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经济发展对比分析

2024-10-14

兵团经济发展对比分析(精选6篇)

兵团经济发展对比分析 篇1

摘要:本文介绍第六师近五年经济发展概况, 用相关统计数据与第八师、第一师两个经济强师进行对比分析, 得出第六师经济发展的优劣势, 并研究制定对策。

关键词:兵团,经济发展,对比分析

一、引言

2012年, 兵团实现生产总值1, 197.21亿元。在兵团十四个师中GDP过百亿元的有一师、六师和八师, 其GDP分别为161.39亿元、156.21亿元、276.12亿元, 合计实现生产总值为594.02亿元, 占到全兵团生产总值的49.62%。在生产总值超百亿的三个师中, 第六师位居第三位, 落后于第一师、第八师。认真研究分析六师在“十一五”时期及“十二五”起步之年的经济发展状况, 特别是开展与第一师、第八师两个经济强师经济发展的对比分析研究, 对于总结第六师取得的成绩、看清存在的不足、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实现意义。

二、第六师近五年经济发展概况

(一) 第六师经济总量概况。

第六师的GDP从2008年的60.25亿元增长为2012年的156.51亿元, 增加为2008年的2.5倍, 累计增长量95.96亿元, 平均增长速度为126.95%。尤其从2009年之后, 增长速度特别快。

(二) 第六师经济在兵团经济中的地位分析。

为了衡量第六师在兵团经济中的地位, 本文选取了第六师GDP占整个兵团GDP中的比重这个指标来得出第六师经济地位。第六师GDP占整个兵团GDP中的比重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由2008年的11.51%增长到2012年的13.47%。这充分说明第六师在兵团中的经济地位越来越突出。

(三) 第六师经济总量的产业结构分析。

为了分析第六师的产业结构, 本文选取了第六师各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这个指标。同时为了看出第六师产业结构调整和变化的趋势, 选取了2008年、2010年、2012年这三年的数据进行相关分析。经过简单计算分析可以得知:第六师近五年以来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特别快, 在GDP比重从2008年的26%变为2012年的47%, 增加了21%。并在2010年超过第一产业比重, 成为第六师的主导产业, 说明第六师产业结构在不断调整和升级。同时, 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比重逐年下降。这个变化可以加快第六师的工业化进程, 与第六师招商引资的政策有很大关系。

(四) 三大产业投资总额变化趋势分析。

在第六师总资产投资额中, 第二产业投资额增长速度远远超于第三产业和第一产业。说明第六师政府对第二产业发展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对一产的投资总额低速稳步增长。

根据以上四点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第六师GDP近五年增长速度较快;2、第二产业在第六师经济中地位越来越重要, 已成为其主导产业;3、第六师在兵团中的经济地位越来越突出, 并有望超过第一师;4、第六师政府对第二产业投资从2008年的10.08亿元增长为2012年的124.93亿元, 增长了近12倍。比一产投资、三产投资增加速度快, 说明第六师政府对第二产业发展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三、第六师与第八师、第一师经济发展状况对比

(一) 六师经济在三个师中的“六大优势”。

近五年, 六师生产总值、第二产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招商引资等六项重要经济指标的增幅均超过一师和八师, 有的指标连续几年超过一师、八师, 体现了六师经济发展的“加速度”。

优势之一: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在三个师中最快。2008~2012年期间, 八师生产总值与一师、六师相比遥遥领先, 位居第一, 一师位居第二位, 六师位居第三位, 但六师与一师之间的差距在逐步缩小, 由2008年相差4个亿下降到了2012年相差3个亿。从2008年以来, 六师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连续5年超过了一师和八师。自2010年之后, 三个师的经济增长速度均有所放慢, 可能与2009年“七五事件”有关, 但第六师增长速度依然高于第一师与第八师。

优势之二:第二产业增长速度在三个师中最快。从2009年以来, 六师第二产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连续四年超过了一师和八师, 且从2010年以来, 六师第二产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接近50%。但是, 在2012年, 三个师的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率均有较大程度的下降, 可能是前几年增长太快的缘故。

优势之三: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在三个师中最快。2008年以来, 八师工业增加值与一师、六师相比遥遥领先, 位居第一, 六师位居第二, 且六师工业增加值与一师相比已经逐年拉开距离。从2009年以来, 六师工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连续三年超过了一师和八师, 且六师的工业增加值增速在逐年上升, 而一师、八师在逐年下降。尤其在2011年, 六师工业实现增加值41亿元, 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突破了60%, 远远超过一师、八师。工业对六师经济的贡献率高达68.2%。

优势之四:固定资产投资中非公经济投资比例在三个师中最高。2012年, 六师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5.5亿元, 在三个师中排名第二, 在兵团各师也排名第二。但在固定资产的投资结构中, 非公经济投资比例达到了80%, 在三个师中比例最高, 在兵团各师中也最高。六师固定资产投资用于生产性建设的投资比重为78%, 远大于用于非生产性建设投资比重22%。

优势之五:招商引资总投资在三个师中最高。根据兵团经协办招商引资统计资料显示, 2010年, 六师招商引资总投资达279亿元, 超过了八师的216亿元, 在三个师中名列第一, 在兵团各师中也是名列第一。

优势之六:六师占一、六、八三个师的经济比重增幅最大。如果把一、六、八三个师作为一个经济体进行分析, 三个师的经济总量在2008年占兵团的47.16%, 2012年占到了兵团的49.62%, 提升了近3个百分点。同时, 在此经济体中, 六师占三个师经济总量的比重在变大, 一师、八师的比重在减少。与2008年相比, 2012年六师在三个师经济总量中比重增加了3.7个百分点, 八师下降了2.5个百分点, 一师下降0.8个百分点。六师与八师的经济总量之比由2008年的46.2%上升到了2012年的54.8%;六师与一师的经济总量之比由2008年的81.6%上升到了2012年的94.7%。

通过与一师、八师以上七组经济指标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 六师近几年来经济之所以能够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 归纳起来, 主要有“三大因素”:一是工业尤其是规模以上工业的高速增长, 是推动六师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二是固定资产投资的高速增长, 尤其是在固定资产投资中非公经济的高比例投入, 为六师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是突飞猛进的招商引资工作, 是推动六师经济快速发展的“直接因素”。

(二) 六师经济在三个师中的“五个劣势”。

2012年, 六师第一产业增加值、在岗职工人均工资、团场及企业个体竞争力等五项重要经济指标都远远落后于一师、八师, 折射出六师经济发展的“薄弱点”。

劣势之一:一产是制约六师经济发展的短板。2012年, 一师、六师、八师生产总值分别为161.39亿元、156.51亿元、276.12亿元。与一师相比, 2012年六师与一师生产总值仅相差4.88亿元, 但在一产增加值上六师比一师少了45.62亿元, 比八师少了28.07亿元。虽然六师在二产增加值上高出一师30.98亿元、三产增加值上高出一师9.76亿元, 但都抵不过六师在一产上与一师、八师的巨大差距。

劣势之二:六师在岗职工的年平均工资在三个师中最低。2012年, 六师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牧工家庭人均纯收入三项指标均低于一师、八师。其中, 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分别低于一师、八师7, 200元和9, 400元。“十一五”以来, 六师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虽然在逐年上升, 但与一师、八师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而且这个差距有逐年拉大的趋势。

劣势之三:六师固定资产投资用于一、三产业的比重在三个师乃至全兵团各师中最低。2012年, 六师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82.7亿元, 在兵团各师排名第二, 其中用于一二三产业的投资比重分别为5.64%、68.38%和25.98%。六师固定资产投资用于第二产业的比重在全兵团各师当中最高, 而用于第一、第三产业的固定资产比重在兵团各师当中最低。

劣势之四:六师团场及工业、流通企业个体竞争力落后于一师、八师。2012年, 在兵团农牧团场利润总额排序中, 六师没有一个团场进入前10名, 而一师有8个、八师有2个, 前10位的团场全部被一师、八师包揽。从2008年至今, 兵团团场利润总额前10名中就没有过六师团场的身影。在兵团工业企业利润前10名排序中, 六师仅有第六师煤电有限公司1家位列第6名, 而八师有4家, 一师有3家。在兵团商贸流通企业主营收入前10名排序中, 六师没有一家企业进入, 而一师、八师分别有3家企业进入。综合来看, 兵团团场、工业企业、商贸流通企业各前10位的30家单位中, 八师占9家、一师占14家, 六师仅有1家。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六师团场、工业及流通企业个体竞争力不强, 远落后于一师、八师。

劣势之五:六师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耗量升幅居兵团各师之首, 且单位产值能源消耗在逐年上升。2012年, 六师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达到180.3万吨, 能源消耗量由2008年排兵团各师的第五位猛升至第二位, 比2011年增长了191.8%, 升幅连续两年 (2011年为162%) 高居兵团各师之。说明六师已经迈入了能源消耗大师的行列。

2012年, 六师、一师、八师规模以上工业的单位产值能耗分别为1.42、1.43、1.97吨标准煤/万元。虽然目前六师在单位产值能源消耗上低于八师, 但是从2008年以来, 六师规模以上工业的单位产值能耗快速上升, 而一师、八师尤其是八师单位产值能耗快速下降。说明八师单位能耗的经济效益逐年提升, 六师单位能耗的经济效益逐年下降。这一趋势应当引起六师的高度警惕。

通过与一师、八师以上七组经济指标对比分析看出, 六师与一师、八师相比, 有“四个明显差距”需要引起六师高度重视:一是一产上的明显差距;二是团场及企业个体竞争力不强的明显差距;三是一师一产强、八师二产强, 与一师、八师相比, 六师在三次产业上没有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产业特征、经济优势。

四、解决六师经济发展问题的对策思路

(一) 加大一产结构调整力度, 提高一产对六师经济的贡献率。

稳步提高对农业的投资额。加大对科技型新型农业的支持力度, 大力推进农业生产的机械化、产业化、规模化和效益化发展。调整农业种植结构, 大力发展特色高效经济作物种植及与其相关的产业链;发展农业初级产品的深加工, 提高农业产品的附加值, 使第一产业持续发展, 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

(二) 做大做强第三产业, 突出六师第三产业发展优势。

通过上述对比分析可以看出, 一师突出的产业特征是一产强, 八师突出的产业特征是二产强, 六师与一师、八师相比, 六师二产发展相对较快, 但没有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经济优势和产业特征。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从六师近5年来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发展变化看, 以房地产、金融业、旅游业为标志的成长性很强的新兴行业异军突起, 所占第三产业比重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 已从2008年占三产经济比重的12%, 上升到了2012年的36%。加之六师具有优于一师、八师的地缘优势, 由此可见, 六师已经具备了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突出第三产业特征的基础优势。

(三) 鼓励职工消费, 扩大内需。

要切实增加职工收入, 扩大内需, 刺激消费, 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内需主要是提高广大职工的消费需求, 而广大职工收入的增加是实现消费快速增长的前提, 必须开辟职工增收新渠道, 使职工减负增收长效机制在制度上落到实处, 努力降低和化解价格上涨带来的不利因素, 使得兵团职工收入稳步增长促进消费结构的升级。同时, 深入完善教育制度、医疗卫生制度和住房制度的改革, 要使人们对预期收入和预期支出充满信心, 增强民众消费信心, 使得消费对兵团经济的刺激作用达到最大化。

兵团经济发展对比分析 篇2

(一) 新疆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外向型经济发展概况

新疆方面:2012年新疆的进出口总额达到2517000万美元, 比上年增长10.3%。新疆的对外贸易国家主要集中在亚洲, 与亚洲国家的贸易额达到2177205万美元, 占新疆全区贸易额的86.5%。2012年, 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达到40091万美元, 实际使用金额为28727万美元。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以下简称兵团) 方面:自1985年有了自营进出口权以来, 外向型经济迅速发展, 取得了较大的成绩。2012年, 兵团对外贸易实现恢复性增长, 全年实现进出口贸易总额965000万美元, 截至2012年底, 外商投资企业在兵团注册登记数为182个, 投资总额达到114519万美元, 其中主要投资在第二产业, 比率占到89.5%。

(二) 新疆与兵团测度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指标对比

文章选取了有代表性的4个指标即进出口贸易总额、实际利用外资总额、外贸依存度、资本依存度, 根据历年统计年鉴绘制成表1, 具体分析如下:

单位:万美元, %

数据来源:《新疆统计年鉴》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统计年鉴》 (1995-2013年)

1.进出口贸易总额

从表1可以看出1994~2001年之间新疆与兵团进出口贸易额变化不大, 其两者趋势相同且总体上呈逐年上升趋势。特别在2001年之后新疆与兵团的进出口贸易总额上升趋势明显。其中在2008年, 新疆与兵团进出口总额各达到最大值, 分别为2221680万美元和881951万美元。

2.实际利用外资总额

1994~1997年两者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差距先扩大后缩小;1998~2004年两者实际利用外资差额小, 但各自的实际利用外资总额均变化不大且增长缓慢;截至2005年之前二者的实际利用外资总额均低于5000万美元;从2006年之后两者的差额又再继续扩大;2006~2012年, 新疆实际利用外资总额增长迅速, 2012年的实际利用外资总额比2006年增长了177.1%;而兵团实际利用外资总额增长缓慢, 2012年的实际利用外资总额比2006年只增长了37.6%。

3.外贸依存度

从表1可以看出总体上兵团的外贸依存度要比新疆的外贸依存度高, 说明在拉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 兵团进出口贸易额对其增长的作用要比新疆经济增长的作用大。1994~2001年之间新疆与兵团外贸依存度变化幅度不大, 变化曲线比较平稳, 差距较小。在2001年之后兵团的外贸依存度上升趋势明显, 而新疆的外贸依存度增长缓慢。

4.资本依存度

从表1可以看出, 整体上兵团的资本依存度比新疆的资本依存度高。1994~1997年之间新疆与兵团资本依存度下降趋势明显。1998~2010年间, 新疆资本依存度增长缓慢, 有些年份略有下降趋势, 如2010年新疆资本依存度比2002年新疆资本依存度增长2.9%;兵团资本依存度无规律变化, 呈波动状态, 如2004年兵团资本依存度为2.06, 而在2005年兵团资本依存度仅为0.38。

二、新疆与兵团外向型经济发展实证分析

本文选取的研究对象为:新疆、兵团和全国平均水平。指标选取了有代表性的4个指标, 分别是:进出口贸易总额 (X1) 、实际利用外资总额 (X2) 、外贸依存度 (X3) 、资本依存度 (X4) 。根据因子得分矩阵, 可得出各因子得分, 结果如下:

对提取的3个公共因子, 通过回归方法提取每个公共因子的因子得分Fi, 再以各个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权重计算它们的线性组合, 得到因子的综合得分F= (45.464F1+31.241F2+21.393F3) /98.099;计算得出1995~2010年新疆、兵团和全国F值见下表2。

从上表可以看出新疆外向型经济水平较低, 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由于受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 2009年三者外向型经济水平都有所下滑, 截至2010年, 三者均未恢复到2008年的水平。以下从三方面进行具体说明。

1. 新疆与兵团外向型经济两者的发展水平进行对比

在1994~2001年两者的发展水平均较慢, 差距较小, 但从2002年开始新疆与兵团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逐年加大, 兵团的外向型经济发展速度明显高于其新疆发展的速度, 同时两者都在2008年其发展 水平达到 最大值 , F值各为8.290163和14.71226。

2.新疆与全国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对比

可以看出其趋势基本相同, 但两者的差距较大, 全国平均F值几乎为新疆水平的2倍。由于发展速度相当, 所以两者的差距保持大致不变。

3.兵团与全国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对比

可以发现兵团外向型经济水平发展速度较快, 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其外向型经济水平有赶上全国平均水平的趋势, 其中在2008年兵团外向型经济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兵团F值达到14.71226, 而全国水平为12.85355684。

三、新疆与兵团外向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 新疆方面

新疆外向型经济发展起点低, 由模型中计算的F值可以清楚地发现, 在1994年时, 新疆外向型经济水平F值各为5.01098, 而全国的平均水平F值为10.80460194, 是前者的2.16倍。在2004年之前, F值在数值5左右徘徊。如果持续下去, 新疆的经济将进一步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 兵团方面

兵团外向型经济发展在金融危机面前表现得过于脆弱敏感, 抗风险能力差。从表2可以看出, 兵团的外向型经济发展速度大于全国水平, 在2008年兵团外向型经济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但受金融危机的影响, 经模型检验其外向型经济水平在2009和2010年F值下降剧烈, 幅度同时超过新疆与全国外向型经济平均发展水平的下降幅度, 最终导致两年的F值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兵团承受风险的能力不强。

四、新疆与兵团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 新疆方面

1.改善新疆投资环境, 吸引外资

新疆范围内存在不稳定因素, 加大了投资风险, 使一些潜在投资者望而却步。因此, 应维持社会稳定, 增强投资者信心, 吸引更多外商投资者, 加速新疆外向型经济发展。

2.加强口岸建设, 开拓中亚市场, 加大对外贸易

新疆口岸众多, 其发展对边境贸易发展至关重要。口岸的开通使人员和货物能便利地出入境, 从而使国内国际经贸市场能够直接地衔接起来, 使投资环境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这对于吸引和使用外资、发展外向型经济, 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 兵团方面

1.继续推行对外商投资的优惠政策

首先创造好的投资环境吸引外商投资, 其主要方法为政策上的优惠。其次, 当吸引外资企业进入本地后, 要给予外资企业政策上的保障, 为其提供稳定环境, 充分保障外商投资者在企业经营中的权益。

2.增强兵团外向型经济发展抗风险能力

要加强兵团外向型经济发展抗风险能力, 首先要提高其进出口的能力, 增加贸易额和进出口货物的附加值。经历过2008年金融危机过后, 兵团应认识到发展进出口贸易的重要性, 用质量优、品种多、服务好、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去拓展周边国家市场。

参考文献

[1]王宏丽.新疆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评价[J].实事求是, 2011, (5) .

[2]林小兰.兵团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考[J].新疆农垦经济, 1998, (1) .

[3]王晓东.大力发展兵团外向型经济[J]新疆农垦经济, 2004, (10) .

兵团经济发展对比分析 篇3

关键词:林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对策

大宗林果业作为新疆兵团特色园艺产业的重要组成, 已经成为农业种植业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柱产业。兵团幅员辽阔, 而大宗林果产品的销售又主要依赖疆外市场实现其高附加值, 如果没有良好的冷链物流条件, 往往是淡季脱销、旺季滞销、贱买贱卖, 农民和农业在承受自然风险的同时, 又要承受市场风险。可见, 如何提高产品商品率和附加值, 有效促进流通, 冷链物流在大宗林果产品产业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1 对冷链物流概念的基本界定

冷链物流主要针对易腐的食用农产品实施的产地采收后, 在产品加工、贮藏、运输、分销和零售直到消费者手中, 其各个环节始终处于产品所必需的低温环境下, 以保证产品质量安全, 减少损耗, 防止污染的特殊供应链系统, 由冷藏加工、冷藏保鲜贮藏、冷藏运输及配送、冷藏销售四个方面构成。

多数林果产品水份含量高, 易腐易烂, 不易贮藏。冷链技术的应用对于保证林果产品品质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经过冷链贮藏和运输的林果产品在物流环节的损耗率仅为1%至2%, 最高不超过5%, 能较大程度延长保鲜期。而没有经过冷链贮藏和运输的林果产品在物流环节的损耗率则高达25%至30%。因缺少冷链贮藏和运输的林果产品不仅增加了不必要的损耗, 影响产品品质, 同时也造成了林果产品零售价居高不下, 一些易腐林果农产品的售价中七成是用来补贴在物流过程中货物的损耗支出, 严重压缩了林果产品的市场需求空间与市场销售半径。

2 兵团大宗林果产品发展现状及前景

2.1 林果业发展现状。

2006年新疆兵团特色经济林果面积8.1万hm2, 结果面积3.7万hm2, 水果总产量56.05万t, 实现产值13亿元, 较上年增长22.1%, 主要集中在南疆各师垦区、东部十三师和北疆农五、八师垦区等地, 品种以葡萄、梨、苹果、红枣等为主。

2.2 林果业发展目标。

根据新疆兵团的“十一五”发展规划, 到2010年, 经济林果面积计划发展到20万hm2, 总产突破250万t。其中鲜食葡萄4.7万hm2, 总产75万t;香梨3.3万hm2, 总产60万t;红枣3.3万hm2, 总产20万t;杏2.7万hm2, 总产20万t, 主要保鲜品种有葡萄、苹果、梨以及部分红枣。

3 冷链物流业发展状况及初步评价

林果业的快速发展, 对市场规模与物流效率提出更高的要求, 冷链物流业的发展势在必行。到2010年, 如果使兵团鲜果储藏保鲜率达到35%以上, 则林果产业可以实现增加值25亿元以上, 冷链物流设施成为林果产业链的延伸和产业的增值极为重要和关键的一环。

3.1 冷链物流业发展的紧迫性与必要性

3.1.1 林果产业的发展壮大需要冷链物流业的支撑。

林果产品加工、贮藏、运输、分销和零售直到消费者手中, 其各个环节始终处于产品所必需的低温环境下, 才能保证产品质量安全, 减少损耗。兵团要在“十一五”末特色经济林果面积发展到20万hm2, 必须要使冷链设施相应跟上, 才能体现出规模和效益的同步增长。

3.1.2 大量产品外销拓展冷链物流业的发展空间。

林果产品在常温条件下属于不耐贮品种, 这就形成了产品采摘与销售的矛盾, 在没有冷链物流设施条件下, 形成淡季脱销、旺季滞销, 农民增产不增收, 产品浪费严重, 价格低廉, 不能均衡供应市场。因此, 大量产品外销给储藏、运输和加工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对建立发达、高效的冷链物流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

3.1.3 产品长运距、跨地区、大批量调配也需要冷链物流的支

持。兵团幅员辽阔, 产品市场销售大部分需要依托国内发达地区, 还有部分产品直接出口。由于消费市场与产品产地距离遥远, 需要各产地建立一个良好、高效的冷链物流体系, 实现兵团各林果生产基地与内地市场长距离运输通道的有效联接。

3.1.4 低成本的冷链物流为林果产品增值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产品旺季滞销往往伴随着竞相压价, 贱买贱卖, 产品销售陷入无序的混乱局面, 最终损害的是果农的利益。目前随着国家和自治区综合物流网络的不断发展壮大与完善, 多种运输方式互为补充, 为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奠定了坚实的物流设施基础。因此, 林果基地只需要着眼于冷链环节的配套建设, 便完全可以形成较为完备的冷链物流运输体系, 从而完成产品从基地生产到收获后的自然增值, 有效延伸产业链。

3.1.5 冷链物流业有利于提高食品安全。

随着社会的发展, 消费者对生鲜食品的安全性、新鲜度、反季节消费和口感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 对冷链物流的需求日益增强, 因此农产品流通竞争已经主要表现为冷链物流水平的竞争。目前, 国家越来越重视食品的安全, 逐步加强了对各个环节的监控力度。法规约束也需要林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迅速发展与完善。

3.2 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现状。

目前, 兵团特色经济林果贮藏保鲜率约为25%, 保鲜总库容不足15万t, 产后产值和采摘时自然产值比约为0.4:1左右, 实现增加值5亿元。可以看出, 现在冷链物流的规模和对产业增值的贡献程度还非常有限, 有待于进一步加快发展。

3.3 冷链物流建设存在的问题

3.3.1 产品冷藏能力不足。

到2006年, 果品产量56.05万t, 而冷藏能力仅为15万t不到, 约为总产的25%。如果在2010年, 使兵团鲜果储藏保鲜率达到35%以上, 则大宗果品保鲜库库容需要新增加70万t左右的规模, 新建大宗果品冷藏保鲜库至少在150座以上。新疆作为全国重要的特色园艺产业生产基地, 冷链贮运等后处理技术严重滞后于基地的发展速度, 因此冷链设施的配套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3.3.2 农产品冷链硬件设施水平低。

现有设施设备陈旧, 发展和分布不均衡, 呈现出“地窖式”、“半机械化半地下式”等简易贮藏方式并存的局面。由此产生两个直接后果, 第一是初级农产品的大量损耗, 第二是农产品安全方面存在巨大隐患。

3.3.3 冷链缺乏上下游的整体规划和整合。

由于目前兵团农业产业化程度和产供销一体化水平还不是很高, 虽然产销量很大, 但在农产品供应链上, 既缺乏冷链的综合性专业人才, 也缺乏供应链上下游之间的整体规划与协调, 因此存在严重失衡和无法配套的现象, 整体发展规划的欠缺影响了农产品冷链的资源整合以及行业的推动。

3.3.4 冷链的市场化程度很低, 第三方介入不足。

大部分农产品物流配送业务多由基层生产基地完成, 冷链的第三方物流发展十分滞后, 服务网络和信息系统不够健全。

4 对策分析

4.1 加大果品采后贮运投资, 增加贮运设施, 完善冷链系统。随

着经济的发展, 对果品的消费需求会不断增加, 要使果品作为高质量的商品进入市场, 就必须将采后的贮运措施放到重要的位置, 这不仅是提高档次和升值的捷径, 更是延长果品上架期的有效手段;不断深入研究果品的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和配套设施, 使果品数量多质量好, 形成强有力的品牌, 才会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更高的竞争力。

4.2 加强和重视果品采后贮运技术的研究工作。

随着各种新品种的不断出现和社会对果品花色品种多、上市时间长、质量营养好的需求的提高, 就更需要加强果品贮藏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开发工作, 只有抓住影响果品品质和贮藏期限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 探索果品采后成熟衰老的机制, 才能为果品贮藏技术的深入研究打下基础, 探索出更多、更好、更实用的果品贮藏技术, 为果品产业增值提供技术支持。

4.3 做好采后贮运技术的科技推广工作, 使科技成果及时转化为生产力。

要在加大科研工作的同时, 做好贮藏技术的推广工作, 建立稳定的推广体系和渠道, 使科研与市场紧密结合起来。只有市场能得到急需的技术, 科研能得到市场需求的信息, 才能为科研工作的进一步深化提供动力, 使科学研究更具有针对性。4.4上下形成合力, 大力推广果品采后的冷链物流技术。实际上, 果品的采后冷链物流技术一直是我国果品贮运加工中的薄弱环节, 这不仅影响产品的增值和市场竞争力, 也影响果品的贮藏加工品质, 制约着贮藏加工业的发展。果品的冷链物流技术要根据不同果品的生理特点和上市期要求, 有针对性的选择采取适宜的技术措施, 提高果品的贮藏和上市质量, 实现最佳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4.5 密切果品采前采后的管理, 实现贮藏果品的专业化栽培模式。

果品的贮藏与加工品质除与果品的商品化处理直接相关外, 也与采前栽培措施密不可分。贮藏品种、施肥、水分供应、病虫害的防治以及采收时间和方法等等都会影响果品的贮藏时间和质量。因此要加强贮藏果品采前采后的研究工作和管理工作, 探讨采后果品贮藏品质和时间与采前栽培措施的关联性, 使果品从田间栽培管理到产后贮藏技术相互呼应, 为贮藏果品的栽培提供成套综合管理技术。

参考文献

[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贸易司.加拿大农产品冷链物流考察报告.经贸情况与研究, 2006, (67)

[2]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贸易司.关于加快发展我国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政策建议.经贸情况与研究, 2007, (12)

[3]新疆新疆建设兵团统计局.2007年新疆生产建设新疆建设兵团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7

[4]王丁棉.引领奶业发展的冷链物流 (1) —浅谈冷链运输在奶业中的运用.中国奶业协会, 2007-10-09

[5]郑娟.新疆林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及对策.新疆财经, 2006, (3)

兵团经济发展对比分析 篇4

1 新疆兵团中小企业发展规模预测

中小工业企业已经成为推动新疆兵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发展速度的快慢,直接影响到新疆兵团经济的发展水平。通过对新疆兵团中小工业企业的发展进行定量预测能更好的说明其发展趋势。

1.1 相关数据处理

预测以新疆兵团中小型工业企业总产值数据为基础,通过数据处理和数学模型的选取,预测未来6年新疆兵团中小型工业企业的总产值和年均增长速度。考虑到工业企业产品结构的复杂性,选取全社会零售物价总指数(Retail Price Index,RPI)对新疆兵团中小型工业企业的总产值进行调整。此外,由于新疆兵团统计年鉴中1995年及以后年份中小型工业企业总产值采用工业总产值新规定,故以1995年为基期,将1995—2008年各年度新疆兵团中小型工业企业名义总产值进行调整(如表1)。

注:根据历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统计年鉴》计算而得。

1.2 理论模型的选取

为了建立理论模型对新疆兵团中小工业企业发展进行预测,将1995年以来调整后的新疆兵团中小工业企业总产值变动用散点图来反映(如图1)。

根据散点图所反映的运行轨迹,选取幂函数模型(考虑二次和三次)和指数模型进行比较分析。模型的具体形式如下:①二次抛物线模型:X*=b0+b1t+b2t2;②三次曲线模型:X*=c0+c1t+c2t2+c3t3;③指数曲线模型:X* = d0 ed1 t。利用表1中1995-2008年的数据,使用OLS方法进行参数估计(t=l、2、3、……13、14),结果如下:

①二次抛物线模型:

X*=93.79875-16.88655t+1.940374t2

(5.374428)(-3.154705)(5.589967)

R2=0.920895,F=64.02812

②三次曲线模型:

X*=42.14672+18.48496t-3.756540t2+0.253196t3

(2.312169) (1.819197) (-2.429126) (3.727331)

R2=0.966892,F=97.34757

③指数曲线模型:

X*=45.388690 24*e0.100023t

(31.69744) (7.075678)

R2=0.806655,F=50.06521

根据以上结果对模型进行检验:

1)F检验。查F分布表可得,F0.01(2,11)=7.20,F0.01(3,10)=6.55。而以上三个模型的F值分别为64.028 12、97.347 57和50.065 21,很明显,这三个方程的回归结果都十分显著。

2)T检验。在2‰的显著性水平上,三个模型最高次项的T值检验如表2。根据T检验可以看出,二次抛物线模型和指数曲线模型较为显著,就显著性而言,这两者都是较为理想的模型。

3)估计误差分析。令t=14,利用这三个回归方程,分别计算2008年的估计值,并与观察值比较,计算相对误差,结果如表3。

根据估计误差分析,二次抛物线模型的估计误差约为5%,三次曲线模型的估计误差约为3.6%,两者相对于指数曲线模型是较为理想的模型。

综合以上各种情况,利用二次抛物线模型对兵团中小工业企业总产值进行预测较为理想。

1.3 新疆兵团中小工业企业总产值预测

利用上述二次抛物线模型:X*=93.79875-16.88655t+1.940374t2 ,对2009-2015年新疆兵团中小工业企业总产值进行预测,预测结果如表4。

由表4可得,与2008年相比,2015年新疆兵团中小工业企业总产值从250.372 4亿元增加到594.886 134亿元,年均增长13.17%,低于2008年新疆兵团工业总产值21.38%的增长水平。由此可以看出新疆兵团中小工业企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虽然较快,但相对于新疆兵团工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尚存在一定的差距。应认真分析新疆兵团中小工业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保持其快速发展。

2 新疆兵团中小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相关部门支持不够,政策环境欠佳

目前,新疆兵团中小工业企业的政策环境日趋完善、发展空间不断拓展,但是,新疆兵团中小工业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仍然存在一些不利因素。主要表现为:第一,受传统的计划经济的惯性影响,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新疆兵团对中小工业企业的政策扶持不力、倾斜不公。比如受过去“抓大放小”政策的影响,相关管理部门在财政、税收、信贷、企业用地等政策上明显向国有企业、大型企业、外资企业倾斜[1]。第二,新疆兵团中小工业企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薄弱,政府服务的针对性不强,政府服务职能不到位。新疆兵团面向中小工业企业的融资担保、创业培训、市场开拓、法律咨询等方面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尚未健全起来,阻碍了企业的健康发展。第三,管理方式落后。由于中小工业企业的行业分布广泛,经济成分较多,新疆兵团尚未形成统一的中小企业管理机构,中小企业管理体制存在多头管理问题,容易造成“政出多门”、机构重复、职能重叠、部门分割、各自为政的现象。

2.2 资金短缺,融资渠道少且成本较高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在世界范围内都存在,是限制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最致命因素[2]。对新疆兵团中小工业企业调查结果显示,企业普遍面临的一个问题是资金短缺,无力进行技术改造和开发有市场有效益的产品,有44.9%的中小工业企业认为银行贷款难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从融资来源分析,新疆兵团中小工业企业的经营资金82.2%来源于自有资金,仅有34.7%资金来源于银行贷款,另外有20.3%来源于民间借贷资本。因此,新疆兵团中小工业企业融资主要是通过内源融资的方式,外源融资困难,尤其是银行贷款特别难。

2.3 企业员工素质水平低,人才匮乏

与大型企业相比,新疆兵团中小工业企业的人员素质和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不容乐观。新疆兵团中小工业企业普遍存在着人力资源结构配置不合理、职工素质低、人才缺乏的问题。对新疆兵团118户中小工业企业调查显示,有16.9%认为企业经营管理层能力不足制约着中小企业的发展,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虽然有了明显改善和优化,但仍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存在优秀年轻管理人才偏少、总量相对不足、结构不尽合理、综合素质不高等问题。另外,企业员工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非技术人员的比重较高。不仅如此,中小企业缺乏完善的人才培训和激励制度,造成人才储备不足,存在管理人才、技术人才和高级技工大量流失的问题。

2.4 技术创新与应用水平低,产品缺乏竞争力

新疆兵团中小工业企业受所在行业、技术水平、规模、发展环境以及企业体制等因素的影响,加之有助于中小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还不完善,致使中小工业企业的技术进步明显迟缓。调查显示,新疆兵团中小工业企业对于技术研发投入严重不足,企业技术研究开发能力较低,有28.8%的企业认为技术开发不足是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2.5 企业管理方式落后,水平低下

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惯性的影响,新疆兵团中小工业企业整体管理水平较低,特别是缺乏科学有效的战略管理。一方面,经营管理缺乏科学性。由于新疆兵团中小工业企业经营管理层能力和知识不足,导致企业还不太善于采用现代管理手段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企业的管理总体上还处于“经验主义”和“接近现代管理”阶段。另一方面,经营模式僵化,经营战略开发不足。许多新疆兵团中小工业企业营销观念淡薄,经营模式僵化,未根据自己的特点,制定营销战略,根据产品成长的不同阶段,制定市场营销的基本目标,战略重点及其运用条件;企业普遍缺乏对市场的预测和把握能力,生产的盲目性较大,产品质量低且不稳定,产品滞销严重,难以发挥竞争优势。

3 加快新疆兵团中小企业发展的对策

3.1 改善中小工业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

新疆兵团中小工业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中存在诸多不利于其发展的因素,各级部门应加大对中小工业企业的扶持力度,积极完善中小工业企业的经营环境,促进中小工业企业的发展。例如,降低企业准入门槛,转变职能,理顺管理体制,完善财税制度,减轻企业负担,加强指导和协调,依法保护企业合法权益。

3.2 建立和完善中小工业企业的融资服务体系

首先,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扩大中小工业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尽快建立以中小企业创业板为主导,覆盖风险投资市场、二板市场、公司债券市场多层次的企业直接融资体系[3]。其次,向民间资本开放银行业,筹建中小企业银行,打破国有商业银行在新疆兵团高度垄断的局面,规范发展新疆兵团内部中小金融机构。最后,通过信用担保等途径帮助新疆兵团中小工业企业实现创业融资目标,建立企业互助性融资担保基金,解决“企业贷款难,银行放宽难”问题。

3.3 健全中小工业企业技术创新体系

管好用好国家和新疆兵团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基金、科技三项经费,加强对创业初期和创新期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扶持,尽快设立新疆兵团“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科技计划”[4]。引导中小工业企业增加科技开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鼓励重点企业建立企业研发中心,使企业成为科技开发与投入的主体。依托新疆兵团正在形成的以新疆农垦农科院、石河子大学、塔里木大学为主体的知识创新体系,加快推进应用型科研院所进入企业深入开展产学研联合。

3.4 加强中小工业企业自身建设,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第一,要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必须建立科学的管理模式。新疆兵团中小工业企业应该重视战略管理,对企业的发展作出全局性、系统性和长远性的谋划,同时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培育鲜明的企业文化。第二,建立人才培养和引进保障机制。以人才培养和引进为切入点,采取企业互助、自我培训、政府参与等多种形式,依托高校教学资源并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开展面向针对企业人才的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培训。同时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各种技术人员和高校毕业生到新疆兵团中小工业企业工作[5]。

参考文献

[1]邓荣林.中小企业制度与市场经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何长见,何毅.中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系统性障碍与制度创新[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7.

[3]彭十一.经济转型期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4]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南开大学中小企业研究中心.中国中小企业蓝皮书—现状与政策[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8.

[5]蔡根女,鲁德银.中小企业发展与政府扶持[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6]孙淑萍.新疆中小企业发展问题研究[J].新疆财经,2005(3):3-11.

兵团经济发展对比分析 篇5

关键词:卫生人力,变化,基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因“屯垦戌边”的政治任务而设[1], 所辖的174个农牧团场按战略要地布点, 分布在天山山脉两侧和西北边境地区, 工作生活条件艰苦。团场医疗卫生机构是兵团卫生服务体系的基础和基层单位[2,3]。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 保障基层职工群众健康是兵团新医改工作的重点。2009年底兵团出台了医学生定向选聘、为志愿到基层工作的高校医学毕业生代偿学费和助学贷款等一系列用人引人政策[4]。本研究通过调查分析2009至2012年兵团团场卫生人力现状及变化, 发现团场卫生人力问题所在, 并提出对策建议。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1.1 现有资料

收集2009-2012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事业发展报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统计年鉴2013, 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资源调查报告 (2008年) 。

1.2 卫生人力调查

采用典型抽样的方法, 于2013年4月至7月, 选取三、七、十师 (分别代表兵团边境、南疆、腹心三类地区) , 使用自制调查问卷, 普查师、团、连、厂矿、社区范围内兵团管理的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调查对象为2003年6月30日至2013年6月30日期间所有在岗、调出、进岗及离退休人员, 与本研究有关的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所从事的专业、技术职称、学历以及在岗、离岗情况。

1.3 资料分析方法

现场调查数据经Epidata 3.0双录入, 并进行逻辑审核检错。所有资料采用SPSS19.0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兵团团场卫生人力数量及变化

截止2012年底, 整个兵团团场人口数为181.87万人, 团场医疗机构172所 (纳入独立统计) , 团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88所。团场卫生人员1 0168人, 卫生技术人员8 729人。与2009年相比, 团场卫生人员增长8.23%, 年均增长2.67%;卫生技术人员增长9.56%, 年均增长3.09%。执业 (助理) 医师、注册护士、千人口执业 (助理) 医师、千人口护士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分别为0.33%、20.14%、4.35%、25.32%。

注:数据来源于2009~2012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事业发展报告》

2.2 兵团团场卫生人力质量及变化

卫生人力结构的合理性反映了卫生人力资源质量, 其合理结构包括四个方面: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专业结构。以下通过对三个师的典型抽样调查反映2013年样本师的人力结构, 并与2005年调查结果比较。

2.2.1 年龄构成

调查结果显示, 2013年末, 样本团场卫生技术人员40~49岁者达到了47.03%, 所占比重最高, 其次是30~39岁者, 为33.65%, 30岁以下和50岁以上者分别占11.79%、7.53%。同2005年比较,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中30~39岁者减少41.1%, 40~49岁者增加57.18%。

2.2.2 学历分布

至2013年末, 样本团场卫生技术人员超过半数为大专学历 (51.67%) , 其次是中专, 占34.37%, 本科及以上学历所占比例仅为8.40%, 还有5.59%的是高中及以下学历者。与2005年相比, 高中及以下的低学历者大幅减少, 减少了67.33%, 大专学历所占比例增长相对较大。

2.2.3 职称分布

典型调查数据显示, 2013年末, 样本团场卫生技术人员以初级职称为主, 占总人数的69.17%, 中级职称占27.95%, 高级职称不到3%, 待聘人员极少, 仅有18人。与2005年相比, 高级职称人数和比例略有增加, 中级职称人数和比例变化不大。令人担心的是, 初级职称人员中师级职称人数减少414人, 减幅达28.61%, 士级职称人数增加391人, 约为2005年的2倍。说明现有医务人员中相当比例者仅仅具有初步的临床经验。

2.2.4 专业结构

调查结果显示, 样本团场各类专业人员中, 临床医学和护理专业人员分别占35.52%和37.09%, 公共卫生专业人员仅占6.82%。与2005年相比, 公共卫生人员和护理专业人员数有所提高, 但是临床医学人数大幅降低。同时, 根据2012年兵团卫生统计数据, 全科医生为1141人, 占执业 (助理) 医师总数的37.25%, 仅是国际上30%-60%的平均水平的低限[5]。

2.3 卫生人力流动情况

三个师的典型调查数据显示, 2003-2013年间, 样本团场卫生人员总数减少521人 (进岗828人, 离岗1 389人) 。团场离岗人员中, 医生所占比例最大, 占46.5%;其次是护理人员, 占27.28%, 而进岗人员, 以护理人员所占比例最大, 占43.18%, 其次是临床医生, 占35.27%。说明团场医生的流失率远远大于护理人员。

3 讨论

3.1 团场卫生人力增长比例偏低

兵团团场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直接面向团场居民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但团场卫生人员和卫生技术人员分别占兵团卫生人员和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45.28%和45.86%[6], 相对于团场人口数占兵团总人口66.49%而言, 卫生人员和卫生技术人员所占比例偏低。与医改前相比, 虽然团场卫生人员和卫生技术人员分别增加了8.23%和9.56%, 而同期兵团总的卫生人员增长12.84%, 卫生技术人员增长14.91%, 团场卫生人员和卫生技术人员增长比例偏低。

3.2 执业医师流失严重

统计数据显示团场医疗卫生机构每千人口执业 (助理) 医师1.68人,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82人[7], 而团场执业 (助理) 医师新医改后年均增长率为仅0.11%, 说明团场执业医师始终处于欠缺状态。典型调查反映出现有人员年龄结构老化, 进一步对比研究发现, 2005年30~49岁者为2293人, 7年后即2013年40~50岁以上者为1435人, 减少858人, 说明兵团团场30~49岁的卫生技术人员大量离开原岗位。而团场离岗人员中, 医生所占比例近一半。调查中了解到, 中级及以上职称医生不愿长期留在团场医疗卫生机构, 一些人将其作为跳板, 得到编制或者晋升职称甚至是在上级医院培训后或者遇到其它“机遇”后马上离开。

3.3 专业结构不合理

团场医疗卫生机构是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双重网底[8], 向居民提供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医疗等综合性、连续性服务, 需要全科医学、公共卫生和护理专业人员密切结合的团队式服务。目前每个团场只有4名左右的公共卫生人员, 7名左右的全科医生, 考虑到兵团地广人稀、服务点多、人群分散的区位特征, 现有专业人员要全面而有质量地完成服务人群的基本公共卫生和医疗卫生工作难度较大。

4 建议

新医改后兵团团场卫生人才队伍面临的主要问题仍是人才不济。究其主要原因:一是团场地处边远、区位条件差, 生活条件艰苦;二是平均每个团场人口数在一万左右, 病人少, 病种少, 难以成就好医生, 医生的职业前景差;三是团场医院属职工医院性质, 待遇差。从制度层面分析, 团场举办医院的职工医院性质与政府办的基层医疗机构 (事业单位) 投入补偿、养老政策、福利待遇激励机制、管理方式明显不同, 存在制度差异。在这样一种环境下, 医学生和在职专业人员比而选之, 流向趋势不言自明。

兵团一团一院的机构设置, 是昔日全民所有制国营农场的一项制度优势, 不仅具有公益性、更有很强的福利性。这种资源配置方式, 从经济、效率、质量、能力等方面综合评估不尽合理, 改革是其必然。医疗资源整合是一种优化医疗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不同层次、不同结构、不同性质的医疗资源进行识别、选择、合理配置和有机融合, 达到激活整体活力的效果, 以获得整体医疗资源的最优[9]。结合兵团实际, 建议实行卫生人才师团一体化管理。

参考文献

[1]李秀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体制研究[D].硕士论文, 南昌大学, 2012年.

[2]刘文利.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团场医疗卫生现状及对策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0, 7:24-26.

[3]王国建.为构建屯垦戍边新型团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支持—团场卫生工作现状及建设思路[J].兵团医学, 2006, 04:2-4.

[4]关于印发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新兵发[2009]64.

[5]肖纯怡, 程晓明.全科医生队伍建设与全科医学教育现状分析[J].卫生经济研究, 2009, 16 (1) :20-21.

[6]朱东兵.2012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事来发展报告[R].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7]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12中国卫生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12, 37.

[8]李新辉, 秦江梅, 方鹏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基层卫生机构人力资源结构与能力状况分析[J].中国社会医学, 2011, 1:56-58.

兵团经济发展对比分析 篇6

目前, 物流发达的欧美、日本等国物流研究, 侧重于企业层面, 致力于提供企业优化策略, 而关于区域层面的物流研究则涉及不多。如仅从物流基础设施具体案例中来分析区域物流发展, 欧洲学者Tage skjottt-Larsen et al (2003) 根据1994年丹麦政府和瑞典政府的共同决策建立的Oresund大桥为案例, 以Schumpeter (1939) 的创新理论、Foss (1996) 的资源和竞争力学说、Christopher (1998) 等的供应链管理观念等理论, 建立多层OECD模型, 分析地区物流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作用, 对本文的写作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

国内主要是关于公路、铁路、航空、水运和远洋运输及货运代理及港口物流等局部问题的研究, 而关于物流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方面的研究, 则不是很多。如汪波 (2005) 等人通过建立物流合理程度、物流子系统效率和服务水平、外部环境的三维指标体系对区域物流发展的综合水平展开评价;李玉民 (2004) 等人建立了一套由社会经济发展指标、生产与消费流通指标、交通运输指标、人力资源指标、信息发展水平指标、宏观环境指标等组成的多维区域物流发展评价体系, 利用主成分分析对区域物流发展的综合水平进行评价。结合兵团物流发展现状, 考虑到新疆的公路运输半径较长, 本文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 增设客运及其周转量, 货运及其周转量, 以及运输线路长度和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年末从业人数指标, 比较贴近新疆兵团的实际。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本文选取3个方面的指标建立指标体系。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方面选取了GDPX1、人均GDPX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X3;区域物流需求层面包括工业总产值X4、批发零售贸易总额X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X6;区域物流供给层面选取了客运量X7、货运量X8、旅客周转量X9、货物周转量X10、运输线路长度X1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年末就业人员数X12这12个指标对兵团区域物流发展水平进行评价。

这些指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区域物流的发展特征。该指标体系中,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综合反映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社会经济基础;区域物流需求层面从生产、消费等角度反映了区域物流的需求状况和规模;区域物流供给层面反映了物流发展的物质基础, 包括物流供给能力和人力资源状况。

三、实证分析过程

(一) 分析过程

1.提取因子及因子的命名解释

以2009年为例, 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 即慑化指标的一致性和无量纲化。其次, 检验了各个指标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表明各指标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关系, 适合做因子分析。然后使用主成分分析计算出因子载荷阵及其对应的特征值、贡献率、累积贡献率、公共方差等。第一因子的方差贡献率是0.51, 第二因子为0.33, 第三个因子为0.107, 说明它对物流发展水平的影响比较小。这3个因子共解释了原有变量总方差的94.220%。为了使因子载荷阵的元素取值更加两极分化, 以获得明确的经济含义, 所得结果如表1所示。

表1为用Varimax法进行因子旋转以后得到的因子载荷表。可以看出第一个因子与X1、X3、X4、X5、X6、X8、X10、X12关系密切;第二个因子与X7、X9、X11关系密切;第三个因子与X2关系密切。从而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个因子主要解释了GDP (X1)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X3) 、工业总产值 (X4) 、批发贸易零售总额 (X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X6) 、货运量 (X8) 、货物周转量 (X10)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年末就业人员数 (X12) 等8个指标, 可以解释为区域物流发展水平综合因子;第二个因子主要解释了客运量 (X7) 、旅客周转量 (X9) 、运输线路长度 (X11) 等3个指标;可以解释为区域物流供给因子;第三个因子主要解释了人均GDP (X2) 这一指标, 可以解释为区域人均经济水平因子。

2.计算因子综合得分及排名

根据SPSS11.5的分析结果, 可写出各因子得分函数, 如下:

以2009年为例, 根据3个因子得分, 将因子旋转的方差贡献率占3个因子总方差贡献率的比重作为权重, 计算新疆兵团各师物流发展水平的综合得分及排名。第一个因子旋转后的方差贡献率为51.110%, 第二因子旋转后的方差贡献率为32.939%, 第三因子旋转后的方差贡献率为10.171%, 综合得分公式为:

由此可得2009年各师因子综合得分及排名, 如表2所示。

(二) 实证结果

1.兵团14个师区域物流发展水平整体上保持着越来越好的发展趋势, 2009年各师的平均综合得分为0.0092, 呈正向值, 说明物流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2.各师之间的发展不均衡, 发展水平最好的师与最差的师之间, 综合得分差距较大, 2009年为2.4035, 体现了14个师之间物流业良性发展的态势。

四、主要结论及对策建议

(一) 主要结论

1.根据2009年的区域物流发展水平综合得分, 可以将兵团14个师分为3个层次:第一集团为农八师、农六师、农一师;其次为农七师、农二师;其余的师属于第三集团。这说明14个师的物流发展水平很不均衡, 第三集团过于庞大, 没有形成良好的发展梯队。

2.新疆兵团14个师的区域物流整体水平不高, 物流发展水平较好的师占全部样本师的比例不到1/2, 而且地理位置较好的师, 其区域物流发展水平综合得分也都较高, 说明区位优势对区域物流发展水平的高低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3.农四师有优良的口岸资源, 2009年其物流发展水平较高;十三师的排名在2009年为第9名, 这可能是因为其处于哈密地区境内, 有地域、资源、交通这三大经济发展优势, 而且吐哈油田总部在哈密的设立, 拉动了该区域经济的发展。农五师2009年为第8名, 这或许是因为该师工业发展非常迅速, 火电厂、油脂厂等均具备现代化生产规模, 其产品大部分已进入国际市场出口创汇。但是建工师的物流发展水平却较低, 不仅排名靠后, 综合得分也较低, 这可能是因为建工师以工业、工程施工为主, 建材设施等都是就近取材, 而且人口稀疏, 客运量及客运周转量都较低, 致使其物流供给水平不高。

4.对本文分析结果进行深入探讨得知, 这个物流发展水平实证结果还是符合实际情况的。由于物流业在我国来讲还是一个新兴产业, 在兵团的发展更为缓慢, 各地对物流业的发展存在认识上的差异, 再加上物流业的发展对基础设施有着较高的要求, 所以物流业会率先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发展起来, 如农八师、农六师等, 而对于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师, 如建工师、十二师、十四师等则起步较晚。

(二) 对策建议

1.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物流业。各师应充分利用各自的区位优势, 重点发展优势产业。如农三师喀什、农四师伊犁等都有着良好的外贸口岸资源, 所以这些地区在物流业发展过程中, 应重点发展港口物流;而以农业为主的师可重点发展农产品物流, 从而提高区域物流发展水平。

2.营造物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区域政府应建立一个统一、高效的协调管理机制, 制定和完善物流业相关的政策法规, 来对各部门的工作进行协调, 以确保部门间政策的一致, 保证物流产业政策发挥作用, 促进物流业的发展。同时, 区域政府应规范市场的管理, 并加强物流行业协会的地位与作用, 来创造一个良好的物流业发展环境, 促进区域物流业快速、科学的发展。

3.建立完善的物流人才教育体系。目前, 物流业从业人员大多数是从原来交通运输、仓储管理或者其他学科转化而来, 对现代物流认识的深度和广度都还不够, 人才的缺乏已经制约了物流业的健康发展, 同时也成为提高区域物流发展水平的瓶颈。针对物流人才严重不足的状况, 应该加大对物流教育的投入, 尽快建立起完善的物流人才培养、引进和保障体系。应促使区域内高校、科研机构与区域物流业基地、大型物流企业合作, 建立物流综合培训和实验基地, 加快物流人才的教育培训和知识普及。

摘要:本文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物流需求层面和物流供给层面, 构建了兵团区域物流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因子分析法, 对兵团各师物流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 并对兵团各师2009年的物流发展水平进行了排序和比较分析, 提出合理化建议, 旨在为兵团制定正确、科学的物流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疆兵团,因子分析,区域物流,综合评价

参考文献

[1]谭涛.区域物流竞争力水平分析与评价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7.

[2]李玉民, 李旭宏, 毛海军, 吴继冈.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区域物流综合评价及发展战略[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2004 (2) .

[3]汪波, 杨天剑, 赵艳彬.区域物流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J].工业工程, 2005 (1) .

[4]张文杰.区域经济发展与物流[J].物流技术, 2002 (3) .

上一篇:AHP层次模糊下一篇:措施:影响力