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的角色责任感(精选10篇)
培养学生的角色责任感 篇1
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小学全科教师教育计划中的教育实习,被公认为世界一流。其主要原因在于他们建立起了标准化的教育实践规范,对实习指导教师的责任、角色和功能都有明确认识和要求。在密歇根州立大学,实习指导教师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来自大学的临床教师(Field Instructor,FI),他们具有研究生学位,熟悉小学教育实践,起协调、组织、示范和帮助的作用;另一类是来自小学的实习指导教师(Mentor Teacher,MT),他们具有丰富的小学教育经验,愿意将自己的经验与实习生分享,帮助实习生专业成长。下面主要以第二类实习指导教师(以下简称MT)为例,介绍实习指导教师的责任、角色和功能。
一、实习指导教师的责任
从根本上看,实习指导教师往往决定实习生在实习阶段能够获得什么机会和经验,以及能够从经验中得到什么。研究和实践都表明,新教师(包括实习生)有两个工作要做———他们必须做要求他们做的工作和必须学习去做这个工作。[1]无论职前培养多么完备,学习教学的一些重要方面仅仅只能从教学中获得。[2]没有任何大学课程能够教会一个新教师在一个具体课堂中如何整合学生知识和内容知识做出决策。
正如许多有经验的MT认识到的那样,指导实习生是复杂的、具有挑战性的工作。首先,实习生仅仅具有一些关于课时计划、教学和评价、课堂管理的基本知识和观念,很少有机会实践这些观念。实习是专门设计用来帮助实习生将在大学课堂学到的教育教学观念,运用到实践中去理解、实验和探究的过程。其次,在实习前,实习生不懂得如何开发、利用资源、满足学生多元需要,实习就是让实习生承担一个课堂教师的责任,满足所有儿童的需要。再次,每个实习生都带来特殊的优缺点到小学课堂,对过去实习生有用的指导策略和方法对现在的实习生可能不再有用。实习是专门为实习生设计的、以帮助他们获得适合于自身特点和专业目标的教育实践。最后,每个实习生都已经有了一个关于自己最想成为什么样的教师的理想和希望构建的学习共同体的观念,实习就是让他们实践和修正自己的教育哲学的机会和场所。
应当承认,实习生正在学习去做的是一项复杂的、细致的和困难的工作。通过实习,实习生逐渐从学生立场的听、看、说、想转变成教师立场的听、看、说、想。在这个角色立场的转变过程中,MT应该支持实习生对以下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其一,当他们决定如何处理教材、选择教学资源和评价方式时,他们需要明确在语文、数学、社会研究和科学等学科领域中哪些是最重要的东西。其二,当他们设计活动、计划课程、实施教学、开发评价和向家长解释实践时,他们需要清楚地了解儿童如何学习,成人如何进行帮助。其三,当一位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提出建议和要求时,他们应该清楚地知道在对每一个孩子的教育中他们的角色和责任是什么。他们是否简单地向家长负责,或仅仅是学校的一名雇员,或他们还有一些独立的不同的监护责任?其四,当他们制定规则、纪律和进行学生分组,或决定如何在不同学生中分配时间时,他们需要清楚地理解教育机会、教育公平和公正的内涵。其五,在不久的将来,当他们被小学校长评价时,他们应该清楚地了解多种评价教师的方式和不同评价方式对教师成长的贡献。最后,当他们被要求参加专业发展活动时,他们应该了解各种专业发展活动的特点,并能够正确选择所参加的专业活动。[3]
全面地看,在实习生由学生角色向教师角色转变的过程中,MT的主要责任表现在8个方面:第一,安排课堂为本的学习机会,支持实习生逐渐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从观察到合作计划和合作教学,直到承担教学责任。第二,引导实习生参与到有计划的结构性经验中。帮助实习生熟悉学区和年级课程、学校政策和资源。定期和实习生聚焦观察并讨论自身教学,同时引导实习生明确在课程的哪些地方可以尝试将大学所学理论结合起来。第三,支持实习生开发、实施个人和专业学习目标。协助实习生了解学生、家长和学校同事。定期参加由FI、理论课程教师和MT参与的研讨会议,交流实习生的学习、态度和进步情况,全面了解实习生在临床实践和理论课程学习过程中取得的成绩以及出现的问题。第四,观察实习生教学并提供书面反馈。引导实习生反思自身教学和学生学习以及理论课程学习中的观念和策略。第五,定期(至少每周一次)与实习生合作开发单元和课时计划,分享决策和观念,包括教学方法选取、学生学习、课堂管理以及课程资源开发等。第六,在合作计划和合作教学过程中,示范教学思维。让实习生不仅知道MT做出了什么决策,而且知道MT为什么做出这个决策。第七,在中期、期末和总结会议上参与实习生评价工作,年末撰写实习生评价总结表。第八,参加大学组织的MT培训和专业发展活动。[4]
二、实习指导教师的角色
MT的角色是多种的,而且在不同环境和条件下,MT承担的责任和扮演的角色也应有所不同。一般而言,优秀MT应该扮演以下角色:
(一)实习指导教师是教师教育者
MT是学校为本的教师教育者。他们给那些正在形成专业实践的实习生提供合适的引导和支持。这是整个实习阶段的中心工作。当MT将自己作为教师教育者看待时,他们就应当心态开放,承认自己并非全知全能,也不应该被期望全知全能。一些有经验的MT知道,知识在合作中产生。在合作互动过程中,MT示范他们的思维,同时要求实习生将自己的思维显性化并向MT提问,如此一来,MT就能够了解实习生的需要,知道哪些观点需要进一步阐释,哪些技能领域需要得到进一步引导。
当MT意识到自身作为另一个成人的教师时,他们的工作本身就是一种教学形式,具有示范性、教育性和复杂性。第一,示范教学作为一种学习专业。乐于从实习生身上学习,将实习生作为一种有用的学习资源。在协助实习生理论课程作业完成的过程中,与实习生讨论当前教育问题和教育观念。第二,出声思维(thinking aloud)。对有经验的教师而言,一些做法属于显而易见,已经成为他们的第二天性,而对于实习生就不那么明显了。在这时,MT应当将思维显性化,实习生才能够进入到他们的思维过程中,了解到MT行为背后的原因。第三,MT在示范他们的决策如何应用到特定的学校、课堂和儿童的同时,应当解释自身实践是什么和为什么。第四,主动询问实习生,而不是被动等待实习生询问。第五,承认自己在某方面的无知。第六,鼓励实习生开发自身实践和做出决策。演示实践,但不期望实习生复制或模仿。第七,主动和他人交流,提升专业能力。第八,儿童第一位,教育好他们是MT和实习生的共同责任。[5]
(二)实习指导教师是合作学习者
正如一名MT正确认识到的那样,“作为指导教师,不是因为他们有许多可以给别人或教别人,而是因为他们有许多需要学习”。[6]MT需要和实习生一起对以下12个主题进行持续探究:[7](1)在你的班级,对于作为学习者的学生,你了解或你认为了解些什么?你是如何了解到这些的?为什么这些知识是重要的?这些知识如何引导你的思维和帮助你对待每一个学生?在分组和全班互动中,这些知识是如何引导你思维的?(2)在你做出教学决策时,是如何考虑性别、种族、阶层和文化问题的?(3)关于你的学生,有什么困扰?你希望了解学生的哪些方面更多点?(4)你如何看待教学计划、远期教学目标以及每一节课和学生成就之间的关系?(5)在上一节课中,你试图完成什么?达到什么目标?为什么这是重要的?你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与教学目标的完成有何关系?学生学到了什么?(6)一个学校教师的角色是什么?在学生的学术、社会和情感发展方面,在与家长交流和在与学生互动以及你自身专业成长方面,你的责任是什么?这些责任如何影响到你作为教师的观念和行为?(7)当你作为教师和作为一个普通人的观点不同时,你经历过什么问题、紧张或冲突?这些问题和冲突如何影响到你的教学?(8)你用什么引导你的课程?作为一名教师,你认为哪些东西应该被教?哪些是规定中必须被教的?教师应该如何丰富和修正课程?在多种学科领域中,你遇到了哪些课程冲突?如果有冲突,你如何处理?(9)你如何描述这个或那个课堂创建的生理的、智力的、社会的和情绪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存在哪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机会?如何布置教室以适应学习目标?环境存在哪些限制因素?你如何处理?(10)你对邻里和社区了解多少?它们如何影响到学校和你的教学?这些知识如何帮助你了解你的学生?在你的教学实践中,你是如何利用社区和社区资源的?(11)将学生作为班级和共同体看待,至今班级共同创建的历史是什么?MT和实习生的参与能够为这个学习共同体的创建贡献些什么?(12)实习生在理论课程中学到了什么?这些研究和课堂教学与学校实践有什么关联?他们和新教师就职初期所面对的问题有什么关联?
(三)实习指导教师是合作计划者
教学是一件复杂的事情,但对每一位教师的要求并不一样。有的教师写下他的教学的详细计划,而有的教师写得比较简略。一般而言,随着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对课时计划的写作也会越简略,更多的教学安排都保存在了脑子里。但是,对于实习生而言,要形成高效的专业实践习惯,写详细的单元和课时计划是必需的。因此,密歇根州立大学要求所有实习生在正式教学之前,都必须写下他们所教单元和课时的详细计划,并和MT讨论定稿。
在实习的最初几周,主要由MT告诉实习生他们自己的教学计划是如何完成的。因为MT在建立课堂规则和常规以及课程的实施方面具有丰富的成功经验。实习生需要听、学习和看计划的实施效果。MT描述正在发生的是什么,解释事情如何被完成以及为什么。随着实习推进,逐渐增加实习生撰写教学计划的任务。需要强调的是,在整个合作计划过程中都要求MT和实习生互动和讨论计划背后的原理,让实习生看到有经验的教师在设计教学计划的过程中是如何思维的,而不是在思维和问题发生之后,仅仅交换写好的教学计划。
具体来看,在合作计划中,需要MT支持的领域有:第一,目标设定。MT和实习生讨论特定计划中的决策如何适应国家标准、州要求、学区课程和学年目标。第二,收集学生信息。MT帮助实习生学会开发前测工具以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他们的语言和思维过程、态度和独特的学习需要。第三,开发资源、任务和活动。了解什么样的资源、活动和评价适合所在年级的儿童和课程要求。讨论高质量资源、任务和活动的标准。在达到教学目标过程中,哪些资源最有用,为了满足所有学生的需要,任务和活动应该如何调整。在实施活动和任务过程中,学生所需要的智力和社会技能有哪些,与课堂管理相关的问题有哪些,活动和任务的顺序和进度如何。
(四)实习指导教师是合作教学者
实习阶段的合作教学主要有两个目的:支持儿童有意义学习和促进实习生专业发展。为了达到这两个目标,适应秋季学期数学和语文、春季学期社会研究和科学合作教学的不同需要,应当选择合适的合作教学形式:[8]第一,一个教师教,另一个教师观察学生。第二,平行教学。第三,一个教师教,另一个教师巡视。第四,中心教学。内容和学生被分配给两个教师,一个教师教一个小组的内容,之后又为另一个小组学生教同样内容。第五,选择性教学。当一些学生对某个观念或概念不理解时,这个方法可以对他们进行重复教学,一个教师教那些需要重新教学的学生,另一个教师对其他学生进行丰富性或选择性活动。第六,团队教学。两个教师同时教同样的内容,一个教师示范、展示,另一个教师解说,他们可能角色扮演,也可能仅仅交换施教。
应当强调的是,尽管实习生在理论课程中了解了国家、州内容标准和学科领域内决策制定的基本框架,但是并不熟悉特定年级水平的所有教学内容,需要在开发和利用资源,以及如何在关注儿童学习和选择教学策略中保持平衡等方面得到引导和支持。总之,无论采用什么形式的合作教学,都要求MT和实习生持续讨论。在合作教学前,MT可以给实习生一些具体的建议,帮助他们预测学生反应、管理问题或实施当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在合作教学过程中的关键时刻给实习生解释为什么他们要做出这个决策,或询问实习生如何将课继续下去。合作教学之后进行讨论,确保每一个人在教学过程中的所看和所想得到分享,提高进一步合作教学的质量。
三、实习指导教师的功能
实习指导教师的功能是由其地位和角色决定的,主要有聚焦观察和反馈、辅助和支持、促进反思、支持档案袋开发和教师教育理论课程等几方面。
(一)聚焦观察和反馈
事实上,实习生很多东西是从观察MT的教学中获得的,而MT了解实习生的优点和不足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从观察实习生的教学中得到的。但是,要很好地利用观察,就必须注意:第一,制定具体的观察目标和计划,确保每一名实习生在语文、数学、社会研究和科学四大核心学科领域的课堂教学都能够得到有意识地观察和讨论、提升。第二,选择观察重点,帮助观察者在课堂众多事项中找准关注点。第三,明确观察主题,包括学科内容、课堂对话、课堂互动和学习任务、评价、教学调适、课堂管理等。第四,安排观察后的讨论,促进实习生的经验反思。
对于MT而言,在和实习生互动的过程中,最有用的部分是给实习生提供经常的、有针对性的反馈信息。通常,实习生并没有意识到他们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环节对有效教学有帮助,哪些时候他们所做的和教学目标相违背,哪些无意识习惯是不合理或无效的。而这个时候,如果有一个在现场的人能够提出有价值的反馈,特别是当听者愿意听,反馈者有所准备的时候,收获最大。实践表明,有效反馈应该是具体的而不是一般化的,是实习生能够有所改进的行为而不是他们一时不容易改进的性格方面的问题。
有经验的MT知道,许多好的观点和建议在一天的繁忙事务中往往容易遗忘,所以提供书面反馈尤其重要。可以通过对一节课的描述,实习生在这节课中做了什么,说了什么,问题在哪儿进行具体反馈。也可以通过笔记的形式,描述教师行为、学生行为、做得好和不好的地方在哪儿,进行评价反馈。还可以画图表,呈现师生、生生互动和分组活动、学生参与,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反馈。无论采取何种书面反馈形式,“书面反馈都应该成为讨论的工具”,而不仅仅是完成单向任务。
(二)辅助和支持
仅仅讨论什么是有效教学是不够的。MT需要耐心地、策略性地支持实习生一步步学着去实践它。一个实习生来到小学课堂并不是一个有经验的教师,只是具有关于儿童的初步认识和一大堆极少有机会去实践的关于课堂运作的基本知识。如果实习生没有得到有效实践和有针对性的辅助,他们之前的理论学习可能是空洞的。正如许多有经验的教师建议的那样,教师教育应该加强实践教学的引导和支持,减少实践的无序性和盲目性。因此,实习生和指导教师应该就以下问题达成一致:在实习生教学时,MT看什么、听什么?MT需要收集哪些信息来支持教学后的讨论?MT的辅助是要帮助实习生达成什么样的专业学习目标?
具体来看,MT的辅助和支持形式包括以下几类:(1)介入与指导。如果一个可教时刻(teachable moment)到来,在某些时候,在一节课进行的过程中,MT可以为实习生提供现场指导和建议,这也应该被视为合作教学的正常环节,而不是对正常教学的干扰。(2)演示和示范。除了告诉实习生如何做之外,MT的重要责任之一是给实习生示范应该如何去做并解释为什么,寻找机会示范自身行为,同时让行为的思维过程得到分享,确保实习生理解行为背后的原理。(3)对话与反思。当实习生已经完成教学工作后,MT应该主动询问实习生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和想到什么,帮助实习生反思,引导他们的自主决策制定而不仅仅是简单批评或直接给出答案。(4)解释与改进。为了避免误解,MT可以利用笔记、录音和录像带详细地描述他们看到的和听到的,帮助实习生回忆课堂事件并提供解释和自我评价,然后,MT和实习生共同制定具体改进方案。
(三)促进反思
教师工作的很大部分发生在课堂和儿童的互动中,同样重要的工作也发生在教师的头脑中。好的教学的思维习惯包括提出问题、考虑备选方案、探究最优方案和创生观点。实习生的反思可以和同学一起或在理论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但MT是最了解实习生实践环境的人,所以在促进实习生反思和形成反思习惯中处于最重要的地位。(1)示范如何让课堂生活富于意义。课堂是繁忙的、高要求的地方。MT应该帮助实习生注意到他们现场决策的影响,明确哪些行为应该继续、哪些应该改进,为什么?(2)通过提问激发讨论。反思型教师总会有许多疑惑,实习生能够从他们提出的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益处。如,过去一天和一周,作为教师,我主要的成功在哪儿?我的教学长处在哪儿?我提供给儿童最好的东西是什么?在我的课堂,我做了什么去创建温暖、友好的学习环境?对过去一天或一周,我给自己打几分,为什么?在一天中的哪个部分,我感到真正的教和学发生了?我如何知道我的学生正在学习?当下,我最大的顾虑是什么?在课堂管理方面,哪些做得好,哪些需要改进?哪些因素造成一些课的效果好于其他课?在与学生家长的合作中,哪些方面做得比较成功,哪些需要加强?教学的哪些方面让我感到最不自在?为改进我的教学,可利用的资源有哪些?(3)专业探究和目标设定。MT应该定期利用专门时间和活动与实习生讨论如何利用反思促进专业成长。包括日志写作、同学对话、团队计划和微项目,帮助实习生在一段时期内将注意力集中到某个特定领域,而不是漫无目的、泛泛而谈。[9]
(四)支持档案袋开发
创建专业档案袋(Professional Portfolio)是一个持续的专业发展过程。档案袋开发过程是另一种形式的专业反思。一份专业档案袋就是仔细选择、收集那些代表实习生进步和学生有意义学习的物件。它是一个专业的学习工具,实习生能够利用它来反思自身成长,明确自身哲学和教学目的,联结理论观念和具体实践以及准备工作面试。[10]在这个过程中,MT的主要作用包括:(1)鼓励实习生参与档案袋开发。通过创建专业档案袋,实习生记录自身在学习教学过程中的进步和成就,帮助他们获得自信和使新知识和技能有意义,反思课堂工作。(2)MT建议档案物件,为实习生核心工作———标准化教学和有意义学生学习提供证据。(1)业绩物件收集。选择和收集反映实习生获得新知识和新技能的物件,如读书笔记、杂志论文、课程评论、课时计划、评价材料、录音和录像带、教材总结、内容标准和相关表格、图表和网址。(2)学习过程展现。教学材料本身并不能代表一个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开发过程。MT应该建议那些物件,它们能够记录实习生和MT的合作以及实习生之间的互动,展现实习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整合,创建知识联结,建构新观点,反思和评价自身教学实践。包括阅读反思、课堂观察笔记、问题解决策略、自我评价、单元计划和教学反思、教学录像、批判性运用电子资源、课堂软件、概念图表、自我哲学陈述、同学间的教学反馈、对学生学习的反思、评价样本和小组项目等。(3)MT应该就档案袋打印、分类和装订提出建议,让档案袋看起来更专业。
(五)支持教师教育理论课程
密歇根州立大学要求实习生在实习期间参加研究生水平的理论课程学习。正如众多实习生体会到的那样,随着教学责任的增加,他们发现当他们以教师身份进入课堂后,他们必须给所做的事情一个合理的理由,而不仅仅是我喜欢、我相信、我觉得、我认为、这是我的风格,诸如此类的回答都不是教师行为充分的理由,许多重要问题都值得深入探究。
实习之前,实习生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研究理论,然而,极少有机会将理论研究和课堂实践结合起来,特别是在一个有专人引导的环境中。实习就是提供这样一个机会,帮助实习生将有引导的实践和深入的理论学习结合起来。为了保证这种结合,在每学期开始,理论课程教师会将整个学期实习生的课程要求和作业安排通知MT,MT则应当主动与理论课程教师交流,有计划地创设各种机会,帮助实习生实现课堂实践与理论学习的结合。与之同时,实习阶段的理论课程属于研究生水平学习,它超越了实习前入门性质的基础理论探究,针对实习生的临床实践需要,深化了语文、数学、社会研究和科学的学科教学研究。为了保证这种深化,MT应当积极协助实习生收集理论课程学习资料,形成熟练运用新知识到具体背景中的能力。更重要的是,MT应当引导实习生形成研究的兴趣和能力,使他们能在以后的教学中继续这些研究,并将这种探究热情和研究精神,感染和传达给自己的学生。
培养学生的角色责任感 篇2
从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看,虽然目前政府部门对解决大学生就业提供了种种政策扶持,但是总的来说仍然不能满足需要,通过营造一个政策、法律都完善的就业环境来保障就业是十分迫切的。搜寻我国现有研究,不难发现关于大学生就业政策的深度研究极其缺乏,大部分仅停留在现状描述上。从实践中看,相关政府部门在开展工作时仍没有对大学生就业政策和一般就业政策的差异有更为深刻的认识,这使具体的政策在制定和实施的过程中缺乏针对性。并且人才政策的落实往往忽略了发挥人的主动性和独立意识,使人的创造性不能充分发挥,这对于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和长期人才培养都是不利的。政府对人才进行长期的培养,创造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其领导地位是不可取代的。
分析我国的就业形势和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特色,政府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发挥其作用。1.政府应该注重宏观调控机政策服务体系的构建,就业保障是失业保障的新发展。
就业保障的主要功能是保障就业,并且就业和社会保障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没有任何一个企业或公共部门能够站在政府的角度为大学毕业生提供便利。这方面我国可以借鉴日本的成功经验。自日本劳动省启动了“全面就业支持计划”后,日本政府又启动《第九个基本就业计划》,其核心目标是创造工作岗位和提供稳定就业,以应对经济与产业结构的变化;通过制度改革支持创立新企业,促进新兴与成长型产业的发展。
活动中培养责任 角色中懂得承担 篇3
关键词:学校教育;社会责任感;德育教育
随着社会进步,经济意识主流冲淡了人们的社会责任意识。缺乏社会责任感已经成为当今青少年的一个思想弱点,也是当前学校教育面临的一大问题。社会发展,需要文明,需要高素质的健全的有社会责任感的人,那就需要我们从娃娃从青少年抓起。因此,学校教育至关重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任务。那么学校该如何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呢?
1 开展各种主题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我们很多学校在德育工作中,往往不注重形式,不关注效果,大多采取集体宣讲、空嘴说教的方式,结果是天天讲、讲十遍孩子却也仍然老犯。记得陶行知先生讲过“生活就是教育”,要参与才会有体验,要增强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就应该用生动的主题活动代替苍白的说教,形成“活动育德”。
本期,我们搬进了崭新的校园,一切都是新的。可开学不到一个星期,我们发现安全出口的标志被踢坏,雪白的墙上有了脚印,厕所的水龙头被堵,地上到处有垃圾……虽然也在课间操时反复强调,但类似的现象仍然再次发生。于是,我们精心做了“爱我校园,从我做起”的主题教育活动方案,第一学月就开展“爱我校园,从我做起”的主题系列活动。以班为单位开展一次主题班会,进行新校对比话感言,讨论同学中有哪些不爱校的行为,怎样爱护新校园。然后人人以“爱校”为主题写一篇征文,学校开展一次征文评比竞赛,获将征文全部展出。最后学校举行一次“爱我校园,从我做起”的演讲比赛。学校把楼道,阳台,门窗,操场等划分责任区,而班上又把班级责任区划分给每个小组,实行清洁包干制,让每个同学自带清洁工具对责任区进行保洁。学校还开展了“弯腰”行动,师生人人弯腰主动拾起垃圾。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让孩子亲自参与讨论,参与活动,付出劳动,从而体会到要做好新学校的小主人,就要尽自己的义务,就应当负起自己的责任。
为培养孩子从小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责任意识,学校在每年的科技活动月中,开展“十个一”评比活动。开展一次科技主题班会,读一本科学书,讲一个科学家的故事,做一个科技小制作(小发明),参加一项科技模型竞赛,画一张科幻画,写一篇科技小征文,看一部科幻电影……在活动中培养孩子动手动脑的能力,让孩子感受祖国科学技术的发达,懂得要从小学好科学用好科学,国家才能富强,才能更好地实现中国梦。
为培养孩子从小有感恩情怀,学校邀请了中国教育学会讲师到校为全校家长、孩子及老师作了一次励志感恩教育报告,可以说这是任何领导和老师都无法达到的教育效果,孩子们和家长紧紧拥抱,以泪洗面,忏悔过去,所有的人都经历了一场从未有过的心灵洗理。那一刻孩子们真正明白了父母有多爱他,真正懂得了要回报父母和老师的爱,要懂得感恩。为了不让这股热潮消退,学校接着开展了相应的“感恩”主题活动。每个孩子回家写感恩报告活动感言;各班开展“爸爸妈妈有多爱我”“谁言寸草心”“我要成为你们的骄傲”“感恩爱我的人”等主题班会;记住父母的生日,班上利用班队会邀请同月过生日的家长集中到校,为他们开展一次生日祝福会,让家长感受到孩子的爱;回家帮父母烧水烫一次脚或做一件事。通过这些活动让孩子懂得孝敬,培养感恩责任。
学校在每次的主题活动中,要注重对优秀的东西进行表扬展示,不断刺激鼓励学生和老师们积极去做。尽管开展活动能让绝大多数孩子从活动中受到教育,但也难免还有个别孩子屡教不进,不是每个孩子都能自觉做好,总有或多或少的不足。学校和班级都可设置一面责任心语墙,每周班会课让孩子结合主题进行自我教育,针对自身问题,自己跟自己的心灵对话,以简洁的语言,写成责任心语,贴在教室的心语墙上。犯错误的孩子认识到错误后,也让他写下责任心语贴在墙上,时时警戒自己,也提醒别人。每班每周推荐一名学生的责任心语贴到学校的心语墙上。如“不愿帮助别人的人也得不到别人的帮助”“有文明的我,才有文明的校园”“管好自己的手,学校就会更漂亮”……
2 扮演各种社会角色,在角色体验中让孩子懂得承担
德育教育最好的方法是让孩子参与让孩子亲自体验,所谓“行为育德”。无论在家庭或学校,都要让孩子充当一些有意义的角色,使他们感到自己的行为对集体所产生的重要性,同时也使他们战胜自己弱点,增长各种能力信心,增强责任感。从一年级开始孩子们轮流担任班长,让中高年级孩子轮流当一天班主任,当当学校的清洁工,当义务小交警在校门口公路执勤,上街当擦鞋匠等,让他们在这些角色中体验艰辛,锻炼能力,增长见识,同时懂得在角色中承担责任。
3 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树起责任
学校要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拓宽孩子视野,增长社会见识,同时培养学生的责任情怀。可结合学校自身实际和地理资源,组织学生参观工厂、基地。我校地处食品工业原区,有丰富的实践资源,我们组织学生到金立方酒厂,到葡萄园等进行了实地参观,孩子们的收获相当大,也深深感受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其实不用多讲,通过参观,孩子们也自然树立起了从小要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的责任意识。
为了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让他们体验劳动带来的快乐,培养责任意识,我们新学校已专门设置了班级“责任田”,在操场边上的空地为每个班划分了一块“自留地”,用作班级蔬菜种植。要让老师和学生一起参与种,从土壤配置到播种,从锄草到肥料加工,都让他们亲手完成。这样让孩子们了解植物的生长情况,享受将植物培育成材的过程,从中感受万物的生命灵性,体验成长的乐趣。也让孩子学会尊重生命,培养自身的责任心。同时也让孩子们通过培植蔬菜體会到劳动果实来之不易,治愈自身偏食的不良习惯。
培养学生的角色责任感 篇4
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能力的提升亦是一种学习习惯的改变,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4年制定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教学大纲] (试行) 》 (教育部, 2004)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了进一步要求:“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特别是听说能力, 是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的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 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 提高综合文化素质, 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大学英语等级考试的变化以及新一轮教改, 将教学的主要目标放在提高学生的英语实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上, 因此, 自主学习成为外语教育和学习的新趋势, 这也赋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新的教学角色。
二、自主学习的概念
学习者自主 (learner autonomy) 是近年来外语界探讨的热门话题, 从这一概念的引入至今, 专家们便试图将其探讨整理成统一的定义却至今未果。作为将自主 (autonomy) 这一概念引入教育界的第一人, Henry Holee 对自主的定义颇具指导意义, 他认为“自主就是对自己学习负责的一种能力” (徐锦芬、徐丽, 77) 。而作为学习者, 自主能力则意味着学习者能够依据自身学习特点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制定适合自身的学习目标、内容和学习材料, 并能够确定学习计划及学习时间、地点和进度, 并能够在一段时间的学习结束后, 进行合理、客观的自我评定。应用心理学家Little 也提出“从本质上说, 自主学习是学习者对于学习过程和学习内容的心理关系问题, 即一种超越、批判性思考、决策以及独立行动的能力” (Little D. 35) 。近年来, 国内研究学者对自主性学习的研究也相当活跃, 学者们在总结前人经验基础上纷纷提出自己的观点。王笃勤指出:“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能够管理自己的学习行为, 根据自己的情况确立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式、监控学习过程、监控学习计划的实施以及学习技能的御用和发展, 自我检查评估, 逐步发展” ( 王笃勤, 17) 。徐锦芬也曾提出, 在我国当前英语教学环境下, 根据我国英语教学特点, “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应包括以下五方面: (1) 了解教师教学目标与要求; (2) 确立学习目标与制定学习计划; (3) 有效使用学习策略; (4) 监控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 (5) 监控与评估英语学习”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自主性英语学习能力调查与分析》, 64) 。
三、非英语专业学生自主学习现状分析
长期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制约和应试倾向以及教育体制的不完善等多方面的影响, 我国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英语是往往采用“死记硬背”式的学习方法, 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这便造成其自主学习能力不强的事实。就阅读方面来看, 学习者甚少能坚持每天持续30分钟, 更缺乏分析自身阅读水平、找到阅读能力较差的成因及解决办法以及有针对性的制定相关学习计划及改进的能力, 这也就是为什么学生抱怨他们终日忙忙碌碌学英语但收效甚微, 付出与回报是不成比例的现状。这种盲目的学习方式会导致学生无法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学习目与方法, 有的学生及时制定了学习计划也无法完全按照计划执行, 这就造成了制定与学习不相符、付出与收获不成比例、学习缺乏计划性、条理性和系统性。同样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教
同层次学生的智慧、情感、态度、能力等都得到发挥和提高。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才是富有成效的。其次要培养积极参与、踊跃发言和认真倾听他人发言的习惯。在教学中, 尽力为小组合作学习创设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 尊重、保护、鼓励每位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同时教师要平等地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去, 并对小组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鼓励、引导和帮助。
教师的评价对激励学生参与活动、提高合作学习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 教师的评价一定要有激励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全面性。教师要更多地去关注学生们倾听、交流、协作情况, 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及时给予充分肯定和生动有趣的奖励。教学中, 要经常性地进行最佳小组的评比, 或以推出“小组发言人”的形式, 激励所有成员主动承担责任, 使小组内出现互动、互助、互勉、互进局面, 强化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提高了政治课的教学效果。
学模式的影响, 学生对于自主学习的意识仍较为模糊, 对于具体学习策略、制定学习计划的概念比较淡薄, 由于过分依赖教师、依赖课堂, 学生缺乏对自己自主学习效果的有效督促与评估。因此, 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亟待提高。
四、教师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的作用
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自主学习要求学生树立自主学习意识, 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计划、自我监督、自我评估的自主学习能力 (徐锦芬, 2007:200) 。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应该担负起相应的职责并转变自身自身角色, 从传统的知识讲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激励者和评估者。
(一) 引领者。
学习者对于学习的主动意识与积极态度是他学习的动力, 也是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的根本。自主学习能力并非天生的, 而是需要教师在传授知识、与学生沟通过程中不断激发和引导的, 帮助他们树立依靠自己, 主动探求知识的意愿与能力。当学生脱离高考的压力步入大学时, 他们会忽然失去学习目标与学习欲望, 此时教师必须不失时机的向学生倡导学习意识, 帮助其尽快熟悉大学学习与高中学习的差异, 从思想意识上奠定其需要努力学习的意识。同时, 教师的引领作用还体现在对学生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的指导上。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方法、学习策略方面仍然存在着问题, 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熟悉教材特点、教学体系、教学重点与难点后探索出具有个人特色的教学方法、教育理念、知识传授方式以及精彩的教案, 并将这些贯穿在日常教学过程中, 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向学生介绍学习策略, 如引流灌溉般引导学生将这些策略运用到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还应提倡学生间的经验体会交流, 学生与学生间有自己的交流语言与特点, 他们之间的交流更有利于借鉴相互间的经验。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 确立英语学习的目标、制定和执行总体和阶段性计划对于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应积极引导, 帮助其克服学习的盲目性与随意性, 激发他们的学习激情与热情, 尽量发挥他们的学习潜能, 使他们有意识的制定计划并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
(二) 督促者。
自主学习虽然是着重培养学生教自己, 监督自己, 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这种独立并不是完全脱离管制、自由支配的学习能力。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应该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发挥督促作用使其能更好的了解自身学习水平、学习特点、尽快明了学习目标并制定出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教师的督促作用表现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过程中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身的学习材料、练习资料, 督促其按计划学习, 并在必要时为学生提供专业帮助。教师因为十分明确教学大纲对学生专业技能的要求, 熟悉英语语言特点、词汇特点、语法结构及相应的学习策略, 了解学生个性特点, 因此教师在帮助学习者制定并执行计划、选择合适的学习资料方面占有很大的优势。作为教师应充分利用以上优势, 在培养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过程中有效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控能力并提高其学习兴趣。比如, 教师可以辅助学生做学习笔记, 记录下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难点、重点及相应的解决方案以及心得体会、所使用的学习策略、学习材料以及对材料的认知等内容, 定期重新审视自己前一阶段的学习过程, 与学生一起寻找问题、解决问题, 在必要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三) 激励者。
教师激励者的角色体现在教师对自主学习者提供强大的心理支持和鼓励, 教师此时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 更是学生坚强的后盾。大量研究表明, 情感因素在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 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过程中, 教师应尽量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 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当学生遇见困难时积极鼓励他们克服自主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教师对学习者情感上的激励应贯穿于课堂内外。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努力营造出活泼、热烈的授课环境和乐观、积极的课堂气氛。教师作为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积极的心理因素会影响和感染到每一位学生, 因此在讲授过程中应该努力的将自身的积极努力传达给听课者, 恰当的运用热情、饱满的精神、抑扬顿挫的声音和丰富的肢体语言, 使学习者不再带着紧张、局促的心情听课, 而使他们心情愉悦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同时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主动观察学生的听课反映, 当效果不尽如人意时应主动调整教学方式方法。此外, 教师还应努力发挥自身魅力, 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进入双方互相进步的良性循环, 这将更有利于提高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 评估者。
教师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过程中的评估作用体现在教师能够站在语言学习的总体高度, 利用多种有效手段检测学生在该阶段的学习水平及学习效果, 以利于及时更改、改进已制定好的学习计划。从教师的角度评估时, 应着重考虑学生的平时表现, 注重学生的进步, 并将评估过程及结果透明化。同时, 教师还应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估, 这也是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项要求。这有利于学生转变自身在学习过程中的地位, 变被动为主动, 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五、结语
现代的大学教育正在逐步摆脱教育对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限制, 变“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模式”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 这就为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 为此, 教师更应首先转变自身观念, 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首要任务, 并进一步明确自身角色的内涵, 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为学习者能力的提高为己任。
摘要:现代大学教育已开始将教学的重心落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上, 针对非英语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及英语等级考试的变化, 高校教师应结合学生实际并与时俱进及时调整自己的角色, 充当好引领者、督促者、组织者和评估者的角色, 积极引导、促进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为其形成良好的终身学习习惯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非英语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角色
参考文献
[1].Little D.Learner Autonomy.Definations, Issues, and Problems[M].Dublin Authentik, 1991
[2].龚嵘.大学英语自主式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角色探微[J].外语界, 2006
[3].王笃勤, 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外语界, 2002
[4].徐锦芬, 徐丽.自主学习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角色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 2004
如何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篇5
徐珍丽发表于:2009-7-12 6:11:05,点击:1278,评论(0)
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使在校小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学会合作、学会负责,培养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已成为教育工作的主流,责任心的培养正在引起人们的关注。伟大领袖周恩来少年时期就有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伟大志向,少年时的周恩来就知道把国家的振兴当作自己分内的事情,足以证明他是一个对国家、对民族极富责任感的人,也正因为此,他才成为了一名人民拥护和爱戴的一代伟人。不难想象,只有具备高度责任感的人才会主动承担起对家庭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才会努力工作,报效祖国。在担任小学班主任期间,近几年的教学经历让我感觉当今的小学生,大胆、活泼、求知欲望强。但由于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里被宠惯了,他们自立意识和生活处理能力很差,依赖性很强,特别是缺乏对自己、对父母、对学校、对社会的责任感,表现出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缺乏责任感的现象较为普遍,如:
(1)为了自己桌椅干净,而拿起别人的衣物擦拭自己的桌椅;为了使自己的包干区保持整洁,把垃圾扔到别人的包干区内。每周一次的大扫除,总有几个“大个子”在不知疲倦地劳碌着,扫地拖地擦玻璃,乐此不彼,甚是卖力。仔细一瞧,那可不是我们的学生,而是孩子的家长。孩子们还在一边指手画脚,做监工呢?
(2)学习马虎,上课随便说话,不能独立完成学习,学习用品随意放置,做事无条理,丢三落四,在无父母的督促下不肯写作业,不愿学习以及做事不计后果,该带的作业、学习用品忘带,还埋怨父母没给他装,没提醒他。早上小孩上学,家长一个左,一个右背着书包。到了学校,家长还要帮孩子把书包放进教室,拿出语文书、数学书;在教室中,一位教师在责问学生:“你的语文作业,还有语文课本怎么又忘带了呢?”学生振振有词,答曰:“都怪我奶奶,昨天搞忘了给我装。”
为此,我把责任感的培养作为班级管理的突破口,并以此带动和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
一、在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责任感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实际活动中锻炼出来的。一般情况下,小干部比普通学生有责任感,这因为老师给予了他责任与信任。如果老师把对小干部的责任和信任推广给全班同学,那么全班同学的责任意识都能得到提高。我就尽可能地创造机会,让更多的同学参与班级管理,给予事做,给予担挑,广泛聘任小干部。平时,我总强调谁都可以当小干部,只要他有一颗对工作负责,对集体负责的心,又明确规定了每个小干部的责任,如学习委员,负责给作业一百分的同学发奖励等,体育委员负责好体育课、集会的带队、整队等。值日班长轮流当,管理教室里的各个
方面,还有选出检查“四项竞赛”的小干部,大家能者上岗。我也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要求,我给每个学生安排一两项为集体服务的固定工作,让他们在班级管理中负一定的责任。除班委会成员外,还有各种代表,篮球队长,主持人等,使全班没有“闲人”和“客人”。在管理活动中,我只是发挥了启发诱导,补充完善,协调督促的作用。我还让学生参与制定班级目标,设计活动方案,并指导他们组织实施和评价。这样,不但使每个同学在管理中受到教育,得到锻炼,提高了自我管理的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关心集体,勤于为集体做好事的责任心。
二、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课堂教学是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除去睡眠以外,学生一天在课堂里消耗的时间约占他们生活时间的50%。在这长长的时间里,他们的认知、情感、性格、意志时时都在变化着,师生间、同学间交流日复一日,个性在迅速地发展。因此,我们从上好每一节课,回答好每一个问题,做好每一次作业,甚至写好每一个字,参加好每一次活动开始,大力倡导学生凡事做到“专心踏实,认真仔细”。在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把德育本身的目标与各学科教材所蕴含的德育因素,自然的、有机的、不显痕迹地结合起来,使德育内容在潜移默化地教学过程中,内化为学生个体地思想品德。这样地责任感培养才能真正达到“润物细无声”地境界。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许多主要人物,在对待他人时所表现出来的责任感非常令人敬佩,这些课文都是对小学生进行教育的好教材。如《司马光》一课中,面对小伙伴失足落入大水缸的险情,小司马光沉着机智,砸缸救人,多么令人敬佩;《黄继光》一课中,他为了战友为了首长交给他的任务,毅然舍身炸碉堡,读来令人感动。在语文学习中,只要我们教师能引导学生感受课文人物的高尚品格和他们的人格魅力,学生就能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增强对他人的责任感。
三、在班级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在班级活动中,我针对不同时期的不同情况,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心理特点,及时召开了班队会进行责任心教育。如:在开展的一次“我爱祖国”的班队活动中,我让学生自己寻找这方面的英雄事迹和伟人故事来让学生体会他们身上的那种责任感和爱国精神,用榜样的作用来激励他们,我就找了一些平凡人的爱国事迹,让学生体会到热爱祖国一些小事也是,我们的责任感就应该从小事做起。又入:在今年举行的校运动会上,我就利用这次大好机会,让大部分学生体会到了一种对集体的责任感,在动员会上,我说:“要为集体争取荣誉在比赛中我们应当努力拼搏,像奥运健儿一样。输了,也没有后悔。”好多学生放弃了星期六休息,准时来参加比赛,有的父母心疼孩子不让来也不行。充分的让学生体会到作为班级一员的责任。
培养学生的角色责任感 篇6
关键词:通用技术,文化,科技
普通高中阶段的技术课程在其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等方面均体现出了科学技术与文化相融合的思想。通用技术课程不仅注重学生对符合时代需要、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技能的学习, 而且注重学生对技术的思想和方法的领悟与运用, 注重学生对技术所包含的人文因素的感悟与理解。
文化教育范畴中的通用技术教育是将通用技术作为具有鲜明科学特色和文化特色而实施的教育。这使通用技术教育具备了科学技术和文化内涵的双重意义, 它所彰显的是科学技术的学习和文化的传播。因此, 文化教育范畴中的通用技术教育力求在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中, 一方面要把握好通用技术的科学性、技术性特点, 另一方面更把握好通用技术的文化性特色, 从科学技术和文化传承两个层面进行教学和实践, 避免在教学实践中将通用技术课上成纯粹的科学技术课, 从而忽视通用技术课教学自身的文化教育之责, 忽视通用技术教育的本质要求。
●●以通用技术教育为媒介, 实现科学技术与文化相融合
新疆的民族文化独具特色, 历史上就是丝绸之路上的重镇, 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中心。在这里居住着汉、维吾尔、哈萨克、回、蒙古等47个民族, 由此呈现出多元文化的特质。各民族的文化艺术、风情习俗风格迥异, 构成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人文景观。
新疆自2008年9月开始开设通用技术课, 从选修模块中选取部分课程, 以通用技术课堂为媒介, 在课堂中结合新疆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 建立具有新疆地方特色的通用技术课堂, 实现科学技术与文化相融合。
在此以通用技术课程中的建筑及其设计模块为例:建筑技术是工业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筑及其设计是建筑技术的重要内容。本模块对进一步增强应用技术的意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与提高学生的生活情趣, 都是十分有益的。
本模块的教学内容共分四个单元:建筑与文化、建筑结构及其简单设计、建筑材料及其加工、建筑构造及其设计。任何技术设计都与技术文化密不可分, 这一点在建筑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建筑文化博大精深, 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技术背景, 传达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建筑与文化”的内容将会贯穿在整个模块的学习中。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 使学生了解建筑的发展与人类文明的关系;理解建筑是不同民族文化艺术的结晶和时代风貌的写照;通过对典型建筑物的欣赏, 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对建筑物进行评价。围绕以上教学目标, 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教学: (1) 以人的需求促进建筑的产生为引领, 引入建筑的起源。学生通过搜集图片与资料, 对新疆当地不同时期各种建筑物进行对比, 感受城区建设随时代发展而发生的日新月异的变化, 让学生思考人们对建筑要求的提高与经济发展、社会变迁、生产力水平的关系, 从而使学生了解建筑的发展与人类文明的关系。 (2) 从分析新疆本土宗教建筑入手, 从建筑的艺术性、民族性、时代性、地域性四个方面阐明建筑的文化特征;通过建筑本身蕴含的四个特性, 让学生理解建筑是各民族技术与文化的结晶, 体现着各个历史时代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3) 从介绍我国各地的民间传统住宅为切入点, 着重介绍在新疆生活的主体少数民族的民居:毡帐 (是一种便于装卸拆移的帐篷, 为过游牧生活的蒙、藏、哈萨克等民族的主要住宅形式。有蒙古包和账房两种) 和阿以旺 (这种住宅为土木结构, 密梁式平顶, 房屋连成一片, 庭院在四周, 是新疆维吾尔族的住宅形式) , 对这两种住宅是民居结构、室内装饰、布置等做详细介绍;从房屋建筑中反映出本地的风土人情和地理环境, 使学生了解不同民族的室内装饰物所代表的不同的文化内涵;通过对当地建筑多角度的评价与分析, 可以使学生更深地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和地理环境, 加深他们对家乡的感情。
●●结论
作为学校教育, 就应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必须强调教育中科学与文化的融合。这就需要在教育中实现科学技术与文化相融合, 技术与文化紧密相连、不可分割, 在新疆, 对于本土学生的教育更应注重将科学技术与民族传统文化相融合, 文化教育的传承不仅需要有文化氛围的沃土, 而且必须以通用技术教育为媒介。
参考文献
[1]顾建军.高中通用技术建筑及其设计 (选修2) 教学参考书.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4 (12)
[2]顾明远.民族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
[3]庄孔韶.人类学通论.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3 (1)
[4]胡小勇, 祝智庭.技术进化与学习文化——信息化视野中是学习文化研究.中国电化教, 2004 (8)
[5]顾建军, 段青.通用技术教学研究与案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5)
培养学生的角色责任感 篇7
一、转变课堂角色,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现代教学论认为, 学生不仅是教学的对象, 而且是教学的主体, 是整个学习过程的主人。学生的种种能力不是单纯的“教”就能培养出来的, 大量的知识要靠学生自主地去学习、掌握。社会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要靠学生自己去分析、解决。要为学生创造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学习环境, 教师要同学生一起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并保证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 让学习者积极参与, 合作学习、自主探究, 在参与中表现。为此, 教师就要创设一个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 转变师生关系, 构建适合于自主学习的、新型的课堂角色。教师应当尊重学生, 一视同仁, 不偏袒优等生, 也不忽视问题学生, 为他们提供平等、和谐的学习环境, 营造良好的主动学习氛围。然而, 主动学习不等于放任自流, 要学生真正实现主动学习, 教师就要为学生创设独立自主学习的条件。首先要提供学习的丰富资料, 比如文字资料、图片资料、视频资料, 再如一些实验数据等等, 并帮助不同类型学生驾驭这些材料;其次要给学生提出应该完成的任务, 帮助不同类型的学生制定实施任务的计划。教师在每一节课上课之前都要进行精心的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如在和学生共同探究二氧化碳溶解于水时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为把这一隐性的现象变为显性的可观察的现象, 我们事先要让学生知道醋酸、盐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的事实, 为学生下一步的探究提供材料。
二、创设兴奋点,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带有情绪色彩的认知倾向, 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兴趣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心理学家都有不少论述, 两千年前的教育学家孔子就指出:“知之者不如好知者,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一旦被激发, 其潜能便会得到开放, 主体性便会得到弘扬。因而, 化学教学应不失时机地创设学习的兴奋点,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如:在讲绪言课时, 我设计了“烧不坏的手帕”的实验, 蘸有酒精的手帕点燃后却没有烧坏, 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 增加学生大脑皮层的兴奋度, 使学生带着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去。在讲分子的运动时, 我设计了一个“铁树开花”的实验, 事先截取了几段铁丝分别在不同的位置缠上了棉花, 在棉花上滴入了少许酚酞试液, 然后把铁丝固定在玻璃板上, 并用钟罩扣在它的上方, 演示时在表面皿中滴入少量的浓氨水, 迅速放入钟罩内, 不一会儿棉花团一一变红, “铁树开花”使学生惊叹不已, 学习的积极性得到很大的提高, 课堂气氛活跃到了极点, 在我的点拨下, 学生很快理解和掌握了“分子是不停运动的”这条规律。
三、巧设疑问, 推动学生自主学习
质疑是思维的发动机, 是学习的内驱力。指导学生自学, 我们要先“设疑”, 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且富有启发性的问题, 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 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 确定思维方式, 并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激发学生对知识学习的积极性。设置问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设置的问题要面向大多数, 我们的课堂要做到使全部学生进步, 要照顾到知识基础较薄弱的学生, 如果一堂课只是让少数几个基础好的同学吃得饱, 而大多数同学咽不下, 这样的课堂不是我们所要的;设置的问题要有梯度, 设置的问题要循着学生的思维, 由浅入深, 逐步推进, 而不能把问题拔得很高, 让学生无从思考, 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大受打击;设置的问题要有思考空间, 设置问题不要很直白, 要有一定的思维性。明确了目的要求, 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内容, 促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善于思考才能善于学习, 遇到问题要做到能想、会想、多想、善想。阅读后, 汇报阅读效果, 组织学生讨论, 鼓励学生争论, 使学生从中互相启迪, 提高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对学生错误或片面的解答要进行反问, 不断加大问题的思考力度。让学生在热烈的气氛中各抒己见, 相互补充, 从而得出结论。
四、体验成功,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教学实践表明: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欲望来自于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兴趣和自主学习中获取的成功。成功培育兴趣, 成功促进兴趣, 从而成为自主学习的更大动力。因此, 在教学中要经常让学生获得成功。我们要尊重和体现学生的个体差异, 注重对个体发展独特性的认可和积极评价, 帮助每个个体认识自我, 悦纳自己, 挖掘潜能, 发展特长, 最大可能地实现其自身价值。当学生一次次被肯定, 成功的体验不断被强化, 也就逐渐树立了追求成功的信念。这样, 遇上难事就成了他们挑战自己的机会, 碰上失败就会当成是需要做出更大努力的鞭策。我班有一个同学, 最初化学成绩一般, 学习兴趣也不太高, 在一次课堂发言中, 我表扬他思路清晰, 见解独特, 以后发现他上课发言的次数更多了, 学习更加用功, 兴趣有了明显提高。在一次单元测试中, 这个同学取得了极好成绩, 我又及时地表扬了他, 他的学习兴趣更高了, 成绩一直稳步提升。因此, 在教学中老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设计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案, 充分发挥情感的积极作用, 使学生进入欢乐愉快的最佳心里状态, 从而打开思维的闸门, 为自主学习创造了良好的心里基础。教师要对学生每一步思维过程做出正确及时的评价, 对学习结果给予恰如其分的肯定, 通过得法的引导与适当降低难度, 及时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给予学生更多的表扬。通过获得同学、老师的认可来实现学生的“自我价值”, 使学生得到精神上的满足, 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形成自主学习的动力。
中学生责任感的培养教育 篇8
我对我校的部分初一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早上起床要人催的占93%, 上学要爸妈接送的占63%, 课外要玩电脑游戏或打游戏的占67%, 主动帮助干家务的仅占12.8%,去商店要大人陪同者占43.9%,乘车主动让座者占18.4%, 57%的学生对自己在学校、家庭、社会公共生活中的地位、责任很不明确。
调查内容是多方面的, 结论也是显而易见的:现在的独生子女大多数在成长过程中被无限迁就和放纵,缺乏纪律和约束,缺乏组织和集体的观念,娇气、感情脆弱、缺乏心理承受力、不愿意接受批评等等。中学生的责任感都到哪里去了呢?
责任感淡薄的原因分析
一是社会风气的影响。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物质财富的极大增长,各种社会思潮也不可避免地影响着学生。社会上出现的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严重地腐蚀着中学生的心灵。中学生价值观日益现实化和极端个人化。受社会上“拜金风潮”的影响,部分学生产生读书无用的念头,甚至有一位同学问我:“老师,读书读不好有什么关系,现在柯桥最有钱的老板都只是小学生啊!”出生在富裕家庭的学生情况尤其如此,影响所及,也使其他学生认为“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这种只知追求物质利益,追求个人享乐的风气,极易造成社会责任感的缺乏。
二是学校教育的缺位。现在的中学教育虽说是素质教育, 但是在很大程度上仍脱离不了中考这个硬道理。学生每日两点一线从学校到家里, 甚至越来越多的学校搞封闭式教学,更让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成为读死书、死读书的书呆子。其结果也造成中学生普遍缺乏社会实践经验,缺乏接触和了解社会的机会,这样势必造成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缺失。
途径和方法
1. 就家庭而言。
家庭是人生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孩子的素质。责任感教育是家庭情感教育的一个很好的切入口。孩子的责任心是父母责任心的折射。父母富于责任心的言谈、举止会被子女模仿、认同、内化,从而对其责任感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要从自己的事做起。当前,有些孩子做事缺乏责任心,在家做“小皇帝”,父母、祖父母都围着“小皇帝”转,甚至出现了“6+1”的生活模式: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围绕着一个“小皇帝”转,这样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如:学习用品乱摆,起床后被子不叠;书包像杂货袋……最后都由父母收拾、整理,这些都是孩子不负责的具体表现。如果孩子从小有这种不负责的不良习惯,长大了走上工作岗位,势必影响其工作质量。因此,父母对孩子必须严格要求,作好功课后,有责任整理好学习用品;起床后,要有整理床上用品的责任,有收拾自己房间的责任等等。
2. 就学校而言。
可以从以下两点努力培养学生的责任感。第一,加强学生责任情感的教育。责任感作为心理品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养成离不开情感调控。情感反映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倾向与选择,责任感反映人们的内在倾向,正是个体的情感与责任感的倾向性大致相同,才使情感同样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一般说来,积极、健康、丰富的情感会有与其相适应的积极的责任感。责任感需要情感的唤醒与激活,情感影响甚至决定一个人责任感的扬抑。教师应善于运用需要原则、期望原则、价值目标和激励手段,引导学生保持积极健康的热情,因为热情是一种稳定、持久、深厚的情感,也是使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健全人格的必要因素。它能培养学生健全的理智、豁达的态度,教育学生学会思考生活。总之,情感教育是达到责任感内化的有效方式。第二,开展学生责任行为的养成活动。责任感的培养,不仅要提高认识,增强自觉性,而且应该在校内外的实践活动中加强行为训练,使责任感通过活动得以强化。
首先学校要创设条件让学生以组织的方式多参加校内外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走出校园,投身社会。其次老师组织的时候要多方面地考虑学生的层次和结构,分配不同的任务,通过一系列社会公益活动、野外考察、社会见习、旅游参观等开阔学生眼界,拓展学生认识空间,使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这—系列的活动中得以强化,从而增强信心,增强责任感。再者,让学生在此过程中感受到自身的价值,感受到自己的主动性地位和不可缺少的角色,从而更增强了责任感。
3. 就社会而言。
议小学生责任感的培养 篇9
我校正在研究关于培养小学生责任感的课题,根据调查发现:在当今小学生的集体责任意识还比较淡薄。他们往往只是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对那些与自己无关的事情总是漠不关心。其实导致这种原因产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1.家庭
一种情况:在当今这个竞争十分激烈的社会,有了知识就有了本钱,有了立足之地。因此,大家都充满了对知识的无限渴望,都希望到高校继续深造学习。然而,你要想跨进高校的大门,就必须通过考试,择优录取。而这个所谓的“优”字就主要通过“分数”的高低来体现。因此,家长最关注的是孩子的学习成绩。为了提高孩子的成绩,家长会竭尽全力,请家教、送孩子去补课、包揽家务、生活上照顾备至……然而,在孩子培养目标的重心上,很少有家长会选择责任感。孩子们每天都生活在家长的关爱与呵护之下,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幸福地沐浴在家长和国家所创造的教育环境中。然而,孩子们常常不理解这种爱,没有体验到这种幸福。一些孩子物质生活充裕,却没有感受到快乐和产生强烈的回报父母、回报社会的情怀;生活学习在安静美丽的校园里,却很少激起求知的喜悦和对明天的责任感;与他人交往中很少将义务和共享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
另一种情况:现在贫困、暴富、离异、单亲等特殊家庭比以往增多。这些不良的家庭环境可能给孩子带来多种多样严重而又复杂的心理冲突和精神危机,从而使他们丧失了应有的责任心。
2.学校
由于教育界长期为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所困扰,所以无数的教师都把精力放在学科知识的传授上,很少能够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集体责任感教育……
3.社会
在社会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变化的状况下,受物欲和拜金主义等不良风气的影响,小学生在“过剩”的物质拥有背后,承受着严重的精神营养“饥荒”和精神“消化不良”。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们的理想、追求和人生观产生了模糊, 更谈不上责任感。、
以上种种原因都可能是导致当今小学生责任感缺乏的不可忽略的因素。
我认为责任感的培养必须从小开始,特别是小学阶段,他们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的开始形成时期,而他们的自我判断和推理能力还很不成熟,积极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就尤为重要了。如何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呢?我谈谈自己一些肤浅的认识。
一、榜样的示范性作用
著名社会理论家班杜拉认为,儿童通过观察榜样人物的行为,相应地会去模仿他们而习得一些社会行为。因此,我们认为榜样人物的价值观对儿童价值观的学习和建构起着非常大的作用。
1. 引导学生读好书。
教师应有选择地让学生阅读一些有益的课外读物,如《游子吟》、《我的战友邱少云》、《少年中国说》、《我的老师》等;观看一些有意义的影片,如《闪闪的红星》、《狼牙山五壮士》等。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课外读物和观看影片故事情节的同时,应引导他们理解课外读物和影片中榜样人物的行为动机,吸引榜样人物思想中的营养成分,学习他们的责任心,特别是学习他们高尚的社会责任感,让学生在获得精神上满足的同时,产生情感共鸣,从而潜移默化地使其形成责任意识。
2. 寻找身边的好人好事。
教师发动学生寻找身边体现责任感的好人好事,把自己的所见所闻编成手抄报张贴于班级或学校的宣传橱窗。每两周召开一次班会,评选班级之星,并以此为契机让每位学生审视自己的思想行为。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艺术的本身不在于传授,而在于唤醒、激励、鼓舞。只有学生在乎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时,才会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自尊、自律。榜样不仅能起到示范作用,全班整体思想道德水平也会随之提升。
3. 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马卡连柯说过:“教师的威信首先建立在责任心上。”经验证明,身教胜于言传。因为少年儿童具有很强的模仿性和向师性,生动的榜样具有极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因此教师自身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我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时时做到对已、对人、对社会、对国家、对民族有强烈的责任感。经得全班学生认同,我负责教室讲台前的卫生,我坚持一天一打扫,且随时见到有纸屑、泥土等垃圾,随时捡起,清扫干净。我认为这本身就是对学生的教育,能在学生中产生共鸣。
二、开展各种活动培养学生责任感
在学期开始的时候,老师可以和学生共同制定一份班级的奋斗目标(这个目标不能制定得脱离实际,通过大家的努力有可能实现。如果难度过高,学生就会失去兴趣;相反,若没有一点难度,就等于没有目标)。有了共同的目标,大家就会齐心协力地朝着共同的方向不断地努力,集体责任感自然会得到加强。
我们还可以组织开展班集体的自我管理实践活动。通过设立班级管理岗位,帮助学生角色定位和施行角色转换,开展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活动,渐渐地让学生学会自己管理自己。在班干部选举上,采用民主选举,轮流任职,让每一位学生都有锻炼成长的岗位,都能体验集体主人翁的自豪感,体验服务的快乐,体验与人合作的重要性,增强班级意识,培养集体责任感。
我们还可以开展各种为集体争荣誉的活动。比如:运动会、辩论赛、歌咏比赛……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生活在集体这样一个大家庭中的,只有通过大家的不断努力才可能使这个大家庭变得更美好,更加令人值得骄傲!
我们还可以在一个学期中给学生安排一次“让校园变得更美丽”活动。活动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让学校变得更美丽!学生可以在老师的带领下在学校进行绿化;看到哪里不干净就主动去把它打扫干净;看到门窗坏了,也可以修补门窗(自己力所能及范围之内)。通过这一活动的举行,学生一定会对校园产生更加深刻的感情,集体责任感也会随之而加深。
三、与家长共同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首先让学生明确每个人都有分内的事。培养孩子的责任心,首先就要让孩子明白,每个人都有分内的事,家里的人不能围着他一个人转。家长要有意识地强化孩子的责任范围,在家庭中明确哪些事必须作,给孩子一个明确的责任,在不同的年龄给孩子制定不同的责任范围。给孩子提出要求后,要鼓励孩子认真完成,让孩子在具体的事情中明白自己的责任所在。例如打扫卫生、为花草浇水、照顾自己家的一种小动物、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等等。当然也要与孩子平等交流,倾听孩子的心声、理解孩子的感受,让孩子分享父母的喜怒哀乐,不过,内容应该是孩子能接受的。
其次让孩子对自己的过失负责。让孩子对自己的过失负责,决不意味着可以体罚、伤害孩子。那我们应该如何去对待孩子的过失呢?
1.“讲述你自己曾经犯过的过失”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心理学家莱顿说,“承认过失,向孩子解释为什么你会犯这个过失,告诉他们,你下次将会怎样用不同的方法去避免重犯”。
2.“告诉孩子们,大胆尝试或出现失误都不要紧,”家庭问题专家说,“一个人第一次做某件事无不期望做完美无缺,实际上在相当多的情况下这是不可能的。”
3.“从犯过失的痛苦中走出来。”马里兰州的心理学家塞奇斯说。提醒家长们,不要老盯着孩子的过失不放。相反,要去赞扬孩子们尝试活动的努力与勇气。
4.“把孩子最近的成果与他自己以前的成果相比较,而不是与别人相比较。”如果孩子拥有一个充满爱的家庭,他们几乎可以从所有的过失中学到益处。孩子发生过失的时刻可以称为教育孩子的“关键时刻”。如果处理不当,孩子也许会毫不在意,根本意识不到自己应负的责任,或者过于恐惧而导致精神崩溃;如果处理得当,孩子可能会吃一堑长一智,由此走向成熟,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现代人。
四、重视学生的自我教育
中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篇10
关键词:中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
林语堂在《吾国与吾民》中说:“如果说中国人的耐心是举世无双的话, 那他们则更是出了名地冷漠。”此话信然。《羊城晚报》2011年10月14日报道:“佛山2岁女童小悦悦相继被两车碾压, 7分钟内, 18名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 漠然而去……”
近年来, 此类事件层出不穷, 一次次拷问着人们的良心, 我们不禁要问:这是怎么了?小悦悦的不幸, 震撼着每个人的心灵。截至2011年10月17日晚, 金羊网关于小悦悦的新闻及评论点击近二十万, 金羊社区、微博及跟帖讨论一千多条。在众网友的评论当中, 网友们愤怒于肇事司机的残忍, 几近于“故意杀人”, 但更激起网友愤怒和反思的还是路人的冷漠。与其说是冷漠倒不如说是当今人们社会责任感的缺失。那么什么是社会责任感?所谓社会责任感简单点说就是没有人可以在没有交流的情况下独自一个人生活。所以我们一定要有对社会负责、对其他人负责的责任感, 而不仅仅是为自己的欲望而生活, 这样才能使社会变得更加美好。那么如何树立社会责任感呢?我们应该从学生时代抓起, 让每个学生都有社会责任感。
一、让每个学生都有社会责任感
学生时代, 不仅要学习知识, 更要加强社会责任感的教育。当前, 我们的教师、家长太关注孩子的学习了, 为了能让孩子们顺利地中考、高考, 为了能让孩子进入一所好高中、好大学, 可以不惜一切地逼着孩子死读书、读死书。我们不禁要感叹, 从小学到中学, 是教育的一种倒退。现在的小学都在注重德智体全面发展了, 唯有中学还是应试教育为大。于是我们不经意间, 为社会培养出一大批不合格的人才, 身体素质不合格, 道德修养不合格, 没有团队精神, 没有利人精神, 没有诚信, 没有进取精神, 缺乏社会责任感。初高中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成长期, 求知欲高, 可塑性很大, 所以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要从小培养、从中学抓起, 让每个学生都有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过程中怎样培养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以中学历史教学为例, 《历史课程标准》非常重视历史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 古今中外曾出现过很多的英雄模范人物, 在他们身上有很多优秀品质, 中学生可以在他们身上学到很多东西, 同时也给教师培养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供了许多生动的素材。例如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品质;顾炎武的“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等。他们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江苏邳州●刘慷慨
责任感赢得了历史和人民的尊敬, 这些事例生动具体、形象鲜明且非常感人, 能带给学生情感上的震撼和冲击, 从而给中学生做了“榜样”的示范作用, 取得了非常好的教育效果, 让中学生知道如何去萌生社会责任感。
陆游曾说:“位卑未敢忘忧国。”陶行知也说:“国家是大家的, 爱国是每个人的本分。”我们在培养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同时不应该忽略学生爱国情操的培养, 可以说爱国是社会责任感的最高境界。历史教师可以以历史课堂为依托, 来培养中学生对民族和国家的责任, 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操。如在学习《新航路的开辟》《蒸汽的力量》及《罗斯福新政》时, 放映了纪录片《大国崛起》, 许多同学询问《大国崛起》中怎么没有中国呢?我们中国人口全世界第一、GDP第二、疆域第三, 难道不是大国吗?当他们主动地询问《大国崛起》中怎么没有中国的时候, 说明他们已经开始尝试思考, 希望我们的祖国是大国更是强国。有位同学的观后感中有这样一段话:泱泱中华, 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历史, 多少的沧桑岁月, 才得来今朝幸福的生活。为了中华的复兴大业, 为了大家心中共同的中华梦, 也为了每个人心中的梦, 同学们, 我们大家共勉之。为了明天, 觉醒、努力吧!作为中学生能说出这样的话语, 那么历史教学的目的就达到了, 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感。
三、学校、家庭通力协作, 提升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实效
中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不仅仅是学校德育工作者的事, 学校、家庭应该通力协作, 共同努力, 为培养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就家庭而言, 父母的教养方式、家庭气氛的好坏都直接影响着孩子责任意识的形成。父母本身也要以身作则, 率先垂范, 在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 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 不仅要求孩子学会做事, 还要学会做人, 学会承担各种责任。学校与家庭应通力协作, 加强感恩教育, 强化中学生报恩家庭、报效祖国、报答社会的责任意识。“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对于中学生来说, 感恩之情不仅是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更重要的是回报社会。
好学生的标准是什么, 绝对不是学习成绩好就行了。一个好的学生, 一定是全面发展的。我们的学生, 应该除去应试的负担, 去更多地关注民生, 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 努力去做一些有社会责任感的事情。只有他们有了社会责任感, 学习才能有动力, 生活才会充满乐趣, 才会真正成为祖国的花朵。
摘要:所谓社会责任感简单点说就是没有人可以在没有交流的情况下独自一个人生活。所以我们一定要有对社会负责、对其他人负责的责任感, 而不仅仅是为自己的欲望而生活, 这样才能使社会变得更加美好。初高中学生处于青少年成长期, 求知欲高, 可塑性很大, 所以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要从小培养、从中学抓起, 让每个学生都有社会责任感。
关键词:中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
参考文献
[1]朱汉国.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2]钟启泉, 崔允淳, 等.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培养学生的角色责任感】推荐阅读:
学生责任感的培养10-23
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意识10-19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08-27
培养小学生责任感的100个故事07-10
关于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主题班会12-29
学生责任意识培养11-18
学生干部责任心培养07-19
小学生责任意识培养08-22
中学生责任意识培养11-02
大学生责任意识培养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