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知识

2024-10-03

哲学知识(精选11篇)

哲学知识 篇1

哲学对于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有很大作用, 但学生普遍感到哲学与他们业已掌握的知识和学科体系搭不上界, 离他们很远, 是一门艰深晦涩的“玄”学。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最近发展区”概念, 指出儿童试图解决超出他们当前知识水平的问题时, 教师可给予“教学支架”进行支持和指导。高中哲学课上, 教师如能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借助学生已有的各门具体科学知识作为“教学支架”, 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哲学新知的意义建构, 不仅能降低哲学的理论难度, 利于学生理解抽象的哲理, 使哲学教学事半功倍, 而且对于贯彻素质教育的要求,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也有重要意义。

哲学教学中借助各门具体科学知识, 实行多学科贯通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须的。

首先, 从哲学与具体科学知识的关系来看, 哲学与具体科学知识有着密切联系。具体科学研究的是世界某一特定领域中的问题, 哲学研究的是万事万物的共同性质和共同规律。哲学是从各门具体科学知识中概括出来的最一般的知识, 它以各门具体知识为基础, 各门具体科学的发展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哲学又从更高层次上给各门具体科学以指导。正如恩格斯所说, “哲学是凌驾于其他科学之上的特殊科学”。可见, 在哲学教学中借助学生已掌握的具体科学为载体, 是符合哲学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 因而是可行的。

其次, 多学科贯通是解决人类社会复杂问题的需要。当今人类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诸多复杂问题, 如能源消耗、资源开发和利用、环境问题、人口剧增等, 仅靠单一学科已无法解决这些问题, 必须发挥各学科的综合优势, 才能寻求解决问题的合理途径。这就要求学校教育培养出来的人能够探索事物间的“新联系”, 善于综合运用各学科的知识, 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地思考与解决问题。在哲学教学中贯通多学科知识正体现了这一要求。

再次, 在哲学教学中渗透各学科知识还适应了课程改革和高考制度改革的需要。我国的课程改革从强调分科到重视综合, 要求跨学科地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组与综合。“3+综合”的高考模式以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 以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辩证分析问题, 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为重点。这就要求我们在哲学教学中找准各学科知识的渗透点, 适当把哲学知识与各学科知识融会贯通, 有意识地向其他学科辐射、迁移。

哲学中蕴含着丰富的具体科学知识, 只要教师善于利用, 实现多学科的贯通并非难事。现试举几个在教学实践中的实例。

例1:在学习价值观中“价值”的概念时, 我先引导学生回忆经济学中“价值”与“使用价值”的概念, 抛出问题:“课桌上的政治课本有无价值?”学生都回答“有价值”。这时继续追问:“是什么‘价值’?这个‘价值’是否是经济学中的‘价值’?”引导学生思考哲学中的“价值”概念与经济学中的“价值”概念是否相同。学生通过讨论比较, 得出哲学中的“价值”概念并不等同于经济学中的“价值”概念, 而是类似于经济学中“使用价值”的涵义。这一设计着眼于为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提供“支架”, 引导学生探索相似概念间的关系和政治学科内在的联系, 有利于学生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

例2:在学习“内外因辩证关系”时,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外因的作用, 我引用了杜牧《赤壁》中的诗句“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作为“支架”, 激发了学生讨论的热情。学生调用自己的诗词鉴赏能力及火烧赤壁战役巧借东风、周瑜、大乔、小乔等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知识储备, 通过讨论对“外因对事物发展有重大影响”这一观点达成了共识。这个教学环节的设计, 综合运用了语文、历史和哲学的知识, 体现了综合分析能力培养的要求。

例3:在学习“整体与部分的联系”时, 我引导学生分析“青蛙的发育”过程中的整体与部分, 分别从静态和动态的角度概括出整体和部分的含义;引导学生分析化学反应式H2+O2=H2O中, 氢气的功能、氧气的功能、水的性质功能, 学生顺理成章地抽象出其中的哲理“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这两处设计引导学生从自然科学知识中抽象出哲学观点, 沟通了学生的“旧知”与“新知”, 连接了学生的“已知”与“未知”, 培养了学生从具体到一般的抽象、归纳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参考文献

[1]吴庆麟.教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2]方芳.课程改革的实施与建议[M].北京:中央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哲学知识 篇2

一、哲学常识

(一)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1、必须承认“实际”是客观的、坚持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

2、是要注意“客观实际的全面性”,既看到实际的这一面,又看到实际的那一面,做到对客观实际的全面把握,防止片面地把握实际;

3、要注意“客观实际的变化性”,坚持从变化发展的实际出发,做到主观与客观的历史的统一。

4、反对从主观出发、反对主观主义,特别要反对主观主义的两种典型表现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但是,并不意味着拒绝学习先进地区的经验,而是要将正确意识、科学理论以及先进经验与本地、本部门、本人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5、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还必须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从实际出发不是被动的,要在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与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的统一。

(二)如何发挥正确意识的促进作用?

1、自觉树立正确意识,这是发挥正确意识作用的前提。人们自觉树立正确意识,有利于发挥正确意识对实践的促进作用,引导实践活动顺利开展。

2、使正确意识同具体的客观实际相结合,实现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统一。

3、根据客观实际的变化发展来正确发挥意识的作用。客观实际是变化发展的,意识只有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发展而发展,才能不断指导人们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实现主观与客观的历史的统一。

4、发挥正确意识的促进作用要不断解放思想。只有解放思想才能打破传统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与客观相统一。

5、发挥正确意识的促进作用,还必须反对教条主义、本本主义。

(三)怎样才能发挥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1、要掌握科学理论,科学理论对事件有巨大指导作用只有掌握它,实践才可能成功

2、要做到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来源于实践的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去,解决实际问题,才能发挥指导作用

3、要根据实际的变化发展来运用理论,实践是发展的,理论只有接受实践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不断解决新问题,才能正确发挥其指导作用。

(四)如何做到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

1、首先要承认并尊重规律的客观性。任何人的活动要想取得成功都必须首先正视客观规律的存在。

2、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3、按客观规律办事,实际上就是要做到实事求是。因此,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认识规律并利用对规律的认识,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指导实践;利用对事物规律性的认识,变害为利,造福人类。

4、必须解放思想,坚持发展的观点。在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中把握规律。

5、按客观规律办事,还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和一切从实际出发,不仅要区分不同事物的不同规律,而且要区分同一事物的同一规律在不同条件、不同阶段下的不同表现,做到具体的、历史地把握规律。

(五)如何解放思想的?

1、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思想与实际相符合,使主观与客观相统一。

2、解放思想要坚持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

3、坚持发展的观点,要与时俱进,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4、坚持按客观规律办事,只有实事求是,才是真正的解放思想。

5、正确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按客观规律办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六)如何运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1、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联系是客观性,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尊重联系的客观性

2、联系是客观性,这并不意味着联系无法改变(尽管规律性的联系无法改变),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客观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3、联系具有条件性,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联系的条件下。

4、联系具有多样性,要看材料中能否体现因果联系和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七)如何坚持发展的观点?

1、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首先要搞清发展的实质,然后答出用发展观点看问题的三个要点:(1)把事物如实地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2)明确事物处于怎样的阶段和地位;(3)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2、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源泉、根本动力,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要求我们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既要重视内因的作用,也不能忽视外因的作用。

3、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求我们(1)坚持适度原则;(2)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3)重视量的积累。

4、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但发展道路是曲折的。要求我们既要坚信前途是光明的。又要准备走曲折的路。

(八)如何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矛盾的观点)看问题?

1、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看问题,首先必须坚持一分为二、两分法。既要看到事物的这一面,又要看到事物的那一面,防止片面性和一点论。两分法是矛盾分析法的基础。

2、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看问题,必需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学会正确地认识事物,学会科学的工作方法。

4、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看问题,还必须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必须把握两种具体情形:(1)当面对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时,必须把握重点、中心和关键,这样才不会使我们的工作重心发生偏离;(2)当面对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时,必须善于把握主流,这样才不会迷失我们对事物性质和发展形势的判断。

5、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源泉、根本动力,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要求我们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既要重视内因的作用,也不能忽视外因的作用。

(九)如何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在矛盾普遍性指导下分析矛盾的特殊性。这是正确分析矛盾的前提。

2、要全面地、具体地、动态地分析矛盾。(1)全面地分析矛盾,就是要在坚持两分法的基础上分析,防止片面性;(2)具体地分析矛盾,就是按照矛盾特殊性三个方面的具体表现去区别、分析矛盾,特别要区分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然后,根据具体的矛盾找到解决不同矛盾的不同方法;(3)动态地分析矛盾,就是要随着客观实际和具体矛盾的变化发展去分析矛盾。

3、坚持矛盾分析法还要做到正确、充分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按规律办事、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和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有机地统一起来。

(十)如何坚持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

1、要坚持适度原则。做事情要注意分寸,掌握火候,坚持适度的原则。

2、是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事物的发展最终是要通过质变来实现的,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所以当量变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要抓住时机,积极促成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3、是要重视量的积累。事物的变化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没有量的一定的积累,就不可能有质变,所以我们要重视量的积累。

4、还要学会“优化结构 ”。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的变化,可以引起质变,所以要研究事物的结构,调整优化事物的结构。

(十一)怎样正确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1、主观能动性发挥受客观因素的制约,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

2、主观能动性发挥受客观条件的制约,要重视客观条件,坚持从客观实际条件出发。

3、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还受一系列主观因素的制约,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必须不断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第一,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利益出发点),使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有益于人类、有益于国家、有益于集体、有益于人民;第二,树立正确观念,坚持科学理念的指导,掌握正确方法;第三,要有积极主动的进取精神,勇于实践、勇于创新;第四,不断提高能力,保持身心健康。

(十二)如何坚持创造性思维、合理想像和创新精神?

1、要立足于已知事实,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教条主义。

2、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做到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

3、要敢于超越、坚持发展的观点,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站在上升、前进、发展的立场上,促成新事物的成长。破除思想僵化、墨守成规和安于现状的旧观念。

4、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人的思维潜能。

(十三)怎样实现人生价值?

1、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他人、社会的关系,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在为社会贡献和为人民服务中实现人生价值。

2、实现人生价值需要社会提供一定的客观条件,如生产力水平和社会环境等。

3、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必要的主观条件。第一,要全面提高个人素质,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科技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第二,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埋头实干,发挥聪明才智;第三,要有百折不挠,不怕失败的顽强奋斗精神。四、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五、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并为之艰苦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

(十四)怎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1、要树立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正确价值观,坚持以人为本。

2、要树立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的正确价值观

3、要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国家利益的关系,把国家、集体利益放在首位,坚决反对个人主义和小团体主义。

4、要正确处理好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活动必须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发展,维护人民的利益。在实践中实现个人与社会的统一。

5、要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

(十五)怎样实现理想?

1、实现理想需要多方面的条件,

2、从主观方面说,特别需要艰苦奋斗,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国革命的光荣传统。首先,艰苦奋斗是有志者应有的精神境界;其次,提倡艰苦奋斗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十六)怎样改造主观世界?

1、在实践基础上自觉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克服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克服消极颓废人生观的影响,抵制一切腐朽思想的侵袭。

2、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养,改善知识结构,从而改进思维方法,提高认识能力

3、在实践中不断改造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

二、政治常识

(一)怎样实施经济职能

1、组织领导经济建设,提供物质基础、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2、进行经济调节,运用xxx手段加强宏观调控。

3、加强市场监管,运用法律等手段,健全市场秩序,保障合法权益。

4、强化社会管理,完善社会保障等,促进社会和谐

5、提供公共服务,加快建设民生工程,完善民生公共服务体系

(二)怎样坚持依法治国

1、党要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坚持依法执政,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带头守法。

2、立法机关要加强立法工作,确保国家各项事业“有法可依”,有法可依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前提条件。

3、行政机关要依法行政,做到“有法必依”。有法必依、依法行政是实现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

4、司法机关要公正司法、严格执法,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5、增强公民意识和法制观念是依法治国的基础。

(三)如何做到对人民负责?

1、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政府及其公职人员要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真心真意对人民负责的思想,为人民谋利益。

2、要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政府及其公职人员为人民服务,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而要落实到行动中。

3、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多听取群众的意见,多渠道倾听群众的呼声。

(四)怎样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

1、科学执政,就是结合中国实际不断探索和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科学的思想、制度和方法领导中国特色上恩惠主义事业。

2、民主执政,就是要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3、依法执政,就是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

(五)怎样坚持我国政党制度

1、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亲密友党。

2、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是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3、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4、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以宪法和法律为根本活动准则。

注意: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政治上: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二者是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不是执政党与反对党的关系。组织上:二者是相互独立的,不存在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是互相监督的关系。法律上:二者地位平等,都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为根本活动准则。

(六)怎样体现我国建立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

1、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

2、经济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

3、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4、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强合作,坚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

(七)怎样体现我国的外交政策的?

1、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着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绝不允许别国侵犯我国的国家利益,也绝不侵犯别国的利益。

2、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3、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4、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独立自主就是在国际事务中坚决捍卫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对一切国际问题都自主地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对策。

5、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就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6、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和合作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足点。

7、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三、经济常识

(一)如何体现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1、平等性:根本上它是由价值规律决定的。

2、竞争性:竞争是商品经济的必然产物,是商品交换得以进行的前提。

3、法制性:健全的法制是协调和处理矛盾,体现公正平等的依据和准则。

4、开放性:开放性是市场经济的要求和内在属性。

(二)如何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1、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三)如何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1、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2、必须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

3、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人口控制和资源、环境保护的关系,注重资源合理利用和环境生态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4、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格局。优先发展信息产业,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用信息技术、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四)财政、税收、银行作用怎样促进经济发展?(如何体现财政、税收、银行的作用?)

1、财政的经济建设支出,为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国家通过对财政收支数量、方向的控制,有利于实现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及结构的优化,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2、国家对是通过市场和对经济活动参加者经济利益的调节实现的。以税收为手段,通过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率的确定和具体的税收征管,可以促进生产发展、技术进步和社会稳定。

3、中国人民银行通过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并利用贷与不贷、贷多贷少、利率升降等经济手段,对国民经济实行宏观调控,调整经济发展方向,优化产业结构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五)如何坚持正确的消费观的?

1、家庭生活消费必须与国情及家庭收入相适应,提倡适度消费,倡导理性消费。

2、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要协调发展。

3、改变落后的生活习惯,提高消费的科学性,倡导科学消费。

4、必须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反对铺张浪费,

5、保护环境,倡导绿色消费

(六)如何坚持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的基本原则?

1、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把立足点放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从本国的实际出发,主要依靠本国的人财物力,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和优势来发展自己。

2、平等互利、要体现贸易双方地位平等和权利相同,不允许有损害一方主权的要求;同时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要符合对等原则,不允许不等价交换的发生。

《哲学常识》易错知识点解析 篇3

解析:人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

正确: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2.错误:意识能够对客观事物起促进作用。

解析:意识对客观事物的作用有促进的,也有阻碍的。

正确: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3.错误:意识的能动作用就是指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直接的推动作用。

解析:意识本身不能改变客观事物,它只有通过人的实践活动才能影响客观事物的变化,而且客观事物的变化也是多方面的。

正确:意识的反作用是指,在实践活动中意识总是指挥着人们用一种物质的东西去作用于另一种物质的东西,从而引起物质具体形态的变化。

4.错误: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为能促进事物的发展。

解析: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①认识事物的现象及其本质规律。②利用规律,改变条件,改造世界。③认识、改造世界过程中所具有的向上的精神状态。其中,利用规律、改变条件、改造世界是指意识的反作用。

正确:意识的能动作用对事物的发展有促进作用,也有阻碍作用,促进事物发展只是意识能动作用的突出表现。

5.错误: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解析:物质的属性有很多,客观实在性、运动性、联系性、多样性、矛盾性、可知性,等等,其中与意识相比,物质的独有属性是客观实在性,运动性是物质产生其他属性的根本。

正确: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6.错误:正确的意识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

解析: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成功,需具备的条件包括两个方面:①客观条件;②主观条件。其中客观条件最为根本。

正确: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7.错误:要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就必须实现客观与主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解析:主观必须伴随客观现实的变化而变化,而不是让客观符合主观。

正确:要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就必须实现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8.错误:新出现的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

解析:判定新旧事物的标准不是事物的表面形式,而是看其真实本质是否符合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新出现的事物不一定就是新事物,不是新事物就没有远大的前途和强大生命力。

正确: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

9.错误: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

解析:世界上任何事物的联系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承认联系的条件性是在辩证法中坚持唯物主义。

正确: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任何一个事物都是普遍联系之网上的一个成分、一个环节、一个部分,任何一个事物都是和其周围的事物有条件地联系着的。

10.错误:整体就是指由事物的各个要素相互联系构成的有机整体。

解析:用整体的观点看事物不仅要求我们在空间上把事物看作由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和构成有机整体的要素;同时还要求在时间上把事物看作发展中的由各个阶段有机构成的全过程和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

正确:整体是指事物的各个要素相互联系构成的有机整体和事物的各个阶段相互联系构成的全过程。

11.错误:整体功能总是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

解析:整体功能的大小取决于构成整体的各个部分间的构成机制,这种机制有三种结果:①整体具有局部没有的新功能;②整体功能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③整体功能小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

正确:整体功能不一定总是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

12.错误:一切事物都是不断变化的,变化就是发展。

解析: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但事物的变化是曲折的,有前进的,也有落后的;有向上的,也有下降的。而且事物的复杂变化中有一种趋势是发展。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正确:一切事物都是不断变化的,但变化不一定是发展。

13.错误:规律是客观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改造和消灭,是永恒不变的。

解析:规律本身是客观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改造和消灭,但规律本身发生作用的具体形式和条件是不断变化的。

正确:规律的内容是客观的、永恒的、不变的,不能被改造、创造和消灭,但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是不断变化的,而且事物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规律也是不同的。

14.错误: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两者是不可分割的。

解析:在人的实践过程中,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是不可分割的;但在人类出现以前,自然规律就自然地存在了。

正确: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始终受客观规律的制约,但客观规律可以离开主观能动性而自然存在。

15.错误:只要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能认识和利用规律。

解析:人们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既需要客观条件,又需要主观条件。

正确: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16.错误:感性认识的总和就是理性认识。

解析:理性认识不是感性认识混乱的叠加。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是一个在实践的基础上人脑对感性认识进行加工整理、分析和综合的辩证升华的过程。

正确: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

17.错误:获得正确的理性认识是认识的目的。

解析:人类活动的目的是获得一定的对人类有价值的成果。这种成果只能在实践中得到。

正确:获得正确的理性认识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实践。

18.错误:理性认识来源于感性认识。

解析:人类的认识从根本上来说都来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正确: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都来源于人的实践活动。

19.错误: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解析:从对事物的反映程度上来讲,理性认识是对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认识。这种认识从性质上来讲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

正确:理性认识是对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认识。

20.错误:事物的本质是稳定的东西,对事物本质的正确认识也是稳定不变的。

解析: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事物的本质是相对稳定的东西,对事物本质的正确认识也是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的。

正确: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事物的本质是相对稳定的东西,人们对事物本质的正确认识也会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

21.错误:现象是本质的表面,本质是现象的总和。

解析:现象是本质的外在表现,是多变的,易逝的;本质蕴藏在诸多的现象之中,是现象存在的依据;现象和本质之间的关系是自然辩证的,而不是机械的累加。

正确:现象是本质的外在表现,本质是现象的内在根据。

22.错误:矛盾就是对立的双方相互排斥、相互斗争。

解析:矛盾是一种关系,包含相互渗透的斗争和统一两个方面,而不仅仅只是相互排斥、相互斗争这一个方面。

正确:矛盾是指事物自身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23.错误:主要矛盾就是急需解决的矛盾。

解析:主要矛盾是指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主要矛盾的这种性质是由其自身的客观作用决定的,而不是由人的主观需要决定的。

正确:主要矛盾是指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24.错误:承认个人利益就是个人主义。

解析:个人主义主观上以自我利益为本位,行为上以损害他人利益为标志。正当的个人利益是指以社会利益为本位,在奉献中实现自我价值。

正确:承认正当的个人利益不是个人主义。

25.错误:事物的性质主要由取得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决定。

解析:事物的性质主要由在事物内部取得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决定。

正确:事物的性质主要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

26.错误:人生的真正价值就是多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

解析:从人们实现的结果的形态来看,人生的价值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

正确: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奉献,这种价值既包括物质贡献,又包括精神贡献。

27.错误: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

解析:人们的一切活动包括两大类:①认识世界;②改造世界。改造世界包括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其中,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都是实践活动。

正确: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

28.错误:邓小平理论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

解析:认识正确与否关键看认识是否符合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能把主观认识带入客观世界的桥梁只有实践,而任何理论都是主观的。

正确: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29.错误:人生最重要的是对理想和事业的追求,没有金钱并不妨碍实现人生价值。

解析:人生价值的实现离不开自身的主观因素,也离不开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金钱是获得实现人生价值的物质条件的重要媒介。

正确:实现人生价值要树立崇高的理想,也要立足现实,从实际做起。

30.错误: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解析:用矛盾的观点看,任何事物都包含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事物本身是客观存在的,无所谓缺点和优点。

正确:任何事物都包含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

31.错误:外因推动事物的发展。

解析:事物的发展是事物的内外矛盾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第一位的原因。

正确: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32.错误:主要矛盾是推动事物变化发展的内因,次要矛盾是推动事物变化发展的外因。

解析:主次矛盾表明的是在复杂事物变化发展过程中其内部诸多矛盾所处地位和所起作用不平衡的状况;内外因表明的是引起事物运动变化的因素中该事物的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正确:内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主要矛盾是复杂事物内部矛盾的一种,次要矛盾也是复杂事物内部矛盾的一种。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

33.错误:获得知识就要亲自参加实践。

解析:人类认识的根本来源是实践,个人获得知识的途径:①实践;②学习。

正确:对广大青少年来讲,获得知识主要靠学习,深化认识主要靠实践。

34.错误:把不同质的事物区别开来,是一切认识的起点和目的。

解析:把握矛盾的特殊性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关键。

正确:一切认识的起点是感性认识,一切认识的最终目的是实践。从认识发展的总趋势来说,认识是没有止境、没有终点的。

35.错误:矛盾分析的方法就是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解析:矛盾分析的方法包括:①一分为二的方法;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③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的方法。

正确:矛盾分析的方法是指辩证地运用一分为二的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的方法去区分不同事物、认识事物本质、抓住解决问题的关键等。

36.错误:唯物辩证法就是辩证唯物主义。

解析:马克思主义在内容上包括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又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传统上分为辩证的唯物论、唯物的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四个部分。

从哲学视角理解文化生活的知识 篇4

一、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认识文化现象

矛盾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 其中的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另一方面, 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 它总是和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处, 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文化生活无论从整体单元结构安排, 还是从很多具体文化现象分析, 都渗透着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思想。

从单元框架看, 文化及其意义、文化传播、文化继承与文化创新, 是从一般意义上讲述文化的有关专题;中华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等内容则立足中国、着眼特色, 是从个性意义上讲述中华文化发展、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相关知识。从内容呈现的顺序上遵循了在普遍性指导下认识特殊性的方法。

坚持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也体现在对许多具体文化现象的分析中。如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理解: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 有普遍的规律, 所以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但是, 各民族间经济、政治、历史、地理等多重因素的不同, 又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所以, 文化是民族的, 文化又是世界的, 文化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 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二、从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理解文化现象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同时, 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文化是人类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因此, 文化无论其产生、发展、创新还是其作用意义无不体现着认识与实践的关系。从文化的产生来看, 文化是人所创造的, 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从文化的发展和意义来看, 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 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对此, 生活与哲学在“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的内容中, 也从文化角度作了分析: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人类文化的发展是通过创新实现的, 社会主义文化也不例外。强调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三、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理解文化知识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观点, 它包括: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 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3.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文化作为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属于社会意识范畴, 这有助于学生理解文化的作用, 文化与经济的关系。如在文化力量的分析中就强调: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 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不同的文化, 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先进、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 落后、腐朽的文化会阻碍社会的发展。这正体现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的哲学思想。又如,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这是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完美诠释。

此外, 利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哲学原理, 可以理解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理解为什么要发展面向广大人民群众的大众文化和文化发展中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方向, 理解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什么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等知识。

生活与哲学知识点总结 篇5

1.与自然和谐相处。

2.【】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所以我们既要承认绝对运动,又要承认相对静止。

3.【(1)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所以我们要尊重规律,尊重规律事半功倍,违背规律受到惩罚。(2)人在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成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4.【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1)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前提。(2)尊重客观规律,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

(3)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1)【坚持一切才能更实际出发,是主观与客观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主观主义。

(2)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所以我们要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意识,反对错误意识。(小考点: ①意识能够让人能动的认识世界,意识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②意识对于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丧失斗志。)辩证唯物认识论

6.【(1)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所以我们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做到理论和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和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和科学理论将把实践引入歧途。所以我们要重视科学理论,形成正确认识。

7.【】真理是有条件的,具体的,有它使用的条件与范围,有它特定的发展过程,真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没有终结的真理。所以我们应在实践的基础上,认识与发现真理,检验与发展真理。

8.【圈是的循环运动,而是波浪式的前进或是螺旋式的上升。要求我们在实践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检验和发展真理。唯物辩证法: 联系

9.联系具有普遍性,事物之间有联系,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有联系,整个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所以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既要看到事物之间的联系,又要看到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联系。

10.【,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①从事物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②人在联系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11.【】联系具有多样性,世上事物千差万别,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所以应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1

条件为转移。

12.【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所以我们应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

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

13.【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所以必须重

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14.【方法,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注重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注重系统内部结

构的优化趋向,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一条小知识点:当部分以合理顺

序排列时,整体的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所以要注重内部的结构优化趋向>发展:

15.【】事物是普遍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

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所以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反对静止的观点看问

题,树立创新意识。

16.【事物发展的趋势】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是前进性和

曲折性的统一。所以对待新事物既要有信心,又要走曲折的路。

17.【】事物发展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

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所以①我们要注重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②我们要抓住时机,促进质的飞跃。﹤两条小知识点:

①构成事物的成分在排列顺序发生变化,也会引起质变。所以要注重事物内部的结构优化,实现质变;②当我们要保持事物性质时,要把量变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坚持适度原则。﹥ 矛盾:

18.【们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②我们要承认矛

盾,分析矛盾,用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方法解决矛盾。

19.【 矛盾据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0.【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相互联

结,相互转化。所以我们要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坚持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两条小知识点:①矛盾既对立又统一,二者不可分割。所以应在对立

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②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所以要创

造条件,向有利条件转化,趋利避害。﹥

21.【 ①在复杂事物中,主要矛盾居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所以我们应集中力量,抓住主矛,解决主要矛盾。②在复杂事物

中,次要矛盾对主要矛盾有影响,主次矛盾可以相互转化。所以在集中力量解决

主要矛盾时,不忽视次要矛盾,学会统筹兼顾。

22.【】 ①再简单事物中,矛盾的主要方面居于

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事物的性质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所以在认识事

物时,学会抓主流。②在简单事物中,矛盾的次要方面对矛盾的主要方面有影

响,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所以我们在抓主流时,不忽视支流。

23.【】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

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创新:

24.【辩证的否定观】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是发展的环节,是联系的环节,其实质是“扬弃”。所以我们应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我们既要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又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

25.【革命的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革命的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既有肯定的理解,又有否定的理解,它不崇拜任何东西。所以我们应树立创新意识,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创新的作用: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历史唯物主义:

26.【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②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推动社会存在的发展,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所以我们应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

27.【】⑴ 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②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反之则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所以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状况。⑵ 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②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时,它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反之,则会对经济基础的发展起阻碍作用。所以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解决:改革的性质: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目的是是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作用: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28.【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所以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的人民的根本利益;也要坚持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

29.【】人既是价值的创造着,又是价值的享受着,人生在于贡献和索取,对一个人价值的评价主要看他的贡献,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所以要努力实现人生价值,为社会作贡献(怎样实现人生价值:⑴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⑵在个人与社会统一中实现价值;⑶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②努力发挥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③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价值观的指引)。30

哲学知识 篇6

一、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学习与分析就业问题

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它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同时还要求我们重视正确意识的作用。

我国现阶段的就业现状是: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都比较大,劳动力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完全适应,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不畅通。这种现状在我国是客观存在的,是物质的。这种现状决定我国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党和政府要加强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这种现状也决定劳动者本身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即树立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多种方式就业观,靠自己的双手开拓新的生活,展现平凡而伟大的社会主义劳动者的风采。同时党和政府这种积极的就业政策的实施、劳动者正确劳动观念的树立,一定会缓解我国的就业压力、改变我国严峻的就业形势。

作为主观意识范畴的国家就业政策与个人的正确的就业观念始终紧扣我国的就业现状,而这些就业政策与观念又对改变我国严峻的就业形势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这正好体现了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二、用矛盾的观点学习与分析商品的基本属性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的对立属性是斗争性,是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它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它们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要求我们必须用一分为 二、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将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有机地统一起来。

商品的基本属性是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它们既对立又统一。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统一性表现在:商品是两者的统一体,缺一不可。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如果物品没有使用价值,人们也不会愿意在上面花费人的劳动,就形成不了价值。同样,如果一件物品有使用价值,但它不是人类劳动的结果,它也不能成其为商品。两者的对立性表现在: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类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它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体现是的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价值是指人类凝结在商品中无质的差别的人类劳动,它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有,作为商品的生产者与消费者不可能同时占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商品生产者为实现商品的价值必须让渡商品的使用价值,而商品的消费者要想得到商品的使用价值,必须支付商品的价值。

三、用联系的观点学习与分析有关经济全球化的问题

联系是指一切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联系是客观的,它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客观现象,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也不是人们强加给事物的。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每一种事物都是和其他事物联系着而存在的,这是一切事物的客观本质。

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各国之间的这种关系,体现了事物之间的联系。一个国家不可能不与其他国家毫无联系而孤立存在,在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过去的那种地方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相互往来和各方面的相互依赖所取代了。

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我们要坚持参与经济全球化。

四、用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学习与分析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两者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在一定的场合下可以相互转化。这要求我们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不断实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之间有相同点,都是配置资源的手段。这是它们的共性。但是它们之间有着很大的区别,市场经济是指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以市场调控为主,而计划经济是指计划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以国家调控为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都是市场经济,都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企业行为自主化、经济关系市场化、宏观调控间接化与经济运行的法制化。但它们在经济基础、根本目标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区别。

哲学知识 篇7

贺麟认为“翻译”是译者 (interpreter) 与原本 (text) 之间的一种交往活动 (communication) , 这种活动包含了理解、解读、领会、翻译等诸多环节, 其客观化的结果即为译文 (translation) , 它是译者与原本之间交往活动的凝结和完成。

翻译哲学 (Translation Philosophy) 应是分析了哲学和语言的哲学, 它是对翻译过的总的看法, 包括过程和技巧, 方式和方法, 远离和价值观, 还包括道德等一系列问题。它和人们的理解和概括分不开, 是人们从翻译实践中总结分析的结晶。但是翻译哲学并不是本体论体系, 他是徘徊在语言和哲学至今啊的。所以翻译哲学应该是翻译和翻译理论的分析的总的看法。很自然的我们得出两个研究对象, 翻译和翻译理论。翻译是翻译哲学的直接对象, 帮助直观分析哲学。翻译理论是间接对象, 帮助分析做个的哲学理论。

二、金岳霖的翻译观点

从金先生所著《知识论》使用或引用英文为例, 从中得出金先生认为:

1. 翻译要意和味并驾齐驱

语言的翻译应该做到意和味并驾齐驱, 即意思和味道都要翻译出来, 即便不能完全译出“味”来, 但是部分的味道是必要的。味道就是文字的思想情感, 使人能对作品深刻领略。但要做到这番境界实属不易。金先生在《知识论》通过大量中英文对译阐述这个观点。比如英国人眼中的rose和中国人心中的玫瑰就很不一样。同时金先生认为, 当意思和味道无法兼得, 应该注重意思的把握而弃味道。

2. 翻译需要融入哲学思想

基于金先生对客观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独特哲学分析, 《知识论》引用大量英语词句来表达他的哲学思想体系。在论证自己哲学思想过程中, 金先生对于唯主有鲜明立场。

三、金岳霖的非唯主翻译哲学

金岳霖认为翻译需要方法论、本质论、过程论。

1. 翻译的方法论是非唯主的

语言承载说话人的思想, 如果翻译是唯主的、从个人立场上翻译, 必定失败。比如“Thatwhichwecallarosebyanyothername wouldsmellassweet”, 若要心领神会这句话, 必定需要跳离主观理解的牢笼, 从英语表达习惯和文化去揣摩翻译。

2. 翻译的本质论是非唯主的

《知识论》中, 对于“翻译”, 金先生认为其内涵是:翻译就是用一种语言将另一种语言的意义、味道和情感转换过来, 同时保证语言的内在和外在逻辑的准确。

3. 翻译的过程论是非唯主的

翻译有固定特性, 包括原作品意思准确把握、当无法兼顾翻译的意思和味道时, 弃“味道”而保“意思”, 力求完整表达原作品的意义和情感。所以翻译活动过程中, 首先需要理解意思, 客观的掌握语言的必要条件, 寻求文字的对等次, 通过不同句式和文字将人的感官和文字所表达的感官联系起来

四、金岳霖从翻译哲学与实践中得出“不可译”观点

《知识论》中, 金岳霖列举大量例子佐证他的翻译哲学体系:

“麒麟”是中国古籍中记载的一种动物, 与凤、龟、龙共称为“四灵”, 是神的坐骑, 古人把麒麟当作仁兽﹑瑞兽。明代郑和下西洋带来了长颈鹿后, 又用来代指长颈鹿, 但并不表示“麒麟”就是“长颈鹿”, 所以把“麒麟”翻译成“giraffe”是错误的。“giraffe”这个翻译是不对等的, 因为无法翻译出“麒麟”这个动物背后的“味”——瑞兽。

英文的“Iloveyou”只要是有正面的喜爱之情就会说出口, 其背后全无中文“我爱你”的必要条件——爱情+责任+真诚+承诺。他们的“味”是不对等的, 所以“Iloveyou”不可以只翻译成“我爱你”。

说道“大江东去”, 自然可以字面意义上翻译成“bigriver”, 但是“大江东去”背后的味道——江山一去不复返、时过境迁、物是人非所导致的无奈和感慨以及怅然, 是“bigriver”无法比拟的。所以某个层面上说, “大江东去”是“不可译”的。

“父子”可以字面上翻译成“fatherandson”, 但是中文里, 父子不单单只是解释为父亲和儿子, 他代表的也可以是二人之间的感情或者交情如同父亲和儿子, 情同父子, 是一种尊师重道。反过来, 把英文的“fatherandson”翻译成“父子”也不算对等。因为英语的“fatherandson”除了表明父亲与儿子的关系之外, 也可以带有宗教色彩, “主耶稣”和“信徒”、“神父”和“孩子”。所以可见, 简单的“父子”其实也会产生“不可译”的情况。

对“诗”, 他认为:诗是不可以翻译的。正如王静安先生的观点, 诗所要传达的是意境。意境不是意念上的意义, 而是意境上的意味。用本国文字去表达本国诗的意境已经是不容易的事, 何况用别种文字去表示它。大致说来, 译诗总牵扯到重复的创作。

对“哲学著作”, 他认为:首先, 部分哲学著作可译, 部分不可易译;其次, 有些哲学著作被翻译后, 失真。如《知识论》, 之所以是可译的, 是因为注重分析和批评, 以科学为依据, 但如玄学、形而上学则不完全可译, 因为注重综合和创作, 还带有宗教色彩。可见, 金岳霖认为哲学著作是难译, 尤其是相关意念的更是难译, 几乎“不可译”。

此外, 金岳霖认为以戏剧、小说为表现形式的文学作品也是“不可译”的。以《红楼梦》为例, 问题不在于《红楼梦》本身, 而是两国文字、文化背景、时代不同, 就算新时代本国青年都很难理解, 何况将其译成另一文字后给外国人阅读。仅小说中的一个时空跨度的问题, 就已致使这部作品的“不可译”。

五、结论

金岳霖从事哲学和逻辑学的教学、研究和组织领导工作, 是最早把现代逻辑系统地介绍到中国来的逻辑学家之一。把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相结合, 建立了独特的哲学体系。《知识论》中, 金岳霖从哲学的角度探索了翻译的方法, 依托。他建立了翻译的方法论、本质论、过程论的完整体系, 为“不可译”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 在《知识论》中, 通过大量实例佐证了翻译的不可译性。

参考文献

[1]金岳霖.知识论[M],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3。

[2]贺麟.论翻译[J], 今日评论, 1940 (4) (贺麟, 论翻译[C], 翻译研究论文集 (1894-1948) [M], 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 1990年。

哲学知识 篇8

1. 以历史现象为载体, 从历史现象中解析出哲学的结论

哲学是以整个世界及人和世界的关系为研究对象, 它回答的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中共同存在的最普遍、最一般的问题, 并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方法论指导。历史学科则是以人类社会变化过程为研究对象, 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 这就为哲学常识教学进行历史知识的渗透提供了广阔空间。

例如, 讲“汉武帝的大一统”这一历史现象时, 给学生设计如下问题:汉武帝即位时, 西汉的社会、经济状况怎么样?这些状况与汉武帝推广大一统措施有什么联系?大一统措施从政治、经济、军事、思想等方面解决了哪些问题?它对西汉产生了什么影响?这几个问题的分析和回答, 既帮助学生复习巩固关于汉武帝大一统的历史知识, 又帮助了学生进一步深刻理解唯物论的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唯物辩证法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等一些较为抽象的哲学基本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2. 以哲学观点为指导, 深化对历史现象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 认识的根本任务就是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对历史现象的认识不能仅停留在历史现象的机械记忆上, 而是要把握其背后本质的东西, 如果能将相关的历史知识“带”出来, 将有利于学生对历史现象的认识和深化, 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联系是客观的。在事物纷繁复杂的多种联系之中, 原因与结果的联系是人们用以探索和揭示事物奥秘的一种重要联系, 即任何现象都会引起其他现象的产生, 任何现象的产生都是由其它现象所引起的, 这种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叫做因果联系。借助哲学知识帮助学生将看似零散的历史知识进行整合归类, 增强了学生对相关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把握。

3. 以时政热点为载体, 实现哲学、历史学科的有机渗透

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是考查学生综合运用各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 在教学中以时政热点为载体, 将哲学、历史学科的知识有机渗透, 既符合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总体要求, 更有利于学生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 养成多角度、多层次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这是文科学生提高文科综合成绩的关键所在。

哲学知识 篇9

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科学知识社会学(SSK)提出的建构主义科学观,坚持把科学知识的内容纳入社会学研究的范围,以解构关于科学的普遍性、客观性和真理的传统话语。社会建构论在经历了20年的辉煌后,90年代开始走向衰落。皮克林对SSK进行回顾性总结时所指出:以强纲领为核心的“科学知识社会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把“科学作为知识”(science as knowledge),[1]即把科学作为静态的理论产品而不是把科学作为动态的行动而形成的对科学的理解。这种说明方式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即其批判传统哲学的“自然法则”或“方法论规则”的结果,是用“社会实在论” 取而代之,在批判传统哲学的本质主义、基础主义的同时,自己却又陷入了新的本质主义、基础主义。而这两者都不能给实际的科学活动提供充分而有意义的说明,都从整体上扭曲了科学的形象和对科学事业的看法。

正是为了解决关于自然的不可知论与社会实在论之间的矛盾,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研究进路从宏观模式转向微观模式。虽然这一转向依旧秉承着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建构主义倾向,但已经从关注知识生产的结果、关注作为成品的科学理论转向关注知识生产的实践过程的研究。

在这个转向过程中,SSK的实验室研究成为了最重要的章节。在这些研究中,法国的拉图尔、德国的塞蒂纳、美国的林奇和皮克林等都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拉图尔、塞蒂纳及皮克林等针对科学活动而展开的实验室研究本质上是一种对科学实践的研究。实验室研究的一个突出特点体现为一种审视科学视角的转变,即转向“作为实践和文化的科学” (science as practice and practice )”的研究。

一 SSK的实验室研究

拉图尔作为SSK微观实践进路转向的里程碑式的人物,他的实验室研究以其人类学考察知识的生产现场和形成中的科学为对象,作为结果,彻底地转换了原有的知识观。拉图尔的“行动者网络理论”(ANT)主张,科学知识在本质上是一种活动和实践过程,对科学知识应该从具体的、历史的、实践的维度去理解,从对科学实践的考察去理解科学知识。行动者网络理论所展示的是一种颠倒了的说明方向,即不再用预定的自然或社会来说明科学活动,而是考察科学活动如何重构自然和社会。只有同时追踪行动中的科学和型塑中的社会,才能把握知识活动的本质。自然的和社会的要素不加区分地参与了知识的构造,同时作为结果被重塑。

ANT打破了基于自然-社会的传统二分法,进入了考察科学和社会互动的研究路线,对科学与社会的关系进行了整体论(holism)的界定。ANT将传统研究科学和社会这两个不同范畴视为同一个整体,认为它们相互嵌入、共同建构或演进而构成一张无缝之网。

塞蒂纳的“语境化建构”思想表明,科学知识的建构具有很强的语境偶然性,科学研究具有语境的不确定性。在塞蒂纳对科学的说明中,“科学对象不仅技术性地在实验室中被创造出来,而且符号性地、政治性地被建构。……通过科学家在形成同盟与调动资源的过程中使用的政治策略,或者通过从中建立科学成果的选择与决定转换而被建造。……在达到目标的过程中,研究不仅‘干预’了自然界,而且也深深地‘干预’了社会。……如果说从实验室中所观察的实践是文化性的,即它们不能简化为方法论规则的应用,那么由这些实践而产生出来的‘事实’,也必须被看做是已经由文化所形成的东西。”[2]3

塞蒂纳的实验室研究向我们表明,也许根本不存在普遍有效的科学知识,任何科学知识中至少都掺杂了社会文化的成分,因此也始终带有地方性的特征。

米歇尔·林奇(Michael Lynch)基于常人方法论(ethnomethodology )展开对科学的研究。对于强纲领以来的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科学的社会建构,林奇始终持一种批评的态度,认为在对待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态度上,它们自觉不自觉地采取了不对称的立场,用社会因素取代了自然因素,用社会消解了自然。在其《科学实践与日常活动》(1993年)中,林奇基于常人方法论的基本原则,即对局域性实践活动和实践理性的强调,要求对所研究的科学实践,应该用内在于这种实践的语言给予描述,要信任科学实践者自身的观点,而不应该基于社会理论中所考察的实践,寻求一种完全外在于科学的对科学的说明。林奇主张应该按照社会活动的可说明性来说明科学活动的本质和特性。

事实上,在SSK内部,把科学作为实践和文化而不是作为知识和表征这种思想的明确表述是皮克林。皮克林在1981年的《constructing quarks》中,对理论物理学的研究历史展开经验社会学研究并提出了作为实践的科学的思想,之后在其主编的《science as practice and culture》(1993)中对科学知识社会学研究领域的视科学为实践和文化的思想进行了梳理和总结,表明了在SSK内部实际上已经发生了审视科学的一种视角的重大转变,即用作为实践和文化的科学取代作为知识和表征的科学。

皮克林认为,科学活动应该被看做是参与到科学实践中的异质性的要素在真实的时间(real time)中瞬时突现(temporally emergent)实现的一种耦合,这种突现式耦合具有一种后人类主义(posthumanism)的特征,这里的后人类主义,强调的是既非自然中心,也非人类中心,也非任何其他单一要素永恒不变的中心,科学实践的具体情境是有中心的,但这种中心也是瞬时突现的。

这种 “后人类主义”强调的是实践要素的去中心化,强调了科学实践中的物质力量和人类力量、自然维度和社会维度在知识生成中的各自固有的彼此不可替代的作用,人类力量与物质力量相互作用、相互交织,它们各自的轮廓在实践中瞬时突现,在真实的时间中彼此界定、彼此支撑。科学实践中的所有要素的彼此不可替代又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刻画了科学实践所具有的客观性、相对性和历史性的本质。

哲学家哈金从科学哲学的视角坚定了这种研究路径的基础。在《表征与干预》(1983)中,哈金强调科学既是做(干预)又是知(表征)的过程。认为“哲学上最终的裁决,不是我们如何去想,而是我们实际做了些什么”[3],指出理论和实践彼此是科学过程中的一体。科学的表征和干预在多样性、零散性和异质性的空间中展开。相应的,科学活动的这种表征和干预的一体性,使得科学知识的表征性还原成为不可能。基于这样的思想,哈金认为科学的稳定性是以科学活动空间的多样性、零散性和异质性为依托的。科学的稳定性是一种博弈,一种存在于数据、理论、实验、现象、仪器等要素之间的一种博弈。SSK的微观实验室研究者摒弃了以往科学研究对哲学、认识论研究的过分依赖,并超越了SSK早期的宏观研究进路,深入到科学知识的生产场所,考察科学知识的微观生产过程。塞蒂纳对科学知识生产的语境化建构的说明,拉图尔的行动者网络理论对科学实践的网络建立与扩展中的异质性要素相互作用的强调,林奇对科学的常人方法论研究揭示的行动与规则的内在契合,皮克林关于科学的冲撞本体论思想,科学哲学家哈金对实验科学中“表征”与“干预”的相互缠绕的说明,都展现出了这种哲学思考。

二作为实践和文化的科学

SSK的微观实验室研究以考察科学实践为出发点,把实践活动置于文化场景中,对科学知识的本质进行了新的探讨,形成了理解科学的新视角,即把科学作为实践和文化来理解。SSK的作为实践和文化的科学具有如下几方面的特征:

(一)行动中的科学

SSK的实验室研究更注重对科学的进行状态和过程的考察。拉图尔的《行动中的科学》(Science in Action)(1987),塞蒂纳的《知识的制造》(The Manufacture of Knowledge)(1981),皮克林的《构造夸克》(Constructing Quarks)(1984) 以及《实践的冲撞》(The Mangle of Practice)(1995),哈金的《表征与干预》——(Representing and Intervening)(1983),劳斯的《从事科学》——(Engaging Science)(1996)等,这些代表著作的原文名称就体现出对科学的正在进行的状态的关注,突显出对科学的正在进行状态和过程的哲学思考。强调科学是一种生成着的事物或过程,这个过程不仅包括把技能、社会关系、仪器和设备以及科学事实和理论作为必须和必然的异质性要素,更注重这些异质性要素在真实的时间中的具体的语境中的耦合。

(二)异质性的科学

作为实践的科学把科学刻画成异质性要素相互作用、耦合的动态生成过程。科学是参与科学活动的所有异质性要素在不可逆的时间中彼此作用与相互塑造的过程和结果,这种彼此作用与相互塑造的含义就是,世界以我们建造世界的方式建造我们。这种世界与我们之间的彼此建造以及在建造中的共生,在全新的视角上审视了科学,审视了科学以及科学与世界的关系。而在作为实践的科学的研究中强调的异质性要素的突现耦合和去人类中心主义的后人类主义,则又在这种新图景中嵌入了刻画科学文化的新的路径——人类文明的赛博化(Cyborgnization)历程,在著名的科学的文化研究著作《赛博宣言》(A Cyborg Manifesto)中,哈拉维(Dorna Haraway)针对作为文化的科学提出一个概念:赛博体(Cyborg)来界定科学活动的对象,其基本含义是一种社会、自然、机器的多元共生体。从作为实践的科学的研究视角,皮克林则认为赛博体可以用来刻画科学的特征。

赛博体突出强调的是科学实践的操作性过程中客观主义的、相对主义的、历史主义的统一。在这种理解中科学是巨大的‘赛博体’,是物质世界、社会以及科学知识作为持续不断地卷入历史的、物质的、社会的以及概念的相互作用的开放式终结的变体的相互共生的群集。

(三)语境化的科学

实验室研究深入到科学知识的生产场所——实验室——对科学知识的实际生产过程进行实地考察,认为科学活动是充满语境性的。拉图尔认为,科学事实是构造的,但这种构造离不开具体的活动和物质性的生产场所,比如说实验室。他认为,自然和社会在很大程度上是科学活动的结果,而不能用外在的、既定的自然或社会来说明科学知识;语言并非在世界的外部指涉世界,语言就是科学活动的一部分。因此,对科学活动本身的考察应该取代认识论的抽象。这表达了对科学的语境性关注。塞蒂纳认为:“科学方法被视为一种当地性定位和当地性扩散的实践形式,而不是一种非当地的普遍范式。科学方法是语境孕育的,而不是无语境的。而且,它正如同社会生活的其他形式一样,也可以被视为植根于社会行动的场景之中”[2]88,科学活动是一种当地的、语境性的活动。科学活动是由资源关系所贯通并且维持的超科学领域。科学具有语境性生成的特性。我们决定一个科学观点的真理性一定无法从把这个观点塑造成真理的具体的社会历史语境中分离出来,因为,这个真理性观点所拥有的可理解性和意义,都与各种各样的其他实践相关。

三作为实践和文化的科学的哲学意蕴

SSK的实验室研究意味着我们审视科学的一种视角转换,看待科学的一种方式的转换,理解科学的思维框架的转换。即把科学作为实践和文化,而不是把科学作为知识和表征。在最广泛的意义上说,关注科学活动的过程,而不仅仅关注科学活动的结果;关注科学活动要素的相互作用、而不是限于对科学活动要素进行孤立考察;关注科学活动的动态变化,而不是寻找活动背后的某种静态的永恒,就是对科学作为一种实践和文化的考察。

SSK的实验室研究以研究实践的科学为契机,导引出“科学的文化建构”思想的形成。“科学的文化建构”具有如下几方面特征:

(一)科学是一种“认识论的联合”

作为实践和文化的科学把科学视为一种“认识论的联合”。劳斯明确指出:“知识最好不是被理解为一个命题系统或一个认知状态,而是理解为世界中的一个情景。科学是一种认识论的联合(epistemic alignment)。”[4]科学是一种认识论的联合,导源于实践的科学是一种语境中的科学。科学实践总是与特定的语境相对应,适应特定语境的一种活动模式。科学实践是动态的、开放的,参与实践的要素是多纬度的,具有异质性的特征。这种异质性特征意味着在某个具体的科学研究领域中,科学家的技能和技术、科学活动的仪器和物质系统、科学活动必须的资源、科学活动与其他社会实践的关联等,都加入了知识产生的过程。在这里,科学不再具有由单一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法则控制的明晰的认识论意义,不再有认识论意义上的内在与外在、科学知识的内容与其背景之分。拉图尔曾表达过对科学工作的开放性观点,他认为“科学工作自身有效地打破了科学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科学因素与社会因素的区别”[5]。作为实践和文化的科学视参与科学过程的所有因素都是可能的终结因素,用过程中的异质性要素相互作用代替某一既定的终结者,在这个意义上,科学的实践和文化建构为科学的多元性研究提供了空间。

“认识论的联合”否定科学中存在任何永恒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规则,认为科学中不存在任何一套确定的规则能够担当解释科学实践的重任;不存在任何关于科学的普遍性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规则,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规则本身是作为科学活动的异质性要素之一参与科学成果的生成的,其作用就体现在日常的科学实践的过程之中。

作为实践的科学把科学的社会和文化要素置于进行中的科学的整体冲突之中,任何批判性的洞见都产生于一种认识论情境的联合或者反联合的张力之中。这样,科学的问题的确是认识论的问题,但不是传统的科学内部或外部的问题。科学是人类文化问题的一种认识论的联合。认识论问题在最一般的意义上就是人类与知识的关系问题。认识论的联合是实践、客体、共同体以及各种固化的要素的动态的、异质性的序列,这种序列中的各种要素彼此强化、吸收和扩展,最后构成科学知识的动态的生成。作为实践的科学以及对科学的文化建构把传统科学认识论中人类与知识之间的反映关系,转化为人类与知识相互塑造、彼此生成的关系,在这种彼此生成的关系中,知识具有主体间性的特征。

(二)科学是对现时秩序的把握

关于科学知识的生成,传统科学哲学提供给我们的是一种非突现的、人类主义的分析。在传统科学哲学中,“客观性被视为产生于一种特定的心智卫生术或思维控制”[6]230,它强调理论纷争的终结的最终实现,要诉诸持久作用的理性规则或方法。而作为实践的科学寻求的是在一定的历史语境中生成和显现出来的现时秩序,这种现时秩序是科学实践活动要素在特定时空中的历史性的凝结。

“瞬时突现”的基本含义是:一种在真实时间中发生的纯粹的偶然性,它强调的是发生,纯粹的发生。“后人类主义”的基本含义是:去中心化的异质性要素的耦合作用的生成。它既反对人类中心主义——用社会性力量解释或者消解一切,又反对反人类主义——像科学家和工程师一样,在他们的论域中是没有或者理想化地消除任何人类迹象,是纯粹的物质力量。这种人类主义与反人类主义的争论已经长久地或明或暗地深深浸透在抽象的理论乃至日常的思想活动中。长久以来自然与社会、物质与意识、真理与价值、科学与人文的二元对立,就根植于这种人类主义与反人类主义的对峙中。由“瞬时突现”和“后人类主义”形象刻画的对科学的操作性语言描述,则瓦解了人类主义与反人类主义之间截然分明的界限,开辟了异质性要素耦合作用的历史性生成的空间。在这个空间中,人类的活动者依旧存在,但他们与非人类力量内在有机地相互缠绕。“世界以我们建造世界的方式建造我们”[6]23。

(三)科学是一种存在方式

作为实践和文化的科学呼吁一种全方位、多维度的对科学的审视和参与,在参与中审视,在审视中参与,基于参与过程的异质性要素的作用视角审视科学。科学不是科学家的,同样也不是科学哲学家和科学社会学家的,科学是科学过程的所有参与要素的。

实验室的微观研究告诉我们,科学本身就是一种存在方式,是在实践中,在一个复杂的网络和系统中实现的动态调整,是一种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不断展现自己的过程。科学不是封闭的,而是不断向未来开放。而对科学的解释本身也是具有可塑性的。“任何一个解释图式都必须在其具体的应用中去发现它的意义,而不是相反”[7]。对科学的认识一直“在途中”,在科学自身的发展中。

结语

“科学的文化建构”在学科上强调跨越界限的一种多学科综合,在微观和宏观的关系上强调经验性实证研究与一般知识社会学的结合,在对科学文化的刻画上则努力实现文化的断面描摹与文化在时间上的转换内在结合、一种共时性与历时性的结合。

“科学的文化建构”思想倾向于瓦解明晰的人类主义政治中的任何信念。这种后人类主义的观点强调,我们建造的任何政治纲领都应该置于具体语境之中,它强调特定的文化形成和感召,而不是基于任何非突现的宏大叙事。

“科学的文化建构”体现了一种整体主义认识论。20世纪60年代以前,科学哲学的研究传统是理论为主导的传统。逻辑经验主义者从静态上揭示科学理论的逻辑结构,历史主义科学哲学从动态上辨明科学理论的合理演变。而爱丁堡学派的科学的社会建构视社会利益与修辞手法为科学理论的决定因素,仍然是一种理论优位的认识论。理论优位的认识论作为一种表征主义的认识论,永远存在着方法论对具体科学的超越以及这种超越导致的“方法论的恐惧”。生成意义的开放式终结的认知联合使得一切问题在实践中产生并在实践中解决。一切都处在“实践的平面上”。劳斯把科学看做是实践领域而不是命题陈述之网,科学首先不是表征和观察世界的方式,而是操作、介入世界的方式。“只有介入世界,我们才能发现世界是什么样。世界不是处在我们理论和观察彼岸的遥不可及的东西。它就是在我们的实践中所呈现出来的东西,就是当我们作用于它时,它所抵制或接纳我们的东西。……我们不是以主体表现的方式来认识世界,而是作为行动者来把握、领悟我们借以发现自身的可能性。从表征转向操作,从所知转向能知,并不否认科学有助于解释周围世界这一种常识性观点。”[8]

SSK的微观实验室研究倡导以实践为主导的科学哲学,把注意力集中在探讨科学实际发生的过程和特征。这些哲学家认为科学不应该看成是逻辑系统或命题系统,而应看成是实践的领域,用维特根斯坦的话来说,它是“生活形式”。就是说,科学是人类从事的事业,一种内在的权威和外在的机制形成的活动的网络,从实践背景中获得其自身的意义和认知地位。实践优位的整体主义认识论有可能成为融合两种科学哲学传统的纽带。

摘要:科学知识社会学(SSK)的微观实验室研究把科学作为实践和文化,导引出“科学的文化建构”思想的形成。“科学的文化建构”思想作为一种整体主义认识论,将超越早期SSK的“科学的社会建构”主张的极端性和偏颇性,将其带出发展的困境。

关键词:科学知识社会学,实验室研究,哲学意蕴

参考文献

[1]皮克林.作为实践和文化的科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8.

[2]塞蒂纳.制造知识——建构主义与科学的语境性[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

[3]Hacking I.Representing and Intervening[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31.

[4]劳斯.涉入科学:如何从哲学上理解科学实践[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0:171.

[5]Latour B.Give Me a Laboratory and I Will Raise the World[M]//Knorr-Cetina K,Mulkay M.Science Observed:Per-spectives on the Social Study of Science.New York:Sage,1983:141-170.

[6]皮克林.实践的冲撞——时间、力量与科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7]郭贵春.科学实在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7.

哲学知识 篇10

默会认识或默会知识这个术语首先是由波兰尼(1891-1976)于1958年在其代表作《个体知识》中提出来的。波兰尼虽然是一个卓有建树的物理化学家,但在哲学上有多方面的成就,在科学哲学、认识论、本体论、社会哲学等领域都提出了不少新颖独到的见解,形成了一个首尾相贯的思想体系。其中,他的默会认识论在其整个哲学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也被公认为是他对哲学的最重要的贡献。17世纪科学革命以来所形成的“完全明确的知识理想”,其根源可追溯到柏拉图对话《拉凯斯篇》,该对话的主题是“勇敢”。在关于“勇敢”的对话讨论中,苏格拉底提出,“我们既然知道,那么也一定能够说出来”。作为将军的拉凯斯说,“我认为自己对勇敢的性质是知道的,但不知怎么地,我总是抓不住它,无法说出它的性质。”按照苏格拉底的看法,拉凯斯既然不能说出勇敢的性质,那么,实质上他不知道什么是勇敢。“凡是知道的就一定能言说,不能说出来的就不是真正的知道。”这个思想在近代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形成“完全明确的知识理想。”从伽利略的著名论断“自然之书是用数学的语言写成的”,到莱布尼茨“普遍的语言”的构想,再到逻辑实证主义的知识观,我们可以看到这一知识观发展的清晰脉络。挪威哲学家约翰内森指出,在逻辑实证主义知识观的框架内,“知识和语言不可分离地交织在一起。知识应当用一种语言来表达已经变成了一种无条件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拥有不能用语言来充分表达的知识的可能性,完全是不可理喻的。”而波兰尼的默会知识理论的核心观点是,“我们所知道的多于我们能够言说的。”这一观点与上述“凡是知道的就一定能言说”正好相对。它肯定了默会知识相对于明确知识的独立性与合法性。

“默会的知识”,主要是相对于显性知识而言的。它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是一种经常使用却又不能通过语言文字符号予以清晰表达或直接传递的知识。如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所拥有的知识,这种知识即是所谓的“行动中的知识”,或者“内在于行动中的知识”。“对知识的表达而言,行动是和语言同样根本的表达方式”。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把知识分为四种类型:知道是什么的知识,即关于事实的知识。知道为什么的知识,如有关自然法则与原理方面的科学理论。知道怎样做的知识,指做某些事情、完成某种活动的技艺与能力。知道是谁的知识,涉及谁知道如何某些事的信息。在这里,前两类知识主要通过书籍、刊、光盘、数据库等载体,能够用语言、文字、数字和图表清楚地表达的知识,属显性知识,后两类往往难于编码和度量,是存储于人们头脑中的属于个人经验、诀窍、灵感的那部分知识,常隐含于人的行动之中,属难以量化处理的隐性知识。波兰尼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国的道家思想相暗合,特别是在强调个人摄悟的层面上,有很多共同之处,与东方哲学不谋而合。强调人本身的主观能动性,而非陷入客观知识和技能的囹圄之中即强调了个人在认知过程中的主动参与。波兰尼说:“默会知识是自足的,而明确知识则必须依赖于被默会地理解和运用。因此,所有知识不是默会知识就是根植于默会知识。”默会知识是明确知识的基础,一切明确知识都有其默会的根源。波兰尼认为,从根本上说,语言符号的使用本身是一种默会行动。具体来说,这种使用包括两个最基本的环节,即对于语言符号的赋义和理解活动,缺乏这两个环节,明确知识就不可能真正地实现,而这两个环节都是默会的。所以他的结论是,默会能力是人类获得和持有知识的终极机能。默会知识的传递方式和命题性知识不同。由于命题性知识能够编码化,所以能够通过书籍、课堂教学、函授等方式来传递,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远程教育等也是传递明确知识的有效途径。但是,象技巧、技艺、眼光、判断力、鉴别力等默会知识,就很难以这样的方式来传递。但默会知识也并不能完全的有效传递,一个教师的领悟能力就不能完全的传授给学生,而真正的能力是要考学生的自主性得到提高的。

就默会知识的传递来说,他认为,要特别注意以下两点:首先,实例之于一般性的规则、准则的优先性。在传递默会知识的过程中,我们当然能够从展示技巧、技艺或者眼光、判断力、鉴别力的活动中能提炼出一些一般性的规则、准则、规条。技艺和鉴别力等远比这些抽象的一般性规则、准则要丰富,它们不能归结为这些一般性的规则、准则。因此,即使有人把这些一般性的规则、准则背得烂熟,他还是没有掌握技艺和拥有鉴别力。那么,怎样才能真正掌握技巧、技艺,培养眼光、鉴别力、判断力、趣味等?一种重要的途径就是诉诸体现了技艺、判断力、鉴别力等的具体的实例,去感受、体验、移情,甚至去模仿这些典范性的例子。比如,要培养一个人的美学趣味,重要的不是去看什么“文章做法”之类的东西,而是要如康德所说的那样,去读经典作家的典范性作品。以此类推,要培养一个人的审美眼力,就要去学习甚至临摹中外大师的作品。就科学研究的能力的培养来说,范式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其次,师徒关系的重要性。乍看起来,在这个教育高度发达的时代来重提师徒制这种传统的教育模式似乎有些不合时宜,然而,真理并不会因为古老而不再是真理。在默会知识的传递问题上,师徒模式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波兰尼说:“一种难以说出其细节的技艺……它只能通过实例由师傅传递给徒弟。这就使其传播局限在亲身接触的范围之内,因此,我们发现工匠的手艺总是在一个严格限制的地域性传统中延续。”不仅工匠的手艺如此,科学研究的技艺也是如此,“科学作为一个整体建立在一个地域性的传统之上,它包括了大量的直觉性的进路和情感性的价值,这些东西只有通过亲身合作,才能在代际传递。”就默会知识的传递而言,师徒之间的亲身接触、亲身合作十分关键,学生只有在和导师的亲身接触和合作中,通过内心的揣摩、联想、体会、移情等,才能有效地从导师那里学到技艺、鉴别力等形式的默会知识。默会知识传递中的这种师徒间的亲身接触和合作,和远程教育的所谓遥远在场构成了鲜明的对照。我们讲潜移默化就是这种讲授方式的最恰当的概括。

更进一步的延伸到美术教育这个特殊的教育领域,波兰尼的默会认识论很好地阐释了美术教学过程中个人领悟能力的重要性,为我们今后在美术教育的研究建立起一种研究思路,以此为理论根据来更好地提高教学效力。如我们所知,培养的一个艺术学习者的审美眼光,对他的艺术道路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提高所谓的审美眼光这样抽象的教学目标必须要有一种领悟能力,也就是心智机能的培养并不是按照规则或程序式教学可以达到的。所以我认为波兰尼的默会知识论是合理有效的,这是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得到印证的事实,尤其是美术教育这一领域,因为是操作性极强的学科,需要教师的亲手示范,所以默会知识的传递占据很大的比重。基于此,对于本学科的教学来说,默会知识论是值得深入研究的,对更有效地开展教学有很实际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个人知识——迈向后批判哲学》[英]迈克尔.波兰尼Michael Polanyi著;许泽民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科学、信仰与社会》[英]迈克尔·波兰尼影印版[PDF]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默会知识:一种维特根斯坦式的进路》作者:郁振华《新哲学》, 2007, 第7辑

哲学知识 篇11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深深体会到哲学思维的美妙之处。善于引导学生用哲学思维归纳、提炼经济学与政治学的相关知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创造力的提高、答主观题能力的增强,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在高三复习过程中,这种方法显得更为重要,有事半功倍之效。

一、善用“普遍联系”

联系具有普遍性,经济学与政治学的诸多知识之间也存在着普遍联系,用联系的观点复习经济与政治知识,会增强学生的条理性,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1. 经济常识中与科学技术有关的知识。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有利于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劳动生产率(第一课);有利于使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提高经济效益(第三课);有利于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之路,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有利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高工业素质(第四课);有利于更好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第七课);有利于使我们对外贸易发展方式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提高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第八课)。

要想大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就必须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第二课),必须充分发挥财政有发展科、教、文、卫中的作用(第五课),必须充分发挥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作用(第三课),必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第四课)……

2. 政治常识中有关民主集中制的知识。

第一,民主集中制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第一课)。

第二,民主集中制是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和活动原则之一(第二课)。

第三,民主集中制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第三课)。

3. 我们的政治经济制度。

第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政治第一课)。

第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是我国的政党制度(政治第三课)。

第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政治第四课)。

第四,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经济第二课)。

第五,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经济第二课)。

第六,劳动合同制度(经济第四课)。

第七,社会保障制度(经济第四课)。

第八,财政税收制度(经济第五课)。

二、活用“对立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要求我们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坚持两分法、两点论。并用这种方法总结经济、政治中的知识点,不但清楚、全面,而且对答题相当有用。

1. 使用价值与价值(经济第一课)。

使用价值与价值是对立统一的。一方面,二者相互区别。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另一方面,二者又是统一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良好的使用价值有利于价值的顺利实现。

2. 效率与公平(经济第二课)。

效率与公平是对立统一的。一方面,二者相互对立,效率要调动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涌动起来,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公平是要缩小贫富差距。另一方面,二者又是统一的。效率是公平的基础,公平是效率的保障。

3. 积累与消费(经济第五课)。

积累与消费也是对立统一的。一方面,二者具有一致性,积累主要用于扩大再生产,生产的发展是提高消费水平的基础,消费反过来也能促进生产的发展,二者互为动力,相互促进。另一方面,在国民收入一定的前提下,积累与消费此消彼长。

4. 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经济第八课)。

首先,二者是对立的。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强调我们的发展要充分利用本国人民的智慧与力量,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利用国际有利的资源、技术等条件来发展经济。其次,二者又是统一的。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础和前提,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也能提高我们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

5. 经济、政治教材中有关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内容。

第一,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经济第四课)。

第二,社会保障制度要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经济第四课)。

第三,纳税人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经济第五课)。

第四,消费者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经济第七课)。

第五,人民代表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政治第一课)。

第六,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政治第二课)。

第七,主权国家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政治第五课)。

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需要我们用心和智慧体会和实践,期望笔者的经验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企盼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越来越好。

摘要:针对高三思想政治课复习, 本文从创新角度阐述了如何用哲学思维复习、整理经济与政治知识, 这对于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增强学生的高考政治主观题答题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上一篇: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下一篇:工民建工序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