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分析能力

2024-08-22

史料分析能力(通用11篇)

史料分析能力 篇1

一、问题的提出

生本教育是华南师范大学郭思乐教授创立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方式,它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也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我校于2010年在郭教授的指导下,实践生本教育。我阅读了郭教授的《教育走向生本》、《谛听教育的春天》等著作,聆听了郭教授的讲座,受益匪浅。郭教授从价值观和伦理观角度论述了生本教育体系的理念: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在近一年多的时间里,我听了关于生本教育的许多课堂教学,小学生和初中生大多在课堂上热血沸腾。我一直思考并不断地尝试在高中的历史教学中贯彻这一理念,使历史课堂教学充满趣味和智慧,让学生在轻松中学习,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提高。

历史生本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课前先让学生自主查找有关资料。如何指导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收集相关资料,辨别历史材料的真伪并在材料中发现有价值的信息,是历史生本学习的第一步。在近一年的课堂实践中,我深感史料鉴别的重要性,只有在鉴别史料、史实真伪的基础上,才可能有正确的鉴赏和评论。下面我就从史料的重要性、类型和特点等方面谈谈,对学生的史料能力的培养。

二、史料在历史学习中的重要性

梁启超曾说:“史料为史之组织细胞,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可言。” (1) 史料是历史学习的载体。在尝试生本课堂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高了,在课堂上也能畅所欲言,但是往往就事论事,大多局限于书本而忽视了史料。学生由于限于见闻,往往会误以为课本上的历史结论都一定是百分之百的准确,即使参阅其它的历史资料,也大多是把要查找的知识到网上搜索一下,符合书本结论的就“拿来主义”,有不同观点的则放到一边。这样,历史生本课堂表面上热热闹闹,但缺少了历史味道,甚至有时把电视剧里的故事当作历史。如果不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则学生对历史的了解有可能还不如老师的传统讲授,更谈不上“培养学生认识历史的能力和方法”。

《历史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能力提出了要求:“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中学生在生本历史课堂中,通过鉴别史料、分析史料得出某些历史结论,不仅有利于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在教与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而且有利于培养与发展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史料的类型及其特点

要收集和鉴别史料,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首先必须让他们了解史料的类型、性质、应用价值等,这样他们才有可能正确把握和运用史料。

1. 史料的分类与价值

史料,“亦即人类社会历史在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痕迹”。 (3) 史料的种类很多,可从不同角度划分。从中学历史学习实际需要出发,可以把史料大致分为四种类型:

第一,文字史料,是指用文字的形式体现和保存下来的人类活动记录。文字史料的范围比较广泛,它不仅包括历史上的官方和私人记录(如经、书、子、集、档案、报刊杂志等),而且包括当代的历史著述和读物,以及文学作品等。中学历史教材中的史料大部分是以文字史料出现的。其中有些是参与历史活动的当事人或当时人所记载的,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原始史料或第一手资料,其运用价值一般较高,但更多的是后人记载或著述的,其运用价值相对而言就低一些。

第二,口碑史料,是相对于文字史料而言,即收集当事人或知情人的口头资料。它的基本方法就是调查访问,采用口述手记的方式收集,经与文字档案核实,整理成为文字稿。如在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时,因为距离现在比较近,而且学生的家长大多亲身经历了这一段历史,所以可以让学生回家去采访长辈,从而对身边的历史有更直接的了解。在座谈或访谈时,应当按访谈对象的原话忠实记录,有条件的可以既做笔记又做录音或录像。在座谈或访谈结束后,要对记录稿进行整理,如果是几位同学都有记录,则应互相核对,力求记录准确无遗漏。如果有录音,则记录稿应与录音核对。整理经社会调查得来的口碑史料,还需要参考其他资料,对于一些不清楚的问题作出解释或写上注释,加以说明。在引导学生分析口碑史料时,要注意并不是所有口碑史料都是真实的,有时甚至可能出现完全违背史实的内容和观点,这就涉及如何看待口碑史料的真实性问题。

第三,实物史料,是人类在征服自然和进行社会活动时所遗留下来的各类工具、用品、文物、古迹、遗址、建筑、绘画等以物质形式保存下来的资料。这类史料相对于文字史料而言虽然往往显得零散和片断,但是历史见证和历史知识的可靠来源,它既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历史,又具有形象直观性。在引导学生运用实物史料时,不是从考古意义上去考虑其价值,而是要用实物史料来补充说明教材记述的历史内容。如果有条件,教师就可以和学生到当地的历史博物馆或历史遗址参观,让学生亲身感受历史。

第四,图片与音像史料。图片史料是指将实物等不能变为文字的材料,用图片的形式反映历史的史料。这类史料的价值总体上讲较高,但也有后人根据想象而作的历史图画,如人物像(秦始皇像、汉光武帝像等)、历史图画等,相对来说运用价值就稍低些。与图片史料一样,音像史料也非常直观、形象、生动地再现“历史”情节。如《长征》这部电视剧就很好地再现了红军长征的情景,使学生通过感官学习到很多通过文字史料学不到的东西。但是,在运用音像史料时,要让学生注意史料与客观历史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上述史料类型主要是从存在形式角度划分的。从史料的整体价值评判来看,我们也可以把史料分为两大类,即原始史料(第一手史料)和非原始史料(第二手或第三手史料)。如前文谈到的当事人所记载的和实物史料,都属于原始史料,历史专著、文学作品等则属于非原始史料。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首先就要让他们判断史料的不同类型,以及不同类型史料的价值。

2. 不同类型史料的特点

史料种类繁多,对历史的反映状况千差万别,所呈现的特点也有所不同。在引导学生分析史料时,首先要让他们判断这段史料属于何种类型,再辨明史料的真伪,然后根据史料对史实作出解释。相对来说,原始史料是参与历史活动的当事人或当时人所记载的,可靠性强,运用价值最高,所以要尽可能地找原始史料。但是,在引导学生处理原始史料时也要让他们知道,对原始史料不能一概盲目迷信,因为有些人出于种种原因或某种目的,并不能如实地记录亲身经历的事,或对其中某些方面进行掩盖、歪曲。如曾经参加“一大”的广州代表陈公博写过一本回忆录,讲述从大革命到30年代初国民党内部的斗争经历。书中他把自己说成是一个真心投身革命,且毫无个人杂念,一心为国为民的无私人物。事实上,他在抗日战争时期积极参加汪精卫的伪政权,对日本侵略者卑恭屈膝,从中就可看出他说的不是事实,而是为了美化自己。因此,我们说原始史料价值最高是从总体而言的,具体情况应具体看待,这也需要引导学生提高辨别史料真伪的能力及如何评价史料的能力。

需要指出的是,对中学生史料分析能力不能要求过高,毕竟他们的知识、经验、能力有限,中学教学的目的也不是培养学生成为史学家。但是要在历史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则必须首先了解史料的分类和特点,在此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分析史料。

总之,高中历史学习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作为一门科学,历史研究是一种“求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史料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对史料的不同分析有时会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这就需要培养学生史料分析能力,在史料分析过程中探究历史现实,掌握历史的学习方法,培养历史思维,以便更好地进行历史学习和其它学科的学习。

参考文献

[1]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2]贾东海主编.史学概论[M].北京,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1992.

[3]葛剑雄, 周筱贇.历史学是什么[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4]赵亚夫主编.历史教育测量与评价[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5]聂幼犁.中学历史教育论[M].上海, 学林出版社, 1999.

史料分析能力 篇2

摘要:从史料中提取历史信息是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培养学生养成证据意识,掌握历史学习方法,提高历史学习兴趣,提升历史思维品质的一种方式。本课题从立足课程文本,了解史料;围绕重点难点,理解史料;培养历史思维品质,见解史料三个方面研究,引导学生了解史料及其分类,初步掌握提取历史信息的方法,以及拓展思维,探究历史,养成历史思维。

关键词:史料 提取 信息 能力培养

一、问题的提出 1.历史学是史料学

历史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对于历史的专门性研究就是历史学。客观历史无法重现,历史研究只能依据史料。所以英国学者柯林武德说:“历史学是通过对证据的解释而进行的。”傅斯年说:“史学便是史料学”。梁启超说:“史料为史之组织细胞,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之可言。”胡适说:“历史学家全靠用最勤劳的功夫去搜求材料,用最精准的功夫去研究材料,用最严谨的方法去批评审查材料。”而“中国史学之父”司马迁也是在广泛搜集史料的基础上,撰写史学巨著《史记》。所以历史学是史料学。史料是历史科学和历史学科最根本特征。

2.二期课改的要求

历史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培养学生“史由证来,论从史出” 的意识,从史料中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目前,历史教学运用史料已经成为一种“常规”,以培养求真为中心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是历史教育的基本任务。从近几年全国各地中考历史考试试卷来看,史料入题非常普遍,这是对新课程标准要求的有效检查,也给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加具体的目标。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从史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是历史学科的基本教学任务,也是提高学生了解历史、理解历史、初步形成见解的有效途径。在现实中,从史料中提取信息能力的掌握始终是学生学习历史的难点。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从史料中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进行历史学习。上海是一个有着丰富历史的城市,许多学生对文物等史料视而不见,本着历史服务人生、服务社会的原则,很有必要引导学生养成重史料重证据意识。综上所述,提出该课题。

二、相关文献简述

本研究关注的初中历史教学学生从史料中提取历史信息能力的培养,这并非一个独创的研究问题。国内外对此相关研究成果已经十分丰富。研究者特别关注到以下三方面的成果:

其一是叶小兵关于《历史教科书中对史料的运用》研究成果。该成果指出“在历史教科书的编写和教学实际中,充分发掘和运用史料的功能和作用,合理、有效地编排、运用史料,将有助于全面落实历史学科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的。”

其二是胡琮禹关于《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中史料的分类和作用》的研究成果。该成果指出“史料从内容方面分为直接史料和间接史料两类。从表现形式分为文字、实物、口碑三大类。文字史料是最根本的史料,实物史料可以补充和印证文字史料,口碑史料则能丰富和弥补史料在某些方面的缺陷。” 其三是朱文琪关于《史料教学的实践与价值——以<开辟新航路>为例》指出“教师在教学中了引用了大量的史料,但脱离学生的生活,使学生很难产生情感共鸣。因此采用史料教学法时引用的史料要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这样才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三、研究设计 1.研究目标

(1)通过课题研究,让学生明确史料的分类,养成良好的运用史料的习惯,形成基本史料观。

(2)通过课题研究,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基本的利用史料的原则,学会删选与辨析史料,掌握初步的提取历史信息的方法。

(3)通过课题研究,让学生能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搜集上海乡土史料,探究历史,学以致用,服务现实。

2.研究内容

(1)调查研究学生目前对史料学习的现状,分析影响学生从史料中提取信息能力提高的因素。

(2)培养学生从史料中提取信息能力的方法与途径的研究。(3)历史教学从史料中提取信息的拓展研究,搜集上海乡土史料。

3.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参考。

(2)调查法:通过访谈、调查法,分析学生从史料中提取信息能力的现状及困难的原因。(3)行动研究法:边研究边实践,促进学生从史料中提取信息能力的提高。

(4)经验总结法:归纳、检测、论证,形成课题研究报告。

4.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XX学校2010级7(1)班共22名学生,其中男生12名,女生10名。2009级8(2)班共21名学生,其中男生15名,女生6名。研究对象属于不同年级的两个平行班。这两个班级都是研究者任教的班级,便于研究的实施、观察和记录,为研究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5.研究过程

(1)准备阶段(2011.10——2011.11):完成方案设计和文献分析。(2)实施阶段(2011.12——2012.4):实践从史料中提取信息的设计,观察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3)总结阶段(2012.5——2012.9)撰写研究报告。

四、研究实施

从史料中提取历史信息是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实现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形式和方式,是为实现教学目标而服务的。因此,教师必须紧紧围绕三维目标,有目的地选择史料,引导学生提取信息,培养学生养成证据意识,掌握历史学习方法,提高历史学习兴趣,提升历史思维。本课题从如下三个方面进行实践。

1.立足课程文本,了解史料(1)了解历史、历史学、历史学科

二期课改新教材一改老教材黑白配的单调版本,色彩绚丽,图文并茂,清新活泼。虽然面貌全新,但要体现历史的韵味,探究历史的本源,还必须深入到基本的史料。对于刚刚接触历史的初中学生而言,首先必须清楚历史是什么?学生认为历史就是过去的事情。过去的事情浩如烟海,一一记载谈何容易。教师告诉学生历史不仅指过去的事实本身,更是指人们对过去事实的有意识、有选择的记录。而对于历史的专门性研究,就是历史学,简称为史学,也可称之为历史科学,它不仅包括历史本身,还应该包括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研究和总结历史发展的规律,以及总结研究历史的方法和理论。历史学是一门科学。中学历史课程是帮助学生认识人类文明发展历程,培育人文素养,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历史事实是客观的,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他是如何“究天人之际”?换句话说,他如何知道过去?带着这一问题,教师引领学生走进历史的殿堂。

(2)了解史料及其分类

通过学习“中华文明的发轫”,学生知道我们的祖先是猿人,我们是龙的传人,我们最早的国家是夏朝,甲骨文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文字。这都是历史学家研究历史得出的结论:是什么。教师问学生:历史学家凭借什么得出这些结论呢?学生回答说:根据原始人类遗址、传说、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址和殷墟甲骨文遗址。教师告诉学生:这些都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痕迹,就是史料,它是构成历史的基本材料,是历史学的载体。如何将这些史料进行分类呢?(见右图)看完这张图,学生对史料有了一个基本概念。

随着历史学习的深入,学生对史料的认识不断拓展。知道图画、文字、音像、神话、民间故事、新闻、文学艺术、史家的论述等等,均是史料。知道一手史料、二手史料等。在占有史料的基础上,如何知道呢?

2.围绕重点难点,理解史料

有效的教学,必须为学生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提供路径、方法和思维的准备。围绕重点和难点,选择史料,提取信息,事半功倍。

如在上《商周文化的瑰宝》一课时,确定本课重点为甲骨文和青铜器的价值。难点为用实物史料证史,认识文物的多重价值。下面是其中一个片段:

„„

师:甲骨文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文字。证据何在?

生:清朝末年,国子监祭酒王懿荣发现一味名为“龙骨”的中药上有刻纹,判断这是一种失传的古文字。而这一“龙骨”产于河南安阳。

师:王懿荣用24两银子买下了12片甲骨文,仅凭这12片甲骨文能否说明甲骨文就是我国最早的文字呢?(学生一时茫然)

出示材料:图片(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堆积层)和史料(1903年刘鹗拓印《铁云藏龟》,含1000余片甲骨;1908年罗振玉《殷墟书契前编》,含2000多片甲骨)。

师:这些材料说明什么?

生:说明河南安阳出土的甲骨文多,已经成为常用文字,便于研究。师:历史学家研究的结果如何呢?

生: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从甲骨文的文字结构看,甲骨文已具备了“六书“中的象形、会意、指事、形声等造字方法。

师:这又怎能说明甲骨文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文字呢?(学生若有所思)

出示图片: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的灰陶尊。并告诉学生,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学术界大多数学者探讨汉字的起源,都以甲骨文为基础向前推。殷墟甲骨文是商王朝后半期实用的汉字,商王朝的前半期和夏王朝应该是有文字的时代。在夏代的文字未发现之前,汉字的源头只能从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出土的器物上去探求线索。目前所发现的最早的刻划符号出现在距今六七千年的陶器上。如半坡遗址出土的陶钵口沿上,已有27种刻划符号。灰陶尊发现于距今4500年的大汶口文化遗址,从形体结构分析,已与商周时期的甲骨文、金文的“旦”字十分相似。所以目前甲骨文是我国已发现的最早的文字。

师:为什么史学家断定甲骨文是商朝的文字呢?

生:因为甲骨文的主要发现地河南安阳小屯村原本是商朝的都城。师:文物也会人为迁移,仅凭这一个证据能否说明甲骨文就是商朝的文字呢?(学生感觉困难)

出示史料:王国维首先把甲骨文研究用于研究商朝历史,用甲骨文证实了司马迁《史记·殷本纪》中所列的商王世系的可靠性,并纠正了其中的某些错误。

师:这就是王国维提出的“二重证据法”,“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相释证”。所以断定甲骨文是商朝的文字。在上面分析基础上,请同学们结合书中“记载日食的卜骨”和“祭祀狩猎卜骨”,说一说堪称商周文化瑰宝的甲骨文,其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

生1:商代的甲骨文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文字,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它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阶段的重要标志之一。

生2:这些甲骨文很美,有研究价值。

师:单从文字上看,有文字研究价值。从历史角度看呢?

生:它是实物史料,是最有价值的史料,可以用它来证文献史料。它记载商朝占卜的内容,便于后人了解商朝的历史。

师:也就是说具有史料价值。„„

窥斑见豹,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史料运用应有如下思考:

(1)发现史料

新教材图文并茂,结论与史料并存,何为结论?何为史料?是需要学生认真阅读,作出判断的。在上述案例中,甲骨文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文字。这是史学家研究后得出的结论。证据何在?学生开始寻找史料。哪些是实物史料哪些是文献史料?是一手史料还是二手史料?文献史料体现了作者怎样的观点、立场等,能否用来作为证据?经过这一系列思考后,学生找到的史料可能并不能说明问题,这就需要老师的引导。老师要有前瞻性,准备好史料,随时提供给学生;同时本着学生最近发展区,跳一跳就能够摘到果子。

(2)提取信息 现在流行的一句话是用语文的思维答历史试卷,我认为这并不矛盾,文史不分家。只是在答题时要体现历史的特性——求真。如何让学生掌握这种学习方法呢?首先分清史料种类,是实物史料、文献史料、图表史料还是动态图像史料。其次掌握获取历史信息的基本途径。第一,文献阅读抓关键字词句。第二,历史与对历史的认识都不是孤立的,学会联系。第三,解释推导的过程比结论更为重要,学会逻辑。第四,历史是基于史料、基于视角的解释。不同的史料与视角,结论不同,学会判断。第五,要学会归纳、概括与总结。最后整理历史信息。

在上述案例中,1000余甲骨、2000多片甲骨和堆积层,这些是关键字眼,学生抓住了,很快得出多、常用文字、便于研究等信息,也体现了联系的方法与图文互证。为什么甲骨文就是商朝的文字呢?这一推理过程让学生明白了孤证不立,也让学生尝试了二重证据法。正如杜维运先生在《史学方法论》中所言:“任何一种史料,都不是完全可信,里面可能有错误,可能有虚伪,可能有私人的爱憎,可能有地方及民族的成见,不经精密的考证,即笃信不移,后患实无尽无穷。”文献记载得到实物的印证,则亲切可信。金石文字,有助于考史。在这一过程与方法中,水道渠成,甲骨文的文字价值与史料价值凸显。

3.培养历史思维品质,见解史料

何谓思维品质?按照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的观点,“思维在发生和发展中表现出来的个性差异就是思维品质。”具体表现为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创造性、批判性、敏捷性等,对历史知识的迁移能力及应用能力。对思维品质的培养是历史思维能力培养的核心。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方法很多,本研究采取了在基础型课程教学中渗透乡土史教学,培养学生历史思维品质。

如上《两次鸦片战争》时,林则徐虎门销烟,向世人诉说了毒品的危害,其“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壮志豪情,为当时和后世无数仁人志士所默诵效法。然当时的普罗大众面对铺天盖地的烟土,他们有着怎样的生命价值观呢?为了缩短历史与现实的差距,让学生了解当时的真实情况,教师布置任务:学生分组寻找乡土历史,开展“我来说说上海的烟土”活动。下面是活动片段:

„„

师:1939年6月3号到23号,林则徐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2376254斤鸦片,这个“清朝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给英、美鸦片贩子以重击,表现了中华民族禁止毒品的坚定决心。上海在当时烟毒情况如何呢?

生:我们来看一组材料(ppt展示):

材料一: 1843年上海开埠后,鸦片走私迅速发展。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四月到九月二十六日,到达吴淞的走私鸦片有8000箱(每箱鸦片重100斤或120斤)。到咸丰七年(1857年)输入上海的鸦片达22981箱,价值1340万银元。(《上海通志·第四十六卷特记》)

材料二:清道光二十七年估计为16500箱,占全国进口量49.6%。咸丰四年六月至五年五月,上海进口的鸦片货值911万两,远大于一般商品进口值351万两。19世纪70年代,上海鸦片进口量占全国71%,光绪二十年(1894年)占57%。(《上海通志·第四十六卷特记》)

师:从上述二则材料中同学们看到了怎样的一幅社会现状? 生1:1839年6月林则徐虎门销烟,并没有杜绝鸦片在中国的泛滥。生2:从1843年道光二十三年到1894年光绪二十年这52年间,上海鸦片走私猖獗。

师:同学们说得好。从1843年到1894年,在这半个世纪里,上海不仅成为鸦片走私据点,而且成为世界最大的鸦片进口口岸、鸦片转口口岸和鸦片消费口岸。为什么上海会成为烟毒之最呢?

生:我们来看一组材料(ppt展示):

材料一:同治四年(1865年),法租界财政预算总收入10.3万两,其中4.8万两为烟馆及娼赌的营业执照收入。九年,公共租界征烟馆税10496元,光绪七年征烟馆和土行税21593万两,三十二年增至7万多两。(《上海通志·第四十六卷特记》)

材料二:烟馆,专供吸食鸦片的场所。道光十一年上海县城内有1700余家。(《上海通志·第四十六卷特记》)

师:透过材料一、二,同学们看到了鸦片哪些危害?

生1:鸦片给租界带来巨额收入。租界不顾中国人的死活,只顾自己赚钱,没有人道主义。

生2:鸦片给中国人的身心都带来了摧残。

师:请同学们根据材料二中的图片,想象这是怎样的一幅画面? 生1:一群人在烟馆里抽大烟,他们神情麻木,呆滞„„ 生2:我想到了林则徐的话:如果听任鸦片泛滥,中国再也没有健康的人去当兵御敌,国家也没有发兵饷的银子。

师:英国用鸦片这种特殊的商品敲开了中国的大门,在厚利的驱使下,租界和国内商人趋之若鹜。面对清政府的软弱无力,古老的国度在烟毒里越陷越深。“上海烟馆甲天下”,烟馆成为上海的一景,烟毒吞噬者人们的肉体与灵魂,无法自拔。

生:我觉得面对生存的社会环境,人的力量是多么渺小,有时难免随波逐流。

师:这位同学有思考,好!面对烟毒,难道我们就真的束手无策吗? 生:我们来看一组材料(ppt展示):

材料一: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4月,租界当局禁闭杨树浦烟馆12家。民国时期也提出禁毒,但禁而不止。解放后,人民政府严禁烟毒,制、贩、运毒转入隐蔽,至1951年底查获贩毒吸毒案123件,缴获鸦片、白粉66两(折合2062.5克)。《杨浦区志·第二十九编政法》

材料二:解放前,本县烟毒较为严重。据民国35年(1946年)县警察局统计,全县登记入册的吸毒者有562人,尚不包括军政警界、地方名流等在内。奉城西街大地主董鸿绶吸服鸦片、海洛因,注射吗啡针,结果倾家荡产,死无葬身之地。沦陷时期,日军常利用吸毒者从事汉奸活动。1949年底,县公安局对贩毒户进行打击。1952年8月29日,县成立禁毒办公室。30日夜,在南桥镇查获烟毒人犯120名,收缴烟液、烟渣、烟枪、烟灯、吗啡针等物品。此年冬,又对残余的地下贩毒犯进行打击。至此,彻底根绝了祸害本县100多年的烟毒弊端。《奉贤县志 ·卷七公安司法志》 师:从杨浦和奉贤区志中,同学们看到了什么?

生1:看到新中国成立后,禁毒工作彻底。人类在不断前行的过程中,没有平坦的大道。时至今日毒品仍是世界三大公害之一。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

生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已于2007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于2008年6月1日起实行。法律规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1、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一千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五十克以上或者其它毒品数量大的;

2、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集团的首要分子;

3、武装掩护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

4、参与有组织的国际贩毒活动的。

生3:严格遵守法律,做一名知法守法护法的好公民。„„

在上述案例中,学生通过自己搜集乡土历史,和教师一起设计拓展活动,调动了学生对于历史的兴趣,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情感。

在以往的《两次鸦片战争》教学中,“林则徐虎门销烟”给学生一个错觉,似乎只有广州一地鸦片猖獗,对于当时真实的社会情况缺乏了解。通过此次拓展活动,学生为之一振,特别是道光十一年上海县城内有烟馆1700余家之多和鸦片吸食者麻木的神情,和今日追求卓越的上海相比,感情落差太大。在真实的史实面前,学生感到面对生活的社会环境,个人的力量渺小,可能会随波逐流。思想的波折出现,而杨浦、奉贤两县区志让学生感到了新中国的伟大,一直无法禁止的烟毒得到解决。法律制度的健全,更是让学生感到要做一名知法守法护法的好公民。

以往在上这一课时,学生的反映平淡。觉得鸦片离自己很遥远,当学生自己搜集到这些铁证如山的史实时,似往事历历在目,恨曾经的堕落、愚昧。

在基础型课程教学中渗透乡土历史,不仅激活了乡土资源,而且拉进了历史和现实的距离,提高了教育教学实效。这样的课堂教学活动有效培养了学生历史思维的深刻性。

五、研究成效

1.学生史料题答题水平提高

一年的研究时间,研究者对两组研究对象的史料题答题水平进行了记录:

2011年12月测试2010级7(1)班,史料题得分率68%,年级排名第三;2012年4月测试,史料题得分率77%,年级排名第一。

2011年12月测试2009级8(2)班,史料题得分率72%,年级排名第二;2012年4月测试,史料题得分率81%,年级排名第一。

2.学生能区分史料的种类

对于刚接触历史学科的学生而言,了解史料是学史初步。只有在了解史料属性的基础上,才能鉴别史料,判断真伪。在对学生学习成效进行检验时,我采用了2005年上海市初中学生学业考试开卷中的一道试题: 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近年来,争议颇多。某课题小组搜集到如下材料:(共10 分)

① 长篇历史小说《 李鸿章》 ④ 电视剧《 北洋水师》 有关李鸿章的片段

② 一些关于李鸿章的史学论著 ⑤ “文革”中出版的《 李鸿章反动言论》

③ 网站上评价李鸿章的论文 ⑥ 部分李鸿章奏折、书信的影印件 .为上述材料分类并说明你的分类标准。(5 分)(1)分类标准:

(2)分类结果(用序号表示): 2 .上述材料中史料价值最高的是(填序号),理由是。(3 分)3 .同学们在所找到的近几年的史学论著中发现,不同学者对李鸿章的评价不完全相同,请你说说其中的原因。(2 分)

教研室提供的答案是开放式的,分类标准很多,如按“历史材料”与“历史题材的文学艺术作品”分;按“材料的种类或载体”分(文字/音像/实物);按“材料的可信程度”分;按“材料的单一性和博杂性”分。

经过对学生答题试卷统计分析,学生基本按“材料的种类或载体”分(文字/音像/实物),数字显示90%的学生能分清史料的类别。史料价值最高的是“⑥ 部分李鸿章奏折、书信的影印件”。因为⑥ 的内容是最原始的材料,95%的学生答对。

3.学生初步掌握从史料中提取历史信息的方法 从史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实践过程。在史料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从阅读入手,采用联系、比较、解释、逻辑、判断、归纳、总结等方法解读史料。应该说学生有了解题路径,笔直走最快,弯弯曲曲走,时间缓慢,最后也能到达终点,中间需要老师反复训练。

还是以2005年上海市初中学生学业考试开卷中李鸿章这道试题来说,通过近一年的实践,学生关于史料的分类,实物史料、文献史料的价值有了较清晰的认识,实物史料虽然是凝固的历史,但是最有价值的,可以用它来证其它史料。而对于“同学们在所找到的近几年的史学论著中发现,不同学者对李鸿章的评价不完全相同,请你说说其中的原因”这一问,学生回答如何呢?

教研室给的答案也是开放式的:言之成理即可,如答“掌握材料不同”、“所处立场不同”、“研究方法不同”等。

数字统计显示,学生答题效果不理想,2010级7(1)学生得分率61%,2009级8(2)学生得分率70%。

这一题考查这样一个观点:历史是基于史料、基于视角的解释。不同的史料与视角,结论不同,要学会判断。这既是史学方法,也是在运用史料时的思维方法,还是答题路径。这是人一生受用的思维与方法。

4.学生对历史课兴趣有所增强

历史课大多数学生爱听故事,这是一个好习惯,如何从故事中找到做人的准则,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历史学科的三维目标,则是需要老师下一番功夫的。本课题在实践中拓展乡土历史,调动了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主动寻找史料,在史料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效培养了学生历史思维品质。

如在上第8课《北洋军阀》时,打开教材,“上海闸北公园里的宋教仁雕像”赫然印入学生的眼脸,“同学们从图中发现了什么?”“思索的革命者”,“沉着、坚毅”,“在闸北公园”。“闸北公园近在眼前,有几位同学瞻仰过这位伟人呢?”教室静悄悄的。“同学们想不想去闸北公园看看这位伟人,详细了解他的事迹呢?”学生高兴地接受了一道乡土历史拓展题。

一次、两次„„乡土历史调查,学生兴趣越来越浓,想法也越来越多„„

5.教师对史料的选择、把握与运用的水平提高了

一年的研究,使教师对史料教学的重要性有了深刻的理解,从史料的选择到课堂教学的运用,都要重视史料的有效性、针对性。而学生的反应反过来又促进教师不断改进,增长了史料教学的能力。积极搜集、积累各种史料,建立自己的史料库,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研究,不断发掘,让史料教学真正成为常态教学。

六、主要结论

1.用足用好课程文本,便于学生了解史料

南宋郑樵在其《通志略·图谱略》中就提到“古之学者为学之要,置图于左,置书于右;索象于图,索理于书”。而今的历史教材图文并茂,给师生学习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真正弄懂弄通教材中史料,足以让学生了解史料。2.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应适当补充史料

历史浩如烟海,教材篇幅有限,有时为了上精彩一课,讲透彻,明事理,不得不补充史料。如在上《美国南北战争》这一课时,为了突出林肯个人在战争中的作用,一组“林肯的声音”让林肯活灵活现,有血有肉,他维护了美国的统一,解放了黑人奴隶,他也因此成为“美国人心目中最伟大的总统”。这一案例让学生明白,历史人物的典型话语,是破解历史事件的“钥匙”,学生在轻松愉快中习得对史料的理解。

3.巧用乡土历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

教材是教学的蓝本,但不应拘泥于教材,应该超越教材,尽可能理解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再现客观世界的本身。巧用乡土历史,可以让学生不仅知道是什么、为什么,而且知道还有什么。一步一步深入探究,达成思维的深刻性、广阔性、批判性等一些列思维品质。

七、进一步思考

课题进入结题阶段,研究者对课题进程、成果及后续计划进行反思,产生以下认识:

1.研究成效判断的依据科学性不够,影响了判断信度

本次课题研究时间较短,研究对象的样本少,使得数据收集少,准确率不高。尽管研究者根据两次测试情况,给出了学生史料答题水平提高,初步掌握从史料中提取信息的方法。但随着史料学习的深入,难度的加大,中间会有变化,忽视了对这一变量的记录,必然影响可信度。这些问题都需要在后续研究中得到弥补。

2.史料教学应循序渐进地推进,切忌盲目急躁 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上海市中学历史课程标准》中的要求,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周密的常态史料教学计划,一步一个脚印,夯实基础。在选择史料时,一要可信,二要有效,三要适合学生。在引导学生提取信息时,不可操之过急,应潜移默化,水到渠成。

综上,课题研究虽然告一段落,但学生从史料中提取信息培养的实践研究才刚刚起步。史料教学在促进学生历史思维的发展、历史观的形成与历史方法的掌握中起着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历史教师的一项基本功。本课题将在后续的实践中,扬长避短,增强研究的科学性、发展性与实效性。

主要参考文献:

运用史料教学,提升高考应试能力 篇3

一、合理选用史料

1 充分合理地使用教材上的史料。

新编历史教材很重视史料,且多表现为直接史料,而间接史料也多经过史学家考证,可信度较高。史料的种类涉及文字史料、图片史料、图标史料等,非常丰富。这些史料基本上围绕教材的重难点选取,和正文内容相互补充,具有情景性、典型性、深刻性和启发性。在教学中应重视运用,指导学生认真阅读和理解这些材料,必然能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助于学生形成“证据”与“史实”之间的逻辑意识,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强化了历史知识的真实感。

2 慎重补充史料。

在高三历史复习中,教师不应该无限制地使用史料,这样会无形中加重学生的阅读负担,影响正常的教学进度。面对大量的史料,教师应注意合理取舍,选择那些最具情景性、典型性、深刻性和启发性的材料作为问题素材,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创新实践能力的训练。

二、设置问题

问题设置的好坏直接影响史料教学的过程和效果,因此,设置问题是史料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

1 问题的设置应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

设置问题是为了教会学生“是什么”即落实三维目标,实现有效教学,所以问题的设计要以教材内容为基础,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同时,更为重要的是,问题设置的最终目的是教会学生怎样学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因此设置问题又要高于教材,要先易后难,要有铺垫,环环相扣、步步深入、层层提高,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2 问题设置要有层次性

这一点是指在设计问题时。应难易得当,有清晰的层次。课堂提问必须面向全体、照顾大多数,比较容易的问题给后进生答,难度大的问题给优秀生回答,尽量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得到锻炼。题目要大小适中、深浅适度,理论性不要太强,要史论结合、有论有据。所给的材料中要有一定的提示性语句,能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观点并能充分论证。

三、史料题的回答

在回答史料问题时,不掌握一套实际有效的解题方法和技巧,不熟练解题的步骤,会造成得分不高的现象。在教学中,我们要加强以下方面的指导。

1 加强审题训练。

审题本身是一种信息提取的过程。在审题中,要审清各类相关要素,审关键词,审提示语,对问题进行再细化(将每个问题细化成几小问,每一问细化成几个环节),用不同的符号画出来,知道问什么,做到心里有数。

2 把握读题步骤。

(1)材料阅读中,有引文的先读引文。每一则引文都是对材料的高度概括,能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切不可忽视。(2)先读设问,再读材料。先读设问,给材料内容定位,明确问题方向,带着问题阅读材料,避免漏读、错读关键信息或答非所问。(3)从材料内容本身提取有效信息。在阅读每段材料时,要注意抓住关键词语——它们是信息的集中表现,是解题时所要用的重点。另外,还要特别注意标点符号的提示作用。(4)把握材料出处。材料出处一般缀于材料末尾处,包含作者、时间、材料的中心信息,甚至就是答题点,一定不要错过。

3 按照提示答题。

史料分析能力 篇4

什么是史料?史料主要是指间接或直接在历史史实发生时所产生的, 可以直接作为研究历史根据的资料。常用的史料种类丰富, 基于史料的保存状况, 可分为原始史料 (也称第一手史料) 与二手史料。根据史料的存在形式, 一般可分为实物史料 (也称史迹遗存) 和文献史料两大类。中学历史教学中常用的史料, 一般有以下几种: (1) 文字史料, 如史书、档案文书、思想或学术著作、文学作品、日常生活中的文字遗留、书报杂志、口述文书等。 (2) 图片史料, 如绘画、壁画、地图、图表、刺绣图案等。

过去,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 人们更注重传授现成的历史知识和已有的历史观点、结论。不太注重向学生展现第一手史料, 让学生失去了从阅读中获取信息和培养自主思维能力的机会。因此, 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中, 强调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同时, 重视引导学生查找和阅读相关的历史资料和信息, 通过对史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 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思维能力。通过师生对史料共同的解读, 完成对基本史实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由肤浅到深刻的认识。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可以看到, 越来越多的试题倾向于运用史料来呈现问题。从选择题到论述题, 不管难易程度如何, 都运用了大量的史料, 如历史评论、学者观点、生活场景、历史图片、图表资料、文献资料摘录等等。可以说, 培养好学生阅读史料的能力, 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为检验历史学科教学成败的一个重要标准。那么,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才能提高学生阅读和分析史料的能力呢?不同类型的史料有不同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本文就学生常见的几种史料进行以下探讨。

一文字类史料

阅读文字类史料, 首先要把握历史知识结构最基本的特征。即:把握历史知识的“五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意义) 、“三部曲” (原因、经过、结果) 、“多方面” (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民族问题、对外关系) 等。在阅读活动中, 可根据以上基本点, 对材料进行归纳、概括、分析, 从中取得规律性和本质性的认识, 提取有效信息, 奠定理解和运用史料的基础。

例如:阅读下列一段出自《汉书·董仲舒传》的材料: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说:“今师异道, 人异论, 百家殊方, 指意不同, 是以上亡 (无) 以持一统。法制数变, 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 皆绝其道, 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 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 民知所从矣。”学生阅读后可以得出以下基本点:时间:汉武帝时, 地点:思想领域, 人物:董仲舒, 事件:建议“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有了这些基本点, 联系当时的时代特征, 还可以得出事件的原因:政治上, 国家由分裂到统一, 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与加强。与之相适应, 思想上由百家争鸣到思想统一。得出事件的影响:进一步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总之, 找出材料的关键点, 与原有的、准确的相关知识体系相联系后, 就能对材料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分析。

“不动笔墨不读书。”阅读文字类史料, 还要引导学生养成阅读时动手的习惯。教师应指导学生阅读与动笔相结合, 边阅读边勾画知识点, 找出材料中的关键词, 划分材料的层次, 寻找出材料的核心内容, 并学会能够在阅读中注释出与材料相关的史实、情境。通过动笔、注释, 避免在阅读中遗漏信息, 出现判断的失误和偏差。

对阅读理解难度较大、学生一时难以把握的材料内容, 为降低难度, 便于学生自主掌握, 教师可就材料内容指导学生设计读书提纲, 理出主要知识点, 为学生阅读指出思路,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 边阅读边回答问题并提出新问题。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阅读的过程中, 越能提出疑问就越能接近材料的本质核心, 帮助学生解决了问题, 也就帮助学生理解了材料。

二图片类史料

在高中历史学习中, 最常遇到的图片类史料有:图像类史料、图表类史料和地图类史料。

1. 图像类史料

对于图像类史料, 信息的获取需要有较好的观察力和理解力。首先要关注图片中所带的文字信息, 这些文字通常能够给予背景提示。然后再联系图片所反映的现象来进行分析, 就比较容易得出正确的结论。如以下是1929~1933年经济危机相关的一组图片:

学生通过观察注意到以下信息:图1倾倒的液体是牛奶, 图2是当时领救济民众的情况, 图3是德国的纳粹游行的情况, 图4中的主要人物是罗斯福。将这些信息放到其特定的历史环境中, 指导学生得出以下结论:图1中被倾倒的牛奶和生活在贫困中的普通民众相联系, 可以体现出危机中生产的相对过剩的问题, 揭示大危机的根源。图2中排队领取救济的民众, 与标榜美国是世界最高生活水平的广告牌构成了一个强烈的对比, 可以反映大危机背景下美国社会的窘境和“美国梦”的破碎。图3中法西斯的大游行, 反映了危机背景下法西斯主义的盛行, 体现了危机对一些国家造成的恶劣社会影响, 也预示着“二战”预备阶段的开始。图4中身体残疾的美国总统罗斯福, 乐观坚强的形象则为其随后开展的改革做了最好的诠释。

2. 表格类史料

遇到表格类史料, 要做好以下两点: (1) 审表, 审注释, 审设问。 (2) 比较, 对图片中的内容进行横向或纵向的比较。从表格中总结出数据的基本趋势, 如递增、递减或曲线发展, 并运用所学知识将关键点所反映的历史时期、阶段特征、中重大事件等与变化发展趋势相印证, 得出正确结论。如下表是1936~1947年中国进口贸易价值中各国或地区所占比重变化表 (各期各国或地区总计为100) 。

注:1936年的中国台湾出入口贸易包括在日本之内, 1947年的日本对华贸易不包括中国台湾。

根据上表可以看出, 数字变化最大的是日本、美国、英国和德国。联系1936年与1947年, 期间经历了抗日战争, 日本在战后对中国的经济影响急剧降低, 而美国则在战后大大加强了对中国的控制, 英国战后初期经济衰退, 德国作为战败国被分区占领。通过以上信息的分析, 可以对上表数据的变化做出正确解读。

曲线图也是如此, 如由图5所示的曲线判断其反映了罗斯福新政前后哪一方面的变化。

给出的答案有:农产品价格、社会失业率、银行倒闭数量和公共工程投资额四方面。从曲线的变化可以看出:1929~1933年大起大落, 1933年以后急剧下降, 并一直保持低位发展。在罗斯福新政中, 农业方面政府采取削减耕地、屠宰牲口等措施力保农产品价格不下降, 因此可以排除农产品价格。政府通过大力兴办公共工程等措施以减少失业率, 因此, 社会失业率和公共工程投资率都应该是上升而不是下降, 所以可以判断出这一曲线反映的是1929~1941年银行倒闭数量的变化。

3. 地图类史料

地图类史料又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以图补文型, 以文字材料为主题情境, 以地图作为补充; (2) 以文补图型, 以地图为主题情境, 另以文字来补充地图内容不能反映的信息; (3) 图文互补型, 文字和地图材料都是进行分析和判断的依据, 并可以相互佐证。无论哪一种类型的地图类史料, 关键都要抓住地图的两个主要素, 即:图、文字, 其中一项必为解题的突破点。

重视地图的图例 (如图6) 。从地图的文字中可以看到“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从图例中可以看到深色区域为三国同盟, 浅色区域为三国协约, 以及1913年国界。从以上信息可以推断这是一战前的欧洲地图, 图中反映的主题是:20世纪初欧洲大陆的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

总之, 要培养好高中学生阅读和分析史料的能力, 需要教师对史料有较好的选择和把握。在进行史料教学时要选择那些难度较小, 或者由易到难逐层递进式的史料。史料与学生原有知识要有一定的联系, 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要能看懂史料。除文字史料外, 结合实际选择更多的图片类、实物类、影像类等史料, 在保证一定趣味性的前提下, 全面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选择有针对性的史料也是提高学生能力的有效方法, 比如, 在实际教学中, 学生一般掌握不好古文史料、外文史料、图标型史料, 所以可以针对这些内容进行选择和阅读。

要提高学生对史料信息的提取效率, 还要在教学和练习中保证一定的强度。比如, 设定阅读或观察的时间和数量、提出明确的信息数量 (得到了哪些信息并逐一罗列, 强调学生养成动手的习惯) 、评定信息获取的质量 (信息的深度) 等, 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 培养获取信息的能力。

反思与回顾是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 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 不可能一蹴而就, 要注意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反思与回顾, 总结信息获取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找到自己行为习惯的优点与弱点, 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 以便能够更有效地提高学生阅读和分析史料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荣孟源.史料和历史科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7

[2][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杜殿坤译) [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4

史料分析能力 篇5

[关键词]高中历史 史料实证 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33.5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310090

高中历史教师要着眼于学生的能力培养工作,特别是要重视培养学生问题的分析研究能力,让学生从单纯记忆历史知识向能够开展简单的历史研究发展,其中史料实证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本文主要针对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实证能力的重要性及方法策略进行分析。

一、强化学生史料实证能力培养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被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对于历史学科而言,史料实证能力作为素质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对学生历史核心能力的发展起到重要的影响。近年来某地对全市68所高中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31.5%的高中生在历史学习中,史料运用及历史证据意识不强,对史学探讨的态度以及投入的程度参差不齐,这就影响了学生史料实证能力及辩证分析能力的提高。从对学生历史学习的实际状况分析可以看出,强化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史料实证能力培养非常必要。

二、高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史料实证能力的方法策略

高中歷史教师既是教学工作的组织者,也承担着教学研究和改革创新的责任。教师首先要重视史证教育,引导和启发学生运用史料来论证一些难点问题,分析历史事件或者历史人物,提高学生历史分析研究能力,培养他们缜密的思维。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自主搜集历史资料的能力,这也是学生史料实证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所要学习研究的内容,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自主搜集资料,也可以分小组合作搜集资料。历史学习资料可以是纸书也可以是网络资料,还可以让学生拍摄一些图片、视频等。例如在教学《“一国两制”和祖国的统一大业》一课前,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阅读书籍、上网搜索 “一国两制”提出的历史背景,在港澳地区率先实践的重大意义,对未来两岸问题的解决会产生的影响等,使学生既系统地了解“一国两制”的重要性、科学性及现实意义,同时对这一政治制度的前景进行展望与分析。在引导学生进行史料搜集整理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进行分类整理以及提炼出相应的重要知识点,实现学生资料搜集能力和分析研究能力的同步提升。

其次,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史料分析理解的过程中进行真伪辨别能力的训练,这也是史料实证能力训练的核心工作。在历史长河中,史料不胜枚举,学生在对史料进行分析研究的过程中,要能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针对某一个历史观点进行材料的真伪辨别,通过直接的或间接的材料研究对比、深入分析,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去看待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形成正确的观点,这对提高学生的历史理解能力、分析研究能力、辨别甄别能力意义重大。例如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一课的教学中,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够客观公正看待历史的发展,可以引导学生从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以及当前存在的一些亟待解决问题两个方面着手,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研究能力。让学生看到我们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成就,看到我们的社会主流是好的、积极向上的。同时对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环境保护问题、食品安全问题、廉政建设问题,学会从大量的史料中进行研究和提炼,以史为鉴,形成全面客观的认识,提高客观判断分析能力。

另外,培养学生史料实证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引导学生能够规范地运用历史逻辑和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历史观点,理性进行分析和表达。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形成的这种能力素养,不仅对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具有触类旁通的作用,同时对学生未来的人生发展也有积极的意义。这方面的训练既可以通过历史课堂的交流辩论等方式来实现,也可以通过组织一些小故事研讨等方式进行,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兴趣盎然地开展学习研究活动,从而逐步培养他们分析和表达的能力。

三、几点思考

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史料实证能力,顺应了素质教育的要求,体现了对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目标。为了全面完成这一教学任务,教师要注意三个方面:一是要注重收放结合。既要对学生在史料搜集以及整理分析过程进行帮助,同时更要注重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研究。二是要注重掌控大局。无论是学生搜集史料还是进行分析研究活动,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哪些环节需要教师启发引导,哪些环节可以留给学生自主研究,都需要教师熟练把握,教师在教学之前要做足功课,确保教学工作有序推进。三是要注重拓展思路。史料搜集的路径要拓展,特别是要发挥网络的作用。同时对史料分析研究的角度也要拓展,要能够善于从不同角度对历史进行解读,致力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 参 考 文 献 ]

[1]汤金波.中学历史教学中证据意识的培养[D].扬州:扬州大学,2014.

[2]洪广信.高中历史证据意识教学实践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3.

加强习题反思,提升史料处理能力 篇6

关键词:历史课程,习题反思,史料处理能力

材料处理能力是最具有史学特点的一种能力, 研究历史不会发现、利用、整理、研究史料, 就会毫无建树。面对信息化社会“知识爆炸”的现状, 史料处理能力的培养可对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和探索的精神, 提升迅速获取、处理信息的能力, 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在题海战术大行其道的今天, 学习资料充斥学生的书包, 加强习题反思不仅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减轻学习负担, 而且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历史材料处理能力。本文试以连云港市2009年中考历史试题第36题为例, 从三个角度阐释加强习题反思, 提升历史材料处理能力的实践和总结。

为论述方便, 现将例题及参考答案摘录如下:

2009年中考历史试题第36题:…… (1) 从1840年开始, 西方列强屡屡发动侵略战争, 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请写出此前清政府此前的对外政策。 (1分)

(2) 面对中华民族的危难, 孙中山和毛泽东先后领导了中国民主革命。读材料后回答:

材料一:我们革命的目的, 是为中国谋幸福, 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 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 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 故要社会革命。———孙中山

材料二: (中国) 不是一个独立的民主的国家, 而是一个半殖民地的半封建的国家, 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 而受封建制度压迫;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 而受帝国主义压迫……在这里, 共产党的任务……不是先占城市后取农村, 而是走相反的道路。———毛泽东

(1) 材料一主张的“政治革命”表现为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2分) 写出孙中山领导民主革命取得的主要成果。 (1分)

(2) 材料二认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1分) 国民大革命失败后, 毛泽东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怎样的中国革命道路? (2分)

(3) 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试结合1949—1956年的史实, 列举新中国在政治、经济和外交上取得的重大成就。 (各举一例) (3分)

参考答案: (1) 政策:闭关锁国。 (2) (1) 辛亥革命。 (2分) 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移风易俗等。 (任意1点1分) (2) 反帝反封建或独立、民主, (1分)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或工农武装割据。 (2分)

(3) 政治上:召开第一届全民代表大会, 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确立三大政治制度, 等等。经济上:土地改革, 或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废除封建土地剥削制度;进行“三大改造”, 基本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实行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 等等, 奠定了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初步基础。外交上: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在国际社会产生深远影响;参加万隆会议, 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推动会议取得圆满成功等。 (每个方面任意1点1分, 共3分)

一、研究题目构成要素, 掌握正确审题方法提升史料获取和解读

历史题目一般由时限、题目中心词、条件限制词、每个小题的分值等要素构成, 每个要素对题目都起着重要影响。审题实际上就是确认题目构成要素, 领会题目设计意图的过程。如:“国民大革命失败后”的“后”字, “列举新中国在政治、经济和外交上取得的重大成就”中的“政治、经济和外交上”。由于阅卷的需要不存在半分的情况, 每小题的分值很明确地告诉我们答案要点的数量和答案字数的多少。

在历史材料解析题中还包含了史料中提供的信息。如:第 (2) 问中史料的开头、史料结尾、史料中的“……”两端、史料题头、史料引言、注释、出处等一般都是重点, 这些地方会提供时间、空间和人物的立场等有效信息。一段材料中如果存在“;”, 则说明材料中有并列的几层意思, 如果同时出现几段史料, 它们之间就可能存在并列、因果、解释说明等几种关系。根据这些信息回顾课本, 一方面可以诱发联想, 启发思维, 加深对材料的理解, 另一方面可以为解答问题准备所需要的课本知识。

可见, 掌握题目构成要素, 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资料和考试要求, 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 并对信息进行有效的解读, 也就把握了正确的审题方法。知道考什么, 才可能知道答什么, 怎样答。正确审题不仅是答好问答题的基础和前提, 而且是训练史料分析的过程。

二、研究参考答案与题目之间的关系, 提升史料的搜集、辨析能力

题目构成要素制约着答案内容, 其变动必然引起答案内容之变动, 通过答案的表述能不断完善我们对题目的解读和理解, 研究答案能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第1问“……请写出此前清政府的对外政策。”答案为:“闭关锁国”。由“闭关锁国”可以联想到“此后”的“被迫开放”和新中国成立后的“主动开放”。

第3问答案不仅明确地告诉我们回答问题时“政治、经济、外交”三个角度分别赋分, 而且给我们系统地整理了相关知识。通过答案和题干的对比我们还可以总结出:这一时期的“科技”“文化”等成就, 进而总结出1956—1966年、1966—1976年、改革开放新时期三个时期的政治、经济、科技、外交、文化、社会生活等领域成就。

由上述可知, 所谓“紧扣题意, 条理清楚”, 就是答案内容正确反映了题目中心词, 并准确按照回答内容词的规定和答题方式等要求来组织与表述, 并做到史实全面、史论结合、用词准确、格式得当、字迹工整。可见, 掌握答题规律与方法, 学生不仅能“举一反三”, 而且能“知其然, 知其所以然”, 不盲信不盲从。有效使用参考答案能增强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培养史料的调动和运用能力, 促使学生能客观地描述和阐述历史事物的特征, 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三、研究答案与教材的关系, 以加深对教材的理解, 提升史料的论证、探讨能力

试题是“源于教材, 高于教材”, 但答案必然依据教材, 教材是答案之本源。习题一般都在新情境中考查某个 (些) 具体历史事物, 教材结构体系是一种角度,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一种角度。党的政策与策略又是一种角度。同一问题, 多角度多层次地分析、考查, 更有利于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第2问给的参考答案中的“反帝反封建或独立、民主”在材料中没有明确的表述, 在北师大版历史教材中没有明确的表述。后半部分在教材中的表述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这一正确革命道路的开始。”答案是直接提炼材料和课本的内容成文, 通过答案我们能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 把握历史的阶段性特征和规律性认识, 更新知识结构, 潜移默化中提升史料的论证、探讨能力。

由此可见, 研究答案时, 将答案内容涉及的历史事件归位于教材, 从而深化教材、强化历史思维能力, 这是研究答案的主要目的和正确、有效使用参考答案的根本要求。

论高中学生史料辨析能力的培养 篇7

近年来随着高考改革的深入, 史料辨析在高考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越来越偏重考查学生的史料处理、历史阐释和文字表达能力。高考历史试题的导向作用与新课改的要求,给高中历史教学对学生史料辨析能力的培养提出更高要求。然而,学生面对史料解析题往往不知所措,无从下手,回答切不中要害, 失分严重, 导致产生对解析史料及史料题的畏难心理。因此,如何通过系统化的指导和训练,逐步提高学生独立辨析史料的学习能力, 使学生初步达到运用史料学习历史的目的,具有一定的历史思维能力,已成为广大历史教师必须面对并大力研究解决的现实课题。本文就高中学生史料辨析能力的培养谈谈几点认识。

一、培养学生的史料辨析能力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1.培养学生的史料辨析能力 ,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历史教学必须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现行的各版本的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引用的史料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既拓展教材的深度,又增强教材的生动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能重视运用史料,创设历史情境,培养学生辨析史料的习惯和能力则必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树立信心,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营造积极思维的学习氛围。

2.培养学生的史料辨析能力 , 有利于转变传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历史领悟和思维能力。历史学科中传统的学习方式过于强调老师讲授,学生主要采用接受性的学习方式,强调背诵与记忆,一知半解地死记结论。学习的自主性、探究性及合作性体现不够, 严重制约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新课改下的历史教学应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教师指导下培养学生获取史料、分析鉴别史料、运用史料重构历史、寻找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这必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帮助学生准确地领悟历史,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究。

3.培养学生的史料辨析能力 , 有利于学科教育由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也是历史学科落实素质教育的现实需要。面对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提出的更高要求,传统教育思想和观念正在发生重大转变,教育的目的已由过去单纯地传授知识,向培养学习者具备“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方向转变,能力教育已经成为当今素质教育的核心。与之相适应,教学实践中心要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注重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史料辨析学习能力,正是通过在教学中由强调教师“教”转向强调教学合一以实现教学中心的转变。这一转变的出发点,是基于现代历史学科教育观的要求,即最大限度地培养和提高学生能力,这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要求。

二、高中历史学科史料辨析能力培养的存在状况

学生史料辨析能力是通过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过程,使学生初步掌握一定的探究历史的学习能力。以下通过教师的“教”和学生“学”两个方面分析高中历史学科史料辨析能力培养的普遍状况。

1.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开展史料教学与史料辨析能力培养的普遍状况:以往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普遍以传统讲授为主,偏重对教材进行详细剖析,归纳出条理清楚的教材要点,使学生几乎变成接受式的记忆工具。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开展,广大历史教师对史料教学的认识有所强化, 虽然在客观上起到对学生史料辨析能力培养的促进作用, 但由于这一做法的出发点主要是为应试而为,其结果自然地落入表面化、简单化、功利化的低层次循环之中。这种忽视能力培养的应试教育做法,其结果不仅影响到学生的应试成绩, 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负面影响将是长远的,这与素质教育的宗旨背道而驰。同时在日常教学中缺少对学生史料辨析能力的系统化、专门化指导和训练,学生处理史料的能力无法提高。因此,如何开展史料教学与史料辨析能力培养是当前每一位历史老师急需探究和解决的问题。

2.高中学生史料辨析能力掌握与运用的普遍状况 : 首先在态度上,绝大多数学生对史料辨析题是重视的,但在潜意识中对解析史料的兴趣和信心不足,重视是出于对应试的无奈。因此,消除学生的畏难心理,调动其积极主动性是逐步提高学生史料辨析能力的关键。其次在方法上,绝大多数学生缺少对史料的认知和对解析史料题的基本要素的了解, 对史料题的基本解析步骤不熟悉, 尚未真正掌握辨析史料及解析史料题的基本方法。再次在能力上,绝大多数学生归纳、概括等方面的能力仍很弱,历史逻辑思维能力仍有待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差,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很弱,针对性不强;联系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弱,对于设问的知识迁移能力较差。

三、培养学生史料辨析能力的教学策略

1.精选史料 ,创设历史情境 ,消除学生对辨析史料及史料题的畏难情绪。中外历史史料浩如烟海,教师必须事先进行选择,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围绕课程标准的要求,选用那些最具典型性和启发性的史料作为素材。具体办法是,在史料选择范围上,先课本、后课外;在史料选择类型上,先单一、后复合;在解析史料上,先指导、后实践(这里的实践专指学生独立解析)。通过上述措施,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站在较高位置上审视史料、把握史料,最终正确地认识史料,融入历史情景,感悟历史的厚重感和历史时代感,“缩短”现实与历史间的距离,从而达到消除畏难情绪、增强自信的目的。

2.通过教与学的互动 ,培养学生学习史料的参与意识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是培养兴趣的一个重要手段。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直接独立解析史料,多角度、有意识、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探究史料的内涵,让学生通过自己对史料的理解, 阐明对相关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的观点,鼓励学生搜集、查找、阅读相关史料,对一些史事或热点问题进行研究、讨论,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在体味成就感的同时激发学习兴趣。

3.培养史料辨析能力应遵循一定的原则与方法。首先 ,选择史料必须符合客观的认知规律,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设计的问题应该有一定的层次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形成立体结构。其次,在教学上不必完全局限课本的史料,可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实际能力适当补充,以加深理解。再次,在运用史料进行教学时,教师必须精心设问,问题要有启发性,要有适当难度,促进知识迁移,或促使历史与现实相结合。最后,坚持“论从史出”的原则,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史料得出历史结论,使学生的认知水平进一步提高,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做到论从史出。

4.明晰史料及史料题的解析步骤与技巧 , 提高史料题解析能力。高中学生史料辨析能力的考查是由四大基本要素构成的,分别是认读史料的能力、解读史料的能力、正确迁移史料信息的能力和结合问题综合构思作答的能力。因此,一题完整考察史料辨析能力的史料题可分为四个与四大基本要素对应的解析步骤,即阅读理解、获取信息、回扣教材、构思作答。其中阅读理解和获取信息为形成认识的环节, 回扣教材和构思作答为凝练知识、提高应用能力的环节。“四步骤”是具体的、表面的,具有可操作性。提高解析史料及史料题能力的关键,主要在于实践“四步骤”的具体效果如何。因此,教师必须加强学法指导,让学生明晰史料及史料题的解析步骤与技巧,多做一些有针对性、系统化的习题训练,熟能生巧,从而提高学生对史料题的解析能力。

总之,只要采取正确的方法、科学的思维、有效的训练,挣脱传统教学模式束缚,勇于创新,那么消除学生对史料解析题的畏难心理,提高学生史料辨析能力大有希望。

摘要:近年来随着高考改革的深入,材料解析题在高考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如何消除学生对材料解析题的畏惧心理呢?本文就史料辨析能力培养作探讨。

史料分析能力 篇8

在教学实践中将史料教学与学生史学能力的培养相结合, 是笔者近几年来尤其是在《史料教学与史学能力培养问题的研究》的课题研究中着重探索与实践的。对本课题的教学实践现总结如下:

(一) 紧密围绕教学目标的落实, 以有效教学为目标精选史料。例如:认识巴黎公社的性质。教材不足:空洞、干瘪、抽象, 无法使学生明确巴黎公社的性质, 使教学目标的实现打上折扣。笔者引用了《北京日报》2011 年11 月28 日李景治的《巴黎公社委员怎样当“社会公仆”》中的材料:“用车———瓦尔兰和茹尔德都曾任公社的“财政部长”, 曾经支配过400万法郎。但他们却两袖清风, 不为金钱所动。他们的家距财政部大楼并不是很近, 但他们始终坚持步行上下班。旧官吏把乘坐豪华马车视为莫大的荣耀, 而公社委员却将豪华马车看作他们与人民群众之间的障碍。当他们乘着马车奔驰在大街小巷, 穿行于黎民百姓之间的时候, 只觉得浑身不自在, 甚至可以说是如坐针毡。这种心理的对比, 正反映了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思想观念。”“工资———公社正式通过了《废除国家机关高薪法令》。根据这个法令, 公社委员和国民自卫军总司令的年薪均为6000 法郎, 中校军官为3600 法郎, 少尉为1800 法郎。而法兰西第二帝国时期的官员年薪水平是:国会议员3 万法郎、政府部长5 万法郎、枢密院委员10 万法郎、国务参事13 万法郎。”通过史学阅读, 提供有证据力的素材, 引导学生认识巴黎公社性质, 有效实现了教学目标。

(二) 充分体现史料教学的效益。首先应充分了解学情, 充分利用学生既有的经验、能力和知识, 准确选定史料的长度、难度。其次, 促进史料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生成, 充分利用教学生成提高史料教学的效益。最后, 是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充分让学生展示、交流各自的史料研读成果。

(三) 充分发挥问题引导价值。发挥问题的引导价值, 一是拓展问题的领域。即问题既包括理解史料的元问题———调控史料研读范围的问题, 如哪些是史料的关键词句?史料涉及了哪些史实?史料的核心内容有哪些?等等。还包括从某一视角切入的常规问题———揭示学习主题、且具有层次性的常规问题。二是加强问题之间的联系使不同问题环环相扣, 并依据学生的答题状况适时调整问题的难度和指向。三是反思答题过程, 掌握答题的一般规则反思教学过程, 提升史料教学的层次能力等。

(四) 提供学术观点分歧或冲突的材料;提供与教材认识不同的材料;拓展、深化对教材的认识。例如:弱兵政策与北宋灭亡。笔者引用了汪盛铎《两京梦华》的三则材料: (1) 宋太祖当上皇帝之前, 是中央禁军的最高将领, 所以他对禁军的兵权特别留意。他把原来统率禁军, 经常立下功勋的大将陆续调离, 换上一些资历浅、容易控制的人担任其首领。 (2) 宋太祖又鉴于唐代出现将领割据地方的教训, 一步步削减这些将领的权力。把这些将领原有的行政和收税的权力去除, 只剩军事方面的权力。而且使这些将领空有头衔, 却没有掌握军队的实权。 (3) 宋太祖透过严格控制军权来加强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在当时是很有必要的。宋朝避免了唐末五代时那种短时期内, 就被别的朝代取代的命运, 避免了动不动就出现割据的情况。但自宋太祖、宋太宗以后, 宋朝各代皇帝仍旧不断加强对军权的控制。君主拟订作战的阵图, 在千里之外的皇宫遥控指挥打仗, 不许将帅与士兵之间彼此熟悉, 过分地分散兵权。宋朝军队打仗胜少而败多, 和军权措施失当有直接关系。通过史料阅读学生容易得到判断:宋太祖依照当时情势立下制度, 即使有些过头的地方, 主要部分却是好的。后人评论此事, 追根寻源, 往往责怪宋太祖, 其实是不公平的。错误在于他的继承者们, 不知因时立制的道理, 只知墨守所谓“祖宗家法”, 沿着错误道路愈走愈远。这才是应当受到责备的。

(五) 史料教学的困惑与改进。在教学实践中, 史料教学也出现了一些偏差, 如使用片面史料, 历史学习引向歧途, 教学目标不突出;用浅显而固化的问题限制学生全面而深刻地理解史料;将教师的理解等同于学生的理解, 用教师的一己之见代替学生的多元理解;将史料等同于史实, 用繁杂的史料取代教科书的内容, 使学生的学习难度加深;使用信度比较低的史料;脱离史料语境使用, 易断章取义。这些偏差, 违反了史料教学的初衷, 没有突出史料教学的价值, 单纯追求形式主义。因此, 要发挥史料教学的教育价值, 促进学生史学素养的发展, 就必须对史料教学进行基于学情, 与教学实践相结合, 避免形式主义, 在教学大纲的指导下以学生主体地位, 培养学生言之有理、论之有据的史学能力, 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对历史学习作出符合逻辑的解释和阐述的历史理解与解释的能力。

(《史料教学与史学能力培养问题的研究》结题)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下, 善于积累重要的史学资源, 建设与历史课程标准、历史教学课程内容相对应的优质史学资源库 (学术论文、史学资源、史料资源) 有着重要的意义:提升学生的史学素养、为教学目标的确立提供参考、为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的展开提供素材支持。

关键词:史料教学,价值,实践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实验)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出版)

[2]何成刚等著.《智慧课堂:史料教学中的方法与策略》

史料分析能力 篇9

本文试从新课改背景下以历史史料为载体, 教学案例实践为基础, 层次教学为主线, 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获得、提高进行初步的探讨, 请教于专家和同行们。

一、史料教学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必要性

1. 史料教学是新课改和新高考的要求

2001年, 国家颁布了《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在课标的“知识与能力”方面明确规定要“在掌握基本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的能力”;新高考也着重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等四大能力。而史料教学就是以问题为中心, 以学生为主体, 以探究为主线, 以能力达成为目标的教学方法, 这正好适应高中新课程教学的需要。

2. 史料是认识历史和进行历史教学的基础, 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条件

历史教学要做到严谨性、科学性, 就应从史料出发。梁启超说:“史料为史之细胞, 史料不具或不确, 则无复史之可言。”历史学科包罗万象, 史料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痕迹, 包括各种典籍、图表、图画、音像等, 是研究、学习历史的载体, 史料的浩瀚为我们自主学习历史提供了条件。

3. 史料教学是高中生转变学习方式、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最佳途径之一

高中阶段是学生自我意识萌发和自我评价意识建立的重要时期, 学习的自主特征日趋明显, 开始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意识, 有极其强烈的探究意识, 盲目性减少, 抽象思维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全面性、批判性显著增强。史料教学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方式, 突破了教材的局限, 运用新材料、新情境来培养学生阅读、思维、文字表达、逻辑论证等诸多方面能力, 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学生思维的开拓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以层次教学为主线, 培养高中各阶段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中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学习能力的形成是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 经历了领会、获取—调动、运用知识—技能、技巧的形成这三个阶段而逐渐实现的, 根据这一规律, 史料教学应该注重分层教学。

1. 高一年级:运用史料, 激发和培养学习兴趣和动机, 提高辨别和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原动力, 能使学生智力潜能有效地转化为智慧行为, 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体会学习的乐趣。在教学中运用对联、诗词、民谣、歌曲、录像 (音) 等生动形象的史料创设情境, 可以激发和培养学生学史的兴趣, 提高学生辨别和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如在《红军的战略转移》之《长征精神》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让学生带着“什么是长征精神”这一问题, 收看一段关于《七律·长征》的视频:“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攫取有效信息, 即远征难、只等闲、腾细浪、走泥丸、尽开颜, 归纳出红军长征精神:克服一切困难的大无畏精神, 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艰苦奋斗精神, 牺牲自我的集体主义精神。

2. 高二年级:进一步运用史料, 提高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等历史思维能力

调动和运用知识是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能力要求, 其目的是充分运用学生已有的认知能力, 使其能在各种历史材料中发现、汲取、整理具有史学价值的信息, 再经过分析、判断、推理、归纳等思维过程, 获得认识新情境、理解新问题的能力。经过高一一年的培养, 高二学生已经初步具备辨别和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为调动和运用知识, 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如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里有这样一道题目:

(据钱穆《国史大纲》)

影响汉代至宋代南北方户数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

A.朝代时间长短B.王朝力量强弱

C.疆域面积大小D.经济格局变化

本题考查考生对有效信息进行准确解读和在理解历史事实的基础上调动和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本题对应的知识点是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户数的变化是经济格局变化的体现。题干取自钱穆《国史大纲》中的表格, 给出了非常明确的信息, 考生在获取和解读信息后, 即可知道正确答案是D项。

3. 高三年级:综合运用史料, 增强应用与创新能力

增强应用与创新能力是新课改的重要培养目标之一。以新材料为背景, 通过综合运用、分析史料, 考查学生对阅读理解、分析归纳、对比概括材料的能力以及对教材知识的理解、知识整合、迁移和创新运用的能力也是新课程高考能力考查的主要方向。如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历史试题第16题:

清初著名诗人陈元孝过崖山, 于南宋陆秀夫负帝投海处题诗一首, 中有“山水萧萧风更吹, 两岸波浪至今悲”之句。近人作陈元孝崖山题诗图, 章太炎以该诗题画, 1907年刊于《民报》, 一时广为流传。章太炎此举意在 () 。

A.提倡反清复明B.抵制保皇势力

C.宣扬传统文化D.激发民族主义

本题的命题意图是通过考查章太炎传播“崖山题诗图”的用意来考查考生理解材料与概括知识, 知识迁移与创新运用的能力。解题的突破口在于读懂材料的背景含义和明确章太炎的身份, 审题时要理解“南宋陆秀夫负帝投海”的背景含义, “清初诗人陈元孝写崖山诗”的用意及对章太炎身份的了解。元军南下南宋战败后陆秀夫背负年仅9岁的皇帝在崖山投海自杀, 清初时清兵南下, 南明势力土崩瓦解, 诗人登上崖门山, 听到萧萧的风声吹过树林, 似乎又见到了风雨飘摇、岌岌可危的国家局势, 看见两崖的波浪, 似乎又映现陆秀夫从容抱帝赴海的悲壮景象, 南宋的这一幕到南明时再次重演, 悲恸之下诗人作诗表达自己的心情。材料所反映的都是汉族抗击北方少数民族南下之事, 而章太炎的身份就是民主革命者章炳麟, 1907年正值辛亥革命期间, 章炳麟欲借此来鼓舞革命志士的斗志, 摧毁满清政府的封建统治, 也符合当时“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的革命纲领。

三、史料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些思考

1. 有效指导学生提取、甄别、分析、整合史料

当代著名史学家杜维运在其《史学方法论》中指出:“任何一种史料, 都不是完全可信的, 里面可能有错误, 可能有虚伪, 可能有私人的爱憎, 可能有地方及民族的成见, 不经精密的考证, 即笃信不疑, 后患实无穷无尽。”因此, 教师在开展史料教学时, 要教会学生在辨析史料或是任何证据时, 必须考虑史料的主观意图。如讲中英鸦片战争时可引用一段材料, 即英国历史学家马士讲过的一段话:“当中国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鸦片战争加剧的时候, 战争果然就来到了, 可是它并不是为了维持鸦片战争而进行的斗争, 它不过是一个持续了二十年, 并且决定东方和西方之间应有的国际和商务关系的斗争的开端。”教师应引导学生认识到:马士是站在英国侵略者的立场上讲的, 其主观见解是违背历史客观事实的;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是英国要侵略和掠夺中国, 要打开中国的市场。

2.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实行民主、平等、和谐、有效的师生互动

学生的主体性, 不是体现在课堂中学生的热闹“参与”, 而是看书和思考, 重在积极的思维活动。通过“以学论教”, 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线, 强调学习活动以探究、合作为主, 赋予学生以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课程变为学生“自己的课程”, 唤起学生的自我需求, 以自己的方式对教材进行诠释、理解、改造和重组;通过师生、生生与教材的沟通、对话、应答, 以交往互动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发展;沟通教学与生活、社会的联系, 拓展教学视野, 完善教育内涵, 以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3. 及时更新教师教学理念, 重塑教师形象

在史料教学这种新的教学方式下, 教师对学生要“导其所思, 引其所做, 扬其所长, 促其所成”。要达到此最佳的教学效果, 教师要及时转变教学观, 由专断走向民主, 由封闭走向开放。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成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 成为学生人生的引路人”。只有这样, 才能形成平等、融洽、和谐、有效的学习氛围, 才能促进师生的交流与互动, 形成民主平等、尊师爱生、和谐相融、教学相和的新型师生关系。

“我改变不了这个世界, 但我可以改变我的教学方式。”面对新课改和高考的新要求, 作为一名教学一线的历史教师, 唯有不断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 探究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打造优质高效的历史课堂,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才是我们的最佳选择。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实验)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方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6.

[3]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4]陈霞.高中历史课堂如何有效运用史料教学[J].新课程研究, 2010 (7) .

[5]樊锦.史料教学在教学实践中的有效运用[J].文理导航, 2010 (11) .

谈培养高一学生辨析史料的能力 篇10

【关键词】史料 历史 教学

历史知识一项很重要的特点是其研究对象早已消失,不可能再次出现,所以难以被直接观察;建立历史知识所需要的“证据”都是间接来自于过去所遗留下来的史料。因此要真正的学习了解历史,就必须积极正确的运用历史史料。由于史料只是一种间接性的媒介,运用史料以重建过去的问题也较为复杂,因此学校历史课堂教学中要求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培养学生自己运用史料、分析史料的能力。怎样才能培养学生辨析史料的能力呢?本文结合课堂教学实践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运用史料,以趣引思,培养兴趣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其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树立信心。教师在教学过程如能重视运用史料,创设历史情景,必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激励学生的主动学习的精神,由此产生积极思维的气氛。

如讲授《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一目时,先介绍朝鲜战争爆发的背景,它已严重威胁新中国的安全,中国政府审时度势,做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志愿军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舍生忘死,英勇作战,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志愿军英雄功臣,被作家魏巍称为“最可爱的人”,并成为志愿军的代名词,沿用至今。对于这一教学内容,我通过幻灯片放映介绍黄继光、邱少云英雄事迹的史料和图片,这样学生就能够职直观地感受英雄们崇高的集体主义精神和顽强意志,然后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我们把志愿军战士称为‘最可爱的人”?通过讨论,使学生产生共鸣,从而使心灵得到净化和升华。这样,使学生既有感性认识又有理性认识的升华;既生动有趣又不乏思维深刻性。

二、运用史料,动脑动口动手,培养能力

世界著名的未来学家托夫勒说:“未来的文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在教学上,培养学生对材料的兴趣不是最终目的,而是要在此基础上教会学生学会动脑动口动手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动脑,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动口,培养学生的读说能力;动手,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简而言之,就是要求学生学会材料处理、历史阐述和文字表达能力。

目前,中学生对漫画作品兴趣浓厚,我抓住这一契机,激发学生对漫画等史料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培养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能力。新教材下册《20年代的国际关系》一节中有一幅“一战后德国、英法和美国之间的经济关系”的漫画。针对漫画,结合所学过的知识,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①图中显示英、法、德和美国之间的经济关系分别是怎样?②说明了怎样的历史事件?图中所指的核心问题最后的结果是怎样的?首先指导学生阅读理解材料,找准材料(漫画)的关键词。接着审题,有几问,问什么,每一小题又有几个小问。其次,结合所学知识,将史料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对史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整理,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最后,构思作答,进行史论结合的口头或文字评述。通过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但锻炼了学生动脑的能力,而且锻炼了学生动口、动手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史料教学中应遵循的原则和方法

在漫长的岁月里,历史上的史料汗牛充栋,有各种典籍、图表、笔记、碑文、民谣等等,它是人民了解和认识历史的重要来源。因此,史料是历史教学的必要前提和基础。在运用史料进行教学时,一方面要激发学生对史料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辨析史料的能力;另一方面,还应遵循以下的原则和方法:

1、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新教材引用的史料很多,一般地可分为文字史料和图片史料两大类。教师对史料的运用一要有所选择,二要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所选史料或所提问题必须符合客观的认知规律,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

2、适当补充,加深理解。在教学上,充分利用新教材的史料是非常必要的,但也不能完全局限于课本的史料。教师应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适当补充相关史料和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从而逐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決问题的能力。

3、精心设问,培养能力。在运用史料进行教学时,教师必须精心设问,进行学法指导,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动脑动口动手 能力的目的。设问时,要有适当难度,让学生“跳一跳,摘果子”。问题要有启发性,或促进知识迁移,或促使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四、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做题能力

1、认真阅读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要完整准确地把握题意,首先要将史料的意思弄明白。高中生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现代文的阅读能力,但关键是要认真,要有耐心。除了阅读正文以外,还要注意阅读史料的按语和尾注。

2、仔细审题

如果说认真阅读史料是准确答题的基础,那么仔细审题则是关键。不少同学不会审题,特别是考试时遇到一些材料长,信息密度大,文字又比较艰深的史料题。一看材料,心里发慌,手脚自然就乱了。于是,匆忙地将材料和题目看一下,还没理解清题意,就草率答题。其结果,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3、准确表述

理解史料原意后,就要根据题目的要求有针对性的回答,千万不能丢、漏要点。这一步的关键是靠船下篙,扣紧问题回答。对史料里的有效信息要进行整合、概括。表述时要做到语言准确、逻辑严谨、层次分明。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运用史料分析问题、解决 问题能力,应该从高一年级开始,立足于课本,以兴趣引路,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能力,把选取和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并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和一定的方法,决不能一蹴而就。

【参考资料】

①阴国恩、李洪玉、李幼穗著《非智力因素及其培养》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6年第一版

②《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的双重突破》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97年第10期

③《试析高考试题的能力考查要求》 中学历史教学1998年第1期

④《略论史料的高效运用与能力培养》 中学历史教学1998年第4期

史料分析能力 篇11

首先, 我们可以运用史料, 把原生态的历史呈现给学生, 打破课本的局限。历史课本呈现给学生的历史, 是经过总结的历史, 而非原生态的历史。这样的历史往往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概念化, 二是片面化。对于概念化, 许多学生应该是有感受的, 很多时候, 在学完一个历史事件或一个历史人物后, 留在学生们印象中的仅仅是一个概念, 比如学完“贞观之治”这一内容后, 学生们大多能很牢固地记住“贞观之治”这四个字, 但很少有学生能对“贞观之治”这一事件有深入的体会, 产生相应的感受, “贞观之治”对于学生而言就是一个概念而已。就算能对“贞观之治”有进一步了解, 也难免是对概念的衍生, 就像“贞观之治”中有“虚心纳谏”这一条措施, 学生学完之后, “虚心纳谏”也往往被当成概念记忆下来, 也就是记住了“虚心纳谏”这四个字而已。这样对历史学习, 学生们就只能获得一些概念, 而单单只能学到一些概念的历史学习明显是没有生机和活力的。此外, 由于课本上的历史是经过总结的, 很多时候呈现在学生面前的历史并不是原本的历史, 除了概念化的问题, 我们从书本上学到的历史很可能出现片面化的情况。比如说唐太宗在历史课本中完全作为一个正面人物进行描述, 这就片面了, 并非历史的原貌。以上两点正是课本的局限性所在。对此, 我们可以运用史料, 把原生态的历史呈现给学生, 打破课本的局限。先说概念化的问题, 可以运用相关文献记载等史料, 把原生态的历史呈现给学生, 让学生能切实接触历史、感受历史, 改变学生只能学到概念化历史的状态。例如我讲唐太宗“虚心纳谏”可以出示以下史料:贞观初年, 唐太宗在洛阳修建一座宫殿。大臣张玄素上书极力反对, 说天下刚定, 就大修宫殿, 劳民伤财, 恐怕您比亡国之君隋炀帝都不如。唐太宗一时接受不了, 生气地问:“你说我不如隋炀帝, 那么比历史上的暴君桀、纣如何?”张玄素从容地说:“若是这座殿修成, 您和桀纣也差不多了。”唐太宗听后十分震动, 终于接受了张玄素的意见, 还奖励了他。通过这段史料, 原生态的历史就被呈现在了学生面前, 唐太宗“虚心纳谏”在学生看来就不再是一个单纯的概念, 而是有了切实的感受, 历史的学习也就有了生机和活力。对于片面化的问题, 我们同样可以运用史料将历史的原貌全面展现在学生的面前, 从而改变这种情况。我在进行唐太宗这部分内容教学时, 给出了以下几个史料。材料一如下文所述。贞观二年, 太宗谓侍臣日:“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 人以衣食为本, 凡营衣食, 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 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贞观六年, 太宗谓侍臣日:“隋主残暴, 身死匹夫之手……炀帝东西征讨, 穷兵黩武, 百姓不堪, 遂致亡灭。”这则材料出自《贞观政要》。材料二如下文所述。 (贞观) 五年七月戊申, 初令天下决死刑必三覆奏, 在京诸司五覆奏, 其日尚食进蔬食, 内教坊及太常不举乐。史臣日:用人如贞观之初, 纳谦比魏微之日……贞观之风, 到今歌咏。这则材料出自《旧唐书·太宗本纪》。材料三如下文所述。贞观十一年, 上作飞山宫……贞观二十二年, 上营玉华宫……备设太子宫、百司, 苞山络野, 所费已巨亿计。这则材料出自《资治通鉴》。通过材料一和材料二这两段史料, 学生可以了解唐太宗由于吸取了隋亡的教训, 从慎用刑法、善用贤才、虚心纳谏等方面入手, 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这两则材料的描述和课本所述是吻合的, 印正了课本上的说法, 但是再看材料三这段史料, 学生们就发现唐太宗到后来也做出了大兴土木的不当行为。纵观这三则史料, 学生们发现唐太宗总的来说是一个能够吸取教训、有所作为的皇帝, 所以他才能开创“贞观之治”这样的盛世, 但是他作为封建帝王不可避免地出现了骄奢放纵的行为。如此一来, 学生们通过史料, 了解了历史的原貌, 全面认识了唐太宗, 避免了片面认识的出现。由上所述, 我们可以发现, 运用史料, 可以将原生态的历史展现给学生, 打破课本的局限, 从而有效避免出现概念化和片面化的情况。

其次, 我们可以运用史料, 让学生打破“框架”, 自主思考历史。完全基于历史课本的历史教学, 使得学生学到的历史被限定在历史课本的框架之内, 不但学习内容被局限了, 学生的思考也被局限了, 就算老师鼓励学生自主思考, 这种思考也只是在历史课本的框架内的思考, 思考的方向和范围其实已经被限定, 所谓的自主思考不过是得出预设的唯一答案的一个流程罢了, 这样的自主思考也就失去了其本来的意义, 教出来的学生, 必然趋向于“标准化”, 失去了自主性, 本质上不过是让学生接受和记住了历史课本的内容而已, 这样的历史教学显然是不合适的。比如想要让学生评价秦始皇, 如果仅仅让学生根据书本上提供的秦始皇的事迹以及对他的描述进行思考和回答, 就使学生被限定在了课本的“框架”内, 从而让学生的所谓自主思考也被局限在了课本的“框架”内, 要解决这种情况, 可以给学生提供相关的史料, 使学生更深入广泛地了解秦始皇, 打破书本的框架思考和分析。只有这样, 学生们才能打破思维局限, 真正自主思考。当然, 如果有条件的话, 还可以让学生自己收集有关秦始皇的史料, 这样不但能进一步扩展学生的眼界, 还能培养学生收集和分析史料的能力, 让学生们的思考更为自主。

再次, 我们可以运用史料, 培养学生探索历史的能力, 从而让学生能终身学习和研究历史。真正成功的历史教学应该是能促使学生终身学习和研究历史的教学, 而要做到这一点, 首要的当然是培养学生学习和研究历史的兴趣, 但只是做好这一点是不够的, 还必须让学生具备探索历史的能力, 不然离开学校之后, 学生就无法在脱离老师的指导和课本的依靠的情况下学习和研究历史, 终身学习和研究历史也就成为了空谈。那么如何培养学生探索历史的能力呢?单纯运用课本肯定是不行的, 因为课本上的内容, 是前人探索历史的结果, 也许有很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但是仅仅依靠课本培养学生探索历史的能力, 最后只能是培养学生探索前人探索历史的结果的能力。所以想要真正培养学生探索历史的能力, 必须打破课本的局限, 适当地对课本上的内容追根溯源, 让学生们对产生课本内容这个“结果”的源头进行研究和探索, 这样才是培养学生探索历史的能力的有效途径。要想走这条途径, 运用史料无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因为史料正是研究历史的依据和基础所在, 是课本内容的重要来源。通过对史料的研究, 我们让学生接触课本内容的“源头”, 打破课本的局限, 让学生们探索历史的能力得到培养, 使他们能独立研究和探索历史, 这样, 终身学习和研究历史就成为了可能, 这样的历史教学才能说是真正成功的历史教学。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运用史料, 打破课本的局限, 将原生态的历史展现给学生, 让他们自主思考历史, 培养他们探索历史的能力, 从而让学生们能够终身学习和研究历史, 让历史教学成为真正成功的历史教学。

摘要:学生们接触的历史知识和他们对历史的认识和思考, 往往局限于历史课本。这样思维就会被固化, 也没有探索历史的能力。本文结合实际, 分析了将原生态的历史展现给学生, 让他们自主思考历史的方法。

上一篇:放学后计划下一篇:西部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