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誉风险论文(通用11篇)
声誉风险论文 篇1
近年来, 信托公司蓬勃发展, 业务量激增, 资产管理水平也有较大提高, 传统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但隐藏的声誉风险正在随业务扩张而逐渐暴露, 成为摆在信托业发展面前的新问题。对此笔者进行调查研究, 并提出针对性监管建议。
一、声誉风险表现特点
(一) 声誉风险与传统风险的差异
1. 声誉风险是一种隐性风险并且难以量化。
声誉风险是指由于交易对手、经济环境、舆论导向等外界因素变化对信托公司社会认可度的影响。这种影响往往是被动的, 并且会隐藏在各类传统风险的背后;也正是由于声誉风险不易被发现, 一旦风险爆发, 给信托公司信誉带来不良影响结果也难以估量。
2. 声誉风险具有累进效应, 是一种系统性风险。
传统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都是个体风险, 不具有传染性, 而声誉风险是市场认知风险, 是主观判断的结论, 因此具有累进性和传染性。某一产品出现风险, 市场立即会对该产品和所属公司信任度下降, 市场同类产品和该公司其他类产品也将受到连累。
3. 声誉风险随信托公司社会关注度提高成级数增加。
信托业近年来发展迅速, 特别是2009年以来, 信托规模急剧增加, 信托资产由年初几千亿迅速增长至2万亿以上, 规模的翻倍增加令信托公司快速进入公众视野。无论个人或机构正在认识信托公司资产管理的专业性, 社会对信托公司的关注度也有史以来较高;信托发展方向由单兵作战向行业联合转化。关注度的提高, 让信托业置于公众监督之下, 对市场口碑更为敏感;中国信托业又处在快速成长期, 业内的风吹草动对产品、公司、行业均带来连锁反应, 可以说声誉风险从未像现在这样重要。
(二) 声誉风险在信托公司各类业务中均表现突出
目前信托资产主要构成为证券类资产、银行类信贷及票据资产、投资类权益资产等。在各类资产类型中, 信托公司需投入更多精力以防范交易的声誉风险。
1. 证券类业务声誉风险集中在投资顾问上。
这类业务模式为结构化安排加投资顾问形式;风控手段主要是技术层面的, 通过账户管理、止损设计、仓位控制等措施防控风险。风险是信托公司很难对投资顾问的个体行为进行约束, 其不良行为很可能牵连信托计划及信托公司。如近期某信托项目因投资顾问受证监会纠察, 上亿元资金的信托账户受牵连被冻结, 信托计划可能延期兑付, 信托公司的社会评价遭到负面影响, 甚至此类信托产品的公众信誉都受到损失。信托公司为投资顾问过错向社会买单, 可见其面临声誉风险较大。
2. 银行类资产声誉风险主要在通道业务上。
自2008年以来银信合作成为信托公司主要规模来源, 这类业务以委托贷款、资产转让等形式为主, 其特点是信托公司实质的资产管理责任比较小, 只是作为通道实现银行资金使用目的, 因此导致业务规模与信托收入不配比;信托实际责任和信托的舆论责任不对等, 这就造成了信用风险不大, 但声誉风险巨大的情况。2008年银信合作的平均信托报酬率不到0.1%, 有甚至达到0.05%, 远远低于其他同类金融合作费率。如此低费率, 信托公司无法承担更多的管理责任, 一旦资产出险, 虽然信托公司可能按规免责, 但舆论导向却直指信托, 造成信托名誉损失。今年上半年某类金融机构以存款资金充抵资本金, 委托信托公司用于政府项目建设, 被银监会叫停。此例中某类金融机构违规明显, 且项目规模较大, 社会影响强烈, 而信托公司由于受托人身份原因被动牵涉其中, 形象也受到损失。
3. 投资类资产声誉风险体现在股权控制上。
股权投资是信托财产的存在形式, 其权利的行使要遵守受益人利益最大化原则。许多信托公司出于风控考虑, 对投资企业采取资金、印章、人员等方式进行股权控制, 但个别信托公司利用控制权利, 违规进行操作, 社会影响恶劣。如某信托公司违规向“四证”不全和资本金不足房地产项目融资, 项目运行不畅, 导致信托计划到期无法正常清算, 甚至引发群体事件, 受到媒体负面报道, 这一事件是由传统风险爆发所引致潜在风险, 造成声誉风险扩大, 对信托公司名誉损害很大, 也在业界造成不良示范后果。
二、声誉风险逐渐突出的主要原因
(一) 主观因素
1. 声誉风险意识不强, 忽视隐性风险管理。
部分信托公司尚未认识声誉重要性, 战略上重视规模扩张, 轻视风险防控, 经营上重视现实风险、忽视潜在风险;部分公司政府背景较浓, 存在官本位色彩, 信托公司决策先考虑政府大股东意愿而非公司长远发展, 对公司声誉、市场反响等无形因素考虑不多;部分公司缺乏有效手段应对新型风险类型, 仅能依靠传统风控措施进行风险管控, 隐性风控技术有待提高。
2. 尽职调查管理还不到位。
由于声誉风险是一种隐性风险, 其暴露往往是由传统风险所引致, 尽职调查不到位, 对操作风险造成疏漏。一是尽职管理跟不上业务发展, 部分公司先展业、后调查, 先有风险后弥补, 未能做到制度先行;二是调查不细致, 部分公司尽职调查停留在要件合规层面, 容易忽视项目内在风险点;三是管理不成体系, 部分公司调查仍依靠人员经验, 定性考证与定量分析结合不好, 未形成完备的尽职管理体系。前述银信合作的政府项目案例, 我们在检查中发现多数信托公司对该信托计划的资金来源合规性只进行了政府财政实力等常规审查, 未进行项目延伸合规审查, 也未要求出具监管部门意见。
3. 规模导向的绩效考核助推声誉风险膨胀。
按照生命周期理论, 信托公司正处于快速成长期, 据了解许多公司绩效考核也是围绕业务量开展的, 甚至个别公司人员工资是按照业务量分成计酬的, 在这种绩效导向下, 展业时会重视业务规模、合规条款等硬条件, 而忽视费率报酬、声誉风险等软约束, 这种考核在光鲜背后就隐藏了大量的声誉风险, 而声誉风险又存在累积效应, 一旦爆发, 容易波及其他业务和公司, 成为行业风险。
(二) 客观因素
1. 信托制度本土化发展还需时日。
信托制度作为舶来品在中国发展时日不长, 信托作为一种财富管理制度与中国实践的融合还并未完全顺畅, 公众更容易将其作为一种融资工具列于银行、证券等其他金融机构进行同类比较, 而其由于发展历程、社会认同等原因与同类金融机构的竞争始终处于弱势地位;另外中国目前在信托财产登记、税收等方面缺乏配套法规, 因此信托发展未能壮大, 市场口碑尚未建立, 声誉和信托品牌还处于初步萌芽阶段。
2. 信托公司的社会认知还有待提升。
新两规对信托公司客户选择有明确要求。银信合作是普通客户了解信托公司的途径, 从信访投诉看, 公众对信托公司地位和责任较为模糊。今年上半年我局收到银信合作投诉一类是客户直接投诉商业银行, 但由于信托公司在交易中承担了受托人角色, 而常有被推诿责任的情况, 这对信托公司形象有所影响;另一类是客户对信托公司主张权利, 尽管相关法规明确规定信托交易对手是机构, 并不直接面对公众, 但仍有金融消费者对信托公司提出要求,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公众对信托公司职责、功能等众多认识存在偏差, 对信托公司、信托产品的理解还很不到位。信托资产的盈亏对信托公司的社会声誉影响很大。这类投诉在全国范围内均存在。
3. 金融市场存在“坏孩子”假设。
当交易者一旦被市场定义为“坏孩子”, 日后所有的坏交易责任都容易指向这个坏孩子。中国信托业五次大的整顿是对信托业的重大洗礼, 也是对前期部分信托公司不检行为的修正, 但整顿后市场仍然残留对信托公司的先天指责和不信任, 加上坏名声的传染性, 信托公司一次被当成坏孩子后, 将面临经常被怀疑成坏孩子的无奈。
三、防范信托公司声誉风险的政策建议
1.强化声誉风险意识, 提升声誉管理能力。信托公司要把产品信誉、公司声誉当成公司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公司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树立行业口碑, 重视声誉风险, 打造“百年老店”形象;高管层要树立声誉风险意识, 要加强信托公司声誉管理能力, 提高决策科学性。
2.信托公司尽职调查, 避免合同瑕疵。监管部门应尽快出台《信托公司尽职管理指引》, 为信托业提供行业示范;信托公司结合自身业务情况和特点, 探索与此相关的尽职调查方法, 完善内控管理体系, 减少传统风险诱发的声誉风险可能。
3.加强净资本管理, 增强抗风险能力。要在充分借鉴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 出台《净资本管理办法》, 体现原则导向, 指导信托公司展业同时要保持适度的高流动性资本, 以抵补现实和潜在的风险;信托公司要加强净资本管理, 要注重业务扩张与净资本存量的匹配性, 量化其抗风险能力, 以提升社会信任度和美誉度。
4.加强产品研发, 提升品牌价值。创新永远是信托不变动力, 产品研发不仅要标新立异, 更重要的是要对产品的适应性、生命力等进行研究, 塑造经典产品, 提高信托品牌价值, 这是增强信托声誉、增强社会信任的最直接途径。
5.择优选择交易对手, 防止被动出现信誉风险。好的对手是成功的一半, 处于成长期的信托公司更要重视交易对手的选择问题, 要对其资质、信誉、经验等设立一定的准入标准, 避免饥不择食的开展业务, 防止因交易对手的不检行为而受拖累;要从起步阶段即树立良好的展业习惯, 优选信誉好的交易对手, 把优质客户当做宝贵的信托资源, 与之建立长期战略伙伴关系, 形成稳定、优质的交易对手群, 确保信托项目在公平、坦诚的氛围中运行。
6.进一步发挥协会作用, 维护信托行业声誉。信托业协会的功能就是自律、维权、监督、协调, 这就要求协会要带领和指导信托行业重视自身声誉;发挥协调和监督职能, 防止恶性竞争;当信托业面临不公指责时, 要维护自身权益, 保卫信托声誉不受损害。 (1)
(1) 各信托公司公开披露年报及中国银监会公开监管信息;文中案例均来自日常收集监管信息, 隐去相关信托公司名称并作必要处理;文中法规均来自中国银监会历年颁布法规。
声誉风险论文 篇2
根据上级及总行的文件要求,为有效有效保障我行声誉,消除负面舆情特别是网络负面舆情对我行的不良影响;及时收集民意及客户回馈,保障客户及我行、行内员工的正当利益和合法权益,我行成立组织,对关于本行社会声誉风险进行风险排查,具体排查工作如下:
一、加强组织,明确我行舆情工作承责部门及联系人员为内勤主任,负责具体工作的实施以及相关信息的上报、轮值监测等工作。
二、开展行内自查工作 为及时掌握行内员工的异常行为动向,及时防范员工参与非法集资或借用银行声誉从事违规违法行为,我行已在6月份开展员工的异常行为排查,排查事项涵盖工作中的异常行为表现、组织纪律方面的异常行为表现、个人行为方面的异常行为表现以及涉嫌“黄赌毒”等的九种人排查。并采取背向交互判断以及抽查谈话等方式确保信息来源的真实有效。经过此次排查,暂未发现有异常行为员工。
三、建立与***镇政府及监管机构的接访部门的信息交流渠道 为了保证在第一时间获得群众、客户、员工的信息以及上访原由,直面问题,及时查找自身不足,我行积极与地方政府及监管机构的接访部门联络,确保出现相关信访问题后,及时接受信息,及时查找事由,接受监督。
四、我行继续开放信函、公布举报电话、直接来访、微信等形式的信访接待工作渠道。及时接收信访信息,并保证每一个信访问题都得到及时、认真的回复。此外,我行不定期核查客户意见簿所登记的客户投诉及建议,并对异常情况实施问责制度。截至报告日,我行暂未发现行内、行外及网络负面舆情风险,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行将不断强化工作力度,综合采取多种措施,切实防范我行声誉风险。
有效应对银行的声誉风险 篇3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的金融行业与世界金融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世界经济为我国的商业银行带来的不仅是发展契机,还连带着一些金融危机。例如:最近一次的世界金融危机,使得国内的商业银行承受了巨大的声誉危机,而声誉危机又引发了国内商业银行的诸多金融危机,进而使我国的商业银行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加强商业银行的声誉管理,已经成为国内商业银行规避金融风险的重要措施。
声誉风险的相关内容
(一)声誉风险的内涵
行为以及事件的外部景象就是所谓的“声誉”,其是一种外部反应。商业银行的声誉风险内涵是:商业银行在实际的经营与管理过程中,由活动行为或者外部活动引起的利益相关方对商业银行进行负面评论的可能。由此可见,商业银行的声誉风险既可以是由其内部活动产生的,也可以是由外部的某些活动导致的。
(二)声誉风险的主要特征
1.关联性
声誉风险并不是相对于其他风险独立存在的。其同信用以及市场等风险息息相关,并互相推动。例如:当商业银行发放贷款时违规操作,便会引发操作风险,而当风险产生时,社会各界便会对商业银行的内控以及业务人员的职业道德产生质疑,进而引发声誉风险。同时,还会因银行的声誉下降,而导致转户等行为发生,进而引发流动性风险。
2.无形性
声誉风险主要是由社会的负面评价产生的,这同其他银行风险相比,具有一个特殊特性,就是“无形性”。相对来讲,声誉风险的定量分析方法比较欠缺,国际上也没有较为实用的评估标准和手段。
3.传播性
随着互联网等信息传播渠道的日益多样,信息的传播范围以及速度显著提升。当商业银行的声誉风险爆发时,便会以非常快的速度传遍社会各个层面,进行对商业银行造成严重的声誉影响,更容易产生各类连锁反应,引起其他风险的出现。
4.突发性
目前,在媒体监督能力不断提升的情况下,人们对银行的服务质量了解的更为清楚。如此,银行很可能因为一个小小的失误,便会产生一些重大的、不可预测的声誉危机。可知,商业银行的声誉风险具有突发性。
(三)加强声誉风险管理需要走出误区
误区一:声誉风险管理主要是舆情监测和媒体公关。目前,国内各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的重心似乎主要放在了舆情监测和媒体公关上面。事实上声誉风险管理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风险识别、计量、预警、防范、化解和反馈等多个环节,而舆情监测和媒体公关仅是声誉风险防范和化解环节的一个方面。声誉风险的产生既有内因也有外因,内因是根源外因是推动。舆情监测和媒体公关的对象是声誉事件,属于针对外因进行管理的范畴。要想实现对声誉风险的“标本兼治”,就不能忽视声誉风险管理的其他重要环节。
误区二:声誉风险管理属于事后被动管理。关联性和被动性是声誉风险的重要特征,即声誉风险通常是由操作风险、合规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等其他风险引发的,可以看作是这些风险的衍生风险。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声誉风险管理等同于声誉事件发生后的被动管理。事后管理属于声誉风险管理的化解环节。对声誉风险完全可以采取类似于其他风险管理的“日常监管、积极防范、及时化解”的管理思路,最大限度地减少声誉事件发生或者减小声誉事件的伤害程度。
误区三:声誉风险理论研究滞后让实务部门难有作为。银行风险管理部门对声誉风险管理的最大困惑在于国内外对声誉风险的研究都非常薄弱,无法对管理实践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持。与商业银行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其他类型的风险研究相比,声誉风险的研究不仅起步较晚,而且寥寥无几。在为数不多的研究文献中,也主要停留在概念介绍和管理理念的推广层面,较少涉及具体的管理技术和方法。这种局面确实给实务部门的风险管理工作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但是,理论研究本身就是来自于实践,又反过来指导实践。实务部门对声誉风险管理的探索必定会推动理论研究的开展,从而提升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水平。
商业银行应对声誉风险的有效措施
银行的特殊性决定了银行的声誉非常重要,尤其是在现今追求诚信的年代。相对于国外商业银行,我国商业银行的声誉风险管理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笔者结合了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以及商业银行的实际管理现状,重点探索提高我国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效率的有效措施。
(一)对声誉风险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
主要的完善措施有:(1)进一步明确声誉风险管理的负责部门,并使其对声誉风险管理的识别、监测以及预警等日常工作进行有效管理;(2)在银行的各业务部门都渗透声誉风险管理思想,并在产品研发过程中,对各类与声誉风险相关的社会风险因素进行评估,避免产品的研发不当而导致的声誉风险出现;(3)声誉风险预警工作进一步加强,借助定性以及定量分析方法,或者二者相结合,对银行业务部门以及各重点岗位或环节进行综合分析,识别出其中存在的声誉风险影响因素,并对这些诱因提前做好防范工作;(4)构建部门间的沟通、协调机制,在银行内部各部门之间构建行之有效的协调与沟通机制,促进决策能力的提升,并对声誉风险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
(二)形成声誉风险管理长效机制
1.强化员工声誉风险防范意识
声誉风险管理意识是预警与处理的基本前提,商业银行应通过讲座、培训、宣传等方式,积极培养员工良好的声誉风险防范意识和声誉管理技能,使声誉风险防范升华到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当中。
2.注重公众形象塑造
通过定期对涉及的相关危机客户进行回访、加大公共媒体宣传及开发新产品力度、投放银行形象广告、引进新的形象良好的高层管理人员等,塑造和维护公众形象,提升银行的整体美誉度。
3.加强信息披露
通过网站、新闻发布会和媒体采访等加强对外宣传,让社会公众了解银行业务和工作流程,降低银行与投资者和储户的信息不对称程度。
4.将声誉风险监管纳入到持续监管框架
要将声誉风险监管纳入到持续监管框架,将其作为日常现场检查、非现场监管的重要参考因素。发现商业银行违反审慎经营原则的负面信息后,要及时采取监管措施。
(三)提高声誉风险应对能力
高效的应急响应机制能防止风险的进一步扩大。一是建立应急处理机制,对可能发生的各类声誉事件进行情景分析,制定预案,开展演练,提高对声誉风险的发现和声誉事件的应对能力。二是建立投诉处理监督评估机制,从维护客户关系、履行告知义务、解决客户问题、确保客户合法权益、提升客户满意度等方面实施监督和评估。三是建立信息发布制度,当发生影响声誉的风险事件时,及时准确地向公众发布信息,引导舆论导向,尽最大可能消除负面影响。四是及时总结经验。对每次声誉危机及时进行梳理,找出危机隐患,总结解决之道,为今后防范和化解类似危机积累工作经验,全面提高声誉危机处置能力水平。
结论
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中国的金融行业逐渐与世界接轨。然而,相对于欧美发达国家的金融界,国内的金融行业无论是在实力上,还是在管理上都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当世界经济出现骤变时,我国的金融业亦会风起云涌。对于银行来讲,声誉风险尽管同其他风险相比,具有一定的非实质性,但却是银行是否能够健康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然而,国内的银行对其并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以至于相应的管理机制存在着较大的完善空间。所以,加强我国商业银行的声誉风险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单位:中国工商银行天津市分行)
声誉风险论文 篇4
2008年底开始的金融风暴更是使得声誉风险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多家知名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的倒闭或兼并重组, 并引发了整个金融系统的动荡, 酿成了巨大的损失。有鉴于商业银行声誉风险和声誉事件在金融危机中的重大影响, 巴塞尔委员会于2009年1月发布了新资本协议框架修订稿 (征求意见稿) , 并于7月发布了最终修订稿, 首次对商业银行声誉风险进行了明确定义和说明, 并将声誉风险管理正式纳入新资本协议的第二支柱。中国银监会于2009年8月25日正式发布了《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指引》 (下称《管理指引》) , 对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
基于以下两点考虑, 银行要想获得良好的监管条件和经营条件, 必须要有良好的银行声誉, 第一点, 银监会为了维护存款者利益和考虑系统性风险的监管, 必然会加大对声誉差的银行的监管, 第二, 银行声誉受损会加大银行的融资成本, 同时也会降低银行的市场份额。众所周知, 建立良好的声誉需要巨大的成本投入, 一旦声誉遭到破坏, 也是一种巨大的成本损失。
在不完全契约的市场, 银行会通过为追求市场份额和利润, 或者协同企业主体, 躲避监管者的监管, 接受一些不良的贷款, 或者在监管中银监会和银行, 银行和企业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 更甚的是监管者会伙同银行, 破坏监管秩序, 会存在有道德风险和代理问题, 而这些都是对银行声誉的破坏。因此, 我们要建立一系列的措施来加强银行声誉风险的监管。
二、文献综述
声誉是一种保证契约能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机制 (A.Smith, 1763) , 现代经济学在20世纪80年代理性预期假设得到普遍认同, Kreps、Mil-grom、Foberts和Wilson (1982) 4位经济学家最早对声誉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研究在不完全信息下经济主体重复博弈的可信性问题, 建立了声誉模型, 即KMRW模型, 该模型证明了参与人对其他参与人支付函数或者战略空间的不完全信息对均衡结果有着重要影响, 在模型中每个参与人并不知道其他参与者的类型, 或者是理性的或者是非理性的, 每个参与者在选择合作的时候都会面临被其他参与者出卖的风险, 但是如果有一个参与者在合作的某一期选择不合作, 那么就会暴露这个参与者的类型也就暴露了自己属于不合作的坏声誉者, 于是就会遭到其他参与者以牙还牙的报复, 那么他们的合作即在这一期终止, 这个参与者从而失去了获得长期合作收益的可能, 反之, 如果参与者选择合作, 那么就会获得好的声誉, 从而获得长期合作收益。他们建立的声誉模型证明了声誉在不完全信息重复博弈过程中对合作均衡的促进作用。Fudenberg和Laffond (1982) 对KMFW模型结果做了简化, 使之更具一般性。Boot和Thakor (1993) 将声誉模型引入监管领域, 他们通过建立一个两阶段的银行资产选择和政府监管的动态博弈模型及其均衡, 阐明了监管者在追求自我利益而非社会福利过程中有动机强化自己的声誉, 这一动机影响了银行的破产政策。
近些年, 国内部分学者也着手关注声誉的研究, 周好文、陈璐 (2004) 认为声誉机制的建立可以降低银行与监管部门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和风险发生的概率, 并运用KMRW模型解释了不对称信息下银行声誉机制减少违规动机的过程。陈学彬对政府监管和声誉给出了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和非对称信息动态博弈模型, 分别讨论了中国金融市场规范发展中违规获利的诱惑力与规则的强制力之间的博弈均衡、学习机制与示范效应的影响, 认为任何“下不为例”都将对监管者的信誉和监管法规的严肃性带来严重的危害, 必须坚决制止。
三、银监会声誉与商业银行声誉的关系的模型建立与分析
(一) 模型假设
(a) 博弈中的参与人为银监会和商业银行; (b) 模型分为两个时期:时期0和时期1; (c) 由于信息不对称, 从银监会的角度来看, 银监会分为两种类型:声誉好的强力银监会, 我们记为 (SS) 和声誉差的弱势银监会 (WS) 其中SS会对商业银行大量高风险投资等的违规投机行为采取严厉的制裁措施, 会对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以及不良贷款进行严格的监管, WS对商业银行采取仁慈的态度, 并让商业银行坚信政府会是最后的买单人; (d) 商业银行有两种类型:声誉好的商业银行和声誉差的商业银行, 如果商业银行采取了违规操作行为, 我们视为是破坏商业银行声誉的行为, 商业银行的声誉会下降; (e) 假设在0期, 声誉好的强力银监会 (SS) 对违规的商业银行惩罚的概率为P (P/SS) =b1, 不惩罚 (NP) 的概率为P (NP/SS) =1-b1, 弱势商业银行监管者 (WS) 对违规的商业银行惩罚的概率为P (P/WS) =b2, 不惩罚的概率为P (NP/WS) =1-b2, b1>b2; (f) 假设在0期, 商业银行知道银监会为强力银监会的概率P (SS) =a1, 为弱势监管会的概率为P (WS) =1-a1
(二) 银监会声誉模型建立
商业银行判断自己违规受到惩罚的概率是由银监会的类型以及在这种类型下的是否惩罚的概率来决定的, 那么根据我们在0期的假设, 商业银行的违规行为在1期是否受到惩罚的概率为:
在1期, 商业银行会根据银监会在0期的对商业银行的违规行为的处理手段来修正自己对银监会是强力的还是弱势的机构进行修正, 从而形成在1期时商业银行中银监会的类型, 也即是银监会此时的声誉强弱。
当证监会在0期时对商业银行的违规行为采取强硬措施时, 在1期时, 商业银行判定银监会是强力机构的后验概率为
这个式子表明, 如果银监会对商业银行高估贷款企业质量、进行高风险等违规行为采取及时的强有力制裁, 那么商业银行判定银监会为强力机构的可能性就会越大, 商业银行判断自己从事违规行为的所受到的处罚也就越大, 也即是说明在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从事对有损商业银行声誉的违规事件的成本就会增加, 从而商业银行就会注重对银行资产的审查, 维护银行的声誉。
当银监会在0期时对证券承销商的违规行为采取仁慈软弱措施时, 在1期证券承销商判定证监会是强力机构的后验概率为
以上的这个式子说明, 当银监会在0期时对商业银行高风险放贷行为采取纵容态度时, 那么商业银行在1期判定银监会为强力机构的可能性就会减少, 商业银行就会认为在本期其采取违规行为受到惩罚的可能性就会很小, 商业银行就会认为它的违规成本就会小于其违规所带来的收益, 那么在1期商业银行就会采取违规操作, 这样就会加大商业银行的违规风险。
商业银行是否违规操作即是否会发生危害其声誉的事件是根据当他违规操作时银监会所采取的措施即银监会的声誉来判定的, 银监会的行为对商业银行有一定的示范效应, 商业银行违规偏好U与违规后不被处罚的概率成正比关系, 我们用系数c来表示即:
在这里我们已知b2-b1<0, 由以上的式子可以看出商业银行在下一期是否违规与银监会在前一期采取了有力的制裁措施时呈反方向的关系的, 即如果银监会在前一期对商业银行的违规行为采取了强有力的制裁措施, 即银监会是强声誉者, 那么商业银行在下一期采取违规失误行为就会大大的减少。
根据以上两个关联模型, 可以得到如果银监会在0期对商业银行违规失误行为采取及时的强有力制裁, 对商业银行形成威慑力, 那么商业银行就会认为违规时银监会采取的严厉惩罚措施所造成的损失会大于商业银行高风险贷款所获得的收益, 那么商业银行在1期出现道德风险、降低评估标准的违规行为的可能性就会减低, 可以看到此时商业银行的声誉风险就得到了降低。
(三) 数据计入模型
为了进一步更直观的研究, 采用一些数据来研究银监会的声誉与商业银行之间的一种动态的博弈关系, 由以上建立的模型, 我们有商业违规偏好:
为了简化研究, 假设刚开始时证监会是极强有力的机构, 即a1=0.9999
以下我们用图来研究一下当系数c=0.2, 0.4, 0.6, 0.8时的银监会声誉a1与商业银行违规动机偏好U之间的关系
四、我国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声誉管理的政策建议
(一) 政府选择慎重的救助行为, 建立诚实可信的监管秩序
根据研究, 银监会声誉的好坏会影响着商业银行的声誉, 商业银行会根据上一期银监会的态度来调整本期的行为, 银监会建立可信的惩罚机制, 加大声誉成本, 严格依法监管。同时, 要减少救助行为, 对于商业银行出现问题时, 如果政府选择完全救助行为, 商业银行就会认定了政府为最后的买单人, 那么商业银行的违规行为就会加速增长, 商业银行的声誉加速下降。
在我国, 从1995年中银信托被接管以来, 数十家陷入困境的金融机构程度不同地得到国家财政的支持。多数金融机构都采取了关闭、重组或合并 (接管) 的市场退出模式, 而很少采用破产的形式, 国家财政总是成为最后的买单。而这些都会致使商业银行对国家财政和中央银行产生依赖, 这些也说明, 我国需要加强建立强力的监管措施。
(二) 加强商业银行内部治理, 建立完善的内部治理结构
商业银行的声誉是靠长期稳健经营才能得到的, 而我国目前银行经理人的考核是以任期内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为主的, 那么银行经理人为了表现出高的经营绩效就会选择短期收益很高的长期变现出损失特性的高风险投资, 这些行为会有所商业银行的声誉, 尤其是我国银行声誉的收益权归银行股东或国家所有, 银行经理人市场也未形成, 声誉对于经理人远不如实现短期经营目标的意义大。因此, 我国应该加强银行内部治理结构的控制, 使得银行经营者与治理者的目标一致, 构建激励相容的机制, 建立银行经理人的长期银行声誉的目标。
(三) 运用银行声誉机制自身的激励作用
良好的商业银行声誉能够使得商业银行以较低的成本获得央行资金支持和同业拆借, 减少融资费用, 同时也助于增强银行客户的信息, 于是商业银行就会努力通过广告和长期遵守承诺, 不进行违规投资等行为来构建银行声誉, 一旦银行声誉构建了, 商业银行就会努力的去维持, 因为商业银行声誉的破坏成本是巨大的, 不仅仅因为其建立商业银行声誉的巨大成本, 更因为商业银行声誉的破坏在银行集团内部具有传染性, 一旦某一商业银行中的一家支行发生声誉事件, 那么将会很快影响到这家商业银行的整个集团。因此, 我们要运用商业银行声誉自身的激励作用来约束银行自觉的构建和维护商业银行的声誉。
参考文献
[1]Enhancements to the Basel II framework, Baselmittee onBanking Su-pervision, 2009
[2]Kreps D.P., Milgrom J.Roberts, R.Wilson.Reputation andImperfect Information[J].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 1982 (27) :253-279
[3]Hellman T F, Murdock K C, Stiglitz J E.Liberalization, MoralHazard in Banking, and Prudential Regulation[J].AmericanEconomic Review, 2000 (1)
[4]郑志刚.声誉制度理论及其实践述评[J].经济学动态, 2002 (2)
[5]杨凤春.银行声誉与金融监管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 2005 (12) :114-115
声誉风险管理办法 篇5
(试行)第一章总 则
第一条
为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提高声誉风险管理能力,维 护和提升我行的声誉和形象,依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商业 银行声誉风险管理指引》和我行《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章程》、《中国工商银行并表管理办法》《中国工商银行风险报告制度》有关、规定以及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关于银行机构声誉风险管理的相关要求,结合我行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中所指声誉风险是指由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及其 他行为或外部事件导致利益相关方对商业银行负面评价的风险。声誉 事件是指引发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的相关行为或事件。
第三条 本办法中所指声誉风险管理,是指根据声誉风险管理目 标和规划,建立健全声誉风险管理体系,通过日常声誉风险管理和对 声誉事件的妥善处臵,为实现声誉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提供保证的过 程和方法。
第四条 声誉风险管理的原则:
(一)预防第一原则。声誉风险管理首先是事前管理,必须坚持 预防第一的原则,及时准确地识别、评估现有和潜在的各种声誉风险 因素,从源头上控制和缓释声誉风险。
(二)积极主动原则。应按照声誉风险管理的目标要求,积极主动地创建、维护、巩固和提升我行的良好声誉。处臵声誉事件时应当 迅速反应,果断作为,争取主动。
(三)全局利益原则。在管理声誉风险和处臵声誉事件时,要从 全局利益出发,将声誉风险和声誉事件对我行中心工作和整体发展目 标的损害程度降到最低。
(四)及时报告原则。对于各类声誉事件,各当事机构和员工应 当在规定的时限内向上级行直至总行如实报告,严禁各类拖延和瞒报 行为。
(五)全员参与原则。声誉风险管理涉及银行经营的各个层面和 环节,全行每个机构、部门和员工都负有维护我行声誉的责任,都应 该积极防范声誉风险。
第五条 本办法适用于总行、各境内外分行、各直属学院、各直 属机构、各内审分局、各控股机构等应当纳入并表范围的所有机构。
第二章 组织架构及相应职责
第六条 董事会是全行声誉风险管理的最高决策机构,承担全行 声誉风险管理的最终责任。董事会通过其下设风险管理委员会的协 助,负责制定与我行战略目标相匹配的声誉风险管理战略和政策,并 监督战略和政策的执行,确保全行声誉风险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负责 履行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或我行章程规定的应由董事会承担的其他声 誉风险管理职责。
第七条 高级管理层负责领导全行的声誉风险管理工作,执行董 事会制定的声誉风险管理战略和政策,审定声誉风险管理的有关制 度、办法、操作规程和特别重大声誉事件处臵方案,确保声誉风险管理体系正常、有效运行。
第八条 总行办公室是全行声誉风险的牵头管理部门,负责声誉 风险的日常管理工作,主要履行以下职责:
(一)根据我行声誉风险管理战略和政策,拟订声誉风险管理有 关制度、办法和操作规程。
(二)牵头协调处臵全行性的声誉风险和声誉事件。
(三)牵头组织建立声誉风险的识别、评估、控制、监测、报告 和评价机制,确保各项声誉风险管理工作机制正常运转。
(四)监测、评估和研究可能引发声誉风险的各种因素,及时向 相关部门和机构提示风险。
(五)负责全行声誉风险的统计分析工作,汇总和报告各类声誉 风险和声誉事件。
(六)负责全行声誉风险管理的考核工作,建立声誉风险管理激 励约束机制和考核体系,检查、评价全行声誉风险体系运行情况。
(七)负责新闻媒体联络,开展有效外部沟通。
第九条 总行各部门对本部门业务职责范围内的声誉风险管理 负有直接责任,主要履行以下职责:
(一)严格执行声誉风险管理的有关制度、办法,并加强教育培 训,确保本部门员工知悉声誉风险管理相关规定。
(二)持续、充分、有效地识别、评估、控制和监测与本专业相 关的声誉风险,并定期向声誉风险牵头管理部门报告。
(三)实时监测与本部门业务职责相关的声誉事件并及时向声誉 风险牵头管理部门通报,负责处臵涉及本部门业务职责的声誉事件,并积极配合声誉风险牵头管理部门处臵全行性声誉事件。
(四)在制定、实施本部门产品或业务政策时,充分考虑声誉风 险管理的要求,对产品或业务相关政策可能引发的声誉风险进行充分 评估,针对可能引发的声誉风险制定应对预案,并及时将评估结果和 相应的应对预案通报声誉风险牵头管理部门。其中总行各业务部门在 办理新产品立项申请时,将产品可能引发的声誉风险评估情况通报声 誉风险牵头管理部门;新产品投产后半年内,应对实际投产产品再进 行一次全面的声誉风险评估,并将评估结果和相应的应对预案通报声 誉风险牵头管理部门。
(五)根据识别出的声誉风险因素及时修订、调整和完善相关制 度政策,有效控制和缓释声誉风险。
(六)监督和指导本专业声誉风险管理工作。
第十条 各一级(直属)分行、各直属学院、各直属机构、各内 审分局、各境外分行、各控股机构在总行统一领导、监督和管理下,负责本辖内的声誉风险管理工作,主要履行以下职责:
(一)严格执行总行关于声誉风险管理的制度、办法,并并加强 教育培训,确保本机构员工知悉声誉风险管理相关规定。
(二)建立有效的声誉风险管理体系,明确辖内各部门和下属机 构在声誉风险管理中的职责,持续、充分、有效地组织实施声誉风险 的识别、评估、控制、监测和报告工作。
(三)定期向总行报告本机构声誉风险管理情况,提供有关声誉 风险状况的信息。
(四)实时监测声誉事件并及时向总行报告,负责协调处臵辖内 声誉事件,并积极配合总行处臵全行性声誉事件。
第十一条 总行办公室和各一级(直属)分行、各直属机构办公室或综合管理部门作为声誉风险管理的牵头部门,须设臵专门的声誉 风险管理岗位,配备具有专业素质的专职人员从事声誉风险管理工作。
第十二条 各境外分行和各控股机构应高度重视声誉风险管理 工作,综合分析各声誉风险因素对集团可能产生的影响,并采取相应 措施,避免局部、单一的风险进一步蔓延并威胁全行的声誉。凡发生 可能涉及全行的声誉风险事项的,应立即报总行。
第三章 声誉风险管理内容
第十三条要对声誉风险进行全方位和全过程管理,包括风险识 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监测、风险报告和风险评价等 6 个方 面。
第十四条 声誉风险的识别。声誉风险可能产生于银行经营管理 的任何环节,通常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 交叉存在,相互作用。各单位应定期汇总辖内面临的主要风险以及所 包含的风险因素,并将其中可能影响我行声誉的风险因素提炼出来。重点关注但不限于以下声誉风险驱动因素:
(一)业务、产品运行中可能引发声誉风险的因素。
(二)内部组织机构变化、政策制度变化、财务指标变动、系统调 整、机构裁撤变更和产品价格调整等可能引发的声誉风险因素。
(三)新闻媒体报道、网络舆情动向、客户投诉、内外部审计和 监管部门合规检查等揭示出的声誉风险因素。
(四)涉及司法性事件或群体性事件等可能引发的声誉风险因素。
第十五条 声誉风险的评估。各单位对于已经显现的声誉风险,应认真评估其危害程度和发展趋势。同时,要综合分析潜在声誉风险 因素转化为具体声誉事件的可能性,评估其对我行业务、财务状况和 声誉影响,并将潜在声誉风险因素按照影响程度和紧迫性进行排序。
第十六条 声誉风险的控制。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各单位应按照 不同的类别制定具体的应对方案,并根据风险的变化情况即时进行相 应的更新。
(一)对于已经发生的声誉风险,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和缓 释,力争将危害程度降至最低。
(二)对于评估出的可以立即化解的潜在声誉风险,应及时制定 落实工作计划,明确工作时间表和具体责任人,逐项解决。
(三)对于评估出的短期内很难完全消除影响的潜在声誉风险,应制定分步化解风险的具体方案和应急预案。
(四)对于评估出的容忍度内的潜在声誉风险,应进行定期检查 和重新评估。
第十七条 声誉风险的监测。各单位应当实时监测各类声誉风险 因素的演变和发展,在此基础上及时重新评估声誉风险管理策略和控制措施,确保声誉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第十九条 声誉风险管理的评价。总行声誉风险牵头管理部门负责 定期对全行声誉风险管理工作进行评价,根据对声誉风险的识别、评估、控制、监测、报告等相关情况,对声誉风险进行情景分析和压力测试,并将评价结果通报全行。评价内容主要包括:
(一)主要声誉风险的形成因素是否被有效识别并得到正确评 估,已被识别声誉风险的状态变化是否能够被有效跟踪和重新评估。-6-
(二)控制和缓释已被识别声誉风险的应对措施是否适当并得到 有效执行。
(三)声誉风险监测系统是否运行良好,对可能发生的声誉风险 是否能够及时有效预警。
(四)声誉事件的处臵是否及时,措施是否妥当,应急预案是否 有效。
第四章 声誉事件管理流程
第二十条 声誉事件作为对我行声誉的直接威胁,需要引起特别 的关注。声誉事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公众可能知悉并引发负面 评价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战略风险、法 律风险等事件,客户的集中投诉,针对我行的谣言,网络负面舆情,新闻媒体的错误、失实和批评性报道,我行员工以及行业或交易伙伴 广为公众知晓的不当言论和行为等。
第二十一条 声誉事件的分级。按照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影响范围和紧急程度等因素,声誉事件分为三级。
(一)I 级(特别重大声誉事件),指给我行声誉带来重大损害的 事件。包括但不限于造成国际影响或全国性影响,危及国家金融安全 或我行正常经营秩序,造成股价大幅异常波动及投资者不满,对我行 某项业务的正常开展造成全局影响以及引发全国性主要新闻媒体和 新闻网站批评性报道的声誉事件。
(二)II 级(重大声誉事件),指在一级(直属)分行、直属机 构、境外分行、控股机构等范围内给我行声誉带来损害的事件。包括 但不限于造成区域性影响,危及我行在该地区的正常经营秩序,影响我行在该地区内某项业务开展以及引发区域性新闻媒体和新闻网站 批评性报道的声誉事件。
(三)III 级(一般声誉事件),指在各一级(直属)分行各辖属 机构范围内给我行声誉带来损害的事件。包括但不限于危及我行在该 地区的正常经营秩序,影响我行在该地区内某项业务开展以及引发当 地新闻媒体和新闻网站批评性报道的声誉事件。
第二十二条 声誉事件的报告
(一)总行各部门、各一级(直属)分行、各直属机构、各境外 分行、各控股机构等发生、知悉发生或接报特别重大声誉事件后,应 迅速采取相应措施,并立即向总行声誉风险牵头管理部门报告,报告 时间不得晚于事件发生、知悉事件发生或接报后 1 小时。对于情况较为复杂的事件,应在报告基本情况后,继续深入调查,密切关注事态 发展,续报有关情况。对于涉及信息系统的特别重大声誉事件,统一由总行信息科技部负责整理报送。
(二)各一级(直属)分行所辖属各级机构发生或接报特别重大 声誉事件后,原则上逐级报告,但对于特别紧急的重大情况,有关分支机构在向上级行报告的同时,可以直接向总行声誉风险牵头管理部门报告。
第二十三条 声誉事件的处臵
(一)声誉事件处臵坚持分级属地管理原则。特别重大声誉事件 由总行负责牵头处臵,重大声誉事件由各一级(直属)分行、各直属 机构、各境外分行、各控股机构负责处臵,一般声誉事件由各一级(直 属)分行辖属各级机构负责处臵。
(二)各单位应及时成立由相关部门组成的声誉事件处臵小组开展工作,根据事件发展态势适时启动声誉事件应急预案。
(三)在制定和实施声誉事件处臵方案时,不仅要注重切断声誉 事件引发声誉风险的传播路径,更要准确掌握和考虑具体声誉事件的 直接利益相关方的诉求和期望,开展有效沟通。
声誉风险论文 篇6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商业银行;声誉风险;风险管理
声誉效应(Effect of Reputation)是指声誉的拥有者将会获得长期的超额收益。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商业银行的声誉风险会被无限放大,本文就互联网时代如何进行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进行了研究,希望以此为商业银行的声誉风险管理起到一定借鉴作用。
一、互联网时代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的主要特征
1.风险突发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公众的法制意识进一步加强,对商业银行提供的服务、收费收取以及投诉的处理也有了更多的关注。我过商业银行网点分布广泛,各地区网点在日常工作中难免会出现失误,从而发生对客户服务或投诉处理不当的行为,再加上不可预测的某些突发事件,通过媒体报道以及网上评论转载等渠道,信息会得到广泛且快速的传播,从而引发银行的声誉风险。
2.来源广泛性
商业银行的声誉风险来源十分广泛。一方面,银行的客户、投资人、合作人、社会组织以及监管部门等都是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的来源;另一方面,声誉风险还与商业银行面临的其它风险具有共生性,如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的发生都会引发银行声誉风险。
3.扩散快速性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每一个网络用户都可能是新闻的传播者,几乎所有的新闻都可以实时进行网络传播。如果有关报道涉及商业银行的负面信息,一旦事件的负面话题形成并引起大众关注,那么商业银行的声誉风险会在短时间内迅速蔓延,再加上有关媒体的炒作和干预,其影响范围会进一步扩大。且网民对信息进行转载时容易发生信息的扭曲,影响大众对事件的客观判断,以此增加了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的难度。
二、互联网时代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的管理问题
1.声誉风险防范难度大
目前,各种第三方网络声誉风险监测工具一般集中在监测网站的数据采集,全网搜索和其他网络信息进行补充。然而网络新媒体的出现如BBS、微博群、微信群、QQ群等,其数据的不开放性使得普通的监控系统无法收集这些信息。并且,数据和信息的碎片性会形成成千上万分散和无效的信息,使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的网络监测难度增加,风险防范的难度也随之进一步加大。
2.声誉风险应对时间短
传统媒体的声誉一般风险应对只要能够控制媒体在信息发出前24小时内,然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商业银行风险反应时间显著缩短。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提出了新媒体事件中的“黄金4小时媒体”的概念,即当商业银行声誉风险发生后,商业银行应在四小时内做出反应,如何快速正确应对,已成为有效化解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的主要问题。
3.声誉风险管理复杂
在互联网时代想要同时满足不同阶层,对不同位置的不同需求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同时,由于新闻把关人作用弱化,也暴露了网络信息的碎片化的特点,网络的真相和谣言在互联网上迅速蔓延。即使虚假信息中惊险和刺激的成分居多,但是谣言的传播往往比真相更广泛,且会持续更长的时间。传统媒体的控制方法失败后,对于媒体声誉风险管理的要求也会更加精细。
三、互联网时代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
1.提高思想认识防范声誉风险
银行业的业务开展对良好的行业声誉具有高度依赖性,商业银行经营的是信用业务。公众对商业银行的信心来自于商业银行长期合法经营形成的良好口碑。因此,我们必须从高层的管理人员开始,自上而下将声誉风险管理加强到战略的高度,把声誉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统一整合到商业银行的全面风险管理框架中。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合理制定各类应急预案,及时采取措施消除各种内部和外部的风险。
2.及时做好声誉风险应急处理
良好的风险(危机)应急处理是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的关键。从媒体事件“黄金四小时”特点,商业银行的声誉风险管理需要预先设定信用事件风险管理预案,在最短的时间内建立有序的风险处理程序,加强对重要风险点的监测。风险事件或危机发生时,媒体的公共关系工作应立即开始,消除不良影响。利用各种渠道积极主动发声,向公众提供准确的信息,及时消除公众的怀疑和不满,并避免负面报道或传闻对商业银行自身和整个行业造成不利影响。
3.加强培训员工的保密意识
激励员工规范网络媒体平台的使用,是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应对互联网时代冲击的重要一步。目前,商业银行的改革发展的任务很重,各种利益交织,各种矛盾凸显,内部和外部的压力下,员工很容易滋生不满,并通过网络媒体平台传播这种不满。对此,应本着宜疏不宜堵的原则进行处理。一方面,员工情绪应进行适当的宣泄,正确对待合理引导,不能强压;另一方面,需要化解员工矛盾,消除风险突破口,避免刺激和不满情绪的继续扩大。同时,我们必须加强对员工的保密意识和声誉风险意识的培训,防止员工滥用媒体损害银行声誉。应在禁止工作人员在媒体泄露商业机密及客户信息,或发表不恰当的言论。对商业银行员工带有商业银行标签、微博认证、博客等新媒体的使用应采用逐步登记管理。
此外,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做好内部接访下访、积案化解等工作,促进内部和谐稳定。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13.1
[2]孙明.我国上市银行声誉风险管理问题解析[J].现代金融,2010.11:37-38.
风险投资企业的声誉机制分析 篇7
风险投资 (venture capital) 系指向具有高增长潜力、未上市的风险企业进行股权投资, 并通过提供风险管理服务参与所投资企业的创业过程, 以期在所投资企业发育成熟后即通过股权转让实现高资本增值收益的资本运营方式。在风险投资 (风险投资) 运作体系中, 涉及投资者、风险投资家、风险企业这三方面的相对独立的利益主体, 然而在三者主体之间, 高素质的风险投资家则是整个风险投资的灵魂。由于信息并不是均匀分布在交易者之间, 而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偏向某一方, 这种偏向会给风险投资市场行为和结果带来重大影响, 拥有较多信息的那一方可以“剥削”另一方。
2 风险投资激励机制的缺陷分析
2.1 基本假设
在风险资本循环中, 假定风险投资企业向投资者进行若干次风险投资基金的募集, 第t期基金的投资收益为πt, 并假定其为线性函数, 即πt是风险投资企业的努力水平et、业务水平θ和市场随机误差项εt的函数。 其中εt服从 (0, σε2) 的正态分布, 假定θ与时间无关且服从 (θ0, σ02) 的正态分布, 则πt可表示为:πt=et+θ+εt , 其中t=1, 2, …
在风险投资的实际操作中, 很多采取的是一种折中的激励机制——分成制, 这是借鉴保险市场解决道德风险的一个次优解决方案。风险投资企业的收入由两部分组成, 一是基于净资产额或风险企业净资产值一定比例给予的固定收入 (ft) ;二是与业绩相联系的, 基于投资所获当期利润的一定比例给予的可变收入 , 其中可变部分所占风险投资收益πt的比例为λ。假定投资者是风险中性 (或爱好) , 风险投资企业是风险规避型, 则风险投资企业的报酬模式为:S=ft+λπt (et, θ, εt) , 其中 (t=1, 2, …, 0<λ<1) 。风险投资企业因努力水平et下带来的效用损失为C (et) , C' (et) >0且C' ' (et) >0, 则风险投资企业的效用为:UVC=ft+λπt-C (et) , 其中t=1, 2, …
2.2 缺陷分析
从理性的风险投资企业看, 希望自己的效用最大化, 即: MaxUVC=Max[ft+λπt (et) -C (et) ], 由于ft是固定的, 则可简化为:Max[λπt (et) -C (et) ]。对作为委托人的投资者来说, 也有效用最大化动机:Max[πt (et) -S]。一般而言, 代理人的期望效用不能小于他不接受这个机制下的最大期望效用, 假定为G0, 则风险投资企业的参与约束条件为:S-C (et) ≥G0 , 当满足参与约束后, 投资者效用函数最大化。则可得:Max[πt (et) -S]=Max[πt (et) -C (et) -G0], 由于G0是一固定的常数, 上式可简化为:Max[πt (et) -C (et) ] 。
由上面风险投资企业最大化效用的简化式和投资者效用函数最大化的简化式可以看出, 由于λ不等于1, 投资者与风险投资企业的目标效用函数不相容。根据收益与成本函数的性质, 当投资者效用最大化时, 我们可求投资者最希望风险投资企业需要付出的努力水平的解, 即当πt (et) 与C (et) 曲线之间垂直距离最大时, 投资者效用极大化, 此时两条曲线斜率相同。图中et'就是投资者利润最大化时希望代理人付出的努力水平, 此时风险投资企业努力的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效益, Mπt (et') =MC (et') 。按照参与人约束可知, 风险投资企业报酬上限为:S=C (et') +G0。
虽然et'这一努力水平可以使投资者效用极大化, 却不能使风险投资企业的效用最大化, 因为代理人多付出一份努力带来的边际效用Mπt (et) 中, 他只能得到其中一部分λMπt (et) 。所以风险投资企业达到效用最大化的条件是:λMπt (eta) =MC (eta) 。显然, et'不等于eta, 当λ<1时, eta
上面的分析说明这种报酬“分成”机制并不是一种有效的激励机制, 要解决此问题, 使风险投资企业和投资者收益都达到最大化, 即风险投资企业的努力水平eta达到投资者所期望的水平et', 我们可以增加λ值, 曲线λMπt (et) 有可能向Mπt (et) 移动, 随着λ值的增加, 风险投资企业从投资者中获得的收益就越多, 但λ不可能无限制增大;况且货币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物质报酬激励的效果是逐渐下降的。另外就是通过某种非物质激励, 风险投资企业自觉地增加努力水平eta至投资者所希望的et', 使双方效用最大化, 比如学术界讨论的“声誉”机制。
3 风险投资声誉机制的激励作用分析
根据前面的推导, 对于一个理性的风险投资企业他会选择适当的努力水平eta, 使得其努力的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效益, 即λMπt (eta) =MC (eta) , 此时其效用达到最大化:MaxUVC=ft+λπt-C (eta) 。由于风险投资企业的努力和能力水平并不能被投资者所区别, 当投资者只能观测到πt时, 相信风险投资企业在第t期基金中投入的总努力水平为 (eta+θ) 时, 由正态分布的函数性质, 投资者对风险投资企业的能力水平会形成一个后验估计的均值为: E (θ|πt) ={σε2 ×θ0+σ02[πt-C (eta) ]}/ (σε2+σ02) 。
结论:若t足够大, 当πt越大时, 对风险投资企业的能力修正就越大。即投资者与风险投资企业之间的代理关系维持在二次以上, 前一期基金的投资收益会对后期的预期投资收益产生影响, 这是因为前一期基金的努力水平是通过业绩来影响这种预期的。显然这就是声誉机制的隐性激励作用,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弥补报酬等显性激励合同不完备的优势, 正好解决了上面办法中提到的非物质激励问题。下面简单证明风险投资企业基于良好声誉的考虑, 总是倾向于选择最大化投资者效用的行为, 使其努力水平提高到投资者所希望的水平, 以期获得市场对他的信任和更多的风险资本机会。
特别是当t=1, 2时, 风险投资企业的效用:MaxUVC=MaxE{[f1+λπ1-C (e1) ]+[f2+λπ2-C (e2) ]}。最优激励安排是从第二期基金开始, 并依赖于第一期基金的投资收益π1, 则第二期基金风险投资企业的最大化效用为:MaxUvc=MaxE{[f2+λ (e2+θ+ε2) -C (e2) ]/π1}。
此时效用最大化时, 最优一阶条件为:C' (e2) =λ。在风险资本市场完全竞争的情况下, 由于θ服从 (θ0, σ02) 的正态分布, 所以有: f1=θ0+e1a、 f2=λ+E (θ/π1) 。当投资者观察到π1时相信风险投资企业在第一期基金投入的努力水平为e1a时, 那么投资者对他的能力的后验估计的均值为:E (θ/π1) ={σε2×θ0+σ02[π1-C (e1a) ]}/ (σε2+σ02) 。
将上面几个式子代入UVC中, 有: UVC=[θ0+e1a+
λ (e1+θ+ε1) -C (e1) ]+[ (λ+E (θ/π1) +λ (e2+θ+ε2) -C (e2) ], 式中第一期基金对e1的最优一阶条件为: C' (e1) =[λ+σ02 ( e1+θ+ε1-e1a) ]/[σε2+σ02]=λ+σ02/ (σε2+σ02) >λ, 所以:e1>λ。
从e1>λ可以看出, 风险投资企业在基金初期, 往往基于建立声誉目的, 愿意忍受较低的报酬, 尤其对于市场上的年轻的风险投资企业更是如此, 为未来报酬最大化牺牲起初的一些报酬。
4 结论
声誉的作用在于为关心长期利益的参与人提供一种隐性激励以保证其短期承诺行动, 声誉可以成为显性合约的替代品。声誉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 而是长期的不断努力才造就了在人们心目中值得信任的良好形象。在风险投资家代理人市场, 其声誉既是他们长期经营企业的结果, 又是拥有创新、开拓、资本运作能力的一种重要证明。风险投资公司的成功案例和为投资者实现的投资者资金数倍增值是风险投资家品牌的重要指标, 也是实现个人价值的重要目标函数。所以正确认识风险投资家声誉在风险投资运作中的重要性, 将有利于推动我国的风险投资事业的发展。
摘要:风险投资家在整个风险投资运作体系中起着核心作用, 投资者通过显性契约来激励约束风险投资家, 然而创业投资的报酬分配机制并不是一种有效的激励机制, 因为它未能使投资者的效用达到最大化, 为了弥补报酬激励合同的不完备性, 有必要通过起着隐性激励作用的声誉机制来发挥作用。
关键词:报酬机制,风险投资企业,声誉,激励
参考文献
[1]刘健均.创业投资原理与方略———对“创业投资”范式的反思与超越[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3:30-35.
[2]胡石明, 黄利红.投资者与风险投资家的契约关系[J].中南大学学报 (社科版) , 2003 (4) :219-222.
商业银行领域的声誉风险研究综述 篇8
一、国外从社会学的角度对声誉的研究
Max Weber (马克思·韦伯, 德国政治学家、社会学家, 1904) 的研究认为:道德准则的缺少正是国家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障碍, 社会经济生活由于缺少了这种准则而变得混乱;而新教伦理对近代西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 只有遵循一定的道德准则, 资本主义经济才能够健康的发展。Francis Fukuyama (弗朗西斯·福山, 日裔美籍学者, 2001) 的研究认为:社会信任度与西方各国的工业结构规模有着直接的关系, 即在一个社会信任度高的国家里, 经济活动发展所需要的成本就少, 反之就多;他的研究中关注了信任因素对不同经济体的经济发展的具体影响。还有一些学者如Karl Polanyi (卡尔·波兰尼, 匈牙利政治经济学家, 1944) 、Mark Granovetter (马克·格兰诺维特, 美国社会学家, 1974) 等也有对信任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的研究, 其中包括对社会制度、社会结构、社会环境以及经济活动的影响, 也就是声誉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但是上述的研究中信任以及声誉只是作为一种外生的因素而存在的, 因此也就限制了对经济生活中具体活动的解释和说明。
二、国外从经济学角度对声誉的研究
纯粹经济学理论对声誉的研究起步较晚, 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交易费用理论、信息不对称等分析模式以及博弈论等成果被应用到经济学研究中, 经济学界对声誉的研究才多了起来。管理经济学之父——Edward P.Lazear (爱德华·拉泽尔) 一般被认为是较早对声誉问题进行研究的经济学家, 他运用博弈论进行实验, 得出了“声誉只不过是模糊的作为一种惩罚和激励机制而有效”的结论。随着西方的经济学家们对声誉的研究逐渐的深入, 声誉的经济学定义逐渐的形成, 即认为声誉是一种无形的资本, 是一种关于交易主体的认知、信息的显示机制和隐形激励机制。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William Pyle (威廉·皮尔, 美国经济学家, 2002) 研究认为声誉可以通过企业间的非正式渠道甚至是第三方组织传播, 而影响企业的社会环境和企业间关系。F.R.Macaulay (弗里德里克·麦考利, 美国经济学家, 1963) 研究得出声誉信息的流动可以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市场范围。Lawrence R.Klein (劳伦斯.R.克莱因, 美国经济学家, 1992) 研究了声誉信息流动与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关系, 并得出了声誉流动可以有效降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消极影响, 提高市场的效率。从这些经济学对声誉的研究中可以分析出声誉的内涵和作用, 声誉的价值被经济学界开始认识到, 并逐渐地丰富其理论内容。
三、国外对金融业声誉乃至银行声誉的研究
随着经济学对声誉研究的深入, 对具体经济产业方面和具体的经济活动中的声誉研究越来越多。声誉的隐性激励、信号显示等功能开始被应用与对金融业相关活动如融资、货币政策、银行管理、金融中介等各个方面, 研究成果日渐丰富。著名的Barro和Vickers模型 (美国经济学家巴罗和英国经济学家威克斯共同阐释有关声誉影响货币政策的模型, 1986) 就是对政府货币政策受声誉影响而产生变动。Puri (普瑞, 美国经济学者, 1999) 对金融中介的研究表明声誉越高则获得的信任度越高, 说明该中介所提供的金融信息质量越高。
直接关于商业银行声誉的研究也随着金融与声誉的研究深入而开始结出硕果:Peter Diamond (彼得·戴尔蒙德, 美国经济学家, 1989) 研究了债券市场的银行声誉形成过程, 证明了声誉对债券利率和股价的直接影响。Serdar Dinc (舍尔德·丁克, 美国经济学家, 2000) 的研究成果说明了银行在面临资本竞争、信贷竞争时的声誉选择行为。Michael Corbett (迈克尔·科比特, 美国经济学家, 2000) 认为对私人银行的声誉效应直接影响到政府救助的效率。这些研究中的很多研究开始涉及到银行的声誉风险, 但还不够具体和有针对性, 实证研究更是没有。
四、我国对于声誉问题的研究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是个重视名声 (也就是声誉) 的国家, 道德因素对社会活动具有很强的约束力。自2000年以后, 开始有学者涉及到关于声誉理论、声誉制度等问题的研究, 比如郑志刚 (2002) 、张维迎 (2002、2003) 、李军林 (2004) 等都有相关的著作和论文发表。具体到关注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研究的, 有:周好文、陈璐 (2004) 的研究认为声誉的建立可以减少银行与客户之间因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风险;陈璐 (2004) 认为有效的银行风险评级是一种成功的银行声誉机制等等。但是上述的研究成果主要还是局限于理论的研究, 实证研究几乎没有。为此, 南京财经大学陆珉锋教授提出了解决声誉风险的几点措施很有价值:切实将声誉风险管理纳入到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建立和完善声誉风险预防、预警机制;建立声誉风险应急方案和化解机制等。山东经济学院陈华教授也对商业银行的实际操作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措施:形成并强化声誉风险的意识以加强管理;建立科学的声誉风险预警机制以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完善声誉风险控制和处理机制等等。
五、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首先是目前对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的研究还局限在理论上, 要努力落实到实证研究上, 以便找出影响声誉的因素和解决对策;其次是要重点研究金融环境等外部因素对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的影响;最后还是提醒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的意识要提高, 只有重视度提高了, 才能在具体实践中及早发现并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张勇.商业银行声誉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 2006.
[2]陈华.金融危机视角下商业银行声誉风险问题研究[J].理论研究, 2010 (2) .
声誉风险论文 篇9
2014 年我国宏观税负高达37%,高于全球大多数国家。尽管我国正在积极寻求不同程度的税制改革,多数企业仍认为当前税负偏重,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存在着很强的合理避税动机,试图寻求降低实际税负的方法。在新的企业所得税法下,虽然企业表面上实行同一税制,但是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实际税负存在较大差异,国有企业往往享受更多的税收优惠和照顾,而民营企业则面临税收征管、纳税成本、激烈的竞争和巨大的经营压力(罗党论,2012)。因此,本文主要对民营企业的避税行为进行研究。
尽管民营企业避税问题一直都受到学术界的关注,但鲜有文献探讨避税对企业融资能力的影响。当前有关企业避税的文献大多从宏观和微观角度研究企业避税行为。从宏观视角讨论企业避税的文献,主要研究企业避税活动对国家财政、社会福利和公共资源配置的影响,以及政府如何通过了解企业避税行为来完善税制,进一步研究政府如何通过完善税制来抑制企业避税行为。从微观视角研究企业避税又分为影响因素研究和经济后果研究两类。影响因素研究主要考察企业内部特征和外部环境如何影响企业的避税决策,经济后果研究则集中在对企业价值和股价的影响上。Lee等(2009)研究了避税对现金持有量以及投资者对企业现金持有量的评价的影响,刘行(2013)发现企业避税影响投资效率,并研究了避税对企业价值影响的具体路径。近年来,对企业避税经济后果的研究成果较为突出,但对企业避税活动影响企业价值具体路径的探讨甚少。
融资作为企业资金运作的起点,是资金管理的重要部分,通过影响资金的配置进而影响企业价值。企业融资结果取决于投资人或者债权人,他们通过获取企业信息来进行分析并做出判断。企业融资能力取决于企业与资金供给者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及其代理成本(吕伟,2008)。Desai和Dharmapala(2009)认为,委托代理关系下避税行为的隐蔽性会使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非税成本增加。避税行为导致信息不对称及代理成本增加,避税所隐藏的信息是否会纳入融资决策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Roger C. Vergin等(1998)研究发现,良好的企业声誉有助于企业融资,声誉较差的企业因其市场风险高所以较难获得融资。吕伟(2011)指出避税活动会为企业带来潜在的声誉损失,不利于采取探索型战略的企业的发展。
因此,本文将从避税代理观的角度,以企业融资能力为切入点,研究民营企业避税行为的经济后果,侧重考察企业避税、声誉风险与融资能力的交互影响,以拓展避税活动影响企业价值具体路径的研究。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企业避税活动与融资能力
Lee等(2009)研究指出,避税活动增加现金流入,提供对企业有利的财务数据,在公司治理环境较好的企业避税活动能提升投资者对其财务报表的评价,有助于企业融资。Graham等(2006)的研究也得出类似的结论。而避税代理观则认为,企业避税活动交易复杂、不透明,为管理层的机会主义行为提供了条件,如进行内幕交易、利益侵占等,增加了代理成本,是蕴含在报表下的隐性风险,会降低企业的融资能力。吕伟(2008)认为,企业的融资能力取决于企业与资金提供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及其代理成本,企业的避税活动加重信息不对称程度,使得管理层寻租行为引起的代理成本增加,进而使得债务融资成本提高。另外,Deangelo和Masulis(1980)研究发现,企业非债务避税对债务避税有挤出效应,避税程度越高,企业对债务避税需求越低。孙刚(2013)认为,企业为了避免债务避税带来的股东—债权人代理成本,避税程度越高,越倾向于采用非债务避税的方式进行税收筹划,导致债务融资规模下降。
虽然学术界很少直接对避税活动和融资能力两者的关系进行研究,但是很多研究中都有间接提到,不过这些研究对两者之间的关系也没有统一的定论。本文则更倾向于避税代理观。避税行为降低信息透明度,进而引发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1逆向选择。避税活动引起的信息不对称加剧,可能使资质较好的企业错失融资机会,资质欠佳的企业因“良好”的财务报表表现获得融资。2道德风险。避税策略的隐蔽性和复杂性为经理人提供寻租的机会,经理人的机会主义行为降低企业偿债能力,使企业陷入融资困境(叶康涛,2010)。此外,避税行为会加剧实际控制人与外部资金提供者之间的代理问题,资金提供者对企业的财务评价降低,企业面临更大的融资约束,融资规模也随之降低。根据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1:在民营企业中,避税程度越高,企业融资能力越差,即企业避税程度与融资能力显著负相关。
(二)声誉风险与融资能力
声誉风险制度多在对商业银行的研究中使用,衡量其对银行的竞争效应、行业效应以及自身存款率的影响。Greif(1989)和Gomes(2000)等研究发现,具有良好声誉的企业可以获得较高的声誉收益,企业声誉的丧失则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损失。Orlitky等(2001)指出,声誉与经营风险显著负相关,声誉下降的同时经营风险会增加,使企业难以获得外部融资。Gopalan等(2005)认为,声誉的丧失会令企业投资和利润下降,带来破产率的上升和融资困难。吕伟等(2011)考察了不同声誉风险下企业战略对避税行为的影响,其中声誉风险指的是企业声誉受损的风险。潘藩(2009)通过分析不同阶段的声誉博弈,发现声誉的丧失会影响企业的承诺力度,对企业融资造成影响。综上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2:在民营企业中,声誉风险越大,企业融资能力越差,即企业声誉风险与融资能力显著负相关。
(三)企业避税活动、声誉风险与融资能力
叶康涛(2010)运用声誉机制检验声誉对债务融资决策的影响,发现我国投资者法律保护程度不足,声誉机制能够缓解避税行为引起的信息不对称和代理冲突,解决外部融资问题。从委托代理关系角度看,因企业避税行为而产生的信息不对称和代理问题,会影响企业的融资能力。企业声誉丧失的风险越低,企业声誉越好,资金提供者对企业提供的信息越信任,而避税活动对融资决策的影响越小。相反,企业声誉丧失风险越高,在资金投入过程中,会对企业偿债能力的各方面产生影响,资金提供者会将避税行为纳入到融资决策的考虑中。由此提出以下假设:
H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声誉风险越大,避税活动对融资能力的影响越显著。
(四)市场化水平、避税活动、声誉风险与融资能力
Allen(2005)指出,市场机制与声誉机制是相互替代的关系,随着地区市场化水平的提升,资金提供者(如银行)会减少对声誉这类非正式契约的依赖,叶康涛(2010)也得出类似的结论。方军维(2006)和陈信元(2009)提出,市场化程度越高,企业会计信息和项目投资的信息质量越高,资金提供者对声誉的依赖程度越低。因此,本文认为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会降低声誉风险对避税活动和融资能力两者关系的影响,并作出以下假设:
H4: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声誉风险对于避税活动对融资能力影响的调节作用减弱。
三、研究设计
(一)模型设计
为了检验H1,参照叶康涛(2010)的回归模型,建立如下模型:
为了检验H2,建立如下回归模型:
为了检验H3、H4,建立如下回归模型:
(二)研究变量的选择与定义
1.被解释变量——DFIN(债务融资规模)。
在我国,债务融资是绝大多数企业最重要的融资方式,因此,借鉴吕伟(2008)用债务融资规模衡量融资能力,采用现金流量表中“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除以总资产反映。融资能力通常是基于上一年的财务报表数据进行审核评价的,因此,被解释变量将会滞后一期。
2.解释变量——ETR(避税程度)。
国内外文献对企业避税程度的衡量没有统一的标准,一般情况下分为两类,名义—实际税率差和会计—税收差异。因此,本文参照刘行(2013)和陈冬(2012)的做法,用三个指标从不同角度衡量企业避税程度:①ETR_D(用名义税率与实际税率的差表示);②BTD(会计—税收差异,公式见表1);③TS。该指标作为避税行为的代理变量,表示不能被应计利润反映的那部分会计税收差异,通过模型求得。其中:TACC为总应计利润,等于净利润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之差除以总资产;是模型回归后得到的残差。
3.调节变量——FRI(声誉风险)。
声誉风险多在有关商业银行的研究中使用,衡量其对银行的竞争效应、行业效应以及自身存款率的影响等,但在商业银行体系外的定义,目前文献中没有统一的标准。本文借鉴吕伟等(2011)的做法,用网络负面报道的对数衡量企业声誉丧失的风险。本文将数据库中涉及相关企业的有丑闻、黑幕、内幕、关联交易和违规等具有明显贬义的词汇及其同义词的报道看作负面报道,剔除对同一事件的重复报道,用各样本当年的负面报道数的对数衡量声誉风险。
4.控制变量。
为了控制其他变量对融资能力的影响,保证模型合理性,本文选取了资产负债率、企业规模、成长性、资产结构和盈利能力作为控制变量,加入年度和行业虚拟变量。各变量的具体定义如表1所示:
(三)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本文以2009 ~ 2013 年我国沪深两市民营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之所以选择民营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是因为:首先,国有企业享受国家各方面税收政策优惠,避税动机较弱;其次,国有企业有政府作为后盾,声誉机制对其不适用,融资能力与民营企业有所差别。为保证结果的有效性,本文对样本进行如下筛选:①剔除金融行业上市公司;②剔除数据缺失的样本;③剔除亏损和净资产为负的样本。最后得到1240个观测值。本文基础数据源自CMSAR数据库,声誉风险的数据来自China Infobank的《中国经济新闻库》,经手工搜寻处理获得,衡量市场化水平的数据来自樊纲的《中国市场化指数——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2011报告》,数据统计分析采用EXCEL和SPSS19.0完成。
四、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为了避免极端值对回归结果的影响,本文对相关变量进行了Winsorize(5%)缩尾处理。表2列示了各变量描述性统计的结果。DFIN的平均值为0.358,在样本公司中债务融资规模占总资产的35.8%,说明债务融资在民营企业的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避税程度的指标中,ETR_D的均值为正数,说明大部分样本公司的实际税率大于名义税率,证明我国大部分民营企业都有避税行为,这是一种普遍的现象。而BTD平均值为负,与刘行(2013)的研究结果一致,主要是因为我国税法对应纳税所得额认定的规定比较严格,会计利润一般小于应纳税所得额。在扣除总应计利润影响后,TS的平均值为正。声誉风险FRI的平均值为0.094,说明民营企业平均有9.4%的可能面临声誉丧失。此外,其他变量描述性统计的结果与前人研究一致,在此不再赘述。
(二)相关性分析
为了保证变量的合理性,对各变量做了相关系数分析(见下页表3)。衡量避税程度的三个指标两两间的相关系数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并且接近1,表明三个指标对避税程度刻画的方向是一致的,因此在回归分析中,只选取避税程度的代理变量ETR_D表示企业避税程度。其余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均在0.32以下,据此判定回归方程不存在多重共线性的问题。
注:***、**、*分别表示在1%、5%、10%的水平上显著。
注:***、**、*分别表示在1%、5%、10%的水平上显著;括号内为T值;因篇幅所限,未报告年度和行业虚拟变量的回归结果。
(三)回归分析
根据模型设计,本文对提出的假设进行回归检验,回归结果见表4。各模型回归结果中,企业规模(SIZE)的系数与债务融资规模显著正相关,说明企业规模越大,越容易获得规模效应的收益,企业融资能力越强;资产结构(PPE)的系数显著为正,说明资产结构中固定资产占比越大,企业越容易获得贷款,其融资能力越强,与前人的研究一致。表4中,相关控制变量的回归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本文数据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由于在相关系数分析中三个避税指标显示出一致性,在模型(1)的表现相当接近,为方便进行分析,下面的回归分析中,只取ETR_D的回归数据进行讨论。
模型(1)的回归结果按衡量避税指标的不同分成三部分,结果显示三个避税指标的回归系数均在1%的置信水平上显著为负,以ETR_D为例分析,ETR_D的回归系数为-0.106,说明ETR_D每增加一个单位(即名义税率和实际税率的差每增加1%),企业融资能力就会下降0.106个单位,相当于样本平均融资的29%(0.106/0.358)。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避税对企业融资的影响不仅在统计意义上显著,在经济意义上同样显著。其他两个避税指标的回归结果也同样说明企业避税程度与其融资能力显著负相关,H1成立。
模型(2)中声誉风险的回归系数为-0.306,在5%的置信水平上显著为负,说明声誉风险与企业融资能力负相关,声誉风险越小,企业越容易获得外部融资,H2成立。
模型(3)将交叉项ETR×FRI加入模型中,考察声誉风险对避税行为和融资能力两者关系的影响,回归结果显示交叉项ETR×FRI的系数为-0.221(p<0.01),与H3 一致,这说明声誉风险越低,企业避税活动对其融资能力的负面影响越小,反之,声誉风险越高,企业避税活动对其融资能力的负面影响越大,所以H3成立。
为了验证H4,本文将样本数据按所在地区市场化水平高低分成两组,样本所在地区的市场化水平高于样本平均值,则属于市场化程度高组,反之则属于市场化程度低组。分组回归结果显示所在地区市场化水平高的样本,交叉项系数显著为负(p<0.05),所在地区市场化水平低的样本,交叉项系数也显著为负(p<0.01),这意味着无论所处地区市场化水平高或低,声誉风险都显著影响避税活动与融资能力之间的关系。市场化程度低组的交互项的回归系数较大,两者的差异通过F检验在6%的水平上显著(F=3.105),H4 成立。这说明市场化水平低的地区的企业应更多地考虑声誉风险对避税活动与融资能力之间关系的影响。这主要是因为市场机制与声誉机制之间是相互替代的关系(叶康涛,2011),在市场化程度低时,资金提供者更多地依赖声誉机制进行决策。
五、结论与不足
本文采用我国民营上市公司2009 ~ 2013年的数据,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企业避税活动会影响企业融资能力,避税程度与融资能力显著负相关。声誉风险的提高会加剧这种负向影响,相反,声誉风险的降低会削弱这种负相关关系。这说明资金提供者将避税活动所造成的信息不对称和代理成本问题纳入到融资决策中,所以企业应更多地考虑声誉风险对避税行为与融资能力之间关系的影响,维持良好的企业声誉,减少避税活动对企业融资能力的负面影响,降低避税活动带来的代理成本,实现避税、融资双赢。
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市场机制与声誉机制之间是相互替代关系。当市场化水平较高时,声誉风险对避税活动与融资能力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会减弱;当市场化水平较低时,声誉风险对于避税程度和融资能力关系的调节作用更为明显。说明企业在市场化程度较低时,更应注意维持企业声誉,降低声誉风险。本文的结论丰富了避税代理观的研究,也有助于进一步理解企业避税活动的经济后果和避税活动影响企业价值的具体路径,为企业融资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提供了经验证据。
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只研究了企业所得税的避税活动与声誉风险、融资能力的关系,并没有涉及流转税避税的研究。因为流转税避税空间较小、难度较大以及流转税税负数据难以获得,所以没有把流转税的避税活动纳入研究中,研究结论存在一定局限性。
参考文献
吕伟,陈丽花,佘名元.商业战略、声誉风险与企业避税行为[J].经济管理,2011(11).
叶康涛.声誉、制度环境与债务融资——基于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证据[J].金融研究,2010(8).
孙刚.税务稽查、公司避税与债务融资成本[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3(3).
叶蓓,祝建军.经理人声誉顾虑与企业投资羊群效应实证检验[J].财会月刊,2008(8).
刘行,叶康涛.企业的避税活动会影响投资效率吗[J].会计研究,2013(6).
樊纲,王小鲁,朱恒鹏.中国市场化指数——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2011报告[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Desai M.,Dharmapala D..Corporate tax avoidance and firm value[J].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2009(3).
Michelle Hanlon,Shane Heitzman.A review of tax research[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10(2).
Hasan,Iftekhar.Beauty is in the eye of the beholder:The effect of corporate tax avoidance on the cost of bank loans[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14(1).
罗党论,魏翥.政治关联与民营企业避税行为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南方经济,2012(11).
吕伟.审计师声誉、融资约束与融资能力[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11).
声誉风险论文 篇10
工程招投标已成为工程建设管理的重要方式,运用博弈论分析招投标策略已经非常普遍。博弈论的精髓在于博弈中的一个理性决策者必须考虑在其他局中人反应的基础之上来选择自己最理想的行动方案。因此,博弈论很适合用来研究投标的报价决策问题。将博弈论应用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来研究投标商的报价决策得出,在完全信息条件下,只要重复的次数是有限的,唯一的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是每个参与人在每次博弈中选择静态战略,即有限次重复不可能导致参与人的合作行为。然而投标商共谋的情况在招投标中时有发生。本文应用不完全信息重复博弈的KMRW声誉模型来研究建设工程投标报价中投标商是如何进行合作和竞争的,并提出避免串谋出现的解决策略。
1 投标人竞标博弈模型的博弈要素分析
假设有两个投标人A和B参与投标。双方都是以投标获胜为最终目的;又假设双方有两种行动决策,即公平竞争和串谋。投标人串谋是指投标者之间相互串通,抬高标价或者压低标价的行为。
假设投标人A和B串通约定一个高报价,不管谁中标,双方都可以获得较高利润,即8个单位;如果A、B诚实报价,双方可以获得5个单位的利润,如果投标人A诚实报价,投标人B报出原串通约定的高报价,B因为高报价不能中标,同时因为参加投标耗费了必要的时间和精力,收益为(-1),A低价中标后可以获得利润10个单位。如果两个投标人不串通,由于市场上供过于求,双方都同时较大幅度降低价格,双方的获利均下降为5个单位,此结果(诚实、诚实)就成为Nash均衡。
2 基于KMRW声誉模型下投标人竞标博弈模型的求解及分析
2.1 投标人之一为完全理性的情形
2.1.1 两投标人竞标的博弈顺序
假定投标人A有两种类型,理性的或非理性的,概率分别为(1-p)和p。假定投标人B只有一种类型,即理性的。假定投标人B可以选择任何战略,非理性的投标人A,由于某种原因,只有一种战略,即“针锋相对”。开始选择“串谋”然后在t阶段与投标人B在t-1阶段的选择一样。(即你串谋我就串谋;你诚实我就诚实)。博弈的顺序如下:(1)投标人A知道自己的类型,投标人B只知道投标人A属于理性的概率是(1-p),非理性的概率是p。(2)两投标人进行第一阶段博弈;(3)观测到第一阶段博弈结果后,进行第二阶段博弈;观测到第二阶段博弈结果后,进行第三阶段博弈;如此等。(4)理性投标人A和投标人B的支付是阶段博弈的支付的贴现值之和(假定贴现因子δ=1)。
2.1.2 博弈重复两次的情形(表2)
备注:G代表“诚实”,F代表“串谋”.
当t=1时,如果X=F,投标人B的期望支付为
当t=2时,如果X=F,则投标商B的期望支付为
由于δ=1,两阶段博弈投标人B总的期望支付就是:
如果投标人B在t=1时选择X=G,则他的期望支付是:
因此,若投标人A属于非理性的概率大于等于2/3,投标人B将在t=1时选择串谋。
2.1.3 博弈重复三次的情形(表3)
(1)证明理性投标人A在第一阶段的最优选择是F。
给定投标人B在t=1时选择F,如果理性投标人A选择F,投标人B的后验概率不变,因而在t=2和t=3选择(F,G),理性投标人A的期望支付是:8+10+5=22;
如果理性投标人A在t=1选择G,则投标人B将在t=2和t=3选择(G,G),理性投标人A的期望支付是:10+5+5=20。
因为22>20,所以理性投标人A的最优选择是F。
(2)分析投标人B的战略。分别有三种战略(F,F,G)、(G,G,G)和(G,F,G)。给定理性投标人A三个阶段选择(F,G,G),投标人B选择(F,F,G)的期望支付为:
如果投标人B选择(G,G,G),博弈路径如表4所示,期望支付是:10+5+5=20。
因为假定p≥2/3,上述条件满足。
若投标人B选择(G,F,G),博弈路径如表5所示,期望支付是:
因为p≥2/3,上述条件满足。
分析结果:(1)只要投标人A非理性的概率p≥2/3,理性投标人A三阶段选择(F,G,G),投标人B三阶段选择(F,F,G)。表3所示的战略组合是一个精炼贝叶斯均衡。(2)可以进一步证明,如果p≥2/3,对于T>3,下列战略组合构成一个精炼贝叶斯均衡:理性投标人A在t=1至t=T-2阶段一直选择F(合作),然后在t=T-1和t=T阶段选择选择G(不合作);投标人B在t=1至t=T-1阶段选择F(合作),然后在t=T阶段选择G(不合作)。如果将任何一个投标人选择G的阶段称为非合作阶段,两个投标人都选择F称为合作阶段,那么,有上述精炼贝叶斯均衡的构成就可以看出,只要T≥3,非合作阶段的总数等于2,与T无关。(3)如果假定两个投标人的类型都是私人信息,就是两个投标人都有p>0的概率是非理性的,则当p大于0,无论多么小,只要博弈重复的次数足够多,合作均衡就会出现。
3 博弈模型结论分析
在建筑市场投标竞争中,两投标人在完全信息重复博弈条件下不可能出现合作行为,而在不完全信息重复博弈条件下有可能出现合作行为。投标人选择诚实投标,就暴露出自己是非合作型的投标人,从而失去长期串谋带来超额收益的可能。因此在博弈开始,投标人有积极性建立一个“好”声誉以换取长远利益。两投标人在有限次重复博弈中,若每个投标人都具有大于零的概率是非理性的,无论这种概率多么小,只要博弈重复的次数足够大,合作均衡就会出现,并且非合作阶段的数量只与这种概率有关而与博弈重复的次数无关。
4 风险规避策略
4.1 加强信用制度建设,提高失信成本
首先,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信用信息管理平台,根据不同主体分别建立信用系统,以政府为主体的建筑企业信用披露系统;以行业协会和会员单位为基础的信用信息查询系统;以建筑企业自身为主体的自我内控独立信用信息系统。政府监督部门发现建筑企业在招投标过程中出现串谋或挂靠,或在施工过程中出现高价索赔、延误工期等不良行为,需及时到信用信息管理平台进行记录与更新。施工企业发现业主恶意拖欠工程款、管理人员、资金不到位也可以到用信息管理平台进行记录。其次要有针对性的构建建筑市场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将业主、承包商和中介机构按照不同的指标体系构建信用数据库。业主、施工企业中介机构的评价指标需包含企业素质,详细指标为企业规模,管理人员素质、管理水平、经营情况、银行信用等。业主信用评价要素还需包括业主工程款支付情况、决算审计工作进度、业主不良信用记录;承包商的信用评价要素包括合同履约率、管理人员、资金到位率、工程质量、施工安全情况、工期情况、不良行为记录;而对于招标代理机构、监理单位等咨询中介机构的信用评价要素包括工作人员素质、中介合同履约率、不良行为记录。最后要完善建筑行业的诚信激励和失信约束惩罚机制。首先要在法律法规上进一步保障守信获益、失信受罚原则的有效落实。二要通过信用信息管理平台的公示,切实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受制的联动机制,让失信者在市场竞争中出于劣势。三要给予诚信经营的建筑企业相应的政策优惠和支持,真正做到奖惩分明。进一步调动建筑企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给予诚信经营者以正面强化。政府和相关行业协会要做好优秀诚信企业的宣传工作,这既是对诚信经营者的鼓励,同时也促进了建筑市场竞争有序进行。
4.2 推行招标代理制度与承包商构建重复博弈
要想使投标方重视声誉,看重和招标方的预期合作,变一次博弈为重复博弈,就需要招标方与投标方有多次合作的可能。推行招投标代理制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国际上,通常都是聘请代理机构代为招标,私人项目的建设为了规避由于缺乏经验带来的风险而聘请代理机构代为招标。政府投资项目也常常请代理机构代为招标。在我国,过去多年来建筑市场招标投标的主体以各分散的业主出现,不具备信息优势。招标代理机构是相对固定的招标主体,他们接触大量承包商。积累了大量关于承包商声誉以及承包商实力、资质等相关的信息。因此由招标代理机构代替个别业主选择承包商时,更加有优势。当承包商和数量相对固定的几家招标代理机构进行多次交易时,也会更加在意自身的信誉史。因此招标代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构建重复博弈的推动作用。
摘要:运用不完全重复博弈的KMRW声誉模型来研究建设工程招投标中投标人是如何进行串谋和竞争的,并提出避免串谋出现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博弈论,声誉模型,串谋,解决策略
参考文献
[1]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11):214-218.
[2]王玉水,刘景园,李俊峰.不完全信息重复博弈与声誉模型的竞标应用[J].山西建筑,2008(,2):256-257.
[3]章恒全,王锋,张武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基于博弈分析的投标策略研究[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3(5):595-597.
[4]李莉.完善我国建筑市场信用体系的探讨[J].中国住宅设施,2011,(7):28-29.
声誉风险论文 篇11
在实际工作中, 极大部分的声誉风险是来源于因客户对银行业务、服务产生的不满意、不理解, 客户通过升级投诉至媒体, 或直接通过博客、微博等新兴网络媒体发布有损银行形象的言论, 形成银行利益相关者 (客户、交易对手、股东、投资人、监管机构等) 及社会大众的负面评价, 引发声誉风险。而基层网点作为银行最基本的经营机构, 是直接为客户提供服务、与客户密切接触的驻点, 因此, 基层网点应成为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的重要平台。积极发挥基层网点的基础性作用, 激发基层员工的主观能动, 重视风险排查、舆情监测、时效管理、升级投诉、案例归集等工作细节, 将有力推动声誉风险管理的质效。
重视风险排查。风险排查就是“防微杜渐”, 将风险防范工作渗透到日常工作中, 为有效开展舆情监测、及时防堵声誉风险事件奠定基础。基层网点应定期归集涉及包括尚未处理完毕的客户投诉、法律诉讼以及因员工个人行为引发的金融纠纷等声誉风险隐患事件, 并前瞻性地拟定针对可能发生的声誉风险事件的初步对外应答口径, 与相关业务部门、管理部门保持密切的联动与沟通, 积极组织开展可能发生的声誉风险事件的应对及处理演练。
先行针对声誉风险隐患事件以预设媒体、公众的关注焦点以设问的形式拟定对外应答口径, 能够在风险事件突然爆发时用更短的时间及时作出反应, 减少基于对事件背景、原因、性质等进行调查了解以及撰写文章、润色文字的时滞;开展实战演练, 以最为接近现实的方式落实风险事件处理过程中的人员分工及流程环节, 不但可以强化相关员工的声誉风险及危机事件的应对意识, 也能直接发现媒体、公众应对措施、方式的不足, 及时予以弥补、完善。
重视舆情监测。针对现代媒体数量大、发表主体多样化和匿名化、网络参与主体数量持续增长的趋势, 基层网点对于海量的信息, 应在准确把握信息源的情况下, 进行有针对性和侧重点的监测, 对负面舆情早发现、早汇报、早处理, 有效防控负面舆情向负面舆论发展。
目前, 国内较为权威的观点认为, “舆情”是由个人以及各种社会群体构成的公众, 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和社会空间内对自己关心或与自身利益紧密相关的各种公共事务所持有的多种情绪、意愿、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 具有开放性、匿名性和互动性的网络平台具备的巨大传播功能日益突出, 网络舆情成为了舆情信息的主要来源。因此, 基层网点应在关注各类传统媒体的基础上, 把网络舆情作为监测的主体, 一般包括:省内外主要网上论坛、网络媒体, 国内主要博客、微博。同时, 鉴于当地网站是最接近事发地点的媒介, 是将来“舆情”向“舆论”蔓延的先头;跟帖回复是最接近“地气”的网络舆情, 是“舆情”向“舆论”升级的推手。因此, 基层网点在日常工作中应结合业务服务的开展情况, 特别重点针对省内主要地区性社区网站的帖子及其跟帖回复进行监测。
重视时效管理。时效管理, 就是严格限定每一个工作环节的处理时间。时效管理不单单是在声誉风险不断积累质变形成声誉风险事件后的应对和处理上, 而应该是贯穿声誉风险管理全过程的始末, 包括“风险”转化为“事件”前的风险排查、投诉处理、信息沟通、舆情监测, 以及“事件”处理后的奖惩兑现、案例归集等。风险排查、舆情监测前文已述, 投诉处理、案例归集下文阐述。
由于声誉反映的是银行外部的整体景象, 是外界对银行信息评价的集合, 确保对外部呈现姿态及信息披露等方面的一致性是声誉风险管理有效性的重要考量。在基层网点的服务工作中, 信息沟通的时效性是保障对外一致性的基础, 声誉风险出现后, 银行一方面要及时向员工传达资讯信息, 严格规范员工的对外言论, 不向以媒体为主的公众透露对银行不利的信息;另一方面要及时传达鼓舞的、正能量的人文化气息, 让员工们坚信组织的领导能力, 保持员工的凝聚力, 保持积极的态度, 影响和说服身边的客户和群众。同时, 针对基层网点常见的由于客户投诉引致的声誉风险或事件的案例, 网点之间宜开展及时而紧密的沟通与交流, 互相借鉴经验与教训, 提升相同或类似案例的处置效率。与信息沟通的时效性契合, 及时兑现针对声誉风险管理制定的奖惩措施也很重要。赏罚分明, 可以强化声誉风险管理工作的严肃性和纪律性, 赏罚本身不是目的, 关键在于探寻管理中的先进经验予以发扬, 找准管理中的“短板”予以弥补, 最终促进全员提高风险防范和处置能力。
重视升级投诉。对于基层网点, 大量的声誉风险乃至由风险衍生的声誉事件有极大的比率源自客户的升级投诉。对于银行而言, 客户的升级投诉通常是客户主观认为银行提供的金融产品或服务无法满足其期望, 从而越过银行的客服渠道向银行上级领导、管理部门、监管部门、媒体等渠道进行投诉。升级投诉的客户客户常常具有对服务质量要求高、熟悉银行业务的运作流程、善于抓住服务产品瑕疵等特点, 并且通常会提出迅速解决、经济赔偿、书面道歉、精神损失赔偿等银行难以接受的要求, 且升级投诉的影响层次较高、影响波及面广, 因此, 对于客户的升级投诉, 一定不能等闲视之、简单应对。
针对升级投诉, 基层网点首先是要建立预防机制。从源头降低投诉产生的机会, 做好可能出现的相关投诉问题的处理预案, 在客户投诉出现的时候就能够有快速有效的反馈和专业成熟的解决是非常理想的;其次是要正确认识客户投诉。充分认识客户投诉的价值, 加强客户投诉服务渠道宣传, 让客户投诉的问题尽量在网点内部消化解决。在必要时, 积极宣导面向客户的升级渠道 (如我行的95566热线) 也至关重要, 这样可以引导客户对网点投诉问题处理结果、人员服务质量等不满意时, 向银行自有的升级渠道进行投诉, 增强客户被重视和尊重的感知, 控制客户的心理期望值, 提升客户对投诉问题解决方案的接受度, 控制客户向外部渠道进行升级投诉;再次是重视投诉处理的时效性管理。实践中, 因客户普通投诉问题未能得到及时处理而导致最终升级投诉的情况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从客户投诉行为来看, 客户通过投诉除了满足其业务服务诉求外, 也传达了需要得到重视和关注的意愿, 所以, 除了投诉处理的结果及时告知客户外, 在处理比较复杂的投诉问题中, 无论客户的投诉有没有最终解决, 按时向客户反馈处理进度、保持与客户的交流和沟通, 也是避免客户升级投诉的好方法;最后是开展客户分群差异处理和分析。实践上看, 高频次普通投诉客户、曾经向专业群体 (如媒体) 投诉的客户等通常占有较高的比例。因此, 网点应不断强化对客户的管理, 特别注意高频次投诉及曾经有过升级投诉的客户群体的维护, 对于这部分客户, 在保持良好态度的基础上, 务必要谨慎、冷静、客观处理, 回复措辞准确, 避免出现瑕疵而让客户有机会升级投诉。对于难免遇到的无聊骚扰、无理投诉 (如恶意索赔等) 的客户, 在投诉处理时应注意保留书面凭据、严格查证、规范处理, 并在客户升级投诉前后尽量保持服务一致性, 严控客户的期望值。
重视案例归集。案例归集是强化声誉风险管理后期反馈机制的重要方面, 也是健全后续风险排查、舆情监测等风险防御机制的重要支撑。
【声誉风险论文】推荐阅读:
声誉风险排查报告06-12
银行声誉风险管理07-14
声誉风险管理情况09-16
银行声誉风险管理情况08-28
商业银行声誉风险自查报告07-07
信用社声誉风险自查报告07-26
第八章声誉风险管理12-07
延吉开发区支行2015年声誉风险排查05-21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声誉风险管理08-27
高校声誉论文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