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刑废存问题

2024-07-17

死刑废存问题(精选3篇)

死刑废存问题 篇1

一、监督的依据

死刑立即执行的法律监督依据如下:

《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检察院对执行机关执行刑罚的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监督;《人民检察院规则》第414条规定:被判处死刑的罪犯在被执行死刑时, 人民检察院应当派员临场监督;执行死刑临场监督, 由检察人员担任, 并配备书记员担任记录, 同时该法415、416条业监督的方式和手段做出了具体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344条规定:人民法院将罪犯交付执行死刑, 应当在交付执行三日前通知同级人民检察院派员临场监督。

上述规定已初步构成了我国死刑立即执行法律监督的程序, 但这些规定略显单薄, 规定过于原则, 实践性不强的特点同样明显。

二、监督的方式、时间、地点

死刑立即执行的监督主要是临场监督, 即限于执行这一法院的单方活动, 对于最高院死刑令的签发, 执行前权利的保障, 和执行后权利的保障被排斥在外, 对此大部分学者都认为应当扩大监督的范围, 将临场监督改为到场监督。

依据最高院解释第344条的规定, 交付执行三日前通知同级人民检察院, 结合刑事诉法第211条规定死刑命令下达7日内执行的规定, 人民检察院有最短4日最长7日的准备时间, 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审阅案卷、命令、核实材料确实略显仓促。

《刑事诉讼法》第212条第三款规定, 死刑可以在刑场或者指定的羁押场所内执行。但是对于如何设置刑场, 在何处设置刑场仅有原则性的不得设置在繁华地区、交通要道和旅游区附近。同时对于刑场和指定羁押场所的选择权由谁享有, 也是模棱两可。至于何谓指定羁押场所也未有具体解释。

三、监督的机构

这里我们要区分的是“机构”和“机关”这两个相近的概念。监督机构是检察机关内部具体负责监督事宜的工作部门, 而机关则包含整个检察系统和作为独立个体的单个检察院。

目前, 死刑立即执行的监督职责一般是由公诉部门承担, 即谁起诉谁监督的原则, (1) 这同法院的谁审判谁执行的原则正好对应。虽然两者概念上有所差别, 但均为理论界诟病。有人提出将该职能转移给监所检察部门, 理由是该部门专司执行监督。

四、监督的对象

死刑的执行有人民法院负责, 因此监督的对象就是人民法院。但是对于死刑这一特殊刑罚方法由人民法院自己审判自己执行的做法, 一直是不能解释的悖论。

五、监督的内容

一方面要监督死刑立即执行的时间、地点、方法、停止执行等程序性问题是否合法, 另一方面也要考察执行前和执行后罪犯权利的保障问题, 如是否有遗言、是否有合理要求, 执行后是否通知家属及尸体处理情况等。 (2)

死刑的执行关乎不可恢复的生命权, 其特殊性不言而喻, 人民检察院在坚持“少杀慎杀防止错杀”的原则下对人民法院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保障罪犯及其家属的利益。

1. 立法的过于原则问题不仅是我们一个国家的问题, 更是所有法典化国家都会出现的事实。法典中永远不可能事无巨细的罗列出所有的程序和实体问题, 因此才有司法解释和判例存在的价值。我们不赞成轻易的动用修改法律的形式来细化规则, 一方面立法机关不能胜任, 另一方面也是浪费资源。我们建议将最高人民法院的案例指导制度引入检察系统, 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将本院和地方人民检察院在死刑执行方面的成功经验和案例作为指导性意见推广至全国, 或形成在全国有约束力的指导性意见或司法解释, 统一整个检察系统在这方面的程序规范, 以弥补法典化的不足。

2. 检察机关应当树立正确的思想, 检察机关的临场监督不是给当事人看的花瓶, 更不是有些机关执行合法、现代化的借口, 而是切实的保障当事人利益的监督人。摆脱不敢监督的困境只能依靠检察机关自己, 对于立法上的不能监督问题则要依靠全国人大及其他机关的立法支持, 维护社会主义法治不是检察机关一个部门的事情。

3. 监督机构改革。公诉部门主要是负责审查起诉和提起公诉职能, 将执行监督的一部分由其承担, 明显有违分工负责相互配合的管理原则, 有越俎代庖之嫌。另外从实践中有些地方将执行前监督划归监所检察部门的做法可以看出, 公诉部门在临场监督前很少接触罪犯, 不利于此阶段的保护, 而临场监督也因此只是一种形式或摆设。我们同意大多数学者建议将这一职能划归监所检察部门。 (3)

4. 扩大临场监督的范围。不仅要在有些学者提出的将“临场监督”改为“当场监督”或“全面监督”这种字面文章上加强立法, 也要在实际中扩大检察院死刑执行监督的范围, 建立涵盖执行前阶段的人性关怀, 如遗言、遗嘱、会见的帮助执行和律师介入制度, 执行后尸体处理、死亡认定、及相关的死亡证明制度的监督保护, 给死刑犯以更多的人性关怀。

5. 规范程序。死刑执行程序的随意性是目前监督难的一大原因。前文提到的刑场的设置, 法院通知执行的时间和被通知的检察院, 执行方式的选择权等程序性的细节均是今后法律修改的重点, 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初步建成的前提下, 应进一步细化规则, 尤其是程序性规则, 它是整个民族树立规范意识的基础。

6.建立律师介入制度。当事人的保护应当允许当事人的介入, 允许其采取有效的手段维护其合法正当的利益。允许律师介入死刑执行阶段对于监督法院执行和保护当事人利益是十分有利的, 一方面律师为维护当事人的利益有监督死刑执行的主动性, 另一方面律师的职业目的就是维护当事人的利益, 因此其会不遗余力的扩大参与的范围和监督的方式, 可以收到减轻检察机关的工作量和加强监督的双重效果。律师应当何时介入为宜的问题, 一般认为是应当全程监督死刑执行的整个过程, 即从判决后执行命令下达前死刑犯及其亲属就可以聘请律师维护其权利。律师应当有在特定的时间点会见当事人的绝对权力, 如判决后, 命令下达执行前等当事人最需要法律援助的时刻。律师应当享有相对自由的会见当事人的空间, 这是救济当事人的最后机会。保护律师对死刑案件的知悉权, 及时将死刑命令送达律师, 不得延误, 律师提出的纠正意见应当认真核实。

六、小结

一切违背人的自然情感的法律的命运, 就如同一座直接横断河流的堤坝一样, 或者被立即冲垮或淹没, 或者被自己造成的漩涡所侵蚀, 并逐渐溃灭。 (4) 死刑立即执行的监督是维护死刑大堤的泄洪闸, 只有他畅通无阻, 死刑才不会泛滥成灾, 或者自杀身亡。

参考文献

①实践中有不同做法。一般有三种, 另外两种做法是:1.整个死刑过程全部由公诉部门监督, 2.公诉部门和监所检察部门分别负责执行前和临场监督, 载自《实践研究》, 2007年第6期第23页

②王延祥、林倩“, 关于死刑执行监督若干问题探讨”

③王建召、丁永国, “死刑执行临场监督职能宜由监所检察部门承担”, 载自《中国检察官》, 2006年第6期第67-68页

④贝卡利亚:《论犯罪与刑罚》, 黄风译,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年版, 第30页。

注射死刑实施中的问题 篇2

而今天, 注射死刑由注射泵执行, 犯人由捆绑在座位上变成了躺着, 与执行者之间的障碍物越来越顾及到行刑者的心理问题, 这是对注射死刑的纵向比较。在全国各地注射死刑的执行上的横向比较中, 同样存在较大差异:某些省份的行刑室里, 行刑者不仅与死囚彻底隔绝, 而且也无法确定是谁的注射针剂导致了罪犯的死亡, 充分降低了执行者的心理压力;而另一些省份的行刑室则要简陋得多, 甚至连彻底的隔绝都没有做到。

一、注射死刑适用的不平等性

这一对比就会造成这样一种误解:犯同样一种罪名, 在配套完备的执行室中被注射死刑, 似乎比简陋的执行室中的被执行者享受的待遇要特殊一些。死, 也会有了安逸与否的对比。与此同时, 在我国, 因为注射死刑实施时间很短, 所以配套制度还不是很健全, 刑诉法212条的明文规定:“死刑采用枪决或者注射等方式执行。”然而究竟是枪决还是注射, 是由法院来自由裁量的。

注射死刑的药物发放由最高人民法院发放给各个执行点, 这规定背后包含着高昂的交通成本在里面, 介于经济方面的考虑, 许多法院还是采取了相对成本较低的枪决作为死刑执行的主要方式。这又会造成注射死刑实施对象的不平等, 而这一不平等是由与地区经济差异造成的, 但是, 将注射死刑的药物下放是不是会更有利于保护犯罪人的人权呢?本文认为, 即使是地方掌握了注射死刑的药物, 在人为因素参与下的自由裁量权, 也并非能够实现犯罪人之间的绝对平等。而不平等的背后的影响因素在现行法律体制下是很难成功规避的。

二、配套制度引发的问题

就是因为注射死刑的使用技术标准也可能会导致犯罪人之间的不平等性。2007年, 美国俄亥俄州对一名死刑犯注射执行死刑时产生意外, 导致了死刑犯经历了长达20分钟的痛苦煎熬, 本应该短时间内执行完的死刑, 本是为了更加人道, 减轻犯罪人痛苦的注射死刑, 却给犯罪人肉体上带来了巨大的折磨, 旁观者体会不到那种痛苦, 但是死刑犯抽搐、扭曲的脸应该能多少反映出所承受的痛苦程度吧。这是因为技术原因对犯罪人造成的痛苦, 在整个注射死亡过程中的人为环节, 由于没有统一规定是由专业医师还是司法警察操作实施, 因为专业技术的差异, 也可能对犯罪人造成肉体折磨。

三、执行者面临的问题

注射死刑还是对执行者的考验, 由于执行人员的行为是对人生命的剥夺, 所以所带来的精神压力可想而知, 据悉:在注射死刑的行刑室里, 犯人看不到法警, 法警也看不到犯人, 中间是隔开的。犯人大多是通过一个洞把手伸过去接受注射。有的地方为了减轻执行者的心理压力, 在注射执行死刑时, 用4支液体量及颜色完全相同的针剂, 由4名行刑法警随机取用, 其中只有一针是致死性药物, 一针为辅助性药物, 另两针为生理盐水。“法警们都愿意相信不是自己推入了致死性药物。”这未免不是一种减小心理压力的方法。即使是被认为最为人道化, 给犯罪人带来的痛苦最小甚至是没有痛苦, 但是注射死刑仍然会给执行人员带来强大的精神压力。在强大压力下, 是否会导致事故呢?这一心理障碍并不是简单就能克服的。所以, 对于注射死刑, 能否完全自动化就是现在问题的关键。

四、注射死刑成本问题

还有就是成本比较问题, 对于法院来讲, 注射死刑虽说药液仅仅几百元, 但是因为由最高法院发放, 来往的交通费已经远远超过了药物本身。执行车由于是移动车辆, 在欠发达地区, 死刑注射室造价高昂, 维护繁琐, 所以很多法院用执刑车代替, 为节约成本, 执刑车的维修、保养与更新换代快和法院超期适用问题也日益突出。

目前, 注射死刑仍然与枪决共同构成我国二元制的死刑执行制度, 民众对于罪行重大的死刑犯的注射死刑, 这一相对较温和的方式还是有些难以接受的。所以枪决方式的废除还需要配合民众适应的过程。但是本文认为, 即使, 枪决被废除, 我国执行方式一元化还是会导致许多问题, 一个制度应适应于社会发展, 在社会成员没有感到满足之前, 它永远是不健全的, 问题永远会存在。所以, 对于注射死刑, 作为民众之一, 还是不要给与太高评价为好, 注射死刑只是目前为止比较人道的方式, 还远不能称上最人道, 无痛苦。因为注射死刑一直就是在犯罪人身上进行的, 麻醉之后, 几乎不可能在向世界现场讲述痛苦与否。

本文认为, 虽然注射死刑存在很多问题, 但是毕竟是向法治进步迈出的一步。所以, 为了我国法治的建设还是应当推广的。

摘要:1997年, 修改的刑事诉讼法加入了注射死刑这一执行方式, 开启了我国执行方式的不严格的二元制结构。被认为是最人道、无痛苦的注射死刑,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 也逐渐暴露出了严峻的地区差异、执行对象等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人道主义,不平等,制度完善

参考文献

[1]周琼.注射死刑:12年的静止与变化[Z].中国警察网, 2009.9.

[2]肖文.注射死刑, 什么来头[J].法律与生活, 2013.4.

[3]赵亚骎.有关注射死刑标准化问题的探讨[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2011, 7, 24 (4) .

论我国死刑的存废问题 篇3

一、死刑废除论

关于废除死刑的观点最早可以追溯到16世纪的英国学者托马斯·莫尔, 但在当时他的观点并未得到大家的重视。直到后来贝卡利亚的《犯罪与刑罚》出版后, 人们才开始逐渐关注这一问题, 反对死刑的人们认为:死刑并不比无期徒刑具有更大的威慑力。即使人们同意刑罚的目的在于威慑将来的犯罪以阻止其发生, 但并不惟有死刑才能达到这一目的。事实证明, 存在死刑的国家, 犯罪率并不比那些废除了死刑的国家低多少。而且刑罚的目的是为了让犯罪者认识到自身行为的错误性, 以惩罚的方式来让犯罪者的身心得到改造。而死刑这一以剥夺生命为手段的刑罚正好断绝了犯罪者悔过自新的道路。死刑以消灭肉体的方式来抵消罪犯所做出的恶行, 这无疑是忽视刑罚的最终目的。此外, 死刑可以被视为是古代人类未开化时代的一种最原始、同样也是最野蛮的一种同态复仇的手段, 在当今这个文明发达的社会, 死刑就显得格格不入了, 所以死刑应当被废除。这种观点被现在世界上的大部分国家所接受, 以欧洲为例, 出白俄罗斯和俄罗斯以外, 其他的欧洲国家都已废除了死刑。

二、死刑存置论

持这一观点的人们认为, 死刑的存在是不可或缺的。其存在的意义在于对像儿童谋杀、虐杀、屠杀等性质恶劣的谋杀行为进行威慑, 在犯下这些罪名的罪犯身上适用死刑无可厚非。其正当性无需论证, “杀人偿命”向来都是理所当然的, 而且对于那些可能犯罪的人, 死刑有着极其大的威慑力, 当一个人想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导致生命的丧失的话, 那么这个人很有可能就会放弃当前的行为。关于这个观点, 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就是黑格尔和康德了。康德指出:谋杀人者必须处死, 在这种情况下, 没有什么法律的替代品或者代替物能够用它们的增或减来满足正义的原则。没有类似生命的东西, 也不能在生命之间进行比较, 不管如何痛苦, 只有死。因此, 在谋杀罪和谋杀的报复之间没有平等问题, 只有依法对犯人执行死刑, 甚至假定有一个公民社会, 经过它所有成员的同意, 决定解散这个社会, 并假定这些人有住在一个海岛上, 决定彼此分开散居到世界各地, 可是, 如果监狱里还有最后一个谋杀犯, 也应该处死他以后, 才执行他们解散的决定。应该这样做的原因是让每一个人都可以认识到自己言行有应得的报应, 也认识到不应该把有血债的人留给人民。如果不这样做, 他们将被认为是参与了这次谋杀, 是对正义的公开违犯。黑格尔虽不赞同康德的等量报应的观点, 但其也是死刑的坚定拥护者, 他主张以价值的等同替代性状的等同, 而死刑的价值就在于生命, 而没有任何物质的价值可以与生命相比, 唯一的就是生命本身。因此他指出:报复虽然不能讲究种的等同, 但在杀人的场合则不同, 必然要处死刑其理由是, 因为生命是人定在的整个范围, 所以刑罚不能在仅仅存在于一种价值中, 生命是无价之宝, 只能在于剥夺杀人者的生命。

三、就我国现状来论述死刑存废问题

笔者认为, 不论是死刑废除论, 还是死刑存置论, 二者都有一定的道理, 关于我国死刑的存废, 可以综合二者的观点, 辩证的来对待这一问题。结合我国现状, 废除死刑是不现实的, 因为中国还不具备废除死刑所应具备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程度, 这很好理解, 就是说我国在防范犯罪发生的物质条件上还是很匮乏的, 并不具备基本杜绝重大恶性犯罪发生的手段, 而且民众普遍法律意识较弱, 受教育水平不高, 一方面是容易造成犯罪率难以下降, 另一个方面就是报应观念强, 对死刑的认同感较高, 这一点可以从现在我国反对死刑的大部分是学者中看出。那么在当今阶段比较可行的方法就是先废除一部分罪名的死刑, 例如经济犯罪, 但是在一些性质恶劣的犯罪上, 例如强奸、杀人等, 就坚决不能废除死刑, 并在此基础上加强最高院的死刑复核, 尽量避免死刑被滥用, 同时加强对一般民众的普法教育, 逐步提高其法律意识, 以最终达到完全废除死刑的目的。

摘要:死刑, 这个借助国家力量来剥夺犯罪者生命的刑罚, 其存废问题一直是一个争议的焦点。在我国这个以严酷刑罚而著称的国家, 是否要废除死刑在近十年也成为了大家所讨论的一个热点。

关键词:死刑,死刑废除论,死刑存置论

参考文献

[1]胡云腾著.存与废:死刑基本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检查出版社, 2000:155.

上一篇: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漫谈下一篇:高职生的创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