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现象

2024-11-17

沉默现象(精选12篇)

沉默现象 篇1

1 沉默现象

Jaw orski (1993) 认为“沉默”在会话中具有交际价值, 定义“沉默”为位于临界位置的语言形式。沉默现象是在人际交往中不可或缺的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 “事实上, 日常会话中沉默占总会话时间的比例5%-65%不等, 一般在40%-50%左右” (Goldman-E isler 1968, 转引自左岩1996) 。虽然沉默作为一种非语言形式, 但是它在实际运用中如同有声语言一样, 可以传递一些无法用语言或者难以用语言表达的信息以及态度。不同语境下, 沉默现象所能代表的意义有所不同, 它可以传递赞同, 允许, 自信等积极意义, 同样也可以表达愤怒, 恐惧, 怀疑, 胆怯等消极意义, 同样沉默也传达了中立, 无所谓等无感情色彩立场。

2 会话沉默

话轮指会话方A在会话方B开始表达之前完成的话语, Sacks et al和Levinson将会话中沉默的形式和功能相结合, 即为话轮为形式, 如下图所示:

2.1 话轮内沉默

Sacks et al认为, 每一轮都会有一个相对位置, 这是又可能终止的位置。如果会话方的沉默尚未处于关联位置, 这种情况下出现的沉默被称为话轮内沉默, 即停顿。这种一般出现在祷告, 仪式, 演讲里面。

如例1.美国总统奥巴马就职演讲Change Has Come to America

“...Native American, gay, straight, disabled and not disabled......We are, and always will be,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无语言10s) It’s the answer...”

在这段演讲中, 出现10s沉默, 沉默结束后奥巴马继续演讲, 由此看来演讲并没有结束, 因此这种形式的无语言状态被称为话轮内沉默, 即为停顿。

2.2 话轮间沉默

即在A结束说话, 未指定B来发言, 但是有人自选发言或者A继续发言前的沉默。这种情况多数发生在学校课堂老师与学生之间, 或者开会时上级与下级之间。如例2: (上课讲解数学题时)

老师:以上问题还有其他的答案吗?

学生: (沉默5s)

学生A:有!

例2是典型的话轮间沉默当中的空格形式。这种情况多数发生在学校课堂老师与学生之间, 或者开会时上级与下级之间。

2.3 话轮沉默

话轮沉默, 即发话人A说话结束, 并指定发话人B说话, 但是B并没有继续发言, 这种情况下造成的沉默就称为话轮沉默。如例3:

A:My English book was lost yesterday.Would you mind lending yours to me?

B: (5 seconds silence)

从以上例子可以明显看出发话者A说话结束时, 指定了下一个说话者B, 这首先说明已经转向另一个话轮, 但是B并没有做出任何回应, 因此为话轮沉默, 或者意义沉默。

3 沉默与面子理论的关系

3.1 面子理论

社会成员在公共场合的自我即为面子, 包括积极面子和消极面子。期待自我形象在公众面前得到尊重, 并且得到他人肯定, 即维护积极面子。希望自我行动不受他人影响, 侵犯和或打扰, 即维护消极面子。在交际过程中, 能保持说话者以及听话者的积极面子和消极面子不受威胁, 这种状态是最和谐的交际状态。由于很多交际情况下但会出现威胁到面子的行为。Brown和Levinson提出了避免或者缓和面子威胁的一些的措施:

根据根据Brown和Levinson的理论, 不实施面子威胁行为最好的选择就是沉默, 也就是最礼貌的策略。沉默者可以运用话轮内沉默, 话轮间沉默和话轮沉默来维护对方的积极面子或者是消极面子, 以谋求和谐的交际关系和既定的交际目标。

3.2 话轮内沉默与面子

话轮内沉默通俗说就是话中停顿, 这样的停顿便于让发话者思考, 或者是引起听众共鸣等目的。虽然话轮内沉默是最简单的沉默类别, 因为它并没有涉及到更多人的对话, 一般都是出现在个人发言之内。但是这并不是说话轮内沉默就与面子的威胁或者维护无关。所以, 它也存在维护或者威胁到面子的问题。比如小学老师训斥学生

老师:迟到的同学都干嘛去了?早一点起不行吗? (5s沉默) 一点都没有时间概念......

老师在训斥学生时, 没有任何一个学生可以反驳。这样的沉默实际上也是对学生行为的否定, 自然首先威胁了学生的积极面子。其次如果老师下令然学生拿出书看, 这就明显就是影响到学生的行为, 损害了学生的自由权利, 自然也就威胁到了学生的消极面子。

3.3 话轮间沉默与面子

沉默同时具有维护对方面积极面子的作用, 尖锐直接的说话方式往往会严重威胁到对方面子, 于是选择不表态, 不发言的冷处理策略来替代表示驳斥的语言信号, 将自己的否定态度隐藏在沉默背后, 给听话人留下思考和回旋的余地。

如例4:

A:Keeping a pet at home is unwise, do you think so?

B: (silence)

A:You know I don’t think.

B:hh...

A的阐述表明不赞成在家养宠物, 并且希望B赞同。但是B并没有直接表态, 而是保持沉默, 这样一来A可以解读出B的寓意, 并开始自圆其说, 这样一来A的面子并没有因为B而受到损害, B也没有正面否定别人, 反而显得尊重别人。

3.4 话轮沉默与面子维护

话轮沉默有特定的归属, 因为它的话语权已移交对方, 但是对方保持了沉默, 并且发话者也没有继续发言。这类沉默具有较强的意义解读。

如例5:

老师要求学生大扫除, 学生大扫除结束, 向老师报告,

学生:老师, 我们打扫完了, 您检查一下吧。

老师: (看了看教室, 摇摇头, 皱了皱眉, 没说话)

上述例子中老师的话轮沉默具有大量的语用意义解读, 既否定了学生的行为同时也蕴含着让学生再次作业的意味, 这样一来老师的沉默同时威胁了学生的积极面子和消极面子。

4 沉默的文化内涵

沉默虽然不涵盖任何声音, 但是这没有使其所代表的含义变得简单, 不同生活背景和文化因素使得对沉默现象的语用解读也不一样。在比较含蓄的民族间, 例如中国, 日本等亚洲国家, 沉默的积极意义被广泛接受, 经常用来维护自身和对方的面子, 并被誉为“谦虚”, “谨慎”等优良品质。但是对比较“开放”, “外向”的民族来说, 例如俄罗斯, 美国等欧美国家, 沉默虽然能够维护双方面子, 却被理解为消极的, 意为缺乏交际能力的表现。特别是在文化冲突出现的时候, 比如美国教师会认为中国学生过于沉默, 并不是其为了维护双方面子, 而是在质疑老师的教学, 但是中国老师就会明白学生的沉默是为了维护自身面子, 为了避免尴尬。是否沉默是礼貌的行为, 哪一种场合是沉默这一行为实施的最佳时机, 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解释。在公共场合, 两个陌生的中国人一般是不会主动交谈, 但是换做是两个美国人, 情况就大相径庭。当然, 在不同文化中, “沉默”也具有普遍意义, 如:当不愿意理会他人, 不赞同他人观点, 或者表达反感时, 保持缄默。另外, 不同的社会角色, 比如上级与下级, 老师与学生, 也确定了后者应在前者面前多静听;因而, “沉默”的多寡因而也反映了一个人的资辈和地位。

5 结束语

沉默这一种无声的特殊语言现象蕴含着丰富的语用解读, 很多时候, 我们由于使用语言不当, 可能会威胁到对方的面子。后果严重的可能直接威胁到对方的消极面子, 影响双方交际。“沉默“这一语言现象在形式上没有什么不同, 但是不同的文化背景造成其语用解读不同。在恰当的场合, 使用”沉默“委婉表达观点, 无疑是维持良好交际的一种办法。

参考文献

[1]Sacks H.et al.A Simplest Systematics for the Organization ofTurn-Taking for Conversation[J].Language, 1974, (50) :696-735.

[2]Levinson, S.L.Pragmatic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 1983.

[3]Leech, Geoffrey.N.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New York:Longman Group Limited, 1983.

[4]左岩.英语会话中沉默的研究[J].国外语言学, 1996 (2) .

[5]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6]陈新仁.新编语用学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

[7]杨平“沉默”的语用功能和文化内涵[J].山东外语教学, 1996 (9) .

[8]欧阳静.“沉默”的语用功能及其中的面子理论[J].北方文学, 2012 (6) .

沉默现象 篇2

1,看着你离去的背影,我泪如雨滴,最后一次呼吸着空气中有你的气息。

2,为人不过六个字:看懂、看透、看破、心累了,就用沉默代替一切。

3,如果有一天,我彻底的在你的世界里消失,你会不会想起有我4,我只是想要一双属于我自己的高跟鞋陪我走那泥泞的路

5,在乎什么,就会被什么所伤。

6,我知道,我不可以去强求任何人。心累了,就用沉默代替一切。

7,明年的今天,祭祀我们不堪一击的爱情。!

8,最后的最后,还是你们好了,而我始终还是一个人。

9,原以为不会心痛,为何眼泪止不住的流

10,生命中有很多东西,能忘掉的叫过去,忘不掉的叫记忆。一个人的寂寞,有时候,很难隐藏得太久,时间太久了,人就会变得沉默,那时候,有些往日的情怀,就找不回来了。或许,当一段不知疲倦的旅途结束,只有站在终点的人,才会感觉到累。其实我一直都明白,能一直和一人做伴,实属不易。

11,他们的世界连空气都洋溢着幸福。

12,因为内心深处的绝望,她用沉默代替一切悲喜,别人眼里有了一个不同版本的她,高傲,冷漠,不同人情世故,只有她自己知道,曾经她是多么热情洋溢的女子。

13,为何总让我的勉强来玉成你们的碧海蓝天

14,残缺不全的心,能给你的只有支离破碎的情。

15,涐还是一如既往旳沉迷在那段不是记忆旳记忆里

16,你的承诺太多,美的让我不知所措。

17,沉默是表示轻蔑的最完美方式。

18,我,不会问,不会提,难过了就一个人不停地

19,不管你经历了什么,不管你悲与喜,不管你变成怎么样,我 一直都在,只是用沉默代替了一切。

20,没有人有耐心听你讲完自己的故事,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话要说;没有人喜欢听你抱怨生活,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痛;世人多半寂寞,这世界愿意倾听,习惯沉默的人,难得几个。

21,心累了就用沉默代替一切。不要说有多么的难过,心痛 就用伪装遮掩悲伤,不要让别人看到伤口。

22,属于你的记忆、已经不在我的记忆卡里、我把这份记忆已删除

23,疼,不一定要说出来;哭,不一定是伤心事;笑,不一定很快乐;沉默,不一定无所谓;离开,不一定很潇洒;开心,不一定没伤心过;幸福,不一定没痛苦过。

24,沵离我而去,这让俄学会一个人坚强。

25,所有旳是是非非都要独自面对。眼泪滴进了水杯。充满药水旳苦味。无言以对。

26,捂住胸口、想要掩饰那股莫名的疼痛。

27,纠结在灵魂里的痛,是你曾经给的伤口。

28,有一天你懂得如何用沉默代替一切,那么你就真的长大了!

29,情人心里的天枰,砝码细微如发丝,你笑了,我的天晴了,你沉默了,我的心灰了。我捕捉你的任何眼神,判断你是否还如以前一般热情,我收集你的所以短信,衡量你是否还如以前一般眷恋,亲爱的,我在做这些无聊而有趣的事情。

30,泪水模糊了我的世界,连你离去的身影都看不见。

31,我真的好想再重温一次你的温柔。

32,我就像布娃娃一样,你不需要时,就随手丢掉

33,我发现我比想象中爱你,只是一时不小心错过了你

34,我记得我爱过,哭着,要不回那些快乐!

35,没有你,我的签名怎么会带有悲伤呢?

36,太多逝去的生命太多的无法割舍

37,只是无奈,一路走来,尘世的花开,岁月的苍茫,被寂寞的呼吸,渗透清风拂过的呢喃,最终,我只能用沉默,来代替所有的悲伤。

38,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真正可以对另一个人的伤痛感同身受。

39,您不知道,沉默包含了多少力量。咄咄逼人的进攻只是一种假象,一种诡计。人们常常用它在自己和世界面前掩饰弱点。真正持久的力量存在忍受中,只有软骨头才急躁粗暴,他们因此而丧失了人的尊严。

40,下一站,会不会有你的身影。

41,青春被你背叛,身体被你顽劣,眼睛湿了,你却留下一抹微笑。

42,感情浮浮沉沈,世事颠颠倒倒。

43,有人告诉我,最痛的地方,要用最美的方式包扎、他们怎会知道,我最痛的地方是我的心、44,你从来都没有爱过我,这是我从游戏的一开始就知道了。

45,事与愿违,是谁狠心伤害了谁?

46,学会少说多做,尽量保持沉默,用行动代替语言,用沉默代替愤怒,终有一天,你会明白,不说,是一种智慧,不说,不代表吃亏!

47,有时候不是不懂,只是不想懂;有时候不是不知道,只是不想说出来;有时候不是不明白,而是明白了也无能为力,于是就保持了沉默.有些话,适合藏在心里;有些痛苦适合无声无息的忘记;有些回忆,只适合偶尔拿出来回味。很多事情,当经历过,自己知道就好;很多改变,不需要说出来的,自己明白就好。

48,也许总怀念着你,也许模糊了自己,虽然伤心需要勇气,我选择哭泣。

49,有时候沉默真好,可以假装什么都不知道。心里明镜似的,知道言多必失的厉害,但更知道不能把这种反感说出来,神情中更不能流露出来,于是,便用沉默来防患未然。说太多,不如沉默。想太多,我会难过。

50,走,我不会吵,不会闹,心痛了用沉默代替一切。

51,你不仅毁了我的人,我的心,还有那份忠贞的情

52,能不能多一丝感动,能不能多一丝爱。

53,感谢你们从我生命里抽离,疼的我歇斯底里。

54,我曾路过你的心,不是我不想停留,而是你不肯收留。

55,总说我不信你,可你的话要我怎么去相信

56,用沉默来代替所有的一切,再见,那时的自己,再见,我以前怀念的人。

57,身累了,用沉默去代替一切,或许会有所缓解;心累了,把一切归于沉默,或许会释放自我。

58,寂寞伴着我长眠,你走时坚决的身影,枯竭了爱恋。

59,真的心累,为何长大后言论不再自由? 谈话不再单纯?最终只剩一句算了,不再提,不再说,用沉默代替了一切的哀叹。

60,你已经开始慢慢走出属于我的世界

61,旧字里带有的情绪,诉说你的回忆太伤。

62,一辈子的爱,不是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也不是什么承诺和誓言。而是当所有人都离弃你的时候,只有他在默默陪伴着你。当所有人都在赞赏你的时候,只有他牵着你的手,嘴角上扬,仿佛骄傲的说,我早知道。不要因爱人的沉默和不解风情而郁闷,因为时间会告诉你越是平凡的陪伴,就越长久。

63,如果某一天,你要离开我,我会选择沉默,因为你的幸福比我的挽留重要多了。

64,有时候,你被人误解,你不想争辩,所以选择沉默。本来就不是所有的人都得了解你,因此不必对全世界喊话。生命中往往有连舒伯特都无言以对的时刻,毕竟不是所有的是非都能条列清楚,甚至可能根本没有真正的是与非。那么,不想说话,就不说吧,在多说无益的时候,也许沉默就是最好的解释。

65,爱你怎么会是个错误从天真悲伤到清楚

66,公车上,两个陌生男女坐在了一起。到站了,女生慌乱中竟将相机落在座位上了。男生看见了,但他没喊住女生,他将相机塞进了自己的口袋。到了晚上,男生掏出相机,他一页一页地翻阅着,他沉默了。原来,他遛狗的样子,雨中奔跑的样子,路边吃烤串的样子,全被那个不知名的女生偷偷地拍下来。

67,疲倦了,心累了,就一个人静静躺着,用沉默代替一切;不提,不问。

68,你是不是断定我不会离开你,所以你才这么肆无忌惮的伤害我。

69,激动的情绪总是让人感觉不好,很多时候还是用沉默代替一切会比较好。

70,为自己打气,昨天的不堪的统统都忘记用沉默代替一切。

71,原来爱情也能让人变得虚无,直到感受不到你给的痛。

72,这一秒的泪水,留到下一秒去祈祷。

73,分了手,一直走,不要再回头,别管我有多心痛。

74,我想要说的一切,却还用沉默代替,一点一点渐渐累积,越来越难平息。

75,真的很想时光倒流到我们在一起的那段日子

76,不希望我们只是陌生人、你知道的那不是我想要的77,人 一旦成长了,她会用沉默代替一切,只有经历过最痛的伤看过世界的人,才会懂庆幸我成。

78,一个人的寂寞,有时候,很难隐藏得太久,时间太久了,人就会变得沉默。那时候,有些往日的情怀,就找不回来了。

79,用手使劲敲打胸口,这样心就不会那么痛了

高中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研究 篇3

关键词:高中英语;课堂沉默;原因;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6-001-01

在高中英语的课堂教学中,课堂沉默现象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尤其是男生群体,这种沉默会严重影响课堂学习的气氛,最终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英语学习成绩。如何找到沉默背后的真相并提出可行的解决策略是作为教育教学工作者需要共同探讨的问题。笔者把沉默现象分为短时间沉默和长时间沉默两种。

一、短时间沉默的原因和对策分析

有些学生在某些时间段的课堂状态非常好,上课积极发言,能够创新的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但是,在另一时间段出现了短时间的沉默,对老师的问题并没有正常时的反应,以上所说的就是属于短时间沉默群体。往往外部环境的变化可能会影响到学生的心情,例如家庭问题,有可能是父母感情破裂甚至使离异,也有可能是家里出了些变故,或者是和好朋友之间有了矛盾,或者是一次考试的失利使学习的自信心受到影响等。总的来说,这类学生出现的短时间沉默不是内部原因,而是外部原因所引起的,使学生情绪不稳定,不愿意积极主动,宁愿被动的听别人说,自己也不愿意开口。

教师的责任在于“传道、授业、解惑”,而解惑就要求教师对沉默的学生不能置若罔闻,否则,这种短时间的沉默很可能会影响到学生今后的英语学习,久而久之会变成长时间沉默,而长时间的沉默无疑会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对于这种现象,教师要及时解开学生心中的困惑,关注这些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及时的和学生进行沟通,及时不是它的班主任,沟通也是必要的,只有沟通才能找出造成沉默的深层次的原因,正确的对他们进行引导,转变精神状态。

二、长时间沉默的原因和对策分析

在英语教学中,长期沉默的学生占有绝大部分的比重,他们属于会而不说的那种,当然也包括不懂的学生。和短时间沉默相比,造成长期沉默的原因是比较复杂的,主要原因是内部原因。

(一)性格原因。有些学生性格天生比较内向,向来沉默寡言,特别是在公共场合中,尤其是在教室里,在众目睽睽面前,不喜欢展示自己和表现自己,所以会保持沉默。这是有着多方面的原因的,例如最典型的就是家庭环境的影响,有些家庭的教育观念比较落后,家长一言堂比较普遍,学生根本就没有发表自己观点的权利,对父母是百依百顺,甚至在青春叛逆期,由于无人去倾诉,只好保持沉默,学生的性格就会越来越孤僻和内向。所以会造成这种长期沉默的现象,如果不及时沟通和调整,这种长期沉默可能会永远保持下去。

如何解决这类学生的问题。笔者认为最主要的就是要长期保持家校联谊,家长要和教师进行必要的沟通和交流,找出原因,并配合家长共同解决,而不是单方面的努力。教师在课堂中可以鼓励沉默的学生尝试着去回答问题,不管对错都给予表扬和肯定,使学生有一种久违的成就感,通过循序渐进的鼓励和尝试,逐渐帮助他们养成课堂积极的习惯,改变这种长时间沉默的状态。

(二)自信心原因。怕出错的心理会影响一个人的自信心,这种学生保持沉默是由于自信心不足所导致的,一般他们的心理是这样的:如果我回答错了怎么办?如果别的同学回答的比我好怎么办,老师会不会批评我?我的发音不标准,同学们会不会讥笑我?带着这种想法,他们会宁愿保持沉默,把回答的机会让给其他学生,而自己干脆默默的去听,他们也许已经在其他同学回答之前就已经知道答案,但绝对不会在课堂上主动发言,在同学们和老师面前展示自己,况且他们也缺乏展示自己的勇气。

对于这类自信心不强的学生,教师要在课堂上适时的多鼓励,多表扬,多“点赞”,善于发现并发掘学生的长处和闪光点,激发这类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鼓起勇气,敢于表达自己,展示自己,增强学习英语的自信心,相信自己能行。即使学生回答错误了,教师也不能全盘否定,要使用正确的表达方式来引导他们掌握正确的知识,切忌用训斥的口吻,那样会把学生推向永远沉默的深渊。

结语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知道,高中英语课堂沉默的现象并不是个案,而是很常见的现象,这种沉默会打断教师教学的过程,最终不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和班级的整体英语成绩,教师不能一味的教,还要适时的关注沉默的学生,并及时的研究和尝试性的去沟通,找出办法使那些沉默的学生愿意打破沉默,积极参与,提高自己的英语口语水平。

[参考文献]

[1] 刘向前.论课堂沉默[D].中国优秀硕士论文数据库,2011.

[2] 王标.课堂沉默:原因及对策[J].教育理论研究,2012(8):9-10.

[3] 邢艳丽.英语教学中的课堂提问策略浅析[J].考试周刊,2009年39期

独立学院课堂沉默现象简析 篇4

一、大学生课堂沉默成因调查问卷

问卷调查对象为某独立学院大二、大三年级的学生。其中男生209人, 女生83人。此次问卷采用不记名的方式, 共放问卷295份, 收回292份, 回收率98.9%。问卷由8道选择题组成, 评价按Likert式5点量表进行。计算每一题的平均分, 分值越高, 说明该因素在学生课堂沉默行为形成过程中的影响越大。

调查结果显示, 课程性质、学习动机、面子问题、自我效能感、语言能力、教师的授课方式、课堂氛围等这些因素对学生的课堂沉默行为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在课程性质上公共课堂的课堂沉默现象最为明显。在影响课堂沉默的因素中学习动机、面子问题、教师的授课方式是最主要的因素。关于学习动机的问题上, 达到4.50分, 说明调查对象中大多学生认为自己在大学学习中没有明确的目标, 学习没有动力, 这就造成了课堂的一些消极行为和现象, 是课堂沉默的主要原因。其次是面子问题, 平均分为3.90, 说明学生作为成年人自我意识逐渐增强, 害怕在课堂上因为与老师互动出现差错而被同学嘲笑。再次是教师授课方式, 平均分为3.58分, 说明教师在课堂沉默现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公共课程课堂, 为节约成本, 一般采用大班或合班上课, 限制了教师教学手段的实施, 甚至无法进行课堂互动。得分最低的是涉及师生关系, 平局分为2.10, 说明独立学院的师生关系是比较融洽, 这与独立学院教师普遍较年轻有关。

二、大学生课堂沉默对策分析

1. 增加竞赛计划或奖惩力度

竞赛是激发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种有效手段, 在不同课堂可采用小组竞赛, 满足学生被承认或受重视等心理要求, 帮助他们学会积极归因, 克服学习无助感, 明确学习的目的。

2. 开展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

教师可根据学科的特点, 设计教学活动, 让同学参与其中。合作学习在英语课堂中可以降低课堂沉默现象已经有定论[3]。而目前流行的“翻转课堂”“微课”“慕课”等教学方式, 对于课堂教学也是一个挑战, 必然能对课堂沉默现象产生一定积极的影响。

3. 教师应明确大学教育的目的

目前, 大学课堂的教与学, 仍以教师为主, 导致课堂氛围比较沉闷。大学教师应改变传授知识为主的课堂模式, 以培养大学生的高阶能力目标为导向, 开展研究性教学。大学是师生思想交流与碰撞的场所, 应欢迎多元声音加入到教学实践中来[4]。

三、结论

综上所述, 学习动机、面子问题和教师授课方式是影响课堂沉默的主要因素, 教师要明确大学教育的目的, 开展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从而达到改善课堂沉默现象的目的。

摘要:本文针对独立学院课堂沉默现象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显示, 学习动机、面子问题和教师授课方式等因素对课堂沉默影响较大, 其次还有课程性质、自我效能、语言能力、课堂氛围等因素。

关键词:独立学院,课堂沉默,学习动机

参考文献

[1]刘雨.学生课堂沉默现象的教育哲学反思[J].教学与管理, 2012 (07) :29—31.

[2]吴莉莉.关注学生的沉默——大学英语课堂沉默现象分析与对策[J].文学教育, 2011 (10) :48—49.

[3]何凌霄.合作学习打破大学英语课堂沉默的有效性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06) :210—213.

沉默现象 篇5

星眼的重影点亮

六月的汁液让果瘤变圆

越来越喜欢沉默,白天,一个人发呆

夜里,纠缠于疼痛的文字,对白

一只夜鹰,整夜发出颤鸣的喉音

像在警告,它与黑暗一起醒来

吸血般的吸干。我的骨髓

那些未出生或极地的沉睡者

带着飞蛾那脆弱的苍白相聚集

它们翅羽的磷光令人嫉妒

太阳的色彩难以抚慰它们

父亲,你独自矗立,我们真的失去联系了吗?

我留住了你放入我耳里的声音

眼里留着那些看不见的蓝色波浪

在死般苍白的花瓣与形状僵固的树林间

我穿着天真的连衣裙,像个小洋娃娃

迷恋这香气,甜蜜而病态

词语如蝗虫敲响变暗的空气

一切发生于一片持久的白色

滑入另一个时间

我在一堆骷髅中,感觉自在

作者|张云香,笔名:浪漫之秋

高职英语课堂消极沉默现象及对策 篇6

【关键词】高职 英语课堂 消极沉默现象 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8C-0130-03

目前,学生习惯性地保持沉默这一现象在高职英语课堂中普遍存在,教师只能经常自问自答,这极大地挫伤教师的积极性,不利于课堂教学活动的展开,从而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本文试图分析造成英语课堂消极沉默现象的主客观因素,从师生关系、教学模式、评价方式三方面探讨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和措施,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消极沉默及其原因分析

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职高专院校及招生人数急剧增长,许多高职院校的学生除普通高中毕业生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是中职生以及单独招生的学生。学生英语基础差,课堂上,学生或睡觉,或玩手机,愿意主动配合教师的基本是成绩相对较好的学生,但仍无法调动沉闷的课堂气氛,教师没办法只好点名,很多学生站起来都是说:“Sorry,I don't know.”或是茫然地看着教师。在这种课堂环境中,很多学生的对策就是保持沉默,许多时候教师只能自问自答,有些教师委屈地说:“课堂上,都没有学生理我。”英语课堂大部分时间处于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的状态,教学效率不高,学习效果不理想,教师感觉缺乏成就感,对于英语课堂的消极沉默现象,教师倍感无奈和纠结,这一现象阻碍了教学的顺利进行。

所谓消极沉默,是指学生消极地思索问题,不参与或被动地参与课堂活动。针对英语课堂的消极沉默现象,对部分学生进行访谈之后,笔者认为,英语课堂消极沉默现象有主观和客观原因。其中,主观原因为:(1)学生基础差,无法融入课堂;(2)学生发音不准,性格内向,担心说错被老师同学笑话;(3)有些学困生选择后排就座,减少教师的关注,采取逃避的态度。客观原因为:(1)教师设置的问题或活动难度大,超出了学生的知识能力范围;(2)教师过于威严,打分及批评的语言太严格;(3)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堂活动内容单一;(4)大班授课,教师喜欢提问前面的同学,顾及不到所有学生。

二、改善英语课堂消极沉默现象的对策

从国外外语教学方法的发展来看,传统的教学模式PPP,即讲解(presentation)、练习(practice)和输出(production)已经被证明根本不符合学生学习外语的规律。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它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可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因此,笔者认为,不能把课堂的消极沉默问题归结到学生基础差,这一现象其实与师生关系和教学模式有很大关系。为此,可从以下三个方面采取对策和措施。

(一)变垂直的师生关系为水平关系

在我国的传统思维中,师生的关系是垂直的。教师过于威严,这是消极沉默现象的原因之一。事实上,大多数学生希望能和教师平等地交流、沟通,因此,改善英语课堂的消极沉默现象,首先应从教师做起:第一,教学中要多给学生宽容和鼓励,对于焦虑、内向、基础差的学生,只要经过努力,积极参与的都要给予肯定。第二,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和回答,允许他们用自己觉得舒服的方式来参与课堂活动,比如:选择喜欢的合作伙伴等。第三,称赞要具体。如:You have become a better reader,I am proud of you.第四,教师称赞学生时稍微夸张的表情、欣赏的眼神会让学生消除焦虑,情感上与教师更加靠近。第五,侧面关心学生。教师在课后多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更有利于课堂教学活动的进行。

(二)调整教学模式

1.发掘英语的美。布鲁纳说:“学习不是把学生当成图书馆,而是培养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外语不是‘我讲你听就能教会的。要从‘教师讲教师解变为‘学生讲学生解;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负责变为‘教师赋权让学生自己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从‘教师给变为‘学生自己探寻。”现在的学生是在新媒体、新技术、新信息时代下长大的一代,对于传统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学生已经不那么容易满意了。教学内容中增加英语美的发掘,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英语,感悟英语的美丽。

第一,欣赏英文美句。比如:To the world you may be one person, but to one person you may be the world. 通过美文美句,学生可以轻松地掌握该句动词不定式的语言点,并且会举一反三: To the world you may be one person, but to me you may be the world. (对于世界而言,你是一个人;但是对于我,你是我的整个世界。);Smile to the world and the world will smile to you.从英文美句中习得,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二,阅读广告英语。广告英语是最浅白,最动人的英语,充满了生活的气息。“任何一种语言的学习,绝对不能将其自所滋生成长的社会文化中抽离出来进行,美国广告是反映美国社会文化的万花筒。”通过阅读充满生活气息的广告英语,学生语言的视野得到拓宽并提升,写出的句子更有生气更富有感情。

HAVE YOU SEEN THIS CHILD?

MISSING —— Angelica Maria Gandara,born Feb.5,1974. Ht.4′10",Wt.85 lbs. black hair,brown eyes,mole on nose.Last seen in Temple,Texas,July 14,1985. Contact the National Center for Missing and Exploited Children,1-800-843-5678.

第三,感受英文歌曲、路标和影片的魅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教学中选择一些歌词清晰,难易程度恰当的英文经典歌曲,设置听歌填词(Gap fill songs)、歌词排列(Mixed-up lines)等教学活动,从歌曲抒情的旋律中感悟英语的美;通过欣赏经典影片片段,感受具有浓厚生活气息的语言;给学生展示一些有趣的英文路标,学生课后会主动地去留意自己身边的英文路标。通过发掘英语的美, 唤起学生对英语的喜爱,而这种喜爱会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学生由被动接受灌输转变为主动去发现,从而更加热情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第四,培养好的阅读习惯。阅读的初衷是因为有趣。“不想看的书即使花上好几个小时去读,书上的内容也绝不会进入到大脑里。倒不如去看想看的书,选择感兴趣的报道,这样对英语学习更有帮助。”让学生在课外读感兴趣的英语读物,不规定必须读哪本书,读多少字,更重要的是通过阅读帮助学生成长。学生读完某个章节后,乐于把自己的感受、收获展示给大家,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阅读感兴趣的内容,分享交流,培养兴趣点,再次主动阅读,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2.互动的教学方式。具体如下:

一是设置真实的情景任务。设置的任务要贴近生活。比如:Talking about canteen menu,likes and dislikes.涉及如何正确翻译中文菜谱,学生会在课外问教师或上网查找相关信息,从网上下载相关图片,说说制作方法,喜欢或不喜欢的原因。语言要在生活中学习,自己需要才使用是最不容易忘记的,学了但是不会使用第二次的句子绝对不会成为自己的,练习表达自己想说的意思比重复背诵固定的句子更为重要。

二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教师在教学中要放手,多给学生创造发言和展示自我的机会。“大班额的班级,按4-6人分组,班内小组太多,不便于开展小组合作教学,所以,对于大班额的班级,一般先把学生分成大组,再在大组内分小组。”难度适中的课堂活动,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可以减缓学困生的焦虑心理,每个学生都有充分的练习机会,学困生在小组里能及时得到帮助,同时优生通过帮助学困生,知识又得到巩固。例如课文段落表演。I am 5'9''. During my college orientation week,a serious looking woman went up to me,and without smiling,said,“Youre tall.I need you.”She handed me a flier,turned and walked away.学生分小组阅读→根据段落内容在小组内表演→教师巡回指导→小组展示→评价。通过表演,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了a serious looking,without smiling是什么表情,如何用动作表现go up to sb.,hand sb. sth .,turn and walk away。

三是游戏竞赛。“在课堂教学方法方面,一些英语教师采用了TPR(‘全身反应法),并发动学生进行情景表演;但有60%的教师课堂上除了领读单词,句子,提问学生以外,好像就没有什么特别的招数了。”中国的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并不很高,因此,在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设置一些游戏竞赛,营造有趣、融洽的学习氛围,能使学习者轻松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如表1、表2、表3。

四是提供展示的舞台,激发学习成就感。“教师的精彩不是真正的精彩,学生的精彩才是真正的精彩。要让学生拥有精彩,创造机会让学生展示精彩。”

展示可分为课前五分钟英语美的展示(歌曲演唱、一个有趣的路标等)、小组课堂活动展示(英语口语情景对话展示、影片片段角色扮演、讲评测验及练习擂台赛等),每个单元的主题展示(教师给每个主题一个大致的方向和结构,小组课后讨论,分工合作,搜索资料,筛选集成信息,制作成课件,课堂上展示陈述,回答教师同学的疑问。)阅读展示、期末英语节目表演会等。通过展示成果,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三)评价方式

1.注重描述性评价。适度的称赞可以使学生心情愉快,提高其学习积极性。现在的英语课堂上教师经常使用Good job./ Well done.等评价性的夸奖。“评价性的夸奖:‘太棒了‘很好‘好极了‘你的歌唱得很好。描述性夸奖‘你演女王演得逼真极了。你站得又高又直,做那个长篇演讲时,你的声音震撼了整个礼堂。不要评价,要用奖赏的口吻描述你的所见和感受。”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听到描述性评价方式后更有成就感,这种方式更具体,更能帮助学生成长。

2.欣赏学生的表现。语言的作用非常明显,既能给人鼓励,也能让人泄气。“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语病不必凡错必纠,如果教师总是扮演‘警察‘医生‘法官这样的角色,学生就会‘躲避。久而久之,为了准确性,就失去了流畅性。如果学生犯的是surface error(表层错误),对交际意义不会产生太大影响,就不扣分。如果犯的是 content error(内容错误),使交际行为产生歧义或导致对话双方无法正常沟通,才相应扣分。”学生发音不准,但能听懂即可;学生任务完成情况没达到教师的期望值,但努力即可。教师经常带着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的表现,学生与教师的距离更加靠近,学生会更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

3.自评、他评、教师评。在学生成果展示部分增加自评和他评,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为评价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和责任感。以下是一个小组的自评:“这次单元课件展示,我们收集的材料比较单一,中外对比不明显,课件制作比较朴实,不过我们也有比较好的一点,在老师和同学提问时,组员能积极回答,并说到了点子上。希望通过这次任务总结经验,下次会做得更好。”通过自我评价,学生能够明白自己在学习中的进步,反思自己在学习中的不足,充分体验学习过程的愉悦。而教师通过表扬好的方面,指导并促进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给其他学生以激励和示范,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

三、结语

改善英语课堂的消极沉默现象,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让学生动起来,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需要,从学生的兴趣点入手,多站在学生的角度上着想,从传统的“重教”走向“重学”,从“传授”走向“自主”,注重学生课堂活动、小组作业、成果展示过程中的表现,学生能够把学习的注意力转向学习过程,更积极地投入到平时的学习中去。以学定教,教师乐学、会学,学生才能乐学、会学,教师才能乐教,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夏纪梅.外语还可以这样教[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2]闫德明.如何形成教学风格——名师典型案例的多维解读[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

[3]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4]张伯权.看美国广告学英语[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1

[5]李传健.请跟我来——怎样开展课堂教学改革[M].广州: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2013

[6]Adele Faber and Elaine Mazlish. How to talk so kids will listen & listen so kids will talk.China City Press,2007

[7]Jane Willis,Dave Willis. Challenge and Change in Language Teach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2

[8]李昌烈.我们为什么学不好英语[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2

正确解读高职英语课堂沉默现象 篇7

一、沉默的定义及分类

人们交流时可利用的方法和手段不仅有言语行为 (verbal interaction) , 还有内容极为丰富的非言语行为 (nonverbal interaction) 。所谓非言语交流, 就是通过使用不属于言语范畴的方法来传递信息的过程。非言语交流的形式很多, 包括除使用语言和文字以外的一切传递信息的方式, 如身体动作、面部表情、空间利用、触摸行为、声音暗示、穿着打扮和其他装饰等, 甚至没有表情的表情、没有动作的动作, 都是非言语交流的有效途径。在会话过程中, 有一条非言语交流渠道不可忽视--这便是沉默。沉默有时与讲话相对, 指没有言语的情况, 当然也就包括上述的诸多非言语行为。课堂教学的沉默现象一般分为不伴随其他行为特征的静止沉默 (still silence) 和伴随一些体态动作等的非静止沉默 (nonstill silence) 。本文讨论的仅局限于 (学生方面的) 静止沉默。

刘向前在关于课堂沉默的研究中提出学生课堂沉默的两种形式:积极沉默和消极沉默。积极沉默是课堂上学生对于教授的知识及提出的问题进行接收、分析和思考的必要组成部分。消极沉默指学生在课堂上总是处于被动地位, 对教师的提问不闻不问, 不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观点, 使课堂气氛毫无生气, ”Don’t be silent!””Any volunteers?”尽管教师一再鼓励, 学生却还是沉默着, 明显阻碍了整个英语课堂的顺利进行。

二、造成沉默的原因

1. 沉默表现出鲜明的文化差异

正像语言的外在表现形式具有民族特点的内涵一样, 沉默这种非语言行为也表现出鲜明的文化差异, 表露出社会文化特征的间歇行为 (sociocultural silence) , 《道德经》有言:“多言教穷, 不如守中”, 中国人视沉默为有涵养, 凡是不愿多说, 喜欢用心去体会。而且常用沉默显示忍让, 避免冲突, 怕“言多必失”。中国人对情感展露经常采取克制、引导、自我调节的方式, 所谓以理节情, “发乎情止于礼义”, 这也使生活中和艺术中的情趣经常处于自我压抑的状态中, 不能充分地痛快地倾泻表达出来" (李泽源, 1990) 。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也是"多听少言", 教师的"权威"不容侵犯。因此, 当教师在课堂上讲解课文时, 学生保持"沉默"是礼貌和规范的行为。但是作为学习英语的中国学生, 没有外界的语言环境, 自身又沉默起来, 对于学习是非常不利的, 最后就会变成“哑巴英语”。尤其是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 本身英语基础差, 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沉默更是雪上加霜。

2. 沉默是教师的素质和水平造成的

英语课堂教学时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 其交际主题只能是教师和学生。因此, 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容忽视。有些教师由于自身的英语专业基本功不够扎实, 教学缺乏艺术性, 对学生缺少关爱和耐性, 未能充分发挥在教学中作为设计师、组织者和指挥者的主导作用, 使师生互动不能顺利进行, 从而造成学生在课堂上沉默不语。如果学生长时间的沉默, 教师就应该反思:是教师的问题过难, 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还是教师的指令表述不清晰, 学生弄不明白?如果教师不顾学生的听力水平, 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学生, 用复杂的语言将一段较长的指令说给学生听, 学生无法接受到信息, 就容易失去耐心和信心, 更会越来越沉默了。

有些学校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能力, 过分强调全英或双语教学, 也会阻碍师生间的沟通。

3. 沉默是高职学生英语基础和学习能力差的表现

普遍地讲, 高职院校的学生英语基础和学习能力不如本科院校的学生, 词汇量有限, 举行不熟悉, 语法基础薄弱, 发音不标准, 口头表达能力差, 甚至存在“被动主义学习观”, 这些因素使学生无法有效地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 无法顺利地展开有关主题的描述和论述。在受挫的情况下, 这些学生会经常表现出碰到暂时的语言障碍的时不知所措, 陷入沉默和慌乱之中, 对于他们来说, 这也是唯一的逃避方法。

4. 沉默是由于学生存在一些心理问题

学生在课堂上的沉默行为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学生对英语学习特别是对口语表达不够自信造成的。消极的自我暗示很容易抑制学生的自信心, 如果学生对自己运用英语的能力有较多负面的看法, 就会经常怀疑自己的英语水平, 不敢说慢慢变成了不会说。高职院校的学生语言基础普遍薄弱, 大多数同学在课堂上处于不自信的状态, 怕出错、怕教师责怪、怕同学笑话, 这些担忧抑制了他们参与课堂发言的积极性。

三、正确解读沉默现象

应该指出的是, 沉默既有积极的作用, 也有消极作用。

在如何看待学生的课堂沉默问题上, 教师的观点各异。有些教师认为学生的课堂沉默是对课堂教学的否定, 教师需要反省和改进自己的教学, 有些教师认为学生的课堂沉默是学生的无声抗拒, 师生之间缺乏沟通, 是自己教学的失败;而有些教师则习惯了学生的课堂沉默, 认为这样起码维护了课堂纪律, 维护了教师的尊严, 做一干脆对学生的沉默听之任之, 任其自然。

经过深入研究后发现积极的沉默是言语交流中停顿的需要, 但是消极的沉默则是由中国传统文化、教师的授课模式及学生的个体差异等因素综合所致。不同的沉默所传达出来的不同的信息, 能对正确判断教学起到不同程度的作用。一个有经验的教师应该学会如何充分利用学生的沉默所反馈回来的信息, 正确解读各种不同的沉默, 分别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 如果是出于礼貌等, 可以引导其积极回应。

当然, 为了使学习者消化知识, 应给予学习者一定时间进行认知处理。Honan&Van Ormer (1950, 转引自何高大, 2002) 认为, 在教学过程中, 有意义的间歇 (沉默) 是非常必要的。给学习者一定的时间进行信息解码和编码, 以促进其领悟学习内容和思维过程;不要一看学生沉默就不自在, 觉得气氛不够活跃。但如果课堂长时间出现沉默现象时, 教师就该多多反思, 找出学生沉默的原因。

综上所述, 学生在课堂上的沉默既有学生自身层面的因素, 也有教师创设的课堂环境等层面的因素。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讲的“尽可能深入地了解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这是教师和校长的首要金科玉律”。教师在教学中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 调整自己在课堂上的角色, 重视课堂上教学知识的输入技巧, 从各方面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努力创造一个有序的、宽松的、有趣的课堂环境, 合理地处理各种状况导致的沉默现象, 使学生们及基地参与课堂活动, 乐在其中。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和正确解读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不同类型的沉默现象, 反思学生课堂沉默背后的诸多因素, 以达到掌握沉默的规律和正确利用的目的, 构建有效的课堂参与模式。

关键词:高职英语,课堂沉默,正确解读

参考文献

[1]Amy B.M Tsui.1995.Classroom Interaction[M]London:Penguin Books.

[2]Chaudron.C.1988.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陈玉红.英语课堂交际中的"沉默"现象析[J].外语教育.2002.1

[4]何广铿.英语教学法基础[M].暨南大学出版社.1995

[5]黄国文.从以结果为中心到以过程为中心[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 (1) :1-2

学生课堂沉默现象的教育哲学反思 篇8

学生课堂沉默, 从理论上讲可以分为积极的课堂沉默和消极的课堂沉默。积极的课堂沉默可以使学生拥有充分的思考时间和空间, 能够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和达到教学目标, 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自我发展。消极的课堂沉默则恰恰相反, 不但不会活跃课堂气氛, 反而造成课堂“死气沉沉”;不仅无法保证应有的教育教学质量, 而且无法形成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 往往被认为是教育或教学失败的标志。

从已有的调查研究来看, 学生课堂沉默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教育问题。据笔者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以“课堂沉默”为关键词进行检索统计, 从2000年起, 关于课堂教学中学生消极沉默的论文大量增加, 即使是2011年截止到8月底, 在上网的28篇文献中, 关于消极的学生课堂沉默的有27篇, 积极的仅有1篇。这不得不引起教育学人的高度关注。

此外, 学生课堂沉默现象的严重性不仅仅表现在沉默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 更表现在沉默学生的类型上, 它基本涵盖了整个教育体系:下到小学一年级学生, 上到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并且学生对课堂沉默现象的态度也已见怪不怪, 认为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这不得不让人为青少年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以及未来的生活意义感到担忧。

二、学术界的两种代表性解释及其局限性

那么,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学生在课堂中沉默?分析这一问题不单是为了解决课堂教学质量的问题, 同时也是为了学生将来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虽然学生课堂沉默现象日益成为教育学的热点问题, 也有不少学者提出了自己的种种分析和解释, 但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却集中在心理学和社会学这两大学术领域。

1.心理学解释及其局限性

在心理学领域, 认为学生课堂沉默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即学生自身、教师方面以及课堂环境, 下面我们一一作分析[1]。在学生自身方面, 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是影响学生课堂沉默的两个重要因素, 一般情况下, 沉默的学生往往是自尊心太强而自信心太弱, 这就不免造成学生因害怕回答问题或发表评论等课堂互动中出错误而索性不回答或不发言的局面。在教师方面, 教师的教学风格被认为是影响学生课堂沉默与否的重要原因。根据心理学家布鲁斯·塔克曼所做的教学风格与学生个性发展实验中对教学风格的简单分类, 把教师的教学风格分为高的指导程度和低的指导程度两类。在高指导程度的教学风格下, 学生苦于没有机会, 或者害怕惩罚, 对老师的惧怕而不敢在课堂上说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甚至有疑难也不敢反馈给教师, 所以这种高指导程度的教学风格成为多数学生课堂沉默的直接原因。在课堂环境方面, 莫瑞发现沉默与令人紧张的环境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如果一个班级的课堂气氛是紧张的, 在这种气氛的课堂教学中, 无论是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还是学生群体内的交流都会变得小心谨慎, 学生在回答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评论, 甚至对教师的教学作出反馈时都谨小慎微、唯唯诺诺, 在这样的课堂气氛下必然会走向“大多数的沉默”。

以上是心理学领域分别从教师、学生、课堂环境三个大的方面对学生课堂沉默的原因所作的研究。应该说, 从实践层面上来讲, 这三方面的原因对于我们认识学生课堂沉默以及如何在课堂教学中避免造成学生课堂沉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但是, 对于是何因素影响上述三个方面能够造成学生课堂沉默, 却很少会有涉及, 这三个可以说都是显在的, 与课堂沉默直接相关, 可是造成学生课堂沉默的背后是否会有更加隐蔽的因素, 这是心理学领域研究者没有挖掘出来的。因此, 对于我们真实地对学生课堂沉默进行归因还是有一定距离的。

2. 社会学解释及其局限性

如果说心理学领域对学生课堂沉默的归因有局限的话, 那么社会学领域对学生课堂沉默原因的分析又是如何呢?在这方面, 福柯的知识———权力理论可以说影响最大。福柯认为, 学生之所以会在课堂教学中沉默, 其实是一种“被规训”的结果, 他主要从教室物理环境、课堂教学过程和课堂教学规范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福柯认为, 教室不仅是学校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 同时也是教育者对学生实行规训的重要场所。“在18世纪, 开始用‘等级’来规定人在教育制度中的地位分配形式:即学生在课堂、走廊、校园里的座位或位置;每个学生完成每项任务和考试后的名次;学生每周、每月、每年获得的名次、年龄组的序列;依据难度排成的科目序列。在这套强制性序列中, 每个学生依照其年龄、成绩和表现有时处于某一等级, 有时处于另一等级。他不断地在空间系列中移动。有些空间是表示知识和能力的等级‘理念’空间, 有些是表示价值和成绩的物质的大学或教室空间。这是一种经常性变动。人们通过这种变动在由间隔序列划成的空间中替换着位置。”所以, 教室“既像一个学习机器, 又是一个监督、筛选和奖励机器”[2]。如果学生在教室中只是被教师监督的个体, 那么学生在严厉的监督之下会感到压抑与恐惧, 容易造成课堂沉默。

知识社会学认为, 知识内部有着明确的等级差异:精确知识的地位, 尤其是可概括为数字的知识地位最高;可以用文字表达出来的知识的地位高于口述的、民间流传的知识;远离生活的知识即与个人生活距离较远的知识地位高于日常生活中的知识[3]。教师与学生相比, 拥有在课堂教学授受过程中的权威, 对学生进行着知识规训, 比如教师对于教学计划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及教学内容的筛选都有绝对的控制权, 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内容, 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容易被压制, 造成课堂沉默现象的发生。

福柯认为, 规范化裁决就是一种“微观刑罚”, 教室中的规范化裁决可以表现为由教师或学校管理者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评判标准, 他们可以运用惩罚、奖励、批评、肯定等多种方式实施评价, 评价的内容也几乎涉及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在这种规范化裁决下, 学生“忘却了去‘做’自己的事情或‘成为’自己, 而只是把已由别人做好或可由别人做好的东西视为有价值之物”[4]。在这种情况下, 学生在课堂上自然也就不会有太多的积极性了。

福柯的知识———权力理论对学生课堂沉默原因进行了解释, 而且指出了学生课堂沉默是如何可能的, 让我们不仅注意到心理学领域分析的显在性原因, 同时也认识到其中的内隐性原因, 具有很大的冲击感和启发性。但是, 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重要场域, 自然会教导学生学习一定的知识技能和社会规范以适应社会生活, 可以说有些对学生的“规训”是必不可少的。

三、学生课堂沉默:源于学生教育自由的遮蔽

其实, 无论是在心理学领域还是社会学领域对学生课堂沉默现象的分析, 都是在其各自领域内对人的学科假设中进行的, 那么, “人是什么?无疑这是所有问题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 因为其余众多的问题都取决于我们对人性的见解”[5]。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活动, 关涉着人的人生意义与幸福。所以, 对人的认识是分析学生课堂沉默现象的根本前提。

对于人作为真正意义上的人而言, 自由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许多理论思想家都已经论述过, 缺少了自由, 人就被“异化”成了“奴隶”———“一种会说话的动物”[6]。正如思想家卢梭所言:“一个人抛弃了自由, 便贬低了自己的存在, 抛弃了生命, 便完全消灭了自己的存在。因为任何物质财富都不能抵偿这两种东西, 所以无论以任何代价抛弃生命和自由, 都是既违反自然同时也违反理性的。”[7]因此, 自由是人之所以成人的存在条件, 是人的“类本性”。在两大学术领域的分析中, 无论是教师的教学风格还是学校的规范控制, 虽然两者关注的焦点不同, 但也有一个共同点, 那就是学生在整个课堂教学中都是受压制的, 是不自由的。所以说, 学生课堂沉默源于学生教育自由的遮蔽。

教育自由是通过免除人为的干预, 为学生提供平等、充分的条件, 创造最大的个人精神成长的空间, 使个人享有最大程度的自我创造[8]。教育自由意味着教育不能压制学生的个性自主发展;意味着教育不能干预学生的思想与言论表达;意味着教育不能限制学生的学习自由等。保护和尊重学生自由的教育将为每个学生免除任何的干预、强制和压制, 为他们创造多样的机会和丰富的情境, 从而实现学生的自主发展。现实学校教育中各种对学生的压制手段 (比如对学生身体规训、权力规范控制等) 都是一种对学生教育自由的剥夺, 是一种限制或抹灭人之为人的反人道主义行为。

四、彰显教育自由:打破学生课堂沉默的必然诉求

自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内在规定性, 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 是实现“人”的自由的必要手段;教育自由是“人”在教育中实现完满人生和关涉幸福的保证。教育自由的特质所揭示的是一种美好的应然状态, 但是现实课堂教学中我们却饱受着教育自由缺失带来的学生课堂沉默。为此, 我们有必要通过重建教育自由的特质来阐述课堂教学中应该坚守自由的理念。因此, 彰显教育自由, 是打破学生课堂沉默的必然诉求。

1.课堂中学习自由的实现

学习自由是指学生“具有自己选择学习内容、学习目的、学习方法、学习时间和空间的自由。学习自由因此包括着学生具有选择教师和课程的自由”[8]。这意味着教育必须要尊重学生的学习自由, 学校课程要顺应学生接受知识的自然天性, 教师不应滥用权威过多地进行压制与规训学生。正如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所指出的:“教育应该帮助个人自由地成为他自己, 而非强求一律。教育诉诸自由, 而不是人类学上的自然事实, 教育以从自由中不断获取的东西为其内容。如果教育本身变成了权威, 那它就失败了。”[9]

2.课堂中表达自由的保证

如果学生在教育教学中仅仅只是实现学习自由, 而对于自己所拥有的思想或者观点无法表达出来, 那么学生在教育教学中所实现的学习自由依然没有任何现实意义, 仍然只是一种应然意义上的自由, 因此, 学生在教育教学中应该拥有表达自由。只有学生的表达自由在教育中得到实现, 教育自由才能得到彰显。

3.课堂中个性自由的发挥

无论是学生的学习自由的实现还是表达自由的应用, 都是学生个性自由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个性自由是指:“教育者实现自我价值、获得个人发展、创造自己独特的精神气质的自由。”[8]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人的自由的一种应然状态, 在实现的过程中, 学生“通过自己的意识把自己的内在本性的需要反映出来, 形成意志, 并在自己的活动中将这一意志加以贯彻和实现”。[10]因此, 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可以按照自己的个性要求进行发展, 自由地实现或满足自身的思想、文化等方面发展的需要, 同时也可以自由地发挥、扩展和培养自身的交往、合作和科研等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向前.论课堂沉默.曲阜师范大学, 2005.

[2][法]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 杨远缨, 译.上海:三联书店, 2001.

[3]刘云衫.学校生活社会学.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4][美]伊里奇.非学校化社会.吴康宁, 译.台湾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1992.

[5][英]莱斯利·史蒂文森.人性七论.赵汇, 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88.

[6]石中英.教育哲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7]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李常山,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4.

[8]金生鈜.论教育自由.南京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6) .

[9][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邹进, 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1.

沉默现象 篇9

关键词:课堂效率,激励,挖潜

初中课堂不如小学课堂精彩, 小学生回答问题“肆无忌惮”课堂亮点频闪, 课堂生成多且效果佳。而初中往往学生就成了“沉默者”, 任凭你如何激发, 如何鼓动, 学生就像吃了定心丸, 打了镇静剂, 低着头只顾听、只顾记, 而这样的课堂效果往往就成了满堂灌, 效率是低之又低。

自从我们提出“轻负高质”以来, 我在社会历史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就一直关注这个问题, 在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下, 我也有了一些感悟和心得。

一、问题根源及其成因初探

1. 学生方面的原因。

小学时学生活泼好动求知欲特强, 喜欢表现自己, 所以教师提问学生会积极举手, 巴不得教师问到他。本来学生从小学五六年级开始就出现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变化, 而到了初中阶段, 特别是到了八年级第一学期, 这些变化就更大, 开始重视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深怕自己的言行成了他人的笑谈。久而久之, 就出现了我只要认真听你教师讲, 我认真记这种现象。

2. 教师方面的原因。

构成课堂沉闷的原因有三点:一是教师自身教学能力的欠缺, 上课课堂不精彩, 问题设计不够精彩, 对学生没有吸引力, 激发不了学生回答的兴趣;二是教师教育理念不先进, 只知道通堂自己给学生讲授, 整堂课不提问一个问题, 致使学生懒得回答, 懒得搭理配合老师;三是教师没有很好地将社会生活引入课堂教学, 使社会课堂教学成了空中楼阁、无缘之木, 材料空洞、不切学生生活实际。

二、应对方法及其对应策略

1. 运用心理学突破学生心理瓶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从一进初中课堂开始就要抓住学生心理转型的契机, 所有教师都要鼓励学生回答问题, 对回答问题举手积极地学生要整体鼓励, 及时、适时表扬。不管回答的对与错, 对学生积极回答这种行为要表扬, 要利用各种场合如班会课、个别谈心、家长会、家访等机会对学生进行鼓励。让学生保持学习的积极性, 关键在于进入初中的起始阶段和平时的学习过程中。

巧妙运用“第一印象效应”、合理利用“从众心理”、多用“赞美效应”、慎用“异性效应”等一系列初中生心理现象, 将心理干预、心理学策略大胆引入到课堂教学实施过程, 从而在不知不觉中提升课堂效率, 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2. 从教师层面重点挖潜。

(1) 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新课程实施后教师的地位发生了重大变化, 面对这个多元的世界, 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不再是学校、课本这一单一的途径。课程标准也要求在课程实施的每一个环节, “都必须充分考虑如何保护并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合作者和启发者, 只有认识到了这一点, 教师才能改变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

(2) 充分挖掘课堂资源, 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历史与社会》教材的编写比较好的体现了新课程的要求, 不再是简单的历史事件的呈现, 而是需要学生通过适当的努力、探究才能把握整个历史事件所体现出来的意义, 以及对人类历史的影响。要探究的内容往往就是课堂教学内容需要深入的, 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就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课本内容出发进行探讨, 在课堂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如教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万众一心的抗日战争》一节内容, 教材在处理各阶层人民纷纷行动起来, 要求停止内战, 一致抗日这些内容时, 仅仅是在课本上展示了两幅图片, 其一是反映一二九运动的, 另一是表现东北抗日义勇军, 并配以简单的文字说明 (人教版八年级下116页) 。

在这个内容的处理上, 我认为教师应该发挥全体学生的作用, 让学生讨论课本是选取了阶层、人民的哪些事例, 人民的这些举动反映了他们怎样的心声, 这些要求、行动在当时的中国起到了怎样的作用等等问题, 其探讨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国民党政府政策的反动和不得人心, 认识一二九运动所起到的作用。而一二九运动的作用以及后来随之发生的西安事变爆发的原因课本却并没有展开阐述, 通过集体的讨论、同学的互助以及教师的引导, 课本编写者的意图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教学目标能够得到很好实现。

将教材省略的内容通过学生共同努力加以补充, 使简单的教材变得更加充实、厚实, 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全民抗日的具体状况, 这样, 一详使一二九运动、西安事变以及后面中国共产党得民心得天下的内容全部贯穿了起来, 可谓是一举多得。

(3) 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学会做个多面教师。

首先, 社会教师应该是个“中国厨师”。中国的厨师做出的菜和肯德基、麦当劳的菜最大的不同是:人家的菜全世界统一标准只要稍加培训谁都能做, 即使你在家里只要对照人家的配方也照样能做出来。而中国厨师即使同一食材, 换成不同人来做就有不同口味的菜。学校是培养人的地方, 不可能和工厂一样制造产品有同一标准, 这就要求教师针对不同学生、不同教材采用不同教法。

大学英语课堂沉默现象原因探析 篇10

“沉默是交际主体所呈现出来的无声且无固定语义的非语言交际行为”(Saville Troike,1982)。因此,我们可以相应地将课堂沉默释义为,在课堂教学环境中,教师与学生所呈现出来的无声且无固定语义的非言语交际行为。简言之,就是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对教师的提问不作答,拒绝与教师进行交流和互动。从广义层面讲,课堂沉默应包含课堂教学中交际主体所发生的所有的非言语交际形式,如面部表情、手势等,交际主体既包括教师,也包括学生。从狭义层面上讲,课堂沉默是指“学生个体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在思维、情感和行为等层面所表现出来的对教学内容与要求不关联、不参与的心理状态与行为”。

2 课堂沉默原因探究

2.1 课堂沉默的内因即学生自身的原因

(1)学生英语学习成绩差,基础薄弱。由于我国当前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考试仍作为升学的重要依据,故在英语教学中,对听说能力的培养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每每老师提问时学生甚至不能听懂教师的问题,两眼摸黑又何来的回应呢?即使此类学生听懂教师的问题,可由于自己本身的能力限制,有构思有答案但却苦于词穷,句法匮乏,无法作答。

(2)学生性格内向,不愿过多说话。此类学生即使能答对也不会主动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性格原因是漫长的积淀,几乎不能改变,与学生成长环境、家庭氛围、家长的性格以及家长的教育观念等有密切的关系。例如,有的家长独裁、蛮横,造成孩子的性格孤僻,不愿过多说话,因此,来到课堂上学生也依然保持沉默。

(3)学生思想开小差,人在曹营心在汉。学生是听课的主体,知识的接受者。但若教师在讲台上苦口婆心,娓娓道来,而学生思想“抛锚”,那么要得到学生的回应也就天方夜谭了。

(4)学生缺乏自信,导致“会而不说”。此类学生一般有两方面的顾虑:一是学生对自己的答案不确定,所以他们更愿意把机会让给其他同学,自己默默地听;二是尽管知道答案,但怕发音不好,语法出错,同学会笑,而在脑海中一遍遍地想着答案,或嘀咕出来,但绝不会主动发言,没有勇气在全班同学面前大声地、勇敢地分享自己的正确想法。

(5)学生自尊心太强,过于好面子。犯错,人之常情。但当众出错是每个人都会规避的现实。大学生正值青春期的末梢,正处于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自尊心比较强。他们非常在乎自己在同伴心目中的良好形象,格外好面子,怕答错被周遭同学嘲笑,进而缄口不语。

(6)学生受传统观念的禁锢,文化定式的体现。集体主义是我们的核心价值观,我们崇尚集体大于个人。这也使得学生出现“凡事随波逐流,人云亦云”的从众心理,他们认为回答问题就是出风头,不愿过多表现自己,让自己处于被同学孤立的境地。此外,作为优良传统,谨言慎行深入民心,学生们秉着“沉默是金”的座右铭对教师的提问三缄其口。

2.2 课堂沉默的外因即教师与环境的原因

(1)教师提问难度过大,学生不能理解教师问题。据调查,当学生无法理解教师的问题时,85%的学生会选择沉默。美国应用语言学家Stephen D.Krashen提出第二语言习得的重要理论即“i+1”理论,认为“学生只有获得可理解的语言输入时,才能习得语言”。只有教师的提问内容是学生能够理解的,学生才有可能正确地进行输出。

(2)教师提问指向不明,等待时间不足,学生不能理解或缺少充足的构思时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教师每天不间断地授课,无休止地问题搭建,难免会提出不恰当的问题。而且,很多时候,教师为了追赶客观教学进度,会加快课堂节奏,教师提问后给学生留下的思考时间过于仓促,当教师征求答案时也必然只能得到学生的沉默反馈。

(3)教师没有给予学生平等机会,总是青睐好学生。师生关系不够融洽,导致部分学生对教师或英语课有对立、抵触的情绪。在很多英语课堂都能看到英语成绩好或教师喜欢的学生能够很好配合课堂活动,课堂也就变成了这几位同学的舞台。而另一部分感觉被教师忽视或遗忘的学生逐渐变成课堂的看客,长此以往,习惯了沉默也就不会再主动回答问题。

(4)教师主导课堂,使学生变为被动学习。英语教学模式把英语课堂限制成以教师为主的课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制订教学计划、设计教学大纲、传授知识、引导学生学习。学生则对教师“百依百顺”。久之养成了被动的学习习惯,严重阻碍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5)教师纠错过于偏执,伤害学生自尊心,造成心灵阴影。当学生出错时,教师纠错过于苛责,用词犀利。不恰当的教师课堂反馈,过多的负面评价使学生宁愿保持沉默也不愿自尊心受挫或让教师失望。因为教师课堂上过多的否定反馈,使学生容易产生焦虑,甚至恐惧的心理,进而拒绝参与课堂提问。

(6)教师的自身性格特点。根据斯腾伯格创造力的三维模型理论,大学教师创造性人格特征应表现为九个方面,其中教师应该保持乐观、幽默、热情、自信这方面尤为重要。试想如果教师性格内向、不苟言笑、严肃,那么学生很容易在课堂上表现拘谨,面对此类教师提问学生干脆不说,不互动,保持沉默。

3 结论

对于课堂沉默原因的探索,究其本质,可以帮助英语教师有意识地在课堂中充分发挥其作为管理者的作用,使其有目的、有策略地规避课堂消极沉默,促进积极沉默的生成。同时,对沉默的合理充分利用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进行意义建构,从而达到对新知识的习得。由此可见,课堂沉默原因的探索,对唤醒大学生课堂沉默的策略有着不可估量的深刻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向前.论课堂沉默[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

[2][美]斯腾伯格.成功智力[M].吴国宏,钱文,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沉默现象 篇11

关键词:学习总结;课堂氛围;鼓励性语言

一、英语课堂沉默现象

笔者从教四年,现在所教的学生是从七年级带上来的,现在已到九年級下半个学期。四年的执教过程中,发现越来越多的学生喜欢在英语课堂中选择沉默。这种沉默分两种情况:有一批学生,无论是懂或不懂,就是不愿意“开口”。另一批学生则是当老师提问时,他们会积极思考,也知道答案,但是极少会积极主动地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但是老师抽到他们时,却能给出准确完美的答案。这两种学生的课堂表现都极不利于学生自身英语学习,很难引起对英语更深久的兴趣。

二、课堂沉默的原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态度决定成败。随着九年级英语知识的加深,加上英语测试分数的打击,有部分学生失去了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更多的学生在课堂选择保持沉默;但对另一部分小学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初中英语的学习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进入了“地狱”,大多数时间,这部分学生都是在课堂中保持沉默的。

学生很容易受他人影响,当学生看到其他同学不举手发言时,他们也就会遵照其他同学的行为,选择保持沉默。当有越来越多的同学受这种心理影响时,那些平时会主动积极发言的同学也会渐渐服从大多数人,导致整个班级越来越沉默。

三、如何改变英语课堂中的沉默现象

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活动是一个教师与学生互动的过程。如果没有学生的配合,就构不成教学了。纵使一个老师再有水平,课前精心备课,把课上得妙趣横生,如果没有学生的加入,依然构不成一节完整的课。学生不积极主动地加入思考讨论,这不仅影响课堂氛围,更重要的是影响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掌握。因此,笔者通过研究实践,提出以下几点策略。

1.培养学生积极正确的学习态度

尽力让那些在课堂中沉默的学生意识到学习英语的目的不仅仅只是单纯的考试,而是要把英语熟练地运用到生活中。语言的最终目的是交流,其中最直接的交流就是口头表达,让学生明白练好口语至关重要,能够讲一口流利英语,能够熟练地使用外语和他人交流,将成为21世纪未来职场中的一个必备条件。

2.营造轻松的英语课堂氛围

课堂上的轻松氛围是英语学习的基础,相对放松的学习环境,有利于放松学生的心态,加强教学效果。课堂环境如何,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很大,教师的责任在于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3.教师多使用鼓励性语言

教师在成为学生的老师之前最好是成为学生的朋友,让学生对教师充满信任。那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首先,上课时教师应该经常走到学生中间,而不是只站在高高的讲台上,让学生觉得遥远。教师应接近学生,总是面带微笑,耐心启发,多用“Please,Very good,Thank you,Try it again”等礼貌用语,使学生感觉到老师的亲近,消除他们的恐惧和顾虑,大胆参与课堂活动,积极配合课堂活动,不怕出错。这些都是对学生成功的最大鼓励和肯定,能使学生感到自豪,由此激起他们的学习热情、发言的欲望。当然,对答不出问题的学生教师也应该鼓励说:“It doesnt matter,Im sure next time youll be better.”绝对不能对他们进行批评和惩罚。

参考文献:

高中英语课堂沉默现象对策探讨 篇12

一、高中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的出现原因

第一, 教师方面, 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 大部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一般, 并没有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认为自己的课堂的主导者, 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处境, 容易导致他们产生焦虑和紧张情绪, 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不够积极主动, 从而产生沉默现象。第二, 学生方面, 在高中教育阶段, 学生需要面对高考压力, 英语学科作为主科之一, 学习任务较为繁重,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要求较高, 而且需要传授的内容较多, 导致不少学生缺乏学习激情, 在课堂中以完成学习任务为目的, 无暇顾及其他。第三, 传统文化方面, 高中英语课程出现沉默现象与我国的传统文化关系密切, 谦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学生深受影响, 在课堂学习中比较尊重教师, 一般不敢发言, 即时教师提问, 也不喜欢表现自己, 把机会留给别人, 受传统文化影响产生心理障碍。

二、高中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的解决对策

1.端正学生学习态度, 提高英语水平。高中英语教师要想远离课堂沉闷现象, 应该端正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态度, 提高其英语知识运用水平。首先, 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 教师需要有意识、有目的的给学生传递正确的英语知识学习态度和动机, 让他们认识到英语知识的重要性与价值, 学习目标并不是纯粹的应对高考, 而是一种语言技能, 对将来的学习、生活与工作都有所帮助, 培养高中生学习英语知识的兴趣与热情;其次, 提高学生的英语知识运用水平, 学习英语知识的目的在于运用到实践交流中, 所以, 教师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与表达能力, 鼓励他们在课堂上敢于开口讲英语, 用英语语言进行交流, 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学生在学习和掌握英语知识之后, 除作业和考试之外, 还能够用于课堂交流, 真正体会到英语知识的作用, 从而有效缓解高中英语课堂的沉闷现象。

2.精心设计课堂提问, 改进教学方法。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 当遇到沉默现象时, 教师可以运用提问的方式活跃课堂氛围, 为师生互动营造机会。高中英语教师应该精心设计课堂提问, 改进教学方法, 以提问激发学生的表现欲与求知欲, 促使他们积极思考问题, 并迅速对信息进行整合和反馈, 因此设计的课堂提问应该具有几下几个特点:英语问题应该具有一定的思考性与启发性, 让学生思考之后才有话可说, 并不是枯燥无味的问题;课堂提问应该有难易程度之分, 需要考虑到整体学生, 无论是优等生还是学困生, 无论是性格活泼还是性格内向的学生都可以积极参与其中, 对问题进行分析和回答。同时, 教师应该为学生准备充足的时间, 让他们对英语问题进行思考与组织语言, 确保条理清晰, 表达准确, 对学生的回答情况应该给予公正客观的评价, 鼓励学生发言, 使高中英语课堂不在沉默, 散发生机和活力。

3.教师关爱整体学生, 构建和谐氛围。高中生的思维已经较为成熟, 主观意识较强, 比较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 教师为避免沉默现象的产生, 应该关爱整体学生, 让所有学生都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重视与关注, 使课堂学习分氛围和谐平等、轻松愉悦。高中英语教师应该放下自己高高在上的地位, 走进学生生活, 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 还应该关注他们的日常生活, 拉近与学生之间距离, 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以此消除高中生在英语课堂中的焦虑与紧张情绪, 热爱英语课程, 积极配合教师, 共同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在学习英语知识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应该尊重关爱并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 在民主、和谐、平等的教学环境中开展英语教学活动, 促使所有学生都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到英语知识学习中, 远离沉默课堂。

三、总结

总而言之, 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该尽量避免沉默课堂现象的出现。因此, 高中英语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时间中, 应该从多个角度和全方位出发, 全面优化和改善教学模式, 营造更多的师生互动机会, 活跃课堂氛围, 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彭小君.农村高中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的原因与分析[J].赤子 (中旬) , 2014, 18:156.

[2]商海敬.中学英语课堂沉默的现象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 2014.

上一篇:欧美学生下一篇:兴趣是学习英语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