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语言(精选12篇)
表达语言 篇1
新课程实施以来, 在科学教学中非常注重学生的科学语言表达能力。对所学的知识包括对有关的术语、概念、原理、规则、定律的识别和描述, 并领会其意义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解决实际问题, 是科学新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之一, 也是当前初中毕业生科学学业考试的一项基本要求。但仔细分析近几年的科学考试卷、平时学生的课堂回答和书面表达, 发现学生常在语言表达方面出现不严谨、不规范、不准确、不全面、答非所问等一系列问题。学生的科学语言表达能力弱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 它严重制约了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
因此, 教师在努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等的同时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语言表达能力并力求达到规范化。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在教学中必须经常努力坚持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笔者就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语言表达能力谈几点策略和方法。
一、教师示范——展现科学语言的严谨性
苏霍姆林斯基在谈到教师的教育素养时曾说过, “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我们深信: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教学语言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手段, 教师教学语言的正确、规范与否, 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和效率。这是因为教师必须通过自己的语言才能把信息传递给学生, 而学生也只有在理解教师所讲内容的基础上, 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加以消化, 才能掌握所学知识。
(一) 语言表达需贴切
案例1:种子萌发的一般条件是___。
许多学生在解答时常只答“温度、水分、空气”, 或答成“一定温度、充足水分、充足空气”, 或答“适宜的温度”等。这样的表述或许对学生来说是完整了, 但终究缺乏相应的科学性, 经不起推敲。教师的表达是“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学生通过对比和理解, 发现有这些定语修饰与没有这些定语修饰, 两者有着明显的区别。
因为教师的教学语言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所以教师在教学中所用语言必须具有科学性、准确性和专业性。
(二) 概念解释需确切
科学教学的科学性是指教师讲授的基本知识应真实、确切。所谓确切, 就是要求上课用严谨的语言、准确的词汇来表达概念, 叙述原理, 不能含糊笼统, 更不可胡言乱语。
案例2:在催化剂的教学中, 教师有时为突出催化剂在分解氯酸钾过程中起到加快反应速度的作用, 但往往忽略了催化剂也有减慢反应速度的作用的教学。学生如果接受了这样模糊的信息, 反馈到今后的语言或者文字表达时难免会出现错误。
因此, 在日常教学中, 教师要以身作则。有时科学概念很抽象, 教师在教学时用了一些通俗易懂的俗语, 但俗语的运用也要体现科学性, 尽量用科学、规范、简明的科学语言表达。
(三) 词语区分需关切
科学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 准确无误地向学生传播科学知识。如何体现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 对课文中的用语要反复斟酌, 尤其是雷同词语要加以规范表达。
案例3:在讲免疫中的抗体和抗原时, 虽然这两个概念只有一字之差, 但含义却不同。前者是指人体在抗原的刺激下, 所合成的一种能对抗原进行特异性免疫的蛋白质。而抗原则是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或病原体。
此外, 还有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生长素和生长激素、溶质溶剂和溶液、热量和热能、凸透镜和凸面镜等等雷同词语均需教师收集整理, 与学生一起分析它们的异同点, 并反复向学生强调。
二、情境创设——规范学生口语的随意性
学生科学语言的表达能力不是先天具备的, 是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逐步累积起来的。要培养学生的科学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应彻底转变传统教学观念, 更多地让语言表达自主权回归学生。教师在备课时就要认真思考如何创设问题情境, 设置学生讨论, 使学生敢于表达、有机会表达, 促使内部思维与外部语言之间的转化, 从而锻炼学生语言表达的敏捷性和流畅性。
(一) 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敢于说
在科学探究中, 要让学生尽快地进入角色和探究主题, 莫过于通过教师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 根据教学目标, 创设一个个生动的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让学生有疑、有惑、有思、有想, 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迫切地想动手探究去解决问题, 从而让学生大胆地猜测, 让他们敢于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只有暴露问题, 才有纠正的机会。
案例4:《大气压强》教学中, 老师给学生变了一个魔术。
首先, 出示玻璃管, 将空杯置于管的正下方, 然后向管内倒水, 可看到水从管底流出。接着, 左手拿管, 并且用大拇指紧紧堵住玻璃管的下端, 仍然向管内注入水至满。再提问:为什么水不会从下面流出?此时学生纷纷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 并指出:由于管底被手指堵住, 所以手指对管内的水产生向上的压强, 支撑住了水柱。追问质疑:若此时将管倒拿, 使其开口端朝下, 水会不会流出?学生有的说会, 有的说不会。然后, 左手拿管不变, 同时用右手中指抵住玻璃管的上口, 将管倒置 (倒置过程中, 手指不要松开) , 并故意缓慢移开右手指, 使下面的管口露出。这时可见红色水柱并没有流出来。教师自言自语:咦, 为什么水没有流出来呢? (可用左手倒拿着管, 夸张地放到眼底瞧一瞧) 难道管里的水突然没有重力了吗?难道是老师会气功, “功”将管内的水吸住了吗?学生猜想是大气压强的原因。之后演示:在矿泉水瓶中装水, 然后将瓶子的不同位置用粗针扎孔, 水会流出。学生观察现象, 回答说明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再向瓶子内重新装入水, 并快速的拧紧瓶盖。思考:液体内部有压强, 为什么水没有流出呢?从受力的角度引导学生分析, 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说明水受到一个孔的外部给它的向内的力, 而现在它只与大气接触, 所以大气应该有压强, 而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学生经过教师有意识的设问引导, 能把答案规范完整地表述出来。
因此, 对自己的学生要有一份信任, 学生才能大胆的表达。哪怕是错误的表达也是一种真实思想的流露, 教师创设了情境, 目的在于学生参与并及时的发表自己的想法, 课堂的气氛也随之活跃。
(二) 利用讨论交流让学生有机会说
课堂讨论和辩论是一种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过程, 是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而且初中生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和表现欲望, 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特点, 把讨论、辩论等运用于教学之中。教师可以把一些难度较大、综合性较强、学生判断上容易出错或似是而非的问题, 组织学生讨论, 鼓励学生们将他们的想法尽量的说出来, 通过个人说、小组说、集体说, 给他们提供说的机会。
案例5:力的概念很抽象, 学生比较难理解, 我在课堂上设计学生讨论:生活中哪些现象能证明力的存在?在学生讨论时, 主动寻求生活中可以表现力的事例, 分析这些力产生的效果, 从而感受力的存在。如有学生说:“汽车撞到树上, 树被撞倒, 说明车对树有力的作用。”也有学生说:“用力拍桌子, 手感到痛, 说明桌子对手有力的作用。”马上又有学生跟着说:“桌子振动了, 说明手对桌子也有力的作用。”“用手推窗, 窗被打开, 说明手对窗有力的作用。”……学生在倾听、思考、辩论的过程中, 不由自主地将自己的思考语言化, 用语言去反驳别人, 论证自己的观点, 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新课程的理念是自主、合作、探究, 在合作的过程中会产生思想观点的碰撞, 谁对谁错, 以理服人, 你的观点正确与否?能否被其他同学认同?合理的语言表达, 科学的规范用语是一种重要的载体。
三、方案评析——体现科学语言的直观性
实验是学习科学的基础, 实验与探究能力也是中考对学生能力的考查之一, 实验一直是中考的重点和难点。其考查主要表现在:能独立完成考试大纲所要求的实验, 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 并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具备验证简单的科学事实的能力, 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具有对一些科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笔者对2009年、2010年中考科学试卷分析, 发现非选择题部分的考查越来越突出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现在很多学生上课对实验是“看完热闹”后却“说不出门道”来。笔者认为:“看”实验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 而“说”实验则能锻炼学生的思维。如果我们的课堂只重视“看”而不强调“说”, 那么所学到的知识容易漂浮, 不能为学生所积淀。
案例6:请你利用所学的科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要在葡萄园种植具有“果大味甜”等优良性状的A品种葡萄, 果农没有选择A品种葡萄的种子在园中进行播种, 而是直接剪取A品种葡萄的枝条进行扦插。你认为他这样做的优点是______。
(2) 扦插时, 某果农先将葡萄枝条的插入端置于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浸泡一下, 再将枝条插入土壤中。他认为这样做能提高扦插枝条的成活率, 理由是_____。
学生在分析第一个方案的优点时有这些说法:种子繁殖太慢;扦插比较方便;一次扦插可以插很多枝;扦插的水果跟原先的水果长得一样等等。而准确规范的说法是:后代能保持A品种葡萄的优良性状, 而且繁殖速度较快。
学生在分析第二个方案的操作理由时有这些说法:那溶液可以防止插条死亡;生长素溶液是魔药, 沾一沾可以保证生根;沾点生长素溶液, 可以防止落叶, 保证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供插条成活等等。而正确的说法是:适宜浓度的生长素能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
因此, 培养学生对实验清晰、规范的科学语言表达能力非常重要。所以在实验教学中, 我们教师还要做好以下几点:
1.对教材上的实验在教师引导的情况下让学生反复阅读实验目的、实验原理、方法步骤, 学会用规范的科学专业术语表达实验思路。
2.学会设计完善的全新的科学实验, 训练学生的科学语言表达能力。最好从初一就开始训练, 让学生克服完成实验设计题的畏惧心理, 为良好的文字表达打下坚实的基础。
3.做好科学记录, 科学记录能加深学生对科学现象的理解, 能促进学生去思考。因为记录需要学生将自己的发现形成语言文字、符号等记录下来。做了记录的学生与没做记录的学生相比, 他们的研究更深入些, 语言逻辑更有序。
四、教材依托——注重科学语言的固定性
科学教材是指导教师实施教学的基本依据, 也是学生获取科学知识、汲取语言营养、训练表达能力的主要园地。因为教材中的语言具有很强的科学性、专业性和系统性。阅读量和阅读能力对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学生通过阅读教材、熟记教材可以熟练掌握教材中的各种科学专业术语, 还能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 并且可以纠正一些含糊不清、似是而非的概念, 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规范性。
案例7:我们整理和积累了一下, 在化学教学中错别字出现的主要原因:
(1) 音同字异相混淆。如将“中和反应”写成“中合反应”, 将“试管”写成“式管”等。
(2) 音似字异相混淆。如将“滤子”写成“滤纸”, 将“汞”写成“贡”等。
(3) 形似音异相混淆。如将“蒸发皿”写成“蒸发血”, 将“冶铁”写成“治铁”等。
我们在平常的训练中可以适当增加这类型的习题, 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 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此外, 每次考试后, 教师要认真进行试卷分析, 找出典型失误之处, 分析原因, 通过集体讲评和个人辅导相结合, 对语言表达失误给予纠正。在试卷讲评时, 最好创设良好的讲评氛围, 通过讨论与质疑相结合的方法, 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进行探索, 力争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最大限度的提高。
对教材中的科学术语, 笔者对学生的错误进行了归类, 内容见下表:
因此, 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熟记教材时, 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1.要求学生在阅读、熟记教材知识点后, 自己用专业术语复述教材中的某些内容。这样既积累了学生的基础知识, 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例如, 在讲完“生物群落”的概念后, 指导学生阅读并识记后让学生复述, 效果非常好。
2.要求学生注意教材中不同知识类型的表达方式, 如概念、原理、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知识应准确牢记, 精确把握。
五、习题精选——巩固科学语言的书面性
课后练习是巩固和深化课本知识的重要措施, 针对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教学目标, 教师在培养学生“说”的基础上, 必须进一步加强“写”的训导。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 应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我们选择的训练题, 既要能巩固基础知识, 培养学生的规范用语能力, 又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案例8:观看日偏食的安全办法之一是间接观看, 可以利用望远镜将光线____后成缩小的实像后观察。
解析:本题答案是“会聚”, 属于专有名词, 也称之为专业术语, 然而学生的答案不规范之处随处可见:部分学生写了“汇聚”, 也有的写了“聚焦”“聚集”等等。规范与不规范之处在于:“会聚”有会合后还会分开的意思;“汇聚”指会在一处, 没有分开的意思。老师并不是要求学生刻板机械的记忆, 而是强调一种科学的态度, 即科学语言的严谨性、科学性。
综上所述, 初中学生科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 贯穿于科学教学活动的始终, 需要师生共同努力, 反复学习实践、磨练积累并不断总结才能逐步提高。语言表达与交流是科学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 准确、规范的语言表达有利于人们之间信息的顺畅沟通, 是衡量一个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的基本要素, 是作为一个高素质科学人才所必须具备的能力, 对学生终身发展十分有益。因此, 我们必须把科学表达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作为我们日常教学的重要一环, 从基础抓起, 有计划地、持之以恒地进行严格的训练。
参考文献
[1].张万兴.《课堂教学艺术完全手册》[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2.57-62.
[2].蔡军论.《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J].《贵阳金筑大学学报》.2004 (6) .
[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87.
表达语言 篇2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儿童作文同样离不开生活。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没有生命的。儿童的作文水平是与其认识能力紧紧地连在一起的。如果儿童对周围世界缺乏认识,而要他们去表达,去反映,是不可能的。儿童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通过观察,周围那些鲜明的形象、色彩、印象,像一幅幅图画,会永久的保留在儿童记忆力,因此观察情景教作文是作文教学的有效方式。
不管教学生是写人记事的文章也好,还是教他们写景物,写动物的文章也罢,都离不开实际观察,才能掌握第一手资料,才会有话可写,而言之有物,言中有情,写出来的文章才能有真情实感,否则,学生只能瞎编乱写,肚中无货,写出来的文章就会空话满天飞,枯燥乏味。因此,情景教学在作文教学中是重要的一步、关键的一步。当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尤其是毫无目标、不会观察的学生。
语言表达专项训练 篇3
示例:最好的报复不是毁掉对方,更不是毁掉自己,而是要过得比对方幸福、快乐。
2.仿照下面的诗句再续写一段,要求句式相同,使用相同的修辞手法。
感谢父亲
您为我种植了大度与宽阔
至今还根深叶茂地庇护
我人生中的风霜雨雪
3.用“中国邮政太空邮局”开头,重组下面这个句子,不得改变原意。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联合设立的中国邮政太空邮局是载人航天与社会经济文化密切联系的重要体现。
中国邮政太空邮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提取下列材料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说明什么是“投客”。
城市年轻上班族在搭乘地铁时会拿出微型投影机。
他们将视频或图片在车厢里里投影出来,与其他乘客分享。
他们被称为“投客”、“微投客”或者“投影客”。
这种行为有时候可以打破地铁的冷漠氛围,增强陌生人之间的互动。
5.把下面的长句改成几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当下中国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在中国财富文化中占据首要位置并能够增加外国人与“中国元素”亲近感的个人对物质和精神改善的双重追求。
6.请以“关爱流浪动物”为主题,选用一种修辞手法,写一句公益广告词(20字以内)。
7.将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合乎逻辑的一段话。
①强调人生而有之的伦理义务,主张敬天与天人合一。
②这虽然有它的不足,影响了数千年来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文化创新。
③中华文化是一个泛道德主义的文化。
④但它维护了中华大国的延续与统一,帮助中华民族渡过了重重难关,以充满活力的姿态进入了21 世纪。
⑤它强调和谐与秩序的理想,主张克制无限竞争与不断膨胀的欲望。
⑥同时,它对于回应恶性竞争、欲望的恶性膨胀、生存压力的畸形增重与飞速发展中的浮躁心理这些“现代病”,是有积极意义的。
8.王明在2012高校自主招生考试中顺利通过,亲朋好友向他祝贺。请在下列三种情况下,分别写出得体的祝颂语。
(1)王明最好的朋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班级表彰会上,王明的班主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家庭庆祝会上,王明的父亲: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下面一段文字有多处表达不够准确,请找出四处,并改正。
①以“绿色引领时尚”为口号的2011西安世园会的成功举办,②推动了西部清洁能源的有力发展。③世园会主要建筑全部采用地源热泵作为空调系统冷热源。④“绿色、低碳、可持续”的环保元素在园区规划、建设、展示等各个方面得到贯彻。⑤西安世园会广泛展示的清洁能源对西部各省份产生了很大的触动,⑥目前西部很多省份已逐步把清洁能源纳入今后发展的重点,⑦尤其一些省份已开始成规模地发展清洁能源。
10.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用四个四字短语准确概括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对接过程。
“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上天入轨后,通过地面测控站的引导,逐渐缩短相互之间距离。在相距100公里时,“神舟八号”开始捕捉“天宫一号”,并通过几次变轨,继续缩短与“天宫一号”的距离。当相距100米到1米之间时,“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开始调整控制相互间的距离、速度和姿态,保持在每秒1米的相对速度内,以准备对接。当在太空相距仅几十厘米,相对速度约每秒0.1米,横向相对误差不超过18厘米时,两个庞大的飞行器便开始对接,对接成功后严丝合缝地连为一体。
11.阅读下面的新闻,按要求答题。
由中国伦理学会慈孝文化专业委员会开展的“中华小孝子培养工程”于2011年10月30日在北京启动。该工程采用“孝心培养适龄化,孝行养成生活化,过程家庭参与化”的孝心培养工作思路和“百日培养,三年跟踪,长期帮助”的培养模式,吸收了孔子、孟子、曾子等圣贤有关孝行教育的思想精华,结合了国内外青少年专家和成功培养孩子成才的优秀家长的先进理念和经验,针对4岁至6岁孩子的特点,从养礼仪、育孝行、养感恩、拓智慧入手,把孝心培养教育融入到生活中,使孩子在动中学、在学中动。
该工程计划利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培养百万中华小孝子,为全国亿万孩子树立道德榜样。
(1)为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15字以内)
(2)对这则新闻作简评。
12.参照示例,从《雨巷》、《雨霖铃》等高中所学诗歌中任选其一,进行生动解读,不少于50字。
示例:《破阵子》:一柄寒光四射的利剑,在灯下看了又看;催征的鼓角,嘶鸣的战马,夜夜进入难圆的英雄梦。腐朽的王朝无情地粉碎了诗人的英雄畅想,在空荡荡的历史长廊,只留下诗人“赢得生前身后名”的愤激呐喊。
答案与解析
1.此题考查句式选用。注意一二分句是递进关系,第三分句在语意上要纵深表述,与前两句形成对比;其次要写出哲理。
最好的宽容不是忘掉对方,更不是委屈自己,而是要过得比对方坦然、平和。
最好的感恩不是回馈对方,更不是牺牲自己,而是要过得让对方放心、满意。
2.此题考查句子仿写与修辞。首先要注意各分句句子成分结构,其次要判断出例句使用的修辞手法,二句比拟,四句比喻。
感谢母亲/您为我播洒了执著与勇敢/至今还生机勃勃地成长/我人生中的红花硕果
感谢母亲/您为我灌溉了坚贞与善良/至今还一如既往地滋养/我人生中的青松翠柏
3. 此题考查句子重组。解答此题要理顺各层次间的关系,尤其要重视两个关键动词“设立”和“体现”,可把其作为突破口。
中国邮政太空邮局由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联合设立,体现了载人航天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密切联系。
4.此题考查压缩与句式变换。可先确定句子的框架,即“投客是……上班族”,再提取关键信息作修饰成分,最后作定位填充。
投客是指在地铁里玩微型投影与其他乘客分享以打破地铁冷漠氛围的年轻上班族。
5.此题考查长句变短句。可采用剥离法,由外到内分解成三个句子。
当下中国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个人对物质和精神改善的双重追求,这在中国财富文化中占据首要位置,它能够增加外国人与“中国元素”的亲近感。
6.此题考查鲜明与修辞。公益广告词一要突出公益性,二要鲜明、简洁。
爱心砌墙,行动筑梁,为流浪动物垒起天堂
我想有个家,一个不大的地方
7.此题考查连贯。③有主语应排第一,⑤①是对③的陈述,②④有关联词。
③⑤①②④⑥
8. 此题考查得体,答题时注意语境及人物的身份。
(1)有实力才有魅力!王明,为你骄傲!
(2)王明同学,你的成功是个人的成绩,也是我们班的光荣,更是我们学校的荣耀!向你祝贺!
(3)好儿子,我为你自豪,咱们全家为你自豪!加油!再创佳绩!
9.此题考查准确。可从词序、搭配、修饰等角度入手。
②词序不当,“有力”调至“推动”前;④搭配不当,“元素”改为“理念”或者“贯彻”改为“体现”;⑤修饰语不当,“广泛”改为“大量”;⑥时态不当,“已”、“逐步”保留其一;⑦关联词不当,“尤其”改为“其中”。
10.此题考查信息概括。可先划分层次,然后再提取关键信息。
地面引导 自动捕捉 调整控制 对接合拢
11.此题考查简明和准确。标题要简洁;评论要观点明确,言之成理,持之有据。
(1)“中华小孝子培养工程”在京启动/京启动“中华小孝子培养工程”
(2)正:此举能够向广大青少年灌输孝的意识,培养他们孝亲敬老的思想美德,带动更多人有孝心,有孝行,进而在全社会形成一种以孝为美的社会氛围。/反:把孝子当成产品一样来标准化生产,没有实际意义。培养孝子最重要的是通过道德教育,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陶冶和感化,真正激发人内心深处的道德感。
12.此题考查鲜明、生动。要充分利用教材材料,巧妙化用原文。
《雨巷》:一把油纸伞,一条石板路,一段篱笆墙。悠长的小巷,如丝的细雨,轻轻的叹息。戴望舒就在这诗情画意的色彩组合之中,小心翼翼地托出了想象中的美神。
《雨霖铃》:阵阵寒蝉,悠悠斜阳,浩浩烟波,泪眼对泪眼,无言对无言,好一幅凄恻婉转、柔肠百结的挥泪图。一片残柳,一弯晓月,一叶扁舟,多情的远行人,孤独的异乡客,好一曲深情脉脉、离恨悠悠的丝竹调。
表达语言 篇4
语言表达是社会交往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作为一名小学教育工作者,尤其是语文教师,从孩子进入校园开始,就必须把孩子的语言表达基本功抓好。《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学生语言表达方面”指出:“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要想孩子的语言表达取得长足的进步,就得走好语言表达的第一步———口语表达,这就需要老师从日常交流和课堂开始培养孩子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一、交流,词语说话
对于小学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想要表达清楚一件事是有一定困难的。《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于低年级孩子口语交际的要求是“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这就需要语文老师培养孩子说话的自信,教孩子“说话”。
1. 课堂补白中用词说话
一年级孩子表达能力的强弱从孩子一张口我们就能看出来,许多孩子要么回答问题只有简单的一个单字,要么弯弯绕绕半天回答不上来,要么不知道如何回答,这时候老师要适时点拨。
《荷叶圆圆》这篇课文写了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鱼儿都很喜欢荷叶,它们分别把荷叶当作摇篮、停机坪、歌台和凉伞。学完课文后,我让孩子们想象还有哪些动物朋友喜欢圆圆的、绿绿的荷叶?它们会对荷叶说什么,做什么?学生说:“小蚂蚁说‘荷叶是我的游乐场,我要痛痛快快地玩。’”老师顺势引导:“什么样的小蚂蚁看到了什么样的荷叶说?”学生们补充说:“摆着触角的小蚂蚁说,绿绿的大荷叶是我宽大的游乐场,我要痛痛快快地玩耍,”接下来有的学生试着说:“小小的我在梦里说‘圆圆的大荷叶是我软绵绵的床,我要好好做个美梦。’”多美的句子,经过修饰词语的加工,孩子们尝试着用词语说话了。
2. 课外赞美词中学话
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是潜移默化的,我在每天的课前问候学生:“亲爱的同学们早上好!”回答我的是:“亲爱的老师早上好!”“我最喜欢的同学们,你们的站姿更优美了!”同时让学生也夸夸老师,有学生说:“我最喜欢的老师,您今天的穿戴很漂亮。”用有魅力的词语来教学生说话、赞美别人,孩子们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了语言。
3. 创设情境,观察中学习语言
每次我上课前总是会创设一些情境,让孩子们仔细观察,揣摩老师的心思,开始五分钟说话。比如:轻轻走进教室,慢慢关上教室门,快步走上讲台,清清喉咙,环顾四周,开始讲话;或者走进教室,面带微笑走向某位学生,整理整理他的衣服或领巾;有时盯着某位做小动作的学生停留几秒钟,等等。老师教给他们从老师的表情观察到手、脚的动作,再猜猜老师心理,长此以往,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会有所提高。
二、表达,有条不紊
低年级孩子能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但基本上是支离破碎的片段,听者也明白其意,只是没有条理。所以当在课外低年级孩子要给老师描述所见所闻时,老师要有耐心地听孩子说完。即使一节课只有一两个人来谈所见所闻,关键是老师给他们充分的时间,然后教给一定的方法,这样循序渐进,才会培养他们按一定顺序,有条理表达意思的能力。我们在口语交际课上有时要孩子们谈谈他们的所见所闻时要教孩子们方法:说话时要想让别人听得明白,就要说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方,我们在干什么,我看到了什么”。我把这些内容板书出来,让孩子们再说一遍,孩子们基本能说清楚了。
三、交流,声情并茂
口头表达是语言实践的重要工具,是书面表达即写作的有力基础,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所以我们应该把看图说话当作一个重点来抓,这是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看图说话”教学,可使学生在认识事物、口语表达的反复实践过程中,提高读写能力,增强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进而发展智力。低年级的小朋友说话很可爱,尤其指导到位的话,看图说起话来很有韵味。
在二年级下册《春天的发现》口语交际课上,当老师让孩子们说说春天来了,你发现了什么时,只有个别孩子说出天气的变化、人们的活动。因为北方的春天总是来得迟一些。可是播放春天的景物时,孩子们的视野一下子打开了:有的孩子迫不及待地说“桃花开了,柳树发芽了”“粉红的桃花开了,柳树摇动着她的长辫子在跳舞”“你看,那幅图上,成片成片的梨花开了”……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语言更丰富了,表情更美了。
四、沟通,简洁高效
简洁高效的沟通能节约时间,还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如何让低年级的孩子们做到简洁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呢?我为了让不开口的孩子说话,想了很多办法,经常会交给不同的孩子不同的任务,一方面培养孩子管理事务的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另一方面锻炼孩子的勇气。
语言表达题 篇5
1、下面是著名歌手毛阿敏演唱的《微笑》的部分歌词,请仿照下面的格式,续写歌词。
当黎明穿破黑暗,朝霞对着天空微笑; 当激流越过险滩,浪花对着大海微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①当春风吹散严寒 绿叶对着枝头微笑 当雨露滋润秧苗 彩虹对着大地微笑 ②当清风涤荡雾霭 白云对着蓝天微笑 当歌声萦绕枕畔 婴儿对着母亲微笑
2、请仿照《光阴》一诗首节的形式,从夏、秋、冬三个季节中任选一个,再写一节。(4分)无人能描绘它的面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却能闻到清新的气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枯黄的大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便披上翠绿的新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无人能听到它的声音 夏
却能感受炽热的阳光 辽阔的田野
便荡漾沁人的麦香
3、仿照下面的示例,以“成长”为话题,根据语境填写两组适当的句子,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示例相同。毛毛虫在艰难中挣扎,终于破茧成蝶,那是一段刻骨铭心的成长。参考答案:
河蚌在痛苦中忍受,终于育出珍珠,那是一段钻心疼痛的成长。雏鹰在恐惧中坠落,终于展翅高飞,那是一段艰难苦痛的成长。凤凰在烈火中磨练,终于涅槃重生,那是一段脱胎换骨的成长。
4、扣紧“心正则笔直”再举两个例子,句式与画线句大致相同。填写在下边横线上。
心正则笔直。宋代抗金名将岳飞,精忠报国,一心收复失地,不是写下了情真意切、壮怀激烈的《满江红》 ?
示例:(1)南宋的文天祥, 富贵不淫, 威武不屈, 大义凛然, 视死如归, 不是写下了气贯长虹的《正气歌》?
(2)明代的名臣于谦,力排众议,勇挑重担,身先士卒,清廉自守,不是写下掷地有声的《石灰吟》?
5、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四句话,要求内容与示例的内涵一致,句式与示例相同。
比外表更重要的是气质,比谈吐更重要的是修养;
参考答案:
比承诺更重要的是行动,比礼貌更重要的是真诚,比同情更重要的是帮助,比指责更重要的是理解,比抱怨更重要的是改变,比安逸更重要的是进取。
其他语言运用题
1、以下是某位同学写给某高校的自荐信的正文部分,在语体风格、用词等方面均有不当之处,请找出并改正。(5分)
①我学习刻苦,考过好几次学年第一。②此外,我爱好广泛,在文学、体育方面均有建树,③曾获市“五四”征文大赛一等奖,④并曾代表班级参加校运动会,取得过400米第九名的骄人成绩。⑤希望你们能慧眼识金,⑥如有幸能到敝校就读,我将加倍努力,争取成为优秀学子。
【答案】① 我学习刻苦,多次荣登学年榜首 ② 在文学、体育方面均有突出表现 ④并曾代表班级参加校运动会,取得过400米第九名的成绩
⑤希望贵校能给我一个机会 ⑥如有幸能到贵校就读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的得体。①口语化词语改为书面用语;②“建树”词义太重,用词不当;③“骄人”与第九名的成绩不相称,且不得体;④自称“金”,用语不得体。⑤“敝校”改成“贵校”
2、请为下面这则新闻拟一个新闻标题,不超过25个字。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新修订的《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将于今年10月1日起实施。如何拼写汉语的人名地名,如何拼写汉语的数词、量词、连接词、形容词等,都有了“法定”规范。按此规则,拼写普通话基本上以词为书写单位。
随着国际交流的愈发频繁,中国的人名地名会越来越多地以汉语拼音的形式出现在各种场合及名片、文书内。然而,常见的情况是,中国人名地名的拼写相当随意,存在大小写错误、音节连接错误,甚至姓与名颠倒等不规范问题。新版的《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明确规定,姓名必须姓在前、名在后,复姓连写,姓和名的首字母大写,双姓两个字的首字母都大写,如:LǐHuá(李华)、DōngfāngShuò(东方朔)、Zhāng-WángShūfāng(张王淑芳)。但人名与职务合写时,职务不得大写,如:Wángbùzhǎng(王部长)、Lǐxiānshēng(李先生)。地名中的专名和通名要分写,且首字母要大写,如:BěijīngShì(北京市)。已专名化的地名和不需区分专名和通名的地名都应当连写,如:Hēi1óngjiāng(黑龙江)、Sāntányìnyuè(三潭印月)。
参考答案:汉语拼音新规将实施,拼音中文名须姓在前名在后 3、2012年第七届农民运动会在河南省南阳市举办,此次农运会又称南阳农运会,我国农民运动会每四年举办一届,被称为中国“农民体育节”。下面是南阳农运会会徽,请分析此会徽的设计创意。
参考答案:会徽图案由三个变形的字母“N”组成,分别代表农业、农村和农民(“N”是农字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表示农民运动会是全国农民的体育盛会。“N”变形似运动员奔跑和跨越的形态,体现了我国农民对体育事业的热爱和积极参与,象征着全国农民齐心协力奔小康的信心和决心。三个“N”字采用蓝、黄、绿三色,分别代表天空、大地和庄稼,喻示农民体育植根于祖国大地,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2012 河南 南阳”,意为本届农运会2012年在河南省南阳市举行。
4、阅读以下新闻材料,根据要求答题。
自从斩获诺奖以来,莫言的旧居因为当地官方的热捧,而备受舆论的关注。近日山东省旅游局调研组也来到高密,考察将莫言旧居开发成旅游线路的可行性,并提出要修缮旧居。前不久,高密市一位官员就如何劝说莫言父亲同意修缮其旧居,准备了这样的说辞:“儿子已经不是你的儿子,屋子也不是你的屋子”,儿子已成为公共资源,“你不同意不一定管用”。
又闻网球运动员李娜成名后,湖北武汉市为其立了雕像;女航天员刘洋返回地球后,河南林州市在其祖籍地特制了“中国第一女航天员故乡”的招牌,其母还在河南电视台获得了“当代孟母”称号。请用一句话表达你对上述现象的明确观点。并就你的观点阐述自己的看法和理由,要求言之成理,字数80左右。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看法和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莫要过度“消费”名人。
理由一:不论是“保护性拆除”,还是我行我素地对名人故居强加修缮,都是不尊重文化和名人的体现。修缮名人故居的出发点很重要,如果只是建立在创造地方的政绩上,那么这样的修缮注定文化味不足,而铜臭味有余,处理不当,还可能劳民伤财。
理由二: 建议当地有关部门兼顾经济规律和民众的现实利益,从实际出发,以平和的心态,科学规划,尊重历史,适时合理地开发名人资源,不要过度“消费”莫言及其他名人的社会文化价值。
5、根据所给材料的内容,在下面文段划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
2012年12月14日,这一天,中美两国的孩子都很受伤。虽然同是校园惨案,从媒体报道和政府应对的情况对比来看,却完全是悬殊的、不对等待遇。打开国内几大门户网站,均将美国校园枪击案放在首条,甚至做了专题报道,而围绕枪击案的各个方面,亦事无巨细逐一披露。在事发后,美国总统奥巴马流泪发布演讲哀悼,全美降半旗志哀4天。可是,反观河南光山校园惨案的报道,网站多将其放在美国校园惨案的下面,具体内容亦语焉不详,只有寥寥可数的几条新闻。各地报纸与电视台亦是一语带过,相关画面和视频均极度匮乏,还没有网络曝光内容详细。而且,在校园惨案发生之初,当地官方的反应就是撤销消息、取消原定新闻发布会、集体失声等。
公众对中美校园惨案的感受一致,均表达悲痛感情和强烈谴责。而相比之下,真可谓是天壤之别,令国人难以接受。参考答案:
缺乏深度报道、专家评述和官方反思。
文字与语言表达 篇6
(编 者)
凡正常人在日常生活中都离不开语言表达,都要进行语言表达。但同样是语言表达,就有优劣之分,高下之别。有的语言精炼,有的语言繁琐;有的语言流畅,有的语言晦涩;有的情真而意切,有的虚情又假意。产生这样不同的表达效果,归根于对文字意义的熟知程度与运用程度。我们知道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它可以超越口头语言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起到“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的作用。当你要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内容时,当你要用恰当贴切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意时,就离不开对文字本身意义的了解。为此,从汉字本身出发探究字义,达到准确表意之目的,方是语言学习之根本。
从细处着眼探究字义。现仅举几个字义相近的字,来说明如何利用工具书把握字义。以“寝”“眠”“卧”“睡”“寐”“假寐”为例来探究其本身意义,辨析其字义之异同。《说文解字》:“寝,卧也。”从字形来看,会意字。张舜徽《说文解字约注》:“今北人居长炕,上铺以席,就寝前必持帚扫除灰尘,盖自古之遗俗也。”诸葛亮《后出师表》:“寝不安席,食不甘味。”从上述不难看出,“寝”是在房子里躺在席上睡。“眠”是闭上眼睛,没有睡着。《说文解字》:“卧,休也。”休,饶炯《部首订》:“卧者,或屈伏于床,或屈伏于几,皆休息其形骸。”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古文‘臣’与‘目’同形,卧当从‘人’、从‘目’。……觉时目张,卧时则目合也。”由此,“卧”是倚着矮桌子睡,地点不同。“睡”是坐寐的意思,就是坐在那里睡着了;它和“寝”不同。“寐”《说文解字》说:“卧也。”《段注》:“俗所谓睡着也。”朱骏声《通训定声》:“隐几曰卧,合目曰眠,眠而无知曰寐,坐寐曰睡,不脱冠带而眠曰假寐。”“假寐”就是不脱衣冠坐在那里打瞌睡。从上述有关睡觉的文字来看,可知虽然这些字表示的意义相近,但从细微之处仍能区别它的意义,也就有不同的用法,使用时必然有不同的语言表达效果。
再如“项”“颈”“领”三字,也应从细处着眼,探寻其不同意义,分辨其不同用法。“领”是指整个脖子。如“引领而望”是说伸长着脖子在远望;“首领”是脑袋脖子的总称;“项”是指脖子的后部。成语“项背相望”是说:一个跟着一个在走,后面的人望着前面的“项背”。“颈”一般是指脖子的前面。古人说“刎颈”是自杀的意思,如楚霸王项羽刎颈自杀了,不能说“刎项”,因为“项”是在后面的,那就自杀不了了。所以,在古汉语中,字义分得很细,古人在使用时也是很注意的。我们今天使用汉字表意时,也要字斟句酌。
从文字使用着眼,探究字义。如“贫”与“富”,“穷”与“达”。先说“穷”字,《庄子·德充符》中有“死生存亡,穷达贫富”句,其中“贫”与“富”相对,“穷”与“达”相对,从它们的反义词中便可看出“穷”与“贫”的差别。《庄子·秋水》中有:“今我睹子之难穷也。”“难穷”指北海茫茫,不见水端。王勃《滕王阁序》:“岂效穷途之哭?”“穷”有“尽头”义。《孟子·尽心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穷”指仕途坎坷,困窘不得志。成语“无穷无尽”“穷”与“尽”同义对举。《列子·汤问》:“未穷秦青之技。”“穷”活用为动词,有学尽义。再看《说文解字》:“穷,极也。”“极,终尽。”徐楷《系传》:“入于穴,是极也。”极,终结之地、尽头。然后说“达”字,《论语·子路》:“欲速则不达。”《孟子·公孙丑上》:“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都有到达、通到义。《促织》:“自昏达曙,目不交睫。”《孟子·公孙丑上》:“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都有时间到达、声音传到义。《论语·雍也》:“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有通达事理义。《滕王阁序》:“达人之命。”有豁达、胸怀宽广义。而在“死生存亡,穷达贫富”与“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句中,有得行其志,实现愿望义。《出师表》:“不求闻达于诸侯”与《孟子·离娄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句中,有“显达、显贵”义。由上述可推断“穷”“达”本义、引申义,便对二字产生透彻的认识,对我们阅读文言文,表情达意大有裨益。至于“贫”与“富”的字义探究方法同上,暂不赘述。
总之,一管难窥全豹,这里只列举其二。要想阅读文言文,了解古人之思想,就要多查工具书,抓住字义,并多归纳总结;要想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创设优美的意境,就要先从字义入手,探源入微,在炼词炼字上下狠功夫;再归纳汉字使用例句,探寻用字的妙处,练习仿效,方可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收到好的效果。
新闻语言及其表达技巧 篇7
新运闻用语最言”, 就鲜明是、闻确最的生文动、字最, 报准语道闻思最内义, 丰容。新富的顾闻新名是言实新报近道发;生语的言事及王□全是民音交义统际一工的其冰晓具具传。有播表信新达闻息事语实客言表和观、通确俗切、的简特洁达点。要想把新技闻动只、有写准老得确鲜、明老感实、人实生, 巧学习呢?学习语言。如何
学习古代有生命的典型
语言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历史上出了孔子、孟子、庄子、老子、屈原、李白、杜甫、曹雪芹等历史名人, 他们的作品都是经过千锤百炼、精益求精的传世精品。作为新闻记者, 没有古典文学的基本知识, 要想写好新闻是根本不可能的。
如报刊经常出现的新闻标题, 许多都是借用或改动的古诗文的句子:“云想衣裳花想容”、“江南无处不飞花”、“沉舟侧畔千帆过”、“道是无情却有情”……
学习外来风趣幽默的语言
毛泽东同志曾说过“古为今用, 洋为中用”, 对外来的任何东西, 都不要一概肯定和一概否定。新闻写作也不例外。西方语言的精华在于风趣幽默, 写文章很少穿靴戴帽, 更是以短而引人入胜。如“邓小平访美”, 美国从国内外抽回246名一流记者参加报道。刚从路透社抽回来的记者写道:“身高只有一米五九的中国二号人物邓小平访美, 在机场受到美国总统卡特的盛情接待, 从机场到白宫, 在长达几百米的长廊上, 都重新铺换了崭新的红绒地毯, 不远一个不远一个放着乌红净亮的黄铜痰盂, 随时为有抽烟爱好的邓小平吐痰做好准备。”被评为世界好新闻。
学习人民群众朴实无华的语言
人民群众的语言, 朴实无华、简洁明快, 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大家熟悉的柳青、赵树理、魏巍等作家, 都是新闻记者出身, 还有知名记者穆青、周原、冯健等, 正因为他们有广泛的古典文学知识, 善于吸收外来语言的精华, 虚心学习人民群众的语言, 所以他们的作品, 才成为传世之作。只有长期深入群众、深入生活、深入基层、深入实际, 多看文学作品和新闻作品, 才能学好群众语言。下面就讲讲新闻语言的表达技巧。
新闻语言的表达技巧
新闻语言的表达方法不外乎记叙、描写、抒情、议论、对话、说明六方面。需要说明的是文学的语言也同样是运用这几个方面的表达, 所不同的是文学作品是塑造典型, 而新闻作品是真人真事。
记叙:是用朴实无华的语言写人记事。它包括新闻体裁的消息、通讯、报告文学、调查报告、人物专访和文学方面的小说、散文、故事、叙事诗等。如魏巍的战地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 不仅有记叙、描写、抒情, 还有议论等综合表达手法。
描写: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再现人和事。不论文学作品还是新闻作品, 描写的种类有很多, 但最常用的是直接描写、间接描写和心理描写。新闻要想写得生动感人, 必须学会用散文化的语言。
直接描写也叫正面描写。如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中的阿Q、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中的小芹妈“三仙姑”以及《人民的好医生李月华》, 都是从正面描写的。
间接描写也叫侧面描写:运用巧妙的表达, 间接而含蓄地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如蒋介石的高参秘书陈布雷为什么要自杀一文, 写他同蒋介石一起收听毛泽东《南京政府向何处去》的文章, 还没听完, 蒋介石就气急败坏地把收音机关了。用蔑视的口气说:“布雷呀!你听, 毛润之又发表文章了, 你呢?”陈布雷无可奈何地凄然一笑说:“委员长, 毛泽东的文章都是他自己写, 你的文章都让我写!我啥时候也写不过毛泽东啊!”眼看中国人民解放军一天天壮大, 国民党越来越不得人心, 更加上自己失宠, 陈布雷便选择了自杀这条路。这就说明, 毛泽东惊人的才华, 连反对过他的敌人, 也不得不佩服。
抒情:记叙文的抒情, 不管是文学作品还是新闻作品, 都普遍采用。所谓抒情, 就是作家或记者借写人状物时, 来表达自己有感而发的真实感情。
以《谁是最可爱的人》为例, 最后一段写道:“同志们, 朋友们, 当你早晨喝完豆浆, 背着书包走向学校的时候, 当你坐上班车走向工厂的时候, 当你扛上犁耙走向田间的时候, 当你坐在办公室静静计划这一天工作的时候, 当你和自己心爱的人在林荫大道散步的时候, 当你向孩子们嘴里塞苹果的时候, 你是否意识到这是一种幸福?……”
议论:议论和抒情都是记叙文常用的表达方式, 往往议论也包含着抒情的成分。所谓议论, 就是作者站到第三者的立场上, 对人和事予以摆事实讲道理发表议论。
仍以新闻语言为例, 议论是在作品中不可缺少的表达手法。作者为表明自己的观点和立场, 往往在作品中发表议论。新闻语言很灵活, 有的在开头议论, 有的在最后议论, 有的在记叙和描写的中间议论。
如《多毛姑娘脱毛论》开头议论道:“人总是爱美的, 特别是正当青春妙龄的姑娘。但世界上的事往往与人们的愿望相反, 偏偏在有些妙龄姑娘的胸前、背后长了一片又一片既浓且密的汗毛。吓得她们夏天不敢穿半截褂和裙子, 有的甚至连对象都不敢找。江西有位姑娘向对方说出自己身上多毛时, 男友甩手而去, 气愤地说:女子多毛, 凶多吉少, 苦恼啊苦恼。”
对话:对话这种表达手法, 不仅适用文学的小说、戏剧、电影等, 同时也适用新闻的写作。请看《纯洁的友谊、高尚的情操》的第一段:
婚礼结束了, 客人各已散尽, 但新郎并没有走进自己的新房, 却向另一间寂静的小屋径直走去。病榻上躺着一位面目清秀的姑娘。“兰芝, 我, 我对不起你!”“礼义, 你怎么这样说, 今天是你大喜的日子, 你幸福我就高兴!”“兰芝, 我……”“礼义, 你累了, 好好休息吧!”紧接着双方一阵沉默……
说明:实际上就是说明人和事物的特点、性质和社会功能。说明白点就是广告。上世纪80年代, 日本推销丰田汽车, 曾在《人民日报》上发过一则言简意赅的广告, 叫“车到山前必有路, 有路必有丰田车”, 就是很好的说明。
表达语言 篇8
把下面的三个句子合并成一个通顺的长单句, 要求意思完整, 要点不能遗漏, 词语可以调换。 (3分)
(1) 蒸发岩, 只有在海洋干涸的条件下才能形成是一个科学事实。
(2) 海洋地质学家还认为, 地中海可能一度是沙漠。
(3) 海洋地质学家根据这一科学事实, 认为地中海曾经干涸过。
从学生答题情况来看, 绝大部分学生审题正确, 知道该如何做, 但因表述欠妥而失去一部分分数。分析学生失分的原因, 主要是学生在表达时对自己表达了什么、表达得怎么样并不十分清楚。也就是说, 表达时缺少一种自我监控的能力。对此, 笔者在讲评这道试题时尝试了“呈现———评估———修正”的教学模式, 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呈现———评估———修正”教学模式, 就是把学生的答案用投影的方式呈现出来, 让学生意识到自己表达了什么, 然后通过评估, 让学生进一步对表达得怎么样有清楚的认识, 最后通过修正环节, 让学生形成恰当的表达。
一、答案呈现
对学生答题情况有一个全面了解后, 将挑选出典型错误和正确的表达同时呈现。以下是学生答题的情况:
(1) 海洋地质学家根据蒸发岩只有在海洋干涸的条件下才能形成这一科学事实, 认为可能一度是沙漠的地中海曾经干涸过。
(2) 海洋地质学家根据蒸发岩只有在海洋干涧的条件下才能形成这一科学事实, 认为地中海曾经干涸过, 还认为可能一度是沙漠。
(3) 海洋地质学家认为地中海曾经干涸形成蒸发岩, 甚至一度成为沙漠。
(4) 海洋地质学家根据蒸发岩只有在海洋干涸的条件下才能形成这一科学事实, 推测出地中海曾经干涸过。
(5) 海洋地质学家根据蒸发岩只有在海洋干涸的条件下才能形成这一科学事实, 认为地中海曾经干涸过, 一度是沙漠。
(6) 海洋地质学家根据蒸发岩只有在海洋干涸的条件下才能形成这一科学事实, 认为地中海曾经可能是一度干涸的沙漠。
(7) 海洋地质学家认为地中海可能一度是沙漠并且曾经干涸过是根据蒸发岩只有在海洋干涸的条件下才能形成这一科学事实得出的。
(8) 海洋地质学家根据蒸发岩只有在海洋干涸的条件下才能形成这一科学事实, 认为地中海曾经干涸过, 还可能一度是沙漠。
二、师生评估
在呈现答案基础上, 及时对这些表达的优劣得失作出具体评价, 并模拟高考阅卷予以估分。评估过程中坚持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师评与生评相结合的原则。师生评估情况如下:
(1) 把原先独立的两个结论, “地中海曾经干涸过”、“地中海可能一度是沙漠”合并为一个结论, 显然改变了原意;“可能”一词是修饰“一度是沙漠”还是修饰“地中海曾经干涸过”, 也不明确。模拟得分:1分。
(2) 是个复句, 显然不合要求。模拟得分:0分。
(3) “地中海曾经干涸形成蒸发岩”显然与原意不符, 同时题目并不要求压缩。模拟得分:1分。
(4) 漏掉了原句中“海洋地质学家还认为, 地中海可能一度是沙漠”这一内容。模拟得分:2分。
(5) “认为地中海曾经干涸过, 一度是沙漠”两句之间缺乏必要的连接, 句子不够通顺。模拟得分:2分。
(6) 把两个独立的结论合并为一个, 错误与 (1) 一样, 但比 (1) 明确。模拟得分:2分。
(7) 没有注意原句中“还认为”一词, “可能一度是沙漠”与“曾经干涸过”需要互换位置, 同时, 句子的主语也不正确。模拟得分:1分。
(8) 表达准确, 符合题意。模拟得分:3分。
三、自我修正
评估过程中, 学生通过与别人的表达比较对照, 会反思自己表达的优劣得失, 进而对自己的表达作出修改和调整。修改后形成如下答案:
(1) 海洋地质学家认为地中海曾经干涸过并且可能一度是沙漠的结论是根据蒸发岩只有在海洋干涸的条件下才能形成这一科学事实得出的。
(2) 海洋地质学家根据蒸发岩只有在海洋干涸的条件下才能形成这一科学事实, 认为地中海曾经干涸过, 还可能一度是沙漠。
学生的表达不可能一一呈现, 而表达不当的错误往往只有那么几种, 因此, 选择典型错误予以呈现是“呈现———评估———修正”教学模式的关键。另外, 正确表达的同时呈现, 会使错误表达的错误更明显, 这有利于学生反思, 也有利于学生自我修正形成正确的表达。从教学效果来看, 呈现的答案越典型, 学生对表达的自我监控就越强, 形成正确表达也就越容易。
评估过程中坚持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师评与生评相结合的原则, 这是因为学生在评估本人表达时, 总会觉得有合理的甚至有充足道理的地方, 尽管在别人看来不一定合理, 但确实正确的地方会对其他同学有所启发, 不合理的地方则会得到别人的帮助, 而学生评估别人的表达则会起到相互启发的作用。教师以阅卷者的身份来参与评估, 会更有利于学生表达的完善。评估过程中引入模拟估分环节, 促进了学生对表达的自我监控, 还增强了学生抢分的意识。
有了前面呈现、评估环节的保证, 学生的自我修改和调整应该不成问题, 但需要强调的是, 一定要让学生把需要修改和调整的想法落实为文字, 切不可只思考不落实。因为思考和写还是有一定的距离的, 思考到的并不代表会写, 只有形成了文字才算真正会表达。
浅析语言表达中副语言的重要性 篇9
副语言是一种“伴随语言”, 它是用表情、手势、眼色、姿态来进行信息的传递、情感的表达的辅助工具。正如耿二岭所说, 体态语既不是从语言系统中剔除出来的剩余部分, 也不是语言系统中的额外的补充, 它是一种不能缺少的行为, 为补偿口头语言在交际中的不足而存在。是与每一次的言语交际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是语言活动中具有功能的组成部分。所以人们常常把它又叫“人体语言”、“动作语言”、“无声语言”、“行为语言”等。”
人们把手势和语言叫做语言交际过程中的“第二种表现方法”。他们是在蒙昧阶段产生的, 一并发展, 臻于兴盛, 而且当在进入野蛮阶段之后, 他们依然一直结合在一起, 只是结合程度相对比较轻而已。因此体态行为语言有着相当漫长的历史, 就算不说它先于有声语言, 也可以说它是与有声语言一起发生和发展的。随着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 国际交流活动日益频繁, 俗话说“出门看天色, 进门看脸色”。作为非语言交际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种交流方法在跨文化交际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 不同文化习俗下的副语言传递的意义并不一定完全相同的。它们由文化制约并拥有独立差异, 同时我们也必须承认世界各国在共通意义空间下完全可以在副语言辅助下更好的沟通。
其实, 有效语言沟通由两个部分构成——语言、副语言。其中, 语言很好理解, 因为大家都会讲话;但是一般包括眼神、身体姿势、手势等副语言却往往被人们忽视。一般它们伴随着语言表达信息的真正含义, 因而副语言与语言之间的关系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可以在大量的言语交流中发现, 副语言尤其可以表现出一个人的情绪状况和态度, 影响到人们对信息的理解, 同样会影响交流双方的相互评价。语言交际利用语音承载的语义来传递信息, 语音是语义的外壳, 具有高低、强弱、快慢等物理特性, 可传递一定的信息。那么, 副语言就是通过非语音的部分呈现意义来传递信息的特殊交际手段。而且副语言近乎人的本能表现, 不可能“撒谎”, 你可以通过观察一个人的副语言来了解他对你的态度。
从心理学的研究来看副语言的运用, 著名的人类学家霍尔教授告诉大家:“一个成功的交际者不但需要理解他人的有声语言, 更重要的是要观察他人的无声信号, 并且能在不同的场合正确使用这种信号。”
(一) 副语言如果运用得当, 让人在语言表达中更有说服力, 体现个人魅力, 增强语言表达传播效果。常常在双方交流过程中, 为了使自己的传递的内容让对方深信不疑, 往往传达者会睁大双眼认真的看着对方、身体前倾、饱满每个字的每个音素, 让自己又一种郑重其事、敢打包票的架势。在一些竞选现场, 我们可以看见每个竞选者都会极其正式自己的着装、发型, 让自己拥有得体的微笑, 以此展现自己的笃定和实力, 让大众信服而投出选票。另外, 在朗诵演讲比赛开始时, 参赛者一般会在站定后, 环视全场、淡定微笑、微顿几秒才开始张口内容。不要小看这一连串的动作、表情、眼神, 首先可以调节呼吸、放松心情, 更重要的是给人以亲切、自信的印象, 停顿几秒稍稍有些故弄玄虚的意味, 更加让人有兴趣想要了解之后的内容。正是因为副语言有着这样的功效, 所以现在人常常说副语言是能力的说明和获取成功的法宝。
(二) 善于将副语言适时的融入语言表达也会使交流交际有着事半功倍、产生一种出其不意形象生动的效果。它是一种常见的表现风格 , 它能使语言诙谐、耐人寻味。这种有趣味的生动表现风格不但可以通过语音手段等手段予以实现, 而且副语言作为填补词语也具有同样功能。
总之 , 副语言在人类语言信息的传播和情感的交流中, 作为“填补词语”, 在眼神、动作、面部表情、手势等非语言因素中起到了相当大的辅助作用。事实际上 , 副语言的使用, 已经成为语言交际的明显标志。我们不可以仅仅的把这些“填补词语”的副语言当做是没有意义的填空词, 而应该明显的发现它的文体功能, 在不同的特定语境中的特殊性、简单性、幽默性以及模糊性特征。
摘要:本文探讨了话语中作为“填补词语”的副语言在情感表达中的作用, 极其重要且不可或缺。副语言, 是指除语言以外的面部表情、手势动作、身体姿态等表达手段, 这些表达手段也叫副语言表情手段。这种表达手段运用得当可以对语言表达起到补充、辅助、强化的作用。
关键词:语言表达,副语言
参考文献
[1]耿二岭.体态语概说[M].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88.
[2]汪福祥编译.奥妙的人体语言[M].中国青年出版社, 1988.
[3]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教育出版社, 1976.
谈语言表达的虚境 篇10
一.善用形象说话
形象能诉诸人的感觉, 引发人联想、想象及体验、情感等, 善用形象说话可使语言产生虚境。如王维《秋夜独坐》中的诗句:“雨中山果落, 灯下草虫鸣。” (此两句诗的前一联是“独坐悲双鬓, 空堂欲二更。”) 仅十个字, 就给读者叙写出一幅形象的画面, 营造了一个凄伤的意境:一个为人生易老而悲伤的老人, 夜间独坐空堂, 时光在静静地流逝 (“欲二更”) , 除了诗人自己, 堂上只有灯烛, 灯下草虫悲鸣, 屋外听见雨声, 于是这老人从雨声想到了山里成熟的野果, 仿佛看见它们正在被秋雨摧落。这幅形象的画面使人感觉出无知的草木昆虫同有知的人一样, 都在无情的岁月流逝中零落哀鸣的悲哀。这真是言虽短却意幽远啊。这完全是善用形象带来的效果, 若直说, 则味尽失。
再如《论语》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章中的一段精彩的文字:“ (曾皙) 曰:‘莫春者, 春服即成, 冠者五六人, 童子六七人, 浴乎沂, 风乎舞雩, 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孔子为什么要称赞点 (曾皙) 呢?正是因为点的这一段文字全用形象说话, 把一番治国平天下的道理从一幅画面中透露出来, 含蕴而又有情致。《论语》中这类例子还有许多, 如“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岁寒,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讲的都是人生道理, 却用形象说出, 这比起板着面孔说教要有感染力和说服力得多!也能给人带来更多的联想与感悟。
二.善用修辞手法
修辞从目的上看是为了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 就其手法而言, 种类繁多, 但能使语言产生虚境的手法主要是比喻、移就、拟人、夸张等。请看2008年高考湖北某考生的一句精妙的话语:“你对世界、对他人、对自己的爱很重很重, 压得你的心坠落下去, 从虚无的半空中坠落到尘埃里, 开出洁白的花朵来, 馨香流淌。”该句中的“爱很重很重”, “心坠落下去”运用了移就 (移觉) 的手法, “从虚无的半空中坠落到尘埃里, 开出洁白的花朵来, 馨香流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 正是这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我们仿佛感到了小作者爱的分量, 看到了小作者心灵变化的轨迹, 嗅到了小作者爱的行为传来的芳香。
好的修辞手法不仅能产生形象感, 还可蕴含极深的道理。如“寂寞是蹲在门外的夜, 孤独是守在屋里的灯。”这两句比喻含蕴极深, 十分隽永。把“寂寞”比作“蹲在门外的夜”十分形象。夜是漫长的, 它没有光明, 令人难熬, 就像寂寞的感受一样。但是“夜”尽之后就是天明, 天明之后人就不会“蹲在门外”而跨入“门” (这里的“门”可理解为事业之门, 追求之门等) 里了。后一句把“孤独”比作“屋里的灯”, “灯”是光明的, 而人身处“屋里”, 比喻已跨进事业之门, 而“孤独”正是追求光明的必经之途, 一个人只要能忍受孤独, 胸中自有天地, 自有追求, 那他的心就是亮堂的, 就不会感到黑暗。
夸张也是使语言产生虚境的修辞手法之一。例如李白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此两句诗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写庐山瀑布, 由实生虚, 不同凡响。庐山瀑布并无多大, 但作者突出其由下远观的壮观景象, 写出了迷人的境界。那庐山瀑布, 由远处观之, 在阳光下, 在香炉升起的紫烟里, 飘逸而下, 让人感到瀑布仿佛自天上银河而来, 气势非凡, 令人心旌神荡!这一番虚境, 完全是由夸张手法所致。
拟人是一种赋予物以人的情感、心理、情态、行为的修辞手法, 正因为这样, 通过拟人手法才可以由实及虚———观物而推知人的情感、心理、情态等。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中的拟人句“软泥上的清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这里以我观物———赋予清荇以人的行为“招摇”———又可以物观我, 实臻妙境———诗人写清荇在水底“招摇”, 实际上是写自己对清荇的喜爱, 在作者的眼里, 这可爱的康河柔波里的清荇似乎像一个多情的女子或要好的伙伴, 在水里向自己招手, 自己也恨不得化作一条水草, 钻入水里, 去和那“油油的”“清荇”作伴呢, 果不其然, 作者紧接着就来了这么一句:“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三.善用凝练的叙事
除以形象说话及用修辞手法来使文章语言产生张力、创造虚境之外, 凝练的叙事也是创造虚境的重要手段之一。如归有光《项脊轩志》中的一段文字:“其后六年, 吾妻死, 室坏不修。其后二年, 余久卧病无聊, 乃使人复葺南阁子, 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 不常居。”此段文字中, 归有光纯用客观冷静的叙事, 看起来似乎不带有任何情感, 实则凝练之极, 蕴含着深挚的情感。作者先说“室坏不修”, 为什么不修呢?原因是“吾妻死”, 心里十分悲痛, 没有心情修。后来为什么又“使人复葺南阁子”并让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呢?原因是作者怕睹物思人, 所以叫人改变南阁子的形式。劳神费力地修了之后, 为什么又“不常居”呢?原因还是怕看见物是人非的情景让人伤怀。再如唐刘方平“寂寞空庭春欲晚, 梨花满地不出门”一联也是凝练的叙事, 但在这看似冷静的叙事中, 却蕴含着几多人生的伤感与忧愁啊!庭中空空, 春天将逝, 梨花残落满地, 主人公不愿出门, 怕睹残花而自伤, 这是何等凄苦的境界啊!
四.善用动词和形容词
动词和形容词在语言表达中使用的频率很高, 善用动词和形容词, 往往能使语言生动传神、境界全出。古人“推敲”、“春风又绿江南岸”、“红杏枝头春意闹”等经典例子自不待言, 就是选取时文中的例子亦足以说明。如彭学明《庄稼地里的老母亲》中的两段文字:“秋日的阳光跟在母亲身后, 啃着泥土, 吃着青草, 舔着庄稼。”“顶着夏日的辣热, 母亲双手的剪子在田地里又修又剪, 皮破了, 茧老了, 汗干了, 手粗了, 整个夏天秀发飞动, 翠生生地漂亮起来。”上面文字中的“啃”、“吃”、“舔”三个字把阳光写得生动活泼, 甚至有些顽皮, 含蓄的表现了阳光普照大地, 催长万物的意境。而“破”、“老”、“干”、“粗”等字眼则真切地再现了饱经沧桑、辛劳勤苦的母亲的形象, 含蓄地表现了正是人民的辛劳使大地变得美丽的意蕴。
五.善用烘托之法
烘托的特点是明写此而实表彼。精妙的烘托能让敏锐的读者涵咏其中, 探幽发微, 而后有恍然大悟之感。古人最善用烘托, 如白居易《琵琶行》中写琵琶女弹奏琵琶的艺术效果, 用“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来烘托。琵琶女演奏过后, 东船西舫的听众鸦雀无声, 忘记了叫好, 还失神般地沉浸在琵琶演奏的艺术境界之中, 可见琵琶女演奏的技艺是多么的高超, 演奏的效果是多么的感人。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啊!再如归有光《项脊轩志》中的最后一句:“庭有枇杷树,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今已亭亭如盖矣。”这看似极平静的叙述语句, 实则蕴含着翻江倒海般的汹涌情感, 非涵咏不能得之。试想:庭中的那棵枇杷树, 是归有光妻子死之年所亲手栽植的, 归有光睹树能不思人?———妻子的音容笑貌, 和妻子之间的欢愉, 甚至小小的拌嘴, 都会翻涌上心头……可是那一切的一切都已不复存在, 每观树在, 归有光真个有“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的凄怆。而妻子亲手栽植的那棵枇杷树, 已日见长大, 变得亭亭如盖, 浓荫密布了。那日见长大的枇杷树啊, 不正如归有光对妻子那与日俱增的思念吗?此番意味, 作者并未实写出, 而仅通过寥寥数语的叙写烘托而出, 其语言功夫可谓已臻化境, 这正如杜牧在《答庄允书》中说的那样“辞愈朴而文愈高”了。鲁迅先生也是善用烘托的高手, 他在《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反复说刘和珍是“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 其用意在于从反面对照烘托:就是这么一个“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 却遭到了反动派的“虐杀”, 而反动文人竟然说她是“暴徒”, 可见反动派们真是凶残下劣之极!
语言表达练习 篇1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下列各句中,语意明确的一项是()
A. 远离家乡的亲人,怎能不望月感怀?
B. 钟启明看见爸爸正和他的叔叔闲聊。
C. 不增加拨款,这工程无法继续进行。
D. 我们应该设法发挥技术骨干的作用。
3. 中国人过年过节办喜事总喜欢讨吉利,有些就是借助了汉字的谐音实现的。如菜式的用料、命名,食物的选择、摆设等,就有对应的吉利话,以“汤圆”“柿饼”为例:“吃了这碗汤圆,保您阖家幸福,团团圆圆;吃了这块柿饼,保您事(柿)事顺心,万事如意!”下面分别是两组常见的水果和菜式,请你任选一组,借助它们的谐音说出一段吉利的祝福话。
水果:苹果梨杏核桃
菜式:发菜猪脚鱿鱼腐竹
我选____组吉利祝福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请你把句子中“美丽”前面的修饰语转换成具体的意象,使其表述生动形象。
当你克服了自卑,增强了自信,你就会有一种无所畏惧的美丽,一种永不退缩的美丽。
当你克服了自卑,增强了自信,你就会有一种_________的美丽,一种________的美丽。
5. 新闻结语,一般指消息的最后一句或一段话,它根据内容的需要而定,可概括,可总结,可评述,可警示。根据下面一则新闻,仿照画线部分语句,请你以报社编辑的身份为其他两份报纸各写一小段结语。(不要求句式相同)
《法制报》消息:上周末在上海,一刘姓女硕士因为“顶风闯红灯”且拒不接受处罚,破天荒地被行政拘留10天。如何营造好的遵纪守法环境,需要市民的自觉配合,更关键的是我们的城市如何保持一贯的严格管理。
(1) 《教育报》消息:上周末在上海,一刘姓女硕士因为“顶风闯红灯”且拒不接受处罚,破天荒地被行政拘留10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市民晚报》消息:上周末在上海,一刘姓女硕士因为“顶风闯红灯”且拒不接受处罚,破天荒地被行政拘留10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下面两则广告用语都不够准确,请指出错误并简要分析。
(1) “与塞车拜拜”——该广告语曾现身于北京东三环北路一个繁华街口醒目墙体之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无愧旅游清凉谷”——这是北京郊区一自然景点发布的一篇文字广告的标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赏析下面两则广告词好在哪里。要求观点明确,语言生动。
(1) “海马”地毯广告词: 海马不是马,海马不是戏,海马是什么?海马是地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泸州老窑酒广告:“你能看到的历史129年——照相机发明于1877年;你能听到的历史167年——留声机发明于1839年;你能品尝到的历史433年——泸州老窑始建于1573年,泸州老窑:国宴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下面关于“中学生玩网络游戏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正反双方的辩词,你认为哪一方更加旗帜鲜明?为什么?
正方:中学生玩网络游戏应该是利大于弊的,我们认为是没有问题的。因为网络游戏新奇、多变、刺激、灵活,应该可以带我们进入一个全新的世界,丰富我们的想象力,让我们的思维得到锻炼,给我们带来不错的游戏体验。我身边的许多同学都有玩网络游戏的经历。他们对网络游戏的感受是:好玩,刺激,有新鲜感,觉得很好。网络游戏给我带来了不少的乐趣。
反方:中学生玩网络游戏是弊大于利的。据统计,人们每次玩网络游戏的平均时间是3.8小时,这对于主要任务是学习的中学生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负面影响。网络游戏的内容以战争、打斗为主,过多地接受这些非主流的社会现象,中学生对社会的认知会出现模糊,甚至会出现偏差。面对如此严重的弊病,我们还能说中学生玩网络游戏是利大于弊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在下面语段的横线处仿写。
有许多汉字,通过巧妙的联想和想象,可以给人某种有益的启迪。例如:“思”——勤耕“心”上“田”,“思”想才会获得丰收。又如:“问”——只要开“口”“问”,学习就有“门”。又如:“偏”——有了“偏”见,常常会把“人”看“扁”了。再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再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结合情境,比较下面各组句子,说说哪一个句子表达得更加鲜明,为什么?
情境:《焦点访谈》节目针对当前所发生的死亡惨重的矿难进行评论。
A. 三家国有大煤矿,连续发生三起重特大恶性安全事故,引起了人们的震动,人们指责那些失职的领导,我们也要反思我们的安全生产措施的落实情况。
B. 三家国有大煤矿,连续发生三起重特大恶性安全事故,让人震惊,让人心痛,更让人对那些失职的领导深恶痛绝,我们不得不反思——我们的安全生产措施到底有没有得到落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 考 答 案
1.示例:(1) 春节时间:农历正月初一(及其后几天)特点:贴春联,吃年糕,放鞭炮,压岁钱,穿新衣,拜年,庆团圆,逛花市,放烟花。(2) 元宵时间:农历正月十五之夜特点:挂灯笼,猜灯谜,吃汤圆。(3) 端午时间:农历五月初五特点:吃粽子,赛龙舟,纪念屈原。(4) 中秋时间:农历八月十五特点:庆团圆,吃月饼,点灯笼,赏明月。(答题时要准确把握所选节日的时间及特点,还要生动形象地描述节日的情景或气氛)
2. C(A项“远离家乡的亲人”可以是动宾短语,也可以是偏正短语。由于这一短语的结构难以确定,致使句子的主语难以确定。B项“他”的指代不明,是“钟启明”,还是“爸爸”?D项语义关系不明确。“技术骨干”与“我们”是同一主体,即“我们”是“技术骨干”,应该发挥“我们”的作用;“技术骨干”与“我们”不是同一主体,即对“技术骨干”的作用,“我们”应该发挥)
3. 示例:水果组:吃了苹果雪梨,祝你平(苹)安顺利(梨);吃了杏果核桃,祝你美满幸(杏)福、阖(核)家欢乐!菜式组:发菜猪首(脚)入口,祝你发财(菜)就手(首);鱿鱼腐竹上桌,祝你年年有余(鱿鱼), 日日富足(腐竹)!
4. 示例:(就会有一种)秋菊傲霜(的美丽),(一种)冬梅笑雪(的美丽)。(不能改变原意,只要合乎要求即可)
5. 示例:(1) 各级各类学校在加强文化课教育的同时,也应该加强学生的公民道德意识教育和法制观念教育。(要点:站在加强教育的角度)(2) 为了创建良好的城市交通环境,应从自己做起,从文明行路、文明骑车做起。(要点:站在提醒每一位市民做文明人的角度)
6. (1) 词语的感情色彩有问题。“拜拜”作为告别语,是含有“送走”的意思,但同时还含有“不忍对方离去,渴望早日重见”的意味。我们治理塞车时,岂能希望塞车现象早日重现?(2) 搭配不当。“无愧”一词的意思是:没有应该感到惭愧的地方,该词根本无法与其后面的词语搭配。并且旅游清凉谷,岂能引发这样的感觉?可改用“无悔”。
7. (1) 这段广告词首先采用否定句式,说海马不是马,也不是戏,巧设悬念,那么海马到底是什么呢?在充分的蓄势之后,再把谜底解开,原来海马是地毯!构思新颖,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 我们都知道酒是越陈越好,这则广告以翔实的数据,从视觉、听觉、味觉三种感官享受方面将照相机、留声机、泸州老窑的历史进行了对比,突出了泸州老窑酒历史悠久,然后在此基础上,强调泸州老窑是国宴用酒,说明其酒香醇厚,质量上乘。不愧为一则新颖独特的广告词。
8. 反方观点十分鲜明,运用了多变的句式(双重否定句,反问句),使语意的表达鲜明而强烈。而且正方的用词不够肯定,“应该是……的”给人有回旋余地之感。
9. ① “悟”——用“吾”之“心”去思索,方能有所“悟”。② “忌”——“心”里只有自“己”的人,能不为人所“忌”吗? ③ “旧”——新的东西,过了“一”“日”就变成“旧”的了。④ “跌”——人一“失”“足”就会“跌”倒。⑤ “臭”——“自”“大”多了“一点”,这种人只会“臭”名远扬。(必须对字进行合乎逻辑的拆分解说,且必须思想健康)
强化语言训练提高表达能力 篇12
一、留心观察生活, 寻找说话素材
现实生活是一个变幻无穷的万花筒。无处不展示它特有的魅力, 世界著名大师罗丹曾说过“在我的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通过观察既有助于开拓思路, 提供说话与写作的素材, 又有益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只要细心观察, 用心思考, 留心记忆, 新颖生动的说话材料就会纷至沓来。教师平时要有意识的指导学生掌握观察的方法, 包括观察的顺序、步骤、观察的内容主次及思考与判断, 做到多角度、深层次、抓住其形象特征, 寻找潜在规律全面得到领会的目的。通过观察引导表情达意, 展开合理的想象, 构建认知网络, 拓宽认知内容, 顺势设疑, 积极思考, 不仅使认识更积极性的飞跃, 还培养, 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加强实践锻炼, 产生表达愿望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 百见不如一试”。通过学生亲身体验, 兴趣浓印象深, 如参加义务劳动, 做科学实验、登山、野炊、唱歌、跳舞、制作科技作品、玩模具模型, 拼图、游戏、召开主题班会、学做家务等等。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感受生活、加强锻炼、提高认识。实践体验前后, 所见所闻所感迥然不同。学生强烈的表达愿望、跃跃欲试, 有一吐为快的赶的感觉, 有的甚至终身难以忘怀。
三、培养想象能力, 拓展思维空间
牛顿曾经说过:“没有大胆的假设, 就没有伟大的发现。”可见想象在人的认知过程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为此, 在平时说话过程中, 要注意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注意观察表象, 但又不拘泥于表象, 以想象生活为基础, 发挥想象, 由静变动, 由眼前追溯到过去甚至是想象未来;由单线到多线, 由孤立到复杂, 经纬交错, 由此及彼。认知的范围不断扩大, 认知的广度得以延伸, 认识的视角发生变化。
四、积累丰富词汇, 确保言之有物
在说话训练过程中, 教师要重视指导学生积极自觉地积累语言材料, 不断丰富词汇, 并进行理解消化吸收。理解和积累是运用语言的前提, 仅仅理解不加以记忆。俗话说: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当然就谈不上运用了, 反之只记忆:不作理解, 大脑就成了堆放杂物的仓库。培养阅读的兴趣, 养成摘录精彩词句章节的良好习惯, 浏览精读并举、深思结合, 要加强名篇的熟读成诵。日积月累、持之以恒、不断丰富自身的词汇, 为提高表达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日积月累是运用, 联系实际循序渐进, 说话的质量就会逐渐提高。
五、注意方法指导, 把握训练要领
1.复述性说话训练。根据基础的不同, 听一段或几段难易适当的话后, 能把听到的内容复述出来。在听、记的基础上, 强调内容的完整性, 语句的重要性。
2.描述性说话训练, 在看图观察场景, 实践活动等之后, 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想, 描述出来, 力求生动、形象、有序。
3.补述性说话训练。针对某部分情节欠缺, 以原有内容为基础, 合理想象, 进行扩展、续编、充实内容、力求自然。
4.变扭述性说话训练。就某个问题或现象发表自己的见解, 让见解富有逻辑性, 敏捷性, 深刻性和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