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经济会计管理

2024-09-14

社会经济会计管理(共11篇)

社会经济会计管理 篇1

近期, 财政部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基层会计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 对加强基层会计管理工作, 提高基层会计管理水平, 充分发挥会计职能作用, 推动基层会计工作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加强基层会计管理工作的目标要求。加强和改进基层会计管理工作, 从近期来看, 就是要完善基层会计管理职能, 提高基层会计管理水平, 确保基层会计管理机构正常运转;从长远来看, 就是要构建与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廉洁高效的市县区会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促进基层单位会计工作、基层会计服务市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努力提升会计管理法制化水平。积极宣传会计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普及会计法律法规知识, 引导各类单位和会计人员依法开展会计工作;建立健全会计法律法规监督检查制度, 积极开展会计监督检查, 依法查处和严厉打击会计违法违规违纪行为, 不断提高本地区执行会计法律法规的自觉性和基层单位的会计信息质量;加强会计工作调研和信息搜集, 为上级财政部门制定完善相关会计政策提供依据。

——稳步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从业能力。加强会计从业人员管理, 严格落实会计人员“持证上岗”制度, 建立会计人员从业档案信息系统;建立分类管理、分层培训的继续教育培训制度;建立健全会计人才培养工作机制, 建立健全会计人才培养财政适当投入机制, 不断提高基层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从业能力;做好会计从业资格和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相关工作;健全会计人员奖励机制。对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忠于职守, 坚持原则, 做出显著成绩的会计人员, 给予精神的或者物质的奖励;探索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 建立不良信用后果惩戒制度, 强化对会计人员的约束和管理。

——建立政府购买代理记账服务制度。加强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的制度建设, 扎实推进村级会计委托代理信息化工作;加强对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机构的监管, 纠正和查处各种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 及时整改代理程序不规范、代理手续不健全、制度执行不到位等问题;规范代理记账行为, 加强从业人员资格审核力度, 防止出现从业人员挂名、兼职等现象;积极探索对代理记账机构的政策扶持;推动小规模企业、个体工商户及其他小型经济组织选择代理记账服务, 积极引导代理记账机构面向乡镇开展服务, 探索建立政府购买代理记账服务制度。

——加强会计管理队伍自身建设。加强基层会计管理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机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 确保基层会计管理人员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办事;提高基层会计管理机构的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研究探索新形势下基层会计管理和服务新途径, 努力实现会计管理工作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 丰富服务内涵、扩展服务外延。简化会计管理办事流程, 完善会计管理工作服务平台和网络管理。

——确保基层会计管理工作有效推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各地财政部门应当将加强和改进基层会计管理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 实事求是, 积极探索和准确把握基层会计管理工作的客观规律, 落实各项会计改革任务, 建立健全工作规范、责任制度和评价机制, 发挥会计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树立依法管理、科学管理理念, 狠抓基础工作和基层监管, 抓住基层管理的薄弱环节, 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不断提高基层会计管理工作水平, 规范基层会计工作。一是做好宣传工作。各地财政部门应当通过会计行业网站、报刊、杂志等媒体, 积极宣传基层会计管理的先进经验和有效做法, 为基层会计管理工作创造有利条件、营造良好氛围, 对基层会计管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的, 应予以推广。二是完善工作机制。省级财政部门应当制定实施方案和配套措施, 对会计管理机构设置、专业人员配备、专项经费保障等方面给予支持, 保证会计管理机构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三是加强工作考核。对基层会计管理工作加强考核, 建立健全会计管理工作绩效考核制度, 确保基层会计管理工作扎实推进, 取得实效。

社会经济会计管理 篇2

经济活动与经济管理二者是相伴而生的,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经济管理随着经济的发展趋势不断的发展,经济发展的速度也随着管理水平的提高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因此,经济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必胜法宝,先进的技术与过硬的管理水平都是促进企业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要素。

经济管理实现现代化的具体表现

具有艺术性的管理特征。经济管理真正实现了高层次的提升之后,在管理模式上具有一定具有艺术性。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看出,艺术和经济在抽象意义上来讲是想通的,属于同一范畴。只是具有形式上的区别。经济管理的整个过程以及所使用的手段始终具有艺术性,不同于经济行为中其他过程。

具有创造性和能动性的管理。管理除了具有艺术的特质之外,还具有人性化的特征。管理是以人作为基础的一门学科,因此,人作为管理中的一个重要要素,那么就意味着其他所有要素都必须围绕着人这个重要要素来运转,在管理中必须首先解决好人这个重要要素,才能使其他一切管理行为都顺利完成。

具有专业化和民主化的管理精神。国外先进的管理技术中很重要的特征就是全员表决的民主化管理模式,这种民主化的管理制度可以大大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在发展中国家还尚未得到真正的实践,需要进一步的加强学习。管理的专业化体现在管理者的管理素质以及管理能力上的提高,具备高素质,精通管理运行机制的管理者是管理能够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具备科学化和自动化的管理程序。管理过程中可以综合的运用各种具有自动化水平的管理设备进行管理,能够提升管理的效率以及管理的质量。因此,作为管理者必须善于运用现代化的自动化工具,以及科学仪器,借以求得管理上的最佳方案。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管理的科学化进程不但是企业高层对管理者提出的具体要求,同时也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不仅管理的过程本身,其实管理的最终结果也是科学化的过程。

现代化模式下新的经济管理的发展趋势

在于体现着人本精神的管理制度。管理的初级阶段,管理是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的产物,那时候管理者将人与物混同在一起进行管理,随着经济的发展,管理自身也开始不断的完善,无论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越来越注重人性化的管理制度的实施。人本管理已经逐渐渗透到管理的每个环节,以人为本是管理者思想意识范畴的一个重要飞跃。现阶段,管理不仅局限于管理者对员工的支配和运用,同时也在于发挥员工的自主创造性和积极性,因此,无论经济发展到何等程度,经济管理的进步都是以人这个重要要素作为支撑的。展开以人为本的经济管理模式,充分的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以及积极性,是促进经济管理发展的重中之重,只有人的主观认识得到了改变,才能全心全意的为经济管理实现目标,创造价值。

融入了民主化的管理模式。在决策上实现民主化对于整个经济管理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员工可以参与到决策中去,自然会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并且有利于帮助管理者找到决策的最佳方案。经济管理的过程中,管理方式民主化有利于充分的听取员工的建议和意见,体现了对人的尊重,有利于凝聚智慧,使员工积极的为经济管理进行服务。

组织结构扁平化。传统的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对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挥都有着制约作用,在知识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金字塔式的构架越来越不能满足经济管理的需求,全新的扁平化的组织构架更能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以及创新意识,有利于智慧和力量的凝聚,促进员工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有利于提升经济管理的效率。

以客户作为向导的管理理念。经济管理发展初期,生产者和技术是经济管理的核心向导,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竞争的产生逐渐的改变了这种理念,所有的企业都转向客户作为向导的管理理念。生产经营都要围绕客户的需求来做决定,生产规模以及生产方式都要遵循消费者的脚步,在这种模式下,客户已经变成了企业最终的核心,只有以客户作为想到才能在发展中抓住客户,在竞争中取胜。

沟通方式网络化。经济管理的发展决定了企业在沟通方式上的改变,网络式的沟通可以有利于信息的传播,有利于企业内部的经济管理以及运行效率的提高。

团队精神的培养。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求得发展,就必须有一个完善的团队协作精神。团队精神是企业提高效益,创造价值的基础,只有团队协作精神强大的企业,各个员工之间的配合才能默契,有利于各自优势的展现,共同的为企业的发展献计献策,完成企业发展的目标。

综合以上,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管理的现代化趋势是必然的,在经济管理现代化逐渐实现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但是只要管理者不断的完善自身的管理模式,相信随着市场经济的稳步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我国的经济管理现代化在不久的将来定会取得成功。

社会经济会计管理 篇3

关键词:经济管理,经济管理软件智能化,划小经济管理范围

1 我国经济管理工作的发展进程

受我国长期封闭状态的影响, 一些先进的经济管理理念无法走进或带回来, 这种状况维持的时间相对较长。改革开放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先进经济管理理念, 迅速的融入到我们的经济管理工作中。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受到国土面积的制约, 在我国经济管理过程中, 需要从多个方面多角度考虑问题。例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能源分布情况等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我国的经济发展呈现出地域性差异, 不均衡发展。一些地理环境复杂的区域在经济上明显落后于地理环境简单的区域。针对我国广袤的区域以及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情况, 我们在我国的经济管理上需要学习国外的先进的管理办法, 但同时又不能完全复制人家的做法, 我们需要组建自己的经济管理专家队伍, 需要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 总结出一套创新的、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管理办法, 并通过管理办法的实施, 来促进我国经济的平稳提升。

在进行我国经济管理过程中, 我们要不断的收集、了解世界经济发展的轨迹及趋势, 不断吸取其他国家在经济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分析产生原因, 在我国经济管理过程中要尽量避免类似问题的再次出现。我们只有在不断的积累学习的情况下, 在分析掌握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下, 才能使我国的经济管理不断进步, 经济水平逐步加强。我国的经济在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有了飞速的提升, 加入世贸组织使得我国的经济与全球的经济迅速而安全的融合在一起。历史的发展都具有相似性, 从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可知, 一个国家是否能成为强国, 关键不在土地面积大小, 不在人口多少, 而在于他的国家经济实力。比如说, 荷兰从占地面积及人口来说都是一个小国家, 但是由于其创建了证券等具有世界性影响的经济制度, 使得其成为经济上的强国。所以我们对我国的经济管理需要在实际中不断的总结、改进、创新, 并最终应用于我国的经济管理, 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

2 智能经济管理软件的应用

以前企业使用传统的管理软件, 软件引进后是固定的模式, 不能根据企业实际运行的变化需求进行改变, 这就导致企业要么对已购买的高价软件弃之不用, 要对软件进行二次开发, 但是二次开发的费用也相对比较高, 给运行企业带来了经济上的负担。

现代化的高科技软件考虑了企业长远需求以及使用需求。可以做到软件不断的来主动适应企业, 真正的成为为企业服务的工具, 增强软件的实效性。CISS跨网通正是这样的软件。在设计之初, 考虑到了不同类型企业的差异, 以及同一类型企业大小企业之间也存在差异的事实, 有针对性的开发了企业个性化需求的软件工具。CISS跨网通的模块化设计, 既可拆分又可整合, 实现了根据企业需求选择性购买相关功能软件。这就有效的解决了传统软件无论企业对于软件的功能需求有多少都要整体购买的尴尬情况, 避免了资源的浪费。目前市场上有很多OA办公、NC办公等, 但却没有一个开发商具有能将这些系统进行整合的方案, 造成企业需要向不同的开发商购买系统, 而多套系统间的数据整合和流程整合问题就成了企业的困扰, CISS跨网通是唯一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的整体解决方案。当传统软件给企业带来的困扰时, CISS跨网通就对其市场进行了精准的高定位, 实现企业简单快捷的操作需求。企业不需要专业的计算机人员, 也不用自己购买服务器, 只需打开浏览器, 输入账号和密码就可使用。先进软件的应用, 可大幅度的降低企业的投入成本, 为企业及经济划分区域的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3 划区管理的意义

我国实行划区域经济管理。在一个经济管理区域内, 各种经济的协作关系比较强、结构上也比较紧密、区域内的各企业之间保存着长期的竞争平衡状态。在这样的经济管理区域内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相对比较容易, 调控效果也会比较显著。

不同经济管理区域相互关联发展, 又需根据各自区域的实际生产及经济发展状况, 摸索出适合自己区域的经济管理策略, 各经济划分区域在各自的区域内自行进行经济的管理与调控, 促进各自经济的发展。各区域由于地域的差异, 管理的区别, 会存呈现不同的发展状态, 各区域的不同经济发展状况又能给我国的经济管理带来多样性因素, 国家需要通过税收来调节各区域之间的差异, 从而保证我国经济全面健康的发展。

4 划小经济管理范围

经济的发展是一个解决就业、稳定、分配、增长、资源等多方面因素的复杂系统工程, 因此至今全球经济的管理中, 仅欧美一些人口少的国家的经济管理可以提供借鉴, 其他规模较大的国家则不能体现出一定的规律性。但是实践证明对于欧美经济理论的照搬照抄, 拿回来直接用, 成功的机率几乎为零。以GDP计算的规模相近于西方国家的时候, 需充分地考虑到这种人1:51规模与人类一般经验的适应性。国外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 就需要我们形成改进的思路, 采取划小经济管理范围的做法。现如今, 欧盟的经济发展趋势比较劲猛, 主要是因为整个欧洲分裂成多个国家, 多个国家之间为了自己的需求而不断的进行相互竞争, 多个经济体共同存在产生的。我国划分多个经济管理区域, 也可以使国内经济存在类似的关系。同时划分多个经济管理区域后, 国家在大局上整体掌握着评价和管理权限, 保障各区域之间能够长期的存在良性竞争。近年来, 国家针对各经济管理区表现出的经济特点, 制订有效的管理方案, 促进每个经济划分区的经济的发展。在此基础上, 国家增加了经济发展区的划分, 期望以此带动我国经济的飞跃式发展。这种经济管理理念的实施, 从实际情况来看, 经济推拉作用比较明显, 是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的重要举措, 也是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高效保障措施。

5 结束语

影响我国经济管理的因素众多, 但在众多因素之中, 如何平衡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成为焦点因素。分析我国现在经济发展情况, 我国需要分别让各经济划分区域分别经济发展起来, 再带动其他的经济区域的经济发展, 最终促进全国经济的均衡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晨斐.论小范围效应与大国经济管理[J].经营管理者, 2012, 10.

[2]蔡册华, 姚焕金.市场经济与政府干预[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 1997, 2.

[3]汪阳红.我国经济区域规划范围划分原则及方案研究[J].宏观经济管理, 2008, 7.

社会经济会计管理 篇4

2010年11月08日 04:46成都日报

转变政府职能,推动社会建设与发展,需要从过去的“大政府、小社会”实现向“小政府、大社会”的社会多方共管新格局转变。

近年来,锦江区一直致力于有关“小政府、大社会”的生动探索和实践。

2008年,锦江区开始着手街道管理体制改革,拉开了街道管理改革创新的大幕。从街道职能转变到社区新型治理机制的构建,从培育发展社会组织到积极吸纳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短短两年,在转变政府职能、探索社会管理创新和城市新型管理机制上,锦江区实现了三步走。

改革,系统、有序地推进社会管理制度创新,建立了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共建和谐社会的良好局面。

2010年11月5日,锦江区政府机构改革动员大会召开。锦江区将深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作为本次机构改革的核心和首要任务,更加强化对全区经济社会事务的统筹协调,更加强化执法和监管体系,更加强化社会管理,更加注重公共服务,更加关注基层治理机制建设,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作用。在转变政府职能的路径上渐行渐远的锦江区,这次改革也打上了“纵深推进”的标记。

我们相信,锦江区的改革仍将持之不懈。而其步入深化、走向全新的改革和探索,更加值得我们期待。

A街道职能之变

从抓经济转向

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

在锦江区,街道办事处的职能之变,始于2008年。

作为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全市街道办事处职能转变试点之一,2008年6月,锦江区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街道办事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决定》,将街道办原来承担经济管理职能彻底剥离出来划归区政府相关部门。

改革后,街道主要负责基层党建、城市管理、公共服务、社区建设、安全监督、应急管理、社会稳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8个方面35项具体职责,工作重心从发展经济转移到强化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上来。

相应的机构改革接踵而至。区上成立了社会建设工作委员会;在机构设置上,及时调整街道内设机构,撤销经济发展科,成立社会事业科、社会管理科。与此同时,全区16个街道设立28个社区公共服务站,作为政府在社区的服务窗口。在财力保障上,按照“明确职能、核定人员、保证财力、奖励先进、逐年增加”的原则,将各街道的预算管理体制由“一级财政管理体制”调整为“部门预算管理体制”。

通过内部机构调整和机制调整,改革的方向直接面向社区、面向院落、面向辖区内老百姓。

相应带来了一系列的变化:向辖区内群众提供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内容在不断丰富;为改革提供的资金日趋有保障,人力保障也日趋完善。

为组建起职业化、专业化的社区公共服务队伍,锦江区财政和人才队伍向街道和社区倾斜,共择优聘用428人充实到社区工作,并提升了社区工作人员待遇;同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将新增财政收入的主要部分投入公共服务,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费用纳入财政预算,并形成长效增长机制,年均增长达到41.5%。

与此同时,为更好地承接街道办事处剥离出来的经济工作职能,2009年9月,锦江区按照产业发展规划,打破街道行政区划,将全区划分为5个经济功能区,成立管委会负责相应区域内产业发展规划、招商引资以及为企业提供专业化服务等工作。

公共服务与经济工作职能相分离,真正实现了“术业有专攻”。街道办事处主任们普遍反映:“职能转变后,城市管理、社区就业、社区稳定、社区救助以及提供公共服务成为我们最关心的事”。

B社区治理更新

构建

“小单元治理”新模式

社区居委会,原本是群众自治组织。但长期以来,由于职责不清,社区居委会在职能上存在着错位、越位和缺位的现象,承担着大量行政事务。

在完成角色转换的各个街道,开始把工作重心转向引导和带动社区摸索如何实现自治。改革的触角,顺理成章地延伸到了社区。

以创新社区治理机制,加强社区建设作为重要内容,重点打造“三架马车”,建立以社区党组织为领导核心、以社区居民(代表)会议和社区居民委员会为自治基础、以社区公共服务站为服务平台的新型基层治理结构。

2008年10月,锦江区下发《关于完善城乡社区治理机制,进一步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意见》,并且配套出台了《社区工作准入审批暂行办法》等一揽子办法。

突出社区党组织的核心领导作用,将治理单元划小,细化到院落、楼栋,甚至某个群众性团体,构建起院落党支部“一辕牵引”、院落议事会和自管小组“两翼平衡”的治理模式,这项实践成果后来被总结为“社区小单元治理”模式。

为延伸街道办事处在社区履行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全区设立了28个社区公共服务站,办理与社区居民民生事务密切相关的劳动保障、社会救助、残疾、教育等14个部门5大类62项服务事项。

通过社区工作准入、政府有偿购买服务、吸纳社会组织参与管理和服务等措施,彻底改变了社区承担大量政府行政事务性工作的现状。这意味着社区居委会可以从以往繁杂的任务中解放出来,专心做好社区居民自治工作。

社区治理的变革,带来全区60个社区的巨大变化。通过社区治理机制的探索,锦江区理顺了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社区公共服务站等社区组织的职责和关系。2009年底,锦江区被评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

通过加强对社区工作指导,建立健全社区各项会议和工作制度,畅通社区居民意见建议表达、收集渠道,使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进一步完善了基层民主建设,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也显著提高。

C社会组织激活

实现“民管民,非管非”

职能转移,谁来承接?

在顺利完成街道职能转变、社区角色归位的同时,锦江区的实践者发现,面对利益多元、生活多样的经济转型和社会转型,社会组织作为政府与市场之外的第三方力量,在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如何培育社会组织,如何引导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成为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所在。

去年底,锦江区区委、区政府出台 《关于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的意见》以及《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项目指导目录》等一揽子相关配套文件。

在制度设计上完成规范后,今年3月,锦江区启动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改革,探索新形势下社会建设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新路子。

改革最先在7个街道办事处开展试点。每个街道层面,都建立“一站两中心”,即社区公共服务站和社区综合文化活动中心、社会组织指导服务中心,实现了民间组织管理服务民间组织,非盈利机构管理服务非盈利机构的“民管民,非管非”的“孵化器”模式。

实践中,登记制度成为体制破解难题。锦江区在全市率先实行登记备案双轨制,由重入口登记向准入和日常监管转变。

在为社会组织发展“松绑”的同时,尝试引入群众评审机制,从人选、登记、公示、审核四个方面严格把关,保证社会组织的质量,建立可进可退的通道。

从“孵化”到培育,锦江区已经探索出了社会组织发展的全新路径,社会组织的力量迅速壮大起来。

仅今年上半年,锦江区登记类社会组织231家,其中试点以来新增20家;备案类社会组织从无到有,发展到169家。

在推进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中,政府的一些职能向社会组织释放和转移。锦江区为此建立了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渠道和机制,通过建立完善相关制度,明确政府购买项目内容,细化购买服务流程,将政府不必直接组织实施或由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参与,可以更好地满足社区居民公共需求的一些具体事务,交由社会组织来组织实施。目前,区级相关部门及街道已实施社会组织购买服务项目45项,涵盖了社会管理、社会事务、卫生教育、文化体育、就业保障等多个方面。

而另一方面,通过实施政府购买服务,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社会组织的造血机能和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

锦江区有关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的试点工作,引起了从省、市到中央相关主管部门的高度关注,一个个调研组纷至沓来,对锦江区的改革进行微观聚焦。5月12日,民政部有关领导到锦江区调研时提出,要及时总结锦江区培育发展社会组织和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成功经验,并向全国进行推广。

D改革路径日渐清晰

三项改革

环环相扣一脉相承

不难看出,锦江区进行的街道办事处职能转变和社区新型治理机制,为实现政府职能转变,引导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管理打下了基础,而培育和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又为政府“瘦身”提供了可能。

三项改革环环相扣,一脉相承,锦江区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路径日渐清晰。

眼下,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正在全市上下如火如荼地展开。改革的初衷,在于理顺职责关系,提高行政效能,强化政府责任和义务;改革的核心,在于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构建体现本级政府功能特点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归宿,在于变经济建设型政府为公共服务型政府,最终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

这也正是锦江区历时两年创新探索的目标所在。

记者发现,在锦江区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中,不少亮点引起了多方关注,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在锦江区民政局加挂社会组织管理局的牌子。对于这一在西部地区首开先河的创新举措,有关负责人认为,加挂牌子是一个开始的信号,进一步明确了社会组织的培育发展、管理服务和监督职能。下一步,在社会组织管理方面,该区将进一步完善工作机构,成立区社会组织联合会和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强化对全区社会组织的统筹规划、登记备案、监督管理、协调指导等管理和服务职能。

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努力,不仅仅在于此。

在《锦江区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中,脉络清晰可见:积极探索政府职能转变的方法途径——以转变街道办事处职能为突破,以完善功能区管理体制为抓手,以加快社会组织培育为载体,以大部门管理体制改革为关键,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为切入,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基层管理体制,促进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有效强化,政府监管职能不断优化,基层民主自治逐步深化。

“把不该由政府管的事项转移出去,把该由政府管的事情界定清楚。”锦江区编办有关负责人介绍说,按照这一思路,编制部门将重新梳理相关部门的职能职责,尽快制定“三定”规定。

在前期改革的基础上,下一步,锦江区将全面规范政府部门职责,按照依法行政的要求,凡是公民、法人和社会组织能够自主解决的事项都应转移出去,切实减少政府对企业和社会的直接干预。进一步清理和精简行政权力事项,规范行政审批行为,减少行政管制。对政府不必直接组织实施的社会事务,引入市场机制,大力培育社会组织参与运作,更好地发挥公民和社会组织在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中的作用。

当代社会经济下如何提高档案管理 篇5

关键词:档案管理事业;科学化水平;具体路径选择

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无论是信息量还是社会对发展需求都与以往有着极大差别,而新的变化也对档案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新的具体发展要求。而要满足这一系列需求,就必需有效提升档案管理的科学化水平。这不仅要求我们树立先进的管理观念,也要完善档案管理体系建设,显著提升档案管理水平,强化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通过科学、规范化开展档案管理工作,有效提升档案管理水平不仅是档案工作的重要内容,更是信息化发展的客观方向。

一、提升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分析

档案管理工作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要求。档案作为一种信息收集和汇总的直接结果。通过对档案信息的有效收集,能够以多种多样形式和内容,丰富展现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档案资料的客观性和真实性,能够准确的作为事件的记录和决策参考依据。因此,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采用一系列可行办法,持续不断的提升档案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在充分发挥档案重要性的基础之上,丰富档案自身固有价值。

(一)有效提升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是现阶段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现阶段,随着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信息和文化知识已经成为核心竞争力和创造力的重要影响因素,无论是社会发展,还是国家竞争,其作用和地位都在不断攀升。档案作为极具我国特色且记录极为客观的重要载体,其本有属性就决定档案资料相对其他资料更有说服力和可靠度。同时,档案资料涵盖了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信息量大而全,档案资料的整理归纳,能够为社会发展提供应有支持和决策依据。现阶段社会发展也从客观上要求有效提升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

(二)有效提升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是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水平和广泛应用就要求我们在开展档案管理工作时,充分做好档案管理的创新和优化,不断丰富档案管理的方式和渠道载体,通过对档案管理方式的不断改革升级,从而实现整个档案管理活动的系统化、规范化和科学化,而高速发达的信息时代也客观要求我们结合具体发展形势和要求,提升档案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三)有效提升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是促进档案管理工作健康发展的必经之路

尽管现阶段,我国档案管理工作取得了极大进步和发展,然而在新的发展形势和环境背景下,对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想要高效利用档案,管理档案,开展档案管理工作,不仅要完善档案管理制度,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更需要有效提升档案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二、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的具体方法选择

想要科学、规范化管理档案工作,开展档案管理事业,就需要结合档案管理工作自身特点和发展要求,结合信息化等一系列发展背景,从而选择有利于开展档案管理工作的方法和策略。

(一)丰富档案管理工作理念,完善档案管理工作机制

档案管理科学化的重要体现就是管理工作机制完善,科学、规范的档案管理离不开完善的档案管理机制。因此,这就需要我们改变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方式,强化现阶段所实施的档案管理责任制度,优化档案管理运行机制。同时有效结合具体发展需求,强化责任意识,结合管理内容,建立适合我国档案管理工作顺利发展和监督完善的机制,通过科学管理档案工作理念的不断丰富和深化,从而逐步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二)加快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进程,信息化推动科学化

结合信息化发展要求,推动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这不仅是现阶段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还是档案管理工作自身管理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也是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的必经之路。通过建立现代化信息管理技术,最终能够促进档案管理工作朝着科学化、规范化、体系化方向发展。

(三)加强档案日常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利用档案潜在价值

想要有效开展档案管理工作,就要定期针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在检查档案时,重点确保档案管理的完整性与规范性,要针对档案管理要求,建立相应标准,针对存在的共性问题,一并解决。要持续有效规范完成档案管理工作,重视档案管理潜在价值,充分发掘、利用档案管理潜在的固有价值。

(四)完善档案管理队伍建设,有效提升档案管理人才体系建设

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档案管理工作作用更加重要,而信息化发展水平和速度不断加快,就需要我们不断完善档案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结合利用一系列现代化科技手段和档案管理技术,结合新的社会发展形势和要求,完善档案管理队伍建设,形成固定有效的档案管理人才体系建设。

三、结语

有效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水平,从实质上而言,就是用科学理论来指引档案管理工作,通过使用正确、科学、规范的方法不断推进档案管理工作。从制度上,丰富完善档案管理制度,从信息技术上,结合信息化发展背景及要求,最终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科学化。

参考文献

[1]章桂蓉.进行科学化管理提升档案管理水平[J].甘肃科技,2012,2 :16-23

社会经济会计管理 篇6

1. 落后的管理理念。

目前, 我国存在的最大企业经济管理问题是管理理念相对落后。所谓的企业经济管理就是在企业所涉及到的范围内来管理相关工作, 以获得更高价值的管理方式。财物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 它独立出来, 但又结合各种程序, 是一种综合性的管理形式。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 改变传统落后的管理理念则显得尤为重要, 尤其是创新意识的提出, 更使经济管理的实施迫在眉梢。在此, 我们要重视危机管理意识和战略管理理念的形成。因为理念能够指导管理者作各项合理正确的决定, 又是整个国家意识形态的一项重要指标。然而我国的经济管理思想落后, 尤其是危机管理与战略管理理念常常被运用到会议等形式工作上, 而忽视其实践意义。

2. 不完善的管理制度。

经济制度的确定是整个管理工作的有效依据, 但是不健全的管理制度却会影响企业的发展。我国存在的主要管理制度问题有:经济管理制度与制度监督工作不协调、制度的制定与企业发展不同步等。我国虽然设立了相关的管理制度, 选出一定水平的管理人员, 但是在制度实行过程中存在监督力度的严重空乏问题。另外, 企业的管理制度不是比企业的发展速度慢, 就是制定的制度过于先进, 制约企业的发展。

3. 空缺的管理部门。

我国的经济管理处于理想化的状态,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管理理念的落后, 尤其是企业的危机管理与战略管理意识。在这种情况下, 使全面的经济管理存在种种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管理部门的严重空位, 各项工作管理项目由总部发出, 由企业总部完成, 财务管理上没有相应的管理权, 使其不能控制整个局面。监督管理上存在的漏洞使企业不能良好地运行, 并可能存在经济泄露的发生。所以, 管理控制权的施行以及监督工作的加强是企业应该考虑的重要问题, 是有待改进的一项关键性工作。

二、创新经济管理的有效方案

1. 树立以人为本科学的管理理念。

在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 全面树立以人为本这一科学管理理念, 因为以人为本是企业经济管理的基础。只有把员工的利益放在首位, 才会深得人心, 进而得到正向的发展趋势。所以企业首先要把情感因素放在不可替代的位置, 尊重、了解、关心每一位员工, 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能动性。但是, 在此基础上不可忽视的是, 感性管理的同时要对企业中所有员工进行管理约束, 使员工依照管理制度的规范要求进行各种工作, 既体现企业的人性化又体现企业的规范化。另外, 企业管理的核心工作是企业文化建设。加强企业文化工作建设是企业管理的另一种有效解决方案, 先进的文化引领先进的思想和理念, 不仅使全体员工的精神面貌得到提升, 而且有利于构建和谐的经济管理氛围, 有利于形成一种新型的文化气氛, 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所以, 以人为本和文化建设是企业管理有效进行的首要选择, 在团结和谐的气氛中, 才会使企业绩效得到提升, 进而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

2. 制定创新的经济管理制度。在经济管理的整个过程中, 制度的

创新是基础。在完善经济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创新相应的管理制度, 这才是新时代发展的要求。针对社会的市场体系, 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 使企业形成强大的经济团体。从制度上创新, 改革各项管理体系, 满足社会市场经济的要求。通过创新的经济制度调整企业内部所有不合理的资源配置, 使企业产品得到优化。另外, 不难发现, 制定创新的经济管理制度, 有利于建立健全市场内部的组织结构, 同时有利于产品的开发利用。所谓的创新策略是以全体成员参与的全面监督体制为基础, 不断人性化的管理方法。当然, 制定制度时要考虑到其适应性, 只有制度得到广大员工和管理人员的快速适应, 才会产生其所存在的经济效益。

3. 加强企业的内部监控工作

(1) 加强对企业各部门的调控。企业的内部控制是经济管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些以财务为依靠的企业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所以, 相应地, 需要对财务部门做出改变, 使财务管理向着全面化的发展趋势发展下去。

(2) 完善企业监督体系。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完善一定的财务内部监控工作, 对于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体制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建立对财会控制为核心, 实行内控机制, 提高财务等各部门的认真、负责的态度, 避免各种不合规章制度的行为发生。

4. 加强企业信息化管理工作。

企业信息化是指在企业的生产活动中, 通过信息资源的广泛应用, 其所有环节都利用现代信息科学技术, 不断来提高生产管理与经营服务的高效和发展, 以此增加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信息化技术是实现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基本保证, 是当代社会化生产高速发展的首要条件之一。建设能有效降低成本和加快技术的革新, 帮组企业转换经营机制以及推行现代企业制度, 来增强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当前企业信息化实现的标志之一就是对信息的快速反应能力, 其是企业检验整个企业工率和其产业链在市场的竞争力的重要浮标。实现企业信息化, 既是社会改革的需求也是企业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当前我国企业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 企业内部的改革不断地深入, 绝大部分企业管理范式正在向创新管理方面迈进。为在未来更加激烈的市场站稳脚步, 企业必须变革管理方式, 加强管理信息化创新方面的建设是未来必然的选择和出路。

三、总结

企业的经济管理是目前市场经济体制下对各个企业部门的要求, 只有科学的管理体系才会使企业效率得到提高, 使企业竞争力得到提高。创新的管理体制又是对新形势下的经济做出的新的要求。只有创新的经济管理制度, 才会适应发展迅速的经济社会, 谋求越来越大的经济利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社会的经济出现了很大的变动, 本文针对我国企业所有的经济管理现状, 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并且根据所涉及到的问题, 提出了相关的创新管理措施, 为经济领域提供可行的研究价值。

关键词:企业经济管理,现状分析,创新制度

参考文献

[1]范爱琴.加强经济效能管理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1]范爱琴.加强经济效能管理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2]孙晓雯.关于国民经济管理制度理论创新的思考[2]孙晓雯.关于国民经济管理制度理论创新的思考

社会经济会计管理 篇7

一、传统经济管理思想的应用

企业管理学形成于二十世纪初期, 在经过不断的研究和创新的基础上, 逐渐形成了管理思想, 为人们进行企业的管理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在之后的工业管理中, 经济管理逐渐形成了系统化的理论, 由此, 传统的经济管理思想形成, 醉着后来人的不断的研究和实践, 一些新的学派应运而生。因此, 企业经济管理的基础科学就是传统的经济管理学。在之后随着经济的发展, 逐步形成了现代管理。伴随着企业管理制度的不断发展和逐步完善, 在经济管理中逐步具备了结构较完整的知识体系。企业管理学具有较强的学科性, 因此, 就需要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辅助管理, 保证管理实践的有效性。依赖传统的经济管理发展而来的方法, 和传统的管理方法不谋而合。在进行经济管理的活动中, 要充分利用传统的经济管理思想, 实现企业管理的全面发展。随着全球经济快速的发展, 经济格局正在于产生着变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推广, 经济竞争的局势更加激烈, 而企业要想获得自身的发展, 就需要通过对自身的管理进行不断地改进, 以适应不断出现的经济变化形式。

二、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对农业活动的影响

农业是国民生存的根本, 在我国由于人口众多, 因此就需要将农业的发展作为最基本的政策之一, 农业进行的生产活动是保证社会生活正常进行的基本保障。在我国的农业中, 小型的村庄城镇是农业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进行长期的稳定发展过程中就需要将经济管理作为总的指导思想, 保证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在实践的应用过程中, 对于经济管理方法的使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生产中得出的经验和理性的认识要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 并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再通过一系列的应用和实验的基础上, 逐渐寻找出一种适合农业经济管理活动的新思路、新方法, 进而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农业的生产活动具有明显的循环性的特点, 采用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促进经济管理的稳步发展, 减少因产生的问题对管理活动造成的影响使得农业经济获得平衡的发展。在我国, 农业是立国之本, 在进行传统的经济管理思想的实践过程中, 需要进行不断的分析和总结, 同时进行更高的思想的研究和应用, 促进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

三、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对货币金融管理的影响

在金融中, 货币的使用将需要、供给和管理进行了有效的结合, 从而产生了与之相应的经济活动。在金融的管理过程中, 人们对于存在的供求关系和相应的管理活动的展开进行了研究, 得出二者之间既是相互独立的, 同时又存在一定的联系。在货币金融的管理中, 人们将其价格作为第一考虑的要素, 并以官方确定的价格作为参考。在过去的发展历史中, 农业和商业的重要性主要依据农业生产出的产品的价格决定。在进行经济管理的过程中, 对于货币的管理有着十分丰富的涵义, 早在我国的春秋时代, 实行货币贬值, 以官方的管理作为重要内容严重缺乏可行性, 在进行货币的统一之后, 渐渐禁止了私铸行为, 但在之后随着朝代的兴替, 私铸开始循环往复, 直至后来纸币的形成通过对历史中的货币管理进行总结, 我们能够得出货币金融的正确的理论体系。在当代的社会环境中, 由于货币的存在, 影响到了经济活动中的借贷和利息, 对于在经济活动中存在的高利贷的形式, 需要国家采取相应的法律和政策手段进行严格控制, 实现与之相关的问题的有效解决。

四、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对当代企业经济管理的影响

随着企业管理学的提出, 人们进行的经济管理活动便获得了有效的参考依据, 开始遵循科学的管理方法对企业进行有效的管理。在之后的时间中, 各种管理理论在保持原有的基础的程度上得到了不断地创新和发展。对其进行概括和总结, 就是企业的管理理论逐渐由原来的古典理论发展为科学理论, 并转变为了今天的现代管理理论。经济管理的科学性是由其传统经济管理思想经过不断的吸收精华和改革创新形成的。在二十世纪的九十年代, 世界中的经济环境发生了重大的改变, 信息技术获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为经济管理创造出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只有在保证其原有的内容基础上进行创新, 才能够满足不断进步的社会的需要。

五、传统经济思想对国政经济管理的影响

在政府对国家进行管理时, 需要有效利用社会资源之间的联系, 从而提高社会的管理效率。在政府的管理工作中, 主要包括:人口资源、经济资源和军力资源的管理, 使其能够发挥自身的良好作用, 推动社会整体的发展。在我国古代的经济管理活动中坚持“量入为出”的管理原则, 这一原则的使用对后世产生着较为积极的影响。经济的收入形式主要要来自于税收, 是对生产活动进行分配的重要活动。采用多种方式进行经济收入的实现, 同时也要对经济的支出进行严格的控制, 实现财政的“开源节流”, 促进国家使用经费的增长, 保证经济生产活动的持续、稳定进行。

随着传统的经济管理理论的不断进步, 以其为基础思维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逐渐形成。其对于传统的经济管理理论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有效的总结, 在经过不断的实践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具有传创新精神的思想理论, 发展成为了具有时代特色的经济管理思想, 其最主要的特点在于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在我国古代时期的经济管理理论中, 已经具备了系统的特点, 在一些进行国家管理的理论中对于管理思想进行了充分的阐释, 对于新的决策的实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邓小平同志根据这一思想的特性进行了新的发展, 赋予了经济管理现代化和科学化的管理特征。只有在对人类的文化进行吸收的基础上才能够实现现代经济管理制度的发展, 并对于经济管理制度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邓小平提出的经济管理理论的指导下, 我国的经济管理改革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在农业生产活动和经济管理活动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在国家对经济的管理活动中, 逐渐由直接管理转变为间接管理, 逐步形成以市场经济为基础, 综合使用各种有效的经济手段进行管理, 实现社会发展的总目标。

由此可见, 传统的经济管理思想在对当代经济的影响中, 既有积极的一面, 又有消极的一面。因此就需要我们以正确的心态去对待, 积极利用其中存在的有利之处, 并对于其中存在的缺点进行改进, 促进社会经济管理理论和思想的形成, 从而实现社会经济的的长足发展。只有这样, 才能够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活要求, 实现生活水平的真正提高, 最终达到国富民强的目的。

摘要:经济管理受到经济发展的影响较大, 在当代的经济发展中, 经济管理也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主要叙述了传统的经济管理思想对于当代的经济管理产生的影响, 并对其应用进行了了探讨。

关键词: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当代经济管理,影响

参考文献

[1]李皆染.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对当代经济管理实践的启示[J].经济论坛, 2011 (07) .

[2]陈勇勤.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对当代经济管理实践的启示[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8 (04) .

[3]陈勇勤.需供管演进假说—探索经济史研究新体系[J].南都学坛, 2006 (1) .

[4]何梦笔.正确把握和理解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制度安排[J].经济研究, 2007 (25)

社会经济会计管理 篇8

关键词:消极经济管理,积极经济管理,两者关系

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 目前现代的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完全替代了原有的计划经济, 在大力推进的过程中, 现代市场经济也开始了新的革命, 现代的市场经济体制和我国的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相结合。经济管理对于经济的发展方向具有直接的影响, 经济管理的手段有很多, 消极经济和积极经济管理也是其中之一, 本文主要对消极经济管理和积极经济管理的关系展开分析。

一、经济管理问题的提出

在新的市场经济发展的进程中, 政府的主要工作职责就是对市场经济进行合理有效的管理, 但是具体要怎样进行操作, 选择哪种管理手段和方式, 为何要进行经济管理等一系列问题的提出, 更加完善了我国经济控制论的内容。有了这些理论作为支撑, 政府在对经济进行管理的时候, 就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并在实际过程中有效的提高了经济管理的水平和质量, 对国民经济的快速和稳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对于经济的管理, 社会有不同的问题和看法。西方经济学中指出, 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主要职责应该是对市场经济中出现的不良现象给予纠正和处理, 保证市场中的人身财产权不受侵害, 优化资源配置。然而在实际工作中, 政府的工作除了对市场资源进行管理之外, 还要保证市场经济的安全性。在保证市场经济稳定的基础上进行资源合理分配。在现代的市场经济管理中出现了新的管理手段, 积极经济管理和消极经济管理。所谓的消极经济管理就是政府通过一定的法律政策等手段对经济进行制度约束;反之积极经济管理也是利用法律法规的形式对经济中的产权和人权进行管理, 并将市场经济的发展引向更好的方向。

二、消极经济管理

1. 消极经济管理的目的

消极经济管理是政府进行经济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 以古典经济理论模型假设为管理目标, 保持市场经济的稳定性, 从而更加有序的进行, 并实现整个市场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2. 消极经济管理手段产生的原因

消极经济管理方法的出现与市场中的很多因素相关, 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与市场中的竞争、价格和经济体系的变化有着很大的关系:第一, 介绍一下市场竞争对消极经济管理的影响, 在市场的经济发展过程中, 有很多种经济形式, 也就存下很多的竞争类型。一些企业为了实现自己的利润最大化目标, 在市场竞争中开始进行不正当竞争。这样情况下, 就需要利用消极经济管理手段对市场经济秩序和稳定性进行维护。第二, 价格变动对经济管理的影响, 引起价格变动的因素有很多。价格的变动会改变边际替代率以及边际转化率。一旦这两种市场变动发展失衡, 就会引起整个市场经济发生更大的变动和损失, 面对这种现象, 政府一般会采用消极经济政策对市场经济进行协调。第三, 站在经济体系的立场介绍消极经济管理。现在我国的市场经济体系还不是很完善, 一旦原有经济假设和现实之间发生相背离, 在这种情况下, 政府也通常会采用消极的经济管理手段对市场经济的运行进行控制和管理。

3. 管理手段

政府实行消极经济管理的职能时, 主要通过以下内容和方式开展实施, 涉及到经济、法律和行政三个层次的管理。垄断企业作为市场竞争中的一种特殊形式, 在进行管理和调节的时候需要特别注意, 在不完全压制的情况下, 严格控制它的发展和运行。

三、积极经济管理

1. 实行积极经济管理的目的

与消极经济管理一样, 积极经济管理也是国家经济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实行积极经济管理的目的是确保我国经济顺利完成预期的目标, 实现政府经济管理最优化目标, 因而对经济发展采取的有效管理手段。

2. 积极经济管理产生原因

积极经济管理的出现也与市场上很多变化因素有直接关系。例如:市场有限资源的优化配置, 经济安全管理等。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资源的总量是有限的, 怎么使有限的经济资源发挥出更多的经济价值, 优化资源配置是目前政府利用积极经济管理的主要目的。虽然市场经济本身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但是这种调节能力是有限的。所以需要政府参与其中, 利用一定的管理手段进行调节, 促进经济中的资源合理化配置。第二, 站在市场经济安全的角度进行分析, 目前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之间的往来日益密切, 为了确保我国市场经济在与世界经济接轨的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因此我国也需要政府采取积极的经济管理手段对我国的经济进行管理。

3. 积极经济管理手段

与消极经济管理一样, 积极经济管理的手段也涉及到法律、经济以及行政三个层面的内容, 而使用最多的手段就是引导性管理, 例如通过一定的方法手段调整税收, 并对进口商品进行限制, 对出口商品进行一定的保护, 通过这些方法和措施来确保我国经济的安全和稳定发展。

四、消极经济管理与积极经济管理之间的关系

1. 消极经济管理与积极经济管理之间在成因与目的上的关系

对消极经济管理与积极经济管理在成因和目的上对两种经济管理方式展开分析, 消极经济管理主要是在经济受到客观条件限制的时, 导致原有的经济目标无法实现, 并站在一定的人身权和财产权基础之上, 对社会的现有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的一种手段。因此政府需要通过消极经济管理对市场经济的发展加以调整。反之积极经济管理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政府要促进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政府对市场经济进行资源优化配置的同时, 还需要照顾到其他社会目标的实现, 然而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政府的管理偏好倾向之间经常会存在一定的偏差。政府的这种管理倾向不能通过市场经济管理措施得到实现。

站在消极经济管理的成因和目的的角度展开分析, 消极经济管理的产生原因被包含在积极经济管理的成因当中, 因为消极经济管理的目的是实现市场经济的资源最优化配置, 实现市场经济利润最大化目标。然而当这种最优的经济目标被实现后, 原有的人身权利体系和财产权利体系就需要重新进行设计, 可能这种最优化目标也不是一种最理想的状态, 改变经济运行的原有模式使市场经济进行自我调整和控制, 并以此来实现最理想的市场经济状态。在实现市场经济最理想状态的过程中, 需要政府部门以一种平等的经济主体的身份加入到市场经济中来, 然后利用自身的优势和对经济的作用促进整个市场经济供需关系进步, 并促使市场经济结构发生一定变化, 从而带动商品价格体系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市场经济结构以及价格机制均产生相应的变化, 实现整个经济的发展速度和效益之间的良性循环, 同时也是积极经济管理的最终目的。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政府在对市场经济开展及时有效的管理活动时, 积极的经济管理手段需要在消极经济管理的基础之上, 以消极的市场经济管理为依据, 在对市场经济实行积极经济管理的过程中, 不能破坏原有的经济平等原则, 不能扰乱现有的市场运行秩序, 以及市场之间的自由发展。反之, 积极经济管理的人身权利体系以及财产权利体系的改变也是为了更好地促进消极经济管理的发展和进步, 两者之间的这种相互配合在实际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政府要给予高度的重视。

2. 两者在管理手段上的关系

消极经济管理和积极经济管理基本上具有相同的构成元素, 其中包括经济计划, 经济决策, 经济指挥和经济组织协调等相关内容, 但是他们的内部构成元素彼此之间又具有一定的相对性, 这种相对性要在具体的经济活动行为中才能体现, 也只有在经济活动中才有划分和界定的必要。任何一个大的经济管理体系都是由很多个小的子模块构成的, 但是也存有这样的情况, 就是对于某一个经济管理来说, 它的主要职能就是指挥和协调, 但是对于其他的经济管理来说, 它所发挥的主要作用却是决策和控制, 在这两种不同的管理模式之间, 通常所采取的管理手段主要有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以及行政手段三种类型。虽然消极经济管理和积极经济管理都有自己特有的经济管理方法和手段, 但是在现实的经济管理中却很难将两者进行清楚地区分, 和一个具体的管理职能相比, 他可能既属于积极经济管理的范畴同时也可以归纳到消极经济管理当中。也就是说, 政府在对市场经济进行管理和调整的过程中, 消极经济管理和积极经济管理两者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关系。在实际工作过程中, 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保持消极经济管理和积极经济管理同时存在, 共同促进市场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

五、结束语

通过以上的分析得知:消极经济管理和积极经济管理同为政府经济管理的重要手段, 对于市场经济的稳定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消极经济管理和积极经济管理的结合使用, 将对我国市场经济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相关政府部门要对经济的管理职能进行不断优化和完善, 健全市场经济体制, 实现市场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政府经济最大化目标, 提高人们的收入水平, 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 引导市场经济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异.消极经济管理与积极经济管理的关系分析[J].时代金融, 2015, 03:39-40.

[2]任永红.消极经济管理与积极经济管理的关系[J].现代经济信息, 2015, 03:98.

[3]司晋华.消极经济管理与积极经济管理的关系探讨[J].淮海工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3, 16:22-24.

[4]康欣.诌议消极经济管理与积极经济管理的关系[J].东方企业文化, 2014, 11:158.

[5]宋晨亮.消极经济管理与积极经济管理的关系[J].现代经济信息, 2014, 18:103, 119.

[6]马继华, 王春燕.消极经济管理同积极经济管理研究[J].中国外资, 2013, 15:32.

[7]丁妮.消极经济管理与积极经济管理关系的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5, 08:18.

社会经济会计管理 篇9

关键词:市场经济管理,消极经济管理,积极经济管理,关系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 政府在对经济进行管理的过程中, 消极经济管理与积极经济管理成为了其重要的管理手段, 消极经济管理与积极经济管理的相同点是都是政府根据法律、经济手段的方式进行的管理方式。政府进行经济管理的主要目的不仅仅是实现经济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同时还需要考虑其他社会目标的实现, 即是现实经济已经与古典经济理论模型假设非常接近, 经济管理已经自发实现了一定财产权利和人身权利体系基础上的资源最优化配置, 但是这个资源配置效率并未达到政府的理想。这样的情况就出现了政府经济管理分为消极经济管理和积极经济管理两个部分的必要性。只有通过对消极经济管理和积极经济管理的深层次分析, 了解其成因、目的以及手段等, 才能不断完善经济控制体系, 为政府经济管理提供科学的指导。

一、经济管理问题的提出

在新的市场经济环境下, 政府的主要工作职能是实现对市场经济的合理有效管理, 但是具体的操作过程、手段和管理方式, 经济管理的主要目的等一系列问题的提出, 使得我国经济控制理论的内容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1]这些理论为政府对经济的有效管理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持。同时在实际过程中有效提高了经济管理的水平和质量, 对国民经济的快速和稳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经济管理的研究, 中西方社会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和问题, 其中西方经济学指出, 政府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主要职能是纠正和处理市场经济中的不良现象, 从而确保市场中的人身财产安全, 优化资源配置, 但是从实际工作情况来看, 政府的工作除了对市场资源进行管理外, 还需要确保市场经济的安全性。在保证市场经济稳定的基础上实现对资源的合理分配。在现代市场经济管理中出现了新的管理手段, 即积极经济管理和消极经济管理。其中, 积极经济管理主要是利用法律法规的形式对经济中的产权及人权进行管理, 同时将经济向更好的发展方向引导。而消极经济管理就是政府通过一定的法律政策等手段对经济进行制度的约束。

二、消极经济管理

(一) 消极经济管理的形成原因

消极经济管理方法的出现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消极经济管理形成的原因是现实的经济违背古典经济模型假设, 即违背市场经济假设、完善市场经济假设以及价格弹性假设。[2]完善市场经济假设是以市场经济假设为基础的, 只有市场经济才存在是否符合完善市场经济假设的问题, 而价格弹性假设则是对完善市场经济的补充。西方经济学通常的观点是, 一个经济体在一定的财产权以及人身权权利的基础上, 如果符合市场经济假设、完善市场经济假设和价格弹性假设, 则商品的边际转换率与边际替代率相等, 经济达到了帕累托最优, 近而该经济体的经济活动是在一定的财产权和人身权权利体系的基础上实现了资源的最优配置。但是现实经济与上述三个假设不符, 因此, 经济无法实现在一定的财产权和人身权权利体系基础上的效率最优。这样就必然需要引入消极经济管理, 通过消极经济管理使现实经济财产权和人身权权利体系基础上更加接近古典经济模型假设。

(二) 消极经济管理的目的和手段

消极经济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使现实经济向古典经济理论模型假设靠近, 从而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经济。

消极经济管理的措施包括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3]通过法律手段明确保护特定的财产所有权、占有权、经营权、收益权以及支配权, 明确保护特定的劳动者的人身权、劳动力所有权和占有权。准确、及时、完整的公布相关的宏观经济信息数据, 制定各类经济活动的信息披露法。坚决破除区域经济封锁及行业封锁。对各类存在外部性的经济活动征收一定的赋税, 同时也给予一些必要补贴。生产必要的公共物品或者代表公众购买一定的公共物品, 并将这些公共物品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分配, 同时还需要制定必要的反垄断法。

针对市场经济中的垄断行为, 这里主要指的是生产性垄断, 学术界产生了一定的争议, 主要观点认为垄断破坏了市场的自由竞争, 因此, 必须对其进行抑制, 垄断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垄断对生产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因此, 不需要对其采取特别的措施。垄断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 能够发挥规模经济的效应, 促进技术的发展,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行计划制经济, 避免资源的浪费。因此, 存在垄断的经济可能是高效的垄断经济, 而不存在垄断的经济则可能是低效率的自由经济。垄断对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国外大公司大举进入时, 我们则必须组建和发展我们自己的大公司与其对抗, 这就必然会导致垄断的发生。因此, 对待垄断是一个综合各个方面有利和不利因素平衡的过程。

三、积极经济管理

(一) 积极经济管理的成因

积极经济管理的出现也与市场上很多变化因素有直接关系。如:市场有限资源的优化配置, 经济安全管理等。[4]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资源的总量是有限的, 怎么使有限的经济资源发挥出更多的经济价值, 优化资源配置是目前政府利用积极经济管理的主要目的。虽然市场经济本身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但是这种调节能力是有限的。所以需要政府参与其中, 利用一定的管理手段进行调节, 促进经济中的资源合理化配置。站在市场经济安全的角度进行分析, 目前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之间的往来日益密切, 为了确保我国市场经济在与世界经济接轨的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我国也需要政府采取积极的经济管理手段对我国的经济进行管理。

(二) 积极经济管理的目的和手段

积极经济管理的目标为:实现政府偏好的最大化。

要想实现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益两个方面的目标, 政府部门就需要通过财政和金融手段, 以平等经济主体的身份参与到经济活动中, 提供或者消费部分商品, 通过对市场的供需关系进行影响, 近而影响市场价格和经济结构, 以实现对经济的速度和效益进行优化的目的。同时, 政府在进入市场时也会向社会发出政府的偏好信息, 近而诱导私人经济活动向政府偏好的方向发展。要想保证经济安全, 就需要政府运用国家主权, 对国内经济进行一定的保护, 对外资以及国外产品进入到国内市场进行一定程度的限制, 从而使我国的资本输出以及产品出口处于有利位置, 政府出面保护资源、发展教育以及科学技术。

要想实现经济的人权性目标, 则需要政府部门通过对法律、行政以及司法手段的综合运用, 以公共利益代表的身份重新设定和坚定财产权及人身权利体系。同时, 这也会对经济的发展路径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四、消极经济管理与积极经济管理的关系

(一) 成因与目的方面的关系

对消极经济管理与积极经济管理的成因和目的进行综合分析, 消极经济管理主要是在经济受到客观条件影响时, 导致原有的经济目标难以实现, 同时站在一定的人身权和财产权的基础上, 优化配置现有的社会资源。因此, 政府需要通过消极经济管理方式调整市场经济的发展。反之, 积极经济管理的出现主要是由于政府需要促进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政府在对市场经济进行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中, 还需要综合考虑其他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 但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政府的管理倾向通常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政府的这种管理倾向难以通过市场经济管理措施很好的实现。

站在消极经济管理的成因和目的角度进行分析, 经济经济管理的成因中包含了消极经济管理的成因, 因为消极经济管理的目的是实现市场经济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从而实现市场经济利润的最大化。这一目标实现之后, 需要对原有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体系进行重新设计, 此时, 这种最优化的目标也并非是最理想状态, 改变经济运行的原有模式使市场经济进行自我调控, 并在此基础上使市场经济达到最理想的状态。在这一过程中, 需要政府以一种平等的经济主体的身份参与到市场经济中, 然后通过发挥自身的优势以及对经济的带动作用引领整个市场经济供需关系的发展, 并促进市场经济结果的进一步调整, 带动商品价格体系的变化。市场经济结构和价格机制均会产生相应的变化, 实现整个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 同时也是积极经济管理的最终目的。

综合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 政府在对市场经济进行有效管理的过程中, 积极经济管理方式需要以消极经济管理为基础, 以消极的市场经济管理为依据, 在对市场经济进行积极经济管理的过程中, 不能破坏原有的经济平等原则, 也不能扰乱市场运行秩序。反之, 积极经济管理的人身权利体系和财产权利体系的变化也是为了进一步促进消极经济管理的发展和进步, 消极经济管理和积极经济管理的相互配合对于促进市场经济的全面发展非常重要, 因此, 政府需要高度重视。

(二) 管理手段上的关系

消极经济管理和积极经济管理的构成元素基本相同, 主要包括经济计划、决策以及协调组织等, 但是他们内部的构成元素也存在一定的相对性, 这种相对性需要在实际应用中才能体现出来, 同时也只有在实际应用中才有界定的必要性。任何一个大的经济管理体系都包括了多个小的子模块, 但是也存在以下这种情况, 就是某种经济管理来说, 其主要职能是指挥和协调, 但是对于其他经济管理来说却发挥着决策和控制经济的主要职能, 在这两种不同的模式之间, 通常所采取的管理手段包括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三类。虽然消极经济管理与积极经济管理的手段和方法不同,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很难进行准确的划分。相对于一个具体的管理职能来说, 可能同时属于消极经济管理和积极经济管理。也就是说, 政府在对市场经济进行管理和调整时, 消极经济管理与积极经济管理相互配合, 缺一不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 需要结合具体情况, 保持消极经济管理和经济积极管理的共存, 从而共同促进市场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

五、结语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看出, 消极经济管理与积极经济管理都是政府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进行经济管理的重要手段, 均对促进市场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至关重要。尤其是两者的相互配合使用, 对于推动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相关政府部门应该不断优化和完善经济管理职能, 健全市场经济体制, 实现市场经济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以及政府经济最大化目标, 引导市场经济不断前进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宋晨亮.消极经济管理与积极经济管理的关系[J].现代经济信息, 2014 (18) :103+119.

[2]张蔚冉.论积极经济管理与消极经济管理[J].中国集体经济, 2015 (24) :39-40.

[3]于香芝.试析两种主要经济管理模式及其运用[J].学周刊, 2015 (34) :233.

社会经济会计管理 篇10

关键词:经济;管理;现代化;企业;发展

一、经济管理和现代化的概念

首先是经济管理的概念,因为管理涉及到的东西非常多,而且很复杂,如果做好了管理,那么就能够推动企业和社会的发展。不管是企业还是国家,其发展都必须依靠多元化的因素来推动。在这些因素中,社会经济的发展非常重要,其能够反映社会状况。也就是说,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管理是分不开的。所以,经济管理可以对社会经济起决定性的作用,同时,经济管理系统是否合理,也直接关系到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

其次是经济管理现代化的概念,这指的是在完成经济活动的时候,不同的管理方式越来越接近科学化、现代化的目标。社会经济不断进步,经济管理系统也逐渐的趋于完整。所以,企业的经济管理也逐渐的接近现代化的目标。对经济管理现代化系统进行调整,能够推动经济的发展。

最后是经济管理和现代化的关系,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管理的发展趋势也也在产生变化。过去的管理模式是专制,现在转变为了民主。而且过去的模式非常单一,现在非常多样化。许多人都非常专注经济管理现代化,因为其可以促使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优化社会经济结构。

二、经济管理现代化的体现

(一)经济管理思想和组织建设实现现代化

要达到现代化的目标,管理者必须解放思想,跟上时代的步伐。过去的经济管理当中,企业没有注重全局,没有照顾到生产环境。要实现经济管理现代化的目标,就需要改变以前的做法。先要顾全大局,每一项经济活动都必须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在进行管理的时候,需根据现代化的准则,采取合理的方式,制定出符合时代背景的发展措施。最后,企业在对组织进行建设的时候,也要通过采取现代化的先进手段,这样才能提高效率。

(二)经济管理工具和管理方法必须实现现代化的目标

从事经济活动的目的是获取一定的利益,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要遵循一定的发展规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式也在随之而不断创新,管理效率也得到了大力提高。举个例子,在现代化的经济管理模式中,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自动化技术得到了大力的使用,企业的管理更加先进、方便和快捷。所以,在经济管理现代化进行的时候,有很多方面都是相连的,而且能产生一定的联系。所以,企业在实施现代化经济管理的时候,必须要注重全局。

(三)经济管理更加民主化,现代化

无论是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还是社会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企业员工,他们的作用非常重要,因为他们创造了财富。所以,企业应该将员工作为重点,实现“以人为本”的管理,这样才能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发挥出自己的干才。企业在进行决策的时候,也要实现民主化,充分听取员工的意见和建议,从而制定出符合实际的制度、策略,使经济管理更加科学合理,最终促进企业的发展。

三、经济管理发展需要面对的新趋势

(一)注重民主化管理

当前的经济管理必须要注重民主化,过去的管理因为没有注重这一点,所以导致企业和组织结构中的管理者,采取命令的方式让员工完成工作。遇到问题的时候,常常无法得到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因此这是不合理的。而现代化经济管理需要管理者在民主的基础上来实施管理计划。第一,民主能够防止企业里出现不透明的情况,管理者对当前的情况一目了然,充分听取大家的意见,最终选取最优的解决方案。如果是一些需要马上进行决定的问题,那么就不能采取民主化的方式。这是因为企业在面对特殊问题的时候,必须减少时效,民主化讨论的方式会耽误时间,带来其他问题。所以,企业在采用民主化管理方式的时候,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进行分析,这样才能提高管理效率。

(二)信息网络技术应用的关注

如今,网络信息技术大力发展,这不但使人们的沟通更加方便,而且也减少了解决问题的时间。对于很多企业而言,现代化的经济管理要求每一位员工都必须进行沟通和交流,这对于工作的进行非常有利。要想提高企业员工与员工之间的联系度,就必须利用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来进行辅助。而且网络信息技术不但能够解决企业内部的统一问题,同时也能够帮助所有的员工补充一部分信息。因此,对信息进行合理的搜集,再整体的传输出去。这样就会使企业的内部信息更加具有价值,更加具有流动性,防止信息失真或者缺失。

(三)管理思维化调整改变

社会经济进步的过程中,必须要企业对经济管理方式进行改变,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和刺激市场,促使经济发展和进步。在未来,经济管理模式必须要准确完善,这是将来的主要发展趋势。过去的经济管理模式中,最重要的是突出经济效益,所以企业的一切活动都需要围绕经济效益的产生而进行。这样非常容易忽视企业员工的工作状况、心理状况、思想狀况等,根本没有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尽管可以让企业获得短期的收益,但是却会使企业面临其他的问题。比如员工工作积极性低,不能发挥出自己的才干,而且流失性非常大,同时,这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也是非常不利的。

(四)客户导向理念

如今提倡的现代化经济管理,要求企业必须要以保障高科技为导向,从而寻求更加广阔的市场,并且满足客户的需要。根据对客户的分析,从而看出自身的缺点,以及需要改进和应对的方面,使企业和企业之间主导的市场关系随着市场变化而不断改变。当前的信息技术越来越先进,已经满足了客户需求保障机制。企业再对市场情况进行分析,得到一定的目标和方向,为满足消费者需求而配置出最优的方案。这样才能突破传统的经济管理方式,达到良好的效果。

四、总结与体会

社会经济大力发展,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为了推动企业不断的前进,必须对社会发展趋势有合理的认识,并且采取先进的管理措施,引进现代化管理技术,这样才能实现经济管理的最终目的,为企业带来长期效益。(作者单位:河南工程学院经济贸易学院)

参考文献:

[1]吴国君.刍议建筑企业经济管理现代化和经济管理发展新趋势[J].经济视野,2015,(3):136-136.

[2]刘翠芬.经济管理现代化和经济管理发展新趋势[J].经济视野,2015,(3):357-357.

[3]杨志学.经济管理现代化和经济管理发展新趋势[J].现代经济信息,2015,(17):32-33.

[4]黄栋.浅谈经济管理现代化和经济管理发展新趋势[J].科技经济市场,2015,(12):80-80.

[5]田伟.深入认识经济管理表现形式,剖析经济管理现代化发展趋势[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5,(S1):9-10.

社会经济会计管理 篇11

关键词: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当代经济管理,启示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经济管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要求,而传统的经济管理的方式和思想, 显然不能适应现代经济发展以及管理的需求,但是我们对此不能全盘否定,一棍子打死,因为传统的经济管理思想中蕴含着很多的精华内容,因此,在经济高速发展当今,我们应充分把握住传统经济管理思想的精华,并积极将其应用到当代经济管理当中,让其在当代经济管理过程充分发挥出其积极的作用,促使当代经济的健康、持续、快速地发展。 对此笔者将在分析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内涵的基础上,就其对当代经济管理的启示进行探讨,希望能给读者提供一点有益的参考。

一、浅析传统经济管理思想的内涵

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在经济文化发展和社会结构优化当中发挥的现实意义不容忽视,并且它在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源的管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也应该受到充分的重视,因此,我们对其内涵应该有足够的理解,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阐释。

1、以家国同构思想为基础

由于农业在我国古代一直以来就是国家经济发展命脉所在,也是其发展的基础,加之封建制度的长期影响,所以就形成了“ 金字塔”式的管理结构。 同时,父系社会在不断发展以及演变过程中形成了君主制,这是有着显著家国同构思想的制度,并在接下来的两千年里一直延续着,于是以亲缘为核心的管理机构就在封建君主制度之下形成,其中宗教、教育、经济等领域都包含在了这个机构之中,并且以不同宗族为顺序进行排列,渐渐地就形成了中央集权的社会管理机构,该管理机构具有明显的家族意志。

2、重农抑商的管理思想

我国最早的传统经济管理思想里的重农抑商思想可追溯到春秋战国,在古代,我国传统经济管理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重农抑商思想。 虽然过去的法家与儒家各自持有不同的价值观,可是二者均有着重农抑商这一共同的思想,其主要原因在于那个时期农业完全成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 该思想对我国古代的社会与经济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古代经济的发展。

3、儒家和墨家思想的教化作用

古代的社会与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尤其是其注重三纲五常与三从四德的伦理教化思想方面的影响。 我国古代社会存在很大的贫富差距,所以有许多思想家企图用传递思想的方式改变这一现状,其提倡的其中一个基本思想就是人人平等、“ 均平富”, 但是现在看来,此类思想明显违背了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规律。

二、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对当代经济管理的启示

1、对现代农业生产的启发

农业在我国经济中的主体地位由来已久,它是我们的立国之本,因此,农业生产始终在经济管理思想中作为社会生活的基本。 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说明:第一, 要想稳定我国农业社会结构,就需要相应的思想对其进行有效管理和指导,而这样的经济管理制度一直以来都在我国存在的,就算是现代社会也是如此;第二,我国的农业生产在同小农经济紧密结合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 中庸精神”,而它在管理方面首先体现在经济管理行为上,也就是管理行为自始至终都不会出现过分偏离的现象,始终保持稳步前行,农业经济发展一直以平衡的思想为主导,因此, 这也促进了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以及进步。 其次就是体现在经济管理方法上,农业生产一直以来就对实践、经验非常重视,并将管理活动切实放在了农业管理中。 为了采取更为科学、高效的措施对农业进行管理,我们必须从全局出发,从整体上来关注事态的发展与变化。

2、对货币金融管理的启发

我们从供需及管理的角度来考虑,决定将货币与金融放在一起,货币金融管理与供求关系、管理之间既相互深入,又各自独立。 我国传统货币金融管理当中备受人们关注的当然就是价格问题,在这里我们以官方价格为例进行说明,人们定价始终还是以“ 谷米是基础”这样传统的观念进行的,由此以来粮食价格成为了农业与商业谁更重要的争论中长期依赖的依据。 我国古代经济管理思想中的货币管理具有极为丰富的内容。 春秋时期,单旗所主张的废轻而作重,将官作为中心,使得百姓货币出现了贬值,这样做法是非常不可取的。 之后的秦朝秦始皇将货币统一,并把私铸取消掉,而接下来的一段历史时期里禁止与同意私铸反复着出现,直到元朝纸币成了主要的流通货币,明清时期银钞则成了通货。 而我们能在这些我国古代的货币管理思想里面归纳、总结出一套正确的理论体系。 对于现代社会来说, 经济活动极为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借贷与利息,借贷的存在就是由货币所决定的,高利贷早在我国古代社会就兴起了,而通常当时的官府就是利贷的主管机构,它也成了制约经济发展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要解决此问题必须要由国家来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以及政策。

3、对供求活动的启发

在经济活动中可以说供求是其最为主要的特征,依据经济活动,供求活动管理应涉及到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四个层面的内容。 社会分工在社会经济发展当中极为重要,也就是说对于不同的行业我们应该有所平衡,不能长期偏重于某些行业而抑制其他的行业,否则会给经济的整体运行带来严重的影响,从而导致产业结构的严重失衡。 通过过去的经济政策,我们不难发现,在流通领域当中运用平均与均输措施,能够有效实现“ 民不失职,民齐劳逸,平万物而便百姓。 ”与此同时,我们应该注意不能简单地对生产与流通的管理得出结论,经济放任与干涉应根据具体的条件来加以使用,通常情况下,在对富民有所考虑的时候就使用经济放任,而对富国有所考虑的时候则使用经济干涉。 但值得一提的是,富民并不是一定要放任自由,富国也不是必须要政府干预,合理、科学地对二者加以运用才能让生产与流通更为顺畅。

4、对现代企业经济管理的启发

上世纪美国著名管理学家、经济学家费雷德里克·泰勒提出了企业管理学,并著有《 车间管理》 、《 科学管理原理》 等,由此人类凭借行事的行为模式并依照科学的规范来管理企业的格局拉开来了序幕。 在这之后还有很多学者也根据不同的管理理论,在不断地进行发展以及创新,然而其基础并没有发生改变。 纵观企业管理的发展的历程,它经历了古典理论阶段向行为科学阶段的发展过程,再到如今的现代管理理论。 而企业管理学的科学性非常强,它的发展离不开传统经济管理学思想,可以说传统经济管理思想是其发展的基础,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不断的创新最终演变而成。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整个世界的经济环境有了非常大的变化,特别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我们企业经济管理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企业管理必须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不断的创新和发展,才能适应时代的新变化和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

5、对国家政治经济管理的启发

政府在治理国家的时候都必定要借助财力、军力、人口等这些与人产生联系的资源,而我们也正是从国家治理的意义基础上来理解国家政治概念的。 起源于我国古代西周 “ 量入为出”财政原则具有极为深远的影响,其强调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就是征税,也就是说税收是我们产后进行分配的一项较为重要的内容。 对于收入来说更加需要进行开源,而对于支出来说则与之相反,需要进行节流,并由此提出了“ 节其流,开其源”这一财政原则。 户籍管理在我国古代很早就出现了,它成了赋税最为主要的依据,其中以此作为基础进行征税自北魏一直延续到了清朝。

6、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对当代经济管理的启发

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就扎根于传统经济管理思想中, 其实质就是在对传统经济管理思想的精华内容进行概括、 归纳、总结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而形成的非常优秀的经济管理思想。 这一思想在很大程度上让我们的经济管理实现了现代化与科学化,其中主要强调了客观评价人类文明的一切理论成果,吸取其中的精华,剔除糟粕。 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现已成为了指导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的重要思想,经过一个长期的实践,对此有了极其有力的证明。 我国的经济管理改革在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的正确引导下,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并在宏观、微观经济管理中发挥出了非常大的作用,由此国家在企业的管理方面也逐步转向了间接管理的方式,促使了以市场作为基础,并辅助以各种经济手段进行行政管理的新局面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社会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尽管在当代经济发展过程中传统经济管理思想也暴露出了很大问题,但我们应客观地评价和看待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它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中也曾发挥过极其重要的作用,其所蕴含的诸多精华成分不容忽视,我们应该对此加以充分的借鉴和应用,将其融入到现代经济管理当中,以此来促进当代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皆染: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对当代经济管理实践的启示[J].财经界(学术版),2011(7).

[2]张会: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对当代经济管理实践的启示[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

上一篇:单轴压缩下一篇:铁路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