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创新论文(共11篇)
文学创新论文 篇1
文学概论是我国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 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把握基本的文学原理、概念、范畴和科学的方法, 增强理解文学作品、作家创作、文学类型、文学话语形式和读者接受反应等方面的认识能力, 以期借助一定的理论来规范学生的理性思维和提高学生独立分析、评价作品的能力。由此可见, 文学概论这门课程具有重要的教学意义。然而, 目前文学概论的教材质量良莠不齐、编写标准不一、侧重观测点不尽相同, 在基本的概念和定义上也是互相有差异。在一定程度上, 这种情况使学生主动接受基本理论的难度加大, 由于还没有形成相关的问题意识, 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判断会比较模糊, 甚至产生误解, 如将区域性文学风格简单等同于区域性的具体文化呈现形态、将区域性风格简单等同于地方语言、将自然地理等同于区域性特色, 等等。在这里, 笔者无意于分析各种文学概论教材的得失, 仅就区域性文学风格问题做教学上的探讨, 以求对这个问题做深入的分析, 力求在教学过程中弥补各类文学概论教材中的不足。
一
区域性风格在众多的教材中, 往往被称为“地域性风格”, 在本研究中将两者通用。童庆炳主编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文学理论教程》 (修订版) 中说:“在同一时代和同一民族的不同地域中, 由于环境条件的不同, 民俗风情的不同, 反映在文学风格上, 可能形成不同地域的特点”[1]。在此后的三次修订版中, 基本形成这种认识, 即“不同地域有不同的文化。作家总是生活在一定的地域中, 不能不感受到地域文化的气息。作家的文学风格必然渗入地域文化的因素, 表现出地域性。”认为地域性风格“除了与自然环境密切有关外, 当然与在此自然环境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环境, 即生产力、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等同样密切相关。”[2]并多次在教材中引用刘师培的《南北文学不同论》中的例子加以佐证, 反映出对区域性文学风格认识的匮乏, 以及对具有浓厚地域性风格的民族文学的漠视。
其他的一些教材也略谈了地域性文学风格的问题, 如杨春时、俞兆平、黄鸣奋著的《文学概论》中说“地域风格指文学作品具有某一地理区域的民俗风情、生活风貌等特点。”[3]吴中杰著的《文艺学导论》没有直接言明地方性或地域性风格, 而是将地方特色作为风格形成的客观因素之一, “在同一民族内部的不同地区, 也会形成不同特色, 这就是地方特色。我国自古以来, 南北两大地区的文学艺术, 在风格上就有明显的差异。”并进一步分析了造成艺术风格的地方特色的原因, “首先是由于水土不同, 民俗差异, 以致人们性情也不同。其次, 除自然条件之外, 地方特色的形成还与政治经济条件有关。”[4]曹廷华主编的《文学概论》中则仅仅提出了一些风格分类, 并未作任何分析, “文学风格主要是指作家作品的风格, 但由于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流派, 在文学表现上往往各自有着一定的共同特色, 因而也用来指时代风格、民族风格、地方风格以及流派风格等等。”[5]
上述略举的各类教材均简单地将区域性 (或地域性) 风格视为一种比附于作家创作个性呈现出来的风格的附属品。这种认识和逻辑在学理上不成立的, 作家在创作过程中, 生活经验和体验总是会影响其创作素材的提取、题材的凝练、审美倾向和审美理想的形成。而且作家是处于具体的历史时空当中的存在个体, 个人的生命记忆总是要依托具体的时空环境, 叙述抑或抒情是以其内心符合生命体验中生活经验的那种洽适性为尺度。在这个层面上讲, 地域性文化心理和文化蕴含往往制约着作家具体的创作构思及其话语呈现方式。在上述各类教材中, 大多以汉文学和外国文学为主要的论证实例, 没有真正地从地方历史、地方性知识、地方性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进行思考。坦率地说:中原汉文学传统及其覆盖区域在长期的交融中, 逐渐失去了地方性原住民的心理、语言和文化特色, 多元共生的文化格局早就冲淡了明确划分汉文化的标准和尺度。就目前而言, 在具体的社会生活中, 汉文化是最不具有特征性的多元文化形态之一, 无论是儒家、道家还是佛家, 在不同的地域中其显现的方式会大异其趣, 我们能贸然断定说, 这个地方的汉文化具有地域性吗?这只是用一只眼睛看世界、文学和文化的结果。
二
仔细思索就不难看出, 这里的地域性风格概念非常模糊, 要区分地域性风格是站在作家主体身份的角度判断还是从他者视野来判断。如果从作家主体身份的角度判断, 那么又得细分出本地性作家主体和闯入者身份的作家主体, 只有本地性作家主体的文学创作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作家的文学创作依据本地区独特的心理认知、思维习惯、地方习俗、文化底蕴等通过文字传达出来的形象、情感、理性和意蕴的文学作品才称得上是具有地域性风格的作品, 在这样的作品中饱含着本地性的历史观、世界观和社会实践的丰富内容。如果从闯入者作家身份来判断文学作品的地域性风格, 就好比一个旅游观光客, 带走了些许的影像资料, 却永远带不走他闯入的大地一样, 作家是很难把握被闯入地区长期养成的微妙的心理和认知过程的。影响力极大的民间刊物《彝风》《独立》的主创人发星在《自由野血》中谈到:“地域, 即遗留异域色彩与保留独特文学气质的属地。一般说来, 在中国即是以少数民族文化为依托, 保留其特性并随社会发展而发展的地域文化。”在少数民族地区, “人们生存的理由与归向还是其民族最初的自然法则与朴质理想”。[6]其观点强调文化根性在独特区域中的延续和发展, 认为地域将成为人类最后一片灵魂栖息的净土。发星在地域性问题的认识上, 已经是深入到本地的母母体文化之根的深层当中了, “地域”的内涵不再是简单的地名或地貌等显性内容。
在笔者看来, 文学作品中地域性文学风格的判断尺度不在文本内, 而应在文本创作主体的具体文化环境中。文化根性是促使作家进行写作, 并使自己的作品体现本地域文化特色的重要依据。喻子涵在《民族精神的崇敬与地域文化的书写》一文中明确地阐述了地域概念、地域书写等重要问题:“所谓‘地域’, 它除了指区域范围这层外在意义外, 更重要的是内涵是指某一人类群体在这个区域长期生存及其发展演变所形成的具有文化特质的时空环境。这样的‘地域文化’所孕育的人们, 对自己的时空环境具有长期的依赖性和聚合性, 即使离开这个‘地域’的个体仍然背负着自己的乡土, 忘不了自己的民族, 永远消退不了自己的文化根性。”那么“地域书写”就是要将地域根性及地域文化体系进行诗性语言转换与传达的书写方式, “主要包括民族地域的风光、风景、风物、风俗的渲染与描绘, 地域民族的生存、生产、生活和创造的歌颂与赞美, 地域文化和民族性格、民族气质、民族精神、民族灵魂的彰显与弘扬, 民族的历史轨迹、文化特征、发展现状和未来命运的关注与思考, 落后、蛮昧、狭隘等民族缺陷和弱点的审视、反思与批判……等。”[7]这样详尽而全面的论述, 足以反映地域性文学风格在具体的文学作品中存在的复杂性、丰富性和深刻性。所以, 在认识地域性文学风格的时候, 不能仅看作家在作品中写了什么, 更重要的是判断是否传达了具有文化根性的独特性和地域个体性。
三
同一作家在不同的居住环境中, 其创作出来的作品往往会形成不同的地域风格。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依据作家的创作个性来判断这个问题, 未必有很好的答案。据笔者看来, 作家在生活活动中首先是人类学家、民俗学家和社会活动家, 其次才是一个作家, 通过审美的眼光来观察和审视周边的世界。当这个世界中的某些东西与自己生活经验具有一定的洽适性的时候, 作家才会使之转换为文学的话语系统加以传达。而且这种洽适性是需要经过较长的时间才能形成, 在这段时间中, 作家的前经验不再起作用, 甚至会和新环境产生冲突, 经过磨合, 才会最终同自己所处的新环境相适应。在笔者看来, 地域性文学风格的呈现, 就是唤醒沉睡于内心的根性文化的过程。沈从文之所以能写出《边城》这样具有地域性风格的文学作品, 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对都市文化的不适应或者排斥, 也可以说是站在都市的壁垒中遥望那虚幻的世界去想象湘西, 重新被地域文化唤醒而形诸于文字的结果。从这个角度讲, 同一作家不同作品呈现不同的风格, 都是基于自身所依赖的地域根性文化, 在实质上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只是一块镜子的正面和反面的差异而已。我们不能说一个诗人站在长江边上写了一首关于长江的诗, 就说这个诗人具有长江这个地域的文化特色, 也就有了所谓的文学风格。从根本上讲, 地域性文学风格类似于人类学家做田野调查发现地方、记录地方并使地方文化符号化为文字的过程, 在地域书写中, 是地域文化成就了作家的艺术品质和创作个性, 而不是作家的创作个性成就了地域文化和地域性风格。不管你作家写与不写, 文化就在那里, 生生不息;不管作家看与不看, 文化就在那里, 无声无息。因此, 具有地域性文学风格作品的创作主体, 不是简单地描摹者, 而是本地性 (地域性) 根性文化的传承者和发扬者、批判者和赞美者, 也是重要的美的体验者和评价者。
那么, 在课程环节中如何有效的开展区域性文学风格的教学活动呢?笔者将对此问题另作详细地论述, 在此不赘言。
参考文献
[1]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 (修订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67
[2]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 (第四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94-295
[3]杨春时、俞兆平、黄鸣奋著.文学概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304
[4]吴中杰.文艺学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1-202
[5]曹廷华主编.文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52
[6]发星诗歌评论专辑.http://tw.netsh.com/eden/bbs/717661/
[7]喻子涵.民族精神的崇敬与地域文化的书写[J]边疆文学-文艺评论2010: (5)
文学创新论文 篇2
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发挥学生的文学特长,繁荣三小的校园文化。
名称: 幼芽 文学社
活动目标 :
1、培养孩子对文学写作的兴趣,提高交流、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提高文学素养。拓展学生的第二课堂,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
2、以报纸、刊物为载体,展示三小学生的优秀习作,以此为平台,展示三小的独特的办学风格特色、校园文化和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3、通过文学社的写作、阅读、编辑校刊等实践活动,锻炼孩子的能力,让孩子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具体工作:
1、三至六年级喜欢写作的同学,可以老师推荐,也可以自愿报名加入文学社,每班一到两名。要求:阅读写作能力强,学有余力。
2、文学社成员每周活动1次,每周上交一篇习作。活动内容:美文赏读,写作,聘请校外大兴作协的老师,开设文学讲座等等。
3、以短信的形式,每月向学生和家长推荐一本好书,鼓励所有孩子增大阅读量,提高孩子阅读的兴趣。
5、校刊,刊登三小学生的优秀作文,以及三小最新校园活动新闻。对于优秀稿件,推荐在校园广播站播出,或参加作文竞赛。文学社老师要积极推荐孩子的优秀习作,争取在各大儿童文学报刊发表。
6、每学期出一本校刊《幼芽》,包括学校领导,老师,学生的精华作品,校园新动态。文学社指导教师和学生力求提高自身水平,在排版方面精益求精。
7、鼓励所有学生勇于竞争,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写作竞赛,并积极投稿。
8、在学校开展活动的时候,文学社成员以小记者的身份进行采访,撰写学校新闻报道。
文学期刊的创新意识 篇3
首先,我们必须在思想观念上不断更新自己
文学期刊,作为一种可见的文化形态,参与了精神与文化的建设,因而,创新对于文学期刊来说是个很具体的行为。除了思想观念必须强化这一意识之外,我们更重要的目标,就在于刊物本身的自我突破,有所建树。所有的努力,都必须指向并实现在这一具体的脱胎换骨过程中。
我们已进入数字化多媒体时代,科技的发展必然给社会生活带来连锁反应,给这以纸质媒体为主的文学期刊带来从未有过的巨大冲击。应对这迫在眉睫的竞争压力,我们首先要以科学的心态调整自身,并以创新的姿态勇敢面对。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新兴的科技手段,一旦很好地加以利用,对于文学期刊的良性循环,无疑是个极佳的助推剂。或许,我们还未充分感受到这一变革将给自身带来的巨大潜力,我们往往过于注重以往经验的积攒,而忽视新的元素的填充。但时代的趋势谁也难以逆转,文学期刊的存在与发展必须顺应这一转换。纸质的文化形态必须在有效利用数字多媒体方面找到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甬道。纸质文化形态与数字化文化形态,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渠道,如何结合并构成一个完备的整体,并赢得更大市场的认可,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值得努力。唯有攻克一道道难关,才能找到两者呼应的、利于自身更富有新意的理想坐标。
其次,文学期刊创新落到实处,便是内容与形式的紧跟时代
文学期刊不管是纸质形态,还是数字媒体形态,都离不开存在的内容,即作品的有效构成。现有的文学期刊,其内容基本上划分为四大块,即小说、散文、诗歌、评论,不管其栏目如何设定,其内容基本上都框定在这四大块之内。我们除了讲究作品质量,多出精品之外,还要讲究内容设置上的创意。也就是在这四大块的设置上要讲究其灵活性及丰富性的变化。 比如,同样是小说,小说还可细分出许多形态,如何在版面上整合出更新颖、更具创意的空间,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散文、诗歌、评论也一样,固有模式可以出新,作品与作者之间还有文章可做,更全方位突出作品效应,吸引阅读,扩大期刊影响力,其实很有可为。这便是内容创新,四大块文体像魔方一样变化无穷,这本身就增强了文学期刊的构想魅力。
文学期刊的创新还应体现在装帧设计上,找到与时尚相衔接的新意。文学期刊的版式装帧设计应多借鉴其他艺术表现形态,并在可能的情况下,融合更多的艺术方式,使文本具有超出文学形态之外的更多元的表现力。当然,这一融合,有的是与文本构成有机地、相互和谐地统一,有的是以艺术自身的独立形态出现,与文本构成平等的,并相互补充的关系,让文本与装帧设计具有多向度的可视点。同时,在开本的设计上也可力求不拘一格,别出心裁,外在的表现力肯定有助于内在形态的独特呈现,这是互为影响的整体。
第三,文学期刊创新也要在办刊方式上加以改进
这种改进,其他社会期刊已然走在了前面。比如一些综合类刊物,为了利于组稿和发行力量,在重要都市另设编辑分部或编辑人员,集思广益办刊。比如少儿刊一本刊物裂变成多本刊物,依年龄段或者刊物内容偏向,划分出不同的读本,这无疑会增加读者。文学期刊,可不可以参照这种创意,也使刊物扩大对不同读者群的影响?文学阅读也有年龄段问题、城乡差异问题,还包括更细致的划分。文学期刊社也可以不拘泥于形式,采用多种方式给刊物组稿工作带来新的生机。
再就是办刊的具体环节上,还有待采纳新的办法。当下的文学期刊,其稿源主要来自两个渠道:一是自发来稿,二是约稿。如何让稿源的输送成为刊物出精品、出成果的重要渠道,这是需要研究,也需要有所创新的课题。为了在更广泛的面上,接受更多的好稿,在稿源的需求方式上也必须有所改进。这一改进就是在固有的稿源渠道上力求新的拓展,吸收形式更多样化。如,与某些作家签订阶段性或长期合同,提供某一主题或某一作品较为长期的合作保证。再如,在自发稿源的吸纳上,也力求有所变化,有时也可以采取定向或命题约稿的方式,以此扩大期刊自身的感召力与影响力。但这些方式的实施并不是固定的、一成不变的。期刊在运作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采取更多灵活的措施,以达到好稿源储量的充足,并有更多选择的空间。
第四,文学期刊的创新意识更应体现在编辑队伍的建设上
文学期刊办得好与坏,与编辑的素质能力有着直接的关联。编辑人员不仅要具备娴熟的业务水平,即编辑水平;同时,还要具有广阔的视野,善于吸收与接纳不同的艺术形态,尤其是富有创造性的艺术形态。唯有这样,编辑的创新意识才会在整个编辑流程中充分地体现出来。更为重要的是,编辑在选择作品时,由于始终贯穿着这一意识,才有可能独具慧眼及时发现富有创造性的好作品。过去的编辑队伍建设,重在办公室里的敬业精神。剪刀浆糊信件往来的传统编辑业务,已被电子稿编排及电子邮件业务取代,一根网线也代替了办公室的多项任务,具备计算机技能及网络技术已成为现代编辑必须具备的本领。更重要的是,现在文学期刊的编辑素质也要求提高对数字化知识的掌握。无论应对版权纠纷还是处理数字转换,编辑都应该能够熟练了解媒体更多方面的权益和信息。
第五,文学期刊的创新意识,也应体现在刊物的经营管理上
办刊已不仅仅体现在社会效应上,经济指标也必须考量。主编和编辑们都应有这方面的意识。尤其是文学期刊也已进入企业化改革的转型阶段,单一的办刊发表作品,不能保证刊物生存;刊物发展,就要考虑生存之道。这时,刊物的管理已是一项综合的工程,贯穿于刊物运作的整个流程之中。在数字多媒体时代,旧有的那一套管理模式,或许已不太适应现时文学期刊发展的需要,有些环节甚至还起到阻滞的作用。因而,必须在管理层面上予以改革与创新,促使管理机制更趋完善、更加健全,更适合编辑运作流程,刊物流通等需要。当然,要在管理的层面上予以创新,必须在管理的每一环节上予以细细地梳理与整合,以更为完备的科学系统应对日趋激烈的竞争。
文学创新论文 篇4
人的所有社会行为都是对象化了的行为, 教学活动也不例外, 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对教授对象的知识结构、兴趣爱好、文学阅读经验等方面做细致的了解, 进行有针对性的课堂内容准备。我校处在多民族聚集的省份,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中几乎少数民族生员占到60% (通常按行政班50人计算) , 苗、瑶、侗、彝、水、傣、回、藏、布依、仡佬等族学生在同一班级中, 毫不夸张地讲, 类似于联合国开大会, 在上课过程中他们的眼神和表情是丰富到难以捕捉的地步。加之文学概论本身就是的理论很强的课程, 按照传统的大学教学模式—“填鸭式”来整齐划一的满堂灌, 毫无疑问, 教学效果很差。
地域性及地域性文学风格体现得最明显的莫过于各民族传统文学作品和民族作家文学作品,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不是所有民族作家的文学作品都具有地域性风格, 如扎西达娃上世纪的很多作品就没有这个特征, 他的作品体现的是先锋实验的意味, 对藏民族文化的传达是很少的。但是, 类似于汪曾祺这样的非少数民族作家创作的文学作品则具有根植于其生活的土壤的浓烈的地域性色彩。在流派文学风格中, 这种整体的风格差异更加明显。
因此, 在处理地域性文学风格的教学中, 首先要具备比较眼光和比较视野, 在教学中采用对比模式来处理课堂内容。就单个作家而言, 可以找出具有地域性风格和不具有地域性风格的作品做比较, 可以从作家不同生活环境 (居住地、社会变化、人生境遇等) 中创作的作品进行比较, 如近年在文学界影响较大的藏族作家次仁罗布2006年发表于《西藏文学》第4期的短篇小说《杀手》就是一篇力道不错、但不具有地域性的作品, 它是一部西化非常严重的非理性主义小说文本, 然而从2009年创作的短篇小说《放生羊》以来, 开始专注于贴近藏民族的心灵世界, 其作品中所彰显的藏族文化根性可谓是力透纸背, 今年发表于《民族文学》第1期的中篇小说《神授》就是明证;就不同作家而言, 尤其是民族文学作家, 可以比较其体现民族性、地域性差异的作品。如同属京派作家, 沈从文和老舍两位现代文学大师, 各自的地域性风格及其所追求的文化根性是差异非常大的, 沈从文的湘西世界和老舍的北平胡同世界显然体现出两位作家不同的情感倾向, 前者是从都市来寻找精神的栖息地, 后者则专注于都市中小人物的命运并以此来反映时代的变迁和历史事件对个人的冲击;就作家的身份而言, 可以从民族作家与非民族作家来做比较, 这类比较不是看写什么, 主要看怎么写, 使用怎样的语言, 在话语特色上有怎样的差异, 因为语言的差异其实就是思维方式的差异;当然也可以从作家文学与民间文学上作比较, 如同属史诗, 《荷马史诗》是作家文学, 而我国的《格萨尔王》《阿诗玛》等就是民间文学,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语言、故事的叙事等作比较, 以此来反映中西方关于史诗的概念、史诗风格的差异性。如此等等, 在课堂上充分使用比较眼光和比较视野, 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均可纳入, 活跃课堂, 启发学生的思考。
第二, 在深化区域性文学风格的认识上, 使用跨文化的研究视角, 将跨文化的思维向度补充进课堂教学中。在西方, 言必称希腊, 以为这是西方文化的源头, 如果不了解西方古代史, 则容易对基本的问题产生误解, 在近几个世纪的考古发掘中, “希腊源头”之说也越来越显得理屈词穷。在人类早期文明中, 文化的交流已经开始, 那么要追溯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就得从早期开始, 而不是站在21世纪的瞭望台上去寻找。张忠利、宗文举合著的《中西文化概论》[1]一书中从地理状况、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三个大的方面详细地论述了中西方文化的成因和起源, 其中将地理状貌作为一个基本切入点, 在生产力低下的早期社会, 人所有的行为和社会活动基本是遵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模式, 不像我们现在的多元立体性商业化模式。同样, 要了解我国南北方文化差异的问题, 也不能仅仅从现象上入手, 而应该从基本的地方性知识入手, 如地方性的气候、土壤、时节变化、植被覆盖、人口迁移和饮用水源等实际性问题来揭开一些作品中的相关问题。如当代作家张承志的作品《黑骏马》《北方的河》以及他笔下的西海固, 这些作品中关于人所处的艰苦环境以及人的坚强意志的凸现, 均是“文化持有者内部眼界”的深描和深刻阐释, 在难以想象的生活绝地中保留着一批精神上无比强大的人。张承志正是基于当地信仰的产生、当地信仰者的精神世界和精神传统来敬畏和颂扬的, 因此, 他的文本不仅是文学作品, 更是一部部形象化的了心灵史。以《黑骏马》为例, 很多学生在看完这个作品之后, 发问较多的是:为什么白音宝力格要离开草原?为什么索米娅还要生下其其格这个孩子?如果要给出答案的话, 这些学生会拿出一副道德的手铐, 将白音宝力格锁在负心汉的道德审判柱上。这种简单认识导致的原因, 归根结底在于没有把握地方性历史知识和地方性人文传统。社会变迁过程中, 旧的观念意识按照现实的原则在运行, 而新的观念则是以脱离本源地在滑行, 这是白音宝力格与索米娅二者身份不同之所在。索米娅是草原的守望者, 而白音宝力格是草原的养育者和逃离者。因此, 这个故事的悲剧性也就彰显得异常的美丽而无奈。在贵州, 苗族及其文化可以说和汉族及中原文化一样悠久漫长, 虽然苗族没有自己的文字, 但是其语言则一直保存在苗族人的日常生活中。在汉化程度不算太深的苗族地区, 依然流传着本民族的古歌、仪式和说唱样式, 这些都是与苗族的信仰、习俗、历史以及社会生活紧密相连, 地方性知识与地域性文化特色异常鲜明。诸如此类的地域文化与作品的世界进行恰当的联系、分析, 就能使文学概论中区域性文学风格更加具体、明了。
第三,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弄清楚一个基本问题, 即作家个人的创作风格与地域性文学风格的关系。王元骧在《文学原理》中谈到了民族风格、时代风格、流派风格与个人风格的关系, 他说:“在它们之间, 个人的风格总是基础。因为文学创作都是通过作家个人来进行和完成的, 而作家的创作个性既然都是在个性心理特征的基础上, 通过长期创作实践所形成的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的统一体, 所以不论它多么独特, 总是以主观的形式反映着作家所属民族、时代和社会集团的物质生活和文化心理……表现在他的文学作品中”。他进一步指出:“文学作品的个人风格、民族风格、时代风格和流派风格又毕竟不是同一层次上的概念。就生成的原因来说, 个人风格主要由作家个人才能的特点所决定, 民族风格主要由作家所属民族的文化意识和文学传统所决定……并不是每一个具有个人风格的作家, 都有同样鲜明的民族风格、时代风格和流派风格, 它们之间的关系往往是不平衡的。”[2]王元骧的学术观点非常明确地廓清了一个基本问题, 即作家个人风格只是其他风格的基础, 并非唯一评价要素和尺度, 这与笔者前期批评诸多文学概论教材中论述区域性文学风格存在的问题时提出的质疑有相似之处。试想, 如果分析、评价一部作品, 只是简单地将其比附于作家个人创作风格, 那么我们何必读这个作家的其他作品呢?如果简单比附于作家个人创作风格, 在理解具体作品的时候就会形成偏狭之见。我们总不能因为读了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就简单地将爱、美、自由以及“三美”主张套用着去评价他的其他所有作品, 未免有贴膏药之嫌。这就要求在解释和阐述作家及其作品的时候, 需要发现作品的差异性和可能性意义空间, 仔细阅读同一作家的多个文本及其多种有效理解意义, 找出其关联性, 我们会发现:作家的文化特质往往在不同文本之间形成互文性, 打破传统的文本是封闭性系统的观念。尽管王元骧没有在教材中具体谈论区域性文学风格的相关问题, 但是他的这种学术眼光和对问题的深入探究, 给区域性文学风格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具有借鉴意义的思考路径。
作家的个人风格因个体差异如气质、禀赋、敏感、生理等不同而不同, 这个具有现实条件的限制性和局限性。从意识层面讲, 作家个体风格的不同显现于文本中具体的话语以及话语背后所表征的思维差异, 这是属于人的意识认知范畴的问题;而作家创作出来的作品中体现的地域性风格, 则不是简单的意识层面的问题, 而应从个体无意识这个层面来考虑, 因为文化的存在与演变是不以当人个体的意志为转移, 它会通过改变、迁移、涵化以及分割等方式借助外力和社会关系等内化为某一族群的心理记忆, 它是集体无意识中原型的样子。然而作家毕竟是单个个体, 那么, 在书写区域性文学风格作品的时候, 族群性心理记忆有可能在“浅睡眠”中溜进作家的笔下世界, 这些是与作家的气质、禀赋、敏感、生理等形成的个人风格要素是无关的。地域性文学风格展现的合理理由不是在文字上做描摹, 而是文化根性及其文学特色的心理隐射。
总之, 文学概论中区域性文学风格的教学内容上的创新可以直接带动教学方式方法的变化, 比较眼光和比较视野是突出地域性文学风格的衡量尺度, 跨文化研究的视界则是分析文本内部因素与外部生成的重要依据。同时, 在教学中, 需要弄明白作家的个人风格与文学中地域性风格的区别与联系。三个立足点都对解决区域性文学风格有着关键性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忠利、宗文举.中西文化概论[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P30.
浅析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 篇5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
前言:汉语言文学教育是实用性较强的一项教育项目,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然而,汉语言文学教育工作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课程教育存在理念不清,课程结构安排不合理,专业教师教学技能水平还有待提高等问题。我们要切实分析汉语言文学教育发展中的问题,将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工作作为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不断研究探索,实现汉语言文学教育的新发展。
一、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的发展目标与现实意义
(1)发展目标
汉语言文学的研究发展需要教育的创新作为发展基石,发展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最重要的目标是培养创新人才,建立创新性管理体系,加强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实践。发展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一方面是为了树立教师与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大量的创新性人才作为教育创新的人才支撑。其次,有利于培养师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前提,学校管理者要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转变陈旧的管理模式。
(2)现实意义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利益驱使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于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学科备受学生的追捧,选择汉语言文学的学生越来越少,除此之外,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被高度重视,各跨国公司对员工英语的要求逐步提高,而对汉语言水平并没有要求,大部分人未在汉语言学习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这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忽视汉语言文学教育的重要性,而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的工作更为引起人们的关注。
除此之外,发展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的意义还在于巩固汉语言文学在国际教育上的地位,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其历史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汉语言文学作为我国历史文化的载体文化之一,具有重要的发展意义。我们应抓住经济全球化为汉语言文学的发展提供的契机,将创新作为汉语言文学发展的重心进行改革和实践,大力发展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工作,开阔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发展空间,将我国汉语言文学教育推向国际。
二、汉语言文学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汉语言文学教育发展与其他专业相比来说,存在不少问题,尤其是创新性人才的缺失的问题为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工作的发展带来一定难度。汉语言文学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不仅影响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基础发展,还阻碍了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工作的进行,急需整改。以下是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概述。
(1)课程教育存在理念理解不清的问题
教师对汉语言教育创新理念缺乏深刻理解和体会,存在对创新型的课程教育存在理念理解不清的现象,有大一部分老师不能准确的把握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的方向与核心,因此对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工作执行力并不是很高,我国各高校应不断深入课程改革,深化教育理念,促进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工作有实质性的进展。
(2)课程结构安排不合理的问题
课程结构安排不合理使得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工作难以展开,所以,想要发展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工作首先要科学合理地安排课程结构,建立健全汉语言文学教育的课程安排管理体系,实现课程优化安排,全面把握课程结构安排与创新工作的关系,提高课程安排为整体发展带来的效益,为开展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工作奠定基础。
(3)专业教师教学技能水平还有待提高
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工作的执行者与实施者便是教师,教师的教学技能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工作的效率。不少教师受传统的教育思维模式的束缚,教育思想较为落后,教学模式较为陈旧,教学策略较为单一,影响学生自主能动性的发挥,从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发展,所以,教师的教学技能水平的提高十分关键。
三、汉语言文学教育发展的创新策略
(1)营造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的氛围
在漢语言文学教育创新工作的过程中,一个良好的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的氛围十分重要。营造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的氛围,便于将汉语言文学与创新融合在一起,有助于激发教师与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师生的创新能力。
(2)构建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工作的平台
构建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工作的平台是发展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该平台的建立,方便了老师与老师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促使独特新颖的想法的传播,大大调动了师生创新的参与性与积极性。
(3)加强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的实践
加强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的实践是推进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工作的有力措施之一。创新的意识与思维都需要通过实践来体现,我们要重视师生的创新实践,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增强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工作的执行力。
(4)完善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的基础建设
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的基础建设为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工作提供条件,科技与经济的发展为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工作的开展注入新的力量,我们要加强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的基础建设,加大硬件教学设施设备的投入,发展多媒体教学方式,提高课程的质量,为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工作的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总结:创新,不仅是经济全球化对我国汉语言文学教育提出的更高要求,更是经济全球化为汉语言文学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方法。创新,一方面是教育行业发展的方式,另一方面则体现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智慧与精神,从这个层面来说,发展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工作又有了更为深刻的意义。通过本文对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的分析研究,其重要性跃然纸上,我们要抓住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将创新作为汉语言文学发展的重心进行改革和实践,大力开展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实践,建立健全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体系,实现汉语言文学教育传统性与创新性的结合,将汉语言文学的文化魅力推向世界。(作者单位:西安文理学院)
参考文献:
[1]王蓓.浅析汉语言文学专业就业教育创新[J].商场现代化,2012,21:254.
[2]钟鹏举.汉语言文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语文天地(高教.理论),2013,05:21-22.
[3]朱丽.浅析汉语言文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02:66-67.
文学创新论文 篇6
一、苦难的生活经历
路遥, 1949年出生于陕北清涧县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由于家里困苦不堪, 7岁的时候过继给了他的伯父。伯父家也是一贫如洗, 但勉强还是能供路遥上学的。上中学时, 伯父实在是交不出学费, 可成绩优异的路遥硬是跑到县城, 在生活上毫无资助的情况下开始艰辛的求学之路。他没有生活保证, 五、六块钱的伙食费他是根本交不起, 有时连五分钱的清水煮萝卜也吃不起, 他整天饿得发晕。正是童年时期的这种贫困和饥饿, 才有了路遥独特的心路历程。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怀春的少年总是愿把最美好的爱献给心上人儿。在好友曹谷溪的撮合下, 路遥初尝了爱情的甜蜜。他爱上了北京知青林红, 并将县上给他当工人的唯一指标让给了心爱的人。生活总有许多说不清的巧合, 就在县革委会宣布对他隔离审查的当天中午, 林红因路遥的“农民身份”而提出断交。这暴风骤雨般的打击, 使得风云一时而又倔傲的他一下从崖边掉进了沟底。这时, 林达走进了路遥的生活, 用爱抚慰了他的创伤。又是在曹谷溪的牵线搭桥下, 他们结为伴侣。遗憾的是, 婚后生活并不和谐, 终于, 在路遥离世的前几个月, 两人签字离婚。
二、文学“沙场”的两次远征
路遥从一本《延川文化》“起家”, 开始在文学中建构自己的“黄土地世界”。真正奠定路遥创作基础, 与后来贯之始终的主题的作品是《人生》。还不到三十二岁的路遥着了魔似的, 用二十一个昼夜创作完成了十三万字的中篇小说《人生》, 已经将自己的实体生命置之度外了, 完全融进对文学创作的痴狂中。一九八三年七月十八日, 《人生》获得《当代》中篇小说奖, 不久又获得全国第二届中篇小说奖。
在巨大的成功面前, 路遥是清醒的, 他说:“作家的劳动绝不仅是为了取悦当代, 而更重要的是给历史一个深厚的交代。如果为微小的收获而沾沾自喜, 本身就是一种无价值的表现。”他暗下决心:“眼前这种红火热闹的广场式生活必须很快结束。”这意味着他必须从《人生》所造成的暖融融的气氛中再一次踏进冰天雪地去进行一次更加艰苦的文学远征。
整整六年, 路遥忘我的燃烧着自己的生命, 1988年5月25日, 路遥为《平凡的世界》全书画上了句号。洋洋三卷本的《平凡的世界》, 是路遥心灵最深处的积淀, 是路遥对于苦难理解的最有力的爆发。画上句号的这一刻, 他几乎不受思想的支配, 将手中的那支圆珠笔从窗户里扔了出去。这一扔, 包含了一个中年男人对青春失去的无限依恋和一个劳动者对生活的复杂感受!路遥在卫生间里看到了陌生的苍老的自己, 终于禁不住放声大哭……
三、黄土地文学的“里程碑”
路遥是长在黄土地里的作家, 17岁以前他是从来没有出过县城的。作为农民之子, 黄土地之子, 农民文化成为路遥的文化之根, “黄土情节”深深地注入了他的血肉和脊髓。因而他最善于也最乐于写本土或者乡间的人们的心灵的遭遇。他的作品都倾注了对于黄土地、对于农民的赤诚和崇敬。他所写的人是像黄土地一样质朴善良、多情而又自尊, 他叙述的故事是像黄土地一样平凡而又普通, 他所抒发的感情是像黄土地一样炽热奔放而又深沉悠远。
在路遥的创作生涯中, 他丰厚的作品几乎都是以神秘的黄土地作为源泉, 以厚实的黄土文明作为背景, 总是渗透着他对黄土地神圣的皈依情节。无论是高加林在黄土地上的悲剧的生命轮回, 还是孙少安、孙少平扎根黄土的深沉选择, 都营造出一个充满人情、豪迈奔放的黄土世界。作品人物和作家本人都在表达着对黄土地最深切的爱恋, 在他们心中没有什么比自己拥有的黄土地更珍贵的了, 可面对城市的现代文明, 农村生活的愚昧落后, 这些年轻人不断在城乡夹缝中挣扎, 做着各式各样的痛苦选择。
当《人生》中高加林灰溜溜的回来时, 面对宽容、善良的巧珍和父老乡亲, 高加林一下扑倒在德顺爷爷的脚下, 两只手紧紧抓着两把黄土。情不自禁痛苦的呻吟了一声, “我的亲人哪?”这是加林内心迸发出对黄土地强烈的感悟之声。也是作家情感世界中特有的“乡土情结”的流露。这种情结尽力展示新时代农民顽强奋斗的风貌, 把人生追求置于真善美与假恶丑的对比过程来揭示人物命运的深层内蕴。路遥以其冷峻的笔尖剖析着当代农民的性格心理, 以其深邃的笔触思考这当代农民的历史命运, 以其生花的妙笔开掘着黄土上奇妙的艺术。
路遥小说在情感上还特别注重悲剧情结和苦难意识, 表现人面对苦难命运时不屈的抗争。《平凡的世界》是路遥呕心沥血的现实主义巨著。在这部被誉为“第一部全景式描写中国当代城乡生活的长篇小说”的巨著中, 故事时间跨度是七五年至八五年, 地点是在广袤的黄土高坡上一个叫做双水村的地方, 主要写双水村的变化和双水村的人和事。作者围绕着主人公孙少安与孙少平兄弟俩在这个平凡的世界中不断超越自身的局限, 最终获得生活上的成功, 谱写了一曲充满活力的生命之歌, 向人们揭示了人生的自强与自信、奋斗与拼搏、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 并以一幕幕催人泪下的苦难展现出了人物的顽强坚韧的信念。
“平凡的世界, 辉煌的人生。”这是刻在路遥墓前的一块方石上的悼词, 极为恰当地描述了路遥短暂而辉煌的文学人生。这个从陕北最贫穷的山村里走出来的孩子, 以他顽强的精神, 以他诚实的劳动, 以他对脚下这块土地的无限热爱, 在无中找到了有, 在终结中找到了开始, 在死亡中找到了永生。“生命从苦难开始, 只有在苦难中才能诞生灵魂的歌声。”我终于理解了路遥这句名言的内涵, 也终于读懂了平凡而又伟大的路遥。因此路遥和他的作品达到了不朽, 他的作品也永远感动着我们这些平凡世界里的普通人。
摘要:带着特有的黄土气息, 从陕北高原向我们走来, 这就是路遥。他时刻关注着黄土地, 他所写的人是像黄土地一样质朴善良而又多情自尊的人, 他叙述的故事是像黄土地一样平凡而又普通的故事, 他所抒发的感情是像黄土地一样炽热奔放而又辽远的情。
关键词:路遥,苦难,创作
参考文献
[1]宗元.魂断人生——路遥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3, 3
[2]阎慧玲.城乡交叉地带的文化冲突[J].长治学院学报, 2006, 6
[3]陈泽顺.路遥的生平与创作[J].延安大学学报, 2003, 2
[4]梁向阳.路遥研究述评[J].延安大学学报, 2003, 2
[5]黄建国.论路遥小说的悲剧意识[J].兰州大学学报, 2005, 7
文学创新论文 篇7
在新媒体自媒体日益发展、对传统媒体形成猛烈冲击的当下, 笔者提出广播“微文学”节目这一概念, 希望与时俱进, 探寻广播文学节目的出路。
1 传统广播文学节目的现状
传统广播文学节目的现状只能用日渐式微来形容。现在各地电台大都取消了文学节目。在受到新媒体冲击、为经济让路、快餐文化盛行的今天, 传统广播文学节目的生存空间被严重挤压, 面临生存困局。
1.1 广播听众特别是年轻听众日渐减少
在新媒体的冲击下, 年轻人甚至中老年人大都选择通过网络来获取最新资讯, 利用互联网来获得娱乐体验。网络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广播也面临着听众群年龄老化, 年轻听众日渐减少的现实。
1.2 注重经济效益、收听率前提下, 广播文学节目生存空间被挤压
现在全国各地的电台都有任务指标和收听率考核。无论前者还是后者, 大抵都难以支持日播广播文学节目在常规版面的存在。部分电台能在周六日保留一块阵地, 已属难得。
1.3 广播文学节目编辑、主持人后继乏人
快餐文化的年代, 主持人缺乏系统培训, 就算正宗科班出身的文学编辑专业也缺乏文学素养的专门培养和浸淫。而中文系毕业的编辑也缺乏广播专业系统培训。广播文学节目对主持人文学素养要求高, 年轻主持人难当大任。广播文学节目编辑、主持人后继乏人。
2 新媒体日益繁荣背景下, 提出广播“微文学”节目概念
有感于广播文学节目现今生存困境, 笔者提出广播“微文学”节目概念, 希望能在广播文学节目的制作和发展上提供此许建议, 供广播文学节目编辑们参考和指正。
定义:广播“微文学”节目是在新媒体日益发展繁荣的背景下, 广播文学节目与新媒体有机融合, 结合传统广播特点、糅合新媒体优势的一种以年轻受众为主要对象的广播新型文学节目形式。
2.1 广播“微文学”节目需和新媒体有机融合
新媒体是一种新兴的大众媒体, 最常见的新媒体包括:手机、网络、移动电
视、触屏媒体、数字电视、3D电影等。广播如果固步自封, 不和新媒体更好的融合发展, 面临的困境会越来越大。可喜的是现在越来越多电台重视新媒体和广播的结合, 广东电台也设立新媒体专业制作公司, 以期在互联网时代占有先机。
2.2 广播“微文学”节目需重视年轻听众群培养
90后们是在新媒体时代高速发展期成长的一代人。他们自小听MP3, 玩互联网游戏, 热衷玩微信、微博, 手机更是从不离身。除了在车上, 他们收听广播的途径也大都通过手机APP来实现。广播“微文学”节目需以年轻听众为主要对象, 选择他们喜欢的内容和形式, 才有生存和发展空间。
3 创新就是竞争力, 期盼广播“微文学”节目引领文学节目走出困局
在高社会速发展的今天, 停滞不前就意味着落后、被淘汰。所以, 节目的创新---无论是内容和形式的创新都是广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广播人特别是文学节目编辑应该更多地投入到节目形式、包装、内容的创新中, 与时俱进, 期盼广播“微文学”节目能引领文学节目走出困局。
3.1 领导重视, 不唯经济效益第一、收听率第一论
在现今经济效益和收听率考核的大环境中, 可以理解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去培养市场和听众, 风险是很大的。所以需要领导能从高度重视, 提供方方面面的保障。在日常运作中, 日播会有一定难度, 可以在保证周播前提下进行大力推进广播“微文学”节目。
3.2 节目需定位平民, 内容深得受众喜爱
君不见, 在微信朋友圈、微博中, 各类励志美文、煽情故事、“心灵鸡汤”等占有相当大比例, 深受欢迎。这些深受欢迎的美文和故事就是广播“微文学”节目非常好的内容来源。通过广播这载体, 结合微博微信微故事可以实现“微文学”节目。同时, 互联网时代是互动的时代, 多形式的互动是网络时代传媒文学生存的“吸氧机”, 也是广播“微文学”节目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保障。
3.3 通过互联网载体实现更多“微文学”节目的到达率
手机可以听广播, 可以听音乐, 当然也可以听“广播微文学”节目。试想通过建设一个电台手机APP, 受众不仅仅随时收听广播, 还可以重温“微文学”节目, 甚至可以让听众上传自己的声音版“广播作品”、“原创作品”, 如“诗歌朗诵”、“美文故事”等, 相信会吸引越来越多受众关注和参与, 让广播文学成为受众的精神KTV。
3.4 走近校园, 把年轻听众请回广播前
大中学校园的文学青年从来是广播文学节目的忠实听众。他们以高度的热情投入到各类活动中锻炼自己, 挥洒青春, 也热衷于创作小说、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来抒发情感。所以广播“微文学”节目应以校园年轻听众为主要收听对象, 运用更多互联网功能和途径赢得他们关注, 节目就有了稳定的听众市场和基础。
3.5 高度重视多种形式的互动, 吸引更多听众关注
互动功能是广播优胜于平面媒体的一大特色。广播“微文学”节目从一开始就需要更好地用好互动功能。首先是节目中的互动, 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电话、短信等实现和听众即时互动。其次还可以通过举办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富有创意的活动实现和听众互动。如“征文”、“朗诵”、作品结集出版等来争取最广泛的社会影响, 吸引尽可能多商业赞助, 从而更好地打响广播“微文学”节目, 达到高收听率的结果。
总言之, 广播“微文学”节目是基于互联网高速发展以及广播文学节目现今困局的现实前提下提出的一种大胆设想, 其节目形式和内容还有待实现。笔者希望更多的广播领导能从更高的高度理解并推动实现, 这样, 不仅能推动广播“微文学”节目的创新和发展, 更为传统广播文学节目寻找到一个更好的发展空间, 回馈广大热爱广播、热爱广播文学节目的听众。共勉!
摘要:广播“微文学”节目笔者有感于传统广播文学节目日渐式微而提出的一种新型节目形态。本文试图阐述广播“微文学”节目的特点和可行性, 为传统广播文学节目寻找一条新出路。
浅析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创新 篇8
目前, 越来越多的高校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 将注意力集中在了专业课程的教学上, 很多大学生认为学好专业课是未来找个好工作的开门砖, 他们认为汉语是母语, 只要会说, 会读, 会写, 就算是懂得汉语言文学, 而不用浪费时间将精力放在汉语言的专门学习上。结果, 作为大学课堂中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 很多专业都忽略了该课程的教学, 老师的教学积极性不高, 大多数老师愿意将精力投入到专业课的教学和研究上, 以有价值的科研项目为主。很少能有老师静下心来对汉语言教学的方式方法进行探究和思考, 也没有将汉语言教学的关键及目的搞清楚。另外, 老师的授课方式比较守旧, 依然是以课本内容为主, 读课本, 写作文, 这些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高校大学生的学习要求了, 在很大程度上, 高校汉语言文学就是高中语文课堂的延续, 没有太多新鲜的内容。除了老师的教学模式方面, 目前, 从各个高校的科研经费来看, 学校往往把科研经费都投在本校重点学科和专业上, 对大学语文课几乎没有科研经费的投入, 使得汉语言教学质量堪优, 课程地位下降, 生存空间不断受到挤压。很多老师没有兴趣深入研究汉语言文学, 这种浪费精力, 成果并不显著的课题项目是很难完成的。针对目前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的课堂情况, 我们应该重视起来, 从各个方面拟补教学的缺陷和不足, 努力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改变课堂的教学模式, 发挥汉语言的文学魅力, 通过让学生认真学习汉语言文学, 来重新塑造课堂的教学模式, 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 让学生们深入体会到汉语言学科的重要性。
二、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创新途径
(一) 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环境的改善
要想从根本上改善高校汉语言学问教学工作的质量, 做到教学模式的创新, 首先要改善该门课程的教学环境, 努力创造出一种平等、信任、理解、相互尊重的和谐的课堂氛围, 使得学生们渐渐对该课程的学习产生兴趣, 让学生们从被学习逐渐转变为要学习的状态。例如:在课堂上经常开展一些讨论及即兴发挥演讲等训练, 锻炼学生们的胆量, 培养学生们即兴发挥的能力, 开拓学生们的发散性思维。老师要起到以帮助及引导为主的作用, 鼓励学生们的踊跃参与, 帮助语言表达能力较差的同学, 放下包袱, 大胆尝试。这种训练既可以增进师生感情, 也可以促进课堂教学环境的改善, 最主要的是, 还可以培养学生们大胆讲话, 不怯场, 不慌张的心理素质。为学生们在今后的求职道路上打下语言训练的基础。
(二) 培养学生们的创新型思维
所谓的课堂教学模式创新, 最主要的是要将创新的思路带到课堂上来, 培养学生们的创新型思维, 让学生们切合实际的学到对自己未来发展有意义的知识。高校课堂, 是一个学知识的课堂, 更是一个积累本事的课堂, 这种积累不仅仅来源于书本, 更多的是来源于一种思维的形成。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 博大精深的汉语言文学, 塑造出了今天汉语言的独特魅力, 无论是文言文, 还是现代语文, 无论是日常用语, 还是网络时尚语言, 都能从各个层面体现出汉语言的变幻莫测。因此, 我们应该培养学生们的创新型思维, 这种创新不单单针对简单的造句, 组词之类的常规训练, 而是应该从深层次的角度, 让学生们体会到汉语言的无穷魅力, 从认识世界, 学习文学史学知识开始, 领悟语言的神奇作用, 让学生们了解到, 语言的功能所在, 它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工具, 更是体现个人素质与发挥人格魅力的工具。
(三) 拓展高校汉语言文学课堂的教学环节
对于师生之间的直接交流来说, 课堂是最直接的交流环境, 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 要注意到教学环节的改进, 过去的教学环节大多是以老师讲, 学生听为主, 几乎没有师生之间的交流, 将实际训练, 软件教学, 多维教学, 小组讨论等形式忽略了, 使得学生们无法认真对待这样枯燥的教学课堂, 甚至很多学生开始厌倦这种课堂, 将精力转移到了其他科目的学习上, 久而久之, 汉语言文学课堂将越来越不受大家的重视。因此, 我们要优化课堂教学环节, 改进原有的教学模式, 努力让学生们真正意识到学有所得的价值, 让学生们有拓展自己思维的空间。在课堂上, 老师要将讲课与训练同步进行, 以传授为辅, 以沟通为主。用实际应用的办法来提高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反映能力, 在课堂中, 尽量多的给学生们发挥自己的时间, 让他们从中获得学习的兴趣, 获得展现自己的信心, 获得提高自身各方面素质的意识。
(四) 加强教师自身的创新型教学素质
从教师的角度来讲, 教学模式的创新, 与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着很大的关系, 要想全面改善汉语言学问课堂的教学模式, 就要从教师的教学素质的提高抓起。
首先,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 但是教书并不是唯一的目的, 单纯的教书模式已经无法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了。我们不能只是机械的将课本知识传授给学生, 而是要勇于探索, 大胆实践, 要有不拘一格的思维, 将沉闷的课堂中融进自己的新思想和新发现。
其次, 教师的经验固然重要, 但是经验毕竟只是年久保存下来的真理, 这种真理只能引导我们把握基本的教学大纲, 而不能作为一成不变的教学目的与重点。尤其是高校教师, 要由以往的经验型转变为专家型和学者型, 一名教师只有当自己对所教学科、领域里的知识达到了精、通、深、博四个字, 才能对教学内容做到挥洒自如, 游刃有余。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思想、风格和体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教司:《大学汉语言教学大纲》, 2004年。[1]教育部高教司:《大学汉语言教学大纲》, 2004年。
[2]张雨金:《再谈大学生的素质教育》, 《高等农业教育》, 2000, (11) 。[2]张雨金:《再谈大学生的素质教育》, 《高等农业教育》, 2000, (11) 。
[3]陈洪:《大学语文“编写说明”》, 高教出版社, 2005年。[3]陈洪:《大学语文“编写说明”》, 高教出版社, 2005年。
文学类文章写作素材的创新运用 篇9
高考作文评价在发展等级中设立“有创新”的条目, 目的是想通过一个侧面鼓励学生培养创造性思维。或是见解新颖, 或是材料新鲜, 或是构思精巧, 或是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 或是有个性特征。这些方面都是可能蕴涵“创新”因素的地方, 在高考作文中凡是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思路解析的地方, 我们就必须给予重视和鼓励。文学类文章一直在高考中常见并且颇受欢迎。这也是判卷教师对论述类文章审美疲劳后的必然需求。
二.准备信手拈来的文学类文章素材
1、收集、储备、分档素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这是常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是不存在的。我努力让学生多思考课内教材, 多进行课外阅读, 并激发学生对现实生活的好奇心、观察力和思考力, 强化训练, 使学生学会收集材料、储备表象。
学生的素材来源可以有这几个方面:课本, 课外阅读, 学生身边的人和事尤其是现当代社会热点人物事迹, 都可收集整理成为绝佳的叙述类作文素材, 如学生可将汶川地震中的个别人和事叙述成小说, 这也正是中学生关注现实, 关心国计民生的最好表现。
进一步指导学生对收集的材料进行整理分类, 分类整理时, 应该训练学生对素材的分析, 不仅仅是考虑材料可以用来写何种主题的小说或戏剧, 还要训练学生思索对素材的运用。尤其是微型小说的篇幅精短首先制约了它的选材。例如选材可以有这么几类: (1) 真实性和虚假性混杂的题材; (2) 具有完全真实性的题材; (3) 真实性程度更高达到了典型性的题材; (4) 典型性程度达到更完美形态的精粹的典型题材。学生如果事先已经对素材作了深入透彻的分析, 那么即使在考场都能信手拈来写出锦绣文章。
2、阶梯式全程训练
文学类文章写作素材创新运用应分步骤、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师应重点指导学生在收集材料后转向创造性地使用材料, 引导学生熟练驾驭素材, 进行段、篇、自由创作的全程训练。
学生明白了作文应该是写的是自己的情感, 对写作文不用抱有一种做作业解题的心态, 而是把写作文当成是宣泄情感、抒发心声的机会, 把自己感受最深的情感写出来。学生将自己感受最深的、最有价值的内容要充分展开。先像过电影一样在脑海中出现那个画面, 无论是往事再现还是想象虚构, 都要投入进去感受它;一遍又一遍, 仿佛将那往事重新经历了一次, 或者将虚构的事实真实地经历了一次;直到把许多细节看清了, 再用文字描写出脑中的画面。我们注重平时的训练, 按照素材运用创新的方法, 逐步训练好词、好句乃至好段, 好的开头、结尾。学生持之以恒, 日积月累, 最终必能熟练驾驭素材, 达到意由我心的自由创作。
请看《聊斋》对爱笑的婴宁的描写:“执杏花一朵, 俯首自簪;举头见生, 遂不复簪, 含笑拈花而入, 笑处嫣然。”我班淑贤同学从中得灵感, 描写一位女老师:一个夏日的上午, 我背着书包刚要进教学楼, 从深绿色的楼门暗影中, 一位身着白色衬衫, 一袭碎花长裙的美女正好走出来, 走到了阳光里, 长长的睫毛因光线的变化微微地眯了起来, 白晰的皮肤在阳光下发着微微的亮光, 她灿烂地向另一位老师笑了笑, 算是打了招呼, 就飘然远去了。
由这样的片断训练逐渐转入整篇训练乃至自由创作, 让学生做到既熟习素材, 又创新性地从多角度来运用素材, 一举两得。
3、创新运用的训练重点
创新运用的训练重点即创新思维训练, 主要是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特异思维能力, 及思维转换能力。
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可以指导学生把握主题, 进行合理的想象、联想, 对场景、人物肖像心理动作等作生动惟妙惟肖的描述;亦可将所收集的素材发散、整合。例如, 通过形象思维, 可将诗歌进行扩写。
特异思维的训练是着重加强学生的非常规思维, 超前怪异思维。我国古代的神话小说、志怪小说、寓言故事如《搜神记》《西游记》《聊斋志异》, 甚至外国魔幻现实主义代表《百年孤独》等都是学习的典范。
对学生的思维转换训练则引导学生模仿素材时空转换的技巧, 悲喜情感转换等。如苏轼《赤壁赋》中的感情脉络由喜转悲, 然后其情感因豁达又转向喜悦, 或者说是淡定。
三.巧思如何对文学旧材翻新意
素材创新运用的教学核心是教学生掌握创新的方法。我让学生运用合理的联想想象以及推理假设将已知素材概括, 续写, 或改写。当然无论哪种创新方法, 都应特别注意细节描写。这是放诸文学类文章而皆准的方法。如果运用了合乎情理的想象, 就能在材料运用中翻出新意, 乃至深入发掘出素材的含义。
1、改变调整语言风格或概括或仿写或扩写成篇
教师要让学生熟知掌握收集的素材, 根据作文主题的需要对已知的故事情节、人物特点等进行浓缩或扩写, 连缀成篇。训练学生时, 教师可适当提出以下三点要求:一是想象力丰富的新奇故事, 二是立意高远更上层楼的主题, 三是具有个人语言风格, 尤其若能遣用纯熟的古白话, 文采飞扬地浓缩或扩写更是令人叫绝。教师还可指导学生运用想象和联想, 艺术地再现历史人物当年的情景或化用诗词意境。譬如将诗歌阅读材料李白的故事转化为写作素材, 对李白对某一个“瞬间”的刻画、描摹定能调动起阅读的兴趣。如“翌日, 向长安的通衢大道上, 李白挥鞭扬马, 绝尘而去”。
2、在已知素材基础上对故事情节、人物命运进行合情理的续写
《西游记》中孙悟空性格倔强, 有时与师傅唱对台戏, 对悟空的续写就不能改变他的性格;《项链》中的玛蒂尔德虚荣但坚强为人讲信义。这些素材经过沉淀又可以走进我们的作文, 被赋予新的更深的意义。例如有同学续写孙悟空生活在现代社会, 因不善处理人际关系而下岗的故事。
3、根据立意需要, 将素材的故事情节、人物命运等另辟蹊径进行改写
教师要训练学生从素材中寻找“空隙”, 扩展为富于想象性的空间, 不仅需要有对原作的深入理解, 而且需要“大胆假设”、合理虚构的精神生动而颇具情韵的叙事中, 给出了一种新的“诠解”。我们还可以通过超时空链接, 根据主题需要从宏观挖掘独到的叙事结构, 进行别具一格的详略处理, 从微观上把握富有艺术的叙事风格。即使取材相同, 亦能于细微处写出极具个人特色的文章。例如为体现后天学习重要性的主题可以写《当仲永巧遇吕蒙》;而将仲永的父亲当主角来写可以表现虚荣心的主题, 目光短浅或家庭教育重要性的主题等。
这样的“故事新编”, 妙在“似是而非”, 难在“似非而是”, 并且首先应在题意的“前提”下创造。文章对于相关古典文学资源的“活用”, 对于虚拟情境的逼真描述, 也增添了故事的“说服力”与文学性。
4、模仿改造经典构思或经典语言
学生的记叙文, 结尾若能来一点“欧亨利式”的收束, 会显示出巧妙的匠心。而经典语言的生命力是很强的。例如鲁迅作品中的“按一按, 硬硬的, 还在”, “吃了么?好了么?”这些语句, 许多人都熟知并运用, 我们也经常听到惊讶声:“哎呀, 真是‘运气’了你!”若能将这些鲜活精彩的语言引入叙述类文章, 那必定如画龙点睛了。例如2005年山东高考佳作《别人的风景你的梦》有这样的句子:“记着, 只有你装饰了别人的风景, 别人才会装饰你的梦;你若想要别人来装饰你的梦, 那么你要学会去装饰别人的风景。因为, 这世界, 本就是和谐的一体, 双赢的存在。”化用了卞之琳的《断桥》诗, 使人顿觉意蕴盎然, 情采四溢。
四.创新写作时应注意的问题
文学批评中的建设与创新 篇10
关键词:文本细读;层面研究;运思向度;措辞特性;价值确认
文学批评作为一门学科,其存在的科学性是毋庸置疑的。如果说文学创作是第一位的,那么文学批评就是第二位的,这也只是就产生的顺序而言,唯先有文学创作的存在,才会产生出对其进行意义阐释的文学批评。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学批评缺乏自足存在的独立性,而仅仅依附于它所讨论的文学艺术。正相反,文学批评作为一种“次生文学”是与“原生文学”(批评对象)平等的。从其产生发展的历史脉络来看文学批评,它在刚刚过去的20世纪得到了极大程度的繁荣发展,以致有论者说,20世纪是文学批评的世纪。
当前,批评的理论资源是如此丰富多彩,除了我国传统文论的重新审视,还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西方文论,如社会批评、文化批评、意识形态批评、存在主义批评、精神分析批评、现象学批评、女性主义批评、新批评、接受—读者反应批评、神话原型批评、后殖民主义批评、结构批评、解构批评等,它们从不同角度探究文学创作的各个层面,它们之间不是彼此隔绝的,更不是彼此对立矛盾和不可调和的分裂。实际上,它们连接在对文学现象予以解释的共同愿望和一致企图上。看待文学现象的方法,应该在这些理论的多样条件中进行,从各种各样的立足点出发,在审美上各取所需,各取所好。当前这种丰富多彩的文论建构为文学批评多样性的发展提供了可能和令人鼓舞的前景。那么,如何做到文学批评中的建设和创新呢?
这实际上是个治学方式是否科学的问题。笔者不揣浅陋,对自己的学术领域——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批评略陈管见,以与大家商榷。
毫无疑问,文学批评要做的第一件事是深入细致地阅读文学作品,这是批评思维的初始行为。文本细读——与批评对象近距离直接对话,回到文学文本的内在结构、脉络纹理中去——是启发所有批评的动因和灵感,只有在与文本之间已经有了心心相印的可能性以后,各种研究和解说才能够产生。反过来也可以说,批评上一切结论的产生必须依据文本,内证是第一位的。20世纪三四十年代英美的“新批评”流派把文本细读列为它们的理论信条,其实文本细读当非“新批评”所专有,文本细读没有特殊的理论依据,任何文学研究的前提都应是对文本的精细阅读。文本细读是文学批评基础性的第一步,唯有把它做精做细,才能保证批评的思想的原创性。
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我们要进行广泛阅读。广泛阅读的价值在于作为一种贮藏、积累知识的手段,但这种阅读的宽泛性也是有一定限度的,不能无限地扩大,因为一种过广的文化和一种过广的经验最终会使它沦为表层,丧失深刻性。在进行文学批评的实践时,不能仅执着于单个文本,阐释、评判个别文本常会使认识问题流于狭隘,很难有新见,而应具有一种开放开阔的思维,一种高远深邃的视野。读一本书而从中得到快乐,并非是读过它而忘记了其余的一切,而是让其余的一切自由地在我们的美好记忆中顺序地存在。这不是要割断一部作品同人类其他作品的联系,而是热情地欢迎这些联系。法国的文艺理论家保罗·利科说过:“批评不能仅限于纯属偶然地记录一部部作品的问世。它特有的功能是识别把这一连串事件变成有意义之遗产的一种发展的风格,一个变动中的次序。”如果想使批评出新意,那么最好的办法是用归纳法对自己的研究领域有个通盘的了解,从总体上对理解和说明文本问题进行综合的理论研究,发展在视界融合基础上的原创能力,把研究对象按体裁、流派和文学运动分门别类进行比较。也就是说,文学批评要专心于面的研究,少做孤立点的探讨,因为具有系统性、延续性与拓展性的层面研究更具有影响力和穿透力。在这方面,法国著名的文学批评家蒂博代和小说家普鲁斯特给我们提出了两种不同的方法。
蒂博代的批评是一种“令人赞赏的文学地理学”。因为蒂博代很善于给一些地区分类,确定位置,明确特点,善于描述各种思潮,善于按照倾向和所属省份勾勒文学的面貌。蒂博代的文学批评总喜欢从一些作品与其他作品所形成的社会关系方面来阐释它们,使作品处于一个影响网之中,放在环境或文类的一致或不一致中加以考虑,作品中暴露出来与大量先在的或同时的、相似的或相反的、独立的或补充的其他作品之间的相似或不同,对这些相似或不同之处的文学批评遂成为充满着文学的历史和地理的新篇章。这种批评体现出一种向着纵深探讨的努力,极富于创见。
普鲁斯特主张作家作品综合论。他曾说过:“阅读一位作家的一本书,就是只见过这位作家一次。与一个人谈过一次话,可以看出他的一些与众不同的地方。但是,只有在不同的场合中反复多次,人们才能认出他的哪些地方是特殊的、本质的。”在普鲁斯特看来,阅读根本不认识的一位作者的孤立的一本书,就什么也认识不到,就无法区分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偶然的。唯有大量阅读作者的作品后,进行分析比较,归纳总结出相同的特征,读者才算是真正地进入了作者的作品中。在批评上,没有认出就没有认识。可以说,普鲁斯特文学批评的全部注意力集中在作者不同作品所构成的总体论上,由大量的比较阅读而发现深藏于反复出现的主题和意象及其结成的网络之中的本质内容。
其实关于作家论,我们还应补充的有,要想进行有效的工作,还可以把自己置身于作家的时间经历之中,跟踪其循序渐进的文学创造,并用一条线索把不同时期的作品联系在一起,在不同的作品中觉察到类似的形式,看到不同的地方存有某种共同的本质问题。这种批评努力同一种文学创造运动的延续过程相吻合,也是一种建设性批评。
以上提倡的层面研究具有宏大的考察视野和开放开阔的思维,宏大开阔,并不意味着它可以忽略小。它恰恰要做的是以大观小,因小见大,宏大概念必须被限定在具体的文本和谨慎的细读中来讨论,只有作品本身受到充分尊重才会使结论更中肯扎实,其间才会发散出氤氲充沛的生命活力。这就要求层面研究必须做到宏观掌握与微观探察互补,大处着眼与小处着手并重。当然,进行综合性的层面研究,方法有很多,每个人都可依据自己的学术视野或运用归纳法、比较法或演绎法进行择取框定。
接下来讨论的是问题意识,可以说敏锐、精准的问题意识是学术研究的推进器。那么如何培育、发展自己的问题意识呢?这就涉及研究方法之讲求。在研究文学的方式上,历来存在着两种不同的途径:一种是“研究空白”,一种是“重新提问”。
所谓“研究空白”,就是在现有的复杂的学术领域中,找出并去填补那些尚未被人垦荒的学术空白。
其实在中国现代文学这块土地上,近一个世纪以来无数个批评者在上面辛勤地翻耕着,留下来的空白不能说没有,但完全可以说已不多矣。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发现学术“空白”?笔者认为,“人之所略,异人之所同,重人之所轻,忽人之所谨”不失为一种方法。变次要为主要,化枝节为骨干,从此开辟一个迄今未被发现或久遭忽略的领域,也是一种填补“研究空白”的学术方式。在那种冷门的、偏僻的学术角落发掘极有价值的学术资源并加以研究,做出有开创性意义的学术创新,正是所谓的“东方不亮西方亮”。对于当代文学,新的文本材料极多,如果能有一定的学术敏感性,回到文学现象,直面它,寻出它有哪些文学新表现,研究成果就容易实现创新。这就要求作为一个当代文学批评者,不仅要有理论与史的意识,还要有敏锐的现实感,以及在知识形态尚未成熟时的学术敏感。当然了,文学现场永远是芜杂混乱的,文学创作种类繁多,艺术质量也良莠不齐,这要求批评者有一双慧眼披沙拣金,去芜求精,从成千上万很快就将湮没无闻的作品中挑选出若干部杰作,择其有重大艺术成就和意义者作为阐释的对象,使之得到深入阐释、广泛宣传,被时代所承认和接受。在这种意义上,该批评是一种“去蔽”和呈现的行为。
所谓“重新提问”,是从根本上改变先前的研究范式,设计另一种阐释对象的理论框架,通过一个新视角来研究那些人们早已知晓的旧领域。
清末文人孙宝瑄在其《忘山庐日记》中称:“以新眼读旧书,旧书皆新书也;以旧眼读新书,新书亦旧书也。”在现有的文学评论中我们有时会读到一些观点,它们积淀成共识性的阐释基调,加固着某种思维定式,制约着对材料的重新发现和解读。但是,一旦摆脱专业惯性的联想障碍,寻求一种陌生化的诠释角度,就会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我们常常会发现,出自更早的文学批评的种种主题会重新出现,但它们经常出现于新的环境之下,因为在岁月流逝之中,文学批评讨论的基础已经发生转变。在这方面,无数哲人对我们提出过深刻的告诫:德国的歌德说,凡是值得思索的事情无不是已被人们思考过的,我们所能做的,仅仅是重新思考而已;美国的房龙说,老生常谈往往是历代人类智慧的储藏库;法国的安德烈·孔特-斯蓬维尔说,也许一切都已经有人说过了,只是还需要理解。也就是说,文学批评需要在变动的时代背景中讨论问题,这就要求作为一个学术研究者,在确定自己的学术理论和方法论的时候必须面对时代的精神气候、时代思潮、时代的思想语境和理论语境,要寻求变化,寻求更新,寻求与自己内心识度调谐呼应的先进理念与知识体系,在恒久常新、日新日化的理念的指引和烛照下以谋求文学批评突破性发展。我们在学术研究中,将不可避免地回到别人以前探讨过的许多领域,但是我们希望不同的角度会带来不同的发现。
最后,还需对文学批评文体提出明确的要求,强调一下批评话语的实践问题。
诚然,文学批评是个人对文本的解读,但它并不是个人情绪化表述的“我的感觉”“我的印象”之类的随感录,它对文本的解读最终要体现为理论性的学术话语。像那种亲切的漫谈和随笔这种夹有插话的文学欣赏,并不是具有科学性质的文学批评,而是另一类文学艺术(比如可以称之为散文)。文学批评必须以学科语式凸显其思想价值,这是一种学术本位的观点。
文学批评的运思方式、运思向度是以理性的逻辑思维为基础的,有意识地以系统的文章结构来表达其思想结构。如果说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读者最初产生的是诗性思维支配下的感性直觉,对作品的感应,首先是一种审美感受的鉴赏,那么这种诗性思维所习惯的感性直觉最终必须被提炼为抽象的逻辑思维。与这种运思方式相应的是,其话语方式表现为批评者要利用一些特定的概念陈述事实,把事实纳入特定的理论系统中予以考查。正如南帆所说:“学术话语的概念聚集依循着特定的运作——运作过程是学术话语更为隐秘同时也更为重要的一面。人们看到,分析、归纳、检验、证伪、辩驳、争论,诸如此类的论述策略是缜密的学术话语必不可少的。”它注重的是推理、理论思辨,注重科学的准确性、逻辑的严密性。唯有这样才能立论稳妥、言说有据。正由上述逻辑思维方式和理论话语表述,被分析的文学作品或文学现象中呈现出的某种混乱、模糊、暧昧都应该被批评者用一种用语清晰的陈述给予的相应看法取而代之。
在这种精准的阐释批评中,还应体现出一种鲜明的价值倾向性,批评阐释与价值鉴别应紧密结合在一起,文学批评意义阐释的合理性与有效性不能仅仅依靠其方法的科学性,还要依靠其正确的价值论、价值倾向、价值立场、价值判断。
总之,文学批评作为一种思想和知识的结构,建立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并形成对它的意义诠释模式。要取得文学批评中的建设与创新,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立足于系统性、延续性与拓展性的层面研究;运思向度体现为抽象的思维逻辑;措辞特性属于理性话语表述;批评阐释与价值鉴别应紧密结合在一起。唯有如此,才能取得文学批评的创见。
参考文献:
[1]蒂博代,赵坚译.六说文学批评[M].北京:三联书店,2002.
[2]利科,王文融译.虚构叙事中时间的塑形:时间与叙事(第二卷)[M].北京:三联书店,2003.
[3]南帆.文学的维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浅析汉语言文学专业就业教育创新 篇11
汉语言文学其培养的就是专业的汉语言文学基本的理论,以及其寄出的只是和技能。从客观上来讲,汉语言文学毕业的专业生,可以考虑新闻文艺出版的部门以及相关的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学的评论等工作,当然文化以及宣传方面,也有着汉语言文学的专业人才。
2. 师范类就业教育创新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一直就有着局限性,语文教学工作对于该专业毕业的学生来讲,确实是不错的选择。但现阶段高校语言文学的教学多事重视语言还有文学的理论,对学生的文化底蕴还有素养重视,而且不得不承认,学校在这方面的投入也非常的大,不光是资金的投入,更是人力的投入。但汉语言文学教学实践方面却被搞笑所忽略。很大一部分的高校甚至是一些重点大学,都会在教学时将大部分的时间用来学习古代的文学或者是现代的文学等课程,只用小部分的时间对学生的语文课程和教学实践进行培训。
2.1 课程的优化。想要优化课程,就应该对课程做出创新设置,母语教学教师,是对新生后代的影响最为强烈也最早的一批人,其影响的时间那也是最久远的,我国的人才能否跟得上社会的脚步,和教师教育的方式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说,教育的理念非常重要;学生的前瞻性和创新性必须得到提高。作为我国创新教育培养的新一批预备队员,将这种精神一代代的传下去非常的有必要,这更可以使得我国未来的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摒弃传统的一听到底,就是优化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前提,改变满堂灌等授课方式,就是优化课程的奠基石,老一套的课程体系国语死板,同学在上课期间多数都是左耳听右耳冒,越听越困越听越伐;虽然这种任课方式将教授的能力体现的淋漓尽致,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学生听课之后,教师脑袋里并没有留下任何东西, 对于如何让学生学习有用的元素也很少去思考。所以说,优化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就应该将学生带入课堂中,使得学生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真正的做到熏以及侵,并在之后的刺和提中,做到教学的相长。对高校汉语言文学课程的改革,可以从增强课程的人文性品格以及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上下手。增强课程的人文性品格这一点,可以说是该专业最有特色的一点,学生在这里在学习本专业内的知识外,还能感受到非常强的人文关怀。这对学生将来任课成教师有很大的帮助。增强课程的人文性,也是为了呼应新的课程改革,做到教学联系实际。在现代的社会当中,无论是小学还是中学的教学,对于人文教育都非常的提倡,不光可以对学生实施人文的关怀,还可以给学生减压。所以说在高校汉语言文学的课程中,加入人文性的元素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这一点,详细的来讲,买就是将学生纳入课堂的主体地位上,将传统的学生只需带耳朵上课的方式进行改变。最直观的例子,教师可以将要讲授的内容告知同学,让学生预习,并在上课之前进行提问,看谁的问题最有建设性。
2.2 实践能力的提高。一名汉语言文学的专业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实践,对于该专业的学生来讲,对理论课堂知识的吸取只是最简单的一步,除此之外,还需要通过实践来提高并检测自己的能力。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其必须知道应该教什么以及如何去教,不懂得时间,就是心中浪翻浪,口中不见波。归其根本来讲,就是学得再好不懂得如何教,终究无法成为合格的老师。提高学生的时间呢管理就在于对老套的实习的改变,以前的实习都会在学业的最后一年,给学生一个实习的机会,将学生分配出去并实习一段时间,这种实践的方法对少部分接受能力快的人确实有很大的帮助,但剩余的大部分人,对于这种实践的方法却并不适应,即使用心的学也没法达到有效的实习经验的积累,甚至还有刚刚适应这种实践的学生却发现实习的阶段已经结束了;所以笔者认为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关键,是对学生的思想上一种根本的改变。在大学的四年时间内,无论什么时候,都是学生的实习阶段。
3. 文秘方向就业教育的创新
文秘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的就业选择对比师范专业的学生确实要好很多,可以说不管是记者还是企事业单位的文职等都非常适合文秘专业的学生;但这并不代表着该专业的学生就业率会很高,近些年文秘专业的学生在表面上确实是呈现一种供不应求的样子,但事实上文秘专业学生的就业之恋个非常地。所以说对文秘专业学生就业的趋势进行分析才能找到影响就业的原因所在;进一步的提高文秘专业学生的就业质量,而这也是提高文秘方向工作的根本所在。而文秘方向的工作,几乎都有着共通之处,就是写作,而写作不单单需要清晰的思路,还需要扎实的书写能力,虽然现社会由计算机代替了手写文件,但不能否认,扎实的书法以及书写时清晰的思路还有书写的速度,在一定过得场合下,可以给与应聘工作的同学带来很大的帮助。
结束语
培养专业技能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只有跟上市场发展培养出适应市场的人才才可以跟上时代的步伐。现代教育办学的宗旨就是产学结合,而高效的就业教育和教育一样的重要,汉语言文学并不是应用性非常强的专业,这就使得加强就业指导显得非常重要,所以为了适应当今的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就业教育就不可避免。
摘要:由于汉语言文学的特殊性,导致了专业学生的就业压力很大,所以实施就业教育创新就势在必行。以传统汉语言文学教育方法作为基础,再根据现如今对汉语言文学毕业生的要求,对汉语言谈文学的教育体系做出有效的改革,从该类别的根本上进行改革,力求改善该专业学生的就业率,笔者就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创新给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就业,教育创新
参考文献
[1]陈昙.浅析当前汉语言文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J].学周刊,2015(32).
[2]王玉竹,浅谈汉语言文学专业就业教育创新[J].青年文学家,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