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出血

2024-07-30

颅内出血(共11篇)

颅内出血 篇1

新生儿颅内出血是新生儿时期的多发病, 病情进展快, 病死率高, 因而严密的病情观察和及时有效的护理, 是取得良好护理效果的保障, 不仅可以提高患儿存活率, 而且还可减少后遗症的发生率。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1 基本护理要求

保持环境清洁、整齐、安静、空气新鲜, 室温22~26℃之间, 湿度55%~65%, 取仰卧或右侧卧位, 颈部伸展, 颅内压偏高的患儿, 头抬高15°, 产伤及头颅血肿的患儿, 头偏向健侧。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 便于及时给药, 并保证热量和水的补充。滴速控制在4~6滴/min, 保障在24 h内完成全天补液量。

2 病情观察及护理要点

2.1 危重患儿15 min~30 min巡视1次, 2 h测体温1次,

若体温不升, 除了保暖外, 还必须供足热卡;遇发热者需行物理降温。

2.2 若面色苍白, 紫绀并伴烦躁, 有心率增快达100~

200次/min, 或心率低于100次/min, 体温低, 四肢凉, 肌张力低, 肝脏在短期内增大等危重征兆者要及时和医生联系, 积极做好救治护理。

2.3 呼吸浅而快有双吸气现象或呼吸暂停者, 要迅速托

起患儿胸背部, 行人工呼吸 (40次/min) , 使自主呼吸恢复后才能停止。发现呼吸道分泌物多时立即用低负压吸引器吸除, 注意动作轻柔, 做到由浅入深, 边吸边旋转边外退。

3 保暖及注意事项

新生儿娩出后体温多有不同程度下降, 故必须采取保暖措施, 最好置入温箱, 箱温从26℃开始, 每小时升高1℃, 最高箱温不超过34℃, 根据体重和病情及时调节。对复温效果差的患儿不能急于提高箱温以免导致肺出血。随时掌握患儿体温和箱温, 因箱温过高可引起患儿大量出汗, 可致血液浓缩, 从而导致肺出血。血钠上升引发高渗性失水, 严重时可加重颅内出血等。若忽视保暖又可引起一系列不良后果, 诸如代谢性酸中毒、低血糖和硬肿症等。在提高室温和增加床上保暖用品时要适当, 避免烫伤。

4 供氧及注意事项

颅内出血患儿都有不同程度的窒息, 故应迅速供氧, 以改善脑细胞缺氧状态, 避免损伤脑细胞和减少脑水肿, 由于血氧浓度提高利于降低血管通透性, 尚有减少颅内出血的作用。还有利患儿代谢率提高, 体温回升又利于肺活性物质合成, 可避免特发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以低流量 (0.5~1 L/min) 、低浓度 (25%) 持续性给氧为佳。为预防患儿院内感染, 我院用一次性输液器管作为吸氧导管, 借用过滤装置过滤吸入的氧气, 对减少肺部感染有不可低估的效果。湿化瓶每天更换消毒1次, 瓶内加入温开水, 每天彻底更换, 既减小对鼻黏膜的刺激, 又能提高氧的弥散度。

5 抽搐的发现和护理

注意观察有无兴奋难入眠、烦躁不安、脑性尖叫、前囟紧张、呕吐、两眼凝视、斜视、眼球震颤或眨眼、面肌痉挛、口角颤动、四肢抽动等症状和体征, 并应及时将患儿头偏向一侧, 清除其口、鼻分泌物, 适当使用解痉镇静药物, 遇效果不佳者30 min后可复重使用。抽搐不能控制, 囟门紧张者以20%甘露醇0.5~1 g/kg和等量10%葡萄糖注射液静脉交替用药。

6 呕吐的处理和喂养原则

患儿出生后24 h内出现呕吐, 其呕吐物一般为羊水、母血和胃内分泌物, 通常以1%苏打水洗胃可止血, 如出生24 h以后出现呕吐且为咖啡色胃内容物, 可能为缺氧引起应激性溃疡出血所致, 以肾上腺素0.5~1 ml加生理盐水50 ml做少量多次洗胃, 能达到止血目的。因呕吐拒乳者, 不能急于喂奶, 可延迟48 h后行鼻饲。有吸吮反射而又无力吸吮者, 可用滴管喂奶, 以少量多次为原则。谨防呕吐的奶液误吸。如患儿腹胀应予胃肠减压, 并做好相应的护理工作。

7 预防感染及其他并发症

新生儿容易并发感染应积极防护。为保护环境应控制探陪人数, 各项操作注意执行隔离、消毒、无菌技术及有关制度。定时翻身叩背, 勤换尿布, 每晨用生理盐水棉签口腔护理等, 保持皮肤和口腔卫生, 并做好呼吸道和脐部的护理等均可有效地防止各种并发症。

颅内出血 篇2

1.诊断 颅内出血症状不典型,常常合并其他症状,因此相当数量的颅内出血被误诊或漏诊。

(1)产史 明确是否早产,出生体重,产史经过,有无胎和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难产及手术产史,结合症状体征有助诊断。

(2)头颅超声检查 对室管膜下出血、脑室出血诊断较准确,一般将其分为四级:Ⅰ级为单纯室管膜下出血;Ⅱ级为Ⅰ级加脑室内出血;Ⅲ级为Ⅱ级加脑室扩大;Ⅳ级为Ⅲ级加脑实质出血。但超声对硬脑膜下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及后颅窝病变不能很好诊断。头颅扇形超声也有许多优点,使用已日益广泛。

(3)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T) 对硬脑膜下出血较超声敏感,对硬脑膜外、蛛网膜下和小脑内出血的正确性也较超声好。对诊断较大的室管膜下脑室内出血时超声和CT相关较好,但诊断该两处较小的出血及出血一周后的复查,CT就不如超声。两者联合可做出更精确的诊断。

(4)磁共振成像(MRI) 对出血起初3天不如超声和CT敏感,3天后MRI检查成为惟一的最佳方法。

(5)其他 如腰穿、头颅透照等对诊断有一定帮助。

2.预防 包括出生前和出生后两方面。

出生前:

(1)防止早产及避免窒息 对先兆早产孕妇应绝对卧床,并用拟β-紧胩腺素能类药物如羟苄麻黄碱抑制宫缩,延长妊娠时间。产程中对胎儿进行监护,如见宫内缺氧及出生时窒息,均应及时抢救。分娩时尽量避免产伤,必要时作剖腹产。对可能早产的孕妇,宜在分娩前3天内用地塞米松,以促进肺成熟减少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危险性。

(2)预防出血倾向 可于分娩前10小时缓慢静注苯巴比妥50mg,并在产前4~15小时顿服维生素K 15~30mg。

出生后:

(1)镇静 对<1500g的`未成熟儿生后6小时内可用苯巴比妥降低脑代谢率、清除自由基、减少脑血流量,抑制血压急剧上升,开始2次每次给10mg/kg,每12小时静注,以后每次2.5mg/kg维持。

(2)增加毛细血管稳定性 止血敏12.5mg/kg,每6小时1次,连用4天。

(3)补充维生素K 对于母乳喂养者应指导乳母多吃绿叶蔬菜及新鲜水果。对经常腹泻服抗生素者应给维生素K 50~100μg/d,预防维生素K缺乏所致的颅内出血。

3.治疗

(1)一般护理 防止继续出血,保暖、安静、少动、给氧,避免嚎哭,注意呼吸道通畅,无呕吐者可抬高上半身15~30度,以减颅压,有呕吐者为避免吸入,当以水平侧卧。

(2)控制出血 给维生素K 15mg肌注或静注每日1次,连用3天,早产儿酌减加用维生素C及止血剂如止血敏,重者可输少量新鲜血或新鲜冷冻血浆10ml/kg,以补充凝血因子、纠正贫血。

(3)控制惊厥 因本病常合并低血糖和低血钙,惊厥时可先缓慢静注10%葡萄糖酸钙2.5~5ml+255葡萄糖10ml,无效者用负荷量苯巴比妥钠20mg/kg静注,以后用维持量20mg/kg每12小时一次,如与安定配合,止痉效果更好。氯丙秦每次2mg/kg和苯巴比妥钠每次5~8mg/kg交替肌注,每3~4小时一次,也可控制惊厥。症状控制后逐渐减量,以免蓄积中毒。 (4)降低颅压 如囟门饱满颅压明显增高,需用脱水剂。甘露醇:首剂0.5~0.75g/kg静推,以后0.25g/kg,4次/日;地塞米松:0.5~1mg/kg静注,2~4次/日;重者可加速尿每次1mg/kg,待颅压降低、脑水肿控制后逐渐减量,一般疗程为2~3天。

(5)保护脑细胞 细胞色素C,辅酶A和ATP加入10%葡萄糖液中静滴,持续1~2周。此外,谷氨酸、γ-氨酪酸,维生素B6.胞二磷胆碱、脑活素,脑复康可能对脑细胞功能恢复有帮助。

(6)预防感染 可酌情使用抗生素。

(7)其他 低氧血症不能纠正、缺氧者需辅以人工呼吸机辅助呼吸,纠正酸中毒,维持良好灌注;硬脑膜下血肿时,可多次作硬脑膜下穿刺放液。

7.预后 轻型颅内出血几乎全部存活,后遗症0~10%;中型死亡率5%~15%,后遗症15%~25%;重型死亡率达50%~65%,后遗症65%~100%,常见的后遗症有脑积水,脑穿通性囊性变,运动和智力障碍、四肢瘫痪、癫痫、肌张力低下等。

颅内出血 篇3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0-0118-01

颅脑外伤迟发性颅内出血是指颅脑损伤后,首次CT扫描未发现血肿或出血,经过一段时间后重复CT扫描、手术、尸解发现的血肿或出血,或在首次头颅CT检查证实有血肿或出血,后其他部位又出现血肿或出血1。随着CT的普及,外伤性迟发颅内出血的发现率由0.3%-1%上升到29%2,Oertel等报道颅脑外伤患者迟发性颅内出血的发生率高达20%-50%3,并且此类患者病情重,病死率高,如发现不及时可能会造成不可逆的脑损害,丧失手术抢救的最佳时机。因此,对于颅脑外伤患者严密观察与护理,及早发现临床上不易察觉的异常症状及体征,是提高迟发性颅内出血发现率及改善患者预后的重要手段。现将我院急救中心救治的1例颅脑外伤迟发性颅内出血患者报告如下。

1临床資料

患者男性,33岁,主因车祸外伤致头皮出血,头痛、头晕30分钟急诊入院,受伤当时有一过性昏迷。来诊时患者神志清,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头顶部可见一处长约2cm头皮裂伤,未见异常神经体征,头颅CT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给予清创缝合后留观。留观期间患者未诉特殊不适,体格检查未见异常。伤后于13小时患者突然出现剧烈头疼,伴呕吐,躁动,意识障碍。复查头颅CT示蛛网膜下腔出血,收入神经外科手术治疗,术后2周痊愈出院。

2护理体会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出血的特点为早期病情变化快,出血不稳定,而反复多次出血4。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可发生在脑内、硬膜外、硬膜下等不同部位,其中以脑内最常见5,血肿发生的时间多在创伤后6小时以内,24小时后很少发生,早期发现是改善预后的关键。因此,对临床症状与体征变化的动态临床观察是简单、有效的医疗手段。凡有下列表现之一者,应立即复查CT:①清醒患者突然意识障碍或原有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②出现严重临床症状,如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烦躁不安等,与首次CT扫描所见不相称;③观察治疗过程中出现新的神经系统体征;④出现局灶性癫痫发作;⑤血肿清除术后减压窗外膨且张力较高,或意识障碍较术前加重或无好转6。出血引起明显的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的患者不容易被漏诊,而受伤后没有明显的头痛、头晕等症状,而生命体征平稳,CT或核磁检查无异常的病人,往往要求回家而拒绝在医院观察,如发生迟发颅内出血将导致严重后果甚至死亡。本例患者如当时不留院观察,就有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因此当时病情交待与沟通显得很重要;其次,对患者病情观察,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为患者挽回了生命,避免了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3讨论

多数学者认为,原发性脑挫裂伤是迟发性颅内出血发生的主要原因,此外,外伤性脑血管舒缩障碍也是发生原因之一。形成机制可能是外伤导致血管受损,但尚未全层破裂,伤后由于损伤所致的局部CO2蓄积、酶的副产物释放以及脑血管痉挛或颅内压急剧变化、低氧血症、低血压等因素,使原已不健全的血管壁发生破裂而出血,形成迟发性血肿。临床上下列颅脑外伤患者应视为迟发性颅内出血的高危人群:①伤后有原发性昏迷者;②中老年患者;③受伤机制为减速伤,尤其是对冲伤;④首次CT扫描有脑挫裂伤、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或颅骨骨折者;⑤严重肝功能损害及凝血功能异常者;⑥有脑脊液耳漏或开颅减压、术后低血容量者6。简言之即伤情相对重,自身身体条件差者。对于此类高危患者更应加强临床医疗护理观察,避免延误诊断及治疗,从而有效地改善此类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张玉英,周和平,洪军等.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早期诊断.中国综合临床.2004,20(1):56-57

[2]Bubllock R,Hanneman CO,Murray L,et al.Recurrent hematomas following craniotomy for traumatic intracranial mass. J Neurosurg,1990,72(1):9

[3]Oeral M,Kelly DF,Mcarthur D,et al. Progressive hemorrhage after head trauma: predictors and consequences of the evolving injury. J Neurosurg,2002,96(1):109-116

[4]江基尧,朱诚,罗其中.现代颅脑损伤学.第2版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4.92-97,120-122

[5]钱建英.开颅手术后并发迟发性颅内出血的观察与护理.护理与康复.2007,6(4):242-243

新生儿颅内出血危险因素分析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0年6月至2013年12月我科收治的新生儿颅内出血患儿87例为观察组, 所有病例均符合《实用儿科学》[2]诊断标准, 其中男50例, 女37例, 发病日龄1~4 d, 于出生后1~5 d经CT确诊为颅内出血, 其中蛛网膜下腔出血47例, 硬膜下出血9例, 枕叶出血26例, 脑实质出血5例。选取同期住院非颅内出血新生儿90例作为对照组, 男49例, 女41例, 住院原因为新生儿肺炎、新生儿黄疸和缺氧缺血性脑病, 发病日龄1~5 d。两组新生儿性别、发病日龄等差异均无统计学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分别对两组患儿产前及产时病史进行调查, 并对异常病史进行收集。

1.3 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相关因素分析采用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颅内出血单因素分析

观察组早产34例, 妊高症29例, 胎膜早破21例, 窒息36例, 低体质量38例, 胎儿宫内窘迫25例, 脐绕颈43例, 巨大儿30例, 对照组早产12例, 妊高症11例, 胎膜早破23例, 窒息17例, 低体质量18例, 胎儿宫内窘迫20例, 脐绕颈17例, 巨大儿9例。进行单因素分析妊娠高血压、脐带绕颈、早产儿、低出生体质量、窒息、宫内窘迫是导致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危险因素 (P<0.05) , 见表1。

2.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将单因素分析中对新生儿颅内出血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为自变量, 以新生儿颅内出血为因变量, 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显示妊娠高血压、脐带绕颈、早产儿、窒息、宫内窘迫为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危险因素 (P<0.05) , 见表2。

3 讨论

新生儿颅内出血是新生儿的一种严重疾病, 包括脑室周围至脑室内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膜下出血、小脑和脑实质出血, 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甚至死亡, 给新生儿的生命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胁。数据显示[3], 新生儿颅内出血高危因素的复杂, 涉及产妇、胎儿在每个阶段的劳动和其他围产期因素。因此, 在分娩过程中, 应对胎儿进行实时监测, 一旦发生事故, 可以及时抢救, 避免危险。

颅内出血是新生儿常见病, 可能会导致神经系统的损害, 导致新生儿智力发育不良、瘫痪, 甚至死亡, 对新生儿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的影响, 所以必须积极采取有效措施, 防止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发生。笔者总结了新生儿颅内出血的预防的方法: (1) 早产和低出生体质量新生儿是造成颅内出血的主要原因, 其中早产儿75%可以找到明确的原因, 所以应加强孕期保健, 定期产前检查, 指导孕妇保持充足的睡眠及营养摄入, 并控制怀孕期间的性生活, 尽量避免早产的发生。 (2) 提高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责任感。总之, 应定期在检验设备的帮助下定期检查, 加强孕妇的保健与治疗。

参考文献

[1]郭晓辉, 孙艳峰, 张俊玲, 等.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早期血小板参数变化与新生儿颅内出血的相关研究[J].中国基层医药, 2011, 18 (6) :747-748.

[2]李炳照, 湛建祥, 赵家彬, 等.实用临床儿科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9:98-101.

颅内出血 篇5

【关键词】小儿;维生素K1缺乏症;颅内出血;护理

【中图分类号】R582.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5)01-0495-02

迟发性维生素K1缺乏症是指新生儿出生2w后到婴儿期缺乏维生素K1而引起的出血性疾病[1],该病易导致颅内出血,不仅病死率高,而且后遗症严重,多见于3个月以内单纯母乳喂养或肝功异常、腹泻、长期应用抗生素的小婴儿,起病急骤病情严重,表现为烦躁不安、高声尖叫、频繁呕吐、反复抽搐,严重的患儿可出现昏迷,呼吸不规则,严重时可形成脑疝。出血严重时表现为皮肤紫癜、黏膜出血,注射部位出血不止,常有呕血、便血,治疗上以止血药的应用、输血、脱水降颅内压等对症处理为主;恢复期及后遗症期以营养脑细胞、加强功能锻炼为主。我院于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10例迟发性维生素K1缺乏症并发颅内出血的患儿,经过积极救治和精心护理,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2周~3个月,平均45天,喂养方式:均为单纯母乳喂养。

1.2临床表现均为急性起病,惊厥9例,面色苍白7例,哭吵不安8例,前囟饱满6例,肌张力增高7例,80%患儿存在≥2种症状。

1.3实验室及其它检查血常规示血小板均为正常,血红蛋白90~120g/L4例,60~90g/L4例,﹤60g/L2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2~5倍,头颅CT示颅内出血,其中蛛网膜出血7例,脑实质出血3例。

1.4治疗与转归入院后立即建立静脉通路,鼻导管吸氧,维生素K1静脉滴注及静脉输注新鲜红细胞悬液,惊厥患儿静脉应用安定与鲁米那解痉,颅内压增高的患儿6小时后应用20%甘露醇注射液,呋塞米针静推以降低颅内压,地塞米松静脉注射等治疗,患儿抽搐现象基本缓解后,医嘱予ATP、单唾液酸四乙神经节苷脂营养脑细胞,经过积极的治疗与护理,5例治愈出院,3例好转,1例死亡,1例自动出院。六个月随访痊愈5例,继发癫痫2例,脑瘫1例,听力障碍1例。

2护理

2.1神经系统症状的观察

小儿神经系统功能稳定性较差,对外界的刺激有较强的反应,生命体征容易出现变化,因此要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尤其是呼吸频率、节律变化,当出现呼吸不规律或者呼吸缓慢甚至暂停,说明患儿病情恶化,应及时处理。密切观察患儿的神志、意识、前囟饱满度、瞳孔大小及反射情况尤为重要。如患儿出现神志不清,前囟饱满,出现频繁抽搐,双侧瞳孔不等大,肌张力高,出现喷射性呕吐,考虑颅内出血导致颅内压增高,暂禁食,6小时后予20%甘露醇注射液,呋塞米交替静脉注射降颅内压,同时联合使用地塞米松静脉滴注,用药期间15~30分钟观察1次意识、瞳孔、哭声、前囟是否饱满等,有无呕吐、烦躁、脑性尖叫等颅内压增高症状,并及时做好护理记录。

2.2用药护理

10例患儿入院后均立即行股静脉置管术,穿刺经过顺利,固定妥当,6小时后予甘露醇注射液应用,在使用甘露醇期间应该加强巡视,观察穿刺点有无渗血渗液,观察穿刺侧肢体的颜色,每班测量腿围大小,并做好记录。在使用甘露醇,速尿等脱水剂期间要保持水电解质平衡,监测肝肾功能,患儿入院后记24小时出入量,并限制总液体的输入量及控制液体速度,防止对脑水肿病情的加重。

2.3抽搐的护理

抽搐时可有暂时性的呼吸暂停,可使患儿脑组织缺氧,吸氧能提高动脉血氧饱和度,改善机体缺氧,减少缺氧对脑组织造成的损害。吸氧流量1升/分,插入鼻导管时动作轻柔,防止鼻粘膜损伤,按医嘱正确应用鲁米那,安定等镇静止痉药,使用安定类药物推注时速度应大于2分钟,以免推注过快引起呼吸抑制。保持病室安静,避免强光声音刺激,各项治疗护理集中进行,动作轻柔缓慢。抬高患儿头肩部25°~30°,尽量减少头部的搬动,以减轻颅内压,防止加重颅内出血。患儿出现抽搐时,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以防误吸,必要时予以适当约束,但约束切忌过紧,以容纳1手指为宜;Q1H巡视约束肢体的情况,以免引起循环障碍。同时重视安全护理,患儿抽搐时必须拉上床栏,防止患儿跌伤,并交代患儿家属注意看护,进行健康宣教[2];床边备气管插管,必要时予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2.4皮肤护理

应加强保护性隔离,各项护理操作严格遵守无菌原则。每天2次定期开窗通风,每次30分钟;密切观察皮肤有无新的出血点,尤其是穿刺点的出血情况,选择股静脉置管,避免反复穿刺导致患儿哭吵剧烈加重颅内出血。用生理盐水做口腔护理3次/d,擦拭口腔粘膜时应动作轻柔,保持颈下、腋下、腹股沟、臀部等皮肤皱褶处清洁干燥,便后及时更换尿布。穿着柔软、宽大易吸收的棉织衣物防止刺激皮肤,剪短患儿的指甲防止抓伤。

2.5营养管理

患儿颅内出血早期应禁止直接喂奶,防止因吸奶用力或呛奶加重出血症状,除按医嘱应用静脉营养液外,可进行适量的鼻饲喂养,进行早期、正规、合理的肠内营养支持是安全、有效和必需的,不仅能维护肠道黏膜结构和功能,同时对促进营养状态和预后恢复十分有利,较好地满足了颅脑损伤患者营养及代谢支持的需要,可降低病死率、病残率,改善预后,喂养遵循由少到多,奶液的温度控制在40℃左右,鼻饲前应判断胃管是否在胃内、奶液有无潴留等,鼻饲时推注速度不宜过快。每次鼻饲后观察患儿2~3分钟,如有呼吸困难或紫绀,应立即用吸痰管吸出氣管内黏液及奶液。鼻饲尽量在治疗、护理后进行,以免频繁移动患儿引起呕吐。

2.6健康宣教

对家长做好解释工作,让家属对病情及其预后有较为恰当的认识,患儿经治疗、护理后病情逐渐好转,除了继续对症治疗、护理外,指导家属进行母乳喂养,鼓励母亲多吃含维生素K的食物,如绿色蔬菜,猪肝,鱼类,豆类,鸡蛋等,必要时每周口服维生素K11-2次,患儿出院时,家长要遵医嘱坚持使用恢复脑细胞功能的药物,门诊定期随访。鼓励家长对患儿进行早期的肢体与语言的锻炼。

3小结

迟发性维生素K1缺乏症并发颅内出血起病急,后遗症严重。3个月内单纯母乳喂养,生后未注射维生素K1的婴儿有突发出血症状,精神变化或抽搐现象应立即就医,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能减少该病后遗症的发生率。出院后应继续服用营养脑细胞功能的药物,及时进行功能锻炼并定期随访;同时加强基层医护人员及家长的认识,提前做好预防工作,是避免该病发生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李皿,陈娥.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颅内出血防治[J].北方药学,2011,8(7):97-98.

颅内出血微创清除术后的护理体会 篇6

对我科近8月采用微创穿刺术的25例病人进行系统回顾分析、总结, 其中男性18例, 女性7例, 年龄27~81岁, 平均年龄59岁, 经CT检查证实出血量约30~150ml左右, 发病时间6h~7d。入院时, 嗜睡及浅昏迷18例, 中度昏迷4例, 深昏迷3例。出血性质:创伤性额叶挫裂伤并血肿4例, 已治愈, 慢性硬膜下血肿6例, 已治愈。高血压脑出血15例, 其中基底节区出血8例, 破入脑室7例, 3例死亡, 4例自动出院, 其余好转出院。高血压脑出血者血压均为170~210/100~120mm Hg左右。

2 方法

根据CT测量好合适的穿刺部位, 在无菌操作下配合医生在定位处经头颅钻孔, 然后将合适直径大小的硅胶管经钻孔处置于血肿腔内进行冲洗引流, 末端与无菌引流管连接, 并监测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 值得注意的是术中应备有吸氧及吸痰装置, 以免发生意外。术后给予止血、护脑、抗炎等治疗, 待病情稳定后可行高压氧治疗。

3 护理体会

3.1 做好术前准备

向家属交待病情的危害性及手术的目的、方法及优点, 消除家属的心理负担以便取得配合, 认真观察患者的瞳孔、意识、生命体征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3.2 引流管的护理

3.2.1 正确放置引流管的位置 (1) 血肿与侧脑室相对独立存在, 脑室内无积血, 进行低位引流, 即将引流管自然置于床头、低于血肿水平高度进行引流; (2) 血肿与侧脑室相对独立存在, 脑室内有积血或侧脑室被血肿压迫而未能显示的要进行高位引流, 即将引流管最高点放置于穿刺点上方10~15cm处, 切勿高低巅倒[2]。

3.2.2 保持引流管通畅, 防止引流管受压、成角、扭曲等。

3.2.3 正确处理脑室持续引流中发生的故障。

3.2.4 防止引流液逆流, 如患者需外出检查时应暂时夹管。

3.2.5 防止意外拔管及管道脱出, 意识障碍躁动者, 可对其双上肢进行适当约束, 各连接管应稍长, 以利患者头部的转动。

3.2.6 若血肿未液化, 血凝块堵塞引流不畅时, 给予尿激酶3万U加生理盐水5ml随管注入后夹闭引流管, 待1~2h后开放, 2次/d。尿激酶是一种纤溶酶激活物, 有较强的溶解血块作用, 还可以清除抑制因子对纤溶酶的抑制作用, 无抗原性及毒性, 小剂量应用短时间内可达到分解血凝块的作用。体外血凝块分解实验证明, 4h对血凝块的分解作用可接近完全[3]。

3.2.7 每日更换无菌纱布及引流袋, 保持局部干燥清洁, 并做好引流液的记录。

3.3 注意观察引流液颜色

引流液颜色正常时呈暗红色, 比血液稍稠, 如引流量与血肿不成正比, 颜色呈淡血水样, 说明出血部位已破入脑室, 引流中混有大量脑脊液, 如引流突然变化且外流速度加快, 则提示有再出血可能。

3.4 体位护理

体位不当可引起颅内压增高, 呼吸不畅造成脑缺氧。近年通过临床监护发现当头位低于10°, 高于30°或颈部扭曲时都会引起颅内压增高, 这是因为颅内静脉回流受阻所致, 而患者头部抬高15°~30°, 其头、颈、胸在同一斜面时, 有利于颅内静脉回流, 减轻脑水肿, 改善脑循环代谢是脑外伤患者的最佳体位[4]。昏迷伴呕吐者宜取侧卧或侧俯卧位以防误吸, 昏迷有舌后坠者向前轻托下颌角, 纠正舌后坠, 将患者头转向一侧, 后仰, 以确保呼吸道通畅。

3.5 生命体征及瞳孔的观察

(1) 生命体征:重点是血压的监测, 术后连续动态24h监测, 每0.5~1h监测1次并记录, 保持血压稳定, 防止过高造成再出血, 过低导致脑血流不足, 一般血压保持在140/90mm Hg左右, 脉膊70~80次/min, 呼吸16~20次/min, 体温控制在38℃以下。 (2) 特殊用药:高血压患者血压难控制者可用硝普钠50mg+5%葡萄糖注射液500ml持续避光静滴调节血压。 (3) 意识的变化是判断病情及预后的重要指标。当病人意识状态恶化或出现躁动时, 应注意查找原因, 是否继续出血、血压高或引流管堵塞等。瞳孔的观察对颅内出血尤为重要, 应密切观察瞳孔是否等大等圆, 对光反射是否存在, 如发现异常应尽早处理以免发生脑疝。

3.6 控制颅内压增高

(1) 保持尿管通畅, 避免因尿管不畅通而引起膀胱过度充盈。 (2) 大便干结引起强烈排便反应, 故要保持大便通畅。 (3) 保持病房安静, 躁乱者查明原因适当给予镇静剂。 (4) 按时使用脱水剂。 (5) 控制输液速度。

3.7 拔管时间

当引流量与血肿的比例相符时, 一般在置管2d内如无引流液即可拔管, 拔管时间一般为3~10d, 拔管后要随时观察敷料是否干燥, 如潮湿, 须立即更换, 若纱布潮湿并有鲜红色, 可能有再出血, 应立即通知医生。

3.8 并发症的干预措施

由于患者长期卧床, 易发生各种并发症。 (1) 预防肺部感染:及时翻身、扣背、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可用生理盐水20ml+庆大霉素8万U+地塞米松5mg+糜蛋白酶4000U雾化吸入, 2次/d。 (2) 预防尿路感染:用生理盐水250ml+庆大霉素8万U膀胱冲洗, 2次/d, 女性病人做好会阴冲洗, 男性病人做好尿道护理。 (3) 控制颅内感染:按医嘱正确、合理使用抗生素, 防止菌群失调。 (4) 压疮的预防:保持床铺清洁干燥, 用气垫床或气圈垫骨骼突出部,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定时翻身拍背, 避免拖、拉、推动作。避免在骨骼突出部位进行按摩, 有研究发现按摩可以显著降低局部皮肤的温度并使局部血循环减少[5]。营养不良是导致压疮的内容之一, 又可影响压疮的愈合[6], 因此应注意补充营养, 增强抵抗力。 (5) 预防消化道出血:按时使用胃粘膜保护剂, 若呕吐咖啡渣样物, 应及时清除, 并留置胃管持续胃肠减压, 保持呼吸道通畅。神志不清且无消化道出血的病人行鼻饲饮食。 (6) 做好口腔护理, 2次/d, 以预防口腔炎。 (7) 预防静脉炎:对于微创术后的病人, 应尽早采用深或浅静脉置管, 以便保护血管, 同时能及时准确输入药物。

3.9 做好心理和生活护理

消除其心理障碍, 帮其树立自信心, 加强营养, 增强抵抗力, 恢复期指导功能锻练, 逐渐进行语言、肢体等方面的康复治疗。

4 小结

回顾以上病例的预后情况得出, 良好的微创穿刺技术+精心的治疗与护理措施+患者的病情轻重, 是患者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 相对来说, 创伤性颅内损伤出血量不大, 且出血稳定者及慢性硬膜下出血的病人采用该技术效果较满意, 而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因恢复时间长, 医疗费用高且易出现并发症, 所以预后稍差, 这就要求我们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 不但要提高微创穿刺技术, 还要采取更好的护理措施, 才能使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也能得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 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减少残障。方法 采用微创穿刺引流术, 结合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率, 提高了手术抢救的成功率, 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结论 颅内血肿微创穿刺引流术是近年来治疗颅内出血简便、经济可行的新技术, 操作简单, 创伤小, 不受年龄和重要脏器功能的限制, 其术后护理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颅内出血,微创术,护理

参考文献

[1]刘安玲.急性脑出血穿刺引流术后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 2004, 19 (9) :855.

[2]刘艳萍.脑出血微创清除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J].家庭护士, 2008, 4 (103) :869.

[3]胡长林, 吕涌涛, 李志超.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规范化治疗指南[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3:152-154.

[4]王志红, 周兰妹.危重症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3:589.

[5]王英, 蒙张敏, 黄丹莉.压疮评估和预防的循环医学证据[J].中华实用护理杂志, 2006, 22 (3) :37-39.

颅内出血患者的术中护理体会 篇7

我院2009年1月—8月收治颅内出血患者51例, 年龄最小19岁, 最大75岁。经过手术医护人员的合力抢救, 都安全返回病房。

1 术前准备

颅内出血多为急诊手术, 护士在接到手术通知单后应及时通知相关护理人员、麻醉医生, 快速准备术中所需急救用物如吸引器、氧气、静脉穿刺用物、加压输血输液袋并检查其性能完好备用。准备好器械、敷料及其他物品。

及时到病房接手术患者, 认真核对患者的床号、姓名、住院号、诊断、手术名称等。带好术中用物, 同家属一起将患者接入手术室。在运送途中患者应脚在前头在后, 护士站在患者的头部, 以便随时观察病情。如患者带有气管导管应请麻醉医生一同去接, 以保证患者的安全。

2 术中护理

进入手术室后, 巡回护士应再次核对患者, 及时将患者接入指定的手术间, 快速开放静脉输液通路。静脉穿刺针应选择管径大的绿色18#, 以便术中快速输液、输血, 必要时可开放两条静脉通路, 保证抢救的顺利进行。

若患者有呕吐物及痰液较多时, 快速准备好吸痰用物, 协助麻醉医生进行吸引, 以免误吸致患者窒息。术中出血量多时, 应准备两套吸引装置, 以免因吸引力不足而致手术野不清, 影响止血进程。

颅内出血患者由于意识不清和全身麻醉, 不能表达自己的各种意愿, 我们应充分保护患者的隐私, 多加观察, 注意保暖。妥善固定各种管道, 如保留导尿管、胃肠减压管。在不影响手术的情况下保证患者卧位舒适。

根据术中出血量及时通知血库配血。输血前应与麻醉医生共同核对交叉配血单、血型报告单, 血袋上的姓名、床号、住院号, 血型RH (D) , 交叉配血结果, 血袋号, 血量, 血液的保质期, 检查血液的质量并签名。刚从血库取回的血液应适当加温, 以免引起患者的寒战。

认真清点棉片、缝针并做好记录。及时供应术中所用物品如明胶海绵、止血纱布等。注意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 记录尿量并及时更换尿袋, 以免因尿液引流不畅而致血压升高。

护士对业务的熟练程度可影响手术时间的长短, 从而影响患者术后的恢复。器械护士应熟悉医生的每一步操作, 熟练地配合医生完成整个手术。手术关闭颅腔前后, 器械巡回护士应认真核对棉片、缝针数量无误, 并填写护理记录单。

3 术后护理

手术结束后, 协助医生包扎手术切口, 清除伤口周围的血液, 妥善固定伤口引流管并贴好引流管标识。协助麻醉医生清理呼吸道, 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 平稳后送回病房。若患者带气管导管回病房, 应提前通知病房做好准备。

麻醉医生、巡回护士、手术医生共同护送患者回病房。在途中, 护士应保证静脉通路的畅通, 将推车两侧的护栏上好, 防止患者坠床, 与医生共同处理途中的各种意外。

新生儿颅内出血22例临床分析 篇8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16例、女6例。孕周<37周4例、37~42周15例、>42周3例。体质量<1500 g 1例、1500~2500 g 9例、2500~4000 g 8例、>4000 g 4例。发病时间<24 h10例、24~48 h 8例、48 h~7 d 3例、7~10 d 1例。22例中有重度窒息13例, 包括宫内窒息4例、宫内+出生时窒息6例、出生时窒息3例。合并有产伤3例, 颅骨骨折1例, 头皮血肿2例。分娩方式:阴道分娩17例、剖腹取胎分娩5例。22 例中各种难产8例、缺氧性颅内出血15例、损伤性颅内出血6例、早产致颅内出血1例。主要临床表现:体温不升12例, 惊厥18例, 激惹10例, 昏迷5例, 肌张力高6例, 呼吸急促12例, 呼吸暂停2例, 呕吐5例, 巴彬氏征阳性18例。并发症:缺血缺氧脑病12例, 肺炎10例, 羊水吸入综合征12例, 呼吸衰竭8例, 硬肿症8例, 高胆红素血症4例。头颅CT及B超:22例CT报告蛛网膜下腔出血15例, 其余为脑室出血。头颅B超检查11例颅内出血患儿, 检查报告有出血患儿9例。

1.2 治疗

1.2.1 消除病因

矫正缺氧、酸中毒及高渗血症。

1.2.2 特别护理

保持安静, 减少搬动, 保暖, 抬高头部, 右侧卧位, 保持呼吸道通畅。

1.2.3 补液

严格控制液体总量, <3 d 60~80 ml/ (kg·d) , 4~7 d 80~100 ml/ (kg·d) , >7 d 100~130 ml/ (kg·d) , 有发热、呼吸急促、蓝光照射、腹泻酌情增加补液量, 速度控制2~4 ml/ (kg·d) , 急性出血期1~3 d后, 无胃肠并发症, 给鼻饲、滴管喂养或喂母乳。

1.2.4 镇静抗惊厥

重度窒息、确定颅内出血或惊厥新生儿, 首次给负荷量苯巴比妥15 mg~20 mg/kg, 12 h后5 mg/ (kg·d) 连用3~5 d。反复惊厥者可临时加用苯巴比妥8~ml/ (kg·d) , 或安定0.1 mg~0.3 mg/kg, 或水合氯醛40 mg~60 mg/kg.

1.2.5 控制出血

维生素k15 mg, 1次/d连用3 d, 止血敏0.125 g静脉注射或稀释后静脉滴注, 每日2次, 连用3天, 立止血2.25~0.5ku静脉注射, 每日1~2次, 连用3 d, 出血量大、有贫血、休克, 可输鲜血或血浆7~10 ml/kg·次。

1.2.6 减轻脑水肿

首次用20%甘露醇0.5~0.758/kg, 以后用0.25~0.58/kg, 4~6 h一次, 颅内高压明显者加速尿1 mg/kg次, 根据病情延长间隔时间.颅内出血早期可用地塞米松0.5~2 mg/ (kg·d) , 1~2次/d, 连用3~5 d。

1.2.7 促进脑细胞机能

常规使用能量合剂, ATP、辅酶A、细胞色素C, 止血剂使用2 d后加胞二磷胆碱125 mg/d, 1次/d, 加用或单用脑活素1~2 ml, 稀释10~20倍后静脉滴注, 10 d为一疗程, 2~3个疗程。

2 结果

治愈18例, 放弃治疗2例, 后遗症脑积水、脑瘫1例, 癫痫1例。

3 讨论

3.1 本组颅内出血主要是由缺氧引起, 宫内窒息、产时窒息、产后窒息为主要因素。

其次是损伤性引起颅内出血。早产儿、足月小样儿、过期产儿及巨大儿发生率较高。Allan指出出血发生在生发组织, 该区存在纤维蛋白溶解亢进, 有人称生发组织为“不成熟血管丛”血管丰富、脆弱容易破裂[2] , 是早产儿颅内出血原因之一。Rlaus提出由于早产儿缺乏血管自动调节, 血压波动就可造成出血, 因此从出生就开监护和维持正常血压稳定, 避免快速输液, 高渗性药物, 是预防颅内出血的重要措施[4] 。防止早产, 加强围产期保健, 提高产科质量, 是预防颅内出血的关键。早产儿、重度窒息等颅内出血高危儿可预防性使用苯巴比妥、止血敏预防, 减轻颅内出血的发生。

3.2

新生儿颅内出血诊断较难, 易与肺部疾病及窒息相混淆, 窒息是发生颅内出血重要因素, 产前、产程中窒息也可引起羊水吸入综合征, 两者症状、体征与颅内出血症状、体征有相似性, 再加之部分颅内出血的病例可无任何临床表现, 致使仅靠病史、体检, 很难准确诊断。头颅CT、头颅B超可提高本病的诊断水平, 也是判断颅内出血患儿转归、预后的重要手段[5] 。建议对高危新生儿, 如早产儿、巨大儿、急产、窒息新生儿、头颅有产伤儿, 条件许可常规进行头颅CT或头颅B超。

3.3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治疗

须及时、正确、综合治疗。良好的护理、支持治疗, 维持正常血压、血糖、血氧饱和度。颅内出血的早期, 应尽早控制出血、控制惊厥、减轻脑水肿。晚期要促进脑神经功能恢复, 营养脑细胞, 肢体按摩、活动, 功能锻炼, 智力教育。本病预后取决于患者病情轻重、抢救是否及时、正确及是否全疗程。

摘要:新生儿颅内出血是儿科常见危重症之一。本研究对22例新生儿颅内出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孕周<37周4例、37~42周15例、>42周3例。体质量<1500g1例、1500~2500g9例、2500~4000g8例、>4000g4例。并发症有缺氧缺血性脑病12例、肺炎10例、羊水吸入综合征12例。经分析缺氧性颅内出血15例损伤性颅内出血6例, 早产致颅内出血1例。资料表明缺氧、损伤是颅内出血的主要原因, 加强围产期保健, 提高产科质量是预防本病的重要措施。患儿病情轻重, 是否及时、正确治疗是决定预后的关键。

关键词:颅内出血,新生儿

参考文献

[1]赵祥文.儿科急诊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188.

[2]金汉珍, 等.实用新生儿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632.

[3]Allan Wc, Volpejj.Perivenlricular-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Pedclin Nor Am, 1986, 36:47.

[4]Rlaus MH, Fanroff A.A.care of the high-risk neonate.ed.3.Philadelphia:Saunders comp, 1986:367.

颅内出血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90例患儿来自本院2000年1月-2013年6月急诊及住院患者, 男64例, 女26例;年龄3.2~15.6岁, 平均10.8岁。初诊时诊断符合轻度颅脑损伤[2], 有闭合性头部外伤病史, 格拉斯哥昏迷量表 (GCS) 评分13~15。患儿排除凝血功能异常。按CT扫描结果分为颅内出血组和非颅内出血组。

1.2 方法

1.2.1 临床资料的收集

设计统一的调查表, 入院时对患者的性别 (男→1, 女→0) 、年龄、现病史及既往外伤史 (有→1, 无→0) 等相关资料进行收集。记录患者的临床表现, 如头痛 (有→1, 无→0) , 呕吐 (有→1, 无→0) , 意识丧失或失忆 (有→1, 无→0) , 外伤后癫痫发作 (有→1, 无→0) 以及某些体征如颅骨骨折 (有→1, 无→0) 和瞳孔散大 (有→1, 无→0) 。

1.2.2 危险因素判定

危险因素确定参照文献[3]进行。头痛定义为新出现的扩散性或局部头痛;呕吐为创伤发生后出现的任何呕吐现象;意识丧失或失忆为意识短暂丧失或持续顺行性遗忘, 即使GCS评分正常;癫痫发作为创伤后明确或可疑的癫痫发作。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计量资料用独立样本t检验, 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筛选与出现颅内出血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轻度颅脑损伤患儿颅内出血发病率分析

90例轻度颅脑损伤患儿中发生颅内出血24例, 发生率为26.7%。颅内出血患儿中, 男19例, 女5例, 年龄 (7.2±2.4) 岁, 与非颅内出血组比较, 颅内出血组患儿年龄小,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轻度颅脑损伤患儿临床表现与发生颅内出血的相关性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年龄、癫痫发作、意识丧失或失忆、颅骨骨折和瞳孔散大在轻度颅脑损伤患儿颅内出血和非颅内出血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性别、既往外伤史、头痛和呕吐在两组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3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轻度颅脑损伤患儿出现颅内出血的高危因素

以单因素分析时独立性较好且与颅内出血相关的因子为自变量 (X) , 以颅内出血为因变量 (Y) , 进行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意识丧失、颅骨骨折和瞳孔散大为轻度颅脑损伤患儿出现颅内出血的高危因素。见表2。

3 讨论

轻度颅脑损伤 (MHI) 是急诊常见的伤害之一, 轻度颅脑损伤患儿很少会出现神经损伤, 但仍有颅内损伤的风险。出现局灶性创伤性脑损伤 (TBI) 常可检测到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脑挫裂伤、脑出血等[4,5]。儿童脑外伤的伤情程度与实际脑损伤程度不一定相符, 因而研究临床表现中与轻度颅脑损伤患儿出现颅内出血有关的高危因素, 在临床快速做出有否ICH的诊断, 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研究中, 90例轻度颅脑损伤患儿中发生颅内出血24例, 发生率为26.7%, 与其他报道类似[6]。与非颅内出血组比较, 发生颅内出血患儿年龄偏小 (P<0.05) , 而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可能与较小患儿受伤时无法及时形成自我保护有关, 但多因素回归分析后剔除了年龄因素, 认为年龄并非发生ICH高危因素。

多个研究结果对各种临床表现和体征对MHI颅内出血预测风险价值评价不一, 有研究[7,8]认为头痛和创伤后呕吐可以作为预测MHI及与创伤有关的脑CT扫描异常的因素, MACK等[7]证实头痛是低风险预测因素, 而有研究认为头痛和呕吐不能作为预测风险因素, 本研究中头痛与呕吐在ICH和非ICH组患者中不存在差异 (P>0.05) , 认为头痛和呕吐虽然不是发生颅内出血的高危因素, 但仍可作为病情评估的重要依据。在某些研究中[9]意识丧失或失忆亦是预测异常外伤相关脑CT扫描的因素, 但亦有相反的研究结果, SMITS认为临床表现的变化如意识丧失、呕吐、头痛和记忆丧失与颅内损伤严重程度并无相关[10], 亦有研究[11]认为即使临床表现无异常发现的患儿仍有可能存在颅内损伤, 而CT扫描是唯一可信的诊断工具, 研究表明[12,13]多达28%的昏迷儿童或有短暂失忆的患儿均可以在CT扫描时检测到异常, 其中2%~8%的轻度颅脑损伤患儿临床症状可能与检测结果不符, 但均需接受外科治疗。本研究中出现意识丧失或失忆的患儿23例, 其中10例 (43.5%) 有颅内出血, 而意识丧失或失忆为MHI患儿出现颅内出血的高危因素。癫痫发作虽在单因素分析中存在差异 (P<0.05) , 但在多因素分析中被剔除, 可能与 (1) 儿童脑皮层发育尚不完善, 对脑皮层抑制能力较低; (2) 癫痫较常见, 导致临床症状突出有关[14]。

本研究中颅骨骨折和瞳孔散大为轻度颅脑损伤患儿出现颅内出血的高危因素。儿童硬脑膜窦与颅骨内板附着牢固, 在颅骨骨折时容易被撕裂而引起出血;且儿童颅骨骨折处板障出血易引起硬膜外血肿;颅骨骨折可能造成一过性颅内压增高, 可引起静脉压上升, 亦可导致静脉窦或窦汇损伤出血[15]。在颅骨骨折的MHI患儿, 尤其是枕部或枕顶部着地患儿, 即使没有发现颅内出血或仅有少量出血, 均应严密观测其生命体征和神经系统状态, 根据病情进展及时调整诊治方案。而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脑室内积血易导致脑积水发生。瞳孔变化是判断颅内出血的重要体征, 出现颅内出血, 导致动眼神经麻痹, 则该侧瞳孔逐渐散大[16]。颅内出血或颅骨骨折造成急性脑受压时, 可能出现一侧瞳孔逐渐散大, 对光反应迟钝。因而对MHI患儿除了密切观测生命体征变化, 瞳孔变化的观察亦有提示病情的作用。

其他某些症状可能也可预测颅内出血的发生, 如头晕、嗜睡、意识混乱等, 但在儿童中比较难于收集到这些可靠信息, 因此未被提及。总之识别颅内出血高危因素, 可以早期筛选出可疑患儿进行及时监控和治疗。

摘要:目的 探讨轻度颅脑损伤 (MHI) 患儿出现颅内出血 (ICH) 的高危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90例MHI患儿, 分析其出现颅内出血可能的有关高危因素。结果 90例MHI患儿中发生颅内出血24例 (26.7%)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初诊时年龄、癫痫发作、意识丧失或失忆、颅骨骨折和瞳孔散大在MHI患儿ICH和非ICH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经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 意识丧失或失忆、颅骨骨折和瞳孔散大为轻度颅脑损伤患儿出现颅内出血的高危因素。结论 识别发生颅内出血高危因素, 可以早期筛选出可疑患儿, 进行及时监控和治疗。

颅内出血 篇10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2-0043-01

高血压性脑出血致死、致残率相当高,旨在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致残率的各种治疗手段在不断探索。我院于2012年2月至2014年12月采用在头CT定位下,用锥颅穿刺尿激酶溶解清除高血压性脑出血92例,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男性58例,女性34例;38~ 50岁者14例,51~70岁者68,71岁以上10例;发病到手术时间在7小时内者31例,8~24小时者52例,24小时以上者9例,最长1例为8天。出血部位:壳核出血34例,混合型31例,丘脑出血15例,脑叶出血12例。术前计算血肿量;20~60毫升者72例,大于60毫升者61例,浅昏迷者7例,深昏迷出现一侧瞳孔散大脑痛者4例。

1.2 手术方法 穿刺点以距血肿中心最近为原则,避开颅内重要血管走行部位。据头CT缩小比例系数确定穿刺深度。消毒,局麻。用骨锥锥颅,脑穿针穿刺。达计算深度后拔出针芯。用20ml注射器抽出血肿腔内液态血液或小的血凝块,负压不可过大。然后将日期产尿激酶6000U用5ml生理盐水注入血肿腔,拔出脑穿针。6~12小时后再按原锥颅部位用脑穿刺,抽出已溶解液化的血肿液。一般穿刺2~4次后复查头CT,待血肿残余量小于原来的1/4时则停止穿刺。

1.3 治疗效果 本组死亡20例,其中术前意识清楚或朦胧状态者61例,死亡2例,死亡率3.3%。浅昏迷者16例,死亡3例,死亡率18.8%,中度昏迷者8例,死亡4例,死亡率50%。深昏迷、脑疝者11例,死亡10例,死亡率约90%,本组总死亡率为21.7%。存活的72例,住院2周至3个月不等,其术前的肢体瘫痪或语言障碍等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均有明显改善。达到生活自理者54人,3个月后恢复工作10人,需人护理者8人。

2 讨论

高血压性脑出血内科保守治疗死亡率可高达62~92%,外科开颅手术死亡率为8~51%。尽管开颅手术可降低死亡率、但开颅手术对患者损伤大,脑组织破坏加重,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常不满意[1]。用锥颅穿刺的方法治疗内囊出血,方法简便易行,对患者损伤小[2]。但因不能吸出血肿腔内的血凝块,只能在亚急性和慢性病人中应用。我们在此基础上采用血肿腔内注入尿激酶的办法,使血肿腔内血块溶解再抽出,解决了急性期脑出血凝血块不能清除的问题,可用于各期的脑出血患者。本组患者未经特殊选择,血肿量在20ml以上即用本法治疗,与开颅血肿清除术相比,本法更注重神经功能的保留。从本组治疗结果可以看出术后在较短时间内能达到生活自理者比例相当高,这是开颅手术所不能比拟的。我们体会内侧型出血尤其是优势半球,用本法治疗对日后神经功恢复明显优于开颅术,后者对功能恢复不利。另外,高龄患者或合并有糖尿病,心、肾功能较差者对开颅手术耐受性差,可首选本法治疗。我们收治的病例中最大81岁,也收到了满意的效果。手术时机的选择:在一组开颅手术清了作脑出血资料中认为,早期手术清除血肿有利于神经功能复[3]。但也有学者认为在发病24小时内患者处于类休克状态,此时手术危险性太大。我们体会锥颅穿刺对患者脑组织损伤很小,无加重病情之忧。实践证明早期穿刺即使清除血肿的一少部分,患者的症状和体征也会有明显的改善。这与其他作者采用超早期开颅血肿清除术获得较好的效果结论是一致的。早期穿刺清除部分血肿可使血肿腔内压力降低,对周围正常脑组织压迫减轻,使脑水肿范围减小,尤其是内侧型脑出血,清除部分血肿后能减轻对中线结构的压迫,对改善意识状态明显有益。从本组的死亡率来看,与之有关的重要因素是患者的意识状态和血肿量。术前深昏迷或已有一侧或双侧瞳孔散大患者,虽然穿刺抽出较多血肿液,死亡率仍高达90%以上,而血肿量大在于60ml者死亡率也明显增高。可能与脑组织原发损害害重或高颅压明显有关,本法不能在短时间内彻底解除高颅压症状,故对已民形成脑疝者以选择开颅手术为宜。如果适应症选择恰当,本手术效相当确切。复查头CT仍有部分血液残留者多是血肿腔较大,穿刺位置业在血肿中心所致。只要对周围正常脑组织压迫不重,患者症状有改善,更换部位反复穿刺并无必要,可待其自然吸收。由于选择的病例血肿量超过20ml,目标较大,徒手穿刺完全可代替立体定向仪。

需注意的是此种方法是在盲视下操作,要求手术者必须熟息颅内各重要血管走行部位,避开硬脑膜中动脉及侧裂血管。一旦有继发出血迹象,应立即开颅行血肿清除术。

参考文献:

[1]袁明,谢万福.脑出血开颅手术与钻孔引流的疗效对比[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5,10(3):250-251.

[2]郝学军,刘培霞.锥颅血肿穿刺抽吸引流15例临床应用体会[J]. 甘肃科技,2015,31(19):139-140.

新生儿颅内出血36例临床分析 篇1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男24例 (67%) , 女12例 (33%) 。早产儿12例 (33%) , 足月儿22例 (61%) , 过期产儿 (6%) , 阴道分娩22例 (61%) , 剖宫产14例 (39%) 。有窒息史28例 (78%) , 产伤8例 (22%) 。

1.2 临床表现

青紫10例 (28%) , 呼吸不规则6例 (17%) , 呼吸暂停4例 (11%) , 烦躁易激惹26例 (72%) , 嗜睡, 反应低下10例 (28%) , 惊厥15例 (42%) , 肌张力增高5例 (14%) , 肌张力低下6例 (17%) , 无神经系统症状3例 (8%) 。

1.3 检查结果

3 6例患儿均做头部C T检查支持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2 4例 (67%) , 脑室内出血2例 (6%) , 合并缺血缺氧性脑病 (HIE) 15例 (42%) 。

1.4 治疗及转归

1.4.1 加强护理

(1) 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保持呼吸通畅, 合理给氧。 (2) 保持安静, 减少搬动。 (3) 保暖, 保持体温稳定。

1.4.2 对症支持治疗

(1) 抗惊厥治疗:首选苯巴比妥, 负荷量20mg/kg, 顽固性抽搐者加用安定, 每次0.1~0.3mg/kg静脉滴注, 或加用5%水合氯醛1mg/kg灌肠, 用药期间监测药物浓度, 用药后密切观察, 以惊厥停止, 安静入睡, 呼吸心率平稳为度。 (2) 脑水肿的治疗:合理应用甘露醇, 地塞米松等药物, 每日液体总量不超过60~80mg/kg, 并根据电解质, 血浆渗透压及尿量, 体重变化进行调整。 (3) 恢复脑血管灌流量:静滴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 开始时用小剂量逐渐增大药量。 (4) 改善脑细胞代谢:选用脑活素、胞二磷胆碱、细胞色素C、ATP、辅酶A等。 (5) 控制出血:可选择使用维生素K1、止血敏、立止血、必要时输入鲜血浆或全血。

经上述吸氧、止惊、止血、降低颅内压、营养脑细胞等治疗, 治愈21例 (58%) , 自动出院8例 (22%) , 死亡7例 (19%) 。20例患儿出院后复查, 其中12例发育良好, 智力正常, 无近期后遗症, 8例合并神经系统后遗症, 其中脑瘫5例, 癫痫3例。

2 讨论

新生儿颅内出血是新生儿最严重的脑损伤, 也是新生儿期常见的临床问题, 出血部位包括硬膜下出血、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生发基质-脑室内出血、小脑出血和脑室质出血。近年来产伤所致的硬膜下出血明显减少, 而缺氧所致的生发基质-脑室出血已成为新生儿颅内出血最常见的类型。早产儿发病率高, 预后差, 存活者常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1]。

ICH临床症状主要与出血部位和出血量有关, 50%的患儿出血开始于生后第1天, 25%患儿出血发生于第2天, 至生后72h颅脑超声可发现90%IVH患儿[2]。轻者无症状如不做头颅CT临床很容易漏诊。

ICH与窒息产伤密切相关, 同窒息而缺氧可直接损伤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使血管通透性增加或破裂出血, 同时也因损伤脑血管的调节能力而出血。产伤以足月儿多见, 因胎头过大头盘不称, 急产, 使用高位产钳和吸引助产, 使胎儿头部挤压变形而导致大脑镰, 小脑天幕撕裂而引起硬膜下出血, 大脑表面静脉撕裂, 常伴蛛网膜下腔出血。其他因素, 如快速输入高渗液体, 凝血功能下降也可以引起出血。故加强围产期保健, 积极防治新生儿窒息是减少ICH的关键。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诊断主要依据病史, 产伤和缺氧史, 临床表现兴奋和抑制症状交替出现, 头颅CT是诊断最重要的途径。但PVH-IVH常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头部B超对颅脑中心部位分辨率高, 因此成为该类型的特异性诊断手段。一旦确诊经及时合理的治疗, 一般以足月儿, 急性缺氧、20 min Apgar评分正常、蛛网膜下腔出血量小的情况预后转好;早产儿慢性缺氧, Apgar评分过低, 脑室出血伴脑室扩大预后较差。因此, 在预防颅内出血病因, 避免围产期的不良因素, 应用CT诊断, 合理治疗是提高诊断率、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摘要:目的 探讨新生儿颅内出血的病因、临床症状及治疗。方法 通过临床36例新生儿颅内出血病例分析。结果 新生儿颅内出血患儿存活者往往有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 经临床36例病例分析结果 治愈21例 (58%) , 自动出院8例 (22%) , 死亡7例 (19%) , 20例患儿出院后复查, 其中12例发育良好, 智力正常, 无近其后遗症, 8例合并神经系统后遗症, 其中脑瘫5例, 癫痫3例。结论 新生儿颅内出血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产伤和缺氧史, 头部CT是诊断最重要途径。一般以足月儿, 急性缺氧、20minApgar评分正常、蛛网膜下腔出血量小的情况预后转好;早产儿慢性缺氧, Apgar评分过低, 脑室出血伴脑室扩大预后较差。因此, 在预防颅内出血病因, 避免围生期的不良因素, 应用CT诊断, 合理治疗是提高诊断率、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关键词:新生儿,颅内出血,分析

参考文献

[1]江载芳, 胡亚美.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454-458.

上一篇:非固体电解质下一篇:逐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