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诊断方法研究(共12篇)
企业财务诊断方法研究 篇1
一、引言
本文首次引入多元逻辑回归法的主成分分析法SPSS软件二次开发平台, 研究构建财务预警模型。以德光公司连续1 0年的财务数据为样本,以实际业绩波动为判断依据,作一次主成分法财务预警方法的实证研究,并期望对财务预警方法的普遍推广带来新的方法。
二、研究设计
纵观目前所有以财务指标为数据样本来建立财务预警模型的研究,始终以奥特曼 (A l t m a n) 教授的多变量模型为蓝本Z=0.012X1+0.014X2+0.033X3+0.006X4+0.999X5(式一)
按这一思路。为获得德光公司特有财务预警模型,计划按下列框架进行研究。
1. 以主成分分析法得到的特征方程根贡献率作为模型系数(上文公式中系数)。为准确且快速有效获得结果,研究中使用著名商业软件S P S S和最新主成分分析法二次开发成果来演绎数据。
2. 借鉴以已有的主成分法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研究结果(2 0 0 6年),同时结合自身公司的实际获取德光公司的财务指标主成分(上文公式中变量X)。
3. 用主成分分析法推导获得的德光公司特有的财务预警模型。为检验该预警模型的准确性,用理论近似的F值模型法检验比较结果有效性。
4. 选用ST大唐上市公司过去10年(1998~2007)的财务数据为样本重复研究,进一步验证本文方法的正确性和普遍适用性。
三、财务预警模型的建立及预警效果分析
1. S P S S的主成分法二次开发平台的运行环境与调试。
SPSS的主成分法二次开发平台,需要安装在Window XP操作系的电脑上。本研究选用统计运用软件S P S S (v 1 3) 和netframework2.0,再通过SPSS的功能编辑器导入二次开发的主成分法。软件安装成功后,通过运行测试数据检查了计算平台的正确有效性。
2. 财务指标的选择和财务警情的判断值定义
在已有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几十家上市公司的财务预警模型的研究基础,结合实际决定采用下列9个财务指标和预警值Z的评价区域判断依据表(表1):
财务指标定义:1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应收账款平均占用额;2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3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总资产;4主营毛利率= (销售收入-销售收入) /销售收入;5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 (本年主营收入-上年主营收入) /上年主营收入;6总资产净利润率=净利润/总资产平均余额;7股东权益比=净资产/总资产;8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总额/利息费用;9主营业务现金比率=销售收入的现金回收总数/销售收入
3. 主成分法数据计算和结果
(1) 主成分法财务预警方法在德光公司实证研究
德光公司是一家中德合资企业,一直担当国内光学显微镜行业的龙头企业。从1 9 9 9年进行了股份重组由合资变为德方9 0%控股及新聘总经理。为公司引来了新一轮发展机遇。为研究公司财务预警可显示性,本文正是选用了这样一段历史阶段(1998年到2007年)。
在S P S S软件平台输入德光公司的1 0年财务指标,获得以下主成分分析法的主要结果:
按数学模型合并主成分的贡献率后得到以下主成分法财务预警方程模型:
由主成分方程模型计算得到德光公司1 0年的预警值Z值 (见表5, A部分)
(2) 选用F值模型对以上结果的准确性做验证
将德光公司的10年的财务指标,输入F值模型法,计算运行获F值 (见表5, B部分) .
当F<0.00247时, 企业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发生财务危机
(3) 选取ST大唐公司做重复检验研究
为进一步验证本文所选实证研究方法的正确性和普及性,以相同的主成分法模型和运算平台,随机选取了一家S T上市作为检验对象,ST大唐全称为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各类通信网络系统等网络建设为主要业务的通信制造企业。研究选用从“中国上市公司资讯网”,获得的S T大唐上市公司过去1 0年(1998~2007)的财务数据为样本。
在SPSS平台运行主成分分析法,合并主成分的贡献率后得到以下财务预警方程模型:
用S T大唐公司财务指标在以上方程式计算得到S T大唐上市公司1 0年的预警值如下:
四、模型的预警效果检验及研究结论
1. 对德光2种不同方法获得的不同结果的比较分析。
为方便比较研究,将德光2种不同方法获得的结果汇总如 (表5)
由主成分方程模型计算获得德光公司1 0年的预警值和用F模型计算获取结果的分析比较,得到以下分析:
第一,两种方法预警值变化趋势相同。从2种不同法方得到的结果都显示出相同的公司发展趋势,按财务预警值模型理论2种方法的预警值都趋向逐渐变大,都反映了预警结果和公司实际发展相一致的状况,那就是公司在向好的财务状态发展。
第二,两种方法前3年的财务预警预测结果一致。由表4我们可以看出,公司前三年连续亏损。但亏损趋势由大变小。2种不同方法都如实反映出这一事实。略有差异是2种方法的精确度或是系统内在的统计原理导致理解的差异。F模型由于对警情程度没有定量的逐级细分所以不能看出企业在第三年的发展趋势。而主成分法,模型建立在大量实际案例的统计判断分析,并设定细致的警情判断值,能深一步告知我们当前企业的发展趋势。其结果更准确和有指导性。
第三,除了第五年,以后警情结果一致。由F值模型中公式中有关自变量定义得知,由于直接引用了净利润,所以净利润的盈亏对F模型的影响会突出的明显。而主成分法通过数学提炼把原来多个财务指标统一归纳,获得即能代表原来因素的趋势但不同于原来指标的主成分指标,故而反映出更全面深入的企业发展动态和趋势。主要导致F模型对第五年的财务状况有警情的原因是在第五年公司为提升现有和将来发展建立了先进的但昂贵的ERP (企业资源管理软件SAP) 软件。由于会计处理的规定当年费用化所有与软件无关的费用,制使当年的管理费用比往年翻倍利润大幅下降。而由于主成分法的方法更科学,预警结果放映了公司发展本质而没有报警。
验证结论:通过以上3点分析,可以得到由本研究方法获得的主成分法财务预警模型方程(式二)用于德光公司的财务预警是有效可行的。
2. 本文实证方法在S T大唐上市公司的结果分析
用主成分分析法的SPSS二次开发平台计算获得如表4的ST大唐上市公司1 0年的预警值。并通过与该公司同期的每股盈利水平的分析比较,笔者得到以下分析,
第一,预警结果1 0 0%反映公司实际盈亏。采用主成分分析预警模型计算得到大唐公司的1 0年预警结果,与公司实际每股收益做分析对比,并按该预警警情判断值表(表1),预警值能正确反映出该公司当年度的盈利变化的方向是好是坏。
第二,由轻到重的警情指标能正确反映出公司业绩的变化趋势。对表8中,对大唐公司1 0年业绩的观测,我们发现每当预警模型做出警情预报后公司业绩也随之变差,而一旦警情消失,业绩也马上会提升。
第三,通过已获得主成法预警方程成功实现对该公司2007年的预警预测。由于笔者在做本研究时该公司0 7年度公司业绩尚未发表。所以只用第三季度报表数据。结果由预警值出现由0 6年的“巨警”变为当前的“无警”。在事后对其业绩检查,大唐公司果然在0 7年实现扭亏为盈。
验证结论:通过以上3点分析,可以得到由本研究方法在大唐公司获得的主成分法财务预警模型方程(式三)用于S T大唐公司的财务预警是有效可行的。
五、结论
本文选取主成分法财务预警模型的已有预警研究成果并结合最新计算机软件开发平台,经过以上的运用研究,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
第一,通过将以上2种方法在同一家公司的计较和同一种方法在不同公司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本文所进行的财务预警方法研究而获得的基于正确的公司财务数据的财务预警模型对公司经营趋势具有较强的预测能力。
第二,对主成分法财务预警模型方程的系数研究分析发现,由于该系数时基于企业自身业务领域的特殊性统计得到的不同权重系数,所以能为企业经营管理人客观的提供提高业绩的经营重点领域。如提高总资产周转率等。
第三,在对样本数据的准备和试验中,发现由于该理论方法的内在需求,采用主成分法财务预警模型要获得正确预测方程,其样本数据的取样年限有一定要求建议在实际操作中,样本每年叠加,方程每年更新,但以K M O检验及球形检验的检验值不断提高,使之趋向于1为前提。
参考文献
[1]Altman E.Financial ratios discriminated analysis and prediction of corporate bankruptcy[J].Journal of Finance, 1968, (11) :588~609
[2]项泾渭傅德印:进行统计基于SPSS的二次开发直接求解主成分研究[J].统计研究, 2006, (4) :21~22
[3]贲友红.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预警模型[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06, (12) :57~58
企业财务诊断方法研究 篇2
导语: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核心已成为企业家和经济界人士的共识。以下是小编整理企业财务管理方法浅析的资料,欢迎阅读参考。
摘 要:伴随着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和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完善,一个好的现代企业应该是一个由人事管理、生产管理、营销管理以及财务会计管理等诸多子系统构成的组织。其中,财务会计则是各项管理活动的基础和支撑,企业管理者需要根据财务部门提供的各项数据做出正确决策。有专家称:“在新时期,财务起着‘仓库’的作用,任何智力资本最终都要转化为财务”。可见,财务管理的价值及其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因此 ,抓企业管理应以抓财务管理为基础,为切入点,加强财务管理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企业财务工作者目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笔者根据自身的工作经验就经常采用的财务管理方法进行详细的阐述,以期与广大企业财务管理人员沟通交流。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决策;财务控制
(一)、财务管理要为企业当好参谋,把好企业投资决策关。
财务管理的一项极为重要的职能就是为企业当好参谋把好投资决策关。投资是指投放财力于一定的对象,以期望在未来获取利益 的经济行为,我们在考虑投资时必须把好以下“"四关”":
第一、财务管理要为企业把好经济行为关。必须明确投资是一项经济行为,必须从经济规律中去寻找依据,从而作出正确的投资决策。根据一些投资决策失误的事例中不难看出其中一个失误原因是没有从经济规律本身去决策,另一种投资决策失误的原因是投资决策者本人素质差,独断专行,自己又不懂经济规律而拍脑袋作
出的决策。
第二、财务管理要为企业把好调查研究关,严格按国际惯例办事,按法治办事。在作出投资决策之前,必须深入进行调查研究,进行可行性分析,否则不能轻易投资。特别是对外投资一定要按国际惯例办事,对投资方的资信、财力等诸多方面要有可靠的证明。合同要
严格把关,符合有关法律手续,切不可留有隐患。
第三、财务管理要为企业把好投资管理程序关,做到投资决策科学化与民主化。不同种类的投资都有自身的特点,从而有不同的管理程序,需经不同的部门审批,严格按授权审批制度办事。
第四,财务管理要为企业把好成本控制、风险与收益关。投资的目的是要有效益,因此必须实行投资成本控制,增强风险意识,尽力规避风险,以确保投资在安全的前提下有高收益高回报。
想要建立财务管理为核心的企业管理体系,要服务、服从经营需求,改善并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和经济利益,完善会计与统计信息完全结合的企业电算化管理。本文从以下几点阐述财务管理加强的几点措施:
首先,必须建立一支符合企业现代化发展要求的会计队伍。他们必须具有现代化的管理挂念、现代化的管理知识以及现代化的管理才能。并在此基础上确立财务管理的新思路,对财务人员积极参与经营管理的全过程的行为予以激励,实行全过程经营监督,并开展全过程经济服务,将财务管理融合到企业经营中的整个过程。
以预算为企业管理主体,实现全面预算管理。当前的市场经济形势下,资源配置逐渐复杂化、管理功能也呈多样化发展,因此,只有进行全面的预算管理,方可实施有效的控制,主要应进行一下工作: 编制经营预算使预算管理有条不紊的进行,并跟踪、评价、分析和考核预算的执行情况;做好月、季结算及决算。利用预算控制,保证资源的合理利用,在节约节支的情况下实现增产增收,保证实现企业经济效益。
资本金管理,保证资本增值保值。国有企业资产是我国发展社会生产力的物质基础,并带动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资本管理可以使企业所有者权益得到保证,并使企业的各项资本性支出以科学决策为建立基础。尤其是要发挥并保证投资项目最佳效益,实现资本的增值保值,并使所有者权益得到进一步的保证。对企业资本金的增值保值内容考核上,主要有是受资本和资本公积、未分配利润及盈余公积四部分,企业自主经营和自负盈亏的实现是以资本金为前提的。实现资金管理,提高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资金是流动在市场经济和社会大生产中的“血液”。资金运转短缺或不畅均会阻碍社会的活动。采用资金管理为中心的财务管理,强化资金管理,增强资金增值的能力,利用其效果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因此,要坚持资金管理的财务管理中心,充分发挥资金管理作用,有效防止资金损失与浪费。管理会计积极参与到企业经营决策。搜索、分类汇总、分析、报告财务信息的管理系统成为管理会计。企业要拥有现代化的经营眼光,放眼于企业的长远规划及战略思考,遵循以管理会计为根本基础的财务管理建设,进行会计核算体系的建立,以期对经营成果和理财情况进行正确的反映。
对成本费用进行控制,增加企业经济效益。监督、检查和纠偏企业的成本费用计划的执行过程局势成本费用控制,是实现成本管理的关键。它有效保证了成本费用计划和目标成本的实现;是真实准确核算成本费用的重要条件,降低企业成本费用的捷径。
明确财务管理部门和其他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据企业的财产委托经营制度及产权明晰原则要求,财务部门和会计部门必须分设。财务管理部门必须对企业管理、生产决策和销售部门职权范围进行明确划分,建立财务管理为核心的、相互协调和分工明确的管理网络系统。
财务决策即保证财务人员在财务总目标的前提下,从若干个财务活动方案中择取最优的方案,决策的步骤如下:依据财务预测信息发现并提出问题→对解决问题的可选方案进行确定→对比、分析和评价各种方案→择优标准的拟定→选择最佳方案。决策的方法很多,现说明常见的方法。
(一)优选对比法。财务决策的基本方法是优选对比法,它是把各种不同的方案排列在一起,依据经济效益好坏进行对比和优选,进而做出决策。对表的标准也有所不同,比如有总量对比、差量对比和指标对比等。不同方案的总收入、总成本和总利润进行对比,从而确定一种最佳的方案就是总量对比法。而差量的对比法就是将不同方案的收入差额和预期成本差额之间进行对比,求出差量的利润,从而做出最佳方案的决策。指标对比就是对比不同方案的经济效益指标,例如可把不同的投资方案的净现值、内含报酬率等各项指标进行对比,从而选择最优的方案。
(二)数学微分法。财务决策的一种重要方法就是数学微分法,通常用于最优资本结构决策、存货的经济批量决策和现金最佳持有量决策等。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如果是以成本为判断的标准的,一般求极小值,但如果是以利润为判定标准的就需要求极大值,这种根据边际分析的原理,对曲线联系的极值问题进行求解,就是数学上的微积分方法,也是确定最优方案的一种决策方法。
(三)线性规划法。根据运筹学的基本原理,线性规划法是用来对具有线性联系的极值问题进行的求解,最终确定最优方案的一种方法。在有一些约束条件下,这种方法能帮助企业管理人员优化配置人力、物力和财力,因而也是一种重要的决策方法。
(四)概率决策法。概率决策法主要针对的是风险决策,既然有风险就是对未来情况的不明了或者不能把握,但是根据概率还是可以进行预知的一种决策方法。这种决策常用概率法来计算各种方案的期望值,并以决策树图表示出来,整个决策过程形象生动,一目了然。
(五)损益决策法。损益决策也是在不确定的情况下进行决策的一种方法,也就是指未来不确定,只能对相关因素可能出现的状况进行预测,发生的概率多少不可预知,因此这种情况下决策是有一定的困难的。往往主要取决于决策者的经验、态度及其所持的原则,也借助一定的方法进行。损益决策法通常包括小中取大法、大中取大法和大中取小法等,统称损益决策法。小中取大法,又称悲观决策法,是指决策时找出各种方案的最小收益值,并择其最大者为最优。大中取大法,又称乐观或冒险决策法,是指决策时找出各种方案的最大收益值,并择其最大者为最优。大中取小法,又称最小最大后悔值法,是指决策时先找出各种方案的最大后悔值(最大收益值与所采取的方案收益值之差),然后取其最小者为最优。
财务控制是在财务管理的过程中,采取特定的信息和特定手段,对财务活动施加影响和调节,从而确保财务目标的实现,总之,这些措施都是为保证财务计划目标的实现而采取的措施。常用的控制方法是有以下几种:
(一)防护性控制。
防护性控制也称为排除干扰法,这是最彻底的控制方法,前提是需要事先也就是在财务活动开始之前进行标准、制度的制定,为了充分的保证现金的安全和完整,把可能产生的差异予以排除,使得现金在使用范围内,内部的牵制制度也需要制定好,这样就对被控制对象有绝对的控制能力,对于各种开支标准也要事先规定,可以达到节约各种费用开支的目的。
(二)前馈性控制。
前馈性控制又称为补偿干扰控制,也就是对实际运行系统进行监视,采用科学的预测方法对可能出现的偏差采取一定的措施,消除差异,从而使得财务得以控制。尤其是企业短期的偿还能力要是可控制,密切的关注公司的流动资产和流动的负债,并对这一比例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如果发现变率不合理就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调整,使得它们的关系始终保持在合理水平上,总之,补偿干扰是一种很好的控制方法,但前提是需要掌握大量的信息并进行准确的预测,只有这样,才可以达到补偿干扰的目的。
(三)反馈控制。
在财务控制中比较常用的是反馈控制法,这是一种平衡偏差控制方法,需要在认真对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并找出与计划之间的差异和差异的原因,从而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调整实际财务活动,使得和计划财务的差异得以消除,积累经验避免以后类似现象的产生。平衡偏差指的是平衡实际产生的偏差,这个 过程中或许会有一定的滞后性,时间的滞后可能就会造成新的偏差。但整体来说影响不大,平衡偏差法运用起来也比较方便简单,不需要很多的信息,可以随时调节。
一个企业的财务部门只有拥有完善的制度,科学的管理,高水平的财务人员,才能充分调动好各方面的积极性,不断增强企业的经济实力,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为企业谋求更大更
张国祥.试论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中国外资, XX,(13).尚爱欣.浅谈如何做好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现代商业, XX,(05)
企业财务诊断方法研究 篇3
关键词:决策 风险管理体系 数据分析
一、现阶段煤炭企业兼并重组财务管理方法与缺陷
当前煤炭企业兼并重组财务管理方法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按照在兼并重组过程中财务管理内容来分,财务管理方法可以分为筹资、投资、营运、分配四种管理方法,换句话说,也就是煤炭企业在筹资、投资、生产销售过程中,对资金实行的有效管理的方法。
1)籌资管理方法。所谓的筹资管理方法就是煤炭企业在筹资过程采取的一种财务管理方法,科学合理的筹资管理方法对于企业资金结构分析、融资需求判定等具有很大的帮助。2)投资管理方法,顾名思义,就是指煤炭企业在其投资过程中采用的一种财务管理方法,包括评价项目的净现值方法、期权估价方法等等,考虑到风险成本和机会成本等因素。3)营运资金管理办法。指的就是在整个资金营运过程中煤炭企业采取的财务管理方法,例如经济批量方法、5C 分析方法等,尽量使得营运过程中的成本达到最低。4)分配方法。这里的分配方法指的是在煤炭企业的效益分配时采取的财务管理方法。企业的效益多少与资本结构有很大的关系,资本结构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着煤炭企业的收益。
实际上,以上所述煤炭企业兼并重组的财务管理方法具有以下缺陷:
1)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后的资金利用率低。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在兼并重组以后形成了集团与下属子公司的关系,而此关系往往造成了资金管理矛盾,这已经成为当前兼并重组财务管理中最为棘手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子公司资金管理情况失控、不合理的投资行为、资金过分沉淀等,严重影响煤炭企业集团资金的正常运转。2)煤炭企业兼并重组中财务信息失真情况严重。当前,我国有许多的煤炭企业在进行兼并重组过程中存在着财务信息不透明、严重失真、财务信息造假等现象,这就使得煤炭企业领导层很难得到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甚至可能会因此作出不合理的兼并重组决策,这对于煤炭企业的兼并重组是一个非常大的隐患。3)煤炭企业集团对子公司的监管情况不到位。相当多的煤炭企业集团的子公司都位于较为偏远的地方,通讯、交通等都不方便,而子公司大多都是单独进行财务核算,这就使得集团公司对于子公司缺乏有力的监管,对于资金的流行和控制脱节,最终导致非常严重的财务风险。
二、煤炭企业确定兼并重组财务管理方法因素分析
煤炭企业在财务管理工作中,要想制定合理有效的兼并重组中财务管理方法,必须了解对财务管理方法具有重要影响的一些因素,本文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1)在煤炭企业兼并重组中财务管理方法的选择中,兼并重组体现了煤炭企业的发展战略,所以确定财务管理目标是必要的,财务管理目标的变化具有导向的作用。财务管理方法就是煤炭企业为了实现兼并重组的财务管理目标而采取的方法,所以,我们清楚的认识到财务管理目标的变化直接影响着财务管理方法的选择,这就是所谓的导向作用。煤炭企业兼并重组财务管理目标往往是实现企业的产值最大化,所以财务管理方法就必须要根据兼并重组预定产值指标来编制,生产计划、技术手段等,同时,针对提高产值效益也会编制一些财务管理方法,例如本量利分析方法。
2)煤炭企业兼并重组财务管理方法编制的基础是财务管理内容。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全球一体化,我国经济逐渐与世界接轨,理财环境随之有了很大的变化,促使了财务管理内容的变化,这就使得煤炭企业财务管理方法必须做出与其相适应的改变。例如:伴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常常出现企业并购、企业破产等现象,有时会将无形资产和人力资源等都考虑在财务管理之内,财务管理内容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这就促使与之相适应的财务管理方法的出现。
3)财务管理方法编制的根本因素--财务管理环境。财务管理环境的变化对于煤炭企业财务管理方法的编制是一个根本的影响因素。因为无论是企业财务管理内容还是管理目标都是由财务管理环境决定的。财务管理环境变化了,企业财务管理内容和财务管理目标也会相应的变化。在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过程中,煤炭企业兼并重组的财务管理结构、市场等都在发生变化,这必然会引起财务管理内容和财务管理目标的变化。
三、煤炭企业兼并重组财务管理新方法
由前述可知,煤炭企业财务管理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财务管理环境的变化,引起了财务管理内容和财务管理目标的变化,相应的会促使新的煤炭企业财务管理方法的产生。
1)煤炭企业财务管理方法要以决策为重心。现代管理理论指出,财务管理的目的在于企业经营,企业经营情况在于决策,而决策对于煤炭企业的兴衰与否至关重要。2)构建科学合理的风险管理体系。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财务管理方法具有非常多的不确定因素,企业之间优胜劣汰的竞争非常激烈,这使得煤炭企业承受着非常大的风险。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的风险管理体系是非常必要的。3)继续推进以数据分析为依据的财务管理方法。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煤炭企业规模逐渐扩大,财务活动也更加复杂,为了使煤炭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尽快实现、为了使煤炭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更加先进,必须要以数据分析为依据,使决策有迹可循,更加准确。
参考文献:
[1]王波.煤炭企业财务管理方法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0(20)
[2]刘凤朝.煤炭企业财务管理发展对策刍议[J].煤炭经济研究,2008(1)
[3]孙新爱.浅论强化煤炭企业财务管理[J].商业经济,2008(2)
(责任编辑:王平勇)
企业财务比率分析方法研究 篇4
对于财务比率分析方法, 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方面:第一、对财务比率分析方法局限性的研究。第二、对现金流量的重视。第三、对机会成本的重视。
现代企业是多种利益相关体所组成的契约组织, 财务分析是各利益相关者决策的依据, 比率分析则是其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方法。
二、财务比率分析方法的局限性
(一) 部分财务比率的构建缺乏合理性
1、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反映企业的变现能力, 用于衡量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计算依据是通过匹配理论, 以流动资产来偿付流动负债。其缺陷体现在:
第一, 指标易于操纵。企业在年报公布前, 可以通过一些临时交易来改变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金额, 进而粉饰该比率, 造成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良好的假象。
第二, 未反映流动资产的内部构成。如果流动资产的组成部分主要由流动性较差的存货或者回收困难的应收账款组成, 那么即使流动比率很高, 也不能证明企业有良好的偿债能力。
第三, 预收账款作为流动比率分母的一个项目不合理。预收账款是企业预先向顾客收取的销货款, 在会计上作为企业的一项流动负债, 但这项负债并不是要企业未来用现金来偿还, 而只需用存货偿付即可。
2、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
其中销售收入是指扣除销售折扣和折让后的销售净额, 平均应收账款是资产负债表中“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期初和期末金额的平均数之和。指标构建时未考虑:
第一, 企业的季节性生产因素。当企业生产存在季节性特点时, 那么相应地, 企业在“季节”之外的时间里, 应收账款的金额是相对较少的, 而在“季节”之中时, 企业的应收账款会随着企业销售的增加而增加。应收账款周转率则将应收账款平均额的计算固定在会计年度的期初和期末, 不能体现企业的这一生产特性的, 由此得出的比率不能反映企业应收账款的周转水平。
第二, 企业现金销售的比例。如果销售收入中绝大部分是通过提高现金销售得到的, 那么这一比率就极不科学, 也就不能反映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水平。
(二) 财务比率所反映的情况的相对性
以流动比率而言, 流动比率越大, 表明企业对短期债务的偿付能力越强。但是这一指标越大, 也说明流动资产所占的相对比重过大, 而流动资产的盈利能力是很低的, 资本在流动资产上占用越多, 会造成极高的机会成本。
(三) 财务指标的片面性与缺乏系统性
财务指标根据不同的分析目的有着不同的分类, 每一类别中都包含着若干指标。这些根据一定的分析目的所编制的指标, 只能反映企业某一特定的方面, 比如流动比率只能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 而不能反映盈利能力。单一的指标仅反映了企业的一个侧面, 不利于对企业总体上的把握。
(四) 财务比率的事后性
财务比率是根据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所形成的财务数据计算得出的, 这种由历史数据计算出的比率只反映了企业过去的状况和成果。通过财务比率分析可以发现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一些问题, 但是所反映的问题已经发生, 很可能已经给企业造成了损失, 而且财务比率并未直接告诉我们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这种事后计算出的比率, 是否或者在多大的程度上可以反映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在学术界和实务界都存在着很大的争议。
三、会计报表自身的局限性对财务比率分析方法的影响
(一) 货币计量原则的缺陷
货币计量是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即会计报表上的项目都是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所产生的, 能以货币加以计量的项目。但是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有许多对其自身发展至关重要, 只是因为不具备货币计量的操作条件, 而未被计入企业的会计报表。
此外, 货币计量使得会计科目以结果金额数字列示, 其增减变动、内部构成、变动原因都没有得到反映, 单一的汇总金额对决策的帮助并不大。同时, 货币计量体现了稳健性的要求, 但是稳健原则要求预计损失而不预计收益, 这很可能会夸大费用。
(二) 历史成本原则所造成的局限性
历史成本原则是会计确认和计量的基本原则之一, 要求各个会计要素以当初实际发生的成本作为入账数字。这一原则保证了会计数字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使会计要素的计量更加稳定, 并不易为报表编制者所操纵, 但是以历史成本报告资产, 并不能反映资产现在的市场价值, 这极有可能造成资产的虚增或低估, 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三) 未考虑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是经济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项经济变量, 会计作为企业的信息报告系统, 要不断适时、合理地反映企业不同时点的资产状况和不同时期的利润水平。
(四) 会计分期影响财务指标的及时性和充分性
市场经济中, 信息流动快、价值高, 对信息及时性的要求也越来越强。此时, 硬性地进行会计分期, 也就是说, 只有在满足会计分期的条件下, 信息使用者才能够得到完整、详细的决策原始资料。当决策者根据原始资料加工出所需信息时, 投资机会可能已经失去了。此外, 任何一种会计报表都只报告了企业的短期信息, 对于偏好基础分析的投资者所要求的长期潜力信息则无法充分反映。
(五) 会计政策的选择影响财务指标的可比性
企业会计准则允许企业在对一些项目确认和计量时, 自主选择适合本企业的会计政策。这种自主性使得企业可以从自身实际出发, 选择最适合本企业特点的会计处理政策, 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降低了企业与企业之间, 以及同一企业的跨期可比性。
可见, 尽管我国的会计准则要求“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 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 不得随意变更;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事项, 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 以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 相互可比”, 但在实际操作中, 这一点并没有很好的体现。
(六) 会计报表的真实性问题
当企业编制会计报表时, 考虑到信号传递作用, 必然会粉饰报表, 尽力满足使用者的期望。编制者利用其专业技术, 在不违反会计准则的前提下, 从信息使用者的角度来对报表项目、报表数字进行修饰。这样得出的报表最大限度地迎合了信息使用者的偏好, 但却与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有一定的出入。信息使用者通过这样的原始资料得出的财务比率, 必然会降低决策效率。
四、财务比率分析方法的改进意见
(一)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如上述局限性论述中所谈到的, 财务比率反映的情况具有相对性, 往往使决策主体不能放心、大胆的使用财务指标, 而且财务指标只能反映企业某一方面的能力, 这些缺陷是可以通过一定的定性分析论述来予以弥补的。
(二) 比率分析与结构分析、趋势分析相结合
比率分析、结构分析和趋势分析是财务报表分析的三种基本方法。比率分析着眼于跨表之间的比较分析, 反映两个项目之间的经济关系;结构分析则从单一报表内容结构出发, 能够反映出报表的内部构成, 相关项目对所在报表的重要程度等信息。二者相结合, 更易于从全面把握企业的财务状况。
(三) 运用改进后的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的构建是随着经济、社会环境的发展而变化的, 但是由于一些惯性思维的存在, 虽然已经有了一些改进后的指标, 但却并不为决策者熟知。比如:保守流动比率明显较流动比率或速动比率更为科学、合理, 因为改进后的保守速动比率将现金、短期债券、提取坏账后的应收账款净额以及变现能力极好的应收票据作为分子, 这些项目变现时间短, 保值程度高, 也更为债权人所关注。
(四) 重视表外信息
财务报表附注是在基本财务报表之外列示的, 是对报表主体的形成以及重要报表项目的明细说明。报表附注中包含着一些对决策至关重要的信息, 这些内容要比单纯的财务数字所蕴涵的信息量大的多, 要想从财务数字中得出相关、公正的决策信息, 分析者必须结合财务报表附注来进行详细的解释分析。
(五) 重视与行业分析及宏观经济环境分析的结合
企业是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 不能独立于行业和宏观经济环境而存在。为了对企业进行公正的财务分析, 对企业外部环境的评价是必不可少的。行业的生产, 经营周期、成长和发展阶段、宏观经济的整体运行情况、国家的财政政策走向、金融环境的稳定程度以及国民的购买力变化等都影响着企业的财务状况和发展趋势。若单单从财务比率来分析, 是不可能对企业做出完整的财务评价的。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 由于受会计报表真实性、指标构建的不合理性、会计报表中项目的确认和计量所依据的会计假设和前提的限制, 财务比率分析并不能公正、全面地帮助决策者分析信息和作出决策。但是所有的这些限制因素并不是否认比率分析在财务预测和报表分析中的重要作用, 相反, 通过对其限制因素的剖析, 然后进行相应的改进, 可以使财务比率指标更加科学, 投资者的决策更加理性, 企业的经营更加高效, 资本市场的运转更加流畅。
摘要:比率分析作为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之一, 由于比率指标构建的不合理以及会计报表本身的制约, 在使用过程中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容易对信息使用者造成误导。本文通过研究企业财务比率分析方法, 目的在于完善财务分析过程, 增强财务比率的使用价值, 提高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效率。
关键词:财务比率,报表分析,会计假设
参考文献
[1]、刘震宇, 贾茜.财务比率分析的局限性与改进措施[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2006, 10
[2]、于燕.财务比率分析的局限性及对策探讨[J].商场现代化, 2005, 4.
DFA——企业财务管理新方法 篇5
美国意外事件精算协会(casualtyactuarial society)对dfa(dynamicfinancial analysis)做出以下定义:“dfa是一种整体性的财务建模方法,它通过对公司未来生存环境和营运结果进行模拟,显示公司营运结果如何受外部环境变动和内部战略决策变动的影响。”这种动态财务分析方法是一种整体的区别于静态的、传统的财务比率分析的财务管理方法,体现了“随机性”、“动态性”的思想,能够随机模拟不确定性环境下公司的资产、负债及未来的经营成果,为高层管理者控制经营风险、制定战略决策提供依据。
企业战略决策必须面对不确定的未来环境(由未来利率水平、股票市场走势、gdp的增长率等构成)。对环境我们可以做出许多组假定,在动态财务分析方法中,每一组假定生成一个情景。动态财务分析的核心是对未来可能的情景进行界定,而情景是对一组外生变量(比如利率、通胀率等)未来状态的具体描述,它构成了公司具体的生存环境。同一情景,在不同战略下,营运结果不同;同一战略,在不同情景下,营运结果也不同。需要注意的是,动态财务分析方法不仅仅是一种战略决策模型,它更是一种把公司整体经营状况整合在一起的思考方式。在一种整体性、全方位的框架中对公司的战略决策进行评估。动态财务分析方法作为全方位的思考方式,允许公司在单一框架中同时处理许多种战略决策,这与传统把不同的战略决策分散在不同的框架中处理的方法形成了鲜明对比。
对企业首席财务官(cfo)而言,预测未来是其重要职责,而最近在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理论和实务界热烈讨论的“动态财务分析”方法,无疑为他们提供了更新更全面的预测方法和模型工具。如果仅从词义上来看“动态财务分析”,它所体现的“随机性和变化性”思想,是和“静态或固化的”方法相对应的,即在不确定的环境下预测未来的经营成果,而这正是它和传统的规划或预测上最大的区别所在。从企业资金经营管理的角度来说,“动态财务分析”方法则绝非只是静态地考察资产负债表的某部分(如负债中的准备金),而是在较广泛的区间内监控企业整体财务状况,并在不确定和变化的市场环境下考察企业的财富变化。
动态财务分析法的产生和发展
“动态财务分析”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17世纪甚至更早的时期。二战中的“军事后勤策略”或“情景规划”也可看作是“动态财务分析”的思想雏形。在早期与“动态财务分析”相关的论文中,如jay w forrest,将动态财务分析的内容定义为“……研究工业系统行为以及政策、决策、结构和迟滞等是如何相互关联,从而影响增长和稳定的。”它融合管理中的各个独立功能领域,营销、投资、研发、人事、生产、会计等等。因为任何经济体或企业活动均可反映为货币、订单、材料、人员和资本设备等等的流动,此五种流动又可以由信息系统集合起来,所以上述各个功能亦可形成共同的研究基础。
企业财务诊断方法研究 篇6
摘要:企业财务管理是根据资金运动的规律,遵守国家法律制度,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资金的形成、使用和分配,进行预测、计划、控制、核实和分析,提高资金运用效果,实现资本保值增值的管理工作。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资本保值增值;管理工作
一、财务管理的地位
在发展经济建设,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当今社会中,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是当今新体制、新经济形势的产物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必然结果。
我国财务管理从国家对企业高度集中管理到成为企业管理中心,经历了一个漫长过程。从财务管理地位的变迁过程不难看出与社会经济环境的关系。在计划经济体制占主导地位时,企业缺乏经营自主权,企业经营和管理始终是围绕着国家统一计划来进行的。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成为竞争的主体,必须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使社会资源流向那些利用效率高,效益好的企业而最终达到合理配置,使投入的资本不断运动和增值,这就迫使企业注重运用资金,控制成本和增加盈利。
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表现为商品的制造、销售和提供服务,但本质是企业资金的运动和资金的增值过程。企业生产经营的复杂性,决定了企业管理必须包括许多方面的内容,如技术管理、生产管理、设备管理、物资供应管理、销售管理、财务管理等各项管理工作,他们既有各自的特点,又相互联系密切配合,但财务管理是利用价值形式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的综合管理,抓好了财务管理,就抓住了企业管理的牛鼻子。
总之,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加强财务管理,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核心作用,正如宝钢人提出的:“要建立现代化企业的管理制度,就必须建立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管理制度。”
二、企业财务管理的方法
企业要建立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管理体系,要服从和服务于经营需要,改善和提高工作效率及经济利益。就要建立健全会计信息和统计信息相结合的电算化管理。那么,企业应如何加强财务管理,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要建立一支符合现代企业发展的会计队伍
这支队伍既要有现代企业的管理观念,又要有现代企业管理的知识,还要有管理现代企业的才能。在此基础上确定新的财务管理思路,激励财务人员参与全过程的经营管理,进行全过程的经济监督,开展全过程的经济服务,把财务管理渗透到企业经营的全全过程。
2.以预算为为主体牵头,实行全面预算管理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源配置将变得复杂化,管理功能多样,只有实行全面预算管理,才能实施有效控制,其主要工作是:第一,编制企业经营预算;第二,进行有条不紊的预算管理,包括对预算执行情况的跟踪、分析、评价和考核;第三,搞好月度、季度的结算和年度决算。通过预算控制,避免浪费和损失,增产节约、增收节支,确保企业经济效益的实现。
3.进行资本金的管理,确保资本的保值增值
现代企业的国有资产,是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物质基础,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对资本进行管理可以有效地保证企业所有者的权益,使企业各项资本性支出都建立在科学决策的基础上。特别要保证和发挥投资项目的最佳效益,确保资本的保值增值。在考核企业资本金保值增值的内容上,一般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四个部分,资本金是实现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前提条件。
因此,建立资本金制度,防止企业行为短期化,防止资产流失,维护企业法人的权益,在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就显得十分重要。
4.进行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资金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运行的“血液”。资金运动不畅或短缺,社会活动就会受到阻碍。以资金管理为中心,加强资金管理,加速资金运转,提高资金的增值能力,利用效果,是市场经济对现代企业经营活动的客观要求。
为此,财务管理要以资金管理为中心,充分发挥资金管理的积极作用,防止资金的浪费和损失。
5.以管理会计为基础,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
管理会计是一个对信息进行搜索、分类、汇总、分析和报告的管理系统。现代企业的经营思路不仅在于眼前利益,而且着眼于企业长远规划和战略思考。财务管理要以管理会计为基础,建立会计核算体系,以正确反映企业理财情况和经营成果。
6.进行成本费用控制,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成本费用控制是指对企业成本费用计划执行过程中的监督、检查、纠偏活动,是企业成本费用管理的重要环节。它是保证目标成本和成本费用计划实现的重要措施;是保证成本费用核算真实准确的必要条件;是促进降低成本费用的有效途径。
7.理顺财务管理部门与其它职能部门的职权关系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根据产权明晰的原则和企业财产委托经营制度的要求,财务部门与会计部门必须是分设的。财务管理部门还要明确划分与企业管理、生产销售和决策等部门之间的职权范围,形成以财务管理为核心、分工明确、相互协调的管理网络系统。
综上所述,企业财务管理贯穿企业经营全过程、覆盖经营全方位,处于企业管理的核心地位。要做好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一靠具有良好素质的财务队伍;二靠建立科学的合理的财务管理体制;三靠运用先进可行的管理方法。但首先要转变观念,真正确立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中心地位,充分认识和发挥财务管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 巍:中国并购报告2006[M].北京:中国邮电出版社,2006.
[2]哈特维尔•亨利三世.企业并购和国际会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电力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方法研究 篇7
财务危机预警是为了化解企业财务危机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机制, 是企业根据财务管理学、风险管理学和统计学等相关的理论, 以企业的财务报表、经营计划、相关经营资料等为依据, 利用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 建立预警分析机制, 将企业所面临的经营波动情况和危险情况预先告知企业经营者和其他利益相关方, 以便及时的分析企业发生经营非正常波动或财务危机的原因, 挖掘企业财务运营体系中所隐藏的问题, 以督促企业管理部门提前采取防范措施, 为企业管理部门提供决策和风险控制依据。总的来说, 财务危机预警方法指的是通过设置并观察一些敏感性财务指标的变化, 对企业可能或将要面临的财务危机事先进行预测、预报的财务分析方法。财务危机预警方法是一种成本低廉的企业财务诊断工具, 在企业中制定财务危机预警机制, 可以充分的发挥财务预警机制的财务监测作用、财务诊断作用、财务治疗作用, 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和财务状况进行跟踪监控, 及时的对财务预警进行分析, 发现财务状况异常的征兆, 以便迅速采取应变措施, 将财务危机扼杀在摇篮之中, 避免财务危机, 减少企业损失。
二、电力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指标选择的原则
(一) 代表性原则
在电力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指标选择的时候, 要选择具有高度总结性、代表性、概况性的, 能大体反应某类能力的基本特征和变化趋势的财务预警指标。
(二) 系统性原则
电力企业的财务危机预警指标不仅需要有先进性的监测指标, 还要求监测的对象具有完整性和全面性, 能够对电力企业可能面临的系统内或者系统外的风险进行监测, 并且对各种风险因素进行全面的考虑, 找出防范、解决风险的措施, 从而从整体上强化预警企业财务总体变动状况, 提高财务危机预警信号的有效度。
(三) 灵敏性原则
电力企业在选择财务危机预警指标的时候, 要坚持灵敏性的原则, 保证所选择的财务危机预警指标能够灵敏的反映电力企业内部的财务变动状况, 从而及时的对其进行控制, 使电力企业系统内部的财务状况保持在规定的范围之内。通过灵敏的财务危机预警指标, 使电力企业根据财务变动状况有效的控制和合理的分配调控电力企业的财务, 从而使电力企业的财务变动能够控制在合理的置信期间内进行。
此外, 除了上面三个财务危机预警指标选取的原则之外, 还有坚持重要性的原则、一致性的原则、准确性和迅速性的原则等等。
三、电力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方法的选择
(一) 多变量模型和单变量模型相结合的财务危机预警方法
单变量模型具有简单易行的优点, 但是精度不够, 在财务指标上不能全面的体现电力企业综合财务状况, 而多变量模型能够准确的反应电力企业整体的财务状况, 在财务危机预警中能够起到主导作用, 因此, 在电力企业中, 可以采用多变量模型和单变量模型相结合的财务危机预警方式, 通过单变量和多变量之间的互补, 充分利用单变量模型和多变量的优点, 建立完善的电力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机制, 有效的防弊电力企业出现财务风险。
(二) 通过对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找出最适合的电力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方法
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机制的建立必须符合本企业的具体情况。在电力企业当中, 部门众多, 分类复杂, 要根据本企业的组织形式、管理水平、经营理念等具体情况, 通过全面综合的分析, 找出最适合电力企业的财务危机预警机制分析方法。具体来说, 要根据电力企业各部门的具体特点, 在预警模型中选择好一定的财务危机预警指标项目, 对电力企业的综合股权结构、财务报表、内部控制以及发展战略等多方面因素进行具体全面的分析, 找出最科学的财务危机预警机制分析方法。
(三) 合理选取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企业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是企业对财务进行控制的主要依据和保障, 是对企业破产可行性分析的指标, 因此, 合理选取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对于建立财务危机预警机制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电力企业中, 合理的选取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并对其进行综合分析, 建立电力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机制, 从而达到对电力企业财务合理分析控制的目的, 确保电力企业财务的安全。
(四) 把电力企业的现金流和非现金流指标相结合
现金流量是影响企业财务流动的主要因素, 经研究发现, 很多的盈利企业破产的原因就是因为现金流量不足, 因此, 在企业的财务危机预警机制中, 要把现金流和非现金流相结合。在电力企业当中, 可以通过把现金流量和非现金流量指标相结合, 保证电力企业的财务危机预警机制能够有效的进行。
(五) 在确定电力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方法的时候, 要严格的执行电力企业财务制度
首先要加强电力企业财务监督、防范工作, 成立电力企业财务稽核机构, 重视对电力企业财务的监督工作。其次, 要遵守国家有关电力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的规章制度, 强化财务监督职能建设, 及时的发现电力企业中的财务问题, 并找出有效的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措施。第三, 要加强会计核算基础工作, 保证会计核算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精确性, 提高电力财务信息核算的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 财务危机预警方法指的是通过设置并观察一些敏感性财务指标的变化, 对企业可能或将要面临的财务危机事先进行预测、预报的财务分析方法。电力企业的财务危机在发展的过程中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因此可以通过做好电力企业的财务危机预警机制, 提高对电力企业财务的管控能力, 有效消除企业内部财务危机隐患, 杜绝财务危机的发生。
摘要:电力企业是我国的基础能源企业, 关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国家的安定有序。一旦电力企业出现财务危机, 不但会严重影响电力企业经济的发展, 还会给整个国家的经济体系带来灾难, 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困扰。电力企业的财务危机在发展的过程中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因此可以通过做好电力企业的财务危机预警机制, 提高对电力企业财务的管控能力, 有效消除企业内部财务危机隐患, 杜绝财务危机的发生。本文主要分析研究了电力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方法研究。
关键词:电力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方法,研究
参考文献
[1]王素芳.电力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方法探讨[J].现代企业文化, 2009 (15) :157-158.
[2]张冬青.电力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方法研究[J].科技与企业, 2012 (11) :54.
企业财务绩效评价方法的研究综述 篇8
一、财务绩效评价方法
(一) 主成分评价法
潘淡和程小可 (2000) 的研究中通过你借鉴财政部与中国诚信公司的财务指标体系, 建立了包括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流动比率、资产负债比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利润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营业利润率等9个财务指标在内的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所选取的上海证券交易所的1998年的30家股份公司的经营业绩进行综合评价。史本山等 (2005) 的研究当中把我国上市公司按照他们的主营业务范围分划分成17个行业, 并根据国家财政部颁布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 建立了包括10个财务指标的经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在用主成分分析法的基础上, 以全国上市公司1996一2002年的财务数据为样本数据进行经营绩效综合评价。
(二) 因子分析评价法
徐国祥等 (2000) 研究中通过构建包括偿债能力、盈利能力、成长性、资产管理能力、股本扩张能力和主营业务状况等六方面指标的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因子分析法的运用对沪深两市812家公司的1999年和1998年的财务业绩做出了综合评价。冯根福和王会芳 (2001) 的研究中指出对上市公司绩效进行评价指标体系应当反映的是公司的主要利益相关者的评价需要和目的, 他们提出了一套从多角度分析的综合评价体系, 运用因子分析法对选取的28家电子行业的上市公司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利益相关者的不同, 所得出的绩效评价的结果也是不同的。杜龙波和黄业德 (2010) 使用因子分析法对所选取的33家鲁中地区的上市公司的有关的财务数据进行研究, 得出其因子得分, 从而评价上市公司的财务绩效。
(三) 熵值法
朱顺泉等 (2003) 的研究中采取了包括获利能力、成长能力、运营能力、偿债能力、和资本结构等五个指标的评价体系, 并运用熵值法对财务指标进行了客观赋权, 使用模糊评价模型对公司财务状况进行了合理的评价。杨贺等 (2004) 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建立了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的指标体系, 运用熵值赋权法对上市公司进行经营业绩评价。陈艳艳和张瑞龙 (2007) 在充分学习了熵权的相关理论的基础上, 通过运用所持选取的财务数据构建出了熵权法评价模型, 充分运用了Excel的功能实现了对公司经营效益的动态评价。胡玉柱等 (2008) 选取了50家高新技术上市公司作为其相关研究的样本并在其中应用嫡值法模型对样本公司的2005年和2006年的经营业绩进行了实证分析, 并将评价得到的结果与总资产利润率进行了相关性分析检验, 验证了这种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四) 层次分析法
杨淑萍和赵秀娟 (2009) 的研究在平衡计分卡理论模型的基础上, 将商业银行的绩效指标划分为财务和非财务两大类, 通过内部经营流程、客户与银行财务、学习和成长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考核, 研究并选取了商业银行为样本按照选定的指标并结合层次分析法的应用对样本进行了综合的评价。吴润衡等 (2004) 在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 采用专家评议的方法对各指标判定等级标准, 然后得到评价的隶属矩阵, 最后采用多因素层次模糊评价模型对目标公司的经营业绩进行评价。温素彬等 (2009) 的研究中提出了以企业经济绩效、社会绩效和生态绩效等三重绩效的共生模式和矩阵式评价指标体系, 以权变理论为基础构建出企业三重绩效的层次变权综合评价模型, 从而对三重绩效能够进行均衡化处理, 最后使得绩效评价能够更加具有全面性和科学性以及决策相关性。
(五) 经济增加值评价法
王国顺和彭宏 (2004) 的研究采用的是我国A股市场的非金融业的1051家企业作为研究样本, 对我国上市公司的EVA和传统财务绩效指标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 以判断EVA方法是否具有有效性。结果表明, 运用EVA方法对我国上市公司绩效进行评价的结果与传统财务绩效指标在绝对有效性上是可以存在一定的差异, 但是在相对有效性上却与传统的绩效指标表现出相对一致。王宗军、杨琳 (2005) 的研究选用了在沪市仅发行A股票的607家上市公司, 以2002年的财务指标数据为样本, 选取的因变量是公司市场价值, 自变量是传统财务指标和EVA进行回归分析, 实证的结果表明, EVA评价法能够较好地解释出公司市场价值, 而且EVA评价模型评价价值创造公司的绩效的效果更好。池国华和张智楠 (2008) 在结合中国企业环境的情境下深入探讨EVA在价值管理领域的应用, 指出了思腾思特公司所提出的调整事项其自身的高额管理成本及其复杂性有可能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EVA的推广, 该篇文章对会计事项的调整和计算的资本成本中的难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马方和赵金杰 (2010) 通过对EVA评价方法在推广的分析出其在应用中存在的难点和问题, 即资本性的收入和股权资本成本的计量问题, 并指出由于以上问题很大程度上阻碍了EVA考核指标的推广应用, 并且支出目前已有多个省 (区) 向国资委正式提出申请, 并指出应当暂缓实行该考核评价办法。
(六) 平衡计分卡法 (BSC)
吕鹏 (2002) 通过以在平衡记分卡法分析作为基础, 提出我国企业业绩评价方
法的改进的建议, 同时文章中也指出了BSC方法的缺存在点并提出在借鉴BSC评价对企业绩效进行评价时应注意的问题。宋文武和胡国良 (2007) 在着重分析了国内平衡计分卡在很多企业实施失败的原因后, 文章指出了BSC方法只是为企业绩效评价提供了一种平衡的理念, 并指出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不能生搬硬套, 反而是要在能够充分理解BSC方法的理念的基础上, 并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打造一套“合身”的绩效管理体系。田俊芳和卢杨 (2007) 分析了A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原有绩效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通过对A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应用平衡记分卡的案例研究指出BSC在企业中成功应用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需要在理论与实践中反复摸索和尝试。曹阳 (2009) 通过对比分析了国内众多企业的平衡积分卡方法实施失败的原因, 指出了平衡记分卡的实施过程, 即是确定关键绩效指标、评价实施、评价面谈、制定绩效改进计划和绩效改进指导等过程,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能够解决相关问题的对策。
二、结论
综上所述, 尽管前人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但在公司财务绩效评价的研究中仍然存在以下不足:
(l) 在评价指标的选取上, 大多研究是基于对指标内涵的理解或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 存在很大的主观随意性。而评价指标的选取直接影响着评价结果, 因此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采用主客观相结合的方法构建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弥补这一不足。
(2) 在指标赋权方法的选择上, 大多数的研究采用的是某一种主观赋权或客观赋权的方法, 在研究中如果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赋权方法, 针对不同的评价结果, 分析不同赋权方法在评价中的不同侧重点, 进而分析上市公司的优势和劣势, 有利于全面、客观地评价上市公司的财务绩效, 有利于中小投资者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投资经验与投资偏好做出理性的选择。
摘要:中外学者对企业财务绩效的研究已经有很长的历史, 并且目前企业财务绩效的评价方法有很多种, 这些方法都各具特色。本文主要讲述了企业绩效的概念, 财务绩效的评价要素和方法, 主要写了层次分析法法、经济增加值法、平衡计分卡、主成分评价法、因子分析法和熵值法, 讲述了这些方法在实际研究中的运用, 从中找出这些方法在使用过程中的不足。
关键词:企业绩效,财务绩效,评价方法
参考文献
[1]温素彬, 黄浩岚.利益相关者价值取向的企业绩效评价——绩效三棱镜的应用案例[J].会计研究, 2009 (4) :62-68
[2]杨淑萍, 赵秀娟.基于层次分析模型的商业银行绩效评价[J].求索, 2009 (6) :35-37
企业偿债能力的财务分析方法研究 篇9
1 企业偿债能力的作用
企业的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具备的用其所有资产偿还各种债务的能力, 包括长期债务和短期债务。长期债务的偿债能力是企业在长期债务清偿期到来之际, 能利用所有资产偿还的能力。而短期债务的偿债能力则是企业在短期债务清偿期到来之际, 能利用所有资产偿还的能力。相比较而言, 短期债务对企业的压力负担较小。企业偿债能力是企业综合实力的一个强有力的指标。我们评价一个企业的强弱往往注重它的赢利能力。赢利能力就是一个企业创造利润和效益的能力, 它固然是企业的灵魂, 但是偿债能力实际上比赢利能力更为重要, 它的高低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和抵御风险能力的强弱。现代企业经营实践中, 投资者越来越看重企业的偿债能力指标, 而企业偿债能力的作用集中体现在安全性上。企业的安全性是指企业在竞争中处于良性运转、没有破产等恶化的现象。安全性是保证企业继续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企业偿债能力越强, 安全性就越高, 企业就能在良性的轨道上发展。企业的安全性包括合理安排到期财务负担和具有相对稳定的现金流入。前者是指平时注意搜集到期财务的材料, 及早做好到期偿还债务的准备, 以防止出现债务不能偿还的问题。后者是指企业运行良好, 能产生经济效益。只有不断有收入, 才能保证企业具有良好的偿债能力, 这两方面的内容必须同时存在, 才能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转。
企业的负债可以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两大类。其中, 反映企业偿付流动负债能力的是短期偿债能力;反映企业偿还非流动负债能力的是长期负债能力。企业对流动负债能力和非流动负债的掌控将决定安全性的高低。企业偿债能力会对债权人、股东、高层管理人员和其他利害关系人产生影响。债权人是企业非常重要的利害关系人, 企业偿债能力的强弱对债权人影响相当大。如果出现偿债能力非常弱的情况, 债权人就会考虑是否贷款给企业, 因为债权人现有的贷款和利息很有可能收不回来, 那么债权人就会面临很大的风险。如果企业的偿债能力非常强, 那么对于债权人来说, 企业会具有良好的信誉, 债权人就会继续给企业提供贷款, 这也有利于企业和债权人的合作关系。股东是企业内部的、最重要的组成人员, 股东的决策对企业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而企业偿债能力的高低将影响股东的决策。企业偿债能力高, 说明企业赢利, 有利于股东投资, 反之则不利于投资。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是企业的骨干和核心, 他们对企业的偿债能力也比较关注, 因为企业的未来就是高层管理人员的未来。企业偿债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的效益, 企业效益好坏将对高层管理人员产生重大影响, 高层管理人员也将根据企业效益好坏及时作出正确的决策。其他利害关系人主要有供应商、客户等。比如, 企业偿债能力对供应商有直接影响。供应商和企业签订材料买卖合同, 如果企业清偿能力低, 意味着可能无法履行合同, 对供应商来说将面临巨大的风险, 即有可能收不回货款, 这对于供应商来说是一个巨大损失。
2 影响企业偿债能力的主要因素
2.1 影响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主要因素
流动资产质量、经营现金流量水平、流动负债的规模、构成项目等是影响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主要因素。
2.1.1 流动资产的质量
企业的固定资产决定着企业的实力, 但流动资产决定着企业的经营状况。资产需要流动, 资产的流动是指企业资产转换成现金的能力, 包括是否能不受损失地转换为现金以及转换需要的时间。流动资产是企业进行经营活动的短期资源准备, 流动资产的质量也影响今后经营活动中产生现金的能力, 它是偿还流动负债的物质保证, 因此, 流动资产的流动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企业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
流动资产的质量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成正比例关系。流动资产的数量多, 就意味着企业能在短期内偿还负债;流动资产减少, 说明企业可以偿还的资产和资金减少, 不利于企业清偿债务。
2.1.2 企业的经营现金流量水平
现金是企业所有资产中最活跃的因素, 也是偿还企业短期债务的最常见的方式。现金的多少对企业短期债务偿还具有重要的作用。现金流量产生在生产经营活动中, 比如在销售活动中就会产生大量的现金流入, 这样就能满足企业偿还短期债务的需求。
2.1.3 债务偿还的时间性和紧迫性
债务偿还都有时间限制, 债权人都要规定一个期限让企业来偿还债务。这个期限与紧迫性联系紧密, 一般来说, 企业偿债能力越强, 就越能在最短的时间和最紧迫的时间内偿还债务, 这样就能获得良好的信誉。反之, 如果企业拖延偿还债务, 会影响债权人与企业之间的关系。
2.2 影响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主要因素
一般来说, 资本组成和长期赢利水平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是影响企业长期偿债能力地主要因素。
2.2.1 资本组成
资本由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组成。所有者权益属于永久性资本, 不用偿还, 几乎没有风险。负债是必须偿还的指标, 有一定的风险, 负债越多, 风险就越大, 不能偿还本息的可能性也越大;而所有者权益所占的比例越高, 企业的稳定性越强, 风险越低, 所以资本组成直接影响着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
2.2.2 长期赢利水平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企业的生存之本是赢利, 而长期赢利是企业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所以长期赢利水平的高低影响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是一个动态的指标, 只要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对企业还债就具有积极的意义。
3 企业偿债能力的财务分析方法
企业偿债能力的高低, 通过财务分析方法也可以体现出来。常见的财务分析方法有:水平分析法、垂直分析法、趋势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等。我们一般通过水平分析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其中的一些指标是非常重要的, 如资产负债率、净资产报酬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等。资产负债率是考核企业偿债能力的指标。资产负债率是负债与资产的比率, 就是负债在整个资产中所占的比率, 一般来说, 低于30%是一个安全范围, 在这个范围之下数值越低, 表示企业负债越少, 所留的资金就会越充裕, 有足够的偿债能力。如果超过70%这个范围, 说明负债的比例过高, 信用度降低, 偿债能力随之降低, 风险相应增加。资产负债率经常和净资产报酬率联系在一起, 资产报酬率是企业一定时期内获得的报酬总额与平均资产总额的比率。它是反映企业资产综合利用效果的指标, 也是衡量企业利用债权人和所有者权益总额所取得赢利的重要指标。该指标越高, 表明企业的资产利用效益越好, 企业赢利能力越强, 经营管理水平越高, 因此资产报酬率越高, 企业偿债能力也越强。另外, 还有两个相关的财务指标与企业偿债能力有关, 即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流动比率是流动资产除以流动负债的比率。流动比率主要反映公司短期偿债能力, 流动比率与企业偿债能力成正相关, 数值越高, 企业偿债能力越强。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关系也反映企业偿债能力, 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增长的数值越大, 说明收益增长也越多, 企业的偿债能力也越强。如果单纯是流动资产增长, 对企业也有利。
总之,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 要规避风险, 就要采用财务分析方法提高自己的偿债能力, 只有如此才能抵御风险,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王化成.财务报表分析 (21世纪MBA规划教材)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2]陈友邦.财务分析[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0.
[3]杨洁.企业偿债能力分析[J].现代商业, 2012, (11) :41-42.
[4]曲喜和.中小企业长期偿债能力动态分析方法探讨[J].商业会计, 2011, (15) :158-159.
[5]朱美丽, 沈克辉.中小企业会计基础工作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 (01) :45-47.
企业财务诊断方法研究 篇10
财务分析可以从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营运能力等各个单项的分析角度对企业的筹资活动、投资活动和经营活动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 由此来判断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 从而使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和与企业利益相关的各个群体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
单项财务分析通常都是分别从某一个特定的角度, 就企业的某一个方面的经营活动进行的分析, 这种分析不足以全面的评价企业的总体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很难对企业总体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关联性做出综合的评估。因此, 为了弥补单项财务分析的这一不足, 有必要在单项分析的基础上, 将有关指标按其内在联系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这种综合分析的作用和目的在于:1) 通过综合分析明确企业财务活动与经营活动的相互关系, 找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所在;2) 通过综合分析全面评价企业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明确企业的经营水平、位置和发展方向;3) 通过综合分析为企业利益相关者进行投资决策提供参考;4) 通过综合分析为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和经营管理提供依据。
二、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结构的改进研究
(一) 当前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结构存在的不足
1. 传统杜邦财务系统基本上只是局限于对企业财务状况的事后分析, 对于事前预测、事中控制的作用不强, 不利于计划、控制和决策;
2. 杜邦分析体系中所涉及的信息主要来源于财务报表中的项目
主要是对财务会计报表中的数据资料的分析, 而没有充分利用管理会计的数据资料展开分析, 如管理会计的成本分析资料和风险分析资料等。这一点, 对建筑施工企业尤其重要, 因为在建筑施工企业中对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不论在企业财务分析还是经济活动分析中都很非常重要, 忽视了对成本资料的分析将不利于加强对工程成本的控制;
3. 没有按照成本型态反映并分析成本信息。
建筑施工企业中的工程成本可以分为很多类别, 包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如果存在工程转包还包括专业分包成本等, 而且在直接成本中, 又细分为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和其他直接费。在进行工程成本分析的时候往往需要搞清各种成本的结构, 以及各种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等。如果不按照成本型态来反映工程成本, 就不利于进行成本控制;
4. 分析方法仍非常单一, 在动态分析时, 仅仅是各指标数值的简
单比较, 虽然能够反映各指标本身的变化情况, 却很难准确说明各指标对总指标的影响程度, 不利于洞察关键因素。
(二) 对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结构的扩展
基于上面对当前杜邦分析体系存在不足的分析, 并结合大型建筑施工企业财务分析和经营活动分析的特点, 对传统的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结构进行如下的扩展:
1. 对成本进行了具体分析, 强化成本分析的概念。
由于建筑施工企业所生产和经营的产品主要是建筑工程或安装工程项目, 这些工程项目在实施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成本, 尤其是在大型建筑施工企业中, 它们可能在同一时期在全国各地同时进行着数十项工程的施工, 它们所产生的成本是非常庞大的, 如何对这些成本进行有效的掌握和控制, 是大型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一项重要的内容。
2. 将费用中的有些项目进行了合并。
施工企业主要从事建筑工程或安装工程的施工生产活动, 这种行业经营的特点决定了它是先有买主, 后有产品, 企业一般是不需要单独设置销售机构, 所以营业费用的数额一般较少。因此, 在实际工作中就通常不单独设置“营业费用”科目, 而是将它归并入“管理费用”科目中核算。所以在改进后的杜邦分析体系结构中也体现了这一点变化。
3. 结合大型建筑施工企业实际, 将其主营业务成本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化。
将管理上的层级性, 同样在杜邦分析图中体现出来, 对主营成本按分支机构来进一步细化, 再在此基础上对每一分支机构的工程成本进一步细化, 直到成本产生的源头——工程项目上, 对各个工程再来分解出具体的成本。在这里, 主营业务成本包括工程成本、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三、大型建筑施工企业财务分析指标
(一) 杜邦财务分析体系提供的分析指标
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可以为我们提供如下的财务分析指标:
1. 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是综合性最强的财务指标, 是杜邦分析体系的核心, 也是企业综合财务分析的核心。这一指标反映了企业投资者的投入资本获利能力的高低。从企业财务活动和经营活动的相互关系看, 净资产收益率的变动取决于企业资本经营、资产经营和商品经营。所以它是企业财务活动效率和经营活动效率的综合体现。
2. 总资产净利率。
总资产净利率是反映企业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的最重要的指标, 体现企业全部资产的创利能力。它实际上是由总资产周转率与以税后净利润为分子计算所得的销售利润率的乘积, 因此它的大小取决于销售净利润和总资产周转率。
3. 总资产周转率。
总资产周转率是反映企业营运能力最重要的指标, 是企业资产经营的结果, 是实现净资产收益率最大化的基础。企业总资产有长期资产和流动资产组成, 长期资产体现为企业的经营规模、发展潜力和盈利能力, 流动资产则体现企业的偿债能力和变现能力。所以, 资产结构是否合理、营运效率高低是企业资产经营的核心, 并最终影响到企业的经营业绩。
4. 销售净利率。
销售净利率是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最重要的指标, 是企业经营的结果, 是实现净资产收益率最大化的保证。要提高企业销售净利率, 一是要提高企业销售收入。企业销售收入的提高, 首先有利于销售净利率的提高, 其次它也是提高总资产周转率的必要前提;二是降低成本费用。降低成本费用率是提高销售净利率的重要因素, 可以通过研究企业的成本费用结构是否合理, 从而加强成本控制。
5. 业主权益乘数。
业主权益乘数既是反映企业资本结构的指标, 也是反映偿债能力的指标, 是企业资本经营, 即筹资活动的结果, 它对提高净资产收益率起到杠杆作用。适度开展负债经营, 合理安排企业资本结构, 可以提高净资产收益率。
摘要:企业的财务状况体现了企业创造价值和财富的能力, 财务状况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企业发展的兴衰。为了准确把握企业的财务状况, 必须进行切实有效的财务分析。但是目前在大型建筑施工企业中, 由于工程项目数量众多, 企业日常发生的财务及相关业务数据量特别大, 企业财务分析工作非常繁重和复杂, 缺乏有力的分析手段和工具的支持。如何对这些激增的数据进行深层次的分析, 以便更好地利用这些数据, 从中发掘出对企业发展有重要意义的信息, 辅助高层决策, 是大型建筑施工企业财务分析所面临的一个迫切问题。
企业有效的财务管理方法初探 篇11
关键词 企业 财务管理 决策 方法
一、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常用方法
1.企业财务决策的科学方法。财务决策主要是指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在实现财务总目标的前提和基础之上,从若干项备选的财务活动方案当中通过系统科学的分析选取出最优方案。决策的具体过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根据财务预测的相关信息经过分析之后发现问题并向上级提出;其次,比较各项备选方案的优劣势;再次,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以及项目特点选择评选标准;最后,根据拟定的评选择优标准确定最佳方案。在实际的工作过程当中发现,进行科学决策的方法有许多,本文结合笔者在实践工作过程当中的经验总结,列出以下几种方法。
(1)优选对比法。财务决策最基本的方法就是优选对比法。它主要指的是通过将各个备选方案排列在一起的方式,根据其经济效益的好坏程度进行一一比拟,最后进行优选,产生科学的决策。在此过程当中对比的标准也是动态变化的,对于不同的项目,不同的方案,所比较的标准也千差万别。比如说有总量对比、差量对比和指标对比等方式。除此之外我们还要针对不同方案的年总收入、总成本支出以及总利润等方面加以对比。而差量对比法指的是将不同方案的收入差额和预期成本的差额之间的关系进行进一步的对比。通过求出二者差量利润之间的关系,选择出最佳的方案。指标对比则指的是通过对比各个不同方案之间的经济效益指标,比如方案的净现值、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报酬率等,通过一系列的比较之后最终确定出最佳的方案。
(2)数学微分法。对于财务决策而言,数学微分法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种决策方法,通常情况下用于最优资本结构的决策过程,除此之外对于存货经济批量和现金持有量的决策活动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实际的工作过程当中,如果我们将成本作为唯一的评判标准的话,一般只需要寻求其最小值。但是,如果依据利润为评价指标的话,则需要求出方案的最大值。这种根据边界分析的方法,对于曲线联系的极值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求解,就是我们在数学上经常提到的微积分方法,这也是帮助我们进行科学决策的一种优选方法。
(3)线性规划法。根据运筹学的基本原理,线性规划主要指的是通过一系列的具有线性关系的指标和参数的极值进行比较和分析的一种求解方法,它能够帮助我们快速地寻找到最佳的方案。在现行条件的约束下,线性规划法能够有效地帮助企业的管理者进一步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优化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的配置情况,这也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财务决策方法。
(4)概率决策法。概率决策法主要用于风险决策的过程当中,尽管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具有不确定性和不可控制性,但是我们可以根据过往的数据对未来风险发生的概率进行预测。这种决策方法主要是通过计算其发生的概率来计算出各个方案的期望值,并用决策图的方式进一步表示出来,通过形象生动的对比分析,能够一目了然地做出最佳的决策。
(5)损益决策法。损益决策主要是在不确定的情况下所进行的一系列决策方法。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只能通过对相关因素的客观评价来预测,然而其发生的概率是不可能通过计算求出的,在这样的情况下要进行科学的财务决策就显得十分困难。在过去的工作过程当中,当面临这样的情况的时候,往往主要是依据决策管理人员过往的工作经验、态度以及所持有的原则,在一定的决策方法的辅助下进行。损益决策法主要包括:小中取大法、大中取大法和大中取小法等。小中取大法又被人们称为悲观决策法,主要指的是我们在进行财务决策的过程当中通过比拟各项方案的方式找到他们的最小收益值,并选择这些最小收益值之间的最大收益值的方法。大中取大法又形象地被人们称为乐观决策法或者冒险决策法,它主要指的是在决策的过程当中找出各项方案的最大收益净现值,并选择其中最优的方案。大中取小法又被称为最小最大后悔值法,指的是在决策行为进行的过程当中经过比较各项方案的最大后悔值,也就是最大收益值与所采取的方案收益值之间的差值,最后选择所有方案中的最小值作为最优方案。
2.财务控制。财务控制指的是我们在进行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过程当中,所采取的特定的手段和方法,对企业日常的生产经营和财务活动加以影响和调节,通过科学的比较和调控进一步确保财务整体目标和任务的实现。总而言之,这些措施的采取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保证财务目标能够顺利开展和进行,在实际的工作过程当中常用的财务控制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防护性控制。通常人们形象地将防护性控制称为排除干扰法,这也是最彻底的一种财务控制方法,其前提是我们在进行财务活动之前所指定的一系列标准和相关的制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有效地保障现金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尽可能消除其中的差异性,确保现金在正常的适用范围之内,保障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与此同时,内部的牵制制度也要预先制定好,这样做有利于我们加强对被控制对象的管理监督和控制,还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对企业的各项开支标准做出规定,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节约非必要的支出费用。
(2)前馈性控制。前馈控制也称补偿干扰控制,也就是说在实际的运行系统进行的过程当中,通过合理的监督和控制,在借助于科学的预测方法的前提和基础上,对可能会出现的偏差情况采取一系列的控制策略,最大限度地消除差异性,进而使企业的财务行为在可控制的范围内。尤其要确保企业的短期偿还能力在可控制的范围内,要持续关注和监督企业的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比例和具体情况,并对这些比例的发展趋势进行细致严密的分析,最终做出科学的预测。如果发现变动率出现不合理的情况,就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策略和措施来进行修正和调整,确保它们都在合理的水平之上。总而言之,补偿干扰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控制监督方法,但是它需要建立在掌握大量的数据信息和准确的预测的前提和基础之上,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达到补偿干扰的目标和任务。
(3)反馈控制。对于企业的财务控制而言,我们在日常工作过程当中最常使用的方法就是反馈控制法,这是一种平衡偏差的有效控制方法,需要我们对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和特点进行科学系统的分析,找出实际情况与计划之间所出现的差异性及其具体的原因,随后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来进行调整和修正,对实际的财务活动进行进一步的改革,消除其与计划财务活动之间的差异性,并及时记录下来,积累经验以后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平衡偏差主要指的是在平衡实际活动过程当中产生的偏差,也许在整个活动的进行过程当中可能会出现新的偏差,但是从整体上来看,其对我们工作的影响并不是太大,平衡偏差法在实际的操作过程当中也比较简单,不需要过多的信息数据,也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适当的调节。
3.财务分析。财务分析指的是根据企业历年来的信息数据资料,采取一定的方法对财务活动的结果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有效的评价,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对财务指标的具体完成情况以及其中的活动规律有一个大体的了解和认识,这样做有利于我们进行科学的财务预测、决策和控制,对于提高企业整体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都具有良好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对于财务分析而言,最重要的也是最常使用的方法是综合分析法,也就是我们将那些会影响企业财务指标的各项因素有序地排列在一起,在此基础上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活动进行系统性的综合分析。因为如果仅仅依赖单一指标的评价来判断,是不能全面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未来的发展趋势的,只有经过综合系统性的分析,才能让结果更加科学和全面。常用的分析方法主要有财务比率综合分析法、因素综合分析法、杜邦分析法等。综合分析法是行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一种十分重要的方法,它能够全面、系统、综合地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有效地提升工作质量。
二、如何强化企业财务管理,提升企业竞争力
1.继续深化企业财务集中管理的工作。企业财务集中管理是在整个财务体系改革和管理的过程当中十分重要的一项策略。实现集中化的财务管理体系,有利于提高我们整体的工作效率,有效地节约资金成本,对于提高投资回报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和强化,对加快信息系统的建设是有效提升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方式和手段。建立信息化的财务管理系统,有利于保证企业信息数据收集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全面性,同时也有利于我们进一步优化企业的管理,降低成本。
2.制定科学实用的财务管理制度。在实际的工作过程当中发现,对企业的财务活动而言,有效的管理手段主要指的是目标管理。目标管理是一种先进的现代激励制度和有效的财务管理方法。因此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和经营特点确定一个明确的经营发展目标,而企业所有的财务管理活动都是紧紧围绕着这个目标来实现和开展的,它是整个企业财务活动的根本出发点,也是我们的行动指南,我们需要围绕着这个财务管理的目标,采取一系列的工作措施,来帮助我们顺利实现考核评价目标。由此不难发现,确定正确的财务目标至关重要。对于实际的操作情况而言,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制定必须紧紧联系我国的具体国情和经济规律来开展,只有这样,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才能有效实现,有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增强企业整体的竞争实力。
3.努力建立内部审核监督制度。要最大限度地防止在会计核算工作过程当中出现的差错和贪污腐败现象。要加强对经济业务发生前期的审批、经济业务办理过程当中的审核和事后的会计稽核工作。除此之外还要提前审核和分析经济业务是否是合理、合法的,有没有出现违反国家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的事项,通过系统全面的分析之后才能评价经济业务是否可以进行。在业务办理的过程当中还要审核和监督各项手续是否齐全,所办理的凭证是否符合具体的工作要求,其内容是否正确有效,是否能够在授权的范围内办理。对于已经办理结束的各项经济业务,稽核人员还要加大事后审核的力度,确保其提供的凭证是真实完整的,处理是得当的。一旦发现问题就要及时调整和修正。会计稽核还要对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报表审核等内容进行严格的审查监督。
4.完善采购管理。采购时必须与供应商签订合同,同时要将合同提交至财务部门进行核查。当采购物资到达公司的时候,采购部门必须及时通知仓库,而仓库则需要根据采购合同的相关事项和具体要求,同送货人核对物资的名称、型号、数量等是否与合同条款规定的内容一致,并开具物资入库证明,一份移交到财务部门,一份连同供应商的送货单移交至采购部门。采购付款要实行付款凭单制。遇到需要现金付款的情况则需要由采购部门填写应付凭单,经过财务经理的审核,财务总监和总裁按权审批后才能予以进行。已经确认的负债应该及时支付,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其按照规定的内容获得现金折扣利润,加强与供应商的沟通与联系,维护企业在业内的信用度。财务部门应该按照应付账款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按月结账,并进行严密的审核。一旦出现异常的情况,则需要编制相应的调节表来进一步调整和修正。财务部门还需要在每个月的下旬从供应商那里获取对账单及与之相对应的明细表,将其与应付账款明细账和未付单明细表一一进行比较,进一步查找出异常情况出现的原因。
三、结束语
本文结合笔者在实践工作过程当中的经验总结,就企业有效的财务管理方法展开了探讨。首先介绍了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过程当中的常用方法,对财务决策、财务控制、财务分析的相关方法进行了介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强化企业财务管理的相关建议。
参考文献
[1]陈维云,张宗益.对资本结构财务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2(1).
[2]徐永强,李树丞.湖南省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实证分析[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z1).
企业财务诊断方法研究 篇12
2001年底, 美国安然事件 (the Enron Incident) 因为美国最大的能源交易商安然公司财务欺诈案爆发并申请破产而震惊全世界。紧接着, 安达信会计事务所、施乐、世通等大公司也因审计失败、妨碍司法以及财务造假等原因涉嫌财务造假。这些事件的爆发直接引发了人们对资本市场信任危机。于是, 在各方的敦促下, 美国国会参众两院讨论并通过了《2002上市公司会计改革和投资者保护法案》, 即《2002年萨班斯-奥克斯莱法案》 (简称“萨班斯法案”, 该法案于2002年7月30日由美国总统布什签署并正式生效。萨班斯法案最严厉、最富有争议的部分当属其404条款。根据404条款规定, 公司管理层应当承担设立和维持一个应有的内部控制报告, 上市公司必须在年报中提供内部控制报告, 而负责公司年度报表审核的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就此出具内部控制评价报告。404条款的目的就在于使公众能够及时发现上市公司可能出现的欺诈行为, 并确保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可靠性。上市公司为了遵守这项条款就必须增加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等方面的投入。这些投入根据公司规模的不同少则需要数百万美元, 多则甚至达到数千万美元不等。近些年来, 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规模上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 凭借中国这一高速发展中的巨大市场, 许多电信、能源以及互联网企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通道, 一方面, 它们不断扩展海外业务市场, 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另一方面, 它们也希望通过资本市场, 寻求海外融资。由于美国资本市场相对成熟, 很多企业选择了美国股市。由于萨班斯法案没有豁免实施的规定, 这就意味着在美国上市的非本土公司必须和本土公司一样要遵循萨班斯法案。而对于众多已经或者即将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企业来讲, 萨班斯法案合规对他们来说是逾越不过的门槛和严峻的挑战。其中, 首当其冲是404条款。一是该条款近乎严苛的规定, 二是中国企业在内控方面的先天不足。因此, 采用企业内部控制经济性测评方法一方面可以降低企业的内部控制成本, 另一方面也能够体现以较小的成本实现最大的收益的管理实践。
在一个财务年度里, 有很多测评和评估内部控制的方法可供上市公司选择。在计划应对萨班斯法案404条款的要求时, 公司应该就种类、时间段、测评的范围、寻求内部指导、采取行动的目的等方面进行全盘考虑。然后再和公司外部注册会计师进行讨论。最终, 内部控制测评必须有助于评估内部控制对财务报告的设计和运行有效性, 最终能够支持公司的评价。
根据上市公司财务监管局 (PCAOB) 的规定, 对财务报表的内部控制要有效地进行设计, 可以预防或发现可能导致财务报表中实质性错误陈述所带来的过错或者欺诈。此外, 内部控制的设计要适当, 可以实现相关的目标要求以及减轻相关的风险。
二、控制测试的类型以及测试时间
使用不同的测试方法能够让你的内控更有效。笔者通过以下是8个测试类型以及测试时间来加以说明。
1. 调查。
根据美国证监会审核标准五第五十段的要求, 单方调查不能充分证明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但是可以和其他测试方法或者作为一个更新的测试一起使用。实际的调查可以是口头或者书面的, 但是如果当作内部控制测试的一部分时, 应该要形成书面文件。电子邮件是一种书面调查测试的有效方法。因为电子邮件上标有时间和日期, 发件人姓名, 易于被计算机储存或者打印。
2. 观察。
当没有证据的时候, 观察则大量用于自动或者系统控制。观察也用于穿行测试或者某些更新的测试。装运单、收货单、实物盘点、存货活动也属于观察测试的范畴。
3. 穿行测试。
观察的一种形式, 穿行测试能够用于日常工作流程, 过去已经成功测试了的低风险工作流程, 例如应付账款发票的处理。穿行测试可以用于逐年测试审核标准五第四十九段要求的区域类别, 特别准许穿行测试作为一种测试方法。穿行测试通常是采用对适当的人员进行问话、对公司运营的观察、相关文件的检查等步骤完成。内部控制的再执行以及可能提供有效营运的充分证据, 取决于受测试的内部控制相关的风险, 作为穿行测试的一部分来执行的特定流程以及这些流程的结果。因此, 穿行测试非常耗费时间并且对有些过程来讲可能不是一种有效的测试。但是, 可以通过把穿行测试和观察或者检查结合起来使用, 既提升了流程中的文件质量 (叙述和流程图) , 也提升了控制测试的执行水平。
4. 检查。
大量内部控制有效性测试是要通过检查来获取控制运行的证据。单独检查对授权测试来讲最有效, 比如说检查一笔采购合同或者一份经签署同意的电子转账单。把检查和穿行测试程序结合起来也是一种好的方法, 这样可以去测试一些容易混淆的领域或者涉及新员工参与的一些流程。
5. 重新执行。
每一个业务流程都会有重新执行, 包括测试进行中的环节。当测试中遇到控制质量证据不能说服控制是有效的时候, 最好使用重新执行测试, 比如说一项复杂的研发税收减免计算的粗略结果。这项结果不能证明此项研发税收减免计算方法已经完全被检查了, 也不能证明这项结果的合理性已经被核实了, 或者录入的数据和原始文件相关联。
6. 检查。
对复杂和风险系数高的控制来讲, 把检查和重新执行结合在一起能够形成一个很强有力的测试。在税收减免的案例中, 你可以把使用管理者签名以及合理性计算与重新执行结合到一起来整体性完成, 比如说把录入数据和原始资料比对起来, 例如研发的劳动力成本数额和研发供给数额。这样可以大大减轻公司的风险。
7. 内部审核调查。
内部审核调查报告可以作为对某些过程的控制测试或者作为整体意义上的控制测试。比如说内部注册会计师可以调查某个月份费用报告过程是否经过批准以及是否有适当单据的测试。他们的测试方法、结果以及结论应该附有适合的单据可以被管理层用来主张关于费用的内部控制都是有效的。要和外部注册会计师核实使用内部调查控制测试的有关要求。内部稽核人员一般都是合格的会计师担任, 因此他们的调查可以用在任何有意义的测试内部控制的过程中。此外, 除了他们调查之外, 其他的测试程序也是必须的。
8. 自我评估。
自我评估测试是指企业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自我评估, 带有主观性, 而且也不能保证控制是按照既定的要求进行。由于自我测试的主观性以及模糊的结果, 很难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做出结论。外部注册会计师通常不太信赖自我评估的测试结果。因此, 自我评估的工作成果也不是外部注册会计师考虑使用的其他人工作成果的范畴。但是, 自我评估最好使用在内部控制的最初评估上, 作为初步的评估或者低风险修正性测试还是可以的。
测试时间可以分为季度测试、年度三期测试、年终大测试、年终大测试附加更新测试以及年度循环测试等。公司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灵活选择测试时间。
三、最大限度地让注册会计师信赖企业既有的工作成果
从过去的经验看, 注册会计师一般不愿意信赖根据404审核条款规定的其他人所做的工作成果, 因为根据审核标准第二条的要求, 注册会计师要通过他们自身的工作来提供他们对被审核公司内部控制审核意见的主要依据。但是审核标准第五条规定的内容排除了使用其他人在内部控制审核中所做工作成果的障碍, 也就是说可以使用在内部控制审核中既有的工作成果。
审核标准第五条对外部注册会计师给出了较多的选择方案去信赖其他所做的工作成果, 例如穿行测试、风险评估以及公司内部控制测试等等。注册会计师可以使用两类其他人的工作成果。一是使用在注册会计师直接监管下形成的其他人的工作成果, 二是信赖在正常的业务过程中形成的其他人的工作成果, 比如说在内部控制测试中的工作成果等等。上述两种方法的使用都会节省大笔的费用。
除此之外, 让公司员工直接和注册会计师一起工作对那些想申请注册会计师执照的会计人员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诱惑。要记住的是你可以使用那些在注册会计师的直接监管下开展工作的员工或者顾问。如果你不想在季度末, 或者在年末雇佣全职的员工和注册会计师一起工作的话, 你还可以通过按需用人的原则节省雇佣专业人士或者高级雇员的人力成本。 (很多专业人士或者高级顾问的兼职薪酬要比他们在审核事务所的全职薪酬低很多。) 总而言之, 把你自己的员工的工作融入到注册会计师的工作中去能够提供实质性的费用节省, 这些节省下来的费用足以支付另外一名人员的或者顾问的成本。
当然, 注册会计师在判断选择合作对象的工作成果时, 首先考虑的是胜任性和客观性两个标准。因为, 他们宁愿寻找一定程度上的胜任性和客观性强的人, 也不愿找那些做出绝对论断的人。这样的话, 胜任能力和客观性越强的人的工作成果就越容易被注册会计师采用。审核标准第五条中对胜任性和客观性都做出了定义, 这为注册会计师挑选这方面的人员提供了遵循的依据。
四、针对有效测试的四个原则
企业给测试者提供培训可以获取较好的测试结果。企业可以使用层次低的员工去完成测试, 但是前提是对他们进行培训并监督他们的工作, 这样一方面可以节约成本支出, 另一方面又可以保持必要的水准。
1. 合理保证原则。
在有些案件中, 在测试中会发现异议, 但是管理层仍然能够得出内部控制处于有效运行的结论。根据上市公司财务监管局 (PCAOB) 员工常见问题第十三条的说明,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是对财务报告可靠性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 因为对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不可能对财务报告提供绝对保证, 每一种单独的控制方法都不可能总是完美、有效地执行下去。美国证券会的员工宣称合理保证是一种高层次的保证。通常要求置信级处在90-95%之间。测试样本的大小也很重要, 要让测试者自我判断是增大还是缩小测试样本。通常, 最小化样本是由测试者自己选择的, 如果没有异议就可以采用。
2. 一石二鸟原则。
在测试的准备阶段, 要花大量的时间用在样本要求和获得方面, 这些时间主要是被测试者、企业所耗费的, 也是造成测试延误的原因。当一笔大宗销售临近截止日期以及将要结束时, 没有人愿意做一个30个客户合同的样本。也就是说, 和外部注册会计师要融合两种审核方法一样, 检查一下你的控制测试是否能够使用一个样本来完成不同的测试, 如果可以的话, 就告诉你的测试者在每一份测试中使用同一样本去完成两种测试。
3. 集中测试原则。
考虑运用一个公司测试小组, 这个小组和公司循环盘点小组相似, 从一个业务单位到一个业务单位控制测试之间来回转动。因为要保持萨班斯年度测试要求的员工数量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公司测试小组可以作为内部注册会计师、财务人员或者希望获得注册会计师执照必修学分的人员所参加的培训项目一部分。
4. 减少重复原则。
没有必要去测试那些内部控制方法的补充内容。选择一项你认为非做不可的测试作为首要测试, 把第二项测试作为非首要的或者暂缓再做的测试。检查你的内部控制文件去以应对同样的风险。在很多案例里面, 没有必要把两种控制方法都当作首要的。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发现, 美国企业内部控制采用经济性测评方法一方面说明在美国公司法对上市公司严格监管情况下公司开源节流的重要性, 否则企业就要背负沉重的成本负担;另一方面,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美国企业内部控制的经济性测评方法, 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 节约现有企业资金, 巧妙利用企业现有会计资源, 这些经验也为我国企业寻求美国资本市场拓展的财务实践提供了积极的借鉴, 我国企业可以早做准备, 做足准备。
摘要:美国证监会 (SEC) 对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监管十分严格, 而内部控制的测评方法是一个财务管理的热点问题。如何采取经济性的测评方法来完成监管机构对企业财务报表中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要求是上市公司所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如果采取开源节流的方法, 既可以节省开支, 提高内部控制的效率;也可以让外部注册会计师尽快进入角色, 利用企业现有的会计资源, 出具合格的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本文探讨了美国企业内部控制的经济性测评方法, 为我国企业今后拓展美国资本市场的财务实践提供了积极的借鉴。
关键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会计资源,经济性测评,上市公司
参考文献
[1]《内部控制战略-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指南》, 朱莉哈雷, 威力出版社, 美国新泽西, 208
[2]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和分析张颖郑洪涛, 审计研究, 2010年1期
[3]《内部控制风险与管理:理论、实务与案例》, 李晓慧何玉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年12月
【企业财务诊断方法研究】推荐阅读:
企业财务危机诊断分析08-19
企业财务分析方法11-06
企业财务预警研究10-21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方法07-04
企业财务内部控制方法07-23
企业财务安全概念研究08-18
企业财务目标体系研究08-27
企业财务管理研究09-25
企业财务弹性研究述评09-29
企业财务信息管理研究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