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精选12篇)
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篇1
摘要: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是人和人之间相互沟通的桥梁。古语有云: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雄兵。当然,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并不是专门的去培养学生的不烂之舌的,而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自然、自信的去和别人交往,更要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学会去倾听和尊重别人。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言表达,教学思考
现如今,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并且在我们的人际关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所以作为教师要注意到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更好地去帮助学生去适应实际生活的需要。
一、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内涵
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是指为了实现和别人沟通的目的而用口头方面的语言来传递自己的观点或是看法的一种能力。叶圣陶先生曾说:“所谓语文,语是指口头语言,文是指书面语言。可见,语文是口头表达能力与书面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人们之间亲密的交往更多的是通过口头语言去进行表达的,所以,口头语言表达在人们的生活中能够更广泛地被运用。加之社会的不断进步,进一步要求学生增强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二、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减弱的原因
(一)学校考试制度的影响
对于语文,一直是作为基础课程所存在的,教师在对于学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对学生听、说、读、写等多种能力进行培养。但是,一直以来,在对于“说”的方面,教师给予的重视程度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会特别偏重对于学生“读”和“写”能力的培养。很多的教师和家长都会觉得语言表达能力是人们与生俱来的,就算现在没有办法完全的掌握很多说话的技巧和方法,未来的某一天也会突然的明了。因此,现在的许多人就在考试制度的影响下,重视对于学生读写能力的提高,而忽视了对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二)网络科技的发展
现在社会一直在不断发展,特别是在科技和网络方面,这就使得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出现了多样化的表达方式,现在的很多人都可以运用手机发送短信和微信,通过电子邮件或是QQ聊天进行一些文件的传输,在微博或是一些社交平台来发表自己的观点,以上的诸多方式,都在空间上大大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虽然这么多信息化的方式能够提高人们做很多事情的效率,但是另一方面,它不利于人们面对面的沟通,会让人与人之间在现实生活中变得冷漠,不想进行实际的语言沟通,所以如果这种状态一致持续下去,必然会对人们的行为带来很严重的后果。
(三)教师本身对于口语交际能力认识不到位
对于交流,很多的课堂教师都没有能够重视起来,一致都表现出一副无所谓的态度,很多时候,他们觉得学生的成绩好像差不多可以了,他就基本上是一个优异的学生了,而且成绩优异的学生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证明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很强的。在应试的影响下,试卷上的分数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某一个学生成绩的好坏,而不是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和弱。而且,在很多时候,教师自己在口头语言表达方面也是存在缺陷的,当然也不能够很好地把课堂的氛围给搞活,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影响对于学生口头语言能力的锻炼。
三、课堂中对于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一)课前演讲调动学生热情
一般来说,良好的开端能促进事情的成功。对于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师要在每节课的伊始都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好的安排一下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在每节课的前10分钟,教师可以安排这样2—3个学生进行一些演讲,自己给学生做一些简短的点评,当然,演讲的题目是学生自己定的,它不受任何的限制,可以是生活中的一些琐碎的事情,可以是喜欢的明星,可以自己去过的地方,可以是自己喜欢吃的菜谱,等等,只要是通过学生精心准备就可以了。教师通过这样一种方式,让学生学会去分享自己生活中的一些有趣的事情,不断的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更好地去了解和学习语文以及和语文有关的资源。
(二)课堂师生互动
一个完整的课堂离不开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在课堂上教师要设置提问这个环节,并且要求学生大声、自信、语言清晰的给出答案。当然教师也要把握好提问的时机,对于文本要先走进文本,之后再走出文本,层层递进。教师设置的问题要一环扣一环,让一个学生答完之后,不同的学生进行补充,并且鼓励每位学生都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不仅能够锻炼和增强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还能锻炼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课下听说演练
在课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供一些磁带给学生听听,教师可以让学生去把握磁带中的起承转合,从而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纠正发音,并且在语速和语调上都能够把握住节奏,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的相关内容。在磁带听完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大声地朗读课本上的文章,大声地朗读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对于学生的朗读,教师也要能够多多的进行辅导,让学生的口齿和声带得到相应的锻炼,并且在不断的朗读中增强对于语文的语感。
四、结语
总之,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是人类生活中最最基本的一项能力。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要能够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多加训练,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富仁.口头生活语言·书面传媒语言·语文教学语言[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
[2]尚晗.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对策[J].科技资讯,2014(1).
[3]牛卫红.论小学语文课堂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11(1).
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篇2
湖北省保康县一中
王荣
内容摘要:新教材对高中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新形式下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当务之急.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提出了几种切实可行的方法.关键词:新教材、演讲、标题、彩色插图、多媒体、课外活动
随着全球信息的一体化,国际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交往日益频繁。国家对外语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个人来说,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对未来的就业也有很大的实际意义。语言的基本功能即是运用,作为一名高中教师,如何在新形式下,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离开书本,敢说,会说,从而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势在必行。特别对于我们山区的孩子,这一点尤其显得有必要。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
一、利用“free talk”.充分利用课前的二三分钟时间,给学生创造一个练习英语的平台。学生在课前要事先准备好演讲稿,主题是与每单元的话题有关的,也可以自由发挥,不受本单元的限制。如果是新学年开始,学生互不相识,也可以作自我介绍。总之,本着人人参与的原则,可以按当天值日打扫卫生的顺序,也可以
按名册上的名单顺序来发言。发言完毕,全班鼓掌,老师再做最后总结。一节课就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开始了。只要这样坚持下来,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一定会逐渐提高。
二、充分利用教材
(1)利用每单元的标题
新教材在内容编排上设置了若干版块,每个单元围绕一个中心话题展开听说读写训练。话题广泛新颖。教师作为课堂活动的组织者,是实施者,也是参与者。教师的参与作用首当其冲表现在是“指导者”。要抛开一人唱独角戏,“一言堂”的局面。从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内容入手,首先激发他们想用语言表达的欲望,给予学生表达所需要的语言提示。提示可以是二、三个句式,也可能是几个词组,甚至仅仅是一两个单词,这样帮助学生克服不敢张口,怕出错的畏惧心理。新教材必修3 Unit1 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这个单元标题很宽泛,学生可说的内容较多,可能一下子又不知从何说起。上这一单元的第一节课,我问学生,“How many festivals do you know?”这个问题简单而且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学生熟悉有话可说,一上来课堂气氛就很活跃。不一会我又抛出第二个问题“How many festivals do you know in the foreign countries ?”“Easter.”“Christmas Day”Valentine’s Day” “……”学生七嘴八舌,兴致很高。我趁此启发学生“Can you say something about the festivals in our country? which one do you think is the most important one ?”.因为刚过完春节,学生就更有话说了,一个个眉飞色舞的。我让他们跟同桌讨论,自己板书“吃团年饭”、“放
鞭炮”“走亲戚”“压岁钱”等词语。几分钟过后,我叫学生主动到讲台上说说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大家都争先恐后。因为课堂时间有限,并不是每个同学都有发言的机会。那么家庭作业就有了,让学生在课外写一篇相关的作文。无形中,对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也有所锻炼,真是一举两得呀。(2)利用文中彩色插图
高中英语新教材中,每一单元都有好几幅插图。老师在导入新课时,从图画入手,不仅能激发学生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有效地提高其口语交际能力。
对照图画,采用灵活多样的课堂口语活动,可以是“师-生双边活动”;也可以是“生-生互问互答”。当然让学生扮演画中人物角色,自由发挥,设计台词,有多个学生参与就更好了。要做好这一环节的教学,必须事先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组为单位,指导学生课外稍加准备。课堂上让学生到前面表演,随机抽查几组学生,让大家来评比。这样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会更高,多种能力都得到了锻炼。
三、充分使用多媒体。
新教材的出现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转变以自己为主体的课堂角色,让全体学生当学习的主人,积极主动地学习;另一方面自己也要不断地充电,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理论知识,掌握一定的基本技能。多媒体的正确运用就是一个例子。用课件上课对传统教育是一个挑战。我们山区的教学条件有限,整个学校只有一套多媒体教学设备。如今还有一些老师觉得做课件到多媒体上课是浪费时间,而我却不这样认为。自从用了新教材,我每单元的课都是在多媒体教室里进行的。实践证明,多媒体是一种有效的直观的教学辅助手段。对学生的语音,语调及语速都能产生极大的影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英语演讲会、故事会、英语歌曲演唱赛,诗歌朗诵会,英语角。只要稍加用心,就能为学生创设一定的口语交流环境,从而培养学生口语兴趣,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技能。
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篇3
【关键词】司法中职生 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文字处理能力 提高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1-0252-01
中等职业教育是为社会培养具有专门职业技能的中初级专业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够直接从事实践活动。司法中等职业教育也不例外。未来的法律工作者要业务熟练的解决各种法律问题,除具有相当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其他基础知识外,还应当具有一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文字处理能力及人际关系协调能力等。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及文字处理能力往往影响或左右着一个法律人能否真正走向成功。这是许多成功律师、法学家等法律工作者的极为宝贵的经验。但是中职生多来自于农村,且属于中等偏下水平,自身的基础不高。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培养司法中职生的语口头言表达能力和文字处理能力。
一、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是顺利进行社会交往和开展各项工作的重要能力,在一个人的职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能够推进个人职业纵向发展。但是,现实中司法中职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欠佳,语文教师要担负起提高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重任,争取让学生变得能说会道。
1.口头语言表达方面存在的问题
由于基础教育强调升学率,对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重视不够,所以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普遍较低,加之司法中职学校中大部分学生在初中阶段往往成绩较差,所以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着自卑心理。所以他们在表达时存在:表达羞涩,说话不流畅,表达不精练,词不达意的现象。尤其是在公共场合,他们不知道应该怎样表达,吞吞吐吐,语无伦次,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啰嗦半天也说不清,更加重了他们的自卑感。
2.提高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方法
要提高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首先要释放学生的心理压力,要让学生敢于说话,乐于表达。课上,老师要营造一个宽松、平等的氛围,使学生不再担心“说错话”或“说不好”。老师及时肯定学生的进步,让他们有信心去表达。其次,要创造尽可能多的口语训练机会。教师增设讨论环节、代表发言环节,要让学生占据主体地位,教师引导点评。学生练习多了,胆量就大了,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也能得到一定的提高。还可以在课堂的最后5分钟,让学生讲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增加他们的信心。再次,要加强诵读训练。要让学生多读一些美文,多感受文学魅力。读得多了,词汇自然也就丰富了,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自然会得到提高。最后,要多开展课外活动。司法中职学生的课余时间较多。学校可以多开展朗诵比赛、演讲比赛或辩论赛,通过这些活动提高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二、文字处理能力
文字处理是人们在日常工作中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几乎社会上的所有领域都离不开文字处理工作。但是当前司法中职生的文字处理能力有限,不利于参与社会就业竞争,也制约着他们的工作能力,严重影响了司法中职生的求职与就业。
1.司法中职生文字处理能力存在的问题
司法中职学校里,学生不爱写作甚至怕写作的情况普遍存在。而且司法中职生普遍缺乏创造性思维,其写作的内容偏题、跑题或离题的现象多发。作文的中心不明确,仅仅就事论事,缺乏想象和联想。写作的素材没有新意,缺乏典型性。还会经常出现结构不合理的作文,作文结构不是杂乱无章,就是不完整,或者是结构松散毫无条理性。作文的书写潦草,字迹难看,还存在标点符号乱用,词语匮乏,语言没有文采,大部分文章的语句不连贯,总之语言水平较低。表达方式和对象不得体,甚至多数同学不知道“此致、敬礼”放在什么地方。基本的文字处理能力不过关。
2.提高文字处理能力的方法
要想改变文字处理能力低的局面,就要全面考虑,从根源上处理。这是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需要,更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首先,国家政策是一个指挥棒。国家要大力宣传语言文字学习的重要性,创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并将这种氛围融入到生活、学习、工作中去。其次,中职学校要正确引导,使司法中职生明白文字处理能力是以后在工作、生活中必需的一种能力。再次,教师应当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多写多练。
参考文献:
[1]李锋.技校生语言表达能力在《语文》课中提高的探索[J].职业.2007(26)
[2]刘涌源.提高职校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若干方法[J].语文学刊. 2007(04)
[3]陈爱平.语言表达基本功训练严重缺位[J].现代教学.2007(10) [4]郑淑玉.对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新《大纲》的分析与思考[J].教育探索.2011(04)
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篇4
依据中学历史学科的教育目标设 计,如果说初 中阶段的历史教育侧重于知识传授,高中阶段 的历史则 强化了理论分析、注 重于过程 体验。高中阶段的学生要想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即阅读、阐述、评价能力),则必须依赖于历史语言的中介作用,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上图:
学生在课堂上为什么拒绝张口?这往往包含着两种可能:有感受却不愿表达;或是想表达却不会表达:讲什么?怎么讲?———这是很多学生抗拒课堂发言的症结所在。笔者以为,不愿表达属于学生的情绪性对抗,不会表达则是学生表达技能的缺失。教师要化解上述困境,必须因材施教,在实践中探索高中历史教学的变式。
一、教师要学会倾听,以化解学生的情绪性对抗,让学生愿意表达
高中生相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和成熟感,他们既渴望加强自己在班集体中的存在感, 又对外界感知敏感。在这种矛盾中,他们往往会压抑自己的表达欲望。但从心理学角度讲,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又都有着强烈的表达欲望和被倾听欲望,对于青少年而言,尤为如此。所以,教师不要总是抱怨学生 态度消极,要先修正自己的教态,学会倾听(关于倾听的力量, 日本教育家佐藤学的著作《静悄悄的革命》给予笔者很大启发),消除学生在课堂上的紧张感、焦虑感。学生的每一次发言,教师都要让学生感觉这是他认真思考的结果,是与他人在交 流,而不仅仅 是为了完 成老师的 “任务”。这个时候,教师绝不可以采用夸张的语言对他们进行点评,否则会适得其反。
二、让学生学会表达,打造具有高中 历史学科 特点的“讲学课堂”
高中历史有着自己的学科特点、阶段特征。在新授课前,教师应精心设计“预学案”,可以以问题为线索,牵引学生思考教学重点、难点以及知识点联系,让学生有疑问、想发言;在课堂上,分别创设个别提问、集体 讨论和小组交流的 形式,搭建发言 平台,让学生有 话可说。由于历史学科的特殊性,教师应在学生发言时,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去寻找历史的“现场感”,并以此为枢纽, 找到生命的共鸣。
高中历史复习课的重点一是构建历史知识体系,二是能够对知识进行迁移训练。要驱动学生踊跃发言,教师在“问题导入”时,要注意问题设计的梯度,同时要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让学生感到有趣、新鲜,争取达到人人有话说,人人想说话。“启发解疑”时,教师要尽 量先让学生发表意见,再进行引导发言,让学生能够经历知识的产生过程。
教师应注意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尤其应积累一定量的具有历史学科语言特点的词汇,如历史概念 (如“工农武装割据”)、历史事件 名称(如“辛亥革命”)、历史人物、特有历史名词等,并能够准确表达。对 一些动态词语,如“越来越”、“剧增”、“骤减”等,也应能灵 活运用。
歌德说:“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是常青的。”对于高中历史教学而言,现实课堂远比教学理论要复杂而丰富的多。尤其是课堂教学,它的最大魅力就在于它的动态性景象和生成性。因此,对于一线教师而 言,要想真正地提高学生的史学素养,仅仅着眼于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是不够的。本文的初衷,只是试图通过一个课堂切片,来还原更多的课堂细节,以证明高中历史教学方法所存在的多样性。
摘要:当前国内的高中历史教育体系设计,容易导致学生对历史产生疏离感和排斥感。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历史语言口头表达能力,可以有效化解这种弊端,并最终促进学生学科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需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有效表达。
行政语言口头表达艺术心得体会 篇5
语言表达是一门艺术,同一个表达主题,在不同的场合,面对不同的对象,使用不同的表达方式、语言内容和表达技巧,便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作为一名公职人员,要会语言表达,不会语言表达的人,工作能力必定大打折扣。想要更出色地完成各项工作,就要借助语言表明意图、沟通思想、传递信息等。通过《行政语言口头表达艺术》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我总结了以下几点体会。
一是注意积累。俗话说的好艺高人胆大。倘若平时没积累,又汲汲于功利中,患得患失,岂会有自信?从一个人的谈吐中很可以判断一个人的素质,因为言为心声,你的语言暴露了你的内质。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学习,报纸杂志新闻等,要立足时事热点,抓住社会焦点,讲出新颖的观点,灵活地将其与发言主题浑然天成,听众才能听的进去。特别是本分工作所涉及的内容更要多学习,最后形成自己的独特的见解,才能使人眼前一亮。
二是分清楚交流的对象。在语言表达艺术中,观察听众的身份、地位、时间、地点、对象、内容、方式、方法等诸多方面,来考虑自己的讲话角度,把握讲话的理论深度和听众的接收程度,以抓住多数人的视听心理来组织安排,提高讲话对象的针对性。对领导、同事、群众要有所不同。
三是说话的技巧。在语言表达过程中,要善于运用肢体语言,表情语言等,把握好仪表和态势、气质和风度、层次与格调、语法和修辞,更重要的是条理要清晰,使听众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英语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 篇6
一、抓好开头,激发兴趣
刚开始学习英语,由于好奇和新鲜,学生们学习兴趣很高。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状态,因势利导,着手进行英语口语训练。在这一段的教学中不放过每一次可供学生开口的机会,利用课堂内外,加强“说”的练习,多鼓励,少批评,不怕说错,通过一次又一次的激发和鼓励,学生们不断领受到求索和成功的喜悦,上进心越来越强,通过不断的表扬和肯定,师生间的感情不断交融,产生高度的共鸣和协调。这有利于学生产生健康的心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养成敢于开口,大胆说英语的习惯。同时注意英语语调准确,但不急于求成,这时需要教师的耐心和恒心,适当的讲一些语音的基础知识,比如字母以及常见字母组合的读音规则等,多听英语听力材料,让学生在学英语的初级阶段,说准单词和句子,尽量接近标准音。
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循序渐进,导之以法。口头表达训练要以练为中心,按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进行内容广泛的训练,采取由基础训练到单项训练、多项训练,直到综合训练,由简单方式到复杂方式训练的方法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要求。口头表达训练可按“幼儿学步”的经验,分作“扶携-翼护-独行”三步进行。第一步,扶携辅佐性练习。以练习朗读,背诵为主,这是说话的基础阶段。第二步,翼护-半辅佐性练习。如指导学生进行复述、转述、讲故事、看图说话等练习,这是口头训练的过渡阶段。第三步,独行-独立性练习。如指导学生进行演讲,口头作文等独立性的练习,这是检验训练的成果阶段。
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说的质量。学习说英语,由说得不好到说得比较好,是一个发展过程。练习过程中,要注意精泛结合,有的练习里的错误不要纠正,不要过分注重准确性,以着重培养说话的流利程度;有的练习里的错误要纠正,以提高说话的质量。在开始练习,不要过分放慢语速。一旦习惯于慢速度,听到正常的语速,也会感到吃力。在开始接近正常语速时,若感到困难,宁肯多练几遍,也不可放慢语速。开始的时候接近正常,以后跟着快下去,就不存在困难。这里所说的速度,是指接近或比较接近英、美人说话的一般语速。
循序渐进,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导之以法。训练时教师抓好起点,确定几点;要减少坡度,化难为易。
三、利用教材,联系生活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它本身就具有语言美,在字里行间,英语语言本身音调的升降,读法的爆破、连读,犹如一首婉转和谐的诗歌,散发着无尽的美。英语教材配套的录音,由英语专家朗读,他将书面语转变成口头表达,用于教学能创造一定的语言环境,给人以直接具体真实之感,从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对于初学英语者。学生本身怀着一颗好奇心,若是让其听录音,他觉得像是在听外国人交谈,感到新颖好奇,于是兴趣倍增,倘若让其乘着这一兴致,在老师的正确指导下,坚持跟着录音听下去,说下去,一旦形成习惯,学生的听说能力就会不断提高。听录音唱歌,听录音猜谜语,讲故事,进行情景对话等,既能培养语感,又能对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篇7
一.开设专门的口语训练课
在教学中, 我把每周星期一的语文课定为口语训练课, 学生训练的内容可以是自我介绍, 或讲述难忘的人和事, 或介绍自己的学习心得, 或是周末见闻、校园见闻、宿舍杂谈, 或对一些社会现象进行评论等。具体来说, 可从三个方面去操作:
1.随意发言。为了减少胆怯、内向学生的害怕心理, 在第一节口语训练课中, 我鼓励学生谁有话说的, 敢发言的就大胆举手, 讲话时可以普通话, 也可以用家乡话, 内容不论长短。在这样自愿的一种氛围下, 有几个大胆、活跃的学生就上来作了自我介绍, 尽管是简短地谈了自己的姓名、家乡、爱好等, 有的还谈到自己的未来梦想, 一般都能用普通话。对于这些敢勇于带头的学生, 我对他们说话中的毛病暂不去理会, 只针对他们的胆识、声音响亮程度、内容等进行了积极的肯定和表扬。在这样的自由自在充满鼓励的气氛下, 原来有些学生在试探着、等待着、欲言又止的, 现在都变得跃跃欲试了。
2.备稿发言。在进行口语训练时, 我发现很多学生怕发言的同时, 更怕独立上讲台发言, 一旦知道是自己要独立回答问题时, 立即表现为情绪紧张、不知所措, 有话也说不出。事后我曾和这些学生进行交谈, 得知他们主要怕的是说错话, 怕大家取笑。于是我鼓励学生在每周星期天晚上的自习时间把自己想说的话写在周记本上, 而且尽量自己修改通顺, 这样既可以完成周记, 又为第二天的口语训练课准备了稿子, 做到胸有成竹。有了稿子, 老师还要帮助学生克服害羞的心理障碍, 鼓励其大胆站在讲台上发言。刚开始, 许多同学举手后发言的内容尽管比自我介绍要详细些, 但上台后都是照本宣科, 读完稿子就匆匆下台。这时, 老师不能批评其神情呆板, 没有表情动作等, 而可以自己进行示范, 或在学生中尽量挑一个做得最好的树立典范, 及时发现学生的进步, 给予肯定和表扬。
(3) 即兴说话。在备稿说话进行了一段时间后, 学生上台说话的欲望明显增强了, 不仅胆子练大了, 而且有了心里有话要“一吐为快”的感觉, 一节课有的学生举手达二三次之多, 在这时, 我就鼓励他们尽量做到不备稿, 直接举手发言。同时, 进一步提高要求, 尽量用普通话讲述, 最好能伴随运用适当的手势动作帮助增强表达。就这样, 在从易到难再到更难的阶梯式的训练过程中, 学生的表达能力明显地提高了。
二.巧设提问, 创造说话情境
课堂提问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 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就问题进行讨论, 从而达到锻炼说话的目的。如在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课时, 在讲到百草园中的景物时, 为了让学生更进一步体会到百草园在少年鲁迅心目中作为一个乐园, 我鼓励学生回忆他们儿童时代给他们留下欢乐的地方, 回忆玩的内容。这些学生都是过完儿童节不久的学生, 还保留着儿童爱玩的天性, 一提到与“玩”有关的内容, 且是自己切身体会过的, 学生们的兴趣一下子就提起来了, 几分钟的讨论后, 连平常几个特内向胆小的女同学也举起了手。
三.借助朗读, 达到训练目的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 “语文学科, 不该只有心和眼来学习, 须在心与眼之外, 也用口与耳才好”。可见,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 它不仅仅是一个句调和节奏的问题, 一个抑扬顿挫和节奏快慢的问题, 而且还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语音知识进而掌握语音技巧。如在指导学生朗读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艺术作品时, 就要求有声语言和态势语言的巧妙结合, 指导学生读出情感, 进入角色, 想象揣摩体会人物心理情感, 将情感投入到小说的主人公的喜怒哀乐之中去, 品味出感情, 学生才会有兴趣, 才会更自觉地去朗读。
如何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篇8
在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中,教师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形:课堂提问时,多数学生不敢甚至不愿举手回答问题;即使有些学生大胆地站了起来,但说起话来语无伦次,词不达意,含糊不清;开班会或即兴演讲会,大部分学生都低着头,生怕老师叫到自己。在众目睽睽的公共场合,一般学生更不善于作准确流畅的口头表达。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大体有三个方面:一、口头语言训练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二、应试教育重书面表达轻口头表达的测评带来负面影响;三、传统的教师为主导“一言堂”式的教学,挤掉了让孩子表达的时间。
因此,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让学生能言善语,是我们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教学任务。
那么,该如何让学生都能言善语呢?
笔者在日常教学作了一些尝试,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一、因势利导,分类指导,让学生“想要说”
大多数农村学生较胆小,性格内向,在公共场合不敢发言,甚至不愿开口;城区学生由于学校和家庭对其期望值高,使得他们在巨大的压力下懒于开口。教师应针对这两种心理状态,适当地进行启发引导,唤起学生“说”的欲望。
教师要善于把握课堂气氛,调控学生心态与言行。借助对话,让学生能自信地、准确地回答教师设计的课堂提问,从而提高学生口语表达水平。
对于那些性格比较内向或因成绩较差怕发言的学生,教师应从实际出发,根据其个性特点,提出易答的问题,既让他们觉得老师在肯定自己,又使他们对自己的回答充满了信心。当然,无论学生回答得正确与否,教师都应该适当地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于那些思路较敏捷的、表达较好的学生则提出更高的要求。让所有的学生都“想要说”,从而调动学生的口语表达的积极性。
二、注重积累,授之以渔,让学生“有话说”
教师上课前必须作精心准备,抓紧课内四十五分钟,尽可能多安排些说话的片断,让学生自觉去模仿,从而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好的表达能力还必须有丰富的知识积累作为底力。古今中外许多伟人、名人、学者、智者之所以能妙语连珠、谈笑风生,或旁征博引、联想自如,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们文化视野的开阔、知识的广博。因此,学生光靠课内所学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课内课外阅读相结合,博览群书,积累词汇,积累知识,为口语表达打下良好的基础。课内是精读,课外是博览。每周至少安排一节读书课,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保证学生有时间读书。学生的读书活动老师要进行指导和检查,促使学生集中精力阅读,提高阅读的效果。
进行课外阅读要有的放矢。教师应鼓励学生阅读名家名篇名段,促使学生对著作中的经典词句进行吸收、内化,在自己的大脑中形成一种知识储备。老师要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帮助其选择读物。在活动方式上必须多样化,要搞得生动活泼。可以是个人读,也可以组织读书小组,除了到图书室去读,学生还可以互相交换阅读。除此之外,也可以组织学生朗诵文章的精彩片断,介绍文章的梗概,讲述文章的开头和结尾,观察文章插图,指导学生表演故事的生动情节,等等。
教师还要传授阅读的方法,教师更要及时检查学生阅读的效果。这是扩大阅读面,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要方面。检查效果,可以促使学生认真读书,检查要根据提出的要求进行。检查的方式有以下几种:1.组织读书会。2.举行朗诵会。3.检查读书笔记。4.举办班级日报,开办一书一评活动。5.组织故事会。
教师还要介绍和提供一些典范的口语训练资料。如:杂志《演讲与口才》,电视栏目“焦点访谈”,介绍性的录像资料等,督促学生扩大视听范围,学习、模仿好的说话习惯。把所获得的知识按个人的想法和表达需要说出来,注意说话的仪态和用语,并适当以体态语言配合,做到言之有礼。
三、重视复述,组织讨论,让学生“敢于说”
(一)以读带说
在教学中经常让学生清晰、流畅地复述课文或提出问题,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锻炼口语表达能力。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熟记课文内容,理清各部分的内在联系,然后选用各种复述方式:1.具体复述。2.概括复述。3.创造性复述。
(二)读中练说
以“答”和“问”带动说话,是消除学生不愿说或不敢说的心理障碍的常用方式。在课堂中引导学生深入钻研课文,于有疑处解疑,无疑处生疑,按照“师生问答一生问生答”或“一问一答一一问多答一连问连答”的方法鼓励学生说话。这种方式主要训练学生会用讲述语体,解说或提出问题。
(三)以论促说
1.开展课堂讨论
这是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提出某个看法不一致的议题,引起讨论,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发表个人意见。如:在《变色龙》中,奥楚蔑洛夫前后六次变色,神情有怎样不同的变化?《愚公移山》中愚公的行为愚蠢吗?廉颇“负荆请罪”是件失面子的事吗?这些问题,可以让学生按照“同桌讨论——小组讨论——全班讨论”的顺序,由小范围到大范围进行练习,让每个学生都有充分表达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发表个人见解,倾听别人意见并辨明正确与否,最后教师及时评点。
2.开展辩论
教师可以利用班会课开展小规模辩论会,由老师提出争议的焦点,让学生利用所学到的、听到的、见到的材料,有理有序地辩论。辩论前要求每个学生应该认真研究辩题,了解辩因,分析明确焦点,做好材料、技巧和心理等方面的充分准备。如辩题“口袋里的面巾纸该不该用手帕代替”,这个话题,学生能说出许多不同的观点来。教师要求学生在辩论中要学会①善攻——能敏锐发现对方立论的漏洞及突破口;②善守——当对方反驳时能充实论据,巩固自己的观点;③善转——当形势不利时能有缓解再求改观的方法;④善收——在辩明真理达到一定效果时候果断结束。这是一个层次高、难度大的说话训练方式,这种方式能非常有效地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机智应变能力和语言的精确性、辩证性,也利于培养文明礼貌的说话习惯和较高的思想文化修养。
四、多给机会,身体力行,让学生“有机会说”
教师既要给学生创造说话的机会,又要让学生心中有说话的素材,并要知道怎么说,教师更要多找机会让他们说出来。首先,在课堂中找机会。如让学生上讲台面对全班同学,进行讲演、朗诵、谈体会、说理想等,使他们有机会表达。其次,在活动中找机会,组织丰富多彩的各种活动,让学生得到锻炼。如举行讲故事比赛、诗歌朗诵会、读书报告会等,也可以让学生自己主持节目晚会、主题班会。最后,到校外找机会。鼓励学生做业余小记者,到生活中去锻炼。
当然,对学生的说话习惯和技能最有直接影响的,还是教师的课堂语言。语文教师必须重视发挥口语表达的示范作用。学生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他们通常会不由自主地模仿教师说话的语调、语速、语气等。教师的修养,口语的规范,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如何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篇9
一、“口头表达活动”的教学意义
1.能够促进语言能力的全面发展
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 促进语言能力的全面发展。张志公先生说过:“过去教语言, 往往忽略口、耳, 只注意手、眼, 这是砍掉植物的根而希望它开花的办法。”“口头表达活动”能把“听、说、读、写”这四个环节贯穿起来。说, 是口头表达活动中心;读, 是说前的准备活动。读, 要读书本知识, 也要读社会人生 (现实生活) 。听、读同属于吸收理解活动;说、写同属表达活动。听、说能力发展了, 必然会促进写的能力的发展, 尤其说话能力与作文能力的关系更是如此: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可以促进书面语言的形式, 书面语言能力的提高反过来也会促进口头语言的发展。
2.能够促进普通话的进一步推广
说, 是“口头表达活动”的主体。口头表达在现代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重笔头、轻口语”却是语文教学的一种通病, 尤其是在方言区, 学生普遍存在用方言阅读、思维的习惯。课前“口头表达活动”要求学生始终坚持使用普通话, 要求吐字清晰、声音洪亮、读音准确、语句流畅, 逐步提高学生们说普通话的能力, 有助于促进普通话的进一步推广。
二、“口头表达活动”的操作体系
“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别看学生在台上只讲了短短三、五分钟, 其“含金量”是惊人的。它是学生语言、内容、表达、思维能力等语文素质的综合展现。所以老师在开展“口头表达活动”之初要有科学的指导思想, 形成行之有效的操作体系。
1.系统性
即把“口头表达活动”纳入整个语文教学, 构建一个“大系统”。每个年级每个学期应制定出明确的开展计划, 包括具体的阶段目标、内容、形式等。如初一安排“讲故事” (或笑话、见闻等) , 初二安排“话题辩论”、“名言警句阐述”等, 初三安排“名著欣赏”等。针对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 循序渐进, 按阶段逐步提高口头表达水平和能力。
2.形式多样性
口头表达活动的形式是丰富多彩的, 下面简单罗列一些常见的例子。
(1) 竞争式。
即围绕同一话题, 每节课可由两位同学讲, 比比谁说得好, 如介绍我的父 (母) 亲等。
(2) 辩论式。
即精选一个话题, 每节课由两位同学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辩论, 如辩论“近墨者黑”等。也可以设置情境:学校旁边的建筑工地, 在学期末考试前照常施工, 噪音很大, 影响了同学们复习, 而工地负责人以工期紧为由, 拒绝同学们暂停施工的要求。让学生分别从正反两方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 据理力争, 通过争辩, 寻找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法。
(3) 表演式。
即表演较短的课本剧、相声等。如学完短剧《放下你的鞭子》, 可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一出短剧。编短剧活动意在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 全面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素质。
3.指导性与评价性
老师对学生的“口头表达活动”应在确定内容、提供话题、创设情境、组织安排、表达技能、姿态气质上都要有具体的指导。并且在学生表达结束之时及时给予指导和评价, 做到“趁热打铁”。老师对学生的指导和评价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应以肯定、鼓励为主, 让他们有安全感、宽松感、愉悦感, 形成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二是对口语表达能力差的学生不要歧视、挖苦, 而应帮助他们敢说、多说, 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引导他们掌握临场应变能力, 处变不惊, 当现场“风云突变”之时, 一定要冷静、沉稳、理智;三是尽量结合每节课的实际情况, 安排并选择好表达内容, 力争课前的口头表达内容与本节讲课内容联系起来, 成为有机整体;四是说好普通话, 做到声音响亮、吐字清晰、发音准确, 努力使对方理解自己的想法和心情。
指导性与评价性是“口头表达活动”教学中的关键环节, 这一环节处理得好, 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水平。所以, 我们要高度重视这一操作环节。
三、“口头表达活动”成果的延续性
当学生们的口头表达能力达到较高的水平时, 老师可以通过语文科组把“口头表达活动”向高层次拓展, 形成一种演讲动力。如组织“演讲比赛”或“设论坛”, 给学生一个更广阔的施展舞台, 不断激发学生的热情, 开发他们的口头表达潜力。
1.开展全年级或全校的“演讲比赛”, 让“口头表达活动”中的佼佼者到更大的舞台上锻炼。
讲究方法,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篇10
一、利用教材, 加强口头表达能力训练
(一) 对学生进行口头表达训练
对学生进行口头表达训练, 首先要上好单元口语交际课。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材内容十分丰富, 具有生活性、实用性、趣味性, 富有现代意识。因此, 教学中, 教师要吃透教材, 巧妙创设形式多样、富有童心童趣的课堂情境, 引导学生大胆进行口头表达, 让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二) 利用阅读教学进行训练
利用阅读教学进行训练, 学生口语交际的训练除了在系统安排的口语交际课上进行认真练习外, 还要自然融合在阅读教学中。如, 学习《美丽的公鸡》一文时, 课文中“美不美不光看外表, 要看能不能帮助别人做事。”这是重点句。怎样引导理解, 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的重要一环。我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如果你是啄木鸟、蜜蜂、青蛙, 你会觉得自己美不美?为什么?问题一提出, 学生就兴奋得七嘴八舌地说起来。有的说, 我是一只啄木鸟, 虽然我长得丑, 但我会给大树治病, 是在帮助别人做好事, 所以我觉得自己很美。有的说, 我是一只小蜜蜂, 我会采蜜, 我爱劳动, 所以, 我觉得自己很美……学完课文后, 我又问学生, 你喜欢这只公鸡吗?为什么?学生又展开了讨论:有的说, 公鸡一开始很骄傲, 整天跟别人比美, 什么事都不干, 我不喜欢, 后来它改正了缺点, 我又喜欢它了。有的说, 公鸡就像知错就改的人, 后来变得很勤劳, 我喜欢它……至此, 认识在讨论中形成, 同时说话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在阅读教学中, 我常常在指导阅读的同时进行口语互动训练。或以小组的形式开展讨论和合作做题, 让学生在宽松的小天地里畅所欲言, 发表见解;或让学生当小老师, 对学生汇报的学习内容进行评价。只有在这种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 才有利于培养学生说话准确、简练、有条理的能力。
二、抓住契机, 加强口头表达能力训练
(一) 在课间交流中进行对话训练
对话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说话方式, 是人们运用口头语言进行交际的主要形式之一, 说话具有即时性。学生在校最多的空余时间就是课间, 所以,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间交流中对每一个话题的表述都尽量做到说的流利、有条理, 说的准确, 并注意说话地点、对象, 选择恰当的对话方式, 形成良好的说话习惯, 无形中又进行了交际。久而久之, 学生就会在对话中不断纠正错误, 提高说话质量。
(二) 突发事件发生后, 进行即兴说话训练
在课堂、校园、社会上经常会发生意想不到的意外事件, 学生往往对这些突如其来的事充满好奇, 这时候, 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口语训练。如:我班有一个同学, 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 竟然从家里拿了100元钱, 说是捡到的, 交给老师。结果, 家长找到学校来了。我就抓住这个机会, 让学生对此进行评论。又如:一次图画课, 一个同学不小心把同桌彩色笔弄掉, 吵起来了。我就此事让学生说说事情的前因后果, 并对此发表自己的看法等。这些生动的生活实例既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 同时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另外, 我们还可以利用晨间十分钟谈新闻、重现生活中的情景、现场采访等形式进行口头表达能力训练。只要我们留心观察身边的生活, 细心捕捉生活中的说话点, 抓住一闪即逝的机会, 及时组织学生, 扎扎实实地进行训练, 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就会得到快速提高。
三、开展活动, 加强口头表达能力训练
(一) 引导“玩”中说
学生的自我表述只有在自由自在的空间才得以孕育、诞生。如《踩气球真有趣》活动课, 我让学生在草地围圈而坐, 蓝天白云, 绿树草地, 鸟鸣蝉叫, 孩子们回到大自然的境界里, 进入最佳氛围, 学生互相追逐, 出现许多不同的有趣场面。这时引导学生自主看说, 选择观察对象, 摄取说的素材;生生互评, 师生互评。这种自由、和谐、愉快的氛围成了学生表现自我的最佳“土壤”。
(二) 引导“做”中说
凡学生自己经历或亲手做的事, 说起来总是那么绘声绘色, 感情丰富。如《比比谁的手巧》活动课, 课前让学生利用废弃材料自制小作品, 做做说说;课中介绍作品, 互相评说;课后开展销会, 产品推销, 创设交际过程。
(三) 引导“议”中说
教师根据训练要求, 设计话题, 让学生根据话题, 发表看法。提出见解, 如上《我心中的老师》口语交际课, 可设计:①创设情境, 激发说趣;②老师示范, 提出要求;③小组讨论, 相互介绍; ④相互采访, 自由评议。
四、重视实践, 强化口头表达能力训练
强化口语训练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篇11
关键词:口语 训练 表达能力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培养,提出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動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可见,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为实现这一目标,完成这一任务,老师们应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能力。尤其在语文教学中更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那么怎样在教学实践和学生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
一、培养学生表达的自信心,鼓励学生积极用口语表达思想
在进行口语表达训练时,小学生往往发言不够积极,不敢说。究其原因,一是怕说不好,同学笑话、老师批评,会丢面子,缺乏说的自信心;二是学生的说不能及时得到老师正确的恰当的评价,严重挫伤了学生“说”的积极性。因此,在进行口语表达训练时,教师要面向全体,因材施教,鼓励学生积极发言,使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欲望和表现自己的机会,都能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帮助学生树立“说”的自信心。在学生“说”后,老师应以鼓励为主,及时评价,对说得好的同学也不能讽刺挖苦,而应肯定他们敢于大胆发言的勇气,使学生生活在良好的主动学习、积极讨论、乐于表达的氛围之中。“雄辩是银,倾听是金”,学生旺盛的口头表达欲望经常保持,就能养成大胆发言的好习惯,思维的能力也会不断提高。
二、丰富口语表达材料,拓宽口语表达渠道
由于小学生知识面较窄,又不能广泛接触社会、体验生活,在口语表达训练时,他们往往无话可说。因此,教师要想方设法为学生提供口语表达的内容材料,挖掘口语表达的源泉。
1.根据课文中的内容材料因势利导。现行鲁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许多的题目、内在结构、课后回答等都是对小学生进行口语表达的好材料。例如,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后,让学生围绕“父爱如山”“师徒如父子”等展开想象,进行口语表达训练。
2.运用电教手段开阔学生视野。学生进行口语表达时,用录像或投影将相关的世界名城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经过认真细致的观察入境动情,学生就能非常流利地将所观察的某一世界名城的城市景观、人物风情等,生动形象地描述出来。
3.丰富学生生活,营造说话氛围。对学生进行口语表达训练可组织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为学生营造说话氛围。如进行激烈的拔河比赛,让学生观察之后口述比赛的情景;让学生在手工制作之后,介绍自己的制作过程和步骤等。由于学生有了亲身体验,口语交流就较容易获得成功。
4. 在日常生活中积累。 社会是最大的学校,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听到一些流传于老百姓口头的语言,如谚语、对联、歇后语,还有简短绝妙的广告词、精炼的标语、告示等,这些都是很好的学习内容。我要求学生做有心人,时时学,处处学,平时注意观察,积累这些知识。如看电视时,我让学生注意观看广告,来开一个广告展示活动……这些活动,使学生掌握了不少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利用好语文教材, 积累好词句
小学语文课文中有许多文章写得异常优美,好词佳句很多,如《秋天》、《一株紫丁香》、《金色的草地》、《瑞雪》等等。在教学中,除了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知识与能力,还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摘录一些佳词佳句,并能在理解含义的基础上熟记和背诵。除了教材的文本内容,我还引导和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从课外阅读中收集、摘抄优美词语,以次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积累佳词佳句,并要求学生能理解其意、鼓励学生在周记中大胆运用。每个月,我都会组织交流,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四、抓住每个训练机会,时刻不忘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给学生创造良好的氛围,为他们提供各种机会进行训练是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关键。
1.在各种活动中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小学生活泼好动,好胜心强,要抓住这一特点开展活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锻炼口语表达能力。如:班队课上,让学生开展朗诵诗歌、讲故事、表演相声、小品、绕口令等;在晨会课上,让学生开展新闻发布会等活动、举行“百科知识”竞赛,让学生介绍生活小常识,进行背诵格言和诗文等。实践证明,这些活动既为学生的口语表达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又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口语表达的积极性、主动性。
2.在平时的字、词、句训练中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词是语言的基本单位,句是语言表达的基本形式。因此要让学生把话说好,首先应抓词、句的训练,从平时训练的一点一滴做起。
3.纠正语病。学生在说话时,常常出现语病。如有的学生一张口“嗯”、“啊”不断。这些问题一方面说明词语不丰富,逻辑性不强,另一方面是口语表达能力弱,思维能力不强的表现。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克服这些毛病,首先教师的口语表达应成为学生的楷模,无论与学生交谈还是上课都要做到口齿清晰,用词不达意准确,表达有条理,语句精炼,以自身去感染学生。另外对学生的语病要及时发现,及时纠正。
总之,小学生口语能力只有通过不断训练,不断实践来提高,别无他途,所以立足平时,不断积累,坚持不懈,是我们广大语文教师所应持的态度。坚持训练,定有收获。
参考资料:
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2.《加强口语训练 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姚翔芳 《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03期
技校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 篇12
一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重要性
语文教学理念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还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语文教学是一个积累、感悟、运用、实践的综合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的语言和思维都将得到很大的发展。
重视并加强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 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 不单纯是为了完成语文教学的任务, 更重要的是为学生的未来着想, 使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和时代的发展需求。
二当前技校生口头表达能力的现状及形成这种现状的原因
1. 技校生口头表达能力的现状
经调查, 技校生在口头表达方面出现很多不良现象:说话吞吞吐吐, 内容空洞, 没有条理性;词不达意, 想说却不会表达或表达不清;说话没有重点, 语病多, 答非所问, 语无伦次;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发言的更是少之甚少。
据观察, 技校语文课基本无人自觉举手发言, 甚至老师点到名字都不愿回答问题。语文课堂成了老师自导自演、自问自答的“独角戏”。
2. 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
虽然语文教学要求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四种能力, 但实际情况却是“重读写”、“轻听说”。因为应试教育只有笔试没有口试, 从小学到初中, 从学校到老师再到家长, 都只重视书面语言的培养。
再者, 当今只是注重学生的考试分数, 而没有认可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或许一个学生字写得不够漂亮就会被老师批评并且一再被提醒, 但是一个学生不想说话或不敢说话, 顶多会被老师认为“内向”, 不会受到重视。
语文工作者普遍对口头表达能力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从而长期只重视书面语言的训练, 忽视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 无法走出阅读写作的圈子, 认为“说”更具有潜在性, “写”更容易看到成效, 这也是造成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整体偏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语文教学必须走出“重读写”、“轻听说”的误区, 要摆正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在语文课的位置,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 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使学生能够用流利的普通话与他人沟通交流, 做到语言表达准确, 重点突出, 从“口笨嘴拙”到“能言善辩”;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为做一个时代的新型人才做好准备。
三在技校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对策
“说话”是一门艺术, 需要经过长期的磨炼。说话也需要培养, 这就需要语文老师因势利导, 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通过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的观察和思考, 我认为, 培养技校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应充分考虑技校生各方面的特点, 要通过“想说、敢说、多说、会说、善说”这个过程, 循序渐进, 逐步提高。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想说”
心理学研究表明, 一个人做事的风格和他的兴趣有很大关系。如果想让一个人专心于某件事, 一定要从他的兴趣爱好入手。那么, 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首先就要逐步将学生引导到主动学习、自觉探究的高层次要求上。
第一, 说的内容宽泛。让学生随意选择自己的所见所闻, 所思所感来讲, 不限制范围, 不规定要求, 让学生将自己想说的话说出来, 可不作统一要求。
如学习《信客》, 课前我布置学生搜集有关“诚信”的事例和名言;上课时学生发言积极, 从“看到的、听到的”说到“自己亲身经历的”。由于学生的发言未受到限制, 所以这堂课学生畅所欲言, 各抒己见, 积极性很高。
第二, 说的形式多样。可以和周围同学讨论后说, 可以是自己的个人见解, 让学生大胆说。
如《信客》这节课, 我播放视频资料后设计的学生活动有小组讨论、小组代表发言、补充发言、个人发言等多种形式, 通过学生一轮一轮的发言补充总结, 课堂无人发言的现象有了明显的改善。
第三, 说的逐步引导。让学生由课下的“随意说”到课堂上的“严谨说”, 习惯成自然。学生会逐步养成在课堂上大胆表达自己意见的习惯, 逐步培养学生的说的广泛兴趣。
如《信客》这节课, 我引导学生由“信客这个职业”说到“和职业有关的道德和品质”, 在以后的语文课中, 学生的发言变得有目的性、有针对性, 掌握了一定的方法, 说话的思路清晰, 更具有条理性。
2. 分组学习, 重视课堂学习探讨, 鼓励学生“敢说”
我让学生分组学习, 鼓励学生多交流多沟通, 互相取长补短, 用积极的态度挖掘相互之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说话资源, 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如在学习《十八岁出门远行》时, 我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本文中有不符合现实生活实际的荒诞情节?”第三小组发言时说到了一个问题“他幸好没被骗到传销组织, ”随即引来同学们的一阵笑声, 于是我便引导学生多关注防骗知识。课下我发现很多同学找第三小组的同学谈话, 学生之间有了更多的交流话题。
3. 加强示范, 促进学生“多说”
教师在强化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训练的同时, 必须注重自身语言方面的修养的提高。
首先, 教师自己要用普通话和学生交流, 做到口齿清楚、条理清晰, 给学生作好语言沟通方面的示范。其次, 在课堂上, 教师要用普通话富有表情地范读课文, 并反复强调:语文课要多说、多问、多发现问题, 做到有问题就问, 想发言就举手, 说错了老师会帮助你更正, 消除学生害怕发言出错的畏惧心理。此外, 教师要有针对性地挑选一些名家的诗词美文音像视频等让学生欣赏、体会, 并鼓励学生模仿。
如在教学《我有一个强大的祖国》时, 我先播放中央电视台抗震救灾大型募捐晚会上明星们集体朗诵这首诗的视频, 然后我用深情的语调范读了“那是一张熟悉的脸……”“那一刻, 我感到自己有一个强大的祖国……”等段落, 学生受到感染, 跃跃欲试想要朗读。我就让学生分组代表不同的“脸”来朗读, 我发现学生的神情很专注, 感情很投入。
4. 重视评价, 指导学生“会说”
在课堂上, 重视学生的回答并及时作出正确评价, 对学生是一种肯定, 不能不闻、不问、无反应。
但评价也要讲究方法, 在对学生的答案评价的同时, 也要进行口语表达方面的一些指导, 如说话要流畅, 符合一定的口语要求;说话的内容要具体, 有层次;想说的话要表达准确。
在评价学生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人格, 善于发现学生语言表述上的优点, 及时表扬、肯定、鼓励, 因为老师温和的语言、优美的仪态是对学生美的感染, 能激发学生说的兴趣, 并注重说的完美。
如学习鉴赏《再别康桥》时, 有学生认为徐志摩的诗过于注重形式。我引导学生体会“新诗”的特点:绘画美、音乐美和建筑美。课堂上我没有批评他, 而是表扬他这种善于发现问题敢于发言的行为, 同时鼓励他查找有关作者以及“新月派”的背景资料。第二天上课时, 这名学生将自己查到的知识以口头表达的形式讲给所有同学听, 赢得了全班同学的一片掌声。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口才, 丰富了课外知识, 也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
5. 艺术培养, 引导学生“善说”
只是“敢说”、“会说”还不能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目标。让学生插上“口才”翅膀, 飞得更远、更高, 才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
第一, 培养学生多种表达能力和技巧, 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 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语文常识, 不仅仅让学生“说”, 而且要“说得好”。要让学生能够运用修辞、语法等使自己的语言更完善。
第二, 从课堂到课外, 时时、事事不放弃对学生“说”的训练, 加强对学生口语表达规范性的要求, 从简单地复述课文内容、具体描绘一处景物、深入刻画一个人物、详细介绍一次活动到随机与学生对话。
如组织口语交际《介绍自己喜欢的一首歌词》时, 我让学生大声朗读自己最喜欢的一首歌词, 并说出自己喜欢的理由;每组在评议的基础上, 选派代表发言介绍;每个同学在认真倾听的过程中, 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这些活动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口语表达空间, 让每一个学生在实践中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
总之, 技校语文教学要重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 只有这样, 才可以提高学生语文的整体素养, 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才可以满足社会的需求, 跟上时代的脚步, 成为现代新型的具有创造能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推荐阅读:
口头表达能力培养07-15
语文口头表达能力研究10-19
听力口头表达06-15
英语口头表达09-08
口头能力10-11
英语口头交际能力11-22
幼儿口头言语能力研究05-24
别忘了,学生的口头交际能力06-07
幼儿语言表达能力05-20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