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颅内出血

2024-10-11

急性颅内出血(共6篇)

急性颅内出血 篇1

新生儿颅内出血是新生儿时期的多发病, 病情进展快, 病死率高, 因而严密的病情观察和及时有效的护理, 是取得良好护理效果的保障, 不仅可以提高患儿存活率, 而且还可减少后遗症的发生率。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1 基本护理要求

保持环境清洁、整齐、安静、空气新鲜, 室温22~26℃之间, 湿度55%~65%, 取仰卧或右侧卧位, 颈部伸展, 颅内压偏高的患儿, 头抬高15°, 产伤及头颅血肿的患儿, 头偏向健侧。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 便于及时给药, 并保证热量和水的补充。滴速控制在4~6滴/min, 保障在24 h内完成全天补液量。

2 病情观察及护理要点

2.1 危重患儿15 min~30 min巡视1次, 2 h测体温1次,

若体温不升, 除了保暖外, 还必须供足热卡;遇发热者需行物理降温。

2.2 若面色苍白, 紫绀并伴烦躁, 有心率增快达100~

200次/min, 或心率低于100次/min, 体温低, 四肢凉, 肌张力低, 肝脏在短期内增大等危重征兆者要及时和医生联系, 积极做好救治护理。

2.3 呼吸浅而快有双吸气现象或呼吸暂停者, 要迅速托

起患儿胸背部, 行人工呼吸 (40次/min) , 使自主呼吸恢复后才能停止。发现呼吸道分泌物多时立即用低负压吸引器吸除, 注意动作轻柔, 做到由浅入深, 边吸边旋转边外退。

3 保暖及注意事项

新生儿娩出后体温多有不同程度下降, 故必须采取保暖措施, 最好置入温箱, 箱温从26℃开始, 每小时升高1℃, 最高箱温不超过34℃, 根据体重和病情及时调节。对复温效果差的患儿不能急于提高箱温以免导致肺出血。随时掌握患儿体温和箱温, 因箱温过高可引起患儿大量出汗, 可致血液浓缩, 从而导致肺出血。血钠上升引发高渗性失水, 严重时可加重颅内出血等。若忽视保暖又可引起一系列不良后果, 诸如代谢性酸中毒、低血糖和硬肿症等。在提高室温和增加床上保暖用品时要适当, 避免烫伤。

4 供氧及注意事项

颅内出血患儿都有不同程度的窒息, 故应迅速供氧, 以改善脑细胞缺氧状态, 避免损伤脑细胞和减少脑水肿, 由于血氧浓度提高利于降低血管通透性, 尚有减少颅内出血的作用。还有利患儿代谢率提高, 体温回升又利于肺活性物质合成, 可避免特发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以低流量 (0.5~1 L/min) 、低浓度 (25%) 持续性给氧为佳。为预防患儿院内感染, 我院用一次性输液器管作为吸氧导管, 借用过滤装置过滤吸入的氧气, 对减少肺部感染有不可低估的效果。湿化瓶每天更换消毒1次, 瓶内加入温开水, 每天彻底更换, 既减小对鼻黏膜的刺激, 又能提高氧的弥散度。

5 抽搐的发现和护理

注意观察有无兴奋难入眠、烦躁不安、脑性尖叫、前囟紧张、呕吐、两眼凝视、斜视、眼球震颤或眨眼、面肌痉挛、口角颤动、四肢抽动等症状和体征, 并应及时将患儿头偏向一侧, 清除其口、鼻分泌物, 适当使用解痉镇静药物, 遇效果不佳者30 min后可复重使用。抽搐不能控制, 囟门紧张者以20%甘露醇0.5~1 g/kg和等量10%葡萄糖注射液静脉交替用药。

6 呕吐的处理和喂养原则

患儿出生后24 h内出现呕吐, 其呕吐物一般为羊水、母血和胃内分泌物, 通常以1%苏打水洗胃可止血, 如出生24 h以后出现呕吐且为咖啡色胃内容物, 可能为缺氧引起应激性溃疡出血所致, 以肾上腺素0.5~1 ml加生理盐水50 ml做少量多次洗胃, 能达到止血目的。因呕吐拒乳者, 不能急于喂奶, 可延迟48 h后行鼻饲。有吸吮反射而又无力吸吮者, 可用滴管喂奶, 以少量多次为原则。谨防呕吐的奶液误吸。如患儿腹胀应予胃肠减压, 并做好相应的护理工作。

7 预防感染及其他并发症

新生儿容易并发感染应积极防护。为保护环境应控制探陪人数, 各项操作注意执行隔离、消毒、无菌技术及有关制度。定时翻身叩背, 勤换尿布, 每晨用生理盐水棉签口腔护理等, 保持皮肤和口腔卫生, 并做好呼吸道和脐部的护理等均可有效地防止各种并发症。

急性颅内出血 篇2

资料与方法

2000年1月~2007年12月我科收治儿童自发性颅内出血45例,均符合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1],不包括同期收治病因明确的血液病和代谢性疾病所致的颅内出血。其中,男29例,女16例,年龄7个月~14岁,平均7.8±5.6岁。病程:≤48小时39例,>48小时6例。病史:既往有头痛史8例,抽搐史3例,脑出血史2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2例。

临床表现:均为急性起病。头痛、呕吐41例。抽搐15例,其中癫痫大发作10例,大发作持续状态3例,局限运动性发作2例。意识障碍21例,其中昏迷11例(浅昏迷8例,深昏迷3例),嗜睡10例;运动性失语7例;颅神经障碍17例,颈项强直25例。一侧肢体瘫痪30例,其中轻度瘫痪12例,中度10例,重度9例;偏身感觉障碍2例;锥体束征阳性36例;眼底水肿8例,双侧瞳孔不等大4例。

影像学表现 所有病例均行头颅CT检查,高密度34例,混杂密度11例,伴脑室系统扩大5例。出血部位位于大脑半球35例(77.8%),其中额叶19例,颞叶9例,枕叶4例,顶叶3例,额颞顶叶1例(其中3例出血破入脑室);硬脑膜下3例,基底节区出血2例,丘脑出血2例;小脑出血1例,原发性脑室出血1例;脑干出血1例。幕上血肿量5~60ml,平均15.8±7.9ml。MRI检查35例,其中17例提示脑动静脉畸形(AVM),3例病灶周边T2相呈环状低信号,提示为海绵状血管瘤。26例患儿行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AVM19例,动脉瘤1例,烟雾病2例,DSA阴性4例,其中2例显示血肿占位表现。3例DSA正常者术后病理证实为AVM。AVM中由大脑前动脉供血8例,大脑中动脉供血、大脑后动脉供血各11例,由大脑前、中、后动脉联合供血1例,大脑前动脉与颈外动脉联合供血1例。有明确回流静脉17例。烟雾病表现为颈内动脉末端变细,颅底异常血管网,代偿血管1例为椎-基底动脉系统,1例为大脑后动脉分支。

结 果

诊断结果:AVM25例,海绵状血管瘤3例,烟雾病2例,出血性梗死1例,动脉瘤1例 ,原因不明者13例。

治疗结果:本组行手术治疗36例,其中血肿清除加AVM切除术20例,介入栓塞术5例,海绵状血管瘤患儿均经开颅清除血肿并显微切除病灶。2例烟雾病患儿表现为脑室出血,行脑室外引流临床治愈,内科治疗9例。本组患儿痊愈24例,轻残9例,中残11例,死亡3例。随访1~5年均无复发。

讨 论

高血压是成人自发性颅内出血最常见的病因,儿童自发性颅内出血的病因与成人有明显不同,儿童期自发性颅内出血以脑AVM引起者为多,本组为55.6%(25/45),表明脑AVM是儿童期自发性颅内出血的主要原因,其他少见原因还有海绵状血管瘤、烟雾病等。故对儿童期间突然发生剧烈头痛、恶心、呕吐、颈项强直、意识障碍及肢体瘫痪者应首先考虑为AVM。及时行CT检查,CT显示颅内出血,争取做DSA,以明确诊断。儿童脑AVM容易再出血,致残率和病死率增加,应尽早采取措施以防再出血,根据AVM的位置、大小、范围、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的情况决定显微切除还是栓塞治疗[2]。大脑或小脑表面非功能区的AVM可选择显微手术切除,对脑深部功能区的AVM如强行手术可能会损伤较多的脑组织,可采用栓塞治疗。本组5例行栓塞治疗,其中3例DSA示AVM消失,另2例栓塞后AVM缩小再次手术治愈。

海绵状血管瘤血流不快,缺乏明显的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病灶是由窦状扩张的畸形血管构成,血管壁薄,仅有单层的内皮细胞和较薄的外膜,缺乏肌层和弹力层。几乎所有的海绵状血管瘤病灶均伴有亚临床型微出血,有明显临床症状的出血相对较少。CT表现为圆形或结节状高密度影,也可呈混杂密度或等密度影;MRI表现更具有特征性,病灶周围有低信号环,但血管造影不显影[3],为隐匿性血管畸形。由于海绵状血管瘤可以反复出血,而且手术难度不大。多数学者主张手术清除血肿和切除病灶,即使占位效应不明显,也要尽早手术。本组3例海绵状血管瘤均经显微手术治愈。本组1例为脑梗死伴出血,为出血性脑梗死,文献亦有类似报道[4]。出血性梗死的出现,使得颅内出血的病因范围更为广泛,包括了所有引起缺血性梗死的病因。烟雾病是由于双侧颈内动脉末端狭窄或闭塞,颅底形成异常的血管网,早期表现为缺血性脑血管病发作,后期因一些小血管扩张、破裂则表现为颅内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故适用于保守治疗,本组烟雾病2例保守治疗后均痊愈。

参考文献

1 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血管病疾病分类及诊断.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7,13(1):2-3.

2 蔡嘉琳,鲍克容,吴洁,等.儿童自发性颅内出血49例分析.中华儿科杂志,2003,41(6):174.

3 徐庆云.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CT与MIR对照研究.临床放射学杂志,2000,19(6):387-388.

新生儿颅内出血危险因素分析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0年6月至2013年12月我科收治的新生儿颅内出血患儿87例为观察组, 所有病例均符合《实用儿科学》[2]诊断标准, 其中男50例, 女37例, 发病日龄1~4 d, 于出生后1~5 d经CT确诊为颅内出血, 其中蛛网膜下腔出血47例, 硬膜下出血9例, 枕叶出血26例, 脑实质出血5例。选取同期住院非颅内出血新生儿90例作为对照组, 男49例, 女41例, 住院原因为新生儿肺炎、新生儿黄疸和缺氧缺血性脑病, 发病日龄1~5 d。两组新生儿性别、发病日龄等差异均无统计学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分别对两组患儿产前及产时病史进行调查, 并对异常病史进行收集。

1.3 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相关因素分析采用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颅内出血单因素分析

观察组早产34例, 妊高症29例, 胎膜早破21例, 窒息36例, 低体质量38例, 胎儿宫内窘迫25例, 脐绕颈43例, 巨大儿30例, 对照组早产12例, 妊高症11例, 胎膜早破23例, 窒息17例, 低体质量18例, 胎儿宫内窘迫20例, 脐绕颈17例, 巨大儿9例。进行单因素分析妊娠高血压、脐带绕颈、早产儿、低出生体质量、窒息、宫内窘迫是导致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危险因素 (P<0.05) , 见表1。

2.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将单因素分析中对新生儿颅内出血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为自变量, 以新生儿颅内出血为因变量, 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显示妊娠高血压、脐带绕颈、早产儿、窒息、宫内窘迫为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危险因素 (P<0.05) , 见表2。

3 讨论

新生儿颅内出血是新生儿的一种严重疾病, 包括脑室周围至脑室内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膜下出血、小脑和脑实质出血, 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甚至死亡, 给新生儿的生命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胁。数据显示[3], 新生儿颅内出血高危因素的复杂, 涉及产妇、胎儿在每个阶段的劳动和其他围产期因素。因此, 在分娩过程中, 应对胎儿进行实时监测, 一旦发生事故, 可以及时抢救, 避免危险。

颅内出血是新生儿常见病, 可能会导致神经系统的损害, 导致新生儿智力发育不良、瘫痪, 甚至死亡, 对新生儿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的影响, 所以必须积极采取有效措施, 防止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发生。笔者总结了新生儿颅内出血的预防的方法: (1) 早产和低出生体质量新生儿是造成颅内出血的主要原因, 其中早产儿75%可以找到明确的原因, 所以应加强孕期保健, 定期产前检查, 指导孕妇保持充足的睡眠及营养摄入, 并控制怀孕期间的性生活, 尽量避免早产的发生。 (2) 提高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责任感。总之, 应定期在检验设备的帮助下定期检查, 加强孕妇的保健与治疗。

参考文献

[1]郭晓辉, 孙艳峰, 张俊玲, 等.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早期血小板参数变化与新生儿颅内出血的相关研究[J].中国基层医药, 2011, 18 (6) :747-748.

[2]李炳照, 湛建祥, 赵家彬, 等.实用临床儿科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9:98-101.

急性颅内出血 篇4

关键词 晚发型 维生素K 颅内出血

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是指由于维生素K缺乏导致维生素K依赖的凝血因子活性低下,并能被维生素K所纠正的出血。其中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几乎均致颅内出血,且发病过程隐蔽,具有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等特点,值得关注。1997~2010年收治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患儿32例,现将其临床特点分析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儿32例,男23例,女9例,年龄26天~3个月,平均52天。其中单纯母乳喂养29例(90.6%),混合喂养2例(6.3%),人工喂养1例(3.1%),腹泻7例,服用抗生素4例(均为母乳喂养)。本组病例未预防应用维生素K,均无外伤史及出血性疾病家族史。

临床表现:患儿突然发病,早期出现精神改变,易激惹、异常哭闹、嗜睡、纳差或拒乳,随即出现呕吐、尖叫、烦躁、惊厥或意识障碍,进行性面色苍白、贫血貌、前囟饱满、项强。其中中重度贫血17例,便血5例,注射部位出血不止29例,皮下出血4例。

辅助检查:本组病例全部经头颅CT证实,颅内出血以硬膜下出血为多,且多为多部位出血。其中硬膜下出血14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1例,脑实质出血5例,脑室内出血2例。实验室检查,32例均有贫血,血红蛋白30~60g/L 5例,61~90g/L 12例、>90g/L 15例,红细胞(1.76~3.58)×1012/L,血小板正常,凝血酶原时间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均延长,纤维蛋白原正常。

治疗:入院后均静滴维生素K1 5~10mg,连用1~3天。对重度贫血者立即输新鲜血或血浆,并镇静、止痉、降颅压、纠正酸中毒、补充钙剂,微创硬脑膜下穿刺引流及腰穿反复放液等。

结 果

放弃抢救3例,存活29例。随访17例,治愈3例,14例遗留有不同程度后遗症。继发性癫痫6例,肢体功能障碍3例,记忆力差、多动及思想不集中5例。

讨 论

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是指因维生素K缺乏导致维生素K依赖的凝血因子Ⅱ、Ⅶ、Ⅸ、X的前体蛋白不能被羧化激活,维生素K缺乏诱导蛋白含量增高,導致凝血机制障碍,PT、APTT延长,并最终能被维生素K纠正的出血[1~3]。根据发病年龄段不同分为3型:①早发型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是指于生后24小时以内发生的出血;②经典型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是指新生儿出生2~7天内发生的出血;③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是指出生后8天,即超过了经典型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年龄段发生的出血。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的诊断要点:①出生后8天~3个月突然发病;②母乳喂养儿,生后未给维生素K;③急性或亚急性颅内出血(腰穿、硬膜下穿刺、脑CT等证实);④呕血、便血、皮下出血、注射部位出血不止;⑤给予维生素K后出血停止;⑥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凝血酶原前体蛋白(PIVKA-Ⅱ)阳性,或血清维生素K浓度降低或检测不到;PIVKA-Ⅱ是病因诊断的金标准,即使补充维生素K数日,凝血酶原时间正常,仍可检测到PIVKA-Ⅱ阳性;⑦维生素K、输血等治疗后不能查明导致颅内出血的其他原因[5]。人乳中维生素K的含量低(1~15μg/L),远低于牛奶中的含量(60μg/L),母乳喂养儿发生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的机会是牛乳的15~20倍。其发病过程具有隐蔽性,在未发生出血之前多无任何先兆,以突发性颅内出血为主要表现,颅内出血的发病率65%~100%[4],死亡率高,存活者大部分遗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

本组发病年龄多集中在小儿出生后1~3个月,经维生素K治疗后出血停止,这也是由于维生素K缺乏导致出血的有力证据。本病的早期诊断是关键,一经确诊,立刻静滴维生素K1 10mg,出血可迅速停止。通常2小时内凝血因子水平和功能上升,24小时完全纠正,严重者可输新鲜冰冻血浆或全血,以迅速补充凝血因子和纠正贫血。

本病的预防主要分为孕妇预防、婴儿预防和哺乳母亲预防3个阶段。婴儿预防主张出生后即预防性肌注维生素K1 1mg。早产儿、有肝胆疾病、慢性腹泻和长期全静脉营养等高危儿应每周静脉注射1次维生素K1 0.5~1mg。近年来,鉴于有学者认为维生素K肌注会增加儿童发生癌症的机会,西方国家正由肌注法向口服法转换。另外,为了避免高浓度维生素K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有些学者建议采用小剂量维生素K1每天口服法,即每天口服25~50μg,连续服用120天。纯母乳喂养者,乳母应口服维生素Kl 5~10mg/次,连服3周,并适量进食绿叶蔬菜、水果、豆类、肝脏及蛋类,可起到良好的预防作用。

综上所述,只有及时诊治、积极采取综合干预措施,才能提高此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及致残率。同时,进行科普宣传,提高人们对疾病的重视程度,加强各种预防措施对降低发病率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 Stoll BJ,Kliegman RM.Blood disorders Hemorrhage in the newborn[A].In:Behrman RE,Kliegman RM,Jenson HB,ed.Nelson Textbook of pediatrics 17th edn[M].Philadelphia:Saunders,2004:606-608.

2 Danielsson N,Hoa DP,Thang NV,et al.Intracranial haemorrhage due to late onset vitamin K deficiency bleeding in Hanoi provincc,Vietnam[J].Arch Dis Child Fetal Neonatal Ed,2004,89(6):546-550.

3 Demiroren K,Yavuz H,Cam L.Intracranial hemorrhage due to vitamin K deficiency after the newborn peried[J].Pediatr Hematol Oncol,2004,21(7):585-592.

4 张会丰,王卫平.认识和警觉晚发型维生索K缺乏性出血[J].中华儿科杂志,2003,41(1):5-6.

5 廖建湘.迟发型维生素K缺乏所致颅内出血[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5,20(3):133-135.

颅内出血微创清除术后的护理体会 篇5

对我科近8月采用微创穿刺术的25例病人进行系统回顾分析、总结, 其中男性18例, 女性7例, 年龄27~81岁, 平均年龄59岁, 经CT检查证实出血量约30~150ml左右, 发病时间6h~7d。入院时, 嗜睡及浅昏迷18例, 中度昏迷4例, 深昏迷3例。出血性质:创伤性额叶挫裂伤并血肿4例, 已治愈, 慢性硬膜下血肿6例, 已治愈。高血压脑出血15例, 其中基底节区出血8例, 破入脑室7例, 3例死亡, 4例自动出院, 其余好转出院。高血压脑出血者血压均为170~210/100~120mm Hg左右。

2 方法

根据CT测量好合适的穿刺部位, 在无菌操作下配合医生在定位处经头颅钻孔, 然后将合适直径大小的硅胶管经钻孔处置于血肿腔内进行冲洗引流, 末端与无菌引流管连接, 并监测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 值得注意的是术中应备有吸氧及吸痰装置, 以免发生意外。术后给予止血、护脑、抗炎等治疗, 待病情稳定后可行高压氧治疗。

3 护理体会

3.1 做好术前准备

向家属交待病情的危害性及手术的目的、方法及优点, 消除家属的心理负担以便取得配合, 认真观察患者的瞳孔、意识、生命体征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3.2 引流管的护理

3.2.1 正确放置引流管的位置 (1) 血肿与侧脑室相对独立存在, 脑室内无积血, 进行低位引流, 即将引流管自然置于床头、低于血肿水平高度进行引流; (2) 血肿与侧脑室相对独立存在, 脑室内有积血或侧脑室被血肿压迫而未能显示的要进行高位引流, 即将引流管最高点放置于穿刺点上方10~15cm处, 切勿高低巅倒[2]。

3.2.2 保持引流管通畅, 防止引流管受压、成角、扭曲等。

3.2.3 正确处理脑室持续引流中发生的故障。

3.2.4 防止引流液逆流, 如患者需外出检查时应暂时夹管。

3.2.5 防止意外拔管及管道脱出, 意识障碍躁动者, 可对其双上肢进行适当约束, 各连接管应稍长, 以利患者头部的转动。

3.2.6 若血肿未液化, 血凝块堵塞引流不畅时, 给予尿激酶3万U加生理盐水5ml随管注入后夹闭引流管, 待1~2h后开放, 2次/d。尿激酶是一种纤溶酶激活物, 有较强的溶解血块作用, 还可以清除抑制因子对纤溶酶的抑制作用, 无抗原性及毒性, 小剂量应用短时间内可达到分解血凝块的作用。体外血凝块分解实验证明, 4h对血凝块的分解作用可接近完全[3]。

3.2.7 每日更换无菌纱布及引流袋, 保持局部干燥清洁, 并做好引流液的记录。

3.3 注意观察引流液颜色

引流液颜色正常时呈暗红色, 比血液稍稠, 如引流量与血肿不成正比, 颜色呈淡血水样, 说明出血部位已破入脑室, 引流中混有大量脑脊液, 如引流突然变化且外流速度加快, 则提示有再出血可能。

3.4 体位护理

体位不当可引起颅内压增高, 呼吸不畅造成脑缺氧。近年通过临床监护发现当头位低于10°, 高于30°或颈部扭曲时都会引起颅内压增高, 这是因为颅内静脉回流受阻所致, 而患者头部抬高15°~30°, 其头、颈、胸在同一斜面时, 有利于颅内静脉回流, 减轻脑水肿, 改善脑循环代谢是脑外伤患者的最佳体位[4]。昏迷伴呕吐者宜取侧卧或侧俯卧位以防误吸, 昏迷有舌后坠者向前轻托下颌角, 纠正舌后坠, 将患者头转向一侧, 后仰, 以确保呼吸道通畅。

3.5 生命体征及瞳孔的观察

(1) 生命体征:重点是血压的监测, 术后连续动态24h监测, 每0.5~1h监测1次并记录, 保持血压稳定, 防止过高造成再出血, 过低导致脑血流不足, 一般血压保持在140/90mm Hg左右, 脉膊70~80次/min, 呼吸16~20次/min, 体温控制在38℃以下。 (2) 特殊用药:高血压患者血压难控制者可用硝普钠50mg+5%葡萄糖注射液500ml持续避光静滴调节血压。 (3) 意识的变化是判断病情及预后的重要指标。当病人意识状态恶化或出现躁动时, 应注意查找原因, 是否继续出血、血压高或引流管堵塞等。瞳孔的观察对颅内出血尤为重要, 应密切观察瞳孔是否等大等圆, 对光反射是否存在, 如发现异常应尽早处理以免发生脑疝。

3.6 控制颅内压增高

(1) 保持尿管通畅, 避免因尿管不畅通而引起膀胱过度充盈。 (2) 大便干结引起强烈排便反应, 故要保持大便通畅。 (3) 保持病房安静, 躁乱者查明原因适当给予镇静剂。 (4) 按时使用脱水剂。 (5) 控制输液速度。

3.7 拔管时间

当引流量与血肿的比例相符时, 一般在置管2d内如无引流液即可拔管, 拔管时间一般为3~10d, 拔管后要随时观察敷料是否干燥, 如潮湿, 须立即更换, 若纱布潮湿并有鲜红色, 可能有再出血, 应立即通知医生。

3.8 并发症的干预措施

由于患者长期卧床, 易发生各种并发症。 (1) 预防肺部感染:及时翻身、扣背、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可用生理盐水20ml+庆大霉素8万U+地塞米松5mg+糜蛋白酶4000U雾化吸入, 2次/d。 (2) 预防尿路感染:用生理盐水250ml+庆大霉素8万U膀胱冲洗, 2次/d, 女性病人做好会阴冲洗, 男性病人做好尿道护理。 (3) 控制颅内感染:按医嘱正确、合理使用抗生素, 防止菌群失调。 (4) 压疮的预防:保持床铺清洁干燥, 用气垫床或气圈垫骨骼突出部,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定时翻身拍背, 避免拖、拉、推动作。避免在骨骼突出部位进行按摩, 有研究发现按摩可以显著降低局部皮肤的温度并使局部血循环减少[5]。营养不良是导致压疮的内容之一, 又可影响压疮的愈合[6], 因此应注意补充营养, 增强抵抗力。 (5) 预防消化道出血:按时使用胃粘膜保护剂, 若呕吐咖啡渣样物, 应及时清除, 并留置胃管持续胃肠减压, 保持呼吸道通畅。神志不清且无消化道出血的病人行鼻饲饮食。 (6) 做好口腔护理, 2次/d, 以预防口腔炎。 (7) 预防静脉炎:对于微创术后的病人, 应尽早采用深或浅静脉置管, 以便保护血管, 同时能及时准确输入药物。

3.9 做好心理和生活护理

消除其心理障碍, 帮其树立自信心, 加强营养, 增强抵抗力, 恢复期指导功能锻练, 逐渐进行语言、肢体等方面的康复治疗。

4 小结

回顾以上病例的预后情况得出, 良好的微创穿刺技术+精心的治疗与护理措施+患者的病情轻重, 是患者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 相对来说, 创伤性颅内损伤出血量不大, 且出血稳定者及慢性硬膜下出血的病人采用该技术效果较满意, 而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因恢复时间长, 医疗费用高且易出现并发症, 所以预后稍差, 这就要求我们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 不但要提高微创穿刺技术, 还要采取更好的护理措施, 才能使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也能得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 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减少残障。方法 采用微创穿刺引流术, 结合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率, 提高了手术抢救的成功率, 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结论 颅内血肿微创穿刺引流术是近年来治疗颅内出血简便、经济可行的新技术, 操作简单, 创伤小, 不受年龄和重要脏器功能的限制, 其术后护理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颅内出血,微创术,护理

参考文献

[1]刘安玲.急性脑出血穿刺引流术后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 2004, 19 (9) :855.

[2]刘艳萍.脑出血微创清除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J].家庭护士, 2008, 4 (103) :869.

[3]胡长林, 吕涌涛, 李志超.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规范化治疗指南[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3:152-154.

[4]王志红, 周兰妹.危重症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3:589.

[5]王英, 蒙张敏, 黄丹莉.压疮评估和预防的循环医学证据[J].中华实用护理杂志, 2006, 22 (3) :37-39.

急性颅内出血 篇6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2-0043-01

高血压性脑出血致死、致残率相当高,旨在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致残率的各种治疗手段在不断探索。我院于2012年2月至2014年12月采用在头CT定位下,用锥颅穿刺尿激酶溶解清除高血压性脑出血92例,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男性58例,女性34例;38~ 50岁者14例,51~70岁者68,71岁以上10例;发病到手术时间在7小时内者31例,8~24小时者52例,24小时以上者9例,最长1例为8天。出血部位:壳核出血34例,混合型31例,丘脑出血15例,脑叶出血12例。术前计算血肿量;20~60毫升者72例,大于60毫升者61例,浅昏迷者7例,深昏迷出现一侧瞳孔散大脑痛者4例。

1.2 手术方法 穿刺点以距血肿中心最近为原则,避开颅内重要血管走行部位。据头CT缩小比例系数确定穿刺深度。消毒,局麻。用骨锥锥颅,脑穿针穿刺。达计算深度后拔出针芯。用20ml注射器抽出血肿腔内液态血液或小的血凝块,负压不可过大。然后将日期产尿激酶6000U用5ml生理盐水注入血肿腔,拔出脑穿针。6~12小时后再按原锥颅部位用脑穿刺,抽出已溶解液化的血肿液。一般穿刺2~4次后复查头CT,待血肿残余量小于原来的1/4时则停止穿刺。

1.3 治疗效果 本组死亡20例,其中术前意识清楚或朦胧状态者61例,死亡2例,死亡率3.3%。浅昏迷者16例,死亡3例,死亡率18.8%,中度昏迷者8例,死亡4例,死亡率50%。深昏迷、脑疝者11例,死亡10例,死亡率约90%,本组总死亡率为21.7%。存活的72例,住院2周至3个月不等,其术前的肢体瘫痪或语言障碍等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均有明显改善。达到生活自理者54人,3个月后恢复工作10人,需人护理者8人。

2 讨论

高血压性脑出血内科保守治疗死亡率可高达62~92%,外科开颅手术死亡率为8~51%。尽管开颅手术可降低死亡率、但开颅手术对患者损伤大,脑组织破坏加重,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常不满意[1]。用锥颅穿刺的方法治疗内囊出血,方法简便易行,对患者损伤小[2]。但因不能吸出血肿腔内的血凝块,只能在亚急性和慢性病人中应用。我们在此基础上采用血肿腔内注入尿激酶的办法,使血肿腔内血块溶解再抽出,解决了急性期脑出血凝血块不能清除的问题,可用于各期的脑出血患者。本组患者未经特殊选择,血肿量在20ml以上即用本法治疗,与开颅血肿清除术相比,本法更注重神经功能的保留。从本组治疗结果可以看出术后在较短时间内能达到生活自理者比例相当高,这是开颅手术所不能比拟的。我们体会内侧型出血尤其是优势半球,用本法治疗对日后神经功恢复明显优于开颅术,后者对功能恢复不利。另外,高龄患者或合并有糖尿病,心、肾功能较差者对开颅手术耐受性差,可首选本法治疗。我们收治的病例中最大81岁,也收到了满意的效果。手术时机的选择:在一组开颅手术清了作脑出血资料中认为,早期手术清除血肿有利于神经功能复[3]。但也有学者认为在发病24小时内患者处于类休克状态,此时手术危险性太大。我们体会锥颅穿刺对患者脑组织损伤很小,无加重病情之忧。实践证明早期穿刺即使清除血肿的一少部分,患者的症状和体征也会有明显的改善。这与其他作者采用超早期开颅血肿清除术获得较好的效果结论是一致的。早期穿刺清除部分血肿可使血肿腔内压力降低,对周围正常脑组织压迫减轻,使脑水肿范围减小,尤其是内侧型脑出血,清除部分血肿后能减轻对中线结构的压迫,对改善意识状态明显有益。从本组的死亡率来看,与之有关的重要因素是患者的意识状态和血肿量。术前深昏迷或已有一侧或双侧瞳孔散大患者,虽然穿刺抽出较多血肿液,死亡率仍高达90%以上,而血肿量大在于60ml者死亡率也明显增高。可能与脑组织原发损害害重或高颅压明显有关,本法不能在短时间内彻底解除高颅压症状,故对已民形成脑疝者以选择开颅手术为宜。如果适应症选择恰当,本手术效相当确切。复查头CT仍有部分血液残留者多是血肿腔较大,穿刺位置业在血肿中心所致。只要对周围正常脑组织压迫不重,患者症状有改善,更换部位反复穿刺并无必要,可待其自然吸收。由于选择的病例血肿量超过20ml,目标较大,徒手穿刺完全可代替立体定向仪。

需注意的是此种方法是在盲视下操作,要求手术者必须熟息颅内各重要血管走行部位,避开硬脑膜中动脉及侧裂血管。一旦有继发出血迹象,应立即开颅行血肿清除术。

参考文献:

[1]袁明,谢万福.脑出血开颅手术与钻孔引流的疗效对比[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5,10(3):250-251.

[2]郝学军,刘培霞.锥颅血肿穿刺抽吸引流15例临床应用体会[J]. 甘肃科技,2015,31(19):139-140.

上一篇:隐性课程资源开发下一篇:发展型社会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