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表达素质(共12篇)
语言表达素质 篇1
《大学生就业:酒香也怕巷子深》 (中国教育信息网, 2008年8月21日) 报道: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2005届毕业生史峰, 毕业后到上海黄金搭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就职。当年, 在武汉大学举行的校园招聘会上, 他考虑的是如何从1500人中胜出。“请你简单介绍一下自己”, 这个再普通不过的问题, 史峰用灵活的回答给招聘负责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我叫史峰, 和史玉柱同姓……”这句看似简单的介绍, 无疑一下子拉近了双方的距离, 因为史玉柱是“黄金搭档”的投资商。透过史峰的求职经历我们可以看出, 语言表达素质在大学生就业竞争中的重要性。
近年, 大学生就业成为国家、社会、高校、学生及家长关注的焦点问题。许多学者认为, 提升大学生就业力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所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 美国哈佛大学约瑟夫·奈教授提出了“软实力”的概念。“软实力”和“硬实力”共同构成人才的核心竞争力, “硬实力”是参与就业竞争的基础;“软实力”是综合素质的集中反映和显著标志, 是就业竞争的外在表现力。事实表明, 在大学生就业力体系中, 与学位、外语、计算机、专业技能等“硬实力”相比, 语言表达素质作为一种“软实力”, 以其强烈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对大学生的成功求职、顺利就业起到了强大的推动作用。
一、语言表达素质在大学生就业力体系中显得尤为关键
第一, 它是用人单位对人才选择的一项基本要求。作为人的一种基本素质, 语言表达素质越来越被社会各行各业所看重, 成为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确定的八种核心技能中, 交流与表达即语言表达素质被排在了首位。许多用人单位也把语言表达素质作为对人才选择的一项基本要求, 在大学校园里, 我们随处都能看到一些用人单位所张贴的招聘启事, 80%以上的用人单位都把“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素质”作为一项必备的招聘条件。2009年5月, 笔者在许继集团参观时, 一名高层管理人员就明确表示:在招聘人员时, 他们要求应聘者除具备思想素质、专业素质外, 还要能说会写, 即要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达素质。第二, 它是大学生向用人单位展示自我的重要平台。众所周知, “双向选择”已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形式。双向选择的过程就是大学生和用人单位之间互相沟通、互相了解, 从而达成共识的交际过程。在这一交际过程中, 大学生需要借助某种有效手段向用人单位很好地展示自己, 使对方对自己更好地认识和了解。毫无疑问, 语言成为大学生向用人单位展示自己的重要手段。大学生借助语言手段展示自己的过程, 就是对自身语言表达素质的展示过程。
二、大学生就业力对语言表达素质有着强烈需求
就业力是20世纪50年代由英国学者首先提出的一个概念。美国教育与就业委员会将就业力定义为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范泽瑛等在《关于毕业生就业力培养模式初探》一文中认为, 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指在校期间通过学习或实践获得工作的能力, 包括保持工作以及晋升的能力。本文所谈的大学生就业力指的是求职能力和保持、发展工作的能力。语言按照载体不同可分为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 因此本文将语言表达素质分为口语表达素质和书面表达素质, 书面表达素质指的是应用写作素质。根据上述界定, 笔者认为大学生就业力对语言表达素质的需求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 大学生的求职能力对语言表达素质有着强烈的需求。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 使大学生在就业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毕业前后基本上处于一种强烈的求职过程中。他们在寻找单位的过程中, 通过打电话、发求职信等形式与招聘单位进行联系;在面试的过程中, 以口头形式与招聘人员进行交流。“求职者无论采取何种形式都与语言表达能力密切相关, 语言表达的优劣在大学生求职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见, 大学生的求职能力离不开语言表达。一是对应用写作素质的需求。大学生在得知招聘单位的用人信息后, 除电话联系外, 一般情况下, 还会通过电子邮件发送求职信和简历的形式与招聘单位取得联系, 以使对方对自己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同时, 用人单位也要通过对应聘者求职信、简历的初步了解来确定是否给予面试机会。在这种情况下, 求职信的撰写、简历的制作则显得非常重要。二是对口语表达素质的需求。在面试过程中, 大学生与招聘人员之间的交流主要以口头语言的形式进行。比如, 自我介绍、回答招聘人员的问题、与招聘人员进一步交谈。为取得面试成功, 大学生必须使自我介绍简练而又不俗气, 回答巧妙而又凸显自我, 交谈得体而又彰显个性。简练而又不俗气的自我介绍、巧妙而又凸显自我的回答、得体而又彰显个性的交谈都体现了对口语表达素质的需求。
第二, 大学生的工作保持、发展能力对语言表达素质有着强烈需求。大学生的工作保持、发展能力对语言表达素质的依赖, 在处理职场人际关系和日常工作事务中可以得到切实体现。一是对口语表达素质的需求。比如, 在办公室对上级和同事进行称呼、问候是必需的, 就某一话题与上级和同事进行交谈或闲聊也是不可避免的;在某种情况下, 对上级和同事的安慰、赞美等礼节性语言运用也是经常发生的;参加某一活动时即兴发言也是很常见的。在说话时, 由于自己所处的场合不同、时机不同、身份不同, 所选用的语气、词语和句式也会不尽相同。二是对应用写作素质的需求。在处理日常工作事务中, 大学生将要与应用写作打交道。比如, 工作开始之前所制订的工作计划, 工作完成后所写的工作总结, 年终考核时所写的述职报告, 竞聘某一领导职位时所写的竞聘词等。在进行应用写作时, 格式的规范、内容的实用、语言的适度等都需要一定的写作技巧, 而这些技巧的把握程度则体现了对应用写作素质的需求。
三、良好的语言表达素质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就业力的提升
第一, 可以增强大学生的求职能力。大学生通过在语言表达素质课堂上的学习、训练和在各种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中得到的语言实践锻炼, 使自身具备了良好的语言表达素质。在求职时, 大学生结合自己所学而撰写的以诚感人、以情动人的求职信, 所制作的简明而又美观的简历, 都会增加被招聘单位注意的几率, 从而为自己获得面试资格奠定基础。在面试时, 大学生简练的自我介绍、巧妙的回答方式、得体的交谈都会强化招聘人员对自己的良好印象, 从而为自己被录用打下基础。第二, 可以增强大学生的工作保持、发展能力。在毕业后的工作中, 大学毕业生所写的目标适中、步骤可行的工作计划, 所写的点面结合、分析到位的工作总结, 所写的反映工作情况的工作简报, 都可以增加上级和同事对自己工作的认可度。在日常工作中, 对上级、同事合适的称呼和问候, 与上级、同事合理有度的交谈、聊天, 对上级、同事安慰、赞美等礼节性语言的运用, 都可以密切与上级、同事的关系。工作认可度的提高和关系的密切使自己不但能够保持住这份工作, 而且还能够获得晋升、发展的机会。
总之, 语言表达素质在大学生就业力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 大学生应注重对自身语言表达素质进行培养, 力争发挥语言表达素质这一“软实力”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从而促进自己成功求职、顺利就业。
参考文献
[1]董妙龄.大学生公关能力在社会就业中的作用[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9, (3) .
[2]范泽瑛, 谢超, 高磊.关于毕业生就业力培养模式初探[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6, (10) .
[3]夏阳.浅析大学生的就业能力[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6, (15) .
语言表达素质 篇2
语言表达能力对幼儿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总结起来,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 对知识的获得
幼儿对知识的获得主要借助于口头语言,因为幼儿的知识很贫乏,需要通过多看、多听、多接触许多具体事物来增加知识,扩大眼界。在这个过程中,是离不开语言的。孩子在认识这样或那样东西的时候,都需要用语言来标志它的名称、形状和特征等。例如,“这是苹果,它是红颜色的,圆圆的……”,“这是香蕉,它是黄颜色的,长长的……”。幼儿认识具体事物以后,还要借助语言来把印象巩固下来。幼儿除接触事物获得直接知识以外,还要靠听讲故事等办法获得间接知识,在这个过程中,语言就起着主要的作用。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思考问题、提出问题,也都要借助语言。他们经常用语言来追问:“这是什么?”“那什么?”“为什么是这样的?”“为什么是那样的?”等等。一般说,语言发展比较好的孩子,往往求知欲旺盛,知识面也广,智能发展得比较好。
二 语言表达能力也是学习文字的基础。
许多小学老师反映,语言发展得好的孩子,进入小学以后,在识字、造句、写文章等各方面都进步得比较快
三 对个性的影响
语言对孩子的个性也有很大的影响。语言发展得比较好的小儿,往往思想活跃,性格开朗,喜欢同别人交往,活动能力比较强。相反,语言发展比较差的,则往往沉默寡言,比较胆小,活动能力比较差。
3-4岁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如何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是我们幼儿园教育工作者的一项艰巨的任务.以下是本人在工作中的一些感悟,在这里和大家交流一下:
一 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
刚刚入园的幼儿,由于环境的变化,对周围的人和事都感到陌生,此时的孩子情绪不稳定、缺乏安全感,导致有些幼儿变得“沉默寡言”这时教师应善于发现,将他们安臵在自己的身边,亲近他们、抚爱他们,创设一个宽松的谈话氛围,用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话语跟他们交谈,使幼儿在感情上得到满足,陌生感、胆怯情绪就会逐渐消失,对老师、同伴发生兴趣,同时也产生了说话的愿望。教师要抓住时机,激发他们的说话的兴趣,使幼儿有话愿意说,有事愿意讲。
二 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往
幼儿年龄小,心理素质比较脆弱,当孩子和我们交流时,我们不能随意打断孩子的话语,更不能表露出不耐烦的精神。要知道孩子对老师的反应十分敏感,为了表达自己对孩子谈话内 2
容的关注,我们应该经常在孩子说话时使用“噢” “是吗” “后来呢”等词语,鼓励孩子继续说下去,有时还进一步询问有细节,这会让孩子觉得你确实是在关注他,这样,他才会更乐意地向你倾诉,孩子才会对自己更有信心,才会将自己成功的交往经验迁移到别处,才会形成良性循环.在日常活动中,我们经常会发现有许多老师喜欢强调举手发言,我认为,这对小班幼儿而言是不太合适的,小班幼儿控制能力较差,他们想到就会急于表达出来,而且他们注意力时间短,有意记忆还没有发展起来,让他们举手发言,等轮到他时说不定已经忘了要说什么了,长此以往不利于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也不符合新教育理念以幼儿为主体的精神。
三 利用各种活动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1.利用文学作品培养幼儿良好的早期阅读习惯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孩子在温馨、宽松、自由的语言环境中,其语言的各方面能力及兴趣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文学作品中的角色表演是幼儿比较喜欢的一种游戏,能使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锻炼。
2.开展各种语言游戏
在游戏中坚持要求鼓励幼儿学说完整话。幼儿在回答问题、表述自己的意愿的时候,我总是耐心地引导他们,“请你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讲述,好吗?”对于口语表达能力较差的幼儿,他 3
们总是断断续续地讲,有时根本就不能表达清楚,于是,我就利用一些游戏来耐心引导他们说完整话,如:在角色游戏《娃娃开门》和《爱心医院》中利用具体地问题引导幼儿的思维,“小狗怎么开门?”“小狗……”,“请问你哪里不舒服?”“我肚子痛……”等等。就这样,幼儿在说完整话的基础上,不断得到锻炼,语言表达能力也相应得到提高了。
3.将语言教育渗透于其他各领域教育活动之中.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能力等其他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发展幼儿园语言的重要途径是通过互相渗透的各领域的教育,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扩幼儿的经验,为幼儿语言的发展提供条件。在实践中,特别是语言教育与音乐教育的互相渗透更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在歌曲教学中,歌曲是音乐与语言最完美的结合,孩子在优美的旋律伴奏下,唱着充满韵律感的歌词,是一非常美妙的享受,可从中感受到音乐与文学艺术的美。如小班教材下册中的歌曲《春天》,这首歌的歌词生动形象,幼儿透过歌词就能看到一幅非常优美的春天的图画,在欣赏完歌曲后让幼儿描述歌中描写的春天,还可以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看到的春天另外的景色,通过说唱结合,培养了幼儿有节奏地说的能力。
四 面向全体,重视个别
幼儿个体之间的语言表达能力发展不均衡,且各具特色, 4
有的幼儿能较好的用口语表达自己的需求,有的幼儿在进行口语表达时却存在发音不清晰、语序颠倒、代词使用混乱、发单音节多于发多音节、用词不规范、语句不完整等现象。因此,我们在重视让幼儿通过集体活动发展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还应与单独或少数幼儿谈话,及时发现幼儿口语中的错误并给予纠正,比较具体的掌握每个幼儿的口语发展水平,增加指导幼儿练习说话的机会,发展其语言表达能力。
五 指导家长做好家庭中的幼儿语言教育,形成教育合力
家庭是幼儿生命的摇篮,是孩子们最温暖、最安全、最自由、最快乐的港湾,家庭成员的讲话水平及语言表达能力直接影响幼儿语言的发展。
语言表达素质 篇3
一、通过直接感知,丰富语言知识
语言能力受到语言知识的制约。语言知识与自身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包括周围的人、事物、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现象。孩子通过对周围环境的直接感知,来获取周围环境中的知识,进而丰富语言。语言知识的丰富又提高了其认知水平并扩大了认知范围,对语言知识的丰富又能很好地促进。因此,为了发展语言能力应该尽可能地让孩子对周围环境进行直接感知,提升对周围世界的认知能力。创设各种认知周围世界的场景,在认知周围环境中丰富孩子的语言知识,提升其语言表达能力。
例如,在春暖花开的季节,带领孩子们到周围的大自然中认识草木发芽与开花,认识春天大自然中五彩缤纷的颜色,认识大自然中的花鸟鱼虫,这样可以在大脑中有了春天的概念。同样,通过观察和认识大自然中的各种景象来建立季节的概念,在大脑中认识四季,建立了四季特有的情景概念。丰富了孩子们的知识,为语言表达四季景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孩子们就拥有了用语言表达来描述四季的基本能力。
二、通过看听说练,发展表达能力
发展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可以通过观察周围人的语言表达特点,听取周围人的语言表达方式,学说各种说话内容,加强其语言表达练习等多种方式来发展孩子语言表达能力。
1.通过观察,学习肢体语言
语言表达包括肢体语言和说话交流两种方式。肢体语言为人的语言表达增添了生动形象的元素,使语言表达更多地展示出情绪与信息,提升语言表达的高效性。因此,发展孩子的肢体语言是非常必要的,可以更好地促进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教师可以注重对孩子的肢体动作的观察,引导孩子们对肢体动作的理解。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观看《大风车》、《动画城》等少儿栏目,观察人的肢体动作来配合表达的影像资料,还可以欣赏小歌手在唱歌过程中的肢体动作,通过对各种形式肢体语言的观察,耳濡目染地使孩子们的肢体语言丰富起来,促进孩子们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2.通过耐心倾听,学习语言表达
培养孩子们倾听习惯,可以很好地促进其表达能力的发展。要学会语言表达,必须学会倾听,听懂并理解,然后为学说打好基础。积极创设倾听环境,在各种形式的倾听环境中,让孩子感受和理解各种语言知识,激发语言模仿和词句应用的积极性,逐步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例如,可以通过讲故事,在营造情境中体会语言表达方式,也可以播放歌曲,在优美欢快的音乐旋律中学唱歌词,来培养儿童语言表达能力。创设各种语言情境,可以耳濡目染地增加大脑中的语言知识,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学说,尝试语言表达
用语言来描述自己的心灵感受就是语言表达。让孩子根据自己的认识和思维,通过说话或者交谈表达出来,形成孩子的语言表达形式。为了促进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应该鼓励孩子们尽可能多说话,在语言表达的不断尝试中,逐渐提高其语言表达的清晰性、明确性、条理性和层次性。
例如,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要创造机会进行谈话。使其有说话和交谈的意愿,促进孩子们积极地语言表达。和可以引起孩子兴趣的事物进行对话
4.通过练讲,提升表达能力
语言能力的提升,是要求说话发音准确、吐字清晰以及用词恰当。这些语言表达技巧都需要在语言练习中锻炼提高,这就需要进行强化练习,在讲话中逐渐地积累和提高表达技巧。
例如,教师可以做一些演讲形式的语言表达练习,如让孩子们经过自己的学习和准备,讲一则故事,说一件有意思的事情,谈一下自己家里可爱的小宠物等。家长注意在孩子们的学习和准备中悉心辅导,提高孩子们练讲的自信心。通过这种形式的长期系统训练,孩子的语言表达的技巧和能力会逐渐提高,然后再提高说讲内容的难度和要求,促进语言表达能力的不断提高。
儿童阶段是人的语言表达发育和能力提高的敏感敏感时期,家长和教师应该携手共同努力促进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通过带领孩子对周围环境直接感知,丰富孩子语言知识;通过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看听说练,发展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素质 篇4
因此, 教师在努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等的同时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语言表达能力并力求达到规范化。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在教学中必须经常努力坚持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笔者就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语言表达能力谈几点策略和方法。
一、教师示范——展现科学语言的严谨性
苏霍姆林斯基在谈到教师的教育素养时曾说过, “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我们深信: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教学语言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手段, 教师教学语言的正确、规范与否, 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和效率。这是因为教师必须通过自己的语言才能把信息传递给学生, 而学生也只有在理解教师所讲内容的基础上, 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加以消化, 才能掌握所学知识。
(一) 语言表达需贴切
案例1:种子萌发的一般条件是___。
许多学生在解答时常只答“温度、水分、空气”, 或答成“一定温度、充足水分、充足空气”, 或答“适宜的温度”等。这样的表述或许对学生来说是完整了, 但终究缺乏相应的科学性, 经不起推敲。教师的表达是“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学生通过对比和理解, 发现有这些定语修饰与没有这些定语修饰, 两者有着明显的区别。
因为教师的教学语言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所以教师在教学中所用语言必须具有科学性、准确性和专业性。
(二) 概念解释需确切
科学教学的科学性是指教师讲授的基本知识应真实、确切。所谓确切, 就是要求上课用严谨的语言、准确的词汇来表达概念, 叙述原理, 不能含糊笼统, 更不可胡言乱语。
案例2:在催化剂的教学中, 教师有时为突出催化剂在分解氯酸钾过程中起到加快反应速度的作用, 但往往忽略了催化剂也有减慢反应速度的作用的教学。学生如果接受了这样模糊的信息, 反馈到今后的语言或者文字表达时难免会出现错误。
因此, 在日常教学中, 教师要以身作则。有时科学概念很抽象, 教师在教学时用了一些通俗易懂的俗语, 但俗语的运用也要体现科学性, 尽量用科学、规范、简明的科学语言表达。
(三) 词语区分需关切
科学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 准确无误地向学生传播科学知识。如何体现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 对课文中的用语要反复斟酌, 尤其是雷同词语要加以规范表达。
案例3:在讲免疫中的抗体和抗原时, 虽然这两个概念只有一字之差, 但含义却不同。前者是指人体在抗原的刺激下, 所合成的一种能对抗原进行特异性免疫的蛋白质。而抗原则是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或病原体。
此外, 还有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生长素和生长激素、溶质溶剂和溶液、热量和热能、凸透镜和凸面镜等等雷同词语均需教师收集整理, 与学生一起分析它们的异同点, 并反复向学生强调。
二、情境创设——规范学生口语的随意性
学生科学语言的表达能力不是先天具备的, 是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逐步累积起来的。要培养学生的科学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应彻底转变传统教学观念, 更多地让语言表达自主权回归学生。教师在备课时就要认真思考如何创设问题情境, 设置学生讨论, 使学生敢于表达、有机会表达, 促使内部思维与外部语言之间的转化, 从而锻炼学生语言表达的敏捷性和流畅性。
(一) 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敢于说
在科学探究中, 要让学生尽快地进入角色和探究主题, 莫过于通过教师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 根据教学目标, 创设一个个生动的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让学生有疑、有惑、有思、有想, 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迫切地想动手探究去解决问题, 从而让学生大胆地猜测, 让他们敢于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只有暴露问题, 才有纠正的机会。
案例4:《大气压强》教学中, 老师给学生变了一个魔术。
首先, 出示玻璃管, 将空杯置于管的正下方, 然后向管内倒水, 可看到水从管底流出。接着, 左手拿管, 并且用大拇指紧紧堵住玻璃管的下端, 仍然向管内注入水至满。再提问:为什么水不会从下面流出?此时学生纷纷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 并指出:由于管底被手指堵住, 所以手指对管内的水产生向上的压强, 支撑住了水柱。追问质疑:若此时将管倒拿, 使其开口端朝下, 水会不会流出?学生有的说会, 有的说不会。然后, 左手拿管不变, 同时用右手中指抵住玻璃管的上口, 将管倒置 (倒置过程中, 手指不要松开) , 并故意缓慢移开右手指, 使下面的管口露出。这时可见红色水柱并没有流出来。教师自言自语:咦, 为什么水没有流出来呢? (可用左手倒拿着管, 夸张地放到眼底瞧一瞧) 难道管里的水突然没有重力了吗?难道是老师会气功, “功”将管内的水吸住了吗?学生猜想是大气压强的原因。之后演示:在矿泉水瓶中装水, 然后将瓶子的不同位置用粗针扎孔, 水会流出。学生观察现象, 回答说明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再向瓶子内重新装入水, 并快速的拧紧瓶盖。思考:液体内部有压强, 为什么水没有流出呢?从受力的角度引导学生分析, 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说明水受到一个孔的外部给它的向内的力, 而现在它只与大气接触, 所以大气应该有压强, 而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学生经过教师有意识的设问引导, 能把答案规范完整地表述出来。
因此, 对自己的学生要有一份信任, 学生才能大胆的表达。哪怕是错误的表达也是一种真实思想的流露, 教师创设了情境, 目的在于学生参与并及时的发表自己的想法, 课堂的气氛也随之活跃。
(二) 利用讨论交流让学生有机会说
课堂讨论和辩论是一种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过程, 是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而且初中生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和表现欲望, 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特点, 把讨论、辩论等运用于教学之中。教师可以把一些难度较大、综合性较强、学生判断上容易出错或似是而非的问题, 组织学生讨论, 鼓励学生们将他们的想法尽量的说出来, 通过个人说、小组说、集体说, 给他们提供说的机会。
案例5:力的概念很抽象, 学生比较难理解, 我在课堂上设计学生讨论:生活中哪些现象能证明力的存在?在学生讨论时, 主动寻求生活中可以表现力的事例, 分析这些力产生的效果, 从而感受力的存在。如有学生说:“汽车撞到树上, 树被撞倒, 说明车对树有力的作用。”也有学生说:“用力拍桌子, 手感到痛, 说明桌子对手有力的作用。”马上又有学生跟着说:“桌子振动了, 说明手对桌子也有力的作用。”“用手推窗, 窗被打开, 说明手对窗有力的作用。”……学生在倾听、思考、辩论的过程中, 不由自主地将自己的思考语言化, 用语言去反驳别人, 论证自己的观点, 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新课程的理念是自主、合作、探究, 在合作的过程中会产生思想观点的碰撞, 谁对谁错, 以理服人, 你的观点正确与否?能否被其他同学认同?合理的语言表达, 科学的规范用语是一种重要的载体。
三、方案评析——体现科学语言的直观性
实验是学习科学的基础, 实验与探究能力也是中考对学生能力的考查之一, 实验一直是中考的重点和难点。其考查主要表现在:能独立完成考试大纲所要求的实验, 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 并能将这些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具备验证简单的科学事实的能力, 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具有对一些科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笔者对2009年、2010年中考科学试卷分析, 发现非选择题部分的考查越来越突出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现在很多学生上课对实验是“看完热闹”后却“说不出门道”来。笔者认为:“看”实验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 而“说”实验则能锻炼学生的思维。如果我们的课堂只重视“看”而不强调“说”, 那么所学到的知识容易漂浮, 不能为学生所积淀。
案例6:请你利用所学的科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要在葡萄园种植具有“果大味甜”等优良性状的A品种葡萄, 果农没有选择A品种葡萄的种子在园中进行播种, 而是直接剪取A品种葡萄的枝条进行扦插。你认为他这样做的优点是______。
(2) 扦插时, 某果农先将葡萄枝条的插入端置于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浸泡一下, 再将枝条插入土壤中。他认为这样做能提高扦插枝条的成活率, 理由是_____。
学生在分析第一个方案的优点时有这些说法:种子繁殖太慢;扦插比较方便;一次扦插可以插很多枝;扦插的水果跟原先的水果长得一样等等。而准确规范的说法是:后代能保持A品种葡萄的优良性状, 而且繁殖速度较快。
学生在分析第二个方案的操作理由时有这些说法:那溶液可以防止插条死亡;生长素溶液是魔药, 沾一沾可以保证生根;沾点生长素溶液, 可以防止落叶, 保证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供插条成活等等。而正确的说法是:适宜浓度的生长素能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
因此, 培养学生对实验清晰、规范的科学语言表达能力非常重要。所以在实验教学中, 我们教师还要做好以下几点:
1.对教材上的实验在教师引导的情况下让学生反复阅读实验目的、实验原理、方法步骤, 学会用规范的科学专业术语表达实验思路。
2.学会设计完善的全新的科学实验, 训练学生的科学语言表达能力。最好从初一就开始训练, 让学生克服完成实验设计题的畏惧心理, 为良好的文字表达打下坚实的基础。
3.做好科学记录, 科学记录能加深学生对科学现象的理解, 能促进学生去思考。因为记录需要学生将自己的发现形成语言文字、符号等记录下来。做了记录的学生与没做记录的学生相比, 他们的研究更深入些, 语言逻辑更有序。
四、教材依托——注重科学语言的固定性
科学教材是指导教师实施教学的基本依据, 也是学生获取科学知识、汲取语言营养、训练表达能力的主要园地。因为教材中的语言具有很强的科学性、专业性和系统性。阅读量和阅读能力对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学生通过阅读教材、熟记教材可以熟练掌握教材中的各种科学专业术语, 还能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 并且可以纠正一些含糊不清、似是而非的概念, 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规范性。
案例7:我们整理和积累了一下, 在化学教学中错别字出现的主要原因:
(1) 音同字异相混淆。如将“中和反应”写成“中合反应”, 将“试管”写成“式管”等。
(2) 音似字异相混淆。如将“滤子”写成“滤纸”, 将“汞”写成“贡”等。
(3) 形似音异相混淆。如将“蒸发皿”写成“蒸发血”, 将“冶铁”写成“治铁”等。
我们在平常的训练中可以适当增加这类型的习题, 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 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此外, 每次考试后, 教师要认真进行试卷分析, 找出典型失误之处, 分析原因, 通过集体讲评和个人辅导相结合, 对语言表达失误给予纠正。在试卷讲评时, 最好创设良好的讲评氛围, 通过讨论与质疑相结合的方法, 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进行探索, 力争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最大限度的提高。
对教材中的科学术语, 笔者对学生的错误进行了归类, 内容见下表:
因此, 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熟记教材时, 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1.要求学生在阅读、熟记教材知识点后, 自己用专业术语复述教材中的某些内容。这样既积累了学生的基础知识, 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例如, 在讲完“生物群落”的概念后, 指导学生阅读并识记后让学生复述, 效果非常好。
2.要求学生注意教材中不同知识类型的表达方式, 如概念、原理、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知识应准确牢记, 精确把握。
五、习题精选——巩固科学语言的书面性
课后练习是巩固和深化课本知识的重要措施, 针对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教学目标, 教师在培养学生“说”的基础上, 必须进一步加强“写”的训导。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 应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我们选择的训练题, 既要能巩固基础知识, 培养学生的规范用语能力, 又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案例8:观看日偏食的安全办法之一是间接观看, 可以利用望远镜将光线____后成缩小的实像后观察。
解析:本题答案是“会聚”, 属于专有名词, 也称之为专业术语, 然而学生的答案不规范之处随处可见:部分学生写了“汇聚”, 也有的写了“聚焦”“聚集”等等。规范与不规范之处在于:“会聚”有会合后还会分开的意思;“汇聚”指会在一处, 没有分开的意思。老师并不是要求学生刻板机械的记忆, 而是强调一种科学的态度, 即科学语言的严谨性、科学性。
综上所述, 初中学生科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 贯穿于科学教学活动的始终, 需要师生共同努力, 反复学习实践、磨练积累并不断总结才能逐步提高。语言表达与交流是科学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 准确、规范的语言表达有利于人们之间信息的顺畅沟通, 是衡量一个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的基本要素, 是作为一个高素质科学人才所必须具备的能力, 对学生终身发展十分有益。因此, 我们必须把科学表达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作为我们日常教学的重要一环, 从基础抓起, 有计划地、持之以恒地进行严格的训练。
参考文献
[1].张万兴.《课堂教学艺术完全手册》[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2.57-62.
[2].蔡军论.《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J].《贵阳金筑大学学报》.2004 (6) .
语言表达 篇5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用来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在面试中,语言是必不可少的,它是应试者与用人单位相互沟通、传递信息的最基本的工具。大学毕业生的自身情况、工作意愿、工作能力以及工作态度、个性特点等,在一定意义上来说都是通过语言表达的,因此,语言在面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面试时大学毕业生在语言表达与交流方面的表现对面试的结果影响很大。因 此,我们应在下面几个方面给予注意:
(一)称呼恰当。据心理学家研究,对别人怎样称呼应十分重试,称呼恰当,能使对方产生相容心理,感情就较融洽;称呼不当,可能会招致对方的不满或反感。所以,毕业生在面试时,首先应称呼恰当,这对于第一次参加面试的毕业生来说很重要。由于他们的社会经验较少,除了“老师”等几个简单称呼外,对社会上一些通常称呼就显得很陌生。这里不妨对各行业进行分类,如工厂、企业的同志,你可以称呼“师傅”、“老师傅”;对事业单位的知识分子,可以称呼“老师”;对外企人员可以称呼“先生”、“小姐”、“女士”;对党政机关部门人员可以称呼“同志”或者其职务“某科长”、“某局长”等。千万不要大呼小叫别人的名字。
(二)语言文明。语言文明在一定意义上表现一个人的文化教养。大学毕业生面试时,用语文明与礼节性语言尤为重要,对语言的操作要认真细致,不要将自己不文明的口头语带出来,那样会使场面很尴尬。
(三)语气得体。问话应朴实、简洁,不要过多的提问,以免使面试人产生厌烦情绪。另外也不要说一些不着天不着地的话,让用人单位产生厌恶的感觉,比如“最什么”、“特什么”、“非我不可”等话,都显得应试者极不成熟与幼稚。
(四)语言表达要清晰,不要罗嗦。话不在多而在精,自己反反复复要强调的事情,生怕对方听不明白或者漏过去,这样反而把重点冲淡了;回答问题也应该简单明了,不要老是喋喋不休,让面试现场成为你自己的演讲论坛。
语言表达衔接、连贯 篇6
联合国秘书长利比亚事务特别代表伊恩•马丁26日在安理会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他说,联合国一直希望卡扎菲和其他犯有严重罪行的人能够被捕并被绳之以法
②这与“过渡委”所下达的命令背道而驰
③有关卡扎菲政权故意杀囚以及反对派施暴的证据也越来越多
④但事实是他遭到虐待并被打死
⑤因此这些行为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下设的国际调查委员会的调查范围之内
A.①③④②⑤ B.③①④②⑤
C.④①③②⑤ D.②③①④⑤
2.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句子,排列顺序恰当的一组是( )
《春水晴峦》是一幅山水画: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画家笔下的朦胧意境,映照出实实在在的心情文章。
①山坡上舒展着绿色苔草 ②山脊在平原中突兀矗立 ③船帆在江河上影影点点 ④石间水口涌动着汩汩清泉
A.①④②③ __________B.④③②①
C.③①②④__________ D.②①④③
3.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文语意连贯、音节和谐的一组是( )
(1)最近,我又回到白云湖,时值初夏,__________ 。
(2)我们要育的是莲藕,因为它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环湖大堤,垂柳轻拂,婀娜多姿;湖心桥畔,楼榭亭阁,错落有致;大湖之内,碧波荡漾,一望无际
②大湖之内,一望无际,碧波荡漾;环湖大堤,垂柳轻拂,婀娜多姿;湖心桥畔,楼榭亭阁,错落有致
③埋没底层,尚思抱节守志;花色虽艳,从不欺世媚俗;出自泥淖,却能抗浊排滓;莲心固苦,但可医病疗疾
④埋没底层,尚思抱节守志;出自泥淖,却能抗浊排滓;花色虽艳,从不欺世媚俗;莲心固苦,但可医病疗疾
A.②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4. 把下列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消费时代的市场影响力,不等同于文学成就。
②文学创作,尤其是小说的创作,是建立在一定的阅读和社会经历基础上的。
③但不可否认,“80后作家”也确实为中国文学带来了一些新元素。
④享有不俗的市场影响力,使“80后作家”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
⑤“80后作家”的创作却并未走出“成长”和“青春”的文学书写谱系。
⑥但他们在文学上的成就,却引起了广泛的争议。
A.②⑤④⑥③①__________B.④⑥①②⑤③
C.②③⑤①④⑥__________D.④⑥①③②⑤
5. 为下面三则新闻撰写串联词。
10月28号晚上7点起,广州地铁四号线全线供电出现故障,至今尚未恢复。受困乘客从隧道步行回地铁站内,大量乘客滞留车站内。9点起公交开始运走滞留乘客。
(1)串联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天(29日)早上7点到8点之间,京港澳高速邢台沙河段因大雾天气导致多辆大货车追尾,造成车辆堵塞。目前伤亡情况不明。目前邢台市已经有大批120救护车赶往事故现场。
(2)串联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日可观赏本世纪最亮木星:29日,天空将上演“木星冲日”天象,届时木星将距离地球最近,亮度亦将达到21世纪以来的极大值。感兴趣的公众可以在傍晚时分向东面的天空寻找这个太阳系中的“大个子”。
7. 学校举行“金秋诗歌朗诵会”,请你为下面的三个节目撰写两段串联词。
第一个节目:高三年级沈明老师独诵毛泽东词《沁园春•雪》。
(1)串联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个节目:高二年级教师代表队集体朗诵《奉献之歌》。
(2)串联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个节目:高一年级语文组全体老师朗诵《我是中国人》。
语言表达素质 篇7
一、真正地认识语言障碍学生
平时的语文教学中,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我们大多放弃了语言障碍学生,因而他们失去了读书的机会,更失去了口语表达的机会,长此以往,即使让众多乃至全班学生去自读时,他们也不好好地去读,这就导致其语言障碍现象越来越严重。语言障碍学生真正就语言障碍到了极点吗?回答当然是否定的。教育学家曾断言:遗传素质只是人的发展的生理方面的可能性,不能决定人的发展。笔者也曾经做过这方面的实践,让没有语言障碍的学生与有语言障碍的学生去故意发生没有任何危险的矛盾,进而让他们去争辩,不难发现虽然他们之间的语言表达悬殊,但有语言障碍的学生在与没有语言障碍的学生争辩时也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说服对方,并在激烈的争辩中得到了相应的提高。由此笔者深深地体会到:即使是语言障碍学生,只要我们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重视和加强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他们的语言障碍也会在语文学习中逐步扫除的。铲除他们的语言障碍,也同样有助于他们的智力开发、心理康复和健康成长。这就需要我们去努力创造条件,提高他们的信心,提高他们的能力。
二、真正地尊重语言障碍学生
于永正先生之所以能够让那些语言障碍学生能够心悦诚服且积极踊跃地表现自己,并不是他具有特别神奇的功能,而是他在整个教学流程中,尤其在让学生朗读、进行口语交际时,特别真正地尊重语言障碍学生。比如在教学《全神贯注》一文时,他首先了解了班里有口语障碍的学生,然后创设适合语言障碍学生进行朗读和口语交际成功表现的氛围,进而在实施过程中,表现的是那样宽容而又耐心,体现了一位教师尊重语言障碍学生的莫大情怀,由此让语言障碍学生也能体会到朗读以及口语表达的快乐,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进而增强了自信心,使他们克服了心理障碍。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在朗读和口语表达中,我们必须真正地尊重语言障碍的学生。要想达到真正尊重的目的,教师要有一颗耐心等待的心,对待具有语言障碍的学生,尤其不能急于求成,而应让他们在一遍遍的朗读中提高,耐心地等待着他们在一遍遍的朗读中提高,也一定要有一颗热情呵护的心。应该清楚地看到,学生在内心深处总不希望自己具有语言障碍,当他们经过了训练之后,无论是朗读水平,还是口语表达能力,总会有一定的提高的。每当发现其提高了,则应多多去表扬、去鼓励,而且要有一颗促其提高的心。应当说语言障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是极低的,教师必须想方设法让他们提高,多让他们去表现是需要的,放缓坡度让他们去表现也是需要的。
三、真正地训练语言障碍学生
新闻语言及其表达技巧 篇8
新运闻用语最言”, 就鲜明是、闻确最的生文动、字最, 报准语道闻思最内义, 丰容。新富的顾闻新名是言实新报近道发;生语的言事及王□全是民音交义统际一工的其冰晓具具传。有播表信新达闻息事语实客言表和观、通确俗切、的简特洁达点。要想把新技闻动只、有写准老得确鲜、明老感实、人实生, 巧学习呢?学习语言。如何
学习古代有生命的典型
语言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历史上出了孔子、孟子、庄子、老子、屈原、李白、杜甫、曹雪芹等历史名人, 他们的作品都是经过千锤百炼、精益求精的传世精品。作为新闻记者, 没有古典文学的基本知识, 要想写好新闻是根本不可能的。
如报刊经常出现的新闻标题, 许多都是借用或改动的古诗文的句子:“云想衣裳花想容”、“江南无处不飞花”、“沉舟侧畔千帆过”、“道是无情却有情”……
学习外来风趣幽默的语言
毛泽东同志曾说过“古为今用, 洋为中用”, 对外来的任何东西, 都不要一概肯定和一概否定。新闻写作也不例外。西方语言的精华在于风趣幽默, 写文章很少穿靴戴帽, 更是以短而引人入胜。如“邓小平访美”, 美国从国内外抽回246名一流记者参加报道。刚从路透社抽回来的记者写道:“身高只有一米五九的中国二号人物邓小平访美, 在机场受到美国总统卡特的盛情接待, 从机场到白宫, 在长达几百米的长廊上, 都重新铺换了崭新的红绒地毯, 不远一个不远一个放着乌红净亮的黄铜痰盂, 随时为有抽烟爱好的邓小平吐痰做好准备。”被评为世界好新闻。
学习人民群众朴实无华的语言
人民群众的语言, 朴实无华、简洁明快, 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大家熟悉的柳青、赵树理、魏巍等作家, 都是新闻记者出身, 还有知名记者穆青、周原、冯健等, 正因为他们有广泛的古典文学知识, 善于吸收外来语言的精华, 虚心学习人民群众的语言, 所以他们的作品, 才成为传世之作。只有长期深入群众、深入生活、深入基层、深入实际, 多看文学作品和新闻作品, 才能学好群众语言。下面就讲讲新闻语言的表达技巧。
新闻语言的表达技巧
新闻语言的表达方法不外乎记叙、描写、抒情、议论、对话、说明六方面。需要说明的是文学的语言也同样是运用这几个方面的表达, 所不同的是文学作品是塑造典型, 而新闻作品是真人真事。
记叙:是用朴实无华的语言写人记事。它包括新闻体裁的消息、通讯、报告文学、调查报告、人物专访和文学方面的小说、散文、故事、叙事诗等。如魏巍的战地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 不仅有记叙、描写、抒情, 还有议论等综合表达手法。
描写: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再现人和事。不论文学作品还是新闻作品, 描写的种类有很多, 但最常用的是直接描写、间接描写和心理描写。新闻要想写得生动感人, 必须学会用散文化的语言。
直接描写也叫正面描写。如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中的阿Q、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中的小芹妈“三仙姑”以及《人民的好医生李月华》, 都是从正面描写的。
间接描写也叫侧面描写:运用巧妙的表达, 间接而含蓄地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如蒋介石的高参秘书陈布雷为什么要自杀一文, 写他同蒋介石一起收听毛泽东《南京政府向何处去》的文章, 还没听完, 蒋介石就气急败坏地把收音机关了。用蔑视的口气说:“布雷呀!你听, 毛润之又发表文章了, 你呢?”陈布雷无可奈何地凄然一笑说:“委员长, 毛泽东的文章都是他自己写, 你的文章都让我写!我啥时候也写不过毛泽东啊!”眼看中国人民解放军一天天壮大, 国民党越来越不得人心, 更加上自己失宠, 陈布雷便选择了自杀这条路。这就说明, 毛泽东惊人的才华, 连反对过他的敌人, 也不得不佩服。
抒情:记叙文的抒情, 不管是文学作品还是新闻作品, 都普遍采用。所谓抒情, 就是作家或记者借写人状物时, 来表达自己有感而发的真实感情。
以《谁是最可爱的人》为例, 最后一段写道:“同志们, 朋友们, 当你早晨喝完豆浆, 背着书包走向学校的时候, 当你坐上班车走向工厂的时候, 当你扛上犁耙走向田间的时候, 当你坐在办公室静静计划这一天工作的时候, 当你和自己心爱的人在林荫大道散步的时候, 当你向孩子们嘴里塞苹果的时候, 你是否意识到这是一种幸福?……”
议论:议论和抒情都是记叙文常用的表达方式, 往往议论也包含着抒情的成分。所谓议论, 就是作者站到第三者的立场上, 对人和事予以摆事实讲道理发表议论。
仍以新闻语言为例, 议论是在作品中不可缺少的表达手法。作者为表明自己的观点和立场, 往往在作品中发表议论。新闻语言很灵活, 有的在开头议论, 有的在最后议论, 有的在记叙和描写的中间议论。
如《多毛姑娘脱毛论》开头议论道:“人总是爱美的, 特别是正当青春妙龄的姑娘。但世界上的事往往与人们的愿望相反, 偏偏在有些妙龄姑娘的胸前、背后长了一片又一片既浓且密的汗毛。吓得她们夏天不敢穿半截褂和裙子, 有的甚至连对象都不敢找。江西有位姑娘向对方说出自己身上多毛时, 男友甩手而去, 气愤地说:女子多毛, 凶多吉少, 苦恼啊苦恼。”
对话:对话这种表达手法, 不仅适用文学的小说、戏剧、电影等, 同时也适用新闻的写作。请看《纯洁的友谊、高尚的情操》的第一段:
婚礼结束了, 客人各已散尽, 但新郎并没有走进自己的新房, 却向另一间寂静的小屋径直走去。病榻上躺着一位面目清秀的姑娘。“兰芝, 我, 我对不起你!”“礼义, 你怎么这样说, 今天是你大喜的日子, 你幸福我就高兴!”“兰芝, 我……”“礼义, 你累了, 好好休息吧!”紧接着双方一阵沉默……
说明:实际上就是说明人和事物的特点、性质和社会功能。说明白点就是广告。上世纪80年代, 日本推销丰田汽车, 曾在《人民日报》上发过一则言简意赅的广告, 叫“车到山前必有路, 有路必有丰田车”, 就是很好的说明。
语言表达的心理机制 篇9
关键词:语言表达;心理机制;心理素质;性格
在日常生活、工作和交往中, 人们常常发现这样一种现象:有的人很善言谈, 与这样的人交谈, 会有“与君一席话, 胜读十年书”之感;或者看一部脍炙人口的作品, 看罢倍受感染, 并能从中领略到很多做人的道理;而有人说起话来则笨嘴拙舌、词不达意, 动起笔来行笔很难。这些口头或书面表达方面的诸多差异, 一方面是与个体的文字功底及相应训练或习惯有关, 另一方面与其言语表达过程中的心理活动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俗话说“言为心声”, 一个人的心理活动特点直接影响着言语表达的特色和效果。那么, 言语表达的心理机制怎样?为什么会形成个体间的差异?本文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一下语言表达的心理机制。
一、不爱言谈者的心理根源
不爱言谈者不爱言谈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除发音器官障碍之外, 还有文化水平低、自小缺乏锻炼、性格内向及心理障碍等因素。其中, 后两种为心理因素, 性格内向是不爱言谈的重要心理根源。这是因为, 性格内向者的心理情感朝向于内, 其思想观点极少表现出来——“潜流奔涌, 外无痕迹”。这种人给人留下的印象是“只干不说”。踏踏实实、默默无声地实干固然难能可贵, 但在信息时代, 这种心理特征很难适应形势的要求、赶上时代的步伐。“用进废退”, 长期的不言, 还会导致言语生理机能的降低, 影响其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因此, 对于性格内向者, 应正视自己和现实, 找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 发扬优势, 弥补不足, 走向社会, 锻炼自己。
不爱言谈者的心理障碍主要是由后天诸多方面的因素所造成。大多数具有不爱言谈心理障碍的人, 并非从小就不爱言谈, 而是后天在一定的氛围中受到压抑或遇到挫折, 由不敢言开始逐步发展为不爱言谈的。由于我国封建统治的历史较长, 传统文化在人们的思想上形成了较稳固的心理积淀, 再加上“长官意志”、“家长作风”、“一言堂”的客观存在, 使得很多人坚守着“言多必失”’、“祸从口出”等训, 遵循着“沉默为金”、“省言为妙”的原则, 况且在一些人眼中爱言者常被误认为“欲言而不敢言、不能言”的心理氛围, 就会导致言语表达心理障碍的产生, 因此, 要广开言路, 活跃思想, 就必须努力创造一个便言的社会心理氛围。也只有便言氛围的形成, 才能消除不爱言谈者的心理障碍, 使言语有失者也能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二、爱言而不善言的心理症结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 社会民主氛围的逐步形成, 当代社会中青年群体内一味不言或不爱言者正在减少, 并逐渐向爱言转化, 可是爱言与善言之间存在着较大的距离, 从爱言到善言需要有一个质的飞跃。否则, 只是爱言而言不到点子上, 其结果还不如不言、少言, 也就是说, 日常生活中不善于交往、不善于言谈者, 说的话不是不能准确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本意, 就是所言生硬, 不便于对方接受, 其预期效果自然达不到。
俗话说, “成则一言, 败则一语”。现实生活中, 人人都有听顺言的心理需要, 善言不仅便于对方接受, 而且往往能准确地表情达意。
既能准确地表情达意, 而又使对方乐于接受的话语, 一方而应体现出语言的艺术性, 另一方面需要适应对方的心理要求, 因此, 善言就其心理机制来说, 必须有灵活的心智、开阔的思维、敏锐的感知。这样才能在日常交往中及时准确地把握对方的心理脉博, 迅速而准确地组织成富有艺术感染力、适应对方的心理趋向, 并能充分地表达自己观点的妙语, 使对方在愉悦的情绪状态中接受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因此说, 对于那些爱言而不善言者来说, 除其语言功底差、艺术修养水平低而外, 更主要的是因为不注意交往对象的具体特点, 不能准确地、全方位地把握对象的心理动向, 不论对方是否愿意接受、是否能够接受, 他们只是一味地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沿着自己的思路, 直抒胸臆。这样必然导致对方的反感, 产生抵触情绪, 交往目的就很难达到。因此, 只有加强相应的训练, 才能保证由爱言向善言的过渡。
三、爱言又善言者的心理素质结构
爱言又善言不仅需要有相应的语言文字训练基础, 还需要有功能互助、健全合理的心理素质结构系统, 大体包括:健康向上的思想情感, 诚实谦逊宽容大度的胸襟, 高尚健康的审美情趣, 辨别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能力以及比较稳定的情绪等, 具有了这样健全完善的心理素质, 再加之深厚坚实的语言功底, 那么, 他表达出来的语言就一定是本意表达十分清楚、形式活泼、对方乐于接受的;就一定是表达恰当、得体, 即使是在讽刺对方, 也非常适度;这样, 就有可能在对方不乐意接受自己要求的情况下而不得不接受。
在日常生活中, 难免会有求助于别人的时候。在求助前, 如能审慎全面地思维, 把握准对方的心理脉博, 再认真组织好合理而准确的语言形式, 力求在对话中始终掌握说话的主动权, 就能牵动着对方沿着自己的设计去思维, 求助的成功率就会大大提高。这样做, 即使由于实际情况的存在达不到有求必应的效果, 也能牵动对方的思维, 给予谦意的解释。如有个学生向一位教师索要一份试卷, 开头第一句就说:“老师, 我听说您还有试卷”。接着陈述了要试卷的目的, 结果如愿以偿。否则, 如果不考虑对方的心理需求, 说话不当, 即使具有客观条件, 也会使自己在求助别人的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 目的就很难达到。
在语言表达的进程中还涉及到审美情趣问题。如果具有较高尚的审美情趣、良好的艺术修养, 就能从美的角度去合理地组织语言, 使人听后产生相应的美感体验, 从而使其受到良好情趣的熏陶和感染, 得到美的感受。如一小孩问“妈妈, 这窗户是干啥用的?”妈妈说:“窗户是吸收阳光和新鲜空气的”。如果这位母亲不考虑语言中美的因素, 即使是口齿灵俐, 说出的话也是不美的, 必然会使人产生别别扭扭的主观感受, 很难实现心灵的沟通, 达到相应的语言效果。因此, 在日常生活中, 要注意审美情趣的训练, 增强语言表达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摘要:语言是人与人交往、适应社会的重要工具, 一个人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其社会活动的效率。依据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探讨了不爱言谈者、爱言而不善言者及爱言又善言者的心理机制, 认为只有通过创造便言的社会心理氛围, 加强言语机能、技巧的训练, 培养良好的性格等手段, 才能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 增强社会适应性。
浅析语言表达中副语言的重要性 篇10
副语言是一种“伴随语言”, 它是用表情、手势、眼色、姿态来进行信息的传递、情感的表达的辅助工具。正如耿二岭所说, 体态语既不是从语言系统中剔除出来的剩余部分, 也不是语言系统中的额外的补充, 它是一种不能缺少的行为, 为补偿口头语言在交际中的不足而存在。是与每一次的言语交际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是语言活动中具有功能的组成部分。所以人们常常把它又叫“人体语言”、“动作语言”、“无声语言”、“行为语言”等。”
人们把手势和语言叫做语言交际过程中的“第二种表现方法”。他们是在蒙昧阶段产生的, 一并发展, 臻于兴盛, 而且当在进入野蛮阶段之后, 他们依然一直结合在一起, 只是结合程度相对比较轻而已。因此体态行为语言有着相当漫长的历史, 就算不说它先于有声语言, 也可以说它是与有声语言一起发生和发展的。随着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 国际交流活动日益频繁, 俗话说“出门看天色, 进门看脸色”。作为非语言交际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种交流方法在跨文化交际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 不同文化习俗下的副语言传递的意义并不一定完全相同的。它们由文化制约并拥有独立差异, 同时我们也必须承认世界各国在共通意义空间下完全可以在副语言辅助下更好的沟通。
其实, 有效语言沟通由两个部分构成——语言、副语言。其中, 语言很好理解, 因为大家都会讲话;但是一般包括眼神、身体姿势、手势等副语言却往往被人们忽视。一般它们伴随着语言表达信息的真正含义, 因而副语言与语言之间的关系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可以在大量的言语交流中发现, 副语言尤其可以表现出一个人的情绪状况和态度, 影响到人们对信息的理解, 同样会影响交流双方的相互评价。语言交际利用语音承载的语义来传递信息, 语音是语义的外壳, 具有高低、强弱、快慢等物理特性, 可传递一定的信息。那么, 副语言就是通过非语音的部分呈现意义来传递信息的特殊交际手段。而且副语言近乎人的本能表现, 不可能“撒谎”, 你可以通过观察一个人的副语言来了解他对你的态度。
从心理学的研究来看副语言的运用, 著名的人类学家霍尔教授告诉大家:“一个成功的交际者不但需要理解他人的有声语言, 更重要的是要观察他人的无声信号, 并且能在不同的场合正确使用这种信号。”
(一) 副语言如果运用得当, 让人在语言表达中更有说服力, 体现个人魅力, 增强语言表达传播效果。常常在双方交流过程中, 为了使自己的传递的内容让对方深信不疑, 往往传达者会睁大双眼认真的看着对方、身体前倾、饱满每个字的每个音素, 让自己又一种郑重其事、敢打包票的架势。在一些竞选现场, 我们可以看见每个竞选者都会极其正式自己的着装、发型, 让自己拥有得体的微笑, 以此展现自己的笃定和实力, 让大众信服而投出选票。另外, 在朗诵演讲比赛开始时, 参赛者一般会在站定后, 环视全场、淡定微笑、微顿几秒才开始张口内容。不要小看这一连串的动作、表情、眼神, 首先可以调节呼吸、放松心情, 更重要的是给人以亲切、自信的印象, 停顿几秒稍稍有些故弄玄虚的意味, 更加让人有兴趣想要了解之后的内容。正是因为副语言有着这样的功效, 所以现在人常常说副语言是能力的说明和获取成功的法宝。
(二) 善于将副语言适时的融入语言表达也会使交流交际有着事半功倍、产生一种出其不意形象生动的效果。它是一种常见的表现风格 , 它能使语言诙谐、耐人寻味。这种有趣味的生动表现风格不但可以通过语音手段等手段予以实现, 而且副语言作为填补词语也具有同样功能。
总之 , 副语言在人类语言信息的传播和情感的交流中, 作为“填补词语”, 在眼神、动作、面部表情、手势等非语言因素中起到了相当大的辅助作用。事实际上 , 副语言的使用, 已经成为语言交际的明显标志。我们不可以仅仅的把这些“填补词语”的副语言当做是没有意义的填空词, 而应该明显的发现它的文体功能, 在不同的特定语境中的特殊性、简单性、幽默性以及模糊性特征。
摘要:本文探讨了话语中作为“填补词语”的副语言在情感表达中的作用, 极其重要且不可或缺。副语言, 是指除语言以外的面部表情、手势动作、身体姿态等表达手段, 这些表达手段也叫副语言表情手段。这种表达手段运用得当可以对语言表达起到补充、辅助、强化的作用。
关键词:语言表达,副语言
参考文献
[1]耿二岭.体态语概说[M].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88.
[2]汪福祥编译.奥妙的人体语言[M].中国青年出版社, 1988.
[3]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教育出版社, 1976.
感悟语言 引领表达 篇11
怎样引领学生感悟文本语言,提高表达能力?教学时,我注意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指导。
一、在诵读“鸟语”中享受言语情趣
课文虽以“鸟语”为题,但并非让学生探究鸟儿的语言,而是以此激发情趣,体会人们对“鸟语”的特有感受,并从中获得启示,激发学生热爱鸟儿,热爱自然的感情,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
基于这样的目标指向,在教学中,我根据小学生善于模仿的特点,注意选取文本中有代表性的语言表达形式,让学生反复吟诵,体会句子的音韵与节奏,培养语感。例如,课文第2自然段中有一段美丽的传说,“公冶长,公冶长,南山顶上有只大肥羊。快快去背来,你吃肉,我吃肠……”这不仅表现了公冶长是个通晓鸟语的专家,而且读起来朗朗上口,充满情趣。课堂上,我便以此为突破口,先示范读,然后充分调动孩子们耳、嘴、手等感官,在师生互动中享受燕子呢喃软语的美妙情趣和汉语言的优美。
(教师示范读后)请同学们评价老师的朗读,好吗?
生1:老师读得很有节奏。
生2:因为老师把“长”“羊”“肠”这几个字读得很押韵,所以听着好听,这个传说更有趣了!
师:谁也想读?
(生读,节奏不太明显。)
师:谁能指点一下,让他读得更有节奏一些?
生:可以打节拍读啊!
师:好啊!你先打着节拍为他示范读一遍。
生:×—|×—|×—|×—|×—|×—|×—|……
公冶长,公冶长,南山顶上有只大肥羊。快快去背来……
(该生还没读完第一句,教室里便响起了“啪啪啪”的节拍声,张张小脸神采飞扬,孩子们完全沉浸在这个美妙的传说中了。)
师:你们知道“呢喃软语”是什么意思吗?
生:“呢喃软语”是形容燕子的叫声很温柔很动听。
师:怎样读才能既有节奏又温柔动听呢?
(学生改为轻柔地朗读,而且注意了节奏和韵脚。)
一段传说,通过读读、说说、拍拍、演演,学生很快融入了课文情境,走进了燕子的呢喃软语。教学情境、课文意境和师生心境有机地融通与契合,课堂成了交流的平台,言语的盛宴。
二、在猜想“鸟语”中发展形象思维
李吉林老师指出:“小学阶段,是儿童潜在智慧发展的最佳时期。”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不失时机地创设有效情境,帮助孩子丰富想象,发展思维,培养创造力。研读《鸟语》这篇课文,你会发现,除了关于公冶长通晓鸟语的传说写得清新活泼以外,“布谷催工”、“喜鹊报喜”也写得简练押韵,留有想象的空间,是学生感悟“鸟语”、模仿表达的最好材料。为此,我进行了如下设计:
师:请同学们分别画出直接描写布谷、喜鹊语言的句子,并试着有节奏地读一读。(学生自读、互读,而后指名分角色读。)
生1:你做什么?
生2:种田织布。
生1:你喜欢什么?
生2:勤劳刻苦。
生3:喳喳喳喳,喳喳喳喳。
生4:喜事到家,喜事到家。
师:“小布谷”、“小喜鹊”读得特别有节奏有韵律。
教师播放布谷的叫声,要求学生先模仿叫一叫,再想想怎么回答。(出示填空)
你做什么?
_________。
你喜欢什么?
__________。
生1:你做什么?上课听讲。你喜欢什么?大胆猜想。
生2:你做什么?手工制作。你喜欢什么?科技创造。
生3:你做什么?课外阅读。你喜欢什么?练习写作。
教师播放喜鹊的叫声,要求学生先模仿叫,再练习说。(出示填空)
喳喳喳喳,喳喳喳喳。
喜事到家,喜事到家。
喳喳喳喳,喳喳喳喳。
_______,_______。
生1:喳喳喳喳,喳喳喳喳。生个胖娃,生个胖娃。
生2:喳喳喳喳,喳喳喳喳。搬进新家,搬进新家。
生3:喳喳喳喳,喳喳喳喳。海宝来啦,海宝来啦。
……
先聆听布谷、喜鹊的叫声,再模仿叫一叫,然后说一说,孩子们个个兴趣盎然,言语小仓库被充分激活了,不仅句式工整,内容有趣,而且读起来很押韵,朗朗上口!接着,我又利用这个课堂生成性资源进行了拓展性练习:
师: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用心猜想,创编故事。一棵大树上飞来几只小鸟。听,它们正在说话呢!(播放音乐)猜一猜,它们说了些什么?
(学生猜想,口头练说;指名说。)
生1:“唧唧唧唧,唧唧唧唧”孩子们,快醒醒啊!太阳公公出来了,让我们去麦地里捕捉害虫吧!
生2:“啾啾啾啾,啾啾啾啾”妈妈,你看远处的荒山上,人们正在植树呢?今年,我们又可以住上一个温暖幸福的家了。
生3:“啾啾啾啾,啾啾啾啾”孩子,人类这样关心我们,我们也要为人类多做贡献哟!
生4:“啾啾啾啾,啾啾啾啾”,妈妈,让我们现在就出发吧!
生5:“喳喳喳喳,喳喳喳喳”姐姐快看哪,那边油菜花开了,金灿灿的,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仿佛给大地妈妈穿了一件金色的外衣呢?这边绿油油的麦苗已喝足了春雨,正使劲儿拔节呢!
通过卓有成效的情境引领,进一步扩大了孩子们言语思维的空间,他们语言表达变得更加鲜活灵动。
三、在模仿表达中提升语言能力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要让学生通过听听、读读、背背、动嘴说说、用笔写写等多种形式的语言实践活动,积累课文中规范的语言,通过模仿或创造性地运用课文中的语言或表达方法,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再次细读《鸟语》,我发现在课文第7自然段中,作者从鸟儿特有的习性特点中明白了许多道理,文中运用排比的句式来表达这种心声,这不失为一个写作训练的着力点。我通过引读、男女生赛读等形式让学生朗读这组排比句,体会排比句的独特音韵与气势,然后进行表达的引领与指导。
师:仔细读读这些句子,想想前、后两部分分别写了什么?
生:前半句写鸟儿的习性特点,后半句写我从中受到的启迪。
师:从其他鸟儿特有的习性里,我们还明白了什么呢?你能模仿文中的句式说一说吗?
生1:从反哺的乌鸦那里,我认识到孝敬父母的可贵。
生2:从捕捉田鼠的猫头鹰那里,我懂得了保护庄稼的重要。
生3:从送信的鸽子里,我学到了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崔峦老师说:“语文阅读教学要走个‘来回趟’,这‘来’便是要弄清文本写了什么;‘回’呢?则是要知道作者是如何写的,为何要这样写,也就是要揣摩、感悟作者的写作方法。”
的确,在《鸟语》一文的教学中,我通过精心预设,用心引领孩子在文本中走了个“来回趟”,不仅让学生深刻领悟了文章的思想意蕴,还让他们习得了语言表达的方法,为今后进行个性化的表达奠定了扎实的根基,实现了语言的内化积累与表达运用的良性转化,从而让阅读教学走向高效低耗。
作者单位
江苏省如皋市安定小学
谈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篇12
一、营造氛围、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 就有了热情, 更有生命勃发的动力。因此,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注重营造一定的氛围, 这样比较容易点燃孩子们语言表达的激情, 才能培养小学生善于表情达意的能力。
1. 课前口语交际
每天语文课开设两分钟说话训练, 例如, 低年级安排“今日王婆”自夸说话训练, 让学生大胆说, 锻炼学生的口才, 培养他们学习的自信心。高年级安排了王婆才艺展示“王婆论坛”等一系列训练, 使每个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得到锻炼, 巧妙地为学生创造说话机会, 锻炼学生当众说话的胆识和说话时的仪态风度。
2. 进行“每课一得谈体会”
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 发展思维能力, 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养成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 是掌握语文学习方法的最基本方法之一。在课堂教学中, 语文教师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要注意运用教学机智, 及时把握契机, 抓住教材的重点, 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 争取每一节课都能让学生用两三句话来谈学后的体会或心得。例如, 我在教《晏子使楚》时, 在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后, 就有意识地让学生谈学后心得, 先让学生小组交流, 再用几句话来概括自己的体会, 然后学生逐个站起来以响亮清晰的声音, 完整准确的语言, 恰如其分地进行学后小结。这样学生不但能进一步体会晏子的机智勇敢, 维护齐国尊严, 而且还能从中感受晏子能言善辩的口才。这样的“每课一得谈体会”的语言训练, 很快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总能讲有所得, 哪怕是一点、两点, 都令他们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所以说起话来信心十足, 说到激动处还“手舞足蹈”, 喜形于色。经常出现下课铃响了, 同学们还不愿停下来, 争着要把学后所得的感想说完才肯罢休的情景。甚至课后, 同学之间还在互相交流。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练就了好口才, 我每次看到同学们争先恐后地积极发言, 听着他们清脆悦耳的童养音, 使语文的课堂教学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我感到莫大的欣慰。
二、精选优秀题材让学生诵读
学生朗读课文, 能够逐渐习惯于文章的选
词用语, 使自己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结合起来, 促使学生学会用规范的、优美的、生动活泼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
1. 课堂上, 把读的时间交给学生
把时间交给学生就是让学生多读、读好、读熟。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读, 不读熟不开讲, 要切准可读处让学生读出感情, 要精心选择读的形式和方法, 齐读、个别读、分角色读、引读等, 根据课文的内容和时机灵活运用, 使学生始终处于全情投入, 融自身感情于语言文字的描写叙述中, 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加以深化理解。如学习《琥珀》第3—5自然段, 我首先引导学生深刻理解课文内容, 在此基础上再讨论确定朗读自然段基调:第3自然段要读得轻松、欢快, 第4自然段要读得悠闲自得, 第5自然段要渲染一种紧张的气氛。如在《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中要读出悲痛、深沉。学习《自己的花让别人看》时要读出奇异、赞美的感情。学习《金色的鱼钩》要读出敬佩、后悔……学生在读的过程中, 既体会了思想感情, 又获得了对语言文字的感性认识。
2. 课后, 把读的时间留给学生
我除了教给学生学习课本上的文章外, 还经常给学生推荐大量的课外优秀诗词文章, 让学生每天坚持大声朗读, 并要求尽量背诵, 积累词汇, 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去。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提高自己的说话能力, 开拓视野, 陶冶情操。一年下来, 学生在说话时, 特别是在进行课前演讲时, 注意了遣词造句, 能做到条理清楚, 用词恰当, 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意见。
三、复述课文, 培养表达能力
复述是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和课文中学过的语句, 将课文有条理、有重点地表达出来的一种重要方法和途径, 通过复述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积累语言, 培养他们的运用能力, 利用课本来复述课文, 可以增强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教《狼牙山五壮士》一课时, 我抓住故事叙述中的语气变化, 重点指导学生复述课文, 在读懂课文之后, 注意根据恨敌人、赞美五壮士的感情变化来复述课文, 充分进行语言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