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的垫脚石

2024-10-23

数学课的垫脚石(精选12篇)

数学课的垫脚石 篇1

每次数学考试结束,总会听到很多学生很懊恼地说:“我那个题目又算错了! ”看着学生追悔莫及的表情,我也替他可惜.虽说现在的科技发达了,很多都可以由计算器、电脑软件完成,但是我仔细看看每年的中考题,计算占了很重的分量, 而且计算教学是数学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数学学习必须练好的基本功之一;计算教学更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学课程标准 》 也明确指出:“应该把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作为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1. 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算理

1.1法则教学,明确算理

《数学课程标准 》明确提出:“计算教学时,应该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增进对运算意义的理解.” 因此,计算教学应把重点放在算理的理解上,根据算理,掌握法则,再以法则指导计算.学生掌握计算法则关键在于理解. 即要学生懂得怎样算,更要学生懂得为什么要这样算.如教学 《 有理数加法 》 时, 通过实际问题, 使计算的每一步都成为有意义的操作,让学生在操作中理解算理,掌握算法.然后通过反复训练能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法则,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1.2看清题目,明确运算顺序

初一的学生很多都是题目只看一半就开始写了,因此让学生完整的读题很重要.读完题目要明确运算顺序,提醒自己哪些地方要注意.例如,计算(1 /3-1 /2 )× (-6)时,要注意括号,因为这里改变了运算顺序.

1.3合理使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在有理数加法和有理数乘法后, 都有相应的运算律,要提醒学生注意事项,板书时用红粉笔突出,让学生加深印象.

2. 适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我们要善于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让学生愿于做、乐于做.现在电视的广告也有教一些专门的速算书籍,我们要教会学生一些常见的速算方法,例如152= 225,252= 625,352= 1225.

3. 努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 要教学生学会, 并促进会学就要 “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初一计算教学,同样要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核心,重视并加强训练.

3.1加强说的训练,培养思维的条理性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我在教计算时,要求学生先读题, 然后说说你准备算,哪些地方要注意的.计算教学时必须加强 “说”的训练和 “说”指导,使学生学会说算理、说思路、说方法等等,从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加强说的训练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

3.2重视方法多样化,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数学课程标准 》 指出:“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算法多样化激起了学生对算法的思考、归类,对问题解决策略进行提炼,对不同意见和模棱两可的方法进行辨析,达到了对算法的深层次感悟,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例如:有这样一道题“已知两个多项式A和B,计算2A - B”,小黄误将2A - B看作A + 2B,求得结果是C.若B = 2x2+ 3x - 3,c = 9x2- 2x + 7,请你帮助小黄求出2A - B的正确答案.通过分析对比我们得到了这样一种方法:∵A = C - 2B,∴ 2A -B = 2(C - 2B) - B = 2C - 5B,在把B和C的代数式整体代入计算就可以了.这名同学真的是动了脑筋,整体代入的思想用的很妙.

3.3加强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思维从动作开始,切断了活动和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发展.”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计算教学中,要根据教材特点,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手脑并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通过直观操作,突出了计算规律的教学.这样,学生边动手、边思考、边计算、用操作帮助思维,用思维指挥计算, 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思维.

3.4加强估算能力,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

《数学课程标准 》 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估算教学应该渗透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增强学生估算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

4. 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良好的计算习惯,直接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 有的学生计算能力低,固然有概念不清,没有真正理解算理和熟练地掌握计算法则的原因,但没有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有的审题习惯差,往往只看了一半就动手去做;有的学生书写不规范,数字、运算符号写得潦草, 抄错数和符号;有的没有验算的习惯,题目算完便了事.因此出现了许多不应出现的错误, 所以要想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是重要保证.

4.1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

教学中我们要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要求他们计算时要认真仔细,同时还要教给学生一些方法.审题时要做到“两看两思”:先看一看整个算式,是由几个部分组成的,想一想, 按一般的法则如何计算; 再看一看有没有某些特别的条件, 想一想,能不能用简便方法计算.学生按照这些方法去做,就能使计算有了初步的保证.

4.2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

到了初中,随着整体作业量的增加,如果学生还像小学那样一遍又一遍的检查很可能会影响睡觉时间,从而第二天的听课效率降低,形成恶性循环;考试的难度也随着内容的增加而加大,考试的时候也没时间检查,因此一遍做对很重要.平时的教学中我会设计改错题、学生上黑板做的题目由学生批改、学生做错的题目自己找错误并在交给我批阅时告诉我错的原因,以后要注意些什么,让学生自己体会、感悟.

叶圣陶说:“教是为了不教.” 让我们从计算教学开始,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让学生从数学中获得相应的数学知识、方法与技能. 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逐步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和应用意识,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的乐趣,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获得对数学较为全面的体验与理解.

数学课的垫脚石 篇2

对于一个悲观者来说,天下没有一张适合他的椅子,但对于一个乐观者而言,即使老天下着雨,他的心空也是明朗的。

进取的人生,需要的就是乐观者的心态:不为打翻牛奶瓶而哭泣,不为自己的贫穷而懊恼,更不为自己的缺陷而哀叹。他琢磨的是怎样迈过人生的一道道坎儿!但实际上生活中不乏望而却步者、半途而废者。

可是,朋友,没有谁天生就智慧超群,更没有谁生来就一帆风顺,遇上坎坷、挫折那是势所必然。如此,你不妨另眼相看生活中的种种困难与挫折。

如果说人生是广袤无垠的草原,那么困难就是片片偶尔闪现的荒滩。

如果说人生是宽广无际的大海,那么挫折就是朵朵骤然翻起的浪花。

如果说人生是一片辽阔的天空,那么失意就是一抹漂浮而过的白云。

也许没有磨难你会在顺境中麻木、平庸,相反,挫折会砥砺你的人生,为你平添道道风景。

失败,多么令人生厌的字眼,然而我却对它情有独钟。不是说我喜欢失败,而是珍惜失败带给心灵的那份强烈震撼。

望着被判极刑的试卷,你可能享受不到得高分的沾沾自喜,然而它却是你学习状况的真实反映,因而我曾得高分的窃喜被冲刷得一干二净,代之以反躬自省、奋起直追。当一个人知耻而后勇的时候,胜利的喜悦离他还远么?

唐代大诗人杜牧有一首器宇轩昂的诗:“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谚语云:“再平的路也会有几块石头”,“经一番挫折,长一番见识”。张海迪也用实际行动最好地诠释了“一百次跌倒就要一百零一次的站起来”。

预学:有效教学的垫脚石 篇3

一、精心设计,实现“任务驱动”

《课标》指出:“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预学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书本上现成的知识和结论,还要通过剪、拼、折、移、摆、画、量、观察、比较等活动,体验、感悟新知识。再说,数学中的许多知识都适合采用实践探究法进行预学,要求学生亲自进行动手操作。

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的预学单:

1、收集一个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实物(盒子等),并仔细观察一下,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相同与不同的地方)。

2、利用硬纸板制作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并思考制作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两项中任选一项,有困难可以参考课本)

这样的预学任务主要是针对高年级学生的特点,结合教学内容布置的比较灵活的预学任务(两项中任选一项),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可选择适合自己的预学任务。我们把这预学任务安排在课外时间,主要是可以让学生切切实实地去实践、去探索。

二、自主预学,打造“思维天地”

设计预学问题时,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提出一些看似简单却不简单的问题。将学生置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的境地,激起学生寻根问底的心理趋向,产生自主探索的求知欲望。我们可以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预学本,将预学中发现的问题以“数学日记”的形式写在本子上,并对提疑认真者进行表扬、奖励。再说,小学生天性爱表现,为了发现“新大陆”,必然动脑筋,挖空心思找疑点,从而做到以疑促思,培养创新能力。如在预学“角的度量”这一节课时,有一位学生这样写到:

今天,我拿起量角器看了又看,从中发现了很多奥秘。老师要求我们仔细观察量角器的刻度有什么不同?我已经知道它有两个半圆的刻度,一个是顺时针的,一个是逆时针的,但我还是不懂:这两个刻度有什么用啊?为什么不像直尺一样就一个刻度呢?这样量起来不是更方便吗?……

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教师完全可以布置一定的前置性作业。让他们在自学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见解。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阅读数学课本,分析数学问题,提出疑难问题的能力,还可以节省课堂时间。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宽松、活跃的质疑氛围,为后续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三、共同感悟,提升数学素养

感悟是一种心理现象,也是一种心理过程,先有所感,方有所悟。通过预学这一个平台,一方面,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预学情况有所感悟,重新定位课堂教学方案的设计;另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独立学习有所感悟,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带着问题走进教室。“教学相长”提醒着人们要学会反思,师生在课堂中共同感悟、共同成长。

比如在《图形的放大和缩小》一课中,学生的预学还是很有效果的,都能抓住“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的本质。下面是摘自学生在预学本上所写的一些心得:

生1:我知道第二幅画的长是第一幅画的2倍,宽也是第一幅的2倍。第二幅画和第一幅画长的比也是2:1,宽的比也是2:1。

生2:按一定比变化的,但要注意的是,所有对应边都要同时按相同的比放大或缩小。例题是按照3:1的比放大,那么放大后图形的边长是原来图形对应边长的3倍。练一练的三角形按照1:2的比缩小,那么缩小后的图形的边长是原来图形的1/2?。

以上说明学生已经能将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用比、用分数去理解,这种理解方式勾起了新知与旧知的联系,对解决实际问题有着巨大的帮助。当然,也有学生在预学中暴露出理解上的偏颇,简单的认为只要长方形的长和宽都放大了,就是图形的放大。但是,也有学生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思考,通过观察发现了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和缩小,这个比的前项表示的是放大或缩小后的份数,而这个比的后项表示的是原来的份数。他们在预学的过程中,已经有了一定深度的逻辑思维,并且掌握了探究数学新知的一种重要能力,即试图透过现象看本质,尝试建立数学模型,值得称赞。

预学,作为有效教学的铺路石,并不是追逐时尚的作秀,而是循乎数学本性的理性行为。如果教师能为学生开好一份“预学单”,对预学进行适当引导并加以利用,就能使学生的预学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成为教学不可缺少的准备。为此,我们应以预学为抓手,促进有效教学,向着“少教多学”的方向发展。

数学课的垫脚石 篇4

在素质教育日益发展的今天,数学正在从幕后走向台前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在教学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付出了艰苦的劳动,大多数学生辛辛苦苦地学习,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可就是数学成绩提不高.这种现象对于文科的学生是尤其普遍,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如何改变这种现象来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笔者从以下几方面来发表几点见解:

一、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思维能力的培养及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

高中学生仅仅想学是不够的,还必须“会学”,要有科学的学习方法及良好的数学素质,在课堂上克服重结果轻过程的学习倾向.教师在教学中可通过新知识的来龙去脉及背景材料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素质的核心,因而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过程重点应放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上.诸如,教会联想培养思维灵活性,运用同类题型培养思维的深刻性,用分类讨论思想培养思维的严密性,用一题多解培养思维的广阔性,用逆向思维培养思维的批判性,利用选择题培养思维的敏捷性.

数学思想是对数学知识与方法形成的规律性的理性认识,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根本策略.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精髓,只有掌握了科学的数学思想方法,才算真正掌握了数学.因而,数学思想方法也应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现行教材中蕴含了多种数学思想和方法:数形结合的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函数与方程的思想,化归思想,转化思想等.灵活地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加强实践能力

学习的目的在于实践,数学教育学教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重要的还在于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学习中一定要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尽可能为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提供形象直观的背景.突出数学知识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方法指导,加强范例教学,让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具体表现在学生应用意识的三个方面:

1.让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2.当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问题解决的策略.

3.当学生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地寻找其实际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

例如,在学习必修1的《函数模型及其应用》中,可以从复习“直线上升”“指数爆炸”“对数增长”的定义入手,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特别是“指数爆炸”增长速度之快令人兴奋,接着假设学生是某企业领导请解决实际问题,迅速使学生进入角色,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然地被调动起来,从而实现数学的应用价值,使学生真真切切感受其中.

三、加强学法指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稳扎稳打

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制订计划、课前自学、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等几个方面.制订计划使学习目的明确,时间安排合理,稳扎稳打,它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和克服困难的内在动力.但计划一定要切实可行,既有长远打算,又有短期安排,执行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课前自学不仅能培养自学能力,而且能提高学习新课的兴趣,掌握学习主动权.自学不能搞走过场,要讲究质量,力争在课前把教材弄懂,上课着重听老师讲课的思路,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尽可能把问题解决在课堂上;独立作业是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灵活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加深对所学新知识的理解和对新技能的掌握过程.通过运用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由“会”到“熟”;解决疑难是指对独立完成作业过程中暴露出来对知识理解的错误,或由于思维受阻遗漏解答,通过点拨使思路畅通,补遗解答的过程.对没弄清楚错误的地方要向老师同学请教,反复思考,把易错的地方整理出来成立错题集,经常拿出来复习强化,做适当的练习,把求老师问同学获得的东西消化变成自己的知识.

四、注重心理素质的数学教育

有人说自信来源于成功的暗示,自卑来源于失败的暗示.每名学生在其成长过程中总有不同程度的喜人之处,但由于时间的推移,紧张的学习生活,使学生们渐渐地对自己所有过的优点淡忘了.特别是有些学生仅因几次考试成绩不好,就认为自己不行了,产生苦闷自卑的心理.欲胜人,先胜己.学习中有个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要正确看待自己.充分看到自己的实力,不要求每次考试成绩都能十分理想,不要因一两次考试成绩不好而否定自己.其次,要经得起失败的考验.就算自己学习基础较差,接连考试成绩都不理想,也不应自卑.正确的态度是赶快找出原因,改变方法调整计划,补漏补缺,再接再厉,争取高考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两军相战勇者胜,“鹿死谁手”,还未可知,没有理由轻视自己.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任务是做好学生的引路人,我相信学生有了老师的关爱、理解、全身心的投入及正确的引导熏陶感染,学生们不会再受数学的牵绊,一定会走得更好、更远.

成长的垫脚石作文 篇5

我生活在一个贫困的家庭,在我很小很小的时候,奶奶便去世了,爷爷又是聋子,不方便照顾我和姐姐。爸爸妈妈为了维持家庭生计,常年在外奔波劳累,因家中无人照顾我们,便把我和姐姐送到了外婆家。我的外公、外婆快七十岁了,他们的身体状况很差,外公有高血压,每天靠吃药来维持血压平衡;外婆身体疼痛,不能做太累的事情。他们没有什么经济收入,仅靠一亩田地来解决全家人的温饱问题。爸爸妈妈常年在外打工,工资又 不高,特别是前几年又生了个弟弟,家庭负担又加重了。姐姐又上了高中,每次回来都要好几百块钱,而且今年我又要中考,中考后,我也将进入高中,弟弟也要上小学了,这样一来对钱的需要量也越来越大,爸爸妈妈每年挣的工钱几乎全部花在了我们三姐弟身上。所以我要奋发图强,努力读书。

感谢国家对我们的支持与资助,现在有这么好的国家政策,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努力学习、拼搏向上呢?为了不辜负父母的期望和报答祖国的恩情,我要努力学习,将来成为有用之人,为国家贡献一份力量。

为学生的最近发展寻找垫脚石 篇6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九册“数学与交通”第56~57页

教学目标:

1.会分析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理解相遇问题的意义及特点。

2.提高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建立模型的能力。

3.在理解和掌握相遇问题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去情境化”,建立实际问题间的联系。

4.经历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教材分析:

相遇问题是传统的教学内容,在本教材中,它是基于第七册“速度、时间、路程”之后安排的,相对于当时研究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本课将要研究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并以求“相遇时间”为主,强调用方程的方法,通过化“逆”为“顺”来解答相遇问题中求相遇时间,为后续进一步学习解决此类问题打下基础。

教材创设了“送材料”的情境,通过简单的路线图等方式呈现了速度、路程等信息,然后要求学生根据这些信息去解决问题。

学生分析:

对于“相遇问题”,学生已积累部分生活中有关物体运动的经验;第七册时又已掌握“速度、时间、路程”的概念及其之间的数量关系;同时,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中已掌握解答问题的一般步骤,具备了一定的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教学就是建立在这些基础上,从研究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扩展到研究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

设计思考:

针对学生学习的难点:分析数量关系和列方程解答。教学中尽量为学生的知识建构寻找垫脚石,具体策略:一是做好学习铺垫,通过由简单到复杂、从具体数量到字母式的准备练习,为学生突破列方程解答的难点做好铺垫;二是将知识的建构过程按从具体到抽象的“动作化、文字化、图形化、数学化”四个层次展开。

教学重点:理解相遇问题的特点,掌握数量关系,能正确选择方法进行解答。

教学难点:依据数量关系列方程解答;理解“速度和”的意义。

过程预设:

第一环节:呈现信息,学习铺垫

1.情境(一):呈现情境,找准起点

观察思考:谁行驶地快?

320÷4=80(千米/时),240÷2=120(千米/时)

速度、时间、路程分别怎么求?

(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路程=速度×时间)

2.情境(二):利用情境,破解难点

描述:现在王阿姨在义乌,张叔叔在上海,他们都有事需要到对方城市。

(1)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

(2)根据这些信息,请你独立解决下列问题(只列式不计算)。

①小汽车从上海到义乌需要几时?

②面包车行X时可以行多少千米?

③小汽车和面包车各行1时共行几千米?

(课件演示理解“速度和”)

④小汽车和面包车各行X时共行几千米?

[设计意图:情境(一)的目的是引导学生从生活情境中发现数学信息,通过对数学信息的感知,唤醒对路程、时间、速度三量关系的认知回忆,从而找到学生学习的生活起点和认知起点。情境(二)的目的是针对“列方程解答”和“速度和”理解两个学习难点,通过具体数据和字母结合的四个问题,消除认知障碍,对后续学习进行有效铺垫。]

第二环节:分析解决,建立模型

1.情境(三):完善情境,呈现问题

描述:如果张叔叔要给王阿姨送画册,王阿姨要给张叔叔送图纸,他们约定两人同时出发。请你想一想,会出现什么情况?你又有哪些发现?

(预设:途中相遇;估计在杭州相遇;相遇时两人行驶时间相同;小汽车行驶的路程和面包车行驶的路程之和是总路程;等)

2.整理概括:动作化、文字化

用动作和语言将王阿姨和张叔叔行车的过程表演给大家看。可以自己一个人单独用双手进行演示,也可以两人配合表演。

——学生上台演示(你用什么代表王阿姨和张叔叔)

——教师慢动作回放演示:突出“两地、同时、相向而行、相遇”

出发前(两地、相距),出发时间(同时),行驶方向(相向而行),结果(相遇)

文字化:

——看题边说边用手势演示:画出关键词

小结:我们将具备这些特点的问题,称为“相遇问题”(揭题)

3.探索解答:图形化、数学化

(1)合作学习

全班交流汇报。

(2)图形化

——这里的时间是什么时间?(相遇时间:既是面包车行驶的时间,也是小汽车行驶的时间,是它们同时从出发到相遇时化的时间,称为相遇时间。)相遇时面包车行驶了几小时?小汽车呢?

(3)可以用哪些方法解答?

方法一: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360÷(80+120)

方法二:速度和X相遇时间=相遇路程 (80+120)X=360

方法三:面包车行驶的路程+小轿车行驶的路程=360千米

解:设经过x时两车相遇,那么,面包车行驶40X千米,小轿车行驶55X千米。

80X+120X=360

口答:相遇地点距离义乌多远?张叔叔行驶了多少千米?

(4)小结

相遇问题有什么特点?与以前一辆车行驶的问题比较有什么不同?

[设计意图:作为相遇问题学习的主体环节,教学安排通过“动作化、文字化、图形化、数学化”四个层次展开学习。动作化既抽象运动特点又突出问题特征,文字化呈现相遇问题的一般表述,图形化突出分析问题的主要方式,数学化实现解决问题的目标。]

第三环节:尝试练习,沟通联系

1.试一试

(1)北京和呼和浩特相距660千米。一列火车从呼和浩特开出,每时行驶48千米;另一列火车从北京开出,每时行驶72千米。两列火车同时开出,相向而行,经过几时相遇?

(2)挖一条长165米的隧道,由甲、乙两个工程队从两端同时施工。甲队每天向前挖6米,乙队每天向前挖5米。挖通这条隧道需要多少天?

(3)工厂需要加工480个零件,师傅每小时可以加工45个,徒弟每小时可以加工35个。两人同时加工,几小时可以完成?

2.交流反馈

不同点:事情不同,类型不同

相同点:都有“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最后相遇”的特点。都可以用相遇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解答。

3.说说相遇问题有什么特点?你还遇到过哪些类似的问题?

[设计意图:一方面通过练习巩固新知学习,能正确解答基本的相遇问题,另一方面又沟通联系,剔除情境因素,凸显相遇问题的本质特征,从“个”到“类”,优化认知建构。]

第四环节: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1.完成书上练习:第57页练一练第2、3、4题

2.(拓展)义乌和上海两地相距约360千米,面包车从义乌开出,每时行80千米;小汽车从上海开出,每时行120千米。小汽车先出发1时面包车才开出,面包车出发后几时两车相遇?

数学课的垫脚石 篇7

关键词:宗教性报刊,新型新闻思想,新型报人,基础作用

中国的新闻传播活动, 从古代的邸报、民间小报的传播活动, 到近代各种类型报刊, 如宗教性报刊、商业报刊、政党报刊等的产生与发展, 再到现在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发展, 经历了一个从萌芽到成熟的发展过程。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主要以记载“皇帝起居、诏令、臣僚的章奏、军事情报、刑罚”等内容为主, 因此无论是信息传播的内容、范围, 还是信息受众都与现在所说的新闻相差甚远, 它是在中国几千年文化中沿袭下来的一种信息传播方式。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新闻业发生了巨大变化, 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迅速发展, 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在这个过程中,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 其发展主体都是中国人, 唯独1840年鸦片战争前后, 中国近代报刊的兴起, 是由外国人首先在中国创办。这种外国人办报特殊现象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 而正是这种特殊的新闻经营形式, 为中国近代新闻事业的发展注入了先进的新闻思想、培养了具有专业素养的新闻从业人员、传入了先进的新闻技术知识。

一、宗教性报刊兴起的社会背景

19世纪, 西方资本主义的迅猛发展, 使西方列强为了利益开始抢占国外市场, 而中国由此也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由于中国统治者的“闭关锁国、盲目自大”, 社会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 封建专制统治已经不适合社会发展, 而资本主义萌芽尚未成熟, 整个社会发展处于青黄不接的时期, 陷入停滞状态。

西方各国通过掠夺资源、圈地运动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同时也促进了各国新闻事业的发展。英国《泰晤士报》1817年确立总编辑制, 首次实行所有者主管经营、另聘专业人员担任总编辑的制度, 这是报业发展的一个新标志。1855年英国许多报纸因价格低廉而被人们称为“便士报”, 使得英国报纸开始走向大众化。美国则由于其政治制度的限制, 报刊呈现两党化, 即民主党和共和党。民主党的主要机关报是19世纪30年代的《华盛顿环球报》, 共和党则以50年代的《春田共和报》为主。早在1815年, 德国组成松散的德意志联邦, 就承诺新闻出版自由, 但德国新闻较为全面获得新闻出版自由是在1848年欧洲民主革命的时候。

资本主义各国使尽浑身解数抢占国外市场, 中国地大物博、人口相对较多, 自然被认为是一头肥大的羔羊, 但各国武力征服时机尚未成熟, 传教士作为打开中国大门的使者, 通过创办报刊传播宗教, 尤其有些传教士打着传播西学的口号, 来拉近与中国的距离, 也由此拉开了中国近代报刊史的帷幕。

二、19世纪宗教性报刊发展状况

我国近代第一份中文报刊是由英国传教士马礼逊及其助手米怜, 于1815年在马六甲创办的《察世俗每月统记传》。1833年, 中国境内第一份中文期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由普鲁士传教士郭士立在广州创办。19世纪40年代, 西方列强的入侵拉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 也为中国近代新闻事业掀开了新的一页, 香港的《遐迩贯珍》, 上海的《六合丛谈》《中国教会新报》, 广州的《中外新闻七日录》, 北京的《中西闻见录》等由外国传教士兴办的报刊, 如雨后春笋般掀起中国第一次办报高潮。“从1815年到19世纪末, 外国人在中国一共创办了近200种中外文报刊, 占当时我国报刊总数的百分之八十以上, 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我国的新闻事业。”

三、宗教性报刊为中国近代新闻业发展奠定基础

(一) 传播新型新闻思想

在宗教报刊兴起之前, 两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 将中国人民的意识紧紧地束缚在封建伦理的狭窄范围中。同样, 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事业, 无论是范围还是内容, 也被死死地束缚在封建统治之下。《邸报》被视为古代的官报, 也是各朝相当重视的传播产品, 但是就其传播范围而言, 受众仅仅是一些上层官员;其传播内容则局限于皇帝起居、诏令等。这与当时世界新闻业发展水平相差甚远。随着两次鸦片战争以及甲午战争的爆发, 一些中文宗教性报刊中的西学内容在中国得以传播, 因而有了近代中国的三次社会思潮:经世思潮的复兴、洋务思潮和维新思潮。

根据新加坡学者卓南生先生的观点:“当时的宗教报刊, 以1858年《六合丛谈》的停刊为标志, 可以将中国近代报业史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其中1815—1858年是‘宗教月刊时期’, 1858年之后为‘新报的萌芽和发展期’。”主要宗教性报刊有《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六合丛谈》《万国公报》。传教士及其所办报刊对西学的介绍及中国时政的评论, 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的形成与发展, 影响了近代一批先进中国人, 如林则徐、魏源、王韬等。林则徐开始翻译外文图书, 魏源的《海国图志》使得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开始睁眼看世界, 王韬在香港创办《循环日报》, 这都促进了先进中国人对兴办报刊的重视, 为以后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 新闻内容、栏目编排的创新

传教士所设立的教会报刊, 除了传播西方宗教和西学之外, 也将西方人先进的办报理念、编排方式以及印刷技术传入中国, 使中国陈旧的报刊形式受到冲击, 促进了中国近代报业的产生和发展。学术界的观点基本一致, “教会报刊的介入, 揭开了中国近代报刊产生和发展的序幕, 使中国有近千年历史的报刊从原始状态下走向了成熟”。

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传播产品——《邸报》, 在《宋会要辑稿》中曾给它下过定义:“国朝置进奏院于京师, 而诸路州郡亦各有进奏吏, 凡朝廷已行之命令, 已定之差除, 皆以达于四方, 谓之邸报。”正如定义中所显露的, 邸报内容主要是关于皇帝的起居言行、朝廷的政策法令、官吏的升黜任免、臣僚的章奏疏表, 以及朝廷的其他重大事件。而“四方”往往指的是官僚阶级, 并非平民百姓。

1815年创刊的《察世俗每月统记传》, 主要以宗教教义为主要内容, 伴有少量新闻性内容。根据卓南生先生对宗教性报刊两个阶段的划分, 《六合丛谈》作为宗教报刊前后分期的过渡性报刊, 既吸收了之前中文报刊出版积累的经验, 又有自己的特色:所刊载的内容广泛, 囊括数理化等自然科学、历史地理等人文科学, 还有经济、新闻等, 这影响到后续中文宗教报刊的编排。美国传教士林乐知在1868年9月5日于上海创办《万国公报》, 全面地介绍西学内容, 不失时机地发表一些变革言论。早期《万国公报》开始按政事、教事、各国新闻、杂言、杂事、《京报》选录的次序分栏编排。广学会时期的《万国公报》从第185册起, 将栏目分为“论说”“外稿丛录”“新书选要”“译潭随笔”“格致发明类征”“时局一览”“中国杂志”“外国杂志”, 后来根据市场形势又有所变化。

总而言之, 西方宗教性报刊在中国的创办, 给中国古代传播方式注入了新的活力。宗教性报刊内容设置, 打破了古代传播内容围绕皇帝转、以政事为主的局限, 开始介绍西学, 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宗教报刊开始设置明确固定的分栏, 使得中国古代传播方式初具近代报刊雏形, 为以后中国近代报刊的发展奠定了专业基础。

(三) 培养了一批新型华人编辑

在中国封建社会报业的发展历程中, 出现过邸报、小报、京报等旧式报刊, 也就必然有报业人员, 但严格意义上的中国报人, 是在近代教会报刊的发展中诞生的。中国的第一个基督教徒梁发曾随马礼逊从事报刊出版发行工作, 并参与了1815《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的创办。1847年, 黄胜与容闳一起随勃朗牧师赴美留学, 1853年开始参与《遐迩贯珍》的编辑工作, 1864年后又先后担任《中外新报》与《华字日报》的主编。此外, 中国首批中文报刊的代表王韬曾协助艾约瑟、伟烈亚力等翻译书籍, 主要负责西方文化科技书籍的翻译、编辑及印刷工作, 还有《遐迩贯珍》文字的校对及出版发行。1874年《循环日报》在香港创刊, 他积极宣传维新变法思想, 是我国第一个报刊评论家。

宗教性报刊在中国的创办, 由于语言障碍, 需要大量高水平的编辑人员, 而这就为中国本土一些有识之士的发展提供了机会, 很多首批著名中文报刊代表都是在跟随传教士学习多年, 吸收了国外先进的报刊经验后, 开始创办属于自己的报刊。

四、结语

综上所述, 宗教性报刊在中国的创办, 为后来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成为中国近代报刊兴起发展的垫脚石。正如陈超所言:“正是在传教士报刊的示范效应下, 并应时代的需求, 中国人自办的近代化报刊伴随其后陆续创办出版, 而传教士报刊在释放其自觉的福音传播媒介功能的同时, 也充当了促进中国近代报业发展的不自觉的历史工具。”宗教性报刊的创办, 不仅向中国人传播了新的办报思想, 还传入了新型的报刊内容和形式, 为中国后来新闻事业的发展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编辑人员, 所以说宗教性报刊为中国近代报刊发展奠定了基础, 成为中国古代传播方式向现代报刊转型的转折点。

参考文献

[1]方汉奇.方汉奇文集[M].汕头大学出版社, 2004.

[2]陈力丹.世界新闻传播史[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7.

[3]贾红棉.外国传教士和中国近代报刊[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1999 (1) .

数学课的垫脚石 篇8

中韩自贸协定(FTA)于6月1日正式签署,预计在今年年底前生效实施。这将是目前全球涉及经济总量最大,同时也是涉及项目最多的自贸协定。中韩自贸协定草签文本有22章,覆盖17个领域,不仅涉及货物贸易,而且包括服务贸易和投资。中韩自贸协定生效后,双方超过90%的产品在过渡期后进入到零关税时代。

协定首次在自贸区谈判中涉及电子商务和地方合作的内容,亦是首次设立金融服务、电信服务单独章节,这些内容是除港澳台外,中国之前和其他国家或地区签订的自贸协定中都没有的。那么中国为什么选择韩国在这一方面开创先河呢?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贸易研究室助理研究员张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首先,目前韩国同我国双边经贸关系日益紧密,从韩国来讲,中国已经成为韩国市场最大的贸易伙伴国,也是第三大的投资伙伴国。对于中国来讲,韩国是独立的经济体,排除了欧盟,东盟这样的经济联盟,韩国是中国的第六大贸易伙伴国。从双边的经贸关系紧密程度、经贸关系的体量上来看,可以说中韩双方对彼此而言都是在经济和市场方面非常重要的。

第二,这一做法也体现出了中国自贸区规则在贸易规则和投资规则方面的不断提升。这一点从中国瑞士自贸区协定,以及中国澳大利亚自贸区协定的谈判中也有所体现。可以看出,中国的自贸区在自贸区规则设计以及自贸区谈判章节设计方面,包含了更广阔的范围和更大程度的自由化,并且更加秉承透明的原则。

一直以来,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被认为是白金标准,是21世纪高标准的自贸区规则。张琳认为,中国现在这一阶段,也已经开始通过自己内外部的改革,慢慢地将自己自贸区规则向这种白金规则靠近。如选择电子商务,选择这样的地方合作,选择更多的便利化措施,选择服务贸易的开放以及选择投资、负面清单的谈判模式等,一系列规则上的创新,是下一步中国在自贸区战略当中非常重要的发展趋势。

中国目前是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也是世界最大货物贸易国;韩国则是全球第十四大经济体,第九大贸易国。目前中国是南韩最大的出入口贸易伙伴,两国去年的贸易额超过2700亿美元。近年中韩关系日趋紧密,除了经贸关系,中韩在二战历史问题上对日本同仇敌忾,而在朝鲜问题上的影响力更有凌驾于美国之势,可以说自贸协定签署是中韩走向盟友关系的重要一步。

作为亚洲三大经济体,中日韩三国其实早已开始商谈建立自由贸易区。但日本安倍首相上台后,日本和中韩两国关系恶化,中韩和日韩间的自贸谈判一度搁置,至近日才再度恢复。

张琳认为,“中韩自贸区的率先启动,可以说是为中日韩自贸区的建立起到了一个垫脚石的作用。”与其说是政治结盟,不如说中韩自贸区协定的签署是给东亚以及亚太日后推进合作一体化进程,提供了另一条可行性的途径,或者是发展路径。

中日韩多年之前就经过了数轮的产学研三方的联合科研调查,以及数轮可行性研究,以及数轮的谈判过程,但是由于中日韩三方政治上的一些原因而导致一直没有实质性的谈判进展。中韩自贸区的率先启动,可以弥合三方之间的分歧,同时也能对日本有一个外部的促进压力。尤其是在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这种区域性的合作对于所有的成员国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发展契机,不排除日本会不想落户于这样的一个合作以及加深经贸合作的战略契机,放下政治上的分歧,更多地促成中日韩协定的尽早达成的可能。

仔细观察中韩自贸协定,会发现其重点其实并不是传统的关税,更多是产业合作,内容包括:农林渔业、钢铁、中小企业、纺织、物联网、政府采购。

对此张琳表示,这可以一定程度上说明中国已不将进出口贸易看为其全球经济战略的焦点,需要的是产业合作,投资双边开放,强化扩张产业实力。

她表示,自中国加入WTO,以及自贸区合作伙伴日益增多,中国的进口关税已经有较大幅度的递减。所以说传统的这种货物贸易,以及传统的关税递减仅仅是FTA效应的一个方面,而目前产业内的合作,产品间的贸易可能是对于中韩而言更为亮点的地方。

在地方合作章节中,已经提到像山东青岛,威海地区已经建立了中韩产业合作园区,张琳指出,可以通过这种新兴产业合作以及技术合作模式搭建地方合作平台等多样化的途径,达成双方贸易、投资以及产业合作,这是中韩FTA合作中比较有探索性的合作举措。

链接中韩签署自贸协定日本看似“不着急”

经过长达10年的共同研究与谈判,中韩两国终于在6月1日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韩民国政府自由贸易协定》(简称中韩FTA)。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韩国总统朴槿惠当日互致贺信,一致认为中韩自贸协定的签署是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对深化两国战略伙伴关系、促进东亚及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乃至全球经济增长方面将作出积极贡献。

经济总量排名世界第三、中国的亚洲邻国日本,继在加入亚投行问题上采取“慎重态度”,放弃成为创始成员国之后,在中日韩FTA谈判中采取的仍然是“慎重态度”。

实际上,早在2003年时,中日韩三国之间就启动了FTA共同研究。2013年3月启动第一轮谈判,2014年8月第五轮谈判陷入困境。在这种情况下,中韩FTA谈判先行一步,于2014年11月完成了实质性谈判。

按中韩FTA规定,中韩货物贸易自由化比例均超过税目90%、达到贸易额的85%。FTA生效后,韩国每年对华出口商品730亿美元和中国对韩出口商品418亿美元将会享受无关税优惠。按理说,对于在出口产业上与韩国相类似的日本,应该会感受到压力,但日本看起来似乎对此并不着急。

日本经济新闻报道称,韩国虽然先于日本在中国市场上享受关税自由化政策,但由于与日本企业存在竞争关系的汽车等领域不在受惠范围之内,因此对日本企业影响不大。中韩自贸协定生效后,立即取消关税的种类只占韩国对华出口总额的3.7%,短期内韩国商品的出口环境并未发生大的变化。此外还有报道称,在中国的出口产品当中,鸡肉等多种重要农产品也被排除在关税自由化对象之外。因此,日媒分析认为,与去年中澳完成FTA谈判一样,中韩FTA的签订表明,中国在进一步强化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合作方面具有战略意义。

数学课的垫脚石 篇9

一、教学中常见情境

教学情境一:老师是这样理解的

某教师在教学“盘长结”时, 简单介绍“结文化”后, 随即抛出了教材上的“议一议”———一长串的问题“盘长结如何走线”“如何收线”“‘三分编, 七分调’怎么理解”……学生还沉浸在盘长结的寓意中, 即刻就被教师问得发懵了, 教室里鸦雀无声。一阵沉寂之后, 教师来了句“老师是这样理解的”, 学生都木然地看着教师, 教师则一字一句讲述着他的“理解”, 一节课下来, 教师很累, 学生很闲。“老师是这样理解的”这一教学环节无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完全以教师的思维取代了学生的思维, 禁锢了学生的头脑, 完全是填鸭式教育。

教学情境二:请看绘制分解图

一位教师在教学“纸建筑模型的制作”时, 要求学生完成一纸质的建筑形体结构。照理说这个题材很不错, 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起初学生都显得很兴奋, 纷纷畅所欲言, 把见过的形形色色的建筑体说与同学分享。表述中学生也尝试把各类建筑分解成方体、椎体、柱体等三维结构。正当大家畅所欲言, 意犹未尽时, 教师来了一句“请看绘制分解图”———书上实例“八角楼”。孩子们眼睛里的兴奋神采顿时消失殆尽, 耷拉着脑袋开始听讲, 默记“范品”的绘制分解图。“请看绘制分解图”, 扼杀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磨灭了他们的创作激情。

教学情境三:请同学们备好以下材料

某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废旧物品的再利用”, 开放性的话题引起了学生的共鸣, 大家热情高涨, 从身边小事谈起, 从“雾霾天气”“地球灭灯一小时”活动, 谈到“温室效应”……热烈的讨论后, 学生达成了一致的意见, 爱护环境就先从关注废旧物品的潜在利用价值做起, 他们有了许多创作的灵感, 如用废布料做环保袋、泡芙坐垫, 用包装盒制成收纳箱、鞋柜, 用废光盘制成相框、杯垫……按理说“废旧物品的再利用”是个开放性的选题, 学生的创新思维调动起来了, 创作的“冲动”也有了, “万事俱备, 只欠东风”, 可惜此时教师来了一句:“本次教学项目确定为泡芙坐垫, 请同学们备好以下材料。”学生跃跃欲试的神情没了, 取而代之的是被否定的沮丧感。教师的这种选择忽略了学生的个性, 切断了学生想去深入了解不同材质的渠道, 折断了他们想要飞翔的翅膀。

二、出现此类情境的原因

1.教学模式的影响

过去的教学环境, 媒体单一, 形成了“老师讲、学生听”的常见教学模式。初中生好奇心强, 创新思维活跃, 他们对新事物、新知识充满着渴望。“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常常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独特个性。它千篇一律的教学方式、冷漠无情的教学态度, 使得学生失去了创新思考、积极创作的兴趣。这种以教师为全权代理者的教学模式, 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权利, 从而影响了学生能力的提升。从长远来看, 受这种教学模式的影响, 教师会习惯性把自己看成是真理的化身, 听不进异样的声音;而学生也滋生了懒惰思想, 习惯了聆听、记录, 理所当然地成为“乖孩子”。这种模式化的教学是一种典型的阻碍学生发展, 误人子弟的教学。

2.谨慎思维的影响

教师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持怀疑态度, 为了让学生尽快完成项目目标, 会存在重结果轻过程的思想。从组织学生讨论开始, 教师往往对课堂上经由学生发散思维的碰撞而产生的精彩动态生成采取袖手旁观的态度, 不愿意深入学生, 不愿意俯下身子去了解个中缘由。这是对学生极端不负责任的表现, 无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另外, 由于启发学生发散思维并引导其变为现实, 这对教师驾驭课堂教学和掌控学生学习过程的能力要求较高, 在这种情况下, 就会出现教师根本不愿意真正放开课堂教学, 总是迫不及待地抛出“范品”, 学生的创新之路也就戛然而止了。

3.评价机制的影响

劳技教学的评价机制仍基于对提高教学效果、完成某特定的项目目标而设计。这种评价机制较为单一, 往往从操作技术角度出发。这就忽略了劳技课是一个既综合又开放的学习领域, 它是集创新设计、操作技术、艺术审美融合的一个整体。单一的评价标准限制了学生的自由发挥, 浇灭了创新的火焰。长此以往, 师生之间也形成了高度的默契, “范品”也就受到学生的顶礼膜拜。这样的评价机制使得学生不敢越雷池一步, 循规蹈矩, 亦步亦趋。

三、真正解放学生的思维, 解放学生的手脚

1.善于引导, 营造探究的教学氛围

运筹帷幄的“闲”比殚精竭虑的“忙”更难。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 教师的引导要做到有的放矢、张弛有度, 努力营造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氛围。在引导学生探究的过程中, 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 一石激起千层浪。如在导入“纸质板凳”时, 我组织学生讨论:除了“范品”的三角形结构外, 稳定的板凳结构还有哪些?在学生自主探究中,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学科间的知识渗透, 从多角度、多侧面来分析、揣摩。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 他们探究出不少的成果:叠加板材式的结构、蛇腹折式的结构、拼插式造型……许多回答在备课中都未曾料想到, 我把学生发散性思维生成的鲜活资源一一加以引导、分析, 如“叠加板材”虽有一定的加固作用但不足以支撑人的分量并加以实验论证。对于几个被否定的方案, 有的学生将信将疑, 此时我鼓励他们进行自探、自悟、自创。“实践出真知”, 相信尝试后学生会有更深刻的领悟。

2.保护“冲动”, 激发学生释放潜能

有思路才有出路。学生的创作激情是难能可贵的, 教师要善于保护、利用这种“冲动”。如在“纸建筑模型的制作”课上, 我抛开教材上的“范品”, 让学生当一回“建筑设计师”, 设计并制作“心目中的家园”。学生的内心深处都有对未来家园的美好憧憬, 他们希望与朋友分享自己的梦想, 我就抓住学生迫切希望“梦想成真”的这份冲动, 激发他们的内在潜能。学生在设计创作环节都特别用心, 他知道他的创新思维成果是有价值的, 他的主张是被尊重的。一个激励性的教学环境能帮助学生面对实践操作中的各种挑战, 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要想在项目制作上有新突破, 就必须打破传统的观察角度和思维定势的束缚, 丰富学生的想象空间, 打开新思路, 拓宽创作新地带。

3.调整评价, 鼓励学生去体验感悟

评价是课程实施的一个重要环节。跳出“范品”后, 劳技作品的样式是不统一的。如何更好地评价学生, 除了传统的评价方式外, 面批也是一个受欢迎的好方式。教师应适时向学生表达个人感受, 采取积极的方式, 平等地、尊重地评价所有学生。如点评“漏窗”时, 教师可以加强对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的评价。学生的创作各有特点, 教师可以从雕刻技巧、审美角度、劳动习惯等给学生提出中肯的意见, 让他们通过观察、思考, 调整自己的努力方向。总的来说, 评价作品应让学生得到恰如其分的鼓励, 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为学生的积极参与鼓劲, 让学生在忙中体验, 在忙中有收获。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不能创造什么, 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创造活动。”劳技课是融知识性、科学性、操作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 它重在启发学生的创造力, 教师要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数学课的垫脚石 篇10

经过笔者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认为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需要尝试以下对策。

1.错开英语字母和汉语拼音的教学时间

这是指不同时教学汉语拼音和英语字母。一年级的学生是在进入学校后的一个半月内学习汉语拼音, 对于他们来说, 学习汉语拼音不亚于学习一门新的语言, 而且还要把既有的汉字读音与拼音结合起来, 这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在这时学习与汉语拼音极易混淆的英语字母, 可能就会造成学生的记忆紊乱, 所以应该错开教学时间, 在学生充分掌握了汉语拼音的基础上再教学英语字母。因此, 我校在一年级的第一个学期对学生进行的是英语口语的教学, 学习一些常用的日常对话和单词, 第二个学期才正式进行英语字母的学习。

2.掌握科学的字母教学方法

(1) 字母发音的教学方法。首先, 对比汉语拼音进行英语字母的教学。既然学生容易混淆英语字母和汉语拼音, 那么, 不如在学习英语字母时, 教师先讲解学生容易和汉语拼音混淆的字母。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回忆这些字母的汉语拼音读法, 然后教给学生这些字母的读音, 让学生进行对照, 自己找出记忆的窍门。低年级学生的想象力很丰富, 他们会用自己的方法去记忆, 效果很好。其次, 教师要做好示范, 读准每一个字母的发音, 放慢速度让学生仔细观察教师发音的口型变化, 认真领会发音要领。课堂上, 笔者采用了同桌之间照镜子纠正发音和看口形猜字母的活动, 及时纠正学生对字母的发音。再次, 利用字母歌谣。教材中的字母歌谣深受学生的喜爱, 学生能够和着节拍做着动作, 在无意识中读准字母的发音。另外, 还可以采用全身动作法做字母操,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给每个字母编一个小故事, 帮助学生记字母的“形”。例如:字母A饿了, 张开嘴巴要吃东西, 变成字母H;工人减肥变成字母I等等。遇到写法近似的字母, 教师要反复讲清, 可选用适当的顺口溜强化记忆。如:d和b, 一把剪刀分两半, 左下圆圈ddd, 右下圆圈bbb;u和n, 开口朝上uuu, 开口朝下nnn;m和n, 一道门儿是n, 两道门儿是m;O和Q, 大圆圈OOO, 圆上加点是阿Q。这样, 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字母音和形的记忆。同时, 对读得准, 尤其是声音洪亮的学生, 教师要适时让他们登台表演, 并让他们做小老师, 指导发音有困难的同学。

(2) 字母书写的教学方法。英语字母的书写, 不同于汉字的书写。在字母书写教学中, 教师要以“好习惯, 早养成, 益终生”为宗旨, 严格要求学生, 包括笔顺、大小、宽窄、倾斜度等。在学习书写每个字母时, 教师可以出示字母卡片, 先让学生认真观察, 然后边示范边讲解, 如什么地方起笔和收笔, 几笔写成, 占哪几格等等;可以先让学生在活动手册上描红, 然后逐步过渡到临摹抄写。

在教学环节中, 笔者还运用背诵、默写和游戏等方法, 组织学生背诵或默写字母, 逐个过关, 避免“小和尚念经, 有口无心”的现象。默写形式多样, 让学生自己默写和边听边默写, 也可分为全班一起默写和小组竞赛默写。

让错误成为走上成功之路的垫脚石 篇11

关键词:高中数学;错误;成功

一个尝试错误的人生不但比无所事事的人生更荣耀,并且更有意义。

——萧伯纳

在课堂教学中,我常常会遇到一个问题:每当我指出学生的错误时,他们总是迅速地涂抹掉,然后低着头,默不作声。这个时候我再进一步问错在什么地方,他们的答案往往驴唇不对马嘴。这让我感到既无奈又无计可施。

我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从教学内容看,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内容多、进度快、题目难,复杂多变,虽然学生课堂上能听懂,作业却常常磕磕绊绊,这种现象被戏称为“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做就错”。从学生自身看,刚刚从初中升入高中,思维仍停留在感性阶段,中考前,教师用题海战术让学生形成定势思维,而且在中考中取得的好成绩让他们更加坚信这种方法的可行性。但是,在一次次的打击中学生原本满满的自信心荡然无存,于是开始质疑自己、否定自己,认为自己不是学习的料。这样就会对学习产生恐惧,回答问题也变得语无伦次。

从教师的角度看,由于课堂任务多、繁、重而无暇顾及学生身心上的细微变化,只顾口若悬河,却不去看学生的眼神有没有迷惑。出现问题,教师一问,学生就闷不吭声,教师就越发急躁,免不了会口不择言。其实,此时学生的心里有很多想法,却被教师的态度吓退,认为说了还不如不说,慢慢地就养成了不说话的习惯。

那么,面对学生的错误,教师该做些什么,如何做,才能变害为利,让错误成为学生走上成功之路的垫脚石呢?

一、面对学生的错误要有平常心

学生为学习而来,面对陌生的事物,在摸索中前进,出错在所难免,何况中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学生的观察、思考、选择和体验,都和成人有明显的不同,应把成人看作成人,把孩子看作孩子,设身处地地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力图找到学生容易接受的方法改正错误。

二、面对学生的错误要有同情心

中学生特别是高中生在犯错时其实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心里已经感到懊恼和后悔,这个时候教师不应过激指责,而应循循善诱,帮助学生找到错误的原因,找到弥补错误和正确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师生的合作交流中又能加深对彼此的理解,从而树立教师的威信。

三、面对学生的错误要有热心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学生有错误,有时候意识不到或是刻意回避,如果教师置之不理,任其发展,时间一长,学生的错误会越来越严重,等到“病入膏肓”之时就后悔莫及了。所以,教师必须多留意学生的异常行为,定期召开主题班会,积极主动地找学生个别谈话,力求把损失降到最小,把错误消灭在萌芽阶段。

四、面对学生的错误要有耐心

巴威尔说:“我深信,世界上最好的教育,是在不知不觉和家长的谈话中获得的。”一方面,教师应尊重和爱护后进生,尽量发掘后进生的闪光点,平等对待后进生;另一方面,教师还应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身素养。

错误,一个让学生感到惶恐的词语,看似讳莫如深,实为极大的财富。作为教师,倘若在看到学生的错误时能用平和的语言委婉地指出,并做到因材施教,教会学生敢于直面错误、认识错误、改正错误,那么错误将不再被学生藏于心底,也不会成为师生间不可逾越的鸿沟,而是一颗躲在河蚌里的珍珠,总有一天会发出熠熠生辉的光芒,成为通往成功之路的垫脚石。

莫让失误成为绊脚石 篇12

召开电话会议的时候,不要指望静音键能够掩盖你在做其他事情的事实,也不能掩盖你的冷嘲热讽。就像政客们会假设麦克风始终处在开启状态一样,你也应该提醒自己,任何电话通话都是双向的,尽量避免低声发牢骚。

如果一个小组参会人员计划在电话会议结束之后继续交流,一定要断开连接,然后重新发起一次通话,以免无意当中被其他人偷听。首先,要确保自己清楚参与讨论的都有谁。硅谷猎头、《职场登顶战略》一书的作者凯瑟琳·乌尔里克说:“如果是在参加虚拟电话会议,目的是汇报一个大型项目的情况和明确接下来需要改进的地方,在不知道与会人员都有谁的情况下,不要指责某个人的糟糕表现。”

最好不要事事依靠电子邮件:要愿意拿起电话,或者亲自拜访,这样才能建立起更稳固的关系。

一定要理解同事和客户如何看待你对科技的使用。高管培训公司Next Step Partners的培训师迈克尔·梅尔彻认为:“比如说,你正在与某人见面。这时,你的电话响了,你看了一眼。凡是30 岁以上的人对此肯定会出现非常显著的负面反应。而且对方会根据自己的标准对你进行评判。而当今的天下依然是‘老家伙们’主导的世界,所以一个小动作都会成为你自己的绊脚石。”

上一篇:央视春晚下一篇:大学生户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