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分析能力

2024-08-12

理论分析能力(共12篇)

理论分析能力 篇1

摘要:运用可行能力理论对失地移民权益问题进行分析, 发现失地移民的真实困境是“可行能力”缺失, 主要表现在利益表达能力欠缺、经济参与能力短缺、社会机会不足, 此三项能力的缺失使失地移民成为潜在的贫困社群。因此, 保障失地移民的权益关键在于培育失地移民的“可行能力”, 而培育失地移民“可行能力”的途径主要是建立健全顺畅的利益表达机制、建构合理的征地补偿机制、完善失地移民就业保障制度与建立安全的社会保障机制。

关键词:可行能力,失地移民,权益保障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 大量集体农业用地被征收为国家建设用地, 由此, 迅速催生了一个急剧膨胀的群体——失地移民。有关资料预计, 1999~2010年, 耕地减少面积至少1.6亿亩, 近3000万农民将失去其赖以生存的土地, 伴随着土地的流失, 依附土地的各种权益也随之流失, 进而产生失地移民。近年来, 许多专家、学者对失地移民问题进行了大量调查、分析、论证, 提出了很多具有创造性的意见和建议。本文以阿马蒂亚?森 (Amartya Sen) 的可行能力理论为指导, 从可行能力的视角出发, 透视失地移民权益受损产生的原因, 探讨失地移民权益保障的解决之道。

一、可行能力理论的基本内涵

分析“可行能力”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阐述的核心概念。按照阿马蒂亚·森的定义, 可行能力 (capability) 是“一个人选择有理由珍视的生活的实质自由”, 一个人的可行能力指的是此人有可能实现的、各种可能的功能性组合。在这个意义上, 可行能力是一种“自由”, 是实现各种可能的功能性活动组合的自由 (或者用日常语言说, 是实现各种不同的生活方式的自由) 。他进步解释功能性活动:“可以包括吃、穿、住、行、读书、看电视、社会参与 (投票选举、在公共媒体上发表言论观点、上教堂做礼拜) 等等”。“把这些活动列成一个清单, 一个人的‘可行能力’, 就是对于此人是可行的、列入清单的所有活动的各种组合”, 可见, 可行能力可以理解为一个人可选择的空间的大小。森举例说, 从表现上看, 一个富有的人的自愿节食和一个穷人的被迫挨饿在功能性活动上是一样的, 但是前者完全有能力选择多吃一些, 因此, 他比后者拥有一个更大的“可行能力集”。不同的群体具有不同的“可行能力集”, “能力”强的群体在资源获取中居于优势地位, 农民这一弱势群体通常获取的资源相对较少。不同的个体具有不同的“可行能力集”。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任何一方面的自由选择空间 (可行能力被剥夺的话, 他就会处于一种贫困的境地, 这是对人的本质性的生存状态的透视) 。森曾经指出“一个人如果没有机会利用信贷市场进行融资, 那么他所遭受的这种机会剥夺会通过各种因果关系引致其他形式的剥夺, 如收入贫困, 无法抓住有利的机会。此类的排斥有着重要的工具性影响:它们不会直接导致贫困, 但却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导致一个人的生活贫困。”森指出, 五种权利和机会对于促进人的可行能力是关键性的, 即政治自由、经济条件、社会机会、透明性保障和防护性保障, 森将其称为五种类型的“工具性自由”, 能够帮助人们更自由的生活并提高他们的整体能力。

二、基于可行能力理论的失地移民权益分析

阿马蒂亚·森的可行能力理论为分析中国的失地移民权益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失地移民是当今中国经济发展快速推进中出现的特殊社会群体, 是一个国家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失地移民是工业化、城镇化的参与者、建设者和牺牲者, 理应成为受益者。但是, 在现有的各项制度存在缺陷的情况下, 失地移民权益受损, 必然导致失地移民有形的生活贫困、就业贫困和社会保障权的缺乏。显然, 失地移民属于一个陷入特殊困境的弱势群体。我国失地移民之所以权益受损、陷入困境, 其原因在于其可行能力的严重缺失。主要表现在:利益表达能力欠缺、经济参与能力短缺、社会机会不足3个方面。

1.利益表达能力欠缺

充分的利益表达是现代社会中一项基本的公民权利, 也是政府决策者和社会管理者指定社会政策、解决社会问题以及实施社会管理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信息依据。社会提供的利益表达渠道和机制以及个人对这些渠道和机制的利用水平共同构成利益表达能力。在中国现实的社会结构和制度安排下, 不同的个人、组织和群体, 由于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拥有量的差异, 由于其在社会阶层序列中所处的位置不同, 其能够利用的有效地社会表达渠道相应的有极大的差异。而实际效力越大的利益表达渠道往往是那些间接的、层次较高的渠道,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 这些渠道只有对那些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水平较高的群体或个人才是可能的渠道。目前, 我国存在多种社会阶层, 有着不同的利益需求和社会诉求, 多数社会阶层有着畅通的表达利益诉求的组织或渠道, 比如工人有工会、商人有工商联 (商会) 、学生有学联, 妇女有妇联、青年有青联以及各种工业产业协会和个体劳动力者协会等, 代表各自阶层的利益, 与政府及其它社会经济组织进行沟通、谈判甚至博弈, 而作为国家政治结构中的一个利益集团, 农民应该是一个能动的政治角色, 应该充分发挥其政治参与的功能和作用。由于农民缺乏自己的组织代表, 没有形成有组织的利益集团, 阻碍了他们的利益表达。

显而易见, 失地移民的可行能力缺失首先表现为利益表达能力的欠缺, 无论从社会所提供的利益表达渠道衡量, 还是用失地移民自身对这些渠道的利用水平来衡量, 都是如此, 这也是这个群体被一致认定为弱势群体的首要因素。在现行征地制度下, 失地移民的政治民主权、政治平等权、政治参与权和政治监督权被忽视甚至被剥夺了。首先, 对于自己土地是否可以被收没有发言权。其对于从一个农民到所谓的“城市人”身份的改变无任何决策与参与的权利。其次, 农民对于征地的补偿也没有参与决定权。最后, 对于征地后的安置也没有任何的决定权。由于农民无利益诉求的途径, 因此其权利容易被侵犯, 同时, 在权利被侵犯后, 其并无任何有效的救济途径, 因此游行、上访等极端行为就成为了失地移民的最直接, 也是最有效的表达利益的方式。所以说, 农民诉求的表达渠道是畅通是失地移民权益受侵害的一个重要原因。

2.经济参与能力短缺

经济参与能力是个人、家庭、群体或社区参与生产、交换和消费等经济活动的能力。经济参与能力的核心是就业竞争力, 对于失地移民而言, 此项能力的短缺不仅因为自身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不足, 更与一系列排斥性的制度安排有关。移民面临着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同时贬值的不利处境:长期农业劳动积累的劳动技能因为失去土地而失效, 但又不掌握非农业领域需要的知识和技能;长期在乡土社会和农村生活中积累的非正式的社会关系网络以及嵌于其中的社会资本, 往往是农民日常生活和经济活动等方面不缺少的支持系统。然而, 这种社会网络和社会资本由于移民日常活动领域的变更而变质或失效, 对其在城市社会和非农业领域的经济参与助益甚微。

移民参与能力的获得将主要依赖于政府提供的正式社会支持。但政府在促进移民再就业方面, 制度供给严重不足。由于目前对失地移民普遍实行“一次性”买断的安置补偿方式, 移民完全依靠市场机制自行解决再就业问题, 并且, 在大多数城市和地区, 城市劳动部门的“再就业服务中心”尚未将失地移民作为服务对象, 各级政府缺乏促进失地移民再就业的基本对策。制度性的排斥极大地削弱了移民的经济参与能力。森曾经指出“一个人如果没有机会利用借贷市场进行融资, 那么他所遭受的这种机会剥夺会通过各种因素关系引致其他形式的剥夺, 如收入贫困, 无法抓住有利的机会。此类排斥有着重要的工具性影响, 它们不会直接导致贫困, 但是却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导致一个人的生活贫困。”

3.社会机会不足

在森的理论中, 社会机会是指在社会教育、医疗保健及其他方面所实行的安排。社会机会既是可行能力的重要内容之一, 同时对于可行能力获得和增长具有极其重要的工具性意义, 充分的教育和良好的医疗保健所提供的知识、技能和健康保证是任何人获得经济参与能力的重要条件。对于中国的失地移民而言, 社会机会不足突出表现在社会教育机会不足、社会保障缺失以及空间区隔等方面。各国经验表明, 社会弱势群体在空间上的集中及其与主流社会的脱节, 必然造成信息供给不足、发展机会稀少、贫困加剧、社区衰败、自我评价低下等, 因此将极大限制其可行能力的发展和提升。不仅如此, 空间区隔对于任何社会弱势群体而言都是一种显化的社会排斥, 不仅人为拉大了他们与主流社会的现实距离, 更拉大了两者之间的心理距离;社会机会不足加剧了失地移民可行能力的衰退, 并使其进入向上流动通道的希望日渐渺茫, 群体性的向下流动和整体性的社区衰败在空间上的迭合必然导致严重的社会分化和社会隔离。

长期以来, 我国推行城乡有别的社会保障制度, 城镇居民享有防范贫困的3道保障线:下岗人员生活费、失业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而广大农民包括失地移民, 则没有什么保障线, 被排除在制度安排之外。在这种“城乡分治、一国两策”的制度安排下, 户籍制度成为两种身份、两种待遇的主要凭借物, 致使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在就业、教育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形成了巨大的利益反差。对于失地农民, 尽管他们已不同于一般农民, 有的还取得了市民的身份, 但他们的待遇仍无法与市民同步。尽管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为解决失地移民的生活保障问题进行了探索, 但大多数失地移民仍无法享受与城市居民同样的社会保障。失地移民成了一个既有别于农民又不同于居民的边缘群体, 既不享有土地的保障, 也不享有同城市民的社会保障, 处于社会保障的真空地带。因此, 城乡有别的制度安排是加剧失地移民权益损失的主要原因。

现行征地补偿制度缺乏经济理论依据, 不过是城乡二元结构政策的延续。在市场经济逐步完善的条件下, 仍按照计划经济的思路进行, 必然引发重重矛盾。制度性排斥极大地减少了失地移民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 削弱了其经济参与能力。

三、失地移民可行能力的培育

森认为可行能力的培育需要有5个方面的措施, 这5个方面是政治自由、经济条件、社会机会、透明性担保、防护性保障。针对失地移民可行能力缺失的特点, 我们在森的基础上把失地移民可行能力培育的途径概括为利益表达、经济补偿、就业保障及社会保障四点, 即建立健全顺畅的利益表达机制以增强失地移民的政治自由和透明性保证;建构合理的征地补偿机制以改善失地移民的经济条件;完善失地移民就业保障制度提升失地农民的人力资本以保障其拥有较好的社会机会;建立安全的社会保障机制以增强失地移民的防护性保障。

1.建立健全顺畅的利益表达机制

倾听失地移民的声音, 给予他们更多的话语权, 是失地移民获得可行能力最重要的途径。应该说, 失地移民在城市建设扩张中是最大的牺牲者, 他们的相对剥夺感与不满情绪最强烈, 甚至对现行体制的敌对情绪也最强烈。历史的教训告诫我们, 不给社会群体表达的渠道和机会,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其结果是压制越甚反抗越烈。利益表达机制就是形成对利益表达带有原动力性的有机系统。失地移民要实现其自身利益及保护自身利益不遭受肆意侵害, 关键在于利益表达, 失地移民利益表达要有一定的载体即表达渠道, 这可以通过强化村委会的自治功能, 弱化其行政组织功能来实现, 但更重要的是进行组织创新, 探索建立农协一类的组织。这种组织的性质“应是由农民群众自愿参加的具有法人地位的民间自治团体, 是农民群众自我服务的组织”。其经济性质是主要的, 但也应具有政治性质, 应成为沟通政府与农民的中介组织。农民可以通过它进行正当利益和要求的表达, 以期得到保护。成立农民自己的利益组织, 一方面可以减少交易成本, 政府在征地时无须和每户农民谈判, 而只要和相关的农民组织谈判就可以了, 这样可以减少谈判成本, 提高办事效率;另一方面, 当政府侵犯农民利益时, 农民组织可以集中起来对政府提出行政诉讼。

同时, 应进一步规范完善征地程序, 增加征地前后工作的透明度, 保证在征地过程中土地权利人有充分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征地前宣传工作要到位, 对包括征地规划、工作程序、征地用途等内容在内的征地活动进行公告;同时向广大农民宣传相关土地法规, 使农民对现行的征地政策有所了解。在征地过程中, 要及时向广大农民公布征地补偿标准的确定及如何测算农地补偿标准等内容。在征地完成后, 应尽快与广大村民讨论征用补偿费的分配情况。另外, 还应建立专门的土地法庭或土地法院, 公正仲裁征地纠纷。只有增加征地活动事前、事中、事后的透明度, 让失地移民参与征地过程, 使他们对土地的使用权、处置权等得到充分尊重, 才能加快有关国家行政干部的监督、激励机制的改革进程, 减少权力寻租现象, 从而进一步维护失地移民的合法权益。

2.建构合理的征地补偿机制

目前, 征地补偿是失地移民在城市化进程中能获得的最直接的经济效益, 是他们最重要的生活来源, 同时也是最容易引发征地矛盾的焦点。因此, 建立合理的征地补偿机制, 是失地移民可行能力培育的关键。合理的补偿机制应以提高或恢复移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为目标。首先, 征地补偿费即便不能做到对失地损失的“全额赔偿”, 至少应保证及时足额支付置换农民原有资产的费用。基于现行法律规定的征地补偿费严重偏低的实际, 未来的征地补偿标准应在现有的基础上着重考虑以下3个方面的因素, 即土地的潜在收益和利用价值, 土地对农民承担的生产资料和社会保障的双重功能和土地市场的供需状况。其次, 坚持市场化方向。根据城市发展总体规划, 按地段、地类等将城市土地划分成若干个区片, 每一区片确定一个相对合理的基准地价, 实行统一的补偿标准。再次, 兼顾国家、市场征占主体和农民利益, 对各类项目用地, 采取分类征占补偿办法, 切实保障农民作为市场主体一方的利益。对纯公益性项目用地, 仍由国家统征后拨付, 但国家应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对准公益性项目用地 (如有收益权的高速公路) , 除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外, 还应建立合理的利益分享机制, 允许集体经济组织代表农民同征地主体平等协商谈判, 让农民在所征土地的增值收益中分享利益 (如高速公路建设公司股权分红) , 避免土地被“买断式”征占;对开发性项目用地, 引入谈判机制, 允许集体土地逐步进入一级市场或一级半市场, 让集体经济组织代表农民作为市场主体一方, 逐步直接参与市场交易。

3.完善失地移民就业保障制度

顺利实现就业, 是解决失地移民生活来源、加快其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及失地移民可行能力培育的主要保证。为此, 要采取多种办法和途径, 解决失地移民的就业和生活来源问题。首先, 引导和教育失地移民转变观念, 提高自谋职业、竞争就业的自觉性和能力, 积极主动地参与市场化就业;鼓励、扶持失地移民自谋职业, 自谋职业的失地农民应享受城镇下岗人员自谋职业的有关税费优惠政策, 对开展自主创业的失地移民, 农村信用社应继续发放小额贷款给予支持。其次, 加强对失地移民的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建立一个布局合理的人员培训网络, 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和文化层次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 不仅要提供免费培训, 而且对经济困难的失地移民给予补助, 让失地移民真正掌握一门非农职业技能, 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最后, 建立失地移民就业保障金。在失地移民未能够实现立刻就业前, 政府要发挥财政资金转移支付的功能, 建立失地移民就业保障金, 用于失地移民职业技术培训费用的补贴, 以及对安排失地移民就业工作突出的单位进行奖励和有偿扶持失地移民集体就业、个体经营和自主创业等的补贴。

4.建立安全的社会保障机制

在现有体制下, 农民失地犹如经历一次经济和生活上的剧烈地震。无论征地补偿机制多么完善, 不可避免会有部分农民或家庭沦于贫困的生活。土地是农民最重要、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经营载体, 它扮演着农民经济来源和社会保障的双重角色。失去了土地, 就意味着失去了社会保障。建立起失地移民基本的社会保障体系, 解除其后顾之忧, 是失地移民实现身份转变的一个坚实的立足点。要尽快把失地移民纳入医疗、失业、养老、最低生活等方面的社会保障机制, 这是一座最好的“桥梁”, 它可以提供有利于农民向市民转变的过渡条件。

综上所述, 对失地移民的权益保障应着眼于从培育失地移民的可行能力出发, 努力形成多层次的保障体系。

四、结语

在对失地移民权益保障的理论研究中, 我们如果引入阿马蒂亚·森所使用的“可行能力”这一分析概念, 可以发现失地移民的真实困境是“可行能力”短缺, 主要表现在利益表达能力欠缺、经济参与能力短缺、社会机会不足, 此3项能力的缺失使失地移民成为潜在的贫困社群。而为了培育失地移民的“可行能力”, 保障他们的权益, 应建立健全顺畅的利益表达机制、建构合理的征地补偿机制、完善失地移民就业保障制度与建立安全的社会保障机制。

参考文献

(1) 阿马蒂亚.森.任赜, 于真译.以自由看待发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2) 徐琴.可行能力短缺与失地农民的困境[J].江苏社会科学, 2006, (04) .

(3) 阿马蒂亚.森.王燕燕摘译.论社会排斥[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5, (03) .

理论分析能力 篇2

摘要: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规定。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这一重要原理,就必须做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全面贯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关键字:把握理论和实际的内在联系、弘扬理论联系实际作风、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是党的思想路线的重要体现和根本要求,是党领导人民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胜利的重要保证,是党具有旺盛创造力的关键所在。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作风,就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作风。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对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重要的意义。学好理论,是弘扬理论联系实际作风的第一个要素。只有掌握理论、精通理论,才能在理论的指导下正确把握实际和结合。把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做好,首先就要全面深入学习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刻领会精神实质。要按照全会提出的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要求,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打牢理论功底,努力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同时,要把学习理论与调查研究结合起来,与总结实践经验结合起来,与学习党的历史、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结合起来,与学习当代经济、科技、文化等知识结合起来。以提高领导干部的政治敏锐性

和政治鉴别力,提高处理复杂问题、统领各项工作的能力,增强领导干部的执政意识,提高领导干部的执政水平,增强党的生机和活力。

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是学好理论的落脚点。要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贯彻落实好四中全会的部署,开创党建工作新局面。一是按照建设学习型政党的要求,着力加强思想理论建设;二是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三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努力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四是着眼于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五是加强党性修养和作风养成,大力推进党的作风建设;六是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切实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七是加强组织领导,努力构建党建工作新格局,为我区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刚刚结束的自治区党委九届十次全会通过的《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关于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若干意见》,把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与我区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结合起来,对加强和改进我区党的建设作出具体部署。学习贯彻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和自治区党委九届十次全会,必须抓好以下几个结合:一是与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批示精神,确保实现“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保持广西发展良好势头”的目标任务结合起来;二是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提高学习实践活动成效结合起来;三是与保障和改善民生结合起来;四是与努力维护民族团结、实现“四个模范”结合起来;五是与切实做好维稳工作、创建社会和谐稳定模范区结合起来;六是

与全力办好各项重大活动、确保达到预期目标结合起来。以党建工作的最新成果不断推动我区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

扎实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是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的一个重大举措,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保证,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一项基础工程。笔者认为,在教育活动中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要深化对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理解。理论联系实际的前提,是准确地把握理论和准确地了解实际。理论联系实际的真谛,不是简单的理论加事例。联系实际,需要用事例。但事例必须是真实的、又带有普遍意义的事例。理论和实际的联系,是有着具体的指向性的联系。就人生的价值观而言,重点是联系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共产党员人生价值价值上的反映。理论联系实际是双向的过程,既是用理论来说明实际、认识实际、找出规律的过程,也是运用实际材谁理论、丰富理性认识的过程。只有深刻地把握实际的真正内涵,才能搞好理论联系实际。二是把握理论和实际的内在联系,选好结合点。总的来讲,在保持共产党人先进性教育中,理论联系实际的结合点,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开放、党员的思想实际,在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能否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能否真正地当好人民的公仆,真正地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规范自己的言行,统一自己的行动。在为群众考虑和办理每一件事情当中,是否想一想,人民会不会答应,支持不支持,愿意不愿意。以及在党员人生观、价值观方面反映出来的热点、难点问题。如何看待和正确处理国家利益、群众利益和个人

利益三者的关系。共产党人应怎样树立正确的公仆意识,反对和低制拜金主义和腐朽的资产阶级文化的影响,自觉抵制灯红酒绿的影响,把发扬共产党人的先进性与自己的长远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正确认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强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地适应时代潮流,弘扬创业精神。

三是要明确理论联系实际的着眼点,端正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活动中,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是提高大家的认识能力和坚定理想信念,搞好党的组织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其中最根本的是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切实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要抓住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条主线,把握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这个主题,明确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这个着眼点。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的目标。在教育活动中一定要全面落实教育活动的指导思想,原则,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务求实效;坚持正面教育,认真好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坚持党内民主,走群众路线;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发挥表率作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情况。要坚决克服联系社会现实多,联系自身现实少;联系别人的问题多,联系自己的问题少;联系浅层次的问题多,联系深层次的问题少等现象。每一个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在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教育活动中,一定要树立起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强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群众观。把先进性教育活动同推动当前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统筹兼顾,切实把自己的事业心、理想信念方面的思想实际,作为理论联系实际的重点。认真查罢问题,开展调查研究,不断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样才能达到提高思想觉悟,增强敬业精神,提高执政能力,加强自身建设的目的。大力提高理论水平,大力提高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是马克思主义学风的本质要求,也是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的重要方面。

我们历来强调,衡量领导干部理论水平的高低,不仅要看掌握了多少理论知识,更要看能不能把所掌握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有效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的实际问题。

2009年,我们的国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我们既要大力提高理论水平,更要大力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认真研究解决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解决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不断提高干事创业的能力,不断增强应对复杂局面能力,创造性地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扎扎实实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参考资料:《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读

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5年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0年修订版。

理论分析能力 篇3

关键词:元认知理论 弹唱能力 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6)19-0064-03

元认知理论是美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弗拉维尔在1971年提出的一种理论。元认知理论主要包括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调控两个方面。该理论表明学生在基础知识水平相同的前提下,元认知能力和元认知体验越高,则学生的学习成绩越优秀。元认知理论的实质其实就是人们如何认识自身的能力、如何意识到自我以及如何进行自我调节。将元认知理论运用到声乐学生的弹唱教学中,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对音乐技能的学习和对音乐情感的把握。元认知理论是对自身的一种认识和探究。认知活动的目的是使主体取得认知活动的进展,使个体的潜能得到进一步的发挥。无论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中元认知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弹唱者来说元认知的水平越高,则弹唱者的水平就越高,对弹唱的掌握技巧就越熟练,所以弹唱者要把握弹唱的技巧就必须学好元认知理论的相关知识。

元认知理论一般包括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调控两个主要方面。元认知知识是个体对所获得的与认识活动相关知识的认知,它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陈述性知识(关于是什么的知识),二是程序性知识(有关怎么做的知识),三是条件性知识(关于为什么和什么时候的知识)[1]。元认知调控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认知过程所进行的监控和调节,对于自身问题的认识。元认知理论在提高弹唱能力方面有很大的作用,从元认知理论对提高弹唱能力的研究中可以发现,大部分学习者在认知过程中的效率很大程度上都是取决于元认知的水平,即所谓的元认知水平越高,则体现出元认知能力越强。元认知理论对个人的学习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元认知知识能够弥补一般能力的不足,同时有利于解决个人在弹唱能力方面的不足。

一、弹唱过程中元认知的特点分析

简单的说,元认知就是个体对自身的自我意识、自我调控和自我体验,在学习弹唱的过程中学习者应该注意到自己多元认知的意识。学习者要想在弹唱过程中很好的把握弹和唱的韵律就应该把弹唱有意识的加以调控,并且在必要时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补救,因为良好的元认知能力能弥补一般能力的不足和缺陷。我们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在弹唱过程中一次成功的弹唱就是对元认知一次成功的运用。

对于元认知运用中的陈述性知识(关于是什么的知识),即在弹唱的时候一定要理解弹唱的基本知识,了解弹唱的理论,在理论和实践的过程中运用元认知理论对弹唱的陈述性知识进行理解,陈述性知识其实就是对自身的认知状况和水平的了解。很多学习者在弹唱中往往不理解自身的状况,更不知道自己处于什么样的水平,这就需要运用元认知的理论进行自我探讨,自我发现。要把握好元认知理论对自身的要求。元认知的程序性知识(有关怎么做的知识),即所谓的如何解决关于元认知任务的知识,学习者学习弹唱首先要确定自己的学习任务,只有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才能更快的适应到学习中去,元认知就是对自身评价的一个过程,只有自己了解自己该做什么,自己的任务是什么,才能更好的学习弹唱。

二、如何在弹唱过程中培养元认知能力

元认知能力就是个体对自身在认知的过程中进行认知的能力,它对于弹唱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如何培养弹唱者关于元认知的能力应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

(一)在学习弹唱过程中,要求学习者掌握基本的学习策略和元认知知识

在元认知学习中基本的策略主要包括注意策略、组织策略、精细策略、编码策略、问题解决策略等一系列策略。弹唱学习者要明白自己学习的材料、知道自己学习的目标、制定自己的学习策略,同时还要善于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对自己的学习行为和学习状态进行监控和反思,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提高弹唱技能,使自身在弹唱过程中能够有更进一步的发展。

(二)弹唱者在弹唱学习中要善于运用自我提问法

其实自我提问法就是弹唱者在弹唱过程中进行自我反思、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在元认知理论中有利于不断提高学生自我反省的能力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弹唱者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有意识的进行自我提问,在提问中不断提高自己,不断的升华自己,这都需要弹唱者要严格要求自己。

(三)弹唱者之间的相互回答

在很多研究中表明,在解决问题时学生之间相互回答能提高被试的元认知能力,在弹唱过程中,弹唱者之间应该相互提问,在提问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和他人的优点,吸取别人的精华,只有这样才能更快的提高自己,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元认知能力。

(四)弹唱者在学习中要善于反思和进行总结

元认知能力就是要求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反思和总结,这点在弹唱者弹唱过程中尤为重要,弹唱者只有不断地进行反思才能更快的进步。善于总结自己的经验才能更快的进步,最重要的是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和思维方法,同时还要借鉴他人的成功秘诀,才能促使自己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在总结和借鉴中探索,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模式。

(五)弹唱者在问题解决中的元认知训练

元认知训练有四阶段模式和三阶段模式,四阶段模式对弹唱者来说有计划、问题解决、步骤和对自己过程的评价,这就要求弹唱者在弹唱过程中要发挥好,有计划的进行训练方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阶段模式包括分析提议、解决问题、思路总结。在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弹唱者要能够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加以分析并积极想办法解决,不断在反思总结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弹唱能力。

nlc202309090115

三、如何使用元认知理论提高弹唱能力

提高弹唱能力需要多方面的要求,不仅要注意弹唱的手法和速度,还要注意弹唱的韵律、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等。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要求弹唱者在弹唱的过程中要善于掌握好一定的度,不断运用元认知理论提高自身的弹唱能力。将元认知理论应用于弹唱过程中对于提高学习者的弹唱能力和效率具有积极意义,那么,我们该如何有效利用这一理论来指导学习者的弹唱学习呢?以下将从元认知的角度分析如何提高弹唱能力,并探讨可能的应用方法。

(一)克服弹唱者的心理障碍和错误的自我认知

其实在弹唱过程中对弹唱者影响最大的是弹唱者的心理障碍和生理障碍以及错误的自我认知,有些弹唱者过于自卑,认为自己表现不好;有些则过分注重弹唱技巧而忽略了音乐中蕴含的丰富情感;有些是较为封闭,不与外界进行学习的交流从而导致弹唱能力难以进一步提高等。因此,弹唱者要善于运用元认知理论来进行自我反思,不断的调整心理状态,克服自己的生理障碍和心理障碍,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调整和克服。对于不同的人,要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根据不同的人制定不同的训练方法[2]。

(二)集中注意力训练

在弹唱过程中最主要的是集中注意力进行训练,弹唱者最忌讳的就是在演奏的时候不能集中精力。集中注意力训练是元认知的一个重要方面,弹唱者在练习时要手口一致,大脑要集中,要做到不受外界的干扰,做到“闹中取静”。只要弹唱者坚持训练,在弹唱过程中注意力就会不断的集中,并且长期坚持下去还会形成良好的习惯。对于弹唱者来说坚持是最重要的历练,只有达到一定的境界才能在弹奏过程中实现更好的发挥。

(三)记忆性训练和适应性训练相结合

在弹唱中记忆性训练和适应性训练相结合会使弹唱有进一步的提高。弹唱过程中记忆力的训练主要是记住弹唱的手法和唱的部分,这就要求弹唱者在训练的时候要加强记忆的训练。在唱一部分的时候要集中注意力去记歌词和手法,在慢慢的训练中加强记忆的部分。所谓适应性训练的目的在于保证弹唱者要能够在不同的场合进行最出色的发挥,适应不同的干扰,这就更要求弹唱者要注意力集中,做到手口心一致。不管怎么说弹唱者要集中注意力,并且要把记忆性训练和适应性训练相结合。

(四)激发弹唱者的积极性

元认知的理论强调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在弹唱过程中要激发弹唱者的积极性,要求弹唱者在弹唱中有意识、有目的的去激发自己的积极性。激发积极性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深刻了解“我为什么要学习弹唱”;另一种是明确“我学习弹唱的目的”。弹唱者要时刻提醒自己反思学习目的和学习弹唱的重要性,同时还要注意调整自己的情绪,积极进行自我挑战,力求把自己的实力发挥到做好。另外,自我暗示也有利于激发弹唱者的积极性,要时刻暗示自己是最棒的,时刻明确自己的目标和想要成为怎样的弹唱者。

(五)善于对弹唱过程中进行元认知监控

在练习弹唱的过程中,元认知理论伴随整个弹唱过程。元认知监控是整个理论的核心要素,因此要不断提高弹唱者的元认知监控能力。所谓的监控能力主要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要不断的对自己的学习行为、学习态度、学习策略等进行反思,及时发现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尽量修正。只有不断的反思自己的学习,才能够积极促进弹唱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对元认知理论的本质以及如何运用元认知理论提高弹唱能力进行了简单探讨。研究表明,不同的弹唱者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元认知理论的运用,只有正确的运用元认知理论才能更好的发挥自身的优势。有意识、有目的的进行元认知理论的探索和分析,合理利用元认知中的自我体验、自我意识和自我调控等对于提高弹唱者的弹唱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如果学习者具备很高的元认知水平,那么在以后的学习中就能有很高的效率,学生就能有效地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监控和调节,能够提高学习的效率。由此看来,元认知理论是促使学生学会学习的关键,并且是学生终身学习的前提。因此弹唱者要把元认知理论的学习作为自己提高弹唱能力的发展目标,通过对元认知能力的学习和了解,使其自身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有一颗上进的心,实现个人发展和自身人格的完善。

参考文献:

[1][2]刘念黎.元认知理论在提高英语听力理解能力中的应用[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6,(02):48-50.

理论分析能力 篇4

一、汽车企业整车物流模式概述

1. 汽车整车物流的概念

汽车物流是指汽车供应链上原材料、零部件、整车以及售后配件在各个环节之间的实体流动过程。汽车物流是集现代运输、仓储、保管、搬运、包装、产品流通及物流信息于一体的综合性管理, 是实现商品从生产到消费各个流通环节的有机结合。通过对汽车物流各个环节的一体化管理, 以达到降低流通成本, 提高生产效率, 增加企业利润的目的。汽车物流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分类:

汽车整车物流是指以整车作为物流服务标的物, 从汽车在生产制造厂完成组装下线开始, 直到送至最终用户手中为止的一系列仓储、包装、运输、维护和其他各种增值服务过程, 即汽车整车在物流各个环节的实体流动。它是汽车产业供应链的一个重要环节, 同时也是汽车销售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汽车整车物流模式分类

一是自营整车物流模式。自营汽车整车物流模式是随着汽车销售市场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而发展起来的, 是一种封闭性很强的企业内部物流模式。汽车生产企业依靠自身的资源能力, 并结合自身的特点, 建立适合于自己的整车物流体系, 负责本企业内部的汽车整车物流。在这样的模式下, 汽车生产企业既是制造汽车的生产商, 又是汽车整车运输的运营商。这种整车物流模式对企业的管理能力和物流运作水平的要求都很高, 才能发挥自营整车物流模式的优势。但是由于每个企业都建立了自己的整车物流体系, 既牺牲了物流的规模效应, 也造成了社会物流资源的浪费。

二是第三方物流模式。随着第三方物流行业的逐渐发展, 以及汽车整车物流市场的巨大发展前景, 专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开始进入汽车整车物流市场;同时由于汽车生产企业之间的竞争加剧, 汽车生产企业为集中精力搞好汽车制造这个核心业务, 把原本属于自营的整车物流业务, 以合同的形式委托给专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经营。当然, 汽车生产企业在将整车物流活动外包的同时, 也通过物流信息系统与第三方物流企业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对汽车整车物流活动的全程进行很好的控制。

三是过渡型整车物流模式。过渡型整车物流模式是介于自营物流模式和第三方物流模式之间的一种。汽车生车企业在原有的物流部门的基础上成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和经营自主权以及自负盈亏的子物流公司, 负责母公司的整车物流活动。如果在满足了母公司汽车整车物流需求后还有富足的话, 可以承包其他汽车生产企业的整车物流业务。国内许多大型汽车集团便利用自己积累的丰富的物流资源以及先进的物流运作水平和管理能力建立自己的物流公司, 负责集团内的汽车整车物流业务, 从而形成了这种过渡型的整车物流模式。

二、交易成本与汽车企业整车物流外包

本节主要运用交易成本理论来解释汽车企业物流模式选择的原因。首先介绍交易成本与制度选择的一般逻辑, 然后分析企业整车物流交易成本与整车物流模式选择的关系。最后提出交易成本理论在解释汽车企业物流模式选择的局限性和不足。

1. 交易成本与制度选择的一般逻辑

交易成本经济学认为组织的存在是为了节省交易成本, 所以对于制度的选择也同交易成本的大小有关。

交易成本经济学的基本分析单位是交易, 交易是指某种产品或服务在不同所有者之间的转移。如果产品或服务的产权界定清晰, 交易的参与者都是完全理性和相互信任的, 交易就能够顺利地进行, 交易的参与者各得所需;但是如果产权界定不清晰, 参与者是有限理性和具有机会主义行为的, 交易就不能顺利的达成, 这就需要一定的额外费用来保证交易的顺利进行, 这笔额外的费用就是交易费用。交易成本经济学就是研究如何有效降低交易费用, 保证交易顺利进行的理论。为了降低交易费用, 首先我们需要对交易的属性有清楚的认识, 因为不同的交易所产生的交易费用是不同的, 有效降低交易费用的方法也是有区别的。交易成本经济学运用三个维度来区分不同的交易属性, 它们分别是:资产专用性、交易的频率和不确定性。认识到交易的属性之后我们就可以为交易设计一种特有的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 (也可以称为制度) , 这一治理结构和机制可以有效地减少交易费用, 保证交易的顺利完成。以上就是威廉姆森的交易成本理论的基本分析框架, 下面我们将详细地阐述交易成本与制度选择的一般逻辑。

交易成本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行为。前者是指人是有理性的, 不过只是在有限的程度下理性。后者是指人们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会不择手段的进行算计, 以至于损害别人的利益。正式由于这两个假设才带来了合同签订的交易成本。由于交易费用的存在, 我们需要通过制度的设计, 即签订合适的合同来有效地节省交易成本, 而交易成本的大小和类型又与交易的属性有关, 交易成本经济学运用交易的频率、交易的不确定性和资产专用性三个维度来确定交易的属性, 而后根据不同的交易属性来设计合适的治理结构, 签订合适的合同来减少交易费用, 保证交易的顺利进行。交易的三个维度中, 资产专用性最为重要。资产专用性是指保证交易完成需要的专用投资, 这与一般性投资相对应。运用专用性投资从技术上可以有效节省成本, 但有此形成的专用性资产在合同不能如约履行时改变用途会造成很大的损失, 即沉没成本。而若采用一般性投资, 成本会较高, 但不存在专用性资产的损失。采取哪种投资是需要交易双方认真考虑的问题。

交易成本经济学对纵向一体化的解释。威廉姆森认为之所以会纵向一体化的主要原因是资产的专用性。如果资产不存在专用性, 通过市场合同来联结生产的各个连续阶段, 是可以大大节约成本的。但是随着资产专用性的提高, 交易在市场上进行的费用将会不断增加, 这就促使交易在组织内部进行以减少交易费用。下面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模型来解释纵向一体化。

令B (k) 代表内部组织的官僚主义成本, M (k) 代表相应的市场治理成本, 其中k是资产专用性的指数。假定B (0) >M (0) 。但还要进一步假定, 在每个k点都有M′>B′。这第二个假定就反映了市场的适应性不如内部组织更有效。我们令△G=B (k) -M (k) , 就得到上图所表示的那种关系。由此可知, 当资产专用性不强时, 最好是通过市场采购方式来获得供给, 因为对于控制生产成本来说, 这样既能发挥市场的激励作用, 又能避免内部组织中官僚主义的无能。但如果资产专用性提高.这种条件使得双方要互相高度依赖;这样在强激励机制的作用下, 原来针对一系列干扰所进行的适应性调整现在已不那么容易进行了。这种情况用上图来表示.就是在kˉ点, 价值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在这一点, 无论是通过企业还是通过市场来组织生产都是无差异的。

通过上述分析, 我们得出了交易成本经济学用来解释交易成本与制度选择的理论基础, 在下一节, 我们将运用该理论分析汽车行业物流模式选择的现象。

2. 市场低交易成本优势引起汽车企业整车物流外包

根据威廉姆森的交易成本理论, 物流外包将承包方置于更多的规则与监督之下, 是介于市场与企业等级制之间的一种中间合约或者说是一种中间治理模式, 与市场相比, 虽然一定程度上牺牲了高激励但是有利于与物流承包方的合作, 与等级制相比, 物流外包牺牲了高级的协作但有利于更大的激励强度。

一般来说, 物流外包更接近一种市场合作模式, 签订更接近市场合约的契约。所以可以简化分析, 只对物流自营和物流外包进行比较。如果物流自营成本比物流外包成本低, 那么企业将选择物流自营;如果物流自营成本比物流外包成本高, 那么企业将选择物流外包, 同时, 自营成本与外包成本相等的规模即是企业的边界。

关键在于, 整车物流合同的交易成本到底有多大?如何衡量物流交易成本。按照威廉姆森的逻辑, 资产专用性是一体化治理的必要非充分条件。一体化治理必须要求资产具有专用性, 而仅仅只具备资产专用性一个条件则不能导出一体化治理。资产专用性、交易频率和不确定性三方面的高强度才使得一体化治理显得非常必要。

按照这样的分析逻辑, 首先确定分析单位是整车物流契约。整车物流契约的双方为汽车整车物流供需方, 分析的关键是为完成整车物流需要的资产的性质即资产的专有性强弱、交易的频率和不确定性高低。

资产的专有性强弱往往与资产的沉没成本有关, 沉没成本越大意味着资产专有性越强。沉没成本是指一项资产一旦不再用于本来的用途, 其用于其他用途的可能性, 或者说其再出售的市场价值的贬值程度。并且, 这里的资产专指物质资产, 人力资本专用性整体上没有被威廉姆森纳入考虑范围。对于汽车企业整车物流来说, 有两项资产比较重要:运输工具和仓储基地。运输工具主要包括汽车、火车和轮船等。汽车和轮船等交通工具的再出售价值由于存在改装后用于其他用途的较大可能性, 加上其灵活的可移动性质, 一般不会明显贬值, 或者说沉没成本一般较小, 而火车由于其巨大的规模经济而形成垄断或寡头垄断格局, 对于中铁快运来说, 运输业务是作为其相关多元化的一个选择;而对于大部分其他运输公司来说, 与铁路企业合作是必然的选择, 这样资产投入的专用性更差。仓储基地一般来说其占地面积比较大, 而仓储建筑相对土地规模的投入比较小但具有一定的专有性。但仓储基地也可用于其他产品物流运输, 并且, 如果土地价值相对于建筑价值较高的情况下, 那么仅仅再出售土地的价值就使得仓储基地的沉没成本大大降低。总的说来, 对于整车物流契约来说, 其交易的资产专用性强弱在整体上是较小的。而在威廉姆森的交易成本分析框架中, 资产专用性居于至关重要的位置, 资产专用性较小的事实使得汽车整车物流模式应该是物流外包。

虽然较弱的资产专用性使得物流外包模式选择有了相对明确的结论。但是, 对交易频率和不确定性的分析可使得分析更加完整。汽车整车物流契约的交易频率居于中等水平, 比一般日常用品和消费品的交易频率低, 但比其他生产资料型机械的交易频率高。不确定性反映出交易的无规律性强弱。如果不确定性越高, 那么临时需要整车物流服务的需求越大, 接着可能有无法获得服务的风险或者面临服务供给方的机会主义行为。比如类似于丰田的汽车召回需求越大, 那么一体化的整车物流显得更加具有优势。但是, 从总体上看, 汽车整车物流的不确定性是相对较小的, 汽车产品受市场突发事件的影响较小进而使得大部分汽车整车物流服务具有可预见性。从交易频率和不确定性来说, 市场整车物流契约不会带来较高的交易成本, 所以汽车企业的整车物流应该选择物流外包的模式。

3. 交易成本理论解释汽车企业整车物流模式选择的局限性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在威廉姆森的交易成本理论框架内, 整车物流契约的治理应该更多地交给市场。但是目前我国汽车物流企业中的合资企业多选择汽车自营而非汽车外包, 将汽车企业的物流并到企业内部进行, 这与交易成本理论所分析的明显不同, 这也显示了交易成本理论对于汽车企业物流模式选择的解释力的不足, 我们需要更好的理论来解释这一现象。下面我们将对交易成本理论的局限性进行进一步的讨论。

威廉姆森的交易成本理论更多地用来解释企业的垂直边界, 对企业的水平边界则基本不能解释。水平边界指的是企业扩大水平规模比如说扩大产品生产, 企业的水平扩张也能达到非常大的规模。就垂直边界的解释而言, 因为资产专用性是用其强弱而不是具体的可度量指标来“定性”分析企业的边界, 那么这种分析由于实际分析的可操作性较弱而使得其有效性大大降低, 资产专用性的相对模糊性使得企业的垂直边界可能是非常大的。科斯一方面认为企业在整个社会来看是可以识别的, 人们自然想到了其对企业内部权威调节而非价格调节的论述, 科斯不同意张五常的“广泛”契约论而导致的企业无边界。但从另一方面来说, 作为芝加哥自由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认为人们将过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其“企业的性质”一文中对企业内部权威调节的论述上, 从另一个角度推崇市场的力量。

企业在整个社会可基本被人们识别的特质和企业的契约解释导致的大边界甚至无边界冲突的解决需要新的工具。一般的说法是, 对于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一般会置于企业的内部, 而非重要的资源则会通过市场获得。这样就使得资源能力理论、核心能力理论等演进而非均衡的观点获得了更多的支持。

三、资源能力理论与汽车企业整车物流外包

企业资源能力理论则反对用交易成本来解释企业的边界及企业的成长, 其认为企业的成长需要以现有资源和能力为基础, 企业需要重点发展其具有核心资源和能力的业务环节, 然后利用相同或相关能力的不断重复利用所产生的规模经济, 向相关多元领域进行扩张。汽车生产企业如果其汽车生产核心能力达到一定高度, 那么其将选择相关度高的领域扩张, 并以此形成新的核心资源和能力。

1. 以核心能力为基础的企业成长

(1) 以资源为基础的企业理论的产生及其发展

1984年, Wernerfelt发表《A resource—based view of the firm》一文, 标志着企业资源基础理论的正式提出。该理论认为企业就是具有不同用途的一系列资源的集合, 企业所拥有的资源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外部的环境因素虽然能对企业竞争优势的获得和维持产生一定的影响, 但并不是决定性因素。但是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 人们发现不是所有的企业资源都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 因为很多资源是可以通过在竞争比较充分的市场上购买得到的, 而隐藏在企业资源后面的企业开发、保护、配置资源的能力是不能通过市场交易获得的, 这才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最深层来源。这样, 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就由具体的资源转变为了抽象的能力, 企业的资源基础理论也就发展到了企业的能力基础理论。

随着对企业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人们又提出了新的疑问, 究竟又是什么决定了企业开发、保护和配置资源的能力呢?即隐藏在能力后面的又是什么呢?通过研究表明, 隐藏在能力背后并决定企业能力的企业拥有的众多资源中的知识, 特别是隐形知识。Barney (1991) 认为当企业资源具备价值性、稀缺性、不可完全模仿性和不可等效替代性这四个特征时, 才能为企业带来持续的竞争优势。Grant (1991) 则提出了要利用外部资源的观点。Grant认为, 企业不仅要关注现有资源和能力的配置情况, 而且由于任何企业都不可能完全掌握和拥有企业所需的资源, 资源的稀缺性就决定了企业必须发展与外部的关系, 以充分利用外部资源。

Penrose (1959) 的《企业成长理论》是以资源为基础的企业成长理论。他认为企业是资源的集合体, 内部资源与外部机会的相互作用影响企业的发展。强调生产性资源尤其是管理性资源的重要作用。内部管理性资源的性质和利用率限制了企业在任一时点上发展的方向和范围。Neil Kay将彭罗斯的以资源为基础的成长逻辑应用于跨国公司的分析, 使得人们对资源观的理解更加具体。Kay将企业的资源划分为市场资源、生产资源、R&D资源和国家资源四大类, 每一类里面又包括若干个具体资源。他把公司的扩张分为四个方向:专业化、多样化、出口和跨国公司。这四个成长方向与企业现有资源间的联系越来越弱, 专业化能够充分利用企业现有的全部资源, 多样化能共享的资源相对较少, 出口与完全国内出售共享的资源包括生产、R&D资源和国家资源, 一旦建立跨国公司, 其能与前三者共享的资源则只剩下R&D资源。依据对现有资源利用的依次减弱, 企业应选择从专业化到多样化到出口再到跨国公司的成长道路。

(2) 核心能力理论

1990年, Prahalad&Hamel在企业能力理论的基础上, 在《公司的核心能力》一文中提出了“核心能力”的概念, 标志着企业核心能力理论的正式提出。他们认为核心能力就是“企业组织中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生产技能和技术流的积累性学识”。他们把多元化经营的企业比作一棵大树, 其中, 花朵、果实、树叶、树干和主枝是企业所生产出来的产品, 而给企业的产品提供水分、养料和支撑的就是根系统—核心能力。该理论认为核心能力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能够提高进入多个产品市场的可能性以及能够向终端产品附加实用价值的能力。核心能力是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和新产品发展的源泉, 企业只有具备了核心能力, 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持续的领先地位。

在Prahalad&Hamel的核心能力理论的基础上, 演进经济学家Prescott和Visscher提出了附属能力这个概念, 并认为附属能力是跟核心能力相对应的。他们认为企业所有的能力是由核心能力和附属能力共同组成的, 其中核心能力是与特定企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具有异质性和不可竞争性, 即核心能力不能在市场上交易, 也难以被竞争对手所模仿;与之相反, 附属能力具有同质性和可竞争性, 既可以被对手模仿, 又可以在市场上购买。

(3) 核心资源、附属能力与企业边界

Maltz (1994) 指出, 企业通过专注于具有核心能力的产品生产和服务, 将非核心业务, 如物流活动通过合同的形式外包给第三方物流, 不仅可以发展自己的核心业务, 同时可以降低物流成本, 也可以提高物流的质量。Barneey (1999) 在《企业能力如何影响边界决策》认为, 企业的核心能力是企业所有资源中最为重要的一种资源, 并且决定了企业其他资源的使用效率。而当企业内部的核心能力不能胜任某些业务时, 企业可以通过外包的方式委托给外部组织。

Langlois&Robertson认为, 既然企业的核心能力不能被模仿且无法在市场上通过交易获得, 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和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 那么企业的边界就大部分地取决于企业的核心能力;而附属能力可以通过市场交易和企业内部学习、积累两种途径来获得, 则企业的边界也部分地取决于在企业内部形成附属能力和在市场上通过合约形式来购买附属能力的相对成本。[31]如下图所示, 以横轴表示企业的生产活动, 以纵轴表示成本, ΔC表示企业内部形成附属能力的成本减去在市场上通过交易获得附属能力的成本。

首先, 企业的核心能力决定了大部分的企业边界, 即OQ。当ΔC小于零时, 企业自己形成附属能力具有成本优势, 此时企业会选择将特定生产活动内部化。随着生产活动的不断增多, ΔC也会慢慢地上升;当ΔC等于零时, 企业就会停止特定生产活动的内部化, 企业的边界得以确定在P点, PQ就是企业的附属能力所决定的企业活动。综合企业的核心能力和附属能力所决定的企业边界, 所以OP左边的生产活动就会在企业内部完成, 而OP右边的生产活动就会通过市场交易来完成。

在短期, 企业的核心能力是不变的, 所以在短期内OQ是不会变化的。但是企业的核心能力并非总是一成不变的。如下图, 一方面, 随着企业资源和能力的不断积累和提升, 企业的核心能力也会随之提高和扩张, 核心能力决定的企业边界由OQ延伸到OQ1, 同时企业的边界也由OP扩张到OP1。另一方面, 核心能力由于具有“核心刚性”, 外部环境的变化很容易导致企业核心能力的丧失, 或者当市场上其他企业通过资源和能力的不断学习和积累, 也获得了相似的核心能力, 此时企业原有的核心能力就变成了可以在市场上交易获得的附属能力, 那么企业真正拥有的核心能力就会缩减, 其决定的边界也会缩减至OQ2, 由此导致的企业边界也会缩至OP2。

总之, 企业的边界主要是取决于企业核心能力的大小, 企业内部形成附属能力和市场交易获得附属能力的相对成本也部分地决定了企业的边界。企业的核心能力越强越大, 其自身决定的企业边界也就越宽广;同时企业自己形成附属能力就有成本优势, 被内部化的活动就越多, 企业的边界也就越大。在企业边界的决定过程中, 企业的核心能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而附属能力在核心能力的基础上发挥着辅助性作用。企业核心能力的变化决定了企业边界的演进。

2. 资源可获得性、企业能力和企业成长方向

这一节分析为资源角度的企业成长方向提出一个一般分析范式, 认为企业生产所需资源的可获得性和企业现有能力一起制约了企业成长的方向。对企业成长方向而言, 资源可获得性与企业现有能力是相互补充的, 新领域的资源可获得性较小, 但如果企业现有能力较强, 企业可以向此领域扩张;如果企业现有能力较弱, 但新领域的资源可获得性较大, 企业也可以向此领域扩张。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 企业往往面临资源获得领域的强烈竞争, 企业现有能力包括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强弱决定着企业往新领域扩张的成败。因为企业现有技术能力决定着企业新领域中产品和服务差异性强弱, 而管理能力很大程度影响着企业新领域中产品和服务成本的高低。

资源的可获得性强弱与资源本身的稀缺程度和对资源的竞争使用程度相关。一方面, 资源本身稀缺程度影响资源的可获得性, 资源越丰富, 资源的可获得性越强。比如在中国, 低学历和中等学历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 那么这样的资源的可获得性强, 进而自然有许多企业需要大量使用劳动力资源的领域。另一方面, 在资源本身丰富程度一定的情况下, 对资源的竞争使用程度越强, 资源的可获得性则越小。因为既然竞争性用途的广泛存在, 那么资源的流向将遵循市场法则, 资源的激烈竞争使得资源的可获利性越小。

企业的能力包括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从资源角度来说, 企业的技术能力一般反映在企业对新产品的开发上, 进入企业的资源与企业生产的产品之间已经发生的明显的差异, 企业的技术能力决定产品的差异性;企业的管理能力一般反映出原材料、中间产品和人员等企业资源在企业内部流动的协调程度, 企业的管理能力可以视作企业内部成本的降低, 很大程度上影响最终产品的成本高低。

对于企业成长方向, 企业所需资源可获得性强弱与企业现有能力之间存在互补关系。一方面, 即使面临着资源的强烈竞争, 但如果企业利用现有能力进行相关生产, 那么相似的技术能力同样可以使得高成本的资源产生高稀缺和高价值的产品, 类似的管理能力同样可以使得高成本资源在企业内部顺利快速协调和低成本转移, 最终很大程度控制了企业最终产品的成本。另一方面, 如果企业现有能力较差, 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都不强, 现有产品稀缺性和低成本性都得不到满足, 那么并非意味着企业不能进入其他领域。一旦企业发现了新领域, 发现该领域的资源可以低成本获得, 因为一领域资源的低成本意味着低竞争, 因为高竞争必然带来稀缺资源的高价格或者说高租金。那么企业可以依赖这样的机遇而进入该领域而不需要过强的技术和管理能力。但是, 较长时间的获利必须期望对资源有更多的独占权利, 一旦资源放开竞争, 那么已经获得的资源将流向更有效率的生产, 坐享其成的时期如此短暂。

横向一体化中, 如果每个资源市场的竞争程度较高, 那意味着企业往任何领域的扩张得到的资源都是市场成本的, 在这样的领域获得竞争优势必须要求资源在企业内部经过合理快速的协调和技术上高质量加工以形成低成本和差异化产品。这样说来, 从横向扩张来说, 企业的最优扩张路径应该是从专业化到相关多元化再到非相关多元化的发展过程。相关多元化可以利用企业现有技术和管理能力以获得差异化和低成本产品, 当管理能力较高, 向非相关多元化扩张时就至少可以获得低成本优势, 而差异化优势可以借助低成本优势支持下慢慢培养。从中可以看出, 如果企业在专业扩张领域就获得了较高的管理技巧, 建立了规范的公司制结构, 拥有一大批高素质的管理层, 那么依赖其进入非相关领域以至少可获得低成本优势下得以发展。但是, 管理能力和治理结构的完善需要较长时间, 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 他们还需要借助相关的扩张阶段培养他们的管理能力。

纵向一体化中, 如果市场的竞争程度较低, 那么企业一旦发现这样的机会, 以可以在自身能力皆较弱的情况下优先占有资源, 但企业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要让这些资源获得充分的市场承认, 提高这些资源的租金。因为, 竞争者的加入可使得优先进入所带来的利益极快消失。如果市场竞争程度较高, 那么企业至少需要付出市价以获得资源, 接下来当然需要较强的企业能力对这些高成本的资源进行转移和加工才能获得竞争优势。值得注意的是, 企业在专业化发展过程中, 对企业至关重要的一体化环节会有所发展, 如果再考虑这个环节是近似于“乱战”时代, 那么企业对这个领域的投资可能是明智的。

3. 以资源为基础的汽车企业整车物流模式选择

汽车企业整车物流自营是企业纵向一体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其需要以企业在汽车制造领域形成较强的技术能力为前提。以资源为基础的汽车企业成长过程一般是物流外包再物流自营的过程, 其中的分水岭是公司汽车制造核心能力的形成和充分的市场专业化扩张。

按照前文提出的分析范式, 资源可获得性和企业能力对于企业成长方向的选择是互补的。那么我们可以对某汽车国企在汽车制造刚起步的情况下就去从事汽车物流工作可以获得长期赢利抱有希望。因为我们可以注意到, 对国企的竞争一般是不充分的, 其获得垄断性资源的可能性也相对较高, 其可怜的管理能力不会受到竞争对手的竞争。但是, 我们却不能对一家民营汽车企业在没有形成汽车制造核心能力的情况下能出色完成汽车物流工作抱有信心。因为其较少的资金对培养汽车制造和管理能力尚且不足, 如果抽出来在物流领域过多的涉足那么极有可能会因为糟糕的管理和竞争者的入侵而损失惨重。

所以, 以资源为基础的企业成长要求汽车企业首先集中精力进行专业化生产, 如果不能获得垄断性资源的情况下, 那么就应该在汽车制造领域培养起较强的汽车制造和管理能力, 汽车制造的目标是汽车技术至少在国内范围内领先, 而管理则是建设经理式管理结构, 对大量的进出资源进行快速准确的协调。在这个时期, 企业应该将汽车整车物流外包给第三方企业进行。即使对于汽车领域来说, 汽车销售是整个领域的重要环节, 但是除了采取一体化和紧密合作而建立起销售部门比如说4S店之处, 对于整车物流这部分的确不应该投入过多的精力。

如果一旦建立在汽车制造领域树立了明显的领先地位, 那么企业可以向相关多元化扩张和一体化扩张。一体化扩张之所以与相关多化扩张安排在近似同等可供选择的方向, 是因为一体化扩张与多元化扩张相比, 企业对这个领域一般比较熟悉, 很难想象汽车制造厂商在厂商和4S店之间长期来往而对整车物流的一般技巧和成本一窍不通。

汽车企业在相关多元化扩张领域是有限的。按照本文的分析逻辑, 原因应该是相关领域的高强度竞争和现有企业能力特别是技术能力可用于相关领域的程度, 几乎在所有汽车领域比如说轿车、卡车和工程机械领域都基本上寡头垄断格局, 这样的市场中的资源市价不一定是高成本的, 但会由于寡头厂商的策略行为而在短时间内形成不利于新进厂商的大起大落。另一方面, 轿车和卡车的生产线的相似性是有限的, 这也使得企业利用现有技术发展相关多元产品将极可能无法获得差异化产品。

所以, 汽车企业可以选择整车物流环节的纵向一体化, 特别是在物流领域竞争较弱的情况下。物流领域较弱的竞争意味着企业在进入之初不需要较强的管理和技巧就可以赢利, 而较强的竞争意味着企业要携带着高质量的管理技巧进入这个领域。当然, 最稳妥的做法是即使面对竞争较弱的市场和较大的资源可获得性, 企业需要拥有高质量物流管理技巧以应付自由进入的物流竞争市场。

理论分析能力 篇5

【摘 要】本文分析了现阶段航空理论教学面临的问题;提出航理教员必须应对新形势,提升理论与实际结合教学能力的对策。

【关键词】航空理论;教学;理论与实际结合Sharing Views on Increasing Ability of Aviation Theory Teacher

LI Yang LI Yao-chun YANG Jun

(Aviation University of Airforce,Aircraft Control Department,Changchun Jilin 130022,China)

【Abstract】It analyzes the present problems of aviation theory teaching.aviation teachers must face new situations and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and ability.【Key words】Aviation theory;Teaching;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0 引言

随着我国航空事业的迅猛发展,高精尖技术不断应用于飞机性能的改进和完善,尤其是机载电子设备普遍应用了计算机新技术,正在向数控、屏显、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特别是近年来,陆续装备一批引进的以及国产的较为先进的机种,这些飞机与我国原有飞机比较,技术性能更好,结构更复杂,设备更为先进,技术要求更高。因此,航理教育要紧跟时代的要求,努力提高航空理论教育的教学能力,提高航理教学的教学水平,培养出高质量的飞行员。

如何提高航空理论教育适应新的形势,有效地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学科涉猎广

航空理论教育涉及的学科纵多,军事领域知识深邃,所以航理教员要有宽广的知识面,高深的文化底蕴,并要立足于在各学科的前沿审时度势,航理教员能否具备与先进技术相适应的眼界与意识、与设备发展发展相适应的教学能力和与知识军事要求相适应的知识创新能力,是决定航理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

飞行员在完成飞行训练和飞行任务时是驾驶员和决策者等。航空理论知识对一个飞行员来说,彼此之间既有联系又有交叉,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一但割裂开来就会使飞行员掌握的航空理论知识不均衡,知识体系不够完整。在飞行训练和任务过程中就很难灵活自如的操纵飞机,增加飞行事故发生的机率和空中特请处置的难度。

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航理教员把一种型号的飞机的知识完全的交给学员是不现实的,也是无法办到的。航理教员要把一定的相关知识进行融合,这样在空中出现特情时,飞行员就会很快的判断出飞行故障的原因及处置方法。出现排除不了的故障时,能够立即做出其它相应的处置措施。把飞行事故等级降到最低。而且,对于航理教员所讲授的知识并不是要求飞行员完全掌握,有的只是一个了解,比如,飞机上一些仪表电气的工作原理,给飞行员讲授这方面的知识,只是增加飞行员对装备应用的可靠性和在出现空中特情时能够放心大胆的去处置。建立交流机制

由于没有相应制度的规范,航空理论教员和飞行教员之间缺少相应的沟通和相互学习。航空理论必须同飞行实际紧密结合,才能充分发扬其应有的作用。否则,航空理论教员不知道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效果如何;不知晓学员会不会灵活利用理论去实践飞行;飞行教员遇到理论难点不去深究,也不向航空理论教员反馈,这肯定对双方都是损失,也不利于飞行能力的提高。

同样,各院校航空理论教员之间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尤其是同一机型的院校之间。只有在搞集中培训时,各院校航空理论教员还偶尔能在一起学习、讨论问题。其它时间干脆连面也很少见,更谈不上相互学习取经了。

各飞行单位都有自己优良的传统,结合自身的特点,总结出了很多宝贵的经验。院校有自己较为完善的教育训练体系。应该说二者的相互交流可以实现双赢,达到相互提高的目的。通过规章制度的建立,消除教员的后顾之忧。由各院校提供参加交流活动的教员的详细信息,由上级部门组织,让院校之间、院校与基层之间的航理教员到交流单位承担授课任务,在交流这段时间里把自己单位与交流单位关于航空理论教学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课程安排、教学经验等进行探讨、学习、交流。这样,让院校教员能了解基层关于航理知识的最新内容,并通过的一线教员了解航理知识方面的需求。同时院校教员把深层次的知识体系带到基层。通过这样的交流会给院校和基层的建设、发展都带来新鲜血液和活力,从而也能带动教学工作的创新发展,也切实达到了交流提高的目的。体验飞行

院校的航理教员大部分都没有任何飞行经历,一部分航理教员有飞机维护工作经历,但一是时间比较短、二是科目比较单一。因此,现在的航理教员的知识体系主要是在通过老教员的帮带和自学,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完成航空理论的授课任务。这种教学过程与飞行实际脱节,很难达到良好的效果。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使授课内容贴近飞行实际,可以通过模拟机训练和体验飞行两种方式提高教员联系飞行实际的能力。

但显然让所有航理教员参加实际飞行是不现实的。一是航理教员的身体素质是一个难点,二是由于经费、时间、安全等方面等原因很难实施。但是让航理教员在模拟机上实施飞行就能消除很多困难因素,而且现在几乎所有的机型都有对应的模拟机。让每一名航理教员通过模拟飞行训练,把“飞行”的经验和自己授课的知识内容和课程体系紧密的联系起来,然后在去教飞行学员。这样,航理教员知道飞行员在飞行时需要了解掌握些知识,对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很好把握。而且,通过模拟飞行训练器,可以人为的制定飞行故障,通过对故障的判断和处置,可以把直观感受教给飞行学员。

体验飞行也是贴近飞行实际的有效手段之一。它的目的是让航理教员亲身经历在飞行各阶段的感受和设备指示。这种方式的特点显而易见,但受到教员身体素质和资源的限制,只能在部分教员中实现。通过有计划的对部分满足条件的航理教员实施体验飞行,切实增加教员的直观感受,进一步加深理论知识与飞行实践的结合。结语

顺应新时期新装备的特点,提高自身多学科的理论知识、加强院校之间的合作交流、通过各种方式增强理论联系飞行实际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有效的提高航理教员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理论分析能力 篇6

1有助于唤醒大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主体对创新活动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的把握,外在地表现为强烈的创新欲望和创新冲动,内在地表现为强烈的主体意识和竞争意识。创新意识是创造活动的前提,有了创新意识,才能产生创新动机,主动地捕捉创新灵感和机遇,能动地进行创新活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可以帮助大学生全面了解和把握当今时代的特点,深刻理解时代赋予自己的历史使命,增强社会责任感,勇敢地迎接时代的挑战,使他们认识到21世纪是更需要创新的世纪,创新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有为者应以创新为己任,应该具有创新的使命感和紧迫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可以从意识的构成与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人的主体性、以创新为基本特征的科学技术革命对社会生产力的决定作用和对历史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杰出人物成长历程等角度,说明每一个个体身上都存在着不同程度和不同形式的创造潜能,说明创新活动对个人、民族、国家的生存和发展所起到的重大作用。这有助于大学生破除对创新的神秘感,并增强大学生内在的创新需要。

2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思维、心理等多方面品质的综合反映,是人们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不因循守旧而积极求新的精神,是驱动创新行为外显的内隐动力。创新精神的发展历程体现为质疑、批判和重建,这是创新的前提。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中,唯物史观创立的发端之作是《黑格尔哲学批判》;唯物史观诞生的标志之作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特别以副标题强调了对各式各样德国哲学和德国社会主义的批判;对唯物史观作出科学论证的《资本论》,马克思同样写下了“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副标题;恩格斯在《反杜林论》和《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通过批判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曲解的错误思潮,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了系统的论述和新的发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使大学生体验到马克思主义中的这种批判精神,可以帮助他们学会全面、动态地看问题,使他们能够超越日常经验的狭隘,突破原有知识与观念的限制和束缚,推动创造力的发展。

创新精神还体现为探索与求实精神。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发展及其科学体系始终体现和蕴含着探索与求实的精神。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自己的理论时,直面资本主义制度的诸多矛盾,勇于开拓、不断进取、实事求是,成为把握他自己所处时代“时代精神的精华”。19世纪末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列宁在理论与政策上不断探索、创新,不仅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而且把马克思主义发展到列宁主义阶段。在中国,毛泽东探索出新民主主义的革命理论,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20世纪后二十多年,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世纪之交,江泽民针对党在新的发展阶段所面临的伟大任务,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求真务实,构建了“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过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系统教育,使大学生深刻地感受到马克思主义者那种探索、求实、创新的勇气和精神。

3有助于发展大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创新精神的理性化,是创新主体对对象进行创造性加工的智慧因素。它要求在思维过程中,破除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的思维定势,积极采取发散性思维、逆向思维、横向思维、求异思维、联想思维和迁移思维等思维方法,具有求新性、求异性、开放性、发散性、灵活性等特征。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的哲学思维力图揭示的是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能使人的思维进入较高的境界和较深的层面,这本身就来自一种创造性思维。比如,通过对大学生加强唯物辩证法思想教育,就能使大学生学会用联系的、全面的、发展的、矛盾的观点看问题,进而获得变革、进取、求新的思维素质。其中辩证否定思想有助于启发人的创新思路,让我们认识到在一定意义上,没有肯定,就没有发展;没有批判,就没有创新。而辩证联系思想则把世界看作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不仅为人们拓展创造想象力打开了无限广阔的思维空间,而且为人们创造地进行各种综合性、交叉性、边缘性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思维方法。再如,马克思主义哲学系统地介绍了认识过程中的辩证思维方法,其中既有逻辑思维方法,也有非逻辑思维方法,如灵感、直觉、顿悟等,这会让学生在理性的高度上懂得创新思维的内涵,进而自觉地运用创新思维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启发学生思考有关自然、社会、政治、经济、人生、道德等热点、难点问题,这十分有利于诱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具体地获得和发展创新思维能力。

4有助于大学生形成创新人格

创新人格主要表现在独立的思想、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务实的态度、无畏的胆识、坚韧的意志、丰富的情感等等。事实上,创新不仅仅是纯粹的智力活动过程,它还需要在创新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作用下,才可能获得综合效应。培养大学生的创新人格,有赖于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加强人文精神、人生哲学、伦理道德教育,培养青年学生坚定的唯物主义立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起对于社会和生活的独立思考,塑造人的灵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获得关于人的行为的正确的价值判断,掌握包括创新活动在内的整个科研活动应该遵循的基本规范,获取积极的心理体验,为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奠定必要的思想道德基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特别是思想品德课所倡导的积极向上、乐于奉献的人生价值取向,宽容豁达、自信开朗的人生精神风貌,永无满足、不断进取的人生抱负,立志成才、报效祖国和人民的人生目标,都有助于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有利于创新个性的形成并推动创新活动的发展。最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所展示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的伟大人格对大学生形成创新品德、创新个性,追求自由的思想空间更具有示范、启发和激励的作用。

5有助于大学生获得创新技能

理论分析能力 篇7

阿马蒂亚·森是印度著名的经济学家、哲学家, 十分重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人口以及相关问题。他不仅研究印度国内的贫困和剥夺, 而且研究全世界的贫困和剥夺, 被称作“经济学界的良心”, 由于其出色的研究成绩和对经济学的突出贡献, 森获得了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可行能力”理论是森的重要贡献之一, 由此发展而来的用能力来测量生活质量的福利经济学理论对非收入因素予以关注, 突破了传统福利经济学的框架, 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

认识“能力”, 首先要认识“功能”。“功能”是一个人在生活中的活动或所处的状态 (doings and beings) 。 (1) 功能不同于商品, 但又与商品有一定联系, 功能可以由一个人使用某种商品的能力得以实现。比如, “自行车”是一种商品, “骑车”是一种功能性活。“会骑车”才能实现“骑车”这一功能性活动, “会骑车”是一种“能力”。“能力”是一个人能够实现的各种功能的组合。 (2) “功能”是社会的各个方面, 而能力是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选择的机会。当一个人的选择机会很少时, 即使他享有一定的功能, 其能力还是有限的。森的能力方法的核心是用“个人在生活中能实现各种有价值的功能的实际能力”来评价生活质量, 这是一种更好的比较生活水平的方法。营养良好、身体健康、长寿、读写能力强、参加社区活动、体面大方地出现在公众场合、有一定的技能、找到值得做的工作、接受教育、结交朋友等问题均可以作为能力项的各个方面, 能力贫困就是指人们在以上所列举的能力方面的缺失。

森认为, “贫困必须被视为基本可行能力的被剥夺, 而不仅仅是收入低下”, 贫困人口缺少获取和享有正常生活的可行能力。他将贫困的原因分析从经济学的因素扩展到政治、法律、文化、制度等领域, 为我们认识和看待贫困问题、制定反贫困政策打开了新的视野, 提供了创造性的思维方式。

二、从“可行能力”的供给角度看待我国的贫困问题

传统的对贫困的研究主要侧重的是绝对贫困, 既个人和家庭所能支配的收入不能维持人的基本生存所需的福利或消费的状况。而在森理论的基础上, “贫困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下, 由于人的素质养成程度低所导致的能力供给不足, 使人们在长时期内还不足以获得足够的收入来维持一种生理上、社会文化可接受的、社会公认的基本生活水准的状态。” (3)

人的“可行能力”包含了生理健康、读写能力、能工作、参加社会活动、结交朋友、有相应技能、接受教育、基本生活条件满足等多个方面的内容。一个国家只有绝大多数人的“可行能力”满足了以上的基本要求, 才能称该国家为一个基本摆脱贫困、相对发达的国家。因此, 以上的各个因素, 构成了一个国家和社会走向富强发展过程中对人的“可行能力”的“需求”, 要满足对这些能力的“需求”, 我们必须深入研究能力的“供给”问题, 从“能力供给”的角度分析反贫困的方法和路径。

要满足“可行能力”的“供给”, 我们要实现的目标是人的基本物质生活条件的满足及其各方面素质的提高, 这些素质基本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智力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能力素质。最低要求是人的衣食住行基本得到解决, 同时身体健康、智力状态良好、心理稳定正常、有一定科学文化知识、有一定的劳动技能。为实现以上的目标, 我们要尤其重视供机会与条件提高人的“可行能力”, 以满足能力供给, 使绝大部分的人民能够各居其位、各司其职、各得其所。

我国传统的体制忽视了“可行能力”的供给问题, 如今, 仍然有能力供给大的人被堵住了通过创造性劳动使自己富裕和得到更好发展的机会, 而能力供给小或者不肯向社会提供劳动的人照样有钱拿、有饭吃、有很好的工作。如层出不穷的“官二代”、“富二代”、“走后门”的例子, 可以看出社会缺乏必要的机会和条件使人们的“可行能力”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 社会能力供给严重不足。人们的智力和技能得不到运用, 人的发展受到抑制, 贫困人口剧烈增加, 社会发展缓慢, 贫富差距以及不公平的程度严重加大。

从“可行能力”的供给角度认识贫困与经济发展的问题具有极强的创造性。首先, 从供给需求的角度分析“可行能力”的问题是一种全新的解决贫困问题的方式。经济的发展需要个人能力的全面释放和发展, 这造成对能力的需求, 要满足需求就要加强供给。这是一种动态的、辩证的思维方式。其次, 具有较强的目的性和政策指导意义, 政府可以从增强能力供给的思维出发, 有目的的制定公共政策。

三、加强“能力供给”给我国反贫困政策的启示

国家在制定反贫困政策时, 不仅要提供生活救济和增加物质方面的福利, 还要充分考虑创造条件和提供机会增强人们的“可行能力”。因此, 不仅要求国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优化制度改革, 也要求政府加大人力资本的投资和积累, 同时创造公平、公正、自由的社会环境以实现人的最大发展。

首先, 充足的基础设施和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加强“能力供给”的基本条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保障制度是为了满足人们基本的生理生活需求, 只有基本的有关衣食住行的生理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才有条件实现人的发展需求。

其次, 加大人力资本的投资和积累有助于提高“可行能力”的深度和广度。现代知识经济的发展使得劳动力资源的科学知识和技能是解决贫困问题、杜绝返贫现象的决定性要素。提高人力资本的素质和加强能力供给主要依赖于教育的投资, 包括义务教育、高等教育中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和劳动者工作技能的培训。

最后, 公平、自由的社会环境有助于“可行能力”的最大限度的发挥。既要通过法律法规、制度环境保障社会公平, 减少“关系”通道, 又要放开束缚、构建更加自由的社会氛围。森指出, “更多的自由可以增强人们自助的能力, 以及他们影响这个世界的能力, 而这些对发展过程是极为重要的。” (4) 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是观念、教育、道德、制度等变革的结果, 需要个人、政府、企业等多方面的长期努力。

注释

11 王艳萍.《克服经济学的哲学贫困——阿马蒂亚·森的经济思想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6年版, 第49页。

22 A.Sen (1985) .Commodities and Capabilities, Amsterdam, North Holland.P14。

33 凌国顺.“能力供给与返贫现象探析”.《江汉论坛》, 2000年11月。

理论分析能力 篇8

作为中文系的基础理论课程, 文学理论在中文系体系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我在文学理论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将教学目标确立为: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文学理论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评价文学作品、文学思潮和文学现象, 使学生以审美的方式关注社会、人生及自我的发展。而为达到这样的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实践, 我感到以下的做法是行之有效的。

一、欣赏优秀文学文本, 关注具体文化现象

高校的文学理论课程通常开设在大二或大三学年, 在此之前, 学生已经上过古代文学课程和现代文学课程, 学生对文学知识的把握仅仅停留在文学史的知识层面上。而且, 近十多年由于社会传播媒介的变化, 影视音像技术的强劲发展, 学生课余受到优美的文学文本的熏陶机会明显减少, 对文学作品缺乏直观的、感性的直接认识, 文学阅读量小, 阅读面窄。这给教学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在教学中, 如果不能联系实际的文学作品, 那么理论教学会显得十分枯燥。因此, 我在教学中十分注意引导和培养学生对于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 扩大他们的阅读量。比如, 在讲到“扁平人物”与“圆整人物”的问题时, 我举了《聊斋志异———画皮》作品中的人物进行分析。不少同学在课下阅读了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画皮》, 并在阅读中思考人物的塑造问题, 有的甚至还阅读了包括《画皮》以外的其他章节, 并提出了一些见解。比如, 有的同学就从中举出一些篇目, 来说明古代小说中的人物塑造也有相对比较圆整的。

看到同学们如此浓厚的阅读兴趣, 我趁热打铁, 安排了一节讨论课, 讨论的内容是比较文学经典名著与由名著改编的影视文学作品, 进一步思考当代社会的审美意识问题。其教学效果又是出乎意料的。因为由于当代学生对改变后的影视作品比较熟悉, 而对于文本比较陌生。因此, 不少同学重新找来了文学文本, 比如张爱玲的小说《色戒》与影视版的比较、红色经典系列的比较《铁道游击队》、《小兵张嘎》等。还有被当今选秀之风拉动起来的《红楼梦》的阅读。总之, 有了学生这样充分的准备, 使得后来讨论进行得十分热烈, 不少同学甚至走上讲台结合着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发表自己的看法。课堂效果收效良好, 而我也从学生的发言中获益良多。这种激发学生阅读优秀文学作品兴趣的方法, 使得文学理论课的学习生动而富有趣味, 从而使学生进一步产生了对于理论学习的渴望。

二、秉承应用性的教学理念, 培养分析问题的理论素养

文学理论兼具了指导性与工具性的性质, 虽然它是一门理论学科, 但其教学目标绝不仅仅是概念和原理的阐释上, 而是应该秉承应用性的教学理念, 切实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理论思维素养和提高理论写作的能力。

随着当前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 人类社会生活方式包括文化生活方式正发生着重大而深刻的变化。纯文学与杂文学的关系, 专业写作与非专业写作的关系, 纸介质文学出版物与互联网上文学作品之间的关系, 都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文学创作方式、传播方式和接受方式, 都产生了一些新的因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和启发学生正视新的现实, 通过观察与思考, 逐步引出新的见解, 并落实到具体的理论写作实践当中, 从而将文学理论应用性的教学理念贯彻到底。为了达到这样的教学目标, 我认为可以分为两步走:开放的讨论, 严谨的写作。

比如, 关于手机文学的问题, 这是教材当中没有作为教学内容的部分, 但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 已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化形式, 其阅读方式和文学特点几乎颠覆了以往的传统文学形式。对此, 我提前给同学们布置了几个问题, 打开他们看问题的视野, 请同学们在课下大量搜集各种手机文学现象, 这对于21世纪的大学生是极富有吸引力的工作。然后, 再接下来的教学中组织他们进行讨论。讨论中, 我对大家的发言适时做出相应的评论或进行更深入的提问, 鼓励他们各抒己见, 而不做倾向性的对错判断, 将学生们引入到一个开放有序的讨论氛围当中, 使他们在这样的讨论中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以讨论的方式来进行的课堂讲授有助于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紧接着讨论后, 请某些持代表观点的同学接受其他同学的提问和补充, 这样既可以对某些问题进行全面而明确的把握, 也能发现理解过程中的普遍性欠缺。教师在这个时候可以针对重点问题进行点评, 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内容。这种互动式的交流, 可以强化学生的理解, 也可以促进学生的进一步思考。

讨论只是第一步骤。因为课堂上面对面的交流虽然容易产生思想上的碰撞, 在思维的敏捷性上可以得到很好的锻炼, 但口语性的表达就免不了随意的成分, 从而灵性有余而严谨不足, 这与理论思维强调的严谨性就有了距离。而严谨性的理论思维是文学概论这门理论学科不同于一般的知识性学科的特殊要求。为了弥补这个缺陷, 我在手机文学的讨论环节结束后, 布置了写小论文的作业。使学生在具体的文学批评实践中能够感性地体悟到文学现象的分析与理论的密切关系。亲身体会理性思维的选取角度、观点提炼、具体表述当中呈现的特点, 从而使学生的理性思维得到有效的训练。

理论分析能力 篇9

为什么面对压力和机会时,有些组织会“锁定”在现有路径中,有些组织却能够成功转型? 组织路径强化、变革和创新的内部驱力和机制是什么? 内部演化动力不足时如何进行外部干预? 为揭示组织路径依赖的差异及其演化可能, 需在时间框架上从 “历史—现实”向“历史—现实—未来”拓展,从构成路径依赖的微观基础入手, 识别路径演化的主导动力和互动机制, 分析保持历史持续性和应对变化的适应性之间的动态关系, 加深对组织演化中同质性和异质性现象的理解。

一、组织路径依赖的内涵和微观基础

(一)内涵拓展

路径依赖的理论内核是组织的现实选择, 是历史路径的函数。 但无论“过程说”将其等同于不可逆的过程,导向越陷越深、不可逆转的逻辑终点,使路径依赖导致选择性丧失这一关系存在着同义反复和“历史决定论”的质疑;还是“状态说”视之为“非此即彼”的状态隐含着丧失内部改进的可能,且无法描述各历史约束之间的差异,既不符合现实情况,也限制了理论的实践价值。 为解决理论同一性“结果”与实践多元演化方向的悖论,Garud等(2010)干脆提出用路径创造替代路径依赖, 用组织能动性解释非唯一的演化方向。 但这种替代是以忽视历史约束这一重要变量、丧失理论内核价值为代价的,同时,路径创造和依赖之间的关系更像是反映路径塑造和演化“镜像”的两面,因此并不能根本解决这一问题。

为提高理论包容性和实践价值需要超越非此即彼的两分法, 将路径依赖理解为在历史起点和自我强化机制推动下, 组织路径从低到高稳定程度的一个连续性变量, 衡量组织在演化过程中特定时点嵌入在特定路径中的特定状态。 在此基础上,剖析路径依赖状态的微观基础,识别路径模式和程度的差别。

(二)维度构成:资源、认知和行为

经济学、 社会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研究反映出路径依赖具有多维特征(Sydow and Koch,2009)。 以此为基础,本文以重要性和显示性为标准,以组织中资源专用性、 认知主导程度和行为惯例三个维度特征刻画组织路径依赖的特征。

1. 资源维度。 组织资源是路径发展和变化的基础, 资源专用性会限定运营投入的市场用途和转化效率,影响不同用途中的资源价值,产生转换成本。无论是有形还是无形,是内部还是外部资源,无论是稀缺还是冗余,是先天禀赋还是后天培育的资源。 因此,资源专用性会通过影响资源利用方式和效率,反映组织在现有路径上的嵌入程度, 专用性越高转换用途的价值损失越大,直至资源刚性。

2. 认知维度。 组织获取的知识和信息只能基于认知框架提供的参照系统被观察、感知和理解。 认知特征会指引搜寻活动的方向, 评价新知识新技术的价值,是组织感知环境和进行决策的前提条件。 认知模式反映组织认知图式的多样化和不可逆程度(Thrane et al.,2010), 成员之间认知共享程度很高、少有差异化认识且主导性解释总能压倒竞争性解释时,组织认知的路径依赖程度就非常高,“认知锚定”直至主导认知完全排他。 相反,多样化认知意味着在更大的搜寻和选择范围中寻求解决方案。 认知主导性会影响各类组织创新、 扩散、 模仿等战略选择,Spender认为,很多产业内部的战略一致性现象,是由于产业内对主导模式的扩散和共享, 影响了业内企业的战略制定过程。

3.行为维度。 行为惯例反映组织中主体行为和互动模式在多大程度上基于规则和习惯, 反映行为的保留和变化特征。 共享对习惯的态度、行为期望和实践活动模式会在群体内部形成一致性行为规范,降低个体不确定性,协调合作活动,作为“路标”保证成员行为和社会互动的效率。 惯例一旦形成就具有稳定性,外部条件变化时仍倾向于保持。 越高嵌入在组织技术结构、层级和文化中,规范性会越强,任何偏离会作为破坏规矩或带来混乱受到抑制甚至惩罚,使探索性的“即兴”发挥和试错行为消失。

综上所述, 组织资源维度以专用性/通用性程度或转换用途的难易和成本衡量、 认知维度以现有认知的主导程度和排他性衡量、行为维度以惯例强度、行为的多元化和探索性衡量, 一起描述组织现阶段的路径依赖状态和主要特征。 由于企业须同时具备利用和探索的双元能力才能在动态环境中维持竞争地位,因此,其最优战略既非高度柔性,也非高度效率, 而是能在自身历史一致性和应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之间获得平衡,实现动态匹配。 从这一角度看,与尚未形成主导模式的低效和高惯性路径的刚性相比, 与环境共演时中度路径依赖状态最具保持选择性的演化潜力。

二、组织路径演化的动力和主导模式

路径强化的核心动力来自于跨期收益和自我强化,不同的强化动力来源通过“时序性反应”形成不同的路径演化主导模式。

(一)经济动力:资源推动模式

强化还是转换资源投入模式是组织经济理性的表现,经济收益产生得越快越高,经济推动力越强,越能形成“资源推动”的主导模式。 对路径强化而言,持续性投资的经济动力是投入产出的跨期规模经济, 即期投入对后期成本和收益的长期正向影响激发了自增强机制。 资源专用性增加提高的运营效率、形成的进入壁垒、 市场扩张和需求增加会带来更高的长期市场价值。

(二)社会动力:认知拉动模式

虽然经济利益算计是推动组织路径强化的根本力量,但社会学等领域的研究表明,路径强化受到的影响更复杂。 特定情况下,组织代理人的风险规避、情感反应、政治过程(获取和维持权力,互惠谈判等)等社会动力会替代经济利益,形成“认知拉动”的主导模式。

1. 代理者导向。 代理人导向决定现有路径是否会被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拓展复制到各种组织情境中。 (1)时间导向。 组织是以习惯和经验为导向,或是以当前决策、任务和可用资源为导向,还是基于预期和持续实践的价值观为导向。 (2)风险偏好。 对偏离的感知风险使风险规避的组织会保留既有模式,成员也以从众行为规避个人风险。 (3) 适应性期望效应。 组织对偏离期望模式的容忍度低时,主导认知的权威性会使成员为保证自身的组织合法性实施期望行为。

2.代理人动机。 组织代理人的寻租动机也会影响主导认知。 认为改变会伤害自身利益时,代理人更可能通过拥有的权力巩固现有认知、阻碍改变。 当这种动机影响了组织对各种选择的相对价值判断, 就会出现禀赋效应,即使面对负面反馈,也倾向于“合理化”自身行为(self-justification),质疑和阻止改变。

(三)外部环境动力:行为驱动模式

反馈机制的功能是向组织传递是否需要调整的重要信号,但当环境复杂性和反馈时滞增加时,这一外部机制失效。

1. 复杂性。 当环境动态变动频繁、各种力量关系错杂,反馈信息会非常复杂。 受认知能力的限制,组织难以有效地分析这些混乱甚至相互矛盾的外部信息、预测发展趋势时,行为模式成为实际上的主要演化动力。 复杂环境增加的风险感知,使有些组织为减少混乱和失控, 更依赖惯例和强化规范增加行为的可预测性; 而另一些组织为避免决策失误鼓励多元化探索。

2. 时滞。 从决策到绩效之间的时间差也会削弱反馈的作用,增加评价偏误的可能性,阻碍组织学习和适应性改进。 其影响同样可以体现为看似完全不同的组织行为: 或低估投入到探索性行为中的未来价值;或高估终止时序决策的沉淀成本。

当环境复杂性和时滞特征与组织有限理性交互,更会弱化组织正确归因和自我修正的能力,加剧现有行动模式对演化方向的影响。 这可以解释为何在动态环境中,有些成功企业在惯性影响下“一动不如一静”,拖迟改变,直至丧失主动性。

三、路径依赖的发展和组织演化能力

(一)多维互动:协同强化和动态制衡

除主导模式外,组织资源、认知和行动间的互动关系是解释差异化演化的另一个关键。 学者以推断维度间关系为协同强化来解释同一性演化结果1,却忽略了动态制衡的可能性及其孕育的多元化方向。

1. 当资源专用性作为核心推动现有认知形成主导地位、增强行为惯例的规范性时,形成资源推动的协同演化。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就是由独特的资源禀赋诱发主体形成特定认知和行为方式的现象。 但资源投入也可成为一种制衡力量, 比如当组织嵌入的社会网络能提供开放多元的资源获取途径, 就能阻碍认知锚定的形成,为探索性行为提供土壤。

2. 组织认知也可成为拉动行为和资源演化的主导力量。 作为主体能动性的一个重要来源,如果组织的主导性认知, 拉动资源投入和利用方式重复成功实践,强化行为惯例,就形成认知拉动的协同演化。但如果组织代理人保持着对认知锚定的警惕, 未形成对其他认知的排斥反应, 可以容忍一定程度的偏离甚至质疑时, 就能制衡单一的资源积累和利用方式,诱发多元化行为,保留演化选择性。

3. 行为惯例对组织认知和资源的主导影响。 在缺乏知识和既有经验不再适用的特定情境下, 行为主导的路径演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能接受和容忍多元化行为的组织更可能保持演化选择性,“摸着石头过河”成为驱动演化的主要方式。 以多元化行为为先导引发资源和认知改变, 成为复杂环境中路径创造的主要来源。

(二)组织内生演化能力:“对冲”机制

能否以相对较低地代价, 在自身历史的一致性和环境适应性之间实现平衡反映出组织的内生演化能力。 为保持路径选择的能动性,可有意识地在组织资源、认知和行为间建立动态制衡关系,对主导模式建立“对冲”机制,阻碍高阶路径依赖的形成。 如对认知拉动强化的主导模式, 可建立开放的资源投入体系减少形成高度资源专用性的风险, 避免形成过度依附的利益群体,导致认知能力退化。 对资源推动强化的主导模式,可建立开放的组织文化,避免因认知锚定加剧投资风险。 行为驱动模式也是如此。 Pent-land等(2012)对组织行为模式的研究发现,同时存在保留和变化的行为惯例(即中等水平的行为惯例)可诱发内生性变革, 一定程度的内部行为改变可带来持续的主导模式转换。

(三)高度路径依赖的外部干预

一旦形成高度路径依赖的协同关系, 组织依靠内部力量无法打破现有路径,被“锁定”。 这时若能选择适当的干预方式, 就可通过外部动力激活内部力量,实现干预效果(Beyer,2010)。干预路径有两条:一是可借鉴“对冲”思路,通过其他维度间接输入制衡力量。 二是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思路针对主导模式直接干预(具体如表一所示)。 这时,高度资源专用性是演化的硬约束,最难“解锁”。 对组织认知干预成败的关键在于能否打破现有认知的主导性地位,或渐进产生替代性认知, 在争夺主导性地位的过程中改变。 干预组织行为须激活成员的自主“意识”,尝试新行为模式。

四、结语

理论分析能力 篇10

《市场营销理论与实务》是市场营销专业的核心专业课,也是其他专业课程的先导课程,大多市场营销专业的专业课程都是从市场营销学一课程中衍生出来的,因此该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地位非常重要,同时也是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的必备条件。这门课程应偏重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知处理实际问题能力,让学生踏上工作岗位后拥有从事销售职业赖以生存的核心本领。

我国高职院校的市场营销专业大多是在普通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发展多年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此很多高职院校开设《市场营销理论与实务》课程只是单纯追求市场营销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在讲授《市场营销理论与实务》这门课程的时候习惯用传统的“学生听,老实讲,理论满堂灌”的教学方式。然而职业院校的学生的理论基础薄弱,对书本知识兴趣较差,但动手操作能力强、思想活跃,并且《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服务需求,就业导向”的办学原则。职业教育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因此市场营销专业的课程应始终围绕所培养对象的职业核心能力,将课程与培养目标以及专业能力进行有机结合,从改革理念入手,对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课程标准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多从实践环节着手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发挥课堂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建立理论教学基础之上的实践教学环节,实现技能竞赛与课程教学想结合。

2市场营销专业人才需求状况

目前,企业对于高职层次的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所适合的岗位正逐年上升,市场营销高职毕业生有着较好的市场前景。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的转型,企业越来越需要具有营销管理与策划能力,市场调研能力,以及公关策划能力的具有办事效率、良好职业道德的服务营销人才,相反对学生计算机能力和英语能力只要求中等以下水平。

企业对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需求其实就是《市场营销理论与实务》课程的核心知识即“6P策略—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促销(promotion)、公众关系(Public relation)、政治权利(Political Power)。”传统理论教学理念要求学生通过市场营销理论学习根据与市场竞争对手对抗的需要而制定富有竞争力的产品、价格、渠道和促销政策。但结合企业需求和学生学习接受能力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上要按需、有正对性的进行讲授,着重通过课程讲授培养企业急需的“营销策划、营销管理、市场预测、公关策划”等能力,从而达到服务区域经济,为学生出提供许多种选择的方向和更加宽广的空间,使学生的个性发展得到与他们的岗位需求符合的职业能力。

3市场营销课程教学现状与不足

3.1生源质量下降,学生学习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不足

近年来,高职院校招生形势较为严峻,为保证生源的数量各院校采用国家政策允许的多元化的招生方式,导致学生的基本素养愈发参差不齐,高职院校录取分数线呈明显下降趋势。随之带来的后果就是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存在:厌学情绪较重,学习目标模糊,学习态度消极,学习方法不当,学习效率较低,自我学习能力不足,适应能力差,不善与人沟通等现象。无论是学习能力还是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都存亟待提高。为了实现高职教育目标,必须以专业课程教育为载体和突破口,解决当前高职学生普遍存在的学习能力、职业能力与素质不足的突出问题。为学生出提供许多种选择的方向和更加宽广的空间,使学生的个性发展得到与他们的岗位需求符合的职业能力。

3.2培养目标定位不够明确,忽略了职业专业素质的培养

市场营销专业是一般单位都会需要的普遍适用性专业,,飞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形势下,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在快速增加,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就业率一直较高,引得开办市场营销专业的高职学校越来越多。受我国教育体制陈旧!教学方法落后等诸多问题的影响,各个院校培养的营销人才同质化严重,大多数学校对于应该培养什么样水平、适应什么岗位的营销人才有模糊性,也使得各高等本科院校与高等职业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培养目标本质上没有区别"市场营销专业培养目标大同小异,是不分行业与领域没有特色的人才培养定位。按这样培养目标教出的学生,给用人企业的感觉是百校一样!千人一面。

3.3课程发展相对滞后,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有待改进

长期以来,中国的营销研究基本上是在对西方营销理论的介绍和解释的阶段,缺乏对其内容和本质的充分理解和吸收的应用。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市场的蓬勃发展,大多数高校都意识到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脱离了市场,并在相关课程的教学理念和内容上做了相应的调整。然而,在课程开发中,虽然也参考了社会工作对高职毕业生的要求,但和详细调查,职业能力分析也只是做了大致分析,所有的准备工作都不是很充分,他们缺乏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行为概念很多院校想当然的认为加上一些新的内容和新的教学手段就可以了,在教学模式上遵循以传统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法,缺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新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的学生没有发挥作用,达不到职业能力要求。

3.4课程内容组织结构不甚合理

传统的《市场营销理论与实务》课程在授课中偏重于市场营销理论的研究,实践环节显得非常薄弱,难以体现高职院校课程组织特色。尽管有些高职院校在课堂理论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方式开展教学,但实训项目的情景性不足,不利于学生综合职业实践能力的形成“实践环节的建设与开发远未达到职业教育的要求,处于与职业岗位工作明显脱节的状态。”

《市场营销理论与实务》课程在大多数高职院校中,分配理论与实践环节学时也存在较大偏差。为了让学生掌握分析市场和竞争对手的能力,必须在掌握市场营销相关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加大实践教学课时。以笔者所在的高职院校来说,《市场营销理论与实务》总学时48学时,理论学时40学时,实践学时只有8学时,仅有的8个学时完全没有足够的时间保证实训内容保质保量完成。因此,培训内容的选择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教师知识能力、工作责任感和培训时间等。事实上,营销专业课程与营销领域的课程有一定的相关性,同一个知识在不同的地方重复出现,因此可对课程内容是非熟悉的情况下,可以进行一些重组或裁剪,缩短重复知识点的讲解,保证实训课时。

4市场营销理论与实务课程中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思考与建议

4.1确立科学的课程大纲

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高职院校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社会需求和激烈的市场竞争的责任。因此,我们说,只有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才是高素质的人才,只有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整合是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竞争,营销理论和实践课程更是如此。确立科学合理的课程大纲就是我们首先应该思考的问题:我们应该通过这门课程培养具有什么职业能力的大学生?如何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去培养?即以企业需求为前提,首先我们培养的人才是为社会服务的;其次就是课程大纲的编写要跟上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步伐,要适应多层次、多样性的市场需求。

4.2采用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企业越来越需要具有营销管理与策划能力,市场调研能力、以及公关策划能力的高素质技术人才,我们只有树立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才能对教学内容提出合理的增减增,最大限度的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乐意参与理论学习、课堂讨论以及课后实践。既兼顾营销工作过程的完整性又保证了教学的可操作性,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及业务员、区域经理所具备的职业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能够顺利进入工作角色。

4.3赛课结合,以赛促学

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全国高职高专技能大赛(市场营销专业)的设计可以充分体现教学改革的要求。该项比赛主要依托大赛官方指定软件(ITMC市场营销技能软件)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以赛促学”就是将把营销技能竞赛活动和常规市场营销理论与实务课程教学相结合,将比赛内容和方法融入常规教学活动中,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这种教学方法充分能突出大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参与理论学习、课堂讨论,让高职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同时,“赛课结合”也是检验教师的教学改革成效,发现教师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偏差和不足的好办法。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教师教学改革的主动性,全面提高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摘要:市场营销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它主要研究企业如何满足市场需求并为其营销活动提供依据的应用科学。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对市场营销人员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原有的营销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也应顺应时代发展的大趋势,不断调整教学内容,通过深入的市场营销专业知识,全面探索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方法。适应市场经济条件的高素质营销人员。

关键词:市场营销理论与实务,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吴全全.德国职业教育学习领域课程方案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53.

[2]谢俊利.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市场营销专业课程发展研究)以浙江省高职院校营销专业分析为例[D].杭州:浙江师范大学,2010:41-50.

[3]石滨.就业导向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J].职教论坛,2005,(10):41-43.

[4]刘玉凤.“以赛促教”的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高教高职研究,2015:42.

加强理论修养提升教学能力 篇11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学生可以原谅教师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他们不学无术.在新课程改革中,虽然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但其主要工作还是教书育人,为此,作为“科学(物理学)界在课堂上的代表”,物理教师必须具备精湛的专业素养.

一般认为,教师的专业素养主要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意.

下面着重谈一谈物理教师必须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知识背景.物理教师应该具备的专业知识既包括物理学学科知识,也包括进行物理课堂教学所必需的教育科学知识.其中,在物理学科知识方面,物理教师应比较清楚地理解物理学的完整体系,能正确熟练地掌握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和掌握与物理学科相关的背景、知识、材料及物理学的发展趋势.在教育科学知识方面,物理教师应了解并能灵活运用普通教育学、普通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同时还应具有物理学科教育学、物理学科心理学、物理课程与教学论、教育测量与评价以及物理教育科研方法等领域的知识.新课程改革给中学物理教师带来的是全方位的挑战,这就要求物理教师“具有多元化的知识结构,不仅在知识的纵向有深度,在横向也应有宽度”.实践表明,在新课程改革中,物理教师只有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知识背景,深入领悟物理新课程理念,才可能在教学过程中得心应手,使学生充分认识科学知识的价值,从而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探索科学知识;才能引导学生缜密地运用物理语言、规律、思维分析解决生产、生活实际中遇到的物理(科学)问题;才能带领学生创造性地开展探究性学习,更有效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开拓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下面举出一些在高中物理教学中青年教师的误区,通过深入剖析,以提升大家对物理学专业知识的认识.

问题磁通量发生变化,仅仅是闭合电路产生感应电流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吗?

在讲授电磁学知识《电磁感应》时,人教版教材这样描述:“只要穿过闭合导体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闭合导体回路中就有感应电流”;而教科版教材描述“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这个闭合电路中就有感应电流产生”. 磁通量发生变化是闭合导体回路产生感应电流的什么条件?有些青年教师认为仅仅是闭合电路产生感应电流的充分条件,而不是必要条件,难道还有其他方式可以产生感应电流吗?听课与交流中,不少年轻教师认为:有.他们举出的案例如下:

案例一如图1所示,有一个足够大的绝缘水平板面,空间存在竖直向下的有界匀强磁场,闭合金属铜框ACMN竖直放置,其上部的一半处于磁场的外部, 上边框焊上一个微型灵敏电流计G,现水平迅速向右平移铜框,微型灵敏电流计G指针偏转,青年老师认为这是边框AC切割磁感线产生的感应电流,竖直铜框的磁通量没发生变化.所以“磁通量发生变化,仅仅是闭合电路产生感应电流的充分条件,而不是必要条件”,切割磁感线是产生的感应电流的另一个条件,到底是不是这样的呢?

困惑释疑请看图2,由于铜边框MN在有界磁场区外部,对切割磁感线无贡献,图1过程可以等效为图2情景,边框MN不动,迅速拖动下边框AC至A′C′,则从表面上看是边框MN切割了磁感线,但本质是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了变化,增加了AC C′A′的磁感线的穿过面积,从而增加了磁通量.

该情景可以按照教科书中的方式进一步简化如图3所示:铜边框AC在有界匀强磁场中,边框MN在磁场区外部,水平向右整体迅速拖动铜框.

所以回路有“部分导线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可以从“回路磁通量是否变化”判断,也可从“部分切割的导线所产生的电动势”来判断,但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本质是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了变化,所以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广义的存在.

案例二(源于真实探究实验)

如图4所示,有一个足够大的光滑铜板水平放置,空间存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闭合金属铜框ACMN竖直放置,现把下边框AC剪去,仅留下上面三根边框,AC两端点与铜板良好接触, 上边框焊上一个微型灵敏电流计G,现在铜板上水平迅速向右拖动铜框,保持铜框竖直并与铜板良好接触并良好接通,则微型灵敏电流计G指针偏转,青年老师认为这是边框MN切割磁感线产生的感应电流,竖直铜框的磁通量没发生变化,为什么会产生感应电流呢?难道切割磁感线是产生感应电流的另一个条件吗?

困惑释疑如图5所示物理情景较为复杂,看着铜框ACMN没有闭合,但实质是通过下部的水平光滑铜板组成了闭合电路,边框MN切割磁感线,哪个平面的磁通量发生变化了呢?原来初态下虚线AC参与上部铜框组成了闭合回路,如图5所示,运动过程中AC两端点在铜板上滑动,直至图中A′C′处,这里等效形成了ACC′A′至C′M′N′A′的折叠直角曲面,单看竖立平面ACMN和A′C′M′N′,穿过它们的磁通量都为零,仿佛初、末位置的磁通量没发生变化,但穿过等效折叠直角曲面ACC′A′至C′M′N′A′的磁通量增加了,变化的面积是ACC′A′,故在折叠直角曲面ACC′A′至C′M′N′A′中产生了逆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俯视图),所以从本质上来讲还是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了变化.

案例三在如图6所示的装置中,设N、S极中间的磁场是均匀的,矩形线圈H的平面与磁铁AA′面平行并向下移动.有的青年教师说:“线圈的BC边切割了磁感线,闭合的矩形线圈中应该有感应电流.”另外的则说:“通过线圈H的磁通量在线圈运动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所以矩形线圈中没有感应电流.”到底哪种说法对呢?

回答是第一种说法对.因为线圈的BC边作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了感应电动势,所以闭合电路中就有感应电流.若根据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是否有变化,来判断回路中是否有感应电流,上述结论也是对的.因为任何磁感线总是闭合的,在磁铁外部,磁感线从N极到S极;在磁铁的内部,磁感线是从S极到N极.当线圈向下移动时,穿过线圈的磁感线条数也增加了,如图7所示.这说明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发生了变化,因而线圈中产生了感应电流.说线圈下移时,通过线圈的磁通量不变,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所以得出的结论是错误的,所以本质还是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了变化.

案例四如图4所示,一个很长的竖直放置的圆柱形磁铁,产生一个中心辐射的磁场(磁场水平向外),其大小为B=k/r(其中r为距离柱轴的半径).设一个与磁铁同轴的圆形铝环,半径为r0(大于圆柱形磁铁的半径),电阻为R,在磁场中由静止开始下落,下落过程中圆环平面始终水平.试求:圆环下落的速度v时的感应电流.

根据题意:圆环所在处在磁感应强度B=k/r0,且圆环的切割速度始终与所在处的磁场垂直,所以圆环的有效切割长度为其周长,即c=2πr0,切割磁感线产生的电动势E=BLv=2kπv,得出感应电流I=E/R=2kπv/R .

困惑得出的结论,显然没什么问题,但如果换个角度考虑,将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圆环下落到任何一个位置时,图中所示的磁感线均与圆环平面平行,那么下落过程中穿过它的磁通量保持不变,怎么会产生感应电流呢?难道已经深入人心的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有误?穿过圆环的磁通量真的没有变化吗?

判断圆环下落过程中有无磁通量变化,首先我们要研究这个辐向磁场是如何产生的,图中的磁感线是辐射状的,而磁感线应该是闭合曲线,那么磁场的整体分布如何呢?

北京高考理综试卷24题为我们找到了答案.题目是这样的:用密度为d、电阻率为ρ、横截面积为A的薄金属条制成边长为L的闭合正方形框abb′a′.如图10所示,金属方框水平放在磁极的狭缝间,方框平面与磁场方向平行.设匀强磁场仅存在于相对磁极之间,其他地方的磁场忽略不计.可认为方框的aa′和bb′边都处在磁极间,极间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框从静止开始释放,其平面在下落过程中保持水平(不计空气阻力).

题目的第1问是假设磁场区域在竖直方向足够长,求方框下落的最大速度vm.

方框下落过程中,受到重力G及安培力F的作用.二力平衡时,方框达到最大速度vm.

这道试题给我们展示了辐射磁场产生的方式,只要我们把中间的磁极由方形变成圆柱形,两侧的磁极做成圆筒形围绕在圆柱体周围,在圆柱体和圆筒间留下缝隙,在磁极的缝隙间就可产生图8中所示的由中心向四周辐射的磁场.我们可以大致画出整体的磁场分布情况:

由图11可知,狭缝间的磁感线并不是由中心为起点辐射出去的,而是在磁极内外构成闭合磁感线,由于磁极间的距离很近,磁感线可近似看作是水平的;从俯视图中看起来,这些磁感线好像都是由中心向外辐射的.当套在中心磁极上的线圈向下运动时,磁极外部的磁感线与线圈平行,没有引起磁通量的变化.但中心磁极内部的磁感线却越来越密,使穿过线圈的磁通量越来越大,引起了感应电流.所以图8中的感应电流也是由于穿过圆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引起的,开始认为线圈在下落过程中没有磁通量变化,只是考虑了磁场的局部,而没有考虑磁场的整体分布情况,所以从本质上来讲还是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了变化.

案例五高中物理教学要求中,在学习磁电式电流表的工作原理时,要遇到这种特殊的辐向磁场,如图12所示,在两磁极间有一个圆柱形软铁,由于软铁被磁化,在磁极和软铁之间就形成了沿半径方向的辐向磁场.

其内部为均匀的辐向磁场,不管通电线圈转到什么角度,它的平面都跟磁感线平行.线圈所在处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都相同.

困惑若将正负接线柱用导体连接之后,用手晃动电流表.此时,线圈的两对边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产生感应电动势,进而产生感应电流.此过程中线圈的磁通量始终不变吗?是否可以说,在这种情况下,闭合电路的磁通量未发生改变,但产生了感应电动势?

困惑释疑这种理解是错误的.

如图12所示,当逆时针晃动电流表线框时,线圈两边都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动势(不抵消),根据右手定则,可判定从而产生如图所示的感应电流.但在疑问中,闭合电路(线圈回路)的磁通量始终不变吗?答案是否定的.在这种情况下,闭合电路的磁通量时刻发生变化,所以产生了感应电动势,分析详见图13.

为了问题的简化好理解,我们把线圈的铁芯尽可能的缩小,若考虑线圈的铁芯,它具有较好的导磁性,磁感线的规范画法如图12所示,这里图13画出了大致的情景.电流表中的磁极如图13中的红、蓝色半圆所示,带箭头的线表示磁感线,显然,线圈(实心紫色矩形)在图中水平位置处穿过的磁通量为零,当线圈平面向左转或向右转时,在倾斜位置处穿过的磁通量不为零.

若线圈在竖直位置,穿过的磁通量是最大的.当线圈转动时,闭合线圈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故而产生了感应电流,所以说本质还是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了变化.

案例六如图14所示,一个有明显圆形边界的匀强磁场,圆形边界的半径为R,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磁场随时间均匀增加,B=kt (k>0),磁场中有一个闭合三角形金属框架abc,试分析金属框中有没有感应电流?剪去边框ac、bc,只剩下水平棒ab,问ab两端有没有感应电动势?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ENΔΦΔt=BΔSΔt,故闭合三角形金属框架abc中有感应电流,这种产生的是感生电动势,进而产生了感生电流,没有导棒切割磁感线的运动仍然能产生电磁感应现象,所以磁通量的变化才是本质.那么,有人又有疑问:剪去边框ac、bc,只剩下水平棒ab, ab两端有感应电动势,又该怎样解释呢?

英国大物理学家麦克斯韦深入研究了电磁感应现象,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电动势的定义推导出:

ε=∮L旋·d=-dΦdt=-ddtL·d

积分式中S是以闭合回路L为边界的曲面,当回路固定不变时,

ε=∮L旋·d=-St·d.

因为B即是时间的函数,又是空间变量的函数,所以这里要用偏导数.

麦克斯韦根据研究总结得出:无论有无导体或导体回路,变化的磁场都将在其周围空间产生一种电场,这种电场的电场线是闭合的,称为有旋电场或涡旋场.这里麦克斯韦假想了一个有界曲面,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找到了穿过该曲面的磁通量随时间的变化率,最终推导出了麦克斯韦方程组中的一个重要方程,这里虽然没有了线圈实体,但某一有界曲面依然存在.这说明对应孤立的金属棒,也要构造一个面,研究穿过这个面的磁通量随时间的变化率,进而用偏导数,微积分求出感应电动势,这也说明要想产生感应电动势,本质还是穿过闭合面的磁通量发生了变化,磁通量随时间的变化率在电磁感应现象中广义的存在.上述问题也是构造出有界三角形abc平面进行处理的.

理论分析能力 篇12

一、城市社会组织治理能力定义及其困境

城市社会组织的治理能力,从主体讲,既涉及各级城市社会组织,又涉及城市社会组织的领导成员、会员;从内容讲,既指推动城市社会组织培育发展管理能力,又指城市社会组织履行职能完成任务的能力。尽管我国城市社会组织能力不断提升,但仍存在很多问题。

1. 城市社会组织发展的价值迷思

“作为新公共性最重要的承载者,NPO、NGO等非政府组织和非营利组织在新公共性的构建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可是,由于城市社会组织承载着多元的价值理念,表达了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价值需求,因此很难形成公约的共识。与此同时,每一种价值诉求在价值的多元诉求的决定下往往难以同社会的公共性完全达到一致,城市社会组织发展运行如果仅仅以价值诉求至上,那么就会导致所涉及的社会群体利益和公众利益发生矛盾。

2. 城市社会组织缺乏应有的独立性

当前,城市政府对城市社会组织的管理主要采取业务主管单位和登记机关双重管理体制。在这种体制下,一方面城市政府通过设置过高的“准入门槛”将城市社会组织和城市政府置于相互对立的关系上,一些城市社会组织为了绕开过高的“准入门槛”,选择在工商管理部门登记或者干脆放弃登记;另一方面,很多城市社会组织为了取得合法的地位,采取了挂靠党政机关的方式,从而成为党政机关的附属组织,这就导致城市社会组织过度依附政府体制内部,严重影响了其独立性。

3. 城市政府和社会对城市社会组织的不信任

城市社会组织是社会中存在的一个重要实体,它需要城市政府和社会的信任,尤其是来自城市政府的信任。长期以来,我国城市政府和社会都会对来自民间的城市社会组织表现出不信任的态度。一方面,既希望它能对城市政府的职能起到拾遗补缺的作用,另一方面又担心城市社会组织发展会给党和政府的权威带来挑战。这种不信任,会加大城市社会组织为公共事业服务的成本,限制公共事务的治理能力,这将是我国城市社会组织治理能力提升的阻力。

二、“三圈理论”的分析框架与其对城市社会组织的考察

1.“三圈理论”的分析框架

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教授马克·莫尔在1995年出版的《创造公共价值:政府战略管理》一书中提出,公共管理的终极目的是为社会创造公共价值。决策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价值、能力、支持三个因素的相互统一。首先,政策方案目标是否能体现公共价值,称之为“价值”(V);第二,要考虑约束条件,称之为“能力”(C);第三,方案能否获得各个方面的认同和配合,称之为“支持”(S)。如图1所示,上边的圈是指公共价值,左边的圈指的是能力,右边的圈指的是支持。某政策如果要得到有效执行,那么要力图这三圈相交,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因为这一理论可以用三个圆圈形象的来表示,所以称其为“三圈理论”。

根据三圈相交所形成的区域,可以将进行决策时出现的情况分为以下几种:耐克区(V+C+S):三个圈相互重叠部分,表示能力、支持和价值都具备的最佳决策或实施区,最有可能获得成功;梦想区(V):价值圈不与另外两个圆相交的部分,表示具有公共价值,但是没有足够的能力和支持。只停留在梦想阶段;梦想实现区(V+C):价值与能力两个圆圈相交的部分,表示有价值、同时又有足够的资源能力,但因缺乏支持难以实施;风险项目区(V+S):价值和支持两个圆圈相交的部分,表示有价值,同时会获得支持,但能力不足,实施有一定风险;别人的梦想区(S):支持圈不与其余两个圈相交的部分,表示仅有利益相关者的支持,而缺乏价值,也无能力实施;噩梦区(C+S):能力和支持两个圈相交的部分,既有广泛的支持,又有足够的能力来实施,但却毫无价值,是最糟糕的一种情况。

上述三圈是动态的存在,因为可以通过三个圈的移动来改变各个区域的大小,努力扩大中间的耐克区。“三圈理论”认为,成功的决策可以基于“价值圈、能力圈和支持圈”三个要素进行考量,同时追求其结构性的平衡,所以制定一项决策,要全面考虑V、C、S三者之间的相关性,从而使这三者成为有机的统一体。

2.“三圈理论”框架下的城市社会组织考察

⑴城市社会组织的“价值圈”。城市社会组织具有明确的价值导向,面对社会管理民主化、公共服务社会化的发展趋势,城市社会组织具有优势,具备在很多领域承担提供公共服务的功能。城市社会组织能够在社会救济和社会保障方面,作为公共服务承载者,参与社会管理、提供公共服务,能代替政府对其成员组织进行有效管理,因而在社会管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⑵城市社会组织的“能力圈”。城市社会组织的“能力圈”,就是要考虑我国城市社会组织自身发展的约束因素,即人、财、物条件是否具备。当前政府职能的精简正在成为当前体制内外的共识,需要转移出不符合政府应用的职能,承接政府职能的重要载体无疑是城市社会组织。从国外城市社会组织发展的情况来看,城市社会组织在经济社会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治理能力的提升,使其是有能力来承接政府部分职能。

⑶城市社会组织的“支持圈”。城市社会组织的“支持圈”,主要从政府、市场、社会民众对城市社会组织的支持方面来研究。

首先,政府对城市社会组织的支持。加快政府职能向城市社会组织转移,将政府承担的部分职能交由有关的城市社会组织来承担,可以使政府从繁杂的事务中解脱出来,从而集中力量更好地履行其核心职能。因此,大力支持城市社会组织发展是推进政府职能转移的一项重要工作。

其次,市场对城市社会组织的支持。市场性组织是城市社会组织中一类重要的组织,例如商协会、贸易促进会以及各种金融、资信评估机构和审计、会计等专业部门,正是这些机构让政府与市场联系起来,在国家经济秩序和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起着重要作用。这类城市社会组织成为市场与政府的桥梁,给市场带来了诸多便利,这也是市场支持城市社会组织发展的原因。

第三,社会公众对城市社会组织的支持。很多拥有社会功能的组织在现实中或多或少地能够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参与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与社会公众有着密切的特殊关系,因而对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关系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公众主人翁意识的增强,参与政策过程的积极性提高,城市社会组织成为公众表达利益需求的重要渠道,从而得到公众的支持。

三、基于“三圈理论”提升城市社会组织治理能力的路径

“三圈理论”是一个良好的分析框架与战略分析工具。可以通过分析某种战略决策或机制处在“三圈理论”中的某个区域,来决定解决相应问题所采取的措施。只有当V、C和S这三个圆圈向中心移动并出现重合部分之时,决策效果才是最好的。最优决策是在这三个要素的博弈中寻求耐克区,即V+C+S。

1. 针对城市社会组织“价值圈”,明确组织价值边界提升治理能力

城市社会组织的发展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确立其价值边界。第一,城市社会组织在实现自身价值诉求的过程中,要和国家、市场以及其他城市社会组织在协商与妥协中共存。第二,要尊重不同价值需求的合理性,并认清价值理念背后的利益诉求。第三,根据社会的发展状况和具体社会情境对组织价值诉求的内涵进行调整。相比国家,灵活的行为模式是城市社会组织解决社会问题的优势。

2. 针对城市社会组织“能力圈”,加强城市社会组织独立性提升治理能力

城市社会组织的行政性要逐步淡化,积极探索一条去行政化道路。行政级别逐步淡化可以完善城市社会组织的独立性,这有利于让城市社会组织在项目中发展道路,在现实中培养一支有能力、高素质的管理队伍。激发城市社会组织在公共服务上的潜能,尽快而有效地参与到社会管理中,逐步实现社会自治,加快社会与市场的转型。

3. 针对城市社会组织“支持圈”,加强政府、市场、社会公众对城市社会组织的支持以提升治理能力

⑴加强政府对城市社会组织的支持。在财政政策上政府要加大对城市社会组织的扶持力度。由于我国城市社会组织在经济方面和资金方面的能力非常不足,使得其在很多层面上心有余而力不足。政府要努力承担公共服务的购买,主动把一些事务外包给城市社会组织,同时给予其足够的支持经费,适当的政策辅助,尽力让城市社会组织为社会作出足够的贡献。

⑵确立城市社会组织的市场取向。我国的城市社会组织要转变以政府为主导的传统观念,适应自身在市场经济中的新角色。通过舆论、教育和实践由小农经济观念向市场主体转变,要逐步认识到城市社会组织是市场经济运行效益化、效率化的重要前提,积极主动地利用城市社会组织为自己服务,特别是在经济领域,分享由社会分工所带来的利益,同时以此作为经济主体自身转变经营机制、向现代企业制度迈进的内容和契机。

⑶激发民众主体意识。要靠变革社会制度发展我国的城市社会组织,更要着力于每个社会个体的内在品质的提升。只有让每个社会个体内心都认同参与社会管理理念,城市社会组织日常工作的开展才能有的放矢。对原本仅仅是消极被动的小个体行为的转变,转变为自主自觉社会主人公的意识,这能够让民众在处理小个体与大社会的复杂关系中,加深认同感,同时使其备能够肩负起参与社会治理活动的能力,从而为社会提供福利。

参考文献

[1]田毅鹏.东亚“新公共性”的构建及其限制[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6):65-72.

[2][美]马克·莫尔.创造公共价值:政府战略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3]曹俊德.“三圈理论”的核心思想及决策方法论意义[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1):37-41.

[4]段宇波,赵怡.“三圈理论”视野下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1):86-96.

上一篇:我国大学成人教育下一篇:节能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