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构建分析

2024-06-03

能力构建分析(精选11篇)

能力构建分析 篇1

我国近年来职业教育事业迅猛发展, 而职教师资问题一直是阻碍其发展的一大瓶颈, 职教师资的能力培养也成为职业教育事业的重中之重。

欧洲职业培训发展中心 (CEDEFOP) 在对欧盟的17个成员国职业教育从业人员进行调查和总结后, 制定了一套职业教育专业人才的能力结构。此套能力结构着重分析了职教师资在行政管理、培训、发展和质量保证、工作关系网构建四个方面和工作领域的活动内容和能力要求, 但并未对职教师资能力做出明确的规范和要求。

我国关于职教师资能力的研究主要是针对能力的培养, 而关于能力的系统性体系标准的构建极为稀少。到目前为止, 职教师资能力众说纷纭, 没有一个具体、规范而明确的标准或体系, 这就对职教师资能力体系的构建提出了诉求。

职教师资的能力体系是对职教师资应该具备的能力的全面展示与阐述。职教师资的能力是多方面、综合性的, 在该体系中笔者将职教师资应具备的能力分为基础能力、专业能力、扩展能力三类。基础能力是职教师资立足社会、立足课堂的保证, 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与学术交流, 教师才能更好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专业能力是成为专业职教师资所要求的能力, 其在职教师资能力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师的专业能力使其课堂充满科学性与学术性, 也对学生专业知识的获取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职业教育大发展的今天, 职教师资专业化进程不断推进, 而职教师资专业能力的要求正是对职教师资专业化的完整体现。扩展能力是区别于职教师资与普通院校教师的能力要求。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 职教师资必须彰显其“职教”特色, 展示其专业性, 才能在社会竞争中站稳脚跟。

职教师资能力体系结构模型的构建

图1是职教师资能力体系结构整体模型, 它呈现了职教师资基础能力、专业能力和扩展能力三者之间的关系。基础能力和扩展能力作为专业能力的辅助, 成为基座支撑专业能力。三种能力在构成上达到平衡和协调发展, 从不同维度上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发生和教学效果的实现。在能力维度上, 基础能力和扩展能力应从能力广度上发展, 基础能力的广度扩充会使职教师资能力的基础更为稳固, 便于教师往更高的层次发展。扩展能力的广度开拓则会促进教师能力种类的增加与范围的扩大, 满足新时期对职教师资“四大支柱 (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做人) 支持的个性和社会性人格和能力的全面培养”的要求。对于专业能力, 则是从能力深度上发展, 专业能力作为职教师资实施教学的职教师资专业性的体现, 在要求上有其能力标准, 深度发展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师专业知识的传授。

职教师资能力体系结构的分析

(一) 基础能力

基础能力是指作为一名教师所应具备的一些基本能力。笔者在此根据教师职业要求所涉及的职业内容、职业环境、职业素养、职业道德等将这些基本能力划分为认知能力、适应能力、沟通能力、管理能力、分析能力五部分, 如图2所示。 (1) 认知能力是指作为一名教师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以及很好的自我认知与学习能力。 (2) 适应能力指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很好的应变能力。 (3) 沟通能力是指教师能够面对不同的群体进行沟通交流的能力。 (4) 管理能力是指教师能够有效地组织教学、管理班级的能力。 (5) 分析能力是指教师对事情的轻重缓急、时事动态的发展能够进行科学合理分析。

在基础能力关系模型中, 笔者采用了包含的关系结构图, 如图3所示。作为一名教师的基本能力, 其中沟通能力无论是对于教师还是一个普通人来说都是一种必备的才能, 是我们建立人际关系的基础能力, 所涉范围最广。通过沟通来分析时事动态、管理班级。而无论是对事态进行分析还是对班级进行管理, 都需要教师拥有正确的认知与较强的适应能力才能实现科学分析、科学管理。由此可见, 沟通是基础, 分析与管理是途径, 认知和适应是核心, 其能力范围层层缩小。

基础能力的划分, 体现出作为一个普通教师所应该具备的素质与能力, 对于职教师资来说基础能力的培养也不容忽视, 在职教师资能力体系中, 基础能力作为整个体系的基石, 也表现出其对于职教师资能力组成的重要性。

(二) 专业能力

历年来, 对于职教师资应该具备的能力的讨论从未停歇, 从最初的“双师型”人才, 到如今“四师型”全面发展的职教师资能力要求。关于职教师资应该具备的专业能力一直在大家的讨论中难以达成共识, 但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以及职教师资的专业化发展, 适应社会的职教师资专业能力呼之欲出。专业能力的划分, 是依据近年来职教师资专业化发展的趋势而来的。笔者依据新时代对教师的教学要求将专业能力分为教学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媒体应用能力四个部分, 如图4所示。

所谓教学能力是教师进行高效教学的核心能力。教师的教学能力主要体现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上。一堂课从设计、实施到最后的评价, 教师必须具备对教学的组织和管理能力, 对教材的理解和使用能力, 对教学问题和教学效果的分析、判断能力, 运用策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能力, 运用合理的方法检测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只有当教师的授课内容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学生才能更好地吸收知识。

所谓实践能力是指保证教师个体运用已有知识、技能去解决相关行业、企业生产实际问题所必须具备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教师通过实践, 除了可以巩固自己的专业知识, 还可以扩展自己的视野, 吸收更多前沿的知识。在该模式中, 我们把实践能力分为呈现和重组知识结构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专业科学研究能力和前沿知识接受能力。教师要解决实际问题, 必须要通过实践, 然后对自己的知识进行呈现和重组, 再结合社会发展情况, 最终得出结论。在这个过程中, 需要教师多方面扩展自己的知识。俗话说:学生如果需要一杯水, 教师就得有一桶水。如果教师对自己的专业不了解, 试问又如何能给学生讲明白呢?同时, 教师的实践能力是“双师型”培养的重要因素之一, 学校要想提高教学水平, 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是必须的, 也是必要的、刻不容缓的。

所谓创新能力是教育的灵魂所在, 主要包括创新观念、创新教学、创新策略、创新机制。打破旧的传统, 用一种的新的眼光、机制来评价学生, 真正实现儒家所提倡的“因材施教”的教育目的。用一种新的手段、策略来教育学生, 学生则会以一种轻松的姿态去获取真正的知识。

所谓媒体应用能力是指教师要学会使用各种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要打破传统的黑板教学, 而要利用声音、视频、动画, 甚至是虚拟现实等多媒体手段, 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乃至触觉、嗅觉来进行教学, 使得课堂更加的生动活泼, 全方位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此外, 随着时代的发展, 信息社会的来临已经使得多媒体应用能力成为新时代教师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专业能力关系模型 (如图5所示) 中, 实践能力是职教师资区别于普通教师的一个独立的能力范围。作为职教师资的专业能力之一, 实践能力与教学能力并驾齐驱, 相辅相成。创新能力与媒体应用能力作为提升教学能力与实践能力的核心能力交叉于教学能力与实践能力之间。在职教师资专业化发展的今天, 职业院校对于教师专业能力的要求也渐趋严格。只有专业能力过硬的职教师资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与时共进。

(三) 扩展能力

扩展能力在职教师资能力体系中也不可或缺。扩展能力的范围很广, 可以涉及职教师资的专业能力内容, 也可以与其专业能力毫不相关。从能力广度来说, 扩展能力是职教师资能力的组成因子。

为准确把握职教师资扩展能力的内容, 确立合理的概念维度, 笔者从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学校企业人才需求量、家庭心理期望程度、职业院校学生学习特性等角度综合分析, 将扩展能力分为四个层次内容:就业指导能力、职业规划能力、外语应用能力、法律法规认知能力, 如图6所示。

就业指导能力是指在学生学习阶段告一段落之后, 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收获等因素做出分析与规划, 对学生将来的就业做出指导。教师必须在职业教育和产业部门之间的关系领域进行研究, 具有市场洞察能力, 对于行业信息有一定的敏感性, 才能准确把握市场的价值方向与定位, 从而在学生的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方面做出合理而准确的指导, 更好地帮助学生分析自身优劣势, 最终能顺利就业。

职业规划能力需要的因素与就业指导能力略有不同。教师必须在学生学业过程中对其兴趣爱好、理想期望等因素做出分析整理, 为学生将来的职业列出宽泛而可能的职业路线, 让学生对自身更加了解, 以便在学习生涯中为正确的目标而奋斗。

外语应用能力是指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非母语语言的能力。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外语逐渐进入了教师的生活、工作、学习中。外语应用能力可以提高教师的社交能力, 扩大人际交往圈。同时, 现在大部分的先进技术都是从国外引进的, 如果想更容易地掌握前沿技术, 那么学好外语是不可或缺的。

法律法规认知能力是对国家法律法规的了解与运用程度。教师经过学习和培训所获得的关于教师职业法律法规知识、能力以及在此过程中形成的相应思想观念、态度、意识等, 是由教育法律法规知识、教育法律意识和教育法律的行为能力等方面构成的。“加强教育法制建设, 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已成为当今教育发展的重要命题。教师队伍的教育法律素质是依法治教工作的推广和实施的重要影响因素。提高教师队伍的教育法律素质, 培养法治精神是依法治教的基础工程。

在扩展能力的关系模型 (如图7所示) 中, 外语应用能力和法律法规认知能力都可以运用在就业指导能力与职业规划能力中。近年来在职教师资能力研究中也分析了职教师资与普通教师在能力上存在的差异。经调查发现, 几乎所有的职业院校认同他们培养学生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就业。基于这种本质的区别, 在职教师资能力的培养上, 扩展能力的提出更加注重了职教师资就业指导能力与职业规划能力, 以期能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

职教师资能力体系应用前景

职教师资能力体系的建立, 可作为师范院校培养职教师资, 或是职教师资提升自身修养的参照与指导, 可成为职业院校进行可持续发展规划的基础, 学校可以根据该体系寻找有利于自身发展的途径。同时, 该体系可以衡量职教师资培养或培训的质量, 成为各职业院校招聘引进师资的参考标准。该体系是在社会发展规划和需求基础上建立的。因此, 在一定程度上为社会选择工作者也提供了参考。

职业院校的发展在于学生的成就与就业, 而达到学校发展目标和战略目标的基石则是职教师资的规模与质量。职教师资能力体系的建立为职业院校扩充师资规模、培训提高师资质量、增强师资储备提供了标准, 便于职业院校制定学校发展规划, 打好发展进步的基础。

师范院校培养学生的目标在于将学生培养成合格而专业的职教师资, 而达到此目标的第一步便是了解职教师资的能力体系。因而, 本研究有利于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做出培养计划, 制定培养安排, 从而提高职业院校教学水平和质量, 为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发展储备雄厚的师资力量。

结语

职教师资能力体系构建的是一个标准化的能力体系。其将职教师资的各种能力归纳成系统, 发现其内在的联系, 总结其规律性, 提高体系的可运用性。同时帮助职教师资梳理多种能力之间的关系, 有效获取对自己有利的信息, 在提高自身能力的同时也为师范院校培养职教师资提供参照。

参考文献

[1]刘光然, 郭桂英, 张召霞.职教师资专业化发展有效途径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 2013 (1) :10-11.

[2]卢艳.浅析专业教师能力建设的途径和方法[J].考试周刊, 2011 (82) :30.

[3]何东明.教学能力[EB/OL]. (2011-10-30) .[2013-02-15].http://scpx.cersp.com/article/browse/202635.jspx.

[4]林素琴, 邵汉强.“拜师学艺”创新“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7 (29) :27.

[5]孙战民, 陈鹏.从认知到行动:教师教育法律素质的概念、意义和结构[J].当代教育论坛 (综合版) , 2010 (2) .

能力构建分析 篇2

提高执政能力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实现科学发展,建设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人在21世纪的伟大历史使命。建设和谐社会是基于小康社会之上的重要目标,要建设和谐社会,必须实现科学发展,要做到科学发展,必须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因此,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科学发展、为了建设和谐社会。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又必须利用构建和谐机关这个重要载体,通过构建和谐机关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三者是统一必然的联系,是密不可分的,是一个循环过程。因为机关作为社会的一个组织细胞,和谐与否,既是建设高效、务实、亲民政府的迫切要求,也是文明进步、实现社会全面和谐的迫切需要。当前,应该通过构建和谐机关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对于如何构建和谐机关的问题,我们认为,应着重从以下五个方面人手。

一、重视思想交流、情感沟通,在营造机关心和气顺的氛围中求和谐 交流和沟通是组织与人之间二叹与人之间传递思想、观点、情感或交换信息的过程。一个机关的整体效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级各类人员之间通过经常性的思想交流、情感沟通,形成一种心理相容、心灵相通、心和气顺的团体气氛。可以设想,一个心不和气不顺、相互漠视、互存芥蒂的机关,何谈和谐?因此,能否做到思想上互相交流、工作上互相配合、感情上互相沟通,营造一种”肝胆相照、心和气顺”的良好氛围应是衡量机关是否和谐的一个重要指标。

(一)在加强交流中统一认识。认识指导行动,认识统一是机关干部职工统一步伐、统一行为的心理基础。机关干部职工只有首先做到认识一致,才能通力合作,协调处理好各项工作。但是由于每个人在性格、知识、经验、动机和需要上有差异,也决定了对某些问题会产生不同看法,存在着认识上的不统一,这既是经常发生的,也是一种正常现象。在生活实践中,人们认识的不一致是由于受到某些心理障碍的影响。如有些干部职工由于情感上不太融洽,往往产生一种偏见。为了克服认识上的差异,消除偏见、成见,在机关中必须要大力创造一种敞开思想、畅所欲言、开诚布公、平等交换意见的环境氛围。这样才能有利于消除心口不

一、相互猜忌现象,有利于解决认识上的分歧。特别是领导间认识不一致、不统一时,还应注意不能以势压人,强求统一,或者把分歧暴露到群众中去,否则,不仅达不到认识上的统一,反而会制造新的障碍,使问题复杂化。机关干部职工要有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以和谐为目标,求大同,存小异,逐步达到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的目的。实践证明,机关干部职工能否在经常性的交流沟通中认识统一,对机关是否和谐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二)在心灵碰撞中沟通情感。机关干部职工之间情感的好坏,对思想交流、统一认识和协调行动起很大作用。”情通理自达”,情感相通对机关的和谐作用是多方面的。首先,机关干部职工情感融洽,这个机关的人员就能心理相容,心情舒畅,齐心合力,工作气氛热烈,否则就会影响思想交流,意见沟通和工作效率,使工作气氛消沉。其二,干部职工之间感情融洽,就能互相合作、互相支持和相互谅解,做到在成绩面前相互谦让,出现问题互担责任。其三,领导班子要达到情感相通。每个领导成员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感情,遇事要冷静地想一想,切不可感情用事。领导在分析情况、讨论与处理问题时要善于虚心听取别人意见,即使产生分歧也能各抒己见,当自己意见被否决时也能平心静气,愉快地执行集体的决定。同时机关干部职工之间应经常开展谈心活动,同时要加强语言修养,相互交谈中应经常使用体贴商量的语言,不用武断、责备的语言。

(三)在和衷共济中协调行为。“和谐”最直接、最能看得见的表现形式是人们在正确认识的基础上,始终保持任何行为的协调一致。因此机关各部门、特别是部门负责人,要充分认识每一项工作顺利开展都离不开各部门的相互支持和协调配合,要经常性地交换意见,要有”风雨同舟、和衷共济”的思想道德境界,从而实现”共谋发展、事业兴旺”的双赢,甚至多赢。有了这样的认识,就能保证机关各部门行为协调,最优地实施好集体功能。反之,就会各行其是,各搞一套,最终导致行为不协调,调度不灵,使机关形成软弱涣散的状态,给各项工作带来混乱,影响机关的和谐。因此,机关各部门应树立强烈的大局意识和”一盘棋”思想,破除门户之见,主动进行沟通和协调,避免各自为政、不注重团结的现象,从而在机关内形成一种“心往一起想、劲往一处使”的和谐局面,这样既促进了机关内部的团结,又融洽了机关各部门之间的关系。

(四)在和睦相处中相容个性。机关干部职工的个性心理特征对机关和谐的影响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个性往往是影响团结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现实中,同事之间不和睦、不协调,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个体原因引起的。每个人在性格、气质、兴趣、爱好、能力、行为习惯等方面存在着个性差异,这是客观的、正常的。我们不可强求一致,只能因势利导,缩短相互间的心理距离。机关每个成员都应相互了解其他成员的个性特点,要心胸宽广,能够容纳不同个性的同志共同工作。古语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机关干部职工必须要有一定的度量,要在了解和尊重别人个性的基础上,彼此相互适应,相互交流。尤其是领导同志,不仅自己要豁达大度,而且要善于调节不同个性成员的关系充分发挥每个成员个性特点的长处,克服个性特点的短处,尽可能让每个成员的个性与工作特点相适应。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团结,调和动发挥大家的积极性,使之齐心协力,搞好工作。

二、重视激励竞争、振奋精神,在营造机关奋发有为的氛围中求和谐。一个机关是否和谐,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应是这个机关是否有一个好的激励竞争机制,发挥作用怎么样;干部职工队伍精神状态是否高昂,是否始终保持了蓬勃的生机和活力。可以想象,一个精神萎靡不振、工作不思进取的机关,不可能是一个和谐的机关。因此,在构建和谐机关的过程中,应把激发昂扬的精神、树立有为的志向,作为机关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坚持不懈地抓下去,切实营造起“混日子就会丢位子,熬年头就会吃苦头,只有好好干才有奔头”的激励环境,在机关干部职工中真正形成人人比贡献、个个创佳绩、你追我赶、奋发向上的工作氛围。

(一)对想干事的人给予机会,提供敬业奉献的平台。想干是干好工作的前提。各级领导干部要积极创造条件,多给机会,为想干事的人提供施展才华、敬业奉献的平台。首先是多给锻炼的机会。实践锻炼是培养人才的最佳途径,要有计划地把他们放到条件最艰苦、最边远的基层单位去伏职锻炼,使他们的意志和才能在艰苦的环境中得到磨炼,得到升华;再次是多给培训学习的机会。要满足他们知识更新的需要,在推荐、选派机关人员学习培训时,要给予优先考虑,多给他们加钢淬火的机会,使他们在反复学中增长知识,增强底蕴;其次是多给创造的机会。要积极适应人才斗务素质好〃创新精神强的特点,虚心听取他们的合理化意见和建议,鼓励他们勇于探索、大胆创新,尽可能把解决机关建设的重点、难点、热点、疑点问题作为机关人才创新的舞台,使他们的聪明才智在创新中得到发挥,得以体现。

(二)对能干事的给予岗位,提供发挥作用的舞台。能干是干好工作的动力。要把机关干部职工成才、自我价值实现的愿望与职责任务和机关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在岗位成才、机关建功上做文章、求突破;要针对机关人员的素质特点、敬业状态,区分岗位类型,着力实现人和岗位的有机结合、和谐统一。一是要给指挥型人才以领导岗位。在调整使用干部时,要把那些综合素质高、管理能力强的人才优先安排到各级领导岗位上,使他们在领导岗位上发挥优势,带领机关完成各项任务;二是要给智慧型人才以参谋助手岗位。要把握这类人才善于观察分析问题,全局观念、工作前瞻性、预见性强的特点,力争把他们放到组织、宣传、秘书等岗位上工作,使他们得以更好地发挥助手作用。

(三)对干成事的给予地位,提供成长进步的阶梯。部门党组(党委)应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真正做到任人唯贤,不能让能干事、有政绩的人寒心,让混日子的人舒心。对于在本职岗位上做出突出贡献,成绩比较显著的,要依据《公务员法》,按照贡献大小,该报功的报功,该嘉奖的嘉奖。特别是评先评优和职务晋升等方面要与每个人的贡献大小挂钩,使他们真正享有与功绩同等的政治地位。要在机关中大力开展向先进典型学习的活动,通过新闻媒体、_互联网等广一泛宣传报道他们的先进事迹,使有作为的人有一种成功的荣誉感和自豪感,使立足岗位成才、扎根机关立业成为全体人员自觉的追求,从而不断提高构建和谐机关的水平。

三、重视以人为本,优化环境,在营造机关人文关怀的氛围中求和谐。马克思曾经说过:“人可以改变环境,环境也可能改变人”。一个单位有一个舒心的内部环境,可以激发干部职工奋发向上的热情,可以使人心旷神怡,增添无穷的信心和情趣,达到人与环境自然的和谐美。因此,构建和谐的优美环境,形成人与环境的和谐,是构建和谐机关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努力营造良好的政治环境。首先,要注意加强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根据新形势下机关建设的需要,结合干部职工的思想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帮助他们坚定理想和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找准人生的坐标,把握正确的方向,使其在政治上从不先进走向先进,切实增强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精神,树立在本职岗位上建功立业的信心和决心。其次,要在机关内部营造一种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良好氛围,靠共同的理想聚合力量、靠伟大的事业凝聚人心,使机关干部职工感到岗位光荣、大有可为。

(二)努力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首先,在工作的硬件环境上,要为干部职工开展工作提供必要的物质保证,要在资金、设备、信息、资料上予以大力支持。对于干部职工提出的要求,要在有限的条件下尽可能地提供必要的扶持和帮助。其次,在工作的软环境上,要改革和完善缺乏活力的用人机制要在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对工作能力、工作业绩等做出公正、科学、合理的评价基础上,大胆革新破除干部晋升论资排辈等陈旧观念。坚持任人唯贤的选人用人标准,在广大干部职工中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良好氛围。同时要努力探索分配制度改革的新路子,打破分配上的平均主义真正贯彻按劳分配、按贡献分配的原则,使勤奋敬业的人员得到应有的回报。要大力表彰和奖励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干部,坚持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并重的原则,以激发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

(三)努力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首先,在自然环境上,要为干部职工提供相对优越的物质生活待遇,做到积极争取政策,让干部职工该得的能得到,该享受的能够享受到;要关心干部职工生活,经常过问他们生活中的冷暖,对于较困难的同志要采取适当的措施予以帮助,使之切身感受到单位的温暖,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之中。其次,在人文环境上,要努力营造出一种尊重、信任、关心和爱护干部职工的良好氛围。要努力在人格上、心理上满足他们的需要,为他们提供参与管理和发表意见的机会,不断激励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进取心。在工作上要敢于放手,生活上要主动关心,努力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归宿感,逐步使机关人员对本机关既有“家”的温暖,又有“家”的责任感。

(四)努力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首先,在继续教育问题上,要努力为干部职工提供学习培训机会。在进修、培训、出国考察等问题上要对他们予以支持和倾斜,要打破传统的狭隘的用人观念,舍得送他们去学习,放手让他们成长和提高,使他们充分感受到组织上的信任。同时要树立大人才观念,要相信优秀的机关人员无论调到哪个单位、哪个岗位发挥作用,都是在为党的事业作贡献。其次,在全面发展的问题上,要拓宽机关干部职工成长进步的路子。充分利用换岗交流、双向代职等制度把他们放在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下锻炼,帮助他们提高综合素质、积累实践经验。

四、重视加强培养、抓好学习,在营造育人用人机制的途径上求和谐构建和谐机关,人的因素是起决定作用的。如何盘好育人用人这盘棋,做到人尽其才、人尽其能,使差者有进,能者更能,是我们必须关注和思考的问题。育人用人是相辅相成的。从机关建设谈育人用人,就是要多给工作、多压担子、多搞培训,让人在工作中学会承担,在学习中增长才干。

(一)依据素质特点选好岗。就一个单位而言,人员新陈代谢很快,反映了干部的进出是机关建设的需要。如何依据每个个体的基本素质定好岗,是和谐机关发挥整体效能的关键所在。因此,要改变传统的用人模式,依据素质特点分类定岗。要考虑机关各类人员所学专业、性格气质、身体条件,并适当参考个人意愿,把机关人员安排到最能发挥作用的岗位,做到人尽其才,各尽所能。要在结构上大力优化。现在,选准配强领导班子上下已形成共识,但如何依据机关人员的素质特点配好处室工作人员,关注较少。这就需要调整结构,尽量从知识、能力、性格等方面组合好机关处室人员,使大家的长处得到充分发挥,短处得到相应的弥补。

(二)按照复合标准充好电。要努力把机关干部培养成复合型人才,使他们发挥更大的作用。机关要积极创造条件,本着“缺什么、补什么、学什一么”的原则,送他们继续深造,提高其综合素质。要坚持岗位轮换,丰富机关人员的任职经历。要形成科学的岗位轮换机制,让机关干部进行党务、行政以及机关与基层之间的互换锻炼,更好地提高综合素质。要注意处理好管眼前与管长远的关系,合理确立目标,突出超前素质培养,努力解决好人员素质与预期岗位产生滞后性的问题。

(三)坚持教育激励拴住心。要抓住教育人、培养人这个根本,给机关干部职工讲好思想道德基础课,解决“当官干什么、工作为什么”等基本问题。让机关人员从我党的光荣传统和战斗历程中吸取营养,从优秀共产党人的感人事迹中激发热情,从老一辈革命家甘当人民公仆的高尚境界中坚定敬业奉献的思想。要用高远的志向把机关干部职工的心栓在党的事业上。一般来讲,广大干部职工有在本职岗位上干一番事业、实现人生价值的理想,要引导和利用好他们的这种热情,敢于对他们委以重任,使他们更好地融人到机关的建设中来,做出更大的贡献。

五、重视人际和谐、诚信友爱,在严格要求、团结互助的统一中求和谐 一个和谐的机关首先必须要有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这是机关战斗力的基础和源泉。和谐的人际关系主要表现在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既有个人严格要求、与人为善、开阔胸襟、自察自省的自觉行为,又有全员之间相互配合、团结友爱、互守诚信、相互促进的团队精神。这是评价一个机关是否和谐的重要标准。

能力构建分析 篇3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能力体系;有效措施

当前,世界科技不断发展,交通以及通信技术也在不断更新,文化背景不同的人们的交往也变得频繁,不同的文化在进行接触与碰撞的时候会互相影响以及渗透和融合。利用外语开展跨文化交际,不但需要具备良好的语言能力,同时还需要对该国文化进行及时了解。

1 構建框架

1.1 培养相关知识能力。首先是语言知识,主要就是句法以及词法还有语音和拼写等的相关知识与技能,也就是说能够科学选择单词成句,之后构成比较连贯的语篇。其次是文化知识,主要包括大写文化和小写文化。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互联网进行充分利用,在教授语言以及篇章结构的时候,还要对文化知识进行重视。

1.2 培养文化意识。文化意识就是人们在特定社会具体的价值观以及习俗还有体系等方面的感知,比如,跨文化意识以及母语文化意识等。要对本民族文化进行了解后才能掌握好外国文化,从跨文化角度针对中国和外国的文化进行比较。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展示外语以及汉语的差异以及文化和语用差异,从而对文化意识加以培养。

1.3 培养相关交际策略。交际策略主要包括:一是文化评估能力,就是对语言文化进行理解以及判断还有评价与整合的相关能力,主要强调的是要对外语语言知识进行掌握与应用,在对词汇等进行了解的同时还要对文化价值以及生活习俗等进行了解,也就是说要对其文化因素进行了解;二是策略选择能力,就是在交际的时候,要对语言知识以外的交际技巧进行灵活应用。

1.4 培养相关调适能力。调适能力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心理调适能力,就是在文化冲突的时候,对心理状态进行及时调整,轻松开展跨文化交际;二是文化调适能力,就是平等对待母语文化以及目的语文化,在开展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应变能力,不单是对于语言的要求,同时还要对交际文化知识以及跨文化思维和交际策略等进行灵活运用。

2 有效措施

2.1 对课程体系进行完善。课程结构往往会对学生知识结构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为了培养跨文化交际的相关能力,需要对课程体系进行完善。需要解决的问题有:怎样构建跨文化交际的相关课程体系,对于专业以及年级不同的学生,怎样设置课程。课程设置的形式是怎样的,课程目标以及教学内容和要求等的标准是怎样的。怎样结合国际化人才的相关要求,对本土化教材进行开发。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并在教学实践中利用这些成果,才能构建跨文化交际的相关能力体系。课程体系构建属于系统性的工程,还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在现存的课程设置条件基础上,对跨文化交际能力进行强化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发掘课程之中的文化内涵。语言属于文化中的一部分,而文化同样是语言之中的一个重要部门,两者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在外语教学材料之中,涵盖了礼仪以及宗教还有历史和民俗等文化特征与内容,在进行外语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对传统教学理念进行改变,对语言与文化进行有效结合。

2.2 对教学方法进行改变。跨文化交际相关能力属于语言文化的一种行为能力,为了对这种能力进行重点培养,需要对教学方法与模式进行改变,做好技能训练。首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主要采取的教学策略是跨文化对比以及案例分析,采取的主要方法为体验式学习,采用创设情境以及角色扮演还有影视观赏和小组讨论等方式,和实践联系起来,使教学具有生动性以及互动性。其次,进行研究性学习,使学生具备良好的主体意识以及探究意识和问题意识,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研究活动中来,提升其主动性以及积极性。再次,采取有效措施吸引优秀教师进行教学,同时还可以利用外籍教师以及国际交流学生与海归教师等各种资源采取讲座以及联谊会还有学术交流和座谈会等各种形式使学生对多元文化进行接触与了解。还能够聘请跨国管理经验丰富的企业家以及国际交流的相关政府官员和具有丰富海外工作经验的相关专家学者开展跨文化交际的相关教学工作和讲学活动。另外,还可以创设各种实践活动平台,安排学生在外资企业以及合资企业中进行考察或者是实习,做志愿者参与国际赛事以及外贸交易会和国际文化节。最后,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其阅读各种经典作品,并利用互联网对国外文献进行浏览,从形式与内容不同的阅读过程中感受多元化的文化,使自己的跨文化交际的相关意识与能力得以提升。

2.3 对课外外语资源进行广泛利用。主要采取的方式有如下几种。一是短剧表演。如果仅仅在课堂上对跨文化交际的相关能力进行培养是不行的,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其文化内涵比较多,教师需要让学生从各个方面对这种文化氛围进行感受。从教学活动看,可以利用课余的时间开展短剧表演,内容可以是教材课文,同时还可以是比较出名的故事以及通话和小说等。短剧表演是从中获得一定文化信息的途径。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对课文进行改编后传给教师,教师利用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对外国文化气息进行感受,并锻炼其应用外语能力。二是文化课题讨论。语境与气氛对于语言的学习是很重要的,教师需要创设一些良好的氛围,使学生能够感受外语语境,并接受文化的熏陶,提升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在备课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内容对外语话题进行设置,教材之中的对话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是和外语文化以及风俗习惯有着紧密的联系的,让学生参与,能够感受异国文化腔调,并呼吸语言文化,提升语言交际的相关能力。另外,也可以构建外国文化以及交际园地,这样学生就能够自由交际,不断实践,感受到外语的文化气息,对自身外语交际能力进行培养。

2.4 加强文化自觉。对跨文化交际相关能力进行培养,首先是因为我国经济和社会不断发展,急切需要国际化人才,这是一个重要的外动力,其次是因为学生主动适应国际化人才的需求,主动提升自己,成为素质比较高的国际化人才,属于内动力。对跨文化交际的相关能力进行培养的一个重要策略就是需要把外动力直接转化成为内动力,使学习者能够具有良好的环球视野,强化文化自觉,提升其责任意识。在对人才进行培养的时候,需要利用各种方式与途径,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其及时对国际形势以及当前的时代要求进行了解,关注各种国际问题,并激励学生将全球意识树立起来,培养其开放胸怀以及批判精神与大国公民的良好气度,在面对多元文化的时候能够坚持平等的态度。在教育的影响下,使学生对我国历史文化进行全面认识,同时还能对世界上的多元文化进行广泛了解,从而对于文化差异具有敏感性,能够尊重这种差异,并对其进行学习。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形势下,需要培养一批国际化的人才,需要具有良好的跨文化交际的相关能力,国际视野以及世界情怀也是需要培养的重要素质。因此,需要结合时代的要求,对教育理念进行更新,构建良好的课程体系,重视实践,将工具性以及人文性进行统一,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模式进行变革。

参考文献:

[1]蒋晓萍,韩东.跨文化交际能力超越式培养模式构建[J].广州大学学报,2011(09):68-71.

能力构建分析 篇4

一、高职教师课程、教学能力的结构与问题

高职教师的课程、教学能力一般包括课堂教学能力、 课程开发能力与专业建设能力三个基本要素,高职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可划分为新入职教师、骨干教师和专业负责人三个阶段。对处于不同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的高职教师其课程、教学能力要求不同。其中,课堂教学能力是各阶段高职教师共同的核心能力,该能力的发展贯穿于高职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始终;课程开发能力是骨干教师必须具有的核心能力,专业负责人在课程建设能力方面则有着更高的要求,对新入职教师而言,也要具备参与课程建设的能力;专业建设能力是专业负责人的核心能力,无论是骨干教师还是新入职教师, 也都必须具备参与专业建设的能力,骨干教师在其中则要承担重要职责。

(一)高职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内涵与问题

课堂教学能力是教师的基本能力,该能力可从课堂教学基本能力与体现高职教学特殊要求的特殊能力两个层面进行分析。

1. 高职教师课堂教学基本能力的内涵与问题。 教学基本能力即能够使课堂教学达到基本效果的能力,它是学科知识(泛指所教科目的内容)与教学方法有机结合的结果。目前,无论是从专业知识与技能,还是从课堂教学技能来看,高职教师的课堂教学基本能力均存在一些问题。

从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角度看,人们普遍认为高职教师所欠缺的是实践技能。 其实不然,高职教师的实践技能普遍不高是现实, 但他们的专业知识同样缺乏,这给高职课堂教学带来了诸多问题,如不能把复杂的理论知识用学生能理解的方式进行传授。 此外, 高职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也亟待提升。有一项针对高职教师的调查表明“50%左右的学生认为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未能根据职业岗位需求进行教学设计”[2]。

在教学实践中对高职院校课堂教学技能的评价一般可从5个方面进行:1教学设计,主要评价教学目标的恰当性,以及教学方法、手段等对其支持的有效性,它是实施好课堂教学的基础;2教学的本体过程,主要评价教师在知识、技能、思维、素养等方面的教学能力,以及是否引导学生深入地进行钻研,并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之间的联系等,它是评价教师课堂教学技能的核心内容; 3教学的社会过程,主要评价融洽师生关系的构建、 教师对学生的激励、班级公平坏境的营造、班级秩序的构建与管理等;4教学时间的有效利用, 主要评价教学进程的合理把握、 非教学时间最小化、教学时间的合理分配等;5教学评价与反馈,主要评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状态的持续观察和检查,并根据掌握的信息调整教学方法与进程。

在观察高职教师的课堂教学时发现,许多教师缺乏对上述评价内容的基本理解与训练。如在教学设计中,很少有教师能把教学目标设计得非常精准、具体, 所见到的往往是一些形式化的表述。 在教学过程中, 许多教师甚至只是复述教材内容,他们不明白自己在教学中的角色,即如何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使教材内容变得易懂, 把教材内容转换成学生可学习的内容, 等等。

2. 高职教师课堂教学特殊能力的内涵与问题。 在课堂教学的特殊能力方面,高职教育目前主要关注两点:一是教学要体现高等教育属性;二是理论与实践一体化问题。

所谓教学的高等教育属性,就是一堂课要上出高等教育的水平,要让学生感受到他是在接受高等教育而不是职业培训。对此,人们可能会提出这样的疑问: 高职教育强调的是应用性,它的核心教学内容是技能培养,如何达到大学课堂的要求?的确,高职教学更应突出应用性,不能简单用大学教学的学术性要求去评价高职教育的课堂教学,但是高等性并不等同于学术性。 其实大学也有以技能为主要内容的专业,如体育类专业、音乐类专业,但是在这些专业的教学中,我们能体验到一种强烈的高等性,它是通过教师高超的技能水平以及对技能的学术性、文化性的理解等方面体现出来的。 可见,一个专业的教学是否能体现出高等教育属性,关键取决于教师对高等教育教学要求的深刻体悟与准确理解,以及教师自身的专业造诣是否达到了高等教育的境界。 高等教育属性体现不足、课堂教授的内容与中职几乎没有实质性差异,是目前人们对高职教育批评最多的问题。高等教育首先要求学生学习更为复杂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 但仅有难度、 复杂性, 并不意味着高职教育就具备了高等教育属性,高等教育更重要的特征在于智慧的启迪与文化的体验,要体现这一特征,需要高职教师在专业领域具备相当高的造诣。

理论与实践一体化中的问题。高职教学的逻辑核心是能力积累,因此在教学模式上,近年来高职一直在努力推进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所谓理论与实践一体化,不是简单地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放在同一堂课中进行教学, 而是要建立理论与实践的内在联系,使理论知识真正在学生能力的形成中发挥实质性作用; 同时,通过与实践的联系,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效率,这是推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真正目的。 从这个角度看,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其实就是“做中学”。实施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有两个关键点:一是精心设计的项目;二是在项目实践过程中建立起理论与实践的联系。而要做到第二点:首先,必须颠覆“做”与“学”的关系,把理论学习建立在实践过程基础上,使“做”成为“学”的前提;其次,是在“做”的基础上充分开发项目的学习功能,使“学”成为“做”的结果。 目前,大多数高职教师能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项目,但还只是把项目当作技能训练的载体,而没有把它当作课程展开的逻辑纽带;大多数课堂还是理论与实践两张皮。从教学的硬件条件看,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已不差于本科院校, 甚至要好于本科院校,许多课堂已具备了在实训中心进行教学的条件。 然而, 这些实训中心对许多高职教师来说只是多了一个可进行技能训练的场所,教师尚没有意识到如何应用这些条件去创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实现高职教学逻辑的根本性变革。

(二)高职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的内涵与问题

进行课程开发是每位高职教师的基本职责,是高职教师的工作常态。高职教师只有具备了课程开发能力,才能把课程建设到高等教育的水准。 高职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包括3个主要方面, 课程标准制订能力、教材开发能力与教学资源建设能力。 课程标准制订能力的重点在于全面、透彻地理解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设计的思路,明确其所教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整体了解该门课程所涉及的知识体系,尤其是实践知识体系,进而准确把握课程定位与课程内容选取标准。 对于教材开发能力,难点在于如何在课程标准指导下,对教材内容进行精心选取和开发,并把要编写的教材内容按照特定教材模式进行精心组织,进而用准确、清晰的文字、符号进行表述。 对于教学资源建设能力,难点在于根据教学需要明晰要收集的资源库素材,从而在日常的教学与实践中敏锐地发现所需要的素材,并进行持续积累。

目前, 高职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缺失现象比较普遍,主要表现在:1对教材编写模式缺乏深入研究与冷静判断,跟风现象较严重,如许多不适合采取项目化形式的教材,却都在采取项目化形式编写;2对教材可能涉及的知识体系缺乏整体的、 宏观的理解,对新知识的开发更是能力不足,教材开发只是对现有教材的内容进行重组,没有实质性突破;3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普遍还处于理论与实践的二元分离状态,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材编写得非常机械,往往只是把理论与实践生硬地进行组合;4对能力培养多停留在概念层面, 没有深刻理解职业能力的本质与形成规律, 没有真正理解实践的意义,教材的学术性较重;5文字表达能力总体不高,使本已难度较大的知识变得更加晦涩难读。 在教学资源建设方面,教师们所缺乏的是对资源素材开发的敏感性,以及对素材持久积累的坚持。

(三)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能力的内涵与问题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其运行以专业为单位,因此,高职院校的教师还必须具备很强的专业建设能力, 这种能力不仅专业负责人必须具备,骨干教师也必须对此有深入了解,否则就无法辅助专业负责人进行专业建设。

高职教师的专业建设能力主要包括4个方面:1对产业发展态势与人才需求的精准把握,要求通过各种信息获取途径,持续跟踪产业变化及其所引起的人才需求变化,在此基础上对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做出准确判断, 并能在人才需求发生重大变化时及时、果断地调整人才培养目标;2对人才能力要求及整体课程内容要有深刻、系统的理解,熟练使用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技术,并通过该技术获得对人才能力要求与课程内容体系的准确、深入的理解;3对专业发展水平的准确判断与对未来发展路径的清晰描绘,要求清楚不同学校该专业的建设水平以及本校该专业所处的位置及发展前景和现实路径;4能够使各种专业资源均衡、高效使用并不断增长,发挥整体效益,实现专业建设目标。

对照这些要求,目前高职院校的专业负责人仍有较大差距,集中表现在:1很少有专业负责人能够通过调研真正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并与专业建设有机结合;2在专业建设中,没有真正掌握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技术。由此造成极少有专业负责人对专业的课程内容体系有清晰、整体的把握,因而在课程体系规划中只是追随一些流行的概念。

二、提升高职教师课程、教学能力的路径

高职教师课程、教学能力的不足问题早已为高职院校领导层清晰地认识, 并采取了积极措施予以解决。 然而,尽管付出了很多努力,但效果依旧差强人意。对此,我们有必要重新思考提升高职教师课程、教学能力的路径。

1. 建立能有效提升教师课程、 教学能力的激励制度。 导致教师课程、教学能力不足的根本原因是动力欠缺。 一项关于高职教师工作压力来源的调查发现: 只有26.67%的助教、22.07%的讲师、23.53%的副教授、18.75%的教师感受到了来自工作聘任的压力。 该调查还发现,在12个选项中,无论哪级职称的高职教师,均只把“教育教学技能掌握不好”列在压力感来源的第10位[3]。 这反映出,尽管高职教师普遍存在教学能力问题,但他们自身却感受不到来自这方面的压力。 而高职院校领导则普遍认为实施改革的难度很大。 到底是制度缺乏现实可行性,还是高职院校领导缺乏视野与决心? 目前在本科院校,尤其是办学水平高的本科院校,多对新教师实施了“非升即走” 制度, 对老教师实施了聘期考核制度,甚至有的本科院校已让聘期考核不合格的教师进行了转岗,其中不乏拥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本科院校能顺利地实施这些人事制度改革,不是因为他们更具备改革的条件,恰恰相反, 本科院校由于办学历史长, 内部管理体系早已固化, 其改革的难度非常巨大; 而这一改革能够顺利实施, 完全是基于其领导者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前瞻性理解及由此产生的决心,以及教师对学校发展使命的认同与支持。

在人事制度改革问题上,本应更具灵活性的高职院校,却已远远落后于本科院校,以致其发展的活力远未充分展现出来。当然,高职院校有其自身的特点, 其人事制度改革不能简单移植本科院校的措施,而是要根据自身的问题和条件确立相应的改革目标。如建立严格的教学督导制度,并把督导结果与教师的晋升和聘用挂钩, 依据课程建设与课堂教学的质量水平, 扩大教师职务津贴的差距,等等。

2. 为高职教师与本科教师建立业务关系搭建平台。 根据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对高等教育规律与要求理解不深,是导致高职教师课程、教学能力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 而与此相关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教师在对专业知识的深刻理解方面,尤其在如何理解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的关系方面存在不足。 其实,对于高职教师,其实践能力的提升离不开在实践基础上对理论知识的透彻理解,否则这种实践能力就只是操作技能,而不可能成为一种专业化的实践能力。 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是为高职教师与本科教师建立业务关系搭建平台,促进他们之间的深度合作。

近年来的高职教师能力建设,比较多地关注了对教师进行课程、教学理论的培训,关注到让教师深入到企业中去,以提升他们的岗位认识以及实际操作能力,但却忽视了帮助高职教师与本科教师建立业务关系,甚至有时自觉不自觉的在高职教育发展中排斥与本科院校的合作,否定其办学经验在高职教育中应用的可能性。 这种做法来源于认识上的片面,即认为本科院校办学经验适用的是学术性教育,而高职教育所定位的是职业性教育。 其实,尽管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有所不同,但高职教育属于高等教育,在一般办学规律上与本科院校是有相通之处的,而且人类的知识本是一个连续体,高职教育的知识结构只有融入到整个高等教育的知识结构中,才能获得深度与活力。

3. 实施更为有效的高职教师课程、 教学能力培训体系。高职教师课程、教学能力提升离不开培训,关键在于给教师提供什么样的培训,以下两个方面需要认真考虑。第一,要实施系统化的深度培训。从目前的 “快餐式”培训转向系统化深度培训。 首先,需要较为庞大的资金做支持,同时需要有制度保障教师参与培训的时间。 其次,要完成系统化深度培训课程体系的开发。第二,要实施做中学的培训模式。实施做中学培训,除了要研究其组织问题和实施程序外,还必须高度重视并解决好做什么、学什么的问题,做的内容的开发应当通过对工作任务的分析来进行; 在获得了 “做”的内容后,还必须把理论知识有机地融入到“做” 的过程中,使“做”体现出“学”的特征。 这种设计的价值在于:可以帮助学员非常深刻地理解要学习的理论知识;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帮助学生实现对实践的升华,让他们真正获得“学”的体验。

能力构建分析 篇5

摘要:本文以现有研究中的后保管时代下档案学理论为切入点,结合后保管模式组成结构和电子文件要素,分析档案学专业的人才能力需求,以期为新时期我国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关键词:后保管时代档案学人才能力需求

后保管时代,是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文件数量急剧增加、文件形态发生变化,并以电子文件发展为标志的一个时代。[1]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到来的后保管时代不仅对各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等档案部门的服务对象和内容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对档案学专业人才需求的变革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深入理解新时期档案学理论内涵使之更好地适应档案工作实践,是分析人才能力需求的有效途径。本文以此为切入点,通过分析后保管时代档案学理论的内涵,从档案学理论中的新来源观、宏观鉴定和知识服务理念三个层次,来探讨档案学专业人才所需的能力需求。

一、后保管时代我国档案学专业人才研究现状

笔者主要利用国外Web of science数据库、国内CNKI网络期刊总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数据库和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检索的主题为“后保管时代”或者“后保管模式”,以及“档案学人才需求”或者“档案学人才培养”。剔除重复项及与主题不相符的文章,得到相关文章共计332篇。由于利用国外数据库得到的检索文章,涉及的领域与我国目前的具体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差距,因此本文在进行相关问题分析时,主要基于国内数据库进行分析研究。在对相关文章的分析中,笔者发现对后保管时代人才需求和培养的研究较少,目前的相关研究仅限于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问题或者是“后保管时代”对档案学理论的适应性研究,而没有把二者较好地结合起来。

其中,涉及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相关研究主要探讨当代档案学专业或其上一级学科的人才需求和培养现状、对策和发展等,如王新才等通过总结我国档案学发展现状分析人才培养的问题,提出在当今时代更需要“一专多能”的档案学专业复合型人才,并提出创新模式培养、重组知识模块、调整招生结构和更新教学方法等措施;[2]张斌等指出档案事业对档案学专业创新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强,并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及档案工作和档案人才实际需求三个维度,分析了档案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必要性,进而指出当代档案学的任务是探索构建档案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3]另一方面,有关“后保管时代”对档案学理论适应性探讨和概念解析的文章,主要是傅荣校等对后保管时代档案学基础理论适应性进行了四个议题的探讨,分别为档案学基础理论的重新审视[4]、档案学逻辑起点的认识和概念重建[5]、文献运动模式的探讨[6]和来源原则和鉴定理论的重新审视。[7]

二、后保管时代档案学专业人才能力需求的构建分析

(一)依据

1“.后保管模式”的新来源观、宏观鉴定和知识服务。1981年,美国学者杰拉尔德·汉姆在《档案边缘》[8]一文中提出后保管的思想。同年,他在《后保管时代的档案战略》一文中指出,保管时代的档案数量较少,文件形成、存储和检索技术相对简单。而后保管时代,电子文件的数量剧增,信息过载现象严重,加之社会技术的变革,由此推动档案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即后保管时代。20世纪90年代,以加拿大档案学者特里·库克为代表的一部分学者将电子文件与后保管时代联系起来,提出纸质文件对应的是保管时代,电子文件对应的是后保管时代。他认为“后保管模式”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一是新来源观,强调档案工作者应将自己从档案的被动管理者变为档案的主动记录者,如果档案人员不介入文件的形成和保管过程,文件将不可能被鉴定、保存、编目和利用。二是宏观鉴定,他主张文件鉴定需要全面考虑社会运行方式、文件形成过程、文件形成者及其职能等多种要素,既要反映档案价值,又要具有实践意义,并体现效益原则。三是知识服务理念,强调档案工作者从实体保管员向知识提供者过渡,为用户提供满足其需求的服务模式,实现档案管理由“保管时代”向“后保管时代”过渡。

2.电子文件“三位一体”的构成要素。后保管时代是文件形态发生变化并以电子文件发展为标志的,因此需要明确电子文件的构成要素,并以此作为分析专业人才能力需求的重要依据。目前,大多数学者认同的电子文件的定义为:由机构或个人在其活动的开始、进行和结束过程中所产生或接收的记录信息,该记录信息由足以为其活动提供凭证的内容、背景和结构构成,而不管记录的形式或载体如何。[9]根据上述定义并借鉴其他学者的观点,本文认为构成电子文件的主要要素有内容信息、背景信息和结构信息。内容信息阐明了文件的对象、目的、过程和结果等多种具体信息,通过解读文件内容,为专业人员、科研人员或社会公众提供准确的内容服务;背景信息体现了电子文件得以存在的过程和其间的相互关系,包括来源信息如机构或个人、标题信息、发文者、文件生成日期等,这些关键字段为电子文件检索或推荐服务的实现提供了技术支持;结构信息主要指物理结构与逻辑结构,对电子文件而言,物理结构取决于计算机系统和存储设备上的间距。由于电子文件存储位置的不同,物理结构很可能改变,因此需要考虑其逻辑结构。

(二)构建分析

笔者将“后保管模式”中的新来源观、宏观鉴定和知识服务作为行向量,将电子文件“三位一体”的构成要素中的内容信息、背景信息和结构信息,分别对应每个行向量中的具体内容,得到档案学专业人才能力的对应关系。按照对应关系,得到如下需求能力:

1.信息搜集、组织与分析能力。新来源观强调变被动为主动,首先,在对电子文件内容进行档案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具备洞察力、文字提炼能力、写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不仅对应该收集和征集的档案进行归档,还应该主动记录历史事件,收集社会记忆。其次,对背景的来源信息、字段提取时,应具备信息组织和加工能力及总结关联能力,它有助于档案的分析传递、再利用和后续的知识服务。最后,对应结构信息,需要档案学专业人才具备计算机相关理论基础的能力。

2.信息决策能力。宏观鉴定是从档案的各个方面包括档案自身属性、社会需求、相对价值标准等进行鉴定,各个阶段的鉴定要求档案学专业人才具备较强的信息决策能力。从电子文件的构成要素来看,分为内容鉴定和技术鉴定,电子文件的内容信息属于内容鉴定范畴,因此需要档案学专业人才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确保电子文件归档内容的综合性;背景信息和结构信息需要档案学专业人才在保证文件内容质量的基础上确保电子文件的原始性、真实性和完整性,因此需要具备信息组织加工能力、价值标准的判别能力、实践能力等。

3.信息开发与利用能力。知识服务是电子文件管理的最终目标,为用户提供满足其需求的各种服务模式和内容,主要需要专业人才具备信息开发与利用能力。需要有对内容信息进行文本挖掘或定性的内容分析,发现有价值信息的能力,并且对有价值的电子文件进行保护;需要对背景信息进行元数据抽取和编目,通过关联分析得到不同内容直接的关联关系和因果关系;需要对用户进行需求调研,得到用户对电子文件的内在需求和表现形式,有针对性地提供相关服务。

*本文为北京联合大学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后保管时代档案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研究”(项目编号:JJ2015Q005)的成果之一。

注释及参考文献:

[1]孙洁.后保管时代档案馆馆藏资源建设探究[J].档案学通讯,2014(2):51-54.

[2]王新才,聂云霞.信息时代档案人才培养与档案学专业发展展望[J].档案学研究,2013(1):87-91.

[3]张斌,马晴,魏扣,吴琼,吴向波.论档案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必要性[J].档案学通讯,2014(3):67-70.

[4]傅荣校,靳颖.新审视档案学基础理论与后保管时代的来临——后保管时代档案学基础理论适应性研究之一[J].档案管理,2008(170):19-23.

[5]傅荣校,靳颖.后保管时代与档案学理论逻辑起点的认识和概念重建——后保管时代档案学基础理论适应性问题研究之二[J].档案管理,200(17):9-13.

[6]傅荣校,靳颖.件整体运动描述:是文件生命周期模式,还是用文件连续体模式?[J]档案管理,2008(172):7-12.

[7]傅荣校,靳颖.后保管时代来源原则和鉴定理论的重新审视——后保管时代档案学基础理论适应性问题研究之四[J].档案管理,2008(173):7-11.

[8]杰拉尔德·汉姆,刘越男译.档案边缘[J].山西档案,1999(1):14.

能力构建分析 篇6

一、创新的基本模式和流程

(一) 识别机会

触发因素可能是新技术带来的机会、市场需求的变化, 也可能是合法性压力和竞争行为的结果。它们可能是类似于坐在浴盆里的阿基米德那样获得聪明的想法, 也可能是引入组织外部某些人的想法;它们也可能来源于对社会状况的不满或者一个促使世界更美好的渴望。

(二) 创新来源

创新的困难在于它本身是一个高风险的商业活动, 你不可能一开始就知道你决定要做的事情是否能够实现或能够实施, 但是你必须投入资源来启动这个过程。因此, 你将如何来组合项目以平衡收入和风险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三) 机会搜索———发展新企业

获得了某些触发创新的信号, 我们需要对选择哪些创新进行战略决策, 寻找和获取需要的资源。下一关键阶段是将这些潜在的想法转化为现实。某些情况下, 这个实施阶段有点像编织一种“知识画布”, 逐步把各种知识集中在一起, 并把它们慢慢编织成一幅成功创新的画面。

最后, 项目进入某个市场。创新随着时间在不同的用户中扩散, 通常这个过程呈S形曲线。一些勇敢者实践新想法, 如果能够取得一定进展, 然后逐步地其他人跟上这个潮流, 最后只有一些顽固派和后进者抵制变化。很好地管理这个队段, 意味着我们需要提前想好人们可能的反应, 并在此之前将这些纳入项目管理中。

(四) 创造价值

尽管我们投入了很多精力来识别机会、寻找资源和创建新企业, 但是并不能保证我们的努力就能够创造价值。我们也需要思考, 如何通过管理这个流程来最大化我们的机会。如果我们进行商业创新或者推广我们的想法是为推动社会变革, 我们要保护知识产权和财务收益以确保可持续和真正创造了不同。在创新项目结束时, 我们也有机会回头看看和反思我们学到了什么知识, 以及这些知识在下次能够给我们提供什么帮助。即我们能够获得关于如何建立创新能力的有价值的知识。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一) 培养创新创业理念与意识

创业理念和创业意识是形成创业能力和展开创业实践活动的前提。创业理念的形成不是一念之间的心血来潮, 而是创业者在切实的创业实践活动中产生、培养以及逐渐升华的过程。它首先萌生于创业主体在创业需求过程中而产生的, 是推动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诱致动因和动机。无疑, 在此期间, 市场、社会客观需求以及所接受到的创新创业教育对其产生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 谋求把创业动机转化为创业实践行动, 是一种竟力追求并力争获得成功绩效的心理驱动力。此外, 创业理想与目标的确立, 则标志了创业理念与意识的基本形成。

(二) 培养优良的创新创业心理素养与素质

研究表明, 在创业活动中, 情商及各种非智力因素在其中体现出重要的影响, 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由此, 需要在创业能力的养成中, 积极培养“创业情商”, 摈除阻碍创业的心理障碍。

(三) 构建全方位创新创业知识结构

创业心理素质是前提, 创业知识与技能本身是保障。在现代经济社会中, 知识与技能本身正在成为个体生存与发展的资本与财富。做为创业者自身, 既要拥有所创业行业的相关专业知识与技能;同时还需具备完善的相关管理、经营、市场、法律法规等综合性知识与素养, 以应对日益复杂的社会发展需求。

(四) 塑造自我的创业能力

创业能力的培养, 最终需要在切实的创业实践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因此, 创业理念、创业心理素质, 以及创业知识结构等, 最终都需要在创业实践中经过检验, 融合塑造出自我的创业能力。

综上, 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必须要遵循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一般规律, 在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理念和创业心理素质和素养的同时, 搭建好自身的创业知识平台和结构, 并要在具体的创业实践过程中经受住创业实践的检验, 实现创业能力的提高。

三、大学生提升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的主要途径

(一) 积极参加大学社团实践活动

大学校园中由大学生举办的各种社团组织和活动, 对创业实践活动是很好的锻炼, 是从策划到最终实施的综合过程, 参与其中, 可以很好地锻炼大学生的组织、协调以及资源整合与利用等能力。是实现创业综合素质和能力锻炼的良好途径。

(二) 投身大学课余和假期打工活动

现代经济社会为大学提供了众多的合法打工机会, 参与这些打工活动, 不但可以大力提高大学生对社会经济生活的认知, 同时也会很好地锻炼大学生的市场调研、组织协调、资源整合与管理等能力, 使书本上的知识立体化, 也使得理论与实践知识融合增长, 创业能力也会在其中实现积累和提升。

(三) 争取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

积极参与高等院校的科研活动, 更多地在导师的指导下深入科研一线, 可以加深理论知识的学习, 提升学业水平, 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同时, 参与科研项目, 还可以充分锻炼实践动手能力, 激发创业理念的养成和创业点子的孕育。

(四) 毕业后投身企业一线积极参加生产实践

企业是实际的创新创业团体, 是锻炼能力, 增长才干的实践基地, 在这里, 可以积累经验, 发现新课题、新机遇、新点子, 找到企业发展和行业发展的空白空间, 把握创业契机, 为独立创业奠定成功的前提和基础。

摘要:创业教育在我国处于萌芽阶段。为此, 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 通过创业教育有可能把潜在的能力外化为实实在在的现实能力。本文着力分析了现代经济背景下, 大学生创业的思路和途径。

关键词:创业教育,大学生,创业能力

参考文献

[1]胡海波, 创业计划[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2011.

[2]弗雷德里克, 创业学[M].蒋春燕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

能力构建分析 篇7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和业务量的不断增加,管理者对企业的经营决策越来越需要相应信息甚至是实时信息的支撑。掌握大量的数据并不是企业的主要目的,而是要将这些数据收集加以分析利用。企业所积累的原始数据是运营业务在数据世界的映射,通过数据分析活动,可以深度挖掘数据背后的潜在价值,可以从整体上认识企业目前的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做出针对性的响应,从而对企业的经营、决策、管理、投资方向和策略提供更加科学,更加有依据的信息。因此,数据仓库、数据安全、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等围绕大数据商业价值开展的各种活动成为了企业的焦点。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数据分析的能力,其重点在于抓住关键内容,实时分析、提高效率,更优质的数据分析意味着更全面的信息掌控。具备数据的分析和解读能力是企业管理中的关键要素,对这种能力的获取、评价和提升将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数据分析是有目的地收集数据、分析数据,使之成为信息的过程。在产品的整个寿命周期中,包括从市场调研到售后服务和最终处置的各个过程中都需要适当运用数据分析,这一过程支持着质量管理体系。目前,一些企业在数据分析领域缺乏清晰的系统框架,对该过程缺乏有效的跟踪执行和优化评估。同时,数据获取过程较长,数据质量较差,降低了数据的时效性和数据分析的效率,究其根本原因,是企业缺乏相应的管理模型对企业数据分析过程实施有效的监控。本文通过构建数据分析能力成熟度模型,为数据分析型企业提供相应能力的工具并进行评价,丰富和完善能力成熟度模型理论知识体系。

2. 数据分析能力成熟度模型构建

2.1 CMM模型

1989年,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研究所(Software Engineering Institute,SEI)开发出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CMM)。CMM是一种开发模型,它的目标是改善现有软件开发过程,也可用于其它过程。它是对于软件组织在定义、实施、度量、控制和改善其软件过程的实践中各个发展阶段的描述。CMM的核心是把软件开发视为一个过程,并根据这一原则对软件开发和维护过程进行监控和研究。CMM是一种用于评价软件承包能力以改善软件质量的方法,侧重于软件开发过程的管理及工程能力的提高与评估。分为五个等级:初始级、可重复级、已定义级、已管理级、优化级。

首先初始级的软件过程是未加定义的随意过程,项目的执行是随意甚至是混乱的。有些企业制定了一些软件工程规范,但若这些规范未能覆盖基本的关键过程要求,且执行没有政策、资源等方面的保证时,那么它仍然被视为初始级。

其次可重复级中,根据多年的经验和教训,人们总结出软件开发的首要问题不是技术问题而是管理问题。因此,第二级的焦点集中在软件管理过程上。通过实施第二级的管理过程,从管理角度可以看到一个按计划执行的且阶段可控的软件开发过程。

然后在已定义级中,人们逐渐定义了执行的步骤标准,因为相对来说,第二级仅定义了管理的基本过程,而无论是管理还是工程开发都需要一套文档化的标准,并将这些标准集成到企业软件开发标准过程中去。所有开发的项目需根据这个标准过程,剪裁出与项目适宜的过程,并执行这些过程。

另外,已管理级中的管理过程是量化的管理。所有过程需建立相应的度量方式,所有产品的质量需有明确的度量指标。这些度量应是详尽的,且可用于理解和控制软件过程和产品。量化控制将使软件开发真正变成为一种工业生产活动。

最后的优化级的目标是达到一个持续改善的境界。所谓持续改善是指可根据过程执行的反馈信息来改善下一步的执行过程,即优化执行步骤。如果一个企业达到了这一级,那么表明该企业能够根据实际的项目性质、技术等因素,不断调整软件生产过程以求达到最佳。

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为软件的评估提供了呈上升状的框架。实施CMM对软件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CMM过程本身就是对软件企业发展历程的一个完整而准确的描述,企业通过实施CMM,可以更好地规范软件生产和管理流程,使企业组织规范化。

2.2 DA-CMM构建

自能力成熟度模型(CMM)面世以来,其理论被人们广泛用于各个行业,如项目管理、知识管理、技术管理等领域。本文将CMM模型与数据分析概念相结合,构建了数据分析能力成熟度模型(Data Analyze 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简称DA-CMM),如图1。数据分析能力成熟度模型主要用来对企业数据分析能力进行合理准确地评估,从而帮助企业不断提高数据分析的能力。

2.2.1 DA-CMM各阶段内涵

⑴DA-CMM的初始级

初始级就是未加定义的随意过程,项目的执行是随意或混乱的,即只要在数据分析的过程域中对数据进行了初步的收集,就达到了初始级;例如在企业的销售过程中,企业总会把交易记录等数据收集起来,然后企业会对这些收集的信息进行初步的分析,不管企业是怎样进行的数据分析以及数据分析的效率和准确度,企业只要对这些数据进行了分析,就是达到了初始级,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对于所需的数据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但如果企业在这一过程中发现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是一件十分困难或者耗时很长的事情,企业也许会做出另外的决定,所以在这一阶段,项目的执行是随意且混乱的,没有一个可得到保证的确切的规范,项目的成功率也很低。只要企业对于数据进行初步的分析就是达到了初始级。

⑵DA-CMM的可重复级

处于这一级的企业,经过长时间进行数据分析得到的经验和教训,其对于数据分析的方法和步骤已经有了一个较为有效的规范和标准,企业通过这些总结出来的数据分析的方法可以显著提高其进行数据分析的效率和准确性。这一级相对于初始级来说,不再是随意的以任何形式对数据进行分析,而是根据总结出来的方法更有效的得到企业想要的结果。

⑶DA-CMM的已定义级

在这一等级上,相对于可重复级,企业开始有意识地对数据分析制定出一套公认的执行标准,使得企业内部的数据分析更加的规范和成熟。这套标准可以让企业员工很好地理解数据分析的方法和步骤,提高企业数据分析员进行数据分析的能力。所以说在已定义级,企业可以按照一个完善的执行标准来进行数据分析。

⑷DA-CMM的已管理级

在已管理级中,此时的企业在按照执行标准进行数据分析的同时,已经可以对数据分析进行一个具体的量化的管理。数据分析是一门十分严谨的学科,所以数据的准确性是重中之重,因此,企业能需要够对数据分析进行一个合理的量化,例如企业能够对数据分析过程的时间、占用人力资源、得到数据的准确性以及结论的偏差等进行具体的量化,从而对企业内数据分析完善的执行标准得到更好的贯彻执行以及通过得到的量化数据来确定企业发展的策略。

⑸DA-CMM的优化级

处于优化级的企业进行数据分析是可以不断进行改善和提高的,企业可以通过在已管理级对数据分析过程进行量化得到的数据来发现企业在现阶段数据分析能力的缺陷,从而不断地改善;而且在这一等级中,企业会有意识地对数据分析的方法和步骤进行创新,进而提高数据分析的能力。所以在这一等级,企业是可以对数据分析的各个方面进行不断地改善和优化。

2.2.2 过程域的确定

在对一个企业的数据分析能力进行评估时,因为数据分析能力成熟度模型的5个等级中每个等级都包含了1个或多个过程域,只要从初始级开始判断企业是否执行了过程域便可以对企业数据分析的能力进行一个准确的评估。过程域对象代表应用中的业务逻辑或流程,在数据分析能力成熟度模型中,除了初始级,每个等级都可以分为若干个过程域,这些过程域可以反映出企业数据分析能力的等级,代表了数据分析能力要达到某一等级应达到的要求。

(1)可重复级具有的过程域

数据需求分析

企业在进行数据分析前,首先需要企业识别数据的需求,识别信息需求是确保数据分析过程有效性的首要条件,可以为收集数据、分析数据提供清晰的目标,只有确定了数据需求,才可以有方向的去搜集数据。

人力资源配置

在企业当中,数据分析对一个人的要求很高,所以企业需要专业的数据分析师来对数据进行分析,避免对数据分析的不重视,同时要对企业的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进行数据分析培训,使他们认识到数据分析对于企业的重要性,所以要做好人力资源的配置。

数据分析经验积累

数据分析的过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且也没有绝对有效的方法,所以企业在进行数据分析过程中要注意不断吸取经验和教训,形成一个初步的规范,提高企业的数据分析效率。

(2)已定义级具有的过程域

数据收集、分析方法管理

企业进行数据分析时,数据收集的效率以及数据分析的有效性都影响着企业的数据分析的能力,所以要对数据收集和分析的方法进行不断地测试和创新,以此来提高这两个步骤的效率和准确性。

数据分析规范管理

混乱无序的活动是不可能产生预想当中的结果的,同样,混乱无序的数据分析过程也是不可能产生精确地结果的,所以需要对数据分析过程进行有规范的管理,形成一套公认的数据分析执行标准。

(3)已管理级具有的过程域

数据分析定量管理

企业进行数据分析目的是为了从大量、纷乱的数据中统计出自身想要的结果,从而确定企业的发展方向,而如此大量的数据必然会对数据分析的过程造成步骤的繁杂以及时间的浪费,为了解决而这种情况,就需要对数据分析过程进行量化管理,通过对数据分析过程的数据、时间、步骤等进行量化一次提高数据分析的效率。

数据分析准确性管理

数据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是进行数据分析的必要条件,只有得到准确结果的数据分析过程才是一个完整的过程,所以进行数据分析一定要保证所得的结果是正确的,而通过对数据分析的过程进行定量则可以对最后的结果进行一个精确地判断。

(4)优化级具有的过程域

数据分析缺陷预防

企业的数据分析的过程以及方法不可能是完美的,总会存在着大大小小的缺陷,企业要能够找出这些缺陷,并不断改正,逐步去完善数据分析的过程和方法。

数据分析方法更改管理

企业在对数据分析过程缺陷的发现和修改中所形成的新的数据分析方法不可能直接运用到企业管理中,也许新的方法相较于原来修改了缺陷,但在运用前还需要进行系统的测定,确保新的数据分析方法不会带来错误的结果,最后才可正式运用。

3. 结语

数据分析能力成熟度模型是一种有效的对企业数据分析能力评估和监管的工具,若想对模型进行有效的实施,应对企业的数据分析能力做初步的评估,若每一过程域的基础实施都已执行,则企业的数据分析能力已达到初始级别,对每一个基础实施,对照能力级别DA-CMM的可重复级别中的共同特征计划执行下的一般实施,看基础实施的执行是否按照一般实施进行。若全部一般实施都已执行,则查看能力级别DA-CMM的可重复级的共同特征规范实施,以此类推对每个关键过程里的基础实施按照共同特征从低到高的顺序依次检查是否按照一般实施的要求进行执行,若完成某一级别的所有一般实施则达到这一级别,若基础实施只是完成了某一级别的部分共同特征,则数据分析能力的级别只是达到该级别的下一个等级。对企业的数据分析能力评估后,针对企业的数据分析能力与业务流程做出具体的改进,再具体的改进过程中,要积极与企业的数据分析业务相关负责人进行沟通和会谈,通过与他们的交谈和反馈得出企业的数据分析能力建设水平。在对公司的基础实施进行调研时,可以先对执行基础实施的人员进行访谈,看是否已执行了基础实施,然后再通过加深访谈的内同以及对该项目主管的谈话来确定定基础实施都完成了能力维的哪些共同特征。

摘要:数据分析能力的评价和提升是大数据环境下企业决策科学化的关键。本文参考成熟度模型的理念、通过对数据分析的梳理,依据CMM的理念,构建数据分析能力成熟度模型。

关键词:CMM,数据分析能力,模型

参考文献

[1]W.S.Humphrey,W.L Sweet.A method for assessing the software engineering capability of contractors[R].USA,SEI Technical Report(SEI-87-TR-23),1989

[2]邓景毅,叶世绮,郑欣.软件成熟度模型(CMM)发展综述[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2(7):6-9

能力构建分析 篇8

关键词: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指标体系,医药制造业

1 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内涵

产业自主创新是基于自身水平和能力提升的产业创新, 指的是以市场为导向, 以提高产业竞争力为目标, 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品创新、流程创新、管理创新 (含组织创新) 和市场创新的组合创新, 创造出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并不断扩散传播, 实现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布局等的质的改变和量的提高[1]。

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是一个系统的概念, 是产业各个方面创新能力的综合体现。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由产业创新资源、产业创新效益和产业创新扩散三个要素构成, 这三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决定了产业自主创新系统的结构、功能, 进而决定了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高低。我们需要将实际系统的结构、功能等用逻辑模型等描述出来, 用对模型的研究来反映对实际系统的研究。产业自主创新系统这三个方面的要素互为因果, 形成一个封闭的循环系统, 产业自主创新过程就是由这三个系统性过程完成的:创新资源作为创新活动的驱动力, 也通过资源要素的流动和优化配置促进了创新扩散;创新扩散不仅助力创新活动的产生从而产生创新效益, 更是直接通过技术转移和产业化加快创新收益的实现;创新效益则通过增加创新资源数量和提升创新资源的结构来完成创新的循环过程。

2 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是用来评价一个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水平、发现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的多层次、多指标的统计指标集, 是宏观或微观主体制定自主创新能力发展规划、进行政策研究、进行科学决策所必不可少的评估依据, 因此建立一套较为完整的产业自主创新指标体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2]。

2.1 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指标体系中指标的选取、权重的确定等都将影响到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结果。结合本文的研究重点, 最终确定如下设置原则:

(1) 科学性原则。指标的设计必须遵循科技发展的基本理论和科技创新的自身特点, 指标的定义、分类、范围、数据收集、计算方法、权重确定等都要真实、规范、有科学的依据。

(2) 可比性原则。指标体系必须充分考虑到各产业间统计指标的差异, 必须是各个产业共有的指标涵义, 统计口径和范围尽可能保持一致, 并在时间上保持指标的相对稳定性, 以便保证历史资料的可比性。

(3) 系统性和完备性原则。构造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2], 各个指标间既要相互独立, 又必须相互联系, 做到从多角度、多层面完整地体现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同时, 指标体系所包含的信息量必须充分而又没有冗余, 尽可能用最少的指标反映出最多的信息量。

(4) 可行性与可操作性原则。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仍处于探索阶段, 同时由于各个行业、特定行业所在区域的不同, 创新所面对的问题也会随之改变, 因此, 指标的设计应立足现状, 考虑资料获取的便利性、可行性和易操作性。

(5) 简明性原则。指标体系是复杂系统的一种简化, 指标的选择应尽量做到用较少的指标反映目标中的关键问题, 且数据易于收集、针对性高、操作性强。

(6) 导向性原则。指标体系的建立应在全面性的基础上突出科技创新的导向性作用, 尽可能选择具有足够代表性的综合指标和专业指标, 以便比较准确、简洁地评价科技创新能力, 继而找出所评估地区的产业存在的问题, 寻求可操作的对策。

2.2 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根据研究的目的, 借助产业经济学、产业技术创新理论, 按照系统科学的逻辑, 遵循产业自主创新的本质和内在规律, 本文建立了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分别从产业自主创新资源、产业自主创新效益和产业自主创新扩散三个方面评价天津市和我国各地区的产业自主创新能力。

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由三层构成, 第一层为综合评价指数, 第二层为产业自主创新资源、产业自主创新效益和产业自主创新扩散三个模块, 每个模块包含五个三级指标 (基础指标) , 具体指标如图1所示。

(1) 产业自主创新资源能力。

产业自主创新的原动力是产业创新资源的投入, 创新资源不仅驱动创新活动的产生进而转化为创新效益, 而且通过资源的流动和优化配置催生了创新扩散, 这是产业自主创新的基础条件, 反映了产业潜在的创新能力。产业创新资源能力可以由以下几个方面体现:产业科研经费和科研人员投入强度、产业已拥有的发明专利数量、产业拥有的科研机构数量和科研设备投入等。R&D经费投入——产业内所有企业的研究开发费用在产业总销售收入的比重, 主要衡量产业技术创新的资本投入规模, 体现产业对技术创新的潜在支持程度。

R&D人员投入——产业研发人员占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 衡量的是该产业研究的技术潜力和产业技术创新的基本潜力, 研发人员投入强度越大, 产业技术创新潜在能力也就越高。

发明专利授权——产业从业人员每万人发明专利授权量。授权专利是研究项目成果被外界认同的结果, 在获得专利后企业就可以通过专利所有权获得垄断收入或是通过授权使用专利而获得经济收入, 是技术创新资源能力的重要体现。

研发机构数量——某一地区产业内拥有的研究机构、高等院校等科研机构数量, 反映了产业的研发能力的强弱。

科研设备投入——仪器设备费占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的比重, 反映了产业科技创新在创新设备投入上的力度。

(2) 产业自主创新效益能力。

产业创新能力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产业科技产出和市场产出, 创新效益反映其各种要素组合产生的实际成效。产业创新效益来自于双重渠道:创新活动所转化的创新效益和创新扩散由于技术转移所导致的效益, 该要素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最直接、最重要的构成要素。同时, 创新效益反作用于创新资源, 创新效益的产生不仅促进创新资源数量的增加和集聚, 而且通过促使产业创新资源升级提升创新资源的质量和结构。产业创新效益可以从技术和市场两个方面反映, 具体可体现为产业利润率、新产品产值率、市场占有份额、产业增加值率和产业出口比例等。

产业利润率——利润总额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 是考察产业利润水平的重要指标, 反映了产业的获利能力。

新产品产值率——产业新产品的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 反映一个产业在产品方面的创新情况, 体现技术创新产出能力的高低。新产品产值率越高, 则表明该产业的知识密集程度越高, 产业创新效益越好。

产业市场占有份额——地区产业总产值占全国产业总产值的比重, 是产业科技创新最终成果的体现。

产业增加值率——产业增加值占总产值的比重, 是从总体上反映一个产业投入产出效益的综合指标。高的增加值率来源于高素质的人力资源, 可以作为反映产业知识密集程度的辅助指标。

产业出口比例——出口交货值占销售收入的比重, 反映了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从侧面体现产业创新效益的高低。

(3) 产业自主创新扩散能力。

产业创新扩散能力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与产业内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是构成产业创新网络、保障产业创新系统性和高效率的桥梁。创新扩散是产业创新系统中的重要的环节, 它不仅通过助力创新活动而转化为创新效益, 更是通过技术转移和产业化加速技术直接转化为效益。产业的创新扩散能力主要体现在对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程度、技术转移和技术引进情况、产业技术水平和政府支持力度等方面。

技术改造投入——技术改造经费占科技活动经费支出的比重, 反映产业新技术、新工艺开发的资金投入力度。

技术转移投入——购买国内技术经费支出占科技活动经费支出的比重, 反映产业购买国内新工艺、新技术的资金投入力度, 是衡量产业创新扩散水平的重要指标。

产业技术水平——微电子控制设备原价占年末固定资产原价的比重。设备先进程度制约着研究成果的转化, 是技术创新能力的约束条件, 最终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

政府支持力度——政府R&D经费投入占R&D经费投入总额的比重, 反映政府的产业政策倾向和经费支持水平。

消化吸收再创新——技术消化吸收经费占技术引进经费比重, 反映对创新资源再利用的程度, 是体现产业创新扩散能力的重要指标。

3 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方法

根据建立的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采用的评价方法为综合评价指数法。综合评价指数法是最普遍采用的评价方法, 它利用一种规则将数据无量纲化, 然后区别各个指标的相对重要性, 并采用某种方法赋予一定的权数, 加权计算得到综合指数。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 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类相应指标的权数。首先, 建立判别矩阵, 根据层次分析法原理, 由专家给出各层次指标的相对重要性赋值, 根据赋值建立相应的判别矩阵, 并计算出每个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及对应的特征向量;其次, 对判别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 分别计算每个矩阵的一致性比例, 对判别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最后, 判别矩阵通过一致性检验后, 将每个矩阵最大特征根对应的特征向量归一化处理, 得到相应指标的权数。

(2) 采用线性加权法计算二级指标。由于评价指标体系的各个指标的数据量纲不同, 需要先将数据进行无量纲处理, 经过标准化处理后, 各个指标变为无量纲的正指标数据, 得到了建立综合评价指数的标准数据库。根据前面得到的各个基础指标的权数以及标准数据库, 采用线性加权法计算二级指标。

(3) 计算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综合指数。采用乘法模型将创新资源指标、产业创新效益指标和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扩散指标合成为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指数。由于乘法评价模型适用于指标间有较强关联性的多指标评价, 而产业自主创新资源、创新扩散和创新效益之间具有极强的联系, 因此乘法评价模型较为适合于构建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综合指数。

4 天津市医药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分析

天津市医药制造业是由传统中药、西药和生物医药组成。目前, 生物技术与现代医药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有所提高[3], 天津市在全国是生物技术和现代医药产业引进外资时间最早和数量最多的城市, 外资企业占据高端市场, 国内企业生产的产品大多为仿制品。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 天津市以生物技术为产品技术支撑的企业数迅速增加, 目前已有30多家独资或合资生物制药企业, 生物医药产品市场初步形成。

按照上述指标评价方法, 我们可以计算出天津市医药制造业的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各级指标, 用同样的方法我们还可以得到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医药制造业的相应指标, 从而进行横向比较分析天津市存在的优势和差距, 深入研究原因所在。为了保障数据的科学、准确, 本文采用的基础指标数据全部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公开发布的《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 (2007年) 。

4.1 指标计算结果

(1) 指标权数

经计算, 各级指标的权数如表1所示。

(2) 指标得分

经计算, 各级指标的得分如表2所示。

(3) 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综合指数

经计算, 天津市医药制造业的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综合指数为78.41, 位居全国第6位。

4.2 评价分析

从以上对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 天津市医药制造业的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强, 位于国内前列, 但各方面能力不均衡, 产业自主创新资源能力很强, 而创新效益能力和创新扩散能力较弱。具体分析如下:

(1) 优势分析

首先, 产业创新资源能力较强。天津市医药产业创新资源能力得分为101.51, 居全国第4位, 说明产业创新资源能力较强。R&D经费投入和R&D人员投入力度很大, 拥有发明专利和科研机构数量较多, 科研设备水平较高, 体现了天津市对医药制造业创新的重视。

其次, 产业创新效益较好, 新产品产值率、产业增加值率和产品出口比例较高。2007年天津市医药制造业新产品产值率为15.05%,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位居全国第8位;产业增加值为69.19亿元, 增加值率达到41.59%, 位居全国第8位;出口销售收入达到20.91亿元, 出口比例为9.65%, 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居于全国第10位。

第三, 政府对产业创新的支持力度大。生物医药产业被天津市确定为“十一五”发展的重点高新技术产业之一, 政府支持的R&D经费为2 490万元, 人均政府支持R&D经费为0.063万元, 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5倍, 位居全国第4位, 说明天津市政府对研发新药给予了很高的重视。

(2) 劣势分析

首先, 产业利润水平较低。天津市医药制造业的利润率仅为8.00%,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主要是由于产品处于低端, 附加值较低, 而高端市场则被外资企业占据。

其次, 市场占有率不高。天津市医药制造业的总产值只占全国的3.31%, 位于第12位。一方面由于原创药较少, 大部分为仿制药, 进入壁垒比较低, 因此国内医药行业市场集中度不高, 市场竞争激烈;另一方面, 由于药品差异性不大, 很少有特色产品, 所以市场很少有对某品牌药品的品牌忠诚度和依赖性, 这样的状况也使企业很难提高市场占有率, 更无法与浙江、江苏、山东等医药制造大省相比。

第三, 技术扩散能力较弱。天津市的技术改造投入力度不大, 技术转移不活跃, 产业技术水平较低, 消化吸收再创新投入不大, 各项指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与先进省市差距较大。

4.3 产业发展对策与建议

医药制造业是天津市自主创新能力较强的产业, 不仅拥有大量创新资源, 并且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但面对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应采取相应的措施:首先, 加强新产品研发力度, 提高研发能力, 开发具有高附加值的独特产品;其次, 通过联合、兼并与重组等各种形式扩大天津市医药企业的规模, 提高市场竞争力;最后, 加大对技术改造和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投入力度, 增强技术扩散能力, 从而促进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管顺丰, 徐广文, 祁华清.产业创新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5.

[2]任彪, 李少颖, 梁婉君.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07, 28 (6) :47-55.

能力构建分析 篇9

随着德国工业4.0技术的问世和《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越来越多的智能控制技术代替了传统的过程控制技术,进入到各种过程行业(如化工,制药、造纸、环保等)中。目前浙江省过程控制行业不断发展壮大,自动化相关人才需求很大,企业希望得到的专业技术人才不仅仅能拥有自动化相关的专业技能,还要有包括创新能力、逻辑分析能力、良好沟通协调能力的综合性人才。在现代先进技术和新型人才需求的驱使下,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岗位的需求变化,立足地方经济发展,在市场需求下,必须更新高等职业教育理念,转变教学思路,对高职自动化类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和优化。

本文首先通过企业调研、毕业生走访及专家指导,归纳出职业方向并分析现代企业所需的岗位技能需求;其次,根据各个岗位群的职业技能需求,改进岗位职业能力;最后,根据改进的岗位职业能力,优化课程体系并构建有效合理的高职工业过程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

1 高职工业过程自动化专业岗位能力分析

1.1 高职工业过程自动化专业岗位分析

为了确定本专业人才的专业定位,对10余家企业、100多名毕业生进行了调研分析。由于就业岗位种类繁多且就业单位数目较大,因此,将工业过程自动化专业相关的职业分为4个职业方向,包括:过程控制方向、智能控制技术方向、仪器仪表检测与维修方向、自动化产品营销方向。通过职业方向,给出岗位技能需求。具体的专业定位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到,工业过程自动化专业的高职学生在过程控制类、智能控制、仪器仪表检测与维修行业有比较广泛的就业空间。为了提升过程控制行业的智能化水平,越来越多的行业和企业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利用智能控制技术,来提高产品供应和生产的效率。因此,为了适应先进科技和现代企业发展,对以往适应于传统生产过程的岗位技能需求进行改进,加入了适合于现代智能控制行业的岗位技能需求。

1.2 高职工业自动化专业职业能力分析

通过对工业过程自动化行业和岗位技能的深入分析,并结合企业专家、高校及科研院所专家、技术骨干、专业教师对高职工业过程自动化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方案的意见,给出了与工业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各岗位相适应的职业能力。如表2所示。首先,根据这4个职业方向细分为4种岗位群: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与维护岗位、智能制造与控制技术岗位、仪表检测与维护岗位以及自动化设备营销岗位,再依据不同的岗位群,分别给出对应的岗位职业能力。

2 高职工业过程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的指导下,对改进的工业过程自动化技术岗位职业能力进行分析,进而对原有的工业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优化和改革,使得新构建的课程体系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在文献[1]的课程体系架构上进行改进,新的课程体系架构如图1所示。

改进后的工业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架构,不仅保留了原有课程体系架构的优点,也在原有课程体系架构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改进。现将改进后的工业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架构特点总结如下:

(1)整个课程体系架构由“职业方向”出发,确定对应的“岗位群”,再由“岗位群”生发出对应的岗位能力,包括:基本的素质能力、职业基础能力以及职业核心能力,最后确立对应的课程体系。基本的素质能力由通识类课程和综合素质来体现,职业基础能力由专业基础课程来实现,职业核心能力由职业理论课程、职业实践课程和技术服务课程共同完成。把专业竞赛和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作为职业拓展能力的培养载体。

(2)首次提出以“职业方向”来确定课程设置。高职院校课程设置是以就业为导向的,因此,课程的建立和设置要适应职业的需要和发展。在众多工业自动化企业岗位中筛选归类出具有代表性的典型职业方向,一方面利于学生对未来就业岗位有清晰的概念,知道“要做什么”;另一方面,有利于专业教师明确地建立课程体系。因此,通过考察相应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以及工业自动化技术专业学生的就业范围和就业趋势,制定出了与其相适应的4个职业方向,分别是:过程控制类、智能制造与控制技术类、仪器仪表检测与维护类以及技术经济类。

(3)在原有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加入“智能控制技术”类课程。目前,各大国家纷纷提出制造业国家战略。面对各国的战略举措和全球制造业竞争格局的重大调整,中国也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将智能制造和控制技术作为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王晓明在经济日报《从三个维度认识“智能制造”》中提出,“智能制造”整合了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由集中式控制转向分散式增强型控制,并通过物联网与互联网的融合,实现智能化。可以说,智能制造和控制技术是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工业自动化水平的最高体现。现如今,智能控制技术已经在过程行业有了越来越多的应用,比如:离散制造行业的智能仓储和智能物流系统,工业现场的智能巡检系统,RFID射频识别系统。由于智能制造和控制技术需要利用先进的自动控制技术来实现智能化,因此,为了适应现阶段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把“智能控制技术”作为工业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一个非常重要的职业方向。要将与“智能控制技术”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验实训加入到课程体系架构中,并特别加入“小型智能工厂”作为“智能控制技术”的实训基地来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

3 新课程体系评价

改进的工业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与现阶段的先进技术和企业人才需求相适应,实现了专业与产业的无缝联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相匹配。经过一年的实践,通过对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动手实践能力的调查,发现学生对本专业的知识和技术,特别是“智能控制技术”方向,如“小型智能工厂实训”、“工业机器人实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探索精神,学生的专业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这说明,改进后的工业自动化技术课程体系发挥了积极的效果和作用。

摘要:智能控制技术给现代制造业和过程控制行业带来了重大变革。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出现了变化,岗位职业能力也随之改变。本文对现代过程控制行业的岗位需求进行分析,在原有的岗位职业能力体系上进行改进,加入了“智能控制技术”方向。根据岗位职业能力,对工业过程自动化专业能力进行分析,归纳出了4个适应于现代过程控制行业人才需求的职业方向。根据这4个职业方向,给出了新的工业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架构。教学实践证明,改进后的课程体系架构是行之有效的。

关键词:岗位职业能力,课程体系架构,智能控制技术

参考文献

[1]黄信兵,王筱珍.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信息系统工程,2015.11:142-144.

[2]毛臣健.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探究.职教论坛,2011.5:56-57.

[3]王永红.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项目课程设计与实施案例分析.职业技术教育,2009.14:22-23.

[4]郭小华,楼晓春.高职自动化专业职业岗位能力本位课程架构.辽宁高职学报,2008.10(11):59-61.

[5]王晓明.从三个维度认识“智能制造”.经济日报,2015.8.

构建培训体系 强化能力建设 篇10

抢位子: 丰都县农广校明确提出了自己的职能定位:重点是组织指导并实施农民科技培训工作,培养“生产型、经营型、技能型、服务型”等各类农村实用人才;同时承担区域内涉农部门干部继续教育工作。如此定位就确定了农广事业的公益性,教职员工也享受到了与普教的同等待遇。有如此繁重的工作任务,不仅要有适应工作需要的人员编制,还应该有适应工作需要的经费保障。丰都县农广校经过多方努力,目前已拥有14个正式编制,并且全部在岗,每年除了人头经费的保障之外,县财政还把农广校的办学经费纳入预算,定额拨付,保障了正常的办学之需。

搭台子: 丰都县农广校最初也是设在农业局科教股,只有一间办公室和三四个办学人员,但经过几届办学人员的共同努力,先后到扶贫办等有关部门争取到了20多万元的基础设施建设费用,并与县农干校、农机校合并,增加了编制。在三峡库区移民搬迁过程中实现了农广校与农业局分开重建的目标,并利用移民拆迁和出售部分门面的资金完成了校舍重建,学校拥有独立校舍1450平方米,有大教室、多媒体教室、图书室、档案室、办公室、技能培训实作基地和学员宿舍。这些基础设施是办学的基本保障,利用这个平台,学校被重庆市政府确定为移民培训基地,县残联确定为残疾人技能培训基地;县扶贫办确定为扶贫培训基地。

选戏子: 一台戏唱得好不好主要靠演员,要唱好农广校的这台戏,队伍建设是关键,在队伍建设中选好领导是基础,强化师资是保障。

有什么样的领导就有什么样的团队,因此选好基层农广校的校长是事业成败的关键,要让那些业务能力强、公仆意识重、领导艺术高的能人出任基层农广校的校长。丰都县农广校几届校长在农广校的发展史上都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他们“外固阵地,内强素质,上下互动,左右联盟”,一路走来,才有了今天丰都县农广校的规模。

教师队伍的素质是教学质量的保证,也是一个学校能否得到长足发展的关键,丰都县农广校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确保了教师队伍的基本素质。学校要求每一个专职教师都要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普通话,已有10多名教师取得了教师资格证,这在农广校系统是比较少见的,同时主要的骨干教师还多次被派往全国各地的各种培训班去深造;为了满足教学工作的需要,学校还建立了兼职教师师资库,把当地农业方面各个行业的精英、权威都纳入了师资库,并对他们定期组织教研活动,确保了教学质量。

定调子: 要唱好一出戏,就得有劇本。农广校到底要唱一出怎样的戏,这就要靠自上而下定调子。开始时的农广校是以中专学历教育为主,近年来随着学历教育的普及,办学方向转向了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和农村科学知识的普及。当然这些培训离不开项目的支撑,因此要搞好这些培训就要做好项目的储备、申报和运作。

丰都县农广校近年来以“阳光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移民培训”、“扶贫培训”、“绿证培训”、“干部继续教育培训”为载体,每年培训人数上万人,由于这些培训既有项目上的资金支撑,又是农村最实用的技术或技能,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

能力构建分析 篇11

国内外学者研究指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是指其在科学、工程、艺术、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信息获取、筛选、分析和加工等能力,科技创新能力也包括逻辑推理能力、知识利用能力、问题解决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而国内大学生缺乏相应创新能力,进而影响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科研兴趣[1-2[1,2]。清华大学等提出了“学生科技训练计划”(SRT)等创新计划,相比麻省理工学院“本科研究机会计划”(UROP)等国外多种形式的科研计划,国内高校在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方面仍存在课堂教学、课题研究、实验实训等方面的不足,造成了重就业、轻培养和重知识、轻能力等问题,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工作机制不完善,经费投入严重不足[3-4[3,4]。另外,科研项目覆盖范围不够广,多集中于理工科专业,形式单一,开放性不够,经费来源以及参与学生也受到限制,相关配套措施也有待完善[5-6[5,6]。

21世纪的主题之一是科技创新。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背景下[7[7],国内越来越多研究型高校把科技创新能力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和衡量标准,努力使学生从单纯的知识接受者变成探索者,形成具备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服务创新型国家所需要[4[4]。大学生成长成才是知识学习和创新能力提升相统一的复杂系统过程,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运行体系、保障体系,有利于打破单一的知识教授模式,探索理论、创新和实践相结合,科技创新意识与能力逐步提高,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模式[8-10[8,9,10]。这对我国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国家等具有重要意义[11[11]。

1 研究设计

采用李克特量表进行问卷设计和调查,借助SPSS软件进行信度检验,确保指标之间的一致性和可靠性。在结构效度上,采用KMO和Bartlett球形度检验,KMO检验系数为0.948,通过了Bartlett's Test检验,统计量为6 858.783,达到统计所需的显著程度,符合球形假设要求,可进行因子分析。

在此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体系及模型,得出目标值。

设定判断值是对下一层两个元素相对上一层的相对权重值,两个元素分别设为i和j,相对权重值设为A,元素的数量设为n,则判断矩阵可设为A=(aij)n×n,其中aij的赋值采用多种方法,如专家团判定法等。对此,采取层次分析法进行设值,如一级指标矩阵:

通过设立权重,并作一致性检验,可以进行以下设置:

一级指标权重设置。借助STATA中的统计分析功能,并以总指标为例(见表1)计算权重并作一致性检验。

根据重要性分值构建矩阵:

根据上述矩阵,计算可以得到:λmax=3.0,CI=0。此时随机一致性比率为:CR=0<0.1。层次单排序结果有满意一致性,权重向量适用于决策分析。学习能力、科研实践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在指标体系中权重分别为0.282 8、0.643 4、0.073 8。以此类推,设置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权重。根据以上思路并结合层次分析法可得各项指标体系模型及权重(见图1)。

2 实证分析

研究调查对象为广州大学城各高校大学生,共收回有效问卷349份,样本结构如表2。

从表2可知,调查对象与广州大学城各高校男女比例分布相似,各年级均有一定涉及,能较好反映出调研的情况。学业平均绩点反映广州大学城各高校学生成绩处于良好偏上水平,学习氛围良好。学科领域上,文理大致持平,艺术类占5.2%,各学科人数比例符合广州大学城各高校学科人数情况。

2.1 学习能力情况

从表3可知,理解感悟能力、记忆能力、注意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是影响大学生对自身科技创新能力满意度的重要因素,系数分别是-0.012、-0.007、0.006、0.014,都呈不同相关性。

对于任何学科领域学生而言,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其科技创新能力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满意度边际效应分别为0.014,P值为0.085。可见,大学生解决问题能力越高,对自身科技创新能力满意度越高。根据海德的归因理论,一个人的成功归咎于自身原因,只有不畏艰难、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和增强科学修养,才能在科研路上有所收获。

自然科学类、工程与技术科学类学生记忆能力与其科技创新能力满意程度呈负相关,满意度边际效应分别为-0.018、-0.306。可见,大学生记忆能力越强,对自身科技创新能力满意度越低。究其原因,相对于人文与社会科学类学生,自然科学类学生在学习过程对记忆能力有所忽略。

工程与技术科学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其科技创新能力满意程度呈显著正相关,满意度边际效应为0.339,P值为0.060,具有显著性差异。即解决问题能力越强,对科技创新能力满意度越高。究其原因,其动手操作能力比其他学科学生要强,实践机会更多,心理满足感就越强。

2.2 科研实践能力情况

从表4可以知道,大学生科研实践能力与其科技创新能力的满意度呈正相关,满意度边际效应为0.005,呈正相关,P值为0.112。科研直觉能力偏向于个人天赋,根据海德的归因理论,解释自己的成功一般归因于自身能力。所以,大学生自身科技创新能力越强,其满意度就越高。

注:显著性水平**表示5%、*表示10%。

注:显著性水平:**表示5%、*表示10%。

人文与社会科学类学生表达能力与其科技创新能力的满意度呈正相关,满意度边际效应为0.006。与自然科学类、工程与技术科学类相比,该类学生对于自己的表达能力期待程度更高。

自然科学类学生分析、论证能力与其科技创新能力的满意度呈正相关,满意度边际效应为0.005,这与自然科学类学科注重分析推理有关。而人文与社会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艺术类学生都呈负相关,与其学科性质有关。

工程与技术科学类学生理论和方法创新能力与其科技创新能力的满意度呈正相关,满意度边际效应为0.011,P值为0.188。此类学生有更多实践机会,而实践是创新的来源,理论和方法创新能力越强,对自身科技创新能力满意度就越高。

2.3 人际交往能力情况

从表5可知,各种能力都是影响大学生对自身科技创新能力满意度的重要因素,从各系数可知,他们都呈不同相关性。

大学生在科研中能够与他人顺利沟通的能力与其科研的满意度呈负相关,满意度边际效应为-0.013,呈递减趋势,P值为0.091。团队协作是科研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他人有效沟通,是性格、专业知识、能力素质等的综合体现。

大学生在科研中利用非语言沟通的能力与其科技创新能力的满意度呈负相关,满意度边际效应为-0.010。在沟通中,信息大多通过语言来表达,而非语言则提供解释内容框架,这方面能力越强,对科研活动完成推动作用越大。

大学生在科研中能够尊重他人意见和看法的能力与其科技创新能力的满意度呈正相关,满意度边际效应为0.009。科研需要一个团队共同协作,只有共同商讨,相互借鉴,才能取长补短。

对于特定学科领域的学生而言,人文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艺术类学科的边际效应分别为0.011、-0.010、-0.007、-0.013,P值分别为0.182、0.463、0.612、0.375。这表明,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人文与社会科学类学生理解沟通能力及其对科研满意度较高,能力较好。

3 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策略分析

学生层面。大学生应该主动、认真投入学习,提高学习能力。另外,也应该提高学习效率,做到学以致用,使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应该加强深度研究问题的逻辑能力培养,使用新视角和工具阐述新颖及有意义的观点,确保形成清晰的研究逻辑,并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在研究意识养成、研究方法学习和研究实践创新中获益[12[12]。团队成员之间应该形成相互合作、相互促进的关系,树立互利共赢的愿景,秉承同甘共苦的精神,发扬尊重、宽容的精神,科研团队负责人既要尊重个体独特性,又要带头鼓励合作,积极营造融洽的团队氛围。

学校层面。高校应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建立激励机制,为大学生创建创新实践平台。除在课堂上传授基本知识外,有目的地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指导如何进行科学研究、如何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创新探索。应该加强资金支持,吸引更多学生参与其中,通过开展专题研究、实验培训、学术讲座、创新实践等,引导学生主动提升创新素质。应该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与本科教学、学位论文、企业新产品开发、课题研究等相结合,并融入教学科研体系。应该重视科技创新能力相关课程建设,在大学生语言表达、科技创新等能力培养方面提供系统的课程支持。

注:显著性水平:**表示5%、*表示10%。

政府层面。政府部门可以加强对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可以结合当前国家高度重视创新创业的大好环境,制定相关政策,引导高校、教师重视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可以引导企业和社会资源支持大学生科技创新和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创新成果展示机会和创新交流合作渠道,通过相关的创新机制,鼓励企业或社会团体为大学生提供相应资助支持,确保科技创新政策、机制有效运行。同时,应该鼓励学生走出校园,通过社会实践提升、检验科技创新能力,积极探讨开放式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陆伟.美国研究型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研究[D].石家庄:河北大学,2005.

[2]顾莹莹.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模式初探——香港大学的实践和启示[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9):37-40.

[3]刘宝存.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的组织与管理[J].江苏高教,2004(6):117-120.

[4]俎云霄,李巍海,侯宾,刘刚.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探讨[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4):101-105.

[5]姜长宝.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途径与方法探讨[J].科技管理研究,2010(8):152-154.

[6]张倩.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0.

[7]居占杰,刘洛彤.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6,15(2):71-75.

[8]顾万荣,孙继,宁海龙,等.完善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机制的思考[J].中国农业教育,2011(5):24-27.

[9]陈嘉莉.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的结构及培养策略[J].科技管理研究,2008,(5):208-209,219.

[10]王伟东,金义富,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基地体系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2):185-188.

[11]许梅枝,张向前.基于耗散结构理论我国“十三五”科技人才发展研究[J].科技与经济,2015,28(1):81-85.

上一篇:经济植物新品种下一篇:柱下基础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