等形式对经营主题进行全面清理。第四, 建立健全社会监督体系。通过充分发挥商会、行业协会、消费者协会等组织的作用, 教育、监督、约束农村商品经营主体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参考文献

[1]孙艳华, 应瑞瑶.欠发达地区农村食品安全的实证研究[J].农村经济.2007 (2) :93-95.

消费品安全立法箭在弦上 篇11

从此前举行的全国政协提案工作情况通气座谈会上了解到,中国消费品安全法立法研究各项工作正在积极推进中。业内人士认为,中国目前不仅需要,而且迫切需要制订消费品安全法,完善保障中国消费品安全的法律制度,对目前的严峻形势作出最有力、最关键的应对举措。

立法防控消费品安全风险刻不容缓

“54%的海外消费者认为中国产品质量较差,70%认为部分中国产品存在使用安全隐患。”在去年年底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召开的第一届中国消费者保护法论坛上,对外经贸大学法学院教授、对外经贸大学产品质量与安全法制研究中心主任李俊说,我国当今的消费品安全,已不再只是事关中国消费者的民生问题,而是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品制造国的国际竞争力问题,甚至是事关中国政府、中华民族面对全球消费者是否负责任的国际形象问题。

消费品的安全性既是维系消费正常运行的前提,也是保障消费者安全权的基础。然而生产工业化,贸易全球化以及科技化、信息化浪潮,在给人类带来福利的同时也带来了风险。近年来,国内发生多起消费品安全事故,如洗衣机绞死女童、汽车天窗卡死儿童等。早在去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局长徐金记表示,我国应尽快制订《消费品安全法》,实现从“质量监管”到“安全监管”的转变,减少和防止消费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从世界经济史发展的轨迹看,当一国人均国民收入跨进中等收入阶段之后,其消费倾向就会从温饱型向舒适性转变,其安全需求就会逐步取代生理需求成为第一需要。我国现有的对于规范产品质量安全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产品质量法》《食品安全法》《进出口商品检验法》等。这些法律法规为提高企业质量管理能力、提升产品质量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涉及范围交叉、未能区分产品一般特性和安全特性等问题,影响了整体监管效能的发挥。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自1994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2014年又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修改,在实践中也较好地发挥了保护消费者的作用。但我国目前消费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完善的消费者保护法律制度除了要重视消费者权利,并加强对受到损害的消费者权利进行救济之外,也要特别重视对商品或服务存在的风险进行预防、控制,以有效保护消费者生命、健康权益。特别是在当今风险社会,后者对于避免发生大规模侵害消费者权益事件,作用更为突出。

保护消费者权益是当今世界各国政府的核心职责。1962年,美国总统肯尼迪提出著名的保护消费者四项权利,其中第一项就是消费者的安全保障权。各国政府把消费品安全作为非传统安全纳入政府社会管理的核心内容。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和社会需求下,美国、日本、欧盟等不少国家和地区先后出台专门的消费品安全法律制度。为了有效预防、控制消费品安全风险,许多发达国家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就不断通过专门立法来进行应对。这些专门立法改变以往主要靠法律的事后救济来保障消费品安全的做法,通过立法,授权监管部门提前介入,并调动各方力量,主动采取措施预防和控制消费品安全风险,减少危害和损失。

改革開放30多年来,我国正在由消费品制造业大国向消费品制造业强国转变,消费品质量安全状况总体趋好,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消费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急需法制应对。早在去年召开的“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论坛”上,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张沁荣曾表示,目前国家质检总局已建立起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体系和风险预警、风险提示制度,同时《消费品安全法》立法研究已经启动,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有关工作。在成功实施缺陷汽车召回制度的基础上,《食品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法》《儿童玩具召回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的相继出台,将食品、儿童玩具、特种设备等产品引入缺陷召回制度,产品召回法规体系正在日臻完善。在缺陷产品召回制度上,质检总局方面已经在汽车、玩具等消费品方面制定了专门的召回管理规定,并将加快建立消费品质量安全市场反溯机制。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中央提出了“八个更加注重”的要求——更加注重满足人民群众需要,更加注重市场和消费心理分析,更加注重引导社会预期,更加注重加强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更加注重发挥企业家才能,更加注重加强教育和提升人力资本素质,更加注重建设生态文明,更加注重科技进步和全面创新。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尽管经过多年发展,国内已初步建立起调整消费品安全的法律规范体系,如已经制定了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食品安全法、侵权责任法等,但这几部法律中,或者由于立法时间早而存在认识局限,或者因为立法定位的差异,没有突出消费品安全风险的预防、控制理念,也缺少社会参与的制度设计,或者只调整特殊类型的消费品安全,因此也就无法从总体上有效应对日益凸显的消费品安全问题。因此,如何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共同经验,制订专门的消费品安全法,形成完善的法律体系,最终有效保障消费者权益。

消费品立法还有多少路要走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呈现出一系列阶段性特征,正处在增长速度的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的消化期“三期叠加”阶段,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呈现出趋势性变化,集中体现在“四个转向”——经济增长速度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

nlc202309021124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消费品安全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这是中国经济发展必然要经历的历史过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规律的客观反映。从消费需求看,过去中国消费具有明显的模仿型排浪式特征,现在模仿型排浪式消费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保证产品质量安全,通过创新供给激活需求的重要性显著上升。

德国学者乌尔里希·贝克曾断言:当今社会已经成为风险社会。近年来,由于消费品安全问题所造成的致死、致伤事故数量已经达到令人不可接受的程度。据估算,美国每年因消费品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7万人,直接或间接因消费品安全造成住院或诊治的人数超过3000多万人,为其人口总量的十分之一。欧盟国家因消费品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23万人。目前中国尚未建立消费品安全伤害事故统计制度,无法与他国做比较分析,但消费品安全事故屡见报端。如近年来我国发生的洗衣机绞死幼女事件、熱水器爆炸造成伤亡事件、电视机爆炸造成儿童死伤事件、汽车天窗卡死儿童事件等,深深刺痛了国人之心,消费品安全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改革开放初期,限于生产力水平不高,假冒伪劣产品泛滥的特定阶段,政府主要依托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对消费品质量进行监管规范,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但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法治的完善,一般产品质量问题越来越成为企业自律、消费者用钞票选择的问题。从长远看,一般产品质量优劣应当主要由市场竞争、企业自律、消费者选择;而消费品安全则应由政府依法监管、提供保障。面对数以亿计的产品,面对千变万化的市场,面对纷繁复杂的安全因素,单靠政府行政管控肯定难以奏效。而制订消费品安全法,进行制度创新,构建企业主体、政府监管、公众参与、社会协同、法治保障的全新的制度架构,推动政府管理向社会治理转型。所谓上帝归上帝,凯撒归凯撒。制订消费品安全法,就是为了适应政府职能转变,适应从质量到安全监管重点转变,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衣、食、住、行是每个人的生活必需,但是有这样一些不安全因素,就会影响人们消费的信心。政府应当关注民生,关注老百姓生活,特别是要重视消费品的安全。“我国制订消费品安全法是可行的。”国家质检总局指出,目前,制订消费品安全法既有国际通行做法可以吸纳和借鉴,又有我国消费品安全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迫切需要。中国可以在不打破现有的法律框架,并且与其他法律法规相互衔接的基础上,制订专门的消费品安全法来为消费品安全构造法律制度安全网。

应该说,科学合理的法规制度体系,既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前提,又是现代化治理能力的结果。制订消费品安全法是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一方面,制订消费品安全法有利于法规体系系统化、科学化。我国现行产品质量监管法规制度,主要体现在产品质量法和相关法律之中。这些法律各有侧重,但不成系统,无法真正解决消费品安全问题。如产品质量法主要关注的是质量而没有强调安全;主要关注的是一般产品而没有突出消费品;主要强调产品的符合性而缺少后市场管理,没有召回制度,对贸易全球化背景下国内国际市场消费品安全统一监管也极少涉及。因此,制定专门的消费品安全法进行制度创新,才能使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法规体系进一步完善、科学、完整,为依法治理奠定制度基础。另一方面,制订消费品安全法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核心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起决定性作用,侧重于解决效率问题;政府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侧重于解决公平问题。消费品安全是政府应当提供的最受欢迎的公共产品,理应成为头等重要的民生大计。现代化治理的主旨是社会共治, 只有全社会各方形成合力,形成共治,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们生命财产的伤害,最大限度地提升消费品安全保障水平。

(吴学安,江苏省连云港市司法局法制处。)

浅析大学生金融消费的安全机制 篇12

一、相关概念解读

根据相关资料以及现行标准, 本文需要说明以下两点概念。

金融消费是居民收入达到一定的水平, 具备一定的金融条件下产生的。与居民物质消费、精神消费相比, 是一种更高水平的消费形态。狭义的金融消费是指享受金融机构提供的服务;广义的金融消费还包括购买金融机构所提供的商品。概括地说, 金融消费是居民为了满足自身消费的需求, 享受金融机构提供的服务, 购买金融机构提供的商品的行为。

金融消费和金融理财投资的区别:金融消费发生的契约关系是承诺提供服务与享有或占有服务的关系;金融投资发生的契约关系是债权债务关系。也就是说金融消费不以求得回报为目的, 而金融理财投资以求得回报为目的。

二、大学生金融消费状况调查分析

大学生作为社会上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 由于所受的教育、校园环境以及年龄的特殊特征, 使他们具有自己特有的金融行为和心理。

据调查显示大学生消费的主要来源有:“向父母索要”、“校园贷款”、“学期奖学金”、“校外打工”、“其他”等五个方面。从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选择向父母索要的学生最多, 其次是贷款, 还有就是靠获得的奖学金来生活。也有约10%的学生通过自己打工, 还有极少数学生有其他经济来源。由此可见, 大学生的主要经济来源依然是父母。但是随着年级的增加, 结构比例会有很大变化, 趋向于多元化。在多种经济来源的渠道中值得引起我们关注的是贷款这一金融消费途径。再结合以上数据分析, 不难发现, 大学生在金融消费领域的消费实力和市场前景已经初露端倪。

近年来, 银行等金融机构愈发重视高校这个巨大的金融市场蛋糕, 推行了一些专门针对在校大学生的金融业务, 比较典型的如透支卡, 助学贷款等。面对新型金融业务, 如网上银行、网上支付、代扣代缴等, 在校大学生的关注百分比均超出当前使用百分比, 充分体现了这一人群对高科技金融的高度兴趣。

然而, 由于我国高校金融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 其存在的隐患也不容忽视。甚至少数金融机构有意或无意地进行消费误导, 使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实际利益受到损害。比如:支付宝的支付安全性、电子钱包的安全性、消费过程中个人信息的安全性等。这些潜在的威胁都在不知不觉中降低着大学生对金融消费产品的认同度, 削弱着大学生对这一行业的信任感。就我们调查的结果显示, 有79%的受访者有金融消费的经历, 其中以分期付款、信用卡、助学贷款、小额借贷为主。

三、建立关于大学生金融消费安全保障机制的意义

好的消费体验对于消费者来说无疑是很具有吸引力的。大学生作为我国未来市场的主要消费力量, 使他们培养起一种正确的金融消费安全意识, 不论对于自身的发展还是对整个金融行业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性。

通过借阅CUS资科, 我们发现, 大学生的消费影响力主要体现在未来的潜在价值, 即表现为大学生未来巨大的消费潜力和强大的消费引导性。因此, 在消费者还处于大学阶段时就使其在一个金融消费安全的环境中拥有一种良好的金融消费体验, 建立起一种忠实的金融消费意识, 那么不论对大学生自己的金融生活还是对整个金融消费行业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力量。

四、关于完善大学生金融消费安全保障机制的建议

通过借阅相关资料和咨询专家学者我们发现, 一整套完善的保障机制应该分为事前预防预警、事中保护监督、事后有效解决纠纷等三部分。

1. 事前预警

我们认为欲建立有效的保障机制必须先从保护消费者的信息知情权入手, 即在市场中通过建立信息披露机制来首先解决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交易双方地位不平等的乱象。同时考虑到大学生相关知识的匮乏, 还应全方位开展对大学生金融消费者的教育, 多渠道提升消费者金融和法律知识水平。在宣传过程中使大学生建立起一些正确的金融消费习惯。同时, 管理部门应明确相应的管理部门, 细化管理职责, 出台行业规范, 促进金融消费健康有序发展。

2. 事中保护监督

在金融消费交易的过程中, 管理部门应做到机构性监管与功能性监管并举。在实际操作中要明确界定有关大学生金融消费的业务范围, 对于针对大学生的金融消费业务要加以明确化、重点化和细致化。并对各种金融消费产品的风险性, 与大学生消费水平的贴切性做出事先具体的说明和公示。银行业协会要充分发挥金融消费维权的应有作用, 在整个行业的发展规划中设定一个明确的保护大学生消费安全的保护线。

3. 事后有效解决纠纷

金融消费者保护机制需要金融消费者本身、自律性组织、监管机构、仲裁和司法机构、外部监督等主体形成合力, 也就是要建立一套完整全面的保护体系。当侵权发生时应该有行之有效的快捷的维权系统来及时解决问题。首要解决的问题便是维权成本过高的现象, 其次要加强维权仲裁部门的行政力度。

参考文献

[1]白映福, 毛玉光.金融争议多元化解决机制理论与实务[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11.

[2]范卫国.民事速裁程序基础理论研究[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2, (2) .

上一篇:培养学生的角色责任感下一篇:社区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