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言和意

2024-07-30

语文教学中的言和意(通用5篇)

语文教学中的言和意 篇1

《庄子·外物篇》:“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在文学创造和欣赏中,庄子所说的“得意而忘言”是一种理想而深刻的境界。然而,在一些语文教学中,教师为了追求所谓的“深刻性”、“思想性”,往往脱离文本、架空语言,一味地追求一些高深的思想感情,并美其名曰达到了“得意忘言”的境界。这样的教学看似深刻,实则低效,学生既忘“言”,又未得其“意”。

在语文学习中,能否做到“得意而忘言”呢?王尚文在《语感论》里指出:“言语形式是言语作品外部的方面,表现为有形的线性结构,直接诉诸人们的感觉、知觉,属于物质的范畴。而言语内容是一个言语作品内部的方面,是人们的认识和情感,本身无形无色无臭无声,只能存在于一定的言语形式之中,才会被理解、接受。”①显然这里的“言语形式”就是庄子所说的“言”,“言语内容”就是“意”。语言中的“言”和“意”到底是什么关系?许多人认为“意”决定“言”,他们认为首先是形成某种意思(意),然后再选择适合于表达这种意思的形式(言)。如晋人傅咸《与尚书同僚诗》中:“得意忘言,言在意后,夫惟神交,可以长久。”他认为“言在意后”,是“意”决定了“言”。其实这种认识没有搞清楚语言中“言”和“意”的关系。索绪尔指出:“哲学家和语言学家都一致承认,没有符号的帮助,我们就没法清楚地、坚实地区分两个观念,思想本身好像一团星云,其中没有必然划定的界限。预先确定的观念是没有的。在语言出现之前,一切都是模糊不清的。”②维戈茨基也认为:不体现在词中的思想“只是浮动的幽灵”,是不能存在的。由此可见,“意”是不能先于“言”而在头脑中独立存在的,只有借助于语言形式(言)才能有明确清晰的言语内容(意)。语言中的“言”和“意”,就像钱币的两面,不可能只要一面而不要另一面,其出现的次序只能是同时的,而没有先后之分。因此得“意”而忘“言”,就语言层面讲只能是庄子理想状态的空想。

既然我们不能做到得“意”而忘“言”,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想获“意”,必须先对“言”进行品味,品味文本语言就能更好地体会文本的意义。鲁迅的作品一向被认为很难懂,这主要是由于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没有抓住品味语言这一关键环节。例如《祝福》中“有些老女人没有在街头听到她的话,便特意寻来,要听她这一段悲惨的故事。直到她说到呜咽,她们也就一起流下那停在眼角上的眼泪,叹息一番,满足的去了,一面还纷纷的评论着”,③如果能注意品味“特意”、“满足”、“停在眼角上”等词语,就能深刻体会到当时人们的“无聊”、“麻木”和“冷漠”,从而深刻理解了本文的主旨。学生体会到了“品言”对“会意”的甜头,就会更加热爱阅读文本,喜欢品味语言,走上学习语文的正途。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科教学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具体地说是要指导学生掌握听说读写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从而在学生各门学科和将来从事的工作中能全面地发挥语文的工具作用。”李海林在《言语教学论》中指出了以前语文教学的“五目的论”的谬误(“五目的论”具体为:“一是语文知识教育,二是语用能力培养,三是思想政治教育,四是发展学生智力,五是提高审美情趣。”④),并进行“理论的清算:一元化的目的论”,指出语文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学生的语言素养主要体现在语言上,所以可以说“获言”(习得语言)是语文的最主要目标。

反观传统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一时代背景,二作者生平,三思想内容,四艺术特色。即使在最后的艺术特色里也往往没有语言品味的空间,语言所占的比重是小之又小,很多课堂教学把它看成是次要的,是有时间则讲,没时间就不讲的东西。不是要求学生品读文本的语言,教师却把大量的时间都放在了思想内容的讲解上,教师站在讲台大讲其“道”,更有权威者,命令学生在笔记本上记下每段的段落大意和课文的中心思想,并强迫学生记住,认为这样就习得了课文,达到教学目标了,看似简洁、高效,实则枯燥、无效,严重僵化了学生的思维,扼杀了学生的灵动语言。这样的教学造成了学生初中毕业、高中毕业后,字写不对,书读不顺,话讲不明白,文章写不通顺。造成这样的“咄咄怪事”都是因为没有抓住“语言”这个关键。

笔者认为,语文课堂“获言”是主要目标,“品言”、“练言”应该是贯穿整个课堂的主线。目标是语用(语言运用),而内容却是其他,这样的教学从根本上来说是无效的。正如李海林先生所说:“现在人们对语言教学内容方面的指责,主要是指责语文教学的内容不现代、不正确;我认为,这没有击中要害,真正的要害是义理内容根本就不是语文教学内容。”⑤同时他还指出,“思想义理内容只能从属于言语教学”,真正的语文教学内容是语言教学。只有这样,语文教学才能目标和内容相统一,只有目标和内容相统一了,教学才是最有效率的。教材所选的文章大都是文质兼美的好文章,更是语言的经典。如鲁迅、沈从文、朱自清等等都是用语的大师。品味他们文章的语言,就是学习他们的语言,不断丰富自己的语言,也就是说“品言”是为了更好地“获言”。当然,品味了大家的语言,并不等于习得了和大家一样的丰富的语言。“品言”只能达到“会意”的程度,品味大家文章的语言,可以领会大家文章的意义,而真正要把大家的语言转换为自己的语言,还必需经过“练言”的阶段。听语言、说语言、读语言、写语言都必须通过大量地练习才能转化为自己的能力。“获言”(言语能力)这个目标的达成,必须是“品言”和“练言”同时作用的结果,而“品言”和“练言”是不能分开的,他们是同时发生的。

参考文献

[1]王尚文《语感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P246。

[2]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P157。

[3]《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5(必修)》,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P21。

[4][5]李海林《言语教学论》(第二版),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P246、P33。

语文教学中的言和意 篇2

注意是人体对客观事物进行定向反射的一种心理活动。注意分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无意注意是由刺激物的直接兴趣所引起, 有意注意是由刺激物的间接兴趣所引起。它们是互相联系的,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在体育教学中课堂所学教材内容符合学生兴趣爱好时, 学生注意就集中, 学习兴趣浓, 完成练习任务时表现积极, 意志毅力特别顽强, 动作技能掌握快。如果教材内容不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时, 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活动注意力不集中, 心不在焉, 练习敷敷衍衍, 上课很勉强, 根本谈不上教学效果。根据心理学分析告诉我们, 人对活动的目的认识的越清楚, 越深刻, 意志力越强, 有意注意的能力也就越强。因此, 在体育教学中, 不仅应重视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 而且要自始至终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 讲清楚课堂练习与技能掌握、锻炼身体与终身体育的辩证统一关系, 让学生理解该项目内容对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影响和作用, 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 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倾向。兴趣有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 两种兴趣的转化必然引起两种注意的交替。这一情况在课堂上表现最为明显, 上课时, 假若教材内容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 比如幼师上游戏课, 大专班上篮球课及轻器悈体操课就要提高课的密度和难度, 增加与课堂内容相关的学生不喜欢的如速度、力量、耐力等素质练习, 加强一般身体素质和专项身体素质训练, 这样才能全面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 不然, 只靠直接兴趣的无意注意, 不能使学生全面锻炼身体, 提高专项运动技能, 而且无意注意时间以长, 学生不能持久, 容易分散注意力。假若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相反, 比如上中长跑课、武术课, 学生一听就不大感兴趣, 此时, 就要抓住时机培养学生的兴趣, 讲解跑的重要性, 能锻炼人的心肺功能, 提高人的反应能力, 是一切项目的基础。同时, 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切实可行的措施, 如定时跑、变向跑, 利用游戏、竞赛、淘汰等对抗性的练习引起学生的注意, 培养学生的兴趣, 使其用最大的毅力完成课堂作业, 但是, 重复的次数不能多, 时间不能长, 如果有意注意久了, 学生的兴趣就会减弱, 感到疲乏单调, 故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 可安排该班学生喜欢的活动项目。这样, 不仅是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同时可弥补运动量之不足, 有效的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

每节体育课, 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应当重视引起学生的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 锻炼学生的意志, 而在课堂上学生的听、看、想、练更不可忽视, 教师的示范动作一定要正确熟练, 舒展大方, 轻快优美, 使学生能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起无意注意, 动作的结构、要领、方法, 光靠教师的示范学生还不能掌握, 还要教师的讲解来帮助理解, 才能更好的掌握动作技能。讲解时不宜过多, 要语言精练, 重点突出, 边讲边练, 以免使学生厌烦失去兴趣。学生看示范, 听讲解, 想问题, 最后还得落实到‘练’上。只有通过练, 才能增加重复记忆, 理解动作要领, 掌握动作技能, 满足学生生理负荷的要求, 达到锻炼身体, 增强体质的目的。训练需要一个反复持久的过程。按照心理学原理, 形成动作技能的客观规律, 必须通过泛化、分化、动力定型、自动化这四个阶段。只有通过实践练习不断纠正错误动作, 克服多余的肌肉收缩, 才能建立正确的动力定型, 使动作走向自动化。在这个反复练习的过程中, 更要不断引起学生的注意, 培养广泛的兴趣, 因此在课堂上必须要有一定的适当的运动量和强度, 如果运动量和强度过大, 学生就会产生过度疲劳, 大脑皮层的抑制会大于兴奋, 优势兴奋中心就难以形成, 注意力不能集中, 易出现错误动作和受伤。若运动量和强度太小, 大脑皮层兴奋点就兴奋不起来, 就难以引起学生的注意, 会使学生的动作质量不高, 达不到锻炼身体的效果, 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

体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体育活动是由一系列随意动作够成的。一切随意动作的完成都有经过技能形成的四个阶段, 通过不断的反复练习才能提高, 这个过程需要一定程度的意志努力才能完成。因此, 体育教学在提高学生注意和培养学生兴趣的同时, 更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我在给04级8班上跳山羊课时, 通过讲解示范, 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 但第一次试跳下来, 全班50名学生三分之二未跳过, 其原因很多, 主要是意志毅力不够。根据这一情况, 参照心理学原理;人们有了意志就能积极地改造客观现实, 于是就着重抓意志锻炼的培养, 技术上着重解决踏跳、支撑、过羊以及由低羊过度到高羊的问题。思想上解决一个“怕”字, 行动上解决一个“难”字, 让学生懂得怕是跳不过的主要原因, 是心理素质不过关, 只有凭坚强的意志克服心理“怕”的障碍, 才能完成动作, 并鼓励学生积极的反复练习, 从练的实践中锻炼意志品质, 增强毅力。于此同时采取由三人、二人帮助保护逐步过度到无人保护的措施, 以消除学生初练时的恐怕心理。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 学生是一个个龙腾虎跃, 练习积极, 学习热情高, 跳了几次还想跳, 结果是百分之百完成动作。由此可见, 要掌握完成一个技术动作, 特别是困难动作, 必须要有坚强意志, 而这种品质也只有在技术动作的反复练习中才能得到培养。

两年来我在分院英语专业04级7、8班体育课中就是按照以上所说做的。两个班在一年内全部达到锻炼标准, 学生体质增强, 运动成绩明显提高。学生体质测试表如下:

在这两班上体育课时, 学生学习兴趣浓厚, 课堂上生机勃勃, 师生心情适畅, 情绪饱满, 能在快乐教学中完成教学任务。实践证明, 只要我们在体育课教学中, 针对学生的心理状态, 善于运用两种主要的相互转化规律, 培养兴趣, 发展兴趣, 使学生积极而愉快的进行练习, 在完成动作技术的操练中锻炼和提高意志品质, 这样科学的进行教学, 体育课就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摘要:在体育教学中, 要有目的地引起学生的注意,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锻炼学生的意志, 利用快乐教学, 因材施教, 科学的进行体育锻炼, 体育课就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语文教学中的言和意 篇3

文言教学中的字词句的解释重“义”,但更要重“意”。“义”是指字义、句义,“意”是指字词句的意思、意味、情意和意趣。

一、重视词语的本义,更要重视词语的语境义

2008年上海高考语文试卷第17题的加点字解释“则人谁肯固矣”的“固”,正确答案是“坚守”,但很多考生将“固”解释为:坚持、留下防守、坚持到底、保全、来、肯定等。究其原因,学生了解“固”的多个义项,也大概理解这句话的含义,但没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判断词性,从而准确解释词义。因而,在文言文的课堂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这个词语的释义,更要引导学生回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理解词义。就如上面的“固”的解释,教师必须告诉学生“固”在“肯”的后面,“肯”是能愿动词,能愿动词后面的词语往往是动词,因而“固”应解释为动词“坚守”。

句子的解释也是如此。如“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与苏轼的《前赤壁赋》中“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两句中“逝者如斯”的解释是不同的。前者译为: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流水一样。而后者译为:流去的水像这样(不断地流去),而并不曾消失。因为前者是孔子站在河边慨叹时光的一去不复返,后者是苏轼借水与月表达变与不变的哲思。这道题曾在2002年作为第一批参加上海二期课改的试点学校的统考试卷,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没有借助具体的语言环境去解释句子。这两篇文章同时选入高中语文教材(试用本)高二第一学期的第五单元,然而大多数的教师只教会学生字字落实地去解释,并没有引导学生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去理解并解释两者的不同之处。

文言的词汇绝大多数是多义性的,因而只有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才能准确地解释它的含义。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识记字词的基本义项仅仅是基础,重要的是必须在具体的文本中加以理解体会和运用。在解释的过程中还必须考虑到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独特的文言现象。

二、重视词语的表层含义,更要重视词语的深层含义

每一个文言词汇在具体的文本中都是生动、鲜活和丰富的。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透过表层体会词语背后的深层意味。例如,苏轼《石钟山记》中的三“笑”。“余固笑而不信”“因笑谓迈曰”“笑李渤之陋”。“笑”字对于学生疏通文意来说不存在障碍,但这三“笑”是很有意味的,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去体会这三“笑”有何不同,每一“笑”深层的含义是什么。在上下文的环境中理解三“笑”,才能深刻体会到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在理解与感悟基础上的记忆才是深刻和持久的。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学到的不仅仅是词语的解释,更重要的是学到了可以迁移运用地解释和理解字词句意的方法和能力。

三、重视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和含义,更要重视词语的情意

在文言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往往重视字词的解释,但忽视了字词的鉴赏与评价。选入教材的古代文言散文都是经过时间锤炼的经典篇章,是作者情感与智慧的凝结。教师在教学时要善于抓住这样的“字眼”,引导学生体会和品味。只有这样,才能将纸上的文字化成学生内在的知识和能力。例如,《项脊轩志》中大母“比去,以手阖门”的“阖”可以解释为“关上”“合上”“掩上”,从字词的解释角度来说都可得分。但从表达情感的角度来说,“阖”字传神地表达出大母轻轻地掩上房门,怕打扰到“我”而轻手轻脚的样子。再如:《陈情表》中的“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的“吊”译为“安慰”,这一字将自己的孤苦无依的凄凉情状展露无遗,引发读者无尽的同情与怜悯。

文言文的备课,不仅仅要备字词句等的释义和用法,教师更要对文本进行深入的解读,能抓住关键性的字词句进行理解和品味,引导学生探究字义背后的表情达意的效果,这样对于文言“意”的理解才不会因肤浅、孤立而乏味。

四、重视词语意思,更要重视词语的意趣

古代的文学家都非常重视文言的遣词造句,高中教材中的文言文语言不仅简洁、凝练、富有生命力,有时更富有意趣。教师在教授这些文章时,不能仅仅停留在“疏通文意”上,更应引导学生去体会词语、句子所传达的作者的独特意趣。例如:苏轼的《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中“如兔起鹘落”一句,不仅要让学生准确理解它的解释是“像兔子方出而猎鹰已经急下搏击一样”,而且此句是比喻绘画时的运笔之神速,表明了苏轼对于文与可“成竹在胸”的绘画理论的形象阐述。同时,与上文的“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形成鲜明的对比。这就是意趣所在。

再如,欧阳修的《伶官传序》起首一句“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中的“天命”,是针对薛居正的《旧五代史》说“五代的纷至沓来是‘天命’使然”这一结论上提出的。作者在此也并没有完全否定天命的作用。这些都可以引导学生好好品味其中的意趣。

语文教学中的言和意 篇4

体育教学对于学生兴趣和意志的培养, 较之其他学科更具有独特的效果。兴趣和意志均属于非智力因素, 体育教学过程中所创造的种种情景对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具有很大的作用, 比如在竞技运动中, 每一次的锻炼都能激发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 也能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勇气和毅力, 也能在生活中学会克服不良情绪, 摆脱焦虑和沮丧等负面情感。

1、学生兴趣和意志在体育教学中的成功运用

1.1、兴趣的培养和运用

体育教学的课程展开不仅能满足学生所喜欢的体育活动, 激发学生的兴趣, 促进身心的发展, 更能培养其意志力, 给学生以后的生活带来一定的益处。调查发现学生对于目前学校开展的教学内容非常喜欢的比例占25%, 喜欢的比例占45%, 一般的占16%, 不喜欢的占14%, 这说明学生对于体育教学整体来说还是比较满意, 学生的兴趣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培养了个人爱好。调查还发现, 男生女生对于体育课程的喜爱程度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别, 这可能是由于男生女生的心理以及体质等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 学校应该改进课程, 开设适合不同学生选修的体育课程, 不仅能促进学校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也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才能, 展现个人魅力。

在学生兴趣培养以及成功运用方面, 男生比女生的效果更好, 其主要原因有:第一, 男生比较积极主动, 在进行体育锻炼时能很快进入体育活动, 女生往往不太爱运动, 往往只是找个僻静的地方观看、聊天, 没有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和激情。第二, 女生的心理活动比较复杂, 心理活动易受外界活动的影响, 不太喜欢剧烈的运动。第三, 男生课下喜欢观看篮球、足球等比赛, 这些比赛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使他们在体育活动中展现自我, 挑选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 相比之下女生课下喜欢逛街、看书、网购等, 不太关注体育运动, 因而体育激情不是那么高涨, 相对来说参与体育活动的时间也相对较少。因此, 体育教师子开展体育活动时, 多关注女生喜欢的体育活动, 譬如瑜伽、网球、羽毛球等深受女生喜欢的活动, 逐步培养她们的兴趣爱好, 使更多的学生能融入体育活动, 感受体育的魅力。

1.2、意志的培养和运用

依据主体性教育的理念, 学生的主体性是指在教学实践过程中,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是客体,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作用下, 展现出来的自主性、创造性、能动性等内在的特性。这三个方面不仅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特征, 而且对于学生意志的培养都是不可或缺的因素。近年来在教育体制改革的推动作用下, 体育课对于学生意志的培养有所重视和提高, 但是对于学生主体性的因素还是有所忽视, 影响力不够, 这应该得到教师和学校的充分重视和改革。

在意志的培养方面, 学生需有克服困难的激情, 同时也需要有创新的能力, 在逆境中调整自己的心态, 体育教学对学生意志的培养具有特别的作用。例如长跑是学生经常参与的项目, 长跑中出现的极限状态, 给学生的意志力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这些挑战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毅力和意志, 而且对于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更具锻炼意义。

1.3、学生兴趣和意志培养下的体育教学改革

首先, 要认识到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的主导地位, 教师是教育的楷模, 是教学的指挥家, 是教育的榜样, 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很深的影响, 因此, 规范教师的行为和态度, 培养教师的职业素养和工作的事业心、责任心很有必要, 这是体育教学实施过程的重中之重。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改变灌输思想, 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和思维能力, 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认知体系, 从根本上转变观念, 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独立思考、独立锻炼的能力。

其次, 课堂秩序很重要, 作为体育教师, 不仅要严格执行课堂秩序, 以身作则, 更要保证全体学生都能很好地参与体育活动。教师本人不能再课堂上随意接听电话和拨打电话, 不能擅自离岗, 脱离课堂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 同时也是不文明不规范的行为, 如有发现应严厉处分。同时, 作为学生, 更应该积极参与体育活动, 尝试不同的体育运动, 发现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 进而培养个人的兴趣, 积极参与体育比赛等。作为新一代的青年, 应该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 争取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再者, 学校以及有关政府部门应加大对于体育教学的重视, 加大体育器材器械的资金投入力度, 使得操场、运动器材等这些硬件设备跟上学生以及学校的需求, 退换掉那些老化的不安全的器材, 给学生的生命提高一份可靠的保障。同时环境的美化对于体育课的开展也具有陶冶作用、激励作用、导向作用, 亦可以增加一些趣味性强、娱乐性强的活动, 给学生以新鲜实用的感觉, 这些可以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 激发求知欲, 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 积极性、主动性, 对于兴趣和意志的形成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2、结语

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意志方面, 具有其他学科无可取代的地位和作用。从体育运动的特征及其表现和功能来看, 它不仅能健全学生的身心, 培养个人兴趣爱好, 更能磨练学生的意志, 培养其吃苦耐劳的精神, 再以后的学习、生活以及工作中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吴飞跃.体育教学中如何提高中学生的兴趣[J].教育界, 2012, (8) , 139.

六朝书论中的“意” 篇5

关键词:书论,六朝,言意之辨

东汉蔡邕的“先散怀抱”、“随意所适”之“意”是创作时主观心绪的表达。而至晋则产生了不同的阐释。魏晋玄学“言意之辨”盛行,王弼所提倡的“得意忘象”(援引《庄子·外物》中“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的意而忘象”)与《周易》“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的观点暗合。须知“言”是表象,而“意”是概念背后的象征意义。“言”不能表达“意”,“象”则可以表达“意”。书法本就是表现“象”的艺术,而“象”又可以通“意”,则书法是可以通“意”的。“得意忘象”观念的盛行,可以说是人们普遍认同艺术作品中无形之“意”的美要高于有形之“象”的美,与外在的形式相比,内在的精神层次要更高级。

西晋书论上承汉魏,及至成公绥提出“工巧难传,善知者少,应心隐手,必由意晓”(《隶书体》)的观点,认为书法艺术的妙道须应之于心,隐之于手,而这些只能通过“意”来解决。并且卫恒在《四体书势》中提到“睹物象以致思,非言词之所宣”和索靖《草书势》中“科斗鸟篆,类物象形,睿哲变通,意巧滋生”的观点也都了强调心意要与书法相结合。而这些心意就是需要感受天地万物,以多种事理的观察领会为基础,在书法形象中引发思考,即是由有形之“象”启发无形之“意”。例如“烂若天文之布曜,蔚若锦绣之有章。或轻拂徐振,缓按急挑,挽横引纵,左牵右绕,长波郁拂,微势缥缈。”(成公绥《隶书势》)、“是故远而望之,若翔风厉水,清波漪涟,就而察之,有若自然。”(卫恒《四体书势·字势》)、“举而察之,又似乎和风吹林,偃草扇树,枝条顺气,转相比附,窈娆廉苫,随体散布。”(索靖《草书势》)都采取了通过描述物象之美来展现书法之美的方式。只有书论家对书法艺术之美具有充分的理解,才能够描绘出具有千万风姿的书法艺术美。但这些都只能表明书法的“意”是不能言尽的。在书法艺术的审美情趣逐渐超越实用功能的时候,,书法作品与人的思想感情、品格修养不断地发生联系,这种表“意”的成份更加受到书论家们的重视,“心”、“意”的比重也在增加。成公绥对于“心”、“手”、“意”三者观点的论述为后世“意在笔先”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东晋卫铄视书法为精玄奥义,《笔阵图》中强调“自非通灵感悟,不可与谈斯道矣”。她对执笔方面提倡“有心急而执笔缓者,有心缓而执笔急者。若执笔近而不能紧者,心手不齐,意后笔前者败;若执笔远而急,意前笔后者胜”(《笔阵图》)的观点。这其中的“意”是要“心存委屈”,以求“每为一字,各象其形”,仅仅局限在点画造型上,将书法艺术简单化处理,没有明确“意在笔先”的概念,基本没有脱离“象”的局限。紧随其后的王羲之,才真正将“意”与书法在本质上联系起来。

王羲之的书论里极重视“意”。针对创作提出了“须得书意转深,点画之间,皆有意,自有言所不尽,得其妙者,事事皆然”(《论书》)的观点。认为点画之中也可表“意”,而这种“意”又非言语可以表达。这是在强调书家的情操、格调及心灵感受,是难以言表和抒发的主观感受,这又不同于点画之间的“意”,而是更加倾向于内心的“意”。

但是他不仅仅局限于此,针对卫铄的理论,他继续提出“夫纸者阵也,笔者刀鞘也,墨者鏊甲也,水砚者城池也,心意者将军也……夫欲书者,先乾研磨,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令筋脉相连,意在笔先,然后作字”(《题卫夫人<笔阵图>后》)的用笔观点,认为“意”是将军,是书家创作的关键,强调“凝神静思”并且进一步阐释“意在笔先”的重要。即是通过静想沉思,创作之前仔细考虑字形大小、笔画安排、章法布局等,如此才能够更加畅达的表现心中意韵及笔墨之外的情趣。

由此出发,王羲之在其论书著作中提出了较完善的书法审美。其一,是求动态之美。王羲之从意蕴生动的宗旨出发,要求书法能够拥有流动变化之美。“每作一波,常三过折笔;每作一戈,如百钧之弩发;每作一点……如足行之趣骤”(《题卫夫人<笔阵图>》后)可见这种由动表现力,表现意,表现美。不仅要求笔画流畅,还要求有结体变化,从而有动势,从整体上表现作者的意趣。其次,是寻求错落变化之美。“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齐平,便不是书,但得其点画耳。”(《题卫夫人<笔阵图>》后)他认为那种笔画呆滞、方正如算子的作品是很难以表现生动的意趣与韵味的。只有在形体与运笔能得错落变化之美,则能更好的表现出意趣。字字意别,使书法充满情韵。接着是融合各体用笔的问题。如此便可“发人意气”。也说明只有学习诸体的特点,联合贯通,最终才能增加笔墨的意趣。“凡作一字,或类篆籀,或似鹄头,或如散隶,或近八分。”都强调了书法的继承性,要求兼融各体,才能推陈出新。最后又提倡含蓄之美。如《书论》中所说“第一须存筋藏锋,灭迹隐端,用尖笔须落锋混成,无使毫露浮怯,举新笔爽爽若神,即不求于点画瑕玷。”显然是将笔墨技巧提高到了一种审美观念的高度。

因而,王羲之所说的“意”主要强调主观情感的自由表达,将“书”与“意”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不仅仅表现书法本身的美和书写者的情志,还能够表现笔墨情趣却又高于笔墨的意趣的意,可谓玄妙之至。比之前人有了丰富的内涵和明确的表现。总之,成公绥“应心隐手,必由意晓”将“意”提到了艺术品的高度,卫铄的“意前笔后”只限定在点画形象上,他们都没有脱离“象”的局限。到了王羲之,书法理论才将“书”与“意”在本质上联系起来,摆脱了“象”的束缚。为后世书论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南朝人好以“意”论书。其中较为突出的是王僧虔和萧衍。王僧虔《论书》讲“必使心忘欲笔,手忘于书,心手达情,书不妄想,是为求之不得,考之即彰。”在这种进入得心应手的创作境界中,只有情绪才能够驱使,靠纯熟的功夫才能具有笔意。这种“笔意”才是真正的书意,才能“骨丰肉润,入妙通灵”。

梁武帝萧衍对“意”的理解则更加深刻。他在《观钟繇书法十二意》中提出了“十二意”:“平、直、均、密、锋、力、轻、决、补、损、巧、称”,简明扼要的概括出了钟繇创作做具有的技法提点。可以说是对整个魏晋时代所具有的书法创作要领的归纳和总结。他将杨雄“言为心声,书为心画”的思想进一步发展为“传志意于君子,抱款曲于人间”。

汉魏六朝的“以意论书”,是将人的自然本性放在首位,提倡尽情的在书法中抒情达意,表现自我的一种精神追求和洒脱的心灵,同时也展现出独特的时代精神风貌。正因此,才是书法艺术真正走向独立、自觉的在理论上的反映。

参考文献

[1]《中国书法理论体系》王慎远著上海古籍出版社.

上一篇:人员跟踪下一篇:拓展和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