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评分(精选5篇)
髋关节评分 篇1
摘要:目的比较Harris评分法与X射线评分法在全髋关节置换术疗效评价的差异。方法对62名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随访, 并分别用用Harris评分法与X射线评分法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本组62名患者中, Harris得分小于70分的有12例, 70~79分的有18例, 80~89分的有14例, 90~100分的有18例。两种评分有较好的一致性 (χ2=15.24, p=0.02) 。结论Harris评分法结合X射线评分法可以较好反应全髋关节置换术疗效评价。
关键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并发症,康复
近二十年来, 全髋关节置换术 (THA) 被广泛应用于治疗严重髋关节疾患。其中对于晚期的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 THA是能尽早恢复患者关节功能和缓解疼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而较多的文献利用Harris评分法对全髋关节置换术疗效进行评价[1-3]。由于Harris评分法采用总分判断法及记分算法复杂等原因, 使用Harris评分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不足。本文对Harris评分法与X射线评分法在全髋关节置换术疗效评价进行了比较, 提出了Harris评分法结合X射线评分法可以较好反应全髋关节置换术疗效评价。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04年4月至2009年8月在某院骨科科THA术的62名患者进行随访。其中男36例, 女26例, 年龄52~87岁, 平均67.4岁, 左侧39例, 右侧23例。所患疾病为:髋关节炎25例, 股骨头坏死20例, 股骨颈巨细胞瘤4例, 严重类风湿性关节炎2例, 股骨颈陈旧性骨折11例。随访时间为3.5-10.5年 (第25百分位数为5.0年, 第75百分位数为8.5年) 。分别用用Harris评分法与X射线评分法进行疗效评价
1.2 方法
1.2.1 Harris评分法
Harris评分法共包括疼痛评估、关节功能评估、关节运动评估及行走能力4个部分, 总分为100分。其中组成:疼痛评估共44分;关节功能评估包括能否自行穿袜子或鞋子, 能否坐在不同高度的椅子上, 搭乘公共交通工具, 能否上楼梯, 腿部畸形等, 共计l8分;关节运动包括内收、弯曲、外展、内旋转和外旋转, 共计5分;行走能力则包括行走距离, 行走时需不需要支撑比如拐杖等, 共计33分。Harris评分小于70分为差, 70~79分为中, 80~89分为良, 90~100分为优[3] (见表1) 。
1.2.2 X射线评分法
X射线观察评分主要观察术后假体松动情况, 有THR后假体松动的X射线评分法, 见表2。
1.3 统计学方法
对完成Harris评分法后, 按其标准分为4个等级, 并与X射线评分等级行卡方检验。
2 结果
2.1 Harris评分法情况
本研究62名患者中, Harris得分小于70分的有12例, 70~79分的有18例, 80~89分的有14例, 90~100分的有18例。
2.2 Harris评分法与X射线评分相关分析
虽然X射线观察评分法, 按标准分为0分、2分、4分、6分、8分、10分。但其看为等级资料较为适合。对两等级资料进行卡方检验, 结果显示, χ2=15.24 (p=0.02) 。后行相关性分析, 其相关系数r=0.62 (p=0.03) 。
3 讨论
3.1 Harris评分法的优缺点
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目的在于缓解患得疼痛和提高其行走能力。Harris人工髋关节疗效评分则包括疼痛、功能性活动、髋关节活动度及畸形4个组成部分。其中, 疼痛和功能性活动在Harris评分法中比重较大, 两部分共计62分, 因此无需再用日常生活能力评估量表 (ADL) 或功能独立性测量 (Fl M) 等评估工具重复评定[4]。Harris评分法在国内外髋关节置换术疗效评价中都得到了一定的应用, 国内有不少的髋关于置换疗效文献都使用了Harris评分法。Harris评分法的不足之处在于:首先, Harris评分法采用总分判断法, 总分并不能直观地反映术后髋关节在疼痛、功能和关节活动方面的改善情况;其次, Harris评分的记分算法复杂;第三, Harris评分法中一些度量标准 (如表示距离的街区等) 不适合我国国情, 文化程度较低的患者可能不容易理解。因此, 国内在应用Harris评分法时, 有必要根据我国国情予以适当改进[5]。
3.2 Harris评分法与X射线评分法的比较
对62名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随访, 随访时间为3.5-10.5年 (第25百分位数为5.0年, 第75百分位数为8.5年) 。分别用用Harris评分法与X射线评分法进行疗效评价。两等级资料进行卡方检验, 结果显示, χ2=15.24 (p=0.02) 。后行相关性分析, 其相关系数r=0.62 (p=0.03) 。说明Harris评分法与X射线评分法具有一致性, 二者存在中等相关性。
3.3 Harris评分法结合X射线评分法的意义
将Harris评分法与X射线评分法结合使用可以弥补Harris评分法的不足, 能够更为客观地评价置换术疗效。
参考文献
[1]邱惠.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中康复训练程序的应用探讨[J].中国当代医学, 2006, 5 (20) :23-24.
[2]卢向莉, 罗敏婵, 邓顺华, 梁雪妍, 何惠兰, 覃丽红.术前护理干预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康复的效果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9, 6 (13) :1-3.
[3]黄强, 张晖, 沈彬, 杨静, 周宗科, 裴福兴.股骨头缺血坏死非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后生活质量评估与Harris评分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创伤杂志, 2007, 23 (11) :809-812.
[4]王快, 徐道堃.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疗效评价[J].苏州医学, 2006, 29 (1) :13-14.
髋关节评分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8年8月-2010年1月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80例患者中男52例, 女28例, 年龄56~80岁, 平均年龄 (69.21±5.67) 岁。所有患者入院均接受X线及CT检查确诊, 其中左侧45肢, 右侧36肢, 患者髋关节均存在一定的疼痛, 活动受限。患者Ficat分期:Ⅰ期所有患者血常规检查、肝肾心肺功能均正常, 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 各40例,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病情等无显著差异, P>0.05, 无统计学意义, 可进行比较。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前外侧入路, 以大转子顶点为中心做纵直切口, 依次切开皮肤、皮下、髂胫束, 向内侧牵拉阔筋膜张肌, 向外侧牵拉臀中肌, 在转子止点处将臀中肌切断, 纵形切开关节囊。摆动骨锯切断股骨颈, 将股骨头取出后, 外旋下肢, 标准线为膝关节轴心线, 在小转子上1 cm处设置股骨干与股骨颈截面修整为40°~45°夹角。磨削髋臼, 注意力度避免穿透内壁, 完全磨掉软骨面, 直至髋臼软骨下骨出现渗血。放入髋臼试样帽合适后, 用抗生素、生理盐水对髋臼进行冲洗, 将匹配的型号放入非骨水泥髋臼假体后 (观察组) , 采用2枚螺钉辅助固定, 参考组采用骨水泥髋臼假体。尽量保证髋臼帽开口平面与躯干轴心线呈45°, 并前倾10°~15°。屈膝、外旋、内收患肢, 保证近端股骨的切口前面充分显露, 采用髓腔扩大器对髓腔逐级扩大, 充分冲洗后吸干, 将合适的生物型股骨假体 (观察组) 或骨水泥型假体 (参考组) 放置入髓腔。将髋关节整复后, 对下肢长度、关节活动度及髋关节稳定性进行检测, 满意后再次对关节腔进行冲洗, 留置负压引流管后逐层关闭切口。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
对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血管神经损伤、脱位、深静脉血栓形成、骨折及假体松动进行观察。采用Harris评分从患肢功能、疼痛、髋关节活动度、下肢畸形四个方面对髋关节功能进行评定, 标准如下:优:≥90分;良:80~89分;中:70~79分, 差:<70分[1,2]。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8.0软件, 计量资料用±s表示, 计数资料用t检验, 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无明显差异, P>0.05, 无统计学意义, 见表1。
2.2 对患者进行为期3年随访, 分别在术前、术后第1个月、术后第2个月、术后第6个月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Harris评分, 观察组患者Harris评分评分明显优于参考组, P<0.05, 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3 讨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能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有助于促进患者关节功能的恢复及疼痛的缓解, 研究显示骨水泥型置换术治疗远期疗效较差, 患者假体会出现脱垂, 松动等症状, 不利于患者康复, 因此关于骨水泥型材料在临床的使用逐渐增加, 而非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术远期效果较为满意[3]。非骨水泥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具有安全性高、手术时间短、假体固定等优势, 能避免术中产生的不良反应, 且术后取出假体方便, 减少了骨质破坏。在采用非骨水泥型治疗时, 医师要严格掌握手术指征,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假体, 通过正确规范的操作及康复训练, 辅助患者尽快康复。Crossman发现, 全身状态较好、髋关节功能障碍较轻、骨质情况良好患者可采用非骨水泥型假体, 而对于骨质疏松且虚脱患者采用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术较好。Harris评分作为疾病-特异性评分系统, 主要对患者疼痛缓解及生理功能恢复的情况进行评价, 能够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进行综合准确评分。
本研究结果显示, 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 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Harris评分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 有统计学意义, 由此可知, 采用非骨水泥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对患者机体损伤小, 术后并发症少, 有助于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曾秋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 (06) :139-140.
[2]余波, 瞿强, 祁奇, 等.术后综合康复训练对非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疗效的影响[J].上海医药, 2012, 33 (15) :48-49.
髋关节评分 篇3
关键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晚期,中医外治法,全膝关节置换术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knee osteoarthritis, KOA) 是一种以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和继发性骨质增生为主要病变的非对称性、非炎症性慢性疾病, 其主要淋巴表现为关节变形、反复发作的疼痛、不同程度功能障碍等。有调查显示, 大于55岁年龄组KOA的发生率高达80%, 是中老年人群中常见的、多发的关节疾病之一[1]。尤其是造成功能障碍的膝关节疼痛及骨质增生, 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KOA的治疗问题成了骨科工作的重点。其余早期的关节炎治疗多采用关节镜下对骨质的清理, 但是此方法对于膝骨关节炎来说疗效并未得到完全证实[2]。全膝关节置换术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 具有恢复膝关节功能、改善患者关节活动度、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的作用, 作为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有效治疗手段, 已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使用[3]。为探讨TKA结合中医外洗对晚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 及该治疗防范对晚期膝骨关节炎的治疗效果, 本院对60例晚期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的分析研究,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3年1月-2015年9月在本院由同一组医生采用TKA结合中医外洗治疗晚期KOA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32例, 女28例;年龄51~72岁, 平均 (62.6±9.6) 岁。所有纳入研究的患者中53例患者行单膝关节置换, 7例患者行双膝关节置换术。纳入研究的患者主要表现为行走关节疼痛难忍, 日常生活受限。经过保守治疗并未取得良好的恢复。通过影像学检查发现, 患者的膝关节间隙消失或者变窄, 体格检查发现患者出现膝关节的屈曲畸形或者内翻畸形。7例患者无内外翻, 31例患者膝关节内翻畸形伴有骨性关节炎, 25例伴膝关节屈曲挛缩, 2例膝外翻。通过术前的关节活动度检查, 患者膝关节屈曲度:20°~89°, 平均 (51.32±14.27) °, 在术前采取了 (Hospital forrspecial surgery, HSS) 评分[4], 结果显示患者术前HSS评分为12~69分, 平均 (46.1±8.5) 分。根据骨性关节炎的影像学检查结果对患者病情进行分级[5], 其中1级轻度骨赘为0膝;2级未累及关节间隙0膝, 出现明显骨赘;3级关节间隙2膝, 存在骨赘累及;4级则为关节间隙显著变窄, 膝软骨下骨硬化出现。参照Altman《骨关节炎诊治指南》 (2007版) 的标准对患者进行诊断[4]。按Altman总体评分标准分为早期为1级, 中期为2、3级, 晚期为4级。
1.2 具体治疗方法
1.2.1 手术治疗方法
患者在全麻下或者连续硬膜外麻醉之后, 取仰卧位, 对其使用常规止血带及驱血带, 在气囊止血的控制下机械能手术治疗。患者的膝关节采用膝前正中纵切口的方式入路, 找到髌骨内侧, 于髌内侧进入关节, 在此位置切开关节囊, 完全清除半月板、前后交叉韧带、骨赘、髌下脂肪垫等组织, 松解后侧关节囊内外侧挛缩的软组织, 3°~5°后倾截骨, 定位于胫骨髓外, 定位股骨髓内, 3°外旋后髁截骨, 5°~7°远端外翻截骨, 在患者的骨缺损部位进行植骨治疗, 再使用螺钉固定。松解软组织, 使后屈伸间隙与截骨平行。股骨外翻角及胫骨平台截骨量需要根据患者下肢力线进行测量, 利用试模调试, 以达到良好的软组织平衡、正常的下肢力线、正确的髌骨轨迹、内外翻稳定及屈伸稳定[6]。在全部复位完成之后检查膝关节屈伸情况。清除骨水泥碎片及骨质, 并放松止血带完成止血操作, 在确认无活动性出血之后放置胶管负压引流管接负压瓶进行负压吸引, 依次缝合皮下组织, 采用皮肤钉缝合皮肤, 弹性绷带集棉垫加压包扎。
1.2.2 手术完成后操作
在手术完成之后采用冰袋进行冷敷以消肿和止血。2~3 d之后拔掉引流管, 并使用7 d抗生素预防术后感染。为了促进静脉回流, 对手术患者进行抬高处理, 加压包扎。同时为了防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使用低分子肝素预防性治疗。术后给予奥美拉唑等抑酸护胃药物以防止应激性溃疡, 使用镇痛药物以止痛。拔除引流管之后使用双下肢弹力袜及下肢经脉泵处理, 有条件的可使用关节康复期进行辅助的康复锻炼[7], 并在专业医生和康复医生的帮助下对患者进行早期的功能锻炼。术后3 d可以进行股四头肌、膝关节伸屈运动等主动及被动的功能锻炼。术后5 d可以行步态锻炼及平衡锻炼, 逐步恢复负重行走功能;术后7 d基本恢复0~90°的关节伸屈度;术后14 d加强膝关节屈伸锻炼。行上、下楼梯锻炼。以上的恢复锻炼每天重复50次, 术后13~14 d拆线后, 采用骨外洗二号方 (本院院内拟定处方) 进行熏洗, 每天熏洗3次, 30 min/次, 疗程2周。
1.3 评价标准
1.3.1 膝关节屈曲度疗效标准
基于生物力学的观察, 膝关节屈曲度是决定患者运动、日常生活的主要因素:坐位需要93°, 正常步态摆动期行走需要5°~67°, 从矮椅子上站起要105°;下楼梯要90°, 上楼梯需要81°[8]。膝关节屈曲度是膝骨关节炎的康复效果的主要指标, 术后开始康复的时间越长, 膝关节屈曲度的恢复越困难[9], 因此尽快尽早的恢复关节的屈曲度是康复的关键所在。
1.3.2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HSS的评分标准对疗效进行评定, 总分为100分。评定内容有6项, 功能 (22分) 、疼痛 (30分) 、肌力 (10分) 、关节活动范围 (18分) 、关节稳定性 (10分) 及屈曲畸形 (10分) 。内容涉及内外翻畸形、伸直不全、是否需要助行器等。分为优、良、尚可、差4级, 优85分以上, 良70~84分, 尚可60~69分, 差60分以下。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2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数据用 (x-±s) 表示, 进行t检验, 计数资料进行字2检验, 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研究的60例患者中, 随访时间最短为2个月, 最长36个月, 平均8个月。术后膝关节屈曲度与术前比较有明显改善, 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1) ;术后膝关节HSS评分与术前比较有很大提高,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与术前比较, P<0.01;*与术前比较, P<0.05
3 讨论
KOA是一种多发于老年患者的慢性关节病, 其发病可能与肥胖、年龄、炎症、使用过度、创伤、遗传、代谢障碍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当中有50%以上的患者患有膝骨关节炎。TKA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给长期疼痛的患者带来了希望, 该手术治疗有助于缓解患者的关节炎疼痛症状, 矫正畸形, 并且改善膝关节功能, 提高生活质量[8,9]。同时由于我国老年人口的增多, 老年化的进程使该病的发病率不断增加, 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等因素的存在, 我国很多地区大量膝骨关节炎患者受到疾病的困扰, 关节存在着严重的畸形和萎缩, 对该病的治疗提出了新的挑战及要求。手术中尽量纠正患者的内翻和外翻畸形及屈曲畸形等, 尽量达到准确的截骨、以进行良好的软组织松解, 保证良好的关节功能恢复及关节稳定。术后尽早对患者进行功能康复治疗, 恢复患者的关节活动度及肌力, 早日恢复行走功能。最大程度的控制疼痛。在通过关节活动之后, 尤其是通过主动和被动的活动, 有效防止关节的僵硬和粘连, 促进膝关节活动度的恢复, 确保膝关节患者肌萎缩的控制, 并抑制股四头肌的萎缩, 恢复行走和爬楼梯运动, 让膝关节功能恢复得更加的完全。因此提倡早期的功能恢复锻炼, 锻炼膝关节周围的多块肌肉、臀部肌肉、股四头肌、大腿后部肌肉、腓肠肌、踝关节部位的肌肉, 使肌力尽可能的恢复, 同时还应当改善患者软组织的平衡协调, 改善膝关节周围肌力的恢复, 维持术后下肢正常的解剖力线, 保证关节稳定性至关重要。
骨关节病变在中医中属于“痹症”的范畴, 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正虚是本病发病的内在因素。中老年人正气衰减, 首先脾虚运化失司, 精血化生不足, 影响肝藏血、肾藏精功能, 肝肾亏虚导致筋骨失养, 不荣则痛, 肌肉萎软无力;加上风寒湿邪乘虚侵袭留滞关节, 或长期劳损或跌仆扭伤, 不通则痛, 导致经络阻滞。风寒湿邪侵袭及跌仆扭伤, 肝脾肾亏虚是本病发病基础, 为发病诱因。《素问痹论》曰:“风、寒、湿三气杂至, 合而为痹。”其易外伤筋骨, 气滞血瘀伤久不愈, 渐陈旧成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气血运行不畅而致关节活动不利, 患膝局部瘀血阻滞。同时功能锻炼后局部血肿产生严重影响了手术效果, 而骨外洗二号方为本院依据多年临床经验拟定的院内处方, 由独活、防风、桑寄生、续断、川芎等十余种中草药组成, 具有祛风活血、舒筋活络、消肿止痛等功效, 术后结合用骨外洗二号方熏洗患膝有利于膝关节屈伸功能的恢复, 达到舒筋通络止痛的作用, 获得更好的疗效。
综上所述, TKA结合中医外洗治疗晚期膝关节骨关节炎, 患者术前术后膝关节屈曲度及HSS评分皆有明显改善, 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值得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秦谊, 李峰, 刘清国, 等.针刀松解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机理[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0, 16 (4) :397-398.
[2]Muthuri S G, Mc Williams D F, Doherty M, et al.History of knee injuries and knee osteoarthritis:a meta-analysis of observationalstudies[J].Osteoarthritis Cartilage, 2011, 19 (11) :1286-1293.
[3]Holliday K L, Mc Williams D F, Maciewicz R A, et al.Lifetime body mass index, other anthropometric measures of obesity and risk of knee or hip osteoarthritis in the GOAL case-control study[J].Osteoarthritis Cartilage, 2011, 19 (1) :37-43.
[4]熊应宗, 朱俊琛.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中西医治疗现状[J].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3, 25 (12) :1140-1142.
[5]陶生学, 张新栋.关节镜下治疗膝骨性关节炎60例临床体会[J].甘肃医药, 2011, 30 (10) :588-590.
[6]甘滢玉.中药薰敷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内蒙古中医药, 2013, 32 (5) :167-168.
[7]张念森.非甾体抗炎药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J].北方药学, 2013, 10 (2) :12-13.
[8]王春生, 王坤亮.中药熏洗配合按摩治疗膝骨性关节炎75例[J].山东中医杂志, 2011, 30 (1) :23-24.
髋关节评分 篇4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与试剂
健康Wistar大鼠60只, 雌雄各30只;昆明山海棠;地塞米松;牛Ⅱ型胶原;不完全弗氏佐剂。
1.2 实验方法
1.2.1 动物的分组、标记、造模
10只大鼠设为空白组 (A组) 不予任何处理。50只大鼠造模后随机分为5组, 每组10只, 分别为模型组 (B组) , 地塞米松治疗组 (C组) , 以及THH高 (D组) 、中 (E组) 、低 (F组) 剂量治疗组。每组均给予10%水合氯醛进行腹腔注射, 麻醉后在大鼠尾根部皮肤分5处皮内注射乳化胶原共0.5 m L, 每处注射0.1 m L。首次免疫第14天后相同方法等量加强免疫一次。
1.2.2 给药
首次免疫第28天后开始药物治疗。A组不予任何处理。而B、C、D、E、F各组则按照每100克大鼠体重0.2 m L的剂量分别灌注蒸馏水, 0.04 mg/m L地塞米松灌注液, 200 mg/m L、150 mg/m L和100 mg/m L的高中低三个剂量的THH灌注液, 灌胃1次/d, 连续30 d。
1.2.3 标本制作
所有大鼠于给药第30天后处死, 取大鼠踝关节于4%多聚甲醛中固定12 h, 然后放入10%乙二胺四乙酸中脱钙。脱水包埋切片, 行HE染色。
1.2.4 病理学评分
方法参照Tsubaki等[4]于2005年提出的病理学评分。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 (±s) 表示, 多组间均数的比较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组大鼠踝关节病理学改变
各组大鼠踝关节病理学改变。
2.1 A组
滑膜由1~2层滑膜细胞组成, 镜下未见炎症细胞浸润及血管增生, 软骨表面光滑, 未见骨破坏, 关节结构完整。
2.2 B组
滑膜细胞增生明显, 形成10~15层滑膜层, 并伴有血管翳形成。滑膜组织增生并呈绒毛状伸入关节腔内, 关节腔内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 关节表面透明软骨与骨组织发生破坏, 局部纤维化并相互粘连, 关节结构被破坏。
2.3 C组
该组在所有治疗组中的效果最佳, 滑膜细胞层数基本处于正常水平, 血管翳和炎症也基本消失, 偶见造模阶段引起的少许骨组织破坏。
2.4 D组
该组对于模型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但与C组和E组相比, 治疗效果稍显逊色。镜下少见血管增生和炎症细胞浸润, 滑膜细胞层数相比空白组稍有增加, 达到5~6层, 少见软骨与骨组织破坏。
2.5 E组
该组在所有THH治疗组中效果最好, 镜下只见2~3层滑膜细胞, 很少见到炎症细胞和血管增生, 基本没有发生软骨与骨组织破坏。
2.6 F组
镜下仍然可见数层滑膜细胞增生组织, 有少许炎症细胞浸润同时伴有血管增生, 关节骨组织破坏明显, 相对于其他治疗组治疗效果不太理想, 具体病理学评分见表1。
分
*与A组比较, P<0.05;△与B组比较, P<0.05
3 讨论
RA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以对称性、多关节滑膜炎和关节外病变为主要临床表现, 主要累及手、腕、足等小关节, 反复发作, 呈对称分布[5]。传统治疗RA的药物主要包括激素类和非甾体类抗炎药等药物, 但长时间服用这些药物会带来类似骨髓抑制等一些较为严重的毒副反应[6], 这也是许多患者无法坚持服药治疗的主要原因。因此临床上治疗RA的药物虽然很多, 但至今尚没有一种特效的治疗方法, 所以目前对于RA的治疗依然只能以减轻患者疼痛、降低病理损害和减缓关节畸形为治疗的主要目标。
昆明山海棠是一种与雷公藤同属的传统中草药, 与雷公藤相比, 昆明山海棠具有毒性更小、安全范围更大的优点, 目前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RA等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效果显著[7,8]。胶原诱导性关节炎以多发性关节炎性改变并伴有关节损害为特征, 是国内外较为理想的类风湿关节炎动物模型之一, 大鼠则因饲养容易, 实验成本低廉而成为首选[9]。此种大鼠模型的病理特征甚至包括某些临床表现都非常接近于人类RA[10], 因此本实验采用了这种动物模型。
实验结果显示, 在所有治疗组中地塞米松的治疗效果最好, 这也是肯定了这一经典药物治疗RA的有效性。同时在THH高中低三个不同剂量治疗组中, 中剂量的治疗效果最好, 这就提示在临床用药时应该注意人体用药剂量的把握。总之从HE染色结果可以看出, 模型建立成功, 镜下出现关节滑膜细胞增生、炎症细胞浸润、血管增生和软骨及骨质破坏等病理改变, 所有THH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说明昆明山海棠对于大鼠模型的治疗是有效的, 这也验证了THH在临床上对于治疗RA的积极作用。
摘要:目的:探讨昆明山海棠 (tripterygium hypoglaucum hutch, THH) 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 (collagen induced arthritis, CIA) 大鼠模型关节病理评分的影响。方法:60只Wistar大鼠 (雌雄各30只) , 将其随机分为6组:空白组、模型组、地塞米松治疗组以及THH高、中、低剂量治疗组, 连续给药30 d, 观察大鼠关节病理的改变。结果:给药30 d后, HE染色显示模型组产生多层滑膜细胞, 大量炎症细胞和血管翳生成;在3个THH治疗组中中剂量的治疗效果最好, 镜下只见2~3层滑膜细胞, 少见炎症细胞。结论:HE染色结果显示THH对CIA模型有积极的治疗作用。
关键词:昆明山海棠,胶原性诱导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
参考文献
[1]黄蓓, 汪庆童, 刘亢亢, 等.类风湿关节炎发生发展中TNF-α信号通路与CD4+T细胞的关系[J].中国药理学通报, 2013, 29 (7) :900-903.
[2]傅旭春, 蒋芳萍, 范珈祯, 等.豨莶草对单克隆抗体组合诱导的小鼠类风湿关节炎作用[J].浙江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13, 42 (5) :556-560.
[3]曾润铭, 杜世新, 吴杰, 等.昆明山海棠与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细胞体外增殖和凋亡[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9, 13 (50) :9892-9897.
[4]Tsubaki T, Arita N, Kawakami T, et al.Characterization of histopathology and gene-expression profiles of synovitis in early rheumatoid arthritis using targeted biopsy specimens[J].Arthritis Res Ther, 2005, 7 (4) :825-836.
[5]董瑞华, 郑立新, 张鲁阳, 等.药物熏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 2013, 10 (12) :35-36.
[6]赖爱云, 徐健, 梁维, 等.甲氨蝶呤联合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 2012, 9 (10) :32-33.
[7]冯小可, 谈文峰, 王芳, 等.雷公藤红素对类风湿关节炎滑膜成纤维细胞中RANKL、OPG及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3, 33 (6) :759-765.
[8]李莎莎, 陈森洲, 周英琼, 等.THH对HIF-1α在CIA动物模型中表达的影响及意义[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2011, 27 (5) :528-530.
[9]宋海霞, 王全师.高频超声在大鼠胶原诱导性关节炎模型中的应用[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13, 33 (12) :1766-1770.
髋关节评分 篇5
第1跖趾关节融合术后,患者前足功能改善,但是对结构的变化缺少分析。部分患者在术前伴有第1、2跖骨间夹角增大,行第1跖趾关节融合术时是否需要进行手术纠正,有报道认为第1跖趾关节融合术后第1、2跖骨间角缩小,可以不必在融合术后进行纠正第1、2跖骨间角(IMA)的截骨手术。针对东方人足部较小及活动量不同于西方人,随访我院患者中单纯行第1跖趾关节融合术的患者,以了解第1跖趾关节融合术后1、2跖间角变化趋势和特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访患者为2005~2009年因第1跖趾关节骨性关节炎或严重拇僵直患者,单纯行第1跖趾关节融合手术患者共12例,16足,术后随访平均为23.1个月以上(14~40个月)。患者均为女性,无其他下肢手术史,1名患者有腰椎手术史,术后无症状。年龄50~80岁,平均(59.0±7.52)岁。
本文中随访的患者中,并发症有内固定物突出刺激、穿鞋轻度受限。没有出现术后感染,无跖痛症出现,无畸形愈合或不愈合病例。术后有2名患者因内固定物突出,最后取出接骨板与螺钉。1名患者术后需要穿宽松鞋。
1.2 方法
所有的第1跖趾关节融合术均由同一名术者完成。手术在踝关节阻滞下进行。采用第1跖趾关节背侧入路。打开第1跖趾关节囊,切除跖趾关节周围的骨赘后,术中保留拇收肌止点。术者采用球窝面对合的关节面制备,跖骨头表面使用凹面钻头打磨掉软骨后,暴露软骨下骨;在拇趾近节趾骨关节面用凸面软头打磨软骨后,暴露软骨下骨。球窝骨制备完成骨面上用克氏针多处打孔,以利于融合。内固定的方法选用了背侧接骨板加螺钉内固定术。融合固定时的拇趾位置参考Fitzgerald的方法[5],拇趾位于旋转中立位,拇趾外翻15°~20°,相对于地面背伸15°~20°。克氏针固定后透视角度满意时,置入背侧接骨板,然后由拇近节内侧向第1跖骨近端外侧置入1枚长螺钉加强固定。
1.3 X线测量标准
根据Coughlin等[6]的报道,测量的方法选用Ad hoc委员会推荐的治疗方法进行第1、2跖骨间角的测量。具体的测量方法为测量片必须为足正位负重片,第1跖骨头近端1~2 cm处骨干的边缘连线中点,第1跖骨基底远端1~2 cm的骨干边缘连线中点,两点连接,为第1跖骨干轴线。第2跖骨干也是由跖骨头和跖骨基底以近以远端的1~2 cm连线中点相连形成第2跖骨干轴线,拇趾的轴线由骨边缘近端和远端0.5 cm处连线中点连接线为准[6]。因为没有行第1跖骨干的截骨,术前与术后,第1跖骨的轴线不变。取第1跖骨头部的中点时采用了第1跖骨干最远端作为定位点。
1.4 观察指标
随访时间分别是术前、术后第8周(开始下地负重时)、术后12个月以后共3次进行记录。评分与测量工作均由同一名医生在门诊完成。
1.4.1 X线测量
对患者随访行足部负重正位X线检查,测量IMA。取得术前,术后8周,术后12月以上三次X线测量角度。1.4.2术后评分与调查对患者进行术前与术后美国足踝矫形协会的足踝评分(AOFAS评分)和手术满意度调查。AOFAS评分选用标准的AOFAS第1跖趾关节评分表[2],满分为100分;术后第1跖趾关节活动消失,最高分为90分。满意度分为不满意,一般,满意3级。并询问患者如果有此类病情是否希望再次接受相同的手术治疗。
1.5 统计学方法
将所有数据导入到SPSS 16.0进行统计学分析。选用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对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选用LSD-t检验比较AOFAS评分结果。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角度测量与评分结果
12名患者共16例患足,其中最短的随访时间为14个月,最长达40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23.1个月。
2.2 测量角度统计结果与分析
对术后3组的IMA测量值进行对比分析,得到组间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345,P=0.019)。表明术后IMA较术前减少明显,平均减少为3.50°。
进一步通过法进行两两比较,结果发现,仅术前与最后随访时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6<0.05)。术前与术后8周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4>0.05);术后8周与术后最后随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8>0.05)。见表1。
注:“-”表示未测量
2.3 随访评分与满意度结果与分析
术前患者AOFAS评分平均为(32.82±10.46)分,最后随访时的AOFAS评分平均为(74.13±10.95)分。术后AOFAS评分明显改善(t=9.811,P<0.001)。见表1。从评分构成来看,主要改善是由于术后疼痛减轻,畸形改善和足部胼胝消失。由于评分表中有关跖趾关节活动度的10分不能计入得分。因此满分为90分,在本研究中共有3名患者术后达到满分。
对患者进行的满意度的调查中,所患者都对手术非常满意。针对是否愿意再接受相同的治疗时,12名患者均表示愿意接受相同的治疗。
3 讨论
3.1 术后IMA的变化与分析
第1跖趾关节融合术后,拇趾失去了背伸功能,足的绞链机制也因拇趾背伸受限而改变。融合术中,保留拇收肌腱的止点,使第1跖趾关节融合后,外侧的组织形成矫正跖骨内收的力量。从本研究可见,第1跖趾关节融合术后,患者的第1、2跖骨间角较术前平均减少3.50°。
据报道[1,7,8,9],第1跖趾关节融合术后IMA减小,平均达4.40°~8.22°。第1跖趾关节术后出现跖骨间角缩小,伴有严重拇外翻的患者也不必再行纠正跖间角的截骨手术[9,10]。DeFino等[11]对10例拇僵直的患者随访中,并没有发现术后跖骨间角的减少,因为术前患者的IMA并不大,所以术后没有出现明显的缩小现象[12]。本研究中,IMA缩小的角度平均为3.50°,但是术前跖间角基本正常的患者术后并不会出现跖间角的明显缩小。
从已经缩小的跖间角来看,最后随访的平均跖骨间角为9.88°,最后随访时,最小IMA为6°,最大为12°。和正常IMA<9°相比较,跖间角并没有达到正常值以下。而术后IMA较小的患者,术前的IMA也较小。融合术虽然出现跖骨间角的缩小,但是并不是所有跖间角度偏大的患者,术后IMA都能缩小至正常范围以下。这一点表明,伴有跖骨内收的患者行融合术后,不需要再行跖骨干的矫正手术;此外,跖骨间角的缩小并不会产生过度的跖骨外翻。相比跖骨的截骨术,第1跖趾关节融合丧失了第1跖趾关节的活动度,但是不会出现跖骨外翻,拇内翻等并发症。足部的稳定性不会被破坏。
手术稳定的原理在于与第1跖趾关节的解剖结构有关。第1跖趾关节周围的肌腱、韧带多附着于拇趾近节上,第1跖骨头相对缺少限制内翻的解剖结构。融合后,肌肉的力量,如拇收肌,通过拇趾近节带动跖骨外翻,是术后IMA减小的主要原因。笔者认为术后拇收肌作用于拇趾近节的牵拉力,通过融合的跖趾关节复位了内收的第1跖骨。术中保留拇收肌的止点是术后出现IMA减少的关键。在本研究中,夹角减少在最后随访时相比术前最明显,术后IMA的减小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并不因患者的足负重活动而改变。从足的生物力学功能角度来看,第1、2跖骨间夹角减小对患者前足的负重改善有利,稳定的内侧柱有利于减少外侧跖骨头的压力,这可能是目前融合术的报道中术后并发跖骨痛较少的原因之一。
术后IMA缩小是持续性的,在术后8周时,IMA缩小的程度并不明显,而最后随访时IMA缩小的程度出现了明显的统计学差异。这一点不同于部分作者的研究结果,Cronin等[9]的分析发现,IMA缩小的最明显时期是术后6周时,术后1年之后,IMA的缩小趋势仍然存在,但与术后6周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术后8周前患者因为不能下地负重,因此不能拍摄负重X线,8周时IMA的减小与拇收肌的牵拉作用有关,而8周后至患者最后随访时,患者的IMA仍有继续缩小的趋势,可能与足部肌肉力量恢复后持续的作用力量有关。不过,研究表明,术后IMA的变化在融合术后是一个持续的过程,由于这一趋势存在,术后患者并不需要进一步行跖骨截骨术来纠正IMA。
3.2 术后评分与满意度的分析
术后评分时由于第1跖趾关节活动度一项无法得分,因此最高分只能达到90分。多数研究随访的AOFAS评分达到75分或90分[9,12,13,14]。本研究得平均分数为(74.13±10.95)分,较术前有明显改善,而且术后患者均满意。说明手术明显解决了患者第1跖趾关节疾病造成的症状,恢复了前足的功能。
同样的研究有Lombardi等[15],研究中发现患者术后满意度高,而且表示愿意再次接受手术,但是评分较低。笔者考虑,手术改变了关节的活动度,造成评分的分值较少,因此评分高低与满意度并无相关性。在他们的随访中,评分较底的原因可能与内固定方式有关,背侧接骨板内固定的缺点是术后可能造成皮肤不平整,形成内固定物刺激性疼痛,经最后的随访后,有部分患者取出内固定物后症状消失。
Fitzgerald[5]经过10~17年的随访,报道术后患者满意率为91%。Raikin等[14]的报道中,第1跖趾关节融合术后的满意率达81.4%。我们的满意度调查显示,所有患者对手术满意,满意率达到100%。由于AOFAS评分中跖趾关节活动一项10分不能计分,满分为90分,最后的评分中,有3足达到满分,6足达75分以上。表明术后患者第1跖趾关节的功能明显改善。术后有患者因内固定物刺激,需要取出。与交叉螺钉固定相比,接骨板加螺钉内固定更牢固,但是缺点是内固定物造成皮肤刺激的可能性较大。今后采用更薄的钢板,术后积极处理瘢痕,可能会减少术后皮肤症状出现,提高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